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0

小心 醫師:整天吹冷氣也會中暑

中廣/彭清仁報導 2010/07/08

最近全台接連出現高溫,的確讓不少民眾感覺熱斃了!不少人也不管什麼節能減碳,如果不是必要,都待在房內吹冷氣。不過中醫師還是提醒民眾,天氣太熱吃不消,如果一直待在冷氣房,或是進出冷氣房,會讓毛細孔喪失排熱功能,就算一直待在冷氣房內,也是會出現頭昏腦脹、疲倦乏力、食慾不振和胸悶等中暑現象。

最近的天氣只能以「熱斃了」來形容!每天全台各地白天的氣溫都在攝氏卅四度以上,不但冰品和冷飲店業績直線上升,冷氣機的裝機率和電扇的銷路也跟著上揚,不少民眾不諱言的指出,天氣熱的頭昏腦脹,管他什麼節能減碳,先涼快再說。

不過中醫師彭姵綸指出,氣溫飆高,民眾流汗後馬上進入冷氣房,會使得毛細孔急速收縮,導致體內高熱無法藉由發汗排出,就會出現中暑情形,要消除中暑可利用刮痧或拔罐方式,也可採用清暑益氣湯或綠豆湯來達到消暑的效果。這段期間,不少民眾紛紛出現胸悶、容易疲倦,睡得再飽也出現眼角張不開下垂的症狀,這些都是中暑的症狀,不要以為整天吹冷氣,不在大太陽下曝曬就不會中暑!中醫師也建議民眾,天氣熱多補充水份是正確的,但如果一味的喝冷飲或是吃冰,站而中醫的角度,冰品和冷飲,都是降低體內器官的溫度,反而是熱底的食物,對身體健康並不好。當然站在西醫的立場,中暑依嚴重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及熱昏厥,如果中暑情況危及,一定要趕緊送醫,刮痧和拔罐都會喪失救治的黃金時間。



◆ 突然鑽冷房 小心!心肌梗塞

【聯合報╱詹建富、游振昇、劉星君、何炯榮、簡慧珍/連線報導】2010.07.08

炎炎夏日,各地有如火爐,讓人只想鑽進冷氣房。但醫師提醒,如果經常出入冷氣房;一旦室內、外的溫差超過攝氏七度以上,體能較差的老人或氣喘病童,就可能出現「冷氣症候群」,不是連打噴嚏,就是四肢無力。

彰化基督教醫院連日治療幾名心肌梗塞急診病人,他們因高溫室外跑進冷氣房避暑,一時無法適應溫度,胸悶、胸痛昏倒。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夏建勳解釋,許多人由屋外鑽進冷氣房裡後,猛灌一大杯冰水,因室內外溫度相差十度以上,對心臟疾病患者非常危險。

他表示,由高溫室外一下子進到冷氣房,易造成心臟血管剝離;加上進冷氣房前大量流汗,沒補充水分,血液變得黏稠,促發心肌梗塞,建議民眾進冷氣房先做暖身運動再坐下。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姚建安指出,一般人由高溫環境驟然進到有冷氣的低溫環境,都會感到暑熱全消;但體能較差或對氣溫較敏感的患者,若處於忽冷忽熱環境,即會感到身體極度不適,有的老人家因瞬間血壓上下,而頭暈,也有人因微血管快速收縮及肌肉緊繃,瞬間感到頭痛。

此外,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免疫科主任徐世達也說,天氣燠熱,許多人進出冷氣房過於頻繁,因而誘發氣喘或鼻過敏反應。也有的家長因擔心小朋友吹冷氣,對身體不好;沒想到反而因天氣太熱流汗多,加劇異位性皮膚炎。

一名陳姓上班族說,她只是曬太陽時間稍微久一些,皮膚立刻起了大片紅疹,癢到爆。醫師也說,連日來因曬傷、汗疹病患比平常增加三成。



◆ CDC:炎夏保健 首重多喝水

中央社 2010.07.08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統計顯示,過去24年間死於高溫過熱的美國民眾,遠超過地震、颶風、雷擊、淹水、龍捲風等天災死亡人數總合,因此炎夏要特別注意保健。

近幾天,美國東西兩岸部份城市溫度飆高,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也對西北岸的華盛頓州與俄勒岡州發出高溫特報(heat advisory)指出,部份地區直到這個週末都出現華氏100度(約攝氏37.78度)的高溫。

CDC統計,從1979年至2003年,24年中,因為氣溫過高而死亡的美國民眾有8015人,超過了因為地震、颶風、雷擊、淹水、龍捲風等天災死亡人數總合,光在2001年裏,就有300名美國民眾因過度炎熱而喪生。

CDC呼籲民眾在炎夏當中要特別注意保健之道,具體作法首先是多喝水。

在炎熱環境下,不管身體是靜態或在運動,都要注意補充水份,而且不要等到覺得渴了才喝水,最好每小時就喝2杯到4杯(大約16盎司到32盎司/480cc 至960cc)的涼水。

CDC也指出,不要喝含有酒精的飲料,也不要喝含有大量糖份的飲料,否則將會導致體液流失,同時,也不要喝太冰的飲料,因為可能導致胃疼。

如果流汗過多,將會帶走人體中的鹽份與礦物質,因此CDC建議民眾如果必須做運動的話,每小時要補充2杯到4杯不含酒精的涼飲,運動飲料也能補充人體流失的鹽份與礦物質。

從年齡層分析,CDC指出,嬰兒以及4歲以下幼童對於高溫較為敏感,大人必須特別注意嬰幼兒所處環境的溫度,並且提供充足的水份。

65歲以上的老年人則是對於氣溫變化的反應較差,而且身體對於因應高溫所帶來的壓力反應能力也較不足。體重過重的人因為人體較容易傾向於保留溫度,因此也較容易中暑。

19 則留言:

fsj 提到...

到底有多熱?憲兵司令親自站哨

【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2010.07.09

35度高溫站衛兵 小兵看到嚇一跳

憲兵司令李翔宙中將上周出現在空軍花蓮基地,親自穿著憲兵甲種服裝,外罩密不透風的防彈背心,手持步槍,在下午酷熱時分站哨兩小時,親自體驗基層憲兵衛哨勤務的辛勞。中將站衛兵,滿身大汗,但是事先做了充分防範措施,僅僅靠著上哨前多喝水,讓他在沒有電扇降溫下,仍能完成任務。

最近經常出現攝氏35度以上高溫,軍方認為宜配置電扇幫助衛兵降溫,作為高溫酷暑天候下的應變作為,也可以在必要時,將站哨時間由兩小時,縮短為一小時。

另外,增加對衛哨勤務巡查次數,白天與夜間都有巡查,設法避免或是及早發現衛哨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減少憲兵站哨時出現不必要的訓練意外。

司令上陣 為女憲兵挨轟喊冤

空軍花蓮基地營區門口的女憲兵,上周被拍到站哨時,旁邊有電扇降暑,引起許多討論。後備憲兵網站上許多退伍憲兵批評站衛兵不該吹電扇,但是也有人支持這種人性化的處理方式。一位憲兵網友透露,李翔宙在外界討論憲兵站哨可否吹電扇時,親自到花蓮基地站衛兵,體會衛兵的辛苦。

據了解,李翔宙是在7月2日下午2時到4時的時段,兩手端槍,著甲種服裝,外面再套上充滿汗臭味的防彈背心,在花蓮基地內站衛兵,不少營區官兵見到中將站哨,無不感到意外。

李翔宙說,他的確親自從台北到花蓮站衛兵,目的是為了親身體驗最近酷熱的天候下,基層憲兵執行衛哨勤務的辛勞。他說,那天氣溫達35度以上,站完後滿身大汗。但他親自示範,在採行必要的預防措施後,是可以在高溫下完成衛哨勤務。基層憲兵對此也很佩服。



◆ 體驗站哨辛勞 憲兵司令親自站衛兵

自由時報 2010.07.09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花蓮基地憲兵部隊日前有女性憲兵在三十六度下站衛兵,單位貼心準備電風扇散熱,引發社會不同反應,為了親自體驗憲兵衛哨勤務辛勞,憲兵司令李翔宙中將上週就身著甲種服裝及防彈背心,荷槍實彈到花蓮基地大門口站衛兵,成為有史以來首位親自站衛兵的憲兵司令。

李翔宙是在七月二日下午二時至四時,到負責防衛花蓮空軍基地的憲兵三五八營,實地站了兩小時的哨兵。李翔宙事後對憲兵營官兵表示,衛哨勤兵是訓練也是責任,他的年紀雖然比官兵大很多,但如果可以預先做好準備,例如喝充足的水,連他也可以站哨兩小時,相信大家都能做到。

經過實地體驗後,憲兵司令部認為只要做好事前準備,即使是面對高溫,也可以不使用電扇來執勤,目前憲兵在花蓮基地的憲兵衛哨已將電扇予以拆除,但憲兵司令部表示,仍可作為高溫下服勤的一種選項,衛哨兵執勤時間則可視溫度進行彈性調整。

由於國防部部頒有關崗哨內的設施物品,並未包括電扇在內,軍方三軍各部隊的崗哨若已有的電扇是否一律拆除,軍方官員表示,這要由國防部進行評估。

憲兵司令部政戰主任張善東說,李翔宙是看到前一天媒體報導花蓮基地女性憲兵站哨吹電扇的新聞,隔天立即決定親自前往。

據指出,七月二日下午二點至四點期間,花蓮溫度約在三十三至三十四度左右。張善東指出,李翔宙司令是著憲兵甲種服裝及防彈背心,戴鋼盔拿步槍執行站哨,二個小時站完之後,也是揮汗如雨。

張善東表示,衛哨勤務原來的執勤時間是二個小時,將來如果彈性地做調整,是有可能執行的。憲兵官員表示,執勤時間將視溫度高低而定,如果溫度真的很高,部隊可以視情況將原本表訂的衛哨一班兩個小時,改為一個小時即換班。



◆ 熱到最高點!中暑人數逼近去年高峰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0.07.09

氣溫不斷攀高,烈日讓人曬昏頭。衛生署「即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匯集全國170家醫院急診即時資料發現,單日中暑人數屢創新高,上周7月4日、5 日各有23人、34人中暑,直逼近三年來的最高峰。

最近兩周天氣熱到讓人離不開冷氣房,各地也頻傳中暑個案。根據衛生署統計,今年7月4日、5日,各有23、34人中暑,直逼去年夏天7月21日,單日36 人中暑送醫的紀錄。

老人 中暑高危險群

從96到99年送急診民眾的資料分析,衛生署發現,老人更是中暑的高危險群,特別是75歲以上老人,中暑發生率達一般成人的三倍之多。

新竹馬偕醫院急診科主任蔡維謀表示,老人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感,排汗也較緩慢,即使是處在冷氣房裡,還是可能會因為身體溫度調節能力差而中暑。

此外,慢性疾病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者等患者,或是於高溫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居於公寓頂樓或缺乏適當通風及空調設備的民眾,都是中暑的高危險群,應特別注意。

蔡維謀也說,除了中暑,業務員、為停車格開單的服務員等,也常因為在烈日下奔波,全身狂流汗,又難以時時補充水分,因而出現熱衰竭,導致身體虛弱、全身無力、頭暈等症狀,這時應盡快到陰涼處休息,補充稀釋的運動飲料,或加少許鹽的冷開水。

由於今年大暑節氣在7月23日,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擔心未來氣溫恐將持續攀升,預期將會有更多人中暑,因此提醒民眾,上午10時至下午2時間,應盡量避免暴露在高溫下。若發生疑似中暑症狀,應盡快移至陰涼處,讓中暑者側躺、鬆脫身上衣物,並用水擦拭身體及搧風,盡快送醫處理。



◆ 蟲蟲危機!果實蠅暴增 水果告急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0.07.09

全台天氣爆熱,果樹也遭殃,病蟲害日益嚴重。農委會防檢局監測芒果、荔枝、芭樂、平地水蜜桃等夏季水果,發現東方果實蠅密度升高,高屏地區最嚴重,已危害水果品質與產量;卓蘭地區的巨峰葡萄,也因為區域性大雨與酷熱,六成葡萄得到露菌病和晚腐病。

防檢局表示,東方果實蠅比一般家中常見的果蠅大,體長約0.5至0.8公分,水果被果實蠅叮咬以後,會逐漸腐爛,影響水果品質與收成。最近因天氣實在太熱,全台果樹果實蠅密度升高,包括台南、花蓮農改場都已發出警報,高屏地區果實蠅最為嚴重,平均每10天、每個陷阱抓到的果實蠅數量超過300隻,已達黃燈警戒,影響當地芒果、荔枝、蓮霧、芭樂、平地桃品質。

防檢局植物防疫組組長張瑞璋表示,由於蟲害範圍廣廣布全台,無法推估實際受害面積,但幸好高屏地區芒果、荔枝、蓮霧等水果,產期都已接近尾聲,農民損失不大。但採收完的廢園落果仍須仔細清理,否則果實蠅越來越多,影響其他夏季水果採收。

苗栗卓蘭鎮的巨峰葡萄也受天氣影響,當地葡萄種植面積約500公頃,但高達300公頃得到露菌病與晚腐病。曾瑞璋說,區域性豪雨讓農民防制病害無效,染病後水果無法轉色,原應是紫紅色的巨峰,如今卻仍一片青綠,賣相欠佳、價格不好。

曾瑞璋表示,極端氣候使得病蟲害防制日益困難,除了噴藥以外,落果的處理也是影響下一季水果收成的重要關鍵。防檢局也發出病蟲害警報,即日起與各地農改場專家下鄉,全面協助農民蟲害監測與防制。

fsj 提到...

濕紙巾不要擦臉! 易紅腫引發皮膚炎

TVBS/王博麟 2010/07/11

連日35度以上高溫,外出民眾熱得受不了,來一張涼涼的濕紙巾擦臉,很消暑但卻可能讓皮膚紅腫過敏!因為濕紙巾大多含有香精,或是螢光劑這類化學物質,擦拭臉頰可能會引發接觸性皮膚炎,有皮膚科醫師表示,這類的臨床案例,最近就增加2成。

TVBS記者王博麟:「天氣悶熱,很容易就想拿涼涼的濕紙巾擦汗,不過這樣擦臉擦嘴,雖然可以暫時消暑,但卻可能擦出問題。」

像照片中的患者,用濕紙巾擦臉後,嘴唇周圍紅腫脫皮,脖子上也有過敏反應,皮膚科醫師最近看診發現,因為天氣太熱,用濕紙巾,造成皮膚紅腫的案例增加2成,而且因為很癢,一抓就引發接觸性皮膚炎,甚至可能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

因為臉部皮膚較薄,拿來擦手的濕紙巾,多半含有香精,乳液,或抑菌劑,螢光劑這些化學物質,所以醫師建議,最好不要拿來直接擦臉,就算要,也有個小撇步。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流汗甚至於有髒的地方,用點狀擦拭,寧願點狀擦拭,多擦幾下,不要大面積來回塗抹。」

醫師建議使用無香精的濕紙巾,或是乾脆用濕毛巾,或衛生紙沾水擦汗,會比較安全。



◆ 臉部曬傷紅熱 冷毛巾降溫免反黑

中央社 2010.07.11

夏天紫外線持續飆高,皮膚很容易曬傷。醫師今天表示,太陽曬久了也會產生熱效應,皮膚除了曬傷,也會導致色素沉澱,因此,建議可隨時用冷毛巾幫臉部降溫,避免反黑。

夏天氣溫飆高,紫外線威力也不容忽視。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受訪表示,皮膚除了直接曬太陽會變黑,其實皮膚吸熱,產生所謂熱效應,臉部覺得紅熱,若沒有馬上處理,也會導致臉部色素沉澱。

趙昭明說,若感覺皮膚紅熱,可以用冷毛巾,或買瓶飲料裹上毛巾,隨時幫臉部冷敷、降溫,就可以避免臉部色素沉澱、反黑。另外,防曬油的使用也很重要,尤其是皮膚容易長痘痘的人,該怎麼挑選防曬油,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部主任邱品齊表示,其實SPF30、PA++的防曬油,就可以保護皮膚減少紫外線傷害。

邱品齊說,上班族即使不出門,也要擦防曬,大約4小時補擦1次,但皮膚敏感、長青春痘的人,則要選擇比較清爽、油份較低的防曬乳液,先在局部試擦,2 星期後沒有過敏反應就可以擦全臉。

另外,邱品齊說,小朋友也要防曬、選擇物理性的防曬油、洗澡時沖乾淨,比較不會引起過敏,不過,擦了防曬油,最好出門還是帶著陽傘、帽子,阻絕紫外線。



◆ 在室內也會中暑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2010.07.12

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還沒到,中暑人數就已屢創新高,衛生署「即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發現,單日中暑人數最高34人,直逼近3年高峰。醫師提醒,多留意老人家,「在室內也可能中暑」。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社區健康組研究員陳瑞菊表示,透過全國170家醫院急診即時資料顯示,今年7月4日、5日各有23人、34人中暑,96年單日中暑最高僅 23人,去年最高有36人,但都在大暑前後。

今年大暑在7月23日,國健局提醒,未來幾天可能有更多人中暑,特別是75歲以上老人,發生率是一般成人3倍,因老人對環境溫度變化不敏感、排汗較緩慢,而心血管病患、高溫、密閉空間工作者都是高危險群。

室內也會中暑,新竹馬偕醫院急診科主任蔡維謀提醒,年輕人多是因在烈日下「趴趴走」,屬於運動型的中暑,產熱比散熱快,例如攤販、業務活動量大,但水分補充少;老人家多數是因為室內空氣無法流通、無法散熱而中暑,家人應多多留意,適時讓老人補充水分,調整室內環境、讓空氣流通。

陳瑞菊提醒,就算在冷氣房,也不能把老人家放著就不管,若發現老人家身體熱、皮膚乾且發紅、體溫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就得留意,嚴重中暑可能出現無法流汗、頭昏、頭痛、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此時應盡快離開高熱環境,設法降低體溫。



◆ 清熱除溼 擺脫針眼困擾

文/陳瑩陵 2010.07.11 自由時報

林小姐這一年來,因為老犯針眼,常到眼科診所報到。她除了擦抗生素眼藥膏,並照著眼科醫師的叮嚀:不要吃高熱量或刺激性的食物、平日要毛巾熱敷、注意清潔等,但針眼還是反覆冒出來,除了眼睛不舒服之外,還造成外觀的問題,讓她相當困擾。

針眼也就是西醫所說的「麥粒腫」,主要是因為皮脂腺排泄不順暢,加上細菌繁殖,造成急性化膿發炎,就像是眼部長了青春痘化膿一樣。

中醫古書記載,針眼為「椒瘡」或「粟瘡」。「椒瘡」是指紅腫堅硬的病灶,屬於急性化膿發炎時期;「粟瘡」則為反覆性、皮脂腺分泌不暢的眼瞼病灶。清朝的中醫眼科專書《眼科金鏡》記載:「粟瘡生於眼胞之內,細顆黃而軟,形似粟米。…更不易癒,乃溼熱鬱滯之患。宜清熱散風,兼以?洗法,緩緩漸癒。」眼胞就是眼瞼,若眼瞼內長了膿皰,不易痊癒,且容易引起針眼的急性發作,因此治法從清熱除溼著手。

如果化膿、紅腫嚴重,可能需要經由專業眼科醫師手術切開排膿。除了眼科的外科處理,若合併使用中藥治療,有助於讓眼睛的不適更快速地獲得緩解。特別是反覆性針眼的患者容易在生活作息不正常或壓力大時,身體抵抗力不佳而形成。

◎蒲公英菊花茶

有助於針眼發作時的紅腫緩解,但是仍要配合中醫辨證論治,依個人體質對症下藥,才能有最佳療效。

●材料:蒲公英3錢,菊花3錢。

●作法:加入約1200毫升的水至藥材中,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5分。

●功效:蒲公英,性味苦甘寒,能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有助於膿皰腫塊的消散;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能清熱解毒、治療疔腫瘡毒,能改善目赤癰腫。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師)

fsj 提到...

手護養身-熱浪來襲消暑有涼方

御絨中醫診所張文馨、廖婉絨醫師 2010-07-11 中國時報

中醫認為暑為陽邪,易侵犯上焦心肺,流汗太多會傷津耗氣、注意力難集中、四肢疲倦乏力等,特提供茶飲和穴位來自我保健。

天氣悶熱,稍不小心就可能中暑。其實中暑分「陽暑」和「陰暑」,症狀大不同,中醫須辨證論治,配合茶飲和穴位來自我保健。

中醫認為暑為陽邪,易侵犯上焦心肺,中暑多出現身體燥熱、出大汗、心煩、面紅、口渴想喝冰水、小便量少而黃或灼熱、脈搏變快等熱象,照鏡子可以發現舌頭變很紅。嚴重者可能出現抽搐、意識昏迷、四肢發冷,須立即送醫治療。

由於暑熱,流汗太多,容易傷津耗氣,頭重、暈眩無法集中注意力,四肢疲倦乏力、口乾舌燥、臉色蒼白等氣陰兩虛的現象。

氣溫高又潮溼,常引起腸胃不適,脾胃失常,出現腹痛吐瀉、胸悶噁心、食慾不振、胃腸脹氣等症狀,照鏡子可以發現舌頭上鋪了一層白白偏厚膩的舌苔。

以下提供幾道保健茶飲及穴位按摩,防範中暑的發生,輕鬆喝茶、按摩穴位,擊退暑氣!


■ 消暑茶飲 清涼一下

◎ 金銀翠玉飲

材料:西瓜翠衣(西瓜白肉部分)20g、金銀花1錢、薄荷0.5錢、生甘草1錢

作法:將材料洗淨,包入過濾袋,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800cc,悶泡20分鐘後即可代茶服用。

功效:清心消暑瀉熱,但虛寒體質或有感冒等症狀者不適合飲用。

◎ 津氣生脈飲

材料:西洋參3錢、麥冬2錢、五味子1錢、竹葉0.5錢。

作法:將藥材洗淨,包入過濾袋,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800cc,悶泡20分鐘後代茶服用。

功效:消暑益氣,養陰生津;但虛寒體質或有感冒等症狀者不適合飲用。

◎ 香薷消暑飲

材料:香薷1錢、紫蘇1錢、陳皮2錢、茯苓2錢

作法:將藥材洗淨,包入過濾袋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800cc,悶泡20分鐘後代茶服用。

功效:消暑解表,化溼和胃;中暑發熱突然暈倒者,不適合飲用。


■ 穴位按摩 擊退暑氣

用溼毛巾冷敷以下穴位各5分鐘,再搭配按摩及深呼吸,一邊穴位各按摩20下,這些穴位有清熱消暑,降心火的功效。

◎ 督脈大椎穴:位於後頸部位於低頭時頸椎最高點;出現類似中暑症狀時,敲打大椎穴可幫助散去體內積藏熱氣,疏風清熱益氣。

◎ 心包經內關穴:位於手腕橫紋中央正上方2寸(3橫指寬);可安撫情緒緊張,安定心神;改善胸悶,減少噁心欲吐等腸胃不適。

◎ 肺經尺澤穴:肘關節橫紋處,靠近大姆指的方向,近肱二頭肌肌腱邊緣。可瀉肺熱,消暑氣。

◎ 膀胱經委中穴:位於後膝膕橫紋中央。經常按摩可清熱涼血。

fsj 提到...

日頭赤炎炎 暑濕之邪易作怪

文/陳宥任 2010.07.17 自由時報

近日氣溫屢破新高,有時還超過38度高溫,加上台灣四面環海,環境濕度本來就高,加上高溫導致環境又濕又熱,形成中醫講的暑濕之邪,所謂暑濕之邪有什麼特性呢?

●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邪為熱邪,容易提高身體的代謝,消耗身體中的水分,所以多見煩渴、多汗,嚴重時,甚至會有發燒的現象,另外,因為暑邪多夾濕,所以發燒的特性為反覆發熱,吃藥退燒後,又容易再發燒,有時還會伴有腸胃症狀。

●暑性升散,耗氣傷津:暑氣為火邪,其特性為向上升發,因此容易將人體中的火氣往頭上帶,所以在這種季節本身體質偏向燥熱者(如喜歡熬夜、近更年期婦女、失眠患者),火氣會更大,就會導致如睡眠品質更差、潮熱、脾氣暴躁等症狀更為明顯;另外,暑氣容易消耗人體的能量,因此這種天氣常會讓人感到容易累、疲倦,但是又有口乾舌燥、便秘、尿少等問題。

●暑多夾濕,亦傷腸胃:暑邪除了有火的性質外,另外,就是還有濕邪的性質,在外界,因為天氣炎熱,但是又多雨潮濕,所以環境常讓人感到濕濕黏黏的。

對於筋骨經絡較差的人,就常感覺身體重重的、提不起勁、頭暈暈、重重的,好像有東西罩頭般、無法清晰思考。

另外,夏天天熱,大家喜歡喝冰冷飲料,但是冰飲下肚後,會引發幾種反應:瞬間的冰飲下肚,會影響腸胃對於水分的吸收功率,所以常在我們喝一大杯冷飲後,瞬間覺得體溫下降,看似有解渴、解熱作用,但是過不了多久,就覺得腸胃脹脹悶悶的,嚴重者就會有腹瀉現象,而且在喝下冷飲後,人體中毛細孔會瞬間收縮,影響人體中排汗機能,導致體內熱氣無法有效由汗液排出,所以常會發現,怎麼常常喝水,但是卻無法有效解渴。

因此在這種大熱的暑天裡,更應該注意自己身體的排熱系統(流汗、大小便)是否暢通,不要過度吹冷氣,稍作運動,或用溫水泡腳,使身體適度排汗,喝些溫水,或吃飯時配些生薑,溫暖一下脾胃,注意水分補充,均是不錯的方法。

另外,注意避免過度熬夜,因為熬夜引起的火氣會和外界高溫的天氣結合,使我們更容易煩躁,不舒服感更明顯。

(作者為台南市慶恩中醫診所院長)

fsj 提到...

牛媽媽太熱乳汁少 鮮奶缺貨

【聯合報╱記者陳崑福/屏東縣報導】2010.07.19

天熱,冰涼鮮奶搶手,但高溫讓母牛食欲大減,減少乳汁分泌,奶量供應減少兩成,需求又增,造成鮮奶大缺貨。

屏東縣李太太昨天早上到東港一家生鮮超市買鮮奶,準備回家打木瓜牛奶,她在冷藏櫃找了半天,找不到鮮奶,覺得納悶,問賣場小姐,對方回答:「鮮奶缺貨,要總公司配給,配給還沒到」。

屏南地區一名代理國內大型鮮奶陳姓業者說,以往向公司訂購鮮奶,訂多少有多少,但最近訂貨,「訂卅瓶給十瓶,甚至只給五瓶」,對方說鮮奶缺貨,只得採取配給;他到處調貨,都調不到,下游零售商沒鮮奶可賣,要他想辦法,「上游沒貨,我也沒辦法」。

屏東縣萬丹鄉興興超市老闆陳建龍表示,上午剛進的鮮奶,一下子就被搶光,有家長因天氣熱,孩子吃不下飯,買鮮奶給孩子當飲料喝,解渴又兼顧營養。

曾獲神農獎的萬丹鄉禎祥牧場負責人陳國禎表示,入夏以來高溫天熱,冰品、冷飲熱賣,其中需要加奶的飲料,因先前三聚氰胺毒奶粉慘痛經驗,業者不敢加奶粉,鮮奶價格雖比奶粉貴,但衛生安全,因此改買鮮奶替代奶粉,造成鮮奶需求大增。

偏偏因天氣炎熱,牛槽溫度動輒超過卅九度,乳牛食欲降低,一天少吃約四公斤牧草,飼料吃得少就影響泌奶量,一頭牛一天約減產兩公斤,以他的牧場近兩百頭乳牛來說,一天就減產四百公斤,其他牧場業者也是相同情況,造成市面鮮奶缺貨。



◆ 天熱猛吹冷氣 雙腿活動吃力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0.07.19

冷氣開太強,竟有老年人因此循環不良,兩腿不聽使喚,只好趕緊就醫。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陳旺全昨(18)日指出,近來臨床上有患者由於冷氣開太強,身體循環不良,直呼雙腿活動吃力,幾乎難以正常行走,故提醒民眾空調溫度設定在26-27度即可。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張仲景文教基金會昨舉辦紀念黃民德醫師學術研討會,陳旺全醫師在會中指出,近來中醫門診,出現不少「空調綜合症」患者,常見頭痛;頭暈、呼吸窘迫、血壓下降等不適,有些老年人因關節健康較差,抱怨長時間吹冷氣後,連路都走不動,頻說「以前都沒那麼嚴重」,開予中藥治療,囑咐降低冷氣強度後,情況才獲改善。

夏季陽光毒辣,剛開始進入冷氣房讓人感覺舒暢愉快。陳旺全表示,有些民眾除了空調開強風,溫度設定很低,還同時吹電扇,剛開始的確很舒服,久了卻容易影響全身循環;如果不注意空間換氣,長期待在冷氣房,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氧氣含量不足,出現氣滯血瘀的現象,人也因此變得沒精神。

治療「空調綜合症」或冷氣病,陳旺全進一步指出,可以中藥桂枝湯為主方,常用藥材組合有香薷、厚朴、白芍、藿香、扁豆、蒼朮、桂枝,炙甘草;中氣虛弱加黃耆、黨參等,若兩腿行動不利可再加木瓜。



◆ 焦點新聞-熱到爆,沒胃口?

馮惠宜 2010-07-18 中國時報

連日來氣溫不斷飆高、熱到爆,很多大人、小孩都吃不下,不少民眾狂吹冷氣、猛灌冰品,仍覺得頭昏腦脹、食欲不振、精神不濟…。

熱斃了,吃不下要怎麼辦?

中醫師彭溫雅指出,台灣夏季高溫高溼,易造成脾胃停滯,容易產生腸胃不消化、脹氣、食慾不振等,狂喝冷飲易爆肥又傷脾胃,想暢飲涼水、冰品又兼顧腸胃休養,飲食調養最為重要。

飲食調養 應守四大原則

她建議,夏季養生,飲食也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調理或進食都要把握「新鮮、原味、自然、少醬」的原則。

1.新鮮fresh:夏季高溫,食物容易腐敗、滋生細菌,家庭主婦採買食物時要注意選材一定要少量、新鮮。

2.自然nature:就是不添加人工色素、調味劑、化學合成品,減少毒素殘留,才不會增加肝腎負擔,減低身體的正常機能。

3.原味original:保留食材原本的風味,減少過度研磨、烘焙與烹調,不吃過分精緻的食物。

4.少醬simple:醬料中含油、鹽、味精過多,雖然開胃,但會直接影響肝、腎健康。

多食肥甘 容易滋膩礙胃

此外,少油脂、少糖是維持身材飲食最高指導原則,夏天養生更要少脂、少糖可免「滋膩礙胃」。彭溫雅說,夏天陽氣旺、體內新陳代謝加快,讓肝臟產生的糖分變多,易使脂肪酸進入血液中。喜歡吃甜食的人容易火氣大,這時如果又攝取過多甜品,就更容易「上火」。所以夏天飲食宜清淡少脂、少甜,否則,無異「火上加油」。

中醫說「多食肥甘」,容易「滋膩礙胃」,甘甜與膏脂都容易阻礙脾胃正常運化,甜品容易化燥,讓原已就火氣大的情形更惡化。

署立台中醫院營養師黃紹萱說,盛夏出汗多而常感口渴,要隨時補充水分、鹽分和電解質。但現代人更愛喝含糖飲料或加味茶,而飲料多含糖分,滲透壓較高,不易被細胞吸收,反而會帶走細胞內的水分,無法解渴。

補充水分 最好喝白開水

補充水分時,彭溫雅建議,少喝珍珠奶茶、紅茶等含糖飲料,汽水類的碳酸飲料也不宜(糖多滋膩礙胃),也不建議冰飲,冰飲影響氣血循環,一時暢快後,便易生燥熱。但也不建議大熱天喝熱飲,最好是飲用和室溫一樣或略低一點的白開水。

fsj 提到...

研究:冷氣開太低 反影響工作效率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0.07.20

夏天戶外高溫讓人受不了,開冷氣消暑氣似乎更有精神,不過,根據美國研究顯示,工作場所冷氣溫度調太低會降低工作效率,出錯的機率反而容易提高。

美國康乃爾大學設計中心主任海吉教授,針對佛羅里達州一處辦公大樓進行長達1個月的研究發現,冷氣溫度設定在25度時,員工打字錯誤率為10%,溫度往下調到20度時,錯誤率提高到25%,當辦公室冷氣溫度從20度調高到25度時,打字字數增加150倍。以此計算,每調高室內冷氣溫度一度,每小時每位員工就可以省下2美金的成本。

海吉教授因此表示,「辦公室內的冷氣溫度,的確是影響工作效率的因素之一。」

另外,根據美國勞倫斯伯克來國家實驗室稍早的研究發現,「在最酷熱的夏天,室內冷氣效果過強,時常讓人感到不舒適,而且夏天是最容易出現冷氣症候群的季節。」而且冷氣開太強反而浪費電,並造成環境負擔。

加拿大職業安全衛生中心專家畢盧也表示,所謂冷氣症候群通常包括頭痛,或上下呼吸道發生感染以及眼睛與皮膚乾燥等現象,甚至會出現注意力不易集中症狀。因此他認為,最佳的辦公室溫度設定,只要能讓8成的人感到舒適就夠了。

不過,冷氣溫度不管太高或太低都有人抱怨,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指出,在調查的215棟大樓辦公室職員中,僅有11%的上班族對辦公室冷氣溫度設定感到滿意。



◆ 冷氣定時3至4小時 一夜好眠

中央社 2010.07.20

天氣熱也會影響睡眠。醫師今天表示,不少原本就有睡眠障礙的人因晚上熱到輾轉難眠,醫師建議,一般人睡得較深沈時間約在睡覺後3-4小時,建議冷氣可定時3-4小時,避免被熱醒。

夏天白天悶熱難耐,晚上更是熱到睡不著。北醫附設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鐘國軒受訪表示,近來門診收治不少原本就有睡眠障礙的人,向醫師抱怨晚上悶熱讓睡眠障礙問題更加嚴重。

鐘國軒說,通常夜晚較悶熱的時間大約是在晚上12時到凌晨1時左右這段時間,因此,這段時間不妨適度開個冷氣睡覺,而為了省電,他建議將冷氣溫度調在攝氏28度,並配合電風扇使用。

另外,睡眠環境舒適也很重要,像是使用草席等較涼爽的床墊,或睡覺時穿著通風材質的睡衣,都可幫助入眠。

台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許毓麟受訪表示,開冷氣一定要保持在恆溫狀態。至於冷氣時間要開多久?他說,一般人睡眠較深沈的時間是在睡覺後3-4 小時左右,為了讓睡眠不要被打斷,建議冷氣可定時3-4 小時,等到睡得深沈,冷氣自動關掉。

不過,他提醒,吹冷氣還是要蓋個涼被,否則身體中心體溫若變得太低,也很容易因為太冷而醒過來。

另外,許毓麟建議,體質燥熱的人,平常可喝些菊花茶、酸梅汁,清涼解渴,緩解燥熱。



◆ 作息不正常 炎夏痘痘更惡化

【聯合報╱藍淑馨/振興醫院美容中心主任】2010.07.20

豔陽高照,高溫潮濕的氣候,許多人都受不了。有些皮膚病起因人體對氣候適應不良,然而我們難以改變氣候或不利的外在環境,補救之道在於了解那些因素影響病情,如飲食、生活習性等,藉由控制以改善病情或避免惡化。

夏天最辛苦的莫過於熱性體質者,李先生是位帥氣大學生,自去外地求學後就開始長粉刺,天熱以來臉上及身上痘痘狂長,父母擔心他以後臉會像月球表面,趕快帶他來求診。

見他雙眼通紅,舌苔黃厚,問他幾點睡、排便如何?媽媽在一旁馬上告狀,每天玩電腦到三更半夜,一坐數小時不喝不尿,便祕是常有的事,他本就是熱性體質,睡眠不足更易火上加油,請他早睡早起。在家人監督下配合治療,終於恢復大帥哥容貌。

陳先生是位業務經理,工作壓力大,常失眠,最近天熱頭皮出油厲害、落髮嚴重,頭上摸到腫痛的疙瘩,擔心禿頭而來求診。他油光滿面,口氣濃重,舌苔黃黑,一看即知是個老菸槍,告訴他養髮第一步是戒菸,其次調理生活作息,火氣大頭皮才會長毛囊炎,他痛下決心戒菸,遠離菸友,配合藥物,落髮慢慢減少了。

林先生每逢夏天腳上必起水泡,時而劇癢。他眼睛充血,舌腫苔厚黃,每日菸酒不離,多喝啤酒,偶爾喝烈酒,勸他早日戒掉,同時給予清熱利濕的藥物,困擾多年的問題終於緩解。

張先生年輕即為紅鼻子所苦,常冒出又紅又腫的大痘痘,最近更嚴重,不得不求醫。他舌苔黃厚,舌質鮮紅,嗜食辣物,最近身體燥熱睡不好,假日愛釣魚,請他飲食改清淡,儘量留在涼爽環境。

上述幾個例子都是常見的皮膚病,夏天惡化因素除了濕熱環境外,少眠、抽菸、喝酒、上火食物等生活習性,都是火上加油的幫兇,使得身體像盆烈火。

膚為體之表,皮膚是身體的語言,聽得懂它在說什麼,從生活中改變自己,才能讓自己更健康。



◆ 熬帖湯、粥 治失眠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5734580.shtml

【聯合報╱楊俊奎/署立旗山醫院中醫科主任】2010.07.20

「我每天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卻又一直做夢,夢到被人追趕,隔天起床還是很累!」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失眠幾乎是大家都有過的經驗,除了服用安眠藥外,也可找中醫調整體質,協助安睡!

所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中醫認為人體作息應該與大自然律動相呼應,清晨時旭日東昇,人體氣血由身體裏面往外運行,人就起床活動;傍晚時夕陽西下則氣血潛藏進入身體內,人自然就上床休息了!古人生活簡單,作息隨著大自然變化,所以古人較少慢性疾病產生!

建議應在晚上11時以前入睡,因為晚上11時至凌晨3時是「肝膽系統」運作代謝時間,此時不能充分休息,隔天當然倦怠無力!午覺只須在早上11時至下午1時間休息30分鐘,中午睡太久反而晚上精神太好,會睡不著覺。

睡前可用溫水泡腳,促進氣血循環回到內臟,達到中醫講的「心腎相交」作用;避免睡前過飽,中醫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睡覺時如果沒有消化完畢,胃部有飽脹感反而不能入睡。

除了找中醫求診對症下藥,平常在家也可以食療自行保養,以下提供大家參考:

1桂圓紅棗茶:桂圓、紅棗適量,可酌加冰糖或黑糖沖服,適合秋冬飲用。

2蓮子百合粥:蓮子、百合加適量糯米,煮粥食用,適合夏天食用。

經過中醫診斷,上述睡不著的患者屬肝火旺盛、腦部容易亢奮的體質,處方「甘麥大棗湯」加「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終於把困擾多時的失眠解決了!

總之,有充足良好的睡眠,才能發揮身體最佳效能,透過中醫養生觀念,每個人都可以調整體質,重新獲得健康,擺脫失眠的夢魘!

※ 表格詳見原站。

fsj 提到...

夯極簡 6件衣穿一個月

中央社 2010.07.24

想像這種恐怖又熟悉的感覺:站在塞滿衣服的衣櫃前面,卻找不到衣服好穿。

現在,想想更糟糕的畫面:衣櫥內只有6件衣物,而且整個月只能穿這6件。

如果你辦的到,現在想像一個讓你啞口無言的狀況:竟然沒有人發現。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在將近一個月自我實施、禁穿流行服飾的行為後,美國威斯康辛州喀諾沙(Kenosha)保險銷售主管,31歲的史黛拉‧布瑞南(Stella Brennan)上週意識到,連她的丈夫都沒發現她這個月只穿這6件衣服,而且一直重複穿,從6月21日開始。可悲的是,布瑞南先生還是家裡洗衣服的人。

事實上,這個實驗叫作「節約購物」,執行到前天為止,布瑞南在這段期間只穿這些衣服:一件黑夾克、一條H&M褲子、兩件襯衫(黑色與粉紅色),一件OldNavy牛仔褲與一件穿舊的粉紅T恤。

她有兩個小孩、一隻黃金獵犬、3隻貓,還有一個上個月才開始、需要通勤一小時的新工作,她如何用這6件衣服搞定一切,實在令人不解。她說,她需要「6件可以防毛髮、小孩、食物與防皺的衣服,我需要看起來專業,又可以跟兒子踢足球、參加茶會的衣服。」

這個自我管理的節約運動,是一個叫做「6件以下」(Six Items or Less)網站發起的。前提是整個月只能穿在衣櫃找到的6件衣服(鞋子、內衣褲和飾品不算)。美國各地有近100人參加,杜拜、印度等地區的民眾也參與這個生活規範,他們的動機包括削減開支、拒絕流行,以及擔憂大量生產與全球運輸廉價衣物會破壞環境。

Great American Apparel Diet創辦人比約恩森(Sally Bjornsen)說,她是因為一個簡單原因才停止買衣服,她說:「我受夠了消費主義。」

「6件衣服」的實驗是她的兩個朋友個別構想出來的,一個是31歲的紐約廣告公司BBH策略事業主任海克曼(Heidi Hackemer),另一個是34歲的法倫蘭敦(Fallon London)創意負責人戴維斯(Tamsin Davies),他們兩個在一次非正式討論中,提到縮減衣櫃衣服的想法,這點子就變成一個極富創意的挑戰:6件以下。

6件以下的熱衷者稱自己是6衣人,他們在網路上組成流行服裝支持網絡,尤其是當購物衝動發作的時候。

布瑞南對改變流行作了建全準備。她在最近訪談中,提到衣櫃後面一堆標籤沒剪的衣服、15年沒穿又捨不得丟的衣服,還有72雙「常穿」的鞋子,以及一整櫃3歲女兒的衣服,怕她忘了,她還有狗的衣櫃。

布瑞南說:「我女兒不在乎她穿什麼,我快把她變成怪獸了。我們用流行服裝毀了新一代女孩。」



◆ 愛穿緊身褲 悶「搔」女變多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5741407.shtml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0.07.23

酷暑熱浪,讓人受不了,女性的私密處也會悶著不透氣,搔癢不斷,醫師就發現,有阿嬤用熱水燙陰部,熟女用鹽水沖陰部希望止癢,結果換來陰部紅腫就醫。

一位阿嬤因陰部老是搔癢,某日她癢得受不了,乾脆用熱開水燙陰部;還有一位四十多歲熟女,平常愛穿緊身牛仔褲,陰部悶癢,又不方便在公眾場合抓癢,她不知從哪兒聽來偏方,竟用鹽水沖陰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說,陰部皮膚較其他地方敏感,還好這兩位女病人的錯誤「撇步」,只引發皮膚發紅、腫脹,還未出現傷口,建議還是別用各式各樣的液體灌洗陰部。

詹景全指出,陰部屬高濕度,容易孳生細菌,正常陰道菌群近七成為乳酸菌益菌,如果太常灌洗,會把乳酸菌沖走,「地頭蛇被趕走,強

龍就來」,其他壞菌如念珠菌、大腸菌、黴漿菌慢慢坐大,因而出現陰道炎,搔癢、異味或有色分泌物都來了。

還有女性認為,既然陰道需要乳酸,就比照埃及豔后洗牛奶浴,希望牛奶的乳酸,中和陰部酸鹼值;或用高濃度的醋,去沖洗陰部,也因此意外引發感染。

詹景全說,時下女性流行搭配長版上衣的貼身機能褲襪,質料比一般絲襪厚,或天天穿牛仔褲,都可能使陰部密不通風,壞的細菌上身。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屠乃方提醒,女性到了更年期,女性荷爾蒙減少,陰道也會萎縮,或有糖尿病,減少分泌益菌,都容易引發陰道炎,一旦分泌物像豆腐渣,或出現灰綠色,最好及早就醫。

※ 圖表詳見原站。



◆ 六成OL 夏日私處悶搔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2010.07.23 自由時報

大熱天,還穿塑身褲、彈性褲襪,小心變成「悶搔」美人!調查顯示,6成年輕上班女性在夏天有過「悶」、「癢」等私處不適問題,其中有1成2表示,自己忙到沒時間、不處理,醫師發現還有人因為自行用鹽水、熱水搓洗私密部位,試圖減輕癢感,最後卻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住院一週。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表示,該名患者是年約50多歲的女性。患者就醫時表示,私處好像長了「東西」,而且很痛,經內診發現,患者的外陰部嚴重感染、已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進一步詢問患者先前有何症狀?才發現原來患者一直有分泌物過多及搔癢的困擾,但偶爾自行用鹽水或熱水沖洗,藉以減輕癢感。由於症狀沒有解除、還是難免搔抓,最後搔抓傷口感染、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除了緊急切開患處引流膿水,還合併使用靜脈抗生素注射,連續5、6天,再改成口服抗生素後,才出院。

分泌物多、搔癢及有異味,一直是婦產科門診最常見的問題。詹景全說,除了自行沖洗之外,部分女性會試著以棉墊來吸汗、吸收分泌物保持乾爽;或是透過陰道盥洗、清除分泌物,其實婦產科醫師並不建議這兩種方法。

詹景全解釋,護墊最早是為了有輕微漏尿問題的女性所設計,一般女性為了方便也跟著使用,但因為省錢或太忙等因素,有人一片護墊就用半天、一天,由於護墊本身材質加上有背膠等,其實比棉質內褲還不透氣。一整天墊下來,比單穿內褲還悶、潮濕,更容易造成細菌、黴菌滋生。

至於長期陰道盥洗,除了可能影響陰道內菌叢分布,把好菌─乳酸桿菌趕走,讓肛門附近來的壞菌大行其道之外,過去也有人因為使用不當,反而戳傷陰道。

詹景全提醒,雖然說乳酸是乳酸桿菌的食物、可以幫助好菌生長,但像養樂多等乳酸產品實在太甜,千萬別拿來沖洗陰部。

若要維持好菌生長,也要注意酸鹼度,應選擇酸鹼度接近該年齡層外陰部皮膚酸鹼度的用品,不然一般成年女子,也可以將白醋與水以1:4到1:5的比例調配,再用來清潔外陰部。

fsj 提到...

中暑分陰陽 風寒濕邪侵襲叫陰暑 打傘 吹冷氣也會中暑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 2010.07.26 自由時報

基隆長庚醫院中醫師張晉賢日前看診,杜姓女患者表示她發熱、頭痛,全身出不了汗,張晉賢診斷她是「中暑」了;杜女不解的詢問醫師說,她出門打傘遮陽,騎車時全副武裝,在室內開冷氣,怎麼會中暑?

張晉賢表示,烈日下工作、長途趕路,或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境下工作等引起的中暑稱為「陽暑」,若過於避熱趨涼,則導致風、寒、濕邪侵襲身體而引發「陰暑」;張晉賢說,「陰暑」發病時的症狀有身熱頭痛、無汗惡寒、關節酸痛和腹痛、腹瀉等。

面對「陰暑」,張晉賢表示睡眠時吹電扇,不要對頭直吹,空調溫度保持在26度以上,空調開2~3小時應停半小時後再用,不用冷水迅速降溫;從事體育運動或烈日下工作回屋後,只需將身上的汗液擦乾即可,等皮膚溫度降下再用溫水洗澡,不要快速飲用涼開水或冰鎮飲料。

張晉賢建議,烈日當空連日高溫,民眾身體不適時應多飲水,保持飲食清淡,可常吃稀飯、淡菜、菜湯、豆漿、水果汁等,或吃梨、西瓜等性偏涼的水果。

張晉賢另外提供穴位按摩防治中暑,「內關」 穴,約於前掌從手腕之橫皺紋往內約3指尖寬的中央,在兩筋之間;「神門」 穴,約位在腕橫紋外側屈腕凹陷處(外側兩肌腱間,正當腕橫紋上);「風池」穴,約位在頸後枕骨下,大筋(脊椎正中線兩旁肌肉)外側與耳後突出的骨頭間凹陷處。

按摩方法,垂直的直上直下按壓,每次按壓0.5到1秒,放鬆才再按,左右交替,約3至5分鐘或覺得有療效就可停止。

fsj 提到...

防中暑/呷涼喔!降火解毒 四大消暑茶飲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61336

【元氣周報/記者陳信利、段鴻裕、李鋅銅/報導】2010/07/26

案例:

八旬婦人被鄰居發現躺在菜園中,鄰居一開始以為她在睡覺,後來想「不對啊,天氣這麼熱,怎麼睡在菜園?」婦人手腳被曬到紅腫起水泡,已無生命跡象。研判有心臟病的她,可能因天氣酷熱,造成身體不適倒地,以致活活熱死。

戶外工作 必備大傘飲水

「西螺地區農民多,我常勸他們不要在最熱的近午時分下田工作。」西螺延平慈愛中醫診所中醫師張秋子說,長時間在太陽下工作,身體水分快速流失,若感到頭暈、無力,就可能是中暑前兆,應趕快避蔭。

如果工作地點是菜園,除了已有的黑色塑膠網,定點拔菜時,最好再加上大陽傘,而且記得不要忘了帶水,避免水分過度流失。最好是溫水或冷水。

飲食清淡 生脈飲調體質

只要出大汗、有疲倦感、煩躁、身熱、頸項肌緊、頭疼、口乾舌燥等現象,就可能是中暑前兆,如果想要事前預防,可依個人不同體質包中藥帖。最基本的是「生脈飲」,還有「柴葛解肌湯」、「甘露消毒丹」都可選擇,帖方可依不同體質調整,每天一帖,每帖價格在50元到100元之間。

雲林斗六上祐中醫診所黃上邦醫師表示,炎炎夏日飲食最好清淡,避免吃油炸食物造成腸胃負擔;烹調方式以清蒸、汆燙、掠拌為宜;應多攝取富含水分的水果,而蓮藕、木耳、仙草、愛玉、芹菜、絲瓜、冬瓜、苦瓜、西瓜、甘蔗、綠豆等,都是不錯的清暑食物。

降火解毒 四大消暑茶飲

黃上邦提供消暑茶飲配方:

1.清涼降火:荷花、荷葉、蓮藕各3錢(約10公克),加水煮沸,涼後當茶喝。

2.去濕清熱:綠豆加薏仁以2比1比例加水煮熟,加黑糖。

3.清熱解毒:夏天流汗容易起濕疹,可飲金銀花泡冰糖。

4.緩解腹瀉:夏季腸胃型病毒感染引發腹瀉,可煮狗母沙仔或白茅根當茶喝,數量隨意。

要喝冰水 切記小口慢飲

張秋子說,青草茶、苦茶都有不錯清涼解熱作用,但要切記,不要為了一時舒服,一下子大口灌進冰茶,雖可獲暫時清涼,但長遠來看並非好事。「不是說不可以喝冰,而是不要貪口、不要大量喝,要適度的喝。」

張秋子表示,中醫有句話「寒包火」,「火」是指季節性高溫熱,「寒」則是大量攝取的驟冷,在高溫下一下子喝大量冰飲,可能會凍結生理部分機能,不但會影響運作,甚至可能造成慢性傷害,建議最好喝適溫或冷茶,以大量冰茶急速消暑,可能適得其反。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 美男童猝死 惡性高溫症惹禍

中央社 2010.07.27

佛羅里達州1名6歲男童上個月玩水後,突然大量出汗、心跳加速之後猝死,後來證實死因為惡性高溫症,使得這項罕見的遺傳疾病受到高度關注。

住在佛州多拉山(Mount Dora)的6歲男童葛爾徹納(Vincent Groetzner),6月14日在小水池玩水時曾跟大人抱怨腳疼,後來突然大量出汗、心跳加速,體溫飆高到華氏107度(約攝氏41.67度),短短幾小時內,器官衰竭,緊急送醫仍宣告不治。

醫師證實,葛爾徹納的死因為惡性高溫症(malignant hyperthermia),這是罕見的遺傳疾病。大多數患者都是在開刀或手術途中因為對全身麻醉產生反應而發病,但小小年紀的葛爾徹納卻是在戶外玩耍時發病,使得這種疾病引發媒體高度關注。

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現在許多醫師開始對於葛爾徹納為何突然發生惡性高溫症展開研究,希望打開過去醫學界不曾瞭解的謎題。

美國惡性高溫症協會(Malignant Hyperthermia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主席羅森柏格(Henry Rosenberg)指出,如果是手術過程中患者突然出現惡性高溫症,醫師都會施以藥物,通常都可以挽回患者的性命,「但近幾年來卻聽到越來越病例並不是因為全身麻醉而引起的,也不是發生於手術室當中。」

羅森柏格表示,家長們如果擔心子女可能有惡性高溫症,碰到氣候炎熱時要特別注意小孩,如果家族當中曾經有人出現過對全身麻醉產生不良反應甚至死亡的前例,也應該告知家庭醫師。

fsj 提到...

紐約消滅臭蟲大作戰

【中廣新聞/夏明珠】2010-07-29

過去一年來,紐約每十五個人裡面,就有一個被臭蟲咬過,調查顯示,不只紐約,美國許多城市臭蟲為患的狀況,愈來愈嚴重,環保主管單位去年召開了第一屆消滅臭蟲高峰會,紐約今天也宣佈一項消滅臭蟲的行動計畫。

臭蟲不會傳染疾病,但是被牠咬上一口,可以讓你的皮肉腫癢好幾天,在紐約市,臭蟲已經把勢力範圍擴張到戲院、成衣店、辦公大樓以及住宅。

去年,紐約首次在市民健康調查中,把臭蟲納入問卷,調查顯示超過百分之六的紐約居民,過去一年,被臭蟲咬過,其實,恐怕有更多人莫名奇妙的被咬了幾個包,卻不知道是臭蟲的傑作。

臭蟲大概像蘋果子那麼大,牠幾乎無孔不入,可是除非被咬了,你大概不會發現家裡有臭蟲,牠存在的最明確跡象就是吸了血之後,在你皮膚上形成的紅腫、或是被單上留下的血跡以及大概像黑胡椒粉似的排泄物,臭蟲就算是一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牠很難根絕。

如果懷疑家裡有臭蟲,專家建議用手電筒徹底檢查住家每一個角落,用吹風機的熱風把藏在角落或是縫隙中的臭蟲逼出來。

床單、被褥、窗簾、地毯以及衣服,都得用熱水清洗,床墊、家具以及地板得用吸塵器徹底吸一遍,然後把集塵袋放入塑膠袋綁死之後再丟棄,當然請除蟲公司消毒也是不錯的選擇。



◆ 雨後清除孳生源 防治登革熱

中央社 2010.07.29

近日台灣中南部地區有局部性豪雨或大豪雨發生,各地午後也有陣雨,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特別提醒民眾,降雨過後,易形成積水使大量病媒蚊孳生,導致登革熱流行的機會大增。

疾管局表示,今年自3月至7月28日,累計已有12例登革熱本土病例,且目前正值夏日氣候高溫炎熱,利於病媒蚊繁殖,登革熱爆發流行的威脅持續存在。下雨過後,會使積水環境增加,如病媒蚊於積水產卵,約1 週後就能羽化,成為登革病毒傳播媒介,威脅民眾健康安全,因此加強清除積水容器為當務之急。

為降低登革熱疫情發生風險,疾管局呼籲民眾及社區加強動員,落實孳生源清除等下列登革熱相關防治工作:

--隨時清除戶外的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

--常巡視頂樓陽台,如有積水儘速疏通。

--若地下室出現積水,請儘速抽乾,並保持乾燥。

--室內盛水容器,每週換水並用刷子刷洗內壁。

--至登革熱流行地區,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被蚊蟲叮咬。

--民眾如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痛或關節痠痛等症狀,請迅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以利醫師診療。

疾管局指出,有關登革熱相關資訊,請參閱疾管局網站http://www.cdc.gov.tw 或撥打1922傳染病諮詢專線洽詢。



◆ 多點辣 、少點冰 排出體熱過涼夏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61683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陳俊吉/攝影】 2010/07/28

炎炎夏日,很多人習慣靠吃冰、灌冰水消暑,尤其喜歡那瞬間透心涼的感覺。不過,營養師及中醫師不約而同認為,要想藉吃來消暑氣,冰品並非好選擇,喝水、讓身體發汗,才不讓熱氣鬱積體內。

接近室溫水 對腸胃較好

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

從生理學角度來看,水分夠、該出汗時出汗,才是散熱的最好方法。夏天要想快速散熱消暑,最好的方式其實是喝接近室溫的水,或者是溫開水,才能讓水分快速抵達小腸,排汗散熱。

吃冰、喝冰水的涼快感雖能從口腔一路延續到胃,卻只能「局部降溫」,身體熱量難發散,還是會覺得暑熱難耐。而且,大量冰飲還可能讓胃蠕動變慢,延緩水分抵達腸道的時間,水分吸收速度也跟著變慢。

冰品若難戒 小口小口吃

要想兼顧透心涼的快感及消暑,冰水、冰品不是完全不能碰,可以小口小口慢慢吃,或是小量小量地喝,延長停留在嘴裡的時間,等溫度跟體溫接近後再下肚。不過,過敏性鼻炎、氣喘的患者最好還是避免,以免過敏症狀更加重。

薑絲冬瓜湯 幫助排體熱

除了喝水,個人建議,也可以吃瓜類食物降暑氣,像是冬瓜、小黃瓜、大黃瓜、瓠瓜等。中醫認為瓜類食物屬性偏寒涼,能中和夏天的燥熱,冬瓜湯是不錯的選擇,還能補充水分,不愛吃熱呼呼食物的人,可以選擇涼拌小黃瓜。

煮冬瓜湯時,加少許薑有助開胃,也能刺激血液循環,皮膚微血管擴張後,體熱才散得掉。在四季如夏的東南亞,食物裡經常可見辣椒、咖哩、胡椒粉等辛香料,除了因為它們能開胃、促進食欲,還能發汗、散體熱。

冷食難消火 溫食比較好

健銨中醫診所中醫師張家蓓:

想到消暑,一般人最常聯想到的就是冰涼的綠豆湯、冬瓜茶跟西瓜等,以為可以「冷、熱中和」。但就中醫角度,冰涼食物下肚,雖然能貪一時的涼快,但身體反而會產生更多熱氣去中和,愈消愈熱,最好以「溫食」為主。

夏天吃辣能消暑,很多人恐怕都會覺不可思議,擔心吃辣會更上火。但早在唐朝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裡就提到,「辛主發散,苦主沉降」。也就是說,辛辣有助於體內熱氣消散,苦味不利夏天陽氣升發,所以,夏天飲食在味覺方面要「增辛減苦」。

東南亞嗜辣 去體內濕氣

事實上,東南亞地區的民眾也愛吃辣抗暑,像辣味十足的涼拌海鮮、酸辣蝦湯等;熱得要命了,韓國人也照吃泡菜鍋不誤。

辣椒、咖哩、胡椒、芥末、蔥及大蒜等辛香食物,都很適合台灣濕熱的夏天食用,能幫助發汗,去除體內濕氣及暑氣,還可以開胃,像辣椒,還有溫胃、溫肝之效。夏天該流汗時沒流汗,冬季來時容易出現皮膚病。

吃生菜沙拉 增辣減酸味

夏天很多人愛吃生菜沙拉,這時可以稍微調整一下沙拉醬的口味,多加一點辣,少吃一點酸味,否則不利發汗。以油醋汁為例,就要少加一點醋,而泰式酸辣湯,酸味也要少一點。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fsj 提到...

藥物引起光敏感 防曬不可少

文/陳文皇 2010.07.31 自由時報

炎炎夏日除了要注意補充水分,防止中暑外,也要做好防曬措施,以對付強烈的紫外線,避免皮膚受到傷害。除此之外,長期服用藥物的病人要注意了,因為某些藥物會和陽光起交互作用,導致某些病人產生光敏感的皮膚不良反應。

光敏感不良反應的嚴重度和陽光曝曬程度,及使用藥品的劑量相關。臨床表現很類似曬傷或出現濕疹、紅斑、丘疹、蕁痲疹等,它們最容易發生於暴露在陽光的部位,例如耳朵、鼻子、臉頰、頭部及前臂。

較容易引起光敏感的藥物包括fluoroquinolones類抗生素、四環黴素、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雌性激素、磺胺藥、thiazide類利尿劑、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s)降血糖藥、phenothiazines類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心律不整的Amiodarone,因為這些藥物的化學結構容易與紫外線發生化學變化產生自由基,導致自由基對人體皮膚的傷害,或形成抗原引發皮膚的過敏反應,或者吸收光線,直接造成暴露陽光下的皮膚組織損傷。

◎對於服藥有上述疑慮可詢問醫師或藥師,是否具有易引起光敏感的藥品,並可參考下列意見:

●藥物引起的光敏感並不一定要停止疾病的治療,應該由主治醫師來評估。

●服用易引起光敏感藥物的病人,外出時應該注意做好防曬措施,適當的防曬衣帽或阻擋陽光的太陽傘是必要的。

●若懷疑發生光敏感引起的皮膚反應或有相關病史,應主動告知醫師,以便調整藥物劑量或做適當處置。

●服用易引起光敏感藥物期間,要做雷射、脈衝光等美容療程應徵詢醫師意見。

●病患應做相關用藥不良反應記錄,可及早做預防,避免再次發生。

(作者為台中童綜合醫院藥師)



◆ 山藥、紅棗、蜂王乳 夏天助消暑

【聯合報╱張家蓓/北市健銨中醫診所中醫師】2010.07.31

連日高溫,炙熱的太陽讓人每次經過捷運站或便利商店,總是忍不住多吹一下冷氣,尤其是隨手可得的「透心涼」飲料,讓人一天可以喝上3杯,可是猛然灌下這樣極冰涼的飲料,並不合適,因為體內的溫度調節中樞無法迅速調整,反而造成身體負擔。

夏季養生,適量補充水份是很重要的,許多人喜歡在夏天吃瓜果類食物,如西瓜、綠豆湯、仙草等具有清熱、利濕、減肥功效的甜品,但這些屬於「涼性」的食物,並不建議女性經常食用,尤其是為經期不順或是體質偏寒的人,因為這會造成身體不適的狀況更加嚴重。

以下提供一些可用於夏日消暑且兼顧保養的飲品和食材給大家參考:

1.山藥:含纖維,食用後有飽足感,屬於高營養低熱量的食物,具有健脾胃、益腎氣、養顏美容的功效,提昇免疫系統功能,可製成山藥西米露、山藥白木耳甜湯、山藥牛奶。

2.蜂王乳:女王蜂壽命平均是工蜂的20倍,早期為古代帝王的食補聖品,助於抗老化、抑菌、調節免疫與內分泌、改善更年期症狀等。可製成蜂王乳仙草茶、蜂王乳蜂蜜水、蜂王乳優格、蜂王乳加上蜂蜜沙拉。

3.紅棗:含有大量維他命C,可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心悸失眠等症狀。紅棗枸杞茶、紅棗煮粥都適合。

夏天養生以「清」為主,清心以安神,飲食以清淡為主,這些不會太寒涼的食材,可以在炎炎夏日帶來美麗與健康,又讓人食欲大增。居家宜清涼,通風清涼的環境使人心靜神安,穿著以清爽為主。夏季只要掌握清熱利濕、消暑解毒、養氣滋陰的調理原則,就可以達到養生效果。

fsj 提到...

日逾2萬人中暑 近百人熱死

中央社 2010.08.04

日本今年夏天超過攝氏35度的酷暑日特別多。今天兵庫縣豐岡創今夏最高溫紀錄38度。總務省消防廳昨天宣布,從5月底以來,中暑送醫的逾2萬人,其中98人死亡。

今天以日本海為主的地區多處創下紀錄性的高溫。兵庫豐岡為攝氏38度。福井縣的三國一地,溫度37.9度,是當地氣象觀測史上最高溫紀錄。

日本氣象廳指出,明、後天氣溫還會更高,下週的氣溫也會比往年的氣溫高。電視氣象預報天天呼籲民眾要預防中暑。

總務省消防廳統計指出,5月底以來的2個月之間,中暑送醫治療的有2萬1032人,98人送醫不久就死亡了。

消防廳還估計,中暑被送醫或死亡的人數還會隨著接獲的通報增加。這項統計數字是消防廳從前天開始實施的調查,難與過去的情況做比較,但僅就送醫治療的人數,是這3年來最多的紀錄。

因中暑被送醫的民眾,65歲以上的高齡人士約佔半數。中暑者屬輕症的有1萬1888人(佔56.5%),居最多。屬於中等症狀的為7502人(佔35.7%)、重症的為842人(佔4.0%)。

因中暑被送醫的人數依地區來看,最多的是愛知縣2032人。其次東京1729人、埼玉縣1713人、大阪1235人。

為了消暑,1日東京知名的電器街「秋葉原」舉行了第7屆「潑水大作戰」活動。大約70名可愛的咖啡廳「女僕」和打扮成外星人的民眾參加。女僕們手拿小水桶一邊潑水,一邊嬌喊「希望變涼一點」。

潑完水之後,主持人測量溫度,說是從36.2度降到36度。主持人解釋說,因為圍觀及參與的民眾愈來愈多,所以無法降溫太多。



◆ 高壓氧 能治療中暑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0.08.04

天氣炎熱中暑的患者增加,奇美醫院昨天公布近年研究以高壓氧治療中暑的成果,在動物實驗中,經過治療生命延長5倍以上,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上,受到矚目。

奇美醫院最近以高壓氧成功治癒一名嚴重中暑的患者,這名49歲的男子平日以拾荒為生,可能長期曝曬在豔陽下,兩天來覺得不適,但他仍照常工作,昏迷送醫。

到醫院急診時,患者不僅重度昏迷,同時有肌溶解、肝功能衰退、腦水腫、肺水腫等嚴重中暑的症狀,醫院除了針對症狀給予急救外,並進行高壓氧治療,48小時患者即清醒,呼吸器也在隔天拔除,順利出院,沒有留下嚴重後遺症。

奇美高壓氧科主任牛柯琪表示,氣候極端,中暑的患者增加,過去的研究,一般人中暑後約有8成都能救回,其中有部分會因為腦傷等留下嚴重後遺症,其他則因全身性的器官衰竭死亡,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神經病變,較正常人容易中暑,中暑後死亡率又比正常人高,可達到5成。

牛柯琪說,過去對中暑的治療只能給予降溫及症狀治療,高壓氧是唯一的積極治療方法。高壓氧治療中暑的機轉,是當中暑時腦部溫控中心失效,心臟血液循環失去控制、全身腫脹,並產生大量有害游離基及發炎反應,連帶傷害其他器官,給予高壓氧能立刻提高組織的含氧量,保護腦細胞,降低發炎反應,對各器官都有幫助,進而挽救生命。

在動物實驗中,中暑的老鼠大約只能存活20分鐘,而糖尿病的中暑老鼠存活更縮短到12分鐘,如果經過高壓氧治療,則延長到100多分鐘;另組實驗中,中暑的老鼠在1天內死光,給予高壓氧後,4天後全部都存活。

fsj 提到...

對抗熱傷害 少喝刺激飲品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2010.08.07

近年來每到夏天都特別酷熱,中暑人數持續增加,即使今天就是農曆節氣的「立秋」,但未來仍有高溫威脅。醫師提醒,千萬別輕忽職場的熱傷害威脅,特別是戶外營造業、鋪柏油、農人及郵差,即使在室內工作也應留意通風,特別是代謝不佳、心血管疾病患者都要注意別中暑。

最近幾起海運港口、模版工人因熱危害,送醫急救、甚至不幸死亡,但因屬於零星發生的個案,少有人留意長期在高溫下工作的熱危害。

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朱柏青說,全球暖化的趨勢下,高溫日會越來越多,職場應有重新調整工作作息的計畫,例如鋪設柏油,或周遭有瀝青、木材、染料、煤油等工作環境,都會增加高溫、不利人體排熱的循環系統,更需要頻繁的休息,提供遮蔽的休息空間與散熱需求。

朱柏青說,英國出版的勞工熱危害指引,特別提醒長期在戶外工作工人,一定要注意休息時間,休息時應將防護設備卸除,增加散熱表面積,以及多喝水,且應少喝汽水、可樂等碳酸飲料、咖啡等刺激性飲品,否則可能會增加代謝循環,反而不利排熱。

另外,他提醒勞工留意長期的熱危害,包括皮膚明顯曬黑,其實不是健康的象徵,而是皮膚正準備受傷的提醒,如果過度泛紅、灼熱、出現明顯的斑點、黑痣,應特別留意,以免在未來數年後出現皮膚癌等問題。

至於在室內工作,也不可掉以輕心。長庚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羅錦泉說,在室內高溫工作環境下疑似引發疾病、不適症狀的案例也不少,例如曾有烘焙師父長期在大烤箱邊工作,疑似因此引發心血管疾病。

專家指出,熱環境影響人體排熱的因素,除了溫度外,也包括濕度、空氣流動速度,因此即便在室內工作,也應留意空調,濕度不宜過高、過低,並必須保持空氣流通。

羅錦泉提醒,職場的熱危害是可以預防的,及早留意小問題,除了避免健康危害,也減少之後可能發生的大問題,更能提高工作效率。



◆ 濕疹 注意飲食起居

文/林怡如 2010.08.07 自由時報

近來的天氣,一下子是灼熱的陽光,一會兒又稀里嘩啦地下雨,沒想到皮膚也跟著濕熱的天氣,冒出一顆顆紅通通的疹子,越抓越癢,越抓越大片,令人搔癢難耐,不知如何是好。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症皮膚病,致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瞭。一般說來,「急性期濕疹」 的疹子常融合成一片,並呈現對稱分布,會有劇烈搔癢、灼熱感,晚上會更加嚴重,甚至會影響睡眠品質。

中醫的觀點屬於「濕瘡」,是因稟性不耐(本身為濕疹體質),當風濕熱的邪客(外來刺激原)刺激肌膚時,引起皮膚的搔癢症狀。

◎「急性濕疹」發生原因在中醫觀點可分為內、外兩種。

●內因性因素多是患者本身體質狀態有偏於熱性的傾向,或因平時飲食不節制傷及脾胃、或因涉水淋雨,身體無法妥善運化水濕之邪,邪氣鬱積在體內而發病。

●外因性原因多是風邪(外來刺激),風、濕、熱三邪刺激肌膚,以致體表皮膚機能失和而發病。

◎建議有濕疹體質的患者,平日飲食起居應避免食用與接觸以下所述之物,在衣著選擇上,以棉質材質為佳,且需寬鬆通氣利於排汗。

●過敏食物:如蛋、牛奶、魚、蝦、蟹、牛、羊肉、鴨、鵝、花粉、食品添加物、防腐劑等。

●辛辣剌激食物:如濃茶、咖啡、酒、菸、辣椒等。

●過敏藥物。

●接觸過敏原:如生活環境中的動物皮毛、油漆、洗潔精、橡膠等。

●外界刺激:如過度曝曬陽光、熱水燙洗、用力搔抓、使用化妝品等。

●過度精神緊張及疲勞:宜適度運動,增加免疫力。

中醫治療濕疹時,通常會根據皮膚狀況,及患者的體質進行辨證施治,針對外因、內因不同,以及風、濕、熱三邪所佔比例不同,選用不同的藥物,主要以祛邪為主,如選用清熱、化濕、祛風等藥物。

外治法包含外洗、藥浴,藉由使用藥汁外洗的方法,達到去除皮膚搔癢及傷害;內治法則是以中藥內服調整體質,長期治療下來,以減少發病次數及程度。

(作者為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師)

fsj 提到...

冷氣房待太久 小心慢性咽喉炎上身

自由時報 2010.08.13

〔本報訊〕炎熱的夏天許多民眾總是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內,但醫師指出,長期待在冷氣房,罹患慢性咽喉炎的機率將大大提高,提醒民眾應注意冷氣房內的溼度,以及每3小時離開冷氣房片刻,以降低罹患慢性咽喉炎的機會。

一般慢性咽喉炎好發於吸菸飲酒、長期勞累、精神壓抑、缺乏陽光照射,以及工作環境中充斥著刺激性物質的人身上,而本身對於冷熱乾濕較敏感的人也容易罹患此症狀,因此長期處於乾燥的冷氣間容易罹患慢性咽喉炎。

而慢性咽喉炎的症狀包括說話聲音含糊、喉嚨痛和喉嚨感覺有異物等等,醫師表示,這是因為喉嚨黏膜乾燥導致,甚至有病患因罹患慢性咽喉炎,喉部感覺有異物長久不見好轉,以為自己長了惡性腫瘤而擔心不已。

想要避免慢性咽喉炎上身,就要避免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當中,至少3小時要離開冷氣房活動一下,或是在冷氣間裡擺放濕毛巾或一盆水來增加空氣中的溼度。



◆ 刮痧散熱過了頭 易使血栓亂竄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0.08.13

刮痧看似簡單,但刮過頭可能出現乏力、嗜睡等反效果。中醫師黃詩硯指出,臨床上遇過在烈日下工作的勞工,背部經常刮到一片血紅,但卻顯得無精打采,嗜睡無力。醫師也不建議用湯匙或較不衛生的硬幣刮痧,最好用乾淨的專業刮痧板。

黃詩硯表示,烈日下工作者容易「中痧」,也就是因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出汗過多,造成頭暈目眩、口渴、尿少的情形,中醫認為在汗出過多的狀況下容易耗氣,導致頭重腳輕、嗜睡的症狀發生,熱氣在人體內悶燒,如果熱不能去除,易出現煩躁、坐立不安的情形,更嚴重時甚至會熱昏厥、熱痙攣。

不過,天天刮到皮膚一片血紅,想藉此散熱,似乎卻有反效果。黃詩硯指出,刮痧使皮下局部微血管出現細微破裂,藉以散出熱氣,但刮過頭,反而對身體產生耗損的不良反應,所以臨床上才見到愈刮愈疲累的病患。

心血管疾病患者過度刮痧,恐使血栓亂竄。黃詩硯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過於用力、頻繁,大範圍刮痧,須留意血栓竄流的問題。

黃詩硯不建議每天刮痧,中醫認為刮痧多少會耗氣,每天刮反而讓身體虛弱。醫師提醒,失眠、疲累、感冒中、糖尿病,局部皮膚發炎感染,及氣虛狀態的民眾皆不宜刮痧,心血管疾病者尤須留意,避免用力、大範圍刮痧,以免血栓竄流,避免引發更嚴重的心血管阻塞。

動脈硬化患者,因血小板與血管斑塊的粗糙邊緣磨損,醫師指出,容易釋放出化學物質導致凝血,積聚成為大血塊,若血塊脫離原血管壁,隨血液移動,即血栓。如果血栓隨血液流動,最後可能阻塞在較小血管內,衍生心肌梗塞或中風。

黃詩硯指出,一般健康的民眾如果覺得遭暑熱影響,熱氣難散,可以偶爾刮痧,較安全的方法是由中醫師沿著後髮際頸部偏外側向肩部風池穴到肩井穴及背部刮、上臂外側及下臂前及側面刮痧。

她表示,刮痧完,會感覺刮痧處表面溫度增高,熱氣不斷往外散出。但是對於太過勞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慎用。

黃詩硯進一步表示,因為暑熱出現眩暈、頭重、乏力時,可以按摩尺澤穴和少海穴,或在兩處穴位上拔罐,尺澤穴在肘橫紋上,外側肌腱的側緣,尺澤穴可以清肺熱、滋陰潤肺,少海穴在肘橫紋內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之中點,少海穴可以舒緩目眩、頭頸痛和胸悶症狀。

有些民眾因為頭痛及肩頸僵硬而刮痧。醫師指出,此時可考慮穴位按壓。如果頭痛狀況加重,可加強按壓合谷穴,若是疼痛牽連到頸部造成肩頸僵硬,可以使用後谿穴緩解。後谿穴在握拳時,手腕外側,本節後的橫紋尖端骨邊凹陷處,可減緩肩頸肌肉僵硬不適。

此外,若出現皮膚濕熱癢疹問題時,醫師建議將薏苡仁1兩,茯苓3錢,白朮3錢,藕節3錢,排骨2-3塊,薑、鹽適量一起燉煮,白朮、茯苓、薏仁,可以健脾利濕;藕節可清熱涼血潤膚止癢。另外,平時常喝的四神湯,其中包含山藥、蓮子再搭配茯苓、芡實或薏苡仁也能發揮健脾胃利濕的效益。

fsj 提到...

鼻過敏夏天病情加重?!空氣忽冷忽熱是元兇
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6&id=11298

【中時健康 張舜燕/台北報導】2010.08.13

許多民眾以為鼻過敏經常發作的時機,以季節交替之際最嚴重。不過這幾年由於地球暖化的趨勢,夏季溫度屢創新高,門診因鼻過敏或鼻病前來求診的病患也有增加的趨勢,觀察發病的各式原因,環境因素不可忽視,耳鼻喉醫師就提醒,尤其是出入室內室外頻繁的民眾,可能因接觸的空氣品質忽冷忽熱,引起眼睛搔癢、打噴嚏或是鼻癢鼻塞流鼻水等症狀,因此在夏季鼻過敏病情非但沒減緩,反而有日益嚴重的現象。

夏季高溫往往令人心情煩躁,加上晝長夜短,難以入睡或睡眠品質不好的比例增加,如果加上環境因素,引發鼻炎或鼻過敏,生活中伴隨著嚴重的口乾舌燥、頭昏腦脹,咳嗽、打鼾或嗜睡現象,如此一來會影響工作及學業的正常表現,嚴重者還會干擾正常生活作息。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表示,病患可以使用含類固醇的噴劑,或是服用藥物來解決病徵。由於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一天一顆即可,較無嗜睡副作用,就比較不會影響到病患在白天的工作或學業。

許多長期使用鼻噴劑的病患,鼻黏膜因藥物刺激而導致黏膜本身發生變化,產生了纖維化現象,失去海綿狀組織的彈性縮脹功能,病理上稱之藥物性鼻黏膜症或藥物性鼻炎。而長年有鼻過敏困擾的病人,對於噴劑藥效也可能產生抗藥性的疑慮,因此治療的效果也會逐日遞減,有人因此失去信心,甚至放棄治療。針對嚴重病患,醫師則建議,以手術方式來減輕過敏性鼻炎難以根治的症狀,也就是施以手術使過度發達的鼻神經減少或截除,來舒緩病患的各項病症。

基本上,鼻過敏具有體質遺傳的特性,手術將鼻過敏神經切除,使其不能發揮由神經來控制的過敏現象,原理就像手汗症患者將神經切除而達到根治手汗的效果。因此,臨床上把過度發達的鼻神經及血管組織截除後,病患經常會發生的鼻過敏病症,就會減少或消失。目前常見的手術方式有:一般開刀、紅外線、冷凍、雷射、電刀熱灼及微創等治療方式,而鼻過敏神經截除術,發表於1970年,技術逐年改良,現在以電波射頻低溫熱透的方法來處理,其特點是不必開刀,以電波熱透底層根部來處理,以期達到不易復發的目的,由於傷口小,免住院,多數病人覺得方便可行。

鼻神經截除術的治療過程,會先以沾有麻藥的棉花,置入鼻腔鼻黏膜約十五分鐘,麻藥發作後,再以特製雷管探頭,由鼻孔進入鼻腔最後端的翼管口,將神經截除及凝固血管,手術僅需五至十分鐘。李宏信表示,根據台北中山醫院的資料顯示,有千餘例病患接受此項治療,約八成在術後感到滿意,由於不必開刀,採門診局部麻醉的方式即可進行,簡易安全,病患接受度相當高。

事實上,有過敏體質的民眾,夏天一吹到冷氣,更容易感冒或引發鼻黏膜腫脹,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鼻過敏患者,在輕微感冒或天氣變化大時,就應提高警覺,如果有病症出現,要立刻就醫服藥,接受鼻子的局部檢查及治療,以防止症狀加重,形成鼻竇炎、中耳炎或是併發氣喘,及早治療才能確保健康。



◆ 夏日溫濕度驟變 當心誘發氣喘

文/鄭世隆 2010.08.15 自由時報

一般大眾多認為,氣喘主要發生在秋、冬季節交替之際,卻忽略夏季仍有許多造成氣喘病患發作的誘因。

最近台灣天氣不穩定,各地常出現午後雷陣雨,溫度和濕度的突然變化,很容易造成病人的氣喘發作,加上濕度與熱氣,有利於塵■【左虫右滿去水】生長,一旦輕忽,導致氣喘發炎情況惡化,嚴重者很可能引發其他相關的併發症。

此外,夏日天氣炎熱,不斷進出冷氣房,短時間內,體溫變化太大,使得體內血液循環速度變慢,支氣管不斷收縮和擴張,也容易引起氣喘的發作。

密閉空間通風不良,不斷循環的髒空氣,易使過敏原大量累積,也是誘發氣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防範氣喘不僅在秋冬季節更迭時,氣喘病患或肺功能不好的民眾也需注重夏季的自我防護,隨時為自己的身體把關。

民眾可透過定期到醫療院所接受肺功能檢查,了解肺部機能有無受到影響,快速掌握肺功能狀況,以提高氣喘的診斷率。不過,氣喘病患也無須感到恐慌,其實只要用藥得宜,氣喘也能有效控制。

現今吸入式皮質類固醇(ICS)併用長效型的β-2支氣管擴張劑(LABA)是氣喘的主流療法,現有的合併治療用藥並分別藉由不同吸入性劑型將藥物送往肺部。

不同的吸入性劑型藥物分子大小不同,送達小支氣管的藥物量也各不相同,最近即有研究報告指出,超微粒的氣喘用藥分子可快速抵達肺部,舒緩氣喘病患的病情,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氣喘病患並可藉由保持環境清潔,留意周遭溫度及濕度的變化,外出時,配戴口罩或儘量避免外出,讓自己遠離過敏原的接觸。

另外,也可透過攝取新鮮蔬果、補充維他命C、E,來減少體內的慢性發炎反應,並藉由運動使呼吸功能加強,達到自我防護的效果。

(作者為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夏日防護氣喘小撇步:

●保持環境整潔,並留意周遭溫度與濕度的變化。

●外出時,配戴口罩,或盡量避免外出。

●多攝取新鮮蔬果,補充維他命C、E。

●養成運動的習慣,加強呼吸功能。

●氣喘病患固定使用預防性用藥來控制氣喘。

fsj 提到...

夏日中風 青壯年病患增

中央社 2010-08-16

熱浪來襲,中風人數卻高了起來,台中慈濟醫院8月連續2個星期天,急診室收了13名中風患者,神經外科醫師江培業表示,這是往年暑假罕見的現象,值得關注。

台中慈濟醫院今天指出,在傳統的印象中,中風好發於冬季或季節交替時節,尤其是寒流前後,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需要留意。

不過,8月的連續2個星期天,台中慈濟醫院的急診室卻湧入了13名中風病患,其中有不少是正值30、40歲的中壯年。江培業表示,這個現象確實特別。

江培業說,往年暑假期間,神經科很少收治中風患者,今年卻特別多,兩個假日分別收治8名及5名腦中風病患;其中1名30多歲的女病患,去年夏天已經發生過小中風,因1年來都沒有回診追蹤,今年又中風。

江培業指出,二次中風的這名女患者,大血管完全阻塞,甚至已有單邊瞳孔擴大、瀕臨死亡的情形,臨床上可能有失語症及半邊癱瘓等嚴重後遺症。

江培業認為,應該是西式飲食的文化,造成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等3高族群暴增;台灣早期很少看到30、40歲就中風的人。

醫師建議上班族,天氣炎熱時,水分補充一定要充足,否則容易造成腦中血液灌流量不足,將提高中風機會。

fsj 提到...

日本猛暑 逾百人熱死 中暑者破3萬

【Upaper╱中央社】2010.08.18

日本總務省消防廳昨天公布快報,今年5 月底到8月15日,因中暑送醫的民眾多達3萬1579人,其中132人送醫不治。

太平洋高氣壓昨天籠罩日本全國,各地持續高溫炎熱。日本氣象廳指出,上午10點(台灣時間9點)左右,東京市中心(大手町一地)氣溫高達攝氏35.3度,連續3天為「猛暑日」(當日最高溫逾35度)。

在各地市區裡,16日深夜到17日上午最低氣溫25度以上,日本稱為「熱帶夜」,令人燠熱難眠。昨天清晨到早上的最低溫,東京市中心為28.9度,大阪及神戶27.6度、福岡27.5度、名古屋26.5度,早晚持續高溫。

昨天日本有134個氣象觀測點是最高溫35度以上的猛暑日,2人中暑死亡。中暑情況嚴重的有11人。東京市中心達36.3度,昨天有125人中暑送醫。

埼玉縣昨天傳出1名76歲的老翁窮到無法繳納電費,過著沒電、沒瓦斯的生活,前天中午告訴兒子說實在熱到受不了,兒子買來冰塊做成冰枕,晚間發現老翁已經死亡。

fsj 提到...

貓狗也易中暑 遛狗宜在早上傍晚

中廣新聞/林麗玉 2010.08.20

夏天在戶外活動,只要稍不注意,很容易中暑,不過很多飼養寵物的飼主,也別忘了,全身長滿毛的貓狗,也很容易中暑,獸醫師提醒,貓狗的散熱部位,以沒有毛的部位,例如腳掌、腹部比較好,如果發現貓狗有中暑的前兆,就要趕緊幫寵物散熱,不過如果已經中暑了,貓狗很可能出現昏迷休克,這個時候就要趕緊就醫。

只要在烈日下,曝曬時間過長,人就容易中暑,會出現頭暈、四肢無力、動作不協調等症狀,不過飼養寵物的飼主也別忘了,寵物尤其貓狗,也很容易中暑,尤其許多飼主,會在夏季帶寵物去海邊玩,只要稍不注意,寵物也相當容易中暑,台北市動保處長嚴一峰說,有毛的寵物尤其貓狗,因為毛多,散熱的部位以舌頭、腹部、腳掌部位比較好,如果貓狗出現中暑前兆,要趕緊幫貓狗潑水散熱,或用濕毛巾散熱。

嚴一峰說,提醒飼主,夏天遛狗的時間,建議選擇早上或傍晚,至於如果貓狗已經中暑了,因為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已經脫水,很可能出現昏迷休克,就要趕緊就醫。

fsj 提到...

輕忽鼻過敏 恐影響孩童外表

文/顏正安 2010.08.20 自由時報

炎熱夏季暑氣逼人,很多小朋友顧不得滿身大汗,就衝入冷氣房裡避暑,但只要室內、外溫差大,鼻過敏的小朋友,就會開始出現打噴嚏、咳嗽等症狀。

過敏性鼻炎患者除了鼻部症狀外,還有眼睛癢、喉嚨癢,甚至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形,影響課業表現。

有研究發現,病童的五官也較容易異於其他孩童,例如黑眼圈、眼紋(因慢性發炎造成阻塞,影響淋巴回流,並且因為眼睛癢而常揉眼睛)、鼻樑橫紋(小朋友常揉鼻子,久而久之,鼻樑形成橫紋)、朝天鼻(長期鼻炎影響上顎竇氣泡化,中臉骨發育不足所致),因此絕對不可以輕忽過敏性鼻炎病童的治療。

鼻過敏有很多方式可以治療,包括減少接觸過敏原、藥物、減敏治療及手術。但是改善環境、減少環境過敏原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藥物治療包括使用抗組織胺、過敏細胞穩定劑、類固醇等:

●抗組織胺是針對過敏最常用的藥,對於緩解鼻水很有效,有些抗組織胺會嗜睡,所幸目前已有改良,不僅不嗜睡,一天只服用一次即可。

●過敏細胞穩定劑使鼻黏膜過敏細胞穩定,減少症狀,主要是用於預防,須連續使用數週才見效。

●類固醇鼻噴劑直接噴在鼻黏膜可減輕症狀,由於是局部作用在鼻黏膜,全身吸收量低,長期使用不易有副作用。

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以考慮減敏治療,這也是唯一能根治的療法,但並非一定有效。

針對長期發炎鼻甲肥大而造成鼻塞者,可考慮微創下鼻甲切除手術;此外,雷射燒灼或是無線射頻黏膜表層,使組織產生纖維化收縮,也可以改善症狀。

除了積極治療外,平常適度運動,可以增強交感神經,抑制過敏;均衡飲食及規律作息,也可以健全免疫系統。

(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耳鼻喉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