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7

成功的文創事業 從願景開始

◆ 觀念平台-成功的文創事業 從願景開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2062600489.html

【史孟康美商方策顧問公司(DDG)策略暨執行總監】2012-06-26 工商時報

前些日子我很榮幸參與一個由政府單位所主持的輔導專案,目的在提供傳統工藝品朝商品化發展所需要的協助。過程中,相關單位結合了行銷及技術授權等資源,非常用心地協助這些文化創意產品打進商業市場。可惜,在整個過程中,我沒有發現類似像願景(vision)的事物出現。我擔心,這將阻礙作品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什麼是願景?簡單講,它是一種改變世界的承諾,針對現狀的不美滿或不足之處,提供更有價值的事物。它無關經營者個人的自我實現(如賺更多錢、蓋更多大樓),而是要對人類社會做出貢獻。沒有願景,產品就像是少了靈魂,只是提供特定功能的存在,無法激起人們的想像與期待。

觀察台灣在國際間取得成功的文創事業,包括雲門舞集、朱銘、法藍瓷、琉璃工房等,背後都找得到一個強大的願景,能將創意轉為大眾潛在期待的事物。如此,才有機會讓創作獲得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認同。

幾乎所有的事業願景,都源自一位充滿企圖心、具有崇高理想的個人。這個人必須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充滿熱情,並且渴望透過這個行業,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惟有這樣的人,才會排除萬難,想盡辦法讓自己的作品走入人群。這也是為什麼,一個文創事業的成功,都是從一位有願有景的人開始。想像當年的雲門舞集沒有林懷民,再想像法藍瓷少了陳立恆;少了創業家精神,文創產品不會有迷人的無形價值加持,只會淪於拚低價,拚功能的性價比商品。

依我的觀察,台灣政府近年來大力鼓勵文創產業,委任相關單位投入時間與資源,無疑是希望文創可以是科技產業後,另一個明星產業。如果是這樣,最重要的輔導工作不會在協助行銷技巧或專利事務,而會在於如何找出或培養出下一個林懷民或朱銘,讓他們的願景帶領出文創事業的成功。這絕非授權或銷售工作所能取代。我發現,少了願景的文創商品,只會吸引機會主義者,因為他們只求將作品順利賣出,不會有動機來長期經營一種承諾,而商品自然也無從打入更多人的生活。

歐洲經營文創最被肯定的英國,長久對文創人的培育,花了很大心力。具體的政策包括:協助學齡兒童挖掘他們自己的才藝與興趣,與大學合作訓練文創人才,舉辦或補助藝文活動等。其中,英國政府還提出創意接班人(Creative Apprenticeships)的項目,透過各種管道找到創意天分的人才,提供他們創業機會。整個政策方向也反映在英國文創施政報告「創意英國」(Creative Britain)的整體訴求:「新興人才,新興經濟」(New Talents for the New Economy)。有了如此優良的人才培養環境,更有機會找到具有偉大願景的年輕文創工作者。從這裡我們不難理解,英國文創產業為什麼可以貢獻GDP的7%~8%。

這當然不是說台灣政府完全忽略文創人才的培養。這些年出現很多創意設計作品大獎,如新一代設計展所頒發各種獎項,讓不少校園設計新秀得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只是,他們接下來所面臨的各種生涯挑戰,值得有關單位進一步關懷。

我想指出,政府目前為文創產業所進行的各種輔導專案,絕對要加以肯定,只是真正能左右成功文創事業誕生的關鍵項目─找到有願景的人才,可能做得還不夠。因此我希望呼籲,所有對文創事業有願景、有企圖心的人,必須站出來,而相關單位也應鎖定這些人,給予必要支持。誰知道,站在專案作品的另一端,不會是個默默堅守理念的下一個朱銘?



◆ 文化部滿月 文化界提七訴求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184578.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12.06.26

文化部成立一個多月,文化界人士組成的文化元年籌備處,今天上午到文化部門口提出七大文化政策訴求,要求文化部長龍應台公布《夢想家》音樂劇全部資金使用明細,提高文化預算至4%,並主張暫停文化園區發包、重新檢討7835文化發展計畫,提升社區與民間活力。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副司長黃素貞代表接下陳情書,她表示,《夢想家》已進入司法程序,基於偵查不公開無法對外評論,但為了凝聚社會各界共識,文化部將於6月28日起舉辦9場「2012文化國是論壇」,首場就是探討文化創意產業策略。

文化部表示,文化國是論壇議題涵蓋獨立書店、公廣媒體、國片輔導金、影視音國際網絡、藝文團隊扶植、7835村落再造及文資法施行30年檢視等範疇,最後以「2030文化政策的前瞻」作為壓軸總結。

文化元年籌備處發言人馮光遠指出,文化部長龍應台上任超過130天,文化藝術界給了很多時間,希望她能從容的提出宏觀的策略、更深遠的規畫,但這段時間以來讓文化藝術界感到有些失望。



◆ 金曲大典透露的文化訊息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62600479.html

【諸葛俊】2012-06-26 中國時報

對一般人而言,金曲獎頒獎典禮未必有感,但金曲獎卻是流行文化的盛事;不但對歌曲創作和表演藝術的鼓勵,更是現代文化的活水。今年的金曲獎格外有意義,在於文化部成立後的第一項大型文化藝術展演,具有蠡測未來台灣文化走的作用。

但有一些不好的預感!

有很多人期待龍應台接任文化部長能發揮積極作為,確實,台灣需要一位專業、具批判性的文化人,配合台灣社會走向規畫出適切的文化政策。那天金曲獎現場,龍應台在紅毯前接受媒體訪問:「穿什麼衣服我還問青霞呢!青霞還說『穿什麼玻璃絲襪,真土!』」

突然間有種不祥感受,浮出一些想法:「一般人赴盛宴穿衣服問得到林青霞嗎?」「『青霞』代表什麼?」「『玻璃絲襪』又是誰在穿?」「『土』有何意義?」直覺這是階級思想,但實在不敢用「階級」,姑且用「階層」吧!

筆者研習公共事務十餘年,深刻體會台灣社會發展一直朝向形塑後現代的公民文化之路,所以會尊重少數人權益,也懂得欣賞少數民族文化表現,這是多元文化的精髓。不論社會是真的「尊重」或「欣賞」,即使只是形式上的表達,以文化部長隨興的說出這類的話,龍應台就應該自省!畢竟現在不是文化人,而是文化部長,具有階層性的文化思維,實在令人耽心社會文化的發展會不會朝向壓抑某種弱勢文化的可能性。

多元文化社會特徵在於「導引菁英」,所以特別注重民意,民眾感知、認同是最重要參考指標,也就是「菁英領導」心態必須轉化以尊重民意為依歸的政策環境。龍應台過去對舊想思抱持批判的態度,如果她的隨興反應出對「土」的不耐,豈不是又陷入舊思維窠臼;以文化部長的格局是否應該體會新思想,才能提得出符合台灣社會發展的新思維文化政策,也就是文化發展不能有偏見,更不能輕忽俗民文化的社會力量。

如果以「林青霞」代表的階層是多數人的生活縮影,也是一種俗民文化,那龍應台可能就是親和力表現;但不要忘了,當下的台灣社會大部分民眾都不是「林青霞」那種階層,也許是具有台灣味的那種「土」,才是台灣大部分的體會和感知。

也許這就是「馬政府」毛病,只做現象面的工作,不知落實本質面的扎根。「油電雙漲」有什麼錯?「美牛」為什麼要進口?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只在於「馬政府」對於政策論述都不是從俗民文化著手,民眾完全無法感知,處於多元文化的台灣社會,民眾當然齊聲抗議。

此外,不可諱言的,在這次金曲獎的表現,龍應台的文化部長初試啼聲當然有可取之處。例如:不致辭、不頒獎,降低官方色彩干擾,對於文化培育具有正面典範作用。(作者為玄奘大學大傳系講師)

※ 相關報導:

* 美術館的當代性 「美術學報」徵稿了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182661.shtml

美術館如何展現它的當代性?台北市立美術館半年期刊《現代美術學報》第25期即日起開始對外徵稿,主題是〈美術館的當代性〉...

協助文創產業 走向國際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劉克襄:老台中的兩個太陽

【聯合報╱劉克襄】2012.06.26

五月下旬回台中,騎單車去自由路二段廿三號。明明知道這家太陽餅創始店已經歇業,我還是想看最後一眼。走進騎樓,兩旁店家依舊醒目地擺售太陽餅,唯獨它鐵門拉下。

只見牆柱貼了一張尋常的紅單,以毛筆字工整地書寫著,「本店於五月十三日起停止營業,非常感謝大家長時間的愛顧,感謝大家,謝謝。」

簡單幾個字,彷彿公告休假一天般。一家開了半世紀,代表台中特產的老店就悄然結束。以前每早開門,店面即大擺長龍,簡直是金雞母的商家,為何不想再營業,或者頂讓他人?許多人百思不解,老主顧更是不捨,連市府都想伸手挽救。

我看到那寥寥數語卻笑了,進而回想到以前逢年過節,都要一大早趕抵,生怕買不到的緊張。原來老店的太陽餅每天都限量製作,賣完就不再增加,從不隨著顧客的需求起舞,額外增做餅量。這樣堅持原則,喜愛按自己的節奏過活,淡然選擇關門,我這下更是明白。

離開後,從旁邊的中山路右轉,穿過七○年代最熱鬧的市區,現在兩旁街道死寂一片。不及半里,抵達綠川。以前到火車站,經過此,都會不經意抬頭,注意對岸一座日治時代的荒廢樓房,宮原眼科。這一舊建築體如今融合於鋼骨結構的帷幕大樓,搖身變為亮麗又詭譎的店面,儼然是台中新地標。

大批大批年輕人排隊於迴廊,等待著享用奶茶或冰淇淋,或者興奮地流連於大廳參觀。老城區已經許久沒有這樣追求時尚的年輕族群,更少有這樣熱鬧集聚的場面。

我走進去,室內以古銅色澤為主調,中庭碧麗輝煌地挑高,抬頭仰望,彷彿駐足於歐洲的百年博物館。店家擺售的產品,刻意地包裝如大部頭線裝書,或以銅瓶錫罐展示。創意名目之繁多,盡含工藝美學的巧思。更教人詫異的,經營者並不以早先贏得口碑的乳酪蛋糕之名,帶進此一歷史建築中,而是大膽地承繼著宮原眼科之名,推出各種新研發的產品。

八、九年前,這商家以日出為名,最早店面設在美術館附近。當時便以在地特色和復古創意,巧妙地包裝自己的食品。店面彷彿古色古香的中藥舖,還騰出偌大的空間,做為綠色庭院和顧客休憩區。只以小小櫃台,不到十分之一空間,集中販售的產品,放置於古董般的禮盒裡。

此一典雅的販售行為,讓其產品迅即廣受歡迎。生意興隆沒幾年,日出便往七期重劃區擴張分店。但第四家在台中交流道出現時,我有種不安,隱隱感覺它想走出台中。

很多知名地方特產的商家,都不甘於在地化,一旦站穩腳步,總想擴大市場。但宮原眼科的重新復活,讓我看到日出的美麗轉向。它沒有繼續邁進,反而即時回頭,進駐此一幾乎頹敗的老城區。

太陽堂和日出,一個決定關門,一個決定改造,乍看彷彿是因應市場,選擇不同的經營命運。但若盱衡環境,當知其本質是相同的,都是台中老城生活的特殊產物。老城雖沒落了,卻意外地擁有了從容的時空環境,才會孕育這類慢工細活的店家。

在台北高速競爭的環境裡,誰願意放棄像太陽堂的黃金店面,誰又願意像日出割捨產品展售的空間?但在我的家鄉,有時在某一點某一地,就會綻出這等生活認知的自信。

這自信帶出了不同於南北的中部況味,這就是老台中,只是許久以來都被忽略。不知台中市府能否確切掌握,在面對棘手的老城區都更時,強力地注入此一特有質地。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 水影舞集演女書 呈現江永陰柔力

【汪宜儒/台北報導】2012-06-26 中國時報

有一種特殊的文字叫作「女書」,專為女性所用,多於湖南江永地區。這種文字只傳女不傳男,字形瘦長菱狀,若以湘南土話讀來,似吟非唱,神祕幽微。水影舞集藝術總監譚惠珍去年走訪湖南了解女書,以同名《女書》為題編舞,呈現女性內在的力量。

傳統社會女性沒有機會讀書識字,湖南江永一代的女性卻發展出獨特的女書文字系統。根據考究,女書的歷史近四百年,每個字各代表一個音,不同的組合會產生不同意思。江永地區女性之間情感深厚,超乎對丈夫的感情。根據習俗,出嫁姑娘不落夫家,意思是結婚後女子多半時間住在娘家。當地還有結交「老同」、互贈「三昭書」的傳統,「老同」近似結拜姊妹,「三昭書」是女子出嫁時,女性親友送的小冊,以女書寫下叮嚀祝福。

女書抒發私密心緒,是姊妹妯娌的祕密通信,內容關乎婚姻家庭、生活所感,婦女多透過巾帕繡縫、紙扇來書寫,不讓男性碰觸。因載有隱私,許多女性臨終時都要求將女書巾帕入棺一起燒焚。目前女書瀕臨失傳,江永一代目前開始設有博物館。

女書帶動不少當代創作靈感。香港城市當代舞團的編舞家黎海寧曾以女書為題,發展出女性三部曲舞作。華裔美籍作家馮麗莎也曾以江永的女性情誼寫下小說《雪花與秋扇》,並拍成電影。

譚惠珍去年在永江跟著女書傳人,湖南女書學堂的老師胡美月學習。「有人在女書寫下自己一生命苦,有人澎湃寫下巾幗豈能讓鬚眉。」在傳統父權社會之下,女性雖然未必能主控局勢,但女書的發明證明女性試圖找到自己的自主力量。譚惠珍使用巾帕、扇子以及七巧板桌為舞台。透過待嫁女子的形象,帶出六段舞作。《女書》六月廿九日至七月一日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



◆ 寫作一甲子 88歲林良獲國家文藝獎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2.06.26

第十六屆國家文藝獎昨天揭曉,得獎人包括八十八歲的作家林良(子敏)、七十四歲的藝術家李錫奇、五十八歲的建築師謝英俊、八十一歲的客家山歌演唱家賴碧霞及四十八歲的歌仔戲名家唐美雲等,各可獲獎金台幣一百萬元,將於十月卅一日頒獎。

國家文藝獎共計七類別,舞蹈類連續第五年無人獲獎,電影類今年也告缺。

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指出,台灣舞蹈界出現斷層,近年雖有不少卅多歲的優秀人才,但都還有累積空間;電影類則票房亮眼,藝術性尚待共識,因此這兩類都無人出線。陳錦誠說,國藝獎並非依類別選人,並無從缺問題。

林良可說是此次得獎人中讀者年齡層最廣者,他近一甲子的寫作生涯共創作一百六十餘冊兒童文學作品,包括最早期的「小太陽」及去年的兒童文學理論專著「純真的境界」等。評審指出,林良對兒童文學有原創性貢獻,語言又具「淺語美感」,且富人文及社會關懷。

有「畫壇變調鳥」之稱的李錫奇,善於從七巧板、線香、漆文化等中華文化挖掘創作素材。評審讚賞他作品深富東方人文意涵,材質又具實驗性,對推動台灣現代藝術、促進國際藝術交流也有重大貢獻。堪稱台灣建築師中最力行社會及弱勢關懷的謝英俊,是國藝獎歷年最年輕的獲獎建築師。評審讚他長期致力低成本及低技術門檻的「協力造屋」建築構築系統,倡導「居住權」,使建築超越純美感,邁向社會性。作品如八八水災家屋重建、川震楊柳村重建、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等,都成典範。

唐美雲早年以傳統歌仔戲聞名,近年參與「鄭和一四三三」等跨領域、跨文化演出。評審讚她從外台歌仔戲遊走到現代劇場,從不同演出形式及美學中累積豐沛表演能量,樹立了傳統戲曲表演的標竿。

賴碧霞傳唱、推廣客家山歌及民謠逾一甲子,評審讚她的藝術造詣與專業成就,足為傳統客家音樂典範,對客家音樂保存及教育亦貢獻卓著。

fsj 提到...

朱宗慶:安逸是創意和才能的殺手

【聯合報╱朱宗慶】2012.06.28

六月,正是大學畢業季,學生們即將步出校門,展開另一段新的人生。這時候常有焦慮的家長,急切詢問著兒女的前途該何去何從,希望能有明確答案。

為人父母總希望盡全力保護兒女,希望孩子生活安穩、不要有太大壓力,更不要受苦,所以撐起一把保護傘,悉心的把所有風險隔絕在外。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看到許多父母把這把傘越張越大,一點挫折都不讓孩子面對,不讓孩子有犯錯機會,非常積極的鋪排出一條安穩的路,要兒女們照著走。

這樣的心情,雖可理解,但卻值得思量。因為,挫折是人生重要成長途徑。當父母幫兒女做出更多設想的同時,現在的年輕人,也越來越不願意冒險了,對一些挑戰度較高的事物,沒有興趣、好奇心,更不想去了解。

舉例來說,現在不少大學生修師資學分,考教師資格,當我問他們為什麼想當老師,很多人的答案卻是「我爸媽要我考,當老師工作穩定」;當老師是個崇高的志業,不應該只將其當成是想有個穩定薪水的職業,也不應在踏出校門前,把人生目標限縮到「餬口度日」。因為在摸索人生方向的過程,如果缺乏挑戰困難的決心、欠缺追求夢想的熱情,就不可能有甜美的果實。

不可避免的,多數人尋求安定的心情,會隨年紀增長,生活負擔變重,責任變大,而逐漸的強化;有的人年屆中年,就不願接受風險與挑戰了,擔心變動所付出的代價。我以為,一個人可以最有勇氣的時候,應該就是在剛離開學校的時候。因為還沒有太多現實的負擔,最有「放手去探索」的條件。

在社會上,我們看到了一些令人佩服的年輕學子,大膽築夢、努力實現抱負。但,卻也有很多人習慣安逸,挑最安全的路來走。日前,政府官員特別對出國留學人數創新低表達高度憂慮,而我也認為這是個警訊。年輕人是國家下個階段國力的重要來源,視野不夠廣、企圖不夠、創意不夠豐富,國家就沒有發展希望。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求生或學習,培養面對困難的解決能力,接觸不同國家的文化,是非常好的訓練與刺激。

就現實來看,卻越來越多人選擇留在國內;當然,經濟不允許可能是重要因素,然而不可諱言,有很多人選擇在國內深造,是因為環境熟悉,有父母持續照料,生活壓力小多了。在五○、六○年代的台灣,社會經濟狀況比現在還更差,許多人僅僅帶著一個學期的學費、單程機票,毫不遲疑的奔向陌生國度深造學習,而這些人帶著無比勇氣與視野回國後,造就了後來的台灣經濟與文化奇蹟。

「安逸」是「創意」與「才能」的殺手,是新世代年輕人及父母們,應有的深切體認。台灣正在轉型為創意產業國家,而年輕人們若是才剛步出校園,就希望過安逸穩定的生活,創造力等於還沒開始發展,就要走下坡了,那麼我們國家的未來,還有什麼值得期待?舞蹈家林懷民老師,總是敦促年輕人往外走。他說,年輕人築夢的勇氣,落實夢想的毅力,是社會進步重要的本錢;年輕時的出走流浪經驗,是影響一輩子的養分。

請勇敢走出父母的保護傘,冒險一下吧!這是我要給所有將踏出校園的年輕人最懇切的建議。



◆ 達文西唯一自畫像 長褐斑難修復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2.06.28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文西的自畫像嚴重受損,不確定是否還能對外展出。這是目前唯一舉世公認的達文西自畫像,過去一百年來僅對外展出三次。

十六世紀初六十多歲的達文西繪製這幅自畫像。長卅三點五公分、寬廿一點六公分的畫作中可見他沉思的雙眼、眼袋、濃眉及飄逸長鬚。

藝術品保存及修復專家最近完成畫作的檢查,證實畫作受損嚴重且不斷惡化,修補不僅很費工且有風險。杜林皇家圖書館和科學家將決定是否修復畫作。

自畫像在大麻、亞麻及棉製成的畫紙上的紅色粉筆筆跡,已變色泛黃,顏色氧化、附著紙張上的細菌或顏料中鐵鏽讓畫作出現褐斑。達文西的額頭、鷹鉤鼻及浮腫雙頰上出現褐斑,看起來像患了麻疹。

薩沃伊國王艾柏托一八三九年取得此畫,畫作妥善保存在義大利都靈皇家圖書館的地窖近一百年。畫作一九二九年裱框掛在牆上展示,暴露在陽光下造成畫作受損。二○○六年及去年兩次對外展出時,畫中褐斑已清晰可見。去年展出是為慶祝義大利統一一百五十年,罕見展出兩個月。



◆ 何必急著為藝術家戴桂冠

【漢寶德】2012-06-28 中國時報

今年的國家文藝獎得主公布了。我們為這幾位文學、藝術界的健者祝賀,期待未來有更偉大的作品出現,為台灣留下永恒的紀錄。但在祝賀之餘,不能不有一些疑問?

不久前,行政院剛發布了由文化部辦理的行政院文化獎的得主,當然也是文學、藝術界人士。同一個政府,辦理兩個不同的獎,兩者的得主有什麼分別?有趣的是,國家文藝只有「國家」的名義,似乎是全國最高的藝、文獎項才對,可是這個獎由文化部所屬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承辦;而行政院文化獎卻是文化部(當年的文建會)直接承辦。行政院既然是國家最高的行政機關,所頒之獎自然應該有最高的地位。然而,究竟「國家」高呢?還是「行政院」高呢?不能不令人困惑。在國人的習慣上,當然認為由文化部直接辦的獎項要高過半民間的國藝會所辦的獎。

也許有人會認為兩者設獎的目的不同,表面上看來似乎如此。文化與文化藝術有什麼不同呢?後者多了「藝術」二字。嚴格的說,這是不通的。文化包羅萬象,以文化之名設獎應該加以定義。舉例說,飲食應該算是文化吧!那麼廚師應該在得獎之列。大家有沒有異議呢?不是我們看不起廚師,而是政府設獎的目的是鼓勵。在文化中,飲食男女都是不需要鼓勵就可以成就的物質的文化,所以自然被排除了。再舉例:宗教人士以善心濟世,救助社會貧弱族群,當然也算文化了!大家不覺得法師們應該得獎,不是他們做得不好,因為這是他們的職責。何況社會救濟雖涉及精神面,卻應劃歸社會部門,得善行獎才對。

行政院文化獎的宗旨是文化的維護與發揚,看上去是包山包海,但給獎的對象卻仍不脫文學與藝術的領域。這是因為宗旨空泛,執行起來只有把它定義為文學與藝術才比較具體,選出大家認可的得獎對象。問題是,既然有了一個全國性的文化獎,何必再設一個國家文藝獎呢?過去若干年有些例子是,國家文藝獎的得主又得到行政院文化獎,這又代表什麼意義呢?難道表示行政院比國家還要高嗎?

行政院也許還不夠高,政府閒著沒事幹,於民國九十年起再來一個總統文化獎。我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個獎常常改變宗旨,內容鄉土、社會、生態無所不包,卻堂而皇之地把文學、藝術放在前面。這是一個真正的廣義文化獎,頒獎時卻把文、藝稱為「百合獎」,放在最後面。自此而後,文學藝術界的得獎者也分三級了。得了國家獎,再得行政院獎,最後再得總統獎,才真功德圓滿。是這樣的設計嗎?大家又不願意承認。那麼這三個獎究竟有什麼分別呢?它們是平等的嗎?

過去若干年,我們的政府想到哪裡做到哪裡,沒有整理體系的習慣。如果政府設三個獎表示是三級,那就應該公布,讓文、藝界人士逐級晉升。如果是性質不同,更應該公布,明確的表示不同的成就得不同的獎,丟掉那些泛泛的文化發揚之類的廢話。當然以性質分類比較恰當。文化工作至少可分為藝文的創作、傳統的保存、手工藝發展或文化產業等項目。可是大家心裡明白,真正看得起的只有文學、藝術。其結果就是今天所看到的一團混亂。

在今天的亂象中,最難辦的是國藝會。如果不承認自己頒的是最底層的獎,就要說明理由。怕藝文界批評,要小心翼翼地選拔,認真地撰寫頒獎理由。由於認真,還要與上面的兩獎區隔,怎麼說也說不清楚。可是行政院獎與總統獎就可以大剌剌的,不論選誰,只要公布就可以了。

老實說,在台灣這樣一個小地方,政府與民間,大家又急著為藝術家戴桂冠,哪裡有那麼多偉大的藝術家?政府有錢多買些他們的作品、多提供一些創作的機會豈不更好?(作者為建築學者)

fsj 提到...

百萬顆咖啡豆拼成 美女壁畫七月展示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06.29

咖啡人人愛喝,美女人人愛看,俄羅斯一名藝術家便利用一百多萬顆咖啡豆所拼湊成了全球最大的美女壁畫,吸引路過民眾圍觀與注意,主題訂為「喚醒」,似乎意指路人走過去,除了視覺驚艷外,依稀可聞到飄散在空氣之間的咖啡豆香氣。

俄羅斯藝術家金恩(Arkady Kim)利用咖啡豆拼湊的「美女壁畫」號稱全球最大,面積為30平方公尺,重量達397磅(約180公斤),大幅度打破之前由阿爾巴尼亞藝術家完成88磅(約40公斤)紀錄,他的主題訂為「喚醒」(Awakening),似乎要喚醒路人視覺的注意力,以及對咖啡豆香味的嗅覺再度甦醒。

這件全球巨幅咖啡豆壁畫,所有的豆子都先經過烘焙,再依需要選擇顏色深淺不同的咖啡豆,組成人臉部深淺與光暗不同的部位,民眾如果靠近聞,還可以聞到一絲咖啡豆的香味,讓視覺與嗅覺一併滿足。

金恩與助手共花了十天才完成這幅巨畫,他的助手普盧米諾娃表示,「這幾天工作相當有趣,我的情緒一直處於巔峰狀態,坐在地上黏著豆子看似無趣,但是能與他人共事,同時能參與這項藝術創作我感到相當榮幸。」

美女咖啡豆壁畫預計七月才會完成並對外展示。

※ 相關報導:

* ZegnArt的羅馬傳奇。時尚、藝術與博物館的三贏計畫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419&f_SUB_ID=4575&f_ART_ID=396046

義大利頂級男裝品牌Ermenegildo Zegna於2012年成立了ZegnArt,大力支持以當代藝術為前提的創作。特別找來了探討都市發展與人類行為的藝術家夫妻檔Lucy+Jorge Orta,以古羅馬神話為題重新詮釋衣著與現代人的關係,並為羅馬博物館MAXXI帶來人潮,創造出三贏的羅馬傳奇。

* 文化是賠錢貨?方式對也可賺大錢
http://www.udn.com/2012/6/29/NEWS/READING/REA8/7192893.shtml

「你相信嗎?巴黎台灣文化中心一年花3000萬的本錢在文化交流上,可以賺到1億2千萬。」巴文中心主任陳志誠說:「文化不是賠錢貨,只要方式對,文化交流是可以賺錢的。」

...陳志誠的策略很簡單,他不採用過去常用的「自己出錢來表演給人家看」的方式推展文化交流,陳志誠扮演經紀人的角色,到處去找人談,說服對方出錢邀請 台灣團隊來表演,來回機票由巴文中心支付,對方則支付演出費、食宿及法國境內的交通,票房在分帳後也交給表演團體,「3000萬就是機票費,而1.2億台 幣就是表演團體的總收入。」...但陳志誠憑什麼說服人家付錢請台灣團表演?因為有亞維儂藝術節,這等於是台灣藝術團隊的「試鏡場」

* 紅點設計獎 我3作品奪最佳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29/today-life2.htm

台灣年輕人用設計發聲!德國紅點設計獎傳達設計類贏家出爐,台灣今年共有三十八件作品獲獎,大葉大學應屆畢業生「吞世代+」海報設計、雲林科技大學碩士生的「非拷貝機」海報設計及美可特的「奇芋氣象台」包裝設計等三作品更勇奪「最佳獎」。



◆ Sony砸660億買EMI音樂出版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美聯社洛杉磯29日電】2012.06.30

Sony公司旗下的音樂出版單位Sony/ATV,29日宣布以22億美元(約台幣660億元)從花旗集團手中買下英國「EMI音樂出版」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音樂版權公司。

Sony出手後,全球四大唱片公司EMI剩下另外一半,也就是「EMI 錄音」。法國大眾傳媒體公司Vivendi旗下的環球音樂集團已出價19億美元收購「EMI錄音」,如果也獲得歐洲和美國政府批准,世界四大唱片公司就要減為三大。

Sony/ATV由Sony和麥可傑克森遺產管理委員會各持50%股份,買下EMI音樂出版後,將控有兩百多萬首歌的版權。EMI出版估計占全球音樂出版營收三分之一。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讓這筆交易過關,表示FTC認為Sony/ATV不會因此而擁有提高版權費或和同業聯手抬價的市場力量。

根據專業新聞信〈音樂&版權〉統計,去年全球音樂出版公司營收約為39億美元,大致與過去幾年來的營收相同。錄音(唱片)業者則吃足仿冒或盜版的苦頭。目前,全球合法法的數位音樂流通比例很低。

音樂出版的營收優於錄音,因為營收來源比較多元化,不受實體CD銷路下降影響。例如,蘋果iYunes的下載費是每首99美分,出版公司和作曲者可分8到9美分,此外,電台播出、線上串流,以及電影、電視節目和廣告使用歌曲,音樂出版公司都收費。

Sony/ATV占世界音樂版權市場11.7%,EMI音樂出版是19.3%,合計約31%,超過環球集團的22.2%。第三大是華納音樂集團公司的Warner Chappel,占14.1%。其他的獨立音樂出版商合計32.6%。

花旗集團在2011年2月從私募基金Terra Firma手中接收EMI 音樂出版,因為Terra Firma在2007年舉債收購EMI音樂出版,後來還不起55億美元借款。



◆ 紐約露天歌劇…搬折椅 躺草地 聽普契尼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法新社紐約29日電】2012.06.30

仲夏之夜,慵懶地側臥在草地上,享用豐盛的野餐美酒,聆賞一齣齣美妙的莫札特、威爾第或普契尼歌劇。這是歌劇迷的仲夏夜之夢,而紐約是個讓夢想成真的地方。

在紐約,想聽歌劇不用花大錢到交響樂演奏廳,中央公園殼形劇場不時有免費的露天歌劇可以聆賞,例如27日在就上演普契尼的歌劇「托斯卡」,由82歲的知名指揮家拉塞爾瓦率領他創辦的「紐約大歌劇團」演出。許多樂迷自備折疊椅,或隨興躺在附近草地上聆聽。

拉瑟爾法說:「有趣的是,很多才19、20歲的年輕人,沒進過歌劇院,卻會來捧場。」

免費戶外歌劇傳統已有40年,當時紐約當局詢問拉塞爾瓦,是否願在少有人使用的殼形劇場免費演出,他立刻答應。1973年他創辦「紐約大歌劇團」,翌年帶領劇團在中央公園粉墨登場。

殼形劇場沒有布幕,因此布景就在觀眾眼前更換。這個劇團最叫好的一些劇目,多年來共吸引了紐約都會區300萬人觀賞,並在紐約市曼哈坦以外的四個區演出。拉塞爾瓦曾受前總統柯林頓表揚,並獲頒紐約市文化類最高榮譽獎項「韓德爾藝術成就獎」。喜歡普契尼歌劇的人如果錯過了「托斯卡」,7月18日還有「蝴蝶夫人」。

※ 相關報導:

* 新北樂舞節 明起國際大匯演
http://www.udn.com/2012/6/29/NEWS/DOMESTIC/DOM2/7191236.shtml

「2012新北市樂舞節」系列活動安排國內、外鼓藝與舞蹈團隊的「國際匯演」,以及「金鼓王爭霸晉級賽」將在6月30日與7月1日陸續登場。新北市文化局提醒民眾利用周休假期,欣賞難得一見的力與美藝術饗宴。

* 夏夜周末 到舞蝶館聽爵士樂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193765.shtml

邁入第七年的「台北國際爵士樂音樂節」今天起登場,法國爵士鋼琴王子巴普提斯特羅提農(Baptiste Trotignon)晚間在花博舞蝶館演出,為音樂節揭開序幕。7月的每周六、日都有音樂會,邀請多個國外團體演出,共將舉辦8場爵士音樂會。



◆ 蕭青陽、李明道 展演唱片美學

【呂素麗/高雄報導】2012-06-30 中國時報

變小的唱片封面裡裝的是什麼?台灣首次以唱片封面美學為主題的「IIIDOL我我偶像─新型唱片美學展演」,卅日在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自行車倉庫開展,展出曾一手打造伍佰、五月天等經典唱片封面的設計師蕭青陽及AKIBO李明道,入行卅年來的作品。

展期中逢每周六、日共有廿三場演唱及講座,今天下午四點由剛出爐的金曲獎最佳男歌手亂彈阿翔封王後首場演出;往後周末有新人獎以莉.高露及嗆聲樂團拷秋勤等人陸續登場及美學講座。

昨天記者會上,高雄市長陳菊歡迎大家一起到駁二喝咖啡、吹海風,欣賞唱片展演,感受悠閒的創意氛圍。

展演由AKIBO及蕭青陽共同策展,至九月九日止,分為「百大唱片牆」、「我我經典」、「重返現場」、「符號隧道」、「偶像舞台」等八大展區,完整呈現近代唱片輝煌歷史,兩人手稿也首度曝光。

曾於四年前擔任高雄世運開幕秀美術總監的AKIBO說,他們希望辦一個「讓台灣人看了有回家的感覺,老外看了會喜歡台灣」的唱片設計展。

華人唯一四次入圍葛萊美的蕭青陽說,他們曾經為江蕙、伍佰等國內知名歌手設計上千張唱片,每張唱片幕後都有上百位工作人員的辛苦。今年初鳳飛飛、惠妮休斯頓過世,讓他有「有一天我會和我的偶像一同老去」的感慨。

※ 相關報導:

* 玩具創作大展 夜市公仔超台味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062900973.html

第九屆台北國際玩具創作大展還邀請了日本粉彩插畫大師渡邊宏,他將帶來唯一推出的北極熊公仔(以軟膠植絨製成)、香港Kenny Swork則帶來全球限量的Molly娃娃變身為恐龍的Dino Molly雕像、曾設計NBA球員公仔的韓國設計師Coolrain將帶來新作、電影《不倒翁的奇幻旅程》中的不倒翁也將於會場舉辦慈善拍賣會。玩具展將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二A、B兩館及藝術大街舉行。

fsj 提到...

《三生三世聶華苓》拍出俠氣一生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070100301.html

她溫暖如母親 創辦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護持中外作家
柏林圍牆倒塌前 林懷民:牆已在聶家被拆除

【林欣誼/專訪】2012-07-01 中國時報

從中國大陸的戰火下逃離、來台後因編輯《自由中國》受白色恐怖牽連,之後赴美創辦影響力龐大的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現年八十七歲的台灣作家聶華苓,以「三輩子」概括自己流離三地的一生,同時,她也以無比堅韌的熱情,護持著華文與世界文壇,被喻為永遠的母親。

香港導演陳安琪花三年時間、往來兩岸三地與美國,拍攝紀錄片《三生三世聶華苓》,目前正在台北電影節播映,她佩服地說:「一個人怎可能沒有缺點?但我訪問過的廿多人談起聶華苓,只有好話,因為她熱情、豁達又寬容,她像俠女一樣打抱不平,卻從不積怨,保有一份真。」

留著俐落短髮的陳安琪自稱「半個台灣人」,上海出生、台灣長大,現居香港,她在台就讀聖心女中時,是聶華苓大女兒的同班同學,當年她就常在同學家看著「聶阿姨」忙進忙出,八○年代赴美留學時,和移居美國的聶華苓一家更親近。

因為多了這層親近,片中的聶華苓自然傾訴自己一生跌宕,從戰亂中的求學經歷、與《自由中國》殷海光等人的交誼、白色恐怖的恐懼,談到家庭親情、兩任婚姻,尤其與已逝丈夫保羅.安格爾的鶼鰈情深。

鏡頭前呈現了聶華苓的爽朗大笑、甚至與裝修工人討價還價的生活細節,全片沒有一句旁白,也沒落入一般傳記片歌功頌德的窠臼,陳安琪說:「她的一生太大了,拍片過程像一趟尋找的旅程,剝洋蔥般慢慢呈現真正的聶華苓。」

聶華苓自述這生不管到哪都是「外」人,陳安琪概括她的經歷為「中國人廿世紀歷史的剪影」,「但她不只屬於華文圈,更是個世界人。」聶華苓和安格爾一九六七年創辦的「國際寫作計劃」,至今邀請過一千多位世界作家,當年曾積極奔走,爭取還在極權鐵幕下的大陸、東歐、拉美作家到愛荷華,影響力龐大。

許多作家描述聶華苓溫暖如母親,他們在愛荷華家中的客廳就像小聯合國,如蔣勳記得當時兩國正在打仗的以色列和埃及作家,第一天拿酒杯互擲,最後一天卻在機場哭著擁別;林懷民說:「在柏林圍牆倒塌前,那道牆已在聶華苓家被拆除。」余華說聶華苓老是大方請作家們上餐廳,卻捨不得給自己換新電腦;她對死亡的豁達,則讓遲子建感傷又敬佩。



◆ 供桌刻道德經 簡晟仁傑作

【聯合報╱記者楊孟立/大溪報導】2012.07.01

木工師傅簡晟仁是大溪鎮僅存少數精通木雕、木刻、木製家具的通才,40年來作品無數,常接受他人委託代工,部分傑作常上媒體或申請金氏世界紀錄,但掛名卻都是留給其他人,他總是當「幕後功臣」。

簡晟仁做過最艱困的作品,當屬上面刻有道德經全文的木製供桌,全長30尺,密密麻麻刻了5千7百多字,每個字都是字面凸出的陽文雕刻,以名家正楷書寫,字體大小約2.5公分見方。

為了做好這塊刻有道德經的供桌,那段期間其他作品都不接,專心花了兩個月才大功告成。簡晟仁說,當初在刻這塊供桌時,為求每個字都工整不偏斜,差點要老花眼。

簡晟仁另外還刻過一個重達24.3公斤的「乾隆御覽寶鑑」印章,長寬高各30公分;字體則為篆體,6個字長寬高也有12公分長、8公分寬,想蓋章還得用刷子在篆字上塗上顏料,完工後也拿去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道德經供桌與超大印章都是簡晟仁得意之作,雖然作品風光但榮耀卻都沒他的分,對外都是掛委託製作人的名字,而且喊價比當初接單的價格高得多,但他看得很開,畢竟自己的「孩子」還是受到大家的肯定。

簡晟仁謙虛地說,自己只是個普通的木工師傅,拿手的是木雕、木刻,好的作品,榮耀應該要歸功於大家。

※ 相關報導:

* 攝影20年 審判長變出張張紀念卡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195273.shtml

南投地方法院製作精美的法律紀念卡片,送給參訪民眾,背後寫著「罪疑惟輕」、「法律乃善良及公平藝術」等標語,正面精美風景照片,其實全都出自玩攝影近二十年的審判長廖健男之手,一改法官嚴肅形象。



◆ 「愛情,請上車」微電影 首都客運聯映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2012.07.02

首都客運最近破天荒無償出借車輛與駕駛,提供劇組拍攝微電影。劇情述說一段都會的戀情,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決定讓這部微電影在行駛北宜高的「首都之星」國道客運上聯映,為首都客運形象加值。

這部名為「愛情,請上車」微電影,描述在報社工作、個性靦腆的「游帝恩」,暗戀天天一起搭公車的女孩「簡愉恩」。但男主角將從台北調往林口,在熱心公車司機的牽線下,男主角打算以別出心裁的方式告白,兩人卻陰錯陽差錯過,結局出人意料。

這部微電影三分之二場景都在首都客運五一八線低地板公車上拍攝。李建文說,過去公司顧慮謹慎,未曾出借。但這部微電影行銷台北市引以為傲的「一車雙機」(前後門都設有刷卡機)、低地板公車,鼓勵搭乘大眾運輸,一舉多得,「是最好的市政宣傳」。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扮演公車司機的素人演員,真實身分是報社員工,由於表現稱職,被誤以為是正牌的公車司機。李建文說,不少駕駛看過影片後都很有共鳴,「覺得根本就是在演自己」。

李建文說,七日起到八月底,「首都之星」將播映這部微電影。影片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JDLIkL-hEkY)。



◆ 數位節目寒酸、重播率高 惹人嫌

自由 2012.07.01

〔記者陳炳宏、謝文華、楊久瑩、黃湞尹、吳志偉/台北報導〕台灣已經使用五十年的類比無線電視訊號昨走入歷史,邁向數位無線電視的新紀元。民眾卻抱怨,數位電視節目太寒酸,且一再重播,業者根本是把民眾當冤大頭。

昨中午關閉最後一個訊號區 揮別類比時代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從五月七日起逐步推動無線電視數位轉換,先後關閉中部、東部及離島地區、南部地區訊號,昨中午關閉北部地區的類比無線電視訊號。

行政院長陳冲致詞時坦承,國內數位內容貧乏,不及韓國,應加強數位內容,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應鼓勵國內文創產業,製播更豐富的節目。NCC主委蘇蘅說,台灣的獨居長者與弱勢族群,生活訊息與娛樂大多來自電視,下一階段的重要政策,應該是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節目內容。

電視數位化後,引發最強烈的反彈聲音為節目重播率達七成五。NCC主任秘書翁柏宗表示,目前無法可管節目重播率高的問題,僅能要求各電視台節目首播、新播比率得逐年提高,規劃每天黃金時段播三小時高畫質節目,並以此做為換照審核標準。

公視總經理曠湘霞表示,今年政府補助高畫質節目經費一.八億,明年可達三.二億,將會投入高畫質「人生劇展」及迷你劇的製作,也會陸續開播高畫質音樂性節目。

台視表示,節目製播會以自製為主要方向,提升國內文創產業。華視也說會積極製作HD新節目,購片也全部購買HD戲劇節目。中視則表示已向愛爾達取得倫敦奧運的轉播權,將在各台新增加的數位頻道二十四小時播出高畫質版本;另,現有的綜藝節目以及未來的購片計畫,都會以高畫質為優先考量。

原住民抱怨 數位頻道看不到原民台

其次,過去兩個月來,不少原住民部落民眾抱怨:「怎麼轉都看不到原民台?」原民台台長馬紹表示,原民台不在數位頻道的規劃內,由原民會共星共碟計畫補助部落居民,透過「DVB-S2」、「DVB-S1」規格的小耳朵收視原民台,只要以遙控器切換到小耳朵就能看到。但是,NCC只給了兩年緩衝期,一○三年時亦將關閉「DVB-S1」訊號。

原民會主委孫大川表示,既然數位頻道的菜單中有客家台,原民台亦應比照辦理,將繼續與NCC協調釋出數位頻道。翁柏宗表示,原民會若認為原民台需要新設頻道,NCC收到申請後,會儘速審理。

NCC北區監理處鄭泉泙處長表示,昨天中午關閉訊號後,NCC技術服務中心最高同時接獲四十九通諮詢電話,接近滿線(五十通),下午過後情況舒緩。民眾對無線數位電視接收若有任何問題,可撥打NCC「技術服務中心」免付費電話︰0800-2012-06。

fsj 提到...

設計潛力 藏在點滴生活中

【經濟日報╱文/謝榮雅】2012.07.02

最近幾次受邀參加台北申請「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諮詢會議,發現討論焦點大部分都鎖定在拼命尋找台北「既有的好」。我倒是認為,既然世界設計之都的申請重點在於設計力對美好城市的未來構築,若能趁此機會找到台北原本還不夠好的地方,誠實地面對城市需要改善的問題,並且透過設計的手讓它變好,或許更能呈現設計能量介入後的對比張力,以及強化台北設計能量的與眾不同之處。

當我們醉心於蒐集台北經常被國內外媒體報導的「亮點」時,我們是否認真的想過,這種侷限於點狀的思考,真的是爭取世界設計之都頭銜勝出的關鍵嗎?站在設計思考的角度來看,以市民為主體來考量食衣住行的服務歷程系統,才是評審們關心的重點。首先,必須打破政府部會原本壁壘分明的疆界,跨界整合既定的分類架構與專長領域;其次,軟硬體必須兼顧,虛擬和實際的生活世界必須整合,呈現形式也應該是動態而非靜態的;再者,設計的價值在於解決生活難題,因此未必只有重大建設才值得關注。小處著眼的設計往往更能呈顯體貼人心的創意。舉例來說,總是卡住高跟鞋的水溝蓋以及不敷使用的公園座椅,難道不是設計可以著力的部分嗎?最後,總體規畫應該是雙向互動的,全民參與的設計才能激盪出最大的能量。

這次申請設計之都的準備過程,台北需要發揮以市民為主軸的設計思考,揣想各種市民可能遇到的一日歷程體驗:舉凡上班、周休、出國等情境,都潛藏著可以改善修正的問題。推著嬰兒車搭捷運而處處碰壁的不良動線設計、要跨過快速道路再翻過河堤才能到達的河濱公園,這些由上而下的公共規畫,一點都不親民。不夠完善的空間體驗與使用經驗,正是需要設計導入的重點,設計師透過由下而上的觀察,提出問題也同時提出解決方案,例如抗噪音的公車站牌、結合公司門禁卡與健保卡的悠遊卡,或結合街道家具和電子感應裝置等等,成為都市安全的神經網絡,一種設計發揮多重功能,讓精巧便利的設計無所不在。

最後,我要談的是全面設計(comprehensive design)的概念。從一開始的申請程序、企畫書的撰寫包裝,到接待設計之都的各國評審來台考察,都應該致力於創造不一樣的「差異化驚喜」,從中凸顯台北獨有的多元文化、溫暖人情以及台灣科技產業優勢。將五感六覺融合到評審們的體驗歷程之中,同時全面兼顧每一個設計環節與接觸面向。如營造美好的「無縫體驗」,將會是台北申請「2016世界設計之都」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

(作者是奇想創造執行長)



◆ 現場演出 音樂產業新錢途

【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2012-07-02 工商時報

在實體CD銷售萎縮、數位音樂賺不到錢的情況下,Live現場演出的演唱會、Live House等,被流行樂界視為新「錢」途。一年超過400場國內外演唱會在小巨蛋及全台近30家Live House等場館飆唱,去(2011)年現場音樂演出產值已逼近20億元的新高點。

Live House也躍居百貨商場、地產業合資和拉攏的新歡,吸引文創業、企業進場或投資走向大型化、連鎖化。

目前單一Live House規模最大的ATT Show Box,可容納2、3千人,投資者有宏泰建設、ATT集團等;也有上千人規模的Legacy,投資者為國賓飯店、裕隆創投等,下一步鎖定台中、香港展店;已採連鎖化經營的The Wall有3個據點,最快年底首度與一知名商場合資,也要搶進信義計畫區。

隨許多指標性國際歌手來台,像是BOB DYLAN、Lady Gaga等,使台灣躍居亞洲流行音樂展演重鎮,據悉全球大型演出商、娛樂場地管理公司美國Live Nation,以及日本大型Live House連鎖Zepp,都有意來台發展。

滾石唱片董事長段鍾沂指出,由於數位音樂市場秩序、交易分配機制未建立,音樂圈紛紛轉戰非實體市場,包括現場演出、音樂授權與藝人經紀等,已成天王天后主要收入來源。

河岸留言負責人林正如表示,歌手若可唱進台北小巨蛋且票房開紅盤,猶如「名牌」,接著可望就能到大陸、東南亞開唱,形成巡迴演唱會的生意模式,但目前大型場館或有實力辦萬人演唱會的歌手有限,更多歌手、樂團為宣傳造勢,先進Live House辦小型演唱會,再挑戰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等中型場館。

這牆音樂The Wall執行長傅鉛文指出,目前台北有近20家Live House屬一級戰區,隨Live House愈融入生活型態,市場胃納量應可達50至100家,也吸引文創業、財團錢進和成立藝文展演空間,他們主要著眼Live House可帶進消費人口、現金收入,提供音樂表演創造話題、帶動購物餐飲等周邊經濟。

ATT Show Box即採多元化整合行銷模式,在商場購物送演唱會門票,日前更找來台灣2大演唱會全方位娛樂商之一的大大國際娛樂負責人李明智,擔任ATT Show Box總經理,更緊密結合商場和音樂展演內容,拉高產值。

Live House熱也有向南延燒的跡象,台中首家中型Live House TADA方舟6月開幕,由御東風文創公司與音樂總監陳信宏合作,隨後The Wall、Legacy將進駐,決戰中台灣。

傅鉛文直言,因應競爭,Live House產業勢將連鎖化、品牌化,The Wall計劃再進台中、台南展店;Legacy Taipei總監陳彥豪也透露,下一步可望進軍台中、香港,中國大陸會是未來終極戰場。

※ 相關報導:

* 經典定目劇 文創搖錢樹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196453.shtml

對於台灣想推動定目劇,明華園總團長陳勝福認為,如果能讓文創團體進入產業鏈,讓政府、劇團、民眾可形成橫向聯繫,「表演藝術團隊,絕對不是賠錢貨」。

fsj 提到...

兔子洞開開門 來寶藏巖探險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2012.07.03

經典童話大野狼與小紅帽,可不可能出現第二種結局?歷史聚落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今天起推出「兔子洞。開開門」裝置展,邀民眾到童話場景探險,觀察藝術家留下的線索,想像不一樣的結局。

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兔子洞,象徵奇幻旅程的開端。「兔子洞。開開門」展覽取其名,邀5位藝術家運用繪畫、聲音多媒體、光影動畫、立體模型、軟質塑材等,在藝術村房間內,呈現5個不完整的童話故事情節。

戲偶導演石佩玉打造「大野狼的肚子」,覆蓋毛皮的紅粉色柔軟氣墊,傳來低沉呼吸聲,可透過氣墊內動物玩偶、氣墊外紅袍小女孩投影,推理這隻野狼是哪個童話的角色。

繪本作家李瑾倫以「這裡的每一隻狗你都認識嗎?」為主題,以立體木片製成缺耳、年邁等16隻流浪狗代表,呈現動物生命議題,邀民眾在牆上畫出心目中想像的狗和這些流浪犬「作伴」。

元素集合設計團隊以瓦楞紙版和鮮豔壓克力顏料,重現法國知名繪本「野獸國」場景。可運用各種野獸印章,組出自己的獨特怪獸。

多媒體藝術家柯志豪建置「國王的驢耳朵」,對房內「樹洞」說出秘密,就會有他人秘密穿在四周傳出。動畫導演張淑滿設計光影劇場,讓民眾能動手演出想像中的「虎姑婆」故事。

昨天開展記者會上,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參加,聆聽藝術家導覽創作理念;在「這裡的每隻狗你都認識嗎?」展覽房間內,民眾紛紛畫家中寵物狗或簽上寵物的名字,象徵牠們曾「到此一遊」。

展覽至8月5日,免費入場,相關資訊可查詢網站www.taipeicaf.org。



◆ 瑞典「藝術旅店」 創作換住宿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2.07.03

藝術創作能當飯吃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克雷瑞恩旅館(Clarion Hotel)本月起推出優惠活動,只要繳交一件原創藝術作品,就可免費住宿,一年內最多可以免費入住兩晚,讓你把嘔心瀝血的創作直接當成錢來用。

時代雜誌報導,這個點子的靈感來自紐約切爾西飯店,這家飯店讓藝術家和音樂家用個人作品交換入住權利。克雷瑞恩旅館公關暨行銷經理麥提森說,總經理的祖父是藝術家,曾入住切爾西飯店並留下好幾幅作品,去年8月切爾西飯店停業整修,麥提森靈機一動,計畫打造瑞典版的藝術家旅店。

旅客投宿時就要繳交藝術作品,作品必須符合A4紙張大小,並由創作者親自簽名,旅館會將它收藏在專屬房間。一旦交出,作品的所有權和智慧財產權就轉移給旅館,因此創作者得願意割愛才行。

不必擔心創作「稱不上藝術品」,麥提森說:「我們怎麼有資格判斷什麼是藝術?」所以,隨便畫畫你家的貓就夠格了。

麥提森說,這個好康消息傳開後,反應非常熱烈。克雷瑞恩旅館歡迎所有人發揮藝術細胞,不論你沒沒無聞還是功成名就,帶作品來就對了。

※ 相關報導:

* 倫敦設計節 Design Festival始祖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195672.shtml

正當全球都在注目7月底的敦倫奧運盛事即將如火如荼展開,其實接下來的「倫敦設計節」也將在9月接檔。倫敦設計節是全球設計界注目的年度盛事之一,也是全世界所有設計、建築界人士最嚮往去的設計節之一,自2003年開始到現在已經要邁入第10個年頭,它不僅是全世界第一個舉辦Design Festival的城市,也融合傳統與前衛,從特拉法加廣場的公共裝置藝術到100% Design百分百設計展,所到之處無不讓你Wow聲連連。



◆ 11國書展主席聚台北 推廣全球閱讀

拉美瓜達拉哈拉書展致力提升識字率
法蘭克福書展迎戰電子書 布拉格書展推廣捷克文學

【林欣誼/台北報導】2012-07-03 中國時報

全球最大的西語書展竟然辦在墨西哥小城?法蘭克福書展如何成為世界版權交易中心?來自法蘭克福、倫敦、布拉格、波隆納、首爾等十一個國際主要書展主席與代表昨天齊聚台北,參加第十屆「世界書展主席會議」,他們交換不同書展的面貌以及面臨的不同挑戰。如歐洲重量級的法蘭克福與倫敦書展,當前挑戰為電子書時代來臨;墨西哥的瓜達拉哈拉書展則因拉美地區識字率不高,以推廣閱讀為首要目標。

世界書展主席會議一九九四年由當時的法蘭克福書展主席衛浩世(Peter Weidhaas)發起,每兩年一次,約有廿個書展參與,是世界書展交流的重要平台。各書展主席共聚一堂,討論的議題從如何推廣文學、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到書展行政包括經費、如何吸引更多人到書展參觀等的討論。台北書展自首屆便參加,今年會議首度在台舉辦。

不同的書展因為文化背景不同,各有難題。像是遠在墨西哥的瓜達拉哈拉書展創立於一九八七年,是西語圈目前最具影響力、版權交易量最大的書展,雖然主辦的地方在一個只有三家書店、四家出版社的小城。

僅管瓜達拉哈拉書展的版權交易量龐大,專業影響力強,但書展更希望除了服務專業出版人,也能推廣閱讀。瓜達拉哈拉書展駐美代表昂格(David Unger)也是位作家,他表示,雖然拉美各國除巴西講葡萄牙文外,都說西班牙文,語言相通又彼此緊鄰,但出版品卻不易流通,最大阻礙原因是識字率不高,閱讀不普及。因此瓜達拉哈拉書展首要目標是「接觸民眾」,希望讓過去沒機會享受文化的人民,特別是兒童,在書展中見識豐富圖書。

對歐美大國、地位穩固的書展來說,新的挑戰卻是電子書時代來臨,因此倫敦書展、法蘭克福書展、美國圖書博覽會的代表都提到,書展近年來結合科技,將電子書、電影及網路遊戲等衍生商品授權都納入書展的交流之中。

書展舉辦與政治脫不了關係,像是法蘭克福書展、萊比錫書展這德國兩大書展,在推動過程中見證了世界政治的變化。

衛浩世是將法蘭克福書展打造為世界第一大書展的首要推手,他從一九七○年代上任後,便不顧政治爭議,推動非洲、阿拉伯、拉美與許多還在極權專制下的國家參展。他表示,歐洲對第三世界國家仍存在偏見,「讓德國對這些地區有真實的認識,是書展最重要功能。」

擁有超過三百年歷史的萊比錫書展,是世界最古老書展之一,萊比錫是德國東部僅五十萬人口的小鎮。書展主席齊勒(Oliver Zille)回憶柏林圍牆倒塌前,位在東德的萊比錫書展曾因政治高壓而停辦。「當時東德審查制度嚴格,人民看不到西德的電視,從東德的媒體也見不到真相,但許多東德作家會巧妙地把訊息藏在字裡行間,所以書籍成了我們了解外界的重要窗口。」

捷克布拉格書展主席凱利諾瓦(Dana Kalinova)念茲在茲的是,如何讓捷克文學被看見,「因為捷克語人口少,我們熱絡討論怎麼讓作品被譯到全世界,跟華文文學是一樣的。」

fsj 提到...

音樂博士拍電影 楊貽茜不跳Tone

【邱祖胤/專訪】2012-07-04 中國時報

這個女生好厲害,楊貽茜是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博士,又是獲得皇冠百萬小說獎首獎得主,她回國後又換跑道拍電影,首部長片《寶米恰恰》描述她與雙胞胎妹妹青春期的故事,入圍今年台北電影節競賽項目。從小提琴家、小說家到導演,楊貽茜的人生跑道轉換令人眼花,她篤定的說:「這一切都為了電影。」

看似跳Tone的轉換跑道,對她未造成困擾,她認為音樂與電影有相通處:「導演的工作很像樂團指揮,柏林愛樂的團員談到卡拉揚的厲害,總說他可以讓每個人想辦法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導演也應這樣。」

今年卅一歲的她纖弱儒雅,腦子裡頭充滿奇異想法。她說,華格納以歌劇聞名,編劇和音樂都自己來,「華格納如果晚生兩百年,現在應該也在拍電影。」

《寶米恰恰》描述寶妮、米妮這對雙胞胎姊妹,各自擁有愛慕者,妹妹的男友擁有好口才,在愛人面前卻說不出愛。姊姊的暗戀對象雖高大帥氣,卻一再把她誤認為妹妹而追錯人。兩段青澀戀情,陰錯陽差、誤會不斷,兩位男生還在校園爭風吃醋、大打出手。

這個故事其實也是她和雙胞胎妹妹的故事。楊貽茜對於和她共同生活卅年的妹妹,有愛也有抱怨。「我廿九歲才跟妹妹分居,如果不是因為拍電影的話,我和她應該還會持續過著複製彼此人生的日子。」

楊貽茜一九八一年生於高雄,她和雙胞胎妹妹楊琬西從小展現音樂才華,一路從高雄中學音樂班、台北藝術大學,念到慕尼黑音樂學院,並雙雙拿到小提琴最高演奏文憑。妹妹目前在長榮交響樂團擔任小提琴手,楊貽茜卻改行拍電影。

楊貽茜念高中時受到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的影響,開始發電影夢。二○○一年她赴德國求學並開始嘗試寫作,花了三年完成十萬字小說《純律》,故事描寫一群藝術系學生間的友情及愛情。平實動人的文字,以及用音樂比喻人生的平易描述,贏得二○○五年皇冠百萬文學獎,這時她才覺得離電影夢近了一步。

她在德國繼續未完成的學業並自修編劇,猛K電影劇本像《英倫情人》、《理性與感性》、《喜宴》等。她的《青釋迦》二○○八年獲得新聞局優良劇本優等獎,二○一○年以《寶米恰恰》贏得新聞局二五○萬輔導金及高雄市政府三百萬補助。

只是,拍電影日夜顛倒的作息及緊張的工作節奏,還是讓瘦弱的她吃不消,電影拍不到一個月她就胃潰瘍住院,只好請假一星期,並情商導演王傳宗代班。

「我的小說、短片、電影,以及未來各種形式的作品,終極關注的目標,應該都會圍繞著『人怎麼看待自己』這件事。」《寶米恰恰》的拍攝經驗讓楊貽茜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當你跟另外一個人長得一模一樣,外貌就會變得一點都不重要,與其在乎別人的眼光,不如弄清楚自己是誰。」



◆ 「地下社會」將熄燈 樂團表演拉警報

【台灣醒報╱記者曹嘉真╱台北報導】2012.07.04

位於師大商圈的地下樂團表演聖地「地下社會Underworld」今天傳出14日將停止營業。起因於收到市府之公文,指其違反了商業及消防法規,要求其於14日前改善;同樣位於公館的女巫店也曾經面臨相同問題,後因大型聯署而免於停業危機,而這次地下社會則決定於當日熄燈。

地下社會於民國85年由三位有學運經歷的熱血青年創立,至今仍無太大變化,一直是地下樂團、新手歌手一展長才的好去處,也有不少樂團如1976、 Go Chic在這裡萌芽茁壯,店裡播放地音樂也多屬另類搖滾、冷門電子音樂,有自己的一翻風格,是搖滾次文化很具代表的地方。

台北市政府日前要求地下社會申請飲酒店執照以及改善安全逃生通道太小的問題,發出兩件公文,而後導致經營15年的地下社會決定歇業,文化局局長劉維公表示原已提出LIVE HOUSE健診計畫,希望能由官方補助部分修繕費用,但隔日地下社會即張貼歇業通知,令許多歌迷粉絲感到遺憾。

商業處表示,飲酒店業不在當前下八大行業囊括範圍之中,像地下社會這樣的商家,是較偏向於酒店,沒有一定需要申請酒店執照,但是其他相關如都市土地使用分區或是相關建築法之違規,同樣會造成商家的不合法。

地下社會股東之一何東宏說過去也曾發生停業危機,而店內目前收支幾乎打平,無力再申請酒牌,也表示地下社會不是飲酒店,是音樂文化產業,希望社會可以了解音樂次文化的意義與價值。

曾遇到歇業危機的音樂表演空間,不只有地下社會,還有同樣位於公館的女巫店。2011年5月,正值台中ALA PUB大火,女巫店被指出不符合都市計畫法令,恐有歇業危機,而後北中南Live House業者、樂迷、樂手紛紛響應,以網路連署、座談會、演唱會等活動聲援。一週不到,台北市文化局迅速回應表示將修改法令,女巫店可以不必關門。

有鑑於過去女巫店事件,以及目前正在發生的地下社會歇業危機,文化產業價值與政府政策規章相衝突,表演團體都期待政府應正視此問題,擬定並修改相關政策,以避免相關問題再度發生,給民眾與業者一個安心的環境。

※ 相關報導:

* 布袋戲界魏德聖 讓「噍吧年」登戲台
http://www.udn.com/2012/7/4/NEWS/READING/REA8/7201651.shtml

布袋戲界大師級的王藝明近年創作偏向本土風格,除獲好評的「決戰西拉雅」,目前正在籌畫的是「噍吧年風雲」,期待透過布袋戲傳承文化,可以說是布袋戲界的魏德聖。王藝明去年入圍文建會評選的定目劇,入圍藝術表演團體中只有王藝明是布袋戲,他很欣慰,但最後卻因無固定的表演場地而出局,他呼籲文化局能出面籌設定目劇場,成為觀光客欣賞台南藝文演出的場所,也讓台南文化古都之名能有更深的意涵。



◆ 竹啞鈴、貓頭鷹 台灣工藝日人按讚

【楊樹煌/南投報導】2012-07-04 中國時報

「2012日本東京國際家居生活設計展」日前在日本盛大展出,今年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整合十餘家經嚴格評比徵選出來的優良文創廠商,以台灣館整體形象行銷展出,不但備受矚目,並受到日本與國際人士的歡迎與肯定。

東京國際家居生活設計展,創辦至今已有廿二年歷史,是重量級的創意產業與專業銷售商的國際交流平台,工藝中心自四年前,針對日本市場研發工藝設計產品參展,今年已是第四次參展,持續以「In Taiwan In Design!」形塑台灣館的品牌,全力打造和呈現台灣蓬勃發展的原生創意,讓世界看到台灣多采多元的創意設計力。

工藝中心指出,今年參展的十家廠商共展出四十四組件原創精緻文創商品,有結合金屬和台灣竹材的啞鈴、有以台灣原生特有種的貓頭鷹家族,驚豔日本市場;並有品竹系列、精緻華麗的琉璃盤系列,在展場中吸引眾多民眾駐足觀賞與選購;此次參展洽談的十八件,初估產值至少五百萬元以上,成果豐碩。

fsj 提到...

無師自通…醫院攝影師 奪法Px3金獎

自由 2012.07.05

獨特敏銳美感 超越數千參賽者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燈塔、餐廳、民宿天花板的一角,透過攝影鏡頭,竟變成風格強烈的抽象幾何藝術;國內罕見的醫院專業攝影師張文瀚,以獨特的敏銳美感,奪下今年法國Px3攝影大賽職業組藝術類金獎。

法國Px3攝影大賽曾被美國攝影藝術雜誌譽為歐洲規模最大競賽,今年共有八十五國的數千名職業與業餘攝影師參賽。任職於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學教育中心的張文瀚,自去年拿下職業組銀獎後,今年又進一步奪金。

入行三年 躍台灣之光

三十歲的張文瀚是文化大學物理系畢業,沒學過攝影,無師自通,也因此無傳統包袱,更能展現強烈個人風格。他把攝影當成職業才短短三年時間,卻接連囊括國內外攝影大獎。本週日,他將啟程到法國巴黎去領獎,這也是他這輩子第一次出國,興奮又緊張。

張文瀚這次獲獎作品名為「幾何」,色彩與構圖具強烈個人風格。他希望透過鏡頭,表達線條之美,在他眼中,無論直線平穩、豎線活潑,都充滿力量與美感。此外,張文瀚另組作品「沉默」也獲得銀獎,取材自金門一處廢棄的戲院,當年座無虛席、喧譁絢爛,如今卻已人去樓空,只留滿室的殘破空椅,反差甚大的對照,讓人更能感受到那份寂寥與沉默。

去年底張文瀚則以一張「城市人」獲得美國IPA攝影大賽的第二名,在中正紀念堂的階梯上,以重複曝光技巧,補充出往來民眾的移動身影,表現出人在城市中的孤獨與流浪感。

張文瀚平日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幫醫院記錄院內各項活動、重要手術、醫學教育用照片等等。他希望能以鏡頭呈現醫療人員在救人第一線,為病人無私奉獻的人性光輝,讓社會大眾更能深刻體會醫療工作的偉大與光榮。



◆ 亞太新勢力 9月舞動「新舞風」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2.07.05

看越南老婦舞出戰爭陰影,旅居紐西蘭的薩摩亞酋長率團舞出革命意涵,北京青年舞出當代實驗肢體,韓國ED*2舞團舞出韓式幽默……。新舞臺歷經八個月整修,將於九月重新開幕時獻上招牌系列「新舞風」,讓觀眾眼睛一亮。

「廿一世紀是亞洲的時代!」新舞風藝術總監林懷民指出,亞洲長期以來眼睛看著西方,西方期待的亞洲,則是非常傳統的作品,或充滿東方情調之作如「杜蘭朵公主」,說穿了都與殖民主義有關。

「新舞風」著重當代,過去常找西方團,如今也到「看亞洲人如何呈現自己」的時刻。

來自越南的艾索拉舞團,舞者赫然是群五十五歲到七十歲的越南婦人,手持黑白人物相片緩緩前進,在沉默中表達對戰爭的激烈抗議。林懷民指出,該舞從一九九五年首演以來,已有不少舞者老婦辭世,這次又訓練新的素人。在儀式般舞作中,越南斗笠、布偶、北越戲曲大師等傳統元素一一融入。

在國際已相當知名的MAU舞團,編舞家Lemi是正港的薩摩亞酋長,其舞蹈融合民族肢體、美學及思想,風格獨樹一幟。本次帶來的「啣鏡之鳥」,舞中不時可見傳統薩摩亞特色,帶人省思人類與地球關係。

「要認識當代亞洲團,現在就可開始。」新舞臺館長辜懷群說。林懷民感嘆,台灣新一代舞團「點子太多」,政府一直鼓吹創意、文創,引得各團不斷配合,最後「力量用散」,想表達的主體卻不見了。

新舞風「亞太新勢力」九月十三日起在新舞臺陸續演出,艾索拉舞團另將在高雄至德堂演出。高雄市文化局局長史哲表示,高雄是台灣越南配偶第二多的城市,為鼓勵越南新移民走入劇場看自己的故事,越南新移民只要穿傳統衣服便可享優惠。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 500年前手繪 美洲出生證明地圖現身

【實習編譯張簡如閔、許嘉云/綜合報導】2012-07-05 中國時報

德國研究人員表示,偶然發現一張繪製於五百年前、堪稱「美國出生證明」的稀有地圖。這張地圖出自十六世紀知名的地圖製作師瓦爾德澤米勒(Martin Waldseemueller)之手,他為了向探險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致敬,在地圖中首次以「亞美利加」(America)來命名新發現的大陸。

一五○五年洛琳公爵為了記錄地理大發現的成果,召集各方學者共同繪製地圖,當時知名的製圖師瓦爾德澤米勒也在其中,經過兩年努力,《瓦爾德澤米勒地圖》終於完成。

大家原以為當初這份地圖瓦爾德澤米勒只繪製了四張,但慕尼黑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本十九世紀古籍中,發現了第五個版本。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的學者庫特納表示:「這似乎是系列地圖的第二張,而且是獨一無二的一張。」

瓦爾德澤米勒的這張地圖在十六世紀時具有向世界傳播地理知識的重要意義,藉著早期大西洋的旅程,描繪出美國初始的形貌。專家認為,新發現的這張地圖繪製於一五○七年版之後,但一五○七年版的尺寸較大。

德國的研究人員已經將這幅以黑墨水繪製、古舊泛黃的新發現地圖數位化,於七月四日美國國慶日公開在網路上供人觀賞。

fsj 提到...

推微型文創 台灣文博會10月登場

【記者吳靖雯/台北報導】2012-07-05 旺報

「2012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昨(4)日於文化部正式啟動,現場除了展示部分在地微型文創商品,今年大會也積極邀請東南亞各國及對岸各大城市買家來台採購。

負責承辦文博會的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表示,去年文博會有來自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杭州、廈門等地的廠商來台,迄今也有其他新面孔如天津,就透露了與會意願。「大陸市場很大,對台灣各類產品都很有興趣。我們透過大陸各地的台商邀請當地百貨公司及大型商場來看台灣的文博會,或是請當地文創主辦單位推薦業者,會比廣發帖子來得有效率及目標性」。

為了有別一般商展,全國商業總會將憑藉過去兩年的承辦經驗,針對展出產品進行篩選,以充分「切題」。張平沼認為,廠商應該要認知到文博會不只是產品亮相而已,還得懂得如何行銷,吸引買家目光及興趣。

文化部政務次長張雲程表示,屆時國家主題館將以多元、跨界的形式呈現台灣微型文創企業風貌。「台灣微型文創不能再等了。」透過文化部補助及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張雲程表達部會希望能扶植本土創意工作者成長壯大,從手工藝品進化到量產階段,才有可能迎合廣大的外銷市場。

去年第二屆文博會諦造逾2億元新台幣的交易額,參展商及攤位數較第一屆都有近30%的成長。張平沼指出,今年除了向海內外重點城市買家招手,也將成立專門聯繫、接待買家團的單位。目前全國商總已於全台啟動巡迴招商說明會,今年台灣文博會將於10月18日至21日在世貿南港展覽館舉行。



◆ 漫協另起爐灶 對打台北書展動漫館

以日漫為主的主流出版社在春節檔期推出動漫節
書展動漫館強調國內外原創作品 漫畫界起風波

【江家華/台北報導】2012-07-05 中國時報

漫畫業界興起大震盪!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簡稱漫協)集結旗下的尖端、東立、長鴻、青文、木棉花、群英社、台灣角川、台灣東販等重要漫畫出版社,將在明年二月十四日大年初五,推出「台北國際動漫節」,緊接在二月初舉行的台北國際書展動漫館後,春節檔期一前一後,打對台意味濃厚。由於台灣的業者與市場有限,兩個活動勢必彼此擠壓空間,許多業者只能擇一參與,引發風波。

漫協旗下成員多是國內以日漫為主的主流出版社,漫協每年的重頭活動是八月的漫畫博覽會(簡稱漫博),吸引不少漫迷朝聖。長久以來,台灣動漫迷的三大盛會便是春節前後舉行的台北書展動漫館、八月的漫博,以及一年舉辦四次的開拓動漫祭。

其實這些年來不斷傳出漫協旗下的出版社對台北書展動漫館有意見,也屢屢傳說出走。如今漫協大動作在原本八月舉行的活動外,硬是在春節期間增加一場,並迅速完成了廠商招標,將參與名單公布,幾大以日漫為主的出版社等同脫離台北書展動漫館。而台北書展尚未開始招商,七月十六日才將舉行徵展說明會。

漫協祕書長高世椿表示,過去寒假動漫主要的活動是附屬在書展下的動漫館,「不少業者向本會反應,應把暑假漫畫博覽會的成功經驗移植至寒假,以造福產業界。」

漫協這次大動作顯然有備而來,要創造聲勢。高世樁表示,第一屆台北國際動漫節的推出經過兩年評估規畫,漫協也提出兩百萬,補助各家參展業者邀請當紅的國內外漫畫家及聲優。

尖端出版社執行長黃鎮隆表示,尖端出版社全力支持國際動漫節,動漫節與台北書展時間接近,因此只能專心準備其中一個展覽。「有了能集中資源的動漫節,漫協多數成員將會選擇參加動漫節,捨棄台北書展。」

這個舉動勢必衝擊到台北書展動漫館。書展基金會執行長黃寶萍表示,得知這件事後,跟漫協成員協商是否能調整展覽時間,漫協卻表示動漫館過於擁擠,加上漫協成員想要自己安排展位,因而希望獨立出來自己舉辦。

黃寶萍表示,雖然覺得有點遺憾,但書展打算以國內外的原創漫畫,和漫協以日漫為主的走向作區隔,「相信對讀者而言,是受益、沒有損失。」

台北書展明年一月卅日到二月四日舉行,也將按往常推出動漫館,為了區隔漫協的動漫節,動漫館將強調原創動漫,並提高活動補助預算至兩百萬,也將舉辦亞洲動漫大賽。

漫協將於明年大年初五二月十四日至十八日也在世貿二館舉行動漫節,以「i動漫,e世界」為主題,暑假的漫畫博覽會也將照常舉行。

※ 相關報導:

* 危機?轉機? 兩場動漫大會 日漫與原創對打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070500449.html

若漫協成員的日漫廠商明年果真都缺席台北書展,明年書展動漫館恐將看不到日漫商品。但有趣的是,近年在書展動漫館大放異彩的輕小說及動漫獨立出版社,如蓋亞、春天、銘顯等,出版品本來就不走日漫路線,這些出版社也不在漫協名單中,他們表示將會繼續支持台北書展。

* 書店加賣餐飲 業者只能苦撐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205208.shtml

「獨立書店正面臨萎縮和消失!」多家經營獨立書店的業者感嘆,儘管沒有大型連鎖書店的知名度,仍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走下去,除了賣書,還賣咖啡、飲料增加收入,還有業者邀請非主流創作歌手座談,或是推動兒童繪本時間,希望能吸引人潮。



◆ 台灣創意登國際 東京精品展驚豔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四日電】2012.07.05

二○一二年東京精品設計展,今天在東京台場國際展示場舉行,來自台灣的八家創意廠商,帶著創作品到東京會場展覽,日本人為之驚豔。

台灣文化部「Fresh Taiwan」二○一二年文化創意產業國際開拓計畫,今天在東京首站展出。台灣館於上午十一時揭幕,展示台灣嶄新的文創商品。

八家創意品牌,包括藝拓國際、唷吼設計、葛洛伯時、兩個八月、台灣吉而好、環原設計、桔禾設計,以及禾浩室內裝修設計等。

環原設計的林崇哲展示獨自開發可以隨身攜帶的「自備筷子」。除了可以用鑰匙圈掛著,當作飾物,還可以拆成兩半,一頭可以吹奏哨子,另一頭則還有LED燈,在晚上可以當作電筒使用,一舉數得。

藝拓國際旗下品牌「TALES神話言」,推出了「桃源行系列」,將古代詩人所描繪的美好意境,轉化在餐具用品,創造出瓷器與文學結合的奇幻境界。

台灣也將會參加在九月舉行的「巴黎傢具家飾展」、「倫敦設計周TENT London」、十月「上海國際時尚家居用品博覽會」、山東青島「台灣名品博覽會」,以及十二月的「香港設計與創新科技博覽會」等,要把台灣的文創推給國際社會。

fsj 提到...

文化部補助 獨立書店不領情

業者「沒時間寫企畫案申請」 忌諱與官方維繫關係
「該被淘汰就淘汰」 不應讓書店失去獨立精神

【邱祖胤/台北報導】2012-07-06 中國時報

文化部五日討論獨立書店的發展策略,部長龍應台說,獨立書店是台灣特殊的文化風景,應列為文創產業,由政府提供補助扶植,讓年輕人願意投入。不過,文化部的美意卻引起現場的業者反彈,擔心政府介入後,反而讓獨立書店失去獨立精神。

文化部昨日舉行第二場文化國是論壇,以「我街角的書店哪裡去了─獨立書店發展策略的探討」為題,邀請唐山書店負責人陳隆昊、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負責人陳培瑜、東海書苑創辦人廖英良、水木書苑創辦人蘇至弘、有河book創辦人686等人與談。

龍應台認為,獨立書店可被看成文創產業的一部分,適用於文創法:「台灣每一家獨立書店都是一個文化沙龍,政府不能讓這股力量萎縮,還要思考有什麼關鍵政策能讓它更蓬勃。」

龍應台說,台灣還有一百廿多個鄉鎮沒有書店,希望鼓勵年輕人回鄉開書店,讓社會獲得更大能量。

但業者卻有不同看法。東海書苑創辦人廖英良表示,獨立書店的經營者都懷抱理想,不希望、也沒時間寫企畫案向政府申請補助。文化部該做的是讓財政部、稅捐處了解獨立書店的重要性,在稅制上提出實際的幫助,同時也要解決圖書統一訂價的難題,讓獨立書店和連鎖書店享有同樣折扣。

虎尾厝沙龍創辦人王麗萍指出,文創法第十二條雖然開了一個窗口讓有興趣的業者投入,但獨立書店是社會思潮的指標,它反主流、有自主意識,能夠看到社會的問題,因此很忌諱與官方維繫的關係,更在意拿到補助的性質。

文化評論者阮慶岳則說,與其哀悼或救濟獨立書店,不如正視獨立書店的價值與精神,政府在補助產業的同時要很小心,不但不能變成永久性、常態性的補助,還要被各自檢驗,該被淘汰就淘汰,千萬別扼殺整個產業生態。



◆ 禁止亂打折 法國獨立書店不凋零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2012.07.06

為讓印刷書市與實體書店永不凋零,法國政府於一九八一年立法,賦予出版商而不是書商合法的聯合定價權利,因此,在許多國家的獨立書店相繼倒店的同時,法國書店始終生意興隆。

根據聯合定價法,書商頂多只能按照出版商訂定的書價打九五折出售,其他折扣均在禁止之列。亞馬遜網路書店曾挑戰這項法令,但徒勞無功,最後只成功取得廣告與免費提供送貨權利,仍是不得自訂折扣價格售書。

電子書崛起後,擔心電子書衝擊實體書市,法國再於去年五月十七日通過新法,准許所有出版商對電子書聯合定價,書商不得任意打折。法律條文同時規定,法國境內、境外的零售書商均需尊重聯合定價。儘管新法違反歐洲法,法國還是通過無誤。

法國誇稱擁有兩千五百家書店,且二○○三年到二○一一年間,法國書籍銷售成長百分之六點五。法國人愛書,以及獨立書店被視為是地方社區的重要資產,是法國人渴望保存書店主因。電子書僅占出版市場的百分之一點八,還稱不上規模。

法國書店生生不息另一原因,是政府資助的機構會提供補助與無息貸款給準書店老板。

此外,法國文化部今年三月發表五十九頁的研究報告,對如何延緩印刷書籍銷售下降提出若干建議,包括限制書店租金上漲、對來自圖書業者的書商提供緊急資金、提高圖書業與政府的合作等。



◆ 古書家禮大成謬誤多 民俗學者自力增訂

自由 2012.07.06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有鑑於已有兩百七十七年歷史的「家禮大成」錯誤多達一千多處,導致台灣許多婚喪喜慶貽笑大方,民俗學者徐福全今將發表靠粉絲集資才完成的「家禮大成」增訂成果。

媽媽的哥哥稱舅舅,卻自稱外孫(應稱外甥);先生的姊姊稱大姑,卻自稱兄嫂(應自稱弟婦)…。三十七年前依「家禮大成」幫母親辦喪事的徐福全,對「家禮大成」經一印再印、字跡模糊,或因謄寫錯誤、印刷漏頁,導致問題百出,便興起校訂溯源的念頭;今年才在網友的支持力挺下,完成電子版增訂作業。

於清雍正十三年由呂子振編輯而成的「家禮大成」,內容記載了婚喪喜慶的禮俗,是閩南人很重要的生活寶典;民國十一年,廈門人楊鑑曾對此書重新校對。國內禮俗工作者幾乎人手一冊,影響所及包括婚喪喜慶的各類禮儀。

為校訂「家禮大成」,徐福全與助理花了近一年翻遍古書及歷史資料,發現書中把成年禮該有的三冠禮漏了一冠;為父母辦喪應徒跣(打赤腳),誤謄寫成徒「跪」,讓後人以為應長跪不起;祭祖一年該有四次,也漏了夏至。

「家禮大成」校訂之後要出書,徐福全發現網路上有實踐夢想的「嘖嘖集資平台」,於是嘗試透過網站集資方式,在臉書上邀請認同者以優惠價認購。原本預計兩個月集資五萬元以出書,沒想到三天內就達到目標,六月八日截止日已有一百五十位網友認購、集資近十七萬元。這些集資者多是陌生人,甚至還有年輕人及外國網友,讓他很感動。

從事殯葬業的林政璋說,「家禮大成」是重要的基本工具書,當他在臉書上看到徐福全教授正在推動修訂計畫,對「家禮大成」諸多內容感到疑惑的他,於是馬上響應。

fsj 提到...

馬奎斯失智多時、被迫封筆 家人證實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2012.07.08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倫比亞籍作家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么弟海梅‧馬奎斯6日說,85歲的馬奎斯罹患失智症已有相當時日,且已完全停筆。這是馬奎斯家人首次對外證實馬奎斯記憶已有問題。

海梅在哥倫比亞的卡塔赫那市對學生演講時說,他試圖為馬奎斯的健康保密,並非其中有不可告人處,而是「這是他的生活,而他向來對私生活保護有加」。

之前,外界經常出現馬奎斯失智或已死的傳聞。海梅說:「外界有很多傳聞。有些是真的,但經常充滿病態(的細節)。有時予人他們希望他已死的感受,彷彿死亡是好消息。」。

出生於哥倫比亞的馬奎斯目前住在墨西哥,海梅說,馬奎斯常打電話給他,問些很基本的問題,「他的記憶有問題,有時我會哭,感覺就要失去他了。」

海梅表示不想再隱瞞馬奎斯的病情,「就身體而言,他人很健康,但已失智許久」。馬奎斯1999年診斷出淋巴癌,海梅說,在長期的治療中,尤其是接受化療殺死了許多細胞和神經,使得馬奎斯的失智問題惡化得更快。

儘管如此,海梅說「他仍一如往常,不改幽默、歡樂、熱情的個性。」

馬奎斯是魔幻寫實文學流派的先驅,最知名作品為「百年孤寂」,銷售逾3000萬冊。5年前,馬奎斯出版小說「我憂鬱妓女的回憶」,評價兩極,其後即未再出版任何作品。



◆ 許芳宜《出口》 給年輕人舞台

【汪宜儒/台北報導】2012-07-08 中國時報

近年往來國際舞壇與不同藝術家合作的舞蹈家許芳宜,跳舞之外也開始嘗試編舞。十月與英國編舞家阿喀郎、前紐約市芭蕾舞團首席編舞家惠爾敦合作的「生身不息」演出中,她的編舞創作《出口》將在台灣首度公開,舞者是她祕密培訓一年多的年輕新秀,多半是在學的學生。

很多人覺得許芳宜太大膽,怎敢安排新秀跟明星同台?但許芳宜一心想培訓年輕舞者,也以「許芳宜&藝術家」為名往來國際,她笑說:「我們都年輕過,都渴望、夢想過舞台,為什麼不給機會?他們太年輕,應該是本錢,而非不能上台的藉口。」

過去,許芳宜總是扮演「專心把自己顧好」的角色,直到兩年前,許芳宜結束與編舞家布拉瑞揚的合作關係、單飛之後,她開始調整自己的工作內容,挑戰不同角色。去年,她徵選一批年輕舞者,開始合作並嘗試編舞,在澳門演出作品《Oneness》與《Just》,《出口》是她的第三部編舞作品,卻是第一次在台灣演出,且登上國家戲劇院舞台。

這齣舞作中,年輕舞者的身體力量充盈、活力迸發,他們狂亂的奔跑、抖動,不顧形象的猙獰吶喊,彷彿在掙扎和衝撞,試圖碰觸極限,也想要開創出新的可能。

許芳宜說,自己的編舞靈感來自「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口」這句話,很多朋友看完排練都對她說:這是妳自己的寫照吧!她笑說:「這是很有共鳴的一道題目啊,現在的我要找出口,年輕的孩子不也是?而身體向來就是我開心、難過時最好的表現出口,我希望這群跳舞的孩子們也可以好好運用。」

未來,許芳宜更計畫讓這群年輕舞者有一個完整的專場演出,藉由實際的舞台經驗幫助他們成長。

「生身不息」十月廿六日至廿八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舞碼有阿喀朗的《靈知》,惠爾敦的《3 movements and 4 repeats》與《出口》。



◆ 文化不能當飯吃?

【林佳誼】2012-07-08 工商時報

■由於義大利國家財政吃緊,阮囊羞澀的地方政府遂將腦筋動到各大名勝古蹟上頭,希望點石成金,將古蹟的文化價值轉變成經濟價值。

■With the country mired in debt, Italy's cultural budget has been slashed in recent years, spelling trouble for several historic sites.

西西里島阿格里珍托市(Agrigent)擁有義大利聞名於世的神殿谷(Valley of Temples),這裡曾孕育出希臘、乃至整個歐洲的文化。但除此之外,阿格里珍托市長桑布托(Marco Zambuto)認為,這裡還可孕育出希臘經濟危機解藥。

桑布托指出,阿格里珍托古代遺跡的經濟價值高達20億歐元,當地政府絕對可以透過與各地投資者,尤其是品牌業者合作的方式,掙到更多收入,最不濟也可填補古蹟本身的維護費用。

他說:「維護古蹟當然是政府的責任,但如果政府破產了……那麼,凡塞斯(Versace)絕對可以是解決之道。」

47座世界遺產 冠全球

正如石油之於中東國家,文化就像是義大利賴以點石成金的天然資源。義大利擁有47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的世界遺產,排名全球第1。此外,該國還有約莫5千家博物館以及6萬處考古遺跡,每年都吸引著數以百萬計的外國遊客蜂擁到訪。

然而在義大利前任總理貝魯斯康尼的領導下,該國文化預算卻已經連續3年萎縮。即便外界對此大肆抨擊,當時的義國財長還為此辯護道:「我不知道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說到底,你總不能把文化當飯吃吧?」

根據義大利官方資料,目前該國每年文化預算僅有14億歐元(約18.6億美元),還不到總預算的0.2%。儘管現任總理蒙蒂上台後有意改弦更張,但畢竟仍難敵國家財政吃緊的現實,因此各地政府依舊亟欲將自家名勝的文化價值,轉化成可見的經濟價值。

文化、時尚 一拍即合

威尼斯可謂是義大利城市尋求文化贊助的表率,經常與時尚精品一拍即合。例如普拉達(Prada)與寶格麗(Bulgari)曾分別負責修繕威尼斯的皇后別宮內部與公爵府黃金階梯,義大利媒體也報導指出,知名品牌Diesel已表態願意出資重建威尼斯大運河最古老橋樑之一的雷雅多橋(Ponte Rialto)。

Gucci母公司PPR集團總裁皮諾(Francois Pinault)還出資向威尼斯政府買下經營權,在威尼斯的葛拉西宮(Palazzo Grassi)及舊海關大樓(Punta della Dogana),各成立1家私人美術館,展出個人蒐藏。

文化與時尚的聯姻雖看似天作之合,但其實也不乏失敗例子。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義大利頂級精品TOD'S集團的總裁戴拉瓦雷(Diego Della Valle)去年宣布斥資2,500萬歐元,號召廉價航空Ryanair等業者與官方聯手修復羅馬競技場。

這項看似美事一樁的計畫卻不敵官僚主義,還沒動工就因工會反彈而遭到調查,外界亦頻頻抨擊主事的義大利文化部因此出賣羅馬競技場的15年專屬視覺使用權利,是在圖利TOD'S集團。

飽受爭議下,這樁計畫目前只能無限期擱置。而已有2千年古老歷史的羅馬競技場,也只能繼續在羅馬市中心的車水馬龍中,日復一日地遭受污染、搖搖欲墜下去。

※ 相關報導:

* 暑假54場創意饗宴 巷弄很文藝
http://www.udn.com/2012/7/7/NEWS/DOMESTIC/DOM2/7208773.shtml

「台北文化護照活動」即日起開跑,今年將以「八方六道-漫遊台北創意國度」為主題,7、8月活動期間,密集推出54場生活藝文活動,帶領民眾從日常生活中看見台北的創意。

* 舊衣+竹編 台灣作品新潟展出
http://www.udn.com/2012/7/7/NEWS/READING/REA8/7209252.shtml

日本人常以花布包裹物品,這種包袱布稱為「風呂敷」,環保又象徵濃濃愛心。竹編藝術家王文志以此為靈感,結合舊衣服與竹編,完成向三一一震災致意的「浴火鳳凰」,七月中在日本新潟「水土藝術祭」展出。

* 手提袋故事展 看見生活美學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30518/132012070700730.html

「美感素質,最重要的是生活化,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建構美的世界。」台北故事館「手提袋的故事」展今天開幕,透過600多個提袋,顛覆民眾對手提袋的既有印象。

* 從芭比找靈感 林國基大方秀珍藏
http://www.udn.com/2012/7/7/NEWS/READING/REA8/7208122.shtml

圍繞著粉紅色的夢幻氛圍,超過1200尊、市值超過1500萬台幣的芭比娃娃,皆來自服裝設計師林國基15年的收藏。「她們是我設計工作中很大的靈感來源」,他說。

* 義發現文藝復興大師失落畫作 價值259億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7/today-int4.htm

兩位義大利學者五日聲稱發現了文藝復興時代大師卡拉瓦喬(Caravaggio)上百幅作品,其中多數為他早年的素描,根據近幾年文藝復興時代畫家作品平均拍賣價格估計,這批畫作總價可能高達七億歐元(近兩百五十九億台幣),但其他藝術史學者對此多持懷疑立場。

fsj 提到...

地下樂團攻立院 要求生存權

【聯合晚報╱記者蘇芳禾、邱瓊平/台北報導】2012.07.09

兩百多名樂團成員,包括來自知名樂團 「五月天」、「四分衛」、「董事長」的音樂人齊聚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希望政府能夠正視Live House(音樂展演空間)所面臨的不友善法規與環境。「地下社會」發言人何東洪表示,地下社會經營狀況良好,但是卻經常因違反登記項目被迫停演、開單,不勝其擾,今天他們要要求文化部門正視問題。

經營16年,為無數獨立樂團提供展演空間的「地下社會」即將在15日吹熄燈號,知名樂團成員「五月天」的瑪莎、怪獸,「夾子」電動大樂隊團員小應等音樂人及支持者,全部出現在立法院,要求文化部長龍應台「踹共」(出來講),文化部應該要站出來,別讓音樂文化創意從軟實力變空洞口號。

「沒有支持獨立音樂的政府不要再講文創了!」身兼作家、演員的歐陽靖怒吼,台灣的獨立音樂讓她以身為台灣人為傲。她認為,一天到晚談文創的政府應該拿獨立音樂作為號召。

知名樂團五月天成員瑪莎在記者會後表示,Live House不是想跟政府要錢,只要在法令上有一些更動,讓Live House可以正名,然後給更多樂團有地方可以演出,只是要有一條路可以生存,不要讓許多想經營Live House的人無所適從。五月天成員瑪莎和怪獸十分低調,兩人戴著帽子穿黑衣坐在台下,不過在記者會中還是成為矚目焦點。

瑪莎昨天也在臉書上寫下心情,「也許我們已經有了小巨蛋還需要另外一個更大的大巨蛋,但在這些都還只是夢想的時候,只要有一個不大的地方,就算音響簡陋燈光難堪觀眾也不太買單,可是可以跟自己的夥伴拿起樂器,大聲地唱著自己的歌。」引發網友瘋狂轉貼。

何東洪指出,台灣Live House受限的法規非常多,卻沒有專屬於Live House的法規,而政府各部門法規疊床架屋,不合時宜的建築、消防法規盤根錯節,這些公文、檢察對於展演空間來說都十分困擾。民進黨立委鄭麗君也表示,文化部長龍應台說要文化扎根,卻沒有具體作為。

針對國內地下樂團成員質疑台灣Live House受限的法規非常多,要求文化部提出具體作為。文化部表示,Live House面臨的核心問題,是要提高一般民眾和相關單位的辨識度,並且改變對Live House的觀念和想法,法令跟進就會比較快,至於。場館不足問題,文化部也會研究解決方法。

※ 相關報導:

* 展演空間不足 文化部重視
http://www.cna.com.tw/News/aALL/201207090246.aspx

文化部指出,Live House是國內音樂文化發展的搖籃,除了在2010年,前行政院新聞局已爭取設置「音樂展演空間業」營業項目登記外,近幾年來,也積極協調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針對音樂展演空間業適用土地使用分區、建管、消防等研訂配套法令。....文化部也表示,由於Live House屬複合型經營型態,因此核心問題應在於如何提高一般民眾及法令相關單位對Live House的辨識度,以及對於Live House屬文創基地的認知與觀念問題。...未來文化部也將持續在重視公共安全與推動文創發展空間原則下,協助相關Live House業者解決問題。



◆ 多情的隱士 木心全集出版 全方位藝術家

文字銜接古典漢語與五四傳統 畫作獲大英博物館收藏
曾在耶魯大學等7所美術館展出

【林欣誼/台北報導】2012-07-09 中國時報

中國作家暨藝術家木心去年十二月辭世,為紀念大師隕落,台灣將推出作品全集共十三部,完整整理木心各種類型文類。其實台灣從八○年代起就陸續出版木心著作,但不少已絕版,木心全集首波推出他的詩集《西班牙三棵樹》和《偽所羅門書》、小說《溫莎墓園日記》、散文《瓊美卡隨想錄》。

木心自八○年代旅居紐約,雖然他早就名揚海外華人圈,但在中國大陸卻遲至二○○六年才出版木心作品,不過立刻轟動文壇,被作家陳丹青譽為當代「惟一完整銜接古典漢語傳統與五四傳統的文學作者」。

木心的寫作遊走各文類,詩中有寓言,小說如敘事散文,木心的視角與語言相當迷人,有時通透溫厚,有時潑辣犀利,又具幽默機智,熔接中國與西方美學。木心說,人有精神和肉體兩套傳統,「我的祖先在紹興,我的精神傳統在古希臘,在義大利,在達文西。」

木心本名孫璞,一九二七年生於浙江烏鎮,出身首富之家,舅舅是作家茅盾。他畢業於上海美專,後轉往杭州藝專進修,師從林風眠,曾任職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文革時入獄。木心出獄後曾參與人民大會堂設計,歷任上海工藝美術家協會祕書長、交通大學美學理論教授等職。一九八二年移居紐約,二○○六年返回家鄉浙江烏鎮定居。

他能寫能畫,但早年多達百萬字的創作在文革被抄家時全毀,赴美後重新開始寫作,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文,選入美國大學文學史教材。同時,他的藝術成就非凡,為首位作品獲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廿世紀華人藝術家,畫作曾在美國耶魯大學等七所美術館展出。

木心與台灣淵源頗深,詩人楊澤八○年代初在紐約結識木心。楊澤表示,木心幼時在私塾讀四書五經,後又隨在上海經商的父親,見識了十里洋場最美好時代的尾端。和張愛玲同代的木心,受新式教育長大,遍讀世界文學,因此身上融合了江南舊文人的風範以及摩登的西式思想,可說是得天獨厚的貴公子。後來不幸在文革遭逢悲劇,但他卻沒有被脆弱地折斷,堅韌不拔,也能苦中作樂。

楊澤回憶,在紐約獨居的木心很會過日子,他靠賣畫所以經濟情況不錯,家中盡是老家具,常一身全白的亮眼打扮,頗有貴族遺風。「他很細緻多情,也是傷心孤獨的人。他的母親、姐姊、姊夫都在文革中被鬥死,但在要好的朋友前,他一個字都沒說過,某方面來說像個隱士。」

※ 相關報導:

* 重量級小提琴家阿卡多睽違11年再來台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070900373.html

曾被指揮大師卡拉揚譽為廿世紀十大小提琴家之一的義大利小提琴家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將於九月來台與行兩場獨奏會。阿卡多現年七十一歲,他也是首位錄製帕格尼尼六首小提琴協奏曲的小提琴家,被譽為當代帕格尼尼。他累積超過五十張專輯錄音,贏得眾多樂迷的喜愛,是重量級演奏家。



◆ 創新智慧型佛經 可拆解重組

自由 2012.07.08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智慧型手機不稀奇,智慧型佛經更顯創意!以竹製「玄機盒」聞名的南投縣竹山工業區大禾竹藝工坊,最近研發出佛經系列玄機盒,乍看只是一本書,但只要拼湊竹片便可變成書架、書盒等多功能用途,創新又具實用性,也讓讀經變得更有樂趣。

大禾竹藝工坊是竹木業界中的奇兵,生產的產品相當廣泛,從竹筷、竹碗、飾品盒等日常用品,到名片盒、電子計算機盒等文具用品,乃至珍藏類雕刻品均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兼具實用與智慧的「玄機盒」。

「玄機盒」利用竹片製造出許多暗門機關,且以竹片環環相扣,較時下靠螺絲釘連結多了截然不同的巧思與趣味,最近更將商品觸角延伸至佛書。智慧型佛書單就外觀而言,與一般書籍沒有兩樣,但只要將竹盒拆解重組,一下子變成書架,一下子又變成盒子,不但可讓佛書獲得更好的存放,也增添讀經的趣味性。

除此,取名「拍馬屁」的智慧型竹盒,也十分有趣,機關開啟方式是要拍打竹盒,且一定要拍對地方,不然拍到手軟也打不開,頗有調侃官場拍馬屁文化之意,令人莞爾。

※ 相關報導:

* 參觀東京設計師周展 貨櫃絕不能放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210883.shtml

東京設計師周的展場很大,如果安排的東京旅程沒有那麼多時間,但又想要看展,有那一些一定要看的呢?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系主任朱旭建表示,他認為「貨櫃展」是他最推薦一定要看的,如果時間不夠,一定要看貨櫃展。...朱旭建表示,國內的高雄有一個「國際貨櫃節」,就是參考東京設計師周的貨櫃展場,東京設計周裡面什麼都有,無論是實驗性質的或是創意性質的都有,是非常特別的展區。

...但也因為展區太大,朱旭建提醒大家,不要有一種「要把所有展都看完」的心態,否則不但無法看出設計之美,還可能累趴了。他建議看這種大型展覽,他一向都有三個主要概念,第一個最重要的,當然是要接近設計,去體會新物我的關係,在展區通常設計師也會在一旁,因此參展時還可以和設計師直接討論他的設計概念,和你心中感受是否吻合。...但是看過了太多的展,太多的資訊充滿腦中,反而會是一項負擔,因此第二步,也是很重要的心態是「離開設計」,離開展場,讓這些設計概念超脫你心理給它的框架。而第三步,則可以慢慢回想那些設計令你感動,去享受設計,直接用你的眼睛和觀感,直觀生活的感動。

fsj 提到...

龍應台發想 中央社央廣納公廣

中央社 2012.07.10

文化部長龍應台今天認為,可以思考、研究,把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納入公廣集團,整合公共資源,在華人社會發揮台灣影響力。

文化部今天舉行第3場文化國是論壇,探討公廣媒體的未來。包括龍應台、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胡元輝、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劉幼琍、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羅世宏、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關尚仁都與會討論。

龍應台表示,英國公共媒體BBC會用外交力量去推展文化,但過去似乎沒有討論把中央社、中央廣播電台納入公廣集團,她認為,是否可能整合公共媒體資源,在華人社會發揮台灣文化影響力,以公廣媒體的傳播方式,讓文化走出去,她提出這個方向供各界討論。

胡元輝建議文化部支持公共電視轉型為數位時代的公共媒體,並且建立公共媒體系譜,設置新聞業發展基金。他認為,中央社、中央廣播電台屬準公共媒體,但董監事皆由行政機關派任,有必要對現有的準公共媒體或行政機關所經營的媒體進行必要的重整。

他建議,中央社可在國際業務上,與國際傳播為宗旨的公共媒體合作。

劉幼琍建議,公廣集團可採用英國BBC Trust與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Board)的雙軌制,信託理事會(如同公視的董事會)的角色在於設定公廣集團整體的策略性方針,批准執委會的策略與預算,並且評估執行委員會的服務績效。

談到公視董事會議題,羅世宏認為,公視董事會不能以菁英為主,而是各領域要有一定帶表性人選,才能做為一個內部監督的機制。

關尚仁表示,日本NHK董監事有些是賣啤酒,還有家庭主婦,董事會代表意義大於實質意義,重點是在對外宣布這個電視為全民所有,並且委託專業經理人去經營電視台。

※ 相關報導:

* 德國名曲家 譜寫台北地平線
http://www.udn.com/2012/7/10/NEWS/READING/REA8/7214560.shtml

專為台北譜寫的樂曲「台北地平線」,將在全球音樂廳演出。國家交響樂團(NSO)與荷蘭愛樂委託德國名作曲家佑斯特(Christian Jost)作曲,佑斯特來台後深為台北氛圍觸動,決定將樂曲原名「地平線」加上「台北」,使台北「樂」上國際。

* 亞維儂現場/水影舞集 破台灣團最快滿場紀錄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401409

水影舞集以詩佐舞,徹底征服了亞維儂,昨天第三天的演出,他們賣了個滿堂紅,是台灣團隊有史以來最快速達成滿場紀錄者, 連著3天水影舞集連創3天的台灣團紀錄。



◆ 耿繼之譯本手稿遺失多年《罪與罰》重修出版

了遺願 譯稿在戰時下落成謎 原來是隨商務印書館遷台而流傳
耿生前無緣得見 外孫陳逸促成重新出版

【林欣誼/台北報導】2012-07-11 中國時報

俄國文豪杜思妥也夫斯基名著《罪與罰》在台重新出版,讀者對這部經典不陌生,但這本書的翻譯背後卻是一番曲折故事。由五四著名文人耿繼之翻譯的《罪與罰》譯本,曾在中日戰爭中遺失,耿繼之一直到臨終前都掛念在心。不過,後來耿繼之的譯稿原來是隨商務印書館遷台而在台流傳,耿繼之生前卻始終無緣得見。如今,透過他的外孫陳逸促成,修改重出《罪與罰》,終於一圓耿濟之懸宕了八十年的遺願。

耿濟之(見圖,遠景出版社提供)是中國最早、也最大量譯介俄國文學的先驅,對兩岸影響深遠。他一八九八年生於上海,畢業於北京俄國專修學校,當時也倡導新文化運動,和瞿秋白、鄭振鐸等為知交。他畢業後被派往蘇聯任官職,工作之餘投入翻譯,他的譯本都是直接從俄文譯為中文,一九三九年因病辭職回國。

在中日戰爭的戰亂年代,他靠微薄的翻譯稿費養家,並與《良友畫報》主編趙家璧共同企劃出版一套俄國文學叢書。一九四一年推出了叢書第一部、耿濟之翻譯的杜思妥也夫斯基作品《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上冊時,轟動中國文藝界,被作家茅盾譽為「權威性的中譯本」。

然而戰亂中出版不易,而耿濟之在一九四七年因腦溢血辭世前,只來得及見到《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上冊出版。生前他最耿耿於懷的,就是交給上海商務印書館的《罪與罰》譯稿,在出版社遭日本人轟炸而遷走後,譯稿從此下落成謎。他幾度想重譯未竟,成為畢生最大遺憾。

直到二○○九年,旅居美國的耿濟之的外孫陳逸整理外公遺作資料時,才在台灣國家圖書館書目中,發現《罪與罰》譯本早已經在台出版。他專程來台,在國家圖書館協助下見到外公的所有譯著,於是決定將《罪與罰》重修出版,以慰外公在天之靈。

耿濟之在一九二○至四○年代,共翻譯了廿多部俄國長篇、六十多部短篇小說,台灣最早流傳的俄國小說,大多出自他的譯筆,也包括他所懸念的《罪與罰》。推測是一九四九年後,商務印書館將這份譯稿帶來台灣,六○年代起台灣方面陸續有不同出版社推出耿濟之的《罪與罰》,但因當時無版權觀念,有時並未掛名,也未聯繫過他的後代。

陳逸在序中感慨,找到了失散近八十年的《罪與罰》,外公若有知,可能「悲喜交集」。

陳逸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系統管理科學博士,現在美經營遊艇相關器材事業。他自習俄文,這次根據俄文、英文版重修《罪與罰》,傳承外公「語言必須隨時代推進」的理念,以新版符合當代讀者需求。

他表示,耿繼之對俄國人名的翻譯特別下一番工夫,主張忠於原著,不贊同譯文「中化」,因此不會出現中國典故與成語,有一種自然的「俄國味」,這也得益於他對俄國文學孜孜不倦的研究,以及在俄國廿多年的生活。

評論家傅月庵熟悉耿濟之譯本,他認為耿濟之是當時最出色、最用功的譯者,但翻譯需與時俱進,他的譯筆如今讀來不夠流利,因此樂見重譯出版。



◆ 手工製墨全台唯一 陳俊天承父衣缽

自由 2012.07.11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走在新北市三重區重陽路某巷弄中,一股濃厚的墨香味撲鼻而來,這是國寶級手工製墨大師陳嘉德的工作室,年屆古稀的他,打算今年退休,卸下重任,由兒子陳俊天接棒,傳承全台唯一、碩果僅存的傳統技藝。陳俊天為繼承家業,從汽車零件業務員轉行,化身「墨的傳人」,不怕雙手染黑,只希望將製墨文化發揚光大,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陳俊天說,小時候對爸爸的印象,總是兩隻手烏漆抹黑,從來沒有洗乾淨過,也因為爸爸做的墨條很特殊,含有松煙、麝香等原料,充滿濃郁墨香,從小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身體也自然散發出一股香氣,還曾經被老師誤會他擦香水上學。

不過,因為手工製墨技術來自中國福州,全台灣只有三個人做,另外兩位福州老師傅過世後,陳家變成全台獨有的手工製墨業者,所有販售文房四寶的客戶都向他們批貨。因此陳俊天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忙把墨條裝進盒子中,經常忙到晚上十一、十二點,沒時間念書,學業一落千丈。

陳嘉德表示,由於手工製墨程序繁複,相當辛苦,常常做到全身痠痛,現代年輕人根本吃不了苦,曾有人表明想要學習,但才來幾天,卻又中途放棄離開,他說:「不是我不願意把技術教給外人,是因為只有自己的兒子才能忍耐,了解父親的苦心,懂得文化傳承內涵。」

陳俊天說,手工製墨一天只能製出六十條,而爸爸年事漸高,體力大不如前,他才願意放棄做了十幾年的業務員工作,回家幫忙,或許從小耳濡目染,他只花了兩週就學會製墨基本功,剩下熟練度需再加強,行銷、洽談生意、接待客戶等事宜,也都由他一手包辦。

陳俊天談到,目前只有韓國、日本、中國及台灣存在製墨業,但因為手工製墨品質較佳,許多人跨國前來取經交流,目前已有歐洲國家正在協商購買代理權。他堅持,「傳統技藝絕不能後繼無人」,以後兒子懂事後,他也要將技術傳承,並努力推廣至國外,成為台灣的文化驕傲。

※ 相關報導:

* 鐵工變畫家 陳文雄推畫一絕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3/112012071100131.html

黑手變畫家!四十年前大師陳澄波色彩濃烈、輝煌無比的《淡水夕照》震撼鐵工陳文雄,藝術因子悄然被挑逗;卅九歲大病迫使他暫停粗工,塗鴉成了病榻最快活的消遣,沒想到天分瞬間爆發,從撥除蠟筆屑中自創如油畫的拇指推畫,如今桃李千人,人生因藝術而翻轉。

fsj 提到...

《台南12種生活》荷人掌鏡「初」賣府城

自由 2012.07.12

設計家組「文創好覓」 擴大商品通路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用影片初賣台南!」

台南是開台首府,擁有為數眾多的文化資產,也有不少業者開發出特殊的商品。由一群年輕設計家,籌組「文創好覓」平台,匯集台南地區三十幾家、四百多項商品,並以「微電影」方式,拍攝十二支與台南相關影片,「初賣」台南文創商品。

建置平台的百繪設計周君政表示,近年來,從政府到民間,吹起一陣在地與文創結合的風潮,但不少富有創意的商品,卻礙於缺乏通路,無法持續,甚至擴大,相當可惜。

為了協助解決這個問題,周君政與多位志同道合的夥伴規劃成立「文創好覓」平台,匯集包括伴手禮、創意設計、居家生活等各類產品,為文創業者提供通路。

傳達古都生活氛圍 數百人次點閱

有別於一般商業平台,「文創好覓」還特別設計影音平台,由荷蘭導演「維德斯泰騰」以夜晚、老屋、古蹟、小吃、夜市等為題,拍攝台南地區的十二種生活型態,且將產品融入其中,透過細膩唯美的拍攝手法,讓觀眾透過影片,感受台南的生活氛圍,達到行銷產品目的,由於內容豐富多元,上網才幾天,已吸引數百人次點閱。

徵選105好漢建言 贈送文創好禮

周君政表示,十二支影片代表台南的十二種生活,當然不是台南的全部,但都是這座幸福城市裡的一部分。

為了讓更多網友透過影片了解台南、了解商品,「文創好覓」平台也推出「徵選一○五條好漢建言」,邀請網友票選最喜歡的影片,並留下建議,平台將選出一○五則最具意義的回覆,贈送文創好禮。

※ 相關報導:

* 日本蘿莉塔 優雅歸鄉英國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5121&f_ART_ID=401610

在裝飾藝術和設計領域極負盛名的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lbert Museum,簡稱V&A),如今館內正舉辦介紹日本蘿莉塔時尚的專題展。展覽引起當地人關注的原因就在於,英國文化對日本的街頭時尚產生了巨大影響。....蘿莉塔時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0 年代,到了90 年代明確地被視為一種時尚風格。名為「Kitty andthe Bulldog」的該展覽, 介紹蘿莉塔時尚是「於90 年代在崇尚『HelloKitty 式可愛形象』的日本所出現的一種風格強烈的街頭流行」。



◆ 混血攝影師 另眼看家鄉

自由 2012.07.12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出生於台南的荷蘭攝影師「維德斯泰騰」,八歲隨父親返回荷蘭,並在荷蘭接受教育,一直無法忘情台南點滴,二十三歲大學畢業後,返回台南,因緣際會下,開始以歐洲人角度,拍攝屬於台南的影片,細膩的觀察,讓看過的人都感動不已。

「維德斯泰騰」的父親是荷蘭人、母親是台灣人,在台灣出生、就讀美國學校,八歲時,隨著父親工作而遷居荷蘭,因身體中一半的台灣血統,讓他即使在荷蘭,仍時刻關注台灣相關訊息,甚至就讀鹿特丹美術學院時,也常以台灣音樂等元素,做為創作素材。大學畢業後,他決定回到台灣,因為「人不要去找最好的地方,要找最適合的地方」。

回到台灣後,他從事DJ工作,成立電影工作室,拍攝短片,長期接受國外教育,讓他的作品跳脫台灣窠臼,曾多次獲獎。

這次因緣際會參與「台南的十二種生活」影片製作,他興奮地表示,這是讓他重溫台南人文風情的最佳機會。



◆ Livehouse 讓野地的人文茁壯

【聯合報╱胡又天/香港浸會大學博士生(台北市)】2012.07.12

「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地下室,還有7-11,這三個地方有什麼共通點呢?就是都有賣啤酒。但為什麼在livehouse裡賣酒就會被歸類成特種行業?」六月十六日,Legacy Taipei總監陳彥豪在金曲論壇上說:「現在上面希望我們不要賣酒;其實餐飲只占我們整年營業額不到三%,我大可關掉吧檯,還可省下一些人事成本,但我認為,全世界的livehouse都有這樣的文化:看表演就是要手上有一罐啤酒或飲料,所以我們要保衛在Legacy裡面喝啤酒的權利。」

在這場題為「音樂就是態度」的論壇上,河岸留言負責人林正如認為,台灣社會已進入文化消費階段,台北大可容納五十到一百家livehouse,南部也應該要有許多能幫助藝人發展的空間。「問題在於,你是什麼文化背景,你要提供什麼文化主張給社會? 」而現有法規、環境的不健全,也讓許多玩團青年在畢業、兵役後未敢繼續投入,將技藝練到純熟,乃至成一家言。

「日本的財團已經來台灣找地方要蓋livehouse,外國的也有,我認為這是好現象。」這牆音樂執行長Orbis這番自信宣言很有諷諭的意味:近年有許多藉「文創」大旗率意投資這個、規劃那個的政商人士,以為能跟上時代潮流,面子裡子兼得,其實根本不瞭解這一行的精神—「態度」與「認同」的營售。

近年來台灣內耗不止,文藝卻愈發讓大陸、香港及海外華人嚮往,就是因為台灣相對來說最自由,能吸引人家的寄託。我政府應該善加維護這樣的生機,協調各部門,修訂規章,使叢生於野地的人文亦能茁壯。然而,當局能超脫管制的思維、敷衍塞責的慣習,以及寓圖利管道於招標規則之類的舉止嗎?不能樂觀,所以民間大概也只能加緊努力,完善論述和議案,爭取成為主流、大勢,並且在各種概念的詮釋上取得公信,才好推動外寬內忌的主政者了。

fsj 提到...

國際動漫展 上海登場

【世界日報╱特派記者林茂仁上海13日電】2012.07.13

第八屆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12日在上海登場,共計有13個國家共300多家動漫、遊戲及玩具廠商參展,文化部並在動漫展中公布動漫產業的「十二五」規畫,顯示對動漫產業的重視。

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說,中國高度重視動漫產業的發展規畫,「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上海是中國民族動畫的發源地,具有人才、技術等優勢,希望上海為中國動漫產業做出新的貢獻。

動漫產業「十二五」規畫中指出,要打造五至十個知名國產動漫品牌和骨幹動漫企業,並重點培育新媒體動漫,到「十二五」末,電視動畫年產量保持在5000小時左右,動畫電影年產量保持在30部。並延伸動漫產業鏈,包括服裝、玩具、食品、文具、電子遊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

據統計,2011年上海動漫產業產值約63億元,比2010年的50億9000萬元增長23.7%。上海市政府並宣布新的動漫遊戲產業扶持獎勵辦法,其中將電視動畫分鐘數補貼金額從原來每分鐘400元至600元,提高為600元至800元。

日本多美(TOMY)董事長黑木健一表示,動漫展應該要增加更多玩具成分,公司推出的變形金剛及戰鬥陀螺等玩具,都是先玩具熱賣然後才有動畫片,TOMY也加強與中國業者合作,並取得紅旗車的授權,即將在近日推出五款紅旗車玩具,搶進當地市場。

國際動漫展是中國舉辦歷史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動漫展會之一,包括美國迪士尼、日本萬代、丹麥樂高等大廠都來參展,騰訊、九城、原創動力、炫動傳遞、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等中國相關龍頭企業也參與展出。



◆ 捏塑過程費神 「稻草泥枝」奪銀牌

【聯合報╱記者劉崇如/鶯歌報導】2012.07.14

2012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昨天頒獎,2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陶藝家齊聚鶯歌陶瓷博物館,最後由香港陶藝家曾章成獲得首獎。

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今年以「陶藝觀象」為主題,邀請各國陶藝家依物件外觀的「物象」、內在情感的「意象」、社會環境的「紀象」與探討變動的「變象」做為主題參賽。

「小孩很單純,但力量無限大。」曾章成充滿童趣的作品「驚奇的水花」,用3個未上釉的組合而成,看起來就像一個小孩吹濺水花,獲得首獎肯定。曾章成的作品中常有小童元素,花了2周時間完成作品。

李宗儒以「稻草泥枝」作品獲得銀獎,是獲得最高獎項的台灣陶藝家。41歲的李宗儒高中畢業時,就已入選「1989年第三屆中華民國陶藝雙年展」,做陶25年,近期開始顛覆傳統,採複合媒材創作。

李宗儒說,「稻草泥枝」用稻草混合瓷土,手工捏塑而成,過程繁複、困難,「考驗創作者耐心」。「稻草泥枝」系列作品先前才獲「2011韓國京畿道世界陶藝雙年展」特別獎,本屆雙年獎又奪下銀獎。

新北市副市長許志堅表示,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不只呈現國際當代陶藝,也為台灣與國際提供交流橋梁。國際陶瓷學會副主席賈克斯‧考夫曼說,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在世界上已打響名號。

「2012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即日起至11月4日止,詳細展覽內容可上陶博館官方網站,或撥86772727分機710、711查詢。

※ 相關報導:

* 「睡不著的夜晚」…跟著小女孩想像
http://www.udn.com/2012/7/13/NEWS/READING/REA8/7221789.shtml

加拿大「旋轉木馬」劇團應台北兒童藝術節邀請,今天起至15日在城市舞台演出「睡不著的夜晚」,改編自是國際知名繪本「暴風雨之夜」。導演傑賀飛.高登侯透過劇中睡不著的小女孩,引領觀眾,展開一場不設限的想像冒險。



◆ 仿古鄭和寶船 將8下西洋

【世界日報╱上海13日電】2012.07.13

在南京寶船造船廠按1:1比例復建的「鄭和寶船」主船體昨天落成。揚子晚報報導,寶船廠將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徵集船長、水手長和輪機長。寶船將於2015年「下西洋」,但路線目前還沒有得到論證。

據報導,「鄭和寶船」主船體落成,這是純手工打造的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木船。據透露,該船2014年可下水試航,主辦方將於2015年從市民中選出36名志願者,隨仿古寶船「八下西洋」。在揚子江大道1號「鄭和寶船廠」,復建的仿古寶船已經霸氣十足,這是一艘嚴格按照傳統工藝復建的全木結構仿明代海船。目前寶船的龍骨、艏柱、艉柱、龍骨翼板和肋骨的安裝已經基本就位,正在進行舷側外板安裝。

按照「仿古不復古」的原則,這艘仿古鄭和寶船是地道的木質結構,卻跳動著一顆高科技的「心臟」。建成後的寶船不僅可以利用機電、風帆,船上還有導航雷達、GPS等先進的通訊導航設備。而對於居住艙室,船上不僅將裝有中央空調系統,還會設有廚房以及餐廳、活動室、多功能廳等公共活動場所。

報導指出,江蘇龍江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志剛表示,如果一切順利,仿古鄭和寶船將在2014年6月下水,8月試航。一旦試航成功,仿古寶船將交給運營公司,由運營公司向國家外交部、交通部申請「下海證照」(航海通行證照),這樣就可以「八下西洋」了。據估計,這艘寶船在2015年一定可以航行「八下西洋」。

這艘造價不菲的仿古船可以使用多久呢?趙寶剛表示,如果保養得當的話,這艘仿古鄭和寶船可以用上三、五十年。

據報導,仿古寶船完工後,將用於航海、文化考察交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第八次下西洋,預計會沿著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出發。雖然後年這艘寶船才可以下水,但目前據說已經有十個國家向「仿古鄭和寶船」發出了邀請。

據悉,仿古寶船可以滿載60人,按規模需要配有船員14人。寶船廠也將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向全中國徵集船長,水手長和輪機長。2015年「下西洋」,還會徵集36名身體合格的志願者一起參加。不過,仿古寶船以後也會對普通市民開放,它將會成為一條世界性旅遊船,向市民售票。



◆ 聖經博物館落腳華府 展出死海古卷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07.14

全球最大珍藏聖經相關文物的博物館,經過民意調查後,最後敲定落腳華府,並且最快在2016年正式完工對外開放!目前博物館文物正在梵諦岡與美國各地巡迴展出,未來博物館也將展示民間珍藏數量第二多的死海古卷。

籌建博物館的贊助商之一代表格蘭表示,新的聖經博物館將朝歷史、文物與聖經對世界的影響角度呈現,展出文件包括現存數量最多的楔形石板、數量第二多的私人珍藏死海古卷、時間橫跨七百年以上歷史的猶太書籍,其中還包括從西班牙宗教法庭與納粹時期倖存的文件,以及記載猶太教與天主教協助翻譯欽定版聖經的文件。

「聖經博物館」營運長山繆思表示,原本地點考慮有華盛頓、達拉斯與紐約等都市,最後經過民意調查後發現,民眾仍較喜愛到華府參觀較具有意義的博物館,因此最後首都華府為最佳地點,目前博物館名稱與詳細地點尚未透露,最快今年夏天會對外公布。

過去曾擔任肯塔基州的挪亞方舟樂園顧問的山繆思表示,「同樣位於華府的新聞博物館與國際間諜博物館目前都採收費入場制,因此,聖經博物館未來也將採收費入場。」

屬於聖經博物館珍藏共超過四萬件的文物目前正在梵諦岡、美國奧克拉哈瑪市與亞特蘭大巡迴展出,其中還包括一間複製了當時撰寫欽定版聖經的書房。

fsj 提到...

獨立音樂 空間何在?

【王乾任】2012-07-13 中國時報

日前,四百多名台灣音樂人齊聚立法院,五月天的瑪莎也低調現身,為Live Band展演空間請命,拒絕讓不合時宜的舊法規綁死了發展獨立音樂十分重要的Live Band展演空間。

事情是這樣的,Live Band表演空間「地下社會」六月起多次遭到臨檢,以違反營業項目、消防安檢等理由開罰,業主不勝其擾,最後決定停業。堪稱台灣獨立音樂搖籃的「地下社會」,是許多音樂人與樂迷的「聖殿」,停業消息一出,引發許多音樂人與樂迷的不滿,作家歐陽靖更直接嗆政府:「沒有獨立音樂,就不要談文創。」

「地下社會」的問題,我私自猜想,可能與師大夜市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就是經濟學說的「僻鄰效應」,當地居民不勝其擾(不一定是音樂聲擾民,也可能是出入份子的喧嘩擾民…)而去電檢舉,要求處理;非當地居民的樂迷、樂團卻十分推崇而愛護(但是這些人可能根本不住在展演空間附近)。

政府單位不能只是消極的搬出既有法規,依法行政,特別是用以對付對台灣文創產業發展有特殊貢獻的單位,必須更為積極,勇於任事。如果的確是「地下社會」附近的居民不滿而一再檢舉,政府單位應成為商家與居民之間的溝通橋樑。如果「地下社會」的確有法規上的問題,政府單位也應通盤地幫助業主找尋解決對策,看是推動法令修改,還是幫忙尋找適合的地點,勸導、遊說搬遷。絕對不能只是「樂觀其成」,如果政府真心誠意地想要發展文創。

不久前才結束的第二場文化國是論壇,文化部長龍應台曾表示,如果有必要,文化部可以補助獨立書店,讓獨立書店下鄉。獨立音樂也是多元音樂的搖籃,獨立書店與「地下社會」這類的Live Band展演空間,兩者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以空間的力量來支持獨立、小眾、非主流的藝文創作。曾經的非主流,日後可能成為主流,台灣不少樂團之所以能夠撐下來甚至壯大,就是有「地下社會」這樣的展演空間的存在。

當獨立音樂不若流行音樂有經濟實力可以強攻大型舞台,政府方面有沒有合適地下樂團表演的固定空間,民間業者自己花錢投資經營的Live Band展演空間,就成了少數能讓地下/非主流樂團鍛鍊實力,爭取曝光的機會。然而,政府單位如若只是依老舊法規行事,卻忽視像「地下社會」此類展演空間在音樂產業鏈中所扮演角色,甚或引發寒蟬效應,迫使Live Band展演空間紛紛收攤,長期來說,對於台灣的華語音樂的發展十分不利。

Live Band展演空間的問題,當然不容易解決,畢竟台灣的都會區習慣了住商混雜,像「地下社會」這類會發出巨大聲響且越晚越熱鬧的商業空間,的確會讓附近居民困擾。然而,政府不能一方面高喊要發展文創,卻又無視阻礙文創發展的法規與障礙。雖然都是培育「獨立」的搖籃,我們的政府更關愛的似乎是不會吵到鄰居,看起來安安靜靜,很有氣質的獨立書店,對於熱熱鬧鬧、慷慨激昂,喝酒吃肉的Live Band展演空間,則顯得不知如何是好。

不久前,「視覺藝術」領域的百餘名創作人也跳出來抗議,指稱文化部完全忽略「視覺藝術」領域。從「地下社會」到「視覺藝術」,我們不難發現,政府對於哪些文化應該被補助、獎勵、投資,有一套自己的篩選標準,似乎有些一些領域,就是得不到「關愛的眼神」。文化部若不能開放心胸,全面檢視每一個文化/文創領域,而是以特定美學偏好來推動文化藝術/文創產業,未來恐怕會有更多文化/創作人走上街頭,而且還可能遺漏了具有經濟潛力的文化事業(如,霹靂布袋戲也得不到政府關愛的眼神)。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 Live House健診 市府協助正名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2012.07.13

知名Live House「地下社會」,因消防公安、使用執照問題,業者決定15日起歇業。北市府文化局長劉維公昨與業者開「工作會議」,會後他表示願全力協助相關業者「正名」,但需要中央一起解決相關的營建法規問題。

文化局將在修法的過度期啟動Live House「健診計畫」,檢視各個場域的安全,希望能針對使用態樣做分類,歸納出一套審核認定的標準作業程序,提供中央主管機關審查的認定參考。

目前該計畫正上網公告徵求專業團隊,7月下旬會找到執行團隊,藉由建築、法規等領域的專業,協助業者符合公共安全標準。至於改善所需的經費,文化局正評估研擬相關補助辦法,以減輕業者負擔,9月底會有初步成果。

劉維公表示,許多大都市如倫敦、柏林都有類似Live House的音樂展演場所,北市要發展流行音樂產業,興建「北部流行音樂中心」,更沒有理由不支持像「地下社會」這類提供音樂創作、發表的展演空間。

劉維公說,「地下社會」在逃生出口不足、通道堆積雜物等缺失,都不是難以改善的問題,但現行的使用執照因為沒有Live House的類別,將其歸類到特種行業、酒吧等,他也認為不妥。

文化局今年度已針對Live House問題,邀集市府相關單位召開過4次跨局處會議。

由於Live House多屬「複合經營」方式,文化局將研擬依照現場時間長短、演出次數多寡、容留人數數量、營業面積大小、有無提供酒精性飲料、有無明火設備等,以及所在區位、周遭環境、建築狀況等,進行分級,協助業者在合法適當的環境下發展。



◆ 成大工設學生設計急救箱 囊括德、美三大獎

中廣新聞/劉怡伶 2012-07-13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李盛弘、陳宥霖,共同發明的「瓶安」燈具急救箱,連續奪下德國iF、red dot、美國IDEA三項國際設計大獎,而且red dot、IDEA都是第一名,刷新歷年來台灣學生在國際大賽得獎的最佳名次,創下紀錄。

這款急救箱是以暖白色搭配翠綠色外殼,外型相當搶眼,結合居家安全與美學設計,包括具備照明功能的手把、曲面剪刀、通用膠帶台、鎳子夾、藥品帽等五個部份,外型改變了人們對於家用急救箱單調觀感,外殼為安全環保節能設計。內部空間規劃也別具巧思,除按急救的順序劃分「消毒」、「上藥」、「包紮」等三個區塊,傷者可輕易按順序處理傷口。

這個作品也入圍2012德國百靈獎,9月26日將前往德國參展,有機會進入前三十名。



◆ 破壞、重組 大破設計把家飾變藝術

北美館與法北加萊當代藝術基金會合作 展出66組件作品
包括史上首件《懶骨頭》 象徵個人世代來臨

【吳垠慧/台北報導】2012-07-13 中國時報

被坐扁的塑膠椅可以化身藝術品展出;破除一般座椅設計規則的「懶骨頭」其實象徵個人世代來臨....。家居設計不僅影響人們的生活,還能充當藝術家的靈感,台北市立美術館與法國北加萊當代藝術基金會合作,推出「大破設計.物件的現代生活」展覽,經過破壞或重組,家飾品產生藝術性的趣味與深層意涵。

北加萊當代藝術基金會一九八三年成立,收藏近一千五百件國際知名藝術家、設計師的作品,致力連結當代藝術與實驗設計。「大破設計」展出五十四位藝術家、建築師和設計團隊創作的六十六組件作品,包括一九六八年史上第一件《懶骨頭》。

許多人家裡可能有「懶骨頭」,殊不知它的出現堪稱是「反設計的設計」代表。一九六八年,三名義大利設計師以皮革外表,內在填充聚氨酯顆粒,設計出第一座《懶骨頭》。它不符合一般座椅的原理,外表看來像顆大梨子,沒有固定的形狀,不強迫人體依照社會認可的態度採取固定的坐姿,而是讓每個人坐出屬於自己的形狀,掀起一股模仿風潮。

反設計的成果也能發人省思。義大利藝術家皮耶羅.吉拉迪一九六五年發表第一件以聚安酯泡綿製作的《自然之毯》,一炮而紅。這種軟材質竟能將自然物模仿得維妙維肖,舉凡堅硬的石頭、脆弱的花朵或者苔蘚植被等都能製作出來,誤導觀眾的視覺與觸覺。

擔任展場設計的台灣藝術家王俊傑表示,吉拉迪「以人工材料這種違反自然的方式留住自然景物,凸顯當代生活的荒謬。」

有些家具設計看來也像藝術作品。如「尼莫設計」一九八二年設計的《MM對椅》,扶手設計就像兩位恰恰舞者前後對舞的姿態,相當動感。而奧利維.耶穆爾格為國際名導史丹利.庫柏力克的電影《二○○一太空漫遊》設計的《精靈長椅》,色彩狂野又舒適。

毀壞的家具仍具有創作的「潛力」。西班牙藝術家安琪拉.德拉克魯茲的《劈腿椅》,是她在二○○五年因腦出血癱瘓後復出創作的第一批作品。《劈腿椅》來自德拉克魯茲住院的醫院,是被一個胖女人坐扁的,它代表無法再起身走動,藝術家以幽默口吻道出自己痛苦的生病遭遇。

fsj 提到...

台灣製名劍 干將、莫邪展出

【聯合報╱記者林保光/茄萣報導】2012.07.15

傳統兵器鑄造師傅郭常喜暑假推出「綺麗百鍊鋼」藝術刀、劍展,展品中除了去年獲入選國家傳統工藝作品「五福如意劍」,古書中的「干將」、「莫邪」劍,也在展覽中登展。

這次郭常喜推出的摺疊花紋鋼藝術刀劍展,即日起到9月30日,在高雄市茄萣區民生路226號郭常喜兵器藝術文物館展覽,全票50元,學生或年滿60歲可購買30元優待票,國小以下兒童或65歲以上免費入場。

這次展覽共展出40多件刀劍,全是郭常喜以研究多年的「積層摺疊花紋鋼」打造技術所鑄造的刀劍,包括五福如意劍、干將、莫邪劍,以及電影「臥虎藏龍」中的青冥劍,還有許多小說上所提到的刀、劍、鎗、鏟,並有台灣各族原住民刀。

其中五福如意劍是郭常喜去年參加國家工藝傳統競賽,獲入選傳統工藝的作品。郭常喜表示,作品是以五股鋼料纏繞而成,又以鋼條盤繞纏結,才取名「五福如意」。

干將、莫邪是一般人提到古刀劍,就會直接想到的刀劍名稱,向來被稱是「絕品寶劍」。郭常喜指古書記載「陽作龜文,陰作漫理」,才以干將劍上有龜甲紋、莫邪劍上呈現髮絲紋,打造出干將、莫邪劍。遊客看到這2把劍,才直呼明白箇中的道理。



◆ 書香國度法蘭西

【蕭麗君】2012-07-15 工商時報

有人說在法國有兩樣東西不會被丟,一是麵包,另一個則是書。所以,當傳統書店在英美式微之際,愛書的法國人依然全力擁抱獨立書店。

■"We couldn't have opened our bookstore without the subsides we received,"Ms. Perou said."And we couldn't survive now without fixed prices."

法國XO出版社老闆費色特(Bernard Fixot)說:「在德國,最崇高的社會地位給予音樂家、在義大利為畫家,至於在法國則是作家。」

當英美國家的獨立書店接二連三歇業關門時,法國書店卻依然人聲鼎沸。將書視為珍貴資產的法國政府,為保存書店文化,賦予出版商聯合定價權利與提供有意開書店的人士補助,這也讓實體書店不至於遭到自由市場與電子書洪流的淹沒。

法國人誇稱擁有2,500家書店,當1家書店關門,另1家便緊接開張。從2003年到2011年,法國書籍銷售成長6.5%。

儘管受到電子書來勢洶洶的挑戰,在法國,電子書只占整體出版市場的1.8%,遠低於美國的6.4%。法國數百年來對於古老的印刷書本,總是抱有崇高的敬意。

政府介入 扶植書店

法國書店生生不息,除了法國人愛書外,更重要的還是法國政府的介入。在英語書籍世界中,自由市場主宰一切,不過在法國卻是聯合定價讓書店生意欣欣向榮。

法國曾在1981年通過朗法案(Lang Law),該法案是由當時的文化部長Jack Lang推動,故用他的名稱之。該法案讓出版商擁有聯合定價權利。根據該法,書商頂多只能根據出版商訂定的書價打95折出售,亞馬遜曾設法突破這項法令,不過卻徒勞無功,只取得免費送貨權利。

當去年電子書籍大舉入市進軍時,法國出版商再度成功遊說政府,准許他們對電子書也能進行聯合定價,書商任何折扣活動都遭禁止。

此外,為扶植書店事業,煞費苦心的法國政府更祭出補助與零利率貸款給有心成為書店老闆的人。

不過,巴黎的英語書店就沒有這種好命。聖傑曼德佩區(St.-Germain-des-Pres),已有30年之久的老牌英語書店村聲(Village Voice)在本月吹起熄燈號。該書店在過去數十個年頭,包括David Sedaris、Susan Sontag與Raymond Carver等知名作家,都曾在此舉辦讀書會與演說。不過受到亞馬遜的流血折扣戰與電子書來勢洶洶加入戰局,讓該書店終究無法繼續生存。

但在同時位於17區的法語書店L'Usage du Monde,則將在8月歡度它的周年慶。這家書店老闆貝魯夫婦,當初成立該書店時,就曾經獲得法國政府的補助與零利率貸款。他們滿懷感謝的說,沒有這些資金,就沒有這家書店的存在,「假若沒有聯合定價,我們也無法生存下去。」

網路書店 日益茁壯

不過外界依然悲觀預測,法國只是在拖延不可避免的事實,就是市場力量早晚還是會介入主導整個發展。儘管法國獨立書店擁有不可抵擋的魅力,不過去年法國書籍有12%是透過網路銷售。

此外,Google最近也與法國出版商協會達成協議,讓出版商可以對Google提供數位版本,以供後者販售。直到目前,法國電子書銷售大幅落後其他歐洲國家,關鍵原因就是來自版權爭議。

※ 相關報導:

* 台灣第一次 建築書獲選「世界最美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225870.shtml

建築師徐岩奇作品集「以有機為名」,書本封面有著混凝土般的顏色,邊緣飾上工地安全網的綠色網條,簡潔傳達書中的建築精神;獲今年「全世界最美麗的書」銅獎,成為台灣首本奪得此獎的書籍。

* 動畫導演棄高薪「 漫話」台灣史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15/today-life5.htm

原本是資深動畫工作者,杜福安卻因一場歷史講座,重新認識台灣獨特性,毅然捨棄月薪二十萬的動畫工作,開始創作歷史漫畫,預計十一月將推出《漫畫台灣歷史》,漫「話」台灣故事。



◆ 創意學堂/塑塑看,試試看!

【聯合晚報╱張中安(台大不一樣思考社)】2012.07.15

設計思考中強調「Prototype─塑」概念,「塑」的步驟是當設計思考家為一個問題想出了解決方案後,他必須透過「塑」這個步驟來向他的使用者說明他的想法、並且收集使用者的回饋 (feedback),用以修改或重塑他的解決方案。

大多數「塑」的方法便是將解決方案實體化,做出一個「原型」以便使用者測試。

舉例而言,如果有家手機公司研發了一款新手機,會先拿給使用者用用看,進而收集回饋以做修正。

「塑」的步驟有些核心概念:

1. 簡單就好:意指在做原型的時候不求精美細緻,而是求能準確傳達功能或概念。例如:測試一款新的手機按鍵觸感時,只需做出按鍵的部分,而不用把整手機完整地做出來。如此一來,使用者能專注於一個變數的測試,且也可省去不必要的成本開銷。

2.做就對了:當設計思考家面臨一個欲解決的問題時,不要一直想著「謀定而後動」,堅持著要想好一套完整的計劃之後才開始著手實行,應該要大致有個方向後就「直接開始做」,「邊做邊修」。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在真正開始做後,才會知道不曾預想過的難題。

有個例子是iPhone /iPad的應用程式Pulse(一款非常成功的熱門新聞閱讀工具)的設計過程。

Akshay Kothari & Ankit Gupta兩位工程師選擇待咖啡廳裡設計程式。每完成一小部分後便立刻拿給民眾測試、收集回饋、並立即修改。如此有別於「在實驗室中花了大把時間想出一個自己覺得很完美的點子」的做法,讓他們設計出來的Pulse應用程式大大地成功。

3.及早失敗:無論工業或商業,一旦投入一項產品的設計,成本便會隨著時間的經過快速上升。所以及早失敗的概念就是要像上述例子一樣,早做出原型、接受考驗,並且早點發現某個點子行不通,趕緊打掉重做。這樣可以避免成品上市才不適合市場的情況。

生活中也處處應用Prototype的觀念,因為「塑」的精神強調「試試看,失敗是件正常的事」;例如找工作的人,心裡會先想著要不要申請看看美國的公司?他或許會質疑自己,我英文沒那麼好,人家哪會用我?我哪一點比得過別人?但他需要做的,只是投一份英文履歷去,最壞能壞到哪去?大不了只是人家不用你,又沒有什麼損失!搞不好還真的被錄取,有機會走上一條不一樣的路呢!「塑」教我們簡簡單單地去試試看,擁抱及早的失敗,因為它只花費了你很低很低的成本。研發產品是這樣、投入計畫是這樣、面對人生中每一個挑戰也是這樣!

※ 相關報導:

* 《海角七號復「蚵」版》熱血七年級 搖滾蚵仔寮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15/today-south3.htm

在與高雄市中心有段距離的小漁村—蚵仔寮(蚵寮),一個七年級小女生想為故鄉做點事的發想獲得地方的支持,蚵仔寮版海角七號—「蚵寮漁村小搖滾」就此誕生,即將在七月廿一日熱力開唱,招你逗陣來吹海風,感受搖滾的魅力。...曾芷玲說,從連絡樂團、找設計團隊、開會討論,整個籌備過程是一段愉快、難忘的經驗,因為你發現自己一路都有人熱血相挺,而她希望這次活動能讓外地人知道這個小漁村、讓在地人對自己的家鄉更有認同感,「如果大家都知道這裡的好,就會愛護珍惜!」

fsj 提到...

文創產業/團結力量大 成交機會多

【經濟日報╱何秀玲】2012.07.16

今年台灣廠商參加東京禮品採購展,共同目的就是找到長期合作的代理經銷商;他們也都認為聚集力量大,吸引買家的機率也較高。

已經在日本耕耘8年的寶來國際總經理徐華文認為,台灣文創廠商如果只有一家獨自開拓日本市場,打的將會是一場硬仗。這次以集合眾家廠商的力量參與,展現出台灣豐富的設計力道。不過,只是力量夠了,仍然不足以形成「產業」。此外,日本買家買了台灣商品,兩地距離太遠,會有客服問題,所以找市場通路的速度一定要快。

桔禾創意專案經理潘雅君說,這次來訪攤位的客戶,主要有店家、代理商和國際買家等,由於店家訂購的件數通常不多,所以在策略上會排除小商家,尋找其他合作的目標。桔禾創意業務經理李達廉觀察,日本展場的定位清楚,吸引的目標客戶也很明確,8家品牌一起展出,整合成一股龐大的力量,對品牌十分有助益,但也期待以後台灣展區的位置,可以讓參觀客戶一眼就能看到。

禾浩室內裝修設計工程設計總監江宏一說,6年前曾經參加過相同的展覽,有代理商看完展品很感興趣,表示希望合作,沒想到聯繫時因為一些誤會而喪失代理機會。他認為自己不了解日本市場,所以先經營歐洲市場。

這次到日本參展前,他還先寄了邀請函給有機會合作的商家,希望可以找到適合的通路商;3天展覽下來,所得到的回饋,都是正面的回應。

另一家參展廠商台灣吉而好總經理侯淵棠認為,多家廠商一起參展,經由群聚的模式產生加乘的效果,也讓台灣的形象加分,藉此展現台灣的軟實力。但是文創的設計品質絕對不能參差不齊。他表示,面對海外買家,參展時一定要推出自己的菁英商品,重質不重量,才能吸引買家購買。葛洛伯時行銷經理吳淑雯提到,台灣廠商因不了解當地的形態,語言文化也有溝通隔閡,所以設定區域,尋找代理商是必須的。

葛洛伯時業務經理謝秀蘭也表示,日本參展可了解廠商大致的喜好,像是被日本人認為不吉祥的烏鴉,就不適合日本市場。另外,葛洛伯時希望找到日本當地代理商,先前經營歐洲市場時,就已認識了日本創意生活連鎖店羅夫特(Loft)、居家生活雜貨的Franc franc及台隆手創館等代理商,很期待未來與這些公司有合作的機會。

※ 相關報導:

* 文創產業/台灣文創 驚艷東京禮品展
http://www.udn.com/2012/7/16/NEWS/READING/REA8/7226837.shtml

「卡哇衣(日語,好可愛)!」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日前帶領8家本土文創品牌參加一年一度的日本東京國際禮品採購展(GIFTEX World 2012)。台灣展品的精緻程度,讓參觀的日本人都禁不住讚嘆!3天下來,詢問洽談的廠商超過500家,預估交易金額將超過新台幣2,000萬元。....設計展的展場以「清新台灣(Fresh Taiwan)」作為展場的主軸,一片藍白相間大型裝置藝術牆,表達出嶄新的台灣文創實力,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台灣(see the difference)。



◆ 竹久夢二的世界浮世哀愁與浪漫 大陸作家劉檸寫傳記 細述畫家一生

【林欣誼/台北報導】2012-07-16 中國時報

廿世紀初的日本浮世繪畫家暨詩人竹久夢二,在那個大眾文化初興的年代,以深具浪漫風情的仕女風俗插畫,風靡日本社會。不只文豪川端康成曾說:「我少年時代的理想,總是與夢二聯繫在一起。」連魯迅、豐子愷等中國作家都對他大力推崇。

近年大陸掀起懷舊的「夢二熱」,大陸作家劉檸推出《竹久夢二的世界》細述這位畫家寂寞又抒情的一生。竹久夢二生於一八八四年,家中世代從事釀酒業,活躍於日本大正年間。旅日評論家李長聲描述,他畫的美人「有大大的眼睛,眼皮是雙的,睫毛是長的」,跟過去浮世繪單瞼細眼的仕女比起來,更加驚艷,也反映西化結果。

竹久夢二的父親反對他學藝術,因此他未受科班訓練。他就讀早稻田實業學校時,靠送報、送牛奶等工作半工半讀,因此形成了他對庶民生活的同情與理解,也型塑出他從庶民出發的藝術。而且更因他不屬於純藝術畫壇,沒有包袱,反而銜接了藝術與大眾。

剛好當時日本經過明治維新的洗禮,也剛打贏日俄戰爭,社會上洋溢一股自由氣氛,雜誌等媒體發達,竹久夢二也因而繪製了大量雜誌插圖、海報、封面設計。他融合東西洋畫法,以「夢二式」藝術大放異彩,尤其在少女間相當流行。他還跨足攝影,他設計的服飾、信件、陽傘等衍生商品在坊間販售,觸角廣泛。

竹久夢二筆下以女人、孩子、山、港等主題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畫中的仕女,腰枝款擺,眼神流露一股悵然若失、空靈虛幻的哀愁,反映出畫家自己在女人身上流連的寂寞與感傷。

《竹久夢二的世界》中也細述了他的精彩情史,他廿三歲時與離過婚的岸他萬喜結婚,兩年後離婚,之後分分合合,又與其他女子糾葛牽連甚多。他風流不斷,卻不是個快樂的花花公子,因為他敏感善妒,一步步走向頹唐與不幸的深淵。

劉檸認為,竹久夢二執著的「理想女性」,只存在繪畫中,「他幾乎只畫身邊女人,以近乎內心獨白的方式,不懈地描繪、完善、逼近著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書中另收錄竹久夢二兩百多幀繪畫及攝影、前妻岸他萬喜追憶的文章,以及一九三○年代他到歐美旅行的日記。他自述:「我一次都沒有患過鄉愁病,因為我原本就沒有家……我雖想長壽,但無論何時死,都沒有留戀。」

竹久夢二在一九三四年病逝前一年曾來台旅行,在台北市警察會館舉辦「竹久夢二畫伯滯歐作品展覽會」,台灣意外成了他生前最後的海外驛站。



◆ 裝潢師有「藝」思 朽木枯葉 發想創意

自由 2012.07.16

〔記者蔡宗憲/車城報導〕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村男子賴德隆多年前因疾病造成中年失業,在山中間散心時,無意間從朽木枯葉中發現藝術靈感,便將枯葉化為創作素材,經過巧手黏貼及上色,一樣樣不起眼的廢棄材料,被組合成美麗的擺設,成為枯葉藝術家。

賴德隆巧手 將不起眼廢材組合成藝品

一片片枯黃的樹葉,加上隨處可見的木頭,這些別人眼中的廢物,組合出一座座藝品,包括白鶴喝水、楓紅滿山,有人願意出價購買,甚至有單位希望他開展覽分享心得。

賴德隆還有一手細膩的筆上功夫,不論鵝卵石或廢棄木板,都是他的畫布,賴德隆說,本來藝術創作只是興趣,沒想到幾年前因為心臟疾病,無法繼續擅長的裝潢工作,他到保力山區散心時,突然感覺各種枯葉及雜木很有美感,加工後的作品讓附近街坊驚艷,鼓勵他繼續創作。

村內耆老王富雄表示,幾年前看到賴德隆撿了一大堆不能賣錢的枯葉雜草,以為他想不開想引火自殘,有些擔心,便尾隨他返家觀察,才知道他是利用這些無用的素材創作。

賴德隆說,雖然偶有人出價購買他的作品,但他並不想靠此維生,最大的希望是成立展覽館,展出多年的作品,讓更多人知道所有的自然資源都是上天的恩賜,沒有寶物或廢物之別,只要認真看待、發掘出它們的美,都能成為美麗的藝術。

※ 相關報導:

* 機動.森林 人與機械花朵的對話
http://www.udn.com/2012/7/16/NEWS/READING/REA8/7227251.shtml

宇宙生生不息,科技創作模擬植物生息的「機械物種」已誕生。想看會唱歌的壁花、能與人透過廣播對話的機械植物與機械叢林?可以造訪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目前展出的「機動‧森林」特展由謝慧青策畫,邀請黃贊倫、郭慧禪、曾偉豪等藝術家及團隊參展。呈現機械及植物之間跨界融合演化的另類生命形態。

* 眷戀台東土味 陶藝農夫樂陶陶
http://www.udn.com/2012/7/16/NEWS/DOMESTIC/DOM7/7226972.shtml

年僅23歲的陳信价,玩陶已10年,從13歲「不小心」做出生平第一件陶器開始,就沈迷其中。...台東生活美學館長林永發說,陳信价的陶器已經具有獨特的風格,需要的是展現的機會,所以今年推出的「素人藝術展覽室」,就邀請陳信价作為第一位開展人。

fsj 提到...

排灣族之光 口鼻笛大師許坤仲 傳唱愛戀60年

【邱祖胤/台北報導】2012-07-17 中國時報

排灣族口鼻笛大師、現年七十七歲的許坤仲,集口鼻笛吹奏家、雕刻工藝家於一身,在屏東排灣族部落傳唱美妙笛聲長達六十年,更曾為電影《超級公民》配樂,獲得亞太影展最佳配樂獎。去年獲文建會指定為人間國寶,他的兒子伊誕.巴瓦瓦隆為他拍攝紀錄片《傳唱愛戀的兄弟》,紀錄他傳奇的一生,DVD近期發行。

排灣族口鼻笛是由兩根竹笛所組成,一根有孔,可形成旋律,一根無孔,但可擔任伴奏,是排灣族青年男女表達愛意的最佳樂器,在排灣族的傳說中是緊綁在一起的兩兄弟,影片中穿插許坤仲的太太余素月的口述,生動描述他的笛聲在山間迴盪,「讓人想靠在家門外的石階傾聽,有時會感動到落淚」。

許坤仲生於一九三五年,族名白浪.巴瓦瓦隆(Pairang Pavavalung),族人都是擅長手藝的人,擁有打鐵、雕刻及建築技術,他十二歲就跟隨父親學習製作口鼻笛,十六歲便精於吹奏,許坤仲表示,這是排灣族男子表達愛戀的聲音,一群少年朋友經常在黑夜間演奏,搏取少女的歡心,「最好的音樂就是要給人愛戀的感覺,愛戀的意思不是叫別人喜歡你,而是別人主動就會喜歡你。」

余素月則率直描述當年有多位少年追求她,每個人都會吹笛子,其中許坤仲的笛聲最具特色,「我從他的笛聲可以知道他會去什麼地方,如果停留在我家前面的柴堆,那就一定是吹給我聽的。」

許坤仲擅長以口、鼻吹奏,傳達複調和聲,既像徐風吹拂山林的自然聲響,又像山間精靈低語詠歎的樂章。三地國小校長陳再興表示,許坤仲能吹出連續的泛音及裝飾音,配合指法及呼吸的節奏,用音樂傳達出感情,技術非常高超。為了讓這項即將失傳的技藝傳承下去,三地國小特別聘請許坤仲到校教學,目前已教出卅多位徒弟。

許坤仲更能夠在口鼻笛上雕鑿出各種美麗圖騰,讓樂器化身工藝品。他說,在笛子上雕刻紋飾必須很慎重,就像為它盛裝打扮。選材最好是一年前的竹子,而且要曬乾,等定音可吹奏後,才能開始雕刻,因為如果雕了才發現音準不對,就白費功夫了,而盛裝以後的樂器,吹奏的人也會特別珍惜。

影片拍攝期間,余素月因病過世,許坤仲在告別式上為愛妻演奏,笛音如同哽咽,音樂幾乎無法繼續,場面哀戚。余素月可說是許坤仲的知音,婚後扮演許坤仲最忠實的粉絲,他們的長達半世紀的婚姻,就如同緊緊綁在一起的口鼻笛一樣。



◆ 新周刊大製作 讚台灣人最美

【記者盧虹/台北報導】2012-07-17 旺報

大陸深具影響力的《新周刊》雜誌,最新一期製作專輯「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多達200多頁,罕見大製作,深度全面向大陸讀者介紹台灣。不僅訪談兩岸人士談台灣,並且精選出「你必須知道的101個台灣人」、「你必須體驗的101件台灣事」、「愛恨台灣的101個理由」、「最有人情味的10個台灣創意」和「兩岸的10大橋樑」。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以自身的努力和成就,讓台灣人成為台灣最美的風景」──「你必須知道的101個台灣人」不僅收錄了台灣知名作家、商界代表、藝文界人士,如白先勇、柏楊、蔡康永、侯孝賢、林懷民等人,更收錄了陳樹菊、丘如華等有大愛的「小人物」。

《新周刊》也關注到台灣人「認真」的特質,專門列出了「20位認真的台北人」。

「台灣現象」版塊描繪了平時較少見諸於大陸媒體的一些現象。例如海歸反哺,還有大學生創業、文化登陸、心靈雞湯等都被視為值得推薦的台灣經驗。

訪台屢獲熱情相助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專輯,集《新周刊》全體員工之力達成,今年6月,全社70多名員工赴台進行專題採訪及觀光。同行的台灣媒體人宮鈴見證了這群年輕有活力的大陸媒體人認真開放的工作態度及對台灣的喜愛。

《新周刊》雜誌編務總監黃俊傑說,雖然採訪量大,且在台只有短短7天,但因來台前準備充分,事先約好受訪者,並在旅途中遇到台灣人熱情相助,此行採訪相當順利。返回廣州後,大家分享赴台心得,感受最深的就是台灣人情味及台灣對傳統美德的傳承,因此,專輯命名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也是「岸這邊的我們對自己的期許」。

本報連載精華內容

,是「中國最新銳的時事生活周刊」,其讀者群如今已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中堅力量,目前發行量達60、70萬份。

《旺報》將擷取該專題精華內容,在「兩岸徵文」版陸續刊出。今起先連載〈從火燒島到綠島──我的台灣轉型之旅〉,由大陸自由作家笑蜀撰寫,從馬場町、二二八紀念館,到景美、綠島人權園區,笑蜀用細膩的筆觸,記錄其台灣民主聖地之旅及其個人深度思考。

※ 相關報導:

* 大陸才女蔣方舟: 台北 贏在旺盛的生命力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2071700078.html

蔣方舟說:台北是很容易讓人喜歡上的城市,剛到其他大城市的時候,迎面而來的往往是設計和規劃過的「城市印象」,而在台北,面對的則是一種複雜和旺盛的生命力。 ...很多大陸人讚揚台灣,台灣人都自覺承受不起,蔣方舟也注意到了這點。她說:我忍不住想,大陸人對台灣的愛之深,有多少是源於對自己的恨之切?

* 逾30年攝影之路 許釗滂用鏡頭記錄台灣之美
http://www.udn.com/2012/7/17/NEWS/READING/REA8/7224574.shtml

人未到,爽朗的笑聲先到,帶著寶貝兒子現身「上山下海—許釗滂x許喻豪 父子攝影聯展」,攝影家許釗滂的開朗全寫在臉上,作品幾乎包辦全台灣風景區和國家公園的明信片,甚至操刀拍攝紀錄片,致力記錄台灣之美,一舉奪下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自然景觀紀錄片金牌獎,在攝影界的地位早已舉足輕重,卻完全沒有任何的架子,侃侃而談父子倆攝影之路。



◆ 故宮數位藝術展 蘇東坡變Q了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12.07.17

為了拉近國寶和小朋友的距離,故宮即日起至9月16日,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烏梅酒廠推出「親子數位藝術展」,共有八大展區,以「人文結合科技」為主題,透過數位藝術詮釋故宮文物,讓原本只能放在展示區內的書畫名品,與民眾更貼近,也讓小朋友對國寶有更深層的認識。

故宮院長周功鑫指出,故宮是國外觀光客來台必遊的景點,除了讓國外遊客欣賞到珍貴歷史文物,更要讓國內的小朋友、年輕人親近古文物,因此透過數位科技營造國寶新價值。活動中還有一系列的國寶娃娃,包括翠玉白菜寶寶、郎世寧《百駿圖》中的白馬及蘇東坡,都化身為Q版娃娃要吸引小朋友目光。

首次以親子觀眾為主題的「親子數位藝術展」有八大展區,內容包括以清朝《坤輿全圖》為題製作的大型劇場式互動地板,透過地面投影的3D球體地圖,以及四面環場的星空影像,要讓民眾探索這幅世界地圖,體驗古人觀察天文的氛圍。

至於駿馬長廊則是重新詮釋清代畫家朗世寧《百駿圖》的影音作品,呈現《百駿圖》中各種駿馬姿態;「國寶的三度空間」則有「唐宮狂想曲」、「魔幻水晶球」與「非看不可互動桌」等三件數位作品,讓參觀民眾從不同角度欣賞故宮文物。「親子數位藝術展」採免費進場,台北場結束後,11月1日到12月16日將南下嘉義市立博物館展出。



◆ 奧古堡地窖 埋15世紀女內衣

中央社 2012-07-17

根據今日的標準,這一點也不吸引人;不過,這套嬌小的內衣褲,的確讓歷史學家震驚不已。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套鑲有花邊的亞麻內衣,比大家以為存在的女性內衣早了好幾百年。它自15世紀以來,一直放置在一座奧地利古堡地板底下的地窖。

儘管布料磨損,這套內衣褲很像今日流行的細帶比基尼內褲,內衣有合身罩杯與像是今日胸罩的精美肩帶。

雖然已知中世紀男子會穿像是今日短褲的貼身衣物,不過大家都以為女人只會穿襯衣或無袖寬鬆內衣。

人們以為直到18世紀晚期才有女用短襯褲。普遍以為內衣是更現代的發明,直到約100年前才出現。

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時裝館長戴維森(Hilary Davidson)說,這項發現「完全重寫」時裝歷史。她並且說:「之前沒有出現像是這樣的東西。」

她認為,英國中世紀女性穿類似的東西,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套內衣褲是人們最近對位於奧地利東提洛爾邦(East Tyrol)的蘭恩柏格城堡(Lengberg Castle)進行翻修時,與近3000件衣物一起發現的。

這套內衣據信是在古堡1480年擴建時埋在地窖下,特別乾燥的狀況讓脆弱的衣物在幾百年間不會腐壞。(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fsj 提到...

台北雙年展9月登場 呈現微型博物館概念

【欣傳媒╱記者林致婷/台北報導】2012.07.18

已邁入第八屆的「2012台北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將於09月29日正式開幕,展期至2013年1月13日止;北美館今(17)日正式公布今年的主題與方向,今年展出將由國際策展人安森.法蘭克(Anselm Franke)主導策畫,法蘭克將透過在亞洲的觀點,反映現代性歷史的諸多問題與過程,以當代藝術開放的態度,探尋全球性的歷史經驗。

「2012台北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包含9位台灣當地藝術家在內,預計邀請超過40組藝術家或團隊參與展出,約三分之一作品特別為本屆雙年展所構思新作。展覽另規畫提出《微型博物館》概念,規模之大將以美術館一至三樓,連結士林紙廠展區呈現,而名為《韻律》、《歷史與怪獸》、《葫蘆》等一系列共六座的《微型博物館》,將由策展人法蘭克邀請六組策展人策劃,以及近20位藝術家共同參與,其中還包括3位為台灣藝術家,而安森.法蘭克還將擔任其中兩座博物館的共同策展人。

「2012台北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主題「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構思取自台灣文學史學家王德威近期的研究著作《歷史與怪獸》,以怪獸性的美學為探討主題。王德威以中國古代的猛獸-檮杌(Taowu)作為人們描述過往經歷的「客觀投影」,尤其因為檮杌能預見並暗中損害人類意圖的劇烈行為,進一步地參與歷史線上的推進。《歷史與怪獸》反思的正是台北雙年展的關鍵,也就是當現代性的歷史定位不再根深蒂固,改變了我們與當今現代性及現代化的關係,不再以為所謂進步就是不斷的悖離傳統並與之決裂,預料將在藝術界引爆話題。

※ 相關報導:

* 誕生、死亡、為人父 影像藝術記錄人生大日子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7232824.shtml

擅於運用細微洞察力,透過錄像藝術創作,呈現人生百態,台灣新生代藝術家黃甯,對於時間概念,特別有獨到見解,8月17日起至9月23日台北當代藝術館「大日子-黃甯 影像紀事」,透過當代藝術家的創作,一起重新追朔你心中的「大日子」。

* 鄭問回來了紀念新版《東周英雄傳》現江湖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071800521.html

被譽為「亞洲至寶」的資深漫畫家鄭問將重返漫畫界!他近日推出代表作之一、歷史漫畫《東周英雄傳》廿週年紀念新版,新版的封面是鄭問當年以自己四歲的兒子模樣,繪製出來的秦始皇幼年肖像。新版中還收錄多幅當年未曾面世的珍貴彩色畫稿。



◆ 文化部:肯定Live House 但公安也重要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2.07.19

知名的音樂展演空間Live House「地下社會」日前疑因未通過公共安全檢查而歇業。文化部今天舉行國是論壇,流行樂界人士將到現場向文化部長龍應台抗議,要求別讓Live House夾縫中求生存。

龍應台表示:「面對獨立音樂至上與公共安全的拔河,文化部實在不能不謹慎」。

「地下社會」成立十五年,採複合式經營,發言人何東洪最近在臉書發起緊急動員令,號召音樂愛好者一起聽聽龍應台如何談台灣的流行音樂。

何東洪表示,十天前到立法院要求政府為live House改善法令及經營環境,以符合live House及獨立音樂的文化創意需求,但龍應台迄今未回應。因此他們要到國是論壇「幫她補課」,談談如何建立台灣音樂文化的基底,並為樂團、獨立音樂與Live House發聲。

龍應台表示,文化部重視並肯定Live House匯聚的多元價值,以及發展文創的能量。雖然主管相關領域的權責在地方政府,文化部將協助地方政府研訂輔導措施,跨部會研商修訂法規。為兼顧獨立音樂發展與公共安全,文化部也已補助台北市文化局一百七十萬元,進行Live House的體檢調查。

文化部指出,Live House幾乎都位於都市的核心、人群密集處,衍生與社區生活品質、公共安全的衝突。對文化部而言,音樂文創固然珍貴,公共安全的重要也絕對不能忽視。

雖然前文建會與前新聞局曾於九十九年底推動增加「音樂展演空間」業別的營業登記,讓Live House有更適切的登記項目。但業者若涉及複合式經營,就可能違反都市計畫、消防等法規,不可不慎。



◆ 傳奇藝術家 葉世強86歲辭世

【吳垠慧/台北報導】2012-07-18 中國時報

藝術家葉世強六月十一日凌晨一點五分在新店家中過世,享年八十六歲。葉世強的生平頗富傳奇色彩,他向來行事低調、不太與人接觸,藝術風格獨樹一幟,橫跨水墨、油畫、書法,不僅創作詩歌,製作古琴的技藝更是深獲好評,堪稱現代文人才子。

葉世強之子張世宏說,葉世強自然衰老,在家裡平和過世。藝術是葉世強一輩子的志業,直到生命最後階段還是執著於創作,完成了幾幅畫作,「他是為藝術而生,對自己很嚴格,對藝術也很絕對、不妥協。」

葉世強一九二六年出生廣東省韶關,父親為他奠定良好的書畫基礎,他年輕時和同學放棄學業,想在生活中體驗真正的藝術。他寫信給父親說「我要上天捉月、捉星、捉太陽,我要去看山和水,天和地」,足見浪漫的性格。

一九四八年他來到台灣,進入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一九六九年他逐漸確立自己的風格,利用簡潔俐落的色彩和現代感的構圖傳達禪意。

葉世強對藝術執著,生活卻相當瀟灑,他不慕名利,離群索居,曾在新店和花蓮獨居數十年,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他家裡沒有冰箱、電視、電話、熱水器,要拜訪他甚至得渡船過河,即使如此也不輕易賣出作品,以教書和製作古琴謀生,這樣的生活過得圓滿自得。

葉世強曾說:「一個藝術家要禁得起很嚴格的考驗……我堅持我藝術的崗位很緊,一步都不放鬆,這點很不容易,因為金錢名利誘惑力很大。」

葉世強的愛情故事很戲劇性,八十歲時與相差廿三歲、分手又復合的愛人林如意修成正果,傳為佳話,也讓飄泊一生的葉世強老來有了家人為伴與依靠。葉世強的公祭訂於七月廿二日早上十一點至十二點,在板橋第三殯儀館景福廳舉行。

fsj 提到...

菜罩、鳥糞鏟…菜市場牌迷人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2.07.20

菜罩、鳥糞鏟、掃帚、雨鞋……這些出現在你我周圍的日常生活用品,經插畫家吳怡欣細心擺放,散發出藝術品的光芒。「我希望觀眾看展後得到啟發,學會發掘自己身邊普通卻美麗的物品。」她說。

由吳怡欣、汪麗琴等人策展的展覽「普通。美」,昨起於華山一九一四文化創意園區登場。該展在華山新啟用的紅磚六合院內,展出數百件符合「普通美」標準的日常生活用品。

四年前,新婚的吳怡欣四處遊逛菜市場、五金行、雜貨店,尋找新居用品。「我突然發現,許多生活用品沒有品牌加持、也非出自知名設計師之手,卻依然美得迷人。」她迷上這些具「普通美」的物品,假日還開車到台灣各大鄉鎮淘寶,四年來累積三、四百件「藏品」。

吳怡欣指出,這些日常用品常因「廉價」而被人忽略,但也正因「價廉」,必須以簡單設計控制成本,「沒有現代『過度設計』的毛病,反倒保留台灣早年質樸純粹的生活美學。」

好樣集團執行長汪麗琴,十多年來血拚上千件家具、書籍和生活用品,這些收藏為她的「好樣本事」贏得「世界最美書店」之名。這次受邀參展,在華山打造另一間「好樣書店」,有美食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舊書籍、家具,為期一個月。

※ 相關報導:

* 7旬老闆娘巧手 迷你鉛桶爆紅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1/112012072000004.html

她,為了延續鉛桶行生意,從傳統農具到近來爆紅的迷你版鉛桶及灑水器,每天敲敲打打還得不時想些新點子開發新產品,為了符合現代人使用習慣,鉛桶之外還開發新的不鏽鋼水桶、灑水器等產品。



◆ 大棚架下來搖滾 羅東文化工場好high

【聯合報╱記者廖雅欣/宜蘭縣報導】2012.07.20

宜蘭縣羅東文化工場明天啟用,這座結合多種元素的文化園區,有著大棚架展演場地,還有高掛於天空的藝廊,二○○八年尚未完工時,就獲得「台灣建築獎」首獎,吸引國際建築界注意,將成為羅東小鎮的城市新地標。

明晚七時卅分的開幕演出,請來采風樂坊和董事長樂團,以「搖滾二勢力」為主題表演。在大棚架下,國樂搖滾與台客搖滾,相互激盪,帶給觀眾不一樣的音樂震撼。

「真的與眾不同!」園區高大的鋼構棚架,懸掛於旁的天空藝廊,以及幾根大煙囪般的夜燈,已讓參觀者驚豔。

這座由黃聲遠建築團隊設計的文化園區,以「羅東新林場」設計為基礎,歷時十年才完成,區內生態水池有著舊林場貯木池的意象,大棚架旁的階梯、走道上的原木椿,代表太平山順流而下的檜木群。大量使用耐候性鋼材及婆羅洲鐵木等材質,簡單、環保、易維護。

「大棚架是從廟埕為出發,可容納數千觀眾」,建築師黃聲遠說,宜蘭多雨,興建大型的室內展演場地,需要大筆維護費用,以大棚架的方式出發設計,不受天雨影響,天空藝廊舉辦展示、演講等活動,四周迴廊可遠眺羅東周邊全景。

大棚架高十八公尺,空中藝廊有一百一十四公尺長,占地四點三公頃,總經費達五億兩千八百萬元。擔任明晚開幕演出的「董事長樂團」,有三名樂手是宜蘭人,主唱阿吉昨天彩排,一進場就看傻眼;阿吉說,好像來到國外的展演場地,「這個場地絕對是國際性的」。

「在這裡辦音樂祭,一定很棒」,樂手大均說,政府將資金投入於此,是長遠的規劃,讓人欽佩,音樂祭不見得要辦在海灘,羅東文化工場將是很好的文化創業發展場地。樂手vikey也說,能回到故鄉這麼具有國際性的場地表演,「與有榮焉!」



◆ 龍:台灣應成閩南語創作輸出中心

【邱祖胤/台北報導】2012-07-20 中國時報

「全世界有超過五千多萬人口使用閩南語,台灣擁有閩南語創作優勢,應該思考讓台灣成為全球閩南語創作輸出中心。」文化部十九日舉行第五場文化國是論壇,聽聞歌手黃舒駿談到已舉辦五屆的閩南語歌唱大賽,是由中國福建省舉辦時,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滿失落的」,她期許台灣能善用優勢發展自己的影視特色。

昨日論壇主題為「韓流、陸流、華流、台流,如何建立台灣的影視音國際網絡?」與談人有五月天製作人陳勇志,《超級偶像》製作人薛聖棻,三立電視副總經理張正芬,歌手黃舒駿。

常在中國大陸擔任選秀節目評審的黃舒駿指出,台灣是華人流行音樂重鎮,卻經常忽視閩南語音樂,他在中國大陸擔任全球閩南語歌曲大賽評審,節目在全球推展到十個賽區,有足夠市場,但台灣閩南語歌手卻面臨困境,「這其實是可以發揮的市場,尤其台灣最可貴的就是創意力量,可形成國際等級的規模」。

龍應台表示,閩南語在台灣是母語,在大陸只被當成方言並未認真對待,「台灣閩南語文化創意活水飽滿,始終沒有爆發出來,台灣在閩南語音樂、電視、戲劇製作,應以全球市場為目標,而不是只放眼台灣和福建。」

至於影視節目置入性行銷的議題,張正芬建議政府應鬆綁置入性行銷規範及境外劇播出比例限制,積極扶植具外銷潛力的華語電視劇。但由於相關事權主管單位是NCC,龍應台表示將尋求跨部會協調。

對外界讚揚韓國流行文化推展模式,陳勇志卻認為,專業與創意是台灣流行產業基礎,他不贊成台灣走向韓國單一性的發展,政府該做的是提供土壤,音樂人自會散發出能力。



◆ 藝術外一章-奢求「一法人多館所」 還是及早各自發展?

【朱宗慶】2012.07.20

台灣的環境太過於政治化,無論做什麼事,很容易被聯想、解讀為與政治相關,甚至引發意識形態的紛爭、藍綠對決,有時會落入寸步難行的困境。不過,就我個人的經驗與長年觀察,有些事是可以不分藍綠的。

在政府各部會業務裡,文化藝術業務的推動,是最有條件和機會,可以獲得跨黨派的支持。我曾兩次在國家兩廳院服務,期間在國內外節目的規畫、執行,到組織變革、推動法人化,以及拆除中正紀念堂圍牆的開門計畫、兩廳院間廣場排除政黨選舉造勢活動使用,致力讓兩廳院真正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園區等等,過程中,雖少不了各方的關切,但因願景明確,行政團隊不氣餒的對外溝通說服,所以沒有所謂政治因素涉入的問題。

文化部早在文建會後期,即已規劃設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來辦理國家兩廳院、衛武營兩廳院的經營管理等事宜,並研提設置條例草案,送請立法院審議。這個中心是文化部下所設國家最高層級、獨立運作的專業藝文機構,採用「一法人多館所」的做法,將這兩個分別坐落於台北及高雄的劇場,整合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同屬一個董事會。

在台灣的政治氣候中,最常談論的是南北平衡的問題,許多為政者,必須注意到南北不同的需求或資源配置的妥切性。前兩天,由南部的立法委員邀約文化部官員、藝文界團體舉行了座談會,希望為衛武營找到定位,並期能以南部觀點來思考問題。

國家兩廳院成立迄今逾二十五年,累積了豐厚的人才、經驗及國際鏈結網絡,已有一定的運行軌道;衛武營兩廳院已動工,預計於一○四年開始運作,施工期尚需同步進行各項軟體的規畫及建置。這兩個單位的起跑點不同,營運條件也不相當。一法人多館所,或許不是未來衛武營的唯一道路,但站在資源互補、經驗共享的觀點,不失為不錯的選擇。

若要推動「一法人多館所」,有一個前提要件須先成立,即採行這個運作模式的法律依據需予確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在立法院上屆會期中完成二讀,未竟全功,後雖經文化部於本屆會期重提法案,但未見文化部對立法完成期程的企圖,更未見主動對立法機關、利害關係團體的積極說明。

在不瞭解立法精神、意涵的情況下,各方、南北又乏信賴感,「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勢必於審查過程面對重重困難,若因意見的歧異,可能法條多所妥協、折衷,而所立出來的法案,將難達「一法人多館所」的制度設計原意。因此,文化部必須勇於為政策辯護,捍衛專業立場,對於法案的推動,責無旁貸,否則將會誕生出一個四不像的怪獸機構。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採用行政法人制度,是希望藉由法人的彈性,給台灣的專業劇場一個最佳的運作機制,帶動發展契機,走向「專業經營」。「一法人多館所」的法源,尚未能成立,代表文化部還可以把握機會,妥作政策說明,並且設法發揮專業部會的功能,搭造一個平台,建立南北地域、不同政黨間之互賴關係,為一法人多館所找到彼此聚焦的途徑,進而共同建構未來的努力目標,那麼衛武營兩廳院的定位,才不致偏離專業核心面向。

政策規畫過程,主事者的思維及決心,足以深切影響成果。無論是立法,還是擘劃新組織的定位,應有明確目標,全力以赴,才能化解立場歧異的困境。如果「一法人多館所」無法讓台灣最重要的兩個國家級劇場,藉以達成專業經營的目標,那麼或許文化部應該思考如何讓兩者各自作為經營主體,各創特色,彼此策略聯盟,共創多贏,並且及早做成決策,以利後續規畫。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