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9

運動紓壓 提升工作競爭力

◆ 抗藥性細菌奪命…全美年死2萬3千人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170555.shtml

【聯合報╱編譯馮克芸/綜合報導】2013.09.18

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CDC)十六日發布報告說,全美每年至少兩百萬人因抗藥性細菌而生病,且至少兩萬三千人因這類細菌感染而喪生。這是美國聯邦當局首度提出具體數字,說明抗生素失效的後果。

衛生官員長期以來一直針對抗生素濫用及細菌抗藥性提出警告,CDC在二○○七年估計,全美每年約有十萬人因醫院院內感染喪生。過去人們認定院內感染的來源多半是抗藥性細菌,但這種細菌感染造成的死亡案例數不明,CDC十六日的報告提出了解答。

CDC細菌抗藥性辦公室主管索羅門承認,由於研究設計只統計那些直接因抗藥細菌而喪生的人,因此報告中的死亡人數偏低,但他說:「這是最低數字,我們希望得出盡可能排除主觀的數字。」

這份一百一十四頁的報告指出全美大多數抗藥性細菌感染的源頭,即十七種抗藥細菌及一種真菌。其中毒性極高的「抗碳青黴烯類腸道菌」(CRE),幾乎讓市面上所有的抗生素都失效,約是每年六百件死亡案例的元凶,但研究人員在全美四十四個州的健康照顧機構都發現了CRE。

報告中說,人們使用抗生素時,約有半數是不當使用,而「在動物身上使用抗生素,多屬不必要且不適當」。美國政府估計,全美七成以上抗生素是給動物使用,為的是預防動物在擁擠的環境中引發感染,或讓動物長得更快。對於後者,聯邦當局正嘗試禁止。

※ 相關報導:

* 口服抗黴菌藥ketoconazole傷肝腎 美國禁用 我評估中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18/today-health4.htm

用來治療汗斑、髮癬的抗黴菌藥物「ketoconazole」(克多可那挫)由於可能引起嚴重的肝腎傷害,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日前禁止該藥的口服劑型做為汗斑治療的第一線用藥,歐盟也打算暫停販售該劑型藥物。

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目前該藥相關的肝腎副作用,依規定已載明在藥物說明書上,食藥署並已再次發函提醒醫師相關風險。至於是否進一步限制?未來將彙整國內外相關資訊,針對該藥品的臨床效益與風險進行再評估。若確定使用風險大於臨床效益,不排除跟進。



◆ 心血管病患 吃柚要節制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18/today-health2.htm

文/毛志民 2013.09.18 自由

王奶奶自從前兩次中風後,每天都吃抗凝血劑「華法林」(warfarin),最近臂膀上出現大片瘀青,一問之下才知道因為兒子上星期寄來了一大箱柚子,這幾天每天至少都吃了半顆。

或許大家都已經知道葡萄柚(汁)會影響許多藥物的代謝,但是舉凡藥袋標示、用藥指導內容多半沒有把柚子這個時令水果列入,許多患者或其家屬對與葡萄柚同是柑桔屬的柚子感到困惑。

植物學家認為,葡萄柚是柚子與野橘雜交後的水果,可以理解葡萄柚(汁)內含抑制藥物代謝的成分呋喃香豆素,柚子或白柚中都有,只是含量不同。

國內曾有碩士研究論文針對葡萄柚、柚子、白柚和西施柚果汁進行呋喃香豆素含量測定,發現以葡萄柚果汁含量最高。此外,也有研究指出,桑葚汁、野葡萄汁、紅石榴汁和黑莓汁也會影響藥物代謝,偶爾少量喝通常無妨,但不可以天天喝或當水喝。

今年3月初,一項加拿大研究發現,有超過85種藥物成份,預期會受到葡萄柚所影響,嚴重者可能致命,儘管目前罕見吃柚子導致藥物不良反應案例,但為求謹慎,尤其是有吃抗凝血劑或是降膽固醇藥物司汀(statin)類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有所克制,吃一、兩瓣柚子解饞、應景即可。

(作者為高雄榮總藥劑部總藥師)



◆ 運動紓壓 提升工作競爭力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7280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2013/09/18

運動可以遠離負面情緒,董氏基金會邀請藝人陳庭妮擔任「樂動校園計畫」活動大使,呼籲青少年運動紓壓。研究發現,每天固定慢跑30分鐘,可以趕走負面情緒。

陳庭妮說,自己原本熱愛運動,求學期間最愛和同學打籃球,拍戲時中斷運動習慣,發現筋骨容易痠痛疲累,後來恢復跑步,即使經常得從早上工作到晚上12時,她依然保有好精神。

陳庭妮說,跑步時,讓自己思路更清明,跑完後心情豁然開朗,現在她通常10時開始工作,經常在8時早起,在住家附近慢跑,覺得比躺在床上睡2小時還要有活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表示,憂鬱症無聲無息,不少人知道自己得到憂鬱症,總反問:「我是公司的張老師、開心果,怎麼可能會得病?」詹佳真說,不少資訊業工作者,由於工作取代性低,常常無法請假,若面臨其他壓力,就可能出現憂鬱情緒。

詹佳真提醒,當一周好幾天睡不著,或明明睡眠不足卻很早起床,就要有所警覺,壓力是不是太大了。建議民眾養成運動習慣,運動可以釋放壓力,打籃球、騎腳踏車、爬山、游泳、慢跑等都可以,慢跑是最沒有時間和金錢限制的運動。

另外,青少年身心成長,在環境與人際上遇到較大變化,有人不知如何表達,只好大發脾氣排解不愉快。例如,孩子老是說:「很煩」、「說了你也不會懂」。在校可以談笑自若,但在家裡卻不耐煩、發脾氣或哭泣。家長若認為孩子沒禮貌而痛罵一頓,反而錯失協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機會。



◆ 快走增進認知功能 遠離失智症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7287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3/09/18

「失智症並非無可避免!」匹茲堡大學博士寇克·艾瑞克森表示,十年來失智症相關研究顯示,運動可降低包含阿滋海默症在內,五成的失智症風險。

寇克·艾瑞克森表示,每周數次的快走,每次三十至四十分鐘對有助增進認知功能,這類中等強度的運動或已足夠,而加大運動強度是否發揮更大效益需進一步探討。運動降低失智症風險的相關研究論述,十年來已累積不少,具相當的參考價值,相關研究統整已發表在《醫學研究檔案》(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

年長者常因生理機能退化,較常待在家中,不妨鼓勵尚有行動能力的長輩走出家裡與人群互動,達到促進身心健康的效果。

中、西醫師廖桂聲建議,除了運動防慢性病,還要少吃含鋁無機物的加工食品。如經常食用,鋁就很難由身體排出,進而對大腦及神經細胞產生毒害。

失智症常見症狀首先是記憶力與思考能力衰退,常常出門卻忘記目的地,忘記自己已經買過菜,完全不記得與別人約定好的事情,叫錯身邊親友名字等。其次,出現情緒不穩與行為異常,包含暴躁易怒、個性改變、失眠、憂鬱、懷疑家人或朋友偷走自己東西,甚至出現幻聽或幻視,自認家裡被壞人入侵或有鬼怪等。

醫師進一步表示,失智症患者大腦功能逐漸減退,一開始只是忘記別人講過的事,或容易忘記最近發生的事情,接下來會不記得日常生活行動,例如忘記自己洗過澡而不停重複、忘記自己打過電話而不斷撥電話給朋友,到最後甚至出門後,忘記家住在哪裡。

很多失智症患者發病前從不輕易動怒,發病後突然脾氣變的很差,莫名奇妙發脾氣的次數日益增加,身旁的人剛開始也常不知如何是好,患者生活也開始日夜顛倒,甚至半夜不睡覺在家裡走動,白天反而嗜睡不想出門,讓家人非常擔心。有些年長者過生日晚輩回來祝壽,孫子孫女名字卻通通叫錯,整個人看起來沒精神,無精打采。



◆ 智慧運動鞋 提醒你足部過勞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77255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3/09/18

全民瘋慢跑,台師大研發智慧鞋,在鞋底加上加速規與陀螺儀這兩項高科技感測器,監測運動中足部是否過於疲勞,且可以無線方式傳輸到平板電腦或智慧手機,發出警訊,預防運動傷害。

台師大昨天舉行成果發表會,運動競技系特聘教授相子元指出,市面上智慧型運動鞋可偵測運動時的速度和步伐,一雙要價150美元(約台幣4500元)以上,是一般運動鞋的二倍,但還沒有出現會發出預警訊息的鞋子。

相子元率領的團隊2006年到2012年與耐吉(Nike)產學合作,由Nike提供台師大1年4萬到5萬美元研究經費,再加上教育部頂大計畫的上百萬元經費,研發出會發出預警的新一代智慧鞋。

相子元指出,目前不清楚Nike會不會使用這項技術,但研究結果及技術已公開,業界都可使用。台師大希望能跟國內業者合作,讓智慧鞋量產上市。

愈來愈多台灣民眾瘋路跑,相子元指出,適度運動對健康有益,不過過度運動讓足部太過疲勞,會造成足底筋膜炎等運動傷害,團隊利用加速規與陀螺儀兩項感測器偵測足部是否過度疲勞。

相子元解釋,加速規可測量足部的震動及步伐,陀螺儀則可偵測跑步時足部內旋的角度,如跑步時運動量過大或造成足部疲勞時,感測器會讓手機等裝置發出警訊,提醒跑者不要再跑了。

相子元表示,團隊針對十多位大學生跑步30分鐘以上、造成足部疲勞狀況建立常模資料,研究結果將發表在運動科學期刊。

相子元說,團隊2009年研發第一代智慧鞋,警訊透過有線傳輸,2011年第二代透過wifi傳輸,現在最新的一代智慧鞋則透過藍芽傳訊息。

※ 相關報導:

「健人就是腳勤」 走出健康自信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5秘訣 中秋讓你健康烤肉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2013.09.19

1. 減動物脂肪 改吃烤魚、豬里肌
2. 增纖維攝取 搭配番茄、茭白筍
3. 防鈉吃過量 烤肉醬用水稀釋
4. 減心血管負擔 別用奶油煮絲瓜
5. 降致癌危險 別把食物烤到焦

中秋連假,許多人準備「烤肉馬拉松」,烤肉先醃又大量塗醬,再配上含糖飲料,可說是油糖鹽全餐,連吃四天恐怕月圓臉更圓。專家提醒,肉類、海鮮務必要烤熟,以免感染導致腹瀉。

牛小排、豬五花、雞翅膀、雞心等,是烤肉熱門食材,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這些肉的脂肪含量較高,多吃容易攝取過量動物性脂肪,建議改吃烤魚、去皮雞胸、豬里肌等。

另外,別把肉類當主角,菜肉攝取須均衡,可搭配番茄、青椒、香菇、筊白筍等自製串燒,或以韓式吃法用生菜夾肉,增加纖維攝取量。

如想要有飽足感,許惠玉建議,可吃片全麥吐司或玉米、地瓜等;水果方面,柚子雖含豐富維生素C及纖維素,但熱量較高,可與芭樂、蘋果、奇異果等搭配。

烤肉通常先醃過,烤時再塗上厚厚醬料。許惠玉說,如此容易攝取過多的鈉,建議烤肉醬可加水稀釋,烤時不要一刷再刷,或改灑少許檸檬汁或海鹽,享受食材原本的鮮味。香腸、熱狗、丸子等加工品也含高鈉高脂和添加物,應盡量少吃。

許多人喜歡用奶油烹調蘆筍、絲瓜、金針菇等,許惠玉建議,改加蛤蜊、柴魚等和風調味,以免增加心血管負擔。

別把食物烤到焦脆,增加致癌危險,許惠玉建議,可先將食物水煮到半熟縮短烤肉時間,並在烤肉架上鋪上一層錫箔紙隔離炭火,可將食物用錫箔紙包裹住再烤,比較不易烤焦黑,也避免油脂滴入碳火產生致癌物。

歡樂之餘,要注意食材衛生,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歷年中秋假期,全國急診腹瀉就診病例有明顯上升趨勢。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民眾烤肉愛肉類和海鮮,如果食材處理不當,前者易感染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會出現拉肚子症狀;烤海鮮則容易感染諾羅病毒,會出現嘔吐症狀。

中秋烤肉要留意

1.烤肉架選擇外觀完好,不要使用表面電鍍已剝落或髒汙的產品。
2.自備可重複使用的環保餐具,如需選購免洗餐具,應選擇標示清楚且完整包裝。
3.選擇新鮮烤肉食材並低溫保存,食材加熱煮熟,生熟食分開處理。
4.烤肉時,避免食物與火直接接觸或油脂滴入炭火中,減少致癌物。
5.使用鋁箔烤肉時,勿讓酸性調味醬料接觸鋁箔,並勤換鋁箔。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整理/記者楊欣潔

※ 相關報導:

* 月餅「三挑」 好吃大家分食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172315.shtml

國健署建議,民眾選擇月餅時,應注意「三挑」,挑零反式脂肪、挑低熱量以及挑低膽固醇。國健署營養師黃莉婷說,反式脂肪常存在於酥油和人造奶油製作的烘焙食物,如糕點、甜甜圈、蛋糕,或油炸食物如薯條、炸雞、雞塊及點心如爆米花、餅乾中。



◆ 出國停保健保線上辦 第六類被保險人受惠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3.09.18

每個月約有1萬人因出國6個月以上,辦理健保停保。健保署昨表示,即日起,凡在鄉鎮區公所投保的第六類被保險人,出國停保可直接進入健保署網站線上申請及辦理,估計每月有8千名留學生、台僑或台商可免到公所臨櫃辦手續。

健保署承保組科長楊玉美表示,二代健保規定,預計出國6個月以上被保險人,可申請停保,停保期間免繳保費,但若在境外發生緊急傷病,醫療費用不可申請核退。已辦理出國停保者,返國復保後,應屆滿3個月,至少繳交3個月保費,才能再次停保。

楊玉美說,目前出國停保線上辦理,僅限第六類被保險人,主要是這些被保險者平日加退保都在公所,繳費單由健保署寄發,作業單純。至於在公司行號、工會、農漁會投保民眾,出國停保仍要向原本的投保單位申請。

楊玉美說,第六類保險對象線上辦理停保的程序是,進入健保署全球資訊網,不必申辦自然人憑證,即可進入「第六類保險對象出國停保線上申請」,填上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等個人資料,獲得一組受理號碼,可查詢受理進度及結果。

目前每月因出國需要而辦理停保者,約有1萬人,其中八成是第6類保險對象,這項便民措施讓部份留學生、台僑、台商不必奔波。

fsj 提到...

小心!大啖無糖月餅 1周激增5公斤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3.09.20

中秋節是民眾喜歡大啖月餅時機,但月餅高油、高糖、高熱量的「三高」特性,不少業者會以減糖、減熱量當訴求,甚至以「無糖月餅」吸引消費者。營養師提醒,所謂的無糖只是用代糖取代蔗糖,油脂和麵粉並未減量,曾有人中秋節期間大啖十幾個無糖月餅,一周內照樣大增5公斤。

高醫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宋侑璇指出,一個月餅熱量高達7、800大卡,吃掉一個,得連續運動2、3小時才能消耗掉,一般會建議切成四等份,一天吃掉一小塊解饞即可。

市面上的無糖月餅,吃起來一樣有甜味,就是因為把糖換成代糖(甜味劑),但為保持口感,油和麵粉的用量並沒有因此減少,熱量頂多減少了八分之一,就連熱量最少的蛋黃酥,也有400大卡。

宋侑璇說,去年中秋節前該院減重班開新班,她提醒學員要少吃月餅,一名身高160公分、體重78公斤的女性學員自稱超愛吃月餅,還請教該如何避免吃到發胖。一周後學員回班量體重,她就發現該名學員「臉更圓了」,一量體重赫然發現再增5公斤,嚇壞所有人。

女學員受不了大家逼問,只好坦承中秋節收到兩盒無糖月餅,因盒上標榜無糖、低熱量,她便放心大快朵頤,十幾個月餅全部吃光光。雖然中秋節沒烤肉、沒出門吃大餐,照樣胖了一圈,令她悔恨不已。

宋侑璇提醒,要享受月餅美味又不發胖,除了一次只取用四分之一,也可搭配熱茶增加飽足感,吃完即使很想再吃,也要運用「延遲」心理建設,規定自己「明天再吃,或先去運動再說」。



◆ 治糖尿病 胃繞道手術 助擺脫終身服藥(節錄)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920/35306893/

蘋果日報 2013年09月20日

【邱俊吉╱台北報導】國內有逾150萬名糖尿病患,為控制血糖,常得忍住口腹之欲,台灣、澳洲學者合作的最新研究找出根治糖尿病手術的3大成功指標,就是糖尿病患者病史在10年內、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7.5、體內一特定蛋白質C-胜肽濃度達常人一半,約有8成患者術後可擺脫終身服藥命運。

糖尿病手術在台灣已進行了一段時間,敏盛醫院副院長李威傑說,此手術即為常用的胃繞道等減重手術,醫界過去證實此手術可有效減重,使得某些肥胖糖尿病患治癒,但也有些糖尿病患術後血糖控制不佳,仍得用藥,直到上述研究,醫界才找到答案,成果並已登上《糖尿病照護》國際期刊。

李威傑指這項由台灣敏盛、台大等醫院與澳洲學者共同進行的跨國研究,共分析154名接受胃繞道手術糖尿病患的資料。

未根治也能改善

結果顯示,若罹患糖尿病不到10年,且檢測體內一種名為C-胜肽的蛋白質,濃度在常人平均值一半以上(常人數值1~4,平均值一半以上為2以上),另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7.5,算式(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符合此3指標者,接受此手術療效較佳,8成可根治糖尿病,另2成雖無法痊癒,病情也會改善。

刺激胰島素分泌

李威傑解釋,這類手術能治療糖尿病,是因其可刺激胰島素分泌,但若罹患糖尿病時間超過10年,胰臟功能恐已不佳,「再刺激也沒效果」;而此手術對身體質量指數不到27.5者效果不彰,因這些患者不是很胖也得糖尿病,表示其糖尿病與體重較無關。他估計,符合3指標糖尿病患,全台約20萬人,但國內接受此外科手術治療者僅數百人。

飲食控制難度高

據國民健康署定義,身體質量指數超過24屬過重,一名身高170公分民眾,身體質量指數若為27.5,體重約80公斤。

義大醫院國際減重暨糖尿病手術中心主任黃致錕指,糖尿病患沒做此手術,藉飲食控制來減重,也可能擺脫終身用藥命運,只是難度高,若患者已在用藥、病情控制仍不佳,會建議患者考慮手術治療。

※ 相關報導:

* 不蓋馬桶蓋 大號沖水噴細菌
http://udn.com/NEWS/LIFE/LIF1/8174744.shtml

上完廁所沖水前,蓋不蓋上馬桶蓋,看似小動作,卻大有學問!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說,最近門診約三分之一的病童遭腺病毒感染,發燒、腹瀉,感染途徑與衛生習慣不良有關,例如,少洗手、如廁後沖水時未蓋上馬桶蓋都為主因。

....使用公共場所馬桶,可能是許多人的惡夢,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指出,曾收過不少罹患袍疹、菜花等個案,都宣稱並未與他人有過性行為,自覺應在馬桶上被感染的。如真有顧慮,建議隨身攜帶酒精,噴擦馬桶座,再行使用。



◆ 路跑運動傷害 2周內一定要就醫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3-09-19 中國時報

近年路跑正夯,全台大小規模、不同主題賽事周周上演,蔚為全民運動。然而歡樂之餘,沒有漸進式及適當休息而一味「往前衝」,恐怕因運動傷害被迫喊卡,連帶影響生活功能。

28歲的程式設計工程師馬先生,小時候曾因車禍左膝蓋髕骨(膝蓋骨)外移、軟骨磨損,2年前意外事件又再次創傷。今年初馬先生與朋友揪團練跑,起初半走半跑6至7公里都沒有異狀。

練跑約半個月後,一次他與朋友持續狂奔10幾公里沒休息,左膝蓋舊傷復發,跑不到3公里就痛得無法繼續,甚至平時走上下坡路段就會疼痛。他休息長達4個月卻未就醫治療,疼痛情形依然沒好轉,只能無限期退出與朋友合組的慢跑團。

發生運動傷害時第一步是先休息,絕不要拖過2星期。復健科醫師陳易進表示,膝蓋關節疼痛有可能是半月狀軟骨、前後十字韌帶等軟組織損傷,時間拖越久甚至纖維化,診斷困難度越高,更難得到適當的治療和復健。

運動醫學會理事長周適偉指出,臨床上因跑步傷害的就醫個案相當普遍,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膝蓋痛,其他包括腳踝疼痛、大小腿腿筋和肌肉拉傷;跑者除了必須漸進式訓練基本體能,更要訓練核心肌群,尤其腹、背肌群,核心肌群功能越好,運動時的動作反應過程就越快、膝蓋負擔也較少。

台灣戶外路跑協會理事長陳世和建議,關節受過傷的跑者,練跑可先從走路開始,速度由慢而快,起初跑2-3公里,之後再慢慢往上加,感覺疼痛就要放慢速度,但不建議以走路帶代替跑步。



◆ 調理體質治失眠 一覺到天亮

文/陳星諭、林意旋 2013.09.20 自由

失眠為現今常見而且困擾的問題之一,如果「每週有3天或3天以上的失眠,造成疲累、焦慮、工作效率下降,而且會影響到生理功能,持續時間超過1個月」,就是「睡眠障礙」,必須進行藥物或非藥物的介入;但如果只有幾天失眠,且是急性或暫時性的壓力造成,通常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飲食和生活習慣也要注意

全球睡眠障礙的盛行率約26.8%,台灣大約是28%,成因與心理因素(如:緊張、焦慮、外在壓力)、生理問題(慢性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等),咖啡因、尼古丁、酒精、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或治療鼻塞的麻黃素等,都是潛在造成睡眠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除藥物治療外,睡眠習慣、飲食和生活習慣都是需要注意的部分。

酸棗仁湯是中藥治療失眠最常用的處方之一,對於常做夢、容易被吵醒的睡眠障礙特別有效,此藥方包括川芎、茯苓、知母、甘草和酸棗仁5種中藥材。其中,酸棗仁的角色最為重要。實驗也證實,它具有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的效果,可以延長睡眠時間,並縮短入睡時間,再搭配其他中藥,更可以增強睡眠效果。臨床上使用酸棗仁湯也不會有做惡夢、夢遊或是頭部沉重的感覺。

黃連解毒湯、知柏地黃丸等其他清熱退火藥物,對於長期患有睡眠障礙的患者,可以取得滿意的療效,不少患者表示,可以縮短入睡時間,不會一直醒來,有時還發現做惡夢的頻率減少。

其他改善方法還包括:減肥、多運動、睡前應避免大量飲水或大量進食含水較多的食物;中午過後不要喝茶或咖啡等刺激物。如果晚上睡不著時,不要硬躺,可以考慮起來散步、看書或是聽輕柔的音樂,盡量放鬆身體,逐漸降低神經系統活性。所以,也盡量不要在睡前看電視或iPad等,以免情緒亢奮,更加重失眠。

如果能配合藥物進行逐步的生活習慣改善,睡眠障礙的問題,相信可以逐漸獲得改善。

(作者為台北、林口、桃園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醫師)

fsj 提到...

FDA新規 醫療器材須有UDI

【聯合晚報╱美聯社/華盛頓20日電】2013.09.22

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20日公布,明年起將逐步實施新規,要求美國銷售的多數醫療器材須有單一識別碼 (UDI),以利追蹤數以百萬計的醫療器材,使病患不致植入或採用有問題的器材。

FDA指出,UDI將可辨識製造廠商、日期和出廠批號,該號碼將儲存於公共資料庫,俾讓管理機構、醫生及廠商都能監督這些器材的安全性。

醫師和公共安全維權團體已推動該追蹤系統多年,其他產品如食物料理機、汽車,數十年來一直採用這種辨識號碼,透過供應鏈來追蹤其產品。

「丕優慈善信託基金」醫療器材專案主任萊辛表示,醫生、醫院和醫療保險公司,因此得以在病患病歷上添加醫療器材辨識號碼,使他們能迅速找出誰植入或採用有問題的器材。

FDA明年開始實施此新系統,將從高風險器材如心臟支架和心臟去顫器著手,接著延伸到中度風險器材,如X光系統、外科縫針和電動輪椅,這些器材製造廠商須在三年內加上辨識號碼。許多低風險器材如繃帶,則不須遵行新規定。在FDA採行此追蹤系統前,多年來頻傳醫療器材的召回,如去顫器、人工髖關節和藥泵等,經常出現設計和製造的瑕疵。

最受人注目的案例包括樂普醫療器械公司 (St. Jude Medical)最近召回數以萬計的去顫器電線,因為電線可能裂開,導致去顫器故障;另一例是Johnson & Johnson自2010年起已召回逾10萬個人工髖關節,因為該器材可能斷裂,造成病患疼痛和發炎。

由醫療器材製造業者組成的先進醫療技術協會(AdvaMedz)發表聲明表示,新規定是改善醫療器材追蹤和設計的好的開始,但新系統將需要極大經費及心力,所有醫療技術製造業者都將受到影響,「因此必須從一開始就正確無誤地實施」。



◆ 纏訟12年 女大生醫療糾紛案翻盤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熊迺群、謝進盛、游振昇/連線報導】2013.09.21

大學生林育璇十二年前車禍不治,家屬認為麻豆新樓醫院及兩名醫師延誤救治,提告求償;雖然刑事處分不起訴,民事一審也根據醫審會六度鑑定無過失為由判醫院不用賠,但二審認為醫師應檢查傷患全身,改判醫院及醫師賠償二百多萬元。

「女兒,這次我們贏了!」女學生父親林翰藻談起纏訟悲從中來,他說十二年來因醫審會六次鑑定、出庭廿三次,「每次都迫使自己重新面對喪女之痛」,他會為女兒堅持下去,就為求得一個公理。

兩名醫師不願表示意見,麻豆新樓醫院院長特助王志福說,院方已收到判決,和醫師討論認為當初執行醫療過程並無疏失,決定上訴。

二○○一年十一月廿一日,就讀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的林育璇與王姓同學共乘機車車禍,王當場身亡,林重傷送麻豆新樓醫院。

家屬表示,急診室王姓醫師僅對頭、胸、頸部及骨盆腔照X光,腹部做超音波掃描,他們要求做胸部臟器超音波掃描,卻遲未檢查,王還表示「骨折不會死人」。

家屬說,女兒轉入加護病房,強調胸口很痛,不斷嘔吐,接手的李姓醫師仍未做胸部超音波掃描,檢查臟器是否受損;直至女兒休克才會同心臟科醫師檢查,發現右心房破裂,轉送成大醫院急救不治。

家屬指控兩名醫師錯過救命時機,兩名醫師主張,已盡一切緊急處置的作為與責任,沒有疏失。

醫審會六次鑑定認為醫師醫療程序符合常規;兩人被控過失致死,台南地檢署處分不起訴,台南地院民事庭也以心臟傷害的死亡率為七成,即使醫生訓練有素也難免遇到挽回不了的風險,判家屬敗訴。

但台南高分院認為,醫審會鑑定只能說明兩醫師未違反醫療程序,但病患當時已多重創傷,有許多不確定因素,「難道不應緊急做全身電腦斷層攝影等檢查,探查其他臟器出血的可能?」應負賠償責任。

從法官退休轉任律師的蘇清水表示,醫審會鑑定只供參考,過去法官多會採信鑑定,現在法官「會用同理心來審理」;部分醫師認為,法官不採信鑑定結果而判醫師敗訴,會讓醫療環境惡化。



◆ 注意!吃藥也造成肥胖

文/方銀漢 2013.09.21 自由

近年來減重已經變成了全民運動,不只是為了外表好看,其實也是為了身體的健康,因為許多醫學研究已經證實,肥胖是影響健康的潛在主因!但是卻有一群人再怎樣「少吃、多運動」還是瘦不下來,除了減肥的方式不正確外,有一些則是來自外部影響,例如吃藥造成的肥胖。

◎常見讓體重增加的藥物: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以往常用於降低血壓,也用在控制心律,此類藥物會影響體內脂肪與血糖的代謝。另外,也會使服藥的人容易感覺疲倦,日常活動較困難,進而減少運動量,所以長期服藥的病人,容易產生體重增加與腰圍變寬的情形。

●精神科藥物:抗憂鬱症藥物、鋰鹽及抗精神病藥物等,這些藥物中,有些會增加食慾,有些會提升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發生率;許多抗精神病藥物則會造成新陳代謝異常,導致血脂肪異常、血中胰島素分泌異常,以及胰島素阻抗,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及糖尿病的風險。

●腎上腺皮質素:也就是俗稱的類固醇或美國仙丹,它會使身體對葡萄糖耐受性下降、增加熱量攝取、血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身體及臉部肥胖,就是俗稱的水牛肩、月亮臉,常見於某些疾病像是氣喘、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或是因為肌肉痠痛而長期服用的中老年人。

●抗癲癇藥物:這類藥物像是phenytoin、valproate、gabapentin會影響中樞食慾及周邊新陳代謝,可能導致體重上升。

●內分泌藥物:抗甲狀腺藥物會降低甲狀腺功能,使人代謝變慢而體重上升;另外部分血糖藥像是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胰島素(insulin)、胰島素增敏劑(Thiazolidinediones)等,會使水分滯留體內,體重也隨之增加。

●口服避孕藥:傳統避孕藥中,通常含有動情激素及黃體素,動情激素會造成體液滯留導致水腫、黃體素則會促進食慾,兩者皆會造成體重增加。

不過,要強調的是,如果因病情需要服用前述藥物,剛好體重又莫名上升時,千萬不要急著停藥,因為這樣會影響到原來疾病的治療、延誤病情!這時該做的事就是帶著藥物或藥單找專業的減重醫師做相關諮詢與檢查,以確定發胖的真正原因,看是否需要調整用藥。

(作者為台北柏丹生活診所醫師)



◆ 癌症須知-乳癌不能吃黃豆? 適度攝取沒問題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3-09-20 中國時報

乳癌病人不能吃黃豆?!不少乳癌病人罹癌後就對黃豆製品敬而遠之,深怕黃豆內含的大豆異黃酮會誘導癌細胞復發,但專家認為,每天適度的攝取黃豆或黃豆製品對乳癌病人是有益的,不過萃取濃縮成膠囊或錠劑的大豆異黃酮仍應避免。

台北國泰醫院營養師賴秀怡表示,常有乳癌病人聽聞,若腫瘤細胞屬荷爾蒙受體陽性,吃太多黃豆或豆製品將誘使癌細胞復發,讓愛吃豆腐、豆漿者或飲食多是黃豆製品的茹素病人感到非常困擾。

賴秀怡指出,目前已知雌激素分泌過多會造成乳癌,大豆異黃酮為一種植物性雌激素,但其實天然黃豆製品所含的大豆異黃酮濃度並不高,1公斤黃豆約只能萃取17.5公克的大豆異黃酮。

賴秀怡說,近來國外研究開始探討大豆異黃酮對乳癌患者影響。2009年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AMA),一項針對5000多名中國女性的5年研究發現,每天攝取約11公克大豆蛋白者,比起攝取較少者,乳癌死亡率與復發率皆顯著降低。

另一篇美國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攝取量較多的人,癌症復發風險較低;還有研究發現,亞洲女性青春期攝取較多黃豆製品,對預防成年後的乳癌利多於弊。

但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曾令民認為,目前大豆異黃酮對乳癌病人影響仍未定論,不過相較於動物性雌激素,植物性雌激素對體內荷爾蒙受體的影響僅萬分之一,甚至可能更低。

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指出,過往部分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能預防東方女性乳癌的發生,但還沒有確實的研究證實大豆異黃酮對乳癌病人的影響。

賴秀怡認為,每天適量攝取1至1.5份黃豆及黃豆製品對罹患乳癌婦女仍傾向是有益的,但高劑量濃縮的大豆異黃酮膠囊或錠劑,因與天然食品來源不同,目前效用及副作用未明,仍不建議攝取。

曾令民提醒,乳癌成因複雜,遺傳僅約占5%至10%,臨床發現早發性乳癌患者荷爾蒙受體陽性比例偏高,研判環境荷爾蒙是很大的因素。

fsj 提到...

最淒美的中秋夜 抗癌天使魯若晴走了

【李道成/綜合報導】2013-09-22 中國時報

被許多大陸網友稱為「最美抗癌女孩」的山東青島女孩、24歲的魯若晴,中秋夜因血癌在北京協和醫院過世,昨在家鄉黃島區殯儀館舉行告別式。魯若晴從去年初,就在微博記錄自己與白血病抗爭點滴,獲知她過世訊息後,已逾十萬粉絲為其哀悼。

去年初被診斷出血癌末期的魯若晴,原名魯超;新華網指出,19日晚間近11點時,家人在她個人微博發出最後一次更新,確定這位最美抗癌天使過世的消息。

魯若晴是在9月15日重新入院,專家團隊進行二次骨髓移植準備;她在16日發表生前最後一次微博及照片說,「持續高燒第12天,骨頭疼得下不了床,腸胃出血,喘不動氣,抽17管血,我對自己沒有信心了。」

去年4月16日開始,罹癌的魯若晴只要身體狀況許可,就會發布微博,記錄自己抗癌經歷,還曾上傳自己「陽光光頭」照片,激勵廣大網友,並擁有30多萬粉絲。

去年獲知患癌後,一度因大筆醫藥開銷放棄治療,「微博大V」薛蠻子得悉此狀況後,去年5月在網上振臂一呼,一周內為其募捐百萬人民幣,解決此問題。

去年5月20日當若晴眼睛快看不見東西前,5月17日,若晴父母請其男友請到醫院,告知若晴病情。結果男友扭頭就走,若晴的父母再三請他留下,但他只留下一個背影。

當有人要找男子算帳時,若晴馬上說,「大家誤會了,他為我付出很多,求求你們不要這樣,那只會讓我更痛心…。」

「這姑娘這麼漂亮,心態又這麼好。生命最重要的不是長度,而是深度。祝福妳!」一位博友去年發出的祝福語。抗癌天使的故事很激勵人心,包括韓紅、范瑋琪都曾為她祝福。

根據她的遺願,魯若晴遺體自北京運回青島家鄉,昨日舉行告別式及火化。網友「蝸牛上面的殼」說,「得知你離開的消息,感到好心痛…姑娘,一路走好…。」另一網友「田浩」說,雖然不認識你,但為你的堅強感動,謝謝你教我學會了堅強不屈服。



◆ 血癌積極治療 8年存活率逾9成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09.22

許多偶像劇常出現主角罹患白血病催淚情節,不少人至今仍把俗稱「血癌」的白血病視為絕症。醫師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並非絕症,只要長期服用標靶藥物,8年存活率可達93%。一名患者12年前罹病,原本擔心自己撐不到兒子幼稚園畢業,但透過治療,明年將參加兒子的高中畢業典禮。

今年43歲的吳小姐,12年前莫名腹痛長達三個月。原先她以為是胃潰瘍復發,沒想到就醫檢查後發現脾臟腫大,被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當時她聽到自己罹患血癌,以為自己活不過半年,曾崩潰到與先生抱頭痛哭。幸好在藥物控制下,她不但沒錯過孩子幼稚園、國小、國中畢業典禮,明年還要慶祝兒子高中畢業。

台大醫院骨髓移植病房主任唐季祿表示,國內一年約有200 人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但這項疾病並非絕症,患者不需要化療、也不必骨髓移植,但大多數人要終身服用標靶藥物。只要好好控制,根據過去經驗顯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8年存活率可高達93%,多數患者可存活10到20年以上。

目前用來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三種標靶藥物都有健保給付,但國外調查發現,患者常沒有乖乖服藥。唐季祿說,患者若沒有按時用藥,會導致疾病惡化,存活期會大幅下降。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初期常沒有特殊症狀,患者往往是意外發現。唐季祿提醒,當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和血小板數目異常、貧血,或是自覺肚子腫大、吃一點食物就有飽脹感等,就要特別留意。

※ 相關報導:

* 20歲罹乳癌 醫師:年輕化趨勢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77071.shtml

乳癌發生及死亡率高居台灣女性癌症首位,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日前診治一名20多歲的女大學生,發現罹患乳癌有年輕化趨勢。主治醫師郭雨萱表示,和其他癌症相比,乳癌治療後存活率高,如及早發現,治療後效果不錯。



◆ 鞋子無辜!拇趾外翻要怪遺傳

鍾玉玨 2013-09-22 中國時報

腳拇趾外翻是常見的足部問題,很多人以為,拇趾外翻是因為穿了鞋跟過高或楦頭太尖太窄的鞋子所造成,其實不然。美國1項研究顯示,真正的原因應該與家族遺傳有密切關係,至於穿錯鞋子則是會加速拇趾外翻,但並非主因。

美國「弗萊明漢足部研究」調查了1370名有足部問題的成人,發現家族遺傳與腳拇趾外翻有密切關係。而且不分性別、不分年紀,皆是如此。

英國足科醫師表示,該研究印證他們之前的主張,其實鞋子只會惡化拇趾外翻,並非造成拇趾外翻的元凶。

拇趾外翻顧名思義就是拇趾偏向身體的外側。嚴重的外翻,肉眼即可看出大腳趾明顯偏向第二根腳趾。主要是因為支持拇趾第一蹠骨的軟組織失效,導致蹠骨傾斜與移位。隨著外翻角度愈來愈大,腳趾頭的變形程度也會愈來愈嚴重,有些人的大拇趾甚至會重疊在第二根趾頭的上面或下面,形成鎚狀趾或爪形趾,除了影響美觀,也會引起一連串的疼痛與不適。

嚴重者可能需要動手術,摘除拇趾囊腫。此外,醫師也提醒受家族遺傳影響,容易出現拇趾外翻的人士,應該慎選鞋子,勿因一味追求時尚而惡化拇趾外翻的程度。



◆ 《吃錯了再營養也不夠》 新鮮蔬果丟冰箱 營養價值打折扣

記者/洪素卿 2013.09.22 自由

蔬果可不是只有煮過頭會折損營養。美國的最新研究發現,將新鮮蔬果直接丟進冰箱,也可能讓原本鮮活的蔬果因為缺乏光照、出現「時差」,讓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專家建議,儲藏蔬果時,與其長時間放在黑漆漆的冰箱裡,不如放在涼爽通風處、維持正常晝夜光照,更可以保留營養。

放在涼爽通風處 維持光照循環

美國萊斯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珍妮特.布拉姆(Janet Braam)的研究團隊發現,蔬果採收後仍保有生物活性,其體內的生物時鐘會受到晝夜光照影響,並因此微調其含有的植物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以市場買回的包心菜(cabage,高麗菜)進行實驗,將包心菜分成兩組,一組維持正常晝夜光照、另一組則違反正常光照節律。再利用喜歡吃包心菜的菜蟲,來檢視包心菜的抗蟲力是否改變?結果發現,維持正常光照的包心菜,受到蟲咬的情況比起另一組明顯輕微。原來與菜裡頭的硫配醣體有關。

菜蟲喜歡在下午進食,而光照正常的包心菜會自行調節、讓抗癌的成分—硫配醣體在中午達到最高,藉由硫配醣體的苦味、防止菜蟲啃食。

硫配醣體具有防癌、保護心血管的功效,除了包心菜之外,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也有。

鮮果蔬菜買後 應儘快烹調吃完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只有十字花科蔬菜會在採收後受到光照影響生物活性,研究發現,包括菠菜、萵苣、胡蘿蔔、地瓜以及藍莓等多種蔬果在採收後,也會持續微調。

布拉姆認為,蔬果採收後,仍保有其生物活性,若保持田野時的晝夜光照變化,有助蔬果產生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物質。與其直接將採買回家的蔬菜直接放入冰箱,讓蔬果待在黑壓壓的冰箱冷藏庫裡,不如讓蔬果維持正常的晝夜光照循環,或許應該是依據蔬果的正常生物時鐘來儲藏。

例如,一些在適宜室溫下能保存的果蔬,像是蘋果、桃、李子、大白菜、馬鈴薯、番茄等可放在通風涼爽處;或是在營養價值達到高峰值時(例如中午),將其冷凍保存。

營養師謝宜芳指出,蔬菜中的維他命B、C等,都還是會隨著存放時間延長而降低,也因此,最重要的還是應該在購買新鮮蔬果後,儘快烹調吃完。

fsj 提到...

腹瀉別輕忽 防A肝偷襲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3.09.22

中秋節過後是腹瀉急診高峰期,但民眾今年除擔心烤肉拉肚子外,還得提防感染A型肝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一到八月,已有一百一十二人感染急性A型肝炎發病,發病人數較去年同期成長近七成,且今年A肝發病人數,無論是本土或境外移入病例,都創下近三年新高。

疾管署推測,這波肝炎疫情仍為境外感染,最可能來自中國大陸。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往年中秋節前後的境外移入傳染病,大多是登革熱及桿菌性痢疾,但今年A肝已攀升至第二位。

多數人感染A肝會發燒、倦怠與腹瀉,症狀類似一般吃壞肚子所引起的腸胃炎。感染A肝主要途徑是吃進不潔食物,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副院長余明隆表示,幾乎四十歲以上成人都曾感染過A肝,有免疫力,反倒是現在廿多歲的年輕人,普遍體內沒有A肝病毒抗體。

A肝不像B型肝炎會發展成慢性肝炎,但感染力強,上海曾爆發卅萬人大流行。余明隆提醒,百分之一的A肝感染者恐變成猛爆性肝炎,建議避免生食或吃半生不熟食物。



◆ 胃鏡檢查 小問題大學問

圖.文/周莒光 2013.09.23 自由

肚子痛、腹脹、消化不好、胃酸逆流等症狀常令患者感到困擾,睡也睡不好,工作也難以專心,無法享受美食的樂趣。更可怕的是更潛藏有「壞東西」的可能性。因此請胃腸科醫師診治時,難免會期待獲得專業的治療,能「治標」更「治本」,藥到病除,更希望可改善腸胃道的健康。

常有門診病人得知要照胃鏡時,常會問:「醫師,照胃鏡很可怕,可不可以不要照?」醫師為了解病情,問再多問題,肚子摸再久,也比不上「照胃鏡」(直接用內視鏡伸進胃裡面看清楚)有效,畢竟隔層肚皮,很多事情會被掩蓋起來。

許多時候有些人的病灶,比如胃潰瘍、胃出血等,症狀很輕微,而早期的癌症幾乎沒有症狀,等到有症狀時都已經比較嚴重了。因此醫師會建議病人做胃鏡,才能對症下藥,也才能早期發現異狀,早期治療。

「胃鏡到底哪裡可怕?胃鏡到底有多不舒服?是不是需要使用無痛麻醉?」其實照胃鏡的風險很低,主要是「鏡檢管」可能造成的胃腸道出血,另外就是嗆傷的風險。

每個人的喉嚨敏感度不同,緊張程度不同,有些人容易有想吐、想咳嗽的感覺,然而這些風險發生的機會很低,約在千分之幾到萬分之幾之間,而且一般胃鏡也都會對喉部進行局部麻醉。所謂的無痛麻醉胃鏡,是指使用靜脈注射催眠藥物,讓受檢者睡著。簡單講就是打個針就睡著了,等到起來時,檢查就已經結束了。事實上,大部分沒有麻醉的病人都可以完成檢查,就一個胃鏡檢查而言,管子真正在病人身體裡的時間可能是5分鐘左右,如果沒有發現到特別的問題,一般檢查在10分鐘內即完成。因此患者是否要為5到10分鐘不適,自費接受靜脈全身麻醉?就看個人對鏡檢的緊張程度,以及對不舒服的忍耐程度。

近年來接受胃鏡檢查者越來越多,但許多患者仍存有過去硬式內視鏡檢查很痛苦的印象或認知,其實目前使用的軟式內視鏡經過多年的設計和調整後,已經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能大大降低患者接受「鏡檢」時的不適了。

(作者為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 醫生小叮嚀:檸檬汁勿空腹喝

【元氣周報/採訪整理記者黃文彥】2013/09/22

台中市副市長徐中雄56歲,健康檢查完全沒有紅字,靠的是三大罐太太準備的愛心茶飲,以及近年迷上的手動腳踏車。

純淨好水、養生茶飲、檸檬汁是徐中雄的養生祕方,除了白開水外,營養師並不建議每天喝檸檬汁,尤其如果非現榨果汁,更可能因為糖分攝取過多,導致含糖熱量上升。檸檬屬於酸性,如果沒有胃部疾病,適量的檸檬汁不至於對胃部造成傷害,但仍不建議空腹飲用。

至於徐中雄迷上手動腳踏車,更曾經登上海拔兩千公尺的大雪山,也曾挑戰坡度超陡的豐原中坑山區。這看在骨科醫師眼裡,可能不見得是最適合的養生法。

單車運動適合男女老少,但由於必須大量運用下肢肌力,尤其對膝蓋負荷大,不見得適合有退化性關節的人從事。尤其是登山爬坡,更需要強大肌力,很容易傷害關節活性。

一般民眾約50到60歲關節就會退化,此時不適合負重。蹲下後,沒有手部支撐就無法起立,或爬二、三層樓膝蓋感覺不舒服,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徵兆。

最養生的單車運動其實不是登山爬坡,而是在平地騎單車,因為那是最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

(諮詢/國泰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仲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師廖嘉音)

fsj 提到...

4成童天天喝飲料 小心長不高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09.24

含糖飲料會「上癮」,董氏基金會調查全台50所國小1萬2851名國小學童發現,近四成國小學童天天喝飲料,最常喝奶茶。即使是有喝乳品習慣的孩子,有些卻不是喝鮮乳,而是喝含乳量不高的調味乳、發酵乳。飲料中過量的糖、奶精會妨礙孩童身體對鈣質的吸收,不但容易造成長不高、也會提高日後骨質疏鬆的機率。

許多學童每天開始的第一餐,搭配的飲料就是紅茶、奶茶或碳酸飲料等含糖飲料。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過去兩年對國小學童的調查發現,38%小學生每天至少喝一次飲料,還有26%學童2 至3天會喝一次飲料。最常喝的含糖飲品為奶茶、含糖茶飲、運動飲料等。

另外,約13%學童以為奶茶裡的「奶」指的是牛奶。許惠玉說,其實奶茶中的「奶精」,是飽和度高的油脂類,但連家長也常誤會,所以早餐會幫孩子買奶茶。

即使有喝乳品習慣,但不少國小學童喝的是含糖量高調味乳及發酵乳,而不是喝鮮奶。許惠玉說,台灣調味乳的乳含量只須50%以上,還添加糖、香料、色素、增稠劑等,除了易攝取額外熱量,更容易造成蛀牙。至於稀釋乳酸飲料的含乳量更低、乳酸菌數也不夠多,而且糖量高,會造成身體不必要負擔。

許惠玉說,含糖飲料不僅排擠乳品的攝取,過量的糖、奶精,更妨礙孩童身體對鈣質的吸收,會導致鈣流失,進而損害骨質密度,增加日後骨質疏鬆機率。

一旦孩子從小喝含糖飲料變成習慣,到了國、高中就改不過來。如果孩子想喝飲料,許惠玉建議,夏天可以冷泡檸檬水、煮決明子茶、大麥茶,或是以冷泡的紅茶加鮮奶,冬天則可以用枸杞、龍眼乾、紅棗等煮成茶飲。



◆ 消基會痛批:大醫院左手要錢 右手關病床

【聯合晚報╱記者曾宛琳/台北報導】2013.09.24

就醫時等不到病床,是許多患者的痛,消基會今天舉行記者會,批評醫院「左手要錢、右手關床」。消基會名譽董事長謝天仁表示,雖然我國健保總額年年攀高,醫院卻口口聲聲喊窮,病人至各大醫院求診根本「一床難求」。

謝天仁說,2013年政府共增加了198億元給醫院部門,其中分配給住院補助的金額108億元,占55%,但實情是醫院沒有增加病床,政府看來照樣撒錢在醫院,政府根本是「真心換絕情」。

謝天仁強調,政府單位增加經費,分配給各大醫院,但是很多醫院的急診室依然很壅塞,病床一位難求。今年的4月到6月,全台醫學中心居然關了394床的病床,而全台灣的醫院關了1583床,各大醫院關床之後,病人就沒有足夠的病床使用,急診壅塞的狀況當然會更加嚴重。

消基會秘書長雷立芬說,醫院收錢的同時,卻沒有拿出醫療品質,醫院並沒有持續增加護理人員,也沒有增加病床。錢究竟用到哪裡去?雷立芬強調,衛生福利部應該要嚴格把關,以免浪費民眾繳交的健保費。

謝天仁呼籲,衛福部應該要拿出魄力好好管理醫院,杜絕無謂的開銷,才能保障病人的權益,而不是讓病人在急診室苦等卻始終等不到病床,繳交健保費卻沒有得到應該有的保障。

消基會表示,政府應該在2014年的健保總額中訂出目標,或者收回部分總額。不然,政府的錢越給越多,醫院部門卻不願意增加服務,只會造成更大更多的浪費,同時衛福部也應該審視這些龐大的醫療費用的流向,不能持續擴增總額,卻造成經費虛擲。

※ 相關報導:

* 院方「招不到醫師 只能關床」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82091.shtml

部分醫院表示,醫護人力不足是關床的主因,明年問題可能更嚴重。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謝武吉則表示,健保署沒有要求醫院落實轉診制度,不少民眾小病跑大醫院,小醫院轉到大醫院的病患,病情穩定後也沒回地區醫院就診,造成大醫院人力不夠關床,地區醫院則是有床卻沒病人。



◆ 督保盟:自費看病 恐更惡化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09.24

健保總額預算明年預估將逼近6000億元,本周五、周六健保會將進行協商分配,民間監督健保聯盟今天抨擊衛生福利部健保改革停滯,「送錢很快」,醫療預算成長,健保費率又不調整,很可能會使民眾就醫自費的現象更惡化 。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批評,目前民眾醫療保健支出中,自費比例已達37%,小從棉棒、抽痰管、一般導尿管、鼻胃管等,大到手術用的醫療特材,都是常見自費項目。若整體醫療費用浮濫增加,又不調高健保費率,很可能會讓自費的情形再往上攀升。

經建會已核定明年整體醫療給付費用成長率,介於1.58%至4.45%間,預估明年健保總額將從今年的5200億元,至少增加到5600億元,本周五、六健保會將進行中、西、牙醫等預算分配協商。

督保盟今天召開記者會,滕西華批評,衛生福利部濫權破壞協商機制,架空健保會權責,強行將狂犬病疫苗納入明年健保給付,醫學中心家數上限雖然沒有取消,卻朝向評鑑達醫學中心品質的區域醫院,可以依照醫學中心層級給付,粗估至少一年增加60億元建保支出,這些都會墊高總額,每年總額預算越滾越大。

滕西華也批評,衛福部近年每年編列25 億元的護理費,沒有積極監督醫院分配給護理人員的機制,形同給醫院私房錢。她舉例,健保十年來試辦B、C肝炎等專案計畫,累計花掉近300億元,金額高,卻只有少數病患能參與,如果試辦無效應該停辦,有效則應該全體適用,但相關計畫欠缺監督機制。



◆ 衛福部:盼有亞洲專用疫苗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09.24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流感疫苗病毒株總是猜不準!長庚醫院研究發現,世界衛生組織所推薦的流感病毒株,幾乎都已在台灣流行過,時間約提早一年半。衛生福利部次長、國內感染科權威林奏延指出,正積極籌組「亞洲監測聯盟」,希望能有亞洲專用流感疫苗,減少猜不準病毒株的機率。

除了世衛組織無法準確預估日本、香港、台灣、大陸南方流感病毒株,林奏延指出,在流感防疫上,應盡速選擇2A2B四價型流感疫苗。

林奏延指出,早在2005年,他就建議當時的疾管局購買2A2B四價型流感疫苗,提高疫苗保護力。但目前大部分流感疫苗病毒株仍為三價劑型,屬於2A1B,也就是兩種為A型流感病毒株,一為B型流感病毒株,如果換成2A2B,就能增加一個B型流感病毒株。

不過,受限防疫經費不足,迄今未能更換四價型流感疫苗。 林奏延指出,疾管署採購明年度流感疫苗時,希望可以選擇2A2B流感疫苗,提高疫苗保護力。

至於世界衛生組織為何總是猜不準下年度流行的B型病毒株?林奏延分析,這與台灣流感病毒株比其他國家還「先進」有關。長庚研究發現,台灣流行的流感病毒株,通常會比世衛組織還提早一年半。

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已著手收集近十年來,台灣、日本、香港、大陸南方等地區的流感病毒株況狀,建議世界衛生組織早日推廣2A2B流感疫苗,未來也希望能有亞洲地區專用流感疫苗。

fsj 提到...

全球愛滋感染數 下降3到5成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台北報導】2013.09.25

根據聯合國愛滋規劃署官員表示,歸功於醫學界在愛滋治療上的新進展,自2001年以來,全球愛滋病成人感染數下降33%、孩童感染者則降了50%。然而,青少年危險性行為的比例在增加,且許多國家對於愛滋病患者的歧視仍是非常嚴重,這些將不利於愛滋防治工作。

根據聯合國最新的世界愛滋調查報告,自2001年以來,全球愛滋成人感染數則降了33%,而孩童感染數下降50%,而。2001年,全球愛滋感染人數多達3千4百萬人,但在2012年,數字降至2千3百萬人,而孩童感染愛滋病的人數,則從55萬降到26萬。

聯合國愛滋規劃署官員表示,歸功於醫學界在治療藥物上的進展。從2005年開始,全球致命疾病感染人數下降了30%。

根據報告指出,現在全世界有3千5百萬人感染愛滋病,其中有1千6百人死於愛滋病併發症,愛滋病毒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使患者的身體抵抗力變弱,原本不會造成危害的疾病,變得有機會感染人類,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聯合國官員表示,美國有1千1百萬愛滋病患者,但每年因感染而患病者只有4萬9千人。聯合國現在正極力推廣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的新藥,作用不只能增加自己對病毒的抵抗力,也能保護他人免於愛滋病感染。這種藥物最大的功效之一,是幫助感染愛滋病的懷孕婦女,免於將病毒傳給新生兒。

聯合國愛滋病報告也指出,2012年,全球花費190億美金對抗愛滋病,在中低收入國家,9千7百萬愛滋病患者因此受益,得到藥物治療。到了2015年,對抗愛滋病的費用還將增至220億至240億之間。

愛滋規劃署官員表示,儘管世界愛滋人口有下降的趨勢,但年輕族群發生危險性行為的比例反而更高,這點非常令人憂心。另外,在許多國家,對於愛滋病患者的歧視仍非常嚴重,導致他們不敢尋求醫療支援,延誤了治療的時機。



◆ 秋季保養好 三高患者好過冬

文/羅瑞陽 2013.09.25 自由

秋季的特點就是由熱轉寒,所以入夜後一絲絲的寒意仍是不容小覷,這也是提醒人們該調整生活作息,準備過冬了。

人在一日當中的血壓會隨時間而有所起伏,早餐後血壓略降,近中午時攀升,午休時又降一點,到了傍晚是一天當中,血壓最高的時段,加上秋季入夜時,溫度陡降,血管收縮會增劇血壓上揚的幅度,甚至引發腦病變。

糖尿病患因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紊亂,造成的心血管病變為目前威脅糖尿病病人生命的首要原因,若血糖控制不佳,會併發其他臟器病變(如眼、腎等)。

高脂血症是血中脂肪或脂蛋白的代謝異常,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脂血症或兩者兼有。血中過多的膽固醇及脂肪常會造成血管的阻塞、動脈粥狀硬化等疾病。

「三高」疾病與血管的關係匪淺,故一年當中任何時刻都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血壓、血糖與血脂的變化,因此人必須隨著季節變化的特性調整生活的型態。

睡飽養足精神 多喝水吃滋潤食物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到:「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因為秋氣燥急,需要早睡早起。有足夠的睡眠時間,養足了精神,以安神定志,緩和秋天肅殺之氣,並保持樂觀的心情,避免情緒起伏過大,刺激交感神經的興奮而增加心血管的負擔。

秋天的氣候乾燥,水分易從皮膚蒸發,要適當補充體內的水分,以防血液黏稠度上升,引起心血管的疾病。

食物方面,則多攝取一些滋潤的食物,以潤制燥,如山藥、木耳、秋葵、蓮藕、地瓜葉等,這些黏液質的成分有的能保護胃壁,有的能預防血脂肪的堆積,保持血管壁彈性。

以中醫藥食同源的觀念看來,這些食物對於三高疾病的治療也是有助益的!

有三高疾病的民眾,春、秋兩季的保養格外重要,在第一波寒流來臨前,身體如能做好準備、防患於未然,寒冬發生意外的機率也能降低。

(作者為新北市永和祥寧中醫診所醫師)



◆ 小心用藥!近2成民眾 亂吃止痛藥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3.09.25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國人止痛藥用藥行為暨用藥習慣」調查,發現常用成藥之一的感冒糖漿,竟有超過三成民眾一次喝半瓶以上,近一成五民眾一次喝一瓶,完全不看用量建議和刻度。食藥署表示,感冒糖漿含可待因或咖啡因成分,喝多恐成癮。此外,有一成八民眾不清楚「不同疼痛要吃不同種類的止痛藥」,也可能因亂吃而傷身。

食藥署是在9月初針對1037位民眾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國人購買藥品前,77.7%會先詢問醫師或藥師。不過,民眾使用量較大的「止痛藥」,卻高達18.1%不清楚「不同疼痛要吃不同種類的止痛藥」。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戴雪詠表示,每種止痛藥適應症不同,亂吃反而可能讓疾病更嚴重,以胃痛來說,通常會先檢查引起胃不舒服的原因,再給予適合的胃藥。但有民眾以為阿斯匹靈或非類固醇抗發炎等緩解頭痛藥物,也可以用來改善胃痛,自己亂買來吃,結果更傷胃、胃痛症狀加劇。

fsj 提到...

研究:咖啡因會延遲腦部發育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09.26

青少年朋友最好少喝咖啡。根據瑞士的一項研究指出,咖啡因會影響睡眠,也會讓青春期時腦部發育受到阻礙。另一項由美國提出的研究報告也指出,睡眠不足會造成腦部神經突觸發展受阻。

青春期是人類腦部發育黃金時期,這段期間人類經由睡眠讓腦部獲得充分發育,瑞士蘇黎世大學兒童醫院研究者以老鼠為實驗對象,讓出生30天,約進入青春期的老鼠連續5天給予適量咖啡因,並密切觀察在深度睡眠時,腦部的電流變化,結果發現攝取咖啡因的老鼠其腦部電流減少,代表腦部發展減緩。

研究者哈波指出,背後的原因應該是咖啡因造成老鼠睡眠被干擾造成。腦部在青春期時,發育正進入成熟階段,即使鼠腦與人腦不能相提並論,但研究者仍建議青少年朋友,最好避免攝取咖啡因,減少對腦部發育的影響,因為過去30年來,兒童與成人消耗咖啡比例已經增加70%。

另外,實驗結果發現,曾攝取咖啡因的老鼠,長為成鼠後,行為變得較為謹慎與怯懦,與一般應該出現好奇心的情況截然不同。研究者認為,讓老鼠行為改變的兇手應該也是咖啡因。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曾指出,進入青春期的老鼠睡眠不足,會影響腦部連接神經細胞的突觸,這段期間腦部神經新突觸不斷生長與死亡,睡眠不足會讓這過程受到干擾,而且老鼠在睡眠中,製造可以保護神經纖維的髓鞘(myelin)細胞所花的時間是製造其他細胞的兩倍。髓鞘可以提高神經纖維傳導速度,其生長攸關腦部發育的成敗。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PLOS One》期刊。

※ 相關報導:

* 感冒糖漿買20瓶 6旬翁喝上癮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8323

感冒糖漿可以舒緩感冒症狀,但過量卻會成癮。一名六旬老翁,每隔一段期間就到藥局購買感冒糖漿,一買就是20瓶,藥師後來才發現他已喝到上癮。

* 醫師沒許可 高血壓患者勿貿然停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26/today-health1.htm

高血壓是心臟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病患最常問的問題:「如果我開始吃降血壓藥後,是不是一輩子都要吃藥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的確是不可以隨便亂停降血壓藥,但也不是所有高血壓患者都必須終生服藥,有些病患是有可能可以慢慢減少藥物,甚至不用吃藥的。



◆ 真有排毒食物嗎?關鍵在抗氧化力(節錄)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67117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鍾佩芳/台北報導】2013/09/25

真有排毒食物嗎?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解釋,當一個人承受壓力、各種汙染時,身體容易產生自由基,而自由基可能傷害細胞DNA,造成三高、肥胖、癌症等疾病,因此所謂排毒食物,應該是指攝取提高身體抗氧化能力對抗自由基。

劉怡里營養師強調,要讓身體健康,提升抗氧化能力,就得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且份量都要足夠,不可偏食。食物當中,維生素A、維生素C都有抗氧化效果。

含維生素A蔬菜、水果包括胡蘿蔔、川七、地瓜葉、紅莧菜、油菜花、香椿、甜柿、聖女番茄等,含維生素C蔬菜、水果有綠豆芽、青蔥、小白菜、花椰菜、皇宮菜、青花椰、甜椒、新鮮辣椒、芭樂、奇異果、香吉士、木瓜、草莓等。

除了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水份攝取也都非常重要。糙米、燕麥、紫米等全穀類食物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可幫助排除腸道毒素,且全穀類食物含有維生素B群,也可幫助提升身體免疫力。補充水份對排毒功能頗有助益,建議健康成年人一天最好飲用兩千到兩千五百c.c白開水。

有些人認為吃香菜有助身體排毒,劉怡里表示,香菜含有豐富維生素A、維生素C,的確是很不錯的食物、辛香料,不過任何人都無法只靠單一食物排毒,所有食物、營養素都是共同作用,要均衡各項生理機能才會保持健全。

身體不需要的廢物會從尿液或糞便排出,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營養師石慧玲表示,建議可攝取像是地瓜、牛蒡、白蘿蔔、地瓜葉、燕麥、蘋果等高纖維的蔬果,促進排泄。

纖維會吸附毒素隨糞便排掉,建議在攝取高纖食物時再搭配適量的水分攝取,讓排便更順暢。國泰內湖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高纖食物如麥片、蘋果,或是粗纖維的芹菜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若有宿便問題者,建議可再加點益生菌。

※ 相關報導:

* 防癌食材 正確烹調才有效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67117

朱瑜珮營養師表示,許多人都知道多吃大蒜、花椰菜、番茄等含抗氧化、硫化物、茄紅素等養份的食材,能對抗自由基及預防癌症,但大部分的民眾卻不知道,蒜頭爆炒、花椰菜燙熟後營養價值所剩不多;番茄和胡蘿蔔,沒煮過、沒加適量油脂反而煮不出營養。烹調技巧決定食材的抗癌力,重新檢視、了解以下五種最容易錯誤烹調的防癌好食材,才能吃出真營養。

1. 大蒜:高溫爆香反破壞抗癌力
2. 花椰菜:久煮,營養流光光
3. 番茄:熱煮更能釋放茄紅素
4. 紅蘿蔔:無油反減健康
5. 馬鈴薯:帶皮整顆吃最營養

* 輔大推保肝飲食 少油、高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26/today-taipei9.htm

肝病是國人常見疾病之一,輔大營養科學系講師廖欣儀依據少油、高纖概念,設計四款保肝餐點;建議民眾,烹煮餐飲時盡量採用橄欖油等植物性油脂,全程須以小火烹調,以防止營養素流失;可至「輔大診所」網站http://clinic.mc.fju.edu.tw)免費下載食譜。

* 勃起障礙/食補吃好多 它還是站不起來…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86983.shtml

又到了食補季節。一名患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常吃杜仲豬尾湯進補壯陽,卻補出膽固醇過高、攝護腺越來越大問題,不但夜尿、頻尿、解不乾淨,床上表現仍然欠佳。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簡邦平強調,除了動物內臟藥補易吃出問題,薑母鴨等肉類藥膳,都屬於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有勃起功能障礙問題的男性少吃為妙,飲食盡量清淡,才不會補錯地方,反讓攝護腺更肥大。



◆ 省錢健康 義3成上班族帶便當

中央社 2013.09.26

多年的經濟危機改變了義大利人的生活習慣,最新的趨勢是,上班族捨棄午休時在外用餐,在家先準備午餐餐盒。根據調查,3成民眾加入這股便當潮。

義大利「農牧協會」(Coldiretti)和「社會投資研究中心」(Censis)的調查指出,770萬上班族會帶便當,其中370萬人表示經常帶便當。

工人帶便當的比率最高,達38%;其次是雇員有29%,管理人員則是22%。帶便當的主要動機依序是省錢、比較健康和沒有太多時間外出午餐。

過去義大利人的午餐通常是在辦公室附近的簡餐店解決,一個義式潛艇堡或是一片披薩。然而,消費者協會指出,現在的礦泉水和披薩價格大約是10年前2倍,打發一頓午餐大約要花上13歐元,但自備午餐可能只要3歐元。

越來越多義大利人對食物過敏,因此選擇不含麩質的食品,自行準備午餐比較可以確保食材安全衛生。

6成的「便當族」是女性,年齡主要介於25到40歲之間,除了義式潛艇堡以外,許多人也準備義麵沙拉、米沙拉或是蔬菜鹹派。午餐時間成了大夥交換食譜的好時機。

廚師瑪佳雷(Rosanna Marziale)建議,米沙拉可以加入蘆筍或是沙丁魚,另外也可以清煮蔬菜後加上鹹醃肉片,變換口味。

因應這股便當潮,許多公司放置了微波爐或是瓦斯爐,方便員工加熱餐點。

市面上也出現各式各樣的便當盒,有簡單的盒子加上餐具,或是多層保溫分別放置配菜和醬汁,還有可以外接USB連線自動加溫的高級餐盒,在自己的辦公桌連上電腦就可以加熱,享受一頓溫熱可口的午餐。

fsj 提到...

6千億健保大餅 醫界搶破頭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09.27

全民健保會今天起協商近6000億元的健保總額預算成長率及分配,事關健保財務和國人就醫資源分配。這也是二代健保上路後,將過去管理收入的費用協定委員會、及管理支出的監理會兩會合一,首次共同討論下年度醫療經費的收支,能否順利運作,備受關注。各醫療團體無不動員,甚至揚言抗爭,其中醫院總額佔了3600多億元,討論及爭議最為激烈。

一年近6000億元的健保預算究竟要花到哪裡去?為了管控醫療費用,避免無限制成長,採取總額預算制度,也就是健保在每一年度前,由醫界與付費者就醫療服務內容,先協商次年適當的健保醫療費用總額。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醫療費用從84年健保剛開辦時一年1600億元,增加到明年至少5600億元,成長幅度非常驚人。醫療費用整體增加除了考量物價波動、人口老化、醫療科技進展等因素,但在民眾薪資停滯下,等於付費能力沒有成長,政府應該適時拉高投入經費比例。

滕西華指出,健保總額預算的公式允許醫療費用年年成長,但也更應管控浪費。例如,民間團體詬病多年的健保試辦、專案計畫,一年預算就達到300億元,相當於一年洗腎的總額,金額龐大,而且僅有少數患者能參與,應該加強監督、稽核機制,若沒有成效應停辦,否則形同「制度性A健保」。

經建會已核定明年整體醫療給付費用成長率範圍,介於1.58%至4.45%間,因此預估明年健保總額將從今年的5200億元,至少增加到5600億元,今天健保會進行中、西醫基層、牙醫、醫院等預算成長率、以及分配協商。

以一年5600億元的大餅推估,明年健保醫院總額約3600億元、西醫基層診所約1000億元、中醫210億元、牙醫380億元、洗腎330億元。占最大宗的醫院總額也是討論最激烈的重頭戲,去年因為付費者代表、醫院代表對成長率各執己見,沒有結論,最後只得兩案併陳給當時的衛生署裁決。

※ 相關報導:

* 醫界嗆:又要馬兒好 又要馬兒不吃草!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89329.shtml

明年醫療費用總金額將至少增加400億元,不過醫師公會全聯會強調,台灣健保支出與國際比較長期偏低,已經浮現醫師被重金挖角出走大陸、或是醫療體系崩壞等惡果。醫師公會今天甚至怒嗆消基會,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將成為醫療大崩壞的黑手。

....台灣醫界崩盤,婦產科首當其衝!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蔡明忠統計,在四百多名出走的台灣醫師中,以婦產科最多。目前婦科醫師平均年齡56歲,新一代醫師又不肯至婦科,已經產生嚴重斷層。他估計,婦產科將是台灣醫界第一個崩盤的科別,薪水差不多,但醫療糾紛多、風險高,招募不到新血,目前國內一半以上偏遠地區都缺乏婦科醫師。

消基會日前批評已增加「急、重症支付標準」50億元,醫院搶錢,卻還是缺急症病床。醫師公會全聯會表示,50億元是要用來調整內、外、婦、兒、急診科五大艱困科醫護給付條件,留住出走潮的醫療人員所用,而且也還沒動用。消基會是張冠李戴、混淆視聽,希望消基會不要成為五大艱困科的改革殺手。

fsj 提到...

少曬太陽少運動 老師變「骨鬆族」

【聯合報╱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2013.09.28

今天是教師節,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特別統計到院健康檢查的教師族群,發現竟有高達7成的教師都有骨質流失、骨質疏鬆等問題,主因是飲食鈣質攝取不足和太少曬太陽,提醒教師們注意。

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施旭姿說,平常人在幼年期累積的「骨量」,25歲時達到「骨量」尖峰;35歲起以每年0.3-0.5%的速率流失,女性更年期後,更以每年3-5%的速率流失,若有營養攝取或吸收失衡,運動量減少及缺乏陽光照射、有成人骨折病史、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制酸劑、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問題,骨質密度下降速度更加快。

她提醒尤其體型矮瘦、黃種人、停經後婦女、有骨質疏鬆家族史或年齡較大者,都是骨鬆高危險群,嚴重患者可能跌倒、撞傷就造成骨折。

她解釋,正常的骨密度檢測數值應大於-1,如果數值介於-1至-2.5之間,就表示民眾的骨質不健康,有骨質過度流失問題,一旦數值小於-2.5則是代表骨質疏鬆。

光田健康管理中心發現,近幾年來院接受健康檢查的教師,有7成骨質數值都跌到-1以下,有些老師已有腰痠背痛、駝背症狀,主因是教師工作勞累,飲食未攝取鈣質,也較少到戶外運動及曬太陽。

施旭姿指出,許多民眾以為補充鈣質就可預防骨質疏鬆,卻忘了要每天曬太陽、養成運動習慣,才能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



◆ 芭蕾舞者轉不暈 防暈奧祕助治療

【Upaper╱中央社】2013.09.28

研究指出,經年累月的訓練會使芭蕾舞者的大腦發生結構性改變,幫助他們在旋轉時保持平衡,大腦有防暈功能。研究成果可能有助治療慢性眩暈患者。

根據腦部電腦斷層(MRI),職業芭蕾舞者和其他人的大腦兩個區域出現明顯差異,其一是處理來自內耳平衡器官訊息的區域,另一則是負責認知到暈眩的區域。

旋轉時,耳朵平衡器官內的神經纖毛可感受到淋巴液流動,停止後淋巴液仍會持續流動一段時間,使得人體維持平衡的系統間不協調,導致眩暈。

倫敦帝國學院醫學系說:「芭蕾舞者似乎能夠訓練自己不要頭暈,因此我們想運用相同原則來治療病患。」

※ 相關報導:

* 闌尾炎就醫 竟…20公分牙刷卡體內一年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190401.shtml

呂姓男子因闌尾炎就醫,意外發現體內有把長達廿公分的牙刷,家屬說牙刷卡體內長達一年。醫師表示,這麼長的物體要通過口腔、食道、胃和腸,且沒釀成腹膜炎等後遺症,很罕見。

....「他真的很幸運!」許明賢表示,長廿公分的牙刷竟能安然通過食道、狹窄的賁門,經過胃再通過幽門到十二指腸,他行醫多年不曾看過,研判患者是將乾淨的牙刷吞下肚,才沒有因細菌造成感染,引發更大的疾病。



◆ 致命黑色素瘤 免疫藥物延壽

【中央社╱阿姆斯特丹27日綜合外電報導】2013.09.28

新一代針對免疫系統的抗癌藥物,為部分皮膚黑色素瘤病患提供「臨床治癒」的可能性。若是在幾年前,黑色素瘤病患有立即死亡的風險。

這款免疫治療藥物,甚至能延長部分患者長達10年壽命。

歐洲癌症大會(European Cancer Congress)本週末在阿姆斯特丹舉行。與會的癌症專家表示,免疫治療藥物已改變腫瘤學的這塊領域。在這之前,由於患者往往很快就死亡,醫師幾乎沒有時間了解這類病患。

免疫治療藥物以必治妥施貴寶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生產的ipilimumab(商品名Yervoy)為主流藥物。

美國丹那法博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醫學系助理教授霍迪(Stephen Hodi)表示,他對於使用「治療」這個詞彙比較謹慎,但表示最近的發展堪稱重大進展。

霍迪說,至少這種新一代藥物的成功,意味有些黑色素瘤病患比較像是罹患慢性病,而不是面對立即死亡的風險。

霍迪告訴路透社:「ipilimumab打開一扇門,如今這個領域進步非常快。」

監管機關在2011年核准Yervoy。由於Yervoy是第1種能延長黑色素腫瘤末期患者壽命的藥物,被視為一大突破。黑色素腫瘤是最凶險的皮膚癌。

霍迪在歐洲癌症大會提出迄今最大型與研究時間最長的臨床數據,顯示有些病患甚至可以多活10年。



◆ 醫師猛推自費 醫學中心被批搶錢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09.28

切除子宮肌瘤是小手術,卻有醫學中心醫師鼓勵病患試試傷口小、恢復快的達文西手術,竟要多花15至20萬元。國內各醫院爭食健保總額大餅,在所得有限情況下,各醫院儼然變成搶錢中心,部分醫師有如超級業務員,猛推自費搶業績。

醫院自費項目繁多,大從人工關節、人工頸椎、特製心血管支架等數十萬元耗材,或是要價10幾萬元的達文西手術,小至手術後的保溫毯、石膏,民眾若想要求高品質的醫療,就得多花錢。

北部一家醫學中心被病患批評有如「搶錢中心」,病患切除子宮肌瘤,手術難度不高,醫師鼓勵自費達文西手術,但必須花近20萬元。術後病患先生又被勸說多買條保溫毯,又花3000元。

有名中年男性騎車意外,造成小腿骨折,這家醫學中醫師手術後,不斷強調新式石膏的固定效果多好,傷者考慮後續還要多次回診,不想罪醫師,結果多花3000元。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督保盟最近就接到一起投訴,北部某醫學中心向一名低收戶入患者強力推銷價值26萬元的人工椎間盤,結果患者術後無力負擔,又被醫院催討。

滕西華指出,分析國民醫療保健支出成長幅度,可發現醫院為了賺錢巧立名目,常要病患及家屬多選擇高品質的自費醫療耗材或手術。就有人訂製一根特殊心血管支架,結果要自費40到50萬元。

人工頸椎也不便宜,一名50多位公司中高階主管,因為脖子痠痛就醫,檢查發現頸椎嚴重退化,必須更換人工頸椎。結果還是自費比較好,一節25萬元,換了兩節就要50萬元。

※ 現在普遍出現看診要跑很多次的現象。



◆ 健保預算分配的智慧

【聯合報╱林文德、許怡欣】2013.09.28

林文德/長榮大學醫管系所副教授(彰化市)
許怡欣/台北醫學大學醫管系所副教授(台北巿)

九二八,除了是教師節外,也是今年全民健保總額預算協商的日子,但大概都沒有馬王政爭、立法院開議來得受關注。

全民健保一年的預算,超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的四分之一,關係著大家切身的健康照護問題,實在不容忽視。

做為消費者代表的消基會,並沒有忘記它。繼之前反對急診部分負擔調整外,消基會前幾天大動作召開記者會,批評醫院「左手要錢、右手關床」,似乎有意在協商前提醒大眾注意,並且營造壓抑健保預算的氛圍。消基會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發聲,他們的用心,應該予以肯定。

但持平而論,我國醫療支出占GDP的比例,遠落後多數已開發國家,但全民健保在全世界的評價卻是名列前茅。雖然消費者有「保費不能漲、保障不能少、健保不能倒」的期待,但在健保支出長期低迷下,我國醫療體系已出現五大科醫師出走、醫療體系崩解的現象。

如果要維持健保制度的永續,除了考慮抑制健保支出外,似乎也需要靠民眾適度的節制。

例如,二○一一年台灣一年的急診件數約有六六七萬件,約有四二二萬人一年內曾使用過急診,且多集中到大型醫院,造成急診壅塞,急診暴力時有所聞。

但根據研究,急診中有五成以上是非緊急的。因此,與其責難醫院因醫護人力不足而關床,更應關心,如何以制度適度導正民眾的就醫方式,回歸小病小診所,大病大醫院之醫療理念。

不過,民眾並不認為自己該為健保浪費負責,在被問到有沒有浪費健保資源時,多數民眾均不認為有,但當問到是否覺得周遭的人有浪費時,卻又覺得很普遍。因此任何節制浪費措施,大概都會面臨民眾相當大的阻力。

健保要如何維持合理的支出,以避免醫護人員因血汗而流失,並讓現在或未來台灣人民,得到適當的醫療保障,實在需要高超的智慧。

期待這兩天全民健保預算協商時,在健保資源有限情形下,各界能發揮智慧,做出合理的預算分配,畢竟好的制度要永續,仍有賴大家的節制與支持。

fsj 提到...

醫界要196億 健保協商破裂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3.09.29

全民健保會經過兩天近廿小時的馬拉松式協商,明年健保財務大餅分配,因醫界與付費者代表無法取得共識,醫院、基層診所明年可以分到多少健保給付,將交由衛生福利部裁示。

全民健保會昨天完成為期兩天的健保總額協商。醫界希望明年至少可以增加一九六億元,但是付費者代表只願意給一○二億元,雙方認知差距近九十四億元,導致協商破裂。

另外,基層診所總額,雙方也有近卅七億元差距。

中醫與牙醫的健保總額分配,因爭議較小與經費較少,則在雙方各退一步下,是唯一獲得共識的部門。預估明年中醫會增加四億元,牙醫增加五億元,洗腎透析則增加十一億元。

「歧異太大、根本無法協商!」消基會名譽董事長謝天仁表示,如果雙方只有兩三項落差,還可以協調,問題是醫界想要的總額,也超過行政院建議。

行政院核定,明年健保總額成長率最高為百分之四點四五;但醫界在協商過程中,希望有超過百分五的成長率。

讓醫界要求增加給付的主要原因在於,健保署將擴大降血脂與糖尿病致眼睛黃斑部病變藥物的適應症,醫界擔心明年將加重醫院財務負擔。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楊漢湶表示,「醫院會配合政策執行,但也不能全部要我們承擔,醫院經營困難,希望民眾諒解。」

衛福部社會保險司長曲同光表示,健保是收支連動,目前財務仍足以在不漲保費的情況下,維持到二○一六年。

「政府要當散財童子前,自己也要當銀行。」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健保總額年年調高,政府若不提高政府負擔比率,難道要逼民眾自費嗎?



◆ 《動起來,你也能瘦》想瘦懶得動?每天動30分鐘效果佳

記者/洪素卿 2013.09.29 自由

想瘦卻又懶得動嗎?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想減肥,運動時間其實不一定要很長。選擇較高強度的運動,即便數分鐘,也有助於降低身體質量指數。丹麥一項研究甚至發現,比起每天運動1小時,1天只運動30分鐘,減掉的體重反而多了1/3。

比運動1小時 減掉體重多1/3

這項研究刊載在本期的《斯堪的納維亞公共衛生雜誌(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共有60名體重過重者參與試驗。其中,30名參與者每天慢跑或騎單車30分鐘(不一定要固定騎單車或是慢跑,也可以有時騎單車、有時慢跑),其餘30人運動1小時。

經過13週後,運動30分鐘的受試者平均減輕7.9磅(約3.6公斤),運動1小時的人平均瘦了6磅(約2.7公斤)。

為什麼比較少運動,反而瘦得比較多呢?研究人員與受試者溝通後發現,運動半小時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仍保有爬樓梯、遛狗、散步、騎單車上班等健康活動。反之,每天辛苦鍛鍊1個小時的減重族,運動後,自覺體力耗盡、累得要命,相對也就懶得做其他事情。換句話,適量運動對於減重效果的影響,不只是燃燒熱量,提升代謝這麼單純,還包括改變了日常生活型態。

如果連運動30分鐘都做不到,那麼另一個試驗顯示,1週只做12分鐘強度運動,每次維持4分鐘,一樣可以提升身體的攜帶氧氣率、降低血壓,以及對維持減重成果有幫助。

只要站上跑步機跑步達到最大心跳率的90%即可;最大心跳率 = 220-年齡。

為什麼加強運動強度後、短時間也能減重?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教授陳俊忠指出,同樣跑10圈操場,慢慢跑跟快快跑,跑的距離一樣,快跑者的跑步時間會縮短,但因為強度提升,不僅運動時消耗的熱量不低,在運動後,身體還會持續消耗能量,也因此,提升運動強度、確實可能對減肥有幫助。

可先從散步、快走等規律運動開始

此外,要提升減重效果,除了傳統有氧運動,還要做肌力訓練,讓身體肌肉量增加,那麼連休息不動時的身體消耗能量也會變多。

由於現代人多半沒有運動習慣,陳俊忠建議,可先從散步、快走等規律運動習慣開始,等規律後,再提升強度。例如本來走操場10圈、中間幾圈逐漸加速變成快走,甚至慢跑。最有減重效果的運動方式是「間接性」,以跑操場來說,就是其中幾圈快跑、幾圈慢跑,間歇進行,但一定要把握「量力而為」的原則。



◆ 多運動不熬夜 青少年長高高

【李海燕】2013-09-29 旺報

青少年長個子,必須要聽天由命嗎?其實,只要掌握以下法寶,青少年還能長得更高。

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生長速度加快,體內合成代謝旺盛,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量相對比成人高,尤其是能量、蛋白質、脂類、鈣、鋅和鐵等營養素。因此,家長要保障均衡的膳食,以供他們生長發育的需要,但這並不是讓孩子吃得越多越好,越飽越好。

晚上不要吃零食

在血糖低的時候,也就是饑餓狀態中,腦垂體會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刺激骨骼生長,如果給孩子吃得太飽,血糖升高,生長激素分泌的就少,從而會影響他們的生長。

另外,孩子吃過飯後,尤其是晚上,就不要再給他們吃零食了,特別是垃圾食品,不但阻止了饑餓狀態中生長激素的分泌,還容易能量過剩,徹底成為矮個子、小胖「墩」。

對於身體正在發育的青少年,睡眠也是影響他們生長關鍵的因素,因為長高與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關,人體在23時到凌晨1時,大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最多,如果此時人體處於清醒狀態,生長激素就會分泌得很少甚至停止。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在晚上10時前睡覺,這樣,入睡1小時後正好趕上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讓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家長們可以記住9-8-7,即小學生睡眠要保證9個小時,初中生要保證8個小時,高中生保證7個小時。

適量運動 增高抑胖

運動不僅減肥,還能增高。青少年每天進行充足的戶外運動,不僅能夠增強體質和耐力,提高機體各部位的柔韌性和協調性,預防和控制肥胖,而且還有利於骨骼的生長。

這個時期,青少年可以經常給骨骼一定程度縱向壓力的運動、彈跳性的和脊柱牽伸的訓練,如跳繩、慢跑、游泳、網球、籃球及一些形體訓練等。

這些運動產生的作用部位主要集中在脊柱和膝關節軟骨,脊柱的拉伸牽張和適當的關節面之間縱向應力刺激,得以使身高增加。

適宜補鈣 多曬太陽

青春前期及青春期正值生長突增高峰期,為了滿足突增高峰的需要,6至10歲鈣的適宜攝入量為800mg/天,11至18歲青少年鈣的適宜攝入量為1000mg/天。

家長在適宜給孩子補鈣的同時,還要注意多曬太陽,保證每天1到2個小時的戶外運動,接受一定量紫外線照射,有利於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保證骨骼的健康發育。

(作者為公共營養師)

※ 相關報導:

* 高納、高糖、高熱量 番茄醬少吃為妙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8476

小孩都很愛吃蕃茄醬,像是在速食店吃薯條時,一定要沾過番茄醬後才入口,或是在享用鐵板牛排時,餐桌上都一定會擺著一瓶蕃茄醬,就連國民美食蛋炒飯,許多孩子都喜歡攪拌蕃茄醬來吃,酸酸甜甜的滋味,能激起滿滿的食慾,但市售的蕃茄醬,大多有使用添加物調味,尤其擺放了大量的糖,熱量相當驚人。

* 養殖池之鄉 學童「視」茫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92387.shtml

家住養殖池附近,小心眼睛「曬傷」。學者調查發現,宜蘭沿海養殖池最多的壯圍鄉,住家附近就是養殖池,學童眼睛常面對池水反射的太陽強光,且無適當防護,造成視力不良率偏高。

* 泌尿道感染 四成結構異常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92689.shtml

林佩菁表示,大人若泌尿道感染,會有解尿疼痛、頻尿等不舒服感覺,但小朋友泌尿道感染不會有這些徵狀,即使有症狀,太小的寶寶也說不出口,只會哭鬧,因此常常無法及時診斷治療。她提醒小小孩若出現發燒症狀,大多數都已經是腎盂腎炎了。



◆ 降血脂藥Statin 傷記憶

【台灣新生報/記者 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3/09/27

史他汀類藥物(Statin)為常見治療高血脂症用藥,這種藥物通常用來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不過英國研究團隊進行老鼠實驗發現,這種藥物可能會損害記憶,造成認知功能衰退等副作用。

有些患者使用史他汀類藥物後感覺記憶力好像變得比較差,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去年要求所有藥商須在史他汀類藥物仿單上加註副作用警語,提醒民眾這種藥物可能對認知功能造成影響。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發表上述研究。研究團隊以「普伐它汀」(Pra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ostatin)兩種藥物進行老鼠實驗,以了解這些藥物是否會影響老鼠學習能力、記憶能力,研究人員將老鼠分成兩組,每天讓老鼠服用降血脂藥物,一組服用普伐它汀降血脂藥,另一組服用阿托伐他汀降血脂藥,連續服用十八天,研究過程研究人員以食物為獎勵讓老鼠進行一些學習、記憶測驗。

研究結果發現,阿托伐他汀降血脂藥較不會影響老鼠學習、記憶能力,而普伐它汀降血脂藥則會對老鼠學習、記憶能力造成負面影響。老鼠服用普伐它汀降血脂藥最後幾天時間,學習能力就出現衰退現象,不過當停止用藥,學習能力便恢復正常,此外,老鼠認知記憶也受到損害。

研究作者指出,並非所有史他汀類藥物都會影響認知、記憶功能,有些藥物似乎較容易造成認知功能受損,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了解史他汀藥物與認知功能有何關聯性。

fsj 提到...

當心「無症狀中風」 悄悄找上門

文/林志明 2013.09.30 自由

身體硬朗的吳先生退休後,就以旅行及上日文課來打發時間,但最近家人發覺他走路越來越慢,甚至需人攙扶,且似乎心中有壓力,常面無表情、獨自發呆,記憶力也嚴重減退。

經過神經科的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吳先生的大腦半球有一些散發性的黑色小缺血點,研判有可能是中風。

進一步做腦部核磁共振,發現吳先生並無急性中風,但是在腦部半球深部有很多亞急性缺血斑塊,血管也有阻塞情況,腦部血管超音波發現兩側頭顱外血管有散發性血管斑塊阻塞,且兩側均有大於30%的阻塞。

血液及血壓測量更發現,原來吳先生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幸好後來醫師同步替他控制「三高」問題,並在藥單裡,加上預防中風的抗血小板及低劑量的多巴胺促進劑,吳先生的症狀才慢慢改善。

吳先生所患的疾病在醫學上叫做「無症狀中風(Silent stroke)」。傳統上對腦中風的認識是「一半身體麻木、一半手腳無力」或是「口眼歪斜」等急性症狀,但是像吳先生這種症狀,常會被當做年齡太大了,所以走路不快、心裡有不舒服、憂鬱等。但吳先生是因忽略「三高」問題,導致血液中一些「垃圾」慢慢阻塞腦部小血管,所以症狀會慢慢出現,很容易忽略。

但隨著小血管堵塞的部位不同,會引發不同症狀,比如腦部基底核的小血管被阻塞時,就會出現如吳先生的巴金森氏症候群;如果阻塞其他部位,也會有其他症狀出現,如:失智、眼盲等。

此外,有些心臟疾病如心肌肥厚、心律不整等,也會造成無症狀中風。這類病患的症狀除了記性不好,常常走路會喘。這時就需要透過心臟超音波與24小時心電圖,檢查是否有心臟的小血栓打到腦部。因為從心臟打出的血栓,大小血管都會影響到,症狀也通常比三高造成的無症狀中風情況嚴重。

「無症狀中風」它不僅會因症狀不明而延誤正確就醫的機會,造成腦部不可逆的傷害,且一旦這種無症狀中風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病人會出現類似阿茲海默症的血管性失智症。

簡言之,「三高」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可說是因,而中間產物是無症狀中風,最終產物即是血管性失智症。

◎無症狀中風的非藥物治療:這一類的中風病人,在生活及飲食上需注意的地方與急性中風病人相似。

●運動:病人要每次運動30分鐘,一週至少3次以上,以流汗為原則(不需大汗淋漓)。

●如有智力上的缺失,則鼓勵病人多參與社交活動或與家人出外踏青,不要關在家裡。

●飲食上少油、少鹽,不需禁止肉類攝取,但以少吃或不吃紅肉、內臟為原則,多吃蔬果。

●如果出現一些語言或行走障礙,可尋求專業復健醫師或治療師協助,透過語言及行走訓練,生活品質才有保障。

◎藥物治療:

吳先生服用的藥物,除了治療「三高」藥物外,還加進一些抗血小板的藥物(Aspirin)來預防中風;此外可加一些低劑量的多巴胺促進劑來改善他的生活品質。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中風中心主治醫師)



◆ 日夜溫差逾10度 台南4天12人猝死

【黃文博/台南報導】2013-09-30 中國時報

時序入進入秋天,日夜溫差達10度以上,醫師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注意早晚要保暖,台南地區從25日到28日,4天內就有12位民眾猝死,檢警初步相驗發現,死者幾乎都是心肌梗塞致死。

警方調查,25日意外猝死的民眾分別是,湖內區的73歲許姓男子、安南區的61歲林姓婦人;26日有下營區72歲李姓婦人、東區64歲魏姓男子、北區68歲王姓男子、歸仁區46歲林姓男子;27日有歸仁區48歲翁姓男子;28日有歸仁區40歲孫姓男子、新營區76歲張姓婦人、安南區82歲郭姓男子、安南區51歲陳姓男子、安南區49歲王姓男子。

警方表示,12起猝死案例經檢察官率法醫相驗,疑均是心肌梗塞致死,值得民眾留意的是,12起案例中,有5位民眾竟是在40歲到51歲的中壯年時期,顯示心血管疾病不是老年人專利,中壯年人發生率也不小。

台南市安南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李聰明教授表示,心肌梗塞疾病在日夜溫差大的季節特別容易誘發,一般民眾如果沒前往醫院檢查,心肌尚未完全阻塞前,是沒有任何症狀的。

但李聰明強調,心血管一完全阻塞後,馬上就會胸痛,隨即昏倒,黃金救命時間只有40分鐘,他碰過最年輕的心肌梗塞猝死病患只有28歲,所以平時找醫師檢查才是保命之道。



◆ 擺脫中年肥胖 有撇步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2013/09/30

不少中年男女整天坐在辦公桌前忙著工作、賺錢,行程排得滿滿滿,回家後還有小孩、長輩要伺候,年紀越大,就越難維持健康體重,到底要如何擺脫中年肥胖困擾?

當身體腹部白色脂肪逐漸堆積,就會增加心臟病、血管硬化風險,且多餘腹部脂肪也容易引起糖尿病、新陳代謝疾病,到了中年,身體新陳代謝改變,代謝變得比較慢,很容易就會產生腹部脂肪。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法蘭西斯‧柯林斯醫師曾在其部落格中指出,人體若藏有較多棕色脂肪,且棕色脂肪數量多於白色脂肪,身體就會顯得比較瘦,在成年人體內還是有一些棕色脂肪,一些研究人員希望可以找到方法將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增加體內棕色脂肪數量,若這方法成功,治療糖尿病、肥胖症就會有新契機。

年輕時新陳代謝較好,同樣喝啤酒、吃披薩,較不容易發胖,到了中年,新陳代謝變差,肌肉容易流失,棕色脂肪也變少,加上很多中年運動量變少、習慣用吃發洩壓力,使得白色脂肪越來越多,腰圍就變得更為粗大。體重比年輕時更容易直線上升。

國外帕米拉‧皮克醫師指出,年過中年後,新陳代謝速率變慢,肌肉減少,明明更應該運動、節制飲食,卻因為壓力很大,常攝取過多熱量。特別是女性,常會不知不覺就吃進過多食物,因此三十歲與二十歲的飲食、生活方式就要有所不同,建議下午三點到午夜十二點這段時間要盡量避免用吃東西發洩壓力,平常也要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

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理學教授麥可‧席孟斯表示,如果想要維持健康體重,運動是重要關鍵。此外,擁有充足睡眠、減輕工作壓力也能幫助縮減腰圍尺寸、降低肥胖發生機率。

國內醫師建議

雙和醫院復健科主任劉燦宏表示,一個人棕色脂肪多寡先天就已決定,對於減重來說,影響不大,最重要的,還是要調整生活、飲食習慣。

在減重過程,並非完全不吃某類食物,而是均衡減少食物攝取量,但每種食物、營養素還是都要兼顧,飯、肉可以吃少一點,但不能完全不吃。運動方面,在學校操場花三十分鐘快走,或在戶外騎腳踏車,都是很不錯的運動,但不建議中年人進行太過激烈的運動,以免出現運動傷害。



◆ 新竹醫療雲升空 居民健康有感

【經濟日報╱記者邱建業/新竹報導】2013.09.30

新竹縣在2013經濟日報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中,連續兩年得到第三名的佳績。最為人稱道的是,雖然竹縣醫療資源不如鄰近縣市,但居民對個人健康的滿意度連兩年排在前三。縣府衛生局對此指出,雲端醫療拉近醫病與家屬間的「連結」,功勞不小。

新竹縣幸福指數排名這兩年都表現穩定,主客觀表現皆優,在主觀指標中,新竹縣民眾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滿意度,連續兩年都是全台第一;此外,新竹縣基礎建設完備、縣內家戶連網比率名列前茅,今年暴力犯罪率更顯著下降。

依內政部統計,去(2012)年新竹縣平均每位醫師服務人口數為1,083人,為本島最高,每間醫療機構服務的人數為1,560人,在本島僅次於嘉義縣,醫療資源不算豐富。

新竹縣衛生局局長殷東成認為,在客觀醫療資源不足下,民眾對健康滿意度能維持不錯表現,去年啟動的雲端血壓量測幫助不少。

殷東成說明,自去年起,縣政府結合經濟部、台北醫學大學等資源,試辦全台唯一的雲端血壓量測計畫,針對40歲以上或弱勢縣民免費發放2,500張「健康樂活卡」。透過此卡,民眾至合作醫院、衛生所測量血壓,三分鐘內數據就可上傳雲端。

持卡民眾不但可以上網檢視血壓紀錄,家屬也能透過網路注意親人的健康狀況,必要時,系統還會發簡訊提醒,讓家屬能即使掌握親人現況。另一方面,特約醫院或衛生所醫師看診時,也能快速瞭解患者血壓近況。

新竹縣東元綜合醫院副院長周春光說,透過此系統長期追蹤,可讓醫師判斷季節對血壓造成的影響,有助提升診斷和用藥的精準度,還能節省醫療資源。

殷東成說,有些兒女在外工作,原本不常和父母聯絡,但透過此系統的媒介,彼此多了互相關心話題,為雲端服務帶來額外價值。殷東成認為,此計畫帶來的連結感,可能是民眾提升幸福感的原因。

新竹縣衛生局計畫明年進一步擴大發卡量和量測點,讓預防醫學更深入日常生活。

推動此項計畫的台北醫學大學專案經理郭景桓表示,預計下階段將發卡2萬張,並增加量測點至100個以上。

此外,下階段還設計企業認養方案,目前如中國信託經營的台灣彩券已表示參與意願,不排除有一天彩券行也能化身為縣民的健康觀測站。

fsj 提到...

宿醉讓人變笨 清醒後仍影響

鍾玉玨/綜合報導 2013-09-30 中國時報

一夜暢飲,酒醒後的代價不止是噁心、頭痛欲裂,英國最新研究顯示,宿醉還會令人變笨、反應遲鈍,影響大腦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區塊。

宿醉醒來往往記不得前晚發生的事。據英國基爾大學(Keele University)研究顯示,宿醉不但傷身,還會影響大腦的心智反應,20幾歲的人宿醉清醒後,大腦的反應時間會退化到與40多歲的人差不多。

主持研究的心理學博士羅倫.歐文(Lauren Owen)說,宿醉的症狀不只限於生理,還會影響情緒與認知功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她指出,宿醉後工作記憶能力會降低5%至10%,出錯率則上升30%。而宿醉後,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即使回歸到零,依然會持續削弱大腦的運作。所以不要誤以為宿醉後清醒,就不會有影響。

研究還發現,「年紀愈大,宿醉愈嚴重」的說法並不成立。研究員史帝芬(Richard Stephens)說,年紀愈大,宿醉的次數反而愈少,主要是因為上了年紀後,漸漸明白自己的酒量,所以較不會飲酒過量。

迄今科學還未能完全解釋宿醉的成因,初步認為,宿醉是一種脫水現象,而飲料中的化學物質也是造成宿醉的禍首。

酒精的主要化學物質是乙醇,身體會把乙醇分解為乙酸鹽再排出體外。但酒類通常都會含少量的甲醇,分解時會形成更毒的物質。也因為深色酒(如威士忌)通常含有較高的這類化學物質,因此比伏特加更容易造成宿醉。



◆ 小心急性結膜炎 勤洗手、別揉眼

【聯合報╱記者游仁汶/基隆報導】2013.10.01

近來氣候漸漸轉涼,即將步入秋季,基隆市衛生局依據通報資料發現,南部有不少國小學童罹患急性結膜炎,檢驗確定為克沙奇病毒感染。醫師表示,不僅兒童容易感染結膜炎,連成人也容易被傳染,提醒民眾平時要保持勤洗手、不要揉眼睛的習慣,以免病毒找上身。

基隆市衛生局表示,根據疾病管制署的「學校監視系統通報資料」顯示,近日來南部有許多國小學童罹患急性結膜炎,疑似因逐漸入秋引發流行,出現群聚感染。採集檢體化驗後,確定為克沙奇病毒感染。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小兒科醫師謝王虎表示,大約2、3年前,基隆地區也曾經出現結膜炎大流行,但近2年來已較少出現大規模感染。不過,結膜炎傳染力強,學童在學校很容易就會透過口沫或玩具等接觸傳染,回家之後又傳染給家人,進而愈來愈多人因此感染結膜炎。

謝王虎指出,只要接觸過病人的眼睛分泌物,或是病人曾碰觸過的物品,再碰到眼睛後就會感染。感染結膜炎後會出現眼睛刺痛、畏光、流目油、分泌大量黏稠的分泌物,一般需要1周的治癒期。

提醒民眾平時要常洗手、不要揉眼睛,也不要和他人共用毛巾,碰到病患使用過的物品之後要趕緊洗手,以免感染。如果感染結膜炎,要趕緊就醫治療。

※ 相關報導:

* 台塑9年捐百萬劑肺炎疫苗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97044.shtml

台塑七億元愛心捐獻,挽救了近萬名75歲以上老年人寶貴生命!已故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晚年曾受肺炎之苦,台塑集團「財團法人王詹樣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96年至101年,共捐贈81萬5000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以每千人施打可減少12人死亡估算,至去年底估計約有9700名長者因此保住性命。



◆ 21家血汗醫院 3家竟屬衛福部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13-10-01 中國時報

醫改會昨天公布101、102年被稽查發現違反勞基法醫院名單,痛批21家「血汗醫院」中不但包含台大、長庚等龍頭醫院,連衛生福利部的3家醫院都名列榜上。

醫改會上網蒐集各地方勞工局公布的違反勞基法處分名單,從去年及今年迄今,全國共有21家醫院因違反勞基法挨罰,包括台大醫院北護分院、林口長庚醫院、台中榮總醫院嘉義分院等知名大型醫院,就連衛福部所屬的嘉義醫院、豐原醫院及台東醫院也帶頭違規挨罰。

其他被點名的「血汗醫院」還有:台北市長虹診所;新北市恩主公醫院、耕莘醫院、仁愛醫院、詠靜護理之家;新竹縣佑康產後護理之家;台中市協和醫院;嘉義市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高雄市常美牙醫診所、佳音牙醫診所、溫有諒醫院、長春醫院;花蓮縣門諾醫院;台東縣馬偕醫院台東分院、台東榮民醫院。

在不到2年內,衛福部嘉義醫院被先後開罰8次之多,是21家醫院中最多的醫院,違規事項包括延長工時,連同正常工時1日超過12小時、假日出勤工資未加倍給付等。衛福部附屬社會福利及醫療機構管理會執行長李懋華表示,除要求院方限時改善、寫報告,也不預警派員抽查,確認不再有類似違法情況。

林口長庚醫院被查獲延長工時未依規定加給工資,院方表示,事發後已更改工作規則,讓員工加班後可自由選擇請領加班費或補假,希望藉由更彈性的規定,避免類似誤會再度發生。

對於被指「血汗醫院」,林口長庚院方無奈說,若說誤觸1次勞基法就是血汗,未免太沉重。尤其現在醫事人員難找,很擔心會嚇跑原本想到長庚醫療體系服務的人。

台大北護分院今年農曆年前被查獲門診護士延長工時超過法令上限,院長蔡克嵩說,每到年前掛門診備藥的病人都會爆增,院方因一時疏忽未安排換班,「下次不敢了!」

長虹診所院長楊志賢表示,該診所每年要參加10場以上各國的醫美貿易展,人力物力不足下,員工休假難免有所疏忽,現已補貼員工薪資作為彌補。



◆ 日本健康管理服務…要外銷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3.10.01

日本的健康管理服務,以細緻周到聞名,如今日本企業瞄準外國的健康需求,把這種服務擴大到海外市場,例如健康設備製造商Tanita計劃在印度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歐姆龍也已開始在美國提供相同服務。

Tanita計劃11月起在印度德里的公共設施,設置體脂計和自動血壓計,測量體脂率和肌肉率等指標,並提供常運用上述設施的30到50人「FeliCa」計步器,讓民眾能藉智慧手機或PC得知熱量消耗變化圖表等訊息。

這是Tanita首次在海外提供這項服務。Tanita 2009年在日本推出該服務,已有數十萬人使用。根據Tanita,用戶使用這項服務,人均醫療費用可減少約20%。

Tanita也將在印度建立由專家建議改善生活和用餐方式的機制,計劃三年後全面提供服務,推廣到希望降低員工醫療費用的企業,料將吸引數萬人採用。Tanita也打算在東南亞和中國推出相關業務,以提高海外銷售比率。目前Tanita營收約120億日圓,海外營收比率僅約20%。

Tanita顯然是相中新興市場的健康需求。隨著新興市場生活水準提高,文明病患者愈來愈多,醫療費用也愈來愈高,讓企業看見健康設備和資訊服務的商機。

日立製作所也正在東南亞尋找合作夥伴,推廣雲端減重服務,利用智慧手機等裝置記錄當天飲食、運動和體重等訊息。

歐姆龍也計劃把雲端健康管理的高加值業務,拓展到中國和東南亞市場。該公司已在美國提供結合計步器和個人運算裝置的健康管理服務,也將在日本推出更先進的服務,例如利用網路管理體溫和運動數據等,從而建議客戶改善生活習慣。

據預測,全球雲端健康管理服務的市場規模2018年時將擴大至80億美元,遠高於2010年的5億美元。

fsj 提到...

秋燥肌膚解渴 水梨的3種吃法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2013/10/02

秋天一到,氣候轉趨涼爽、乾燥,對敏感性膚質的人而言,一不小心就鬧狀況。中醫師指出,中醫認為,秋天主燥易傷津液,容易造成皮膚龜裂、發紅、發癢等問題,建議可多吃白色食物如山藥、薏仁等養肺補氣,而要同時補充水分,還可藉著多汁美味的水梨抗秋燥。

解秋燥多吃白色食物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林舜穀指出,中醫觀點中認為秋天的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主燥氣傷肺,因此秋季養生首得養肺,而白色食物如山藥、燕窩、白木耳、百合、薏仁、芡實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尤其山藥、白木耳又富含黏液,可以緩解秋燥傷津液的作用。

對於愛美的人而言,秋燥最怕的就是讓肌膚龜裂、發紅、發癢等引起過敏不適,此時可多補充富含水分與維生素的水梨。中醫認為,水梨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能增強肺臟對於秋燥以及外邪的防禦能力,且水梨可跟許多食物一起搭配,例如蘋果、紅棗、百合、冰糖等都相當適合。

吃法1/百合燉冰糖水梨

平常可準備百合5~6片,冰糖少許,水梨1顆切片,將材料洗淨後,放入碗中備妥,若氣血循環較差的女性,也可準備3~5顆的去梓紅棗一起放入碗中,接著於碗中加入1杯水放進電鍋,外鍋再倒進1杯水,待跳停後所有食材都可食用。

吃法2/蘋果水梨紅棗茶

另外,將蘋果半顆切片(份量約200公克)、水梨一顆切片(份量約400公克),再準備5~7顆的去籽紅棗,將所有食材洗淨後放入鍋中,再加入500cc的開水,放到電鍋內,外鍋倒入2杯水,待跳停後放涼,將煮好的茶飲倒出飲用,能幫助養顏美容。

吃法3/水梨奇異果汁

而喜歡喝果汁的朋友,可以把水梨1顆切片、奇異果1個切片、檸檬原汁適量,將食材洗淨後放進果汁調理機中,依個人喜好的濃度加適量水份與少許冰塊,先打一輪後再倒入檸檬汁調味即可,建議應盡快喝完避免養分流失。

林舜穀醫師補充,除了上述3種簡易的水梨吃法,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洗淨削皮後直接食用,對體質較燥熱的人來說,水梨還可解熱開胃,但若身體偏寒性的人,則建議一次不要吃超過一顆,也要避免在晚上食用以免增加腸胃負擔,造成脹氣或是腹瀉。



◆ 研究:少女吃花生醬 有助降乳癌風險

【華人健康網╱記者羅詩樺/編譯】2013.10.02

早餐吃吐司通常都會搭配果醬塗抹,其中花生醬就是許多人喜愛的抹醬,花生醬雖然脂肪含量不低,但是營養價值也極為豐富,日前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甚至顯示,年齡介於9~15歲的少女,每周吃2次花生醬或堅果,在30歲時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可降低39%。

減少乳房腫瘤生成機率

根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導指出,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Medical School )和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團隊,在1996~2001年期間研究9039名青少女的個案,每年做一份飲食相關調查的問卷;並在2005~2010年期間,青少女年齡達到30歲時再度做檢查。

研究結果發現,飲食習慣中有長期每周攝取2次花生醬或堅果食品的人,乳房出現良性腫瘤(Benign breast disease)的情況會比未攝取者降低39%,也就是近4成的機率;研究中也指出吃大豆、扁豆、玉米等,有助減少乳房腫瘤的形成,進而降低乳癌機率。

研究專家表示,此次研究結果僅能說明花生醬與乳癌風險之間有密切關聯,但由於其中原因還須進一步研究,因此並不能直接推論吃花生醬就一定能「預防」乳癌,建議民眾在食用前,也要先了解清楚自己體質對花生會不會過敏。

花生醬還有助減肥!2匙為限

此外,花生醬甚至還是營養豐富、幫助脂肪代謝的食物,花生豐富的維他命B2、菸鹼酸,可以幫助醣類、蛋白質在體內迅速燃燒,幫助脂肪代謝。花生醬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健康有益,甚至能調節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

因此,美國營養師也建議可選在早餐吃2匙花生醬,不但可以補充減肥時也需要的脂肪營養素,還可以減少午、晚餐攝取脂肪,達到均衡飲食減重的目的。但是花生醬的熱量也不低,因此最多吃2匙。



◆ 自律神經失調 戒刺激性食物

【聯合報╱陳寶文/高市馬光中醫醫院中醫師】2013.10.02

壓力是現代人自律神經失調的重要病因。

自律神經的功能與中醫的「肝」較為相近。肝為將軍之官,負責將君主之官的「心」所下的訊息,傳遞到其他臟器。中醫認為: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鬱,簡單來說就是「氣機調暢」。然而,壓力會使肝的生理機能出現紊亂從而造成氣鬱及氣機阻滯。

氣機阻滯與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類似,如頭暈、頭痛、口乾、心悸、倦怠、焦慮、恐慌、姿態性低血壓、呼吸急促、胃痛等。

壓力是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主要病因,排除壓力便是解決之道。患者得先了解壓力根源,改變生活作息,才能治本。

上班族、學生或要求過於完美的人,平時就應紓發情緒,重點在情境轉換,停滯在高張力環境,會讓神經長期亢奮,易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除外,運動也是一個不錯紓壓方式,如每周3次、每次30分鐘、心跳維持每分鐘130次。

中醫根據不同體質證型給予治療方式,如病人證屬肝鬱氣滯便開立加味逍遙散,證屬肝火上炎適合龍膽瀉肝湯,若證屬肝陰虛可開立一貫煎,證屬肝腎陰虛適合六味地黃丸,證屬肝陽上亢可用天麻鉤藤散且隨證加減。

自律神經失調患者的飲食應避免油炸、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等。

※ 相關報導:

* 糖尿病患停打胰島素 「腎」思 危機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2/today-health2.htm

怕打胰島素,恐延誤治療!最新調查顯示,逾半數糖尿病患對注射胰島素存有錯誤迷思,其中高達72%的受訪者誤認「胰島素用量增加,表示糖尿病越嚴重」,54%誤以為打胰島素就表示不久後會失明、洗腎,其中又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認知最差。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醫師表示,糖尿病衛教學會與全台各醫療院所將於10月至12月間,舉辦看圖對話系列衛教活動。只要在該學會網站http://www.tade.org.tw/)的民眾專區點選「控糖穩穩,就靠胰來補」,就可查詢各院所衛教課程舉辦的時間、地點。



◆ 7月大瓜國寶寶 母捐肝救活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9963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2013.10.02

罹患先天膽道閉鎖,導致肝臟硬化的瓜地馬拉七個月大男嬰聖地牙哥Santiago,經瓜國總統培瑞茲公開向台灣求助,昨天在高雄長庚醫院歷時十多小時的手術成功換肝,也為台灣再度寫下國際人道醫療援助的紀錄。

高雄長庚醫院今天上午公布這例慈母捐肝病例,換肝的病患是來自瓜地馬拉7個月大、重6.1公斤的男嬰聖地牙哥,他因罹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症,肝臟已經硬化,短期內不換肝可能性命不保,瓜地馬拉總統培茲對此十分重視,請求我駐瓜國大使孫大成協助,安排到高雄長庚醫院接受換肝治療,醫院昨天歷時10多小時,成功為男嬰換肝。

聖地牙哥與父母上月21日來台,進駐高雄長庚醫院接受術前評估,醫院發現男嬰母親賈桂琳血型相符,列為優先捐贈者;但檢查後發現,賈桂琳肝臟最小的單位 (即左外側肝葉)有360克,但以聖地牙哥的體重來說,只需50克肝臟就足夠,否則移植肝一旦超過他體重的4% ,即可能造成大肝症候群,會擠壓橫隔膜、造成呼吸困難,並壓迫到剛重建好的肝靜脈、門靜脈、阻礙血管通暢,進而影響移植肝的功能,甚至致死。

超減容積肝臟移植術 全國首例

高雄長醫醫院院長陳肇隆當機立斷,決定為賈桂琳母子進行「超減容積肝臟移植」手術,醫療團隊先切除賈桂琳左外側葉肝臟的第3小節,只留下第2小節約200公克的肝臟,順利植入男嬰體內,這種超減容積術難度極高,是台灣首例。

男嬰父親上午出席記者會,對高雄長庚醫療團隊、特別是陳肇隆伸出援手解救他的小孩,表達無盡的感謝。而高雄長庚醫院也基於人道關懷,自行吸收男嬰所有手術費用。

※ 相關報導:

* 黏多醣寶寶 抽血可檢出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99635.shtml

罕病黏多醣症患者,出生沒異狀,常要到孩子出現身材矮小、頭顱變大、濃眉等外觀特徵才會被診斷。台北馬偕醫院近年來展開大規模的第一型黏多醣症新生兒篩檢計畫,只要在新生兒腳跟抽血,成本僅200多元,在新生兒未發病時期,就能早期診斷、並積極追蹤。

黏多醣症共有11種亞型,其中第一型疾病程度最嚴重,往往不到10歲就過世,目前台灣存活的各型黏寶寶僅百餘人。

fsj 提到...

長期高壓隱性殺手 易罹慢性疲勞症候群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2013/10/03

「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一種以無力、疲勞、睡眠品質差等身體症狀的綜合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身體表現可能出現反覆咽癢、肌肉痛、頭痛、關節痛等。患者常見長期處在高壓力、緊張、快節奏工作後,出現周身疲軟、困乏與精疲力竭的感覺。成為健康的「隱性殺手」。

中醫師陳萍和表示,1994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明確了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定義及診斷標準,包括病史不少於6個月,且休息後不能緩解,同時至少具備下列8項中的4項。包括:1、記憶力或注意力下降;2、咽痛;3、頸部僵硬或腋窩淋巴結腫大;4、肌肉疼痛;5、多發性關節痛;6、反覆頭痛;7、睡眠品質不佳,醒後不輕鬆;8、勞累後肌肉疼痛。

陳醫師表示,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處於動態平衡的有機的整體,表現在臟腑之間是相生相剋相互制約的,表現在陰陽方面是互根互化、消長平衡的。而慢性疲勞症候群則屬於人體氣血陰陽、臟腑功能的失調,其病因有內傷七情、勞倦、飲食不節、起居無常、情志不遂、睡眠不足、缺乏運動鍛煉等。此外,外感邪毒也是病因之一。

近年來,常被提到的一個新名詞「亞健康」,按照醫學界的認識,亞健康是「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功能低下」狀態,與慢性疲勞症候群相似。中醫古籍中也明確地提出了「治未病」的觀念,把「陰陽平衡」做為心身和諧的健康標準;強調預防疾病的重要性。

陳萍和表示,身體休息不夠,疲勞得不到恢復,就會使呼吸、消化系統一直處於低效工作狀態。進而妨礙體內各種器官的正常機能。保持機體內部及其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協調,以及正常的生理及心理活動過程,機體就呈現健康狀態,即中醫說的「陰平陽秘」。

如果勞逸等致病因素破壞了這種平衡,臨床表現為臟腑功能失調,患者表現可見頭暈、頭重、胸悶、乏力、四肢倦怠、精神欠佳、食慾差、少寐多夢、心悸、汗多、小便清長、腰酸等症狀,但臨床上可能理學檢查不一定有異常。

陳醫師表示,如果疲勞得不到恢復,就會使呼吸、消化系統一直處於低效工作狀態。進而直接影響到人體對氧氣和養料的利用,導致體內環境失衡的持續和加重,妨礙體內各種器官的正常工作,長時間下來,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病邪乘虛而入。

中醫強調,「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事實上,各類疾病都有可能產生於長期疲勞之後。而心臟病、肝病、腎病、胃病等,及致衰老的主要誘因之一就是疲勞。應配合適當的休息消除疲勞。同時必須及時補充營養,增強機體的抵抗力,給大腦提供充分的養分為宜。



◆ 北榮研究 巴金森與憂鬱症有關

中央社 2013.10.03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3日電)台北榮總精神部最新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是沒有憂鬱症者的3.24倍,特別是老年及難治型的憂鬱症是高風險群。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研究團隊分析全民健保資料庫,長期追蹤逾2萬多名患者10年的大規模研究,成果2日刊登在美國神經醫學會(AAN)的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線上版,美國神經醫學會也同步發布新聞稿。

研究團隊包括精神部醫師楊智傑、沈正哲及蔡世仁。沈正哲受訪時表示,分析1996年到2009年全民健保資料庫內憂鬱症患者是否可能是罹患巴金森氏症的危險因子。

沈正哲說,研究以4634名憂鬱症患者及1萬8544名沒有憂鬱症為對照,追蹤10年後發現憂鬱症患者中有66名罹患巴金森氏症、無憂鬱症患者中有97人罹患巴金森氏症,估計憂鬱症患者後續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是沒有憂鬱症者的3.24倍。

沈正哲指出,國外雖然也有類似研究,北榮研究受到重視的主要幾個原因,有別於其他國家,台灣研究對象逾2萬多人,是最大規模。

憂鬱症與巴金森氏症間的風險關係,他說,在國外有些研究證實,然而北榮研究找到2個主要因子,老年憂鬱症及難治型憂鬱症(如更換2次藥物以上)。

沈正哲說,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疾症,僅次於失智症,在65歲以上人口中,發生率1-2%。憂鬱症及巴金森氏症都是腦部疾病,且與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有關,有共同疾病的起因。

研究團隊表示,研究發現可提醒臨床醫師,注意憂鬱症與巴金森氏症的關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胃熱肺火釀口臭 來杯南瓜子煎茶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2013/10/03

嘴巴飄出惡臭,不但自己難受,還讓身邊的人跟著受苦,中醫認為,經常口臭的人,不僅是衛生、飲食習慣問題,還跟胃熱、肺火、肝火旺盛等皆有關係。而性喜辛辣口味的民眾,非常容易引起胃熱,建議要清熱生津,平日可準備南瓜子煎茶飲用,對消除胃熱引起的口臭相當有幫助。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中西醫整合醫學專科陳旺全醫師表示,西醫看口臭可分為口腔與非口腔兩個層面,前者與口腔衛生習慣不佳、牙周病有關,口中的厭氧菌滋生將蛋白質分解成揮發性的硫化物,正是口腔惡臭的來源;而後者則可能與鼻竇炎、呼吸道感染、腸胃道疾病、糖尿病,甚至是腎病末期有關。

而中醫對口臭的認知,諸如因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嗜菸酒等引起的胃熱上蒸型口臭;慢性鼻竇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痰熱壅肺型口臭;或是常見舌苔白膩引起的脾胃虛寒型口臭等。對忙碌的上班族來說,又以第一種最為常見。

胃熱上蒸型口臭:喜食辛辣、嗜菸酒

陳旺全醫師指出,若是喜歡吃辛辣、重口味、常抽菸喝酒的人,容易造成胃火產生,犯胃熱時容易「腐熟殺穀、胃氣熏蒸」,即是體內水氣缺乏,表現症狀有口渴、口臭、牙齦腫痛等。其中,舌苔存積常是造成口臭的來源,可觀察自己是否為舌頭發紅、舌苔黃膩,即是胃熱的表徵。

要去除口中異味,輕者可用藿香正氣散或參苓白朮散去除,口臭即可獲得控制,而要從根本祛除胃熱,治療時宜清胃泄熱為主,例如可開立清胃散,若是胃中濕熱較盛,則可用甘露飲治療。

清熱生津 南瓜子煎茶

陳旺全醫師進一步提到,針對胃熱上蒸型的口臭患者,平日也可準備如南瓜子、西瓜藤、老絲瓜等幫助清熱生津。建議可服用一道簡單易做的南瓜子煎茶,首先準備南瓜子10公克,以300cc的水煎至100cc,去渣取汁,作為茶飲每天喝1次。

另外,許多會產生口臭的朋友與運動量不足有關,若有規律運動,氣血循環通暢,自然也能幫助改善口臭問題,平日飲食也應避免過度刺激辛辣,少碰菸酒就能有效改善口臭問題。

fsj 提到...

糞便膠囊補好菌 治嚴重腹瀉

【聯合晚報╱編譯蔡致仁/綜合報導】2013.10.04

加拿大醫學專家開發出「糞便膠囊」,把健康的人的糞便處理製成膠囊,用來治療細菌感染導致的嚴重腹瀉。這種藥成效非常顯著,實驗中27位感染「艱難梭菌」而嚴重腹瀉的病人,服用膠囊後已完全康復。

「艱難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會產生腸毒素和細胞毒素,引起患者經常性腹瀉,服用強效抗生素仍無法根治。在美國每年有50萬人染病,約1.4萬人死亡。

最近醫界開始使用「糞便移植」療法,將健康的人的糞便稀釋,透過鼻胃管導入患者小腸,用來治療艱難梭菌。儘管這種療法聽起來有些噁心,但治療效果不錯。

加拿大卡加利大學傳染病專家路易博士開發的「糞便膠囊」,以口服方式降低療法對人體侵略性。通常由患者親屬捐糞便,處理過程包括取出糞便裡的食物殘渣、抽取腸菌並消毒,把腸菌裝進三層膜衣的膠囊。膠囊進入人體腸道後才會分解。

路易博士說,「膠囊裡沒有糞便,只有腸菌。病人絕對不是吃糞便」。

感染「艱難梭菌」的症狀包括噁心反胃、胃痙攣、腹瀉,之前療法是用強效而昂貴的抗生素殺菌,但抗生素同時也殺死腸內的好菌,破壞體內平衡,腸道裡殘留的艱難梭菌產生抗藥性,日後還會發作。

近日歐美研究顯示,把腸胃健康的人的糞便移植到病人體內,能夠恢復腸道菌叢生態平衡,但用結腸鏡或喉管移植不但屬於侵略性療法而且昂貴。也曾有醫師用灌腸方式,然而療效非百分之百。路易博士開發的「糞便膠囊」除了較不具侵略性,而且能夠針對個別病人製造,服用一次便能擺脫艱難梭菌。

腸益菌vs.艱難梭菌

腸益菌

患者親屬捐糞便,清除糞便食物殘渣後,抽取腸菌消毒,把腸菌裝進膠囊,膠囊進入腸道後才會分解,可平衡腸道細菌,治療嚴重腹瀉。

艱難梭菌

艱難梭菌是寄生在腸道內的害菌,一般並不會傷害人體,但若服用抗生素,可能會殺死腸內益菌,破壞腸道平衡,艱難梭菌壯大滋生,就會引發嚴重腹瀉,甚至致死。



◆ 去年奪2000命/乳癌篩檢 自摸不如攝影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2013.10.04 自由

乳癌是台灣婦癌第一名,高居癌症死因第四位,去年奪走近2千名女性生命。政府推動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多年,每檢查176名45到69歲婦女就發現1名乳癌病例,但願意篩檢的婦女僅占總人數的1/3,國民健康署推估,至少還有1萬4千多位女性已罹癌而不自知。

國健署副署長孔憲蘭表示,因為飲食西化、晚婚、晚育及推動婦女接受乳房篩檢等影響,台灣乳癌發生率在15年內攀升2倍,集中於45到69歲,其中未生育、晚生育、未哺育母乳的停經婦女,罹癌機率略高一些。

孔憲蘭指出,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最具效益的篩檢方式。國健署提供45到69歲、40到44歲有乳癌家族史的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但篩檢率僅3成。不篩檢的婦女6成自覺健康,2成推說太忙沒時間,若拖到晚期才發現,治癒率只剩2成。,

台中榮總院長、乳房攝影專家李三剛提醒,早期乳癌治癒率高達9成,但有1/3是比胡椒粒還小的微鈣化,摸也摸不出來,只有乳房攝影才能看到。台灣依照美國醫界定義,將影像結果分為6類,1、2、3類代表沒有惡性變化,定期追蹤即可;0、4、5類則要盡速進一步檢查才能確診。

根據去年篩檢資料,台灣篩檢女性有9.58%是0、4、5類,罹癌者占篩檢人數的千分之5.4,準確率符合先進國家要求。國際上認為,確診者發生淋巴轉移比例應低於2成5,才有達到早期篩檢目的,我國卻有近4成已經轉移,顯示國人還是後知後覺。

奇美醫院放射診斷科組長黃美蘭表示,檢查需以儀器稍微壓緊乳房,使影像更清楚,經期後7到14天最適合。

資深藝人劉秀雯以自身經驗表示,檢查一點都不痛。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吳淑敏表示,5年前多虧乳房攝影找到第1期乳癌,治癒率還很高,為她贏得人生更大的機會。



◆ 治癌新法-基因檢測+標靶藥物 治大腸癌成效佳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3-10-03 中國時報

10月1日落幕的歐洲臨床腫瘤醫學會(ECCO)發表多項大腸直腸癌大型臨床研究報告,其中FIRE-3 study研究證實,轉移性大腸癌患者使用標靶用藥前應先接受基因檢測,才能協助醫師替患者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以個人化治療增加整體存活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外科部部長王照元表示,大腸癌發生率一直高居10大癌症之首,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每年新增1萬4000多名患者,這些患者過去使用傳統化療及標靶治療前,必須先做KRAS基因第2外顯子檢測,來預測標靶藥物療效,現在更新的觀念是需再加上KRAS 第3與第4外顯子及NRAS基因檢測,才是更完整的個人化治療。

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冠德說,歐洲臨床腫瘤醫學會發表的最新分析顯示,如果患者體內所有RAS基因都沒有發生突變,則先投以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做為第一線治療,會比新生血管抑制劑的整體存活期多增加7.5個月。這些科學證據顯示,依據基因檢測結果來選擇大腸癌患者的第一線標靶藥物是最佳治療策略,也是將來的趨勢。

「依基因檢測來選擇正確用藥」的觀念應用在臨床上,是目前醫療新趨勢,即使是大腸直腸癌已發生轉移,透過KRAS基因檢測,仍可選擇有效的第1線標靶用藥,讓中位存活期可達33.1個月,比過去進步許多。

王照元強調,台灣大腸癌的治療觀念一直在突破,將標靶用藥使用在第一線,將可減輕患者的體力負擔及增加治療意願,所以轉移性的患者也別輕言放棄,年滿50到74歲民眾更應多利用免費的成人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遠離大腸癌威脅。



◆ 高鈣點心DIY 輕食保骨本

記者張傳佳/台北報導 2013.10.04 自由

長者缺乏鈣質易導致骨質疏鬆,若跌倒骨折機率也較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特別為長者設計易咀嚼入口的補鈣料理,有「黑磚豆腐佐芒果優格」、「黑磚豆腐佐芝麻黑糖」及魩仔魚菠菜蒸蛋」,減緩鈣質流失情形。

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林姿吟說,據國民健康署調查,超過20%的65歲以上老人骨質疏鬆,且女性多於男性。每日鈣質建議攝取量為1000毫克,但國內老人每天平均攝取量僅有600毫克,普遍不足。

為避免鈣質不足,可多吃芝麻、豆腐、魩仔魚、深綠色蔬菜等高鈣食材,並減少攝取咖啡、茶等阻礙鈣質吸收的食物。林姿吟也設計出柔軟易入口的「黑磚豆腐佐芒果優格」、「黑磚豆腐佐芝麻黑糖」及「魩仔魚菠菜蒸蛋」等料理,讓長者輕鬆補鈣。

作法很簡單,將打成泥的豆腐拌入黑芝麻粉,加入吉利丁粉小火慢煮並攪拌,倒入模型後,放入冰箱冷卻,即可作成「黑磚豆腐」。

另外,用黑糖水拌入芝麻醬可做成「芝麻黑糖醬」,用芒果泥與優格攪拌可做成「芒果優格醬」,將兩種醬汁淋在黑磚豆腐上方,即可完成「黑磚豆腐佐芒果優格」與「黑磚豆腐佐芝麻黑糖」。

可用打散的蛋,加入2倍的水拌勻置於碗中,以電鍋蒸至半熟後,再加入灑有香油與胡椒粉的菠菜與魩仔魚煮至全熟,最後撒上少許枸杞即可作成美觀的「魩仔魚菠菜蒸蛋」。但此道料理不適合海鮮過敏的長者食用。

fsj 提到...

壓力大生活不正常 年輕人血便比例增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 2013.10.05 自由

30歲粉領族小芬因半個月來出現兩次血便就醫,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腸道內長了近10顆的「管狀絨毛腺瘤」;另一名大學生發現肛門出血,檢查腸道有息肉,擔心惡化為大腸癌,隨即切除。

高雄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內科醫師陳明楨表示,大腸癌是國內新增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約新增1萬3000名患者,腸道息肉常是大腸癌病變前兆,若出現肛門出血等症狀,應儘快就醫檢查。尤其腸道管狀絨毛腺瘤有可能惡化為癌症,成年人定期進行腸道健檢,一旦發現管狀絨毛腺瘤,更要盡早接受大腸內視鏡切除治療。

近年發現,年輕人飲食西化、少吃蔬果,罹患腸道息肉甚至是腸癌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腸道息肉直徑若逾3公分,惡化為腸癌機會更高達3成。

腸道管狀絨毛腺瘤是一種腸息肉,據統計,若未進行切除,10年後有8%患者會惡化為腸癌,但若進行切除,即可降低約8至9成的罹癌機會。

陳明楨強調,可能出現腸道管狀絨毛腺瘤的高危險群,包括嗜吃高脂食物、有家族史、抽菸、喝酒、缺乏運動者等。因此,建立規律生活作息與運動習慣,可降低息肉生成的機率,若有排便習慣、血便等大腸癌症狀時,應盡速就醫檢查。

※ 相關報導:

* 陸女吃柿胃結石 喝可樂後碎石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205961.shtml

一位大陸民眾日前吃了一斤小柿子後,胃疼就醫發現胃裡竟長出鵪鶉蛋大小的「石頭」。她按醫囑連喝3天可樂後,發現胃裡小石頭竟消失了。....為什麼可樂可以碎石?姜祁宏說,可樂中含有的檸檬酸和碳酸氫鈉一起作用於胃結石,可以將其逐層溶解;同時可樂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氣體能使胃膨脹,胃結石處於較大活動空間內就容易撞擊、滾動,以致碎裂。

* 病人福音 台中榮總首推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0/112013100500236.html

台中市高齡83歲的簡姓老翁,因患有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情況,近年來只要稍加活動就容易昏倒,因他另有腎功能不全的問題,依正常情況,這類患者1年內死亡率高達50%,但台中榮總引進最新的主動脈瓣膜置換術,讓簡男的病情大幅改善。



◆ 青少年瘋減肥 追求大腿「有距離」

【聯合晚報╱美聯社密蘇里州波爾文4日電】2013.10.05

許多女性想減肥,但網路上最近掀起了一陣危險的減肥潮流:青少年和年輕女性都在以雙腳併攏,但大腿互不相碰為減肥目標,研究飲食失調的專家深感憂慮。

大部分人雙腳併攏站立時,大腿會接觸,只有極少比率的人因大腿極纖細而碰不到,這就是所謂的「大腿距」。專家稱,要達到這個效果既危險又不太可能。但有些非常瘦的模特兒有「大腿距」,因此被無數社媒網站和博客熱捧,美名其曰「美麗的成就」。

2011年的的一項研究發現,同儕之間在社群媒體上相互比較的壓力是造成飲食失調的主因。花大把時間在臉書上的青春期女生更容易飲食失調,並發展成負面體型。

匹茲堡的整形手術醫生萊特表示,這不是個值得人追求的目標,「大腿距」其實由基因決定,就算是那些極瘦的人也有可能無法達到距離。她說:「大部分身材好的人都沒有大腿距,因為他們的大腿肌肉強健,所以相互接觸。」

雖然目前不能確定追求「大腿距」是否引發死亡,或引起多少飲食失調,但專家確信,成天在網路上看極端的標準和攀比心理會增加飲食失調的危險。更可怕的是,這些瘦身網站不但上傳瘦腿模特的圖片、「大腿距」教程和各類飲食的「溫馨提示」,還將猶太人大屠殺中死於飲食失調的受害者作為減肥的動力。

全美飲食失調協會已推出健康飲食的網站作為回擊,他們在網站上宣傳正面的體型,鼓勵健康的飲食和體重態度。

減重方法百百款,衛生專家說,吃素減肥若選材及烹調方式不對也瘦不下來,而且許多減重方法可能危害健康。

※ 相關報導:

* 研究:肥胖影響肝病控制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06361.shtml

高雄長庚醫院今天發表肝炎與代謝症候群社區研究,C肝患者的代謝症候群與肝纖維化程度高相關,若C肝患者肥胖則會影響治療及預後。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今天舉辦台灣消化週,台灣肝癌醫學會秘書長陳冠仰表示,肝病三部曲是肝炎、肝硬化及肝癌,而B型及C型肝炎帶原者是肝癌的高危險群。

高雄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盧勝男帶領醫療人員自2011年起在台南市玉井區執行肝炎門診及研究,每2週都會赴玉井提供門診。醫師郭垣宏代表報告「社區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發生代謝症候群的相關因子」。



◆ 以色列 列小兒麻痺高風險區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2013.10.05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以色列及鄰近地區的環境汙水檢體,檢出野生株小兒麻痺病毒(WPV),已將以色列列為小兒麻痺感染高風險區。疾管署呼籲,地球村形成,民眾往來密切,民眾前往高危險地區應先至旅遊門診諮詢。

全球小兒麻痺症根除計畫最新統計,截至10月1日,全球累計共7國,通報287例小兒麻痺病例,超過去年總通報的223例;病例發生國家以索馬利亞175例最多,其次為奈及利亞49例、巴基斯坦36例,約67%發生於非洲東部;近期南蘇丹通報2009年以來首見3例小兒麻痺病例,皆為女童,年齡2到8歲,病例發生地區鄰近肯亞及烏干達。

小兒麻痺症由小兒麻痺病毒所引起,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染,感染者在暴露病毒36小時後,可在咽喉分泌物中檢測到病毒,72小時後即可透過糞便排放病毒,時間長達3到6周,傳染力極強,95%以上感染者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僅小於1%會出現麻痺症狀。

台灣於2000年列入小兒麻痺根除地區,自2010年3月起,幼兒常規接種全面提供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五合一疫苗。但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國際交流頻繁,仍有病例自國外移入風險,家長務必按時帶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及國小一年級時完成小兒麻痺疫苗接種,共5劑,以預防感染。

fsj 提到...

守護精神健康 台大醫師群出書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2013.10.06 自由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心血管殺手,醫師指出,兒童及青少年也有「手機三高」(持有率高、察看頻率高、下載遊戲比例高),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台大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張立人指出,3C產品能讓人馬上滿足,卻會使孩子養成衝動、沒耐心、不能忍受空白的個性,變成「上癮」高危險族群。美國兒童醫學會建議,讓孩子以探索真實世界的互動和成就感為主,3歲以下完全不要碰3C產品,3到6歲每天以半小時為限,國小每天最多一小時,國、高中每天最多兩小時。

張立人並指出,學童智慧型手機持有率高、察看頻率高、下載遊戲比例高,這三高導致上網過久,會影響發育中的大腦神經迴路。

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蔡文哲說,10個身心障礙大專生就有1個自閉症,學歷雖高,卻因社會大眾的不理解而難以就業。其實自閉症病患只是溝通能力較差、對事物執著,只要協助他們適性發展,其實都有機會成為各種領域的專家。

醫師叮嚀 將出17本專書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高淑芬策劃,精神部醫師群共同推出《臺大醫師到我家─精神健康系列》共17本書,涵蓋常見精神疾病,也囊括網路成癮、失眠、自殺、飲食、兒童情緒、司法鑑定等當代議題;昨天舉辦的新書發表會,率先推出以過動兒、自閉兒、失眠、網路成癮為題的4本專書,其他主題將陸續推出。

※ 相關報導:

* 數位產品夯 孩子「3高」夢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207162.shtml

....張立人說,孩童面對網路或遊戲的虛擬空間,往往容易失去方向,探究背後原因,包括家庭因素、同儕影響、認同感、人際互動等因素,不過,太早接觸對孩童的身心發展都是不好的。

張立人說,美國研究指出,網路成癮會改變大腦神經迴路,產生焦慮、憂鬱情緒,出現衝動性格,對於「等待」會覺得不耐煩,這會影響未來孩子的發展,無法處理空虛感。

張立人建議,不要讓3歲以下孩子接觸智慧型產品、3到6歲則應限制在每天15到30分鐘、小學生則建議每天1小時、國中及高中生建議2小時。



◆ 脂肪食物稅開徵 丹麥全球第一例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輯譯】2013.10.06

為了對抗肥胖和心臟疾病,丹麥從10月1日起,對一些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開徵「脂肪食物稅」,是全球第一個徵收該項稅收的國家。

根據麥政府規定,如果奶油、牛奶、奶酪、披薩、肉類、食用油或加工食品,乃至海鮮如螃蟹等食物,只有含有超過2.3%的飽和脂肪,每公斤就要加課2.9美元(16克朗)的脂肪稅。

在新措施上路之前,丹麥人為了防止價格上漲,紛紛在家中囤積食物,並爭相購買各種含脂肪的食物,以致許多超市的貨架被一掃而空。

多數丹麥人似乎不爽這個政策,主要是北歐人並沒有很高的肥胖率。根據丹麥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丹麥人的肥胖比率大約只有一成,但美國則有高達1/3的成年人和17%的兒童和青少年有肥胖問題。

(取材自ABC新聞及美聯社外電)

※ 相關報導:

* 《吃錯了,再營養也不夠》 高升糖食物吃太多 小心身體吃不消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6/today-health2.htm

有鑑於高果糖糖漿可能造成脂肪肝、痛風等現代文明病,近來許多飲料店紛紛改用天然蔗糖代替。不過,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溝通(Nature communication)》的研究指出,除了吃進去的果糖可能造成脂肪肝、糖尿病等風險外,驟然給身體太多葡萄糖時,身體也會將葡萄糖轉換成果糖,換句話說,即便來源是天然蔗糖,吃太多,一樣可能提高脂肪肝或是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 少喝水瘦更快?減重六迷思解析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2013/10/06

少喝水能避免水腫,幫助瘦身速度?吃代餐、不吃早餐少攝取熱量肥胖就不上身?由於網路資訊普及,加上親朋好友間口耳相傳道聽塗說,讓許多民眾存在著諸多減重迷思,國民健康署特地公佈關於減重的6個迷思,一一踢破不實的說法,避免對健康帶來危害,呼籲民眾健康減重仍需均衡清淡飲食、多多運動!

1. 喝水也會胖,所以少喝水能瘦身?

喝水並不會胖,因水本身無熱量,身體無法從中增加體脂肪,且水在人體參與許多重要的代謝反應,多喝水可促進代謝與蠕動,預防宿便與便秘。而容易水腫的人主要是因為吃得太鹹,飲食需注意清淡,水反而要多喝,建議可掌握起床1杯水、飯前1杯水、外出自備水壺,每天至少達到1500cc的攝取量。

2. 狂吃素卻瘦不下來?

想靠吃素瘦身,仍需注意食材、烹調方式與份量。有些素食為了要讓口感好,會加入許多油脂、糖、鹽作調味,並且使用油炸、油煎或糖醋進行烹調,另外,素食加工食品如素肉、素丸子熱量極高,建議想靠吃素減重,還是要回歸天然的深綠色蔬果,且不要忘記澱粉、豆類等的攝取,份量不宜過多,搭配多喝水、運動才有效。

3. 吃代餐助減重?

代餐營養不均衡,一旦停用反遭溜溜球效應。由於代餐價格昂貴、單調且膳食纖維不足,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營養不良,且若沒有改變既有飲食習慣,還是很有可能復胖,燒錢又傷身。

4. 自買減肥藥減肥?

減肥「保健食品」的電視廣告、網路廣告大行其道,但若誤食非法減肥藥傷身、傷心又傷荷包。因非法減肥藥通常含有安非他命、緩瀉劑、利尿劑、甲狀腺素等藥品成分,服用之後,易造成許多不良反應,如:頭痛、失眠、噁心、嘔吐、腹瀉、心悸、肌肉無力、精神錯亂、腎衰竭、虛弱、癱瘓、甚至有死亡的危險。

5. 減肥不吃澱粉類?

全穀均衡飲食才能幫助維持健康體重,因未精緻的全穀類富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血糖與體重控制,且膳食纖維還能抑制食慾,幫助脂肪燃燒,建議大家別因減肥偏廢6大類食物,像是吃肉減重法、水果減重法都極易導致營養不均衡。

6. 禁食瘦更快?

不吃東西瘦身屬激烈的減重手段,除了非常傷身、維持不久,由於補償心態一旦進食就會吃進更多食物。建議民眾一定要養成三餐定時定量的好習慣。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多喝白開水、不吃宵夜,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健康減重且不復胖的最佳方法,若有任何關於飲食、運動及健康體重管理問題,歡迎撥打免費市話健康體重管理電話諮詢專線0800-367-100,也可利用網路電話撥入功能,向專業營養師及運動人員諮詢。

※ 相關報導:

* 熱敷小腹好處多 懷孕期則不宜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9366

台灣中醫家庭醫學會專科醫師張若偉表示,熱敷相當適合婦女朋友,如果能夠常常熱敷小腹的話,可以改善經前或經行小腹冷痛感、增進子宮的收縮能力,以及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 一條根鎮痛消炎 待進一步研究

【中央社╱金門5日電】2013.10.06

中國醫藥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柯裕仁今天在金門中藥草學術研討會中指出,金門一條根有鎮痛、消炎等功能,但需進一步研究。

金門中草藥學術研討會今天在縣農業試驗所舉行,由縣藥用植物學會理事長黃忠慶主持,金門、台灣與大陸福建安溪等中醫、中藥商參加。

碩士、博士論文都以金門一條根為研究對象,也常到金門研究一條根的柯裕仁,發表一條根初步研究成果。

柯裕仁表示,他10多年前到金門調查藥用植物資源,發現一條根在金門已形成特用經濟作物及獨特產業,但與同名異物藥材混雜,且相關成分、藥理、毒理研究資料卻幾乎沒有,於是興起一條根的興趣,以釐清藥材來源,區別效能、安全性。

他表示,研究架構中,著重大豆屬的金門一條根與千斤拔屬的傳統一條根。初步研究金門一條根有抗氧化作用,可預防動脈硬化;有鎮痛與消炎效能,沒有毒性。

正光製藥公司已進金門一條根,研製與其他中藥混合的貼布,預計明年上市。

金門一條根是金門縣政府農業試業所輔導的產業,茶包、貼布,食補包等加工業者與種植農民契作,主要栽種區在昔果山,約10公頃,收穫後由加工業者保價收購。

fsj 提到...

資深低頭族 臉垂擠出雙下巴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3.10.08

電視古裝劇「蘭陵王」在兩岸發燒,劇中飾演主角的藝人陳曉東,青春不老引發話題,也讓愈來愈多民眾尋求拉皮、注射玻尿酸等微整形,希望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醫師提醒,平板、智慧型手機夯,長時間低頭恐導致兩頰及下巴肌肉下垂,更顯老態。

開業皮膚科診所醫師趙昭明日前就收治一名24歲女性,一年多來因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及平板電腦,結果肌肉下垂,年紀輕輕竟然就出現雙下巴,趕緊到皮膚科診所求診,想靠電波拉皮改善。

這名女性自述,每次玩手機、平板電腦,時間都超過半小時,且長達一年多,後來竟連朋友看到她,都驚訝問她為何兩頰垮且有雙下巴,嚇得她趕緊找皮膚科醫師改善。

趙昭明表示,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或平板電腦,臉部皮膚下垂的重力增加,不但會造成兩頰下垂、臉部顯得鬆垮,嘴巴兩側也容易形成木偶紋。尤其若時常瞇著眼睛看手機,眼睛周圍也容易形成紋路,提醒民眾千萬不要長期「低頭」。

開業醫美診所醫師簡銘成表示,有些大老闆、高階主管,因為經常要處理大量公文或思考重大決策,思考時習慣皺眉,但眉頭肌肉緊繃久了,眉間就會形成川字紋。

簡銘成說,傳統內視鏡拉皮手術已演進為非侵入式的電波拉皮,民眾可依照個人想改善的問題,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療程。

除了靠醫學美容能保持年輕,簡銘成提醒,日常生活就要注意預防皮膚老化,盡量避免吃太多油炸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勿長時間低頭、多運動。紫外線很容易傷害皮膚,長時間從事戶外活動時,一定要做好防曬。

※ 相關報導:

* 飲食、睡眠五不 遠離病痛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0177

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認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意思是說,醫術不在於治已病,而是在於養生保健,透過注重養生保健將可以預防疾病,這就是養生治未病的觀念。

中醫師許智超表示,傳統中醫養生可以依循「五不」原則,也就是不要受邪氣侵襲身體、不可讓飲食習慣失常、不要讓身心持續內耗、不要讓毒素累積體內、不要讓睡眠異常等五個主要原則,只要朝這些方向去做,就可望防病於未然。



◆ 三高病人重複領藥 健保將設限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0.08

去年健保門診的慢性病藥費約681億元,其中光是三高藥費就占了一半。健保署估計,其中有近40億元的三高藥物是重複領藥。11月起,先對診所進行管理,如果處方日數重複率過高,將會刪除超出部分的藥費,健保不給付,促使診所、醫師自我把關,不要重複開藥給病人。

去年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藥費分別為257億元、87億元、以及25億元,占門診慢性病藥費681億元的54%。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視察曾玟富表示,慢性病患者若病情穩定,最長一次可領三個月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但有的患者會以藥物遺失,出國需提前領藥,覺得病情控制不佳,請醫師調整藥物等理由重複拿藥,估計當天至少約有1%重複領藥、藥費金額將近40億元。

重複領藥後,可能有重複用藥的疑慮,如果領了沒吃,在家中積了一堆藥,過一段時間過了保存期限,藥物只能丟棄造成浪費。針對這些重複領藥的大宗病患,健保署今天宣布將採取管控措施。

曾玟富說,三高病人有高達85%至94%在同一家院所領藥,四處逛醫院的不多。近來與醫界協商不支付指標,決定11月1日起先於診所做起。將計算診所開出藥物的重複情況,超過一定比率,健保就不買單。

雖然這項措施是對診所採取事後審查,但曾玟富說,由於診所擔心被追刪藥費,都會自我把關,希望醫師開藥給病人時,要留意不要重複處方。

※ 相關報導:

* 老奶奶一身病 日吞26顆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211015.shtml

一名八十六歲的老奶奶,有膝關節退化、糖尿病、高血壓與心臟疾病,每次看完病、拿藥回家,竟然是一大包。三個科別的醫師開了十四種藥,每天得服廿六顆藥。

前述案例是弘道老人基金會所輔導的個案,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昨表示,老奶奶的女兒看到老母親要吃這麼多藥,卻常頭暈、步行乏力、呼吸喘等疑似藥物不良反應。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昨公布針對全台廿二縣市、隨機抽樣電訪一千零四名陪老人就醫的家屬發現,國內老人看病有五大辛酸,其中有六成八重複用藥、五成八覺得陪老人家看病耗時費力,另有三成八擔心老人家吃藥會搞錯。

* 吐司引發腸胃敏感 女大生天天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8/today-health1.htm

楊小姐是一位大學生,平常都在外面解決三餐飲食,近半年來幾乎每天都拉肚子,大多數是腹痛之後腹瀉。只要一上完廁所,腹痛就消失,但一天需跑5、6次,讓她覺得很困擾才就醫。

....此案例的問題不在於草莓,而是在於「吐司」。很多人的腸胃會對發酵類的食物敏感,例如:麵包、蛋糕、吐司、起司甚至牛奶、饅頭,只要食用此類物品,就會腹痛、腹瀉。但因現代人生活忙碌,大多以此為早餐,長期下來,造成腸胃不適,也不自覺,因為每天吃,根本不會想到是這類食品造成的問題。



◆ 消基會呼籲:成立臍帶血公庫 救更多人

【聯合晚報╱記者曾宛琳/台北報導】2013.10.08

消基會下午舉行「臍帶血血庫開放救人,不只二十萬分之一的機會」記者會,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表示,未來政府應該要成立相關類似捐血中心的「公營臍帶血血庫」,才有機會幫助更多病人,近年來私人臍帶血成為一門營利生意,台灣的臍帶血商業模式幾乎已到走火入魔地步。但臍帶血其實能互相配對,所以替自己儲存臍帶血在科學的意義上不大。

張智剛說,若政府能夠打破醫院和醫院間、廠商和廠商間的藩籬,以公益形態成立臍帶血血庫,就如同捐血中心,讓大家都把臍帶血捐到中心,未來若有需要的病人再去提取,將會發揮更大效益。

消費者雜誌社發行人陳智義說,用公益性質成立臍帶血中心,早在國際間行之有年,像是日本政府很早就瞭解商業化臍帶血銀行的問題,所以從15年前就積極補助和建置全國性的公益臍帶血網路,日本政府認為公益臍帶血不應該被邊緣化,而是應該以公益性的臍帶血庫為主,讓更多病患得到更多的醫治和救治的機會。

陳智義指出,台灣作法不符國際潮流,在台灣,官方鼓勵商業化的臍帶血銀行,而且台灣最大的臍帶血銀行之一「尖端臍帶血」,就是經濟部投資成立的官股商業化臍帶血銀行。

陳智義說,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統計,每個人一生裡面,使用自己的臍帶血來自體移植的機率,只有二十萬分之一,這個只有二十萬分之一使用機率的臍帶血,若是替自己留存下來,臍帶血就被白白犧牲浪費,這是為什麼私存臍帶血銀行公司生意越好,反而會變向壓迫臍帶血更加無法發揮效。



◆ 胃潰瘍出血 台版治療指引出爐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3-10-07 中國時報

台灣消化性潰瘍出血盛行率是歐美國家的3倍以上,全台30多位消化系專家制定出「消化性潰瘍出血專家共識」,提供第一線醫師參考,提升治療品質,未來可望成為本土化的治療指引。

消化性潰瘍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粘膜受到胃液侵蝕,進而深入粘膜組織,損害消化道壁。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俊穎指出,台灣消化性潰瘍患者約有1成,以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最常見,其中約25%患者會發生潰瘍出血,嚴重時可能吐鮮血或吐出類似咖啡物質、糞便黑色帶血,甚至有生命危險。

歐美國家對胃潰瘍出血治療早有共識,但台灣人生理、生活飲食型態有別於歐美,治療方法也有所差異。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表示,消化系醫學會邀集北、中、南、東30多位內視鏡專家,經半年多次會議,以實證醫學制定出消化性潰瘍內視鏡治療流程的共識。

吳俊穎補充,有別於其他國家的治療共識,台灣將本土健保資料庫納入,研究人口涵蓋全台99.7%,且追蹤時間長達10餘年。

共識內容包含術前準備、手術進行流程到術後照顧共35項。吳俊穎舉例,像術前是否輸血、內視鏡如何止血、哪些人特別容易再出血,以及老年人做完手術是否發生併發症等都詳列其中,可讓醫師在最短時間內吸收,並應用在患者照顧上。

他說,研究發現肝硬化、洗腎患者反覆出血機會高,腦中風及心臟病患因為使用止痛藥、抗凝血藥物及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增加第一次出血風險,上述這些患者都以老人居多。

然而許多老年人自行購買止痛藥治腰酸背痛,或服用抗凝血劑預防中風,傷胃卻不自知。吳俊穎說,治療共識中亦包含潰瘍出血高危險群服藥建議,提醒患者發現疑似症狀,務必盡早就醫,切莫擅自買藥服用。

fsj 提到...

解運動的渴 不妨試試蜂蜜檸檬水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2013/10/08

運動時身體總流失大量的水分與能量,光是喝水補充還不夠,適量的碳水化合物與維生素能幫助活力滿分。但想買市售的運動飲料又怕傷身傷荷包怎麼辦?建議可試試蜂蜜檸檬水配方,純天然的檸檬、糖、鹽調和而成,專屬喜愛運動的民眾。

蜂蜜檸檬水能量滿分!

據德國科學家透過老鼠實驗發現,一種名為HNK-1的碳水化合物,可覆蓋住運動神經,加速處理因激烈活動或拉扯造成的神經損傷,當運動後補充,能達到約93%的修復率;而營養學的研究也透露,運動後攝取結合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液體與電解質的飲食,能修復與重建肌肉組織,加速人體代謝循環。

因此,運動前、中、後除了保持水分的補充,你需要為身體帶來更多額外的能量。然而,市售五花八門、色彩鮮豔的運動飲料,總讓人擔心是否加入過多的食用化學合成物、人工色素,甚至是過量的糖和鈉,多喝恐增加身體負擔,選擇純天然的食材,自己調配運動飲料成為健康首要的目標。

美國專業的運動網站(runner’s world)建議,不妨準備8茶匙糖、2茶匙蜂蜜、1/3茶匙鹽與1茶匙的檸檬原汁,悉數放入700cc的溫開水中調勻,放涼以後即是便宜又能量滿分的運動飲料,在運動時飲用,再也不怕多花錢又傷身。

把天然能量丟進水裡!

對怕麻煩的民眾,水仍然是最簡單有效的補充劑,若覺得白開水無色無味,喝起來怪怪的,也可多在水裡加些「天然的調味」。可在隨身攜帶的水壺中,放入檸檬片、橙片、柚子肉、薄荷葉或是黃瓜切片,均是天然又現成的補水飲品。

提醒民眾千萬別等到口渴才喝水,運動後即可補充約500cc的水分,若怕喝不夠,可觀察尿液的顏色,從濃黃色轉為淺黃色或接近透明時,表示你以經攝取了足夠的水量。

※ 相關報導:

* 七種「健腦」飲食 幫助你更專注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0359

....無可否認的,隨著我們年齡增長,身體也隨著老化。但是好消息是我們可以攝取聰明的食物或飲品來幫助我們腦部維持健康狀態。

一、咖啡因:幫助提高警覺性
二、糖類:可以提高警覺性
三、吃早餐:可提供能量給腦部
四、魚類:是對腦部有益的食物
五、堅果、巧克力:每天都攝取一些吧!
六、酪梨、全穀類:適量攝取 腦部細胞動起來
七、藍莓:含極豐富的營養

....想要提高專注力嗎?來份這樣的餐點吧100%純果汁、全穀類貝果、鮭魚及一杯咖啡。除了均衡飲食,專家還給了以下建議:

1.良好的睡眠
2.補充水分
3.多運動以維持敏銳的思考力
4.適度沉思以沉澱思緒及放鬆

fsj 提到...

提昇免疫力 從三面向做起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0554

【聯合新聞網/文/北醫附設醫院提供】2013/10/10

(文/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 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 張棋楨)

根據衛生署的報告目前癌症是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首位,罹患率為約四人中便有一人會得到癌症,怎不令人談癌色變呢?而另一項威脅我們生命的隱憂,就是各種五花八門的傳染病,不論是直接傳染的疾病(人與人之間)如流行性感冒A或B、腸病毒、結核菌、流行性嗜血桿菌、百日咳及水痘,或是經由昆蟲或動物媒介而傳染的疾病如日本腦炎、登革熱、瘧疾、亨德拉病毒;或是新病毒如愛滋病毒、漢他病毒、伊玻拉病毒、變種霍亂弧菌,這些傳染病例有增無減。

現今的醫學尚且無法有效治療所有疾病的同時,我們要想一想是否還有其他方法能夠自保而免於疾病的迫害。在以往醫藥不發達的年代,人類靠著本身的抵抗力,不也存活的下來,而這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正是疾病的天敵。

所謂抵抗力,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免疫力」,而免疫力是由體內的免疫系統來執行,其成員包括(一)各種白血球:如T淋巴球、B淋巴球、自然殺手細胞、吞噬細胞及多形核嗜中性球。我們可將這些細胞比喻為陸海空三軍或警察各司其所(二)化學物質:抗體、補體、細胞激素、淋巴激素、干擾素、白介素、調理素、溶菌素及發炎激素。我們可將其比喻為各種武器裝備如飛機、坦克車、飛彈或各式槍砲,以上這些成員互相協調合作執行其任務,發揮免疫力的功能,外可抵抗微生物(如病毒、細菌、黴菌或原蟲)感染(即抵抗力),內可監督或抑制癌細胞的成形或漫延(即抗癌力)。

免疫力是渾然天成的,取決於遺傳基因,然而後天的環境也會影響,尤其是飲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以下提供幾個自己可以提昇及維護免疫力的方法給大家參考:

(一)改變飲食習慣:

根據醫學的研究,現代人的健康問題不是營養不夠,而是所吸收的營養不符合免疫系統的需要,建議多攝取表一所列的食物,這些食物含有可加強免疫力有關的各種維他命、抗氧化物質、酵素及蛋白質。其次要除去會危害免疫系統的任何物質,如大幅度減少烹飪時的用油及高脂肪食物的攝取,也要限制鹽分的攝取和減少過量用糖,這些都是可提昇免疫力。

(二)經常保持運動:

經常運動,據研究顯示可增加免疫細胞的活力,有助於清除入侵的病原和對抗體內的癌細胞‧每天至少做半小時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和騎腳踏車等都是有益免疫功能的運動,平常要多做規律的深呼吸,可促使血液含氧量增加,保持免疫系統處於最佳狀況‧歐美整體療法也證實,東方的太極拳可增進免疫系統,而太強烈的田徑活動,使身體負荷過重,不利於免疫系統。

(三)排除壓力,保持輕鬆:

精神官能免疫學以證實情緒與免疫系統有關聯性,如悲傷的情緒會釋放壓力荷爾蒙,壓抑免疫系統,而開懷大笑則會增強免疫力‧所以最好凡是看淡,多笑笑,歡喜就好。

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免疫系統的維護關係著免疫力的好壞,在平時好好保養及提升自己的免疫力,當遭遇各種流行病侵襲時,如冬天即將引爆的流行感冒A或B,其他如登革熱、腸病毒或日本腦炎等,我們才能堅強抵抗,而居高不小的癌症罹患率也可降低。



◆ 憤怒如海嘯 別讓壓力超載

【聯合報╱郭彥麟台南市心寬診所精神科醫師】2013/10/10

憤怒是破壞性的負向情緒,當遭受羞辱、批評等傷害時,憤怒便蓄勢待發。失去控制的憤怒,會毀滅人際關係,甚至侵蝕身心健康。

大腦額葉提供理性思考與較成熟情緒調控。但各種原因,都可能讓大腦額葉與憤怒中樞間的調控失衡,如酒精、腦傷、衝動性人格、焦慮症、憂鬱症等。事實上,僅僅是壓力,便可能讓我們敏感而易怒。

現代生活的步調與壓力,常常讓大腦超載。日復一日的疲憊,人會逐漸染上失眠、煩躁與緊繃。憤怒,如脫韁野馬,如易燃的火柴棒,輕微的摩擦便爆炸。

憤怒對生活所產生的破壞,會更進一步加重壓力。為了避免惡性循環,須學會處理憤怒。憤怒就如海嘯,來襲前有徵兆,也會隨時間褪去。若無法有所警覺,困在情緒漩渦裡,勢必得承受毀滅性的傷害。

1察覺徵兆:

早在憤怒進入意識前(海嘯快來了!),一連串生理反應便已啟動,如心跳加速、拳頭緊握、肩背緊縮、呼吸急促等。熟悉自己的憤怒徵兆,及早掌握。

2辨識情緒:

辨識情緒(海嘯來了!)是情緒管理的關鍵,也才能明白哪些行為因憤怒而起(如惡毒的語言或暴力),並明確表達感受,有效溝通。當憤怒來襲,提醒自己,這就是憤怒,必須立即有所行動。

3中斷循環:

面對憤怒,離開現場(轉身逃離!)或許是最有效的方式。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極限,留在憤怒中,往往只會被吞噬。離開不是逃避,相反地,這需要更多的承受。帶著未化解的憤怒離開並不容易,我們需要一些技巧幫忙,例如,拿出你的「紅牌」喊暫停!

看過足球裁判威嚴地拿出紅牌吹哨嗎?試著在腦海中想像,拿出紅牌喊暫停,中斷所有的憤怒與思緒。其他如默數數字、專注深呼吸、想像平靜的景象(海平面、星空、芒草規律的擺動)等,都可嘗試。

在心中喊暫停後,你可以試著告訴對方:這個問題很重要,但我現在覺得很生氣,我需要一些時間冷靜,之後一定會再跟你好好討論。

4遠離陷阱:

離開引發的情境(等待海嘯退去),避免憤怒繼續膨脹,但心中能量終究需要管道宣洩。運動、沖澡、聆聽音樂、書寫等,都是安全的宣洩方式,投入這些活動,憤怒自然會隨著時間退去。

憤怒平息後,我們才能做出理性的決定,若急著有所行動,反而會落入憤怒的陷阱,導致受傷後悔的結果。

※ 相關報導:

* 好面子、得失心重… 你可能是「鴨鴨症候群」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0562

....本以為「黃色小鴨」只是個漂浮在水面的大氣球,但上網查詢後才知道,其狀似優雅,身軀以下可是忙得很。原來它的底部暗藏兩部鼓風機,全天候不停運轉,持續打氣入內,藉以維持小鴨飽滿、可愛的造型,由外頭根本看不出來。

這不禁讓我想起國外流行的一個專有名詞「鴨鴨症候群(Duck Syndrome)」,這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所提出,意指鴨子划行時從容不迫,但雙腳則拚命打水,形容有些人表裡不一,在外泰若自然,一派悠閒、淡定,背後卻壓力沉重,苦不堪言。



◆ 衛福部:今年底規畫兒童就醫地圖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即時報導】2013.10.09

回應慈濟大學教授葉金川昨天在聯合報「健康名人堂」談開放6家兒童醫院再三思!衛生福利部指出,也將在103年底前,與台灣兒科醫學會及台灣兒童外科醫學會等團體合作,整合目前各醫院兒科的強項與特色,規畫全國的兒童就醫地圖。

除了讓家長更容易了解住家附近診所及醫院所能提供的專科門診外,亦有助於醫院間計畫性的轉診,落實分級治療,並與兒童醫院的設立相輔相成。

衛福部已於102年3月27日發布兒童醫院「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並公告「兒童醫院評核作業程序」及「兒童醫院評核標準」,由醫學中心分離另設立兒童醫院,並於不增加總病床數的前提下,向該部申請評核,合格者將先行認定其為醫學中心級兒童醫院,並依醫學中心標準給付。

兒童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營運後,需要在105年與母院同時或單獨評鑑。有別於現行綜合醫院的兒童醫學部門評鑑標準,獨立的兒童醫院評鑑標準,特別著重是否專門為兒童提供最專業的醫療水準與友善的就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