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hysorg.com/news/2011-08-distant-black-hole-devoured-star.html
August 24, 2011
(PhysOrg.com) -- 二項出現在 8/25 當期 Nature 期刊中的研究,對於一起「宇宙級」意外提供了新洞見。該意外從三月底開始不斷朝地球送來 X 光。NASA 的 Swift 人造衛星首度警告天文學家注意強烈且不尋常的高能閃光(flares),那來自天龍座(Draco)中的新來源。
"難以置信地,此來源仍繼續產生 X 射線且其亮度仍足以讓 Swift 繼續觀察到明年," David Burrows 說,賓州州大天文學教授,同時也是此任務之 X 射線望遠鏡的領導科學家。"其行為與我們先前所見任何事物不同。"
天文學家很快便明白,這個來源(稱為 Swift J1644+57)是一件真正特別事件的結果 -- 遙遠星系的蟄伏黑洞開始撕裂並吞噬一顆恆星時的覺醒。該星系如此之遙遠,來自該事件的光線得花 39 億年才能抵達地球。
Burrows 的研究包括 NASA 科學家。那著重在來自 Swift 與其他偵測器(包括位於 ISS 太空站上,由日本領導的 Monitor of All-sky X-ray Image,MAXI)的 X 與 gamma 射線觀測。
第二項研究由 Ashley Zauderer 所領導,麻州劍橋 Harvard-Smithsonian 天文物理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那檢視來自數個地面無線電天文台的觀測中的異常爆發,那包括新墨西哥州 Socorro 的 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的 Expanded Very Large Array(EVLA)。
絕大多數星系,包括我們自己的,都存在一個質量達數百萬個太陽的中央超大黑洞。根據這項新研究,發生 Swift J1644+57 事件的星系,其黑洞的質量,也許是銀河系中央黑洞(質量為 400 萬個太陽)的二倍。當一顆恆星朝黑洞墜落,它會被強烈的潮汐力撕裂。氣體圈圍成一碟狀物,那繞著黑洞打轉並迅速被加熱至數百萬度。噴流沿著黑洞的旋轉軸形成,以超過 90% 光速驅趕物質。在 Swift J1644+57 的例子中,這些噴流之一,似乎直指地球。
"當往外噴的噴流猛烈撞擊星際環境時產生無線電發射," Zauderer 解釋。"相較之下,X 光出現的位置離黑洞更近,很可能接近噴流的基部。"
受潮汐力擾亂之恆星的理論性研究指出,它們會以可見光及紫外線能量的閃光出現。正眼看過去時,黑洞噴流的亮度與能量會大大地增強。此現象,稱為相對束射(relativistic beaming),解釋為何 Swift J1644+57 在 X 射線能量被看見,以及為何看起來是如此筆直的光亮。
當閃光在 3/28 首度被偵測到時,那最初被假設成一起 gammma 射線爆發的訊號。那是一種壽命將近一日的短暫高能輻射爆發,常與重恆星的死亡以及遙遠宇宙中黑洞的誕生產生關聯。不過當此發射持續明亮及閃耀時,天文學家理解到,最似是而非的解釋是,類太陽恆星的潮汐力擾亂,看起來就像是射束般的發射。
到了 3/30 日,由 Zauderer 團隊所完成的 EVLA 觀測證實,一個明亮的無線電源位在一個黯淡星系的中央,接近 Swift 的 X 射線閃光之處。這些資料提供了第一批決定性證據,指出該星系、無線電源以及 Swift 事件全都有關聯。
"我們的觀測證實,發出無線電的區域仍以超過一半光速的速度擴張中," Edo Berger 說,哈佛的副教授,同時也是那篇無線電論文的共同作者。"藉由逆向追蹤該擴張,我們能證實此外流(outflow)與 Swift X 射線源在同一時間形成。 "
Swift(2004 年 11 月發射),由 NASA 的 Goddard 太空飛行中心管理。它在與賓州州大、LANL 以及維州 Dulles,Orbital Sciences Corp. 以及位於英國、義大利、德國以及日本的國際性合作者的合作下運作。MAXI 由日本的 JAXA 運作,是附屬於太空站 Kibo 模組的外部時間。與這些研究相關的影像、動畫,請造訪 http://www.nasa.gov/swift 。
※ 相關報導︰
* Relativistic jet activity from the tidal disruption of a star by a massive black hole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6/n7361/full/nature10374.html
D. N. Burrows, J. A. Kennea, G. Ghisellini, V. Mangano,
B. Zhang, K. L. Page, M. Eracleous, P. Romano, T. Sakamoto,
A. D. Falcone, J. P. Osborne, S. Campana, A. P. Beardmore,
A. A. Breeveld, M. M. Chester, R. Corbet, S. Covino,
J. R. Cummings, P. D'Avanzo, V. D'Elia, P. Esposito,
P. A. Evans, D. Fugazza, J. M. Gelbord, K. Hiroi,
S. T. Holland, K. Y. Huang, M. Im, G. Israel, Y. Jeon,
Y.-B. Jeon, H. D. Jun, N. Kawai, J. H. Kim, H. A. Krimm,
F. E. Marshal, P. Meszaros, H. Negoro, N. Omodei, W.-K. Park,
J. S. Perkins, M. Sugizaki, H.-I. Sung, G. Tagliaferri,
E. Troja, Y. Ueda, Y. Urata, R. Usui, L. A. Antonelli,
S. D. Barthelmy, G. Cusumano, P. Giommi, A. Melandri,
M. Perri, J. L. Racusin, B. Sbarufatti, M. H. Siegel,
N. Gehrels
Nature 476, 421–424 (25 August 2011)
doi: 10.1038/nature10374
* Birth of a relativistic outflow in the unusual γ-ray transient Swift J164449.3+573451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6/n7361/full/nature10366.html
B. A. Zauderer, E. Berger, A. M. Soderberg, A. Loeb,
R. Narayan, D. A. Frail, G. R. Petitpas, A. Brunthaler,
R. Chornock, J. M. Carpenter, G. G. Pooley, K. Mooley,
S. R. Kulkarni, R. Margutti, D. B. Fox, E. Nakar, N. A. Patel,
N. H. Volgenau, T. L. Culverhouse, M. F. Bietenholz,
M. P. Rupen, W. Max-Moerbeck, A. C. S. Readhead, J. Richards,
M. Shepherd, S. Storm, C. L. H. Hull
Nature 476, 425–428 (25 August 2011)
doi: 10.1038/nature10366
* 銀河的巨大黑洞從三百年前的沈睡醒來
* Spitzer 發現富含碳的恆星誕生自銀河中央
* 科學觀察黑洞如何吃掉物質
* Fermi 望遠鏡在銀河系中發現巨大的新結構
* 物理學家在實驗室中製造黑洞電漿
* 大霹靂有可能是反物質變成物質的快速轉換嗎?
1 則留言:
觀黑洞吞恆星 央大登國際期刊
中央社 2011/09/01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日電)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3月偵測到黑洞吞噬恆星的奇觀,研究成果登上最新的國際期刊自然「Nature」。中央大學今天表示,天文所提供觀測資料參與研究,同感興奮與欣慰。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的衛星(Swift)3月偵測到黑洞吞噬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以衛星名稱和坐標位置命名為「Swift J1644+57」。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天文及天文物理所教授大衛巴羅斯(David Burrows)領導的跨國研究團隊,對「Swift J1644+57」進行研究,論文成果登上「Nature」。
中央大學表示,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助理教授浦田裕次和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黃麗錦夫妻檔,透過「東亞伽瑪射線爆觀測網」,結合台灣、中國大陸、日本等地的天文台,提供詳細的「Swift J1644+57」地面可見光和「紅外光」觀測資料給大衛巴羅斯的團隊,因而在論文中,央大天文所也列名其中。
浦田裕次表示,「Swift J1644+57」是人類首次目睹黑洞吞噬恆星的過程,也是天文界重要里程,這次發現也讓人們對黑洞生長過程有了初步認識。
黃麗錦表示,「觀測不像其他研究,無法事先預期」,因此常處於機動狀態,就怕不小心錯過寶貴資料。為了天文觀測,經常得從入夜一直連續工作到天亮,期間的辛苦不足為外人道,但研究成果能對國際社會提供貢獻,也讓她感到欣慰。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