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0

練習死亡 惠敏法師幸福祕方

◆ 練習死亡 惠敏法師幸福祕方
http://udn.com/NEWS/LIFE/LIF1/6598459.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1.09.19

怎樣才能幸福?藝人陶晶瑩說「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自我幸福感也能提升」;教育部訓委會前常委鄭石岩建議正向看待周遭一切;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則語出驚人表示,他每晚睡前都做「臨死練習」,務求「練到死前都能微笑」。

法鼓山「心世紀倫理對談」昨天舉辦「開啟幸福的生命智慧」講座,邀請陶晶瑩、鄭石岩、惠敏法師分享幸福秘訣。

陶晶瑩表示,五歲女兒從老師故事啟發她,告訴她「人不要貪心就能長壽,擁有兩根蘿蔔就夠」,讓她深感受用。她說經營幸福家庭,有時得犧牲自己,「但整體說來能提升成更大的快樂!」

鄭石岩說,幸福的人都用正向方式看待一切,不幸的人則極度自我中心。「人要幸福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了解自己、接納自己,用智慧去看出身邊因緣中的喜樂。」

惠敏法師的幸福祕訣最具禪意,「我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不能覺得還有明天,因為這樣會沒有熱情和創意。」

惠敏法師說,現在他每晚都做死前練習,「換上睡衣就像當壽衣,蓋棉被就當棺材板」,並想像各種土葬、水葬、火葬,「屍體有很多蟲吃,表示很有機,也是種幸福」。如此他隔天醒來發現自己還活著,都很開心。



◆ 作息亂補習多 中小學生也失眠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598054.shtml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豐原報導】2011.09.19

剛開學這段時間有不少中、小學生失眠,心理師陳昌偉說,很多孩子暑假作息沒節制,開學後到凌晨兩、三點還睡不著。更多國中生「補太多」,焦慮到失眠,父母只好求助心理師。

開學後學童失眠的個案為數不少,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睡眠中心心理師陳昌偉說,學童暑假作息毫無約束,開學生理時鐘大亂,痛苦不堪。門診時發現有的學童失眠比大人還嚴重,輾轉到凌晨,隔天上午根本無法聽課,直到教師發現情況不對,告訴家長才趕快求助心理師。

陳昌偉說,國二、國三的學生求助門診的也很多,探究原因,幾乎個個「補太多」,一人補兩三科是常態,也有學生每天放學後直奔補習班,一週6、7天,回到家已10點,臨睡前還在趕作業,有學生說「每天有看不完的書、作不完的作業」,焦慮帶到床上,難以入眠。

心理醫師魏淑芸說,多數學生不堪長期失眠,有的 會出現情緒障礙,一起床就哭個不停,甚至胃口差、頻掉髮,讓家長束手無策。

陳昌偉指出,這樣的孩子生活嚴重失衡,智能的部分表現不錯,但除了在家上網,久了無法建立人際關係,她建議家長參與治療的角色,協助孩子改善生活品質,親子間的互動不要只是載孩子去上課、補習,慢慢應可看到正向改善。

孩子睡多久才夠,陳昌偉說,小學生一天包含午睡約9到10個小時,國中生則要8到9個小時。要知道睡多久才夠,可以選擇沒有壓力的長假,看看睡幾個小時後精神變很好,這才是個人的基本睡眠量。

※ 相關報導:

「笑長」帶領起笑 俱樂部今成立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掌握秋季養生六原則 常保安康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9/19

傳統醫學認為,秋季養生重在養肺。中醫師楊淑媚表示,秋季養生宜注意精神生活、衣服穿著、日常起居、飲食適宜、養生運動、自我按摩穴位等六大原則,民眾應隨時加以養生調理,如此才能時時保安康。

楊淑媚醫師指出,秋季氣溫下降促使氣候轉涼,陰沉沉的天氣容易誘發憂愁或悲傷的情緒,所以心情低落時記得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或保持身體的活力,時時保持樂觀的心情;秋季早晚天氣差異大,因此必須記得多加件外套,秋季雖有秋老虎之稱,有時還很炎熱,但是在傍晚氣溫會轉涼,所以應注意保暖。

楊醫師指出,秋季較涼,不似夏季酷熱,較涼的氣候比較好睡,因此睡眠可以較充足,不過,記得也要早起做運動,不然身體容易在秋天變得較肥胖。雖然秋季天氣較涼爽人們比較好入睡,但對有一些情緒障礙的人來說,氣候變化有時會造成睡眠障礙,所以必須調整心情保持快樂,並保持規律的作息。

飲食適宜方面,秋季進補不可隨便亂補一通,因為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秋天氣候乾燥,可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適量補充些鹽水也是必要的一件事,補充時以少量、多次、慢慢喝為準則。

養身運動方面,秋季時節由於秋季早晚溫差大,人體陰陽精氣正處於收斂內養的階段,所以運動應適時、適量,避免身體流太多的汗水;另外,民眾可以自我按摩手三里、魚際、曲池、迎香、合谷等穴位預防疾病。



◆ 吃白色蔬果 中風率減半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1/09/19

蘋果、梨子果肉都是白色,荷蘭最新研究發現,吃蘋果、梨子等「白色蔬果」有助預防中風,中風機率下降五成二。

荷蘭研究團隊在美國心臟協會出版的「中風」期刊發表一篇研究指出,多吃白色的蔬菜、水果可以幫助減少中風風險。

過去已有研究發現,攝取大量蔬菜、水果的人,中風風險比較低。這次荷蘭瓦罕寧恩大學研究人員依蔬果顏色做分類,分析不同蔬果顏色是否影響中風機率。

從蔬菜、水果可吃部位的顏色,可看出含有哪些「植物性化學成分」,像類胡蘿蔔素、類黃酮都是「植物性化學成分」,對身體很有好處。

研究中,蔬菜、水果依顏色分成綠色、橘色/黃色、紅色/紫色及白色。白色蔬果中有百分之五十五是蘋果、梨子。

研究十年期間,共有兩百三十三人中風,研究顯示,攝取較多白色蔬果的人中風風險減少百分之五十二。一天每多增加二十五公克的白色蔬果攝取量,中風機率便減少百分之九。一顆蘋果平均約一百二十公克。

蘋果、梨子都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及類黃酮槲皮素,香蕉、菜花、黃瓜、菊苣等也都屬於白色蔬果。

研究人員表示,從研究結果看來,攝取充足白色蔬果或可幫助預防中風。舉例來說,每天吃一顆蘋果就能增加白色蔬果攝取量。不過其他顏色蔬果也許可以幫助預防其他慢性疾病,因此想維持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要飲食均衡,多攝蔬菜、水果。



◆ 秋涼養肺 吃梨好處多

文/林政煌 2011.09.19 自由

梨子的營養豐富,有「百果之宗」之稱。自古即被視為解渴和治聲音沙啞的聖品,所含的維生素C,對維持皮膚彈性與光澤有益;另外,梨子所含的果膠,也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膳食纖維可以潤腸通便,進而達到清除腸道有害物質的功能。

梨子皮色黃,屬脾(土);肉色白,屬肺(金);肺又掌管皮膚,且和大腸是「兄弟關係」,因此,吃梨不但能養肺補肺、潤燥生津,還有養顏美容、清理腸的作用。

◎提供和梨子有關的食療方:

●川貝燉雪梨:梨子一個,切去頭部,中心挖空,放入川貝粉一錢,冰糖適量,電鍋蒸熟食用,對熱性咳嗽和慢性支氣管炎有益。

●銀耳雪梨羹:梨子一個,切去頭部,中心挖空,放入杏仁粉1錢,加入蓮子3錢,白木耳適量,枸杞少許,冰糖適量,電鍋蒸熟食用,有養顏美容的作用。

●補肺膏:生地100克,蓮藕、梨子各400克,先將梨子榨汁備用,再把梨渣和生地、蓮藕水煎取汁,共煎2次,將2次煎液混合,以小火濃縮後,再加入梨汁和蜂蜜熬成膏,每次20毫升,一日2至3次,有保養氣管,預防感冒的效果。(作者為新北市御安堂中醫診所院長)

fsj 提到...

香蕉是開心食物,真的嗎?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振興醫院營養師賴瑞佳、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科主任葉啟斌】2011/09/20

香蕉富含B群,不但是新陳代謝的輔助因子,還有助穩定神經。人體缺乏B群,會覺得較疲倦,精神也不易集中。另外,一般水果少含礦物質鎂,香蕉的鎂含量不錯,對消除疲勞、穩定神經也有幫助。

香蕉能讓心情比較愉悅,主要是因為色胺酸。色胺酸為胺基酸的一種,是血清素的前驅物,腦內血清素濃度增加,會讓人比較放鬆,不只情緒較為穩定,也比較容易入睡。抗憂鬱藥物百憂解的作用,就是抑制血清素再吸收,讓血清素濃度上升。

吃香蕉有助穩定情緒,學理上雖說得通,但憂鬱症患者可不能單靠吃香蕉抗憂鬱,還要藥物治療。畢竟,大腦裡要有足夠血清素,必須吃下大量香蕉,實務上並不可行。對於未達疾病狀態的「鬱卒」,倒是可以適度吃香蕉「保健」;俗話說「失戀要吃香蕉皮」,皮是不是比果肉更能振奮情緒,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



◆ 肥胖者大腦衝動強 挨餓減肥越減越肥

【台灣醒報╱記者張華卿、鍾禎祥╱台北報導】2011.09.21

美國最新一份研究顯示,體重過重的人看見高熱量食物時大腦會特別活躍,耶魯大學教授Rajita Sinha表示,該研究顯示,過重者抗拒高熱量食物的過程非常困難,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過重問題的人很難減肥成功,這項新發現對了解肥胖的成因有很大幫助。

對此,研究者之一的Robert Sherwin建議想減肥的人,與其經常餓肚子讓血糖下降,導致大腦產生想吃高熱量食物的欲望,不如常吃健康的點心,避免血糖下降太快速。

美國耶魯和南加州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對特定食物渴望程度的高低,可能取決於大腦。研究人員控制受試者的血糖,以核磁共振監測大腦的變化,發現有過胖問題的受試者在一段特定時間中,會對高熱量食物產生很強的渴望。

該研究讓9名正常體重和5名過胖的受試者看各類食物的圖片,包括薯條、甜甜圈等高熱量食物,還有豆腐、沙拉等低熱量食物和什麼都沒有的空白圖片。

研究人員監測受試者看到圖片後的腦部動態發現,不論是體重正常或過胖者在血糖過低時,大腦中掌管回饋的區域會呈現活躍狀態,提高這兩種人吃高熱量食物的慾望。

但當體內血糖回穩後,體重正常的人腦部前額葉皮層會增加活動,抑制大腦的衝動,減少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但過重的人即使血糖回復正常,他們的大腦仍對高熱量食物感到渴望。

這份研究發表於國際知名的醫療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中,解釋了為什麼很多體重過重的人在減肥過程中無法控制口欲,進而減肥失敗。



◆ 枸杞、菊花、龍眼肉果凍當甜點 健康吃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9/20

選擇適合點心,民眾可以吃得到天然的甜味,又不失健康。中醫師郭奕德表示,可利用枸杞、菊花,龍眼肉製作果凍;以枸杞5錢、菊花3錢、龍眼肉1兩,果凍粉適量為材料,藥材煮水濾渣後,再以果凍粉治成果凍,溫和又好吃。

又稱桂圓的龍眼肉是中醫補血藥材,不過,當患者多有煩熱,口乾舌燥等現象,不宜單用龍眼肉。虛熱者過服卻可能出現口更乾甚至嘴破的症狀。龍眼肉能滋潤補血,性味甘溫,可治思慮勞傷心脾等不適。偏向陽虛,感到虛弱無力、乾燥的體質者皆可適度服用。

不少中老年人對中藥養生有興趣,希望吃得安全又健康。枸杞、龍眼肉,菊花、紅棗等常見藥材也能煮水飲用,有滋養作用,且少量使用下,多數人都可以使用,但感冒或身體正值發炎的民眾建議暫緩。

年長民眾可選擇以藥膳及養生保健操來改善身體狀況,讓傳統中醫與生活調和。銀髮族可以在醫師建議下,從一般常見的食物中,選擇適合自己體質與營養的食物,並斟酌年齡或慢性疾病情形,兼顧老年飲食與生活狀況。

醫師建議一般銀髮族避用補氣、瀉火作用太強的藥材,以免影響健康。另中醫將食物分為「四氣」和「五味」,中醫師建議按照食物的性能和性味來進行分類與搭配食用。



◆ 讓腫瘤發光 新染料提升癌症檢測率

【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台北報導】2011.09.20

荷蘭醫界最近發現一種染料,可在螢光燈下跟蹤腫瘤,使其在癌症手術過程中發光,有助於指導醫生為病患開刀治療。該染料可作為一個裝置,點亮手術過程中患者的卵巢癌細胞,未來將可提高癌症的檢測正確率。

卵巢癌一直以來以難以發現聞名,但這種以染料發光的技術卻可讓腫瘤外科醫生減少30倍以上的檢驗時間,並透過標準的檢測技術讓誤差變小,亞利桑那州普渡大學的化學教授Philip Low表示,「透過發光技術可顯著提高癌症檢測效率,並藉由正確照明,改善癌症切除技術。」

這種發光染料是結合葉酸,讓不同受損程度的細胞吸收維生素,卵巢癌因含有極高比例的葉酸受體,因此被用來當做臨床試驗。但Philip Low說,肺、腎、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和結腸癌等也有能充分反應接收葉酸的受體。

這項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期刊《Sunday in Nature Medicine》。隨著卵巢癌的治療結果可發現,這項發光技術預計可使更多癌症被消滅,並為病人做更好的預防。



◆ 中研院新發現 4小分子化合物抗流感先鋒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09.20

中央研究院在全球性的抗流感藥物研發競爭上,又有新突破。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蔡明道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找到可以抑制流感病毒複製的小分子化合物,且流感病毒不易出現抗藥性,未來極有可能開發出新型抗流感藥物,搶下「克流感」的龐大市場。

中研院已申請這四種小分子化合物的美國專利,研究論文9月19日發表於國際知名的「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NAS)。中研院今早首度公開此一研究成果,翁啟惠高興地說,找到這些抗藥性低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後,未來面對流感病毒的威脅時,將有更大勝算。

蔡明道表示,過去絕大部分抗流感藥物的設計,都以抑制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質的複製為考量重點,雖具抗病毒效果,但用過一段時間後,流感病毒的抗藥性也高,效果即明顯下滑。

中研院團隊反其道而行,鎖定流感病毒裡的核蛋白為對象,抑制核蛋白的作用,降低流感病毒的複製能力及活性,流感病毒的抗藥性也低,從此流感病毒不再凶狠,不再具有攻擊性。

蔡明道說,研究發現,三個單一核蛋白一旦鍵結為一個三聚體分子,就可以和核醣核酸聚合酶 (RDRP)作用,流感病毒就可以不斷複製核醣核酸 (RNA)及轉錄,進而在人體內大量繁殖,危害健康。於是研究團隊設法破壞這個鍵結,不讓單一核蛋白鍵結為三聚體分子;花了兩年時間,終於找到胺基酸E339和R416,阻斷核蛋白鍵結。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生化所,更從170萬種化合物的儲存庫中,篩選出近百種具有抑制流感病毒複製的候選化合物,再找到4種可截斷E339和R416之間鹽橋鍵結、進而阻斷單一核蛋白鍵結為三聚體分子的通路。

蔡明道透露,目前已有知名藥廠和中研院接洽技術轉移事宜,如果一切順利,將有可能取代「克流感」,扮演人類健康守護者的角色。

fsj 提到...

美研究 百日咳疫苗藥效僅3年

自由 2011.09.21

〔編譯管淑平、記者王昶閔/綜合報導〕根據美國19日發表的一份小規模初步研究,幼童百日咳疫苗效力在施打後3年就大幅衰減,消退速度比醫界原本認為的還快得多,這或許有助解釋近期美國一些孩童儘管施打過完整百日咳疫苗,仍罹患此疾的現象。研究負責人加州凱薩醫療中心感染疾病部門主任威特博士說︰「我很擔心,我們之前或許對這支疫苗的信心大過其實。」

衛署:查閱後再因應

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疾管局將先查閱該篇報告、確認其公信力,必要時將請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開會討論,包括是否需調查台灣有無百日咳抗體下降的情況等。

感染率為近期接種20倍

美國這份研究對象是加州馬林郡1萬5千名孩童,其中132人去年剛接種過百日咳疫苗。研究發現,前一次施打時間在3年以上的孩童,感染率是近期剛接種過的20倍,而且171名確認感染者中,有103人是8到12歲。威特說,他原本預期感染者會集中在未接種者,但實際上8成感染孩童都接種過完整疫苗。

美國政府建議幼兒自2個月大起到4至6歲間,分5劑施打,11到12歲間再追加一劑。

美建議11歲再追加1劑

美國疾病防治局(CDC)官員承認疫苗效力會衰退,但去年的初步研究顯示,最後一劑施打5年後防疫力約70%;威特的研究中,3年後效力就減少到5成以下。兩者差距或許是感染定義不同,威特是檢驗呈陽性反應即認定感染,而CDC要求症狀至少持續一週。

疾管局指出,百日咳桿菌主經飛沫傳染,症狀為咳嗽持續至少兩週,且伴隨陣發性咳嗽、吸入性哮聲或咳嗽後嘔吐等,常見於5歲以下兒童。現行預防接種政策為出生滿2、4、6、18個月及國小一年級兒童,各打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

根據疾管局監測,近年國內百日咳個案每年約在40至90例間,主要是未完成疫苗接種嬰幼兒,近年青少年感染率有上升趨勢,美國、澳洲等先進國家也曾爆發嚴重疫情。



◆ 玩手機、電腦 小心近視越來越早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2011.09.21

「以後,沒近視的人都是國寶了!」醫師提醒,台灣學童近視率年年上升,國中生近視占七成,上了大學超過九成。近年智慧型手機及平版電腦風行,連兩、三歲幼童都沉迷,當心近視更早來敲門。

奧比斯基金會志工醫師、小兒眼科醫師傅宙經說,去年教育部統計,小一學童中有三成近視,到了國一已達七成。另外,衛生署國健局委託台大調查發現,小六學生近視比率達六成五,其中3.4%屬高度近視,度數超過6百度。

傅宙經說,最近愈來愈多家長帶學齡前孩子來就醫,才三歲就有1百度近視。他發現,有些孩子才兩歲,就懂得拿父母的智慧型手機玩遊戲,甚至有4歲小朋友天天上臉書、逛網路,科技讓孩子更早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傅宙經提醒,長時間在燈光不足、姿勢不良情形下閱讀,恐是近視的主因。他發現,不少安親班燈光不足,而孩子或趴或側看書,更容易損傷眼睛。

另外,不少家長不了解視力矯治愈早愈好,常拖延治療或不願讓孩子及早戴眼鏡。傅宙經說,近視發生年齡愈小,愈易在青少年或中年時變成高度近視族,很早就得面對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甚至失明風險。



◆ 開車想睡覺 腦波機叫醒你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09.21

交通大學今天發表新開發成功的無線腦機介面產品「Mindo脈得多」,可隨時偵測駕駛是否打瞌睡,並透過警示聲音「吵」醒駕駛,確保行車安全。

交大教務長暨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進燈帶領的腦科學研究團隊,費時七年多才開發完成這一產品,具有世界領先的各種先進技術,包括克服頭髮干擾的腦波量測乾式電極、微小化生理訊號傳輸晶片、即時嵌入式系統與智慧型腦訊號分析技術,今天在國科會正式亮相。

交大腦科學研究中心副執行長陳世安表示,這套系統可直接使用並探討人類在各種視覺、聽覺及動感刺激下的神經訊號反應,以及這些反應與大腦認知的相關性。系統命名為「Mindo」,主要涵義是「能解讀人類內心所思考的認知狀態與行為」,目前已測試成功。

陳世安說,人類的任何想念,都會以腦波表現出來,其中的阿爾發波 (α波)和專注力有關,當專注力越低、精神狀態越差時,阿爾發波的能量也越高。

因此,只要透過「Mindo脈得多」來偵測阿爾發波的能量高低,就可判定駕駛是否正在打瞌睡,再透過智慧型手機Android平台的語音系統發出警示,把他「吵」醒。

「Mindo脈得多」外型和一般頭戴式耳機類似,輕、薄、短、小,交大已開發出MINDO-2、MINDO-4 及MINDO-16等三款機型,分別可量測2通道、4通道的前額腦波,以及16通道的全頭腦波,功能多元且齊全。

陳世安表示,「Mindo脈得多」已進入最後測試階段,預計今年底即可商品化上市,目前已有日本大車廠洽談合作事宜。



◆ 烤香腸配小卷 當心過敏上身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2011.09.21 自由

近來天氣涼爽,民眾烤肉興致仍濃,中醫師建議烤香腸盡量避免與小卷一起吃下肚,以免容易皮膚癢、紅腫,另外,香腸與其他海鮮食用,也容易誘發過敏體質的民眾過敏;西醫表示,香腸摻入亞硝酸鹽讓香腸保色,看起來好吃,但可能與海鮮蛋白質結合造成蛋白質變質、變差,引起過敏反應。

台中豐原大同中醫醫院長張瑞麟提醒,香腸與海鮮一起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常有患者過敏就診,一問之下許多人將兩者一起食用,造成原本就有皮膚、氣喘過敏體質更容易觸發,尤其是香腸配小卷,最容易引起皮膚過敏,造成皮膚癢和紅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表示,香腸摻有亞硝酸鹽類,亞硝酸鹽容易與蛋白質結合,可能蛋白質結合後變成比較不佳的蛋白質,刺激過敏反應。

署立台中醫院營養師陳姿宇說,雖然還沒聽過香腸和小卷一起吃會過敏,但提醒香腸和乳酸菌飲料(如養樂多、優酪乳)一起食用,香腸內的亞硝酸鹽經發酵後會變成致癌物質亞硝酸。

張瑞麟也提醒,民眾常常將吐司夾烤肉片一起吃,但吐司吃下肚後又喝飲料,吐司膨脹就容易讓腸胃脹氣不適,他建議生菜包肉片吃,可吃到蔬菜又有纖維質助消化。



◆ 全球罕病少女無藥可治 盼各界伸援手

【中廣新聞/蕭照平】2011-09-21

國內一名十七歲高中少女,罹患全球罕見疾病「卡哈細胞增生症」,這疾病會導致體內不斷出現肉瘤,而且無藥可抑止,僅能不斷靠手術切除,因此,荳蔻年紀的小薇,不只是全口假牙,小腸也只剩下十公分。

小薇由於父母雙亡,只能單靠外公外婆的生活補助費度日,每月的醫療費是沉重的負擔。滬江高中學務主任胡茂林,特別呼籲各界伸出援手,幫助小薇。

「假日也都是,如果出去的話,我一滴水都不能喝,每天都是靠營養針,讓我能順利成長。」慢慢講出自己要靠營養針,才能順利成長的,就是罹患全球首例先天性罕見疾病的小薇。

小薇含淚說,因為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控制,所以只能不斷切除體內生成的肉瘤,十七歲的她,不僅是全口假牙,小腸也只剩下十公分,對此,小薇表示,已經習以為常。

小薇說:「我每天都會腹瀉很嚴重,我的臀部都會潰爛,潰爛的話,我晚上都沒有辦法睡覺,都幾乎是常常是整天坐在馬桶上,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

滬江高中學務處主任胡茂林表示,每個月的醫藥相關開銷,對小薇來說是沉重的負擔,希望各界能夠伸出援手。

胡茂林強調:「我們期待台大整個醫療過程,可以給予全數免費,這是我們期待的;第二是想要向廣大社會大眾提出懇求,是不是可以共同給她溫暖愛心,提供她們全家一些協助。」除了期盼各界伸援之外,也希望大家能夠見苦知福。

fsj 提到...

一名小兒科醫師 要照顧1861孩子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2011.09.21

「以後有一堆醫師排隊幫你擠青春痘,卻沒醫師幫你的小孩開刀!」民進黨立委田秋堇昨天質詢行政院長吳敦義,呼籲重視兒科醫師不足的問題。

「這是國家很重大的危機!」吳揆回答,有能力、年輕、好的醫師不願待在外、兒、婦產科,這是國家未來很嚴重的狀況,希望衛署能把相關健保給付及重要醫師的培植,當成重要計畫。

田秋堇質詢指出,全國兒科招收住院醫師,從二○○三年的一百六十二人,降至二○○九年的一百廿四人;去年招收一百廿名,更只有六十人報名,目前平均台灣每名兒科醫師要照顧一千八百六十一個孩子,是美國的四倍、德國的六倍;嘉義縣兒科醫師最辛苦,一人要照顧四千一百四十八名兒童。

「其中又以小兒外科缺醫師問題最大。」田秋堇舉了一名罹患淋巴管瘤的病童「小斑馬」為例,小斑馬不動手術會危及生命,四次動刀自頸至胸四條平行線,因此被暱稱「小斑馬」;但因不屬於惡性腫瘤,無法申請重大傷病的補助或給付。

田秋堇表示,擔心偏鄉心臟病童無法被及早診出,有著菩薩心的醫師游昌憲,自二○○三年起跑遍全台東一一七所國中小,搭配學童健檢進行三階段篩檢,才讓台東有了唯一一名小兒心臟科醫師。

她說,兒科醫師工作負荷遠重於皮膚科、整形外科醫師,但「整形外科健保給付都比小兒外科多」,例如小兒心導管治療,六個月以下兒童健保給付一點六倍,但手術時間卻是成人的二至三倍。

「兒科醫學教授跟我說,學生普遍認為,太太小姐都是客客氣氣去看皮膚科醫師,不必值班、又不像兒科醫師那麼容易挨罵,當然不願選兒科!」田秋堇盼吳揆能正視這個問題。

衛生署長邱文達表示,已努力在推偏遠地區整合計畫,獎勵優秀醫師;婦兒科的診察費也會增加,並強化一般醫院內的小兒科;未來健保計算,也會考量複雜及危險度。



◆ 7年耗費百億 專案試辦被批健保黑洞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9.21

健保頻喊窮,但每年醫療費用持續成長之外,民間健保監督聯盟今天批評,一年還有近200億元的「專案計畫」,沒有評估成效,儼然成為醫界的提款機;例如試辦多年的家庭醫師和B、C肝炎治療計畫,七年來已經花掉多達150億元的費用。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健保開辦以來,每年4000多億元的醫療費用之外,還有數十項專案試辦計畫,以100年度為例,專案計畫高達27項,金額直逼165億元,令人質疑專案計畫的正當性。

滕西華表示,雖然部分包括乳癌、糖尿病等照護計畫,確實提升患者的存活率,但大部分專案計畫欠缺監督機制,而且越來越「蓬勃發展」。

她舉例,有些專案計畫「試辦」歷史悠久,經費增加驚人,如93年起開辦的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年年換不同模式推出,雖然很多人根本沒有家庭醫師,卻已經花掉被保險人近66億經費。

而同樣試辦七年的慢性B型及C型肝炎治療計畫,醫界「給五毛花一塊」,原本今年核定為14億多元,但實際花費竟然上達28億,明年更直逼35億。



◆ 北市6例本土登革熱 集中士林區永福里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陳俐君/台北報導】2011.09.21

7月後去過士林區永福里附近的民眾要小心了!北市昨天新增一名本土性登革熱確診病例,累計共6例病例,這6病例皆集中於永福里內。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說,6例登革熱患者都住在仰德大道神學院周邊,研判為地緣性群聚感染。

市府衛生局呼籲,7月份後曾前往附近的遊客若出現紅疹、關節痛、發燒等症狀,儘速就醫並前往12區健康服務中心抽血檢驗。

士林區永福里位於陽明山山腰上,約位於仰德大道二段與永公路間。里內多住家,多數住戶種竹筍為生。里內有台灣神學院、陽明教養院永福院區與林語堂紀念圖書館等。附近有華興中學、景觀餐廳,許多遊客喜歡在仰德大道二段轉角處看夜景。

9月9日,永福里傳出首例本土性登革熱。衛生局14日起為附近91位住戶抽血檢驗,第一波結果上周出來,新增4起確診病例。昨天第二波結果出來,新增一名51歲男病患,累計共有6起病例。

衛生局疾管處副處長林國甯表示,10日起衛生單位展開大規模的清除孳生源活動,發現除常見的瓶瓶罐罐,永福里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天然孳生源」,如樹木枯洞、砍收後的竹筍洞,甚至是棕梠葉。

下雨天後,這些自然植物盛滿水,就成為另一孳生源,清除團隊只好把水撈出倒掉,再將空洞填土。

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表示,至昨天已動員574人次,清除516個積水容器、4305公斤空瓶罐與2萬7220公斤垃圾。

林國甯表示,目前還無法預測疫情何時能趨緩。因為最後一位確診病患為9月7日出現症狀,如果即日起到一個月後、10月7日都未出現新的病例,就可解除警報。



◆ 病毒突變 腸病毒大流行主因

中央社 2011-09-21

台灣曾於2006年時發生腸病毒大流行,當時肇禍的是伊科病毒18型。成大醫院今天發表研究指出,當年是伊科病毒18型基因突變,才造成大流行。

成大醫院對2006年伊科病毒18型的研究,已在英國醫學微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發表,基因突變的立體結構圖也成為雜誌的封面。

成大醫院病理部醫事檢驗師王貞仁說,腸病毒感染以3歲以下孩童為主,除過去13年來引起恐慌的腸病毒71型,可能造成腦炎、肺水腫、肺出血等重症或死亡外,最常見的中樞神經感染症狀是無菌性腦膜炎,2001年及2006年是無菌性腦膜炎流行的高峰。

王貞仁表示,2006年的伊科病毒18型,造成少數幾名病童死亡,經過研究,伊科病毒18型的基因突變,是當年腸病毒大流行的主因。



◆ 耳悶、耳鳴、頸部腫塊 小心鼻咽癌警訊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1/09/21

單耳突然出現悶塞感、耳鳴、聽力突然變差,或頸部摸到腫塊,小心可能是鼻咽癌警訊。

署立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聰明表示,鼻咽癌症狀包括脖子上半部出現腫塊、鼻涕、痰液帶有血絲,或常不明原因流鼻血等,部分患者耳朵會積水,診斷上是中耳積水,患者會感覺耳朵好像被塞住,或出現耳鳴、聽不見聲音等症狀。也有患者因腦部第三對、第四對、第六對神經受影響,所以看東西出現兩個影子。

鼻咽癌到了後期,腫塊可能越來越大,甚至固定住、無法移動。初期的時候,腫塊較小,有時醫師也不見得看得出來。所以可以運用超音波檢查,或抽取腫塊內容物做進一步診斷,看看腫塊是水水的還是實體,如果一開始是水水的,比較偏向良性,有些患者實體惡性腫塊已經壞死,所以出現液化現象,這時也可能水水的。

陳聰明醫師指出,惡性腫瘤的生長速度往往比較快,和單純淋巴發炎引起的淋巴結腫大不太一樣,淋巴發炎雖然會引起淋巴結腫大,但一旦發炎消退,淋巴結就會慢慢縮小,可能小到一個程度就維持固定大小,不再繼續縮小下去,比較不會持續擴大。

醫師提醒,當患者脖子出現腫塊,或有不明原因流鼻血、看東西有雙影等症狀,大多會有所警覺,盡快就醫,比較容易讓人忽略的是耳鳴、單邊耳朵閉塞、聽力不好等症狀,因此耳朵、聽力出現上述異常時,一定不可輕忽,症狀若持續一周以上還沒有改善,就得趕快到醫院接受詳細檢查。

fsj 提到...

研究:沉迷電玩 現實虛擬漸分不清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9.22

根據英國與瑞典2所大學共同執行的研究發現,沉迷電玩者,容易產生「遊戲轉移現象」 (Game Transfer Phenomena),也就是將電玩情節與畫面帶入現實生活中,研究人員並表示幾乎所有受訪者都有,只是程度與方式不同。

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與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訪問42名15歲到21歲玩家,結果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有出現「遊戲轉移現象」 (Game Transfer Phenomena),其中包括與他人對話時,腦中出現對話框,在現實生活中有人突然想用搖桿,或是用電玩中的道具來解決難題。

研格林菲斯也表示,「長時間沉迷於電玩,容易導致精神或情緒問題,值得各界三思。」他也指出,幾乎在所有受訪者身上,都可看得到不同類型的現象,其程度不同、方式也不同,未來將再進一步擴大受訪人數加以深入研究。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引述幾位玩家的看法表示,一名《決勝時刻》玩家紐斯曼就表示,「我跟其他朋友,有時會有四處找狙擊手的反應,這點連我們都覺得好笑,」另一名《FIFA世界足球11》玩家納伯則表示,「我在與朋友踢足球時,容易將自己幻想成梅西(Lionel Messi),這點令我的女友相當感冒。」

本次研究結果將刊登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yber Behaviour, Psychology and Learning》期刊。



◆ 近視忽略散光 看不清、頭痛跟著來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1.09.22

全台約有六百多萬名散光族,但調查發現,逾八成近視合併散光患者,配戴不符度數隱形眼鏡,長期將錯就錯,可能導致視力模糊、頭暈及頭痛等症狀。

眼科醫師指出,一般眼鏡較能量身訂做,購買隱形眼鏡時,應接受電腦驗光,了解有無殘存散光度數,且不能超過五十度。有角(結)膜炎、乾眼症等眼疾,或常處於風砂灰塵環境、衛生條件不良者,不適合配戴隱形眼鏡。

一名余姓上班族日前因不明頭痛、看東西有兩個影子,原以為是搭捷運時常玩智慧型手機惹的禍。醫師檢查後發現,她有高度散光,左眼一百五十度,右眼一百七十五度,加上散光軸度特別,分別是十度及一百七十度,購買日拋型隱形眼鏡時,因找不到符合的規格,將就使用差不多的度數。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常務理事張朝凱指出,散光是僅次於近視的視力疾病,進入眼球內的光線因屈折力不同,出現兩個以上焦距,看東西變模糊。

不過,大多數民眾不了解散光矯正的重要性,最近一項調查發現,散光患者常犯兩大錯誤,其中,三成散光族配戴不符散光度數的隱形眼鏡,八成不知道自己的散光軸度。

新光醫院眼科主任胡朝乾指出,每個人角膜彎曲弧度不同,若以水平一百八十度為正常,有些人會略為偏斜、旋轉,因此,散光合併近視的患者在選配眼鏡時,須同時測量近視、散光度數,以及散光軸度,才能達到視力矯正效果。

張朝凱表示,目前市售隱形眼鏡多半只提供四、五種散光軸度,無法滿足所有患者需要,散光族配戴不合的鏡片,不僅視力模糊不清,還容易眼睛疲勞或頭痛。



◆ 不吃加工零食 異位皮膚炎至少改善5成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9/22

「異位性皮膚炎兒童不吃加工零食,狀況至少可以改善5成。」中醫師陳贊文觀察臨床患者,發現兒童加工零食吃很多,皮膚狀況難改善,只要少吃零食,皮膚通常能轉好。

儘管異位性皮膚炎大都被認為與遺傳有關,但中醫師陳贊文表示,兒童皮膚狀況部分與家長習慣的飲食有關,家長給予太多加工或高油、高糖零食,容易造成濕熱、上火,當然皮膚容易發炎,所以飲食控制可以改善部分的發炎現象。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經常忍不住搔抓,而氣溫的變化、衣物的摩擦、過敏物質、精神緊張焦慮均可能刺激其癢感。中醫主要先區分血熱、溼熱、脾虛、陰虛夾濕或是血虛風燥等不同體質表現,再予給藥。

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中醫稱為「胎斂瘡」、「血風瘡」、「四彎風」等。「異位性」是指一群先天性遺傳體質的病人,易同時罹患氣喘、乾草熱、濕疹的一種疾病群表現,有家族性遺傳特徵。皮膚症狀自出生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呈現不同形式的濕疹皮膚炎樣改變。

中醫則將病患體質予以區別,例如皮疹斑丘密集,搔抓出血,口乾舌紅,苔薄,脈弦數者稱為血熱風盛,常以消風散加減。若有黃痂,破皮糜爛,小便短赤,便秘,脈弦滑,舌苔黃膩,則屬溼熱型,可用龍膽瀉肝湯等加減,有膿瘡感染可用五味消毒飲,便秘可加入大黃。

另針對脾虛有濕,常用七味白朮散,加入車前草、桑白皮、蒼耳子、山楂、白蘚皮等。皮膚乾燥屬血虛風燥者則可用當歸飲子、地黃飲子等。具體用藥仍需諮詢醫師。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小朋友進食慢,不能排除是鼻塞所致。中醫師陳贊文指出,嚴重鼻塞者常得張口呼吸,不容易專注於進食,所以速度比正常人更慢。習慣張口呼吸是長期鼻塞嚴重者最明顯的特徵,小朋友有時因需要張口呼吸而放慢進食速度,家長常不知原因為何。

鼻塞多數是過敏、感冒引起的,耐心進行穴位治療可輔助改善。中醫師建議,平時可配合運動以及穴位按摩達到更好的療效,參考穴位包括頭頂的百會、兩眉之間的印堂、鼻旁的迎香、頸背髮際下方的風池及合谷等穴。

鼻過敏不舒服時,過敏偏熱者多見口乾舌燥,鼻涕濃黃,喉痛,中醫常用清鼻湯或辛夷清肺湯加減。若屬於偏寒患者,多見鼻涕稀水狀,鼻水流不停,合併消化不佳,治療常用桂枝湯或小青龍湯加減。

※ 相關報導:

* 治痘方法多 體內體外都要顧
http://www.udn.com/2011/9/22/NEWS/HEALTH/HEA1/6605768.shtml

fsj 提到...

國內首創 子宮切除再種回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09.24

年紀輕輕就罹患子宮頸癌的女孩,不必再為不能懷孕生子而傷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今天在「2011亞太婦產科醫學會」發表臨床研究論文,也是他在國內首創的「子宮全切除再種回的創新手術」,成功為11名罹患子宮頸癌的年輕婦女施術,其中兩人已在術後懷孕生子。

全球各國罹患子宮頸癌的女性族群,已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台灣也是如此,一旦確診罹癌,高達43%的患者會被施以子宮全切除手術,從此無法懷孕生子。曾志仁指出,為了讓一些年輕患者仍能擁有正常生育能力,他率先採用這種先進手術技術,近四年來為11名子宮頸癌患者施術。

他說,11名患者都是未滿35歲的未婚女性,如果以傳統方法切除子宮,以後可能很難結婚,就算結婚了也無法懷孕生子當媽媽。為了她們的幸福,曾志仁先切斷這11名患者的子宮,只保留卵巢血管及韌帶,再全部切除子宮頸和子宮旁邊的組織、子宮血管、子宮韌帶。接著再清乾淨子宮頸上的腫瘤組織,最後再把子宮接回陰道後側,並接上卵巢血管及韌帶,還患者一個乾淨的子宮。

由於仍保有卵巢的血流供應,術後3個月的血流測試發現,這些重新「種」回去的子宮,子宮內血液循環都非常好,子宮健健康康,月經周期也恢復正常,和其他正常女性沒有兩樣。後來,有六名病患順利結婚,走進家庭,其中兩人分別在術後八個月和一年半後懷孕,當上快樂的媽媽。

曾志仁表示,這個由加拿大發展出來的最新手術,目前也只有加拿大、美國及德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有能力施術,台灣則由他率先採用。但他強調,這種手術只限第一期的子宮頸癌患者,如果腫瘤大於3公分,或是癌細胞已擴散出去的二、三、四期患者,子宮就很難保得住,施術意義不大。

因此,他也提醒女性一到生育年齡,就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及早發現子宮頸癌,及早治療。



◆ 劉克襄:我把雞蛋變大了

【聯合報╱劉克襄】2011.09.24

走進百貨公司的超市,服務員請我試吃雞蛋。趨前細看,煮熟的蛋剝好殼,切成四瓣。我擔心吃到蛋黃,膽固醇過高,不願食用。再看,竟是用白煮蛋,當下更堅定地婉拒了。

服務員並未放棄,繼續捧出一顆生的白色雞蛋,讓我端詳蛋殼的標誌。鈍殼的一面印有小小的商品標誌、出產地點和日期,證明自己的品質新鮮。

我被這一小小舉止感動,終於取了一瓣。吃完後,不好意思隨即離開,順勢觀看,注意到冷凍櫃裡雞蛋盒的說明。他們不只出產嚴格認證,強調裝蛋的物件,必須用環保材質的紙盒。海報裡還描述,紙盒可以讓雞蛋繼續呼吸,保持新鮮品質。對照旁邊的雞蛋,只採用便宜、透明的塑膠盒,此一悉心包裝和理念,想必會相對加分。

但我還是提出疑惑,「你們都是白色的蛋嗎?」

「一顆蛋不能只從外殼的顏色評斷好壞,還要看飼料和雞的品種。」服務員繼續耐心敘述,但心裡已了然,我跟多數人一樣,對雞蛋有色澤的歧視。

我仍未動心,開始回想小時買雞蛋的場景。以前都是媽媽給錢,要我帶紙盒或塑膠袋,走到雜貨店,從米糠墊底的木盒中,挑選好看、乾淨的雞蛋。當時聽老人家提醒,有顏色的像土雞蛋,比較營養,因而盡量不買白色的。

服務員放棄糾纏時,我卻象徵性地買了一小紙盒包裝,裡面有兩顆,還拿了目錄。回家後,上網逐一查詢了這家農產公司的介紹。又查看了,其它雞蛋的相關訊息。去蕪存菁地整理筆記後,才赫然發現,自己對這一吃了五十多年的食物,認識既少又無知。

原來,常吃的茶葉蛋很傷胃、有機蛋認證還未開始、生雞蛋不宜亂吃。凡雞蛋之種種彷彿昨日死,以前吃的好像都是另一顆星球的食物。今日認識的雞蛋,才是真正地球的。

我開始了,先有雞後有蛋的思考。

通常,每隻蛋雞從半歲開始產蛋,直到一歲半被淘汰,大約生產三百多顆。但我們吃到的雞蛋,是吃抗生素的雞所下的嗎?那隻雞是關在籠子裡產卵,還是在寬闊場地飼養的環境?牠產卵時是在快樂的心情嗎?平時吃的又是什麼飼料?突然間,許多食物安全和人道的嚴肅課題,都因眼前的雞蛋而起。

我不得不小心地面對眼前的雞蛋。平常,買回家的食物,我們若沒事花點時間,查詢相關資料,多少能清楚它的產地來源和栽培過程。透過這個追溯,不僅了解生產者的用心,也是一種對食物的尊重。

以前我們對食物一直缺乏這類思考,也很輕忽,更覺得煩瑣。但塑化劑事件長遠的影響,當在此意義的啟發。我們不能只等待政府檢驗,而是先自己學會判斷,小心消費。消費者多花點時間,珍視每一個購買的物件,仔細關切它的出處來源和栽培過程。生產者感受到此一訊息,勢必得更要求品質的精進。

我們素來不注重這類食育的課程,卻有一堆美食節目。刻意強調尋找好吃美味的飲食,往往讓我們吃到不好不營養的食物,很少教我們吃到安全的。美食節目,唉,真的夠多了,讓我們回到基本民生問題的需求吧。

我小心觀看那對雞蛋,整理醫師的好些忠告。雞蛋顯然不宜多吃,一天一顆已夠了。食用雞蛋,最好水煮和煎炒。我水煮了其中一顆,另一顆,鈍頭保持在上,悉心地豎立於冰箱的蛋盒,明天處理成荷包蛋。

這個時代,我無法只是聽媽媽的話,繼續做去雜貨店買雞蛋的小孩。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fsj 提到...

研究:與家人共進晚餐 青少年不易染惡習

【台灣醒報╱記者鍾禎祥╱台北報導】2011.09.23

與家人共進晚餐的青少年,較不會染上惡習!據美國研究,每周跟家人共進晚餐時間少於3次的青少年,較易抽菸、喝酒或使用大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家庭社會科學教授多賀帝表示,家庭聚餐可讓青少年擁有好習慣,而家庭聚餐的重要性,也遠高於其他家庭活動。

據哥倫比亞大學國家成癮和物質濫用中心公布的資料,每週和家人共進晚餐次數低於3次的青少年,與每周和家人一起吃晚餐5到7次的青少年相比。次數較少的青少年抽菸人數較多,會喝酒的人數高出2倍,抽大麻的人數則高出2.5倍。

多賀帝指出,一家人共用晚餐能提供青少年安全和歸屬感,給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機會,在與同儕相處了一整天後,晚餐可能是一家人唯一能夠互相溝通的機會。

除此之外,過去也有許多相關研究指出,跟家人一起用餐好處多多。每週跟家人至少共進一餐的女性,較不容易出現暴飲暴食或過度節食的狀況;每週跟父母親一起吃早點超過4次的小朋友,會比較願意吃蔬菜和水果。

但現代社會生活忙碌,許多人的晚餐是跟電腦或電視共同度過。多賀帝建議,不妨先從星期日開始,關掉電視和手機,讓全家人一起坐在餐桌前享受食物,他說:「一總是大於零,且這種事是重質不重量。」



◆ 選錯牙刷 八成蛀牙、牙齦炎上門

中廣新聞/陳奕華 2011-09-23

天天刷牙,為什麼還是會蛀牙?醫師指出,很多時候,因為患者選錯牙刷,最常見就是抱持刷頭大、刷毛硬、不常換牙刷等錯誤觀念,調查顯示,九成二民眾選用牙刷失當,其中八成六因而出現蛀牙、牙齦炎等問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擁有一口好牙,牙刷的選擇很重要!但是一份針對一千位民眾進行的調查,台灣有近九成二民眾不知道怎麼挑選好的牙刷,其中八成有牙齒問題。而國人選購牙刷迷思的中,包含誤以為刷頭越大越好、刷毛尖細、密集、夠硬,才能深入並徹底清潔,還有造型或價格比功能重要等錯誤觀念,但是輕忽牙刷的選擇,容易導致口腔問題。

牙周病專科醫師黃仁勇說:「有些人在死角會產生蛀牙,一蛀的時候有時是一次同時蛀兩顆,臨接面的蛀牙,第二個有時候會造成牙齦發炎,所以有時候死角地方牙齦發炎地方,刷牙的時候會流血,這就是我們講的牙齦發炎的牙周病,還有另外一個,他刷太用力,造成結構受傷,導致牙齒萎縮了、牙齒齒頸部刷壞掉,這個有些時候常見,喝冷熱水特別敏感,刷牙的時候特別酸,。」

醫師提醒,牙刷刷毛軟硬適中,比較可以保護牙齦跟砝瑯質,建議刷毛每行八到十二束,長度不超過小指頭一個指節,另外,每三到六個月應該更換牙刷,以免滋生細菌。

※ 相關報導:

* 口破原因多 身體亮警訊
http://www.udn.com/2011/9/23/NEWS/HEALTH/HEA2/6607363.shtml

口破看似輕微,但常常影響進食,有時反覆發生或久久不癒。其實,口破不容小覷,除了吃辛辣烤炸食物,作息不正常、缺乏某些微量元素、腸胃功能紊亂或情緒壓力影響,都會導致口破。



◆ 兒童常頭痛 透露身體警訊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2011.09.23

十三歲的黃小弟常頭痛,後來頭痛時也會暈眩、想吐,檢查發現,原來是腦部有「動靜脈畸形」。醫師提醒,多數的兒童頭痛問題不大,但別輕忽相關警訊。

三軍總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范洪春說,兒童頭痛是兒科患者常見症狀,尤其在兒童神經科門診,十人就有一人喊頭痛,最常見仍是偏頭痛,但「不是腦袋瓜出問題」,而是頭皮血管異常擴張造成的頭痛,大人也常見。

黃小弟近一年反覆頭痛,吞消炎止痛藥多可緩解,不以為意。去年底一次體育課結束,頭痛欲裂還暈眩想吐,到三總就醫。醫師進一步磁振造影,結果在腦部靠右枕葉及顳葉處,找到一個一點三公分的「動靜脈畸形」,如不治療,恐會持續擴大造成腦出血,幸好及早發現。

此病較少發生在孩童身上。三總小兒部醫師胡智棻說,發生原因大多與體質有關,且診斷未破裂的動靜脈畸形不容易,若已造成出血,國外成人病例死亡率約三成八到七成。

童綜合醫院副院長遲景上說,兒童頭痛除壓力,血管型頭痛如偏頭痛也常見,症狀是太陽穴血管會「跳」痛合併惡心,少數人會腹痛、眼前出現閃光,父母往往也有病史,雖有藥物可治,最好禁吃巧克力、起司,避免過累。

※ 相關報導:

* 父母的心事,你知多少?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1855&f_ART_ID=340603

憂鬱症是晚年快樂生活的殺手之一,跟成年人憂鬱症相比,老年憂鬱症更常「偽裝」成身體病痛出現,往往被家人誤認為老化的正常現象,延誤就醫。老人憂鬱症比成人憂鬱症有較多的身體症狀跟抱怨,還經常同時有認知障礙及較高的自殺率。



◆ 國小教師罹患肺結核 10學生陽性反應

【聯合報╱記者鄭筑羚、孟祥傑/新北市報導】2011.09.24

新北市新店區某國小一名科任女教師,五月確診罹患肺結核,投藥二周後認無傳染疑慮,返校後一度教課再轉任行政職,卻疑似導致同一班級十名學生,先後被檢出「結核菌素」呈現陽性反應;新北市衛生局下周一將對該校學生及教職員工擴大篩檢。

但不少家長不滿衛生單位與校方處理態度消極,未立即全面檢測該教師任課班級,其中三名學生家長擔心孩子遭到感染,緊急辦理轉學手續。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該名老師五月十九日因身體不適就診,經痰液培養確認為非開放性肺結核,投藥二周後沒有傳染疑慮,六月十三返校教課,十七日改任行政人員,當時校方即對教室進行清潔及紫外燈消毒。

新北市衛生局昨天舉行記者會,指女老師六月感染非開放性肺結核,衛生所即針對其任教班級學生檢測,其中有五名學生被檢測出陽性反應;前天第二波追蹤檢測,又有五名學生也呈陽性反應。

疾管科長李佳琪說,因學生對結核菌測試反應快慢不同,才會先後驗出陽性反應,並非後來又受感染;這些學生都已轉介到小兒感染專科接受預防性治療,不會有傳染問題。

雖然衛生局表示不會有傳染問題,但王姓家長昨晚利用家長會幹部改選場合,當場質疑校方沒有積極作為,致發生群聚感染疫情,危害學童健康,引起在場家長議論紛紛。

家長會長袁羽彤也不滿地說,女教師被診斷出罹患肺結核,校方未在第一時間告知家長會,她事後接到學生家長簡訊才知情,詢問校方人員卻得到「學校不希望事態擴大,所以暫時不公布」的答案。



◆ 香蕉、海藻、全穀類 清腸助排便

自由 2011.09.25

◎調整日常生活飲食習慣,也可以清腸、助排便。

首先,一定要吃早餐,吃完後一有便意就趕快去上洗手間。

每天的喝水量,可以依據活動量而定,一般來說,跟每日所需熱量差不多。例如活動力中等的女性,喝水量應該要達到1500西西到2000西西;活動力大、流汗多的人,應該喝更多水。

水量是否充足,可以視尿液量與尿液顏色判定。原則上,一天排尿應有5到6次,尿液顏色也不會太深。

一些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的食物像是香蕉、海藻、全穀類、菇類和各類新鮮蔬菜等。

此外,適當運動、多按摩腹部、多做腹式呼吸,可促進胃腸蠕動。

◎藥膳保健部分

中醫師楊素卿建議可用「松子糙米地瓜粥」,以松子5錢、糙米一兩、地瓜一條,一起煮粥當早餐,可補氣健脾通便;或用杏仁2匙、芝麻一匙,以沸水沖,每天一杯「杏仁芝麻糊」,可補肺潤腸通便。(記者洪素卿)

fsj 提到...

空汙嚴重 全球年亡200萬人

中央社 2011.09.27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統計數據,由於空氣汙染嚴重,部分國家及地區的空氣中所含懸浮微粒超過標準值15倍,以致全球每年死於空氣汙染者達200餘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資料顯示,PM10微粒為等於或小於10微米的微粒,能滲入肺部及血液循環,引發心臟病、肺癌、哮喘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WHO明訂的空氣品質標準,其中PM10的年平均值須合乎每年每立方公尺20微克(μg/m3),但某些城市的PM10已達到300μg/m3,以致每年平均有200餘萬人因空氣汙染致死。

WHO說,許多城市區域的空氣中所含懸浮微粒日益增加,發電廠和機車等排放的氣體,是空氣中懸浮微粒含量增加的主因。

WHO針對空氣品質展開的調查,涵蓋全球91個國家約1100座城市,包括各國首府以及人口超過10萬以上的城市。

WHO公共衛生和環境司司長尼拉(Maria Neira)博士表示,廢氣煙塵、工廠煙霧或發電廠燒煤而產生的煤煙,往往使城市空氣變得汙濁。許多國家沒有空氣品質規制,即使有的話,各國標準和執行情況也大不同。

她說,如果可對環境進行適當監測和管理,罹患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及肺癌的人數將能夠大幅降低。



◆ 研究:逼孩子吃飯 兒童反挑食

【台灣醒報╱記者邱靖雲╱台北報導】2011.09.27

研究顯示,在小孩吃東西時施加壓力,將會使他們變得更挑食。一項針對英國104 位母親的3至6歲小孩飲食行為調查發現,催促小孩吃飯將會讓他們容易變成偏食者。

研究也發現,兒童有情緒、家長想要用食物控制小孩行為或不鼓勵多元、平衡飲食的時候,孩子對食物禁忌情況也更常見。

「健康的小孩有能力可以調整自己的飢餓和飽足」,英國羅浮堡大學資深心理學講師、該研究的作者Claire Farrow說,「這個結果支持了其他的研究,過去的研究顯示,如果雙親或照顧者忽略他們小孩所發出的飢餓或飽足訊息,當他們不餓時仍逼他們吃飯,通常小孩在未來就得花心力去調整一個適當的胃口」。

至於對那些原本就已經挑嘴的小孩來說,「逼小孩吃東西會使問題更加惡化,在吃飯時間引起衝突」。這項研究將會公開發表於12月的期刊”Appetite”。



◆ 中醫納等五大指標 觀察兒童健康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09/27

「納、排、動、溫、症」是中醫觀察小兒健康的5大指標。中醫師陳贊文在養生講座中表示,納主要是指飲食;排即大小便及汗;動則主指活動力;溫則為體溫;症即身體非平時該有的症狀。

陳贊文表示,「動」除了止活動力,還包含臉部肢體動作、精神狀態。中醫體質分類方法多,從基本概念來看,所謂健康的兒童主要是面色佳、活潑、胃口好,大小便正常。寒、熱、虛,濕都是偏性較顯著的體質表現。

基本分類上,寒型主要為四肢冰冷、面白、不愛活動、胃納欠佳,食生冷容易腹瀉,排便較稀。熱型則身體壯實、面赤唇紅、畏熱喜涼、口渴多飲,喜冰冰水,煩躁易怒,胃口好,容易便秘等。

偏虛則面色萎黃、懶得說話、精神疲倦乏力,不愛運動、汗多,胃口差,排便稀或軟。濕型則愛吃肥甘厚膩的食物,身體較胖,動作遲緩,排便稀溏。

不過,以上只是基本概略的分法,詳細診斷仍須由醫師進行。部分體質與先天條件有關,父母親之中有一個有過敏體質,孩童將有超過1/3的機會有過敏體質;當小兒接觸到過敏原就會發作,倘若過敏體質沒有改善,過敏情形可能會從兒童期一直延續到成人甚至更長時間。

部分小朋友因不自主肢體動作,發出不尋常聲音而被家長帶往中醫門診。中醫師陳贊文指出,其中一部分是妥瑞氏症,臨床上3─10歲的患者較常見。

陳贊文表示,有些患者在門診中不自主揮動肢體,須了解患者是否出現一段時間的不自主、重複、快速、無目的之肌肉群抽動或不自主發聲;藉針灸、中藥輔助改善。

妥瑞症的病因假說頗多,醫界認為如遺傳基因、神經傳導障礙;基底核多巴胺的高反應性;腦外傷、基底核和額葉皮質下之間聯繫出現問題等都可能導致複雜且程度不等的腦中樞神經障礙。

然而妥瑞症的複雜之處在於可能與舞蹈症、巴金森氏病、小腦病變、過動症、癲癇、過敏性鼻炎、氣喘、頸椎毛病混淆。

醫師提醒,有些病患儘管出現慢性運動或發聲障礙,但必須排除其他相似症狀的疾病。患者本身並非絕對無法壓抑抽動,只是如同打噴嚏一般,難以持續自我控制。如果症狀不嚴重,生活不受太大影響,不必刻意長期服藥。



◆ 研究發現 咖啡可減少女性憂鬱風險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1.09.27

美國一項針對5萬名女性朋友進行的調查發現,每日喝3杯以上咖啡的女性,在研究10年期間出現憂鬱的機率相對喝進較少量咖啡的女性朋友減少15%,研究人員提醒這次從結果與2者關係來看,與咖啡的本身功效無關。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調察50739位女性在1996年到2006年期間喝飲料的習慣,其中包括咖啡、茶或一般含糖飲料,結果發現在10年內,有2607人出現憂鬱現象,進一步分析後發現,其中每天喝咖啡達4杯以上的女性,出現憂鬱的風險較每周喝一杯以下的女性降低了20%,喝2到3杯的人,憂鬱風險則降低15%。

研究人員盧卡斯表示,「過去人們常擔心喝咖啡是否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不過越來越多研究結果都指出,原本的擔心應是多慮了,」研究人員也特別提醒,這次研究結果是透過觀察得到,因此無法交代為何喝咖啡與低憂鬱風險有關的真正原因。

過去,研究人員經常以咖啡作為研究題材,一般皆認為每日2到4杯咖啡是允許的「安全」範圍,之前芬蘭的研究也指出,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每日喝7杯以上咖啡自殺風險最低,不過,喝超過8杯以上的咖啡,出現自殺機率則又開始增加。

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一名研究人員的看法表示,憂鬱這種慢性疾病較易發生在女性身上,至少2成的女性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有憂鬱現象。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



◆ 慢性疲勞症候群 腹式呼吸助放鬆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09/27

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平時居家多保健,可減緩病情或避免情況惡化。台灣中醫家庭醫學會專科醫師張若偉表示,這種病症的保健方法有四點,第一,做好時間規劃;第二,善用腹式呼吸放鬆法;第三,減低糖份的攝取;第四,要經常泡澡;第五,有機會的話,應小睡片刻一下。按摩穴位可幫助患者加強保健。

張若偉醫師指出,時間規劃上,每件工作多給自己十五分鐘的時間,不要急忙或壓力造成精神倦怠;呼吸放鬆上,民眾可在睡前仰臥床上,做深長緩慢的腹式呼吸,同時心中默念「放鬆」二字,用這種方式促使四肢、軀幹、頭頸各部的肌肉都能逐漸放鬆下來。

張若偉醫師進一步指出,糖份攝取上,因為攝取過多的糖分會激活人體的胰島素,促使血糖變化,讓人精神更疲勞,以致於坐立難安,所以才要限制攝取糖份;經常泡澡有助於放鬆情緒、恢復體力,沐浴時的水流也能改善皮膚血液循環、排除廢物、解除身體疲勞。

小睡片刻對工作繁忙且睡眠不足的上班族來說,可瞬間恢復少許精力,但仍必須注意,小睡片刻時,頻率不可太多且不要超過一個鐘頭,以免影響到正常睡眠時間。穴位按摩上,建議以氣海、關元、百會、足三里、神門等穴位作為主穴。

※ 相關報導:

* 好累!西醫診所醫師爭周休二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615857.shtml

近來醫師過勞屢屢成為議題,有醫師團體向健保局提案,希望爭取西醫診所醫師,能有周休二日的彈性空間,不過健保局卻指出,醫師團體至今沒有提出配套措施,擔心實施後,民眾假日期間找不到醫師看病,特別是小兒科、婦產科。

fsj 提到...

勤練「健口操」 銀髮族不掉牙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2011.09.27

許多老人家牙齒不好,只能吃軟質食物,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推動「健口操」運動,做一次只要十分鐘,常常練習不但可增加咀嚼食物功能,還可延緩掉牙。

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表示,根據國健局2005年調查顯示,台灣65歲以上老人全口無牙率為四分之一,口內不超過20顆牙率高達四成,可見銀髮族牙齒問題十分普及。

台灣口腔衛生學會理事長張進順表示,「健口操」運動借鏡日本為銀髮族設計的口腔體操,內容包括臉部及臉頰體操、舌頭體操、發音練習、唾液腺按摩及吞嚥練習等。

本身是牙醫師的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陳少卿表示,口腔內有八對咀嚼肌群,健口操可幫助訓練肌群力量,增強老人家咀嚼食物功能。另外,銀髮族的唾咽線功能比年輕人退化了二分之一,健口操中的吞嚥練習可促進唾咽線分泌,幫助維持口腔清潔、預防牙周病。由於牙周病為銀髮族掉牙原因之一,健口操也能延緩銀髮族掉牙。

陳少卿表示,健康服務中心已將健口操內容製作成摺頁,歡迎索取,電洽0225853227轉108。摺頁內容也已公告上網,民眾可至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http://www.dthc.taipei.gov.tw/)下載。



◆ 常常嘴破火氣大 體質多半偏寒或偏熱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1/09/27

口腔長期潰瘍常見免疫功能較差造成。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監事陳曉鈞表示,嘴破火氣大,原因有很多,包括勞累、精神壓力、過度疲累、情緒低潮、免疫力差等都有關。睡眠不足、飲食習慣刺激等都易誘發。中醫認為,這類患者多半體質有所偏頗,像是偏寒或偏熱,才會造成口腔潰瘍不斷反覆發作。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口瘡臨床上觀察到多與內分泌障礙、自主神經系統紊亂、或飲食習慣不良等關係,都有密切關聯。口腔內長期潰瘍包括可能因外傷、化學性灼傷、食物燙傷、細菌、病毒及黴菌的感染,甚至免疫功能的缺陷等。一般常見的口瘡,常發生於火氣大或睡眠不足的患者,其實只要多休息,避開刺激性的物品,就會自行痊癒。但如果是感染或免疫功能的問題所引發的口腔潰瘍,若不找出原因來對症下藥,可能就會變成長期不癒合的傷口;使病情惡化。

醫師指出,以中醫來看,通常這些人多半體質有所偏頗,或偏寒或偏熱,才會造成口腔潰瘍不斷反覆發作。

中醫治療口瘡,須區分實證或虛證。中醫師陳曉鈞表示,中醫在治療反覆發作的口瘡,一開始應先分辨患者體質是偏實證或虛證。若屬於虛證,則須進一步區別是屬於虛火,還是虛寒證。配合體質、症候用藥。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中醫治療此症,可先從觀察口瘡外觀、數量,顏色,疼痛程度等區別,配合體質辨證,加以選擇適合的藥方內服。若屬於「實火證」者,患者表現可見口腔潰瘍較多,明顯疼痛,潰瘍黏膜充血,情緒煩躁,易口渴,排便硬,小便黃,舌頭紅等,治療應配合清熱,可用黃連解毒湯,調胃承氣湯加減。

陳醫師表示,若為「虛火證」患者表現可見口腔潰瘍數量較少,疼痛感較低,潰瘍周圍黏膜紅腫較少,伴有睡眠差,口乾,喉嚨痛,腰膝痠,舌尖紅、乾燥,治療應配合滋陰降火,可用竹葉石膏湯加減。

「虛火證」者表現常見口瘡重覆發作,臉色偏白,嘴唇舌頭不紅潤,經常感到疲倦,怕冷,手腳冰冷,治療應配合補陽補虛調理,可用理中湯、四逆湯等加減。



◆ 蛆療法 糖尿病難癒傷口剋星

自由 2011.09.27

〔編譯魏國金/路透二十六日芝加哥電〕為了讓糖尿病患者傷口癒合,醫師通常會以解剖刀或酵素清除感染或壞死的組織,這個過程稱為清創手術,但這些方法往往效果不彰。現在,為治療難以癒合的糖尿病患傷口,美國研究人員有個建議︰讓蛆來做這件差事。

美國凱瑟醫院、夏威夷大學感染疾病專家艾隆團隊,在芝加哥一場科學會議提出蛆療法。「蛆清創治療成效卓著,僅一次治療,傷口看起來就開始改善。」不過,研究成果尚未經獨立研究人員檢證。

團隊針對三十七名糖尿病患者施以蛆療法,這些人同時有心臟病,致使肢體血液循環不佳,此外身上都有難癒合傷口,有些已達五年。醫師先在傷口上置放五十至一百隻絲光綠蠅的蛆,兩天後再更換新蛆,程序平均五次。蛆會分泌使傷口壞死組織液化的物質,然後吸食並進一步分解組織液。傷口清除乾淨後,蛆分泌物中另一種物質,將有助於肉芽組織的生長,肉芽組織是傷口復原過程中形成的結締組織。

染超級病菌 也成功癒合

二十一名患者被判定治療成功,包括感染根除、壞死組織完全除去、傷口內結締組織生成結實,及逾四分之三傷口癒合。艾隆指出,受試者有五名感染「超級病菌」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蛆治療皆成功癒合,此外十名感染B型鏈球菌者也達陣。此外,治療失敗個案包括一人傷口周邊嚴重發炎、兩人流血過多、另三人有骨骼感染問題。

fsj 提到...

吃對食物 可以調節免疫力

【聯合報╱本報訊】2011.09.28

時序入秋,天氣轉涼,免疫力差的幼兒與老年人若沒注意日夜溫差,容易感冒。專家建議,除了運動、調整生活作息,透過飲食也能調節免疫力,增強抵抗力。

如何增強自我保護力,避免病毒細菌入侵?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表示,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提供身體運作所需能量,避免外在壓力導致的免疫力降低。

哪些食物含優質蛋白質?蛋白質可分動物性與植物性兩種,好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包括奶、蛋、豬牛羊雞的瘦肉等;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如全麥、全穀、豆漿、豆腐等大豆類製品。劉珍芳說,蛋白質含胺基酸,民眾食用後可在體內重新組合產生激素、抗體、酵素等,提供身體運作、調節免疫力。

除了好的蛋白質,植化素、礦物質、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可作為身體合成抗體、酵素及激素的輔,維持細胞膜完整,幫助能量做工、發揮功能。另外,膳食纖維也能做體內環保,它是大腸益生菌生長能量來源之一,益生菌讓腸道健康,就可刺激體內細胞激素與抗體產生,調節身體免疫力。

「蔬菜水果普遍含微量營養素與膳食纖維。」劉珍芳說,植化素有許多種類,多酚類及β胡蘿蔔素較能刺激體內抗體生成。蔬果顏色愈深、植化素愈高,如紅椒、番茄、胡蘿蔔、南瓜等紅橘色蔬果,含較多β胡蘿蔔素;另外,奇異果、番茄、芭樂或橘子、柳橙、草莓等水果含豐富的維生素C;深綠色及深紅色蔬菜,如紅番薯葉、紅莧菜、紅鳳葉、茄子等,則含有較高礦物質,經常食用上述蔬果,可調節身體免疫力。

每人每天需攝取多少膳食纖維?劉珍芳說,通常成人每天約20至25公克,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除了全穀類等「粗糙」食材,奇異果也含豐富膳食纖維,一天2顆,攝取的膳食纖維約5至6公克,相當於每天所需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攝取量。

國外曾進行動物實驗,將老鼠分三組,分別餵食相同劑量的奇異果泥、奇異果汁及糖水,連續20天發現,餵食奇異果泥的老鼠獲得完整營養素,其體內免疫球蛋白顯著提高;奇異果汁組的免疫球蛋白亦增加;糖水組維持不變,這項研究刊登於2008年《營養學研究》期刊。

食用蔬果好處多,男性每天應攝取5份蔬菜、4份水果;女性4份蔬菜、3份水果,糖尿病患的每日水果量勿超過3份,建議多吃熱量低及糖分少的蔬菜,少吃葡萄、釋迦、荔枝、龍眼、芒果及瓜類等甜味水果。

劉珍芳強調,每天所需的蔬果量應平均分配至三餐,若量不足,最好注意營養密度,儘量選擇彩色蔬果,吃對東西、補充完整營養素,才能調節免疫力、不生病。



◆ 高油、高鹽與甜食 容易加重情緒煩躁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1/09/28

高油、高鹽與甜食類食物,容易造成情緒煩躁加重,產生中醫所說的「陰虛」症候。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高士表示,高油、高鹽與甜食這類食物,屬於中醫的「躁熱」類食物,吃太多易產生「陰虛症候群」;包含常見出現口乾、嘴破、睡不好,五心煩熱等現象。

中醫師林高士表示,高油、高鹽與甜食,相關的炸烤、冰冷等食物,都可歸類在偏躁熱的食物,吃多了進入人體,都會使得身體躁熱增加,吃多了容易造成精神亢奮;產生所謂的「陰虛」症候群,包括常見出現口乾、嘴巴破,睡眠差,手足心熱,五心煩熱,情緒特別難以控制的情況。

中醫調養上,主要針對「陰虛火旺」現象,常見患者表現因為長期飲食影響,舌質舌苔也可明顯出現偏紅的顏色,舌頭則明顯少舌苔,調理上可用甘露飲進行加減。

林醫師表示,除了情緒影響,有些人也可能出現「肝腎陰虛」現象,伴隨腰痠背痛,睡不好,嘴巴破,口乾,可用知柏地黃丸系列調理。還有些人則會有「夾濕」現象;出現「肝經夾濕」,火氣大,消化道差,肚子易脹氣的現象,藥方可用龍膽瀉肝湯、柴胡疏肝湯調理。

穴道治療部分,醫師指出,針灸可取內門、神門、曲池、三陰交等穴道,有助於安神、穩定情緒的作用。醫師提醒,除了情緒影響,垃圾食物含有高熱量、高油脂,吃過多,對於人體代謝、體重控制也有嚴重不良影響,應節制攝取。



◆ 每天騎腳踏車上班 肺部黑碳變2倍

【台灣醒報╱記者鍾禎祥╱台北報導】2011.09.28

騎腳踏車上班可能不如想像中健康,據英國研究調查,每天騎腳踏車通勤的人,其肺部所含的黑碳粒子竟是走路上班者的2倍之多。因為騎腳踏車上班的人離廢氣源(汽、機車)較近,且呼吸頻率較快,所以會吸入更多空氣中的有害微粒。倫敦大學臨床研究員沃庫羅建議,喜歡騎腳踏車上班的人應規劃路線。

煤煙微粒是石油或碳燃燒不完全的產物,又稱黑碳粒子。據過去動物實驗顯示,吸入過量黑碳粒子對呼吸系統有害,且會增加罹患癌症和心臟病的機率。

英國研究人員找來10名每天通勤上下班的受試者,其中一半騎腳踏車上班,另一半步行上班,全部受試者都是不抽菸,18到40歲的健康民眾。研究人員對他們肺部氣管採樣後發現,騎腳踏車上班的人,肺中所含的黑碳粒子是步行者的2.3倍。

「騎腳踏車的人呼吸更深、更急。」研究人員沃庫羅在聲明中表示,騎腳踏車者的呼吸方式增加他們吸入空氣中懸浮微粒的量,「我們的研究結果強烈建議,可能曝露在汙染空氣下的人們,應考慮騎腳踏車的路線。」

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200萬餘人因空氣汙染而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昨日指出,全球許多城市的空氣品質標準低下,主因是發電廠和汽機車等排放的氣體,導致空氣中所含懸浮微粒日益增加。

這份騎腳踏車通勤可能對肺部有害的研究,公布於英國阿姆斯特丹舉行的歐洲呼吸學會年會中。



◆ 研究證實 中草藥可治神經退化

中央社 2011-09-28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儀莊今天表示,從天麻中草藥萃取小分子化合物,經小鼠實驗證明,能夠改善類似漢丁頓舞蹈症動作協調力的退化,未來通過人體試驗後即可應用。

中央研究院舉辦「2011年生物科技研發成果發表會」展現農業、醫藥、檢測、疫苗及藥物等領域努力成果。

陳儀莊說,這是中研院、中國醫藥研究所和台灣大學化學系共同合作的結果。目前發現的腺(艸+甘)類似物,可同時活化腺(艸+甘)A2A受體,並抑制大腦中的腺(艸+甘)轉運子,如此可增加蛋白質降解系統的活性,有效水解突變蛋白,降低大腦中突變蛋白質的堆積,對於預防漢丁頓舞蹈症中的神經退化症狀具明顯成效。

陳儀莊說,研究團隊從天麻中萃取出小分子T1-11,研究團隊也成功合成這種化合物,療效與中草藥萃取出來相同;不過,她也呼籲,天麻中T1-11含量不多,請民眾不要直接買天麻來吃,吃了也不會有效果。

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淑美發表以纖維化蛋白質抑制癌症轉移的藥物開發研究。楊淑美說,癌症病患中,癌細胞的轉移是導致治療失敗和患者死亡最常見的原因;研究成果顯示,纖維化蛋白質對抑制癌細胞轉移有正面效益,且製程簡單,能在低濃度便產生抑制癌細胞轉移效果,深具發展為治療抗癌細胞轉移藥物的潛力。



◆ 罕見! 植入三胚胎 出現四胞胎

記者蔡文正/彰化報導 2011.09.28 自由

彰化縣一對王姓不孕夫妻,太太做了試管嬰兒時,醫師僅植入3個胚胎,但超音波掃描時意外發現懷了4胞胎,推測可能是這名太太在取卵前又與丈夫行房所致,此情形非常罕見,為避免多胞胎引發的後遺症,已為孕婦減胎。

彰化市婦產科醫師蔡鋒博指出,這對夫妻今年3月間因丈夫的精蟲太少,做「試管嬰兒」,當時植入了3個胚胎,且運用「雷射胚胎輔助孵化」,在胚胎上各打了一個小洞,4月間做超音波檢查時,意外發現懷了4胞胎,其中還有一對雙胞胎。

經探詢得知,王姓太太取卵前兩天還曾與丈夫行房,蔡鋒博推測,可能是丈夫的精子在取卵前,已衝到太太的卵巢附近並受精,因為一般精子在體內可存活5天,導致植入3個胚胎卻懷了4胞胎,由於一次懷多胞胎易造成卵巢破裂、內出血,尤其卵巢過度刺激更容易引發腹水、血栓等,因此已對孕婦進行減胎,剩下一對異卵雙胞胎。

蔡鋒博說,醫學文獻中,這類情況在美國、荷蘭等國都曾發生過,另外,目前使用的電腦雷射胚胎輔助孵化技術,是讓胚胎的細胞從洞口擠出,有時在打洞時,意外將一個胚胎切成兩個胚胎,即會發生同卵雙胞胎,因孕婦懷多胞胎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進行產檢時,如發現異樣應盡速處理。

fsj 提到...

父母睡眠不足 孩子恐易胖

中央社 2011.09.29

父母的生活習慣會影響孩子,例如父母親睡眠不足,就很可能養出胖小孩。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根據「日本腦部健康協會」組成的「睡眠改善委員會」調查發現,父母沒有充分的睡眠,孩子也容易產生睡眠不足、愛睡懶覺、飲食過量等問題。

委員會把慢性失眠以外,對睡眠感覺不滿,或是認為睡眠不重要的人定義為「隱性失眠」,並從今年8月起,對有小學以上孩子的209名隱性失眠者和210名不失眠者,進行網路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發現,在「孩子睡覺時間過晚」的問題上,有41.6%的隱性失眠者符合,只有19%的不失眠者孩子晚睡;在「孩子愛睡懶覺」問題上,16.7%的隱性失眠者符合,不失眠者只有7.1%。

另外在「孩子飲食過量」問題上,有19.1%的隱性失眠者符合,不失眠者為11.9%;在「孩子肥胖」這項問題上,20.6%的隱性失眠者符合,熟睡者僅12.9%。

委員會分析,受父母的影響,孩子的就寢時間愈來愈晚,造成孩子也跟著睡眠不足。

父母的睡眠習慣也是影響孩子生活習慣的重要因素,包括父母本身吃得過多,會讓整個家庭的飲食習慣失衡,造成孩子過胖。委員會因而呼籲正常的家庭飲食習慣,應該從改善父母的睡眠開始做起。



◆ 熟女宅在家 心臟病風險高

中央社 2011.09.29

謝太太30年來工作和家人擺第一,出門多是陪先生洽公和看病,10年前首次心臟病發,撐6天才看病。她今天說,女人也要照顧自己,工作和家庭兩頭忙的女性更要提防心臟病。

謝太太說,第1次冠狀動脈心臟病發作時,她正陪著丈夫去美國洽公,她怕影響工作,強忍胸部劇痛,又遇到颱風延誤班機,到醫院急診時,已是6天後,緊急做了氣球擴張術及置放支架,打通血路,這才撿回一條命。

當時謝太太才53歲,沒有高血壓,也沒有胸悶、胸痛等不舒服症狀。她說,她丈夫高血脂症且4個兄弟姊妹都有心血管疾病,她會陪著丈夫看病檢查和爬山,卻從未想過心血管疾病會找上自己,這10年來,她督促自己要飲食清淡常散步。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程俊傑今天指出,女性過了更年期,少了女性荷爾蒙的護心作用,心血管疾病罹病風險激增,這時不要宅在家裡不愛活動,最好維持正常社交活動及人際關係,有助女性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死亡率。

程俊傑指出,2004年美國身心醫學期刊有篇研究,針對503位疑有冠心症的女性,調查參與朋友、同事、婚姻狀況、子女等12種不同人際關係的接觸頻率,結果社交圈子愈小的女性,血壓、膽固醇、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較高,血管阻塞程度是社交活躍女性的1.5倍,死亡率增2倍。

程俊傑說,女性守護家人健康,卻常忘了照顧自己,又因忍耐力較強,故通常到院較晚,延誤就醫,過去兩年新光醫院施行緊急氣球擴張介入治療205例心血管患者,159例是男性,女性46例,至少有2/3女性未即時就醫搶救治療。

程俊傑呼籲,女性心臟病的症狀多元,若有頭暈、盜汗、焦慮失眠甚至噁心、脹氣等症狀,懷疑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症時,必須即時就醫,千萬別忍耐,或只是當成更年期的不適症狀看待。

程俊傑說,謝太太的案例給更年期女性的啟示是,不論是參與衛教、公益活動,或甚至是上臉書或微博,和親朋好友聯繫感情,活躍的社會支持網絡,有益女性身心健康。

今年世界心臟日主題「全球護心,家家齊心」,強調照護女性心臟健康,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特於10月2日下午在美麗華百樂門前廣場舉辦園遊會,邀請民眾在活動中,體認女性防護心臟病的重要性。



◆ 全台4070人 沒用過健保卡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9.29

國人平均一年就醫約14次,有些人會覺得反正繳了健保費「不看白不看」。但健保局統計,卻有4070人,從健保開辦以來,從未使用過健保資源就醫。

健保醫療資源浪費,一向為人詬;有些老人家幾乎天天往醫院跑,甚至一天看好幾科;但健保局統計,超過65歲的民眾中,仍有545人,從來沒有用過健保卡,除了百歲人瑞張陳金最年長外,未用過健保卡的長者中,90到99歲也有6人、81到89歲也有49人,都非常高齡又健康。

今天親自拜訪張陳金的健保局長戴桂英說,「超級阿嬤」只有一點駝背,對旁人問話,她都自己聽懂應答,不需協助和轉達,精神也很不錯,家人還說,幾年前阿嬤體力比較好時,甚至還會跟兒孫在古厝前的空地玩捉迷藏,顯示老人家只要注重飲食、做好自我保健,也能活得久、活得健康,擺脫慢性病的糾纏。

戴桂英也說,像張陳金一樣沒有使用健保資源的民眾,照樣每個月繳健保費,也發揮了互助精神,他們繳的保費,幫助了其他的重症患者。



◆ 看病難 美首都醫師不到3千人

中央社 2011.09.29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醫學委員會28日公布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美國首都執業醫師不到3000人。哥倫比亞特區人口約60萬人,病患想要在首都找到醫師看病,並不容易。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醫學委員會(D.C. Board ofMedicine)今天公布的報告指出,有8490名醫師領有在美國首都執業的證照,不過其中只有4000名醫師在首都執業,而這4000名醫師中,只有2821名醫師每週看病超過20個小時。

報告顯示,在基礎保健上,在哥倫比亞特區執業的醫師數目更少,分別是內科醫師382名、小兒科醫師307名、婦產科醫師119名、家醫科醫師110名。

哥倫比亞特區醫學委員會主席歐羅斯基(JanisOrlowski)接受「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訪問時表示,人們將抱怨找不到醫生,雖然有9000名醫生領有執照,不過,最終只有一小部分醫師在哥倫比亞特區執業。

歐羅斯基表示,哥倫比亞特區有嚴重的醫師分佈不均問題。哥倫比亞特區約有50%的人口居住在波多馬克河東岸地區,不過,只有少數醫師在那裡有辦公場所。

這項報告也歸納出幾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在哥倫比亞特區合法執業的醫師中,有一成打算退休,搬離哥倫比亞特區或者減少看病時數。打算退休的醫師中,絕大部分是內科和心臟科醫師。

報告也指出,在哥倫比亞特區執業的醫師中,有72%不是住在哥倫比亞特區。



◆ 台大醫院器捐疏失 柯文哲可能被停業一年(節錄)
http://www.udn.com/2011/9/29/NEWS/HEALTH/HEA1/662070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09.29

台大醫院發生愛滋感染器官移植的重大疏失。衛生署今天完成初步調查檢討報告指出,依照醫事法,擔任台大醫院器官勸募小組負責醫師的柯文哲涉及疏失,將面臨停業一年以下處分,最重甚至可能廢止醫師證書。

中午得知自己可能面臨停業處分,柯文哲口氣異常平淡,連說了幾句「沒關係、沒關係!就隨便他了」。

※ 全文詳見原站。

* 器捐案懲處 被批只挑軟柿子
http://www.udn.com/2011/9/29/NEWS/HEALTH/HEA1/6621336.shtml

衛生署今天公布台大醫院愛滋器捐案調查報告,台大醫院醫師柯文哲遭懲處,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批評是「柿子挑軟的吃」,調查小組成員之一的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也不願替報告背書。



◆ 器捐5受害者 愛滋檢驗呈陰性

中央社 2011.09.29

台大醫院愛滋器捐案的5名受害病患,在事件發生1個多月後,愛滋檢驗呈陰性,將持續服藥及追蹤檢驗直到明年,院方已和部分家屬協商賠償。

台大醫院副院長張上淳今天下午表示,只有1名換肺的受害者不知道自己被植入愛滋感染者的肺葉,其實患者早就能夠出院,院方是應家屬的要求,讓患者安心住院養病復健。

這5名病患是在8月24到25日之間,分別在台大醫院植入愛滋感染者的肺、肝、兩枚腎、在成大醫院植入感染者的心臟。如今5人的愛滋檢驗都是陰性,換肺患者仍住在加護病房、換腎者仍住普通病房,其餘3人出院。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說,台大醫院日前提交受害病患的醫療照顧計畫,5名受害病患的愛滋醫療費用,全數由台大醫院負責,台大醫院也和已出院3名病患家屬洽商受害補償事宜。

張上淳說,受害家屬都充分理解愛滋器捐事件,院方的醫療照顧及補償事宜,患者原定接受愛滋預防服藥半年,院方將會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專家的建議,微調治療計畫。

全案發生在8月23日,新竹一名腦死愛滋感染者捐贈器官,台大醫院24日因為檢驗報告口頭檢核覆誦失誤,誤以為未感染愛滋,誤用感染者捐出的心、肝、肺、腎等器官,造成台大和成大醫院共5名患者受害。

fsj 提到...

換季皮膚易敏感 洗臉溫度有學問

台灣醒報/陳雨潔 2011-09-30

季節交替是臉上肌膚最敏感的時候,連洗臉都要特別注意方法和使用產品,像著名影壇美女林青霞的保養之道就是最注重洗臉,早晚洗臉都先用溫水,再用冷水,讓毛孔在冷熱間擴張收縮,增加皮膚的彈性。但是美容專家則提醒,水溫不可太高,洗臉次數也不可太頻繁,以免把臉越洗越乾澀。

正確洗臉是臉部保養第一步,否則塗抹再多、再昂貴的保養品也是枉然。由於夏季多數人油光滿面,洗臉次數較頻繁,進入秋冬之後,美容專家Venus表示,洗臉次數要減少,而天冷時許多人愛用溫、熱水洗臉,或是像林青霞溫水冷水交替使用,都要特別注意水溫問題。

根據研究,洗臉時最洽當的水溫是32℃,因為臉部肌膚表面溫度是32℃~34℃,而可使肌膚皮脂腺融出油脂的溫度約30℃。所以水溫過高,不僅會洗去髒污,也會把連肌膚的油脂和水分都洗掉,導致肌膚緊繃、乾糙。

相反的,水溫太低,油脂、髒污無法洗淨,容易殘留肌膚導致粉刺和肌膚乾癢,所以建議使用和肌膚表面相近的32℃的水溫,是洗臉最適合的溫度。

另外,洗臉用品的選擇也很重要,以清水洗臉僅能帶走部分油脂與髒汙,無法有效清潔化妝品、油汙與防曬濾劑,Venus建議慎選溫和不含酒精、色素、防腐劑與皂鹼等成分,並接近皮膚生理酸鹼值(pH4.5-6.5)的產品,能具備卸妝功能更佳。

Venus表示,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洗臉用品均強調不含皂或酒精等,例如網路上相當熱賣,由生技公司推出的藍銅胜?氨基酸潔顏慕絲,強調透過綿密細緻的慕絲泡沫,深入毛孔,將臉上的彩妝和汙垢徹底清除,卸妝與保養一次完成。並且會在潔淨後的肌膚表層建立鎖水因子,讓肌膚留住水分,舒緩不適,洗完較不會有緊繃感。



◆ 突然劇烈運動 不利免疫力

自由 2011.09.30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很多平常不運動的人突然運動,把自己操到疲累不堪,以為有益健康,成大醫學院研究發現,劇烈運動導致免疫系統第一道防線嗜中性白血球死亡率增加,規律運動則延長其壽命,證明劇烈運動不利免疫力。

成大醫學院研究發現

成大醫學院生理學研究所教授任卓穎、陳洵瑛與博士生許觀達,選單車為測驗的運動,八名不常運動者參與實驗,實驗前後費時兩年。

參與實驗的八人被要求每週運動五天,每次卅分鐘的規律性中度運動(有點累與喘,但不會不舒服),每月抽血檢驗嗜中性白血球狀況,死亡率由原本的百分之卅,降為百分之十,四個月後停止運動,二個月後再測,嗜中性白血球的壽命並沒有快速下降;但若是突然從事劇烈運動(超出體能極限),嗜中性白血球死亡率會由原本的百分之廿,提高為百分之四十。

將增加白血球死亡率

任卓穎表示,不同的運動模式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原因在於,突然的劇烈運動,細胞內氧化壓力增加,以致加速死亡,規律的中度運動,只刺激細胞的抗氧化能力,從而提高白血球的存活壽命。

許觀達指出,白血球壽命短,為維持一定的數目,骨髓造血幹細胞必須不斷製造,白血球壽命延長,意味著可以較長的時間製造新細胞,產生的細胞品質也較好,也有較高的免疫力。

任卓穎說,規律運動能改善免疫功能,因而推論,若癌症化療的患者能多運動,應該也可提高嗜中性白血球的壽命,增加免疫力,進而縮短化療療程,建議癌症化療患者,在可以的範圍內,不妨多運動。

該研究成果獲美國網路期刊PLos ONE接受,標題為「Severe Exercise and Exercise Training Exert Opposite Effect on Human Neutrophil Apoptosis via Altering the Redox Status」,上網三星期來,點閱率高達五千次排名第六。



◆ 您夠膝力嗎?認識髕骨軟骨軟化症

文/黃嘉宏 2011.09.30 自由

膝關節是人體經常使用的關節,膝關節周圍有許多肌腱與韌帶附著,所以膝關節能維持相對穩定,如果周遭的軟組織受傷,便會影響膝關節的活動度,長期下來,膝關節會呈現程度不一的磨損,也較會提早出現退化性病變。

髕骨位於股骨表面可以增進股四頭肌的力量,讓腿部使力更強韌。在髕骨與股骨間的壓力在爬樓梯時是體重的2至3倍,因此當髕骨與股骨間的軟骨面受傷時,爬樓梯或蹲立時,會感到特別酸楚疼痛。

髕骨軟骨軟化症多見於打籃球、打羽球、爬山、搬重物者,表現為休息時疼痛減輕,但開始運動時膝部疼痛,繼續運動時暫時感覺較不痛,但是運動過後則症狀加重,出現跛行,以至於半蹲位也感到疼痛。膝部伸直,大腿放鬆,按壓髕骨,患者會覺特別酸軟疼痛,有時會感覺有捻髮音或響聲,就是因為髕骨軟骨面不平整所致。

治療上採用針藥並施,初起施針為主,多從脾、胃經的穴位下手;病久施藥為主,多從脾、腎二臟腑治療。同時患者應多加強直腿抬腿訓練(膝部伸直,整個腿部反覆上下抬),少吃冰涼冷飲,局部多熱敷(初起腫熱痛甚宜冰敷)。一般在密集治療的情況下,1至2個療程 (1個療程6次)可獲得不錯的改善。

古人說「膝為清靜之處」,膝部容不得外邪侵犯,然而當一個人飲食生活不節,濕氣下注,內寒釀生,寒濕結聚,久了膝部酸痛就明顯了,尤其當人體精氣減弱、脾腎氣化功能下降,更容易發病,因此非得大補脾腎功能,並且增強機體袪寒除濕的能力,視情況使用一些活血通絡的藥物,有助解決此毛病。(作者為新竹市嘉心堂中醫診所院長)



◆ 對抗關節炎 就是要運動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2011.10.01 自由

一項針對關節炎病友做的運動狀況調查顯示,8成的病友無法做到每天運動30分鐘,主要因為工作忙碌,但同時卻有7成的病友每天看電視達1到2小時,甚至2小時以上,顯示忙碌並不是真正的理由,建議病友可以在看電視的廣告空檔,做做伸展頸部、舉手及半蹲扭扭屁股的簡單運動。

國內約有400萬到500萬名關節炎病患,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表示,關節炎是造成民眾殘障的第一名,不僅會導致個人失業及失能,也是社會的損失及負擔,對抗關節炎的重點就是「生活要運動、治療要行動」,現在關節炎已經有不錯的治療藥物,但是每天運動30分鐘也很重要,才能避免關節組織沾黏、僵硬。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張棋楨表示,根據臨床資料顯示,90%的關節炎患者曾經發生患部積水,主要是關節滑膜上的血管因為發炎,導致水分滲入積水,積水造成的腫脹常會讓病患感覺不舒服。

臨床上,曾遇到積水達500到600CC的病患,若用傳統方法為病患抽液,常因無法確認正確位置,導致針管誤觸病患滑膜引發病患疼痛,現在使用的骨骼肌肉超音波不僅能監控病患關節的發炎狀況,更可以準確的導引抽液,使治療準確率由傳統的50%提高到100%。

現年54歲的余小姐,已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共處超過20年, 發病初始還被誤診為骨膜炎長達3年,後來才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她在聽從醫囑服藥之外,每天運動30分鐘,現在病情控制得很好,也穩定。



◆ 蝙蝠肌肉超給力 收縮快過子彈

中央社 2011-09-30

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最新1期刊登研究指出,蝙蝠擁有哺乳類中已知速度最快的肌肉,每秒可收縮高達200次。

研究團隊在蝙蝠喉頭找到用於回聲定位的超高速肌肉,讓蝙蝠能在夜間辨認、找到獵物。

科學雜誌統整擁有罕見超高速肌肉的動物清單。鳴禽發聲器官的肌肉可能是世界第一快;哺乳類的蝙蝠則和毒棘豹蟾魚(oyster toadfish)並列第2,後者用氣囊發聲求偶。響尾蛇尾巴的肌肉也入榜。

研究主要作者、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助理教授艾勒曼斯(Coen Elemans)解釋:「超高速肌肉用力度交換速度。」「這類肌肉只能移動非常輕薄小巧的骨頭或組織。交換的結果就是超高速肌肉不可能用來位移,它們力氣根本不夠。」

艾勒曼斯和他的團隊懷疑其他物種也有超高速肌肉,例如小型鼩鼱就有無影手指招式。甚至人類也可能有這種肌肉。

他說:「可能性較高的有脊椎動物眼球的肌肉。我們還不知道這是否和蝙蝠喉頭的肌肉同類型。」(譯者:中央社楊盈)

fsj 提到...

治療老人失智 大笑是良藥

【Upaper╱中央社】2011.09.30

開懷大笑對失智老人來說可謂良藥,最棒的地方是不會有副作用。

澳洲幽默治療師貝爾原是常與兒童病人為伍的小丑醫生,現在正透過「玩起來」計畫,努力使年長者開懷大笑。貝爾也是雪梨一項研究的主要幽默療法師,這項研究是探討幽默療法對失智患者在心情、躁動、行為障礙及社會參與上的影響。受試者看起來似乎比原先快樂許多。

貝爾說:「玩起來計畫以及我們在藝術健康研究所的研究背後整體構想,是希望鼓勵他們多玩一點,因為我們相信,他們可能會一直玩下去,直到最後一口氣。」

研究人員過去3年來進行名為「微笑」的研究,邀請36間護理之家和400名居民參與。

領導這項研究的新南威爾斯大學精神病學院研究人員Lee-Fay Low表示,參與研究的失智老人除了看起來較為滿足開心外,看起來激動不安的比例也減少了20%。

「20%聽起來像是效果不大,但如果給他們抗精神病藥物,也就是用來治療精神分裂症及俗稱『躁鬱症』的雙極性情感疾患的藥物,數量和效果卻是幾乎不相上下。」



◆ 推文研究:清晨午夜心情最好

中央社 2011.09.30

美國1項分析微網誌「推特」(Twitter)上數億則推文的研究今天指出,世界各地民眾往往早晨心情最好,週末最開心。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研究人員分析84國240萬名網友兩年來發出的5.9億則英文推文。他們利用電腦軟體搜尋顯示正向情緒的正面字詞,包括開心、熱情、好棒等,或是難過、焦慮、害怕等顯示負向情緒的用字。

這項刊登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發現,除非是夜貓子,否則正向情緒通常會在清晨達到高峰,但早上約10點左右開始下滑。

到了晚上再度攀升,接近午夜時出現另一波顛峰,隨後整夜負向情緒「驟降」,包括憂慮、恐懼、憤怒、內疚、厭惡感。

研究也發現,顯示好心情的相關用字在週六和週日出現最多次,「指出工作相關壓力、睡眠少、醒來時間較早等因素可能產生影響」。

在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他們的週末是在週五和週六,樣本顯示的結果也和其他週末在週六和週日的國家一樣。

有人可能認為,去上班或是塞車等相關瑣事,能夠解釋為何清晨後心情逐漸走下坡。畢竟週末出現更多正向推文,即使可能是因為大家週五晚睡,所以隔天早上開心推文出現的時間晚了兩個小時。

但主要研究員康乃爾研究生高德(Scott Golder)認為不盡然,工作相關壓力也許有一定的影響,但無法解釋為何週末中午也會出現下滑情況。高德和康乃爾社會學者梅西(Michael Macy)表示,出現這項模式可能是因為睡眠影響以及我們24小時的生理時鐘。



◆ 觀念平台-別利用網路告知分手決定

【李尚仁】2011-09-30 中國時報

日前發生二十出頭的男子,當街持刀殺死高中女生,隨後自刺胸口身亡,造成兩死慘劇。據說雙方是在網路結識,男方因單戀不成憤而行兇。此一不幸事件不只震驚台灣社會,更讓許多家長擔心子女在網路上的交友活動。畢竟近年來網路交往引發的犯罪事件時有所聞,從詐騙、性侵到暴力分手不一而足。

然而,網路交友和其他社交方式有何不同?從前有很多人是先用筆友的方式交往,若有意進一步發展,再相約見面。難道就比較安全嗎?而過去所謂「鑰匙圈約會」的男女聯誼方式,也曾引起類似的道德恐慌。網路交往的風險真的比其他交誼方式來得高?差別何在?

美國傳播學者歌敻(Ilana Gershon)在《分手二點零》(The Breakup 2.0)一書探討年輕人數位交往的方式。她調查發現學校中同學認為最差勁的分手方式,是用簡訊或臉書告知對方分手的決定。但年輕人不是常用這些媒介結交伴侶,為何會有此反應?歌敻舉以下例子說明。

道格與荷莉是同班班對,兩人在臉書上一來一往地談論道格如何暗戀班上另一女生蕾娜。這場對話本是玩笑,因為他們兩人都知道,道格向來很討厭蕾娜,雖然原因不明。接下來道格在臉書留言給荷莉要求分手,因為他要和蕾娜交往。荷莉以為這是之前玩笑的延續,不以為意。沒想到道格是認真的,他和蕾娜確實已經開始在一起了。此一分手方式讓荷莉受傷很深。

歌敻認為,在臉書、推特或噗浪等社群網站上分手特別傷人的原因,是因為年輕人通常用這類媒體聊天戲謔,其所傳遞的訊息,讓人很難判斷是當真還是玩笑。這類媒體的人際互動模式還未確立,即使發在上面的訊息表面看來意思清楚,但由於輔助的背景資訊通常相當模糊,還是很難判斷其真正意涵。例如,我們給人訊息,寫在有抬頭的信紙用信封發出、或寫立可貼貼在對方辦公室門上,兩者嚴重程度大不相同,收訊者很容易判斷。但網站媒體卻還沒有這樣的潛規則。

其實,早在臉書問世之前,電子郵件和討論網站已引起類似問題。網站討論意外引發爭吵是常事,且衝突的頻率與激烈程度往往比口語交談更高。原因在於,即時傳輸的性質,讓很多人發言不會像寫信或為文那般斟酌,加上用詞簡略形式不拘,給人交談的假象。然而,談話時有表情神色提供輔助訊息,也有語氣發揮類似作用。網路媒體並不具備這些重要訊息管道,誤會衝突的可能自然大增。

網路結緣、臉書分手是數位時代的現象。過去時代的男女交往不見得如懷舊想像那般純真安全,網路時代也不見得更為醜陋險惡。然而,新興社群網站人際溝通的模式與潛規則卻還有待經營琢磨。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都會人樂活 不要壓力要活力

文/謝遠達 2011.10.02 自由

許多人感嘆生活就像空踩輪子的天竺鼠,拚命地往前跑,卻永遠覺得達不到盡頭,面臨壓力所帶來的各種身心困擾,諸如緊張、頭痛、胃痛、焦慮、失眠、心悸、恐慌甚至憂鬱。

忙碌不堪的生活所造成的壓力令人喘不過氣來,不愉快的心情和氣氛也隨之散佈、傳染給周圍的親友。因為壓力,職場人際、親子關係、兩性和夫妻之間充滿了緊張、敵意與疏離。有人想就此辭掉工作、逃離一切、甚至不計代價,大幅地變更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是藉著吸菸、喝酒、毒品、外遇、上網、刷卡消費等來麻醉自我,然而往往得到的是更加失望的結果。

◎提供以下幾個讓心靈平靜的小處方:

●了解壓力源自於腦內的念頭,「轉念」可以讓我們就算在壓力狀況下,也能輕鬆面對。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即是轉念的好例子。

●避免陷入鑽牛角尖的陷阱,愈反覆咀嚼壓力來源,愈會讓負面思考及惡劣情緒像滾雪球般不斷擴大,最終將如海嘯、地震般意念災難化,使人陷入痛苦的絕境。

●提高自身對挫折、失敗的忍受度,人在生病、疲倦、悲傷或沒睡好時,對壓力及挫折的忍受度尤其差。在這些狀況下,心智能力會變得異常脆弱,往往無法克服或應付生活各層面帶來的精神壓力或心理負擔。因此必須時時注意身體健康和心智健全,當感到身心疲憊不堪,紅色警示燈亮起時,就應立刻提醒自己,放慢步調,調整情緒,休息片刻,回到當下。

●保持內心的平靜,以健全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狀況,用更智慧的體悟來處理壓力所衍生的精神負擔,懷著感恩的心情讓每個片刻過得快活,才能在生命長河中,享受平安與幸福,達到真正的圓滿與成功。

(作者為衛生署旗山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



◆ 尿急擾亂注意力 效果=喝醉或24小時沒睡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1.09.30

第21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得主出爐,並由正牌諾貝爾獎得主在哈佛大學頒獎。瘋癲獲獎研究包括雄甲蟲霸王硬上啤酒瓶、尿急影響判斷力。

搞笑諾貝爾獎的得獎要件是「令人發噱,發人深思」。生物學獎頒給加拿大、澳洲和美國研究團隊的「慘!雄甲蟲錯上澳洲啤酒瓶」。

常常事忙偏逢尿急的人注意:醫學獎得主是荷蘭、比利時、澳洲合作的「止不住的尿失禁」奪得。布朗大學神經學教授史奈德和同事發現,膀胱滿到瀕爆點時,注意力和決策能力降低,作用相當於等同酒醉或24小時沒睡覺。

數學獎表揚六位學者,他們都預測世界末日,也都還沒死在末日上。褒詞感謝他們「告訴全世界,用數學談事情要小心」。一位得獎人相信末日是今年10月21日,要是成真,笑不出來的就是搞笑諾貝爾獎了。

化學獎頒給日本科學家。滋賀醫科大學的今井真等發明用芥末氣味當火警警報器。他說:「芥末氣對聾人很有效。」搞笑主辦 團隊試過腐爛的蛋等一百多種氣味,決定得主。

公共安全獎頒給多倫多大學的桑德斯。他研究「在高速公路上眼罩一直掉到臉上、擋住視線」會如何影響駕駛人的注意力。和平獎得主則是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市長祖歐卡斯。他在YouTube影片上親自宣導如何鐵腕打擊違規停車:駕駛裝甲運兵車輾過違停的賓士。

fsj 提到...

全球首例 土21歲女子宮移植成功

自由 2011.10.02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土耳其出現全球第一例接受死亡者捐贈子宮成功案例,讓全球數百萬期望擁有自己小孩的不孕症婦女,燃起一線希望。

土耳其南部的阿克登尼基大學醫院,在八月九日將子宮移植入二十一歲的婦女賽特身體裡。全球每五千名婦女中就有一人生來就無子宮,女人無子宮也可以活下去,但要生小孩,那就只能靠子宮移植。

這是全球第三起子宮移植案例。一九三一年,首位接受移植的丹麥女性在移植三個月後,因排斥反應死亡。二○○○年第二位接受子宮移植的沙烏地阿拉伯女性,移植後九十九天即因血塊凝結而移植失敗,醫師後來只能再把移植的子宮拿出來。當時失敗原因是因為血管太短,吻合情況不佳,子宮也未能獲得很好的支撐。

土國這次手術克服這些問題。由於捐贈者已過世,醫師能在其身上取得更大片的組織和更長的血管,讓子宮獲得良好支撐。抗排斥藥物也比當時進步很多。

21歲移植女月經來了 證實成功

賽特已經開始有月事,這代表子宮已正常運作,但醫師也承認,離真正的移植成功還差一步,要等到賽特真正懷孕,生出小孩後,子宮移植手術,才算是完全成功。醫師打算等六到八個月後,為她進行試管嬰兒手術。接受子宮移植的婦女懷孕時仍要面臨很多風險,抗排斥藥物可能導致早產、畸胎。因此,在懷孕過程中降低抗排斥藥物的劑量相當重要。醫師也建議,在生產過後取出子宮,以免後續有排斥反應。



◆ 全球首例// 丹麥開徵脂肪稅 民眾瘋狂囤貨

自由 2011.10.02

〔編譯張沛元/綜合哥本哈根外電報導〕丹麥一日正式開徵脂肪稅,成為全球第一個針對食物所含的飽和脂肪課稅、藉此限制民眾攝取脂肪以維護健康的國家。丹麥人在脂肪稅開徵前夕瘋狂搶購奶油、披薩、肉類與牛奶,盼能減輕因開徵新稅所帶來的物價上漲衝擊。

限制脂肪攝取 護人民健康

根據統計,丹麥只有十%的人口過胖,但每年早逝人口中,有四%是歸因於飽和脂肪的攝取。丹麥政府希望脂肪稅每年能帶來二十三億丹麥克朗(約台幣一百二十六億元)的稅收,並進而減少十%的飽和脂肪消費。

不過,決定開徵脂肪稅的丹麥總理拉斯穆森的右派政府,已於上月的國會大選中敗給社會民主黨黨魁海勒.托寧施密德所領導的中間偏左聯盟,四十四歲的托寧施密德四日將成為丹麥首位女總理,她是否會繼續開徵脂肪稅,目前仍是個未知數。

含脂食物將漲價 民眾搶購

丹麥脂肪稅開徵對象,是所有含有飽和脂肪的產品,從奶油、牛奶、披薩、油、肉類到調理食物等不一而足,目的在於限制丹麥人的含脂肪食物攝取量,稅制為每一公斤飽和脂肪課徵十六丹麥克朗(約台幣八十七.八元)。由於製造商會把脂肪稅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意味一塊兩百五十公克的奶油售價會上漲二.二克朗(約台幣十二元),丹麥人紛紛在脂肪稅開徵前狂掃含脂肪產品。

為應付瘋狂搶購的消費者,供應商Arla Distribution準備了好幾公噸的奶油與乳瑪林,以應付銷售店家的需求。哥本哈根一家當地超市人員簡森說,過去一週簡直一片混亂,貨架上空空如也,消費者瘋狂搶購食物塞滿冰箱;但簡森也說,他不覺得徵脂肪稅能帶來什麼改變,畢竟想買蛋糕的人還是照買,只是現在得先存錢再買。

丹麥工業協會 痛批是夢魘

丹麥工業協會(DI)痛斥脂肪稅是製造商與銷售店家的官僚夢魘,該協會負責食品業務的發言人希斯特海芙女士說,脂肪稅是行政夢魘,她懷疑此舉能讓丹麥人更健康;促進健康不單只是課稅就能辦到的事,遑論還徒增製造商與零售商的工作負擔,包括得知道產品本身與在準備過程中所含的飽和脂肪,此外還要更改電腦系統。希斯特海芙說,據她所知,丹麥是全球第一個針對脂肪課稅的國家,其他國家都嚴密觀察丹麥怎麼做,藉此做為該國開徵類似稅金的參考。

不過,丹麥的脂肪稅可能撐不了太久。丹麥中小企業協會的歐盟法律專家羅森梅爾告訴日德蘭郵報,歐盟目前正在研究丹麥的脂肪法是否涉及競爭議題,因為開徵脂肪稅後,進口商品的價格會比丹麥本國產品來得便宜,原因是丹麥國產品所繳的脂肪稅,包括該產品製造時所使用的所有飽和脂肪,但進口產品的脂肪稅由批發商計算,而且僅需就完成品所含飽和脂肪課稅。



◆ 猜猜我是誰?英女子有20種人格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1.09.30

英國一名女子金‧諾布爾患有多重人格障礙,有多達20種人格在她身上獨立存在輪流出現。有時是盡力照顧家庭的女子,有時又變成同性戀的畫家。金‧諾布爾在醫生的幫助下,嘗試讓這些分身能和平相處,並寫下自己的故事。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諾布爾從小就時常突然出現性格轉換,父母卻因工作繁忙未正視此問題。直到14歲,金‧諾布爾的情況漸趨惡化,體內出現越來越多角色,父母才帶她去看心理醫生,確診她患有多重人格障礙。

今年49歲的諾布爾和女兒艾梅生活在一起,卻對女兒的來歷一無所知。因為最近6年中,是一個叫「帕特里夏」的人格最常出現,這個人格的特點是理智、健談。「帕特里夏」盡力維護家裡的生活,照顧艾梅。即使這樣,金‧諾布爾每天也要經歷2至3次性格轉換。其他還有「莎樂美」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茱蒂」一個認為自己的體重超過 90公斤的人和「肯」鬱悶的同性戀男子。

這些人格出現的時候毫無徵兆,離開的時候,金‧諾布爾表示,就好像從小睡中醒來,要花幾秒鐘的時間弄清楚和誰在一起。她表示,前一秒清醒的時候可能還在沙發上,再醒過來時可能身在酒吧或超市,甚至是「在開車,但不知目的地為何」。

心理學家表示,金‧諾布爾在幼兒時期可能遭受嚴重性虐待,導致她的腦海這些多重性格分裂。不過,治療師為了與每一個人格溝通,都給他們自己一個電子郵件。



◆ 退休公職 擬改以子女眷屬身分加保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09.30

二代健保預定明年實施,衛生署最近提案,要修正現行規定,退休人員將改以子女眷屬身分加保,如果退休人員屬於子女高薪、眷口人數少者,健保費將比目前增加不少。另外,衛生署也希望檢討現今爭議多、出國期間辦理停保的規定。

為了二代健保上路,衛生署最近緊鑼密鼓修正健保法相關法規,攸關民眾投保權益的施行細則,衛生署打算修改退休人員的加保規定。

目前退休人員可以依附子女,或是選擇以第六類無業身分加入健保;但過去爭議較大的是軍公教退休人員有退休俸,卻可以跟無業、無收入的民眾一樣,每月只繳749元的保費。

健保局承保組專門委員洪清榮表示,衛生署提案,未來退休人員只能以眷屬身分加保,除非是沒有子女的頂客族,才能以第六類無業身分加保。

退休人員若子女屬於高薪上班族,例如子女每月月薪10萬元,退休父母的保費就比現在多一倍。但如果子女薪水較低,保費不增反減,個別情況差異很大。洪清榮說,這項變動並非要增加保費,因此並沒有做財務估算。

另外,對於爭議許久的停復保規定,衛生署也打算檢討存廢。現行出國超過六個月以上者可辦停保,但有些民眾長期出國,回台奔喪或洽公,入境即使只有幾天,就會要求辦復保,因此健保反被批評「搶錢」。

但如果取消停復保規定,凡出國留學或是久居國外的民眾,只要具有中華民國國籍、在台灣有戶籍,就算人在國外期間,還是要繳保費,不能因為人不在國內就不繳。

健保法施行細則只要衛生署提報後經行政院同意、送立法院備查就可以實施。原本衛生署今天把相關案子提到健保監理委員會;但不過健保監委認為,施行細則牽涉到太多民眾的投保權益,因此擇期再議。

fsj 提到...

秋天感冒多 多吃蓮藕可潤肺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2011.10.01 自由

秋老虎發威,白天溫度高,晚上溫度卻驟降,中醫師指出,秋天在節氣來說是個乾燥的季節,容易感冒,並出現燥咳的症狀,建議多吃蓮藕、白木耳、黑木耳或蜂蜜水來潤肺。忌吃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祟德中醫診所中醫師蔡岱玲說,中醫治療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以沙參、麥冬、桔梗、羅漢果等中藥為主。

中醫師顏子謙說,天氣乾燥,刺激黏膜組織,造成喉嚨乾、過敏性鼻炎和慢性咽喉炎等,另外也會使皮膚過敏加重,甚至引發濕疹,平時多按摩合谷、風池、足三里和內關穴道,可是增強免疫力,預防保健。

署立台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謝茂仁表示,前一陣子剛入秋,感冒人數增加,預計10月更將進入感冒流行期,日夜溫差大,刺激呼吸道,容易過敏、氣喘,提醒一定要注意保暖,外出時別忘了多帶一件外套。



◆ 植物光照性皮膚炎 檸檬、芒果易引起
http://www.udn.com/2011/10/1/NEWS/HEALTH/HEA2/6624285.shtml

【聯合報╱林仲/北市林仲皮膚科診所醫師】2011.10.01

台灣水果種類繁多,但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的不多,最常見的為檸檬與芒果。

檸檬為芸香科柑橘屬植物,芸香科柑橘屬的果實含「補骨脂素」(psoralen)或是化學結構與補骨脂素類似的化合物。如果皮膚沾到補骨脂素後曬到太陽,補骨脂素會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導致皮膚發炎,產生色素沉澱,即「植物光照性皮膚炎」(phytophotodermatitis)。

植物光照性皮膚炎於曬太陽後數小時至1、2天內發生,皮膚先是灼熱、紅腫、發炎(圖1),厲害時還長水泡,等發炎反應消失以後,皮膚即明顯變黑(圖2、3)。有些病人一開始時的發炎現象不明顯,毫無所覺,直至皮膚變黑才讓人嚇一大跳。

植物光照性皮膚炎須要足夠的光敏感物質及紫外線才會發生,所以容易出現在陽光強烈的夏天,任何人只要符合條件,都能出現這種皮膚病。筆者所見病例大都是病人擠檸檬後,沒將皮膚洗淨又曬到太陽而發病。筆者也看過同屬芸香科植物的柚子、金橘所引起的植物光照性皮膚炎病例,為數較少,因為這兩種水果的成熟季節在陽光不強的秋冬。

要注意的是,檸檬果皮含高濃度的補骨脂素,果肉則否,想要避免植物光照性皮膚炎,應留意不能讓果皮的汁液殘留於皮膚上。另外引起植物光照性皮膚炎的紫外線為UVA,無法穿透過玻璃,再則日光燈釋出的紫外線有限,所以白天如果陽光隔著玻璃窗照進來,在室內擠檸檬無大礙,可是一旦皮膚濺到或沾到果皮流出來的汁液,沒洗淨就出門,好戲會在後頭。

植物光照性皮膚炎引起的黑斑最後都會消退,不過需些時間,快一點或許幾星期就消了,發炎嚴重的會拖得久一些。此點醫師應先向病人說明清楚,以免病人擔心。

芒果樹為漆樹科植物,樹幹、枝葉均含漆酚(urushiol)。漆酚為一種很強的過敏原,對於體質特殊的人可以引發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因此對漆酚過敏的人,不能接觸芒果樹任何部位所流出的汁液。須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對漆酚過敏,只有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才會發生,而且漆酚過敏跟陽光沒有關聯。

芒果果皮含漆酚,果肉則無,吃芒果所引起的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圖4)跟接觸果皮有關,果肉是無辜的。對芒果過敏的人如能先請他人代將果皮削掉,仍能繼續享用此一美味水果。

fsj 提到...

你,真的會煮飯嗎?

【聯合晚報╱彭宣雅】2011.10.01

天天吃米飯,但你真的會煮飯嗎?要煮出晶瑩剔透、香氣四溢的白米飯可不容易。專家說,台灣水質特殊,稻米品質優良,若用對方法,煮出來的白米飯口感Q軟彈牙,越咀嚼越吃得出米香,品質一點都不輸給日本米。

上遍各大電視節目、世界廚藝邀請賽冠軍駱進漢表示,要煮出好吃的飯,米和水的比例一比一最合適,且米洗好後可加一點沙拉油或白醋,「煮出來的米飯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他解釋,加沙拉油讓米飯煮好後顏色晶瑩剔透,且閃著光亮可增進食慾,而加上白醋會釋放醋酸,鹼性物質會跑到米飯中,增加白飯的甘甜味。

駱進漢說,米飯不僅有澱粉質,是人體主要的熱量精力來源,其中也含有醣類、維他命C及胺基酸,營養滿分。除白米外,若要吃得更健康,民眾還可以加點糙米,糙米胚芽營養高,糙米裡的膳食纖維還可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排便順暢,好處多多。

駱進漢表示,米飯可以變化的食譜太多了,除了煮白米飯外,可以做成炒飯、烤飯、燉飯、各式粥品、米漿、麻糬等等,且台灣白米實在物美價廉,平均一公斤零售價40~50元左右,僅是日本米價的一半,但品質卻一點都不輸日本米。

他說,台灣米商只是比較不懂得行銷手法與包裝而已,但現在台灣米包裝已有顯著進步,可做喜米、彌月禮,米價也因此翻倍,有的高價米每公斤可高達百元以上。

駱進漢也提供家庭主婦家中做炒飯的小撇步。他建議媽媽們可用隔夜飯或冷飯做炒飯,因為隔夜飯米粒較硬,做炒飯口感較好;且炒飯時爐火一定要大,媽媽翻炒動作也要快,鍋內熱氣才能把配料、米香都「炒出來」。他說,若加一點美奶滋,炒飯吃起來更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滋味。

農委會農糧署署長李蒼郎表示,為了推動國人多吃米,農委會推廣國人「多吃一口飯」運動,同時也研發米穀粉代替麵粉,製作米蛋糕、米月餅、米鳳梨酥等烘焙食品,更邀請名廚製作創意米料理,讓國人重新認識台灣的米食文化。



◆ 最高誤差70大卡 低卡食物標不實 4成5超熱量

【游婉琪/台北報導】2011-10-01 中國時報

想吃又怕胖的民眾可得睜大眼!受到明星代言影響,低卡食品成了減肥族群的最愛。消基會調查,市售低卡食品有四成五標示不符,誤差值最高逾七十大卡。不知情的民眾如果再不破除低卡食物迷思,恐怕只會越吃越胖。

消基會購買市售十八件宣稱無糖、零卡及低卡食品樣品,依衛生署規定的熱量標示計算公式檢驗實際熱量。結果發現,皇族食品中的「無糖牛軋糖」、「無糖鳳梨酥」、「無糖燕麥巧克力蛋捲」及烘焙客的「無糖玄米海苔手工餅乾 」、「無糖草莓糖果」等七件商品,實際熱量高出標示熱量,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指出,衛生署在「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中明文規定,固體食品每一百克所含熱量不得超過四十大卡,才能宣稱為「低卡食品」。調查中「蜜爾樂水果薄荷糖」、「Swiss Miss 低卡牛奶巧克力粉」、 及寬鴻食品「高纖蒟蒻干」 等三件食品,均超出這項標準,卻仍於外包裝標示低卡。

蘇錦霞表示,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食品業者如有標示不實或誇張及導致民眾誤解情形,主管機關可處四萬元以上、廿萬元以下罰緩,並得要求業者限期回收,改正前不得繼續販賣。

除此之外,調查中有十七件食品添加代糖。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師杜明徽說,根據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飲食習慣研究中心調查,人造代糖可能會混淆調控食慾及能量消耗的生理系統,雖然代糖本身未含卡路里,卻會觸發身體尋找更多卡路里,進而增加食慾。也就是說,消費者如果想藉由代糖食品控制卡路里的攝取,結果會適得其反。



◆ 〈吃對了 你也能瘦〉天冷特別想吃怎麼辦? 減重族6招 打跑低溫胖

記者/洪素卿 2011.10.02 自由

「外面的天氣越冷,桌上的食物似乎看起來越好吃!」天冷狂吃的現象普遍存在於人群中。過去有研究推估,一般人一個冬季平均會增加1到2磅(差不多0.5到1公斤);至於本來就已經過重的人增加的體重會更多。相較之下,夏天因為天熱所減損的食慾沒有這麼明顯,也因此,很多人高中畢業後雖然不再變高,但體重卻還是繼續往上攀。

為什麼天冷時會特別想吃?肥胖醫學會蕭敦仁醫師指出,這是一種生物體的本能,主要是為了儲存能量過冬。另外,也會不自主想吃一些可以讓自己暖和起來的食物。也因此,除了特別想吃一些高熱量食物,也會對於火鍋、麻辣鍋、羊肉爐等暖烘烘的食物特別感興趣。

低溫暴食是生物本能

此外,也有人認為當人體感覺寒意時,大腦就會下達指令,設法讓身體加溫,這時會不自覺去尋找糖類、澱粉類等很容易迅速轉換成能量的食物。這類食物雖然可以迅速拉高血糖濃度,但也降得很快,這使得食慾再度升高,形成另類惡性循環。

入秋以後,每下一次雨溫度就會冷一些。想要減少低溫胖,不妨從深秋開始準備,先試試以下六招:

●第一招:喝熱茶

蕭敦仁表示,天氣冷的時候,喝熱茶先設法讓身體覺得暖、減少身體對加溫的渴望。減少揪團去吃麻辣鍋、羊肉爐的頻率。除了熱茶,也可以使用一些中藥茶飲、多一些口味變化。

●第二招:挑食物

大腦很好騙,一樣是想吃東西,選擇熱量較低的食物、或是多咀嚼幾次,也可以降低大腦對食物的渴望。所以,準備一些低熱量零食,像是無糖口香糖,蔬菜棒、熱量較低的水果如芭樂等,以應付隨時高升的口腹之慾。

●第三招:先做好冬日體重控制規劃

例如,運動其實是對抗冬日胖的好方法,建議先擬定容易施行的運動計畫,並且從現在就開始、養成習慣,否則一到冬天,天寒地凍完全不想出門、不想動,到時候才要開始運動,恐怕會淪為空想。

●第四招:自製蔬菜湯

使用洋蔥、高麗菜、番茄以及紅蘿蔔等蔬菜,再適度依據自己喜歡的材料調整口味,熬煮一鍋大大的蔬菜湯,放在冰箱中,飢餓時,只要微波熱一熱就能吃。暖身體的同時也不會有太大負擔。不過,可別在蔬菜湯中放高湯塊或太多鹽!

●第五招:泡澡

泡澡不只可以讓身體暖起來,也可以提升代謝。如果在家裡覺得食慾大增,不妨乾脆泡個熱水澡,盡早上床睡覺去。

吃火鍋不要沾沙茶醬

●第六招:聰明吃火鍋

天氣冷,再怎麼有毅力都難以抗拒火鍋時,要學會聰明吃火鍋。如果可以挑選種類,盡量選涮涮鍋等清湯鍋底的火鍋類,一定要放一大盤青菜,然後先吃,肉類還是以海鮮或白肉為主,搭配著青菜吃。最重要的是醬料,柚子醋、淡醬油搭配蔥、薑、蒜,是相對理想的選擇。切記,不要被沙茶醬誘惑。

fsj 提到...

愛情放一邊 英女性節食為重

中央社 2011.10.03

英國最新調查發現,女性為節食付出的努力比感情還多,導致她們想食物多於想性愛。10%受訪女性更表示,違背節食計畫時,罪惡感甚於對情人不忠。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對英國女性而言,展開節食計畫最普遍的原因是為了擁有「完美海灘身材」(the perfect beach body),而每7位女性就有1位表示,節食的動機是曾因為體重遭到殘酷嘲笑。

1/4女性坦言,她們認為節食比感情重要,且為了減重下的功夫,多於維繫感情。

超過1/3受訪女性表示,她們想到食物及節食的時間多過想情人,更有54%受訪者承認,她們想食物多於想性愛。

減重業者艾特金公司(Atkins)訪問英國各地1290位節食女性,調查她們對節食的態度及這對感情的影響。艾特金公司估計,3/4英國成年女性一生中至少節食過一次。

※ 相關報導:

* 如何Hold住曲線?不妨從養生茶、泡澡做起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oct/3/today-health4.htm

常有人問說:「要如何做,才能『Hold住』(控制住)曲線?」建議不妨試試從喝養生茶飲、泡澡及穴位按摩等方法做起。



◆ 飲食速度快 糖尿風險增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1.10.03

最新研究發現,吃太快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可能升高。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指出,吃東西速度快的人,罹患葡萄糖耐受不良症(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的風險是其他人的兩倍。其他飲食習慣,像是吃點心或半夜吃東西,並不會升高相關風險。

葡萄糖耐受不良症又稱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罹患此症的人,血糖值高於正常人,雖並未高到會引發糖尿病,但如果未採取防範措施,可能發展成糖尿病。

這項日本的研究將體重、性別、年齡、家族糖尿病史、菸酒攝取量、血壓和膽固醇都列入考量,發現吃太快是唯一會顯著增加葡萄糖耐受不良症風險的飲食習慣。



◆ 口服避孕藥 也有血栓風險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1.10.03

避孕貼片產品因荷爾蒙濃度高,易造成血栓甚至中風,但醫師提醒,使用避孕產品風險因人而異,易有凝血症狀的婦女,即使只是服用避孕藥,也一樣有發生血栓的風險。美國FDA日前就公布,口服避孕藥含drospirenone(屈螺酮,簡稱DRSP)成分者,造成血栓機率較一般避孕藥高出1.5倍,使用須提高警覺。

婦產科醫師呼籲,首次服用避孕藥或使用避孕貼片的婦女,最好向醫師諮詢適合自己體質的避孕方式,不要為圖方便直接到藥房購買,以免使用後發生致命危險。

好韻診所醫師郭鴻璋指出,避孕產品不管是貼片、口服藥或針劑,主要都是荷爾蒙製劑,用意在提升體內濃度以抑制排卵。只是每名使用者身體對於這類產品濃度的反應不同,有人完全沒副作用,但有人就是會出現發胖、不規則出血、子宮內膜變薄等症狀。有抽菸習慣、凝血功能問題或心臟疾病者,更可能因血栓導致嚴重後果。



◆ 防腐麵傷肝腎 衛生局下令銷毀

華視 2011.10.03

麵食如果被添加不合格防腐劑,可能傷害人體肝腎,台北市衛生局從市場製麵場、麵攤等,抽驗100件麵製品。發現其中驗出添加防腐劑苯甲酸濃度,每公斤達4.99克,實在驚人。

吃到好吃的拉麵,奇蒙子會很開心,但是人客如果知道吃的麵裡,加了不該有的防腐劑苯甲酸,可能傷肝又傷腎,那還開心的起來嗎。拉麵麵線水餃皮,這三個麵製品都是台北市衛生局,到傳統市場麵攤製麵場買來抽驗的,現在分別被驗出含有傷肝傷腎的防腐劑成分,苯甲酸4.993.803.25。

衛生局主秘姜郁美就說,業者實在很可惡,含量最重的就是這個4.99G的拉麵。我們實地求證拉麵廠商,在萬華的振裕製麵,結果老闆他說苯甲酸是客人要求要加的,就算客人要求,但也要照法律走。老闆現在因為被衛生局抓包,已經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要處3至15萬元的罰金,而且只要有加苯甲酸的麵,通通不能再賣,通通都要銷毀。

fsj 提到...

心脾血虛失眠女性 生理期可能血崩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1/10/04

女性心脾血虛失眠,除了影響睡眠,可能伴隨生理期血崩、失血明顯的現象。中醫師李明哲表示,門診中一名25歲的女性患者,失眠困擾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且有多夢的現象,月經也出現不正常的血崩或是有滴滴答答的現象,臨床研判是屬於「心脾血虛」證所造成的失眠。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這名25歲的小姐,主訴失眠約一個月時間,主要是很想睡卻睡不著,睡著之後又多夢,夢多是上班的情節,有時候是被追趕,醒來之後全身痠痛,常口乾、排便正常,食慾最近也比較小,月經來時量多,來了7天還不止,伴隨疲倦、頭痛;同時可見脈沉細,舌紅苔薄黃。

李醫師表示,針對這名患者,臨床診斷研判為「心脾血虛」證,處方給予歸脾湯加丹皮、梔子、龍骨。一週後回診睡眠改善,已經可以一覺到天亮了,雖然夢還是會有,不過起床時已經沒有全身痠痛還想繼續睡的念頭,其他胃口也變好,臉上氣色也好很多,之後繼續調養兩週,月經來時已經恢復正常不會血崩或是有滴滴答答的現象。

李明哲表示,失眠會影響專注力下降,或是有上火的跡象,如口乾、口臭、便秘、臉上痘痘不停冒出來、頭皮很油又很癢、眼睛血絲多且乾澀、或是胃口下降。屬於慢性失眠者,應儘快就醫。

李明哲表示,失眠常見有的人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一、兩個小時還是睡不著,有的人入睡之後常常覺醒,醒來之後又要花點時間才能入睡。而老年人常常睡到早上四、五點就醒來,然後就睡不著,白天卻頻頻打瞌睡,看電視不知不覺就睡著。有的人則是入睡後,作夢頻頻,有時是日常生活上班的夢,有時是被人追趕。醒來時全身痠痛,或是好像根本沒睡著過,還想賴床繼續睡。這些症狀只持續一兩週或許和壓力、緊張、興奮、時差等有關;若是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那就是慢性失眠,建議需就醫診治。

李醫師表示,青少年時期的失眠還會影響長高,女性則可能還會影響到月經週期。對於需要勞動的人,失眠可能會導致肌肉休息不足,引發痠痛,或是長期疼痛無法痊癒。

他強調,人體都有自癒能力,一要吃的飽,二要睡的好;睡眠是人體五臟六腑、身體骨骼肌肉可以完全放鬆的時間,如果睡眠時間不足,或是睡眠品質不良,都會造成身體的問題。



◆ 進入老化過渡期 養生趁早才樂活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1/10/04

進入老化過渡期,及早養生讓中老年過得更快樂、平順。中醫師蔡德豐在一場講座中指出,如果說30歲是後半生健康的起跑點,40歲的中年階段就是老化的關鍵點。

中醫師蔡德豐表示,無論對自己的健康多有自信,健康檢查仍不可少,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選擇適當的茶方藥膳,配合正常作息與運動,有助延緩衰老。民眾可諮詢中醫師,按照體質分類選擇益氣、養血、溫腎陽、補腎及活血化瘀類藥材做為藥膳的搭配。

只要找到適合自己體質的方式,醫師指出,可以不必花太高昂的成本,就能達到養生之目的,中醫的許多藥材身兼食物的角色,是傳統醫學的一大特色;很多食物可藉藥材之效讓人體吸收狀況更為良好。

人類生命的發展軌跡,從生命初生,嬰兒期的稚嫩,經過飲食運動的滋養,漸漸長大茁壯,到了青年壯年時期達到頂端,往後機能會緩緩下降。善養生的人可以延緩衰老速度,反之如不留意養生,則衰老提前出現,甚至過勞死,很多人忽略一些該有的體能運動與正常飲食,那麼身體健康就會亮起紅燈。

年長者進補,不一定得挑非常溫補或昂貴的材料。中醫師蔡德豐在一場講座中指出,黑豆與枸杞簡單同煮食用,具溫和滋養的效益。

蔡德豐建議可將黑豆30克與枸杞15克水煎後服食1次,屬於溫和滋養不燥熱的藥膳。醫師指出,濕熱或虛熱病及皮膚發炎的患者可適食黑豆、薏苡仁、扁豆或是木耳等,以健脾補腎,惟太溫熱補湯應少碰。

如果常出現腹脹、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建議同時可選擇搭配理氣的蘿蔔,具有理氣、下氣、利濕功用的食物。濕熱型的民眾可適量增加高纖維蔬菜如白菜、大白菜、萵苣、空心菜、蘿蔔等。低糖的水果如番茄也可選擇。

陽虛型的人代謝緩慢,飲食上較適合中性或略偏溫性的食物,或在烹調時加入少量黑豆、核桃等補腎的食物以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

配合藥膳改善過敏體質,在皮膚保養方面,針對皮膚有發炎紅腫者,體質偏熱者,薏苡仁、綠豆、冰糖適量煮熟後食用;薏苡仁可以幫助養顏美容,強化皮膚抵抗力。對中老年人而言,黑豆半斤與海參、豬腳等合煮成黑豆湯食用,對腰膝痠軟也有幫助。



◆ 老者就醫 逾7成照護者嘆難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1.10.04

高齡人口愈來愈多,但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調查發現,高達74.95%的老年人照護者,認為老人就醫環境充滿不便,平均最高花3.5小時,曾有老年人上醫院看診,竟花費10 小時。

老盟今天發表「老年人就醫不友善大調查」,秘書長吳玉琴表示,調查結果顯現台灣非都會區老人居住比率高,但偏遠地區卻缺乏老年人醫療照護院所,就醫交通不便是造成看病耗時的主因之一。

老盟在9月針對全台543位老年人照護者,進行「老年人就醫不友善大調查」。結果發現,老年人就醫前三大困擾都和時間相關,高達71%受訪者認為掛號、看診、批價、領藥等候時間過長;70.9%表示多重慢性病卻要分多科掛號,且掛號流程複雜;另有53.7%認為前往醫院的交通不方便。

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說,國民健康局統計顯示高達半數老年人患有3項以上慢性病,而多重慢性病患者每次回診,都需掛不同的科取得多重處方籤。他建議,醫療院所應提供整合性的掛號及領藥系統,節省多重慢性病患者候診時間。

調查顯示,有高達81.5%的老年人照顧者對於老年人居住地的長期照護資源感到憂慮,69.4%照護者對老年人居住地的失智症醫療資源感到擔憂。

※ 相關報導:

* 部分醫院 已推出整合性門診
http://www.udn.com/2011/10/4/NEWS/HEALTH/HEA1/6630893.shtml

醫院回應表示,已推出「愛心櫃台」,有志工協助掛號領藥,也有醫院推出「整合性門診」,讓年長者掛一個門診可同時看多科,但門診推出後成效不如預期,醫師認為患者的就醫習慣也應該改變。



◆ 每日服阿斯匹靈 老人視力恐受損

【Upaper╱中央社】2011.10.04

根據歐洲研究顯示,每日服用阿斯匹靈的老人家,比從未服用這項止痛劑的人,罹患和年紀相關視力減退的晚期黃斑部病變風險恐倍增。

在波士頓布里翰婦女醫院的克利斯坦表示:「對有老年黃斑部病變的病患,建議服用阿斯匹靈可能不是明智之舉。」克利斯坦並未參與這項研究。

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暨學術醫學中心專家戴強昂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收集年齡65歲以上近4700人的健康及生活習慣資訊。研究對象包括挪威、愛沙尼亞、英國、法國、義大利、希臘及西班牙老年人。

其中839名每天服用阿斯匹靈的人,有36人發生晚期濕性黃斑部病變,也就是每百名服這藥物的人中,約有4人出現前述情況。

相較於不常服用者,則每百人中僅約有2人發生這類型黃斑部病變。

濕性黃斑部病變是因眼內血管出血,導致眼中央視力喪失。

乾式黃斑部病變則較常見,並不嚴重,但病患視力仍會受損。



◆ 神奇藥丸 一天一顆 白髮不來

自由 2011.10.04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好萊塢影星喬治克隆尼、海倫米蘭的招牌灰髮或許漂亮迷人,但也有不少人為了白頭髮大傷腦筋。如今,科學家宣稱開發出一種新藥,只要一天服用一顆藥丸,就能擊退白髮危機!

利用水果萃取物製成

國際美妝品牌巴黎萊雅實驗室(L’Oreal)的科學家,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發現這種神奇藥丸,一天吃一顆,就能讓秀髮維持烏黑亮麗,而且因為是用水果萃取物製成,價格不昂貴,可以當作營養補給藥品,每日服用,而且最好在白頭髮一根根冒出來前就開始服用。

一般人通常會在三十歲後長出白頭髮,科學家認為,人的頭髮會變白,是由於年紀增長,缺乏黑色素生成蛋白TRP-2,導致頭髮色素細胞逐漸死去。研究人員從上千種天然物中,在某種水果中找到和TRP-2類似的成分,但並未透露是何種水果。

正式上市還得等四年

因為髮色變白是長達數十年的過程,要證實新藥藥效,恐怕也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目前已進入安全性測試的階段,但藥物機制要等到國際皮膚科醫學大會於二○一三年五月舉辦時才會公佈,正式上市至少得等到二○一五年。

全球染髮市場規模約為八十億英鎊(約台幣三千七百九十四億元),據巴黎萊雅調查,二○○八至二○一○年,男性上髮廊染髮的人數增加五成。英國染髮工具的銷售也在過去三年增加三分之一。

根據市調公司Mintel調查,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女性會染髮,種種數據顯示染髮市場商機無限,也讓研發藥丸的公司信心滿滿,未來神奇藥丸預計也將同時攻佔女性與男性市場。

fsj 提到...

列印器官供移植 10年內可望成真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10.05

急重症病患的器官嚴重衰竭,常常急需接受器官移植,但又等不到器官捐贈,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幹細胞研究組助研究員沈家寧今天向台灣介紹「3D器官列印技術」,未來可能可以複製出全新的器官,救人一命。

沈家寧今天在國科會「2011科學季:未來科技狂想曲」展前記者會中,介紹3D器官列印技術 (3D Organ printing technology),他指出,這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未來可望實現的醫學成就,目前已有生物醫學科技廠商利用這套技術,列印並複製出結構簡單的類血管組織。科學家預期,10年內就可列印出皮膚等人體器官;也許二十年後可列印於腎臟、肝臟及心臟等結構複雜的器官,供移植之用。

他說,目前器官捐贈風氣不盛,器官衰竭的急重症病患常因等不及而過世。不少科學家積極研發新的替代性器官,3D器官列印技術就是最瘋狂、也最具突破性的選項。顧名思義,這項技術的靈感是來自噴墨印表機,只不過一般噴墨印表機印出來的是文字及影像,而3D器官列印技術列印的是人體器官。

例如血管,3D器官列印技術透過電腦軟體,把立體的血管分成無數個橫截面,再列印出數百張、甚至數千張的平面結構圖,接著從病患幹細胞製造出來、含有特定組織細胞的「生物墨水」,逐一噴到一張張平面材料的特定位置上,再以水凝膠或特定的生物性黏著劑牢牢固定。當數千張平面材料堆疊起來後,只留下特定組織細胞的立體結構,一條完整的血管就成形了。

沈家寧表示,3D器官列印的優點取自病患自己的幹細胞,沒有自體免疫排斥問題;且這些來自於自體組織細胞的器官,有和原器官一樣的立體結構,可以完成器官原有的功能;更可依病患狀況,設計並複製出符合實際所需的器官大小及尺寸,完全客制化。



◆ 醫生:現階段已能體外培植器官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10.05

如果說3D器官列印是個遠在天邊的醫學狂想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器官移植中心院長鄭隆賓認為,目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明尼蘇達大學等兩個研究團隊研發的體外器官培植系統,則是近在眼前的進行曲,垂手可得。

鄭隆賓是國內知名的肝臟移植專家,救人無數,近二十幾年來卻始終克服不了捐贈器官來源不足的問題,很多原本可透過器官移植活命的急重症病患,因等不及而過世。所幸,在科學家全力研發下,新一代的體外器官培植系統已初具雛形,未來潛力十足。

他說,麻省理工學院及明尼蘇達大學所採用的方法,就是將過世者的器官摘取下來,把附著在上面的上億個細胞處理掉,只保留血管及其他主要結構,接著把急重症病患的幹細胞噴到這些結構上,附著並逐漸繁殖成長,最後長成一個完整的器官,再移植到病患身上。

這兩個研究團隊都從結構較簡單的器官出發,再逐步發展到結構複雜的器官。就鄭隆賓的了解,目前已做出簡單的心臟模型,可恢復部分心跳,顯示這個方法可行,未來運用到臨床治療的機會很大。果真如此,他認為那將是個「很大的突破」。



◆ 英學者:壓力是新世紀黑死病

【中廣新聞/郭希誠】2011-10-05

英國管理學者古伯說,壓力是這個世紀的黑死病。

他說,由於這些年經濟一直不景氣,多數人擔心失業,所以,在職場受到的壓力比以往要大。

古伯是蘭克斯特大學管理學教授。他說,由於擔心遭到裁員,很多人拼命工作、求表現,犧牲了家庭生活。當然,老闆的管理方式、工作的調整、家裡的問題也都會給人帶來不可承受的壓力。

古伯說,壓力過大,人的行為會改變。一開始出現無法專注、少了幽默感、易怒等症狀。接下來則會有吃太多或是吃太少、猛抽煙、猛喝酒的現象。

他說,長期無法紓壓心臟、腸胃都可能匯出問題。嚴重的可能引發中風或是癌症。所以,他把壓力看成是二十一世紀的黑死病。



◆ 社論-酒駕肇事刑責應該加重

【本報訊】2011-10-05 中國時報

新北市女消防隊員賴文莉在救護車禍傷患時,遭到酒駕者撞擊,左小腿因傷勢過重而截肢。正值青春年華的她,原本正要展開美好的人生,卻因為他人酒駕肇禍,人生因此而變調。雖然外界對警方的處理有諸多批判,但酒駕為害社會的問題,更值得各界重視。

這位女消防員的不幸遭遇,不但令家人痛心不捨,社會也深感同情。未婚的賴文莉年僅廿七歲,雖然畢業於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但因為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富裕,為了貼補家用,選擇參與基層消防特考,錄取後分發至二重分隊服務才一年多,就遭此飛來橫禍,失去了左小腿,往後復健之路料必艱辛,要重新在人生道路上恢復步伐,也將需要一段痛苦而漫長的努力。

但警方對此事的處理,卻引發了爭議。因為賴文莉遭酒駕車撞斷腿時,現場並沒有警察在後方亮燈警示及引導交通。而且在醫院替嫌犯進行抽血酒測後,尚未製作筆錄,因為嫌犯表示家中有事,就直接讓他回家。所幸最後及時將他找回,才沒有發生嫌犯逃亡的狀況。

警方的處理確實有疏失,因為安全維護上的一個小漏洞,就可能造成終身遺憾。不過更嚴重的問題,是酒醉駕駛已經成了馬路上的不定時炸彈,對社會大眾的生命安全,形成無法掌握的恐怖威脅。

依據現行法律,酒測值超過○.五五即觸犯刑法公共危險罪,可處一年以下徒刑與吊照等處分,但實際狀況卻常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在司法實務上,酒駕往往以易科罰金來處理。掏錢即可了事,這樣的處罰,對有些人根本是不痛不癢。還曾有藝人酒駕撞死護士,判決結果是五十天拘役,過失致死罪為六個月有期徒刑,且均得以易科罰金,最後還緩刑兩年。

酒駕可以對不特定的他人造成生命威脅,但台灣法令與司法實務,對酒駕的嚴重性卻不夠重視。而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除非出了事,否則酒駕只被視為個人行為的疏失,並不算是犯罪,只要能平安到家就啥問題也沒有。這讓酒駕行為持續受到縱容,也讓酒駕肇事的悲劇不斷發生。

根據交通部的統計,今年上半年車禍死亡人數近千人,是五年來同期首次不減反增,而其中又以酒駕死亡最多,上半年有兩百一十四人死於酒駕,比去年同期增加四.三%,幾乎每五人就有一人是死於酒駕肇事。而據統計,台東民眾因酒駕導致公共危險案件,更高達檢察官審理總案件近四分之一,讓台東監獄人滿為患。

相對地,許多先進國家都把酒駕視為犯罪,並且處罰非常嚴厲,務必讓駕駛人不敢心存僥倖。在美國,酒駕造成傷亡可以二級謀殺罪起訴。聯邦和各州政府不斷強化法律嚴懲酒駕,血液酒精濃度標準也日趨嚴格。初犯、未造成傷亡、無逃逸行為者,通常吊銷駕照六個月,有的州還會沒收汽車。五年內再犯則吊銷執照兩年,罰款和刑期加倍。日本酒駕肇事可處五年徒刑;在英國,除了扣照還可能關上六個月。

而且,和美、日、英、德、澳洲等國比較,我國規定的血液酒精濃度○.一一%、呼氣酒精濃度○.五五mg/L為取締酒駕及移送公共危險罪的標準,也比其他國家都要寬鬆。瑞典規定駕駛血液酒精濃度逾○.○二%,呼氣酒精濃度逾○.一○Mg/L,即達違法取締標準。

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一百卅萬人死於道路交通事故,酒駕即是其中一項重要原因。顯然,要遏止酒駕行為,台灣必須採取更嚴厲的防治措施,並且修法讓酒駕標準更加嚴格,司法單位也必須重視酒駕對社會的危害,處以足夠的懲罰。

期望駕駛人自我提醒是不夠的,因為喝酒會影響反應和判斷力,包括能不能及時踩煞車,也包括自己應不應該開車,以及是否應更小心顧及自己與他人的安全。要替全體民眾拆解酒駕這顆不定時炸彈,需要相關單位多用些心力。否則,我們只會對一椿又一椿的悲劇,發出一次又一次無力的唏噓。

※ 相關報導:

* 請人吃飯 不如請人流汗
http://www.udn.com/2011/10/5/NEWS/HEALTH/HEA2/6633407.shtml

「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國人習慣大宴小酌,以飯局聯繫感情,但國家衛生研究院教授溫啟邦於今天的「運動與3Q 國際研討會」中表示,食補、藥補不如運動補,國人應該改變風氣,跟朋友相約一同運動,增進健康... 溫啟邦也說,國人講到健康就想到健保,但太仰賴健保,不想保健,只會讓健保壓力越來越沈重。他也認為不運動不只是壞習慣,幾乎所有疾病都跟不運動有關,因此醫師應該多給患者「運動處方」,真正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比開立藥物更有效。

fsj 提到...

領先!台研發腸病毒疫苗 2015年量產

【中廣新聞/陳奕華】2011-10-06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領先全球,研發的腸病毒71型疫苗,今天技術移轉給國光生技,預估2015年量產,2017年上市,提供罹患腸病毒病童使用。

每到流行季,家長聞腸病毒色變,由於腸病毒只在亞洲流行,防堵疫情成國人必須承擔責任,台灣從2007年開始研發疫苗,至今花費新台幣10億元,日前完成完成第一期第一階段人體試驗,確認安全性與抗體反應良好,國家衛生研究院完成疫苗發展的重任,6號技轉給國光生技,接續完成臨床試驗與量產。

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表示,1998年他擔任衛生署長,發生大規模腸病毒疫情,當時討論研發腸病毒疫苗勢在必行,轉眼十五年過去,現在接下發展疫苗的重任,強調關鍵技術已經突破,預估2015年正式量產,預計2017年第二季取得產品執照並上市,提供幼童具保護力的疫苗。

「用生物反應器才可以得到達到大量生產的目標,這樣一個工作剛好我們可以連結下來,國家衛生研究院當初政府賦予的使命,加在民間產業合作的連結,一連串把他成接下來。」

回顧98年大流行鑑定出腸病毒71型到疫苗發展成熟技轉,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蘇益仁感觸良多,心情彷彿嫁女兒,目前實驗都顯示,疫苗的免疫力、病毒株反應良好,蘇益仁指出,這是全世界第一支台灣特有疾病研發的疫苗,能順利技轉本土廠商,對台灣生技與學術深具意義。



◆ 登革熱疫情 士林又添2例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2011.10.06

今年登革熱疫情不斷增溫。繼士林區永福里傳出7例登革熱本土性個案與中正區林興里傳出4例後,昨天士林區福德里與福佳里又傳出2名個案。

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副處長林國甯表示,福德里為捷運士林站附近,福佳里則為新光醫院與文昌家具街附近。目前衛生局已對個案家人及社區居民進行擴大抽血,篩檢40人檢驗結果為陰性。呼籲八月份後曾前往附近的遊客若出現紅疹、關節痛、發燒等症狀,盡速就醫並前往12區健康服務中心抽血。

林國甯表示,福德里的個案為一名70多歲的女性民眾,福佳里個案則為一名60多歲的男性民眾。兩人皆於9月底發病,10月3日通報,前天經疾管局研判確診感染登革熱。

林國甯說,初步了解兩名個案皆未前往曾爆發出疫情的士林區永福里與中正區林興里,目前還在了解感染原因。

衛生局表示,10月7日還將進行社區家戶內外及環境大噴藥消毒。民眾可撥打疾管局疫情通報諮詢專線1922或防疫專線23753782詢問。



◆ 老人痴呆會傳染?老鼠實驗發現

台灣醒報/孫偉倫 2011-10-06

老人痴呆也可能傳染?美國研究者透過老鼠實驗後發現,少數的阿茲海默症個案可能出現類似狂牛症腦蛋白感染的現象,且染病細胞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擴散。不過這項研究仍只處於初步的動物實驗階段。

美國德克薩斯醫學院的神經病學教授索圖(Claudio Soto)發現,在老鼠腦中注射含有人類阿茲海默症的腦組織後,老鼠腦部也可能像阿茲海默症患者一樣受損,破壞整個腦部。

索圖指出,這是種腦蛋白變異,若腦中正常的蛋白質產生變形,會將好的蛋白質轉化為壞的,在腦內累積後殺死神經細胞,就可能形成阿茲海默症。

不過研究者也指出,目前的發現是非常初步的,人腦是否會產生相同反應仍不得而知。研究者仍在試圖找出造成阿茲海默症傳染的原因。

本研究發表在10月4日的《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



◆ 治療視網膜等疾病 阿魏酸可改善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1/10/06

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趙效明從中藥川芎中提煉出活性成分阿魏酸(ferulicacid),經動物實驗證明,阿魏酸可用於預防、治療眼中風、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視網膜疾病,趙效明表示,這項研究已經申請中華民國治療視網膜缺血、青光眼藥物專利,以及美國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藥物專利,期望半年後能順利展開人體臨床實驗。

趙效明醫師解釋,會選擇川芎主要是因為根據古籍紀載,川芎有活血化瘀之效,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表示,古代川芎多半拿來治療頭痛等症狀。

趙效明醫師表示,血管組塞多半是因為膽固醇、血小板造成,若川芎可活血化瘀,代表對眼部血管應該也會產生作用,後來果然發現川芎中的阿魏酸可治療視網膜缺血、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疾病,這種成分可對抗細胞氧化壓力,也可改善缺血問題,老鼠在阿魏酸治療下,視覺功能顯著改善,眼睛細部功能,也多有進步。

趙效明醫師說,阿魏酸應該也可以用來治療腦中風,不過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不只川芎有阿魏酸,當歸也含有這種成份。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中醫藥研究水準舉世聞名,然而尚未有國際級的中醫藥學術期刊由台灣出版,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於九十九年度委託辦理「推動成立國內SCI國際中醫藥學術期刊」研究計畫,已成立線上「JournalofTraditionalandCom-plementaryMedicine」(JTCM)期刊(網址:http://www.jtcm.org/jtcm/),該期刊將十月十日發行創刊,中醫藥醫療人員、研究人員都可踴躍投稿。



◆ 掌握3原則 輕鬆戒尿布

文/陳映達 2011.10.06 自由

「唉呀!寶貝,你怎麼又把褲子尿濕了。媽媽不是有告訴你,想上廁所,要趕快跟媽媽說啊!」如何讓孩子把尿布戒除並且自動地去上廁所,常常是兩、三歲孩子爸媽困擾且煩惱的問題,而如果孩子是準備要進入幼稚園小班,更是讓爸媽傷透腦筋了。

一般的孩子在生理構造上,約18至24個月開始懂得如何控制膀胱。然而「如廁」的能力就如同寫字一樣,其實是包含了身體(站坐姿的平衡、蹲下起立的動作)、心理(自我身體的概念、模仿及表達的能力)、感覺知覺(尿意的覺察與膀胱的控制)等各方面的發展配合,才能成功完成,所以如廁的訓練時機,是掌握在孩子身上,而不是一味參考別人的經驗。

因此爸媽們只要謹記下面3個原則,就能更輕鬆的掌握孩子訓練如廁的節奏:

●尿意訊息的觀察及控制:留意孩子排尿的時間及有尿意時的表情,做為如廁訓練的第一步。包括孩子在正常情況下,多久會排尿一次?尿濕褲子時,自己是否會發現?以及在排尿時是否有稍稍控制排出的量?

●如廁相關言語的理解與表達:由此可知孩子是否有將身體的感覺與實際的行為連結在一起,也能確定孩子知道我們說的內容是什麼。包括孩子發現尿濕褲子(或感覺到尿意)時,是否會主動告訴別人?是否理解爸媽要孩子去上廁所的意思?以及是否懂得「噓噓」、「尿尿」等常用的如廁用語?

●如廁相關的動作表現:包括孩子到馬桶邊是否知道要脫下褲子坐上去?是否安全無虞的坐在馬桶上?以及如何控制排尿的方向與位置?

每一個孩子,在生活中總是會不斷地學習「獨立」這件事,第一次成功的如廁,對於「小小孩」來說,是值得給予肯定的。透過前述原則後,爸媽可以更了解孩子在各個層面的發展狀況,然後依據孩子尚未掌握的部分進行訓練。

這樣做,才不會土法煉鋼地花了很多的時間,卻發現孩子怎麼仍然學不會自己上廁所,而家長這樣懊惱的情緒只會讓孩子排斥如廁這件事情,反而事倍功半。只要透過仔細的觀察,及正向鼓勵的態度,相信孩子一定能愉悅地享受生活中的第一個「獨立」!

(作者為台北宏恩醫院職能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