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6

要睡午覺嗎?看生理需求

◆ 要睡午覺嗎?看生理需求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36526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2011/08/15

上午已工作半天的上班族、勞工朋友,中午難免會覺疲倦懶散,想小睡片刻。該不該「睡午覺」,一直有正反兩派爭議,贊成者認為,午後烈日酷熱,應小憩片刻儲備體力;反對者則主張,午睡是傳統農業社會習性,現代社會「時間就是金錢」,且歐美國家一般多無午睡習慣。

西醫非生理必須 不必刻意睡

「睡午覺」到底有無必要?中西醫各有看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指出,「午覺」的實際睡眠意義不大,僅可視為個人生理節律的一部份。

李信謙解釋,人類主要深層睡眠時段在夜晚,午覺不是必要的睡眠行為,但對有午休習慣者,適度小睡片刻,的確能幫助體力、精神恢復;但若「刻意午睡」,恐會擾亂生理時鐘,無法有效提振精神。

中醫子時宜小憩 外出損陽氣

站在傳統醫學觀點,夏秋氣候炎熱,中醫師多會建議民眾睡「子午覺」;也就是在半夜11點到1點的「子時」熟睡,中午11點到1點的「午時」午睡小憩。

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指出,不同於子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午時陽氣正盛,外出活動易耗損體內陽氣,若能小睡片刻或稍作休息,守住體內陽氣,可避免體力消耗。

會失眠、有時差 建議別午睡

台中慈濟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邱國樑認為,午睡的好處不少,但不建議所有人都養成午睡習慣。他進一步指出,上午工作、行程忙碌者,若夜晚無睡眠障礙問題,中午小睡30分鐘可被接受;但夜間失眠、有睡眠障礙,或剛從國外返台有時差者,為提高夜晚睡眠品質,不建議午睡提神。

呷飽就愛睏 重質不重量

李信謙指出,依照正常人體生理時鐘,夜晚只要有充足睡眠,應足以應付一日活動所需,中午不需額外午睡。不過,邱國樑說,若前一晚睡太少,加上午飯後消化食物,血液集中至腸胃道,腦部血流相對不足,不少人午餐後會覺得「愛睏」。

邱國樑表示,美國睡眠醫學會研究顯示,午睡讓腦部短暫休息,的確有助提升下午活動專注力與工作效率。不過,李信謙說,一個完整睡眠周期需花費90至120分鐘;不同於夜間長時間熟睡,午睡宜「重質不重量」。

午睡好處的研究

國外研究

●美國今年6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上午忙碌工作、學習後,中午小睡片刻,可使原本快速運作的腦波放慢,有助大腦休息並歸於平靜。

●荷蘭今年7月發表的研究指出,白天小睡3分鐘至1小時者,大腦經短暫休息,記憶功能與效率都可獲得改善。

國內研究

●陽明大學睡眠中心及腦科研究所團隊在今年3月,曾針對大學生與研究生進行睡眠行為研究,發現適度午睡可使自律神經功能重整。受試者午睡清醒後,對抗壓力的交感神經重新活化,工作、學習效率跟著提升。

資料提供邱國樑

這些名人愛午睡

●拿破崙:有失眠困擾的法國革命家拿破崙,就常利用午睡補充體力。

●邱吉爾: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二次大戰期間,也會在白天小睡片刻。

●甘迺迪、雷根:不少美國總統據說也都有午睡習慣。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 趴睡、仰睡 糾正你的NG睡法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36528

吃飽飯後,應該要動一動、走一走幫助消化,15至30分鐘再入睡。

開脾天然療法 就是多運動、要忌口

成人睡眠:量比質更重要
實驗:晚「一點」上學 缺課率低成績好
專家:睡得飽,不如睡得巧
7小時最剛好 多睡少睡都傷身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台灣研究:每天運動15分鐘 延壽3年

央廣 2011/08/16 季 平

台灣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只要適度運動15分鐘,就可以延長3年壽命。

長久以來,很多人為了達到每天必須運動30分鐘、每個星期要運動5天的目標而奮戰。專家們希望降低標準,以吸引更多人能離開沙發、做運動。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溫啟邦和他的同事,對41萬6,000名病人進行長達13年的追蹤,分析他們的健康報告、記錄他們每年的體力活動情形。

溫啟邦說,每天只要適度運動15分鐘,例如快步走,就能對健康產生助益,不論男女老少、抽菸者、健康的人或不健康的人,都適合這麼做。他表示,15分鐘的適度運動可對健康產生巨大助益。

此外,每天運動也能降低癌症發生率以及因為與癌症相關毛病而死亡的機率。溫啟邦表示,雖然人早晚都會離開人世,但是與不運動的人相比,低運動量者的癌症死亡率降低10%。

溫啟邦說,他的研究團隊率先提出每天運動15分鐘就足以增進健康的主張,希望能為那些不運動的人提供更大動力。

溫啟邦團隊的這項研究報告,刊登在今天(16日)上市的國際著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 耳朵色澤與外觀可判斷氣血盛衰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8/16

中醫認為耳與腎的關係密切,中醫師方志男在一場講作中提到,中醫自古便認為可根據耳的色澤與外觀,判斷氣血盛衰,特別是腎的狀況。

方志男指出,「耳色美」,也就是耳的色澤外觀良好,被認為是氣血盛的指標之一。而中醫所說腎開竅於耳、腎氣通於耳、耳為腎之官,則顯示耳與腎的機能有關聯。

依照中醫經絡觀點,常搓搓耳朵,有養生的功效,所謂「揉耳腎強鳴天鼓」,中醫認為有助強壯筋骨,同時也有紓壓作用。首先可以食指與中指夾住耳朵來回搓揉,接著以手掌蓋住耳朵搓揉按壓,每次按壓數下;手掌蓋住耳朵後可配合食指輕輕彈擊頭部。

醫師建議民眾平時多按壓耳穴耳垂區,耳穴對應著全身的器官,耳垂區及對耳屏區恰巧對應到頭部,因此常常拉拉耳垂,對於頭部循環的改善有幫助,對於經常有偏頭痛、失眠、臉上皮膚暗沈所困擾的民眾,不妨多拉一下耳垂。

腰酸背痛者則可多按壓湧泉穴作為保健。湧泉位於足底二三趾間線直下,腳掌從上往下約三分之一處,中醫有句俗語稱湧泉常推,腰腎寧。顯見按壓有固筋骨及降壓作用,民眾平時在家可以兩手大拇指輪流搓揉腳心湧泉穴。

方志男另提到,中醫認為可透過在耳部觀察潛在疾病,病進行穴位治療。耳針是隨時可操作的身健康調理方法,其體積微小,由醫師貼在耳穴上後,民眾回家或平時可以刺激按壓,使用上較為簡便。

在耳部選穴後,醫師在穴位上埋針或貼上磁珠,王不留行籽等,接著便可按摩耳穴。中醫有耳穴相關理論,醫師表示,依照全息律概念,從耳穴局部的變化觀察出全身各部位疾病的資訊,醫師可在解出疾病的概況外,並可依照耳穴是否出現變形、變色等的不同面向,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



◆ 長期採生機飲食 食材需搭配免於過寒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8/16

現代人為了健康、養生,流行生機飲食,中醫師陳麗雯在一場講座中表示,一般民眾長期採用生機飲食,如果不重視食材的搭配,常有過寒的困擾。

中醫師陳麗雯表示,以新鮮蔬果為主的飲食常被肯定,但還是得考慮體質。大體上體質偏熱者較適合採取適量生機飲食,但中醫並不特別鼓勵生機飲食;但有些人採用生機飲食可能覺得排便太軟或腸胃不舒服,就要仔細考慮購買的食材是否合適;同時生食某些食材時,要留意生菌數與寄生蟲的問題。

醫師只出,現代人多吃點蔬果平,並無不可;但若只吃生機飲食,又刻意與預防或治療疾病連結,就沒有必要了。常見民眾聽到某種食品有預防某種疾病的消息時就猛吃,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預防疾病是多方面的,絕非單吃某種或某類的食物就可以達成。

病人大多非常焦慮,很多人聽到某個食物的養生消息就會猛吃,這是焦慮感作祟,其實飲食只要均衡就好。若單純從推廣自然、不添加額外有害物質的角度來說,生機飲食的立意或許良善,但任何的飲食型態都不應該過於極端,醫師建議病人不要因為疾病的焦慮就專門只吃幾種自認養生的食物,這樣對健康不見得有幫助。



◆ 服用抗組織胺藥 可能導致體重增加

文/王重仁 2011.08.16 自由

您是否曾經服用抗過敏藥、流鼻水藥物後,昏昏欲睡?這是因為抗組織胺藥物的副作用導致的,不過2011年8月國際期刊obesity刊登一篇由美國耶魯大學的學者研究,服用抗組織胺藥物與體重增加的相關性。文章指出,抗組織胺確實會影響身體內調控體重的能力,而使體重增加。

研究學者募集了867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區分使用和未使用抗組織胺藥物2組,研究項目為基本的體檢內容,包含體重、血糖、胰島素濃度以及體內脂肪濃度等。結果發現,服用抗組織胺的一組有明顯的體重、腰圍、胰島素濃度增加,而且有體重過重的現象產生。

這項研究對於肥胖患者而言,長期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是另一項指標與致病因素之一,因此服用此類藥品應小心控制體重。

抗組織藥物的一般用途為治療過敏性鼻炎、皮膚炎、蕁麻疹等過敏症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暈眩、口乾、疲勞、嗜睡等。主要是抑制體內組織胺被釋出而產生過敏作用,所以能夠用來止癢、流鼻水以及鼻炎的症狀。

◎服用抗組織胺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此類藥品經過肝臟代謝,因此有肝炎、肝功能異常患者宜小心使用,使用前,可先諮詢醫師、藥師。

●少數病人使用過量會產生嚴重心血管副作用,例如心律不整、低血壓、心悸等,要謹慎使用。

●孕婦使用時,應避免使用,兒童在使用時,要非常小心有些會影響小孩的注意力。

●如果需要注意力集中、或駕駛車輛、或操作機械者,建議醫師使用無嗜睡副作用的抗組織胺藥物,以免產生意外。

●其他可能的副作用還有易疲倦、口乾、眼睛乾澀、便秘及尿液滯留,因此像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或氣喘的患者等欲服用此類藥物時,要謹慎評估為宜。(作者為藥師)



◆ 自動電擊器 四年內全國公共場所配置

【台灣醒報╱記者蔡宜倩╱台北報導】2011.08.16

國內每年有2萬人到院前心跳就已經停止,在部份消防單位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AED)的情況下,已將救活率從1%提昇至5%。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陳日昌說,簡單來說,自動電擊器就是將心臟因心律不整產生的亂流拿掉,如同整流器的功能。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說,將來計畫在4年內在全國公共場所廣設自動電擊器。衛生署盼望機場、車站、百貨中心等人潮眾多之處能響應裝設。衛生署期待國內設置自動電擊器的數量能達到英國5千7百台的標準,未來民眾若因此心律不整,可用俗稱「傻瓜電擊器」的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AED),配合CPR可提高存活率。

衛生署署長邱文達說,他10多年前在洛杉磯機場看到自動電擊器,就很想在國內推廣;有了自動電擊器,就能提高存活率。石崇良表示,日本在公共場所廣設自動電擊器後,其突發性心臟停止個案的急救成功率,從7%提高至38%。

目前國內約有5000台自動電擊器,但多數設於醫療場所,公共場所僅有200台左右,其中密度最高的的場所是台灣大學。石崇良表示,高鐵8個站已設置,機場則只有松山機場,希望國家的門面桃園國際機場能儘快設置。

此外,衛生署今天也示範新版的CPR,與過去不同的是,將C(胸外心臟按壓)的順序調前至呼叫119之後,也增加D(使用AED進行急救)。石崇良說,「技術一樣,只是順序不同。」人工呼吸(B)與暢通呼吸道(A)是較為複雜的程序,也牽涉到衛生,因此台灣已自去年調後此順序,或可省略。

陳日昌說,萬不得已的情況,在求助119後,若有自動電擊器,則以使用電擊器為優先;若無,則以胸外心臟按壓為主。衛生署目前已委託急診醫學會提供自動電擊器訓練課程,歡迎響應搶救生命的企業或機構洽詢衛生署醫事處第三科。

fsj 提到...

役男罹患愛滋暴增 高學歷居多

【聯合報╱本報記者/連線報導】2011.08.17

役男罹患愛滋而免役的人數逐年增加,台北市前年僅十三人,去年暴增為卅三人,增加了兩倍多;新北市去年有四十四人因愛滋免疫,都創下兩市的新高紀錄。桃園、高雄、新竹等縣市役男罹患愛滋,亦同樣逐年增加。

新北市兵役徵集科股長洪崇璉指出,愛滋役男人數飆升,截至七月底已高達五十九人,一年尚未結束,已再創新高,罹病役男也從過去以注射毒品感染為主,轉為高學歷、非藥毒癮者為主。

台北市兵役處處長朱亞虎說,北市罹患愛滋病役男亦有逐年上升趨勢,前年十三人,去年增為卅三人,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廿三人,預估人數還會再往上攀升。

新北市民政局指出,近年愛滋免疫的疫男,已轉向高學歷、非藥毒癮者為主,推斷罹患愛滋可能與性行為有關;今年五十九名愛滋免役的役男,有四十四位是五月至七月徵集的大專以上役男。

洪崇璉說,體檢時發現役男疑似感染愛滋,會通知他們「血液檢查有問題」,並安排至榮總或台大等醫學中心複檢。約有六成役男已「心裡有數」,當市府通知他們初檢未過時,就主動表明「我大概知道原因」。

不少父母不知兒子為何免役,一再向公所、市府詢問,但「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治條例」規定只能通知當事人,不能告知父母,工作人員只好請家長「回去問問您的小孩。」

也有役男的女友,在男友被判須複檢時,就主動致電市府詢問「他是否有愛滋」,坦承她本身也是愛滋患者。

桃園平均一年約有十到廿餘名役男,體檢時確定罹患愛滋病,被列入免役體位。高雄市役政科股長林玉棉說,今年役男體檢一萬六千多人,被檢出罹患愛滋者廿六人,去年十八人。新竹縣今年通報的愛滋病役男有兩人,衛生局認為個案數看似不多,但以往有時是「零」。

屏東縣列管愛滋人口有六百多人,今年雖尚未發現有役男罹患愛滋,但愛滋年齡層確有下降趨勢。



◆ 研究:40歲以下大腸癌 多屬晚期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 2011.08.17 自由

國外醫界認為大腸癌趨向年輕化,但台灣小於40歲的大腸癌病患數字平穩,不過,台南奇美醫院研究發現,小於40歲且沒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病人,確診時多屬晚期、預後差,5年存活率甚至比80歲以上的患者來得不理想。

該份研究由奇美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周家麟所做,他分析研究322名病例,小於40歲69名,80歲以上253名。小於40歲的患者中82%為第3、4期,大於80歲的患者41.5%為第3、4期;年輕的病人即使接受手術與化療,5年的存活率不如老人家,小於40歲的5年存活率為44%,80歲以上51%,該份研究結果已被美國外科醫學論文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接受,近期將發表。

周家麟表示,40歲以內的大腸癌患者,確診時期別多已晚、預後不理想,研判可能與年紀輕、體力相對較好,較能忍耐身體不適,忽略可能的警訊。

周家麟指出,研究的年輕個案裡,求診的原因多為長期解血便、腹痛,他們很多沒有家族史,對大腸癌沒概念,誤以為長期(3個月以上)解血便的症狀是火氣大、痔瘡,再加上體力未明顯受影響,因此未及時就醫,老人家較注意身體病痛,體力相對也較差,身體不適會及時就醫。

另外,大腸癌好發年齡為60、70歲,40歲以內非高危險群,醫師不免認為罹癌率低,未及時確診。周家麟提醒年輕人,若長期血便、腹痛,仍應提高警覺。



◆ 256層漢堡 27人1小時嗑光

民視 2011/08/17

速食業者推出客製化漢堡,打出任意堆疊的噱頭,吸引不少消費者挑戰,昨天還有人呼朋引伴,找了27個人,1個小時內,吃掉256層漢堡,嚇得他們說,短時間不想再聽到牛肉漢堡四個字。

醫師表示,短時間大量進食,有可能導致胃酸逆流。

這真的是漢堡嗎?牛肉、起司層層堆疊,256層大漢堡,足足要2張長桌子才放得下,工作人員製作時,必須先分成兩段,送上餐桌,還得要4個人才扛得動。

有朋友生日,就呼朋引伴挑戰大漢堡,揪團總共27人響應,決定疊256層漢堡,眾人花了1小時才吃完,而256層大漢堡,也是速食業者推出活動以來的紀錄保持人。

我們疊一個20層漢堡,因為起司溶化的關係,重心不穩,256層漢堡,只能橫放,比一比,一般漢堡高度7公分,20層漢堡約25公分,256層漢堡約300公分,比1個成年人還高。

不過,27人分256層漢堡,每個人平均9到10層,相當於3個正常漢堡,吃下肚,肚子不撐嗎?醫師還提醒,超大漢堡吃下去,熱量高達4千大卡,漢堡趴開完,肥肉也跟著上身。



◆ 飛機餐垃圾食物夯 空中新金雞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2011.08.17

機上餐點已成為美國航空業者的財源之一,業者紛紛提供多樣化的健康餐點選擇,不過乘客似乎仍偏愛漢堡與高熱量食物。

阿拉斯加航空(Alaska Airlines)提供多樣化的健康餐點菜單,包括蔬食與無麩質餐點、雞肉蔬菜餐與「聰明心野餐盒」,但銷售最好的卻是0.25磅重的再加熱起士漢堡。

許多航空業者都有類似經驗:提供健康食品與生鮮沙拉,卻發現乘客仍喜歡高鹽與碳水化合物。為了吸引旅客購買機上餐點,業者只好推出盛滿垃圾食品的點心盒,所含的卡路里比基本餐還高。

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曾推出「活力有機」點心盒,強調高蛋白、低脂與有機食物,最後卻被迫把上千盒滯銷的餐盒捐給食物銀行,並把它從菜單剔除。

聯合航空與大陸航空(Continental)最熱銷的餐點是553卡的開胃小點(Tapas)點心盒,售價8.49美元,內含九種食物,包括三種餅乾,橄欖、鷹嘴豆泥沾醬(hummus)、起司醬,杏仁與糖果。

自2001年911事件衝擊航空業以來,業者大多停止供應國內線的客艙免費餐點。飢腸轆轆的乘客提供了新的賺錢機會,業者努力順應乘客口味,也不斷改良各種付費食品計畫。

航空業者雖然未透露機上餐點的銷售結果,都指出付費餐點已是賺錢事業。

業者加碼提供新鮮餐點,也有愈來愈多乘客願意掏錢,由於餐點銷售扶搖直上,飛行兩小時的班機也開始加賣餐點。

旅遊顧問公司PhoCusWright的調查發現,22%的旅客會在機場或機艙購買食物。

有些航空業者力推更健康的餐點,例如阿拉斯加航空已不再果汁裡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也有飛機餐獲得食物專家好評,如達美航空(Delta)的早餐,低脂希臘優格加上什錦果麥棒只要3.5美元。

不過達美航空也提供太妃焦糖爆米花(售價2美元)與酸奶洋蔥口味薯片,給無聊的乘客解饞。一份薯片熱量約為375卡,但這類方便零嘴受到困在機艙的旅客熱烈歡迎。



◆ 看電視一小時 折壽22分鐘

江靜玲/倫敦十六日電 2011-08-17 中國時報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成人每看一小時電視,將減少廿二分鐘壽命;若每天平均看電視六小時,則一生將折壽五年。

這項發佈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的研究報告主要針對專注看電視、眼睛盯著螢幕,不做其它活動的人。

這項研究由澳洲昆士蘭大學人口健康學院進行,對象是一萬一千名廿五歲以上的成年人。研究發現,看電視久坐不動加上可能養成的不良飲食習慣,對人體健康影響遠超過一般想像。

領導這項研究的維爾曼博士(Lennert Veerman)指出,看電視對健康的危害跟抽菸、糖尿病一樣嚴重。

維爾曼博士表示,傳統研究認為每抽一根菸會減少吸菸者十一分鐘預期壽命,這個數據雖比看電視危害高出許多,但吸菸危害人體健康的觀念已深入民心,且吸菸人口也在減少中。相較之下,其危害幅度反而不及幾乎人人都看的電視那麼廣泛。他呼籲社會應重視看電視對大眾健康的危害。

fsj 提到...

電腦閃光+熬夜緊張 少年髮變白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趙容萱/連線報導】2011.08.18

高雄市陳姓少年沈迷線上遊戲,黑髮兩月變白髮。醫師認為長期暴露電腦螢幕閃光,會使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異常,加上作息顛倒,營養攝取不足,會使髮色烏黑的黑色素細胞減產,造成大量白髮。

阮綜合育髮科醫師張祺璋表示,頭皮毛乳頭中的細胞會不斷分裂,將黑色素帶進毛囊,持續為頭髮注色;情緒緊張、長期熬夜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細毛乳頭中細胞分裂減緩,黑色素細胞不足,頭髮就會由黑轉白,但年輕人修復能力佳,一旦作息恢復正常,會很快長出新黑髮。

高市凱旋醫院醫療副院長周煌智說,未碰過因網路成癮或玩線上遊戲導致白頭個案,但確有許多人因工作壓力或家庭劇變,兩、三個月內白頭,但壓力一解除,沒多久頭髮又恢復烏黑亮麗。

高雄市少年隊證實,日前再到陳姓少年家中訪視,發現他的頭髮已逐漸轉黑。

精神科醫師游文治曾醫治一名五十多歲銀行經理,退休每天在家沒事,唯一掛心就是沒工作,妻子也嫌他整天待在家裡,不時對他嘮叨。結果退休一個月頭髮從整頭烏黑變成白髮。

※ 相關報導:

* 「天堂」練功60天 少年白髮黑輪眼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533660.shtml



◆ 梳頭是找死 英少女怪病怕靜電

中央社 2011.08.18

1名13歲蘇格蘭女學生被醫師嚴正警告,只不過是梳個頭髮,也可能害她死掉。

罹患超罕見病症的梅根‧史都華(Megan Stewart),每梳一次頭髮,或碰一下氣球,都是在與死神賭命。

梅根在升小六的第1天被發現得了「梳頭症候群」。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兒童醫院的醫師表示,他們只聽說過另外1起病例,患者必須避免所有靜電,否則就可能致死。

梅根母親莎朗(Sharon)描述發病當時:「我幫她梳頭梳到一半,她突然倒地、嘴唇發青。」

「我們從來沒聽過這種病,連醫生也說只聽過另1例。」

這怪病發作起來會頭昏眼花,並可能併發癲癇,難倒一票醫生。根據診斷,這或許和名為「隔疝」(diaphragmatic hernia)的分娩併發症有關。隔疝代表梅根的橫隔膜缺損,胃往上穿進胸腔,壓縮肺部空間,因此只長了1片肺。

現在梅根每天都要躲靜電,梳頭髮也必須躺在床上、確保頭髮濕答答地梳,才不會發作。

※ 相關報導:

* 紫外線太強 皮膚科病患增2成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532993.shtml

在太平洋高壓籠罩下,各地都是晴朗炎熱的好天氣,環保署偵測全台紫外線指數,幾乎都是「危險級」,皮膚科求診人數激增2成,醫師建議民眾避免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間外出,以免曬傷,引發光過敏皮膚炎。



◆ 男人一眼定真愛 女人反多三思

中央社 2011/08/18

(中央社台北17日電)在擠爆的室內深情一望、一抹微笑與一點香水味,就能讓人陷入熱戀,但這只適用於男人。調查發現,男人幾乎不需與心儀對象聊上天,便能決定她就是真愛;女人卻需更多時間,才會交付真心。

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男人可能在初次見面時,就被女人迷得神魂顛倒;但女人在認定他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前,卻需要更多時間再三思考。

一項調查指出,1/5的男性表示自己曾對女性一見鍾情;過半數的男人在僅見過女方1次面後,便馬上愛上她;近3/4的男人更在與對方約會不到3次後,整顆心都跑到女方身上了。

不過,只有1/10的女性表示有過一見傾心的經驗;多數女人更等到第6次約會,才會決定是否找到「真正的好男人」。

這項發現似乎打破一般人認為,閃電戀情只會發生在女性身上的既定印象。但專家說調查結果或許透露更多兩性戀愛觀的不同,以及男女挑選另一半的差異。

英國心理學會(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會員暨合格心理學家高登教授(Alexander Gordon)對研究結果大感興趣,並同意兩性間的差異極大。

高登表示,男人比較膚淺,他們會看外貌等條件,來評斷自己是否墜入「愛河」。女人則比較複雜,她們可能會先衡量利弊,再下決定。

他並指出:「女人擅長觀察社交情況,並且在與某位男性見面後較可能自問,他會讓我有安全感,以及會是個好爸爸嗎等問題。」

高登提到:「女性在做出人生中的重大決定時,比男性狡猾。」

這項針對各1500名16至86歲的男女所做的調查,是因為諾伯爾(Elizabeth Noble)小說出版而進行。這本小說名為「過去的我們」(The Way We Were),描述青梅竹馬多年後再次出現在彼此人生中的故事。(譯者:中央社蔡佳伶)



◆ 牙科「血止樂」 非法賣10年

【聯合報╱記者藍凱誠、蔡容喬/高雄報導】2011.08.18

高雄市檢、調、警及衛生單位昨天宣布,查獲宏澤醫療材料公司未經衛生署核准,涉嫌製造「血止樂癒合纖維素」及「可溶性止血癒合紗布」,查扣130多萬顆產品,市價達1千多萬元,檢察官諭令負責人黃張桑連1萬元交保,並指示將產品送驗,查明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

60歲的黃張桑連及丈夫黃哲郎昨天大喊冤枉,指宏澤公司生產的止血紗布產品,因未含任何藥物,90年間就已獲衛生署核准,有效期限2年,主要是因中華藥典裡沒有這項產品,衛生署為求慎重,多年來指示宏澤公司進行各項實驗,目前僅剩包裝安全性項目,若實驗結果順利,預計最快一多個月後就能取得衛生署許可。

調查局高雄市調查處指出,「血止樂癒合纖維素」主要是牙科手術使用的止血材料,用來填入傷口,藉由吸收血液中的水分,逐漸膨脹溶解成膠狀,達到封閉細血管末端的止血效果,且可由人體吸收,不必取出,因屬於高風險性的醫療器材,必須經衛生署許可才能製造。

宏澤公司雖已向衛生署申請查驗登記,但尚未取得衛生署核准製造的許可,90年間開始進口原料,加工製造上述兩項產品,並在包裝盒上標示不實的衛生署核准字號,販售給各大牙科醫療院所,檢調、警及衛生單位前天到前鎮區宏澤公司搜索,查扣130多萬顆產品,將黃張桑連依違反藥事法、偽造文書及詐欺罪嫌移送法辦。

黃張桑連夫婦說,產品主要銷售給牙科診所,已有10年歷史,如果有問題,早就出事情了,怎麼能生存到現在?他們懷疑是因生意競爭,遭同行惡整。

市政府衛生局藥政科表示,宏澤公司雖取得經發局醫療器材製造業設立許可,廠區環境、設備也都審核過關,但仍須取得衛生署許可,才能製造或在市面上販售產品,如果產品上沒有衛生署字號,涉及違反藥事法第84條,衛生局將通知各縣市衛生局將不合格產品下架、回收,並檢驗產品的品質。

fsj 提到...

阿米巴蟲侵腦 今夏美奪3命

中央社 2011.08.19

生長在水中,會侵蝕人腦的阿米巴原蟲,今夏在美國已奪走1名成人與兩名兒童的性命。

佛羅里達州1名16歲女孩,8月稍早在游泳之後因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傳染,發病死亡。維吉尼亞州1名9歲男童參加了釣魚夏令營,1週之後也因為相同的病因死亡。

另外,6月死亡的1名路易斯安那州20多歲男子,經調查證實生前使用的家中飲水系統,驗出有這種阿米巴原蟲。這名男子是用水清洗鼻腔而遭傳染。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水源疾病與傳染監控中心主任尤德(Jonathan Yoder)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這是相當罕見的傳染病,對家屬來說會帶來極大的悲痛。

根據統計,從1960年代初期到現在,全美發生過的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傳染案例約有120例,平均每年約有3例。患者死亡機率極高,成功治癒救回性命的個案,只有發生於1978年的1例。

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表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會從鼻子進入人體,鑽進頭蓋骨,侵蝕腦部組織。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通常在炎熱夏季生長在溫度較高的湖水或河流中,美國南部較為常見。

為何某些人下水游泳之後就被阿米巴原蟲傳染而發病,其他人卻安然無事,醫學界到目前為止仍找不到原因。

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建議,不要在水溫較高、未經消毒過濾或水質較差的水中游泳或玩水,如果在水溫較高的流動水中游泳,最好使用鼻夾,在水溫較高的淺水地區遊玩時,避免挖動或翻攪水底的沉積物。



◆ 夏日戲水 小心感染鉤端螺旋體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2011.08.19

夏日戲水要注意,小心感染鉤端螺旋體。日前有位林姓民眾到市立聯合醫院求診,表示自己感冒遲遲未癒,經醫師診療後,才發現他因到溪邊玩水,感染鉤端螺旋體。

王登鶴表示,該名病患62歲,與朋友到溪邊游泳,回來後高燒不退,還有畏寒、輕微喘、肌肉痠痛等症狀;看幾次病後,症狀沒有改善,最後才住院檢查。

經檢查後,院方發現他的血壓下降、腎功能異常、黃疸指數偏高,最後確認感染細菌鉤端螺旋體。

他呼籲,若戲水後出現發燒、肢體疼痛,合併腎功能異常及黃疸等症狀,就有可能感染鉤端螺旋體。



◆ 孩子迷上網 離線易怒…成癮了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西區報導】2011.08.19

不少父母發現這個暑假,孩子上網時間愈來愈長,叫暫停時會大發脾氣,甚至出現不耐煩、口氣不善等易怒症狀,向醫生求助才知是「網路成癮症候群」,署立台中醫院心智發展科主任劉駿熒建議,父母應與孩子溝通出上網時數,適度約束。

劉駿熒說,青少年或孩童上網,耗費大量時間在虛構的網路世界中,像吸食毒品一樣,一旦離線就覺得渾身不對勁,這就是「網路成癮症候群」。國內約有1成5網友罹患網路成癮症,又以男性居多,除了工作外,每天掛網超過3到5小時。

林姓家長說,她的兒子今年要上國中二年級,因為放暑假,讓孩子自由上網,但她發現小孩出現熬夜打電動、早上爬不起來,暑假作業也都沒做,她才唸幾句,一向溫順好脾氣的兒子怒甩房門,還反鎖在房裡,讓她不解。

另名李姓家長說,孩子已上高中,剛開始說要上網找資料,後來卻對臉書遊戲入迷,掛網的時間增加,有時候為了在網路上集點換禮物,呼朋引伴還犧牲睡眠,怎麼勸都不聽,因為掛網時間太多、睡得少,也變得暴躁易怒。

劉駿熒觀察,最近暑假不少學生1天掛網超過4小時,最愛玩線上遊戲打怪獸、臉書遊戲,一旦離線,會出現焦慮、情緒不好,擔心寶物落入他人之手、集點不夠換寶物等,現實生活也出現不專心,變得沈默、愛獨處。

他建議,父母如發現孩子不由自主長時間上網,可試著與孩子溝通,讓孩子了解掛網缺點,並協助改變孩子生活作息,包括訂定適當使用規則,使用時間限制,安排運動等休閒娛樂,如還無法控制並改善焦慮情緒,就需求助專業人員。



◆ 同僚未告知 孕醫被噴愛滋血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608795/IssueID/20110819

徒手急救病患 見眾人退後 事後近崩潰

蘋果日報 2011年 08月19日

【邱俊吉╱台北報導】林口長庚醫院麻醉部一名懷孕的女醫師,上周四聽到院內呼叫,前往支援為病患插管急救,她赤手、挽袖插管時,患者噴血,旁邊四名醫護人員卻連忙退後,事後才告知女醫師,病患是愛滋患者,女醫師情緒潰堤,還至精神科諮商。林口長庚醫院昨表示,會對女醫師做健康追蹤,但不會處分另四名醫護。

長庚人員向《蘋果》投訴,指上述女醫師在事發隔天,因心情受影響,剪去長髮,且返家也不敢抱大女兒,天天紅著眼眶上班,但長庚事後卻沒處分任何人。

此事也在批踢踢(telnet://ptt.cc)引發討論,不少網友譴責那四名醫護人員,「太過分」、「要孕婦支援,卻沒告知要急救的是愛滋患者。」
天天紅眼眶上班

投訴人李小姐表示,上周四該名女醫師聽到院內呼叫,前去為感染科患者插管,她到場時病房內還各有兩名醫師與護士,沒戴手套的女醫師挽袖為病患插管,病患當場噴血至女醫師雙臂與身上,女醫師擔心患者失血過多,大喊要幫忙,四名醫護人員卻往後退,火速戴上護目鏡等防護設備,待女醫師完成插管,四人才說病患是愛滋患者。

李小姐說,該女醫師因懷有三個月身孕,擔心胎兒被感染,天天紅著眼眶上班,因愛滋檢驗有六個月空窗期,「現驗沒有(感染),也不代表沒有。」沮喪的她已至精神科諮商。昨女醫師透過李小姐表示不願受訪。

林口長庚醫院昨指這名患者是突然發生呼吸衰竭,才請女醫師支援,評估女醫師感染風險低,不會為其預防性投藥,但會關懷其身心狀態,也不會處分在場四名醫護人員。
無規定須先告知

長庚內部許多醫護人員對院方作法不滿。對於醫護人員進行侵入性治療時該有的防護措施,目前醫界有一致處理準則,各醫院做法大同小異。依長庚規定,院內對處理不明病情患者標準流程,包括愛滋病患,在進行插管等侵入性治療,應佩戴口罩、手套、隔離衣、護目鏡等配備,但沒明文規定,要求支援單位須告知支援醫師患者的病情。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說,醫師誓詞中有「要對同僚有愛護之心」,知情不說「不違法令,但似有違背倫理。」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發言人施文儀則指除非女醫師被噴到血液的手臂皮膚有傷口,否則感染機會低。
知情不報太么壽

醫療改革團體、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祕書長林宜慧說,這名女醫師恐懼可想而知,旁人應予支持。台大醫院副院長張上淳則認為,醫師做侵入性治療要主動穿防護設備,女醫師這方面有疏忽。

上班族徐在中說,「知情不報太『么壽』。」黃姓主婦說,很同情女醫師。四名醫護人員的院內長官林口長庚醫院成人感染科主任黃景泰已出國,無法得知回應。



◆ 骨折治療新方法 不需上石膏

自由 2011.08.19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二十四歲陳姓員警執勤途中,因車禍摔傷,導致左小腿開放性骨折,由於傷者曾做過十字韌帶重建,無法以傳統骨釘固定,至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求診,醫師以「鎖定加壓式骨板」輔以腹腔鏡的方式,僅在骨折處兩端開個小傷口鎖定,手術過程一個小時,不需裹上一層厚石膏,也能提早出院。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江紀明表示,陳姓員警檢查後發現,左小腿脛骨及腓骨呈現開放性骨折,問診後得知,其左小腿曾接受膝蓋骨前十字韌帶重建,不適合以傳統式的髓內釘固定,最後決定採「鎖定加壓式骨板」的創新方法開刀。

江紀明解釋,傳統骨釘是以多根螺釘穿過骨板的平滑洞口,直接栓進骨頭,提供骨折處兩端與骨板間的支撐力,但若骨折靠近關節處或患者骨質疏鬆,就必須輔以石膏制動,後遺症恐導致肌肉萎縮與關節僵硬。

江紀明說,「鎖定加壓式骨板」的洞口具備螺紋,骨釘可栓進骨頭後再與骨板互鎖,可大幅分擔骨頭的支撐力,減少開刀傷口,甚至能以腹腔鏡在頭尾兩端固定,不需打上石膏協助固定,肌肉還可保有關節活動功能,降低手術復元及住院時間。

江紀明表示,陳姓員警開刀過程順利,五天就能出院,門診追蹤後,逐漸可以正常行走。他說,加壓式骨板是鈦金屬而非傳統不鏽鋼,是極為便利、安全的骨折手術療法,目前健保局正評估是否開放部分給付,為骨折治療開啟新紀元。

fsj 提到...

中風了! 8成患者不知道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1.08.19

中風搶救 把握黃金3小時!

別以為只有「嘴歪眼斜」才是中風症狀!亞東醫院分析500名缺血性中風患者送醫資料,發現僅19%中風患者,在發病後2小時內抵達急診室,高達81%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中風了,有人甚至拖了34小時才到院治療。醫師表示,一旦發現中風,務必在3小時內就醫,否則將大大影響治療成效。

亞東醫院今天請來一位老太太現身說法。這名阿嬤日前抱孫子時突然「溜手」 (手無力),她越想越不對,立刻就醫檢查,意外發現中風了,緊急施打血拴溶解劑不僅撿回一命,也恢復手部功能。

症狀多變 誤以為是壓力太大

亞東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龍表示,並不是每位中風病人都可以這麼幸運。部分中風患者警覺性不夠,雖有頭暈、頭痛、手麻、腳酸、眼睛突然一片黑等症狀,但卻誤以為只是壓力太大、工作太累或運動過度所致,大多沒想到自己已中風。

有的患者則是「逃避心態」,認為自己身強體壯,或已定期服用控制血糖、血壓等慢性病藥物,自覺「不可能中風」,一拖再拖而延誤就醫。

陳龍說,缺血性中風(血管阻塞)發病時是一種漸進「過程」,並非瞬間手腳就不能動,通常一陣子功能就會恢復,因此警訊常被患者忽略。一旦發現中風症狀,在黃金3小時內送醫,才有機會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把阻塞血管打通。他比較中風患者治療三個月後的成效,有打血拴溶解劑的患者,比晚送醫來不及注意的患者,多出三成多復原機會。

飲食西化 中風年齡層下降

陳龍表示,國人飲食西化、肥胖、三高未控制及壓力過大等,都是造成中風的危險因子,近年來中風患者年齡有下降趨勢,門診也常出現30、40歲的青壯年人中風案例,因此民眾不要認為「不會是我」,只要有症狀,立刻就醫。

※ 相關報導︰

* 搶救急性心肌梗塞 南部比北部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538591.shtml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今天公布台灣首次急性冠心症登錄研究,國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被送至醫院急診室,接受搶救打通血管,平均花96分鐘,南部地區搶救時間最短,只花84分鐘;台北地區卻得花上109分鐘,慢了25分鐘,結果讓人跌破眼鏡。國際急救標準時間則是90分鐘以內。



◆ FAST4步驟 辨別中風前兆

【聯合報╱記者王長鼎/板橋報導】2011.08.20

手麻臉歪是中風前兆嗎?亞東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龍昨天呼籲民眾,善用辛辛那提中風指標於居家進行早期篩選。他說,即早發現中風症狀,把握黃金治療期,可大幅減少中風的風險。

亞東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龍指出,有些患者出現手腳發麻等症狀,卻誤認是感冒或其他疾病引起,不以為意;或是曾中風、正在服藥的病患,不認為中風會二度上門,忽略相關症狀,耽誤治療時機。

陳龍表示,中風患者中有81%病人因為不知道自己中風,或抱著逃避心理不願就醫,錯過了黃金治療期。

他說,目前健保給付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但須經過嚴謹的檢查與篩選,最少都要花費50分鐘,患者若能及時發現並到院,才不會失去施打血栓溶解劑的最佳機會。

陳龍指出,手麻腳麻、頭暈、感覺異常、臉歪,都可能是中風前兆。民眾在家可採用辛辛那提中風指標來測試,包含FAST共4個步驟,首先是F(Face顏面下垂),觀察微笑露齒的臉部兩邊肌肉是否對稱,有無歪斜;二是A(Arm手臂下垂),雙臂平舉與身體呈90度,看有無垂落狀況;三是S(Speech),即說話有無口齒不清;發現有符合上述單項或多項情況,要趕緊T(Telephone )打電話給119送醫。



◆ 指甲有白點 呼吸、脾胃健康可能亮紅燈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1/08/19

指甲有白點可能與呼吸、脾胃系統健康有關。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中醫認為是由於肺氣虛及末稍循環不好,腸胃功能不佳。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當肺氣弱時,也就是呼吸系統較差、抵抗力較弱,便容易感冒、支氣管發炎。這類病人在呼吸道有症狀時,指甲也容易產生白點。當白點比較大時,應屬於氣血虛弱。這種病人臨床常見症狀,包括臉色蒼白、頭暈、心悸、氣喘不起來;通常末稍的循環也不好,可能有手腳冰冷現象。

醫師指出,脾肺系統較差,常見症狀可見腹瀉、腹痛、便軟、苔白膩、容易疲倦等症狀。指甲也會出現有白點,甚至有橫紋的現象。

中醫可配合改善臟腑失調所造成的指甲顏色異常問題。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中醫辨證治療,可配合改善肺氣虛弱,氣血虛問題。以及呼吸道問題可配合補養肺氣藥方。以及可用補氣、健脾的藥方,改善末稍的循環、營養的輸送。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中醫辨證用藥部分,針對肺氣弱、氣血虛患者,建議可用補養氣血的藥方,如聖愈湯,以及可加上促進末稍循環的藥方,如桂枝湯。若是呼吸道系統不佳所致,則可用補養肺氣的藥方,如生脈飲。

陳醫師表示,對於脾肺系統較差者,可用補氣、健脾的藥方,如六君子湯,增強脾胃的功能,促進脾胃吸收好,對於末稍的循環、營養的輸送都會有幫助。

並可配合針灸療法,穴道可選用合谷、中瀆、支溝、三陰交、太衝、足臨泣等穴位。有助於促進末稍的循環、末稍經絡的順暢功能。

陳玫妃建議飲食當中多攝取富含鐵質、鈣質、優質蛋白質、膠原蛋白的食物,幫助補充指甲的營養素。冰冷、生冷、烤、炸、辣、刺激、茶、咖啡的東西,儘量少吃。

陳醫師表示,飲食當中可多補充膠質、鈣質、鐵質的東西,如葡萄、櫻桃、蘋果、海帶、紅鳳菜、小魚乾、黑豆、芝麻、黑木耳、白木耳、雞腳。還有優質蛋白質的東西,如蛋奶類、黃豆類製品,對於補充指甲的營養素,都有所幫助。

濕氣重的食物如橘子、瓜類、菜頭、大白菜,會影響末稍循環的食物盡量少吃。平常也可手腳多泡澡、熱敷,也能促進末稍的循環作用。

藥膳茶飲保健方可準備黃耆5錢、桂枝2錢、當歸2錢、枸杞3錢、紅棗3枚。用800C.C的水煮沸後,轉小火,煮約5分鐘,放溫,即可飲用。此道茶飲可補氣、養血,促進末稍的循環,幫助濡養指甲的營養。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舒活24節氣/處暑

【聯合報╱記者陳俐君採訪整理 】2011.08.20

下周二(23日)「處暑」,太陽到達黃經150度,秋天第二個節氣到來。古曆書記載:「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說明處暑時,夏天暑氣正逐漸消退。

處暑時節,多半已過了天氣最熱、陽氣最盛的三伏天。對照現在氣候型態,雖然夏季的炙熱慢慢消退,但秋天的涼意還未正式到來,整體天氣還是很炎熱。仔細體會處暑的溫度變化,白天高溫,「秋老虎」威力驚人,但夜晚溫度卻有明顯下降,日夜溫差明顯,不可輕忽。

此時,雖然仍處火傘高張、颱風頻繁的氣候型態,但晝熱夜涼,正好提醒人們收斂陽氣的重要。

夜間溫度轉涼,外出時應適時加件衣服,保護陽氣;晚上睡覺吹冷氣時,可稍調高溫度,腹部蓋薄被,以防受涼感冒;飲食可多吃百合、蓮子、蜂蜜、芝麻等清熱安神之品,達健脾化濕效果。

處暑過後,溫差轉大,人體陽氣也開始從疏泄轉向收斂,此時的養生重點,在於充分補眠。怎麼睡才養生?中醫師建議,不妨嘗試「子午覺」。

根據《黃帝內經》理論,夜晚11時至凌晨1時的子時,陰氣最盛,陽氣最衰弱;中午11時至下午1時的午時,陽氣最盛,陰氣最弱,由於子、午兩個時段,正好是人體陰陽交替之時,此時適合臥床休息,有利養陰與養陽。

子午覺的原則,即「子時大睡,午時小憩」。子時膽經當令、陽氣正衰,人若能在子時入眠,睡眠效果最好,也能有助身體新陳代謝,符合《黃帝內經》云:「陽氣盡則臥」;午時心經當令、陰氣衰弱,心氣可推動血液運行,若能在午時小睡片刻,有助提振下午精神,對養心也有好處,符合「陰氣盡則寐」原則。

不過,陽氣極盛的午時,正好是一日活動、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候,午休只要靜臥、小憩即可,時間以半小時為限,最長不要超過一小時,以免午睡時間過長,妨礙夜間睡眠品質。

秋冬養陰,入秋之後,人們對於睡眠的依賴越來越強烈。中醫師建議,處暑時節應少吃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如蓮藕、荸薺等含黏性、多水分的食物,也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

養生茶 烏梅湯

材料:烏梅3枚、大棗3枚、水適量。

做法:

先將大棗切開,加入烏梅,倒入適量水煮半小時,即可飲用。

效用:烏梅味酸澀、性溫,此飲品生津清熱,夏天喝了還能消暑解渴。烏梅常用於止瀉、止血、止痢,可斂肺止咳;對於脾虛久瀉者,適量飲用性味酸澀的烏梅湯,可以止瀉。

禁忌:消化性潰瘍患者,空腹不宜喝太多。

fsj 提到...

美鬧藥荒 重症命危、藥價飆漲

自由 2011.08.21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由於藥品生產出現污染問題,加上部分藥物獲利太低被藥廠停產,導致美國醫院大鬧藥荒,包括癌症、細菌感染等多種恐危及性命的疾病,藥物供給皆出現告急,現在政界與醫界聯手,希望能儘早找出解決辦法。

新藥研發也受到延誤

今年以來,美國至少有一百八十種藥物的供應告急,包括治療兒童白血病、乳癌、結腸癌等其他疾病的重要藥物。有些供應不足的藥物價格大漲二十倍,藥物短缺甚至延誤新藥研究,因為研究過程也需要用到舊款藥物。

罹患卵巢癌的六十五歲婦女黛安,到了醫院看醫生時,才被告知現在沒有藥可以開給她,請她先回家等待。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會長林克(Michael Link)表示:「這些短缺的藥物是能救命的,一瓶不用多少錢的藥竟然買都買不到,這很不合理。」

政府將囤積癌症藥防備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本來就囤有大量抗生素、解毒劑等其他藥物,以應付恐怖攻擊或地震災害時的緊急需求。為了解決問題,歐巴馬政府打算針對癌症藥物比照辦理,大量囤積癌症用藥的成分,將來藥物不足時,可發送給各家醫院,和注射用的化合物混合。芝加哥大學醫學教授施爾斯基博士表示,因為每年罹癌人數容易預測,所以也能估算出每年需要多少藥物。

美國參眾兩院也將提案,賦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權限,要求藥廠供應若可能中斷時,應及早提出警告。去年由於有藥廠提前提出警告,FDA成功避免了三十八種藥物陷入短缺情況。

民間一群頂尖的腫瘤學家打算成立不以營利為目標的製藥公司,希望不久後就能進口短缺的藥類,最終目標是能夠自力生產藥物。

由於近來政府或藥廠安全檢查員發現部分藥物受到微生物污染,若注射進入人體恐有致命危險,導致藥物生產中斷。加上有些藥廠本身的產能不足,或是有些藥物獲利太低,藥廠不願生產,也是造成藥物短缺的原因。

許多舊款藥物價格很低,一旦短缺,價格又會突然飆高。但價格飆高並不會促使藥廠投入舊藥生產,因為技術以及法規問題,會讓製造舊款藥物的成本和難度增加,而且一旦供應量恢復正常,價格又會回落。製藥大廠Mylan的總裁布列許表示,現在藥廠都靠價格一拚高下,導致從中國、印度進口的藥越來越多,但這些藥物供應量不穩定,而且沒有經過檢驗。醫院也坦承有不知名的藥商以高價販售醫院短缺的藥物,牟取暴利,價位是平時的十倍到二十倍不等,但只要藥商能證明購藥來源合法,目前也無法可管。



◆〈吃對了 妳也能瘦〉打電玩比坐著休息更容易胖

記者/洪素卿 2011.08.21 自由

「坐著休息一小時」跟「打電動一小時」,哪一項較不利減重呢?答案令人意外。研究發現,雖然打電玩時,消耗較多能量,但接下來的一餐卻會不知不覺攝取較多熱量,總計一整天下來可能因此多攝入163大卡,相當於多吃半碗飯。

遊戲壓力效應 不知不覺多吃

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遊戲造成輕微心理壓力,身體採取補償措施,才造成異常攝取高熱量。

肥胖醫學會蕭敦仁醫師則表示,壓力確實是減重的天敵,不只是電玩,想要成功減重、一定要遠離生活中的各類壓力源!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研究團隊以22名青少男作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讓男孩兩度到實驗室,每次一個小時,其中一次男孩打了一個小時足球電玩,一次則坐著休息一小時。

研究人員發現,雖然男孩們在打電玩時,比坐著休息多消耗21大卡,但接下來的午餐卻足足多吃80大卡,打電玩當天的能量攝取、比午餐前休息的那一天,總共多攝入163大卡,相當於多吃半碗飯。

避免焦慮煩躁 減重事半功倍

這是什麼原因呢?過去多推測是打電玩使得青少年身體活動度減少。這次研究顯示,打電玩也可能影響攝食習慣。研究也同步偵測實驗中,青少年的多項血液指標,結果發現,打電玩的少年雖然自覺飢餓感並未提升、血液中與飢餓相關的荷爾蒙—飢餓素(ghrelin)也未增加,但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cortisol(腎上腺皮質醇)則有些升高,攝食量也增加,且多吃的部分主要是油脂以及醣類食物。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電玩遊戲造成輕微的「心理壓力效應」,大腦以吃東西來「補償」。此時,更會特別想吃高油、高糖的食品。

蕭敦仁指出,要真正確認打電動與多吃的原因,可能需要檢視所有與食慾控制相關的荷爾蒙都一併納入試驗。但青少年聚焦在遊戲,造成心理壓力,確實可能造成血清素下降,不知不覺變得焦躁而想多吃。

很多人有這種經驗,就是在焦慮、煩躁的時候,會特別想吃東西。也因此,要想減重,不只是要避免沉迷在活動度低的電玩遊戲,更重要的是,要能夠遠離各種生活中的壓力源。

fsj 提到...

陽光毒 8月紫外線 10年最強

全台監測值87%過量

自由 2011.08.20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環保署監測資料,全台十九個紫外線測站,今年八月至今約有五成五比率的監測值曾達到危險級、八成七比率監測值達到過量級,和往年八月比起來,今年八月「日頭赤炎炎」的比率,屬近十年來最嚴重。

依環保署紫外線監測系統分級標準,紫外線指數十一以上就屬危險級。昨天紫外線達到危險級的地區,西台灣為桃園以北,東台灣則為花蓮以北縣市;環保署警告,今天紫外線指數會達危險級以上的地區集中在北台灣,其中竹苗為十一至十二;桃園以北則為十至十一;宜蘭則在十左右;中南部是八到十的過量級。

花蓮每天都達危險級

如果以單一測站的數據來分析,全台以花蓮紫外線危害最嚴重,八月份到昨天為止才十九天,每一天中午都達到危險級;台東及宜蘭有十七天達到危險級,基隆十三天,小港、台南及恆春有十天以上達到危險級,都佔了五成以上。

環保署監資處簡任技正張順欽說,去年八月危險級和過量級接近四成,前年八月危險級比率是兩成三、過量級則是四成八,今年八月紫外線的確比較嚴重。

環保署分析原因,主要是最近雲量比較少,陽光容易直射地面;另外,往年八月多有颱風過境,下雨天數多,今年八月份沒有颱風,下雨天數相對少了許多,每天陽光普照,紫外線自然就增加了。未來幾天的天氣型態如果沒有改變,紫外線的危害依舊會相當嚴重。

過量級20分就會曬傷

環保署提醒,紫外線數據飆到危險級時,民眾只要在陽光下曝曬十五分鐘即可能曬傷;過量級時,曝曬二十分鐘就會曬傷。不管是過量級或危險級,都建議民眾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盡量不要外出,非要外出,一定不要嫌麻煩,做好各項防曬措施,包括:戴帽子、撐陽傘、擦防曬液、戴太陽眼鏡、穿長袖衣物等等,不要讓身體或頭臉部直接暴露在陽光下。

盛夏時節,有民眾會到海邊戲水或登高消暑,環保署提醒民眾更要注意防曬,因為海水會反射紫外線,因此海濱紫外線比市區高;高山氣溫比平地低,太陽曬在臉上的感覺不是那麼強,登山的民眾因此容易鬆懈戒心,忘了防曬,其實登山更要注意找樹蔭等遮蔽物,避免直接被太陽照射。



◆ 延緩皮膚老化 防曬學問大

文/張學倫 2011.08.20 自由

皮膚保養品種類繁多,保濕、防曬、抗老化、美白等各式產品令人眼花撩亂,每一樣各有不同功能,但如果要皮膚科醫師只能從中選一的話,我想大部分醫師都會選防曬產品,因為皮膚科醫師最知道防曬的重要性!

好的防曬產品,不僅可抵擋紫外線,延緩皮膚的老化,減少細紋、粗糙、鬆弛、蠟黃等,更可減少臉上的斑斑點點和血管擴張,達美白功效,有的也具有保濕功效。然而,要做好防曬的工作,難道只是擦擦防曬乳液那麼簡單嗎?

有人認為,出門撐個傘,戴個帽子,加上棉口罩就好,但光線會經反射、折射等跑到皮膚,一般棉口罩防曬係數很低,因此不夠。雖然現在的人漸漸能接受出門擦防曬的觀念,而且知道不止要注意UVB係數,還要注意防UVA係數。

然而防曬品絕不是有擦就有效,要擦到一定的厚度才能達到效果。以SPF50產品為例,是以2mg/cm2為測試標準,如果只擦一半的量,也就是1mg/cm2,那防曬係數可不是變為25,而是只剩下7左右喔!所以臉頸部,一定要擦到半茶匙的量才夠!

防曬品須擦一定厚度

較新的觀念,則認為除了擦上過濾紫外光穿透皮膚的一般防曬產品,更應在擦防曬前,塗抹一些抗氧化物,來防止少數可穿過防曬乳液保護的紫外光線,或是一些防曬品無法隔離的粉塵、污染物等其他物質,防止在皮膚產生極具破壞力的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會造成皮膚的發炎反應,破壞皮膚細胞、膠原蛋白和彈力纖維,減少真皮層內的玻尿酸含量,會讓皮膚老化。

抗氧化劑主要是一些可減少自由基破壞的維生素、礦物質或天然因子,具有延緩老化和減少皮膚癌變的效果。市面上的保養品常見添加的抗氧化劑包括:維生素B3、B5、C、E,硫辛酸、輔◆(左酉右每)Q10、艾地苯、大豆萃取物、植物多酚(葡萄籽、兒茶素)等。

之前有人提出口服防曬產品的觀念,就是以這類抗氧化物為主,補強未塗抹到或是厚度不夠的部分,來達到預防和修復自由基對皮膚的傷害。然而,以目前證據而言,口服防曬產品僅能當輔助角色,尚無法完全替代局部塗抹的防曬和抗氧化產品。

防曬看似簡單,其實大有學問,值得你花點時間和皮膚科醫師討論。預防勝於治療,趁早養成防曬觀念和習慣,可預防及延後皮膚老化、鬆弛、皺紋及斑點,其效果遠比產生老化跟斑點後再補救好得多,也可以省下一堆打雷射和醫美療程的費用喔!(作者為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及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 相關報導:

* 反覆嘴破 當心貝西氏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ug/20/today-health6.htm

這個疾病是在西元1937年由土耳其醫師Hulusi Behcet首次提出,發病特徵是反覆性口腔潰瘍和其他全身性的血管炎表現,包括生殖器潰瘍、眼部疾病、皮膚損傷、胃腸道黏膜、神經系統疾病、血管疾病或關節炎。



◆ 深究病因 治療失眠事半功倍

文/劉彥瑩 2011.08.20 自由

楊先生在診間無奈嘆氣表示,幾年前逐漸有夜間睡眠中斷、白天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等困擾,因此服用安眠藥;後來甚至開車都會睡著,到處做一堆檢查,說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在醫師建議下,花4萬多元自費買了陽壓呼吸器,每晚戴著睡很不方便,時常口乾舌燥,失眠也沒改善。最後,他疑惑地詢問:「醫學中心檢查都做了,治療也好幾年了,你還能幫我什麼?」

依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統計,全台超過200萬人睡不好。健保局資料也顯示,台灣一年用掉13億顆以上鎮靜安眠藥丸,而且逐年成長,引發過度濫用的疑慮。個案也說,吃藥就像電腦的關機,可以強迫休息。但真的只能用這個方法治療失眠嗎?

其實,失眠常只是疾病的附屬症狀,吃安眠藥僅能「控制」症狀。正如肚子痛常是腸胃炎,卻也可能是盲腸炎,只吃止痛藥控制,後果是可怕的!

常見失眠的病因有:

●生理因素:身體狀況(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睡眠呼吸中止等)、精神困擾(躁鬱症、重鬱症)或藥物副作用等。

●心理情感:家庭、經濟、學業、工作、人際等生活壓力引起。

●生活環境:作息不規律、工作輪班、不當飲酒、咖啡或環境不良等。

如果不深究病因,卻以安眠藥、酒精或毒品來助眠或提神,不只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衍生更多的身心壓力,加重失眠及藥量,陷入成癮的惡性循環中!

現今的醫療儀器愈來愈精密,檢測評估也愈來愈多,但是這些冷冰冰的生理反應檢查,卻無法評估人們豐富的情感世界。再者,人類在不斷文明化、社會化的過程中,竟常忘了睡眠是自然的本能。治療重點正是要找到阻礙睡眠本能的病因,才能根本治療。以外加輔具或規範來強迫入睡,有時只是更多的制約及綑綁。有個案參加失眠治療課程,坦言:「要注意這麼多規則,光想,就睡不著了!」

經過評估,楊先生的失眠只是重鬱症的附屬症狀,經調整藥物,日前他開心地表示,現在已經不用戴呼吸器,前幾天跟朋友去打高爾夫球,還能打完18洞。(作者為台中市紓情診所心身科醫師)

fsj 提到...

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 多免疫功能紊亂

【台灣新生報/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2011/08/22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中西整合醫學科主任郭世芳指出,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生活環境下,民眾很少會停下來省思自己的健康問題,當工作超過負荷身體漸感疲累,開始出現免疫功能失調的「慢性疲勞症候群」,她提醒民眾日常生活中應「注重飲食宜忌,保持樂觀情緒,避免勞倦過度及適當運動」是免於健康亮紅燈法則。

郭世芳指出,假如常覺得疲倦,喉嚨痛,發燒,睡不好,全身痠痛,很可能已經接近了慢性疲勞症候;而就醫學上來說,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亂,導致一連串的功能失調,由於症狀繁多,目前西藥尚無有效治療藥物;她表示,但從中醫角度看,大致可歸納出氣虛、肝腎陰虛、氣陰虛等三種主要證型,和後續其他病因病機的變化,在辨證論治原則下加上飲食作息調理,多可以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郭世芳表示,從中醫角度可歸納出氣虛型患者,臨床上常見於白天工作特別勞累的人,治療可以用四君子湯系列加減,生活飲食上必須注意寒溫變化,預防感冒,多吃營養而易於消化的食物,藥茶可選用黃耆、靈芝或西洋參,但必須注意藥茶常有禁忌。

肝腎陰虛型的患者,主要常見於工作壓力大,時常熬夜加班的族群,中醫治療上一般會視各臟腑虛損情形不同而隨證用藥,在飲食起居上必須儘量減少熬夜,注意情緒EQ的調適,忌食燥熱辛辣的食物,藥茶可選用枸杞、菊花、麥門冬等。

氣陰虛型的患者可能兼雜有以上兩型的症狀,治療上必須養陰清熱補氣並施,而飲食生活起居上也必須更為小心注意才行,也可以配合氣功或瑜珈來達到鬆弛身心靈的效果。

中醫認為「虛則補之」是不變的原則,但是如何「補虛」卻有很多不同的辨證施治的方式,選用失當可能會導致病況更為嚴重,而防止造成虛勞的原因作用於人體,才是預防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根本措施。



◆ 控制熱量抗衰老 可能比吞藥有效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專題報導】2011/08/22

控制熱量是抗老化的重要方法之一。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曾研究二十五名以堅果、漿果、疏菜、瘦肉為主食,包含必要脂肪酸與氨基酸,並控制熱量攝取的個案,這些民眾的健康飲食習慣平均持續了六年半,結果發現其心臟健康比實際年齡年輕十到十五歲。

研究人員認為,控制熱量是重點。控制熱量可以減少發炎,當身體發炎後,會使組織更變得沒有彈性,這個道理有點類似外傷發炎復原後外在皮膚組織會產生疤,而疤又比正常組織粗硬的現象。控制熱量與降低血液中至少兩種與發炎物質有關。食物在轉換成能量的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反作用的氧分子也會傷害組織。即使曾經以高熱量為主要飲食型態,願意修正且持之以恆的人都可以看得到成效。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石宛沛指出,現代人較有機會享用大餐時,民眾容易攝取較多熱量,近十年來,成年男女性的熱量攝取均超過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而蔬菜攝取量平均每日約二至三份,水果攝取量平均每日不足兩份。

她表示,如果民眾在飲食中增加蔬菜攝取量,不僅可增加飽足感,減少額外熱量攝取,幫助體重控制,並且新鮮蔬果中,除有膳食纖維、維生素C、鉀、鈣及鎂外,還含有豐富植物化學物質,如花青素、蕃茄紅素、葉黃素、兒茶素等,因此增加蔬菜攝取不僅可以幫助控制體重,其豐富抗氧化成分,還能降低癌症發生率。

較低熱量的飲食不見得沒有口感,重點在於食材選擇及烹飪技巧。甜點不一定得挑蛋糕、餅乾,可選火龍果、原味優格、蒟蒻粉、花茶、代糖為材料,做成低熱量點心。首先將將火龍果切半,果肉取出切塊狀,果皮當盛裝容器用。接著將花茶泡開放涼後,將蒟蒻粉和代糖混合均勻後,倒入花茶中攪拌均勻,以小火攪拌稍微煮熱,放入淺盤容器中。等待冷卻即可放入冷藏,凝固後即可切成方塊。最後,將作好的蒟蒻及火龍果果肉放入火龍果容器內,淋上優格即可。

醫師大都建議脂肪肝患者每日熱量攝取宜降低,減少精緻澱粉及油脂的攝取量。肥胖患者可將每日熱量攝取降低五百大卡,不過蛋白質等營養素不應過度減少。降低熱量攝取主要是希望讓肝細胞內的脂肪氧化消耗。肥胖者建議逐步減肥,使體重降至標準體重範圍內。

專家建議民眾限制正餐以外的額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以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為主要的脂肪來源。另含有果糖之甜食較易造成肝臟中脂質之蓄積,因此應以五穀雜糧類食物為熱量的主來源,而且應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類,甜味較重的水果也應盡量避免。

消除年齡的痕跡,顛覆歲月催人老的規則幾乎是所有人的夢想。不過醫師指出,除了減少熱量的攝取被認為有效的抗衰老方法外,其他的藥物、營養補充,都沒有絕對的證據認為必然能夠抗衰老。

不少人期望吞下幾顆藥丸就能延緩衰老,雖尚未有任一項是強烈的科學證據支持,但仍有不少人嘗試使用。



◆ 研究顯示 台北老人怕熱 高雄老人怕冷

極端氣候 老人死於心血管疾病機率顯著上升

自由 2011.08.22

〔記者王昶閔、曾鴻儒/台北報導〕炎夏天氣悶熱,老人家死亡風險正悄悄上升!研究顯示,高溫熱浪與低溫寒流,均會使老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顯著上升,但高溫對台北地區老人最具殺傷力,低溫則對高雄地區老人生命最具威脅性。

中原大學生物環境工程系助理教授王玉純與台大公衛學院博士林于凱,分析極端氣候對老人死亡率影響,比對一九九四到二○○八年台灣都會區氣象資料與同期老人死因檔,論文日前發表於「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王玉純指出,原則上,日均溫(二十四小時平均溫度)攝氏二十六度到二十八度的日子裡,老人家死亡率最低。極端溫度對老人死亡率影響,未必在當天立刻發生,有時在幾天後才會顯現,但也可能是當天發病住院卻在幾天後死亡。

研究發現,台北地區當日均溫達攝氏三十度時,日均溫每上升一度,未來七天內,老人全死因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會增加五%,但對台中與高雄老人的影響相對較低。

此外,寒流低溫均會增加老人死亡率,但對高雄老人影響最大,日均溫達到十八度時,若每降低一度,二十一天內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九%,台北與台中則只增四%,相差一倍有餘。

馬偕醫院急診主治醫師張國頌指出,老人溫度調節能力差,高溫易導致脫水、中暑,可能引發休克、心律不整;低溫時,容易影響血壓,引發惡性心律不整、心肌梗塞、中風。

王玉純指出,老人家對溫度感受與調節能力較差,等到發覺太熱或太冷時,往往來不及,因此家中一定要設置溫度計,看到溫度三十度時,最好能打開冷氣,若家中無冷氣,應保持室內通風,並多補充喝水。

學者籲建立熱浪與寒流警報制度

王玉純呼籲政府單位除建立熱浪與寒流警報制度外,也建立完整配套措施,降低老年病患、獨居老人的死亡風險。

中央氣象局局長辛在勤說,要建立熱浪或寒流警報,問題不在能力,而在必須有足夠的病理、醫學數據作基礎,氣象局曾為此諮詢衛生署,了解高溫與疾病、死亡間的關係,衛生署認為並無明顯證據顯示兩者間有直接相關性,這也讓熱浪、寒流等警報的建立,缺乏科學的根據。



◆ 蛀牙變蜂窩性組織炎 男童險沒命

【華視新聞 ╱報導】2011.08.22

一位七歲男童,因為愛吃甜食不刷牙,日前因為發高燒加上右臉頰腫大求診,醫生看了才知道,原來這位男童十幾顆牙齒都因為蛀牙壞掉,加上習慣不改,導致細菌持續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男童根本不知道,牙齒情況如果再糟糕下去,嚴重可是會威脅生命。

看看七歲王小弟弟蛀牙蛀得有多糟,嘴巴張開,這一排象牙白的乳牙都已經被蛀得黑黑,右臉也腫得像肉包,人還不斷發高燒,醫生說這王小弟弟不知道,再拖下去可能就沒命,因為他牙齒受細菌感染,已經嚴重到變蜂窩性組織炎。

看得到的牙齒已經爛到不算是牙齒,另外有八顆也只能用根管治療補救,王小弟正好碰到是換牙年紀,醫生說,不要小看乳牙蛀掉,因為會影響恆齒生長變形,這位男童不顧牙齒保健,愛吃甜食喝飲料不愛刷牙,結果年紀小小,牙齒總共20顆壞了13顆,所以要提醒家長,2歲到8歲的孩童就怕刷牙刷不乾淨,在刷牙時最好陪伴指導,還有每半年塗氟一次,才能保護小孩牙齒的健康。

fsj 提到...

火龍果有哪些營養?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38297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2011/08/23

火龍果含維生素C、B2及菸鹼酸等,還有礦物質鉀、鈣、鎂、鋅、鐵等。

火龍果的鎂含量豐富,每100公克含31毫克,堪稱新鮮水果中第一名。是等重柑橘的3倍,甚至是葡萄、水梨的6倍。

鎂是構成牙齒及骨骼的成分,與鈉、鉀、鈣共同維持心臟、肌肉及神經等正常功能,有安定神經功效,幫助心情平穩。

鋅含量多,是火龍果另一特色,只比柑橘略少一點,在新鮮水果中排名第二。

別以為火龍果水分多,86%都是水分,但它的膳食纖維含量卻很豐富,每100公克含有1. 7公克。纖維質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泄、預防便秘,有助預防大腸癌及痔瘡。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 紅肉比白肉火龍果更營養?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2011/08/23

國內有研究發現,火龍果裡含植物化合物甜菜,具有抗氧化功效,還能延遲壞膽固醇氧化速度,減緩對上皮細胞傷害。

以甜菜含量、效力來說,紅肉火龍果略勝白肉一籌,但民眾千萬不要迷信,以為紅、黑色食物比較「補」,就猛吃紅肉火龍果。事實上,除了甜菜,花青素、類黃酮素等植物化合物,都有抗氧化功效,要想抗氧化、防癌,建議採「彩虹飲食」法,吃不同顏色的蔬果。

甜菜為水溶性含氮色素,下肚後可能讓「便便」染紅,有人可能誤以為是痔瘡出血。這是天然植物色素進入人體後的正常現象,不必擔憂。



◆ 愛吃冰女性小腹凸 是為保護子宮而增生脂肪?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諮詢張家蓓中醫師、蕭敦仁醫師】2011/08/22

中醫觀點認為,吃冰會造成子宮虛寒、小腹凸。女性小腹凸多為子宮虛寒,易導致小腹呈現橢圓形,卵巢附近脂肪堆積,研判與不少女性愛吃冰涼飲品,造成生理期不規則,MC久久才報到,經血多呈水稀狀。但無論是脾胃或子宮虛寒,兩者皆會造成皮膚鬆弛與脂肪肥厚。

建議生理期來之前的一周可喝熱牛奶;生理期開始與結束的2至3天內,每天可飲用1至2杯350至500cc的黑糖薑茶,這段期間最好別吃冰。

不過,西醫觀點卻認為,吃冰會造成小腹凸的說法是無稽之談。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身體核心溫度就會上升,維持在37度左右。基本上,體脂肪囤積主要與遺傳脂肪的分布有關,有些人天生虎背熊腰,無論如何節食瘦身,某些部位依舊瘦不下來,必須透過塑身或多運動,以肌肉修飾曲線,但身體脂肪並不會因此減少。



◆ 台灣生育率低 人工流產疑為助因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1.08.23

最新研究發現,台灣六成已婚婦女第一次懷孕是不在計畫內,其中二到四成會人工流產,這很可能是造成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的原因之一。

台灣婦女去年生育率創新低,從前年每位婦女平均生一點零三個小孩、全球倒數第二;去年降至零點八九五,變成全球最低。

許多人分析台灣婦女為何不想當媽媽,有人說金融海嘯、孤鸞年可能影響結婚意願,去年生肖年為虎年,也讓國人對生養下一代裹足不前。在最新一期的《台灣衛誌》的一項研究,找到國人生育率低迷可能原因。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等人合作的這項研究,分析兩千六百多名廿歲到四十九歲已婚、曾懷孕婦女,發現其中七成七曾非計畫懷孕,且七成以上有重複非計畫懷孕經驗。

這些婦女、總計七千多次的懷孕中,六成三比率為非計畫懷孕,明顯高於歐美國家五成。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女性在第一次非計畫懷孕時,有兩成者選擇人工流產;到了第四次非計畫懷孕,更有四成一者人工流產。國內以前研究也曾提及,部分家庭將人工流產當作事後避孕。這也可能是造成生育率低迷的原因之一。

國健局人口健康調查研究中心主任洪百薰說,非計畫懷孕,包括順其自然及意外懷孕,可見國人對生育常抱「順其自然」態度,不過也不能將婦女人工流產汙名化,因為也可能是胚胎或家庭因素,不得不做人工流產。

研究也觀察到,年紀越輕、教育程度越低、自述經濟狀況不佳,及認為婚姻不太重要的婦女,非計畫懷孕的比率較高。



◆ 歐美戀愛觀迥異 美國人不易一見鍾情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8.23

一見鍾情嗎?一項由美國與歐洲學者聯手進行的研究調查指出,美國人從見面到陷入熱戀,平均要花上2個月甚至1年才會愛上對方,研究中甚至比歐洲人還要久。

由紐約州立大學與莫斯科大學合作,針對1157位美國人、俄羅斯人與立陶宛民眾的問卷調查指出,約9成的立陶宛人表示,只要與對方見一面,最快一個月內便可以愛上對方,有39%的人甚至只要在幾天內就可以搞定一場新戀情,不過,高達58%的美國人表示要愛上對方,最快需要2個月甚至一年。

研究人員表示,「大多數俄羅斯人認為感情只是短暫且無關緊要,這種觀點與美國人大不相同,東歐人認為感情是某一個階段的事,不僅不真實,而且像童話故事。」

這次歐美研究也發現,2個國家與地區對於戀愛定義最大的差異,在於美國人認為戀愛其中必須包含「友誼」與「自在地愛」,然而,這2項特質在俄羅斯與立陶宛人中則找不到。

英國《每日郵報》引述一名27歲立陶宛女子對異性的看法,「男人只要比猴子帥一點就夠了,不過,我最重視的是男人是否有男子氣概。」

本次訪問對象共包括624位美國人、296位俄羅斯人與237位立陶宛人,研究結果則刊登在《The Cross-Cultural Research》期刊。



◆ 真苔溝! 夏天洗衣槽菌量暴增百倍

台灣新生報 2011/08/23

新買的衣服沒洗就穿或是衣服沒洗乾淨等,會使本身有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更容易出現過敏情形。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皮膚科醫師楊志雄表示,新買的衣服因有化學染劑殘留的關係,若未經清洗就穿,容易出現接觸性皮膚炎;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者,需避免酸鹼值高的清潔劑與洗衣劑,並應洗淨無殘留,以免刺激皮膚。

天氣炎熱,汗濕讓洗衣量增加,衣服卻因此越洗越髒?專家建議,可先檢查洗衣過程和洗衣器具是否清潔。當打開洗衣機出現異味,就是洗衣內槽內黏滑污垢與惡臭的來源,可開始合理懷疑病因來自於洗衣內槽污染後的衣物。

高達95%的台灣民眾並無烘乾衣服的習慣,甚至將大型棉被、被套、髒襪子、內衣褲全混入清洗,為了防塵洗完後將洗衣機蓋直接蓋上,洗衣槽內悶熱潮濕下,讓原本的污垢、苔癬、細菌、黴菌暴增冬天的700倍,越洗越髒。女性若穿上這樣的內衣褲時,也較容易引起婦科問題。

不只過敏與皮膚症狀,其中最大的隱憂在於,陰乾的衣物,讓細菌大量增生繁殖,女性穿上發霉苔癬內褲,造成陰道搔癢、灼熱、紅腫、有白色或黃白色異味分泌物等感染症狀。貼身內衣也因為沒有徹底殺菌、消毒,也未定期利用「洗衣槽清潔粉」將洗衣槽清洗乾淨,而造成皮膚紅腫搔癢,以致反覆感染,醫好又再復發,醫師也找不出原因,結果屢治不癒。

專家表示,陰暗悶濕的環境下,衣物用的洗衣粉和清潔劑,無法將附著洗衣槽壁內的汙垢和黴菌洗出,造成衣物的二次污染,當家庭洗衣機的洗衣槽有異味、臭味,洗好的衣服發出悶濕的青苔味,穿在身上造成長期皮膚搔癢、皮膚過敏、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經過就醫仍無改善,或許該檢查一下家中的洗衣機內槽,是否附著如臭水溝般陳年的黏滑污垢,在無法拆解內槽進行清潔下,須定期使用「洗衣槽清潔粉」清洗、消毒洗衣槽,以消除感染源。

fsj 提到...

藥丸磨粉分包 百害無一利

文/鍾欣蓓 2011.08.24 自由

藥物可以磨粉嗎?磨粉分包可能會改變藥性、穩定性與劑量,混合磨粉又有交叉污染的危險。並非所有的藥品都可以磨粉,許多藥物的成份原來是受到層層包裹,磨粉後,暴露在空氣中,會變得比較不安定,人工分包處理後的藥量可能也會不均勻。

另外,藥品的味道也變差了,更容易嚐到原來的藥粉味。還有一些藥品的成份或設計,不宜磨粉或嚼碎。

◎不宜磨粉後服用的藥物約有以下幾類:

●長效劑型、持續釋放錠:為減少服藥次數或維持藥物平穩的血中濃度而製成長效劑型及持續釋放錠,藥物磨粉後破壞其長效作用,將劑量全部釋出,導致藥物濃度過高,易引起不良反應的發生。

●舌下錠:置於舌下緩慢溶解,經由舌下血管直接吸收,例如硝化甘油舌下錠。

●腸溶錠:藥物易受到胃酸破壞而失效,或藥物對於胃部刺激強,所以製成腸溶錠劑型,保護藥劑在胃中不會崩解。若將藥物磨碎後,會破壞原本的劑型(腸衣錠),造成藥品內容物受到胃酸的破壞,或引起腸胃道的刺激性。

●軟膠囊:軟膠囊內含油狀藥劑。

●其他:味苦、易刺激黏膜、對牙齒易造成染色、毒性強的藥品。

藥品磨粉分包後的保存不易,因藥品經磨粉後,原來藥品設計的安定劑型已遭破壞,使得原本可保存兩年的藥品可能在遭受劑型的破壞後,變得易吸濕、潮解和變質,因此基於保存考量,並不建議磨粉。

磨粉後混合在一起的藥品將使得醫事人員無法辨識其成份,配錯也無從得知。其他,如污染問題,在忙碌的醫院藥局裏,所使用的研磨器具,如果缺乏足夠時間來做徹底的清潔,很容易受到殘存藥品成份的污染,病人也可能因此吃到其他藥品。

另外,藥品經過機器高速物理性的磨粉動作是否會產生化學性的變化,導致藥品的藥效受到影響?在未經儀器檢驗或臨床的試驗下,沒有人可以給予一個正確的答案。總之,基於安定性與污染考量,如非必要,建議不宜隨意要求將藥品磨粉。(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桃園療養院藥師)

※ 相關報導:

* 去年藥物 浪費恐逾10億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546476.shtml

據統計,去年全國各醫療院所及藥局總共回收2億5000 萬元藥物,這還不包括被民眾丟棄或是囤積的藥物,估計國人浪費的藥物恐將超過10億元。



◆ 欠健保費 有20萬人是有能力繳而不繳

中廣 2011/08/23 陳奕華報導

為減輕民眾積欠保險費還款壓力,健保局調降被保險人申辦分期繳納的欠費總金額,新制上路1年來,受惠人數達一萬四千多人。健保局表示,繳交健保費有困難的民眾,可以打電話來,健保局會提供協助。

健保局指出,健保費繳納率多年來維持在98%左右,除了疏忽忘了繳納外,也有因一時經濟困難無力繳納的情形。健保局92年9月訂有「全民健康保險保險費及滯納金分期繳納辦法」,去年進一步調降欠費門檻。健保局承保組科長李春娥說:「除非特殊情況,一定要五千元以上才能來辦,後來覺得,應該讓民眾有意願來繳交,因此放寬把五千塊調為兩千塊,每一期最低金額一千元,下修到至少繳交749元,我們從去年到現在實施一年,受惠人數約一萬四千人。」

根據健保局99年全年統計,被保險人欠費辦理分期繳納者共22.54萬人,除了提供紓困基金貸款、分期繳納措施外,另外,99年10月起實施「弱勢民眾安心就醫方案」,讓近貧戶、特殊境遇受扶助家庭及18歲以下兒少就醫無障礙。健保局呼籲,有健保費繳納困難者,請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30-598,健保局將提供必要協助。另外,截至目前為止,健保欠費約七十四萬人,其中經比對具經濟能力卻未如期繳納遭鎖卡者約二十萬人。



◆ 食物可能引起偏頭痛 種類因人而異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8/24

輕微的偏頭痛還可以讓人忍受,但嚴重者將使人疼痛難耐。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三元表示,偏頭痛是很常見的毛病,患者發作大致分四期,包括前驅症狀期、預兆期、頭痛期、結束期等四期,其中有預兆偏頭痛佔兩成,無預兆偏頭痛佔八成。

陳三元醫師指出,第一期為前驅症狀期,在這個階段,患者通常全身倦怠,容易打呵欠或情緒變化,憂鬱或心情變愉快等情緒反應,都有可能會發生;地二期為預兆期,在這個階段患者逐漸發生持續四至一個鐘頭的完全可恢復的神經症狀,但預兆到發生偏頭痛時間往往不會超過一個鐘頭。

第三期為頭痛期,這個階段包括至少五次或五次以上的發作,同時發作時間約為四到七十二小時;第四期為結束期,在這個階段,頭痛結束,有些患者會有全身疲乏、想睡覺等症狀。

陳三元醫師強調,有些食物可能會引起偏頭痛,因人而異,包括酒精類飲料、黃豆等豆製品、含咖啡因飲料、發酵食物、醃燻的肉類、乳酪或其他乳製品、過熟的香蕉、巧克力、味精、代糖「阿斯巴甜」等。

嚴重的偏頭痛還是要接受治療,同時做好保健措施。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三元表示,傳統中醫治療偏頭痛,必須先辨明虛、寒、濕、瘀等證候,同時利用針灸療法,可快速緩解疼痛。

氣虛症患者通常有頭暈、臉色恍白、心悸短氣多汗等症狀;血虛症患者通常有臉色蒼白、唇甲色淡等症狀;寒症患者通常有手足冰冷、喜熱惡冷、小便頻而清長等症狀;濕症患者通常有體胖、膚腫、便溏易泄;瘀症患者通常有舌紫、四肢麻木等症狀。

陳三元醫師指出,偏頭痛可利用傳統中醫療法進行治療,其中,針灸治療是依據經絡辨證,尤其是根據頭痛的部位,辨別所屬的經絡來緩解頭痛,在中醫療法中,針灸療法是治偏頭痛最快速、有效的方法。除了針灸外,注意日常生活保健也能預防偏頭痛。

陳三元指出,民眾應避免引起偏頭痛的誘因,包括壓力、運動、強光、閃光、噪音、刺鼻氣味、睡眠不足或睡眠過多、婦女月經期間引發的荷爾蒙改變等。其中,常見令人不舒服的氣味包括香菸、雪茄、油漆、廢氣、清潔劑、化學劑、印刷油墨等皆是,只要適時遠離誘因,就可減少發生偏頭痛的機會。



◆ 塗仿曬劑使肌膚呈古銅色 可能誘發過敏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2011/08/24

為了擁有古銅色肌膚而曝曬或使用「仿曬劑」,都對肌膚健康不利。加州帕羅奧多醫療機構皮膚科醫師詹姆士‧貝克特指出,仿曬劑中主要有效成分「二羥丙酮」(Dihydroxyacetone,DHA),雖無紫外線的壞處,但亦有民眾塗抹仿曬劑後誘發過敏,可能與這類產品中的香精及防腐劑有關;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曾接獲相關個案通報。

仿曬劑「二羥丙酮」為一種醣類,在接觸皮膚時會與存在角質層中的氨基酸產生氧化反應,進而使皮膚暫時變色,這類變色持久性不如曝曬,會隨角質層的脫落而恢復。

布朗大學皮膚醫學教授馬丁‧溫史塔克指出,純化的二羥丙酮基本上是安全的物質,本身不會造成副作用或危害,但亦有專家提醒,使用二羥丙酮相關成分時可能不慎沾染人體脆弱黏膜部位的安全風險尚未被確認,另外若該成分微粒不慎被吸入人體的潛在風險,亦尚無確切研究。

東方人愛美白,西方白人卻大都喜歡古銅色肌膚,早年還可見西方人在大太陽下,拿著反光板讓陽光集中折射到臉上,達到快速曝曬的效果,但近年來過量紫外線曝曬易誘發皮膚癌的宣導,已讓民眾提高警覺。



◆ 學者費時8年 破針灸止痛之謎

【Upaper╱新華社】2011.08.24

香港學者經過8年的跨學科研究,他們利用了磁共振攝影技術,成功發現針灸時因震動會產生橫切聲波,並由肌肉充當傳導體把聲波在體內傳導。當聲波到達細胞後,會打開細胞壁的鈣離子通道,令鈣離子能與白血球互相作用,產生胺多酚,發揮止痛的效用,而這「止痛藥」不會上癮也沒有副作用。

香港應科院前行政總裁楊雄哲指出,進行臨床研究時,分別於志願者小腿的外丘穴及非穴道的肌肉施針。發現當針刺在穴位時,其形成的橫切聲波能傳遞到6至8釐米深;但當針刺在非穴位時,其傳遞距離只有不足一半。

以往外界一向認為針灸是通過刺激人體神經產生療效,但未能解釋為何能有持久效果,這次研究則證實橫切聲波同時會啟動細胞內鈣離子流及鈣震蕩,達到頻率放大效應及記憶能力,令針灸後效果可維持1.5小時。

fsj 提到...

小學生早餐亂吃 注意力低落倍增

央廣 2011/08/25 沈雅雯

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的調查發現,台灣的學齡兒童約16%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進一步研究發現,早餐營養攝取不夠的學童,注意力低落的比例是一般學童的2倍。營養師提醒,充分的營養是腦部發育的關鍵,家長不能不留意。

開學季即將到來,家長除了要協助小朋友收心外,也要注意學童的飲食健康。台灣營養基金會25日公布一份針對家長進行的「國小學童飲食行為與學習情況」調查,發現台灣的國小學童約16%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表示,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的國小學童都是外食族,有近4成的學童早餐是市售的奶茶、紅茶等甜度很高的不適當早餐。值得注意的是,有23%的家長讓學童自由選擇早餐,這些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一般學童的2倍。

至於早餐要怎麼吃才營養?吳映蓉建議家長,盡量不要給孩子吃太甜的食物。吳映蓉說:『(原音)早餐一定要注意說不要吃太甜的,完全就是只有碳水化合物,因為現在很多媽媽早上就丟一個麵包,隨便給一個含糖飲料,這樣子很不好,你的早餐一定要注意均衡,然後還要注意說最好能夠有蔬果,還有就是要選擇優質的蛋白,譬如說豆漿也是一個蠻好的選擇。』

吳映蓉指出,6到12歲是腦力訓練的黃金期,均衡的營養素攝取才可以提供腦神經細胞足夠的能量進行資訊傳導;當學童的營養不足時,表現在外的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因此營養均衡相當重要。



◆ 手抖心悸 可能只是咖啡因過量

【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台北報導】2011.08.25

許多人無來由感到心悸、手抖時,常會誤以為是甲狀腺亢進,但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有可能是咖啡因過量。他說,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甲狀腺亢進時體重會減輕,咖啡因過量時則不會,民眾若發現食量增加、近視度數不對稱、眼球突出、心悸等症狀時,就要注意是否為甲狀腺亢進。

31歲的陳小姐,過去曾有甲狀腺亢進病史,經過2年治療後痊癒,最近因經常感到心悸、心跳加快、手指顫抖,與7年前甲狀腺亢進的症狀類似,以為復發而求診,經問診及抽血檢查發現甲狀腺機能正常,證實沒有復發,這些症狀是因她每天至少喝3杯以上的咖啡,攝取過多咖啡因所導致。

咖啡因過量與甲狀腺亢進症狀有何異同?洪建德指出,兩者有許多共同徵兆,如焦躁、易怒、心悸、心律不整、失眠等,最大的不同是甲狀腺亢進者會出現體重減輕的情況,咖啡因過量則不會。他建議,每人每日咖啡攝取量最好不超過500mg(約3杯以上),大部分的人一天200mg,並不會妨礙健康。

洪建德說,甲狀腺亢進與腦下垂體失調、遺傳、壓力、攝食過量碘有關,最常見的是由葛雷夫氏病引起,約占9成以上。次常見的可能為攝食過多碘、甲狀腺刺激素分泌腫瘤、腦下垂體阻抗甲狀腺素等引起。

洪建德提醒,甲狀腺亢進容易影響日常生活,但經藥物治療後,多能明顯改善。由於甲狀腺亢進不一定會出現典型症狀,他建議民眾可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作息,平時不熬夜、減少壓力等,都是保養甲狀腺的好方法。

※ 相關報導:

* 喝茶又吃感冒藥...當心咖啡因過量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548799.shtml

醫師表示,現代人愛喝咖啡,一天二三杯,但日常飲料、感冒藥也有咖啡因,小心攝取過量。



◆ 動態血壓才真實 英國改處方依據

【Upaper╱中央社】2011.08.25

根據24日發表的研究,在24 小時內不斷紀錄血壓讀數,而非在診所測量單次血壓,是決定應該對哪個患者開高血壓藥物的最有效方法。

這項支持所謂的動態血壓測量的研究結果,立即受到英國健康成本監督機構「國家健康暨臨床醫學研究院」(NICE)採用,用在判斷如何診斷與何時治療高血壓的新指導方針。

列斯特大學醫學系教授與NICE指導方針研發團體主席威廉斯說,這項改變會影響到對英國數百萬人的治療方式,並「可能會為全球各地所仿效」。

全球約有10億人患高血壓,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一大危險因子,而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死因。如果未經治療,高血壓會導致中風、心臟病、心臟衰竭與器官損傷,包括腎臟衰竭與視力問題。

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人員麥曼納斯說:「就長期來看,這能節省成本,也比較有成效,因此對患者與醫師都有好處。」

他領導的研究發表於「刺胳針」醫學雜誌,促使NICE修改指導方針。

高血壓的診斷傳統上是依據在診所測量的血壓,但研究發現,在家裡測量血壓與動態血壓測量,是顯示誰會有心臟問題與中風的更好指標。



◆ 愛美戴舌環 反變大舌頭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8.25

年輕人愛「 打洞」,小心打出問題,尤其長期戴舌環,可能導致講話大舌頭、牙齒排列不整齊。一名少女連睡覺時都戴,長期戴下來,結果說話咬字含糊、睡覺時還會不自覺流口水,弄濕個枕頭。醫師表示,戴舌環就像是一直吸手指頭、吐舌頭的壞習慣,會導致牙齒的咬合不正。

愛美趕時髦,有些年輕人喜歡在口唇及舌頭穿環,一名17歲的何姓少女,14歲時就已打了10個耳洞,還花了1000多元穿上舌環,不僅天天戴,連睡覺時也不肯拔下來。戴了半年後,就發現自己每天睡醒後,枕頭老是因為流口水濕濕的,被媽媽碎碎念,但她還是捨不得拔下來。

直到半年多前,她因為門牙排列不整齊,加上同學常說她講話時會噴口水,於是找醫師花十多萬元矯正,才發現可能是舌環惹禍。

牙科矯正學會理事長曾應魁表示,牙齒咬合不正跟牙齒、骨骼發育異常有關,或是長期吸手指頭、吐舌頭等壞習慣造成,戴舌環也是原因之一。

曾應魁解釋,一般人的舌頭在自然狀態下,會貼在上顎,講話時會吐出來,但戴舌環就像口腔中有異物,有如含著糖果講話一樣,因此講話時會大舌頭、口水容易外流,長期下來就會導致牙齒的咬合不正。

醫師也表示,口唇或舌頭穿環,往往會造成許多口腔問題;例如傷口照護不良及感染出血,也會影響咀嚼功能。由於咀嚼食物時受到環洞的限制,無法將食物徹底咬斷再吞下肚,年輕時可能還不覺得,但隨著年紀漸長,就會造成腸胃道的負擔。建議年輕人在口腔穿環之前務必三思,如果非戴不可,最好不要每天、長期戴。

fsj 提到...

發展學童腦力 專家建議多喝豆漿

【台灣醒報╱記者李子雄╱台北報導】2011.08.26

錯誤飲食的行為常是學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提醒家長,國小學童欲掌握腦力訓練黃金成長期,早餐飲品得慎選,家長不妨給家中孩童一天豆漿一天牛奶,或者早上喝豆漿下午牛奶,因為除了兩者有優質蛋白、且均衡營養外,大豆卵磷脂可增加腦神經傳遞效率,是協助孩童學習很好的營養素。

根據台灣營養基金會調查顯示,選擇錯誤早餐飲品的孩童注意力落差達到2.8倍之多。吳映蓉指出,國小是訓練邏輯力的重要發展階段,許多家長關注學童課業表現時,多半是學校及同儕對孩童的影響,卻忽略營養素攝取也是影響學童腦部發展的關鍵因素。

她說,多數學童的早餐往往是市售奶茶配鐵板麵,或是碳酸飲料配蛋糕,飲食內容營養價值低,缺乏蛋白質,恐造成學童上課昏昏欲睡。

吳映蓉提醒家長應建立正確的營養觀念,欲掌握腦力發展的黃金成長期,應遵守飲食攝取的三大原則,包括攝取低GI(升糖指數)的食物、選擇優質蛋白與卵磷脂。在眾多早餐飲品中,屬於低GI值的豆漿含有大豆卵磷脂、大豆蛋白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以國小學童來說,家長早餐不妨準備一盒豆漿、起司全麥三明治,加上蘋果,不但符合三大腦力發展的營養攝取,也兼顧學童發育均衡飲食。

吳映蓉提醒,對成長中的國小孩童來說,豆漿、牛奶都是很好的飲品選擇,家長不妨以一天豆漿一天牛奶,或者早上豆漿下午牛奶的安排,因為除了兩者有優質蛋白、且均衡營養外,大豆卵磷脂可增加腦神經傳遞效率,以此捨去早餐選擇紅茶、奶茶等高糖飲料,確保孩童健康成長。



◆ 挖鼻孔 引發敗血性肺栓塞

【聯合報╱記者謝進盛/台南報導】2011.08.26

常挖鼻孔者,小心病從「鼻」入。台南一名六十多歲男子用手指摳鼻孔,意外引發敗血性肺栓塞,醫師用強效性抗生素治療。男子走過鬼門關,痊癒後仍心有餘悸,「我再也不敢亂挖鼻孔了!」

奇美醫院柳營分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余昊璋說,這名六十多歲張姓患者身體硬朗,但三不五時就摳鼻孔,且愈挖愈用力,三個多月前用手指挖鼻孔後,鼻頭周圍紅腫脹痛,就醫被診斷罹患鼻部蜂窩性組織炎,治療一周後出院。

不料他回家後又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趕緊再度就醫,醫師以肺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左下肺葉結節狀病變且肋膜積水,兩側肺臟多處化膿形成膿瘍,診斷為敗血性肺栓塞。

醫師進一步追查原因,發現他鼻部細菌感染造成敗血性靜脈炎,形成血栓,再經血液循環到肺部導致肺栓塞,之前他治療鼻部蜂窩性組織炎時尚未出現症狀,應是潛伏期,才會出現胸悶和胸痛等症狀。醫師透過超音波胸腔穿刺抽吸患者的肋膜膿瘍,並用強效抗生素治療三周,患者痊癒出院。

醫師說,張姓患者出現胸悶及胸痛時,一旦繼續拖著未治療,可能引發敗血症死亡,幸好及時就醫,保住性命。

許多民眾有挖、摳鼻孔習慣,余昊璋表示,鼻唇兩側到鼻根,血液循環四通八達匯流到腦部,是面部的「危險三角」,如有細菌侵入常會引發嚴重併發症。

鼻孔…能夠不挖就不挖

乾癢…棉花棒沾凡士林

尤其手指上有細菌再挖鼻孔,容易傷及鼻黏膜,「鼻孔能不挖,就不要挖,挖鼻孔前一定要洗手。」

鼻孔乾癢如何處理?余昊璋建議,先用溫濕毛巾溫敷,再用乾淨棉花棒沾凡士林輕塗在鼻腔內即可緩解。

坊間有清理鼻孔的洗鼻器,多數醫師不建議使用,一來可能讓鼻塞更嚴重,尤其會讓鼻子過敏患者的症狀惡化。



◆ 氣虛無力常感倦怠 運動少量多次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8/26

部分重視健康的上班族,每天排出固定的運動時間。但北市聯醫陽明院區中醫師葉家豪指出,依中醫觀點,運動要有彈性,太過僵化無益健康。例如當長時間加班後,還硬要劇烈運動2小時,壓縮身體休息、修復的時間,便可能有害健康。

運動固然是養生的重要一環,但曾有民眾上班12小時,回家仍硬著頭皮運動2小時,第二天精神反而更差。中醫師葉家豪指出,運動要有些彈性,長時間加班後,不妨進行低衝擊的放鬆運動,而非連續性的劇烈運動,時間上更不宜壓縮到正常休息、用餐及睡眠時間。

中醫師葉家豪強調,運動之餘更要給身體修復的時間。忙碌的民眾可以考慮八段錦等古代流傳的調身、調心、調息保健功法,不需要額外找地點及工具,時間彈性大。八段錦也屬導引功法動作柔和緩慢,可以幫助呼吸細勻深長,使大腦、身體充分放鬆,使血液循環加快,通暢絡經。

緩和的運動也有助改善上班族常見的代謝症候群。醫師指出,運動部份可以考慮養生運動功法來自我保健。此外,中醫主要依循病人服用西藥情況下進行辨證論治,不論是已服用降血壓藥、降血脂藥或降血糖藥等,均可以加上中醫藥來加強療效,然而中藥與針灸的部分需由專業中醫師進行診斷與治療。

氣虛無力,常感倦怠的民眾,每天運動以「少量多次」為原則。中醫師葉家豪指出,這類民眾剛開始不必連續運動太久,不妨每次運動5至10分鐘,每天分多次運動;而比較壯實的民眾,每次運動量可以稍大。

維持一定活動量的民眾通常四肢肌肉的力道,脾胃功能正常,肌肉形體通常較飽滿、結實;部分民眾或許並非不知活動的重要性,但是常感到倦怠乏力,不想活動。此屬於中醫體質分類中的「氣虛」,通常消化也較差,常感倦怠嗜睡,怕冷,脈細弱,舌質色淡,舌苔白,話少,浮腫,動輒自汗。治療上必須補氣健脾。

醫師臨床中常見許多受老化所擾的病人,常因適應力不良而導致情緒不穩,情緒問題又會引發身體更不舒服,如此的惡性循環,常常使情況越演越烈,其中,又以沒有保持運動習慣、氣血循環差、生活作息不正常的患者最為明顯。



◆ 看病2大怨:自費多 問診超速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8.26

不少人抱怨看病的自費項目多,根據健保局99年對民眾就醫滿意度調查,約38%的民眾表示,除掛號費及部分負擔外,還要多花錢,平均每次就醫總費用要花1136元,比98年的921元增加。四成的民眾也反應,醫師門診看診時間在5分鐘以內。民間團體批評,民眾看病要多掏錢、保費又調漲,但就醫的品質並無顯著提升。

這份調查指出,民眾對急診、住院的整體醫療品質滿意度約達七成,較98年略為下降。其中包括醫生檢查及治療花費時間、仔細程度、解說病情的認真程度等項目,民眾滿意度較低。

例如有41%的民眾表示,醫師門診時間在5分鐘以內;也只有64%的民眾滿意醫師的診療時間,比98年的68%下降。同時81%的民眾可以在三天內等到住院病床,也比98年的92%下降。若以中醫、西醫、牙醫相比,約有43%的民眾覺得牙醫約診不易。

另外,看病自費也是不少民眾的苦,雖然每個月都按時繳健保費,但民眾就醫時的自費金額近年來持續升高。有38%的民眾表示,除了部分負擔跟掛號費外,仍要多花錢。

去年全年,平均每人每次就醫要自費1136元,比98年的921元多了215元。以看門診而言,平均每次要自費585元,住院則平均花1萬5700元、急診平均一次2806元,更比98年一口氣增加了1700多元。

至於自費的理由,以「健保不給付」以及「補健保差額」為主因。雖然民眾向健保局申訴的案件減少,但申訴案件中仍以抱怨醫療院所「額外收費」的爭議為大宗。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健保給付的疾病範圍已涵蓋廣泛,但民眾就醫時自費金額仍持續增加,降低民眾對健保的信賴感,看病越來越貴;同時從調查中看來,民眾就醫品質並無提升,也讓人難以支持健保調漲費率。



◆ 醫界:自費越來越多…沒辦法!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8.26

明明用健保卡看病,自費情形還是節節上升,有醫界人士認為,健保給付給醫院的總額預算每年成長有限,壓縮醫院利潤至臨界點,自費越來越多是「沒辦法」的趨勢。但健保局也強調,醫療院所向民眾收費仍須事先告知、開立正式單據。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表示,醫療費用快速成長,但健保每年畫給醫療院所的總額預算都只有增加3%、4%,整體醫療費用成長有限,但健保又陸續開放昂貴的抗癌藥物給付,壓縮醫院的利潤,讓醫院面臨經營困境,也因此出現護理人力等醫事人力短缺,時門診時間偏短等老問題,更難以改善。

他認為,不適當讓醫療費用成長,不可能又要使用好材料、又要新科技、又要醫療品質好。

健保局醫管組組長蔡淑鈴也表示,醫院應於診間、布告欄、或櫃台公告自費項目明細,醫院每次收費對民眾必須事先告知、開立正式收費單據。

不過民眾常遇到醫護人員遊說自費買更好的醫療器材,甚至是治療中的一般材料,蔡淑鈴則說,若是健保已給付項目,醫院不可以要求或「推銷」自費,民眾對醫療院所若有不當收費的疑慮,可以向健保局申訴。健保局對於申訴案件多的醫院,會派員不定期訪查。

fsj 提到...

器官移植烏龍 台大觸刑事責任

民視 2011/08/28

台灣醫學龍頭臺大醫院,竟然出現大烏龍。台大醫院器官捐贈小組,在電話確認的過程當中,把呈現愛滋感染者的檢驗結果,誤解為陰性沒有感染愛滋病。現在台大難辭其咎,不但可能被迫停止器官移植業務長達1年,要是導致受贈者感染,醫療小組也將被處以10年以下徒刑,更可能面臨天價的民事求償。

爆發移植愛滋病患器官給5名病患的大烏龍,台灣醫療權威的臺大醫院,氣氛異常低迷,因為這無疑是打了自己一大巴掌,如今臺大醫院門口「向器官捐贈者致敬」的雕像,看起來相當諷刺,造成這起醫療疏失,臺大醫院現在難辭其咎。

根據器官捐贈的流程,在詢問器官捐贈者意願以及獲得家屬同意之後,醫院得進行腦死判定,並抽血檢測,評估是否患有B肝、C肝、梅毒或者愛滋病,除了用口頭,還必須有書面的雙重確認。可是台大器官移植小組卻在電話通報中,將reactive陽性誤解為non-reactive陰性,出現離譜錯誤。

醫學界認為錯的離譜,但除了通報上出了問題,新竹衛生局明明早就知道這位邱姓男子患有愛滋病,但相關資訊卻沒能轉給醫院知道,間接造成這起憾事。如今臺大醫院將被處3-15萬元罰緩,而且部分門診、服務項目也會被停業1年,最重要的是,如果5名器官受贈者不幸因此感染愛滋,醫療小組也會被判處10年以下徒刑。如今這場器官移植大烏龍,臺大醫院焦頭爛額,忙著研擬補救措施。



◆ 愛滋移植案 台大沒看檢驗報告

中央社 2011-08-27

台大醫院誤將1名37歲愛滋感染者捐贈器官用於5名病患移植。台大醫院今天說,院內人員僅電話詢問捐贈者的愛滋病毒檢驗結果,發生認知錯誤,並未從電腦檢視書面報告。

台大醫院發言人譚慶鼎今晚召開記者會,對於這項疏失,表達歉意,也會檢討原因,院方將待檢討報告完成後,再決定懲處失職人員。

譚慶鼎指出,此事件發生原因,是因為院內人員僅用電話詢問捐贈者的愛滋病毒檢驗結果,未按標準程序上以電腦檢視書面報告,對於口頭的「reactive(陽性)」、「non-reactive(非陽性)」產生認知錯誤,以致誤將愛滋感染者的器官移植給病患。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洪健清指出,台大醫院並不知道這位捐贈者是個愛滋感染者,地方衛生局基於保護感染者隱私,也不會讓感染者身分曝光,台大醫院外科團隊進行移植手術前,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可以得知捐贈者感染愛滋。

這名捐贈者是37歲男子,24日因頭部外傷送新竹市南門綜合醫院急救,由於昏迷指數僅剩下3,情況不樂觀,家屬不知男子是新竹市政府衛生局列管的愛滋感染者,連絡台大醫院器官捐贈小組,將器官捐贈給5名病患,其中4人在台大醫院,1人在成大醫院。



◆ 愛滋器捐 台大一步錯滿盤錯

中央社 2011/08/28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8日電)台大醫院主導撰寫「器官捐贈小組標準作業程序」的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今天指出,這次發生愛滋感染者捐贈器官移植的重大缺失,就是螺絲鬆了,一步錯導致滿盤錯。

這是台大醫院最嚴重的醫療疏失事件,也是台灣第1樁,造成5名病患植入感染者捐贈的心、肝、肺、腎,台大醫院上午緊急召回所有主管開會檢討,柯文哲也在其中。

柯文哲今天打破沈默,多次搖頭嘆氣,一邊翻開台大醫院器官捐贈小組標準作業程序,一邊指出,每個步驟都注意到,也都寫到了,就是捐贈者檢驗結果最後步驟由誰來check(確認),漏掉了,這是螺絲鬆了,結果一步錯,全盤皆錯。

這次事件肇因於相關人員口頭傳達捐贈者的檢驗結果,發生認知錯誤,以致誤以為捐贈者沒有感染愛滋,未確實按照書面檢驗結果執行確核。

柯文哲說,器官勸募協調師和檢驗師雙方各說各話,一邊說對方講錯,另一邊說對方聽錯,「不論聽錯、還是講錯,都是台大醫院的錯」。

柯文哲同時是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他指出,國內約有10家醫學中心執行器官移植手術,水準都不錯,並無整合系統,器官捐贈登錄,也都各做各的,這次台大醫院犯下大錯,希望其他醫院不要再各自為政。

台大醫院前院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李源德上午受訪時說,台大醫院龍頭老大當久了,內部管理的螺絲真的是鬆了,他不僅為台大醫院感到難過,也為5名接受器官移植的病患及家屬感到難過。

李源德說,台大醫院不能因為器官移植手術做多了,就視為例行工作,這次發重大醫療疏失,更不能用「意外」來解釋,應深度思考反省。

※ 相關報導:

* 台大 關關疏漏 關關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6554514.shtml

檢視整個移植器官過程中,幾個環節同時發生疏漏,演變成這起嚴重的疏失。



◆ 「細胞交換」器捐染愛滋 機率「百分百」!

TVBS 2011/08/28 華舜嘉 

臺大醫院重大疏失,將愛滋感染者的器官移植給其他病人,家屬聞訊痛哭。醫師表示,如果愛滋感染者輸血,遭感染機率就已經有9成以上,而這一回發生的「器官誤植」事件更誇張,因為不只血液,連器官組織與細胞都與愛滋感染者大量交換,可以說感染的機率幾乎「百之分百」!相較於醫護團隊就慶幸多了,由於移植過程使用的是「手術用針」,感染機率比使用一般針筒來的低,不過還是不能掉以輕心,成大已經展開預防性投藥!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受贈者)抵抗力本來就比較差,你還要用抗排斥藥物,讓他抵抗力還要更差點,因此他當然對愛滋病的抵抗力當然比較差。」

連心臟移植權威都提出警告,臺大醫院這次誤植器官,受贈者恐怕凶多吉少。感染科醫師表示,愛滋帶原者血液不小心噴到像是口腔黏膜,感染機率大約萬分之1,不過如果是受污染針筒扎到皮膚,微量血液暴露,機率提高到千分之3,如果是輸血,愛滋血液直接進入體內,循環全身、病毒擴散,感染機率提高到9成以上,而器官移植更不用說,不僅血液、大量器官組織、細胞、淋巴球的交換,感染HIV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他是中央實心,他的血只有在表面上。」

不只受贈者是高危險群,台大、成大移植團隊也暴露於危險當中,專家慶幸,還好移植過程用的是手術針,拿出一般針筒做比較,手術用針呈現勾狀,沾染血液範圍在針頭,至於針筒、針頭中間是中空狀,針頭內可能吸飽了血,HIV血液暴露範圍比較大,因此手術用針感染風險相對較低。

不過醫護人員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包含台大團隊的肝臟移植醫師胡瑞恆,以及負責腎臟移植的蔡孟昆,肺臟移植的徐紹勛,台大、成大共47人,預防性投藥有2種選擇,每個月藥物費用大約2萬到2萬3不等,關鍵必須在48小時內投藥,並連續服用28天,換算下來如果47名醫護人員,全都投藥恐怕要花上百萬!

目前5名受贈者正積極接受治療,不過身體狀況已經不好,現在又接受問題器官,雙重打擊,治療效果讓人憂心!

※ 相關報導:

* 病患、醫護 52人陷愛滋恐懼…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6554509.shtml

台大發生重大醫療疏失,除了讓五名器官受贈病患極可能感染愛滋,包括台大、成大兩家醫學中心,共有47名醫護人員也暴露在感染愛滋風險。換句話說,因為台大內部溝通出問題,連同病患及醫護人員,共有52人身陷愛滋恐懼之中。

fsj 提到...

三天內提報告 衛署:台大要負責任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8.28

國內醫界龍頭台大醫院爆發罕見的重大醫療疏失,外界質疑疾病管制局對於愛滋病患列管出現了大漏洞,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上午強調,這次問題重點是醫院內部出問題;衛生署醫事處也認為,目前所有資料都指向台大必須負起責任,衛生署將依此究責論處,台大不但會被處以5到50萬元罰鍰,相關診療科別與服務項目更可能面臨停業處分,且要面對五位患者的天價民事賠償。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指出,初步判斷這起器官捐贈手術引起愛滋感染的重大疏失事件,應為台大醫院內部疏失所造成,與新竹南門醫院無關。台大醫院需在三天內提出檢討報告,如果真屬業務過失,相關科別恐將面臨停業,及龐大的民事賠償。

施文儀強調,疾管局列管愛滋病患者是為了服務感染者,而不是為醫院服務,依「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規定,醫療院所進行任何血液捐輸或器官移植前,都必須先檢驗愛滋病毒。石崇良指出,目前健保卡上不能註記及顯示個人是否感染愛滋,僅能註記器官捐贈同意以及安寧療護意願;如果在健保卡上註記愛滋感染等資料就等於違法。

石崇良說,目前所有資料都指向台大必須負起責任,衛生署昨天告知台大,必須在三天內完成檢討報告,衛生署將依此究責論處。如在醫療上業務管理上出現疏失,依醫療法108 條,必須罰5萬到50萬元罰鍰,按照情節輕重,最重懲處為診療科別與服務項目面臨停業處分。台大醫院移植團隊最重可能一段時間不得進行器官移植。

醫事處也認為,此事為台大內部的疏忽,依據醫療法規定,因醫療業務過失造成損害,醫療機構要負責損害賠償責任,台大醫院未來恐怕得付出驚人的賠償。

石崇良指出,依法醫院執行器官移植手術之前,一定要進行HIV檢驗。這次問題不在於疾管局的列管系統,而是台大內部溝通錯誤;台大必須提出完整報告,看看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依據HIV傳染防治及傳染者感染條例第11條,沒有檢驗要處3至15萬元,如果他人因此感染,則處3至10年的刑責,懲罰相當重。



◆ 李伯璋:明明有列管 移植前無比對機制(節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6554508.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8.28

移植器官經驗老到的台大醫院,竟然發生將愛滋感染者的器官移植給受贈者的缺失,台灣移植醫學會理事長李伯璋表示,現行由醫院勸募到捐贈器官後,提報到器官捐贈登錄中心、以及實際執行移植手術的醫院,並沒有跟主管機關比對列管愛滋病患的機制。...不過李伯璋也說,台灣雖然在器官移植經驗有傲人成績,但長期都是醫院自己摸索,因為器官移植吃力不討好,有繁重的作業程序,投入的醫師可能得減少三分之一的薪水,光環大的名醫還得自己找徒弟來學,只有少數醫院有專職的移植、勸募團隊,台大醫院的疏失,也暴露出國內器官移植的隱憂。

※ 相關報導:

* 直言集/離譜台大 錯誤總有一天爆發!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6554020.shtml

「冰山一角,錯誤總有一天會爆發!」一位器官移植醫師慨歎,衛生署一年只補助器官捐贈及移植費用五千萬元,且經費大多給捐贈家屬,對醫院來說,移植小組在醫院算是不賺錢單位,缺錢缺人。加以十多年前成立的器捐中心,多只做分配工作,幾乎未對協調師等勸募人員做教育訓練,以師傅帶徒弟一個個訓練,醫護人員疲累的結果,終於透過此一事件大爆發出來。



◆ 中和登革熱 新北今年本土首例

中央社 2011.08.27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今天表示,今年轄內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出現在中和區。衛生局已安排曾接觸病患住家及工作場所的居民抽血檢驗。

市府衛生局表示,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今年至8月25日全國登革熱確定個案共132例(境外移入85例、本土登革熱47例);其中,新北市截至目前累計14例登革熱確定個案,其中13例為境外移入,1例為這次通報本土病例。

衛生局疾病管制科代理科長黃翠咪表示,疾管局通知,住在中和民有里的52歲男子,15日突然出現發燒、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醫院通報疑似感染登革熱,經抽血檢驗後,26日確認罹患登革熱。

黃翠咪說,與病患同住的3名家人,並未出現感染症狀,病患目前已出院。衛生局今天前往病患住家附近消毒,並向當地民眾宣導主動清除戶內積水容器等滋生源;里長也動員環保志工,配合清潔隊消毒防火巷及街道巷弄。

衛生局表示,即日起至29日上午8時至晚間7時,在民享文藝中心等地設登革熱篩檢站,免費為社區民眾抽血檢驗。

衛生局表示,登革熱潛伏期最長達14天,如有發燒、皮膚紅疹、骨頭痠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曾至哪些地點活動,以利治療。加強個人保護措施需防蚊蟲叮咬,至戶外活動,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服、長褲,或使用防蚊液。



◆ 登革熱激增 高市苓雅區疫情發燒

黃依歆/台北報導 2011-08-27 中國時報

高雄市苓雅區登革熱又升溫!跟據昨疾管局最新資料,該區入夏以來本土病例已爆衝到二十三例,兩周內成長十一倍。疾管局今天將再南下清查,副局長施文儀指出,待十月下旬登革熱流行季來臨,疫情可能更嚴重。

截至昨天為止,今年入夏本土病例為三十二例,高雄市苓雅區就占了七成以上,其中包括多名三多派出所員警。疾管局表示,苓雅區本身人口多,歷年來都屬容易爆發登革熱的區域,研判苓雅區還有未清除的孳生源。

跟據疾管局資料,目前高雄市苓雅區包括福祥、福壽、福南、林靖里等布氏指數 (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孳生陽性容器數)皆已達到三級,已高於疾管局今年所定的控制目標二級以下。

施文儀說明,已以基因序列分析感染員警,發現其病毒株不屬於苓雅區內感染源,而是來自三民區,研判因人的移動造成跨區感染,蚊子再叮咬病患而成病媒蚊,傳播區域再擴大。他說明,苓雅區可能至少有兩個以上的群聚感染源,三多派出所附近孳生源非唯一原因。

高雄市苓雅區河北路西岸現為疾管局防治重點,病媒蚊有沿線孳生趨勢。施文儀說明,目前判斷河北路水溝非孳生源,反而是沿路的花販助長病媒蚊。

疾管局表示,目前尚非疫情高峰,歷年流行季出在十月下旬,隨午後降雨越來越多,疫情將日趨嚴重,民眾應主動加強清除室內外積水,一有不適應主動就醫,並注意出國防蚊。



◆ 補充維他命A 可救數十萬兒童

中央社 2011-08-28

研究人員指出,開發中國家5歲以下的兒童若能補充維他命A,每年可以挽救60萬條生命。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和巴基斯坦專家分析43篇研究報告後發現,若能服用這種維他命,兒童死亡率可減少24%。研究刊登於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Medical Journal),對象是20萬名兒童。

他們說,攝取維他命A也能降低麻疹和腹瀉的發生率。人體需要維他命A,來維持正常的視覺和免疫系統。起士、蛋類、肝臟和多脂肪魚類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約有1億9000萬5歲以下的兒童,患有維他命A缺乏症。(譯者:中央社王富民)

fsj 提到...

中醫防疫作戰 首重提升免疫功能

文/林琬翎 2011.08.27 自由

夏天是細菌、病毒最易繁殖的時節,尤其是腸胃道的細菌、病毒在夏季會有更猛烈的攻擊力,調整好腸胃道的環境,保持在一種細菌、病毒不喜歡居留的「非濕熱」狀態,製造一個「非腸胃濕熱」的腹腔環境,才是預防的重點!

例如不要讓小朋友習慣喝甜品、冰品食物,不吃烤、炸過度,例如鹹酥雞、洋芋片、餅乾等垃圾食品。罹患感冒時,如伴隨發燒,多為「實症、熱症」若是再食用高油脂、烤炸類食品,無疑是「火上澆油」,加重病況!

對付這種熱性病不是猛吃退火的東西,而是先解除熱性病的病毒感染,同時把腸胃道的積熱排除才是正確。適量的中藥黃連膠囊可改善實熱症體質的腸胃濕熱,但如果是虛冷型的民眾就不適合。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體質的民眾,重要的還是在冷飲、冰品、辛辣烤炸、甘脂厚味的忌口。

中醫觀念裡,「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不要讓好不容易調理好的乾淨腸胃道,又因冰冷加工過度的食物,造成淋巴液的黏稠,而陷入易生「溫病」的輪迴!

氣溫一再創新高,9月開學季,也是家長們擔心的腸病毒蠢蠢欲動時刻。腸病毒感染屬於中醫「溫病」範疇,針對腸病毒感染,可分為3個階段討論:

●防患未然:如果小朋友經常感冒,又有過敏體質,食慾不佳,身體瘦弱,屬中醫「肺脾氣虛」,除了注意營養之外,中藥常選用「玉屏風散」或「參苓白朮散」等方劑加以治療。

●即時治療:一旦出現腸病毒感染症狀時,應當即時就醫。中醫是根據患者不同症狀辨症選用如「普濟消毒飲」、「甘露消毒丹」等方劑加減來治療。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金銀花、大青葉、板藍根等有抑制病毒作用。

●防止傳變:若症狀變化快速,出現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甚至意識昏迷,建議由西醫住院監控,配合中醫如「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期降低死亡率。

中醫預防感染主要是透過調節病人的免疫功能,來達到治病的功效,面對腸病毒是「預防重於治療」,平時勤於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才是王道。



◆ 研究:老人吃太鹹 小心變癡呆

【台灣醒報╱記者鍾禎祥╱台北報導】2011.08.27

加拿大一份研究發現,鈉攝取過多的老年人,認知功能容易退化,得到老人癡呆症的機率也會提升。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提醒,重口味容易攝取過多鈉外,一些加工食品如果乾、牛肉乾等,也含有非常多的鈉。

該研究針對三年內共1200位67至84歲的老人進行調查,在腰圍、整體飲食、有無糖尿病等條件相同的狀況下,每天鈉攝取量較高者,在認知測試中表現較差,得到老人癡呆的風險大大提升。

張斯蘭表示,鈉的攝入主要來源是食物,尤其是食鹽,受飲食精緻化影響,國人吃東西的口味越來越重,所以攝取過量鈉的人也越來越多。

張斯蘭說,過去醫學界普遍認同鈉攝取量過高,容易造成血壓過高和腎臟疾病,但也有研究報告指出鈉攝取過多會影響骨骼和心臟健康。此外,她也提醒,很多食物吃起來不鹹,卻有高量的鈉,像黑醋、雞湯塊或果乾、牛肉乾等加工食品。

負責調查的Kunin-Lunenfeld研究室臨時主任Carol Greenwood表示,這是歷來首次對鈉和認知能力關係的研究,該論文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Neurobiology of Aging》



◆ 亞洲5地健康警訊 過重列榜首

中央社 2011.08.27

根據1個跨國健檢機構對台灣、香港、北京、上海、馬來西亞去年共12萬人健檢報告分析,5地健康警訊榜首均為體重過重,北京民眾超重比率最高,控制體重是不容忽視的健康課題。

美兆健檢機構今天指出,北京地區體重超重的比率高達60%,為5地之冠,其次是馬來西亞58.0%、上海53.1%、台灣51.6%、香港40.8%。整體而言,會去做健康檢查的5地民眾,平均每2人之中就有1人體重超重。

體重超重不僅是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慢性病的致病因子,5地12萬人的健檢資料也顯示,例如空腹血糖過高、脂肪肝、血脂肪不正常等,也多列5地民眾的前5大健康警訊榜上。

美兆健檢機構指出,「吃得多、動得少」是導致肥胖的主因之一,以台灣地區為例,在2010年度受檢者中,運動量不足的比率超過7成以上。

若以年齡層分析,19到34歲的台灣人最不愛運動,高達73.5%運動量不足;再以性別來看,女性也較男性不愛運動,73.3%的女性運動量不足。



◆ 長年積欠睡眠債 失眠又易胖

文/王興耀 2011.08.27 自由

談到「睡眠債」,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究竟什麼是「睡眠債」?美國芝加哥大學克雷曼(Kleitman)被尊為睡眠研究之父,是第一位提出此概念者:所謂「睡眠債」並非短期1到2天之急性睡眠不足,需為長年的「慢性睡眠剝奪」才算是。

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的調查,1/3美國成年人每晚睡眠少於7個小時,此類成人有高比例已捲入睡眠債的漩渦中。人類基本睡眠時數因人或種族而異,但是7小時對大多數成人而言,是最基本的要求。

造成「睡眠債」的原因眾多,但以生態改變、科技發明的影響最大,說明如下:

●300年前人類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120年前愛迪生發明電燈後,中產階級延後1至2小時上床。美國睡眠基金會指出,相較於100年前,人類的睡眠時間平均少了20%,約短少2至3小時。

●70年前電視機問世後,人類睡眠作息又往後延1至2小時,人類每晚盯著螢光幕,對腦部的生物時鐘造成破壞。根據國外的老鼠實驗顯示,頻繁接受閃光照視,不僅會降低睡眠品質,且會導致肥胖。

●45年前電腦出現,以及20年前網際網路的普遍使用,都使人類腦部面臨閃光干擾風暴。

上述科技改變了人類生活作息,進而衍生「睡眠債」,而長期的睡眠債也是慢性失眠的肇因之一,將影響人體免疫系統,造成「體瘦素」下降,發炎細胞激素增加,而逐漸衍生「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與肥胖,此新陳代謝障礙亦會反向惡化失眠。有鑑於此,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在3年前便開始呼籲,早睡早起且睡飽對糖尿病、肥胖有改善效果。

由於現代人對「睡眠債」多不自覺,可以預測的是三高、肥胖及失眠的比例會逐年增加。有些人透過「少吃、多運動」卻仍然肥胖,主要原因就是長年睡眠債與合併失眠。

◎故想要擺脫「睡眠債」的干擾,建議:

●「早睡早起,且睡飽」,有效率的睡覺在健康上很重要,避免白天補眠。

● 晚上早點關掉閃光特質的電腦、電視,身心放鬆找回優質好眠。

(作者為高雄醫學大學精神科醫師)



◆ 痘痘狂冒別亂擠 小心護理可不留疤

台灣醒報 2011/08/25 李家玲

【台灣醒報記者李家玲台北報導】夏日油脂分泌旺盛,不少人為滿臉痘痘所苦,醫師表示,悶熱季節是痘痘好發的時節,有此苦惱者須注意飲食和作息調理;美容專家也建議,市面上治療痘痘產品相當多,慎選衛生署公告核可的抗痘成份,不要亂擠,才不會留下滿臉疤。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將於九月舉辦「夏日抗痘美白健康講座」,提供民眾如何選擇適合的食物及抗痘產品,以擁有潔淨嫩白肌膚,過個乾爽不油膩的夏季。該院中醫婦科主任廖麗蘭日前發布新聞時即表示,門診中有不少民眾為痘痘反覆發作苦惱,用盡各種治痘方法卻不見得有效。

一般人認為長痘痘是火氣大,應該吃清熱解毒藥物,例如網路上流傳的苦茶丸、黃連解毒丸、清草茶、龍膽瀉肝湯、黃連、珍珠粉等藥物。廖麗蘭表示,很少人知道所服用藥物到底適不適合自己體質,對許多不符合體質的人而言,不但會越吃痘痘越腫大,也增添手腳冰冷、頭暈、腹瀉、腹脹等症狀。

廖麗蘭說,除了內服藥物外,日常飲食與抗痘面膜也是大學問。食物與藥物一樣具有寒熱屬性,最好經由醫師診斷體質,結合營養素的概念與體質概念,選擇最適合自己體質的食材,如此就能讓痘痘輕鬆消滅。

美容專家Venus則建議選擇合適的抗痘產品,例如最近有一款顛覆傳統的抗痘產品─痘痘代謝霜推出,含有衛生署公告核可的抗痘成分Isopropyl Methylphenol,能有效抗菌並預防痘痘,進而讓痘痘不易形成;並添加齊墩果酸搭配茶樹精油,能促進角質更新作用並調理油脂分泌,預防毛孔阻塞。

另外,像是添加金縷梅萃取液、尿囊素與蘆薈萃取精華等成份,也可以進一步安撫肌膚、舒緩不適,維護肌膚健康。

fsj 提到...

捐血中心能比對 器捐為何不連線

【聯合報╱記者陳俐君、詹建富、施靜茹/台北報導】2011.08.29

台大醫院爆重大疏失,移植列管愛滋病患器官。事實上,國內捐血中心早已能透過疾病管制局,勾稽比對列管愛滋個案,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卻「搭不上線」。疾管局昨天表示,開放互連與否,待衛生署開會後決定。

台灣血液基金會執行長林素娟說,捐血中心在採血之前,會先掌握捐血人病史、血壓與血色素等。因為疾管局資料與捐血中心互連,一旦有列管愛滋個案上門捐血,只要輸入姓名與身分證字號等資料,就能在捐血前發現。

捐血時能連線比對,器捐為何不行?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副執行長劉嘉琪說,過去中心曾與疾管局及移植專家討論,卡在個人病情隱私可能外洩,因此作罷。

劉嘉琪說,當時有醫院專家抱持保留態度,因為捐贈器官前,必須進行各種檢驗,包括各種病毒性肝炎、梅毒、愛滋病毒及組織配對等。

最重要的是,疾管局考量到個人隱私保護,畢竟在國內,愛滋感染者常惹來異樣眼光,連線器捐中心,就有資料暴露風險。

要不要建立勾稽機制,台灣移植醫學會理事長李伯璋認為「可以討論」。他說,疾管局若能事先提供列管資料給器捐中心,可保護受贈者與醫護人員。不過,他也強調,如何同時保障愛滋感染者隱私與醫護人員安全,還需更多倫理教育。

器官捐贈協會秘書長吳英萊認為,國內應儘速建立器捐標準作業流程及防錯機制,特別是醫護人員在勸募器官前,應多詢問捐贈者家屬有關病患的背景。



◆ 大家都能懂 溝通關鍵時刻 還是說中文吧

【張翠芬/特稿】2011-08-29 中國時報

台大醫院發生愛滋器官移植風暴疏失,其中最嚴重的疏失環節,竟然是出在「溝通上的錯誤」,reactive(陽性)和 negative (陰性)弄混了,這種錯誤根本不應該出現,尤其是在溝通的關鍵時間,不禁讓人懷疑:為什麼不能用「中文」講?

台大醫院這起超級烏龍事件,主要是院內檢驗人員用電話告知捐贈者的愛滋病毒檢驗結果是「reactive(陽性) 」,但協調師卻誤以為是「non-reactive(非陽性)」,雙方產生嚴重認知錯誤。

其實,一般口語上較常使用的字是以「positive」代表「陽性」,「negative」代表「陰性」。檢驗陽性,英文怎麼說?醫事檢驗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盧世乾解釋,reactive 和positive都是陽性,但reactive表示對抗原有反應,是檢驗上較專業的用語。

「reactive這個字太高深了!」榮總神經科教授高克培表示,平常大家最常用的是positive、negative,醫護人員在口語溝通上,用的並非常用的字眼,造成溝通上的誤會,台大在程序又沒有檢查電腦的書面報告,所以才會發生這麼嚴重的疏失。

醫護行政人員一向動不動把英文掛嘴上,專業的醫療用詞,病人看病像鴨子聽雷,有聽沒有懂,專業的醫學用語,這次連醫護行政人員也栽了,因溝通誤解而發生不可原諒的嚴重錯誤。

推動病歷中文化多年的高克培,碰到重要關鍵,一定是用中文和病人說明,並以中文記載病歷。醫護人員或許也該改改,別再用深奧的英文或專業名詞,在自己的國家,何不用大家聽得懂的中文直接表達!



◆ 24小時待命跑全台 協調師壓力大

【邱俐穎/台北報導】2011-08-29 中國時報

台大醫院為何會爆發愛滋器官誤植重大醫療疏失?一位參與這次器官捐贈作業的醫護人員透露,台大該名協調師應為約聘人員,除台大醫院外,還負責台大合作醫院的器捐業務,台大、成大醫院進行器官移植隔天,該名移植協調師人在台東馬偕,前天在新竹,等於是「一個人包辦全台業務」,北中南東奔西跑,直到廿六日回到台北,才從報告書中發現缺失。

她指出,醫學中心可能面臨一個晚上同時間就有四個以上器官移植,但協調師一、二人就要包辦所有業務,協調師甚至不敢休假、不敢出遠門,就怕醫院有事要緊急處理,有些醫院在人手不足情況下,就會藉助約聘人員。

「會投入這項工作,絕對是有愛心,不是為了餬口。」另一名醫學中心移植協調師也表示,協調師工作須廿四小時待命,器官移植流程都由協調師一手包辦,一通電話就必須馬上上工,每個環節又不容出錯,精神壓力相當大,流動率自然高。

在尚未執行器官捐贈前,協調師必須對捐贈者及家屬進行悲傷關懷,確認捐出器官,立刻要進入登錄系統,上傳所有檢驗報告,並電話通知受贈醫院移植團隊窗口,還要同時召集醫師、安排取器官的交通時間、通知受贈家屬、拿捏到院時間、聯繫開刀房…。器官移植不能等,這些事情都要在短時間內完成。

她說,因協調師工作具有不可取代性,在短時間內腦子就必須將放入所有器捐細節並牢記在腦中,「尤其檢驗報告一個+、-號,差別就很大」,不容任何疏失。

「這次的事件對於國內器官捐贈帶來的後遺症太大,只有第一線人員才能深刻體會」,她說,器官移植有層層關卡,需要非常有經驗的團隊互相支援,才能察覺細部環節是否出錯,相信台大這位協調師一定也受了相當大的打擊,一輩子都會譴責自己,也希望能外界能多關照這位協調師的心理狀態。



◆ 移植案 衛署:主刀醫師要負責

中央社 2011.08.29

台大醫院移植愛滋器官案,台大和成大醫院的內部檢討報告明天出爐。衛生署強調,收到報告才決定如何懲處,移植器官的主刀醫師一定要負責,不會要協調師一肩扛起責任。

衛生署尚未收到台大和成大醫院的報告,醫事處長石崇良今天傍晚指出,待收到報告之後,衛生署專家小組會審,將在10到14天內做出最後的調查結論,屆時衛生署會對失職人員做出適切的懲處。

1名愛滋感染者23日在新竹市墜樓腦死,家屬表達器官捐贈意願,台大醫院派協調師前往新竹市南門醫院處理,23日將檢體送回台大本院檢驗,24日協調師和檢驗師電話溝通發生錯誤認知,以致24到25日之間,愛滋男的心、肝、肺、腎等器官植入台大和成大醫院的5名患者體內。

石崇良說,台大醫院協調師直到26日整理器捐者病歷時,看到正確的書面檢驗報告,才發現鑄成大錯。

他強調,雖然協調師和檢驗師電話溝通檢驗結果,發生錯誤認知,並在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輸入錯誤的檢驗結果,但是該負責的是器官移植主刀醫師,「當然不會」要協調師負全責。

石崇良解釋,主刀醫師應在手術前「time-out (暫停一下)」,最後檢視病患身分、手術部位、手術方式、重要的檢驗結果,確認無誤,才能動刀,台大醫院和成大醫院的移植團隊「都一樣」未盡最後檢視的責任。

對於參與移植的醫療人員身心健康狀況,他指出,台大、成大等器官移植醫療團隊成員如果身心狀況不適,建議可以暫時調離原職務。

※ 相關報導:

* 術後48小時 醫生才知事情大條了
http://www.udn.com/2011/8/29/NEWS/NATIONAL/NATS2/6556360.shtml

一次器官捐贈卻造成五名病患感染愛滋,台大醫院移植團隊犯下全球罕見的醫療疏失。台大昨天召開檢討會議,報告今天出爐,初步證實,檢驗師與器官勸募協調師口頭溝通出問題,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醫師竟是在術後48小時後,才驚覺事情大條了。

* 成大主刀醫師 半身浸愛滋血水中
http://www.udn.com/2011/8/29/NEWS/NATIONAL/NATS2/6555669.shtml

前往新竹摘取愛滋男心臟的成大主刀醫師,昨還原摘心過程,在分秒必爭作業下,他下半身全浸在愛滋患者血水中,連內褲都染紅,事後得知器捐者是愛滋患者,一時愣住,卻沒忘醫師職責,要求把患者安危擺第一。

* 成大醫護30人列管 和台大同規格治療
http://www.udn.com/2011/8/29/NEWS/NATIONAL/NATS2/6555559.shtml

台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前晚赴成大醫院,探視誤植愛滋器官女病患,病患術後狀況穩定。成大醫院醫療秘書蔡玉娟昨強調,會與台大採取最高規格及最好的藥物,積極治療病患。

fsj 提到...

誤移植器官 柯文哲:都是台大的錯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1.08.29

台大醫院誤植愛滋病患器官,長期推動國內器官移植標準作業流程的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這兩天感到極度挫折與沮喪,「沒想到一顆螺絲鬆了,一步錯,導致全盤皆錯」,台大移植團隊多年累積的聲譽,幾乎毀於一旦。

柯文哲身兼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近年來,一直努力吸收美國經驗,希望能建立屬於台灣本土的器捐網絡,因此主導撰寫「器官捐贈小組標準作業程序」。讓他引以為傲的是,前幾年,大陸衛生部邀請他到對岸演講,希望移植台灣經驗,逐漸杜絕摘取死刑犯器官的黑幕。

不料,台大醫院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致命錯誤,他不禁連聲嘆氣說,「一個說講錯,一個說聽錯,不管怎樣,都是台大的錯」。

柯文哲無奈地說,編撰器官捐贈移植手冊過程裡,曾想過「愛滋感染」這一段,但後來,還是漏掉捐贈者檢驗結果最後該由誰來check(確認)。沒想到,錯誤就發生在他一手調教出來的移植團隊身上,讓他覺得有如青天霹靂。

柯文哲說,國內約有十家醫學中心負責器官勸募,都是各自為政,有的醫院甚至「只為爭取分配器官的機會,想做老大」,以致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有名無實,一直缺乏整合。

由於台大院方對此事下達全院封口令,昨天還指派駐警站崗柯文哲辦公室外,隔絕他與媒體接觸,柯被迫「居家隔離」。據他的家人描述,柯文哲這兩天感到極度挫折,心情起伏也很大。



◆ 衛署:1800人等移植 不會變人球

【聯合晚報╱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2011.08.29

台大醫院爆醫療疏失,移植愛滋病患器官給其他病患。衛生署副署長江宏哲說,衛生署已經組成四個小組,專責此事。除了要求台大醫院明天交出調查報告外,還要進行調查,並承諾在一個月內交出調查結果。

衛生署是否考量對台大醫院勒令停止執行部分醫療業務,江宏哲說,懲處事宜要待調查結果出爐,才會較為完整。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說,如果依醫療法第108條,對台大醫院進行部分醫療業務停業處分,我國目前的醫療移植機構有足夠能量承接台大釋出的1800名等待器官捐贈的病患,絕對不會讓他們成為醫療人球。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上午舉行記者會,邀請江宏哲、石崇良和台大醫院副院長張上淳說明。江宏哲說,目前以病患權益為第一優先,事件已經發生,衛生署責成專責小組,包含根本原因調查小組、受害病人家屬關懷協助小組、醫療諮詢小組和行政媒體處理小組。

這起醫療疏失影響五名受贈者,還有移植團隊47名成員承擔感染風險。台大醫院作為器捐移植醫院,目前還有1800名等待受贈者,如果衛生署停止台大醫院的移植作業,這些人會不會變成醫療人球?石崇良說,目前可以執行器官移植的醫療院所中,可進行心臟移植的有18家醫院,38處可執行腎臟移植,23處肝臟移植醫院,眼角膜有59家醫院可進行移植,國內移植醫院的能量,足以承接台大醫院停業期間的病人轉介。

張上淳對這次疏失表示遺憾抱歉,他說,除了病患的休養,會針對執行器官移植的醫療團隊成員進行評估,會視情形投藥。外界質疑是不是英文溝通問題,導致這項醫療疏失,張上淳否認這項說法,他說,器官移植的手續,本來就是書面確認,並非口頭交換意見。



◆ 智慧健保卡註愛滋病例 隱私公益兼顧

【聯合報╱胡萬炯/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台北市)】2011.08.29

最近有兩則有關愛滋病的重要醫療新聞,一件是林口長庚的懷孕麻醉科醫師未知而被愛滋病患噴濺的血液汙染。另一件是台大醫院未知而移植愛滋病患的器官給其他病人,並對開刀的醫護人員造成風險,造成極大的醫療疏失。

目前焦點集中於台大在電話確認愛滋快篩中的失誤,將reactive聽錯成non-reactive。當然我們可以將標準流程改成陰性/陽性,或是positive/negative,也可要求一定要有電腦或紙本資料的再確定。但快篩至少也需一兩個小時,且有偽陰性問題,而此事件的背後,其實是愛滋病病患隱私權與公眾利益的兩難。

以台大事件為例,病人長期在新竹馬偕醫院追蹤治療,也被當地衛生局愛滋防治列管,但病患因為失足墜樓,被送到從未就醫過的南門醫院急救。南門醫院完全不知此病患為愛滋病患。外傷病患常有大量出血噴濺的情形,當時急救的醫護人員,即已暴露在愛滋病感染的風險之中。另外,為保障病人隱私,病人的父母並不知兒子是愛滋病患,後來更陰錯陽差,南門醫院又連絡台大,做出器官捐贈的決定。如果急救時,南門醫院即知道此病患為愛滋病患,不但可保護自己的醫護人員,更可避免後面器官移植的重大失誤。一線醫護人員有權知道病患是否為愛滋病患。

有人批評,南門醫院及台大醫院沒有去詢問新竹衛生局,該病患是否為愛滋病患。但是急救和器官移植都是分秒必爭,對每個急救病患都去詢問當地衛生機關,根本不切實際。

因此筆者想到,最近將施行的智慧健保卡,可儲存病患的重要病歷資料。若該病患的健保智慧卡載明有愛滋病,不就可避免這一連串錯誤嗎?

有人懷疑,一旦實施此制度,愛滋病患的隱私將無由保障。因此,一定要有周全的配套措施,如美國的HIPPA即對病患隱私作了極萬全保障。我們要規定,要閱讀此健保智慧卡的人一定只能是為照顧此病患的醫護人員,因此要同時使用醫護人員卡,才能讀出病患的重大病歷,而且每次登錄必留下紀錄。若發生病歷外洩,也可知源頭在哪。

另外,病患有權要求醫療院所出具清單,說明哪位醫護人員曾閱讀了他的電子病歷。

愛滋病患隱私權與公眾利益,的確是個兩難,但若我們將一切的配套措施、標準流程及法律規章做好,即可避免類似憾事發生,增進病患以及醫護人員的共同福祉。



◆ 健保卡加註愛滋病 健保局:窒礙難行

【台灣醒報╱記者鍾禎祥╱台北報導】2011.08.29

台大醫院器官捐贈風波,突顯出台灣管理愛滋病患的漏洞,有學者今天投書媒體,建議在智慧健保卡上加註愛滋病例,並提出相關隱私配套。健保局副局長黃三桂回應,健保局對此開過無數場公聽會,但民間團體堅稱此舉侵害人權,且在智慧健保卡上加註罹患愛滋病違反我國法律,他說「技術的確很簡單,但推行很困難。」

台大醫院誤將愛滋病患器官移植給等待器官捐贈者,造成5名無辜病人受害。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胡萬炯今天投書聯合報,在「智慧健保卡 註愛滋病例」一文中指出,台大醫院固然有醫療疏失,但該愛滋病患是失足墜樓,急救和器官移植都是分秒必爭,要醫院追蹤每個病患有無愛滋病,根本不切實際。

胡萬炯認為,最近將施行的智慧健保卡可儲存病患資料,若該病患的智慧健保卡載明有愛滋病,就可避免這一連串錯誤。有關隱私權的疑慮,他也建議可參考美國HIPPA的作法,要閱讀健保卡的人需使用醫護人員卡,未來若發生病歷外洩,也可輕易找出外洩者。

對此,黃三桂表示,要在智慧健保卡上加註資料,技術上是非常簡單的事。他說,一開始在設計智慧健保卡時,也考慮過加註病例的作法,但遭到民間人權團體極力反對。

人權團體認為,台灣對病患資料保護並不周全,最常被拿來舉例的就是胡志強病歷外洩事件,連台中市長都不能保證自己資料安全,更別說一般市井小民。健保局雖然對此開了無數場公聽會和座談會,但支持與反對者依然各持已見。

另外,黃三桂也指出,若在智慧健保卡上加註記號,能看見資料的人不僅是醫護人員,病人在掛號、批價時也會顯示出來,「健保卡要經好多手。」與胡萬炯設想的狀況並不相同。

衛生署官員也強調,在智慧健保卡加註愛滋病例違反《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12條規定「主管機關實施調查時不得侵害感染者之人格及隱私」,若不修法是不可能推行加註愛滋病的政策。

※ 那註記在電子病歷上呢?

fsj 提到...

兒時打疫苗 成年追蹤免疫力

中央社 2011-08-29

小時候打的預防針,長大後還有保護效果嗎?近年發生多起成人麻疹等案例,衛生署決定明年展開國民免疫力長期追蹤調查計畫,將視結果決定何時該給成人補接種疫苗。

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是這項調查計畫的總主持人,他今天指出,小朋友的預防接種紀錄都有造冊,但是疫苗接種後是否產生足夠免疫力?卻是未知數;他將優先從麻疹、日本腦炎、A型肝炎等疫苗,追蹤接種者血液中的抗體反應。

陳建仁說,在公共衛生進步國家,民眾預防接種普及率高,自然感染傳染病機率降低,由於疫苗經過培養純化、減毒等化學處理,在人體內激發免疫反應的強度,比自然感染得到的免疫力稍遜,所以兒時接種疫苗的免疫力,未必能持續終身;當失去疫苗免疫力的人口愈多時,就會形成防疫缺口。

陳建仁舉例,嬰幼兒麻疹疫苗接種已經推行20到30年,近年卻傳出入伍新兵集體感染麻疹的情況,他們小時候都接種過麻疹疫苗。

台灣大學醫學院教授黃立民曾調查醫學院新生,發現大約2到3成醫界新血的體內測不到B型肝炎抗體,進一步研究顯示,嬰幼兒期接種B肝疫苗,到18、19歲時即使抗體測不到,只要追加1針疫苗,仍能喚醒免疫記憶,恢復保護效力。

陳建仁說,醫療從業人員常常接觸到患者的血液、體液,建議可在醫學院新生報到時追加1針。未追加疫苗者到30歲時,體內還剩多少免疫力還是疑問,台大醫學院將會繼續追蹤調查。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國民免疫力長期追蹤調查計畫將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計畫結合,受訪者只要抽血1次,就能同時檢驗營養健康狀況及偵測疫苗免疫力,不會勞民傷財。最近1次的國民營養調查是在今年完成。

陳建仁有意徵詢最近1、2次國民營養調查對象的同意,將先前的血液樣本重新拿來檢驗,以快速掌握過去5到10年間的國民免疫力;另針對偏鄉接種A肝疫苗的兒童,以及6歲、15歲兒童青少年、65歲以上老人等特殊對象,另訂偵測免疫力的執行方式。

他說,藉由長期全盤了解國民免疫力,將可供衛生決策單位評估對哪些目標族群追加哪些疫苗最具有經濟效益,而且能夠把防疫漏洞缺口補起來。



◆ 79595(請救我救我) 兩岸成立緊急醫療專線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8.29

台灣、大陸兩地旅客一年往來超過660萬人次,民間機構發起建構「79595」的服務專線,萬一發生緊急醫療事故,可以通報傷亡情形、協助患者就醫等大小事諮詢,包括轉送回家的機票價格都可以代為打聽,讓身在異地的遊客得到更好的照護。

在台灣遇到緊急事故打119、在大陸則是要撥120,不過當台灣民眾到大陸旅遊,突發急重症,或是陸客來台遭遇意外事故,兩岸間仍缺乏直接對話管道,訊息傳遞可能出現時間落差,讓遠在千里之外的家屬心急不已。

觀光局統計,目前台灣到大陸觀光一年有500萬人次,陸客到台灣也突破一年160萬人次,兩岸往來越來越密切。中華海峽兩岸健康旅遊休閒協會(簡稱海健會)理事長黃明和指出,台灣旅行團在大陸吉林發生重大車禍,陸客來台則遇到阿里山小火車翻覆意外,都顯示有必要建構「跨海峽」的即時聯繫機制。

由台灣海健會以及大陸「綠色通道救援聯盟」,合作架設緊急醫療救援服務平台「79595」 (請救我救我)的付費電話,依各家手機業者的漫遊費率計費,將於明天正式演練,近日內即將開通。急救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宗倫表示,平台目前設置在台灣彰化的秀傳醫院,因此台灣到大陸的遊客需撥「88679595」。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兩岸往來越來越密切,緊急醫療也需要「磨合」,醫師觀察,大陸遊客連急診都想插隊,加上缺乏保險,更讓醫院冒著代墊費用的風險。而台灣旅客到大陸醫院看病,不僅擔心診斷錯誤,也常因醫療用語不同,回台申請保險給付遇到困難。

「海健會」緊急醫療小組召集人張國頌表示,兩岸醫療環境不同,大陸遊客有人到了急診也想插隊,他聽過有陸客打架受傷後,不想花錢照X光,也請醫師不要開藥,因到藥局買藥比較便宜,更離譜的還會「指導」醫師開立診斷書要寫「骨折」。



◆ 沈迷智慧手機、平板電腦 損眼傷筋打亂身心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專題報導】2011/08/29

引言:

在公車、捷運、路邊,常看到有人專注玩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沉迷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所引發的身心問題,也逐漸成為國內外醫界討論話題。

近日一項英國研究發現,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一天看手機次數平均達三十四次,即使他們知道沒有新訊息,還是習慣盯著智慧型手機。有人十分鐘就看一次手機。

事實上沉迷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網路成癮密不可分。

臺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國洋醫師表示,過度上網者以青少年、年輕人居多,年齡集中在國中生到大學生。使用高科技產品是未來無可避免的趨勢,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網路使用越來越方便,加上網路可以匿名,更容易攘人陷在網路虛擬世界。

哪些人是網路上癮高危險群?黃國洋醫師指出,有憂鬱症、情緒障礙、強迫症、社交恐懼症的人,以及退縮型人格,較容易網路上癮。有些憂鬱症、焦慮症患者會躲在網路世界,不過那終究是虛擬世界,長時間沉浸其中,可能讓焦慮、憂鬱症病情更為惡化。

部分國外醫師擔心,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不只讓人容易脫離現實,當遠離智慧型手機,甚至可能引起焦慮、失眠、憂鬱等身心症狀。

美國成癮醫學學者麥克‧道醫師(Michael Dow)表示,過度沉迷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會讓大腦產生大量可體松,可體松是一種壓力荷爾蒙,一旦過量,不只會影響心理健康、人際關係,也會對生理健康造成衝擊。

黃國洋建議,一周上網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四十小時,當發現孩子、周遭親友上網時間過長,幾乎整天都在玩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社交生活、功課成績或工作績效也一落千丈,此時最好尋求專業幫助。



◆ 芒果生津、利尿暈車者吃些可止暈吐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8/29

芒果味美,營養也很豐富,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楊淑媚表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芒果味甘而微酸,性平,能生津止渴、利小便,同時也有止暈止吐,如果會暈車暈船的人,可先吃一點芒果。不過,芒果多吃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尤其是對芒果會產生敏感,吃了會引起濕熱紅疹者就不宜多吃。

楊淑媚醫師指出,芒果吃了不會上火,相反地,還可以止口渴、咽喉乾燥,舉凡聲音沙啞、小便不利者也適合,有助於健胃,避免暈車暈船。芒果的產季是五至九月,夏季吃芒果正是時候。由於芒果帶有酸酸的味道,夏天適合吃酸味水果來斂汗,預防因為流汗過多而耗傷身體陰液。

楊淑媚醫師指出,雖然芒果是很普遍的一種水果,但也有一些禁忌,例如飽餐後不宜吃太多芒果,而皮膚敏感或有皮膚病的人也不適合食用,因為芒果在中醫裡有其性濕毒的說法。另根據文獻所記載,芒果不可和大蒜等辛辣物一起吃,否則可能會有不良的反應。

桃子、李子也是養生食材。楊淑媚表示,桃子味甘而酸,性溫,李子味甘而酸,性平。桃子能生津止渴,活血益氣,有助於潤腸排便、防治缺鐵性貧血;李子能生津止渴利小便,甚至於促進胃酸的分泌,增強人體腸胃蠕動。

楊醫師指出,不管是桃子或李子,對於某些疾病也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的好處,例如傳統中醫認為,桃子為肺之果,患有肺病的人適合食用,同時對改善肺結核也有些幫助;患有肝病的人可吃李子,因為李子可幫助養肝。

除此之外,有虛火的人也可食用李子,有些人因為熬夜或體虛而有口乾舌燥、牙齦浮腫等情形,可吃李子來改善;李子酸酸的,吃李子有助於斂汗去濕,預防因為流汗過多而導致的耗津傷液。桃子的產季是五至九月,李子的產季是五至八月,這時候正是吃桃李的好時機。

雖然吃桃子、李子的好處多,但有一些禁忌,例如桃子性溫,火氣大的人不能夠多吃;吃桃子時要把桃子皮上的茸毛輕輕刷洗乾淨,或者撕去桃皮,只吃裡面的果肉,因為茸毛容易刺激喉部,以致於引起咳嗽的症狀。根據文獻的記載,桃子不可跟鱉一起吃,否則會引起胃痛的情形。

吃李子也有一些禁忌,例如吃完李子不能馬上喝大量的水,否則容易產生腹瀉;李子不能吃太多,否則攝取過多可能會形成難以消化的物質,進而產生傷害;味苦澀或放入水中會漂浮的李子有毒,禁止食用;另根據文獻所記載,李子不可和蜂蜜一起吃,否則可能會有不良的反應。

fsj 提到...

靠味覺來減重 醫院新妙方

中央社 2011-08-29

減重不一定只能靠節食,17歲及12歲的王姓兄弟倆,今年2月起參加台中市大里仁愛醫院的「味覺智能訓練」,改變飲食方式,半年來各減了24公斤及14公斤,甩掉一身肥肉。

仁愛醫院指出,「味覺智能TQ」(TASTE QUOTIENT)是一個創新的智能概念,是指與味覺或飲食相關的智能,或可以經由味覺或飲食來加以訓練的智能,透過TQ來減重,不吃藥也不必透過手術,只要修正病人的「心智」。

記者會中王姓兄弟分享他們在這段減重過程的心得,利用改變飲食方式,訓練記憶食物的味道、記憶,正在發育的2人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終於成功減重。

17歲的王建鈞從小最愛吃阿嬤煮的滷肉,在成長期間因為貪食開始發胖,最重時達到104公斤,他說,被爸爸強迫來醫院減重時,心裡實在不情願,但經過主治醫師趙世晃的每週診療,並教他用記憶來辨別、重新認識食物味道,現在體重降至80公斤,終於朝型男方向邁進。

跟哥哥飲食口味相同的弟弟王紹融才就讀國小,就與哥哥一起到減重門診,他說「體重從72公斤減到58公斤,我很高興。」而哥哥則表示,過去5分鐘可以吃完3碗飯,現在強迫自己細嚼慢嚥,10分鐘才吃完一碗飯,反而認識食物新的味道。

仁愛醫院醫師趙世晃強調,肥胖是一種心病,需要心藥醫,他自創的TQ訓練方法,不但能藉由食物讓心靈滿足,還可增加美感、不再焦慮。



◆ 洗頭髮自然乾最好 吹髮保持八分乾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8/29

市面上很多洗髮精都強調保濕的效果,認為這樣對頭髮、頭皮比較健康。台灣中醫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翁瑞文醫師表示,傳統中醫認為,洗頭髮以自然乾最好,但如果頭髮太潮濕就容易孳生細菌而造成發炎,頭髮太乾也不好,建議用吹風機時,保持頭髮八分乾最好,但要避免風寒、風濕所衍生的頭痛等毛病。

翁瑞文醫師指出,有很多人就是沒有保養頭髮的習慣,以致於產生很多的頭皮屑,像這種情況就必須透過治療來改善,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肺主皮毛」,所以改善頭髮、頭皮的問題必須清肺熱,適合用麻杏甘石湯、辛夷清肺蝪、桑白皮等中藥複方或單味藥材來清除肺熱。

翁瑞文醫師指出,中醫也有「髮為腎之餘」的說法,也就是說,頭髮的營養是由腎所供給,當腎精充足時,頭髮自然烏黑發亮,不會大量脫落,頭髮也不會開叉,產生頭皮屑的機會也相對降低許多。建議民眾可自行按摩百會、風池、湧泉、上星等穴位,有助於改善髮質或頭皮屑。

百會穴就位在頭頂正中央、風池穴位在耳後與頸部上緣連線中間凹陷處、湧泉穴位在腳掌心凹陷處、上星穴位在頭部,也就是前髮際正中直上一寸的地方。上,上行也,星,指的是穴內的上行氣血如星點般細小。



◆ 安眠藥正確吃 減少依賴、濫用

文/黃偉俐 2011.08.29 自由

依據之前睡眠醫學會的調查報告,至少200萬台灣人有長期之睡眠障礙,台灣人吃掉的安眠藥也很驚人,尤其是使蒂諾斯這一類的藥。很多人之所以開始吃這一種安眠藥是親戚或朋友提供的,長期下來變得無法自拔,越吃越多。

國人必須建立使用安眠藥的正確觀念,才能夠避免成為安眠藥的長期使用者,甚至依賴者。請注意下面幾點:

●不要給別人你的安眠藥吃:延誤治療,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藥物依賴。

●不要替別人拿安眠藥:幫助別人藥物成癮、濫用,甚至造成危險(如車禍)。

●不要傳播聽來的資訊。

●絕大多數睡不著的問題還是和精神疾病有關,包括憂鬱、焦慮、躁症、飲酒,或者調適障礙:正確的診斷、及早治療可以減少安眠藥使用的時間和依賴的問題。

●所有的安眠藥都有依賴、濫用,或不吃會更容易睡不著的問題,盡可能短期使用(一個月內)。

●長期使用安眠藥是否會造成記憶退化?目前並沒有證據可以證實,似乎在規定劑量內,並不需過度驚慌。但是找固定的醫師、長期注意追蹤是必須的。

失眠問題應及早找精神科或身心科專科醫師諮詢,並接受治療,不要一輩子成為安眠藥的俘虜。(作者為台北市黃偉俐診所醫師)



◆ 用藥安全分級 準媽媽停看聽

文/葉碧玲 2011.08.29 自由

懷孕期間準媽媽們免不了要面臨到用藥難題,像是重感冒,到底該不該吃藥?之前因為不知道已經懷孕還吃了藥,這樣會不會產下畸形兒?慢性病或特殊疾病(例如:癲癇、甲狀腺疾病、慢性高血壓)患者,擔心長期服藥會對胎兒健康造成影響。

請教醫師才能安心用藥

了解孕婦用藥安全分級,有助於解除準媽媽們的用藥疑慮。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將藥物對胎兒造成的危險性分為5個等級(A、B、C、D、X),其定義及常見藥品與主要用途如下:

●A級:安全,證實對胎兒沒有危險性。此類藥物不多,因為孕婦的人體試驗不易執行。例如:幫助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的葉酸、甲狀腺素、維生素B6。

●B級:可能安全。實驗研究無法證實對胎兒有危險性。如: Acetaminophen(解熱止痛)、Amoxicillin(抗生素)、Metformin(治療糖尿病或多囊性卵巢)。

●C級:未充分研究,安全性未知,宜避免使用,除非有治療需要。如:Codeine(止咳或止痛)、Haloperidol(精神病治療藥)、Zolpidem(安眠藥)。

●D級:對胎兒有明確危險性,避免使用,除非無其他替代藥或面臨危急或嚴重疾病不建議使用。如:Methimazole(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Phenytoin(抗癲癇)、Tetracycline(抗生素)。

●X級:證實對胎兒有致畸胎性或危險性,孕婦絕對不可使用。如:HMG-CoA還原?抑制劑(降膽固醇)、Isotretinoin(治療青春痘)、Thalidomide(免疫調節劑)。

一般來說,A、B級對胎兒是比較安全的藥物,優先\使用,C級或其他安全性尚未確立的藥品,甚至D級則是危險性藥品。

醫師可依藥品特性、用法、懷孕週期及必要性評估使用。由於藥品種類繁多,所以計畫懷孕或準媽媽們,具有正確用藥知識及用藥前請教醫師或藥師,才能安心用藥。(作者為高雄市邱外科醫院藥師)

fsj 提到...

全怪協調師 台大只鬆1顆螺絲?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惠惠、張耀懋】2011.08.30

塑化風暴,楊技正成了英雄;愛滋器捐疏失,則歸責於一名協調師。天大地大的事,在台灣彷彿只靠一名英雄解救眾生,但一人犯錯,就足以毀掉整個世界。

很難理解,台灣民眾吃了幾十年的塑化劑,是靠一位雞婆的楊技正來終結;同樣地,四、五條人命安危,竟繫於一通誤傳電話。什麼時候,台灣民眾的衛生醫療安危,像好萊塢電影般地繫於「一個人」?系統、制度與體系的制衡力量都蕩然無存?

事件後台大醫院一片沉默,連幾名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台大醫院都不肯透露,唯一大方說的,就是那通「關鍵」電話。因為協調師與檢驗人員只以電話確認結果,把「陽性」與「陰性」弄錯了,沒電腦列印書面報告二次確認,才釀成嚴重疏失。

不只如此,連跨院捐器官都成了理由,即使以敢言著稱的柯文哲,這回也感嘆因為「一顆螺絲鬆了」,全盤皆錯,但台大醫院這回鬆的,可不只一顆螺絲。

等了三天,台大醫院高層總算出面道歉,但台大醫院始終沒說出口,該看報告的不只是協調師,還有負責執刀的四名醫師,且不只台大犯錯,成大也一樣。柯文哲這話只對一半,「不管怎樣,都是台大的錯」,不過,出包的不只有協調師。

「To err is human.(孰能無過)」,人都可能犯錯,而建立制度,就是要將人為疏失降至最低;跨院器官移植是醫療團隊群策群力的展現,如果調查後,協調師仍是唯一疏失,才是整個醫療體系的悲哀。

※ 相關報導:

* 連7移植忙昏 48小時才知錯
http://www.udn.com/2011/8/30/NEWS/NATIONAL/NATS2/6558152.shtml

記者訪問該院器官移植團隊成員,發現本月廿四日至廿六日,台大連續進行七檯器官移植手術,直到廿六日晚檢視病歷,才發現新竹南門醫院的器官捐贈者是愛滋病患,此時距離摘取器官已四十八小時。

* 成大移植團隊 愛滋呈陰性反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ug/30/today-life4.htm

* 評估感染風險不大 被血噴臉 台大醫不吃藥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9478/112011083000106.html



◆ 健保局:潛在愛滋帶原者 根本難防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8.30

健保局表示,IC卡註記愛滋感染者身分,技術上雖不困難,但卻可能讓愛滋感染者隱私曝光,而且並非有登錄資料,就萬無一失,若當事人沒有篩檢、未經通報,仍可能成為潛在的帶原者,因此醫護人員應做好相關的檢驗以及防護措施。

國內愛滋感染者突破兩萬人,也讓常從事侵入性醫療行為、接觸到病患血液的牙科、外科醫師心有顧忌。

健保局醫管組長蔡淑鈴表示,健保卡現有註記器官捐贈、安寧療護意願等功能,因此要加註感染者身分並不困難;但在IC卡上路前,愛滋人權團體就擔心,註記後會造成歧視,甚至感染者只是看個小感冒,都被發現自己的病情,影響就醫權益而反對。

但蔡淑鈴也說,就算有註記,對醫療防護也非萬無一失,因為有些人根本沒去篩檢、愛滋病檢驗又有空窗期、而且個人健康狀況隨時變動,因此醫護人員在進行侵入性醫療行為前,即使是分秒必爭的急救、器官移植,都應做好例行傳染病檢驗和自身應有的防護措施,才能避免風險。

※ 相關報導:

* 健保卡註記愛滋?移植權威醫師也反對
http://www.udn.com/2011/8/30/NEWS/NATIONAL/NATS2/6558750.shtml

朱樹勳認為,檢驗愛滋病毒並不困難,這次是醫療人員間溝通錯誤,加上口頭聯繫後,沒有做好書面報告的雙重確認;因此他建議,除了現有的標準流程作業,不如多加一道程序,開放器官移植醫院在移植前,可以透過捐贈者姓名、身分證字號,查詢是否為主管機關已知、列管的愛滋感染者。



◆ 這還算是網路時代的醫療體系嗎?

【聯合報╱社論】2011.08.30

對台大醫院而言,這是椎心的一天,也是可恥的一天。這天,台大醫院成功進行了五個器官移植手術(心臟交成大),卻因致命的程序疏失,反使患者必須承受愛滋病感染之苦。徒有醫術不足以救人,這是血淋淋的案例。

這件悲劇,始自救人心切,令人不忍苛責。但台灣龍頭醫院發生這麼不可原諒的錯誤,導致患者和醫護人員共數十人暴露在愛滋感染風險中,卻讓人不能不為其內部管理和協調的鬆散感到驚心。如此可怕的程序漏洞,言之委實痛心;衛生署若不能設法督促各醫院認真補強、落實,病患的權益如何確保?

檢視這次事件,是一連串的環節鬆脫所造成。首先,愛滋男子的父母基於救人的善心,主動表示願意捐出器官,雖知其子是同志,卻不知已感染愛滋。其次,愛滋男子其實是地方醫院登錄在案的患者,但器官捐贈中心礙於法規無法與之連線,錯失關鍵線索。第三,台大醫院檢驗室在手術前已驗出有愛滋帶原,但與協調師在電話聯繫時卻溝通失誤,訊息未能準確傳送到手術檯。第四,移植團隊本應在術前閱讀書面篩檢報告,但醫師僅聽取了錯誤的口頭報告即動刀,術後閱讀書面報告才知出錯。

亦即,上述諸關卡,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節發生作用,讓訊息更準確地回傳到手術檯上,這場悲劇即可以避免。孰料,大家都一心想著要救人,一心想著要搶時間,結果在最想不到的地方誤觸機關,救命不成反而害命。台大醫院賠上了聲譽,就專業責任而言,實難辭其咎。

台大醫院擁有優秀的醫師,享有豐富的醫療資源,累積了傲人的醫療成果,但長期來似也養成了台大人的「驕傲文化」。觀察此次事件的前因後果,外界不難看到這種傲慢心態在作祟。例如,台大醫院公開承認錯誤,然把主要責任推給檢驗和「約聘」協調師的程序疏失,對專任醫師未詳閱書面報告的責任卻輕輕帶過;可見,院方「重醫術、輕溝通」的偏失心態極為嚴重。此外,對於當天作業過程及事後的補救措施,台大醫院也都諱莫如深,不願交代;與同日執行器官移植的成大醫院表現的坦誠相較,不僅太不透明,老大心態也表露無遺。若連闖出這樣的大禍都不能虛心以對,又如何談改進?

目前看來,台大醫院擔心的是民刑事責任、行政處分和巨額賠償;但別忘了,做好相關患者及醫護人員的感染追蹤及治療,更是收拾這件危機的重要工作。包括成大主刀醫師因台大的資訊錯誤,當天執行器官移植時曾半身浸在愛滋血水中,而有高感染風險,這也是台大醫院必須擔負的道德責任。但奇怪的是,只執行一項移植手術的成大醫院將卅人相關醫護列管;而執行了四例移植手術的台大醫院,卻宣稱僅有十餘人必須追蹤。這是台大低估災情,或是意圖遮掩真相,其有無面對現實的正確態度,都讓人感到難以理解。

在這種情況下,衛生署對這起離譜的醫療災難必須進行嚴格的調查,不僅要還原整個疏失過程,更要釐清行政協調及醫療專業雙方的責任,不容因台大自恃醫術權威而輕縱其程序錯漏。與此同時,衛生署也必須檢討自身的問題,例如,疾管局既容許「捐血中心」透過連線查核愛滋紀錄,基於同一保護原則,對「器官移植登錄中心」卻以「隱私保護」為由不准連線比對,這分明是難以言之成理的邏輯。至於術前愛滋及肝炎等篩檢重要資訊,照理說手術作業團隊全線皆應同步在網路上收閱,如今居然會誤於聽錯電話,實在離譜。在雲端網路時代,卻竟然在台灣的醫療系統中,出現此種溝通失誤的悲劇,真是匪夷所思!

成功的醫療文化,絕不只是建立在高明醫術之上,還要有更深摯的關懷、更細膩的管理及更準確純熟的溝通協調。台大醫院這次「救人反而誤人」的事件,絕不能以「烏龍」視之,而是一個「技術主義」至上的草率醫療文化的產物;面對無可迴避的責任,台大人必須放下傲慢,謙卑面對,別無他途。

fsj 提到...

器官移植 多少困境

【李伯璋】2011-08-30 中國時報

這兩天看到愛滋器官移植風暴,病患家屬與參與的醫護都陷於不安中。器官移植意義與傳統一般人大概很難體會,疾病已經嚴重到必須器官移植的患者,每天卻是和死神在賽跑,他們是多麼渴望等到適合自己的器官。這次的事件焦點不是只集中在指責台大,更期盼政府重視台灣的移植醫學發展的問題,讓整個系統有足夠資源,運作更完善。

基本上,對於腦死潛在器官捐贈的病人,協調師與社工師會主動關懷下,適時提出詢問器官捐贈意願;在家屬同意下,則會安排相關檢查,如:B肝、C肝、梅毒、愛滋病、心臟超音波、胸部X光、肝臟、腎臟超音波、肝功能(GOT、GPT)、腎功能(Bun、Cr)、血糖…等重要檢查。確定那些器官在腦死情況下仍可使用,再與家屬確認同意後,請具有腦死判定資格的神經外科、神經內科或麻醉專科醫師執行衛生署要求的腦死判定步驟。

通過第一次腦死判定後,協調師則會將腦死潛在捐贈者資料上傳到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資料庫。電腦就會依據等待者的條件,腎臟方面如組織符合抗原(HLA),病人年齡,病人等待時間;肝、心、肺病人則依疾病嚴重度予以公平的分配。四小時後,進行第二次腦死判定,與隨後的司法相驗。這中間,負責捐贈的醫院則會主動與受贈者醫院進行聯繫,並確認等待者接受移植的意願,並互相討論預計開刀的時間。這些移植前的安排是相當需要的人力與醫院內相關單位同仁的支援。台灣各移植醫院有默契相互之援下,才能讓移植成果有傲人成績。

很多人會好奇為何出錯,檢驗報告通常可以以陽性或陰性、reactive 或non-reactive、postive 或negative來呈現檢驗結果,由原始檢驗報告單中,可發現B肝抗體是positive,C肝 是negative,B肝抗原是negative,HIV抗體是reactive。在電腦通知報告後,檢驗師再與協調師傳達檢驗結果時,在唸negative與reactive的致命一瞬間,檢驗師若能用誇張口氣表答HIV是reactive,也就是positive與陽性;協調師若是主動再確認是reactive,不是negative,都可以避免悲劇。一切就是非故意的疏失造成的災難!

器官分配牽涉到兩個層面,一個是公平性,另一個是適當性。器官分配給病情最危急的病人,這項原則看似公平合理,但病情危急的病人接受移植手術,移植成功率會下降,醫療成本也會上升,有些受贈者需要接受二次移植。如此真正接受移植手術之病人數目會下降,等待名單會因此越來越長,等不到器官的情形會越來越嚴重。有些勸募專責醫院跨區全台灣,製造自己工作壓力與負擔,如何創造大家快樂有效率工作環境是很重要議題。

由學會統計的資料顯示,去年台灣三十七家可以執行腎臟移植的醫院,十六家沒做任何病例,十四家少於五例,這反應出台灣的移植醫學執行一定有其工作的困難度,也是台灣器官捐贈與分配的問題。衛生署表示強調就算台大醫院受到停止器官移植的處分,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也可轉借到這些醫院繼續治療,不會變成人球,應該更用心瞭解台灣移植的困難!

台灣今天目前有六九八一人等待器官,可是到只有一四○人屍體捐贈器官,共有五四人接受心臟移植,五人肺臟移植,六十人肝臟移植,一四三人腎臟移植,一九八人接受眼角膜,這些數據顯示即使有人捐贈,只有半數人會被移植團隊摘取器官,意味著器官捐贈作業的複雜性。醫療行為中一定有風險,台大的協調師都是相當優秀二十四小時待命執行工作,這不是一般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能承受,我更希望社會大眾秉持愛心共同協助病人、家屬與同仁所受的心身傷害。政府更必須體驗台灣病人為何要等腎移植需要三十年,解決器官移植困境。

(作者為台灣移植醫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

※ 相關報導:

* 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成功率 (理性版)
http://heartvalley.blogspot.com/2011/08/hiv.html

實際上,國外已經有很多HIV感染者接受器官移植,也有幾位器官移植者因為移植感染到HIV,在服用雞尾酒療法、和醫療團隊的照顧下,仍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不應該用「被判死刑」這種容易引起恐慌的詞語來危言聳聽。



◆ 味覺智能訓練 成功甩肉20公斤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2011.08.30 自由

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味覺智能中心主任趙世晃,從幫肥胖民眾開刀治療過程中,發現肥胖其實是一種「心病」,歷經2年多的實驗,經由味覺和飲食的訓練,開發民眾味覺智能(Taste Quotient,TQ),落實細嚼慢嚥的飲食習慣,可成功達到減重目的;昨日在「味覺智能訓練中心」成立記者會中,成功減重20多公斤的王建鈞等兩兄弟,也現身說法分享心得。

趙世晃表示,從事肥胖門診12年,幫助數萬民眾減重,發現肥胖是種「心病」,開刀對肥胖者來說其實是種懲罰,且復胖機率高。

趙世晃表示,歷經2年多的實驗,成立全國首見的「味覺智能訓練中心」,經由味覺和飲食的訓練,開發民眾的味覺智能(TQ),教導民眾落實細嚼慢嚥的飲食習慣,當味覺感知更強、創意更豐富,食物自然變得更好吃,不當慾望減少後也不再暴飲暴食。

趙世晃並認為,許多家長在餐桌上把小孩寵壞了,經由味覺智能的觀念,可教出遠離貪婪、暴躁的下一代,而現代人工作忙碌,吃飯時間到了常狼吞虎嚥,他也建議可等到有時間時再悠閒、輕鬆的吃,有時候半個便當就飽了,肥胖自然不會找上門。

趙世晃為了讓民眾瞭解自己的味覺特性,還設計了線上味覺智能測驗,民眾透過測驗,可作為改進、訓練味覺智能的依據,吃出健康、快樂的人生。

昨天「味覺智能訓練中心」成立記者會中,台中市17歲和12歲的王建鈞、王紹融兄弟,因食慾好,小小年紀體重分別高達104和72公斤,父親今年2月帶他們向趙世晃求救。

兩人表示,之前試過吃水煮菜、運動等減肥方式,但效果不彰,經由味覺智能訓練,從不到10分鐘吃3碗飯,到現在每餐只吃1碗多,體重更分別大減23公斤和14公斤,強調在醫師指導下,細嚼慢嚥、專心吃飯,真的成功讓自己減重。

fsj 提到...

跑步會腿好壯壯? 大錯特錯

記者/洪素卿 2011.09.11 自由

女性面對大腿上的贅肉、莫不希望除之而後快;但不少人擔心「運動會長肌肉」,因此嘗試塗辣椒膏、敲打穴道等另類手法瘦腿。結果不只有人「辣」到皮膚過敏,也有人敲得滿腳瘀青,仍無法如願。醫師表示,控制飲食、排除水腫、再配合適度運動,不但不會讓腿好「壯壯」,反而才是遠離下半身肥胖的不二法門。

塗辣椒膏、敲打穴道 適得其反

整形外科醫師張高榮表示,不少女性誤以為「腿粗」是因為過度運動、導致肌肉發達,但事實上,除了極少數運動員會出現肌肉肥大問題,絕大多數民眾的大腿肥胖是「脂肪胖」。

他指出,大腿肥胖與遺傳有關,如果父母下半身骨架大、脂肪分布以下盤為主,遺傳了這種體質的人一旦飲食過量,脂肪自然也就容易堆積在下半身。

調整飲食、適度運動 才是王道

此外,下半身肥胖也與性別有關,女性相對常見。康寧醫院院長尹長生指出,尤其是鎮日坐著不動,會讓脂肪堆在大腿、臀部的趨勢更明顯。台灣女性的正常腿圍多介於45公分到50公分之間,如果超過52公分,顯示大腿內的脂肪可能過多;此外,如果腿圍乘以2後,比臀圍還多出10公分以上,也表示脂肪比例過高。過去有調查顯示,大腿圍超標的台灣女性其實不在少數。

當大腿脂肪太多的時候,不管是塗辣椒膏、還是瘦體霜效果都有限,醫師建議,最好的方法就是調整飲食內容、配合適度適當運動。只要避免高阻力、重量運動,而選擇像是快步走15至20分鐘、走路、慢跑、抬腿、拉腿、輕度踩腳踏車等,都能讓腿部線條看起來更緊實。

此外,不少女性屬於下肢「水腫」胖。開業醫師夏慧欣說,下肢水腫胖者通常到了下午,腿部就會開始有痠痛感,用手壓肥胖處、比較沒有彈性,多半出現在久站、久坐或是吃太鹹,導致體內水分難以排出去的人身上,其原因是靜脈回流不佳。不過,有時候脂肪過度堆積,也會造成淋巴組織回流變差,導致「脂肪胖」合併「水腫胖」。

此時,除了改變飲食、適度變換姿勢之外,透過機器或是手法按摩,有助於循環,可以緩解「水腫胖」。



◆ 女性1/3人生處於更年期 和平共存才能活得好

台灣新生報 2011/09/10 ◎記者鍾佩芳/專題報導

引言︰

臺灣女性平均壽命,已高達八十二‧七歲,而停經年齡約五十歲,所以女性終其一生,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停經期度過。據美國的統計,百分之八十五的更年期婦女出現熱潮紅,症狀可持續一至二年,也有百分之二十五為熱潮紅所苦達五年之久。

國健局表示,48─52歲之間女性因卵巢功能萎縮,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月經週期變得不規則,至完全停止,且在一年內不再有月經,這種現象稱做停經。在停經前後期間,稱為更年期,更年期是人類生命週期的一個階段,對婦女來說是自然且必經的歷程。

更年期女性因為荷爾蒙分泌不足,常有身心方面不適,稱為更年期症狀,常見的症狀有熱潮紅、盜汗;有時會伴有嘔心、嘔吐、頭暈及頭痛,發作只有一、兩分鐘,就自然會消退,通常這種情形會持續數個月或數年之久。在熱潮紅發生時,因血管擴張,體溫散發,會導致全又以發生在夜間為多,常使睡身盜汗,這種現象眠中斷,導致失眠、疲倦,甚至情緒不穩等,影響生活品質。雌激素分泌減少,生殖泌尿器官也開始逐漸萎縮,導致尿道表皮變薄,抵抗力減弱,容易引起感染,同時造成膀胱附近組織變弱,可能導致尿失禁。陰道表皮組織變薄,容易引起陰道乾澀,導致陰道發炎及性交疼痛。

更年期乃是婦女由生育年齡進入非生育年齡的過渡時期,婦女因卵巢功能隨年齡增加而逐漸退化,此時卵巢逐漸減少性荷爾蒙〔包括雌激素、黃體素、雄激素〕的產生,終致生理上的月經完全終止。某些婦女如果接受兩側卵巢切除手術,使用治癌化學藥物的治療疾病、或接受骨盆區的放射線治療,則月經會停止,稱作「醫源性停經」。

雌激素為控制女性第二性徵的發展,如:乳房的發育、臀部的變寬,以及臀部與陰阜中的脂肪儲存;幫助卵巢濾泡的成熟,並使子宮內膜之黏膜增厚。

黃體素則是由黃體所分泌,會減少子宮因雌激素所引起之自動收縮,讓子宮內膜作最好預備,使受精卵能好好地植入內膜著床、妊娠得以維持,故此荷爾蒙又稱妊娠荷爾蒙。

分泌女性荷爾蒙最重要的器官是卵巢,初經的少女卵巢中約有三十萬個濾泡,隨著年齡的增加,每月濾泡的成熟與排卵,濾泡總數逐漸減少,接近停經的婦女幾乎不再有濾泡。卵巢在女性未進入青春期之前幾乎沒有發揮作用,到青春期之後就開始會有女性荷爾蒙的產生(包括雌激素及黃體素),濾泡排卵後形成黃體並分泌黃體素,因卵未受精而黃體萎縮,月經週期於焉來到。生育期是女性生殖的顛峰,在這段時間女性有豐沛的雌激素。而到了停經前後,卵巢的功能逐漸降低,減少雌激素產生。

在停經前後幾年,婦女因為荷爾蒙分泌不足,常會有生理與情緒方面不適的情形,除生理症狀的不適外,婦女面對角色的改變與小孩外出求學及就業所產生的空巢期,也是造成婦女心理與情緒負擔之主因。國民健康局自92年起設立諮詢專線「0800-00-5107」提供免費諮詢服務。

分析94-98年諮詢專線來電之登錄資料發現,婦女受更年期症狀困擾之前五名依序為:容易疲勞、失眠、沮喪或情緒起伏、健忘或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或容易發脾氣。



◆ 萬能細胞 可治失智症

台灣新生報 2011/09/10

【中央社東京九日專電)日本慶應大學教授鈴木則宏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以阿茲海默症病患細胞製作iPS細胞(新型萬能細胞),成功重現疾病的特徵,將有利於阿茲海默症早期診療和治療藥物的開發。

日本媒體報導,這項研究的內容將在英國醫學期刊「人類分子遺傳學」網路版發表。

研究小組表示,這是全世界首次發表有關製作阿茲海默症患者iPS細胞的論文。遺傳性阿茲海默症患者佔全部的三%,這項研究也證明了由於特定遺傳基因突變,會讓腦中囤積大量「β-澱粉樣蛋白」(beta-amyloid),進而毀損神經細胞,造成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就是俗稱的失智症或老人癡呆症,研究小組採取兩名四十多歲發病的家族性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皮膚細胞,導入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發現的四個遺傳基因,製作iPS細胞。

在讓這個iPS細胞變化成腦中神經細胞時發現,會產生兩倍的毒性蛋白質,也就是目前認為和阿茲海默症有關的β-澱粉樣蛋白等特徵。



◆ 愛滋病毒 可能透過眼淚傳染

【特派員林琮盛/北京報導】2011.09.10 旺報

愛滋病病毒又發現新的人體「儲藏庫」。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李太生在國際著名的《愛滋病》雜誌上發表一篇研究發現,愛滋病病毒除了通過血液、性和母嬰感染外,淚腺、淚液很可能是愛滋病毒新的「儲存庫」,但目前還無法肯定眼淚可以傳播愛滋病。

北京協和醫院 新發現

這一研究成果是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李太生教授等人經過長達6年的研究完成的。

《新京報》報導,2005年,協和醫院眼科專家治療一例愛滋病患的白內障時,發現這名患者雖然血液中已經沒有愛滋病毒,但眼部前房水中依然有病毒。但外界不清楚房水和淚液的區別,於是出現「淚液中發現愛滋病毒」的說法。

這一誤報也引起了專家的思考。李太生等醫學專家,進行國際首個針對愛滋病患者淚液中愛滋病病毒載量的定量分析。

李太生等選擇了16名長期接受雞尾酒療法、外周血愛滋病毒呈陰性的愛滋病患者為研究組,並以2名新診斷患者、及3名治療後產生耐藥的患者作為對照組。

要研究眼淚,就要取得淚水,雖然每人只需要1毫升淚水,但還是很難。1毫升約20滴,為了讓患者哭,李太生等絞盡腦汁,比如帶患者到安靜的地方,聽悲傷的音樂等。

結果顯示,研究組和對照組淚液中的愛滋病毒載量沒有差異。

近日,北京協和醫院發布的新聞稿中表示,愛滋病毒極可能通過淚液發生傳染。李太生教授提醒,在對愛滋病毒陽性患者進行眼部檢查或手術時,要加強防護、謹慎處理。

不動的愛滋病毒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李太生教授說,人體內的愛滋病毒分為兩類,通過雞尾酒療法,存在於血液、精液中的「活動的」愛滋病毒可以被消滅掉,但是在一些器官、淋巴細胞裡,還存在著「不動」的愛滋病毒,這些地方被形容為「儲存庫」,如果停止治療,「儲存庫」裡的愛滋病毒,就會侵蝕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