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9

每年4000小孩 想要有個家

◆ 「子女會帶財」 這家連生九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210654.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宏睿/台中報導】2012.07.08

台中市大雅區江文與妻子卓麗琴婚後連生九個兒女,長女十七歲,最小的才五歲,幾乎「一年生一個」;篤信基督教又愛小孩的卓麗琴打趣說:「在不願生子的年代,內政部應該找我們代言催生。」

「這些小孩都是你的?」每個拜訪江家的友人都會好奇詢問,因江家客廳裡的「十一人大合照」實在太吸睛;江文摸摸子女的頭,驕傲說:「對呀,都是我生的。」

「老公當年用一斤大螃蟹、兩斤肥魚、廿斤楊桃,擄獲我跟家人的心跟胃」,四十二歲的卓麗琴笑談往事,十八年前,結識大六歲的日本料理師傅江文,江對她一見鍾情。

卓麗琴從小篤信基督教,又喜歡小孩,僅用體溫法避孕,懷了大女兒後,「一年生一個」,當時僅靠江文四萬元薪水過活,一度窮到挖「小豬撲滿」度日。懷第四個小孩時,卓麗琴投入保險業,從兩萬五底薪幹起,帶著子女拜訪客戶,事業一路衝,賺到千萬奶粉錢。

卓麗琴說,一度經濟壓力大,尿布都要裝到「最大容量」,才捨得換,子女的衣物靠親友、教會的二手衣接濟。江文說,曾租住在沒有餐廳的公寓裡,一家人在五坪大客廳裡,吃著粗茶淡飯,「但一家人擠在一起,就是幸福的溫暖」,如今買了房子,熱熱鬧鬧用餐的感覺,始終沒變。

「最幸福是看到九個子女在床上酣睡的模樣!」卓麗琴說,婆婆、媽媽都生八個,她突破紀錄生九個,未來子女成家立業,兒孫可能數十人;她以「過來人」經驗,呼籲因經濟壓力而不敢生的民眾,「子女會帶財,船到橋頭自然直」。



◆ 每年4000小孩 想要有個家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8/today-life5.htm

自由 2012.07.08

我列全球「孩子輸出國」第六名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命運跟小可開了一個大玩笑!出生前一週,小可的爸爸車禍死亡,媽媽生下他卻無力照顧,於是將他交給了勵馨基金會,在熱心人士助養及保母的照顧下,終於盼到了溫暖的家。

根據司法院的統計,每一年約有四千名小朋友等著被收養,但因國內收出養資源不足,多數孩子只能出養到國外,使得台灣成為「孩子的輸出國」,還被列為全球第六名出養國。內政部兒童局長張秀鴛及勵馨基金會昨天聯合呼籲,期待更多民眾支持合法收出養媒合機構,讓他們留在台灣。

因應六月一日上路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新法,張秀鴛說,為避免販嬰,私下收養將僅限於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及旁系姻親五親等以內,輩分相當或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子女。其他收出養媒合案件,都將透過合法非營利機構。

藝人陳美鳳曾是養女 憶成長歷程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透露,目前民間「私下收出養」仍佔整體收出養七成,約三成比例才是透過機構媒合收出養。

藝人陳美鳳也曾是養女,因為親生父母無力扶養,私下送人當養女,昨天回憶起自己的成長歷程,她感歎說當時沒有像勵馨這樣的機構,還好她很幸運遇到愛她的養父母,只是後來養父母因離婚將她送回原生家庭,她花了好長的時間才調適,也曾怨親生父母將她送人養,不過她仍記得生母對她說:「生的請一邊,養的大如天。」她明白了生母的無奈與不捨。

勵馨號召萬人 擁抱沒血緣的孩子

勵馨發現,過去多是二十歲以下的小媽媽未婚懷孕將孩子出養,但隨經濟不景氣,出養人的年齡漸漸提高,成年女性也面臨養不起又無人協助的窘境。

勵馨推出「寶貝小腳ㄚ,幫ㄊㄚ找愛的家」,號召一萬位助養人,募集三千萬元提供收出養服務。陳美鳳呼籲大家擁抱沒有血緣的孩子,並率先捐出活動代言費三十萬元助養。小腳ㄚ活動專線:(○二)六六三七三八九五;只要單筆捐款兩千元以上,或每月定期捐款三百元且達一年,就可帶一隻可愛的丘比娃娃回家,並參與勵馨收出養服務。



◆ 黑診所販嬰 邊接生邊找買家
http://www.udn.com/2012/7/7/NEWS/MAINLAND/MAIN2/7209520.shtml

【世界日報╱北京7日電】2012.07.07

公安部日前出動逾萬警力在全國15個省市採取行動,偵破兩販嬰集團,救出181名兒童;拘捕802人,包括一名A級通緝犯。公安揭發販嬰集團組織嚴密,由物色孕婦至販賣一條龍,更首次揭發有醫護人員參與販賣嬰兒,為胎兒鑑定性別,販嬰集團再找來「買家」以拍賣方式競投,嬰兒未出世已被賣掉,一名男嬰最高可賣8萬元,還有嬰兒多次被易手炒賣。

新華社報導,去年12月,河南省漯河市公安機關在檢查一輛長途客車時發現,四名嫌犯帶了四名嬰幼兒準備販賣,經審訊初步查明以李世春、侯恩琢為首的特大拐賣兒童犯罪集團,作案地點涉及雲南、河北、福建等地。

報導指出,由於中國傳宗接代觀念,令不育夫婦壓力極大,因此販嬰價錢節節上升。

另據香港東方日報報導,河北省平鄉縣一診所經常有操外地口音的孕婦出入,診所其實早已變身為販嬰集團的「生產中心」。日前公安破獲的兩個販嬰集團,其中一名被捕疑犯郭彥芳是該診所的執業護士。郭供稱2008年租下診所,原替人接生及做產前檢查。但去年冬天,疑犯楊學花帶著一個孕婦來到其診所產子,惟孩子出生後,楊稱孩子母親家庭條件欠佳,難以自行撫養,要求郭為初生嬰兒找頭「好人家」,自此郭便開始了「執媽」及「拍賣嬰」生財之路。

楊學花之後經常帶著不同孕婦來生孩子,郭除得到500、600元的手術費外,每宗還有300百至1000元不等的分紅,至今已有逾20名嬰兒經此診所「售出」。今次行動中在河北四個縣破獲多間為販嬰集團提供「一條龍」服務的診所,並有多名醫護人員參與其中被捕。

當地公安透露,去年起嬰兒價格不斷漲價,至今女嬰零售價3至5萬元,男嬰則更高達7至8萬元,介紹人獲2000至5000元,集團中介人獲6000至8000元,孕婦則可獲3至5萬元。性別、生父母的健康狀況甚至長相,都影響價格。此外,集團更引入「競價機制」,在未出世時便找來多位買家出價認購,價高者得,為拍賣嬰增值。

據報導,相關集團已成功賣出兒童逾200名,其中絕大多數為嬰幼兒,集團成員分工明確,由洽購孩子的「買手」,到餵養孩子的「奶媽」,以至負責聯絡的「售貨員」,各司其職。組織網遍及四川、河北、陝西、山東、河南、內蒙古、北京等七個省市自治區。

報導稱,被拐嬰兒前途各異,有的被拐後因生病而被遺棄街頭,有的則為求方便運送強灌服鎮靜劑藥物致腦部受損,即使幸運獲救,仍可能因找不到父母而要成為孤兒。

由於被救的受害人多是呱呱落地不久的嬰孩,要找出他們的父母並不容易,當局只能被動等待失去子女的家長報警,才能通過基因比對,為嬰孩尋找親生父母。

保定市公安局刑偵局局長劉安成指出,如果幼童一直找不到親生父母,只能將他們交給民政部門依法撫養及收養,由國家福利院為孩子提供教育及工作等培育。

※ 相關報導:

「新好女人」定義八股 「色情及電玩」荼毒全球男性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學者:孩子性好奇 家長應教自我保護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吳曼寧/台北報導】2012.07.10

台北市一幼教機構發生五歲兒童彼此撫摸生殖器官,令家長震驚。學者表示,五歲兒童對身體構造非常好奇,出現此行為絕非帶有邪念,家長不必過度擔心,但應藉此教導孩童保護身體。

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說,學齡前小孩已有性別意識,會對男女性器官產生好奇,例如詢問「為什麼你有小雞雞?我沒有?」家長不要以大人角度來思考此事,更不能怪罪小孩。

黃韻璇說,家長如果責罵小朋友,會讓小孩產生恐懼而不告訴家長,應該灌輸小孩正確的觀念,告訴他們性器官是別人的隱私部位,去摸、去看,都是不禮貌的行為。

她說,家長也可藉此機會教育,告訴小孩男女身體構造差異,「什麼地方是可以碰觸,什麼地方是不可以碰觸。」

至於幼兒園老師,黃韻璇建議可使用繪本上課。繪本使用孩子的語言、想法,並以說故事的形式,讓孩子能夠理解、融入情境,有助灌輸正確性別觀念。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幼兒保育學系教授楊金寶指出,對五歲兒童來說,掀女生裙子、比陰莖大小,單純是件有趣的事情,絕對沒有侵犯別人的意思。

楊金寶指出,不少民眾談到性,態度都變得有點猥褻,其實性教育就是人格教育、家庭教育,若對性抱持骯髒、邪惡的態度,孩子不敢主動詢問,更容易造成傷害。

她表示,曾有老師在課堂以玩偶介紹身體器官,結果兒童回家告訴父母,老師在上課提到陰莖,家長很不能接受。她建議家長和老師,應對性教育課程設計和教學討論出共識。

現在兒童學來越早接觸網路,楊金寶認為,這一代的孩子更容易看到性相關圖像和影像,得及早接受性探索教育,教導身體不能被隨意碰觸觀念,讓他們更清楚如何保護自己。



◆ 世界人口日 UN:人口破70億

【台灣醒報/莊瑞萌】2012-07-11

七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今年世界人口也正式突破七十億大關,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各國政府應該重視並且投資生育健康,以確保婦女生育時的安全獲得保障,使得下一代順利出生。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世界各國投資生育健康,對於營造一個健康的社會與永續發展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由於缺乏生育時的健康投資,全球一年約有八百位婦女在懷孕時死亡,因此聯合國也特別在2015年前透過千禧年發展計畫希望達到健康生育的目的。

根據美國「人口聯結」組織主席希格呼籲,婦女應該有節育的權利選擇,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目前約有2.22億名婦女沒有資源可以幫助她們節育,其中以巴基斯坦與印度及衣索比亞為明顯的例子。

希格表示,「每一天約有25萬人出生,但是同一時間,地球上可居住地的面積並沒有隨之增加,」現階段他認為節育是應該鼓勵的政策,根據一名目前居住在美國的巴基斯坦人潔法表示,「能真正解決問題就是教育婦女,只要婦女獲得應有的知識,就會影響到整個家族。」

目前世界人口已達到七十億人,其中一半是低於25歲的青年人,回顧過去,在1804年,地球人口首次達到十億人,到1927年才又來到20億人,1959年來到30億人以及隨後40億人(1974年)、50億人(1987年)與1998年的60億人。

聯合國預估2025年人口將突破80億人,百億人也將在2083年正式出現,不過,其中的諸多因素包括壽命、節育、嬰兒死亡率等都可能讓數字出現變化。

世界人口日是於1989年訂定,距今已23年,聯合國希望藉此提醒世人重視人口議題,以及其對發展與環境的影響。



◆ 處女姐妹花 都罹子宮癌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2.07.11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最近陸續確診兩位罹患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的姐妹患者,這對姐妹都未婚、沒有性經驗。該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提醒國內婦女,晚婚、未婚及低生育都是婦癌的高危險因子,只要陰道出現不正常出血,就應立即就醫檢查,及早治療。

劉偉民表示,以前婦女早婚,孩子生得多,親自哺餵母乳,比較不容易罹患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婦癌,以及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癌、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和荷爾蒙有關的婦科腫瘤疾病。但如今婦女普遍晚婚、不婚或不生,罹患上述疾病的風險相對變高。

以前述姐妹來說,33歲的妹妹陰道常不正常出血,但因生性害羞,且有強烈的「處女膜情結」,不願到醫院內診,拖到最後才勉強到醫院婦科掛號,進了診間,又不肯讓男醫師內診,結果輾轉多家大型醫院均未診斷出真正病因。

最後她到了北醫就醫,劉偉民說服她接受詳細檢查,才發現她已罹患第4期下的末期子宮頸癌,不僅子宮已被癌細胞啃掉一大半,就連肝臟、肺臟、腦部及骨骼等遠端器官也遭到侵襲。由於癌症已進展到末期,無法外科手術治療,只能考慮採取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

不久後,這名患者38歲的大姐也因陰道常不正常出血而就診,子宮擴括術的切片報告證實她已罹患子宮內膜癌;手術切除子宮、卵巢及骨盆腔淋巴後,預計明、後天即可出院。

劉偉民呼籲,婦女若發現陰道不正常出血,一定要找婦科醫師詳細檢查,未婚且沒有性經驗的婦女,不妨暫時拋開處女膜情結,放心接受婦科醫師的內診,才能及早找出病因,及早治療。



◆ 女生出外旅遊 一天換4套衣服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2.07.10

根據新的調查,女性在一週的假期裡,平均1天換4套衣服。研究指出,在外旅遊的女性,10%的女生一天至少換7件衣服。儘管攜帶了這麼多衣服,80%的女性表示,她們常常沒有穿到帶出門的每件衣服。服飾專家指出,預先計畫好怎麼穿衣服,可以有效減低行李的重量。

英國衣服公司F&F clothing at Tesco調查了2,000位女性,發現在假期間,37%的女性喜歡在一天裡多次換衣服,其中58%的人換衣服是為了實際需要,如早上穿的衣服不適合晚上穿,但也有20%的女性表示,她們一天多次換衣服,只為能夠穿到所有攜帶的衣物。

研究顯示,女性出國遊玩的行李通常包含4件套裝、6件上衣、4件短褲或裙子、2件長褲、3件泳衣、3雙涼鞋或拖鞋、及另外2雙不同的鞋子。而且女生還會在旅途中購買2樣服飾或鞋子。

調查人員發現,女性通常只會用到3分之2打包的衣服,10個人裡有1個承認,她們只使用所攜帶衣服的4分之1,大約有4分之1的女性表示,她們大部份攜帶的衣服都沒有穿到。

服飾公司F&F clothing at Tesco的貝爾納黛特樂雪兒(Bernadette Lusher)說:「不像平時在家的時候,通常去工作會穿一套,購物時穿另一套,出門旅遊時,一天的行程可能包含很多的活動,而每個活動都得穿一件不同的衣服,如在購物時穿短褲,晚上去餐館時又會穿另一套。」

樂雪兒指出,這會讓打包衣服更加的困難,而祕訣是預先就計畫好怎麼穿衣服,而不是直接把衣櫃的衣服塞進行李。她說,帶一些常用的衣服,再加上一些飾品,這樣就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服裝組合,而且行李不會太重。

fsj 提到...

青少年動不動就不爽…是病!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2.07.12

不爽,可能是一種病。國際新制定的第5版精神科診斷準則,把青少年常見的「不爽」行為,正式列名為「嚴重情緒失調」,或「破壞性情緒失調」。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心智科研究醫師蔣立德表示,新版診斷準則預計明年實施,台灣也將加入,有助於精確診斷有此問題的青少年。

三總:約1成青少年符合診斷

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日前對北市約680名高職一年級新生進行調查,初步發現約1成符合嚴重情緒失調診斷,和國外調查研究結果相符。進一步會談確認,3%至5%受訪學生罹患嚴重情緒失調。

這些有嚴重情緒失調的學生,45.5%同時也有過動症,36.4%合併對立性反叛疾患,31.8%合併嚴重型憂鬱症,18%躁鬱症,必須對症治療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情況嚴重者 會自殘、攻擊他人

嚴重情緒失調常見症狀,包括覺得遭到不公平對待後, 會出現言語或破壞、報復行為,且持續時間至少一年以上。情況更嚴重時,會出現割腕、拿刀片劃傷自己、用菸燙傷自己或撞牆等自傷行為;還有人會暴力破壞東西,或攻擊師長、同學,甚至報復妨害他們達成目標的人。

葉啟斌說,嚴重情緒失調的年輕人,常合併睡眠障礙、講話時不容別人插嘴、常侵擾別人的空間等問題。他們多是家裡的小霸王,予取予求、嬌生慣養,常要求別人立刻給他們想要的東西,加上講話很直,易造成他人莫大的內心創傷。

案例:男大生殺害心儀女學生

日前某大學男學生殺害心儀女學生,就是典型嚴重情緒失調患者所為。葉啟斌表示,他們欣賞某個異性時,一旦遭拒絕就心生不滿及怨恨,進而攻擊對方。以前精神科將這些患者診斷為躁鬱症或過動症,也提不出好的治療策略。新的診斷準則有助於改善這種情況。

越早處理情緒 發作機率越低

葉啟斌表示,治療這類患者除了使用情緒穩定藥物,也要提醒他們學會辨識情緒的方法,在情緒將爆發前先問自己為何不爽,再從中找出因應憤怒的方法。他強調,越早處理情緒,發作機率越低,也才不會傷人或自戕。他成立一個網站(www.kimogi.org.tw),可提供不爽青少年或成人自我篩檢。



◆ 逼同學自殺 日校園霸凌嚴重

中央社 2012.07.12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愛知縣1所中學9名學生組成「逼人自殺會」,不斷叫1名男同學「去死」,還好校方發現及時阻止。

讀賣報導,愛知縣蒲郡市1所中學今年曾發生霸凌事件,9名男女學生組成「逼人自殺會」,以「去死」等言語脅迫1名男同學。

根據蒲郡市教育委員會的調查,今年4月這所中學1名學生以手機簡訊呼朋引伴,組成「逼人自殺會」,共有8人加入成為會員。

會員們對著某特定男同學嘲笑他「噁心」、「煩人」,還會到他家門口大叫「你去死」。

報導指出,這個霸凌事件經由其他同學傳到老師耳中,學校方面出面指導才制止,霸凌的學生和家長並向男學生道歉。

蒲郡市教育委員會學校教育課課長平野正也表示,「希望學校發現霸凌能儘快制止,並且努力不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另外1起霸凌事件最近在日本吵得沸沸揚揚,滋賀縣大津市立中學1名二年級男生去年10月跳樓自殺,當時校方等不承認與霸凌有關。

事隔9個月,最近才被懷疑是遭到同學霸凌,校方做問卷調查後發現,3名涉嫌霸凌的學生曾經勒住自殺男生的脖子,讓他「練習自殺」,還玩「葬禮遊戲」,警方開始強制調查,引發社會關注。

對此,大阪市市長橋下徹今天嚴詞批評大津市教育委員,「教育委員完全不出面,沒有資格當負責人,根本是教育委員會制度膿包中的膿包」。



◆ 面對網路霸凌 4成青少年淡定

中央社 2012-07-12

一項調查顯示,面對粗暴語言、恐嚇、詐騙等「網路霸凌」,43%的青少年選擇淡定回應,甚至有5%會按「讚」。專家擔心,如此姑息的做法,將助長網路歪風。

金車教育基金會今年6月,針對台灣國小五、六年級、國中七、八年級、高中一、二年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1468份,回收率91.7%,在97%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在複選狀況下,青少年面對網路霸凌,43%選擇「淡定回應」、39%選擇「潛水(視而不見、不回應)」等冷處理方式,不對霸凌者發表任何意見,甚至有5%的青少年會按「讚」,反而支持霸凌者。

金車教育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表示,網路上經常出現謠言、粗暴留言、恐嚇、欺騙等霸凌行為,調查顯示,接近6成的青少年認為網路霸凌「嚴重」或「非常嚴重」。然而,大家通常姑息霸凌的發生,只有23%的受訪者會柔性勸導,霸凌者不知道自己的行為不恰當,會一犯再犯,也可能從加害人,變成受害者。

曾清芸舉例,曾有小朋友在網路遊戲上,霸道占地盤,不准其他人在某個公開的區域賣東西,否則就要開120多個分身來抵制。結果反而遭到網友「排山倒海」的圍攻,被罵是「小屁孩」。

曾清芸表示,網路上各種年齡層的人都混在一起,青少年心智較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傷害,也不懂得求救。如果父母、師長沒有及時發現,可能造成永久傷害。

曾清芸說,青少年應該知道,不論是現實生活還是網路,「以暴制暴」都是不正確的行為。她建議,一定要慎選正確價值觀的朋友,面對網路霸凌,如果是不認識的人,最好斷絕往來;如果網友是同學或值得交往的朋友,就應柔性勸導。

另外,這項調查也發現,23%的青少年玩線上遊戲時會「化身他人」,11%曾張貼別人的私密照片。曾清芸表示,網路的匿名特性,讓霸凌更難預防,青少年不該過度依賴網路,也應嘗試其他的交友方式。

fsj 提到...

韓女生活滿意度 領先台海兩岸

中央社 2012.07.13

據美國蓋洛普諮詢公司最新調查顯示,在全球147個國家中,南韓女性的生活滿意度在全球排名第13,與美國並列,但領先台灣、中國大陸和日本。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美國蓋洛普(Gallup) 諮詢公司去年在全球147個國家,對19萬1313人進行了有關就業、安全和健康的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55%的受訪南韓女性表示「很好」。

據調查,生活滿意度排名在南韓女性之前者,有丹麥(78%)、加拿大(70%)、澳大利亞(68%)、荷蘭(65%)、瑞典和以色列(64%)、芬蘭和奧地利(63%)、哥斯大黎加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59%)、紐西蘭(58%)和巴西(56%)。

南韓女性的滿意度不僅高於24%的全球平均水準,也遠高於台灣(32%)、日本(28%)、中國大陸(17%)等亞洲其他國家。

報導指出,和前年相比,南韓女性的滿意度提升了15個百分點,增幅之大,排名全球第3位。

同時,這項調查還顯示,南韓男性認為生活品質「很好」的比率僅占44%,在參與調查的國家中排名第27位。

南韓男性的生活滿意度雖然高於鄰國日本(23%)和中國大陸(18%),但與丹麥(70%)、瑞典(66%)、美國(57%)等發達國家相比,則呈懸殊差距。

報導指出,蓋洛普諮詢公司表示,大部分南韓女性對生活較為滿意,是因為儘管男女薪資水準差距較大,但女性就業率較高。



◆ 大陸近七成陸大學生 想先房後婚

【經濟日報╱林則宏】2012.07.13

結婚、買房、生子、買車4件大事,如果只能依次解決,大陸大學生會如何選擇?根據零點研究諮詢集團最新調查結果,「買房-結婚-買車-生孩子」這一組規劃是大陸大學生的主流選擇(24.4%),其次是「買房-結婚-生孩子-買車」(19.6%)。

16.9%大學生認為,要在備齊房子和車子後才準備結婚、生子,這個群體比2007年調查(9.9%)時增加近1倍。總體看,認為應該「先房後婚」的大學生比率(65.9%),比2007年(58.7%)高出7個百分點。

此外,32.1%的大學生打算「閃房」,也就是一畢業後就要買房子,男女大學生的「閃房」比率均超三成(男30.8%;女33.4%),打算去中小型城市發展的大學生,計畫「閃房」的比率更高(39.5%)。



◆ 10撇步 挑中理想月子中心

【聯合報╱張容慈/護理師】2012.07.12

百年結婚潮,加上龍年效應,今年準媽媽特別多。許多準媽咪開始選擇產後護理之家,坐月子中心琳琅滿目,以下提供一些選擇建議。

1. 先查詢是否有政府立案及評比狀況,或參考親朋好友經驗。

2. 環境要感覺舒適,不會有壓迫感,除了必需設備外,還要有基本的消防措施。

嬰兒室應有24小時開放玻璃窗口以便探視,且設有基本急救儀器。有獨立隔離室,可觀察有問題的寶寶,避免交互感染。

配有哺乳室提供產婦擠乳餵奶、有交誼廳提供訪客探視,配膳室要乾淨衛生。

3. 解說人員態度要合宜,櫃檯是第一印象,如果服務不良,難保其他人員是否也重視服務品質。

4. 護理人員應有護士或護理師證照,並通過新生兒救命術、成人救命術訓練,且每兩年都必須上8個小時以上母乳新知課程,以提供衛教。護理師除了要解決產婦及寶寶所有問題,對於採取親子同室的媽咪,也要定時巡視,以保障安全。

5. 應有小兒科與婦產科醫師定時巡視寶寶及產婦。

6. 若是醫院附屬機構,門診急診住院近在咫尺,有狀況時能馬上處理。若是獨立非醫院機構,須詳問是否有配合的醫院?才不會因緊急狀況拖延時間。

7. 消防逃生設備應完善,人員定期演練。

8. 機構應限制訪客人數及時間、督促洗手、戴口罩的,確實遵守感控原則,避免傳染病威脅。

9. 月子餐對產後調理很重要。應有專屬營養師依產婦個別狀況,給予適合的飲食及計算熱量。

月子餐的來源是否為院內自行烹飪,或者為外送服務?了解其衛生安全狀況 。

10. 是否提供團體衛教?次數?「媽媽教室」通常由的醫護人員上課,主題內容多元,有助於增長知識,還可以認識其他媽咪,互相分享經驗。

每個媽咪需求不同,機構應針對產婦及家屬需求,配合照顧寶寶。

選擇月子中心其實不難!價位合理、品質好、服務佳,是最重要的。月子期間難免遇到未知狀況,選擇合適的月子中心,能幫忙解決突如其來的問題。月子期間調養身體及學習照顧自己和寶寶,回家後更得心應手。



◆ 丹麥研究:每天五杯咖啡 女性受孕機率減半

【中廣新聞/朱克威】2012-07-13

咖啡是很多人每天的必需品,但是丹麥學者公佈一項最新研究,女性每天喝超過五杯咖啡,受孕機率會降低50%。

中新網報導,在第28屆「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上,丹麥學者公佈了這項最新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收集了受測者的咖啡飲用量資訊,並結合年齡、吸煙情況、飲酒情況、體重等因素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每天喝咖啡至少5杯的女性受測者,受孕幾率降低50%。

有關咖啡與生育能力相關性的早期研究結論不盡相同。有一些研究發現,咖啡因過量攝入會導致流產,另一些研究則得出相反的結論。但近幾年的研究普遍認為,女性每天過量飲用茶或咖啡,丈夫飲酒過多等因素,都會導致女性懷孕機率大為下降。

英國專家特別提醒,孕婦以及準備懷孕的女性,每天咖啡因攝入量最好控制在200毫克內,大約是2杯以內。

(中廣實習記者趙慶翔)

fsj 提到...

2至3成高中職學生 有過自殘行為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2.07.16

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通報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有92名未滿17歲學生自殺未遂或有自殺想法,比去年同期增加10人,增幅高達12%,其中有未滿12歲學童出現自殺念頭,令人憂心。

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青少年企圖自殺的原因,89%是因感情或人際關係因素,29%是精神健康或物質濫用,15%是學校適應或生涯規畫因素。統計也發現,57%有自殺企圖的青少年,同時因兩種以上的原因出現自殺行為或意圖。

以年齡區分,12~17歲青少年的自殺因素以感情問題居多,家人相處困難次之。12歲以下學童,則以家人相處、同儕人際困擾為主,顯示青少年很容易因一般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挫折,出現自殺想法。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廖士程表示,青少年企圖自殺比率上揚是世界趨勢,且年齡越低,有自殺意念及企圖的比率也出現越高的現象。他提醒家長應多關心孩子的身心狀況,社會大眾、媒體及網路也不妨多做正面宣導,避免負面消息傳播,以免青少年有樣學樣走上不歸路。

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認為,青少年企圖自殺或有自殺念頭比率增加,和他們普遍對挫折耐受度不足有關,稍有挫折不順,就自殘或自殺。他更透露,約2到3成高中職學生曾有過自殘行為,比率相當高。當他們遇到無法克服的挫折時,不是在手腕割幾刀,就是拿菸蒂燙肢體,家長若因太忙無法及時查察,給予必要的疏導或協助,或是發現了卻以責罵替代管教,就可能讓孩子情緒無法獲得適當渲洩,走上絕路。

葉啟斌建議家長,不妨多花時間陪伴孩子,若發現他們常抱怨某某同學很難搞、某某老師很機車等,代表他們情緒已處於反應期,家長應以同理心對待,抒發他們的情緒。因為當他們抱怨的事未受重視,就可能閉緊嘴巴進入積壓期,情緒隨時可能爆發。一旦不滿情緒找不到出口進入爆發期,往往就以自殘或自殺來渲洩。家長一定要在反應期就去關心孩子,避免憾事發生。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大陸「失獨」家庭年增7.6萬

中央社 2012.07.16

大陸官方估計,每年大陸有7.6萬個獨生子女喪生、父母養老出現問題的「失獨」家庭,造成嚴重的社會隱憂。

「失獨」家庭是指失去了家中唯一的獨生子女的家庭,尤指40、50歲以上夫婦組成的已經沒有再生育可能的家庭。獨生子女亡故,加上不夠完備的社會養老照護,老人由誰來養老送終,成為難解的社會問題。

大陸中央電視台「新聞週刊」報導,大陸一胎化政策已實行30多年,但也增大了家庭風險。目前在中國大陸至少有100萬個「失獨」家庭,年增7.6萬個,這樣的家庭幾乎同時存在養老、精神疾病、貧困等問題。

大陸衛生部發佈的「2010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指出,按推算目前大陸每年15至30歲獨生子女死亡人數至少7.6萬人,也代表每年約7.6萬個家庭的破裂。

報導引述一名75歲的「失獨者」表示,獨生子5年前因心臟病去世,老夫妻的生活也因此徹底改變,「我很著急的就是養老,我年齡相對比較大,自己跑養老院已經跑了好幾個,都不收,人家說你沒有子女,我們不敢收,出了問題誰簽字啊?」

除了養老等現實問題,中老年喪子還帶來巨大的精神創傷。有「失獨」家庭為此遠走傷心地,最近一段名為「活著」的中國失獨老人調查影片,在網路上獲得了數以百萬計的點擊率。

目前對「失獨」家庭,大陸有些城市提供相關補助,但僅限於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報導引述失獨者認為,政府應正視這個問題,提出全面性的政策,讓所有失獨者受到照顧,「凡是獨生子女的家庭都是在走鋼絲,只不過我們從鋼絲上掉下去了」。



◆ 日美眉男盛行 專門沙龍人氣高

中央社 2012.07.16

注重眉毛美容的日本「美眉男」愈來愈多,1家男性專用美眉沙龍,每到假日還必須排隊,男顧客們認為有1對美麗眉毛,就會更有自信。

「產經新聞」報導,重視自己眉形的男性愈來愈多,大阪1家男性專用修眉沙龍裡,34歲上班族隅田潤一接受了約1個小時的「修眉服務」,完成後他望著小鏡子滿意地表示:「眉毛太粗很煩惱,自己又不會修剪,眉毛好看讓我更有自信」。

男性修眉沙龍的老闆是28歲的女性東海林玲,5年前開了這家店,也是日本唯一的男性專用修眉沙龍,每個月的顧客約350人,多數是熟客,週末假日還必須排隊。

客層最多的雖然是25至30歲,不過從10幾歲到70幾歲都有,今年春天,東京新宿也開了分店,目前準備開第3家店。

為了方便男性自己在家裡整理眉毛,許多為男性設計的美眉用品也人氣高漲,「東急Hands心齋橋店」裡設置了「美眉男護眉專區」,販賣修剪眉毛的剪刀和拔眉的鑷子等用具。

目前最受歡迎的是某家廠商推出的「男性修眉器」,只要將塑膠修眉器對準眉毛、架在鼻子和額頭上,然後把超出畫眉器部分的眉毛修剪乾淨即可。

商品分為「爽眉」、「男眉」和「勇眉」3種,分別標榜可以呈現「清爽」、「知性」和「男人味」的眉毛。

另外還有1種「男性畫眉器」,是1個眉毛部分鏤空的塑膠板,只要對準眉毛描畫,就可以畫出美麗的「爽眉」、「男眉」或「勇眉」。

廠商表示,2個月就賣出約1萬件男性美眉商品,非常受歡迎。

報導最後引述男性美容研究家福太郎的話表示,日本男性從1990年代歌手淳君出道後開始注重眉形,當時受歡迎的是細眉,現在以自然眉為主流。

福太郎還說,愈來愈多上班族認為注重外型也是提升自我價值的手段之一,修眉對男性來說,應該也會跟女性一樣成為很普遍的事。



◆ 與觀光客假結婚 埃及未成年少女淪性奴

自由 2012.07.16

最便宜只收一萬五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埃及每年有數以百計的未成年少女,與來自波斯灣地區的有錢觀光客暫時結婚,這種俗稱「夏季婚姻」(summer marriages)的結合並不合法,且在這些外國人返國之時告終。尤有甚者,這些少女往往淪為勞力及性愛奴隸,處境堪憐。

英國媒體報導,仲介人員居中為主要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有錢男子,與家中有年輕女兒的埃及貧苦家庭牽線,賺取佣金。這些「丈夫」送錢及禮物給這些家庭,「新娘價格」從320到3200英鎊不等(約1萬4900至14萬9000多元台幣)。

夏季婚姻 鑽法律漏洞買春

報導引述美國國務院最近公佈的年度人口販運報告指出,一些來自沙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科威特等波灣國家的有錢男子到埃及「假結婚、真買春」,跟當地女子的暫時性或夏季婚姻,可提供法律掩護,因為伊斯蘭教律禁止婚前性行為,大多數飯店與房東會要求出示結婚證明,才會允許不同性別的房客共處一室。

報告發現,這種暫時性婚姻的少女,往往淪為「丈夫」性愛及勞力的奴隸。在許多個案中,家人未經女兒同意,將她們許配給外國人,但更多情況是出於自願,因為她們找不到其他分擔家計的方法。

報告並披露一種鮮為人知的人口販運型態:一些男子將埃及配偶帶回國服侍大老婆,當成奴婢使喚。留在埃及的「小三」也好不到哪裡去,特別是產下子女者,不但不見容於埃及社會,也不容易以傳統方式再婚。

許多「夏季新娘」出於羞愧而遺棄後代,不是將子女送到孤兒院,就是讓他們淪落街頭自生自滅;一些少女陷入不斷與波灣觀光客假結婚的惡性循環,有的則是被埃及本地男子鎖定,先娶進門再逼她們為娼。

為防制人口販運,埃及法律規定,本國人與外籍配偶的年齡差距不能超過10歲,但有不少變通之道可鑽法律漏洞,常見方法之一是偽造出生證明。

非政府組織「阿拉伯婦女聯盟」主席貝德蘭指出,這種人倫悲劇的主因在於貧窮。她說:「如果這些家庭走到賣女兒的地步,你可以想像他們有多窮」。

fsj 提到...

校園性騷擾頻傳 教部研議列管

中央社 2012.07.17

(中央社記者唐筱恬台北16日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陳學聖說,教師在校園涉性騷擾案件多以記過方式結案,導致學生仍處在危險當中。教育部表示,會研議將性騷擾情節嚴重案件納入不適任教師資料庫列管。

陳學聖今天舉行記者會說,他接獲陳情指出,花蓮縣某國小體育老師2年前涉嫌趁與女學生獨處體育器材室的機會,強拉女學生坐在他大腿上,用手強制猥褻胸部5秒鐘得逞,家長看日記才知道女學生被騷擾,通報學校處理,涉案老師被記過後仍繼續任教。

校方表示,學校接獲家長投訴,經性別平等委員會調查後,對老師記2次小過懲處,調查期間依法要求老師請假迴避,懲處後讓老師回學校復職,但校方積極給予學生心理輔導,並要求老師上性平課程。

陳學聖接獲另一起陳情案指出,雲林縣某高中教官涉嫌性侵男學生,導致男學生身心受創而有自殘傾向,男教官今年2月間退伍,但校方今年3月通報後,以性騷擾結案,最後男教官仍在某育幼院擔任義工。

陳學聖表示,校園性騷擾、性侵害案件頻傳,1年通報個案數量約400件。性侵害可依規定解聘,但性騷擾案件卻以記過方式結案、輕輕帶過,他要求教育部應建檔通報列管,避免傷害其他學生。

教育部訓委會組主任柯今尉說,學校有通報性騷擾或性侵害案件,教育部就會逐案列管。而不適任教師資料庫目前只有登記因性侵害、性騷擾被解聘的老師,未來會研議將性騷擾情節嚴重者也放入資料庫。

柯今尉說,依照教師法規定,老師涉及性侵害事件應先停聘,經調查認定屬實後,給予解聘;老師涉及性騷擾不是只有上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向被害人道歉,校方會依涉案情節,研判是否行為不檢、有損師道,情節重大仍然會給予解聘。



◆ 涉性騷性侵學生 老師續聘、教官順利退休/學校輕縱狼師 家長痛心

自由 2012.07.17

〔記者陳璟民、林曉雲/綜合報導〕國民黨立委陳學聖最近接獲花蓮縣男老師涉性騷擾女學生、雲林縣男教官涉性侵害男學生案,兩案都被當性騷擾案處理,前案狼師續任教,後案狼教官火速退休;陳學聖質疑,學校與地方教育機關「輕縱狼師,包庇失職」。

家長指上月提申覆 校方沒回應

陳學聖昨在立法院電話連線花蓮縣「N」先生,指控某國小男性體育老師,兩年前涉嫌於課間休息在體育器材室,關門上鎖拉下門簾後,將N先生時為四年級的女兒拉坐大腿上,強制猥褻胸部造成疼痛感;女學生不時要起身,卻被壓制,「完全違反小朋友意願」,事後還要求女學生不得告知他人。

N先生說,去年十月從女兒日記發現受辱遭遇,顧及其名譽、意願而隱忍,但這段期間,狼師持續與她交換日記,表達喜愛之意;他發現情況不對,今年二月向校方反映,經性別平等、教師評審等委員會調查,認定性騷擾「行為不當,有損校譽」,記兩小過。

N先生指出,狼師雖被行政懲處,卻非按教育部規定的標準作業程序,他六月廿九日提申覆,校方迄今沒回應,校長甚至咆哮以對,狼師也仍在同校任教。

涉案教官退休後到育幼院當義工

陳學聖另提及,雲林縣某高中教官,去年六月涉嫌性侵害體育班的男學生,致其身心受創,成績一落千丈,有自殘傾向;該教官十一月申請於今年二月順利退伍,校方三月才通報此案,調查後以性騷擾結案,明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校方雖要求該教官寫道歉信給被害人、參加八小時性平課程,但因其已退伍,毫無拘束力,對受害男生也無賠償,還到財團法人雲林縣一家育幼院當義工。

立委要求落實建檔列管、跨校通報

陳學聖強調,全國每年通報校園狼師傷害學生約四百件,平均一天一件。教師法第十四條規定,經查性侵害屬實者,應予解聘、停聘或不續聘;認定性騷擾者,僅需向被害人道歉並接受性平教育。部分性侵害案件為規避較嚴規定,逕以性騷擾結案,讓高度再犯之虞的狼師繼續在校工作,嚴重忽視學子身心傷害、成長陰影。

陳學聖表示,他在立法院下個會期,將比照國防、外交機密,了解教育部是否詳查及究責狼師,落實建檔列管、跨校通報,杜絕狼師續以其他身分、名義接觸或傷害學生。

教部將督促各校落實處理

教育部訓委會常委楊玉惠表示,性侵當然解聘,性騷擾則依情節而有不同處分,且發生案件後要呈報主管機關,因此學校不太敢把性侵作假「大事化小」變成性騷擾,事實上也有數件性騷擾案因情節重大,老師被解聘。教育部會督促各級學校落實處理。



◆ 台南啟聰學校 受害學生近90人 性侵駭人聽聞 監院一口氣彈劾16人

【楊毅、林志成/台北報導】2012-07-17 中國時報

監察院調查台南啟聰學校性侵、性騷擾案,認定校方及教育部均有重大疏失,昨天罕見地、一口氣通過彈劾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主任藍順德等十六人,創下歷年來彈劾人數最多的紀錄;由於受害者很多都是未成年或身心障礙孩童,也讓查案經驗豐富的監委們感到不可置信,直呼此案「非常駭人聽聞」。

這次被彈劾者包括:教育部中辦主任藍順德、科長羅清雲、視察洪妙宜、督學林忠賓、台南啟聰學校前校長林細貞、前校長周志岳、前輔導主任蔡璧娥、戴千琇、黃清煌、前教務主任蔡郁真、前訓導主任張木生、前訓育組長林美慧、楊慧蕙、陳文通、陳政鈞、前輔導組長黃法川等人。

查案監委高鳳仙、陳健民等人調查發現,該校自民國九十三年至今,總共發生多達一六四件疑似性侵、性騷擾案件,比教育部提供給監院的八十七件、以及人本基金會控訴的一二八件都還要多,原因就是教育部未到該校調閱資料,也沒有訪問受害孩童,只是消極地接受校方及社政中心陳報資料。

高鳳仙表示,這些性侵害、性騷擾案,發生地點遍及學校學生宿舍、校車、校園及校外等多處,加害人、被害人各約九十名,許多受害學生身心嚴重受創,這也是她擔任監委四年以來,「感到最痛心、最難過的案子」,這些受害孩子的心聲,長期沒有被學校發現,還是透過校外調查委員的調查,才得以曝光。

對此,教育部表示尊重,並要求台南啟聰學校本著同理心和受害人協議國賠事宜,不要進入司法訴訟程序。

fsj 提到...

6歲以下兒童安全健康諮詢 每人補助7次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2012/07/17

為提供嬰幼兒安全的環境,台北市衛生局本月起推動「6歲以下兒童安全健康諮詢計畫」,與200家合約醫療院所合作,補助每個孩子接受7次安全健康諮詢。

衛生局醫護處副處長杜仲傑說,民國100年統計資料顯示,0至6歲的兒童粗死亡率為10萬人口有73.32人,其中意外事故占所有死亡人數的9.4%,意即每10位死亡者就有1人因意外傷害死亡,且80%傷害的地點多半在家中。

因此,衛生局擬定「6歲以下兒童安全健康諮詢計畫」,與台灣兒科醫學會、交通局、社會局等跨團隊合作、資源整合,共同強化兒童安全三大策略,降低兒童事故傷害的發生。

馬偕醫院新生兒科加護病房醫師許瓊心表示,嬰兒有很長的時間都在睡眠,「睡的安全」是重要課題。有些父母會讓家中孩子睡同一張床,卻可能不慎在翻身時壓到嬰兒。

她說,年齡、體積差距過大的孩子,也不適合同床共枕,畢竟孩子彼此的警覺性都不夠,大孩子可能半夜起來上廁所時,不慎就易踩到弟弟妹妹的身體。

「6歲以下兒童安全健康諮詢計畫」補助計畫內容以及合約院所,可電詢1999轉7084。



◆ 1年領藥22年份 濫用創紀錄

中央社 2012-07-17

有位民眾重複拿藥,全年領藥天數達8134天,相當於1年領了22年份的藥;另1位民眾1年就醫1078次,幾乎每天照3餐看病,兩人創下健保拿藥、就醫數一數二的高紀錄。

中央健保局專門委員李純馥今天指出,這2人是在民國99年時重複看病領藥,100年由健保局派人輔導就醫後,就醫次數及領藥天數都減少一半以上。 。

健保局統計,99年台灣民眾平均就醫次數14.6次,100年為15.1次。對於全年就醫超過100次的人,健保局派員輔導就醫,導正濫用行為。99年有3萬3468人列入輔導,100年有3萬3148人。

李純馥表示,濫用醫療的原因,可能是民眾就醫觀念不正確,或是多重疾病缺乏整體照顧、缺乏關心支持等。

其中領藥天數創健保有史以來最高紀錄的病患,罹患高血壓、心臟病及氣喘等多重疾病,常擔心發病而自行增加藥量,又因常遺失藥品而跨院就醫,持不同醫院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不斷重複領藥,以致99年全年就醫次數344次,領藥日數達8134天。

經健保局派員輔導,相關醫院藥局聯手檢視下,這位病患到了100年時,就醫次數降至173次,領藥天數降到4019天,仍在接受輔導中。

李純馥說,99全年看病1078次的病患,只要一覺得關節痛、筋骨痛就去拿健保卡去看病,在健保局輔導,有人「關心」後,100年就醫次數降為237次。

另外有病人1天量血壓35次,只要血壓稍高,就把救護車當計程車,奔到醫院急診室求救。還有位病患罹患憂鬱症、恐慌症、睡眠障礙及婦產科疾病,幾乎天天上醫院報到。兩位患者列入輔導就醫。

李純馥說,經過輔導仍未收歛濫用醫療資源行為的人,健保局祭出最後手段「限制就醫」,就是限制患者在3個月時間內只能在4家醫院看病,健保卡被鎖住,無法到別家醫院就醫或急診,99年有8人、100年16人遭到限制就醫。



◆ 北港媽祖醫院護理之家突裁撤 40老人無家可歸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北港報導】2012.07.17

雲林北港媽祖醫院護理之家設立近15年,最近突然傳出將裁撤,讓許多原已受到良好照護的失能老人,不知何去何從,家屬急得跳腳,不知如何是好。醫院深感無奈說,裁撤基於整體醫療發展所須,院方也感不捨,明天召開說明會向家屬說明,並將儘力協助家屬另尋他處安置。

民國87年設立的北港媽祖醫院老人護理之家,共收容40名重度失能及慢性病老人,因環境、服務佳,且有醫護人員全天守護、復健,一直是雲林沿海地區口碑最好的養護中心,許多人排隊好幾年才等到床位,為老人家找到安定的養老之家。

不料最近傳出護理之家將裁撤,引起許多家屬惶恐。部分家屬說,老人家在護理之家生活好幾年,不論生活或醫療復健都受到很好照護,讓家人無後顧之憂,如今無預警撤除,把老人家「掃地出門」,怎不叫人著急,他們到鄰近醫院找「新家」,但每家都「客滿」。

一名已住7年的家屬說,老人家早已適應這裡環境,突然要轉變換新環境,有的還吵著不願離開,他們擔心一換環境,等於要老人家的命,不知如何是好。

媽祖醫院主任秘書林榮生昨天說,醫院這兩年來積極推動急重症醫療,發現過去雲林沿海急重症就醫人數少,是因沿海醫療資源不足,多數患者四散到外地就醫,如今大批患者回流,使醫院原有的300床已不敷使用。

林榮生說,院方已計畫再增建200床,但擴建用地尚無法取得,但增床已迫在眉睫,萬不得已決定裁撤護理之家及醫護宿舍,以便能增加90床應急。

院方會向家屬說明,並協助找新家,將來新大樓蓋好會再恢復護理之家,請大家諒解。

fsj 提到...

產婦高齡化 剖腹產率破紀錄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07/20

適逢龍年,國內新生兒激增,醫界預估,剖腹產孕婦人數上看7萬6000人,將創下十年來新高。剖腹產率逼近四成,更打破歷史新高紀錄。專家分析,高齡產婦增加及醫師擔心醫療糾紛,改採取防禦性保守的生產,才導致剖腹產比率逐年增加。

根據國民健康局出生通報資料,民國92年剖腹產率為33.7%,每年逐步上升,98年為36.2%,99年37.2%。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祕書長、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鄭博仁說:「今年有可能破四成!」

鄭博仁表示,合理的剖腹產率應該在25%至30%之間,和台灣國情相近的日本近年來,逐步升高,但也才在25%左右,但台灣卻已經接近四成,中間的差距,值得外界深思。

鄭博仁分析,國內高齡產婦明顯增加,這是導致剖腹產上升的主因。高齡產婦容易罹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以及子癲前症,為求母子安全,剖腹產當然隨之上升。

另外,醫師為了避免醫療糾紛,也是導致剖腹產率逐漸增加的原因。鄭博仁指出,由於少子化,每個新生兒都是寶,如果在自然產過程中,胎兒出問題,如胎兒腦性麻痺,醫師可能官司纏身。

為求自保,許多醫師只好採取防禦性醫療,只要發現產婦血壓升高,心跳異常,為了避免麻煩,就直接改為剖腹產。鄭博仁直言,事實上,不少產婦都是白白挨上一刀,產痛加上開刀痛,必須痛上兩次。

再者,婦產科接生準則的改變,也提高剖腹產率。原本前胎剖腹產,婦產科醫師通常建議第二胎仍可採自然產,但近來統計發現,第二胎改自然產風險較大,因此,近幾年來,大都繼續採用剖腹產。

不過,站在孕婦及家屬立場,在健保差額補貼下,即使選擇剖腹產,也只需自費一萬多元。相較於動輒一兩萬元的自費產檢,到了最後關頭,再多付一萬多元,似乎也無所謂。

鄭博仁強調,相較於自然產,剖腹產的風險明顯較高。生產並非疾病,但挨上一刀,就會增加健康風險。國內近年來,骨盆腔沾黏以及剖腹產疤痕妊娠案例增加,與剖腹產率升高,有著直接關係。

臨床顯示,國內仍有少部分孕婦基於挑時辰或是其他理由,而主動選擇剖腹產。鄭博仁分析,剖腹產長期風險較高,除非必要,否則還是選自然產為宜。

※ 相關報導:

* 「你非常不雅觀」媽媽哺乳被故宮趕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7237769.shtml

國民健康局指出,依《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婦女於公共場所哺乳時,任何人不得禁止、驅離或妨礙,且前項選擇母乳哺育場所之權利,不因該公共場所已設置哺(集)乳室而受影響。若違反規定,從業人員可併處公共場所負責人6千至3萬元罰鍰。北市衛生局則表示將介入調查。



◆ 同志遊行可穿軍服 但僅限一次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美聯社加州19日電】2012.07.20

美國國防部通令美國三軍,將首度准許現役軍人穿著制服參加同性戀遊行。五角大廈政策向來禁止軍人身穿制服任何遊行,除非個人獲得指揮官特准。

通令說,國防部為21日舉行的聖地牙哥「同志之傲遊行」(Gay Pride Parade)網開一面,因為主辦單位鼓勵軍人穿著制服參加,而且遊行逐漸受到全國矚目。

聖地牙哥的「同志之傲遊行」是美國規模第四大的同類遊行。去年有相當大數目現役軍人參加,但都穿T恤,只是T侐胸前印有軍種名稱。五角大廈說,例外限於今年的聖地牙哥遊行,下不為例。

聖地牙哥遊行總幹事葛倫蕭形容,這是歷史性的一刻:「我們能夠以尊嚴和敬意頌揚我們的國家和我們的將士,真是殊榮。爭平等的奮鬥尚未結束,而且不容易,但這是往正確方向邁進的一大步。」

報導說,國防部這次開放政策,是因為現役軍人向單位報告想參加21日的遊行,有些主官說可以穿制服,但有些不准,此事變成各部隊指揮官的棘手問題。

領導爭取現役軍人參加遊行的前水兵沙拉表示,目前已有三百多位現役軍人報名,但屆時有多少人穿制服露面,還不清楚。

五角大廈在通令中提醒軍人,只要身穿制服,還是必須遵守相關的政策規定:「穿制服的現役軍人不得為任何特定團體或個人背書,或選擇性地圖利他們; 不得成為政治信息的平台; 不得接受商業性的贊助。」



◆ 打電玩、色情片 導致男性滅亡?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2.07.20

打電動會造成男性滅亡?美國心理學教授指出,經常打電玩及看色情影片或刊物,對男性有害,男人會因此與外界隔離,影響真實世界裡的社交行為及兩性關係。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菲利浦‧辛巴爾度堅持,人們必須找出方法,面對、解決這個「男性的受災狀況」。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菲利浦辛巴爾度指出,現在的男性花太多時間把自己隔離在數位世界裡。他在其新書《男人之毀滅:為何男生有困難及解決之道》中提到,現今社會的男性在成長過程中已不需要成為「社交動物」。他說,男生花很多時間玩電玩、看色情片、YouTube、體育節目等,且大多是單獨一個人。

辛巴爾度說,與喜愛社交的人相比,經常獨處的人壽命較短。他相信時常上網的人,將阻礙自己培養應對真實世界的能力。辛巴爾度教授指出,時常打電玩及看色情片的人會變得「數位化」,且經常需要受到刺激,而此狀況將造成男性和學校、工作環境及兩性關係脫節。

美國疾病控制及防禦中心的研究指出,與其它人相比,經常觀看色情片或書刊的人比較可能罹患憂鬱症或出現健康問題。研究指出,色情片可能成為「健康面對面互動的替代品」。另外,美國年度公共健康審查的研究也指出,暴力電玩遊戲與真實生活的暴力事件息息相關。

不過,遊戲網站Kotaku編輯路克布蘭克並不相信辛巴爾度的說詞。他說,觀看體育節目及色情片是他的日常行為,但他仍健康如昔。蘭克質疑這是否一如其所言,真的會「毀滅」男性。他指出,遊戲如《星海爭霸》及《決勝時刻》只是大富翁及接龍的「花俏版」。他說,辛巴爾度只是把他不喜歡的東西放在一起,然後找理由批評。

fsj 提到...

員工每胎補助60萬 這家公司真好「孕」

自由 2012.07.23

〔記者蔡偉祺/台北報導〕這位老闆好樣的!員工不論是生子或置產,都有津貼可領。

從出生補助到五歲 一年半來七員工受惠

喜歡孩子的誠閱創建行銷公司董事長楊建君,為獎勵員工懷孕、育兒,去年起大手筆提供生育津貼;員工生一胎,從寶寶出生到五歲,估計可拿到近六十萬元的津貼,實施才一年半,已有七名員工當上爸媽或準爸媽。楊建君笑說:「也許政府應該參考一下我的作法。」

台北市勞工局統計每年接到申訴雇主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案件中,懷孕歧視經常高居第一位,今年度已收到廿九件申訴,懷孕歧視就佔十四件。相較之下,台北市誠閱創建行銷公司的員工超幸運的!

今年四十歲、有兩個小孩的楊建君說:「生孩子是開心的事情,現在卻變成一種懲罰。」他說,公司已度過創業艱困期,先前和同事討論到養兒的困難,開始著手制定相關福利措施。

楊建君表示,員工只要服務滿一年,生小孩有兩萬元獎勵金,坐月子期間十萬元,滿月後,保母費每月補助一萬五千元,一直補助到小孩兩歲,五歲前每月還有三千元的育兒津貼。

算算生一胎,公司五年間就提供五十七萬三千元「大紅包」。若再加上結婚時公司給的禮金兩萬八千八百元,合計超過六十萬元。楊建君說,最近物價漲,考慮再調高獎勵。

楊建君透露,獎勵前公司員工沒人生小孩,但從去年實施後,已有七人傳出好消息,除已出生的兩名寶寶,接下來還有五個寶寶會報到。已傳出喜訊的五人中有兩人是男員工的配偶,其餘三名女員工已懷孕超過八個月,現請假安胎。

在公司任職兩年多的陳怡君去年生下「兔寶寶」,還請四個月產假赴美國生產。她說,原本大家都半信半疑,但公司真的兌現諾言,她雖在美國生產,獎勵金仍如期入帳。和女朋友交往超過十五年的阿Ben現在也是準爸爸,孩子出生後,也將和女友完婚。

員工購屋 也補助十萬元

楊建君還說,公司將有這麼多小孩報到,將重新改裝辦公室空間,並聘請保母,讓員工可以在公司托兒,就近照顧。

更棒的是,由於高房價成為許多人無法成家的障礙,楊建君說,公司主業就是代銷房地產,員工若對代銷建案有興趣,公司會出面向建商盡力爭取到好價格,成交後,公司會退還一半佣金,新居落成「入厝」時再給十萬元。以目前大台北地區動輒千萬起跳的房價計算,平均可省下一百萬元到一百五十萬元,這辦法實施後,已有十一名員工置產。

誠閱創建行銷專責房地產代銷,創立七年,目前有員工十八人。楊建君說,雖然無法明確量化這樣的辦法為公司帶來多少業績上的成長,但或許因為心中有明確方向,人也變得更成熟,他看到許多同事「變得不一樣」。而且,儘管支出大增,「公司目前還是賺錢的」。



◆ 孕婦私密處感染 易引發早期破水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2012.07.23 自由

夏季氣溫飆升,8成孕婦分泌物會較多,婦產科醫師發現,越來越多孕婦流行穿緊身褲,悶熱難通風,甚至愛穿丁字褲或使用護墊,分泌物大增,增加黴菌、細菌感染機會,不但容易引發孕婦早期破水待產,新生兒也容易經產道接觸感染,一旦感染B型鏈球菌,嚴重可能會導致敗血症、吸入性肺炎,建議孕婦注意衛生保護,穿著裙子或寬鬆、通風的褲子。

一名懷孕8個月的孕婦,追求流行愛穿丁字褲、綁腿褲,近日察覺白帶大量增加而且搔癢難耐,台中醫院副院長、產科醫師黃元德為她作例行性產檢時發現分泌物量是其他孕婦的好幾倍,產生嚴重異味,鼠蹊部、大腿也紅腫,有黴菌和細菌感染,開藥塗抹、陰道塞劑治療後才改善。

黃元德指出,夏季孕婦早期破水比例增加,門診也發現孕婦分泌物較多,若孕婦自身衛生沒做好,是早期破水(產期37週前)的主要因素,因為除了先天子宮條件、產道結構異常外,感染造成的原因最多。

孕婦分泌物多是黴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為主,呈白色乳酪狀,也有陰道滴蟲,分泌物呈黃綠色,或B型鏈球菌等其他細菌,除了造成局部搔癢不適,也會影響陰道的正常PH酸鹼值,使胎膜產生化學變化,容易破損,造成早期破水,或是生產時造成新生兒經產道接觸感染。

黃元德表示,孕婦分泌物增加原因包括,天氣熱、愛穿緊身褲、牛仔褲,不但易流汗,加上使用衛生棉墊,陰部反而更悶更緊,分泌物更多,有的還擦痱子粉,造成局部搔癢、刺激。

他也建議,孕婦分泌物多,如廁後一定要擦乾、早晚一次用清水作局部沖洗兩分鐘並擦乾,但陰道內部不用刻意掏洗,多吃蔓越莓或喝蔓越莓汁、優酪乳,讓陰道PH值偏酸性;中醫說法則有建議少吃涼性的瓜果類,穿著通風、寬鬆的裙褲。

黃元德補充,新生兒約10%有先天性B型鏈球菌感染風險,2%確定感染。台中台安醫院院長、婦產科醫師蘇主恩指出,約2、3成的孕婦有B型鏈球菌感染,今年國健局免費提供產前篩檢,可提早治療減少新生兒感染。

fsj 提到...

國際愛滋病研討會 專家:40年內控制住

【聯合晚報╱編譯蔡致仁/綜合報導】2012.07.23

第19屆國際愛滋病研討會在華府揭幕,吸引政治人物、科學家、名人與活躍人士參與,預期將有2萬5000人與會,若干愛滋病患也會親自講述自己的故事。全球估計有3400萬人罹患愛滋病。科學家呼籲各界投入資源,進一步尋求治癒愛滋病的良方,並表示愛滋病流行可能在40年內控制住。

研討會於22日在華府揭幕,主題是「攜手改變浪潮」。參與這場研討會的名人有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前第一夫人蘿拉、艾爾頓強、琥碧戈柏,國務卿希拉蕊也將發表演說。

找尋治癒愛滋病的方法將是熱門討論主題,協助發現愛滋病的諾貝爾獎得主西諾希,19日表示科學家已有重大進展。第一位經骨髓移植手術,「功能性治癒」愛滋病的美國患者布朗,也將在大會發表演說。

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院 (NIAID)院長佛奇說,今日抗愛滋藥物不但能給患者幾乎跟正常人一樣的生活,還能減少傳染給別人的機率。而且另一種抗逆轉濾過性病毒的藥,能降低普通人的罹患風險。

然而佛奇指出,對抗愛滋病的腳步還要再加快,「我們現在需要政治、組織還有個人的力量,來實行科學給我們的方法。」佛奇引用上周的聯合國愛滋病報告,指出2011年全球愛滋新病例為250萬人,少於2010年的270萬人。但他指出,這種下降幅度太低了,「讓人難以接受」。

根據聯合國報告,目前全球共有3400萬愛滋病患者,但其中每5人有1人不知道自己患病,有可能無意間傳染他人。報告指出,全球有1600萬患者必須服用抗逆轉濾過性病毒藥物,在中低開發國家已有800萬人接受上述治療。

※ 相關報導:

* 美專家:愛滋肆虐30年 「沒有藉口」逃避
http://www.udn.com/2012/7/23/NEWS/WORLD/WOR3/7243434.shtml

國際愛滋病研討會22日揭幕。美國醫療專家指出,愛滋病肆虐已30年,如今科學的進步讓全世界「沒有藉口」逃避它,應攜手勇敢抵抗。



◆ 危險性行為年輕化 13歲染愛滋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2.07.23

國內愛滋感染者有年輕化趨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近五年新增愛滋感染者日漸年輕化;目前因為性行為感染愛滋最小的個案是十三歲;歷年來已有三名國中三年級學生因不安全性行為感染愛滋。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國內因性行為感染愛滋的最小個案是十三歲,其次為十五歲;患者都是透過網路交友,與陌生人肛交,因身體不適就醫,才發現感染愛滋病毒。

前年底,本國籍愛滋感染者人數突破兩萬大關,尤其是年輕感染者逐年增加。十五到廿四歲族群,二○○七年只有兩百七十二人,去年一年已增加到五百四十二人,幾乎多一倍,是增幅最大的一群。

另外,歷年感染者裡,十五到廿四歲族群累計已達四千零七十八人,占總數百分之十八點五;換言之,國內平均每五名愛滋感染者,就有一人是九○年代左右才出生的年輕人。

周志浩說,疾管局民調顯示,第一次性行為有六成的人未使用保險套,這些血氣方剛、對性愛躍躍欲試的青少年,往往透過網路交友,或在朋友慫恿下,到夜店、三溫暖或同志酒吧尋找一夜情對象,讓自己暴露在愛滋及性病感染的風險中。

周志浩提醒,千萬不要與「性交往史」不清楚的對象有性行為,也不要使用毒品,性行為過程務必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杜絕愛滋及性病感染。



◆ 性警察穿梭三溫暖 宣導戴套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陳惠惠/台北報導】2012.07.23

台北地區某家同志圈頗富盛名的大型三溫暖,門口掛著「69外覆保險套」標章,裡頭有人頭戴牛仔帽、身著小短褲,腰間繫著LED小燈,不時閃著微光,穿梭於暗室中。

這位體格健美、身形高大的服務員,手裡拿了支類似「愛的小手」小拍子,身上背著的小包包裡,裝有許多保險套。他不是推銷保險套,而是衛生署、民間愛滋防治團體與男性三溫暖業者,共同催生的「性警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性病愛滋病防治組主任莊苹說,「性警察」不像有公權力的警務人員,而是宣導安全性行為;一旦發現有人「嘿咻」沒戴保險套,會及時遞上保險套,方便同志戴上。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組長楊世仰指出,國內年輕愛滋感染者的感染途徑,男男間性行為排首位,占七成五,且比率逐年攀升。台大醫院愛滋匿名篩檢追蹤發現,經常與陌生人未戴套發生性行為,幾乎三年內「必中」,感染愛滋病毒。

衛署今年優先在台北、台中等五大直轄市及桃園縣,推動「男性三溫暖友善環境標章計畫」,已有兩家獲得標章。楊世仰說,該計畫鼓勵業者,提供安全性行為相關措施,包括在營業場域提供保險套及潤滑液,並派員擔任「性警察」,就像坊間熱炒店有「酒促小姐」。

陽明大學愛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主任陳宜民指出,除鼓勵業者設置「性警察」,還須民間團體定期監測。他說,近年來,國內同志感染愛滋情況愈來愈嚴重,除了不安全性行為,令他憂心的是,還有併用搖頭丸、K他命的「三合一」危險行為。

「政府做愛滋防治,也要重視藥物濫用問題。」陳宜民說,台灣同志網近來非常流行網路術語「BBES」(即不帶套吃迷幻藥的性行為),連中國大陸同志都好奇詢問,這種行為非常危險,讓人憂心。



◆ 國健局性福e學園 線上視訊諮詢

【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2012.07.24

為持續協助青少年面對兩性交往、成長與性健康困惑,國健局特別配合青少年喜愛上網的習慣,建置青少年網站「性福e學園」網站,除了提供青春期性健康相關資訊外,青少年也可透過網站內的「秘密花園」單元與心理諮商師進行隱密的視訊諮詢服務。

不過有看過網站的國中資深老師受訪指出,網站中的「秘密花園」視訊諮詢服務還無法使用,而網站內性教育文字資訊多為性行為相關問題的解答,少有性教育觀念的宣導,如認識男女身體構造等,似有不平衡。另外,他也認為,網站內容過多文字敘述,青少年可能不感興趣。

此外,國健局也結合全國31家醫療院所成立青少年生育保健親善門診,尤其針對青少年生育保健相關議題,如未婚懷孕、安全性行為、兩性交往等,協助青少年面對未婚懷孕與家長溝通、安排人工流產術前與術後諮詢,有需要時,再轉介至專科,提供全方位照護。

國健局衛教中心科長蔡維誼表示,據統計,100年青少年生育保健親善門診服務達1981人次,預估101年至少提供3000人次門診服務,學校建置的青少年性健康諮詢服務中心,會將需求諮詢的青少年轉介至門診,另外,今年也將至全國19縣市100所校園進行宣導講座。

蔡維誼表示,國健局除了建置青少年網站外,也與內政部兒童局設置未成年懷孕求助站,民眾也可洽詢0800-25-7085尋求協助。

對此,婦幼及生育保健組科長許芳瑾說,目前網站內的「秘密花園」單元正在進行維護,至於性教育觀念的宣導部分,「教材百寶箱」單元有包含國、高中的性教育宣導,對於老師的建議,將會討論後進行改善。

國健局青少年網站「性福e學園」為http://www.young.gov.tw/。

fsj 提到...

性教育 不只教「套」也要教NO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2012.07.24

「正確使用保險套,不等於採取安全性行為。」台灣性教育學會理事長高松景說,學校教育往往只教使用保險套,卻忽略教少女如何拒絕性行為、要求對方使用保險套。

高松景援引國外研究,排除性侵情況,四分之三少女都是半推半就下發生性行為,「第一次沒拒絕,往後就無法說NO。」而且,男性通常能不戴套就不戴。國內大學生調查也發現,男性不想戴套時,七成女性選擇順從;疾管局調查也顯示,第一次性行為,六成未使用保險套。

青少年易嘗禁果,男性往往採主動攻勢。高松景說,男女生心理發展正好相反,又以十二到十八歲最明顯。這年紀男性性心理不成熟,在性衝動及性幻想驅使下,「常只想趕快辦事」。男性性心理成熟通常要等到卅歲。

相對地,女性生理變化十二歲就出現,但性欲增溫速度慢,卅歲最為強烈。他說,少女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常會不曉得如何拒絕,或擔心拒絕後,男性會拂袖而去。

高松景說,性教育是「愛」的教育,要教的是健康的親密關係,包括如何表達愛、關懷與善意,也包括情境訓練,一旦不想交往、發生性行為時,該如何拒絕。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教授鄭丞傑說,相較於國中,高中女學生未婚懷孕率暴增。要年輕一代禁欲並不容易,但性教育目標之一仍是延後初次性行為發生,家長及老師應盡可能避免青少年、青少女長時間獨處,以免雙方情不自禁。

鄭丞傑說,少男、少女經濟能力有限,不少性行為都發生在校園死角或家長不在家時,加上網路交友普遍,家長及老師責任變重,應多花一些時間引導青少年。另外,隨身帶保險套也很重要,「就像陰天帶傘,備而不用,不是期待下雨。」



◆ 青少年門診 每5人有1人懷孕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2.07.24

根據衛生署委託的「青少年生育保健親善門診」統計,去年尋求醫療諮詢的近兩千名青少年,每五人就有一人是「意外懷孕」,年紀最小者只有十三歲,在家長陪同下人工流產。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技正陳麗娟指出,國健局自民國九十三年起,陸續與卅一家醫療院所成立「青少年生育保健親善門診」(Teens'幸福九號),去年共計服務一千九百多人次。

該計畫負責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資深婦產科醫師江千代指出,求診者對於生殖器的大小、月經不正常、青春痘、肥胖等問題就占了七成。

值得注意的是,因意外懷孕親自或由師長陪同醫療的個案,有四百人。江千代透露,「最年輕個案只有十三歲,而且不只一人」。

江千代說,其中一名少女,與男同學發生性關係時不懂避孕,懷孕後又不敢告訴父母,胎兒超過十二周才獨自到門診求醫,後來由社工通知家長、安排人工流產。另一名十五歲少女,懷孕後堅持生下寶寶,但因還要上學,媽媽也要工作無法代為照顧,最後出養小孩。

江千代表示,這些懷孕個案,不少是來自單親、隔代教養家庭,中輟生、打工族意外懷孕率也高一些。究其原因,可能是家長疏於照顧,或在打工場所認識異性,如果不懂得保護自己,就可能早嘗禁果,甚至被性侵。



◆ 台灣老太快 半世紀後…56歲算年輕人

【聯合報╱記者姜兆宇、李順德/台北報導】2012.07.24

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正「超歐趕美」,根據經建會最新推估,二○二五年之前,台灣的老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率就會超越美、英等國;二○六○年時,即使到了五十六歲,都還稱得上是台灣的「年輕人」。

為了解我國人口發展趨勢,經建會每兩年做一次人口推計,預測未來五十年的人口數,根據昨天公布至二○六○年的推計報告,目前我國的中年人(年齡中位數)大約卅八歲;到二○六○年,中年是五十七歲,屆時只要未滿五十七歲,都堪稱「年輕」。

若與國際相比,台灣在二○二○年之前,老年人口比率在主要國家中相對較低,二○二○年時達百分之十六點一,與美國的百分之十六點二相當;二○二五年之後,台灣老年人口比將超過美國、英國、挪威。

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昨天表示,今年出生兒數有機會達到二十三萬人,可望創下近十年出生人口數新高。但政務委員薛承泰也說,明年起每年都會面臨十八萬出生兒數的「保衛戰」,政府有必要持續鼓勵生育。

由於今年新生兒多,人口負成長得以從原先預估的二○二三年,延後兩年;而老年人口比率逾百分之十四的「高齡社會」則延後一年,至二○一八年才會到來。

此外,值得關心的是「扶養比」,亦即每一百位工作人口(十五到六十五歲)所需扶養的幼年和老年人口,在今年達到最低點,每百人僅需撫養卅五人;到了二○六○年,將大幅飆升,每百人要擔起九十七人的照顧責任。

經建會人力規畫處處長陳世璋說,雖然未來生育率會下降,但希望不要差距太大;人口負成長雖然不可避免,但將爭取人口政策調整的空間。

因應這股老人潮,江宜樺也指示衛生署盡速籌辦「長期照護保險」期程,將失能民眾長照服務涵蓋率,在五年內提升至百分之四十五。薛承泰表示,依期程,希望長照保險法能在二○一七年完成立法及配套。



◆ 陸首座城市!上海步入老齡化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2.07.24

上海市政府表示,預計到2015年底,上海戶籍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逾430萬人,戶籍人口近3成是老人。上海是大陸第1個人口老齡化城市,未來將積極投入養老機構建設。

上海市民政局長馬伊里日前在市政府新聞辦例行記者會說,上海是大陸首個步入老齡化的城市,老年人口比例高出全國,是大陸目前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大城。

截至2011年底,全市戶籍60歲以上老年人口347.76萬,占總人口24.5%;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62.92萬,占60歲以上老年人口18.1%。到2015年,戶籍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將超過430萬,占全市人口近30%;戶籍80歲以上高齡人口數將達70萬。

馬伊里指出,總體上來看,上海人口發展情況有「進入老齡化社會早、速度快、程度高」的特點,老年人口數量龐大,人口高齡化程度高,其中滿足非滬籍常駐老年人口的需求,將是上海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問題。

馬伊里並未進一步說明非滬籍老年人的照顧問題,對上海財政支出的影響,但她稱,上海市養老機構和床位建設有明顯成效,到2015年末,養老床位將達約12.5萬張。

目前,上海全市養老照護床位總量10.2萬張,養老機構631家,養老床位數占戶籍老年人口的3%,其中民間主辦養老機構床位數5.3萬張,占養老床位總數52.2%。

fsj 提到...

英男子三個月內 爸爸祖父曾祖父全當了

【中廣新聞/葉柏毅】2012-07-25

英國「約克郡」一名六十歲男子「史隆」,在三個月之內,當了爸爸,外公,還有曾祖父,連他自己都難以置信。

香港媒體報導說,史隆在2007年,與比自己年輕二十一歲的小護士結婚,小護士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兩人結婚八個月之後,小護士妻子就懷了孕。

後來,史隆把自己又要當爸爸的好消息,告訴給他三十五歲的大女兒,沒想到大女兒也懷了孕,所以這個時候,他就當爺爺了。更沒想到,他十八歲的孫女,也隨後懷了孕,結果史隆一下子,竟然當到了曾祖父。

三個月內,史隆身兼「父親」、「祖父」與「曾祖父」三種身分;連他自己也說,好像在做夢。



◆ 男女之間沒有純友誼 研究:各有用意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台北報導】2012.07.25

信不信由你,男女之間真的沒有純友誼!科學家研究指出,不管單身與否,男性和異性的友誼是建立在「性吸引力」之上;相較之下,女性大多認為和異性之間的友誼是可以建立在「柏拉圖式的關係」,亦即重視心靈上的溝通。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團隊邀集88對年輕男女友人,並請他們撰寫一份機密調查表,回答關於友情的問題,包括受異性朋友的吸引程度。結果顯示,男性不論單身與否,都希望自己對於女生是具備吸引力的,且如果有機會的話,男性希望能和異性朋友單獨約會。

更有趣的是,對於男性而言,不管女生是否單身,都十分具有吸引力;他們也常一廂情願地猜想,女生朋友對自己是充滿興趣,即使她們本身可能沒發現。相較之下,女生大多認為和異性之間的友誼是可以著重於心靈的溝通,只有當她們感情生活觸礁時,才渴望能從異性友人身上獲得更多慰藉。

研究團隊也針對140位中年男女進行相同的實驗。結果發現,對於中年婦女而言,異性朋友的吸引力已大為減低,除非他們還單身,不過對於中年男子來說,女生還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結果對於人們在長期的合作關係中,可能保有「潛在的負面影響」。男女之間的關係在現今的社會裡,已經因為工作、喜好和大學生活的緊密結合,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人類與生俱來的交配本能,還是可能在無形之中,主宰了與人與異性交往的本意。

不過,所有參加問卷調查的民眾都表示,從異性朋友身上,他們常能得到很好的建議,也常獲得激勵。此份研究已刊登在《社會與人際關係》期刊。



◆ 相交滿天下? 五個朋友就夠了

江靜玲/倫敦廿四日電 2012-07-25 中國時報

現在的人臉書朋友常常上百位,但到底需要幾個朋友才足夠?英國一項新出爐調查指出,人們只需要五個朋友,就足以因應現代生活。

根據英國第四大房貸商「全國建築商協會」(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研究,只需要五個朋友:一個可以讓人傾吐心事、一個會在情感上支持你、一個有財經知識且最好還能金援、一個能答覆各種問題的生活萬事通、一個能提供工作意見的好同事,就可以優遊於現代生活中。

研究指出,第一個像大姐般的知心長者朋友,通常擁有人生智慧,可以協助指點人生中的各式疑難雜症。第二個提供情感支持的朋友,能給予感情和情緒上的支持,讓人哭泣時有個可以依靠的肩膀。

第三個具財經知識的朋友可幫助了解財務問題,並告知如何省錢;第四個務實的朋友可提供如何腳踏實地的生活。至於第五個朋友,一個好同事,可以給人職場上的建議。

調查並發現,廿三%受訪者表示他們需要有人能夠傾聽他們的問題;十八%希望有情感和情緒上的支持。這項根據一○四七名成年人進行的調查並發現,十六%受訪者希望有人幫他們節省開支或擺脫負債。廿%盼同事或老板可協助或提供與工作相關的建議。十五%的女性受訪者表示,她們需要可以協助她們調合家庭關係的朋友。

英國心理學家認為,不論多麼堅強獨立的人,人生中都需要擁有可以依恃的人:「一個可以傾聽的耳朵、一個明智的頭腦、一個可以哭泣的肩膀,或一個跟你的處境相距十萬八千里的人,在必要時卻能誠摯的扶你一把。」



◆ 老人養護機構新制8月上路 小型安養院抗議

【聯合報╱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2012/07/25

「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新制8月1日上路,但至目前,北市131家機構卻僅24家符合標準,4家申請變更中。市議員陳玉梅質疑,新制上路後將迫使安養機構大量關門,讓老人無處可安養。

民代與銀髮族團體今天下午1時餘,將前往立法院抗議表達心聲。

北市府社會局專員蘇英足表示,新制對提升老人養護機構管理與服務品質,具一定功效,會再協助、補助相關單位完成改善。

此外,針對新制若有窒礙或執行疑義部分,在安全無虞前提下,也會協助安養機構向中央反映,研議解決方式。

8月1日「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新制上路後,老人安養機構人力軟體方面須於10月31日前完成補強,硬體設施也要趕在12月31前改善完成。若未如期完成,則可依法開罰5萬元,並得連續處罰至改善為止。

目前全市131家小型老人安養機構,除24家已完成改善,58家改善中(含4家有申請補助紀錄),另有37家觀望中。

市議員陳玉梅質疑,新制上路後,北市小型安養機構將至少40餘家歇業,釋出長者勢必要轉介至其他老人機構,但在多數安養機構均已額滿下,長者恐將無處可去。

且安養機構投入大量成本改善,可收容員額卻降低,擴增經營成本,最後恐將轉嫁予長者家庭承擔。

陳玉梅也舉例,新制要安養機構增設無障礙設施,但多數小型安養機構多租屋或於老舊公寓中經營,在多數住戶不同意下,增設困難,要求再將期限展延至明年元旦「住宅法」新制上路,跳脫住戶同意限制。

蘇英足表示,安養機構費率須報局核備,若未來發現有不合理上漲,將要求限期改善,否則可開罰3至15萬元罰鍰,並得連續處罰至改善為止。至於施工困難問題,會再向內政部反映。

fsj 提到...

起居頓失所依…喪偶之痛 男性更難適應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2/07/26

喪失至親,是人生重大課題,不少人因此一蹶不振;男性面對喪偶,更顯脆弱。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析全台兩千四百九十六位六十歲以上老人發現,喪偶將提高另一半死亡風險,男性死亡風險更是女性一點五倍。

國衛院副研究員陳娟瑜與博士班學生方芍又研究發現,另一半死亡後,男性因癌症及心肺疾病的死亡風險大幅提升,尤其健康男性更無法面對喪偶之痛。

統計顯示,考量社交、年齡、經濟狀況等因素後,喪偶男性的死亡風險為二點三七,遠高於女性的一點五三。

男性面對喪偶,明顯比女性脆弱。研究人員表示,女性在家中具有情緒支持功能;失去至親,等於男性必須獨自面對失落感,生活起居也無人照顧,都是造成男性死亡風險偏高的主因。

台灣老人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說,全世界研究都證實,男性比女性更無力面對喪偶之痛;尤其東方社會普遍有大男人主義,女性在家中多扮演照顧、扶持的角色,一旦另一半離開人世,男性生活馬上頓失依靠。

不同於男性喪偶後鬱鬱寡歡,甚至有些女性喪偶過得更自在。賴德仁說,「女性在照顧自己這方面,確實比男性獨立。」



◆ 研究:體驗大自然美景 時間會變慢

台灣醒報/莊瑞萌 2012-07-26

還記得上一次到戶外欣賞大自然奧妙是甚麼時候?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指出,人類見識到大自然創造的奧妙同時,對於時間流逝的感受會變緩慢,當下會有「時間頓時停止」的感覺,研究也發現,有過嘆為觀止經驗的人,也較容易認為自己有更充裕的時間,用來幫助他人。另一研究則指出,經常感覺時間不夠用,會增加高血壓風險,或是狂吃垃圾食物的習慣。

英國《每日電訊報》指出,嘆為觀止的感覺,是指當人們經歷或目睹偉大或是令人驚嘆的風景,例如觀賞大峽谷景色、欣賞北極光或是在無光害的夜晚目睹流星劃過,或是繁星點點等絕妙體驗,當下心理感受出現變化,讓人們思緒停留在當下,對於時間流逝的感覺因而變慢。

為了證實這項說法,史丹佛大學研究人員首先讓63名學生分兩組,分別觀賞大自然奧妙的影片以及喜劇片,事後問卷結果發現第一組人員「感覺自己的時間較充裕」的比例較高。

第二次實驗則要求受訪者分享過去是否有目睹「嘆為觀止」的經驗,有人分享曾登上艾菲爾鐵塔然後俯視整個巴黎風景,隨後研究人員詢問受訪者對於生活滿意度、耐心以及是否願意擔任志工,結果發現,曾有過令自己感動的大自然體驗的人,相對變得較有耐心而且願意花時間幫助他人。

研究人員羅得表示,「我們每天過著同樣忙碌的生活,突然發現與周遭不同的景物時,我們會感覺時間好像多了起來,這是一種很獨特的體驗。」

羅德也表示,這種「感覺」目前無法證實會持續多久,她認為,「其中一項有趣的發現是,我不知道有了較時間充裕的感覺後,是否會影響到後續生活的決策,但是看到這種結果會影響到人們許多生活層面,的確令我大開眼界。」

稍早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如果有「時間不夠」的感受,會增加高血壓或是頭痛、胃痛與睡眠品質不佳的風險,甚至出現狂吃垃圾食物的習慣。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

fsj 提到...

觀念平台-男女之間有沒有純友誼

【周平】2012-07-27 中國時報

「信不信由你,男女之間真的沒有純友誼!科學家研究指出,不管單身與否,男性和異性的友誼是建立在性吸引力之上;相較之下,女性大多認為和異性之間的友誼是可以建立在柏拉圖式的關係。」這是昨日報上的一則報導,對此,筆者產生了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該報導引自《社會與人際關係》期刊的一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團隊所做的研究。該研究邀集八十八對年輕男女友人,請他們撰寫一份問卷,回答有關友情的問題,例如受異性朋友吸引程度等。該團隊隨後也針對一四○位中年男女進行相同的實驗。

此外,筆者以「男女之間的純友誼」為關鍵字在網路上查詢,發現大部分的論點都與該研究結論一致,也就是「男女之間沒有純友誼。」何以這個所謂「科學」的研究成果和普羅意見具有那麼高度的一致性呢?這是否代表該研究就是客觀世界的真實呈現呢?筆者深表懷疑。毋寧相信這是前科學和前意識的某種通俗文化敘事結構對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心靈結構所產生的建構效果,從而表現在研究者的問題預設(異性戀)、研究對象的選擇和被研究者回答問題的方向上。

事實上,在現代通俗文化的各類文本如電影、小說、戲劇和大眾心理學作品的敘事中,男女在愛情和友情之間的擺盪、峰迴路轉、若隱若現、浪漫與現實糾葛、愛恨情仇,總是比男女之間純粹的友誼關係更具有賣點。長年浸泡這類浪漫故事中的人們,是否不知不覺地限縮了我們對人(女或男)與人(女或男)之間慾望、愛情、友情等經驗的多重可能性想像?

在許多以父權體制為主的封建社會中,家族/財產/婚姻/生殖緊密地環環相扣,異性之間(除了少數例外)的「愛情」和「友情」兩者幾乎都沒有可以想像、言說或實踐的空間。然自十八世紀以降的浪漫文學、羅曼史的想像開始,乃至現代社會的避孕科技使性/愛/生育的聯繫不再成為必然。加上女性經濟獨立、教育程度提高、家族力量式微、私領域親密關係愈益民主化等趨勢,和強調個體自主性和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互信和互愛的關係想像,已成為現代人發展愛情和友誼關係的基礎條件。

當現代日常語言以「男朋友」、「女朋友」來稱謂或宣告相戀的對象時,似乎預設了當代人的愛情關係中,含有平等互信的朋友之情。除此之外,我們會以「男性朋友」和「女性朋友」來稱謂沒有愛情元素的友誼。

但男女性朋友之間的友情是否能清楚地將愛情排除在外呢?在《當哈利遇到莎莉》和《我可能不會愛你》中,純友誼關係終究被超友誼關係所干擾。許多科學家也以此推論,「這是人類演化過程中必然存在的生物性本能。」

通俗文本中的異性戀浪漫愛和科學家的生物宿命論想像框架中,在愛情被限定在異性之間,友情僅存於同性之間。然在現代社會的愛情關係中,女追男、女追女或男追男的情慾流動可能性,卻被上述研究預設給排除在外了。此外,女性追求身體快感而非柏拉圖式愛情和男性以純友誼為前提與異性互動的諸多實相,卻在主流文化的想像框架中缺席了。

(作者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主任)



◆ 看男生與看女生 大腦處理大不同

台灣醒報/劉運 2012-07-27

新的研究發現,當人們在注視男生及女生,大腦處理影像的方法是不一樣的。當人們在注視男生時,人的大腦通常是「整體處理」影像,但是在看女生時,大腦則是「局部處理」影像。

研究人員指出,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人們總是把女性當成「與性相關的物體」。這個現象在男女都會發生,男性可能是為了尋找對象,女性則是在和自己的條件做比較。科學家指出,當人們在看東西時,大腦不是看整體,就是看部份─也就把整體當作是由不同部份所組成。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莎拉葛費斯指出,大腦「局部處理」是人們看物體如房子、汽車等的方式。她說,人們大腦以局部處理方式來看女人是非常令人震驚的,因為這代表人們看女性的方式與人們看物體的方式一樣。

研究人類給實驗對象看一些普通男女的照片,研究人員發現,人們比較容易認出女性的性器官。

葛費斯指出,男生及女生都會記住女性身體部位是一個有趣的發現,而男性會這麼做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尋找對象,而女性則可能是在和自己比較,但男性女性都會這麼做。這個研究發表在《歐洲社會心理學期刊》裡。



◆ 性態度調查報告4成青少 性、愛傻傻分不清

【聯合報╱記者張弘昌/台中報導】2012/07/27

台中市去年性侵害多達1531件,其中5成被害人未滿18歲,6成7是學生,值得注意是有4成青少年對「性」還是「愛」傻傻分不清楚,還以為婚前性行為,有助提昇感情,兩性教育有待加強。

台中張老師中心與中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昨公布「青少年性態度調查」報告,邀法界、學界及學生、家長出席,呼籲青少年要做自己身體的主人,為自己行為負責。

張老師中心進入中部的國、高中,收集2287名12至18歲青少年性行為態度調查,超過3成青少年對法律規定不了解,不知與未滿16歲男、女發生性關係是違法。

4成1青少年認為戀愛中為滿足雙方生理需求,可發生婚前性行為,認為有助感情提升;有3成5青少年擔心拒絕男友性行為要求,男友可能不再愛她,甚至把性行為發生當作維繫感情的唯一元素。

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組長蘇雅惠表示,青少年性與愛分不清楚,恐造成性侵害危機增高,調查中甚至發現16%受訪者能接受用身體換取金錢觀念。



◆ 父子耳朵長出小花 原來共用耳扒子染菜花

【中廣新聞/寇世菁】2012-07-27

台中一名三十二歲男子,右耳發現異物,不痛不癢,沒有理會它,不料隨時間長大,到台中醫院耳鼻喉科就診,切片檢查後證實是菜花。經過治療,耳內小花終於凋零。患者透露,父親耳朵也有一顆,原來是他父親定期美髮修容,疑似使用公共耳扒子染上菜花,回家後又和兒子共用耳扒子,才會父子耳朵都開花。(寇世菁報導)



花兒真美,可是當花兒長在耳朵裡,就叫人納悶了。三十二歲王姓男子右耳內長了一顆小小的異物,不痛不癢,因此沒有理會;但小東西隨時間長大,愈想愈不對勁,最近到台中醫院耳鼻喉科就診,主任吳思緯懷疑可能是菜花,先做切片檢查,報告出爐果真是一顆長在耳朵內的菜花。經過雷射電燒手術,加上抗生素藥膏治療,耳內小花終於凋零消失。患者告訴醫師,父親耳朵裡也有一顆。隨即通知父親也到醫院治療,同樣經過手術和藥物治療後,耳朵恢復正常。

醫師詢問,原來王老先生固定到美容院修髮修容,疑似使用公共耳扒子,染上菜花,回家又和兒子共用耳扒子,才會父子耳朵都開花。

台中醫院耳鼻喉科吳思緯表示:菜花的感染途徑除性行為及發生在性器官外,也有可能會經由手部的不潔接觸或其他途徑而感染,最常見的像是泡湯、公共廁所的門把,或像王姓父子的情況,共用衛生用品;因此建議:私人的衛生用品千萬不要與他人共用,出外旅遊時也盡量攜帶並使用自己的衛生用品,如廁時應先洗手並用擦乾手的紙張旋轉門把,如廁後可用衛生紙按沖水器及開門把,確保衛生和健康。

fsj 提到...

男童遭性侵激增 八成熟人犯案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2012.07.30

別以認為性侵受害者都是女性,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未成年男性遭性侵害案件,近10年大幅成長,通報受害人數由民國91年的81人,增至100年的910人,成長逾10倍;未成年男性受害者已佔整體未成年受害者的12.6%。

內政部針對男童及少年性侵害處遇模式,舉行國際研討會,邀請知名學者分享防治經驗。內政部次長簡太郎在開幕致詞時指出,未成年男性性侵通報大幅成長,必須重視。

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執行祕書李美珍說,男性常被教導「要把問題藏在心裡、要勇敢、不能哭」,除非家長特別留意,否則孩子很可能由一開始的打打鬧鬧,最後演變成性霸凌、甚至性侵害。

簡太郎指出,全台整體性侵害案件逐年成長,100年性侵害通報案高達1萬3686件,較99年成長25.7%;101年1月至6月計7746件,較100年同期增加17.6%。從年齡來分析,被害者年齡未滿18歲屬未成年者約佔6成。

另一方面,雖然統計顯示,99%以上的性侵被害者為女性,男性僅1%。但男性受害者多是未成年,男童及少年受害者人數,從91年的81人增加到100年的910人,人數成長10倍。男性兒少佔全體未成年受害者的比率,也從3.13%,成長至12.6%。

簡太郎說,認識者加害占了性侵案件8成,加害的手段主要是透過誘騙、恐嚇威脅等,與過去傳統印象以為性侵害只發生在陌生人之間的強暴,已大不相同。由於未成年人可能因自我保護意識較薄弱,更容易成為被加害的對象。

李美珍也提醒,臨床經驗發現,小時候被虐,受害幼童長大後很可能變成下一個加害人,加害對象不一定是女性,很可能是另一個男童,將造成深遠的影響。



◆ 兒童遭性虐徵兆 出現攻擊行為、性語言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2012.07.30

內政部今天舉辦男童及少年性侵害處遇模式國際研討會,英國權威心理治療師約翰伍茲(John Woods)進行臨床經驗分享。他表示,遭受性虐的兒童會出現多種徵兆,包括有攻擊行為、睡眠問題、尿床甚至遺糞,課業下滑,或在青春期就開始從事危險行為;人際界線模糊不清、雜交、年輕就有活躍的性生活,更是三項明顯指標。

他也提醒,當家長感受到子女突然在行為上出現變化、覺得自己很糟糕,不再照顧自己,甚至出現不恰當的性行為,包括使用讓家長驚訝的性語言、性知識,都是一種警報。

伍茲指出,更讓人擔憂的是,青少年在同儕壓力下,為了證明自己的男性特質而出現性攻擊行為,甚至參與輪暴事件,加害者也沒有能去思考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哪些影響。這種問題尤其容易出現在學習障害的孩子身上,因為他們容易被人引導、影響。

伍茲並提醒,家長若懷疑小孩被侵害,最好尋求專業幫助,若直接質問施虐者,反而可能讓孩子陷入危險之中。他說,對大部份兒童來說,受虐造成的影響將延續到成年,特別是心理健康,很容易出現藥物濫用或酗酒等長期問題。



◆ 招募不易 寄養家庭老化 供不應求

自由 2012.07.30

〔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新北市家扶中心統計,目前寄養家庭一百五十三戶,超過六成年齡在五十歲以上,低於四十五歲的不到兩成,一半以上的寄養家庭,服務年資超過十年,新血招募不易且後繼無人,社工員研判與寄養兒少問題日益複雜、年輕家庭經濟壓力較大有關。

5月迄今僅3戶送件

新北市家扶中心今年五月下旬對外招募寄養家庭,迄今僅三戶送件,有意願的民眾越來越少,也有人接受半年培訓後,做了兩、三個月,受不了帶的孩子好動而打退堂鼓;寄養組督導范淑芬指出,平均有兩百五十名兒少需要寄養,但寄養家庭只有一百五十三戶,加上部分資深的寄養媽媽,需要在寄養兒離開後喘口氣休息,寄養家庭供不應求,加上兒少問題日益複雜,寄養家庭招募更加不易。

50歲以上占了6成

根據家扶中心寄養組統計,目前寄養家庭一百五十三戶,比三年前一百八十二戶減少超過一成,其中五十五歲以上占卅四.五%、五十至五十五歲占廿六%、四十五至五十歲占廿五%,服務年資介於十至十五年的居多,占了五成,寄養家庭呈現中高齡現象,缺乏年輕家庭加入。

社工人員說,以往寄養兒的問題簡單,早年不少是因為家庭經濟不佳,家裡人口太多要出養而短期寄養,逐漸演變成各式各樣的家庭問題,包括棄兒、家暴等等,這幾年吸毒、非婚生的子女增加,已超出一般寄養家庭的照顧能力,加上兒少安置機構不足,這群兒少的照顧問題值得政府部門深思。



◆ 制服跨越性別! 牛津男生可穿裙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2.07.30

英國牛津大學28日宣布,8月起將首次改變實行了一千年的服裝規定,允許男生穿女生制服,女生穿男生制服參加考試和出席重要場合,讓跨性別的學生感覺更舒服,也就是說,男生可以穿裙子和絲襪,女生可以穿西裝。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牛津大學向來規定,學生參加考試等重要場合,男學生必須穿深色西裝、深色襪、黑皮鞋、白襯衫、白領結和黑色罩袍;女學生則必須穿白襯衫、深色短裙或長褲、黑緞帶領結、黑鞋和黑絲襪。校方嚴格執行這些規定,不守規定的學生會受到輕重不等的處罰,包括罰款、停學或退學。

學生會率先發起這項改革,指稱跨性別學生恐因「穿得不妥」而受罰,這些人包括異性裝扮癖和性別混淆的男女。由副校長漢米爾為首的校務會議遂決定,學生必須穿制服時,不再有性別的區分。

學生會幹部傑絲‧龐伏瑞說,這項改變能減少一小部分學生的應考壓力。不過一位匿名的法學院學生說:「這有點不必要,它只適用極小部分的學生族群,這些跨性別學生不太可能真的因穿著受挫。」1972年畢業的前國會議員安‧韋坦康貝說:「若男性想穿裙子,他們可以自己決定。若在當年,想都別想。」



◆ 懷胎8月還上班 傷嬰如菸害

自由 2012.07.30

〔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最新研究顯示,婦女懷孕8個月後繼續工作,對胎兒造成的傷害,相當於在懷孕期間吸菸,其後產下的嬰兒體重,比起母親在懷孕6到8個月間就停止工作者,平均輕了230公克。

英國「衛報」報導,艾塞克斯大學的研究分析2項英國及1項美國大型研究數據,發現懷孕後期繼續工作對胎兒產生的影響,等同於在懷孕期間吸菸,孕婦繼續工作或吸菸,都會使得胎兒在子宮裡的生長速度變慢。

減緩胎兒生長速度

過去就有研究顯示,出生時體重較輕的嬰兒,未來健康不佳或發育遲緩的風險較高,日後可能出現一連串健康問題。

研究發現,對於教育水準較低的女性而言,早點在孕期停止工作尤其有利,這也顯示孕期繼續工作的影響,對於從事較費體力工作者比較明顯。這項研究已刊登於7月份的「勞動經濟學」期刊。

母親年紀在24歲以下的嬰兒體重,不會受到母親在孕期工作的影響,但母親年紀較大者,嬰兒體重所受的影響也較為顯著。

產前彈性休假好處多

研究報告作者之一法蘭契斯科尼教授表示,政府應考慮鼓勵雇主提供更有彈性的產假,讓有需要的婦女可在嬰兒出生之前、而非之後休假。

法蘭契斯科尼指出,新生兒體重偏低可預測未來的多項發展,包括成功完成學業的機率與薪資較低、死亡率較高等,因此現在有必要對育嬰假進行慎重考量,因為這項研究顯示,孕婦在生產前彈性休假可能好處多多。

fsj 提到...

毒化物 恐禍延三代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2/08/03

環境中的塑化劑、農藥、殺菌劑等汙染化學物質竟會影響卵巢健康,並禍延三代以上。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團隊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如果在出生前就接觸環境化學汙染物質,很容易引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卵巢早衰等卵巢疾病,且這些卵巢疾病很可能一代傳一代,延續三代以上。

化學汙染物質所造成的卵巢問題不只出現於老鼠,在人類身上也很常見。研究發現,環境汙染物質可能損害細胞DNA,使基因出現異常變化,而受到損害的基因會傳給下一代,使世世代代都受害。

研究人員讓母老鼠在子宮內就接觸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會影響老鼠生殖系統,使老鼠長大後產生種種卵巢疾病,這些疾病也會傳給後代子孫,即使後代子孫沒有接觸化學汙染物質,還是會得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ONE)。

研究人員測試五種化學物質,包括一種殺菌劑、兩種磷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一種塑膠成份、一種農藥,以及一種烴類混合物。這五種化學物質都影響卵巢健康,並禍延子孫。研究人員認為,這代表女性如果在懷孕過程接觸這些化學物質,可能增加女性後代罹患卵巢疾病的風險。



◆ 在家生產 近兩年詢問度漸增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2012/08/03

「生產,不是生病」愈來愈多父母抱持這樣的信念,認為在醫療機構生產不是唯一選項。這股「復古風」,不僅席捲西方國家,也在台灣捲土重來,特別是年輕、高學歷的夫婦勇於嘗試居家生產。

大溪婦幼助產所主任萬美麗說,這兩年的確愈來愈多父母詢問、躍躍欲試。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資料,民國九十二年,在宅生產的人數約一百二十三人,九十九年約一百九十二人。雖然在宅生產並非都是自願、有計畫的居家生產,人數增長也不多,但相對逐漸低落的生育率,居家生產率是上揚的。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部主任姜禮盟說,四至五十年前,生產被醫療制度化,到醫院生產變成唯一選擇。

「在那個時代,女人有喜、懷胎九月、生產育兒…一切都如自然界的運轉那麼理所當然」。八十八歲、接生了六十七個年頭的日本助產阿嬤坂本藤枝,在書中如此說。

姜禮盟說,近年歐美國家也在反省醫療過度介入生產的利弊,而鼓吹以孩子為主的「自然生產」,生產地點可以是醫院、助產所也可在最安心的家中,生產姿勢不一定是躺在床上,或坐或站、臥,甚至是水中生產。

協助寶寶出世的除了醫、護,也可以是助產士及陪產員。

連續兩胎選擇居家生產的媽媽羅敏儀說,「生產過程是非常愉悅的經驗」。如果沒意外,她打算再次在家生產,迎接目前還在肚中的新生命。

姜禮盟說,選擇居家生產的父母有兩項特質,一是高教育程度,樂於學習、準備生產必備的知識;二是曾在醫院有過不好的經驗,認為醫院缺乏人性、溫柔,或親朋好友的居家生產經驗很美好,令人嚮往。

他不諱言,台灣的制度、環境,還不夠給予產婦最好的居家生產條件。

不過他表示,每對父母都有選擇權,選擇孩子生、育的方式,除非是高風險產婦,皆可在合適產檢、與助產士等專業協助者充分溝通下,享受在家迎接新生命的喜悅。

fsj 提到...

陸破賣人體器官組織 逮百餘人

中央社 2012.08.04

中國大陸公安部近日在18省市共破獲28個出賣人體器官「黑中介」團夥,逮捕137嫌犯、解救活體器官提供者127名。

大陸公安部3日在官網公布上述消息。公安部日前統一協調指揮北京、河北、安徽、山東、河南等18省市警方集中行動,大舉破獲非法出賣人體器官中介組織,鏟除移植器官「黑窩點」13處。

公安部說,大陸近來人體器官移植供需失調,受暴利驅使,少數不法分子乘機組織出賣人體器官,並形成犯罪網絡,侵害器官提供者健康權益,加重需要移植器官患者經濟負擔,破壞正常醫療和社會管理秩序。

河北省石家莊市公安局4月偵查發現一個在當地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的「黑中介」犯罪團夥,此團夥與北京等地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的「黑中介」保持密切聯繫,形成涉及大陸多個省、市的犯罪網絡。

大陸公安部隨後成立專案指揮部,召開專案部署會,組織協調多部門、多警種跨地區聯合作戰,開展聯手偵查。

調查發現,黑中介團夥以虛假身份,透過網路招募活體器官提供者,對他們進行集中封閉管理,在醫院、網路上尋找需要移植器官的患者,再安排提供者體檢、與患者配型,最後聯繫醫院進行活體器官移植手術,從中牟取暴利。

公安部表示,這些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犯罪活動,擾亂醫療和社會管理秩序,嚴重危害人民群?生命健康安全,當局對此類犯罪活動將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

大陸衛生相關部門也將加強對人體器官移植工作監管力度,規範拓展人體器官捐獻來源管道,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權益。



◆ 東協筆記-保守心態 讓菲律賓愛滋猖獗

【梁東屏】2012-08-04 中國時報

雖然以接近一億的人口來說,目前所通報的九千六百六十九例愛滋病確診,算是微不足道,但自二○○一年以來,全球只有七個國家的愛滋病增長率超過百分之二十五,菲律賓就是其中之一。這點,卻不得不讓人憂心忡忡。

更讓愛滋病維權人士感到無奈的是,菲律賓這些年來愛滋病狂飆,很大程度上與天主教的保守態度有關。

菲律賓是區域內唯一的天主教國家,教會的力量十分龐大,對菲律賓政府更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教會對節育乃至於保險套的使用,都抱持著負面的態度。事實上,這也是菲律賓人口膨脹幾至失控的最大原因。

菲律賓國會十五年來都在努力通過對貧民發放免費保險套的《生育健康法案》,就是因為教會對政治人物施加壓力,以致遲遲無法通過。

菲律賓的市面上確實有保險套出售。但是一個將近一美元的售價,卻不是很多人負擔得起。菲律賓的人口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每天的生活費不到一美元,遑論用來買保險套了。以目前來說,新通報的菲律賓愛滋患者,以男同性戀占了百分之九十,每天大約有十個新病例,是幾年前的三倍。

駐在菲國首都馬尼拉的「聯合國發展計畫」官員菲立普。卡斯特羅就表示,「這種(愛滋病)爆發的現象,以及傳播途徑的改變,確實令人憂心!」

他指出,在新的案例中,有百分之八十七是由於男性與男性之間的不安全性交。卡斯特羅也表示,由於欠缺對於愛滋病的認知,染病之後羞於承認,都使得實際染病的情況,數量上很可能遠遠超過現在已知的案例,更增加了追蹤、控管的困難。

衛生專家則指責天主教會散佈過於保守的訊息,使得菲國一般百姓對保險套的使用缺乏瞭解與容忍。

今年三十七歲,主動承認患了愛滋病的前畫廊經理亨佛利。葛里希塔就指出,在男同性戀的圈子裡,不使用保險套的不安全性交,是非常普遍的事。他自己就是跟不同的性伴侶進行不安全性交,感染了愛滋病毒。

葛里希塔的兩位朋友,甚至因為感染了愛滋病之後,因對未來絕望而自殺。

儘管如此,菲律賓的教會仍然堅持,一夫一妻制才是杜絕愛之病的根本辦法。地位崇高的菲國天主教「主教會議」主席梅爾文。卡斯特羅就表示,「《生育健康法案》或任何其他法律,都無法遏止愛滋病毒,只有改變態度及生活方式,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fsj 提到...

越來越多男性 投入「保爸」行列

【聯合晚報╱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2012.08.07

內政部長李鴻源在父親節前,小露一手,為新生兒穿上紗布衣和棉布衣,邀請一群另類父親一起切蛋糕,慶祝父親節。擔任「保爸」的前台積電工程師張添錢說,小小孩比電子機器難搞,要說故事逗他們開心,是最難的事。

李鴻源和四位男性社區保母及小小孩一起慶祝父親節,他說,過去在美國念書,沒有錢僱請保母,三個孩子都是自己帶大,包尿布非常順手,三分鐘就可以替一個小孩洗好澡。多年後,再度碰上小小孩的衣服和尿布,李鴻源顯得有些緊張,

過去擔任企管理顧問的陳俊慶表示,朋友都感慨,現在願意照顧孫子,但是孫子的爸媽因為擔心代溝和教養問題,始終不太願意,乾脆就參加內政部培訓,將保母執照拿到手,除了照顧自己的孫子,也能照顧其他的小孩。

陳俊慶將專業和保母結合,透過網路視訊即時通,讓家長隨時了解孩子受托狀況,也可以即時和家長溝通托育觀念。

台積電工程師退休的張添錢投入培訓計畫,他說,過去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自己的小孩成長,現在退休,也希望能陪伴更多的小孩長大。

今年七月底,合格社區保母1萬7829人,其中208名男性保母,越來越多男性加入照顧小孩的行列。內政部兒童局長張秀鴛表示,內政部持續辦理保母培訓,希望每年社區保母的人數能增加20%到25%。



◆ 純母乳哺育 產後6月不到3成

中央社 2012-08-07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今天表示,產後1個月純母乳哺育率是61.8%,但到了第6個月,純母乳哺育只剩24.2%,政府希望在2020年讓前6個月純母乳哺育達到50%。

8月1到7日是國際母乳週,今年主題是「掌握過去,規劃未來」,邱淑媞表示,30年前有94.5%的新生兒都是母乳哺育,但隨婦女就業率增加、配方奶宣傳行銷、支持環境不足等因素,母乳哺育率逐年下降。

邱淑媞指出,1989年調查顯示,產後1個月純母乳哺育率只有5.4%,2001年國民健康局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成立哺乳專線等政策。

她說,2008年到2012年是母乳政策深耕期,據2011年全國性母乳哺育率調查顯示,產後1、2、4、6個月純母乳哺育率分別是61.8%、50.9%、39.7%、24.2%。

邱淑媞說,經過20年的努力,產後1個月純母乳哺育率由1989年的5.4%成長到2011年的61.8%,成長11倍以上,顯示政策已有效提升媽媽哺育母乳的意願。

邱淑媞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世界衛生組織都鼓勵純母乳哺育到出生6個月,給嬰兒添加副食品同時持續哺育母乳應到2歲以上,國民健康局未來也將強化建置母乳哺育支持環境、落實執行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提高母乳哺育率。



◆ 研究:肥胖婦女生下嬰兒長得慢

中央社 2012-08-07

「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刊登最新醫學研究指出,體重超標或肥胖症婦女,生下嬰兒不管是身高或體重,都比正常體重婦女所生下的寶寶長得慢。

肥胖症問題在美國持續惡化,根據刊登於2010年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適合生育年齡的美國婦女,每10人當中就有6人體重超過標準,或患有肥胖症。

愛阿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研究人員發表在「小兒科期刊」的研究報告,比較體重超標或肥胖症婦女所生下的嬰兒,與正常體重婦女所生下的嬰兒,身高體重的成長是否有任何異同。

研究人員分析97名並沒有糖尿病史的產婦健康狀況,其中38人體重超標或有肥胖症。

統計發現,從寶寶初生到3個月大間,體重超標或肥胖症婦女所生下的嬰兒,身高與體重的成長速度,都比正常體重婦女所生下的寶寶來得慢。

研究人員也發現,體重超標或肥胖症婦女所生下的嬰兒,脂肪量(fat mass)也比正常體重婦女所生寶寶增加得慢。一般認為,脂肪量對於初生兒的腦部成長與發展扮演重要角色。

愛阿華大學兒童內分泌科暨糖尿病副教授奧迪(Katie Larson Ode)指出,研究結果顯示體重超標或肥胖症婦女所生下的嬰兒,成長速度並不正常,由此可見肥胖症蔓延將會傷害仍在子宮裡的胎兒,對下一代造成健康影響。



◆ 生育過後 女性記憶力提高

【台灣醒報/劉運】2012-08-07

生育有助記憶力?科學家指出,在經過一系列的實驗後,發現與沒有生過小孩的女性相比,有生過孩子的女性,其「視覺空間」記憶力,亦即觀察及記住四周環境資訊的能力會增強。這個研究結果與之前女性生育後大腦功能及記憶力減退的理論,顯然背道而馳。

位於美國邁阿密,卡洛斯阿爾比祖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35名第一次生產的女性,她們的小孩介於10到24個月大,以及另外35名從沒有懷孕的女性。這2個團體的女性大部份來自西班牙語系國家的人。在實驗開始前,研究人員先給她們做智力測驗,她們的智力表現相當。

研究人員給受測者10秒的時間,觀看一張印有6個標記的紙張,並要求她們畫下所記得看到的東西,並重覆這測驗數次。在第一次的測試裡,2個團體都記得差不多一樣多的東西。但在第2、第3次時,新媽媽表現得比較好。之後實驗人員又給受測者看更多符號,並問她們哪些是之前出現過的符號。結果顯示,有小孩的媽媽再次展現更好的記憶力。

研究人員指出,在懷孕期間女性有很多生理上的改變。之前的研究指出,生產後女性的大腦可能縮小5%,但在產後6個月會回復到原來大小。研究人員蒙莉莎聖地牙哥說,可能是在重新生長的期間,大腦出現了一些改變,使記憶力增加。但是她說還須要更多的實驗及研究,才能證實她的論點。

fsj 提到...

臨時孫子?政府失能!

【王乾任】2012-08-08 中國時報

日前《商業週刊》刊出一篇〈幫老人提行李!花蓮火車站的『臨時孫子』〉的文章,在網路上引起廣大迴響,不少人稱讚這些在花蓮火車站充當搬行李志工的年輕人。

人間有愛,毋寧是最感動人的事情,特別是被台灣主流社會視為「草莓族」的年輕人竟然願意投身公益,那哪能不是「新聞」?自然是要用力報導!這類報導賺好評又賺點閱率,大家都開心!

只不過,介紹「臨時孫子」的同時,是否多一些筆墨深入探討一下,為何一個已經要邁入老年社會的台灣,還有大眾運輸系統的車站,沒有完善的無障礙空間?月台設計的疏漏,讓年輕人得以有機會展現愛心,除了應該稱許展現愛心的年輕人,難道不需要檢討引發愛心行動背後的制度性缺失(無障礙空間不足)?

「臨時孫子」現象在台灣到處可見,前一陣子蘇花公路中斷,官方對農產品運輸問題束手無策,於是有人號召搭火車運輸果,每個要前往台北的旅客幫忙運送花蓮的蔬果。網路上更是天天有人轉貼,揪團去幫在路邊賣水果蔬菜…的老人(或弱勢族群)買東西,像是之前嘉義市的賣菜老人、台北車站外的賣紅茶老人、台北車站地下街賣報紙老婦人…,罄竹難書。

另外再提一則令人唏噓的新聞,有著超人醫生,台灣史懷哲暱稱的徐超斌醫生,多年來在台東達仁鄉孤軍奮戰,一個人照顧四二○○名村名的性命,多次向政府爭取興建南迴醫院得不到回應,最後決定自己來,成立南迴方舟基金會,向民間募款來興建一定會賠錢的南迴醫院,協助台東偏遠地區民眾就醫。徐超斌醫生等不到政府的資源,只好自己建構長久的「臨時孫子」制度來幫助民眾。

長年以來在地方上享有美名的「嘉邑行善團」,是不少嘉義當地人的長年捐款對象,可以說是「臨時孫子」的制度化版本,只因為台灣官方蓋的橋和鋪的路品質實在參差不齊,價錢又貴,數十年前,嘉義開始有一群人興起,自己出錢出力造橋鋪路,物美價廉,深受好評而接單不斷,停不了。巧的是,數十年來官方的公共工程品質也一直好不了。

歸根究柢,「臨時孫子」、南迴方舟基金會與嘉邑行善團的崛起,其實是台灣政府失能,人民只好熱血自力救濟。

人民熱血是好事,但是,永遠必須靠人民熱血來解決問題,反應的可能是社會制度設計不良,資源分配不均,迫使人民必須不斷出手填補制度缺陷造成的問題。

行善新聞充斥,背後其實隱藏著更大的公共性危機,我們不能只是以人民熱血、熱情、良善的角度處理就好,還必須更深入地去挖掘隱藏在此一個案背後的集體現象。

人民納稅,是希望國家建立社會安全網,完善基礎建設,照顧失能與弱勢百姓,使幼有所養,老有所終,失能者有所依附,不是拿來蓋蚊子館、蚊子塔、養企鵝,補貼賠錢產業,假出國考察真玩樂,放煙火討好民眾,興建不安全且根本無法運轉的核電廠…,隨便揮霍!

人民熱血是好事,但如果一個社會只能靠人民熱血來補足制度缺陷,且還能讓國家機器逃避應負之責任,那就大大不妙了!(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 相關報導:

* 兒童遊具鏽蝕…北市24公園 統統有缺失
http://www.udn.com/2012/8/8/NEWS/DOMESTIC/DOM2/7280142.shtml

北市府研考會6月間,例行抽查市內24處公園,了解公園環境、體健設施與兒童遊戲設施現況。抽查結果,不僅缺失所有公園「統統有獎」,大安森林公園更是大爐主,公園清潔與安全也遭議員戴錫欽質疑。

* 北市首創 0-3歲專屬親子館啟用
http://www.udn.com/2012/8/8/NEWS/DOMESTIC/DOM2/7281087.shtml

幼兒的親子活動空間相當缺乏,台北市政府聽到了! 全國首座0至3歲幼兒專屬的松山親子館,今天開幕,館內提供免費的幼兒學習、遊戲、多功能教室等空間,由台北市長郝龍斌主持啟用典禮,做為父親節給新手爸爸的禮物。

* 全台哺乳室地點 免費App供下載
http://www.udn.com/2012/8/8/NEWS/LIFE/LIF1/7280232.shtml

「母乳哺育App」是國民健康局預定今年十月推出的服務;國健局局長邱淑媞說,App結合地圖功能,除了可協助媽媽迅速找到最近的公共哺乳地點,還可以定位全台的母嬰親善醫院,讓媽媽「走到哪,餵到哪」。



◆ 少子化問題/給爸機會 學做岳父阿公

【聯合報╱彭懷真/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委員(台中市)】2012.08.08

有一句廣告詞:「我是當了父親才學習如何做父親。」當父親需學習,與父親有關的幾個角色:岳父、養父、繼父、祖父、外公等,也需學習。

在多變的時代,結婚率下降則當岳父的機率下降,收養家庭增加則養父增多,離婚與再婚率上升則當繼父的機率上升。更重要的,少子化使當祖父與外公的機率下降,不過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有比較長的人生去等待做阿公,甚至可能做「阿祖」!

目前八十五歲左右的男性在二十五歲時多數都已經是父親了,他剛過耳順之年的長子平均在二十八歲時做父親,這位目前三十二歲的長孫應該在最近做父親了。台灣八十五歲以上的長輩有二十七萬人,男性遠少於女性,約十萬人,加上還不到八十五歲就晉升的,台灣的曾祖父應在十萬人左右。但是能夠五代同堂,鳳毛麟角。

做祖父不難,但也有相當難度。首先要有兒子,其次是兒子又結婚,第三是媳婦生兒育女。做外公的難度更高,女兒原本就少於兒子,年輕女性結婚意願低,生育意願更低,當外公可喜可賀。

男性目前平均三十二歲第一次做父親,所以民國七十年之前出生的應該多數在今天過父親節。七十年時生了二十一萬四千個男嬰,但到了八十年降為十六萬九千,九十年不到十二萬五千,去年勉強有十萬一千,另有九萬四千多女嬰。換言之,只有不到二十萬中老年人在去年晉升阿公阿媽。

你較常收到喜帖還是滿月禮盒?去年有十六萬五千多對新人結婚,結婚加上文定累積超過三十萬場,所以按照機率收到喜帖的機率遠高於收到滿月禮盒。能送親友吃滿月油飯蛋糕是多麼令人珍惜的祝福啊!這些在人生下半場、動能漸漸下降的男人「成功了」,成為阿公,比做岳父還要令人羨慕。

無數中老男人都願意學習做阿公,但是還要先學習做岳父。「翁婿關係」是一個被忽略的議題,幾乎沒有什麼專書專論探討。丈母娘看女婿滿意度高,老丈人呢?當自己的前世情人女兒被那年輕帥哥帶走了,自己的心情通常不會太好,因此少有翁婿貼心互動吧!即使在男性掌權的家族企業,俗稱半子的女婿接班還是極少。

日本企業常見女婿接班,因為「婿養子」的情形普遍。企業家欣賞某位年輕人,先收為「養子」,使其在企業裡任職,對方表現好,再安排與女兒成婚。如此親上加親,女婿不僅與女兒有連帶,也了解丈人的心事與理念。接班後比較順利。在日本,「父子關係不親、翁婿互動頻繁」的現象很普遍。

做岳父的把女婿當養子,多些生命的連帶是不錯的。不要把女婿當外人,總是好一點。

「生命連帶」是家族綿延的關鍵。在父親節的今天,做女婿的、做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做養子養女、做繼子的,想想那位中老男人在乎的「生命連帶」。中老男人多半想學習做岳父與阿公,請多給他們機會。

※ 相關報導:

* 兒盟調查:4成爸爸 想當家庭主夫
http://www.udn.com/2012/8/8/NEWS/NATIONAL/NAT5/7281092.shtml

今年是龍年,新生兒人數上看20萬人,兒童福利聯盟在父親節發表新手爸爸調查,發現許多家有3歲以下幼兒的新手爸爸,認為自己除了要陪孩子玩耍、把屎把尿,還要具備十項全能的能力。但這些新手爸爸面臨沒地方去、沒時間陪及沒托育資源等三大煩惱。調查也發現,有近四成受訪爸爸想當家庭主夫,願意辭掉工作在家帶小孩,甚至目前已有5.2%的的爸爸是自己在家帶小孩,「男主外女主內」的思維開始鬆動。

fsj 提到...

男人壓力大 偏好「肉肉女」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2012.08.10

英國倫敦與紐塞的研究團隊發表最新報告指出,當男人承受重大壓力時,會覺得豐腴型的女性更具魅力。研究的結論是壓力會改變人們在選對象時的判斷。

報告撰寫人之一多費博士之前曾經研究有那些因素會改變人們對「身高體重指數(BMI)」的偏好,例如饑餓及媒體的影響等。

他這次針對壓力進行分析後指出,「如果男性面對環境裡可能發生食物不足等壓力時,他們在選擇對象時,便可能變得較偏愛豐腴的女性」。

研究結果顯示,當男性處於更具壓力的「環境條件」時,他們會偏愛體重較重的女性。

不過多費表示,這項因素的顯著性並不強,其他因素也會影響男性的判斷。而生理性的吸引力,會隨著經濟水準改變,以及因生活型態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大小,而發生變化。



◆ 菜花變癌症 男子切除命根

中央社 2012.08.10

彰化縣1名50歲男子常跑聲色場所,陰莖感染菜花未積極治療,變成陰莖上皮細胞癌,為避免惡性腫瘤擴散,只好切除命根子。

彰化員榮醫院秘尿科主任盧令一說,這名男子1個多月前因陰莖化膿出血,在大型醫學中心急診室等不到病床,轉到員榮醫院泌尿科住院治療,他們幫病患進行病理切片,證實男子罹患罕見的陰莖上皮細胞癌。

盧令一表示,這名男子身高只有168公分,體重卻有95公斤,龐大的小腹擋住他的視線,讓男子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陰莖,因此男子雖然發現下體有滲血和惡臭滲液,但卻不知道陰莖上有傷口。

盧令一說,男子承認自己年輕時愛風流,愛去聲色場所,也常去越南、泰國等國家,感染菜花也沒有進行積極治療,後來演變成癌症,只有進行陰莖全切手術才能避免腫瘤擴散。

盧令一表示,多重性伴侶加上危險性行為,導致人類感染菜花,罹患菜花又疏於治療,應該是男子罹患陰莖癌的主要原因,不過菜花導致的陰莖癌大多發生在龜頭附近,手術只需切除部分的陰莖。

員榮醫院副院長吳肇鑫說,男子的病灶在陰莖的背側中央部位,只有進行陰莖全切除術,而男子目前已經完全康復,只是現在只能蹲坐尿尿,呼籲民眾非不得已要進行危險性行為,一定要使用保險套。



◆ 兒盟統計 每月平均逾2童遭虐喪命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2.08.10

燒炭、砍死、毆打致死…駭人聽聞的兒童悲劇不斷上演,兒童福利聯盟統計,今年已發生20起攜子自殺、28起重大兒虐案,有18個孩子因此離開人世,平均每個月有2、3個孩子在大人施虐、攜子自殺的悲劇中喪命,今年1至7月的兒虐案件數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總量。

兒盟今天上午宣布發起「新兒童保護運動」,提出兒童人權全民必須再教育, 兒童是獨立個體、不屬於任何人, 兒童不是家庭的財產,以及 兒童應該受到所有人的保護等四項主張。

兒盟並呼籲,守護孩子,必須全民一起「張開雙眼」:看看身邊是否有兒童遭受虐待; 「打開雙耳」:聽聽周遭是否有人打小孩; 「張開嘴巴」:主動、即時通報兒虐; 「用心冷靜」:憤怒、壓力大的時候絕對要冷靜,絕對不打小孩。

兒盟統計,今年以來,媒體報導父母攜子自殺及兒少受虐致死的案件,都比去年頻繁。今年1月至7月,攜子自殺的案例就比去年整年增加4起、重大兒虐也比去年同期多。令人遺憾的是,今年已有18名兒童少年因此死亡,其中11名死於父母攜子自殺、7人因嚴重受虐致死。

兒童因大人紛爭而受虐占96%

今年20起攜子自殺案件中,也有六成五 (13起)因夫妻衝突失和。在28起重大兒虐中,也有27起是因為大人的紛爭而受到虐待,占96%。另有2起是生父母將孩子託付給同居人或友人照顧而嚴重受虐。

根據內政部兒童保護統計,民國100年的兒虐案件中,共有563個施虐者為同居者,占所有施虐者的3.19%,較99年和98年的440個 (2.49%)及307個 (2.36%),案數和比率都增加。

兒盟表示,越來越多的兒虐案件是生父母交托給不適合照顧的同居人或親戚照顧,甚至交託給網友或陌生人照顧,簡直是拿孩子的生命開玩笑。



◆ 蹲地喬一下…3分鐘產娃 快閃睡大覺

【聯合報╱記者王宏舜/台北報導】2012.08.10

卓姓女子昨天凌晨鑽進台北市西門町暗巷,脫下褲子蹲地三分鐘,生下一名女嬰後即閃人,路人經過看到連著胎盤的「整組嬰兒」嚇破膽。警方找到在騎樓睡覺的卓女,她淡定地說:「我不知道要怎麼辦。」

卓女已是第三度產子,二○○九年、二○一○年,她在南投、高雄各生下一名男嬰、女嬰,頭胎兩個月夭折,第二胎被社會局安置。目前這對母女在台大醫院療養,為避免卓女有血崩危險,台北市警萬華分局日後再依遺棄罪嫌將她送辦。

卓姓女子(卅三歲)是南投水里人,家境清寒,多年未和家人連絡。萬華警分局昨天打電話給卓女的母親,又當「阿嬤」的卓母相當無奈,表示家裡沒錢,要等到十一日打零工的兒子拿薪水回家,才有錢買車票北上看女兒。

昨天凌晨零時許,謝姓女子和友人行經台北市峨眉街六巷,聽到疑似貓叫的聲音,原本不以為意,沒想到在路旁看到不斷哭啼的嬰兒。當時正下著雨,兩人擔心嬰兒失溫,趕緊將身上的衣物覆蓋在嬰兒身上,跑到附近的漢中街派出所求援。

員警趕到現場時也不敢置信,這名女嬰還連著臍帶和胎盤,身上的胎脂和羊水也未清理,員警連忙將她送醫。警方調閱周遭監視器、查訪附近住戶,在五十公尺外的誠品商場騎樓發現衣角有血漬的「嫌疑人」,卓女正呼呼大睡。

警方從監視器發現,零點卅分時,一名女子鑽進暗巷,脫下內搭褲蹲下「喬」了一下姿勢,三分鐘後就生下一個嬰兒。女子接著穿上褲子,若無其事離開,生產過程神速,現場留下一堆衛生紙。

卓姓女子向警方說:「我剛剛去巷子裡『臨盆』」,覺得很累,才會席地而睡。」警方指出,卓女的意識清楚,但對於孩子的生父、為何棄養,都說不知道,也沒多想女嬰可能死掉。

附近住戶表示,卓女常出現在昆明街一帶,居無定所;昨天曾聽到她喊「肚子痛」,但不知道她懷孕了。

※ 相關報導:

* 佛教儀式結婚 女女攜手終身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288313.shtml

一對相戀7年的女生今天在法師見證下,完成佛教儀式婚禮,親友與同志戀人見證兩女互將佛珠套上對方手腕,不少人感動落淚。...協助婚禮的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秘書長吳紹文說,目前法律並不允許同志婚姻,但是她們已經寫信給總統馬英九,希望儘速修法,鬆綁對同志結婚的限制,包括財產申報、醫療、保險權益等問題。



◆ 陪伴互動 可延緩失智惡化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2.08.11

國內失智症患者約19萬人,不少人以為失智等於痴呆,其實,輕、中度患者仍有很好的行動力。醫師說,反覆問問題,常找不到東西等,恐是失智症早期徵兆,及早介入可延緩病程。

86歲的前牧師張迺忠,6年前到紐西蘭女兒家玩,他在園遊會表演銅板魔術,卻突然大喊銅板跑進耳朵,整個頭腫脹,堅持家人帶他就醫,檢查卻沒有發現異物。有一次張迺忠忘記錢放哪兒,懷疑是打掃的阿嫂偷錢,家人才發現他有輕度失智症。

「剛說過的話,2秒鐘就忘記。」張奶奶這些年一直保護老伴,因為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張爺爺疾病進程較慢,至今仍還自由行動,包餃子、做蔥油餅也沒問題。

張爺爺昨天參加台灣失智症協會舉辦的「瑞智大廚─記憶中的餃餃者」包餃子PK賽,挑戰電影「賽德克巴萊」飾演莫那魯道的牧師林慶台,結果張爺爺身手矯健、技高一籌,還贏得創意獎。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輕度失智症僅記憶力、判斷力有障礙,但四肢功能健全,家屬若能多陪伴,讓患者常參與活動,可延緩疾病惡化。

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神經內科醫師周真貞表示,今年2月曾調查675位國中生,發現近八成國中生雖聽過失智症,但對疾病的精神及行為症狀並不了解,以為反覆問同樣問題、找不到東西等,皆是正常老化,發現家人罹病都已是失智症中晚期。

失智症主要症狀除了迷路、容易忘記,疑心病、個性改變也是疾病的早期徵兆之一。湯麗玉曾遇過一名阿嬤,原來十分樂觀,每天參加活動、積極生活,罹病後卻成天躺在床上、足不出戶,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變得不愛與人互動。

周真貞說,失智症是大腦功能逐漸退化,病程約8至10年,一開始短期記憶力喪失,判斷力變差;到後期語言、肢體活動能力也退化,家中若有一人得病,通常需兩人幫忙照顧。如果能早期發現,配合用藥及音樂治療、多參加活動等,患者仍可自我照顧,延緩病程變化。

fsj 提到...

早戀成趨勢?1/4學童有經驗

中央社 2012/08/13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3日電)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天公布的調查,約1/4國中小學童交過男女朋友,其中11.5%是和網友交往,也就是近3%。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天公布2012年兒少戀愛觀與行為調查報告,調查是在4月9日到20日間,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國中七、八年級學童抽樣調查,有效問卷為1428份,在98%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值不超過正負3個百分點。

調查指出,平均每4名學童就有一名交過男女朋友,國中生比率比國小生多1倍,而11.5%學童是在網路認識對方進而交往;而不少孩子談的是「速食戀愛」,23.1%學童談戀愛維持不到三個月,32.7%學童談戀愛維持不到半年。

調查也顯示,37.1%學童會單獨和異性去玩,10.7%學童可接受和另一半有愛撫行為,4.3%學童甚至可接受性行為;而51.5%的學童不會拒絕交往對象的進一步要求,31.9%學童為了討好對方什麼都願意做,甚至還有7.4%學童覺得只要喜歡對方,當「小三」也沒關係。

兒盟表示,從調查中發現不少孩子提早開始接觸感情,但發展未成熟的孩子太早陷入戀愛的漩渦,可能出現身心的雙重危機;但現在資訊流通快速、人際交流頻繁,交友或戀愛年齡提早已成為趨勢。

兒盟也提出「L.O.V.E.安全交友四步驟」,呼籲傾聽孩子的心聲,家長和孩子建立溝通管道,電視劇做更細緻分級,學校也要多教育,幫助孩子建立更正確的交友觀念。1010813

偶像劇效應 逾2成學童想戀愛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3日電)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天公布的調查,76.9%的國中小學童收看偶像劇,其中30%的孩子會因此想談戀愛。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天公布2012年兒少戀愛觀與行為調查報告,調查是在4月9日到20日間,對國小五、六年級、國中七、八年級學童抽樣調查,有效問卷為1428份,在98%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值不超過正負3個百分點。

調查指出,39.5%學童從電視學習兩性交往知識,31.8%學童從網路得知;76.9%孩子有在看偶像劇,其中30.1%會因此想談戀愛,比沒看偶像劇的孩子高1倍。

調查也顯示,52.9%學童被偶像劇的浪漫愛情故事吸引,19.7%被接吻畫面吸引,甚至有11.4%學童是被床戲吸引。

兒盟表示,現在很多孩子的資訊都從媒體、網路而來,但電視劇情、網路資訊良莠不齊,對孩子來說不是最適當的教材;而現在許多偶像劇安排激吻、床戲、沐浴等畫面,這些場面可能引發孩子性早熟,值得家長關注。

兒盟也指出,受偶像劇影響,不少孩子因此想談戀愛,可見偶像劇會影響孩子談戀愛的慾望,由於偶像劇都在熱門時段播出,但劇中激情畫面並不適合年幼的孩子觀看,因此也希望政府檢討是否要做更細緻的分級,讓節目適齡觀賞。



◆ 孩子的戀愛軍師 竟是偶像劇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2.08.13

誰是現代兒童青少年的「戀愛軍師」?不是家長,也不是老師, 兒盟的調查指出,偶像劇和網路才是兒少汲取戀愛知識的主要來源,近兩成兒少喜歡看偶像劇的接吻畫面,逾一成被床戲吸引,三成孩子看了偶像劇後會有談戀愛的衝動。

兒盟表示,高達四成孩子是從電視中獲得兩性交往知道,三成孩子是從網路上蒐尋。以談情說愛為主題的偶像劇,更是孩子的「戀愛軍師」。調查發現,七成七孩子有在看偶像劇,最喜歡看的前五部偶像劇為「真愛找麻煩」、「小資女孩向前衝」、「命中注定我愛你」、「犀利人妻」及「醉後決定愛上你」。

偶像劇哪些元素最吸引孩子?52.9%孩子回答「浪漫的愛情故事」,49.4%為「無條件為對方付出」、36%認為是「俊男美女的組合」,另外,19.7%喜歡看「接吻的畫面」,甚至有11.4%是「被床戲吸引」,且發現三成看偶像劇的孩子會想談戀愛。

兒盟研究發展處組長邱靖惠表示,近年來,為了刺激收視率,台灣許多偶像劇劇情和畫面都越來越火辣激情,紛紛安排劇中男女主角激吻、床戲,男主角裸身洗澡、或是女主角出浴換衣服的畫面,更有讓人面紅耳赤的親熱鏡頭,都可能引發孩子性早熟,值得家長多多關注。



◆ 天生非浪漫 男性表達愛意很務實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台北報導】2012.08.13

即使不浪漫,男生對愛情的重視可不容質疑!根據美國最新研究指出,男性雖然天生不具備浪漫因子,但並不表示他們的愛不及女性,只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很單純,可能藉由勤於分擔家務或是讓家庭氣氛更為輕鬆,研究人員表示,男性在婚姻中的付出不算少,只是男生習慣以更為委婉的方式表達感情。

在漫畫和卡通裡,作為丈夫的典型個性,即是在忍受其妻叨叨不休的抱怨之後,仍能以幽默自持。美國德州大學調查168對夫妻對於自身婚姻的看法,匯集該168對夫妻在婚後2個月、1年、2年後結婚13年後的狀況。研究人員也訪問他們的親密程度,包含過去24小時的互動。

結果發現,相較於女性總以較為直接的方式表達愛意,男性較傾向於營造出一個讓兩人都可以自在互動的氣氛。更有趣的是,如果男性多以擁抱和親吻表達感情,女性抱怨的時數會急遽減少!

此外,為了和伴侶的相處更加融洽,女性常會隱藏自己的負面情緒和感受,而男性則會花更多的時間分擔家務、分享興趣和維持「親密關係」的歡愉。專家認為,維持床第關係是男性表達愛意的最直接方式。

女孩們在看完暢銷兩性書籍《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後,對於其論述男人、女人表達感情的方式可能會滿心疑惑,但事實就是如此:男性對女性的愛其實等值,只是他們會以更多樣化的方式來表達。

該研究已刊登於《社會與人際關係》期刊,研究人員指出,雖然一般人普遍認為,女生表達感情的方式比較直率,但其實兩性都會以溫暖、親密的方式表達愛意,只是男生的方式更多元化。



◆ 在哪生?先登記 善用醫療資源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08/13

不少產婦集中到大醫院生產,中小型醫院產房卻每年萎縮10%,婦產科醫學會擬推行生育登錄制度,希望孕婦領到媽媽手冊時預先登記生產場所,可以運用醫療資源,提升生產照護品質,也避免中小型醫院的產房因業務量不足而關閉。

國內婦產科醫師執業年齡平均52.5歲,六成鄉鎮沒有婦產科醫師,人力老化、斷層問題越來越嚴重,婦產科醫學會今天舉行「健保政策研討會」,擔憂5到10年後出現婦產科醫師人力荒,除了希望改善產檢、生育等給付,讓新進醫師願意走婦產科,也提出「生育登錄制度」的構想。

今年新竹國泰醫院曾請孕婦辦理生產預約登記,新竹國泰婦產部主任曾英智表示,採行生產預約是因婦產科醫師「身心俱疲」,到院生產人數超過負荷,有的產婦甚至得在走廊待產,產後甚至得在會議室用隔簾分開休息,護理人員更因超量工作,離職走了三分之二。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生育登錄並不是限制生產場所,而是希望好好運用醫療資源,提升生產品質。「門前20 公尺有婦產科,為什麼要到20公里外的醫學中心生產?」

黃閔照表示,未來將從醫護人員、病床數量等,先調查各醫療院所的生育容量,在孕婦領到媽媽手冊時,詢問她們想產檢、生產的醫療院所。同時建立基層診所和醫學中心合作網絡,萬一有高危險妊娠、新生兒緊急狀況,可順利轉診,孕婦不必在大醫院排隊,在診所生產的品質也不亞於在醫學中心。

但外界也擔心特權可能介入登錄制, 新竹市議員曾資程就質疑說,「院長媳婦生產要不要登錄?」如果有人可以例外不需登錄,難免讓要漏夜排隊的一般民眾,擔心制度不公平。

※ 相關報導:

* 台灣婦產科快崩盤 過勞超時糾紛多 新血卻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aug/13/today-life4.htm

離開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工作量太大;第二、醫療糾紛風險高;第三、健保給付過低。...根據婦產科醫學會統計,台灣目前有四成鄉鎮沒有婦產科醫師,六成鄉鎮沒有醫師接生,婦產科醫師平均年齡五十五歲,比其他專科多十歲。等到老醫師逐一退休,婦產科恐將加速崩壞。

fsj 提到...

失智走失趨增 更需親友相陪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專題報導】2012/08/14

家屬深深一鞠躬,表達對搜救總隊的謝意,也謝謝老天爺讓王老先生重回家人懷抱。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像王老先生一樣的失智人口,國內約15萬人,由於現代社會的生活模式,未來失智走失人口恐愈來愈多。

台灣失智症協會估計,2010年全台失智人口數約14萬人,若盛行率不變,加上人口老化因素,50年後,失智人口將高達73萬人。

國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廖品雯說,失智症患者需要親友陪伴,但現代社會型態,子女多在外打拚,陪伴機會減少,加速失智病程,也增加走失風險。

以王老先生為例,這不是他第一次走失,他每周至少走失3、4次。廖品雯說,多數失智症患者行動能力不錯,還能到處趴趴走,但因為失智,記憶衰退,連空間感也喪失,走失頻率非常高。

事實上,失智症不只有「失智」,還包括語言、思考與注意力等認知功能全面退化。廖品雯說,很多人都有臨時忘東忘西的經驗,但後續都會再想起來,失智症患者則是全面忘記。

就像電腦硬碟一旦格式化,資料就回不來,失智患者一旦走失,在空間及語言障礙的情況下,很多人無法再回家。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如果找到的失蹤老人已是冰冷遺體,常造成家屬心中莫大的遺憾。

內政部修法,將個人衛星定位器納入輔具補助項目,讓失智症患者與家屬多一層安心,也減輕經濟負擔。內政部身心障礙社會福利機構輔導科專員張又升說,除衛星定位器外,本次修法也將原有的82項輔具,擴大到172項,提供更豐富資源讓身障者申請。

根據新辦法,除個人衛星定位器外,包含輪椅、居家無障礙設施改造、溝通語音軟體等,都納入補助範圍。

市面上衛星定位器種類繁多,一台名片大小的機器,方便老人攜帶。但廖品雯提醒,衛星定位器固然可協助找回走失失智老人,但冰冷機器不能取代家屬陪伴的溫暖。



◆ 驅趕哺乳 故宮院長、員工各罰6000元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陳宛茜/台北報導】2012.08.14

台北故宮驅離母親哺乳事件,北市府衛生局調查後依「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對驅趕行為人故宮楊姓女員工及故宮代理院長周筑昆各處六千元罰鍰,這也是對驅趕哺乳行為開罰的全國首例。

衛生局主秘姜郁美說,故宮不是很好的示範,依法處罰驅趕行為人、場所負責人以資警惕。

曾姓母親上月在臉書發表「非常不愉快的故宮行vs.非常不雅觀的餵母奶」一文,提到她帶著七個月大的兒子,穿著哺乳衣與搭配哺乳用背巾,在故宮展覽室外哺乳。沒多久,一名女員工朝她走來,連說兩次「妳這樣非常不雅觀」,要她馬上離開,她只好離開。因沒見到相關指標,也無法找到故宮哺乳室。

曾姓母親發表文章後,網友群情激憤,至今被轉貼分享超過上千次,有網友揚言揪團到故宮哺乳;另有網友認為故宮員工的言語、動作才是非常不雅觀。

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長林莉茹表示,經兩方陳述意見、調閱監視器錄影帶等相關事證,認定楊姓女員工曾有驅趕行為。

林莉茹說,由監視器錄影帶發現,楊姓員工走到曾姓母親附近,時間兩分多鐘。雖然無法聽清楚對話,但依據經驗法則,楊姓員工應不只是提醒故宮有哺乳室就離開。

綜合判斷認定楊姓女員工,違反婦女於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時,任何人不得禁止、驅離或妨礙規定,處六千元罰鍰。另外,故宮未能提供楊姓女員工到職後,管理與教導責任的相關證明,併處故宮負責人六千元罰鍰。

故宮則表示,當日楊姓員工僅告知曾女「地下室有哺乳室」,並未驅趕她。故宮將等收到裁罰公文後,再決定是否提出訴願。

故宮公共事務室科長呂仁華指出,故宮地下一樓擁有一間設備完善的哺乳室,故宮也曾公告「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規定,向員工宣導。遭曾女投訴的楊姓員工,是故宮約聘員工,約聘一年期滿後,已於八月初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