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臘人忘不了的歐元區神話…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113046.shtml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路透雅典22日電】2012.05.24
希臘是古神話之地,現代的希臘人則以他們瀕臨破產國家的前途,創造他們的新神話。他們堅信,希臘是歐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歐元區絕不會一腳將他們踹出。
儘管國際再三警告,希臘若是拒絕接受與紓困金綁在一起的撙節措施,即會被趕出歐元區,希臘人普遍不相信歐元區真會言出必行。無論前景再黯淡,許多希臘人仍認為,既然之前找得到紓困金解危,未來也會有著落。
他們也不相信,歐洲會對希臘撒手不管,儘管越來越多跡象顯示,希臘正朝從單一貨幣退出,經濟與社會即將大難臨頭的道路前進。
55歲的裁縫師亞姬洛‧瑪尼亞提說:「這個國家有許多財富,他們只須向富人課稅,許多問題將迎刃而解。」
瑪尼亞提正賣力地在縫紉機前工作,周遭衣物堆得老高,全是顧客付不出錢領回的修改衣服。瑪尼亞提對希臘的可永保歐元區會員資格的這個神話堅信不疑。希臘5月6日國會選舉時,許多選民因反撙節,決定以選票懲罰親撙節政策的主流政黨。
和這些選民一樣,瑪尼亞提認為,希臘的政治人物誇大希臘可能被歐元區驅逐的威脅,以拉高選票。
瑪尼亞提說:「這些大黨害我們變窮和自殺,他們又正恐嚇我們,逼我們接受嚴苛的措施。」
希臘人非常矛盾,民調顯示,75%的希臘人希望待在歐元區,卻又有三分之二的希臘人反對接受國際紓困,不願付出削減薪水、退休金、失業的代價。
歐元區和歐盟均強調,希臘不能只選擇其一,不接受紓困,即代表無法再待在歐元區,希臘即必須重新使用舊貨幣德拉克馬。
分析家指出,若是希臘人認為國際以及希臘政治人物的警告,僅是「空洞的威脅」,且帶著這種神話參與6月17日的國會重新選舉,對希臘而言,將是危險至極的事。智庫ELIAMEP的庫倫比斯說:「這是很大的錯覺。」
※ 相關報導:
* 希臘回歸德拉克馬?死路一條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50406859/112012052400092.html
據統計,八五%的希臘公司雇用員工不到十人,其中許多已經因為經濟不景氣及銀行緊縮信用而瀕臨倒閉,萬一回歸到德拉克馬,大家可能只有死路一條。後果之一是貨幣嚴重貶值,接著是通貨膨脹。希臘非常仰賴進口,但大部分進口商品仍將以歐元計價,這對小企業主可能難以負擔,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 歐豬債券35.2兆 歐銀面臨狂賠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y/24/today-e2.htm
希臘若退出歐元區,持有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與愛爾蘭計價值一.一九兆美元債券(約三十五.二兆台幣)的歐洲銀行業者,恐將面臨損失浪潮。
* 發行歐元債券?法喊Yes 德喊No
http://www.udn.com/2012/5/24/NEWS/WORLD/WOR1/7113905.shtml
歐蘭德希望將歐元債券寫入歐盟議程 讓各國政府「融通投資」…
梅克爾反對 德國不願永久為歐元區弱國的公共財政背書…
* 社論-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y/24/today-e2.htm
為避免歐元區可能解體,在希臘退出甚囂塵上時,政治精英唯有加速歐元區整合的速度。一方面建立以泛歐元區為主體的存款擔保機制,避免存款外逃,並透過EFSF以及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SM)注資銀行體系,另ECB亦須再次施行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避免銀根緊縮。再者,透過發行歐元債券,讓市場確信歐元區確有決心成為一體。最後,歐元區必須在財政紀律協議外建立成長協議,透過基礎建設以及教育提高PIIGS國家的生產力,讓她們確信留在歐元區將不會只是毫無希望的節約措施。
* 非正式峰會結束 歐盟共識:盼希臘「留」
http://www.udn.com/2012/5/24/NEWS/WORLD/WOR1/7113814.shtml
歐盟領袖23日晚間的布魯塞爾非正式高峰會結束後,歐盟主席范龍佩表示,歐盟領袖希望希臘留在歐元區,但也希望希臘尊重其獲得紓困時提出的改革承諾。
◆ 世銀示警 東亞成長將減速
http://money.udn.com/fund/storypage.jsp?f_MAIN_ID=336&f_SUB_ID=3098&f_ART_ID=264803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2.05.24
世界銀行(World Bank)23日表示,東亞開發中經濟體今年成長率將減緩至7.6%,低於去年的8.2%,主要受中國經濟降溫及歐洲需求減弱影響。
世銀在最新公布的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展望更新報告中預測,日本與印度除外的開發中東亞地區,今、明兩年經濟將各成長7.6%與8%。
世銀說:「由於外部的需求可能持續低迷,開發中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必須減少對出口需求,改以內需支撐高經濟成長,同時必需提防通膨風險。」
世銀預估,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將達8.2%,不如先前預測的8.4%,但明年將攀升到8.6%。
不計中國在內,該區今年經濟成長率將升抵5.2%,優於去年的4.3%,這可歸因於泰國經濟從水患中復甦。
今年來,許多亞洲政府已宣布降息,但隨著全球面臨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的威脅,決策官員也面對必須支撐經濟成長的壓力。
世銀指出,雖然部分國家有餘裕採取新刺激手段,但許多國家的公共負債仍高於危機前的水準,導致可行的財政政策選項有限,經濟過熱疑慮也限制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空間。
報告說,即使東亞各國央行打算藉寬鬆政策刺激成長,也不該忽略通膨風險,因為國際對伊朗實施制裁,可能使未來數月原油供應中斷,造成市場出現石油價格震撼。
世銀說:「寬鬆政策有助刺激經濟活動,但也可能引發通膨竄升風險,因此決策者應準備好扭轉近期的寬鬆立場。」
※ 相關報導:
* 杜英宗:我四大指標趨緩 危險兆頭
http://www.udn.com/2012/5/24/NEWS/FINANCE/FIN2/7113104.shtml
南山人壽副董事長杜英宗昨天指出,台灣的股市、房市、內需和外銷等四大指標都趨緩,「是很危險的兆頭、是個警訊」,政府現階段不應該關心對經濟沒有正面影響的事情。
* 拚黃金十年 第三波經濟自由化啟動
http://www.udn.com/2012/5/24/NEWS/FINANCE/FIN2/7112884.shtml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23)日強調,黃金十年關鍵驅動力之一就是「開放」。面對全球競爭,政府將開展第3波經濟自由化,主要透過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鬆綁企業經營投資相關法規等做法,掌握全球市場與資源。...尹啟銘指出,黃金十年的3大關鍵驅動力,分別是創新、開放和調結構,並提出開放的7大策略,讓世界走進台灣,台灣邁向世界。7大策略分別是開展第3波經濟自由化、建設海空樞紐、促進觀光產業升級、加速經貿結盟、加強兩岸產業價值鏈合作、開拓新興市場商機和深化友善國際。
* 洪蘭:財富 阻礙享受生活品味的能力
* 從貧困女子到郭董接班人
21 則留言:
貶值救台? 稻草梗救溺水
【聯合報╱盧信昌/台大國際企業系副教授(台北市)】2012.05.26
去年底,台灣科技產業面臨代工單被南韓接手的壓力,當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即公開呼籲,希望政府考慮讓台幣適度貶值。如今,在對外出口貿易連續半年萎縮,以及一般人的薪資無法有效調升轉嫁下,由政治人物所開出的應急偏方,竟然主張要讓台幣回貶到一美元兌卅四元的價位。
其實,匯價真正反映的,是購買力與相對競爭優勢在全球的流轉,因此上下波動難免。但除非發生地區性的重大事件,而造成整體競爭力流失,如戰爭;或是主流消費市場的更迭,如七十年代末與八十年代初,因為德、日企業的節能產品與經營定位下,讓美國恐龍型態的消費電子與汽車風光不再,連帶使美元持續走貶。
只有發生這些重大因素時,才會造成長時間的匯價轉向。反之,由央行介入進行匯價引導,只會扭曲國內產業的發展與自然消長;在人為的干預下,國內、外相對價格被扭曲,更破壞其所提供的資訊內涵,而徒然延遲資源與人力在產業間的解組重整;更在操弄匯價的指控下,甚至引發報復性的貿易戰爭。
最近,面對日幣連翻升值,以及日本境內停止核電廠運轉所造成的缺電隱憂下,日本的半導體聯盟即部分轉單到台灣,找尋代工廠生產車用與消費電子IC,據悉已經讓台積電的產能運轉開到滿水位。類似上述台、日半導體產業的經貿發展,其實非常健康,因為既有企業各自的獲利盤算,又充分顯示台籍企業的靈活與廣度。
畢竟,貨幣貶值所反映的其實是整體競爭力的衰退;以匯率貶值來扭轉國際競爭,也只不過是倒果為因的想法。而妄圖主張貶值,來遂行對企業做出口補貼,不僅缺乏正當性,更只會加重通貨膨脹的潛藏影響。
最近,諸多日本商社紛紛爆發會計醜聞,在資金缺口的需求下,必然會切割出部分事業單位與技術,轉售以求自保。在可預見的期間內,日本境內的經營壓力即將引爆,日資企業增加對外尋求貨源供應也是理所當然。
台灣企業主實應盡速在技術與專利的策略地圖上,鎖定好收購目標、搶占制高點。先鍛鍊好企業體質,積極蒐集商業情報,並能做好出手時機的研判,台灣企業競爭力與獲利機會無庸置疑。
※ 相關報導:
* 出口衰退 經濟成長驚險保3%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30502/132012052501216.html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天公布今年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預測等數據,從4月底預測的3.38%,再度下修,來到3.03%。官員表示,主因是出口衰退,其次是台股不佳,影響民間消費。
* 中經院:中日韓FTA 衝擊我5千億產值
http://www.udn.com/2012/5/25/NEWS/FINANCE/FIN2/7114720.shtml
中、日、韓將啟動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根據經濟部委託中經院研究報告指出,中日韓一旦完成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台灣的貿易條件將大幅度惡化」,不僅總體進出口貿易將銳減3到4個百分點,總產值也將大減159億美元(約新台幣4690億元)。
* 新聞分析-衝擊數據差很大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1/122012052500107.html
中日韓啟動FTA談判,備受國矚目。經濟部國貿局也緊急要求智庫研擬衝擊報告,經濟部說中日韓FTA,對我國總產值將減少159億美元,但試著回想,中經院日前才評估中韓FTA,對我國出口衝擊逾607億美元,兩者數字差在哪裡?讓人摸不著頭緒,政府該如何對外溝通?
◆ 大陸信用卡壞帳 第一季攀升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2012.05.25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統計,截至今年第1季末,大陸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達人民幣120.35億元(約新台幣578億元),比2011年第4季增加人民幣10.04億元(約新台幣48億元),季增9.1%。
儘管目前大陸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僅占期末應償信貸總額的1.6%,壞帳率仍低,尚不至形成「卡債風暴」;不過,壞帳是否會隨發卡量增長攀升,以及越來越多「卡奴」會不會造成社會問題,仍值得關注。
截至今年第1季末,大陸信用卡累計發卡量已達2.9億張,較去年同期成長兩成。萬事達國際組織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市場。
◆ 全球經濟的天空很希臘
【經濟日報╱社論】2012.05.26
「今夜的天空很希臘」原來是民初騷人墨客的名句,表達出濃濃的懷古浪漫氣息,讓人一聽即心領神會。但當現實的經濟世界,整個天空幾乎都寫滿了希臘時,卻隱隱然透露出風雷之聲,瀰漫著一股末日將臨的可怖氣息,令人心驚膽顫。
歐盟領袖正在舉行外長峰會,研商解決希臘退出歐元區、西班牙銀行爆發擠兌等危機之道,但就在會議前夕,路透報導,「歐元集團工作小組」召開視訊會議達成協議,17個成員國將備妥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的應變計畫。此訊一出,歐洲主要股市大跌,美股同步下挫,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亞洲股市也紛紛重挫,更有人將此情景比喻為「超完美風暴」的前夕。
實情究竟是否如是可怖,到6月17日希臘第二次大選時即見真章,但若恐怖的氣氛快速加深,造成失控的擠兌、資金大舉外逃等現象,不待6月17日噩夢即可能成真。不過,所謂噩夢乃至超完美風暴,極有可能只是虛驚一場,在大選之前迎接我們的,誰說不會是警報解除的喜訊。
悲觀者最擔心的就是,當希臘果真退出歐元區,重拾其德拉克馬舊幣,大家可能只有死路一條;因為,就當前情況而言,德拉克馬一旦實施就會嚴重貶值,貶值之利在於嘉惠其出口部門,但出口僅占GDP之10%,實在無力獨撐大廈,而貶值的直接後果就是通貨膨脹、進口成本大增,反而會讓中小企業難以負擔。同時,如果高昂的外債仍以歐元計值,則已經高築的債台更將雪上加霜,成為無以承受之重,希臘怎麼還有活路?另一方面,一旦希臘退出,形同歐元區解體的具體徵兆,則目前也面臨困境的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國也可能令債權人失去信心,借貸成本大漲,最後甚至步上希臘後塵,則整個歐元區將搖搖欲墜,全球經濟也會受到衝擊。
我們常說,悲觀者的觀點與樂觀者的觀點常常是一體兩面;當悲觀者在構築其超完美風暴的恐怖劇本時,稍微轉換一下角度,就會看到一個喜劇收場的歡樂結局。希臘退出歐元區,德拉克馬當然大貶,但真正的受惠者不僅止於出口業者而已,正如「今夜的天空很希臘」所透露的,身處地中海濱的希臘真正賴以立國的,乃是祖先遺留下來做為西方文化源頭的諸多名勝古蹟,觀光業才是希臘人的生命線。觀光是如假包換的典型出口業,只是所出口的不是商品,而是本國人的服務、餐館、旅館、紀念品以及內銷市場中種種供觀光客消費的一切對象,這在希臘GDP中所占比重絕非區區出口部門可以比擬。
至於通貨膨脹固難避免,但正因百物騰漲,將勞動成本大幅壓低,使希臘的觀光與出口競爭力無形中大為提高。進口成本上升根本不是問題,一者其比重絕不會高過勞動成本,再者這些額外成本都會被出口與觀光產品的調價所吸收,然而透過通膨與貶值,最後真正以外幣計算的價格仍將遠低於貶值之前。
其次,驚人的外債在有秩序退出歐元區的情況下,極可能比照中美洲前例,與債權人協商轉換為以德拉克馬計值,並不致成為額外重擔;當希臘經濟好轉、幣值回升後,債權也可得到更多的保障。
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而立獲喘息機會甚至重見繁榮,不僅這一個不定時炸彈徹底解除,而且歐元區的恐懼將大為消散,全球經濟的陰霾也終於排除,令各國皆大歡喜。
這個喜劇結局是兩年來我們不斷鼓吹的,也在最近幾個月來逐漸成為包括末日博士在內的專家學者共同認許的看法。恐懼可以殺人,但完全捕風捉影的恐嚇,最後只會嚇壞自己,絲毫傷害不了這個世界。
台灣外貿競爭力提升的關鍵
【本報訊】2012-05-25 工商時報
鑑於出口持續衰退,經濟部長施顏祥於日前宣布啟動「101出口龍騰計畫」。這項計畫擬藉由出口融資、拓銷、洽國外買主來台等方法,提振台灣出口動能,以龍騰二字命名則是期待台灣出口能出現如龍飛騰的氣勢。
經濟部這一龍騰計畫包括六大專案,依序是金龍專案、擒龍專案、飛龍專案、E龍專案、遊龍專案及巨龍專案。惟這一計畫公布沒多久,就被外界嘲諷為新瓶裝舊酒,並批評除了名稱有新意之外,這些作法早已有之。我們認為,外界這樣的批評不盡公平。
事實上,貿易拓銷本來就只能從這幾方面著力,即令美、歐也不外如此。依經濟部規劃,出口龍騰計畫擬投入新台幣31.6億元,藉由擴大出口優惠融資、部次長率團拓銷、爭取全球政府採購商機等方式,為出口注入動能,估計可以在年底前創造21.2億美元的出口商機。
我們雖然肯定經濟部的用心,但也必須嚴正指出,台灣外貿真正的問題不在於短期的衰退,而在於長期的競爭力下滑。用短期的拓銷方案,永遠解決不了台灣走下坡的貿易困境。觀察近二十年台灣在全球出口排名即可明白,台灣在1992年出口還高居全球第12,南韓僅第13,但去年台灣已退至第17,南韓卻升至全球第7。
以去年而言,南韓出口規模高達5,550億美元,台灣出口僅3,080億美元,看看台、韓兩國的出口差距,再看看此次龍騰計畫所創造的杯水車薪效益,兩者差距超過百倍。由此可知,拓銷方案或可做為短期救急,但絕對不是提升台灣出口競爭力的根本之道。
出口拓銷既非提升競爭力的有效政策,許多人一定會想到自由貿易協定(FTA),近年府院高層一直認為台灣如果和美、歐、東協簽署FTA,則出口競爭力必獲提升。為了讓台、美洽談FTA的夢想早日實現,近年府院對美牛等議題屢屢讓步,而這些讓步已不斷激起沸騰的民怨。如果洽簽台、美FTA真能讓出口突飛猛進,政府的讓步還情有可原,但果真有這麼大的作用嗎?
我們還是以韓國為例,十多年來韓國在全球貿易地位的快速提升,是憑藉FTA嗎?當然不是,因為韓、歐盟FTA去年7月才生效,而美、韓FTA也是今年3月才剛剛生效,至於韓國與中國大陸的FTA則甫於日前才開始洽談而已。顯而易見,韓國這十多年來能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並非依靠FTA,而是仰賴自己強大的產業實力。憑著這個產業實力,即或沒有關稅上的優勢,仍未能掩蓋其出口的鋒芒。
許多人以為沒有簽FTA,所有出口產品都得付出高額的關稅,這是對1947年以來的多邊回合談判缺乏認識。世貿組織在其前身關貿總協定(GATT)的年代已歷經八個回合的貿易談判,這些談判早已讓各國關稅稅率降至非常低的水準,如今美國工業產品平均關稅稅率僅3.3%,日本2.5%,歐盟4.0%。其中鋼鐵、藥品、玩具、營建機械、農業機械、家具等產業,更有零對零方案。另外台灣出口最大宗的電子產品,多數也早已列入資訊科技協定(ITA)享有零關稅待遇,近月ITA還進一步在研擬擴大適用零關稅的範圍。換言之,即令台灣、南韓過去這十多年沒有與歐、美簽署FTA,多數輸出的產品早已無需支付關稅,而這得感謝WTO這一多邊架構所創造的自由貿易環境。正因為如此,南韓才可以在與美、歐FTA生效前創造如此傲人的貿易成就。
事實上,近年美、歐多數先進國家進口總值中,已有四、五成免關稅,台灣對美出口總額也大約有66%是享有零關稅待遇的。這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即令台灣於短期內無法和美、歐簽署FTA,對台灣的衝擊並沒有想像中這麼嚴重,但台灣如果沒有強大的產業實力,任憑簽了多少FTA亦屬無用。我們觀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簽署後加拿大產品在美國市場占有率的滑落,再看看韓國、中國大陸這些年出口勢力的崛起,即可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之所以不憚其煩論述,意在澄清時下許多人對FTA的迷思與誤解,期盼執政高層理解台灣的貿易環境沒有想像中這麼差,並明白自由化不是萬靈丹,亦非免費的午餐。倘有此認知,政府主管當局自應思考底下兩個問題:(一)為了讓少數出口產品獲得零關稅而大幅開放農業等內需市場,是否明智?(二)政府大員們成天低聲下氣地乞求與美、歐諮商FTA,未上談判桌而籌碼、銳氣盡失,這豈是高明的談判策略?
經濟部近日所提的龍騰計畫以及執政高層近期急切想簽的FTA,都是為了推升台灣的外貿動能,然而台灣出口競爭力能否提升,終究取決於產業實力。我們籲請決策當局在簽署FTA這件事上步步為營,多做少說,如此才能在談判桌上爭取更好的貿易條件,惟最緊要的還是提升自己的產業實力,沒有產業實力,則一切皆屬空談。
※ 相關報導:
* 高港洲際貨櫃中心 砸千億蓋14座碼頭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117443.shtml
台灣港務公司昨(25)日啟動高港洲際貨櫃中心2期開發工程,準備在外海填出422公頃土地,首先將打造10座石化碼頭及4座散雜貨碼頭,總共斥資上千億元,是高港開港以來最大規模投資案。
* 台馬洽簽經貿協定 跨出第一步
http://www.udn.com/2012/5/25/NEWS/FINANCE/FIN2/7114718.shtml
經濟部昨天表示,我國與馬來西亞民間智庫,近期將展開「經濟合作協議」(ECA)的共同研究,替台馬之間洽簽經貿合作協定跨出第一步。
◆ 新聞分析-府院之急 似犯談判兵家大忌
【陳秀蘭】2012-05-25 旺報
面對中韓FTA開始談判,中日韓3國FTA宣示年內啟動,府院急了,下令全面提速兩岸ECFA後續談判,但面對大陸18大換屆,我方這回「一頭熱」,似乎犯了談判的「兵家大忌」。
府院下達年底完成服務業貿易協議,原本明年底完成的貨品貿易協議,也要提速到明年4月。府院的提速,加快了兩岸ECFA後續談判腳步,突然「全面動起來」,一改兩岸ECFA框架協議簽署近3年來的遲緩,中韓FTA及中日韓3國FTA的即將啟動,當然是關鍵因素。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對中韓FTA及中日韓3國FTA相繼宣示啟動,在部落格撰文警告,「與大陸談判協定的競賽,從此開始」。事實上,這項競賽從兩岸簽署ECFA框架就已經開始了。
兩岸ECFA框架協議逼得南韓也急著想跟大陸簽FTA,至於日本,當然也不願在東亞區域整合中落後,在中韓5月中FTA啟動第一回合談判後,中日韓3國FTA也很快拍板年內啟動談判。
台日韓3方害怕的,說穿了,就是誰都擔心大陸這塊廣大市場被別人捷足先登。也因此,台日韓與大陸洽簽FTA競賽,早已鴨子划水展開。但府院這番高調下令提速兩岸ECFA談判,卻攪動一池春水。
台灣高調昭告希望明年底、甚至要比南韓更早完成兩岸ECFA協議,讓台灣陷入危機:
首先,兩岸參與區域整合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經濟合作協議,談判能不能提速?牌掌握在大陸手上,特別在大陸政治因素始終揮之不去下,外界甚至認為台星經濟夥伴協議遲無進展,大陸才是關鍵。
大陸方面希望兩岸ECFA談完,其他國家才能與台簽協議。
第二,中韓FTA及中日韓3國FTA的洽談,大陸也有他的國家戰略布局,大陸希望以中韓FTA來逼迫中日韓FTA,其實在大陸這項戰略布局裡,韓國從2009年兩岸簽署ECFA框架協議時,就一直處心積慮要與大陸洽簽FTA,免得台灣捷足先登。
大陸當然完全了解台日韓3國競賽心理,結果在這場競賽裡,台灣能不能勝出?還是為了勝出,反而成了「棋子」,任人宰割,予取予求。
第三,任何談判都是知己知彼,以大陸內部正逢18大領導班底換屆,兩岸ECFA談判是否是大陸現階段的優先課題?如果不是,台灣卻自顧自的以自我需求,完全未權衡情勢,設定自己談判時程,只會讓台灣在談判桌上更處於劣勢。
事實上,種種跡象顯示,在兩岸談判逐漸進入深水區,大陸是否滿足停在「先經後政」談判,從今年3月間兩岸第3次經合會例會,我方代表主動表達馬總統希望明年底前完成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大陸的回應冷淡,似可看出後續談判絕非我方一頭熱就可竟其功。
重點是如何做好全面自由化開放準備,特別在農產品等弱勢產業的開放,及兩岸經濟體「量體規模」懸殊,台灣在談判上,先天處於不利的條件。
末日博士:全球100%會衰退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2.05.27
「末日博士」麥嘉華(Marc Faber)表示,全球經濟將在今年第4季或明年初陷入衰退,而且機率高達100%,建議投資人持有美元和黃金;不過,他預期市場在短期內會有一波反彈。
麥嘉華因準確預估1987年黑色星期一美股崩盤而聲名大噪,此後每回他喊空,市場都豎耳傾聽。他25日接受財經媒體CNBC採訪時說:「我認為我們將在第4季或明年初陷入衰退。」被問到衰退的機率有多高時,他說:「100%。」
麥嘉華警告,全球正瀕臨嚴重的經濟衰退,雖然投資人此刻目光都放在希臘和歐洲問題上,但一些更重要、更具威脅性的因素遭到漠視,如印度和中國經濟成長大幅減速。豐統計的中國5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經濟活動連續第7個月陷衰退,可能是一例。
另一個可能引發衰退的重要因素,是奢侈品產業景氣下滑。麥嘉華說:「愈來愈多股票下跌--像是對景氣敏感的企業,及鎖定高檔客的企業。在我看來,這代表經濟很可能減速,資產熱潮可能就要劃下尾聲,伴隨而來的是顯著的通縮。」珠寶商蒂芙妮(Tiffany)日前以銷售放緩為由下修財測。
儘管如此,麥嘉華預測近期市場可能有一波反彈,主因可能是希臘退出歐元區,利空出盡。
他說:「假設希臘終於退出歐元區,市場會大大鬆口氣,情況也會變得較明朗。雖然這對銀行和保險股不是好消息,但大體上我認為股市已經被超賣,希臘的消息會引發一波漲勢。」
值得注意的是,麥嘉華強調這只是「假設」、而非認定希臘短期內將退出歐元區。他說:「我認為,將會發生的情況是,德國會展現更大的彈性,發行更多歐元債券。」
麥嘉華建議,投資人若想安度這場經濟風暴,最好持有美元和黃金。他預測黃金近期內將下探去年12月29日每英兩1,522美元的低點。
◆ 希臘動向3種結局 牽動歐美經濟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2.05.27
希臘退出歐元區與否牽動美國以及全球經濟,以下是3種可能的情況與衝擊。
歐元區蹣跚而行
●可能情況:希臘6月17日選出的政府繼續執行歐盟/IMF的紓困計畫,部分條件可能放寬,希臘暫時留在歐元區。西班牙銀行業資本重組,歐洲央行挹注流動性,且歐盟提供擔保協助穩定德、法兩國大銀行,但接下來數月甚至數年,市場不確定性持續存在。
●衝擊:金融市場持續震盪,歐元區經濟繼續緩慢成長或輕度負成長,進而削弱美國經濟成長。TD Economics公司已以歐洲疲軟為由,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0.25至0.5個百分點至1.75%到1.5%。
希臘退出歐元區
●可能情況:希臘大選後產生反撙節政府,並拒絕接受紓困條件,歐盟和IMF因此停止貸款給希臘,希臘資金告罄、債務違約,並重印自己的貨幣來償債,希臘的銀行體系崩解。歐盟有時間擬訂應變計畫,沒讓希臘退出歐元區拖累西班牙、義大利和萄葡牙,並設法迅速穩定西義葡銀行業。美國聯準會(Fed)可能透過與歐洲進行新的換匯交易並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來對市場挹注流動性。
●衝擊:希臘僅占歐元區GDP 2%,若歐洲當局布下安全網,可能不會波及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或義大利,希臘違約並退出歐元區對美國經濟的直接影響將很小。
希臘無序退出,損害擴散
●可能情況:希臘退出歐元區,西班牙和義大利債券殖利率飆高,被公債市場拒於門外,西、義兩國儲戶擠提現金,唯恐自己的國家也離開歐元區。全球股市下挫,投資者蜂擁至美國市場避險,美元飆升,歐元急跌,歐洲銀行面臨融資短缺,銀行系統失靈,全球市場混亂。
●衝擊:對美國經濟的衝擊將透過貿易、金融交流以及企業和消費者信心顯現,衝擊大小取決於決策者穩定局勢的速度,及有無大型機構受資產暴跌打擊而面臨崩潰。美國和全球經濟都將再陷衰退,部分經濟學家警告,可能比2007到2009年衰退深的多,也危險的多。Fed幾乎肯定會啟動新一輪公債購買(即量化寬鬆),使金融市場保持高流動性,維持低利率水準。
※ 相關報導:
* 美國富人不要來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2052700353.html
美國明年起將實施號稱「肥咖條款」的「外國帳戶合規納稅法案」(FATCA),雖然此法立意是要防止海外逃稅,卻意外讓過去最受歡迎的美國富豪客戶,一夕之間淪為各國銀行的拒絕往來戶。
* 日商搶進緬甸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2052700359.html
緬甸(Myanmar)經過幾十年的與外隔絕,現任文人政府開始做出歷史性轉變,推動一連串政經改革,對外開放經濟及市場,加上擁有豐富的天然氣、稀土、金屬等自然資源蘊藏,因此已被視為亞洲很重要的「經濟及市場原始森林」。
◆ 戰略性高科技輸中 經部擬鬆綁
自由 2012.05.27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馬政府對中國開放又一樁,且為敏感的科技領域。經濟部預告將修正「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種類、特定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種類及輸出管制地區」辦法,除半導體晶圓仍列禁止,其他戰略性貨品日後輸往中國,不再管制,全數鬆綁。
現今屬於管制輸出的國家有七個,包括伊朗、伊拉克、北韓、中國、古巴、蘇丹、敘利亞。而經濟部的作法,等於將中國僅列「半管制」的國家。
目前被歸為敏感貨品的管制清單近四百項,包括較為精密的工具機、雷達、光學及天文儀器等。由於台灣與中國正緊鑼密鼓進行ECFA後續的貨品貿易等談判,這是否因涉及談判項目而配合開放,備受關注。
經濟部在最新一期的「行政院公報」上,預告將修正「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種類、特定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種類及輸出管制地區」辦法,將限制輸往中國的類項,僅表列十二類半導體晶圓製造設備,其他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往中國,均適用非管制地區的規定。
經濟部在公報上稱此舉是兼顧國家安全與產業發展,及參考包括日本、韓國及歐美等國家的作法。
根據現行辦法,屬於「戰略性高科技貨品種類」輸出管制清單,包括歐盟軍商兩用貨品及技術出口管制清單、歐盟一般軍用貨品清單,及輸往北韓和伊朗的敏感貨品清單。
之所以列為管制清單,是擔心這類輸出貨品最後會被用於生產、發展核子、生化或飛彈等軍事武器用途。
另方面,因中國與北韓、伊朗關係長期密切、友好,歐美國家也有相當事證掌握認定北京常私下轉運這類管制品給北韓或伊朗等,因此也促台灣將中國列為管制輸出的國家。
按照規定,被列為管制出口的戰略性高科技貨品,一旦經由我國通商口岸過境、轉口或進儲保稅倉庫、物流中心及自由貿易港區輸往上述七個管制國家時,應依規定,事先申請許可,始得辦理。
按經濟部公告,未來仍須管制出口至中國的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共有化學機械研磨機、光阻剝除機、光阻顯影機、快速高溫熱處理機、沉積設備、洗淨設備、乾燥機、電子顯微鏡、蝕刻機、離子植入機、光阻塗佈機、微影設備等十二類半導體晶圓製造設備。
※ 相關報導:
* 藍版證所稅 參考小吃店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7118971.shtml
國民黨立院黨團日前邀集財委會立委整合黨內各版本的證所稅案。據了解,已整合出的方向,包括:證交稅將維持現狀,證所稅將分「記帳」與否,納稅人若選擇不記帳,就依全年股市利潤率試算證所稅金額;若納稅人願意記帳,則由稅捐機關主動計算並通知應繳納稅額,若有疑慮再拿帳本來談,「既公平、簡單、又主動稽徵」。
* 富人轉籍潮給台灣稅改的啟示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118874.shtml
聖經箴言:公義使邦國高舉。馬政府的量能課稅,原是為達成租稅公義的神聖使命,本質是公平,不是重稅或仇富。量能課稅應是打開公義社會的金鑰,但要走向幸福國度,馬政府有責任再為全民畫一張輕稅藍圖。
歐元之父:SDR 將取代美元地位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2.05.28
僅管市場目前將全球匯市體系未來命運的焦點放在在近來苦苦掙扎的歐元,但被譽為歐元之父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孟岱爾(Robert Mundell)卻把眼光放在歐元危機以外,認為美元的主導地位將被由一籃子主要貨幣計價的特別提款權(SDR)取代。
孟岱爾不斷在探索究竟何種貨幣會取代美元作為全球貨幣體系的基準地位。他本周在哈薩克所舉辦、有十多位諾貝爾得獎者出席的阿斯坦納經濟論壇(Astana Economic Forum)上再度探討這個議題。
一群以孟岱爾為首的經濟分析師認為,美元霸權時代已幾乎成為過去式。孟岱爾試圖勾勒出新世界貨幣的可能樣貌。他認為美元將被由一籃子主要貨幣為其定價的特別提款權取代,其中仍納入地位降低的美元與歐元,不過兩者依舊擁有重要地位。如他能說服北京當局與日本參與,特別提款權還將包括中國人民幣與日圓,此外,也可能納入俄羅斯盧布。
不過英國專欄作家馮艾盟(Eamonn Fingleton)認為,要說服俄羅斯將非易事,因為俄羅斯如同中國與日本,顯然都認為使貨幣國際化可能導致幣值遭高估,或至少終結低估,將不利長期競爭力。
另外,孟岱爾還抨擊美國聯準會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允許美元大幅升值。他表示,這導致高度通貨緊縮,進一步加劇美國實質經濟的痛苦。
※ 相關報導:
* 民意轉向 希臘撙節派可望組閣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120471.shtml
支持撙節的希臘右派「新民主黨」在六項最新民調中,皆領先反撙節的「激進左派聯盟」,顯示在「可能脫離歐元區」的強大壓力下,希臘民意已由「憤怒」轉向「憂慮」,並支持「撙節派」的政黨組成聯合政府。
* 美「經濟事件」大限至 恐陷衰退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120323.shtml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財政委員會共同主席包爾斯(Erskine Bowles)警告,在明年一連串「經濟事件」發生前,國會必須設法處理高達7兆美元的預算赤字,否則經濟可能步入衰退。包爾斯接受CNN節目主持人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專訪時說,明年部分減稅措施到期和削減聯邦支出的法案自動生效後,可能導致國內生產毛額(GDP)減少多達2個百分點,「如果我們的GDP面臨削弱2%的負面影響,我們馬上就會重陷衰退」。
◆ 景氣連6藍燈 Q1可能落底
中央社 2012.05.28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今天公布4月景氣燈號為藍燈,已連續第6個月亮藍燈,分數維持3月的14分。官員表示,景氣有機會在第1季落底,但之後是否明顯復甦則要密切注意。
經建會經濟研究處長洪瑞彬表示,這波景氣有可能在第1季落底,但之後可能是緩慢復甦,至於會有多緩慢,現在還很難說,但中國大陸沒有明顯降溫,美國經濟可能持續復甦,以及希臘情況較先前好,下半年有望開始復甦。
不過,洪瑞彬也說,歐元區前景還是不明。
洪瑞彬受訪時表示,4月國內勞動市場相對穩定,但金融面、貿易面、生產面、消費面指標表現仍不盡理想,未來發展必須密切關注。領先指標已經連續第8個月上升,是有機會觸底回升,同時指標下滑幅度也減緩,「第一季或在上半年落底是沒有問題」。
洪瑞彬表示,政府除落實推動「經濟景氣因應方案」7大策略外,經濟部提出「101出口龍騰計畫」,對出口應有幫助,民間投資可望恢復正成長。
經建會表示,4月景氣對策信號9項構成項目,包括貨幣總計數M1B變動率、直接及間接金融變動率、股價指數變動率、工業生產指數變動率、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變動率、海關出口值變動率、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變動率、製造業銷售值變動率,以及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指數變動率等,維持與3月相同燈號。
※ 相關報導:
* 尹啟銘:ECFA目前沒效益 應該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120479.shtml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天在一場多位綠營人士出席的研討會上,辯護兩岸經濟協議(ECFA)政策說,目前ECFA只是個「架構」,「沒有產生重大效益本來就是應該的」。
◆ 6成美國女性坦承衝動購物
中央社 2012.05.28
根據美國「消費者報導」旗下ShopSmart雜誌公布的調查統計,約6成女性坦承過去1年中曾因為心血來潮而有「衝動型購物」的消費行為。
受到景氣不佳的影響,近年不少美國民眾荷包緊縮,甚至背負卡債。對於要嚴格控管預算開銷,甚至有卡債要還的民眾來說,如果經常出現「衝動型購物」(Impulse Spending)的花錢行為,極可能讓自己的財務窘境變得更加惡化。
美國「消費者報導」(Consumer Reports)旗下發行的ShopSmart雜誌,日前針對全美各地女性消費者進行調查,統計結果顯示約60%的受訪者坦承在過去1年當中曾發生衝動型購物的購物行為;約39%受訪者表示自己過去1個月中曾有衝動型購物行為;承認自己經常都會有衝動型購物行為的受訪者更有15%。
這項統計發現,女性消費者會因為一時興起而隨手買下的東西,並不只限於擺在超級市場結帳區旁邊、價格僅數美元的時尚流行雜誌,調查顯示平均起來女性消費者每筆衝動型購物的金額超過100美元。
統計也顯示,約35%受訪者表示對於自己過去1年內心血來潮買下的東西,至少有1樣讓她們事後感到後悔。
信用卡理財專業網站IndexCreditCards報導指出,如果因為衝動型購物而面臨卡債壓力的消費者,應該要設法調整自己這種隨性的購物習慣。
報導指出,改變衝動型購物的具體步驟,首先就是逐項檢視自己的信用卡帳單,看看哪些是預算內的支出?哪些又是隨手買下?哪些物品是真正有需要購買?,並且誠實詢問自己如今回想當初買下的東西,覺得自己買了之後感到開心嗎?
美國「全國信貸諮詢基金會」(NationalFoundation for Credit Counseling)則建議消費者,確實記錄自己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所有開銷,如此一來才能看清楚自己花錢行為的全貌。
IndexCreditCards報導指出,認清自己的消費模式之後,就可以分辨自己的弱點何在,看看自己是不是會在不開心或不如意時,利用花錢買東西來達到自我安慰的目的,如果有這樣的情形,就要尋找更健康的替代方式。
IndexCreditCards也建議,訂定實際而完整的預算計畫,把食衣住行與保險等基本花費都訂好,存款的部份也預先挪好,其餘剩下來的金額才能用來做為臨時想買東西的消費額度。如果忍不住會刷卡購物,那就把信用卡留在家裏,只讓自己帶少數現金出門逛街。
◆ 新興經濟之虎 波蘭土耳其入列
【陳文和/綜合報導】2012-05-28 中國時報
在美國、日本、德國等陷入經濟疲弱不振的困境之際,投資人開始尋求未來幾年經濟表現最可能脫穎而出、有潛力搶盡市場風頭的「新興經濟之虎」。例如拉丁美洲的祕魯和哥倫比亞、亞洲的菲律賓與印尼、非洲的迦納,都是眾多分析師看好的目標;至於歐洲,則是波蘭與土耳其最受青睞。
《華爾街日報》新興市場部門主管拉罕圖拉指出,所謂「經濟之虎」必須具備經濟持續成長遠超過一兩季的條件,且須兼備人口教育素質高、專技與非專技勞動力充足的競爭優勢。拉罕圖拉表示,土耳其具備成為區域經濟強國的潛能,而全球貿易集散中心的地位是驅動該國經濟的動力引擎。
土國一直想加入歐盟,與富藏能源的伊朗、伊拉克接壤,且可聯通地中海與黑海,地處能源市場交會區。越來越多跨國公司選擇當地作為區域出口中心,使得土國成為「區域工作坊」,對於歐洲的重要性,猶如墨西哥之於美國。
波蘭則不過度依賴出口,主要靠龐大的內需支撐,是二○○八年到二○○九年唯一免於經濟衰退的歐洲國家。波國主要經濟部門包括消費性商品、汽車製造以及能源,而開採頁岩氣成功可能降低能源價格與在地生產成本,將可吸引外資投入當地製造業、維繫消費性產品部門的高度成長。
解讀金融市場/證交稅=簡便型證所稅
【經濟日報╱呂東英】2012.05.28
財政部規劃復徵證所稅,引起爭論,甚至波及股票市場交易與相關經濟活動。證所稅在台灣不是第一次徵收,民國62年、78年就有過課徵經驗,最後仍取消徵收,主要問題可歸納為三點:投資人害怕交易曝光、賦稅行政準備不周、決策匆促不透明且宣導不足。
台灣市場法人比率逐年提升,但仍是一個以散戶為眾的結構。現任北京大學財金系主任劉玉玲,曾在94年偕加州大學財務行為學Odeam教授,告訴筆者台灣證券市場的特色是:外國法人約賺2%、本國法人1%、自然人(散戶)虧3.8%。以獲利來說,必須考慮到這樣市場條件下的公平正義,找出能被課稅的對象。
其次,在稅捐稽徵的過程中,若不考慮到操作上的可行性,也將使政府稅賦公平的美意事倍功半。
目前稽徵最大問題還是「借戶買賣」,亦即無法找到真正的交易人,以及,交易人對期初手上的存貨成本,也需要藉助法律有統一的認定,並且主動申報,才能達到公平正義原則。若現階段貿然實施證所稅,則無論交易人、稽徵機關,工作量將非常沈重,因為光期初存貨成本,就有15種以上。若在施行後發現不合適而中止,這不是浪費國家的人力物力嗎?
因此,與其他部會合作建置具有成本的交易資料庫,及強化稽徵人員和查核方法的能力。否則,按照現在的設計--外國人免徵,則會把部分本國人變成外國人,讓稽徵機關無力分辨應課徵對象。
第三,目前占市場交易買賣開戶人數約1%的中實戶,在證券商交易可達上億元的金額。這些中實戶每日創造市場約10~20%的交易量,並可連帶影響散戶投資人跟進,使證券市場活潑。投資人為隱藏投資策略,在不違反內線交易或違約交割等情形下,常會運用多個可控制的帳戶交易。但若採所得稅概念,這些中實戶就會被認定為是分散所得、逃漏稅,須受所得稅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之處分,且使操作策略曝光、連累親友。因此,中實戶權衡利弊下,近期採觀望、裹足不前的現象,進而使交易量、市場會萎縮。這也是現行稅制設計需要考慮的市場現象。
綜此,證券交易稅其實就是簡便型的證所稅,流通稅僅是它的外表而已。
以德國為例,在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時,納稅義務人若帳載不全或漏報、浮報收入時,稽徵機關將依同業利潤率課徵(在我國稱為「逕行核定」稅額)。在我國,證券市場以沒有記帳習慣的自然人居多,不會保存憑證,亦懶於計算交易所得,才以交易額為基礎,讓徵納兩方在均可接受的稅率下成為納稅額,各得其便。
建議將現行「證券交易稅」易名為「證券交易所得稅」,納入成本、費用、交易損失扣除的所得計算方式。而得扣除的費用、損失的百分比,則授權財政部視全體證所稅徵起情形而定,期間十年。
關於施行對象上,應從外國人、本國法人先實施為佳,自然人採自行選擇,依交易額或計算所得稅額申報。
(作者是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
◆ 奢侈稅周年 85%民眾仍買不起房
【旺旺中時民調中心/台北報導】2012-05-28 中國時報
奢侈稅實施滿周年,國人認為房價依然高不可攀,社會公平也未獲彰顯。根據最新調查顯示,目前僅有七%的人感受到房價下跌,有八五%的人感嘆買不起房子;此外,四九%的人認為開徵奢侈稅以來對促進社會公平的助益不大,近六成覺得奢侈稅沒有達到預期成效。
奢侈稅實施至今,抑制房價的成效並不顯著。調查反應,在知道奢侈稅開徵的受訪民眾中,三六%的人覺得自己居住所在地的房價呈現上揚走勢,認為持平不變的人,有二三%,察覺到房價下跌者,僅七%。另有三四%的人回答不知道。
進一步分析五都民眾對房價的感受,調查顯示,台北市及新北市的民眾,有五三%以上的人覺得房價持續飆高;此外,台中市有四一%、高雄市有三四%的人心有同感,台南市民覺得房價上漲者,比例最低,佔一五%,其他縣市二五%。由此可見,奢侈稅實施一年來,雙北房價不僅未走軟,甚至還呈現上漲揚升的態勢。
房價高不可攀,居住正義仍是庶民心中達不到的痛。調查發現,有八五%的人表示自己的能力還是買不起理想中的房子,覺得自己有能力買得起或已經有房,不用再買的人,分別有七%。
民眾對奢侈稅的課徵是否有助於促進社會公平的看法出現分歧,持負面評價者達四九%,持正面看法者有四一%。在黨派上,泛藍陣營有五七%認為有助公平,泛綠民眾有六三%覺得沒有幫助,政黨中立者,五一%認為無助社會公平,三六%覺得有所助益。此外,年齡愈長、學歷愈高,認同奢侈稅有助社會正義的比例愈高。
整體而言,民眾對奢侈稅成效是失望的。調查指出,針對奢侈稅的評價,有二六%的人表示很不滿意,三三%覺得不太滿意,合計有五九%認為未達預期成效;持正面看法者,合計有二九%,其中三%表示很滿意,二六%覺得還算滿意。
本次調查於廿二日晚間完成,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簿為抽樣清冊,用抽出電話號碼的尾二數隨機取號,成功訪問一三○一位成人。訪問結果並依台灣地區各縣市人口性別、年齡進行加權。在九五%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二.七%。
◆ 我見我思-發言權與投票權
【呂紹煒】2012-05-28 中國時報
從奢侈稅到證所稅的攻防與爭議中,外界可以看到一個現象:社會的發言權與投票權間的落差,竟是如此鉅大!
證所稅案吵了一個多月,我們在各媒體看到鋪天蓋地的意見,好像這是多麼恐怖的惡政,立委罵、企業反、投資人哭,簡直是世界末日,真是苛政猛於虎!但,真是如此嗎?
行政院的民調顯示有超過六成民眾支持證所稅,不玩股票的民眾更有近七成支持。今年三月中,旺旺中時民調也得到相當的結果,有六三%的民眾支持證所稅,反對者為廿一%,另外有七十一%要不動產實價課稅。同一個調查也顯示有近半民眾認為目前稅制不公,更有六十五%的人認為當前稅制有利富人,有錢人繳稅太少。
不過,這種「不平之聲」,及支持證所稅的心聲,在媒體中較難展露,因為,小民們雖然有投票權,而且與富人同樣是「票票等值」,但其「發言權」卻遠遜富人們。他們不可能「夜宴行政院長談證所稅」,也無法「面見馬總統表達心聲」,更無法如券商公會、工商團體一樣,能透過串連、發新聞稿、集會表態、刊登廣告等方式,表達其對證所稅的看法。而只有透過這些動作,才會產生所謂的「新聞點」,也才能見諸媒體,傳達給社會大眾。這點,一般升斗小民,的確是吃虧吃到爆。
日前財政部長劉憶如在立法院的「失言」中透露,有意拿徵得的百億證所稅作為調升綜所稅的薪資扣除額二.六萬元,不過,因為金管會怕先宣傳此目標,會造成「階級對立」,而阻止財政部對外透露。金管會的想法的確沒錯,證所稅其實已經有點「階級戰爭」的味道了─我們從周圍人對證所稅的支持或反對,幾乎就可看出其所屬階級,這點,坦白說,實在讓人感觸良多。
屬於企業家級、富豪級者,的確多是強力反對─不論其用的理由是什麼,就是反對啦;因為主計總處的調查顯示,富人的所得來源最大宗是資本利得,絕對不是薪資所得。但一般民眾、上班族─即使有買賣股票,則多是贊成,一來認為「這樣才公平」,二來「自己一定不會被課到,如真的被課到,也爽啦」,代表自己在股市賺得飽飽了,至少賺四百萬,繳個廿萬的稅,哎,小case啦。
類似的情況其實也出現在奢侈稅上。奢侈稅上路快周年了,根據本報民調顯示,近六成者不滿意其成效,同時也有近六成認為其對促進社會公平並無幫助,甚至,還有八十五%的受訪者認為現在的房價,他們還是買不起理想中的房子。這顯示奢侈稅的問題,在許多受訪者心中是「下拳不夠重,不夠兇狠」。
但回想一年前推動奢侈稅時,同樣經歷類似證所稅的過程─相關業者(當然主要是房地產業者)表示反對,業者還說這一來房仲業會倒閉、失業要大增(券商也拿此理由反證所稅),市場會萎縮,影響整體經濟(嗯,券商亦復如是說)…。立委們當然也是搖擺得很(唉,又是跟證所稅一樣)。
奢侈稅在總統馬英九強力主導下,加上大選前的社會壓力,立委不敢公然反對,順利通過了,也讓大選中民進黨主打的「公平正義社會」少一個箭靶。但證所稅呢?如果官員、立委都把發言權當投票權,認為社會一致反對,不了解其間的落差,那大概是不太樂觀;至於最後在「投票權」顯現階段會如何反應,那就值得再細細觀察了。
※ 相關報導:
* 觀察站/追求輕稅 先要公平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7120270.shtml
歐美國家陷入債務危機的泥淖,興起「富人稅」的思潮,傳出歐美富豪因而有為重稅遠避亞洲的趨勢,輕稅、簡政是王道。不過,對台灣而言,要進入「輕稅」這堂必修課,必須先取得量能課稅的學分,如此才能確保輕稅的果實能讓全民共享,而非獨厚富人。
藍版敲定 逾8500點課證所稅(節錄)
http://www.udn.com/2012/5/29/NEWS/FINANCE/FIN5/7123004.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洛薇、黃驛淵、楊湘鈞、李昭安/台北報導】2012.05.29
國民黨證所稅整合版昨天出爐,在「抓大放小」精神下,自然人採「雙軌制」課稅,民眾可在「核實課徵」或「設算所得課徵」擇一適用,前者按所得稅採累進稅率,後者在台股八千五百點以上時,以一千點為級距,分別課徵千分之零點二至千分之零點六的證所稅。
法人方面,尊重行政院修法版本,採最低稅負制,稅率由原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二,提高到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十五。行政院希望訂為百分之十二,扣除額五十萬元,長期優惠從持股三年,縮短為持有一年以上,所得減半課徵。
證交稅率則仍維持千分之三。
整合版的重點計有,在自然人部分,採設算所得課徵及核實課徵雙軌制。 民眾在每年年初,要自行選擇課稅方式,選定後該年度不能改變,只要開設帳戶,不論幾個都必須申報。
※ 全文、圖表詳見原站。
* 藍版證所稅 橘、綠齊批:怪獸
http://www.udn.com/2012/5/29/NEWS/FINANCE/FIN5/7123694.shtml
國民黨昨晚提出證所稅修法版本,親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李桐豪今受訪表示,國民黨的內部協商版本與親民黨毫無關係,國民黨的協商版中有有設算所得課徵、核實課徵兩種制度,一法兩制萬萬不可,課稅基礎根據設算申報,是畸形作法,可用藝人徐懷鈺的著名歌曲「怪獸」來形容,因此,親民黨為了修法的完備性,偏向提出交付協商。
* 股市冷凍…馬急了 速推藍版
http://www.udn.com/2012/5/29/NEWS/FINANCE/FIN5/7123073.shtml
證所稅案急轉直下,國民黨立院黨團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原本不看好本會期能三讀過關,現在不但改口要力拚,連黨版都在一夕之間整合出爐。據了解,近日股市交易量急縮、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馬總統焦急,指示速戰速決,終讓藍軍與政院完成大整合。
* 劉憶如:藍委證所稅與理念不同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1240/132012052901073.html
劉憶如接受記者電話訪問說,尊重國民黨立院黨團整合以後的版本,雖然大家都認同量能課稅,但整合後的版本和當初財政部提出的版本差距滿大,和個人想推動的理念不同,因此辭去財政部長職位。
◆ 藍整合版 重甩行政部門耳光
【楊毅/特稿】2012-05-29 中國時報
復徵證所稅一波三折,在馬英九總統出面宣示改革決心後,國民黨終於完成內部版本整合,提出「雙軌制」折衷方案,力圖挽救萎靡不振的台股量能,以及執政黨受挫形象。然而,國民黨整合版本中,不但提供投資人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課稅方式,甚至還設有「日出條款」,當股價指數達八千五百點時,才開始復徵證所稅,其課稅門檻之高,已喪失推動證所稅所強調的量能課稅、租稅公平正義等精神。
台股成交量昨日再創歷年來新低紀錄,府院黨高層在處理開徵證所稅的棘手議案時,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據瞭解,整合版本原定為股價指數達八千點時,就要課徵千分之零點五的證所稅。但會中卻有立委提議,應將門檻提高至九千點,甚至股市上萬點才要課徵,稅率更是一路調降,其思考邏輯完全是以避免股市衝擊,作為主要考量。
另外,國民黨整合版本中,雖然不分大戶小戶,一體適用,交易量愈多要繳愈多稅,表面上似乎符合量能課稅、公平正義的精神,但實際上卻為了稽徵方便和降低反彈聲浪等,拼湊出虛擬的「設算所得」課徵證所稅,本質上則是變相加徵證交稅的方法。
國民黨版證所稅案發展至今,其實已「名存實亡」,整合版本幾乎已看不到政院版或財政部版本影子,等於是重重打了行政部門一記耳光,更凸顯政府決策品質的粗糙與不穩定性。
※ 相關報導:
* 虛幌一招! 稅改聯盟批:藍版不叫證所稅
http://www.udn.com/2012/5/29/NEWS/FINANCE/FINS1/7123786.shtml
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表示,國民黨團版的證所稅,根本不叫證所稅,任何有專業及良心的財政部長都應該辭職。他認為,應是府院已轉而支持黨團版,劉憶如才會走人,真是這樣,等於宣告馬總統已經對稅制改革棄守。
* 劉憶如請辭行情 股民、大戶:讚啦!
http://www.udn.com/2012/5/29/NEWS/FINANCE/FINS1/7123707.shtml
今日劉憶如請辭,股民、市場大戶以「讚啦」、「大快人心」表示,今日價、量回來大漲逾200點,成交量破千億元,演出劉憶如請辭行情,且認反應不只一天。
◆ 台股未來恐出現8500點關卡
中央社 2012.05.29
藍委版證所稅出爐引發財政部長劉憶如請辭,但大盤強力反彈。不過,對於藍委版設有8500點的開徵點,投信業者分析,技術面上應會造成8500點前就近關情怯現象。
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28日提出證券交易所得稅整合版修法版本,自然人採雙軌制,可選核實課徵或設算所得課徵。設算所得課徵為台股8500點以上,課徵千分之0.2到0.6的證所稅。
消息一出,今天台股強彈超過百點,終場上漲206.29點;不過,財政部長劉憶如因無法認同,則提出請辭。
針對藍委版證券交易所得稅整合版修法版本設定的8500點「天險」,第一金投信投資研究處資深協理王裕豐表示,雖細則仍不清楚也尚未通過,但若在8500點設一個開徵點,等於是設一個門檻,難免會造成指數不到8500點就有壓力。
不過,他也說,今年很多公司發現金股利,影響台股大概有250點,如果把這250點加回去,8500點等於將近是8750點的位置,這個位置之上,本來應該就沒有很多買盤會積極進場。
摩根投信台股投資組合經理李忠翰分析,藍委版證所稅採「雙軌制」,加權指數達8500點以上才課稅,以目前來看對台股壓力雖較小,但未來恐形成「8500點」上檔壓力區,不利與國際股市行情接軌。
李忠翰認為,在證所稅未定案前,台股仍將存在重大變數,尤其量能短線若始終無法持續有效擴充,反彈恐難以為繼。
新光投信投資管理處協理謝學雲表示,現在市場太過聚焦證所稅,儘管以8500點的角度來講,一定會造成壓力,市場一定不到8500點就會先反應縮手。
但謝學雲強調,整體基本面才是台股長線的一個依賴,尤其對外資來說,只要基本面好,就算8500點也不會是問題,但若基本面差,也恐怕不可能只靠著消息面就能往8500點一路靠近。
早不把台灣當對手 韓要挑戰日
【聯合報╱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2012.05.29
今年,是南韓國力傲視全球的一年。韓國貿易總額破兆,成為第九大貿易國;韓美FTA三月生效,全球GDP的百分之六十一因此成為南韓的「經濟領土」;人均GDP更將突破二點三萬美元,南韓早已自亞洲四小龍晉身到世界富國。
早年台灣曾亞洲四小龍之首,南韓殿後,並在亞洲金融風暴中重重跌了一跤;但自從二○○三年南韓擘畫了「FTA Roadmap」(FTA藍圖)之後,兩國命運大不相同。
從人均GDP觀察,自南韓在二○○四年人均GDP首度超越台灣後,兩者差距愈來愈大,國際貨幣基金預測到二○一六年南韓人均GDP突破三萬美元。
「金磚四國」之父歐尼爾預測,至二○五○年時南韓人均GDP將達到六點五萬美元,名列世界最富國家之一。
台灣總將南韓視為競爭對手,但走訪首爾就會發現,很早以前,南韓已不再提及「亞洲四小龍」,南韓早就不把台灣當對手,南韓要挑戰的是日本。
本報系採訪團曾在今年五月走訪南韓訪問當地學界,對於台灣,只有ECFA能稍稍引起南韓學者興趣。
一位研究南韓產業的學者表示,「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台灣和南韓早已走上不同道路,台灣走代工,南韓則是走向品牌,台灣和南韓是互補關係」。話說得婉轉,實則暗指在產業結構發展上,南韓早已和台灣分道揚鑣,台韓將走向台日合作模式。
近年來在許多產業政策上,台灣開始以南韓為馬首是瞻。南韓總統李明博競選提出七四七政策,台灣跟著提六三三;美牛議題,南韓很快地派出查核團赴美,台灣也依樣畫葫蘆。
◆ 南韓以開放政策 逼自己成長
【聯合報╱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2012.05.29
南韓商工部前部長金喆壽認為,南韓國力大幅提升,正是拜FTA之賜。對南韓而言,FTA有兩層意義:一是擴大了經濟舞台,獲得海外市場;二是藉由市場開放,提高國際競爭力。
韓國前大統領盧武鉉曾說:「要想成為發達國家,光努力是不夠的;不挑戰就無法成為發達國家。」韓國為了成為發達國家,從一九七○年代以開放政策逼自己成長。
與美國洽談FTA過程中,很多人本來認為韓國將「亡國」;高麗大學教授李景台說,開放反而提升國內產業競爭力,韓國原無大型賣場,後來開放家樂福、Wal-mart進入市場,國內企業也向其學習;而今在韓國大賣場都變成Lotte、E-Mart、Home Plus等,都是國內企業的天下,家樂福和Wal-mart反而撤出韓國市場。
李景台還舉例,二○○六年美國要求韓國廢除國產影片配額制,曾引起韓國藝人集體剃頭抗議,時至今日韓國國片市占率仍達百分之四十,根本就不用擔心洋國影片入侵,韓流反而席捲了亞洲。
韓國官方與智庫認為,透過開放市場,一邊與外國競爭,一邊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實力,成功地穩住了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正因為堅定不移地推進開放政策,勇敢開放門戶,才造就了今天的韓國。
※ 相關報導:
* 尹啟銘:未必要跟韓國走同條路
http://www.udn.com/2012/5/29/NEWS/WORLD/WORS1/7123050.shtml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天說:「台灣有自身優勢,培養國家競爭力是長期工作,不一定要跟韓國走同一條路。」
* 台經院示警:當前台灣已是內外皆冷
http://www.udn.com/2012/5/29/NEWS/FINANCE/FIN2/7123885.shtml
台灣經濟研究院上午公布景氣動向調查,由於國內外景氣充滿疑慮,製造業及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終止今年前三個月連續上揚,出現首度雙雙下跌。其中服務業較上月大幅下跌3.87點,台經院發出警訊,這是過去金融海嘯時期也未見的現象,當前台灣景氣已經是「內外皆冷」。
◆ 調查:7成服務業 科技創新力不及格
【聯合晚報╱記者盧沛樺╱台北報導】2012.05.29
資策會創研所去年底進行國內14大服務業100個品牌業者的顧客體驗分析,今早公布結果。調查結果發現國內服務業在「服務體驗品質」已達一定水準,但在「科技創新力」明顯不足,得分低於60分。14大服務業類別僅電子商務業、飯店業、連鎖餐飲業、百貨/購物中心業勉強及格,其餘10種產業介於50~60分之間。調查也公布科技創新力前十名,分別是GOHAPPY快樂購物網、momo富邦購物網、PayEasy、PChomeOnline線上購物、Yahoo!奇摩購物中心、博客來、王品、原燒、晶華酒店與亞都麗緻飯店。
資策會創研所研究員施伶蓁指出,國內進行服務創新調查行之有年,但隨新興行動載具出現,傳統評估標準已不敷使用。本次調查特別加入企業的「科技創新力」,檢視業者是否善用科技工具,加強與顧客互動、提昇顧客消費體驗。調查對象是近1個月內曾消費百大服務業的東方線上會員。
結果顯示,國內服務業在科技創新力有待加強,七成服務業表現不及格。進一步分析,多數業者雖認同善用科技行銷是未來趨勢,但仍有四成業者尚未加入行列;或是業者已開發創新行銷手段,但未與消費者建立有效連結。
頒獎典禮邀請王品集團原燒副總經理吳憲政就自身經營經驗與大家分享。吳憲政表示,集團很早就進入網路行銷的領域,2000年建立官網,2009年投入QR Code設計,並建立Facebook粉絲團,今年則致力於開發美食APP。吳憲政強調,導入科技提升服務品質與顧客體驗,重點不在添購資訊設備,而是強化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他指出,透過多元載具與顧客互動,原燒消費者回籠率高達六成。
◆ 彭明輝:身首異處的科教與產業政策
【聯合報╱彭明輝】012.05.29 02:59 am
中日韓簽約啟動FTA談判,各界如臨大敵而倡議加速台灣與各國的談判。然而,FTA不保證簽署國雙贏,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與產業升級才是關鍵解方。
自由貿易有利於簽約國的強項產業,代價是弱勢產業會萎縮,最後對台灣整體經濟的貢獻是正或負,一方面是看談判所爭取到的條件對誰有利,另一方面是看兩國產業相對競爭力的強弱。以歐元區為例,德國是主要的獲利國而出口急遽擴張,其他國家絕大多數受害。
況且,在談判中急著簽約的人一定是輸家,加入WTO的過程就是一大教訓。當時兩岸皆被談判國威脅要讓對岸先入會,因而急著讓步:對岸躁進而踰越構思十年的談判格局,談判結果遭致國內厲辭抨擊;台灣的談判結果犧牲更大,入會條件之屈辱史上僅見。美牛談判台美都是意在TIFA,台灣如果躁進而示弱,只是讓美國在TIFA談判上更加軟土深掘而已。
自由貿易是雙刃劍,提昇產業技術層級與競爭力才是真正穩贏的策略。然而,加入WTO十年來,GDP雖有成長,貧富差距卻逐年擴大,而實質薪資逐年減少。根本問題在於劫貧濟富的稅賦制度,以及錯誤的科技、高教與產業政策。
過去的產業政策只談旗艦產業而不談中小企業,只談未來產業而不管既有產業,一味偏袒科學園區內的產業而漠視其他產業的需要,以致產業發展不僅頭重腳輕,根本身首異處—旗艦產業起航時,整個艦隊卻早已覆沒。
二○○四年高科技產業實質有效稅率僅五‧八%,遠低於經營艱困的傳統產業(十四‧八%);某晶圓代工龍頭廠在二○○五年盈餘九三四億元,繳稅金額卻僅二億元(盈餘的○‧二一四%)!此外,政府對產業的租稅優惠竟反比於其社會貢獻度,可謂倒行逆施:科技業每投入一億元的資本只能創造六點四個就業機會,遠低於傳統產業的十六個就業機會。
政府給予新興產業補貼時,應附帶要求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韓國在半導體與面板產業的扶植下,設備業蒸蒸日上而設備自製率逐年提升;然而享受政府高額補貼的國內半導體與面板大廠,卻無心培養國內設備業,近年來終因設備成本遠高於韓國而競爭乏力。新興產業與既有產業脫節,長期發展是兩敗俱傷。然而政府始終不肯檢討相關政策,積弊十年當然使得新增的工作機會遠低於失去的工作機會,以致失業率高漲。
產業政策的偏頗涉及財閥對政治無孔不入的操弄,如果在科技與學術發展政策上仍舊重蹈類似覆轍,只能說是無知且無能。
為了帶動新興生技製藥產業,二○○○至二○○八年政府所投入研發經費總額約佔全國科技總預算的廿%。然而,台灣生技產業上的強項在醫療器材,二○一○年時總營業占生技產業的四十%,而新興生技產業僅占廿八%;此外,醫療器材產業營業額年成長十二‧五%,亦高於新興生技產業的九‧一%。捨醫療器材而扶植風險極高的新興生技製藥,意在製造少數科技新貴,與廣大納稅人的利益無關,也跟產業既有的發展動能背離,無怪乎十二年來罕有成效。
高教政策也是好高騖遠:國內產業發展落後國外學術研究至少十年,產業升級所需關鍵技術在國外期刊早已發表,一味競逐SCI論文與全球排名,只是讓學術跟國內產業脫節。
產業、科技與高教政策皆與產業需求脫節,如此身首異處,產業升級當然無望!
(作者為劍橋大學工程博士,清大榮譽退休教授)
社論-如此閹割證所稅 劉憶如怎能不辭
【本報訊】2012-05-30 中國時報
對證所稅的推動而言,最近的情勢發展可說「憂喜參半」;喜的是在馬總統站出來,宣示強力支持證所稅後,整個證所稅案的立法過程算是已正式上路,連民進黨都支持且提出「民進黨版證所稅」;但憂的則是在立法院研擬的各種「整合版」證所稅,其實已不知不覺的偏離正道,其偏離程度甚至讓財政部長劉憶如「忍無可忍」而提出辭呈。
目前在立法院的證所稅版本,最重要的有三者:行政院版的「申報制」、藍營版的「雙軌制」、民進黨版的「設算所得、就源扣繳」制,三者各有特色及優劣之處。行政院版是標準的「抓大放小」,年度的股市交易獲利超過四百萬元以上,才有課證所稅的問題,財政部估計受影響者約二萬人。其優點當然是干擾少、量能課稅的政策目標達成,缺點則與優點是一體兩面,既然訂定門檻、受影響者少,「有所得就該課稅」的原則未完全落實。
至於藍營版的雙軌制,讓投資人自行選擇要採所得稅制或試算制。採所得稅制者基本上與行政院版相同,但取消免稅額與稅稅相抵,表面上看其優點是更能落實有所得即該課稅原則;不過其「另一軌」的試算制,卻把課稅與指數掛鉤,指數八千五百點以上課千分之零點二的證所稅,每加千點再加課。而這個門一開,就讓證所稅原有的政策目標與意義蕩然無存了。
一來,證所稅的意義與目標在股市獲利者要課稅,與指數高低無關;此制變成八千點以下時,即使賺了十億元,也一毛錢證所稅都不必課。但八千點以上時,即使虧損、沒有獲利,也照樣要課這個額外的「證所稅」。坦白說,這種作法完全是失去了證所稅的原意。二來,就算在八千多點以上被課到這種「假證所稅」,如果操作能力好者,進出量少但獲利高,要課的稅非常非常低;反之則高,顯然完全失去量能課稅的意義了。形式上有證所稅之名,實質上則完全毀滅了證所稅的意義與精神。
民進黨版的證所稅率最高為廿%,依交易金額就源扣繳,最後如超過證券交易所得的廿%、或比併入綜所稅後增加稅額高則可申報退稅,此制並無起徵門檻。相較之下,此制優於藍營版。這個版本並無藍營版把證所稅與指數掛鉤的謬誤,採就源扣繳,如多扣了,要由民眾申請退稅,行政院版則是要由投資人主動申報,民進黨版可說讓政府「立於不敗之地」。在法人方面,則是納入營所稅採就源扣繳,而且境外法人同樣要課(行政院版中境外法人免徵證所稅)。
嚴格來講,此制不論國籍、不論獲利多寡,只要有獲利都要課稅,且政府先就源扣繳而立於不敗之地,其公平性還優於行政院版,至於藍營版則更是完全不能與之相較。如果能順利推動成功,當然最好。但正因為如此,反而讓人擔心其打擊、影響面太廣,最後成為無法推動的死案。
藍營立委提出一個「以證所稅之名毀滅證所稅」的版本,再次顯示國民黨終究難逃利益團體、財團企業的綁架與壓力。對近日券商與企業界紛紛以台股價量創新低為由,反對證所稅一事,其實,台股近日表現,主因明顯是由希臘風暴引發的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危機造成,並不能只歸因於證所稅。看看鄰近國家的表現,及台股中,不必課證所稅的外資五月持續大賣超即可知。反對者也多以導致資本市場萎縮、造成證券從業人員失業等作為反對之理由。但想想一年前推動奢侈稅時,建商、房地產業者不都以同樣理由反對奢侈稅,但實際上那些反對者想像中的結果都未出現。
我們要強調,大部分國家都有課證所稅,這些國家的證券市場也依然正常發展。台股的反應,只是短期對制度變動的反應,證所稅不會是讓台股窒息而死的洪水猛獸。但遺憾的是或許是某些「或明或暗」的原因,藍營終究屈服在利益團體壓力下,而一位敢負責、有拚勁的政務官也就此被犧牲了。
對劉憶如而言,或許辭職是一種解脫,不必再與藍營團隊和稀泥。但對政府與社會而言,實際上是失去一位肯作事、願付出、不懼碰觸利益團體的政務官。內閣中豈能只是一群唯唯諾諾之人?而國民黨對問題多、漏洞大,徒有證所稅之名而無其實,幾乎是變相讓證所稅「安樂死」的藍營版,難道真要接受嗎?
◆ 劉憶如請辭獲准 曾銘宗暫代
中央社 2012.05.30
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今晚表示,行政院長陳冲今晚6時批准財政部長劉憶如辭職案,在繼任人選到任前,部務由財政部次長曾銘宗暫代。
劉憶如因無法認同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的證券交易所得稅整合版修法版本,與財政部原規劃的證所稅版本差異甚大,政策理念無法認同,昨天透過財政部發布新聞稿,宣布請辭。
※ 相關報導:
* 吳育昇爆料:劉憶如曾怨馬總統不出來整合
http://www.udn.com/2012/5/30/NEWS/FINANCE/FINS1/7126499.shtml
他指出,國民黨團是因為劉憶如拜託,希望黨團幫忙整合版本,才會協助處理,他說「5月17日劉憶如對我抱怨馬總統,總統要我做這件事(推動證所稅),他不用出來嗎?怎麼不出來整合?!」
* 名家觀點/行政立法對立 溝通大有問題
http://www.udn.com/2012/5/30/NEWS/FINANCE/FINS4/7125572.shtml
在修法版本出行政院大門之前,行政院就應該傾聽立法院的聲音,找立院溝通、協調,找到雙方可以接受的版本。如果無法妥協,雙方差異太大,像證所稅這樣高爭議性、影響性的案子不應該送立法院。修法版本一出政院大門,就會像現在這樣,將對立檯面化,反而減少斡旋的空間。
...府院步調也不一致。馬英九總統身兼國民黨黨主席,可以透過黨的平台和立委們溝通,但這溝通顯然不足。
...公平正義是黃金十年計畫中的核心價值,證所稅復徵失敗,代表對有錢人的加稅失利,馬團隊追求公平正義一起步就遭遇挫折,未來要如何做到所得分配的合理?
...從政治面看,立委們自主性越來越高了,總統講話、行政院長講話,對立委們的影響力很弱,如果府院與立法院的互動繼續這麼沒有共識,也有可能要走上內閣制,由立委組閣,以求政府順暢運作。
◆ 證所稅觸礁 稅改路更難
【聯合報╱本報記者林政忠】2012.05.30
從三月廿八日財政部提出證所稅方案,至今六十二天,證券資本利得量能課稅的稅改之路似乎又退回原點。證所稅是稅改的試金石,第一步如此困難,不動產實價課稅恐更遙遙無期。
馬英九總統宣示量能課稅,財政部長劉憶如銜命推動證所稅,讓高所得者負擔多一點。劉憶如這段期間孤軍奮戰,終於讓朝野競相提出證所稅版本,好不容易讓改革出現一線曙光。
不過,工商大老聯手國民黨立委,一致唱衰、扯後腿,股市大戶甚至反映在台股成交量上,動不動就用窒息量「警告」馬政府。劉憶如昨天先請辭,市場甚至歡聲雷動,台股大漲逾二百點,被視為「慶祝行情」。
但股市「慶祝」的只是資本利得少繳稅、甚至可能不必繳稅;多數小老百姓期待的公平正義租稅改革,又倒退至原點,顯見稅改這條路上的大石頭何其沉重、何其艱難。
國民黨不能堅持理念,寧願捨棄行政院和財政部版證所稅,整合出一個讓市場開心、卻缺乏改革精神的整合折衷版;日前半路轉彎,似乎就是因為「頭洗一半,不得不繼續下去」。
更令人擔心地是,為了迎合各界期待,國民黨若只是「為證所稅而證所稅」,最後勉強誕生出一隻四不像的「恐龍」,稅改的公平正義再度被拋棄一旁。
雖然劉憶如獨樹一格的風格常引發爭議,從神隱、閃電請辭、到請辭待命,這種「三階段請辭」的作風,讓稅改失了焦。尤其她表明不再出席明天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議程,雖聲稱不會放下證所稅整合工作,但請辭的她要如何整合?下周一財委會首次審查證所稅案,劉憶如要以什麼角色待命?
要建立歷史地位的馬總統經常立意良善,但卻缺乏完善作法,反而為人詬病。國光石化最後急轉彎停蓋、電價一次漲足變成三階段緩漲,這些都傷害了政府威信;稅改的過程也是,高喊「公平正義」的口號很容易,真正落實才是王道。
台灣輸南韓 產業界開藥方
自由 2012.05.30
〔記者葛祐豪、吳俊鋒/綜合報導〕南韓的線上遊戲產業全球第一,位於高軟的「酷奇思數位園」總經理劉淑芬十分感慨,她早年在智冠科技任職,當時台灣的遊戲研發、營運,都遠遠把南韓拋在後面,如今十年過去,台灣遊戲業者代理韓、中的比例愈來愈高,幾乎達到八成,願意自行研發的愈來愈少。
扶植遊戲產業 韓持續10年
劉淑芬強調,一款遊戲引擎得經過三年研發,南韓從十年前重點扶植遊戲產業,不因短時間看不到成果而中斷,反而不間斷加碼,反觀台灣連一個「數位內容產業發展躍進計畫」都擠不出預算,只得喊停,讓有心研發的遊戲業者相當灰心。
高雄市電器商業公會理事長陳秋雄說,提到南韓的3C家電與面板企業,第一個想到的是三星,南韓是傾國家力量支持三星 ,光是研發人員就高達了二十萬人;反觀台灣的家電企業呢?聲寶、大同等公司近年獲利都不好,更別說打入國際。
台稅制不公平 競爭力降低
陳秋雄強調,台灣的產業政策沒方向、稅制不公平等因素,都導致了競爭力降低 ,與南韓愈差愈遠,當年有李國鼎、孫運璿等人全力扶植台積電,如今產業界只能單打獨鬥、自生自滅。
長期政治內鬥 虛耗掉經濟
台南科學園區森鉅科技總經理鄭憲松說,台灣長期政治內鬥,許多重要的經濟決策,都未能考量全民的整體發展利益,這幾年持續空轉、虛耗,並非企業界打拚不夠,真正的問題出在「國家領導者是誰」。
鄭憲松指出,南韓從十四年前瀕臨破產,到現在擠進已開發國家之列,全民團結一心、政府力挺企業,以及匯率操作彈性等,逐 漸克服經濟逆境,轉危為安;反觀台灣,毫無對策,只有口號,一直倒退嚕,此消彼長,甚至被拉開差距。
鄭憲松提到,政府調控無方,台幣嚴重被高估,導致企業競爭力下降,也忽視全球各區域經濟體的崛起,過分依賴中國,還自喜於與對岸有ECFA,「難道南韓、日本就不能簽嗎?」
三星科技副董事長吳順勝則表示,台灣從領先變成落後,關鍵在於為官者的心態,常承諾「出事我負責」,真的遇到狀況,隨即請辭、走人。
土地價格飆漲 企業紛出走
吳順勝坦言,南韓的成功,民族性使然之外,政府的扶植扮演重要角色;反觀國內,僅以土地為例,價格飆漲到難以控制,設廠成本增加,企業不願投資,只好出走,根留台灣都是空談。
曾於商場與阿里郎交手過的亞洲基因科技董事長周錦生則表示,南韓的成功,雖然南韓人民常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但在追求實踐的過程中,努力、執著的信念,以及政府的傾全力相挺,還有他們在科技研發上的成果等,都值得學習。
◆ 商品「超級循環」行情 恐告終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2.05.31
中國原物料需求走軟,加上美國復甦力道疲弱,導致近來商品行情持續下挫,市場逐漸改變觀點,認為過去10年來商品價格全面飆漲的「超級循環」已進入尾聲。
經濟學家歐坎波(Jose Antonio Ocampo)與爾頓(Bilge Erten)近日在聯合國發表的報告指出,過去10年來商品價格大幅上揚的趨勢,源於開發中國家強勁的經濟擴張,尤其是中國。但近來中國經濟成長減速,許多商品的價格已從頂峰回跌,讓投資人憂心不已。
例如,布侖特原油目前約每桶110美元,雖比1990年代平均每桶18.5美元的水準高得多,但遠低於2008年每桶147美元的歷來高點。且許多商品都是如此。往後商品價格走勢將不再那麼「超級」的觀點顯得愈來愈合理。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新興部門主管夏瑪(Ruchir Sharma)接受CNBC專訪時說:「如今中國的成長轉換到較低速檔,商品需求極度密集的成長模式將結束。對我來說,這代表10年來商品價格持續走揚的趨勢即將告終。」
夏瑪說,現在我們將進入商品價格連續20年走低的時期,「這一波商品的超級循環已日薄西山」。他表示,根據過去200年的歷史記錄,商品行情通常呈現重複的趨勢,即在連續20年的下滑後,緊接著10年的上漲。
除了需求面因素外,近10年商品價格走高也和供應面的改變有關。生產成本過去幾十年中大幅攀升,石油等商品的取得日趨困難,用於開採的工具也變得昂貴。追蹤24 種商品的標準普爾GSCI現貨商品指數30日早盤一度下跌1.4%至608.85點,創去年10月10來最低。
※ 相關報導:
* 希股資金大逃亡 市值重挫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125500.shtml
儘管各界還在辯論希臘是否該留在歐元區,投資人早就開始拋售希臘股票,希股市值已跌回加入歐元區前的水準。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Pimco)警告,希臘脫離歐元區將殃及全球;財經媒體CNBC調查指出,新興股市可能因此下探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時的低點。
◆ 央行重擊炒房/舊屋增貸買房 合併限貸6成
自由 2012.05.30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房市「炒」風再起,中央銀行再度揮出重拳打擊炒房,近期發函全體銀行,要求清查「舊屋增貸」的資金流向,若資金用途不符規定,銀行就可以強制收回,此舉視同緊縮投資客再融資管道,大幅增加炒房成本。
建商主打「買房抗通膨」策略奏效,四月房市買氣回溫,擔心原本回穩的房市再度被炒作,央行現在除加強管控特定地區(台北市及新北市十三區)第二戶房貸成數,同時聚焦投資客原本擁有的第一戶房貸。
銀行須請借款人切結資金用途
當民眾要以第一戶房貸增貸時,央行要求銀行,應先請借款人切結資金用途及違約效果,增貸資金若是用於購置管控區內住宅,仍須符合第二戶房貸成數最高六成的規定;若違反約定,銀行就能強制收回超過上限部分的資金,且民眾還要賠償違約金。
舉例來說,名下已有一戶以上房貸的民眾,若要再購置台北市價值一千萬元房屋,最終只申請到五百萬元貸款,就算第一戶房貸還有增貸二百萬元空間,但礙於規定,增貸額度最高只有一百萬元,兩者合計六百萬元,即新屋鑑價的六成,民眾仍須準備四百萬元自備款。
舊屋增貸撥款一年內 落實查核
央行要求各銀行,對於舊屋增貸撥款後一年內,應確實查核,以落實風險控管及相關規定;此外,央行也對管控區內第二棟房貸更從嚴規範。
雖然民眾表明第二戶房貸是要「自住」而非投資,並辦理「房貸壽險」及躉繳保費融資,不過,只要房貸成數達六成上限,就不能再以房屋為擔保品增貸,民眾必須轉從信用貸款著手。
行庫主管表示,雖然央行打擊炒房的立意良善,但既然民眾辦理房貸壽險,很明顯就是為了自住,且保險後借款人與銀行均可受到保障,所以躉繳保費融資應該排除在房貸的六成上限外。
央行解釋,只要是在管控區內的第二戶房貸,就必須受沒有寬限期、房貸成數最高六成,以及不得另以修繕、周轉金或其他貸款名目,額外增加貸款金額,所以借款人辦理人身保險貸款,屬於「其他貸款名目」額外增加的貸款,應受限制。
沒有劉憶如的稅改是福是禍?
【經濟日報╱社論】2012.05.31
財政部長劉憶如請辭獲准,她為推動稅改跨出的第一步就受挫,一次梭哈掉自己的仕途,同時也讓馬政府追求「量能課稅」的改革信用跟著陪葬,這種激烈作法,不但沒有人是贏家,更讓未來一長串稅制改革,就此陷入進退失據的艱難處境。
沒有劉憶如的稅改究竟是福還是禍?答案可能見仁見智。但是從證券資本利得課稅這一役,馬政府坐視1個攸關國家典章制度的革新方案,落入「改革(或稱證所稅)=劉憶如」的個人英雄主義現象,即已注定失敗的結果。劉憶如辭職後,讓稅改有機會重回軌道,正反兩派都能重新審視改革的本質是稅制本身,而非對劉憶如的個人好惡,不受「逢劉必反」的非理性情緒干擾。沒有劉憶如的稅改,或許可以說是福。
不過,劉憶如選擇理念,抗拒「2隻火雞生不出孔雀」的國民黨團整合版,就支持開徵證所稅、相信政府有誠意改革的另外多數民眾而言,劉憶如黯然離開,反而激化貧富階級對立,馬政府與國民黨更難擺脫「財團政府」的印記,對接下來還有4年任期的馬英九總統而言,「量能課稅」的幸福支柱,已隨著劉憶如丟棄的烏紗帽,一起崩塌毀壞。沒有劉憶如的稅改,也可能是禍。
劉憶如有權決定自己的去留;馬政府卻沒有資格讓改革就此擺爛。不管沒有劉憶如的稅改是福、是禍,重振改革威信,已是此刻馬政府的第1要務,馬政府仍有補考機會。不過,劉憶如辭官的驚天之舉,等於對外宣告不論政院版還是國民黨團版,距離「量能課稅」理想都很遙遠(否則劉憶如何必辭官),政府必須要有打破重來的準備。
當然,補考改革學分之前,馬政府必須儘快找出下一任適任的財政部長,這位劉憶如口中的「誰」,必須IQ、EQ兼具。證所稅的挫敗,馬政府與劉憶如要各負一半責任。劉憶如的IQ出眾,但EQ明顯不及格。準備接手改革重任的新財長,必須要有調和鼎鼐的能力,接手證券資本利得稅不能草率行之,更不能蕭規曹隨。能否打開行政及立法部門在量能課稅與市場發展間的僵局,新任財長,絕對是關鍵。
踏出沒有劉憶如的稅制改革,馬政府的第1步,還是得設法衝出證所稅魔咒。但是折損1位財長,加上立法院休會在即,證所稅的節奏如今只能以緩濟急,倉促成形的整合版問題重重,府院黨不必為改而改,硬生生催生1個無魂無體、無法持久,也沒有說服力的「證所稅」。
證所稅是馬政府第2任內,承諾實現量能課稅的改革指標之一,也是劉憶如大試改革身手的第1塊試金石。劉憶如提前離席,連帶放大了改革的難度,證所稅只是其一。依據劉憶如一手籌設仍未解體的財政健全小組列出的改革清單,接續等待上場的還有土地資本利得稅、縮小貧富差距的所得稅量能課稅、國債等諸多改革,馬政府都需要時間重新整合,才好再出發。
劉憶如基於相信「台灣不會沒有量能課稅的空間」,寧可掛冠求去也不妥協,正面來看,馬政府也應該體悟「怕熱不要進廚房」的道理。想改革就要認清主軸,不論是「改」或是「革」,都是挑戰既得利益的同義詞,既然如此,就沒有面面討好的可能。
沒有劉憶如的稅改,只要改革信念不變、軌道不偏,就是福,不是禍。
◆ 張盛和:多數共識就是最好方案
【中廣新聞/黃悅嬌】2012-05-31
內定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推動證所稅「先有制度最重要」,多數的共識就是最好的方案,當前已有立法院整合版與行政院版,可望再整合,立院本會期若能審議通過就是大家的共識,否則永遠沒有人敢再提。
馬政府推動證所稅方案,折損一位財政部長,前財政部次長張盛和臨危受命接下財政部長,首要挑戰就是接手後續證所稅推動事宜。他在電話訪問中表示,改革不容易,否則不會經過二十多年還推不出來,推動證所稅應有耐心,循序漸進,沒有一個方案是完美的,因此,多數共識就是最好的方案,先讓制度上路,未來再適時修正改進。
『我覺得立法院有整合版,行政院又有院版,他們大概有在整合中,整合中,立法院會審,審了後若通過,是多數共識,往前一小步最重要,不然永遠沒有人敢提了,先讓這個制度先上路,跟月球一樣先登陸。』
張盛和說,改革艱難,也沒有完美的方案,立法院若能達成共識,希望證所稅案能於本會期通過,否則,沒有稅制,一提出恐怕又是一個部長犧牲,誰敢再提呢?
證所稅方案,制度拉推動證所稅,應有耐心循序漸進,多數的共識就是最好的方案,當前已有立法院整合版及行政院版,可望進一步整合,未來立院審議,如果通過就是大家的共識,先踏出一小步最重要,不會阿,本來改革不容易,如果容易怎麼會弄了二十幾年還推不出來,所以大家要有耐心循序漸進,有了多數的共識就是好方案,沒有一個方案完美。
054我覺得立法院有整合版,行政院又有院版,他們大概有在整合中,整合中,立法院會審,審了後若通過,是多數共識,往前一小步最重要,不然永遠沒有人敢提了,先讓這個制度先上路,跟月球一樣先登陸。
※ 相關報導:
* 專訪/張盛和:一定要讓證所稅跨出第一步
http://www.udn.com/2012/5/31/NEWS/FINANCE/FINS1/7128942.shtml
他在中午接受本報專訪時,談及對於證所稅案之看法,他說,「租稅改革本來就不容易,能夠往前邁進一步就是好的,應先踏出第一步,再追求完美。」
◆ 美前財長 桑默斯:世界面臨3大挑戰
【記者張國仁/台北報導】2012-05-31 工商時報
曾任美國財長的哈佛大學校長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昨天指出,科技進步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但迎向未來,在世界快速發展的變局中,將面臨管理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穩定、找到方法創造均富的社會及搶救地球的環境等三大挑戰,必須同舟共濟、和平共榮,才能永續生存與發展。
桑默斯應遠見雜誌之邀,昨日以「世界經濟變局中,美中台的角色」為題在圓山飯店發表演講。
桑默斯從歐洲工業革命帶給人類經濟決速成長,人們生活水平倍數改善談起,他指出,中世紀前,兩三千年中,人類生活水平成長很緩慢,當時人的壽命不過50歲左右,但工業革命後,一切以經濟成長掛帥,生活水平以3到5倍速度成長,這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改變,這種改變一定會重新打造人類未來的面貌,美國也是因此受惠,擺脫內戰陰霾,特別是在二次大戰後快速崛起於國際舞台。
世界因科技而轉型與進步,他說,我們都希望未來的改變是正向的,全人類都可受惠的,果真如此,現在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
桑默斯認為,未來必須面臨三大挑戰。首先是面臨管理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穩定。
他指出,恩隆事件引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等相繼發生,好像讓人感覺每3年就會有個危機出現,有人想從美國過去因應經濟衰退的經驗尋求解決之道,他個人也認為美國現在的經濟是樂觀的,最糟糕的情況已過去了。
但應對歐債危機的事,第一步就是要使所有銀行的大門繼續開著,工業化國家維持正常運作,問題就能逐漸解決,唯沒有人能保證,經濟一定成長。就處理金融面來說,台灣沒有一直跟隨美國人的腳步發展是正確的,也因此受到金融風暴影響很低,但「不能透過金融規範來達到經濟的繁榮」。
第二個挑戰是長期結構性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找到方法來創造「均富」的局面。
桑默斯說,沒有任何的成功比把「教育」工作做好更重要。現在進入一個「腦力」經濟時代,如何教育人民受最好的知識啟發是關鍵,這點在亞洲做得不錯,因為在此公平受教不是選項,教育是一視同仁。
在美國,則創造一種文化,教育是啟發創意,因此造就如賈伯斯、比爾蓋茲、庫克等人才,是具有創意的教育型態,這點很多國家希望向美國學習,但達到「均富」的境界,都在相互學習。
第三個挑戰是我們一定要一起來合作努力的,因為地球只有一個。我們不能用現在的模式繼續發展,繼續消耗能源而完全不顧及大地之母是否承受得了;地球的暖化現象是全球性的問題。
「你擁有繁榮,不代表問題都獲得解決」桑默斯說,就像海峽兩岸這幾年的發展一樣,可以和平共榮,就算有些價值觀不同,但台灣也深深了解,如何創造出「美好均富世界」,讓大家都從中獲益更重要。
「如果能透過不斷溝通,並從歷史的教訓中學習,就有機會,」桑默斯認為,現在大家必須同舟共濟,才能永續生存與發展。
歐元區金融快崩潰 西班牙最慘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2.05.31
歐盟執委會警告,歐元區面臨「金融崩潰」,應直接動用新紓困基金調整問題銀行資本,並點名西班牙是歐元區12個瀕危國家最堪憂者,今年需要大改革。
執委會30日公布逾1,000頁的報告,對糟糕的歐洲經濟做出診斷並開出政策處方,也提供終結歐元危機的可能可行辦法。執委會也強調歐元債券的優點,認為泛歐存款擔保制度和發行共同債券是歐債危機解藥,並建議推動歐元區銀行聯盟,也應動用永久紓困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直接貸款給銀行,而非目前的只限於政府。
執委會也說,西班牙和塞普勒斯深受希臘經濟問題衝擊,雙雙被列入12個瀕危國名單中。執委會出乎意料表達對西班牙的不滿,批評西班牙總理拉霍伊提出的脫困計畫不夠力,不足以解決經濟衰退、國債與預算赤字暴增、高失業率和銀行有毒資產龐大等問題。
執委會說:「西班牙提出的政策計畫在某些部分缺乏足夠企圖心,全國改革計畫缺乏因應挑戰的明確辦法。稅制改革方向也與布魯塞爾當局建議的相反。西班牙銀行對房地產和營造業仍有龐大曝險。由於開發商仍無法出脫資產和還款,銀行曝險還可能擴大。」
執委會指出,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延燒的30個月期間,疲弱銀行與衰弱主權間的相互依存度,已達到「非常危險」的水準。歐洲央行(ECB)去年12月出手干預,提供歐洲銀行上兆歐元的3年期低成本貸款,帶來暫時性的舒緩,但投資人信心再次受創。儘管ECB提供流動性援助,銀行放款意願依然低落,提高歐洲信貸緊縮的可能性,可能傷害經濟成長前景,並導致目前處於15年高點的失業率攀升。
※ 相關報導:
* 西班牙可能先退出歐元區?
http://www.udn.com/2012/5/31/NEWS/WORLD/WOR1/7128837.shtml
MarketWatch網站的專家林恩更進而列舉六大理由,認為西班牙很可能比希臘先走一步,率先退出歐元。他的理由如下:1.經濟規模大到扶不起、2.受夠撙節措施、3.經濟結構完整、4.政治穩定、5.發展空間寬闊、6.退出歐元論在發酵
◆ 抗通膨 新興國家出手阻貶本幣
中央社 2012-05-31
不過3個月前,巴西、印尼等新興國家為了提高出口競爭力,進場干預匯市。如今他們拋售美元,以遏止貨幣走貶,對抗通膨。
印尼央行29日表示,該行將在2週內提供美元定期存款,以穩定印尼盾匯價,印尼盾今年在亞洲貨幣中表現倒數第二,本週出爐的經濟數據料顯示印尼消費者物價創9個月來最大增幅。
巴西政府則在本幣貶至3年低點後,上週連續4天拍賣貨幣交換。南韓、印度和俄羅斯也相繼採取行動阻貶。
新加坡渣打集團(Standard Charter)全球匯率研究部門主管韓德森(Callum Henderson)向彭博社表示,「對不少新興市場國家來說,通膨仍是一大問題。」「與此同時,對這些易受歐債危機影響的國家來說,成長也是日益令人憂心的問題。決策者需謹慎試圖達到平衡。」
亞洲國家在遏止貨幣貶勢上,略有成效。其中新台幣本月走軟2%,菲披索累貶3%,泰銖計貶3.5%。區域內10大經濟體持有全球10兆美元外匯儲備中的五成。
波蘭幣和匈牙利幣雙雙貶達11%,是最大輸家。這些國家受歐債危機惡化和資金外流下,貨幣貶勢難抑。
根據EPFR Global,新興市場股市在截至23日止的5日淨贖回15億美元。發展中國家債券也失血空前的4.78億美元。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新興市場債券指數(Emerging Market Bond Index)本月計跌2.6%,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則挫跌11%。
日本國際投信投資顧問公司(Kokusai Asset Management Co.)新興市場研究部門主管村隆秀表示,「市場投資人無意冒險的氣氛已持續一段時間。可以理解,各國央行想出不同方式,收阻貶互補之效。」
根據俄羅斯央行網站公告,該行25日拋售美元阻貶盧布,這也俄國央行1月以來首次出手。
根據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 SA)旗下OAO Rosbank莫斯科分支首席經濟師Vladimir Kolychev表示,盧布兌美元歐元貨幣籃貶破35.65後,俄國央行當日拋售高達1.5億美元。
印度央行本月頒布印度盧比衍生性商品交易禁令,抑制盧比震盪走勢,並削減可用外幣持有的出口收益比例,從100%降至50%。盧比今年計貶5.4%,貶幅居亞洲10個交投最活絡貨幣之冠。盧比24日一度觸及56.3875盧比兌1美元新低。
駐香港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資深策略師Sacha Tihanyi指出,「央行為避免外界產生任何失序匯率貶值的感覺,進場干預,以維持國內市場的穩定。」「這有助避免外資拋售國內證券,退出貨幣,引發更多賣壓的惡性循環。」(譯者:中央社劉淑琴)
※ 相關報導:
* 熱錢撤退+央行救出口 台幣可能貶回3字頭
http://www.udn.com/2012/5/31/NEWS/FINANCE/FIN2/7128109.shtml
新台幣匯率走勢趨貶,昨日加速重貶1.17角,以29.762元作收,寫下今年1月30日來的4個月新低。外匯交易員認為,若希臘、西班牙債務問題不能順利落幕,央行極可能順應國際情勢,讓新台幣匯率在6月間貶回「3」字頭。
歐美股災 道瓊吐光今年前5月漲勢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2.06.02
美國失業率回升、中國製造業大幅減速,加上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歐、美股市1日全面重挫,德國股市暴跌逾3%;道瓊指數今年來的漲勢悉數吐光,在美國三大股指中率先掉入負值。
Stoxx歐洲600指數本周下跌3.1%,以235.09點收盤,自3月16日攀抵今年高點後,迄今回挫14%。法蘭克福股市的DAX指數1日暴跌214.09 點,以6050.29點作收,3.42%的跌幅在主要股市中居首,反映德國愈來愈難從歐債危機中全身而退。法國CAC40指數也大跌2.21%,以2850.47點作收。
美國股市也是一片慘綠,道瓊工業指數大跌274.88點或2.2%,以12,118.57點收盤,創去年11月9日以來最低收盤水準。道瓊指數本周累計下跌2.7%,今年來的漲勢至此悉數抹除,反而呈現0.81%的跌幅。
S&P500指數大跌32.29點,以1278.04點作收,2.46%的跌幅是六個月來最深,本周累跌3%,今年來的漲幅縮小到1.63%。以科技類股為主、今年來表現最佳的那斯達克指數,1日的跌幅最深,共下跌79.86點或2.82%,以2747.48點收盤,本周累跌3.2%,但今年來仍然上漲5.46%。
中國官方公布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從4月的53.3急降至50.4,匯豐控股的5月中國製造業PMI更從4月的49.3降到48.4 ,反映中國製造活動陷於萎縮。
美國製造業也好不到哪裡去,供給管理協會 (ISM)1日公布的5月製造業指數從4月的54.8跌到53.5。且5月新增非農業就業人數只有6.9萬人,遠低於預估的15.5萬人,失業率則從4月的8.1%回升到8.2%。
歐洲方面,經濟規模數倍於希臘的西班牙,如今已成為歐債危機的新焦點,危機失控的焦慮深深籠罩全球股市。
富國顧問公司策略師說:「投資人擔憂美國溫和成長的期望將落空,而歐債危機更不是短期能解決,加上中國的成長也在減速,所有數據都反映全球經濟惡化。」
美國失業率升高與製造活動減速也造成石油挫跌。紐約商業交易所的7月石油期貨1日重挫3.30美元或3.8%,以每桶83.23美元作收,是去年10月7日以來的最低收盤價。倫敦ICE期貨交易所的7月布侖特原油期貨大跌3.44美元或3.4%,以每桶98.43美元收盤,創去年1月27日來最低水準。
股市、商品行情重挫,驅使投資人重返金市尋求避險。紐約商品交易所的8月黃金期貨1日大漲57.9美元或3.7%,以每英兩1622.1美元收盤。
※ 相關報導:
* 西班牙經長:沒向IMF要求紓困
http://www.udn.com/2012/6/1/NEWS/WORLD/WOR4/7132232.shtml
西班牙經濟部長戴金多斯31日否認馬德里正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商議救援貸款計畫,並表示約七成的西班牙銀行業能通過IMF的壓力測試。由於西班牙經濟嚴重衰退,銀行業也被沉重的不動產債務壓得透不過氣,西班牙副總理桑塔馬利亞和IMF總裁拉加德31日的會談,引發各界揣測西班牙將與IMF協商類似希臘的救援貸款方案。
* 美國銀彈滿天飛 再丟QE3無效?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133036.shtml
分析指出,金融風暴以來聯準會已投下大批銀彈,資金幾乎氾濫成災,即使有意再推刺激經濟新政,舊戲法恐怕達不到預期效果。
* 美股重挫 下周台股剉咧等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133036.shtml
美股昨天開盤重挫逾二百點,原油等商品市場跟著重挫,分析師說,台股外有國際金融動盪壓力,內有證所稅風暴延燒,下周台股開盤「剉咧等」,要提防股市、匯市雙殺,早盤指數不排除下探「六字頭」。
◆ 直兌人民幣 日圓長期看強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2.06.01
中日兩國今天開始人民幣與日圓直接交易,日圓成為美元以外第一個與人民幣直接交易的國際主要貨幣,一般認為這項新政將有助兩國雙邊貿易,使這兩種貨幣在貿易結算上更便利,降低匯兌成本,尤其是繞過美元,使人民幣成為全球貨幣之路再向前邁一步。中日貿易預計年省以美元為中間貨幣而造成的30億美元手續成本。
人民幣和日圓直接交易,專家形容是自闢一條貨幣高速公路,不再經過美元這道收費站。媒體評論,受益的是兩國的民間企業,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做生意,今後美元匯率波動風險降低。
直接交換前,人民幣兌換日圓以美元為中介,先以人民幣兌換美元,再經由G7的兌換團隊把美元換成日圓,日圓換人民幣亦然。本來簡單的人民幣對日圓匯兌,經過美元中介,變成兩筆交易,兩邊都得支付美國央行兌換費,而且彼此不太容易得到真實的匯率。
以2011年中日貿易額3449億美元為準,直接兌換後,中日貿易每年節省30億美元手續費。《日本經濟新聞》等日本媒體說,直接兌換,將大幅減少結算風險,並促進東京市場。
有個生動的比喻是,一個日本人和一個中國人聊天,兩人在母語以外只懂英語,因此必須先把自己的意思轉成英語來交,兩人都學對方語言,豈不省事多多。
刺激市場之外,對日本人的生活也有好處,到中國大陸旅遊,兌換人民幣時省下不少手續費。
依專家之見,日本商品價格會下降,長期則日圓看強。前者是因外匯交易成本減少,匯率波動風險就緩和。後者則是短期內人民幣可能走強一點,長期則日本經濟走出311地震影響,日圓走強。
專家表示,人民幣和日圓直兌,會帶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和國際化,以後加上中日韓經濟自由貿易增深,不只中日經濟會因匯率直接掛鉤而命運相連,韓元估計也會走這條路。歐洲一體化,就是先貿易結合,然後金融結合。
※ 相關報導:
* 亂世美元再成避風港 笑傲股債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32012060100717.html
美元上月創2011年以來最大月線漲幅,笑傲股市、債市和商品市場,為今年以來首見,主要因歐債危急之秋,投資人轉往美國資產避風頭。
* 盧比狂貶/政府癱瘓經濟差 印度希臘化?
http://www.udn.com/2012/6/1/NEWS/WORLD/WOR2/7130800.shtml
印度第一季經濟成長僅5.3%,創9年以來新低,盧比匯率重挫,經常帳逆差激增,通膨上升,工業生產萎縮。企業界指出,經濟正遭遇全面性危機,媒體更警告印度可能會走向「希臘式」的危機。危機的根源卻在於政府運作的癱瘓與失能。
* 脫美入中? 日經濟大轉向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132999.shtml
現在,我們知道,一九七一年的尼克森震驚,就是美元光芒褪色的開始。.
..不過,無論如何,美國這種依峙美元作為基軸貨幣,才有可能採取超乎尋常的金融寬鬆政策,毫無疑問地,可說是對於貿易出超國貨幣主權的慢性侵蝕。...毫無疑問,眼前的世界,問題已經不在民主/極權,或自由/計畫的拮抗,問題的根源百分之百在於,國際經濟體系不均衡的擴大。而且,面對世界史的「大轉換」,歐洲和東亞正在尋求不同的解答。
證所稅爭議/證所稅何懼? 人頭戶會曝光
【聯合報╱黃武夫/自由業(高雄市)】2012.06.01
證所稅議題,許多專家學者紛紛跳出來高談闊論,也不管平時做不做股票,一下子牽扯公平正義、一下子牽扯國家財政。在筆者看來,這些不過是缺乏實務經驗的紙上談兵罷了。
證所稅哪裡是表面上那樣「只課大戶不徵散戶」的簡單數學而已!在股市裡,大戶先吃肉,散戶後面跟著啃骨頭,本就是一種「自然常態」,說散戶依賴著大戶賺錢一點也不為過。畢竟沒有大戶先挹注大量資金進場來「造市」,股市中又怎會有豐沛的活水?散戶又怎敢進場?
大戶也怕散戶跟單,所以習慣化整為零,分散成許多人頭帳戶進場。事實上,許多大戶最在意的倒非證所稅本身。
根據財政部原先版本,一個戶頭年賺逾三百萬才課證所稅,連股市大佬阿土伯都直言不容易啦!大戶們主要在忌諱證所稅一旦開徵,因為有稽核的問題,人頭帳戶勢必難逃曝光命運,這才是不能說的秘密!
儘管大戶的此種心態跟手段可議,然股市卻是企業主要的籌資管道,股市一旦委靡,工商投資就會跟著萎縮,長此以往,台灣的經濟如何好得起來?
再說,原本的千分之三的證交稅,由於是在賣出股票時課徵,本身已隱含「所得課稅」之概念,因為股價漲愈高,課的稅愈多;股價跌愈低,課的稅愈少。
證交稅是政府僅次於薪資所得稅的第二大稅收!真不知那些把「公平正義」喊得震天價響的人,對於國家的實質貢獻又勝過股民多少?
◆ 陳揆夜宴拍板 抓大戶放散戶
【聯合報╱記者陳洛薇】2012.06.01
行政院長陳冲昨晚與國民黨團及黨籍財政委員討論證所稅「立法行政共識版」,終於拍板。知情人士透露,在國民黨團版本出爐後,輿論一片批判聲,馬總統相當在意,昨天特別指示一些「量能課稅」的方向,晚間由陳揆與國民黨團在此原則下集思廣益,一夕間完成新版本。
據了解,在馬總統與陳揆討論證所稅改革方向後,陳揆昨天下午致電稅改專業立委曾巨威討論,初步確定朝抓大戶、放散戶的方向改版,並將持股百分之三的大股東、年淨所得逾五百萬元者定義為「大戶」。
陳揆與曾巨威達成共識後,陳揆晚間邀集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財政部代理部長曾銘宗、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與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等黨團幹部,及賴士葆、曾巨威等財政委員討論,確定出任財長的張盛和則以行政院顧問身分出席。
與會人士表示,這場在金華官邸舉行的餐會長達三個小時,陳揆在大家吃完第一道菜以後,就向藍委提出幾個證所稅模擬版本,並說「我奉馬總統之命來協商,也新增了二、三個方案,讓大家來討論,希望能更符合社會期待。」
新財長張盛和在會中對負責整合證所稅版本的藍委表示,他非常佩服黨版「雙軌制」的設計,讓它有延後課稅的概念,這可以讓大家習慣。
這場行政、立法協商會,最後達成訂定「落日及日出」共識,明年新制上路至二○一六年的四年間為雙軌過渡期,二○一七年後回歸單軌制。賴士葆會後說,「共識版」幾乎整合朝野各政黨的版本,包括親民黨說要四年過渡期的精神也含在其內。
馬總統指示下,藍營提出的版本由「政院版」到「黨團大融合版」,昨夜再進化為「立法行政水乳交融版」。是否能在公平正義、量能課稅,與兼顧穩定股市之間取得平衡,還須檢驗。新制何時上路,還是要回到立法院朝野審查,在野黨是否提交付協商,將是本會期能否三讀過關的關鍵。
※ 相關報導:
* 證所稅105年前採雙軌制 增訂抓大戶條款
http://www.udn.com/2012/6/1/NEWS/FINANCE/FIN5/7130831.shtml
藍營證所稅昨晚達成「立法行政共識版」,明年起到一百零五年,個人採「雙軌制」課稅,但增訂不適用設算課稅制的「抓大戶條款」;一百零六年起,取消設算課稅制,採單軌課稅,一般散戶不再課徵證所稅,僅有符合標準的「大戶」,才需核實申報證所稅。
* 觀察站╱單軌制實施 為何是106年?
http://www.udn.com/2012/6/1/NEWS/FINANCE/FIN5/7131499.shtml
請行政院及立法院國民黨團不要過度自滿,此版本仍有許多可討論修改空間,例如此版本還保留荒謬的指數設算方式,再加上106年以後換了總統,還會不會繼續實施等疑慮,都還考驗著這個政府及社會,能不能持續往較合理的稅制方向去走。
* 觀察站╱共識版證所稅 劉憶如罵出來的?
http://www.udn.com/2012/6/1/NEWS/FINANCE/FIN5/7131447.shtml
立委不喜歡劉憶如的態度。劉憶如下台後,把國民黨立委痛罵一頓,立委為了自清,只好加碼立法,這就產生了針對股市大戶而訂出的證所稅。這些大戶可能都沒有想到,立委被激怒後,立法院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行政院還安撫立委,這樣會不會打趴股市?氣憤的國民黨立委說,管他的。旁觀者無不笑稱,這套新版證所稅,幾乎是劉憶如罵出來的。
* 張盛和:共識版 目前最好版本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7132910.shtml
張盛和也說,他當了這麼多年的稅官,怎麼會不知道什麼是理想版本?但太過理想,對市場衝擊過大,這法案就沒辦法通過審查。他認為,這案子最重要的,是要先尋求最大的共識,再看看可行性如何
* 證所稅早點定案 真的就能安定股市?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7133392.shtml
經濟學者馬凱認為共識版證所稅根本是「抓錯人」。首先,IPO的股東,通常都是原始股東,在新上市櫃的公司中扮演重要角色,也代表IPO 股東具有創業精神,還需肩負股票上市櫃的風險,以及社會責任,但政府不給鼓勵,還要課徵最高40%的所得稅。工總理事長許勝雄「無言以對」。
◆ 綠營:脫序版 違反量能課稅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2012.06.01
國民黨昨天深夜拋出證所稅院黨整合版本,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受訪表示,整個版本只見政治算計,也違反量能課稅原則,「四不像、愈改愈離譜,根本是脫序版證所稅」!
藍營版證所稅二○一七年前為雙軌制、之後才採單軌制。柯建銘質疑此時間點充滿政治算計,「因為二○一六是下一屆總統大選,馬政府打算前幾年先給民眾甜頭」。
他說,證所稅案已讓台股蒸發近三兆元,馬英九總統應道歉、行政院長陳冲應辭職。
柯建銘說,最遺憾看到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曾巨威也跟著「淪陷」,拋棄財政學者清流風骨,十分可惜。
「這會兩邊落空!」民進黨立委李應元認為,前三年採雙軌制,大家會選有利的「設算所得制」,股市也達不到八千五百點,課不到稅;一○六年後因民怨很深、稽徵成本過高,最終也無法實施。
◆ 證所稅一團亂 徐旭東:台灣會被自己搞垮
【康文柔、曹秀雲/台北報導】2012-06-02 中國時報
馬政府證所稅版本一波三折,引發企業界大老關切,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昨天說,「弄成Class(階級)跟Class的鬥爭,這不好!」大家應冷靜思考,我們的台灣、我們的政府,「要轉型到什麼地方」?至於證所稅共識版「抓大放小」,公司派大股東首當其衝,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他看過最新版本,既然政府決定了,就不能再給建議,「已討論這麼多了,就這樣做吧!」
證所稅爭議不斷,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曾提出建言,若稽徵成本太高,只怕不合乎效益,未料成為前財政部長劉憶如與藍營立委的「試算」範例,氣得郭台銘差點想召開記者會,澄清自己很愛繳稅。甚至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曾說,他贊成課徵證所稅,但批評這次推證所稅「有勇無謀」,因法人證所稅採最低稅負制,且被提高,台積電明年至少多付卅億元。
徐旭東指出,現在對證所稅大家已有太多意見、太多版本,甚至已演變成「一個Class跟一個Class的鬥爭!這不好!」重要的是,大家應冷靜思考,「我們的SYSTEM(制度)、我們的台灣、我們的政府,「要轉型到什麼地方!」
徐旭東幽默地說,證所稅現在版本太多,每天都有不同版本出現,「我早上惡補一下,但還是不很清楚。」
徐旭東說,若是針對兩萬大戶課稅,弄得那麼複雜,原本要讓小老百姓高興,但弄出來連菜籃族也不見得喜歡,「What you do that for?(那到底所為何來?)」的確是太複雜。
徐旭東強調,他不評論政策好壞,但他認為現在全世界都在找尋一個New Model(新模式),台灣一個政策,光國民黨內部就有五、六個版本,朝野民間大家都有不聲音,每天搞到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再這樣繼續下去,台灣會被自己搞垮,「大家應冷靜下來思考,到底我們的政策是什麼?從愛台灣角度,到底我們有什麼New Model!」
對證所稅議題,林百里昨則很「認命」地說,最新版本既然是這樣,就這樣做吧!不願再對此多給建議。
林百里日前到中央大學演講,炮轟政府花太多時間安撫立法院,未能對企業提供協助,不像南韓在國家強力主導下,展現強烈企圖心。林百里語帶無奈地說,台灣企業一向是自由發展,不同國有不同的國情,不同人不同命。
台灣競爭力正要浮現的冰山
【經濟日報╱社論】2012.06.03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2012年全球競爭力排名出爐,台灣排名全球第7、亞洲第3,但前者已較2011年後退1名。能在全球59個受評比國家中得到這樣的名次,還領先中、日、韓等強勁的競爭對手已屬不易,後退1名不足過慮;但盱衡排名落後的主因,以及在現實的經濟環境中競爭不過別人,仍令人深以為憂。
影響今年排名的因素中,4大指標裡以「政府效能」前進5名成為第5名,「基礎建設」自16名上升為12名,貢獻最大;這兩者的進步也是理所當然,一方面領導人由貪腐轉為清廉,另一方面諸多政策由鎖國轉為開放,均顯而易見,但平心而論,這兩者本來也是任何正常國家的領導者與政府該做的事情,只是台灣不幸在過去10餘年倒行逆施、自毀長城,淪落至谷底而已。因此,將此不正幡然改正而使排名揚升,則如此得來的競爭力提高,實在無足多者。
相對而言,當4大指標中有兩項排名大幅上升,但總體排名反而後退1名,這就表示真實競爭力的衰退,絕不能輕忽。在後退的兩項中,其一是企業效能,下滑1名至第4,影響不大;倒退的主力,端在僅餘的1項──經濟表現,大降5名,關鍵即在於國內經濟退步13名、國際貿易退至15名。此與去年台灣經濟的實際表現若合符節,也是討論經濟競爭力最現實而具體的面向,就此而言,台灣經濟競爭力又豈止倒退1名而已。
不過,去年經濟表現固然不理想,經濟成長率尚能保4,達到4.03%,經濟排名已一退千丈。今年迄今為止,主計處連連下修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目前已在3%的邊緣,全年恐怕難以「保3」,甚至還要「保2」。出口更慘不忍睹,到4月為止,月月衰退,儘管統計部門月月宣稱,2月就是谷底、3月就是谷底,但衰退的山谷深不可測,或有可能直到年底都看不到盡頭。以這樣的表現,不待明年此時,我們應可揣知,經濟競爭力排名將大幅倒退,尤其當清廉度難再提高、開放腳步也不易大幅加快下,不獲其他正向力量挹注,經濟表現的影響完全顯現,後果就更不堪聞問了。
事實上,台灣經濟表現何以至此,有一個諱莫如深的原因,早已注定了命運,那就是對岸關閉世界工廠的行動,如今已接近完成。10餘年來,我們的主政者政策錯誤,將台灣的經濟命脈寄託在對大陸世界工廠的出超上,近年來所占比重更常在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的七、八成上下。一旦世界工廠關閉,這七、八成付諸流水,台灣經濟命脈即橫遭斲斷,出口當然難有起色,經濟成長則每下愈況,去年已略見端倪,今年冰山的主體將赫然浮現眼前,明年更不知將伊於胡底。因此,全球競爭力排名第7的地位可能不保。
排名高低,到底與競爭力有何關聯,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就排在台灣之前的各國如香港、美國、瑞士、新加坡、瑞典等國而言,兩者之間的關係似乎十分密切。但翻開去年的統計數字,2011年外資來台金額在GDP中所占比率,較2010年不增反減了0.4%,金額降至19.9億美元,遠遠落在競爭力排名22的韓國之後,尤其韓國先後與歐盟及美國簽下自由貿易協定(FTA)後,其吸引外資及促進出口的競爭力大幅提升,更令台灣瞠乎其後。實情如此,若我們猶以排名領先南韓15名沾沾自喜,豈不是十足的阿Q心態?
這一個可能若干年內再也難以企及的全球競爭力排名,掀開了若干問題,深層探究後更看見陰暗的事實,如何挽救台灣經濟,是主政者必須立即正視的問題。只是,我們不見政府部門的深刻檢討,更缺乏相應的對策,反而是強調政府效能的進步,能不令人憂心?
※ 相關報導:
* 製造業鮭魚返鄉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2060300334.html
鼓吹美國製造業鮭魚返鄉的非營利機構Reshoring Initiative創辦人莫瑟(Harry Moser)估計,近年來至少有2.5萬個製造業相關就業機會回流美國,儘管與廣大的失業人口相比猶如滄海一粟,但他認為在重新評估海外生產的成本得失之後,將產能遷回國內的企業料將愈來愈多。
◆ 追稅我最行
【林國賓】2012-06-03 工商時報
巴西近幾年來經濟高速成長,但稅收成長率比經濟成長還要出色,政府查稅追稅的手段更是五花八門,因而拚出一張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稅收成績單。
■When it comes to collecting taxes, Brazilians are probably some of the best in the world.
巴西有一群武裝的幹員專門搭乘直升機飛往國家各個角落,突襲企業行號與民宅,讓違法之徒時時提心吊膽,深怕成為政府搜索的目標。這些人不是警察,也不是調查局的幹員,他們的身份是稅務人員。
巴西聯邦國稅局憑著嚴格查稅與富創意的追稅手法,近幾年來已在國際社會打響名號,總統羅賽芙今年經濟施政目標能否達陣,都得仰賴這個角色日益吃重的政府部門。
就如同其官徽上的「雄獅」,巴西國稅局追稅的意志與手段相當凶猛,為了確保民眾與企業行號如實繳稅,無所不用其極,好比說稅務人員配槍出勤登門查稅,乃至於拿著精密的啤酒桶測量計突襲釀酒廠。
該部門最近的任務還採用像是「黑豹」與「三角洲」等特種部隊常用的代號,該國豪宅上空也經常可見直升機盤旋,但這些直升機可不是富豪的玩具,而是稅務人員特別搭乘,用來測量豪宅的面積,查核這些有錢人有沒有逃漏稅。
稅局查稅 沒有大小眼
該國國稅局查稅沒有大小眼之分,羅賽芙2009年在前政府出任部長時曾被國稅局盯上,原因是在退稅申報上出問題,羅賽芙向稅務人員坦承不小心出錯。
巴西知名國腳、現效力於聖保羅球會的球星法比亞諾(Luis Fabiano)今年4月也成為該局成功獵捕的大咖之一,法比亞諾有一部要價近50萬巴西幣的奧迪跑車,國稅局以法比亞諾在車輛財產逃漏稅為由查扣該部跑車。
巴西國稅局副局長康迪多(Caio Candido)前不久才又透過媒體向民眾公開喊話:「本局的職責就是讓所有納稅人知道,我們隨時隨地都在查稅,他們唯一可做的只有安守本份誠實納稅。」
可想而知,巴西雷厲風行的查稅引發不小的民怨,但成效卓著也是不爭的事實,去年巴西經濟成長率僅2.7%,但國稅局的全年稅收成長率居然高達10.1%。
渣打銀行駐紐約分析師藍巴迪(Italo Lombardi)就說:「就政府徵收稅金的績效而言,巴西的表現有夠出色,很可能是全球前幾強。」
今年全年稽徵稅收的績效應可再創新高,今年第1季整體稅收較去年同期增加7%,全年財政收支盈餘目標已達近3分之1,進度明顯超前。
追稅實力強 各國來取經
巴西追稅的實力強到智利與坦尚尼亞都來觀摩學習,甚至連中國大陸都特別研究何以巴西效率如此之高。拉美國家逃漏稅的情況普遍相當嚴重,據統計墨西哥與烏拉圭因為民眾逃漏稅與政府查稅鬆散,政府國庫損失估計上看潛在稅收的逾5成,相較之下,巴西逃漏稅的比率僅占潛在稅收的17%。
政府查稅查得緊,看在老百姓眼裡就很不是滋味,根據CNI-Ibope今年4月份所作的一份民調結果顯示,對於政府的稅政,巴西民眾的不滿意度高達6成5。巴西民間智庫稅務規劃研究所研究部主管阿梅洛(Gilberto Luiz do Amaral)表示:「這個國家稅收這麼多,但很奇怪耶,資金的運用就沒徵稅那麼有效率?」
巴西納稅人不平的是,國家每年稅收占國內生產毛額(GDP)達35%,遠遠高於其他新興國家,民眾稅負甚至與歐洲已開發國家一樣重,但享受到的公部門服務卻少得可憐,舉凡道路、學校與警察員額配置等基本建設連拉美其他國家都不如。
社論-為歐元危機算命 為台灣請命
【本報訊】2012-06-04 工商時報
從台灣要掌握歐元危機,是個耗時費力又困難的工作,不要說歐盟27國彼此之間分分合合,糾纏千年的愛怨情仇,每個國家內部左派、右派、新左派、極右派的政治勢力合縱聯盟,都像政治小說那樣天天都有令人驚訝的戲劇化情節,而人民與政府彼此之間,更是官民難分、相互綁架、共同分贓的共犯結構。
五月爆發的這波危機,本質上是「政治危機」,與去年冬天的那波「金融危機」大不相同,雖然二者同樣令人驚心動魄,同樣都埋藏著「歐元瓦解」的最終災難,但是今年五月的危機,本質上是政治性的,是由希臘與法國大選舉所觸發、由失業選民向德國總理梅克爾集體嗆聲的政治恫嚇。相較於去年的動盪,五月危機沒有大規模的群眾暴動、債券與股票市場相對平穩,但是希臘與法國的執政黨卻被民眾掃地出門,失業民眾以極端的情緒將選票投給極左或者極右的政黨,以集體政治要脅的態勢,逼迫歐盟鬆綁嚴苛的撙節方案。
歐盟面對的政治挑戰接二連三,5月31日愛爾蘭舉行的全民公投,要將歐盟財政合約與愛爾蘭憲法結合;接下來,6月10日與17日,法國國會大選,勝選的歐蘭德所屬政黨,能不能在國會取得多數席次,組成穩定的政府,關切著歐蘭德的歐洲政策走向;當然,希臘在6月17日的第二次國會選舉,更將直接威脅到歐元的安危。
愛爾蘭是唯一將歐盟財政合約(European Fiscal Compact) 交付全民公投的國家,由於愛爾蘭是第二個接受歐盟緊急援助的國家,援助金額高達850億歐元,相對上愛爾蘭將加值營業稅調升至23%、大幅降低退休給付與公務員薪資,造成國內強大的反對聲浪,不過,相對於散漫與腐敗的希臘,愛爾蘭執行撙節計畫的成績較佳,反對黨雖然將此次的公投操作成為對撙節方案的公投,最終贊成財政合約的選民高達六成,反對只有四成,愛爾蘭人民對於歐盟投下信任票,給風雨飄搖中的歐元吃上了一顆定心丸。
6月10日與17日的法國國會大選,將決定新任總統歐蘭德未來五年是否會跛腳,弔詭的是,總統歐蘭德所屬的左派社會黨(Socialist Party,PS)未來的命運,卻掌握在極右派的國家前線黨(Front National, FN)黨魁莉潘(Marine Le Pen)手中,社會黨在本屆577席國會議員中,只掌握了186席,距離289席的過半席次還「缺很大」,必須從前任總統薩柯吉及所屬的UMP政黨搶到大量席次,才有可能組成國會過半的穩定政權。
左派的社會黨必須仰賴右派政黨的分裂,特別是極右派的FN能夠搶走前任總統薩柯吉所屬的UMP的選票,根據法國國會選舉的制度,6月10日第一輪投票獲得12.5%以上選票的候選人,就得以進入17日的第二輪投票,FN與UMP兩個右派政黨能夠合作到甚麼程度,是聯手擠掉PS還是鷸蚌相爭,是歐蘭德能否在國會取得過半席次的關鍵。
希臘極左派SYRIZA與傳統右派新民主黨(New Democracy,ND) 目前民調不相上下,希臘獨特的選舉設計,得票最高的政黨可以在300席國會中,多獲得50席獎勵席次,使得第一大黨的爭取變成勝敗關鍵,目前希臘小型黨派正逐步在「贊成撙節」與「反對撙節」中選邊站。希臘上次選舉中得票率第十大黨(DA)宣布與贊成撙節的新民主黨結盟,並呼籲該黨選民轉投給ND黨。希臘政客的政治算計,如何在極為分散的政黨亂局中勝出,正是歐洲安危最大的亂源所在。
希臘政局仍然混亂,新民主黨的黨魁薩馬拉斯在競選活動中打出「崩盤牌」,他向選民疾呼,希臘必須完全遵守撙節方案,絕對不可能一方面要脅歐盟重簽,一方面又要留在歐元區,而希臘一旦退出歐元區「人民的生活水平立刻暴跌到目前的四分之一」、「甚至不如當年經濟崩潰的阿根廷,阿根廷還有穀物與牛肉可以出口,希臘甚麼都沒有!」不過,即使新民主黨的訴求如此劇烈,六月初最新的民調,SYRIZA與ND的支持度仍然在1%的差距之內,6月17日的變數仍然存在。
令人憂心的是,歐洲的政治危機已經觸動金融面的崩潰危機,五月底西班牙政府注資190億歐元將第四大銀行Bankia國有化,進一步造成歐元兌美元匯率的貶值,這波源自希臘的政治要脅,意外觸發了西班牙銀行體系潰堤,進而威脅到歐洲整體銀行體系的安危,義大利總理蒙提正在主導「歐洲存款保證基金」的籌畫,預計在6月17日希臘選舉日後立即與梅克爾等歐洲領袖開會決定,未來幾周,歐洲國家被迫在政治與金融層面同時開戰,還要承受對沖基金在金融市場無情的攻擊,真是腹背受敵、苦不堪言。
面對歐洲瞬息萬變的危機,亞洲各國莫不提高警覺,避免經濟金融危機的負面衝擊,執政黨更自行創造出證所稅危機,挖洞自埋陷入莫名其妙的政治危機,政府不僅沒在歐債危機中保護人民財產,反而成了落井下石、火上加油的加害者,我們呼籲政府趕緊停止無謂的政治堅持,回應工商領袖不斷發出的警報,轉回振興經濟的主軸,否則萬一歐洲發生最壞的情況,後果將不堪設想。
※ 相關報導:
* 西班牙危機凸顯歐債生死關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135760.shtml
西班牙經濟規模將近希臘的5倍,是大到不能倒、倒了也扶不起的國家,因此,歐盟對西班牙進一步金援乃至紓困已是箭在弦上。...值得注意的是,歐債危機升溫導致歐元一路貶值,上周歐元匯價已跌落至1歐元兌1.23美元,有專家估計歐元可能再貶值到1.1美元,果真如此,對歐元區國家出口及經濟成長將有激勵作用。但是,歐元大幅貶值無異開啟另一波貨幣戰爭,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在歐元及美元消長下,勢必起伏動盪,風險更增。
* 解決歐債危機…歐洲四巨頭 擬改革綱要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135654.shtml
德國周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報導,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歐盟主席范宏畢、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以及歐元集團主席容克等歐洲四大機構巨頭正在研擬一套「改革綱要」,以一舉帶領歐元區走出債務危機。
* 彭博資訊專欄/有條件歐元債 才是救命丸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135632.shtml
歐元區是單一金融體系,需要單一金融監管單位和銀行存款保險計畫,並統一處理困頓金融業者的程序。這需要歐盟機關介入讓各國釋出這些現有的功能,整合為初期形式,但這些監管形式須迅速成長茁壯。一個功能健全的貨幣聯盟,必然是真正的金融聯盟。...財政政策較棘手。必須保留並改善各國衰退期間的借款能力,但不能允許過度借貸,遇到麻煩才強迫盟國買單。...解決之道就是有附帶條件的共同擔保債券。
* 歐巴馬連任之路 要看梅克爾臉色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135912.shtml
擔心連任之路受到歐債危機波及的美國總統歐巴馬,2日將美國就業成長減緩歸咎於歐洲,並加入其他歐洲領導人的行列,向德國總理梅克爾施壓。但梅克爾仍一「婦」當關,橫掃千軍,堅決表示德國「沒有任何可能」同意發行歐元區公債。
◆ 六四週年 滬股跌64.89點
中央社 2012/06/04
(中央社台北4日電)今天是六四事件23週年,上海股市指數今天下跌的點數,恰巧是「64.89」點;開盤時指數則是「2346.98」點。可能是因為這兩大巧合,上海證券交易所開設的官方微博,下午起便無法登入。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中國大陸當局在阻止網友登入上海證交所的微博網站,原因是「上證指數在天安門民主運動被鎮壓23週年紀念日所顯示的多組數字,似乎都是在紀念六四」。
滬股今早開盤的指數2346.98點,前2碼「23」被視為六四事件發生23週年,後面的「46.98」若倒過來看,正好是「89.64」,也就是1989年6月4日民主運動遭到鎮壓的日子。
包括台股在內的全球股市今天重挫,滬股也不例外,收盤比前一天下跌2.73%,換算成點數,恰巧是64.89點。
這兩串數字在滬股下午收盤後立即在大陸網路上引起討論,有人認為是「天意」,但相關討論隨即被網路管制當局刪除。有一名網友說,他擔心上海證交所「會不會被關掉」;也有網友認為,這些數字太巧合,會不會是有人操縱。
BBC報導說,在六四事件23週年紀念日的今天,64、89、23這些數字的奇異巧合,是大陸當局深深的忌諱。從1日起,大陸網路上已無法搜索到「64、23、89」等數字,或者與六四事件有關的敏感詞彙。
但專業人士認為,即使有再高超的技術,操縱股市數字來暗合六四事件,「恐怕是不太可行的」。
我見我思-從第一到山窮水盡
【呂紹煒】2012-06-04 中國時報
從「日本第一」到今日的「山窮水盡」,十多年的歲月,淘盡了日本企業的驕傲與光彩,日本內部已開始探討研究日本電子產業「崩盤」的原因了。對照台灣科技產業的光芒也逐漸暗淡,日本應該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鏡子。
如果你上谷歌找一下日本企業近來的新聞,沒一個好消息─倒閉、關廠、賣股、裁員、降評等,大概都是這一類的「衰」消息。過去以「終生雇用制」為傲的日本企業,最近就有奧林帕斯裁員二千五百人、NEC裁員一萬人、松下資遣日本總部一半員工、索尼裁員一萬多人、半導體大廠瑞薩裁員一萬人…。
DRAM大廠爾必達破產賣給美國的美光、夏普賣股給鴻海以求生存、瑞薩關閉十九個公司…;標準普爾調降索尼、夏普的信用評等到BBB+,只比垃圾債券高個兩級。難怪,夏普顧問、也是前董事長町田彥要沉痛的向日本媒體說出「日本家電己是山窮水盡,再墨守成規、不求改變,只有坐以待斃」的話。這是目前聽過對日本電子企業現狀,發出最深痛的哀鳴!
廿幾年前,上世紀的八○年代中,日本企業橫掃全球,「日本第一」的說法成為歐美企業的警鐘。日本企業在歐美大手筆的購買企業、房地產,還有人說日本人要把美國買下。即使九○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這些日本家電大廠仍在全球占有難以撼動的地位,日本出口還是強強滾,出超不斷累積。但在過去十年,其電子行業的產量卻銳減近五成,出口下跌近三成。當年的日本第一,而今安在哉?
相關的檢討報告不少,不少屬於技術性的問題;但宏觀的看,日本社會與企業文化,是一個重要的根源。八○年代後日本電子產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最後卻耽溺於此勝利;以電子產品而言,日本是類比時代的大贏家,但當整個世界往數位移轉時,日本卻還是拚命研發、生產那些註定要被揚棄的類比產品。當歷史列車轉彎時,未能調整者就被摔出車外;日本就被摔出去了!
蘋果在廿一世紀以iPod做先鋒,其iTunes改變了世界聽音樂的方式。許多人都在問:這應該是索尼才能做出來的產品與整合,為什麼卻由蘋果做出來?因為索尼本身是消費電子大廠,旗下又有龐大的音樂資產。但索尼或是遠見不及此、或是內部山頭主義、或是擔心影響音樂部門收益、甚至可能是眷戀類比時代隨身聽,總之,索尼錯失此機會,從此被掃地出門。這可能又是一個「成功為失敗之母」的案例了。
此外,日本既缺乏「難捨能捨」的決心,也無把全部資源集中在未來有前景產品的洞見,也讓日本企業不但被美國打敗,連韓國三星都戰勝日本了。例如,日本企業遇到企業經營與競爭力出問題,日本的做法是把幾個輸家「綁」在一起,希望藉此變贏家。這是一個「石器時代」的想法,以為規模大就會勝利。但在創意經濟時代,創意的出現與執行,遠比規模重要。我們看到美國最大的電子產品廠商,大部分年紀都很輕,但日本有新技術出現時都被納入原本大廠的新部門中,但這些大廠都徘徊在新舊之間,創造性的破壞無由產生,最後的結果就是被其它企業追過去。
當時,還有更細微的因素可探討,如日本企業的官僚化與科層組織,是否難以因應變化日益快速的數位時代、只重產品技術進步忽略商業模式變革、日圓匯率高漲是否扮演最後一根稻草的角色等。日本電子大廠是否能記取教訓,透過策略變革、體質調整重振雄風,且拭目以待。但由第一到山窮水盡,這門課程,台灣企業一定要好好研讀,別重蹈覆轍。
◆ 1980年來最低 索尼股價一度跌破1000日圓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2.06.04
索尼公司股價今天一度跌破1000日圓大關,為1980年以來首見,因日圓揚升,美國經濟據也使全球經濟成長正在趨緩的疑慮增溫。
2000年 股價最高飆上1萬6950日圓
索尼(Sony Corp.)股價盤中一度挫跌2.3%,報990日圓,早盤收報1000日圓(12.80美元)。根據彭博數據,索尼股價2000年3月曾創下史上最高盤中價1萬6950日圓,上次跌破1000日圓的時間則是在1980年8月7日。
不敵三星蘋果夾擊 連四年虧損
索尼80年代以Walkman和首台CD隨身聽獨領風騷,但由於未能推出主打產品,加上日圓升值,同時消費者大量投奔蘋果公司(Apple Inc.)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的機種,已連續4年虧損。日圓上周兌16種主要貨幣全面揚升,兌歐元甚至攀抵逾11年來最高水準。
在美國經濟復甦步履維艱、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以及歐債危機惡化等疑慮之下,索尼這個日本最大消費電子產品出口商,股價延續今年高達28%的跌幅。
美國勞工部6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上個月就業人口增加6萬9000人,比彭博調查最悲觀預估值還低。
◆ 產業外移 朱炳昱:台灣優勢只剩5年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東京報導】2012.06.04
台壽保董事長朱炳昱昨天到日本考察,隔了3年,他這次看到日本經濟還是沒有起色,朱炳昱說,現在投資日本,還不如投資大陸;而且台灣優勢「只剩5年」,值得警惕。
朱炳昱說,日本維持低利率、高稅率政策,但經濟表現「失落20年」,他這次走訪一些企業,發現很多公司中下級幹部薪水全面倒退。
他還說,日本企業對經濟前景並不樂觀,因此職員任用都找人力派遣公司,企業心態則是「邊走邊看」,沒有長遠打算。
從日本看台灣,他直言,台灣的優勢只剩下5年,因為台灣的外銷產業大量外移,中下層勞工的機會也越來越少,而台灣做為一個「島國」,過去靠貿易,未來勢必要找新出路。他說,台灣應朝建立區域金融中心、降低稅率,吸引國外投資者的方向努力,否則後代子孫可能只能幫別國打工。
分析師:救市 全球央行本周有動作
【聯合報╱編譯于倩若、李京倫/綜合報導】2012.06.05
面對股災,投資人要求央行救市的聲浪再起。有分析師認為,全球央行最快本周可能有協調一致的寬鬆貨幣行動。
眼看全球股市跌跌不休、公債殖利率持續探底,愈來愈多投資人寄望全球央行能協調一致行動來抑制市場恐慌。湯森路透公司資深外匯分析師努南說,澳洲、英國央行本周都會開會,最快這周就會見到一致的貨幣寬鬆行動,「市場正發出要央行協調行動的強烈呼聲,我們看到債券殖利率走向兩極化,投資人在說『我們需要對策,而且要快』」。
華爾街日報也報導,過去兩年歐洲領袖與美國聯準會不斷祭出救市行動,市場因此能夠逢凶化吉、逆轉勝。今年央行料將再出手救市,不過這回救市恐難以奏效,至少成效將不如以往。
投資人正急忙拋售股票並買進債券,使日本十年期政府債券殖利率四日跌至百分之○點七九,創二○○三年七月來最低。上周五指標性的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觸及百分之一點四四二,寫下十九世紀初有紀錄來最低。
華爾街日報指出,照經驗,就算撒錢無法根治主權債務問題,也能穩定市場,短暫推升股價指數,不過以前央行主要是以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現在利率已處在歷史低點,部分經濟學家質疑央行到底還能拿出什麼妙計。
Pension合夥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蓋伊德說,現在可是「攸關存亡」的時刻,央行有必要啟動寬鬆,目前美國公債殖利率處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閉來僅見的水準,意味市場期待寬鬆措施,尤其對聯準會寄予厚望。
Gartman Letter主筆賈特曼認為聯準會百分之百會進一步寬鬆。
◆ 歐債衝擊 全球銀行放款大減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2.06.05
面對世界經濟減速與歐債危機,全球銀行去年第4季大舉減少放款,減幅創雷曼兄弟公司倒閉來最大。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資料,2011年第4季全球銀行放款金額共減少7,990億美元或2.5%,創2008年第4季來最大減幅,當時雷曼兄弟公司垮台導致銀行間借貸市場急凍。
遭到削減的多為銀行間放款,縮減金額達6,370億美元,主因是國際銀行在歐債危機延燒之際減少貸款給歐元區銀行,對企業及其他非銀行機構的放款則縮減1,620億美元。
BIS說:「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擴散到銀行融資市場,銀行間拆放大幅下降,才造成這種情形。歐元區居民的跨境貸款受到的衝擊最明顯,且歐元區的銀行業者消減最多。」
歐洲整體銀行業去年第4季縮減貸款達5,840億美元,或4.7%,其中法國銀行業大砍海外放款金額近2,000億美元,降幅約為5.3%,雖不如去年第3季的縮減7.1%,但凸顯法銀持續大抽銀根。
其他急縮放款規模的還有西班牙銀行業(縮減350億美元或5.3%)、德國(1,810億美元或4.7%)和義大利(320億美元或3.5%)。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以及其他歐洲銀行,正縮減貸款規模,以符合更嚴格的資本要求。外國銀行也減少放款給歐洲銀行,主要是擔心歐債危機擴散。銀行收緊銀根令市場擔心歐洲經濟復甦恐怕會因此窒息。
※ 相關報導:
* 意外! 美工廠訂單連二跌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138223.shtml
美國商務部公布,4月工廠訂單意外萎縮0.6%,不如經濟學家預測的增加0.2%,再加上3月訂單經修正後萎縮2.1%,已連續2個月出現下滑,是逾3年來首見。美國上次出現工廠訂單連2個月下滑是2009年1月與2月。
* 德國 暗示挺歐元債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138229.shtml
西班牙總理拉霍伊敦促歐洲領袖增進合作、共同保護歐元區銀行,加深了堅拒發行歐元債券等方案的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壓力。但熟知內情的官員透露,倘若其他歐元區政府願意將更多權利交付給歐盟,德國的態度將轉為支持。
◆ 用虛擬貨幣救歐元
【經濟日報╱社論】2012.06.05
歐債問題持續惡化,希臘和其他國家退出歐元的威脅升高,連希臘之外的國家也出現資金外逃的問題。但是,日前相爭的擴張信用與緊縮支出的兩派主張,並無法真正解決部分國家競爭力低落及失業的問題。我們曾指出,希臘退出歐元區,可能使其經濟金融大亂,甚至把其他國家也拖下水。一種可以避免混亂又能調整各國競爭力的方法,是讓希臘等發生困難的國家繼續使用歐元,但各國分別設個虛擬貨幣單位來做為公債、工資、和退休金的計價單位,並由歐洲央行依據各國的出口和其他經濟情勢,以類似徐行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Crawling Peg)的方式,漸進地調整這虛擬貨幣對歐元的匯率,以反映各國競爭力的變化。
希臘或其他歐元區國家退出歐元區而改用自己的貨幣時,其國內通貨、存款、以及其他以歐元計價的債權債務都要改以新貨幣表示。由於目前有困難國家的新貨幣極可能要大幅貶值,因此民眾或企業一定會設法避免自己擁有的歐元資產被更改面值為本國的新貨幣。這也就會造成資金外逃、擠兌、新貨幣更大幅的貶值,以及混亂的經濟局勢。但這樣面額的轉換,除了政府公債的實質債務可以降低之外,其他轉換將因為債務人和債權人的負債和資產同時減少,對全國並沒有淨財富效果,反而會因不公平的財富重分配而引起很大的不滿和混亂。
想讓希臘或其他國家退出歐元區的想法,並不是要引起這些混亂,而是希望將公債和工資改以新貨幣表示後,通過新貨幣的貶值,能降低公債的實際負擔及用歐元計算的工資。可是,由於新貨幣貶值幅度可能很大而且不確定,故債權人和勞工都不太願意接受這種轉換。相對地,若如前述建議用一個虛擬貨幣單位來表示,公債的面值和工資,則由於沒有存款和其他資產負債轉換所引起的資金外逃等混亂,虛擬貨幣的匯率又由歐洲央行調整,因此其貶值幅度應可小於完全換用新貨幣的情況。所以,債權人和勞工若能接受新貨幣,一定更願意接受這種虛擬貨幣單位。換言之,用這虛擬貨幣不只可避開採用新貨幣引起的資金外逃和擠兌等混亂,可行性也較高。
這項虛擬貨幣單位的制度因為沒有真的發行貨幣,因此該國仍然沒有貨幣政策。但當該國出口低落或有入超太大等問題時,歐洲央行仍可依調整公式或數量,讓貨幣單位對歐元貶值,從而降低該國的實質公債負擔及工資,因此該國等於有個受規範的匯率政策來改變其國家競爭力,不會像完全使用歐元時那樣無法藉貶值改善競爭力,甚至還要因德國或其他國家的高競爭力造成歐元升值而受害。有個匯率可用以調整按歐元計算之公債價值及工資的結果,整個歐元區將有點像布列敦森林體制(Bretton Woods System)的可調整固定匯率制度,既可有共同貨幣的方便,又可以因各國競爭力的變化而做必要的調整。
這種調整也和依物價調整工資與債券面值的指數化(Indexation)制度很類似。只是,指數化是依物價上漲程度調升債權和工資,以維護債權人及勞工收益,而這裡是依競爭力調整債權和工資,以維持該國的償債能力和產品競爭力。所以,這並非難以想像的制度。
歐債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但目前討論中的擴張支出和緊縮財政都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若有國家退出歐元區,更將造成全球性的經濟金融危機。這種虛擬貨幣單位的方法,不僅可以免除希臘等國退出歐元所造成的混亂,接受度較高,也可和財政及信用政策並用,應值得歐元國家考慮採用。
全台五千大企業 去年營收縮水逾兆元
【聯合報╱記者薛翔之/台北報導】2012.06.05
全球經濟景氣前景未明,去(2011)年全台五千大企業表現也受到影響。中華徵信所昨天公布,全台五千大企業去年的企業營業收入總額,僅新台幣32.95兆元,比上年縮水了1.4兆元,相當於半個鴻海的營收規模。
全台五千大企業的稅後純益也較前一年衰退三成,從2.02兆元下滑到1.38兆元。
不過,在個別企業方面,半導體龍頭台積電八連霸,連續第八個年頭獲利表現拿下冠軍寶座;鴻海精密工業則是在營收表現項目七度蟬聯第一。
中華徵信所昨天發布「2012年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 5000調查」,這項調查的對象是年營收達新台幣1億元以上的公民營企業,且最後營收排名在前五千大者;其中包括公開發行公司與非公開發行公司。
根據結果,去年營收第一的是鴻海,約2兆7,733億元,也就是說,導致去年全台五千大企業總營收減少的規模,等於少掉半個鴻海。
營收第二名的是廣達電腦,營收也有上兆元。第三、第四名,分別由中油和台塑石化拿下。
在稅後純益排行榜,台積電連續八年蟬連國內稅後純益第一名,中華徵信所指出,台積電在去年雖然因歐美主要客戶調整庫存,造成產業利用率下滑,稅後純益從1,616億元減少至1,342億元,不過,仍遙遙領先排名亞軍的鴻海(獲利為816億元)至少500億元,穩坐龍頭寶座。
儘管大型企業受到波及,但是中小企業獲利相對穩定不少,根據中華徵信所近10年稅前純益,公開發行公司容易受到大環境景氣波動,純益率在0%到10%之間大幅震盪,而且在2009年金融風暴期間,甚至出現負值;反觀非公開發行公司的獲利,平均保持在2%至6%之間。
◆ 名家-人民幣直兌日圓 是台灣的機會
【林建甫】2012-06-05 旺報
於6月1日起在上海和東京兩地市場,開啟人民幣與日圓的直接交易。這是大陸繼美元外,第一次與人民幣直接交易的主要外國貨幣。而且做為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的中國和日本,在國際貨幣市場進行直接交易,逐漸將對全球有重大的影響。
增強RMB匯率自主性
過去,日圓與人民幣的交易基本以美元為中介貨幣,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天根據人民幣兌美元當日中間價,與上午9時國際外匯市場日圓對美元匯率,經套算後確定當日人民幣兌日圓的中間價。
日圓與人民幣的直接交易不僅可以解決兌換手續費等問題,還可以減輕受美元匯率變動的風險。2011年,中國和日本的貿易額達3449億美元,而因為要採用美元作為仲介,導致中日支付給美國央行的手續費用高達30億美元之巨。
現在新的方式讓人民幣兌日圓交易實行直接交易,即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直接交易造市商詢價,將直接交易做市商報價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對日圓匯率中間價,不再需要經過日圓兌換美元環節。
據悉三聯東京日聯銀行、瑞穗實業銀行和匯豐銀行,交通銀行等19家銀行已經批準成為造市商。申請人民幣對日圓直接交易做市資格的機構在銀行間市場必須有不少於90家的雙邊授信交易對手方。造市商主要有3項兌換義務:第一,連續提供直接交易的買、賣雙向報價;第二,為人民幣兌日圓直接交易提供市場流動性;第三,向央行貨幣政策司報告該項兌換的市場情況。藉這些管道及施行,可增強人民幣匯率的自主性,讓市場的力量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的一步。
當中國和日本在國際貨幣市場進行直接交易,不僅有利於進一步促進中日兩國的貿易和投資,也有助於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中國和日本也可適度縮小受美儲會採用量化寬鬆釋放大量貨幣的影響。
尤有甚者,對於日本而言,人民幣與日圓直接交易使日圓搭上了人民幣國際化便車,讓日本國內金融業界有了新機會。因為關聯市場的發展,人民幣衍生金融產品交易在將在日進一步發展,未來東京可望成為下一個人民幣離岸市場,促進人民幣資產在海外運用。日本企業界也看到相較於交易成本的削減,經濟掛鉤方面的意義更具長遠性。
兩岸貨幣清算應加緊
長久以來因為日圓升值,對日本出口產業產生負面的衝擊,尤其是汽車產業及電機及精密機械產業獲利大減,也影響到日本國內企業投資及雇用。又因為進口物價因日圓升值變得較便宜,降低國產品的競爭力,對日本國內生產非常不利。
在311大震之後,日本更迫切的需要海外的市場與工廠,而全世界最大的市場和工廠是在中國大陸。
不過,中日在歷史上的恩怨及政治與文化上的歧異,兩國的經貿合作,其實沒有那麼簡單。可是從東京到北京,最短的路可以經過台北。從東京到南京,死路一條,也可以透過台北變成活路。台灣一直是日本人最值得信賴的朋友與企業夥伴。台灣應可以扮演中日之間的媒介者,甚至成為日本產業界登陸的灘頭堡。做實經貿大餅。
最後,看到人民幣與日圓的直接交易,兩岸貨幣清算,實在應該加把勁。每次都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都快要變成狼來了。如果兩岸連這協議都簽不成,還談什麼ECFA後續的合作。
(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國政會財政金融組召集人)
◆ 證所稅化繁為簡 衝過頭關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許筱嵐、蔡佳妤、吳泓勳/綜合報導】2012.06.05
開徵證所稅第一關闖關成功,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4)日挑燈夜戰初審通過證所稅修法方案,在三黨黨鞭達成「化繁為簡」的共識下,各黨派整合出5大版本,併案送院會進行朝野協商。其中,國民黨力推的「立委修正動議版」將是最可能出線的版本。
據了解,馬英九總統已下達指令給國民黨團,務求立院在本會期召開臨時會三讀此案。
財政部長張盛和認為,證所稅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境界,本會期完成三讀可能性升高。
國民黨與行政院先前達成的「共識版」,昨天意外未在財委會提出,改由「立委修正動議版」取代。這個版本刪除「大股東與高所得課稅條款」,但維持個人出售上市櫃股票全年賣出金額達10億元以上,要課徵證所稅的「股市大戶條款」,目的是為保留部分量能課稅的色彩。
張盛和與國民黨籍立委重新整合出立委修正動議版,大幅調整先前「共識版」內容,將強制核實申報的課徵對象,縮小僅剩個人全年買賣上市櫃股票逾10億元、承銷取得IPO股票逾1萬股、全年賣出逾5萬股的興櫃股票與非居住者,取消3%大股東要核實申報條款,向市場主流意見靠攏。
設算、核實課稅的雙軌制適用期間也縮短2年,102年至103年採雙軌制,104年全部採核實制。
府院希望立法院本會期開徵證所稅案,送出財委會第一關的目標已達陣,接下來交付朝野協商。
由於有5個版本,須由立法院長王金平整合版本,若能達成共識,就可以直接逕付二讀;如果朝野協商有意見,可能就交付立法院會表決,不然就是下會期或臨時會處理。
◆ 求才求職比例2:1? 各界不以為然
【台灣醒報╱記者蔣鎧俊╱台北報導】2012.06.05
勞委會職訓局日前公布求職狀況統計數據,4月份「求供倍數」為2,亦即求才與求職的比例為2:1,各界均質疑「明顯與景氣循環差距太大」。對此,勞工學者與人力銀行業者受訪時表示,以求供比數據與整個大環境的景氣比較,未必妥適。職訓局則澄清因全力開發職缺,加上求職淡季,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勞委會職訓局表示,就業服務資訊系統統計,今年4月份求供倍數為2,因4月份為求職淡季,民眾求職需求趨緩,在職缺數增加,求職需求趨緩的情況下,4月份求供倍數上升至2,只是反映雇主與民眾在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的求才求職情形,部分產業的缺工現象也是實際情況。
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張雅慧表示,過去半年以來以,以104人力銀行的觀察來說,求職市場中求供比平穩維持在1,並無明顯的起伏。4月份正值年後轉職的季末,新鮮人準備開始求職的階段,求供比與去年相較亦無太大差異。但因求職者行業別、調查數據來源機構屬性不同等因素,在求供比數據的呈現,就會出現落差,與職訓局有差異。
政治大學勞工所成之約教授指出,勞委會所公布的求供倍數,只是代表各地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求才與求職人數之比例。此外,會利用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求才的廠商或求職者,本來就有偏向某些產業或族群;廠商求才方面,以傳產業、服務業或中小型企業比例較高,求職者特性方面,年齡層則多分布在青壯年。至於,白領階級與青年至公立就服機構求職者相對較少。
若以此偏重某行業或年齡層的求供比數據,與整個大環境的景氣循環比較,可能未必妥適。
據職訓局資料顯示,今年求供倍數從1月的1.40,3月時已達1.75,4月更升到2。從求職求才人數來看,1月求供倍數1.4,當時廠商職缺只有8萬6280人,但是2月職缺就暴增到12萬3千餘個,暴增43%之多,3月再衝到14萬5千餘個,4 月職缺更衝到15萬7048人,但求職人數才7.8萬人左右,求供倍數到達2。
歐盟執委會 明公布「救銀行」計畫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2.06.06
面對歐洲債務及銀行危機嚴重,7大工業國(G7)財政部長與央行官員5日晚間召開緊急電話會議,商討因應對策,但未公布具體結論。同時歐盟執委會也將於6日宣布拯救困難銀行的新計畫,朝向「銀行同盟」的整合目標邁進。
日本財相安住淳在會後表示,處理西班牙和希臘面臨的問題是會議主軸,各國財長矢言將「迅速」回應歐元區財政危機。美國是G7目前的輪值主席,美國總統歐巴馬迫切希望歐洲採取行動。
與會的美國官員說:「G7評估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發展及各種因應政策,包括歐洲組建金融與財政同盟的進展。」但會後並未發表共同聲明。
而目前的金融風暴中心─西班牙,情況顯然更加嚴峻。西班牙財政部長蒙托洛5日指出,信用市場正逐漸對西班牙關上大門。他接受電台訪問時指出,「目前市場上公債殖利率的風險加碼水平如此之高,西班牙實際上已不得其門而入。」同樣是10年期公債,西班牙與德國公債的殖利率「風險加碼」已經高達548個基本點。
西班牙將於7日標售10-20億歐元的中、長期公債,以測試市場的接受程度。但分析師表示,蒙托洛在標售公債之前兩天宣布西班牙很難再進入市場借錢,完全無法激勵市場對西班牙的信心。但也有專家指出,這番談話的目的在於壓迫歐洲央行及德國找出干預的方法。
針對西班牙的危機,歐盟執委會將於公布拯救計畫,重點在於避免由各國納稅人來對銀行紓困,並確保銀行在倒閉時,一些基本功仍能能跨國運作,包括自動櫃員機提款等。
計畫最核心是問題銀行的虧損,需要由銀行股東及債權人來承擔,「將納稅人的負擔降到最低」;並且授權歐盟機構「限制(銀行)業務」。
※ 相關報導:
* 西班牙 首度鬆口要金援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140802.shtml
西班牙預算部長蒙特羅(Christobal Montoro)5日呼籲歐元區各國,採取快速行動援助疲弱的西國銀行,並警告西國政府已因公債殖利率高漲而失去市場融資管道。
* 美經濟露曙光 歐洲恐續衰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140811.shtml
美國5月ISM非製造業指數增幅優於預期,且為連續第29個月擴張,顯示美國經濟成長力道雖趨緩但並未銳減;歐元區5月服務業與製造業生產等3項數據表現不佳,意味歐元區經濟本季可能繼續衰退。
* 救經濟 美歐英日降息壓力大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140788.shtml
面對全球經濟展望惡化,澳洲、巴西和越南都已啟動降息循環加以因應,也使歐洲、英國、日本、印度、南韓央行承受更大的降息或寬鬆貨幣壓力。
* 不投資就要過苦日子 鈔票與信心拉鋸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2750&f_ART_ID=394077
外匯專家蔡佑駿(Joe)也解釋:「人類不怕通膨,通膨代表有消費、有生產;人類最怕的是通縮,沒人消費就不需要生產,公司裁員減薪,薪資會比物價下跌得更快。」
◆ 八大行庫帶頭 緊縮豪宅貸款
沈婉玉/台北報導 2012-06-06 中國時報
八大公股銀行昨日表示,已針對豪宅貸款訂出原則性控管措施,通令全行施行。對豪宅定義統一為雙北市8000萬元以上、其餘縣市5000萬元以上,豪宅貸款成數最高6成,利率不得低於2%。
台銀表示,已不承作大台北地區每坪150萬元以上的豪宅貸款。台企銀董事長羅澤成也表示,在房貸產品利差不高,在銀行風險性資產有限制下,台企銀還是以中小企業放款為主,原則上都不承作豪宅貸款。
行庫主管表示,目前公股銀行承作豪宅貸款數量很少,各行庫也定期提交央行「雙周報」,回報房貸及土建融資貸款情形,讓房市動態難逃央行法眼。
行庫主管認為,從風險控管上考量,雖豪宅貸款逾放率不會比平價住宅高、轉手也容易,且豪宅拉抬房價的現象,僅在雙北市都會區比較明顯,但為防房市反轉,降低豪宅貸款成數有必要。
土銀主管表示,土銀針對台北市及新北市鑑定價在8000萬元以上,每坪100萬元以上,且坪數在80坪以上的豪宅,房貸不超過6成,且利率加1碼,利率不得低於2%;申請第2棟豪宅貸款者,貸款則不超過5成。
台銀主管說,台銀對「豪宅」定義趨嚴,由原先台北市及新北市總價1億元,降至8000萬元,外縣市為5000萬元,房產核貸趨於嚴格,利率也酌予以加碼,並評估房產區位與借款人還款能力。
◆ 郭董籲課富人稅 目標180億
中央社 2012-06-06
針對近日證所稅爭議,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主張課徵「分配正義稅」;他表示,政府可藉此簡便課徵到新台幣180億的稅收。
郭台銘今天下午在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舉辦記者會,針對近日證所稅爭議,郭台銘提出自己的「分配正義稅」版本,他說,既然證所稅要針對富人,要收得到錢,那麼為實現賦稅公平,落實分配正義,支援政府財政,他建議開徵「分配正義稅」。
郭台銘引用國外經濟學者所提供的四大課稅原則,認為證所稅應同時注重經濟效率、稅務簡便、稅收充分和公平正義。
郭台銘建議,在課徵所有稅賦之後,政府再針對個人財富(或個人年所得)排名全國前100名者課徵總額新台幣100億元的分配正義稅;排名第101名到第200名者課徵50億元;第201名到第300名者課徵30億元,課稅方法為量能課稅,依所得高低按比例課徵,可以為期20年,訂定落日條款,景氣好轉時停止課徵。
郭台銘說,這樣政府每年就增加180億元的稅收,也符合上述四大課稅原則。
郭台銘表示,富人並非都是「為富不仁」,沒有富人不想繳稅,政府只要加強稽徵,就可以從這300名國民裡簡便地課徵到180億的「分配正義稅」。
郭台銘說,提出「分配正義稅」,他沒有和其他人商量過,雖然他不能代表其他人意見,不過他相信,這樣的版本可以獲得99.99%富人的同意。
他認為,台灣很多企業家並沒有炒股,以炒股所得作慈善的名人,他不願意也無法當作學習對象。台灣應該立足工業、發展經濟科技、誠實繳稅、繁榮社會,作合法的企業公民。
媒體問及如何定義前300名國民,郭台銘表示這是財政部稽查系統可以做到的工作,現在不是向誰課稅的問題,很多法令可以徹底落實執行。
※ 相關報導:
* 為證所稅解套… 郭台銘拋富人版所得稅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7141794.shtml
郭董版四大原則:1.經濟效率。2.稅務簡便。3.稅收充足。4.公平正義。他說,每一個人都應繳稅,如果國家沒有稅收,哪來發展?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正義是解決不了吃飯的問題...
* 經濟不能再空轉! 郭台銘跳出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7141857.shtml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忍了一周之後,今日決定出來召開記者會,以「郭台銘的富人版綜所稅」取代現行討論中多版本的證所稅案。郭台銘忍不住的原因是,歐債危機延繞全球經濟,在全球忙著救市的同時,台灣耗在證所稅上,亦是企業大老問最擔心的問題。
世銀評比:知識經濟指數 台灣居亞洲第一
【聯合報╱記者姜兆宇/台北報導】2012.06.07
世界銀行公布「二○一二年全球知識經濟指數」,全球一百四十六個受評國家中,台灣排第十三名,位居亞洲第一,勝過香港、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等主要競爭對手。
經建會官員說,「全球知識經濟指數」,是目前全球評價國家「知識經濟競爭力」最重視的總體指標之一,由世銀不定期發布,評比內容共有十二項指標,分為四大領域:經濟誘因機制、創新、教育、資訊通信科技。
調查結果顯示,排名前三的國家依序為瑞典、芬蘭、丹麥;美國第十二,香港第十八,新加坡廿三名,韓國廿九名,中國八十四名。
根據評比結果,經建會官員分析,台灣的知識經濟競爭力在教育、創新及資訊通信科技領域都名列全球前十名,穩健發展中。但官員說,台灣的「經濟誘因機制」名列第卅五名,雖然優於日本與韓國,卻遠低於新加坡的第一名、香港的第五名,顯示我國在法規鬆綁、排除貿易與投資障礙方面,仍有改善空間。
在創新領域,台灣排名全球第九,亞洲第二,僅次於新加坡。世銀強調,台灣自主創新及汲取全球知識的能力表現出色,每百萬人平均獲美國核准專利數更是名列全球之冠。
經建會指出,受全球經濟情勢動盪影響,二○一二年全球多數國家評分均較二千年退步,台灣雖降低零點零六分,降幅卻低於新加坡、韓國及日本,顯示我知識經濟競爭力受經濟波動衝擊的程度相對較輕。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知識經濟競爭力持續改善,全球排名由二○○○年的第十六名進步至今年第十三名,與領先國的差距分數漸趨縮小。
◆ 歐盟「新法」救銀行 生效得等2015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劉利貞/綜合報導】2012.06.07
歐盟執行委員會6日宣布拯救銀行的新法案,歐盟將創建一個銀行同盟,而非任由出事的國家,自行解決銀行危機。不過,新法案預期2015年前無法生效實施,在解決西班牙銀行業等危機上,可能遠水救不了近火。
根據法案,歐盟將設置單一存款保證組織,為同盟中的所有銀行提供保證,組織形式類似於「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此外,歐盟還將設置一個共同當局與一個共同基金,專責處理跨國銀行紓困問題。
提案共有4個要素,首先是「預防與準備」:要求銀行研擬「遺囑」,也就是危機處理計畫。其次是在危機浮現後提早干預:當銀行瀕臨倒閉,政府機關可憑藉此法介入營運,包括撤換管理階層。
而此案的核心對策「內部紓困」(bail in),要在上述行動全告失敗後才展開,方法是減記銀行的債務,讓銀行債權人共同承擔損失,降低納稅人的負擔與成本。
歐盟官員希望,新提案能提升各成員國的合作,賦與主管機關強迫銀行債權人分擔援助成本的權力,長期而言讓系統性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大幅減少,避免重蹈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後金融市場崩潰的情境。
新法案同時提議銀行提交部分資金、或透過向銀行課稅,建立遭遇困難時能用以提供緊急貸款或擔保的的國家基金,必要時也能提供給其他歐盟成員。
新法案預估2015年前無法上路,而預期西班牙、塞普路斯隨時可能提出紓困要求,新法案在解決眼前危機上,可能緩不濟急。西班牙正試圖尋找1000億美元資金,強化銀行的資本緩衝。西班牙財長蒙托洛5日表示信用市場「事實上已對西班牙關起大門」,西班牙7日拍賣20 億歐元公債,將是一道重大考驗。
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執政聯盟夥伴6日表達反對銀行同盟的立場,親商的自由民主黨的重量級人物林德納說,銀行同盟只是想多利用德國償債能力的「新招」,「歐元區國家必須為國內自家銀行負責。」梅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黨對銀行同盟持保留看法。
※ 相關報導:
* ATM狂領歐元 三國現擠兌潮
http://www.udn.com/2012/6/7/NEWS/WORLD/WOR1/7143656.shtml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為避免新生恐慌,歐元區國家正努力讓銀行提款機的現金不虞匱乏,歐元區的未來,將繫於遍布在歐元區的銀行「自動櫃員機」(ATM)?這句話看似誇大,不過,西班牙、希臘國人確實正不斷從銀行提領數以十億計的歐元,將錢移往「較安全」的避風港。
◆ 政府收不到稅 希臘國庫將空
【聯合報╱編譯馮克芸/報導】2012.06.07
紐約時報報導,在歐洲領袖努力維繫歐元區完整之際,希臘卻因收不到稅,國庫即將在7月告罄,宣告破產;最糟糕的情況下,雅典或許必暫停支付公務員薪資、退休金以及進口燃料、食品及藥品的費用。
忙著找錢的希臘官員已考慮挪用原本要為希臘各銀行解決燃眉之急的基金,甚至有人建議發放借條。
希臘領袖說,儘管有歐盟最新撥付的1300億歐元紓困基金,但由於稅收和其他潛在收入來源枯竭,政府面臨短缺17億歐元的窘境。經濟衰退及撙節措施已使許多民眾及企業無力付稅,逃漏稅的誘因更大。
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曾嚴詞批評希臘縱容民眾逃漏稅,且說「希臘應該人人付稅,集體自助」。此話一出,引發希臘人強烈反感,拉加德的臉書湧進1萬9000多筆負面留言。
但希臘人長期以來的確習慣避稅。雅典稅務官員說,目前希臘人還欠政府450億歐元的稅金,這筆龐大數字中,未來只有一小部分可能收得回來,原因是在當前這場危機中,很難找到欠稅的人,就算找到,他們也沒有錢。
連負責追討稅款的稅務官,都因大幅減薪和預算刪減,付不出達成任務所需的汽油費。
※ 相關報導:
* 美債務愈長愈大 小心變希臘
http://www.udn.com/2012/6/7/NEWS/WORLD/WOR2/7143415.shtml
美國國會預算處(CBO)5日警告,如果美國政府不大幅改變稅賦和支出政策,將面臨財政危機,2037年美國債務將膨脹至經濟規模的兩倍,恐將成為另一個希臘。
* 澳洲經濟成長 意外衝高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2060700170.html
受惠於礦業部門的持續繁榮,今年首季澳洲不畏全球經濟陰霾,意外繳出GDP季增1.3%的驚人成績,遙遙領先其它已開發經濟體,受此訊息激勵,周三澳洲股匯呈現雙漲情勢。
* 社論-救經濟與抗通膨的抉擇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2060700313.html
此時此刻,政府在經濟政策的取捨上,已陷於「救經濟」或「抗通膨」的兩難困境。就此,我們建議以救經濟為先,並且以匯率為主要政策工具。根據美國的匯率調查報告,韓元幣值嚴重低估,而韓國出口品與我國產品有相當高比重的重疊,韓元幣值低估勢將使我國競爭力相對惡化。值此國際農工原料價格大幅回檔之際,新台幣宜靈活變動,適度的貶值應不致造成通膨的惡化,卻有助於出口成長,以及使內需中與出口相關的批發業成長,有助於經濟成長率的「保三」。進一步言,以央行3,4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新台幣每貶值一元,央行就增加3,400億元的盈餘,從而增加盈餘繳庫能力,有助於政府財政收支的改善。既然新台幣貶值可以「搶出口」、「救經濟」、「助財政」,在政策取捨(trade-off)上該如何決定,已經是不言可喻了。
* 名家觀點/富人稅概念 當心違憲問題
http://www.udn.com/2012/6/7/NEWS/FINANCE/FINS2/7143548.shtml
我要提醒的是,這些知名律師與企業家,他們看到的問題,在目前證所稅討論的過程中,是受到忽略卻相當重要的,任何的改革,尤其是稅制改革,都要先「合憲」,再來談其他的內容。要這樣做才可以避免日後的爭議,畢竟稅法出現爭議的違憲案例,多半屬於違反憲法平等權、侵犯人民財產權的例子。
大蓋蚊子館 拖垮西班牙財政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2.06.11
西班牙馳名世界的畢爾包市古根漢博物館,每年吸引近百萬遊客,令其他西班牙城市又忌又羨。地方政府在「我的鄰居都有一流的新設施,所以我們也要有,甚至更好」的心態下,紛紛大興土木;結果不是半途停工,就是閒置無用,成為「蚊子館」;既形成地方財政的「黑洞」,也拖垮了中央財政。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西班牙許多地方政府都積欠數以十億歐元計的債務,部分是由於地方政客在經濟繁榮期間大力興建機場、鐵路、游泳池及文藝設施。例如瓦倫西亞藝術科學城計畫,從一九九八年就展開,其中文化設施已完成,並全面營運,且令人讚嘆;但興建費用比預估高出一倍,達十三億歐元,為地方政府留下約六億歐元的赤字。
馬德里外圍的阿爾科爾孔市,三年前展開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畫,投資約一億歐元興建一座傲視全球的文化藝術中心,包括九棟建築物,地下三層,甚至還有圓型競技場,然而整個計畫只蓋到一半就被迫停工,任由風吹雨打。去年新上任的市長賈西亞指出,訴訟費用及超支預算高達一點七億歐元,「吃光了所有的資源」,還留下了六億歐元的債務;「甚至連電費都付不出來」。
各地區的交通建設也突飛猛進。東部瓦倫西亞自治區耗資一點五億歐元的新機場於去年三月落成,但迄今沒有起降過一架飛機。在馬德里南邊只要坐幾站火車就到的休達瑞爾市,新建的昂貴機場如今也是空放。而且地方政府大部分債務都是欠中小企業,業者做完工程卻拿不到錢,只好讓員工走路,失業更加惡化。
※ 相關報導:
* 西班牙大到不能倒 金援救急不救窮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151575.shtml
然而西班牙政府負債和銀行業危機,只是問題的表象;真正的問題在於工資上升過速使經濟缺乏競爭力,以及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導致民眾財富縮水且負債沉重。加上進口品非常便宜,出口品太貴,貿易逆差激增,然而貨幣卻不能貶值,因此只能靠工資持續下降來恢復競爭力,如此經濟將更加衰退,當然造成社會動盪。
* 西班牙 這顆牙蛀得有多深?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152272.shtml
其實這件紓困請求案引發的問題還多於它回答的問題。問題至少包括:西班牙銀行紕漏多大,到底需要多少注資?西班牙到底幾年能夠償還? 西班牙真正的經濟困境多嚴重?這些問題一個比一個難解。西班牙政府向來否認西班牙碰到無力自己處理的麻煩,硬拗到9日,也仍然有一個字無法啟齒:bailout(紓困)。
* 專家解讀/西班牙獲得金援「像溫水煮青蛙」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152266.shtml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朱雲鵬也說,這次只是西班牙銀行業「頂級」融資,包括該國財政問題,以及17日的希臘大選、法國第2輪國會大選都還有變數。
◆ 歐元區擬組財政聯盟 債券發行有望
【聯合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2.06.11
成員國可在歐盟許可下借貸特定資金 並限制額度 聯盟新主席 將成為「歐洲財長」
德國明鏡周刊11日即將出刊的報導指出,歐盟領袖正研擬籌組實質財政聯盟的計畫,使歐元區成員只能在歐盟聯合許可下借貸特定資金。
報導引用匿名消息人士指出,根據這項尚於研擬的計畫,歐元區國家僅能在符合各自歲入的額度下自由支出資金。
需要更多資金的政府,必須向由歐元區各財長組成的歐元區財長會議呈報,財長們將決定這項要求是否合理,以及能夠借多少資金。接著就能發行由全體歐元區成員國擔保的聯合歐元債券,為債務籌措資金。
報導指出,這項計畫僅適用於新債務。
明鏡周刊報導,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歐盟理事會主席范宏畢、歐元區財長會議主席容克與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正在草擬計畫細節。
根據這項提案,歐元財長會議將由1位新主席帶領,該職位終將成為歐洲財政部長。
歐元區各國國會代表將組成新機構,監督這名財長的作為。
早在去年6月,當時的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就曾呼籲設立歐洲財政部長,統攬監督各國預算的大權。當時各界認為這個想法需數年甚至十多年才能實現。然而一年後,歐債危機使歐元區面臨瓦解窘境,讓德國推動各國邁向財政整合。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無法推動預算紀律的「財政協定」後,正嘗試推動更有野心的措施,包括歐元區財政管理中央集權,並賦予歐盟執委會、歐洲議會與歐洲法院新權力。她還尋求協同歐洲各政府改革勞工市場、社會安全制度與稅收政策。
德國官員表示,直到各國同意這些措施並交出主權之前,德國都將拒絕考慮聯合發行歐元債券或跨界擔保存款的「銀行聯盟」。
這些舉措都是為歐盟領袖在本月28、29日召開的歐盟高峰會上同意發展「財政聯盟」藍圖做準備,屆時范宏畢將倡議相關提案。此外,摩根大通史得利也呼籲歐元區領袖必須整合財政,以解決歐債危機。
※ 相關報導:
* 經濟學人:世界經濟 靠梅克爾拯救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151599.shtml
經濟學人指出,梅克爾必須為歐元區訂出一套清楚的計畫,最晚也要在6月28日的歐盟高峰會上,趕在希臘選舉結果使恐慌蔓延之前。必須夠明確,使大家消除對德國保住歐元區的所有疑慮。也必須為更深度的整合付出頭款,例如保證使用共同的基金來幫西班牙的銀行進行資本重組。如此可能使她在國內的支持度面臨風險。但隨著風險的來臨,也可能迅速得到獎賞。
* 歐元區搖搖欲墜 我央行擬增持美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2/7151312.shtml
歐洲金融情勢危急,各國中央銀行進入備戰狀態,外匯儲備減持歐元、轉抱美元避險蔚為風潮。
◆ 「救經濟」台灣有多少籌碼
【聯合晚報╱社論】2012.06.11
歐元區同意給予西班牙1000億歐元的紓困,歐債危機似乎暫時喘一口氣。今天台股和其他亞洲股市大致上漲,顯示對這一結果歡迎。但在此同時,西班牙國內也有民眾抗議接受紓困,因為以此救經濟萬一不成功,等於西班牙又背負更多負債,最後還是必須由全體國民承擔。
這不只是西班牙的矛盾,也是整個歐元區的矛盾。這是一場世紀賭局,賭贏了,全世界或可從這場夢魘中覺醒過來,慢慢找回翻身的機會;但如果賭輸了,沒有人敢想像會是怎樣的悲慘結果。西班牙是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大到不能倒。這個國家過去十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外界只知道其民眾瘋狂投入房地產,工資不斷上漲,最後喪失了競爭力,忽然間就變成紓困對象。
現在被罵的「歐豬五國」,其實也都經歷了類似過程,有的是被房地產和金融泡沫拖垮,有的則是拚命舉債擴張公共支出,導致今天不幸的局面。記得才幾年前,愛爾蘭的故事被人津津樂道,國民所得倍長,儼然是新一代的發展典範,但現在也成惡名昭彰的「歐豬」之一。歐元區的財政危機引發撙節派和擴大支出派的辯論,同時更加深有錢人和窮人之間的階級鬥爭,這些都透露了資本主義結構困境。
也因此,行政院長陳冲終於鬆口表示,可能採取擴大公共建設或擴張性財政政策來救經濟。但老實說,台灣能用的「子彈」不太多。我們的財政已然困窘,擴大公共建設要從何處挪出資源來加碼預算?此問題之一。擴大公共投資,甚至用上特別預算的手段,這幾年來一直在這樣做,要當心邊際效用遞減;此問題之二。馬政府的某些改革把「公平正義」的口號抬得太高,向富人加稅、向特定團體撒錢示好等舉措,於此時救經濟的氣氛並非契合;此問題之三。
更重要的是,台灣不是像西班牙那樣「大到不能倒」,若真到了財政破產的那天,可能沒有人會救我們。當然台灣現在的債務規模還沒嚴重到那地步,但歐豬國家殷鑑不遠,政府應戰戰兢兢誠實面對問題,別再好高騖遠!
※ 相關報導:
* 提升人民納稅的認同感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151574.shtml
要提升人民納稅的認同感,除了公平的稅制,政府支出的效能是另一關鍵。人民繳稅給政府,不只是盡國民義務,也希望政府提供符合需要的公共服務,例如維護治安、改善教育、普及醫療網,以及最重要的優質公共決策,以引領國家施政方向。如果政府治理井井有條、國家經濟蒸蒸日上、國民所得水漲船高,讓人民納稅覺得是「物超所值」,自可降低痛苦、增進認同;反之若經常出現國家研發經費被濫用或盜用、政府決策紊亂等情事,即使只繳一塊錢的稅,都會讓人民厭惡。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