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9

亂亂補 治不了你的手腳冰冷

◆ 丹麥研究:養孩子 讓你較長壽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07&f_SUB_ID=5325&f_ART_ID=428649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2/12/07

生養子女是勞碌事,很多人說,孩子真要命,其實子女使人延壽。丹麥一項最新的大規模研究佐證許多先前的發現:當父母,即使是由收養而成為父母,都能大幅降低早逝的機率,特別是母親。

不少為人父母者常說孩子害人短命。《流行病學與社區期刊》網站刊登的這篇研究顯示,事實正好相反。

沒有子女的話,女性較早死於循環系統(心血管)疾病、癌症、事故等外在原因的機率,是有子女者的四倍。無子女男性早逝於這些原因的機率,則是有子女者的二倍。

有沒有子女(包括親生和收養),精神疾病的風險也是四倍和二倍之別,但吸毒和酗酒者除外。

丹麥這項研究規模可觀,根據的是丹麥詳盡完整的醫學紀錄,包括1994到2008年的出生與死亡、收養、人工受孕(IVF)、住院、精神病的看診資料,以及勞動市場的統計數字。

研究報告沒有深入探討造成這些研究結果的原因,但研究團隊主持人艾格波博士表示,一大關鍵在於子女使人改變行為和生活方式,減少很多高風險活動。例如有孩子的人由於責任感驅使,走上比較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吃得健康一點。他們也比較可能買適合家庭用的汽車,無子女者比較可能買機車或開跑車。

艾格波博士自己有兩個孩子(一個15、一個10歲),他表示能夠了解父母們為什麼經常心想會被孩子忙死:「討生活已經夠煩了,加上孩子帶來的壓力。不過我們的研究顯示,非父母的死亡率比較高。」

英國早先的一項研究也顯示,人的死亡率和有無子女關係明顯,包括有二到三個孩子的夫妻幾乎是長壽又健康的包票。但英國那項研究也沒有斷定這中間的因果關係,研究人員試擬的理論和丹麥這份研究一樣:沒有子女的人比較沒有照顧自己、生活健康的動機。



◆ 亂亂補 治不了你的手腳冰冷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11&f_SUB_ID=5490&f_ART_ID=428648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07

大陸冷氣團一波接一波,各地羊肉爐、薑母鴨店常大排長龍,許多民眾入冬就手腳冰冷,中醫門診中四肢冰冷的就診病患近來也增加兩成五。中醫師提醒,如果體質偏濕寒食用羊肉爐、薑母鴨這類補品,反而會堵塞血氣,就有人才吃兩次羊肉爐,就眼睛發紅、腸胃發脹,手腳更冰冷。

中醫門診也發現,部分女生減肥減過了頭,體重過輕、身體脂肪偏少,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腳冰冷,即使喝薑湯、蓋上電毯,還是四肢末梢發冷,夜裡更冷到睡不著。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最近因手腳冰冷就診的病患增加兩成五;患者還常合併胃痛、頭痛等症狀。他解釋,天氣冷,人體為了保護心臟、大腦,會自動減少末稍血液循環,原本體虛的人就容易出現手腳冰冷問題,身體偏瘦的女性更常見這類問題。

台北長庚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李科宏指出,門診經常收治因刻意減重導致五臟氣虛、骨鬆嚴重、手腳冰冷的女性病患,她們透過抽脂、節食、埋線等減重,只求速效減肥,但就是不想運動。

一般建議,常有手腳冰冷問題的人可多吃生薑、蒜頭、大蒜、丁香、當歸、人蔘等溫暖的食物。也可藉由十全大補湯、當歸四逆散、四君子湯來補中益氣,讓身體暖和。瓜類、水梨等較寒的水果碰不得,冷飲也應少喝。

但食補前要先瞭解自身體質是否適合。李科宏指出,有人自覺手腳冰冷就食補,常吃羊肉爐、薑母鴨等溫補食物。他碰過一名40歲體型微胖的男性,屬濕寒體質,體內濕氣太重,容易腳痠、四肢冰冷;他以為吃羊肉爐可以讓身體熱一些,沒想到才吃兩次,就腸胃發脹、舌頭眼睛發紅,嚇得趕緊就醫。

李科宏說,易手腳冰冷的人可分為體虛、體濕兩大類,前者可透過溫補食補改善體質,但後者則不行。體濕者容易長舌苔,如果舌苔又白又厚,就是代表體內濕氣過重,千萬不要吃羊肉爐、薑母鴨自行亂進補。

※ 相關報導:

* 醫師建議:多運動 趕走冷吱吱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11&f_SUB_ID=5490&f_ART_ID=428647

....台北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吳光瀅說,每到冬天冷氣團來襲,門診中就會有些年輕女性出現腳趾類似凍傷的症狀,除了大腳趾外,四根腳趾發紅、腫痛,因為血管特別敏感,對低溫適應不良,治療後仍常反覆發生。

* 氣溫直直落 年長者睡覺容易腳抽筋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7792

近日溫度不斷下降,有些年長者睡覺時特別容易腳抽筋,因而影響睡眠。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建議,睡覺前最好「頭要涼,腳要暖」,因此盡量不要讓頭過於悶熱,可以在睡覺前用溫水泡一下腳,按摩一下小腿肚,這樣較不容易抽筋,晚上睡得也比較好。

* 聯合門診/藥吃太多?老人用藥應諮詢評估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8702

....陽明院區成立老年整合性門診以來,曾針對多重用藥的老病患進行用藥諮詢與功能性評估,兩年來共收近百名個案,結果發現多重用藥的比率高達72%,相當高。老人家用藥問題相當複雜,藥物不良反應不易被偵測,臨床表現又多為疲倦、神智不清、頭暈或是跌倒等非典型症狀。如果沒有對症下藥,藥物可能越吃越多,甚至吃出問題來。


* 三大牙病 痛起來要人命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242&f_ART_ID=427885

黃 仁勇說明,當蛀牙發生初期並不會有任何感覺,只是會發現吃的食物殘渣很容易卡在牙縫,之後牙齒會對冷熱產生敏感。這階段蛀牙的深度已靠近牙神經,接著會感 受到牙齒吃到一些東西時會酸軟痛,不過時間不會很久,只要停止刺激就不會痛,而若每次疼痛會持續10分鐘或10分鐘以上,甚至會產生自發性的疼痛,那應已 侵犯到牙髓神經了。



◆ 健康B記本 首創護肝管理APP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7/today-health1.htm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2012.12.07 自由

40多歲的李先生雖然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卻沒有追蹤。直到某一天忽然腹痛難耐,就醫檢查,才發現已是肝癌末期,十幾公分的腫瘤已無法治療,不到半年就過世了,讓妻子、兒女都非常錯愕傷心。

70歲的楊先生也是沒有定期追蹤的B肝帶原者,但他幸運地在一次偶然的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了6公分腫瘤,及時開刀、服藥,目前仍持續追蹤病情。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簡榮南說,20到40歲是可以完全清除B肝病毒的最好時機,卻常因沒有症狀而錯過,造成無數家庭的遺憾。

為了督促B肝帶原者正視定期追蹤的重要,台灣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昨發表「健康B記本」APP軟體,希望透過科技的力量,讓病友輕鬆當自己的健康管理師。

B型肝炎是肝癌患者的最大宗,占8成至9成,目前全台灣有高達240萬到260萬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但國健局今年調查指出, 25到64歲民眾有7成以上都以為「就算有B肝,沒症狀就不用看醫生」。

簡榮南表示,這種觀念非常錯誤。由於肝臟沒有神經,一般人常誤以為沒症狀就沒病,以至於在不知不覺中,「纖維化、硬化、肝癌」三部曲就發生了。

定期追蹤,對治療效果有非常大的影響。簡榮南指出,有定期追蹤的患者,發現腫瘤通常小於3公分,有一半可以活過5年;反觀不追蹤者,通常發現時腫瘤都已經10到15公分以上,只剩下3到6個月壽命。

簡榮南指出,很多出生就從母體得到B肝病毒的人,都是20歲才開始引發肝細胞的破壞、纖維化,如果在20歲到40歲這段時間打干擾素、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將病毒殺到完全驗不出來,治療效果是最好的,國人經常錯失良機,非常可惜。

台灣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昨推出「健康B記本」APP軟體,可以提醒吃藥和定期回診日期,還可以寫愛肝日記,記錄病毒量、肝功能指數等檢查結果。軟體也提供肝癌風險預測功能,只要輸入基本資料和肝指數、病毒量,還可以預測3年、5年、10年的肝癌風險。若是想做檢查、拿藥,軟體也能馬上在地圖標出距離最近醫療院所。

簡榮南教授表示,希望B肝帶原者為了自己、為了家人,好好做自己的「健康管理師」。若是病毒不活動(未驗出病毒)的帶原者,在40歲以下應每年檢查,40歲以上每半年檢查一次;若已經有肝功能異常者,更是每3到6個月就要做抽血檢查、腹部超音波。

※ 相關報導:

打過4劑疫苗 4歲女童仍染肺炎
晶片抑制伊比力斯症(癲癇) 失語症復健靠 iPad

24 則留言:

fsj 提到...

愛運動/強化全身 伸展臀部肌肉
http://www.udn.com/2012/12/8/NEWS/HEALTH/HEA2/7552310.shtml

【聯合晚報╱吳意政】2012.12.08

「支式增肌減脂操」為專業健身教練支群甫融合徒手肌力訓練、皮拉提斯與瑜珈動作所設計之健身操,不但可以鍛鍊肌力,還可以提升柔軟度,也可透過其中反覆動作加強心肺功能。

若長期練習此健身操,可以增加肌肉,減少脂肪,還能增強體力,既瘦身又可加強柔軟度,一舉數得,且只需要一張墊子就可以開始運動,方便又省時。

動作與動作過程當中強調自然及流暢地轉換,循序漸進增加強度,並提供可替換動作,安全且低衝擊的特性適合男女老幼。此外,此健身操可運動全身九大可動關節,具備訓練強度,可視個人需求串聯各式動作。每項動作均依暖身、伸展、主運動、伸展及完全放鬆之流程進行。

本系列健身操包含五個健身動作:(一)下犬式與上犬式交替,(二)單邊劈腿下上犬式,(三)反向劈腿下上犬式,(四)平台式與貓式混合,(五)平台式與泳式混合,本週介紹第三個動作:反向劈腿下上犬式。

(三)反向劈腿下上犬式

延續上週,同樣以上下犬式交替的動作強化全身肌群,本周延伸為反向單邊劈腿的上下犬交替動作,在強化全身肌群的同時伸展臀部肌肉。

第四、五兩步驟動作,以呼吸為基礎交替進行,完成一個交替大約是六到十秒,量力而為,不疾不徐,每次可進行十到十五下,三到五組。

※ 相關報導:

* 勿忘保養脖子 別讓頸紋洩漏老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8/today-health6.htm

夏天走了,「雞脖子」卻來了,怎麼會這樣?主要是許多美女都只注重臉部的保養,用在脖子的保養品少,加上陽光紫外線的摧殘,幾個夏季過後,脖子皮膚垮了、皺紋多了,這種現象對臉部有微整型的熟女更為明顯;提醒美女們,不要只顧面子,忘了脖子。

* 手術告別蘿蔔腿 她們自信穿短裙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553335.shtml

....術後恢復快,不影響日常生活,李俊達強調,「腓腸肌肌肉肥大改良術」也獲得全球排名第1的整形外科醫學雜誌刊載肯定。從民國90年起,花蓮慈濟醫院平均每年至少都有60例,其中有2成來自海外,包括港、澳、大陸、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地區,甚至有人坐30小時的飛機從巴西前來;據統計,95%來自外縣市。

* 多吸二手菸 真的會變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9/today-health1.htm

....這項研究共追蹤逾6300名成人,結果發現,在同樣都自認不吸菸的受試者中,體內尼古丁代謝物濃度高的人,用來評估肥胖與否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也會相對比較高。換句話說,從統計上來看,多吸二手菸真的也會讓人變得肥胖!

....這項研究在今年於美國休士頓舉行的內分泌醫學年會中發表,受試者是在2001年到2006年參與美國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研究人員除了以問卷詢問受試者是否吸菸,同時也分析受試者血液中的尼古丁代謝物─「可體丁(Cotinine)」濃度,然後進行分組。....可體丁是尼古丁代謝物,過去許多研究顯示,可體丁可在吸二手菸者體液中測出,殘餘物在體內可存留10到40小時之久。

* 咳嗽咳了一個月 查出轉移的鱗狀細胞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8/today-health1.htm

....當持續咳嗽超過一個月時,千萬不要自行服用成藥或是當成一般感冒處理,請盡速就醫,找出病因,才是治療慢性咳嗽的不二法則。



◆ 濫用救護車 今天起要付1千8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2012.12.08

台北市濫用救護車收費,今起正式上路。民眾若叫救護車到「非急救責任醫院」,或到急救責任醫院但「非急診」,就要付1800元。

不過,精神疾病患者指定到精神醫療機構就醫、臨盆孕婦則不受此限。

北市衛生局及消防局說,新制度不會影響一般民眾緊急救醫權益,一旦受傷或發生緊急醫療狀況,一定要盡快撥打119送醫,不需負擔任何救護車費用。

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劉越萍表示,經過半年勸導期,民眾最常問的問題是「哪些是急救責任醫院?」其實,民眾不必了解哪些是急救責任醫院,救護人員會自動搜尋大台北地區最近的兩家醫院,送病患就醫。

劉越萍說,今天起,民眾若是叫救護車到非急救責任醫院就診,或到急救責任醫院,卻指定送門診,都屬於濫用救護車。

劉越萍說,若民眾濫用救護車,救護車人員將先告知收費資訊,假如民眾還是堅持使用,救護人員會給予告知單,消防局事後會寄發繳款單。民眾需在14天內繳費,否則就會進入催繳程序。

一旦發生爭議個案,劉越萍說,會提報市府緊急救護審核小組開會審議。

為避免少數人濫用救護車,北市衛生局去年底宣布,將針對濫用救護車收費。消防局表示,新聞曝光後,民眾濫用情況已有改善。

消防局指出,減幅最大為檢傷分類4、5級(非緊急醫療救護)案件,較去年同期下降25%。

※ 相關報導:

* 一分錢處方折射一百分醫德 大陸社會掀波瀾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1/132012120800779.html

在大陸看感冒可能要花上人民幣數百元,一位雲南居民帶小孩看病,醫生開出「一分錢處方」,最後院方免收費,引發熱議。



◆ 挑枕頭ㄟ秘訣 試躺選高度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2012/12/10

氣溫連日來持續下探,枕頭、棉被銷售量大增,台中市製造枕頭30多年的枕頭達人邱耀輝說,好的枕頭試躺最重要,枕頭尺寸掌握長寬在70公分、48公分才標準,高度約在12公分較為適宜。

邱耀輝建議,最近天氣濕冷,枕頭內胎無論是羽毛或人工羽毛(聚脂纖維),都易吸附水氣、夾藏身上掉落的皮屑、滋生細菌,除了勤洗枕頭套,記得趁太陽露臉時,將枕頭拿出來日曬殺菌,每月至少二次。

邱耀輝說,枕頭的好壞,可能影響到睡眠品質,很多民眾在選購時,習慣用手掌按壓,確定枕頭的彈性、高度是否適合,其實每個人體型、喜好不同,正確的做法是親自試躺1到3分鐘,確定枕頭軟硬度是否合適,高度約12公分,睡眠時下壓後呈約8公分,使頭部與身體呈一直線較不易造成酸痛情形。

他指出,枕頭標準長寬分別約為70公分、48公分,現在因寢具業搶市,產品良莠不齊,有的業者為省成本,枕頭尺寸愈做愈小,民眾睡覺一翻身,睡到枕頭外,易造成現落枕;也有業者把枕頭製成圓柱狀抱枕,反而造成全身酸痛、不易入眠。

他分析,目前枕頭可細分羽毛枕、人工羽毛枕(俗稱德國枕、聚脂纖維)、乳膠枕和記憶枕,內胎材質不同、好壞差異大,連保養方式也不同,羽毛枕、人工羽毛枕靠日曬殺菌,讓枕頭恢復彈性、透氣性、散熱性。乳膠枕和記憶枕日曬會氧化,必須靠陰乾保養。

fsj 提到...

骨髓捐贈者反悔17癌童 送了命

2完全吻合者卻步 8歲邵小妹從雲端跌至谷底

【李義/高雄報導】2012-12-08 中國時報

八歲邵小妹罹患急性淋巴白血病,好不容易盼得完全吻合的骨髓,不料,兩名捐贈者反悔不願捐贈,令燃起一線生機的邵小妹從雲端跌至谷底;周大觀基金會遺憾地表示,已有十七名癌童因捐贈者臨時反悔而被死神奪走性命,誠摰呼籲捐贈者重拾行善初衷,給癌童重生的機會。

邵小妹今年五月發病,起初被診斷為腸病毒,進一步診治發現是俗稱血癌的「急性淋巴白血病」,以醫院為家接受化療。

忍受掉髮、嘔吐、腹瀉的化療副作用的折磨,原本就懂事乖巧的邵小妹變得更堅強,反而經常安慰阿公阿嬤及雙親;她立志當畫家,經常畫最喜愛的娃娃送給成大醫院兒童癌症病房的病友們,也因而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二○一二年抗癌圓夢助學金。

邵媽媽將全部希望寄託慈濟骨髓庫,十月被告知找到兩名「六對六」完全吻合的骨髓,全家欣喜若狂,但隔了兩周,卻傳來「捐贈者反悔不願捐贈」訊息,邵小妹全家瞬間從雲端跌至谷底,「為什麼給了我們希望,又讓我們絕望?」

邵媽媽說,一般人有捐骨髓就是「抽龍骨」錯誤觀念,認為會損害自身健康而畏懼不前,為此她查資料、問醫師,才知道「那是以前作法,現在早就不用在骨髓扎針了。」

面對捐贈者卻步,邵媽媽沒有抱怨,退而求其次,覓得「六對五」的吻合者願意捐贈者。她滿心感謝卻也難掩憂慮。

周大觀基金會對捐贈者退縮感到遺憾,焦慮地說:「已有十七名癌童因為捐贈者退縮而失去救治機會」,哀求捐贈者重拾當初捐贈初衷,讓愛心能夠圓滿。

※ 相關報導:

* 血癌女童跪求捐髓人:救救我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112012120900160.html

「請求您伸援手,別取走我們已經看到的一線希望!」八歲女童邵子柔被檢查出罹患血癌,原本慈濟骨髓庫比對到兩名骨髓完全吻合的捐髓人,未料對方臨陣反悔。正與死神搏鬥的子柔昨天在父母陪同下,跪求兩名捐髓人能回心轉意,痛哭疾呼「救救我一命」。

住高雄旗津的子柔,昨特別北上參加周大觀基金會的「抗癌圓夢基金」頒獎典禮。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夫婦當場拉著子柔媽媽,公開下跪懇求兩名捐髓人回心轉意。



◆ 醫師:捐贈骨髓 就像捐血

【李義、邱俐穎/綜合報導】2012-12-08 中國時報

高雄醫學大學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蕭惠樺表示,醫界現行骨髓移植法是「周邊幹細胞移植法」,抽血萃取幹細胞回輸給患者;針扎抽骨髓傳統方法已鮮少使用,捐贈者不必害怕;但是,外界也不要給予太多壓力,他所了解臨時退縮原因,多是家屬反對及無法請假配合。

蕭惠樺說,周邊幹細胞移植法已使用近廿年,藥物注射捐贈者體內,再蒐集血液中刺激釋出的幹細胞,回輸給患者,過程彷彿打點滴。從注射到蒐集,因個案不同,大約需七個工作天。至於令捐贈者恐懼的以針扎入骨髓抽取幹細胞方式,全球醫界幾乎已鮮少使用,最新技術就是民眾耳熟能詳的臍帶血。

蕭惠樺的病人也曾遭遇捐贈者退縮情形。據了解,其中有人擔心請假時間太長影響工作及課業而作罷;另個主要因素是家人擔心捐贈者健康會受損而堅決反對,也有人是怕痛或擔心副作用而臨時反悔。

台大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盧孟佑表示,骨髓捐贈分為捐骨髓幹細胞及周邊血幹細胞兩種。由於捐贈骨髓幹細胞需要進開刀房麻醉,從屁股骨頭抽取約一百多針骨髓幹細胞,麻醉退後會有扎針的不適,須至少休息一周,所以現行多以捐周邊血幹細胞為主。

因周邊血幹細胞平時存在骨髓內,不會在人體血液中流動,所以捐贈前須注射白血球生長激素,每天打一劑,共須施打五劑;捐贈約須請兩天假,分兩天收集兩次周邊血幹細胞,收集的幹細胞數量,依據病患體重而定。

盧孟佑指出,捐贈周邊血幹細胞就像是捐血一樣,只需要忍受針扎的些微疼痛,捐贈後若身體無不適,隔天其實就能正常上班,但注射白血球生長激素可能會伴隨骨頭痠痛的不適感。



◆ 日︰經血 可能成為新幹細胞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pr/25/today-life6.htm

自由 2008.04.25

〔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日本慶應大學以及日本國立育成醫療中心等研究人員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已成功從女性經血中培育出可能用於心臟病治療的心肌細胞,而且培育效率為傳統利用骨髓細胞培育的一百倍。由於這項全新的培育方式並未涉及醫療倫理問題,研究小組認為「經血可能將成為新的幹細胞來源」。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於四月十七日的美國「幹細胞」期刊網路版。

可培育治心臟病細胞

慶應大學的講師三好俊一郎等人,接受九名女性所提供的經血,歷經約一個月的培養後,分離出其中具備再生能力的幹細胞。研究人員緊接著將幹細胞移植到罹患心肌梗塞的老鼠心臟,結果發現移植後的幹細胞逐漸轉變成為心肌細胞,心肌梗塞的症狀也因此獲得改善。

此外,研究人員還把經血細胞以及老鼠的心肌細胞放在培養皿中一起培養,約兩週後有二十%的經血細胞會轉變成心肌細胞,並且開始自行跳動。如果以傳統的骨髓細胞進行培養,轉變成心肌細胞的比率僅止於○.二%至○.三%。

由於,混雜子宮內膜組織的經血含有大量幹細胞,不僅培育效率高,保存期限還可能長達兩、三百年,被視為潛力無窮的全新幹細胞來源。

三好講師表示:「(經血細胞)似乎具有特別容易轉變成為心臟組織的特質,日後可能運用於心臟病治療或心臟治療藥物的副作用研究。」

另一方面,有別於傳統幹細胞取得多仰賴嬰兒臍帶血或抽取骨髓,他也對此表示:「經血是醫療廢棄物,使用上並不牽涉倫理問題,採取時也不會疼痛。日後,可能可以建議女性在年輕時冷凍保存經血,之後若罹患心臟病時就能派上用場。」

fsj 提到...

「智慧」過了頭! 聽、說、讀竟退化

【華視新聞╱報導】2012.12.10

現在越來越多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之前也傳出有不少的手機成癮症,像是有家庭主婦不煮飯不照顧小孩只想上網、學生不上課等等,小心除了使用過度造成近視肌腱炎外,嚴重連表達方式都會退化。

洗澡也要講電話,吃飯也要傳簡訊,桂綸鎂廣告,拍出智慧型手機上癮者的人生。不管是小學生玩遊戲,或是上社群網站打個卡,智慧型手機似乎跟生活綁在一起,24小時不關機,卻有家庭主婦時時刻刻都在玩手機。醫生表示,就有案例是主婦不煮飯、不帶孩子,形成強迫症,甚至還有小三生,寧可在家玩手機,也不願意出門上學,嚴重沉迷的,甚至連家人問話都不太會回答。

醫生表示,缺少實際的人際互動,大腦也會跟著退化,熱愛當個低頭族,除了心理生理也會出狀況,手指滑阿滑,小心肌腱炎也會先找上你,另外盯著小螢幕看,調查發現近視比例也變高,一離開手機焦慮現象也跟著出現。雖然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智慧型手機太融入生活,反而會對生理心理造成危機。

※ 相關報導:

* 你是低頭族? 五成大學生曾下背痛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9189

時下年輕人愛玩手機、電腦,小心下背痛!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今天公布「大學生下背痛及僵直性脊椎炎認知調查」,結果發現,國內五成大學生曾有下背痛經驗,其中8%下背痛已持續三個月以上時間,可能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這項研究總共調查國內3000名大學生,對自身下背痛經驗以及對於僵直性脊椎炎的認知程度。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感嘆地說,「調查結果顯示年輕學子對僵直性脊椎炎的認知完全不及格!」



◆ 英百日咳嚴重 出國前接種疫苗

【Upaper╱中央社】2012.12.10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今年英國百日咳疫情比過去嚴重,提醒赴英民眾出國前接種疫苗。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說,英國自2011年4月起在英格蘭及威爾斯百日咳病例開始增加,患者以青少年及成人為主,疫情延續至今,且擴散至3個月以下嬰兒。

周志浩說,英國今年截至10月共通報7728例確定病例,是過去的10倍多,病例以15歲以上最多,約占82%,有396例是小於3個月嬰兒,13例死亡。

周志浩說,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飛沫傳染是主要途徑,常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其他年齡層也可能發生。



◆ 膽固醇藥物 我給付標準落後國外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12/11

國人十大死因中,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五項死因,跟血脂控制有關,但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今天表示,歐美國家多次向下修正血脂治療目標到100mg/dL,但國內仍維持低密度膽固醇(LDL)於130mg/dL以上,才能給付藥物,給付標準落後國外。

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施如亮表示,估算若放寬血脂藥物給付標準,一年約新增40萬名患者,要增加20億元支出,明年初會再提出討論是否放寬標準。

心臟學會秘書長殷偉賢表示,血脂過高易導致血管阻塞,特別是高危險群,更應控制血脂,例如做過心臟血管繞道手術、發生過心肌梗塞、接受過血管支架、以及糖尿病等患者,根據歐美標準,LDL超過100mg/dL就應該給藥治療。

但國內目前的規範,患者的LDL要達130mg/dL以上,藥物才給付,一旦達到治療目標,還必須減少藥量,以致於不少患者的血脂上上下下,控制不良。殷偉賢說,光是飲食、運動,對於高危險群的血脂下降幅度不大,需要藥物輔助。

施如亮則說,過去曾在醫學會呼籲下,檢討過血脂藥物給付標準,但因為有些藥廠不願意調降藥價,若放寬給付標準,可能造成健保財務的負擔。

根據統計,100年降血脂用藥花費健保68億元,155萬人服用,今年應會突破70億元。施如亮指出,明年會再度考量血脂藥物的給付標準,不過,降血脂Statin類藥物,如長期服用,容易出現肝毒性、橫紋肌溶解症等副作用,患者也要小心。

〝無慢性病者 膽固醇逾130無需用藥〞

殷偉賢指出,學會該項建議只適用於合併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一定要將低密度膽固醇降至100以下,但民眾如果沒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是其他慢性疾病,雖然膽固醇數值偏高也沒關係,即使超過130,也無需用藥。



◆ 醫療體系崩壞 醫療業者責無旁貸

【張錦特】2012-12-10 中國時報

台灣醫療體系的「六大皆空」困境,引發許多討論。衛生署長邱文達於立法院報告也表示,未來將致力挹注五大科別和偏遠地區醫療資源、推動醫療過失刑責合理化、提高全民健康保險五大科別支付標準及強化急診室安全等;此外針對護理人力,將持續改善勞動條件,預計一○三年將全部回歸正常工時,訂三班合理護病比等政策。我們想從管理角度,來看醫療體系的崩壞危機。

健保制度扭曲了醫療體系,給付過低、「大病小病皆保」,導致醫師逃避高風險的急重症科別,不願從事五大科而選擇風險低、不用值班的皮膚和五官科別,或者逃離五大科而從事「救醜不救命」的醫學美容陣容。護理人員也有類似情形,以大腸癌手術為例,給付內容包括手術、X光、抽血、藥物和臨床護理作業等費用,其中就是以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工作給付最低。此外,病患對急重症醫療的利用無所節制,也間接讓民眾成為急重症醫療人員和健保資源剝削者。

全民健保應該支出多少錢才合理?醫療保健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比例,是最常見的指標。中央研究院九八年醫療保健政策建議書中提出,我國醫療保健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僅略高於六%,遠低於美國、德國和日本。經濟學人資訊社於二○一○年發表的「亞洲醫療照護面對的挑戰」白皮書針對亞洲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調查,雖然台灣二○○九年的醫療開銷佔GDP的六.六%,為亞洲各國之冠,其次為香港、南韓、中國、印度和馬來西亞。但白皮書中同時也指出,亞洲國家的醫療開銷佔GDP比重,都遠不如歐、美,至於同為亞洲的日本則為九.五%。

今年一月馬總統責成衛生署,研擬將國民醫療保健支出總額占GDP比重,由目前的六.七九%提升至七.五%,估計國內醫療保健支出可增加一千三百億元以上。若以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平均九.五%當標準,台灣的健保支出仍有成長的空間。監委黃煌雄曾進行健保總體檢,結論中並提出解決台灣醫界「五大皆空」現象的兩把鑰匙,其中之一是提高五大科的支付標準。雖然現今台灣的經濟狀況不佳,甚至有些學者持相反的看法,認為要改善健保的虧損應縮減保健支出,但正如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所言,台灣健保的主要問題是投入不足,因此提高對健保的投入確有必要。

醫院的收入幾乎有九成來自健保,調高政府的醫療保健支出、提高五大科的健保給付,醫護人員的待遇、執業環境及人力短缺問題是否真能改善,尚須取決於醫院管理者的想法和道德觀念。若醫院管理者依然把錢用於擴充設備、擴大醫院規模,而不致力於充裕護理人力及改善醫師和護理人員工作負荷,則支付標準再怎麼調高也沒用。

依據《天下雜誌》今年「一千大調查」結果,醫療產業竟被列屬為高獲利的當紅產業。這些財團法人醫療集團所得盈餘豐厚,非但未回饋院內醫事人員,反而一邊拿著盈餘四處擴張建分院,另一邊卻精簡人力,壓榨醫事人員超時超量的工作,成了名副其實的「血汗醫院」。近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將拿出三.三六億元加發基層員工特別獎金,而且「不會裁員、不放無薪假」。對照動輒喊出經營困難的「高獲利」醫療集團,更是何其諷刺。

長遠看來,醫療發展須與道德結合,除健保改革外,醫院管理者的道德觀念、醫護人員的醫學倫理和道德,加上民眾的就醫公德,才能讓面臨崩壞的台灣醫療有一線生機。

我們建議參考美國保險,依據各醫療科的訓練成本、醫療過程的成本,以及醫療風險評估來定出各科的保險給付;提高政府預算對於健保財務的投入,調整診察費和護理費的比重。此外並加強並擴大慢性疾病整合門診的施行,以避免重複用藥及減少藥害;合理的調整部分負擔,尤其是提高急診和醫學中心的部分負擔,拉大醫院和診所之間的醫療費用差距,以減少民眾小病到急診或大醫院就診的就醫行為。衛生署應利用評鑑手段,規範合理的醫師和護理工作負荷,以減少醫護人力的流失,才不會讓醫療品質淪為口號。(作者為長庚大學企管所特聘教授,本文由該所博士班共同完成)

fsj 提到...

你家寶貝塗氟了嗎?3歲蛀20顆牙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2/12/11

你家寶貝的牙齒塗氟了嗎?根據統計,幼兒牙齒塗氟可降低至少三成乳牙蛀牙率。雙和醫院近期到幼稚園協助幼兒塗氟發現,竟有3歲幼童多達20顆蛀牙,幾乎沒有一顆好牙。牙醫師建議,5歲以下幼童至少半年要塗氟一次,否則乳牙蛀光光,不僅影響幼兒發音、咀嚼,還會影響恆牙發展。

雙和醫院兒童牙科醫師黃慧瑜日前到7家幼稚園,為302名2至6歲幼童塗氟,結果發現,這些幼兒的蛀牙率竟高達七成以上,還有幾個3、4歲的孩子,竟然滿口蛀牙;其中一名3歲的孩子,蛀牙竟然多達20顆,幾乎沒有一顆乳牙完好。

黃慧瑜表示,有的家長在孩子剛蛀牙時沒發現,到後來滿口牙蛀光光,孩子學說話、發音時,因為門牙蛀掉了,無法發出捲舌音,學習受到影響,還影響自信。此外,牙齒不好的孩子吃東西時會痛,久而久之不敢咀嚼,食物直接用吞的,進而影響消化與發育,因此臨床上牙口不好的孩子通常長得比較瘦小。

乳牙塗氟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最經濟、安全、有效的蛀牙防治方式,但國內幼童塗氟率偏低。牙醫師建議,5歲以下小孩,每半年塗氟一次,連剛長出小牙齒的寶寶都可塗氟。黃慧瑜表示,寶寶一開始長牙,家長要用紗布或指套協助寶寶清潔,提醒家長應把寶寶的口腔當作草莓、水蜜桃般細心輕柔呵護,用溫柔的手勢協助幼兒清潔牙齒,養成良好潔牙習慣。



◆ 燉補喝熱湯 哪些病患有禁忌?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8917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報導】2012/12/10

天氣漸冷,誰都想喝碗熱湯暖暖身體。但是熱呼呼的湯,一碗接一碗喝個過癮,對慢性病患來說,喝湯是補?還是隱藏著危機?

1.痛風病患 葷湯素湯都要忌

「尿酸值過高的人,最好不要喝湯。」馬偕紀念醫院營養課營養師趙強說,燉湯的健康問題在於燉煮的食材,不管食材是葷是素,只要是料多,加上燉煮時間長,食物中的普林就會溶進湯裡,即使是豆腐、蔬菜也是一樣,痛風病人尿酸值會上升,如果又喝酒,痛風很快就會發作。

建議:痛風病人真想要喝湯,趙強說,材料不多的湯都可,例如,冬瓜湯加幾片肉。想要溫暖的感覺,不妨加點薑,一鍋湯加10元硬幣大小的薑5片,就足夠了。如果沒有腸胃問題,可加蒜、辣椒或撒胡椒粉,但不能撒胡椒鹽,因為鹽會干擾尿酸排出。

2.高血壓病患 最忌加工湯品

很多人喜歡冬天吃火鍋,趙強說,「這類湯含鈉量都很高,尤其很多餃類加工品的火鍋料,鹽分都太高。」。高血壓患者天冷血管易收縮、血壓易偏高,加工食品煮成的鍋,又鹹又油,都是禁忌。

建議:患者很想吃火鍋,湯底可以煮清淡些,以天然食材如蔬菜為主,如海帶、白蘿蔔都行。

3.糖尿病患 控制湯料份量

國人愛吃的佛跳牆,許惠玉說,由於食材都是先炸過,熱量非常高,且欠缺青菜,糖尿病患者吃了佛跳牆,就不能再吃飯,以免血糖飆高。

4.腎臟病患 最怕喝進過多鉀

趙強說,腎臟病患飲食要注意減少「鉀」的攝取。蔬果葉菜類普林不高,但鉀很高,腎臟病一、二期患者還可吃一些,第三期末就建議不要碰燉湯,否則馬上會水腫、小便有泡泡。

提醒:特別要留意乾燥中藥材,鉀會釋放出來,腎臟指數已經在危險邊緣的人,一吃指數馬上飆上去,運氣不好心臟也遭殃。

5.術後患者 喝湯還是要吃料

手術恢復期胃口不好,別的東西吃不下,將食材溶到燉湯中,消化道吸收快,可以讓病人精神變好。趙強說,原則上營養師不反對喝湯。

建議:燉湯是輔助性,不能當主要食物,建議飯前半小時喝,喝完胃口變好再吃飯配肉、配菜。如果吃不下,建議病人把湯裡的料吃完,也就是說,如果是蓮子雞湯,可以去油喝湯,再吃蓮子和雞肉,蓮子實際上就是飯,功效一樣,這樣才撐得久,否則光喝湯,兩小時後就沒體力了。

6.癌症病患 藥材使用謹慎

「很多人以為湯燉得愈久愈營養,但對癌症病人來說並非如此。」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說,食材久燉會流出胺基酸,蛋白質品質反而不如瘦肉。腫瘤病人想吃燉湯進補,不要只喝湯,還要吃裡面的肉。癌症患者喝湯也要小心。

賴怡君說,另外要看食材是什麼,生薑、黃耆、枸杞和紅棗,加一點點提味,只要吃得下都可以,生薑還可以提高免疫力。

提醒:賴怡君提醒,如果湯中加了冬蟲夏草、牛樟芝、銀杏等漢方藥材,由於不知道真正效用,怕影響化療病人,建議不要食用。

其實癌症病人不一定要進補,尤其是口腔、食道、腸胃等消化道腫瘤,有時候吃太補,加上化療讓口水分泌少,反而會口乾舌燥不舒服。

※ 相關報導:

* 專家:應選蔬菜鍋、番茄鍋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9480

台安醫院健康事業發展部營養師劉怡里建議,應多選蔬菜鍋、番茄鍋、養生中藥鍋等火鍋湯頭,最好不要挑麻辣重口味的鍋底。若想吃麻辣重口味,應以新鮮辣椒、生薑為主,少用辣椒油。海鮮鍋看似清淡,但多使用柴魚高湯,湯頭容易過鹹,高血壓、腎臟病患盡量少點。

* 百卡健康食譜 濃濃高雄味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557239.shtml

高雄市衛生局與高雄餐旅大學合作,昨天發表「大高雄百卡健康創意料理」食譜,即日起可至衛生局及各區衛生所索取。....百卡健康食譜內容充滿濃濃高雄味,由高雄餐旅大學師生利用旗山香蕉、大樹金鑽鳳梨、燕巢牛奶芭樂、美濃野蓮、旗山毛豆、大岡山蜂蜜及高雄鮪魚等嚴選食材,設計出每盤僅100卡熱量的健康料理,現場展示青木瓜燉雞湯、毛豆拌美濃番茄、旗山香蕉杏仁蝦捲等,令人看了食指大動。



◆ 結核病患趴趴走 傳染他人將重罰

自由 2012.12.11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多重抗藥性結核患者不能再隨便趴趴走了,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傳染病防治法修正草案,增列明知自己罹患第二類多重抗藥性傳染病,未遵行主管機關指示,以致傳染他人,比照天花、SARS等第一類傳染病,要處三年以下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為了儘速釐清疑似接種疫苗不良反應事件發生的原因,避免民眾對疫苗安全及防疫政策產生疑慮,影響預防接種政策推行,草案明訂醫事機構、醫師、法醫及相關機關(構)有關個案的就醫紀錄、病歷、相關檢驗結果治療情形及解剖鑑定報告等資料,除不得拒絕提供主管機關外,中央主管機關為控制流行疫情,可以直接公布因傳染病或疫苗接種死亡的資料,不受司法偵查不公開的限制。

不過,昨日有兩條新修條文被保留交付朝野協商。包括疑因預防接種、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致死屍體,家屬不得拒絕解剖檢驗的規定,在部分民進黨立委堅持要顧及家屬感受,以及無關疾病傳染為由,被保留協商。

「鄭弘儀條款」 保留協商

另外,由於過去H1N1疫情期間,衛生署施打疫苗政策屢遭媒體質疑,行政院草案將發表不實或錯誤防疫訊息的處罰對象,從現行只有醫事機構、學術或研究機構人員,範圍擴大到「利用傳播媒體發表傳染病流行疫情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期間防治措施之相關訊息,有錯誤、不實,致嚴重影響整體防疫利益或有影響之虞」,若經主管機關通知更正而未更正者,要被處九萬元以上、四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但因立委陳其邁、劉建國質疑,這根本就是「鄭弘儀條款」(前大話新聞主持人),他們主張防疫政策應屬可受公評的公共政策,草案規定侵犯言論自由,最後委員會決議保留交付朝野協商。



◆ 有尊嚴善終「家屬1人同意 末期病患可拔管」

【聯合報╱記者林思慧/台北報導】2012/12/11

面對人生最後一段路,為了讓末期病患有尊嚴地走,停止無效醫療造成更多的傷害,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只要病患本人或家屬簽署意願書,就可放棄心肺復甦術或撤除維生醫療設備等。

提案國民黨立委楊玉欣表示,人生能平安有尊嚴地善終是一大福氣;許多末期病人臨終前全身插滿管子、五花大綁,有些病患還出現屍斑,卻還用人工呼吸器維持假象、有的病人四肢發黑還用葉克膜急救;因此她提案修法,明確定義安寧緩和醫療、心肺復甦術和維生醫療等,並周延規範病人自主權。

根據修正草案規定,最近親屬依序為配偶、成年子女、孫子女、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曾祖父母、曾孫子女或三親等旁系血親、一親等直系姻親,可由其中一人出示同意書,代替病患決定是否放棄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等。

楊玉欣表示,原先條文若要拔管、放棄心肺復甦術或撤除維生醫療設備等,得要四代親屬一致共同簽署同意書,並經該醫療機構之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後,才予以終止或撤除;醫學倫理委員會並不是每天開會,可能一拖就是兩、三個月,對於末期病人都是種折磨,所以未來不要插管或撤管「只要一位家人同意就可以了」。

fsj 提到...

亂喝四物調經 她滿臉「痘」花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9681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12

一項針對有生理痛困擾的20至29歲女性所做的結果發現,六成六受訪者會因生理痛工作情緒低落、容易發脾氣,碰到生理痛,有四成用喝熱飲自行緩解,還有部分女性會自行買四物飲或喝四物湯調養。中醫師提醒,四物飲並非每個經痛女生都適用,如果體質不對,天天喝可能補過頭,造成火氣大,下巴長滿又紅又大的痘痘。

根據調查,有經痛困擾的女性,五成會臉色蒼白、臉色不佳,四成七容易昏睡、長痘痘,三成八常失眠,且有近四成女性以喝熱茶、熱巧克力等方式來改善經痛,三成則是選擇忍耐、熱敷、休息;另外有一成四會服用止痛藥,還有一成二選擇吃甜點。

中醫師彭溫雅表示,月經不順臨床症狀包括手腳冰冷、臉色蒼白、頭暈、下腹痛等,成因可分為生理及心理因素,生理包括遺傳、內分泌失調,心理因素則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等。

最近一兩年來在偶像明星的加持下,號稱可以舒緩經痛、維持好氣色的四物飲熱賣,成為不少年輕女性的最愛,就連平常也拿來保養調理身體。

四物不是人人能喝「要看體質是熱是寒」

彭溫雅指出,門診就收治不少下巴長滿青春痘的年輕女性,一問之下都是四物湯、四物飲的愛用者,經常飲用這些飲品調理身體,結果痘痘冒不停,且大都集中在下巴。

「這根本就是補過頭!」彭溫雅解釋,從中醫角度來看,經痛可分為熱症、寒症兩種,體質不同、症狀不同,治療方式也不同,並不是每個經痛女性都適合四物湯。

以熱症經痛者為例,如果經常飲用四物飲,或常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如麻辣鍋,就容易火氣大、下巴長痘痘。想透過中醫改善經痛,還是應該先請教中醫師瞭解自己體質後,再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



◆ 胃痛吞胃散 高二生胃穿孔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2/12/12

一名高二男學生有嚴重胃潰瘍,從小胃痛就吞胃散,長年服用導致胃穿孔、胃被切一半。藥師說,不少人胃痛會吃胃散或蘇打餅乾、牛奶,反易促使胃酸分泌、胃更痛。

台北市藥師公會昨記者會,破解網路常見的用藥迷思。藥師沈采穎說,這名男學生從小鬧胃痛,小學四年級開始服胃散,卻從未就醫治療胃潰瘍,後竟延誤療時機,惡化成嚴重胃穿孔,最後切除一半的胃。

藥師易麗珍說,胃痛主因是分泌的胃酸燒灼胃黏膜、引起疼痛。胃散成分為碳酸氫鈉,雖可快速緩解胃痛,體內卻會產生二氧化碳、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酸分泌加劇。

此外,胃痛吃蘇打餅乾及牛奶,也會產生二氧化碳,造成反彈性胃酸。她建議,胃痛可先吃胃乳片中和胃酸,或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藥物,待症狀緩解後,應即就醫檢查,找出胃痛原因,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另外,沈采穎說,不少人喉嚨痛會含喉糖,但喉糖成分中的糖及薄荷會增加胃酸分泌,若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的疼痛,愈吃喉糖恐加重病情。

「高血壓藥吃太久,得一輩子洗腎?」藥師郭麗娜說,這也是一個錯誤迷思。

血壓高就像強力水柱,長期血管壓力大,除了血管狹窄外,還可能破壞腎臟血管,因此並非服用降壓藥才導致洗腎,部分降壓藥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或血管張力素接受體阻斷劑等,反而能保護腎臟。

郭麗娜曾看過一名廿多歲男子,收縮壓一百八十至一百九十毫米汞柱,因沒量血壓、未服降壓藥,導致年紀輕輕,卻終生洗腎。

※延伸閱讀》

※ 相關報導:

* 吃消炎藥龜頭爛 怕妻誤會他偷吃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9556

72歲老翁感冒服用普拿疼,全身出現水泡,好像被燒燙傷,53歲男子腰痠背痛服用消炎藥,生殖器卻糜爛,不敢讓老婆知道,這些都是罹患固定性藥物疹的患者。....林子凱指出,包括抗生素、消炎藥、鎮靜劑、緩瀉劑或是降尿酸、抗癲癇藥物,都可能造成固定性藥物疹,大多在服用後數小時出現症狀,有的是紅、癢,有的會產生水泡。一般患者不容易發現皮膚症狀與服藥有關,只要停止服用藥物,妥善照顧傷口,都能恢復,最重要必須找出是哪一種藥物造成過敏。

* 頻尿、解尿困難… 當心攝護腺癌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9559

國內一項統計顯示,六成攝護腺癌患者因解尿症狀而發現癌症,醫師提醒,60歲以上男性,勿輕忽頻尿、解尿困難等症狀。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腫瘤委員會統計7家醫院、共4千名新診斷為攝護腺癌患者,其中六成因解尿症狀而發現;透過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抽血篩檢發現者僅二成,這項報告最近發表在台灣醫學會學術年會上。



◆ 眼壓飆升!天冷誘發青光眼 心臟跟著痛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2/12/12

天氣寒冷也會影響眼睛健康。六十歲的葉女士眼睛劇痛,痛楚蔓延到心臟,還以為是心臟病,輾轉就醫才知是突發青光眼惹的禍。

「我差點自己害自己!」葉女士兩個月前左眼疼痛不已,先到住家附近診所就醫,醫師建議她先熱敷,並點眼藥水緩解看看。後來她劇痛到受不了,心臟也不舒服,到醫院就診時,眼壓已達五十八毫米汞柱(正常值在十到廿以下)。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說,葉太太有白內障而擠壓到眼內空間,加上天冷眼睛血管收縮,無法順利排出水分,誘發急性青光眼發作。

由於葉太太的青光眼已拖了一陣子,視神經已受損,雖經手術摘取白內障及做青光眼手術,視力只能回復到零點六。

呂大文指出,急性青光眼患者,平常一個月約有二到三個病例,但這個月已有六個病例就診,氣溫驟降是因素之一。

他解釋,眼睛睫狀體會分泌房水,維持眼球形狀和新陳代謝,一旦眼內血管收縮,房水無法排出,就可能使眼壓升高造成青光眼;一旦眼內血流不足,更會損傷視神經。

亞洲人因體型嬌小,眼睛空間小容易擠壓,易好發急性青光眼。西方人發生率約百分之一,亞洲人高達百分之卅五。

呂大文說,日前召開的亞太青光眼大會中,訂出急性青光眼治療指引,只要是女性超過五十五歲,有遠視一百度至四百度,身高在一百六十公分以下,就是高危險族群,一定要定期檢查;但近視族較少發生青光眼。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吳仁斌說,年長者常因眼睛隅角狹窄,一旦水晶體老化變成白內障,易膨脹擠壓眼內空間;而年輕人常看電腦,最好定期檢查眼壓。

fsj 提到...

活動假牙不合用 年長者吃飯變吃苦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2-12-13 中國時報

「每次吃飯痛到真的很想哭!」93歲的巫先生70歲裝了全口活動假牙,每次吃東西咬合,就會造成活動假牙壓迫牙齦而疼痛,即使改吃軟爛食物,吃了還是痛,去年假牙斷裂更讓他痛到不敢吃東西,每次咀嚼幾乎成了酷刑,體重更是直直落。

彰化秀傳醫院副院長吳成才表示,台灣每2個老年人就有1人配戴活動假牙,但卻有8成使用者對活動式假牙感到不滿意,主要是因為咀嚼功能不佳、牙床受力不均造成疼痛,只能選擇流質、軟爛食物也影響營養攝取,間接危害老人健康和生活品質。

一般來說,缺牙可透過製作固定或活動假牙,甚至植牙方式來做假牙,但當缺牙過多,少了自然牙做為支撐力道,此時就只能選擇活動假牙及植牙,但活動假牙常伴隨異物感且易鬆脫,造成牙床疼痛,患者甚至不敢說話或大笑,就怕假牙掉落。

吳成才說,患者假牙鬆脫一開始還會頻繁找醫師調整,但跑了幾趟效果不佳,可能就不再找醫師,乾脆忍耐假牙的不適,也有人會選擇使用假牙黏著劑或植牙。但假牙黏著劑可能會和食物混合,造成飲食的不舒適;植牙價格昂貴,且並非每個人的骨頭情形都適合植入植體,術後還會伴隨出血、腫脹等風險。

台大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劉謙美表示,活動假牙鬆脫可能是周邊牙齒出了問題,或假牙金屬鈎子鬆脫、斷裂,另隨著年紀增長齒槽骨慢慢萎縮,都是原因。她建議,假牙使用者若有不適,不要一味忍耐,應就醫找出原因,子女也應多關心長輩飲食需求。

※ 相關報導:

* 定期糞便潛血檢查 有助提早發現大腸直腸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13/today-health4.htm

....大腸鏡檢查的效果最好,但須至醫院安排大腸鏡檢查,也必須事先進行清腸準備,較費時,成本較高。

糞便潛血檢查也有很好的篩檢效果,根據歐美大規模的研究顯示,以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直腸癌確實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現在國民健康局也鼓勵民眾踴躍做糞便潛血的篩檢,凡是超過50歲的民眾,記得每2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 健保住院費 一年核刪16億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9932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13

不少住院病患都有被院方「請」出院的不快經驗,原因就是怕健保局核刪醫療費用。健保局今天公布今年健保核刪比率前十名醫療項目,統計一年核減約147億點,省下140億元,核刪率最高前三名分別為住院費用、氣球擴張術、電腦斷層。排名第一的住院費,包括病床護理費、病床費、診察費(表內紅色底線項目),一年刪了近16億元。

至於排名第二的氣球擴張術,健保局平均每年也刪了6.41億元。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沈茂庭指出,有些心肌梗塞患者看起來沒問題,不應該做氣球擴張術,但醫師還是做,治療過於浮濫,當然要核刪。

不過,台大醫院內科教授王宗道對健保局的霹靂手段,認為健保局有時也會「浮濫」核刪。醫師一邊救患者生命,一邊卻得擔心健保是否核刪而綁手綁腳。沈茂庭解釋,每一筆核刪都是經過抽樣及專科醫師審查,目的在減少不避要的醫療支出,杜絕醫療浪費,希望可以為健保醫療資源合理使用把關。



◆ 醫療糾紛 調解不成才提告

【聯合晚報╱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2012/12/13

行政院會今通過醫療糾紛法草案,明定醫事人員的刑事責任,限縮在「故意」或「違反必要之注意義務且偏離醫療常規致病人死傷」。另外,未來醫療糾紛制度將有「調解先行」和「及時醫療補償」,對於灰色地帶的醫療糾紛,給予補償,盼糾紛盡早落幕。

在這次通過的醫療法第82條之一修正案中,並未見到「重大過失」的文字,將刑事責任限縮在「故意」,或「違反注意義務」,並將醫療上可容許的風險,及當時當地的醫療水準列為不罰標準,被外界認為,醫界裁量空間過大,影響病人權益,衛生署長邱文達說,「重大」二字並未被法界接受,擔心有認定上的疑義,所以未放進條文中。

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舉例,包含傷左腳開右腳、用錯癌症用藥劑量等,都屬於刑事責任的過失範圍。

新出爐的「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提到,未來醫療糾紛將「調解先行」,由直轄市或地方政府主管機關設立調解小組,醫病雙方必須強制進入調解程序,調解不成再提告,一旦進入調解程序,關懷小組立即到位,協助處理後續關懷和專業醫療知識的問題,且院方必須在兩個工作天內提供病歷,縮短證據取得時間。

另外,行政院仿照紐西蘭「意外無傷害過失補償制度」,建立一筆醫療事故補償金,給予灰色地帶的醫療糾紛病人家屬一點補償,盼糾紛盡早落幕。

政院初步決定,將審查醫療糾紛提供及時補償金的審定時間,明訂為兩個月,必要得延長一次,邱文達說,補償基金預計有10到12億元的規模,日前衛生署研議最高可以賠償200萬元,但未見於本次修法條文中,邱文達說,這要等立院審查三讀後,再由衛生署訂立的辦法決定。

fsj 提到...

醫護開錯刀、給錯藥…才有刑責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2012.12.14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醫療法修正草案及配套的醫療補償法草案,未來醫護只有在故意,或開錯刀、給錯藥等重大疏失並致病患死傷,且非屬特殊情況,才擔負刑責;並盡量導引以民事賠償、基金補償解決。

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舉例,除故意外,像左腳開成右腳、癌症病患用藥劑量過高致傷亡等明顯疏失,醫護才有可能擔負刑責;同時也須審酌客觀情況,像偏遠山區遊覽車墜谷意外,若傷患同時湧進醫護、設備均不足的地區小醫院,即須衡量其醫療水準、設施。

至於一些無法判定是否屬醫療疏失的灰色地帶,補償法草案也明定由衛生署成立補償基金,一年規模約十到十二億元,並明定審定補償原則須於兩個月內完成。至於補償基金來源,政府出三成,另外則由醫院、醫護繳納的醫療風險分擔金,以及菸品捐等支應。

陳揆於院會後指出,醫療補償也可能產生道德風險問題,法案中雖已設計相關管控機制,但衛生署也須持續追蹤;此次修法是動用社會資源處理特定形態糾紛,以後類似法案應先有白皮書論述,尋求共識,再來制定法規,以求立法過程更順暢。

台灣每年約有卅六名醫師被刑事起訴,醫界抱怨成罪人,也造成醫師出走。為使醫病雙贏,政府擬具醫療法第八十二條之一修正草案。

配套的「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則明定醫療糾紛的強制調解及補償機制,亦即,民眾如遇醫療糾紛須先進入調解程序,如調解不成、且屬無法判定責任歸屬、處於灰色地帶的醫療事故,即可申請補償。

林奏延解釋,醫師或醫療機構有明顯錯誤,或屬病人因素、病人的自然病程,均排除在補償範圍外;如調解不成、民眾也不願意尋求基金補償,才可進入民事、刑事訴訟。

草案也明定發生醫療糾紛時,醫院需成立關懷小組,由醫院法務、社工等對病患即時說明溝通;病人如要調閱病歷,醫院須兩日內提供。

※ 相關報導:

* 醫糾協會:拿全民錢補醫師過錯 不合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7565623.shtml

....衛生署醫事處科長石村平說,修法後,面對醫糾的病患可以先尋求醫院內關懷小組調處,若不滿意,可以要求院方在兩天內提供病歷,再決定救濟方式,包括和解、補償金,還是訴訟。

....對此,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員張雅婷說,醫療爭議發生後,民眾常無法即時取得完整關鍵證據,也無法得到充分溝通說明,只好迫而藉由刑事程序來取得病歷證據,或彌補民事訴訟時舉證的弱勢。

張雅婷表示,在國外,獲得補償金的民眾,還是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在台灣卻要二選一,不合理。

不過代表醫界團體的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楊漢湶說,這樣的修法「很好」,希望立法院能夠支持。

醫糾關懷協會理事長李福民則說,修法可以看出衛生署袒護醫事人員,拿全民的錢來幫「補」醫師的過錯,實在不合理。



◆ 醫療法不訂具體義務 修法變得像卸責

【聯合報╱廖建瑜/博士候選人(高雄市)】2012.12.14

行政院會通過醫療法修訂草案,朝除罪化方向修正,期待解決醫療糾紛問題。修法是「醫界崩壞」最後一道擋土牆嗎?

回想醫療法民國九十三年修正時,即是為了避免醫療行為適用消保法之民事無過失責任;今日又為避免醫事人員犯罪率全世界排名第一,決定以修法來挽救「六大皆空」的醫界現況。然而會有效嗎?

醫界原本提出應比照民事責任中之重大過失為限,即如果醫師犯下一般人皆不會犯下的醫療錯誤時,始須負擔刑事責任。然而,行政院通過的則是違反「必要」的注意義務,但構成刑事過失責任之注意義務,哪些是不必要呢?

行醫過程中,本來就不需要注意,自然不會構成注意義務;那所謂的「必要」之注意義務所謂何來?欠缺刑事責任所要求之明確性。再者,從修正通過之法條文義,與現行法律過失責任相較,實在看不出修正的目的為何?

即使去除或減輕刑事責任,仍可能付出高額民事賠償,仍是驅使醫師進行防禦性醫療,或改走醫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筆者認為重點並非修法,而是法官或檢察官有無真正瞭解醫療行為的不確定性與風險性,去架構合理之注意義務。

以目前法院實務,大都仰賴衛生署之醫療鑑定,替法院決定注意義務之內容;但由於機關鑑定的保護傘,使得被告醫師無法當庭詰問鑑定之醫師,無法給予論駁之機會。

雖然很難界定標準,但法院應在具體個案,提出一套足以說服醫界及患者之注意義務標準,而非被鑑定報告或同情患者的情緒牽著鼻子走,否則醫療訴訟非但阻礙了醫療進步,更造成醫療訴訟空洞化。

主政者應更細膩的找出現行醫療訴訟之缺陷,對症下藥,而非進行華而不實修法,徒增社會對醫界推卸責任之感,反增醫病關係對立。



◆ 醫護人員降低注意義務 失去專業的開始

【聯合報╱曾守一/中華人權協會專案秘書(台北市)】2012.12.14

行政院通過醫療法修正草案,未來醫護人員只有在故意(如明明能救、該救卻撒手不管)、重大過失且偏離醫療常規(如開錯刀、開錯邊、給錯藥、開刀器械留在體內等)並致病患死傷,才負擔刑責。

先不論刑法的過失概念,是否能區分「重大過失」與「一般過失」。這個草案的內容,將使醫護人員受到刑法的特別保護,合法排除某些因細微「一般過失」造成的醫療刑事責任。這個結果,無疑降低了醫護人員原本應有的注意義務,和刑事責任的範圍。

衛生署以立法方式,全面降低醫護人員的注意義務,並不會讓醫護人員比較細心謹慎,進一步減少醫療疏失和醫療糾紛,反而是倒過來,誘使醫護人員抱著「重大過失」有恃無恐,輕忽「一般過失」的注意義務,未來甚至可能導致醫療疏失和醫療糾紛案件大為增加。

至於案件是重大過失或是一般過失,仍須透過刑事程序加以調查、確認,涉案醫護人員,仍不免必須出庭應訊。

能注意到一般人注意不到的危險、並且能避免這樣的危險,才能成為所謂的專家、專業,才會獲得一般社會大眾的敬佩。如果,醫護人員甘心將自己的注意義務,等同於蒙古大夫的注意義務,那麼醫護人員也會逐漸失去專業的身分,和社會大眾的景仰。

衛生署欲以修法「降低醫護人員的注意義務」這個藥方,解決醫療糾紛,事實上並不能禁止病患「以刑逼民」,或使醫護人員免於出庭應訊或遭起訴,反而使醫護人員有比修法前更加不小心的「誘因」,從而製造更多的醫療糾紛。

立法使醫護人員的注意義務與一般人的相同(或更低),其直接影響是破壞醫護人員的專業形象,以至於整體的毀壞社會大眾對醫界的景仰。其得當乎?



◆ 課社福團體補充保費 民團:揚言拒繳

【中廣新聞/蕭照平】2012-12-14

多個社福團體向立委陳情,指出衛生署應該重新解釋「全民健康保險法第34條」的規定。社福團體認為,每月支付的薪資總額,應該只限於受僱者的薪資總額,不該及於非受僱者,否則台灣多個NGO組織及中小企業都將受到影響。社福團體也呼籲政府,應該吸收受委託單位所增加的補充保費費用,而衛生署也應該重新解釋法令。

民進黨立委陳節如表示,社福團體除了要負擔受僱者,超過當月投保金額總額的薪資所得的補充保費之外,還需要負擔外聘講師、督導等所支付費用的百分之二的補充保費。她認為,對社團體不僅不能適用也增加負擔。

殘盟理事長馬海霞也說,社福團體是政府的承辦單位,如果還要繳補充保費給政府並不合理。

『因為我們是扣繳義務人,所以我們必須要扣繳百分之二的補充保費,但是我們並不是雇主,所以我們不是雇主之下要多出這樣的費用,是不是這樣的費用這樣的負擔要放到我們身上呢』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就表示,問題在於政府對於健保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解釋不清。

『母法中並沒有雇主要負擔非受雇者的補充保費所產生的50科目,那關於委託服務是政府法定服務,這法定服務是政府本來就該做的事情,既然政府該做的事情又產生跟補充保費有關支出,就應該由政府來補足,這非常有正當性』

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秘書長許主峰也說,如果政府要用不具正當性的方式增加社福團體成本,將不惜發動拒繳,他也呼籲政府能在年底前給予正面回應。

※ 相關報導:

* 健保核刪醫療費 一年省140億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0042

健保局公布今年上半年醫療核刪項目,包含住院費、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電腦斷層造影與磁振造影,分別名列核刪比率前十名;健保局估計,核刪後平均每年約可省下一百四十億元,但醫師也擔心這種事後審查,會打擊醫師士氣。....陳玉敏表示,遭核減的項目多半是因病歷記載不完整,或沒有辦法提供必須做高科技檢查的佐證;她說,過去甚至有發現病歷只填寫「同前病歷」的情況。

fsj 提到...

研究:新SARS病菌 人畜交互傳染

【台灣醒報╱記者魏敦華╱台北報導】2012.12.14

更可怕的SARS來了!德國波恩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卓司登日前發佈研究結果指出,他們發現一種與SARS有關聯的冠狀病毒,而這種病毒具有許多潛藏的宿主,並且可以在人畜之間交互傳染。

卓司登表示,因為這個名為hCoV-EMC的病毒與SARS有許多相似處,所以他跟研究團隊極力想要看看這個病毒,是否與SARS共用同一種細胞受體媒介來進入一般正常細胞。SARS所使用的細胞受體媒介名為ACE2,通常被發現於肺部深處的肺泡中,所以對一般人來說,需要吸入相當多的SARS細菌,才會有足夠的數量來感染人的肺部。

根據卓司登的描述,這也是當初為什麼SARS沒有像野火燎原般發生大流行,而只是集中感染於護理人員和群聚度過高的香港居民;而且,當SARS細菌進到肺部深處時,受感染的人會在相當短的時間內,立即感到不舒服,也因此減少病人出門的機會,變相降低交互感染的機率。

但研究結果指出,hCoV-EMC所使用的細胞受體媒介跟SARS不同;儘管它跟SARS一樣,和來自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很相近,但研究卻顯示,hCoV-EMC依然有感染蝙蝠以外物種的能力;卓司登對此表示,「這樣的結果令人相當驚訝,因為冠狀病毒有這樣的能力,是完全不正常的。」 

該病菌也能對豬隻造成感染,這說明了hCoV-EMC是使用這些能被感染的動物中相同的細胞受體媒介,來進入受體細胞。如果該受體細胞是在黏膜表層,則該細菌有可能從動物身上傳染到人類身上,使得每一個動物都是潛在可能的感染源,而根據卓司登所說,這樣會使得病菌更難以撲滅。



◆ 控制血糖 你也能瘦得很健康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0086

【聯合報╱記者梁雅雯/嘉義報導】2012/12/14

「要減重,吃最重要!」中醫師張寶源1年多來成功減重14公斤,成為減重活招牌,他說關鍵在控制血糖,所以白天活動時若吃太少,血糖降低導致代謝低下,反而瘦的慢,最好3餐依「321原則」,讓睡前保持低血糖。

張寶源2年前開始擔任減重醫生,原本體重94公斤的他,以健康飲食習慣搭配中藥調理,1年多降到80公斤,本月初開始到署立嘉義醫院服務。

張寶源說,他從病人減重經驗摸索出減重原理和方式,關鍵在於控制血糖,因為血糖和新陳代謝有關,白天人只要有在活動,不能不吃或吃太少,否則血糖降低會導致代謝低下,反而瘦得慢。

他建議3餐遵守321原則,早餐一定要吃且熱量必須充足,如果將整天的食物分成6份,早餐要吃3份、午餐2份、晚餐1份,且越早吃越好,讓睡前保持低血糖。

張寶源也建議運動前15到30分鐘先稍微進食,提高血糖,運動後1個小時內避免進食,飯後半小時可快走30分鐘到1小時是最好的運動方法,也要買個體重計放在身邊,隨時測量體重,天天提醒自己不要懈怠。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又安全地瘦下來!」張寶源指出,一般民眾對減重的誤解,包括以為吃得少就會瘦、運動越多越好、因水腫體質不喝水等,都不是很正確的觀念,減重應有正確作息、飲食習慣及透過運動方式改善,也可透過中醫調理,不僅變瘦也更健康。



◆ 吃維他命防癌?醫師:應均衡飲食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0043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2/12/14

美國研究指出,每天服用綜合維他命可減少癌症發生率以及復發機率。不過,專家持保留態度,認為預防癌症應以減少暴露致癌物質為首要任務,不應把維他命當防癌救命丹。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日前發表一項長達十二年的研究,追蹤一萬四千六百四十一位五十歲以上男性,結果顯示,排除攝護腺癌,每天吃一顆綜合維他命,可降低男性癌症整體發生率百分之十二,並減少二成七患者癌症復發之機率,其中以大腸癌的預防效果最顯著。

不過,這項研究也受到質疑,同樣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另一篇文章指出,維他命可防癌的論點太過牽強,綜合維他命可減少所有癌症發生率,過度簡化罹癌原因,且研究也沒有解釋維他命防癌機轉,數據也不足以讓人信服,結論過度肯定維他命效用。

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說,上述研究結果,可能與服用維他命族群較重視健康有關,所以他們維持較健康的生活,減少罹癌率,不見得與補充維他命有絕對關係。

王正旭表示,過度暴露致癌物是罹癌的主因,防癌應減少與各種致癌物的接觸,如菸品、醃漬或過度燒烤食品等,並經營健康的生活態度,如規律生活、運動、均衡飲食,「不可能說每天抽菸、喝酒後,再吃維他命就不會得癌症。」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邱仲峯說,該研究證實癌症患者補充綜合維他命可降低復發率,但對於一般人補充維他命可抗癌的論點,確實不夠有說服力。

邱仲峯說,證實維他命防癌的研究不多,有研究顯示過度補充單一種類維他命對人體有害,但沒有聽過補充綜合維他命對健康有傷害的研究。邱仲峯建議,不能完全以綜合維他命取代蔬果。

fsj 提到...

生活習慣病了? 力行健康7戒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17

一名科技公司年輕副總年薪300萬,但生活習慣太差,抽菸喝酒、暴飲暴食、熬夜應酬,體重破百,最後不幸猝死,年僅35歲。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執行長劉輝雄提出「生活習慣病」新概念,如能養成戒菸、吃早餐等七大健康習慣,就能避免百病纏身。

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上午舉辦成立大會,劉輝雄指出,除了肺炎及意外傷害事故之外,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肝疾等國內十大死因幾乎源自於生活不良習慣,經年累積,導致三高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甚至罹癌、心肌梗塞。

該電子新貴就是「生活習慣病」典型個案,不到30歲,就拚上了公司副總一職,年薪驚人,但工作壓力沈重,經常熬夜應酬,幾乎菸酒不離手,加上三餐不正常,生活習慣太差,幾年下來,體重扶搖直上,變成大胖子,在35歲那年突然心肌梗塞,不幸猝死。

劉輝雄分析,如果年輕時生活習慣太差,罹患「生活習慣病」,男性約在30至35歲、女性則在35至40歲,正值人生黃金階段,就會逐漸發病,等發現時,幾乎為時已晚,往往無法痊癒與復原。

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董事長許耀明表示,「生活習慣病」並不是中、老年人才會有的疾病,而是從兒童時期的生活習慣就開始隨伴而來的疾病,任何症狀,無聲無息地進行。

以高血壓為例,大部分患者飲食習慣偏好重口味,缺乏運動、工作繁忙、休息不足、經常晚睡熬夜,這些不良生活習慣讓原本就有家族病史的年輕人提早罹患高血壓。

如何避免慢性疾病、心肌梗塞、癌症上身?劉輝雄提出了七大健康習慣,包括不抽菸、適度喝酒、定期做相當劇烈度的運動、保持適當體重、睡足七、八個小時、天天吃早餐等。

劉輝雄強調,在七大健康習慣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每天一定吃早餐,許多上班族早上一定來杯咖啡,但早餐卻可有可無,長期下來,勢必影響身體健康。



◆ 〈吃對了你也能瘦〉飲食減少油脂 半年瘦1.6公斤

記者/洪素卿 2012.12.16 自由

很多人都希望科學家能找到一種最輕鬆的減重方法,讓人躺著就能瘦。雖然這種神奇的方法迄今尚未發現,不過,刊載在最新一期的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研究發現,其實不需要特別禁食,也不必靠特殊菜單,只要記得飲食中少吃一點油,不用努力節食,一樣可以在半年內輕鬆瘦下1.6公斤!

英國醫學研究 不需特別禁食

這項研究使用包括33個過去在北美、歐洲、紐西蘭等地進行的隨機臨床試驗,包括超過近7萬5千筆男、女及兒童的資料。比較飲食脂肪攝取量比一般人少的族群,與脂肪攝取量正常族群間的差異。

結果顯示,在沒有刻意降低食量的情況下,光是採行低脂飲食就能讓人體重變輕,該族群不僅體重輕了1.6公斤,連腰也變細0.5公分,血壓也會下降,壞膽固醇也跟著變少,部份成果維持長達7年。

研究主持人胡柏(Lee Hooper)指出,飲食中減少的油脂越多,降低的體重也就越多。觀察顯示,飲食低脂對體重的影響,看起來就像是刻意節食一樣。研究人員特別去觀察那些非為減重而控制脂肪攝取的族群,結果發現,他們的食量並沒有降低,但體重也一樣下降。

多用水果來替代餅乾、蛋糕

雖然研究者曾特別分析受試者減少攝取的脂肪種類,但研究人員建議,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也就是說,選擇喝低脂牛奶、吃低脂優格,遠離奶油及起司,同時遠離紅肉脂肪;不妨用水果來替代餅乾、蛋糕及洋芋片等零食。更重要的是,不需要太過度減脂,才能長期維持,並將其變成飲食習慣。

台灣肥胖醫學會蕭敦仁醫師指出,過去北醫有研究發現,當熱量攝取一樣的情況下,飲食中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體重會減得比較好。

蕭敦仁認為,沒有刻意想要減重的人、採行低脂飲食就足夠;但對於想要減重的人,光靠這個方法,不容易達到一般定義的成功減重、也就是減低體重5%到10%,可能還是得配合熱量控制及運動等其他方式。



◆ 節食卻不動 咪咪也變瘦

【聯合晚報╱黃玉芳】2012.12.15

體重雖然下降,但雙峰縮水,卻還是有粗腿、肥臀的困擾,令不少減重的人氣結。醫師表示,若只以節食減重,很容易讓咪咪小一號,該瘦的卻瘦不到。即使要運動,也要「有氧搭配無氧」,才能減掉臀部、腹部等部位的脂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肥胖防治暨運動中心主治醫師徐華穗表示,胸部有大量脂肪,因此減重時,幾乎不可能不瘦到胸部,尤其是本來體重超標者、或是一下子瘦得太快,瘦身時胸部更會明顯變小。

徐華穗說,激烈節食不運動的錯誤減重方法,更會只瘦胸部,大屁股、粗腿、水桶腰依舊存在,因此一定要搭配運動。同時還要記住「有氧搭配無氧」的原則,不能只搖呼拉圈、做仰臥起坐等無氧運動,還是要有跑步、快走、自行車等增強心肺功能、耐力的有氧運動,才能在瘦下來時擁有美麗的曲線。



◆ 川貝枇杷膏 並非鎮咳萬能藥

文/廖千慧、廖婉絨 2012.12.15 自由

冬季感冒咳嗽盛行,提到止咳化痰的中藥方,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起來甜甜涼涼的川貝枇杷膏,為什麼有些人吃了止咳效果很好,有些人反而咳得更厲害?其實引起咳嗽的病因非常多,川貝枇杷膏並不是每種咳嗽都適合的萬靈藥。

市面上有幾家不同品牌的川貝枇杷膏,配方大同小異,都是根據清代名醫葉天士的古方「蜜煉川貝枇杷膏」加減調整而成,主要成分通常會有:川貝母、枇杷葉、沙參、陳皮、桔梗、半夏、杏仁、薄荷、五味子、蜂蜜等。

枇杷膏中的主要藥物:川貝母,性味甘苦、微寒,具有化痰止咳、清熱散結的功效;枇杷葉性味苦平,具有清肺化痰、下氣止咳的功效;蜂蜜性味甘平,有潤肺止咳的功效。

綜合整個配方來看,川貝枇杷膏屬於涼潤性質,適用於熱性咳嗽的咽喉腫痛、痰黃黏稠,或是陰虛燥咳的喉嚨乾癢、聲音沙啞、痰少而黏稠難咳等病症。

屬於風寒咳嗽或是痰濕咳嗽的患者,就不適合吃川貝枇杷膏,因為川貝母性質微寒,蜂蜜能助濕,越吃反而咳嗽越嚴重。通常這類患者沒有喉嚨痛的症狀,痰是白色、量多而黏,沒有發燒或燥熱的情形,且可能會怕冷;例如由氣喘或心臟病引起的咳嗽,就不適用川貝枇杷膏。

蜂蜜滋膩助濕,會使血糖快速升高,糖尿病患者即使符合吃枇杷膏的適應症,一天也不能服用太多。

特別提醒正在服用其他中藥的人,不要擅自搭配川貝枇杷膏,因為中藥的搭配有所謂「相反」、「相剋」的效果;意指某些中藥若一起使用,可能會導致身體不適的副作用或是失去療效。

另外,坊間有些枇杷膏可能還含有紅花或麻黃的成分,紅花具有活血的功效,不適合孕婦、開刀、或是已經在使用抗凝血劑的人服用;麻黃不適合肺虛喘咳的人使用。

如果不了解自己咳嗽是屬於哪種中醫證型,最好還是求助於合格中醫師診斷之後,再依據醫師所診斷的咳嗽證型開立止咳配方,對症下藥。

(作者分別為御丰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御絨中醫診所院長)



◆ 道歉法則…醫糾法的最創新

【聯合報╱張法迅/醫(台中市)】2012.12.15

行政院通過醫糾事故補償法草案,箇中創新之處,就是採納了國外近年證實可有效降低醫糾訴訟成本的「道歉法則」。

醫療糾紛之所以日漸增加,主因之一就是醫病的溝通與相互理解不足。當醫療事故發生時,家屬想瞭解處置過程,但醫療人員擔心透露太多,將來訴訟時會成為「呈堂證供」,不僅回應方式被動,甚至連關切、不捨的人之常情都刻意按下不表。

少有醫療人員願意讓病人遭受醫療過失的傷害,意外的產生絕大多數時候,是因醫療行為本身具有複雜、不可預期、時間壓力等特性。同樣的道理,大部分提告的家屬,並不想濫訴,只是因為得不到一個滿意的解釋。

「道歉法則」的精神,就在於成立一個讓醫病雙方可以回到人性化溝通的平台。當醫糾發生,由公正第三者啟動調解機制,在過程中,醫療人員可說明處置,就疏失之處致歉;若無疏失,也可對家屬表達同情、遺憾與撫慰之意。最重要的,調解內容不得作為未來訴訟佐證。

台灣醫糾攀升導致醫病關係惡化,已經到了相互猜疑、彼此防衛的地步,這樣的發展只會讓對立增高,形成惡性循環。這跟醫療行為須建立在信任、授權、代決的基礎之原則,是相互違背的。

「道歉法則」就是破除上述困境之道,國外研究證實可讓醫糾訴訟件數、成本降低四到五成。以誠懇溝通、詳盡說明、同理支持原則來處理醫糾,可促進醫病諒解,避免少數案件傷害整體醫病關係。

※ 相關報導:

* 1張診斷證明抽佣78萬 保險黃牛吸血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7567923.shtml

保險黃牛常以「管理顧問公司」名義,向車禍病患家屬聲稱可代辦理賠,事成再抽佣;雲林方姓農民投訴,兒子車禍成植物人,黃牛只申請一張診斷證明就要七十八萬元,形同剝削,希望民眾別再上當。

fsj 提到...

十大死因 6成與生活習慣差有關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2/12/17

一名卅五歲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工作繁忙、三餐不正常、熬夜應酬又抽菸喝酒;去年做員工健檢,發現有血管阻塞、高血壓、高血脂,也未按時服藥,不到一年就因為急性心肌梗塞過世。

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昨天舉行成立大會,前副總統蕭萬長等人到場。蕭萬長致詞時略帶鼻音,身體微恙出席活動,提醒大家平常就應維護健康。基金會執行長劉輝雄說,這名科技公司副總是他的病人,壯年驟逝很可惜。

健康促進基金會董事長許耀明表示,生活習慣不良容易引發疾病,且不會一開始就出現症狀,不容易察覺,通常累積到三、四十歲事業有成時,開始發病。

以吸菸為例,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謝和賢說,抽菸不但會傷害肺部,也會影響嗅覺與味覺,讓人口味越來越重,增加高血壓風險。

他提醒,最好戒掉抽菸、喝酒,少吃油炸、醃漬、燒烤食品及含糖飲料,做好個人健康控管,才能少上醫院。

「自己就是最好的醫師」,劉輝雄建議,避免慢性病上身,應養成七種健康習慣,包括不抽菸、不酗酒、規律運動、保持適當體重、充足睡眠、每天吃早餐、不吃額外的點心。

有些人常不吃早餐,劉輝雄說,若早上沒有進食,身體血糖會偏低,中餐吃過多,會讓血糖飆高、變胖,長期下來不利健康。

國人十大死因中,六成致死疾病與生活習慣不良有關。衛生署長邱文達說,慢性病是國人主要死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腎臟等疾病;只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慢性病可以預防。

※ 相關報導:

* 美魔女冠軍 曾是78公斤胖媽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570439.shtml

台茂購物中心昨天舉辦第二屆美魔女選拔,有10名35歲以上的漂亮熟女參賽,還有遠自日本的參賽者。第一名的陳亦麟47歲,身高172公分、體重55公斤,曾兩度發胖逾70公斤,發憤每天運動,瘦回好身材,成為人人稱羨的長腿辣媽。



◆ 用眼過度 年輕型老花眼激增

張睿纖/台北報導 2012-12-17 中國時報

眼科門診近年來除收治許多因壓力、長時間使用電腦造成黃斑部病變的個案外,門診中也不乏30多歲就出現老花眼症狀的年輕人。醫師提醒,台灣人工時長,長時間使用電腦,就應培養每40分鐘休息5分鐘的習慣,平日並保持充足睡眠、均衡攝取五蔬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說,日前一名30歲女性因年底趕結帳,忽然眼前一堆數字模糊不清,並感到劇烈頭痛,就醫發現已是老花眼。

他觀察,不少人覺得老花眼是老人家專有疾病,尤其女性更排斥配戴老花眼鏡矯正視力,就怕和「初老」劃上等號,反讓視力惡化,估計近2年門診中因長時間使用電腦,30多歲就出現老花眼的年輕人增加2成以上。

台灣人普遍工時長,下班也忙著「滑」手機,內湖科技園區中就不乏久盯電腦、熬夜趕案子,眼睛使用過度而突然無法調焦,眼前一陣黑且伴隨劇烈疼痛的病例。

內湖國泰醫院眼科主任林思源表示,上班族每40分鐘就應起身動一動,並眨眼、望向遠方休息5分鐘,讓睫狀肌、水晶體適度放鬆,如長期依賴人工淚液,也應使用沒有防腐劑成分的產品,避免造成眼角膜傷害。

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表示,視力受損後通常只能防止惡化,難以回復。平日應保持充足睡眠、多攝取富含維生素、葉黃素的深色蔬菜如菠菜、紅蘿蔔、綠花椰菜等;戶外工作者、駕駛也應戴上帽子、太陽眼鏡預防紫外線,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者則須定期檢查視力。

長期反覆發生黃斑部積水會導致視網膜結疤、出血,有失明的可能。蔡景耀提醒,黃斑部病變初期不太會同時影響兩眼,因雙眼「代償作用」,患者常無自覺,偶爾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單眼輪流注視家中磁磚等有直橫條排列地方,如發現線條扭曲變形、中央有黑影,就應盡快就醫。

fsj 提到...

名廚食譜藏危機比冷凍食品熱量高

【台灣醒報╱記者張鎮宏╱台北報導】2012.12.18

電視實境節目教你煮的菜,可能比冷凍食品更不健康!「原味主廚」傑米.奧利佛、「廚房女神」奈潔拉,這些全球知名的烹飪主持人可能會害你變得更胖。根據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報告指出,烹飪節目的食譜熱量平均遠超過超市量販的冷凍食品,照著它動手做,不僅會讓體重直線上升,更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賠掉你的健康。

近年來,英國的實境烹飪節目在全球引起一片流行熱潮,像是「原味主廚」傑米.奧利佛或「廚房女神」奈潔拉都是家庭電視中常見的「廚神」典範,而在他們的巧手烹飪下,各式的精心料理不僅令觀眾垂涎三尺,簡單明瞭的食譜更是紅遍各大書店,引領起一波「廚房革命」的熱潮。

但這些名廚食譜在美味之餘,或許並沒有你想像的健康。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公衛系教授懷特(Martin White)日前就發表一份研究,在報告中,該團隊隨機挑選出100道名廚食譜一一計算其營養成分,並以「特易購」等量販超市的即食餐盒做為對照。「這兩方的營養成分都不符合均衡飲食的健康標準。」懷特表示,「但名廚食譜卻明顯有著更高的卡路里含量。」

懷特表示,在統計之後,名廚料理的平均營養與纖維成份都較即時食品來得低,但脂肪和糖的比例卻明顯偏高不少。而在100道主廚名菜之中,「廚房女神」奈潔拉的「特製香料滷豬腳」更以每份1,340大卡的超高熱量,榮登調查中的「熱量至尊」;即時食物中的榜首—特易購出品的「印度咖哩雞香飯」則「僅有」870大卡,兩相權衡之下,冷凍食物可能還比較健康。

「我們不是存心要給這些烹飪名人找碴的。」懷特表示,「這不是我們的初衷,有些美食節目的料理就很健康,而我們的目的只是要提醒大眾,均衡飲食的重要性。」根據研究指出,肥胖已成為全球性的社會問題,除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外,慢性病、甚至是癌症的罹患機率都與過重問題有關。

而針對紐卡斯爾大學的這份報告,傑米.奧利佛也藉由發言表示「虛心接受」,並指出新版的食譜以增加熱量與營養量表,以供觀眾或讀者們作為健康參考。而至於「廚房女神」的熱量問題,奈潔拉方面則拒絕發表回應。



◆ 中醫師想開業 須受兩年訓練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18

國內中醫師培訓將出現重大變革。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指出,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制度將從民國103年正式實施,屆時想要自行開業的中醫師,一定要在評鑑合格的醫院中醫部門或衛生署指定的中醫醫院,接受兩年醫師訓練。

目前國內九成中醫師都選擇在中醫診所接受訓練,但訓練過程相當不嚴謹,弊端叢生。黃林煌指出,目前國內約有5300多名中醫師,大部分中醫師都想自行開業,但開業門檻鬆散,如果任其浮濫發展,勢必影響民眾就醫權益,無法提高中醫品質。

本身具有中醫師資格的黃林煌坦言,與西醫培訓制度相較,中醫師訓練確實「差很多」,缺乏完整臨床教學訓練制度。甚至有部分中醫師將醫師執照寄放在中醫診所,期間根本不曾幫病人看診,甚至還出國,但只要兩年期滿,就能在外自行開業。

為杜絕亂象,衛生署決定加強中醫培訓制度, 實施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制度。黃林煌解釋,後年起,要自行開業的中醫師,必須在衛生署指定的醫院接受兩年嚴密紮實的中醫臨床訓練課程。

為培育師資,衛生署今年舉辦第一屆指導醫師訓練營,還有600多位中醫師取得指導醫師資格,其中不乏知名的權威中醫師,像是高齡80多歲的董延齡就相當熱心於教學,主動報名參加研習,也順利取得指導證書。

目前已有64家醫學中心及教學醫院的中醫部門經過評鑑合格,中醫醫院則有4 家評鑑合格。黃林煌強調,未來中醫診所也可以申請教學評鑑,合格後可與合格訓練醫院合作,以「代訓」、「共訓」方式來培訓中醫師。



◆ 楊志良/臨床、醫管與衛政間的對立與衝突

【聯合報╱楊志良】2012/12/18

全民健康照護是理想而難於實現,但我們仍需全力以赴。

在擔任衛生署長期間,有位台東的立委質問,為什麼台東沒有小兒心智科的專科醫師來照顧遲緩兒、自閉症及注意力缺損過動的小孩?

台東孩童 不應差別待遇

當時心裡很不痛快,心想台東急重症醫療人力已有起碼的基礎,連葉克膜也都設置了。

美、加、日等發達國家,像台東這等規模的市鎮,醫療資源不如台東的,比比皆是。

台東精神科醫師已有好幾位,非要兒童心智科醫師是否太過?但反過來想,台東孩兒理所當然應像北、中、高大都會的孩童享有此種照顧。

資源有限 只能盡力而為

八八水災的時候,夜間有位母親帶兩個發燒的小孩在署立旗山醫院就醫,有家醫及內科醫師值班,但當夜沒有小兒科專科醫師駐診,母親大為不滿,執意轉診高雄的醫學中心,且到處向媒體投訴。

最近有多個鄉鎮缺婦產科醫師接生引起各界關注,這些民眾理所當然都應該得到最好的照顧,但就算是先進國家如美、加、日,在較偏遠地區有位家醫科醫師也就不錯了。資源有限,欲望無窮,只能盡力而為。

另一個例子,有位我在台大醫院擔任資訊室主任期間的同事,目前擔任板橋一所大型醫院的院長,因醫院一床難求,所以前來要求增加500床,董事會早已通過,且硬體也已完成。但依醫療網計畫,我只能拒絕這項要求,還特別虧他一下,說如果一床難求就要增加病床,恐還輪不到你,因台大、榮總、長庚更一床難求。

醫療照護 偏鄉抱怨不均

增加500床就需要近百名醫師、200多個護理人員,其他醫技人員至少也要近100人,那麼本來就不容易招聘到醫療人員的近20個相對偏遠的地區醫院,就更不容易聘到醫療人員,到底該得罪這位同事兼「大老」呢?還是得罪偏遠縣市的立委?更重要的是,如何滿足當地民眾的醫療照護?

台大醫院 各地都想要有

更困擾的是多位人口規模不大的縣市長要求,在縣內設置醫學中心,甚至「台大醫院」,若每縣市都設一所台大醫院,原來的台大醫院因資源稀釋,也就不成台大醫院了。這又成為每縣市設一所國立大學民粹錯誤政策的翻版?

讓每個偏遠鄉鎮都有良好的基本醫療(Primary care),各個縣市都能提供神經內、外、心臟內、外、胸內、外、急診、婦產等科急重症的照顧,這也許是台灣目前可以做到的,是努力的目標,另一方面對醫療資源不足區,減收部分負擔或保費以為補償。

臨床醫師的志願之一就是要挑戰疑難雜症為人所不能,即使此種病患少之又少,耗費又是天價;另一方面醫院管理者,就是要不斷引進他院所無的高尖設備及不斷擴充版圖。

但醫學中心的每項高尖設備的引進及病床擴充,就使偏遠地區更為艱困,或一般能有效治療的病痛反而得不到治療。

重離子機 全台一部就夠

因此,百億計價的重離子機,每個療程以百萬計,全台一部以供研究及實驗性治療就夠了,請勿每個醫學中心都購一部,從事軍備競賽。

至於臨床醫療耗用95%的全國衛生經費,「未病」之前的預防保健,醫界及民眾多不重視,甚難獲得資源,是另一項重大議題。

資源有限,如何調和此種對立與衝突,不論積極介入或視而不見均難獲得滿意結果,深入瞭解相互立場或能緩解醫療體系的困境。

(本文作者楊志良為衛生署前署長、現為亞洲大學教授)

fsj 提到...

發燒加痠痛… 流感高峰到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2.12.19

下周末就是耶誕節,流感也將進入高峰期。疾病管制局局長張峰義昨天扮演耶誕老人,叮嚀民眾流感不是一般感冒,不但症狀嚴重,引發併發症造成死亡的機率也較高,若有持續發燒、肌肉痠痛或疲倦的症狀應及早就醫。

張峰義說,流感高峰期約是十二月到明年的一、二月,但今年高峰期有延後趨勢,一旦流行就會快速蔓延。民眾若是出現呼吸困難、咳痰會帶血、胸痛、意識不清、肌肉痠痛、以及持續不停的發燒等流感症狀,應盡速就醫,以免出現嚴重併發症危及生命。

一般觀念裡,孕婦吃藥對胎兒有影響,不過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弘治表示,若是孕婦不慎感染到流感,多會建議服用克流感藥物,沒有積極治療流感恐有更大風險,建議孕婦周圍的家人應及早注射流感疫苗,降低孕婦感染的機率。

嬰幼兒也是感染流感高危險群,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表示,七歲以下幼童症狀較類似感冒,又比較不會表達不適感,家長應特別留意家中孩童是否有出現活動力低下、不容易喚醒及缺乏意識等流感徵兆。

有些民眾誤認為有流感症狀就要快篩,國泰醫院副院長黃政華醫師則指出,快篩僅有四到七成的確診率,醫師親自問診準確度卻可高達七成以上,快篩雖然可以輔助診斷,仍須由醫師綜合病人症狀考量。

※ 相關報導:

* 150名師生 疑食物中毒 高市2小學停課5天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498/112012121900078.html

高雄市光榮、鹽埕國小兩校八個班級、一百五十名師生,上周五晚間陸續出現上吐下瀉、發燒情形,驚動衛生署疾管局追查起因是營養午餐食物中毒或腸胃炎型感冒引起群聚感染。由於檢驗報告還未出爐,高市教育局為防事態擴大,緊急宣布兩校昨日起停課五天應變。



◆ 憋尿要不得 恐罹尿中毒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2/12/19

每個人都有憋尿的經驗,但其實憋尿對健康有害!中醫師彭文光表示,民眾不要太小看這種壞習慣所帶來的影響,因為很多疾病都跟憋尿有關,當民眾經常憋尿時,長期下來就很容易出現輕微尿中毒的現象,這時候身體會對尿中毒產生一連串的反應,治療宜以瀉法為治則,以便讓過度緊縮的膀胱放鬆至正常狀態。

彭醫師指出,很多民眾因為工作忙碌,很容易就不小心忽略了膀胱的脹尿感覺,或是因為沒辦法離開工作崗位,所以就故意忍著不尿,其實這是很不好的壞習慣,因為從膀胱開始有尿意時就稱為憋尿,一直到忍不住非尿不可才去小便為止,都算是憋尿,時間有短短數十分鐘者,也有長達數個鐘頭之久的人。

彭醫師進一步指出,憋尿的問題在於長期下來會導致膀胱過度疲累,如果膀胱在憋尿時未及時將尿液排出去或是排尿不乾淨,這時候很容易就會影響到腎臟繼續過濾尿液的功能,像這種情況都可以叫做輕微的尿中毒!當身體為了將體內多餘的尿毒素排出去時,就會借助於皮膚或肺部的功能。

若透過皮膚排毒,長期下來可能會產生各種皮膚病,若透過肺部排毒,久而久之可能會有咳嗽、生痰、流鼻涕等症狀,甚至於因為排尿不順暢,也可能會引起失眠、經常多夢、產生焦慮、心情煩躁等情形,雖然不建議民眾過度神經質的頻頻小便,但最好適時多喝水、多小便,這才是保養身體的重要好方法。

※ 相關報導:

* 乳牙沒顧好 孩子恆齒輸在起跑點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0995

不少家長以為孩子乳牙蛀掉沒關係,反正最後都會掉光,重再長恆牙。但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長黃純德說,忽視乳牙照顧是謬誤的觀念,被蛀掉的乳牙若不處理,會影響恆牙,因為乳牙蛀掉後,細菌容易沿著根管入侵牙胚,恆牙在充滿細菌環境中長出來,也會有較高的蛀牙機率。



◆ 器捐活路! 3歲以下腦死判定放寬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2012/12/20

十多名未滿三歲、正等待器官移植的小病人,多一線生機。衛生署放寬三歲以下腦死判定程序,開放足月出生(滿卅七周)至未滿三歲的幼兒進行腦死判定,小兒器官捐贈來源可望增加。

腦死判定準則歷經八年未修訂,以往因小病人身體變數大,可能在幾小時內身體狀況就從很好,惡化至很差;因此,對三歲幼兒判定腦死,醫界有所疑慮,即使病家央求,醫師也不敢判;也連帶讓小小重病兒,望斷等器官路。

為此,衛生署邀集小兒科醫師、神經科醫師等相關團體研商後,六月達成共識,十七日發布「腦死判定準則」修正版。

衛生署醫事處長許銘能說,放寬足月出生(滿卅七周)至未滿三歲幼兒可腦死判定,但要由小兒科專科醫師執行。

目前未滿三歲等待器官捐贈的小病人有十九名,其中有十二名等待肝臟;而三歲以上未滿六歲的小病人有十一名,其中有七名等待肝臟。小病人多為先天疾病,如膽道閉鎖症等。

過去囿於規定,三歲以下小兒腦死判定需專案審查。過去,衛生署僅收過一例申請案,二○○七年亞東醫院一名二歲腸病毒重症小病患死亡前,家長同意捐贈小腸,衛生署迅即召集專家會議,專案通過。

早產兒神經及器官功能尚未發育完全,亦不穩定,仍不宜判定腦死,因此這次修法只就限縮在足月生產的新生兒。

另外,未滿三歲的幼兒仍然在發育,對於缺氧或腦傷耐受性較大,對器捐幼兒是否為不可逆的深度昏迷、或腦幹功能完全喪失及無自行呼吸的判定有疑慮時,得增加腦波反射等輔助測試來確認。

依新規定,腦死需經兩次判定,兩次間隔時間,依器捐者年齡有所不同,三歲以上至少間隔四小時;一歲以上未滿三歲者,至少間隔十二小時;足月出生未滿一歲者,至少間隔廿四小時。

fsj 提到...

喉嚨卡卡以為感冒 竟是食道癌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2012/12/20

別輕忽「喉嚨卡卡」,可能是食道癌上身。有位62歲的老菸槍余先生,工作應酬不斷,不醉不歸,有次突然覺得「喉嚨卡卡」、「燒聲」,原以為是小感冒,但症狀日漸加重,經內視鏡檢測,才發現竟然是罹患食道癌。

余先生說,他喜歡吃辣、朋友都稱他「小山東」,且從年輕時每天抽2包菸,加上從事營造業,工作壓力大,經常有應酬。但是某天突然覺得有東西卡在喉嚨,甚至「燒聲」。

他本以為只是小感冒,只去買成藥服用,但持續2個月都沒好,還愈來愈嚴重,出現吞嚥困難等情形。因此他前往診所接受內視鏡檢查後,發現竟是早期食道癌。

收治病例的開業診所醫師劉輝雄說,國人近幾年飲食習慣西化,民眾生活壓力大,應酬聚餐機會增加,且部分民眾偏好吃刺激性食物,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也跟著增加。根據統計,「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今年較去年增加18%。

劉輝雄說,引發「上消化道疾病」的原因之一,很可能就是因罹患食道癌。食道癌早期通常會出現「喉嚨卡卡」,好像有東西卡在喉嚨,但民眾常以為是感冒或胃食道逆流而輕忽。



◆ 貪吃麻辣鍋 易損脾傷胃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2/12/20

冬天吃麻辣鍋是一大享受,但也常常造成身體的負擔。台灣中醫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翁瑞文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冬天吃一些麻辣鍋可以暖胃,然而,如果吃太多的話,就可能引起胃部不適及胃酸分泌過多、腸道過於亢進或過度蠕動,最後還可能會出現拉肚子的現象。

翁醫師指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有所謂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也就是說,酸、甘、苦、辛、鹹五味與五行相對應,肝、心、脾、肺、腎也跟五行相對應,因此,五味、五臟有相生相剋的關係,亦即辛(辣)屬金,脾(胃)屬土,辛金將會剋脾土,所以吃太多辛辣食物就容易損傷脾胃。

翁瑞文醫師指出,如果脾胃還沒有受損的時候,可以多吃一點苦瓜、苦杏仁等苦味食物,但如果脾胃已經受到傷害的時候,可以多吃一點清涼的食物,以便降火、減低燥熱之性,這些食物包括綠豆湯、大白菜、番茄、白蘿蔔等皆是,然而,飲食仍不宜過多,適量就好。

當民眾吃太多麻辣鍋而引起腸胃毛病時,最好接受診治,以便把腸胃調理好,通常中醫常常使用胃苓湯等中藥複方來進行調理,胃苓湯為平胃散、五苓散的合方,能祛濕化滯,健脾和中。如果患者帶有大便黏稠現象時,可酌加黃芩湯或葛根芩連湯,前者能清熱止痢,和中制痛,後者能表裡兩解,清熱止利。

翁瑞文醫師強調,如果患者帶有肚臍附近疼痛時,可酌加芍藥甘草湯等中藥複方,能緩急止痛;如果患者帶有肚子脹痛情形時,可酌加使用半夏瀉心湯、芍藥甘草湯等中藥複方,前者能和胃降逆,後者能緩急止痛。

肚子不舒服也可以按摩穴位來改善症狀,這些穴位包括內關、內庭、天樞、足三里、合谷等穴位。內關穴位在手掌之手腕橫紋中間,朝手肘方向二寸處;內庭穴位在腳背第二趾、中趾縫上的凹陷處;天樞穴位在肚臍各往左右延伸二寸的地方;足三里穴位在外膝眼直下三寸的地方;合谷穴位在兩手拇指、食指合攏後肌肉的隆起處。



◆ 疏肝解鬱 源頭治療鼻過敏

【聯合報╱王致統/新北市三重麗水堂中醫診所院長】2012/12/20

每到冬天,診間裡哈啾聲不絕於耳,除了感冒,還有過敏患者。

不少過敏患者一到冬天,鼻涕擦不完,或是整個鼻子都塞住,嚴重時甚至整晚都要靠嘴巴呼吸,久之影響睡眠,衍生更多症狀,常讓病人困擾不已。

鼻子過敏,主要是身體接觸過敏原,產生相對應的抗體IgE,抗體又和肥大細胞結合,當下次接觸相同過敏原時,就會誘發肥大細胞分泌組織胺,引起局部發炎反應,使患部腫脹充血,造成鼻塞流鼻水等。

西醫治療鼻子過敏,多選擇抗組織胺、血管收縮劑或類固醇,抑制肥大細胞,降低局部腫脹與發炎。

中醫認為,鼻子問題跟肺脾腎有關,現代人常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久之讓身體元氣外放無法內收,長久下來元氣不足。歸根究柢,先針對問題源頭,一方面補脾腎,一方面用疏肝解鬱,讓免疫系統穩定,才能避免復發。

中醫將鼻過敏分為下列幾型:

1.風寒犯肺:鼻涕清稀、量多,遇風寒症狀加劇,可用荊防敗毒散合併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

2.肺虛邪實:鼻塞時有時無,早晨鼻癢嚴重,伴疲倦乏力、精神困頓,治療宜補氣通竅,可以用蒼耳子散合併玉屏風散。

3.氣滯血瘀:常見久病的肥厚型鼻炎,鼻涕不多,但鼻乾癢嚴重,遇冷症狀嚴重,治療宜活血化瘀方,以辛夷散合併川芎茶調散。

過敏性鼻炎不會致命,但長期下來讓病人痛苦不已,臨床有病人張嘴睡覺10多年,只因為鼻子一躺下來就塞住。透過治病求本,讓免疫系統回歸穩定狀態。



◆ 冬至過後…「三九天」溫通經絡 驅散寒邪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1192

【聯合報╱陳彥光/新北市岐伯齋中醫診所主治醫師】2012/12/20

飲食西化及空氣品質惡化,過敏性疾病發生率節節攀升,每年夏天,中醫「三伏天」幾乎成了全民運動。但是,以穴位敷貼調理體質的機會,在冬天也有,稱做「三九天」。

所謂「三九天」,從冬至次日算起,每隔9日一數,第一個9日為一九,第二個9日為二九,第三個9日為三九,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在這個時期選用辛溫走竄、祛痰平喘的藥物,例如白芥子、細辛、乾薑、延胡索等,敷貼於膀胱經及督脈穴位,例如大椎、定喘、肺俞、風門、膏肓等,可溫通經絡,振奮體內陽氣,驅散內伏之寒邪,並預防外寒入侵,減低呼吸道疾病發作。

今年天氣變化快,有時前一天豔陽高照,隔天就寒風細雨,人體免疫系統來不及反應,以至反覆感冒病人大增。

臨床上常見,前一次感冒的還沒好,就又感冒了,使得咳嗽難癒,而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病人,在多次感冒的「外寒」引動下,鼻塞、流鼻水、咳嗽、喘鳴的症狀嚴重度及發作次數,也比前幾年更高,這時,除了平時的中藥調理,配合「三九天」,更可溫養肺衛之氣,提升免疫力。

今年的三九貼日期,分別是12月30日、102年的1月8日、1月17日。其實不必拘泥於這三天,從冬至之後1個月內,都是敷貼的好時機,每次間隔7至9天即可。

覺得夏天「三伏天」有效,想在冬天加強效果,可把握「三九天」的治療時機。

要注意的是,敷貼當天有感冒發燒、咽喉發炎、局部皮膚破損、嚴重的心肺功能不足、孕婦及1歲以內嬰兒,不適於接受三九貼療法。敷貼後要注意局部皮膚護理,避免感染,敷貼期間飲食要清淡,不宜吃冰飲、生冷瓜果,否則會減低「三九天」的效用。

fsj 提到...

解決近視 讓學生Eye上眼睛

【聯合晚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2012.12.21

「視力是孩子學習的第一步」,台北市龍山國中學生視力不佳,一直讓校方頭痛,校內學生近視率高達七成,顯示家長及學生不夠重視視力保健,因此學校推動視力保健計畫,提升學生視力保健預防行為自主管理的能力及行動力,以免視力不良再惡化,甚至降低視力不良率。龍山國中更以「愛(Eye)眼創新教學團隊」,拿下教育部101學年度教學卓越教學獎。

創新教學 龍山國中獲教學卓越獎

龍山國中教務主任張力娜表示,視力保健透過課程的延伸與互動,將能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健康管理的成效。指導老師詹麗馨表示,100學年度起,一群關心視力保健議題的教師,組成「愛(Eye)眼創新教學團隊」,共同研發教學方案,展開跨領域教學合作。

「愛(Eye)眼創新教學團隊」以視力保健為核心,結合健康教育、英語、國文、理化及藝術與人文等不同科目老師,共同激盪、創新及研發系列課程,發揮極度創意與巧思,展開跨領域教學合作。

詹麗馨舉例,將視力保健融入英語教學,利用與眼睛有關的英語繪本教學為基礎,進行e化教學,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眼睛、了解眼睛的功用,進而欣賞雙眼看到的美麗世界。老師們也配合繪本、歌曲教學設計的新穎學習單,讓學生仿照繪本、模仿歌曲創作詩、畫、文,在課程中融入資訊、藝文、健體的活潑元素,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創作,提升學生的視力保健認知及學習英語的興趣。

詹麗馨表示,「視力保健」計畫,引起學生及家長的重視,主動到醫療院所進行視力矯治,校方並與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持續簽定教育合作契約,每年到校視力檢查,共篩檢出400多名高眼壓症病例及10多名青光眼病例,持續追蹤診治至今。

這項教案還獲得獲萬華社區人士肯定,與教職員共同捐贈60多具護眼檯燈給弱勢學生,並舉辦視力保健講座,家長參與熱烈。

每周一出刊的聯合報《好讀周報》,去年曾獲世界報業協會的「年輕讀者獎」,189期於12月24日出刊,上文出自本期內容。



◆ 腎臟病患進補 全身腫得像大象

記者謝鳳秋/台中報導 2012.12.21 自由

慢性腎臟病患切忌隨便進補!一名蔡姓病患吃2小半碗的羊肉爐,過幾天後全身竟腫得像大象,雙眼也腫到幾乎看不見,還喘到無法呼吸,醫師陳慧芬問診發現,補湯是罪魁禍首。

喝補湯、茶水 3度進醫院

77歲的蔡先生罹患慢性腎衰竭第5期,如果再控制不好就得洗腎,但卻因為難以控制口腹之欲,一個多月來,三度全身腫脹就醫。

上個月初立冬,蔡先生聞到炒麻油加酒的羊肉爐很香,忍不住吃了2小半碗,幾天後全身都腫起來,且喘到無法呼吸,被送到慈濟醫院台中分院急診;沒想到才痊癒不久,他又因喝了燉排骨湯,幾天後一覺睡醒,不但再度全身變腫,肚子也尖了起來,連睡覺都沒辦法,喘氣也很困難,二度送醫,經過治療才慢慢消腫;未料,幾天前又住院,這次沒喝補湯,卻是因喝了太多茶導致肋膜積水。

應嚴控蛋白質、水、鈉攝取

慈濟醫院台中分院腎臟內科醫師陳慧芬指出,腎臟病患因腎功能退化,以致體內的水份、尿毒都排不出來,積在體內。當肋膜都積水時,就會影響呼吸,喘個不停,所以喝水必須要有限制,補湯類食物除了水份多,鈉含量較高,並不適合腎臟病患。

蔡太太說:「一下子腫那麼大,簡直像大象,看到都會怕。」蔡先生不好意思說,東西都吞下去了,想拿也拿不出來,沒想到貪吃補湯美食的後果這麼嚴重,以後補湯再香也不敢吃了。

冬天不少孝順的兒女送雞精、人參,讓老人家補身體,陳慧芬提醒,有腎功能損傷病患,要嚴格控制蛋白質、水份與鈉的攝取,如果非吃不可,最好先諮詢腎臟科醫師,並在營養師指導下,制訂食譜,盲目讓老人家補身體,可能反而累壞了腎臟。

陳慧芬建議冬日進補應以零負擔為導向,應注意麵線、冬粉、山藥、薏仁、豬血糕等,都屬於主食類,含有醣份,與米飯一樣,最好與蔬果、菇類同入鍋,增加纖維與飽足感,沾醬宜少不宜多,如果非吃葷食不可,以瘦肉為佳,儘可能剔除肥肉及皮,減少攝取膽固醇及飽和性脂肪。

※ 相關報導:

* 每天掉髮量約100根?正常啦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1487

很多民眾飽受掉髮之苦,但根據調查,有高達69%民眾不知每天正常掉髮量約100根,超過三分之一認為掉髮是41到50歲中年人才會出現的問題,對青年掉髮不以為意。皮膚科醫師表示,年輕患者常受網路謠言影響亂擦生髮偏方,反而延誤就醫,提醒有異常掉髮應盡早找醫師協助,才能擺脫頂上無毛危機。



◆ 冬至吃湯圓 消食藥解腹脹

文/林意旋 2012.12.21 自由

冬至吃湯圓是國人的重要習俗,代表著圓滿與團圓,但吃完湯圓後,很多人都有肚子脹到不行的經驗。有一類中藥歸類於「消食藥」,顧名思義可以消除、改善因為吃太多食物導致消化不良的不適,對於不同食物所造成的食積腹脹有不同的消食藥可以做為治療。

常用的消食藥如下:

●麥芽:《本草綱目》記載:「麥芽能消化一切米麵諸果食積。」換句話說,麥芽可促進澱粉類食物的消化,作用機轉是透過對胃酸與胃蛋白酶分泌的促進作用。

生麥芽消食積的效果比較好,可在吃湯圓時,搭配生麥芽茶使用。

●山楂:山楂能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提高蛋白酶的活性,其脂肪酶可促進脂肪分解,促進消化。

山楂對於肉食造成的食積效果最好,因此在吃包肉的鹹湯圓可以搭配山楂茶使用。生山楂消食的效果比炒山楂好。

使用山楂的注意事項包括對於胃潰瘍、胃酸過多的病患,可能會加重胃部不適,要避免使用。

另外因為山楂消肉積的效果很好,有些人吃了以後,會感覺飢餓,更想吃東西,對於吃東西後容易腹脹而影響食慾的人則可以用於治療。

●雞內金:雞內金是雞的砂囊內壁,即一般我們吃的雞肫內壁。雞內金有比較強的消食化積作用,也有健運脾胃的效果。因此不管是米麵澱粉類或肉食造成的食滯證都可以有幫忙,一般我們吃的雞胗也會包含內壁,因此就會有效果。

除了上面介紹的三種消食藥,如果脹氣明顯的話還可以搭配可以理氣的藥物,如陳皮、青皮、枳殼、厚樸等使用。

如果平時沒有吃特別多食物或者是稍微吃一點就覺得腹脹的受不了,則代表消化功能較差,需使用健脾胃藥物來加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常用的中藥包括有白朮、蒼朮、白扁豆、山藥等,改善脾胃的功能。

有腹脹困擾的人可以使用中藥,從消食、理氣、健脾胃三方面來幫忙。(作者為林口、桃園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

fsj 提到...

美國提早流感大流行 赴美前先打疫苗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2.12.22

下周是耶誕節,接著元旦、春節假期,是台灣、美國間的旅遊高峰。有赴美計畫的民眾要留意,美國疾病管制局十二月初就發布通知,美國已進入流感高峰期,這是近十年內最早宣布進入流感季的一年。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疫情中心主任莊人祥表示,依往年經驗,美國約在一月會進入流感高峰期,但今年美國提早進入流感季,病毒株以A型的H3N2為主。

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雖然流感疫情多集中在美國中南部,但不久後可能會擴散到全美。另外,B型流感病毒在美國也有流行的趨勢,流感季預計會持續至明年二月到三月,建議要去美國的民眾,應先施打流感疫苗,避免感染流感。

周志浩說,台灣的流感疫苗有涵蓋美國流行的病毒株,是最有效避免流感的方法。由於公費流感疫苗今年尚未使用完,明年元旦將放寬限制,除了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可免費接種疫苗,五十至六十四歲的慢性病患,由醫師確認過去一年曾因第二型糖尿病、肝、心、肺、血管等疾病看病或住院,也可享有公費流感疫苗施打的服務。

此外,自十二月廿六日起,六歲以下幼兒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也無需支付診察費。



◆ 未成年車禍住院 平均年花2.2億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12.22

不少青少年無照騎乘機車上路,還有家長以機車當成孩子的生日禮物。但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國內未成年人交通事故住院發生率比美國高,且以15到17歲男孩的發生率最高,平均一年因交通事故的住院醫療支出達2.2億元。

衛生署近年來發布十大死因統計,1至14歲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一名是事故傷害,其中運輸事故又占事故傷害的最大宗。銘傳大學醫療資訊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林志銘等人,利用2007至2009年的健保住院資料分析,發現三年內共有1萬9000多名未成年人因交通事故傷害住院,共花了6億多元的醫療費用,平均每人住院5.65天。

林志銘說,相對於國外研究,台灣未成年人的交通事故住院率為每10萬人約106人,美國只有每10萬人73人。研究也發現,男性交通事故住院率是女性的兩倍以上,若分析各年齡層的發生率比,發現15至17歲的少年發生率最高,是小於1歲男嬰的27倍。

林志銘說,過去曾有研究指出,青少年交通事故以機車事故最嚴重,尤其是未配戴安全帽,因此推測騎乘機車應該是15至17歲因交通事故住院的主因。此外,道路上經常可見父母讓幼兒站立在機車腳踏墊處,這也是「危險行為」,若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發生,就能減少健保財務支出。研究發表在最近出刊的「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理事長蔡行瀚說,台灣機車過去10年內成長雙倍,密度越來越高,部分道路品質不佳常有凹洞,下雨天易打滑。他提醒家長,對於未成年青少年吵著要騎機車,家長要謹慎以對,買機車給成年子女,也應該要教導安全的騎車知識。

※ 相關報導:

* 仰賴機車通勤…國內脊損傷率 國外3倍
http://www.udn.com/2012/12/22/NEWS/HEALTH/HEA1/7584012.shtml

國內未成年人因交通事故住院的發生率高於美國,有醫師認為,與機車有不小的關連性。台北榮總神經修復科主任鄭宏志表示,國內脊髓損傷的發生率是國外的三倍,與國人仰賴機車通勤有直接的相關。



◆ 3D有礙幼童視力 北市追加警語

【聯合報╱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2012.12.23

台北市政府趕流行,近年在兒童育樂中心、台北孔廟分別設置3D、4D劇院。有家長反映,3D影像恐怕有礙小朋友視覺發展,台北市政府應正視相關問題。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眼科代理主任張庭嘉表示,以偏光鏡原理製作的3D影片,並非以正常視覺方式欣賞,而是透過左右眼視差,形成立體影像,對正在發育視覺立體感的三歲以下幼童,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未來看東西時「遠近距離抓不準」。

張庭嘉說,美國有兒童視力專家提出類似警告,但實際影響仍待更多研究確認。他建議家長,「短暫體驗還可以」,不要讓孩童長期觀看。

李媽媽說,前年底知名遊樂器公司發表新款3D掌上型遊樂器,還主動發布警語,建議六歲以下兒童別玩,以免影響視力發展,但兒育中心與台北孔廟僅提醒可能昏眩,對幼童視力影響隻字未提。

兒育中心主任洪坤森與台北孔廟執秘陳彩虹都說,若3D影片對兒童視力發展有疑慮,會研究更改警語。

北市觀傳局科長葉煥輝說,會要求北市各電影院,在明顯處加註警語,若確定對兒童視覺發展有疑慮,也應盡告知義務。



◆ 心悸別心慌 DIY簡易檢測

文/吳肇鑫 2012.12.23 自由

在銀行工作,接近更年期48歲的陳小姐(化名),因為工作時壓力大而心悸和胸悶,又被同事驚慌地送到急診室治療;68歲已退休的李阿伯,即使已規則服用高血壓藥,卻常復發「心臟嗶啵跳」,孝順的兒子火速地護送至急診室,擔心阿伯情況是否為心臟病惡化。

若經常發生 得掛心臟科檢查

「心悸」在急診室的病人中,是很常見的主要症狀,許多病人也因此成為急診室常客。所謂心悸,是病人自己感覺到心臟跳太快或不規則所產生的不適。如果經常發生,的確需要到心臟科門診檢查,以釐清病因。

◎常見的原因包括:

●心臟結構病變造成的心律不整:如鬱血性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疾病致心肌收縮功能不全、心臟瓣膜疾病、肥厚性心肌病變、高血壓性心臟病等。

●其他非心因性疾病:甲狀腺疾病、貧血、出血、低血糖症、姿態性低血壓、嗜鉻細胞瘤等。

●精神症狀:如焦慮症、慮病症、恐慌、失眠、更年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

●正常生理反應:緊張、驚嚇、憤怒、劇烈運動、發燒、妊娠等。

●食物與藥物反應:如香菸、咖啡、茶、酒精、刺激交感神經藥物等。

如果是上述第一、二大類原因所造成的心悸,當然需要在醫師仔細評估、檢查後,才能對症下藥,有些甚至還需要手術治療。不過長期在急診室觀察到的心悸病人,其實大多是比較沒有危險性的第三、四、五類,但是病人卻常因為對「心臟病」的莫名恐懼,經常奔波急診室。

在此提供一個簡單、安全的DIY方法,在心悸發生時,只要當事人神志清醒,沒有明顯冒冷汗、臉色發白、嘴唇發黑、嚴重胸痛等危險徵兆,就可以自行嘗試使用所謂的伐氏操作(Valsalva maneuver):

●步驟1,慢慢深吸氣。

●步驟2,持續用力閉氣。

●步驟3,持續使下腹部用力鼓脹。

●步驟4,慢慢吐氣;反覆進行1、2、3、4步驟,即可有效刺激迷走神經,而達成舒緩心跳的神奇效果。

大多數心悸都並非是心臟病所引起,精神症狀、正常生理反應與食物藥物的作用,反而是多數誘發原因,預後都很好,但復發率高。

經由專科檢查後,病人應該可以獲得正確的認知,你我都可以透過DIY的簡易操作來調整自律神經,做自己身體真正的主人。

(作者為彰化縣員榮醫院醫療副院長)

※ 相關報導:

* 微創開「心」 術後可穿比基尼
http://www.udn.com/2012/12/22/NEWS/HEALTH/HEA1/7584015.shtml

微創心臟手術傷口小、復原快、死亡率低,近年已逐漸成為需要修補心臟瓣膜患者的治療選擇。亞東醫院副院長邱冠明今天在「2012微創心臟手術國際研討會」中,進行兩場微創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示範。他說,微創心臟手術不須鋸開胸骨且傷口縮小,部分患者術後「仍可穿著比基尼」。

* 刷牙流血、牙齦紅腫 牙周病前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23/today-health5.htm

刷牙流血、牙齦紅腫的經驗人人有,但多數人不以為意,僅認為是火氣大、刷牙太大力所造成,直到無法忍受牙齦腫痛前來就醫時,才恍然大悟自己罹患的是牙周病。

* 中醫觀點︰ 舌苔可辨體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22/today-health2.htm

正常的舌苔應該是薄薄的一層白苔。中醫認為,舌苔厚代表有「濕氣」,需考慮消化功能是否有障礙,包括是否會有胃部不舒服?吃完東西是否有腹脹?排便是否正常?

* 民間傳統藥用植物 山葡萄取代牛樟芝?
http://www.udn.com/2012/12/22/NEWS/HEALTH/HEA2/7584021.shtml

坊間養生聖品牛樟芝在十多年前還藉藉無名,後來搖身一變,成了高檔草藥,無奈經過多年濫墾,如今市面上野生牛樟芝少之又少,剩下大多屬人工種植、工廠大量生產的製成品;未來取而代之的,有可能是在山野會發現到的野生種葡萄─「山葡萄」。

fsj 提到...

懶…口水當人工淚液 角膜爛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24

最近天氣濕冷,許多人開電暖氣、除濕機,造成眼睛太乾,有人隱形眼鏡沾黏在眼球拿不下來,有人則是鏡片乾到掉下來。一名女性臨時找不到人工淚液,居然用手指沾口水讓鏡片濕潤,方便戴上,沒想到造成角膜發炎潰瘍。根據調查這並非個案,有5%隱形眼鏡族,曾把口水當人工淚液用。

大學醫療保健基金會今天公布「隱形眼鏡族使用行為調查」,發現除了用口水濕潤鏡片,隱形眼鏡族還有多項危險行為,其中以戴隱形眼鏡泡溫泉比率最高占34%,其次依序分別為延長配戴期限占32%、戴著游泳占31%、戴著睡覺占27%。

大學眼科總院長林丕容表示,這名患者近視600度,幾乎每天配戴隱形眼鏡。由於工作需要常使用電腦,最近天氣冷,家裡幾乎都開著電暖器,她常覺得眼睛乾澀,有時隱形眼鏡還會突然掉下來。日前她的隱形眼鏡又掉下來,她想戴回去,但試了好幾次始終無法戴上,剛好人工淚液用完,於是她用口水來濕潤鏡片,順利戴上後繼續工作,但這卻是惡夢的開始。

隔天醒來,她眼睛劇痛、紅腫且視力模糊,趕緊就醫。醫師檢查發現角膜水腫,眼角表膜破皮,出現潰瘍現象。林丕容認為,這正是口水惹的禍。原本空氣太乾就可能導致角膜缺氧、容易破皮,加上她沾了有細菌的口水,才造成發炎感染。

林丕容警告,泡湯、進烤箱、蒸汽室也應該卸下隱形眼鏡。就有人因此鏡片吸附在眼球表面拿下不來,硬扯時不慎傷及角膜,造成視力減退。最近天氣濕冷,不少辦公室、住家使用電暖器、除濕機或開暖氣,乾眼症狀更加嚴重,稍有不慎還有可能傷及角膜。



◆ 真痛風、假痛風該如何分辨? 關節處見真章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2/04/17

痛風需與「假痛風」有差異。中醫師謝獻德在一場講座中表示,痛風患者常見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形成尿酸鹽沈積在關節腔等處,使關節疼痛、變形。所謂的「假痛風」,則是因為關節軟骨鈣化所致的疾病。臨床上需加以區分鑑別。

中醫師謝獻德表示,中醫認為「痛風」因為發作急,來勢洶洶,疼痛如疾風而得名。發生原因為「普林」代謝異常,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受阻。當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超過7.0mg/dL)尿酸呈現飽和狀態;也稱為「高尿酸血症」。進而形成尿酸鹽結晶、沈澱在關節腔、肌腱、軟骨或腎等處,造成紅、腫、熱、痛,甚至變形等症狀。

醫師指出,患者症狀主要有四階段發展:包括:一、初期症狀不明顯高血尿酸症;二、發作急;三、反覆發作;四、產生痛風石、關節變形、尿路結石、腎病變。臨床上診斷也需要鑑別,包括「真痛風」屬於尿酸沈積在腳或手的指關節所致。而「假痛風」是因為關節軟骨(常見於膝、腕關節)鈣化的疾病;當所沈積的二羥焦磷酸鈣結晶洩出關節腔,引起的疼痛。

尿酸過多致痛風屬於中醫「痰濁」、「濕濁」範疇。中醫師謝獻德表示,痛風發作初期屬於歸肝脾二經,急性期多呈現為濕熱型症候,慢性期則多屬瘀阻型。治療上首重「調理脾胃;活血通絡」。

謝獻德表示,原發性患者常見於肥胖、喜歡飲酒、有痛風家族病史族群。而誘發性患者,則可能因暴飲暴食、出血、感染、放射線治療等因素影響。如果用尿酸代謝還區別,又可分為尿酸排泄低下型;尿酸產生過剩型;以及混合型。此症好發位置初期多發作於肝脾二經循行的腳拇趾,因此,中醫認為,多歸屬「肝脾」二經。急性期多表現為濕熱型,慢性期多屬瘀阻型症候。

謝醫師表示,治療上從「調理脾胃,活血通絡」著手。急性痛風關節炎發作,藥方可用桂枝芍藥知母湯、當歸拈痛湯、白虎加桂枝湯、四妙丸等進行加減。而慢性期階段痛風,常用濟生腎氣丸、豬苓湯、參苓白朮散等加減。

此外,單味藥部分,包括還有可應用土茯苓、萆薢,幫助減少血中尿酸含量,還有,促進尿酸的代謝,可應用薏仁、澤瀉、車前子、茯苓皮等藥。

※ 相關報導:

* 火鍋高湯喝太多 半夜痛風來敲門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1295

天氣越冷,「燒滾滾」的火鍋、薑母鴨越受歡迎,不過高湯含有過多普林,可能導致痛風患者半夜發作,醫師說,若曾於健檢發現尿酸值偏高,享用火鍋、進補時也要適量,最好不要喝湯,也不要搭配含酒精、汽水等飲料。

* 喝啤酒化結石… 反而誘發痛風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9357

國內結石盛行率高達1成以上,一顆顆結石卡在泌尿道裡,常痛得人哇哇叫。坊間流行蘋果汁排膽結石的偏方,結果症狀越糟,適得其反。也有人喝啤酒排結石,醫師警告,這可能導致尿酸結石,反而誘發痛風發作。

* 我的經驗/風吹就會痛 痛風痛到永生難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6/7580579.shtml

10多年前,我還只是個研究生。有天早晨,右手肘關節處突然劇烈疼痛,痛得完全不敢亂動。.... 到目前為止,我的痛風病史超過12年。長期配合醫師指示用藥、注意飲食、運動、減重並定期抽血檢查,已5年以上沒有發作,且尿酸值控制在正常範圍。痛風對我來說,應該是一輩子都不會好的病,但配合醫師治療,仍有辦法與他和平相處,讓它走時像風一樣不著痕跡。



◆ 全台逾2萬老人 愛逛醫院愛吃藥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24

老人用藥問題多!健保局統計,全台約有兩萬多名65歲以上老年人愛逛醫院、愛吃藥,一年至少到六家醫院看病、就醫次數超過100次,領藥種類超六種以上,每人一年平均醫療費用高達56萬元,其中一半用於藥費。

中央健保局醫務管理組組長蔡淑鈴分析,這兩萬多名用藥高危險族群中,許多人習慣中藥與西藥併用,或另外購買保健食品,以致重複用藥,提高用藥的危險性,多數民眾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服用藥物劑量,已超過常人劑量的好幾倍。

不光是老年人愛看病、愛吃藥,一般民眾也是如此。根據2010年健保資料庫統計,台灣民眾每人每年看診次數15.2次,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家5.9次的2.6倍;每張處方箋藥品品項數4.2項,為OECD國家1.9項的2.2倍。

另外,國內健保藥品支出占健保總費用四分之一,明顯高於OECD 國家的15%,讓健保藥品支出逐年增加。許多研究就證實,我國末期腎臟疾病盛行率世界排名第一,就與國人愛吃藥、習慣服用中草藥有關。

為了減少醫療浪費,降低重複用藥風險,健保局從健保資料庫中找出用藥高危險群,重要指標為65歲以上老人、一年就診次數超過百次、至少在六家醫
療院所看病、每次領藥種類高超過六次,結果發現高危險族群超過兩萬人。



◆ 醫改會:慢性病處方箋 未落實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24

根據健保統計,2010年國內每張處方箋藥品高達4.2項,是OECD國家的2.2倍,質疑國內醫師愛開藥。醫改會表示,政府應該提供誘因讓醫院醫師方便釋出慢性病處方箋,避免長者重複到醫院拿慢性處方箋領藥,同時也應該落實老人整合門診,避免老人逛醫院、重複領藥。

醫改會老人就醫議題研究員陳思佳表示,醫改會2009做過老人重複領藥問題調查,發現84家公立醫院中,有73家沒有落實依照規定提供老人慢性病處方箋,以至於長輩們頻頻逛醫院領藥,一年至少多看78萬次門診,付出4億4000萬掛號費和部分負擔,不僅造成重複用藥浪費,也造成老人濫用藥物的風險。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說,台灣人似乎就是喜歡吃藥,到醫院看病若沒拿到藥,就好像少了什麼,如果沒拿到想要的藥物,有些家長甚至就在診間咆哮,讓醫師相當為難。

「冰箱變成藥櫃!」中華民國藥師公會藥事照護發展中心執行長譚研輝感慨地說,藥師在執行居家照護時發現,有些人家裡冰箱不是用來存放蔬菜水果等食材,居然成了藥櫃。覺得已經繳了健保費,看病當然得多拿些藥回來,不拿白不拿。吃不完,就存在冰箱中。

對於國人愛拿藥,呂俊毅認為,醫師、病人及醫院都有責任。他指出,小朋友感冒處方,頂多開三、四種藥就很多了,但有些家長卻認為藥拿越多越划算。拿了咳嗽藥,還要醫師開治療肚子痛的藥。

由於醫病關係緊張,醫師如果拒絕,少部分患者就會在診間大吵大鬧,甚至放話說要向健保局申訴,在怕事的情況下,有些醫師只好迎合家長的用藥習慣,多開一些不必要的藥物。

但也有家長不認同醫師說法,小朋友小感冒,在國外醫師常要家長帶回家多喝水就好,但台灣的醫師常一開藥就是六、七種。問醫師能否不吃藥,醫師總說,吃藥比較保險。可見台灣醫師在減少用藥的努力明顯不足。

fsj 提到...

諾羅病毒全球蔓延 感染人數將超出預測

中廣新聞/中廣新聞 2012-12-24

諾羅病毒近日在全球肆虐,迅速的擴散傳播。包括亞洲大陸、日本,歐美的美、英、德、法、西班牙、荷蘭、愛爾蘭、瑞士等國,及澳洲、紐西蘭等地也都出現感染病例。

倫敦帝國學院的病毒專家固德菲羅博士形容,這種正在迅速蔓延的諾羅病毒可以比做高級跑車,可以說是「病毒界的法拉利」。諾羅病毒傳染性強,尤其在密閉空間等場所擴散速度非常的快。專家估計諾羅病毒這次的感染人數之多,將會超出預測。

感染諾羅病毒最典型的癥狀就是引發腸胃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指出,目前並沒有針對諾羅病毒發展出有效的疫苗,人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勤洗手,並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

※ 相關報導:

* 日集體染諾羅病毒 6死5重病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212230154-1.aspx

日本媒體報導,宮崎縣日南市1所醫院發生集體感染諾羅病毒的疫情。住院患者及職員共44人感染,其中6名住院高齡病患死亡,另有5人病情嚴重,正在接受治療。

* 諾羅病毒肆虐 台灣群聚增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30518/132012122401308.html

周志浩說,國內群聚感染者以學校及老人照護機構內為主,諾羅病毒的感染除了透過接觸傳染外,另一個途徑是食物,建議料理食物者若生病或出現腹瀉症狀,則應避免從事料理工作,以免污染食物造成群聚感染事件。

疾管局表示,目前並無專門的藥物可供諾羅病毒感染的治療及預防,因此勤洗手、不生飲、不生食、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是預防感染最重要的措施。



◆ 法35人感染H1N1新型流感

中央社 2012-12-24

2009年讓全球恐慌不安的H1N1新型流感又重返法國,安錫(Annecy)附近維拉茲(Villaz)1家診所通報35個H1N1新型流感確診病例。

這家診所的主任表示,21日確認診所內多數病人和數名工作人員感染了H1N1新型流感,且已通報地區衛生局。

診所立刻採取了防範措施,隔離檢查出感染流感的病人,並限制親友探病,同時提醒所有曾住院或曾到診所探望親友的人,一旦出現感冒症狀,要立即就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H1N1新型流感於2009年4月至2010年8月在全球奪走1萬8500條人命。



◆ 山寨藥品猖獗 讓非洲病得更重

【台灣醒報╱記者張鎮宏╱台北報導】2012.12.24

山寨版假藥讓非洲病得更嚴重!中國的山寨產品一向惡名昭彰,在非洲大陸,成千上萬的瘧疾病患因服用中國生產的廉價假藥而一病不起。氾濫的山寨假藥不僅沒有療效,還可能加強病毒的抗藥性,使得疫情暴增,為世界帶來更險峻的醫療危機。

醫療與衛生建設的不足,讓過去被稱為「黑暗大陸」的非洲,至今仍受瘧疾等傳染疾病所苦,在全球每年超過120萬起瘧疾死亡病例中,90%的致死通報就都來自於非洲,而根據WHO的年度瘧疾報告指出,每3個非洲的瘧疾患者中就有1人面臨死亡危機,對區域健康危害仍相當嚴重。

「我們難以估計究竟有多少非洲患者因假藥而喪命。」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的全球衛生專家加列特表示,「但中國在假藥輸出的問題上,確實扮演著相當要命的負面角色。」

由於非洲各國的監管體系多為未妥善組織,對於山寨藥品的管控也更是漏洞百出。以非洲第一大國奈及利亞為例,市面上64%的抗瘧疾藥物都是山寨藥物,而烏干達、坦桑尼亞等疫情重區也都有嚴重的假藥問題。作為藥品進口的第一大國,中國輸入的藥物品質,自然也受到嚴重的考驗與挑戰。

「只要把藥品樣本寄到中國,對方就能山寨出上千顆盜版成品。」烏干達藥品管理局的調查員納哈米亞表示,根據烏國國內過往的查緝案例,絕大多數的盜版藥物都來自中國,而東亞崛起的全球工廠也正以風林火山之勢搶攻全球每年750億美元的藥品山寨市場。「他們真的什麼都能山寨!」納哈比亞說。

「假藥不但讓病患白白送命,更會帶來其他嚴重問題。」全球瘧疾抵抗網(Wwarn)主席懷特指出,中國製的廉價假藥不僅療效有限,半吊子的藥性更可能加強瘧疾病毒的抗藥性,增添疫情的致命風險與突變可能,「這些風險因子被國際社會長期忽略,等到事情嚴重了、難以收拾了,我們才認知到眼前的危機是多麼的可怕。」懷特說。

嚴重的山寨效應也讓國際社會提高警覺,甚至中國政府也發現了山寨藥物對國家形象的負面影響,並自今年開始大舉展開掃蕩,8月份更一舉逮捕2千多名不肖廠商,為打擊藥物的盜版亂象祭出重手。



◆ 感冒要多喝水? 中醫︰應少量多次

文/蘇津平 2012.12.24 自由

我們從小到大被灌輸的概念「感冒要多喝水」其實需要微調修正,因為人體在感冒情況下,免疫系統被調動起來,氣血會趨向體表抵抗細菌或病毒,此時會表現出:

●腸胃的功能低下:食慾變差。

●膀胱的氣化功能降低:感冒期間若大量喝水,膀胱不堪負荷,會導致水腫 。

醫聖張仲景的著作《傷寒論》中提到:「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癒」。

◎中醫建議:

●感冒期間應「適當地喝水」,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不要一次喝入大量的水,例如:在一個小時內就灌入800c.c.的水,會讓水分無法代謝,累積在體內產生「水飲證」。

●泌尿系統疾病的患者,應該嚴格控制喝水量,以免增加泌尿系統的負擔,導致水腫。

●一般人喝水的時間應該均勻分佈在白天和夜晚,不要一次喝得過多、過猛,尤其在運動後,也不能一下子狂飲冰水,這樣會導致血管收縮,導致「血瘀水停證」。

臨床上,很多病人都是嘴唇紫黑或暗紅色、舌苔厚膩、舌質紫或暗紅色、小腿水腫,就是這樣引起的。

(作者為台中市沙鹿區同濟堂中醫聯合診所主治醫師)



◆ 老鳥回巢 護理荒緩解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2.12.24

護理人力荒緩解,衛生署統計,截至上月底,國內護理人員執業登錄人數創新高,首次超過十四萬人,其中不乏已離開護理工作的「老鳥」回巢。

年初許多基層護理人員發出怒吼,抱怨常超時工作,「血汗醫院」、「畸形班表」等惡劣勞動條件,造成一波波出走潮,有護理師投書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稱「台灣護理師的黑暗期」來臨。

為解決護理人力短缺問題,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長鄧素文表示,今年五月中旬提出護理改革十大方案,吸引更多人願意留任臨床工作。衛生署醫事管理系統統計,截至今年十一月底,護理人員執業登錄人數達十四萬零八百三十人,創歷年來護理執業人數的新高紀錄。

鄧素文指出,今年四月底,在護理荒最嚴重之際,當時執業登錄人數僅十三萬六千多人,如今登錄人數已增加四千多人。她說,今年護理應屆畢業生通過高普考者,十月底獲頒護理人員證書,到醫院應聘護理人員後,才到護理師護士公會辦理執業登錄,中間約有一個月登錄期限,預料年底實際登錄人數約可再增加一千人。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呂月榮表示,公會曾與人力仲介公司辦理「建置護理人員就業輔導媒合平台」計畫,從七月至十一月成功媒合兩千八百多人加入護理工作,其中近半數是停業逾半年又回到護理崗位,推測「老鳥回巢」的其中一項因素,可能與經濟不景氣有關,使得原本辭職回家照顧小孩的護理人員出來謀職。

呂月榮指出,公會調查一百五十五家醫院,逾六成護理部主任表示,最近護理人員的薪資或夜班費都略調高。她說,調查發現,護理人員對工作不滿意的前三名,分別是工作量大、薪資福利低及壓力大,調高待遇應可降低護理人員工作壓力。

※ 相關報導:

* 輪班改成包班 也是護理回流誘因之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7586697.shtml

孫吉珍說,調高夜班費,上夜班一個月廿天、約可增加一萬多元,確實吸引不少人願上大夜班,也讓其他人輪值的機會降低,更多人願意繼續從事護理工作。

fsj 提到...

國人濫用胃藥 1年吃20億顆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25

台灣人愛吃胃藥!健保局統計,台灣每年申報的制酸劑(胃藥)超過20億顆,平均每人每年吃了100多顆胃藥,許多人覺得胃不舒服就吃胃藥。醫師提醒,胃食道逆流患者光吃胃藥,幫助不大,長期胃食道逆流,致癌機率恐高出30倍。

根據統計,國人胃食道逆流盛行率越來越高,25歲以上成年人中約有兩成五罹患胃食道逆流,腸胃科醫師蕭敦仁估計,全台超過300萬人有這方面困擾。

台灣人愛吃胃藥全球聞名,除健保每年申報20億顆制酸劑(胃藥),很多民眾也自行前往藥局買胃藥,光是自費胃藥市場,就接近四億多元。

蕭敦仁今天公布一項國人胃食道逆流問題網路調查,結果顯示,九成五患者吃下胃藥後,無法在五分鐘內獲得緩解,五成六必須等上半小時以上才覺得症狀好轉。他提醒,如果常覺胃酸過多,且有「火燒心」的不適感,容易打嗝、胃脹氣,就可能罹患胃食道逆流,應先到腸胃專科看診確認,接受藥物治療。

腸胃科門診常發現,很多患者胃不舒服時,習慣自行買胃藥,或服用之前沒吃完的胃藥。蕭敦仁說,一般常用胃藥通常是用來中和胃酸或抑制胃酸,無法阻斷胃酸逆流及避免食道被胃酸灼蝕。



◆ 吃藥配胃藥 小心降低藥效

文/陳佳玲 2012.12.25 自由

「吃藥時,配一顆胃藥,才不會傷胃。」這是許多民眾的錯誤用藥觀念,常誤以為西藥傷胃,配胃藥吃才好!

制酸劑就是常說的胃藥,主要效用是中和胃酸,一般常見的制酸劑成分為鋁鹽、鎂鹽、鎂鋁鹽混合劑、鈣鹽與碳酸氫鈉等。

別小看制酸劑這粉粉白白香香的藥丸,這小玩意兒可是會使其他藥物藥效改變的!舉幾個例子來說:併用部分抗生素(Levofloxacin、Tetracyclines等)會在體中形成「螯合物」,降低「生體可用率」,也就是說,藥效也會跟著降低,使抗生素達不到治療的濃度。

制酸劑與腸溶衣錠的藥品併用(如︰治療便秘常用的Bisacodyl),會導致腸衣提早在胃裡崩解,導致減少藥品作用。

其實,避免藥物交互作用是有秘訣的,只要遵守以下原則,相信用藥安全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藥品並非都會傷胃,所以並非服藥時,都要配胃藥吃。

●若是必須同時使用制酸劑及抗生素,可以錯開同時給藥時間(間隔2小時),或是更換其他胃治療劑、不同種類抗生素。

●隨身攜帶用藥記錄卡,讓醫師及藥師隨時掌握目前的用藥。

●胃藥也是有副作用的,例如:鋁鹽攝取太多會導致便秘,鎂鹽則會導致腹瀉,若出現以上副作用,應立即告知醫師或專業人員處理。

用藥前,多多請教專業,藥品安全少不了!

(作者為郭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



◆ 耳垂有冠心溝 注意心血管疾病

【聯合報╱記者林麗如/平鎮報導】2012/12/25

氣溫驟降,心血管疾病增加,心臟醫師提醒民眾,從生活中自我檢測、保護,即可避免不幸發生。

壢新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王德和說,雖然學的是西醫,但在中醫角度提出的術語也非常具有參考價值,比如:冠心溝─耳垂附近出現一條斜線,民眾平時就可以攬鏡自照,如果耳朵有此「皺褶」,大致可以研判與冠狀動脈有關,以30至40歲壯年來說,有「冠心溝」的話,約一成會有心肌梗塞。

王德和強調,如果皺褶很深,建議到醫院檢查,像他自己耳垂也有皺褶,但淺淺的就不用太擔心。冠心溝可以提前找出「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如果糖尿病患者剛好也有冠心溝,大約七成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冠心溝的自我檢測法在網路上流傳,也有不少報導介紹過,王德和說冠心溝的形成也是基因,醫學上沒有特別為此進行實驗,多是事後驗證,既有如此簡便檢測的方法,民眾平日不妨「加減」自我檢查。

最近氣溫不斷下探,心血管疾病門診量大增,王德和提醒,民眾可以從家族基因先釐清自己身體的可能狀況,注重平日防範,畢竟預防重於治療。

王德和說,有五種狀況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一是年紀(男45歲以上、女停經),二是糖尿病,三是高血壓,四是高血脂,五是家族遺傳。為避免發生心肌梗塞,預防之道是「定時量血壓、保暖、口渴才喝水」。

王德和特別呼籲高危險群民眾記得「口渴才喝水」,原因是許多民眾被「多喝水」概念誤導,不明所以常喝了過量的水,反而造成水腫,甚至水中毒。

醫師提醒,睡前喝水也是錯誤的喝法,會造成半夜胸悶、胃食道逆流,尤其心血管患者水常排不掉,過量的水會造成血壓降不下來或肺積水,增加中風危險。

王德和呼籲民眾改掉錯誤的觀念,以最平實、最簡單的方式,平日注重血壓狀態,不要過度用藥,也能輕鬆免去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 三讀通過 公共場所應設傻瓜電擊器

【聯合晚報╱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2012.12.25

台灣每年有2萬名病患到院時已無心跳,為提升急救成功率,立法院會今三讀通過「緊急醫療救護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增訂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公告的公共場所,應該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AED,俗稱傻瓜電擊器)或其他必要緊急救護設備;此外,這次修法也增訂免責規定,民眾救治病患,不因過失而負賠償或刑事責任。

根據衛生署報告,我國目前AED比率,每10萬人15.2台,預計105年達到25台,約5億經費,但若要達到日本標準,每10萬人234台,需102億經費。

根據行政院數據,救護員在車上施予電擊,可將存活率由不到1%提升為5%,若進一步在公共場所設置AED,依據日本經驗,患者存活率可提升至38%。這次修法三讀後,還有附帶決議,規定本法公布半年後,衛生署必須與同內政部消防署,製作全國AED地圖、全民AED使用教學,供民眾查詢,並鼓勵民間企業捐贈。

為鼓勵民眾使用緊急醫療設備救人一命,修法也免除救人者的民事和刑事責任。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召集委員蔡錦隆說,這是援引國外「善良的撒瑪利亞人法」 (Good Samaritan Law)精神,民眾若為免除他人生命危險,使用緊急醫療救護設備或施予急救措施,適用民法、刑法緊急避難免責規定,救護人員在非值勤時間救人,也適用此規定。

由於野外救護醫療現場愈來愈多,政府也重視救難直昇機的管理,這次修法也一併將救難直昇機的查驗、管理納入緊急救護系統,並要求救護技術員的訓練課程,須包括野外地區的救護訓練。



◆ 醫糾強制和解 醫改會:9成民眾 只想要真相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26

「不要錢,只求真相!」針對行政院院會通過「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增訂「強制調解」、「迅速賠償」等措施,醫療改革基金會今天舉行記者會,批評這種調解是在「不求真相」情況下進行,但醫改會調查,高達九成民眾只想要「真相」。

醫改會也要求,在醫糾調解前應該先進行行政調查、簡易鑑定,先讓當事人瞭解真相,中央應規畫成立專業鑑定機構,負責調處及簡易鑑定等訓練。

對於醫改會的意見,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許銘能表示,會參考醫改會的建議。他強調,醫療糾紛事件大都相當複雜,想知道真相可能曠日廢時,但衛生署仍會將這些意見列入參考,希望讓修訂後的法案更加完善。

另外,「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明訂強制調解是由地方衛生局負責,醫改會最近與台灣本島19個衛生局相關業務承辦人員聯繫,結果有九成承辦人員對推動強制調解新制感到擔憂,原因是缺乏經費與專業人力。

fsj 提到...

「為重置大腦」 日科學家破解眨眼之謎

自由 2012.12.26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日本科學家發現,人類眨眼睛可能是為了「重置」(reset)大腦,為後續活動預做準備。

日本共同社廿四日報導,一般人通常每分鐘眨眼十五到廿次,但若只是為了使眼睛保持濕潤,每分鐘眨眼三到四次便已足夠,為何要頻繁眨眼迄今仍是未解之謎。

大腦活躍區 眨眼時瞬間改變

大阪大學和神戶市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未來ICT研究所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廿四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網路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實驗發現人們在看電影時,大腦中的活躍區域會在眨眼時瞬間改變,因此他們推論眨眼可能是為了「重置」大腦,以因應後續活動。

研究人員讓十名受試者觀看英國人氣喜劇片「豆豆先生」(Mr. Bean),並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儀(fMRI)觀察大腦中的活躍區域,發現受試者在眨眼的同時,大腦中對外界加以注意時活躍的區域,會瞬間切換到想像等內省式思考時活躍的區域,之後又會立即還原。眨眼容易出現在影片情節的分隔點,且人們眨眼的時機也往往趨同。研究還發現,即使在影像中仿照眨眼時的景象插入一幅全黑畫面,大腦也不會出現活躍區域的切換。

閉眼 讓大腦暫時關閉注意力

大阪大學副教授中野珠實表示,閉眼可將故事情節劃分為若干段落,暫時關閉對外界的注意力,讓訊息處理更加順暢。這項研究成果可能有助於揭開自發性眨眼作用的謎底。



◆ 諾羅疫情蔓延 腹瀉急診五年新高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2.12.26

周末就是元旦假期,計畫參加跨年活動或出國旅遊的民眾要小心諾羅病毒,以免腹瀉跨年。近來諾羅疫情在全球蔓延,日本更有六名死亡案例,就診人數是近十年來的次高。

國內腹瀉就診率也驟升,上周急診腹瀉案例創近五年來新高。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中秋節起全台腹瀉急診與門診案例持續上升,上周就有一萬一百零八例因腹瀉急診,研判主因為諾羅病毒感染。

台北榮總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復德表示,諾羅在室溫可存活數小時,病患症狀消失後的兩天至兩周內還可能有傳染之虞,且用酒精、乾洗手液皆無法去除,建議用肥皂洗手。

【Upaper╱中央社】

疾管局疫情中心主任莊人祥和防疫醫師羅一鈞指出,近4周,急診腹瀉占急診患者比例,從8.33%上升到8.60%,是往年的2到3倍;光是上周就有1萬108人腹瀉掛急診,創5年來單周人數最高。門診患者腹瀉比率也從3.95%上升到4.11%,高於去年同期。諾羅病毒肆虐,將再持續數周到明年。

台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復德解釋,諾羅病毒的傳染力很強,在室溫能存活幾個小時,數10顆病毒就能致人生病,病患症狀消失後的2天到2周,仍會排出病毒,使接觸者感染。

羅一鈞指出,摸到、吃進病患的排泄物、被污染的食物、近距離吸入患者的嘔吐飛沫,或摸到患者接觸過的扶手、門把、處理的食物,就會感染,潛伏期24到48 小時發病。

「乾洗手對諾羅病毒的消毒效果不好」,王復德強調,健康者接觸患者後,最好用肥皂洗手,洗後擦乾,患者的嘔吐物要用稀釋漂白水清潔,症狀消失後,最好再休養2天再上班上學,以免傳染。



◆ 錯誤時間飲食 生理時鐘亂易變肥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2/12/26

美國、德國研究人員進行老鼠實驗發現,在錯誤時間大吃大喝,很容易干擾飲食生理時鐘,若該睡覺的時候卻在吃東西,飲食生理時鐘出現變化,增加肥胖風險。

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中,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團隊發表研究論文指出,當飲食習慣改變時,有一種稱為PKCγ的基因蛋白就會重新設定飲食生理時鐘,身體代謝、進食、生活習慣便會出現變化。

研究人員以實驗室老鼠做實驗,研究人員只在老鼠睡覺時間給予食物,經過一段時間,老鼠飲食生理時鐘便產生變化,只要接近餵食時間,老鼠就會自動醒過來,開始跑來跑去,期待吃東西。不過當研究人員去除老鼠體內的PKCγ基因,老鼠生活作息便不會因用餐時間變更而出現變化,睡覺時間出現食物時,老鼠還是繼續睡覺,不會因食物改變生活作息。

研究作者路易斯‧帕塔西克表示,從研究結果來看,飲食生理時鐘失衡,可能造成糖尿病、肥胖、代謝症候群等疾病。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夜貓族比早鳥族更容易出現肥胖問題。

帕塔西克指出,在錯誤時間進食可能使身體生理時鐘大亂,了解背後生理機制或有助找到方法,改善輪班工作、夜間進食所引發的種種問題。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體重過重、肥胖的小孩、青少年體內維生素D濃度比正常體重的孩子來得低。維生素D一旦不足,可能影響骨頭發育。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兒科」醫學期刊。研究人員指出,維生素D對兒童、青少年的骨頭健康與發育非常重要。如果兒童、青少年維生素D不足,最好盡快接受治療。維生素D不足除了影響骨頭生長,也會增加高血壓、第一型糖尿病與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風險。

研究作者表示,極度肥胖的孩子特別容易維生素D不足,建議這群孩子最好定期接受檢查,發現體內維生素D不足,就得盡快展開治療。

研究作者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兒科醫師克莉絲媞‧圖勒建議,維生素D不足的小孩在接受治療時,可以每周先服高劑量補充劑,經過八周後,若體內維生素D濃度恢復正常標準,就可以改成每個月服用一次。

※ 相關報導:

* 胃食道逆流 光吃胃藥沒用 拖久易致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26/today-health1.htm

健保局統計,1年申報的制酸劑(胃藥)超過20億顆,平均每位民眾1年吞下超過100顆的胃藥;至於民眾自行前往藥局購買的胃藥市場,每年更高達近4億元。不過,醫師提醒,胃食道逆流患者光吃胃藥,幫助不大,長期反覆發作致癌機率恐高出30倍。



◆ 八珍湯 補養氣血防感冒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2/12/26

降低感冒、外邪感染,應加強體虛保養。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體質虛弱者,包括氣血虛;血瘀體質;陽氣不足等體質者,抵抗力較差,而受到外邪侵襲,造成上呼吸道等感染,易感冒的現象。可配合內服、穴道治療保養。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中醫對於體質虛者辨證用藥部分,針對「氣血虛弱」者,可用補養氣血的藥方,如八珍湯(人參、砂仁、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芷、熟地黃)。還有,屬於「血瘀體質」者,可用活血化瘀的藥方,如血府逐瘀湯(桃仁、紅花、當歸、生地黃、牛膝、赤芍、枳殼、川芎、桔梗、柴胡、甘草)。以及「陽氣不足」者,可用補陽的藥方,如濟生腎氣丸(桂附地黃丸加入牛膝、車前子)。

另外,穴道保健療法部分,若想增強體質,依照個人體質狀況,可適當選擇洗冷水澡,並配合穴道的按摩。包括如可取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陰交、太衝穴,都有助於增強呼吸道的抵抗力,減少外感感染發生機會。

※ 相關報導:

* 天冷突發性耳聾易發作 速就醫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212260059-1.aspx

天氣冷,突發性耳聾發生機率高,民眾若突然發生聽力減弱,甚至伴隨耳鳴、眩暈、嘔吐等症狀,醫師建議應立即就醫治療。

fsj 提到...

洗牙引發心內膜炎 她險喪命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2/12/27

20歲女生月前到牙科洗牙後,出現畏寒、發燒,經診斷竟罹患致死率相當高的心內膜炎,緊急置換人工瓣膜撿回一命。醫師提醒,如有潛在的心臟病,洗牙前最好預防性服用抗生素,避免發生憾事。

成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李南瑤表示,外傷引發心內膜炎的機率很小,但口腔裡細菌多,洗牙時又常會出血,如果就診者本來就有心臟問題,可能因洗牙引發心內膜炎,致死率2成以上。

成大醫院收治的患者住院前一周曾在牙科洗牙,之後發燒、畏寒到診所就醫,醫生以為是輕微的菌血症,施用抗生素,但病況未好轉,轉診成大。

醫師以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二尖瓣脫垂且血液逆流,出現心衰竭及肺積水症狀,緊急開刀置換金屬瓣膜後才穩定,診斷確定為心內膜炎。

李南瑤表示,包括心室中隔有缺損、先天性瓣膜心臟病或有人工心臟瓣膜者,都是心內膜炎的高危險群,平常應保持口腔衛生,洗牙或拔牙前最好先服用抗生素。



◆ 愛吃漢堡薯條 增氣喘風險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27

愛吃炸雞、薯條、漢堡等高熱量速食,可能增加小孩子過敏體質,甚至誘發氣喘!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發現,常吃高熱量食物、營養素攝取不足的飲食習慣,將增加氣喘罹患風險及氣喘的嚴重性。

該研究負責人、國衛院博士李淑貞表示,目前我國學童飲食習慣不良,具抗氧化能力的蔬果攝取不足,卻喜歡食用炸雞、薯條等熱量密度高、營養密度低的食品,除了造成肥胖問題之外,還可能造成過敏體質。

李淑貞強調,如果常吃高熱量、高油脂的速食、加工食物,容易造成身體組織發炎,降低自體免疫能力,讓體質逐漸變壞惡化。台灣學童過敏氣喘比率逐漸升高,應與飲食不均衡有關。

該項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如果小朋友攝取過多的速食、高脂零食、精緻糖果蛋糕及乳酪,而蔬菜水果以及米飯又攝取不足,就會增加氣喘風險及發作時的嚴重度。

據統計,台灣的學童氣喘盛行率大約為一成,台大醫院小兒科教授江伯倫指出,過敏性鼻炎、過敏氣喘、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疾病,常一起合併發作,過敏兒的家長應預防孩子感冒,以免過敏病情加重。

江伯倫提醒,最近天氣寒冷,清晨及室內外溫度變化相當大,過敏體質者及氣喘兒童應該多穿衣物,注意保暖,最好戴上口罩,讓口鼻溫暖,就能減少過敏起喘發作。



◆ 二代健保下周上路 30萬人權益更動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12.27

下周二代健保將上路,除了要多收補充保費,有超過30萬人投保權益更動,包括出國6個月以上辦理停保,回國後需繳3個月保費才能再辦停保,公民營機構的退休人員只能以眷屬身分加保,除非是沒有子女的頂客族,才能以第六類無業身分加保。每年約有14萬名新增的退休人員受影響,目前已退休的人員則不做更動。

健保局承保組代組長洪清榮表示,對於長期出國、已經被除籍的民眾,回台後想加入健保,如果回溯兩年內都沒有加保紀錄,加保的等待期,由現行的4個月延長為6個月,每年約有5000人受影響。

對於因經商、洽公、留學,預定出國6個月以上的民眾,可以辦理出國停保,期間不用繳保費。但每次回國後,即使停留幾天,仍需繳滿3個月的保費,才能再次辦理停保,洪清榮說,可以向投保單位選擇一次「預繳」,估計每年約有16 萬人受影響。

另外,公民營機構的退休人員只能以眷屬身分加保,除非是沒有子女的頂客族,才能以第六類無業身分加保。洪清榮說,退休人員若子女屬於高薪上班族,每月保費比以無業身分加保的749元多。但如果子女薪水較低,保費可能不增反減。

※ 相關報導:

* 受刑人健保費 下月起全民埋單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593731.shtml

明年元旦二代健保上路,受刑人將納入健保,預計有六萬零五百五十九名受刑人受惠,包括因貪汙弊案坐牢的前總統陳水扁,扣除自付額的醫療費用都要由政府支付,也就是由全民埋單。受刑人的健保費由法務部全額繳納,每年要編列預算達十二億元,較現在受刑人在監獄就醫全年僅需三億元的醫療支出,高出四倍之多。法務部為了沈重的財務負擔,頭痛不已。

....有官員埋怨,受刑人只要關進監所,就由政府為他們繳納健保費;善良老百姓卻要自己繳,繳不出來還會被停保。受刑人有吃有住還有健保,「難怪台南殺童案凶嫌想吃牢飯」,由全民負擔作姦犯科者的健保費,實在不合理。

* 受刑人自負額、掛號費 協調打折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593722.shtml

受刑人的健保費將由法務部埋單,法務部矯正署展開省錢大作戰,與多家醫療院所協商,將受刑人的自負額和掛號費打折支付。



◆ 健保控管失靈 老人愛吃藥?醫藥界衝業績?

【聯合報╱劉梅君、陳思佳、李芸婷】2012.12.27

劉梅君/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陳思佳、李芸婷/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員(台北市)

廿五日聯合報頭版以「台灣老人愛吃藥」為題,報導健保統計結果,全台有三萬多名常跑醫院的人,其中不乏患有多重慢性病的老人,出現重複用藥等嚴重問題。

台灣老人真的是愛逛醫院、愛吃藥?還是我們的就醫用藥制度設計失當,加上健保管理失靈,迫使老弱的銀髮族,既吃力又得多花錢地到處就醫領藥?

根據醫改會二○○九年分析,全國八十四家公立醫院中,竟高達七十三家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比率不及格,讓許多領取固定用藥的老人得經常回診,許多大醫院淪為「領藥門診」,推估老人因此得多看了七十八萬次門診,多付了四億四千萬元費用。這還不包括健保多付出的診察費,老人整體的就醫次數與費用,當然降不下來。試想,如果有慢性病需固定用藥的老人可以三個月才去一次醫院,誰願意「拚老命」三番兩次跑醫院呢?也不禁讓人聯想,醫院是否想藉此多收掛號費呢?

老人重複領藥的問題,更不能隨便賴給專業資訊不足的長者。老人本就慢性病多,但國內家庭醫師與藥師制度長期闕如,老人整合門診僧多粥少、城鄉差距大,論人計酬與轉診制度更總在醫界利益擺不平與政府沒決心等因素下空轉多年,迫使老人得多科掛號或輾轉就醫。

國內不少藥名標示仍不清楚,難苛責老人沒清楚告知醫師所有服用的藥名,加上健保局未嚴格要求醫師登錄與查核病人健保IC卡內的用藥紀錄,導致重複用藥比率當然高,更讓老人背負著「藥命」的風險。醫改會推估過,IC卡把關不靈光,光是重複用三高藥就讓健保浪費廿七億元藥費。而台灣以藥補醫的支付制度,更是導致藥費占老人醫療費用一半以上的主因;而非老人愛吃藥。

老人的每顆健保用藥都是得經醫師開立、藥師發出,並由健保局審核管理。把老人藥費偏高這筆帳算在老人頭上,實不盡情理。希望政府好好檢討如何建立更嚴謹的健保控管機制,減少醫藥界利用老人就醫吃藥來衝量賺業績的誘因,並搭配老人整合照護體制,才能解決問題。千萬別再以老人愛看病吃藥當藉口,企圖掩蓋整體醫藥利益共謀和政府醫藥管理體系怠惰失能的事實。

fsj 提到...

減肥消脂太快 易增加血液含毒量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2012/12/27

人體內的毒素常被儲存在脂肪組織中,韓國慶北大學研究人員指出,脂肪儲存定量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所以過度減肥、大量燃燒脂肪,可能加速這類污染物從脂肪組織釋放到血液中。

研究人員表示,現代人無可避免地會接觸到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有些汙染物被人體儲存在脂肪中。以往調查顯示,持續減重者血液中有機汙染物的水準較體重增加者高。

很多有機汙染物來自肉品。專家認為,選擇少加工或無汙染的的素食、豆類穀物、蔬菜菇類大體上仍然比較健康,即使完全以海鮮為主要蛋白質來源也有風險。

日本研究的數據曾發現愛吃海鮮的人每日戴奧辛的攝取量,比焚化爐附進的居民還高,而且他們體內的戴奧辛8成來自海鮮,2成才來自其他食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包括戴奧辛、多氯聯苯等)非常微量就具有毒性,且會透過空氣、水和食物而污染人體。

家醫科醫師則表示,很多動物脂肪也含有一些環境汙染物質,另如內臟尤其新陳代謝率高的部位,如心、肝、腎等、部份魚類、海鮮及肉汁、肉湯等不建議大量食用。

【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民調機構互動調查2400名美國成人後發現,約3成的過重民眾認為自己的體重正常,7成肥胖民眾認為自己的體重只是些微超過標準,換言之,許多人對過重的標準並無確切的認識。

研究人員指出,肥胖的判斷的簡易標準有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肪率及腰圍。以國內官方標準來看,BMI值介於24.0~26.9為過重、27.0以上則為肥胖體型,年齡大於30歲的女性,體脂肪超過30%亦可判定為肥胖。

然而目前有不少民眾重視自己站在體重計上的數值,針對體重控制常採取節食方式,但卻懶得運動,造成假象的瘦,也就是外表看來體重標準或甚至太瘦,但體脂肪卻過高、肌肉量不足的情況,如此容易衍生出其他健康問題。

採取刻意節食瘦身而忽略運動則可能造成肌肉量不足。以靜態活動為主,久坐時間長容易導致肌肉量偏低。研究指出,65歲以上族群若肌肉量不足,導致日後身體失能的風險比較高。



◆ 水果、茶葉入年菜 過年吃健康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桃園報導】2012/12/28

署立桃園醫院營養科設計「茶香、果香,健康入年菜」食譜,包括茶香烤雞翅、百合芥菜、吉利鱸魚等全套12道菜色。營養科主任施桂梅說,年菜也能吃得很健康,利用茶及水果入菜,能做出美味又低鹽、低油、低糖、高纖維的年菜。

施桂梅說,傳統年菜大多高蛋白、高油、高鹽、高糖,又低纖維,對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長者,造成健康負擔,只要改變烹調方式,也能做出3低1高的特殊風味年菜。

署桃營養師呂秀真說,國人通常以雞湯、肉湯當湯頭,而這類高湯含高量油脂及膽固醇,宜改以清湯,或利用食材的特殊風味熬高湯,例如菇類、紅棗、柳橙、蘋果等。

呂秀真說,巧妙選擇食材,可降低鹽分,增加纖維質的攝取量,諸如利用紅棗、黃耆等中藥材,或是柳丁的酸味、菇類的鮮美,另選擇高纖維的食材,可做出高纖菜餚,例如炒時蔬、以菇類入菜、涼拌小黃瓜,可增加纖維質的攝取。

署桃設計的年菜中,茶香烤雞翅是將二節雞翅經茶葉醃泡,降低油膩感,增加另一番風味,吉利鱸魚則是利用中藥及水果的特殊味道,減少用鹽量,且紅棗補氣養血、黃耆補氣。

呂秀真說,過年常吃的年糕及甜點,改利用南瓜的甜味做出低糖的黃金年糕,用番薯、山藥及紅豆製作低糖份的甜點。

署桃近日將「茶香、果香,健康入年菜」食譜置於署桃網站,供民眾參考,網址,http://www.tygh.gov.tw。



◆ 生命倫理向易死難生傾斜?

【蘇宜成】2012-12-28 中國時報

近來,台灣在生命醫學倫理落實於制度面,有向「易死而難生」傾斜的顧慮。也就是說,以立法或政策排除判定死亡模糊空間的速度與幅度,遠比對同樣涉及爭議的代理生殖議題鬆綁要快得多、且範圍較廣。其中,立法院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修法,條文包括即使末期病人本人未表達意願、並且也沒有最近親屬,仍可經過安寧照會,出具醫囑以代替親屬同意書,終止維生醫療。有論者認為這是台灣的醫療人權往前跨了一大步,甚至認為這是台灣在這方面的素養及軟實力的體現。對此,筆者有不同看法,近日的部分措施凸顯了台灣在生命倫理議題上的莽撞與躁動,過猶不及,足以讓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瞠目結舌。

以美國為例,其聯邦最高法院在一九九○年對於終止無意識自主能力人士的維生醫療問題,有所指示。該判例認為,除非主張拔管的人士,能夠證明病人失去意識前,曾表達當他遇到同樣情況時,願意終止維生醫療,不然的話法院將寧願讓其維持現狀,因為一旦誤判的後果,將是違反美國憲法保障的個人隱私權,並違反個人意願提早終結一個人的生命。反觀我們的新法,基於國人對於親屬間的情感較美國社會緊密,放寬由最近親屬決定拔管無可厚非,但怎麼也不該輪到由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來決定一個人的死活,即使是醫療團隊。此一條款是否違反我國憲法保障之人民身體自由或生存權,值得討論。

除此之外,在放寬腦死判定程序的方面,衛生署亦發布施行嬰幼兒「腦死判斷準則」修正版,對三歲以下幼兒腦死的判定程序加以鬆綁。同時,儘管基於國際醫學倫理顧慮,並且國內進行器官移植醫院對於接受死刑犯器官捐贈意願也不高,法務部仍然重申死刑犯器官捐贈政策不改變。相對於後者明顯牴觸國際倫理標準,前者有關嬰幼兒部分則可參考另一件美國案例。在一九九二年,美國佛羅里達州最高法院拒絕為了以器官捐贈移植為目的,宣告天生罹患無腦症的一名嬰兒死亡,即使這名嬰兒的父母在其為胎兒時,即知道它天生無腦,並且生下這名嬰兒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無私的造福其他需要器官移植的嬰幼兒。

反之,與放寬及降低死亡程序障礙相對的,卻是國內對於代理孕母議題鬆綁的緩慢與保守,多年來仍然只聞樓梯響。這一點,姑且借用美國加州最高法院在一九九三年的判例,一窺當初加州開放代理孕母的社會政策考量,尤其是針對代理孕母是否能夠接受經濟資助部分。該法院的觀點是,並沒有證據證明開放代理孕母將會對弱勢婦女造成剝削,因為弱勢婦女在社會上因經濟困境被迫接受低薪、或惡劣工作條件的現象原本就存在。經濟資助代理孕母不僅可幫助窮困婦女,況且還可能是無法生育者唯一能有自己子女的機會。加州最高法院的觀點,或許不易得到我們社會的支持,但它卻代表了一種不鄉愿、能夠坦承社會現實狀況而面對問題的做法。

近來台灣在生死倫理議題的發展,如果我們將上述的議題分開來看,呈現的或是正方說法和反方說法各有道理;但是如果我們將相關的立法與政策演變整合觀之,卻顯見台灣在簡化與放寬死亡程序的魯莽躁動,以及在代理生育議題上的過度保守與停滯不前,反差非常明顯,顯示台灣社會存有嚴重的盲點。(作者為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程助理教授,具美國紐約州律師執照)



◆ 尊重原民習俗… 亂摸表關愛?專人專審有譜

【聯合報╱記者李昭安/台北報導】2012.12.28

過去常有原住民因其傳統習俗引發觸法爭議。為避免排灣族長輩觸摸晚輩「阿力力」(排灣族語,指睪丸)表達關愛,卻被視為猥褻起訴的類似案件再次發生,立法院昨天通過原住民立委鄭天財等人提案,建議法務部將被告為原住民的刑事案件,由各檢察機關指定專責檢察官辦理。

多個地檢署及專責檢察官日前已齊聚台北地檢署進修「原住民族學分」,由專家教導其原住民文化,後續將再安排探訪部落、與各族長老對談等活動。

過去曾有排灣族家族中的舅公為對孫外甥表達關愛,因此觸摸男童的「阿力力」,遭檢察官以加重強制猥褻罪起訴;但法官認定舅公沒有猥褻、洩慾犯意,因此判處無罪。

此外,新竹司馬庫斯部落曾有族人因載走櫸木殘枝被依「森林法」判刑,後來法院尊重原住民文化,改判無罪定讞。

為尊重原住民文化,司法院日前宣布,自明年一月起,將在原住民人數較多的桃園、新竹、苗栗、南投、嘉義、高雄、屏東、台東、花蓮等九所地方法院設立「原住民族專業法庭」,由專責法官審理原住民案件,保障原住民訴訟權益。

鄭天財、謝國樑、吳宜臻等立委指出,地方法院檢察署受理分案時,多無法確定原住民所涉刑事案件是否涉及原住民習俗、文化及價值觀,因此常有看似觸法卻未必違法的爭議發生。司法院在審理原住民案件時已有原住民族專業法庭可處理,為考量一致性,各檢察機關應指定專責檢察官辦理。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天也通過鄭天財等人提案,建議司法院於未設置原住民專業法庭的地院設置專股,審理原住民相關案件。

fsj 提到...

諾羅病毒肆虐 英患者破百萬人

中央社 2012.12.30

英國健康保護局(HPA)官員表示,上週又有14萬1000人感染諾羅病毒,全年患者總數已突破110萬人。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官員表示,諾羅病毒確診病例數比去年同期多兩倍以上,預計染病人數還會持續攀升。

健康保護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週新增492起確診病例,而在那之前已有3538起確診病例。

今年目前的4030起確診病例,已比去年同期的1934起病例多出兩倍以上。然而,這個數字只是實際患者人數的一部分,因為多數患者不會去看醫生。

健康保護局官員估計,每一個確診病例代表有288名患者,因此約有115萬名成人和兒童感染諾羅病毒。

健康保護局表示,23日之前的兩週期間,約有70間醫院爆發疫情,而在那之前的兩個星期則有61間醫院爆發疫情。

這使爆發疫情的醫院數目增至538間,許多病房被迫關閉,以防止疾病蔓延。

今年諾羅病毒感染高峰比預期來得早,歐洲各地和世界其他地區都因不明原因出現病毒流行。

健康保護局的諾羅病毒專家哈瑞斯(John Harris)說:「諾羅病毒具高度傳染力,且很不舒服。為免病毒散播,感到身體不適的人應保持良好手部衛生,並遠離醫院、學校和照護機構,因為這些地方環境封閉,容易爆發疫情,可能帶來嚴重結果。」



◆ 辦公族久坐內傷 5招動起來

【鞠開欣】2012-12-30 旺報

現在辦公族久坐桌前,《黃帝內經》中就有言:「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其中「久坐傷肉」指的是長時間久坐,不活動,周身氣血運行緩慢,可使肌肉鬆弛無力。其實,久坐的傷害遠遠不止這些。

傷筋

久坐不動,會使肌肉鬆弛,血脈不暢,發生淤積,導致靜脈曲張、痔瘡及「坐板瘡」。

傷骨

久坐不動,全身重力壓在脊柱底端,加上肩頸部長時間不動,會引起頸椎僵硬,還會導致脊椎骨變形誘發多種脊椎病,而出現駝背及骨質增生。

傷肌

久坐不動血流不暢,肌肉僵硬、酸痛、萎縮,使肌肉失去力量和彈性而發生痙攣。

傷神

久坐不動還會產生壓抑、無精打采、倦怠無力、哈欠連天,有時還會引起虛火上身,牙齦腫痛、耳鳴、便秘等。

傷心

久坐不動對心臟工作需求減少,可致心臟功能降低,引起心肌萎縮,給高血壓、冠狀動脈栓塞提供了機會。

傷腦

久坐不動,大腦供血不足,當人突然站起來時,會感到頭暈、眼花,甚至嘔吐。因此,坐立40分鐘到1個小時,就該起來運動。(作者為河北中醫按摩師)



◆ 衛署背書 醫美認證下月上路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2.29

國內美容醫學將出現重大變革!衛生署將於明年元月實施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將醫美領域分為動刀、不動刀等兩大類,一旦醫療院所通過醫策會評鑑,就可取得紅色認證或綠色認證。另外,在紅色認證部分,內科、兒科、復健科等非泛外科系醫師被排除在外,雖可繼續從事侵入性醫美整形,但衛生署拒絕「掛保證」。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許銘能指出,該項新制上路後,民眾如想接受美容醫學,最好找通過評鑑,取得認證的醫療院所,才有保障。醫策會已經在本周完成六家醫美診所的試評,將在最近公告醫美認證的25條基準,讓國內約六、七百家醫美診所提早準備,主動提出申請。

負責稽查認證的醫策會執行長李偉強指出,在美容醫學品質認證規定中,將醫美分為針劑注射(如肉毒桿菌素、玻尿酸)、光電治療(雷射、脈衝光等)及外科手術(如隆乳、抽脂、隆鼻)等三類。

李偉強表示,前兩者屬於低侵入性,如果醫美機構通過品質認證,將授與綠色證書;至於後者為侵入性手術,通過審核者,則給予紅色證書。證書有效期兩年。

李偉強說,依照現行醫療法規,任何一種科別醫師都可執行醫美業務,就有不少婦產科、眼科、小兒科、復健科等醫師忍不住跨過來參一腳。

為此,衛生署規定,不管是非侵入性的針劑注射、光電治療,或侵入性的動刀手術,執行醫師都必須具備最基本的資格,或修滿一定學分,才可能取得認證。舉例來說,皮膚科醫師無須再修任何學分;其他科別醫師就必須接受30個有關雷射、注射填充物等相關學分教育。

衛生署醫事處簡任視察周道君表示,已成立專門委員會來制訂教育學分內容,不過,初期將先給予醫美診所醫師一張短效型資格認證。

整形外科紅色認證則更嚴格,整形外科醫學會強烈建議,主刀醫師如屬泛外科系,必須重新修滿200個學分,且通過術科考試實際操刀,成績合格,始能取得認證。泛外科系包括眼科、婦產科、耳鼻喉科等,至於內科、小兒科、復健科等內科系醫師,則無法申請紅色醫美認證。

前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靜芸認為,整形外科屬於一般外科,主刀者應受過外科訓練,熟悉處理緊急狀況,如果沒有接受過外科訓練,光是靠背書、拿學分,怎有資格幫人開刀?



◆ 陸客醫美業務 政策再鬆綁

【經濟日報╱記者楊文琪、黃文奇/台北報導】2012.12.29

為吸引陸客來台從事醫療美容、健檢,增加我相關行業商機,內政部進一步鬆綁法規,除放寬此類陸客比照自由行旅客申請手續,未來發生來台從事醫療美容的陸客逾期未歸,過去限制醫療機構1年內不得再辦理相關業務,也大幅縮短為1個月。

許可辦法增列醫療機構得委託綜合旅行社及甲種旅行社代其送件、主管機關或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得前往醫療機構進行訪視查核,並修正醫療機構代申請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健檢醫美的責任,增訂保證金制度及扣繳的保證金應繳交國庫及發還保證金的相關規定。

代陸客申請醫療美容的機構,須繳交100萬元保證金,大陸地區人民年滿20歲、有相當於新台幣20萬元的存款,或持有銀行核發金卡或年工資所得相當於新台幣50萬元者,得申請進入台灣。未來申請來台醫療觀光被核准的陸客,其直系血親及配偶,也得隨同來台。



◆ 退休軍公教健保 須和子女保在一起

中央社 2012.12.29

中央健保局指出,明年退休軍公教人員,約14萬人,退休後,必須依附子女或配偶參加健保,不得為了省保費到鄉鎮區公所投保。

健保局承保組代組長洪清榮指出,明年起,除非是沒有子女的退休軍公教,才能以第6類無業身分,自行到鄉鎮區公所投保,每個月繳交新台幣749元健保費。

洪清榮說,明年才退休的軍公教人員,如果子女屬於高薪上班族,每月保費可能會高於第6類無業身分的749元多。相反地,子女薪水較低,保費可能不增反減。

現已退休的軍公教人員,由於子女或配偶投保月薪超過5萬600元,每人月繳保費就會超過749元,不少人員決定不跟子女、配偶「保」在一起,單獨以第6類無業身分投保。明年起,已退休者權益照舊,不受影響。

洪清榮說,如果軍公教人員退休後,四處兼差,不影響自己、子女或眷屬的投保權益;不過,退休者的兼職所得每筆超過5000元時,必須要繳2%的補充保費。

fsj 提到...

驟冷病毒活躍 當心感染心肌炎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2012.12.31 自由

氣溫驟降,看似輕微的感冒或腸胃炎,可能演變成致命的心肌炎!高雄一名小四男童因發燒、肚子疼、胸悶就診,以感冒治療,未見起色,直到呼吸困難,轉到醫學中心急診才判定感染心肌炎,即時施以葉克膜治療,救回一命,預後良好,全校馬拉松比賽還拿下年級第三名。

初期症狀像感冒易輕忽

高雄長庚兒內加護科主任林盈瑞表示,氣溫下降,病毒活躍,容易感染心肌炎,近幾年他處理過8個心肌炎病例,最後都裝置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救回生命,他說心肌炎初期有發燒、咳嗽、肚子痛等感冒症狀,若出現嚴重心悸、胸痛及呼吸急促,就要提高警覺,懷疑是死亡率高達50%~70%的心肌炎。

心悸及呼吸困難 是警訊

這名男童因發燒38度、全身無力、噁心、嘔吐及肚子痛等到家附近診所就醫,以一般流感藥物治療,但症狀未改善,直到出現嚴重呼吸困難,趕緊到醫學中心掛急診。

林盈瑞說,男童經心電圖檢查,發現心臟房室傳導阻滯且心跳每分鐘僅47下,抽血檢查心臟發炎指數偏高,超音波也發現心臟收縮不良,研判他感染心肌炎。

醫師為男童施打強心劑及裝置心律調節器控制,症狀未改善,住院隔天由心臟外科及兒童內科組成的葉克膜醫療團隊,為男童裝置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以葉克膜取代心、肺功能。

林盈瑞指出,孩童的心臟、血管還很小,心臟外科醫師要把管線置於心室內,難度很高,之後照顧全靠加護病房醫護人員24小時監控,管線一旦移位,要馬上處理,否則會危害到患者生命。

男童裝置葉克膜治療後,約20天後順利出院,由於及時發現、處理,復元情況良好,心肺功能未受影響,後來他還參加學校舉辦的馬拉松比賽,勇奪四年級的第三名。



◆ 電腦族視茫茫 中醫對症護眼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北區報導】2013.01.01

73歲旅美平面設計師Allen長期使用電腦工作,前年覺得雙眼分泌物變多、常流淚,向眼科求診不見改善,甚至視力變模糊,改向台中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求診,發現她的肝腎功能失調,經中藥調理2周,淚流不止的情況明顯改善。

中醫部主治醫師葛正航說,治療眼睛乾澀或視線模糊,眼科醫師多以人工淚液或抗過敏藥水來緩解症狀,中醫則以滋肝補腎為主軸,透過調養身體恢復視線清明。

資深平面設計師Allen,近10年開始使用電腦軟體工作,每天盯著電腦螢幕至少8小時,最長達12小時,前年她出現雙眼分泌物變多,常常流眼淚的症狀,到當地眼科診就醫,也不見改善,去年11月視力開始變模糊,她嚇得回國就醫。

中醫師葛正航發現,Allen因為過度使用眼睛,導致人體主管眼睛的肝腎功能失調,立即利用中醫補肝腎的地黃、山藥、枸杞等藥物,幫患者調養肝腎功能,二周後,Allen淚流不止的情況明顯改善。

葛正航說,「上班看螢幕,下班看電視,通勤看手機」儼然成為現代人生活寫照,因為長期注視螢幕,導致舒緩眼睛疲勞的眨眼次數跟著減少,眼睛難免乾澀疲勞,建議民眾除了作息正常、少吃烤炸類食物,用眼每1小時就要休息10分鐘,疲勞時就按壓眼睛周邊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對保護眼睛有不錯的效果。



◆ 咳嗽藥有毒? 巴基斯坦33人嗑到掛

自由 2012.12.31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巴基斯坦官員29日表示,該國東部過去3天來已有33人在喝下疑似有毒的咳嗽糖漿後死亡,這也是巴國近兩個月來的第二波咳嗽糖漿致死事件,當局已突擊可疑咳嗽糖漿的製造與販賣者。初步研判,死者可能是喝太多咳嗽糖漿興奮而死。

吸毒者用來解毒癮

巴國東部城市古吉蘭瓦拉(Gujranwala)及其附近村落自26日起,陸續傳出有人在喝下咳嗽糖漿後死亡,截至29日止死亡人數已達33人,大部分死者是想藉該藥解癮的吸毒者。

當局認為,死者可能是喝了咳嗽糖漿後太high致死;檢驗結果顯示,死者胃中有合成嗎啡衍生物右旋美沙酚(dextromethorphan),此一成分服用過量會產生迷幻藥效果,調查人員正在研判死者是否喝下太多咳嗽糖漿,還是該咳嗽糖漿本身就有問題。

鄰近大城拉合爾(Lahore)11月間也發生咳嗽糖漿致死事件,至少有23人(一說為19人)在喝下Tyno牌咳嗽糖漿後死亡,當時研判死者是因為服用太多右旋美沙酚導致太high而死。但在古吉蘭瓦拉的咳嗽糖漿致死案中,死者所喝的咳嗽糖漿非僅限於單一品牌。此外,該市還有人專門特製賣給嗑藥者喝的咳嗽糖漿。

一家總部設在拉合爾的製藥公司已被勒令暫時歇業,因古吉蘭瓦拉致死案的部分受害人,持有該公司的咳嗽糖漿。此外,警方也對還在製造、販售與本案有關咳嗽糖漿的藥局展開突擊,逮捕相關人員並查扣疑似致人於死的咳嗽糖漿。



◆ 藥品分裝 慎選容器標保存期

文/張展維 2013.01.01 自由

大多數的人就醫領藥,會因為一些因素,無法拿到原包裝的藥品。要提醒讀者,當藥品不是原包裝時,儲存條件就已經改變,不再適用標示的保存期限(Exp, expiration date)。

大醫院通常會標註建議使用期限(BUD, Beyond-use Date),以藥錠或膠囊來說,期限計算方式是採「6個月或1/4」原則,通常以半年標示。

1/4原則指的是,藥品自開封日算起至保存期限的時間除以4,以醫院藥品保存期限多有2年以上來看,舉例:原瓶末效期至2014年12月1日,但是在2012年12月1日開瓶分裝,使用期限會標示6個月(至2013年6月1日);當藥品開封時,距離保存期限不滿半年,使用期限就以原保存期限表示。

在理想儲存條件下(如:密封避光、防潮、室溫低於25℃及非PVC塑膠材質的容器),開封後的使用期限最多不超過一年。

◎藥品的分裝(開封)保存建議:

●碰到無原廠密封鋁箔、使用小夾鍊袋或小紙包封裝藥品,需留意包裝上的「使用期限」,最好依處方天數使用,不建議留存;或者是選擇提供完整原包裝的地點就醫領藥、買藥,不使用標示不明的分裝藥。

●小兒糖漿藥除非註明需冷藏,否則不需要放冰箱,因為冷藏易導致藥品或糖分濃度改變,以及滋生細菌。於療程結束後,開封剩藥不建議再拿出來服用;加水泡製的抗生素糖漿,有些需放置在冰箱冷藏,有些則是放置在室溫即可,儲存的天數從一星期至兩星期不等,須詳閱藥品說明書,過了保存時間就不再使用。

●已開封的眼藥膏、眼藥水,先標註使用期限,因無法確認無菌程度,會建議開封後一個月,不要再使用。

外用藥膏涉及使用頻率、狀況及保存條件等因素影響,建議以單一療程使用為原則。

●大瓶裝的保健食品及維他命,取少量單獨置於密封性好的鐵罐(盒)內或深色玻璃瓶內,並將藥名及期限標示清楚,以免因頻繁開關造成藥品受潮或變質。

當症狀已緩解或忘記吃藥而有剩藥,除非經過醫師同意,切勿自我用藥。

除了正確的藥物儲存觀念,對於已開封或非原包裝藥,要注意期限日期。

(作者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



◆ 服務偏鄉 行動醫院滿意度逾9成

【聯合報╱記者邵心杰/新營報導】2012.12.31

台南市衛生局推動「行動醫院、全民健檢」篩檢列車,民國92年迄今,參與民眾已超過30萬人次,服務滿意度超過9成,去年更加入藥事照護志工深入社區,建構完善的健康照護網,局長林聖哲說,就是要把台南打造成健康城市。

「行動醫院、全民健檢」篩檢列車,深入偏遠地區及無醫村里設站服務,提供整合式篩檢及醫療服務,除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外,B、C型肝炎、大腸直腸癌、口腔癌篩檢、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檢查及肺結核檢等。迄今參與民眾已超過30萬人次,服務滿意度從93.46%,直至今年的97.05%。

林聖哲以安南區為例,有醫院進駐6周,提供健檢,沒想到行動醫院也到了社區,一次仍有300多位民眾參與;他強調,衛生局不是搶生意,而是鼓勵更多從不健檢的偏遠地區或中低收入戶能夠走出來。

明年持續辦理外,將依地方特性及居民需求提供因地制宜的醫療保健服務,更進一步強化與各醫療院所的合作,辦理肝炎防治特別門診,強化巡

※ 相關報導:

* 辦妥出生登記 新生兒健保卡到手
http://www.udn.com/2012/12/31/NEWS/HEALTH/HEA1/7600942.shtml

健保局新年有新措施,明年起家長只要為新生兒辦妥出生登記後,就能取得健保卡,不必再奔波各處辦理,時間也從原來的1個月,大幅縮短到1周。

* 松山、北投醫院 明起納入三總
http://www.udn.com/2012/12/31/NEWS/HEALTH/HEA1/7600696.shtml

國軍松山總醫院及北投醫院明天起,納入三軍總醫院體系,更名為國防醫學院三總松山分院及北投分院。三總表示會全力支援醫師門診,並提供轉介服務,提升當地醫療水準。

fsj 提到...

中西並用重生! 昏迷甦醒 能說能動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北港報導】2013.01.02

台南賴媽媽不忍原本陽光燦爛的女兒,罹患致命的原發性腦部星狀細胞瘤,即便開刀「非死即癱」,母愛的堅持把女兒從鬼門關救回來。在雲林縣北港媽祖醫院媽祖託夢下,放手一搏,奇蹟似讓女兒重生。

在台南市環保局上班的賴姓女子,醫院檢出罹患原發性腦部星狀細胞瘤,且5公分的腫瘤已壓迫到腦幹,如要開刀非死即癱。多位醫師建議找安寧病房讓她安詳地走。賴母束手無策每天以洗面,從親友轉輾得知北港媽祖醫院有救腦團隊,去年5月到北港求醫。

去年7月開刀順利,但術後賴女昏迷長達3個月。去年10月間曾有一度女兒情況轉壞,賴媽到醫院內附設媽祖神明廳參拜擲筊,媽祖指示留下。當晚賴母更夢見媽祖來摸她頭,5天後女兒竟奇蹟般醒來。

醫師莊浩宇說,賴女腦腫瘤位在腦部深層,開刀的風險很大所以昏迷很長時間,但整個手術並未傷及其他腦組織,待腦水腫穩定就有復元機會。莊浩宇說,除了西醫復健治療,賴女也接受中醫針灸合併療法,恢復情況很好已能說能笑。



◆ 銀髮族病痛多 藥全下肚…恐釀腎衰竭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桃園報導】2013/01/02

八德市1名79歲老翁因食慾差、反應變慢、全身無力,經養老院送至台北榮總桃園分院掛急診,診斷發現脫水、急性腎衰竭,所幸及時就醫,救回一命,腎臟科主任常逸平說,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原因是多重藥物造成。

這名老年病患,還有陳舊性腦中風,健康狀況本來就較差,常逸平說,高血壓藥有利尿劑,而老人因沒食慾,懶得喝水,因此身體更脫水,而住院期間把原本藥物停掉,以點滴補充水分,靠鼻胃管進食,慢慢恢復健康後出院。

常逸平說,老年病患因為慢性病多,而健保分科很細,老人看病要看很多科別,跑一次醫院一口氣看3、4科,累積起來可能同時服用8、9種藥物,「藥種類太多,就會交互作用」。

他說,尤其老人很遵從醫囑,當醫師叮嚀「這藥不能斷」、「吃這藥不能喝太多水」,乾脆除了吃藥以外就不喝水,「就算出現副作用,也不敢停藥。」

常逸平說,因醫院的老年病患較多,開設整合照護門診,當醫師發現病患有多重服藥情形,會建議再看整合照護門診,由1名醫師將多科開立的藥物經過評估,再決定服用的藥物,避免重複用藥出問題。



◆ 天冷 猝死暴增四倍 胸悶要注意

中廣新聞/吳佩臻 2013-01-02

元旦連續四天假期遇上寒流,讓猝死、全台心血管疾猝死人數爆增!根據統計,近來猝死案例增加四倍,醫師提醒,氣溫驟降容易讓血管劇烈收縮,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要特別注意保暖,如果出現胸悶、胸痛等心臟症狀應該提高警覺。

元旦假期遇上入冬以來首波寒流,讓全台不少地方出現十度以下低溫,心血管疾病及猝死案例也倍增。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秘書長張文瀚表示,平常大約二天才會接到一起猝死案例,不過在元旦四天連假中,每天都有一到二起病例,最年輕的患者只有三十六歲。

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冷空氣從口鼻進入達到心肺,容易導致血管急劇收縮,特別是老人家、高血壓、糖尿病等高危險族群,平時應做好保暖工作,如果出現胸悶、喘等症狀,但休息一下就會好,就要提高警覺。

王宗道說:「如果在活動的時候會感覺胸悶、或是說拿重的東西或爬樓梯時感覺胸口透不過氣來,有東西壓著、會是容易喘,這就是心臟的症狀,它未必要很痛,休息就會好,時間也不會持續很久,短的話可能只有幾秒鐘,甚至不到一分鐘,就像是地震前的預兆,這時就要注意,等到大地震來時就來不及了。」

王宗道提醒,有高血壓、糖尿病、抽菸、工作壓力大等情況者,都算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他呼籲民眾早上從溫暖的被窩走出來、或是從屋內走出到寒冷的戶外時,都要記得保暖,出門前最好先做適當運動暖身,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 朱澤民/健保補充保費的光怪陸離現象

【聯合報/朱澤民】2013/01/02

健保補充保費,今起正式上路。由於立法過程未經深思遠慮,倉促中變換跑道而立法,決策者又擇「善(?)」固執去執行,致使全國70餘萬個投保單位及數百萬民眾,都要共襄盛舉,動員配合此「有感」政策。

選擇性課費 產生差別待遇

補充保費制度堅持就源扣繳,但不願「累計」計算,選擇性對某些所得或收入課費,而對另些所得或收入卻不課費,產生差別待遇,對不少民眾產生下述不合理、不公平現象:

1.低月薪及低年終獎金者,較高月薪高年終獎金者,負擔較高比率的保費

例如:
A君月薪42000元,年繳保費7428元(42000元×4.91%×30%×12月)
B君月薪150000元,年繳保費26520元(150000元×4.91%×30%×12月)

================================================================
A君年終獎金30萬元,超過月投保金額(42000元)4倍部分的獎金為132000元,須繳納2%補充保費,即2640元。
B君年終獎金60萬元,未超出月投保金額4倍,不須繳納補充保費。高額獎金領取者,反而免繳補充保費。

A君年繳納健保費的總額10068元(7428+2640),占年所得總額804000元(42000×12月+300000)的1.25%。B君年繳保費總額26520元,占年所得總額2400000元(150000×12月+600000)的1.1%。高所得年繳保費占所得比率,反而較低所得者為低。
================================================================

2.研究計畫主持人不須負擔補充保險費,而參與研究的其他單位協同主持人,卻須負擔補充保險費

例如:C教授在台大任教,並以台大名義接受政府委託計畫,研究期間一年,每月支領研究費20000元。為充實團隊研究能力,請任教師大的D教授共同參與,每月研究費15000元。

================================================================
C君每月支領研究費不屬「獎勵金」性質,又非其他投保單位給付,故240000的年薪資所得,不須繳納補充保險費。

師大D教授支領的180000年薪資所得,由於來自其他投保單位,須繳納補充保險費3600元。
================================================================

3.獨資合夥人的盈餘不須負擔補充保險費,但來自公司的營利所得(股利)卻須分擔補充保險費

獨資資本主、合夥人分配的盈餘,與公司股東所獲分配的股利皆屬營利所得,但新健保法僅對股利所得收取補充保費,獨資、合夥人則否。

未來或將扭曲企業經營型態,並使每年800億元左右的獨資、合夥盈餘,共超過投保金額計算部分的營利所得實際計徵補充保險費。

4.房屋租與公司行號者要繳納補充保險費,租與自然人則免

補充保費制度僅對投保單位給付的租金徵收補充保費,對個人給付者則免徵,未來將改變房東租屋型態,或以提高租金方式,將補充保險費轉嫁給公司行號來負擔。

5.演藝人員等執行業務收入須課徵補充保險費,但以專門職業身分投保者的執行業務收入則免徵收

新健保法規定,以專門職業身分投保者,其來自所得稅法規定的執行業務收入,皆不須再被計收補充保險費。

所以自行執業的會計師、醫師、律師等的演講費、稿費等收入,亦免計徵補充保險費。

演藝人員、著作人、書畫家等不須經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即可從事該項業務,但不能以專門職業身分投保健保,但其所得或收入在所得稅法又被視為執行業務所得或收入,所以此等人員之工作收入,皆須被計徵補充保費。除非其為自營作業而未聘請員工,且在職業工會投保者。

這將會誘使此等人員以職業工會會員身分投保,且成立個人工作室,將執行業務收入轉為營利所得,以節省補充保費及其他稅捐。

6.公司負責人全年股利所得超過投保金額者,須再繳納補充保費,而以專門職業身分投保者,其所有執行業務收入皆不再繳納補充保費

補充保費制度雖已採就源扣繳方式,但未將個人所得彙計,所以須對稅法上已有明確定義的所得,做了些畫蛇添足的規定。

不但違反「公平」原則(不同職業別、不同所得別應採相同處理方式),亦與「確實」原則(民眾瞭解何者須繳納?何者不須繳納?)、「便利」原則(避免規避、取巧)、「節約」原則(節約徵、納雙方成本)相違。

制度原則不符 紛擾爭議預見

補充保費徵收制度與徵收原則不符,以上所述現象雖屬管中窺豹,但已可見一斑,實際執行後,推測紛擾爭議亦將不斷!

(作者為健保局前總經理、景文科技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