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1

不丹能為台灣找回幸福?

◆ 不丹能為台灣找回幸福?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625063.shtml

【聯合報╱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台北市)】2013.01.10

聯合報報導,企業界人士打算邀請不丹卸任官員來台,為台灣找回「幸福」的氛圍。這些企業家的用心值得稱許,但作法值得商榷,因為他們把「幸福」問題過度簡化。

二○○六年,英國學者針對全世界幸福調查顯示,最幸福的國家是丹麥,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喜馬拉雅山下的小國不丹,排名第八。根據《商業周刊》的報導,不丹追求的是快樂成長力,而不是經濟成長率,不丹人民每年的平均所得是一千四百美元,但是百分之九十七的人表示自己快樂。

也許這就是企業界人士想向不丹取經的原因,但是他們忘了聯合報在去年五月十九日的另一則報導,二○一一年不丹的「國民幸福指數」調查,只有百分之四十一的人稱得上快樂。

為何短短六年不丹人民的快樂指數下降了一倍以上?不丹總理表示,這是經濟富裕帶來物欲增加,使人民逐漸背離傳統價值觀的結果。而二○○六年的不丹人民為何比較快樂?當時不丹的內政部長表示:「真正有品質的生活,不是生活在高物質享受的地方,而是擁有豐富的精神層面與文化」。

不丹不再快樂了,原因是經濟發展。諷刺的是,台灣卻把經濟發展當成唯一最重要的事。如果有錢能夠保證幸福,台灣目前最幸福的人應該是全台首富蔡衍明,而且可以按照財富,將全國人列出一張「幸福排行榜」,但這顯然是荒謬的。

台灣曾經有過幸福的氛圍,那就是蔣經國先生執政時期,創造了所謂的「經濟奇蹟」,但是經濟奇蹟和社會幸福感之間的關係,重點不是經濟,而是「奇蹟」;在一個高度經濟發展的階段,蔣經國同時創造了一個貧富差距最小的社會,那才是「奇蹟」。這個奇蹟才是當時台灣社會普遍洋溢著希望,人民充滿自信和幸福感的關鍵,當時的國民所得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但人民活得比現在幸福。

只顧經濟發展而忽視社會正義,造就了今天台灣的貧富差距擴大,相對剝奪感增加,社會充滿對立、仇恨和不安,家家戶戶不是鐵窗就是保全,台北市每條街道處處監視器,道德低落、犯罪率上升,這樣的社會怎麼會幸福?

企業界人士真要取經,對象應該是丹麥。丹麥不但是全世界最幸福國家,也是經濟發展成熟的國家。丹麥為何能做到?丹麥人民平均稅率約百分之四十至五十,記者在街頭訪問丹麥人民,為何願意繳那麼高的稅,受訪者表示,他不願意看到路上有一名窮人。相對的,根據財政部數據,台灣有錢人繳稅的比例並不高,二○○五年的四十名巨富中,有八人一毛錢都不必繳。有錢人拚命設法節稅,窮人三餐難繼,這樣的社會怎麼可能會有幸福的氛圍?

幸福的關鍵,在人民的品德和價值觀。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指出,倫理學最核心的問題是:人應該怎麼活?他認為,忽視道德就是忽視幸福最穩定的必要元素。一個只重視金錢、缺乏深思、不重視哲學的社會,很難找到通往幸福的鎖鑰,因為只有錢,絕對買不到幸福。

※ 相關報導:

* 立院 想像站在財政懸崖邊…
http://www.udn.com/2013/1/10/NEWS/OPINION/X1/7625069.shtml

美國參議院表決通過暫時避免自動刪減預算的決議,緩解了讓全世界擔心的財政懸崖危機。幾天來,各界出現許多不同的解讀。國內意見似乎過於強調懸崖邊腳下的問題,而忽視了財政懸崖在制度上的重要意義,其實最值得我們關心的,應該是朝野政黨認真處理財政赤字問題的互動。

.... 類似的自動刪減機制,美國早在一九八○年代就實施過,其作用並非真要如此刪減,而是逼迫兩黨必須採取減少赤字的行動。從正面來看,至少這是一種有效防止赤字失控的辦法。對照歐債國家,類似的制度壓力,在歐盟紓困方案中才被要求,美國國會有勇氣訂出這樣的制度,其實值得肯定。

進一步言,國會能產生這樣的自我約束,又與美國的總統制有關。內閣制下,府會一家比較不會採取如此嚴格限制行政權的作法。總統制國家,尤其在總統與國會多數屬不同政黨時,更容易也更適合產生這樣的制度。

* 稅制獨厚富人 公平何在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112013011000513.html

租稅不公,讓富人得以用錢滾錢,買天價般的豪宅也絲毫不必手軟,當然更不必在意油電雙漲導致民生物資齊飆。但政府長期獨厚富人,又怎麼教薪水倒退十三年、不吃不喝十三年也買不起房的受薪家庭及弱勢族群服氣呢?

* 貌合神離的 訂單與出口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3011000522.html

....今日出口與訂單之所以貌合神離,係「國內接單,海外生產」的全球化生產模式所致,雖然這類三角貿易非台灣所獨有,但由於兩岸近在咫尺,隨著兩岸產業分工,對台灣的影響尤為深刻。在製造業海外生產比由一成、兩成而至五成的走勢下,如今訂單的產能逾半已移至海外,與國內產業的關聯大大降低,其原先所具有的景氣領先性,也已遠遠不如十年前。



◆ 彭博資訊專欄/大膽寬鬆 安倍險招將收效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24998.shtml

【經濟日報╱編譯 簡國帆】2013.01.10

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已承諾強迫日本銀行(央行)改變貨幣政策,而且似乎可望達成目的。雖然安倍的方法有風險,但他大致上正確。

批評者認為,安倍的計畫是對日銀獨立性的危險攻擊,但這些恐懼被過度誇大。日本更急迫的議題是經濟停滯不前,消費者物價長久來持平或下跌,已使實質利率高於零,也讓貨幣政策左支右絀。日本2011年物價下跌0.3%後,2012年持平,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物價將再下跌。

擺脫通縮並不容易,但聯準會(Fed)、英國央行等央行的做法已顯示,即便利率已降至零,非傳統措施仍能奏效。日銀原則上同意這點,該行已透過資產收購計畫推行量化寬鬆(QE),並維持利率於接近零的水準。但從兩方面來說,日銀仍太怯懦。

首先,日銀收購的資產多為短期證券,因這些證券幾乎能取代現金,印鈔票收購這些證券難以舒緩貨幣狀況。要像Fed或英國央行一樣,推行更大規模的QE、收購更長期的證券,會更有效。

其次,日銀貶抑寬鬆措施的言論,已減弱這些努力的效益。央行貨幣政策中說明未來意圖的「未來展望」,也是央行的強大工具之一。Fed已日益重視這一塊,例如在成長加速後仍承諾維持寬鬆貨幣。日銀卻常反其道而行,這等於是向市場宣示,其努力將無法奏效。

日銀去年10月罕見地和政府發表聯合聲明時表示,中期物價穩定應符合約2%的通膨率,同時卻暫時維持通膨目標為1%,接著又宣布將持續寬鬆貨幣到「可望達成」1%目標為止,而非持續到「達成」目標,這相當於是又再收回一半的預期成效。這種過度謹慎反而弄巧成拙。

日銀去年12月在安倍當局施加的壓力日增之際,宣布加碼收購資產,本月稍後的政策會議也將評估中期物價穩定目標。安倍正呼籲日銀提升通膨目標至2%,並威脅修改日銀法源,他4月也將任命新任日銀總裁。無論如何,日銀本月都可能擴大寬鬆政策,展現更強大的承諾。

不過,安倍用這種方式攻擊日銀獨立性,有可能撼動日本金融體系的信心,導致日圓匯價崩盤、長期利率暴漲,從而將經濟推入更底層的深淵嗎?

批評安倍的論點很有道理。債務沉重的日本,財政彈性已達極限,安倍還承諾推行大規模的新刺激計畫、並要求央行擴大寬鬆貨幣政策。若日銀單純聽命行事,印鈔票融通擴大後的財政赤字,這些批評者的擔憂就可能成真。

安倍呼籲央行收購政府的建設債券,支持公共建設支出時,就使這些後果成真的可能性提高。但他之後已聰明地收回這個建議。要求央行依財政部要求,立即印鈔票融通支出,會把央行貶低為印鈔機。說好聽一點,這個建議很魯莽。

不過這不會發生。日本人民允許政府把通膨目標提高到2%至3%後,再加上讓央行擁有達成目標的營運獨立性和適當責任,這是正確途徑,其他國家也已嘗試並驗證這個方法。

日銀只希望「可望達成」1%的通膨目標,這是個無法達成的爛目標。政府當然能抱怨、施壓提高通膨目標,並讓日銀履行達成目標的責任。只要政府清楚界線,就不會傷害央行審慎制定政策時的關鍵原則,還會維護這些原則。

(作者為彭博資訊編輯群)

※ 相關報導:

看旺美經濟 憂陸貧富差距 嘆台GDP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美新財長人選 簽名遭恥笑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629156.shtml

【聯合報╱華盛頓記者賴昭穎、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3.01.11

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於美東時間10日下午在白宮召開記者會,宣布提名白宮幕僚長陸伍(Jack Lew)接替蓋納,出任財政部長。媒體立刻拿陸伍特立獨行的簽名作文章,因為他的簽名會出現在新印製的美鈔上。

白宮官員指出,陸伍在擔任白宮幕僚長期間,帶領美國從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中走出來,處理嚴峻的財政問題。此外,他曾在前總統柯林頓和歐巴馬總統任內任職於預算管理局(OMB),在柯林頓總統任內,他負責與國會協商平衡聯邦預算的歷史性協議;2011年他則主導跨黨派的「預算管制法」協商,將政府支出壓到史上低水準。

陸伍現年57歲,他曾在2006年7月至2008年底擔任花旗集團的常務董事,但他的職場生涯大多待在政府部門。

一旦陸伍的人事案獲參院通過,他的當務之急是向國會爭取提高美國債務上限。美國政府去年底已達到債務上限,但財長蓋納採取非常規性措施應急,只可能撐到二月中,屆時美國將面臨舉債破表危機。

陸伍的提名案應可在參院過關,倒是他大圈加小圈,看來像坐雲霄飛車的怪簽名引發矚目。當上財長後,他的簽名將出現於新印製的美鈔上。紐約時報以「你的美鈔上的新塗鴉」的標題報導他特殊的簽名,並以「荒謬可笑」形容它。

部落客翻找他的簽名後,發現他都是非常一致畫了7個完整的圈圈,可能是他的名字的7個字母,也可能7是他的幸運號碼。有人猜測陸伍會為了美鈔,把簽名變得工整些,因為將卸任的蓋納就是為了美鈔苦練出比較稱頭的簽名。



◆ 標普:歐元區今年走出債務危機

【經濟日報╱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2013.01.11

債信評等公司標準普爾(S&P)表示,歐元區今年可望開始走出債務危機。

標準普爾9日發布「歐元區債務危機:2013年可能是分水嶺」報告指出,歐元區能否走出債務危機,2013是決定性的一年。

不過,標普分析師柯雷默說,唯有成員國持續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削減赤字使經濟恢復平衡,投資人才會重拾信心。

※ 相關報導:

* 油價急飆 三大因素催動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29119.shtml

中國大陸出口數據報喜,加上沙烏地阿拉伯意外減產與葉門油管被炸等因素,國際油價大漲逾1%,創數個月來新高。



◆ 安倍救經濟 砸20兆日圓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3.01.11

GDP將成長2% 創造60萬份新工作

日本內閣會議今天上午通過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20兆日圓 (逾台幣六兆元)經濟刺激方案。日本公視NHK報導,這是「日本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對策」,預估將帶來2%的GDP(國內生產毛額) 成長,以及創造60萬個工作機會。

振興經濟是安倍政權的最優先課題,但刺激包裹除了關注經濟和民生,也將去年4兆6000億日圓的軍費支出提高一千億日圓 (台幣三百億元),是日本十年來首度增加國防預算。提高國防支出的原因,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本周稍早已預先說明,是要提高軍力抵禦「鄰邦」對日本的威脅。

安倍晉三11日上午在記者會說明這套巨大刺激包裹的三大目標:1是重建和防災,2是刺激經濟成長,3是安定民生和促進區域發展 (「地域活化」)。NHK形容這是安倍內閣恢復日本景氣對策的「第一槍」。安倍昨天曾召開執政黨和內閣共同參加的特別會議,為刺激包裹定案,表示日本必須採取刺激措施,「拉拔日本脫離長期的通縮和「圓高」 (日圓走高)趨勢,以及增加就業,和提高民眾所得」。

在今天的記者會上,安倍敦促日本央行盡其所能,鼓勵銀行放貸,以及達到2%的通膨目標,以利對抗揮之不去的價格下降和需求走弱循環。

刺激包裹 首期大筆用於重建、防災

刺激包裹內容包羅廣泛,第一期將支出10兆3000億日圓,其中相當大筆用於「重建、防災」,指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震海嘯災區的重建,以及修補日本老化朽化的基礎設施。刺激成長方面,則包括促進大學與企業的「產學共同研究」,以及支援企業。

日本將於7月舉行國會參院選舉,東京三井住友資產管理公司資深經濟師武藤弘明說:「安倍晉三可能會給經濟注入更多強心針,並在選舉之前對財政紀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除非政府採取措施,恢復財政健全性,否則長期公債殖利率有攀高的風險。」日本公共債務總額已超過GDP的兩倍。

※ 相關報導:

* 扭轉失落20年 安倍開第一槍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29829.shtml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通過大規模公共支出以終結長期通貨緊縮和日圓升值,對日本經濟復甦非常重要。不過,擴大公共支出意味日本政府將增加負債,最後可能影響到日本的財政信用。

....基礎設施建設的開支往往帶來問題,也就是短期內刺激經濟發展,項目完成後,卻不容易延伸刺激效果。更嚴重的一點還在於,這類建設往往留下許多需要高額成本維護,但實際上無利可圖的累贅資產。

* 南韓10大財閥淨利 占上市公司8成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29169.shtml

南韓韓聯社報導,南韓10大「財閥」旗下企業去年前三季淨利占所有上市公司的比率達78.1%,為36.9兆韓元(約9900億台幣),比去年同期的35.8兆韓元進一步增加;但財閥僱用員工數及所得稅負擔,卻與獲利不成比例,凸顯南韓貧富不均問題將持續惡化。

* 去年食物漲最多… 人民有感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629899.shtml

去年我國物價漲幅居亞洲四小龍之末,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率1.93%,堪稱「平穩」的物價民眾感受不到,相反的卻覺得什麼都貴,原因在於上漲的以食物類為主,民生感受特別強烈,加上物價增幅大於薪資增幅,在凍薪的年代物價上漲帶來的不愉快壓力特別強烈。

fsj 提到...

日本印鈔救經濟 震撼亞洲匯市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631513.shtml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2013.01.12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宣布史上規模最大、超過廿兆日圓的緊急經濟對策,要找回強盛的經濟實力。安倍晉三「提振景氣」方案震撼亞洲匯市,昨天新台幣、韓元、人民幣及澳、紐等亞幣全面走漲,只有日圓貶破一美元兌八十九大關,「九字頭」日圓近在咫尺。

同時,人民幣兌美元昨天終場收六點二一六一,創歷史新高。

我中央銀行昨天尾盤雖照例「阻升」新台幣,但廿九點零三九的收盤價,也創下十六個月新高,成交量也放大到十三億餘美元,凸顯美、日兩國「印鈔票救經濟」策略發酵,國際熱錢竄流,未來央行「阻升」將遭遇更大挑戰。

匯銀人士說,在美元大跌、外資匯入、韓元強升與物價上漲等因素下,台幣升值氛圍濃厚,預期央行將適度放手,新台幣匯率最快下周失守廿九大關,春節前挑戰廿八點五元的「新彭淮南防線」。

銀行主管說,最近日圓走勢像自由落體般墜落,以台灣銀行牌告為例,去年十月一日圓兌新台幣匯價為零點三七八二元,昨天滑落至零點三二七三元,短短三個多月,日圓縮水超過百分之十五。匯銀人士說,日圓貶勢未止,但目前不建議大買日圓,以免被套牢。

去年底日、韓政局大改組,牽動韓元與日圓強弱兩極化;日相安倍宣示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日圓暴跌,過去一個月狂貶逾百分之七,成為「亞洲最弱」貨幣。

韓國新任總統朴槿惠傾向不支持大財團,引爆韓元升值,過去一個月升值逾百分之二,成為「亞洲最強」貨幣;韓元昨天攻到一美元兌一零五四點七韓元,創十七個月新高。

※ 相關報導:

* 觀察站/3.8兆「用在水泥上」 走散財老路?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631510.shtml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日本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振興方案,有三兆八千億用於公共建設支出,占政府出資的四成。人民猶記二○○九年民主黨首次取得政權,強調「把錢用在人的身上,不是用在水泥上」,大幅削減公共建設預算,即為回應社會對於過去自民黨政府「散財」的壞印象。安倍此舉,已引發「走回頭路」的議論。

....而被輕描淡寫的是,為振興經濟,政府必須舉債度日。在本次追加預算前,日本總預算九十兆,有一半(四十四兆)是靠發行國債,累積到二○一二年末,債務七○九兆;日本國民每個人都背五百五十四萬日圓的債。有人擔心,借款增加,國債信用下滑,利息上升,一般企業、家庭借款負擔加重,消費更為保守。

* 社論-兩個敗將可能扭轉日本經濟頹勢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3011200646.html

....從心戰喊話、買ESM債券,再到著手推動振興對策,安倍(Abe)與麻生(Aso)這兩位前首相的重新合體,似乎有著「臥薪嘗膽,志在雪恥」的充分準備與決心。

....問題是,日圓20年的浮沉錄也早已說明,匯率貶值或可舒緩產業競爭於一時,但絕非解決產業結構積弊的關鍵。若因幣值震盪激烈,干擾企業決策,反將弊多於利;倘使因此引發停滯性通膨,那就更得不償失。至於新版經濟振興方案,勢必要追加預算擴大舉債,若安倍無視日本公共債務規模已是GDP的兩倍多,只為7月參院大選圖謀,遲不提出財政改革配套,必然引起投資人疑慮,造成長期公債殖利率進一步攀高。

不過,安倍最大的挑戰,卻在於民眾願意給他多少時間。從他第一任起算,日本6年多來換了6位首相,平均賞味期一年,領導力未能發揮,致令政府本身就是經濟發展的最大變數。有人以安倍神風,形容他此番再起的大有為,但若選民仍然翻臉如翻書,那麼「神風」最後的下場終將是一場空。

* 安倍經濟學…短期糖衣 長期毒藥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631508.shtml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指出,安倍只推出短期政策,卻並未見到任何使日本經濟現代化的大膽新政策。他必須為日本訂出新的發展方向,大幅解除經濟管制,鼓勵更多女性進入職場,並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以開放市場。政治人物有第二次機會者不多,希望安倍不要浪費掉。

* 大陸CPI漲幅衝高 通膨蠢動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631298.shtml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11)日公布2012年12月CPI比前年同期上漲2.5%,創下7個月新高,也超出市場預期。其中蔬菜價格大幅上漲,是CPI大幅反彈的主因,專家也提醒,CPI已開始新一輪的上升周期,未來幾個月都需要注意通貨膨脹的壓力。



◆ 日擬徵富人稅 增幅溫和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3.01.12

亞洲華爾街日報十一日報導,由於日本政府負債沉重,安倍內閣可能繼美國與法國之後,對最有錢的人加稅,包括提高所得稅率及降低財產稅的起徵門檻。不過增稅幅度溫和,主要目的是為了使提高消費稅的政策能順利推動。

日本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執政的自民黨正與財政省共同研擬增稅法案,將於本月底宣布。同屬執政聯盟的新公明黨黨魁山口那津男表示,「已與自民黨達成協議,將提出更積極的稅制。」

官員指出,屬於最高所得級距的納稅人,適用稅率可能由目前的百分之四十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五;最高稅率的起徵點是年所得超過一千八百萬日圓(約合台幣五百八十萬元),而未來最高稅率的起徵點仍尚未決定。另外並把財產稅的免稅門檻由五千萬日圓,降低到三千萬日圓(約合台幣九百九十萬元)。

擬議中的增稅將從二○一五年開始實施,估計一年將使稅收增加二千億日圓(約六百七十億台幣),與日本每年逾四十兆日圓的預算赤字相比猶如滄海一粟,但政府希望能藉此緩和民眾對提高消費稅的不滿。

官員指出:「自民黨希望表現出苦民所苦的姿態,但也了解日本需要具有活力的企業家。我們不想看見所得差距,但我們也不打算讓每個人都一樣窮。」

這次增稅之議早在二○○九年便埋下種子。當時國會曾通過一項法條,規定如果要提高消費稅率,也必須提高所得稅及財產稅率,以協助政府支付龐大的社會福利給付。因此提高所得稅與財產稅率,將有助於落實消費稅率倍增到百分之十的政策。

※ 相關報導:

* 富人避稅管道多 張忠謀:收入高應多付點稅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631521.shtml

貧富差距惡化,造成民怨,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天說,解決所得分配不均問題,不是提高綜合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百分之四十,而是降低富人「合法避稅」的機會,例如資本利得稅、遺產稅等,「收入高的,應該多付點稅」。



◆ 照過來! 富人節稅方法一籮筐

【沈婉玉/台北報導】2013-01-12 中國時報

為縮短貧富差距,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建議政府「關閉」富人合法避稅途管道。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昨指出,富人避稅最大的漏洞,在於我國資本利得幾乎不課稅,富人只要想辦法將所得轉化成土地、股票等資本利得,獲利就幾乎免稅。其他,還包括成立公司、設立基金會或信託等避稅。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許祺昌表示,土地、股票等資本利得幾乎不課稅,不動產持有稅率也極低。富人將財產轉為不動產形式持有,買賣土地不課所得稅,以不動產形式將財產遺贈給子女,在不動產沒有實價課稅下,稅負大減。

許祺昌指出,許多富人會透過成立公司的方式來省稅,甚至到國外成立公司,省稅範圍更廣。公司要繳的營所稅,只課十七%的單一稅率,個人綜所稅的稅率最高達四十%。把個人資產轉到投資公司名下,可扣除的費用範圍就無限寬廣,即使分配營利所得,在兩稅合一下,還可以扣抵。

富人可以購買各種基金、保險、債券等金融商品,所得只須分離課稅十%,不但跟綜所稅最高四十%的稅率有極大的差距,且不用納入所得中累計。

王榮璋表示,很多富人成立基金會來避稅,例如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台塑集團成立長庚醫院基金會,很多稅都因此不用繳了。富人捐贈成立基金會或公益信託,可減免所得稅,且捐贈資產不計入贈與總額,免繳贈與稅,未來捐贈者過世後,也免繳遺產稅。

fsj 提到...

美流感爆發 衝擊經濟復甦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3.01.13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11日表示,美國爆發10年來最嚴重流感疫情,致使許多員工請病假,估計企業損失將達104億美元。不過基金經理人表示,製藥業與成藥業者將照例發「流感財」,對經營醫院的企業也是利多,但保險業者將受利空衝擊。

疾病防治中心指出,流感持續在美國蔓延,拖累經濟成長且對醫院與健康保險業者帶來壓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年度流感爆發導致生產力降低與額外醫療費用,通常造成美國經濟年損失達710億至1,670億美元。而今年爆發的流感有可能使美國脆弱的經濟復甦更疲軟。

人力資源諮詢公司Challenger,Gray & Christmas執行長伽倫傑說:「經濟正在走出衰退,但已經缺乏人力的公司可能會發現未來數周更難以跟上需求,因為員工請假耗損更多人力。」

疾病防治中心表示,美國流感疫情已從上周的41州擴散至48州,已有20名18歲以下的孩子喪命,波士頓市長更宣布進入公衛緊急狀態。

波士頓市長梅尼諾說:「這是2009年來我們見到最嚴重的流感季,民眾應嚴肅看待。這不僅是健康問題,也會對家庭造成經濟問題。」

擅長投資健康照護的Poliwogg公司基金經理人方特雷德指出,流感疫情使HCA控股公司等連鎖醫療院所營運商營收將增加,但聯合健康集團與WellPoint公司等醫療保險業者的理賠費用將大增。

流感疫苗多數由美國境外的公司製造,但這些公司的股票都有在美國掛牌交易,包括法國製藥巨擘賽諾菲安萬特(Sanofi-Aventis)、英國大藥廠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與瑞士諾華(Novartis)。另外,生產克流感(Tamiflu)的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以及嬌生(J&J)等生產感冒成藥的公司也將從中受惠。

※ 相關報導:

* QE存續 藏在柏南克演說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32766.shtml

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本周將在密西根大學談論貨幣政策和經濟復甦,其演說內容將牽動金融市場走勢,投資人將屏息以待。

* 歐洲多家央行 祕密儲備人民幣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3/112013011300337.html

隨著人民幣強勢,歐洲已有數家央行持有少量人民幣作為其外匯儲備。大陸媒體報導,人民幣現階段仍無法自由兌換,因此這些央行可說是非法持有一定量的人民幣資產。

* 跨世紀的工商普查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011300361.html

....分析師估計,工商普查結果可望讓奈及利亞在幾年內超越南非,成為非洲最大經濟體。即便奈國總人口為南非5,200萬人的3倍有餘,南非長期以來憑藉經濟實力,在20國集團(G20)等全球論壇代表非洲發聲。

* 2013投資股債房 4天王教戰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32781.shtml

....美盛公司(Legg Mason)董事長暨前任投資長米勒(Bill Miller)對2013年抱持樂觀態度,唯債市除外。他說:「債市大空頭已經展開,從美國公債開始,將因利率逐步正常化而陷入長年虧損。」他的基金去年大漲40%,傲視晨星追蹤的所有共同基金。

米勒看好股票,「股市將持續交出亮麗表現,因為企業獲利攀升、現金流量強勁、毛利穩健、通膨率低,且相較於債券估值更吸引人。最大風險是政治運作失能」。

....百仕通(Blackstone)副董事長韋恩(Byron Wien)對華府的未來憂心忡忡,認為最新的財政協議完全未處理到稅制的結構性問題。

....掌管全球最大債券基金的葛洛斯(Bill Gross)則幾乎不看好所有資產類別,「我擔心今年長襪裡會出現灰燼。



◆ 安倍「震撼療法」能讓日本經濟再生?

【聯合報╱社論】2013.01.13

廿年的失落,能以半年扭轉?任是問誰,答案都是「不可能」,甚至嗤之以鼻。不過,再次拿到執政權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這麼想,就任尚未滿月,已連連出手,要讓失速廿年的日本經濟再生,重返榮耀。他能成功嗎?愈來愈多的日本民眾及企業願意選擇相信,而東亞甚至其他地區的國家則是愁眉深鎖,愈來愈不安了。

安倍自上月廿六日上任,就快速推進被市場冠以「安倍經濟學」(Abenomics)之名的經濟政策:提高通貨膨脹目標,由百分之一倍增至百分之二、日圓貶值、擴大公共支出。最震撼的作法,即是提出日本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振興方案,以廿兆日圓推動公共建設、活化地方及發展企業,進而帶來百分之二的經濟成長。安倍要以擴張財政刺激經濟是預期中事,但意外的是加碼規模如此之大,高調地宣示了他的決心;此舉令市場望向下一個關鍵動向──將在廿一日召開決策會議的日本銀行(央行),是否回應安倍提高通膨目標的要求,祭出更多超乎預期的量化寬鬆作為。

「安倍經濟學」的利弊及影響尚待時間驗證,但市場短期效果極為顯著,日圓匯率已跌到卅個月來最低,貶破一美元兌八十九日圓大關,即將挑戰「九字頭」,日本出口商終於獲得喘息空間;日本股市也接連走高,繳出了近兩年最大漲幅,日經指數上看一萬一千點;更重要的是,六成企業主看好日本經濟將溫和復甦,消費者信心止跌回升,也有助於穩定經濟;至於經濟學界,儘管對激進經濟政策的後遺症疑慮未除,但亦不得不認同安倍震撼性療法的短期之效,總是優於廿年來的慢性萎縮。

短期之效正是安倍內閣想要追求的,其不僅要搶救已連兩季萎縮的日本經濟,更因為七月參議院改選在即,安倍只有半年的時間說服日本民眾相信其政策有效且可行,以給予他更大的政治支持,為長期的經濟改革爭取更多的時間。因此,半年的時間或不足以完全扭轉廿年的失落,但起碼可以建立一個扭轉的起始點,這是安倍為日本經濟再生訂下的戰略路徑。

可是,經濟問題的解決,向來就不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假設下進行,反而是在參與各方相互盤算、預期下一連串複雜的互動形成,如果彼此步伐不協調,反而常使經濟問題治絲益棼。「安倍經濟學」的最大問題就在於只顧自己、只顧現在,暫時不顧或也是顧不了別人或以後的反應,而這可能正是最大風險所在。

以此次財政刺激方案為例,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約五百兆日圓,要達成經濟成長百分之二的目標,只要增加十兆日圓產出即可,約莫是此次方案的半數,但若這麼簡單就可以救起經濟,日本也不會陷入失落廿年。事實上,正是因為長期大舉運用財政政策,日本深陷赤字惡性循環,近十五兆美元的國債規模已是其GDP的二‧三七倍,遠高於歐債危機中的義大利,只因日債多由自己人持有、日圓升值及通貨緊縮下對負債有利,償債壓力較小,如果情勢逆轉為日圓貶值、通貨膨脹,日本面臨的財政懸崖危機恐怕比美國還嚴重,近期日本中長期公債殖利率走高,已開始反映這樣的憂慮。

再者,日圓貶值若由短期修正轉為中長期趨勢,將使原本就有一定水準的日本產品,靠著出口價格的加持而更具競爭力,消費性電子大廠如索尼、夏普等或有機會重返榮耀,與其產品重覆性高的南韓、中國大陸等東亞貿易大國勢將面臨威脅,台日產業供應鏈也必會做一定程度的調整。不過,匯率雖會影響出口,卻非唯一變數,尤其南韓指標性大廠三星近年致力於價值提升,貿易競爭的主戰場已是創新與品質,而非僅是價格,日圓貶值或可降低日企競爭壓力,卻不一定討得了絕對便宜。反之,日圓畢竟是第三大國際貨幣,一九八五年強制日圓升值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也正是日本失落廿年之源,日圓走勢不會聽任日本決定,但動盪卻將避無可避。

因此,安倍的震撼療法或可收短效,但還需要細緻的政策管理,以防失控,並須繼之以周延的結構改革,日本經濟再生方有可為。

※ 相關報導:

* 安倍奮力一搏的啟示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632754.shtml

....問題是回得去嗎?答案是非常困難。市場一旦失去,要再拿回來,恐得花費雙倍的力氣才行,況且,短期內,日圓也不可能回貶至金融海嘯前113日圓兌換1美元的水準。再者,日本產業問題不僅創新能力已相對弱化,就連再投資的能力也快速下降中,過去日本投資占其GDP比例高時可以達到三成以上,如今卻連兩成都不到。

fsj 提到...

社論-注意大陸另類「世界工廠」的興起

【本報訊】2013-01-13 工商時報

根據本報日前報導,大陸最大的電腦廠商聯想集團,已規劃在3至5年內,將其部分重點產品全部轉型為自行生產,不再委託代工。這雖是市場盛傳的訊息,並非聯想正式宣布的動態,但此一「自行生產」動向,確是大陸產業體系下一波非走不可的道路。這條路並可能為大陸創造出另類的「世界工廠」。台灣相關主管部門及產業界對此應注意掌握及因應。

按照市場訊息所言,聯想集團目前積極轉型為自行生產的重點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和一體成型電腦(AIO)。儘管聯想集團未發布具體的自行生產規劃,但該集團近一年來之實際廣設自有生產據點,卻是有目共睹。其新設據點分佈於在合肥、成都、武漢等地。

基本上,在大陸像聯想這樣的品牌大廠,若要擴大自行生產,當前就有「順風車」可以搭乘。後者即大陸政府現正大力推動落實的「城鎮化」政策方針,其將帶動的「新一波工業化」,乃是品牌大廠開疆拓土的良機。因為總體經濟上光有新城鎮不行,還需要有新興的工業體系來支撐,否則新城鎮也只是空架子。其道理就是俗話說的「無糧不穩,無工不富」。然而,數量成千上萬的新城鎮,未來的工業建設實需加以「系統化帶動」,否則各地一哄而上、爭相盲目投入,必然造成市場失序以及資源浪費。這就給了大陸本土品牌大廠出面主導的空間。

這些大廠現在很有條件深入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循著新城鎮發展的軌跡,去布建或更新自己的生產鏈。且由於他們挾著植根於本土的「主場優勢」,很容易去挖掘出各地最優質的生產要素,並給予最有效率的配置,而在各個合適地點投資設立生產據點,分別從事原材料生產、中間零組件製造、最終產品組裝,及轉投資之服務業經營等。

如此構成的產業鏈,應是大陸新一波工業化的主要載體。它是由本土大企業出面,對新城鎮工業化建設作「主導性投資」而形成。此種產業鏈的屬性將是「在地化」的,即其生產和銷售都依託國內市場,而且母廠和各地配套廠的關係是緊密的和長久的。

更重要的是,這種結合本土新一波工業化,所形成的新產業鏈,將來一旦壯大成為大陸工業的新主流,則大陸將因此而發展成「另類的世界工廠」。以往大陸所擔當的世界工廠角色,主要生產外銷品,且台、外資廠商的分量也大過陸資廠商。而將來的另類世界工廠,則是植根於大陸本土市場,並由陸資廠商來擔綱,其中的「世界」格局,將表現在大陸新產業鏈規模可望為世界之最,對全球產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還有,陸資大企業有了本土新產業鏈的支撐,會更有力地「走出去」,到國外投資設立分廠,使自身經營架構擴大為「國內外並舉」,進而達致「全球化產銷」的境界。

對於大陸此一發展趨勢,台商究竟如何因應呢?讓人欣慰的是,近來有幾家台資企業,和大陸品牌大廠建立了「強強聯合」的相互投資關係。譬如,仁寶集團和上述的聯想集團,合資設立了合肥「聯寶廠」。以及,台灣水泥集團攜手中國建材集團,交叉持股合資經營四川泰昌水泥廠等。這樣的緊密聯合,使相關台資企業順理成章進入大陸「新工業化」潮流下的新產業鏈,其將因此而擁有穩健、持續發展的空間。

問題是,目前大陸上廣大的台資企業之中,有條件和陸企作「強強聯合」者,並非是多數。也就是說,大多數台資企業將來不但很難成為陸企爭取的合作夥伴,而且要面對上述「新產業鏈集團」的擠壓,經營上會越來越辛苦。

我政府當局應該針對這種情勢,採取有力的幫扶台商措施。可以採取的作為,除了老生常談的輔導台商「轉型升級」之外,另有必要協助整合台商隊伍,使台商與台商之間,也可以透過交叉持股、策略聯盟、共同研發、共創品牌等方式,來形成諸多的「強勢經營集團」。這樣才有條件去因應大陸新一波工業化的潮流,並從中找到台商本身的立足點,以及賡續發展的契機。



◆ 國務院智庫:產能過剩危機蔓延 經濟地雷

【經濟日報╱記者陳致畬/綜合報導】2013.01.13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昨(12)日警告,當下大陸普遍存在的產能過剩,如任其發展,將會引起系統性風險甚至經濟危機。

該中心是直屬於大陸國務院的政策研究機構,李偉昨天出席北京「第11屆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時表示,近幾年大陸經濟發展中的產能過剩十分明顯,還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據中新社報導,李偉表示,不僅傳統產業過剩,如鋼鐵、水泥等,連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出現過剩。他舉例,大陸風電設備產能達30至35GW(1GW為百萬千瓦),但實際產能利用率卻低於60%,僅前5家企業產能就超過全大陸新增容量。

該中心同時發布報告直指,在經濟制度改革前,結構性失衡問題仍將長期存在,意味大陸經濟已告別持續30多年高速增長,預期長期增速將放緩。

報告坦言,目前大陸經濟存在國內外、投資消費、產業、收入分配結構失衡等深層問題。不過仍樂觀預計,2013年大陸經濟增長仍將保持在8%左右。

李偉強調,近幾年大陸集中投資,各地規劃產業高度雷同,造成產能增長過快,且新增產能還在不斷形成。

※ 相關報導:

* 第一財經日報/大陸經濟 走到十字路口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632644.shtml

....很顯然,繼續執行讓經濟自動運行將是個錯誤的決策。大陸以出口為牽引的經濟增長已經失效,原因是發達國家對其自身的經濟增長已經失去信心,和大陸之間的貿易逆差,對西方政府來說,在政治上也造成越來越多的困難。

....為了確保全球環境仍然適宜大陸經濟的持續增長,大陸可能在3個不同領域制定新的經濟政策:全球領域、地區領域和國家內部。



◆ ECFA逾8,000產品 年底前降稅

【經濟日報╱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2013.01.13

經濟部長施顏祥昨(12)日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8,000多項產品談判,可望在今年底前全數談完,與新加坡、紐西蘭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也接近尾聲,「很快就會有好消息」。

施顏祥昨天與自行車業者座談時,作了以上表示。施顏祥還透露,台美FTA談判會議將在農曆年後恢復召開;繼日本之後,與歐洲的投資保障協定也已展開談判。他不諱言,台灣在此方面,相對於韓國腳步慢了許多,但經濟部會加速趕上來。

施顏祥指出,台灣拓展國際貿易合作,今年將有重大突破。

他形容,ECFA早收清單的500多項產品屬於「淺水區」,後續8,000多項產品,雖進入「深水區」,但兩岸正密切談判與溝通中,「雙方愈來愈熟」,經濟部有信心在今年底前全數談完。

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FTA部分,施顏祥說,行政院已經成立國際經貿專案小組全力推動。其中,與新加坡、紐西蘭的FTA談判已經接近尾聲,很快就會有好消息,經濟部後續將加速展開和東協國家的接觸。

目前,包括菲律賓、泰國、印尼等國家,都已進入可行性評估階段;馬來西亞、越南則正接觸中。

施顏祥說,等新加坡、紐西蘭的談判告一段落,就等於為台灣打開進入東協市場的大門,意義重大。

自行車A-Team會長、美利達工業董事長曾崧柱指出,ECFA對台灣自行車產品出口中國大陸市場,助益相當大,大陸內需市場也正快速升溫中,ECFA早收清單降稅的效益持續發酵。

他建議政府,未來在後續談判中,應把內胎、鏈條、螺旋彈簧等產品納入降稅範圍。

建大董事長楊銀明說,ECFA上路後,許多原本想到大陸投資的廠商,都打消外移的念頭,因為台灣產品輸往中國大陸可以免稅,成本大幅降低。

建大就計畫擴大在台投資,並已向政府申請回台投資獎勵。

fsj 提到...

安倍非常手段 恐傷害美經濟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2013.01.14

根據FactSet研究公司,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去年第4季整體獲利,預期將成長2.4%,比第3季的萎縮1%大幅改善,但遠低於10月時預估的9.2%。上季整體營收則可望成長2.1%。

其中金融業者上季獲利預測將成長逾15%,因為在當前低利率環境的協助下,銀行抵押貸款量持續攀升。FactSet資深分析師巴特說:「銀行在抵押貸款業務上已占有諸多優勢,特別是再融資方面,我們預期第4季也將如此。」

SNL金融公司表示,銀行也受惠於削減成本措施。美國銀行正厲行長期成本節約計畫,花旗上月才宣布將裁員逾1萬人以刪減成本。

剔除金融業者,標普500成分企業上季獲利成長預期將只有0.2%。美國墜入財政懸崖的疑慮、歐洲經濟成長疲弱、中國等新興市場擴張減緩,都是拖累企業財報的因素。

BTIG公司全球策略長格林霍斯指出,分析師大砍上季獲利成長預測的主因,源自逾7成已發布財測的企業慘澹的展望,特別是科技業,包括蘋果在內。

另外,儘管廣泛的金融業將有不錯的表現,但標普500的保險業者因深受颶風珊蒂打擊,上季獲利預測將比1年前銳減40%。

華爾街5家大銀行訂本周發布財報。摩根大通、高盛率先在周三(16日)公布,美銀和花旗是周四(17日),最後由摩根士丹利壓軸(18日)。全球最大線上市集eBay、晶片大廠英特爾、工業巨擘奇異也將在本周公布財報。

※ 相關報導:

* 美財報好戲 全靠金融撐場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34192.shtml

企業財報季開鑼1周後,好戲終於登場,華爾街5大銀行、英特爾(Intel)、eBay等一連串重量級業者,都將在本周公布財報。且在去年第3季疲軟無力的獲利表現後,上季財報料將在金融業帶頭下,開始顯露好轉的跡象。

* 陸儲蓄率逼近55% 世界第一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3011400369.html

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一項統計,大陸儲蓄率(saving rate)連年攀升,至2012年已升至54.3%,高居世界第一;儲蓄餘額更突破20兆人民幣大關,每人平均儲蓄超過1萬人民幣,相當新台幣近50萬元。

對於大陸儲蓄率高達50%以上,大陸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形容這在世上「絕無僅有」,也指出大陸經濟中儲蓄和投資結構已嚴重失衡。



◆ 名家觀點/培養隱形冠軍 要靠軟實力

【經濟日報╱張超群】2013.01.14

政府發展經濟的構想中,正積極推動「中堅企業躍升計畫」,希望培養出具有關鍵技術以及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隱形冠軍」(hidden champions)。

「隱形冠軍」是德國赫爾曼.西蒙(Hermann Simon)博士,研究德國出口為何長期高居全球鰲頭後,發現德國出口主要是由中小企業所貢獻而首創的術語,指的是在較小的利基市場,占據全球市場領導地位,卻在公眾中寂寂無名的中小企業。

根據西蒙博士2012年公布的資訊,全球「隱形冠軍」有2,746家,其中德國、美國、日本、奧地利和瑞士為前五名,各擁有1,307、306、220、128和110家「隱形冠軍」公司,其中屬於德語區的德奧瑞三國,共有1,545家,占了全球的53.6%,顯示「隱形冠軍」的發展,和文化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西蒙博士認為造就「隱形冠軍」的三個關鍵成功要素,就是雄心、對經營業務的高度聚焦,以及全球化戰略,且「隱形冠軍」都具備下列的特質:全球化、成長性、產業群聚、品牌、目標明確、高度專注、緊密的客戶關係、成為卓越者的夥伴、創新、躋身頂級競技場、構建護城河、強大的企業文化等。

觀察台灣的產業發展環境,以中小企業為主,且因內需市場規模不足,許多企業均依賴出口來維繫長期發展,因此常透過垂直分工的衛星體系,或群聚的方式來發展產業,加上台灣製造業一向以替全球知名品牌代工為主,擅長於B2B代工客戶關係的維繫。因此,台灣企業先天發展思維和產業環境,有助於「隱形冠軍」的培育和成長,但為何台灣企業中所謂的「隱形冠軍」仍為數不多?可從西蒙博士所提到的特質來探討:

1.全球化:超過80%的營收來自全球各個市場,可有效分散經濟波動的風險。

2.品牌:「隱形冠軍」多自創品牌,且在拓展全球市場時,大多親力親為在各國設立分公司負責當地市場的行銷,鮮少運用代理商制度,有利於對於市場需求和客戶關係的掌握。

3.高度專注:「隱形冠軍」多專注利基產品市場,如主打餐廳用的專業級瓦斯爐,而不做一般家庭用瓦斯爐,即走所謂的「藍海策略」。此外,也都會持續強化企業核心能力,長期培育員工精進核心能力,且相關業務絕不外包。

4.建構護城河:「隱形冠軍」的研發投資是其所處產業平均的兩倍,平均每位員工的專利數則是大企業的五倍,顯示「隱形冠軍」公司積極投入研發創新,如公司的關鍵生產設備都是其自行設計和訂製,建構競爭者難以超越的護城河。

5.強大的企業文化:「隱形冠軍」大多為家族企業,且其CEO平均任期是20年,長期且穩定的領導階層,有助於塑造強大的企業文化。

可知一家企業要發展成為「隱形冠軍」,須具備選擇藍海市場、創立國際品牌、厚植人力資源、投入研發創新、掌握客戶需求、建構獨特企業文化等多項軟實力,這些項目都是施振榮先生所提微笑曲線左右兩端,進行區域性或全球性競爭所需具備的關鍵能力,也是台灣未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所需培育的能耐,但大多不是以製造為主的台灣中小企業所具備的關鍵能力。

若能有效培育台灣的「隱形冠軍」,在既有的產業發展環境中,透過提升企業的軟實力,也將帶動台灣產業的轉型升級,收一石二鳥之效。

(作者是工業技術研究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特別助理)

※ 相關報導:

* 義國小鎮 「皮件經濟」救失業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34198.shtml

....儘管義大利其他地區陷入衰退,距離佛羅倫斯不遠的斯坎迪奇,卻憑著生產手提包,經濟上大放異彩。

當地工匠在斯坎迪奇不起眼的倉庫內,為時尚界精品名牌生產皮件,以外銷全球:古馳(Gucci)在此設立總部,迪奧(Christian Dior)和香奈兒(Chanel)也都在此設廠。



◆ 福袋內容透明化 最快春節前上路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2013.01.14

每逢春節期間,常見民眾一窩蜂到百貨公司或賣場排隊買「福袋」,但不少人打開福袋後,卻有「受騙」感覺。為保障消費者權益,經濟部商業司昨天表示,最快今年春節前,將公告零售業福袋相關規定,未來福袋內容可望更透明,遇消費糾紛也有法可循。

商業司副司長李鎂昨天指出,經濟部已草擬完成「零售業福袋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案,全案已送至行政院消保會;消保會近期將召開委員會議討論,通過後即可公告實施。

李鎂表示,福袋定型化契約內容將規定,業者必須把「物超所值」內容說清楚,包括驚喜大獎的產品、品牌、數量、規格都需公開、透明,並且經公正第三方確認,例如律師或消保團體。

此外,鑑於常傳出福袋內容物和售價「不等值」,甚至更便宜,消費者變冤大頭的案例,李鎂指出,未來福袋等值「基本款」所有商品內容,業者也需清楚告知。

舉例來說,售價五百元的福袋裡,可能只有兩張泡湯券等,如果商家事前公告福袋的基本款商品,消費者出手前可先考慮到底划不划算,「才不會有被騙的感覺」。

李鎂表示,零售業福袋定型化契約上路後,業者可自行選擇公告方式,只要把內容資訊清楚揭露即可,例如公司網站或福袋上附說明等。

此外,消費者若買到過期或瑕疵品,業者也必須負起瑕疵擔保責任,退、換貨辦法應比照一般消保機制。

fsj 提到...

大馬經改帶勁 全球參考範本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3.01.15

下周在瑞士達弗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將介紹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表現,及現任總理納吉(Najib Razak)在2013年大選前所推動的多項改革,供其他國家參考和學習。

新聞網站The Malaysian Insider報導,馬國政府認為世界經濟論壇以該國作為範本有利納吉的選情,使他能獲得中間選民支持。

馬來西亞太子城(Putrajaya)已著手處理飆漲的物價,今年對收入較低的個人與家庭推出援助金計畫。

馬來西亞將在本月23日開幕的世界經濟論壇展開國際形象經營計畫「Brand Malaysia」,規模可媲美前幾年的印度形象計畫「Incredible India」。消息人士並指出,馬來西亞將透過該論壇打造經濟強國形象,總理也將與各國領袖及企業高層會面。

今年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股神」巴菲特、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和重量級歌手史汀等人都會出席世界經濟論壇。

馬來西亞去年經濟成長率估計至少可達5%,比其他許多亞洲國家強勁,主要拜民間消費強勁和營建榮景所賜。

此外馬國政府已開始關注都市窮困社區並照顧學生。在「BR1M 2.0」計畫之中,低收入家庭可獲得500馬元(約166美元)援助金,月收入不到3,000馬元(約995美元)的單身青年可獲得250馬元援助金。

馬來西亞副總理慕尤丁(Tan Sri Muhyiddin Yassin)上周在談話中暗示,如果今年他和納吉所屬的國民陣線再度獲勝,可能讓援助方案永久執行或把援助金額加倍。

Merdeka中心所做的民調顯示,去年11月納吉的支持率降至63%,他的內閣支持率降至47%,選民對國民陣線的支持率則降至45%。

※ 相關報導:

* 「馬」力強 今年GDP估增5%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36784.shtml

馬來西亞去年的經濟成長在亞洲名列前茅,今年在強勁的內需、大型投資計畫和資本熱烈湧入的帶動下,預期仍將維持高速擴張,擺脫全球經濟萎靡不振的影響。世界銀行(WB)表示,儘管先進經濟體和中國需求疲弱,去年馬來西亞的經濟卻表現亮眼,且今年可望延續這種趨勢。世銀預測,今年馬來西亞將成長5%。

* 克魯曼專欄/安倍啟示錄—向陳腐教條說「不」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636813.shtml

....「非常嚴肅的人士」說,如果我們擴大開支,債券市場一定會懲罰我們;如果我們印更多鈔票,通膨將上升。我們不應該有任何作為,因為已無任何可為的餘地。進一步撙節是唯一的例外;我們必將因為持續撙節而獲得回報。

然而一個大國似乎已經反其道而行。它是日本。....安倍不僅矢言終結日本長期處於經濟停滯的狀態,而且已經採取傳統教條戒之再三的具體措施。初步跡象顯示,進展良好。

* 能率砸重金 入股台灣三洋電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636817.shtml

能率集團昨(14)日宣布與台灣三洋電李家團隊合作,以每股23.5元價格,公開收購原大股東日本三洋所擁有的台灣三洋電47%股權,總收購金額35.25億元,創下台灣家電業史上金額最大的收購案。

* 董炯熙出馬 「日本通」打敗群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636957.shtml

三洋電在台灣擁有龐大土地資產,成為市場收購指標。有「日本通」之稱的能率集團董事長董炯熙出馬與日本三洋議價,經過一年斡旋,打敗群雄,成為促成收購案幕後的靈魂人物。

....能率集團過去有豐富的併購經驗,如集團旗下的能率豐聲原本生產DVD,透過能率創投,能率豐聲在中國大陸買下一家百分之百的日資企業禮興科技。這家公司原本主攻事務機關鍵零組件,藉由日本技術奧援,能率豐聲轉型做精密塑膠機殼件,和應華做外觀件剛好互補。

除了生產製造業的併購案之外,能率創投也與日本合作,成立影片公司,做為和日本文創公司合作的平台。

對於這次台灣三洋的併購案,董炯熙說,集團將完全交給專業經理人經營,能率的作用在於促成產業投資,是媒合者、非經營者,專業經理人才是主要經營者。



◆ 南方朔觀點-這是個富人無祖國的混亂時代!

【南方朔】2013-01-15 中國時報

以前的世界雖然沒有多好,但每個國家至少權利義務清楚,「量能課稅」、「共體時艱」這種稅務價值也被人服膺。一九四四年是第二次大戰最艱困的一年,美國透過修法,將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級距調整為九四%,美國富人在共體困難的精神下,也還是照章納稅。

但這種納稅的普世義務觀,在二戰之後卻逐漸的加速崩壞,原因是:

一、乃是以瑞士為首,世界上出現「避稅天堂」。根據瑞士前代國會議員齊格勒(Jean Ziegler)在《瑞士真相》一書中所述,小國寡民的瑞士為了抽吸歐洲鄰國的資金,以低稅祕密為條件展開金融運作,於是歐洲的富人、全球的貪腐獨裁者、黑道及特務機構的洗錢,都透過瑞士為之。以前歐洲的德法義西等國為了抓逃漏稅,都派出稅務間諜到邊界的瑞士銀行分行去站崗,對進出的人祕密攝影,以供做為追稅之用。美國小布希總統任內就是受不了瑞士銀行替美國富人避逃漏稅,才向華爾街徵召了一大批銀行及會計專家抓證據,抓到了證據後遂脅迫瑞士銀行必須交出美國人的帳戶資料,這乃是今天所謂「肥貓條款」的起源。

二、二戰之後,經濟學界的「三腳貓經濟學」當道,他們拚命的在非法化國家的集稅權,而國家入不敷出怎麼辦?他們即合理化國家的增債,一九八六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布坎南(James H.Buchanan)畢生最反對的就是這種「把債當成了稅」的不負責任的經濟學。在這種「三腳貓經濟學」掛帥下,近代各國莫不在減稅上做著競爭。這乃是近代國家的集稅權日益崩壞的原因,避逃漏稅則成了一個市場。

但用減稅來吸金,或把債當成了稅來花用,都只能收效於一時而不能長久。今天的歐豬之一的愛爾蘭,靠著減稅來吸引投資,吹出了繁榮的大泡沫,泡沫很快就破裂,把舉債當成稅來花用,久了後難以為繼,就會出現今天法國及美國的困境。

今天的法國總統歐蘭德就職不久,他面對法債危機,只有增稅一途,他要把富人最高級距的所得稅率提高為七五%,但對低稅已成了習慣的法國富人,這簡直是不得了的大事,於是他們就像遊牧民族般的向外奔逃。法國首富LV老闆阿諾特要逃比利時,「大鼻子情聖」傑哈.德巴狄厄則逃俄羅斯,其他的大富人如家樂福老闆,也多人不要再當法國人,也入籍比利時。現在已是個富人無祖國的時代,國家的選擇無關乎認同,只和稅多稅少有關。全球的富人少繳稅早已成了一種他們視為天經地義的習慣,政府要加稅已愈來愈難。

法國要加稅,富人則拚命要逃,整件事鬧得沸沸揚揚,法國政府當然加稅有理,而富人逃稅逃國,雖然沒理,但也說得好像很有理,稅務乃是今天的世界完全沒有共識的一個領域,舊的納稅共識已經完全瓦解,無論怎麼說都可以扯出一堆有理沒理的道理,別的國家也把這種事當做一個鬧劇。法國富人大規模的放棄法國籍,各國都在那裡說長道短。

但其他國家也必須警覺到,法國富人逃亡潮這種事早晚也會發生在自己頭上。法國剛剛鬧完,現在就鬧到了美國。美國為了解決財政懸崖危機,最後也必須回到加稅減稅這種最基本的方向上,今天美國富人的加稅級距很小,完全不能和法國相比,但美國富人低稅也成了習慣,現在要加稅,當然也是只有逃,臉書創辦人之一沙弗林早已逃到新加坡,香港武打明星甄子丹,從中國逃美國,現在不知道逃到哪一國。美國富人的逃亡潮裡據說有很多是台灣美國人,可見台灣富人的逃亡潮早就出現了。

現在是個全球化的新時代,有本領的人可以永遠遊牧,永遠逃,國家只對沒有本領逃的人有意義,他們必須繳稅服兵役,對這個權利義務已崩壞的時代,我們只能夫復何言!(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 相關報導:

* 「王又曾條款」三讀 股東掏空公司要清償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7636897.shtml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公司法第一百五十四條修正案,股份有限公司虧損,股東除需繳清自己股份的金額,若有濫用公司法人地位來掏空公司,導致公司難以償債,股東應負清償責任。

fsj 提到...

吸收地氣 台灣社會企業遍地開花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588&pno=0

記者游婉琪、劉開元、邱瓊平/台北報導 【2013/01/15 聯合晚報】

社會企業近年漸成風潮;有的專替落後地區提供產品或服務,弭平城鄉與貧富差距;有的創造就業機會,解決弱勢族群失業問題;還有企業直接向上游生產者購買或代售產品,免去中間商層層剝削。台灣社會企業重要特色是「在地化」,即使規模不大,卻彰顯對土地深厚感情。

第三部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政大公行系特聘教授江明修說國內發展較成功的社會企業,共通處除了經營者具備創新思維,更懂得「吸收地氣」,結合社區營造概念,使用在地原料製成產品、雇用地方居民,進而帶動社區的經濟蓬勃發展。

阿原、山芙蓉 帶動社區經濟

他以「阿原肥皂」為例,原料用在地植物,提供了當地婦女就業機會,還建立具國際知名度的台灣品牌。苗栗南庄的「山芙蓉咖啡藝廊」,原是單親媽媽翁美珍返鄉經營景觀咖啡屋圓夢,卻意外在南庄發展出特色觀光旅遊,間接幫助周邊產業復甦,也算社企的一種類型。

經常走訪兩岸三地宣揚社會企業理念,江明修說,一名在大陸農村推動社會企業的經營者曾告訴他,對土地有著深厚情感的台灣人,或許不完全懂社企經營,卻可以對著一根草、一隻蝴蝶說上半天故事,這正是台灣社企遍地開花的關鍵。

喜憨兒 企業加持更人性化

除運用在地元素結合公益理想形成社會企業,政治大學企管系專任副教授黃秉德觀察,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社福團體,也開始積極摸索轉型為社會企業,只為不必長期仰賴政府支持與民眾捐款維持組織。

黃秉德舉例,像喜憨兒烘焙屋與華碩合作,在華碩開麵包坊,由喜憨兒負責訓練員工、華碩提供生產設備與門市據點,並鼓勵員工消費。這種合作模式為企業工作現場注入更多人性化元素,也幫助公益團體獲穩定營收。喜憨兒基金會目前在全台有25間烘焙坊、三家庇護工場,過去一年營收2.5億元,加上捐款和政府補助年收4.2億元,被視為「社會企業」成功案例。

喜憨兒基金會行銷總監張幼霖說,在台灣,社會企業定義依然模糊,他們認為稱做公益事業最適當。

彭婉如 有使命的非營利組織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慧珠表示,「社會企業」若指的是企業有盈餘後成立的基金會,較能被社會大眾接受,也比較符合「企業」涵義。彭婉如基金會將自己設定為「有使命的非營利組織」。 雖不認為自己是社會企業,但基金會樂於學習企業管理模式。她表示,目前提供的服務中,僅家管員有盈餘,但照顧服務員、居家陪伴員等則是虧損,獲利可拿來挹注其他服務的發展。

伊甸 給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

伊甸基金會尋求更多企業合作方式,目前與永齡基金會、台藝大合作,成立視障者學習製作羊毛毯的小型作業所,還和直銷商合作開咖啡店,讓身心障礙者有就業機會,未來還打算跨業結盟。

大愛科技 把愛心變為助人力量

大愛科技總經理李鼎銘說,社會企業善用企業力量,將愛心化為實質助人力量,盈餘主要用來投資社會企業、繼續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而非為出資人或所有者謀取最大利益,他強調「完全回饋」。

黃秉德說,台灣社會企業類型眾多,但距離成熟還有一段距離,許多公益組織董事會成員即使是企業家,但往往只掛名及捐款,沒有搬來企業經營理念。 江明修認為,發展社會企業更希望帶動的是提升公益的服務品質。他說,西方許多國家的社企之所以蓬勃發展,是因為政府在背後扮演重要的支持角色。但反觀台灣政府,對社會企業的觀念,「似乎還停留在民國初年」。

※ 相關報導:

* 黑房初體驗 明眼人找盲點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575&pno=0

....這是知名德國社會企業「黑暗對話公司」(Dialogue in the Dark, DiD)為許多公司或團體舉辦的工作坊。培訓師都是訓練有素的視障者,學員則是所謂的「明眼人」。當環境改變,明眼與視障的強弱角色互換,所有世俗職稱也一概在黑暗中平等化。

黑暗對話公司透過這個為參與者量身打造的黑房體驗工作坊,幫許多企業訓練員工,不只為視障者找到新的就業機會,使他們從接受幫助者變為提供幫助者,也為公司找到商業模式。

更重要的是,黑暗中對話(中國)社會企業創始人蔡史印說:「我們要改變明眼人對視障者的看法,這才是給社會最大的影響。」

* 永續經營 他們不是賣眼淚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580&pno=0

「社會企業不是賣眼淚的!」「黑暗中對話(中國)社會企業」創始人蔡史印說,社會企業賣的就是商業產品或服務,絕對不能只訴諸同情,因為同情通常只有一次,不能永續;社企一定要能在品質上與人競爭,才能在公益與生意之間,找到雙全的永續之法。

* 社會企業 做公益也要會做生意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581&pno=0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在全球已蔚為風潮。過去,最為人熟知的社企之一是以微額貸款給窮人,協助其脫貧的孟加拉「窮人銀行」;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在倫敦開設的Fifteen餐廳,每年挑選十五位中輟生培訓成為廚師,也讓人看見名人透過社企關懷社會的另種方式。

....社企強調「既能做公益、又能做生意」的精神,有別於一般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商業規則,近來也在台灣興起,出現許多以「社會企業」為名的公司,例如光原社會企業公司、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公司等。光原社企協助阿里山及南投原住民部落銷售有機農作;黑暗對話社企則是把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房體驗工作坊,以視障者為培訓師,為企業培訓更具理解力的員工。

不以社企為名,卻發揚著社企精神者,更大有人在。....很難想像,勝利發展中心立案以來從未對外募過款,甚至還能捐款給其他社福團體,在社企風潮下,勝利常被視為社企代表。

* 新世代社企「這個夢做得值得」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576&pno=0

年輕世代並不是只能對高失業率無奈、憎恨廿二K的無望一族。有一群年輕人,心懷社會理想,卻不走「占領華爾街」抗爭路線;手擁商業武器,卻不以華爾街哲學「賺取最大利潤」為目的。他們是「社企新世代」,志在以企業智慧解決社會問題。

.... 廿五歲以「白米炸彈客」身分轟動台灣的楊儒門,出獄後投身最關切的農運。近年推展「二四八農學市集」有成,在全台擴成包括百貨公司專櫃等十三個點,是從社運轉型社企的典型。即使有人質疑他往資本主義靠攏,然而他自覺「救台灣農業」的原則從未改變,只是經過學習,方式變了,「我是用資本主義經營社會運動」。

目前市集與農友三七分帳,楊儒門卻因自認市集規模還不夠大,不好拿薪水,靠演講教課、擔任企業顧問賺所得。他體內仍流著社運的血液:不印名片,嫌太俗;不碰發票機,「我聽見那叮叮聲就有恐慌感」。市集許多成員也跟他一樣,大家常為該不該接哪些案子爭論不休。「純營利不是我們的選擇,若賺錢容易,卻對台灣農業沒幫助,何必做?」

....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李吉仁觀察社企新世代,認為是台灣青年新趨勢。

他指出,現在光是台大管理學院,每年大約都有一成到一成五學生想以商業思維改變世界更重於致富。李吉仁期許新世代在投入社企前,一定要養好實力:「慈善心夠、方向正確,專業扎實,機會來時,就會找到方法實踐內心的吶喊。」

* 起步雖晚 企業界愈來愈挺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579&pno=0

....一顆燈泡中交纏著許多鎢絲,這是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社企流」的標誌,象徵著啟蒙和串聯的角色,也帶來熱烈的回響。

台灣社企因起步晚,相較歐美較不成熟,能找到的中文資訊也不多。為分享國外社企案例,讓台灣社企有交流串聯的平台,社企流於去年二月正式上線,有興趣者除了可閱讀他們翻譯的中文案例、新聞,還可看到具社企實作經驗者的專欄內容。沒想過能一呼百應的社企流創辦人兼總編輯林以涵,從一人發想到現在約卅位志工,是她創辦之初從未想到的結果。

fsj 提到...

藝文社企 「不屑銅臭」觀念要改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04&pno=0

記者盧沛樺/台北報導 2013/01/16 聯合晚報

為藝文領域導入社會企業發展,多位專家強調,藝術家要改變「不屑與銅臭為伍」的概念,而是勇敢讓價值跟社會緊密結合,擴大合作,而非孤芳自賞。不過,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也強調,社會企業是透過價值號召,一旦有所成果(盈餘),要與所有人分享,唯獨自己除外。

吳思華上午出席「2013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他從管理的角度切入,點出一般企業與社會企業三大差異。他說,首先,社會企業成立在於有「價值」主張,「不是去想會不會賺錢、經不經營得下去;而是單純喜歡、覺得重要,就去做。」簡言之,社會企業的出發點,在於價值實現的極大化。

其次,社會企業家須謹記,有一天成功了,它是來自價值的號召,因此成果不是個人報酬,而是與所有人共享,並讓事業努力經營下去。第三,既然相信價值對社會有幫助,就該勇敢讓價值與社會結合,擴大合作夥伴,「而不只是孤芳自賞。」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也認同此說法,她說,藝術家要改變「不屑與銅臭為伍」的觀念。此外,她指出,國外的藝文表演已成為社交場所,甚至是工作空間,歌劇演出上、下半場間的休息時間會拉很長,供企業家談合作。她藉此呼籲,國內觀、聽眾的觀念也要調整。

然而,當「利潤」跟「價值」衝突時,社會企業該怎麼辦?吳思華以文化部創投屢生爭議為例,他指出,政府引進的創投公司,很清楚以營利為目的;建議社會企業有自己的文創基金,它也是投資,但結果是去實現價值,而不是創造利潤。

吳思華認為,如何評量社會價值的實現成果,將是下一個挑戰。他說,一般企業有財務報表,社會企業是不是該有「價值報表」,告訴人家「價值正在推動,並有成果」,才不枉有這麼多人幫忙、滾動那麼多資金。

※ 相關報導:

* 藝文社企「很需要第一桶金」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01&pno=0

....企業實踐「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在全球以及台灣都行之有年,贊助非營利組織或藝文團體,是企業常見的實踐CSR作法。但是隨著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簡稱SE)的興起,未來CSR的資源除了贊助,有了新思考。

CSR資源是否可協助非營利組織邁向SE的最後一哩路?能否把贊助資源(費用),轉為成立SE的「第一桶金」(資本),都是重要課題。

一般人常將CSR與SE混為一談。張英樹表示,CSR與SE不同,CSR常是商業性;但SE本身就是主體,同時存在社會性及經濟性價值。

積極推動藝文社會企業的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說,藝文社企的第一桶金若由CSR的資源提供,先決條件是提供第一桶金的人,要有社會公益想法,不能想要藉此投資獲利。



◆ 給下代備忘錄 十年拍100紀錄片

本報記者周美惠 2013/01/16 聯合報

「華人訓練手的能力並不比別人差,差別在『眼睛』!我們就從『訓練眼睛』著手。」CNEX(視納華仁)執行長蔣顯斌說。

蔣顯斌出身世家,外祖父蔣彥士曾任總統府秘書長。他放棄攻讀博士的機會跟友人共同創立「新浪網」。卻在卅五歲那年病倒,從此生涯大轉彎。痊癒後,他花了兩年時間摸索,決定與紀錄片導演張釗維及陳玲珍共創非營利的文創組織CNEX。

「華人社會習慣『拿來主義』,很難站到人類文明的上游。」蔣顯斌說,他們希望能在基礎的哲思上對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於是想從訓練眼睛著手,但「眼睛該如何訓練?」他們挑上了紀錄片,因紀錄片裡有大量的養分,可以供影像世代的知識分子對話跟自我檢證。

二○○六年,CNEX成立。正逢大陸經濟崛起,整個社會因金錢而沸騰;台灣則被藍綠撕裂。CNEX設定在未來這一、兩代的華人是否可能因經濟及文化的崛起,帶來「華人文藝復興」?即以「給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備忘錄」為號召、定下十年拍百部紀錄片的目標。

CNEX扮演的是紀錄片平台的角色,每年選定一個主題徵選紀錄片,常有上百個提案湧入。蔣顯斌驚奇地發現,平台一敞開,許多導演將「累積了五、六年拍攝的作品,都從抽屜裡挖出來。」很難想像,「華人世界很重要的時代寶藏都鎖在導演的抽屜裡!」

在築夢踏實的過程中,蔣顯斌最感困難的是,身為社會企業卻得「跟商業市場搶人才」,如何「不虧待團隊工作者」是道難題。「這行業的關鍵是人才,」要找到有心又有能力的人不易。很多人是在企業叱吒過,有種覺悟後把社企當成「空門」來「修行」的。但「社企不能只是『空門』,」應該既是志業,也能成為職業。

CNEX目前仍有六成經費得靠募款,蔣顯斌的工作有五、六成都與募款有關。他感嘆:「當我們要解決世界永續的議題時,自己的生活也要可以持續。」但社企因「兩條腿各站一個地方,」既找贊助又營利,外界常會認為,「你募款又賺錢,哪有那麼多好處都給你?」社企所挑戰的問題,政府該拿出策略。

眼看著大陸最近積極發展電影產業,即將出現大戰略式的製片場,要跟國際分庭抗禮。蔣顯斌提問,兩三代以後,華人的文藝如果在全世界可以扮演關鍵角色時,台灣在不在裡面?「如果台灣要在這裡面,那現在我們可以做些什麼?」這是台灣該對自己的嚴格提問。

fsj 提到...

今明年全球經濟 世銀悲觀看待

中央社 2013-01-16

世界銀行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主要因撙節措施、高失業率,及低企業信心拖累已開發國家經濟。

總部位於華府的世銀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2.4%,自去年6月預估的3%下修。明年經濟成長預估也從去年6月的3.3%,砍至3.1%。

世銀腰斬日本成長預估,並砍美國成長預估0.5個百分點,同時預估歐洲經濟連2年陷入萎縮。世界銀行也下修巴西、印度和墨西哥為首的新興市場成長預估。

世銀在半年1度的經濟報告中表示,整體而言,全球經濟環境仍脆弱,儘管遏止歐債危機蔓延的措施,有助提振全球金融市場信心,但已開發經濟體去年未獲得動能。

圍繞在美削減支出政治協議的不確定性,以及中日兩國外交爭端恐進一步拖累全球經濟。

世銀的預估,比彭博在4日到9日期間訪調41位經濟師預估的今年成長3.2%,明年成長3.8%更悲觀。

報告說,「在高所得國家未來幾年的成長緩慢且動盪下,艱困的外部環境恐持續,開發中國家強勁的成長沒有保障。」

美國中期內未能就財政計畫達成協議,導致常態性政治角力,恐削減美國成長2.3個百分點,以及全球成長1.4個百分點。

其他的風險包括投資人重燃歐債疑慮,及大陸投資率突降和全球原油供應受阻。

世銀預估,已開發國家今年經濟成長1.3%,和去年相同,相較於去年6月預估的1.9%。開發中國家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則從去年6月預估的5.9%,下修至5.5%。

世銀預估美國今年經濟成長1.9%,歐洲今年經濟萎縮0.1%,相較於7個月前預估的成長0.7%。日本今年經濟料擴張0.8%,較去年6月預估的1.5%減緩。

世銀下修大陸經濟成長預估,自8.6%降至8.4%。印度成長預估由6.9%降至6.1%。巴西成長預估從4.2%降至3.4%。墨西哥成長預估則自4%下修至3.3%。(譯者:中央社劉淑琴)

※ 相關報導:

* 數據報喜 美國經濟再升溫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011600169.html

美國周二公佈兩項經濟數據偏多,去年1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顯示美國通膨情況溫和,有利聯準會推出更多刺激經濟的措施,去年底美國零售額表現也優於市場預期,顯示消費者信心增強。

* 垃圾債出運 經濟看多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39486.shtml

金融時報報導,今年來垃圾債投資人獲得的報酬率,比投資級債券還高,顯示全球經濟出現多頭訊號。

垃圾債向來是投資人風險胃納的指標,當價格走揚,就代表市場氛圍轉向多頭。據巴克萊的指數,美元計價的垃圾債券本月迄今的總報酬率(利息收益加上價格上漲)約1.3%,投資級債券卻是負0.15%。

* 彭博資訊專欄/提高債限綁支出 終結荒謬劇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639529.shtml

....國會確實有責任提高目前為16.4兆美元的舉債上限,以避免美國違約。國會長期為舉債上限爭鬥不休不僅干擾政治運作,也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傷害,使復甦無法加速,且因為造成緊張不安的債券買家要求更高的利率而推升美國長期赤字。

....因此,要結束這場爭鬥還有另1個方法:把支出決定與自動提高舉債上限綁在一起。此一方法的前提很簡單:當國會通過預算決議或支出法案時,應授權法定舉債上限同時增加,以支付決議或法案所需。




◆ 新興百強企業 挑戰歐美大咖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3.01.16

波士頓顧問集團(BCG)指出,在國際舞台上快速崛起的百家新興國家企業,正重塑全球產業面貌,挑戰歐美傳統跨國公司的地位,形成「地殼變動」般的變化。

BCG 15日公布「全球挑戰者」報告,點名100家來自17個新興經濟體的企業,這些企業對就業增長的貢獻,和在財務上取得的成功,比大多數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還出色,儘管其中很多在西方社會不太為人所知。

報告顯示,這些挑戰者過去5年來共創造140萬個就業機會,金融業除外的標普500成分企業卻毫無動靜。這些企業2011年營收平均是265億美元,遠勝標普500成分企業的200億美元;且全年總計採購逾1.7兆美元的產品與服務。

報告共同撰寫人麥克說:「如果有任何為西方企業領袖敲響的警鐘,這就是了。我們已觀察全球挑戰者的崛起近10年,這些企業的野心從未如此旺盛。」

根據報告,共有26家企業首度進入名單,取代了許多金磚四國企業的位置。包括阿里巴巴、中國航空工業、中國銀聯等11家新進榜企業,中國有30家企業,占最大宗,加上印度、巴西、俄羅斯共69家企業入選,但不如一度達84家的盛況。

這也是首次有金融服務、醫療保健設備、電子商務領域業者上榜。

BCG南非主管厄米亞斯說:「這些企業帶來的挑戰遠多於低成本結構。西方跨國公司將其視為低成本競爭對手,完全誤解了它們的威脅與合作潛力。」

報告建議,傳統跨國公司與其對抗這種「地殼變動」般的全球經濟變化,不如擁抱這些挑戰者。例如默克與印度藥廠Dr. Reedy's的合作。

BCG挑選出的挑戰者,年營收至少10億美元,海外營收最少占總營收的10%,且排除僅靠低階產品和出口的業者。

※ 相關報導:

* 新北中小企業融資平台 市府作保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640471.shtml

中小企業向銀行融資借款利率高,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有如雪上加霜,現在新北市中小企業有福了,新北市政府成立「中小企業籌資整合平台」,由市政府當保人,對於不同資金需求的新北市中小企業,提供100萬元到500萬元的融資借款,利率只要2.825%,遠低於一般中小企業融資借款最高利率6%,預估至少有250家新北市中小企業受惠。

fsj 提到...

美追「肥咖」 我恐一口氣修4法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2013.01.16

因應美國政府對美國籍民眾海外追稅的「肥咖條款」,金管會官員昨天表示,台灣考慮循「日本模式」,與美國洽簽「跨政府協議(IGA)」;但如果光簽「跨政府協議」,卻無法和美國簽訂「租稅協議」或「租稅訊息交換協議」,可能會面臨修法難題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若台灣採取「日本模式」,台灣金融機構直接向美國申報「合作帳戶」資訊及「不合作帳戶」的總戶數和總金額後,美國會回頭要求台灣政府提供「不合作帳戶」的資訊。

但若客戶屬於「不合作帳戶」,也就是客戶本人不同意金融機構提供個人金融資料給美方,若台灣政府強制送出,將面臨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的問題。

金管會官員說,為解「肥咖條款」在台灣引發的法律問題,目前金管會考慮的修法方向有二種:一是修個資法及「銀行法、保險法、證券交易法」,總共有四種法案必須配合修正。二是因為「肥咖條款」只牽動金融產業,不涉其他產業,也有官員建議,只要修「銀、保、證」三法即可。

官員表示,如果為了「肥咖條款」一口氣要修四種法,阻力會非常大,是否能通過立法院這關也有很大的變數。

因應「肥咖條款」生效,行政院已成立跨部會小組,並指示將採「日本模式」,與美國洽簽「跨政府協議」。跨部會小組成員前陣子已與美國國稅局開過跨國視訊會議,美方提供「歐洲模式」與「日本模式」的相關資訊給台灣參考,並要求台灣採行日本模式。

官員說,目前政府是希望在簽「跨政府協議」的同時,也向美方爭取到租稅訊息交換「互惠」,即在「肥咖條款」實施後,除由台灣「單方」提供稅務訊息給美方;台灣若有需求,美國也應提供我方稅務資訊。

不過,官員透露,台灣曾考慮與美國簽租稅協議,但因為該協議,要送雙方「國會」換文,牽涉到「主權問題」,美方已拒絕。

「肥咖條款」雖然今年生效,但因為首次報送客戶資料時間是自後年起。官員說,若非修法不可,我方會先與美國簽訂「跨政府協議」,再完成國內的修法工作。

※ 相關報導:

* 追肥咖 銀行業建議採「歐洲模式」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7639624.shtml

因應「肥咖條款」,銀行業曾建議政府採「模式一」,也就是金融業將資料報給政府,再由政府與美國政府「資訊交換」,如此銀行相關作業成本最低;不過,目前政府仍傾向採行「模式二」,即所謂日本模式。

....銀行公會表示,日本模式的重點是:由金融機構直接報送客戶資料給美國,美國會再就「不合作帳戶」部分,要各國政府提供相關資訊;目前有日本及瑞士兩國表示將採用這種模式。

* 觀察站/非簽不可 別「肥」了美國瘦台灣!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7639632.shtml

美國「肥咖條款(FATCA)」來勢洶洶,台灣如果沒有因應對策,只是單方面提供金融個資給美方,「肥咖」條款恐怕矮化台灣,成為老美眼中的「肥羊」。....在國際現實,台灣本來就處於劣勢,面對肥咖來襲,政府應該及早準備;但是財政部與金管會紙上談兵,行政院至今未核定政策,導致第一線的金融機構無所適從,決策者的效率和國際觀必須再加把勁。



◆ 陳冲:自由經濟示範區 訂特別法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張文馨/台北報導】2013.01.16

行政院政務會談上午聽取經建會報告自由經濟示範區,行政院發言人鄭麗文轉述,行政院長陳冲指示,要求經建會提出具體執行方案,以及特別法相關修法。經建會表示,將分十個主題提報執行方案,以跨部會會議共同研究。

經濟部長施顏祥上午拜會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據賴士葆轉述,施顏祥報告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籌備進度,施顏祥希望財政部能夠同意在區內境外,透過免除最低稅負制,吸引台商回台投資高附加價值產業,聘用本勞。

施顏祥對賴士葆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設在高雄,未來採特區管制,在區內給予土地、稅賦和勞工條件的鬆綁,大幅放寬對中國大陸的限制,相較在特區外、台灣境內,特區內對大陸的服務商品與投資會有更大幅放寬。

經建會研擬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定位為亞太自由經貿中心,包括亞太產業創新整合中心、新世代國際物流中心、國際人才培訓中心、亞洲重症與觀光醫療中心、農產品加值運銷中心等五大中心。希望達到三個目標,讓台灣能與國際接軌、提升國家生產力、釋放企業的經營活力。

上午政務會談正式安排經建會向陳冲報告,經建會花了一個半小時報告,鄭麗文表示,目前正在第一階段跨部會研商,會中對於各部會凝聚共識,有相當大進展。



◆ 研發機器人 搶再工業化商機

【經濟日報╱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2013.01.16

經濟部工業局昨(15)日表示,我機械產業搶美國「再工業化」商機,必須從過去賣單機,提升到客製化及自動化的周邊設備,以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未來還須必須進一步發展、轉型為機器人產業。

官員指出,美國歐巴馬政府推動「再工業化」政策,使我機械產業受惠,並已陸續反映,根據工具機公會觀察,去(2012)年全年我工具機出口到美國金額為5.3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50.6%,增幅相當可觀。除工具機外,包括機械零組件、機械設備等產業也會受益。

官員分析,因為美國長年製造業外移,而今再推動工業化政策,中間已出現人力斷層,沒有人力可以操作生產線上設備,因此我輸美的機械設備由以往單機,改為搭配自動化周邊設備,例如必須夾治具設計,使其容易操作等,亦即輸美機械設備必須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才行,這必須對客戶加工需求十分瞭解。

工業局認為,若能掌握到美國客戶需求,再工業化政策對機械產業會是長期利多,台灣要發展機器人產業。官員指出,上銀、台達電在機器手臂關鍵零組件上有所突破,使得我機器人產業有優勢,整合上也有彈性。

新聞辭典》美國再工業化

過去數十年間,美國製造業大量外移,產值占美國GDP的比例下降至二成以下;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以消費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頓失成長力道,使美國經濟陷入困境。

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09年11月提出「再工業化」(Manufacturing Renaissance)的概念,企圖重振美國的製造業,一方面創造就業,降低失業率;二方面重新奪回美國在全球先進製造業的主導權。

為達成「再工業化」目標,歐巴馬2009年開始,陸續通過多項法案,已將再工業化提升至國家戰略地位。

歐巴馬政府的再工業化政策,長期目標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短期目標則是招商、吸引製造業回流至美國。

※ 相關報導:

* 我工具機出口 躍全球三哥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639617.shtml

台灣區機器公會秘書長王正青昨(15)日表示,台灣工具機產業去年已超越義大利,成為全球前三大出口國;今年加強對美國出口,隨著當地能源、航太、汽車三大產業蓬勃發展,預估今年將有兩位數成長。

fsj 提到...

施振榮:讓社企運用資本賺錢 才叫王道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05&pno=0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2013/01/17 聯合報】

「藝文界創造的價值若無法交換,只是獨樂樂而已。」二○一三年「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昨天在政大,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指出,「我要替商平反。」施振榮說,「交換(trade)」就是「商」,但藝文界提到商就說是銅臭味,他也變成「奸商」;藝文界唯有建立能營利的模式回饋社會,所有共創價值者才能交流。

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聯合主辦,邀集施振榮、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聯合報副社長羅國俊、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吳靜吉等眾多藝文、學術界人士,吸引滿場聽眾。

施振榮以「王道精神與社會企業」為題演講,主張用王道精神及社會企業為已「價值半盲」的人類文明「除蟲」。

施振榮指出,他近年提出的「六面向價值總帳論」分別是有形、直接、現在,以及無形、間接、未來,三組相對的概念;人類社會發展至今,不論資本主義或民主政治,都著重有形資產、短期選票、直接的效果,造成價值半盲困境。

施振榮說,西方一九八○年代前只談股東利益最大化,八○年代中開始談利益相關者最佳化,談如何保護彼此的利益,九○年開始有企業社會責任概念;「華爾街講話最大聲,實際上造成整個企業不平衡。」

「王道精神就是對資本主義盲點做補強。」施振榮指出,王道精神在現代指的是領導之道;三大核心信念分別是永續經營、創造價值、利益平衡。

施振榮說,社會企業是未來文明發展很重要的機制,聯合資本主義機制以及非營利事業的思維,再加上台灣特有的多元文化及中小企業的文化特色,有機會對人類社會貢獻重大。他提醒藝文團體,「政府的錢越來越少,要靠政府靠不住」,必須改變思維,帶進企業經營精神,想像成為藝文企業。

施振榮說,國藝會補助過去列為費用,政府對補助的思維也是在年底前花掉。他認為,必須用「投資」取代「補助」概念,讓社企運用資本賺錢。「用了大量資源,就該做出貢獻,這才叫王道。」施振榮說,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 相關報導:

* 觀念碰撞/「我的志業就是我的business」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10&pno=0

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表示,創立「窮人銀行」的尤努斯,把社會企業稱為「Social business(生意)」而非「Social Enterprise(企業)」,「我的志業就是我的business」。社會企業可以是一種概念,而不必給它定義、用法令框住它。



◆ 國藝會:社企可補商業部門不足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2013/01/17 聯合報】

國外許多藝文團體的資源,多半平均來自公部門、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等)、商業部門,但在台灣,商業部門提供資源常常不足。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陳錦誠昨天以國藝會「藝集棒」專案舉例指出,社會企業或許可以替代商業部門,提供藝文團體資源。

陳錦誠說,國藝會成立十六年,花了廿四億元補助上萬個藝文計畫等,但若將作品以叫好叫座、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不叫好不叫座四個象限,現在有太多資源挹注在「叫好不叫座」的作品上,眾多節目都票房叫急,空下的座位其實就是閒置資源的浪費,「賣不出的票的都是要倒掉的」。

陳錦誠指出,就表演藝術票房來說,台灣仍有人文不足的問題,像兩廳院邀請法國明星編舞家穆哈‧莫蘇奇及台灣服裝設計師古又文合作的舞蹈「有機體」,去年在法國里昂的舞蹈之家連演十四場,場場客滿;但在台灣國家戲劇院演三場,票房約七成七。

陳錦誠表示,國藝會長期著力於企業贊助的挹注,並積極推票。例如二○○三年起成立藝企平台,近年「藝集棒」專案更積極爭取全台公司福利委員會資源,推動員工參與藝文,包括看表演、聽藝文講座、安排文化旅遊、建立福利網、舉辦藝文尾牙等。期待透過企業、社會、藝文協力,共創生生不息的藝文發展體制。



◆ 我見我思-麵包的聯想

【謝錦芳】2013-01-17 中國時報

最近希臘失業率再攀新高,窮人大幅增加,各地救濟中心不勝負荷。去年夏天赴雅典採訪,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下午三時,數百位民眾前往救濟中心排隊領取麵包、熱湯等食物,有老人、年輕人,也有媽媽推著嬰兒車,幾乎擠爆整個後院。半年多過去了,希臘經濟依然沒起色,許多人領完這一餐,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

景氣低迷,台灣也有許多生活在底層的民眾,吃完這一餐,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十六年前的一個晚上,中國青年和平團執行長陳大德看到麵包店把賣不完的麵包丟棄,他覺得非常可惜,靈機一動,開始推動食物銀行。十六年來,捐贈麵包的店家從最初的個位數成長至一百五十家,分送麵包的志工已達三百五十人,每年濟助約一萬人以上,包括獨居老人、兒童、身心障礙者、單親家庭等。

近年來,各縣市民間團體也紛紛推出食物銀行,把過剩物資分送給最需要的人。不過,由於麵包來源依賴捐贈,去年油電雙漲,麵粉、食用油也漲,不少麵包店關門,使得捐贈的麵包數量很不穩定,無法滿足愈來愈多的弱勢家庭。然而,各地食物銀行除了被動接受捐贈,是否有更積極的作法呢?

同樣受到不景氣影響,英國有廿五萬人仰賴救濟物資過日子,比上個年度高出八成。任職於避險基金的道森,二年多前一個寒冷夜晚,看到市場工作人員把一袋袋蔬果棄置在角落,堆起來像座小山,其中有許多食材都還完好,卻被丟棄。道森決定辭去高薪的工作,在市場旁成立一個廚房,雇用弱勢婦女製作果醬、甜辣醬。這個小小的廚房,為弱勢婦女創造就業機會,增加收入,也減少食物浪費,去年獲得泛歐地區社會企業競賽大獎。

社會企業不同於依賴捐款、捐贈的慈善機構,前者以企業經營方式,創造就業機會與穩定收入,可以自給自足,永續經營;後者則要隨時擔心捐款或捐贈者會減少,可能使得救濟工作被迫中斷。

在台灣,究竟有多少食物被丟棄,多到難以估計。儘管景氣不佳,許多大賣場、超市和連鎖麵包習慣把賣相不佳的蔬果或賣不完的麵包丟棄。以食物銀行為例,有工作能力的身障者或單親爸媽,除了接受麵包救濟,更需要一份工作,如果有更多人效法英國的道森成立專業廚房,雇用或培訓失業者,一方面減少食物浪費,另一方面創造了就業機會,可謂一舉二得。

fsj 提到...

何以厚「美」而薄「希」?

【經濟日報╱社論】2013.01.17

——道德懸崖才是經濟的終極問題

2013年1月1日美國時間凌晨,美國朝野兩黨終於取得妥協,懸崖勒馬,暫時化解了迫在眉睫的財政墜崖危機。但大家很清楚,這個妥協不過是把危機推遲了兩個月,2月底3月初,還是得面對自動削支及要不要和如何提高舉債上限的爭議。

美國經濟麻煩的本質,從時間概念看,可分為兩大類,一就是要不要加稅與削支,如果加稅或削支或兩者並行,那麼就會導致總需求的減少,這對當前疲弱的經濟無疑會產生雪上加霜的後果;但如果不加稅或不削支或兩者並行,美國的財政赤字會進一步擴大,雖有助於刺激當前經濟,卻會讓債台進一步高築,後者即牽動到舉債上限的問題。

美國政府的舉債上限,自上個世紀二戰結束以來,已調高不下百次,最近1次是在2011年,調高到16.4兆美元,但還不到兩年,今年3月又將達到頂限。所以必須不斷調高,就是每年都有巨大財政赤字。換言之,每年財政赤字持續的流量累積,就導致了舉債額度存量的不斷上升。美國的經濟麻煩因而兼具了短期與長期兩種性質;顧到了短期,即不利於長期,要顧到長期,即不利於短期。而長久以來,每次在為難中的選擇,都是傾向於先顧到短期再說,這就讓我們想起了凱因斯的名言:「長期間,我們全都死了!」誰還管那麼多。

世事相當弔詭。當今美國經濟問題的本質跟希臘是一樣的,都是消費過多、儲蓄太少,以致財政出現赤字,久而久之,國家債台高築,因而面對到主權債被降評的危機。但奇怪的是,大家對於美、希兩國政府如何應對危機的期待與要求,明顯是兩種態度:對希臘政府與人民,更多的是道德譴責,認為是咎由自取,責任自負。如果不能洗心革面,節衣縮食,就不可能獲得來自債權國的援助,希臘於是就持續在短期與長期危機中煎熬折騰,最後唯一能解脫的方式,就是脫離歐元,讓自己的貨幣大幅貶值。

可是,對美國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包括美國的債權國都不敢叫美國勒緊腰帶、緊縮開支,反而希望美國繼續減稅、繼續花錢、繼續擴大財政赤字。這是因為美國一旦緊縮財政,不但會打擊美國經濟,也會拖累全球經濟;至於希臘,就算真的是完蛋了,影響相對小得多。還是那句話,美國「已大到不能倒」,至於美國為了擴大舉債而大印鈔票,以及大印鈔票究竟對美國及全球造成何種麻煩,除了無可奈何批評兩句外,恐怕更多的也是一種將來再說、得過且過的心態。

從很多角度看,雖然是世紀初,但全球範圍不分大國、小國,心態與作為卻是世紀末的。大家都在刺激需求,刺激需求更多的是依賴消費,拉消費還捨正途而不由,竟然是靠印鈔票。所有這一切,都是短期性的、飲鴆止渴的、不管明天的。

凱因斯說出那句名言時的背景,跟今天比較有很大的不同,起碼各國還未債台高築,各國政府(歐、美、日)也還未以不斷大印鈔票為唯一的政策工具,但凱因斯「雖未誤導伯仁」,但伯仁卻因凱因斯而「被誤導」。因為如今各國的經濟專家、經濟官員莫不深受二戰以後世界經濟主流思潮的影響,二戰以後主流思潮就是凱因斯。凱因斯若今日還在,相信能看出他的思想與政策主張已出現了嚴重的誤導與扭曲,也很可能會提出有針對性的新的理論與政策,因為凱因斯那一代及更早之前的經濟學家都有廣泛的倫理學與道德學的學養基礎,不單純是一個「技術分析型」的經濟專家。海耶克如是,亞當斯密也如是。作為西方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在出版《國富論》之前,還寫過一本《道德情操論》哩。

一句話,美國的財政懸崖,說到底,是一個道德懸崖問題。

※ 相關報導:

* 美媒:世界工廠優勢 正在流失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644764.shtml

華爾街日報報導,近年大陸勞動力成本上升、日益增長的城鎮人口對職位和勞動條件的更高要求、以及與低端製造業伴生的嚴重汙染問題等困境,都不斷蠶食大陸持續多年的成本優勢,大陸正失去「世界工廠」的地位。

* 陸銀倒閉 國家不再全買單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4/112013011800935.html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安啟雷近日表示,未來將設立銀行退場機制,一旦發生危機,不全然百分之百買單。今後存款保險制度將參考「南方證券破產模式」,採取「利息全免、本金打折、有限收購」來處理。此舉意味著以往「到期還本付息」的好康將走入歷史。

* 日圓走貶 赴日購屋掀熱潮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ART_ID=282048

日圓大貶、購屋匯差現省10%,掀起國人赴日購屋潮。日本信義株式會社表示,近2周赴日投資詢問電話激增13倍,每月帶看量大增四成至70組;大師房屋承銷27戶新成屋案,單日就狂銷25戶,總銷達20億日圓(約新台幣6.6億元)。

* WTO會員啟動服務業談判 我將積極參與
http://www.udn.com/2013/1/17/NEWS/FINANCE/FIN1/7642316.shtml

美國貿易代表署通知美國國會,將聯合包括台灣、歐盟、日本在內的廿一個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啟動「複邊服務業協定」(PSA)談判;經濟部次長卓士昭昨天指出,我方將積極參與PSA談判,預計本月底在WTO所在地日內瓦開會,最快今年底WTO部長會議可能出現重要談判成果。



◆ 落實張忠謀提出的「全產品創新」方向

【經濟日報╱社論】2013.01.18

近年我國經濟成長接近停滯,因此很多人都在思考對策。最近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小英教育基金會的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講座中,提出一個比研發創新更進一步的創值觀念,應是很值得企業努力的方向之一。我們若進一步分析這個方向的道理及其可能成功的因素,也可指出政府應該努力的重點。

張忠謀認為只有想法或點子並沒有什麼價值,點子必須實現為創新才有價值,而單一個創新的價值也可能不高,要把好多個創新結合在一起才能創造出更高的價值,像iPhone就是這樣的例子。這種要多個創新結合在一起才有高價值的觀念,正確點出了我國不少廠商的困境。

由於高科技產品多已相當複雜,如果只在單一產品內做出一項創新,很難和市場上既有產品截然不同,因此必須和其他廠商在紅海市場中競爭,而不能得到一個由自己支配並可獲取高利潤的藍海市場。只有一項創新的產品仍須使用許多屬於別人的專利,不只成本高,有時甚至不被允許生產。我國不少廠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幫人代工或做ODM(委託設計生產),生產銷售甚至研發都受制於人,以致利潤偏低,發展前途受限。結合多種創新而發展出全新的或很不一樣的產品,可稱為「全產品創新」,是突破目前困境的好方向。

然而這卻不是件容易的事。結合數種創新以創造新價值和傳統上企業家結合多種生產要素以創立企業類似,都需要有好的眼光、整合能力,以及冒險精神。但結合創新比結合生產要素需要更多對技術和瞭解市場偏好的知識,也可能冒更大的風險及不確定性,因此需要更睿智的企業家。新技術或創新也不像一般生產要素那樣可依市價購買,而需自行創意或研發,或者設法向特定對象購買,因此企業規模若不夠大,也不容易同時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資金以完成多項必要的創新,取得必要的技術,以及排除他人所設立的障礙。

我國企業規模多不大,或者長期在代工模式下習慣只在生產鏈的一小段內創新,因此較缺少同時結合多種創新而做出很不一樣產品之能力。政府應針對前述全產品創新之利益及在我國做這種努力之困難,形塑更可促成全產品創新的環境。

政府引導企業走向全產品創新首要的態度是不要自作聰明,不要自以為能挑出幾個新產品而鼓勵企業投入。有潛力經由多種創新而創造市場的新產品在哪裡,通常只有很敏捷的企業家才嗅得到風向,政府官員很難有這種本事。因此政府提出的具體新產品方向其實多是外國已存在或發展中的產品,這種後知後覺的方向恰好是領先國家剛完成多項重大創新的領域,我們跟在後面追時不只不易做得更好,也很容易陷入人家已設好的專利障礙中。政府目前規劃中的各種新產業,都應依這種態度重新評估。

政府該做的是形塑人民更能從事全產品創新的環境,其中除了教育和人才等一般常談的創新環境,也要降低前述在我國從事全產品創新的障礙。很多企業和創新者一開始擁有的點子和創新很可能不足以形成高獨特性的產品,我們要有更好的技術服務和育成服務業,幫他們再添加更多必要的技術和創新。形成一個新產品所需要的智財或創新,可能屬於不同企業,我們要提供企業間更容易公平合作的法規制度及合作模式。政府對外招商不應只求投資金額或簽訂空泛的意向書,而要以協助本國企業取得必要的技術或市場為重點。資本市場也要以提供資金給全產品創新的創新者為重點,而非只求擴大市場而偏向提供資金給既有甚至外國的企業。

fsj 提到...

通膨、影子銀行 陸經濟地雷

【謝璦竹】2013-01-19 工商時報

儘管去年中國大陸成功避免了經濟硬著陸的危機,但新的一年裡仍有不少挑戰,除了通貨膨脹可能復熾,影子銀行的風險也日益升高。經濟學家預測,由於政策受限,今年大陸經濟成長將前高後低。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大陸去年近52兆元人民幣(下同)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中,超過36兆元為固定資產投資(其中又有5分之1為房地產開發投資),消費內需僅20餘兆元。至於淨出口去年則只有2兆多。

儘管統計局強調,在經濟增長的貢獻中,去年最終消費的貢獻率比資本形成高1.4個百分點。但以總值計算,固定資產投資仍占大陸總產值一半,內需占比不到40%。

同時,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仍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的增速為高,以扣除價格因素的實質增速比較,兩者相差達7.2個百分點,這說明大陸經濟仍然高度依賴投資拉動。

法國興業銀行全球研究主管Patrick Legland說,「大陸經濟依然處於結構性失衡狀況,對投資的依賴近年來愈發明顯」,他預測今年大陸經濟仍面臨不容忽視的硬著陸風險,「經濟增速有可能降到6%以下,而6%是保持就業市場穩定,及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所需的最低增速」。

多數經濟學家對大陸經濟仍抱持樂觀,匯豐首席經濟學家簡世勛說,在基礎設施建設支出猛增推動下,中國經濟或將重新加速增長,預計今年大陸經濟增速可達8.6%。另外,野村經濟學家張智威預計今年大陸經濟上半年成長8%,下半年放緩至7.3%。

※ 相關報導:

* AIG紓困給金管會的啟示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647110.shtml

主管機關要切記國家稅收是稀有資源,使用它必須有機會成本。要達到降低處理成本,首要關鍵是發現問題金融機構要早、處理手段要果斷。過去主管機關發現問題金融機構算是相當晚,不是已發生擠兌、就是淨值缺口已大到甚難處理,因而主管機關只剩動用國家稅收來賠付一條路可走。

* 觀念平台-台灣重振經濟 與韓再別苗頭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11900422.html

....所幸,愈來愈多台商開始採取對策,拒絕這種「遊牧性格」帶來的飲鴆止渴。依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最新的「世界競爭力年報」指出,台灣的企業家精神首度躍居世界之冠,顯示台商們勇於承擔風險,擅長藉由創新和重組經濟資源,開發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新產業、新產品與新服務的能力,已普遍受到肯定。未來如能再輔以政府積極「整合」與「引導」:串聯現有創新、多元文化與海內外量能,同時建構清楚可行的產業發展藍圖與願景,相信台灣表現可望漸入佳境,在下個世代的經貿舞台上,與南韓再度一較長短、分庭抗禮。



◆ 美國肥咖‧星巴克‧張忠謀之嘆

【聯合報╱社論】2013.01.20

美國課徵富人稅,為追蹤國民海外所得,將與各國展開洽簽「跨政府協議」,以提供其相關金融資料。對此,我政府和金融業者對於要採「歐洲模式」或「日本模式」簽約,仍有不同看法。甚至,民間還有第三種意見,認為這是美國政府的事,我政府不必配合行事。

美國追蹤公民海外所得的行動,來自「外國帳戶合規納稅法案」(FATCA),俗稱「肥咖條款」。經兩黨在財政懸崖的鏖戰,「富人稅」課徵門檻訂為個人年收入四十萬美元以上或家庭年收入四十五萬以上,僅不到百分之一的美國公民受到影響。而美國政府之所以大張旗鼓與各個國家簽約,就是要確保行動能夠落實,證明歐巴馬不是玩假的。在這種情況下,以為台灣可以置之不理,恐怕是不明就裡。

拋開「配合美國行事」的想法,台灣若透過此一「跨政府協議」的簽署,而能與美國或其他國家交換海外帳戶訊息,對我國追蹤洗錢、逃稅等情事,其實大有助益。陳水扁的洗錢案,不正是因為美國與瑞士的通報而揭發?更何況,全球面對貧富差距擴大的趨勢,國際社會對於富人應負擔更多稅負漸有共識,台灣自無置身事外的餘地。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最近呼籲,政府應師法美國向富人增稅,以消弭貧富差距。他感嘆,台灣富人「避稅」的管道太多,導致收入最高的一群僅繳納所得百分之七、八的稅率,反而是誠實的高薪白領階級要繳納百分之四十的稅率,極不公平。他建議,政府應該減少這些合法避稅的途徑,才能填補財政漏洞,防止貧富不均問題繼續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張忠謀並不是建議提高富人的所得稅率,而是認為有錢人沒有承擔相應的稅負,其實是政府提供的不當庇護太多;如能有效減縮避稅管道,不必提高稅率,同樣能擴大稅基。張忠謀的評論,一針見血。歐巴馬政府大費周章地追查公民海外所得,鎖定百分之一的富人,就是要確定拔到的是「肥咖」的鵝毛,而不是鋪天蓋地亂打一通。相形之下,台灣的稅負七成五集中在薪資階級身上,包括最近健保補充費鎖定每筆五千元的業外收入,驚擾眾多底層小民,都值得商榷。

要理解稅制漏洞問題之嚴重,看美國知名咖啡連鎖店「星巴克」最近在英國的補稅事件,即可一目了然。星巴克進入英國已十四年,有七百多家門市,每周有兩百萬人次造訪,歷年營業總額超過四十八億美元;但十四年來,星巴克僅向英國政府繳納了一千三百多萬美元的稅款,且最近連續三年均以虧損為名,未曾繳納分文。在英國民眾抗議下,星巴克最後和英政府達成協議,承諾未來兩年無論盈虧,均將繳納近十億台幣的稅,方才平息眾怒。

星巴克英國公司不納稅的祕密,主要是它利用採購上「轉移定價」的方式使帳面變成虧損,把盈餘轉移到其荷蘭的關係企業;因為荷蘭的公司可以適用當地更低的稅率,比在英國納稅划算。星巴克宣稱自己是「合法避稅」,英國政府也承認星巴克並未違法,但凜於民意,雙方不得不達成法律以外的協商。可見,避稅雖屬合法,但英國消費者為星巴克創造了龐大利潤,而星巴克卻不透過納稅來回饋英國社會,卻是難以忍受的事。跨國公司成本大、資源豐,卻有更多的管道逃避稅負,這是國際間共同的頭痛問題;美國的「肥咖條款」正試圖突破這層硬殼,透過國際合作的途徑尋求出口。

貧富差距是世界共同面對的難題,無論是提高富人稅負、防逃堵漏、或加強追蹤海外資產,均已成趨勢。當然,像法國那樣將富人稅劇升為百分之七十五的極端手段,只會逼著自己的公民變節;但認真審視問題,並找出合宜的解決手段,卻絕對是勢在必行。從這個觀點看,肥咖條款的協議簽署絕非事不關己;至少,光是針對張忠謀「防止合法避稅」的建言,馬政府就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fsj 提到...

次貸風暴燎原 Fed輕忽肇禍

自由 2013.01.20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美國聯準會二○○七年「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錄最新解密,該年夏天次級房貸危機甫起之際,聯準會低估了房市與銀行業問題嚴重性,部分官員雖提出恐導致衰退的警告,仍認為美國經濟終禁得起考驗,未能及時防患未然。次貸風暴後來引爆了全球性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

經過五年後解密的紀錄顯示,二○○七年夏季美國信貸市場已出現凍結的紅色警訊,參與聯準會決策會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官員反應慢半拍,遲遲未能理解這場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場的災難,其實來自劣質房市資產被證券化、打包成為次級房貸債券,再推銷售予銀行與世界各地投資人。

儘管美國第二大銷售次級房貸證券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二○○七年四月破產,緊接著「美國房貸投資公司」八月六日也倒閉,隔天聯準會決策會議仍宣布維持利率不變,多數官員判斷經濟面臨的主要威脅為通膨竄升,而非成長下滑風險。

此前,知名券商貝爾斯登銀行七月才清算兩檔投資房貸證券的避險基金,而法國最大的巴黎銀行投資部門八月則暫停客戶向旗下數檔投資基金贖回淨值,震驚金融市場。

聯準會隨後在八月十日召開緊急電話會議,宣布準備將挹注流動性、釋出數十億美元,時任紐約聯準銀行總裁、現任財長蓋納仍在電話中表示多數大銀行流動性仍佳,「沒有跡象顯示這些大型、多樣化金融機構正面臨資金壓力。」

未能防患未然 仍火上加油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同樣輕忽了次貸風暴嚴重性,迄當年底都表示不預期任何大型金融機構會破產或瀕臨倒閉,即使聯準會自八月起已開始多次調降短期基準利率。

相對地,時任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葉倫於二○○七前半年已警覺事態有異,在六月底決策會議提出經濟成長最大威脅來自房市,「就像房間裡出現六百磅重的大猩猩。」她指出,加州首府沙加緬度地區房價於二○○二至二○○五年膨脹兩成後已開始下跌,二○○六年次級房貸債務延遲率「急遽攀升」為全美最高。

聯準會未能防患未然後果是整個金融秩序崩潰,威脅到整個華爾街含高盛、摩根士丹利在內的發電機,導致雷曼兄弟破產,與後來美國政府對保險業AIG(美國國際集團)紓困與接管房貸機構房地美、房利美,使美國陷入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



◆ 社論-延續低經濟成長的2013年

【本報訊】2013-01-19 工商時報

世界銀行日前公布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下修今年和明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值。其中今年的成長率為2.4%,雖然較去年的2.3%稍好,但與去年6月預估的3%相較,則降幅極為明顯;至於明年的經濟成長,也從原來預估的3.3%,下修至3.1%。

去年一年受到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遲緩影響,全球經濟表現普遍並不理想,不僅歐元區經濟出現成長萎縮,開發中國家也寫下近10年來最慢的成長腳步。世銀將今年已開發經濟體GDP年增率,由去年6月預估的1.9%下修至1.3%。在主要已開發國家方面,預估美國今年為1.9%,較去年6月估計值下修0.5個百分點;歐元區今年衰退0.1%,低於前次預估的擴張0.7%;日本今年擴張0.8%,也不如前次預測的成長1.5%。開發中國家今年成長率預估為5.5%,比6月預估的5.9%低。換言之,不論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都下修成長率,而且因為開發中國家尚維持中度成長,才使得全球還有2%以上的成長率。台灣今年的成長率預估逾3%,介於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

以上的預測是基於全球並未發生意外不可測的事件所得到的數字,因此世銀又提到,美國兩黨的預算協商至今仍充滿變數,中日緊張情勢也恐殃及全球經濟,如果美國陷入「財政癱瘓」,即兩黨談判破局,3月初啟動政府自動減支機制,美國經濟將會萎縮0.4%,並削減全球成長率1.4個百分點。而如果歐元區再爆新危機,則會讓全球經濟成長縮水1.3個百分點。屆時全球經濟成長可能保一都不可得。由此也可見,美國財政墜崖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危害更甚歐債危機。

世銀此次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也受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實質的經濟環境變化所影響。因為去年雖然歐債危機獲得舒緩,使全球金融市場信心稍趨安定,但已開發經濟體去年並未因此增加成長動能;至於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大陸等,則因國內需求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才得以維持中度成長,而這種情勢至少將延續至2015年。

其實這麼多年來,世界各國許多經濟學者開始對於經濟能否無限成長,提出質疑,甚至還有認為過去60年的高度經濟成長是歷史上的反常態。其中日本20年來不斷擴大財政支出以刺激經濟成長,結果變成失落的20年,不僅景氣低迷、通縮嚴重,政府負債更是達到GDP的2倍多,居全球最高。歐元區國家也是如此,政府以舉債治國導致歐債危機,全球經濟一起受害。美國更是2008年金融海嘯的元凶,經過4年多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雖然挽救了世界金融市場免於崩潰,但終究又現出原形,全球經濟又重回低成長的軌道,已開發國家的失業率也因此不斷攀高。2012年之後愈來愈多人相信,已開發國家的低成長可能變成一種常態;開發中國家則因為仍處於短缺經濟的時代,只要執政者有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加上若干政策的執行,經濟自然會成長。

隨著已開發國家的擴大財政支出政策失靈,美國聯準會採行強力的貨幣政策和低利率措施,藉此刺激國內的經濟成長和提升就業率。其他已開發國家當然不能坐以待斃,因此也同樣祭出寬鬆貨幣政策,包括歐洲央行和日本。其中日本的新任首相安倍更直接挑明,將選用一個會大膽執行貨幣政策的央行總裁,而且要將日本的通膨目標訂為2%,並讓日圓大幅貶值。

由此可以看出,已開發國家已走到江郎才盡的地步,只剩下貨幣政策來解決當下的經濟困境。而當已開發國家紛紛以貨幣為武器,就已悄悄地掀起這場無聲的戰爭,其背後似乎也暗示已開發國家了解到,若不採取同樣寬鬆的貨幣政策,自己國內的經濟成長恐怕會被其他國家壓縮而更惡化,貨幣貶值因此成為一種自我防衛的武器。

至今我們幾可確定已開發國家運用的貨幣政策,只是他們之間互相搶奪資源、維護自我利益的工具而已,至少在幾年內並不能帶來全球實質的經濟成長。台灣處於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去年因為經濟成長基期低,因此預估今年能有3%以上的經濟成長,但執政當局不能為此而沾沾自喜,反而經建會等單位應積極研究全球經濟是否會持續很長的低成長時期。若此明年或後年極可能又回到更低成長的水準,那麼政府和國人都要先有心理準備,早日設法因應。綜合當前國內外情勢來看,政府其實不必汲汲於採取短期刺激措施,而可以朝著較長期的產業轉型和改善資源分配方向多加著力。

※ 相關報導:

* 牛市打暗號 美股多頭將全面啟動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48593.shtml

最新1期巴隆周刊報導,消費者信心仍疲弱,但市場透露令人振奮的時刻到了,美股可能來到新1波多頭開端。

* 歐巴馬 搶救中產階級大作戰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648532.shtml

歐巴馬也已支持其他目標,包括簡化稅制體系,調降稅率、減少富人享有的減稅優惠,並增加大學畢業生數量、大型基礎建設計畫、因應氣候變遷的能源政策、嘉惠製造業的誘因,以及提振出口。美國總統第2任常有12到18個月的時間贏得立法,之後的期中選舉和跛腳鴨時期常產生政治阻礙,若要獲致成功,須經過一連串妥協。

* 危機蔓延核心國 歐復甦必須等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01200156-1.aspx

德法兩大經濟雙引擎冷卻,無法帶動歐洲經濟增速運轉,加上義大利與西班牙等國仍陷負成長,顯示歐債危機逐漸由邊緣國往核心國蔓延,以致專業機構不看好2013年歐洲經濟。

* 日圓衝向100 日央行寬鬆貨幣23招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647245.shtml

據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報告,日本銀行(央行)至少還有廿三種政策選項可以寬鬆貨幣,並進一步壓低日圓兌美元匯價。

* 東協五國GDP 快贏亞洲四小龍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47158.shtml

在台灣和南韓等亞洲4小龍成長減緩之際,印尼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協5國(ASEAN5)仍在持續成長,其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在2014年超越亞洲4小龍,成為亞洲的成長引擎。

* 北韓經濟3年來首見成長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4/132013012000808.html

....最新數據顯示,北韓出售原物料給中國,其中包括煤礦,賺取了大筆外匯;由於北韓基本上不公佈國家經濟狀況,因此根據南韓統計局報告,北韓在2011年的經濟成長了百分之0.8。

fsj 提到...

社會企業:第一桶金與最後一哩

【聯合報╱社論】2013.01.21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不以追求股東的利潤為目的,而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

以企業家格局推動藝文事業的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解釋「社會企業」時說:「我的志業就是我的business!」這句話說得好。以大氣魄精準點出了「社會企業」標舉的理想性與俗世性:既要做公益,也要做生意;打起算盤追求利潤,更追求利他。

「社會企業」的興起,無異是對資本主義大纛下,企業追求「利潤極大化」鐵則的悖反。因為,在傳統的資本主義邏輯之下,社會的平衡、生態保育、弱勢族群的福利,都不在企業的考量之內;但這些卻是幸福的基本定義,也是文明社會的重心。那麼,註定失衡的市場遊戲,如何才能改變?

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的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存在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非為股東賺錢。所以,社會企業最簡單的判準在於,它必定承載了社會目的,為了改變世界、解決人類問題而運作;所賺得的盈餘並不分配給股東,而是回到初衷,再投資於尋求永續的解決方案。

所以,社會企業可以看成是對資本社會「自私」邏輯的修補,乃是有別於傳統慈善事業的新行善力量。

可喜的是,發源於歐美的「社會企業」也已漸在台灣土地上萌芽,即使還未蔚然成林。在國藝會與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合作推出的「發現社會企業」系列報導的過程,及日前舉辦的「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中,都可看見「社企」新世代在不同領域中各自努力耕耘的身影。

即使不以社會企業為自我命名,但台灣早有一群人善用智慧與文化資本,以有限的資金,為長期被排除在市場經濟之外的弱勢者帶來改變。比主流市場的生意人更有意願去尋求永續的解決方案,有些人甚至打算以邊緣營運反過來攻占並改變現有體系。例如,不當「白米炸彈客」的楊儒門,以各式小農市集進攻社區與百貨公司,為台灣農人與農業尋找出路。

有意思的是,不少年輕世代視商學院訓練為投身社企俠客隊的行前訓練,或是先到大企業「潛伏」,磨練未來投身社會企業的實力。例如美國長春藤名校商學院出身的台灣女孩喬婉珊,以經營知識加上創新思維,讓犛牛絨化身為時尚織品,提升牧民收入,盈餘也回流牧區。習商對新世代來說,不再只是為了致富,而是為了看清企業的實相,進而以商業思維改變世界。

但以企業思維行善之路何必如此迂迴?事實上,原本就擁有經營能力與資源的企業,能在這場典範革命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包括施振榮提倡的,為缺乏資本的社會企業捐出創業的「第一桶金」;企業主或專業經理人更捐出無形的時間與智慧,為社會企業提供know-how及擔任顧問,排除建立經營模式的盲點;亦能在企業採購中加重對社會企業「倫理採購」的比例,以消費者姿態,提供育成社會企業的沃土。

目前台灣各式社會企業或「準社會企業」發展的瓶頸在於,社企的定義與定位都有些模糊與尷尬之處。舉例來說,社會企業若要向銀行融資,就比一般的企業要困難。因為現有的社會企業雛形,大半是以社福組織的附屬單位存在,銀行認為這類組織難以獲利、無利可圖,也就難以還款,所以很難向銀行融資取得興辦款項與購買資材。

另一種形式就是依公司法,以企業的形式經營,但這又落入另一「尷尬」:公司的目標就是要賺錢,股東可以要求分配盈餘,這就與社會企業的精神相違。

所以,台灣若要推動社會企業,應當有立法的必要,這始能走上最後一哩。到底名稱裡有「社會企業」,並不必然保證它的運作就符合公益,沒有法令,究竟營收與盈餘如何運用,就少了監督的力量;再者,取得法律地位,也就便於融資與發展。

說到底,社會企業是公民以自覺以自省的力量,修補了社會的不公義缺口;政府若要善用這股豐沛的力量,就該學習當年的英國,以政府力量,訂定「社會共同利益法(ICI)」、提供經費、鼓勵年輕人投入,積極扶植社會企業,解決社會共同的問題。

※ 相關報導:

* 把握「複邊服務業協定」的契機
http://www.udn.com/2013/1/21/NEWS/OPINION/OPI1/7650055.shtml

美國貿易代表柯克(Ron Kirk)日前正式通知其國會,將於近期內開啟包含我國在內共21個世貿組織(WTO)會員參與的「複邊服務業協定」(PSA)談判。....PSA在性質上是一個大型的服務貿易FTA。其出現的主因,在於WTO杜哈回合談判遲遲無法完成。為尋求突破,2011年底的WTO部長會議指示各國尋求有創意的突破之道。由於服務貿易占全球貿易的比重越來越高,同時過去18年來電子商務、雲端服務、行動應用等新興服務業發展迅速,使得WTO的規定與開放承諾顯得過時。因此服務業遂成為在WTO架構下,加速自由化進展的首選。

* 非敏感產業 陸資持股可逾50%
http://www.udn.com/2013/1/21/NEWS/FINANCE/FIN1/7650061.shtml

....7大關鍵技術產業包括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積體電路、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液晶面板、金屬切削工具、電子及半導體生產用機械設備。知情官員透露,7大關鍵技術產業仍維持持股比不可過半的限制,主要是希望確保我關鍵技術產業的發展優勢,與掌握主動權。....至於專案審查的重點,如何推動產業合作的策略,會是主要的關鍵。



◆ 設境外平台 拚國際專利

【蘇宜成】2013-01-21 中國時報

籌組一個具服務產業性質的民間統合智財管理機構,已是我國科技轉型的既定政策之一,且有此迫切需要。但因為台灣不是專利合作公約的成員國,且過往諸多由政府資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機構均淪為酬庸的肥肉,成效不彰;所以筆者建議在規畫階段就應先將這兩點因素納入考量:亦即該機構必須自負盈虧、且必須具有一個可在境外運作的平台。

首先,專利合作公約是各國從事國際專利布局的利器,台灣因為不是簽約國而被排除在此一國際合作機制之外。如果僅看數量而不計專利品質,那麼在專利的國際布局方面,台灣不只落後南韓,而且已遠遠落在大陸之後。截至去年為止,源自台灣且透過該公約的已公告國際專利申請數總計仍不到三千件,南韓則為近六千件,而大陸更是短短幾年之間已超過一萬六千件,僅在去年的一年當中就有五千多件。

目前,台籍企業或台籍法人機構,比如說工研院,雖然可透過大陸進行國際專利申請,但是卻必須依規定改掛大陸國籍,如此一來的風險是,一旦大陸的官方或法律對屬於其國籍的發明或專利採取限制措施時,台灣透過大陸這個管道申請的國際專利也會遭到波及。

台灣的國家級研究機構如中研院,對此一困境的權宜措施則是,在其重要發明的國際專利申請人當中安插持有美國籍的學者,使這項發明可經由美國進入專利合作公約的機制。這個權宜做法也有其風險,因為除了台灣以外,多數國家的法律承認共同列名的專利權人,可在未經其他共同所有權人的同意下,處分其名下的財產,因此即使是權宜性的掛名也有其風險存在。至於台灣的一般國立大學,則受限於不得有雙重國籍,且不能如法人機構般的進入大陸管道,因而一籌莫展。所以大學的研發授權績效不彰,其實也是非戰之罪。

為解決此一問題,規畫中的統合智財管理機構必須至少有一個在國外註冊的分支,以此一機構作為國際專利的申請者,作為台灣進入專利合作公約機制的窗口。至於地點的選擇,首先這個國家當然必須是專利合作公約的成員國;該國對於民間機構的自由運作必須有明確且透明的法律保障;最重要的是這個國家容許其政府對於民間機構運作的干預程度必須最低。對此,筆者不建議台灣與他國或大陸就此一問題進行政府間的談判或簽約,因為恐將涉及世界貿易組織的其他規範,不僅治絲益棼且緩不濟急,以民間進行為宜。

事實上,非營利性質的獨立智財管理機構在國外存在已有相當長的時間。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成立的「威斯康辛校友研究基金會」為例,它是一個成立於一九二五年、獨立於大學之外的民間非營利機構,這個機構代威斯康辛大學管理超過兩千件的專利,其中過半是透過專利合作公約進行布局,目前平均每年幫大學完成百件以上的對外授權案。

該機構有一支專業團隊,可獨立評估大學研發的商業潛力。畢竟,一位教授或研究員的人際關係或學術聲望,和一項發明的市場或產業潛力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相關性,但是在機構內衡量應當分派多少資源支持其布局專利時,在欠缺獨立、客觀、且專業的評估機制下,當事人的地位和人脈卻往往成為重要的考量依據,導致資源浪費且成效不彰。

更重要的是,該機構自負盈虧。這個機構的收入是來自於它所談成的授權金的兩成,而非來自補助。近日台灣各界對於少數學閥壟斷濫用資源頗多批判,自負盈虧正可以有效杜絕所謂的學閥對於台灣籌設此一新機構的覬覦。因為需自負盈虧,所以唯有真材實料者堪可勝任,可避免新機構又淪為一塊酬庸的肥肉。(作者為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程助理教授,具美國紐約州律師執照)

fsj 提到...

日本決定「印鈔救市」擴大量化寬鬆政策

【聯合晚報╱編譯蔡致仁、記者陳雲上/綜合報導】2013.01.22

日本央行 (日銀)今天會議決定「擴大寬鬆」、「印鈔救市」。日本央行按照安倍政府的要求,將通膨率目標提升為2%,並啟動無限制寬鬆政策來提振經濟,此外提高日本GDP成長預測為2.3%。

日本央行今以7比2同意與政府簽署聯合聲明,宣示通膨目標由1%調高至2%、且無限量購買資產計畫,2013年每月將以13兆日圓購買資產、2014年釋出10兆日圓。

此舉激勵日圓在中午過後出現一波急貶,再次貶破90.15日圓新低,隨即也出現一波賣壓,日圓重回88.9左右價位,但因日本央行的印鈔和灑錢的措施,預料將加重資金外溢效果、日圓也將續朝90、100日圓大關邁進。

日本央行聲明指出,「根據每年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變化,本行將『物價穩定目標』設定為2%」。日本新會計年度從三月開始,央行預測今年日本的GDP將成長2.3%,高於之前預測的1.6%。

央行進一步表示,「準備用近零利率與收購資產的積極政策推動貨幣寬鬆,根據資產購買計畫,本行將每月固定購買一定量資產,沒有終止期限」。

元大寶來綜合研究院院長梁國源指出,安倍內閣的強勢動作,等於宣告日本政府大舉印鈔、日本債務將「貨幣化」,且日本央行已失去應有的獨立性、及未來通膨將升高的預預。但從安倍的政治影響面觀察,安倍的強勢作為、配合他當選得票數取得294席過半席次的優勢,安倍的強勢,有助於他成為繼小泉純一郎之後,再次掌控整個日本政權,終結「七年換六任首相」的政治不安定局面。

※ 相關報導:

* 安倍經濟學 克魯曼讚做對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684/112013012200088.html

前言:金融海嘯爆發迄今五年了,全球經濟依然疲軟,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在新書《克魯曼觀點:拚有感經濟》(End This Depression Now!)中強調,「如果政府放棄撙節措施,改採新的刺激方案,經濟可以迅速復甦。」

* 擴大政府支出 真是救市主?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684/112013012200089.html

....克魯曼指出,「先進國家仍處在蕭條泥濘裡,數千萬男女找不到工作;這場蕭條是不必要的,它根本是需求不足的結果。如果政府放棄撙節措施,改採新刺激方案,經濟就可以迅速復甦。」然而,從理論到實務,有這麼容易嗎?

....克魯曼形容,美國經濟引擎依然有力,只是要換電池。陳添枝與林向愷則認為,現階段台灣經濟引擎出了問題,必須檢修,除了需求不足之外,還有結構性問題,克魯曼觀點不必然可以全面適用於台灣。台灣目前面臨需求不足,政府應擴大支出,但舉債又瀕臨法定上限,該怎麼辦?陳添枝指出,台灣沒有本錢提高舉債上限,因為台灣不是國際貨幣基金會員國,必須維持一定財政紀律以確保較高的債信。然而,民間資金充沛,政府應多協助民間資金參與公共建設或刺激消費。

* 美商併陸企 被騙慘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7652392.shtml

大陸企業不僅赴美掛牌上市做假帳,外企併購陸企也因陸企做假帳而受害,美國機械工程巨頭卡特彼勒(Caterpillar)因不慎購買了財務造假的中資公司,導致自身損失了5.8億美元(逾新台幣168億元)。



◆ 台灣產業外移 回不去了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2013.01.22

經濟部統計處昨天公布,去年十二月外銷訂單金額為三百九十三點九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比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八點五,為連續第四個月正成長;全年接單金額四千四百十億一千萬美元,為歷年最高。

不過,去年全年外銷訂單僅比上年成長百分之一點一,為二○○九年金融海嘯後新低。

經濟部預期,今年接單情勢將比去年好轉。

經濟部統計長林麗貞說,十二月接單主要貢獻仍來自資訊通信、電子與精密儀器等前三大主要接單貨品;雖然去年全球貿易動能停滯,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新機種熱銷,拉抬我前三大主要貨品去年全年接單表現,不僅呈正成長,也都是歷來最高。

經濟部統計,資通訊、電子產品去年全年接單都突破一千億美元,各達一千一百零五點六億與一千零卅三點五億美元。

不過,全年「國內接單、海外生產」比率已高達百分之五十點九,是自二○○四年以來最高。林麗貞說,去年九月以來,海外生產比率就逐月上升,十二月更創下百分之五十二,是歷年單月新高。

她說,去年全年出口衰退百分之二點三,但全年外銷接單金額成長百分之一點一,接單金額創歷史新高,差異就在於海外生產比重逐月攀升。

她解釋,前三大主要接單貨品海外生產比重都很高,尤其資通訊最高達八成三,隨接單成長動能仰賴這些貨品程度愈來愈高,未來海外生產比走升似乎已成定局;但近來不少台商回台投資,或許能產生些微抵銷力道。

接單地區部分,林麗貞說,去年我自美國、歐洲及東協六國接單金額皆創歷年新高,尤以東協六國成長幅度最快。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十二月歐洲接單金額為歷年單月最佳,達八十五點七億美元,年增二成五,又以資通訊成長三成二最多,除傳統耶誕旺季需求加持外,我不少資訊大廠在歐洲設有生產基地與發貨中心,接單產品不僅銷往歐洲,更包括周邊地區。

日本去年全年接單為四百零四億美元,年減百分之五點六,以資訊通信產品減少較多。林麗貞表示,過去日圓升值有助於轉單到台灣生產,而今日圓貶值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展望今年接單,林麗貞表示,目前全球對行動裝置需求不減,新興國家成長幅度也漸增,預期今年前三大接單貨品會持續成長;此外,傳統貨品接單,如化學品、塑橡膠、基本金屬與機械等,去年第四季已開始反彈,今年表現也將回穩。

※ 相關報導:

* 50.9% 海外生產比重新高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652517.shtml

我海外生產比重自去(2012)年9月逐月攀升,經濟部昨(21)日公布,12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攀升到52%,去年全年平均海外生產比,達到50.9%的歷史高點。

fsj 提到...

日圓貶值拉開全球貨幣戰序幕

【經濟日報╱社論】2013.01.23

日本銀行(日本央行)周二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後,無異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於0%-0.1%水準,並同意與政府簽署聯合聲明,宣示通膨目標由1%調高至2%,且無限期購買資產計畫,2013年每月將以13兆日圓購買資產。這樣的規模著實驚人,與美國QE3、4相比,每月買債850億美元,一年金額約占其GDP約6.3%左右,但日本購買資產金額卻達到GDP的28%。

消息傳出後,日圓兌美元瞬間貶值,一度觸及90.18日圓,雖然隨後美元賣壓湧現,回升至89對1美元左右,但一般預料,隨著日本銀行的干預,日圓將仍有貶值的空間。

在此同時,各國央行的領導人則陸續提出警告或憂慮,擔心匯率政治化及貶值競賽再起,包括,德國聯邦銀行總裁魏德曼、俄羅斯央行副總裁烏尤卡耶夫、盧森堡總理榮克、挪威及瑞典央行副總裁等,如今,日本的實際貶值行動,將更催化這些憂慮,尤其是俄羅斯即將擔任20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在今年2月G20財長和央行總裁到莫斯科集會時,此項議題必然成為焦點。先前,G20在2009年的高峰會曾承諾要抑制貨幣競貶。

可以看得出來,大家關心的不是日本的通膨是多少,而是日圓貶值是否會成為全球貨幣競貶的導火線。就日銀目標來看,通膨2%到底可否因為印鈔票而達成,仍尚有疑慮,因為日本長期通縮或物價低迷現象,並非完全是貨幣環境的問題,雖然照經濟邏輯而言,釋出貨幣,會提高持有資金的機會成本,而增加民眾增加投資或消費誘因,不僅可促進經濟,當然也可能帶動物價上漲,但這樣的立論基礎,是建立在民眾關心其資金配置報酬差異的假設上,但許多日本民眾,尤其是老年人根本不在意其資金未來報酬,而更在乎的是其存款能否支持其生活所需,因此,有可能在物價上漲的情形下,其消費更保守,也因此抑制物價。

因此,非常有可能的是,日銀2%通膨目標未觸及,但日圓已貶破110日圓兌換1美元,日銀又該如何呢?日本經濟再生大臣甘利明(Akira Amari)認為110日圓將會「過於弱勢」,而許多日本重要人士也認為95至100日圓是合理價位。

倘若屆時日圓再續貶,歐洲若也蹚入這場渾水,那麼,亞洲及其他新興市場,為了抑制本國貨幣升值,也只好擴大購買外匯,釋出貨幣,演變成為全球貨幣競貶的割喉戰爭,也可能再次引爆泡沫經濟,屆時也許日本通膨還不到2%,但其他國家物價可能漲翻天。

這樣的現象及可能趨勢,再次凸顯全球匯率議題的重要性,個別國家貨幣當然有其升貶值的理由,但若影響區域甚至全球金融,那就不是可以為所欲為的議題了,過去韓元貶值,最傷的是我們台灣,因此,國際間也沒什麼抗議的,但此番日圓貶值影響的程度與幅度,遠遠超過韓元貶值。因此,今年包括上述所提G20財長和央行總裁,甚至G20領袖會議,及後續歐盟、亞太APEC會議,都可能免不了,針對此問題有所討論,能否遏止競貶現象的產生,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面對這樣的趨勢及挑戰,台灣為一中小型開放經濟體,倘若國際不能遏止競貶趨勢,那麼,央行就要做好與熱錢對抗的準備,倘若國際聯手干預,亞洲及新興市場包括台灣也可能被點名匯率獨立性問題,在我國央行總裁任期換屆時刻,誰能抵擋熱錢,甚至戰勝熱錢,而誰又同時能擁有專業獨立性的國際肯定,在此時刻,適合人選不是已呼之欲出?

※ 相關報導:

* 日掀貨幣競貶 各國央行砲轟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655299.shtml

日本啟動無限量寬鬆貨幣政策,為亞洲貨幣競貶賽掀開序幕,亞洲央行進入備戰狀態。泰國、俄羅斯、韓國等央行總裁都發言抨擊,日本作法恐引發國際貨幣戰爭,必要時將採取措施,抑制熱錢流入,維繫出口競爭力。

* 貨幣戰早開打 各國央行「只能做不能說」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655263.shtml

日圓狂貶以鄰為壑,亞洲各國央行表面平和以對,檯面下卻暗潮洶湧。資深財金官員坦言,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事實上,貨幣大戰早就開打。」....台、韓、新等各國央行為維持自家匯率穩定,無不各出奇招,但不宜對外公開。官員說,以新加坡幣為例,去年大升百分之六,但今年不升反貶,關鍵就在新加坡政府不著痕跡的干預;新加坡當局是以一籃子貨幣決定匯價,因日圓占比重高,日圓狂貶,新幣也就無法升值。

* 央行備戰…熱錢危機 總裁憂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7655271.shtml

日本央行擴大量化寬鬆,並拉高通膨目標至百分之二,亞洲國家嚴陣以待。中央銀行官員昨天表示,「我們會密切注意日本如何操作和運作。」

* 歐盟11國 擬徵金融交易稅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55128.shtml

歐盟財長會可望在22日同意德國、法國與義大利等11國開徵金融交易稅,此舉可能讓銀行業侷促不安,但料將獲得選民支持、增加急切需要的財政稅收。

* 經濟強國 公債投資新寵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55225.shtml

包括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和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等投資大戶,正逐漸改變30 多年來的資金配置模式,以經濟產值取代負債規模做為挑選投資政府債券的依據。



◆ 陳立恆:工匠精神的知行合一

【聯合報╱陳立恆】2013.01.23

發展科技是現代文明富民強國的必要手段。台灣每年花在研究發展方面的支出超過GDP的3%,其中三分之一來自政府部門,這個龐大數字所帶來的實質效益,自然值得國人關心注目,特別是在景氣低迷的年代,將國家投資的學術研究成果予以商業化,縮短科學發現與商業實踐之間的距離,絕對是我們在推動科研發展與提升經濟動能上的一大契機。

為此,政府與學界聯手端出各式計畫方案,希冀從中謀求科技創新銜接商業活化的捷徑。然而,近期在參與某些國家部會主持的相關計畫評鑑的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科研商業化的計畫都存在著極大盲點。

首先,缺乏商業經驗的學術團隊如何判斷其原創科技的商業潛力與擬訂開發計畫,這個評鑑點的本身即充滿懸念;再者,台灣培育未來重點科技人才的學研機構,特別是大學院校,在科學知識與研究方法的養成之餘,幾乎沒有在可以與商業做連結的市場概念與工匠精神上多作琢磨。

我不是科學家,但是個生意人,涉足過為數不少的科技產業,對我而言,科學知識與研究方法是「知」,市場概念與工匠精神是「行」,唯有知行合一的工匠型科研人才,才能讓學研、產業與市場三者無縫接軌,而這也是最困難的部分。我時常遇到與科研人員提出市場概念與工匠精神時,許多人並不能立即接受這些觀點的狀況,尤其對於工匠精神,總覺得和他們眼前的工作內容毫無關聯。

其實,我們不妨從實際的成功經驗,審視工匠精神對於一個國家發展的宏觀意義。例如德國,世界公認的科技強國典範,它的中堅企業(Mittelstand)一如國家的中流砥柱,在景氣好時扮演成長推手,在景氣差時則搖身變為穩定的舵手,雖然大多數屬於中小企業規模,卻是掌握最多國家核心科技的行業領導者。

無論管理學家們如何天花亂墜的分析此現象,和德國廠商合作超過卅年的經驗告訴我,他們的優勢底蘊普遍來自於上溯百年的工匠精神傳承。所謂工匠,即是熟諳特殊技藝的師傅,具有自己的創意,又十分貼近市場,懂得也願意依照顧客需求,不停歇的改進技術知識,打磨出與時並進,又兼容真善美的獨門商品,這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耐。

年初,專研中堅企業的赫曼.西蒙博士訪問台灣時也提及,德國中堅企業的利潤在近十五年來平均成長四倍,十年間創造了上百萬個工作機會。這一點對於同樣以中小企業起家,又逐漸陷入低成長與高失業困局的台灣當局而言,無疑是一塊深具攻錯價值的他山之石。

我相信這塊他山之石亦適用於學術研究商業化的領域,如果我們希望提高目前相關計畫的效益,應該將每一個育成單位或是功能中心,視作一個中堅企業的雛形,先針對一個具有全球視野的利基市場作出規畫,從而專注研發符合甚至超越其市場期盼的核心技術。

但最關鍵的是,從指導的業師到被輔導的學員,都必須跳出一般科研人員的思考框架,以靈活柔軟的工匠身段,從下游產業的立場觀點出發,親身接觸目標市場,隨時保持彈性與創新,不只鑽研技術層面,也掌握終端需求,才能有效利用投入的公共資源,構造出具有高度實用價值的創新科技,達成學術研究商業化的終極目標。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

fsj 提到...

貨幣戰警報響 陳揆下動員令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陳美君/台北報導】2013.01.24

全球貨幣戰爭一觸即發,行政院長陳冲昨(23)日要求相關部會提高警覺,並指示中央銀行、經濟部兩部會研商具體對策。昨日晚間央行緊急召開會議,對可能的衝擊進行沙盤推演,必要時將強化外匯管理措施因應。

據瞭解,央行正密切注意熱錢動向,同時全天候緊盯日圓及韓元匯率變化。由於南韓財政部長朴宰完高調「嗆聲」,表示已準備好採取新的措施,誓言要減緩韓元匯價的震盪幅度。

我央行也做好調整新台幣匯率波動區間的準備,一旦掀起貨幣戰爭,將在第一時間建立新的防線。

在央行的監控下,新台幣匯率近期多在29.0至29.1元間盤整。

匯銀人士表示,央行目前是以靜制動,一旦韓元尾隨日圓走貶,考量我國出口競爭力,不排除央行會讓新台幣匯率相應動態貶值,屆時新一波的亞幣貶值競賽將正式開打。

陳冲昨日是在行政院政務會談時下達動員令。至於是否需要提升到國安層級因應,他表示,將視未來後續發展而定。韓元兌美元匯價昨日重貶0.37%;新台幣匯率終場升值0.3分,以29.092元作收,小幅升值0.01%。

據了解,陳冲對央行的指示是:要密切關注日本採取此政策後,對區域國家及台灣的影響,持續注意其他競爭國的動態。

他並要求經濟部,注意日圓貶值對我國進出口影響有多大,及其他國家針對日圓貶值採取的因應措施,對我國貿易的影響。

陳冲還強調,東協對我國經貿布局來講,是一個很重要且深具潛力的市場,我國具備許多拓展新興市場的優勢,應加強拓展東協國家的市場;且市場的拓展不限於傳統的商品,還有服務甚至投資。

經濟部長施顏祥昨晚則說,目前最重要的事,是密切注意競爭對手匯率變動情形,將視各國貨幣貶值的幅度,適時採取因應措施。

此外,推動台日產業合作是既定方向,經濟部仍會加強媒合工作。

※ 相關報導:

* IMF:經濟成長全球降 日本成長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57794.shtml

國際貨幣基金(IMF)廿三日調降今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並預測歐洲經濟今年將第二年陷入萎縮,因為歐債危機未能促成經濟復甦,而日本受惠於新政府的刺激策略,今年將維持成長。

* 美房價指數 連十月走揚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57737.shtml

美國去年11月的官方房價指數連續第10個月走高,增添房市已經翻揚復甦的最新證據,美國房價上漲的動能今年可望持續不墜。

* 西班牙衰退幅度 恐續擴大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57733.shtml

西班牙經濟去年第4季衰退加深,為連續第6季衰退,且經濟學家預測今年衰退幅度還可能繼續擴大。歐盟執委會在最新經濟預測報告,把今年歐元區成長下修至0.1%。

* 菲外資成長 去年居東南亞之冠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01240199-1.aspx

2012年菲律賓外國直接投資流入成長,高居東南亞國家之首,但流入金額在主要東南亞國家協會國家當中,卻是敬陪末座。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公布的2012年「全球投資趨勢監測」(Global Investment Trends Monitor)報告顯示,菲律賓取得的外國直接投資成長高達15%,優於越南的12.5%、泰國的3.9%、印尼的持平以及新加坡的負成長。



◆ 當安倍遇上豆芽菜經濟學

【聯合報╱郭永興/文化大學中山大陸所、經濟系合聘副教授(台北市)】2013.01.24

日本新首相安倍氣勢銳不可當,日本每日新聞的社論說,當日本銀行配合安倍政策,宣布百分之二的通貨膨脹目標時,日本央行已經臣服於新政權。然而,就算安倍成功收服央行,如果無法打敗庶民的豆芽菜經濟學,日本經濟還是難有起色。

常看日本節目的朋友會發現,日本近來很流行省錢料理節目。在眾多省錢食材之中,豆芽菜廣受好評。同重量的豆芽菜,價格不到肉類的十分之一,而且富含胡蘿蔔素、蛋白質、維他命C、又低卡路里,成為代替肉類的最好食材。比如說,在高麗菜捲中,以豆芽菜取代豬肉泥。

但是這跟日本經濟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從豆芽菜的消費,就可以了解日本通貨緊縮的問題所在。據統計,從二○○五到○九年,日本家庭消費豆芽菜的重量,增加了兩成以上。增長最快的時期,就是金融海嘯發生後的二○○八到二○○九年。

豆芽菜經濟學就是庶民面對經濟不景氣的智慧,在所得減少的時代,以便宜的替代商品來維持生計,而消費者的節儉傾向則進一步造成通貨緊縮。

安倍經濟學要達成通貨膨脹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讓日本銀行印鈔票,從銀行買進日本公債,讓更多的貨幣流通進市場,造成日幣的貶值。安倍經濟學認為,當節儉的消費者了解到,手上握有的日幣會越來越不值錢,便會較有意願購物,進而活絡經濟。

就一般經濟學教科書而言,安倍經濟學的考慮並沒錯誤。在通貨緊縮的時代,消費者會期待物價持續下跌,因此購買商品的意願就會降低。再者,在一個房價每年都會下跌的地方,是沒有人要投資房地產的。

然而,日本消費者的節儉傾向,有其結構性因素。全球性不景氣、內需減少的高齡少子化社會,持續下調的上班族薪水,都是促成消費者捨肉吃豆芽菜的因素。光靠央行印鈔票,對這些結構性因素效果有限。

再者,對於「青吃著不夠擱想麥曬乾」的消費者而言,通貨膨脹只有反效果。近年,由於產業結構轉變以及派遣員工的增加,日本境內年收兩百萬日幣以下的窮忙族(working poor),增加到將近一千一百萬人。安倍經濟學若無法增加這些經濟弱勢者的薪資所得,通貨膨脹只會使得他們更貧窮。

通貨膨脹率不是經濟成長特效藥,光是讓豆芽菜的價格每年上漲百分之二,並不會讓用豆芽菜取代肉類的消費者,轉回去消費肉類,因為肉類也同樣上漲百分之二。安倍經濟學還需更多有料的施政內容,不然日本經濟難再起。



◆ 悠遊金融卡3月上路 12歲能辦卡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2013.01.24

悠遊金融卡將在三月問世,首批發卡銀行包括國泰世華、上海、彰化銀行、玉山、台新及合作金庫等六家銀行。發卡銀行初步規劃,將限制持卡人的年紀,十二歲以上才能申辦悠遊金融卡。

即將發行的悠遊金融卡,也就是悠遊卡(儲值卡)加金融卡,民眾須有銀行帳戶才能申辦;悠遊金融卡的功能與一般金融卡相同,可以提款、存款、轉帳,但帳戶裡若沒有錢,悠遊卡就無法儲值,單次儲值上限五百元。

銀行說,依現行規定,民眾開立銀行帳戶,並沒有年紀限制;不過新發行的悠遊金融卡仍考慮設定最低持卡年齡,初步規畫是十二歲以上,有的銀行想提高到十五或十八歲。

悠遊卡公司表示,已有十五家銀行發行悠遊聯名卡(悠遊信用卡);至於首批發行悠遊金融卡的銀行有六到八家,其他銀行將在七月後陸續跟進。

金融界人士說,目前已經發行的悠遊卡分為兩大類,一是悠遊卡公司發行的「純種」悠遊卡,以現金儲值,除了搭乘台北捷運之外,還可以指定的商店購物;二是悠遊聯名卡,是悠遊卡(儲值卡)與信用卡的合體,具信用卡功能,可以在一般商店刷卡消費,同時以刷卡方式為悠遊卡儲值,單次上限二千元。三月起,還將新增「悠遊金融卡」。

fsj 提到...

亞幣競貶開跑? 台、中、日、韓上午都貶

【聯合晚報╱記者周品均/台北報導】2013.01.25

日圓午盤90.69 二年半新低

日本上午公布12月CPI再度滑落,市場預估日本政府將加速寬鬆,使得日圓匯價在緩貶2日後,今日再度貶破90元大關,寫下2年半的新低,而日圓的加速貶值也激起亞洲貨幣的競貶賽局,今天上午人民幣、新台幣與韓元都同步走貶,新台幣盤中實質價位已站穩29元以上,亞幣揮別過去1個月的升值格局,市場上已嗅得到亞幣走勢反轉為貶值的味道。

日圓在日本央行政策會議後,一度由貶轉升,隨著今日上午日本12月CPI數據的公布,再度出現下滑情況,激起市場對於日本政府將加速寬鬆的揣測,日圓再探90元關卡,上午一度來到90.69元的低點,再寫2年半新低。

韓元在韓國政府盯梢下,這周以來已經由升轉貶,今日上午也續緩貶的格局,上午一度來到1071元,也是1月以來的新低點,而新台幣走勢同步由升轉貶,昨日新台幣盤中實質交易價位在29.01-29.04元左右,今日上午的交易區間來到29.5-29.9元,實質匯價已反轉為貶勢,匯銀人士指出,從出口商惜售美元態度觀察,即可嗅出新台幣貶值腳步將開啟的味道。

過去一個月台日韓匯率比較來看,日圓去年12月25日匯價約84.7元,日圓1個月內貶值3.4%,而新台幣同期價位收在29.119元,1個月升值0.07%,相較之下,韓元同期升值0.15%,就出口競爭力來看,日圓大幅的貶值與台韓幣別的升值相比,相對挹注出口表現,而日本政府沒有要停止日圓走貶的態度,導致多已出口為主的亞洲國家都將競相加入貨幣貶值賽局,包括人民幣、韓元、新台幣都出現轉貶的走勢,亞洲各國皆可能以加速貶值方式拉近與日幣走勢的差距,確保出口競爭力。

【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日本持續通貨緊縮,支撐政府加碼刺激經濟的措施,日圓匯率今天中午貶至2010年6月以來最低水準。東京匯市近中午時,日圓兌美元貶值0.1%,以90.39日圓兌1美元成交,盤中並觸及90.69日圓的低谷。

日本政府今天上午公布,12月不含新鮮食物的核心消費者指數比去年同月下降0.2%;日本央行日前宣布開放式貨幣寬鬆和2%的通膨目標。

雪梨的Rochford Capital公司主管艾維瑞爾說:「市場正在尋找任何可以拋售日圓的藉口,目前的基本面很難支持買進日圓。」

日圓匯價本周很可能創下連續第11周貶值,創下彭博資訊自1971年建立數據以來的最長的連貶紀錄。日本內閣府副大臣西村康稔24日接受訪問時曾經表示,日圓兌美元貶到一百日圓並不過分,不會構成問題。

※ 相關報導:

* 美經濟三喜臨門 股市衝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60200.shtml

美國上周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意外降到5年來最低,經濟領先指標也出現3個月最大增幅,且製造業景氣攀升到逼近兩年來最高水準,激勵標普500指數24日盤初漲破1,500點,為2007年12月12日迄今首見。

* 歐元區PMI報喜 成長添動能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60203.shtml

歐元區1月服務業和製造業的景氣減緩幅度同步縮小,優於經濟學家預測,顯示歐元區經濟已更進一步接近復甦。



◆ 經濟學人:日圓沒那麼被高估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3.01.25

經濟學人以「大麥克指數」衡量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口口聲聲日圓太高,非貶不可,結果日圓一貶,貶得貿易夥伴跳腳。以《經濟學人》目前很通俗的那把尺「大麥克指數」來衡量,他們跳腳有理,也就是日圓遠遠不像安倍叫苦的那樣高估。

「大麥克指數」是以購買力平價說 (purchasing power parity)或「一價律」為基礎,也就是貨幣經由匯率在兩地之間兌換後,買到相同貨品的價格。

《經濟學人》以麥當勞「麥香堡」在美國國內的美元售價為根據,比較各國「麥香堡」的美元售價,據此判斷一籃子貨幣裡誰的匯率高估或低估。

日圓的匯率,23日報價是88.61兌一美元,計入日本與美國消費者物價差距後,這個匯率低估16%,是2009年以來最大差距,並且顯示日圓在10國集團(G10)的貨幣裡低估程度最嚴重。

面對各國抨擊日本以操縱匯率來促進出口,日本政府不改說詞,表示日圓貶到一百才是合理水準。

20國集團(G20)定下月在俄國舉行財長會議,日本極可能成為眾口撻伐的目標。俄國央行官員已警告,一場比賽貶值的世界貨幣大戰已有一觸即發之勢。

東京「國際貨幣事務研究所」經濟學家森川央23日說:「各國將會一致聲詩日本以壓低日圓來搶救經濟。開發國家先前一直認為日圓在70這個價位有高估之虞,但今後可能不會再有這樣的主張。」



◆ 經濟學家示警:寬鬆後遺症…資產泡沫變大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3.01.25

「末日博士」羅比尼、瑞士銀行董事長韋伯等重量級經濟學家23日警告,當初全球央行為挽救全球經濟而推行的量化寬鬆(QE),如今反而可能造成傷害,包括助長政府和家庭的自滿情緒,推升貨幣競貶與資產泡沫的風險。

紐約大學教授羅比尼在世界經濟論壇(WEF)警告,西方央行仰賴QE讓經濟免於萎縮,可能讓經濟充斥債務沉重的銀行、企業和消費者。他說:「隨著時間前進,將出現殭屍銀行、殭屍企業和殭屍家庭,傷害長期展望。」

羅比尼說,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後,QE雖在避免讓全球再度陷入大蕭條中扮演關鍵角色,但若全球央行誤判出場策略,將導致意外後果。

他批評聯準會(Fed)近來承諾持續收購債券、直到失業率降至6.5%的做法,認為決策當局可能誤判失業率下降和通膨間的平衡。

羅比尼也說,若全球央行都想壓低本國貨幣匯價,將是場「零和遊戲」,不會有任何國家受惠,商品價格也會躍漲。

曾任德國央行總裁的韋伯警告,央行能利用QE爭取時間,但無法解決長期沉痾。他擔心,只要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府和家庭就缺乏減債誘因,經濟將受人為推升,把算總帳的時間往後延。

曾推動英國央行延長QE的彼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總裁波森則說,過去5年來沒有證據顯示QE正埋下未來危機的種子,QE有短期益處,但長期風險很低。

此外,羅比尼接受彭博電視專訪時說,歐元區情勢已好轉,但政治仍有惡化風險,包括義大利和德國都將舉行選舉。

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的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史提格里茲認為,歐洲政府縮減開支正阻礙成長,威脅當地的經濟復甦。

他說,歐洲的穩定也面臨風險,因歐元區缺乏具備共同銀行監管機構、存款保險等機制的統一金融體系。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格夫說,歐元區成員國能組成更緊密的政治聯盟,並讓希臘等國家留在「外層軌道」,歐元將能存活。他的樂觀預測是,歐元將繼續存在,但並非所有成員國都能處於負責決策的第1層軌道。



◆ 北京新光天地 驚傳台團隊撤出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2013-01-25 旺報

2007年爆發經營權之爭的北京新光天地百貨,如今再度傳來重大消息。據陸媒報導,該公司的台灣經營團隊,以雙方合約到期為由,全面撤出,由大陸本土股東華聯集團全面接手。惟對此一消息,新光三越低調,以「不清楚」回應。

網易財經報導,「中國最大最賺錢單體百貨」北京新光天地再度發生巨變,負責該百貨實際營運的台灣經營團隊已悄然撤出,兩大股東北京華聯集團和台灣新光三越磨合7年依然走向分手,令業界同感惋惜。

公司下達封口令

報導引述多位公司員工的說法稱,台灣營運團隊的退出,在公司內部早已不是祕密,所有員工基本都知道,但是公司下達封口令,嚴禁對外透露。

對於此次台灣營運團隊的退出,報導引述華聯離職副總的說法稱,台灣團隊接手新光天地百貨已經超過5年時間,這次的撤出很可能是先前合作協議中就已敲定,「雙方在履行之前定下的協議」。

另有業內人士稱,雇用台灣專業團隊的成本很高,北京新光天地在商業模式穩定的背景下,出於對成本的考慮,撤出台方團隊,「時機恰當」。

本報針對上述報導向新光三越總部進行求證,該公司發言人周寶文對該公司團隊撤出北京新光天地一事,表示不清楚,也不願說明目前新光三越持有北京新光天地的股權比例,僅表示「台灣方面不負責大陸事務,目前公司對大陸那邊的事情也沒有成立窗口。」凸顯該公司的刻意低調。

單店業績衝第1

據了解,北京新光天地所屬的北京華聯新光百貨公司,由台灣新光三越百貨和北京華聯集團在2006年3月合資成立,總資本額7.5億(人民幣,下同),雙方各占50%股權;2007年4月在北京CBD華貿商圈風光開幕,2011年躋身大陸百貨單店業績第1,稅後淨利達8億。

北京新光天地兩大股東的蜜月期僅1年多時間,2007年8月雙方爆發震驚兩岸的重大商業糾紛,當時多名台籍幹部遭扣,總經理吳昕達亦遭大陸限制出境,驚動北京高層介入協調才告落幕。

※ 相關報導:

* 沒有台灣魂 百貨一哥地位不保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3/112013012501854.html

....業內人士說,2012年大陸百貨業嚴重下滑,走高端路線的北京新光天地受衝擊頗大,上半年銷售年增下滑27.9%,自顧不暇的華聯擺脫台灣團隊自行經營後,第一道考題就是挽回頹勢。

fsj 提到...

國際利差交易復燃 紐澳幣等將成大贏家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彭博資訊二十五日電】2013.01.26

全球央行持續採取寬鬆政策提振外匯市場對全球經濟的信心,也使沉寂多時的利差交易今年捲土重來。專家指出,紐幣、澳幣與印度盧比將是這波交易熱潮大贏家。

利差交易是指借入低收益貨幣以投資高收益貨幣。德意志銀行的美元利差超額報酬指數(Carry U.S. Dollar Excess Return Incex)今年來上漲2.4%,為2007年以來的年初最佳表現,且已從去年6月低點回升15%。

即使歐債危機逐漸緩解、美國與中國成長也開始轉強,仍動搖不了全球央行繼續以超低利率刺激經濟的決心。國際貨幣基金(IMF)日前公布,今年全球經濟可望擴張3.5%,優於去年的3.2%。

受上述因素激勵,投資人大膽買進俄羅斯盧布、巴西里爾和墨西哥披索等高風險貨幣,也壓低西班牙等高負債國的借貸成本。

聯合信貸(UniCredit)駐倫敦全球外匯策略部門主管基歐納基斯說,今年經濟成長將稍令投資人寬心,「這表示他們將開始建立高風險部位,屆時利差交易將一飛衝天」。

基歐納基斯指出,利差交易今年將持續升溫,「日圓與瑞郎貶值將使紐幣和澳幣受惠」。此外,美國銀行業正準備釋出逾9.2兆美元存款,布局金融市場,也是套利交易可望獲利的因素。

日圓兌美元25日一度貶0.95%至91.19日圓,跌破21日創下的2年半低點90.25日圓。

資料顯示,借日圓、買紐幣的利差交易今年來報酬率達5.3%,反映紐幣兌日圓從去年6月1日的12個月低點回漲30%,與紐西蘭2.5%的高利率。同時期日圓—澳幣利差交易報酬率為4.8%。

興業銀行駐紐約外匯策略師赫拉里說:「日圓很適合做為今年的融資貨幣。去年很多資金流入日圓避險,但今年日圓可能賣壓沉重。」

該銀行預期,未來1年印度盧比將是套利交易表現最佳的貨幣,瑞郎則可能貶值最多。

※ 相關報導:

* 日本上月CPI溜滑梯 通縮難解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7662379.shtml

日本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出現過去7個月來第6度下滑;日本銀行(央行)總裁白川方明警告,要達成2%的通膨目標並非易事,日銀收購太多債券有升高公債殖利率的風險。

* 台經院:台灣經濟在隧道裡見曙光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662577.shtml

美國財政懸崖問題有解,台灣經濟研究院昨天公布最新經濟成長率(GDP)預測,較去年十一月預測上修零點零七個百分點,為百分之三點四九;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台灣經濟已在隧道裡看見曙光,第二季美、日不確定因素消除後,景氣可望復甦。

* 喜迎春燕 中科二林招商吸引鴻海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662593.shtml

中科四期二林科技園區轉型成精密科學園區後,昨天首度舉行招商說明會,吸引七十多家廠商參與,其中新科光電、和勤精機等四家廠商已確定進駐,並已開始建廠,鴻海集團也表達強烈設廠意願。

* 人民幣在台業務 春節前開辦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7662569.shtml

中國大陸人民銀行與中國銀行台北分行昨天簽署「關於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協議」,中央銀行隨即宣布,最快春節前,人民幣在台業務即可開辦,屆時國人可在指定外匯銀行兌換人民幣、開立人民幣帳戶(存、提款),以及辦理人民幣匯款至大陸,還可以投資以人民幣計價的共同基金、投資型保單等金融商品,不必出國,在台灣就能搞定。



◆ 翩翩飛起:蝴蝶不認輸

【聯合晚報╱社論】2013.01.26

一度,若不是因愛國心的驅使,台灣消費者選擇hTC的手機,還真有幾分猶豫。hTC自前年就開始了在全球主要市場的下滑軌跡,市占率一再萎縮,「宏達電恐怕熬不住了」,是許多人下意識裡擔心過的一件事。

但宏達電很可能靠著一隻輕盈的「蝴蝶」反敗為勝。蝴蝶,不但帶來夢想起飛的想像,更象徵了堅韌的鬥魂,在殘垣敗瓦上輕盈現身,展翅高飛。上個月才推出的蝴蝶機,就是為了與iPhone 5正面對決,而它不但在日本擊敗了iPhone 5,在台灣隨著出貨量大幅提升,也可能將在月底出現黃金交叉。

這樣的成績得來不易,「起死回生」的故事更像一個奇蹟。hTC曾經快速飛昇,在北美攻城掠地,儼然是蘋果之外唯一的精采。然而不夠細膩的設計內涵與不夠完整的生產供應鏈,它竟在去年一年間,在全球智慧機市場上,從可觀的11%市占率重跌到4.8%。而三星不僅突破30%以上的市占率,將蘋果拋在腦後,更搶下手機的全球龍頭。三星飛上枝頭,把宏達電的憔悴映照得更加難堪。所謂「台韓競爭」,在手機市場上最能見出得失。

但蝴蝶機終於破蛹而出,背後有一段近乎臥薪嘗膽的勵志情節。在專業的測試報告中,蝴蝶機都達到頂級的表現:在硬體的測試得分上,超越韓國三星Galaxy系列的多款機種;流線造形更讓人愛不釋手。手上握著這隻優美華麗的蝴蝶機,國人不必以「愛用國貨」的口號勉力相邀,商品本身的優越性就足以顯現尊榮。宏達電喜不自勝地說,蝴蝶拍動雙翅,它的振動讓三星也開始憂慮了。

一隻手機的故事也許不必過度演繹,但「絕地反攻」四個字正是台灣社會如今最欠缺的氣魄。台灣因為政治惡鬥,閉關自守,失去了全球視野,也早已沒了雄心。國人越來越習慣的消息是:四大產業變成四大慘業,高雄港排名每年跌落,或是什麼項目又列名四小龍之末。「放棄」幾乎成了台灣的形象,新加坡甚至把台灣的沈淪當成負面教材。但蝴蝶機的故事出現,變成這個社會不認輸的一個典範!蝴蝶翩翩飛起,能否成為台灣再度揚升的美好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