2010-06-19

教授預言「本世紀關鍵危機 2014年將發生…」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報導】2010.06.18

劍橋大學教授鮑伊(Nicholas Boyle)研究歷史沿革後,語出驚人地表示,2014年將是全球發展的「關鍵年」,這一年將有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發生,將主宰本世紀未來的走向。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鮑伊著作「2014:如何度過下一次世界危機」16日出版,他在新書中指出,近幾年的金融風暴可視為這波危機的開端,美國元首處理金融問題的方式,將是危機能否化解的關鍵。他也表示,新興國際組織將扮演穩定全球局勢的要角,而非任何國家或地區。

鮑伊指出,回顧過去5個世紀,每個世紀在第2個10年時,都發生了改變歷史的大事。1517年,馬丁路德在威登堡教堂大門釘上他所寫的「九十五條論綱」,點燃宗教改革之火,也造就了新教。

1618年,波希米亞反對哈布斯堡王朝起義,歐洲陷入「30年戰爭」的爭奪利益大混戰。1715年,漢諾威王朝興起。1815年,歐洲反法同盟打敗拿破崙後舉行「維也納會議」,重畫歐洲勢力版圖,維持了近一世紀的和平。1914年則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分析過去5個世紀的歷史後,鮑伊提出「每世紀的第2個10年是發展關鍵」的論點。

他說,金融風暴只是開端,真正的大事尚未發生,屆時世界將走向和平或混亂,命運繫於美國之手。國際組織串連起來所發揮的全球性力量,將是美國之外的另一關鍵。



◆ 大前研一:兩岸市場經濟已「兩國一制」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2010.06.18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應我國工商事業協進會與聯合報系邀請,廿二日將在台北舉行一場專題演講,對世界的金融危機局勢及兩岸關係提出見解。

台灣企業須升級

大前研一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他非常支持兩岸簽署ECFA,而且「愈快愈好」。他說,現在台海兩岸都是市場經濟制度,已是「兩國一制」,兩岸的合作讓南韓非常擔心在中國市場輸給台灣。但他也提醒台灣,最近鴻海在中國發生的事件,反映出製造業在中國逐漸面臨瓶頸,台灣企業必須升級,提供更高階層的專業服務,取代現在由香港在中國獨占的地位。

大前表示,以後的世界是國家領導人帶頭進行市場開拓的世界,中國現在的地方市長就扮演這樣的角色。中國有兩百多位市長,有如一個大企業下面有兩百個事業部,兩百個主管在全世界招商,這是中國近年發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南韓已有危機感

他說,現在大家都不太會去注意中國的共產主義了,現在完全是市場經濟,所以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已不是「一國兩制」的時代了,兩邊都是市場經濟制度。

南韓對台海兩岸「兩國一制」這個情況最有危機感。大前指出,現在看南韓的新聞,幾乎每天都有「Chi Wan(中國加台灣)」的名詞出現,認為中國有今天的繁榮,是託台灣之福,Chi Wan在電子業的優勢,南韓是趕不上的,台灣擁有中文、英文與日文的優勢。

莫放棄中國市場

不過在中國很成功的富士康最近發生了問題,大前認為富士康的員工跳樓風波和大幅加薪是「鴻海衝擊」,對所有企業都造成了影響。中國政府現在偏偏又打出「所得倍增論」,一下子漲一倍對外國企業來說壓力很大,所以現在很多企業都開始到東南亞另尋生路,中國的勞工薪資,已逐漸達到泰國、印尼的兩倍了。泰印現在的工資大約每月兩百美金,中國南方都已超過這個數目,現在還要談所得倍增,月薪若達到四百美元,企業都要出走到東南亞了。

大前說,台灣企業當然不能到越南、印尼去設廠,那就失去了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台灣要繼續耕耘中國市場,應該要放在專業項目的服務業上。中國市場這類專業服務(professioal service)項目,包括金融服務、法律律師服務、工學技術系統設計等,現在都是香港在做,但是人數不夠。

籲快點簽ECFA

對兩岸簽署ECFA,大前表示他向來都贊同,而且愈快愈好。他說,雖然號稱有四成台灣人反對ECFA,但實際上贊成的企業居多,反對的只占百分之二。台灣政府也應該打出更鮮明的開放政策,幫助還有能力的企業到中國去打拚,不然許多企業都私下出走,像頂新、旺旺就到中國另外成立公司,台灣什麼好處都沒有。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 大陸 成台灣農產第二大出口國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0.06.18

大陸採購團積極來台採購農產,農委會統計,今年1到5月台灣對中國大陸農產品出口值已近2億美元,足足比去年同期成長34%。為了吸引更多國際買家,農委會乘勝追擊,將在下周開幕的台北國際食品展,擴大推出「台灣館」展區,向國際買家推銷台灣各項精緻農產品,估計後續可創造5億台幣銷售額。

農委會國際處表示,今年1到5月,台灣各項農產品出口量超過69萬公噸,比去年同期成長10%;出口產值高達15億5036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 18.9%,主要成長品項包括鰻魚、石斑魚、台灣鯛、毛豆、萵苣,分別成漲了46%、27%、8%、10%、50%。

其中又以外銷出口中國大陸表現亮眼。今年1到5月,台灣農產品出口大陸的產值,高達1億8714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產值僅1億3952萬美元,整整攀升 34%。大陸更已名列台灣農產品出口國第二名,僅次日本;也把原本先前三名的香港、美國,遠遠拋在後。

國際處分析,台灣今年上半年,包括上海、浙江、四川、廣東採購團陸續來台,大舉採購台灣水果、穀類、漁產品、茶葉、蔬菜、花卉;這些採購團不但對台灣農產讚絕口,回大陸之後更「 呷好逗相報」,帶動其他省份也前仆後繼來台採購,大大增加台灣農產外銷大陸的出口值。

因此,農委會為吸引更多國際買家,在下周開幕的台北國際食品特別設立「台灣館」,共有94家廠商、186個攤位參展,包括農、林、漁、牧及調理食品等5大區,國際處副處長蕭柊瓊表示,現場交易金額將突破6000萬元,後續可為農產品廠商創造5億台幣產值。

台北國際食品展6月23至26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除邀請國際買家參展外,最後兩天也將開放一般民眾參觀。



◆ 品種權保護 納入兩岸智慧財產權談判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2010.06.1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長王美花中午透露,兩岸智慧財產權談判進展順利,原本兩岸互不承認的專利與商標優先權,此次確定已納入協議,兩岸各自註冊的專利或商標,一旦完成註冊,在對方也獲得承認,依國際慣例,優先權的期限是專利保留一年期間,商標半年。協議也納入品種權保護。

智慧財產權保障是知識經濟中不可或缺的條件,如果專利、商標或著作權無法得到官方保障,企業可能因為他人的侵權、仿冒或搶註等行為,喪失競爭力。

王美花表示,政府過去透過民間機構,與中國大陸主管機關,每年舉辦專利、商標及著作權論壇,雙方在部分議題及互信上逐步建立基礎,例如過去被搶先註冊的「阿里山」等著名產地名稱,就是如此取回應有的權利。

她表示,協議中已建立官方的平台,我方智財權保護多數屬智財局業務,大陸分屬數個部門,專利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著作權是新聞出版總署的國家版權局管轄。協議簽定之後,三種權利保護都將建立兩岸官方平台,由智財局與前述三個大陸部門直接聯繫協調。



◆ 赴加拿大打工度假簽證 7月可申辦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即時報導】2010.06.18

繼紐西蘭、澳洲及日本後,加拿大七月起也開放台灣青年打工度假,今年有兩百個名額,打工度假為期一年,且卅五歲以下的青年都可申請。

青輔會四科科長張淑媚指出,目前開放台灣青年打工度假的紐、澳及日本,年齡都是十八到卅歲,為期一年,紐西蘭一年六百個名額,澳洲沒有名額上限,日本一年有兩千名額,都很受青睞,反應相當熱烈。

張淑媚說,繼紐、澳與日本後,台灣與加拿大完成「台加青年交流瞭解備忘錄」簽署,加拿大開放台灣七月起也可前往打工度假,今年先以兩百名青年為限,核發停留效期十二個月的多次入境簽證。

張淑媚指出,加拿大的加工度假年齡較寬,只要十八到卅五歲青年皆可申請,赴加拿大實習、打工或旅遊,以打工方式賺取旅遊所需資金。

【中央社台北18日電】

打工度假蔚為風潮,繼澳洲、紐西蘭、日本後,台灣青年的目的選項中又多楓葉的國度。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今天表示,自 7月1日起受理打工度假申請,停留時間最長可達1年。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晚間於青年志工中心舉辦「台加打工度假說明會」,繼開放國人到紐西蘭、澳洲及日本打工度假後,與加拿大簽署「台加青年交流瞭解備忘錄」,自今年7月起實施雙邊青年打工度假協議。

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表示,18到35歲的台灣青年都可申請參加「體驗加拿大」計畫(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Canada),今年以200個名額為限。

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代表傅雷澤(Scott Fraser)說,加拿大已與40國簽署備忘錄,「體驗加拿大」計畫讓全球3萬5000人得以到加拿大工作、旅行。

辦事處表示,計畫採先收件、先處理的方式,僅接受郵寄申請資料,且7月1日才開始受理,以郵戳為憑。

「體驗加拿大」計畫包含打工度假、建教合作、專業青年3種類別,停留期間均為最長12個月。

「打工度假」不需事先找好工作,適合希望在加拿大旅行、同時打工賺旅費的人;「建教合作」適合已在加拿大找到工作的在學學生,並獲得就讀學校同意以工作受訓換取學分;「專業青年」適合已確定在加拿大找到工作,可提供專業經驗的人申請。

根據外交部資料,台灣取得日、紐、澳等國家打工度假的名額總數已達約1 萬3000個,包括澳洲去年開放申請名額1萬人,紐西蘭600人,日本2000人。



◆ 高學歷高失業惡化 漫延到碩博士

【中廣新聞/張雅惠】2010-06-18

大學畢業生從十年前的每年十二萬人,暴增到二十三萬人,人數暴衝的結構性問題,加上產學供需失衡,去年青年的失業率百分之十四點四九,是全體失業率的二點四八倍;失業超過一年的青年人口已經有三萬七千人,超過半數是大專以上學歷。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認為,三、五年之,都難以解決,目前甚至會往上漫延到碩博士生成為高失業族群。

去年十五到二十四歲的青年失業人口十二萬七千人,平均失業率百分之十四點四九,是全體平均失業率百分之五點八五的二點四八倍;青年失業者依教育程度區分,大專及以上占了五成六,高居第一位。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認為,大學學歷青年人力供給快速增加,但是企業用人彈性,以及人才供給和產業需求有落差,導致青年找工作困難重重。

「真的是太多了!我們的大學生多到只輸給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是南韓,坦白講,南韓的大學畢業生要找到第一份工作,平均要花一年的時間,一年的時間;這種過度的供給已經造成學歷貶值,這是很自然的現象」

辛炳隆認為,一般大學生產出太多,技職教育可以逐步調整結構,不過,短期之內難以改善,高學歷高失業率的問題已經向碩博士漫延。

「已開發國家,沒有一個國家的大學畢業生那麼多的!舉例像德國好了,他不唸大學,有技術,在職場上一樣很有尊嚴」

青輔會委託辛炳隆等學者研究如何讓青年就業接軌,報告建議,鼓勵學校和企業強化職業訓練,增加學生企業實習機會,減少產學落差,針對畢業後,失業超過一年的長期失業青年,提供最長半年的失業給付。



◆ 外勞全面直聘 擬明年上路

中央社 2010-06-18

行政院勞委會為改善外勞遭仲介剝削,2008年起實施外勞直接聘僱,但僅適用回聘的外勞。勞委會擬明年將直聘擴大到初次招募的外勞。

勞委會今天說,外勞直聘原本就規劃3階段進行,2008年先開放家庭看護工回聘的外勞,2009年擴大到製造業、營造業、漁船業、機構看護工及家庭幫傭,明年希望所有初次招募的外勞也適用。

勞委會說,外勞直接聘僱,因不必透過仲介,可以減少外勞及僱主支付仲介費;不過,回聘的外勞採取直聘容易,初次招募若要直聘,一定要有完整的配套,最重要的就是,外勞來源國要協助建置足夠的外勞資料庫,台灣要有周延及方便的選工系統平台。

勞委會證實,包括菲律賓、泰國及越南都支持推動直聘,印尼方面則仍在溝通中。

勞委會預定今年底前,可以完成外勞全面直聘相關配套作業,希望明年上路,提供雇主聘用外勞時多1個選擇。

根據勞委會統計,2008年以直聘方式回聘外勞計有4700多件,2009年增至7300多件,今年1到5月就有4000多件,預期全面開放直聘後,會持續成長。

※ 相關報導:

可可價飆33年新高 巧克力看漲
少子化衝擊 托育機構逐年減少
未來10大可能熱門行業 愛情設計師搶手
智慧電表 大台北與澎湖先行
研究員:北大西洋宛如垃圾海

23 則留言:

fsj 提到...

藝術外一章-藝術工作者的職業欄

【朱宗慶】2010-06-18 中國時報

從前身分證有職業欄時,大多數的藝術工作者被歸類為無業。那時,曾有一位藝文界的前輩開心地跟我分享,他說服了戶政事務所在其職業欄填上「作曲家」三個字,對此,他充滿感動和成就感。隨後,《戶籍法》在民國八十六年取消了身分證的職業欄,但是,政府及社會主流意識對於藝術工作的屬性認知卻仍然有限,習慣以傳統的職業分類來認定一個人是否有工作。

不久前,在一群作品獲得國家級美術館典藏的青年藝術家的展覽開幕式上,一位藝術家轉述他的同學在行政單位工作,有一次,教育部的官員關心地詢問藝術大學填報的畢業生「就業率」過低,為此感到納悶。這位同學直率地回應:「以我們受到的藝術教育與訓練,畢業後不是『朝九晚五』,而能專心從事藝術創作與展演,才是我們認為的成就與幸福」。然而,這樣的「認知差異」遍存,更有人曲解以藝術專長作為生產力的藝術工作者,對國家經濟貢獻不足。

目前的大學相關評鑑機制,畢業生的「就業率」為重要評估要項。定期且繁複的就業狀況填答,看在懷抱著創作熱忱的年輕藝術家眼裡,卻滿是挫折。在答題的過程中,問卷的內容無法容納他們的所學與所用,讓他們對自己所追求的夢想產生了懷疑與否定感。這說明了,我們的社會對於藝術工作的內涵與屬性有許多的不明白。

其實,藝術工作的範疇是非常廣泛的。就表演藝術來說,其中被視為較穩定的是少數在各級學校教書的藝術教師,或是任職於公、私立表演團體或機構的演出、行政或技術工作者。但專長為藝術相關領域的人,也可能是自己創業、創團,或成為自由演員、舞者、音樂家,抑或在工作室或家中創作、教學。從事創作雖有多產者,但許多人往往花費一整年才能完二至三件作品,有時像大型的舞劇、歌劇、電影等製作,更可能耗時三到五年之久。為了堅持創作的道路,他們飽嚐經濟等各種社會現實挑戰。這些由辛苦歷程中走過來的人,許許多多都是了不起的藝術家,雖然他們的成就無法量化,無法用一般標準來衡量,但是產出的價值卻能讓社會向上提升且加值產業。

以藝術活動的活力與感染力來回饋服務社會,是藝術工作者的社會責任。然而在生活周遭,常可見到社會大眾對藝術工作者存有刻板印象的例子,例如製作有特色的節目單,給有需要的人購買收藏,是團隊的美意,卻會被部分的觀眾批評,連節目單都要索費。還有,體制外教學的「立案名稱」必須大於教學內容等扼殺創意的規定。而文創的產出多數歸類於「無形資產」,不若多數產業得以廠房、土地、機器設備、貨品、通路等實質資產,可做為創業或擴大產業規模時,向銀行融資的擔保品。導致文創業者在向「國發基金」或金融機構募集資金時,限制重重,難以爭取到投資經費。也致使,啟動多年的國發基金,對文創產業的活絡始終使不上力。

無形的認知,有賴大家進一步的瞭解與改變;有形的束縛,則端賴制度面的鬆綁。最近,《文創法》的子法已紛紛草擬,新法的誕生帶給了藝文界新希望。當政府權責單位為了推動文創產業的發展,如火如荼地進行各項政策配套思索的同時,如何跳脫一般產業價值鏈的思維,真正掌握到藝文產業的各個環節與特性、找出友善與合適的方法來刺激與累積台灣社會的重要創意能量來源,都是重要的課題。

進一步來說,重視我們的創意人才養成、減少藝術人才的流失,從機制面提供文創產業更多的靈活彈性與揮灑舞台,甚至讓主宰文創發展核心的智慧與產出等「無形資產」得以比照「有形資產」進行事業的融資與流通,將可創造出一個滋養藝術工作者、文創產業投入者的蓬勃發展環境。 (作者為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fsj 提到...

國際黑幫 新層次全球威脅

自由時報 2010.06.19

〔編譯魏國金/綜合十七日外電報導〕聯合國十七日對全球組織犯罪發出警訊,聯合國毒品暨犯罪問題辦公室主任柯斯塔表示,國際黑幫藉由走私毒品,販賣人口、武器與仿冒品,已經轉型成為配備精良武器的跨國「超級強權」,他呼籲各國協調行動,將焦點從打擊黑幫轉移至打擊相關市場,透過反洗錢和反貪污措施,來打擊犯罪組織的獲利。

聯合國警告︰黑幫宛如「超級強權」

他指出︰「我們必須開始著墨規模龐大的走私市場,」犯罪集團從這些市場獲利數百億美元,然而各國政府彼此間以及與聯合國之間合作不足,同時太過將焦點放在走私客與人蛇上。

組織犯罪年產值數百億美元

該部門發表的「犯罪全球化」報告指出,在歐洲,色情業一年販賣十四萬人,獲利卅億美元;黑幫每年載運外籍勞工偷渡進入美國與歐洲,獲利近七十億美元;歐洲的海洛因市場規模高達兩百億美元,俄羅斯是最大消費國;每年在歐洲邊界上查獲的仿冒品價值達一百億美元;在非洲與東南亞,有一半的藥品不是偽藥就是品質不合標準。

犯罪全球化 涉入政軍層次

柯斯塔說:「組織犯罪已經全球化,達到了總體經濟層級,並威脅到各國的穩定和主權。」他說,罪犯正利用犯罪所得以及暴力威脅和行動,來「影響選舉、政治人物和權力,甚至軍隊,換言之,它們可能掌握權力」;柯斯塔警告,其中尤其是西非和中美洲國家面臨到的風險最大。

西非、中美洲 風險最大

他譴責聯合國會員國蓄意忽視十年前簽署的「聯合國打擊跨國組織犯罪公約」,而其結果就是犯罪國際化的速度快過執法與全球管理的速度。

該問題不僅限於開發中國家,包括八國集團(G8)在內的富國也受到組織犯罪的衝擊,柯斯塔說︰「若你觀看犯罪流向,它們幾乎全往北而流,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也就是八國集團以及金磚四國儼然成為非法交易的最大市場。」

他說︰「逮捕一些走私客或許會使走私流向改道,但無法將之關閉,只要有賺頭,其他罪犯將填補空缺,因此為了更有效打擊有組織的犯罪,我們必須將焦點從打擊黑幫轉移至打擊其市場。」

柯斯塔敦促各國政府致力根除讓組織犯罪坐大的公私部門之貪腐風氣,他說︰「我們也務必打擊犯罪幫兇,比如大批的律師、會計師、房地產仲介商以及銀行家等白領罪犯,他們掩護其不當所得,並為之洗錢。我尤其促請各國加強反洗錢與反貪污措施。」



◆ 這些國家的貧困…源自人禍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254836

【富比世提供/Daniel Fisher】2010/06/18

這些國家並非時運不濟,他們的貧困源自人禍。

迦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和發電量可達十億瓦特的阿克松博 (Aksombo) 水電站,該發電站旨在為非洲最大的鋁熔煉爐提供電力。然而,自2009年以來,這個鋁熔煉爐已處於閒置狀態,因為鋁價下滑和持續的電力短缺已迫使該國政府將電力輸往其他地方。

在全球管理最差的經濟體中,迦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本不應成為窮國,但事實上卻是如此。這個西非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去年下滑了9%,至621美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調查的184個國家中排名第154位,落後於資源貧乏的海地。儘管坐擁全球最大的金礦和鋁土礦資源儲備,並擁有 Anadarko Petroleum 等企業正在開發的大量近海石油,但去年3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和49億美元的沉重外債已使該國深陷財政困境。

今年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迦納首席代表 Peter Allum 曾表示:「迦納的問題主要源於國內。」《富比世》將迦納排在全球表現最差經濟體榜單的第九位。

如今,被戲稱為「歐豬四國」(PIIG)的希臘、葡萄牙、義大利和愛爾蘭四國正在奮力扭轉多年來不負責任的財政政策,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但與某些國家比起來,他們的管理水準反而顯得極為出色。《富比世》借鑒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下並不斷減少、貿易赤字嚴重和高通膨國家的資料。這些都說明了無視國內自然資源財富的糟糕經濟管理。

所有這類國家至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政府的裙帶資本主義政策、亂征亂收或者專橫執法阻礙了私人投資,進而損害經濟增長,這既導致了這些國家的貨幣貶值從而難以償付政府債務,又阻礙了國民為了改善個人經濟狀況而對教育的投入。

世界銀行扶貧及經濟管理網路 (Poverty Reduc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Network) 副總裁兼負責人奧塔維亞諾‧卡努托 (Otaviano Canuto) 表示:「這些脆弱的低收入國家大多都深陷困境,他們的國內環境無助於投資,不僅在生產和農業改良方面,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

辛巴威位列榜首並不意外。在2008年末,政府獨裁者羅伯特‧穆加貝 (Robert Mugabe) 試圖狂印鈔票挽救他自己制定的錯誤經濟政策,結果導致年通膨率高達難以置信的百分之五千多億。去年,在流感病毒爆發之前,辛巴威的各家餐館不得不張貼告示,提醒顧客不要把幾乎分文不值的辛巴威元當作廁紙使用。後來辛巴威放棄了自己的貨幣,允許用美元和其他國家貨幣進行交易,於是通膨率逐漸下跌至5%左右。不過,辛巴威去年仍然不得不進口50萬噸玉米,以彌補國內缺口,該國曾經非常繁榮的農業已一去不復返。

在榜單上位列第五的是尼加拉瓜,其貧窮和經濟停滯問題非常嚴重,為拉丁美洲國家之最。在2009年,尼加拉瓜的通膨調整國內生產總值下滑了1.5%,自上世紀80年代社會主義者、丹尼爾‧奧爾特加 (Daniel Ortega) 總統上台執政以來,外國投資者便不再投資尼加拉瓜。2007年,奧爾特加又重掌大權,紡織業製造商紛紛倒閉,在2008年不公正的選舉之後,歐洲援助機構也不再願意支持奧爾特加政府。這個社會主義者天堂有一個可靠的收入來源,那就是國外僑民的匯款,在2008年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3%。

賴比瑞亞排在第八位,這個資源豐富的國家因幾十年來的貪污腐敗和內戰而深陷貧困。自2005年以來,該國局勢變得相對平穩,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可能達到6%,然而其國內生產總值還不到9億美元。橡膠出口是賴比瑞亞最大的外匯來源,創造了1.7億美元的外匯,另外1800萬美元的外匯則來自於國外船隻的註冊費,但這些外匯收入難以減輕該國34億美元的債務負擔。去年,商業信貸機構同意賴比瑞亞只償還3%的債務,這或許又會使賴比瑞亞陷入舉債和違約的怪圈。Arcelor Mittal 將於2011年開始從 Yekapi 礦區往外運送鐵礦石,預計屆時該國經濟增長或許會有所起色。

厄利垂亞也經歷了內戰,這或許就是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3美元的原因。按照這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水準,厄利垂亞在185個國家中排在第176位,在《富比世》全球表現最差經濟體榜單上位列第七。糟糕的政府也是元兇之一。在這個於1993年脫離衣索比亞獲得獨立的東非國家,80%的就業人口從事於農業部門,但產出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2%。美國國務院表示,該國執政黨人民民主和正義戰線(PFDJ)「已經實施了專橫且複雜的法規要求」,這會有礙國內外投資,而且該黨還時常沒收他人財產。

世界銀行的卡努托表示:「貧困本身不足以引發衝突,但每當貧困和衝突形勢同時出現時,國家必然深陷困境。」

如同榜單上的許多國家,排在第六位的蒲隆地也有大麻煩:臃腫的政府機構。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該國公務員工資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2%,而63%的人口仍難以解決溫飽問題。這個仍然還在舔舐多年內戰傷口的國家,需要58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但其出口額(主要是咖啡)只有6800萬美元,難以支付這筆鉅款,而且其進口額去年達到2.75億美元。此外,24%的國內通膨率也令問題雪上加霜。

全球金融危機確實提供了些許希望,使這些長期管理不善的國家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除了尼加拉瓜和委內瑞拉,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都勉強度過危機,而沒有像以前那樣依靠劇烈通膨和債務違約。

卡努托認為墨西哥、巴西和烏拉圭在經濟管理方面的表現尤為出色。他說道:「這和宏觀經濟政策有很大關係。減少慣有的違約行為帶來了好處,拉丁美洲從中學到了艱難的一課。」

原文:Forbes.com The World's Worst Economies

※ 相關報導:

* 丹麥聽損患者 也享3C生活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5672873.shtml

這個國家透過賦稅與社會福利制度的設計,造就一個「富人少,但窮人更少」的社會

fsj 提到...

財經漫遊-勿忘還有明天

【沈雲驄】2010-06-19 中國時報

哥本哈根、班加羅、阿姆斯特丹。幾個月來,戴爾公司全球多個據點,都出現了前往抗議的人群與宣傳車。

抗議者,是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他們控訴標榜綠色企業的戴爾電腦,到目前為止所生產的產品中,仍然採用高汙染的PVC,以及燃燒後會釋放有毒物質的溴化阻燃劑(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簡稱BFRs)。「戴爾,停止毒害!」綠色和平在該公司外,高掛著這樣的標語。

其實早在二○○六年,當綠色和平針對多家電腦大廠提出這項指控時,戴爾公司是最先給予具體善意回應的企業之一。當時,該公司大方地宣稱,要把原本訂在二○一五年「全面停售所有含PVC與BFR產品」的時間表,提前到二○○九年達成。這麼給面子,讓綠色和平很窩心,也讓戴爾公司一度受到媒體好評。

沒想到,兩年後該公司改口,不但把時程延後到二○一一年,而且不再承諾「全面」停售,只限於部分產品線不再使用。此舉大大激怒了環保團體,尤其是綠色和平,更是大呼上當。眼看著今年又過了一半,距離戴爾公司所宣稱的截止時間表不到一年的時間了,綠色和平表達了強烈的憤怒與不信任。「很明顯,」綠色和平說,「麥克.戴爾根本光說不練。」

光說不練的,又豈止是麥克.戴爾呢?從科技業到金融業,從企業到政府,多少人明明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會貽害明天、必須趕緊停止,但就是光說不練,甚至連說也不說。沒事發生,繼續領高薪;出事了,努力撇清,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這兩天在美國國會作證的英國石油公司CEO湯尼.海華德,就是個典型例子。面對此刻還漏油不停、海洋生態被摧殘的事實,海華德自己也承認,是件「不該發生的事」,但對於自己在這起事件中該負有什麼樣的責任,卻撇得一乾二淨─他沒有參與這口油井的工程,甚至是「事件發生前沒多久,才知道有這口油井的存在」。「要知道,我們每年有數以百計的油井在開採中,」他辯稱。

每家大企業的運作都是複雜的,也沒有人願意見到意外的發生,但問題是,既然你也知道這麼嚴重的漏油事件「不該發生」,為什麼面對眾議員的質詢,卻說不出半件自己所做的、有效預防這起事件的事情?底下的執行者當然難辭其咎,但身為一家營業額高達八兆新台幣的大企業、年領超過一億五千萬高薪的CEO,豈能推得一乾二淨?

同樣出了事想推乾淨的戲碼,這星期也在法國法院上演。兩年前,法國興業銀行爆發交易員柯維耶越權交易失敗,導致銀行虧損高達四十九億歐元的醜聞。該銀行全球市場部主任麥殷在法院,氣憤地控訴前部屬柯維耶「不忠、不誠」地惡意瞞上,才會造成銀行這麼嚴重的虧損。但麥殷該捫心自問的是,柯維耶的交易部位像雪球般越滾越大,害得銀行付出這麼慘痛的代價,身為頂頭直屬主管、座位與他隔沒幾步之遙的他,難道沒半點責任?

當然有責任。就像害得歐洲許多國家負債的官員們,全都對於今天的沉重負擔難辭其咎。這些官員都知道量入為出的道理,也都一定知道今天的負債,就是明天的負擔。但是,二十年來一批又一批上台的官員,卻裝作明天不會那麼快地到來─甚至永遠不會到來─似的,一手舉債,一手大方地花錢如流水。

現在大家都看到了,明天終會到來,政府與企業都不可逃避自己應負起的責任。明明知道汙染不對,卻還在摧毀環境的企業,沒有繼續逃避的餘地,否則大家都要跟著環保團體們大聲唾棄它們;明明知道投機會害人害己的銀行,都不應貪婪地縱容自己,否則投資者與理財族都該轉身就走;那些為了經濟數據好看而不斷舉債的官員,倘若不想步上南歐國家今天難堪的後塵,更要提醒自己,如果還有明天。

(作者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 保障兩岸智財權 將建立四個官方平台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台北報導】2010.06.1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局長王美花昨天表示,當第五次江陳會順利簽署兩岸智慧財產權協議後,兩岸將建立四個官方對官方的平台,分別處理「專利」、「商標」、「著作」和農產品的「品種權」。王美花特別強調,納入「品種權」,有助於保護台灣農友或研究機構開發出的新品種。

王美花昨天應邀出席陸委會主辦的新聞背景說明會,解釋預訂在第五次江陳會簽署的兩岸智慧財產權協議。王美花表示,依照目前協商結果,兩岸智財權保障共建立四個聯絡窗口:「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和「品種權」,是由台灣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組、商標組和著作權組,對口大陸知識產權局、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以及新聞出版總署。

至於「品種權」,是由台灣農委會對口大陸農業部和國家林業局。王美花說,「品種權」的觀念,類似專利與商標權,育種人可向當局申請「品種權」,經認定是申請人培育的新品種,就可享有「品種權」供授權或販售。

王美花表示,由於對岸較著重農藝作物,台灣著重於園藝作物,因此希望對岸能擴大「品種權」公告保護範圍,雙邊正在磋商中。王美花也透露,協議將確定納入電子業和科技業者最期待的「優先權」。王美花解釋,如果兩岸相互承認「優先權」,未來一旦台灣廠商在台灣向官方提出專利或商標申請時,這家廠商雖然沒有立即向大陸政府提出專利或商標申請,但在大陸,仍有一年或六個月的優先專利或商標保護權利。

王美花表示,由於兩岸文字語言相通,關係密切,但過去長久不接觸,助長了仿冒、抄襲和搶先註冊的風氣。在農產品方面,例如「阿里山」、「日月潭」、「梨山」、「池上米」、「西螺」、「燕巢」及「古坑咖啡」等台灣著名產地名稱,均在大陸被冒名搶先註冊,幾經努力才協調大陸政府撤銷部分。

此外,台灣創作的華語歌曲、電視節目在大陸很受歡迎,但影音非法傳輸、下載侵權事件日增,對兩岸影音娛樂產業及文創產業造成商機與權益損失很大,在在都突顯簽署智財權協議的必要。



◆ 我們是製造業… 林百里:鮭魚返鄉會死掉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台北報導】2010.06.19

筆記型電腦大廠昨天同步召開股東會,各家大廠都看好第三季景氣。針對大陸加薪潮話題,仁寶透露,7月起大陸廠將加發津貼;宏碁則指出產品平均售價出現5年來首度上漲。廣達則坦言,暫無調漲代工費用計畫。

台灣筆電代工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昨天說,「我們是製造業,鮭魚返鄉就會死掉」,廣達將轉型追求高毛利、高價值、高成長、高利潤的產品。

多家筆記型電腦大廠昨天同步召開股東大會,其中大陸調薪潮話題遭鴻海引爆後,今年在各家科技業者股東會上持續發酵,成為股東關注的話題。

林百里表示,中國調漲基本工資已是趨勢,廣達將依照中國政府規定及同業與市場狀況因應調整,但強調暫時沒有調漲代工費用計畫。

針對政府鼓勵台商回流,林百里也反問,「工資這麼高,誰負擔工資?」對於鮭魚返鄉話題,林百里更說,「我們是製造業,鮭魚返鄉就會死掉」。他認為,台商返台將會增加人工成本,但最後價格將由客戶與消費者共同承擔,對產業未必有利。

品牌大廠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則表示,不論匯率波動、零組件漲價以及代工價格調漲,宏碁都會計算成本壓力,隨時調整,進行動態平衡。他也透露,工資成本的波動其實沒有比零組件成本波動高,也首度對外證實,確實與和碩談過代工,只要代工廠能提供較好的價格與產品品質,宏碁就會下單。

王振堂認為,工資成本占整體筆電產品成本結構比重不高,影響其實不大,反而歐元貶值造成歐元區產品價格調漲,第2季產品平均單價已創下多年來止跌回升的記錄。

仁寶總經理陳瑞聰指出,7月將全面調高大陸廠員工津貼補助金額,至於調整幅度、方式等細節目前還在研議中;由於薪資全面性上漲,供應鏈轉嫁成本反應勢必在行。

※ 相關報導:

* IFRS效應 兩套資產帳待命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5670970.shtml

fsj 提到...

中國:人民幣不「一次性」調匯

中央社 2010.06.20

中國央行昨天首度鬆口願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引發全球關注。不過,中國央行發言人今天強調中國「不會進行一次性的重估調整」,而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中國央行昨天在聲明中提及2005年7月21日開始的人民幣匯率調節改革。據中新社報導,央行發言人今天更進一步以「成功」2字來評價2005年開始的匯改。

報導引述央行發言人說,2005年的匯改按照主動性、漸進性、可控性原則「以我為主」有序推進,對中國實體經濟發揮了積極影響,取得了預期效果。

央行發言人進一步強調,2005年7月建立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是中國的既定政策,今次推進匯改,仍是這一方針的繼續。」

他說,在國際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許多國家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而人民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這是中國穩定外需、抵禦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需要,也為亞洲、乃至全球經濟復甦做出了巨大貢獻。事實說明,這一決策是正確的。」

發言人指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和不確定性,中國適當收窄了人民幣波動幅度、「盯住」美元以因應國際金融危機,這符合中國經濟的自身利益。

發言人重申,此次將在2005年匯改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他強調,「人民幣匯率不進行一次性重估調整,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

對於眾所關切的浮動匯改將如何進行?央行發言人最後指出,中國將繼續按照已公佈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外電報導則預期,人民幣將在中國官方的調控下、緩步升值。



◆ 重啟匯改機制 中國人行3大盤算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特稿】2010.06.20

在20國高峰會 (G20)舉行前夕,中國人行昨晚宣布「重啟匯改機制」,美國財長蓋特納立即發表「歡迎」聲明,讓人以為人民幣似乎就此即將升值。不過,觀察人行動作和文句,「天底下沒有一個央行會笨到主動向外界說明貨幣要升值」,人行的宣示,只是提前釋放國際間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滿足美國年底選前的選情壓力,進而舒緩大陸日益創高的通膨隱憂。

若升值 打擊台商、出口商

同樣的,台灣、大陸兩地經貿互動唇齒相依,人民幣一旦升值,勢必打擊到台灣出口商、及在當地設廠的台商企業,尤其近期鴻海帶動中國全面性薪資調漲的雙重壓力下,別說中國人民銀行不會輕言放手人民幣大幅升值,就算人民幣緩步升值,基於台商的競爭力考量,台灣的央行也不會容許台幣同等幅升值,以免台商遭到「雙面夾殺」錯失日漸升溫復甦的經濟轉型契機。

不過,中國人行昨晚的宣示動作,確實包含了許多戰略上的技巧運用。日前美國國會議員已經重話要求「全面拒買中國貨」,加上美國年底選舉壓力升高,以中、美兩國間的微妙互動關係,中國人行的宣示,算是「順水推舟」給美國政府作些面子。否則以中國人行手中緊握9000多億美元的美國公債籌碼,美國政府還真不敢直接跟中國「來硬的」,現在局勢可是有錢的(中國)才能當家作主。

且以人行官方網站說法,大陸並沒有釋放出任何「升值」念頭。反而是不斷地重申中國進、出口漸趨平衡,2009年經常帳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比已顯著下降,國際收支向均衡狀態進一步趨近,「當前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波動和變化的基礎」。

擺明著,中國近來已經致力改善市場資源配置,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人民幣並沒有升值的必要」。

尤其中國強調重啟一籃子貨幣的浮動機制,是將雷曼事件後緊釘美元的匯率,重返2005年7月21日匯改後的一籃子浮動機制。以目前中國出口歐洲占出口比重超過二成以上,目前歐元貨幣貶值,推算至一籃子貨幣機制內計算,人民幣不僅沒有升值條件,反而可能因歐元重貶,出現一籃子貨幣相對貶值壓力。

只能聽其言觀其行

只能說,中國面對美國、G20等各國的匯率指控壓力下,中國技術性地展示了誠意,惟就中國現今立場,人民幣到底會不會升、 能升多少? 可能只能「聽其言、觀其行」,由實際數字來看,才能了解中國人行的真正用意了。

※ 相關報導:

* 學者解讀:人民幣 頂多區間內緩升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5674695.shtml

* 末日博士:人民幣可能不升反跌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5675055.shtml

羅比尼說:「他們並未改變先前所定的正負0.5%的浮動區間,中國在周一很有可能允許人民幣兌美元浮動。」



◆ 歐元兩級制? 德法變把戲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06.21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法國和德國對歐元區高風險國家的曝險部位最大,如今這兩個國家正研究把歐元改為「兩級制」,讓經濟實力較強的北方國家與積弱的南方「歐豬」五國劃清界線。

德、法銀行擁有的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愛爾蘭的曝險部位將近9580億美元,占歐元區銀行1.58兆美元曝險部位的61%,其中1740億美元為主權債。

據英國電訊報報導,德法高層都認為,假如歐元區再爆發類似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歐元區國家恐無力應付。歐元國家雖然能夠救希臘,卻無法再對西班牙伸出援手,又不能坐視西班牙破產。

歐元是否分裂為兩級的關鍵時刻在今年9月,西班牙有高達800億歐元的外債將到期,必須發債融資以支付外債,假如市場不肯買帳,必會引發德、法的反應。

法國借給西班牙5980億歐元、德國也借了3990億歐元。而德、法人民顯然不願承受別國的經濟重擔,德國總理梅克爾已因強力推動援助希臘而付出政治代價,最近在國會上院選舉痛失多數黨地位。

法國總統沙克吉原本對兩級制歐元興趣缺缺,但西班牙恐怕步上希臘後塵,讓他十分挫折,因此下令官員進行研究。

討論中的方案是把德、法、荷蘭、奧地利、丹麥、芬蘭等國列為「超級歐元區」,希臘、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愛爾蘭等所謂「歐豬」五國則列入第二級。這等於是在歐元區內成立「新單一貨幣區」,雖然舊歐元會大幅貶值,但經濟實力較強的北方國家可免於受別國債務拖累,南方國家也不必被趕出歐元區而獨力承受金融危機。

歐洲官員表示,德法兩國曾研究把經濟表現不佳的國家踢出歐元區,但歐洲各銀行對南歐國家的曝險部位太高,驅逐任一歐元成員國,只會使其他國家陷入更嚴重的金融災難,不得已轉而考慮「兩級制」歐元。

歐元在6月7日曾跌至4年低點1.1876美元,比年初時貶值16.5%。國際清算銀行指出,市場信心一落千丈,讓人想起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的「痛苦回憶」,但希臘主權債信在4月遭降等,市場的反應更類似2007年7月次級房貸危機。

※ 相關報導:

* 倫敦傳真-歐盟 今天沒有危機…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062000207,00.html

精通中文的英國自民黨前黨魁亞敘當勛爵(Lord Ashdown)的觀點更直接強烈,表示解除當前的歐盟困境,「超越大西洋之外,是唯一的方式。」他指出,目前的局勢,「不只是美國一百年勢力的式微,更是西方一千年領導勢力的消逝」,急呼歐洲如果不更加深內部團結,並把思考和觸角延展到傳統的歐美大西洋之外,強化與中國和印度這些新興勢力的關係,「最後只有死亡一途」。

* 政府應有FTA策略藍圖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674540.shtml

台灣走向區域整合是無法避免的方向,也是永續發展的關鍵布局。過去因各種因素導致FTA停滯不刖,如今障礙逐漸排除,政府應積極以更具體的必要作為,儘早與主要貿易對手國完成一個高品質、有野心的FTA。

fsj 提到...

加拿大金融監理 西方不敗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法新社蒙特婁二十日電】2010.06.21

在金融海嘯中幾乎毫髮無傷的加拿大,準備把握25日起接連主辦八大工業國(G8)和20國集團(G20)高峰會的機會,展現健全的財政控管和金融監理實力。

G8領袖將於25和26日在亨茨維爾(Huntsville)會晤,26與27日多倫多將展開G20峰會,為此加拿大已加緊部屬維安警力,成本高達數十億美元。

加拿大在2008年底至2009年中短暫陷入顯著的衰退後,隨即強勁反彈,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在七大工業國(G7)中遙遙領先。

和鄰近的最大貿易夥伴美國相比,加拿大並未淪至為金融體系紓困的地步,而且儘管全球陷入房市危機,加國的不動產市場依舊興盛。加拿大陷入經濟衰退時財政基礎依然穩健,而且過去十年來國庫年年有預算盈餘,國債銳減約1,000億加元(980億美元)。

由於金融危機和刺激經濟方案影響政府歲收,加拿大在3月底止的上個年度罕見地出現470億加元(460億美元)預算赤字,但這僅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渥太華大學經濟學教授列伯朗說:「這遠低於歐美的水準」。

自稱債務比為各先進國家最低的加拿大,預估預算收支很快就能平衡。列伯朗說:「加拿大顯然在銀行、金融體系乃至於政府財務方面,都十分健全。」

加國財長弗雷赫提(Jim Flaherty)坦言,這對加拿大來說這的確「比較容易」,因為加國只有五到六家大型銀行,共握有90%市場,而大型保險公司也只有三家。加拿大銀行家協會(CBA)則說:「雖有金融海嘯來襲,但加拿大銀行控管良好且資本充足,即便今日也是如此。」

加拿大總理哈柏(Stephen Harper)表示,關鍵在於「監管架構目的在避免魯莽的風險,並確保透明性」,此外,「讓風險、表現和薪酬適當連結」也相當重要。

加拿大金融法規每五年修訂一次,避免過時,目前將各家銀行舉債規模的上限訂為流動資產的20倍。列伯朗說:「這不只規範銀行活動,也規範所有金融機構的金融活動,在先進國家中十分獨特。」

※ 相關報導:

* 英大砍600億美元預算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676004.shtml



◆ 早收清單風暴醞釀中

【聯合報╱黑白集】2010.06.21

兩岸經濟協議(ECFA)究竟在六月底或七月初簽,似乎迄無定論。卡在早收清單。

照預定議程,兩岸經日前「第三次正式協商」後,早收清單即已定案;只消完成後續行政作業,即隨時可祝酒簽約。但是,馬總統周末夜召集相關官員會商,認為早收清單「好還要更好」,甚至傳出不排除進行「第四次正式協商」的說法,六月底簽約不啻已出現變數。

對兩岸當局言,ECFA已是勢成騎虎。一方面,由於ECFA已被兩岸當局高度美化,不能竟然以醜貌見人;另一方面,這儼然也是兩岸當局首度共同對台灣人民做出的重大政經承諾,不容跳票。尤其,對馬政府而言,幾已將ECFA視為挽回政治頹勢及面對五都選舉的主要政治槓桿;如果ECFA撐不住,恐怕連政權都撐不住。

ECFA對馬政府是雙面刃。朝積極面想,希望能創造政治利多;朝消極面想,則至少不能因ECFA反而添增政治負數。如今早收清單與原先期待出現落差,馬政府極可能將面對不可測的政治風暴。這正是馬政府表示仍要對早收清單做「最後努力」的原因。

民進黨早已射出「該要的要不到/該守的守不住」的羽箭,只等早收清單朝箭鏃的落點替民進黨貼上靶子即可。對馬政府言,這已不是六月簽或七月簽的問題,而是簽了的政治後果將如何面對?

對北京而言,同樣是個難題。據報導,王毅曾宣稱,台灣早收清單五○○項,大陸一○○項;但倘若公布後連台灣關鍵產業都不在榜上,其他的一切「讓利」恐皆將在台灣的政爭中被扭曲而一筆勾消。

問題不在六月簽或七月簽,而是兩岸當局必須想清楚:為何要簽,簽了又是為何?



◆ 沙國黃金儲量 比預估多兩倍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6.21

沙烏地阿拉伯不但是全球第四大外匯存底國,而且根據最新評估,沙國的黃金儲備數量更是外界原先所想的兩倍。這個消息,加上新興經濟體紛紛加強黃金在其官方儲備裡的份量,可能進一步刺激近來失創新高的金價漲勢。

揭露沙烏地阿拉伯黃金儲備數量大幅增加的,是「世界黃金協會」(WGC)。根據WGC的最新數據,沙烏地阿拉伯貨幣署(SAMA,亦即沙烏地阿拉伯的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是322.9 公噸,是SAMA原先自報數量的兩倍多。

按照目前的價格,沙烏地阿拉伯的官方黃金儲備價值相當於70億美元(台幣2239億元)。

分析家說,沙國黃金儲備上升,可能是沙國會計制度改變使然,而不是由於新近買進黃金。有個可能性是,沙國過去沒有把大量黃金列入官方儲備,直到現在才改變。不過,由於沙國官方未提解釋,分析家決定暫緩下定論。

官方儲備(official reserve)指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的,用於國際支付、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貨幣匯率的一切資產,黃金在其中占有一定比重。

專家認為,WGC公布沙國的實際黃金儲備數量,可能進一步助長黃金漲勢,因為這顯示,各國央行相繼出售黃金20年之後,現在又開始囤積黃金。上周五,黃金飆到一盎司1260美元新高。

沙國是一個驚奇,再上去一個是中國。去年此時,中國令全球嚇一跳,自報持有黃金超過一千公噸,比北京多年來交代的數量幾乎多一倍。

分析師預測,央行今年將自20年來首度成為黃金的淨買家(net buyer,買多於賣)。今年稍早,印度向國際貨幣基金(IMF)買二百公噸黃金。各項官方數字顯示,俄羅斯等國定期向他們境內的金礦公司購買黃金。歐洲國家的央行大量脫售黃金十多年之後,如今幾乎全部止賣。

依照WGC公布的新數字,沙烏地阿拉伯是全球第16大黃金持有國,排在英國、西班牙前面。全球最大黃金持有國是美國,有8133.5公噸。

fsj 提到...

中國匯改效應 熱錢襲向亞洲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2010.06.21

韓元、星幣都創近期新高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人民幣彈性化論點後,人民幣今早以6.8275平盤開出,盤中一度勁揚至6.8113、大漲0.2%創下近18個月新高,激勵亞幣今早全面跳空大漲,新台幣盤中一度急升逾4角,加上國際信評單位Moody’s樂觀看待亞洲債信違約率,將由原本估計13%降至2.4%,更是激勵了韓元、新加坡幣都創近期新高。

人民幣今早對美元中間匯價以6.8275平盤開出,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一年期報價也在6.7090元附近,與周五收盤6.7100相近,顯示在人行宣布彈性匯率後,人民幣官方匯價相對平穩。但隨著國際信評對亞洲市場的樂觀預期,資金重返亞洲市場,不僅韓元、新加坡幣、台幣全面出現1%以上升幅,就連原本不動的人民幣匯價盤中也出現0.2%的升幅,一度來到6.8113的近期新高。

市場:至少會興奮一、二天

今早國際信評公司Moody’s點名亞洲債信違約率將由原本預估的13%大幅下降至2.4%,激勵了韓元匯價早上一舉衝高,一度升抵1171韓元兌一美元的近期新高,強升逾1.67%,帶動亞洲貨幣全面走揚。連新加坡幣今早也強勁升值,從上周五的1.3852一度衝上1.3694星幣,升幅也高達 1.14%。台幣盤中升逾4.03角,升幅達1.25%,就算央行不認為人民幣短期內會有大幅升值,但在四小龍星、韓同步升值壓力下,台幣此波可能也難逃升值壓力。

市場人士認為,人行的宣示動作,至少會讓市場「興奮個一、二天」,如果人民幣繼續升破6.80大關,則對全球股、匯市恐將有更大的衝擊力道。



◆ 中國匯改恐衝擊經濟穩定

中央社 2010.06.21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孟德爾(Robert Mundell)警告,中國承諾重拾更具彈性的匯率政策恐衝擊全球與中國經濟穩定性。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孟德爾今天在香港發表演說前向記者指出:「保持人民幣緊盯美元一直是穩定的主要來源。」

美國總統歐巴馬對中國重拾匯改大表讚揚,但孟德爾指出:「他不是經濟學家。」

中國人民銀行6月19日表示,將提高人民幣「彈性」,暗示將結束為力抗全球金融危機而採取的緊盯美元匯制後,人民幣現匯應聲大漲,創下18個月來最大升幅。中國重拾匯改適逢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召開在即。G20各國領袖本週將集會,商討如何維繫全球景氣復甦,避免金融危機再現。

被譽為「歐元」之父的孟德爾先前呼籲歐元固定兌美元匯率,他認為匯率波動是造成金融危機的禍首。

他表示,中國重返匯改屬於「政治性」動作。

人行昨天以問答形式指出,浮動匯率將有助於中國經濟進行結構調整、抑制通膨及資產泡沫、及降低貿易失衡。(譯者:中央社趙蔚蘭)

※ 相關報導:

* 打熱錢 彭總裁要出手了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5676891.shtml

雖然央行總裁彭淮南早已多次出招示警,要投機客不要心存僥倖,但面對外資聚焦亞洲市場,且來勢洶洶,彭淮南面對投機炒匯「巨鱷」,如何應戰,勢將承擔更大的挑戰。

* 角力 美仍將強硬以對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5676817.shtml

但華府也明白,中國不但持有鉅額美國國債,在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制裁伊朗和北韓核武等許多國際問題上,美國都需要中國的合作。



◆ 我見我思-升值 走向富強或失落?

【呂紹煒】2010-06-21 中國時報

該來的還是要來!大陸啟動人民幣升值機制,此一舉動與啟動工資上漲一樣,都可能改變大陸與全球經濟的風貌。大陸將因此走向富強還是失落? 從好的方面看,匯率強弱其實可以表彰一國經濟力的強弱消長,任何經濟強權在崛起過程,最後都會經歷貨幣的「補漲」,終而由區域貨幣成為「國際貨幣」。英、美、德、日都曾經歷如此階段。

用最通俗的話來講,匯率升值代表這個國家的錢「變大」了,拿到世界各國用都變成「很好用」。人民購買力變強,更有能力提升生活品質;企業到國際上更有能力買貴重、先進的資本設備,提升生產力,甚至到處購併它國企業。原本蓄勢待發的通膨壓力可望得到紓解;而升值帶來的資金潮,也會推升資產價格。

但壞處也有,特別是大陸目前情況風險更高。立即的壞處當然是二.五兆、以美元資產為主的外匯存底就要被匯率升值「吃掉」一部分。而在內部已因工資上漲而可能削減出口競爭力之際,匯率升值當然是雪上加霜,失業可能增加、經濟成長反而變差。資金潮如果無法導入實質生產,也可能吹出一個大泡沫,泡沫破碎時,整體經濟向下沈淪。

其實,台灣在民國七十幾年時也走過類似過程。出超不斷累積後,台幣匯率終於被迫升值,從四十元兌一美元升到二五.五元才終止,同期股、房雙市的飆漲泡沫也產生;工資在這段時間每年上漲一成多。但台灣以科技產業填補化解這段轉型的風險,提升了經濟體質。至於民國九十年後台灣的「失落」,有其它因素,此時匯率早被打回三十多元了。

不過,故事不是總以喜劇作收,七○年代的荷蘭、與八○年代的日本是匯率升值後經濟受創的典型。特別是日本,其「失落的十年」(其實快廿年了)的原因至今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日本特有僵化的體制讓其無法快速調整;有人說是大泡沫導致資產負債表「破個大洞」,企業要花十多年修補;更有人直指日本就是「經濟老人病」。無論原因何在,大陸對人民幣升值步步為營,部分原因就是擔心步入日本後塵。

但以國際政治經濟面來看,大陸成為「日本第二」的可能性不高。因為,大陸不必如日本般「聽從」老美指揮,人民幣即使升值,升值幅度仍是大陸官方牢牢掌控,可以預期其調整是緩慢且配合國內外經濟情勢作調控。而泡沫問題,大陸官方亦不斷壓制。此外,以經濟發展階段看,大陸經濟體仍處於上升擴張階段,擴張本身就可帶來很大的調整能量與契機,其情況如廿世紀初的美國、或六○年代中的日、德。

大陸近廿多年來,經濟風險不斷,改革開放初「摸著石頭過河」的亂象、政治動盪的倒退、九○年代的高通膨、金融機構的高壞帳、幾次的資產泡沫…,都一一通過。雖然是市場經濟,但公營企業比重高、中央集權集錢又是事實。如果大陸再順利過了這關,經濟體質成功調整,那麼,美國倡議數十年、以自由化、民營化、政府不干預為主軸的「華盛頓共識」,可能真要被「據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的「北京共識」取代,成為開發中國家追隨的典範了。

fsj 提到...

專家:失業量雖下降 質待加強

【聯合晚報╱記者吳孟庭/台北報導】2010.06.22

行政院主計處今天下午公布5月失業率,出現罕見的5月比4月下降現象,專家雖對失業人口的「量」逐漸下降表示肯定,但認為政府在「質」的部分需要加強,非充分就業的人口、上班族轉職都有持續增加的趨勢。

政府多場的就業博覽會出現效果,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今年1至6月由政府舉辦的全台徵才活動高達857場,平均一個月142場,是去年同期的 2.5倍,也即將反應在今天下午公布的5月份失業率上。

繼4月份失業率大幅下降至5.39%,yes123求職網經理洪雪珍預期,由於政府投入許多資源與政策,5月份失業率將可望再降0.1至0.2個百分點,趨近於5%,但不會降到5%以下,但6月份失業率因為畢業潮的季節性因素,將會止跌回升。然而量有下降,但非編制內的員工如約聘、打工、派遣的員工都有增加的趨勢,顯示「質」出現問題。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也表示,5月份失業率可望下降0.1個百分點左右。但以目前政府釋出15萬職缺、1111人力銀行則統計有31萬職缺,今年畢業生數達23萬,加上去年畢業但尚未找到工作的7萬過期新鮮人,似乎可以順利消化今年的畢業潮。但現在卻發現很多職缺是由上班族轉職填補,而非由無工作的求職者遞補的現象,形成「有職者恆有職、失業者恆失業」的景況。



◆ 兩岸機票:降價,或徵特許稅

【聯合報╱社論】2010.06.22

北京方面宣布,兩岸直航票價將下降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這是一個合理的發展方向。

在一個開放的市場裡,獨占利潤很難長久存在,比較常見的,多屬創新者創造的利益。一項重要的創新,將市場從既有的占有者手中奪走,因而獲得極大的獨占利潤;全球稱霸的微軟、英特爾即屬此類。但只要市場開放競爭,有志者前仆後繼,仍有取而代之的機會;英特爾受到美國的微軟乃至台灣的威盛挑戰,早已難享獨霸地位,而微軟叱吒數十年,如今也面臨愈來愈嚴酷的挑戰,皆是明顯的例證。

但有一個重要的例外,那就是國家以公權力創造出來的獨占暴利,畀與特定的財團,即可使他們橫財滾滾而來;縱使其競爭者比他更具優勢,但若不獲官府青睞,一樣只能徒呼負負。

聽起來,在我們這樣民主又開放的社會裡,這種極端不公的情況似乎很難存在。但事實正好相反,在我們身邊,乃至日常生活的重要環節之中,常見這樣的事例。

近來最受矚目的案例,就是剛剛透過雙方政府努力協商促其實現的松山酖虹橋直飛航線。由於兩端機場距離市中心較近,往返時間大為縮短,甫開航旅客即趨之若鶩。然而,受到客觀條件及主事者的態度約束,班機數目遠不敷所需,因而僧多粥少,一票難求,區區八十分鐘航程的票價高達一萬八千元;但經香港轉飛上海所需時間更多、飛行距離更長,卻只要八千六上下,形成極不合理的現象,令乘客怨聲載道;而取得航權的華航及長榮,自然大發利市,利潤向上直衝。於是輿論與市場一片撻伐,要求兩家航空公司大幅降價,以與其成本相當。

市場運作的原理是,不論成本多麼低,只要東西好,需求量夠,儘管價格不低,顧客仍爭先恐後搶購。君不見,美國的蘋果公司推出人人稱羨的iphone,售價動輒上萬,還不見得可輕易買到;但深圳的富士康捅出漏子,大家才赫然發現,富士康這個主要的代工者只能取得售價中的約二%,其餘都成為上游的利潤。然而卻罕聞有人指責蘋果公司定價太過離譜,必須降價七成才算公道。其關鍵即在於,價格乃是市場供求所決定,需求者眾而供給有限,價格自然攀高不下。

松山酖虹橋的直航票價亦然,儘管人人都抱怨票價高得離譜,依然班班客滿、人人搶搭。只不過,如此誘人的利潤,實際上卻與兩家航空公司的服務效能並無關聯;任何航空公司,只要能搶到政府的特許,一樣財源滾滾,坐享壟斷利潤。因此,錯不在定價者,也不在航空公司,而是兩岸政府創造了暴利機會,卻只供特定財團獨享。

兩岸機票攀高不下,自然是兩岸航空公司「聯合壟斷」的結果。這對雙邊航空公司言,就出現了不同的利潤效應。因為,大陸的航空公司是「國企」,利潤歸公庫;但台灣的航空公司為「民營」,利潤歸私。所以,台灣的航空公司,可視為享有了超額利潤;正如台塑與中油聯合定價,中油利潤歸公,台塑則歸私。所以,若兩岸機票聯合壟斷定價的形勢不能改變,照理說,台灣的航空公司似乎應當向政府繳付「特許稅」,亦即將超額利潤歸公,才勉可抵償其對市場價格機制的扭曲。

兩岸機票聯合壟斷的「政治定價」極為明顯,航權、航班、票價皆在政治壟斷之中;如果因聯合行為而不能降價,至少台灣方面可以考慮徵收「特許稅」,否則如何叫買票的乘客心服?

當然,直接降低票價,直接回饋乘客,仍應是第一選擇。



◆ AIG力挺中策 南山股權交易延3個月

【聯合報╱記者陸倩瑤/台北報導】2010.06.22

美國國際集團(AIG)與中策集團以及博智金融公司昨天共同宣布,南山人壽股權交易案「有效期限」將延長3個月,也就是延至 10月12日為止,這項聲明似乎暗示AIG心意已決,不可能重新標售南山人壽股權,博智與中策是AIG眼中唯一的買家。

另外,中策與中信金去年簽訂換股備忘錄(MOU),將由中策賣給中信金30%南山股權,並透過私募取得中信金9.95%股權,這項備忘錄預定本月25日到期,如果不延期,屆時將自動失效。

但是對此,中信金與中策都表示,將「依照備忘錄約定辦理」,目前不討論這問題。中信金與中策的合作關係,可能已經畫上了休止符。

去年10月12日,AIG公開標售97%南山人壽股權,最後由中策與博智聯手得標,買賣雙方約定今年7月12日完成交易「銀貨兩訖」,否則全案作廢,中策與博智將喪失得標資格;不料中策集團後來蒙上「中資」陰影,金管會嚴加審查,南山案至今懸而未決。

AIG宣布延後南山案履約期限3個月,除了凸顯AIG力挺中策(博智)之外,也給了官方充分審查時間。

fsj 提到...

大前談中國市場 台灣須與世界競爭

中央社 2010.06.22

日本策略大師大前研一說,在富士康薪資事件後,台灣在大陸市場「機會之窗即將關閉」,未來必須進入專業與金融服務階段,不但與新加坡、香港競爭,更要和來自世界的企業競爭。

他也認為,ECFA簽署後,大陸有6萬多家公司有意上市,台灣可以吸引這些公司到台灣上市。

大前研一稱讚ECFA是設計精密的維他命,日本與韓國都高度關注ECFA,這是亞洲第一次有這樣的協議,會鼓勵其他國家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大前研一下午參加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舉辦的「國際經濟前瞻論壇」,並以「後金融危機的經營策略」為題發表演說。

大前研一說,面對中國市場,台灣已歷經3個階段,其中第三個階段就是利用大陸廉價的工資發展台灣的製造業,但是機會之窗即將要關起來。

他說,因為富士康加薪效應,讓大陸工人發現工資是可以協商的,中國政府也宣布所得倍增,再加上沿海省分勞工不足與人民幣升值,台灣在中國大陸的第三階段模式已經無法再繼續下去。

大前研一表示,台灣未來在大陸將面對第四個階段,也就是專業服務與金融服務,也是現在新加坡與香港在中國大陸的角色。他說,這對台灣是全新挑戰,台灣必須成為在地的經營者,不只是出口基地而已。

大前研一並補充,兩岸簽署經濟協議(ECFA)後,第四階段就包括專業服務物流、法律諮詢服務、不動產開發與土地開發,這些就是新加坡與香港在大陸做的事情。

他表示,台灣在大陸市場很快就會到第四階段,這也是台灣的新挑戰,不但要與新加坡、香港競爭,更必須在品牌與行銷上與日歐美等世界國家競爭。

大前研一說,台灣應儘速簽署ECFA並和世界各國談自由貿易協定。其次必須注意新興市場,因為世界商機無所不在,台灣必須及早加入。

大前研一表示,台灣的股市非常獨特,散戶占成交量高達7、8成,這在全球獨一無二,也造成台灣股市相當原始。

他說,外國下單可能千分之1秒就必須決定,台灣交易所無法達到這樣的效率,是全球最慢的。



◆ 分析師:亞洲得加強資本管制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道瓊社二十一日電】2010.06.22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決定不再讓人民幣緊釘美元,激勵亞洲貨幣匯價21日紛紛上揚,這凸顯中國放寬貨幣政策正吸引更多熱錢流入亞洲,亞洲國家可能必須加強資本管制以阻擋熱錢。

南韓和印尼上周都推出溫和的限制外資措施,目的都是阻擋不斷從已開發世界轉進亞洲的熱錢。亞洲原本就擔心資金流入會引發資產泡沫、通膨和社會不穩定,如今中國承諾讓人民幣與美元脫鉤,無疑讓亞洲各國更加頭痛。

中國放棄緊釘美元的匯率機制,可能促使更多資金流入亞洲其他貨幣,投資人把這些貨幣視為搭上中國成長列車的替代投資標的。里昂證券亞太市場策略師納皮爾說:「結果是亞洲將必須加強管制。」

印尼上周三(16日)祭出多項旨在限制投機資金流入的措施,包括推出期限較長的印尼央行債券(SBI),並規定SBI買主至少須持有一個月。南韓13日也宣布新外匯管制措施,限制本國和外商銀行持有外匯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部位。

不過,印尼和南韓的新管制措施都被市場視為「溫和」。香港富達國際投資協理楊恩說,事實上,新規定可能使眾多投資者更為安心而非擔憂,外資過快流入會壓垮不發達的金融市場,最終對長期投資者不利。

亞洲國家近期採取的措施並未引發市場恐慌,部分原因這些措施並未針對已流入亞洲的資金。相反的,亞洲國家只是改變未來的規則,讓投資人有機會預作準備。由於新措施並不嚴厲,因此印尼和南韓並未出現泰國2006年時的情形。當時泰國要求外國投資人把30%的投資資金存放在泰國銀行中凍結一年後才可自由使用,導致泰股大跌,迫使曼谷當局在15 個月後解除外資限制。

南韓、印尼和泰國等亞洲央行近日都出手阻升本國貨幣,但策略師說,在北京當局同意放手讓人民幣更自由波動後,亞洲當局可能容許亞幣逐漸升值。渣打銀行說:「我們認為新台幣可能追上日本除外亞洲貨幣的漲幅,台灣央行可能變得較能容忍台幣逐步升值。」ING銀行則最看好韓元、新台幣和馬元。

※ 相關報導:

* 南韓暗示緊縮 最快下季升息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678278.shtml



◆ 克魯曼專欄/救美國,快用力花錢吧!

【經濟日報╱陳世欽譯】2010.06.22

在經濟仍然低迷的當前,盡量花錢,待經濟回溫時再存錢。這段話不易理解嗎?

如果當前的政治辯論狀態可以充當指標,確實不容易理解。放眼全世界,各國的政治人物似乎決意反其道而行。即使不願以具體措施因應長期的預算問題,他們仍試圖在經濟需要協助時,採取欺騙的手段。

也許清楚解釋問題有助於改變某些人的立場。且來談談長短期的預算赤字問題。我會以美國的處境為重點,不過,類似的敘述也適用於其他國家。

讀者可能知道,美國政府已經揹負龐大的預算赤字。然而其中為數不少的赤字來自當前持續不斷的經濟危機。這場危機導致政府歲入銳減,而且必須編列特別預算拯救金融體系。一旦危機開始消褪,局面自然就會逐漸改善。美國國會預算處分析歐巴馬總統的預算方案時預測,一旦經濟開始復甦,美國預算赤字占GDP的百分比可望自目前的約10%降至2014年的約4%。

可惜的是,這還不夠。即使美國政府一年的舉債總額維持在GDP的4%,總負債額增加的速度仍將大於歲入。此外,國會預算處認為,2014年觸底後,美國的赤字將再次增加,主要是因為健保成本增加所致。

換言之,美國面臨長期的預算問題。應付這個問題的首要先決條件是,美國政府必須全力控制健保成本,否則其他只是空談。另一個要件是,尋找其他的收入來源及(或)精簡開支的途徑。以經濟層次而論,這應該不難。尤其是,幅度溫和的增值稅,例如5%,絕對有助於縮小其間的差距,同時又能使美國的整體稅收維持在先進國家間最低的水平。然而如果必須加稅並精簡開支,難道我們不應該現在就動手嗎?答案是:不可以。

我們面臨經濟嚴重衰退的局勢,這種狀態已經產生長期的傷害。如果每年的失業率都居高不下,許多長期失業的人很可能再也無法重返職場,並淪為永久性的社會邊緣人。每年求職人數平均是新增職務的五倍之多。這意味,數十萬計的美國應屆畢業生無緣即時找到工作。隨著時光的推移,我們正逐步陷入日本式的通縮陷阱。

此時此刻節衣縮食不僅殘忍,而且危及美國的前途。它甚至無助於紓解美國未來的債務負擔,因為現在減少開支不利於經濟復甦及增加歲入。

易言之,現在不是採取財政撙節措施的適當時機。如何確定時機已經成熟?答案是,唯有當聯準會再度取得經濟大局的某程度主導權,可透過降息的手段抵銷加稅及削減開支的負面衝擊時,預算赤字才能成為優先處理的課題。

現階段的聯準會還不能這麼做,因為它可以控制的利率已經接近零,不能再低。不過一旦失業率開始下降(或許到7%以下時),聯準會必然有意調高利率,以化解通膨於未然。屆時,美國政府可能開始收手,聯準會不再升息,美國經濟也不會因此而再次陷入衰退。

然而我們離這個階段還早,可能2年或更久。負責任的做法是,現在支出,同時規畫稍後如何儲蓄的問題。

但許多政治人物似乎決意背道而馳,許多國會議員尤其反對向長期失業者伸出援手,遑論對手頭拮据的州及地方政府馳援,理由是,我們做不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在我們迫切需要開支之際抽手,以致危及復甦。控制健保成本的努力引起「死亡委員會」的抗議聲。部分反對赤字最力的國會議員正使出渾身解數,只求為少數坐擁可觀財產的美國幸運兒減稅。這暫時不會影響經濟,然而最終將使美國永久失去每年數十億美元的歲入。

部分政治人物一定有心對財政問題採取負責任的態度。對這些人,我要說:請務必抓到正確的時機。是的,我們必須解決我們的長期預算問題,卻不是在經濟亟需協助時袖手旁觀。(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陳世欽譯)

fsj 提到...

人民幣單日漲0.5% 人行極限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0.06.23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在推動匯改政策的第二個交易日,出人意表的讓人民幣先升後貶,顯示北京當局意圖藉此強調,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不代表鐵定升值,單日波動幅度0.5%的範圍將是牢不可破的「銅牆鐵壁」。

21日是中國宣布放棄緊盯美元匯率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勁揚0.4%至6.7969元兌1美元,創近兩年來新高,但被外界視為人民幣「官價」的中間價,則是文風不動。不料,22日開盤沒多久,人民幣匯價卻由升轉貶,終場報6.8130元。

人行想要釋放的訊息愈來愈清楚,亦即匯改政策將是雙向的變動。分析師解讀,人民幣意外貶值很可能是人行透過「分行」的干預結果,而單日0.5%的漲幅是人行能容忍人民幣單日漲幅的上限,不得越雷池一步。

※ 相關報導:

* 人民幣借「一籃子」與美元脫鉤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680634.shtml

人民幣最可能的走勢,不是一股腦地急速升值,而是在巧妙的操作之下升升貶貶,以引蛇出洞的陽謀,對聞風而來的熱錢迎頭痛擊,讓他們不敢為禍。若操控得宜,不僅可坐收漁利,而且久打不下的房市泡沫亦可有以對治。

* 跨境貿易 人民幣結算全球通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5680664.shtml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中央銀行)昨(22)日宣布,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境內試點地區擴大到20個省分;跨境貿易可用人民幣結算的範圍由原本的港澳及東協地區,擴展到所有的國家與地區,將發揮人民幣結算對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促進作用,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上的重要一步。



◆ 大陸房產零成交 蔓延30城市

中央社 2010.06.23

今年4月大陸推出新的房地產調控措施以來,一線城市房地產成交量大幅下滑,自5月份北京和上海、廣州等地多個建案帶頭「零成交」後,這股風潮已蔓延到全大陸近30個城市。

天津北方網報導,在量跌影響下,5月份房價也開始出現鬆動跡象。有分析認為,目前的零成交已經釋放出強烈信號,房價暴跌一觸即發。

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顯示,截至6月20日,共有8個商品住宅項目取得預售許可證,這些建案中,保利壟上莊園66套房都未成交,定慧家園南里、潤楓錦尚苑以香悅四季花園、樂活家園等,也都沒有成交紀錄。

而在上海,6月上半月,市場上可售的45個豪宅建案中,有36個未見成交。此前,4月份有8個建案成交「吃鴨蛋」,5月份這一數字再增加至25個。

至於廣州,469個在售建案,5月有網上簽約售屋記錄的只有243個,近半建案「零成交」,6月份更有近300個建案零成交。

最新消息顯示,5月份全大陸70個大中城市中,有近30個城市出現房市「零成交」,6月份至今「零成交」的城市又增加許多,讓建商如坐針氈。

中國房地產商協會高級顧問牛刀在部落格表示,目前的零成交已經釋放強烈的信號,實力再強的開發商也不可能撐得下去,房價的暴跌一觸即發。



◆ 日財政改革 限制舉債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0.06.23

日本民主黨政府22日推出長期財政改革計畫,承諾要限制公債發售、改革稅收制度,並在十年內平衡總預算,以阻止龐大的公共債務進一步擴大。日本並大幅上修今年度經濟成長預測至2.6%。

日本政府估計,在經濟維持適度成長的情況下,政府可能必須在2021年3月為止的財政年度之前填補約22兆日圓的預算缺口,才能達成在未來十年平衡總預算的目標。如果東京當局想透過提高現為5%的消費稅來籌措財源,就必須把消費稅提高將近三倍。

根據這項財政改革的指標方針,首相菅直人計劃限制未來三個財政年度的支出,並把2011財政年度的新公債發售額限制在44.3兆日圓以下,與今年度的額度相同。日本政府也承諾將盡「最大努力」降低接下來幾年的公債發行量。

這是民主黨九個月前取得政權以來正式通過第一套財政改革計畫,大致說明了菅直人的財經團隊計劃如何削減日本的公共債務;日本公共債務高居世界各國之冠,而且將近是日本年度經濟產值的兩倍。

但由於這份預算藍圖缺乏詳細的削減支出內容,因此是否可行仍有待觀察。此外,儘管菅直人近來多次表示要把消費稅提高一倍,這份藍圖卻沒交代改革稅收制度的時間表,如財務大臣野田佳彥在記者會上宣布政府將削減支出並推動稅收改革,卻沒具體表示將採取哪些行動。

日本內閣府同日也上修經濟成長預測,預期今年度經價格調整後的經濟成長率可達2.6%,遠高於1月時估計的1.4%,原因是出口穩健復甦將有助內需以更快的速度擴張。

fsj 提到...

76%大陸網友 要買台灣貨

【經濟日報╱邱莞仁】2010.06.24

艾瑞諮詢集團統計,截至2010年4月底,有近64%的大陸網友聽說過台灣品牌,也有76.6%的網友願意花錢購買台灣商品,顯示台灣品牌商品已成功在大陸網購市場中打響知名度。

艾瑞諮詢集團聯合總裁阮京文表示,台灣品牌商品在大陸的知名度很高,但因受擔心物流配送費用過高、等待時間過長、支付系統安全性等因素影響,目前實際購買人數卻只有41.8%,呈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

按數據分析,在大陸網友最喜愛的台灣商品種類中,以美容護膚產品、休閒食品、烏龍茶葉及地方特產最受青睞。



◆ 早收的滋味 兩岸都嘗到甜頭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特稿】2010.06.24

千呼萬喚的ECFA早收清單終於拍板,在對岸內部產業也有強大競爭壓力下,大陸對台灣的讓利,的確讓台灣產業感受相當誠意,也讓馬政府面子裡子兼顧,早收清單即將開出的第一班列車,兩岸政府可說各有所獲。

下周就要正式簽署的ECFA,正面效應能否延續到年底五都選戰,還有眾多變數,兩岸關係是否自此一路順遂,更是言之過早。馬政府的輕舟要順利度過萬重山,還有許多考驗。

經過五個月前後13次的公開與非公開協商溝通,即將簽署的ECFA早收清單中,我爭取到項目金額占兩岸貿易15%,高過大陸和東協的近2%,也超過大陸與香港的10%,就算無法做到「要什麼有什麼」,正如大前研一提及,大陸的確對台灣產業展現了相當的耐心與善意。

可以想見,626綠營反ECFA遊行中,綠營必然指控大陸的讓利背後包藏吞噬台灣主權的禍心,然而對於已順利納入早收的台灣500多項產業業主而言,ECFA的成功與否,實是關係產品輸往大陸關稅是6%還是0%的切身問題,以目前大陸給我早收539項、我方給予大陸267項的比例,ECFA的簽署確實做到馬政府承諾的「利大於弊」。

這也意涵台灣將有267種產業面臨大陸貨品幾近零關稅的衝擊,這267種產業的恐慌,政府如果無法有效安撫、協助轉形,將形同為綠營選戰添加柴火。雖然在第一班早收列車出發後,兩岸將有每半年檢討的定期機制,但隨著談判產業的敏感度加高,談判的難度也急劇升高,談不成的風險,以及對兩岸關係可能的負面觀感,兩岸政府也無異每半年就要面對一次。

綠營高聲反ECFA,一樣要受到人民檢驗。如果ECFA簽署後,確實打開了台灣與他國簽訂FTA的大門,或因兩岸ECFA 的成功,真的吸引外商來台駐點,都無異是對綠營反對行動的重擊。

大情勢的改變,最後能否轉換成選票的流動,除了失業率是否改善外,仍有候選人個人的魅力因素,馬政府要站穩執政江山,恐怕無法單靠ECFA。

※ 相關報導:

* 中國對台灣539項早收清單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684236.shtml

* 從服務業早收 看大陸讓利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683760.shtml



◆ 學者:大陸回應台灣的不安

【聯合報╱記者郭乃日/台北報導】2010.06.24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大年表示,從ECFA的早收清單看來,我方談判成果不錯;如果後續談判能儘快展開,就能彌補目前未納入早收清單的遺珠之憾。師大國際事務與全球戰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蔡宏明指出,大陸納入台灣毛巾等十七項弱勢產業,顯示大陸適度回應台灣社會對簽署ECFA 的不安。

劉大年說,一般的FTA,並不常見有早收清單,因為早收清單的談判有其困難度。從這次ECFA早收清單包含的項數、產業看來,我方是有不錯談判成果,因為大陸與東協自由貿易協定中的早收清單以農產品為主,而ECFA大多是工業品。不過如果服務業也能納入早收清單,那談判成果將是空前的。

劉大年指出,早收只是提前開放,未納入早收清單的產業早晚也要全面開放,所以只要加速後續的貨品貿易談判,自然可讓未列入早收清單的產業儘早進入大陸市場。

蔡宏明表示,雖然我方極力爭取但還是有些產業項目未能列入早收清單,其實並不意外。像大陸石化業與台灣石化業是處於競爭狀態,所以大陸石化業者自然會要求保留開放部分台灣石化製品。另外,大陸也考慮到自身產業的發展,如自動控制的工具機,是大陸政府要扶植的產業,不開放是可以理解的。

蔡宏明說,值得注意的是,毛巾等十七項台灣弱勢產業納入,這十七項都是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目的在回應台灣社會對簽署ECFA只是有利於大企業財團,造成社會利益重分配的不安。



◆ 民進黨批:早損都是中下階層

【聯合晚報╱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2010.06.24

第五次江陳會預備性磋商上午登場,民進黨發言人林右昌表示,中國昨天刻意釋放267項的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的早收清單,塑造中國讓利印象。事實上,早收清單集中在大資本、大企業,也就是產業的上游部分,早損卻可能集中於中小企業、一般勞工階層,為產業中、下游。

民進黨上午公布民調顯示,兩岸簽署ECFA後,86%受訪者認為貧富差距會擴大,7.1%認為將會縮小。52.3%擔心失業情況會更嚴重,但有38.1% 受訪者覺得失業情況將改善。

民調指出,43.2%民眾認為ECFA簽訂後,未來個人收入將減少,26.2%受訪者認為將增加。64.3%認為未來生活負擔將增加,13.9%認為會減少。此外,兩岸簽署ECFA談判過程中,76.6%認為政府立場偏向財團,10.6%人覺得照顧到中下階層。

這份民調是在6月22日、23日電話隨機抽樣進行,完成樣本數為1089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為正負三個百分點。

※ 相關報導:

* CEPA報告 綠促立即公佈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24/today-fo2-2.htm

立法院赴港考察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後,未見公佈考察報告,民進黨團昨痛批,該報告不在ECFA簽署前公佈,等於立法院放水不監督,要求立刻公佈報告,讓外界了解和中國簽CEPA對香港的負面作用有多大。國民黨團則反過來質疑前立委張旭成爆料內容的可信度,並批評拿CEPA與ECFA相較的做法「不倫不類」。



◆ 吳揆:ECFA像條約 局部修改很麻煩

中央社 2010-06-24

對立法院如何審查ECFA,行政院長吳敦義今天表示尊重立院。但他說,ECFA「長得比較像條約」,非自己決定就算,「要去修改其中的某1個,那就不得了的困擾跟麻煩」。

兩岸即將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立法院也將召開臨時會審查。不過,民進黨團認為應逐條審查,並可部分刪改,但國民黨團認為,應比照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準條約」性質,只能全案贊成或反對。

吳敦義下午率相關部會首長,向立法院長王金平與朝野立委報告ECFA協商結果,對媒體詢問屆時應如何審議ECFA,吳敦義表示,其實已有相關規定。

他指出,民國92年民進黨執政,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時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7個條文,已將副總統蕭萬長過去提出的兩岸簽署協議處理條例草案精神納入。

吳敦義指出,當時修正後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5條規定,有關兩岸簽定協議若涉及修法、立法,應送請立法院審議,但沒有規定相關審議辦法,這部分由立法院依相關法規決定、審查,行政院尊重立法院。

立法院朝野黨團對如何審議ECFA的爭論,吳敦義並未明確表態,但他談到ECFA「長得像什麼」時表示,「當然長得像FTA、長得像協定、長得像條約」。

他說,預算案或法律案都只涉及台灣內部,但與外國、兩岸的部分,涉及對外談判所簽的協定、條約或協議,不是自己決定就算;依相關慣例,可看出ECFA長得比較像條約。

吳敦義說,「你要去修改其中(ECFA)的某一個,那就不得了的困擾跟麻煩」,相信立法院終究會依法、依照國際慣例,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範來做。

吳敦義表示,國會有權決定通過或不通過ECFA,兩岸在簽署後,都必須經過一定程序,在台灣就是要立法院審查通過,並報告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樣才生效;在終止方面,台灣可以單方面決定要終止,決定權還是在台灣自己。

fsj 提到...

高舉債國發債 歐盟要收費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彭博資訊二十三日電】2010.06.24

歐盟執委會草擬提案考慮對負債超出法定上限的成員國,隨發債徵收附加費,若債務遲遲未回到規定水準,這些額外繳交的費用將被沒收。

據彭博資訊取得的這份草案,違反減債規定的國家,未來發債時得繳納「按預定百分比收取的附加費」。這筆費用會繳到一個封閉的帳戶,如果債務未恢復到法定標準,將被充公。歐盟27國經濟官員訂23日討論此案,7月12日再交由各國財長討論。

歐洲財長7日原則上已同意對違反財政規定的國家實施更廣泛的制裁,但實施細節可能要數個月才能擬定,相關罰則可能不需修改馬斯翠條約即可成為歐盟的法律。

不過,布魯塞爾荷蘭國際集團(ING)經濟學家布魯柴斯基質疑,這種隨發債徵收費用的方式,能否有效達到強迫恢復財政紀律的目的?說不定反而讓投機客更能鎖定攻擊目標。

草案顯示,執委會也考慮其他處罰方式,包括強迫債務過高國發債時要揭露更多資訊,或是不准這些國家向歐盟的基礎建設融資機構歐洲投資銀行(EIB)貸款。

歐洲央行(ECB)總裁特里謝日前也警告,違反歐盟財政規則的國家,可能面臨失去投票權等更嚴厲的處罰。

歐盟各國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的法定上限為60%,去年歐元區16國中有10國超過此水準,其中以義大利的115.8%最高,連10年期公債殖利率是歐洲最低的德國,債務比也達66%。

但之前一度傳出情況危機的西班牙,債務比僅53.2%。執委會在這份草案中即提到,債務比就算符合規定,但如果「債務軌跡不恰當」,未來也可能遭受懲罰。

除政府負債外,分析各國的債務負擔時,也會考慮民間貸款、累積準備和社會老化成本等因素。

另一份提案則規劃出競爭力計分板,打算以八個經濟指標當作各國財政失衡的初期警示,包括經常帳餘額、淨外國資產、實質匯率、民間企業信用和政府債務比率等。

歐盟領袖打算在10月底前提出改革歐元管理系統的計畫。



◆ 美國人閒著不幹正事 多餘時間睡覺、看電視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6.24

美國勞工部最新的「美國人使用時間」調查報告顯示,失業率上升導致美國人更有閒暇,但這些增加的自由時間,大多數都浪費掉了。美國人把多餘的時間用於看電視和睡覺,沒有從事更有生產力的活動。

這項研究比較美國人在經濟衰退前2007年的工作時數與2009 年的工作時數,揭露人們閒暇時沒有做有建設性的活動。數據顯示,2007年到2009年,美國人擔任義工、參加宗教活動、運動或進修的時間,幾乎沒有改變。德州大學經濟學者海默麥西23日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說:「簡而言之,人們應該用於增加生產力的時間被浪費掉了。大家沒有利用經濟衰退帶來的閒暇增強技能,反而任其下降。」

2009年,15歲以上的美國人平均每天工作3小時11分,比2007年的平均數少17分鐘。就整體人口而言 (把有工作者、失業者和退休者都計算在內),17分鐘很多。研究發現,兩年內,美國人看電視的時間增加12分鐘,達到每天2小時49 分鐘。其次是睡眠,每天增加六分鐘,達到8小時40分鐘。

此研究發現令某些人感到意外。例如,許多經濟學者原先以為,失業或工時減少的上班族可能自己做以前花錢請別人做的事情,像是在家開伙而不上館子吃飯、自己清理庭院或修理東西。但是,實情並非如此。數據顯示,美國人2009年每天花在家事活動、廚房和庭院的時間平均為1小時48分鐘,略少於2007年的1小時50分鐘。



◆ 不讓債務危機上身

【經濟日報╱社論】2010.06.24

日本民主黨政府22日推出長期財政改革計畫,承諾要限制發行公債、改革稅制,在十年內平衡總預算;本月初,德國也通過四年內削減逾860億歐元(約新台幣3.3兆元)的預算計畫,政府撙節規模堪稱二戰以來最大。日、德兩大經濟體相繼展開財政革新進程,凸顯歐洲債務危機後,工業化國家已開始控制擴張性財政的風險,並省思舉債救經濟、挑戰國家財政承受力,未必是場必贏的賭局。目前已集「輕稅」與「重債」於一身的台灣,應知所警惕並因應,不讓債務危機上身。

台灣的政府官員一直是擴張性財政的信徒,金融海嘯的危機期間如此,編製中的建國百年政府預算,預估仍要舉債2,000餘億元,整體未償債務餘額逼近5兆元,初估政府1年期以上累積債務餘額占前三年國民生產毛額(GNP)的比率,明年將來到接近38%的歷史新高,距離公共債務法所訂的舉債上限40%,只有一步之遙。換句話說,政府現有4.6兆元的負債,以一年還債600億元的速度,仍得花上77年才能還得清,且期間不能再舉債。不必國際比較,也毋需強辯,依照台灣自己訂下的債務標準,台灣就是一個高負債國家。

台灣近年負債上升有其不得不然的時空背景。前年9月的金融海嘯,迫使馬政府暫拋稅收短徵2,600億元的危機,在二年內舉債總額近1兆元,讓負債比率一路跳升,且迄今看不到回降跡象。然而,台灣是一個小型經濟體,經濟發展高度依賴進出口貿易,擴張性財政帶動的乘數效果,難與內需型國家相比。因此,舉債能不能救經濟,答案未必是肯定的;但可以確定的是:台灣沒有本錢坐視負債比率持續上升。

對於政府負債的警覺,40%只是紅線,現在舉債未破表,不代表財政結構沒有危險;因為政府已連三年以逼近臨界值的方式大規模舉債,也連三年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大規模減稅,近兆元的新增債務、破千億元的減稅支出,讓國家財政宛如築於沙堡之上,再有海嘯來襲,就有瞬間崩解坍塌之虞。

馬政府曾向國人強調幾個驕傲的數字,包括去年台灣的租稅負擔率只有12.2%,是亞洲甚至全球最低;台灣的政府債務餘額占GNP比率仍在40%的債限內,且每年正常還本付息。馬政府認為,讓人民繳最少的稅、做最多的事,台灣的財政算得上是全球模範。然而,以「輕稅」搭配「重債」檢視一國財政結構時,卻恰是兩個互相矛盾的指標:輕稅代表國庫富足,願意藏富於民;重債卻表示國庫收入不夠,須靠舉債支應。台灣輕稅的背後,藏有重債的隱憂。

用數字說話,民國80年時政府收入是6,000億元,未償債務只有2,647億元;20年後的今天,政府歲入規模增為1.7兆元,但債務暴增為4.6兆元。所謂「財政健全」的事實,竟是20年來政府收入只增加二倍,債務卻激增了17.4倍。龜速增加的收入,早已趕不上音速竄升的負債;而政府以擴大舉債換取經濟成長的政策,顯然也沒有達到豐實國庫稅收的預期效果。面對財政赤字及負債問題,政府已須有另一套劇本:停止減稅、檢討支出,不能再遲疑;集中資源提升產業競爭力,必要時增稅調整收入結構,更是執政者發揮智慧的重要考驗。

台灣不會是希臘,也不會成為西班牙,但不代表同樣揹負高額債務的台灣,可以因此免除隨時可能引爆的本土版債務危機。建國百年值得歡慶,但更需要反省,財政惡化的警鐘正在倒數,重整財政、改革稅制,將是歡慶建國百年之際,台灣有沒有信心宣示打造黃金十年的關鍵課題。

fsj 提到...

ECFA早收敲定 零關稅啟動

【聯合報╱記者朱婉寧、李志德/台北報導】2010.06.25

兩岸經濟協議(ECFA)談判昨天結束。各方矚目的第一批關稅減免的早期收穫清單,台灣銷大陸貨品共有五百三十九項列入,銷台陸貨則為兩百六十七項。早收清單貨品在二○一三年一月一日前,將分批降為零關稅。此外,大陸金融、醫療等服務業,擴大對台開放,兩岸經貿關係將進入全新時代。

海基會和海協會昨天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第五次江陳會預備性磋商,以及ECFA最後一輪協商。下午兩點,雙方談判團隊順利確認ECFA所有條文和附件。兩岸談判官員坦言,清單額度之高,是兩個經濟體之間談判類似協議時,從未出現過的。

根據談判結果,在貨物貿易早收清單,大陸對台降稅產品共五百三十九項,貿易額為一百三十八點三億美元。若依二○○九年大陸自台進口金額計算,比率高達百分之十六點一。大陸對台降稅產品,包括農產品、化工品、機械、汽車配件、紡織、電子、輕工業、冶金、醫療、儀器儀表等十大類。

而大陸要求台灣降稅的項目,總計兩百六十七項,金額為二十八點六億元。經濟部工業局長杜紫軍表示,台灣開放給大陸的產品,包括三大類:一、原物料,包括上游石化、化學製品原料;二、台灣很少或幾乎不生產的工業產品;三、中游產品,多半是在彼此互惠、互利前提下開放。

在服務貿易業方面,大陸承諾開放台灣包括金融業、醫院、會計審計、會議服務、電腦及相關服務等十一個項目進入大陸。其中,更開放海南、福建、廣東、江蘇及上海五地,允許台灣設立獨資醫院。台灣則給予大陸九項服務業入台,金融業部分只開放銀行業。

ECFA早收清單,無論金額、項數或是比例,台灣均大幅優於大陸。

經濟部國貿局長黃志鵬說,我方該要的都要到了。大陸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不諱言,大陸願意簽出「不平衡的經濟協議」,只因「兩岸是一家人」。他再度保證,在後續的協商中,大陸勞工和農產品一樣不會進入台灣。

文本中也約定,雙方成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半年內展開後續協商。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也有所獲。大陸要求我方分三年降關稅的部分石化原料、嬰兒車、自行車及零組件、高爾夫球、尼龍等織物,也將低價來台。

※ 相關報導:

* ECFA後 兩會會談模式可能有變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686877.shtml

海陸高層人士今天透露,兩岸在第5次「江陳會」後,今後可能不是每半年舉行一次會議,將看未來計劃簽署的協議進度情況,輪流舉辦。

* 雙方攻防/十年大限 台灣沒鬆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685253.shtml

賴幸媛表示:兩岸經濟協議的文本明載「考量雙方經濟條件」,我方對敏感的本土弱勢產業堅持不開放,在野黨宣稱「十年之內必須開放九成以上大陸商品」,也絕對不會發生;協議訂有終止條款,任一方都可主動決定終止。



◆ 後ECFA時代 台商要調整策略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 台北報導】2010.06.25

副總統蕭萬長上午表示,馬英九總統正在思考後ECFA 時代的台灣經濟戰略,希望台商要從代工、製造轉為行銷、市場的經營模式。他特別強調,大陸明年將開始的第12個5年計畫與過去的5年計畫有很大的不同,台商應看清大陸內部政策轉變,以新思維調整經營策略。

蕭萬長是在上午出席國策研究院與工業總會主辦的「台商與中國經濟發展」研討會致詞時做此表示。蕭萬長表示,從日本與台灣都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幾乎每20年就會出現一個轉型,現在中國大陸就像2、30年前的台灣一樣,正在進行轉型。

他說,像大陸的「第12個5年計畫」中,產業發展重點與過去有很大不同,包括重視新能源、綠色能源、新材料、新資訊、生物科技與雲端運算等,大陸是想要直接追趕先進國家;其次,第12個5年計畫開始重視內需,要扭轉過去完全依賴出口的情勢,第三,他說,大陸也希望縮短內地、鄉村與沿海、城市的發展差距。

他認為,在大陸經商的台商,要看到大陸內部政策的大轉變,也要因應經濟條件的變化,包括勞工工資上漲、環保要求,台商必須以新思維調整經營模式與理念。而他話鋒一轉即表示,這次ECFA的簽訂對台商而言是「正逢其時」,可以讓台商重新定位大陸市場,提出新的策略。

蕭萬長說,馬英九將發表後ECFA時代的台灣經濟戰略,就是希望輔導台商,改變以前代工、製造的經營型態,轉為行銷、市場的經營模式。政府固然要做,但民間企業自己也要所準備,拿出配套措施。

蕭萬長還特別表示,這次ECFA早收清單的特色,在商品貿易項目中,很大部分是中小企業與傳統產業,就是希望在政府幫改善外部環境後,能讓台灣的中小企業、傳產與農業朝市場區隔差異化、高價化的方向去發展,有助於產業結構的轉型。

他認為,在ECFA經濟效益上,既能創造就業機會,又能平衡區域發展,並吸引外來投資,讓中小企業能創造第二春。

※ 相關報導:

* 蔡英文:ECFA配套不清 令人憂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686090.shtml

* 早損清單公布 首波衝擊15萬人就業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25/today-t1.htm

ECFA中國早收清單(相對的就是台灣早損清單)在遮遮掩掩下昨日終於見光。雖然我國對中國早收清單項目達五三九項,倍數於早損清單,但光是已公布的部份早損清單項目,台灣現階段受中國低價、甚至劣質產品零關稅闖關威脅的產業產值至少四千億元、受影響的就業人口十五萬人起跳。

* 18項農產品 恐怕看得到吃不到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25/today-fo4-2.htm

學者認為恐怕看得到、吃不到,政治宣傳意義大於實質。這十八項農產品本來出口就不多,和他國輸入中國數量相比,市佔率僅一%,而且其他非關稅障礙沒有排除,十七%的增值稅也沒取消,加上中國仿冒台灣農產品依舊,要順利外銷恐怕很難。



◆ 易生產過剩水果列早收 產業界肯定

【中廣新聞/李河錫】2010-06-25

中國大陸把台灣十八項農漁產品列入ECFA協議早收清單,其中五項水果是容易生產過剩導致價格崩跌作物,獲得產業界肯定!只不過經濟學者則提醒農政單位,不能再以化解「島內農產危機」充當出口導向,應該要有計畫發展「重點產業」,才能永續經營。

俗稱ECFA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在雙方談判代表長期努力下,終於首度提出敏感性又具有實質意義的早收清單,中國大陸共把台灣十八項農漁產品列入早收,其中五項水果涵蓋有香蕉、柳橙與火龍果等幾乎都是以往國內容易因生產過剩,導致價格崩跌的作物,獲得產業界高度肯定!只不過農經學者、現任逢甲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楊明憲則表示,我方在初步談判對於農產品方面沒有對大陸鬆手,對方也十足釋出善意的確值得肯定,不過也提醒農政單位,要提高台灣本土農產品的競爭力,務必要革除以往傳統只顧著化解「島內農產品過剩危機」的出口導向,而應該要思考有計畫性發展重點優質具有規模出口導向的優勢產業,才能趁機協助台灣農業轉型,提升出口市場競爭力,才有利於台灣農業的永續經營。

楊明憲副院長並強調,國內產業界不能只著重在ECFA「零關稅」的迷思,而是要積極調整本土農產從生產、採收、冷藏、運輸到對岸行銷通路整體的結構以及成本,也就是說,拓展中國大陸與整體外銷市場,所要面對的挑戰與問題才剛開始。

fsj 提到...

央行升息 一石多鳥

【經濟日報╱社論】2010.06.25

中央銀行昨(24)日宣布,即日起調升貼放利率半碼(0.12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由1.25%調高至1.375%,並對台北市及台北縣轄十市的房屋貸款,實施所謂「針對性審慎措施」或謂之「打房」。這是去年2月央行停止降息、維持歷史最低利率逾五季後,政策利率首度回升,並因與台灣經濟關係最密切的中國大陸、美國利率都沒動,加以近日正處於大陸重啟匯改的敏感時刻,因而央行總裁彭淮南選擇此時按下升息之鈕,大出市場意料之外,短期金融市場難免承壓,但這是經濟調整的必經之痛;調整得當,更可收一石多鳥之效。

在央行昨天舉行理監事會前,市場幾乎一面倒地認為央行不會升息,頂多會對房市有些新動作;因為觀察央行自2008年9月爆發金融海嘯以來的貨幣政策變化,主要是與美國聯準會(Fed)亦步亦趨,尤其近來由匯改而起的人民幣升值預期心理正吸引熱錢齊聚亞洲,忙著趕熱錢的央行自無升息之理,以免火上加油。因此,央行即使只是小升半碼,還是把市場嚇了一大跳。

然而,央行升息之舉真的是意外嗎?彭淮南在3月舉行的理監事會後明言,量化寬鬆政策已經結束;當時彭總裁的弦外之音,即是央行雖未立即上調利率,但國內的資金不會再像過去這一年如此容易取得、價格也不會那麼低廉了。畢竟,在金融海嘯危急時刻推出的超寬鬆貨幣政策終有退場的一日,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瞬息萬變,更讓一個不早也不晚、又不會衝擊信心的完美退場方案顯得可遇不可求,以明確示警的漸進式退場,反而是央行化被動為主動、給予經濟緩衝期的可行策略。準此,央行這次升息其實是前次政策宣示的具體實踐,並展現了貨幣政策的一致性與可信度。

央行升息的一石多鳥之效,尚不止於此;這次理監事會非常明確的一點,就是以升息及限制大台北地區房貸的雙重手段,向嚴打資產泡沬宣戰,以中止貨幣供給擴張、資金氾濫、投資投機活動猖獗、泡沬形成、貨幣緊縮投鼠忌器的惡性循環。金融海嘯的禍首之一就是高房價,因而後金融海嘯時代貨幣政策的關注面向擴大到房地產等資產價格的波動,並不再將控制資產價格視為政策禁忌,因而央行早自去年11月即已密切監控及採取道德勸說、金融檢查等措施預防,但以近期房貸餘額仍持續上升、大台北地區房價仍然居高不下而言,效果並不顯著,促使央行終於出手,以更具針對性的作為宣示政策;如此,則可降低資產泡沬快速形成、央行被迫大幅升息時的泡沬驟破風險。

此外,央行小幅升息半碼的直接效益,是扭轉了已持續一季的負利率(名目利率低於物價上漲率)現象,照顧了廣大民眾的存款收益,畢竟台灣仍是儲蓄率近30% 的高儲蓄國家;當然,央行此舉也算間接回應前金管會主委、現任行政院副院長陳冲「低利率是台灣最大市場風險」的看法,改善銀行、保險業在長期超低利率下相對困難的經營環境;再者,央行升息的另一面,是將促進投資、增加就業、穩定經濟的責任,強制分攤給所有部會,不能再獨靠貨幣政策,各部會須齊心推動、創造實體經濟活動的資金需求,資金供給才有意義;另方面,升息也在逼銀行扮演好妥適運用資金的中介者角色,自可降低央行沖銷過剩資金的壓力。儘管升息是經濟調整的必經過程,中長期而言也是效益多重的必要之舉,但還是要提醒央行,不要輕忽目前多變的世局,尤其歐洲債務危機未解、美國經濟復甦步伐不穩、大陸高成長之勢亦因升值及工資上漲的雙重加壓而命運未卜,經濟挑戰重重,必須步步為營。



◆ 社論-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本報訊】2010-06-25 工商時報

唐朝白居易的送行詩「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其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用來形容政府打房政策,出招雖多,房價卻越打越高,實不為過。也難怪5都選舉前哨戰才開始,原本執政黨視如探囊取物的新北市與台北市,根據最新的民調顯示,選情反轉告急。北台灣多數的升斗小民原本是執政黨的基本支持者,但在現實生活中,逐漸感覺貧富差距日益懸殊,逐漸感覺成為不被照顧的弱勢團體,民怨油然而生。尤其年輕人不但不敢想像能夠「三宅一生」,反倒覺得若能有一間遮風避雨的小套房,就算「三生有幸」;對現狀不滿的求變心態,遂反映在選情民調上。

其實政府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就已經注意到房價持續上漲的現象。央行與金管會等財金部會,也通力合作,積極打擊投機客,期望能同步兼顧維護建築業合理成長,與壓抑房價不合理上漲的雙重目標。在策略上,則採取「釜底抽薪」的資金控管手段:對投資客(投機客)下定義、限制銀行對投資客(投機客)的貸款成數、取消投資客(投機客)的放款寬限期、提高投資客(投機客)的放款利率…。央行與金管會並且專案金檢,讓銀行不敢造次。凡此種種,可以看出主管機關實在是盡心盡力了。然而,不動產價格不但沒有降低,甚至精華區大面積土地標售,動輒傳出創新天價消息;建築業也未受打房政策影響,根據主計處發佈資料,今年第一季核准的建築執照樓地板面積,較去年大幅增加62.4%。

對於建築業持續「欣欣向榮」,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建築執照取得之後半年內,依規定業者必須申報開工,而建築物的興建,除非不採用本國建材、不雇用本國工人,否則勢必帶來相關行業的採購及雇用需求,對於所得、就業的提升,都會創造正面的效果;憂的是業者土地成本既然已經墊高,在將本求利的考量下,房價勢必再向上推升。甚至業者會因土地價格的提升,而以豪宅為主要興建標的,以求獲利之最大化。

「豪宅效應」才是我們最擔心的。這一年來豪宅推出之處,附近房價「有為者亦若是」,紛紛產生比價效應,不但新建之中小坪數非豪宅價格向上看齊,甚至連中古屋也飆漲數成。一般升斗小民窮半生積蓄,以為佐以銀行貸款終能購得寒舍一間,但其卑微願望隨著「豪宅效應」而破滅;或渺小願望雖然達成,卻背負更高貸款負擔,如此豈能不生民怨?

面對「打房」成效不彰,政府部門必須再接再厲。央行昨天突然宣佈升息半碼,主要基於整體經濟考量,但同時也宣布,對台北市全市與台北縣 10個縣轄市的投資戶房貸,祭出三項管制措施,包括貸款成數不得逾7成;無寬限期;不得以修繕、周轉金或其他貸款名目,額外增加貸款金額。儘管央行與金管會已從銀行端盡力圍堵資金之炒作,但仍須持續注意是否有些銀行配合投資客(投機客),以不實偏高的價格為基礎核算房貸金額,以致放款成數表面上看似不高,實際上可能已經接近全額貸款。事實上,解決不動產價格持續不合理飆漲的根本之道,主管部會的努力只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相關單位的積極配套措施,才是關鍵之所在。

首先,房價之高漲固然源於地價之飆升,但許多地主囤積土地、陸續釋出,才是不動產價格「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持續飆漲的主要原因。因此財政部應立即修法,對於養地多年遲不興建的建地課以高額「空地稅」,讓建地因而一次大量釋出,不但從供需方面徹底解決供給不足的問題,更從心理面消除預期上漲的投機觀望。甚至,除了「空地稅」還可以加上「空屋稅」,讓沒有居住需求的投資客(投機客)因高額稅賦負擔,降低其投機炒作。

其次,內政部亦應積極採取對策,嚴格規範各地方政府,對於已取得建照之建築業者,務必於規定之六個月內開工;開工之後務必依照所報工期完工。其有延滯者,依其延滯日數按日罰款,以避免業者故意推遲,分批分期完工,致使房市供給不足,房價持續上漲。此舉不但有益於平抑房價,亦可使部分縣市政府在財政困窘之際,增加罰鍰收入,可說是一石二鳥之策。

要言之,房價持續飆漲,既是全民關切的重大民生問題,就當由各部會通力合作,各自秉其權責,提出對策,藉以消除民怨。「莫以善小而不為」,更何況是攸關全民生計的大事!期望央行、金管會、財政部、內政部同心協力,別讓大陸政府笑我們無能。要知道大陸自四月推出打房政策之後,上海 2010年第1至第24週樓市成交量較去年同期減少44.65%,北京也減了32.58%。大陸能,我們豈可不能!

fsj 提到...

中國奢侈風興 但1.5億人掙扎求生

中央社 2010.06.25

超級豪華跑車一展示就被買走、人民幣數百萬元的名錶和珠寶銷售量節節走高;中國出手闊綽的富人和全球第2大奢侈品市場的名號,幾乎讓人忘記中國仍有1.5億人還在貧困線上掙扎求生。

據世界銀行測算,2009年中國的基尼系數已攀升至0.47,這意味財富已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在中國,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差距達20多倍。

官方中新社罕見分析中國貧富差距問題的嚴重性,據報導,30年改革開放使中國社會財富快速膨脹,但與之相伴的是財富差距鴻溝快速拉大。這個曾經盛行平均主義的國家如今卻「不患寡而患不均」,收入分配失衡已挑戰社會容忍底線。

「多幹未必多得,勤勞未必致富」。在勞資雙方中,分配的天平明顯傾向資方。而權力、壟斷、身分、地位成為攫取財富的重要手段,部分紅頂官商透過潛規則聯手坐大,身價暴漲,加劇社會心理失衡,並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分析認為,要遏制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需要一場浩大的社會工程。核心是要調整國家、企業與居民的收入分配結構,並斬斷權力與資本的利益鏈條,還民眾以最基本的分配公平。政府則需在二次分配領域更有作為,增加民生領域支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低收入階層的福利。

今年以來,中國官方對收入分配問題密集表態,國家稅務總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的徵收與管理。對富人缺乏有效稅收徵管,被認為是導致中國貧富差距加速擴大的重要因素。

另外,各地近來紛紛上調最低工資標準,逐漸將天平向勞方傾斜。繼上海、浙江、廣州後,北京市也宣布7月1日起將最低工資從每月人民幣800元上調至960 元。

消息人士說,由國家發改委擬定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已接近完成,預計將於年內推出。方案將著力增加低收入群體的收入,透過增加壟斷企業的上繳利潤等手段平衡過高收入,以縮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 百餘萬人失業福利 本月終止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4日電】2010.06.25

參院24日第三次否決一項延長聯邦失業補助期限的法案,100多萬人將在本月喪失失業福利。

為了減小參議員對赤字的擔憂,參院23日晚把該法案再度縮水,使其十年內造成的赤字從原先的551億元減為333億元,主要是削減各州的醫療補助計畫 (Medicaid)資金、重新分配一些刺激經濟與國防經費。但參院投票比數為57對41票,未能達到否決共和黨長舌阻撓議事所需的60票。

民主黨國會領袖的兩名助手表示,該法案已被擱置,受影響的群體包括失業者、等待延長稅務優惠期限的公司、以及等待聯邦撥款以平衡預算的州長。

該法案把聯邦失業補助的期限延至今年11月底,恢復已過期的減稅法規,延長一項小企業貸款計畫的期限,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把購置新屋享受最高8000 元抵稅的過戶日期延至9月30日,提高對投資經理收入的徵稅,為資助「油井漏油責任信託基金」而新增一項石油稅。「全國雇用法律計畫」的資料顯示,超過 100萬人將於本月喪失失業補助。

該法案唯一可能成為法律的一項內容,是六個月內聯邦醫療保險計畫的醫生給付暫時不削減21%。參院上周五單獨表決通過這項內容,眾院稍晚也表決通過此案,送交歐巴馬總統簽署。



◆ G20峰會談赤字 沒人附和歐巴馬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06.25

G20領袖陸續抵達多倫多,準備齊集一堂商討全球經濟大計。但比起前三次在金融危機陰影最濃時舉行的高峰會,多倫多之會焦點明顯欠集中,各國立場差距也大,加上澳洲、日本和英國都由新上任的首相或總理帶著新政策赴會,需要磨合,成效有待觀察。

經濟衰退漸遠,但G20成員的復甦步調彼此懸殊,在持續刺激措施和對抗像氣球般愈漲愈大的預算赤字之間,如何平衡,必有爭議。此外,關於全球開徵銀行稅,以及多國銀行應該有多少準備金來緩衝放款損失,也必有歧見。

東道主加拿大的財政部長富拉提在多倫多貿易局的記者會說,「當前最迫切的事,莫過於永續經濟成長」。但他隨即補充,如何維持「永續經濟成長」,各國有別。例如,「很明顯,有些國家,特別是一些東歐國家,有必要趕緊鞏固財政」。

新人新政 日提加稅 英砍預算

英國首相卡麥隆和日本首相菅直人都是首度出席國際論壇,他們帶來的很可能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不願入耳的信息:卡麥隆政府日前才宣布一套加稅兼大砍公共支出的緊急預算,菅直人也剛宣布不但削減赤字將是他要在多倫多提出的首要議題,他還要提議加稅。

歐巴馬防守:別讓刺激方案退場

美國相反,歐巴馬政府一再重申,全球政府目前還不宜讓刺激方案退場,否則會危及成長。歐巴馬甚至致函G20領袖,促請貿易出超國 (沒有指名,但明眼人一看即知是中、德、日)再加把勁鼓勵國內支出。

但美國吹美國的號,包括德、法兩國的撙節措施在內,各國競相大砍支出和加稅。

卡麥隆在座機上對記者說:「多倫多之會,大家不是來吵財政政策的。我們全都同意必須鞏固財政。依我之見,本次G20的主題應該是如何使世界走上不會再倒退的復元之路。」最後一句沒錯,但「我們全都同意」可能要修改,至少美國的預算赤字還一再走新高,不急著鞏固。

※ 相關報導:

* 擴大支出? 梅克爾向歐巴馬說不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685492.shtml

梅克爾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指出,德國削減赤字,「民眾就更有意願花錢,因為知道可以仰賴政府的退休金、健保與養老系統」。

* 大陸匯改 美國說… 還不夠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5685246.shtml

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回應,美國經濟問題是無法靠人民幣匯率重估來解決的。



◆ 彭淮南:升息 不會引來熱錢

【經濟日報╱記者傅沁怡、藍鈞達/台北報導】2010.06.25

新台幣升值利多匯集,中央銀行力阻熱錢藉機炒匯,央行總裁彭淮南昨(24)日明確宣示,新台幣將走自己的路,警告熱錢別打新台幣的主意。

人民幣匯改引發亞幣升值潮,新台幣首當其衝,加上兩岸經濟協議(ECFA)大勢底定,央行調升利率,對資金匯入台灣來說又多了一項利多,既可賺取匯差又可賺利差,彭淮南急忙滅火,強調「新台幣匯率不會跟任何貨幣匯率連動」,「ECFA也不是新聞了,今天沒看到什麼資金匯入」。

至於央行選在這時升息,彭淮南認為,熱錢來台是「炒匯」,不是來賺利差,升息不會引來熱錢。

匯銀主管表示,彭淮南幫熱錢分析來台炒匯的利弊得失,明顯就是希望能「說之以理,勸退熱錢」。

針對人民幣升值,彭淮南指出,今年以來,中國外貿出超減少,國際收支趨向均衡,就基本面而言,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的條件「並不存在」。



◆ 升息半碼 央行對景氣有信心

央行升息雖跌破專家眼鏡,但顯示央行對國內景氣復甦頗具信心;央行既不想衝擊景氣復甦,又要對物價及房市產生一定的抑制效果,因此採取升息半碼的「和緩」措施。

央行總裁彭淮南先前一再警告房市投資客勿炒作房價,但投資客卻把中央銀行對金融行戶的「三縮措施」視為「三腳貓措施」;民營銀行更頻鑽漏洞,跟央行大玩捉迷藏遊戲,讓央行穩定房市措施效果打折扣。

央行選在景氣復甦確立、物價又未飆漲之際適時出手,鎖定北市和北縣的十大縣轄市房市投資戶,祭出針對性措施,展現了央行忍無可忍的態度。

央行發現,短短一年四個月的時間,單是台北市、台北縣十個縣轄市地區,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就占房貸比重的五成五,且與房地產相關的放款持續飆高,風險已明顯飆高。

雖然近來房市投資戶開始將投資重心轉移中南部地區,致南部地區房貸上漲。央行總裁彭淮南透露,昨天理監事會中確有討論到針對性措施應擴及中南部,但因南部房價僅少數個案、少數景觀較好(如面對高雄市美術館)的少數房子價格較高,央行考量到這部分「很難控制」,因而決定只對北市和北縣特定地區出手。

一般認為,央行對北部地區房市投資客出手,時機雖然「好像稍微晚了一點點」,但換個角度來看,央行出手時機還是相當好。一來距離年底五都選舉還有近半年時間,此時出手對選舉衝擊不大;二來央行若再不出手,建商、投資客勢必更加囂張,未來恐怕為時已晚。

※ 相關報導:

* 央行出重拳 打趴營建類股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5686121.shtml

fsj 提到...

G8援助金少個零 500億美金變50億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0.06.26

八大工業國集團 (G8)25日在加拿大多倫多北部馬斯科卡地區的亨茨維爾小城召開高峰會,討論援助窮國、國際和平與安全等問題。由於預算吃緊、過去的金援支票未能完全兌現,與會領袖只承諾提撥50億美元協助非洲,引起開發中國家和慈善組織砲轟。

高峰會主辦國加拿大總理哈珀宣布,八國將在未來五年出資50 億美元推動「馬斯科卡倡議」,降低非洲孕婦、新生兒死亡率。加拿大將提撥10億美元、日本出5億美元,美國超級富豪、微軟創辦人蓋茲夫婦的慈善基金會提撥 15億美元。

八國集團2005年在蘇格蘭開高峰會時說,要在2010年前把捐款增加500億美元,但目前存在約200億美元落差。這次峰會宣布捐50億美元之後,ActionAid組織非洲發言人立刻批評:「G8再度發表可拍新聞照片的承諾,但這無法應付全球數百萬窮人的需要。除非G8落實過去的承諾,我們很難相信新的承諾。」國際樂施會 (Oxfam)也說,八國企圖悄悄放棄今年之前增加500億美元援助的諾言。

2005年的援助承諾中,美國、英國、加拿大說到做到,德國、法國、日本只提撥部分援款,義大利則根本未出一毛錢。美國、英國25日呼籲其他國家落實承諾。

哈珀承認,不少國家還在對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可能對承諾較大的援助金額感到猶豫,但他相信,「馬斯科卡倡議」的金額可以達成。

八國集團成員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八國高峰會之後,各國領袖轉往多倫多,參加26日開始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



◆ 不爽財政緊縮 法義罷工 西希跟進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0.06.26

歐洲諸國為阻止主權債信危機蔓延所推動的撙節方案引發人民不滿,法國和義大利工會24日發動全國大罷工,西班牙和希臘工會也揚言29日將跟進。歐洲工潮愈演愈烈,再度考驗歐洲政府修補財政缺口的決心。

法國最大的CGT工會領袖席伯特說,至少會有200萬名抗議者在全國200處發動罷工,以抗議沙克吉的保守黨政府在2018年之前將退休年齡提高至62 歲。雖然這個限齡已比鄰國低,法國人早已習慣1983年延續至今的60歲退休福利。

法國有數以千計的大眾運輸業員工響應罷工,海陸空交通都受到衝擊;還有不少教師和公民營雇員一同加入。馬賽一名碼頭工人說:「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在碼頭工作到56歲已經夠了,提高退休年齡只會讓我們永難享受退休生活。」

擁有600萬名會員的義大利左派CGIL工會,也在全國各大城市發動罷工,脅迫政府修改包括刪減市政基金及凍結公務員薪資的250億歐元節流方案,對民調處於空前新低的總理貝魯斯科尼是一大考驗。CGIL副會長卡穆索說:「沒人否認義大利需要削減支出,但這應該是公平而有遠見的,不是一味大砍預算。」

不過罷工活動獲得的聲援有限,羅馬不少巴士和地鐵服務仍照常營運。一名司機表示,愈來愈多巴士司機不願參加罷工,因為目標從未達成。

希臘和西班牙的工會也不約而同醞釀在29日發動大罷工。會員合計約120萬人的希臘兩大工會GSEE和ADEDY,計劃當天聯合罷工24小時,以抗議政府的撙節計畫,這將是今年來第五度罷工,很可能再度癱瘓希臘的日常生活。執政的社會黨政府25日已通過新修正的退休金制度法案,期透過降低裁員門檻、提高退休年齡和降低退休給付等方式修補財政缺口。

ADEDY秘書長說:「希臘成為新自由派兼超級保守政策的試驗對象,這種政策一旦成功,全歐洲將群起效尤,企業可以從中得利,犧牲的卻是勞工權益。」

西班牙兩大工會也將響應希臘罷工。西班牙曾數度傳出需向歐盟尋求「希臘式紓困」,逼得馬德里當局出面闢謠,但民眾信心已經潰散,甚至有民調結果直指西班牙政府是排名在失業和經濟衰退之後的「第三大麻煩」。



◆ 喘不過氣 希臘想賣島還債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5日電】2010.06.26

希臘深陷經濟危機,無法償還貸款,也沒有資金發展島嶼的基礎設施建設,因此打算出售或長期出租一些島嶼。

希臘的構想來自德國。今年3月5日,德國總理梅爾克與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會面,討論希臘的債信危機,德國表態無意金援;但有德國政治人物突發奇想,建議希臘賣島償債。

希臘共有逾3000個小島,其中87%有人居住。

米克諾斯島是打算出售的島嶼之一,它是頂級度假勝地,三分之一屬國有,希臘政府希望買家注入資金,將購買的海島打造成豪華旅遊點。

這樣,賣島不僅能為希臘人民提供就業機會,政府還能獲得稅收。

據稱,愛奧尼亞海上1235公頃的納夫斯卡島,售價是1200萬英鎊(約1800萬美元)。有些小島只售價160多萬英鎊(約241萬美元)。

希臘政府官員表示這麼做很恥辱,對不起希臘人民,但至少表明政府正竭力解決經濟危機。據悉,潛在買家多數來自俄羅斯等地。

3月時,德國基民黨政治人物施拉曼(Josef Schlarmann)建議希臘,賣掉國有資產、企業及無人居住的小島,籌資償還債務。

旅行社業者也指出,若以每30英畝200萬美元計價,賣一個島可籌得3億美元,是「負擔得起的價錢」。



◆ 防中國人買山林 日政府要查

中央社 2010.06.26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曾有消息指出中國的投資家有意購買東京的山林,為了確保水源及木材資源,日本政府決定開始調查是否有外國人士或企業買賣山林一事。

日本國土交通省及林野廳開始進行調查私有林地的所有權及買賣情況,這主要是因為有來自海外的投資家想購買日本的山林。日本官方擔心難以確保水源及木材資源。

國土交通省的山林地籍調查目前僅做到42%的程度,現在設定目標要提高到50%的程度。日本從1951年起每年持續實施地籍調查,但這次將是首度明訂要調查的數字目標。

林野廳也決定加強調查山林買賣的實際情況。這主要是擔心有來路不明的企業等進行大規模的土地買賣。

曾有消息指出,中國的投資人士等對東京的多摩川上游的山林頗感興趣,有意購買,於是東京都政府開始進行調查,並決定5月起開始購買多摩川上游周邊的山林私有林地。

此舉名目上是為了確保水源地的山林,但東京都官員透露,這主要是防止不明人士或企業購買山林,成為水源管理者。

日本的林業因不敵進口木材,持續呈現低迷,私有林地荒廢的情況趨於明顯。因中國對於木材或飲用水的需求擴大,所以有人認為日本的山林可能成為投資炒作的對象。

森林綜合研究所的理事平野秀樹指出,從資源管理的觀點來看,政府一定要設規定防止外國人買賣水源林地。

※ 相關報導:

* 不飲可口可樂的秘魯 中國「Chifa」滿街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256354

據推測,目前在秘魯的華裔達到200萬至300萬左右。有一種權威說法稱,中國餐廳之所以被稱為「Chifa」是因為「Chifa」和漢語「吃飯」諧音...

韓國企業「SNS」秘魯分公司總裁Kim Sang-jun表示:「在秘魯,不只是銅和鐵,稀有金屬鉬的70%以上都被中國佔有。包括胡寧州在內,共有四個州的全部礦山開發權都歸中國企業所有。」中國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購買礦山,乾脆將整個州都「買」下來。



◆ 印度發現豐富鑽石礦藏

中央社 2010-06-26

印度地質學家在恰蒂斯加爾省發現豐富鑽石礦藏。省政府主管官員表示,鑽石蘊藏量以及開採是否符合經濟價值,仍待進一步調查確定。

印度日報「亞洲年代」(The Asian Age)今天報導,印度地質調查所(G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GSI)專家在恰蒂斯加爾(Chhattisgarh)省雅希浦爾(Jasipur)縣發現高品質鑽石礦藏。

恰蒂斯加爾省政府礦山與礦產部門主管官員特里維迪(S.K. Trivedy)證實,獲省府核准在附近地區執行探勘工作的1家民間公司,已在GSI專家協助下,於伊伯河(Ib River)河岸,偵測到豐富鑽石礦。

他說:「鑽石蘊藏量、開採是否符合經濟價值,須等確定區內詳細調查結果出爐後,才能確定。」省政府先前針對境內含鑽石帶發放多張探勘執照。

fsj 提到...

克魯曼專欄/大陸匯改 在打迷糊仗

【經濟日報╱吳國卿譯】2010.06.26

上周中國宣布改變人民幣政策,這個舉動顯然是為了在本周的20國集團(G20)會議前,紓解美國和其他國家壓力。遺憾的是,中國的新政策並未解決實質的問題,也就是中國大舉擴張出口卻讓世界付出沈重代價。

事實上,中國的動作非但未跨出正確的一步,且是背信欺騙的行徑,企圖利用美國的自制。為避免對話的火氣升高,歐巴馬政府一直嘗試婉轉說服中國政府結束不當的作法,現在中國的回應卻是利用美國的婉轉,逃避面對美國的實質指控。換句話說,中國在打迷糊仗。

要了解怎麼回事,我們得先談基本的情勢。

中國的外匯政策既不複雜、也非前所未見,只是中國的規模極大。政府藉拋售本國貨幣、買進外國貨幣的人為方式壓低匯率也是典型的作法,這對中國來說特別有效,因為中國明文限制資金的流進和流出,並藉干預手段左右外匯市場。

要找中國以人為方式壓低人民幣匯率的證據,只要看其央行累積如此多美元、歐元和其他外國資產(至今已超過2兆美元)就是證據。有許多計算方法被用來證明人民幣並未被低估,或低估不嚴重,但如果人民幣未被嚴重低估,為什麼中國必須每天買進約10億美元的外國貨幣來阻止人民幣上漲?

人民幣低估的影響有兩方面:它讓外國人可以低價購買中國產品,並讓中國人必須以高價買外國產品。這等於中國同時補貼其出口產品,並對進口產品課徵保護性關稅。

在世界大部分國家仍然深陷衰退時,這種政策尤具破壞力。在正常時期,你可以辯稱中國雖然扭曲貿易,卻也購買美國債券,所以至少提供了美國廉價的信用;你也可以說,美國利用這些信用來養大凶險的房市泡沬並非中國的錯。但此刻我們並不缺少廉價信用,我們苦惱的是沒有足以創造就業的產品與服務需求。而以人為方式創造貿易順差的中國卻讓這種情況日益惡化。

附帶一提,這並不表示中國從這種外匯政策獲利。壓低人民幣對能影響政治的出口公司有利,但這些公司會囤積現金而非把利益分享給員工,這是近來中國罷工潮的原因。另一方面,弱勢人民幣製造通膨壓力,並促使中國把極大比率的國家收入,用在購買報酬率極低的外國資產。

那麼,上周的政策宣示在這個背景中有代表什麼?中國確實已允許人民幣升值,但幅度卻很小,截至24日人民幣匯率只比宣示前的水準上漲約0.5%。

所有跡象都顯示,觀察人民幣未來的走勢會像瞪大眼睛看油漆乾一樣:中國官員仍繼續發表談話,否認人民幣升值對矯正貿易失衡有任何幫助,而遠匯市場的價格則反映,投資人預期人民幣到今年底只會升值約2%。基本上,這代表政策宣示是個笑話。

中國宣稱,他們做的是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放寬人民幣每日的漲跌幅限制,有時候是漲,有時候則是跌。

當然,中國決策者很了解,雖然美國官員確實要求更有彈性的外匯政策,但這只是外交上的委婉語,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真正想要(而且有權要求)的是大幅升值的人民幣。如果人民幣只小幅升值或貶值,對基本面毫無意義。

接下來會有什麼發展?中國政府顯然想繼續唬弄我們,想拖延行動直到情勢出現新發展。但這是我們無法接受的作法,中國必須停止推諉,並進行實質改變。如果中國拒絕,現在就是討論貿易制裁的時候了。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吳國卿譯)

※ 相關報導:

* G20下的G2爭議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687521.shtml

若說人民幣對美元一旦升值,就可馬上改善美國貿易赤字及失業問題,恐怕沒有多少人會相信;但若以這樣的論點駁斥美國,並反對美國將中國列為操縱匯率國家,恐亦無法如願。

* 陸銀地方融資 壞帳上兆元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3/5687492.shtml

大陸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風險評估出爐,研究員以壞帳率10%測算稱,大陸銀行將有上兆元壞帳提列撥,則中信、興業與南京銀行去年底提列的撥備率將大幅縮水,對整體銀行業績負面影響估計最高12%。



◆ 美金改過關… 只剩一步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2010.06.26

美國參眾兩院代表挑燈夜戰,在25日凌晨敲定金融改革法案的協商版本。這次193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金改將使華爾街面臨190億美元的額外費用,不過大銀行成功保住了獲利豐厚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仍可用銀行資本進行投機。

經過21個小時的馬拉松審議,美國國會終於達成協議,完成金改法案的最終版,讓歐巴馬總統能在即將召開的G20高峰會交出美國的金改成績。

這份厚達2,000多頁的法案可望下周獲得參眾兩院的表決通過,在7月4日美國國慶日之前交給歐巴馬簽署生效。

這項稱為「陶德/法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的立法將加強保護消費者,規範逾600兆美元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限制銀行的投機行為。

美國聯邦政府將有權接管拆解具有系統性關鍵地位的金融機構,金融監理也更加注重整體系統風險,責令金融機構準備更多緩衝資金。

儘管法案中已誓言要金融業承擔任何清理金融機構所需的費用,美國國會預算處24日估計納稅人可能還要付出140億美元的金融清理費用,造成新的預算漏洞。於是協商議員緊急加入對大銀行與避險基金徵稅的條款。

這項增修條目規定,資產規模超過500億美元的銀行,以及規模超過100億美元的避險基金都必須繳交額外的金融稅。稅率將根據風險水準調整,例如避險基金資產的稅率將高於共同基金資產。這將最多徵收190億美元的金融稅,彌補納稅人可能遭受的損失。

美國總統歐巴馬讚揚說,這項法案將是美國史上「最嚴格的消費者保護措施」。

他即將啟程多倫多參加25日開始舉辦的G20與G8高峰會,表示這項金改法案應當作國際推動金改的藍本。

美國眾議院去年12月通過金改法案,參院版在今年5月出爐。參院版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規範比協商後的折衷版更嚴格,商業銀行仍能保有匯率交換、利率交換等主要金融衍生商品業務。

所謂的「伏克爾原則」也遭淡化,商業銀行仍能夠用3%的自有資本,投入避險基金與私募基金的投機行為。

金融管制強度不如預期,激勵美國金融類股25日開盤上揚,摩根大通銀行、美國銀行與高盛股價都出現近2%漲幅。

※ 相關報導:

* 台灣進入「後ECFA時期」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687464.shtml

...對於馬政府而言,ECFA雖是「維他命」,卻絕非「萬靈丹」。僅就二方面言:一、ECFA不止是一張「早收清單」,而是對兩岸宏觀競合關係的新定義;因而,馬政府也不能只是誇耀「早收清單」,而應更加努力使台灣人民對「新定義」的兩岸關係之整體成就與表現,感到有利、有安全感與有尊嚴。而這些宏觀的成就與表現,皆不是僅靠ECFA所能做到。二、即使就經貿成就而言,ECFA也只是「亞太平台」的一塊積木而已,若欲藉ECFA搭建「亞太平台」,實現「降低關稅→促進出口→吸引投資→增加就業→振興經濟」的良性循環,誠屬任重道遠,ECFA雖是兩岸經貿關係的一大步,卻只是「亞太平台」的一小步而已。畢竟,台灣的政經目標,不僅在「前進中國」,更在「根留台灣」。台灣若不能藉ECFA之力翻身,其反作用引發的政經風險,不可輕估。

Justin 提到...

如果仔細看克魯曼過去兩年的文章,就知道他在用花巧的言詞刻意扭曲事實及輿論,經濟學的爭論短期是沒有結果的,但只要再過幾年,就可以發現他的種種建議正在將美國帶往地獄....

他知不知道他是錯的,我想應該是知道的,笨蛋不太容易得諾貝爾獎。

fsj 提到...

沒油那來的火... XD

fsj 提到...

銀行稅帶來新思維

【經濟日報╱社論】2010.06.27

德、英、法三國在20國集團(G20)高峰會前夕宣布要開徵銀行稅,並支持全球課銀行稅的主張。這項主張含有兩個重大的新思想,一是金融業應該和其他產業一樣承擔它們所造成的社會成本,一是全球化時代有些租稅需要各國採取一致的行動。這樣的主張和新思想當然還有很多問題和爭議待解決,但大方向是正確而必要的。由於我國金融業帶給社會的成本或損失也很大,我國卻不僅未思考規劃銀行稅之類的政策,反而仍給金融業補貼,實有檢討的必要。

外部成本內部化或汙染者付費,意謂造成社會成本的企業或個人,應自行負擔這項社會成本,是過去幾十年最成功的經濟思潮之一。目前這項原則已被廣泛運用到絕大部分的產業和經濟活動,從對環境汙染行為的處罰和課稅,到對研究發展的獎勵,莫不受到這項原則的規範。但是,金融業和金融活動卻是這個原則的重大例外,它們所造成的社會成本經常是由政府或社會大眾來承擔。直到這次全球金融海嘯讓全球經濟蒙受極大損失,有些國家甚至瀕臨破產,金融活動的社會成本問題才受到重視。

金融業的社會成本一直未被內部化的主要原因,是這些成本平常多不容易被發現,而是累積到相當嚴重時,才以金融危機的方式一次爆發出來。但當金融危機出現時,金融業不只多已沒有能力承擔它所造成的社會成本,金融業者和許多相關人士更揚言或辯解,若不提供更多協助給金融業者,金融危機和社會成本還要變更大。於是,金融業者不只不必負擔它們所帶來的社會成本,有時甚至還可能得到額外的利益。從外部成本內部化的原理來看,這種情況不只是不公平,而且很可能會鼓勵金融業,為了私人利益而造成更大的社會成本或傷害。德英法等國要開徵銀行稅,及美國國會剛剛達成協議的金改法案和金融稅,以及歐盟要求的對全球金融交易課所謂托賓稅(Tobin tax),都是為改善這種現象所做的努力。

反觀台灣,東亞金融風暴之前那十多年的泡沫經濟和銀行管理的失當,在本國銀行造成了近新台幣2兆元收不回來的放款呆帳,結果這鉅額的呆帳絕大部分是由政府編列預算及運用金融業營業稅來打銷,意謂銀行經營不善所造成的呆帳,大多數是由全體人民來負擔。如今金融業營運逐漸恢復正常,當時很多快要倒閉而被政府救起的銀行經營者和股東,又重新開始享受經營利益,甚至不時出現坐領高薪的「肥貓」。然而,政府和人民當初為了救這些銀行而付出的代價,卻已成為對這些銀行經營者和股東的無償贈與而無法回收;另方面,金融業營業稅至今仍須挹注當年為處理問題金融機構而設立的金融重建基金。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簽訂後,很多人都期待本國銀行能到對岸大展鴻圖,但配合鴻圖大展而來的風險及社會成本,我們未看到政府該有的配套措施。大陸金融市場的風險極高,銀行逾放比曾幾度超過兩成以上,最後都由政府出錢打銷呆帳。我國銀行業過去十多年在台灣的呆帳紀錄也很難看,絕非我們所自稱的很有競爭力,因此到了大陸這高風險卻又較不熟悉的市場必有甚大風險。依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本國銀行在大陸分行所出的問題要由台灣負責解決。冰島銀行在海外擴大業務失敗使冰島幾乎崩潰,由冰島人民背負龐大債務的殷鑑不遠,因此我們在期望本國銀行到大陸大展鴻圖時,政府也應學習銀行稅的精神,先規劃好由銀行承擔風險的具體辦法。

fsj 提到...

巫巫茲拉 吹爆中國廠商發財夢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0.06.28

「巫巫茲拉」 (vuvuzela)為今年的世足賽製造很多惱人的噪音,也成就了一個商業神話,但生產巫巫茲拉的中國製造商並沒有賺翻,倒是獲得一個啟示:沒有研發與設計的低附加價值加工業,是沒有明天的。

浙江老闆自稱巫巫茲拉商業化之父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浙江寧海西店盈吉塑料文具廠的老闆鄔奕君是一個球迷,他的工廠生產各種球迷助威用品。他向新華社記者出示了他2001的設計圖紙,自稱是本屆世界盃巫巫茲拉商業化之父。

他2001年時上網看到一幅黑人載歌載舞的非洲漫畫,從黑人手上拿著的竹製喇叭獲得靈感,他繪製了圖紙,花七天時間做好模具,不過這款產品拿到廣交會和文具展上並沒有什麼人問津。2006年德國世界杯時,這款喇叭賣掉了30多萬個。去年8月份,一個非洲商人通過阿里巴巴網商平台找到他,談妥3元人民幣一個,訂做1000個試銷。

鄔奕君說:「那應該是賣到本屆世界杯的第一批塑料巫巫茲拉,也是我唯一有利潤的一筆訂單。」

訂單爆炸工廠爆增 貿易商就開始壓價

今年1月,訂單爆炸般增長。到4月止,他的工廠生產了100萬隻巫巫茲拉,南非世界杯開幕式上使用的20萬支可口可樂形狀喇叭也是他的公司產品。

一支長度60公分的巫巫茲拉在中國的出廠價是0.3美元,約合人民幣2元。來自南非的貿易商告訴鄔奕君,這款讓人頭痛的噪音喇叭在南非世界盃賽場上遭遇搶購,售價高達60 南非蘭德,約合人民幣54元。

鄔奕君無力應付鋪天蓋地而來的訂單,訂單分散到廣東汕頭規模更大的玩具廠。模仿起來很容易,開模具十天就夠。很快中國的許多工廠都加足馬力生產巫巫茲拉。

他說:「廠家一多,貿易商就開始壓價,最後中國這個產品的離岸價基本上就是0.3美元。」。

加班大半年 只賺10萬元人民幣

鄔奕君說:「每個巫巫茲拉我賺一毛錢,工人賺一毛錢。」「加班加了大半年,等到退稅下來,我只賺10萬元人民幣。」根據統計,中國出口的巫巫茲拉產值在 2000萬美元左右,利潤率5%,巫巫茲拉吵吵鬧鬧地上演了一齣世界杯的商業神話,但中國製造商和工人分得的利益實際少得可憐。

因為,巫巫茲拉雖靠中國企業的靈感走紅世界杯,但還算不上中國「智造」,中國企業無法掌握國際定價權。但根本原因仍在於製造業的研發設計和市場開發欠缺規模與系統,少了市場研究研洞察力,最終也就缺乏核心競爭力。

※ 相關報導:

* 財經剪影/中國地方政府 負債率最高365%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5689225.shtml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與美國競爭力學會聯合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印度製造業競爭力與中國的差距正快速縮小,印度製造業競爭力可能在五年內追平中國。屆時打著「印度製造」標籤的商品,將在國際市場上與「中國製造」商品激烈競爭。

* 中國改口:會談人民幣問題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689284.shtml

在G8峰會落幕後,20國集團 (G20)緊接著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高峰會,控制赤字和刺激經濟成長之間如何平衡成為主要焦點,與會官員透露,閉幕聲明將強調,各國認為有必要在中期內刪減赤字,但不訂出時間表。



◆ 金融業「閃過子彈」 股價大漲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2010.06.27

美國即將簽署的劃時代金融改革法案,對金融業的管制的嚴格程度低於預期。投資人看好華爾街大銀行可以「生意照舊」,激勵金融類股飆漲。

摩根大通、高盛與摩根士丹利將是受到新法影響最大的銀行,因為他們獲利豐厚的衍生金融與自營交易將受到新的限制。但這三家銀行的股價都在法案出爐後飆漲,25日紐約收盤時都有逾3%漲幅。

華盛頓研究集團分析師席柏格說:「這項法案絕對不能看成是金融業的利多。但是情況本來可能更糟糕。」另一位曾任德意志銀行主管的分析師達特更形容銀行「閃過子彈」。

領銜立法的眾議員法蘭克則反駁說:「關於躲子彈的講法,我的立法是想要管制銀行,不是槍殺銀行。」

新法中對大銀行原本最具殺傷力的的兩大重點是「伏克爾原則」以及「林肯條款」。前者是由前任聯準會主席伏克爾(Paul Volcker)所提出,意在禁止銀行拿獲得納稅人保護的資本去賭博投機;後者是民主黨參議員林肯(Blanche Lincoln)所提,意在徹底禁止受政府保護的商業銀行經營金融衍生商品交易。

但這兩大規範措施最後都遭到淡化。銀行未來最多仍可以用核心資本的3%,去投資避險基金、融資收購基金、不動產基金這些風險高的投機交易,而且銀行繼續能夠代操經營避險基金,保住獲利非常豐厚的一項業務。

新的銀行資本投機以3%為上限,但有很長的寬限期。以高盛公司來說,該公司目前對避險與私募基金的投資額約達154億美元,現在可能需要縮減到21億美元;不過,高盛將有最多七年的時間出清這些超標的投資部位,而如果要處理流動性較差的資產,還享有更久的寬限期。

摩根大通銀行也可以鬆一口氣,該公司經營的高橋資本管理避險基金規模達210億美元,絕對超標。但由於這個避險基金管理的是客戶的資金,摩根大通可望保有這項業務,繼續收手續費。

林肯條款遭到的稀釋更大。銀行仍舊可以保有利率交換與匯率交換這兩種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交易業務,而在總額逾600 兆美元的衍生商品合約中,這兩種交換合約就占了絕大多數。實際可能受影響的業務只有10%到20%。

曼哈頓學院金融教授蓋斯特批評說,這項法案無法改變金融機構的行為,只是「需要一點調整,生意就能照舊」。

※ 相關報導:

* 世足經驗看股市… 七大啟示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689053.shtml

觀賞世界盃足球賽的投資人,看到上屆冠亞軍球隊先後提前出局,除大嘆世事難料外,可能已察覺世足賽與股市有許多共通處,或可歸納出七大投資啟示。



◆ 東協加一 經部評估:台灣貨品在大陸市場面臨考驗

【中廣新聞/戴瑞芬】2010-06-27

東協十國加一(大陸)今年元旦起生效,進出口貨品關稅降至零,經濟部評估大半年來的效應影響,發現東協貨品在大陸的進口市佔率增幅優於台灣貨品,而且大陸自東協進口金額成長率也優於台灣進口金額,顯示台灣貨品在大陸市場面臨考驗。

東協十國與大陸FTA生效至今已近大半年,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觀察評估,台灣貨品與東協貨品在大陸市場的確形成我消彼漲情形,面臨考驗。

以進口市佔率觀察,東協在大陸的進口市占率由去年的10.3%增至今年的11.1%,增加百分之0.8%;而台灣之進口市占率則由去年 8.2%增至今年的8.6%,增加百分之0.4%,比較之下顯示東協(10國)加一生效後,東協貨品在中國大陸市場之進口市占率優於台灣貨品。

再以進口成長率觀察,今年1-5月大陸自東協進口金額達590.1億美元,成長70.2%,自台灣進口金額為459.6億美元,成長 66.7%,顯示東協(10國)加一生效後,東協在中國大陸市場進口成長高於台灣。

經濟部評估,東協加一生效後台灣貨品在大陸面臨東協貨品優勢競爭,而兩岸ECFA即將簽署,早收貨品將提前降稅,可望加碼維持台灣貨品在大陸的競爭力。

※ 相關報導:

* 社論-讓經貿特區的思維走入歷史吧!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3x122010062700222,00.html

當中國大陸今天都已明白不應再以低廉工資來吸引外商,我們的府院決策者,竟然所有的思維還擺在如何放寬外勞僱用比例、如何讓中國製產品變成台灣製產品,這樣的施政邏輯縱然能創造短期的台商返鄉投資熱潮,創造一時的榮景,但靠外勞低工資創造的優勢可以維持多久?靠技巧把「中國製」改成「台灣製」所創造的獲利能維持多久?

fsj 提到...

後ECFA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經濟日報╱社論】2010.06.28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明天將在大陸重慶第五次江陳會正式簽署,早期收穫清單已完成協商並公布。由於大陸方面對台灣大幅讓利,早收清單成果豐碩,企業界也普遍表示肯定。不過,早收清單只是前菜,後續更關鍵的是ECFA生效後六個月內將啟動的貨品貿易、服務貿易及投資等三項協議的談判。如何利用此一契機,營造有利企業投資經營的大環境,打造台灣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無疑是政府及民間須儘速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ECFA早收清單原本是基於應急需要,但從清單的量與質來看,台灣的收穫已遠超過一般預期。在貨品貿易方面,台灣早收539項,金額138.3億美元,是大陸早收項目及金額的2.02倍及4.84倍;台灣早收項目主要是石化、機械、紡織、汽車零配件等傳統產業,還包括17個弱勢產業產品及18項農漁產品可以單向輸往大陸,雖然我方仍有少數業界關心項目未納入,但大陸對台讓利確實「讓很大」。

早收清單對產業的利益至為顯著。我方估計每年可省下約10億美元關稅,對業界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助益甚大;18項農漁產品及攸關中小企業利益的17個弱勢產業產品可以零關稅進入大陸市場,如能再輔以建立配套措施及有效的通路,確實很有機會打開這些產業的新出路;在服務業方面,我方爭取六項金融業市場准入的優惠條件,銀行業甚至爭取到較香港銀行更有利的條件;另大陸開放台資在五個台商聚集地區得以設置獨資醫院,並可在大陸設置飛機維修保養業等,都是進軍大陸服務業市場的重要起步。

我方原本希望可以有多幾次的早收項目談判,將未列入的關鍵產品如面板、工具機及部分石化原料納入,但據報導,大陸方面以國際上無此慣例而拒絕。因此,後續談判勢將進入涵蓋大多數產業的商品貿易及服務業貿易談判。大陸方面在早收對台灣大幅讓利,顯然是為了減少台灣內部爭議,讓ECFA能夠順利簽署,這是經濟兼政治的考量;但在整體貿易談判上,大陸無可避免需回歸到產業競爭力及經濟利益的考量,尤其是台灣迄今尚未給予大陸與其他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平等的待遇,單獨禁止或限制2,100項大陸農工產品進口及八成服務業進入台灣市場,這也是2002年兩岸同時加入WTO以來,大陸方面最關切的問題。是以,後續談判將是你來我往的硬仗,我方要爭取農工產品及服務業進軍大陸市場,相對也須大幅開放大陸產品及服務業進入台灣市場,這對兩岸產業分工及台灣產業結構都將有深遠廣泛的影響,估計至少需要二至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談判。

從兩岸合作的趨勢看,早收清單影響範圍雖然有限,但是,已讓貿易競爭對手及外商對「Chaiwan」的潛在競爭力備感威脅,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直言 ECFA是為台灣精心調製的維他命,正反映出台灣產業發展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是以,是政府當務之急,是要結合民間業者為台灣產業規劃後ECFA的發展願景,並組成陣容堅強的談判團隊,為產業爭取最大的利益。

就長期而言,後ECFA時代台灣製造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的縮小乃無可避免,台灣必須將生產重心轉移到高附加價值的創新、品牌及整合服務生產鏈的中上游;傳統產業尤其是石化業,更須在兩岸進行有效率的分工,以避免產能過度擴張及力量相互抵銷;服務業的發展腳步要大幅加快,以大陸市場為利基、以台灣為整合平台,將是台灣服務業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開創黃金時代的重中之重。

※ 相關報導:

* 挑重慶簽署 當年國共和談歷史重演?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28/today-fo2-2.htm



◆ 後ECFA服務業 反應快是台灣強項

中央社 2010.06.28

已在兩岸投資的業者今天在一場論壇中指出,遇到變化反應很快是台灣的強項,預估在ECFA簽署後,台灣服務業可以成為研發設計的實驗地,將經驗複製到中國大陸。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將於明天簽署,在「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舉辦的「亞洲人才創新論壇」上,聽眾踴躍對未來台灣服務業的發展、兩岸人才佈局等提出問題。

信義企業集團執行長兼中國信義房屋總經理蘇海分析兩岸與周圍地區人才佈局。韓國可以接受別人當老闆,因此韓國有大公司投入大量研發;台灣有很多小公司,設計很強,生產可以少量多樣;中國大陸則是大量產品的製造地。未來可能形成韓國研發,在台灣試驗成功,然後將經驗複製到大陸。

晶華酒店集團執行長薛雅萍也指出,晶華酒店以台灣為研發設計品牌,新設計就是以台灣為實驗修正地。

不過薛雅萍提醒台灣年輕人,以前台灣人的英文不如新加坡和香港,現在台灣年輕人可能連中文也要加強。因為大陸人才呈現跳躍式進步,中文和邏輯能力比台灣好,可惜大陸受僱者忠誠度較混亂,常為了極少的薪資差距就跳槽。

薛雅萍建議有意投入服務業的台灣社會新鮮人,多吸納藝術文化美學,未來的台灣服務業,對於人才,質的加強是必備的。

蘇海建議台灣年輕人,加強溝通能力,包括講話要讓對方聽得懂,也要聽得懂對方講話。他笑稱,不要腦袋裝了比較舊的CPU(電腦的中央處理器)。



◆ MIT雨傘 大振豐反攻大陸

【聯合報╱記者張弘昌/台中報導】2010.06.28

台灣曾有「洋傘王國」美譽,20多年前製造傘具廠商紛轉到中國大陸設廠時,台中市大振豐洋傘公司總經理陳生宏堅持「根留台灣」,重研發、設計及行銷,現每年供貨近1000萬支。穩住台灣內銷市場後,已計畫要重新在台設廠,以「台灣製造」品牌形象,拓展大陸等國際市場。

大振豐洋傘總經理陳生宏說,代工市場已遷移中國大陸的台灣洋傘業,在台灣擁有自主的研發設計潛力下,絕不是夕陽產業;僅管大部分製傘工廠已遷移大陸,有 41年歷史的大振豐洋傘公司發現「台灣製造」品牌與品質,很受大陸市場歡迎,決定恢復停產生產線,重新在台設廠。

陳生宏夫婦與3名子女,一家5口都投入傘業,大女兒陳莉瀅負責設計、採購,二女兒陳莉茹負責業務接單及內勤管理,小兒子陳奕發負責行銷企劃,連國外西班牙 Vogue、義大利H.Due.O,日本Pooky及美國Arnold Palmar等也請大振豐代工。

17歲當洋傘學徒的陳生宏說,每天接觸的都是傘,連入伍時又當的也是傘兵,1970、80年代雨傘是台灣主要出口項目,曾創造出120億元外匯收入,那時台灣是標準的「洋傘王國」,主要以便宜雨、洋傘具為大宗。

洋傘全賴手工縫製,是勞力密集產業,隨著產業結構改變,那時同業不是歇業,就是外移到中國大陸設廠。陳生宏說,公司重新擬定公司策略,自創品牌轉型經營精品雨洋傘,委託下游代工廠做好產品品質,並從日本引進「三隻小熊」品牌,塑造年輕化精緻質感。

陳生宏說,公司把傘定位為不單只是避雨或遮太陽的生活用品,而是具個人品味風格,可搭配服飾、提包的時尚配件,依平面、結構、傘面、包裝等培訓10多名設計師,每月平均推出20種以上新款,以少量多樣方式,進軍百貨專櫃或配飾精品店。

目前大振豐洋傘公司的產品至少1200種以上,除在台中市興安路、昌平路公司門市陳列販售,連同大賣場、連鎖超商及贈品業行銷通路,公司每月傘具安全庫存量,都要維持至少100萬支左右。

※ 相關報導:

* 網路隱私公司 創投新寵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5&f_SUB_ID=2926&f_ART_ID=256512

華爾街日報報導,Facebook、AT&T公司近來相繼遭到保護用戶隱私不力的質疑,使網路隱私頓時成為繼網路安全後備受矚目的議題,創投業者看好此一產業的前景,紛紛投資在保護網路隱私的新創科技公司。

fsj 提到...

G20:三年內赤字減半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06.28

德國總理梅克爾27日透露,20國集團(G20)領袖在多倫多高峰會上將承諾,未來三至四年要把財政赤字縮減一半,2016 年達成平衡預算的目標,但各國可依照各自的情況調整政策步調,不需倉促撤回刺激經濟方案,以免衝擊經濟復甦。

據了解,已開發國家領袖27日將同意有必要削減赤字,同時也會要求財政狀況最危急的國家,必須加快實施撙節措施。這與會前的氣氛大不同;會前美國和德國相互叫陣,德國捍衛財政撙節計畫,美國則倡導繼續擴大支出。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26日表示,從G8的討論可以看出,部分概念上的歧異有可能化解,「我們期待G20同意縮減赤字、穩定以及縮減債務的具體目標。」

20國領袖將為英國的撙節支出計畫背書,但也承認美國的憂慮,表示各國在經濟完全確立復甦前,不該被迫開始削減公共支出。

草案內容將包括加拿大總理哈柏倡導的目標,到2013年前要讓赤字縮減一半,到2016年前要開始穩定負債比。不過巴西等部分國家反對這些時間表。

巴西財長蒙迪嘉(Guido Mantega)表示,這個目標太殘酷、有點困難、也有點誇張,「有些國家做不到,削減赤字確實有必要,但要用什麼速度?不能太快。」

其他國家領袖則強調彼此財政政策一致的地方。美國總統歐巴馬說他和英國首相卡麥隆「朝同一個目標」,法國總統沙克吉說看不出各國對此議體有「衝突」,德國總理梅克爾說一定會把削減赤字納入公報,加拿大總理哈柏則稱此為「平衡的行動」。

卡麥隆說:「我們的目標一致,就是全球成長和穩定。但也代表像我們一樣有龐大赤字問題的國家,應該要採取行動,以維持市場信心。」

歐巴馬也同意債務節節攀升是個問題。他說:「我們有長期的赤字問題要解決。我們兩國因為位置不同,所以反應不同,但目標都一樣。」

不過印度總理辛哈認為,G20需要確保經濟持續復甦,太快縮減赤字不利復甦。他說,現在全球經濟陷入通縮的危險比通膨大的多。

澳洲副總理史旺(Wayne Swan)表示,財政強化措施的「速度和時間」,「必須依各國情況不同而量身打造,才不會讓正在進行的復甦脫軌。」

※ 相關報導:

* 周遊華爾街/凱因斯主義,再見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690279.shtml

這次G20高峰會被解讀成是美歐在擴大支出「刺激」的對決,但若從更廣泛的角度解讀,這可說是新凱因斯時代的結束,或說是轉向更健全政策的開始。

* G20/贏家與輸家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690957.shtml

* 景氣熱轉穩 5月落入黃紅燈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5691108.shtml



◆ 政府潛藏負債 達13.7兆元

【經濟日報╱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2010.06.28

行政院主計處今年首度公布中央和地方政府潛藏負債,中央和地方合計達13兆7,819億元,是到今年3月底止實際累計債務餘額的2.84倍。其中的9兆元潛藏負債是給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占了逾六成五。

過去50年各級政府累積下來的債務餘額,截至3月底止,不過4兆8,388億元。精算到未來30或40年的潛藏負債卻是現行餘額的2.84倍,潛藏負債金額高過各界的認知。

行政院主計處會計管理中心副執行長黃成昌說,公布潛藏負債是回應立法院的決議,而且不只立法院,監察院也提出同樣的要求。「以後年年會公布。」今年提出民國100年的預算時,預算書中就會揭露。

根據書面報告,最大的潛藏負債是舊制軍公教退休金,而且只計算到未來30年,扣除現有的累計保費,不足7兆3,341億元,考試院銓敘部退撫司司長呂明泰解釋,舊制包括18趴、84年以前較高所得替代率的退撫舊制。

因為提撥不足,軍公教退休金所造成的潛藏負債不只一筆,還有退撫新制、公保及過去所積欠的18趴給付,各為1兆5,296億元、1,811億元及386億元。合計前述舊制,因軍公教退休金潛藏債務超過9兆元。

勞保也是政府潛藏負債的大宗,指的是94年以前的勞保舊制,不包括年金制,未提足的準備有4兆5,715億元。農保累計虧損1,264億元也計入潛藏負債。

軍公教退休金不管新舊全部採取確定給付制,「依法」由政府補足,黃成昌指出,所以列入政府的潛藏負債。勞保改年金後的新制可以調升費率支應,不屬於潛藏負債。



◆ 工會民主化的陣痛期

【康彰榮】2010-06-28 工商時報

大陸今年5月起,因為工資問題引發的新一波罷工潮,引起各界重視。然而,在一波波的罷工運動中,原應扮演發起主角、向資方爭取工人權益的工會,卻變為沉默的一方,由官方主導、過去與資方關係一向友好的工會,其功能也受到各界質疑,呼籲工會改革的聲浪與日俱增。

雖然大陸各地罷工事件不斷,但今年由於各地調高最低基本工資,加上富士康墜樓事件的推波助瀾,衍生一波外資企業的大陸員工要求加薪而發起的罷工運動,其中又以日資本田汽車在珠三角地區三家工廠的相繼罷工,導致本田停產最受矚目。

值得注意的是,本田罷工是由一線工人自發而起,而不是工會領袖。雖然工人的主要訴求是加薪,但當勞資雙方進行薪資談判之際,突然傳出罷工工人遭到工會幹部毆打的事件,使得工人對態度冷漠卻傾向資方的工會更為不滿,要求工會進行重組、工人選舉工會幹部也成為罷工的訴求。

據悉,在公司工會未介入罷工下,本田罷工工人開始尋求紀律,每個生產部門還推舉出一名代表,以協調罷工事宜,這也意味著一個非官方的工會正在成型。

本田罷工出現的工人組織變化,為大陸的工會制度改革點起星星之火,接下來就要崛起的勞工意識又能否得以燎原,有待觀察。可以說,在其中扮演不尋常角色的中國工會組織,一直令人質疑其功能。

中共得以建立政權,與農民工的支持有相當大的關係,因此工會組織格外受到大陸領導人的重視。事實上,大陸的工會組織體系稱得上相當完善,截至2009年,大陸基層工會組織已達184.5萬個,全中國工會會員總數達到2.26億人。

但有別於歐美的工會體系,大陸的工會體系仍沿襲過去計劃經濟時代的由上而下領導機制,工會的任務多半是派發三節禮品、慰問工人生老病死等,然而這個被稱為「福利工會」的組織,卻鮮少在勞資衝突中扮演應有的角色。

大陸工會組織過去是國有企業的專利,近年來,在中國政府的要求下,民營、外資企業也陸續成立工會機構,但這些工會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不僅工會主席享受著公司管理階層待遇,其去留也掌握在資方手中,很難理直氣壯地為勞工爭取權益。

直到最近,因為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推動,工會開始在工資集體協商上扮演勞方代表的角色,較有名的案例,就是富士康工會在今年稍早的工資集體協商中,為勞方爭取百分之三的加薪。

然而,隨著大陸經濟越來越走向資本化,勞資的對立未來只會有增無減,工會的角色已到了不得不調整的時刻了。既名為工會,即應當以工人權益為優先考慮,而由工人推舉出來的工會領袖,才能確實為工人爭取應有的權益。

工會民主化,在這波罷工潮中正逐漸萌芽。不過,這也正考驗到中國政府的承受能力。工會民主化既可能繼續保障其所仰賴的勞工階層,但民主化的蔓延,也可能危及其一黨執政的正當性,如何拿捏,考驗中國領導人的智慧。

fsj 提到...

總統應讓大家看見希望與未來

【經濟日報╱社論】2010.06.30

台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昨日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兩岸之間終於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雙方的經貿關係將擺脫以往扭曲與曖昧不清的安排,變成雙向往來、更加自由,但也更有制度與規範的新合作關係。

本報曾多次針對ECFA相關議題發表社論。5月25日本報社論:「給一份清晰的經濟藍圖」中指出,ECFA雖有助於改善台灣對外的經貿環境,但無法自動解決台灣內部的經濟與產業問題。所以,我們呼籲:「在戰略目標上,總統應該明確宣示台灣在兩岸經濟競合中將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在戰術層面上,總統應該清楚說明,台灣究竟需要有什麼樣的產業政策與配套措施,才能改善台灣的經濟體質,達到長程的戰略目標?」不僅如此,大家也希望知道,台灣將如何「連結亞洲,加入區域經貿以及金融合作體系」,從而開創出新的局面。

我們很高興看到馬總統明確回應了本報社論的主張。依據總統府發布的消息,馬總統將在明天(7月1日)召開中外記者會,宣布「後ECFA的全球經濟戰略」,為未來的黃金十年勾勒更具體的藍圖;其可能方向包括產業轉型、吸引外資、弱勢產業配套與輔導,以及節能減碳的相關產業等。對於這份攸關台灣未來發展的宣示,我們高度期待。

在這個眾所矚目的時刻,我們不嫌辭費,還要提出其他幾點建議。第一,人民要看到台灣的未來。所以,請告訴我們願景與希望,不要給我們陳腔濫調,也不要四平八穩的施政報告。

第二,人民要看到台灣的方向。所以,請給我們明確的戰略目標與清楚的戰術主軸,不要給我們政策評論,也不要詰屈聱牙的「六國」論(馬總統在就職兩周年前夕,提出了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憲政固國、福利安國、和平護國等六大施政願景)。

第三,人民要看到台灣的身分。所以,請告訴我們台灣在兩岸關係中究竟是什麼地位?在亞洲與世界中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千萬不要讓人民害怕,他們是否會在兩岸合作中喪失了自我。

更重要的,我們認為馬總統所將發表的,應該是一份真誠坦率,而且能夠召喚人民情感的宣言,讓人民能夠感受到馬總統的心情,以及馬總統與大家攜手奮鬥、共創未來的決心。至於施政報告,就留給行政院吧!產業政策的細節與評論,就留給經濟部和經建會吧!讓他們依據總統提出的戰略目標與綱領,訂出未來的執行辦法;這些都該只是後話,不勞也不需要馬總統親自出馬說明。

馬總統在就職兩周年時提出將為台灣打造黃金十年。其實,我們過去也曾不停的努力,想找到台灣的新方向。只是我們誤判過形勢,錯失過機會,更在無休止的猜忌和內鬥中,度過消沉與鬱悶的十年。十年彈指,我們竟然又能夠重新出發;這一次,我們不能再互相掣肘,也不能再錯失機會了。

在馬總統即將發表「後ECFA的全球經濟戰略」之前,我們誠懇的希望:總統先生,請用幾句簡潔有力的話,讓大家知道我們的願景與目標,也讓大家都能看見台灣的希望與未來,更讓我們相信在您的帶領下,台灣會重新站起來,台灣會重新走出去,台灣一定會變得更好。祝福台灣。

※ 相關報導:

* ECFA實踐「自由貿易島」的願景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695005.shtml

期待執政當局能夠展現包容異見的胸襟與氣度,針對ECFA及其牽涉的廣泛經濟發展議題,與在野黨展開深度的溝通與對話,將支持與反對ECFA的不同意見引導至建立ECFA的完整配套,形成共識,讓打造台灣經濟黃金十年的願景,可以被真正期待並具體實踐。



◆ 美6月消費信心 超悲觀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2010.06.30

美國6月消費信心指數意外大降至52.9,顯示美國民眾對就業市場及經濟前景深感悲觀,致美股早盤重挫,道瓊工業指數一度跌破萬點關卡。

但在購屋可享稅務優惠的政策刺激下,美國20大城市4月房價指數則比去年同期攀升3.8%。

根據經濟研究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29日公布的調查,美國6月消費信心指數從5月修正值62.7大幅滑落至52.9 ,不僅遠遜於經濟學家預估的62.5,而且2月以來連續三個月的上揚之勢就此畫下句點。

就業成長緩慢致失業率居高不下,加上美股受歐債危機拖累,使消費者支出難以擴大。大部分經濟活動缺乏強勁動能的事實,強化聯準會(Fed)對「溫和」復甦的預估。

Insight Economics公總裁伍德說:「美國家庭對經濟仍感憂心。除非工作機會大增,房價穩定下來,否則感受不太可能真正轉為樂觀。」

消費信心指數中的現況指數及預期指數(分別代表消費者對現在以及未來六個月經濟景氣的信心)雙雙下滑。

前者降至25.5,低於5月的29.8,後者也跌至71.2,不如5月的84.6 。

受此利空消息衝擊,美股29日開低走低,道瓊工業指數一度重挫2.8%,跌破萬點關卡至9,854.36點。標準普爾500指數及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大跌逾2%。

但受首次購屋者可享8,000美元稅務優惠政策到期的刺激,美國4月標準普爾/凱斯席勒房價指數(S&P/CS)比前一個月大幅上揚3.8%,出現2006年9月以來的最大增幅,也優於分析師的預期。

在此之前,指數已連續六個月下跌。

數據顯示,4月經季調後S&P/CS房價指數較上月上漲0.4%,表現優於3月的下跌0.2%。

20大城中有11個城市的房價高於去年同期相比,成長幅度最大的是舊金山,房價大漲18%,降幅最大的則是拉斯維加斯,房價重挫8.5%。

標準普爾指數委員會主席布里茲說:「存屋及查封並無改善跡象。若要房市能持續提振經濟成長,恐怕要等到明年。」

※ 相關報導:

* 歐債又爆危機 道瓊重挫268點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694986.shtml

歐洲中央銀行(ECB)對銀行提供的一筆長期鉅額融資即將到期,歐銀恐再現資金緊縮危機,加上美國6月消費者信心大跌,歐洲股匯市全面重挫

* 預算短缺 美國國慶煙火秀減少
http://udn.com/NEWS/WORLD/WOR6/5696098.shtml

* 中國五本難念的經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00630000086&cid=1208

難題1 工潮興起
難題2 人口快速老化
難題3 薪資結構不穩
難題4 社會階層隱憂
難題5 收入倍增有爭議



◆ 1.4兆元郵政儲金 將投入公共建設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台北報導】2010.06.30

政府預算編列吃緊,希望活化政府基金,將中長期資金導入公共建設,財政部官員表示,行政院經建會和中華郵政公司研議,將提撥 30%的郵政儲金投入公共建設,金額高達1.4兆元。

財政部國庫署官員指出,政府管理的4大基金中,退撫、勞退和勞保基金由其基金管理會依相關規定運用資金,郵政儲金則以轉存金融機構方式貸放。中華郵政正檢討中長期資金運用制度,研議把郵政儲金投入具自償性的公共建設。到今年4月底為止,郵政儲金規模4.6兆元,中華郵政已規畫提供3成、約1.4兆元的融資額度。

財政部昨天舉行「政府理財研討會」,財政部長李述德親自主持,並邀請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空大公行系教授李允傑、政大財政系教授黃明聖等學者與會討論。李述德說,政府稅收有限,但大環境不好不可能加稅,中央銀行統計國內有8兆元的超額儲蓄,因此政府應促進民間參與,有利可圖的讓民間去做,政府負責收稅就好。

會中除了討論促進民間參與減輕財政負擔,對於近來引發討論的公共債務法修正案,與會學者也提出許多意見。

政大教授黃明聖贊同財政部提出以歲出作為計算地方政府舉債的基礎,但他認為可以「每人債務」來呈現,以目前債務狀況來看,以台北和大高雄兩直轄市每人背債約6萬元最高、最低的是新北市的1.1萬元;但宜蘭縣、新竹縣和苗栗縣每人舉債約3萬元,還比大台中、大台南的每人1萬多元高。

黃明聖建議,未來應明訂每人債務不得超過7萬元、縣市3萬元。空大教授李允傑則說,地方政府有財政幻覺,認為升格等於財源增加,但地制法修正是為了發揮區域治理的綜效,他建議應建立地方財政努力誘因機制,才能破除地方財政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