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8

隋煬帝墓寒酸 遺骸只剩2顆牙

◆ 隋煬帝墓寒酸 遺骸只剩2顆牙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301219.shtml

【世界日報╱北京17日電】2013.11.17

江蘇揚州昨舉行隋煬帝墓考古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指今年3月在揚州西湖發現了兩座殘存古墓,面積達10萬平方米,墓室所用的磚與隋代江都宮城用磚一致,墓誌也寫明「隋故煬帝墓誌」,專家經多月鑑定,一致確認該處為隋煬帝楊廣及蕭皇后合葬之地。

新華社報導,專家在一號方形磚室墓中出土了百多件玉器、銅器、陶器等珍貴文物,其中一套蹀躞金玉帶,是目前中國出土唯一最完整的十三環蹀躞帶,另有大量文官俑、武士俑等高規格隨葬品。墓內也發現兩顆牙齒,鑑定屬於一名50歲左右的男性,判斷墓主為隋煬帝。

另外,二號墓是腰鼓形磚室墓,內有200多件玉器、銅器、鐵器、陶瓷器、木漆器等,其中更有中國迄今唯一出土的隋唐時期編鐘編磬實物,對中國音樂考古史大有助益。

蕭后墓出土高級隨葬品

報導指,墓內另保有部分人骨遺骸,經專家鑑定為約56歲、身高150公分的女性遺骸,根據墓葬形制、出土的高級隨葬品等,確認墓主是隋煬帝蕭后。隋煬帝愍皇后蕭氏,出身中古政治文化世家蘭陵蕭氏,婉順聰慧、知書達禮,深得丈夫寵愛,誕育三子一女,並為夫奪嫡立下汗馬功勞。

新京報稱,一般來說,皇帝死後下葬的陵寢被稱作「帝陵」,此次專家卻罕見地使用「帝墓」稱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柱表示,「最重要的原因是,隋煬帝在下葬的時候身分已非帝王,儘管唐朝在下葬時仍然按照帝王的規制,出土的隨葬品跟大明宮也是一樣的規格,但嚴格意義上,仍只能稱作帝墓而不是帝陵。」

不僅如此,帝墓現場所見,這位生前據稱好大喜功的帝王,死後所安葬的主墓室僅有六米多長,八米多寬,僅從規模上看確實十分寒酸,只能算中小型墓葬,連當時的有錢人的規格都達不到。據報導,考古專家分析,這種「寒酸感」與其死因和多次遷移有關。畢竟從公元618年被宇文化及縊死後草草下葬,歷經多次遷移,直到公元648年才最終與病死的蕭后合葬。

但從考古意義上來說,其發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2013年重大考古成果。

清代「偽陵」將予以保存

報導稱,早在西湖鎮考古發現前,揚州已有一座隋煬帝陵,是清代嘉慶年間的大學士阮元捐建。此次考古發掘領隊束家平表示,並不會因此全盤否定阮元的考證,而且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上來看,阮元所考證和修繕的隋煬帝陵也是重要的歷史遺存,還會繼續予以保護。

隋煬帝是隋代第二任皇帝,隋文帝楊堅之子,他在位14年期間,修建大運河、遷都洛陽、三征高麗等,動輒徵召數百萬百姓當苦差,加上他年年出巡虛空國庫,致隋末民變四起,終成為隋的亡國君。

※ 相關報導:

史博館4千神秘甲骨 中研院解謎

19 則留言:

fsj 提到...

匪諜?匪特? 老蔣親定調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30800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光儀/台北報導】2013.11.20

「匪諜就在你身邊」的「匪諜」二字到底從何而來?答案就在民國46年故總統蔣中正批示的一篇公文裡!國民黨黨史館甫完成一批史料的數位化,總計4000多件「總裁史料」即將曝光,許多珍貴又有趣的資料,都在這批檔案裡,民眾若有興趣,都可到國民黨黨史館查閱。

國民黨黨史館 將史料數位化

國民黨黨史館最後一批尚未公開的蔣中正相關史料,是自民國39年到64年間的「總裁批簽」,黨史館花了數年時間,將這批資料整理並數位化,供各界參考運用。黨史館主任王文隆表示,這批史料不僅是黨務資料,更是國政、黨政的重要史料,有相當研究價值。

在其中一份「統一對朱毛共匪及有關名稱要點」的公文裡,上簽單位鉅細靡遺的羅列對中共的各種稱呼,如一般稱為就稱「朱毛共匪」,簡稱「朱毛」;對共匪的情報情報、特務份子,稱為「朱毛匪」、「朱毛匪諜」,簡稱「匪特」或「匪諜」。

不過蔣中正在公文裡裁示,不要用「匪特」,直接用「匪諜」二字。此後「匪諜」二字,也被廣泛的使用在各種宣傳標語上。

這批公文,也可見到不少那個時代「黨國一體」的氛圍。例如民國60年,因為當時監獄人滿為患,有機關上公文建議擴大假釋範圍,不過蔣中正親自裁示「貪污犯不應保釋」,其餘則可以假釋。這篇公文,凸顯那個年代司法獨立顯然是具文。

西方用餐禮儀 裁示攝影教學

有時蔣中正在批文中重視的細節也令人莞爾。例如民國46年的一份公文裡,蔣中正裁示「關於西方交際習尚」、「飲湯不出聲、羹匙不可放在湯盆碗之內」等,這些禮儀都必須攝影教導(即提供影像示範)。

另外,蔣中正在不同的公文裡有不同的批示方式,如「可」、「閱」、「閱悉」等。還有一筆畫認不出寫什麼字的「閱」。

王文隆表示,黨史館將在11月22日於中正紀念堂的中正演藝廳,舉辦「新史料、新視野:總裁批簽與戰後中華民國史研究」研討會。另外,這批史料將在25日上午10時上線,網路上可以查到檢索,網址是archives.kmt.org.tw ,但詳細內容必須到國民黨黨史館閱覽室才能看到。



◆ 人權歷史保存 國外學者肯定

中央社 2013年11月20日

國家人權館籌備處主任王逸群今天表示,將在22日邀請德國、智利及加拿大人權博物館館長,一同來台參加座談會,分享人權推廣工作及歷史記憶的保存方式。

籌備處今天特別在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召開記者會,記者會一開始播放政治受難者鍾興福的記錄片,片中描述鍾興福的妻子邱採霞從先生入獄後,獨自撫養3個孩子的艱辛和思念獄中丈夫的心情。

歐洲理事會人權教育專家歐特(Reinhild Otte)今天也應邀出席記者會,她表示,除很高興參加研討會外,今天能在人權園區與政治受難者見面,更是令她感到欣慰。

歐特說明,因為受難者一進入園區,肯定有不少過往記憶隨之而來,對他們而言是種痛苦的回憶,因此特別感謝受難者願意出席記者會,也讓歷史記憶得以繼續保存,傳給下一代。

加拿大的非政府組織「建築與人權中心」執行董事布瑞斯特(Graeme Bristol)指出,和加拿大即將開幕的人權博物館建築比較,加國主要在「慶祝」人權榮耀,偏向喜悅、展望未來的建築設計;但台灣的人權園區必須兼顧「回憶過往」和「展望未來」,相較之下必須更加謹慎。

他舉例,園區入口意象以高聳的兩道水泥牆面打造,並插著數根鋼條,中間則留有窄小通道,「水泥很醜,卻是受難者的共同記憶」,但仍有不少人願意駐足停留拍照,台灣將「回憶」和「展望」兩種概念拿捏的恰到好處。

王逸群表示,籌備處現正積極從事歷史記憶保存和真相還原工作,希望在受難者家屬等單位的協助下,未來都能為每位受難者拍攝25分鐘的記錄片。

此外,王逸群說,籌備處並努力與國際學者連結,明天東吳大學有來自42個國家,100多名學者參加「第4屆國際人權教育研討會」,籌備處同時委託校方22日於景美人權文化園區,舉辦「國外人權博物館學者交流座談會」。



◆ 隋煬帝墓穴 發現最高等級金玉帶

旺報 記者簡立欣/綜合報導 2013年11月20日

大陸國家文物局日前召開隋煬帝墓考古工作成果論證會,確認發現古代最高等級金玉帶。

國家文物局表示,論證會上,與會專家充分討論墓葬規模、形制、出土文物、墓誌文字等,一致認為發現揚州曹莊隋唐墓葬是2013年重大考古成果,可以確認一號方形磚室墓主是隋煬帝,二號方形磚室墓主是隋煬帝夫人蕭后,揚州曹莊隋唐墓葬是隋煬帝楊廣與夫人蕭后最後埋葬地。

專家指出,隋煬帝與大運河、揚州城有密切關係,隋煬帝墓豐富了揚州城遺址,可積極推動揚州文化遺產保護、大運河申遺。

隋煬帝墓出土了一套蹀躞金玉帶,不僅是目前大陸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十三環蹀躞帶,也是古代帶具系統最高等級的實物。



◆ 正藍旗甲冑 仿古法修復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3.11.20

奇美博物館收藏清代八旗中「正藍旗」甲冑十多年,這件甲冑曾流落歐洲大陸,有多處外觀破損,在國科會經費支持下,台南應用科大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進行為期三年的修復工程,近期終於完工。

修復過程中首創「雙面縫補技法」,總計修復磨損、破洞、脫線、髒汙共8592處,並製成修復史上第一本織繡修復工具書,修復過程連法國、義大利都派員專程來台觀摩。

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張美筠表示,修復戰甲的過程中,模仿200年前的縫補技法最困難,首先利用200倍顯微鏡分析布紋、材質,並繪製刺繡針法的路徑走勢圖,才能進行縫補工作。

修復人員還特地跑到南京製作複製布料,花了近百萬元,才能將原本戰甲破損之處補齊。總計共修補這件甲冑磨損4269處、破洞1096處、脫線1380、髒汙1847處,總共8592處。

由於這是台灣首次比較有系統的進行戰甲分析與修補,修補過程中,詳細整理了所有技法紀錄,包含:吸塵清理、清潔、材料染色、老化與縫補等,製作成織繡修復史上第一本工具書。張美筠強調,過去的研究顯示,中國古代鎧甲保存狀況不佳,透過這次嘗試性的修補,可以加快其他甲冑的修復工作。

特別的是,經由200倍數顯微鏡以平方公分面積為單位進行檢視時,發現盔甲頭頂上竟然有「AF」英文字,經過兩年考據,一度以為是當時傳教士的名字縮寫,後來經過北京專家協助,確認是這件清代甲冑流落英國倫敦時被收藏家刻上去的痕跡。

修復甲冑過程中,還整理出200年前的枯葉、灰塵、羽毛與蟬殼等古董,未來還可以再分析這些新文物,確認甲冑的年份。張美筠表示,這算是修復甲冑的意外發現,修復完成的清代甲冑,已在8月移交給奇美博物館。

fsj 提到...

甘迺迪遇刺50周年 白宮不表態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307327.shtml

【聯合報╱華盛頓記者賴昭穎/十八日電】2013.11.20

美國故總統甘迺迪遇刺身亡將屆滿五十周年,針對美國國務卿柯瑞日前質疑槍手奧斯華是單獨行刺甘迺迪,白宮十八日不願表態,也未打算對當時的調查檔案進行解密。

甘迺迪於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廿二日在德州達拉斯遇刺身亡,歐巴馬和妻子蜜雪兒將於廿日前往阿靈頓公墓獻花致意。

柯瑞日前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專訪時,談到他對奧斯華行凶動機導因於個人因素有許多疑問,也不清楚是否有其他人參與;而奧斯華是否受古巴和前蘇聯的影響,當年也沒調查清楚。

對於柯瑞這番言論,白宮發言人卡尼十八日在例行記者會回應說,他從未與歐巴馬總統討論到故總統甘迺迪遭暗殺一事,也未論及是否對當年的調查檔案予以解密。當年負責調查甘迺迪遇刺意外的「華倫委員會」於一九六四年提出報告,認為奧斯華是單獨行動。

多年來外界揣測的幕後真凶,包括當時的副總統詹森、不想依甘迺迪指示從越南撤軍的軍方、美國黑幫、怕被甘迺迪整肅的中情局以及和美國敵對的俄國和古巴,但這些陰謀論都止於推測,並無實證。

※ 相關報導:

* 林博文專欄-甘迺迪蓋棺50年難論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0000964-260109

....半世紀過去了,甘迺迪已墓草久宿,但他仍然是一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甘迺迪家族依舊是世人注目的焦點。甘迺迪並未退至歷史舞台的背後,他的音容笑貌和他在白宮3年的成功與失敗、榮耀與恥辱、歡樂與煎熬,一直是學者專家研究的對象、媒體追逐的材料。據統計,50年來,已出版了40000本有關甘迺迪與甘家的專書,遠遠超過林肯的14000本。儘管著述浩如煙海,傳統史家與修正主義史家仍無法在他「蓋棺」50年後「論定」他,我們仍難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真面目」。

時至今日,甘迺迪的生前與死後,仍舊存在於歷史的迷霧中。究竟是誰殺了甘迺迪,至今仍無定論。最可笑的是,由首席大法官華倫主持的7人調查委員會所發表的889頁調查報告和26大本調查證據,很少人相信。華倫委員會咬定凶手是24歲的奧斯華(50年代中曾以美軍陸戰隊身分駐防台灣屏東),但60%以上的美國人認為凶手不只1個人。「陰謀論」之說,成為最熱門話題。



◆ 達文西筆下蒙娜麗莎真實身分或將揭曉

中廣 NEWS 2013年11月20日

義大利研究團隊日前從佛羅倫斯一個地窖中挖掘出三具遺體,或許可以因此確定達文西著名畫作「蒙娜麗莎」中模特兒的真實身分。這個團隊懷疑蒙娜麗莎或許就是佛羅倫斯絲綢商人「法蘭西斯科喬孔達」的第二任妻子「麗莎格拉迪尼」。

CNN報導,佛羅倫斯當局表示,這次挖掘出的遺體分別是商人喬孔達、喬孔達與「可能是蒙娜麗莎」的「格拉迪尼」生的兒子「皮埃羅」,以及「格拉迪尼」的繼子「巴特魯姆」,他們都被埋葬在家族地窖中。

去年義大利考古學家文塞提教授領導的團隊,從佛羅倫斯「聖厄休拉」修道院遺址挖掘出八具女性遺體,當地就被認為是疑似蒙娜麗莎的「格拉迪尼」墓葬所在。科學家們當時透過比對,證實其中三具遺體與「格拉迪尼」的死亡年齡大致相同。文塞提表示,如果這次挖掘出的喬孔達家族DNA能與其中一具女性遺體匹配上,就能確定她是格拉迪尼。一旦確定格拉迪尼的遺骨後,就能透過重建輪廓面容技術,與達文西畫筆下的蒙娜麗莎形象進行對比。到時候就可以揭開蒙娜麗莎真實身分之謎了。



◆ 梵蒂岡遠古墓穴 Google揭奇觀

中央社 2013年11月20日

歐洲國家梵蒂岡教廷修復羅馬早期天主教徒使用的地下墓穴後,今天揭開這塊文化瑰寶的神秘面紗,民眾甚至可以透過谷歌地圖一窺難得一見的地下奇景。

經過5年整修,天主教徒做禮拜和長眠的普莉西雅(Priscilla)地下墓穴重見天日。普莉西雅墓穴內據信保有最早的「聖母與聖嬰」像而馳名。

谷歌地圖(Google Maps)推出全新功能,讓使用者有限制的瀏覽這個埋藏在羅馬阿達別墅(Villa Ada)公園的宏偉墓穴,還能以360度環繞視景一窺墓穴的內部奇觀。「華盛頓郵報」(WP)則刊出一系列照片,呈現內部景觀、刻文和彩繪圖案。

梵蒂岡文化部部長拉瓦西樞機主教(Cardinal Gianfranco Ravasi)帶領賓客穿過墓穴通道時說,這個墓穴是「早期天主教徒日常生活的鮮活象徵」。

拉瓦西說:「這裡就是我們的根。」

這處地下墓穴結合非天主教徒和天主教徒的葬禮傳統,而修繕人員在墓穴中尋獲的約700件精雕細琢石棺碎片,也在當地的新博物館展出。

普莉西雅地下墓穴公認為羅馬最引人勝的墓穴,它建於一處露天礦場內部,歷史可追溯至近2000年前,且內含西元314-335年在位羅馬教宗西爾維斯特一世(Sylvester)長眠的長方形廊柱大廳式教堂。(譯者:中央社張詠晴)

fsj 提到...

科學考古 4萬年前津已有人煙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5000795-260303

旺報 記者劉靜華/天津報導 2013年11月25日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近日從國際權威檢測機構美國貝塔放射性碳測年實驗室得到最新消息,透過對取自天津薊縣東營坊遺址地層內的樣本進行縝密科學分析檢測,測定天津薊縣東營坊舊石器遺址年代為超過距今4萬年。

這一測年結果將天津市域內的人文史由原來認知的1萬年左右,提早到距今4萬多年以前,又向前整整跨越了3萬多年,這是天津市半個多世紀以來考古的重大新收穫,也是人文史年代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記者日前採訪了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盛立雙,他也是天津薊縣舊石器考古與東營坊遺址現場考古發掘的主要負責人。據他介紹,2005年,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薊縣北部地區開展了舊石器考古專題調查,發現石器地點27處,採集到大量石製品。

科學調查 獲高度評價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著名考古學家張森水、高星等先生均對這次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天津的舊石器考古工作方法科學,調查所取得的成果是天津考古學史上重彩濃墨的一筆,是極為重要的發現。

從2007年起,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組隊,對2005年調查時所發現的舊石器地點之一──東營坊遺址進行了科學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00平方米,共出典型土石製品90餘件,石器埋藏層位清楚。

國際權威機構 測定

東營坊遺址是我市考古史上第一次進行的舊石器遺址發掘,通過該項工作,進一步確認天津舊石器遺存的存在,對研究舊石器末期華北地區人類活動與交流具有重要價值。

天津市薊縣舊石器地點的發現與東營坊遺址的發掘意義重大,為確保這次考古年代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天津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測年樣本送往國內外多個專業檢測機構進行交叉檢測驗證。

自2008年開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又聯合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開始對天津薊縣考古調查與發掘舊石器材料進行分析整理與綜合研究,同時對取自東營坊遺址地層堆積內的14C、孢粉和光釋光樣本進行檢測。以往對於天津薊縣舊石器遺址群的年代認識,是根據採集石製品文化面貌與埋藏層位的地質年代綜合推定的,即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在10萬至1萬年之間。這一年代認識既缺乏直接證據也不精確,所以每提天津最早的舊石器遺存的年代,只能做出不少於1萬年的結論,也有學者認為最多也就距今2萬至1萬年間。

人文史紀錄 被刷新

2013年,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又再次將薊縣東營坊遺址發掘區的樣本交送國際權威檢測機構美國貝塔放射性碳測年實驗室分析檢測,全部樣品檢測年代超過距今4.35萬年,從而最終得出天津市域人文史已超4萬年的科學結論,這一測年結果對於後續學術研究、探尋天津市更為古老的遺存有尺規意義。五十餘年來,天津考古工作在不斷開闢新領域、向縱深方向延伸的同時,也在不斷努力「刷新」著天津的人文史。本次測年結果充分說明我市4萬年前有「人煙」,又一次改寫了天津人文史的考古紀錄。

據悉,天津市域人文史曾有過數次重大「刷新」。據天津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盛立雙介紹,上世紀50年代,以天津市東麗區張貴莊發掘清理戰國墓33座為標志,正式開啟了天津地區考古發掘的序幕。

這次考古發現,改寫了天津濱海平原成陸的歷史,較傳統觀點提前了1000年,認定的天津人文史紀錄達到距今2000年左右;上世紀80年代,對薊縣下墊頭遺址的考古發掘,將天津人類活動的歷史向前推進到距今六千年左右;1997年天津考古工作者對薊縣青池遺址的發掘,發現了豐富的文物遺存,發掘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石器等遺物,器物涵蓋生活器皿、生產工具以及帶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器物,遺址的年代達到了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八千年;2005年,由天津考古者在天津博物館舉辦的「舊石器考古調查新發現」專題展證明我市的人文史已突破1萬年「大關」,並首次對外展示了發現的舊石器遺物,同時也實現了天津舊石器考古零的突破。本次天津舊石器考古最新發現成果,使天津人文史再次大幅度提前,產生新的紀錄,這也是天津地區迄今為止確認的年代最早的人類遺存。



◆ 愛戀南方澳 末代武士留下1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5000350-260102

中國時報 本報訊 2013年11月25日

電影《末代武士》裡,日本影星渡邊謙飾演的武士勝元盛次,取材自日本江戶時代末期薩摩藩武士西鄉隆盛。廖大慶在收集資料時,意外在一本老舊日文書中發現,西鄉隆盛曾來到南方澳,並與平埔族少女發生一段羅曼史,後來西鄉隆盛之子西鄉菊次郎曾擔任宜蘭廳首任廳長,這段軼事如今為地方父老津津樂道。

日人入江曉風所寫的「西鄉南洲翁基隆、蘇澳偵察」,在昭和10年(西元1935年)出版。廖大慶看了興奮不已,特別借回家,請母親閱讀後唸給他聽,並請精通日語的大舅幫忙翻譯,原來書上寫的是日本明治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162年前來到南方澳的事跡。

從借閱紀錄中,廖大慶得知自己是借閱這本書的第一人,他要好好把這段故事說給大家聽。

西鄉隆盛出身於鹿兒島一個武士家庭,身材魁梧,20多歲時在薩摩藩陣營中嶄露頭角。1851年奉薩摩藩主島津齊彬密令,沿著琉球群島南下偵察台灣北部,在南方澳附近上岸,來到平埔族人劉馬荖的家。

老翁有一位18歲女兒蘿茱,西鄉在此住了半年,蘿茱懷了西鄉的孩子,但那年秋天,西鄉不告而別。數月後,蘿茱生下一名男孩,交由其祖父扶養,不久後蘿茱憂鬱而死。

西鄉隆盛回日本後,曾策畫倒幕行動,兵敗被判刑並流放奄美大島。流放期間,西鄉娶了島上照護官的女兒,生下兒子,取名為西鄉菊次郎。廖大慶說,「次郎」意為老二,合理推測是,西鄉知道在台灣有一個兒子,不過,其他日籍人士也有不同見解。

1877年,西鄉隆盛於西南戰爭中,中彈後切腹自殺。巧的是,台灣在甲午戰爭中割讓給日本,明治30年(西元1897年),西鄉菊次郎被派到宜蘭擔任廳長,任期長達5年半,任內興建西鄉堤防,防治洪災,頗受百姓愛戴。他離開台灣3年後,宜蘭鄉親於1905年在堤防上建「西鄉廳憲德政碑」做為紀念。

目前宜蘭市往員山鄉西門橋東側堤防上,這塊碑仍保留原貌,算是西鄉父子與南方澳結緣的歷史證物。(執筆:謝錦芳)



◆ 飛虎隊後人 來台30年說「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17830.shtml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2013.11.25

空軍慶祝抗戰期間「中美空軍混合團」成軍七十周年,特別從美國邀請多位當年飛虎隊老兵與其後人,來台參加紀念活動。其中空戰王牌艾利森(John Alison),後來曾任美國商務部副部長、諾斯洛普飛機公司副總裁,一向對中華民國友好;他的兒子艾立誠也在台灣,是知名智慧財產權律師,也在各大學任教。

艾利森在一九四二年六月來到中國,不到一年就打下七架日本飛機。有一次日本空襲飛虎隊駐地機場,他緊急起飛迎戰,打下三架敵機;隨後盟軍飛機趕到,他又引導友機對日機追擊,自己又再打下一架。在華期間的表現,獲頒銀星等勳章。

艾利森曾在空中被日機咬住機尾,對方技術佳,始終無法甩脫。突然一架中國戰鬥機出現,將日本飛機擊落,他才保住性命。後來艾利森多方打聽,才知道這位中國飛官,是三大隊的臧錫蘭,兩人從此成為好友。

戰後艾利森轉入企業界,曾任艾森豪政府的商務部副部長。後來擔任諾斯洛普飛機公司的副總裁。由於艾利森的關係,諾斯洛普對台灣友善,不僅配合讓空軍航發中心(現漢翔)授權生產F-5戰鬥機;每年雙十國慶,更在各大報買下全版廣告,高調慶祝中華民國的生日。艾利森二○一一年去世,享壽九十九歲,安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

英文名字與父親相同的艾立誠,一九八○年代初來台,如今是知名的飛翰外國法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專長是智慧財產權,也在政大與交大任教。他回憶自己卅年前初到台灣,臧錫蘭到機場接機,一見面就說,還好自己當初打下那架日本飛機,「否則今天就沒有你囉!」

艾立誠表示,自己來台多年,曉得父親當年事蹟的人其實不多;不過這次還是高興看到紀念飛虎隊的活動。

fsj 提到...

西元前600年 最古老佛寺找到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320616.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3.11.26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贊助的一支國際考古團隊,在釋迦牟尼出生地,尼泊爾南部靠近印度邊界的藍毗尼,發現一個木造結構的遺跡,據考是現存最古老的佛寺遺址,考古證據顯示釋迦牟尼可能生活於600 B.C.。遺址還有一棵樹根的遺跡,考古團隊推測可能是釋迦牟尼出生之樹。

發現古寺遺跡的地方,位在目前已成佛教聖地的摩耶夫人寺(Maya Devi Temple)地下,木造結構的造型與摩耶夫人寺十分相似。摩耶夫人是悉達多(佛祖)的母親。

擔任共同考古領隊的英國首席南亞考古學家康寧漢 (Robin Coningham)25日表示,佛祖出生的時代,以及佛教的總根何在,「是一場非常非常漫長的爭辯,現在這場爭辯有了新的觀察角度」。

目前一般接受佛祖在藍毗尼出生於一棵無憂樹下,但關於他的生平和時代,大多只有口傳,言人人殊,向無科學證據來過濾事實。

許多學者主張佛祖生活、傳教於西元前400年(400B.C.),享壽約80歲。也有不少人說他是西元前300或800年的人。在尼泊爾,最通行的說法是他出生於623 B.C.。

康寧漢表示,「我們(在佛祖的出生地)找到這座建於600 B.C.的寺廟」,可以佐證佛祖可能是在那個時代生活和傳教的假設。

考古團隊使用放射性碳和冷光技術,研判遺址上的木炭和沙粒的年代。不只摩耶夫人寺造型追仿其地下遺址的木造結構,木造結構還有一個露天中庭,當初本來可能有一棵樹。團隊發現樹根的殘餘。這是佛寺的典型傳統:以木圍欄,欄內種一棵樹。

這次考古的成果刊登於12月號的Antiquity(文物期刊)。

國家地理雜誌製作了專題紀錄片〈沉埋的佛祖奧秘〉(Buried Secrets of the Buddha),定明年2月全球播出,可能成為明年8月維也納「國際佛教研究學會」第17屆大會的重要話題。

fsj 提到...

陸史記挑錯 秦始皇非51歲崩

中央社 2013年11月30日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常有人以此認為秦始皇51歲去世。不過大陸史記還原古籍,「五」應是「立」,也就是指秦始皇當皇帝11年。

中國網今天報導,大陸史記修訂本出版暨史記研究學科團隊建設座談會昨天在南京師範大學召開,史記修訂工作主持人、南京師大教授趙生群表示,帶領8名教授組成的團隊投入8年時間,新增校勘記3400多條,約30萬字,改動標點6000餘處,呈現最接近原版的史記。

趙生群表示,各種版本史記在史實方面的錯誤非常多,因為史料本身也是最複雜的。

他舉例,「秦始皇本紀」中說,「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清代史學家錢大昕曾指出,秦始皇沒有活到51歲,「五」應該為「立」,但是當時沒有找到相關證據,只是推測。

趙生群表示,這次大陸團隊發現新資料,在日本高山寺所藏的抄本中,這個詞就是寫「立」。

趙生群表示,改正後的意思,秦始皇當皇帝11年。



◆ 黃菁菁專欄-揭開伊勢神宮神祕面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30000951-260109

中國時報 黃菁菁 2013年11月30日 04:10

日本人一生中總盼著至少到三重縣的伊勢神宮朝聖一次,今年是每20年難得一次的第62次伊勢神宮遷宮儀式,同時可看到新、舊神殿,更讓日本人趨之若鶩,故今年已創下逾1千萬人參拜的新高紀錄。然而對外國人而言,伊勢神宮仍是個充滿謎團,又多繁鎖禁忌的地方。

伊勢神宮的參拜信眾絡繹不絕,11月下旬實地走訪後驚訝地發現,原來一般民眾只能在神宮的外圍遙拜,根本進不了神殿,而且即使站在鳥居外,都不能朝神殿正面拍照。在神宮境內到處都可看到禁止入內、禁止攝影的木牌。

在伊勢市政府和伊勢觀光協會的安排下,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的數名外籍記者獲准進入神殿的第一道牆內參拜,而且當時正好是中午「豐受大神」的用膳時間,還要排隊等到用膳時間過後才能入內。

觀光協會的人員解釋說,「豐受大神宮」共有4道牆,一般人只能在第一道牆外遙拜,只有少數人在經由向主管皇室事務的宮內廳申請後,才能進到第一道牆內參拜,就連皇族在祭典時都無法進到最後一道牆內,難怪伊勢神宮永遠保持崇高的地位,籠罩著神聖又神祕的色彩。

在伊勢神宮看不到歐洲宮廷、教堂的富麗堂皇,也沒有東方寺廟的雕龍畫鳳,卻是日本人含蓄美感的最高表現,經常躲在迷霧中的伊勢神宮造型極不搶眼,簡單樸素卻又不失莊重、威嚴。

「伊勢神宮」其實是俗稱,正式名稱是「神宮」,至今已有兩千年歷史,是日本眾多神社當中最具核心地位的神社。日本固有的宗教──「神道」認為自然萬物都有神靈,故伊勢神宮裡共有大大小小的125社宮社,分別祭祀著不同的神。

內宮主要祭祀著皇室的祖神「天照大神」,又名「皇大神宮」,外宮祭祀的是守護產業的「豐受大神」,又名「豐受大神宮」,主要是祈求國泰民安、五穀豐收。在日本神話中,天照大神既是皇室的祖先神,也是帶給日本稻米的偉大之神。日本國建立時,其核心人物是皇室,其經濟核心是日本人的主食稻米,其精神核心便是「神宮」。

今年10月的遷宮儀式除了由皇族代表主祭之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親自到場,由此可見日本對伊勢神宮遷宮的重視。

自西元690年起,伊勢神宮每20年就要舉行一次遷宮儀式,即125個神社每20年便要搬一次家,而且是在緊鄰神社的腹地上重蓋新家,不只神殿、鳥居以及連結世俗與聖域的宇治橋,包括裡裡外外的裝飾品、神器、寶物、連600名神職人員的裝束都必須是全新的。

伊勢市觀光協會指出,這次遷宮耗資逾550億日圓(約新台幣160億元),也用了神宮專用林地種植的1萬棵檜木。神宮是個講究環保神社,這裡的建築物採用的是1300年前流傳至今的建築工法,與1300年前一樣是茅草屋頂,連一根釘子都不用的木造建築。

每20年遷宮一次除了維持神道傳統的理由外,讓傳統技藝傳承下去也是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一般人不能入殿參拜,使得神宮的神奇傳說更多。神宮的占地面積達5500公頃,腹地內古木參天,神木、石塊地基、鳥居都成了吸收靈氣的熱門景點。

※ 伊勢神宮和石清水八幡宮合稱「二所之宗廟」,遷宮應該與國運、風水有關。

fsj 提到...

老故宮人出書 揭國寶訪美秘辛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3.12.03

曾在國立故宮博物院服務長達四十五年的老故宮人石川榮昨天發表新書「故宮在台灣」,披露故宮在一九六一、一九九六年兩度赴美展出國寶的幕後波折。

現年七十六歲的石川榮退休前擔任故宮參事。他的新書回憶,故宮國寶第一次赴美展出時,美方特地派遣軍艦運送;國寶在美國各博物館巡迴展覽將近一年,共吸引近五十萬人次參觀。

故宮第二度訪美舉行「中華瑰寶展」時則一波三折。當年美國規定,任何一項借展展品投保金額為三億美元,但因故宮借展文物多,政府要求至少投保十億美元。

美方因募款不順利,最後請我國外交部編列新台幣八千萬元經費解決難題。當時立法院二讀通過決議,要求故宮赴美展覽需出售門票,以回收這八千萬元;但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不收取門票,再度讓展覽陷入僵局。最後國民黨只好緊急提復議,八千萬由國庫支出,排除國寶出訪障礙。

故宮二度訪美前,藝文界人士發覺,故宮欲將廿多件連國人平日都不容易見到的限展稀珍送往美國,引爆「搶救國寶」的活動,在故宮館外靜坐抗議。為此,當時主管古物的教育部開了三次會議,確認其中有廿三件文物不適宜赴美,才讓展覽順利成行。

此外,自從我與美國斷交後,為避免故宮文物在國外遭扣押,政府特別要求美方必須通過司法免扣押法案,以確保國寶出訪「有借有還」,這也樹立日後故宮文物赴國外展出的範例。



◆ 南海數千沉船 陸稱擁所有權

【聯合報╱編譯馮克芸/報導】2013.12.03

華爾街日報二日報導,中國大陸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議已波及考古工作,大陸除聲稱在南海發現的數以千計沉船皆為其所有,還出動海監船驅離外籍考古船隻,把海底考古當作是國家主權的展現。

華爾街日報說,法國海底考古學家高迪歐去年與菲律賓國立博物館合作,在南海探究一艘十三世紀中國沉船的殘骸。但這支考古團隊有天搭乘菲籍船隻出海時,碰到大陸雙螺旋漿機在上空盤旋,還有大陸海監船宣布當地海域屬中國所有,喝令考古隊立即離開。

南海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貿易路線之一,大陸考古學家說他們已在當地收集到七十艘沉船的古物,估計至少還有兩千艘。

高迪歐是世界知名的海洋考古學家,從一九八○年代起就在南海工作,曾找到十五世紀的中國舢板、十六世紀的西班牙大型帆船及十八世紀的英國商船殘骸。

大陸官員證實上述事件,但稱那是非法的考古任務。高迪歐團隊後來放棄該計畫,高迪歐本人則拒絕發表意見。

華爾街日報指出,值此大陸與周邊國家領土爭議愈演愈烈之際,大陸政府開始聲稱,數百年來南海一直是中國的領海,中國擁有幾乎整個南海範圍內數千艘沉船的所有權。他們除派出海岸防衛隊預防所謂的非法考古工作,還為國家海洋考古計畫挹注經費,阻止偷盜者破壞遺址、將劫掠的大批中國古董賣到國際市場。

大陸此舉自有其政治意涵:他們盼藉此強化其自古擁有南海的說法。大陸官方在二○○九年成立「水下文化遺產中心」,該中心主任劉曙光說:「我們希望找到更多證據,證明中國人早就居住在那裡。中國享有南海的主權。」



◆ 挖出「笨港古城」 數千件磚陶展出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334834.shtml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北港報導】2013.12.03

「找回消失的古城」台南藝術大學考古隊經過兩年多,在北港「船頭埔」及南港水仙宮附近找到兩處古遺址,挖出數千件磚瓦陶瓷,讓消失的笨港古城重現。雲林縣府昨天在朝天宮開闢「文化櫥窗」展示整個考古歷程,並強調這次考古成功,是古笨港最完整的出土紀錄,意義深遠。

文史人士黃水水說,數十年來,北港因建設開路、蓋大樓,陸續挖出無數的笨港古文物,以陶瓷器為主,甚至在北港朝天宮前方中央市場大樓地底,曾挖到一處完整遺址房舍,但都沒獲進一步保護或科學性的考證,相當可惜。

黃水水等人說,笨港文化十分豐厚,早年北港溪河道多次改變,許多聚落遺物都深埋地底,孕育出相當可觀、珍貴的文化,古有「一府二笨三艋舺」的說法,從出土文物的豐碩,即可窺探奇觀。

南藝大史學系受雲林縣府委託由文博院院長黃翠梅領軍,對笨港遺址展開考古鑽探,研究生李瑋茹說,考古隊依笨港地圖,找出古笨港北側的「船頭埔」港口,及南側的水仙宮一帶的古笨港市街地點進行開挖。

考古團隊驚奇挖出埋在地底已有300多年的房舍遺址,取出約有100多箱的磚瓦及碗盤杯盆等陶瓷生活器物,並透過最新的古物儀器解析古物結構,考查出古笨港居民生活樣貌,十分珍貴,這也是古笨港第一次最完整的出土紀錄。

李瑋茹等人說,分析出土的瓷片,從其工法、外觀、釉色、紋飾,發現很多陶瓷來自景德鎮,要官員或大戶人家才用得起,顯示當時笨港的生活水平已很高,同時也發現大量外銷用的福建德化窯陶瓷,說明笨港在18世紀有長達百年之久,為台灣重要的貨物分銷集散地。

文化處副處長楊仙妃說,縣府在朝天宮行政大樓開設文化走廊,將出土文物的內涵與藝術科學之美,濃縮在櫥窗中,也將在北港、虎尾、斗六辦理「看不見的城市—古笨港」主題系列展,歡迎參觀。

※ 相關報導:

* 嘉縣四千年歷史魚寮遺址 設考古指示標誌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1203003760-260413

嘉義縣魚寮遺址,根據考證是距今四千年前的史前遺址,七十二年前由日本學者鹿野忠雄發現命名,之後就湮沒在台糖甘蔗園之間,直到十年前才再次受到重視。嘉義縣政府以遺址出土的高腹圜底罐、球形豆等二種古物,設計建置成考古遺址指示標誌,並在今天啟用,引導民眾瞭解重視在地文化資產。



◆ 蔣介石日記歸屬 竟要美國法院解決

【聯合報╱龔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2013.12.03

蔣家第四代蔣友梅日前回台開畫展,這自然使人想起蔣介石日記的問題。

分裝五十一大箱的蔣介石日記,由蔣的孫媳蔣方智怡於二○○五年委託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保管並公開閱覽。日記自一九一七年寫到一九七二年,橫跨五十五年中國演變過程,並涉及諸多國際關係。無論是研究中國近代史還是世界近代史的人,成群結隊的奔向胡佛研究所。

日記公開,替蔣個人和中國都起了一些止冤白謗的作用,譬如大陸學者楊天石的《尋找真實的蔣介石》、美國學者陶涵的《蔣介石與現代中國》,對蔣領導抗日的艱辛果決,都有公正的敘述和評價。最近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拉納.米特在其新著《被遺忘的盟友》中,讚揚蔣和中國人民在二戰中奮鬥犧牲使盟邦獲得共同勝利,卻未得到應有的待遇。如果沒有蔣的日記,未必會有這些書,歷史真相也許會被繼續掩蓋,中國人的尊嚴會繼續受損。

外國和大陸學者可以利用這些日記,台灣各界人士自然更應該有權利、有機會閱讀和使用這批珍貴史料。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本已籌備就緒要印行日記全集,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也已摘錄和解讀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的日記,並已由「天下文化」印妥準備發行,但二○一一年旅英的蔣友梅忽然委託律師發表聲明,認為日記屬蔣家後代九人所「共同公有」,別人不可侵權,於是一切出版計畫均告終止。其間雖然有蔣家故舊出面協調,據說由於蔣友梅拒見、拒談,兩年來無法解決。不僅蔣介石日記的印行遙遙無期,連帶也使同存於史丹福的蔣經國日記不能公開。

史丹福大學對日記所有權問題不堪其擾,已向美國加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以蔣方智怡為被告,要求蔣家後代盡速自行解決日記歸屬問題,學校將物歸原主。

關於此事,我以前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兩蔣日記絕非一人一家之事,其繼承權不應僅屬蔣家。我說:「兩蔣事業與中國億萬人『血肉相連』,那些在辛亥時扛過槍的,抗戰時拉過砲的,徐蚌戰場上拚死肉搏的,古寧頭血灑沙灘的,這些人及他們的後代,對兩蔣日記就無半點『繼承權』?」總之,日記應是全體中國人所「共同公有」的資產。這個觀點,我現在仍無改變。

國人對蔣個人的功過可以有不同評價,但維護史料完整和歷史真實的立場應該是一致的。日記應回到台灣,應公開印行,這是蔣家的義務,也是國人的權利。

蔣曾任中國國民黨總裁,他屬於黨;他曾任中華民國總統,也屬於國;如今,黨主席而兼總統的馬英九,能不為這事出點力、拿點主張嗎?

蔣介石日記的歸屬去留,竟要靠美國法院解決,依我看,這是國家的不幸,是政府的羞辱。

蔣友梅回台的新聞報導說,她「學佛廿多年」。談到人生,她自言有「提得起、放得下的認知」。不知她對先祖的日記,何時才能「放得下」?

fsj 提到...

李兆良舉證 鄭和最早發現美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8000821-260306

旺報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08日

從一面在北美洲東部出土的宣德金牌,原是生物化學博士的香港作家李兆良展開了他對鄭和下西洋、利瑪竇將《坤輿萬國全圖解密》的地理學知識帶到中國,以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等歷史學說調查,從種種出土的歷史證據中發現,最早發現美洲的應是中國人。

過去教科書總告訴我們鄭和下西洋最遠只到非洲東部,06年得知在美國出土宣德金牌的李兆良,從金牌上「大明宣德委錫」字樣,開始了他的歷史偵探歷程,李兆良指出「錫」應是「賜」之意,而「委賜」則有讓使臣為之的意思,在歷史上亦有先例可循。順著這個線索,李兆良也注意到美國東部印第安人的文化與明代有許多相似,他們的北斗旗是明朝代表皇帝的旗幟,而美洲特有的農作物:鳳梨、玉米、番薯、南瓜等出現在中國文獻上,比哥倫布出航,起碼早了半世紀。

李兆良強調:「我們讀歷史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卻是按別人的事實寫史,哥倫布或許是第一個到美洲的歐洲人,但最早發現美洲的應是中國人。」同樣的,過去總是受到「西學東漸」一詞的影響,認為中國的地理學是由利瑪竇帶來的,但生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利瑪竇,怎會不在《坤輿萬國全圖》上標誌教皇領地,也沒有托斯卡納和佛羅倫斯這2個文藝復興的重要地名。

李兆良從《坤輿萬國全圖解密》到《宣德金牌啟示錄》,他自詡為「中國外交史的鳴冤鼓,對地理學西學東漸的驚堂木」,中華鄭和學會理事長賴進義亦指出,透過這樣的研究,希望提升兩岸華人的海洋意識;世新大學「釣魚台教育計畫」主持人林孝信亦希望,藉此讓「中國對海權不夠重視」的誤會得以平反。

fsj 提到...

跨國聯手 揭開和平島3千年歷史

【聯合報╱記者許瀚分/基隆報導】2013.12.16

由台灣及西班牙學者共同組成的國際考古團隊,結束過去3年在基隆和平島的考古計畫,昨天在「和平島考古發現展」開幕茶會上,研究團隊從挖出的古文物證實,「3000年前基隆和平島就有人類活動了!」

由台灣大學外語文學系教授鮑曉鷗、中央研究院博士臧振華,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研究員古愛琳為主的國際研究團隊,為找尋歐洲殖民者與基隆和平島原住民的關係,於2011年10月到12月、2012年10月至11月間在和平島進行2次的考古挖掘工作。

鮑曉鷗表示,這次出土遺物大部分屬於明末至清朝時期的瓷器,另外也有鐵器時代十三行文化的相關遺物,如幾何印紋夾砂陶、方格印紋夾砂陶等,而最讓人為之振奮的發現是石刀、石鑿、石墜網等圓山文化遺物,證實和平島在3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

此外,研究團隊也在造船廠旁停車場的地底下發現一塊方形石頭,而在汙水廠的地底下也挖出一模一樣的石塊,臧振華表示,經由歷史文獻資料的紀錄,以及過去考古學家所做的研究,這很可能是諸聖修院的地基遺址。

鮑曉鷗說,由於沒有發現十字架等文物可以證實此為教堂,所以期望未來可以持續進行考古工作,以解開答案。而他認為,基隆身為台灣的門戶,需要一棟歷史博物館,收藏珍貴的歷史文物,並可打造為基隆的地標。

「和平島考古發現展」除展示研究團隊2次考古工作出土的86件文物外,研究團隊也使用雷達探測儀器,檢測聖薩爾瓦多城的地下遺址規模,並依此結果建置一座模型。另有日治時期,考古家在和平島進行考古工作的影像資料。展覽自即日起到明年3月15日,在原住民文化會館2樓藝文展覽室展出。



◆ 國父書禮運大同碑 將重見天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6000791-260301

旺報 特派員宋秉忠/北京報導 2013年12月16日

大陸著名建築大師彭培根10月致信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呼籲將1948年國民政府贈送給聯合國的國父手書《禮運大同篇》石碑,重新擺放回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日前已獲大陸外交部回函,將就此事持續與聯合國祕書處保持聯繫,根據聯合國總部大廈建設工程的進度,及時跟進,並與相關部門認真、積極研擬妥善解決辦法。

1945年聯合國成立,聯合國大廈落成後,南京的國民政府將國父孫中山手書的《禮運大同篇》石碑贈送給聯合國,放在日內瓦聯合國大廈(辦事處)的大門口。

石碑1974年移典藏室

1972年,大陸進入聯合國,由於正值文化大革命「批孔揚秦」運動的高峰期,1974年,大陸代表團要求撤除上述石碑,雖經聯合國祕書處的泰勒博士及國際人士極力反對,但在大陸的壓力下,石碑被移至典藏室收藏。

為此,做為清華大學資深教授、聯合國生態安全科學院院士的彭培根,透過北京清華大學黨委的正式管道致信中共中央,呼籲大陸出面請聯合國祕書處將這塊石碑放回1974年的原處。

他認為,這對大陸在國際上的形象,還有兩岸關係會有巨大的良好的影響。

聯國總部修繕後處理

據說,包括習近平在內的中共領導人相當重視彭培根建言,要求大陸外交部等部門就有關事宜提出處理意見。大陸外交部已於日前正式回函彭培根,告知處理進度。

根據大陸外交部的瞭解,孫中山先生手書《禮運大同篇》石碑,現封存於紐約聯合國總部禮品收藏室;由於聯合國總部大廈正在修繕,為節省空間及保護相關贈禮,聯合國將所有未展示的各國禮品打包封存在貨櫃內,待建設工程全部竣工後,再逐一開封,重新登記入庫。

為此,聯合國祕書處表示,目前不宜進行實地查看,等到聯合國修繕工程竣工後再妥當處理。

fsj 提到...

大發現!成都出土900多片漢醫簡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370808.shtml

【世界日報╱北京19日電】2013.12.19

在四川成都老官山漢墓群的發掘中,三號墓地出土920多支醫學竹簡,由於年代久遠,竹簡上的文字難以肉眼識別,考古人員透過紅外掃描,破解部分內容。其中,醫簡上的「敝昔」與「扁鵲」同音通假,很可能就是指脈診法的創始人扁鵲,考古專家推測,出土的部分醫簡可能屬於失傳的扁鵲學派醫書。

華西都市報報導,扁鵲是醫方祖師,以診脈聞名,並創立切脈診斷法。「脈相學的博大精深讓中醫成為中國的瑰寶。」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和中浚說,扁鵲學派也奠定中醫切脈診斷的先河。

在此次發現的醫簡中,《敝昔醫論》、《經脈書》、《脈數》、《五色脈診》等都屬於扁鵲的經典言論。

據報導,負責此次簡牘識讀工作的荊州簡牘研究所研究員武家璧指出,特別是《敝昔醫論》中的「敝昔」,與「扁鵲」同音通假,可能就是指扁鵲,「這次發現或重新找回了中醫扁鵲學派的經典」。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也認為,「敝昔」通「扁鵲」沒有問題,這是很重要的線索。

成都商報報導,竹簡當中記載,防風、白朮、枳殼等煎藥,可治風濕;石脂、蜀椒、厚柎等則可治頭痛,最特別是指飲公黃牛尿可治黃疸,「廿二治黃癉,取黃牡牛弱(溺)飲之,能多飲之,亟已。」81歲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郭子光說,古方不能直接使用,相信古人體質不同。因醫簡記載,人呼吸一次、脈動二次為「平」(正常),較今人明顯慢很多。

另一方面,天回鎮的考古發現除了震驚醫界,也在書法界引起強烈反響。華西都市報報導,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郭強說:「這是一個驚天大發現,四川很少出土漢簡,更別說像這次一口氣出土了900多片,竹簡上的文字對研究中國書法的演變有重要意義。」



◆ 秦地宮軍備庫出土裝備超先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9000968-260301

旺報 記者陳筑君/綜合報導 2013年12月19日

陝西秦始皇帝陵近日針對編號K9801、面積13000多平方公尺的陪葬坑進行試挖工作,由於出土物包含大量石質鎧甲和石胄,專家分析,該陪葬坑很有可能是秦兵馬俑地下宮城的大型軍備庫;同時,因出土文物做工精良、擺放有序,專家認為,秦代軍隊戰服設計已十分先進、考量到實戰需求,且秦軍管理相當嚴謹。

據大陸央視報導,K9801陪葬坑位於秦始皇帝陵園東南部的內外城之間,主體東西長130公尺,南北寬100公尺,南北兩邊的東西端各有一條斜坡門道,總面積達13000多平方公尺,是迄今在秦始皇帝陵園城垣內,發現的最大陪葬坑。

戰衣符合人體工學

在近期的挖掘工作中,出土大量密集疊壓、用扁銅絲連綴的石質鎧甲和石胄,其中石質鎧甲約87套,石胄約43頂,因整個坑內,估計有上千件鎧甲、頭盔等,加上早前二號坑曾出土過馬韁索、青銅車馬器構件、青銅錛、箭頭及其他軍用裝備文物,有專家認為,這個陪葬坑,應是秦兵馬俑地下宮城的軍備庫。

報導指出,陪葬坑出土的鎧甲,主要由前後兩片構成,前甲護胸,後甲護背,有些還配有護肩的披膊甲;此外,裙甲不僅採用小甲片,且甲片與甲片之間的間隙,要比身甲大許多,此一特殊設計,是為了使裙甲上下翻動更靈活,讓身著鎧甲行軍作戰的勇士不受拘束。

秦軍等級分明嚴謹

專家稱,當時手工製作一件約600片的甲衣,以每人一天工作8小時計算,需耗時344至444天,即製作一件甲衣需1年時間,而陪葬坑內的鎧甲和甲冑的甲片,總數超過500萬片,由此可見其所需要動用的巨大勞動力。

另外,石質頭盔頂部到側片下端長度約為30公分,直披肩膀,對頸部和肩部具保護作用,使整個頭盔顯得更完美。專家認為,從甲衣和頭盔的設計,顯示秦代的軍隊戰服設計已十分先進,除注重美觀外,更考量到實戰的需求。

按出土盔甲整齊疊壓的狀況判斷,秦軍管理十分嚴謹,隊伍排列整齊分明,且物資擺放也高度集中、井然有序;而從鎧甲的石料加工工藝,較兵馬俑的泥土燒製工藝還要考究、精細來看,當時秦軍還存在嚴明的等級和待遇區分。

fsj 提到...

唐伯虎真跡畫作 文革裹雨衣倖存

【聯合報╱記者林庭瑤/綜合報導】2013.12.22

明代才子唐伯虎的真跡「八景圖」現身在廣州,這幅珍貴作品是藏畫主人的父親,在文革期間,把畫作折成一寸小方格,包裹在雨衣中,深埋地下掩護才倖免於難。但也因長期埋存地底,真跡嚴重破損,每打開一次就會剝落,急待搶救。

新華社報導,藏畫主人魏先生珍藏一批古畫,包括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手書對聯、清代謝東瀾「花鳥四條屏」、王原祁山水、蔣廷錫花鳥、費丹旭「瑤池仙祝壽圖」、馬逸「花鳥圖冊」等珍貴文物,均有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鑑定專家開出的證書。

藏畫主人魏先生說,這批畫作是其父在文革期間蒐集,來自於晚清洋務運動時期一位重要歷史人物、潮汕大富商,以及「破四舊」前放棄文物的百姓;他父親把畫作折成一寸小方格,包裹在雨衣中,放在花基泥土裡掩護,才躲過文革,非常珍貴。

其中,最受矚目是唐伯虎的真跡「八景圖」。唐伯虎為明代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畫風秀潤縝密,是中國文人畫的一個高峰。而「八景圖」景致布局精細到位,人物栩栩如生,畫面生意盎然。

遺憾的是,唐伯虎的真跡畫作已殘舊破損,每展開一次都會嚴重剝落。鑑定專家說,「八景圖」可經由現代高科技搶救還原,這批古畫是極珍貴的文化遺產,急待保護。

fsj 提到...

塵封逾80載 莫那魯道唯一遺物找到了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82664.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3.12.25

塵封逾八十載,賽德克族抗日英雄莫那魯道傳世唯一遺物「貝珠踝飾」,近日重新出土。

國立台灣博物館整理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的藏品帳冊時,發現一本帳冊記載:一九二九年,日本人曾向當時台中州能高郡馬赫坡社購入一對貝珠踝飾,所有者的名字以日文片假名拼寫;經台博館研究人員比對,發現售出這對踝飾的人,竟是莫那魯道。

台博館指出,莫那魯道的踝飾要男子馘首兩次以上才有資格配戴,是身分地位的象徵。莫那魯道在售出這對貝珠踝飾的第二年即發生霧社事件,究竟他是因為不堪日本人的搜括而起義?或是為了籌措起義經費而售出這對貝珠踝飾?十分耐人尋味。

台博館研究組長李子寧說,莫那魯道在起事失敗後飲彈自盡,至今沒有遺物流傳。這次的新發現就像找出一塊「重要的拼圖」,他相信還有更多重要文物尚待重新確認、出土。

根據台博館典藏的「佐久間財團蕃(番)族參考品件」帳冊,當時日本人從馬赫坡社購入含莫那魯道踝飾在內的四件文物。其他霧社事件英雄的遺物可能也在其中,尚待確認。

日本殖民政府為了紀念「理蕃(番)有成」的台灣總督佐久間,成立類似基金會組織的「佐久間財團」,從一九二七年起花了兩年半,從台灣兩百多個番社購入一千七百多件文物。

李子寧說,這批文物原本典藏在總督府(今總統府)裡,編號與台博館的系統不同;台灣光復後,這批藏品納入台博館,與台博館藏品混在一起而難以確認。台博館歷經近十年研究,目前確認了當中七成文物。

該館已決定將它借給台北市政府,於廿七日在凱達格蘭館「在首都看見原住民經典」聯展中,首度公開亮相。

※ 相關報導:

* 尋花岡自殺刀 追出莫那魯道遺物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82667.shtml

....台博館研究組長李子寧表示,在翻閱日據時代的「日日新報」時發現一則報導:日本人在霧社事件後,曾於當年的台中州教育館展出參與霧社事件的賽德克族人遺物,以警戒台灣人;報導中記載,花岡一郎自殺時使用的凶刀也在展品中。

李子寧說,台中州教育館的典藏在民國五十三年移撥至台博館,因教育館的典藏紀錄紛雜,台博館迄今尚無法確認究竟是哪一把刀。只知台博館至少有三把該類型番刀。

正當李子寧追尋花岡一郎的番刀到「死胡同」時,該館研究人員吳佰祿在清理商借給屏東獅子鄉的文物時,意外發現日據時代的佐久間財團帳冊上,記錄著莫那魯道的名字,進而追出他的遺物。

* 佐久間財團 蒐購上千件原民文物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82670.shtml

「佐久間財團」是日本殖民政府為紀念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而設立的基金會組織。佐久間財團從一九二七年起,從兩百多個番社蒐購一千七百多件台灣原住民文物。

....台博館研究組長李子寧指出,對日本殖民政府而言,佐久間理番政績卓著,但也因他對原住民窮盡剝削之能事,鑄下「霧社事件」的衝突緣起。不過,佐久間財團當年能在短短兩年半內,蒐集相當完整的原住民文物誠屬不易。這是因為當時的殖民政府已感受到原住民文化的迅速流失,有「搶救文化」的意涵。



◆ 毛澤東愛讀書藏書近10萬冊

旺報 記者黃淑嫆/綜合報導 2013年12月25日

據《人民日報》報導,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的藏書近10萬冊,在其眾多藏書中,被他視為「帝王將相史」的清乾隆武英殿版的線裝本《二十四史》,更是他最常閱讀的書籍。

曾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王剛在《人民日報》撰文寫道,1988年底,中央辦公廳為了將毛澤東的藏書移交中央檔案館保管,由中央檔案館抽調人員組成了「毛澤東同志藏書管理組」,到中南海豐澤園的毛澤東住所,整理其藏書。

藏書移到中央檔案館

1993年,毛澤東100周年誕辰,藏書整理工作完成,並編印了《毛澤東藏書目錄》,統計出其生平藏書竟達96473冊。1995年,其藏書轉移到中央檔案館庫房,並按照豐澤園裡200多個書櫃的原來位置、擺放順序「原貌保存」。

中央檔案館也保存了4萬多件毛澤東文稿。這些文稿包括了毛澤東的文章、批示、講話提綱、詩詞、手書等。最早的一件是1912年寫的一篇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論〉,最晚的一件則是1976年6月28日寫的〈國內問題要注意〉。

多鈐「毛氏藏書」印

毛澤東收藏的大量書籍中,囊括古今中外,縱橫經史子集,涉及哲學、經濟、政治、軍事、文藝、歷史、科技、宗教等領域。其中,除了多有他的親筆批註外,也大多有「毛氏藏書」的藏書印。

武英殿版《二十四史》是毛澤東於1952年要求添置的。他非常喜歡這部《二十四史》,可以說是走到哪、帶到哪、讀到哪,不僅通讀全書,對很多章節也反複讀了又讀,留下大量的批註、圈畫和評語。

fsj 提到...

南京古墓出土寶劍削鐵如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27001032-260309

旺報 記者魏伊婕/綜合報導 2013年12月27日

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方州廣場地鐵口,24日傍晚5點,挖土機竟不小心挖到「疑似漢代」的古墓,而裡面有1把神祕寶劍。出土的這把寶劍「身手不減當年」,雖然在地下歷經歲月,劍柄腐蝕,但劍身依舊鋒利,用來割電纜線,把電纜線一割就斷。

中新網報導,當時地鐵工人林師傅用挖土機挖到異物後,立即停止施工並趕忙報警,當地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後,發現挖土機執行作業時,無意挖到1個古墓,立即封鎖現場。

初步推斷為漢代文物

現場工作人員與區文廣局取得聯繫,並對古墓現場實施警戒,防止外人進入。當時現場有人用劍來割電纜線,竟然一割就斷,可見在地下歷經歲月的劍身依然鋒利如昔。寶劍劍鞘雖已腐爛但寶劍卻嶄新如初,據悉,文物部門初步推斷是漢代古墓。

25日上午,1公尺長的寶劍已被警方暫時保管,現場堆放著大量棺木,淤泥中露出數個陶罐,市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後表示,將組織專業人員對古墓進行挖掘。

多地古墓遭施工破壞

早在2011年,曾是六朝古都的南京,因地鐵施工前未進行考古發掘,就有1座明清磚室墓在雨花台西天寺新殯儀館工地被毀壞,墓被挖土機挖得面目全非。今年6月,繼南京六朝古墓被毀事件後,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來峰崗遺址的5座先秦古墓,一夜之間被地鐵施工單位摧毀。已露面的先秦陶罐等文物被挖走,5座古墓的原址均被破壞。



◆ 金庸徐志摩瓊瑤 原是一家親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312270026-1.aspx?social

中央社 2013.12.27

(中央社台北27日電)金庸的武俠小說風靡華人世界,金庸家族也是書香世家。經過大陸網友整理金庸家族族譜發現,包括徐志摩、瓊瑤等,原來他們都是一家親!

廣州日報今天報導,金庸本名查良鏞,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地區,查家在海寧是名門望族,家族共出了22個進士,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美名。

海寧博物館地方史研究學者吳建德曾參與修訂查家族譜,總共有6本,海寧查家除了金庸外,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九葉派詩人穆旦(本名查良錚)是金庸的堂哥,瓊瑤跟金庸也有姻親關係。

大陸網友畫了一張金庸的家譜表,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因此金庸是徐志摩表弟;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給瓊瑤的三舅袁行雲。

金庸家譜還能扯更遠,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岳父、保定軍校校長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而蔣百里的副官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緯國。

金庸在受訪時曾表示,徐志摩去世早,和他接觸不多,小時候,金庸跟母親回徐家,見過這位才華洋溢的表哥。



◆ 山西北朝墓葬壁畫圖 中國最大

旺報 記者魏伊婕/綜合報導 2013年12月27日

山西九原崗北朝壁畫墓經過5個月的考古工作,共清理出約200平方公尺的壁畫,其中壁畫狩獵圖約60平方公尺,為中國目前發掘出的最大面積的墓葬壁畫狩獵圖。24日,12名專家學者現場考察後,對壁畫墓的學術價值給予高度評價。

據新華社報導,2013年6月下旬,經大陸國家文物局批准,組成考古隊對九原崗北朝壁畫墓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了5個月的考古工作,除了清理壁畫外,也出土大量陶俑殘片及少量的陶器、瓷器殘片、數十件鐵質棺釘。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泓表示,根據墓室結構和壁畫內容等可以推斷這是北朝晚期的墓葬。墓葬內壁畫內容豐富,服飾、兵器、馬具、狩獵場面等形象逼真,是同時期墓葬壁畫中保存較為完整、精細的,對研究北朝社會生活、繪畫藝術以及古代建築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而墓葬因多次被盜,記載墓主生平事跡的墓誌也被盜,出土的人體骨骼數量也較少,暫時還不能判斷墓主的性別和年齡。但據墓葬規模推測,墓主人應該位高權重,是當時北朝的核心人物。

該墓為長方形斜坡墓道磚砌單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3部分組成,由上至下分為4層,每層均繪有壁畫。四壁牆體原均有壁畫,現僅頂部保留有星象圖。

fsj 提到...

教授夫妻割愛 捐清大千件文物

【聯合報╱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2014.01.08

清大中文系教授楊儒賓、方聖平伉儷,將書畫文物及台灣研究、日本漢學相關書籍,贈與清大典藏,包括曾任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題纏足圖》,見證台灣解放小腳,頗具意義。

此次捐贈包含498件書畫文物及747冊書籍,這批書畫與藏書以日治時期涉台官吏與文人為大宗,不論就蒐集的數量或史料價值,在台日收藏界都相當珍貴。

楊儒賓指出,清華大學1909年成立,是由美國「庚子賠款」退款所支付的。清大復校是1949年大遷移歷史產物,當時文化傳統與自由民主理念的人士都選擇到台,具深遠的歷史意義。楊說明,清大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是他選擇捐贈給清華的原因。

楊儒賓收藏範圍,時間早自中國明清與日本江戶時期,下至日治及戰後播遷來臺,內容包羅萬象。楊儒賓昨天指著《題纏足圖》表示,這件是台灣解放小腳見證,日治台灣文明化的指標。還有「馬關條約」日方代表伊藤博文的「臺灣七律三首」,是家傳文物,此件寫於伊藤代表明治天皇於平台後的1896年巡視台灣時所作,是伊藤家的珍藏品。

前市長蔡仁堅表示,楊儒賓、方聖平伉儷把平生收藏具歷史價值文物捐給清大,「是非常了不起的捐贈」。他與楊認識十多年,楊儒賓不是一般的收藏家,這批文物對於將來要寫完整的新竹史和台灣書畫史,是重要的文化財產。



◆ 「武則天左右手」上官婉兒嫁兩次 先父後子

中央社 2014.01.08

西安華商報今天報導,中國唐代才女上官婉兒墓誌7日曝光,雖然只有982字,部分內容卻顛覆世人想像,包括13歲嫁給唐高宗、42歲再嫁唐中宗,兩段婚姻分別嫁給父子。

華商報引述期刊「考古與文物」披露的上官婉兒墓誌全文,得出這一內容。

這段故事要拉回唐代。上官婉兒父親上官儀在唐高宗李治時期擔任宰相,因為「離間二聖、無人臣禮」罪名被殺,也株連全族。

因此,上官婉兒剛出生就進入「掖廷(宮女居住和犯罪家屬婦女宮中勞動之處)」當女奴隸。

「新唐書」記載,上官婉兒「年十四,武后召見,有所製作,若素構」。因文采被武則天發現而起用,之後嫁給唐高宗、武則天之子唐中宗李顯。

根據新唐書,上官婉兒嫁給唐中宗期間,曾與武三思等人私通。

不過,上官婉兒墓誌卻顛覆這段歷史,內容明確記載上官婉兒13歲被封為唐高宗「才人」,42歲冊封為唐中宗的「昭容」,死時47歲。

唐朝嬪妃分9等級,才人相當於五品官,另有「婕妤」、「昭容」、「昭儀」等,都高於才人。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明說,上官婉兒墓誌為青石質,正方形。出土於甬道正中,出土時墓誌放在石頭上,上首皆朝北。其中這塊誌石長寬均為74公分,厚15.5公分。劃細線棋格,陰刻正書32行,總共有982字。

上官婉兒由於相當有故事性,加上故事發生在電視劇常描述的武則天時代,上官婉兒的人物也常出現在電視劇中,包括港星鍾欣桐(阿嬌)也曾飾演上官婉兒。

fsj 提到...

墓誌揭秘 上官婉兒嫁兩任皇帝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413491.shtml

【聯合報╱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2014.01.09

唐代才女上官婉兒墓誌七日曝光,雖然只有九百八十二字,部分內容顛覆一些史書記載,包括她命喪於倉促之際,好友太平公主捐資安葬,但也因受太平公主牽連而遭毀墓。

上官婉兒墓誌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與文物」期刊發表,共計九百八十二字。誌文近半篇幅敘述上官婉兒祖父三代,祖父上官儀的官職就羅列十多個,而上官婉兒的經歷描述則頗為簡略,主要記載她「年十三為才人」,神龍元年(四十二歲)「冊為昭容」,之後因勸諫皇帝請求貶自己為婕妤,後來李隆基(唐玄宗)政變,她死於兵鋒之下,年四十七歲。

墓誌雖不足千字,但大陸專家從中讀出不少顛覆史書記載的內容。例如,長期以來,大家認為上官婉兒是三門峽(今河南三門峽)人,但這次曝光的墓誌則說她是「隴西上邽」(今甘肅天水一帶)人。

據新唐書記載,上官婉兒「年十四,武后召見」,因文采被武則天所重用。之後嫁給武則天之子唐中宗(李顯)。在嫁給唐中宗期間,曾與武三思等人私通。

墓誌明確記載婉兒十三歲時被封為唐高宗才人,四十二歲冊封為唐中宗的昭容。「這在史書上從來沒有記載過,也顛覆了以往的紀錄。」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說,上官婉兒先後嫁給了唐高宗和唐中宗這兩位父子,其經歷與武則天頗為相似。

fsj 提到...

都蘭遺址農地 挖出3千年前文物

自由 2014.01.10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東縣東河鄉都蘭遺址附近一處農地最近整地時,挖出石器及陶甕碎片,史前館助理研究員李坤修初判文物距今約三千年。台東縣文化處將擇日進行考古試掘,探究其文化意義。

此文物出土地是私人土地,最近整地時發現出土石頭不像一般的石頭,類似巨石文化的石器,經深入查看後,進一步找到陶甕碎片、石片器、鑿洞的巨石等文物。

台東縣文化處昨天接獲通報後,由處長劉政與文化資產科長胡青松,會同史前館助理研究員李坤修到場,看到田間除了有鑿刻的巨石外,還有小的圓形石柱、石刀以及陶甕碎片,還有一顆鑿洞的巨石,李坤修研判這些應是距今三千年前的巨石文化遺物,屬於新石器時代。

胡青松表示,此地鄰近都蘭遺址指定範圍的石壁區,應在都蘭遺址範圍內。目前發現的文物都在淺層,將委託史前館進行試掘,考究地底的文化分布。



◆ 巨石文化出土 都蘭遺址擴大

中國時報 黃力勉/台東報導 2014年01月10日

台東都蘭遺址有新發現!位在劃定為都蘭遺址外的私人土地,日前有民眾開挖整地發現許多陶甕碎片、石片器等,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李坤修表示,文明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都蘭遺址認定範圍有擴大的可能。

這處私人土地位在「阿美族發源地」石碑附近,最近土地交易後,地主進行整地,由於土地上有許多大型巨石,又緊鄰都蘭遺址,因此有民眾懷疑可能有史前遺跡,才向史前館通報。

李坤修前往現場查看後研判,當地可能是一個祭祀場,距今約3000年前的文明,屬於巨石文化,除少部分的繩紋陶文物,絕大多數是新石器晚期文明。

現場發現文物包括鑿刻巨石、小型圓形石柱,被當刀子使用的石片器,還有陶甕碎片,甚至有顆巨石也有穿洞,十分特殊。

李坤修說,這次發現文物與以往差異不大,但對都蘭遺址範圍應該擴大認定,研判都蘭遺址面積恐怕超過300公頃。目前台東縣政府文化處也有意申請經費試掘,看地底下有沒有新發現。

fsj 提到...

湖南戰國古墓 千年腰帶出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18001065-260309

旺報 記者簡立欣/綜合報導 2014年01月18日

湖南省郴州市文物管理處17日宣布,考古人員在一座戰國晚期貴族墓中發現絲織品,顯示2000多年前的紡織、刺繡、縫紉技術。

新華網報導,同時出土的還有1條裝飾青銅帶鉤的革帶,當時當作腰帶用,相當於現代人的皮帶。革帶長135公分、寬9.5公分,應是目前同時期大陸發現的革帶中保存最好的1條。

郴州市考古人員在2013年3月至7月間,於桂門嶺工地發掘了5座戰國晚期墓。其中1座墓的棺椁保存完整,是郴州考古史上發掘的首座棺椁齊全的戰國晚期楚國墓。古墓中出土青銅器、漆木器、玉器、陶器、絲織品殘塊等文物近百件。從出土文物的數量、特點來看,墓主人可能是當時「士」一級的貴族。

圖紋曾在馬王堆出現

秦小軍表示,這批絲織品的發現,不僅顯示出楚國的紡織、刺繡、縫紉、構圖技術,對於研究楚國絲織品和郴州該時段歷史意義重大,同時對中國絲綢發展史也將有新的認識。

小 靈 通

木享字讀音同「果」,是墓葬時加在棺材外面的一層,古時用木頭製作,後來改用石材製作。

用石材製作的石棺成分是石灰、黏土、細砂等「三合土」,夯實之後先做出一個洞穴,把木質棺材放進去,再封住洞口,石棺裡的木質棺材就不容易氧化腐蝕。石棺葬法在古代較常見,一般稱為一棺一木享。



◆ 福建山上掉巨石 竟是明朝石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18001068-260309

旺報 記者簡立欣/綜合報導 2014年01月18日

山上滾落「巨石」,竟是400年前石棺!福建一工地連2天發現石棺、墓碑和墓誌銘,從碑文得知石棺葬於明朝嘉靖年間。

《海峽導報》報導,距漳平市區約1公里的漳平市某中學新校區工地,14日下午正平整土地時,一塊長約2公尺、高1.5公尺的黃白色巨石突從山坡滾下來,仔細一看是一具石棺。16日文物局人員在現場又挖出墓碑、墓誌銘。

石棺外棺是厚度20公分的三合土,內棺是普通的木質棺材。據了解,用石製外棺保護木質內棺的埋葬方式,盛行於龍岩地區清朝時的有錢人家。14日發現的石棺外棺保存完好,無法看到內棺,目前靜待考古人員開啟勘驗中。

碑文寫著:「顯妣靜一朱氏墓,孝子陳文衡、陳文衢奉祀,大明嘉靖巳亥年正月十六日立」,換言之,這塊墓碑立於嘉靖巳亥年(西元1539年),迄今475年。

出土的還有一塊墓誌銘,長約25公分,記載朱氏生平、死亡,但已模糊不清。

※ 現代鑑識科技有辦法檢視。

fsj 提到...

唐宋古城考古 漢東驛揭面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20000815-260301

旺報 資料來源:重慶晨報 本報兩岸組/整理報導 2014年01月20日

三個多月的時間裡,隨著考古隊員們手中的泥鏟輕輕挖開腳下的地面,一條條寬大的街道、密密麻麻的唐宋時期民居地基、一排排精心修砌的排水溝,一點點破土而出。一座占地40萬平方米的唐宋古城,在深藏地下數百年之後,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重慶市永川區漢東城遺址考古發掘驗收暨階段性成果彙報會近日在永川召開,史料裡記載的唐宋時期萬壽縣古城、古代重慶十八水驛之一的漢東驛,首次揭開面紗。

主幹道和排水溝

站在農田裡的漢東城遺址發掘現場巨大探方前,一條筆直寬闊的道路出現在我們眼前:近3公尺寬的道路,用一塊塊厚達10公分的巨石均勻平整砌成,道路的路基由黃色黏土與鵝卵石築成。

這是這座古城的城市主幹道之一,它一頭通向城市中央,一頭筆直地向長江延伸著。遺址發掘現場負責人代玉彪說,古城裡的一座座民居就臨近道路而建。

順著代玉彪指向遠處的手指望去,這座在唐宋時期名為萬壽縣的古城池風貌,清晰地展現出:占地約40萬平方公尺的萬壽縣,東臨長江,西倚對面山,地勢呈東高西低的坡狀,南北地勢平整。

這座巨大的城池裡,不僅有平整的道路、精心搭建的城牆、密密麻麻的民居、交錯延伸的排水系統,還分布著墓葬、陶窯等設施,可以說,這是一座功能齊備的古城池。

在漢東城遺址裡有各種各樣的排水系統。代玉彪說,民房外部呈長條形的排水溝均是用加工規整的石板構築而成,部分地區還修築有兩排並行的水溝,這些筆直的水溝通往長江,城池居民們的生活汙水,就通過這些水溝排入一旁的長江之中。

而在民房內也修築有直徑達十餘釐公尺的下水管道,代玉彪說,這些管道全部是用陶土燒制而成,每節陶制管道像竹節一樣,一段段連接延伸,「它們主要是將屋內產生的汙水排到屋外的排水溝裡。」如此設計科學的排水系統,保證了位於長江邊的這座古城能夠經受住暴雨的肆虐。

昔日繁華和今日謎團

在此次考古中,還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它們覆蓋生活用具的方方面面。代玉彪說,經鑒定,精品瓷器多集中於唐、北宋早期。「這些瓷器的大規模出土,足以說明唐宋時期的萬壽縣經濟繁榮,與周邊區域都有商貿往來。」

漢東城遺址考古發掘的領隊、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鄒後曦說,考古發現表明,漢東城遺址是重慶境內現存遺存最豐富、保存最好、時代延續性最好的古遺址之一。遺址歷經新石器、商周、漢代、唐宋及明清各時期,可謂一座通史式古遺址。

遺址的出土帶來驚喜,但一個個謎團也隨之而出:這座城池的城門、衙署究竟在哪裡還不得而知。在唐宋時期占據重要政治經濟地位的這座古城,為什麼到了明清時期卻逐漸衰敗,甚至在史料中都無法再尋得蹤影?40萬平方公尺城池內居住的居民們又因何原因逐漸遷走?

鄒後曦說,這些謎團,只能留待未來考古發掘工作逐一解答。「永川區有關部門表示,在考古發掘結束之後,將計畫在遺址所在地修建一座遺址公園,讓市民能夠近距離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 台抗日義軍名冊「出土」 打破日人史觀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436895.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01.20

甲午戰敗導致清廷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由日本人出版的戰爭宣傳畫報,多強調日軍收服台灣易如反掌;新發現的庶民證物卻顯示,一八九五年,台灣各地的義軍紛紛群起抗日,這些義軍的名錄完整、組織清楚,甚至還登載了他們的指紋特徵。

甲午戰爭即將屆滿兩個甲子,位於台南、專研台灣史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一度考慮在今年(甲午馬年)推出以甲午戰爭為主題的特展。

經過一番激辯後,台史館因「甲午戰爭並非以割讓台灣為前題」等理由,改選甲午戰爭後一年,即一八九五年的乙未戰爭為主題,準備在明年乙未羊年舉辦「鉅變一八九五特展」(暫名)。

台史館研究組組長謝仕淵說,從台灣史的角度來看,「乙未割台後的抗日戰爭更能把甲午戰爭的故事說得完整。」

謝仕淵指出,一八九五年的乙未抗日戰爭可說是台灣歷史上罕見的大規模戰事,台灣島上每個人都受到影響。但過去,我們看到的不是日本人誇大日軍攻占台灣勢如破竹的宣傳畫報,就是短命的台灣民主國歷史;卻忽略了在日軍登台後,從北到南的抗日義軍。

謝仕淵說,日軍接收台灣後,遭遇的主要對抗是各地自發性的組織義勇軍。反抗日軍的領導人,多半是在開墾過程中擁有武裝勢力的地方頭人(多為地主階層),義軍成員則為佃農及傭工。一場場保鄉衛土的反抗戰爭,在桃竹苗及嘉義等地區點火燃燒。

最近一、兩年,台史博找到了「從未出土」的抗日行動文書,其中包括苗栗一帶義軍的名冊,記錄義軍的組織、成員來自何處、他們的年齡等個資。

謝仕淵說,乙未割台過去被視為「已經畫下句號的歷史」,台史博卻試圖以多元的視野,並陳台灣義軍、日本人及洋人的觀點,打開歷史詮釋的格局。希望藉由新發現的物證,看到「更為立體」的歷史輪廓。

軍史館5尊大砲 打過甲午戰爭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經常出入台北國軍歷史文物館一帶的民眾,對該館外牆擺設的五尊大砲應不陌生。這五尊大砲來頭不小,它們是日本人在甲午戰爭擄獲的戰利品。

一九五○年,日本人將五尊大砲歸還給國民政府,政府交給台博館保管。台博館研究組組長李子寧說,台博館原擬將這五尊大砲擺放在二二八公園內、目前擺著孔子雕像的位置,該館並已委託專人畫好設計圖;但因緣際會,這五尊大砲最後移交給國防部。

台博館當年畫好的五尊大砲設置圖照片充滿歷史感,近年流傳在網拍市場,李子寧發現後,出價下標買回。他說,可惜找不到原設計圖,但能看到設計圖的照片,已經很欣慰。



◆ 甲午戰爭物證 塵封80載劉字旗再現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436896.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01.20

一面書有巨大「劉」字的巨型軍旗,曾遭人誤認是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軍旗;經過國立台灣博物館考據後發現,這面旗幟其實是參與甲午戰爭的名將、李鴻章嫡系弟子劉含芳的軍旗。

這面旗幟埋沒在台博館的庫房八十年,差點隨著這場關鍵戰役被遺忘。迎接即將到來的甲午年,重新「出土」的甲午戰爭物證,再度喚醒人們的記憶。

一八九四年夏天,日本以助朝鮮平亂為藉口出兵朝鮮半島;清廷出兵反制,爆發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慘敗收場,第二年割讓台澎。

台博館研究組組長李子寧指出,一百廿年前發生的甲午戰爭,扭轉了中國大陸、日本與台灣的命運。大陸設有甲午戰爭博物館、也曾以甲午戰爭為主題拍過電影,但缺乏甲午戰爭的直接「物證」;反倒是「非戰場」的台灣保有不少甲午戰爭證物。

台博館擁有日本人在甲午戰爭擄獲的戰利品─劉含芳軍旗,這是「現存甲午戰爭最重要的物證」之一,也是台博館自傲的「世界級」典藏。

李子寧說,甲午戰爭雖然發生在朝鮮與遼東,但大陸因為文化大革命的破壞,相關文物毀損殆盡。反倒是台博館,由於其前身是日據時代的「總督府博物館」,因而獲得曾參與甲午戰爭的日本人後代捐贈「戰利品」。

其中,書寫有巨大「劉」字的軍旗有一層樓高(約三米),原本是懸掛在碉堡、船艦上的帥旗。此旗過去一度被誤置在台灣原住民的典藏庫房裡,也曾被誤認是劉銘傳的軍旗,直到研究人員翻閱日據時代的帳冊,才查出它的真實來歷。

劉含芳在甲午戰役時死守煙台,戰後不久抑鬱而終。這面軍旗是日本海軍奪取旅順時所獲,一九三三年由出身日本佐賀、在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任職的日本人橫尾善一贈予總督府博物館。劉含芳帥旗從未公開展出,台博館也暫無展出計畫。

台博館另擁有三種不同款式及花色的淮軍軍服,其中一件也是日本人捐出的戰利品。此外,還有日本人從戰爭中擄獲的清軍用槍(美國製步槍)等。



◆ 妝佛大師祖厝遭竊 傳家寶全失(節錄)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8436861.shtml

【聯合報╱記者綦守鈺、修瑞瑩/台南報導】2014.01.20

台南妝佛藝術大師蔡天民的祖厝昨天遭竊,識貨的竊賊搬走紫檀圓桌、太師椅、銅淨爐等百餘件骨董,損失超過二千萬。

已登錄為台南市傳統藝術保存者的蔡天民,哀嘆「傳承百年的物件,怎會在我手中遭竊?」

蔡家是台南府城知名的泉州派妝佛世家,位於神農街祖厝裡,還掛著祖先傳承下來的「西佛國」名號木匾,從第一代的蔡義培、蔡心、蔡南山到蔡天民,都是有名的匠師,南部各大廟宇皆有蔡家的泥塑或木雕佛像,神態與氣韻,獨樹一格,與其他派別不同。

蔡家可說是府城神佛雕刻的活歷史,八十四歲的蔡天民目前正由文化部審查,未來可能列為國家級的傳藝保存者。

....初步清點,共損失紫檀圓桌及太師椅、明代銅淨爐、清朝鳳尾瓶、元朝湯碗、明朝白蝶蘭爐、清朝石角虎和祖先抽菸用的犀牛角數十支、老酒數瓶,單是犀牛角每支至少價值數十萬元,每項市場拍賣價格都在百萬元起跳,總損失起碼有兩千萬元。

※ 全文詳見原站。

fsj 提到...

老藝師傳家寶遭竊 警追查尋回

中央社 2014年01月23日

獲文化部納入無形文化資產人才庫的妝佛工藝師蔡天民住家遭竊,搬走數十件珍貴古董,警方今天宣告偵破,追回失竊物。

現年84歲的蔡天民是知名泉州妝佛世家「西佛國」傳人,作品散見各大廟宇。他平日居住的中西區神農街祖厝在19日傳出遭竊,數十件家傳5代的珍貴古董全被搬走,讓蔡家人相當心痛。

台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經多日偵辦後,鎖定當天用來搬運贓物的小貨車,陸續拘提小貨車駕駛陳姓男子及主嫌楊姓男子到案,今天凌晨循線到彰化縣芬園鄉一處倉庫內起出大部分贓物,全案宣告偵破。



◆ 失竊35年 清朝玉香爐返哈佛大學

【Upaper╱綜合報導】2014.01.23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35年前失竊的1只清朝玉香爐,昨天返回哈佛大學博物館。

玉製香爐原本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福格博物館」展出,1979年11月26日失竊。30年後,1名私人賣家將這只玉爐交給蘇富比公司,希望在香港拍賣會上展售,蘇富比2009年查閱藝術品失竊登記組織資料庫,發現這只16.5公分高的玉爐是哈佛大學博物館的失竊品。

fsj 提到...

浙江永康 發現東漢末古墓群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446196.shtml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01.24

由於水庫放水,浙江永康一處沉睡近兩千年的東漢末年古墓群重見天日,當地文物考古工作者進行搶救清理,因而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人口南遷。

這處古墓群位於當地的唐先鎮太平村。2013年冬季村邊的太平水庫放水,古墓外露引來盜墓賊。經浙江省文物部門批准,永康市博物館對三座古墓進行搶救清理,對墓穴進行測繪,並取出了僅存的幾件器皿,隨後回填了發掘現場。

新華社報導,古墓發掘現場顯示,3個已經挖掘的古墓裡,2號墓和3號墓已經被盜,只有1號墓還算保留完整。古墓構造採用「三順一丁」的方式堆砌。

文物專家介紹說,所謂「三順一丁」,就是橫著砌3層,豎著砌1層,再如此重複。墓磚花紋為典型的東漢風格。結合出土器物、墓室形制、墓磚堆砌的方式以及墓磚上的花紋等元素,文物工作者判定,這是一處距今約1800年的東漢古墓群。

從東漢末年開始,中原動盪不安,導致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永康就是在公元245年由東吳王朝建立縣治的。永康市博物館業務科副科長顏天華表示,這處古墓群是一處家族墓,一號墓墓室呈「凸」字形,長約6米,寬約2米,二號墓和三號墓墓室呈「中」字形,分別長8米和9米,寬2至3米,形制與北方同期的漢墓相同,可見北方的墓葬文化已經隨著北人南遷,到了當地。

出土文物中,保存最好的是一把長約80公分的鐵劍,銹跡較嚴重,劍身保存基本完好。其餘是6件破損較大的陶瓷器,包括1個青瓷盤口壺和5個陶罐。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龔劍鋒認為,根據墓的形制和陪葬品推斷,墓主人不是貴族,應是東漢晚期當地的一個土豪。據他介紹,東漢末期,永康太平一帶人口剛開始聚集,還沒有王公貴族。

東漢末期古墓出土陶器很常見,瓷器比較少見,瓷器用來盛酒,說明這家人還是比較富裕。



◆ 陸首艘水下考古船 赴南沙考古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1240092-1.aspx

中央社 2014.01.24

中國大陸首艘水下考古船今天將舉行下水儀式,此船造價人民幣6000萬元(新台幣2.99億元),未來將開赴南沙群島執行首趟考古任務。

大陸重慶商報報導,此船名為「中國考古01號」,由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製造,設計噸位500噸,排水量900噸,全長56公尺。船東是大陸國家文物局,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1研究所設計。

這艘船共有5層,有11間供考古工作者、船員等住宿房間,還有專門潛水工作室,考古儀器設備間等專業工作房間、一間28平方公尺的大會議室,可作為海上文物陳列室、2個食品間可滿足30天航行需求。

報導說,這艘考古船設計時速為每小時12海里,最遠能航行到距離海岸線200公里的海域進行工作,在全速狀態下9小時內就可返回海港之內。

考古船在重慶唐家沱下水后,將被拖到南京裝載物資,然後開到上海,在海上試航,交船後將開赴南沙群島執行首趟考古任務。

考古船主要工作海域是大陸沿海,包括西沙海域,目標在發現、確認、定位水下遺址,對水下遺址進行即時調查、探摸、測繪、影像記錄、清理、考古發掘和提取等工作,進行出水文物即時處理和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