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9

外來草類物種 助長美西部野火

◆ 外來草類物種 助長美西部野火
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7504

台灣醒報╱記者李家淳 2012.12.07

據最新研究指出,外來草類物種助長了美國西部野火(wildfires)火勢、燃燒溫度和發生頻率。科學家相信,過去10年最大規模的野火有80%都是受此影響,因為它枯萎的速度和易燃性遠大於其他植物。研究人員正考慮利用菌類來消滅它的種子。

研究結果指出,外來植物旱雀麥(cheatgrass)和野火是一種共生關係,而一位美國西部自然火災的專家和作家邁克柯達斯(Michael Kodas)也同意此說法,「一般相信火能使旱雀麥競爭勝過其他物種,快速地蔓延生長。」

科學家早已懷疑旱雀麥在野火發生因素中扮演關鍵的角色,但這份研究顯示了決定性的證據。研究者利用衛星影像將失火區域對照旱雀麥的生長區域。

「這兩者彼此的關聯是清楚的。」研究報告主要作者珍妮佛鮑爾奇博士(Dr Jennifer Balch)說,「我們觀察了真正大型、火勢範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野火,旱雀麥等於是提供許多燃料給野火。」從2000年到2009年,在50場最大規模的野火火災中,它影響了39場。

這種有毒性、蔓生的草是在1800年代,隨著當時的移民所搭乘的船隻來到美國,又繼續跟著移民和牧場牲畜移動,如今散布在整個美國大盆地,面積廣達60萬平方公里,涵蓋內華達、猶他、愛達華、加州和奧勒岡等州。

本研究報告刊登於期刊「全球變遷生物學」(Global Change Biology)。

※ 相關報導:

* 森林防火演習 巡山員兼打火
http://www.udn.com/2012/12/7/NEWS/DOMESTIC/DOM7/7549513.shtml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林務局玉里工作站主任陳添枝表示,巡山員每年都定期接受專業指導,打火設備一直更新,「人力打火最多只打殘火,很難全面滅火。」最重要的就是拉出防火線,但如遇到深山的火災,只能申請海鷗直升機支援滅火,所以,巡山員也要接受吊掛訓練。



◆ 合歡山迎曙光 噪音垃圾重傷生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7/today-north13.htm

自由 2012.12.07

不聽勸導 將依法處罰鍰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今年元旦時,不少遊客專程至合歡山迎曙光,並施放煙火、沖天炮及鞭炮助興,隨後揚長而去;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合歡山管理站表示,此舉將會驚嚇到山區的野生動物,還有可能引發山林大火,今年將會立即出面勸導及制止,若不聽從將依違反「國家公園法」處罰鍰。

煙火鞭炮 驚嚇野生動物

合歡山管理站主任郭傳鎮昨指出,今年元旦期間,遊客在清境農場度過瘋狂的跨年活動,為欣賞第一道曙光,漏夜冒著攝氏一、兩度的低溫,抵達合歡山區武嶺、合歡山莊及小風口等路段守候,尤其以管理站附近的小風口最熱門,三五成群的遊客坐在戶外桌椅等待,又可欣賞壯觀的雲海,還有人在前一天傍晚就前往佔位置。

合歡山的曙光較平地晚了約兩分鐘,每年均吸引許多遊客前往,部分年輕遊客騎著機車成群結隊上山,除了攜帶飲料及各式食物外,也帶著沖天炮及煙火等到山上施放慶祝,不但嚴重危害山區安全,野生動物也因此遭受驚嚇,附近仍在睡夢中的合歡山管理站及林務局特有生物中心員工也常被吵醒。

他說,遊客隨意施放沖天炮及煙火的舉動,只要火花飄到箭竹林中,可能引發山林大火,箭竹林中包括黃鼠狼、藍腹鷴及各種高山鳥類,均因此受到驚嚇,有時還會聽到淒厲的叫聲,對高山生態造成不良的影響。

他說,不少遊客在等待日出時,常帶著大量飲料和食物上山,下山時卻將大量垃圾留在山上,讓管理站人員一大早起床後,必須清理戶外滿地的大量垃圾,呼籲遊客上山迎接跨年第一道曙光時,可以帶著好心情,但不要攜帶沖天炮及煙火等危險物品,也不要留下垃圾,讓合歡山區保持乾淨的風貌。



◆ 四分溪復育有成 穿山甲、毛蟹現蹤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7/today-life5.htm

自由 2012.12.07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流經中研院的河流四分溪復育有成,上游陸續發現穿山甲、毛蟹蹤跡,令研究人員興奮不已!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上月二十二日凌晨一點,於住家附近四分溪防汛道路,發現一隻俗稱淡水毛蟹的日本絨螯蟹母蟹,「當晚興奮到睡不著覺」。十年前,鄭明修曾到四分溪上游野放三百隻毛蟹,十年來卻再也不曾看見,如今再度看見毛蟹,代表四分溪水質從下游的淡水河、基隆河、大坑溪等都不錯,讓毛蟹溯溪而上到四分溪棲息。

鄭明修曾在天秤颱風掠過的晚上,於四分溪上游看見保育類動物穿山甲,他笑說:「過去只在籠子裡見過穿山甲,沒看過穿山甲走路,所以內心非常激動。」

八年前曾有人在中研院地科所旁的溝渠涵洞內發現一隻穿山甲,經林試所研究員趙榮台鑑定拍照後野放;鄭明修說:「八年後又發現成體,顯示此區有固定族群棲息,值得重視和保護。」

鄭明修表示,「南港四分溪守護聯盟」去年封溪護魚,淡水毛蟹現蹤驗證了良好管理與巡守;附近山區有保育類動物穿山甲棲息,他建議將現有四分溪生態池三面水泥渠道打掉,更能發揮親溪護河的環保行動。



◆ 消滅登革熱 美擬野放基改蚊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212070131-1.aspx

中央社 2012-12-07

美國佛羅里達島礁(Florida Keys)官員正在等待聯邦政府同意1項實驗:野放數十萬隻基因改造雄蚊,以降低觀光城鎮西島(Key West)的登革熱傳播風險。

如果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通過這項試驗核可,將開美國先例。然而部分居民擔心,野放這些基改雄蚊會對脆弱的生態系統帶來多少風險,卻未有足夠研究。

這項試驗針對登革熱病媒蚊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衛生官員原以為登革熱在美國已絕跡,直到2009年至2010年間,佛羅里達島礁發現93起病例。

負責消滅蚊蟲的官員與英國Oxitec公司策劃這項試驗,將野放數十萬隻不叮人雄蚊。這些雄蚊已透過基因改造,會將先天缺陷遺傳給後代,使後代幼蟲在長成成蟲前就會死亡。

計畫的概念是,基改雄蚊會和野外雌蚊交配,但產下的後代在有繁殖能力前就會死亡,幾代之後,西島的埃及斑蚊族群就會滅絕。

實驗支持者表示,在登革熱預防疫苗尚未問世前,這項實驗能在不使用殺蟲劑及相對較低成本之下,降低登革熱傳播風險。

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研究蚊蟲的教授盧尼勃斯表示,Oxitec公司的技術與他們在其他地方的實驗的確顯示能控制蚊子數量,但是否同樣能有效控制疾病傳播,還有待釐清。

※ 相關報導:

大閘蟹 下一個生態浩劫
瘧蚊很聰明乳癌已成慢性病
科學家發現能終止登革熱病毒傳染的細菌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氣候變遷&濫伐 全球大型老樹瀕危

自由 2012.12.09

〔編譯陳維真/法新社雪梨七日電〕美澳科學家六日警告,由於氣候變遷、濫伐嚴重,遍布全球各個緯度的大型老樹死亡率大幅增加,可能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呼籲各國政府必須改變政策,保護這些樹木,否則許多倚賴大樹生存的物種也可能跟著滅絕。

這份研究是由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澳洲國立大學、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學者進行,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

學者發現,大型樹木減少的情況令人憂心,這些樹木的樹齡介於一百年到三百年間,遍布歐洲、北美、非洲、亞洲、南美、拉丁美洲與澳洲各緯度地區。面臨危險的樹木包括澳洲山梨、美國松樹、加州紅杉與坦尚尼亞的猴麵包樹。報告中指出,除非政策改變,提供更好保護,否則全球各地的生態系統可能將永遠失去最高大且最老的樹木 。

研究報告主筆、澳洲國立大學的林登梅爾說:「這是全球性問題,似乎正發生在大多數類型的森林內。就像大象、老虎和鯨類等大體型動物,在全球許多地方已大幅減少,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大型老樹可能面臨同樣的危險。」

研究顯示,樹木不只是在發生森林火災時大量死亡,在沒有火災的時候,死亡率也是正常的十倍。研究認為,主因包括氣候急速變遷,導致乾旱與高溫;伐木猖獗、為開墾農地清除樹木也是導致老樹銳減的原因。

學者表示,巨型老樹是地球上最大的活有機體,於生態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在某些生態系統中,可棲息並供養三成的鳥類與野生動物。大樹也能儲存大量碳、回收土壤養分,創造其他生命可生長的肥土,並影響地貌的水流。

科學家表示,必須落實政策與管理,特意種植樹木,降低死亡率。學界也急迫需要研究來了解對樹木構成重大威脅的因素,構思策略來對抗這些威脅,否則大樹與依賴樹木的物種可能會大規模減少,或完全滅絕。



◆ 珊蒂過後一個月 遊艇無人認領…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2.12.09

超級風暴「珊蒂」重創新澤西州和紐約州迄今已一個多月,但數萬艘受損的私人遊艇,至少仍有數百艘沒有人認領,有的被巨浪沖到陌生人家的庭院,有的沉沒,可能永遠找不回來。

「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估計珊蒂在紐約州摧毀約3萬2000艘船隻,新澤西州約2萬5000艘,康乃狄克州約2500艘,遊艇的損失估計約6億5000萬美元,這是1966年開始有紀錄以來,金額最大的遊艇相關損失。

珊蒂過後最令人難忘的景象,包括救災人員從海中撈起遊艇的殘骸,從新州海岸到紐約長島東端,遊艇被巨浪拋到街道上、住家庭院,甚至橫躺在民宅客廳裡。

警方說,災後有人失去房屋,有人失去車子,也有人失去遊艇。船主現在想找回失去的遊艇,但這個工作十分困難。州警和海岸防衛隊已把數以百計無主的遊艇分門別類予以編目,設法與辦理過登記的船主連絡,但進度非常緩慢。

許多船主可能也同時房子受損,家中電話已壞,根本連絡不上。寄給船主的信件有的也被退回。

珊蒂過後五天,新澤西州湯姆河市68歲的退休護士嬌安娜‧馬拉諾回到家裡,赫然發現家裡多了三艘遊艇,一艘停在車道上,一艘在前院,還有一艘「躲」在屋子後面。



◆ 貢寮保育區 限期禁採珊瑚草

為讓漁業資源生生不息 禁採期拉長為9月至翌年3月
違者最高罰15萬 全台首例

【陳俊雄/新北市報導】2012-12-09 中國時報

貢寮保育區禁制事項將範圍擴大!新北市農業局表示,除了將禁採時間提前到九月一日,還將被民間視為有藥用的麒麟菜(珊瑚草)等項目增列為禁採對象,違者可裁處最高十五萬元罰鍰,成為全台第一個禁採摘麒麟菜的海洋資源保育區。

新北市萬里、貢寮均畫有保育區,限制民眾在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採捕當地海洋生物,以保護漁業資源生生不息。但由於當地的漁業資源變化快速,農業局修訂貢寮保育區的禁制規定,增列禁制期間禁止採捕「麒麟菜」。

官員表示,麒麟菜又名珊瑚草,有海底燕窩之稱,在台灣、日本、琉球、馬來群島、印度尼西等地的海岸相當常見,屬高膳食纖維食物,傳統中醫認為可化痰、去痔毒。

在新版的禁制事項中,也將原先十月至翌年四月的禁止採捕期間,調整為九月至三月十五日;禁制採捕範圍除包括石花菜、九孔(殼長未滿四公分)、龍蝦、海膽,也增加麒麟菜、大法螺、珊瑚與礁石、珊瑚礁魚類等。

至於從福連里卯澳至洋寮鼻距岸三百公尺的貢寮保育區範圍,農業局也以經緯度座標明確標訂,以免治絲益棼。

農業局表示,除了限制漁業行為外,農業局也將在當地以人為方式放流魚貝苗,增加海洋生物資源,若是在禁制期間違規採捕者,則將裁處三萬至十五萬元罰鍰。



◆ 海象浮標遭破壞 巴士海峽浪高、風向沒人報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凌珮君/連線報導】2012.12.09

氣象局及水利署等單位委託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在鵝鑾鼻外海設置的海象浮標站,上月疑遭蓄意破壞,氣象局等單位無法測得巴士海峽海象,漁民及水上活動業者見網站上資訊一片空白,至今不敢貿然出海,抱怨連連。

成大水文中心高級系統工程師王得根說,台灣海域現有十五座資料浮標站,提供多元的海洋環境監測資訊,其中有六座是水利署設置,他日前向水利署請款要修復鵝鑾鼻浮標站,水利署表示預算緊縮要放棄。

屏東漁民說,水利署若不修復鵝鑾鼻浮標站,最近的東沙和台東外海兩個浮標站,都在上百公里外,「難道以後要我們自己猜海象?」不過成大近海水文中心主任黃清哲昨天說,水利署正設法調整約八百萬元修復預算,預估最快三周內可重新布放鵝鑾鼻浮標站。

「我們發現浮標站纜繩被割斷時相當震驚!」黃清哲說,鵝鑾鼻資料浮標站已設置十二年,三周前屏東恆春後壁湖等地漁民反映收不到海象資訊,上氣象局網站查詢也是一片空白,於是派工程師察看,發現固定浮標的尼龍纜繩有平整切口,研判漁網纏住纜繩,影響漁船作業,漁民以利刃割斷繩子。南部沿海雖有大鵬灣浮標站、小琉球浮標站,但少了鵝鑾鼻資料浮標站,將嚴重影響巴士海峽海況及颱風的資訊預測。

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自一九九八年受水利署、氣象局、觀光局委託,在台灣近海先後設置十五座海象浮標站,這次是首次遭人為破壞,已向海巡署備案。

遭破壞的鵝鑾鼻外海三公里處浮標站,是二○○○年設置,每小時無線傳輸巴士海峽最新的海象資訊,包括浪高、浪向、陣風、流速、海溫、風向等數據,不僅是當地漁民出海作業、水上活動業者帶遊客出海潛水的參考依據,也是中央氣象局預報巴士海峽海況的重要資料。

「目前中央氣象局提供的巴士海峽漁業資料,包括風向、風浪和風力,只能靠衛星雲圖並參考周邊浮標站資料」,王得根說,預測精準度絕對會打折扣。屏東縣恆春區漁會總幹事朱品璇說,浮標站對漁民出海作業掌握海象資訊相當重要,颱風季的預警效果最明顯,如今看不到海況即時資訊,漁民又氣又急。

fsj 提到...

新北鳥會成立 五色鳥為會鳥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2012.12.10

新北市野鳥保育協會昨天在市府農業局輔導下正式成立,以「五色鳥」為會鳥,明年將展開新北市山鳥普查。農業局長廖榮清說,新北市原本是唯一沒有鳥會的縣市,如今成立後已補實「缺口」,而且以保育為工作重點,因此會名特別加上「保育」兩個字。

昨天的成立大會推選有20多年賞鳥資歷的愛板新紀公司董事長紀清田擔任首任理事長,並推選理、監事。110多位會員中,來自企業界或工程師、會計師、建築師等高社經地位者約占8成,成員背景較其他鳥會特殊。

「鳥類是環境指標」,紀清田說,這些會員都是了解保育鳥類環境,就是保育人類子孫,因此願意加入。新北鳥會會名較其他縣市鳥會名稱多了「保育」,就是除了賞鳥,更要以「保育」為重點,明年要辦講座,以及三峽、烏來等山區鳥況普查,也要和宜蘭鳥會合作到福山普查鳥況。

他說,新北鳥會擇定俗稱「花和尚」、正式名稱為「台灣擬啄木」的五色鳥為會鳥,除了牠未被其他縣市鳥會指定為會鳥,也因為新北市是五色鳥的主要棲地之一。

紀清田說,如何減輕環境變化及外來種強勢侵襲,是新北鳥會將來保育重點,歡迎各界踴躍入會,電話(02)29618868。



◆ 向收容所「借」實驗犬 嘉大惹議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2.12.10

台南民間流浪動物收容所,爆出收養的狗被送到嘉義大學當實驗犬,引發動保人士撻伐,批嘉大不人道;嘉大表示沒有違反規定,但也坦承可能會引發人道上的爭議。

林姓讀者向本報投訴,指他的狗因家中容納不下,送往翁姓女子經營的流浪動物收容所,去年前往探視,卻發現狗不見了,翁女稱有將狗送到嘉義大學當實驗狗,誤抓了林的狗,後來狗被送回來,但身體狀況不佳,沒多久就死亡。

林姓讀者表示,收容所不應該將狗送去學校當實驗狗,「既然是收容狗,為何要送給別人做實驗?誰知道實驗過程狗要受什麼罪?」

據悉,嘉大獸醫系去年與經濟部合作進行犬隻絕育飼料研發,透過嘉南寵物美容研究中心黃姓業者,向翁女流浪動物收容所商借約卅隻流浪狗做實驗。

嘉大獸醫系副教授吳瑞得表示,該實驗經校內委員會通過,他不認為使用的狗是流浪狗,因並非學校到街頭捕抓,而是翁女飼養的狗;過程中沒有虐狗,事後也都全數歸還。

台灣貓狗人南部分會會長徐滿惠痛批,「獸醫系應有愛動物的心,卻做出這樣的事,讓人難以接受」。

嘉大獸醫系承辦實驗動物作業人員表示,如果知道是使用流浪狗做實驗,校方不會同意。

台南市政府動保處長李朝全表示,使用民間收容場的狗做實驗動物,並不適當;他坦承,去年黃姓業者曾向他口頭報備此事時,他認為不妥但沒有阻止。

動保人士批動保處助紂為虐,根本不能算是保護動物的單位。

※ 相關報導:

* 貓選美 家庭寵物冠軍想要家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10/today-taipei6.htm

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昨在南港成德區民活動中心舉辦第二屆國際貓咪選美比賽,共有二十種以上不同品種、近兩百隻貓咪參賽,除了常見的米克斯貓,還有俗稱「豹貓」的孟加拉貓,今年最新登錄貓種拿破崙長毛貓也同台比美,讓人大呼可愛。



◆ 蘭嶼復育原生蝴蝶蘭 學童加入

自由 2012.12.10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蘭嶼鄉公所持續推動原生種蝴蝶蘭復育,邀請民宿、學校一起加入,希望白色原生蝴蝶蘭在蘭嶼遍野綻放。

蘭嶼鄉長江多利指出,蘭嶼是台灣白花原生蝴蝶蘭的原鄉之一,從民國九十八年起,在農委會、林務局、縣府及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台東專科學校協助下,邀請在地青年及耆老在山林間展開蝴蝶蘭復育計畫。

四年下來,蘭嶼鄉公所已完成回歸山林種植蘭嶼原生蝴蝶蘭一千三百株種苗,並透過GPS衛星定位儀標定一百五十個標種點。

江多利表示,原生的白花蝴蝶蘭花形較小,復育是以在地原生蝴蝶蘭植株為母本,利用雜交技術培育果莢,再以組織培養大量繁殖實生苗,復育工作持續進行,才能擴大蝴蝶蘭的復育效益。

今年公所共獲得兩百株蝴蝶蘭苗,其中一百株種在山區,另一百株則由民宿、學校申請,包括蘭嶼、東清、椰油國小都陸續由山海保護巡護志工帶領小朋友進行復育工作。

志工表示,使用容易腐蝕的麻布和水草保護植株,蝴蝶蘭根系才能緊貼在樹皮上,固著率才會高,成活率才跟著提高。

fsj 提到...

科學野狼遭射殺 紐時刊訃聞哀悼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12.11

野狼遭射殺,媒體竟為之刊訃聞哀悼!美國黃石公園內一隻野狼上週四傳出遭射殺死亡。這隻野狼在科學界相當出名,除了身上帶有特製項圈外,更是最了解野狼生態的指標性母狼。傳出遭獵殺死亡的消息後,科學界除了表示惋惜外,《紐約時報》也第一時間特別刊出訃聞,哀悼這隻全世界最有名的野狼。

這隻主要出沒在黃石公園,過去被科學界編為「832F」的母野狼,科學家與國家公園研究者都想藉著牠來了解野狼的習性,因此牠的身上帶著價值4千美金(約台幣12萬元)的項圈。832F是母狼群中的首領,對於人類了解狼群習性有重大意義。不過,牠上週四被發現在離開黃石公園國家公園後,竟不幸遭到獵人開槍射殺斃命。

截至今年為止,學界透過野狼身上的項圈,已經掌握到有十隻野狼都在保育區外遭到獵殺。之前拍攝到832F活動的照片,同時刊登在《美國科學人雜誌》的攝影師強斯表示,「牠是全世界最有名氣的野狼。」

由於野狼在落磯山脈復育後,從1990年代以來數量開始反彈上升,因此,灰狼在去年也從美國瀕絕動物名單中被排除。截至去年為止,範圍包括蒙大拿州、愛達荷州與懷俄明州的黃石公園內,共有十個狼群,至少有98隻野狼,其中兩隻屬於「獨行俠」。

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局協調官傑米納茲表示,野狼復育已相當成功,他表示,「因此,開放打獵絕會造成野狼生存危機,當然我們對於某隻野狼死亡,一定感到相當不捨。」

野生動物保育團體表示,野狼數量目前還不足以應付開放狩獵,而且野狼也具有觀光價值,黃石公園內的立馬山谷即是著名的賞狼聖地,每年都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

※ 相關報導:

* 風流狗偷生9子 主人認帳幫忙養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7557511.shtml

台南市頂長社區農民陳明松收養的瘸腳流浪狗「洛基」,日前溜出門搭訕流浪母狗,上月母狗懷孕找上門,還在陳家生9隻小狗,陳虧說,「洛基,餵你喝羊奶,是要你把身體養好,沒想到你去風流,現得付風流帳」。陳不願棄養小狗,以免衍生流浪狗惡性循環,決定收留洛基一家11口,未來會考慮送給有緣人飼養。

* 研究:小狗嗅出肺癌 準確率達7成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558900.shtml

小狗的嗅覺十分靈敏,這是眾所皆知的常識,但令人咋舌的是,小狗的鼻子竟能聞出「肺癌」!來自奧地利的醫學研究團隊近日發表研究成果證實,小狗能藉由人體所呼出的氣體,辨別出此人是否罹癌,研究指出,小狗辨別肺癌的正確率高達7成。

* 動保人士反對 狗明星不能當街頭「藝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557667.shtml

「把狗當生財工具恐引發後遺症!」嘉義市正德護生慈善會總幹事陳淑英說,不反對訓練狗為公益表演,但反對為賺錢演出,發給狗藝人證恐引起更多人效法,對狗並不好。雲林縣政府文化處表演藝術科代科長蔣明新說,戲團考照當天沒有違反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令,也未剝奪狗生存權,而且街頭藝人表演由觀眾自由打賞,應該沒有不妥,除非狗遭虐,才會吊銷證照。




◆ 蘇丹 抓到以色列間諜禿鷹

【聯合晚報╱編譯蔡致仁/綜合報導】2012.12.11

蘇丹官員指出,日前在達弗抓到一隻「間諜禿鷹」,身上有GPS晶片與影像傳輸儀器,由以色列派來進行偵察任務。以色列方面堅決否認,表示電子儀器僅用來研究禿鷹的遷徙模式。

以色列媒體指出,這隻禿鷹在蘇丹西部達弗地區的克瑞內克鎮被發現。蘇丹媒體6日對「間諜禿鷹」大肆報導,宣稱「這隻禿鷹背著以色列的間諜裝備」。蘇丹官員指出,禿鷹身上植入GPS定位晶片,身上有太陽能影像儀器,可以拍攝空中偵察照片並透過衛星傳輸,而且禿鷹的腳環上寫著「以色列自然處」與「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等字樣。

這種禿鷹一天可飛行375哩(約604公里)。以色列官員坦承,這隻禿鷹的確是他們放出來的,但牠絕對不是間諜,身上背負的電子儀器純粹用來研究遷徙模式。

以色列自然與公園管理處生態學家哈佐非,向以國新聞網站Ynet表示,今年10月他們在100隻禿鷹身上裝了GPS晶片,取得牠們在高空飛行的數據資料,不是拍攝偵察影像,這隻無辜的禿鷹就是其中之一。哈佐非說,「假如禿鷹在飛行途中突然停下來在陸上行走,我們才知道牠發生了什麼事」。

去年一月沙烏地阿拉伯也傳出類似事件,沙國媒體報導一隻兀鷹遭「逮捕」,疑為以國間諜。以色列表示這隻兀鷹僅用作遷徙研究,沙國官員接受這個說法,並批評媒體妄下結論。

※ 相關報導:

* 公雞月曆色誘母雞 催蛋妙招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11/today-int11.htm

英國推出全球第一本專門給母雞看的公雞月曆,月曆中每個月各有一隻公雞為主角,擺出各種姿勢耍帥。有研究指出,有公雞陪伴,母雞情緒會更穩定,產下的蛋品質會更好,因此「快樂蛋」公司製作這份2013年「俊俏公雞月曆」,希望養雞場母雞看了月曆中英俊瀟灑的公雞,能提高雞蛋品質。



◆ 長耳寬鼻 澳學者重建哈比人貌

中央社 2012.12.11

電影「魔戒」裡的「哈比人」是傳說的人種。不過,澳洲學者針對多年前在印尼小島上被發現1具疑似哈比人的女性骨骸,運用現代科技,重現高顴骨、長耳、寬鼻的哈比人長相。

印尼佛羅雷斯島(Flores Island)在2003年出土1具女性骨骸,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哈比人原型,身高約1公尺,頭骨大小是一般人類的1/3,歷史可能有1萬8000年,年齡30歲,性別是女性,學者將她取名為「佛羅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

當時的發現引發學界爭論,有人認為「佛羅勒斯人」是新的人種,有人則認為她只不過是現有人種中病變的標本。

澳洲學術網站「對話」(the conversation)指出,澳洲臥龍崗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臉部人類學專家海斯(Susan Hayes),運用警方追緝罪犯的技術,組合「佛羅勒斯人」破裂的頭骨,再以電腦技術在頭骨中加上肌肉跟皮膚,重現哈比人的長相。

還原結果的哈比人有高顴骨、長耳、寬鼻和方臉。海斯說,還原長相的哈比人稱不上漂亮,但很有特色。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Wales)人類演化專家柯諾(Darren Curnoe)表示,還原的哈比人長相,比他預想中看起來更現代。

柯諾說,現在學界普遍都接受哈比人是獨特的人種,而非發生病變的人類,不過,哈比人究竟是否為人類演化史的一部份,仍有待定論。



◆ 珍貴烏木賤賣 政府爭產權

【記者陳汶彬/綜合報導】2012-12-11 旺報

四川省樂山市村民李建友在自家屋後發現一截烏木,與周姓買家簽訂合同以8千元(人民幣,下同)賣出。當買家將烏木整根挖出時,發現整株烏木竟然有11.5公尺長、直徑達到了1.2公尺,根部的直徑竟廣達4公尺。

專家預估,該烏木至少價值5、6百萬元,李建友相當後悔,想取消合同,當地政府也在這時介入,表示烏木屬國家所有,不得私相授受。

李建友說,30多年前搬來現址蓋房子時,就發現屋後牆邊有一截20多釐米長的木頭露了出來,當時並未在意,前段時間的「彭州烏木案」發生後,才引起李建友的注意,認為屋後的木頭肯定也是塊價值不菲的烏木;因為母親生病,需錢治病才萌生賣烏木的念頭。

今年11月中旬,李建友與周姓買家簽訂了一份《買賣協定》,約定不論烏木數量多少、大小如何,買方只要一次性付清8千元即可,如挖掘時得拆除賣方房屋20平方公尺以上的話,再予賠償10萬元。

挖掘了8天之後,整根烏木完全露了出來,李建友後悔了,但合同上白紙黑字,他真的很無奈。因此,他希望周姓買方務必要把他家的地基夯實,附帶請買方能把門前500多公尺的爛泥路修成水泥路。

不過,聞風而來的鄉政府、派出所以及林業、國土等相關部門的人都前往關切。對於這塊烏木的產權歸誰?該辦理什麼手續?大家莫衷一是,於是鄉鎮府向上級有關部門作了彙報,在沒有明確的答覆之前,要求周姓買家暫停搬運烏木。

fsj 提到...

燦爛笑容! 史前蜥蜴命名「歐巴馬」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561007.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2.12.12

耶魯大學科學家把一種新發現的史前蜥蜴命名為「歐巴馬蜥蜴」 (Obamadon gracills),用來紀念歐巴馬總統的燦爛笑容。

路透報導,耶魯科學家表示,這種吃昆蟲的小型爬行動物化石,是1974年首次在蒙大拿州東部發現的。但最近的重新研究發現,牠被錯誤命名為Leptochamops denticulatus,實際上,牠是一新種的蜥蜴。Obamadon Gracills是美國科學院10日宣布新發現的9個物種之一。

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把拉丁字Obamadon(意為「歐巴馬的牙齒」)和gracills(意為「修長」)連起來,作為這種新動物的名稱。

耶魯大學古生物學家郎瑞奇表示,「這種爬行動物有長而筆直的牙齒,歐巴馬也有這種門牙和燦爛的笑容」。



◆ 復育黑熊計畫啟動 9黑熊集中圈養以利繁衍

中廣新聞/張佳琪 2012-12-12

您一定很難想像,台灣黑熊在野外的族群數量只剩下3到5百隻,可說是隨時面臨存亡危機。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於是發起復育計畫,結合國內各大動物園和研究機構的力量,由目前圈養的黑熊當中找到9隻DNA接近野外黑熊遺傳性狀,並列為優先復育繁殖的對象。透過人為的努力,這9隻黑熊將圈養在特生中心,以利繁衍後代,進而增加黑熊的族群數量。

保育黑熊,農委會特生中心啟動復育計畫,獲得國內各大動物園及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支持。這個計畫是要先從現在圈養的31隻黑熊當中,篩選出遣傳性狀跟生活在野外的黑熊差不多的,再把它們列為優先復育的對象。

特生中心主任湯曉虞說,透過DNA比對在各機構總共找到9隻黑熊遺傳性狀跟野外的差不多,接下來就是要把它們集中移進特生中心的籠舍,增加它們互動機會,以便繁衍下一代。湯曉虞說:「因為我們中心有成功復育出五隻黑熊的經驗,所以大家也願意為了黑熊保育工作,把黑熊貢獻出來」。

特生中心為了這個計畫,特別空出籠舍來迎接新搬來的黑熊,至於原本在中心繁殖出來的兩隻黑熊則會搬到包括六福村動物園去。

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金士謙期許這項計畫可以讓台灣黑熊的數量增加,有助於未來黑熊復育工作的進行。「金士謙:希望未來兩到三年內,在大家努力下,台灣黑熊圈養下的繁殖技術以及個體數量能都能夠明顯進步」。



◆ 楊渡專欄-希望,來自土地的呼吸

【楊渡】2012-12-12 中國時報

聽作家吳晟講了一個的故事。

故事起源於他開始在自己的家園種樹,一如所有讀書人想望的,他想在樹林中有一間書屋,可以在那裡閱讀寫作,和家人朋友聊天泡茶,於是建起書屋。可他的孩子不同意了,批評他:怎麼可以為了自己的書屋,又讓土地上多了一塊水泥地呢?

吳晟不服氣的說,我只是建一間小小書房,我有這麼多書呢,何況只是小小一塊地。可是孩子不依不饒,批評說,如果大家都這麼想,土地就會被水泥填滿了。他苦笑說,這是自己教孩子的觀念,結果自己都沒做好,唉!有點慚愧。

「孩子說得對,大地不能蓋滿了水泥,要讓土地能夠呼吸。」吳晟說。

泥土地和水泥地的最大不同是:泥土地可吸收雨水、濕氣,把雨水存入大地以後,經土地的過濾,變成山泉水、地下水,水資源可以不斷再生。可是如果蓋起了水泥地,雨水就只能流入排水溝、下水道、河流,最後直接排入大海。城市化愈嚴重,人們蓋的水泥地、柏油路愈多,土地就愈不能呼吸,雨水的循環使用率就更少,造成水災的機會就更大。

這只是生態學常識。但要執行起來,還真是困難。吳晟因此想,能不能有一種工法,可以把書屋建起來,又可以讓土地呼吸的?於是他想到學原住民涼亭、或者傣族傳統建築的工法,用四根柱子把地基挑高,再於上面建房子。傣族是可以在下面養雞鴨豬,但傣族不會放那麼多書。這個方法能不能行,還未曾實驗過。不過它倒是讓土地可以呼吸的方法。

我非常喜歡「讓土地呼吸」這個觀念。它讓人覺得,土地像人一樣,是有生命的,可親近的。他會呼吸,會喘息,會呻吟,會吸收水份,會把吸進去的水,變成乾淨的泉水流出來,把吸進去的二氧化碳,變成氧氣呼出來。如果我們讓他負荷超重,如果他缺乏可以吸氣的空間,會窒息死亡。當土地窒息死亡,人還能活嗎?

事實上,「讓土地呼吸」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理念。有些公園裡的步道,是用來供民眾運動用的,可以儘量不要使用水泥地,更不必舖柏油,而是用小石子去舖路,如此,土地就可以呼吸,何況小石子當步道對身體健康有益,何樂不為?有些屬於山上遊樂區的平面停車場,也可以不必用柏油舖設,只要用小石子為底即可,以避免雨水直接流入河中,增加水患的可能。其它諸如社區公園、社區步道等,皆可如此。此外像河川的堤防,不要再用那些難看的「石肉粽」了,儘量古法,用石塊為基礎來做,讓土地保留喘息的空間,不是更好嗎?

這些年來,台灣悄悄轉變著。年輕世代的轉變最為明顯。許多年輕人重回中南部,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去尋找生命之根、土地之愛。他們或者去種植有機蔬果,去種花開農園,去經營民間藝術聚落,去寫作鄉村的農家故事,去為小小的村子記錄生命史,去經營有在地人文特色的民宿,去經營一條古老的巷子,一塊荒廢的農地,一個藝文的小空間。

他們彷彿種籽,在台灣各地播種。更有意思的是,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在歷史記憶的追尋中,地方上的人們彷彿會因此聚合起來,成為一種在地的力量。隨便舉例:台南的老街逐漸成形為新市集(如神農街),許多在地古蹟變民宿;雲林的虎尾庴成為地方文人聚會的所在,還兼賣在地麥子做的麵包;台灣各地新興的農夫市集;乃至於「生態綠」經營的公平貿易咖啡,與世界各地連結,以直營協助農民避免跨國公司的剝削……。這些努力,都是一種可以「讓土地呼吸」,讓人文可以再生的行動。

近日以來,我一直覺得自己活在「兩個台灣」。一個是政治上層,愈來愈失去方向感,徬徨無力,充塞著憤怒和憂愁的台灣;另一個是質樸的底層和農村,有古老的土地的召喚,有追尋內在精神的力量,更有那麼一群人,深深自省,只是想要「讓土地呼吸」。

而我相信,希望一定會來自土地的呼吸,那真實的召喚之中。(作者為作家)

※ 相關報導:

* 20老樹魂斷包商 議員再批文化部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560313.shtml

文化部發包施工嘉義市文化創意園區停車場,包商日前揮大刀砍除20多棵老樹,被市民發現踢爆,媒體報導引起各界撻伐。市議員蔡永泉昨天質詢,痛批文化部摧毀市民共同記憶及文化資產,要求市府抗議,追究責任。

* 花縣檢舉狗大便 罰款100%當獎金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7560218.shtml

花蓮縣處處狗糞,嚴重影響觀瞻與居住品質,縣長傅崐萁為提高檢舉率,昨天要求環保局修正獎勵辦法,「裁罰多少,就給檢舉人多少!」此一全國創舉,民眾拍手叫好。

* 髒亂、占國土…宜蘭鰻寮得付清潔費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7560198.shtml

台灣鰻苗產值高,光是宜蘭縣產值逾3億元,但縣府也發現,半年捕鰻苗期間,漁民在海口搭建鰻寮,不但占用國土,還破壞環境與衛生,決定要管制鰻寮,對漁民收取清潔費,將在1個月內提出相關管理辦法。



◆ 廢棄物填海造陸 環署積極推動

中央社 2012-12-12

環保署填海造島專案報告指出,利用廢棄資源物填海造陸可解決廢棄物處理問題,並產生新陸地,對環境有正面效益。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明天邀行政院環保署長沈世宏報告「推動安定化無害化廢棄資源物填海造島(陸)計畫」並備詢。

根據環保署送交立法院的報告指出,台灣每年有380至700萬方無法回收再利用的不適燃廢棄物及營建剩餘物等,須合適的最終填埋去處,利用這些廢棄物填海造陸有助改善環境問題,填海造島(陸)應是積極推動的政策方向。

有關填海造陸優勢,報告指出,配合商港區興(擴)建或濱海工業區開發計畫,提供廢棄資源物作為填埋料源,不但可達成資源循環再利用,補足最終處置不足的缺口,也可避免原開發計畫抽砂填海造成鄰近海域破壞,且廢棄資源物處理量大,使用年限長,又可產出新生土地,對環境應屬正面效益。

報告指出,環保署率先在事業廢棄物清理政策環評推動過程,首創先例結合政策環評與公民共識會議,辦理「推動廢棄資源物填海造島(陸)計畫」公民共識會議。

經歷4天討論,公民共識會議在民國101年8月19日達成共識結論,提出填海造島(陸)範圍以既有港區與濱海工業區的前提,並體認到事業廢棄物最終處置掩埋場所不足,但政策評量應回歸廢棄物管理政策的全盤考量,對於料源種類、進場管制須經專家審議,且不同單位的統合及公民參與監督非常重要。

fsj 提到...

RCA污染案 勞團籲嚴審整治

中央社 2012.12.13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及RCA員工關懷協會今天呼籲,環保署針對RCA地下水污染案,應嚴加審查污染整治,維護全民健康。

民國60年代,台灣經濟進入轉換關鍵期,美國家電第1品牌美國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RCA)到台灣的竹北、桃園等地投資設廠,並以桃園為總廠。民國82年,前立委趙少康揭發RCA地下水污染案。

經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調查,發現RCA在台營運22年期間,曾直接傾倒有機溶劑,造成廠址土壤及地下水都含過量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超出飲用水標準1000倍,RCA桃園廠因污染到地下水,整治非常困難,環保署宣布該區成為永久性污染區。

此案在當年引發軒然大波,並催生台灣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如今RCA已停產關廠20年,前後工作約9萬名員工陸續傳出逾千人罹癌,至今未獲得任何職災賠償。

環保署今天上午審查RCA提出第2次展延第3次整治變更案。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及RCA員工關懷協會今天到環保署大門前抗議,並要求環保署應嚴加審查此案污染整治,廠內廠外一併整治,不可切割;所有污染物全面整治;整治資訊全面公開,計畫審查不可成為閉門會議;整治完成後原地興建工殤及環境紀念館,教育社會大眾。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副執行秘書陳峻明對此回應,環保署秉持資訊公開精神審查此案,因地下水是流動的,廠內廠外會以相同標準整治,一切依法行政辦理。至於勞團第4項訴求,無法自行承諾,應回歸會議協調。

※ 相關報導:

* 抽不到深層海水 八河局展開海底測量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13/today-south2.htm

水利署深層海水模廠二度佈管失敗,第八河川局長蔡宗憲表示,陸上佈管及加強海底地形調查明天起將同步展開,前置作業完成後,預計明年六月中可三度挑戰海底佈管。



◆ 環署推填海造島 立委:海洋浩劫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2.12.13

環保署長沈世宏上午表示,我國每年約有380萬至700萬方的不適燃廢棄物及營建剩餘土方無處可去,新闢掩埋場已不太可能,現有掩埋場將在3到5年內爆滿,因此環保署堅定推動廢棄物「填海造島 (陸)」為政策方案,但強調會在確定廢棄物「安定化、無害化」才會推動。

沈世宏上午到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專案報告「填海造島 (陸)」計畫,立法委員陳節如、陳歐珀、江惠貞等都質疑把事業廢棄物作為填海造島的來源,事業廢棄物中的戴奧辛、重金屬溶出,恐會造成海洋浩劫。

針對立委及環團質疑,沈世宏表示,環保署推動「資源循環零廢棄」,資源回收再利用率已從4成提高到100年的62%,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率也達到82%,但每年仍有380萬至700萬方無法回收再利用,急需尋找最終填去處。沈世宏強調,成功的填海造島可創造新生國土及海岸線,國際上新加坡及日本大阪灣的填海造島經驗可供國內借鏡,國內南星計畫、台北商港開發計畫也行之多年,填海造島是值得推行的政策。



◆ 哥斯大黎加禁獵 南美洲首例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12.13

注意,哥斯大黎加已禁止打獵!中美洲國家哥斯大黎加國會,稍早無異議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案,日後將禁止打獵,除了宣示當地政府保護動物的決心外,也讓哥國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禁止打獵運動的國家。根據當地環保人士表示,過去當地黑市打獵價格,一個人收費高達5千美金,約台幣15萬元。

根據最新通過的哥國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案,未來非法打獵者將被處以四個月有期徒刑或3千美金罰款(約台幣8萬七千元),偷竊或非法持有野生動物也將被列為處罰範圍之內,其中也包括珍貴的美洲獅、美洲豹與海龜等當地相當珍貴的物種在內,釣魚或為了控制物種數量必要的打獵行為,則不在限制範圍內。

當地環保團體Apreflofas副會長卡巴羅表示,「打獵衍生的商機究竟有多少,目前並沒有明確數據,但是我知道黑市狩獵團,一個人要價就要五千美金(約台幣15萬元)。」

環境保護支持者馬林也表示,「我們要保護的不只是動物,還包括國家經濟,因為一旦野生動物繼續遭到捕獵,外國觀光客再也不願意前來觀光了。」

中美洲哥斯大黎加人口450萬人,是世界上生物多樣化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國土約有25%被劃歸為國家公園或保育區,當地一年可以吸引30萬人前來觀光,因此觀光業相當興盛,也是哥斯大黎加主要的經濟來源。

※ 相關報導:

* 北市2百多里推動街貓TNR 流浪貓問題逐年見成效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5/132012121300698.html

....林德勝里長一樣有相同困擾的鄰里相當多,為了解決街貓生育率高,造成社區環境、噪音等困擾,台北市動物保處處從九十五年開始,集合民間團體資源,陸續在台北市推動「街貓TNR絕育回置計畫」,從九十五年開始,到今年,已經有兩百零七個里,參與街貓TNR計畫....如果以目前成效看,以每隻有繁殖能力的母貓,平均一年可以生產三次、每隻懷孕母貓平均可以生四到六隻小貓算,平均一年可以存活十隻,台北市已經有效減少了七萬隻流浪幼貓出生。



◆ 我見我思-政府怎能帶頭砍樹

【謝錦芳】2012-12-13 中國時報

行政院長陳冲日前出席「永續發展獎」頒獎典禮時指出,「永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觀念。我們應致力於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而非前人砍樹,後人遭殃。」陳揆如果去探望因腳傷而行動不便的「老樹媽媽」謝粉玉,可能會嚇一跳,連日來她接獲許多民眾通報,台中正進行都市重劃,許多老樹被砍除,讓她心急如焚。近年,政府帶頭砍樹的情形層出不窮,再不改善,後人的確會遭殃。

老樹媽媽三十年來為了搶救珍貴老樹,一度負債七、八千萬元,可是仍然不敵各地方政府因道路拓寬、市地重劃或都市更新而砍伐老樹的速度。最近謝粉玉連續接獲民眾通報指出,台中十四期重劃區有大批老樹被砍除,現場樹屍遍野,只能以慘不忍睹來形容。謝粉玉說,「我自己腳受傷,無法到現場搶救,拜託大官們救救這些老樹。」

一位住在附近的民眾說,這兒原本是農業區,有許多六、七十歲的大樹,黃昏時,大家經常來這兒散步,涼風吹來,舒服極了。不料,台中市政府進行第十四期重劃,老房子被拆,老樹被砍伐,居民們向議員陳情,獲得的回應是市府已委託施工單位進行老樹移植,可是居民發現施工單位象徵性移植了幾棵樹,卻未好好照顧,大部分都死了。他們很擔心,十四期重劃陸續有幾十甲土地要整頓,有更多老樹要遭殃了。

事實上,台中市政府為了保護老樹,十一月下旬通過《珍貴老樹保護自治條例》,凡經公告為老樹,禁止毀損或妨礙生長,否則處罰三至十萬元。令居民不解的是,既然有了這項自治條例,為何還有這麼多老樹被砍伐?擺在眼前的是,政府左手訂定保護老樹條例,右手卻帶頭砍樹,這難道不是精神錯亂嗎?

如果政府真有心保護老樹,就應確實貫徹執行,明確要求施工單位列冊管理這些老樹,並定期上網公告,讓全民來監督,才不會發生這種說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的憾事。

政府帶頭砍樹的情形很嚴重,不是只發生在台中,全台到處都有。老樹媽媽說,由於土地被徵收,地上的老樹屬於公物,沒有政府機關核准,她想救也救不了。

每年的植樹節,從總統到各地方首長都流行種樹;如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一天種樹,其他時候都在砍樹,這是有反效果的。政府首長若真心要鼓勵民眾種樹,就應戒除亂砍老樹的壞習慣。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實在不配為民表率。

fsj 提到...

吃毒紅藻? 數千隻大赤魷 暴斃美海灘

東森新聞-2012年12月14日

又有海洋生物集體暴斃。在加州海灘,最近突然出現大批暴斃的美洲大赤魷,範圍遍佈20公里,讓當地居民相當恐慌,專家猜測有可能是暖化,讓大赤魷從溫暖海域游來,不過也有人認為,是誤食了紅藻當中神秘的神經毒素,造成集體暴斃。

聖塔克魯茲海灘是加州有名的觀光勝地,不過浪漫的海灘上,連日來卻出現一整排的魷魚乾,大批的美洲大赤魷暴斃被沖上沙灘,遍佈範圍綿延20公里,相當嚇人。暴斃的大赤魷,大多是未成年的屍體,專家也不清楚牠們為何會集體自殺,或是暴斃被沖上岸。

猜測有可能受到暖化影響,海水升溫,被迫從熱帶深海游到較冷的北加州來,另一個猜測是,懷疑美洲大赤魷誤食紅藻神秘的神經毒素,導致集體死亡,究竟到底為何?科學家一時也很難找出原因。

※ 相關報導:

* Humboldt Squid Stranding Themselves In Santa Cruz County
http://www.redorbit.com/news/science/1112746135/humboldt-squid-strandings-in-california-121112/



◆ 動物也有青春期 常衝動做尷尬事

【台灣醒報/李家淳】2012-12-14

衝動、難管教的青少年最令父母頭痛,但研究發現,這情形在動物界也相當普遍!加州海獺在危險水域玩到忘記回家,湯氏瞪羚看到獅子不逃走反而跟蹤獅子,還有年輕公象瘋狂似地攻擊白犀牛。《動物普同性》(Zoobiquity)的作者指出,動物和人類之間有許多驚人的相同之處,青春期動物也有一籮筐糟糕的決定。

對正值青春期的加州海獺來說,最冒險刺激的水域,是舊金山灣外直到法倫群島的那一片,到處有詭譎的海象、水中寄生弓形蟲、危險的浪潮、尖銳的岩石,一向以「死亡三角」之名著稱,所以能容海獺躲藏的海帶已經愈來愈少,鯊魚毫不費力就能享受到美味的海獺!

向來溺愛孩子的海獺父母會盡最大努力來管教「青少年」,不許他們游到「死亡三角」;成熟海獺從來不會出現在那裡,尤其是母海獺更是從來不會。唯一笨到試圖侵入那片水域的只有「青春期」的海獺。若是孩子因不守門禁時間,在「死亡三角」玩到太晚,甚至連一通電話也沒打回家,海獺父母一定會處罰孩子!

不讓海獺專美於前,湯氏瞪羚也有專屬自己的危險決定,動物學家克萊兒費茲本發現,當一群瞪羚被掠食者豹或獅子盯上,瞪羚不但不逃跑,反而更接近、甚至跟蹤掠食動物超過七分鐘之久。

這種反向跟蹤的行徑,在魚和鳥類中也常見,儘管跟蹤掠食動物的行徑如此危險,但動物學家說,這或許可以使年輕瞪羚有機會學習認識掠食者,幫助他們更容易預測獅和豹的動向。

這都和人類行為很相近,科學家說青少年衝動易怒的特質,可能就是他們成年後得以成功的關鍵。人類青少年雖不像動物一樣會死在掠食者手上,但仍有其他的危險。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統計,在美國青少年死亡案件中,有三分之一和車禍有關;另一種死亡主因是慘遭殺害,在青少年死亡因素佔13%。相對於動物界裡「公的」死亡率大於「母的」,人類青少年則是年紀較大的面臨死亡的威脅高於較年幼者。

或許讓人類父母可以稍微放輕鬆的是,他們對青少年的擔心,其實也發生在整個動物王國中。



◆ 稀奇!罕見發光菇 寒冬現蹤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4/112012121400231.html

【楊漢聲/花蓮報導】2012-12-14 中國時報

見過會發光的菇嗎?在瑞穗經營溫泉民宿的黃泰然,無意間發現這種罕見植物,一度誤以為遭野生動物的綠光雙眼窺視,正準備對他發動夜襲,差點沒嚇破膽!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張焜標說,這是台灣林間的夜間發光植物「螢光蕈」,生長在夏季,寒冬現蹤真稀奇!他也提醒民眾,它是有毒植物莫採食。

「一雙眼睛散發出詭異螢光,直視著自己。」黃泰然笑說,當時他正在夜間巡查溫泉管線,發覺時,但覺胸口一緊,當場嚇得心跳加速,誤以為要被攻擊。

他隨即拔腿狂奔回屋內,拿手電筒回到現場,打開手電筒照光細端詳,卻什麼都沒有;不信邪地把手電筒關上,那雙眼又跑出來,深呼吸後反覆嘗試多次,撥開雜草一看,原來是不知名菇類在發光。

張焜標表示,螢光蕈性喜溼熱夏季,「冬天長出這種菇類,真的很稀奇」!研判可能與周邊環境有關,溫泉管線周圍較熱,加上近一個月來花蓮多雨所致。

螢光蕈是一種會發光的腐生菌類,在台灣有「夜精靈」之稱,除了螢光蕈,還有皮傘、叢傘絲牛肝菌、黃緣螢光小菇三種發光蕈菇。從螢光蕈「出菇」後,約可存活三天,且只有蕈傘會發光,蕈柄及菌絲體並不會發光。

張焜標說,螢光蕈為何會在夜間發光仍是謎。螢光蕈極挑剔生長環境,近年被視為是環境優劣的指標性植物。



◆ 螃蟹背殼寬8cm以下 新北市擬限制撈捕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2012.12.14

新北萬里蟹熱賣,傳出有漁民為「搶市」連小螃蟹也抓。市府農業局為免蟹源枯竭,打算依漁業法訂定撈捕限制,擬禁捕背殼寬8公分以下的螃蟹,5至10月禁捕抱卵母蟹,違者依漁業法罰3萬至15萬元,最快下月公告實施。

專事捕蟹的「中華漁業漁船協會」理事長郭家全之妻周淑女說,保護蟹源有必要,但也要兼顧漁民生計。

農業局長廖榮清說,新北市府將花蟹、三點蟹及石蟳以「萬里蟹」品牌化後,帶動萬里蟹熱銷及地方觀光商機,去年蟹獲量約660噸,今年至10月底已500噸,全年可能達近700噸。

但因熱賣帶動需求量,傳出有單日往返的小型船隻為搶市,小型蟹也照抓照賣。為避免萬里日後「無蟹可及」或「蟹絕參觀」,研擬撈捕限制刻不容緩。

漁業處長汪昭華說,目前漁民捕獲會放回海裡的小蟹,背殼大多5公分以下;其實背殼8公分以下、重約4兩(約150公克)都屬肉少的幼蟹,不應撈捕。此外,每年約5月開始出現抱卵母蟹,8至10月進入高峰,這段期間若捕獲抱卵母蟹都應放回海裡。

周淑女說,她不反對市府設捕撈限制,但應以未達3兩的小蟹不能捕撈較合理;協會將邀船東們交換意見,把共識提供市府參考。



◆ 人類活在虛擬中? 《駭客任務》成真

【台灣醒報/劉運】2012-12-14

地球真如《駭客任務》電影情節般,是一個電腦程式創造的虛擬世界?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已經找到方法,可以測試人們是否真的活在電腦世界中,研究員指出,他們將自己建立一個虛擬模型,如果它的能量分佈狀態與地球相同,人們就可能真的存在虛擬世界裡。

英國牛津大學哲學系教授波士純(Nick Bostrom)在2003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虛擬模型論述」,他文章提到,「我們幾乎可以確定是活在一個電腦創造的虛擬世界裡。」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團隊最近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一個法方,可用來測試人類是否真的存在於別的文明所創造的世界。

在實驗中,研究員將以「量子色動力學」技術,建構他們自己的虛擬模型,雖然可做出的模型只有原子般大小,但可應用同樣的原理於更大的規模。康乃爾大學研究員指出,如果模型中的能量狀況與宇宙的能量狀況相同,人類就可能是真的活在一個虛擬模型裡。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學者也同意此測試方法的可行性,華盛頓大學物理教授沙弗吉(Martin Savage)說,康乃爾大學研究團隊的實驗將是第一個測試此概念的可行方法。另外,德國的物理學家在11月也提出類似說法。

一名華盛頓大學的學生提出假設,如果科學家真的發現人類是活在一個虛擬模型中,人類是否將試圖與創造虛擬模型的文明聯絡?另一名學生表示,創造地球的文明很可能也創造了別的世界,而人類最好和那些世界溝通就好。

fsj 提到...

樹西瓜不是瓜 亂吃恐會中毒

自由 2012.12.16

一字之差,差很大!

南投縣名間鄉農民吳顯三遠從西非引進果實長在樹上的「樹西瓜」,因外形與西瓜相似,易讓人誤以為也可食用,但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深入調查後,確定學名「蒲瓜樹」的樹西瓜,非但不是瓜果類,且白色漿狀的果肉具毒性,亂吃有中毒之虞。

學名蒲瓜樹的「樹西瓜」,因果實長在樹上而有此別稱,全年都會開花及結果,分布在中南美洲等地區,果實外殼堅硬,多半被製作成各種樂器、容器,木材堅韌有彈性,則可供建築、農具使用。(記者謝介裕)



◆ 筆筒樹生態危機 專家帶民眾面對浩劫

【聯合報╱記者莊旻靜/芎林報導】2012.12.16

台灣北部筆筒樹出現大規模染病、凋萎,新竹山區也出現染病,芎林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昨天邀專家談「筆筒樹存亡議題」,讓民眾了解筆筒樹在6年間大規模死亡危機,現場剖開自然谷受感染的筆筒樹,發現感染部位已發黑腐爛。

自然谷管理人吳杰峰說,3、4年前得知山區筆筒樹病了,近兩年也觀察、紀錄谷中的筆筒樹,見筆筒樹紛紛染病,只剩下枯死的樹幹佇立林中,昨天邀來農委會林務是驗研究所博士傅春旭的助理黃佾萍到自然谷,為關心生態的朋友上課。

黃佾萍表示,傅春旭研究團隊在民國94年間發現染病問題,96年開始調查、收集資料,發現一種真菌,由上而下侵蝕筆筒樹的髓芯,但筆筒樹無法抵禦真菌侵襲,分泌出的組織反而堵住筆筒樹的維生、供水系統,造成筆筒樹枯萎。

黃佾萍說,為防止疫情擴大,有效的辦法即為「砍樹」,先前林試所在烏來地區砍了2千株染病的筆筒樹,基隆甚至有8成左右的筆筒樹已染病,情況危急。



◆ 穿長袖長褲、除青苔 餓死小黑蚊

【聯合報╱記者張弘昌、黃寅、喻文玟/台中報導】2012.12.16

大坑地區小黑蚊肆虐,環保署等單位提監測研究計畫,也密集噴藥防治,遊客口中俗稱「黑金剛」的台灣鋏蠓(小黑蚊),數量未減少,且擴散到鄰近太平、新社等山區。未見防治成效前,遊客穿長袖、長褲,擦防蚊液,杜絕小黑蚊攻擊「自保」,還可斷絕小黑蚊的繁衍「血源」。

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杜武俊說,小黑蚊是台灣本土昆蟲,99年前被發現,分布在台灣、大陸廣東、福建一帶。

杜武俊推論,小黑蚊存在已久,為什麼早年都沒有造成困擾,因為牠們活動範圍僅30到50公尺,因為只吸食人血,一定跟著人類活動遷徙,台灣車輛越來越多後,就隨著「車輛攜帶」蔓延到各地。

杜武俊指出,小黑蚊吸一次血,就可以產40到50顆卵。防治小黑蚊,不能光靠公部門、環保單位一年2、3次「象徵性」噴藥,只對成蟲、幼蟲有效,卵仍能繼續繁殖,且恐讓小黑蚊產生抗藥性。

學者建議民眾「自發性環境管理」,清理小黑蚊幼蟲的棲地,藻類、青苔;「水霧驅蚊」有短暫效果,卻可能讓青苔、藻類越來越多,反會「滋養」棲地。

遊客穿長袖褲、手套、防蚊液等保護措施,小黑蚊無法叮咬吸不到血,斷絕小黑蚊的「食物」,兼可達「滅蚊」效果。

大坑地區居民夏天除長袖套、長褲、手套等防護措施,有的猛擦防蚊液、藥膏,或隨身帶把扇子不停的搧風,也能降低被攻擊叮咬次數。

中臺科技大學小黑蚊防治推廣中心助理教授李憲明表示,小黑蚊產卵在青苔、藻類棲地,幼蟲時期是陸生,在種蓮花水盆內養魚,根本毫無防治效果。建議種植密度高草皮,或在地表覆蓋沙、石,減少幼蟲滋生棲地,可以降低約80%存活率。

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副教授卓重光最近和廠商合作,把一種防治壁癌的化學塗料改了配方,加強其讓水泥牆不沾水的特性,希望藉由不長青苔,達到防治小黑蚊的目的。

卓重光說,小黑蚊的食物是青苔,水泥牆又是青苔最易滋生之處,因此他們假設若能讓水泥牆因為不沾水而不長青苔,自然就可以達到防治小黑蚊的目的。

他指出,他們已在豐原、新竹的小學以及大坑的民宅進行實驗,若等明年春天氣候轉溫暖後,估算小黑蚊的數量因此減少,就能證明此種防治小黑蚊的方式有其成效。



◆ 斑蝶遲到 疑環境改變

中央社 2012-12-16

追蹤斑蝶10幾年的義守大學助理教授趙仁方說,這2年到台東越冬斑蝶都遲到2個月且提早離開,他研判可能和環境改變有關。

「斑蝶晚到,卻提早離開」,趙仁方說,應該在10月到台東過冬的斑蝶,去年遲至12月初才報到,今年雖然已發現由台灣中北部到台東越冬的斑蝶,但還是沒有大遷徙狀況,未進入越冬情況。

趙仁方表示,2009年莫拉克風災讓台東斑蝶越冬棲息地受到70%以上破壞。今年夏天,接連幾個颱風,更讓越冬棲息地受到影響,尤其是天秤颱風2度侵襲台灣,讓許多樹木不堪強風吹襲攔腰折斷,造成森林破壞。

趙仁方表示,森林是越冬斑蝶生存最重要關鍵,一旦森林出現大破洞,就如同人類房子屋頂出現破洞一樣,會嚴重改變森林環境,使得斑蝶無法生存。

趙仁方表示,斑蝶不僅遲到,還提前離開,10年前越冬斑蝶會待到3月底才離開,近幾年,越冬斑蝶提前至2月初即離開台東。換句話說,原本越冬斑蝶在棲息地內會有5至6個月,形成獨特生態,如今縮短成2至3個月。

趙仁方表示,他追蹤斑蝶10幾年,「可能是暖化效應對斑蝶越冬產生劇烈影響」。

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對於台東地區斑蝶越冬生態的威脅相當重視。林管處表示,莫拉克風災及接連颱風對於森林影響,讓越冬斑蝶的生存受到威脅,因此將越冬斑蝶棲地環境改變與復原的工作,作為重要的森林保護項目之一,並與義守大學合作,共同守護越冬斑蝶的永續生存。



◆ 暖化嚴重 領角鴞繁殖率下降

繁殖期縮短 繁殖率下降至52% 除今年1月外無繁殖成功紀錄

【梁貽婷/台中報導】2012-12-15 中國時報

長期觀察保育類貓頭鷹─領角鴞的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歷經兩年半時間,追蹤拍攝人工巢箱、野外樹洞記錄領角鴞生態,發現全球暖化造成平地領角鴞繁殖期縮短,而忽冷忽熱的極端氣候更全面影響領角鴞繁殖成功率,像今年成功率僅五二%,是十年來第二低。

農委會林務局日前補助經費,執行「許貓頭鷹一個家」自然生態影片拍攝,首次記錄人工為領角鴞造巢的過程,以及領角鴞交配、下蛋、孵育雛鳥成長、離巢的過程,挑選台中市五十多所學校、二百四十個巢箱及野外拍攝,十四日於台中市政府陽明大樓舉辦首映。

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研究組長林文隆表示,長期觀察六百個領角鴞巢箱,發現氣候異常和領角鴞繁殖情形息息相關,全球暖化也造成在平地棲息的領角鴞繁殖期縮短,「比起遙遠的北極熊,台灣領角鴞就能讓人驚覺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林文隆解釋,領角鴞在氣溫低於廿一度進入繁殖期,全球暖化月均溫提高,一百年前的台中,領角鴞繁殖期從十月到隔年三月,至今只從十一月到隔年二月,減少兩個月,繁殖率也降低;再觀察屏東的巢箱,除今年一月溫度低成功繁殖雛鳥外,近年都無繁殖記錄。



◆ 伏特加挽救西伯利亞大象免於凍死

【中廣新聞/謝佐人】2012-12-15

俄羅斯官員表示,兩隻大象因為喝了伏特加,而免於在西伯利亞嚴寒氣候中被凍死的噩運。

最近,「西伯利亞地區」氣溫降到攝氏零下40度左右,這些大象原本搭乘木拖車要離開當地,但是車子失火,大象被迫滯留原地,牠們的耳朵邊緣都被凍傷。一名官員設法以溫水混在兩瓶佛特加當中,餵大象喝下,隨後由警方護送,搭乘卡車送到附近一所大學,待在有暖氣的車庫中,暫時接受治療。

這兩隻大象屬於波蘭一個馬戲團所有,最近在當地表演,但遭逢嚴寒;動物專家表示,大象跟人一樣,喝了酒之後,會覺得比較溫暖。如果不是喝了伏特加,這些大象恐怕會死於肺炎或體溫過低。



◆ 婆羅洲發現新種懶猴

【黃文正/綜合報導】2012-12-15 中國時報

科學家在印尼婆羅洲發現新的小型夜行性靈長類動物,經分析其面部細微特徵後,確認是新種懶猴,並將之名為「Nycticebus kayan」。與其他靈長類不同的是,懶猴模樣雖嬌小可愛,但被咬到可是會中毒。

英美的研究團隊在婆羅洲和菲律賓總共發現四種新種懶猴,先前科學家發現的另外兩種新種懶猴,原以為是「Nycticebus menagensis」懶猴的亞種,如今也證實是全新物種,並將這兩種新懶猴命名為「Nycticebus bancanus」和「Nycticebus borneanus」。

研究人員表示,懶猴基因類似狐猴,主要生長在南亞一帶。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單(Red List)上,懶猴已列為瀕危物種。

fsj 提到...

興大昆蟲展 千件珍奇標本首次台灣亮相

【中廣新聞/寇世菁】2012-12-18

日本知名昆蟲學者「八田耕吉」捐給國立中興大學一萬五千多件昆蟲標本,校方將具代表性的一千八百多件標本,舉辦「有蟲自遠方來」特展,即日起公開展出。包括小朋友最愛的各式鍬形蟲、偽裝成貓頭鷹的貓頭鷹蝶、變身為樹葉和樹枝的竹節蟲、翅膀散發藍色金屬光澤的摩爾浮蝶,奧妙又絢麗。

中興大學和台灣科學教育展共同籌畫有蟲自遠方來昆蟲特展,十八號開展,現年六十八歲的八田耕吉夫婦特別從日本來台,感謝校方及工作人員的努力,他說,看到展場細心規劃,非常感動。中興大學指出,八田耕吉花費四十年時間走遍世界各洲,採集一萬五千多件昆蟲標本,在民國九十九年時,他因為肯定興大對昆蟲標本的重視,將畢生收藏全部捐給中興大學,三百多箱的標本空運來台,希望透過教育,讓更多人欣賞這些昆蟲標本。興大校長李德財表示,昆蟲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種類最多的動物,牠多變的形體往往深受人們喜愛。透過這次展覽,希望讓國內民眾瞭解昆蟲的重要性。

中興大學從八田耕吉的標本中,仔細分類及挑選,找出九十九箱、共計一千八百一十四件標本公開展出,包括有小朋友最愛的鍬形蟲、偽裝成貓頭鷹的貓頭鷹蝶、變身為樹葉與樹枝的竹節蟲、外形像小提琴的提琴蟲、散發藍色金屬光澤的摩爾浮蝶等。

為了讓參觀者能更深入了解昆蟲的特性,中興大學也動員興大昆蟲系師生、國立大里高中、台中高農等百餘名志工投入導覽工作,即日起,接受團體導覽預約,展期到明年一月十八號止,開放民眾免費入場參觀。



◆ 虛幻隱綿蟹 小琉球新種螃蟹

【潘建志/屏東報導】2012-12-18 中國時報

你看過背著棉被出門的螃蟹嗎?高雄師範大學研究團隊十一月初在小琉球發現台灣新紀錄種螃蟹「虛幻隱綿蟹」,這種螃蟹會將海綿切成塊,背在自己背上躲避天敵,因此被叫做「背著棉被的螃蟹」,也被戲稱「天氣冷了也不怕」。

高師大地理系羅柳墀博士研究團隊,在十一月初在小琉球潮間帶發現虛幻隱綿蟹蹤跡,牠屬綿蟹科是小型螃蟹,背甲的殼寬僅約八.五公釐,成蟹最大約一公分,因十分迷你常被誤認為是其他種類的幼小個體。

虛幻隱綿蟹一般分布在印度洋周圍與太平洋西岸海域,之前台灣隱綿蟹類只有二種紀錄,這次新發現虛幻隱綿蟹是第三種。

虛幻隱綿蟹最大特點是最後二對步足已退化縮短並向上舉,用來背負海綿將身體藏在厚厚海綿下,像是背著一個行動式避難所,有點像是寄居蟹躲在殼裡功能;另海綿也具有偽裝效果,讓天敵不易發現。



◆ 福山植物園 運將拍到藍腹鷳「玩親親」

自由 2012.12.18

〔記者楊宜敏/員山報導〕在宜蘭從事九人巴旅遊接駁兼做生態導覽的司機陳榮立,上週載客到福山植物園遊玩時,意外在園區內裸子植物區拍到一對藍腹鷳在「玩親親」的畫面;通常拍到一對藍腹鷳畫面,就很難得,更遑論「玩親親」,照片PO網後引起注意。

陳榮立喜歡大自然,七年前,索性從事九人座小巴士司機工作,載客到福山植物園、太平山翠峰湖這些只能行駛九人巴以下車輛的景點,除了擔任司機,還會在車上做免費生態導覽,相當受到遊客喜愛。

陳榮立到這些景點,也會做拍攝工作,光是太平山,他就用相片記錄當地近三百種植物,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分享給網友,將來還希望有機會出書;雖然只是個素人攝影愛好者,他的「跟著感覺走,瀟灑跟著我」部落格(作者瀟洒),八年下來,也有近五十萬人點閱。

陳榮立說,他做生態導覽,對於動植物生態均有所涉獵,他所瞭解的藍腹鷳,通常都是單獨現身,一般攝影愛好者拍到的藍腹鷳,極少有一對入鏡,當他看到這對藍腹鷳不僅同時入鏡,還在他鏡頭前、旁若無人般地「玩親親」,當他按下快門時,興奮異常。

他說,藍腹鷳的求偶季節應該在每年三到七月間,十二月的藍腹鷳在「玩親親」,應該不是為了交配而有的求偶動作,他回想拍照當時,也應該不是「借位」,卻剛好拍到像在「玩親親」的畫面。

他指出,藍腹鷳在覓食時,會將食物分享給伴侶,雖然當場他沒看到藍腹鷳嘴巴是否有在分享食物,不過,看似「玩親親」、實則分享食物的可能性最高。

鳥會總幹事:應非刻意「借位」

宜蘭鳥會總幹事胡林志說,台灣地區對於鳥類的觀察,尤其是藍腹鷳還是相當有限,他認為攝影者應是非刻意「借位」,拍到這樣難得的照片,但也有可能如攝影者所言,是藍腹鷳在求偶期來臨前,藉由分享食物、討好異性的行為。

陳榮立建議,藍腹鷳不像一般人想像怕生,如果想拍他們的照片,坐下來靜止不動,不發出聲響,藍腹鷳反而會靠近,可以拍到好照片。

fsj 提到...

驚! 英國軍方做殘忍動物實驗

【台灣醒報╱記者李長勳╱台北報導】2012.12.21

動物被麻醉後躺上高台,任由2.2公斤的炸藥炸飛,雖然外表無傷,但五臟六腑已遭重創!這只是英國波頓軍事研究基地的其中一隅。外媒報導指出,包括豬隻在內的各種動物,如小白鼠、猴子、豬、兔子等,都因英國國防部基軍事研究之用,而對其做出極不人道的各種殘忍實驗。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位於英國威爾特郡波頓陵地的軍事研究基地,曾有高達近萬隻動物遭殘忍實驗對待。動物種類包含小白鼠、猴子、豬、兔子等嚙齒動物。據悉,波頓陵地的軍事研究基地在過去3年中,實驗動物的數量逐年攀升,從2009年的8452隻、2010年的9582隻到2011年的高峰9882隻。

據了解,在阿富汗戰爭前線,每星期幾乎都會發生英國士兵因為隱蔽在路邊的炸彈而斷腿失臂。為此,英國防部在波頓陵地的「炸活豬」目的,是為了設計出最佳的緊急醫療處置措施,以提高前線士兵的作戰效率與存活機率。

「並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國防部這種政策,」國會議員卡洛琳盧卡斯表示,她已致電國防部並要求終止這些實驗,「這真的太過殘酷,且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也呼應盧卡斯女士發言,嚴詞抨擊國防部政策的錯誤。

「猴子遭注射炭疽病毒,小白鼠被注入神經毒劑,強迫動物們吸入芥子毒氣等,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證!」英國廢止活體解剖聯盟強烈譴責這些「毫無人性」的活體實驗,並竭力呼籲軍方盡速終止實驗。

然而,國防部卻認為,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在波頓陵地的軍事研究已是「必要之惡」,「這些實驗成果確實已降低在阿富汗前線出生入死英國士兵們的死亡機率 !」英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這讓士兵們在作戰時更有效率,且能更無後顧之憂的執行任務。」

此外,國防部也提到,在倫敦及馬德里爆炸案發生後,恐怖份子日後對平民的攻擊將可能更加頻繁,「為了有效保衛國民安危,我們必須進行這樣的活體實驗,但我們必定會以實驗體的生命安全為前提執行。」

英國廢止活體解剖聯盟表示:「雖然軍方的終極目的是為防範恐怖攻擊,確保英國平民及士兵的人身安全,但我們不能藉由無辜的動物生命來換取我們的平安,這不公平!」

※ 相關報導:

* 義強制駕駛撞傷動物需送醫
http://www.udn.com/2012/12/21/NEWS/WORLD/WOR4/7582189.shtml

根據義大利最新法令,在路上撞傷動物後,駕駛必須停車查看並協助送醫,政府還規定設置動物專用救護車。



◆ 又見黑琵斷掌仔 連10年迢迢抵台南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21/today-south11.htm

自由 2012.12.21

〔記者黃博郎/七股報導〕黑面琵鷺「斷掌仔」疑因傷斷掌,飛降和覓食都很困難,卻連續十年飛越兩千多公里到台灣度冬,並克服肢體障礙,和其他黑琵一起活動、覓食,讓賞鳥民眾感動不已,忍不住大嘆「許多人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甚至輕生,還比不上一隻鳥。」

台南七股等地是黑面琵鷺度冬的重要棲息地,每年都有一千多隻黑琵從韓國、中國北方等地飛越兩千多公里抵達台灣。其中一隻黑琵在十年前即因缺了左腳掌,雖飛降、覓食困難,仍努力求生,而受到各界矚目,鳥友還為牠取名「斷掌仔」,如老友般看待。

每一年都有賞鳥者發現牠又飛抵七股,今年已是第十年。鳥友今年看到「斷掌仔」回娘家,都興奮地奔相走告,不少人特別赴棲息地拍攝其身影。除了「斷掌仔」,七股這兩年還多出兩隻「跛腳仔」,其中一隻跛左腳,另一隻跛右腳,其行動和「斷掌仔」一樣不方便,但同樣展現堅強的生存意志,令人動容。

「黑琵先生」王徵吉幾乎每年都會捕捉到「斷掌仔」的身影。他強調,「斷掌仔」只剩一隻腳,不管要起飛或降落都很困難,每次同伴已經全部飛起或降落,「斷掌仔」還在一次次地嘗試。覓食時,同伴用兩隻腳安穩踩在水底,不斷前進用嘴捕魚,「斷掌仔」卻是一跛一跛前進,身體不時傾斜,讓人看了相當感動。



◆ 萬隻寄居蟹被盜 後灣人憂生態

海岸大盜利用米糠誘捕 販售至中北部夜市或水族館
已派國家公園警察協助抓賊

【潘建志/屏東報導】2012-12-21 中國時報

車城鄉後灣社區巡守隊,最近發現有人在附近海岸大量捕捉寄居蟹,當地居民估計已被捉走上萬隻,雖然有請國家公園警察來協助,但仍沒逮到盜捕者。這些被捕捉的寄居蟹,大多被帶到中北部夜市或水族館販售,居民擔心,因盜捕數量太多,會影響整體生態。

從這個月中旬開始,後灣居民陸續在後灣漁港一帶的海岸林,發現捕捉寄居蟹的陷阱,盜捕者以炒過的米糠放置在坑洞中誘捕(左圖,潘建志翻攝),寄居蟹聞到香味,便爬到洞裡,待盜捕者回頭,輕鬆一網打盡。

居民細數,當地的陷阱有三、四十個,每個坑洞裡都有數十隻至上百隻,幾天下來,被捕的寄居蟹數量估計已有上萬隻。經查證,盜捕者是旅居台北的後灣人,回到故鄉捕捉寄居蟹,再帶回北部販售。

由於當地屬墾丁國家公園範圍,請公園警察隊前來協助,卻無法將盜捕者繩之以法。公園警察隊副隊長倪連樹說,接獲通知後已特別排勤務,加強後灣巡邏,不過因寄居蟹不是保育類動物,若盜捕罪證確鑿,只能以《國家公園法》來裁罰。

後灣居民表示,其實整個恆春半島都有人在捕捉寄居蟹,在地人、外地人都有,大多是拿到中北部夜市或水族館販售,像他就曾在新北市三峽夜市,親眼看到一整攤都在賣寄居蟹。另外,在墾丁國家公園風景區範圍內,也能見到有人大剌剌地向遊客兜售。

他說,因人類大量在海邊撿拾貝殼,已讓寄居蟹無家可居,不少寄居蟹只能以塑膠殼當作棲身之所;現在又有人大量捕捉,恐已造成寄居蟹浩劫。

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說,寄居蟹屬陸蟹一種,會回到海中產卵,這是重要的海洋生態系食物源,簡單來說,就是陸蟹將陸地有機質轉換,供應海洋高蛋白質食物來源,所以有陸蟹的地方,魚源就愈豐富,一旦失去陸蟹,整個生態系統將被破壞。



◆ 海洋垃圾 6成是飲料包裝物

【聯合報╱記者許玉娟/澎湖報導】2012.12.21

「垃圾絕對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垃圾都是人們所丟棄的!」澎湖縣政府環保局發表今年度海洋垃圾調查報告,有高達六成的垃圾是不同材質的飲料包裝廢棄物,包括免洗筷、免洗餐具及食品包裝等約占二成,數據顯示,有近八成的海岸垃圾是經由飲食行為產生。

環保局說,澎湖縣今年度舉辦44場淨灘活動,共清出2萬636件垃圾,第一名是海岸遊憩與日常生活產生的廢棄物(49.8%),其次是海上活動與船隻產生的廢棄物(30.3%),再來是其他項目(11.9%)、抽菸產生的廢棄物(6.2%)、傾倒廢棄物及醫療個人衛生用品廢棄物各占1.5%及0.3%,顯示民眾公德心仍有待加強。

從1萬275件海岸遊憩與日常生活產生的廢棄物分類,其中由各類型不同的飲料包裝,包含玻璃飲料瓶、鐵鋁罐、寶特瓶、鋁箔包、利樂包、外帶飲料杯及杯蓋等約占61.6%,其中又以寶特瓶及玻璃飲料瓶最多,分別占18.0%及13.4%。

至於民眾隨意傾倒的廢棄物,大多以建築材料為主,也有部分是廢輪胎及大型鐵桶或汽油桶,這些廢棄物不僅體積大,又容易積水,除了影響海岸景觀,更可能成為病媒蚊孳生的溫床。



◆ 官方培育樹醫師 4年200位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2.12.21

農委會林試所今天成立「樹木醫學中心」,這是官方成立的第一個診療植物病蟲害的醫學中心,林試所計畫與國內六所大學合作,未來四年將培訓200名專業樹醫師,並且建立「樹醫師」證照制度,提供專業的林木健康管理諮詢和診斷。

農委會林試所所長黃裕星表示,「樹木醫學中心」約有15至20名樹醫師,分「林木疫情鑑定與資訊」、「樹木健康診療」及「樹木修剪養護」三組服務。不僅提供樹木病蟲害診斷鑑定及防治諮詢,也建立樹木病蟲害防檢疫資料庫。另外,這些樹醫師也會提供樹木健康檢查、危險等級評估及樹木醫療建議,及提供樹木正確栽植、移植、修枝、養護等技術訓練與諮詢。

日本目前約有100名專業樹醫師,樹醫師的技術與地位備受推崇,但國內至今沒有樹醫師制度,因此林試所即日起與國內六所設有植物病蟲害、園藝科系大學合作,建立「樹木醫學學程」。黃裕星表示,現階段已經從事樹醫師的專業人士,也必須進行專業課程訓練,通過符合國際規範的考核後發給樹醫師證照。

黃裕星說,未來四年國內將培養200名領有證照的樹醫師,也將協調考選部將樹醫師增列為考試項目,並希望勞委會將樹醫師增列為技術人員,才能助吸引年輕專業人才。

※ 相關報導:

* 新竹山老鼠遠征台東 盜牛樟吃長鬃山羊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2/132012122100762.html

四名來自新竹的男子,翻山越嶺到臺東山區盜採牛樟菇,並獵殺保育類野生動物長鬃山羊當食物充飢,下山途中因為行跡可疑被警方查獲....

fsj 提到...

台灣激瘦… 海岸線不能再退!

【聯合晚報╱記者羅緗綸、簡榮輝、邵心杰、張進安/連線報導】2012.12.22

台灣國土淪陷,政府迄今拿不出有效對策。宜蘭五結親水海岸原本百公尺縱深的沙灘地,如今已經倒退剩下10多公尺;花蓮豐濱鄉土地2年來有超過16公頃的海岸線土地沉入海底;屏東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出海口邊的東港鎮南平里,近年來海水不斷逼近,里民憂心不已,政府將投入3億8千萬元養灘,但效果難料。台灣海岸侵問題,已成沿海居民夢魘。

●宜蘭 海邊出現大斷層

宜蘭五結鄉季新村長林炎坤表示,以前民眾到海邊沙灘逐浪戲水,從停車處走到海邊,通常都需要10分鐘時間,當時的沙灘地一望無際;現在的沙灘地則剩下不到10公尺縱深,並出現3公尺深的大斷層,讓人怵目驚心!

2年前第一河川局花了1100萬元拋投500公尺的箱籠,去年又斥資2800萬元,延伸箱籠長度。這些箱籠雖然發揮防阻海浪的功能,但遠遠趕不上海岸被侵蝕速度。

●東港 護堤被沖毀

屏東東港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第七河川局為與大海爭地,提出「大鵬灣至南平里海堤人工養灘及環境營造」規劃,總經費約3億8千萬元,要在3年內執行完畢,解決南平里沿岸護堤被沖毀的問題。

但東港鎮地方人士認為,南平里當地海水位不斷上升,造成護堤被沖毀,已經嚴重威脅里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對相關單位動作牛步化,相當不滿。

高雄市長陳菊、屏東縣長曹啟鴻則對高屏海岸線逐漸後退,國土流失,可是中央沒有任何部會負責大為不滿,認為問題嚴重已到不容忽視地步。

●旗津 沙灘流失6萬坪

根據高雄市政府的監測資料顯示,旗津近10年流失沙灘面積超過6萬坪,大約是30座足球場的面積。由於中央卻沒有單位要負責,高雄市只好自己編經費挽救海岸,目前已花了7億元整治旗津海岸,但除了旗津,高雄市偌大的西海岸海岸線也在逐漸後退,亟需中央部會出面處理。

曹啟鴻則以屏東縣為例說,為了減少海岸線被沖蝕,就用消波塊,可是海浪繞過消波塊,照樣沖蝕海岸,屏東海岸線也逐漸退縮。

●台南 長浪可及村落邊緣

在台南,北門區雙春海灘因長期受海浪侵蝕,沙源大量流失,近3年來海岸線退縮上百公尺,導致沿岸防風林被風浪摧毀殆盡,完全起不了作用。目前海岸距離村落只有2公里遠,居民唯恐大浪恐侵襲家園,「大家遲早要搬家。」

雙春里長李連興說,當地海域曾被評比為最美麗海灘,每到夏天人潮不斷,近年沙灘流失後,沿岸防風林樹木早就死光所剩無幾,大浪甚至捲進內陸觀海亭,最嚴重時,長浪甚至侵入距村落只有數百公尺遠的遊客中心,水淹數十公分高。

●新竹 防風林變漂流木

新竹縣竹竹北市尚義里海岸線長年受海水倒灌沖刷,防風林形成漂流木,海岸線退縮逾50公尺,生態、居民環境都受破壞,里民無不盼望政府興建堤防保護。

目前竹北海域受侵蝕的範圍,從鳳山溪起約達5公里長,不斷惡化。「原本魚塭距海岸約百餘公尺,如今約20公尺」沿海養殖業者郭宮寶表示,當地60餘公頃魚塭,養了烏魚、草蝦,年產值1億,如今看著海岸流失了,防風林因海岸淘空了,倒伏枯死,防風林後方約20公尺就是魚塭。

東海岸土地也遭大海侵蝕、流失。花蓮縣政府經比對99年以前地籍資料,發現有超過16公頃左右的海岸線土地流失,甚至有幾筆私有土地完全沉入海底,當地民眾感希望政府能夠加強海岸穩固工程,保護他們的土地。

※ 相關報導:

* 淤積沙石再利用 台東海岸以沙養灘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584734.shtml

南迴公路台東大武鄉尚武漁港至達仁鄉南田村,長期遭海浪侵蝕,造成海岸沙灘嚴重流失,台東縣政府利用尚武漁港清淤沙石,回填岸際「以沙養灘」,不僅減緩沙岸流失,漁港也能疏濬,最重要可維持1至2年不會再受淤沙影響。

* 寶特瓶耶誕樹 藏金閣亮起來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7584808.shtml

台南市政府環保局清潔隊第二區隊利用3千支回收寶特瓶,堆疊成6公尺高的耶誕樹,昨晚在藏金閣環保教育園區點燈,成為府城最美麗的環保景點之一。



◆ 廣興河川生態環境教室成立

【張朝欣/雲林報導】2012-12-23 中國時報

環保署為讓全民認識河川、水質與生態,於西螺鎮廣興國小設置「河川生態環境教室」,廿二日由環保署長沈世宏等人揭牌啟用,立委李應元則針對中科四期廢水問題,呼籲中央應懸崖勒馬,不要讓廢水排入濁水溪。

廣興國小「河川生態環境教室」昨舉行揭牌典禮,學生透過海報導覽,了解新虎尾溪流域、水質與生態間的關係與歷年變化,還有水環境巡守工作及生活減汙介紹;教室內更擺放數十個底棲生物標本,讓學生深入了解河川生態多樣化。

沈世宏表示,環保署非常關心雲林縣河川保護及汙染整治情況,期盼透過「河川生態環境教室」的設立,讓全民珍愛河川,將乾淨溪流留給後人。



◆ 蓋斑鬥魚復育有成 校園活教材

自由 2012.12.22

〔記者曾德峰/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八十八年成功培育蓋斑鬥魚,近十年復育野放,讓蓋斑鬥魚能夠在野外重現,也由「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除名,農業局並推動蓋斑鬥魚進駐校園,成為生態保育的活教材,另每年提供大量蓋斑鬥魚給民間團體、社區里民及農民,作為防治病媒蚊使用。

農業局解釋說,原本生活在台灣溪流、溝渠、田野間的原生種蓋斑鬥魚,因環境污染及棲地遭受破壞逐漸消失無蹤,一度瀕臨絕種而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八十六年起,新北市投入原生種蓋斑鬥魚的培育工作,八十八年突破繁殖技術,開始大量繁殖,並復育野放至二重疏洪道、貢寮、平溪、雙溪等原生環境,經過十多年來的努力,九十八年由「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除名。

農業局長廖榮清表示,蓋斑鬥魚是相當厲害的天然滅蚊器,蓋斑鬥魚嗜吃蚊子幼蟲孑孓,一隻成年蓋斑一天就可以吃掉三百多隻孑孓,比大肚魚和孔雀魚厲害得多,正是防治登革熱的好幫手。

農業局補充,蓋斑鬥魚外觀色彩鮮豔美麗,有一個叫「迷器」的特殊呼吸器官,不必透過水作媒介,就能呼吸空氣中的氧氣,這使得牠在低氧和高溫的環境中能生存,非常適合普羅大眾飼養,建議民眾不妨在室內、外積水容器內飼養一、兩隻本土原生種的蓋斑鬥魚,既美觀又可有效防治登革熱病媒蚊孳生。



◆ 中國不再耍「炸」 烏魚量回春

自由 2012.12.22

〔記者蔡宗勳、丁偉杰/嘉義報導〕嘉大水生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陳哲俊表示,烏魚屬於迴游魚類,每年冬天會南游至南中國海產卵,約在冬至前後十天通過台灣海峽,烏魚此時因將產卵,最為肥碩,烏魚子也最飽滿。近十年來,台灣烏魚年捕獲量從百萬尾計遽降至十萬尾以下,中國漁民的攔截、炸魚、濫捕,是烏魚量下降的主因。

漁民翁守仁表示,烏魚游經日本海域時,體型瘦小,烏魚子也才成型,經濟價值不高,因而漁民興趣缺缺,中國十多前經濟掘起後,對烏魚子、烏魚肉的需求大增,中國漁民趕在烏魚進入台灣海峽之前設下天羅地網。

不過,在浙江海域圍捕到的烏魚,烏魚子因還不成熟,口感差,落得乏人問津的窘境,浙江漁民撤守烏金財後,福建漁船搶在台灣漁民之前以炸魚方式撈捕,結果因內臟破裂,烏魚子遭膽汁污染,饕客也不喜歡。

中國漁民搶「烏金」十幾年,近年不再使用炸魚等「奧步」,這兩年靠真功夫和台灣漁民競爭烏金,台灣烏魚捕獲量也才逐漸恢復,布袋港漁船去年就累計捕獲兩萬多尾。

烏魚捕撈回春,許多原本高掛漁網的漁民,今年又紛紛整裝出海,以昨天烏金進帳兩百萬元的何守仁為例,漁船與漁網都是今年新造,結果大有斬獲。

fsj 提到...

櫻花的消失與重生

【楊舒媚/調查採訪】2012-12-23 中國時報

台灣這些年流行春天賞櫻。只是,不少原生種及因日本殖民種下的櫻花,其實在一九四九年國府遷台後,由於政治敏感被大舉砍除。「櫻花祭」在台消失,那麼如今賞的櫻花哪裡來?跨越六十餘年國族恩怨,櫻花得以再展絢爛,台灣人也毫無忌諱地與櫻花親近,是因為一位在斷代中,「一生懸命」(日文:專心一意、拚死)守護櫻花的台灣歐吉桑王海清。

國立宜蘭大學曾於二○○七年作調查,發現埔里、霧社地區開花時,「如一片白霧湧上」、但栽培不易的原生種「霧社櫻」,很大一部份「是由知名櫻花專家王海清復育」;另一方面,台十四線埔霧公路沿線二十四公里長、植滿三千多株自日本引進的「八重櫻」櫻花道,也是王海清從一九八三年起,獨自育苗、種植完成。

卅年心血 砸千萬救櫻花

年近九旬的王海清有「櫻花老人」之稱,他投入近卅年、花費上千萬,把瀕臨絕種的台灣櫻、處於絕境的日本櫻種回來,源自於其特殊的「櫻之絆」(絆:二○一一年日本年度漢字,發音Kizuna,為羈絆、情絲之意)。

生於日本大正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八十八歲的王海清是日本作家平野久美子筆下以「絕滅危俱種」形容,廣義計算只剩十萬人不到、戰前出生、歷經日本統治的台灣「多桑」。王海清說,他愛櫻花,是因受過日本教育,崇敬櫻花的武士精神;再是一生有當前成就,全拜霧社之賜,而他當年踏進霧社,第一眼看見的就是櫻花,「為使櫻花精神不要滅種,為了回饋土地,我發願要種回櫻花」。

王海清這一輩台灣「多桑」對櫻花的懸念,必須由其時代處境理解起。王海清出生的大正末期,日本統治台灣已廿九年,是各地抗日幾乎平定、財政穩定的時代,只是,那時台灣卻也因為經濟發展導致嚴重貧富差距。平野久美子記載,王海清正是殖民社會中底層的窮苦人家小孩。

因為窮困,為求翻身,王海清死求活求父母讓他上學,王海清說,「如果沒有在公學校的六年,絕對沒有今天的我。」儘管日本當年軍國主義飽受抨擊,但王海清一輩的台灣「多桑」,其實還從日本教育中,學到包括「勤勉、禮貌、科學、公德心」等重要價值。

由於基礎行儀的奠基,加上王海清夠努力,因此受日本人提拔。他從台中林業試驗所日本技師內川秀一那裡學到苗圃技術;還被埔里街長渡邊先生聘為「街役場」雇員,擔任翻譯、造林工作;一九四四年,在「一億總戰力」大號令下,去當日本海軍陸戰隊志願兵,王海清坦承,那時他「並不能說是為了國家去死」,而是當兵有飯吃、有錢領。

王海清女兒王金鳳說,「某個程度,我父親對日本戰敗是感到殘念的。」一是那一代台灣「多桑」與日本人有相處;另一方面,國民政府來台後,像王海清這樣不會說北京話的台灣「多桑」受到冷落,且受不了當時醞釀出二二八白色恐怖背景的貪瀆風氣。

上山淘金 驚見繁花美景

時代周折下,王海清辭去省林務局工作,加上當時地方盛傳霧社碧湖有「黃金」,於是王海清帶著妻兒,上山淘金去。

王海清一輩子記得,當他爬過日治時代被叫做「人止關」的關卡,快要喘不過氣之際,抬頭一望,看見如星如雲的櫻花,沐浴在白色月光下浮了上來,他不禁驚呼,「怎麼會…,這麼美!」那一刻的震撼,王海清刻骨銘心,他起誓,「一定要走過人止關,一定要在霧社成功。」然後,「要像日本人一樣種櫻花。」

由於窮困,王海清再苦、再難的工作都做,甚至靠在日本海軍學到的潛水技術,於清晨潛入冰冷的湖水採砂金。後來,憑著最在行的育苗打出一片天,最盛時,梨山大半梨園、蘋果園果樹苗,都是他供應的。只是,猛然回頭,卻見當年他最困頓時,現身要他撐下去的那片櫻花,因道路拓寬被砍光。

「實在太無睬了(太可惜了)!」王海清於是開始奔走他的「櫻花願」。一九八四年,他向仁愛鄉公所提出申請在埔霧公路種櫻花,只是,他得到回覆,「種櫻花?為什麼不種『國花』梅花?」

埋頭苦幹 花影綻放各地

王海清哪想那麼多,「我就是想種櫻花啊!」開了半天會,官方始終沒聲音,王海清按捺不住,自己動手。從一九八八年開始,把五年前為怕凋零,於是插枝在白蘿蔔裡從日本引進育苗的八重櫻,一株株栽在埔霧公路旁,光第一批苗木就花他兩百萬,換算當時幣值是上千萬,這還不算入近卅年的花費。王海清說,「很多人笑我,把錢灑在大馬路上,真憨。」

因對櫻花精神的體悟,因人生關卡時櫻花對其鼓舞,種下王海清斬不斷的「櫻之絆」。加上憨傻、不計血本,如今中台灣風景區三十年以上的櫻花都出自他手,台灣櫻花也得以經六十年前砍伐、三十年休養生息後,從中部綻放至各地,重展「櫻」姿。王海清說,「種櫻花,我是唯一堅持到底的人,但也不是當成無可推託的任務,只是希望有生之年,可以『恩返』,回報這塊土地。」



◆ 首屆洋桔梗評鑑 永靖包辦冠軍

【聯合報╱記者何烱榮/永靖報導】2012.12.23

彰化縣是台灣洋桔梗主要產地之一,永靖鄉更是洋桔梗之鄉,永靖鄉農會和彰化縣政府昨天首度舉辦高品質外銷洋桔梗評鑑。首屆評鑑結果,個人組由永靖鄉福興村江順遊、江陳淑英的「珍珠白」品種奪冠,團體組也由永靖鄉奪冠。

「我們原本栽種菊花和康乃馨,六年前開始轉型試種洋桔梗,能得到第一屆評鑑的第一名,實在太高興了」,江陳淑英笑得合不攏嘴地表示,現在五分地全部都種洋桔梗,總共有11種品種,以珍珠白、卡門紫、艾瑞娜美桃三種參賽,「沒什麼特別技術,就是用心栽培啦」。

永靖鄉推廣股長邱創福說,除日本外,國內洋桔梗已成功外銷菲律賓、韓國、香港、澳洲,希望藉由評鑑提升洋桔梗生產品質,讓花農「創造千萬收入」。

邱創福說,彰化縣栽種洋桔梗面積約33公頃,永靖占了23公頃,今年洋桔梗全國外銷量約850萬枝,永靖就占220萬枝,外銷數量高居全台之冠。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張致盛說,洋桔梗是日本人喜歡的插花花朵,每年為台灣賺進一億多元外匯,洋桔梗收益相當高,外銷市場更看俏。

fsj 提到...

立院初審 海洋哺乳類不得買賣

中央社 2012-12-26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初審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訂海洋哺乳類動物活體及產製品,不得買賣。

提出「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4條修正草案」,禁止海洋哺乳類動物活體及產製品買賣及輸入、輸出的民主進步黨籍立委林淑芬表示,因目前對海洋哺乳類動物(如海豹、海狗、鯨、豚)的商業性狩獵,其圍捕或宰殺方式往往十分殘忍,因此提案禁止。

由於目前市面上有許多海豹油製品,法案通過是否會影響相關產品進口?林淑芬說,加拿大地區有許多原住民傳統領域內,有原住民以人道狩獵方式產製相關產品,加拿大政府也有相關法規為這些產品出具證明,修正草案還通過「原住民傳統領域內之住民因生存所需獵捕者」,出具證明後可經中央主管機關同意後輸入、輸出,應不致有太大影響。

根據委員會初審通過條文,未經主管機關同意買賣海洋哺乳類活體及相關產製品,可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沒入相關產製品。

除初審修正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4條修正草案」,委員會還初審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第36條修正草案」,要求中央主管機關除對飼養、繁殖野生動物應訂管理辦法外,對野生動物之買賣及加工也應訂管理辦法,以因應網路交易的新興商業模式。



◆ 廣西隆安 發現野生稻蹤跡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2.12.26

野生稻和栽培稻有何不同?日前在廣西隆安野生稻和稻作祭祀雕塑群保護地上,發現野生稻蹤跡。大陸學者指出,野生稻身上具有豐富的基因資源,也是雜交水稻得以不斷改良的基礎,未來對野生稻的保護和研究十分重要。

在廣西隆安野生稻和稻作祭祀雕塑群保護地,一株株細長的野生稻倔強地生長,大陸稻作文化研究專家、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梁庭望指出,野生稻的稻稈和葉子比栽培稻細長,尤其是芒,即稻穗上尖細的部分很長,栽培稻則很短。

梁庭望表示,當野生稻抽穗時,顏色為紅色,這時就很容易與金黃色的栽培稻進行區分,但從經濟價值來說,野生稻的穀粒細小數量少,而且一成熟就掉粒,幾乎沒有實用性,即使在野生稻分布數量較多的地區,它也常常被農民當作雜草來剷除。

不具經濟價值,野生稻的重要性在於,具有豐富的基因資源,也是雜交水稻得以不斷改良的基礎,因此未來對野生稻的保護和研究十分重要。

廣西壯族是稻作民族,據當地傳說,古時只有天上有穀子,壯族先民就派了一隻九尾狗上天尋找,在天上曬穀種的地方用九尾沾滿穀種,不料看穀人發現後砍掉其八條尾巴,最終狗逃出天門,並把黏在最後一根尾巴上的穀種帶到人間,成為現今稻作的緣起。

不過,儘管水稻改良、栽培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栽培水稻的起源地在哪裡,數百年來一直沒有定論;為此,今年九月,在廣西儒浩村發現的稻神山祭祀遺址群,被認定是大陸最大稻作文化祭祀遺址群,也是中國古代稻作文化最大最集中的亮點。



◆ 大甲溪上游排紙漿 下游鰻苗慘困泥沙

【聯合報╱記者田兆緯/台中報導】2012.12.26

目前正值大甲溪出海口捕鰻魚季節,每年為漁民帶來數十萬元收入,但最近卻疑有上游造紙廠排放紙類材料的紙漿,造成捕鰻魚網累積許多泥沙,河水無法順利通過,鰻魚苗因此困在泥沙中死亡。

市議員楊典忠昨會同市府環保局現場採樣,盼找出真正汙染原因,讓漁民安心捕鰻。

在大甲溪從事鰻魚捕撈工作的許太太說,每天清晨頂著寒風捕鰻,但因紙漿泥沙,漁民光是清淤就浪費許多時間,甚至很多魚苗被困在泥濘裡動彈不得,損失慘重。

許太太說,過去每年1條溝尚有20到30萬漁獲量,去年起漁獲量驟減,今年鰻魚苗漁獲量僅剩往年1/3,年關生計難過。

楊典忠與環保局稽查大隊人員到大甲溪底會勘,擷取部分底泥化驗;他說年初已會勘1次,未查出汙染源,如今大甲溪底泥再次參雜紙漿,並造成魚網硬化,市府追查1年竟束手無策,僅對業者小額薄懲,叫漁民情何以堪?

楊典忠也建議環保局加強追查違法排放汙水、紙漿工廠,並進行大甲溪水質生態與環境汙染研究。



◆ 森林火警多人為 檢舉獎金百萬

中央社 2012-12-26

阿里山山區往年森林火警多屬人為縱火,嘉義林管處今天舉行防救演練,並籲請民眾勇於檢舉,破案獎金最高新台幣100萬元。

嘉義林管處說,阿里山區的林班地曾於2009年1至3月發生30多起的森林火警,讓人疲於奔命;從起火地點等跡象研判,多屬人為蓄意縱火,引起檢警重視,雖然沒有查到嫌疑人,也有嚇阻作用,直到今年12月,不曾發生森林火警。

雖然阿里山近年來沒有發生森林火警,但時值乾燥季節,嘉義林管處今天在阿里山山區舉行「森林火災防救演練」,演練過程逼真,獲林務局考核小組肯定。

嘉義林管處說,這次模擬起火點位於玉山事業區第16林班地,由嘉義林管處長廖一光擔任指揮官,率領緊急應變小組、阿里山等工作站員工演練,也請阿里山消防分隊、海軍雷達站、玉山國家公園等單位派員參與。

廖一光表示,近年來阿里山森林火災發生原因,研判多屬人為蓄意縱火,林管處除加強救火隊組訓、燃料移除及防火宣導外,也呼籲民眾若發現森林火警或相關訊息,可向林務局24小時保林免付費專線檢舉,破案獎金最高100萬元。

fsj 提到...

義出土頭骨 證實早有開顱手術

中央社 2012.12.27

羅馬出土的1個孩童頭骨證明,在西元2世紀,已經有外科醫師執行高難度的開顱手術。

羅馬智慧大學的醫學歷史博物館中,收藏了1個西元2世紀的孩童頭骨,頭顱上有個直徑5公分的圓孔。孩童大約在5、6歲去世,應該是男孩。

這個頭骨於90年代在羅馬北郊的費德內(Fidene)出土,經過多年研究,專家認為男童生前曾接受開顱手術,是腦部手術的最古老證據。

博物館館長嘉薩妮加(Valentina Gazzaniga)告訴「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男孩的頭骨比一般人大,很可能長腦瘤,致長期為頭痛和癲癇所苦,醫生決定為他動刀。

她指出,「醫生使用特殊的解剖刀,儘量接近病痛處並避免大量出血,精確選擇下刀的部位和方式。」

根據頭顱骨傷口周圍長出的新骨頭組織,小男孩在手術後存活了約30到40天,很可能是受到感染而死亡。

嘉薩妮加說,那個時代雖然沒有麻醉劑和抗生素,但醫生會讓病人服用止痛的草藥或喝酒,並用水和醋來消毒器具。開完刀後,在傷口敷上藥膏。

孩童頭顱骨不只證明古代醫術進步,也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態。

頭顱骨出土的費德內在羅馬帝國時代是農村地區,雖有貴族在這裡興建別墅,但當地居民大部分是地位低下的農人和牧羊人,小孩應該不是貴族之後。

嘉薩妮加說,當時是羅馬帝國鼎盛時期,主人就像是奴隸的家長,可能是這樣,這位貴族也負起拯救生病小孩的責任,請醫生執行了昂貴、高難度的開顱手術。



◆ 海大動植物豐富 規畫龍崗生態園

【聯合報╱記者廖珮妤/基隆報導】2012.12.27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龍崗校區環山步道生態豐富,可欣賞四季山海景色變化,每年春夏之際還能賞螢火蟲。校長張清風說,將規畫自然生態園區,設置教育解說中心,搭配定時導覽,推廣美麗校區。

海大龍崗校區面積約16公頃,是一大片雜木林,經調查約有478種動植物,包含許多台灣特有種、稀有種。海大曾鋪設約2公里的登山步道,但師生、民眾使用頻率不高,僅清晨時有少數人爬山運動。

張清風表示,龍崗校區可以看到濱海、溪谷、森林景色,且學校僅鋪設簡易步道,沒有加裝任何照明、電氣設備,不會破壞生態,因此所有植被、昆蟲、動物都保存最原始風貌。

海大約10年前起,每年4到6月推出螢火蟲之旅,帶民眾上山賞螢。張清風說,龍崗校區還有野生莫氏樹蛙、台北樹蛙、台灣馬藍、台灣海棗等珍貴動植物,是最優質的生態教室。

張清風說,龍崗生態園區春天可以賞蝶,初夏賞螢、賞蛙,秋冬還能賞鷹、看候鳥,以後會搭配定時導覽,出版生態手冊,讓民眾多一個休閒去處。



◆ 無殼寄居蟹 水龍頭栓蓋揹上身

自由 2012.12.27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螺貝類硬殼越來越少見,造成越來越多寄居蟹「揹錯殼」,水龍頭栓蓋、洗衣精瓶蓋也上身,義守大學發起「還給寄居蟹一個家」公益旅行,研究助理呂縉宇指出,兩年多來已有六百多人參與,也越來越多人提供各種尺寸的螺殼、還給大自然。

呂縉宇在綠島長期進行生態調查工作,他說,大部分的螺貝類都滿足了人類的口腹之欲,殼被丟棄,也讓寄居蟹找不到家,在野外,最常見到揹著洗衣精瓶蓋的寄居蟹,還有的以電燈炮當殼,最近還發現揹著水龍頭栓蓋的短腕陸寄居蟹。

他指出,兩年多前發起「還給寄居蟹一個家」活動,請富岡美娥餐廳提供客人吃完的鳳螺殼,大約一個月會收集一次,再由預約參加公益旅行的民眾送進綠島,已有六百多人參與。

遊客把鳳螺殼標記放好後,隔天再到現場看,總會發現有幾個殼已被利用,不過呂縉宇表示,餐廳提供的鳳螺殼尺寸差不多,較大、較小的寄居蟹還是找不到家,有的只能借用非洲大蝸牛的殼、有的就只好用不適當的人工殼。

所幸民眾參與過公益旅行後,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呂縉宇說,已有越來越多民眾把以前在海邊玩時順手撿的螺貝殼寄回來,大、小尺寸的殼也開始增加,到一定數量後,即可進一步量化調查。民眾若願意支持「還給寄居蟹一個家」,可將吃剩的螺貝殼簡單清洗後,寄到「台東縣台東市綏遠路二段四十三號鄭淑芬小姐收」,為綠島保育盡一分心力。



◆ 復育有成!櫻花鉤吻鮭 4年增3成

自由 2012.12.27

〔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台灣櫻花鉤吻鮭復育有重大成就!

野放五百尾 繁衍至一千二百尾

研究人員於二○○九、一○年在中市和平區羅葉尾溪與有勝溪野放五百尾鮭魚,今年調查卻發現繁衍至一千二百尾,且幾乎都是第二代,讓櫻花鉤吻鮭的族群數量在四年間增加約三成,學者認為是重大成就。

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沂訓與雪霸國家公園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等人在調查中,還觀察到兩項特殊現象,櫻花鉤吻鮭的母魚有「搧巢」行為。母魚偏愛比拳頭小的礫石,先用尾鰭搧動礫石,掃除泥沙等雜物,再於礫石上產卵。

五%至十%比例 產卵後沒死

洄游鮭魚產卵後都會死亡,但屬於陸封型的櫻花鉤吻鮭,已知有五%至十%的比例,產卵後不會死亡,這群違反規律的鮭魚是否會二度產卵?目前相關單位仍在研究中。

黃沂訓說,很多人認為國寶魚只棲息於七家灣,文獻卻顯示,七家灣周圍山區溪流,早年佈滿櫻花鉤吻鮭,卻因開墾、污染與濫捕而滅絕,目前七家灣數量約三千至四千尾。

他說,研究人員想拓展國寶魚棲息地,二○○六、二○○七年分別於南湖溪、司界蘭溪野放鮭魚,卻因山崩水流污濁、缺乏適當產卵場與颱風等因素而成效不彰。二○○九年與二○一○年改於羅葉尾溪與有勝溪陸續野放五百尾。

黃沂訓說,人工飼養的櫻花鉤吻鮭壽命已知是二至三年,二○○九年四月野放的一百五十尾亞成魚,當年入秋就有產卵現象,翌年又野放三百五十尾小鮭魚,二○一一年已繁衍至八百尾。

今年調查時發現,已繁衍至一千二百尾,用上述壽命推算,這些魚多數是屬於第二代。

他強調,瀕臨絕種的動物能在短時間內增加三成,是很重大的成就,顯示妥善經營適合棲地,可讓櫻花鉤吻鮭復育到相當數量。

fsj 提到...

不滿樓上亂敲 報警才知「凶手」是白蟻

【聯合報╱記者袁志豪/台北報導】2012.12.28

林姓護士住在台北市仁愛路4段巷內25年屋齡的老公寓,半夜經常聽到敲打聲,認為是樓上陳姓住戶拿鎚子亂敲,鬧上警局。警員前往現場,聽出聲音是來自白蟻咬蝕,讓2人握手言好,協議合力殺蟲。

42歲的林姓護士與姊姊、母親同住老公寓2樓,約1年前開始,樓上總在半夜傳來疑似鎚子敲打聲,3人常被吵醒。林女多次上樓溝通,3樓的陳姓男子(38歲)堅稱絕無敲打,還表示他們也受到噪音困擾。林女只好和家人戴耳塞睡覺。

本月24日林女下班後想要休息,敲打聲再起,氣得上樓理論;陳姓男子認為林女故意找麻煩,爆發口角。林女向大安警分局敦化南路派出所報案,指控陳妨害安寧、妨害名譽。

警員高振修、江信賢聽了雙方說詞,返回現場瞭解。高振修常聽到轄內住戶反映受白蟻咬蝕聲所擾,他在現場聽了沒多久,就表示是「凶蟻」闖禍,因為白蟻咬蝕建築導致木塊掉落,就會出現類似聲音。

林女見陳就站在身邊,聲音還持續傳出,才相信果真不是他敲鎚子。



◆ 森林人林鴻忠「綠的傳道士」

【聯合報╱記者羅建旺、廖雅欣/宜蘭報導】2012.12.28

羅東林管處長林鴻忠推動社區林業,服務42年,見證太平山林業史,將於明年初退休,因專業技術獲聘為國立宜蘭大學教授;他說,「一生森林人,終身森林人」,將是永遠的森林志工,會在教育崗位繼續當「綠的傳道士」。

出身宜蘭的林鴻忠於42年前通過高考,被分派到舊太平山聚落「加羅山」服務,每周一搭五分仔車森林小火車上山,假日才能下山,在山上育苗、造林、測量、做森林調查,工作很辛苦,但他卻熱愛以森林為家。

從技術員、副技師至大元山工作站主任,逐步升任至花蓮林管處副處長,轉任林務局育樂課長,規畫「社區林業、國家步道、環境解說、生態旅遊、自然保育」等5大發展方向,獲全國80多個社區響應,「讓林業走出去,民眾走進來」。

十多年前,他回故鄉接任羅東林管處長,規劃22條步道,有國家級的南澳步道和蘇花古道,也有知名度超高的新寮、林美、松羅步道等;並將舊羅東林場規劃為「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在紅樹林、員山及冬山成立生態教育館,讓遊客認識林業,重視生態環境。

「一生無憾,有始有終」,林鴻忠明年元月屆齡退休,員工都很不捨;他為傳承林業教育,在國立宜蘭大學森林系所兼課,教授生態旅遊、戶外遊憩及林政學等,在救國團和張老師中心擔任志工;退休前,宜蘭大學以「專業技術類」聘任他為教授。

42年公務生涯,有32年都在羅東林管處,林鴻忠笑說,「全國應該沒有人破這個紀錄吧! 」他以「一日森林人,終身森林人」自許,是永遠的森林志工,也繼續當「綠的傳道士」。



◆ 海生館小白鯨 也要去角質

【潘建志/屏東報導】2012-12-28 中國時報

「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愛美女性為了保持皮膚美白水嫩,日常保養必做「去角質」動作;不過擁有雪白肌膚的小白鯨,並非天生麗質,也得靠去角質才能繼續當「白雪公主」。野生小白鯨會利用海砂、岩石來去角質,海生館豢養的小白鯨則只能依賴訓練師幫忙。

生長在北極海域的小白鯨,雪白體色是絕佳的保護色。不過小白鯨並非一生下來便擁有白雪公主般的膚色,剛出生的小白鯨,皮膚呈暗石灰色,隨著年紀漸長,膚色也愈來愈白,一直要到性成熟的年紀,才會完全變成雪白色。

在成長的階段,小白鯨每天必須代謝厚厚的角質;為了除掉角質層,野外生長小白鯨會利用海底砂層或岩石,甚至是港口漁船的繩索等人工器具,去除角質讓皮膚蛻去變色。

而海生館中人工飼養的小白鯨,就只能靠訓練師來幫忙去角質,訓練師會充當按摩師,用雙手幫小白鯨從胸鰭到尾巴,搓掉身上厚厚的角質,此外訓練師也會設計「去角質玩具」,讓小白鯨們邊玩邊去角質。

訓練師利用企鵝的腳踏墊,經清洗和消毒,加工成三層,再綁上環,增加小白鯨玩耍趣味性,也方便訓練師拿取。小白鯨會把墊子背在背上,再沉到水底,壓著墊子摩擦身體去角質,模樣可愛又逗趣。



◆ 護溪三年水中螢火蟲 閃閃重現觀音溪

【梁貽婷/台中報導】2012-12-28 中國時報

為保護祖靈的溪流,和平區雙崎部落自九十八年向台中市農業局申請封溪護魚,白天地方派出所局定時巡邏,夜間則有部落巡守隊不定時前往查看,三年為公庫賺進約卅五萬元罰款,有「水中螢火蟲」之稱的鯝魚也大量繁殖,日光下一閃一閃,溪生態比十年前更佳。

「從沒看過觀音溪有這麼多的魚!」雙崎部落巡守隊長吳懷聲指出,觀音溪是部落賴以為生的溪流,至今,部落簡易自來水仍取自溪水,但過去有人為了捕魚,用電或毒魚的方式傷害生態,曾經「溪裡看不到一條魚」,部落驚覺嚴重,決定申請護溪。

部落巡守隊在每一個可以下達溪底的缺口旁設立標示,告知釣客不能到觀音溪捕魚、垂釣,和平警分局雙崎派出所也在白天定時派巡邏員警查看,巡守隊則在深夜時分擔起守護責任,不定期到溪流各處查看,只要有人抓魚又不聽勸,立即通知員警逮人。

吳懷聲說,護溪第一年,每個月平均仍有一、兩人來抓魚,即使是部落「自己人」也被巡守隊通報造冊,再抓就要罰款,至今,抓魚的人少了,魚種增多,也多了遊客特地來觀音溪看俗稱「苦花」的鯝魚在水裡閃閃發亮,部落驚嘆,從沒看過觀音溪這麼多魚!

台中市海洋資源漁業發展所統計,觀音溪封溪護魚以來,共有十二件裁罰案例,為公庫賺進逾卅四萬;自由里長吳萬福表示,部落用心護溪,希望市政府能將罰款按比例回饋地方,為巡守隊添設備、為社區設步道,帶動觀光。

fsj 提到...

國內首例/生物奇蹟 鸚鵡螺成功孵化

自由 2012.12.30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遠古生物「鸚鵡螺」,孵化後平均存活率不到千分之一,遠雄海洋公園完成國內首例成功孵化,從產卵到孵化需歷經超過三百六十五天,因為鸚鵡螺的生態研究仍有許多未解謎團,包括國立海生館、日本鳥羽水族館、國立東華大學均派員觀察、研究難得的生物奇蹟。

從產卵到孵化需超過365天

遠雄海洋公園總經理吳方榮指出,「鸚鵡螺」的生態長久以來一直是個謎團,在一九五○年代,美國開始發展核子動力潛艇,首艘就命名為「鸚鵡螺號」,因為它是大自然中最早出現的天然潛艇。

人類打造潛水艇,就是模仿它在水中浮沉的原理,一般的海螺或蝸牛具有左右不對稱的螺旋形貝殼,且內部沒有氣室隔間,但「鸚鵡螺」具有左右對稱的螺旋形貝殼,且內部隔成一間間的氣室,各氣室間有小管連通,為什麼會演化成這樣的構造?目前仍是謎團。

至於「鸚鵡螺」繁殖的環境條件,至今尚未能數據量化,導致成功繁殖及孵化率極低,香港海洋公園在二○○五年曾有產卵紀錄,但最後宣告失敗,目前只有日本鳥羽水族館在一九九五年孵化成功,海洋公園專業團隊以不到兩年時間成功孵化,日本的水族館已表達合作交流意願。

吳方榮說,在孵化的三百六十五天中,需廿四小時不間斷嚴謹控管孵化環境的水質、水溫、水流及海水密度等條件,終於在廿一日孵化成功。

但孵化後面臨棘手的難題,根據鳥羽水族館研究發現,鸚鵡螺孵化後一百天內仍處危險期間,有許多個體會死亡,從產卵到孵化後的半年內,生存率不到千分之一,死因均是突然不進食而死亡,死亡謎團迄今仍未解開。



◆ 鸞山村守護穿山甲 野放達百隻

自由 2012.12.29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昨天野放第一百隻穿山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邱光明表示,村民有保護共識外,這幾年在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協助調查下,對穿山甲有進一步的認識,明年計畫成立生態館,讓更多民眾認識,進而成為保護穿山甲的一員。

鸞山村臨近山區的天候及地理條件,適合保育動物穿山甲生長,早期甚至在家門口就可撞見,隨著數量逐年減少,村民為保護這群最溫馴、不攻擊人類的動物,九十七年四月成立全國第一支穿山甲保護隊,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次年派員進駐,協助追蹤調查。

多年來村民在附近山區及社區內發現穿山甲蹤跡,都會主動送到派出所,紀錄並裝設無線電追蹤器後,再回原地野放,第一百隻野放的穿山甲是日前一名部落獵人在上山打獵的路上,見其過馬路捕獲。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研究員孫敬閔表示,鸞山村是台灣穿山甲密度高的地區之一,社區發展協會兩年前初估有兩百隻,屏科大從九十八年起派員駐點研究,經村民保育,兩年來數量明顯回升,今年村民發現回報就有十九次。

孫敬閔指出,經三年多追蹤,逐漸了解穿山甲的生活模式,例如公的穿山甲活動範圍在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頃,且有排他性,母的只有二十至三十公頃,可與其他母穿山甲在同一範圍內生活,明年將把調查範圍擴大至整個海岸山脈,這些調查結果未來將成為社區進行生態導覽資料。

邱光明表示,在保育有成後,社區計畫培訓導覽人員,並將閒置多時的榕山派出所再利用,成立穿山甲生態館,讓行經一九七縣道的民眾休息賞景外,更能認識鸞山保育穿山甲的點滴。



◆ 觀音大堀溪受汙染 魚屍遍野

【蔡依珍/桃園報導】2012-12-29 中國時報

觀音鄉大堀溪廿八日上午被民眾發現溪水成黑且漂浮上千隻死魚,桃園縣議員吳宗憲緊急通知環保局前來處理。環保局稽查科科長林立昌表示,昨日探查涵管時已無現場跡證,取樣勘驗後會再針對汙染物探查來源。

地方居民表示,大堀溪是抓鰻苗勝地,每天晚上大約有近兩百人在溪畔抓鰻苗貼補家用,昨凌晨全都「槓龜」,並聞到陣陣怪味,一早途經大堀溪時驚見死魚遍野,綿延近公里,溪上還飄著死掉的雞隻,嚇得趕緊通知議員。

吳宗憲自嘲,國外有黑海,觀音有黑溪,鄰近工業區亂排廢水,對生態造成嚴重影響,甚至讓縣長吳志揚設置魚梯的美意一夕間付諸流水,要求環保局一周內給個交代。

林立昌無奈表示,觀音工業區一直都是列管工業區,光是今年的廢水汙染就已被查八十次,遭開單告發有十四次,罰款更達四六九萬元,但罰不勝罰,希望工業局、觀音工業區服務中心,要負起責任監督並協助改善廢水處理,不要只是罰錢了事。昨日已派員爬進涵管調查汙染源頭,但查無相關跡證,未來取樣勘驗後會再針對汙染物探查來源。

居民徐富強說,大堀溪近兩個月來三天兩頭就「染色」,但魚群死大半還是第一次,影響捕鰻苗為生的居民生計,希望相關單位能重視問題,還他們乾淨的大堀溪。

fsj 提到...

認識這片地 駱明永元旦種台灣百合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2013.01.01

「元旦種台灣百合!」學生時期投入野百合學運的竹科工程師駱明永,從二○○○年起的每年元旦,都會邀集友人,一起種台灣百合。

他今天除在苗栗新家種下百合種子外,也號召南港椿萱休閒農場響應,兩地將共種一百五十棵台灣百合花。

二○○○年起每年元旦,駱明永到處尋找適合種台灣百合環境,像苗栗、屏東、中壢、淡水等,十多年來已種下數百棵百合。南港椿萱農場八年來則種超過千棵。

駱明永說,種台灣百合是認識這片土地的開始,它很符合台灣堅忍不拔的精神。他走遍台灣各地,尋找台灣百合的蹤影,之後並成立實體「台灣百合工作室」、催生「台灣百合同好會」的網路平台。

駱明永依這些原則,幾年前相中了苗栗鄉下三灣一塊地,開始整地、蓋房,要打造「台灣百合夢想家園」。去年全家從新竹搬過去,希望可在一百多坪的「台灣百合夢想家園」,種下數千棵的百合花。



◆ 寒流催化 延平、南橫梅花綻放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2013.01.01

這波寒流急催下,台東縣延平鄉松林梅李產銷班內和南橫山區的梅花,元旦前陸續綻放。松林產銷班長何介臣說,梅花是新年報訊花朵,撲鼻清香讓人神清氣爽,幾忘了寒冷。

台東縣海端鄉南橫山區的霧鹿、利稻部落附近,以及延平鄉松林梅李產銷班一帶,是台東最佳賞梅的好去處;如果不想花太多時間上高山賞梅,可以到比較低海拔的鸞山村松林產銷班走走,全村約有上百公頃梅林,梅花同時綻放時美不勝收。

何介臣說,元旦前梅花就含苞待放,加上這波寒流催促,梅花趕在2012年最後1天大量綻放,從元旦起半個月內,都是最佳賞花期。

不過何介臣發現,往年梅花都是12月中旬就開始綻放,今年卻直到元旦前才初放,生長周期和去年初一樣,都慢了半個月,如果不是碰上寒流,還不知道會不會開得那麼順利。

除了延平鸞山一帶,海端鄉南橫山區的梅花在台東也相當有名,上周氣溫稍低,就有人趕上山賞花,不過當時還不夠冷,梅花尚未綻放,只能撿松子紀念,如今寒流來襲,南橫高山上都傳回下雪消息,梅花也都陸續綻放,花期至少也有半個月。



◆ 迎曙光放氣球 新北:環保材質

中央社 2013-01-01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表示,今天升旗典禮施放的乳膠氣球,是活性材質,會隨著時間、溫度等因素不停分解,回歸大自然。

市府今天在台灣本土極東三貂角,以升旗典禮迎接元旦第一道曙光,雖然天公不作美,但當凌晨6時37分一到,現場民眾將手中白色的許願氣球,冉冉升空時,現場感受到溫馨氣氛。

有民眾在現場質疑,放氣球上天,是很嚴重的汙染行為,元旦一開始,就汙染大地,相當不宜。

民政局解釋,當初設計活動時已考量過環保問題,施放的氣球屬於可分解、回歸自然的乳膠氣球,而不是塑膠氣球、錫箔氣球(鋁箔氣球)等。

乳膠氣球的材質主要是橡膠,原料是從橡膠樹收集樹汁,經硫化物及加熱作用,形成不同程度化學變化。

橡皮筋、氣球的硬度、彈性、延展性屬於比較軟的橡膠,時間也影響硫化速度,所以,很容易硫化而破損、斷裂。乳膠氣球屬於天然材質,可在大自然中分解。

今天的典禮倒數聲中,民眾將手中寫滿對新年的期待及希望的2000多顆氣球放向天空。市長朱立倫也在兩顆大氣球上寫下「祝所有市民及國人平安、幸福」的心願。

朱立倫主持三貂角升旗典禮後,也前往靈鷲山無生道場參加「華嚴大法會」,向佛祖祈願,民眾都能平安、幸福、快樂、圓滿,一起揮別過去,大家要以快樂、積極向上的精神,迎向新的一年。



◆ 人口爆炸成長 北京不堪重負

【記者郭玫君/綜合報導】2013-01-01 旺報

北京人口正呈爆炸性成長!大城市的魅力吸引外來人口不停湧入,但過量的人口移入,已使城市不堪重負。據財經網報導,2011年北京人口為2018.6萬人,但預估到2020年,最高恐達2770.3萬人,相當短短8、9年間,增加了近3分之1的人口,成長規模已嚴重超過預期。

北京人口壓力一觸即發,近期出爐的「異地高考」方案,雖一定程度破除外來人口長期面對的「機會不平等」問題,卻也引發更多人口爆量的焦慮。

外來人口大舉移入

要理解北京爆炸性成長的人口數字,得從「北京能夠承載多少人口」這個問題開始。2005年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畫(2004-2020)》明確指出,2020年北京的總人口規模要控制在1800萬人;如今人口已突破2000萬大關,等於這條人口承載紅線提前10年被打破,警示北京人口成長速度已「失控」。

報導指出,北京人口的成長很大原因來自外來人口,自1995年來外來人口大舉移入,幾年來雖成長速度不一,但都大大快於戶籍人口的成長。2011年北京常住人口為2018.6萬人,其中,外來人口達742.2萬人。

不過,為避免人口爆炸性成長問題出現,政府應仍會繼續端出控制人口進入的政策措施。若降低投資成長增速等方法奏效,例如年均投資增速控制在8%以內,北京市人口總量還是有機會控制在2500萬人以內。

依照推估,至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可達到2474萬人,最高上看2770.3萬人。若以投資成長8%計算,2020年北京市外來人口約1200萬人左右;這也意味,外來人口占比會逐年提高,2020年將達45%左右。

社會隱憂值得關注

外來人口比重的增加,使得衍生的社會問題更值得被關注,如戶籍居民和外來人口,機會、公共服務不均等,恐成社會隱憂;如何透過經濟手段和市場機制引導人口流向,是解決人口壓力應思考的方向。

報導指出,依目前城鎮化政策的改革方向,北京對待人口問題應以改善公共服務為導向,逐步縮小外來人口和本地人口的公共服務落差。

據統計,北京外來人口中約有20%是長期舉家遷徙的城鎮間流動人口及農民進城就業人員。他們已有穩定工作和就業條件,一部分甚至在北京置屋,因此,應盡快提出政策,一次或分次解決這群外來人口的落戶問題。

此外,應逐步使外來人口享受和本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水準。如近期通過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高考等政策,可望逐步改善機會不均等的現象。

此外,促進環北京經濟圈建設,引導外來人口在北京行政區周邊城鎮落戶、以限制投資增長方式,加大限制工業發展的力道;此外,由於就業、行政等在北京主城區高度集中,加劇人口承載壓力,有必要疏解中心城區功能,在近郊區加快新城新區建設,承接人口轉移。

fsj 提到...

建立友誼 海豚會回送人類禮物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01.02

澳洲一處渡假勝地自1992年開始餵食海豚後,陸續發現海豚也開始叼食物給當地的工作人員,藉以釋出善意。研究者指出,這是海豚與人類之間發展出的特殊情誼,也可能是屬於海豚行為中的某一部分。

刊登在《人類與動物關係學》期刊的報告指出,澳洲一處渡假村已多次發現海豚會送禮物給人類,次數共達23次,不過,這些「禮物」相當特別,包括鰻魚、鮪魚、魷魚甚至是章魚的屍體,這處渡假勝地自1992年起,工作人員傍晚都會到海邊餵食附近的海豚,直到1998年,第一次發現成年的公海豚竟叼著海鰻送給工作人員。

昆士蘭大學研究者霍姆爾斯表示,「所謂的送禮,應該是屬於海豚某種行為其中之一,例如說嬉戲或是分享食物等行為,很像一種在海豚與人類之間,因為有餵食的關係而出現的特殊現象。」

在大自然中,動物間彼此分享食物相當常見,但不同動物彼此分享食物則較為罕見,也很少有科學紀錄。過去曾有民眾發現貓咪會叼來其他動物給餵養牠們的飼主,甚至美國國家地理頻道一名攝影師林克里也透露,過去自己在夏威夷工作時,曾遇見一隻偽虎鯨從嘴巴吐出一隻鬼頭刀魚,要與他分享。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人類與動物關係學》期刊。



◆ 粉絲育種 賴清德蘭問世

中央社 2013-01-02

台南市蘭農許永傳培育出新品種嘉德利亞蘭,取名「賴清德」並在英國登錄成功,今天委託友人將證書送給台南市長賴清德。

台灣蘭花產業聯盟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明坤下午前往市府民治市政中心,將「賴清德」蘭獲得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登錄成功的證書,送給賴清德當紀念品。

吳明坤說,許永傳是台灣蘭花產業聯盟發展協會的花友,也是賴清德的忠實支持者。去年培育出1株黃花紅邊,花徑達18公分的新品種嘉德利亞蘭,在徵得賴清德同意後,命名為「賴清德」,在去年12月3日向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完成登錄申請。

許永傳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賴清德」蘭以6年時間育種成功,開花期可長達40至45天,預計3年後可大規模量產,行銷到全世界,也希望藉此祝福賴清德將來的從政之路有機會更上層樓。

賴清德說,台南的蘭農們培育出許多優質蘭花品種,希望在各界通力合作下,讓蘭花產業能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養活更多台南人。



◆ 鰲鼓濕地賞鳥輕鬆又方便 賞鳥新景點

【中廣新聞/張佳琪】2013.01.02

冬季是賞鳥的好季節,今年民眾多了一個賞鳥好去處,它是位在嘉義才開幕不久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這個園區結合濕地與平地森林,相當有特色,且剛好位在候鳥來台渡冬的重要棲息地,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鳥類,更重要的是,民眾開車或者騎車就可以賞鳥,比其他許多賞鳥地點更加方便,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前往。

農委會林務局規劃已久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去年底正式開幕,剛好迎接冬季賞鳥季。鰲鼓濕地的鳥類高達兩百多種,全國半數的鳥類種類在這裡都看得到,包括名氣最大的黑面琵鷺、赤腹鷹等鳥類,冬天賞鳥季從每年的十一、十二月一直持續到隔年的二月份。

擔心賞鳥人潮會影響到在園區內過冬的候鳥,園區內特別規畫8座賞鳥牆;園區內還有防汛道路供車輛行使,民眾就在車子裡面就能賞鳥。林務局嘉義林管處副處長張岱說,帶著大型望遠鏡的賞鳥人士可以更加方便賞鳥,也很適合全家一起出遊賞鳥。張岱說:「沿著防汛道路,即北堤、西堤及南堤,可以開車進去,開車就可以賞鳥,帶著望遠鏡,你不必下車就可觀察到很多鳥類」。

防汛道路不是林務局特地開闢的,而是本來就有的道路。林務會規劃四月份起園區內會禁止汽車進入,可是防汛道路不受影響仍持續維持通行,讓愛鳥人士可以更輕鬆地賞鳥。



◆ 露營睡到一半... 背包客遇野豬十面埋伏

【記者陳汶彬/綜合報導】2013-01-02 旺報

今年18歲的背包客小張,隻身前往重慶旅遊,途經張藝謀拍攝《十面埋伏》的竹林時,深覺景致優美,加上天色漸晚,於是隨興就地紮營夜宿,不料半夜一覺醒來發現帳篷外黑影幢幢、怪聲連連,驚覺被野豬包圍,大感不妙下趕緊發簡訊求救。

中國江蘇網報導,四川瀘州人張盛濤,早就聽聞竹海的美景,他告訴母親想一個人去永川竹海玩。母親以「你一個人沒外出旅行過,萬一出了事,咋辦?」反對,於是小張轉而選擇到永川泡溫泉而獲致母親的應允。

但小張與在家的外婆道別後,獨自一人還是按照原計畫前往竹海,當他從《十面埋伏》拍攝地的大門進山,徒步近40分鐘後覺得風景絕美,當下決定就地露營,當時是下午4點。紮好帳篷,又累又疲,小張倒頭就睡,一覺醒來,已經是晚上8點了。

小張原本打算走出帳篷看看走走,但他很快就聽到帳篷外有異樣的聲音,聲音很亂,沒有節奏。小張耳朵緊貼著帳篷上聽,聲音很快變成「哼哼哈哈」很粗的聲音,還在帳篷上頂來撞去,接著,帳篷上出現了怪異的影子,小張判斷是野豬,加上聲音很嘈雜,讓小張感到相當害怕;先前的興奮和新鮮瞬間變成了恐懼。

驚嚇中小張還是很冷靜地不敢打手機發出聲響,只偷偷地給母親發了個求救簡訊;當天晚上8點50分,正在瀘州家中的母親接到兒子的簡訊後嚇出一身冷汗,趕緊打119報警,接到報案後,重慶消防部門立即調集了永川消防支隊的消防員趕往現場,救出小張。回到家小張倒頭就睡,一直睡到中午12點過才醒來。



◆ 印尼學者發現 抗禽流感雞蛋

中央社 2013-01-02

印尼日前爆發鴨隻大批感染禽流感病毒,引發恐慌。茂物農藝大學學者近日發現含有「免疫球蛋白Y」的雞蛋可以用來生產抗體,對抗禽流感。

印尼家禽養殖業者協會去年12月向農業部通報爪哇島幾個省有30多萬隻鴨子死亡。印尼官方已經確認造成大批鴨子死亡的禽流感病毒,跟先前印尼發現的禽流感2.1支系很不相同,已被列為更致命的禽流感病毒株。

此外,西爪哇省茂物市1名4歲男童去年12月中罹患禽流感死亡,這起病例使印尼從2005年迄今,因感染禽流感死亡的人數攀升至160人。

印尼國家通訊社「安塔拉通訊社」(Antara)報導,茂物農藝大學教授雷特諾(Retno D Soejoedono)發現含有「免疫球蛋白Y」(Ig Y)的雞蛋,可以用來生產抗體。

雷特諾表示,這些含有免疫球蛋白Y的雞蛋具有抗衡多種傳染病的效能,包括禽流感、破傷風和止瀉。

他說,1粒免疫球蛋白雞蛋含有50至100毫克的Ig Y。雞蛋能夠產生免疫反應,沒有副作用,因為它不與哺乳動物免疫球蛋白G起反應。

他進一步指出,含有免疫球蛋白Y的雞蛋可以作為生產抗體的容器,也可以用於大規模的免疫療法。

雷特諾目前正在為含有免疫球蛋白Y的雞蛋申請專利,雖然有外國公司有意把他的發現應用於工業方面,但他想看到自己的發現先用於造福民眾。

fsj 提到...

流浪狗墜溝 5同伴輪守4天

自由 2013.01.03

〔記者葉永騫/崁頂報導〕流浪狼犬「浩克」上星期掉落崁頂鄉旗官路的大排水溝,左後腿受傷無法走動,浩克的5隻同伴冒著戶外10度低溫,不離不棄輪流到水溝旁守護,大成建設公司的守衛吳宜承相當感動,主動餵養照顧,浩克逐漸恢復體力後被救出,與同伴團聚後,快速離開現場。

吳宜承是公司派駐在台鐵潮州車輛基地的守衛,他表示,浩克是工地附近的流浪犬,經常與小黃等5隻中、大型犬一起活動,上星期浩克不小心掉落旗官路旁的大排水溝,後腿受傷無法動彈,加上元旦期間天寒地凍,浩克不斷發出微弱叫聲,同伴們紛紛到浩克身旁陪伴,還採取輪班方式,隨時保持1隻狗陪在牠身邊警戒。

吳宜承4天前發現有異,循著聲音到大排水溝查看,才知道浩克受傷了,經過3天餵養和照料後,浩克後腿走路還有影響,但是已經能夠站起來,而跨年、元旦,狗同伴都在大排水溝旁陪牠。

大成建設勞工安全部經理莊高鐘與吳宜承等多名員工展開救援,輪值陪伴的小黃狗很緊張,不斷在現場來回觀察,救援人員只好改拿工地用的模板架設成樓梯,才順利引導浩克爬上大排水溝,參與救援的人都覺得新年做了一件好事,相當開心。



◆ 家犬植晶片比率破百 被批太扯

自由 2013.01.03

〔記者陳慰慈、鍾麗華/台北報導〕動保人士、也是「貓狗人共和國」理事長的黃泰山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在臉書上披露農委會提出的各縣市家犬植入晶片比率,台北市破表高達一百三十四%,實在太扯!動保處表示,北市寵物植入晶片率約為七十多%。

北市動保處回應,不清楚,不過農委會現行的寵物登記資訊管理系統的確採累進計算,而且貓、狗不分類,目前貓咪植入晶片為鼓勵性,狗出生三個月後依法規定須植入晶片避免棄養,若家犬死亡後飼主不做除戶登記,死亡家犬仍會累計算入植入晶片率,對於不主動登記除戶的飼主,坦言目前無法可罰,但每四年北市動保處會協助寵物飼主做寵物的死亡除戶或轉讓登記,北市目前寵物植入晶片率約為七十多%。

農委會畜牧處科長林宗毅表示,目前寵物植入晶片並未要求必須在飼主的戶籍所在地,因此外縣市的家犬也可以到台北市的動物醫院植入晶片。

由於台北市有優惠方案,不僅減免登記費,而且補助晶片以及免費施打狂犬病的疫苗,所以很多外地的飼主為了享受相關的福利措施,會特地帶家犬到台北市植晶片,所以台北市的晶片植入率才會超過百分之百。

黃泰山表示,數據聽取自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錄音檔,農委會處長許桂森當天向立委報告全台灣家犬植入晶片率,離譜的是台北市竟高達一百三十四%,質疑報告數據根本有問題,拿假數據欺騙立委。



◆ 「黑嚕嚕」海鸕鶿 永安漁港驚豔

自由 2013.01.03

〔記者沈繼昌/新屋報導〕一隻全身烏黑的鳥兒,昨天駐足在永安漁港海巡署安檢站旁,老一輩漁民都說未曾看過這種鳥。鳥友依體型與外觀研判,應屬罕見的海鸕鶿亞成鳥,屬冬季過境候鳥,在台灣不多見。

發現這隻海鸕鶿的姜姓漁民說,海鸕鶿見人不閃躲,他用手機拍攝時,海鸕鶿居然還配合地面對鏡頭,最短距離伸手可及,海鸕鶿卻一點都不怕。

一名廖姓漁民表示,討海逾廿年,還未見過這種海鳥,依照體型與外觀,應該是會捕魚的鸕鶿科海鳥,不過台灣北部很少見。

有鳥友在網站上指出,海鸕鶿在台灣不多見,金門地區有鸕鶿,體型、外觀差不多,但羽毛不同,台灣鳥會紀錄也沒多著墨,最近紀錄是去年二月鳥友在新北市金山外海發現過,這隻可能是海鸕鶿亞成鳥,也就是還未完全成長的海鸕鶿,屬於較為罕見的冬季候鳥。

據維基百科指出,海鸕鶿為鸕鶿科鸕鶿屬的鳥類,俗名「烏鵜」,成鳥體長約○.七公尺,羽毛為黑色帶有紫色光澤、綠色眼睛、蹼為紫色,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與西伯利亞東部沿海一帶的海鳥之一,喜好活動在隱蔽沿岸海水海灣與河口間,中國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第二等級。



◆ 防濫捕鰻魚 台陸日合作

中央社 2013.01.03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由於鰻魚捕撈量銳減,為穩定供貨,台灣、日本、中國大陸的水產當局共同防止鰻魚遭濫捕,已達成共識,將合作因應。

報導說,目前在日本販售的鰻魚約6成來自台灣、中國大陸,對台灣、大陸而言,保護鰻魚是相當重要的,所以同意與日本進行3邊合作。

台灣、大陸、日本水產當局官員去年12月達成協議的計畫顯示,將以5月為期,共同享有將建立的捕撈量、養殖量、貿易量等詳細資料。

另外,也將花2年時間建立國際間可追蹤通路的履歷管理系統,掌握濫捕情況。

受到鰻魚捕撈量減少影響,美國曾考慮於今年3月在華盛頓公約締約國會議上,提出規範鰻魚國際交易的提案,目前雖暫時打消提案念頭,但如果鰻魚捕撈量持續減少,國際間可能又會出現要求嚴格管理的聲浪,因此台灣、大陸、日本認為有必要趕緊提出對策。

fsj 提到...

王道還:「母語」的演化

【聯合報╱王道還】2013.01.06

母語是個政治概念,與「國族」(或者「民族—國家」)一樣,都是歐洲現代史的產物。廿世紀以前,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是「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所謂風俗,包括語言。而大部分人類社會是父系社會,嫁、娶主要發生在村落之間。剛進門的新娘子除了洗手作羹湯,還必須學習夫家的語言,自不待言。好在過去流行早婚,加上娘家與婆家的空間距離不至於太大,新娘子不難克服語言適應的問題。

簡言之,傳統世界裡無所謂母語。一開始婆婆與媳婦言語不通,是常態。子女從小浸潤在父親、祖父的語言世界裡。這種父系社會有自然史根源:與人來自同一共祖的兩種非洲黑猩猩,雄性一生不離開出生的社群;雌性成年後必須出走、加入其他社群。換言之,黑猩猩社群中的成年雌性,彼此不是從小玩大的伴侶;她們必須結盟,才能抵抗雄性父子檔、兄弟檔的欺凌。

國族以民族概念為基礎。民族的要素雖然有三(血緣、文化、語言),卻以語言最顯著;何況語言又是文化的載體。

不過,這個國族概念在現實世界中,根本禁不起考驗。首先,血緣難以稽考;而且人往往會以人事彌縫遺傳,如收養。其次,人有學習語言的天賦,出生在任何一個語言社群,都能學會當地的語言。再者,歷史、地理或共同利益可以創造超越民族定義的政治實體,如傳統邦國。此外,有些人文建制有強大的包容力,可將不同的語言社群結合在一起,如宗教。

無論如何,歐洲以國族為號召建立的國家,仍然依據民族定義創造了「國語」。對國境內大部分的村落,國語是與鄉音極不相同的語言。有趣的是,在國語的宣傳品中,往往把國語說成母語,也就是把母語當隱喻,重點不在「媽媽說的話」,而是血緣關係。國語政策貫徹實行之後,母語名副其實了,這個詞也就沒用了—直到新的政治動機為它找到新的政治意義。或者非政治意義。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議:公元兩千年起,每年二月廿一日都是國際母語日,提醒世人各國境內少數族群的權益,以促進人文多樣性、文化平等、共存共榮為理想。不過二月廿一日這個日子,仍然是政治選擇。原來是為了紀念一九五二年在孟加拉犧牲的幾位「語言烈士」。當時孟加拉還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那一天,達卡大學的學生示威抗議,要求將孟加拉地區的主要語言(與文字)列為官方語言。結果警察擊斃了幾名大學生。十九年後,孟加拉獨立。

倒是聯合晚報去年耶誕節刊出的一則國內新聞,令人有峰迴路轉的驚豔:「母語」不再是政治工具,成為表裡一致的人文概念。母語就是媽媽講的話,不多也不少。這是因為近廿年國人娶回來的外籍新娘不斷增加,她們的子女在小學學童中已超過百分之十。這些新娘在國內舉目無親、語言不通,無論自身的生活品質,甚至可能連累子女的受教品質。

新北市針對新住民設計的火炬計畫,由內政部推廣到全國,其中一個項目是母語學習營:讓子女學習母語,好與外籍母親談心。於是母語的內涵變得更豐富了:不專指母親對於子女的教育責任,而是子女為了親近母親而做的貼心努力。

源自生活的創意,才有動人的力量。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 研究:鳥兒聽到鳥鳴 如人聽到音樂

【台灣醒報╱台北報導】2013.01.04

鳥鳴與音樂有同樣的效果!美國的研究發現,白喉帶鵐在求偶時期如果聽到鳥鳴,就像人們聽到喜歡的音樂般愉悅,但是若聽到求偶競爭者的鳴叫則會感到不悅。科學家表示,鳥鳴的意義取決於當時的環境因素,且有可能啟動演化裡的繁殖本能。

研究員發現,當鳥聽到其它鳥類的鳴叫,會有如人們聽到音樂般產生類似的情緒。研究員在觀察白喉帶鵐後發現,在繁殖期間,如果母鳥聽到公鳥的求偶鳴叫,腦部某一區塊會出現反應。但是公鳥若是聽到其它公鳥的鳴叫,牠們的感受會有如人們在看恐怖片時,聽到不悅音樂的感覺。

美國埃默里大學研究員伊耳平(Sarah Earp)表示,科學家自從達爾文時代,就在研究鳥鳴是否與音樂有類似之處,但是多限於在聲音品質上的比較,如旋律和節律。研究團隊分析人們聽到音樂後在大腦產生的反應,然後比較白喉帶鵐在聽到鳥鳴後在大腦產生的反應。

在研究過程中,實驗組裡的鳥被施打荷爾蒙藉以催情,對照組裡的鳥體內只有低含量的雄性或雌性荷爾蒙。研究員表示,在非繁殖期,白喉帶鵐藉由歌唱建立或維持在團體中的主導地位;但是在繁殖期,公鳥對母鳥的歌唱則一定是求偶行為,而公鳥之間的鳴叫則是有挑戰意味。

伊耳平說,鳥類鳴叫所代表的意義,取決於當時的社會環境,而這一點與人類類似,鳥鳴與音樂都會激起腦部的反應,可能感到興奮,也可能會影響情緒,同時啟動了演化裡的繁殖本能。

此項研究成果發表在《進化神經系統前線》。



◆ 憂濕地保育法 損害生計/中部區漁會反彈

自由 2013.01.04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中部地區各區漁會三日於台中區漁會舉行理事長、總幹事聯誼會,台中以南縣市與澎湖、金馬等區漁會理事長幾乎全員到齊,會中質疑立院去年審查濕地保育法草案,將影響數以萬計養殖與捕撈漁民生計,近期將派代表赴立院協商,若濕地保育法強行通過,將發動漁民至立院抗議。

中華民國全國漁會總幹事林啟滄表示,在全球暖化趨勢下,各國逐漸將濕地的保護列為重要政策,立委林淑芬、張曉風、蔡其昌、林佳龍等三十三人去年在立院提出濕地保育法,此法雖為保護環境生態,立意甚佳,但將影響眾多漁民生計。

林啟滄指出,濕地保育法將限制低潮線往海延伸水深六米範圍禁止採捕,沿海從事鰻苗、養蚵、蛤蜊等漁民將受影響。

以中彰地區為例,大肚溪出海口、王功、高美地區沿海漁民首當其衝,全國將有數萬漁民生計受損。

有漁民戲稱若濕地保育法強渡關山,連跳海自殺也算違法,近日將至立院協商,若立委執意堅持此法內容,將發動漁民抗議。

立委蔡其昌表示,濕地生態需要保護,靠海為生的漁民生計也要兼顧,會盡力與漁民協商,讓彼此雙贏。

※ 相關報導:

* 保育團體看不下去 海濤信徒買下千隻鳥 放生或放死?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3010400134.html

海濤法師將在周末到台東弘法,信徒已準備大批斑鳩、斑文鳥要放生,但也引起保育團體不滿。信徒強調這些生命不放生,將會導致牠們被撲殺;不過台東野鳥協會則強調,沒有買賣就不會有捕捉,放生的行為不可取。

* 保育vs.疏浚 沙洲野鳥樂園 縣府拚兩全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an/5/today-center10.htm

俗稱「舊濁水溪」的東螺溪,河床沙泥形成的高灘地,成了野鳥新樂園,有保育人士擔憂清淤疏浚恐毀掉野鳥家園,他們主張不可破壞高灘地,但也有民眾以河川水質、洩洪、安全等理由,要求定期疏浚,兩派不同論調引發高灘地存廢爭議,彰化縣政府東螺溪整治小組將兩者兼顧,儘量在不破壞生態的情況下,進行必要性清淤工程。



◆ 他幫醫院養毒蛇 培養救命血清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范振和/連線報導】2013.01.05

台東縣池上鄉民張誌巖住家疑似受地勢影響,宛如「蛇窟」,不時可見毒蛇出沒,一家人早已見蛇不驚,不僅如此,六年來張家更半義務幫忙慈濟醫院養鎖鍊蛇,蒐集毒液培養救命血清。

五十歲的張誌巖所住的地方是河床沖刷地,早期是甘蔗園,他在附近建鐵工廠,因毒蛇常出沒,工廠內必備捕蛇器自保;十七年前他加建鐵皮屋,全家移入居住,幾乎每兩、三天就見蛇蹤,多半是鎖鍊蛇、眼鏡蛇、南蛇,他最高紀錄一天捕過三條蛇。

「一開始妻子及三名子女看到蛇,怕得要命,現在很淡定」,張誌巖說,多數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家人日久習以為常,有次妻子見眼鏡蛇穿梭皮包,鎮定叫人捕捉;兒子玩電腦看見蛇從身旁滑過,處變不驚打電話問他「要不要回來捉蛇?」還邀同學回家看蛇。

六年前張誌巖得知慈濟醫院要培養鎖鍊蛇血清,立即與醫院聯絡,院方問他「會不會怕蛇?」他說「當然不怕啊」,從此幫慈濟醫院養鎖鍊蛇。慈濟每十五天寄來餵蛇的白老鼠及毒液蒐集管,他及鐵廠工人再進行蒐集任務。

五年多前,呈報行政院農委會核准後,慈濟醫院成立了毒物科實驗室,目前可提供醫療院所六大毒蛇(百步蛇、龜殼花、眼鏡蛇、雨傘節、赤尾青竹絲與鎖鍊蛇)血清。

※ 相關報導:

* 金針山蛾種多 昆蟲生態豐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an/5/today-south3.htm

太麻里金針山昆蟲生態豐富又多元,尤其蛾類最令人驚豔,有八字褐刺蛾、皇蛾和橙帶藍尺蛾,用相機記錄多年在地保育觀察員蔡政銘說,蛾類樣貌變化多端,多變的麟片顏色,一點也不亞於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明星昆蟲蝴蝶。

fsj 提到...

消防隊救貓 猛男一齊喵喵喵

【聯合報╱記者袁志豪/台北報導】2013.01.07

一隻小貓躲進歇業餐廳的排風管避寒卻受困多日,民眾、警員、消防員敲擊管壁或以長棍驅趕仍無法協助脫困,乾脆一起裝母貓發出「喵喵聲」設法誘至管口,但仍失敗;消防員最後鑿穿管壁,讓奄奄一息的小貓滾落地面獲救。

「這隻貓體型幼小,無法判斷出生幾個月;小貓很瘦,應該是餓了幾天。」警方說,小貓獲救後,由報案的林姓婦人帶回家照養。

愛貓的五十歲林姓婦人,住在台北市雲和街附近,她日前多次經過一間退租關門的餐廳,總聽到小貓哀鳴聲。上月廿八日下午,林婦特地到歇業餐廳前「聽聲辨位」,還刻意發出貓叫聲引誘小貓現蹤;折騰許久,總算確認小貓聲音從餐廳旁排風管傳出。

林婦研判,小貓應是受不了連續多日的低溫,藏身管內避風寒,因不知如何離開而受困;由於林婦已聽到貓叫聲數日,研判小貓好幾天沒吃沒喝,立刻撥打一一○報案。

大安警分局和平東路派出所警員陳璽傑,接獲通報時聽到「受困」就立即趕往現場;他原以為是民眾跌落地下室或受困故障電梯內,到場才知要救貓。

困住小貓的排風管近二樓高,陳員嘗試拍打管壁,希望小貓驚嚇爬到排風口,但效果不佳,轉報消防隊救貓。消防員趕抵後,伸木棍引導仍無效,決定大家一起發出「喵喵喵」誘引小貓,但小貓始終躲在排風管底部。

林婦見警消人員用盡辦法仍無法讓小貓脫困,要求破壞排風管,並表明會賠償維修費用;消防員最後將管壁鑿洞,讓小貓「掉出來」。

※ 相關報導:

* 貓咪叫不停 驚見巨蟒纏幼女手臂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615298.shtml

澳洲1名年輕媽媽半夜3時被貓的嘶叫聲吵醒,赫然發現有1條約185公分長的巨蟒纏在2歲女兒的手臂上,她抓住蛇頭試圖趕蛇時,女兒的手不慎被蛇咬了3口,所幸傷口沒有毒液。

* 守護學生過馬路 導護貓紅遍全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an/7/today-int1-3.htm

美國華盛頓州西里奇蘭(West Richand)有一隻15歲的黑色公貓「沙寶」(Sable),最近被附近的中學任命為名譽交通安全指導員,守護上下學學生的安全,在美國廣播公司(ABC)電視網和報紙曝光後,成為熱門話題。

fsj 提到...

指尖泡水變皺 為的是方便水中取物

中廣新聞/郭希誠 2013-01-09

英國研究人員說,在水裡泡久了,指尖會變皺,主要是為了讓人能在水裡抓住東西。

紐卡索大學司莫德找了兩組人做實驗。一組先用溫水泡手三十分鐘,讓指尖出現皺痕。然後讓兩組人把釣魚鉛垂和彈珠從一個箱子換到另一個箱子。

結果顯示,有皺痕的指尖比較容易抓住濕的東西。而拿乾的物品的時候,濕手和乾手就沒有差別了。

司莫德說,人類為了生存有時候必須在溪流裡捕捉魚蝦,或是採摘濕的蔬果,於是演化出了泡水變皺的指尖。而腳趾變皺則是為了方便赤腳走在濕滑的地面上。



◆ 九寮溪「封溪中」 居民自貼告示補救

【聯合報╱記者吳淑君/宜蘭報導】2013.01.09

宜蘭大同鄉九寮溪封溪8年有成,要繼續封溪,大同鄉所在去年最後一天送件,漁業管理所來不及公告,致使封溪出現空窗期,社區居民擔心有人釣魚,自力救濟張貼封溪告示。

九寮溪步道達人許再發指出,他們崙埤社區發展協會認為九寮溪水中生態不夠齊全豐富,經過部落會議決定再延續封溪2年,已把決議送到縣府漁業管理所,再加上這2年,就是封溪10年了。

他們希望等復育成功後,非原住民朋友夏天假日能來這裡,下水和水中魚類互動,現在已有附近民宿業者會帶遊客去九寮溪泡腳、泡澡,魚蝦會靠過來。

但是九寮溪的封溪時效只到101年底,今年要封溪來不及公告,崙埤社區和大同鄉公所怕民眾跑來釣魚,在入口張貼「封溪中」告示,反而引人注意。

縣府漁業管理所所長張進裕說,大同鄉公所在去年的最後一天才送件,他們之前就一再提醒趕快作業,但公所第一次送件送到原民所,搞錯單位,後來再送漁管所,不過時間已來不及銜接且資料也不齊全,造成封溪空窗期。

張進裕說,他們打算以行政裁量將封溪公告展延1到2個月,等地方資料補上來再正式公告。目前申請封溪的有九寮溪、南山的羅葉尾溪,南澳鄉公所準備送件再次公告南澳南北溪封溪,保育毛蟹。

大同鄉公所秘書賴文富表示,九寮溪封溪多年,社區捨不得放棄,這次申請再封溪作業慢了點,但請大家支持,共同維護得來不易的保育成果。



◆ 300歲芒果樹 剪枝葉要擲筊

【聯合報╱記者凌筠婷/田尾報導】2013.01.09

彰化縣田尾鎮有一棵三百多年的老芒果樹,約有6層樓高,兩人無法合抱,芒果樹種在三合院的中間,不僅提供居民乘涼,且每年結實纍纍,最多可收成一千多斤芒果,被居民尊稱為「老樹公」,表達對老樹遮蔭結果的感謝。

田尾鄉民邱清正說,芒果樹是他的祖先所種,原本在三合院中間,後來三合院拆除興建廣霖宮,供奉「三山國王」,老樹和居民的關係更為緊密。十多年前,王爺指示芒果樹被封為「老樹公」,居民更加尊敬,連修剪枝葉都會擲筊請示。

他說,芒果樹樹齡三百多年,但每年結實纍纍,數量最多可產一千多斤。芒果實都是成熟後自然落下,民眾才撿拾食用。但芒果掉落時,從沒砸到人,前幾年颱風樹枝被吹斷,掉落的樹枝都掉落到外面的空地,沒有砸壞廟內物品,也讓居民嘖嘖稱奇。

幾年前當地要蓋圳溝,施工時居然挖到芒果樹根,才知這棵芒果樹根延伸了約50公尺在地底分布範圍廣大。邱清正說,老芒果樹伴著幾代人成長,他也是在芒果樹下長大,他摸著芒果樹粗糙的樹皮說:「你不覺得這很像龍麟嗎?」與老樹的深厚感情自然流露。



◆ 印尼禽流感擴大 峇里島也遭殃

中央社 2013.01.09

印尼禽流感疫情有擴大趨勢,目前已蔓延至11個省,包括觀光聖地峇里島也傳出數百隻鴨子因感染禽流感死亡。印尼國會也將針對人類用禽流感疫苗邀集官員舉行公聽會。

印尼「商報」報導,這一波禽流感疫情散布比2003年印尼首次出現禽流感疫情時更快、蔓延更廣,2003年印尼禽流感病例僅在3個省出現,這次的禽流感疫情已蔓延至11個省,大批鴨子感染疫情死亡,包括觀光聖地峇里島也有數百隻鴨子因感染禽流感死亡。

印尼衛生部資料顯示,去年計有9人死於禽流感,第9例是1名4歲男孩因和病雞接觸於12月16日死亡。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3年以來禽流感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已造成359人死亡,其中159人來自印尼。

印尼家禽養殖業者協會去年12月向農業部通報爪哇島幾個省有30多萬隻鴨子死亡。印尼官方已經確認造成大批鴨子死亡的禽流感病毒,跟先前印尼發現的禽流感很不相同,已被列為更致命的禽流感病毒株。

印尼官方目前尚未確認這一波蔓延11個省的禽流感疫情是否與更致命的禽流感新病毒株有關。不過,相關單位相當重視這次的疫情,印尼國會已邀集衛生及農業部首長下午在印尼國會舉行聽證會,討論人類用禽流感疫苗供給可行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