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8

林博文專欄-一場沒希望的戰爭

【林博文】2010-07-07 中國時報

新任美軍兼北約聯軍駐阿富汗指揮官大衛.裴卓斯周末已在首都卡布爾就職,以取代被歐巴馬炒魷魚的大嘴巴將領麥克里斯托。裴卓斯是個很會公關的政治將領,在國會山莊和新聞界都有很好的人脈。他在就任典禮上表示:「我們必須打勝仗,這是我們最清楚的目標。」但是所有的跡象顯示,美國和北約聯軍(加起來約十五萬人)不可能在阿富汗打勝仗,阿富汗自古以來就是埋葬外來侵略者的大墳場。

布希總統於二○○一年冬天揮兵入阿以清剿塔里班(神學士)和賓拉登的基地(蓋達)組織,九年來打得非常不順,可說毫無進展。採訪伊拉克戰事多年,現又在阿富汗報導戰事的《紐約時報》資深記者代克斯特.費金斯(Dexter Filkins)五日說:「阿富汗戰爭的每一個階段,幾乎都打得遭透了。」上個月就有一○二名美軍和北約部隊陣亡,為開戰以來最慘重的月份。

麥克里斯托過去在伊拉克戰場指揮秘密特種作戰,據說表現不錯而獲其上司裴卓斯推薦於去年六月出任駐阿富汗指揮官,同時亦從三星中將升至四星上將。麥氏一上任就向歐巴馬要求增兵,最好八萬,至少四萬,歐巴馬最後給三萬,這三萬仍未完全補足。但麥氏顯然是個「口水多過茶」、「說比做還多」的指揮官,他在阿富汗南部進行的清剿塔里班行動,收效極微。他準備在康達哈發動的較大規模的戰事,因得不到當地民眾的支持,乃一延再延。

阿富汗戰爭難以獲勝的原因太多了。第一是阿國總統卡札太腐化、太狡詐,他靠買票和作票而當選總統,他的弟弟是個大軍閥,以販賣鴉片和官位為主,並詐騙中情局大筆經費。卡札最近還說美軍和北約打不贏塔里班,他希望與塔里班媾合。美國在阿富汗有卡札這樣的「盟友」,還需要敵人嗎?美國駐阿富汗大使艾江山早就一再警告白宮、國務院和五角大廈,在卡札統治下的阿富汗是個沒有希望、沒有願景的國家,卡札心裡所想的只是個人的權力與家族的財富。比裴卓斯早一年畢業西點的艾江山(Karl W.Eikenberry),做過駐阿指揮官,對阿富汗政情非常了解。他也是第一個揭發卡札選舉舞弊的人,卡札恨他入骨。中將退伍改當外交官的艾江山,能說流利中文,曾留學南京大學,其妻候景苑,一九四七年生於東北,在台灣長大,十九歲赴美。

不僅卡札厭惡艾江山,連他的西點學弟麥克里斯托亦跟他不和,經常說他的壞話,但艾江山比麥氏更懂阿國國情。由於麥氏到處批評艾江山和奉歐巴馬之命出任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事務特使的郝爾布魯克,再加上軍方與共和黨聲援郝氏,華府一度盛傳將換掉艾江山和郝爾布魯克這兩位文職官員。撤換艾江山也許有點可能,但要換掉能幹而又跋扈的郝爾布魯克,並非易事。因郝氏是國務卿希拉蕊大力推薦(郝氏為希拉蕊角逐總統初選時的最高外交顧問),而郝氏從越戰時代即投身外交,經驗極豐,又擅長談判和內鬥。柯林頓時代末期南斯拉夫戰亂的和談即由郝氏主持全局。

歐巴馬過去面臨的困局是,他手下有過多自負、自傲、個性強、意見多而又誰也不服誰的軍政大員,如麥克里斯托、艾江山與郝爾布魯克,以及他們的參謀和幕僚。人多嘴雜,開會吵,開完會又向媒體放話,因此有麥氏的被炒和歐巴馬在國安會議上大發雷霆,痛斥其阿富汗團隊只會內鬥而拿不出辦法。他下令他們從此閉嘴,否則走人。

阿富汗戰爭的大問題在於這場戰爭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為誰而打?卡札只想掌權,幫他的弟弟、家族和嘍囉搜刮,西方國家為他賣命(荷蘭與加拿大已決定撤軍)。歐巴馬一直強調美軍打阿富汗戰爭是要剷除賓拉登的基地組織,但目前阿富汗的危機是貪腐無能而又投機的卡札政府,以及到處出沒的塔里班分子,還有在隔鄰虎視眈眈的巴基斯坦。美軍和北約部隊既沒有戰略,亦無戰術可言,也就是說根本不知道如何打這一場仗。裴卓斯三年前因提出增兵計畫而扭轉伊拉克戰局,但伊戰與阿戰全然不同,兩國文化宗教、政治、種族與國情更是兩樣。能夠在兩河流域建功,不一定能在中亞的崇山峻嶺出奇致勝。

越戰結束三十五年後,美軍又掉進了一場難以脫身的戰爭泥淖。(本專欄作者新著:《悸動的六○年代》,下周將由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推出)



◆ 反對美韓在家門口軍演 中國:美航母進黃海 成模擬活靶

【亓樂義/台北報導】2010-07-07 中國時報

美韓擬在黃海舉行的聯合軍演尚未開始,中共解放軍將領即透過香港媒體放話,只要美國的航空母艦進入中國的近海(黃海地區),它將成為中國模擬演習的「活靶子」,免費為中國提供對抗演練機會。這是迄今為止中共軍方對上述演習,最具體而毫不掩飾的一次表態。

中共副總參謀長馬曉天上周公開指出,美韓擬在黃海的軍演「距離中國領海很近,我們非常反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又表達立場,「將密切跟蹤事態的發展」,並視情況做出進一步表態。

外交辭令說完,解放軍少將、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五日接受香港《鳳凰衛視》專訪時說,美韓軍演宣稱是「反潛」演習,進入黃海地區,其實是想把中國海軍的潛艦部隊「封死在第一島鏈之內。」

羅援還說,中國不怕美國的航母,只要對方來,就為中國提供一個「活靶子」,解放軍能近距離觀察航母編成、最佳作戰陣位、通訊聯絡方式,及作戰技術指標等數據,進行實地模擬演習,航母順便充當「藍方」,也省去對抗演習的成本,因此美國應該更怕中國。

中國何以有此把握?羅援說,美國航母一旦演習,它的指管通情系統(C4ISR)要全部運作,系統結點在什麼地方,航母在什麼陣位上,都為中國提供一次機會,「以前我們還沒近距離觀察它的機會,現在有了。這不是中國有意刺探軍情,而是美國自己送上門來。」

作為少數能對台發表意見的解放軍將領,羅援舉出四點反對美韓在黃海軍演的理由。一、安全理念看,黃海是中國京津溏心臟地帶門戶,外敵多次由此侵入中國,睡榻之畔,豈容他人鼾聲,美國在中國家門口玩槍舞劍,中國能允許嗎?

二、從地緣戰略說,美航母作戰半徑為一千公里,火力覆蓋中國華北和遼東半島大部分區域,中國要有憂患意識,反對美韓軍演的本身即進行預防性外交。

三、朝鮮半島因「天安號」事件已危機四伏,美國何必火上添油在中國家門口搞演習,因此中國必須做出強硬反應。

四、中美軍事交流三大障礙之一,就是美國軍艦、軍機頻繁到中國東海、南海進行軍事偵察,這次還想加上航母。航母來,帶有戰略偵察目的,以檢驗美軍的軍事預案。

此外,中國國防部新聞局昨稱,中國海軍艦艇最近穿越沖繩島和宮古島之間的宮古海峽,符合國際法的正常航行,日本方面沒有必要為此專門發布消息。


◆ 走得愈近 自我防衛愈重要

【呂昭隆/特稿】2010-07-07 中國時報

前國安會祕書長蘇起及高希均教授等人,於五月底赴美參加史丹佛大學研討會,高希均在會中提出《遠見》雜誌在兩岸關係與購買美國武器的最新民調。

其中,最特別的是在「購買美國較佳防禦性武器之必要性」上,台灣人民有五三%贊成購買,與一年前相較,反而增加五個百分點。

這分民調是在兩岸簽訂ECFA前完成。因此,贊成向美國買武器的比例增加,究竟是贊成或反對ECFA者,無從得知。

一位軍方人士注意到這份軍購民調數字並私下表示,支持軍購者增加,有幾種可能,一種是本來就反對ECFA,另一種可能是中間選民的微妙心情,即右手支持ECFA,支持兩岸關係改善;但左手支持軍購,增強台灣防衛能力,以防中共「以商逼政」,強迫台灣做目前還不想做的事。

事實上,即便是政壇,也有國民黨的策士認為,兩岸簽訂ECFA後,不排除美國有可能藉軍售武器,來「測試」馬政府與大陸關係的虛實;而最夠資格的「測試籌碼」就是F十六C/D型戰機。

縱使是軍方內部,儘管認知到兩岸關係改善,不少退役老將往返兩岸已是常態,但仍時時刻刻具「防備之心」。

軍方知情人士說,馬政府上任後決定製造並量產中程飛彈,考量因素中,包括有位高階將領當面向馬政府建言,「中程飛彈或嚇阻武器,是將來與大陸談判時的關鍵籌碼,一定要做」。

兩岸簽訂ECFA,使得彼此關係更緊密,但觀察「訂約」後國防部所辦的漢光演習兵推科目,與歷年並無不同,且馬英九也將親自視導。

換言之,台灣與大陸走得愈近,自我防衛能力也愈重要,體現兩岸維持現狀,堅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真諦。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台灣大男孩 阿富汗開裝甲車

26 則留言:

fsj 提到...

5大基本功 間諜必修課

【世界日報╱要聞組綜合7日電】2010.07.08

日前破獲的俄羅斯間諜所用的手段,大部分都是間諜的基本功,至少隱形墨水、短波無線電、脈衝發射、數碼傳送和解碼功等,都經受住時代和反間諜活動的考驗,歷久不衰,至今連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都繼續在用。

曾任職美國務院和CIA特工13年之久,目前為國際間諜博物館歷史學者的史陶特(Mark Stout)說,「新手法並非就是最好的手法。有時高科技比一般手法有效,但有時卻很不合適」。以下五大基本功都是間諜必學:

● 隱形墨水。在這次對俄羅斯間諜嫌犯的指控中,聯邦調查局稱嫌犯在傳遞情報時使用隱形墨水掩人耳目。雖然聽起來有點像孩童把戲,但事實上隱形墨水的應用在情報界已有近90年歷史。這種由特殊的化學物質製成的墨水在紙面書寫後會消失,只有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才顯現。在美國政府的機密檔案中,就包括隱形墨水的配方。

● 短波無線電。據稱俄羅斯間諜採用的短波無線電,與業餘無線電相似,能像說話一樣很好地傳遞情報。這種方式在冷戰時期各國間諜都廣泛應用。

● 脈衝發射。這是一種叢發傳輸,將情報以非話語的形式發送,而且傳播速度更快,使監聽者難以鎖定發報者的位置。當情報接收方收到情報後,可調慢速度,這樣就可以正常收聽情報。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人就開始使用基本的脈衝發射技術。

● 數碼傳送。這種間諜手段源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通過常規電台播放一組看起來沒有任何意義的數字。在二戰時期,英國廣播公司曾向法國士兵進行數字廣播,暗示敵人來襲或者下令襲擊。2006年,卡洛斯.阿爾瓦雷斯和艾爾薩.阿爾瓦雷斯被控在美國為古巴搜集情報,據稱兩人就是通過數碼傳送接收指令。

● 解碼功。錯位密碼的應用可追溯到二戰時期,所指的是系統地打亂情報信息裡的字母順序。例如,「hello there」可能會寫成「eereltlhho」。這些密碼,以及破解密碼的技術手段,至今依然被政府列為機密。 



◆ 俄國間諜逮捕過程 謎團重重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華盛頓7日電】2010.07.08

美國經過10年跟監,逮捕10名俄國間諜。起訴書詳細列出他們的許多活動細節,但是也留下許多謎團。

這些涉案者有八個人是夫妻檔,奉派到美國偽裝成美國人長期潛伏,逐漸與美國決策人員和其他重要人物建立關係。

迄今公布的起訴文件,並沒有提到這些人是如何引起美國政府注意。由於這些嫌犯似乎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政府對這一點略而不提特別有意義,因為這表示美國不可能因意外發現一個間諜,而把他們一網打盡。

這次起訴只是多年電子監聽的結果嗎?還是俄國有某個高層人物向美國投誠,供出這些間諜的資料?還是俄國對外情報局裡面有美國的內奸?

美利堅大學國家安全法專家維拉德克(Stephen Vladeck)說,這是本案最神祕之處,政府是怎麼找到這些人的?

這些嫌犯的間諜作業進展到何種程度?法庭文件並未提到他們傳送機密,或是與可能知道美國機密情報的人有密切交往。

許多專家認為,這表示俄國這項間諜作業只是浪費時間和金錢,或是這些間諜太無能。

但是,我們怎麼知道他們的任務性質,以及他們奉令在何時交差?

這些嫌犯可能只是潛伏的特務,奉命在美國社會站穩腳步,花幾十年功夫在他們本行逐漸向上爬,然後才開始提供有用的情報。他們也可能只是一種防範措施,以在萬一美俄關係生變時伺機而動。

美國為什麼要逮捕他們?檢方宣稱他們決定收網,因為有個嫌犯準備離開美國,而他們不希望縱虎歸山。

但是,過去10年這些嫌犯大多去過別的國家。此外,如果他們大多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只逮捕一個人,其他人不見得會逃走。

如果這些間諜曝光,是因某個高層人物洩密,情況可就不同了。在這種情況下,俄國對外情報局可能知道有哪些人身分可能敗露,並警告他們注意。



◆ 俄營救特工 尋求與美換囚

自由時報 2010.07.08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十名臥底間諜在美國被逮捕,七日傳出俄羅斯希望與美國換囚,雙方正在洽談中,美方可能在司法上寬貸這批落網間諜,讓此案迅速做個了斷,以免傷及才剛改善的美俄關係。

可能採輕判並驅逐俄諜模式

一名參與此案的律師表示,俄羅斯打算用該國遭囚核武專家蘇特雅金交換這批SVR臥底間諜。蘇特雅金二○○四年因被控提供一家英國公司機密軍事資料,遭俄羅斯判處十五年徒刑,該家英國公司被視為是美國中情局的幌子。蘇特雅金的律師史塔維茨卡雅說:「他們想用蘇特雅金交換在美國因間諜案被逮的其中一人,這是一對一的交換,所以那些在美國被捕的,每一個人都將會用一個在俄羅斯的人交換。」

律師透露採一對一交換

這項消息傳出之際,蘇特雅金也被突然從俄羅斯北方阿爾漢格斯克市監獄移監到莫斯科高度戒備的列佛托沃監獄,並准許家人探監。蘇特雅金向家人透露他可能被換囚的計畫,還說看到一份可能換囚的名單,其中一個名字是斯柯里帕,有可能是指二○○六年為英國從事間諜工作被定罪的俄羅斯官員塞爾吉.斯柯里帕。

避免影響美俄關係回暖

另外紐約時報引述了解談判內容人士說法,目前提議的解決方案是,美方以較輕罪名或刑責讓這十人迅速認罪,然後將他們驅逐出境或同意他們返回俄羅斯。這種方式讓美國政府可以避免久拖的審判程序暴露情報手法等敏感資料,也能避免這起備受矚目的案子搞壞才剛回暖的美俄關係。

SVR發言人拒絕對換囚傳聞表示看法,也還沒有俄方官員證實此事;被告律師和美國聯邦檢方都不願評論此事,紐約時報說,這項談判也可能無疾而終。

目前這十人都被以共謀擔任外國政府非法情報員起訴、監禁,其中八人另被控共謀洗錢,若被定罪最高面臨二十五年刑期;但檢方尚未以提供俄羅斯機密情報罪名起訴他們。根據檢方說法,其中一名落網間諜、前巴魯克學院教授供出他與SVR的關係,另外兩人也承認是在美國臥底的俄羅斯公民。此外,另一名被告上週獲准交保,曼哈頓檢察官辦公室六日表示將提出抗告。

※ 相關報導:

* 冷戰換諜 間諜橋見證歷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712897.shtml

換諜不但可讓兩國相互保留顏面,既不尷尬,也不承認間諜活動,保護所涉間諜情報的安全。這種性質的換諜,在冷戰時期有如一場遊戲,有輸有贏,代價不菲。

* 美俄換諜/美女間諜認罪 驅逐出境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714939.shtml

美國調查數年、上周將俄羅斯間諜集團一舉成擒的轟動案,8日畫下休止符,十名男女被告在紐約法庭一一認罪,根據美俄事先協議,法官將他們定罪之後,下令十人遞解出境,交換四名在莫斯科被指為西方工作的俄國公民。這是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換諜。



◆ 14國參與!環太平洋軍演 史上最大規模

自由時報 2010.07.08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七日外電報導〕三十多艘海軍船艦與潛艦六日離開夏威夷的珍珠港,準備為兩年一次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的海上操演揭開序幕。此次環太平洋軍演共有十四國、兩萬多名軍事人員參加,規模之盛大,堪稱史上之最。

環太平洋軍演上月二十三日在夏威夷海域展開,但海上操演到本月七日才正式登場,這也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海上軍演。包括事前準備在內,環太平洋軍演總計歷時一個半月。美國派出造價四十五億美元的隆納雷根號航母領軍的二十五艘海軍艦艇、一艘海岸巡防隊巡邏艇組成的艦隊,其餘國家則派出陸地與戰鬥支援部隊,及近一百八十架噴射機、直升機、巡邏機、運輸與燃料補給機參與演習。

今年軍演與○八年演習相比,真槍實彈的槍砲與飛彈演習多五十%,日韓也派出柴油潛艦參演,顯見美國重視亞洲數量大增的柴電潛艦威脅。此次參與軍演包括美、加、澳、智利、哥倫比亞、法國、印尼、日本、南韓、馬來西亞、荷蘭、秘魯、新加坡、泰國,另有巴西、印度與紐西蘭三國派出觀察團。

演習最高潮是七月二十五日開始的戰術階段,屆時將針對聯串想定進行演練,最後在八月一日結束。

fsj 提到...

中巴共建鐵路 直通阿拉伯海

【聯合報╱特派記者賴錦宏/北京報導】2010.07.09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天證實,中共和巴基斯坦將共建直通阿拉伯海的鐵路。此舉將使大陸進口能源有了捷徑,中西部經濟的輻射能力,迅速到達中東和阿拉伯半島,但也可能將因此觸怒印度。

有消息指出,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裡訪問北京時,將與中國領導人就修建鐵路專案計畫簽署協定。在昨天中共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中共和巴基斯坦正在討論修建直通阿拉伯海的鐵路,這是出於何種戰略考量?巴基斯坦總統訪問北京期間是否將簽署相關協議?

秦剛回答,中巴是戰略合作夥伴,這種合作是互利共贏的,不針對任何第三方。秦剛表示,前天在兩國元首會談中,雙方就進一步發展中巴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廣泛深入地交換了意見,一致同意繼續深化兩國在經貿、農業、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據悉,中巴共建鐵路直達阿拉伯海,不僅將使中共的能源輸入不再需要繞經中南半島和麻六甲海峽,也將中西部的經濟輻射能力擴大,加快西部大開發的步伐。

中共總理溫家寶日前才在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中,喊出首年投資六千八百億元人民幣,打造「西部新十年計畫」,鐵路也是西部大開發的新增工程之一。

中巴共建直通阿拉伯海的這條鐵路,穿過喀喇昆侖山,穿過巴基斯坦控制克什米爾北部的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地區,一直通到阿拉伯海。計畫的第一步是修建一條七百公里長的鐵路,連接中國西部歷史文化名城喀什和巴基斯坦西北部邊境小鎮赫韋利揚(Havelian)。赫韋利揚也是全長一千二百公里的中巴喀喇昆侖公路的起點。這條鐵路將越過中巴交通要道紅旗拉普山口。

如果計畫落實,處在內陸地區的新疆將可以獲得一個通往阿拉伯海的出海口,為中國進口中東油氣資源提供一條戰略通道。報導指出,這將是中國將青藏鐵路延伸到中印邊境後,又一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計畫。此外,中國還計畫將鐵路延伸到尼泊爾和緬甸。

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國防與戰略問題上的緊密合作引起了印度的極大不安。印度媒體報導稱,中國已經在青藏高原上成功修建鐵路,現在又計劃通過這條鐵路連接巴基斯坦,然後通向阿拉伯海。印度國防國務部長帕拉姆.拉朱表示,印度將密切關注這條連結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鐵路,並將採取對抗措施。



◆ 美3艦攜462枚戰斧 震懾中國?

【世界日報╱要聞組綜合8日電】2010.07.09

如果中國人造衛星和情報員都發揮功能,在北京的解放軍海軍司令部上周應已收到大量緊張情報,顯示美國海軍三艘俄亥俄級 (Ohio)潛艦正在中國大陸周邊海域同時現身,共攜有462枚戰斧飛彈。

三艘美軍「俄亥俄」級核子潛艦上月28日突然同時在亞洲東部和南部中國周邊三個軍港現身。分析人士指出,原本只在大洋中「神出鬼沒」,極少拋頭露面的「俄亥俄」級核子動力飛彈潛艦的「集體亮相」,旨在向亞洲各國尤其中國展示美軍在太平洋的實力依然強大得 「不容忽視」。

華府「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美國已作出決定,要增強在太平洋地區的兵力,而無疑北京當局會察覺。」

她指出,美國戰斧飛彈運抵中國近海「是為配合一個比較全面的行動,以增強美國在此區域的軍力。此舉發出了訊號,即任何人都不應漠視美國充當區域平衡力量 (balancer)角色的決心,區內許多國家都希望美國發揮此一力量」。

「時代」雜誌(Time)指出,俄亥俄級潛艦是核子動力飛彈潛艦(SSGN),數十年來專門載運「三叉戟」式(Trident)核子飛彈,以瞄準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如今18艘該級潛艦中的四艘不再配備三叉戟飛彈,每艘潛艦轉而載運多達154枚的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能以傳統彈頭攻擊 1000哩內的任何目標,這種戰力引起觀察者的高度興趣。

另外14艘載運三叉戟飛彈的俄亥俄艦,將投入不太可能爆發的核子大戰,主要目標仍為俄羅斯;其餘四艦載運的戰斧飛彈,則一再用於美軍攻擊阿富汗、波士尼亞、伊拉克和蘇丹等國的目標中。

這就是配備戰斧飛彈、560呎長的「俄亥俄號」(USS Ohio)潛艦6月28日在菲律賓蘇比克灣浮出海面時,中國高層理應產生警覺的原因。當天另一艘潛艦「密西根號」(USS Michigan)駛抵南韓釜山軍港,同時還有第三艘同級潛艦「佛羅里達號」(USS Florida),在印度洋上的美、英聯合海軍基地狄耶戈加西亞(Diego Garcia)浮出海面。

報導說,解放軍突然發現,在毗鄰中國的海域一下多出462枚美國戰斧飛彈。對中國而言,美國潛艦並非唯一值得憂心的新問題,美國及其盟邦舉行的兩項大規模軍事演習,目前正在區內進行。其中在夏威夷外海舉行的「環太平洋」演習(Rim of the Pacific),有近40艘水面戰艦和潛艦參與。這項兩年一次的演習,出動了14個參演國家的大約2萬名兵力,演習課目包括飛彈試射在內,以擊沉三艘靶艦。

在這些演習中,中國解放軍都缺席。諸如澳洲、日本、印尼、南韓和越南等太平洋國家一向力促美國,對抗他們認為的中國在南海日益「具有侵略性的行動」。同時美國軍方也仍關切解放軍在台海附近部署的導彈,其數量已逾千枚,且仍不斷增加。

儘管五角大廈表示,上述三艘核子動力潛艦的同時露面「純屬巧合」,不是針對區內任何國家的行動。但「時代」雜誌指出,上述美軍核潛艦的部署是五角大廈將防衛中心從大西洋變成太平洋的重要標誌。

fsj 提到...

音樂之都維也納 間諜重鎮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2010.07.10

維也納不僅是古典音樂之都,也是間諜之都!美俄選擇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換諜,重新喚起世人維也納諜影幢幢的冷戰記憶。

百餘年來,奧地利始終是全球特務出沒的地點,稱它間諜中心並不為過。冷戰結束廿年後,美俄選在維也納交換間諜犯,除了奧國是位於歐洲心臟的中立國家外,維也納諜影交錯的歷史,似乎能讓特務與線民感到自在。

歷史學家畢爾指出,冷戰年代盛行的間諜活動今天仍存在於維也納,只是多數是商業、科技間諜。畢爾估計,約莫有兩、三千人。維也納於十九世紀末成為間諜重鎮。奧匈帝國的結合,一次大戰後中歐的政治動亂,讓特勤單位紛紛到此設點。

※ 相關報導:

* 美俄間諜10換4 維也納交接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716266.shtml

美國與俄國九日在維也納完成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間諜交換,為期十二天的諜報鬥爭畫下句點,讓世人了解,冷戰也許並未真正結束。

* 換回來的間諜 日子難過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716954.shtml

家庭戲劇於9日在幕後展開,美國日常生活的虛幻被當代俄羅斯的現實所代替。初步跡象顯示,俄羅斯間諜並未受到英雄般的歡迎。



◆ 明虧實賺 「美國一個抵俄兩個半」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2010.07.10

美俄換諜,誰是贏家?表面上,俄國以十換四是大贏家,不過,數字不代表一切。俄羅斯一家電台主持人說:「這意謂美國要的特務一個值俄國的兩個半。」

從數字看,美國是輸家,實則美國才是真正的贏家。美國從俄國手中換回的四名間諜,有三人是經驗豐富的前俄國軍事或情報官員,他們全是背負危及俄國國家安全罪名的重罪犯。

美國換回的間諜犯均是幹下大事的要犯,反觀在美落網的間諜,則全部是業餘者,而且似乎遺忘了真正的任務,竊取的情報了無價值。



◆ 國際瞭望-俄為何不就間諜案與美翻臉?

【本報訊】2010-07-10 中國時報

美國宣布抓獲十名俄羅斯「間諜」,俄國的反應非常溫和,沒有大抓美國間諜,最後雙方悄悄達成協議,彼此交換釋放。俄國為什麼這樣低調?原因在於它把地緣戰略看得很重要,在得利的情況下與美國維持友好關係是更有利的。

當年美國策動喬治亞「顏色革命」,美國勢力伸入,等於在俄羅斯背後插了一刀,但南奧塞提自治州事件引發俄國直接攻擊喬治亞,南奧塞提亞與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獨立已成定局,喬治亞政府只好低頭。而美國竟不挑戰俄國,國務卿希拉蕊此番走訪高加索地區,雖說不承認俄國勢力範圍,但這只是句空話,喬治亞政府即使失望也無可奈何。

當年美國鼓動的另一場顏色革命是在烏克蘭,這對俄羅斯打擊很大,因為烏克蘭等於是俄國攔住西方勢力的最後一道防線。然而今年的選舉,代表親俄舊勢力的政權又復活,美政府卻承認了現實,不再對俄挑戰。

吉爾吉斯政變,臨時政府顯然是親俄的,南部發生動亂,臨時政府要求莫斯科平亂,但俄國只是靜觀美國的動向,結果華府坐視,這又使俄國扳回一局。因為俄國極不喜歡遭罷黜的前總統巴基耶夫,這人太投機向美國示好,必須鏟除。最近俄國對白俄羅斯大施天然氣壓力,原因無他,白俄收容流亡的巴基耶夫。

俄國在這許多地緣戰略上得利,而美國不與挑戰,還不滿足嗎?要為區區十名無足輕重的「間諜」翻臉嗎?



◆ 白人警察槍殺黑人輕判? 加州暴動

自由時報 2010.07.10

〔編譯張沛元/綜合九日外電報導〕引爆美國加州近二十年來黑白種族兩極對立最嚴重的案件八日宣判,一名槍殺黑人致死的前捷運白人警察,八日獲陪審團判決「過失殺人」罪,而非較重的謀殺罪,不滿判決結果的抗議人士稍後在案發地點奧克蘭滋事,最後有八十多人被捕。

這是加州自一九九二年四名洛杉磯警察痛毆一名黑人男子但獲判無罪以來,黑白種族激化最嚴重的案件。本案發生於去年元旦,二十八歲的白人警察梅斯利為制伏二十二歲黑人男子葛蘭特,竟從其背後開槍射殺。梅斯利在作證時說,當時他發現對方猛掏口袋,擔心葛蘭特持武,因此打算以電擊棒將之制伏,不料卻掏出手槍。案發經過影帶顯示,梅斯利開槍後馬上把槍放回槍套,並且雙手抱頭,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

大約五百到一千人八日走上奧克蘭街頭遊行抗議,他們在獲悉判決結果後,開始出現零星暴動。騷亂在入夜後逐漸平息,總共有八十三人被捕,還有十餘商家在動亂中受損,包括一家鞋店與珠寶店遭暴民趁機搜括打劫,另有一家銀行被打破門窗縱火。

不過,八日騷亂的嚴重程度,顯然不及一年多前葛蘭特遭槍殺後所引發的動亂。種族關係緊張與媒體過度報導,使得本案移往洛杉磯審理。

陪審團認為梅斯利無意殺害葛蘭特,因此以「過失殺人」罪名定罪,可判處兩到四年有期徒刑。梅斯利還被追加起訴用槍不當,可能最多再添十年刑期。法庭訂八月六日宣判。

梅斯利在聆聽判決時面無表情,死者葛蘭特的母親汪達則是不斷重複兒子是遭到謀殺。本案陪審團中並無黑人。

※ 相關報導:

* 警殺黑人輕判 奧克蘭暴動殃及華埠
http://udn.com/NEWS/WORLD/WOR6/5716511.shtml

fsj 提到...

美軍必要時 摧毀中國北斗衛星

中央社 2010.07.13

中國國防報引述未具名美軍內部人士透露,美軍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在「必要」時將摧毀中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2020年左右建成,將可覆蓋全球。屆時世界上將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包括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盟的伽利略。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表示,北斗能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

中國的北斗系統採取「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建成由3顆衛星組成的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第二步,於2012年前形成對中國大陸及周邊地區的覆蓋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2000年至2003年,中國已成功將3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送入太空,建立起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意味第一步已完成。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進入星座組網階段。到2020年,北斗系統共將發射30多顆衛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譚述森透露,今年將發射5顆導航衛星。

與美國GPS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北斗在未來的設計應用上主要有三大難點:

第一,如果要保持衛星導航的高精度,衛星必須配有高穩定性、高精度的原子鐘,但這方面中國和美國還有差距。

第二,美國能夠在全球布控衛星監控網路,而中國只能在本國區域內布網,這對於衛星上太空後的測控和維護是一大難題。

第三,GPS問世近30年,積累了大量的空間實驗數據,其中最重要的太陽光壓變化對衛星產生影響的數據,已經建立數據模型,精度很高。而北斗系統還處於起步階段,需要在摸索中前進。

北斗起步比GPS晚了20年,一共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除了有全球衛星導航定位功能,還比GPS多了短信通信功能。

具有簡短通信功能的北斗,將可進行「群呼」,運用在軍事上,意味著不但可供部隊定位導航外,還可供高層指揮部掌握部隊位置,傳達相關命令,進行指揮管制,對部隊執行任務有相當大助益。

GPS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供他國用的是民用GPS,精度高的軍用GPS只供美國自己用。目前美軍不僅步兵、艦船和車輛定位用GPS,包括無人機、機器人等各類武器也都使用到GPS。

報導說,美國軍用GPS的精度一般約為1米,第二代GPS投入使用後,甚至可以達到0.3米、0.2米。然而美國為其他國家,包括北約盟友提供的GPS,精確度都限制在10米以外。

報導披露,伊拉克戰爭期間,中遠公司一艘遠洋貨輪通過麻六甲海峽駛入印度洋後,因不停船接受美國檢驗,船用GPS因而失效。中國如果沒有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未來一旦發生戰事,很可能出現災難性悲劇。

此外,報導引述美國「太空新聞」表示,北斗系統擾亂了美國的計劃,因為中國航太部門正試圖借鑒歐洲的伽利略系統,透過發射與美國導航衛星相似的M編碼頻率信號,壓制美國衛星導航系統的軍事優勢。

「太空新聞」認為,美國最好的因應方法就是直接發展GPS-4,即第四代GPS系統。而美軍人士透露,美國訂定有詳細作戰計劃,在「必要」時摧毀北斗系統。

※ 相關報導:

* 以色列公佈襲船報告 承認情報決策疏失
http://video.udn.com/video/Item/ItemPage.do?sno=334-233-2F3d4-233d303-2F3d304-233-2B33-21-21-3D-3D



◆ 英無人攻擊機 明年試飛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0.07.13

英國國防部12日展示下一代無人戰機,不但可以進行跨洲遠距準確攻擊,更配備「自主」人工智慧和匿蹤技術。

新的無人戰機取名Taranis,是塞爾蒂克神話中的雷神,外型前衛,預定明年初試飛。軍火公司BAE系統三年半前開始研發雷神,費用超過1億4300萬英鎊 (約台幣69億)。其他參與研發的廠商包括勞斯萊斯、奇異航太、QinetiQ。

雷神可搭載炸彈和飛彈,匿蹤技術讓地面雷達無法偵測,即使碰到敵方戰鬥機或無人飛機,也有武器可以自衛。英國國防部正進行評估,確定雷神搭載哪些武器。配備人工智慧的雷神可以自己思考,但英國國防部強調,任何武器級的無人飛機將由控制人員透過衛星操縱。《詹氏防衛周刊》總編輯費斯德表示,即使可攻擊地面的無人飛機技術愈來愈進步,飛行員還是無法完全取代,例如發生劫機時,仍需要飛行員開戰機升空,透過窗戶觀察被劫飛機內部動態。

美國已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區使用無人飛機Predator從事反恐任務,主要進行偵蒐,機上攜帶少量武器可進行攻擊。

雷神體型接近英國鷹式 (Hawk)噴射教練機,將是全球最大的無人飛機。鷹式教練機長11.35m公尺、高3.98公尺、翼展9.94公尺。



◆ 世足決戰夜 烏干達連環爆74死

自由時報 2010.07.13

〔編譯魏國金/綜合烏干達坎帕拉十二日外電報導〕就在全球球迷台灣時間十二日凌晨守在電視機前面,觀賞世界盃足球賽冠軍爭霸戰的同時,中非國家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兩家餐廳發生連環自殺炸彈攻擊,造成至少七十四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美國人道救援工作者,另有六十餘人受傷。與恐怖組織「開打」有關的索馬利亞伊斯蘭好戰組織「青年黨」(al Shabaab)已坦承犯案,並揚言若烏國不撤退派駐索國的維和部隊,將持續發動類似攻擊。

索馬利亞好戰組織青年黨坦承犯案

烏干達政府發言人歐波洛指出,「青年黨」領袖兩天前便呼籲激進份子在烏干達與蒲隆地發動攻擊,因為該兩國均出兵參與非洲聯盟派駐索馬利亞的維和行動。分析家指出,「青年黨」此舉可能意味支持索國政府的其他東非國家也面臨類似攻擊。美國總統歐巴馬譴責這起攻擊是「卑劣的懦夫行徑」,並表示美國將協助烏干達緝兇。國際足球總會主席布萊特則就恐怖組織對觀賞世足總決賽的觀眾發動恐怖攻擊,表示強烈譴責。

報復烏國支援聯國維和部隊

歐波洛說,十一日夜晚十點五十五分左右,擠滿足球迷的「衣索比亞村」餐廳爆發第一起爆炸,逾十五死。二十分鐘後,一處橄欖球俱樂部發生兩次爆炸,當時眾人坐在戶外觀賞大型電視螢幕轉播西荷冠軍戰,近六十人被炸死。警方從該處發現的一顆索馬利亞人的頭顱與斷腿,推測該攻擊是自殺炸彈客所為。警方指出,在爆炸現場椅子間充斥著血漬與屍塊,令人慘不忍睹。目擊者說球賽最後三分鐘發生爆炸。在第一起爆炸中,數名來自美國賓州教會團體成員受波及,十八歲史萊奇說︰「我記得眼前突然一片黑,然後聽到尖叫、逃竄」他的右腿受傷,臉上也遭灼傷。

索國恐怖份子跨國犯案

承認犯案的索馬利亞「青年黨」與「開打」組織過從甚密而知名,該組織領導者據信都是歷練過伊阿戰場的老手,本案是青年黨組織在索國境外發動的首起攻擊行動。美國國務院已將「青年黨」列為恐怖組織,除國際刑警組織外,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也將派員前往烏國調查。

索國激進組織執法亂象 禁電影看足賽

索馬利亞因長期處於無政府狀態,以致許多伊斯蘭激進組織肆意執法,「青年黨」目前在索國推行基本教義派伊斯蘭法典,不僅限制女性穿戴胸罩,也嚴禁電影、使用手機音樂答鈴及踢足球和看足賽。據報導,「青年黨」只要發現婦女胸部特別堅挺,便會要求證明豐胸是真貨、還是戴胸罩的「詐欺」行為,而對待「詐欺」的手段,則是逼迫婦女當街脫胸罩鞭打,理由是「任何人工方式都是違反自然的詐欺行為!」

fsj 提到...

澳洲雷射系統可追蹤太空垃圾

法新社/張曉雯 2010/07/21

一家澳洲公司今天說,已研發一種雷射追蹤系統,可防止大量太空碎片與地球軌道上的太空船和衛星相撞。

「電光學系統」(Electric Optic Systems)說,自地面發射出的雷射,可定位並追蹤小至10公分寬的太空碎片,以保護太空人與衛星的安全。

電光學系統執行長史密斯(Craig Smith)告訴法新社:「我們可以追蹤太空碎片到非常高的精準度,因此可以預測它們會不會與其他物體相撞。」

史密斯說,這項科技比現有的雷達系統更要先進,它可以偵測到廢棄火箭與衛星留下來的微小物體,這些微小物體依舊會損壞硬體設備,因為它們是以超高速飛行。

他說,地球軌道上估計有20萬個小於1公分的物體,還有50萬個1公分以上的物體在漂浮。(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 美艦載雷射炮 擊落4靶機

【世界日報╱要聞組綜合20日電】2010.07.21

美國海軍日前在加州海岸靶場秘密進行「星際大戰」式雷射武器測試,用雷射光束炮擊落四架無人駕駛飛機。這是艦載大功率固態雷射器首次用於擊落飛機,預料該武器系統最快於2016年服役。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Mail Online)20日報導,六套商用防空雷射束裝置安裝在一艘軍艦上,合成一束威力強大的「高能雷射束」,穿越逾兩英里,擊中正在太平洋上空以時速300 英里飛行的無人機,並以32千瓦的能量在數秒內就將無人機燒燬。雷射束穿梭時,肉眼看不見,只有擊中目標,才會看到爆炸或火光。

這種雷射武器技術由美國海軍和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 Missile Systems)共同開發,未來將部署在戰艦上,雷射發射設備安裝在有雷達偵測子系統的防禦武器系統中,成為短程防禦的一部分。除可用於打擊無人機外,還可用於打擊小型艦隻、迫擊炮彈和火箭彈。

報導說,這項在5月間進行的秘密武器試射的詳情,是在20日英國法恩堡(Farnborough)國際航空展上被披露。試射地區距離洛杉磯尚不到100英里。

雷神公司定向能量武器部門總裁布恩(Mike Booen)表示,這比「星球大戰」更真實。

他說:「這是首次在水上成功擊落目標,我們正邁向製造出首批和實際武器系統整合的戰場用雷射炮。」雷神公司以敏感為由,沒有透露無人靶機的飛行高度,但表示,美國海軍要求試驗盡可能接近實戰。

英國著名軍事期刊「詹氏防衛周刊」編輯彼得.菲爾斯特德說,這一武器系統標誌著固態激光軍事化應用的開始。



◆ 衝著北韓 美韓25日起東海軍演

【尹德瀚/綜合廿日外電報導】2010-07-21 中國時報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廿日在首爾與南韓國防部長金泰榮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兩國廿五日起在朝鮮半島東部的日本海(或稱東海)舉行一系列的聯合軍事演習,藉此向北韓「傳達清楚訊息」,警告平壤當局停止其侵略行為。

由美國主導的駐南韓聯合國指揮部代為發布的聲明說,第一波演習代號「無畏精神」(Invincible Spirit),定於廿五日至廿八日舉行,將有十八艘軍艦參與(美國十艘、南韓八艘),包括排水量九萬七千噸的美軍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以及屬於同一打擊群的三艘驅逐艦。「喬治華盛頓號」定於廿一日至廿五日訪問南韓釜山港,隨後加入聯合軍演。

美韓為這次軍演共動員八千餘名陸海空軍官兵,還將出動二百多架固定翼戰機,美軍最先進的F─22「猛禽」匿蹤戰機也將首度出現在南韓領空。

聯合軍演的重點包括反潛作戰,以及阻絕貨輪載運違反聯合國禁令的核原料與武器進出北韓。演練反潛與之前南韓海軍「天安艦」沉沒事件有關,據美國與南韓的調查,天安艦係遭北韓小型潛艇以魚雷攻擊而沉沒。

聯合軍演原定在黃海(朝鮮半島與中國山東半島之間水域,或稱西海)舉行,消息傳出後遭中國激烈抗議。南韓國防部本月稍早表示,顧及中國的抗議,將演習地點從黃海改到日本海。但蓋茨與金泰榮說,未來幾波演習會在這兩個海域舉行。

北韓則譴責美韓此番聯合軍演是「極其危險的武力威嚇行動」。北韓政府機關報《民主朝鮮日報》說,演習「旨在進一步繃緊已僵持不下的兩韓關係,從而點燃對付朝鮮人民共和國(北韓)的核子戰爭」。

蓋茨廿日對駐南韓美軍官兵講話時表示,這波演習將是「針對北韓的嚇阻訊號」。他廿一日將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一起視察板門店停戰區,並宣布未來幾波演習更詳盡的內容。

美韓聯合軍演即將登場之際,中國解放軍上周末再次於黃海舉行「海上應急保障軍演」。中國國營電視台廿日並播出軍演影像,頗有展示軍力的用意,畫面包括潛艦從水面下發射長程飛彈,但並未說明拍攝時間與地點。

據中國官方「新華社」與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廿日指出,中國解放軍上周末在黃海的軍演代號「交戰─二○一○」,是解放軍繼七月初在東海舉行海空實兵實彈演習後,又一軍事演練。

有分析認為,中國這次軍演是針對美韓聯合軍演的反應措施之一。



◆ 兩岸和緩… 對台軍備還在增加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綜合報導】2010.07.21

中美兩國近來為了美軍是否在黃海進行軍事演習,相互叫陣。然而根據最新一期「漢和情報評論」報導,中國在福建莆田地區新建一座正對北台灣的訊號情報截收站。同時,共軍在福建新建一座機場和增設防空飛彈陣地。種種跡象顯示,台海周邊的軍事情勢,並沒有因為兩岸和緩而停止。

漢和情報評論指出,在福建莆田某處低矮山頭上修建了巨大的信號監聽設施,一個巨大的圓狀信號監聽整流罩,連同至少三個較小的監聽天線整流罩,構成解放軍對台信號監聽的設施。

報導分析,上述裝置可以截收台灣地區大部分的高頻通訊內容,只要被鎖定,即使是手機信號,也可能遭監聽。整個監聽基地,建設了多座大型房舍,包括分析中心、記錄中心、大型停車場、地下通道,顯示即使是戰時,這裡也將能實施信號情報的快速監聽。

除了信號監聽站,報導也披露,最新公開的衛星照片顯示,大陸軍方目前正在福建北部修建一座新的軍用機場,新機場距離台灣北部,直線距離大約四百公里。

報導指出,機場跑道兩端,修建了和福建境內其他軍用機場相同的偽裝機堡。由於機場建設尚未完成,是不是修建了地下機堡,目前無從得知,進駐的機種目前也不明朗。

報導分析,在台海情勢緩和後,解放軍空軍反而全面強化福建境內的軍用機場,研判其主要目的,可能是藉著修建更多前線機場,以便加大第三代戰鬥機的滯空時間,在戰機油料耗盡或受傷的情況下,可以很快實施迫降或者轉場。

再者,在福建北端修建強化型機場,也不排除解放軍可能從這些前沿機場起飛,利用較大的作戰半徑,對台灣東岸實施空中攻擊的可能性。

該刊另篇報導指出,福建漳州新增部署了地對空飛彈,從外型研判,它應該是中國自力發展的「紅旗九型」。依照其一百二十五公里射程推算,台灣軍機只要越過海峽中線,就會在該陣地的射程範圍內。顯然是負責封鎖台海中部地區。

fsj 提到...

美韓軍演 航母駛向東海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07.25

儘管北韓揚言將以「強大核子嚇阻武力」對海上軍演發起「聖戰」,代號「不屈的意志」的美韓軍事演習今天如期展開,美國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和數艘軍艦於上午7時(台灣時間8時)由釜山港出發,駛向東海。

這次軍演將持續到周三,是一連串演習中的第一場。這次演習有8000美、韓官兵、20艘軍艦、200餘軍機參加,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和南韓國防部長金泰榮本周稍早發表聯合聲明指出,軍演是為了向北韓「傳達明確訊息」:北韓方面必須停止挑釁行為。

北韓國防委員會昨天則威脅,如果美國和南韓海軍進行軍演,北韓將對美韓發起「聖戰」。美國則回應,要求北韓避免濫用「挑釁言詞」。國務院發言人克勞里表示:「我們沒有興趣與北韓打口水戰。希望北韓少些挑釁言詞,多些建設性行動。」

據南韓聯合新聞社報導,美國F-22戰鬥機將首次參加聯合軍演,這種新型戰機可在起飛後30分鐘內攻擊北韓寧邊核子設施,並可在一小時內在北韓全境執行任務。

英國廣播公司 (BBC)記者在首爾報導,美、韓展示軍力,目的在震撼平壤的政、軍高層。但觀察家質疑,如此作為只會更加刺激北韓強硬派。南韓軍方密切監視北韓方面的動靜,但演習前並未發現異狀。

※ 相關報導︰

* 中共斬獲 畫紅線擋美軍
http://www.udn.com/2010/7/25/NEWS/WORLD/WOR1/5744815.shtml

這項原本應該是針對北韓的演習,卻引爆中國和美國激烈的外交爭議,最後美軍宣布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不參與第二階段演習。嫻熟國際政治實務的台大教授楊永明認為,在這一段衝突、交涉後,未來除非發生戰爭,否則解放軍已經成功地在黃海畫下「美軍航母禁入」的紅線。



◆ 制衡中共 美積極拉攏東協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2010.07.25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表示,歐巴馬總統將邀請東南亞國家領袖今年秋天蒞臨華府出席峰會。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正採取各種行動加強與東協各國的關係,強化在亞洲的影響,以制衡中國的崛起。

「美國之音」報導,在美中近來在對台軍售、黃海軍事演習以及人權問題上分歧加深的形勢下,美國在廿二日宣布與印尼特種部隊恢復中斷了十二年的軍事關係的同時,赴越南河內參加東協區域安全論壇的國務卿希拉蕊也同越南官員討論了加強雙邊軍事合作的事宜。此外,美國今年也不斷加強同馬來西亞、寮國等國家的關係,甚至改變了處理緬甸問題的手法。

法新社報導,歐巴馬政府寄望給予東南亞區域更多的關注。前總統小布希執政時,由於聚焦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屢屢忽視東南亞各國。希拉蕊說:「強化區域和全球組織是我們的策略重點之一。」

東協各國外長本周在河內的會談中,已同意邀請美國和俄羅斯加入東亞峰會。外交界人士表示,邀請美國、俄羅斯加入,有助於「制衡」區域超級強權中國的勢力。

「華盛頓郵報」指出,中國近來在外交政策上的態度,也促使美國與傳統盟國南韓和日本的關係得以加深。

華郵分析,中國在「天安艦」事件上拒絕譴責北韓以及嚴厲反對美韓為向北韓顯示力量在黃海軍演,促使美韓關係回暖並加強了戰略聯繫。

北京外交學院教授蘇浩表示,美國政府的一系列舉動都是針對中國近年來的崛起。

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資深亞洲問題研究員卜大年廿一日在「外交政策」網站撰文指出,即使中國正日趨強大,但比起美國和其盟友在亞洲的影響力來說,中國還是略遜一籌,但美國及其亞洲盟國都不希望中國在亞洲稱霸。

※ 相關報導︰

* 美國插手南海 中國火大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746084.shtml

針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上周在東協區域論壇上提議以國際法解決南海領土紛爭一事,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警告美國,不要把南海問題國際化,他認為希拉蕊看似公允的談話,其實是在「攻擊」中國。



◆ 中國海權擴張 觸碰西方敏感神經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25日電】2010.07.26

中美海權爭霸挑戰似乎越來越激烈,西方戰略學者多認為中國正在逐漸恢復海權,也挑動歐美的國防神經;也有專家建議,當務之急是建立中美間的軍事溝通制度,避免一戰。

北京官方的「環球時報」報導,五年前美國國會調查結論稱「中國海軍正全面進行世界上最具野心的擴張」,如今美國從國會到白宮,都對中國海軍力量的增強發出警告,近來更有美國學者得出「中美海上必有一戰」說法,而且是美國第七艦隊的「喬治華盛頓號」核子航母遭中方海軍擊沉,終結美國海上霸主地位。

報導稱,中國國防事務專家金燦榮說,這種說辭變化表明,中國海軍確實取得公認的成績,但在海上,中國是一個新玩家,相比在海上縱橫100多年的美國,中國對海權的關注還僅在「胎兒期」。

一位瑞典專家則說,美軍至今日仍奉行「把敵人消滅在海洋,而不是把他們帶到我們的國土」的原則,因此不難理解,當中國變強大時,中國海軍很容易觸碰到「西方人的敏感神經」。

美方學者另有說法指,為確保能源安全,未來中國軍力向海外延伸,但美國海軍習慣在全球自由航行,而且「南中國海是最值得關注的地區」,其在21世紀的重要性有如波斯灣在20世紀的重要性。在21世紀某段時間內, 「美國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和中國展開『微妙冷戰』,但要以中國為假想敵進行戰爭推演。」

日本也非常關注中美或發生海上衝突。日本自民黨政策調查委員會一位「鷹派」副會長表示,美中未來在海上「可能擦槍走火」,但那是雙方試探性的較量,如果真的發生一戰,美國一定不是單方與中國作戰,一定會把日本捲進來。他還認為,美中未來海戰的爆發點很可能在台海或朝鮮半島周邊,因為這樣美國可以喚起更多國際關注。

但「海軍分析中心」中國研究項目主任馮德威表示,美中任何一方,誰都不該輕易提出「災難性」的假設。他表示應該問的是兩國要如何建立信任,同時管理分歧,而不該問衝突是否不可避免」。他也警告說,中美兩國海軍的行動範圍在「不斷靠近對方」,如不能建立良好溝通機制,就會「引起像過去那些不必要的風險和不願看到的事故」。



◆ 發展核武? 伊朗核融合研究啟動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4日電】2010.07.25

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薩利希24日宣布啟動耗資760萬美元的核融合研究,計畫興建一座實驗用核子融合反應爐;如果計畫成功,這將是全球第一座這類的設施。美國、以色列和一些國家懷疑伊朗發展核計畫真正目的在發展核武,伊朗則堅決否認。

核融合產生的核能向來被視為廉價、安全、清潔的未來能源,但核融合材料也可用於製造威力比原子彈更強大的氫彈。

法新社報導,薩利希在24日稍早表示,已聘請約50位科學家從事這項伊朗早在近30年前即開始的工作,他說,這項工作在初期並非「很認真」。

伊朗學生通訊社(ISNA)引述他的話說:「如今融合研究工作已被認真的展開。」

伊朗、巴西和土耳其25日將在伊斯坦堡討論提供伊朗核子燃料問題。這是伊朗遭到新的國際制裁以來,首次召開類似這種會議。

此外,官方伊朗通訊社(IRNA)報導,總統阿曼迪內加23日說,為反擊西方強權屢屢對德黑蘭的核能計畫施加壓力,伊朗預計在2019年前將人送上太空。

※ 相關報導︰

* 美對伊朗動武 「可能性大增」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746918.shtml



◆ 北約23日在阿富汗誤殺數十平民

【聯合報╱記者陳世欽/即時報導】2010.07.26

阿富汗政府發言人26日表示,以北約為首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23日在阿富汗南部赫爾曼德省的桑金地區與阿國神學士游擊隊鏖戰時,以火箭誤殺至少45名為逃避雙方火網而擠進一棟泥屋的平民,死者中並包括許多婦孺。

fsj 提到...

9萬筆駐阿美軍機密 網站公開

自由時報 2010.07.27

〔編譯陳成良/綜合二十六日外電報導〕專門揭露政府、企業腐敗行為的「維基解密」(Wikileaks)網站,二十五日公布「阿富汗戰爭日記」,內容是約九萬一千份有關美軍在阿富汗戰場的秘密作戰紀錄,大爆阿富汗無辜平民遭屠殺、駐阿美軍對「神學士」武裝組織據點的秘密行動等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

美國媒體形容,這是美國史上最大的軍事情報洩密事件之一,似乎認為阿富汗戰爭沒有希望,可能導致國際社會重新評估美軍阿富汗戰略。

白宮譴責危害國家安全

美國、巴基斯坦及英國都強力譴責,白宮怒斥,文件洩露會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瓊斯說:「美國政府強烈譴責在網路上公布機密文件的組織或個人。這些信息可能危害國家安全,讓美方及盟友人員遭遇危險。」

公布相關文件前,維基解密已將它們分別提供給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和德國「明鏡」週刊,三家媒體二十五日同時在網站上刊登出詳盡報導。

降低傷害 網站保留部分資料

維基解密的創辦人阿山吉二十六日表示,公布這批文件,彷彿打開了前東德秘密警察的機密檔案,其中顯示美軍可能觸犯「數以千計」的戰爭罪行。維基解密表示,由於消息來源要求減少傷害,有一萬五千份文件並未公布。

據報導,這批文件包括一百多起北約部隊在當地濫殺無辜平民的事件、北約隱瞞有關神學士武裝份子已獲取地對空導彈的事實,以及巴基斯坦被指是「雙頭蛇」,每年拿取美國十億美元反恐資助的同時,又暗中和神學士勾結。

美懷疑巴基斯坦暗助神學士

衛報指出,這些文件顯示至少有一百九十五名無辜平民枉死;紐約時報則說,這批檔案「提供了馬賽克般的細節,說明為何美國在這場戰爭已投入近三千億美元,神學士現在卻比自二○○一年以來的任何時間都來得強大。」據泰晤士報刊出的報導,巴基斯坦特務與神學士代表定期進行秘密戰略會議,安排阿富汗武裝團體互通聲息,對抗美軍,甚至密謀暗殺阿富汗領袖。其中一份文件顯示,巴基斯坦情報組織前首長古爾將軍去年一月曾會見一群阿富汗武裝份子,會中對美國中情局無人機擊斃開打組織在巴國一名領袖,表示難過。

巴國雙頭蛇?大使出面駁斥

巴基斯坦駐美大使哈卡尼出面反駁,指洩密文件含「未經處理」的戰場報告,並未反映目前戰場上的實際狀況。



◆ 維基解密爆料 美追查洩密者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07.27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美國正在追查阿富汗戰爭文件的泄密者,並表示涉案人士可能是在軍方擁有較高機密等級的內部人士。

揭密網站「維基解密」 (WiKiLeaks)昨天公布9萬2000筆阿富汗戰爭機密文件,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文件內容顯示,洩密者擁有機密等級,才能接近阿富汗戰爭的敏感資料,不排除泄密者是內部人士的可能。國防部發言人並警告,在查出洩出者之前,可能會有更多秘密文件曝光。

目前媒體懷疑的洩密者是美國陸軍情報分析員曼寧(Bradley Manning),他因為洩露駐伊拉克美軍直升機攻擊行動造成平民喪生的影片給WiKiLeaks,目前關在科威特的軍事監獄候審。五角大廈上個月表示,正在調查曼寧涉嫌提供機密影片和26萬筆機密外交電文給WiKiLeaks的指控。

但五角大廈發言人表示,當務之急是評估WiKiLeaks所公布的文件對駐阿美軍和盟軍會構成什麼危險。光是評估這些文件就需要數天到數周時間,但對於媒體刊登的文件內容,五角大廈則不願置評。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負責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 (ISAF) 的德國將領拉姆斯今天也呼籲提高警覺。

WiKiLeaks創辦人亞桑傑則表示,9萬多筆美軍機密文件的公布只是開端,還有1.5萬筆有關阿富汗的檔案準備在網上公布。

至於美、英當局指控該網站公布機密文件可能危及美軍安全,亞桑傑回應,這些文件顯示,阿富汗戰爭中可能犯下「數以千計」的戰爭罪行,公布文件是否正確自有公斷、是否觸法則必須由法院決定。

目前這起洩密事件已引起美、阿、巴基斯坦之間的緊張,美國國會質疑巴基斯坦是否暗助阿富汗武裝組織神學士,歐巴馬總統面臨政治惡夢,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官員也相互指責。

分析師則指出,將近10萬筆國防部機密文件曝光,顯示數位時代所面臨的安全挑戰,十億位元組的資料彈指之間即可上網。而且報紙無法刊登9萬多筆文件,WiKiLeaks卻只要幾秒鐘即辦到,相關單位必須重新思維保密措施。



◆ 維基解密 背後的秘密

中廣 2010/07/27

維基解密揭露了阿富汗戰爭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美軍在阿富汗諸多違反人權的作為,讓大家看到隱藏在美國反恐旗幟下戰爭的真相,動搖美國國本的維基解密,究竟是何方神聖,它的背後又隱藏了什麼秘密。(夏明珠報導)

維基解密從表面上看,是一個很普通的網站,網頁上,都是純文字的標示和鏈結,不過它背後的作業機制,大有學問,星期天,它進行了網站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揭密行動,公佈幾萬份與美軍在阿富汗軍事行動有關的文件。

維基解密經常當機,有一部份是因為網站流量太大,也有的時候是缺乏資金,而運作不下去。

維基解密靠捐款營運,外界可以透過網路或是郵寄,提供秘密資料給它,然後由一群編輯的志工,過濾篩選出它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在網站上揭露。

這和大家更熟悉的維基百科不同,維基百科上,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候上網編寫或是修改資料。

維基解密爆料者身分都是保密的,由於它所揭露的資訊,都是政府或是跨國企業不想讓外界知道的,使它很容易成駭客攻擊的對象,網站在防火技術上,勢必要下更多功夫。

維基解密在全球許多地方,都設置伺服器,假使一個地方出狀況,系統就自動轉到另一個地方的伺服器,機密資料則通過瑞典、冰島以及比利時等資訊保護法律比較周密的國家的路徑進出,資料存取紀錄,不會留存在伺服器裡,政府無法追查資訊來源,這是它自我保護以及保護爆料者的方法,也是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投注畢生精力所發展出來的。維基解密在2006年底成立,它已經成為許多政府的眼中釘。



◆ 維基解密:爆料惹爭議就是成功

法新社/蔡佳敏 2010/07/26

(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 「維基解密」(Wikileaks)創辦人亞桑傑(Julian Assange)表示,他公布美軍在阿富汗戰爭的數萬份文件所引發的不滿反應,顯示該告發網站的示警任務做很成功。

39歲的亞桑傑是澳洲人,過去當過駭客和程式設計師。他向「衛報」(Guardian)表示:「新聞工作若做得好,本身就帶有爭議。」

維基解密自我定位為「第一個人民情報局」,2006年12月創台,邀請全球有意爆料的人提供匿名消息。

亞桑傑表示,保持該網站運作的伺服器,位在瑞典和比利時等「法律會協助保護他們資訊的國家」。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表示,維基解密有約半打的全職志工,且可號招800至1000名在解碼、程式設計和寫新聞稿等領域有專長的人。

美國政府不斷批評維基解密,稱該網站暴露的事情威脅國家安全、危及性命,也呈現帶有偏見的影像。

白宮已就阿富汗文件曝光展開抨擊。美國官員表示,這個網站「並非一個客觀的新聞出口,而是一個反對美國阿富汗政策的機構」。

然而,亞桑傑表示,他認為刊出內容符合公眾利益,也告訴紐時,維基解密未直接爆料,而是把所有可能處於危險的人員名字編輯過後,才公開這些內容。

他在倫敦告訴紐時:「這不僅透露戰爭的嚴重性,也展現它的醜陋,從單一兒童的死亡到導致數百人喪生的大規模行動。」(譯者:中央社蔡佳敏)

fsj 提到...

東沙島設研究站 護海洋權

【聯合晚報╱記者唐孝民/台北報導】2010.07.27

內政部長江宜樺上午與中山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在東沙島建置「東沙海洋研究站」,執行「珊瑚礁總體檢活動」,透過周邊海域生物環境研究與監測,達到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目標。

據了解,內政部自民國95年起,針對包括東海釣魚臺海域、東南及南部海域,以及東沙海域在內,展開為期4年的「大陸礁層調查計畫」,預計在今年9月完成,必要時內政部會將相關調查資料,向聯合國提出,以維衛我國海疆權益。

江宜樺指出,內政部積極辦理包括海域基礎資料調查與建置、領海基線修正,以及島礁清查與基礎圖資測繪等工作,政府對於政治敏感問題,均秉持「主權在我、絕不退讓」的基本原則。日昨媒體報導指稱「我國大陸礁層調查計畫及明年起進行之我國島礁調查計畫,對於釣魚臺等敏感區域均不碰觸」,明顯與事實不符。

他表示,執行「珊瑚礁總體檢活動」,只是近程目標,未來將再結合國內各學術單位資源,並整建相關設施,提升東沙研究設備與環境,並與國際學者或國際研究機構合作,成立「南海生態保育與人文資產國際研究中心」,做為國際在南海地區研究海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基地。

由於大陸礁層外部界限範圍,可能超越專屬經濟海域範圍,而大陸礁層及其上覆水域,不僅漁業資源豐富,同時也是海底油氣、礦藏與新能源等非生物資源的集中地區,因此大陸礁層劃界,不僅涉及海域主權管轄範圍之爭,也與國家間龐大的經濟利益有關。



◆ 30年前 我反艦飛彈足以奇襲共軍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2010.07.27

上周剛結束的漢光演習電腦兵棋對抗,模擬兩岸二○一一年發生戰爭攻防。國軍動用「雄風二E」巡弋飛彈攻擊大陸沿岸,「雄風三」超音速飛彈突破敵方艦隊防空,摧毀俄製現代級等主力戰艦,造成共軍慘重損失。

雄風計畫主持人、被譽為「反艦飛彈之父」的中研院士韓光渭,最近出版回憶錄,披露「中流」與「介山」兩個從未曝光的極機密計畫,也證實在一九八○年代,我國已有少量射程一百公里以上的反艦飛彈,可對共軍發動奇襲。

韓光渭在書中透露,民國六十七年雙十閱兵,首度展出射程四十公里的雄蜂反艦飛彈(後改名雄風一型),次年初中科院推出超過一百公里射程的「中流」計畫;二月廿七日,故總統蔣經國裁示研發,目標三年內完成。

中流飛彈採用遙控靶機的外型設計,等於一架「無人神風特攻隊」,可達上百公里射程。由於距離已超出發射者的視界,因此終端導向必須使用主動導引,在彈頭上裝一具小型雷達;飛彈「射後不理」,自己尋找目標。

七十年十二月的擎天五號演習,中流飛彈首次命中靶艦,但次年九月的擎天七號演習,中流飛彈卻連續發射多發都未中靶。國防部下令暫停部署,不久參謀總長郝柏村上台,下令停止計畫。

不過研發人員決定進行「實驗室戰備」,將手頭現有料件組裝成十枚飛彈,對此國防部指責「餘款續用有失允當」,所幸中科院代院長黃孝宗、副院長劉曙晞等人堅持,一旦遭遇「國防不時之需」,對敵人絕對有奇襲效果,才保住這批飛彈。直到八十一年雄風二型飛彈服役,中流飛彈才退役解體。

中流計畫雖然半途夭折,不過仍對國軍有重大貢獻,包括主動尋標雷達,後來用於雄風二型飛彈,與空軍航發中心介壽二廠合作「介山」計畫,利用以色列引進技術,研發小型噴射引擎。

八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自製的S引擎在九鵬基地升空。韓光渭指出,當天測試相關數據,因此「只」飛了兩百公里,如果滿載燃油,航程是好幾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可以幹什麼,它也立即由燙手山芋變成國寶」。

據了解,S引擎的改良型,就是雄二E巡弋飛彈的動力來源,射程可達六百至八百公里,涵蓋整個中共南京軍區。



◆ 緬甸密研核武 有圖為證

自由 2010/07/27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叛逃者偷偷帶出的秘密文件與數百張照片顯示,與北韓往來密切的緬甸,致力發展核武與長程飛彈已有一段時間,據說美國擔心緬甸據此發展核彈,上週已要求緬甸交出核子技術清單,而緬甸政府雖將此說法斥為叛逃者捏造的指控,但前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武器檢查員凱利表示,緬甸加入北韓、伊朗、巴基斯坦、敘利亞秘密核子網絡的消息已傳了一段時間,而這名叛逃者帶出的資料是至今最為可信的證據。

叛逃者帶出秘件證實

披露照片的這名叛逃者是國防工程師與飛彈專家,他宣稱曾進入緬甸兩個秘密核子設施,而其中位於北部的「核子軍營」擁有製造核武的能力。照片拍攝到設施內用新加坡進口的德國機器工具製造的零件,還包括可將泡沫狀鈾轉化為氣體、讓氣態鈾被濃縮成武器等級的流化床反應器。凱利表示,「他們要不就是想製造可以向另一國買來的反應器燃料,不然就是企圖秘密製造武器。除非是要製造炸彈,不然那樣做沒有太大意義」。

緬甸曾與俄羅斯就出售輕水反應爐達成協議,清楚表明其核子野心,不過反應爐興建計畫最後因緬甸拒絕對原子能總署更新規範而擱置。情報單位正尋求將緬甸秘密計畫的證據提供給原子能總署,以展開正式調查,北韓與緬甸間定期運送火箭發射平台與飛彈技術,以及兩國間其他見不得光的關係,都在情報單位的調查範圍內。



◆ 防止網攻 解放軍設資訊保障基地

【亓樂義╱台北報導】2010-07-27 中國時報

美韓軍演昨進入第二天,除了反潛,這次軍演還有一個重頭戲,雙方將進行網路防禦戰的演練。中國解放軍深感網路威脅嚴重,上周一成立信息(資訊)保障基地,隸屬總參謀部,以因應外軍的網路攻擊。

解放軍總參謀部上周一在北京成立信息保障基地,外界將其誤解為「網路戰司令部」。據我國防部資電作戰指揮部前副指揮官曾章瑞研判,對岸成立的單位應該屬於「資訊安全管理中心」(SOC)的性質,和作戰沒有直接關係,而是支援作戰。

據稱,解放軍的網路安全意識不高,經常被外界侵入。為安全起見,解放軍上個月嚴令全軍二百卅萬官兵,禁止製作個人網頁和設立部落格,以及網路社交、網路聊天和約會,即使休假也不允許。

這些不尋常的規定,說明解放軍面臨嚴重的網路安全威脅,由總參成立資訊保障基地,即對全軍資訊化建設進行集中統管,工作內容與作戰指揮無關。曾章瑞說,資訊戰首重安全,有了保障力量,才能發揮攻擊力量。

據美國情資顯示,解放軍目前已有網路作戰單位(複數)。狹義的網軍,係指解放軍的正式編制,美方學界評估約為營級規模,成員包括民間大學及訓練中心所訓練的民間網路專家;廣義的網軍,則由解放軍、公安網路安全單位及網路管制單位整合而成,規模約數萬人。

除此,濟南、北京、南京、蘭州等軍區均設有資訊戰模擬、保密、作戰、情報研究和裝備發展中心。尤其,北京軍區資訊戰作戰研究中心與國安部所屬的特種資訊研究中心(前身為特異功能研究中心)合作,專找天才型人物,神祕而不可測。

fsj 提到...

林博文專欄-阿富汗戰爭揭密掀震撼

【林博文】2010-07-28 中國時報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瓊斯、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英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官員都在譴責「維基解密」(Wiki Leaks)公布九萬一千多份(二十萬頁)美軍及北約軍隊參與阿富汗戰爭的內幕,「可能危及美方人員與合作夥伴的安全,對美國的國家安全也造成威脅。」

三十九年前《紐約時報》公布機密的《五角大廈文件》(又稱《越戰報告書》)後,尼克森政府亦用瓊斯等人所使用的形容詞譴責紐時和提供秘密文件的蘭德(RAND)公司研究員丹尼爾.艾斯伯(Daniel Ellsberg)。

事實上,維基解密所公布的阿戰密件和紐時所刊登的越戰密件,都是披露過去的事情,並揭發政府和軍方不願被外界所知道的惡行與醜聞,對國家安全根本不會也沒有產生任何負面影響。政府官員生氣的是,他們太沒面子了,太丟臉了!大批機密文件竟然被公諸於世,國防部和軍方連「保密」都做不到,如何能「防諜」?

維基解密才成立三年多,現已成為一個神通廣大的網路洩密站,每一個政府都怕它,不管是民主國家還是獨裁政權都想摧毀它。它曾暴露非洲海岸被棄置有毒廢料,英國政黨的種族主義、美軍設在古巴關塔那摩灣軍事監獄的《囚犯 手冊》,美軍直升機在伊拉克濫射平民的錄影帶等震撼世界的「秘密罪行」。即連涉及冰島財政危機的錄音帶,它也能拿到。維基解密在幾個月前即已獲得阿富汗戰爭紀錄,但它知道僅靠網路揭密,力道仍不夠大,仍必須借助文字媒體一起行動。因此,它們在一個多月前秘密聯繫紐時、英國《衛報》和德國《明鏡》周刊等三個國家的文字媒體同時發難。維基解密要求這三家媒體在七月二十五日前不得公布。紐時獲得密件後調集一批記者研讀其內容,把敏感的人名刪除,並在七月二十六日見報前幾天知會白宮,告訴白宮國安會議刊出的內容。紐時以六個版面(包括頭版)報導維基解密提供的阿戰資料。

三十九年前,艾斯伯因反對越戰乃從與軍方(空軍)有密切關係的加州蘭德公司偷走厚達七千頁(二百五十萬字)的五角大廈文件,當時僅印十五套。艾斯伯把文件交給紐時記者希恩(Neil Sheehan),從影印文件到動員記者秘密研讀文件,即費了將近兩個月時間。紐時高層為了是否刊登文件,曾進行激辯,報社律師堅決反對,最後由發行人索茲柏格拍板定案,決定登報。尼克森政府向最高法院控告紐時和後來才見報的《華盛頓郵報》。高院大法官以六比三支持紐時和華郵。大法官雨果.布雷克(Hugo Blake)在判詞中寫下了一句震古鑠今的名言:「只有一個自由和不受箝制的新聞界,始能有效地揭露政府的欺騙手段。在新聞自由的諸多責任中,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政府任何一個部門欺騙人民……。」

五角大廈文件揭發了美國政府和軍方在越戰的許多謊言和醜陋行動,同樣地,維基解密在公布的九萬一千多份文件(尚有一萬五千多份未公布)中,亦揭發了美、英、波蘭軍隊蓄意殺害阿富汗平民的暴行,以及巴基斯坦一面拿美國大量軍經援助,一面卻和阿富汗塔裡班叛軍勾結攻擊美軍的兩面手法。維基解密創辦人是三十九歲的澳洲人艾山吉(Julian Assange),他說從這批龐大的阿富汗戰爭資料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是一場充斥戰爭罪行的戰爭。但也有些主張資訊公開的機構批評維基解密「不守法」、「不尊重個人隱私」。這些批評也許是酸葡萄心理作祟。

從這次解密阿富汗戰爭文件,以及最近使歐巴馬政府大丟臉的把農業部駐喬治亞州一個中級女黑人官員解職,然後又提供其新工作的醜聞,可見網路爆料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一種「新聞現象」。一個專門斷章取義、歪曲事實的右翼網站,把雪莉.謝洛德(Shirley Sherrod)今年三月一場四十五分鐘呼籲種族和諧的演說,刻意剪掉竄改成黑人歧視白人的兩分鐘演說。右翼網路和右翼福斯電視大肆宣傳後,白宮和農業部未經調查求證即立刻叫謝洛德辭職。歐巴馬政府害怕右翼媒體(尤其是右翼網站)到這種田地,真是太沒種了!難怪這幾天所有政論家都在批判身為黑人總統的歐巴馬比白人總統更不會處理種族問題。大概是歐巴馬怕被批評過於袒護黑人而矯枉過正的可悲後果。

一百多年前的「扒糞」新聞開創了媒體爆料的時代,其後雜誌、無線電和電視賡續發揮震撼作用。今天則是網路一路當先的時代,其無遠弗屆的力量真是「沛然莫之能禦」!

fsj 提到...

伊、阿戰爭燒錢 美國花費超過一萬億美元

中廣 2010/07/28

美國眾議院批准了駐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軍軍費共370億美元,新華網報導說,伊阿這兩場戰爭,至今已耗費了美國超過一萬億美元。

美國眾議院是通過了一項總額590億美元的緊急支出法案,其中370億美元將用於向阿富汗增兵3萬及駐伊拉克美軍的經費。由於之前參議院已經通過同一法案,因此只要總統歐巴馬簽字後這個法案即可生效。

新華網報導統計指出,美國國會從2001年以來,給伊拉克和阿富汗這兩場戰爭的撥款,至今已超過1萬億美元。



◆ 美環太軍演 台灣軍艦入列?

自由時報 2010.07.29

〔編譯陳泓達、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記者許紹軒/綜合報導〕美國海軍主辦的全球最大規模海上軍事演習「環太平洋海軍演習」(RIMPAC 2010),於六月二十三日在夏威夷海域展開。今年規模擴大,共有十四國參演,台灣並未受邀參加,但美國海軍官網公佈的一張演習照片說明指出,台灣及多國軍艦編隊正跟隨尼米茲級雷根號航母進行環太平洋演習,引起各方關切及議論。

台灣登上美國海軍官網

美海軍官員表示,這應是攝影官在寫圖說時誤將泰國寫成台灣。台灣海軍司令部也表示,絕無此事,可能是美國海軍誤植。我退役海軍人員則表示,在美國海軍官網刊出的圖說煞有介事,但可能是烏龍,不過,不能排除是美軍有政治意涵的刻意錯誤。

我海軍指應是美方誤植

目前正進行的十四國環太平洋聯合軍演(RIMPAC 2010),在正式官網上並沒有台灣參與,不過在美國海軍網頁http://www.navy.mil/view_single.asp?id=89349七月二十四日發佈的五張照片,均標示台灣艦艇參與軍演。五張照片編號分別是100724-N-9500T-242、336、229、787、646,照片說明文字完全一致:「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雷根號(CVN 76)在2010年環太平洋聯合軍演(RIMPAC)中領銜的各國艦艇編隊,包括南韓、台灣、日本、新加坡、法國、加拿大、澳洲和美國等。RIMPAC是一項兩年一次的多國演習」。

由於照片在網路上流傳,一些旅美台僑透過電郵相互告知,甚至傳第七艦隊要重返台海。

一位美國海軍官員在記者查證時表示,這次環太平洋軍演的官網並沒有台灣參與,這張照片的圖說應是攝影官將泰國誤植為台灣所致。

出身潛艦的我退役海軍上校王志鵬說,這應該是刻意的錯誤,美軍希望以此對中國表達某些看法,如果中國真要追究,可以推說是誤植。就他所知,海軍或許沒有派船去參加,但可能有我海空軍人員參與觀摩此演習。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施孝瑋也說,這應該是有政治目的刻意出錯。他說,這次演習有泰國,但這張圖說卻漏了泰國,多出台灣,日後要解釋時可以推說是誤植。

由於照片中難以辨識台灣派出何種軍艦,有網友說,台灣可能是派潛艦部隊,也有人說應是烏龍。

RIMPAC自一九七一年開始舉辦,今年是二十二屆。這次演習由美國海軍第三艦隊主辦,有日本、南韓、澳洲、加拿大、智利、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荷蘭、法國、秘魯與哥倫比亞等,共十四個國家的近四十艘艦艇、上百架各式戰機與兩萬多名海軍官兵參演,八月一日結束。

※ 相關報導︰

* 劉屏專欄-美國航母還能震懾中共?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072900153,00.html



◆ 當兵的共同記憶 國軍不披值星帶了

自由時報 2010.07.29

〔記者許紹軒、陳尹宗/台北報導〕當兵時,班長斜掛的藍白紅三色值星帶是所有服過兵役人士的共同記憶,如今卻已成回憶!國防部評估認為,地面部隊人員披掛值星帶不利於操課,已在七月七日下令三軍部隊取消這項存在超過五十年的規定。

軍方高層指出,正研究以值星臂章替代,由於尚未定案,目前值星官執勤暫無任何識別。

不利操課 研擬以臂章替代

民視製播的軍教片引發一股軍教片熱潮,片中有大量教育班長背值星帶帶隊跑步畫面,但由於國防部一聲令下取消值星帶規定,也將產生軍中現況與軍教片畫面不符的尷尬情形。民視節目部副總許念台說,如果政策確定,目前已錄製完成的不會變動,但未來新錄製的一定會配合政策。

軍教片夯 將配合政策更改

曾在成功嶺擔任教育班長的陸軍退役下士蘇世賢認為,新政策符合實際需求。他說,過去帶新兵跑步或操課,值星帶會「隨風飛揚」,通常都要用力抓緊撐直,為了強調整齊,只好把值星帶固定在迷彩服與腰帶之間,換成臂章其實相當合理。

新兵通常看到值星帶都會躲,值星班長也有不少笑話。蘇世賢說,曾有一位學弟第一次背值星帶時因為壓力過大,連半夜說夢話都在喊口令,半夜大喊:「部隊到連集合場集合!」結果寢室內新兵都嚇得衝出集合,只有那個班長還在呼呼大睡。

班長值星帶是藍白紅三色,排長值星帶則是紅色,由於排長人數較少,平均一個月就背一次值星帶,一次大約一星期,也因為這些特色,過去在女軍官尚少的時代,排長值星帶又被賦予特別的稱號(被戲稱為月經帶),在基層女軍士官越來越多後,這種諢號也比較少被公開談論,但並未完全消失。

軍方人士指出,值星帶的變革主要與國防部長高華柱務實的性格有關,他上任後注重軍人儀態,因應軍人服制條例的立法,制定各軍種服制與配戴規定,發現地面部隊幹部使用的值星帶不利野外操課,因此要求幕僚研究各國做法。

據指出,情報次長室曾要求駐外的軍協組回報駐在國的值星帶配戴情形,發現除了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之外,包括美國、日本、南韓、泰國、馬來西亞、法國、巴拉圭、約旦與瓜地馬拉都使用值星臂章,菲律賓、印度、薩爾瓦多與南非並無任何值星識別措施。

台灣使用值星帶以三軍地面部隊為主,包括陸軍、後備新兵訓練中心、憲兵、海軍陸戰隊與空軍防砲部隊,海軍與空軍的艦艇與機場等專業單位則以臂章為主,經過八個多月的研究,軍方決定取消值星帶的配戴,軍方強調,此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下的結果,絕非倉促決定的政策。

fsj 提到...

社評-中美台的飛彈博弈

【本報訊】2010-07-31 旺報

昨天,影響台灣政經走向最為深遠的兩大力量:大陸與美國的國防部都針對台灣與飛彈的議題說了話。

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在回答記者詢問:大陸有沒有評估撤飛彈議題,它的可能性如何時,做出了可稱為是「三段論」式的回應。

首先,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商討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其次,兩岸可以就軍事問題適時接觸和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第三,「至於說到兩岸軍事部署的有關問題」,「可以在兩岸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時候進行討論。」

其中最有「新意」的當然是第三點,媒體用比較簡化的說法稱之為:大陸軍方發言人稱「兩岸可以討論撤飛彈議題」,而這也是大陸軍方首次對這個議題發表正面性的談話。

時間點很巧合的,美國國防部宣布,出售給台灣總價4384萬美元的32具魚叉飛彈彈體,已發包給波音公司,預計2011年6月可以完成。

大陸談撤飛彈,美國賣飛彈,台灣買飛彈,兩岸和美國三方互動上出現了極其微妙的關係。何況,大陸和美國雙方最近才為了對台軍售、黃海軍演與南海國際化問題不斷較勁、喊話,雙方軍隊也都先後「項莊舞劍」大玩軍演戲碼,解放軍領導還說了「做好軍事鬥爭準備」的重話。

除了那些瞎起鬨的政客外,誰都知道,單純的「撤飛彈」只是個假議題,今天撤離的飛彈,明後天又可以開始重新部署。兩岸之間需要深談的不僅是「撤除飛彈」,而是廣泛深入的軍事互信,以及兩岸在政治上的全面和解,也就是兩岸領導人過去多年來不斷相互喊話的「軍事互信機制」和「和平協議」。

然而,要談到這一層面,卻牽涉到兩岸多方的盤算、利益與意識型態,而美國因素更讓問題複雜難解。

大陸方面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兩岸應該「先政後軍」,政治互信基礎足夠厚實,才能談軍事互信。對台灣來說,主流民意卻認為要「先軍後政」,如果大陸不放棄以武力解決兩岸問題,不撤除飛彈,很難真正建立政治互信。

馬總統也說過「惟有大陸政府尊重台灣的民主體制、不否認台灣的政治現實、放棄預設的政治前提以及撤除針對台灣的飛彈,(和平協議)談判才有可能在對等、尊嚴和互惠的原則下進行」。民進黨人則更擔心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將付出「政治投降」的代價。

另一方面,大陸既希望美國敦促台灣商談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但卻不希望美國直接參與,更希望透過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能讓美國中止對台軍售,切斷台美間的軍事合作。

美國雖然希望兩岸和平穩定,卻絕不願意失去自己在兩岸談判中的角色,以及軍售的利益。當然,「親美和中」的馬政府,當然也不可能停止軍購,拒絕美國的支持。

大陸方面願意談「撤飛彈」當然是件好事,只不過,如今中美關係的衝突面升高,而台灣短期內也不可能調整對美依賴關係,在這種兩岸多方的複雜棋局中,軍事互信機制站時尚難排上兩岸談判時程,大陸「撤飛彈」,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還只是個善意表述,橫亙前方的難題仍多,尚待兩岸耐心溝通逐步化解。

fsj 提到...

英國防部最高機密報告 曾出現巨無霸飛碟

中央社 2010.08.05

英國國防部今天首次公布曾列為最高機密的「幽浮(UFO)檔案」報告,其中羅列許多目擊者証詞、手繪圖畫和機密簡報,記載著英國各地千奇百怪的目擊幽浮事件,包括一艘外星人太空船「相當20個足球場那麼大」。

據英國「太陽報」(The Sun)轉述檔案報導,1995年1月間,軍方接獲報告聲稱,這艘龐大太空船飄浮在曼徹斯特機場的上空。

報導說,無獨有偶,同一天英國航空公司一名機長也通報說,他在駕駛一架波音737飛機準備降落曼徹斯特機場跑道時,「差點」撞上這艘巨大的太空船。終於促使軍方展開高度機密的調查。

其他目擊者的証詞包括:1977年2月在英國蘭開夏郡(Lancashire)上空發現一個「雪茄型」的飛行物體;1980年10月在索夫克(Suffolk)的伍德布里吉(Woodbridge)空軍基地,兩名安全巡官看到樹林裡有一個「怪異的發光物體」。

一份報告說:「目擊者表示,看到樹林中有一個怪異發光體,外形像三角形金屬物體,發出白色光芒,照亮整個樹林。」

該報告說:「物體本身頂部有一個脈衝紅光,底部有一排藍光,正在飄浮或有支架支撐,當巡官接近時,該不明物體立即穿過樹林消失。」

據報導,一名英國人聲稱,1997年5月在蘭開夏郡的摩康(Morecambe)地區,他發現了一個外星入侵物體。他隨即手繪畫下物體的形狀並交給國防部。他畫出3個類似現代隱形飛機的三角形幽浮,其中兩個的機翼並有菱形光芒。

該目擊者形容那些飛碟是如何的在民宅上空飄浮和追隨汽車。他表示,那些物體絕不是直昇機、飛機或汽球。

報導說,在1984年,也有人看到一個尾部有引擎的小型火箭,形狀像一株十瓣花球,正繞著月球軌道飛行。

一名住在加拿大多倫多的英國人,在1995年10月告訴英國國防部,上述小型火箭其實是一群類似「海軍特遣艦隊」太空船中的一艘,而這支「特遣艦隊」從一張放大的木星背景中可以看到。

他警告說:「我認為這是對我們安全的一個潛在嚴重威脅,這個威脅來自一個科技遠超過我們而完全無法預知的地方。」

fsj 提到...

廣島原爆65年 美國大使終於來了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編譯夏嘉玲/報導】2010.08.07

日本廣島6日紀念遭原子彈轟炸65周年,上午在廣島市中心的和平紀念公園舉行原爆死難者慰靈與和平祈念儀式,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大使魯斯均出席,是首次有聯合國秘書長和美國大使參加廣島原爆慰靈式。

美國總統歐巴馬表明要根絕全球核子武器後,美國今年首度派遣大使出席廣島原爆紀念儀式,備受全世界注目。魯斯全程面色凝重,除與主辦單位人士寒暄握手外未發一言,儀式結束隨即離去。他透過大使館發布聲明說,為了未來的世代,世人應朝無核武目標邁進,美國將加強與各國合作,讓非核世界得以實現。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再度呼籲各國放棄核武,表示9月將在聯合國召開裁武會議。他前一天訪問了同樣遭原爆的日本長崎。

日本首相菅直人也表明,日本有促使非核世界實現的道義責任。

這項儀式有5萬5000人參加,74國政府派出代表,比去年增加15國,包括美英法三個核武國。上午8時15分和平之鐘響起,紀念65年前原子彈投下的一刻,與會者全體肅立默哀一分鐘。

廣島市民接受電視訪問時說,美國以原子彈攻擊廣島65年後才看到美國大使前來,實在太晚了。也有民眾希望歐巴馬11月到日本參加亞太經合會(APEC)高峰會時順道訪問廣島、長崎,親眼見證兩地65年來如何從人間煉獄中走出來。

菅直人受訪時說,要是歐巴馬真能到廣島長崎,會「饒具意義」。美國至今不曾就原子彈攻擊日本一事向日本致歉。日本去年又有5501名原爆被爆者死亡,廣島原爆死亡人數增為26萬9446人。

當年駕駛B29轟炸機在廣島投下原子彈的美軍飛行員保羅‧提比特的兒子批評歐巴馬政府派大使參加這項儀式,是對日本「無言的致歉」(an unsaid apology),是企圖「改寫歷史」,要是他父親還在世,絕不會同意。



◆ 全日本他最慘 連遇兩次原爆,拍成紀錄片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6日電】2010.08.07

長崎出生的山口彊可說是命運最背的日本人,他在廣島遭遇到第一次原爆,兩天後回到家鄉的長崎又遇到第二次原爆,這段不尋常的遭遇被拍成紀錄片,趕在原爆65周年的今年殺青放映。

93歲的山口彊與今年1月去世,生前飽受原爆核能輻射線殘留之苦,但是他把自己的生涯當作教材,不斷的宣揚反核運動。從五年前開始,電影監督稻塚秀孝決定將他的經歷,以「二重被爆~山口彊的遺言」為題,拍成紀錄片。

擔任長崎造船技師的山口,1945年8月6日赴廣島出差時,遭遇原子彈轟炸,他距爆炸中心只有3公里,上半身嚴重灼傷。留宿一晚後搭火車回300公里外的長崎避難,9日又趕上第二顆原子彈轟炸。

山口彊過去很少公開講述自己的經歷,但在出生六個月便遭遇原子彈轟炸的次子於2005年因癌症去世後,山口開始向人們訴說他的原爆受害經歷。他戰後擔任長崎美軍的翻譯及中學老師。

在他去世前的兩周前,以原爆為題材構想要拍攝電影的「阿凡達」導演詹姆斯柯麥隆,搭機趕到長崎,山口在病床上告訴他說:「 I have done my duty! (我的責任已了)」,這段對話也收錄到這部紀錄片裡。

一個受到兩次原爆的人,渴望見到一個沒有核子武器的世界,這個夢想只能託付給下一代。



◆ 美大使出席原爆紀念式 美軍遺眷反彈

自由時報 2010.08.07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廣島市六日舉行原爆六十五週年紀念儀式,七十四國派代表參加創歷年新高。除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首次參加之外,美國駐日大使羅思今年也首度出席,羅思在儀式上始終表情僵硬,也沒有回答媒體的任何提問,只在紀念儀式後發表聲明,向第二次世界大戰死難者表達敬意。

投彈飛行員子 斥美政府太軟弱

不過,對於羅思出席紀念儀式,當年駕駛B-29轟炸機,於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的美軍飛行員堤貝茲的兒子公開表示不滿。他說,父親在世時曾表示,自己做了正確的事情,因為他投下原子彈讓戰爭早日結束,拯救了很多生命。堤貝茲的兒子說,歐巴馬總統不應該派駐日大使出席,這會讓人家以為美國太軟弱,歐巴馬的做法等於是一種「無言的道歉」。

這場紀念儀式包括原爆受害者、遺族、政府和各國代表在內共約五萬五千人出席。七十四國代表中,英法也是首次派出代表參加,核武五大國之中,只有中國缺席。

聯國、美英法首派代表出席

主持紀念大會的廣島市長秋葉忠利發表「和平宣言」,要求政府把「非核三原則」法制化,並脫離美國的核武保護傘。日本首相菅直人致詞時指出,日本身為全球唯一遭受核武攻擊的國家,他將堅持非核三原則,並要求國際社會向核武裁軍和防止核武擴散邁進。潘基文和羅思都在致辭中呼籲各國應廢除核武。

雖然有媒體把羅思的出席,解讀為歐巴馬可能前來廣島訪問的前兆。不過白宮高層官員已表示,歐巴馬十一月訪日行程,暫無計畫走訪廣島與長崎。

fsj 提到...

東亞、東南亞 美兩頭圍堵中國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9日電】2010.08.09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在日前證實將派遣「喬治華盛頓號」核子航母參加在黃海舉行的美韓聯合軍演,引起國際媒體的注意。國際媒體的觀察認為,美國正逐漸改變戰略目標,意圖從東亞以及東南亞地區兩頭圍堵中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海灣時報」報導,美國近期對東亞地區採取的兩個行動—舉行美韓軍演、聲明南海問題與美國利益相關,都是衝著中國而來。北京「環球時報」報導指出,中東相關國家認識到美國在經歷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後,已疲憊不堪,越發意識到東亞地區安全問題的重要性。

美國先在東南亞國協提出南海問題與其利益相關,又打算將航母開進黃海,這都是美國在亞洲地區戰略的一部分,而這兩個舉動無疑已激怒了中國。

韓國「韓民族日報」也將美國航母進黃海與其在東協打出「南海牌」聯在一起,評論稱美國的兩個行動是在向中國施壓。報導稱,美國的東亞戰略正在「包圍中國」,而在黃海軍演一事表面上看來是在震懾北韓,實際上也是在對中國「進行試探」。有專家預測,美國近期的種種舉措,將使兩國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張。

韓國「朝鮮日報」則指出,美國宣布將航母派往黃海是在「表示決心」,即在最近不斷激化的美中對峙局面當中「絕不服輸」。報導稱,歐巴馬政府去年1月上台後,一直被指在對中關係上態度柔弱,而美國政府內部已形成共識:即使與中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也不能被壓制。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則表示,美國航母進黃海將給中美關係造成巨大衝擊。法廣評論稱,美國航母將參與黃海軍演,無疑為中美關係「投下一顆新的重磅炸彈」。



◆ 制衡中國 美越成21世紀軍事夥伴

自由時報 2010.08.09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八日前往越南外海,展現冷戰時期曾為宿敵的美越之間軍事關係蓬勃發展,兩國也有意藉此行動傳遞一個訊息:這個地區的老大哥,並不是只有中國而已。

美航母登越 35年來首次

從協商一項爭議性的協議、分享民間核子燃料與技術,到同意中國必須與鄰國共同解決南海領土爭議,美越最近在多項領域關係加溫,不過美國派遣航母前往越南港口,卻是越戰結束之後、三十五年來的第一次。

喬治華盛頓號停留越南,官方說法是為慶祝這兩個前宿敵外交關係正常化十五週年。平常停泊在日本、可搭載多達七十架飛機、超過五千名船員與飛行員、約一百八十萬公斤炸彈的喬治華盛頓號,此次前往越戰時期曾為美軍基地的峴港,頗具象徵意義,不過美國航空母艦選在此時抵達越南,也反映出南韓天安艦三月間遭擊沉之後,美國對維持亞太地區安全與穩定越來越感興趣。

上月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參加在河內舉辦的亞洲安全會議時,無預警訪問中國、要求中國與東南亞鄰國解決南海諸島主權問題,因此惹惱中國。南海海域是重要航道,也擁有重要漁場,據信蘊藏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中國主張對周邊島嶼擁有完全主權,但越南、台灣、馬來西亞、汶萊與菲律賓也宣稱擁有部分或全部領土。

東南亞多國 聯美制中

喬治華盛頓號的空軍聯隊指揮官邁爾斯上校表示:「南海的戰略意義與重要性,以及航行的自由,對越南與美國都非常重要。中國政府與中國人民一定會嘗試保護權益,而更重要的是,越南與其夥伴們,要表明他們在這個區域擁有同樣的經濟與和平權利。」

賓州大學國際觀系專家林霨(Arthur Waldron)表示:「問題是,中國現在公開表示擁有南海主權,要讓它們放棄將會非常困難,所以我們要提醒中國,我們還未進入後霸權時代,我們在這個地區也還有其他朋友。」越南對此議題向來直言不諱,他們抗議中國計畫開放這些島嶼觀光,以及最近在西沙群島附近進行地震研究之舉;上個月,中國還在南海舉行海軍演習。



◆ 中國突破島鏈 強化遠洋戰力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9日電】2010.08.09

中國軍事專家研判,面對未來美國對中國進行「島鏈」封鎖,中國海軍有必要考慮增加遠洋戰鬥能力。

北京的環球日報9日報導指出,今年7月24日,由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廣州艦」和「巢湖艦」組成的出訪編隊,經過約十小時航行,順利通過蘇伊士運河。這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在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後,首次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

報導稱,中國專家認為像這些行動,讓美國對中國海軍力量在近年來的壯大感到憂慮和恐慌。這種心理最直接的表現是,美國重拾冷戰時期的「島鏈策略」,試圖把中國海軍封鎖在被美國視為「院門」的「第一島鏈」內。

報導引用中國軍事專家戴旭的話說,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構築用來圍堵中國的島鏈沒有消失,反而不斷加長,形成海陸兩個層面的包圍態勢。他認為,美國現在對中國構成「C形包圍」態勢:海上包圍從日本到印度,陸上包圍從印度到中亞。他強調,無論是「第一島鏈」,還是「C形包圍」,都是美國在地緣戰略上「遏制中國的枷鎖」。

但近年來,中國海軍力量發展,認為海權排他性的美日重拾「島鏈」概念,將其視為中國海軍挑戰自身在西太平洋影響力的心理防線。中國海軍的進步也讓美日兩國感到不安。

例如,今年4月,中國海軍東海艦隊在東海舉行演習,共有十艘軍艦和潛艦參加。這些艦艇穿越宮古海峽,來到位於西太平洋的衝鳥礁附近海域,在此舉行反潛演習。此前幾天,中國解放軍北海艦隊一支小型艦隊剛剛結束在南中國海的演習,並從相反方向穿越宮古海峽。

日本「讀賣新聞」評論說明,這次演習表明,中國海軍是一支能在「第一島鏈」外開展行動的現代化海軍。報導稱,事實上,中國海軍突破「第一島鏈」能力已不再是新聞,西方國家更關注的是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實力」。從2008年12月開始,中國就藉海盜猖獗的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派遣軍艦,執行護航任務。日本媒體曾評論稱,在亞丁灣打擊海盜的行動,有利中國海軍積累遠洋作戰經驗,並稱索馬利亞護航任務是中國海軍「全面進軍海外的信號彈」。

冷戰結束後,西方國家將戰略圍堵重點轉向中國,原來的「島鏈說」也有新的定義,衍生美國遏制中國海軍向遠洋發展的三條「島嶼封鎖鏈」。所謂「第一島鏈」指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這一島鏈是美國和其軍事盟國(日韓等)向西部署的最前沿。「第二島鏈」北起日本群島,經南方群島(包括小笠原群島、硫磺列島)、馬利亞納群島,延至哈馬黑拉馬等島群,這是一線亞太美軍和日韓等國的後方依托。「第三島鏈」主要由夏威夷群島基地群組成,這既是支援亞太美軍的戰略後方,又是防禦美國本土的前哨。

但中國專家指出,美日等國試圖封鎖中國海軍的企圖,終究只是幻想。隨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中國國家利益的全球化,中國海軍羽翼漸豐只是遲早的事。

報導稱,中國軍事戰略問題專家、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楊毅少將強調,中國不追求成為地區海上霸權或全球海上霸權,只要中美雙方有加強合作和避免兩敗俱傷的意願,兩國海軍有很大的合作空間,特別是在應對非傳統安全領域內的合作方面,不但可共同為地區與世界的和平做貢獻,還可以增進兩軍的戰略互信,消除誤解、防止戰略誤判。

fsj 提到...

紐約時報:美秘密突襲凱達組織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8.16

在亞非12國發動影子戰爭

紐約時報15日報導,美國暗地裡正發動一場針對凱達組織的「影子戰爭」,行動在巴基斯坦、葉門及一些前蘇聯國家悄悄拉開,涵蓋亞洲和非洲約12個國家。

有外交專家指出,這些行動未必如想像中有效,且屢次造成無辜平民傷亡,令美軍進一步陷入戰爭泥沼。美國軍方曾於5月間對葉門一個可疑的凱達組織目標發動空中突擊,在過程中擊斃葉門一名副省長級官員。

一名未透露姓名美國官員的話說,空襲目標在葉門馬里伯省的偏遠沙漠地區,擊中一群疑似凱達活躍分子。

但空襲同時也擊斃馬里伯省副省長。葉門官員表示,他是一名受尊敬的地方領袖,一直在試圖說服凱達分子放棄恐怖活動。葉門總統承認責任,向有關部門發放贖罪金。

這是美軍的一次秘密任務,也是去年12月以來在葉門山區和沙漠地區,針對凱達組織的至少第四次類似攻擊行動。

這些行動表明,美國正擴大反恐戰規模。在巴基斯坦、索馬利亞、肯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美方大幅擴張軍事和情報工作,包括出動無人偵察機和突擊隊狙擊敵人,並聘請承包商刺探情報,加強訓練當地部隊。有關行動在美國前總統布希時代已經開始,但現任總統歐巴馬大舉擴張,而且從未正式向外公布。

※ 相關報導:

* 美國制裁沒用 伊朗核電站啟動在即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265066

有人認為,布什爾核電站採用的是輕水反應堆方式,因此很難生產用於核武器的核物質。即使獲得核物質,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因此當前並不會構成威脅。



◆ 美售我巡防艦 老派里充數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專題報導】2010.08.16

美國將售台兩艘退役的派里級巡防艦,取代已四十歲的諾克斯級。其實國軍現役的八艘成功級巡防艦,就是當初自行建造的「改良版」派里級,十多年後,海軍卻得購買「舊版」湊數,青黃不接的窘況,令軍方與造船界感慨不已。

一九八○年代,中船以派里級為藍本建造二代艦,首艘命名成功號,因此稱為成功級,從一九九三到二○○四年,共建造八艘。海軍同時向美購買八艘二手諾克斯(濟陽)級,加上六艘法國拉法葉(康定)級,構成新一代戰力。

十多年後,諾克斯級漸顯老態,尤其蒸汽渦輪主機狀況欠佳,因此海軍決定向美方洽購剛退役、廿多歲的派里級;這次邀請媒體參觀淮陽艦的鍋爐艙,除了強調官兵辛勞,也趁機宣傳。

當初參與造艦軍官指出,派里級有「兩頭重、中間輕」缺點,導致將船身折彎的應力,因此美國與澳洲的本級艦,常發生上層結構被「拉裂」的問題,「往往船還沒靠岸,電焊工就得待命」。

前造艦軍官也指出,我國在建造成功級時,特別修改設計,加強中央的結構;如今要引進「原始」派里級,恐怕焊焊補補不可免。

中船前董事長徐強也感慨,當年建造成功級,大幅提昇中船的技術水準,但此後沒有持續訂單,致「學習曲線」中斷;相較之下,當初韓國蔚山級技術水準低於成功級,但韓方如今已可建造神盾驅逐艦,台灣的技術能力甚至退步。

※ 相關報導:

* 美航母再進黃海?東亞緊張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788809.shtml

上月在日本海舉行「不屈的意志」(Invincible Spirit)軍演,有20艘軍艦、200架飛機和8000 名士兵參加。但由於中國抗議,美、韓軍艦避免進入黃海,主要在東海 (日本海)進行。但美國國防部8月5日表示,「乙支自由衛士」演習有部分將在黃海進行,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將參加。



◆ 泰擬派海軍打擊亞丁灣海盜

中央社 2010.08.16

亞丁灣經常出沒的海盜打劫各國商船,造成經濟損失,泰國也是受害國家之一,泰國內閣今天通過國防部提案,將出動海軍船隊前往索馬利亞,協助打擊海盜。

泰國政府副發言人蘇巴猜(Supachai Jaisamut)今天表示,371人的海軍船隊預計9月初前往索馬利亞,展開98天的聯合行動。

蘇巴猜表示,泰國政府2010年預計撥出約2.7億泰銖(約新台幣2.67億元)經費,進行這項計畫。

不過,泰國當局還未透露屆時將派出何種船艦、多少船隻。

蘇巴猜表示,索馬利亞的亞丁灣的海盜是一個長期問題,劫持並扣押不少貨船或漁船,衝擊許多國家的經濟,許多泰國船隻也曾被劫持。

fsj 提到...

美官員:駐伊拉克美軍規模縮減至5萬6千人

央廣/季平 2010.08.19

美國政府一名資深官員18日表示,美國陸續從伊拉克撤軍,目前駐防當地的美軍人數為5萬6千人。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稍早報導,在美國領導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海珊政權7年半之後,最後一批美軍戰鬥部隊於18日撤離伊拉克,跨越邊界進入科威特。報導說,在美軍第二步兵師第四旅撤離後,美軍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自由伊拉克行動(Operation Iraqi Freedom)」就宣告結束。

針對NBC的這項報導,這名美國資深官員向路透社澄清,美國已經提早在8月31日的預設目標前,達成只在伊拉克留駐5萬名兵員的目標;但駐伊拉克美軍的任務轉換仍以8月31日為基準,未來美軍的任務是提供協助與諮詢。

不過,這名官員隨後向路透社作出更正,目前仍有5萬6千名美軍駐防伊拉克,他原先所說的數據是不正確的。

歐巴馬政府已經宣示,將在月底之前,將駐伊拉克美軍規模縮減至5萬人,繼續為伊拉克軍警提供訓練;美國計劃在2011年底前全面從伊拉克撤軍。



◆ 中國欲把美「逐出」亞太水域

【世界日報╱編譯張大順綜合18日電】2010.08.19

根據國防部公布的「2010中國軍力報告」,中國正持續加速現代化和擴張軍力。而由中國近年對美國海軍在其周邊水域活動的強烈抗議舉動顯示,中國真正的意圖是想趁美國國防預算逐年縮減,以及海軍兵力減少之際,一舉把美國逐出亞太水域。

據華爾街日報18日報導分析,中國更廣大的戰略目標,在於防止美國在日本、台灣、菲律賓和印尼圍成的海域內自由活動。北京當局這項「阻絕(access denial)」戰略,包括派遣龐大潛艦兵力、發展具有襲擊美國航空母艦能力的巡弋和彈道飛彈,以及部署可截斷美國通信的反衛星武器。

中國這些戰略和其他形式的「非對稱」軍事能力,意圖均在防止美國海軍在發生危機時進入這些水域,例如,在中國決定強迫台灣接受統一中國的條件時。

儘管美國保有科技優勢,但中國已察覺美國海軍現有兵力已低於300艘軍艦,僅達雷根政府時期「600艘軍艦」建軍政策的一半,而且在國防部長蓋茲的主導下,可能再度面臨預算削減,因為他在5月已警告海軍「必須接受一些困難的會計現實」。

而美國空軍的預算困境狀況也差不多,機齡已幾十年的老舊轟炸機、戰鬥機和空中加油機仍在服勤,現代化的計畫卻大幅縮減或無限期延後,例如F-22戰機和KC-X空中加油機的計畫。

專家指出,目前最大的風險在於中國錯估形勢,特別是有關台灣問題。中國的飛彈已更為先進,足以發動精準打擊,使得台灣的機場成為特別脆弱的目標;一旦喪失空優,解放軍則可在美軍馳援前入侵。不過,這種想法往往造成輕啟戰端。

歐巴馬總統上任後即試圖對北京當局採取懷柔策略,他可藉由使中國解放軍將領不再懷疑美國有決心和資源,為亞太地區的盟邦和利益,對抗所有的挑戰者,而讓兩國關係更加良好,並降低未來雙方衝突的風險。

※ 相關報導:

* 中國「北斗+東風」 美國航母殺手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796189.shtml



◆ 19國部隊演習保護巴拿馬運河

中央社 2010.08.19

一支由19國、2000人組成的多國部隊已展開一項保護巴拿馬運河的演習。今年演練的主要目的是反擊威脅巴拿馬沿海和巴拿馬運河沿岸的販毒集團。

這項命名為「巴拿馬極限2010」(Panamax 2010)的演習是由聯合國下令,美國領導進行。今年的演習遭遇到經濟危機、政局紊亂以及販毒集團動亂升高等重重威脅。

巴拿馬部隊的演習指揮官羅德里格斯(Jose deJesus Rodriguez)在一項記者會中指出,這次演習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護運河安全」。

他說,演習的另一個項目是演練在天然災害發生時及面對大規模武器擴散的威脅時,如何提供人道援助。

打擊販毒集團是這項年度演習的新科目,尤其是中美洲地區近年來毒梟日益囂張,造成各國社會動亂,在巴拿馬治安單位要求下,今年演習將增加在運河中及大西洋沿海查緝運毒船隻的任務。

巴拿馬極限演習是由美軍南方指揮部於2002年發起,第一次只有美國、智利和巴拿馬3國參加,其後逐年發展到今年19國的規模。

今年的演習同步在哥倫比亞、宏都拉斯和美國亞利桑那、佛羅里達、德克薩斯和維吉尼亞4州進行。

fsj 提到...

「伊戰結束」一周 美軍減破5萬

【世界日報╱編譯戴開元法新社綜合巴格達24日電】2010.08.25

在歐巴馬總統正式宣布伊拉克戰事結束僅餘一周之際,駐伊拉克美軍的人數已降至5萬以下,實現了歐巴馬就職總統後的一項承諾,亦是美國自七年前進攻伊拉克以來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法新社報導,伊拉克最近兩個月的暴力事件激增,導致人們擔憂伊拉克軍隊尚未做好維持自己治安的準備。自3月7日大選以來,伊拉克尚未組成新的政府。

美國軍方宣布:「今天,按照歐巴馬總統的指示,作為負責任地撤出部隊計畫的一部分,駐伊拉克美軍人數已降至5萬以下。美國軍隊將從9月1日開始,執行『新曙光行動』(Operation New Dawn)。」

駐伊拉克美軍指揮官歐狄諾(Ray Odierno)將軍在巴格達舉行的新聞簡報會上表示,目前他在伊拉克境內的部隊約有1萬9700人,「直到明年夏季,美軍將一直維持這個水平」。

歐巴馬2009年初就職總統後不久就承諾,將在2010年8月結束在伊拉克的戰爭行動,把駐軍人數降至5萬以下。歐巴馬將在31日發表演說,談論美軍結束伊拉克戰鬥。

在2007年伊拉克叛亂的高峰期,伊拉克的什葉派和桑尼派為權力而展開浴血戰鬥,伊拉克的美軍人數高達17萬人。現在美軍人數還不到那時的三分之一。

最近數月,美國軍方從伊拉克撤離了數萬部隊,最後一支「作戰旅」於上周從伊拉克撤到科威特。現在留在伊拉克的所有美軍旅都被任命為「顧問與協助旅」。按照美國的計畫,美軍在明年年底從伊拉克完全撤離之前,將協助伊拉克組建和訓練政府軍。



◆ 反恐專家:港人質事件 菲律賓警方十大不足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50404273x132010082500694,00.html

中評社/高菲編譯 2010-08-25

針對香港康泰旅行團在馬尼拉被劫持,造成人質8死7傷的事件,英國反恐專家認為,菲律賓警方在包圍被劫大巴時,雖然表現出有勇氣,但也顯示出他們沒有適當訓練和裝備來執行這樣的任務。

BBC報道,曾參與英軍和蘇格蘭場反恐行動的查爾斯.肖布里奇(Charles Shoebridge)提出了十點,認為菲律賓警方可以做得更好。

一、決心

第一名警員誰試圖衝進巴士,但卻被槍手,前警察羅蘭多門多薩的火力趕離大巴。肖布里奇指出,警員攻進大巴,表現出很大的勇氣。裡面非常擁擠,只能沿著大巴中間的過道走。但是,一旦你進入大巴,被槍擊一點都不意外,因此,執行任務的團隊需要非常特殊的人,他們受過特別訓練,還要是有勇敢特質的人,有決心以及好鬥心。

不過,這次事件中,菲律賓警員作出了99%民眾的反應,就是轉身、走人。他們似乎並不具備必要的決心和好鬥心進行後續攻擊。

二、缺乏設備

菲律賓警方花了很長時間才打碎巴士的窗戶,而炸藥(如攻門器)只需瞬間就能將窗戶和門炸開。「他們沒有梯子,卻要從窗戶進入。把大巴戶打粉碎後,他們卻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他們活像一群破壞者。」

肖布里奇說,他們的槍械也不合適這次拯救行動,一些人拿手槍、一些人持突擊步槍。理想的情況是,他們手上拿著短衝鋒槍,因為它適合在密閉空間使用。

三、失去解除槍手武裝的機會

肖布里奇認為,事件過程中,有許多機會可以制伏槍手,「警方談判人員是如此的接近他,他身邊的武器也是直垂著,不必殺死他就能解除槍手武裝。」

四、失去射擊槍手的機會

從視頻可以看到,事件發生過程中,有不少槍手是獨自站立場面,這都是讓神槍手射殺他的機會。「你是在面對一個不可預知的和非理性的人,規則應該是:如果在談判過程中出現的機會,要果斷地結束事件,應該這樣做!」肖布里奇說,除非警方負責人沒碰上這樣的機會,否則就要決定執行。

五、滿足槍手的要求

「我很好奇,為什麼當局沒有答應他(槍手)的所有要求」,肖布里奇說,「在脅逼之下所做的承諾,你不必須遵守。沒有人願意屈服於恐怖分子的要求,但這次的情況不涉到恐怖組織,也沒有要求釋放囚犯,他們(當局)可以接受他的要求。他可能剛剛恢復警察身分,然後立即因為劫持人質入獄。」

肖布里奇說,菲律賓當局的確有答應槍手的一些要求,然而太少,也太晚了。第一個信息是承諾檢討槍手的被解僱的案件;然而,恢復他警察身分的第二個信息傳達時,槍擊已經開始了。

六、電視廣播程序

槍手能夠從車上電視了解事件進度,周遭的情況,他都能掌握。肖布里奇說,這是一個「警察處理的關鍵缺陷」。他補充說,警方應經常思考,把這個區域設置障礙或屏幕,以免攝像機拍到現場,從而把槍手置於「黑暗」之中。

七、沒有出奇制勝的策略

肖布里奇說,槍手很明顯清楚警方所有時間都在做什麼,不僅是因為整個事件由電視直播,而且因為警方的行動是費力費時。警方並沒有讓槍手轉移注意力,因而無法採取“出奇制勝的策略”。

八、保護民眾

事件中,至少有一名旁觀者被槍擊,可能是因為民眾被允許近距離圍觀。肖布里奇說,子彈從槍手的M16步槍射出,射程約一英里,因此,要防止任何傷害是有困難的,但警方本來可以做得更多。「當你看到攝像頭從上面拍下來的景象,很顯然看到警方對地面的民眾沒有什麼指揮和控制」。

九、利用槍手弟弟進行談判

肖布里奇說,在談判過程中,親屬和親密朋友可以是一把雙刃劍,雖然他們可能影響槍手,但他們想說什麼,卻不能輕易控制。這次事件中,槍手的弟弟參與談判,但他卻變得相當激動,那時候,警察把他趕離現場。槍手在電視上看到這一幕,也讓他變得相當激動。根據報道,當時槍手還鳴槍警告。

十、訓練不足

在菲律賓的一些地區,如棉蘭老島等,劫持人質事件並不罕見,因此該國有策略地培訓反劫持武裝力量。肖布里奇說,這支參與拯救香港人質的隊伍顯然不是訓練有素。

在粉碎窗戶之後,一名警員終於把催淚彈扔到大巴內,但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尚不清楚。他說,參與這項任務的團隊,需要在這種場景中培訓一遍又一遍,反復練習。

※ 相關報導:

* 菲警無能 歹徒數度現身 狙擊全錯過
http://www.udn.com/2010/8/25/NEWS/WORLD/WOR1/5806473.shtml

* 「他槍槍打頭」 人質驚談慘案
http://www.udn.com/2010/8/25/NEWS/WORLD/WOR1/5807638.shtml

* 視察屠殺場 菲總統一派輕鬆
http://www.udn.com/2010/8/25/NEWS/WORLD/WOR1/5807634.shtml

* 菲警醜態畢露 全球側目
http://www.udn.com/2010/8/25/NEWS/WORLD/WOR1/5807635.shtml

fsj 提到...

歐巴馬今宣布 7年伊戰終結

自由時報 2010.09.01

〔編譯張沛元/綜合巴格達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八月三十一日晚間八時(台灣時間九月一日上午八時)罕見地從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向全美發表演說,正式宣布結束美軍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落實他在去年初剛上任後不久所許下的政治承諾,但同時做出要讓伊拉克政府肩負起維安重任的外交豪賭。

美軍仍保留五萬駐伊

歐巴馬去年一月宣誓就職後不久,便承諾會在二○一○年八月三十一日以前,將駐伊拉克美軍人數減少到只剩五萬人,意即他在上台後的前二十個月內,必須自伊拉克撤離約九萬名美軍。美軍在上週達成此一目標,目前駐伊拉克美軍人數為四萬九千七百人,這些人的主要任務在於訓練伊拉克部隊、參與反恐任務以及保護當地美國僑民。

這是歐巴馬上任來的第二次橢圓形辦公室演說,第一次是談墨灣漏油危機,顯示他十分重視該演說。白宮官員透露,總統將把撤軍形容為伊戰里程碑,向一百五十萬曾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國人致敬,並宣布「伊拉克人承擔國家安全責任的時機已至」。接著,歐巴馬將強調,未來重點是因應阿富汗與巴基斯坦情勢。

白宮官員不忘補充說,歐巴馬絕不會提到任何「任務達成」的字眼。七年前,當時的布希總統在林肯號航艦上所懸掛的「任務達成」布條下方,喜不自勝地宣布伊拉克主要戰鬥結束,此後美軍死傷劇增,該場景成為對布希最大的反諷。

最大風險 伊拉克權力真空

駐伊拉克美軍人數在○七年間一度因伊拉克的派系與反美衝突升高而多達十七萬人。目前駐伊拉克美軍人數大幅銳減,為自○三年美軍進攻伊拉克後最低人數,更凸顯出伊拉克政府自行維安的重要──但伊拉克政局在國會大選結束近半年後仍陷入僵局,迄今仍無法產生新政府與新總理。就在駐伊拉克美軍人數降至五萬以下的同一週,五十名伊拉克人遭叛軍炸彈客與槍手殺害。

歐巴馬因此派遣副總統拜登在八月三十日抵達巴格達會晤伊拉克政壇高層,包括伊拉克總統塔拉巴尼、總理馬利基、前總理兼國會大選勝選陣營領導人阿拉威,以及伊拉克政壇其他要員。伊國現任總理馬利基在三月七日的國會大選中小輸政敵阿拉威,然因兩人的政黨國會席次皆未過半,因此勢必得尋求盟友以籌組聯合政府,但協商始終無法取得共識。拜登於九月一日還將出席美軍在伊拉克的新任務「新黎明行動」的啟動儀式。

七年戰爭 逾四千美軍戰死

即將卸任的駐伊拉克美軍部隊指揮官歐迪爾諾說,駐伊美軍的新戰鬥力,會持續維持到「明年夏季」,直到部隊人數在二○一一年十二月底前逐漸減少到零為止。根據美、伊兩國在布希時代所簽訂的美軍地位協定,美軍必須在二○一一年底以前完全撤離伊拉克。從前總統布希○三年下令出兵伊拉克推翻海珊政權,到歐巴馬宣布結束美軍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七年來有超過四千名美軍戰死伊拉克,另有近三萬兩千人受傷。



◆ 中孟將建穿越緬甸通道 直通南亞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2010.09.01

中國和孟加拉計畫建設一條橫越緬甸的公路和鐵路,連接孟加拉吉大港和雲南昆明,中緬孟三國已有共識。這條陸路通道將有助中國直接進入南亞市場,縮短運輸路線,戰略意義重大。

中央社報導,正在孟加拉訪問的雲南省長秦光榮日前拜會孟加拉總理哈西娜,希望加強雙方合作,儘早建成中緬孟國際大通道,並稱中國政府會提供一切合作。

哈西娜說,「孟加拉期待建立穿越緬甸到中國的公路與鐵路直接連接」,在公路、鐵路建設方面與中國加強合作。她表示,雲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國通往南亞與東南亞地區的門戶,而孟加拉已原則同意在昆明開設領事館。

美國之音引述孟加拉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主任阿卜杜勒汗(Abdur Rob Khan)說,這條陸路連接的最大意義在於穿越緬甸,因為孟加拉與緬甸間沒有直接的公路連接,只能透過亞洲公路經印度進入緬甸。公路鐵路建成後,中國能夠直接進入南亞地區,比緬甸港口更具戰略意義。

而且印度已經獲得吉大港的貨物中轉使用權,中國希望比照印度模式辦理。

孟加拉的亞洲虎資本公司經理伊斯拉姆說,中國數十來透過經濟與政治力援助及拉攏孟加拉,以提升在南亞和印度洋的影響力,遏制印度,中緬孟國際大通道是這項戰略布局的關鍵。

孟加拉「資源與自由社會替代運動」總幹事阿拉姆說,中國如能透過吉大港裝卸物資,並經陸路向孟加拉運送物資,將增加地區間貿易,對雙方都是有好處。

中緬孟國際大通道的關鍵是中孟兩國領導人的態度,中孟如果定調,緬甸只會從命,大通道也有利於緬甸和南亞間的交通與商貿。

fsj 提到...

美伊戰爭劃句點 歐巴馬力拚經濟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0.09.02

美國總統歐巴馬31日宣布,美國在伊拉克超過七年的作戰任務結束,伊拉克的未來現在由伊拉克人民決定,今後他會把全副心力放在拚經濟。

歐巴馬在電視黃金時段發表有關伊拉克戰爭的演說時表示:「現在最急迫的任務是提振美國經濟,並讓數以百萬計的失業美國人重新找到工作。」

歐巴馬強調,他今後的優先要務包括振興經濟、解決失業問題、提供兒童和工人良好的教育和訓練以提高美國的全球競爭力、降低美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以及加強企業的研究與創新。

目前仍有5萬名美軍留在伊拉克,負責提供伊拉克部隊支援和反恐訓練,預定明年底全部撤出,但美國的外交、援助工作者和顧問等文職人員會繼續支援伊拉克。這七年多在伊拉克陣亡的美軍達4,427人,另有3.42萬人受傷。

歐巴馬說:「我們派出年輕男女官兵,在伊拉克做了極大的犧牲,並在國內預算吃緊的時候,在海外消耗龐大資源。在美國和伊拉克歷史上的重要章節裡,我們已盡到責任,現在是展開新頁的時候。過去十年,我們未奠定自身繁榮的基礎,我們花1兆美元打仗,這些錢經常是向外國借的,因此虧待了對本國人民的投資,繼續刷新赤字紀錄。」他也說,美國今後要創造自已的前途,並致力於維持和強化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

歐巴馬競選總統時的政見之一就是結束伊拉克戰爭,他31日說,「伊拉克自由行動」已經結束,結束這場戰爭不僅對伊拉克有利,也對美國有利,美國付出了包括人員和資源在內的龐大代價,把伊拉克的未來交在伊拉克人的手中,是因為美國和伊拉克都相信,從戰爭的灰燼中,這個文明的搖籃會誕生一個新的開始,而現在是翻開新頁,把注意力轉向整頓國內疲弱經濟的時候。他並呼籲伊拉克領袖組成公正、有包容性和負責任的政府。

【編譯田思怡/報導】美國決定要從伊拉克戰爭抽身,但仍深陷阿富汗戰爭中,而阿富汗的問題更複雜,卡薩總統領導的政府貪腐問題嚴重,阿富汗經濟凋敝,最大銀行喀布爾銀行又驚爆巨額虧損,引發擠兌潮,政府被迫出面擔保該銀行資產,並保證該銀行不會倒閉。



◆ 伊拉克送走美軍 陷入戰火?

【世界日報╱要聞組綜合31日報導】2010.09.01

美軍結束在伊拉克長達七年之久的戰爭,主要部隊在歐巴馬總統一聲令下,結束作戰任務,撤離回國,只留下最多5萬兵力,在2011年底全部撤回前,負責支持伊拉克政府及其安全部隊的軍事行動。現在大家都在看,美軍撤離,未來伊拉克會平靜,還是會陷入戰火?

「美國之音」報導,國防部長蓋茲31日表示,雖然最近發生了一系列事件,但在伊拉克的攻擊行動還是降到了2003年戰爭開始以來的最低點。他同時指出,美軍在過去半年多來,不需要在伊拉克任何地區進行空襲。他指出,凱達組織在伊拉克的殘餘勢力與在國外指揮人員的聯擊已被切斷。

但他警告說,伊拉克情況並沒有完全好轉。他談到目前存在的政治僵局,以及積怨已久的宗教派系之爭。他並指,伊拉克的凱達組織「受到重創,但沒有消失」。

伊拉克政治分析家哈迪對新華社表示,目前來看,美軍留給伊拉克的「負面遺產」要遠多於美國標榜的所謂民主和自由等「正面遺產」。他說,一般伊拉克人認為,美國自以為帶來了自由,其實美國在伊拉克駐軍的主要後果,只是造成更為嚴重的種族及教派分歧,和不同政治派別間的對壘。

哈迪認為,目前很大一部分武裝組織與正在參與政治改組的各大政治派別,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伊拉克未來的局勢安全,取決這些政治派別是否願透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權力結構。他表示,雖然伊拉克政府和安全部隊高級官員都說安全部隊忠於國家,但仍有必要對那些之前已滲透、埋伏在安全部隊中的極端分子,進行一次徹底的篩除和清洗。

另一項令人擔心的是伊拉克新政府遲遲未能組成,政治真空造成巴格達中央政府對地方控制力不從心,未來有可能爆發衝突,造成血腥結果。

但哈迪說,他與很多同胞一樣,對國家的未來仍然抱持希望,現在是伊拉克人自己掌握改革的開始。眼下最擔心的是安全問題,希望未撤離的5萬美軍能與伊軍並肩執行反恐任務。



◆ 出兵伊拉克 美又一場莫名其妙、代價慘痛戰爭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0.09.02

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美軍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已結束,美國對伊拉克已盡到責任。但紐約時報社論指出,前任總統布希七年前發動這場戰爭的目標一樣也沒有達成,美國又打了一場莫名其妙,並付出慘痛代價的戰爭。

美軍於二○○三年三月入侵伊拉克,兩個月後布希就宣布勝利。但海珊擁有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後來證明只是布希政府的宣傳。這場戰爭也沒有創造中東的民主新時代,連伊拉克的民主還有如空中樓閣,今年初的選舉結束至今已六個月,政府尚未成立。

紐時社論指出,在許多方面,這場戰爭使美國更不安全,創造出新的恐怖組織,並分散美國對阿富汗戰爭的軍事資源和政治意志。美國的另一敵人伊朗,在少了伊拉克這個死對頭後,更能放手發展核子計畫、指導和資助激進組織,並介入伊拉克內政。

紐時指出,歐巴馬在白宮演說中未宣稱戰爭勝利是正確的,這是一場沒有勝負的戰爭,即使有,美國也沒贏得勝利,美國仍在另一戰場阿富汗面臨險惡的挑戰。

紐時指出,布希原本希望伊拉克戰爭能速戰速決,最好能不被看見,不需付出太大代價。他拒絕參加陣亡戰士的葬禮、把他們的棺木偷偷運回國,不讓媒體拍到。

倒是一向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歐巴馬改善了退伍軍人的醫療照護,並把國防部預算更合理的分配給他們。

美國在這場戰爭付出慘痛代價,政治人物的錯誤決定使無辜的軍人和成千上萬的百姓平白犧牲。迄今已有四千四百多美軍陣亡,三萬四千多人受傷,另有至少十萬伊拉克人喪生。

伊拉克戰爭花費逾兆美元,超過越戰和韓戰的戰費。戰爭長度也超越美國內戰及美國在一戰與二戰的參戰時間。

其實,美國在二次大戰後多次出師不利,今年是韓戰六十周年,南北韓依然分裂。越戰更是慘烈,打了十五年,有五萬八千美軍陣亡,但最終越南淪陷,北越占領南越。



◆ 金融圈與歐巴馬 漸行漸遠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2010-09-02 工商時報

任職Third Point Partners公司的對沖基金經理人洛普(Daniel S. Loeb),是2008年總統大選力挺歐巴馬入主白宮的華爾街菁英之一,但他上周五致函投資人時,竟透露欲參加經常重砲抨擊歐巴馬的右翼名嘴貝克(Glenn Beck)於華府發起的集會活動,這封道盡對華府政策不滿的公開信,在上流圈引起廣大共鳴,反映出曾是歐巴馬最大支持者的華爾街與企業界,如何與他漸行漸遠。

紐約時報報導,還是民主黨員的洛普並非第一個背棄歐巴馬的華爾街人。對沖基金SAC Capital Advisors創辦人柯恩(Steven A. Cohen),過去也是歐巴馬競選總統時的支持者,但據對沖基金業內雜誌Absolute Return披露,這位明星操盤手近來在他康乃狄克州自宅與共和黨候選人密會,制定期中選舉的選戰策略。

據消息人士透露,摩根大通執行長迪蒙(Jamie Dimon)等其他昔日力挺歐巴馬的華爾街人,也對歐巴馬政府心生怨懟。

自從金融風暴重創經濟後,白宮老早就放話要徹底整頓華爾街,歐巴馬已於7月簽署規模空前的金改法案,因此華府與華爾街的蜜月關係由濃轉淡早已不是新聞。

按照華府獨立監督機構「互動政治中心」的分析,1年多前,民主黨高達70%的政治捐獻來自華爾街,但今年6月起,也就是白宮金融改革法案接近拍板階段時期,68%的華爾街政治獻金轉而流向在野共和黨。

不過令人訝異的是,部分歐巴馬的主要支持者即便冒著失去對民主黨影響力的風險,仍公然反對嘲諷歐巴馬主張的政策。

對於歐巴馬政府丟出的向私募基金課徵附帶收益稅或是伏克爾法則(Volcker Rule)等議題,為何華爾街人的反應如此激烈?

紐約時報分析,以往華爾街銀行人士、對沖基金經理人或交易員對歐巴馬參選總統大力相挺,是因為歐巴馬畢業於長春藤名校及曾為執業律師的菁英背景與他們相似,支持歐巴馬即是對自我的肯定。

但當執政後的歐巴馬將監管矛頭對準華爾街後,被污名化的羞辱感讓他們與歐巴馬漸行漸遠。

fsj 提到...

俄整肅異議團體 拿微軟當大刀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2010.09.13

紐約時報12日報導,俄羅斯當局近年來以查緝盜版微軟軟體為由,對異議團體和反對派媒體發動數十起搜查行動,企圖讓這些組織因電腦和資料被查扣而無法運作,即使這些組織堅稱他們使用的是正版微軟軟體,一樣難逃電腦和其中資料被沒收的命運。而微軟一直支持俄國警方「取締盜版」,不願協助這些使用正版軟體的異議組織。

今年1月,一批俄羅斯便衣警察抵達俄國知名環保組織「貝加爾環境浪潮」(BEW)設在伊爾庫茨克的總部,強行帶走數部電腦。這些電腦貯存BEW致力保護西伯利亞原野生態環境的相關檔案,該組織當時正在籌辦多項示威抗議,反對俄國總理普亭在西伯利亞開辦一座造紙廠而嚴重汙染貝加爾湖。

莫斯科當局採用最新的異議彈壓策略:假借搜查盜版微軟軟體的名義查扣電腦。最近數年,俄國情治當局相繼對敢言的俄國民間團體及反對派媒體採取數十次類似的彈壓措施,而且獲得微軟公司的重要支持。在俄國,微軟聘用的律師堅決支持俄國警方。

訪談與執法文件顯示,微軟的律師聲稱該公司是受害者,主管當局必須追究使用盜版軟體的刑責。但電腦遭查扣的BEW表示,他們早就聽說俄國當局會以取締盜版為由突檢並查扣電腦,因此早已付費採用合法的微軟軟體。該組織並要求微軟出面證明,BEW共同主席瑪莉娜‧芮可華諾娃表示:「微軟不願意對我們伸出援手,伸援是應為之事。微軟卻表示,這些問題應交由情治當局處理。」

微軟高階主管辯稱,他們從未主動要求俄國當局展開調查,純粹只是因為俄國法律規定而協助調查。紐約時報主動詢問後,微軟改口表示準備加強俄國境內的法務管理。

俄國境內的人權團體早已對微軟提出類似呼籲;俄國「赫爾辛基人權委員會」最近則致函微軟,指責該公司已淪為俄國當局「迫害公民社會活躍人士的幫凶」。



◆ 加壓日本 中國海洋政策大轉向

【美國之音中文網/記者雨舟/華盛頓電】2010/09/13

今天(9月12號星期天)淩晨,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召見日本大使丹羽宇一郎,就中國漁船和漁民在爭議水域被扣事件表明中方政府的關切和立場,敦促日方立即送還中國漁民和漁船。

國務委員干預 高度不尋常

這是漁船事件之後,日本大使第四度被中方召見,海內外媒體今天都對這條消息進行了報導。《人民網》說,戴秉國國務委員就日方在釣魚島海域「非法抓扣」中國漁船和船員緊急召見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鄭重表明中國政府的「重大關切和嚴正立場」,敦促日方不要「誤判」形勢,作出「明智」的政治決斷。丹羽大使表示將把中方上述立場立即如實報告本國政府。

美聯社和路透社都評論說,中國在領土爭議問題上「加大」了對日本的壓力。

路透社說,作為中國最高層領導人的外交政策顧問,國務委員戴秉國的官階高於外交部長,因此,這一舉動「標誌著亞洲兩強的領土紛爭進一步升級」。美聯社表示,以戴秉國的級別,他進行干預是「高度不尋常」的現象。

新華社報導,戴秉國「鄭重聲明瞭中國政府的主要關切並且敦促日方立即歸還漁船和漁民」。

沈世順:日本想法不切實際

官方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亞太安全與合作部主任沈世順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既然釣魚島屬於有爭議的水域,中國自然無法接受其公民受到扣壓的事實。沈世順說:「換言之,這個(釣魚島)問題不管怎麼說是存在爭議的。在有爭議的情況下,日方採取扣船扣人的行動,肯定是中國所不能接受的。」

沈世順表示,雙方必須通過外交途徑迅速解決問題,否則的話,拖延只會不利於中日友好合作的長遠大局。他說:「從長遠講,只要問題不解決,中日在這裡發生衝突是隨時可能的。我想,日方不要以為目前為釣魚島的實際控制方,便加強(管控)措施,長期下去便可以讓釣魚島變為自己所有。這種想法不切實際。中國無論哪位領導人在位,這個問題是不可以做任何讓步的。」

沈世順表示,中國政府對於有爭議的水域奉行的方針始終是「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爭取和平解決」。

楊中美:中國著手海洋主權宣誓

旅居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日本三菱中國研究中心理事楊中美博士對美國之音說,日本的 《朝日新聞》等主要媒體今天也以頭版位置對戴秉國召見日 本大使進行了報導,同時也簡單客觀地報導了中方的反應。日本民眾雖然支援日本政府,但是總體而言對政治的關心程度不及中國民眾。

楊中美說,中國政府對最近的釣魚島摩擦事件的處理方式明顯有別於從前「大事化小」、保持中日高層友好往來的淡化策略。聯繫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最新動向,中國海洋政策出現重大轉變的事實已經顯現。

楊中美說:「我們目睹大批漁船近來在中國海監船保護下,在南海進行捕魚活動,而南海諸國無法直接驅趕漁民,造成事實上的國家保護漁民捕魚行為以宣誓主權的活動。 」

楊中美指出,根據觀察,釣魚島一帶發生台灣漁船與日方衝撞事件為常見事態,中國漁船在此與日方發生衝撞實屬罕見;這裡的漁區不屬於大陸漁民活動範圍,而主要為台灣漁民和日本漁民的捕魚作業區域。

北京恐外患刺激內壓

美聯社說,北京政府擔心,如果沒有能力保護國家主權,它將在中國民眾面前「顏面盡失」,而且民族主義情緒很可能點燃反政府怒潮。中國媒體和活動人士目前正在呼籲政府對領土威脅採取更加強硬的姿態。

日本政府一直宣稱,中國在東中國海的天然氣開採活動威脅到延伸至日本海事區下的氣層。中國予以否認,並且不認同日本的海界定義。



◆ 專家:日探中底線 擬擴海洋版圖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12日電】2010.09.13

中國官方媒體「國際在線」網站12日引述多名專家分析,認為中日撞船事件絕非偶然發生,涉及深層圖謀,這是日本搶奪釣魚島主權的又一次公開對中國挑釁,以及試探中國底線,意圖與中國平分在東海的大陸棚架。日本共同社則報導稱,中國官方動作頻繁,極不尋常,顯示事態嚴重。

中國專家普遍認為事件並非偶然,日方早有企圖。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中心海洋法與海洋事務研究基地主任王翰靈指,日海上保安廳巡邏船有意釀成意外,藉此威嚇中國漁民,讓他們以後不要到釣魚島附近。

清華大學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也表示,日本故意製造事端,目的是透過在釣魚島問題上採取強硬措施,為年底推出新的「防衛計畫大綱」製造輿論。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所研究員劉軍紅解釋,冷戰結束後,日本一直想做亞洲的老大,海洋戰略屬於重要的一環,日本不會放過任何可能爭奪的地盤。加上釣魚島對於日本「海洋版圖」擴張有著重要作用,劉不排除撞船行動是對中國底線的試探。

※ 相關報導:

* 釣魚台爭議 中日強硬互不妥協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5846098.shtml

fsj 提到...

冷眼集/東亞新局勢 美中台日都在試水溫

【聯合報╱本報記者王光慈】2010.09.15

台日為了釣魚台主權起爭議,弔詭的是,這次源頭並非為了台灣漁船遭日方擦撞,而是肇因大陸漁船被日方扣押。馬政府這次展現異於往常的強硬態度,在兩岸簽署ECFA、關係日趨緊密後,背後動機引發揣測。

釣魚台的主權歸屬,一向剪不斷、理還亂,中國大陸、台灣和日本多年來都主張擁有釣魚台主權;為了長遠發展的雙邊關係,中、台、日都選擇擱置爭議,遇到突發事件,再視為「單一個案」處理。

但本月七日大陸漁船遭日方扣押,卻引來中國大陸對日的強硬態度,四天內四度召見日本大使,層級從外交部副部長、部長,到國務委員,措辭也從要求「放人」,到警告日本「不要誤判形勢」。

台灣方面在事件前六天完全靜默,港澳人士參與保釣行動集結台灣後,外交部第七天忽然連發措辭強硬的聲明,不但要日方「勿作干擾」,展現迥異於以往的強硬態度,還事先聲明政府會「依法」維護民間自發性行為,與過去處理台日爭議的模式大相逕庭。

值得玩味的是美國對這次釣魚台事件回應,國務院發言人克勞里答得乾脆,「這是中日雙邊的問題,我們希望能和平解決」;簡單明瞭的撇清,要日本別想把美國捲入渾水,對日本內閣剛審議通過的防衛白皮書,希望加強西南防線,更是潑了冷水。

各方迥異於以往的處理方式,都是在對東亞新局勢「試水溫」。兩岸簽署ECFA,引發美、日等東亞各國高度關注;日本菅直人政權上任後,不隨慣例朝拜靖國神社,對中政策微調也引起各方矚目。各方都想試探其他國家對新局勢的底限,突發的釣魚台爭議,就是最好的觀察樣本。

馬政府試探之餘,應提防擦槍走火,台灣的籌碼最小;這次傳出兩岸聯手打壓日本,與其說是日媒的看法,不如說是美國的憂慮,如何平衡,考驗馬政府的智慧。



◆ 近半美國人 反對出生公民權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2010.09.15

美國社會正瀰漫強烈的反移民潮,奎尼匹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13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近半數(48%)美國人反對憲法賦予非法移民在美出生的子女自動取得公民的權利,45%仍贊成給予出生公民權。不過,修憲茲事體大,除非社會有高度共識,否則難以過關。

美國總統歐巴馬想讓1100萬非法移民就地合法的大赦提案,在國會面臨主要來自共和黨人士的強烈反彈,且包括亞利桑那州的多州也頒布強硬政策。8月31日至9月7日受訪的1905位成年人中,60%的人不贊成歐巴馬處理非法移民的方式,贊成的只有28%。

父母是非法移民,在美國出生而自動取得公民資格的孩童,估計400萬人。國會期中選舉將屆,預計不會有國會議員輕舉妄動,但共和黨籍和茶黨將會借題發揮。

fsj 提到...

茶黨初選露鋒芒 震動美國兩大黨

【世界日報╱編譯孫梁綜合14日電】2010.09.16

全美七個州14日進行黨內初選,推舉國會和州長候選人,參加11月2日的期中選舉。藏身共和黨內的茶黨(Tea Party)選民再度發揮影響力,在德拉瓦州共和黨初選中,推出自己候選人克莉絲汀.歐唐尼爾(Christine O`Donnell)一舉挫敗黨內當權派支持的候選人。茶黨力量再次令全美政界側目,為11月民主共和兩黨對決,添下重大變數。

今年期中初選季在14日大致告一段落,注意力已轉移到11月2日的期中選舉,和獨立選民尤其是茶黨在各州基層選舉動員力量,加上全國性政治明星莎拉.裴林(Sara Pelin)等站台加持,凡是茶黨所支持或提名的候選人大都打敗黨內提名人,獲得共和黨候選人資格。

除了德拉瓦州歐唐尼爾擊敗黨內提名人獲得參議員的候選人資格外,茶黨也在紐約州共和黨州長初選中建功,原被各界看好的前任國會眾議員拉績歐(Rick Lazio),居然被名不見經傳、紐約茶黨所支持的商人帕拉迪諾(Carl Paladino)擊敗。帕拉迪諾的出線在14日晚不僅震動紐約州共和黨當權派,也讓兩黨心驚,重新檢討選戰策略,不能再忽視茶黨的力量了。

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參議員14日表示,他將尊重所有初選出線的候選人,不論有無得到茶黨的支持。

在新罕布夏州的曼徹斯特,49歲的獨立選民米雪兒.德斯帕希過去一直投票給民主黨。但她今年考慮轉向支持共和黨候選人,是因她受夠了民主黨人,包括歐巴馬總統。她說,歐巴馬「把我們帶入了錯誤方向。如今共和黨人看到了機會」。

由茶黨推出的德拉瓦州歐唐尼爾在14日初選前完全不被看好,她說感謝黨內選民的支持,有信心在11月也獲得民主黨員的支持贏得德拉瓦州聯邦參議員席位。她說如果當選「一定致力推翻歐巴馬總統的健保法」。這個參議員席位原來是現任副總統白登所有。

此次期中選舉攸關國會控制權和全國37個州長席位,共和黨希望利用茶黨成員和中間選民對民主黨不滿而大有斬獲。蓋洛普民調顯示,49%的獨立選民今年準備支持共和黨的國會候選人,支持民主黨候選人的獨立選民僅占三分之一。

在國會參議員選舉爭奪激烈的佛羅里達、科羅拉多和俄亥俄三州,獨立選民均將具有決定性作用。而在四成選民未登記黨派的新罕布夏州,獨立選民更是特別重要,因該州剩下的選民中,兩黨各占一半。

在各州初選贏得勝利的候選人,只有不到50天的時間爭取包括獨立選民、茶黨在內的一般選民。許多獨立選民在近年的選舉中支持民主黨。專家認為,獨立選民在今年的選舉中再度成為兩黨爭奪的對象。達特茅斯學院教授琳達.福勒說:「關鍵是看獨立選民,他們將在大選中起決定性作用。」



◆ 菲調查:港客死於挾持者槍下

中央社 2010.09.16

在菲律賓針對馬尼拉流血巴士挾持案的調查結果出爐前夕,菲國跨部會聯合調查委員會宣佈,9名在事件中喪生的香港遊客是死於挾持者的槍下。

8月23日,被革職的馬尼拉警官孟多薩(RolandoMendoza)為求復職,挾持了1輛觀光巴士,結果造成9名香港遊客死亡,香港當局懷疑有受害者被攻堅的菲國警察誤殺,菲國組成了聯合調查委員會,展開深入調查,調查結果將於明天提交菲律賓總統艾奎諾3世(Benigno Aquino III)。

擔任聯合調查委員會主席的菲律賓司法部長德利馬(Leila de Lima)今午在1場記者會上宣佈,根據受害者身上的彈孔檢驗,以及3名生還香港人質的證詞,所有人質都是被孟多薩殺害,德利馬說,生還者的證詞已經具足夠份量,來取得這樣的結論。

德利馬並補充,聯合調查委員會今天正在總結報告中「責任歸屬認定」的部份,估計會有10人將被當局提出行政或刑事控告,他們包括警察與政府官員和媒體工作者。

上週,德利馬曾表示不排除有人質被警方火力誤殺的可能性,但她的發言立即被各大媒體渲染為菲方坦承誤殺人質。

德利馬表示,調查報告包括事實陳述、證據評估、結論、事件責任歸屬認定以及建言等部份,截至今天中午已經完成95%,明天將可呈交總統府,副本則由副總統率團交給中國當局。



◆ 跑3千公尺 逾6成軍人不及格

伏地挺身 竟有半數不及格

自由時報 2010.09.16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國軍實施體能訓測新制一年後,成績單慘不忍睹!國民黨立委周守訓昨指出,二分鐘仰臥起坐測驗,每四人就有一人不及格,二分鐘伏地挺身每二人就有一人不及格,而三千公尺徒手跑步合格率更不到四成,不只義務役,連志願役也差不多,甚至伏地挺身的表現還遜於義務役。

國防部軍事訓練處處長黃昆宗坦承,體能訓測新制是參考其他國家標準制定,標準較嚴,就連作戰部隊合格率都只有六成左右,成績他也不滿意,相信明年應該會進步。

軍方坦承也不滿意 明年會改進

周守訓指出,志願役仰臥起坐合格率為七十二.三%,伏地挺身合格率四十二.一%,三千公尺跑步合格率四十三.三%;義務役仰臥起坐合格率六十九.七%,伏地挺身合格率四十七.八%,三千公尺合格率三十九.三%。

周守訓分析,志願役官兵表現沒有比義務役官兵較優,甚至伏地挺身部分還較遜。從級職看,最高層的將級普遍表現不錯,合格率都比其他級職為好,但志願役士兵在仰臥起坐與伏地挺身的表現比士官較好,校、尉級的伏地挺身表現都比士兵、士官差,三千公尺除了將級與上校級有六成合格率外,其他級職都慘不忍睹,未來如何能夠行軍打仗?

他進一步指出,從單位測驗結果來看,三千公尺跑步只有憲兵司令部、後備司令部與陸軍司令部的男性成績約五成合格率,其他單位多僅有二、三成合格率;伏地挺身只有憲兵司令部男性有八成以上合格率,其他單位男性都約五成合格率,女性則僅有一至三成合格率。

根據國軍基本體能訓測標準表,以十九歲至二十二歲志願役官兵為例,二分鐘內仰臥起坐男生應做四十三個、女生三十三個,伏地挺身男生應做五十一個、女生三十六個,三千公尺徒手跑步男生必須要在十四分鐘內完成,女生應在十六分五十秒內完成。

fsj 提到...

船長延押10天 中日外交危機升高

陸外交部:中將強烈反制 雙方增加航班、擴大航權接觸中止

【記者張凱勝/綜合報導】2010-09-20 旺報

日本石垣簡易法院昨天決定延長羈押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10天,已經被拘留10天的他,現在最快要29日才能獲釋或者被起訴。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聲稱,日方一意孤行,錯上加錯,中方將採取強烈反制措施,一切後果由日方承擔。

據新華網報導,中方已暫停中日雙邊省部級以上交往,中止了雙方有關增加航班、擴大中日航權事宜的接觸。中國公民遊日規模也已經受到嚴重影響。

不辦中日外長會議

日本外相前原誠司稍早接受媒體訪問時,曾對中國政府努力避免反日抗議活動擴大,給予正面評價,並重申依日本國內法羈押中國船長是合理的。他希望兩國冷靜應對爭議,以強化兩國戰略互惠關係。不過,他表示,21日聯合國大會期間,沒有舉行中日外長會議的計畫,但他將會見美國總統歐巴馬。

前原上任後首次出訪就到美國,預定會見歐巴馬與希拉蕊國務卿。美國副國務卿史坦伯格17日約見日本駐美大使藤崎一郎時說,「美國對菅內閣表示歡迎,並對首相菅直人重視美日同盟感到高興。」史坦柏格與前原是舊識,他在華府也有許多好友,美方認為,前原向來主張加強美日同盟關係,對提升美日關係極為有利。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表示,日本首相菅直人23日出席紐約聯合國大會時,將與歐巴馬會談,雙方預計討論日本干預匯市、全球經濟及美軍普天間機場遷移等問題。

日自衛隊巡邏東海

有關中國向東海白樺(陸稱春曉)油氣田運送鑽井器材一事,前原誠司19日表示,日本自衛隊的飛機正在附近海域巡邏,日方關注中方的一舉一動。日本首相菅直人18日召集外相前原誠司、官房長官仙谷由人等相關官員到首相官邸研議此事,據悉已提出多項預備方案,決定透過外交途徑促使中方克制。

被視為對中鷹派的前原,17日在記者會上以「目前日本外交與周邊國家的經濟關係非常重要」,向外界表達他所理解現階段的中日關係,他迴避了過去曾強調的「中國威脅論」。而在與周邊國家的外交模式上,他提出要推進經濟外交,包括自由貿易協定(FTA)、經濟合作協定(EPA),並推進資源外交及糧食安全保障的外交。

前原 日本的布萊爾

前原誠司1962年生於京都,畢業於京都大學主修國際政治,原有志職業外交官,卻因緣際會從政,28歲當選京都府議會最年輕議員;1993年當選眾議員。2005年9月在民主黨黨魁之爭中,擊敗現任日本首相菅直人,成為民主黨領袖,時年43歲。他當時的稅金等政策主張,與當時人氣正旺的英國首相布萊爾的第三條路相仿,因而被《朝日新聞》的社論譽為「日本的布萊爾」。

2005年12月,前原在美國的公開講演中提議修改日本憲法,允許日本自衛隊海外派兵。他還稱「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日本有必要採取毅然的態度應對。」,美國輿論嘩然,稱他為「日本鷹派政治家」。

他曾應邀在北京外交學院講演,公開聲稱「中國威脅論」,引起強烈不滿,也被日本輿論批評為「年少氣盛,不知禮儀」。原訂與中國領導人的會面也臨時被取消。但是,當時執政的自民黨對前原的觀點持歡迎態度,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更把前原視為「政治盟友」。



◆ 日派偵察機 監控春曉油田

中央社 2010-09-20

中日東海油氣開發爭議或將大幅升級。日本昨天宣佈派出海上自衛隊偵察機監控春曉油田,並重申一旦證實中國片面進行鑽探,日方將採取「以牙還牙」或向國際海洋法庭控訴等斷然措施。

日本新聞網並引述未經證實的消息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2艘驅逐艦,根據高層的命令已經前往東海,有可能到春曉油田附近海域執行巡邏任務。

春曉油田(日本稱白樺)位於日本主張的東海中間偏中方一側,日方認為中方會從海底抽走屬於日方的資源。

雙方透過談判曾達成「共同開發」有爭議海域的共識,2國原定本月中旬再次舉行相關談判,但因日本在釣魚島(釣魚台)海域拘留中國船長,中國宣佈延後談判。

日本海上自衛隊偵察機上週拍攝到中方向春曉油田鑽井台運送設備,日本媒體還拍到鑽井台週邊海面變成淺色,懷疑中方已單方面進行開採。

外務大臣前原誠司昨天上午向媒體公開表示,海上自衛隊的偵察機正在對春曉油田進行監控。

日相菅直人前天則召集前原誠司等官員開會,研究如何應對中國單方面在東海開採油氣資源。據透露,會議決定,在關注中方舉動的同時,將透過外交途徑促使中方保持克制,並提出多項方案。

香港星島日報說,首選方案就是在中方春曉油田的附近單獨進行試開採。日本政府2005年曾批准帝國石油公司對該海域的試開採權。日方也有可能選擇向國際海洋法庭起訴中方。

不過,日本政府非常擔心,若日方「以牙還牙」地進行開採,可能導致事態進一步擴大,中方或向開採海域派遣軍艦等。

而向國際法庭起訴中方,本身就需要得到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同意,「得出結論將需要較長時間,這期間中國無疑會進行開採生產」,導致日方蒙受損失。

菅直人預定22日訪美,參加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並將在23日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高峰會。不過這陣子中日關係走進谷底,預估與中國總理溫家寶之間不會召開中日高峰會。

fsj 提到...

溫家寶:日本立即釋放中國船長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0.09.22

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紐約強烈敦促日本「立即無條件」釋放釣魚台海域撞船事件中遭扣押的中國船長。溫家寶表示,如果日方一意孤行,中方將進一步採取行動,一切嚴重後果的責任需由日方承擔。

溫家寶21日晚在紐約會見旅美華僑、中資機構及留學生代表時說:「釣魚島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日方最近在釣魚島海域抓扣中國漁民和漁船,至今不釋放中方船長,這是完全非法的、無理的,已經對中方船長及其家人造成嚴重傷害,並激起海內外全體中國人的憤怒。」

溫家寶並指出,經過多年艱苦努力,中日關係得到改善和發展,如今遭到嚴重破壞,完全是日方一手造成的。日本政府應當迅速改變錯誤做法,使中日關係回到正確軌道。

溫家寶和日本首相菅直人都將出席聯合國大會等一系列國際會議,並分別會晤美國總統歐巴馬。

各界好奇溫家寶是否會在聯合國會議期間和菅直人會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昨天已表明:「當前的氣氛顯然不適合舉行這樣的會晤」。



◆ 中日戰略互惠關係被打回原形

中央社 2010.09.22

中國與日本關係因釣魚台撞船風波急轉直下,據分析,胡溫近年所謂「破冰」、「融冰」之旅,與安倍、麻生和鳩山幾任日本內閣好不容易積累的所謂戰略互惠關係,打回小泉純一郎當政原形。

中日釣魚台之爭自1970年代時始,據香港明報分析,1980年代,中日關係曾經頗親密,當年中共總書記胡耀邦邀請3000日本青年訪中,現任日相菅直人正是訪中成員之一。

據分析,當年中方主持兩國青年大聯歡者都是共青團中央的主事者,從胡錦濤、王兆國到李克強、劉延東、李源潮,如今都是中央頂級大員。

兩年前,身兼中央組織部長的李源潮,還與日本自民黨的「太子黨」二階俊博合作促成中日合作人才培訓計劃,中方每年派遣地方黨政官員赴日本受訓,日本成為繼美國哈佛、新加坡後,成為全球第3個替中共培訓幹部的國家。

不過,分析說,當中日兩國間的矛盾已從靖國神社、教科書等歷史問題分歧轉為領土、領海和資源的現實利益糾紛時,兩國的民意都不再允許執政者再玩「虛情假意」式的「友好遊戲」,當日本的親中派變成反中派,中國的知日派即使不是對日軟弱的根源,似乎也失去對日施加影響力的管道,也算是現實對歷史的嘲弄吧。



◆ 中日釣魚台爭端可能還會升高

中央社 2010.09.22

中國和日本有關釣魚台列島的爭端正不斷升高,北京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劉江永表示,未來視發展情況可能還會升級。

中國漁船「閩晉漁5179」號7日在釣魚台島海域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相撞,「閩晉漁5179」隨後連船帶人被日方扣留。之後日方釋放漁船和船員,但法院裁決扣押船長。

中方為此事件不斷提出交涉,要求日方放人放船,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1日更在紐約要求日本無條件釋放船長,中方並且中斷中日省部級以上高層往來,中日關係陷入危機。

劉江永今天對中央社記者指出,釣魚台島問題由來已久,但日方過去並未採取類似這次的實際行動。2004年小泉純一郎執政的時候,中國大陸7位保釣人士曾經登上釣魚台島,並被日方帶走,後經中方強烈交涉,日方很快放人,而沒有起訴或拘留。相對於此,這次日方採取的行動,反映其通過強硬手段,體現對釣魚台島的主權、控制權、執法權。至於有無更深層意圖,還需進一步觀察。

他指出,針對日本的舉動,中國採取嚴正立場是必然的。日本首相菅直人執政不久,欠缺經驗,一錯再錯,失去多次緩和事件的機會。而中國的應對則從低層級向高層級升高,如今已達到總理級,未來視情況發展有可能還會上升,甚至到國家主席層級。如果日方能認識情況的嚴重性,採取明智態度,問題不是不能解決,但「解鈴還需繫鈴人」。反之,如果日方司法起訴中國漁船船長,那將使情況更複雜。

劉江永表示,日本只有在主權管轄的領土上才能按日本國內法進行判決,但是釣魚台島的主權並不屬於日本,中國大陸和台灣都表示擁有釣魚台島主權,美國也從未認定釣魚台島主權歸屬,而是主張由有關各方談判解決。因此,日方對中國漁船船長行使國內法,不但違反國際法,也侵犯人權。

至於日本為何在此時做出這樣的動作,劉江永分析:

首先,日本利用兩岸大和解前的時機,體現對釣魚台島的實際佔領。

其次,日本正在制定新的防衛計劃大綱,企圖在台海周邊部署自衛隊,加強西南防衛。掀起釣魚台島事件,可引起日本民眾認同這種鷹派主張。可以說,這次事件只是大棋盤中的小棋子。

第三,大陸經濟正在快速崛起,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美國一向視崛起的大國為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因而鎖定中國為前蘇聯解體後的潛在對手,暗中操控。中日鷸蚌相爭,美國可以漁翁得利,「笑中取栗」。

劉江永進一步指出,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曾經指出,日本行政管轄的地區適用美日安保條約,而美國將琉球的「管轄權」交還日本時,包含釣魚台的「管轄權」。但是,這形成了一個怪圈,因為美國認為把釣魚台島的管轄權交給了日本,但是美國並沒有承認釣魚台島是日本的領土,實際上形成美國和日本就釣魚台島的私相授受。

此外,對於大陸媒體今天披露,中國漁政船日前在釣魚台島海域接回「閩晉漁5179」時,在日本海上保安廳船隻的圍堵下並未進入釣魚台島12浬內,這是否形同日本對釣魚台島的實際佔有?

劉江永說,實際佔有在國際法是指對無主地50年有效佔有不受干涉則擁有主權,但釣魚台島並不適用,因為中國、日本、台灣都主張釣魚台島是其固有領土,並非無主地。

同時,中國的海監船2008年曾抵達接近釣魚台島1浬處,而且這次中國為此暫停中日高層交往,還由溫家寶明確強烈表態,都構成有效反制,因而日本對釣魚台島並未形成國際法所說的有效佔有。

fsj 提到...

印度歷劫歸來 莎莎擁母痛哭

自由 2010/09/23 記者陳慧貞/台北報導

TVBS「食尚玩家」節目印度出外景遭槍擊,主持人莎莎和傷者之一攝影師古澤為,昨天上午返台,莎媽特地前往接機,莎莎看到媽媽,眼淚瞬間滑落,莎媽也送上豬腳麵線,讓2人壓驚。古澤因頭傷,現覺得走路「重重的」,莎莎則與歹徒眼神曾瞬間交會,嚇得她拔腿就跑,「幸好我體力好,沒有腿軟。」兩人都說有機會,會再去印度。

古澤為看到2人騎機車就怕

昨天莎莎、攝影助理阿平與傷勢較穩定的古澤為返台,古澤為後腦勺被流彈掃過,他對印度醫療品質頗有微詞:「醫生縫合好傷口、包紮完後,就不理我了。」他發現醫生「縫得不太好」:「好像布娃娃!每針間距非常大。」顧及傷口問題,昨天古澤為也到三總進行傷口取樣檢驗。

莎莎從頭到尾處變不驚,她說遇襲第一時間打電話回家,第一句話說「媽,出事了」,莎媽還以為是詐騙集團,本來冷靜的莎莎昨天看到莎媽,立刻眼淚就掉下來。兩人都有陰影,古澤為現在看到2人共乘機車就害怕,莎莎則是夢到歹徒的眼睛,醫院內無數會說話的眼睛,令她毛骨悚然,但2人都不排斥有機會還是會再去印度。

柯強肺有積水 下週返台

莎莎表示,腹部中彈的柯強,經過手術剪掉一小截腸子,但因目前肺部有積水現象,仍留院觀察,預計下週返台。



◆ 林博文專欄-蓋茨要整頓「國防巨獸」

【本報訊】2010-09-22 中國時報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一個人住在離五角大廈不遠的一座花園洋房裡,他的妻子也是一個人住在西岸華盛頓州,很少來華府。六十七歲的蓋茨自己下廚房、購物、洗衣服、澆花,日子過得像個老光棍。他的住所附近也有兩座同樣的花園洋房,兩個四星上將和他們的家眷住在那裏,這兩個四星上將的家裡各有十幾個副官、傳令兵、佣人,把上將及其家眷侍候的好好的。

蓋茨每天看到這兩個四星上將所享受的福利與特權,心裡非常感慨。身為四星上將,不僅在私生活享有一般民營企業CEO所享受不到的福利與特權,上班時也有一群將官(包括三星中將)、校官和尉官做他的幕僚、參謀和助理。也就是說,一個四星上將所耗的國家資源(亦即納稅人的錢),多到無法估量。在浪費成風、人力虛擲的五角大廈和美國軍事體制裡,四星上將的豪奢,只是小菜一碟而已。

預定在二○一二年一月二十日即辭官歸故里(或更早)的蓋茨,已下定決心大事整頓、清理和刪削五角大廈的浪費文化,其中包括人事浮濫(包括武職與文職)、行政體制疊床架屋、武器採購重疊又欠缺協調管理、過多軍事基地以及太多沒有必要的項目計畫。蓋茨打算在未來五年內為納稅人省下一千億美元,但軍方最大的開銷,他卻不敢動它分毫,那就是軍人及其眷屬的醫療保險。蓋茨說,這筆天文數字的健保費,「可以把五角大廈活活吞掉」。軍人每年只要花很少錢即可享到最全面的健保,而一般老百姓卻要花大筆健保費,尚且得不到好的醫療照顧,完全沒有健保的美國人即多達四千萬人。

蓋茨向浪費宣戰的勇氣,深值敬佩與同情,但嚴格說來,有如向風車叫陣,因數十多年來五角大廈像個「裝有現代馬達的恐龍」。區區一個國防部長如何能對付這個已經定形的怪獸?蓋茨最崇拜馬歇爾和艾森豪這兩個五星上將,他的辦公室牆上就掛有這兩人的照片。馬帥和艾帥做事講究效率與成果,艾帥當年在總統任滿前對軍方與軍火工業所形成的密不可分的關係,曾深表關切與憂慮。他所擔心的「軍產組合叢體」(military-industry complex)的弊病,不幸被他言中,五十多年來益形嚴重。

在蓋茨之前即已有不少國防部長(甚或總統)想辦法要大幅減少五角大廈的浪費文化,但總是碰到強大阻力,而使改革受挫。這些阻力來自軍方本身、軍火工業、國會和設有軍火工廠與軍事基地的地方政府。蓋茨決定要廢掉冷戰時代的產物(現已成廢物)的聯合軍種指揮部,這個指揮部現有六千人,年度預算為二億五千萬美元。當初成立的目的是如何使四軍(陸海空和陸戰隊)能夠更好地協同作戰,其成效等於零,只是虛耗人力與金錢。一九四八年冷戰開始之際,國防部長下設一副部長,以及由三位主任參謀領導的五十個幕僚。今天,直接受國防部長指揮的有二十六個政治任命的官員,管轄三千個幕僚。蓋茨不但要大刪文職官員,亦要減少二十萬軍官,其中包括二百個將官。自二○○一年九一一事件後,將官已增至九百六十九人(如包括後備將官則多達一千三百人),蓋茨亦將減少五十名四星上將。

蓋茨的前任倫斯斐在任時,發現他和第一線低層指揮官之間,竟然夾雜了十七個層級的軍官。蓋茨最近發現在某些軍事行動中,他和第一線軍官之間竟隔了三十個層級,他發誓要大幅裁減五角大廈的行政體制和各軍區指揮系統。最重要的是,他要停止採購一批沒有必要而又特別花錢的先進武器,但軍火商和國會議員不會輕易放過他。

艾森豪所說的「軍產組合叢體」,已成為當今美國國內凌駕一切的「特權組合」。這個組合擁有無遠弗屆的力量和需索無度的欲求,歷任總統不敢捋他們的虎鬚,國會議員與他們沆瀣一氣,數百萬勞工做他們的後盾。「軍產組合叢體」投射在美國社會的另一種影像,則是政客的昧於良心和矛盾言行,如一些自由派國會議員公開大聲呼籲削減軍費,但私下卻和軍火商密切合作。美國軍火商素以敲政府竹槓出名,多年前爆出運輸機上的一個普通馬桶索價五千至八千美元,一個小螺絲釘要價三百至五百美元,而激起民間公憤。

前不久,蓋茨突然發現五角大廈的軍樂隊隊員竟然比國務院外交官人數還多。他也發現國防部的經費比國務院多了幾百幾千倍,他還特地為希拉蕊抱不平。從韓戰到越戰到伊戰到阿戰,數十年來美國不停地進行海外征戰,五角大廈也就膨脹得像個超大號怪獸,脾氣溫和而只剩兩年任期的蓋茨,如何能馴服這匹怪獸呢!

fsj 提到...

中國可能擴大經濟制裁日本

中央社 2010.09.23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針對中日糾紛強硬表態,北京學者認為,溫家寶所指的「進一步採取行動」,可涉及外交、經濟、軍事、社會及法律等多個層面,但目前來看,擴大經濟制裁的可能性最大。

中日因釣魚台撞船事件致關係緊張,正在紐約參加聯合國會議的溫家寶昨天敦促日方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扣押的大陸船長。他說,「如果日方一意孤行,中方將進一步採取行動。由此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日方要承擔全部責任。」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賈慶國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溫家寶的表態以及此前中國官方的連番表態,都意在向世界表明中國立場,並對日本傳遞信息:「對於領土主權問題,中國絕不會妥協退讓。」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日本問題專家唐淳風表示,中國下一步可以從多個層面反制日本,包括外交、經濟、軍事、社會及法律等領域都有牌可出,例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可缺席11月日本橫濱APEC峰會,或終止對日資源出口等,預估中國會一直強硬下去。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趙雨樂認為,在釣魚台島事件上,中國的態度越來越強硬,而溫家寶所指的「進一步行動」,應是擴大經濟制裁日本,「若日本再不知難而退,經濟制裁可能會來得更加迫切。」

趙雨樂強調,中國對日制裁「不是馬上要跳到軍事方面的考慮,因為這確實是太敏感。」

唐淳風說,當前日本民眾及媒體一致要求政府強硬,以日本外相前原誠司為代表的「鷹派」也對中國擺出對抗架勢,「事實上,日本只關心民意和國內政治需要,而不會過多考慮中國態度。」

另據香港明報引述不願具名學者表示,近日已上書中共高層,要求組建海洋武裝警察部隊,由武警總隊直屬,「海洋武警」可彌補武警部隊在近海維安方面的空白。



◆ 「溫歐會」 將提黃海軍演和南海安全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9.23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2日在紐約表示,中美兩國互信的確需要增強,但中美兩國關係「合則兩利,鬥則兩傷」,「對話比對抗好,夥伴比對手好,互信比猜忌好」;他會在23日與歐巴馬總統會談中提及黃海軍演和南海安全,消除誤會。

溫家寶22日在紐約下榻的華爾道夫大飯店,與包括北美世界日報總管理處總經理暨紐約世界日報社長張漢昇和總編輯翁台生在內的多位北美華文媒體負責人座談表示,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中國的發展不會影響任何人,也不會干涉任何人,更不會威脅任何人;所謂「國強必霸」,絕不會在中國出現。

他以600年前鄭和航海帶去「絲綢、茶葉和友誼,沒有占領過一寸土地」為例,說明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不僅今天是這樣,而且永遠是這樣」。

溫家寶在座談中意有所指的表示,中國近代一直遭受列強欺辱,深知主權獨立、領土完整,是國家的尊嚴和人民的根本。他說,「我們沒有占別國一寸土地,甚至也沒有到各處去宣揚武力」。中國總是告誡自己,抓住時機,把中國的事辦好,讓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能富裕起來,就是中國對世界和平的最大貢獻。

黃海軍演 相信美非針對中國

他在答問時表示,所謂南海航行安全、航道暢通,從來就不是問題,更「不存在需要大國介入而加以解決的問題」,中國會與東盟(東協)國家以協商一致方式確保南海航行的安全。而有關在黃海的軍演問題,溫家寶透露,美方多次向中方解釋,所謂黃海的演習不是針對中國的,包括美國選擇的地點和採取演習的方式,中國也完全相信這一點。

但他表示在東海、黃海的任何軍事舉動,都要有利此一地區,特別是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也要有利於恢復六方會談,徹底解決半島無核化的問題,實現半島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他表示,將在與歐巴馬總統會談時提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