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9

CPR急救至少逾38分鐘 網購醫療器材當心觸法

◆ CPR急救 至少須逾38分鐘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07&f_SUB_ID=1348&f_ART_ID=486213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3/11/18

當一個人心臟突然停止跳動,旁人若趕快進行CPR急救(心肺復甦術),說不定還有一絲機會可以救回一命。日本最新研究顯示,進行CPR急救三十八分鐘以上可以增加心臟驟停患者活命機會,患者腦功能也比較能恢復正常。

上述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二O一三年學術研討會。

當心臟電流脈衝突然變得混亂或速度過快,心臟就可能突然停止跳動。根據美國心臟協會資訊,美國心臟驟停病例中,大約有八成是發生於醫院外面,一年大約有二十八萬八千人是在醫院外出現這種緊急狀況,其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順利撿回一命。

過去研究顯示,心臟驟停患者越早恢復血流順暢,大腦功能越有機會保持正常。

日本駿河台大學醫院研究團隊發現,心臟驟停患者倒下後,若能在十三分鐘恢復自主血液循環,大腦較能恢復正常功能,相較之下,若花了二十一分鐘才恢復自主血液循環,患者大腦功能便容易受嚴重損害,或造成失能悲劇。研究數據顯示,血液自主循環每停六十秒,心臟驟停患者存活、大腦功能恢復正常機會就會減少百分之五。



◆ 黴菌解析/基因序列看對眼 引來香港腳黴菌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381&f_SUB_ID=1219&f_ART_ID=486194

【聯合報╱本報記者鄭語謙】2013/11/18

又濕又悶的環境,也是會造成香港腳的黴菌最喜歡的溫床,但奇怪的是,為什麼有的人容易感染,有的人又不會呢?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團隊發現,人類感染香港腳的原因,可能和基因有關,不完全是清潔習慣的問題。

交大生物科技學院副院長黃憲達表示,黴菌入侵植物和人體的機制,很可能有共通性;交大的研究團隊發現,在同樣悶濕的環境當中,卻不是每個人都會感染香港腳黴菌,可見感染香港腳黴菌疾病的機制和清潔徹底與否並不完全相關。

黃憲達表示,因為人體也有sRNA,因此推測,香港腳黴菌可能也是像灰黴菌利用sRNA以「木馬屠城」方式入侵植物的原理一樣,透過偽裝手法入侵人體皮膚。

不過人會成為香港腳黴菌的「宿主」,前提必須二者基因要相互「看對眼」才行。

黃憲達指出,空氣當中有許多黴菌,且人體表面各部位都有許多黴菌存在,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感染的原因,就是因為黴菌的sRNA找不到「對的人」,也就無法引起感染。

利用基因能否看對眼的機制,黃憲達說,未來防治香港腳,就可以運用這個原理製造基因噴劑,噴在皮膚上,當黴菌進入皮膚之前,就先和噴劑成分結合降解,更快而有效的防治香港腳。

香港腳其實就是足癬,為什麼叫香港腳?有一說是,鴉片戰爭後清朝將香港割讓給英國,接管的英國大兵從乾燥的英國轉進到濕熱的香港後,腳趾變得又紅又癢抓得破皮流血的人一堆,英國人因此開始稱這個症狀為「香港腳」。

從過去的統計分析,會得香港腳的多數是青少年或成年男性;女性通常較少得足癬,但己婚婦女得病機率又高些,因為婚後被先生傳染的機會增加。

此外,十二歲以下的小朋友很少得足癬,如果小朋友「看起來」像得了香港腳,很可能是別的病,應該趕快就醫。

※ 相關報導:

* 黴菌解析/偽裝欺敵 灰黴菌「木馬屠城」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86195

....到底這些灰黴菌到底如何進入植物體內,造成大規模的病害及死亡?交通大學最近成功破解了這個謎題,原來灰黴菌是利用sRNA以「木馬屠城」方式,攻擊植物的免疫系統,才得以入侵;這個研究結果近日登上頂尖期刊「Science(科學)」,有助於將來透過基因改造方式取代噴灑農藥,來防治作物感染黴菌病。

....領導研究的交大生物科技學院副院長黃憲達指出,灰黴菌中含有和植物一樣,含有2至19個鹼基的「小核糖核酸」,因為大小相似,植物誤把灰黴菌的小核糖核酸當作是「自己人」,而接納讓它進入自身,結果一進入植物體內的灰黴菌小核糖核酸,就開始露出真面目,猛烈攻擊植物的免疫系統。

* 喉嚨痛發燒 竟是致命皮膚病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311180179-1.aspx

廖怡貞表示,....「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發病初期1天至3天會出現發燒、喉嚨痛、眼睛刺痛,皮膚病變有紅色斑塊及中央呈灰色樣變化,病人常在服藥後數天內發生病症,表皮層細胞陸續死亡,真皮層和表皮層會被分離,是一種會致命的皮膚病,最主要死因是敗血合併多處器官衰竭。



◆ 19萬人失智 比癌症更難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02100.shtml

【聯合報╱台北訊】2013.11.18

財團法人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穎曾表示:台灣高齡化社會發展趨勢下,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已成為國安等級的重要問題,其中老人失智症患者快速成長,衍生的相關社會、經濟問題更值得各界重視。

目前台灣約有19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2046年失智人口將到65萬人,失智症也將取代癌症,成為台灣最棘手的醫療問題。

尤其,如將台灣65歲以上至90歲的老年人,每5年劃分l區間,發現每跨1個區間,失智症盛行率即提高2倍;90歲以上的老人更有30.9%患有失智症。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前任理事長傅中玲及現任理事長黃正平表示,家屬在照護失智症患者最大的壓力與負荷,來自患者的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往往導致家庭生活品質下降,增加家庭經濟上照護支出。

臨床上除藥物治療,照護與非藥物治療同等重要,能讓患者能減緩退化、以維持工具性生活基本功能及生活基本功,幫助照護者減少照護壓力,維持家庭生活品質。

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昨天在台大集思會館柏拉圖廳的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年會中,頒發「立夫學術獎」的「失智症醫蔡研發學術獎」給得獎的8位碩博士生。

林穎曾指出,基金會從4年前開始,就「立夫學術獎」中設立「失智症醫藥研發學術獎」,鼓勵碩博士研究生以失智症醫療與照護為研究主題,盼能為國內失智症患者提出更好的醫療與照護方法及環境。



◆ 衛生棉條、保險套…不能上網買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02507.shtml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2013.11.18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年九月底預告開放衛生棉條、保險套、血糖計等第二級醫療器材,未來可在網路、郵購等通路販售,但因各界意見分歧,至今仍無法取得共識。

食藥署副署長吳秀英表示,醫療器材需有藥商執照才能進口,目前雖已開放棉花棒等第一類醫材在網路販售,但屬於第二級醫材的體脂計因會有電流通過、保險套弄破則有感染風險、衛生棉條使用不慎也可能造成感染,因此第二級醫材還在討論階段,目前仍未開放。

以爭議最大的血糖計為例,吳秀英說,因使用時需札手指血,事後還得解讀,民眾須有足夠的衛教資訊。藥師團體認為,這類醫療器材需由藥師說明後才能販售,不宜開放網路上直接購買。

※ 相關報導:

* 貪便宜網購美容、醫療器材 觸法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02511.shtml

國內最近已開放網路販售醫療器材,但民眾自國外網站購買美白去斑儀器、血壓器、血糖計等產品,郵寄台灣後,仍會遭海關擋下。海關最近查扣案件愈來愈多,呼籲民眾注意。

....衛福部十一月一日起,開放郵購買賣通路販賣低風險之第一等級醫療器材。但衛福部特別在官網上,強調所有網路販售產品,均須有衛福部核發醫療器材許可證(如衛署醫器輸字第XXXXXX號)。

食品藥物署醫粧組組長劉麗玲也強調,目前僅開放「藥商」從事醫材網路販售;一般民眾若將耳溫槍、血壓計等醫材進行網拍,仍將觸犯藥事法。

牙周也要「抗老」醫療暴力零容忍

20 則留言:

fsj 提到...

長期服用避孕藥 失明風險大增

【中央社╱倫敦18日專電】2013.11.19

根據1項最新研究,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女性,罹患青光眼及失明的機率大增,提醒使用避孕藥的女性前往眼科檢查,確定眼部健康。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對3406名年齡40歲及以上的婦女進行調查,了解她們的生育史並進行眼睛檢查。

研究結果指出,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婦女有可能罹患青光眼,其它如家族病史、近視、眼壓升高、糖尿病等因素,也可能導致青光眼。

帶領這項研究的教授林勝(Professor Shan Lin譯音)指出,服用避孕藥3年或更長時間的婦女,應該接受青光眼檢查,如果本身有其它的危險因子,應該再讓眼科醫師仔細檢查。

這項研究結果在美國眼科學會年會中發表,不論婦女服用是那1種避孕藥,都有罹患青光眼的高風險。

報導說,過去曾有研究指出,避孕藥內主要成分「雌激素」(hormone oestrogen)可能導致青光眼發生。

※ 相關報導:

* 長效生物製劑治乾癬 「針」有效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19/today-health4.htm

皮膚是身體的最大器官,國人盛行率約有千分之2、大約有近6萬人為乾癬所苦。皮膚科醫師指出,乾癬是自體免疫失調造成的慢性發炎,無法根治且易復發,現在有新一代的生物製劑可以治療,中重度患者接受3個月的傳統治療仍未見效時,就可以申請健保給付新藥,療效不錯。



◆ 骼肌減少 非關吃素、菸酒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2013/11/19

吃素無法讓肌肉有力?成功大學最新骨骼肌減少症研究證實是錯誤觀念,老年男性、年齡越高、BMI較低和較高體脂率才是讓骨骼肌減少的四大危險因子。

過去認為,老年時期骨質流失多,易跌倒骨折。但是最近專家發現,骨密度高者,肌肉若沒力或肌肉量減少,也易跌倒骨折,因此「骨骼肌減少症」近年在老人醫學領域越來越夯。

成功大學醫學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吳至行等,調查雲林縣斗六市與古坑鄉一千二百名四十歲以上中老年人,結果發現,全素、蛋奶素、奶素等都與骨骼肌減少症無關,城鄉、社經地位、吸菸、飲酒、骨折史、慢性病數和身體活動量等因子,也非危險因子。

吳至行解釋,「不是吃肉才會長肉」,否則少林寺武功不會那麼厲害,要減少骨骼肌少症,一定要吃得均衡及規律運動,建議可快走、打太極和游泳;也呼籲應早期篩出高危險族群。

吳至行說,跌倒門診有很高比例是骨骼肌減少症,由於患者肌肉力量不足,無法平衡,導致走路不穩而跌倒、骨折,也有人是活動不足,導致肌肉退化而跌倒、骨折。骨骼肌減少症和骨質疏鬆兩者交互影響。

老年人最怕骨折,一旦髖關節骨折,一年內死亡率超過百分之廿,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解釋,髖關節骨折要動大手術,對老年人風險高,肺炎等各種併發症也虎視眈眈,加上之後不良於行,整天臥床,死亡風險增加。

想要避免骨骼肌減少症,詹鼎正建議,營養要充足,每天蛋白質攝取量,每公斤體重是一點二公克,要規律運動,也要常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是肌肉的重要營養素之一。



◆ 大陸登革熱嚴重 廣東占8成

中央社 2013.11.19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9日電)衛福部疾管署表示,台灣登革熱疫情攀高,大陸10月疫情也嚴重,通報的1473例中有1211例在廣東省,是近4年同期平均17倍。

台灣登革熱疫情達到高峰,多數東南亞國家疫情持續下降,不過馬來西亞、新加坡仍處於高點。而中國大陸疫情規模也大於往年,病例數創新高。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說,泰國今年累計通報14萬3637例,其中131例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北部,發生數是去年同期的2.6倍,不過疫情狀況持續下降。

她說,寮國累計已通報4萬3620例、95例死亡,是去年同期5.4倍,不過現在疫情也在持續下降;菲律賓在8月達到高峰後也逐漸下降,累計通報15萬4833例、545例死亡。

劉定萍指出,不過馬來西亞登革熱疫情仍處於高點,已通報2萬9754例、61例死亡,比去年同期增加許多;新加坡疫情也處於高點,共通報1萬9411例,是去年同期的5倍,是近5年同期平均4倍。

在中國大陸部分,劉定萍說,廣東省從7月起明顯攀升,10月通報1211例,是近4年同期平均的17倍,其中以佛山市、廣州市、中山市、江門、珠海等地疫情嚴重。

整體而言,她指出,今年中國大陸登革熱疫情規模大於往年,病例數提前在7月開始增加,10月病例數創近5年新高,但病例數成長幅度已經趨緩,10月共通報1473例,高於前4年同期平均。

劉定萍說,台灣登革熱疫情以南台灣為主,上週新增47例本土病例,創今年單週新高,今年流行季截至11月18日止,共累計29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別為屏東縣256例、高雄市25例、台北市8例、台南市4例,新北市及台中市各1例。

fsj 提到...

肉食族 罹糖尿病機率高

【聯合晚報╱黃玉芳】2013.11.20

肉食族就算攝取大量蔬果,還是難以「均衡一下」、降低糖尿病的風險。一項針對6萬多名婦女進行的長期研究發現,多吃肉、乳酪等酸性食物,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少吃者高出56%,而且肉食族就算大量吃水果、蔬菜,也無法彌補這種效應。

第二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發病原因過去認為主要與肥胖和甜食有關,但法國的這項最新研究,將致病矛頭指向消化後會產生酸性物質的肉類等食物。

這項研究在法國收案6萬6485名女性參與,追蹤她們的健康長達14年。研究結束時,有1372名婦女罹患糖尿病,結果發現,食用最多酸性食物的婦女,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比吃進最少酸性食物的婦女高出56%。

研究所指的酸性食物,包括肉、乳酪、魚、麵包與清涼飲料等,而最不會生成酸性物質的食物則有咖啡、水果與蔬菜。

研究認為,肉、乳酪、魚等食物容易產生酸性物質,讓身體更難把從食物攝取的糖轉換為能量。如果吃很多肉,即使吃再多水果與蔬菜,也無法補救,且令人意外的是,身材纖瘦女性的風險特別大。

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主任林時逸說,雖然酸性食物與糖尿病的連結目前還不太清楚,但肉類的蛋白質、脂肪含量普遍較高,肉食族往往會有熱量破表、體重過重問題,這時就是吃再多吃蔬果,也難以減少已經吃下肚的脂肪。

因此他建議,有高血壓、高血脂或腰圍過粗的民眾,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更應該注意飲食內容,多吃蔬果、富纖維質食物,少吃肉。

※ 相關報導:

* 常吃番茄 防癌症、心血管疾病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6460

營養師呂淑茵表示,番茄含有茄紅素、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茄紅素,茄紅素屬於類胡蘿蔔素的一種,許多研究也證實,茄紅素具有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所以才會受到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



◆ 呼吸不順、慢性咳嗽 別當成感冒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1.20

什麼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國內竟有近七成民眾沒聽過。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調查發現,有24%的民眾出現呼吸不適,仍沒做肺功能檢查。醫師提醒,40歲以上曾吸菸者,一旦開始慢性咳嗽,不要當成一般感冒,否則肺功能逐漸惡化,可能導致呼吸衰竭,甚至連起床、刷牙、穿衣等基本生活能力,都會費力到喘不過氣來。

11月20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對全台500多名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將近七成從沒聽過「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更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已出現咳、喘、胸悶、呼吸不順暢等症狀,但仍未接受檢查,顯示民眾普遍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病認知不足。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彭殿王說,COPD包括「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及「慢性哮喘」,好發於40歲以上吸菸男性。

人體的肺部功能會隨著年紀一路下滑,若還在抽菸、不治療,肺功能會快速惡化、到疾病中後期易導致呼吸衰竭。

彭殿王說,如果出現第一次急性發作,喘到呼吸困難,必須跑急診插管、靠呼吸器維持生命,往後五年的存活率僅50%。

抽菸是引起COPD的元凶,彭殿王指出,許多癮君子都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吸菸,如果每天抽一包、連續20年,最好在40歲左右時做一次肺功能檢測。如果出現爬三層樓梯就力不從心、慢性咳嗽,一年中連續三個月咳不停、持續兩年,就應該及早檢查治療。



◆ 10小時3度入院…2歲童腹痛送命 家屬質疑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2013.11.20

「我的小孩走著進醫院,竟然就這樣沒了。」2歲劉小妹的家屬昨控訴,劉小妹17日晚間因肚子痛、狂吐送台東基督教醫院急診,打點滴後出院;10小時內3度入院、歷經3位醫師看診,卻在13小時後病亡。家屬痛訴是東基疏失,才令愛女枉死。

台東縣衛生局長盧道揚表示,將對此展開調查,也會請劉家人正式申請調查,由醫療審查委員會判定。

台東市醫院部分科別醫師缺乏,醫院採輪值急診,包括小兒科。劉母表示,一開始是將女兒送台東馬偕醫院,但當天是東基輪值小兒科急診,「當時很著急,哪裡有醫師就往哪去」,「沒想到妹妹就這樣不見了。」

劉母表示,女兒17日中午開始嘔吐,至晚間6點送醫前已狂吐10餘次,醫師指患「腸病毒」先打點滴,後開止吐藥回家服用,但女兒症狀未改善,10點再到院打點滴,未做任何檢查。

後來劉小妹疑似痛到把舌頭咬破,再度送醫,院方施打麻醉、縫合4針;劉母說,直到隔日清晨4點左右,女兒的病狀越來越嚴重才做檢查,但為時已晚,檢查結果未出爐,女兒即在她懷中過世,「她再過4天就要過生日了」。

劉家人指,劉小妹經東基搶救無效後,最後又送東馬,東馬判斷女兒死因是「腸扭結引發敗血症」,與東基原本的診斷完全不同,疑該院疏失。

東基醫務室主任洪樂堯表示「遺憾」,強調該院醫師並未說劉小妹罹腸病毒,而是「腸胃有病毒侵入引起發炎」,而劉小妹是早產兒,曾因腸阻塞開刀,病情發展比一般小孩更快速,在檢查結果出來前即心肺停止,團隊已盡力搶救,「在能力範圍內已做到該做的處置及檢查」。



◆ 陸童小紅棗 台灣醫療美麗見證

【中央社╱北京20日電】2013.11.20

被家人暱稱為「小紅棗」的大連女童麥涵之,多年前因罹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症,多次徘徊鬼門關外。她今天在北京露面,為扭轉她命運的台灣醫療做出美麗見證。

由台灣長庚紀念醫院與敏盛綜合醫院合辦的「台灣醫療打造健康美麗人生」記者會,20日在北京舉行。小紅棗與多名曾赴台灣就醫的病友現身說法,藉以讓更多大陸民眾了解台灣醫療。

小紅棗在爸爸的陪同下出席記者會。據長庚表示,2008年初在高雄長庚動刀的小紅棗,是大陸民眾在台灣進行活體肝臟移植的首例。

根據透露,家人曾帶著罹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症的小紅棗在大陸四處求醫,但是病情卻持續惡化,而且併發肝硬化,多次瀕臨死亡。

結果因為赴台醫療,美麗的小生命重獲生機,當年手術時才9個月大的小紅棗,如今已是健康活潑的小學生。

另一名在長庚醫院進行唇顎裂修補手術的郭小弟,今天也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在記者會現場讓外界分享他接受台灣醫療的成果。

正值青春年華、來自安徽的王小姐體重曾一度飆到96公斤,過胖的外形總是讓她與愛情無緣。在敏盛醫院進行單切口微創減重手術後,體重減少了41公斤,愛神也終於降臨。

這些見證人紛紛對台灣醫療表示感謝。除了精湛的醫術,台灣醫療院所物超所值的收費也是大陸民眾選擇赴台就醫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統計,目前為止,台灣已核准39家醫療院所以「健檢醫美」為由,由台灣管理部門代患者申請入台證。

中國大陸也日漸成為一些台灣醫療院所境外病患的主要來源地。以長庚醫院為例,大陸患者已躍升為醫院最大的境外病患來源,約占41%。

fsj 提到...

醫生誤判死 男嬰火化前哭了

【世界日報╱北京21日電】2013.11.21

安徽合肥一名出生七日的男嬰被醫院認定死亡,昨早送往火化時竟發出啼哭聲,隨即被送回搶救。安徽省立兒童醫院表示,目前當值醫生已被停職,當值醫院護工也被開除辭退。

新華社報導,合肥市殯儀館表示,男嬰的醫院死亡手續齊全,如果不是殯儀館工作人員及時發現,按正常程序將被火化。

據悉,男嬰昨早由醫院護工送往火化,期間殯儀館職員在例行檢查時,赫然發現男嬰竟發出微弱哭聲,手還動了一下,男嬰隨即被送醫搶救。

據報導,醫院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男嬰患有重病,家屬放棄治療,委託醫院處理。

醫院院長及後證實此事,已對辦理死亡證明的醫生停職,並將男嬰送至殯儀館的護工開除。

輿論直斥涉事醫生草菅人命,有違醫德,另有網友砲轟父母沒人性。



◆ 心因性猝死 1個月前會出現徵兆

【中央社╱華盛頓20日綜合外電報導】2013.11.21

根據針對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中年男子所做的研究,即將發生「突發性」心臟驟停的徵兆,通常在病發至少1個月前就會出現。

研究報告主要執筆人、洛杉磯西達斯西奈心臟研究機構(Cedars-Sinai Heart Institute)基因組心臟病學(genomic cardiology)副主任楚夫(Sumeet Chugh)說:「我們正在研究如何辨識猝死的50多歲中年男子,我們沒有足夠資訊可以解釋原因。」

根據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美國每年都會發生約36萬起到院前心跳驟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大部分是中年男子,其中只有9.5%存活下來。

如果立刻給予心肺復甦術(CPR),病患就能存活下來,使用電擊器,心跳就會恢復正常律動。

先前的臨床試驗只著重在這類心跳驟停1小時內的症狀或警訊。但楚夫的研究是要判定,徵兆與症狀是否會在突發性心臟驟停發生的一個月前出現。

研究人員追溯並檢視發生到院前心跳驟停的35歲到65歲男子病歷。此外,抵達致命心臟病發作現場的救護人員,詢問家屬有關患者前幾週出現的跡象與症狀。

在發生「突發性」心臟驟停的567名男子中,研究人員認定有53%事發前出現症狀。在出現症狀的男子中,有56%胸部疼痛,13%呼吸急促,4%頭暈、暈倒或心悸。

研究人員說,約80%的症狀是發生在心臟驟停前的4週到1小時間。雖然大部分的男子都有冠狀動脈心臟疾病,但只有一半在發作前曾接受這類檢查。

楚夫說:「這樣的研究結果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他說:「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有超過一半的這類中年男子,在心臟驟停前會出現警訊。之前,我們以為大部分的人不會出現症狀,所以我們無能為力。」

楚夫說,大部分有相同症狀的人,都不會發生心臟驟停。

他說:「儘管如此,他們應該尋求醫療照護。我要傳達的訊息是,如果有這些跡象或徵兆,請不要忽視,應求醫診治。」



◆ 肥胖 現代人體力一代不如一代

中央社 2013年11月21日

研究人員本週在美國心臟學會年會上表示,世界各地的年輕人現在普遍跑得比父母那一代還要慢,肥胖是一大原因。

研究報告在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年會上發表。報告精心分析專門探討跑步速度的50篇研究報告,資料取樣自28個國家的2500萬年輕人,取樣期間1964年到2010年。

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說是全球心血管適能(cardiovascular fitness),1975年前後開始逐漸下滑的第一個證據。

9到17歲的男孩和女孩,心血管適能都有滑落趨勢。整體來看,心血管循環耐力每10年降低大約5%,數十年下來,年輕人的心血管適能,已經比父母那一代相差大約15%。

現代年輕人1600公尺耐力跑,速度比30年前的同輩,大約慢了1分半鐘。

心血管耐力表現變差,和個別國家平均體脂及肥胖情況,有著密切的關係。

研究報告主筆湯金森(Grant Tomkinson)表示:「耐力跑步表現變差,3到6成可歸咎於脂肪重量增加。」

湯金森現任南澳大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衛生科學院(School of Health Sciences)資深講師。

學者呼籲年輕人養成每天運動1小時的習慣,來保持良好的體適能。



◆ 二代健保收支連動 恐仍入不敷出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2013.11.21

為導正過去財務平衡機制運作不良而實施,造成健保連年虧損的現象而實施的二代健保,最主要的變革就是促成負責法規諮詢、收入費率的健保監理委員會,以及處理預算支出的費用協定委員會「兩會合一」,建立「收支連動」的機制。

現階段,收支連動成效尚無法評估,但各界普遍擔憂,未來全民健保仍然可能再度面臨入不敷出的窘境。

一代健保時期,健保監理會與費用協定會獨立運作,卻發生兩造溝通窗口未盡暢通,造成健保收支不對等的情形;自102年兩會合併為「全民健康保險會」後,即可量入為出,直接由內部協商收入與給付醫療體系的問題。

醫改會研發組研究員沈珮涵表示,監理會與費協會每年7至9月時會展開健保總額協商,就當年度健保支出的情況,討論明年度西醫、中醫、牙醫、醫院、洗腎等5大部門的分配比例及總額成長率,也就是今年的健保收支,是去年兩會分立時期決議的結果,因此必須等到明年,才能真正評估收支連動機制的成效。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任陳敦源指出,伴隨二代健保加收的補充保費,為健保挹注了300億元的準備金,甚至遠超過當初預估的200億元,顯示長久以來的虧損情形並沒有發生,因此目前收支連動的機制還不需要發揮功能,但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老年人所使用的健保資源是中壯年人的6倍,」陳敦源說,「未來健保總額勢必繼續提高。」

「收支連動運作的基本概念,就是透過縮減給付面或提高費率,維持收支平衡。」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新藥及新療法日新月異,健保給付項目幾乎只增不減,縮減支出難以達成,但馬政府傾向不再調漲健保費率,因此只能增加政府負擔比例,以因應未來繼續提高的總額。

醫勞盟副秘書長林秉鴻則指出,今年健保創造高額「盈餘」,未來即便啟用收支連動,也難以再造榮景,「如果不是所有醫護人員共體時艱,忍受極低的總額成長率,健保以公家給付的標準,根本無法提供私人等級的服務。」

「健保可以採取社會保險與特別稅『兩制並行』的模式運作。」林秉鴻解釋,健保加入特別稅制,既能增加收入,也能使「富人」承擔更多保費以符合公平原則;衛福部社會保險司長曲同光認為,政府目前負擔健保總額的36%就是來自稅收,「我不建議再開闢另外的稅制來支持健保。」

台灣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立委蘇清泉表示,明年度的健保收支情形,是對收支連動的大考驗,各界實在不應該把一代健保時期提高費率,以及二代健保時期收取補充保費,所得到的300多億元視為「盈餘」;而且以健保署每個月需要300至400億元的正常支出,以及健保成立之初所規劃的3個月準備金標準,「300億元其實還不夠,頂多是避免債留子孫而已。」

針對二代健保扭轉虧損劣勢,基層醫界反彈聲浪卻日益高漲的問題,蘇清泉解釋,部分健保會付費者代表的觀念還停留在費協會時代,完全以壓低支出為考量,「雖然說壓低各部門的成長率,可以將健保總額限制在一定的範圍。」蘇清泉說,「但過度壓縮的結果,就是連維持正常醫療服務的空間都沒有了。」

※ 相關報導:

* 醫界:健保DRG 給付標準落差大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1/8310986.shtml

「醫界支持DRG的理念,卻普遍無法認同當初協商後公布的給付標準。」台北榮總泌尿部主治醫師張延驊表示,DRG的標準是由臨床各科醫學會代表,就臨床經驗及醫療現況,透過專業會計人員算出所需費用,交由總額協商審議,但最後公布的標準,與醫界提出的數據落差過大,「各醫學會代表似乎僅剩到場為健保署背書的功能而已。」....另一方面,儘管美、德、法、日、韓等國都採DRG制度,但各國健康保險體系本質不同,給付方式也不同,國內要繼續推動DRG,確實有必要重新審視各疾病群組的給付標準。

fsj 提到...

羊膜穿刺補助 明年增至5000元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11.22

年紀超過34歲的女性如懷孕,就屬於高齡產婦,風險較高,為了確保新生兒身心健康,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指出,從明年起將增加高風險孕婦羊膜穿刺的補助,從目前2000元提高至5000元,希望降低新生兒異常比率。

為了讓下一代更健康,國健署即將推動「健康新世代」,首先是提高羊膜穿刺補助,明年起,只要是高齡產婦及驗血報告顯示胎兒有唐氏症風險的孕婦,都可獲得此項補助。

另外,針對青少女懷孕、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國健署則透過風險評估分級,加強個案管理。弱勢族群在第一次接受產檢時,就需由醫師做風險評估,如屬高風險,將由專人家訪、定期追蹤,主動提醒產檢,希望透過嚴密的照護,降低先天畸形新生兒的比率。

台灣世界展望會上午舉辦「國際兒童健康論壇」,長期投入公共衛生研究的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發表「台灣推動母嬰營養的政策與努力」,分享國內在孕婦及兒童健康上的公共衛生計畫及執行成效。

陳建仁表示,台灣自1950年代中期後,開始將母嬰健康列為重要公共衛生計畫,透過孕婦產檢、高齡產婦 (34歲以上)遺傳性疾病預防篩檢服務、哺餵母乳宣導、學童營養午餐等政策,讓台灣母嬰健康情況獲得顯著改善。

他指出,台灣每10萬活產嬰兒的孕產婦死亡率,已從1985年的9.9%,下降到2011年的5.0%,比美國、紐西蘭、英國、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還要低。嬰兒死亡率也由1981年的千分之8.9,2011年降低至千分之4.2,部分原因在於推廣多年的公共衛生計畫已獲成效,改善了產婦及嬰兒的營養情況。

在母乳哺育方面,邱淑媞指出,國內六個月以下寶寶的純母乳哺育率高達49.6%,約有一半的新生兒都喝母乳,奠定了兒童健康營養的良好基礎。



◆ 蓋茲推性福 記憶保險套將問世

【中央社╱紐約21日綜合外電報導】2013.11.22

多虧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未來的保險套可能採用牛腱和魚皮作成,或是具備「記憶功能」,可瞬間符合特定使用者尺寸,或是具備讓男性朋友輕鬆戴的拉條。

紐約「每日新聞」(New York Daily News)報導,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Foundation)舉辦保險套改良競賽,比賽宗旨在「藉著能維持或大幅增進歡愉感的新一代保險套」,降低意外懷孕機率和感染性病風險。

基金會今天在812件報名作品中,選出11件得獎作品,每件作品可獲10萬美元獎金。作品經進一步研發,更可能抱回100萬美元。

加州聖地牙哥的阿佩思醫療科技公司(ApexMedical Technologies)以「超敏感重組膠原蛋白保險套」獲獎。公司總裁麥克高斯林(Mark McGlothlin)說,他的產品就像皮膚一般,是由牛腱或可能用魚皮製成。

他說:「這些產品不可思議地強韌,整天拉扯也不會破。」

加州家庭健康委員會的「包覆保險套」也獲獎。委員會負責這項研究的副總裁弗雷澤雷斯(RonFrezieres)說,這款保險套是依照哥倫比亞製造商的聚乙烯版本保險套製成,能像「保鮮膜般黏附,而不需硬塞」。

弗雷澤雷斯還說,「包覆保險套」有防呆功能,小拉條讓「使用者絕不會疑惑要怎麼戴」。

至少兩名獲獎者將以聚氨酯(polyurethane)製作保險套,包含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化學教授查托夫(Richard Chartoff)。

查托夫認為,未來的保險套將具備記憶功能,又達到「一個尺寸,全體適用」效果,使保險套就像另一層皮膚,讓使用者好自在。他還計劃再套上加入含有抗病毒和抗菌的奈米粒子。



◆ 學生手抖案/手擺動更嚴重 「疑神經受傷」

【聯合報╱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2013.11.22

台南市東區崇明國中3名學生上月底喝了紅茶後,手不自主抖動,其中兩名學生並未有明顯好轉,曾姓女生抖動時手的擺動更大,已轉入成大醫院,醫師懷疑傷及神經,將進一步檢查。

家長原本認為,時間久了抖動狀況會減輕,但看到孩子有時抖動動作加大,都很擔心。由於紅茶經檢驗並未含有任何毒物,有親友懷疑是否卡到陰,但求神問卜後,神明都指示沒問題,會慢慢好轉。

崇明國中3年級學生有3人手不自主抖動,本月初都陸續出院,不過,回學校上課後,其中兩人的抖動情形突然加大,12日住進成大醫院。

崇明國中輔導主任胡崇義表示,學生抖動動作原本不大,回校後還出現上下擺動及左右揮舞,「太奇怪了!」都已檢查出紅茶、蛋糕都沒問題,而且已過1個月,就算有毒素身體也已排光。胡崇義說,醫師也納悶,但由不規則抖動情形研判,懷疑是否神經受傷。

※ 相關報導:

* 看東西變歪扭 是黃斑部病變!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12113.shtml

一名阿嬤照顧小孫子時,慌亂中被小拳頭打中右邊眼睛,之後瞇眼看東西竟發現物體扭曲變形,還以為是孫子害的,直到就醫做眼底檢查,才得知早就罹患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提醒,老年人發現廚房磁磚線條歪斜變形,夾菜也夾不準,可能就是黃斑部病變,應及時治療。



◆ 搶救心肌梗塞 一定要分秒必爭

【聯合報╱余予/新北市板橋】2013.11.22

前一陣子,有天我在公車上,突覺左胸又緊又痛,呼吸急迫。我心知不妙,有心肌梗塞可能,趕緊含一粒舌下藥片救急,立即下了公車,搭乘一輛計程車,趕赴醫院急診。

做了快速檢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服藥外。醫師囑咐我到有病歷的醫院就醫。我隨即再叫一輛「小黃」,趕赴平常看診的醫院急診。快當是快當,顧慮不周的是未求救護車送醫,萬一在車上有特別狀況,救護人員才能做緊急措施。

到了平日看診醫院的急診室,診察後確定為急性心肌梗塞。即轉心導管室做心導管,清理血管血栓,審視尚不需裝心血管支架,送加護病房觀察。

隔兩天又做一次心導管,九天後轉入普通病室。待確定無大礙後,回家療養。出院後服用保栓通,阿斯匹靈等藥物,幸運未再發重症,僅併發腦血管小中風。現在行動稍有不便,但長期復健後,望職能、體力能完全康復。

回家後思之,我心肌梗塞重症,竟未掌握「分秒必爭」的原則,快速到有病史的醫院急診,轉個彎才由其他醫院轉診。這1至2小時延誤,慶幸仍挽回生命,但總是經驗不夠。以此為戒。得到寶貴的心得:救病救命要緊,快速有掌握的就醫,以免延誤而誤事,後悔莫及。

※ 相關報導:

* 專業觀點/心血管阻塞 黃金救援…90分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311812.shtml

....心肌梗塞分一般及急性兩種,一般心肌梗塞無症狀,但檢查發現心臟血管阻塞;急性心肌梗塞指症狀已出現,患者須馬上送急診,立刻打通心臟血管。心臟血管阻塞的黃金救援時間為90分鐘內;若腦血管阻塞,需縮短至60分鐘。

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主要有3條,90%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為其中一條血管出問題,此時可利用心導管打通血管,再考慮其他治療方式。

fsj 提到...

袋鼠式護理 安撫寶寶夜啼

文/莊素禎 2013.11.23 自由

新生兒晚上不睡覺又愛哭鬧,相信是許多父母共同的心聲與夢魘。尤其對新手父母而言,因技巧及經驗都不足,會更加苦惱與不知所措,因為不知道他為什麼晚上愛哭鬧。

當面對哭鬧不安的新生兒時,大部分的父母容易出現心浮氣躁、不耐煩的情緒,有時甚至採取不予理會的態度,硬是讓他哭到筋疲力盡為止。

提醒所有父母,千萬不要對正在哭鬧中的新生兒發脾氣,因為這樣容易造成親子間疏離的感覺,也會讓新生兒缺乏安全感及缺乏自信。

新生兒的睡眠發展,平均一天可睡16-17個小時,有時甚至到20個小時,睡眠時間會隨著年齡成長而逐漸減少,當白天活動量增加、睡眠減少,自然晚上睡眠時間就會延長。不過有些腦部發育較纖細的新生兒,會因為還不習慣離開母體,暫時無法適應,而變得比較敏感,加上還無法以語言表達,只能以哭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當新生兒睡眠不安、哭鬧時,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有下列幾種情況:肚子餓或脹、尿布濕了、室溫或睡眠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衣服穿得太多或蓋的被子太厚重等,使得他不舒服。

此時除了針對他的不適採取措施(如:換尿布、調高、低溫度)外,最好的安撫方法則是「袋鼠式護理」—將新生兒抱起貼近母親的胸腹部取暖,讓他感覺像回到子宮內的環境,獲得安全感,並同時加以撫摸身體、說說話、聽媽媽的心跳聲。

若真的無法安撫,可以輕柔地適度搖晃,不管是在走路或睡覺時,讓他感覺就像在媽媽的子宮裡,舒適且安靜下來。

要特別提醒:搖晃的幅度要小而快,而不是隨意拋、飛(俗稱飛高高),或左右擺盪,因為不適當的搖晃及用力,容易使嬰兒的大腦受到震盪,產生「嬰兒搖晃症候群」,導致腦部及身體受到傷害,甚至猝死。

如果實在找不出原因,採取一些措施也無濟於事,那就可能與新生兒的氣質有關,需要父母仔細觀察,順應他的生活規律。

父母在照顧寶寶時,要學會控制情緒,發揮最大的愛心及耐心。若在照顧上已經到瓶頸或疲累不堪時,請記得適時向身邊的人求助,讓情況獲得舒緩與改善。

(作者為國泰台南產後護理之家護理長)

※ 相關報導:

* 小孩老喊痛 家長勿輕忽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23/today-health2.htm

小朋友腹痛可能併有食慾不佳、噁心、發燒、偶有腹瀉,父母可能以為小朋友只是感冒或是腸胃炎,因為闌尾炎(俗稱盲腸炎)初期的症狀與腸胃炎症狀很類似,就連診所醫師也不容易分辨,常會使得闌尾炎症狀更為嚴重。

* 淺眠多夢睡不好 3C族紓壓多按摩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23/today-health4.htm

睡眠變差有可能與打鼾等個人體質或環境噪音等因素有關,當然還有一些原因是與神經、肌肉有關,例如:沒有規律的入眠時間,也就是生活作息不正常;交感神經過度活躍,使得大腦活動頻繁,睡前想東想西;上班族或是3C產品重度使用者,容易因為長時間固定姿勢,使得頸部肌肉緊繃。以下是改善方法....



◆ 甩腹部三層肉!7個原因不可不知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2013年11月20日

您是否曾有穿牛仔褲時,硬生生卡在肥滋滋的肚子上,無法扣起來的窘境?小心了!腹部肥胖不但是惱人的肥胖問題,更有可能是導致代謝症候群、慢性病找上門的因素。女性腰圍只要超過80公分就已超標,根據國外網站指出,腰腹的贅肉不是一天造成的,7個原因快來看看自己有幾個?

腹部為什麼這麼容易胖?

1.活動力差:坐在辦公室的白領一族,一整天坐在辦公椅上,缺乏運動,不胖都難,活動力變少、自然就會讓身體的肌力流失,進而影響代謝。

2.便祕:有排便不順、易便祕困擾的人,也可能是造成腹部肥胖的原因之一,肚子裡如果積了一堆宿便沒有排泄,毒素與廢物都還留在身體內,不但會造成皮膚變差、「小腹便便」,甚至也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力。

3.缺乏肌肉:男性要練人魚線,女性們要練的就是腰腹旁的馬甲線,如果肚子鬆垮垮的全是脂肪,自然看起來像一個游泳圈掛在肚子上,有了緊實的肌肉,才能維持腹部線條。

4.常飲酒:酒精本身熱量就不低,每周喝個3次好像不多?事實上,不但已經讓每日攝取熱量超標,還會加速腰腹部脂肪的囤積,丹麥一項研究指出,越頻繁飲酒的人,身材越偏蘋果型,腰腹就越多肥胖。

5.愛吃甜食:女性身材的天敵非甜點莫屬,下午茶、蛋糕飲料各式各樣的精緻點心都是高糖分陷阱,甜食不一定只胖腹部,但是他的高脂肪會讓體脂肪增加,導致全身贅肉增加。

6.愛吃冰冷食物:研究證實,冷寒性食物對於女性的子宮影響甚鉅,會使體內溫度下降,子宮受到刺激就會開始增生脂肪以保暖,久而久之也就註定腹部肥胖的命運。

7.姿勢不良:美國求職網站「立業網」(Careerbuilder.com)曾調查發現,行政人員是最容易有腹部肥胖問題的職業群,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久坐的姿勢不良,也會影響身體脂肪分布,而腹部在坐姿狀態時不用出力,最容易囤積脂肪。

小習慣大影響 遠離腹部肥胖從「小」做起

以上7點都屬於一般人生活中的日常小習慣,從上班時維持正確坐姿,包括不翹腳、不駝背,以及減少吃甜食與喝酒的次數、假日安排運動計畫增加基礎代謝,都是簡單可行的方法,甩開三層肉,從今天開始吧!

※ 相關報導:

* 美少女瘋吃棉花減肥 恐腸阻塞喪命
http://news.tvbs.com.tw/entry/511671

想瘦身不是靠運動,竟然是吞棉花球減肥,這股從模特兒界吹起的減肥歪風,引起美國青少女爭相模仿,網路盛傳,把棉花球沾柳橙汁吃下肚,能有飽足感,達到減肥效果,但醫師警告,這種減肥法是大錯特錯!在棉花還沒進入胃部之前,浸濕膨脹的棉花可能會卡住喉嚨,導致窒息,棉花還會阻塞腸道,危害性命。

fsj 提到...

身體長期發炎 癌症跟著來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2013.11.24

診間裡來了一位紳士。

醫師問:「你一天抽多少菸?」

病人說:「抽很輕!而且還沒吸入就吐出來,倒是藥吃得很重!」

菸雖然抽得輕,但經年累月,肺部及氣管受到「燻陶」,肺泡支氣管細胞容易變性,而演變為肺癌。人體不管是那種器官,長期發炎都容易衍生癌。例如吃檳榔容易產生口腔癌,長期吃醃漬的食物容易產生胃癌,以前日本人胃癌多,就是因為愛吃醃漬食物。

近年來國人飲食西化,肉食者多,肉類在腸內分解產生氮化物,這些氮化物在大腸內部刺激大腸粘膜細胞,久而久之就容易發生大腸癌。此外,近年來國人乳癌者日多,也可能與環境汙染及化學添加物充斥於各種日常食品有關。至於感染B肝或C肝造成長期肝臟發炎,久而久之容易產生肝癌。

總而言之,保持自己肉身乾淨、不吃大魚大肉、多吃蔬菜水果、呼吸新鮮空氣、不要感染B、C肝,這些都是在亂世中長生保命之道。



◆ 每周負重運動 骨質「加倍奉還」!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整理】2013.11.24

問:我從40歲以後,每天都吃維他命與鈣片,早上到公園練氣功跟太極拳。今年參加骨鬆衛教講座後,被判斷為骨鬆高危險群,到醫院檢查,骨密度T值為-2.9,醫師說我罹患骨質疏鬆症。

我實在想不出答案,我幾乎天天服用維他命跟鈣片,也有運動習慣,為什麼還是骨質疏鬆?(台北市,53歲,家庭主婦)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詹鼎正答:

一般中老年人常做的氣功和太極拳,其實只能增加身體平衡及預防跌倒,目前並無臨床研究證實,打太極拳能夠有效預防骨質流失,必須做對運動,才能有效減少骨鬆危機。

國外研究顯示,路跑、健走、重量訓練等「負重運動」,才是真正幫助人體提升骨密度的運動。建議每周進行三次、一次30分鐘的負重運動,幫助骨質維持健康。

另外,鈣質與維生素D3的攝取也不可缺少,根據骨鬆學會與公益信託王詹樣社會福利基金進行的骨鬆研究計畫顯示,只有兩成的民眾有固定補充維生素D3的習慣,三成五固定補充鈣片,台灣民眾的營養補充習慣還有待提升。

建議民眾,每日攝取三份含鈣量充足的食物,包括脫脂高鈣牛奶、小魚乾、深綠色蔬菜、海藻類等,使骨骼保持在最佳健康狀態,才能減少骨質流失速度。

至於維生素D3,人體有80%維生素D3來源為陽光,上了年紀的人應多多曬太陽,讓臉部、手臂與手部等部位曝曬於陽光下,才能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3。

只要做對運動、吃對食物,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才能讓骨本「加倍奉還」給自己!

※ 相關報導:

* 降低血糖 需要訓練骨骼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4000828-260307

....外界研究多指向這一點,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癌症、中風等慢性病的發展與血糖升高密切相關。

關於人體糖代謝的研究說明,餐後血糖的主要去路是骨骼肌,該組織可以攝取80%的餐後血糖。也就是說,骨骼肌攝取葡萄糖能力降低,導致了血糖升高。而骨骼肌攝取能力降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骨骼肌本身的能量需求。

骨骼肌就如同一個鍋爐,血液裡的血糖相當於煤炭,誰的鍋爐功率大,誰燒的煤炭就越多,血液裡滯留的血糖就越低。....我們忽略了更為關鍵的力量訓練。要提高骨骼肌的質與量,力量訓練是唯一的方法。我們認為:力量訓練可以提高生命品質,延長生命歷程。

* 《吃對了你也能瘦》想腰瘦 減重菜單不能少黑白木耳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24/today-health2.htm

....為什麼維他命D與鈣有助於「腰瘦」?美國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研究顯示,同樣食用低卡飲食,但飲食中加入高鈣、低脂乳製品的人不只體重下降幅度達兩倍,減少腰圍尺寸的情況也較明顯。

另有試驗顯示,減重時,若能攝取足量含鈣食物,也會讓減重者的瘦肉組織比較不容易流失。因此減重目標應鎖定肥肉和內臟脂肪。

至於維他命D,除了有助於鈣質的吸收利用外,也有學者認為,缺乏維他命D會影響「瘦素」(向大腦傳遞飽足感的荷爾蒙之一)的功能,造成肥胖。

牛奶及曬太陽可以補充鈣質和維他命D,也可以吃芥藍、莧菜、紅鳳菜等深綠色蔬菜。

白木耳的維他命D含量不低,雖然黑木耳的維他命D比不上白木耳多,但鈣質比白木耳稍多一些些,加上木耳富含水溶性纖維,食用前、後30分鐘喝杯水,更有助於減重。



◆ 四季慢換衣 保你健康一整年

旺報 唐略 2013年11月24日

春寒莫放棉衣薄,夏欲汗多需換著。秋冬一冷便加添,莫待病時方服藥。

春天慢慢變暖,衣服也要減少。首先要為了防風,其次要助其發散。風是無形之物,很多人被風邪傷後仍是渾然不覺。「春傷於風,夏必飧瀉」,夏天常常拉肚子,瀉完肚子就不痛了,這就叫飧瀉,而且排泄物裡有很多沒有消化掉的食物。這是因為風邪在腸胃裡邊擾動,食物還沒來得及消化就被風攪出來了。不要以為這是夏天得的病,殊不知此病在春天已埋伏下了。

夏天人出汗出得比較多,要勤換衣服。

此外,夏天人體內濕熱之毒非常盛,要少吃菠菜、莧菜一類收澀性的食物。如果吃了較多收澀性的菜,被太陽一曬,體外的熱毒跟體內的熱毒交相呼應,就會得日光性皮炎,一曬太陽皮膚就易發紅,還易起疹子。

到了秋天,天氣慢慢變冷,衣服也要慢慢地加。秋天凍一凍,會促進毛孔的收縮。但秋凍也有一個原則,僅限於凍上半身,下半身凍了可能會傷肝腎。秋天一變冷,就要馬上注意下體保暖。

時令之氣往往是一個誘因,而病起時則像賊兵四起,攪亂局勢。養生重要的原則就是順著一年四季的節令。

(作者為北京市清艾軒中醫學堂醫師)

※ 相關報導:

* 冷熱不敏感…感覺神經退化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316681.shtml

老男人怕冷、上了年紀的女人怕熱?事實上真的如此嗎?高雄榮總家庭醫學部老年醫學科主任周明岳指出,怕冷怕熱,與性別無明顯關聯性,反而與每個人身體脂肪量多寡有關。不過,隨著年紀增長,感覺神經退化,大腦中樞調節能力變差,老年人確實比較容易出現穿著不合時宜的情況。

周明岳指出,「老皮袂過風」這句話,確實有幾分道理。因為老年人對冷熱的感覺不如年輕人敏銳,有時冷風一吹過,身體並不覺得特別冷,但實際上身體已經承受不住。這也說明了為何冬天寒流期間,遭凍死的人大多以老年人居多。

fsj 提到...

看別人運動 如同自己在動

【Upaper╱中央社】2013.11.25

據研究報告,看他人運動能讓你健美,因為可提高心搏率等生理反應,如同自己在運動。

研究顯示,看別人自拍的跑步影片時,自己的心跳、呼吸、血流與排汗都會增加。

這些生理反應會在「慢跑」結束後恢復正常。研究人員指出,重要的是,研究首度指出,人觀看體育活動時,肌肉交感神經的活動會增加。

科學家把極細的針插進9名自願受試者的外神經,記錄神經纖維對血管發出的電子訊號,先讓受試者看電腦螢幕上的靜態影像,監控受試者的肌肉交感神經活動與其他生理參數,參數在受試者觀看靜止風景影像時不變,但畫面轉到跑者自拍的慢跑畫面時,指數就發生了變化。

※ 相關報導:

* 27歲女腦中風 疑吃避孕藥造成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17435.shtml

....豐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良一指出,日前一名27歲外籍女性,自覺左手會麻、頸部痠痛,以為是工作太勞累找人推拿,情況沒改善到醫院求診,診斷結果竟是腦中風,他說,該病患沒有重大疾病病史,但持續服用一年的避孕藥,被研判是造成她年紀輕輕就中風的原因之一,可惜患者錯失施打血栓溶解劑的黃金3小時,不然有機會復原得更好。



◆ 愛滋抗藥性 突增一倍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1.25

國內愛滋病毒抗病毒比率年增一倍!台大醫院研究顯示,去年台灣地區愛滋感染者抗藥性為8%,但今年卻突然增加至16%,足足一倍之多,醫師認為,這與疾病管制署更改愛滋用藥規範,以及不安全性行為有關。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台灣愛滋病學會林錫勳指出,疾管署從去年開始,將非核苷反轉錄酶

抑制劑列為愛滋感染者的第一線用藥,由於此藥容易產生抗藥性,如患者又不規律服藥,就容易產生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另一個導致愛滋病毒抗藥性個案倍增的原因則是無套性行為。

林錫勳解釋,抗藥性可分為兩種,除了感染後沒好好吃藥,如與體內帶有抗藥性愛滋病病毒者發生危險性行為,就可能成為治療較為棘手的抗藥性患者。

林錫勳建議,感染者在用藥之前應該接受抽血檢查,看看自己體內愛滋病毒對於哪些藥物已經具有抗藥性,以便作為醫師投藥的重要依據,「吃對藥,才能有效治療!」

愛滋感染者伴侶Vincent在記者會自嘲說,絕大部分人對於愛滋都有莫名恐懼,連他也不例外。一次兩人在餐廳用餐,另一半突然喝了一口他的咖啡,當時第一個念頭居然是這樣會不會被傳染。

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舒倖表示,一般人跟感染者交談、共用杯子喝飲料、使用廁所等行為並沒有感染疑慮;反而是對感染者的偏見,可能帶來壓力。

※ 相關報導:

* 高雄登革熱月增26例!緊急拆廢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17463.shtml

高雄市鳳山區的登革熱疫情愈演愈烈,全市本土病例1個月內暴增26例,累計已達38例,有14例都集中在鳳山火車站旁的老舊社區及閒置空屋,市府緊急動員拆除廢棄宿舍,整頓髒亂空地。高雄市長陳菊昨天視察,要求相關單位盡速做好環境整頓及拆除作業。

* 肺炎菌奪2命 34萬港童受威脅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31125000740.html

血清3型肺炎鏈球菌1周內連奪2香港幼童性命!專家表示,該菌耐藥性強,只接種7價疫苗或10價等較舊型號的疫苗,感染風險反而比沒接種疫苗的兒童高3倍,建議接種較新型的13價疫苗以增加免疫力。

香港《文匯報》報導,17、18日香港接連有1名3歲男童及1名5歲女童感染侵入性血清3型肺炎鏈球菌不治,2人生前健康狀況良好,由發病至死亡僅6天,其中3歲男童曾接種2種較舊型號疫苗。



◆ 補充保費超收 年底前檢討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3.11.25

衛福部公布健保補充保費今年超收,立委今天批評,很多勞工兼差做臨時工、契約工,卻被課補充保費,是劫貧濟富,他們要求調降。衛福部保險司司長曲司光說,健保有監督小組,年底前一定會針對補充保費做初步檢討,會將這些數據納入考慮,明年4、5月會提出較明確報告。

立委許忠信今天在立院社福衛環委員會質詢,健保補充保費超收100億元,但今年以來因為不景氣,勞工薪資低,很多勞工兼差做臨時工、契約工,都被課補充保費,補充保費超是劫貧濟富?

衛福部次長林奏延表示,保費收入有很多種來源,兼差並非大戶,當初設定206億元是保守估計。曲同光表示,保費未超收,當初估計本來就有設定高中低目標,因為第一年沒有經驗值,保費收入很多來自雇主。



◆ 偏鄉醫療突破 心不停手術照開

【中央社╱中央社25日電】2013.11.25

位在雲林偏鄉的北港媽祖醫院,運用血管繞道、內視鏡及微創等手術,讓心臟照跳、手術照開,展現醫學中心級水準。

屬於區域醫院的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北港媽祖醫院),今天發表成果指出,今年10月下旬,雲林元長鄉75歲陳姓老翁因胸痛急診,醫師發現他冠狀動脈狹窄,建議採取心臟血管繞道手術。

心臟外科主任陳偉華指出,運用血管繞道、內視鏡、微創、心導管等手術,為心臟開刀,不同於過去類似手術要心臟停止跳動,患者術後一週出院,恢復良好,重「心」開始。

院方特別準備蛋糕為陳姓老翁慶生,院長林欣榮表示,北港媽祖醫院結合人才與設備,在雲林偏鄉展現醫學中心級水準,造福鄉親免於長途奔波赴外就醫之苦,並得到及時醫療診治。

※ 相關報導:

* 陸醫院排行榜 北京協和醫院最優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317833.shtml

大陸卅個臨床專科、一千五百七十九名專家學者參與評審的「二○一二年度中國最佳醫院綜合排行榜」昨天出爐,北京協和醫院獲第一名。京華時報報導,根據榜單,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位列排行榜前三。

fsj 提到...

傷口擦優碘殺菌 錯了?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20648.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11.26

很多人誤以為傷口應保持乾燥不可碰水,受傷後趕快用優碘等消炎藥水殺菌,這些民眾常有的傷口處理觀念,其實並不正確。台大醫學工程學研究所教授楊台鴻指出,許多傳統傷口照護方式都是錯誤的,不但增加感染機率,讓傷口更難癒合。

楊台鴻強調,處理傷口的第一步驟就是使用大量清水清洗傷口,讓傷口沒有細菌、髒東西,再以親水保濕的敷料來覆蓋傷口。另外,學理上不建議用優碘、藥膏等消毒產品,因為殺菌同時也會傷及正常細胞,以致傷口更慢癒合。

楊台鴻在食品藥物管理署記者會中教民眾正確的傷口處理方法,更提醒有些年長者會拿雞蛋、醬油、麵粉、糖水、牙膏等東西塗抹在傷口上,以為可以殺菌、促進傷口癒合,其實反而容易讓傷口感染。

對於是否使用優碘,皮膚科醫師林上立表示,一般民眾無法辨別傷口是否有細菌,且在開刀房或急診仍會使用殺菌藥水藥膏。

他建議,以清水清洗傷口後,應先使用優碘,但時間僅需30秒,再用大量生理食鹽水沖洗乾淨,避免色素沈澱,最後再加上殺菌藥膏、貼上親水保濕敷料。

林上立提醒,小傷口也可能變成大麻煩!他最近收治一名騎機車摔傷的年輕女子,意外發生時腳踝有兩公分傷口,她直接以衛生紙擦拭血漬並塗上藥膏。沒想到兩天後腳踝腫脹兩倍大,以為扭傷找復健師推拿,但症狀持續惡化、劇烈疼痛,就診時已惡化為蜂窩性組織炎,必須開刀清創。

另外,有日本醫師提倡「濕潤療法」,主張受傷後不能讓傷口乾燥,建議用人工皮或凡士林搭配保鮮膜,讓傷口保持濕潤,引起不少討論。處理傷口是否要使用消炎藥膏,醫界、學界意見紛歧,不過對傷口敷料卻一致認為「濕的比乾的好」。楊台鴻認為,親水保濕敷料屬於濕潤創療照護,能保持合宜的濕潤度,促進傷口癒合。

食藥署醫粧組組長杜培文提醒,傷口敷料屬醫療器材,產品必須取得衛生福利部核發的「醫療器材許可證」才能合格販賣。民眾購買時應注意產品包裝上是否刊載許可證字號。



◆ 研究:細嚼慢嚥 減少熱量攝取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2013.11.26

美國愛荷華大學團隊發表於《營養及飲食學會期刊》的研究指出,增加咀嚼次數,能有效降低熱量攝取,或許可作為減肥的方法之一。

研究人員比較受試者在個人習慣的咀嚼次數,以及刻意增加咀嚼次數的情況下,所「吞下肚」的食物分量,發現無論是體重正常或過重的受試者,當提高咀嚼次數至平日習慣的1.5倍時,食入的份量為平時的90%,若提高咀嚼次數至2倍,則食入的分量降低至平時的85%

「食物攝取減少的原因或許不在咀嚼本身,而是次數增加,延長了吃東西的時間。」美國營養及飲食學會的布朗里格斯解釋,大腦大約在「吃飽後」20分鐘,才會意識到身體已經攝取了足夠的食物,但20分鐘對進食速度較快的人來說,已經足夠吃下更多超過身體所需要的食物,布朗里格斯認為,這正是「吃太快」導致發胖的原因之一。

※ 相關報導:

* 喝烏龍茶消小腹 飯後1小時最佳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7265

不論是哪一種茶類,都是促進代謝、幫助阻斷脂肪吸收的保健飲品,但是對於擁有腹部肥胖困擾的人來說,選擇「半發酵茶」烏龍茶更可以刺激腹部脂肪的分解、預防堆積,此外根據中國與日本過去的研究報告皆指出,養成飲用烏龍茶的好習慣,有助於保護心血管,還有降低體脂、腹部脂肪的效果。

根據美國「eHow」健康資訊網站內容指出, 2001年美國威廉蘭普勒(William Rumpler)教授所做的研究證實,烏龍茶在降低血脂方面有顯著成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也建議,中年以上婦女、男性飲用烏龍茶,來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

* 男人鼻子為什麼比女人大?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20710.shtml

人的鼻子有各種大小與不同形狀,但是整體來說男性的鼻子比女性大10%。這是因為男性身體的肌肉量比女性多,需要更多氧氣供給肌肉活動,所以演化出比較大的鼻子,以便於吸入更大量的氧氣。

這項美國愛荷華大學的研究,刊登於《美國體質人類學》期刊。研究發現,鼻子大小依據性別與能量需求而不同。男性整體來說肌肉量較多,為了肌肉組織生長與維護,男性需要更多氧氣。大約從11歲開始,男性的肌肉量開始成長,而女性成長的是體脂肪量,而鼻子也開始出現大小差異。



◆ 服用B17抗癌 氰化物中毒險死

自由 2013.11.26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國內出現服用保健食品氰化物中毒的首宗案例!老翁罹患癌症,家人上網路購買號稱可以抗癌的保健食品「維生素B17」,老翁依照指示劑量吃了兩個月,竟然昏迷,急救醫師檢驗發現老翁竟是氰化物中毒,經打解毒劑才救回一命。

網購吃兩個月 解毒劑救命

成大急診醫師謝至嘉表示,這名八十三歲老翁在家中全身癲癇發作約五分鐘,到院時,嘴唇發紺、意識不清、心跳緩慢及瞳孔放大,還有呼吸衰竭的情形,電腦斷層檢查並未發現中風情形,卻在血液中驗出濃度很高的氰化物,才發現是氰化物中毒,事後詢問家屬,才知道老翁吃了宣稱可以抗癌的保健食品「維生素B17」。

苦杏仁苷分解 產生氰化物

北榮毒物科主治醫師吳明玲表示,維生素是人類通過飲食等手段獲得的營養,但是「B17」並不是真的維生素,而是自含有苦杏仁苷的植物中提取合成的植物化學物質,贊成者認為苦杏仁苷分解的苯甲醛和氫氰酸,對腫瘤細胞可有選擇性殺傷作用,但反對者認為苦杏仁苷根本不是維生素,也沒抗癌作用,甚至還會產生氰化物。臨床觀察研究則支持後者。

吳明玲檢驗「維生素B17」後發現是相當純的苦杏仁苷,食入體內後,可分解產生氰酸根離子,並與細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價鐵發生反應,抑制細胞內的氧化作用,使細胞停止呼吸失去功能而造成氰化物中毒。連續劇《後宮甄嬛傳》中的安嬪最後吃下苦杏仁自殺,就是因為果核中的氰酶水解出氰化物中毒。

中醫認為適量的苦杏仁苷能治療高血脂、止咳平喘、發炎以及鎮痛等,但必須要在醫師指示下服用。這名老翁完全依產品指示吃,前二十一天,每天吃六片、共三千毫克;之後三個月,每天吃四片、共兩千毫克。吃到第二個月就出了問題。

宣稱療效違法 食藥署追查

究竟吃下多少苦杏仁苷會中毒?目前尚沒有明確數據,但有文獻指出,每粒苦杏仁籽的苦杏仁苷含量約為三%到四%,成人一次口服四十至六十粒的苦杏仁籽就可能中毒甚至死亡,但因無法確定安全的劑量,建議民眾小心為要。

食品藥物管理署簡技薛復琴表示,從未核准苦杏仁苷做為食品,該案可能為有人自國外代購到網路上販賣,又宣稱療效,已經違法,如果查到賣家,可以處六十萬到五百萬元罰款。

fsj 提到...

出血性登革熱 台南出現首例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3.11.27

台南市出現今年入夏以來首例出血性登革熱,患者目前狀況穩定,衛生局表示,由於近年流行第2型、但今年流行第1型,使交叉感染出現致死率高的出血性登革熱機會大增,民眾一定要注意。

這名患者是家住在北區長榮里的62歲女性,14日開始出現發燒、頭痛,19日皮膚長紅疹、腹水、肋膜積水、血小板下降,經治療目前已回家休養,而疾管局昨確認為出血性登革熱病例。

衛生局表示,據患者自述過去沒感染過登革熱,也沒其他慢性疾病,而根據統計台南市從民國96年至今,通報確診的本土登革熱病患超過3千人,這名患者可能過去曾被感染但未發現。

全台今年入夏以來的登革熱病例為335例,是近年來疫情較為緩和的1年,病例多數在屏東,台南市共計7例,而出血性登革熱全台共6例,5例在屏東。

目前全市的病例分散在北區和順里、長榮里、永康區埔園里、東區大智里、中西區協和里各1例,南區文南里2例為同一戶。

衛生局指出,台南市過去曾發生過登革熱1到4型的疫情,近年則以第1型為主,今年是第2型,一旦交叉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熱,就會變成出血性登革熱,死亡率達20到50%,特別是最近氣溫雖然略降,病媒蚊仍相當活躍,應注意清除孳生源。



◆ 提不起勁?泡泡「排毒足湯」找回元氣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7062

【內容摘自《躺著動就能瘦‧早上2分鐘骨盆體操》,作者大庭史榔/譯者莊蕘合,布克文化出版】2013/11/27

若沒什麼精神, 或有點輕微感冒, 身體欠佳時,「泡足湯」可以幫助恢復元氣。

從反射療法,到最近街上常見的腳底按摩、足部護理沙龍, 在按摩之前都會先泡個腳。泡腳最棒的地方, 是藉著腳泡熱水, 讓全身發熱, 促進新陳代謝。

泡足湯的時間為6分鐘。邊小口喝水邊泡腳,可以促進排汗。泡一會兒後,汗就會慢慢流出來,體內毒素也會加速排出。

雖然市面上有專門泡腳的器具,不過只須準備臉盆加熱水即可。早上泡足湯,神清氣爽;晚上泡足湯,可以消除疲勞。

在家泡6分鐘!恢復元氣的「排毒足湯」

需要準備的東西:臉盆、溫度計、1杯水、水壺、毛巾。
為了上半身不受寒,請預先做好保暖。

步驟:

1、將事先準備好的「1杯水」和「加熱水用」的水壺,放在一旁。

2、在臉盆裡倒入4 3℃~4 5℃的熱水,雙腳腳踝以下浸泡在熱水裡。泡6分鐘。請盡可能使用溫度計正確測量熱水的溫度。提高溫度是為了促進新陳代謝,加快排汗。毒素與身體的疲勞會隨著汗液的排出而消除。

3、泡足湯時,一邊小口小口的慢慢喝水。祕訣是每一口水都在嘴巴裡慢慢流開、慢慢的喝。

4、中途,熱水溫度會下降,所以要補充熱水。熱水低於4 2℃,效果會減半。

5、6分鐘過後即可停止。離開熱水盆後,用乾毛巾擦乾雙腳。

6、最後檢查腳的顏色。左右腳若同樣變紅, 就OK。如果左右腳的顏色有差異, 顏色比較不紅的那一腳再泡2分鐘。

輕微感冒時泡足湯,可減輕喉嚨痛和頭痛的症狀,迅速痊癒。此外,流汗也有退燒的作用。代謝變好後, 身體原本擁有的療癒能力, 也就是自癒力便會提高。

泡足湯時,腦袋盡可能放空,什麼都不要想。不要思考任何事,只要發呆、放鬆就好。腳泡在熱水裡的舒暢感受,請靜心體會。

※ 相關報導:

* 不良姿勢與習慣 易身體歪斜、肥胖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7058

下列不良姿勢與習慣,是造成身體歪斜的主因:1、蹺腳坐著。2、身體前傾打電腦。3、椅子坐得不夠深。4、側坐。5、橫臥,單肘撐地。6、坐著時,踮著腳尖。7、站立時,重心放在單腳上。8、單肩背著沉重的皮包走路。

* 電腦族好心煩!喝合歡紅棗茶安神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7387

現代社會中有幾乎9成的工作事項,都需要仰賴電腦來完成,也因此造成人們上班時間離不開電腦的情況。雖說電腦是無生命的機器,人反而對於電腦更沒有耐心,甚至會有暴躁、易怒的情緒情況出現,這跟工作壓力大、長期累積有關。從中醫來看,飲用合歡紅棗茶有助於解鬱安神、消除上班族因為長時間使用電腦造成的鬱悶問題。



◆ 8成7民眾 每次刷牙不到2分鐘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11.27

刷牙時流血可別輕忽,這是牙周病重要徵兆!國人罹患牙周病比率高達九成,原因在於刷不乾淨,八成七民眾每次刷牙不到2分鐘。牙醫師提醒,健康牙齒牙齦不會流血,如果出血就需接受檢查。

牙周病植牙專科主治醫師徐慶玲指出,潔牙應重質不重量,方法不對等於沒刷,牙菌斑恐導致牙周病。抽菸、糖尿病、牙菌斑是引起牙周病的三大原因,其中又以牙菌斑影響最大,但大部分民眾沒有做好良好口腔衛生,刷牙常只是意思意思,有刷就好。

徐慶玲表示,牙周病是慢性疾病,早期沒有症狀,容易被忽略,門診常收治嚴重牙周病患者,長期刷牙時時流血,卻以為只是火氣大,沒想到是牙周病,直到牙齒掉了好幾顆找醫師看診,一聽到昂貴的植牙費用,才悔不當初。。

「刷牙可是一門大學問!」徐慶玲強調,臨床觀察發現,每100個有99人刷牙方式錯誤、刷不乾淨。牙齒是立體的且高低不一,食物殘渣容易卡在牙縫、牙齒凹陷處,但大部分的人只刷看得到及容易刷到的部位。

她建議,刷牙時應從內側開始刷,也就是靠近舌頭的牙齒內側,而且要把每一個牙縫都應清潔。另外,三餐飯後都應刷牙,最重要的是睡前,睡前刷牙時間不應少於三分鐘。



◆ 英就醫怪象…救護車沒空 小黃來代班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3.11.27

在英國,遇到需要送醫急救的情況要打999電話叫救護車,但現在因英國健保經費不足,有些地方竟然出現民眾打999,卻由計程車或警車代為載送病患就醫的奇怪現象。有個地區的救護車不夠,甚至由消防隊代勞。

「每日郵報」26日報導,英國在野黨工黨根據資訊自由法取得的統計顯示,西南救護車服務區2012-13年度共有158通999電話由小黃「出勤」。2009-10年度僅有35通求救電話由計程車充當救護車。

工黨影子內閣的衛生大臣柏恩翰表示,警車當救護車用的頻率比想像中高,有些地區每天出現此現象,有個地區的救護車服務甚至由消防隊兼扛,「病人打999,出現的卻是計程車,這能接受嗎?」

英國衛生大臣杭特反駁說,柏恩翰誇大事實,並指責柏恩翰在上屆工黨政府擔任衛生大臣時,10月到1月的救護車服務水準不及格。杭特26日宣布,將增加提撥2億5000萬英鎊(約台幣120億元)經費給人力吃緊的救護車服務區,以避免冬季期間發生危機。

※ 相關報導:

* 鄉代摑護理師巴掌 衛福部:盼修法加重刑責
http://newtalk.tw/news/2013/11/27/42310.html

醫院暴力事件頻傳,桃園縣蘆竹鄉國民黨籍鄉民代表王貴芬被爆料掌摑護理師2巴掌。林口長庚今(27)日聲明,會向王貴芬提告。王貴芬下午也出面承認,確實有「用手碰到護理師的口罩」。針對暴力事件再起,衛福部及立委也表示,希望能修改「醫療法」,將此類暴力脅迫行為加重刑責,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 防肝癌有成 彰縣躍上國際期刊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2013.11.27

彰化縣社區肝癌篩檢研究成果獲得全球最權威的美國肝病研究協會期刊採用,又被美國醫療資訊網票選為十大傑出文章。昨天縣長卓伯源公布期刊網址,強調將繼續投入經費防治肝癌。

台大、高雄長庚、新光吳火獅醫院等腸胃肝膽科專家,昨天見證彰化縣的研究成果。卓伯源進入美國肝病研究協會網站,點選Hepatology第五十八期,出現彰化縣社區肝癌篩檢研究報告。

卓伯源說,縣政府將肝癌高危險群納入社區定點篩檢,迄今沒間斷,衛生局分析2008年到2010年的篩檢成果,經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組成的醫療專業小組審查和評估效益,發現有效降低肝癌死亡率達31%。

「美國肝病研究協會期刊是全球公認最權威的肝病學術刊物。」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主任胡琮輝表示,投稿研究文章能獲採用已相當不易,彰化縣的研究成果刊出後,瀏覽的人氣指數為11分,其餘文章0.1、0.2,可見彰化縣的研究很受全球肝病醫學界重視。

彰化縣醫師公會理事長蔡明忠說,彰化縣有三分之二鄉鎮沒肝膽腸胃科醫師,縣政府整合基層醫療院所和專科醫師,到各鄉鎮市巡迴定點篩檢,嚴謹的研究過程和數據分析,才能選美國知名醫療資訊網(MDLinx.com)票選為十大傑出文章。

肝癌高居彰化縣十大致死癌症第一位,衛生局篩檢出肝癌風險指數偏高的民眾,醫療團隊下鄉為他們做腹部超音波掃描,發現197名肝血管瘤、136名肝結節、128肝硬化、16名肝癌個案,患者及早就醫,比起不檢查、不追蹤的患者,死亡率降低31%,成效顯著。

fsj 提到...

養生保健 學學貓狗過日子

【聯合報╱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2013/11/28

這年頭民眾養貓、狗當寵物很普遍,不僅可以作伴、解悶,也有助放鬆心情,甚至文獻證實能促進身心健康,說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一點也不為過。

各位或許不知,這些惹人憐愛的傢伙,與生俱來的部分習性、嗜好,若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對養生保健裨益良多。簡單說明如右:

1.行事專注:狗兒執行指令時,總是心無旁騖,全神貫注。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學者發現,工作時若長期一心多用,注意力與記憶力會每下愈況,愈來愈糟。其他研究則顯示,此舉會降低作業效能,發生意外的機會大增。

2.撥空休息:貓、狗有機會就會打個小盹。一項針對2400人的研究發現,有規律睡午覺的人比無此習慣者,未來罹患心臟病的機會少了37%。也有研究顯示,假寐片刻就有養精蓄銳,提升工作績效的作用。

3.學習放下:狗兒就算受到委屈、欺負,見人仍是搖尾示好。美國哈佛大學的學者發現,老是心懷怨恨,即使遭遇好事也難以感到快樂。有研究顯示,懂得寬恕,不愛計較的人傾向較少焦慮、憂鬱,血壓也相對穩定。

4.保持好奇:貓、狗喜歡探索環境,嘗試新玩意兒。研究顯示,持續學習新技能,吸取不同經驗,除能擴展知識、見聞外,也可提升幸福感。對老年人而言,更能減緩腦機能的退化,降低失智風險。

5.笑口常開:貓、狗沒有心機,遇事天真以對,表現詼諧、逗趣。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學者發現,相對於個性嚴肅、拘謹或好鑽牛角尖者,常保赤子之心,擁有幽默感的人,往往較少心臟病發。

6.享受觸碰:貓、狗都愛被撫摸。美國邁阿密大學學者發現,經常按摩能緩解疼痛,提升免疫力,減少氣喘發作頻率。其他研究顯示,愛人的擁抱、牽手等肢體接觸,可激發大腦分泌催產素,有助撫平煩躁,帶來愉悅感受。

7.多吃鮮魚:貓咪偏好吃魚。研究顯示,新鮮海魚體內富含omega-3脂肪酸,多攝取有助降低罹患心臟病、高血壓與關節炎的機會。美國羅斯大學學者發現,每周至少吃一次鮮魚,未來失智風險可減少60%。

8.走向戶外:狗兒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主人帶它出門散步。研究顯示,少窩在家中,多到外面走走,活絡筋骨,特別是去能親近大自然的地方,有助紓壓與強化體適能。對於孩童而言,可減少過動症狀,保護視力與增進課業成就。

9.重視清潔:貓兒不時會舔拭身體,把自己整理乾淨。專家指出,良好的衛生習慣,無論是周遭環境的打掃或個人的盥洗、沐浴都和疾病預防有密切關係,而打理好門面也能提升自尊與自信。

10.規律作息:貓、狗的生活起居都依常規進行,鮮少有例外。每天就寢、起床、運動與用餐時間盡量一致,即使假日也最好要遵守。建立穩定的生物時鐘,如此才能維護良好的睡眠品質。

養生保健不需特意進食補品或購買運動器材,以貓、狗為師,簡單過日子,相信自然就能頭好壯壯精神好。

※ 相關報導:

* 10大健康惡習 40歲前扔掉!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25632.shtml

久坐、喝含糖飲料、翹腳等不良習慣,正侵蝕國人健康的本錢。根據調查,72%的民眾經常久坐不動、三成民眾每天喝水不足1000cc,還有人完全不運動、每天至少喝一杯以上含糖飲料,這些日積月累的壞習慣,可能加速老化。

調查更發現,20至29歲的年輕人生活習慣最不好,各項生活壞習慣都是「榜首」。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醫師提醒,大多數人到了40歲才會「有感」,驚覺健康好像變差了。他建議民眾,應盡快在40歲前把壞習慣改掉。



◆ 預防乳癌 少女少吃高脂食物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11.28

青春期女性,應少吃高脂食物,以避開日後罹患乳癌風險。最新研究以老鼠的實驗發現,青春期階段如果經常攝取高脂肪食物,會加速腫瘤形成。研究者建議,高脂肪食物對健康有害而無益,應盡量避免。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利用老鼠實驗,分別餵食兩組青春期的母老鼠高脂肪(每日卡路里攝取量,脂肪佔60%以上)與低脂肪(脂肪佔卡路里12%)食物,到第3周時發現,高脂肪組老鼠的乳腺已加速發炎,第10週時,高脂肪組老鼠的腫瘤擴散速度變快,由於實驗時的老鼠體重並未明顯增加,因此,研究者初步認為兇手是「脂肪」而非體重。

研究也指出,當腫瘤出現之前,乳房會先出現細胞成長及免疫細胞的改變,而且不只出現在青春期階段,還會持續到成年期,甚至會出現「癌前期病變」,最終形成乳癌。另外,有別於乳癌會加速形成,高脂肪食物也會讓腫瘤出現特定的基因印記,容易造成「基底細胞型」(Basal-like)乳癌的形成。

研究者哈絲蘭表示,這類乳癌相當具有侵略性,通常好發於年輕女性身上,而其中最大的兇手就是脂肪,而非單純的「體重增加」因素,因為根據研究者指出,攝取動物性飽和脂肪後,即使日後再攝取低脂肪飲食,仍會造成長久性的影響。

哈絲蘭也提出,高脂肪食物會促進發炎與加速腫瘤形成。不過目前相關課題仍需進一步研究,但研究者仍提醒,青春期女生應該盡量避免接觸高脂肪食物,以降低乳癌形成風險。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Breast Cancer Research》期刊。

※ 相關報導:

* 罹潰瘍性腸炎 腹瀉便血近月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25638.shtml

長時間腹瀉、腹痛又便血,當心可能是潰瘍性腸炎。一名25歲男性,近一個月來持續腹瀉且便血,診所檢查以腸胃炎治療,但症狀卻未改善,後來轉診到三總就醫,經病史詢問及大腸鏡、切片等檢查,確診為潰瘍性腸炎。

醫師表示,潰瘍性腸炎為自體免疫細胞攻擊腸子引起,初期症狀主要是腹瀉、便血,易被誤認為痔瘡出血、腸胃炎等。提醒若不明原因腹瀉、便血超過兩周,應就醫徹底檢查。

* 植物營養素的五大彩虹攝取原則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7082

....隨著越來越多科學研究報告的發表,植物營養素對維持健康的功效也逐漸受到矚目,可以說是「必需的營養素」。如今,已有兩萬五千種植物營養素被科學家一一發現,種類繁多,每種蔬果都含有不同組合的植物營養素。

根據美國農業部網站資料及營養學博士吳映蓉的整理,依照植物營養素的不同特性,大致可歸納為:

●類黃酮素(Flavonoids)
●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
●有機硫化合物(Organosulfur compounds)
●酚酸類(Phenolic acids)
●植物性雌激素(Phytoestrogens)
●其他

* 天冷喝杯熱咖啡 特別「藥」小心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28/today-health1.htm

在一天開始時,喝杯熱咖啡,是很多上班族「醒腦」的習慣。咖啡含有咖啡因,具有提神、增加思考活躍度及促進腎上腺素分泌等作用,但也會刺激胃酸分泌及讓心跳加速,故飲用過量會有焦慮、心悸、手抖及噁心感的症狀。

咖啡因也具有利尿的效果,長期過量飲用,會增加鈣從腎臟排泄,加速骨質流失。需特別注意的是,咖啡因會與特定藥物發生交互作用,可能導致藥效增強或減弱,或影響咖啡因的正常代謝,增加藥物副作用。以下介紹兩種常見的交互作用類型....

* 「藥」事無處問?社區藥局免費諮詢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24799.shtml

為改善民眾服藥安全性,桃園縣衛生局、藥師公會透過社區藥局,針對領有慢性病處方箋或服用超過5種以上藥品的民眾,提供用藥諮詢服務,減少重複用藥與不必服用的藥品,經藥師照護後,有68%的民眾用藥問題獲得改善。



◆ 鄉代打人 護理師公會:醫院暴力應列公訴罪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1.28

林口長庚醫院一名李姓護理師遭桃園蘆竹鄉代王貴芬怒甩兩耳光,引起公憤,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表示,譴責對護理人員任何形式的暴力,並支持醫療法修法,將醫院暴力改為公訴罪。

王貴芬疑似因為李姓護理師不願在電話中解釋她父親的病情,趕到醫院後失控動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曾修儀說,依規定,解釋病情是醫師的職責,且用電話無法確認探聽者的身分、動機,為了保護病人隱私,李姓護理師才請王貴芬到院,直接由醫師當面說明,不料卻因此挨打。

林口長庚醫院昨天少見的由副院長黃璟隆出面表達譴責暴力行為,林口長庚也安排法務人員,陪同李姓護理師到派出所提出傷害告訴。

李姓護理師今天起暫時休假,院方也為她安排心理諮商,希望減低事件對她的衝擊,並對其他在場的護理人員安排輔導,免得影響工作情緒。

曾修儀說,根據衛生福利部醫事司統計,從98年至今年5月,已發生681件醫護人員遭受言語或挨打的暴力案件,其中以急診室暴力最常見。

過去被施暴的醫護人員中,堅持提告的不多,一方面因施暴者道歉心軟,醫護人員也怕訴訟程序麻煩。因此曾修儀表示,支持醫療法將醫院暴力由被害人提告的告訴乃論,改為公訴罪,不要再息事寧人。

※ 相關報導:

* 鄉代賞2耳光? 林口長庚護理師哭告傷害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324889.shtml

桃園蘆竹鄉代王貴芬疑不滿林口長庚醫院護理師李瑋珍不在電話中說明父親病情,怒甩李瑋珍兩耳光,李到警局哭告王傷害。網路一片撻伐,認為王應道歉、辭職。

王貴芬承認擔心父親病情情緒失控,但拒絕道歉。她說,「只稍微碰到李瑋珍戴的N九五口罩」。事後她接到恐嚇、勒索五百萬元的電話與簡訊,她要控告長庚醫院洩漏她的個資及電話。

fsj 提到...

你知道嗎?藥罐開封 乾燥劑要丟掉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板橋報導】2013.11.29

藥罐內棉花、乾燥劑到底要不要丟?亞東醫院藥劑部主任孫淑慧昨公布民眾藥物使用調查,4成民眾打開藥罐拿完藥後,會把罐內的棉花、乾燥劑放回,孫淑慧提醒,藥罐一旦打開,棉花和乾燥劑的功能立刻失效,再度放回恐損壞藥品。

亞東醫院日前針對民眾正確用藥觀念,回收2735分有效問卷,4成民眾不曉得藥品開封後,內附棉花及乾燥劑需丟棄;2成民眾不清楚藥罐開封後,會縮減保存期限;1成民眾認為藥物當天沒吃完,隔天可再補吃,另外1成民眾不知道服用慢性病藥物,病情改善後仍需繼續服藥。

孫淑慧表示,這些錯誤用藥觀念,一旦不注意恐將影響服藥安全。

孫淑慧解釋,藥罐中的棉花,是用來防止運輸時碰撞,藥罐一旦被打開,棉花將吸取空氣中的水氣,再放回反而會讓藥品更濕;藥罐中的乾燥劑,用量設定在藥瓶密封前殘留的水氣,打開前乾燥劑早已「吃飽」,再放在藥罐中只會增加水氣回釋的汙染。

若醫師開立的藥物在規定時間沒有服用,部分民眾的觀念竟是「隔天再補吃就好」,孫淑慧表示,這種錯誤觀念最常出現在老年人身上,人體每天有一定的承受藥量,老年人通常有三高問題,一旦將藥一次吃完,腎臟不堪負荷恐面臨洗腎。

新北市衛生局目前與亞東醫院及新北醫師公會合作,培養「正確用藥種子師資培訓」藥師,目前已完成220場宣導講座,考量偏鄉醫療資源不足,三芝、平溪、貢寮等地列為重點宣傳地。

※ 相關報導:

* 亂滴眼藥圖個涼快 眼睛傷很大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6993

....康寧醫院眼科主任李文浩說,眼藥水是眼科最常用的藥品,因為其簡便而易於被接受的方式,不用全身給藥,是非常安全的治療手段。眼科醫師開藥大多是短期,只有青光眼和人工淚液是長期使用。

李文浩說,民眾最常使用眼藥水的目的是解除疲勞,但治療眼疾的瓶裝藥水多半有防腐劑,只是濃度多少的差別而已。防腐劑會傷害眼表,造成眼睛表面環境的改變,甚至出現角膜潰瘍。

....許多民眾到日本旅遊,眼藥水是必BUY品項之一。鄭碩方說,日本藥妝店中,販售許多紓緩配戴隱形眼鏡後眼睛充血的藥水,不同添加成分有不同的涼快等級,但不知其內含物為何,建議民眾不要使用。

李文浩解釋,日本、韓國藥妝店販售的眼藥水成分不同,內含薄荷清香,點了以後會清清涼涼的,改善紅眼睛,是因為加了很多收縮血管的腎上腺素,可以讓充血的情況改善。但腎上腺素藥效過了以後,眼睛又開始紅起來,民眾容易越點越多,反而加重眼疾。



◆ 氣喘APP 提醒用藥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1.29

這兩天氣溫急凍,如果平時沒規則用藥,氣喘患者容易發作。由國內八位醫師攜手研發中文化的「悠遊氣喘APP」今天正式上線,透過連線即時提供溫濕度與空氣品質等資訊,並且提醒使用者用藥、回診、領藥,幫助患者控制氣喘。

台灣約有兩百萬人罹患氣喘,但成人常因為工作一忙就忘記用藥,12歲以下氣喘兒更有逾七成在一年內沒有回門診追蹤。

「一機在手,手指一滑,可以提升氣喘照護品質」台灣氣喘諮詢協會秘書長、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葉國偉表示,據統計,醫藥類的APP中,有近兩成跟氣喘相關。由八位胸腔科、小兒科醫師一起規畫的「悠遊氣喘APP」,目前提供ios系統免費下載,不僅是第一個中文化介面,容易上手,並結合了氣喘資訊以及自我管理等功能。

悠遊氣喘APP可以提醒患者用藥時間、以及回診、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同時記錄急性發作次數、以及尖峰吐氣紀錄等,就醫時可提供醫師參考,另外,APP也與氣象局、環保署連線,提供所在地區的溫濕度及空氣品質,讓對於溫濕度變化敏感的氣喘患者在出門前能多加留意。

葉國偉提醒,寒流來襲,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氣喘患者應注意保暖,以免接觸冷空氣,誘發氣喘發作。



◆ 代謝症候群病患 罹肝癌增2倍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1.29

罹患代謝症候群,不僅傷「心」也傷「肝、腸」!研究指出,男性代謝症候群患者比一般人增加42%大腸直腸瘜肉發生風險,女性代謝症候群則增加31%。即使沒有肝炎,代謝症候群罹患肝癌機率也是一般人的兩倍。

腰圍過粗、血糖、血壓、三酸甘油脂過高、高密度膽固醇過低,是代謝症候群的五大指標,如有三項就是代謝症候群,醫界認為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廖朝聖表示,代謝症候群會引發人體的發炎反應、細胞的不正常增生,可能因此導致大腸瘜肉,進而提高腸癌機率。根據研究資料,男性主要的危險因子是高三酸甘油脂,女性則是腰圍異常及空腹血糖過高。

廖朝聖建議,男性代謝症候群如三酸甘油脂偏高,女性是小腹婆、高血糖者,應提前於40歲做糞便潛血篩檢。糞便潛血篩檢可是檢驗腸胃道中可疑的出血,通常以100ngHb/mL為界,數值超過100是陽性。大腸鏡檢查「非做不可」,檢測值越高,大腸癌死亡風險相對越高。

但即使篩檢值低於100,雖屬於陰性,如果數值介於80到99間,仍有危險性,建議隔年仍須再做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另外,代謝症候群會產生脂肪肝,造成肝細胞的破壞、纖維化,導致肝硬化。因此代謝症候群患者即使沒有肝炎,罹患肝癌的風險也是一般人的兩倍,最好定期進行腹部超音波的檢查,降低肝癌的死亡率。



◆ 台東馬偕急診 獲3醫學中心伸援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2013.11.29

衛生福利部透過「醫中計畫」撥款兩年5000萬元,支應台北馬偕、花蓮慈濟、國泰3間醫學中心,支援台東地區小兒、婦產、急診等5項專科醫師,不僅提供台東民眾更周全的醫療保障,醫療品質也將大幅提升。

台東縣衛生局長盧道揚表示,全國內、外、婦、兒及急診五大專科醫師不足,台東情況更嚴重,尤其全台東縣小兒科醫師僅11位、婦產科5位,更無法因應24小時診療需求。

去年由衛生局協調台東馬偕、衛福部立台東醫院、台東基督教醫院進行婦產、小兒急診排班輪診制度,緩解醫師值班問題。

盧道揚表示,經衛生局協助,台東馬偕爭取衛生福利部補助執行「醫學中心支援離島及醫療資源不足地區醫院緊急醫療照護服務獎勵計畫」,獲兩年5000萬元經費,以支應台北馬偕、花蓮慈濟、國泰3間醫學中心,支援台東馬偕小兒、婦產、急診、內科、心臟內科等專科醫師的費用。

縣衛生局表示,配合醫中計畫,現行台東小兒、婦產等科別急診,不再由各醫院輪值,將回歸各醫院急診制度。台東馬偕在計畫下,將由上述3大醫學中心調派小兒、婦產、急診等5項專科醫師支援,台東馬偕未來可提供24小時小兒、婦產科急診服務。

衛生局指出,國泰已支援急診專科醫師、花蓮慈濟派內科醫師進駐,台北馬偕正協調小兒、婦產專科醫師加入。盧道揚表示,台東民眾急診就醫權獲得保障,小兒、婦產科、心臟血管、腦中風照護品質,也將大幅提升。

fsj 提到...

驟冷皮膚紅又癢?狂保養反更糟

【聯合報╱記者林麗如/平鎮報導】2013.11.30

天氣驟涼,不少人發生皮膚紅、癢情況,皮膚科醫師提醒,保養皮膚切記「簡單」、不過度刺激為原則,三大步驟是:清潔、保濕、防曬。

壢新醫院皮膚科主任許時琮表示,門診常見兩種極端,一種是什麼都不敢使用,另一種則是使用過多保養品。

許醫師說,有人認為過敏性膚質只能以清水,最多使用凡士林,這類患者多因皮膚有狀況求診,因此塗抹皮膚藥膏,一旦塗藥,早期多半有效,但長期使用皮膚藥膏,將會產生如「酒渣類皮膚炎」等副作用。

醫師指出,接觸性皮膚炎形成原因有二:一是刺激性,二是過敏性;刺激性皮膚炎肇因使用的保養品含有酒精,卸妝、清洗過度或是太熱都會引起,過敏性皮膚炎則是對香料、防腐劑等產生過敏反應。

醫師說,上述症狀其實都可以避免,如果皮膚已受損,保養、治療須並重;若嚴重到使用藥膏,最好在症狀解除就停藥,治療期間,若保養不好,造成症狀反覆發作、持續用藥,產生副作用就不好了。

如果皮膚出現紅腫但沒有發癢,建議先不用藥,正確的保養方式即可改善。醫師提醒,卸妝、去角質要特別注意,尤其去角質對臉部皮膚很傷;眼部周圍皮膚較脆弱,過度卸妝也會造成傷害。

許醫師建議,皮膚較敏感的人選用保養品前可先試用,塗抹在耳朵、手臂,測試是否會過敏。避免選用有香精、防腐劑、乳化劑及酒精等成分。另外,冬季也要注意防曬,防紫外線、室內鹵素燈等。

原則上,冬季保養以「簡單」至上,有效的保濕方法是洗完澡、身體擦乾,立刻擦乳液,此時角質層的水還未揮發掉,可留住保養品,保濕效果最佳。

※ 相關報導:

* 基底細胞癌 早發現、不致命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329066.shtml

曾獲奧斯卡獎提名的澳洲影星休傑克曼(Hugh Jackman)罹患皮膚癌,他自曝罹患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並在網路上發布一張鼻子貼著膏藥的照片,提醒粉絲要接受醫師檢查,平時應塗抹防曬乳。

....醫師表示,皮膚癌主要有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三種,其中基底細胞癌是門診最常見的皮膚癌類型,但進程慢,惡化程度低,不易侵犯轉移,患者若能早期發現切除,不太會致命。

....一旦發現皮膚表面的痣有異常情形,透過醫師專業研判及皮膚鏡檢查,進一步放大皮膚的細胞結構、血管及黑色素,若發現明顯不規則的血管、病灶中間凹陷,周遭形狀卻很平整,甚至有珍珠光澤般邊緣,就有可能是基底細胞癌。



◆ 歐盟老人死因 心血管疾病居首

中央社 2013.11.30

根據歐洲聯盟統計局(Eurostat)資料,2010年,歐盟28國65歲以上族群的主要死因為心血管疾病,其次是惡性腫瘤。

在65歲以上族群中,大約每10萬人分別有193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1075人死於惡性腫瘤;其餘主要死因還有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疾病及外在原因,例如意外。

至於65歲以下族群最主要的死因則是惡性腫瘤,每10萬人有86人因罹患惡性腫瘤而死,其次為心血管疾病及外部原因。

在各種心血管疾病中,65歲以上男性最容易發生心肌梗塞,人數比女性多了約近兩倍,且在歐盟成員國間落差也大,法國及西班牙的比例最低。

此外,歐盟65歲以上男性自殺率比女性高了約4倍,每10萬名男性有31人自殺,女性為8人,但自殺不是這個年齡層的常見死因。

※ 相關報導:

* 天冷不穿暖 頭暈是腦溢血警訊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329437.shtml

氣溫驟降,彰化地區醫院急診人數上升,本周心肺血管重症病患人數是平日3倍,昨天就有7名因心血管疾病送醫急救,還有婦女愛美不穿厚重夾克大衣,只穿發熱衣,身體沒足夠保暖,導致血管強烈收縮產生頭暈等不適症狀。

....黃炳文建議不必怕醜,穿上可讓身體暖和的衣物,脖子圍上圍巾,讓頸部血管保暖,可有效減緩甚至不再頭暈,當然平日最好到常戶外運動,以提高身體適應力。



◆ HIV新病毒株 患者更快罹愛滋病

AFP 2013.11.29

(法新社斯德哥爾摩28日電) 瑞典隆德大學(LundUniversity)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在西非發現1種新型且更具侵襲性的愛滋病病毒(HIV)病毒株,使患者罹患愛滋病(AIDS)的進程加快。

新型HIV病毒株稱為A3/02,是幾內亞比索兩種最普遍HIV病毒株的結合,目前只在西非現蹤。

科學家巴姆(Angelica Palm)說:「感染這種新型病毒株的患者,會在5年內演變成愛滋病,約比原母株之一快2年至2年半。」研究人員長期追蹤幾內亞比索HIV陽性患者後,做出這項結論。

重組病毒株源自患者感染兩種不同病毒株,在兩者基因重組融合後,創造出這種新型病毒株。

巴姆說:「已有部分研究顯示,只要出現重組病毒株,似乎會比母株更具侵襲性。」

瑞典研究人員2011年首次在幾內亞比索發現A3/02,研究發表在「傳染病學期刊」(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研究說,儘管A3/02會加速感染者惡化成愛滋病,但不影響藥物的有效性。

巴姆說:「好消息是,我們目前知道,現有治療藥物對所有不同的病毒亞型,都具相同作用。」

不過研究警告,這類基因重組病毒可能快速傳染,特別是在移民占人口多數的國家,像是歐洲和美國。(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 醫護人員 不是隨招隨到

【聯合報╱樓迎統/長庚科技大學校長(桃縣龜山)】2013.11.30

台灣護理人力短缺的問題由來已久。究其原因,與護理人員面臨的職場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隨著人口老化,醫療需求日益殷切。在有限的人力資源下,護理人員不僅工作壓力大,超時、超量工作,亦難以避免。

在養成過程中,我們期許學生,具備「同理、關懷」的態度;社會亦期待醫護人員可以「視病如親」。但異地而處,民眾是否給予護理人員應有的體諒與尊重呢?

醫療照護並非事事都能立刻解決,也不是招招手就有服務。如要提升醫療照護品質,除了政府應透過政策,積極改善職場環境外,更應提升醫護人員與病患及其家屬間的尊重,增強彼此的互信。唯有如此,才能讓更多護理人員,願意留任服務;讓更多有愛心、有理想的年輕人投入這志業。

※ 相關報導:

* 「寶貝機」監控健康 通霄搶頭香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29382.shtml

通霄鎮公所與國立聯合大學、苑裡李綜合醫院合作,引進苗栗縣第一台遠端醫療監控設備「寶貝機」,昨天在通霄鎮通西老人文康中心舉行啟用典禮,運用雲端科技監測老人身體狀況,盼望提供給老人們最即時的醫療照護。

fsj 提到...

快樂吃喝沒事 心理作祟反會胖

【中央社╱台北30日電】2013.12.01

嘴饞想吃甜食大快朵頤嗎?不用怕,只要認知是快樂享用,祛除擔心增胖的罪惡感,就算攝取多餘的卡路里也不會造成體重增加。

心理學家發現,抱著喜樂享用之心,吞食1大塊巧克力蛋糕的男女,還是可以維持苗條身材;不過如果你事後帶有不該這麼吃的罪惡感,那體重增加的機會也跟著升高。

這項調查研究發表在最新1期的「食慾」期刊(Appetite)。調查發現顯示,我們對嘴饞想吃巧克力蛋糕等類點心或甜食的感受認知,在涉及體重是否增加時,跟計較卡路里一樣事關重大。

罪惡感會讓人們放棄飲食和揮汗運動的健身計畫,進而墜入不健康的飲食情況中。

為了測驗吞食巧克力蛋糕的罪惡感可否充當誘因,強化或傷害減肥者成功的決心,研究人員召募了近300名18到86歲的志願者,仔細詢問他們的吃東西習慣、有沒有想減肥,以及吃巧克力蛋糕讓他們感到快樂或罪惡。

結果顯示,27%的受測者認為這樣吃會有罪惡感,73%的受測者則自認以慶祝喜樂之心享用巧克力蛋糕。

研究人員18個月後,檢視受測者體重控制,發現心懷罪惡感的一組體重大增。



◆ 多吃優格 可治療焦慮、精神分裂

尹德瀚 2013-12-01 中國時報

最新醫學研究顯示,健康的腸道細菌不但有助消化,還能提升精神健康,降低罹患焦慮症或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機率。也就是說,多吃富含健康腸道細菌的優格、乳酪可保有好心情,有益身心。

這項研究由美國堪薩斯州「大平原實驗室」提出,業經發表於醫學期刊《營養神經科學》(Nutritional Neuroscience)。

根據分析,優格中含有的益生菌、酪胺酸成分,可有效降低體內「羥基丙酸」(HPHPA,係梭狀細菌clostridia bacteria的化學產品)濃度,也有助於降低腦內多巴胺,可治療焦慮症、精神分裂、自閉症等。

「大平原實驗室」的研究顯示,自閉症兒童尿液中羥基丙酸含量偏高,如果用抑制梭狀細菌的抗生素治療,可以減輕自閉症的症狀。

美國波士頓有位小女生瑪麗,患有嚴重的強迫症(OCD),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心理醫師幫她做一個簡單測試,發現她腸道的羥基丙酸含量偏高,於是對她進行增加益生菌的治療,再讓她服用抗生素,之後瑪麗的羥基丙酸濃度迅速下降。

瑪麗的強迫症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6個月後開始消失,1年後完全恢復正常,目前她在高中就讀,沒有症狀復發的跡象。另外一個來自維吉尼亞州的10歲男生,原本也被診斷有強迫症症狀,經過治療,也已恢復正常。



◆ 壞膽固醇刺激 血管易逐漸變窄…

【聯合晚報╱■黃玉芳】2013.12.01

東北季風、冷氣團接連報到,氣溫驟降,要慎防心血管疾病發作。醫師表示,高血脂是導致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建議成年人每年至少到醫院檢測一次血脂,每降低1%的低密度膽固醇,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跟著下降1%。特別是已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更要積極控制血脂。

壞膽固醇減1% 心血管疾病風險減1%

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殷偉賢表示,血脂高不容易自我察覺,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就是因為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引發發炎反應,久了血管容易狹窄。也因此,多數人會在運動過後發生急性心絞痛,少數人則是發生無預警的心肌梗塞倒下。

一般人血脂的總膽固醇應低於200mg/dL、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應低於130mg/dL、高密度膽固醇應高於40mg/dL,如果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更應將壞膽固醇控制在100mg/dL以下。

只要降低1%的壞膽固醇,心血管疾病風險即降低1%。但殷偉賢表示,光靠飲食、運動,僅能讓血脂下降15%至20%。健保署今年放寬降血脂藥物的用藥標準,可依風險因子治療,如果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低密度膽固醇超過100mg/dL,就建議用藥。

如果沒有吸菸、高血壓,但男性超過45歲、女性超過55歲,或是高密度膽固醇少於40mg/dL,只要有任何一項危險因子,也建議先進行三至六個月的非藥物治療。

血脂不像血壓可以自行在家量測,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血脂數值,建議每位成年人,應每年至少到醫院檢測一次血脂。

如果家族中有男性長輩於55歲前、女性長輩於65歲前發生過心肌梗塞、中風,更應該對血脂過高有警覺心,同時要適當減重、減少食鹽攝取,少吃蛋黃、內臟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才能降脂保命。

※ 相關報導:

* 男性年過50歲 攝護腺肥大風險增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330908.shtml

....王晶華建議年長男性要養成良好的喝水及排尿習慣,每天至少喝水1500西西,但要分次喝,例如起床、下午及三餐飯後各喝300西西。 一有尿意就上廁所。多吃甘藍菜、花椰菜、蔥、蒜、番茄、綠茶和黃豆製品,也有助於預防攝護腺癌。豬、牛、羊等紅肉類要少吃,並忌高油、高脂食物,既可避免過度肥胖,也能減緩攝護腺肥大提早報到。

* 輸尿管癌新技術 傷口小還能保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1/today-health4.htm

高雄長庚泌尿科醫師鄭元佐表示,輸尿管癌傳統療法是把腎臟及輸尿管全切除,優點是手術簡單、癌症控制率好,缺點是傷口大(超過30公分)、復原慢,且損失腎臟功能。



◆ 國際藥聞-65歲不算老 75才是高齡

黃菁菁 2013-12-01 中國時報

日本已是高齡化社會,《朝日新聞》電子報報導,現代人越來越長壽,以前日本稱65歲以上的人為高齡者,現在似乎並不適當,但是到底幾歲才算高齡者呢?日本老人醫學會和日本老年學會開始著手重新研討「高齡者」的定義,有人提案,從體能狀況來看,75歲以上才能算是高齡者。

日本總務省的人口推算統計中,將65歲以上的「高齡者」又分為,65至74歲為前期高齡者,75歲以上的稱為後期高齡者。總務省指出,這是依聯合國等制定的分類法,目的是容易與國際社會做比較。

不過,近年來體能狀況佳的高齡者增加了,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研究所所長鈴木隆雄等人指出:「前期高齡者已經不能稱為高齡者吧?」

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調查指出,2002年時,65歲以上老人在體能方面,男女日常步行速度都相當於11歲的人,握力相當4至10歲的人,與10年前相比年輕了許多。大阪大學醫院2012年度的老年、高血壓內科住院患者數據也顯示,「跌倒的危險性增加是在75歲以上」。

因此老年醫學會等的15名專家成立研討會,開始討論是否應該重新定義「高齡者」,並預定於1年之內歸納出結論。「高齡者」的定義也關係到年金、醫療制度等的設計,對社會、政策的影響大,故有必要慎重討論。

※ 相關報導:

* 南非錯誤觀念 防治愛滋釀悲劇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312010052-1.aspx

南非鄉下人迷信,認為只要與處女發生性行為,愛滋病就不藥而癒,導致更多悲劇。此外,政府在很多黑人社區設衛生所,但仍有人擔心被貼標籤,不願治療。

巫醫卸心防、西醫幫治療,南非愛滋防治露曙光。現在治療愛滋的藥物普及,價格平民化,療效顯著。但有些愛滋病患因害怕被貼標籤,不願治療,政府因此想到與民眾信賴的巫醫合作,請巫醫勸戒患者就醫。

* 張天鈞/什麼是「心醫」?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7947

不久之前,有一位長輩推薦我看韓劇——「醫道」。我心想,除了「冬季戀歌」和「大長今」以外,已經很久沒有看韓劇了,於是就買了這一套片子回來。沒想到一看就上癮,拚到某天的凌晨兩點鐘,終於看完。

我心裡想,戲中描述的是16世紀的大夫,當時能夠治癒的病其實不多,怪不得那時的科舉考試被列為雜科,不受重視。不過,也讓我想到西方15世紀座右銘「醫師的目標」,就說道:「治癒乃偶爾,幫助可時常,慰藉恆可得。」劇中提到,心醫就是要能對病人感同身受,時時刻刻從病患的苦痛著想。雖然現代治療的能力已大不相同,但心醫的態度是永遠不變的。

....此外,令我感觸頗深的是戲中提到神聖工巧這件事:「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這讓我想到有經驗的醫師,看到病人的外表,就知道他罹患的是什麼病;其次是拿起聽診器,和在身上敲敲打打,才診斷出疾病;再其次是抽血。而最糟糕的是做了很多昂貴的檢查,就像亂槍打鳥一樣,等到看到結果,才能知道診斷。

fsj 提到...

牛奶有益健康 每天勿超過500毫升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2013/12/02

許多家長都會要求孩子,每天多喝牛奶補充鈣質,期盼小孩成長期間長高長壯,但在入口網站中搜尋「牛奶」二字,就有大量的資料等著去看,有支持牛奶的論述,也有不少反對意見,尤其碰到食安問題,更是讓消費者產生不少憂慮,到底冷藏櫃中的乳品到底該不該購買,很多父母都會猶豫不決。

鈣質能幫助身體發展

牛奶的擁護者認為,乳品是攝取鈣質重要關鍵,可以幫助骨骼更健康,尤其可以幫助發展中的孩童,此外,牛奶富有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質,可以提供細胞絕佳的養分,能幫助肌肉更加結實,對皮膚保養也有易處,常有人說牛奶是營養的寶庫,有許多人體必須的補給品,對身體有絕佳的好處。

脂肪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然而乳品的反對者,認為長期喝牛奶會增加癌症風險,內含的脂肪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強烈質疑牛奶對骨骼健康的幫助,此外,所有哺乳類動物幼兒斷奶後,就不在喝牛奶,只有人類違反天然法則,成年後依舊把乳製品當食物,但身體的消化功能沒有辦法處理,反而導致消化不適症狀,反而徒增困擾。

黃豆無法取代牛奶

太多含糖飲料小孩都非常喜歡,喝多了不但體重增加提高肥胖風險,許多家長寧可讓孩子多喝牛奶,至少內含多種人體必要養分,不過很多不喝牛奶的民眾,會食用黃豆製品取代,可是現在還沒有直接證據,能證明黃豆可以直接取代牛奶,因此到目前為止,都還沒專業者掛保證,喝豆漿等於喝牛奶。

國內專家意見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趙強表示,任何食物只要攝取過量,都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牛奶的最佳攝取量,大約是每天二百五至五百毫升,過去有人對牛奶認知不清,認為喝越多對身體越好,反而因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讓代謝物呈現酸性,反而帶走骨頭中的鈣質,反而無法得到喝牛奶強骨骼的效果。

不過絕大多數的成年人,不可能把牛奶當主食,只要均衡飲食,每天吃足夠的蔬菜水果,加上總量計算肉類與乳類中,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就能平衡代謝物的酸鹼值,尿液就不會帶走骨骼中的鈣,還能讓牛奶鈣質補充骨頭中,達到增加骨骼健康目的,只要攝取牛奶不過量,絕對能幫助身體更健康。

※ 所以牛奶喝過量反而會酸化體質。

* 男性長期吃素 更年期恐提早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5997

....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出家人長期吃素,睪固酮濃度確實比一般男性低。如果更年期症狀不明顯或不覺得困擾,其實可以不接受治療。國內吃素人口越來越多,他曾經收治多名30多歲即出現男性更年期症狀的個案,經過抽血檢測睪固酮濃度,發現睪固酮明顯不足。

他解釋,大部分食物中都有促進睪固酮合成的原料,但如果純素食,這方面原料會攝取不足,長期下來會影響體內睪固酮分泌,導致男性荷爾蒙下降。

為免吃素導致男性更年期提早出現,陳煜建議,從小吃素的男性平時應該多吃堅果及奶製品、豆製品,補充製造睪固酮的原料,延緩老化速度。



◆ 省錢吃隔夜菜 產生亞硝酸鹽恐胃癌

華人健康網 記者郭靜育/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7日

台灣可以說是胃癌的高罹患率國家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依舊位居第1名,其中胃癌列居男女癌症死因第5名,現代人生活忙碌,造成三餐不規律、飲食習慣不良,胃癌悄悄找上門,但你知道吃隔夜菜竟然也會導致胃癌嗎?營養師表示,隔夜菜會產生致癌的亞硝酸鹽,長期食用會促使罹癌機率增高。

許多民眾常會吃前一天剩下的隔夜菜,或是把吃不完的菜放到冰箱,隔天加熱繼續吃,雖然節儉、不浪費食物是美德,但經常吃隔夜菜卻會為自己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以日本來說,胃癌過去在日本屬於高發癌症,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開始習慣把當天煮的飯菜當天吃完,使得日本的胃癌發病率明顯下降。


冰箱隔夜菜 易產生致癌物

營養師趙函穎表示,綠葉蔬菜本身就含有硝酸鹽,而硝酸鹽來自肥料、土壤,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硝酸鹽經細菌分解會產生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經腸內細菌分解作用,產生致癌物質亞硝胺。

一般來說,隔夜菜長時間放在冰箱會導致食物變質、滋生大腸桿菌等細菌,不僅容易造成腹瀉、拉肚子等疾病,更會促使隔夜菜中的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這時即便是透過高溫加熱的方式也無法徹底殺菌。


便當微波 營養價值流失

此外,亞硝酸鹽常用來作肉類食物防腐,像是香腸、臘肉、培根、火腿等食物,也添加了亞硝酸鹽,長期食用過多這些食物自然會對我們人體造成危害,甚至引發癌症。

營養師趙函穎也提到,有些上班族喜歡帶便當中午微波來吃,但其實這是不鼓勵的作法,因為隔夜菜放在冰箱冷藏除了會產生亞硝酸鹽外,經微波加熱,不僅無法去除有害物質,且飯菜的營養價值還會流失。

【營養師小叮嚀】:

提醒民眾,隔夜菜能不要食用就盡量避免,建議還是準備適當的份量,以免怕浪費食物,只好將剩菜一直往冰箱堆積,長期食用下來,只會對人體健康百害而無一利。此外,上班族如果要帶便當,建議不要以微波的方式,最好是選擇電鍋或是隔水加熱的方式,以防疾病發生。



◆ 研究:糖尿病患飲食 改少餐多量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12.02

瑞典一項研究指出,糖尿病病患最好是少餐多量。在實驗中,相較於低脂與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主要以攝取蔬菜水果、堅果類食物與海鮮,並使用橄欖油的地中海飲食才能減少血糖升高。美國梅約診所的究也指出,地中海飲食主要可以改善認知能力,對於肥胖的人來說,也能延長壽命。

瑞典林雪平大學研究者讓21位罹患第二型的糖尿病患者參與實驗,分別攝取低脂、低碳水化合物與地中海3種不同飲食內容後觀察其血糖、血脂質與不同賀爾蒙產生的影響變化,每位民眾進食完並在6個不同時段採取血液樣本化驗。

根據高布蘭德醫師表示,低脂飲食內容其中55%能量來自碳水化合物,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比例則降低至20%,脂肪提供能量則佔5成;地中海飲食的早餐只有一杯黑咖啡,午餐則相當豐盛,並搭配法國紅酒(男女分別為200毫升與150毫升)。地中海飲食從碳水化合物獲得的能量,則介於其他兩種飲食中間,脂肪幾乎都來自橄欖油與魚類。

結果發現,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提高的血糖值雖相較低脂飲食大幅減少,但三酸甘油酯仍會升高,但在中餐吃進大份量的地中海飲食,即使不吃早餐,其血糖升高幅度竟然比低脂飲食還要小,因此高布蘭德建議糖尿病患者「少餐多量」,對病況控制較為有利。

稍早研究也曾指出,地中海飲食對於健康有益,例如攝取大量蔬菜水果能幫助降低中風風險;美國心臟協會指出,由於地中海飲食裡一半以上的脂肪熱量,都屬於不飽和脂肪,相較於美國飲食中常見的飽和脂肪,對人體較為有益。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 PLOS ONE》期刊。



◆ 頻繁洗澡恐皮膚癌?醫:日勿逾3次

【華人健康網╱記者郭靜育/台北報導】2013/12/02

每天洗澡是天經地義的生活好習慣,對許多人來說,保持身上清潔,更是一種禮貌,但是,想不到洗澡竟然隱藏著致命危機?根據墨西哥一項研究指出,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一周大約洗2至3次就足夠了。不過,皮膚科醫師表示,頻繁洗澡並不會導致皮膚癌,但洗澡時一定要把沐浴乳沖洗乾淨,否則就會傷害皮膚。

研究:頻繁洗澡易致皮膚癌

根據墨西哥墨旭尤州立大學的一項皮膚病研究指出,許多人無法忍受身上的污垢、汗漬等,所以養成每天洗澡的衛生習慣,沒想到過於頻繁洗澡竟有害身體健康,進而導致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增加。研究人員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洗澡或許是洗去一天疲勞的最佳放鬆方式之一,但頻繁洗澡卻會洗去身上本來就不多的皮脂,促使皮膚乾燥情形加劇,進而導致皮膚炎。

洗澡時,過度用力搓洗也會造成本來就很脆弱的皮膚表皮受損,使真菌、細菌等趁虛而入,以致皮膚嚴重感染,這項研究同時也顯示,如果皮膚經常處於損傷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長期下來,各種症狀接踵而來,甚至可能引發皮膚癌。

研究人員認為,洗澡次數不要太頻繁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一周大約洗2至3次就足夠了,搓洗力度也不宜太過用力,更何況身上有些污垢並不會影響健康,甚至還具有保護皮膚的作用。

醫師:頻繁洗澡致癌過於誇張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就學理上來說,長期頻繁洗澡是不會導致皮膚癌的,且一周洗澡次數僅2至3次的說法過於誇張,不過還是要注意由於沐浴乳可能含有石化成份,因此洗澡時一定要把表面殘留的沐浴乳沖洗乾淨,否則就會傷害到皮膚。

除此之外,造成皮膚癌的原因可歸類為三種:基底細胞癌、扁平(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瘤,一般來說,基底細胞癌是由於紫外線照射所形成的皮膚癌;扁平(鱗狀)細胞癌是因為受傷、摩擦,或是接觸化學物質所導致,至於黑色素瘤則原因不明。

【醫師小叮嚀】:

趙昭明醫師強調,每天洗澡是正常的生活習慣,一天洗澡最好不要超過3次,另外,須特別留意沐浴乳是否有沖洗乾淨,以免刺激皮膚,造成皮膚過敏、皮膚炎等。

fsj 提到...

麻醉是門複雜科學 非單純讓患者睡著

【台灣新生報/台北報導】2013/12/03

「醫師,我明天的手術要怎麼麻醉啊?」「會不會睡了就醒不過來?」「半身麻醉要打龍骨很可怕,打完會不會一輩子腰酸背痛或是半身不遂啊?」「是麻醉師幫我做麻醉嗎?」每一位要接受外科手術的病患,心中一定出現過上述這些疑問。其實麻醉是一門相當複雜的科學,並不單純是讓你睡著而已。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林彥君醫師表示,早期尚未建立完善的麻醉專科制度時,手術麻醉常由外科醫師或是助手進行,因此一般民眾的觀念裡常認為是「麻醉師」在進行麻醉;然而在麻醉專業當中,並沒有所謂的「麻醉師」。根據醫事法規定,「麻醉專科醫師」如同其他專科醫師,必須接受四年的麻醉住院醫師訓練且通過專科醫師考試,才能執行麻醉醫療業務。

麻醉醫師必須具備全面的醫學知識,因為手術病患除了外科疾病外,還可能合併其他內科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及肝、腎功能不良等。專心於手術進行的外科醫師無暇顧及這些內科疾病,必須靠麻醉醫師來處理;之外,麻醉醫師還必須應付外科手術進行中隨時可能發生的異常狀況,比方說出血或是手術本身所造成的生理變化。因此,麻醉醫師的角色就像是外科系中的內科醫師。

林彥君醫師指出,麻醉的施行通常分為區域麻醉(包含半身麻醉)及全身麻醉;區域麻醉的原理是使用局部麻醉藥物注射於傳導感覺及控制身體移動的神經附近,使其暫時失去功能,讓手術得以進行;全身麻醉則較為複雜,在臨床上是藉由各種靜脈麻醉藥物或吸入性麻醉藥的組合使用,來達成全身麻醉的效果。

至於全身麻醉跟區域麻醉哪種比較好?其選擇主要是根據手術方式、手術時間以及病人本身的疾病狀態,由專業的麻醉醫師評估並與外科醫師及病人做詳細地溝通後以決定對病人最為安全的麻醉方式。

此外,泰半民眾不了解手術麻醉前為什麼不能吃東西或喝水?林彥君醫師指出,原則上要進行手術麻醉的病人在手術前一天的午夜十二點過後就不能再進食(包含固體與液體食物),主要是為了避免麻醉後容易發生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的危險。為了手術的安全,民眾應遵循醫囑確實禁食。

林彥君醫師表示,許多民眾常認為麻醉是高風險的醫療行為,但其實病患本身的疾病狀態才是決定麻醉風險程度的最主要因素。根據美國麻醉醫學會所制定的標準,麻醉病患可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級為完全健康,第五級為瀕危狀態,手術前後死亡率隨著等級上升而越來越高。

總之,以病患安全為中心,從麻醉前的完整評估,與患者清楚明白地溝通可能的麻醉方式以及可能面對的併發症或風險,並且於手術當中給與適當的麻醉與生理監測,到手術麻醉後的恢復期的照顧,確實落實這完整的麻醉照護流程,才能建立良好的醫病互動關係。

fsj 提到...

香港出現第1個H7N9病患

自由 2013.12.03

香港媒體昨晚報導,衛生單位確診首宗H7N9禽流感個案,一名印尼女傭去過深圳後高燒及肺炎,經測試確診H7N9,目前有生命危險;這名36歲印傭與雇主一家6口住在屯門帝濤灣,香港政府正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包括是否要暫停輸入中國活雞。

該名印傭上月17日前往深圳1日遊,到過當地的市場,接觸過活雞。返港後發燒,已看私家醫生及服藥。到了上星期三(27日),因為高燒及呼吸急促,去屯門醫院急症室求醫,照肺後證實肺炎,立即留院觀察,而H7N9的快速測試亦呈陽性。印傭由於病情嚴重,3天後轉送瑪麗醫院。由於患者呼吸衰竭,正接受人工肺治療,情況危險。

我國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說,這名患者雖然住在香港,不過是因曾到廣東深圳市旅行而感染H7N9,非在香港當地感染,因此將廣東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到第2級「警示(Alert)」。(編譯詹立群)



◆ 醫師︰泡澡別泡到全身紅通通

自由 2013.12.03

〔記者邱宜君、洪素卿、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天氣冷颼颼,沖澡、泡澡都要特別留心!

日本雜誌《日刊現代》引述日本東邦大學醫療中心佐倉醫院循環科教授東丸貴信說法,指冬天洗澡先洗頭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

新光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連立明說,他自己沖澡也是先沖身體,再沖頭,因為周邊血管先受熱擴張,對於全身血壓的衝擊確實較小,但此舉是否對腦血管有保護作用,則需進一步研究。

最好先穿好衣服 再出浴室

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則提醒,如果淋浴時,忽冷忽熱的水注直接沖在身上或頭上,對於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的人,也都有引發血壓不穩的危險。

東丸貴信另建議,水溫不要超過四十一度,時間不要超過十分鐘,高度不超過胸口。

王宗道也指出,泡澡時間不能太長。泡到全身都紅通通時,顯示全身血管多數擴張,這個時候從浴缸爬起來,可能出現低血壓,會感到一陣暈眩。他建議最好雙手扶穩、慢慢起身。洗完澡最好在浴室穿好衣服再出來,然後盡快把頭髮吹乾,以免忽然冷風吹拂,血壓飆高。

此外,泡澡對於有吃降血壓藥或治療攝護腺藥物的人,容易引發低血壓。

台北醫學大學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游家銘表示,有三高等潛在疾病的民眾,最該注意的是「溫差」不能太大。溫差不能太大的原則不只適用冬天,夏天洗澡也一樣。部分民眾夏天喜歡沖冷水澡,但為避免身體血管一下子因為受冷、收縮,建議不要直接就往頭上沖冷水,而是先沖手腳、讓身體逐漸降溫。

※ 相關報導:

* 日夜溫差大 注意保暖預防腦中風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34897.shtml

醫師陳春忠說,顱內動脈瘤未破裂前,沒有徵兆,一旦發生,請立即就醫,近來日夜溫差大,建議民眾出門要注意保暖,記得戴上帽子、口罩等,阻隔冷空氣,避免血管壁承受過大壓力而爆開。40歲以上高危險群民眾,在健檢中增加腦部核磁共振,防範未然。

* 方塊踏步 銀髮族肢體更軟Q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3000506-260107

台灣人口呈現加速老化現象,跌墜事故又以65歲以上族群最容易發生,內湖健康服務中心特別開闢「互動式方塊踏步運動」課程,以愉快有趣方式強化長者下肢機能,提升認知及生活機能預防跌倒。....內湖健康服務中心為提供更多長者參與,結合市立聯合醫院復健師提供個別運動指導,每周一、四、五下午2點至5點於聯醫內湖門診部高齡友善專區開課,詳情可洽電話:27911162分機7036陳小姐。



◆ 高膽固醇代謝物 刺激乳癌形成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12.03

高膽固醇可能會導致乳癌發展與擴散。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利用動物研究發現,膽固醇代謝後產生的物質「27HC」會導致乳癌發展,而且會抑制治療乳癌藥物發揮作用,研究者認為,從食物中減少攝取膽固醇、保持運動避免過胖,是讓自己遠離乳癌威脅的方法。

杜克大學醫學院在最新一期《 科學》期刊上指出,膽固醇在人體內代謝後產生的物質27HC,會像雌激素一樣,讓乳癌腫瘤持續成長並擴散。

研究者尼爾森指出,27HC惡名昭彰,就算治療乳癌常見的「芳香轉化?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也會受到27HC影響,效果大打折扣。研究還發現,除了血液中的27HC能讓腫瘤成長外,腫瘤不需依靠27HC,也可以自行製造大量酵素讓膽固醇能轉化成27HC,也就是說,腫瘤也可以「自助」,讓自己成長。

根據研究者指出,75%乳癌主要受女性賀爾蒙雌激素刺激形成,另外,在手術被移除的乳癌腫瘤中也都可以發現27HC。27HC除了能透過飲食控制外,也可以服用「司他汀類」等管理膽固醇藥物來控制。

另外,研究者也在動物實驗中發現,若阻止27HC的形成,便可以延緩首次腫瘤出現的時間50天以上。

由於目前這項研究結果來自於白鼠實驗與癌症組織,研究者未來將進一步證實是否適用於人體。不過,膽固醇的控制可從飲食與運動著手,根據美國梅約診所布蘭貝克醫師表示,雖然以黃豆為主的食物降低壞膽固醇效果有限,但這些食物由於含有較少的飽和脂肪,且提供包括維他命、礦物質與纖維在內等營養素,對身體仍屬有益。



◆ 換學名藥 吃1顆變吃3顆 病患不適應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12.03

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看似合理的原則,但套用在藥價上,卻引發不少爭議。中央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藥價格調整作業辦法」規定,只要是上市超過15年的藥品,健保將給付相同價格,引起醫界反彈,認為新制上路後,病人在治療上將充滿變數。

健保署新藥審查委員、和信醫院藥劑科主任陳昭姿指出,學名藥通過食藥署認證,不能說不合格,但某些藥品病患服用後的感受就是不一樣。以助眠藥物「使蒂諾斯」為例,不少人換吃學名藥後,得增加劑量,原本只要吃一顆原廠藥,但現在得吃上兩顆,甚至三顆,才能入眠。

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指出,從學理上來看,學名藥藥效等同於原廠藥,但兩者效果確實有差。因製藥不光只是要求成分,影響藥物釋放速度的賦形劑技術也相當重要。

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 健保三同新制惹議

對於健保署即將上路的「三同」新制,立法委員陳節如表示,她不反對這個措施,但前提是藥物品質一定要好,病患才能獲得最基本的用藥保障。食品GMP查核出現重大疏失,讓人對於GMP藥廠信心也開始動搖。

陳節如批評,食藥署日前執行GMP藥廠查核時,發現3841項藥物與許可證內容不同,其中最嚴重的是「應做生體相等性(BE)試驗而未做」。食藥署竟發函給業者,若上市超過五年未發現嚴重不良反應或藥效不等,可等效於五年BE試驗,等同於就地合法。

陳節如表示,已經要求食藥署必須在年底之前提出完整的稽查報告,且需公布必須重新做BE檢測的藥品項目,才能確保國人用藥安全。

對於外界反彈未來不論是原開發廠、輸入、國產藥品,只要是收載超過15年的藥品,健保將給付相同價格,藥品品質、療效將不是優先條件,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沈茂庭解釋,原廠藥的專利期一過,就會出現學名藥,這情況舉世皆然,只要學名藥通過生物體內相等性(BA/BE),就代表成分一樣、品質一樣,當然效果也會一樣。他表示,「同成分、同品質、同價格」藥價措施最快將在明年第二季上路,民眾對國產藥應有信心。

「全民健康保險藥價格調整作業辦法」涉及藥品的價格及品質等問題,日前已循行政程序送到立法院查照,但在院會中已被黨團提案要求改為審查,該辦法是否能因為食品安全的連帶效應,引起立委的關心,有待觀察。

※ 相關報導:

* 健保給付 藥品竟比糖果便宜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35724.shtml

舉例來說,國人每年服用一億多顆的助眠藥物「使蒂諾斯」(Stilnox),目前原廠藥健保藥價每顆3.28元,而學名藥價格分歧,近十家台灣藥廠生產此藥,最低一顆僅一塊多。健保署新藥審查委員、和信醫院藥劑科主任陳昭姿指出,上一次30家部立醫院(前署立醫院)聯標時,某得標台廠學名藥「使蒂諾斯」以每顆八毛錢得標,一顆助眠藥物竟還不如一顆糖果的價錢。

....王宗道說,從臨床觀察,原廠藥確實比較好。門診不少新患者都是因為換藥而被迫離開原來的醫院,跑至台大就診。不少人原本只需一顆原廠藥,但改成學名藥,多吃了兩三顆,但血壓還是控制不好。

fsj 提到...

港首例人染H7N9 隔離17人

【聯合報╱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2013.12.04

香港確診首宗人類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後,提升醫院警戒到嚴重級別,停止深圳三雞場活雞供港。

港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因未能確定染病印尼女傭在深圳接觸活禽的地點,採取特別預防性措施,停止深圳三個供港雞場活雞供港。

港府星期一公布確診首宗人類感染H7N9禽流感個案,病患是一名卅六歲印傭,她到過深圳,在當地宰雞後煮食,返港後三次測試確診染病,目前情況危殆,其家中有四人報稱有輕微症狀。

高永文表示,已聯絡超過二百名曾與首宗H7N9患者有接觸的人士,包括十七名緊密接觸者,如果這些人士沒有病,當局會安排他們進行非醫院隔離。

香港特首梁振英說,政府高層十分重視病例,暫時認為病例有可能屬於輸入性質,會盡快跟進,了解所有與病例有關的事實。衛生防護中心正尋找病毒源頭及傳播方式,並與醫管局一同追蹤與病人接觸過的人士,進行醫學監察。當局亦會執行各種預防及感染措施,包括在入境口岸進行體溫檢測、巡視雞場及家禽零售點等。

大陸今年至今確診一百三十九宗H7N9禽流感個案,二宗個案在廣東省,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說,禽鳥散播病毒,可能由大陸北至中部,南移至廣東及深圳。雖暫時未有疫苗可預防人類感染禽流感,但港府仍鼓勵市民接種流感疫苗,減低患病機會。

深圳當局則表示,當地未有疑似個案或感染報告,暫時不會停止輸出活雞,活禽市場亦不會休市。

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馬漢武說,深圳沒有接過疑似個案或有關的感染報告,對於香港的個案,正等候調查結果,包括患者曾到過深圳那些地方等資料,才決定如何跟進。

他表示H7N9禽流感上月已納入需通報的疾病名單,冬季是候鳥遷移季節,禽流感傳播風險或會增加,會密切留意周邊地區感染情況,也已建立全市的通報網絡。



◆ 美研究:睡覺時 大腦能排毒

【聯合晚報╱彭宣雅】2013.12.04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科學家最近發現人類為什麼需要花這麼多時間睡覺的原因,因為睡眠有助於清理頭腦一天產生的「化學毒素」,這項發現對未來治療老年癡呆症可能提供重要方向。

這項由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RMC)進行的研究,在小鼠睡眠時掃描小鼠大腦,結果發現大腦能量沒有顯著下降,清理活動效率提高了10倍,高量毒素清理效果顯著。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17日《科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指稱,大腦在清理過程需要集中能量,如果大腦在清醒狀態展開清理活動,會阻礙思想活動,因此需要睡眠。

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主任聶德卡‧尼德瓜德指出,研究發現,大腦在睡眠和清醒時,有不同功能狀態。恢復性睡眠似乎是為了清除清醒時所積累的神經活動副產品。

研究也發現,大腦有獨特的清除廢物方式,在睡眠中,高效活躍的類淋巴系統負責清除阿茲海默症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毒素。

但目前醫界還不清楚,睡眠不佳導致老年痴呆症,還是罹患老年痴呆症會影響睡眠。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江漢光表示,當一個人睡不好時,大腦功能也會出現問題,也會增加憂鬱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他表示,人一天當中,有6至8小時在睡眠。在睡眠狀態下,淋巴液的毒素會排出,代謝吸收功能也會比白天強,可以代謝掉身體內的廢物。此外,保有良好的睡眠品質,隔天精神、專注力和大腦機能確實也會比較好。

※ 相關報導:

* 頭蓋骨被磁磚擊碎 女童變跛又癲癇
http://udn.com/NEWS/LIFE/LIF1/8337622.shtml

「女兒現在走在路上,還不時抬頭看天,就怕有東西掉下來!」十歲鄭姓女童五月初行經北市京華大廈,被剝落的磁磚擊碎頭蓋骨,半年過後,仍在復健,日後至少還得換兩次頭蓋骨。

* 13小時微創手術 「象腿小妹」看到膝蓋了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38235.shtml

終於看見膝蓋和腳踝的骨頭!歷經13個小時微創手術,13歲李小妹隔天看到了自己膝關節,感動到快哭出來,因為她罹患淋巴水腫,近兩年來,雙腿浮腫,腿圍比同年齡女孩的腰圍還粗,被同學譏笑是「象腿女孩」。

林口長庚醫院上午舉辦「超級顯微手術治療雙下肢淋巴水腫」記者會,來自馬來西亞的李小妹妹再三感謝醫療團隊的照護,個性開朗的她當場唱歌、跳起舞來,動作靈活,很難想像她手術前象腿的模樣。



◆ 食藥署:皮膚有傷口勿用護唇膏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即時報導】2013/12/04

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有媒體報導「止『凍』市售護唇膏成分解析」,提及應避免使用普遍卻差勁成分的唇膏,經查礦脂 (Petrolatum)、桂皮酸鹽 (Octinoate)、對羥基苯甲酸甲酯 (Methylparaben)等成分,在歐、美、日等國並未禁止使用於化粧品中。甚至,精煉石蠟也可用於食品及口服藥品中,消費者無須過度擔心。

食藥署呼籲消費者,化粧品是使用於正常健康肌膚上的產品,肌膚若有傷口,應立即停用並就醫診治。

食藥署說,化妝保養品包括一般化妝品、含藥化妝品雙軌管理,若有療效會以藥品管理,含藥化妝品上市前需審核成分濃度通過安全性規範;但一般化妝品不須查驗就可販售。

※ 相關報導:

* 冬季護唇 保濕就對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4/today-health1.htm

唇瓣的鎖水力較弱,又需要接觸唇膏、食物、牙膏等物品,所以第一重要的是「保濕」。不可破壞嘴唇原本的表皮,若喜歡舔、抿嘴唇,與伸手拔嘴唇的皮屑,都會弄壞嘴唇的保護層,引起發炎。

* 輕忽牙周病 當心全身疾病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337088.shtml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國內超過99%的成年人有牙周病,但僅不到三成民眾知道自己有牙周病。醫師表示,牙周病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只能定期檢查,一旦未及早發現,延誤治療時機,恐出現掉齒、落齒等問題,也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甚至惡化成口腔癌。

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透過社區牙周病篩檢,調查18歲以上共4061位民眾發現,35至44歲的牙周健康比率不到8%,18至34歲年輕人約三成已罹患牙周病。



◆ 布質用品易孳生塵蟎 擺飾減少降低過敏原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陳敬哲/台北報導】2013/11/13

減少家中不必要的擺飾可減少過敏原。長庚醫院副院長黃璟隆表示,擺飾多,窗簾厚重,很少開窗讓空氣流通,都會導致敏原增加。

黃璟隆醫師表示,被套或覆蓋物每1-2周就建議以攝氏55度熱水清洗或烘乾,或使用防蟎套。蓋被以化學質料或蠶絲被為佳。室內也要勤於打掃,但使用吸塵器時患童不宜在場。家中清潔雖重要,但也沒必要過度緊張,影響日常生活。

冷暖氣機及空氣清淨機及空氣濾清器之濾網勤於清洗或更換,除濕機也有必要,維持濕度50~60%。勿用地毯及厚重窗簾,傢俱最好以木質或皮質,塑膠材質為主。

醫師建議民眾拿掉不必要的裝飾擺設,絨毛玩具及盆栽。都會區大樓經常很少開窗,空氣不流通,過敏原的濃度難免增加,然而在都會區是否要開窗有時是兩難,有些民眾認為住家位於交通要道,外面空氣較污濁,整天緊閉門窗。

醫師表示,為了減少空氣中的過敏原,還是要禁煙,避免用芳香劑,蚊香及噴霧殺蟲劑,空氣污染嚴重時,還是得關上窗戶。同時也需留意溫差變化,注意身體保暖。少出入封閉性的公共場所,適時戴口罩。空氣乾冷時,別做劇烈運動,並避免劇烈的情緒變化。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高瑜蔓表示,台灣氣候潮濕很適合塵蟎生長,會藏在家中布質用品中的空隙中,不論蟲體本身、排泄物、或屍體,一旦進入呼吸道中,就很容易引發過敏,常見症狀就是流鼻涕、打噴嚏、結膜炎、甚至氣喘,去除塵蟎就是最好的保護方式,避免發生的危險。

塵蟎會生長在布料的縫細中,所以有很多抗塵蟎寢具會增加布料密度,讓牠無法生存,降低過敏機會,可是空氣中的漂浮微粒可能都是過敏原,例如灰塵、動物細毛、二手煙等,因此居家清潔非常重要,定期清洗布質用品外,也要去除灰塵,應保持空氣流通,避免過敏原累積家中。

高瑜蔓強調,過敏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癢、鼻炎、結膜炎等,發現家人有任何相關症狀,最好就醫抽血檢查,找出過敏原,保持居家清潔,避免過敏原孳生,同時規律接受治療,若長期未醫治或改善環境,可能造成慢性皮膚炎、鼻中隔彎曲、與慢性鼻炎,導致後續治療困難,增加醫療成本與難度。

fsj 提到...

耐藥性愛滋 國內首見群聚感染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3.12.05

成大出現國內首見的愛滋病耐藥性病毒群聚感染現象,感染比率高達兩成,也就是5個新增患者中就有1個是耐藥性患者,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以「震驚」形容,擔心未來患者會無藥可治。疾管署獲悉上述狀況,期待以個案管理的方式加強防堵。

成大近期將新增病例檢體送往台大分析,發現群聚現象,其中有1名40多歲的男同志愛滋帶原者,以安非他命等方式誘使年輕同志與他發生性行為,進而感染給對方,已確定有4名少年染上耐藥性愛滋病毒,此外還有5名患者也有耐藥性,還在了解感染來源中。

成大護理系教授柯乃熒表示,過去耐藥性病例大多是感染愛滋多年後,因服藥的順從性不佳,成為耐藥性患者。

但這批病例卻是一得病就是耐藥性病毒感染,這種是一個警訊,未來耐藥性病例可能會大幅增加。

柯乃熒表示,雖然疾管署監測國內愛滋病耐藥性病例比率為9%,但實際上可能不只於此,目前台大的研究全台約為16%,而成大最高為20%,由於同志活動範圍有地域性,南部其他醫院的抗藥比率應該也都不低。

她表示,國內防疫醫學界認為,比例偏高的原因可能與國內的愛滋用藥政策有關,國內因預算不夠,從兩年前開始讓患者集中使用較便宜的藥物,極可能拉高耐藥性比率。

此外,同志使用安非他命的比率,從2010年的2%,今年已增加到9%,在使用安非他命後容易進行不安全性行為,也是造成耐藥性愛滋病毒擴散原因。

王任賢則表示,目前每年花在治療愛滋患者身上的經費達25億元,且病例每年以3成比率不斷增加,是政府沉重負擔。

王任賢說,不反對使用便宜藥物,但應有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個案管控。

他表示,愛滋耐藥病毒患者的增加是全球重視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多次呼籲各國重視,耐藥患者增加不僅會增加治療成本,也會使患者病情難以控制,甚至無藥可醫。



◆ 低溫是百病之源 身體太冰冷容易生病(節錄)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1299

【內容摘自《120種冰箱常備「最健康的食物」》,作者永山久夫/監修,譯者周若珍,采實文化出版】2013/10/17

驚!體溫低於35℃的身體,就是「養出癌細胞」的環境!

體溫低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變差,連排泄功能也會隨之降低。根據醫學研究,體溫下降1℃,免疫力就會降低30%,基礎代謝率也會減少12%。體溫若降至35℃,就會變成最容易增生癌細胞的危險環境。

運動紓解壓力有提高體溫的效果,但最簡便的方法,還是多吃能讓身體變暖的食物。積極攝取「發熱食物」,便能提高基礎代謝率,免疫力也會因此上升。還能更進一步提升自律神經的狀態,打造出不易生病的強健身體。

※ 全文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心臟衰弱、貧血… 五症狀 手腳冰冷跟著來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6186

....童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吳保宗說,手腳會溫暖,主要是靠由心臟發出到全身各部位的血液所攜帶的氧氣,當氧經過燃燒產生熱能,讓全身都有適當的溫度。

一旦身體出現心血管系統功能異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辦公室久坐族、不愛運動的宅男宅女,新陳代謝出問題,會導致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環不良,造成手腳冰冷情形。

吳保宗說明,當身體出現下列異常情況時,手腳就會冰冷:

1.心臟衰弱:造成心臟無法製造足夠的血液供給身體。

2.貧血:體內的血紅素與紅血球偏低時,導致細胞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燃燒。

3.血管阻塞:導致肢體的血液供給不足,讓神經的傳導受到影響,所以產生四肢或單側手腳冰冷、麻木、疼痛、脈搏減弱等症狀。

4.自律神經失調:遇到壓力無發紓解時,大腦中掌管情緒和內分泌的自律神經中樞下視丘功能會錯亂,因而影響自律神經功能,造成血壓下降、心跳減緩、血管擴張、流汗減少,導致四肢溫度降低。

* 老人冬季洗澡 記牢3訣竅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5/today-taipei14.htm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家醫科主任詹益優表示,老人家血管調控能力較差,冬天洗澡時要特別注意溫差,避免失溫。建議水溫控制在四十度至四十五度,並儘量在下午洗澡,且每次不要超過十五分鐘,遵守這三項洗澡訣竅,可大幅減少在冬天洗澡時可能引起的病變和危險。

* 高齡均衡飲食 教你3觀念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339299.shtml

....長輩對食物的選擇喜好、由口進食的難易度、胃酸等腺體退化導致腸胃道消化狀況不佳及吸收能力降低、活動量減少造成食量下降等,都是營養來源不均的原因。

1、食物選擇不宜以醃製品為主,避免含鈉量太高

獨居或半獨居長輩增加,由於少量烹調執行不易、行動不靈活等導致自備食物困難,因而選擇罐頭、耐久放醃製品為主要配菜。也有部分長輩因為味覺敏感性降低,口味變重於是選擇此類食品。

2、透過烹調方式,改善咀嚼困難
3、喝湯不吃料?飲食資訊錯誤



◆ 熬夜上網 30多歲變「舉弱」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12.05

熬夜上網、玩手機,經常睡不好,小心可能變成「舉弱男」!泌尿科醫師發現,年輕男性如果對性事興趣缺缺,而且性行為僅能以簡單體位進行,無法隨心所欲變換姿勢,或是性行為頻率下降,都有可能性功能障礙的表現。

睡得飽才有體力「上工」,一名30多歲的男性,因下班晚,經常熬夜到凌晨兩點多才上床睡覺,近來發現自己對於嘿咻有點力不從心。

林口長庚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除了工作壓力大之外,越來越多人習慣熬夜滑手機、吸菸、晚睡,睡眠品質變差,長期影響內分泌,會引起勃起功能障礙。

除了性行為的頻率下降、注意力較難集中、還沒有射精就軟趴趴等指標之外,性行為體位也可以用來檢測性功能障礙。長庚醫院曾對300名輕度性功能障礙患者進行性生活滿意度調查,結果發現,許多輕度性功能障礙患者僅能使用傳統「傳教士體位」性愛姿勢。

陳煜說,「傳教士體位」是男女較容易達成的性愛姿勢,女生在上方或是男性從後方則屬於難度較困難的體位,需要男性陰莖維持較高的硬度才能進行,如果十次性行為中有五次,覺得變換姿勢有困難,就可能是輕度性功能障礙的警訊,應及早就醫治療。

※ 相關報導:

* 按摩四穴位 告別「媽媽手」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8097

「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俗稱「媽媽手」,比較常見於30-50歲的女性, 但隨著男性花更多時間照顧家中的寶貝,出現「爸爸手」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另外,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 的普及,也讓很多年輕人開始加入「3C手」的行列...



◆ 觀察站/法,匆匆修了 醫病關係恐更緊繃

【聯合報╱本報記者林河名】2013.12.05

醫院暴力頻傳,立法院在「王貴芬掌摑長庚護理師事件」後加速修法。日前初審通過的醫療法修正草案,意在維護醫療環境,但醫病關係不對等才是導致衝突主要原因,立委如只知重罰,卻不願建立合理的醫療糾紛解決制度,醫病關係恐只會更加緊張。

醫療法修正草案祭出重罰,無非是為遏止醫院暴力事件。刑法對於傷害或重傷害罪都有明文,掌摑長庚護理師的蘆竹鄉代王貴芬已被迅速偵結起訴,涉嫌在彰基打傷醫師的鄉土劇演員「黑支」也被提起公訴,兩人都遭檢方求處重刑。

從王貴芬及「黑支」的案例可知,刑法對醫院暴力行為並非無法可罰,也可求處重刑。立委若只想「嚴懲」醫院暴力犯而修法,根本是搞錯方向,淪為民粹立法及作秀心態。

此次修法除了重罰,還把原本屬於告訴乃論的傷害罪,變成非告訴乃論的「對醫事人員施強暴脅迫罪」。醫院暴力雖有可能是病人或家屬無理取鬧,但更多情況應是情緒失控或醫療資訊不對等所致,告訴乃論的好處,可以讓雙方有和解或宥恕的轉圜空間,不必因一時衝突就鬧上法庭。

但改成非告訴乃論(公訴罪)之後,即使醫護人員可體諒病家的心情不願追究,卻仍必須由國家公權力介入進行刑事訴究,這樣的設計,難道不會加劇醫病關係的對立與緊張?甚至也可能因為醫護人員的濫用法條,更加深醫病關係的不對等。

更讓人憂心的是立委倉卒立法,條文規定不夠嚴謹,讓病人或家屬隨時處於「觸法」危險。例如,初審通過的醫療法第一百零六條,新增「對於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時,施強暴、脅迫者」可處五年以下徒刑等規定,但是否必須致人受傷才受罰,或是只要有強暴、脅迫行為就要受罰,規定不清不楚。如此修法,美其名要「保障病人就醫安全」,卻是治絲益棼,不修也罷。

※ 相關報導:

* 醫療法「王貴芬條款」 立委想翻案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340022.shtml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表示,王貴芬事件後,大家急著修法,內容偏重保障醫護人員,將使得不滿醫療而向醫院提出抗議的病患或家屬動輒得咎,原本雙方可協調和解的醫療糾紛,可能變成病患或家屬要求醫師不要告他,這也太矯枉過正了。

* 督保盟:刑度過重 病患權益呢?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340023.shtml

....督保盟發言人黃淑英認為有違比例原則。一般普通傷害罪最多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病患若在醫療院所對醫護人員「稍微大聲一點」或有「肢體行為」,就可能被處五年以下徒刑,這樣的刑度明顯過重。

fsj 提到...

嬰幼兒暴露塑化劑 增過敏風險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342918.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3.12.07

嬰幼兒暴露塑化劑,恐增過敏風險!台大醫院研究發現,兩歲孩童體內塑化劑BBzP代謝物數值越高,異位性皮膚炎風險越高,主要恐與經常接觸塑膠地板有關;不少家長讓孩童吃益生菌,但這項在2011年塑化劑風暴前所做得研究發現,經常服用益生菌等健康食品膠囊的幼兒,尿液DEHP代謝物是未吃者的1.5倍,過敏體質的風險較高。

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陳保中率領研究團隊,以2004-2005年台北地區出生的483對嬰兒與母親為研究對象,分別追蹤媽媽懷孕晚期、兩歲及五歲三階段尿液樣本,探討嬰幼兒早期生活接觸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對過敏性疾病的影響。

結果顯示,兩歲孩童的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比媽媽懷孕、五歲孩童的數值還高,如常接觸到塑化劑,可能會增加過敏和過敏性疾病的風險。

陳保中分析發現,兩歲孩童的尿液中塑化劑BBzP數值越高,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比正常的孩童高2.5倍,推論這與不少家庭使用塑膠地板,而小朋友常在地上爬行有關;此外,兩歲男孩的尿液DEHP代謝物濃度越高,潛在過敏體質風險也愈高。

這項調查是在2011年塑化劑風暴之前所做,當時曾了解孩童食用益生菌等健康食品狀況,結果發現,服用益生菌等健康食品的兩歲孩童的尿液中DEHP代謝物是沒有吃的1.5倍,推論過去上游廠商違法添加塑化劑事件,已影響孩童健康。此外也與孩童常接觸的玩具及塑膠製品有關。此研究成果已發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國際學術期刊。

因塑化劑事件後,政府積極追查,飲料、食品中疑慮已消除,但孩童日常生活中仍常碰觸不少塑膠物品,陳保中建議,家長應減少孩童接觸相關塑膠等製品,遠離塑化劑汙染環境,以避免過敏性疾病的風險。



◆ 人體缺乏維生素D 恐是疾病造成

中央社 2013.12.06

路透社報導,一般認為多攝取維生素D可預防癌症、糖尿病及心臟疾病,但是研究員今天表示,體內維生素D濃度低可能不是健康出問題的原因,而是罹病的結果。

這項研究發現可能會影響數以百萬計攝取維生素D,及其他營養補充品來預防疾病的民眾。美國民眾每年約花費6億美元購買營養補充品。

人體可以曬太陽自行生成維生素D,也可以透過魚肝油、雞蛋以及鮭魚、鯡魚和鯖魚等富含脂肪的魚類攝取。

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吸收及骨骼生成,部分觀察性研究顯示,體內維生素D濃度低可能會增加罹患許多急性及慢性病的風險。

但維生素D與疾病的因果關係依舊有待釐清,醫界及學界進行許多大型試驗,設法檢視攝取營養補充物維生素D是否可降低罹病風險。

法國國際預防研究所(International PreventionResearch Institute)學者奧提耶(Philippe Autier)主導的研究團隊,分析數百項觀察性研究及臨床試驗的數據。這些試驗檢視體內維生素D濃度,和癌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非骨骼相關疾病的關係。

學者在觀察性研究中發現,人體維生素D充足有助於降低糖尿病、大腸直腸癌及心血管疾病的罹病風險,但隨機臨床試驗的參與者服用維生素D,對健康卻沒有相同的助益。

奧提耶表示:「這個差異顯示,體內維生素D濃度降低透露了健康惡化的訊息。」

他解釋,癌症及糖尿病可能會降低人體維生素D的濃度,但這不代表維生素D濃度增加能夠預防疾病發生。(譯者:中央社林亭儀)

※ 相關報導:

* 63%學童:昨喝194大卡飲料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342926.shtml

國民健康署今公布「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63%國小學童受訪前一天飲料平均熱量為194大卡,將近1.5罐可樂的熱量。國健署署長邱淑媞建議,孩童多以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若學童每周一天以白開水取代珍珠奶茶,四個月下來可少胖1.2公斤。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呂俊毅表示,小朋友經常攝取含糖飲料易引發齲齒,喝飲料後,血糖上升,正餐就吃不下,無法正常攝取正常營養素,反而會虛胖。肥胖兒童有二分之一的機率變成肥胖成人,未來都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的潛在病患。邱淑媞提醒學童每天至少喝1500CC白開水,或體重乘以30倍的開水,以減少發胖、齲齒等後遺症發生。



◆ 救護車即傳心電圖 高雄榮總9個月救8人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3.12.06

根據統計,心肌梗塞患者有30%到院前死亡,高雄榮總去年底與高雄市6個消防分隊共同推動「救護車即時無線傳輸心電圖」,第一時間傳輸到心臟科醫師手機,掌握病患是否心肌梗塞,病患到院40分鐘就可進行心導管手術,3月以來已傳輸120例,成功拯救8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高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馬光遠表示,心肌梗塞發生3小時內是搶救的關鍵時刻,一旦超過6小時,會有超過9成的心臟肌肉缺血壞死,在救護車上使用即時無線傳輸心電圖,可大幅縮短心臟缺氧時間,讓病患獲得救治的時間從170分鐘降至40分鐘,死亡率更從12%降至5.3%。

有三高病史的吳宗炫,心臟已裝了兩支支架,上月20日凌晨兩點突然發生胸痛,家人呼叫救護車將他送往醫院途中,消防救護員在車上就為他進行心電圖檢查,將影像即時傳輸至醫師手機判讀,到院時吳先生看到醫師團隊已在急診室等候,他相當驚訝;吳先生32分鐘後完成打通血管手術,3天後就康復出院。

為了讓消防人員更簡便迅速使用這套「即時無線傳輸十二導程心電圖」,高榮心臟內科醫師黃偉春更研發出簡易定位背心,目前已申請專利,可清楚標明心臟位置,單人操作30秒便快速完成心電圖檢查,醫師判讀確認病患是否發生心肌梗塞,就能決定送往鄰近醫院即可或附設心臟科醫院,省略病患到院後又要轉院的繁複程序。

※ 相關報導:

* 借錢換金屬髖關節 兩年後…險鈷中毒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42282.shtml

貴未必好。一名四十八歲男子從事搬運勞力工作,兩側髖關節嚴重磨損,聽說金屬髖關節較耐磨,可使用一輩子,因此借錢手術;沒想到才兩年就出現關節周圍疼痛症狀,血中鈷濃度飆高,只好二次手術改換傳統人工髖關節。

fsj 提到...

香港再公佈人類H7N9流感確定病例 1星期內第2起

中時電子報 程子威/綜合報導 2013年12月07日

繼2日公布首例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香港昨(6)日再公布第2例H7N9流感確定病例,個案為一名長期居住於深圳的80歲男性,3日因慢性疾病至香港屯門醫院治療,6日出現發燒症狀,鼻咽拭子檢驗呈H7N9流感陽性反應,現正隔離治療,情況穩定,3名陪同入院及其探訪家人至目前為止未出現病徵。

指揮中心指出,依現有流行病學資料評估,該男子應該是在大陸廣東省感染,截至目前為止,大陸共有140名確診病例,分布於10省2市,已知47名個案死亡;另香港共計2例,初步研判皆在廣東感染。此新增病例為香港入秋以來第2例H7N9流感病例,指揮中心不排除疫情已向南方擴散的可能。

另外,指揮中心再次提醒,國人前往大陸時,應避免接觸禽鳥類,尤其切勿撿拾禽鳥屍體,食用雞、鴨、鵝(含蛋類)需注意完全熟食,並落實洗手等個人衛生措施,以避免感染。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應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之檢疫人員;返國後若有上述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訴醫師接觸史及旅遊史,以便接受適切的醫療服務。



◆ 手腳冷吱吱 恐潛藏健康問題

文/蔡秉芸 2013.12.07 自由

時序入冬,常有寒流來襲,有些人即使穿著厚大衣、手套、襪子保暖,手腳還是凍得像冰棒一樣,尤其年長者和女性朋友特別常見;可別以為這只是一般人所說的體質虛寒,而忽略了可能是潛藏的疾病所致。

◎末梢血液循環不良

動脈硬化隨年齡增長而逐漸發生,尤其60-70歲老年人,若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抽菸史,便容易有周邊動脈阻塞疾病,走路走久了會有小腿疼痛、抽筋、痠麻等症狀,需要休息一下才能改善,較嚴重者會出現四肢末梢冰冷、蒼白發紫,更嚴重者甚至會肢端缺血壞死。

測量足背動脈的脈搏強弱與手腳的血壓,如果幾乎摸不到脈搏,且腳和手的血壓比例小於1,就須懷疑有血管阻塞不通的問題,須進一步做血管超音波檢查,以確定有無罹病。「戒菸」與「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是預防此一病變的不二法門。

◎血液疾病

貧血的人因血紅素攜帶氧氣不足,末梢血液循環缺氧,無法產生足夠的熱量,也會有手腳冰冷的問題,且易有倦怠、心悸、運動氣喘吁吁、臉色蒼白等症狀。

長期貧血因身體會逐漸「代償」適應而症狀輕微,若不治療可能惡化,引起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嚴重後果,所以務必就醫找出貧血的原因。

一旦確診是缺鐵性貧血(女性特別常見)、葉酸或維他命B12缺乏引起的貧血,或是腎臟病、甲狀腺疾病等慢性病伴隨的貧血,應針對不同原因給予治療,改善貧血就能改善手腳冰冷的現象。

◎雷諾氏症

這類患者除手腳冰冷,還有3階段的顏色變化,當手腳暴露在低溫的環境,會轉為蒼白色,接著變成藍紫色,回溫時變紅色,通常還併有麻木刺痛感。

此病的原因不明,年輕女生較常發生,有些與自體免疫疾病有關,應求診風濕免疫科進一步診斷。所幸大部分患者的症狀輕微且偶爾發生,只須注意保暖,避免暴露於冰冷的環境刺激,大多不需要用藥。

◎甲狀腺功能低下

甲狀腺機能低下者,新陳代謝率降低、心跳過慢、比較怕冷,也容易四肢冰冷。近年來因開放食鹽進口,有些食鹽未加碘,可能因此出現缺碘性甲狀腺腫大及功能低下,民眾選購時應多留意食鹽中是否含碘。若有甲狀腺症狀,可到內分泌科門診檢查。

◎中樞神經病變

腦中風或大腦脊髓損傷的病人,因為患側手腳癱瘓,肌肉萎縮,血管也變得較細小,血液中帶氧量相對變少,產熱減少,以致肢體常是冰冷的。

照顧者應注意幫病人保暖,如穿襪子、戴手套,並協助病人做復健活動,促進末梢血液循環,多產生些熱能。

(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 相關報導:

* 常打電腦肩頸痛 教你4招舒緩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344723.shtml

上班族每天待在電腦前的時間很長,頭頸長時間向前傾,慢慢累積肩頸肌肉疲勞,易造成肩頸部位僵硬痠痛,甚至受傷。民眾可以藉由簡單的肩膀環繞及伸展動作,使僵硬的肩頸得到紓緩和強化。

* 攝護腺癌 男性50歲起要檢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42922.shtml

攝護腺癌手術後,不僅尿失禁得包尿布,還得裝人工陰莖才能找回「性」福!泌尿科醫師表示,國內攝護腺癌患者年齡層下降,即使能治癒,卻可能帶來讓男性很在意的後遺症。要避免攝護腺癌,男性要減少吃高熱量食物、紅肉,50歲後開始做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

* 嘴破疑罹癌 引發憂鬱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44318.shtml

會自行痊癒的小小口內炎,竟引發憂鬱症?沙鹿1名40歲李姓婦人嘴巴破洞,檢查雖確定只是口內炎,但她疑神疑鬼認為患了口腔癌重症,憂鬱不安、失眠哭泣,最後到身心科就診,才知是季節性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