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前「共軍有能力攻台」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6145503.shtml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劉永祥/九日電】2011.02.11
台海兩岸軍力持續失衡,美國智庫蘭德公司資深研究員柯瑞杰(Roger Cliff)九日指出,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中國在二○二○年前,就會有足夠軍事能力防阻美國介入,攻占台灣。
柯瑞杰在華府智庫「國家政策中心」一場討論中國軍事崛起對美國及其盟邦影響的研討會上說,馬英九政府及陳水扁政府面對中國軍事挑戰,都沒有投入足夠資源因應,台灣政府雖宣示國防預算要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三,但並未實現,缺乏加強軍備的政治意志,令人擔憂。
柯瑞杰表示,中國發展彈道飛彈、巡弋飛彈、航空母艦及精準攻擊武器等,讓中國有能力攻擊美國航母戰鬥群及數千哩外的美國基地,也有能力攻擊並擊敗台灣的傳統武器系統。
他說,後續有兩個問題值得觀察:一是中國是否建立能運送大批部隊的兩棲登陸艦隊,一是美國是否因應中國軍力提升帶來的挑戰。
他說,美中軍力的相對發展趨勢也許不會維持到二○二○年,但「現在這個時間點上,我對美國協助防衛台灣的能力持悲觀看法」。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鄧馬克(Abraham Denmark)認為,柯瑞杰這項看法是假設美國從現在到二○二○年都沒有作為,但事實並非如此,美國會採取行動因應中國軍力發展。
◆ 美華裔勢力竄起 十年後人數超越猶太裔
http://udn.com/NEWS/WORLD/WOR6/6146144.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2.11
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與馬里蘭大學美籍亞裔中心10日聯合發表「2011年美國華裔人口動態研究報告」說,2009年為止,美國華裔人口達到369萬,占美國總人口的1.2%,占美國亞裔人口的比重則達22.2%,比2000增加三分之一。
中新社報導,35.9%的美國華裔出生在美國,64.1%在海外出生。其中,在美國出生的華裔中有約一半出生在加州和紐約;海外出生的美國華裔中,有六成來自中國大陸,一成六來自臺灣,近一成來自香港和澳門,此外還有一成六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
華裔美國人的家庭收入、每人平均收入、工資收入高於美國平均水準。但若以同等教育程度而言,華裔美國人比非西班牙裔白人的工資收入少5000到15000美元。
從教育程度看,51.8%的25歲以上美國華裔受過高等教育,幾乎是全美平均水準(26.4%)的兩倍。但另一方面,華裔人口中高中以下學歷占到18.7%,高於全美平均值(15.4%)。
就職業而言,華裔主要從事醫療保健、餐飲服務、製造業、科學研究等行業。82.4%的華裔在私人部門工作,14.1%在政府部門工作。其中有57.2%的華裔美國人在管理領域、專業領域和其他相關領域就業,從事的「白領」工作包括軟體開發、經理、管理人才、會計以及審計員。其他的華裔美國人則從事廚師、服務員、收銀員、紡織工人等「藍領」工作。
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主席薛海培表示,華裔人口在十年後可能超越猶太裔,成為美國第三大少數族裔,華裔在政壇的影響力也會隨之越來越大。馬里蘭大學美籍亞裔中心主任品川肇表示,華裔在美國已有了首位市長、首位眾議員等,相信隨著人口不斷增加,華人參與政治的熱情會不斷提高。
※ 相關報導:
* 一個水果攤 推翻突尼西亞強人政權
22 則留言:
帥化民:共諜案傷害有限
中央社 2011.02.11
立法委員帥化民今天在華府表示,美國售台的三軍聯合作戰系統博勝案目前為止只進行1部份,而且最關鍵的結合器尚未到位,因此共諜案的傷害有限。
前來華府參加1項有關中國國防與安全研討會的帥化民,在被問到有關羅賢哲涉嫌共諜案對美國對台軍售的影響時,做了以上的表示
帥化民說,博勝案從西元2000年才開始推動。還好目前海空軍都只進行1部份,陸軍大約完成了1半。如果已全部完成的話,那共諜案的傷害就會很大。
帥化民表示,美方到目前為止沒有表示太多的關切,主要是最核心的連結器(conjunction box)目前還在建置中,尚未交給台灣,因此流出去的機密有限,流出去的充其量只是國內通信網的技術規格和結構。
他說,對台灣而言,羅賢哲共諜案只是1樁丟人的醜聞而已,應該還不至於影響太多的對台軍售。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方面會不會有人因而找到更多的理由反對轉移高科技武器給台灣。
帥化民指出,發生共諜案,國軍要好好檢討,為何會有將級軍官被中國大陸吸收。台灣必須重新建立軍人的價值觀和忠貞思想。
帥化民也呼籲軍方,要重視士氣的培養。他說,今天國軍最嚴重的問題是軍人變成弱勢團體,外界的批評指教常常就變成政策。
出席研討會的前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副主席、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究員卜大年(Daniel Blumenthal)則表示,美國也跟台灣一樣,不斷受到中共利用間諜竊取情報的困擾。
但他認為,由於目前美國政府並無對台軍售的計畫,因此共諜案對對台軍售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對於江國慶的冤死案,帥化民說,這是制度問題,制度不改,類似江國慶案未來還會再發生。
他主張軍法只限於作戰時期使用,平時應加以凍結,因為軍法通常都是嚴刑峻法,動不動就是唯一死刑,那是因為戰時為嚇阻軍人在戰場上遭受生死壓力下可能做出不正當、不人道行為而設計的。若用於平時,往往會出現量刑過重、審判時間太短、不能復審等問題。
帥化民今天在研討會上,以「兩岸關係與軍事平衡」為題發表專題演說。他在演說中強調,儘管總統馬英九上任後兩岸關係大幅改善,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經貿關係也因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簽署而日益密切,但台灣人民維護自己的生活方式及保護國家安全的決心絲毫未減。
帥化民也警告,目前兩岸軍力逐漸失衡,台灣亟需提升戰力,希望美國售台F-16C/D戰機和潛艦,以增加與大陸談判的自信。
至於美方質疑台灣國防預算未達國民生產毛額的3%,帥化民向美國朋友解釋,那是因為這幾年遭遇國際金融風暴,加上台灣發生地震、風災、土石流等,造成基礎建設毀損,使國防預算遭到排擠。
他相信,隨著經濟的成長,未來國防預算將會適度增加。
※ 相關報導:
* 共諜案止血 國軍急換參數密碼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11/today-p7.htm
知情人士說,博勝案金額雖龐大,但對美方的衝擊不若外界臆測得大,畢竟當年博勝案採購時,美軍已經針對台灣洩密嚴重的情況有所準備,博勝案與美方系統接軌程度相當有限,「沒那麼神」;萬一台海有事要介入,「地圖上座標一畫出來,台灣軍隊全部淨空退出區域,美軍自己來打!」「能力落差太大,美軍一來怕誤擊,二來怕洩密,根本不會與我方聯合作戰。」
◆ 共諜案 羅賢哲疑曾遭FBI傳訊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2011.02.11
前新黨立委、文化大學副教授姚立明昨晚爆料,涉入共諜案的陸軍少將羅賢哲兄長羅賢聖向他陳情,指羅去年曾遭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請去問話,此案爆發後,羅就讀軍校的長子也疑遭言語霸凌。陸軍官校上午則主動向羅妻說明長子在校表現一切平順,保證他不會遭侮,目前為止羅子情緒平穩,父親所為並未影響其從軍意願。羅子向陸官說:「我只想好好讀書」。
FBI請去問話 羅返國未向軍方報備
姚立明昨日在談話節目中指出,羅賢哲去年8、9月間赴美期間,曾遭FBI請去問話,鎖定其如何與某大陸官員熟識,但羅返國後並未向軍方報備。姚立明上午手機曾短暫開機,但未接電話,對此說法,國防部則表示「沒有評論」。
知情將領表示,現行將領若因公務出國,會有當地我駐外武官隨行安排行程,因之也會有管控、回報的機制;但若因探親、訪友、旅遊等私務出國,國防部曾為避免濫用駐外武官服務的資源,所以曾要求將領出國期間,不能接觸武官。因此,私務出國的將領在國外從事的活動,甚至與外國情治單位接觸,若返國沒有報備,軍方就沒有管控機制。
羅長子 疑在校遭言語霸凌
姚立明昨日引述羅賢哲家屬有關羅曾遭FBI約談的談話,並指羅賢哲長子還在念軍校,案發後遭同學議論,少將之子如同遭霸凌。軍方則透露,羅賢哲兄長羅賢聖也曾是職業軍人,去年才自位於桃園龍岡的陸軍專校以上校軍階退役。
陸軍官校政戰部主任喻士德上午表示,羅賢哲長子目前就讀官校1年級,仍屬新生,他清晨立即要求該校學生指揮部一位女性處長,主動聯繫羅母說明,強調已派專人輔導羅子,目前他在校生活平穩,沒有遭到霸凌,請家人放心。羅母則指稱其本身並未向學者陳情。
校方關心 羅子表明「只想好好讀書」
因為羅子目前是陸官校期別最低的官校生,在學長學弟制異常嚴格的陸官校,學長們是否會以羅父所為指責羅子?喻士德強調,將會注意防範此事發生。他說,在羅父涉案情節曝光同時,官校立即對羅子表示關心,也由學指部與母親建立聯繫窗口,讓雙方了解動向。校方也委婉探詢羅子的情緒,他表現得異常內斂平穩,向學校強調只想好好讀書求學,「目前為止」,羅父繫獄並未影響羅子投入軍旅生涯的意願。但校方也擔心,羅子會否刻意壓抑情緒。
喻士德也說,羅子自國中就離家就讀中正預校,經甄試後直升陸軍官校,個性獨立,對軍校生活適應力強,在校表現正常平穩,並非透過聯招入學尚待適應環境的新生。面對國防部已製發羅案宣教材料,準備據此案向各部隊、軍校宣教保密防諜的重要性,喻士德說,學校會注意,在羅子所處連隊宣教此案時,採取柔性作法,注意不要「點名」,避免造成羅子尷尬。
※ 相關報導:
* 女特工色誘 羅賢哲被逼洩密?
http://www.udn.com/2011/2/11/NEWS/NATIONAL/NAT4/6145506.shtml
該女子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懷疑是中共特工,居中牽線羅賢哲與林義舜接觸。羅赴美找該女子時,都被FBI跟監蒐證;FBI基於羅身分特殊,去年將照片寄送到調查局追查。檢調近日借提羅賢哲,他起初否認與該名女子有異常關係,但檢調提示兩人照片後,他才承認與該女子交往,但強調是遭到恐嚇,不得已才當共諜。
* 中共量身打造 羅被色計偷拍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045/112011021100611.html
儘管國防部政戰代局長王明文中將強調此事還在查證中,惟據透露,羅賢哲被色誘當時,還遭偷拍,中共情報人員曾出示不雅照片,脅迫他作為共諜。羅因為人膽小謹慎,不知如何因應處理,終於掉入中共情報人員設計的陷阱。
直言集/台菲緊張 大馬免簽 外交冏斃了
【聯合報╱本報記者王光慈】2011.02.11
為了台嫌遣陸事件,台菲緊張關係持續升高,台灣外交部與菲律賓總統府隔海對嗆,互不相讓。昨天上午菲國總統府發言人才說絕不道歉,下午菲國總統就說要派特使來台,看似前倨後恭,外交部必須小心因應。
無獨有偶,我國與馬來西亞最近也陷入詭譎的外交迷霧中,馬國對免簽問題的說法反反覆覆。外交部代馬國回答「還是朝向給台灣免簽的原則進行」,落地簽只是「前菜」,讓人一頭霧水。
這兩件涉外事件的因應作為,暴露出馬政府的外交系統螺絲鬆脫,有失靈的危險。
菲國對台灣祭出三項反制措施,依舊態度無所謂,還「指揮」台灣應自己與大陸談判;但外交部三項聲明就像狗吠火車,還阿Q地認為菲國已表達善意和歉意。
馬國免簽案更是離譜。外交是低調的藝術,見光死是大忌諱,若雙方未達共識,外交部怎能在記者會上說宣示本季可成?現在為了自圓其說,又堆砌出更多說辭,不能面對現實,把看似低調的鄉愿當成智慧,非常不可取。
兩個案子還有個共通點,就是菲馬高層都不希望影響與中國大陸的互動,顯示台灣的國際環境仍然險峻。兩岸關係雖然回溫,國際現實卻沒有改變,外交休兵的政策若連共存都不可得,再不調整,早晚被中國「養、套、殺!」
◆ 先恢復「落地簽」 大馬再給台免簽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綜合報導】2011.02.11
外交部八日才公開表示,馬來西亞給台灣免簽證待遇可望本季達成,但馬國媒體昨天報導,馬國總理納吉已表明內閣正考慮恢復台灣的「落地簽」,而非免簽,且必須在不影響與中國大陸的外交關係下進行。
外交部發言人章計平指出,經過了解與查證,馬國目前仍朝向給台灣免簽待遇的方向進行;馬國內部仍在研議執行技術和細節,但提供免簽優遇的原則沒有生變。
馬國對台灣免簽案的說法連日數變。二月三日旅遊部長黃燕燕答覆媒體詢問時表示,馬國將給予台灣民眾免簽證優惠;九日當地媒體卻引述不具名內閣成員說法,表示內閣會議已議決恢復台灣旅客赴馬落地簽,不是免簽;十日則是總理納吉公開證實落地簽的決議。
黃燕燕昨天受訪時也改口,內閣會議已決議給予台灣落地簽,且只包括遊客和經商人士;由於還有些技術性問題待解決,實際執行日期也尚未定案。至於免簽案,內閣將來會繼續討論。
據了解,馬國態度反覆,是因我外交部月底將召開跨部會議,討論是否取消馬國民眾入台免簽待遇。馬國內部至今對台灣免簽案的執行細節尚未形成共識,但為避免優遇被取消,因此決定先恢復去年八月十五日前提供給台灣落地簽待遇,以示善意。
外交人士透露,馬國政府確已原則同意給予台灣免簽,但因涉及跨部會協調,時程恐趕不及台灣希望今年第一季實施的目標,因此先以落地簽表示善意,待手續完成後,年內還是會給台灣免簽證待遇。
台灣自二○○二年開始提供馬國民眾入台免簽證待遇,馬國則是自二○○九年開始才提供台灣觀光落地簽待遇,但去年八月十五日取消。
◆ 台嫌遣陸案 菲副總統:勿遷怒菲勞
中央社 2011.02.11
菲律賓打算前往台灣工作的勞工,已經感受到台灣加嚴審查菲勞工作簽證的壓力,菲律賓副總統畢乃呼籲台灣當局勿遷怒於貧苦的菲勞。
菲國副總統兼菲勞事務顧問畢乃(Jejomar Binay)在一份聲明中,期盼台菲之間的「誤會」可以很快消弭,也呼籲台灣政府不要將報復行動施加在菲勞身上,「他們只是為了家計而辛苦工作的人」。
畢乃同時說,如果勞工情勢真的發生惡化,菲律賓勞工部已經作好緊急應變措施。
「台嫌遣陸」事件引發中華民國外交部抗議,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宣布提高菲勞引進審核層級,延長案件審查期為4個月,若未獲菲方善意回應,考慮公告凍結菲勞引進;目前中華民國駐菲代表處已開始增加菲勞申請簽證所需證件,包括菲國外交部認證、良民證、健保證、社會保險證等,且需繳交正本。
獲台認證的菲勞仲介商聯合會會長顏德順說,台灣採取的措施,單在這個月估計就可導致5000名菲勞延後行程。
他說,有意赴台但還沒提出申請的菲勞會因這項措施而卻步,而遠從鄉下到馬尼拉辦理簽證的菲勞,因為要多作停留,將需承受額外的食宿開銷,這當中有很多人是變賣田地才湊到旅費來馬尼拉。
顏德順表示,目前有近7萬8000名菲勞在台工作,約5萬人在電子工廠工作,其他為看護工或家庭幫傭,他們每年總計匯回6億美元到家鄉,一旦在台就業情況惡化,菲國經濟將會受到影響。
※ 相關報導:
* 台嫌遣陸 菲律賓擬派特使來台說明
http://www.udn.com/2011/2/11/NEWS/NATIONAL/NATS1/6145469.shtml
菲律賓總統府十日上午表示,台籍嫌犯被遣送大陸案,是根據證據做出「對菲國國家利益最有利」的決定,還強硬表示「拒絕向台灣道歉」;但下午艾奎諾三世就表示擬派特使來台,說法丕變。
◆ 穆巴拉克不下台 權力移轉給死忠副總統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02.11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10日晚上發表電視談話,並未如早先報導預測的宣布辭職,而是表示將做滿到今年9月為止的任期,只是將權力轉移給他指派的副總統蘇里曼,並承諾修憲。開羅解放廣場立時群情大譁,矢言升高抗爭。
艾爾巴拉岱 提議組3人聯合政府
在野領袖艾爾巴拉岱表示,民眾非常憤怒,軍隊必須立即出面挽救埃及,避免爆發暴力衝突。他表示,埃及人民現在不可能接受穆巴拉克和蘇里曼,他擔心暴力一觸即發。他稍早在推特(Twitter)說:「埃及會爆炸,軍隊必須出面保全國家。」至於由軍隊出面解決問題,是否得當,專家表示利弊難料,宜從長計議。艾爾巴拉岱並提議以3人聯合政府方式接替穆巴拉克及蘇里曼,帶領埃及走向民主。
穆巴拉克發表17分鐘談話,表示「我依照憲法將權力交給副總統。我知道當前關頭危機重,我們必須把國家重要利益畫分先後。」他針對美國和其他敦促他加速民主過渡的國家說:「我從不向外國命令屈服。」
穆巴拉克以強悍語氣表明一切照憲法來,他仍是總統,埃及將在他的政府監督下,根據預定時間表,完成有秩序的改革,直到9月選舉,但他承諾取消憲法中的六個爭議條款。
期望變盛怒 群眾舉鞋高喊下台
電視播出穆巴拉克演說時,解放廣場群眾的期望化為盛怒,他們舉鞋高喊「下台,下台」,他們並計畫11日舉行「烈士日」示威,紀念自1月25日抗議開始以來的三百多名死者。抗議群眾中的律師拉曼律師說,穆巴拉克的說詞令人憤怒,只會刺激更多人挺身抗議。
蘇里曼隨後發表電視談話,敦促抗議民眾「回家,恢復工作」,「團結展望未來」,他表示,他將督導專案小組落實總統承諾的修憲。以下是比較重大的相關條款:
‧總統候選人:憲法76條規定獨立人士須經250名民選官員背書 (包括國會下院65名議員,而該院由執政黨主控)。在野人士要求廢止這項限制。
‧77條規定總統連選得連任。民間要求以兩任為限。
‧88、76條規定總統選舉不受司法機關監控,民間要求恢復。
‧179條規定,總統得將屬於恐怖主義的案子 (包括平民案)轉交任何司法單位 (包括軍事法庭)偵辦。此法賦予軍警漫無限制的逮捕權。
反穆運動突顯現行憲法不足以因應這樣的危機。選舉制度事關重大,而依穆巴拉克堅持的憲法版本,除非他在位,否則現行制度不可能變革。
※ 相關報導:
* 不流亡 穆巴拉克:要死在祖國
http://www.udn.com/2011/2/11/NEWS/WORLD/WORS2/6145920.shtml
埃及軍隊至今並沒有介入疏散民眾的行動,但漸趨暴力的抗議行動,或許將逼迫軍方選邊站:要跟隨街頭上的埃及人民,還是要效忠穆巴拉克。
阿拉伯世界革命 關鍵2英雄
中央社 2011/02/12
一名突尼西亞自焚的賣菜青年,一名被拘留的網路社運分子,在強人總統班阿里(Zine Al-Abidine Ben Ali)和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雙雙倒台之後,成為英雄人物。
突尼西亞的人民革命擴散到人口更多,地理位置更為重要的埃及,經過18天的人民示威抗議之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辭職下台的消息傳到突尼西亞首都突尼斯(Tunis),馬上就有許多賓客湧進自焚身亡的穆罕默德‧布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家中,向他的家人致意,慶賀他的死帶來重大改變。
去年12月,大學畢業的布瓦吉吉找不到工作,只好擺攤賣蔬菜水果,沒想到因為沒有擺攤執照,被警察沒收貨物和磅秤,他憤而自焚而死。他氣憤到不顧一切的舉動導致人民起義,在1月推翻突尼西亞前強人總統班阿里,也促使埃及人民跟著起而反抗強人總統穆巴拉克。
今天穆巴拉克宣布辭職,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的兄弟沙列姆‧布瓦吉吉(Salem Bouazizi)接受路透社(Reuters)電話訪問時,情緒非常激動。
他說:「如果阿拉伯人感激穆罕默德‧布瓦吉吉,那麼他們就會自由並拒絕獨裁。我對於阿拉伯革命從這裡展開,從位於西迪包席德(Sidi Bouzid)的我們家開始,至感驕傲。我們對於穆巴拉克下臺,興奮莫名。現在好幾百人湧進我們的家恭賀。」
他還說:「我向所有埃及人民祝賀,我很高興在我們取得自由之後,他們也擁有自由。我的兄弟穆罕默德在12月17日星期五自殺,班阿里在1月的一個星期五流亡,穆巴拉克在2月的這個星期五辭職。這3個月我永生難忘。」
在突尼斯,大約有3000人在埃及大使館附近集結,搖著巴勒斯坦、埃及和突尼西亞旗幟,高喊:「一、二、三,民主萬歲!」
另一方面,在臉書(Facebook)組織線上大軍,挑戰國家權威的30歲谷歌(Google)公司主管戈寧(Wael Ghonim),也成了埃及新世代的英雄。
戈寧是谷歌公司在中東地區的行銷主管,他因為在網路上發布支持人民爭取民主的訊息,曾被埃及當局拘留12天,毫無訊息。有一度他的家人極度擔心他的安危。戈寧被埃及人視為「埃及的布瓦吉吉」,後來在國際壓力下,埃及當局決定釋放他,此後戈寧就成為街頭人民的發言人。
穆巴拉克宣布辭職之後,戈寧馬上透過推特推文:「恭喜埃及,那個罪犯已經離開總統府。」
他接著用英語在個人推特網頁www.twitter.com/Ghonim上說:「歡迎埃及回來。真正的英雄是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和其他埃及各地的年輕埃及人。」(譯者:中央社賴秀如)
※ 相關報導:
* 人民勝利!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下台
http://www.udn.com/2011/2/12/NEWS/WORLD/WORS2/6147653.shtml
在群眾發動「人民革命」十八天後,鐵腕執政卅年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終於難敵人民催促立即下台的狂潮,十一日由副總統蘇里曼代為宣布下台,集結在開羅解放廣場的示威群眾陷入狂歡,高喊:「埃及自由了!埃及自由了!」蘇里曼於電視宣布穆巴拉克下台的決定,並任命軍事委員會掌管國家事務。
* 埃及重生 「在阿拉伯世界算個咖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S2/6148890.shtml
經過徹夜狂歡,十二日許多人並沒有打包回家,表示要在解放廣場繼續紮營,以確保接管政權的軍方兌現實踐民主的承諾。
* 最後法老 穆巴拉克下台內幕
http://udn.com/NEWS/WORLD/WORS2/6149136.shtml
其實軍方9日就已經開始放任示威人士趴趴走,讓群眾包圍總理府和國會。當民航部長出身的新任總理夏費克無法進入辦公室,得回到靠近開羅機場的民航部去上班時,軍方指示袖手旁觀。到了11日,軍方更是讓民眾集結在穆巴拉克的總統府附近,但是這時候,穆巴拉克和近親已經搭直升機飛到距離首都開羅400公里,位於紅海度假勝地夏姆錫克的渡假屋。11日午後不久,穆巴拉克的長期盟友、埃及前情治首長蘇雷曼宣布,穆巴拉克辭職下台。透過這播出僅49秒鐘、短短2句話的聲明,埃及歷史永遠改變了。
* 冷眼集/原來全球首富是穆巴拉克
http://udn.com/NEWS/WORLD/WORS2/6149231.shtml
據英國「衛報」引述中東消息入士估計,穆巴拉克家族的財產可能高達700億美元。
◆ 穆氏下台 埃及何去何從?
中央社 2011.02.12
埃及歷經18天示威,終於開花結果,在嚴峻民意逼宮下,副總統蘇雷曼(Omar Suleiman)宣布,總統穆巴拉克決定下台,但是穆氏交出政權後,埃及政局恐未必就此步上坦途。
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卡拉方諾(James Carafano)認為,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去職一直被視為是改造埃及政府的先決條件,不過他的下台未必意味危機已經結束。軍方在指導政府回應人民抗爭上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如今穆氏下台,在埃及一向受人敬畏的武裝部隊,勢將負起指導轉型過渡進程的責任。
卡拉方諾指出,埃及軍方將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恢復秩序,掃蕩暴力,確保經濟不會崩解,指導最終以民意訴求為依歸的政治過程等。
他說,埃及最迫切的需求是經濟改革,以改善人民生活水準,並打造公民社會得以壯大的環境。但若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或保守勢力挾持這次革命,埃及人民的需求與渴望將無法獲得滿足,埃及也恐將淪為比穆巴拉克政權更惹人厭的專制國家。
卡拉方諾說,「我們可以確知的是」,埃及的情勢或許會持續動盪數週、數月甚至數年,並繼續在中東造成骨牌效應。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指出,由於軍方接掌國家,對治國藍圖揭示不多,埃及的未來並不明確。
埃及人民倒是歡欣雀躍,認為寫下足以媲美柏林圍牆倒塌和東歐共產主義崩解的歷史紀錄。
埃及軍方領袖雖矢言允許「自由且誠實」的選舉,但對於權力如何及會否移交給人民,依舊未交待清楚。過去60年來,軍方一直是埃及政局的主宰力量。
另1項不明確的事情是,成功推翻穆巴拉克的示威潮,是否會促成對穆氏和其聚斂財富的家族,以及對效忠穆氏、殘暴不仁安全部門的究責。
1群埃及律師表示,他們會對司法當局提出控訴,要求以貪瀆罪名起訴穆巴拉克家族。
華盛頓非營利智庫「新美國基金會」(NewAmerica Foundation)美國外交政策專家克萊門斯(Steve Clemons)表示,可以確定的是,埃及轉型過程於焉展開,反對政黨勢力必將參與其事,至於此1過程將如何作用,尚無明確界定,一切要看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SCAF)如何安排。
埃及軍方早已表示,它不會承繼國家的法統,意即軍方不會長期攬權不放。軍方可能會提出腳本,推動修改阻礙民主制度的憲法,並號召新政治團體共襄盛舉,共同策定如何舉辦公平、公正的選舉。
隨著穆巴拉克下台,埃及終須面對該國這次人民革命的真正意義。
※ 相關報導:
* 誰會是下一個穆巴拉克?
http://www.udn.com/2011/2/12/NEWS/WORLD/WORS2/6147828.shtml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被推翻下台,世界各國領導人今天盛讚這是人民權力的歷史性勝利,為民主政治鋪路。現在全球關注誰會是下一個穆巴拉克?
* 埃及政治新局 恐對美以較不利
http://udn.com/NEWS/WORLD/WORS2/6148527.shtml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宣告下台,結束長達30年的統治,這可能使埃及出現政治權力真空狀態,影響中東地區的局勢,而且無論埃及出現何種新秩序,幾乎都篤定將對美國和以色列較為不利。
埃及效應/阿爾及利亞 爆發萬人示威
阿拉伯世界震動 人心思變
自由 2011.02.13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十二日外電報導〕受埃及推翻強人穆巴拉克影響,阿拉伯世界人心思變,威權統治者則擔憂自己會是下一張倒下的骨牌。目前第一個有此跡象的是阿爾及利亞,萬名示威者十二日違反禁令聚集首都阿爾及爾,要求民主改革,並與警方爆發小規模衝突,單是阿爾及爾警力就多達三萬,顯示當局嚴陣以待,就怕埃及革命重演。
據阿爾及利亞一九九二年實施的緊急狀態法,民眾不得發動示威,不過由反對黨、民間社會團體與工會組成的「全國協力改革與民主」組織,三週前成立時即宣布要發動遊行。受突尼西亞和埃及事件激勵,該組織十二日上午在阿爾及爾市中心附近的五一廣場展開示威,主辦單位估計約一萬多人參與遊行,他們準備進入市中心時,與遊行前即試圖封鎖街道並驅散群眾的鎮暴警察爆發小規模衝突,部分民眾甚至還沒能抵達現場就遭警方逮捕。
阿人聚集首都 促民主改革
目擊者表示,示威者進逼警方封鎖線,高喊「包特夫利卡(阿爾及利亞總統)下台」、「不要警察國家」, 一些人揮舞標題為「穆巴拉克垮台!」的報紙加入示威,不過也有小群反示威者在附近反嗆,高喊「我們要和平而非混亂」、「阿爾及利亞不是埃及!」
包特夫利卡自一九九九年統治至今,上週阿爾及利亞當局為安撫人心,宣布緊急狀態將在「不久的將來」解除,不過當局警告,首都的遊行禁令不會跟著解除。
為防患未然,阿爾及利亞當局採取嚴厲的防制措施,動員近三萬名警力部署遊行沿線,阿爾及爾其他地區另有數千名警察待命。距離市中心約三公里的甘迺迪廣場,警察數量甚至比居民還多。示威群眾與警方對峙三小時之後,大多數人離去,只剩約兩百名年輕人還留在廣場上。
由於阿爾及利亞是重要石油與天然氣產國,若爆發示威可能影響世界經濟,不過也正因國家相對富裕,分析家認為,當局大可利用財富解決民怨,人民起義應該不會發生。
葉門4000人上街 要總統下台
除了阿爾及利亞,十二日葉門也有數千人聚集首都沙那要求總統薩利赫下台。據法新社記者估計,抗議群眾約四千人,大都是年輕的學生,他們高喊:「穆巴拉克(下台)之後,輪到薩利赫」。執政三十年的薩利赫本月已承諾,會在二○一三年、任期屆滿後下台。
波斯灣地區的阿拉伯國家對於穆巴拉克下台引發的漣漪顯然也不敢掉以輕心,網路已出現號召十四日發動抗議、要求改革的波灣國家巴林,十二日宣布為慶祝通過國家憲章進行改革十週年,國王下令發給每戶近兩千七百美元。此舉被視為遜尼派統治者企圖安撫被視為二等國民的多數什葉派人民。巴林原油儲量可說已完全枯竭,被視為波灣最貧窮的一國。
巴林國王急撒錢 收買民心
儘管目前仍無法斷言改革浪潮是否將迅速席捲其他國家,不過阿拉伯世界最近出現幅度較小、但卻相當重要的回響已是不爭的事實。
沙烏地阿拉伯的反對派人士表示,已向國王要求籌組政黨的權力,這在王室有絕對權力的沙國,是極為罕見的挑戰;約旦新任總理九日承諾繼續政治改革;伊朗在中東的主要盟友敘利亞,最近也開始對改革派出現些許讓步,網友表示,禁用三年的臉書與YouTube最近又可使用,顯示當局可能解除對社群網站的禁令。
◆ 觀天下/第四波民主化 擋不住!
【聯合報╱嚴震生】2011.02.13
第三波民主化在一九七○年代展開,伊比利半島的葡萄牙發生軍事政變,結束了沙拉薩所建立的獨裁政權,民眾帶著康乃馨上街,成為一九七四年的康乃馨革命;西班牙強人佛朗哥元帥在次年離世後,回歸君主立憲,卡洛斯國王逐漸交出政治實權。
這一波民主化在八○年代到拉丁美洲及東亞,又在一九八九年時達到高潮。雖然中國民主運動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受挫,但東歐的民主抗爭,結束了共黨控制,間接促成了蘇聯的瓦解。最後,第三波民主化的浪潮,在九○年代初期席捲漠南非洲,讓許多過去沒有任何民主經驗的非洲國家,也在短短幾年內,經歷了自由化、民主化、及民主轉型,部分甚至完成了民主鞏固。
儘管民主浪潮勢不可擋、民主政治成為普世價值,但中東及北非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國家,成為第三波民主化的例外。這個地區的無動於衷,也讓第三波民主化在九○年代後期進入停滯階段,部分國家甚至出現了民主倒退的現象。
伊斯蘭國家 民主絕緣體
雖然中東及北非以外的伊斯蘭教國家,如土耳其、印尼、塞內加爾、及馬利等的發展,可以證明民主化和伊斯蘭信仰並不必然相悖,但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民族,卻始終與民主無緣。
這些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可以利用文明與宗教的衝突,來阻擋國內民主化的訴求,特別是區內唯一的民主國家以色列,是大部分阿拉伯國家的共同敵人,讓非民主統治享有一定的正當性。
另外,在伊朗一九七九年革命推翻巴勒維國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最希望看到伊斯蘭世俗政權的鞏固,以防堵激進的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取得政權,成為對抗西方及以色列的急先鋒。突尼西亞、埃及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專制統治,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當然石油及戰略利益亦扮演民主化無法啟動的重要關鍵。
阿拉伯人民 也憧憬民主
不過,中東及北非地區儘管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許多國家貧富懸殊情況卻是相當嚴重,年輕人失業率偏高,亦是普遍問題。過去美國及歐洲國家,擔心這些失業憤世嫉俗的年輕人,會成為恐怖組織所籠絡及招募的對象,但是沒想到他們卻是走上街頭,對抗西方國家所支持的突尼西亞總統班阿里,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
雖然截至目前為止,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之主要傳播效應,以埃及的情況最為明顯,但其他阿拉伯國家亦非全然免疫。
民主抗爭發生在擁有王室的約旦、阿拉伯世界最貧窮的葉門、突尼西亞的近鄰阿爾及利亞、一黨獨大的敘利亞、海灣的阿曼、及遠在西北非的茅利塔尼亞。但是民主抗爭持續擴大,且威脅到政權存亡的突尼西亞、埃及、葉門等國,雖然在意識形態上不盡相同、經濟發展的程度亦有差異,但都有其促使民眾走上街頭,抗議不斷的共同點。
茉莉花革命 埃及開花了
除了貧富懸殊、年輕人失業率高、物價上漲外,這些共同現象,包括長期執政的獨裁者、獨裁領導人家族的極端貪腐、民眾對政府無法達成有效治理的高度挫折感及憤怒等。
由此觀之,一旦威權統治無法在經濟發展上滿足人民需要時,就失去了它的正當性,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也對民主政治有所憧憬。
突尼西亞是個小國,但其民主示威活動,卻引發埃及民眾的強力回應;埃及在歷經十餘天的大規模示威行動後,終迫使穆巴拉克總統下台。身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大國的埃及,未來將走向民主,它會不會啟動第四波的民主化?全世界都拭目以待。(作者為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台灣非洲研究論壇執行長)
※ 相關報導:
* 社交媒體發威 推特、臉書燃起燎原大火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6148884.shtml
始於網路,壯大於網路。埃及群眾利用推特(Twitter)和臉書(Facebook),自一月廿五日發起示威活動,凝聚民眾力量。十八天後,這場被稱作「革命二.○」的示威,終於逼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下台... 這也許是人類有史以來,新聞記者第一次以「即時」寫歷史。許多現場採訪的記者紛紛以一百四十字的微網誌第一手推文,讓外界立即了解抗議現場的實況,尤其是暴力衝突和警察攻擊記者的行為。
* 埃及變天 外媒直呼難忘的一天
http://www.udn.com/2011/2/12/NEWS/WORLD/WORS2/6148228.shtml
埃及強人穆巴拉克(HosniMubarak)掌權30年一夕垮台,在開羅解放廣場現場直擊的媒體,猶如搶報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性一刻加上紐約時報廣場除夕跨年騷動。
* 英記者出書 揭新華社祕辛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6149183.shtml
一名曾兩度進入中國當局的「宣傳中樞」新華社工作的英國資深記者、自由撰稿人馬克紐漢姆,日前出新書「瘸腿豬和五環馬戲(Limp Pigs and the five-ring circus)」,帶領讀者一探新華社祕辛...
埃及與中國:一樣的示威兩樣的結局
【美國之音中文網/記者陳蘇/華盛頓電】2011.02.13
在全球聚焦埃及政局變化之際,中國當局與民眾對埃及的關注恐怕與其他國家還有所不同。成千上萬的埃及民眾走上街頭要求變革,這與21年前北京天安門的六四民主運動如此相似,然而結局卻如此不同。
埃及抗議者得知總統穆巴拉克下台的消息後激動萬分,他們揮舞國旗、歡呼雀躍。這幅畫面引起中國著名女記者高瑜的聯想。
自然聯想
這位在89六四期間被捕的前《經濟學週報》副總編說,想起了中國軍隊開槍殘酷鎮壓天安門抗議學生的情景:當年,那些形體比埃及抗議民眾要瘦小得多的中國大學生與北京市民頭紮白布條,在北京街頭奔跑,竭力搶救被中國軍隊開槍打死、打傷的人。
同樣的是專制,不同的是政黨
高瑜對美國之音說,埃及和中國都爆發了民眾要求改革的大規模示威,埃及的結局是總統黯然下台,全家出走,而中國的結局卻以人民流血告終。高瑜認為,這兩種結局值得深思:「兩個政權都是專制政權,但是不一樣,因為統治我們的是共產黨,共產黨和穆巴拉克的政黨是絕對不一樣的。」
中國作家余傑進一步解釋說,埃及的專制與中國共產黨的專制有所不同。他說,埃及穆巴拉克的威權統治建立在宗教勢力、權威階層、軍隊、知識分子等各方面取得平衡的基礎上,平衡一旦破裂,他的統治就終結了。
余傑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共產黨對整個社會的控制深度、力度與密度卻要大得多:「中國的專制結構仍然是一個集權主義的、一個全能的、黨控制社會生活所有方面的剛性統治,除非是發生雪崩似的全面崩潰。」
兩國軍隊,兩種立場
埃及軍隊的表現與中國軍隊在六四事件中的作為也被視為是導致兩種不同結局的關鍵因素。高瑜說:「我們是黨指揮槍,而人家的軍隊很多都是西點軍校畢業的,從運動開始就在發誓,我們決不向人民開槍,而且支援人民,這就是最大的不同。」
1989年投身六四民主運動的天安門四君子之一周舵認為,正是中國軍隊對天安門學生運動的殘酷鎮壓給全世界人民和各國政府上了一堂極為嚴肅的課,那就是哪個國家也不容許這種慘劇的重演。
周舵說,雖然埃及目前的社會矛盾遠比當年中國的要尖銳得多,但政黨不是同樣的政黨,軍隊不是同樣的軍隊,同時,穆巴拉克也不是鄧小平。他說,當年中共黨內,除了鄧小平,也沒有第二個人會有鄧小平的特質、性格和經歷,竟下向示威民眾開槍這樣如此極端的命令。
穆、鄧兩人歷史罪責難逃
儘管穆巴拉克在下台時手上沒有沾滿人民的鮮血,但周舵認為,穆巴拉克同樣有著不可推卸的歷史罪責-他在位30年,卻沒有及時開啟埃及的民主改革,導致埃及未來的走向極不確定,以至於現在再動手做什麼都已經為時過晚 。
周舵推測,埃及有可能會出現一個由伊斯蘭極端勢力統治的政府,或受極端勢力影響極大的政府,最好的情況不過是產生一個軍人統治下的世俗政府。
以人為鑒,以史為鑒
中共在中國已經執政60年。周舵認為,中共必須擔負起歷史責任,做出政治民主改革的前瞻性規劃。否則,頂多在5到10年內,中共就會面對跟穆巴拉克所面對的同樣局面。周舵說,埃及的政局給中國共產黨上了一課,那就是民主是繞不過去的必然趨勢。
他說:「民主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旦開啟之後,結果會怎樣是非常不確定的。如果你沒有一種政治體制改革前瞻性規劃的話,那麼在大規模民眾抗議的壓力下,突然一下子被迫打開民主化的大門的話,未來出現的局面很可能就是不可控的。 」
儘管中國近日來低調報導埃及大規模抗議示威與穆巴拉克的下台,但分析人士普遍評論,中國當局一直在密切關注埃及的動向。
◆ 共諜案 恐使美軍通訊部署曝光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2011.02.12
國防部指稱陸軍通資處長羅賢哲少將洩密中共,對國軍通資戰力影響僅止於「點」。但有退役官兵爆料,羅賢哲在民國89年間接任陸軍6軍團73通訊兵群指揮官,成為當時甫成軍的「戰術區域通信系統」裝備的指揮官,且為國軍首位指揮該系統投入漢光演習實用的國軍將領。而該套系統不但是美軍當時仍在實驗的裝備,中山科學研究院也就衛星通訊部份加裝自力研發的系統,中共恐怕因之獲悉美軍現役野戰部署特性,讓其低截收率的機敏頻譜曝光。
陸軍司令部證實羅賢哲曾擔任該項職務,雖然強調該項系統並非由羅賢哲親自接收裝備,但確是裝備成軍後首任指揮官。陸軍已組成專案小組積極評估洩密損害。
73通訊群退役官兵說,「戰術區域通信系統」所屬的通訊節點車在民國86年間被列高度機密,就連在美軍也屬於實驗裝備,當年我方透過軍售取得「簡配」的裝備,與美軍一同進行實驗。大批美方技術代表進駐位於桃園龍岡的73通訊兵群,與中科院合作,研發如何將裝備整合在車輛上,當時一度考慮以大型兩噸半軍卡為載台,最後選定以悍馬車支應。中科院並加裝美軍沒有提供的衛星通訊系統。
退役官兵說,73群節點部隊成軍後,裝備才陸續推廣到10軍團與8軍團通訊兵群,均由羅賢哲任指揮官時擔任示範部隊,並由他首度帶領節點部隊投入漢光演習。如今涉及洩密,不但可能使美軍現役野戰通訊部署特性或頻譜曝光,中科院自研的裝備並非市場現貨,卻也因此遭到中共掌握。
埃及革命代價 18件無價珍寶不翼而飛
TVBS 2011/02/14 林佳璇
埃及革命餘波盪漾!雖然大半個月來有重兵駐守,不過開羅的埃及博物館仍然有18件寶物失蹤,包括法老圖坦卡門的鍍金木雕在內,還有70件古文物遭到破壞,而開羅街頭仍然一片混亂,年輕示威者不滿軍人接管政府,不願散去,上千名埃及警察脫掉制服走上街頭,跑到內政部外抗議要求加薪!
開羅廣場上響起一陣「愛的鼓勵」,扳倒穆巴拉克的喜悅,埃及人心中的狂喜,過了一個週末還在沸騰,不過一場革命下來,埃及世代相傳的古物,卻損失慘重。
這座法老圖坦卡門被女神舉起來的雕像,還有這個法老手上拿著魚叉的鍍金木雕,都成了歹徒覬覦的目標,至少18件價錢難以估計的珍寶不翼而飛,埃及官方派出重兵駐守博物館,希望能夠亡羊補牢。
隨著軍人接管政府,越來越多戴著紅帽的阿兵哥,進駐街頭,再次點燃埃及民眾心中的怒火。示威民眾:「我們不想要軍方來接管,過渡期間他們只要站崗就好,我們要求軍方要履行我們的訴求。」
民眾自認革命尚未成功,還不肯回家,現在有另一群人走上街頭,竟然是埃及警察!示威警察:「我們要求調薪,每天執勤12,16或是20小時,我們要求加班費。」
超過半個月埃及革命,讓穆巴拉克統治30年的強權垮台,但是埃及動亂引爆的後續效應,一時難以畫下句點。
◆ 埃及軍方解散國會 稱6個月後舉行大選
中廣 2011/02/14
埃及變天後,接管權力的軍方最高委員會宣布解散國會、中止憲法,成立委員會草擬新憲法。
軍方強調,只會用6個月時間暫管權力,最遲9月大選,就會將權力移交民選政府。
反對派說,軍方的聲明回應了他們的訴求,並形容是革命的勝利。
穆巴拉克下台後,看守內閣召開首次會議,總理夏費克說,恢複國家秩序和人民的正常生活是首要任務。
並說,穆巴拉克仍然在埃及。外國媒體報導,穆巴拉克在知道地位不保時,秘密調走大量財產。
當局說,沒有凍結穆巴拉克在國外的資產,但有需要時會這樣做。
軍方開始清理開羅解放廣場,交通恢復正常。數百名警察,在內政部外抗議,要求提高待遇。
※ 相關報導:
* 軍委會當家 20將領共治
http://udn.com/NEWS/WORLD/WORS2/6150393.shtml
分析家表示,軍方未來扮演的政治角色仍有諸多疑點尚待澄清。
◆ 人民示威 美促阿爾及利亞克制
法新社 2011/02/14 毛盈超
(法新社華盛頓13日電) 美國今天呼籲面對反政府示威的阿爾及利亞安全部隊,要展現「克制」。受到埃及和突尼西亞人民起義示威,推翻強人政權的啟發,阿爾及利亞也爆發反政府示威。
國務院說,阿爾及利亞人民的權利「必須獲得尊重」。
2000名示威群眾12日走上阿國首都阿爾及爾街頭,在3萬名鎮暴警察圍堵下示威遊行,反政府示威抗議今天延燒阿國各地,並發生警民衝突事件。
國務院發言人克勞里(Philip Crowley)說:「我們知道阿爾及利亞正發生民眾示威抗議,我們呼籲阿國安全部隊要有所節制。」
克勞里指出,「我們重申支持阿爾及利亞人民的普世權利,包括集會和言論表達自由,這些權利也適用於網路。此外,這些權利必須獲得尊重。」
※ 相關報導:
* 革命恐懼症 中東國家大搞補貼
http://udn.com/NEWS/WORLD/WORS2/6150200.shtml
中東許多阿拉伯統治者為防止出現與埃及類似的人民造反,打算砸大錢收買民心,包括提高對人民補貼、調高工資和保障青年就業等,為鞏固政權,顧不得預算赤字膨脹等財政問題。
◆ 羅德里克專欄/搞好經濟≠永遠執政
【經濟日報╱羅德里克(Dani Rodrik)】2011.02.14
在聯合國最近發表的第20次「人類發展報告」中,最令人訝異的可能是中東與北非穆斯林國家的優異發展成績。以「人類發展指數」(HDI)來看,突尼西亞過去 40年來的進步幅度高居135國中第六名,贏過馬來西亞、香港、墨西哥或印度。埃及的表現也毫不遜色,進步幅度是第16名。
人類發展指數同時考慮到健康、教育以及經濟進展。埃及與突尼西亞在經濟方面表現優異,但最亮眼的還是他們在健康與教育的進步。突尼西亞人的預期壽命是74 歲,勝過匈牙利或愛沙尼亞這樣享有兩倍以上收入的國家。埃及的孩童有69%在學,與更富裕的馬來西亞同級。顯然,埃及與突尼西亞不是無法提供社會服務、散播經濟發展的失敗國家。
但到頭來這些都不重要了。突尼西亞與埃及的民眾對他們的政府氣得發瘋,無法再忍受。如果突尼西亞的班阿里或者埃及的穆巴拉克寄望經濟發展能為他們帶來民望,他們一定相當失望。
這場「阿拉伯驚奇」帶來的第一個教訓是,優異的經濟發展不代表政治體制同樣優秀。政治與經濟可以很長一段時間背道而馳。沒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幾乎都是民主國家。但是在沒有民主政治的情況下也能享有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光憑民主政治也無法發展經濟。
儘管埃及、突尼西亞與其他中東國家交出了不錯的經濟成績,這些仍是威權統治的國家,權力掌握在一小群人手中,貪腐、侍從政治與裙帶關係橫行。這些國家在政治自由與清廉的得分排名,和發展指數的表現天差地別。
在突尼西亞的「茉莉革命」發生以前,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發表報告說,突國「當局繼續騷擾、逮捕與監禁新聞記者、網路部落客、人權運動人士以及政府反對派。」埃及在國際透明組織的2009年貪腐調查報告中,在180個國家落居第111名。
民主與經濟的關係反過來也相同。印度從1947年起就是個民主國家,但是直到1980年代,印度都一直無法脫離疲弱的「印度式經濟成長」。
第二個教訓是光靠快速的經濟發展無法得到政治穩定,除非政治體制也能同樣高速發展成熟。事實上,經濟發展會帶來社會與經濟上的流動,本身就是政治不穩定的源頭。
已故的政治學家杭亭頓(Samuel Huntington)40多年前就已經提到:「社會與經濟上的變動會使政治問題擴大,都市化、識字率升高、教育程度提升、工業化、大眾媒體的發展將會使政治要求倍增,政治參與層面擴大。」現在還有推特(Twitter)與臉書(Facebook)這樣的社群網路媒體,經濟變動造成的不穩定力量更難以抵擋。
這種政治不穩定在社會的動員能力與政治組織的品質落差甚大時更加明顯。一個成熟的國家政治體制,可以透過調停、反應與代表的機制回應底層的要求。但如果政治體制不成熟,他們將只會緊閉大門,希望不滿的情緒自行散去,或者希望靠經濟發展來買通人民。
中東的這場事件顯示緊閉大門是行不通的。突尼斯與開羅的示威群眾不是在抗議缺乏經濟機會,或者社會服務欠缺。他們聚在一起抗議的是政府心胸狹隘,獨斷獨行,貪污腐化,且不讓人民有發聲空間。
要應付這些政治壓力,政府不必一定是個西方式的民主政府。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政治體制不透過自由選舉與政黨競爭,一樣有能力回應民眾心聲。有些人可以舉出新加坡或者阿曼,證明世界上有能夠持續面對經濟變化挑戰的威權政府。但到頭來,西方民主體制是唯一通過長期歷史考驗的體制。
這讓我們來看中國的情況。在埃及抗議運動達到高峰時,中國網路用戶搜尋「埃及」或者「開羅」將找不到搜尋結果。中國政府顯然不希望民眾讀到埃及的事件,從中取得「錯誤」的信念。1989年的天安門記憶猶在,中國領導人決心不讓舊事重演。
當然,中國不是突尼西亞或埃及。中國政府已在地方試行民主選舉,並且嚴厲打擊貪污。儘管如此,過去十年來各種示威抗議依舊層出不窮。2005年,中國總共出現了8.7萬起稱為「突發群眾事件」的抗議。2005年是中國政府最後一次發佈這項統計數據,顯示抗議自此是有增無減。異議人士也仍冒著生命危險,挑戰中國共產黨的獨斷體制。
中國領導人的賭注是,生活水準迅速增長及工作機會增加,可以壓制沸湧的社會與政治緊張。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一直要把年經濟成長率的目標訂在8%,他們認為這是個可以抵銷社會不安的魔術數字。
但埃及與突尼西亞的例子已經敲響一記警鐘,縈繞在中國與世界各地的威權政府耳裡:光靠經濟發展無法讓你永遠執政。
(Dani Rodrik是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現任哈佛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編譯謝東年)
突尼西亞出現難民潮 湧向歐洲
中廣 2011/02/15 謝佐人報導
突尼西亞在人民抗爭下,成功將獨裁統治30多年的總統「班阿里」推翻下臺,並迫使他流亡海外,但突尼西亞政局依舊不穩,失業率依舊居高不下,因此民眾甘冒海上風險,相繼搭船偷渡到歐洲。義大利內政部長形容這一波難民潮宛如聖經「出埃及記」歷史重演。
突尼西亞人民革命成功,但卻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大批民眾相繼偷渡,逃向歐洲,尋求更好的生活。過去五天來,已有五千多人搭船抵達義大利海岸。義大利南部一個偏遠小島頓時擠滿了這些難民。面對突然湧現的難民潮,義大利當局有些措手不及,因此提議派遣一支警察部隊,前往突尼西協助阻止偷渡。
但突尼西亞表明決不容外力干涉內政,斷然拒絕。義大利因而呼籲歐盟27國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移民政策。
過去在突尼西亞獨裁統治時期,民眾不得移民歐洲,否則將面臨重罰及牢行,現在民眾利用政權真空,偷渡前往歐洲。目前已有不少突尼西亞難民被轉往「西西里島」,等候裁決是否獲准難民庇護。義大利外長也已趕到突尼西亞討論難民潮問題。
在突尼西亞,目前雖然大致已恢復正常,商家也開始營業,但失業率仍高,而且眼前政府面臨的問題還不少,其中包括臨時政府中閣員相繼辭職,當局必須在五個月內舉行大選、以及備受人民歡迎的「伊斯蘭復興黨」是否會上台掌權,政局是否會就此穩定,都是未知數。突尼西亞官員表示,之前的反政府騷亂已造成國家損失25 億歐元(約合新台幣990多億元)。因此當局正計畫舉行一項國際會議,尋求政治及經濟上的援助。
※ 相關報導:
* 中東之火在蔓延… 伊朗要獨裁者去死!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153415.shtml
埃及民眾示威抗議半個多月,在位30年的總統穆巴拉克11日被迫下台,後續效應仍未在中東地區消散,伊朗、巴林、葉門14日都有抗議活動。伊朗示威者和安全部隊衝突,造成一人喪生、數人受傷。
◆ 要求加薪 埃及再爆抗爭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02.15
埃及14日再度爆發示威和罷工浪潮,向新接管政權的軍方要求加薪及改善工作條件,數以千計的公務員、國營事業員工、警察等在首都開羅等地示威,航空公司和開羅機場也有罷工活動,使國際航班受到影響;原定16日恢復運作的股市再次宣布延後開市。
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11日才掌權,一方面和發動示威推翻穆巴拉克的反對派對話,承諾在兩個月內舉行新憲法公投。同時針對加薪訴求的工潮發表聲明,要求民眾盡快結束罷工,恢復社會秩序,以免危害國家安全。委員會並未採取強制行動,但各方認為這項聲明有最後警告的意味。
英國廣播公司 (BBC)記者在開羅報導,前總統穆巴拉克遭推翻後,緊接著似乎又出現一波波的抗爭浪潮。軍事統治者面臨的最大挑戰,可能是如何應付方興未艾的罷工潮。
數千示威群眾昨天多已自行解散,但14日又有數百人回到開羅解放廣場繼續示威。警察也加入的示威活動,除了加薪,也要求洗刷他們的名聲。而開羅國際機場因罷工活動,國營埃及航空公司的航班由正常的145班次減至僅31班次。
除了開羅,在加薩的尼羅河沿岸,數百名救護車司機把70輛救護車停在路邊進行示威。國營事業的全國性罷工和示威已波及銀行、郵政、媒體、紡織和鋼鐵等業。
在華盛頓,埃及駐美國大使蕭克瑞接受NBC「今天」節目訪問時首次透露穆巴拉克的情況,他表示,82歲的穆巴拉克「健康可能不太好」。稍早有兩家埃及報紙報導,穆巴拉克因為拒絕服藥,數度昏厥。
同時,埃及政府已要求英國和歐盟國家,凍結埃及前政府官員的資產,據傳這些官員私藏了數十億美元的不義之財。
※ 相關報導:
* 埃及軍委會 十天內提修憲案
http://udn.com/NEWS/WORLD/WORS2/6152777.shtml
埃及人民革命幕後重要推手網際網路活躍人士,14日和接管政權的最高軍事委員會會面,13日凍結憲法的軍委會承諾10天內提出修憲草案,2個月內交付公投。
* 18古物遭劫 埃及找回聖金龜
http://udn.com/NEWS/WORLD/WORS2/6152751.shtml
當局十四日表示一個木乃伊的「心臟聖金龜」與一座小雕像已失而復得,但是少年的圖坦卡門法老王被女神舉起的雕像,以及少年圖坦卡門手持魚叉的鍍金木雕仍下落不明。
◆ 菲媒:總統應向台灣道歉
中央社 2011.02.15
台灣嫌犯被菲律賓遣送中國大陸事件,多家菲國媒體發表社論,除了批評官方處理不當,甚至主張菲律賓總統應慎重考慮向台灣道歉。
「馬尼拉時報」社論指出,菲律賓移民局將14名台灣民眾遣送到大陸,台灣抗議並召回駐菲代表,取消免簽措施,如今,狀況更加惡化。一位台灣駐菲官員證實,台灣將採取報復行動,菲勞申請將從2週延長至4個月。
社論說,菲律賓總統府不該低估事件的嚴重性。此次行動也激起台灣內部激烈反彈,因為台灣的在野黨利用此次事件攻擊政府保護公民的能力,而馬英九將在明年競選連任。
社論進一步指出,菲律賓總統府應慎重考慮,並希望外交部的專家能提供意見,更重要的是,呼籲總統能夠檢視此案件,同時宣布不能容忍移民局或其他單位對付外國人的不當手段及隱瞞,並應檢視菲律賓法律及人權遭受侵犯,其實和「一中政策」並無關聯。
相關單位也應調查台灣嫌犯遭受非法拘留的來龍去脈。總統府應檢視為何這些台灣嫌犯被列為缺少證明文件人士。
另外,社論呼籲菲律賓外交部長羅慕洛,應向總統及總統府發言人解釋「一中政策」,因為在此次遣送事件中,菲方表現出對「一中政策」的無知。
社論強調,雖然台菲並無外交關係,但由於經濟和地理環境,和台灣維持經濟、文化關係,對菲律賓十分重要。
「馬尼拉公報」社論說,遣送台籍犯至大陸是錯誤行動。如果這次遣送行動是為彌補因香港人質劫持事件傷害與北京、香港的關係,那麼兩次錯誤行動並不表示一次正確行動。
社論還指出,如果菲律賓政府無法行使主權,將外國嫌犯遣送至正確地點,也不可能保護海外菲勞。
「馬尼拉標準今日報」社論指出,數月前,菲律賓政府才因不當處理香港人質被劫持事件而激怒中國大陸。總統不但不注意調查小組的建議,反而告訴中國大陸或香港看著辦。
社論說,菲律賓政府此次遣送行動是否對人質事件的補償,如果是,那代價未免太大了。
中東巴林暴亂 千人上街紮營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1.02.16
在埃及反政府示威民眾成功逼迫總統穆巴拉克下台之後,波斯灣國家巴林已經成為阿拉伯世界反政府怒火聚集的最新中心。
數千抗議民眾15日占據巴林首都的主要廣場設帳紮營、並揮舞著旗幟,明顯大膽地複製埃及的反抗模式,企圖逼迫統治階層改變。美國對這個波斯灣重要盟國的情勢,已表達「高度的關切」。
兩天抗爭 至少兩人喪生
巴林過去兩天的街頭衝突,至少造成二人喪生,國會因為反對派的杯葛而停擺,如今更在示威者進駐廣場而升到高峰。巴林國王已很不尋常地在國營電視台上發表演說,對流血死亡事件表達哀悼。
維安部隊顯然受命保持克制,大致退居一旁監視,看著抗議民眾高喊嘲笑統治者的口號,他們並呼籲推動全面政治改革,終結君主對關鍵決策與政府要職的掌控。
巴林是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的駐紮地,當地的動亂也增添華府對中東不安情勢的深一層憂慮。
巴林有50多萬人口,什葉派穆斯林佔七成,居少數的遜尼派長期執政,巴林曾在1990年代出現嚴重動盪。
群眾激憤 要求政權更迭
受到突尼西亞與埃及的民主風潮衝擊,巴林什葉派民眾也開始上街,要求撤換長期執政的首相哈利法,開放政治制度,讓不同派系能得到平等待遇,並且釋放政治犯,改善國民就業和房屋福利。由於有2名抗議民眾喪生,群眾激憤,因此要求政權更迭。
在葉門,警方、政府擁護者與3000民眾的暴力衝突已進入第五天,抗議者堅持沙雷總統必須下台。
葉門是美國對抗凱達組織的一個重要盟邦,美國國防部計畫在葉門加強訓練當地的反恐武力,以對抗凱達組織在阿拉伯半島的活動。
巴林首都隨處可見西方式的購物中心與咖啡館,人民也相對富裕,和葉門的極端貧窮與部族對立,形成強烈對比。但抗議民眾仍表達他們對經濟正義的不滿,宣稱遜尼派統治者掌控多數的特權與機會,讓多數什葉派民眾只能撿拾殘餘,並實際被摒除在國家的重要職位之外。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羅利15日發表聲明說:「美國非常關切巴木的暴亂,我們呼籲有關各界自我克制,避免暴力的發生。」
※ 相關報導:
* 伊拉克也示威 要求就業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155870.shtml
伊拉克戰爭將近八年後,伊拉克仍然百廢待舉。基本設施老舊,時時停電,人民的無奈憤怒正在滋長。
◆ 北非民主潮 引爆歐洲難民潮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2011.02.16
北非的民主潮引爆偷渡到歐洲的難民潮,義大利首當其衝,已有五千名突尼西亞民眾乘船搶灘。有難民計畫以義大利為跳板,逃到語言相通的法國。曾為突尼西亞和多個非洲國家殖民宗主國的法國聲明,只能收容少數難民。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拉斯穆森七日曾警告,北非的民主潮恐將引發大批難民前往歐洲,「地球村」的預言迅速成真。突尼西亞上月爆發「茉莉革命」,推翻總統班阿里後,國內情勢混亂,大批民眾逃往義大利尋求政治庇護,距突國最近的義國朗倍杜沙島(Lampedusa)五天內湧進五千名難民。
義大利是距突尼西亞最近的歐洲國家,離島朗倍杜沙距突國僅一百一十三公里,是突國及其他國家非法移民的主要偷渡門戶。
島上沒有處理偷渡客的官方機構,義大利為此加派兩百名軍人處理,並設置難民營。突國難民必須接受搜身及健康檢查後,被送上飛往義國本土的包機,抵達後可申請政治庇護。羅馬當局視個案情況決定是否核准,未獲庇護的民眾將被遣送回國。
在朗倍杜沙受檢的突尼西亞男子以薩姆說:「不知道他們會把我們送到哪兒去,如今我們的性命交付在真主手中。」
除了義大利,法國是突尼西亞難民最想去的地方。突國曾是法國殖民地,許多人會說法語。難民受檢時,最關切的就是「義大利和法國邊境的護照審查很嚴嗎?」
這波難民潮甚至引發義大利與歐盟和突國之間的口水戰。義國表示曾要求歐盟挹注一億歐元(約台幣四十億元)協助處理難民問題,但歐盟不聞不問。歐盟則說曾詢問義國是否需要協助,但遭拒絕。義大利外長十四日到突尼西亞,要求該國儘快恢復海防,遏止難民潮。
但有八名突尼西亞人指控突國海岸防衛隊船隻撞沉他們的船,造成五死卅人失蹤。該艘難民船載有一百廿人,被海防船撞擊後,船身裂成兩半,八十五人生還。
格達費掌利比亞41年…下個穆巴拉克?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1.02.17
突尼西亞與埃及人民革命的餘波持續盪漾,北非的利比亞和中東的巴林都出現「埃及式」的民主示威。誰會是第三張倒下的骨牌?
格達費鐵腕統治利比亞41年,16日首度傳出示威者首度與警察和政府支持者爆發衝突,示威者並將17日訂為「憤怒之日」,讓人聯想到埃及民眾當初對穆巴拉克政權設定的「憤怒之日」與「下台之日」。巴林的示威者在首都的珍珠廣場紮營,埋鍋造飯,和民眾占領開羅解放廣場的模式如出一轍。
巴林的示威最令華府神經緊繃,因為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司令部就設在巴林。美國總統歐巴馬呼籲專制政體的中東盟邦,在民主潮掀起前先行政改。
巴林應是波斯灣國家中最脆弱的一個,居民七成是穆斯林什葉派,卻由占三成的遜尼派統治,享盡一切榮華富貴。
巴林的數千名示威者要求遜尼派國王實施君主立憲制。從事政改與安全部隊開始與民眾保持距離,明顯奉命緩和情勢。3天來,至少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最大什葉派反對組織「伊斯蘭民族和諧協會」宣布退出國會,巴林元首哈麥德罕見發表電視談話,顯現他對危機擴大的憂慮。
在埃及、突尼西亞長期政權垮台後,外界即預測這股浪潮也將席捲利比亞,當局特別提高警覺。16日清晨,總統格達費的支持者於全國發動支持政府遊行時,在距離首都的黎波里約一千公里的第二大城班加西,有數百名反政府示威者與支持者及警察爆發衝突,為利比亞少見的政治動盪。班加西的示威者16日清晨在警察總局前高喊口號,痛斥「貪腐的執政者」。警察以催淚瓦斯驅散示威者,示威者以石塊與汽油彈還以顏色。
◆ 谷歌對高寧表現 非常自豪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西班牙巴塞隆納15日電】2011.02.17
Google公司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15日說,該公司為自己的網路活動家高寧(Wael Ghonim)感到「非常,非常驕傲」。身為Google公司中東北非地區的行銷主管,高寧在埃及的抗議活動中成為主要代表人物。
高寧在臉書(Facebook)協助傳遞了抗議資訊,最終導致穆巴拉克政權被推翻。
30歲的高寧曾被警方逮捕12天,但獲釋後不久便在電視上接受訪問激動落淚,為熱情逐漸消退的抗議活動注入了新動力。不過當時Google只表示,對高寧獲釋感到如釋重負。
施密特15日放棄前幾周的克制,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召開的Google公司電話年會上說:「我們對高寧在埃及的表現非常驕傲,他們利用臉書、推特和其他新技術,真正表達了民眾的心聲。這是透明的典範,我們希望他們做得更好。我已與高寧通過話,對他的表現非常驕傲。」
像其他在海外做生意的公司一樣,Google公司對發表政治聲明持謹慎態度。但施密特說,民眾的臉書交流等新技術,改變了政府與公民的權力態勢。
高寧日前在CBS「60分鐘」訪談節目中說,如果沒有社群網路,推翻穆巴拉克的抗議活動便不會發生,「社群網路在抗議前便是最重要的工具,如果沒有臉書、推特、Google和YouTube,這些都不會發生。」
◆ 示威!葉門巴林各添2亡魂
【聯合晚報╱編譯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02.17
阿拉伯世界的抗議風潮16日繼續不斷,葉門有兩人死於警方槍下,是葉門爆發示威六天以來首傳命案。在巴林,入夜後有兩人被鎮暴警察擊斃,使巴林的示威死亡者增加到四人。埃及政府則公布,18天的示威裡估計至少365平民喪生。
葉門全境城市16日都有示威潮,在首都沙納,約二千名警察布滿全市街道,並封鎖沙納大學,防止在校內示威的數千名學生出門和示威民眾結合。
鎮暴警察打死百姓
抗議民眾以臉書和推特串聯,號召全國城市在「憤怒的星期五」舉行「百萬人集會」,要求當權32年的總統下台。在南部港市亞丁,鎮暴警察以實彈、橡膠子彈和催淚彈對付民眾,安全官員表示打死兩人,包括一名23歲的青年頭部中彈,另外至少20人受傷。
葉門的抗議者大多是勞工和大學生,但16日約有120位法官在司法部門前抗議,要求司法獨立和加薪。這是葉門史上首度法官示威。
在巴林首都麥納麥,鎮暴警察進逼示威民眾聚集的「解放廣場」 (原名「珍珠廣場」)。一名22歲和一名52歲的男子喪生。加上15日死亡的兩名青年,巴林爆發示威以來共有四人喪生。巴林民眾16日的抗議主題仍是「落實真正的君主立憲」,也有標語說「我們要新憲,變更政權」。
巴林內政部為命案道歉,表示已著手調查涉案警員,但巴林最大的在野組織「伊斯蘭民族和諧協會」 (INAA)表示,除非確定真正的君主立憲,否則他們將繼續抵制國會。他們要求總理民選,而非由國王指派。示威民眾15日死亡兩人後,18 名INAA籍議員退出總共40席的國會。
INAA高層16日表示,已串聯其他在野勢力,19日集合示威聲援駐紮解放廣場的民眾。
在埃及,抗議運動逼走30年總統穆巴拉克之後五天,民眾繼續抗議,青年和婦女團體不顧看守政府「三軍最高委員會」三天來第二次警告,繼續示威,要求政府決策公開化,決策階層並且應該納入更多社會人士。
埃及:18天死了365人
埃及政府由衛生部出面,首度估計18天民主起事的死亡人數。根據粗估,不包含警察,至少365名民眾死亡。
◆ 糧荒加劇 平壤部署坦克防暴亂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16日電】2011.02.17
南韓媒體指北韓糧荒加劇,當局為減獲配給人數,縮減平壤市區面積。饑餓革命引發骨牌效應,北韓媒體對埃及動亂隻字不提,軍方於平壤市中心部署數十坦克防範暴動。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北韓去年實施行政區域改革,把原屬平壤管轄的江南郡及中和郡等劃入黃海北道,令平壤面積縮小約一半,300多萬人口減少約50萬。專家指舉動「與饑荒有直接關係」。
南韓政府消息亦指,平壤市民向來獲當局提供配給,相信政府因經濟困難才決定割裂該市。自由亞洲電台更報導,負責保護金正日一家的護衛司令部,近日在平壤市中心部署數十輛坦克,懷疑是以防範民眾爆發暴動。據脫北者稱,單是平壤大同江地區,所隱藏的中型坦克便超過五十輛。
此外,北韓領袖金正日16日適逢69歲生日,去年他生日送給下屬正牌Gucci,但他今年生日所派的禮物卻大幅縮水,只得一些Gucci冒牌貨。據報,北韓過去三個月曾派人從北京大量購入這些冒牌貨。
一份以南韓為基地的網報卻指,至少有一個位於東北部的省份收不到禮物,據消息人士透露,以往在金正日生日前五至十天,他們已收到相等於三天份量的小麥和大米,但等到昨日,他們甚麼也得不到,連官員也沒有禮物,反而軍火工人卻分配到額外食物。
一中新解:一個分治而不分裂的第三概念中國
【聯合報╱社論】2011.02.17
馬總統在新春茶會中指出,為符合「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今後政府機關用語,一律稱「對岸」或「大陸」,不稱「中國」。
此語可能作兩種解讀。一、「一中各表」中的「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因此不可稱對岸為「中國」;二、「一中各表」中的「一個中國」,是指超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三概念」的「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皆是這個「第三概念」的「中國」的一部分,因此不可稱對岸為「中國」。
將「一個中國」朝向「第三概念化」,也是北京近年來持續探討的方向。台灣的媒體用語已經習以「中國」指稱對岸,這使北京當局頗生警覺與憂慮;因為,這種用語儼然已成「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洗腦藥水;在兩岸關係上,台灣人民將大陸稱為「中國」,其實反映出一種疏離與區隔的意識。
北京過去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政府」,「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因在國際上難與對岸競爭代表「中國」的地位,而北京又以「消滅中華民國」為主軸政策,致「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及台灣內部皆被北京「去中國化」;因而使台灣人民對成為「中國」或「中國人」非但絕望,且亦感到恐懼及被羞辱,遂在政治認同上與「中國」及「中國人」漸行漸遠,而台灣的主體意識則愈來愈高。也就是說,北京過去的「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正是使中華民國及台灣人民「去中國化」的根本原因;而這也正是北京方面近年持續探究,欲將「一個中國」朝向「第三概念化」的主要原因。
北京方面做過多種嘗試。例如,所謂的「新三句」即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此處所指的「中國」,即有「屋頂理論」及「第三概念」的內涵及外延。又如,謂「(兩岸)現狀就是見之於台灣現行規定及文件的現狀」;此處是指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再如,胡錦濤多次提及「儘管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這是視現狀為「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亦即視現狀為「分治而不分裂的中國」。可以這麼說:在二○○ 八後的兩岸新機遇中,北京的兩岸政策已從「消滅中華民國」轉移至「維持中華民國」。
比較馬總統的此次宣示與北京近年所做嘗試,可見雙方都在對「一個中國」的涵義進行調整;主要的方向皆在不再強調「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政府」,而欲創造一個「台灣(中華民國)及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皆是一部分的中國」的新思維;此即將「一個中國」視為「第三概念」或「屋頂理論」。
其實,無論馬政府的「一中各表」,或胡錦濤的「儘管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用意皆在描繪「一個分治而不分裂的第三概念中國」。兩岸若欲「和平發展」,並維持「一中各表」或「儘管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至少必須讓台灣人民覺得「中華民國是一部分的中國」,始能讓台灣人民有「中國」及「中國人」的認同;反之,北京若欲將中華民國「去中國化」,也就是將台灣「去中國化」及將台灣人民「去中國人化」。至於在兩岸實務上,如日前社論所言,即使欲簽定《和平協議》,亦不可否認中華民國政府為交戰主體及議和主體。此即本報主張的「杯子理論」:台灣是水,中華民國是杯;杯在水在,杯破水覆。
兩岸不必排除統一,但統一不易達成。在這個亙古一遇、稍縱即逝的機遇期中,兩岸的「中程目標」,應在設法使「一中各表」或「儘管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達到法制化及固定化。此即本報所指「連結論」先於並優於「統一論」的道理。欲臻此境,「一個中國」即須昇華為「屋頂理論」的「第三概念」;這其實只是馬總統所說「稱大陸,不稱中國」,及北京所說「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引伸;亦是本報所提「新新三句」的意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部分的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
一中新解:一個分治而不分裂的中國。建議兩岸朝野皆朝此方向想想看吧!
◆ 伊拉克毀滅性武器 爆料者坦承杜撰
自由 2011/02/17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二○○三年,英美兩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WMD)為由發動了伊拉克戰爭。英國衛報十五日報導,說服西方相信伊拉克前總統海珊擁有WMD的伊拉克投誠者已首度承認,這是他當初為協助除掉海珊而捏造的謊言。
德國和美國情報官員以代號「曲球(Curveball)」稱呼的拉菲德.賈納比,當時曾告訴德國聯邦情報局,海珊擁有機動生化武器卡車,並建有秘密工廠。
德早知扯謊 美藉此發動伊戰
賈納比因對海珊不滿,於一九九五年逃到西方,獲得德國政治庇護。賈納比告訴衛報,其實他的謊言早在二○○○年年中就被拆穿,當時德國聯邦情報局派員到一個波斯灣城市(據信是杜拜),向另一個消息來源,也就是他在伊拉克軍事工業委員會前主管拉提夫求證,拉提夫否認上述說辭。德國官員回來找他對質,他也坦承說謊。此後德國情報單位局直到○二年五月才再跟他聯繫,依舊把他的話當一回事。
此不實資訊最後成了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於二○○三年二月五日在聯合國發表重要演說的基石。鮑威爾演說中稱賈納比是「伊拉克化學工程師」,是「負責監督這些設施的人之一」。賈納比說服了白宮相信他目擊當年伊拉克有秘密生物武器計畫,然後驚訝地發現這個所謂「目擊」被用作發動戰爭的理由。
自豪讓伊拉克走向民主
對於伊戰與其後八年動盪造成逾十萬平民死亡,賈納比說不後悔,因為沒有他法可以帶給伊拉克自由。衛報引述他的話說:「我有機會編造一些東西來推翻這個政權。我和兒子為此自豪,因為我們是讓伊拉克走向民主的原因。」
◆ 飛彈零組件停產 AIM-120妥善率堪慮
自由 2011.02.17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空軍AIM-120中程空對空飛彈是美軍主力飛彈,據指出,由於美國協力廠商基於商業考量退出生產線,AIM-120已出現消失性商源危機,明年開始多項零組件將停產,勢必衝擊到全世界使用中一萬八千餘枚飛彈的妥善率,美軍已通知我方,飛彈廠商雷神公司正展開補救措施。
據指出,可能受到影響的零組件包括,飛彈電腦的「微型資料處理器」、「四象限目標偵測器」、「雷達頭罩」及「微型電路組件」等。
AIM-120是美軍主力中程空對空飛彈,全世界共有卅四國使用,總數超過一萬八千枚,根據美軍的紀錄,AIM-120飛彈在全球掛載時數超過一百七十萬小時,已在作戰中擊落過九架戰機,我國空軍採購數百枚。
商源消失危機 協力廠紛退出
據透露,部分參與生產飛彈的協力廠商已打算退出整個計畫,此舉導致多項零組件商源消失,而且還有其他廠家根據其商業上的需要亦打算跟進,勢必還會新增零組件項目出現危機,美軍已經將此狀況通知飛彈使用國,但也保證生產商雷神公司飛彈部門對此進行研究,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補足缺口。
推進器多鏽蝕 潮濕天氣惹禍
此外,台灣潮濕鹽分過高的氣候也產生負面影響,據指出,多枚空軍的AIM-120火箭推進器出現多處鏽蝕,就算空軍依照美軍技令執行彈藥保養也無法阻止鏽蝕面積擴大,而且彈頭雷達罩也因長期使用出現刮痕。
空軍已向原廠要求技術支援,據透露,美軍認為台灣潮濕水氣滲入彈體外層毛細孔,與火箭推進器外殼塗層發生化學變化而出現鏽蝕,建議我方除了加強彈體清潔外,還要用酒精擦拭,非戰備用彈要置入套箱儲存,以維持乾燥環境。
比利時249天沒政府 掀薯條革命不行房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02.18
比利時17日超越伊拉克,創下無政府狀態最久的世界紀錄,由於荷語系和法語系兩派相持不下的政治僵局,比利時政府足足有249天「等嘸人」。無奈的比利時青年效法突尼西亞「茉莉革命」,以比利時國民美食為名發動全國薯條免費吃的「薯條革命」,更有人號召249人裸體遊行以象徵249天沒政府。
比利時在去年6月13日的大選中無政黨過半,虛位元首亞伯特國王指派連續多位特使斡旋兩派組成聯合政府,但始終徒勞無功,擁有600萬人口的荷語系和400萬法語系人口的領袖硬是不肯妥協。
在上個月打破荷蘭1977年寫下的西歐國家215天無政府紀錄後,比利時17日超越伊拉克去年保持的248天無政府紀錄,成為全球時間最久無政府國家。不過,伊拉克在達成政治協議後仍拖了40天才組成政府,比利時的僵局想要解決也遙遙無期。
一向嚴肅的「標準報」也忍不住在頭版打出「終於!我們也是世界冠軍」的斗大標題,來嘲諷時局。
議員呼籲響應 「沒政府就不行房」
比利時青年上個月底在網路串連發動名為「恥辱」的大遊行,另外有人發起蓄鬍至新政府成立,更有女性國會議員呼籲婦女同胞,共同響應「沒政府就不行房」的號召,替新政府催生。
17日進行的「薯條革命」遊行有數千人參加,看守政府總理李特梅表示,這項紀錄對比利時的國家形象有不良影響。
在荷語地區城市根特 (Ghent),主辦單位號召249人在攝氏6 度的低溫中裸體,結果只有十多名青年響應脫衣行動。一名20歲的歷史系學生說:「我決定脫衣,以喚起政治人物的行動。」其他青年也表示對僵局真的「受夠了」,許多參與遊行的人高舉著「團結」、「荷語、法語一家親」的標語。
比利時秩序與機能 正常運作
雖然政治人物的表現讓民眾感到失望,由於看守政府表現稱職,比利時社會秩序與機能仍維持正常運作,大眾交通系統、警政保安措施依然井然有序。
亞伯特國王已責成看守財政部長在3月1日以前回報斡旋兩派人馬的情況,務必讓雙方坐談判桌;但哈佛大學學者努金(Robert Mnookin)認為,比利時可能必須請來國際知名人士居中調停。
◆ 美國教授的書 促動中東革命浪潮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報導】2011.02.18
近來示威革命潮在中東及北非地區風起雲湧,原因除了政府腐敗、民不聊生外,美國一位老教授的書也起了關鍵作用。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學者夏普(Gene Sharp)關於「非暴力革命」的一系列著作啟發了中東及北非青年,成功扳倒獨裁政權。
夏普在革命界赫赫有名。八十三歲的夏普畢業於俄亥俄州立大學,獲英國牛津大學政治博士學位,現為達特茅斯麻州大學榮譽教授,在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從事研究近卅年。一九八三年,夏普創立「愛因斯坦研究院」,鑽研全球非暴力革命,出版多本以非暴力式民主運動為主題的著作。
在埃及示威潮中居主導地位的青年組織「四月六日運動」,二○○五年曾發起革命但失敗。組織成員研究塞爾維亞學運組織「Otpor」推翻總統米洛謝維契的資料以圖再起時,發現該組職曾參考夏普的著作。
接著,「國際非暴力衝突中心」組織數年前秘密進入開羅,以夏普《非暴力行動一百九十八招》一書為藍本,教民運人士各種抗議方式 。
曾是夏普門生的亞克曼,現為開羅的非暴力式民主工作室負責人,他推崇老師「發揮知識的力量」。
夏普另一名著《從獨裁到民主》,全書九十三頁,譯成廿四種語言供下載,啟發全球各地嚮往民主人士,包括緬甸反抗軍政府者,反波士尼亞種族屠殺者,愛沙尼亞掀起民主潮者,反辛巴威強人總統者,現在更間接促成突尼西亞茉莉革命和埃及示威潮。
夏普從未親身接觸示威或革命人士。他說,最近看新聞才知道,埃及主要反對派「穆斯林兄弟會」也在官網貼出《從獨裁到民主》的文章。埃及人民扳倒穆巴拉克,他說:「是埃及人民辦到的,不是我。」
◆ 阿拉伯世界民主狂潮 波灣也躲不過
【聯合報╱編譯李致嫻/報導】2011.02.18
受到突尼西亞與埃及人民起義影響,巴林示威民眾也占據街頭,要求推翻親西方君主政權。外界除了擔憂巴林重演一九九○年的致命動盪外,此次暴動也顯示產油豐富的波灣地區照樣躲不過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潮。
巴林在杜拜與卡達崛起前,曾是吸引國外投資的重鎮。對將海軍第五艦隊司令部設在巴林的美國而言,巴林的戰略重要性更不在話下。不過巴林居民大多是什葉派穆斯林,統治者卻是遜尼派皇室,長久以來累積不少問題。
沙烏地阿拉伯政治學者兼專欄作家達希爾說:「波灣地區正面臨突尼西亞和埃及帶來的衝擊。」他說波灣國家雖可用龐大的油藏與其他收益解決失業等社會與經濟問題,卻依然無法阻止示威者走上街頭,當權者須回應民眾對政治改革的要求。
六個波灣君主制國家中,只有科威特民選國會享有立法權。巴林民選國會有權檢視並通過國王或內閣的提案,不過由國王任命的上議院可更改國會決定。阿曼有民選的顧問團,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過去幾年也允許人民直接選出顧問團半數成員,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的諮詢委員會仍由執政者指派。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政治學者依碧提森表示,波灣國家嚴格限制政治活動,民怨常無法抒發,政改速度緩慢。她說:「這些國家的政治勢力尚未發展完全,因此沒有推動改革的能力。」
※ 相關報導:
* 暗夜突襲 巴林鎮暴警察射殺示威群眾
http://udn.com/NEWS/WORLD/WORS2/6160058.shtml
巴林居民有七成屬什葉派穆斯林,但由少數的遜尼派皇室統治,大多數內閣也都是皇室成員,信仰分歧讓國內自一九九○年代便偶爾發生騷動。不過產油的巴林對其他國家卻相當重要,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司令部就設在巴林,中東強國沙烏地阿拉伯也將巴林視為對抗伊朗的堡壘。
* 屍體擱路旁 人民VS.人民的巴林流血革命
http://www.nownews.com/2011/02/18/91-2690130.htm
自本月14日以來,以什葉派為主的巴林民眾舉行遊行,就在遊行進入第四天時,當地政府出動坦克車鎮壓,目前已造成5位民眾死亡,數百人受傷,示威者大喊「現場有婦孺啊」,並控訴政府以如此殘忍之道對付手無寸鐵的民眾... 在巴林,派系取代了國家認同感,看不見雙贏局面,兩派間涇渭分明;遜尼派贏則代表什葉派輸,什葉派贏則代表遜尼派輸。
阿拉伯世界 抗議之火燎原
民視 2011/02/19
阿拉伯世界的革命浪潮擴散,席捲巴林、葉門、利比亞。這些國家昨天都爆發反政府示威,傳出死傷。其中利比亞據傳有20名示威群眾喪生,巴林民眾遭警方強制驅散,也造成6死數百傷。
當地時間17日清晨3點,巴林首都麥納瑪的珍珠廣場上、充滿子彈與與催淚瓦斯的爆炸聲。手持盾牌和警棍的鎮暴警察排成人牆,痛下殺手,強行驅散示威民眾。軍方也首次出動裝甲運兵車和坦克車,短短幾個小時就封鎖了麥納瑪。
受埃及人民革命成功的鼓舞,巴林什葉派民眾發起反政府示威,14日起在首都的珍珠廣場紮營,效法埃及民眾,要求政府進行大規模政治改革。執政已40年的總理哈里發,與現任國王哈麥德更成為眾矢之的。推動政治改革、要領導人下台的呼聲,同樣傳遍阿拉伯世界最窮的國家,葉門。
葉門反政府示威已超過一週,17日卻出現挺政府的一方,與反政府的一方對峙。以學生為主的好幾百名示威群眾集結首都沙那,卻遭挺政府人士拿棍棒、石頭攻擊。學生不甘示弱,也以石頭反擊,造成好幾十人受傷。外交部已經葉門旅遊警示調高至紅色,也就是不宜前往。
透過網路發動反政府示威的還有利亞比。格達費在位42年,是阿拉伯世界在位最久的獨裁者。17日利比亞有5個城市同時發動「憤怒之日」,卻遭當局鎮壓,至少 2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從網路影音平台You Tube的這段影片,可以看到街道上燃燒的塑膠桶與民眾的怒吼。雖然這段影片來源不明,無從得知畫面上的動亂是發生在哪一天,但可以確定的是,對於格達費,利比亞民眾受夠了。(民視新聞 黃彗澤綜合報導)
※ 相關報導:
* 反政府蔓延 非洲中東著火
http://www.udn.com/2011/2/19/NEWS/WORLD/WOR3/6162368.shtml
◆ 中東示威潮/利比亞血腥鎮壓 至少84死
自由 2011.02.20
〔編譯俞智敏、管淑平/綜合十九日外電報導〕阿拉伯世界民主示威浪潮風起雲湧,中東地區在位時間最久的兩位領袖十九日正面臨史無前例的考驗,利比亞安全部隊對示威群眾發動血腥鎮壓,至少已有數十人遇害。在巴林,王儲撒爾曼下令軍隊撤離首都麥納瑪的珍珠廣場,數千抗議群眾立刻集結再發動示威。
利比亞官方切斷網路 狙擊手掃射送葬群眾
據人權觀察組織表示,利比亞連續三天爆發反政府示威後,國內情勢愈趨混亂,安全部隊毫不手軟地朝示威者發射實彈,連日來至少有八十四人不幸喪生,其中位於東部的第二大城班加西十八日就有三十五人遭射殺身亡。美國網路安全公司Arbor Networks也說,利比亞的網路連線服務在十九日凌晨兩點左右斷線,切斷了利比亞與外界間的重要連結。
班加西示威民眾十九日為前一天在鎮壓中喪生的人舉行葬禮時,與安全部隊再起衝突,同時傳出該市安全部門總部樓頂有狙擊手朝送葬人群開槍,造成至少一人死亡、十多人受傷。目擊者指出,班加西警方刻意退出街頭,民眾擔心支持政府的部隊隨後會挨家挨戶發動突擊,因此居民們已自組巡邏隊捍衛住家與社區。
巴林王儲 下令軍隊撤離首都廣場
在巴林,反對陣營拒絕參與王室所提出旨在抑制動亂的全國對話,要求政府必須先下台、軍隊撤出首都街頭。王儲撒爾曼十九日發表聲明指出,他已下令「所有軍人立即退出巴林街頭」,但警方仍將繼續維持秩序。目擊者表示,在軍車撤離後,部份示威者隨即再度湧入珍珠廣場,不過警方則朝他們發射催淚瓦斯,現場並至少逮捕了三人。
數千名示威民眾與鎮暴警察對峙半小時後,警察突然迅速撤離,示威者揮舞著國旗,興奮地目送約六十部警用車輛離開。巴林總工會十九日號召自二十日起展開無限期大罷工,除非軍隊撤離街頭、並允許和平示威。
美國總統歐巴馬十八日晚間曾與巴林國王哈麥德通電話,譴責巴國政府對示威民眾動用武力,並呼籲巴國政府自制。歐巴馬表示,巴林的安定必須奠基於尊重人民的權利。
吉布地、葉門群眾示威再傳傷亡
吉布地反政府示威十九日持續第二天,並與鎮暴警察衝突,內政部稱前一天示威造成示威者和員警各一人喪生;另三名反對陣營領袖遭拘禁。
葉門首都沙那十九日則有數千名抗議群眾自沙那大學出發朝司法部遊行示威,這已是沙那連續第十天出現示威活動,但遊行隊伍遭到鎮暴警察強行攔阻,安全部隊並朝示威者開槍,至少造成一人死亡及五人受傷。
另在重要港市亞丁,軍警卻突然撤出街頭,恐怕是刻意要讓亞丁陷入動亂局面。
※ 相關報導:
* 巴林血腥鎮壓 穆斯林醫院祈禱
http://www.udn.com/2011/2/19/NEWS/WORLD/WOR3/6162300.shtml
伊朗、利比亞和巴林民眾化悲憤為力量,舉行公開喪禮悼念死者,矢言絕不退縮。
* 巴林、利比亞政府軍開火 抗議群眾濺血
http://www.udn.com/2011/2/19/NEWS/WORLD/WOR3/6162600.shtml
巴林民眾的抗議進入第四天,已有七人喪生,二百多人受傷。安全部隊18日和17日一樣強硬對付抗議民眾,在首都麥納麥的珍珠廣場,催淚瓦斯瀰漫,子彈從四面八方飛向民眾,一時血花四濺,群眾奔跑躲避,無數人在血泊上滑倒。
* 巴林萬民一心 軍隊撤離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195999/IssueID/20110220
一度被鎮暴警察驅散的巴林人不畏危險,重回街頭,成千上萬人凝聚出的旺盛氣勢逼得政府軟化,撤走軍方。...有分析師認為,埃及式的全國反政府風潮難在利比亞成氣候,因獨裁強人格達費懂得利用石油收益解決社會問題。事實上,除東部部份城鎮外,其他地區未見示威。
◆ 外籍傭兵濫殺 利比亞喪生人數已近百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02.20
利比亞東部城市班加西 (Benghazi)示威活動進入第5天之際,數千人參加日前被殺的30多名反政府示威人士的葬禮,不料安全部隊向弔喪群眾開槍,造成至少15人喪生,使得示威喪生的總人數增至99人。
目擊者指出,格達費政權雇用的外籍傭兵濫殺示威者,喪生者多是頭部和胸部中彈。這些從查德等非洲國家請來的傭兵操法語,並不會說非洲話,他們二話不說、只管開槍,並有傭兵狙擊手從直升機或大樓屋頂開槍。
一位利比亞記者告訴西方媒體,傭兵殺人不眨眼,讓示威群眾驚惶失措而四散奔逃,許多婦女和兒童嚇得從橋上縱身跳入河中企圖逃生,有的因強大衝擊力道喪生、有的淹死,實際喪生人數遠高於醫院統計人數。
利比亞當局已經切斷對外電話和網路通訊,當地情勢混亂,消息零星,有未經證實的報導說,軍隊用機關槍和大口徑武器向示威者開槍;也有人說,軍隊看到外籍傭兵濫殺示威者後,倒轉槍口保護民眾。
網路中斷前在YouTube播出的畫面顯示,示威群眾情緒激昂的燒毀格達費的肖像、並破壞他的著作「綠皮書」的紀念碑。
◆ 擋茉莉革命 胡錦濤放話監控網路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2.20
中東地區人民起義運動風起雲湧,受此影響,中國大陸也傳出有網民號召20日在13個城市集會,發動「茉莉花革命」;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因此在19日要求有關部門加強網路監控。
胡:全面掌握4.5億網民的「虛擬社會」
胡錦濤19日在中共中央黨校會議上表示,中國大陸越來越繁榮,但仍面臨越來越嚴重的社會衝突,這將考驗共產黨牢牢控制國家的能力。他沒有提到網路觸發的動亂,但是告訴中共官員,必須全面掌握中國大陸約4億5,000萬網民形成的「虛擬社會」。
胡錦濤在談話中提到,當前中國大陸面臨重要的戰略發展機會,但也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北京當局對付這些危機,必須採取的步驟包括「加強和完善資訊網路管理,健全網上輿論引導機制」。
胡錦濤發表這項談話的時機,正好是流傳海外網路的訊息,號召中國大陸民眾20日在北京、上海等13個大城市集會,要求進行中東「茉莉花革命」啟發的全面性民主改革,「提出政治改革,結束一黨專政,開放報禁,新聞自由」等。
這些呼籲凸顯統治世界最大網民人口的北京政府,為何小心翼翼,不願放鬆管制網路言論自由。
大陸網民發動抗議 成功機會不大
但這些要求中國人民發動抗議的網路訊息,成功機會很小。在中國,一黨專政的政府實施許多言論審查管制,同時,因為審查言論的「中國長城防火牆」阻攔,大部分中國人在連結海外網站時都有困難。
但這些呼籲也凸顯出,統治世界最大網民人口的中國政府為何小心翼翼,不願放鬆管制網路言論自由。
※ 相關報導:
* 擋茉莉革命/傳北京當局已逮捕10多人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6163901.shtml
* 中美較勁 網路是另一著力點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50506338/112011022000175.html
* 防火長城 中國的驕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6163903.shtml
茉莉花革命 加深中南海不安
中央社 2011-02-21
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要求加強網路監控,避免爆發社會騷亂隔日,網路神秘貼文號召民眾20日集結示威,展開中國「茉莉花革命」,當局的壓制行動逮捕了上百名維權人士。
一直大力批評中國鉗制網路的美國駐北京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20日也出現在人群裡,但在被攀談的中國群眾認出後,迅速離去。
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針對匿名網民發起於20日下午2時在北京、上海和另外11個城市示威抗議,顯然只有一小撮人響應。這次的網路串聯運動,由總部設在美國的中文網站博訊新聞網(Boxun.com)率先張貼出來。
其中1個指定抗議地點--北京王府井大街麥當勞店門外,有數百人聚集,另有數百名穿著制服及便衣公安。但現場群眾絕大部分是外國記者和好奇購物民眾,許多人還以為當地會有名人現身,只有少數圍觀年輕人表示,他們聽聞到這項抗議活動。
目擊者表示,現場僅見抗議徵兆是1名年輕中國男子,在麥當勞店外擺放茉莉花,並試圖利用手機拍照,但隨即被公安拘押。此外,至少有另外兩人與公安發生爭論後被逮捕,但不清楚他們當時是否在進行抗議。
美聯社報導,在上海預定抗議地點星巴克咖啡館(Starbucks)附近,有3人因高聲表達對政府及物價高漲不滿,被公安帶走。但包括廣州、天津、武漢和成都等其他大城,並未傳出民眾集結抗議。
這項號召示威的網路串聯行動,可能會讓顯然已相當憂心的中共領導階層更加不安,深恐近期在中東和北非地區延燒的人民反專制政府示威浪潮,會在中國激發類似騷亂。
而目前也適逢敏感時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年度會議即將於3月5日開議,且明年就要進行10年1度的黨領導人更迭,在此之前,中國領導人亟思確保社會穩定。
胡錦濤19日敦促中央和省級領導幹部,「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
部分中國和西方分析家主張,中國也面臨激發中東和北非民眾示威抗議的諸多社會問題,尤其是食品和住宅價格節節高漲。
但其他專家指稱,中國不太可能出現類似騷亂,理由是生活水準大體正快速提升,且社會監控益趨嚴密,特別是網路監控。儘管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網路審查和如何規避,但中國當局也大抵能成功掌控資訊散播。
但民眾的反應冷淡顯示,在擁有充裕資金和組織嚴密警力,及全球最精密網路審查機制的中國境內,要發動可持久抗爭運動的困難度。
中國境內網站必須刪除被政府認定為「有害」的內容,且中國境內企業儲存有的用戶資料,如果政府要求審視那些資料,業者必須配合提供。
中國封鎖諸如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等網站,而埃及民運人士就是利用社群網站號召民眾上街抗爭。中國也利用網路過濾技術,積極封鎖其他不利的外國資訊,從批評中國領導人,以迄有關敏感歷史事件資訊等等。
※ 相關報導:
* 壓制茉莉花革命 中國監控網路 逮捕百人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21/today-t1.htm
* 大批公安湧北京 王府井遊客圍觀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6164924.shtml
不過這場網上號召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十三個城市進行的「茉莉花革命」,到昨天傍晚為止,並未具體見到示威抗議群眾,數名被捕且稍後獲釋的民眾則大喊無辜、抓錯人。
◆ 利比亞大屠殺 群眾拿下班加西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1.02.21
利比亞特種部隊和外籍傭兵在第二大城班加西對參加葬禮的示威群眾大屠殺、打死近百人的隔日,安全部隊20日又對民眾開火,至少打死15人。班加西一名醫師表示,自六天前爆發示威以來,他的醫院已經有了至少200具屍體,利比亞已成為這波中東民主風潮最血腥的國家。
當地居民說,儘管遭到血腥鎮壓,班加西幾乎已控制在反政府群眾手中,除了政府所在地外,「其他地方都解放了」。另有報導說,格達費加派精銳部隊到班加西馳援。
利比亞反政府示威20日向首都的黎波里逼近,安全部隊與示威群眾在距首都200公里的米斯拉塔爆發衝突。不過格達費的大本營的黎波里尚未出現大規模示威。
班加西目擊者說,示威群眾19日為前一天被政府軍殺害的35名示威者舉行喪禮時,遭到特種部隊和外籍傭兵持衝鋒槍、重機槍、手榴彈甚至飛彈攻擊。狙擊手埋伏在建築物屋頂上,持俄製重機槍對人車狂掃,許多人中彈,這些狙擊手中有來自沙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傭兵。安全部隊說,群眾以汽油彈反擊。
班加西是六天來反格達費示威的焦點。一名醫師說,整天都有受槍傷的人送進醫院,有如「人間煉獄」。他說,醫療用品已不夠,無法治療70多名傷者。「我在哭喊,為什麼全世界都聽不到?」
另一名醫師說:「幾乎槍槍擊中要害,許多人頭部、頸部和胸部中彈。」有些民眾在家附近被狙擊,街上遍地屍體。
由於外國記者不准進入利比亞,有關人民起義的資訊完全靠電話訪問、網路傳送的訊息和畫面,以及流亡海外的反對人士。
19日清晨2點網路被切斷,幾小時後恢復,但流量變小,當晚又被切斷。利比亞人說,他們的電話不通。
有報導說,班加西的警察19日奉命鎮壓示威,但他們看到外籍傭兵屠殺群眾後,加入群眾運動。
當地居民說,班加西和另一東部城市阿貝達已被群眾控制,班加西只剩政府所在地還在軍隊手中。許多政府機關和警局被焚毀,群眾在法院四周組織起來,設置臨時醫療站、救護車、喇叭和電力。
路透收到利比亞宗教和宗族領袖的請願書,呼籲「政權內的每一個穆斯林或任何人:不要殺你的兄弟姊妹,現在就停止屠殺!」
※ 相關報導:
* 格達費子警告 利比亞恐內戰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65552.shtml
塞伊夫所說的死亡人數顯然偏低,他宣稱在班加西示威喪生的人數不超過14人,並譴責外國媒體誇大暴力程度。但據「人權觀察」組織表示,利比亞安全部隊與示威者的衝突至少已造成至少233人喪生。
* 焦點人物:反覆無常的格達費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102210270&pType0=aALL&pTypeSel=0
格達費的著名行徑包括不會在富麗堂皇的宮殿接待來訪的全球領袖,而是在游牧民族貝杜因人的帳篷,而且他常常穿著色彩繽紛的長袍,身旁有女保鑣護駕。
利比亞軍機轟炸示威民眾
自由 2011/02/22
〔編譯管淑平、陳成良/綜合報導〕利比亞的反政府示威已從第二大城班加西擴大到首都的黎波里,的黎波里二十日至二十一日爆發激烈衝突,反政府群眾攻擊政府機關,並聲稱還控制另外兩座城市。半島電視台引述目擊者說法報導,利比亞軍機二十一日空襲的黎波里多個地區,對反政府群眾發動攻擊。倫敦風險顧問機構Control Risks分析家指出,軍機轟炸自己人民的消息若屬實,顯示格達費在垂死掙扎,下台之日已不遠。
美國下令使館人員眷屬先撤離
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人權聯合會」估計,自爆發反政府抗爭以來,利比亞各地死亡人數已增至三百至四百人。但媒體引述目擊者說法報導,光是二十一日的黎波里便有一百六十人喪生。美國國務院已下令使館人員眷屬和非機要人員撤離,並發佈旅遊警訊。
傳格達費可能已經離開利比亞
格達費現在身在何處也備受關注,據傳格達費已離開首都,前往沙漠綠洲薩伯哈。另傳格達費可能已經離開利比亞,但格達費之子薩伊夫否認,表示格達費還在國內,會戰到最後。
※ 相關報導:
* 格達費落跑?兒子警告恐爆內戰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22/today-int1.htm
半島電視台表示的黎波里最新抗爭造成至少一百六十人喪生,目前首都幾近無政府狀態,安全部隊打劫銀行和政府機構,示威者攻擊數個警局,國會大樓也遭示威群眾縱火、佔領國營電視台;另有消息指出軍隊中有人投效反政府陣營,對抗格達費的菁英部隊。
* 格達費否認出亡 政權分崩離析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69038.shtml
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今天出面否認出亡傳聞,但他血腥鎮壓抗議民眾的行動已引發反彈,軍人抗命倒戈,外交官紛紛離職,靠鐵腕統治屹立逾40年的政權已出現分崩離析之勢。
* 格達費電視露面 嗆聲闢謠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67936.shtml
目擊者則說,戰機在的黎波里低空掠過,高樓屋頂並有狙擊手開槍,顯然在防止外地人進入首都和示威者串連。而在地面,格達費的支持者駕車追殺晚間開始聚集在綠色廣場的示威者,不分青紅皂白的用自動武器殺人,示威者被迫逃入小巷,死傷不計其數。「格達費派」民兵駕車穿梭市區,警告居民不要外出,並對民宅開槍以示警。
◆ 傭兵殘暴鎮壓 利比亞軍隊不滿
中央社 2011.02.22
利比亞駐印度大使埃薩維(Ali al-Essawi)今天表示,利比亞利用非洲傭兵鎮壓示威,造成部分軍方部隊倒戈支持反對陣營。利比亞開始鎮壓示威後,埃薩維辭去大使職務。
針對利比亞安全部隊正對抗議群眾展開大屠殺的說法,該國國營電視台今天駁斥為「謠言與謊話」。利比亞群眾最近挺身發動示威,反抗該國領導人格達費(Moamer Kadhafi)41年來的統治。
埃薩維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們(傭兵)來自非洲,使用法語和其他語言。」埃薩維接著說,他的情報來自利比亞的消息人士。利比亞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會員國。
埃薩維表示,他聽說多起軍人倒戈事件。埃薩維為了抗議利比亞當局的暴力鎮壓,昨天辭去大使職務後,離開駐印度大使館,目前投宿印度首都新德里(NewDelhi)的1家飯店。
他說:「他們(軍方部隊)是利比亞人,無法坐視外國人殺害同胞,所以轉而和人民站在一起。」他接受訪問時,看起來既緊張又激動。
外交人士表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今天將召開閉門會議,討論利比亞危機。
埃薩維表示,他預期會有更多利比亞派駐國外使館的外交人員因為利比亞目前的暴力事端而辭職。他說,利比亞派駐中國、波蘭、突尼西亞、阿拉伯聯盟(ArabLeague)和美國的大使也都已下台。
埃薩維說:「戰機轟炸的黎波里街頭的平民,這是前所未見的暴力行動。」
另外,利比亞的賈瑪赫里亞第二電視頻道(Al-Jamahiriya Two television)今天透過紅色跑馬燈字幕指出:「他們說利比亞的數座都市、城鎮和社區發生大屠殺。我們必須反擊這些謠言與謊話,它們是心理戰的一部分。」
跑馬燈字幕接著表示,這項消息「意在摧毀你們的士氣、安定與財富。」
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的目擊者表示,賈瑪赫里亞第二電視頻道宣布安全部隊攻擊1處「恐怖分子巢穴」後,某些社區就發生「大屠殺」。(譯者:中央社陳宜君)
◆ 利比亞動盪 中國撤僑
中央社 2011-02-22
中國國務院應急指揮部今天決定,立即調派民航包機和附近海域的中遠集團運輸船隻、漁船等,準備從利比亞撤僑;中國在當地有多達3萬名工人。
綜合新華社等媒體報導,由於利比亞局勢惡化,中國國務院決定成立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中國駐利比亞人員撤離及有關安全保障工作,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擔任總指揮,國務委員戴秉國協助。
報導說,張德江今天上午緊急召開應急指揮部全體會議,會議決定立即調派民航包機和附近海域的中遠集團運輸船隻、海外作業漁船,攜帶必要的生活和醫療物資,並就近租用大型郵輪和大客車趕赴利比亞附近,隨時準備進入利比亞,分批組織大陸及港澳台民眾安全有序撤離。
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發言人表示,中國在當地有3 萬名工人,主要是承包多個工程的工人,分佈在西部、首都和南部等地。
◆ 有錢無黨群眾國 利比亞跟著「導師」走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1.02.22
利比亞是個體制非常奇特的國家,全名為「大利比亞阿拉伯人民社會主義群眾國」,這是1986年新改的名字,在原名上加個「大」字,反映統治利比亞42年的強人格達費的狂妄心態。
格達費是利比亞的實際元首,但沒有正式官銜,他1972年放棄總理職務,也不當總統,官方媒體稱他為「領導弟兄和革命導師」。因此利比亞是由「革命導師」統治國家,外界因此只能稱格達費為「強人」或領導人。
現年69歲的格達費在27歲那年就靠不流血軍事政變推翻國王取得政權,當時他的軍階是上校,如今已成為在位最久的非君主制國家領袖。格達費不當總統也不升自己為將軍,似乎對頭銜不在意,但說也奇怪,2008年非洲部落領袖尊稱他為「萬王之王」,他卻洋洋得意。
格達費最崇拜的偶像是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埃及故總統納瑟,也是毛澤東、史達林和希特勒的粉絲,靠著他的社會主義著作「綠皮書」治國,要走出一條不同於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道路,雖遵循伊斯蘭教,但總愛獨樹一格,例如利比亞有自己的曆法。
格達費稱他自創的國體為jamahiriya,可譯為「群眾國」,由各地的人民委員會掌權,沒有任何政黨,設有總理,國會由人民委員會間接選舉產生,實際上由他一人獨裁。
這幾年利比亞逐漸走出恐怖國家的惡名,先是在2003年承認犯下洛克比空難罪行,並賠償罹難者家屬,隨後宣布放棄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導致聯合國在2004年解除對利比亞禁運,美國也在2006年放寬對利比亞的制裁。
利比亞1959年發現石油,富藏石油和天然氣,是非洲第三大產油國,石油占出口總值的95%,是經濟命脈,由於人口只有646萬,人均GDP 達1萬3800美元,是非洲最高的國家之一。世界銀行形容利比亞是「所得中上的經濟體」,在1980年代初,利比亞的人均GDP高於義大利、新加坡、南韓、西班牙和紐西蘭。即便今天,貧民比率相當低,但失業率達21%。
利比亞自2003年展開市場經濟改革,推動私有化,並積極吸引外資,一百多家國營企業改為私有,涵蓋煉油、觀光和地產開發業,其中29家為百分之百外資。
※ 相關報導:
* 沈旭暉專欄.卡扎菲獨裁的背後﹕部落矛盾與東西分裂
http://news.mingpao.com/20110222/tab1.htm
利比亞面積比埃及更大,人口卻不及埃及一成,在主要大城市外,部落領袖影響頗大,此前無論是土耳其還是意大利佔領期間,部落聯盟都是本土事務的仲裁者。這些部落間自然既合作也衝突。利比亞王國成立後,部落聯盟佔據政府主要職位,就是卡扎菲革命也不能取消部落影響,反而要依靠人民對部落的向心力維繫統治。問題是卡扎菲本身來自小部落卡達法(Qadhadfa),祖先來自也門,一直擔心大部落不賣帳。
誰也別想得到!格達費下令炸油管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02.23
《時代》雜誌情報專欄作家貝爾 (Robert Baer)22日在該誌網站報導,一位接近格達費的消息人士向他透露,格達費已下令安全單位開始破壞利比亞的石油設施。貝爾是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派駐中東的幹員,目前主持《時代》情報專欄,近年寫過不少頗具見地的中東分析,他這項最新消息已引起包括富比世等重要財經媒體的重視。
中東和北非的動亂,目前為止大致尚未波及產油設施,但只是利比亞生產出岔之憂,已將布倫特原油和美國「基準西德州中質原油」 (WTI)價格分別嚇得飆出105美元和95.42美元,都是兩年新高。
貝爾表示,那位格達費圈內消息人士說,格達費下令先炸毀好幾條油管,切斷對地中海
港口的出口供應。這項舉措的用意是向反對他的利比亞部落發出一個信息:不要我,就天下大亂,玉石俱焚,你們自己選。
觀察家表示,格達費另外想向利比亞人民和世界傳達信息:一旦沒有了他,這個國家將淪於無政府狀態,其中一個結果是中東能源供應出亂子。
石油是利比亞經濟命脈,占全國歲入90%以上。利比亞是非洲第三大產油國,其油田遠離目前的動亂地帶數百公里,許多位於偏遠的撒哈拉沙漠,私人飛機從首都的黎波里前往要飛一小時。利比亞並非中東或全球供油主角,但對歐洲市場十分重要。另一要點是,地質學家公認上帝給了利比亞地球數一數二的高質石油,利比亞若停止出口石油,和品質較次的石油短缺,衝擊不可同日而語。
◆ 部族若叛變 格達費就完了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特稿】2011.02.23
在埃及和突尼西亞的革命中,權力強大的軍方最後左右了政局,但在目前動亂的利比亞,決定政局的勢力,則可能是來自更加不透明和錯綜複雜的部族權力結構。
利比亞領袖格達費向來依賴由人數較少的卡薩斯法部族成員出任軍方精銳單位要職,並負責維護他個人以及政府安全工作。不過,此舉顯然不足以保護國家。
更重要的是,長期以來與格達費合作的人數較多的部落,例如瓦法拉部族,在利比亞600多萬人口中估計即占100萬人。外傳由於格達費對待人民的殘忍鎮壓行為,可能已促使這些部族領袖萌生改旗易幟的意念。
倫敦經濟學院北非計畫主任布拉希米表示:「在利比亞,是由部族系統掌控權力平衡,而非軍方。」
熟悉利比亞政情的前異議人士比諾特曼指出,格達費長期削弱陸軍力量,以防止軍方發展為敵對勢力。
布拉希米說:「我認為一些主要部族將會叛變,就目前的情勢研判,格達費已失去掌控利比亞的東部,而他在該地區從未受到歡迎,也從未完全試圖鞏固其權力。」
利比亞東部是石油儲量重地。據報導,格達費的部隊22日已棄守與埃及接壤的邊境,陣地並被反對格達費的民眾占據。
專家指出,外界難窺利比亞錯綜複雜的部落效忠動向,而格達費能維持權力的主要策略,則在於讓自己的部族成員掌握要職。
※ 相關報導:
* 格達費戰機轟炸群眾 潘基文震怒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69808.shtml
廿一日奉命轟炸班加西的「叛亂分子」。兩名上校各自駕機飛到任務地點上空,本來已經準備開火,但在最後一刻良心發現,決定飛往距離最近的馬爾他國際機場。兩人刻意低空飛行,避免被發現。
* 利比亞如煉獄 戰機轟炸平民 400人恐喪生 格達費露敗相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201911/IssueID/20110223
半島電視台前天聯繫上人在的黎波里的示威者薩雷,揭露格達費(Muammar Gaddafi)「屠殺人民」內幕。薩雷說:「今天目擊難以置信的事,戰機和直升機對飛過的地方任意掃射,死了很多很多人。這是政府的『焦土策略』,每20分鐘就轟炸一次。」
* 利比亞鎮壓示威 為何如此殘酷?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303231
部落傳統的存在意味着「部落之間會為爭奪有限的資源而展開激烈競爭,只有徹底打敗對方部落才能免遭報復」。而且,在沙漠里展開的部落戰爭中沒有仲裁者。也就是說,在這樣的戰爭中,只有「優勝劣汰」一個原則。
◆ 革命浪潮 喚醒了利比亞
【聯合報╱吳孟璇/約旦大學研究生(約旦安曼)】2011.02.23
阿拉伯世界近日非常不平靜。先是發生在北非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最後總統一家人出逃;這波對抗政府的思潮蔓延到埃及,導致總統穆巴拉克下台。革命的浪潮更喚醒了利比亞人民對獨裁者格達費的怒火。
利比亞夾在突尼西亞和埃及之間,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卻因格達費的專制統治,加上這次中東人民革命意識覺醒,利比亞情勢一天比一天緊張。
只要一打開電視,無論是半島電視台,還是BBC或其他中東知名的阿文新聞台,幾乎都是有關於利比亞政府的軍事鎮壓動態。
老百姓在醫院裡,不是受傷哀嚎的,即是痛失親友放聲大哭的。此時此刻,利比亞人民已為這次抗爭活動犧牲了逾兩百條生命和數百人受傷。但是就如叩應進電視台的利比亞民眾所言,其實確切死傷數字不得而知,因為政府已將對外通訊的管道切斷,而武裝鎮壓又持續進行。
民主思潮吹到中東時,人民開始反思真正民主的價值。它的價值不僅是自由,還代表自主—誰才是國家的主人,不是任何一個達官權貴,更不是總統,而是人民。今天,換利比亞的民眾來表達對國家的期待和對領導人長期的不滿。
人民的覺醒,我們不知道這些犧牲者和家屬的血與淚可不可以換來一個新的領導人甚至新的憲法制度。但是對所有阿拉伯人來說,民主,不再是西方社會文化入侵的藉口,這次是人民對政府的訴求和對執政者的反抗。
※ 相關報導:
* 手機傳抗爭實景 助燃阿拉伯革命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69104.shtml
社群媒體、手機攝影鏡頭、衛星電視,鼓躁不安的年輕人,加上多年來被壓抑的憤怒情緒,對中東獨裁政權形成有毒混合物。
◆ 北韓向全球求糧 美不打算救援
劉芳 2011-02-23 中廣新聞
北韓正遭逢一連串的天災,並已經向世界求救。但由於各國擔心北韓不會把救援物資送到災民手中,所以反應非常冷淡,美國國務院則已表明不打算提供任何糧食給北韓。
「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說,北韓出現六十年來最寒冷的冬天,糧食欠收。北韓已下令全國各界捐獻糧食給軍隊,而平壤也已經通令所有駐外的使領館,向全球各國請求支援。
聯合國的「世界糧食計畫」組織說,現在援助給北韓的糧食只剩一個月的存量,需要世界各國支援。可是美國國務院東亞助卿坎貝爾表示,美國不打算提供任何糧食給北韓,南韓則已在兩年前就停止供應糧食給北韓。
為什麼會這樣呢?專家說,因為北韓領導人不在乎平民死活,只在乎軍隊能不能吃飽。儘管各種外援物資指明是給平民,北韓永遠第一優先供應給軍隊,其次是統治階層,剩下來的才交給少數特權分子轉賣給平民。尤其是,如有國際組織的監督員在場監督北韓當局把糧食發放給平民,等監督員一走,北韓立刻派軍隊到各家把糧食收回來。北韓的這些不良前科,令各國不再理睬北韓的呼救。
※ 相關報導:
* 林博文專欄-尼、毛改變了冷戰景觀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22300191.html
四十年前的這一段時間,前美國總統尼克森宣稱是:「改變世界的一周」,意指他對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大陸進行破冰之旅...不管是誰改變世界,尼克森一九七二年二月下旬大陸之行,的確是「改變世界的一周」,至少改變了整個冷戰景觀,世界從此不一樣了! ...老毛身邊幸好有個思路縝密、做事細膩的周恩來幫他辦外交,與尼克森和季辛吉較勁。坐在書房裡、幾乎是足不出戶的老毛以天馬行空的柏拉圖式對話為美中關係及其未來勾勒出一個輪廓。他說:「台灣事小,世界事大」,從此為中共的對台政策定了調,老毛的「聖旨」是:此事不急,可以等。鄧小平追隨之,胡錦濤亦離題不遠,這就是兩岸關係一直維持平和局面的主因。「改變世界的一周」裡,有些大變,有些小變,有些不變,世事本來就是如此!
菲總統:道歉以外方式 解台菲嫌隙
中央社 2011.02.23
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Benigno Aquino III)今天就「台嫌遣陸」事件表示,他樂觀認為,菲台之間的嫌隙可以用道歉以外的方式化解。
艾奎諾三世上午在出席一場校園活動時向隨行記者表示,赴台特使羅哈斯這次的台北之行不是很成功,因為台灣堅持要求菲律賓道歉,「但就總統府手邊掌握的資訊而言,菲律賓沒有道歉的理由。」
他表示,特使羅哈斯(Manuel Roxas II)已經赴台聆聽了台灣政府的聲音,同時也傳達了菲律賓的立場,馬尼拉經濟文化中心(MECO)還在努力交涉中,相信「台嫌遣陸」事件將有其他辦法解決,但可能需要一點時間。
行政院勞委會稍早前表示,如果菲方不道歉,不排除全面凍結引進菲勞。對此艾奎諾三世回應,這是台灣的權力(prerogative),菲國也無可奈何,而菲勞可以到歡迎他們的國家,甚至留在國內就業。
他說,台灣有台灣的政治環境,菲律賓了解台灣的反應,菲國不會做報復行動,而菲律賓也希望台灣了解菲律賓的政治環境。
艾奎諾三世重申,中國通知菲律賓說,他們的人民被躲在菲律賓的詐騙集團所害,菲律賓要讓國際社會知道,菲律賓不是犯罪的天堂。
※ 相關報導:
* 台菲談判達7共識 馬總統臭臉見特使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6169688.shtml
另據國安管道訊息,菲國正考慮建立慣例,未來在菲國逮捕台灣籍的跨國罪犯,「一律遣送中國大陸」;高層坦言,若台嫌遣陸從個案變成通案,「這才是重大危機」。
* 被諷道歉總統 艾奎諾不願再讓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8148/112011022300122.html
經歷十一個小時馬拉松式談判,菲律賓總統特使羅哈斯堅持不肯說出「道歉(apologize)」。倒不是菲律賓態度多麼強硬,知情人士指出,羅哈斯在談判中透露,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上任以來,陸續為重大社會事件公開道歉,已被菲國輿論諷為「道歉總統」,若再為台嫌遣陸案公開道歉,不僅損傷菲律賓國家尊嚴,也將使艾奎諾陷入政治壓力,實在不能再讓步了。
◆ 新聞眼/道歉是表面 要的是實質利益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2011.02.23
爭議多時的台嫌遣陸事件,隨著菲國特使羅哈斯返國暫告段落。綜觀結果,雙方除了暫時化解道不道歉的僵局外,其實沒有具體進展。
道歉是表面,我方更要爭的,應該是實質的司法互助協定和經濟夥伴協議,現在若無順勢斬獲,未來想簽恐怕難上加難。
在吳揆廿日表態要求菲國道歉後,全案的外交斡旋一度流於意氣之爭。據指出,羅哈斯在行前已透過管道表明,「深切遺憾」就是此行唯一說法,但會帶來司法互助和經濟夥伴的實質回饋;我方決定以簽署協定作為補償條件,要乘勢逼菲國同意。
萬事俱備,吳揆一席話讓外交盤算破局。楊進添與羅哈斯冗長的十一小時談判,幾乎都在爭執是否道歉,真正對台灣有利的司法和經濟談判毫無進度。
最後勉強取得「懲處視為道歉」的共識後,羅哈斯若覺已退一大步,自不會對司法互助協定再鬆口。我方得到不確定何時兌現的「形同道歉」的支票,卻也失去「簽署協議」的籌碼,得失之間,未必划算。
其實台菲長久來已有司法互助之實,刑事局也坦承雙方關係密切,曾共同合作查緝走私軍火、毒品、電信詐欺和綁架案。
若照外交部「機制是廣義表態」的說法,台菲早有司法互助機制,到底這次有何進展?況且,就是因為機制由雙方「自由心證」,不像協定一樣具拘束力,才會發生「台嫌遣陸」的憾事,外交部這次取得什麼進步?
菲國在七日聲明中,主動提到經濟夥伴可行性評估,也被外交部視為意外成果。但這事變數仍多,經濟部目前的態度也極被動。馬政府若未就這兩項所謂的「進展」,要求菲方釐清與落實,只自我滿足於文字現狀,就太過愚騃鄉愿了。
※ 相關報導:
* 外交折衝豈可「上駟對下駟」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170391.shtml
馬總統板著臉臭罵菲律賓特使羅哈斯,這畫面呈現國人眼前,引起廣泛討論。政府代表國人向菲律賓表達憤怒,可想而知,不過,外交折衝,一出手就「上駟對下駟」,又並沒有把握全勝而歸,這牌實在打得不漂亮。
歐巴馬打破沉默 批利比亞「令人髮指」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2.24
基於公民安全及能源考量有所顧忌的美國總統歐巴馬23日終於打破沉默,強烈譴責利比亞使用暴力對付民眾「令人髮指,無法接受」。他說,全世界都在觀察利比亞,美國將考慮各種制裁方案,警告格達費停止殺戮國民,要利比亞政府為暴行負責。
他並宣布,派國務卿希拉蕊28日啟程前往瑞士日內瓦,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商討制止利比亞暴力。
歐巴馬說:「我們強烈譴責利比亞使用暴力。讓利比亞國民受苦和流血,令人髮指,無法接受。恫嚇國民、下令射殺和平抗議者同樣無法接受。我們將盡一切力量保護美國公民,這是我的第一優先考量。」
歐巴馬沒有直接批評格達費,也未表明有何制裁行動。有些人士批評歐巴馬沒有及早表態譴責,但美國官員解釋,美國克制反應是為了讓利比亞境內上千美國公民得以安全撤離。
歐巴馬沒有說明美國將採何種制裁行動。助理表示,華府可能與國際夥伴協調,尋求對利比亞施加新的經濟制裁。官員表示,利比亞境內的抗爭可能持續一段時間,美國對利比亞的影響相當有限。他們表示,其他措施包括美國單方面凍結利比亞官員的資產,禁止利比亞官員入境。
反對格達費的利比亞人士告訴美國媒體,美國與盟國應向利比亞實施禁飛等措施,藉以扳倒這個獨裁者。
利比亞是聯合國人權會議的會員,但這個組織沒有實際制裁力,就算達成制裁協議,可能也需要「一些時日」。制裁措施必須審慎設計,在對付利比亞政府同時,避免傷到利比亞人民。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艾希頓表示,對於制裁利比亞,所有選項都有可能。不過,歐盟27個成員國中,目前只有德國明確表態將制裁。
※ 相關報導:
* 群眾占城鎮 利比亞軍隊集結首都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74472.shtml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反對勢力已驅逐傭兵,掌控了米斯拉特。另如第二大城班加西(Benghazi)和阿茲金坦鎮(Az Zintan)也已落入反對派手中。...目擊者昨天並說,通往的黎波里的道路上有數千名非正規軍集結。的黎波里居民形容的當地景象,令人想起無政府狀態下的索馬利亞,包括1股股穿著不合身制服並手持機槍的全副武裝份子,願意執行其他軍警部隊不願執行的殺人命令。
* 格達費困守首都 人民伺機「解放」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73022.shtml
利比亞強人格達費內外交迫,他的控制範圍逐漸縮小,靠近首都的黎波里的各大城鎮23日陸續落入反對勢力之手,東部則已獨立自治並伺機進圖,「解放」首都,格達費只由傭兵和親信部隊簇擁,困守的黎波里。
* 中國撤僑3.3萬人 冷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73035.shtml
利比亞領袖格達費揚言繼續鐵腕鎮壓平民反抗,該國局勢急劇惡化,美、中、土耳其等各國都忙著撤僑。利比亞境內有3萬3000名公民的中國,海陸空三路並進,展開冷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的撤僑作業;土耳其也啟動歷來規模最大的撤僑行動。
◆ 沙烏地阿拉伯撒錢 擋革命潮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1.02.24
中東革命浪潮正愈演愈烈,路透23日報導,數百名沙烏地阿拉伯網友透過社群網站臉書響應下個月的街頭抗爭活動,並提出民選政府、提高女性自由和釋放政治犯等訴求。沙國國王阿布杜拉23日緊急返抵國門,宣布推出大約350億美元的福利措施,藉此拉攏民心。
這個名為憤怒日(day of rage)的臉書活動,鼓吹網友3月11日在沙國各地發動街頭抗爭,表達革命渴望。截至23日上午為止,已獲得460人響應。
最近數月中東地區掀起一波波革命,包括埃及和突尼西亞等政權垮台,都靠網友透過社群媒體串聯力量促成。但沙國民運份子表示,先前在網路上號召的利雅德示威行動,都未成功獲得支持。
憤怒日活動主要訴求包括國家領導人和上議院透過民選產生、司法體系獨立運作、釋放政治犯和賦予人民言論與集會的自由。發起單位也要求基本工資調高至1萬利雅爾(2,700美元)、增加國內就業機會、成立監管單位消弭貪腐、取消不合理賦稅、整頓軍隊,以及破除國內所有對女性的法律限制。
沙國雖然有豐厚石油收入撐腰,但2009年失業率高達10.5%,雖然當局已祭出社會福利政策,但民眾普遍認為政府的努力不如其他波斯灣產油國。
或許意識到民心思變,87歲的沙國國王阿布杜拉23日結束三個月的海外療養行程,返抵國門坐鎮。他也隨即宣布一連串社會福利措施,包括發放現金協助民眾因應物價上漲壓力、輔導年輕人就業與補助家庭購買住宅等。
不過,上述福利措施並不涵蓋臉書網友倡議的政治改革。目前沙烏地阿拉伯沒有民選國會或政治團體,也不允許異議份子存在。分析師普遍認為,沙國坐擁逾 4,000億美元的油元,不太可能爆發類似埃及或突尼西亞的大規模動亂。但他們警告,利雅德當局應該致力解決青年失業率高升和房市持續惡化等問題。
※ 相關報導:
* 茉莉風潮/巴林釋政治犯 阿爾及利亞廢戒嚴法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172291.shtml
◆ 反通膨、反貪腐 印度10萬人示威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4日電】2011.02.24
物價飆升引發的全球反政府浪潮蔓延至印度,23日最少10萬人在首都新德里市中心集會和遊行,包括工會代表和倒戈的親政府人士。示威者高舉橫額和叫口號,形容「物價殺人」,抗議失業率高漲和逾11%的食物價格通膨率,令草根階層生活百上加斤。示威使深陷貪污醜聞的政府面臨更大壓力。
這次示威活動是印度新德里近年來最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民眾表示,不斷飆漲的物價加深許多窮人的痛苦。參加這次示威的民眾以勞工階級為主,許多民眾甚至帶著共產主義的旗幟,高喊「反通膨、反貪腐」的口號,示威民眾用大箱子把馬路堵死,造成新德里交通癱瘓。
最新數據顯示,作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印度每年食物通膨率已從去年12月的18%回落,但仍高達11.05%;整體通膨率(批發物價指數)為8.23%,全國數億窮人深受其害。
◆ 抗議斷電 北韓人上街了
【聯合報╱編譯組/法新社首爾23日電】2011.02.24
南韓朝鮮日報23日報導,數名北韓人日前因不滿斷電和糧食短缺,罕見地走上街頭進行抗爭。
報導引述北韓消息來源指出,示威者呼喊:「我們活不下去!給我們電!給我們米!」這場示威遊行是在北韓領導人金正日16日生日前2天,於北韓西北部平安北道定州、龍川和宣川爆發。
北韓極少有人公開進行抗爭,不過2009年底,北韓進行貨幣改革失敗後,據傳引發暴動。
朝鮮日報報導,北韓政府在金正日大壽期間,把定州和龍川原本就很吃緊的電力,轉至首都平壤,引發民怨。
◆ 美國反政府極端團體 爆炸性成長
【聯合晚報╱法新社芝加哥二十三日電】2011.02.24
「南方反貧窮法律中心」23日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民眾對經濟低迷不振感到氣餒,再加上陰謀論盛行,美國的反政府極端團體持續呈現爆炸性成長。
報告說,美國出現歷來第一位非洲裔總統歐巴馬後,2009年美國的反政府「愛國」團體和民兵組織增加將近兩倍,2010 年又增加61%,總數達到824個。
與此同時,活躍的仇恨團體增加7.5%,總數首次超過1000個。反移民「本土極端分子」也增加,使得激進右派極端團體繼2009年激增40%後,2010年又成長22%,總數達到2145個。
研究報告認為,許多激進右派把歐巴馬視為美國各種問題的表徵,最值得注意的或許是右翼極端主義快速成長之際,美國各地政治人士在「茶黨」和其他保守派團體推動下,也努力向右派靠攏,並處理極端分子重視的許多議題。
國際擔心格達費狗急跳墻 動用化武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1-02-25
利比亞境內騷亂越演越烈,國際社會越來越擔心庫存在利比境內的芥子氣是否安全,以及格達費是否狗急跳墻,動用化武對付人民。
一名美國官員表示,雖然目前並沒有跡象顯示,「格達費」下令使用化武,但是此人行為向來善變,難以預測,也讓人擔心。
國際武器控制協會專家指出,利比亞目前還擁有大約十噸的致命毒氣化武,其中多數是庫存在首都「的黎波里」南方的「拉巴特」化武工廠。
國際「禁止化武組織」表示,2003年,利比亞同意摧毀所有的化學武器,其中包括25噸的芥子氣及3300個空投炸彈。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表示,所有的彈藥庫存基本上在2004年已全數銷毀。但仍有一些製造武器的化學原料還留存在利比亞。
另外,美國官員還擔心,一旦利比亞情勢惡化,這些化武原料有可能遭到掠奪,甚至可能落入激進份子手中。
◆ 格達費頑抗 利比亞恐分崩離析
中央社 2011.02.25
利比亞強人格達費(MuammarGaddafi)政權似已來日無多,外界自然好奇,下1個發展為何。但須謹記,利比亞並不具備正常國家的特質。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格達費建立了1種個人化的統治體制,在他本人、家人以及少數統治菁英之外,別無政治空間。至於統治菁英也多半出身於他所屬的卡達法部落(Qadhadhfa)。
利比亞與突尼西亞和埃及不同,可能有助於突、埃平順過渡的力量,在利比亞都不存在,比如政黨、工會、反對團體和公民社會組織。
利國特別之處在於,幾乎完全沒有能夠發揮功能的機構,一切權力集中在格達費這位「領袖弟兄」手中。
這種個人崇拜多少可以說明,格達費目前何以要誓死頑抗。儘管在反對勢力逼近的情況下,他的權力正在衰退中,但他仍掌控首都的黎波里,而這是他一向的權力基地。
不過這會使國家陷入困境,而以部落領袖為主的各要角將自立山頭,至少會控制自己的地盤。
由於利國各部落有相互為敵的長久歷史,因此這個過程不可能和諧。抗議民眾持有武器,也對情勢不利,同時這顯示暴力對抗狀況很可能會出現。
的確有些利國人士擔心,國家會陷入無政府與混亂狀態,甚至內戰。也許內戰之說過於誇張,但衝突和暴亂倒是可能發生。一旦情況如此,報復性攻擊也可能出現。
而利比亞東部地區已經宣布不再受格達費統治,有人擔心,整個東部可能會分裂而成為一個獨立地區,如此一來可能導致更慘烈的衝突。
※ 相關報導:
* 格達費:民眾暴動 凱達組織幕後唆使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74881.shtml
美國總統歐巴馬23日終於不再沈默,以強硬的措詞,首度譴責利比亞以暴力對付民眾「令人髮指,無法接受」。他說全世界都在看利比亞,美國將考慮各種制裁方案。歐巴馬沒有直接批評格達費,也未說明將採取何種制裁行動。有人批評歐巴馬沒有及早表態譴責,美官員解釋是為讓美國僑民能安全撤離。
* 削弱軍隊養民兵 格達費自食惡果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74875.shtml
格達費自己靠軍事政變起家,因此他從來不信任軍人,不斷削弱正規部隊力量。他本人是上校,全國因此沒有將軍。和埃及與突尼西亞不同,利比亞部隊幾乎是象徵性的,兵員僅4萬出頭,多半裝備不良且缺乏訓練,士氣和忠誠度都有問題,因此在這波示威中屢傳倒戈加入反政府陣營。
◆ 中東亂局 伊朗什葉派乘勢崛起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報導】2011.02.25
中東及北非的革命潮,亦影響伊斯蘭勢力光譜。以激進什葉派為主的伊朗勢力抬頭;溫和遜尼派掌權的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前者搞不定國內驅之不散的示威者,後者位居「阿拉伯世界大哥」的地位出現動搖,連忙撒錢換民心。
紐約時報報導,突尼西亞和埃及領導人因人民起義下台後,阿拉伯世界革命潮一發不可收拾,遜尼派主政、但人民多為什葉派的巴林出現大規模示威,沙烏地阿拉伯國內也出現民眾不滿聲浪。
伊朗是這波示威潮的受益國,在阿拉伯世界的死對頭為了消弭民怨忙得焦頭爛額之際,什葉派為主的伊朗乘勢崛起,說話也變得大聲起來。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德23日呼籲中東領袖傾聽人民的心聲,讓人民自由表達意見。
這話說得諷刺,上周伊朗也爆發大示威,伊朗政府強勢鎮壓民眾,手段和巴林如出一轍。
在海外養病3個月的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布杜拉,23日返國穩定局勢,人還在回國途中,便立即公布一系列政策,包括對沙國人民發放津貼對抗通膨,協助民眾買房及降低年輕人失業率等計畫,總金額估計達350億美元(約台幣1兆元)。
沙國握有超過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儲量,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頭號產油國,也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國。
分析家認為,沙烏地阿拉伯坐擁超過4000億的石油資源,不致於發生埃及或突尼西亞式的動亂,不過沙國必須解決年輕人高失業率、住宅等社會問題。
◆ 北韓「茉莉花」開 金正日嚴打
【世界日報╱要聞組綜合報導】2011.02.25
南韓「朝鮮日報」24日報導,就在反政府示威浪潮席捲中東之際,本月18日位於北韓和中國邊境的平安北道新義州市數百名群眾與北韓政府當局發生衝突,已被「重兵殘酷鎮壓」,北韓領袖金正日已經下達指示,成立防暴鎮壓隊,以防止示威蔓延。
根據北韓媒體Daily NK報導,北韓國防委員長金正日已下達指示組建防暴鎮壓別動隊,以防示威蔓延。
據報導,北韓內部消息人士透露說,金正日生日假期(16日至17日)兩天後的18日,負責管理新義州市場的保安員把一商販打昏,引起傷者家屬強烈抗議。周圍商販們也大舉加入,最終形成群眾示威的局面。
據消息人士透露,北韓當局察覺到普通市民也將加入這場商販示威的跡象後,甚至緊急出動了國家安全保衛部和軍隊,殘酷地鎮壓示威群眾。雖然有傳聞稱已造成四至五人死亡和數人受傷,但目前準確的傷亡情況尚未確定。還有人說,該事件發生後,新義州一帶進入了緊急戒嚴狀態。
來自新義州的一名脫北者說:「本月15日以後和新義州的聯繫就並不順利。在事先約好的時間打電話時,對方的手機關機。」
北韓內部消息人士說:「表面上看,市場管制引起了此次新義州示威,但其實是一直積累的民眾不滿情緒爆發出來的。」北韓當局承諾在金正日生日(16日)之前給新義州居民發放特殊配給,但是沒有兌現。
Daily NK報導說,由於中東反政府示威的擴散,北韓當局也注意到了最近茉莉花示威風潮有擴散趨勢,傳出金正日已經親自下條子,要求各地組建「防暴鎮壓隊」。金正日在指示中說:「對這場席捲全球的事態要高度警惕,要嚴陣以待應對各種事態。全國無論哪裡出現不好的情況,都要不分地區和對象,進行狠狠的打擊和鎮壓。」該消息人士還說,百姓也不知是從哪聽說的,反正都在傳埃及和利比亞暴動的消息。
中韓邊界的新義州是外部信息和物資進入北韓的第一道關卡。一位北韓消息人士透露說,在新義州可以收看中國電視節目,逃到中國的人可用手機和留在這裡的家人通話。新義州的大部分居民已經聽說中東地區爆發示威的消息。據觀測,北韓當局加強對新義州市場的管制,也是為了防止中東示威推翻獨裁政權的消息通過市場迅速傳遍全國各地。
中國大陸的難局須以政治改革紓解
【聯合報╱社論】2011.02.25
北京一隻蝴蝶振翅,可能掀起紐約一場風暴,這是混沌理論知名的「蝴蝶效應」;現在,遠方的蝴蝶振翅,會不會在中國掀起風暴?
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逼走執政二十三年的強人阿里,埃及緊接著轟下在位三十年的總統穆巴拉克,蘇丹執政三十年的屠夫也宣布不再連任,統治利比亞四十年的格達費則正用血腥鎮壓民主浪潮。這把火繼續在北非、中東怒燒,火星也飄到中國大陸。
大陸「茉莉花活動」周日可能有第二波,傾政府的媒體評論人民上回的「散步」,「只是少數人搞的行為藝術」。若這是「行為藝術」,每天絡繹於途「上訪」北京的,也是「行為藝術」;抗議不法拆遷,在家園廢墟上吊的,也是「行為藝術」;寄身都會、買不起一間小房的,當然也是「蟻族」的「行為藝術」;聚集堵路圍街的「群體事件」,更是「行為藝術」。這些人或許確是「少數人」,但引爆茉莉花革命的也只是突尼西亞一個失業的大學畢業生自焚,誰料到社會壓抑幾十年的集體憤怒就在這一件「行為藝術」上找到突破口?
中共對人民的不滿其實高度敏感,連人民日報也承認中國「面臨越來越多痛苦問題」。在茉莉花還沒出現街頭前,中共領導上周已齊聚中央黨校會商因應之道,胡錦濤特別標舉三個「最大限度」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只是這三個「最大限度」不免相互矛盾,既要「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又如何能「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胡錦濤給的答案是:「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資訊網路管理,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準」;簡言之,就是對網路要「黨委統一領導,政府嚴格管理」。
網路「茉莉花」被封鎖了,甚至連「明天」兩字也封殺了。北京嚴管網路的手法,完全是幾千年前的「長城」思維;長城當年只是造就了封閉的政權、封閉的人民、封閉的國家,最後敵人卻是從海上一波波湧來,中國面對列強的船堅砲利,差點瓜分亡國。如今長城只剩廢墟了,官方千方百計還妄想在網路築牆,恐怕亦只是徒勞,反而更激起人民以「翻牆」為樂;官方封鎖「茉莉花」,已有網民建議換「玫瑰花」、「牡丹花」,中共能把網路上面的花全數封掉嗎?
北京和手拿茉莉花的人民,其實想的都是同一件事,即「自由」和「民主」;只是人民求之若渴,北京懼之如洪水猛獸。但是,逃避問題的恐懼比面對問題的恐懼更讓自己恐懼。像六四,二十二年了,仍是中共不能碰的痛處。
經濟學有一句話:「撐不住的東西撐不久。」中國面對「成長痛」已很久了,連溫家寶都預警若再不政治改革,經濟改革的果實將不能保;中南海若對這問題沒有焦慮感、急迫性及重大歧異,溫家寶何出此言?
中共當局其實可以更有自信些,三十年來,中共在經濟面改革開放的成果舉世共睹;但政治面的改革開放若不到位,一切終究如浮沙建塔。自發的改變,叫改革;被逼的改變,叫革命。看看那些垮台的獨裁政權下場,中共要主動改革或被革命,道理甚明。
中國不是中東,這波「花粉熱」或許只是讓北京當局難受一下,用一點抗組織胺即能過去;但畢竟患花粉熱的只是中共政權,大陸人民卻喜歡花團錦簇,沒有人用砍花斫木來消滅花粉熱的。
一個動亂的中國,必無和平的世界,台灣更是首當其衝。經過血淵骨嶽的文革浩劫,中國有識之士在痛定思痛之餘發出「告別革命」的思考,但諸多社會矛盾的確亟須以民主改革來紓解。千古難局,中國究竟如何寫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篇章?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大事,也是人類的大事。
狂人格達費 揚言血洗首都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02.26
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25日繼續據守首都的黎波里老巢,除了和已經自治的利比亞東半部對峙,也全力對付巢內連續不斷的民眾抗議潮,但他祭出民變爆發以來第一招收攬人心之策,企圖以錢安民,包括部分公務員加薪,以及每個家庭發給食物津貼,但對已經變心的民眾似乎效果不大。另一方面,格達費揚言提供武器給支持者,的黎波里血戰一觸即發。
25日下午,格達費的安全部隊在的黎波里各處街頭和抗議民眾衝突,「半島」衛星電視引述目擊者說兩人被擊斃,另一頻道「阿拉比亞」說七人。
到下午5時 (台北晚上11時),有些抗議被驅散,其他仍在繼續。7時前不久,格達費現身對市內「綠色廣場」上的數萬名支持者發表談話,表示「我和人民同在」,「我們將奮戰,我們已準備好制勝敵人」。
同時,國營電視在穆斯林上午禱告時間前宣布,部分公務員加薪150%,而且每個家庭發400美元 (台幣1萬2000元)津貼,因應糧價上漲。
一般認為格達費的利誘之計是師法沙烏地阿拉伯。沙國國王昨天宣布斥資360億美元加強人民福利。
但這一招效果似乎有限。的黎波里內部民眾抗議集會不斷,對外則威脅近在50公里以內。格達費部隊攻打城西50公里的煉油市札維亞,以及另一個落入反對勢力之手的附近城市,都未能得手。目擊者說,「這是如假包換的戰爭」。
反格達費勢力表示,他們幾乎已控制東半部所有產油設施。全國第二大城班加西的律師、醫師、部族長老和軍人合組「2 月17日聯盟」,他們提供食物、布建防禦工事、安定外國石油公司的信心,填補格達費政府留下的真空,逐漸成功。
※ 相關報導:
* 利比亞民兵首都濫殺5人 鎮壓更烈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77121.shtml
的黎波里以東其他郊區的居民表示,他們也看到軍隊朝街道持續濫射。居民說:「他們朝作完禮拜後準備離去的手無寸鐵平民射擊。」目擊者說,安全人員部署在各清真寺四周,以防在每週例行的回教禮拜結束後發生示威。
* 反對派兵臨城下 格達費恐用化武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77207.shtml
效忠利比亞強人格達費的傭兵與民兵25日向首都街頭的示威者開火,據傳反對勢力已拿下首都西邊50公里的煉油鎮Zawiyah,並掌握全國多數煉油設備。前司法部長警告,格達費可能會動用化武... 阿布達賈利對半島電視台說:「真的被逼急時,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毀掉一切。」他指出,格達費擁有「芥子氣」。格達費藏有大量核武及化武,2003年他曾同意摧毀核武和化武設施,但實際上只銷毀半數化武,據信他仍握有9.5噸芥子氣。
◆ 進口糧食無法入港 利比亞恐大缺糧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1.02.26
聯合國糧食計畫署25日警告,由於利比亞是糧食淨進口國,目前進口糧食無法入港,境內的糧食分配系統又在全國變局中被打亂,利比亞的糧食供應鍊「已有崩潰之虞」,導至全國缺糧,甚至斷糧。
近日逃出利比亞的人提供的第一手消息,大多說起食物短缺。流亡在外的利比亞人本周稍早和國內的人聯絡,也得知類似情況。大體情勢是食物獲得困難、石油和醫藥短缺,以及各地區之間往來舉步維艱。
聯合國糧食計畫署 (WFP)發言人艾蜜莉亞‧卡塞拉表示,利比亞是糧食淨進口國,其食物供應鍊目前已有崩潰之虞,因為進口的糧食無法入港,而境內的配銷系統也受困於動亂。
卡塞拉表示,利比亞也生產小麥、大麥和橄欖,主要分布於東部大城班加西周圍一帶,產量有限,不足以供應人口需求。在目前這場危機開始前,一名利比亞官員表示今年可能必須進口130萬公噸小麥。
消息人士本周說,由於港口關閉,運往利比亞穀類貨櫃紛紛改運他處。卡塞拉警告,如果人員和車輛無法前往利比亞各地,「這個國家的糧食供應將會出問題」。她表示,WFA已著手研擬在利比亞內部供糧的緊急計畫,但計畫也要安全情況允許才行得通。
利比亞境內的血腥衝突持續之際,國際紅十字委員會(ICRC)已發動勸募六百萬瑞士法郎 (台幣1億9200萬元),作為醫療協助之用。ICRC高層表示,「我們獲得的資訊顯示,利比亞的人道情況一個鐘頭比一個鐘頭糟」。
◆ 制裁利比亞 歐盟美國決下重手
中央社 2011.02.26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召開特別會議前,歐洲聯盟及美國率先決定對利比亞制裁下重手;歐盟會員國達成制裁共識,美國總統歐巴馬也簽下行政命令,凍結利比亞強人格達費資產。
歐盟(EU)各國今天在27國成員代表會中達成共識,將對利比亞採武器禁運、凍結資產及旅遊禁令等,正式決議將於下週初定案。
歐盟官員表示:「我們希望於下週一或二達成正式決定。」
至於美國方面,歐巴馬已簽署行政命令,凍結格達費(Muammar Gaddafi)家族及高層官員資產,連同利比亞政府、利比亞央行及主權財富基金都在凍結之列。
歐巴馬在聲明中表示:「這些制裁是針對格達費政府,同時也是保護屬於利比亞人民的資產。」
美國今天也宣布關閉駐利比亞大使館,撤出所有外交官,片面對利比亞制裁,並不排除採取軍事行動,以遏阻格達費政權鎮壓人民。
在宣布制裁利比亞的同時,美國也直接明講格達費政權合法性「已經降到零」。
白宮發言人卡尼(Jay Carney)今天在的黎波里(Tripoli)安全部隊再度射殺示威人士之後表示:「(格達費)眼睜睜看著他的人民受到殘忍鎮壓... 他的政權合法性在人民眼中已經降到零。」
而格達費的暴行,連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看不下去,今天要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 SecurityCouncil)採果斷制裁行動,並警告,延遲只會使死亡人數節節攀升。
多名外交官表示,針對格達費鎮壓抗議民眾,聯合國安理會明天將開會討論可能的制裁方式。
專家明天早上將舉行會談,全體理事會成員將於上午11時(格林威治時間1600)集會。
西方強權國家已訂出1份草案,要求對利比亞實施武器禁運、旅遊禁令,並凍結格達費家族及利比亞高官的資產。
草案當中也提出警告,凡是用暴力對付利比亞平民之舉,都是違反人道的犯罪行為,並呼籲國際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介入調查。
◆ 拾彈不昧 嚇壞公所女員工
【李金生/金門報導】2011-02-26 中國時報
在金門路上撿到的東西,有時挺嚇人的!一名卅多歲李姓男子昨天拾獲一枚未爆手榴彈,帶到金城鎮公所報繳,讓不少女員工嚇得花容失色。聯勤未爆彈處理小組火速移除,但仍留下一個「拾彈不昧」的勁爆話題。
李姓民眾是在昨天上午路過燕南山空置營區,撿到一枚未爆的手榴彈,二話不說就裝入塑膠袋,騎車趕在中午十一時五十分,快下班時送到金城鎮公所,大剌剌往環保課辦公桌一放,說是撿到東西拿來報繳,嚇壞不少女員工,趕忙閃到一邊去。
有些膽子較大的員工趨前瞄了幾下,緊急通報警方封鎖現場,嚴防閒雜人等進入以免危險,員工也及時離開辦公室,跑到戶外鬆一口氣,不少人邊走邊說「驚死人!」
聯勤金門未爆彈處理小組據報,由組長蕭士亮帶領弟兄趕到,依標準作業程序移除,帶回隊部處理。軍方研判這枚外觀鏽蝕的手榴彈,疑似國軍制式MK2型,因引信斷裂,不具立即危險性。
美國對中東 挺國王不挺總統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1.02.27
紐約時報報導,歐巴馬政府面對中東排山倒海的人民起義,已看出了贏家和輸家:君主應可存活,總統可能倒台。迄今已有兩位總統下台,突尼西亞的班阿里和埃及的穆巴拉克,在位32年的葉門總統沙雷岌岌可危。
巴林國王哈麥德的安全部隊最初雖血腥鎮壓示威群眾,但隨即改採低姿態,願意與反對派對話,因而獲得美國支持。
美國官員認為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布杜拉應該也挺得住。約旦雖示威嚴重,國王阿布都拉二世仍以靈活手腕保住了王位。這些王室把政府(內閣)當成防火牆,必要時撤換內閣以自保。
美國也選邊站。儘管這些王室實施高壓統治,美國仍派資深外交官向這些王室重申支持,並面授機宜,卻與搞專制的總統保持距離。美國官員說,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支持沙國等波斯灣王室。
阿拉伯國家的總統雖為民選,但民主只是幌子,選舉多半舞弊。當社會不滿如山洪暴發,執政的正當性也隨之消失。而且這些總統治理人口眾多的國家,但欠缺波斯灣王室的石油財富,不能像沙國和約旦國王那樣大方減稅和加薪。出國三個月的沙國國王一返國就宣布增加350億美元社會福利基金,給年輕人結婚、購屋和做生意。
有趣的是,利比亞強人格達費既非國王,也不是總統,讓美國政府對利比亞的情勢完全無法掌握。自利國人民起義後,美國總統歐巴馬或任何美國官員都未與格達費通電話,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也找不到利比亞外長。
◆ 防革命 北韓收回士兵子彈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6日電】2011.02.27
北韓嚴防中東革命之火燃至國內,切斷固網電話及手機網絡之餘,更首度收回士兵的子彈。平壤當局遲遲未撤走200多名滯留利比亞的北韓工人,被指是因為視他們為潛在革命分子,深懼他們把中東革命消息帶回祖國。
南韓媒體引述北韓南浦市士兵消息指出,北韓軍方18日起回收士兵的彈藥,移送至倉庫儲存,屬北韓建軍以來首次。報導又指出,雖然北韓奉行先軍政治,但國內愈來愈多身穿軍服的士兵行乞,顯示連士兵也面臨飢餓之苦,對領袖金正日的反感與日俱增。
北韓人深受糧荒之苦,但接班人金正恩卻被指在父親金正日生日前向國家安全保衛部核心幹部送貴重禮物,包括洋酒、鹿茸、火雞肉等。南韓統一部研判,金正恩希望藉此塑造接班人形象。
◆ 警方戒備 北京茉莉花未開
中央社 2011.02.27
在警方的強力戒備下,傳言中的中國茉莉花革命今天下午並未在北京發生。
網路盛傳大陸23個城市今天要繼續茉莉花革命,北京警方如臨大敵,早早擺出陣勢,近日一一致電或約談包括台港澳在內的全球媒體駐北京記者,重申採訪需經受訪者和單位同意,以及採訪不得妨礙公共秩序和交通等規定。
官方用意很簡單,就是希望媒體今天不要在王府井麥當勞前聚集。這裡是茉莉花革命傳說中的發起地點,上週日因同樣原因聚集了大批記者,但沒有出現重大情況。
今天北京警方在王府井麥當勞前的警戒有所升級。除了前幾天把麥當勞前的步行區圍起一半,聲稱要進行施工;還調派了數量相當多的制服、便衣、城管、義工等,駐守王府井麥當勞內及周邊地帶。
現場並有特警牽著警犬在附近來回巡邏;另有2輛洗街車,不斷在麥當勞前一南一北對開沖水洗馬路;另有各式各樣喬裝成遊客的人,拿著各種型式的錄影機拍照存證。
「走起來啦,走起來啦,別停在這兒,走起來啦。」今天只要在王府井麥當勞前停下來站上一會兒,就會有警察叫你向前移動,不得停留。
麥當勞裡除了遊客,擠得滿滿的就是便衣,有青年,也有中年,甚至有5、60歲的老人,有的戴著耳機,有的看起來就像普通民眾,但是只要遊客拿起相機拍照,馬上就有人來警告「別拍了」。
下午2時左右,進入「中國茉莉花革命」宣稱的發起時間,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在麥當勞對面的老北京工藝珠寶店最先出現2起事端,1名婦人和店員發生爭執,馬上被警察帶走。接著1位操香港口音的女子被警方收走護照,她大聲表示不滿,隨後也被帶走。
當時幾位外國記者拿出相機要拍攝,馬上被警察往外推,1名外國記者還因此倒在地上。同時,警方也封鎖麥當勞的正門,用餐者只能從南邊的側門進出。
2時50分左右,2隊武警出現,有1、200人,他們在街角站了一會兒。警方這時也加強了管制,在麥當勞周邊拉起封鎖線,遊客只許出不許進。
麥當勞周邊的王府井新華書店等地,裡面也密布公安人員,不讓顧客站在靠近麥當勞一側的窗戶觀看,甚至連書店臨街的大門都關起來,只能從北門出入。
直到3時20分左右,嚴密的管制才稍微放鬆,大批遊客又可以在麥當勞前通行,可是麥當勞這時卻停業,不能進入。
此外,今天警方還在王府井南口的北京飯店旁設置檢查哨,有媒體因為攜帶攝影器材而被阻擋,無法進入王府井一帶。
叛軍統領胡森 不惜自殺攻擊
【聯合報╱編譯李致嫻/報導】2011.02.27
利比亞強人格達費上校誓言戰到最後一刻,以守住首都的黎波里。叛軍統領胡森上校也表示準備要奮戰到底,拿下的黎波里。利比亞的戰爭已成為兩位上校的對決。
美國時代雜誌報導,胡森上校(Tarek Saad Hussein)坐在鄰近班加西的簡陋辦公室中,身旁是擺滿高射砲的基地。他說從埃及邊界至班加西,已有超過一萬名軍人叛變,投入革命,「我們試圖從班加西與其他城鎮聚集眾多軍人,準備攻進的黎波里」。
胡森說他正在與其他軍官、部落酋長與志願者協調,「以發起一場許多人認為可以推翻格達費的最後之役」。目前已有2000名帶有武器的志願者、軍人與後備軍人已化整為零抵達的黎波里,接下來會有更多人加入。
胡森說,格達費的軍隊、外交人員與部長上周先後叛變,拒絕濫殺班加西平民的戰鬥機飛行員也都安全的飛到這裡來。「我們正在準備攻進的黎波里,如果有必要,我們的飛行員,不惜駕機展開自殺攻擊」。
胡森強調這不是軍事政變,而是一場青年起義,是青年與格達費政權的戰爭。他強調這場人民革命「直到格達費冷血鎮壓和平示威民眾,軍方才介入」。
胡森說他們不怕格達費的軍隊和他所說的核武,因為就他所知,「利比亞在就洛克比泛美客機爆炸案與西方達成協議後,就已交出全部核武,現在根本沒那玩意兒」。
※ 相關報導:
* 格達費發武器 任民眾自相殘殺
http://udn.com/NEWS/WORLD/WORS5/6178630.shtml
一名居民透露,首都街道26日早上看不見傭兵,反而是武裝平民執行巡邏勤務,顯示格達費有意讓支持與反對自己的民眾自相殘殺。
◆ 歐巴馬促格達費立即下台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1.02.27
聯合國安理會26日一致通過對利比亞強人格達費的制裁案,格達費和8名子女、親信等均遭禁止出境、凍結資產,對利比亞的武器禁運也立刻實施。美國總統歐巴馬則明白表示,格達費已經失去統治的合法性,必須「立即下台」。
格達費及兒子等16人上榜
決議案凍結資產和實施全球旅行禁令的名單上共有16人,包括格達費、最近在電視上頻頻露面放話的兒子塞義夫、以及涉及血腥鎮壓示威的國防、情報高級官員等。
安理會15個會員國罕見在周六晚間開會,包括一向反對制裁個別國家的俄羅斯和中國都投下贊成票。
決議案同時要求立刻停止對利比亞的所有武器販售,並將血腥鎮壓的暴力事件移交海牙國際刑事法庭調查,涉及殺害平民的人可能以「反人道罪」起訴。
安理會同時要求效忠格達費的部隊立即停止攻擊平民,並宣稱攻擊行動是「由利比亞政府最高層」煽動,已有上千人慘遭殺害。決議案並要求利比亞讓人道補給和人權監督代表入境,並保護外國人。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除了呼應要求格達費下台的強硬立場,並下令國務院吊銷格達費政府資深官員及其家屬的美國簽證。
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格達費的權力基礎益發鬆動,數處社區已由反對格達費的民眾控制;但忠於格達費的安全部隊仍頑守其他地區。
前司法部長成立過渡政府
日前為抗議政府血腥鎮壓示威群眾而辭職的前司法部長阿布達賈利則宣布成立過渡政府,將以三個月的時間準備選舉,讓人民在公正的選舉中挑選領導人。
阿布達賈利表示,過渡政府決不會和格達費協商,格達費必須下台。利比亞反對派一直沒有明確領袖,目前還不清楚過渡政府是否得到民間普遍支持,但得利比亞駐美國大使已立刻表示聲援。反對派指出,格達費面臨的難題已經不是「保權」、而是「保命」。
◆ 伊拉克最大煉油廠遭攻擊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2.27
伊拉克最大的拜吉(Baiji)煉油廠,26日破曉前遭到武裝暴徒攻擊,暴徒並引爆若干炸彈,使煉油廠為之癱瘓,一名工程師也不幸喪生。
攻擊行動使位於首都巴格達以北約100哩的拜吉煉油廠部分設施關閉,每天提煉15萬桶石油的生產作業陷於停頓,並可能導致伊拉克北部數百萬民眾的燃油、汽油和發電機燃料供應中斷。
伊拉克石油部正調查煉油廠受到損害的程度。煉油廠主管說,工廠許多管線、爐子和其他設備被炸毀和燒毀,他擔心得花幾個月才能修好。
這是叛亂分子本月間第二次對伊拉克最重要的石油工業發動攻擊。伊拉克經過多年戰亂,經濟凋敝不振,政府約有九成財源仰賴石油。
有關人員說,暴徒帶著附有滅音器的手槍,在清晨4時30分左右闖進煉油廠,攻擊少數值班警衛和工程師,隨後引爆數顆炸彈,引發熊熊烈火。50輛消防車花了五個多小時才控制火勢。
工作人員表示,發動攻擊的只有兩個人,使得伊拉克石油設施的安全受到質疑。石油部次長說:「要進入這座煉油廠很難,他們一定有內應。」
美國2003年出兵伊拉克之後,拜吉煉油廠價值幾百萬元的燃料源源流進黑市,美軍軍官甚至稱之為叛亂分子的財庫。
伊拉克是全球石油蘊藏量第三大的國家,可是輸油管和其他基本設施老舊,加上政治和安全情勢不安定,使它無法提高產量,每天只能生產大約260萬桶石油。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