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可否撐過4年?聽直覺怎麼說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311290071-1.aspx
中央社╱佛羅里達州28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3.11.29
新婚後常感到恐慌嗎?美國研究發現,這些潛意識中的恐慌感,或許可以預測你的婚姻是否撐得過4年。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科學雜誌」(Science)本週刊出的研究報告,調查135對自認幸福美滿的新婚夫妻,並測試他們的潛意識疑惑。
每一名受試者必須在快速瞄一眼新婚伴侶的照片後,對照片按下帶有正面字彙或負面字彙的按鍵,如「糟糕」或「超棒」。
研究報告發現,發自內心正面看待婚姻關係的受試者,能在較短時間內按下正面字彙按鍵;而猶豫不決的受試者在連結伴侶照片和字彙上,存在較多潛意識難題,而這些伴侶的婚姻,很可能撐不過4年。
報告主要執筆人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麥納帝(Jim McNulty)說:「這套研究設計還不完美。」
單身的麥納帝說,他還沒用這套研究設計測試即將結婚的伴侶,但這有助提醒我們聆聽「直覺」。
他說:「比起直覺或無意識的自然反應,我們的欲望會讓我們更正面評估(婚姻關係),但一些無意識的想法可能蘊含真正的意涵。」
他說,諮商能幫助人們正視面對這些疑慮,並解決婚姻中的問題。
◆ 真愛難尋?調查顯示66公里就有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1129002219-260408
中時電子報 盧怡秀/綜合報導 2013年11月29日
真的覺得真愛難尋嗎?現在有交友網站調查,發現平均每人只要離家66公里,就能遇到相知相惜的另一半。而且有4成人數的伴侶就在同一城市,更有高達近7成的人認為,只要真愛來臨,距離不是問題!
愛情網站「Lovoo」針對2000名已有伴侶的男女進行調查,發現平均離家距離66公里外的地方,就能覓得真愛!而調查也發現,有4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另一半其實就住在同一個城市,更有高達5成的受訪者認為,遠距離戀愛一點都不可行,「絕對不考慮!」
但也有6成8的人認為,真愛無關遠近,至於3成8的受訪者則感慨表示,遇上真命天子、真命天女的機會幾乎是零!
◆ 早已成婚沒名份…她開刀 她不能簽同意書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327349.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3.11.29
作家陳雪和同性愛侶早餐人(暱稱「阿早」)前年成婚,生活中相互照顧,但法律上,她們還是「陌生人」。
陳雪近來身體欠佳,住院兩次,幸有阿早看顧。但阿早並非陳雪法律上的「家屬」,每次醫護進病房,總要問一次「她是?」兩人回答「伴侶」,對方不懂,又繼續問,問得兩人好無奈。
最讓陳雪痛心的是,下周陳雪要開刀,親密伴侶阿早依法無法簽家屬同意書,陳雪只好請來弟弟。
她感嘆,明明是最親近的人,在最需要對方的時刻,距離卻遙遠。
異性戀婚姻理所當然擁有的,陳雪都沒享受過。報稅優惠不用說,一回郵差送阿早信用卡來,陳雪想代領,郵差說「這只有家屬可以領」,陳雪無言以對。
許多人說同性婚姻沒有的,其實可靠一些辦法「變通」,例如以保險來說,可變成債權人;但陳雪不想這麼做,「這不公平、很怪異。」
陳雪感嘆,走到最後,房產、版稅卻不能留給阿早,「我們雙方家人感情很好,但為何我和阿早的一切權益,只能靠彼此家人感情上的理解,卻沒有法律保障?」
※ 相關報導:
* 同志婚 繞路走不如修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327352.shtml
....政大社工所副教授王增勇說,同性伴侶缺乏的權利包括能不能領養孩子、人工生殖、請育嬰假、請家庭照顧假、共同報稅、勞保年金繼承權及撫卹金等;職場中還有很多主管,會以員工是否結婚作為職務升遷參考標準,「很多差別待遇很隱微,但深植在生活層面中」。
* 下一代幸福聯盟:一夫一妻 才是健康兩性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327345.shtml
反對婚姻平權、多元成家,多個團體組成的「下一代幸福聯盟」表示周六將號召廿萬人上凱道,昨天在各家報紙頭版刊登動員廣告。成員之一的台灣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護家盟)昨晚表示,婚姻不是基本人權,否則「六十歲阿伯說要娶十二歲小六學生,難道也可以嗎?」
「下一代幸福聯盟」表示,任何人都是一男一女生出來的,這是自然法則,因此一夫一妻才是好的兩性教育環境。至於此主張是否歧視單親或隔代家庭?聯盟表示,單親或隔代家庭並非自己願意變成這樣,很多人仍期待一夫一妻家庭;很多隔代教養是因夫妻雙薪在外工作,仍是一夫一妻。
※ 所謂的「自然」是:人類(也包含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斷背山:動物的同性性行為」 http://e-info.org.tw/node/95037)的「性別屬性」其實是一道「彩虹光譜」,有各種層次。
* 多元成家 需要理性對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325574.shtml
家庭形態的多元化是社會開放成熟的一種過程,是否修法、如何修法,討論若流於各種形態的對立,無助於問題的釐清。然而既然正反雙方都意在為更多人爭取「幸福家庭」,且相互溝通、彼此尊重,正是家庭幸福的法門,則此次修法也可以是對台灣社會的再教育,藉此契機學習如何與不同意見者理性對話,以親身實踐落實「幸福」的真諦。
◆ 通姦罪廢或留 「補償受傷一方是關鍵」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3/8327359.shtml
【聯合報╱記者劉峻谷/台北報導】2013.11.29
學者指出,「讓婚姻中受傷的人獲得補償」,是廢除與保留通姦罪者最大的公約數;要廢除通姦罪,民法一定要有配套措施,保護受傷的一方和小孩。
依據法務部資料,目前有通姦罪的國家有南韓、美國十個州、印度、印尼、柬埔寨和伊斯蘭教國家;歐洲、日本等先進國家多不處罰通姦,大陸也沒有通姦罪。
廢除通姦罪似乎是國際潮流,但學者、專家認為,法律是為了解決當前社會問題,不是要趕流行,如果要廢通姦罪,必須有完善配套措施。
高院法官邱忠義贊成廢除通姦罪。他指出,隱私權是自主權之一,從審案經驗發現,告配偶通姦,反而讓被告的雙方「愛到犯罪無怨尤」建立革命感情,關係反而會更加密切;甚至有丈夫替小三付罰金,再公然比翼雙飛,元配莫可奈何。
邱忠義建議,若要維持通姦罪,應修法改成針對持續通姦才處罰;或只處罰已婚者,不罰未婚者。
邱忠義也說,或者建立完善的懲罰性賠償,例如美國高爾夫球名將老虎伍茲(Tiger Woods)離婚,付出高額贍養費。
交通大學副教授林志潔說,人的情感很微妙,用刑法處罰不見得會達到預期效果。
她認為,通姦除罪的前提是修改民法,讓在婚姻中受傷的人可以獲得補償,這也是贊成和反對廢除通姦罪者的最大公約數。
律師公師全國聯合會池泰毅律師說,通姦罪無法預防出軌,但可仿傚美國的婚前約定,若一方出軌、外遇,則財產歸對方所有,除了給予精神賠償,亦可保護家庭,讓子女可以正常成長。
※ 相關報導:
* 捍衛婚姻?懲罰女人? 通姦除罪激辯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3/8327357.shtml
法務部昨天舉辦通姦罪除罪公聽會,贊成除罪者指出,走進婚姻並不代表放棄身體自主權,且通姦罪被告女多於男,等於變相懲罰女人;反對廢除者認為,通姦罪有預防外遇功能,維護家庭的價值「一切為孩子,孩子為一切」。
◆ 大千醫院、聯合大學合作 雲端照護網啟動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27111.shtml
【聯合報╱記者范榮達、蘇木春/苗栗報導】2013.11.29
苗栗市大千醫院、國立聯合大學昨天產學合作簽約,運用雲端科技遠距監測居家老人行動及心跳、體溫等生理訊號,提供即時醫療服務,照顧老人升級。
此外,育達科技大學與日本名古屋產業大學合作,昨天與君毅高中、日本久居與岐阜兩所農林高校視訊連線,舉辦「探查CO2、思索樂活度」國際環境教育會議,將環境教育全面推廣、向下扎根。
大千醫院總裁徐千剛、聯大副校長李增欽昨天簽約,啟動雲端科技照護醫療網,徐千剛說,苗栗高齡化程度越來越高,許多青壯年人外出工作,獨留老人居家,系統隨時監控,達到預防與醫療效果。
研發系統的聯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吳有基指出,目前研發出的功能,包括腕表式脈搏量測、可攜式心電圖等,老人不必到醫院,無線上網傳到雲端,即時監測心跳、體溫、位置等資料。
他舉例說,透過室內定位,了解老人在家移動的狀況及位置,萬一發生緊急狀況,發出求救訊號,可以提供及時救援與醫療服務,長期監測的資料庫,還可以分析建構老人健康管理模式。
另,育達科大2009年與名古屋產業大學締結姊妹校,名古屋產業大學理事長木弘惠與8名師生昨天到苗栗參訪,並與育達科大、兆品酒店簽訂海外企業實習備忘錄,明年起名古屋產業大學交換學生除到育達科大上課,也安排至兆品酒店實習。
※ 相關報導:
* 愛自然的小孩有抗壓性
19 則留言:
網友是愛或害?5撇步護自己
【聯合報╱記者鄭國樑/桃園報導】2013.11.30
桃園縣張老師昨天指出,近期無論新聞或個案諮詢時,不乏青少年因為網路交友不慎而受騙上當、受傷害甚至失去性命,呼籲青少年務必把握「3多2不要」。
「張老師」表示,「3多2不要」指的是約會時到人「多」的地方,與較「多」光線的地方、「多」找朋友陪同,「不要」單獨赴約,「不要」隨意將個人資料、聯絡方式留給對方,如果赴約後發現對方意圖不軌,一定要勇於說「不」,捍衛自己的權益。網路交友受挫、失意時,歡迎隨時撥打電話1980「張老師,依舊幫您」專線。
「張老師」說,1名17歲的少女透過網路聊天室認識1名男網友,男網友能言善道,兩人頻繁聊天後墜入情網,彼此以老公、老婆互稱。沒想到男網友說很「哈」少女的豐滿胸部,少女透過私訊方式,傳數張露出臉部和胸部的自拍裸照給對方,想讓感情增溫。
結果少女的照片被轉載到色情網站,報警後才發現「老公」的身分是遭冒用,而非網友當時自稱是某某人的本尊,少女雖然覺得自己虧很大,但流傳在色情網站的照片已經造成傷害。
現今社會因網路發達,許多年輕人紛紛利用網路交友,尋找知己或真愛。「張老師」表示,在視窗的另外一頭,你看不見對方的表情,聽不見對方的聲音、摸不到對方的身體,卻對另一頭的他或她放了真感情,最後才發現被騙。
除了上述少女受騙的案例,「張老師」表示,有些被害者上鉤後,對方可能會用家人生病開刀急需用錢或以要投資為藉口,取得信任後借錢,網路騙局百百種,一定要設定保護自己的安全紅線,包括「3多2不要」,絕不超越紅線。
◆ 親子天下》黃瑽寧:缺了一角的性教育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5/20131129002607.html
黃瑽寧 2013-11-29 中時電子報
父母及師長面對孩子的性教育,多數將重點放在避孕、自我保護,但這樣的性教育會出現缺口,若有不慎,還會對孩子健康造成長遠影響。
前一陣子我受邀演講,講題是「從醫學觀點談青少年性教育」。大部分的人看到講題,可能以為我要談避孕、保險套、墮胎等問題,但這些內容我只輕輕帶過,反而花了大半時間在討論性病。
當然,這跟我本身是感染科醫師有關,但也不盡然。在美國疾病管制局的性教育網站上,揭櫫青少年性教育的三大目標:避免愛滋、避免性病以及避免懷孕,由此可知,避孕只是性教育的其中一環。但看看國內的新聞報導,甚至教育單位的網站,性教育中「避孕」這個議題幾乎佔據了大部分的內容,至於性病與愛滋病的教育,卻是少得可憐。可以理解的是,愛滋病或性病的議題,可能需要稍微多一點點的醫學知識背景,才能參與教學;一般教育者比較不敢碰觸這個議題,常常只是蜻蜓點水的帶過。
然而我們看看美國,有關青少年性傳染病的數據:每年超過八千名、十三~二十四歲的年輕人,被通報感染愛滋病毒,因為愛滋病潛伏的時間可長達十年,在這個年齡層患病的人數肯定更高。每年有超過九百萬名初診斷的性病患者,發生於十五~二十四歲這個年齡層,佔全國性病總人數的一半。每四個有性行為的青年女性,就有一位曾經得過性傳染疾病。因此,也難怪美國兒科醫學會在網站上疾呼:討論性病比討論性向更重要!
砂眼和性病的病原體竟相同!
講到性病,也許你腦海裡想到的是那些傳統的細菌感染,比如說淋病、梅毒等。然而因為抗生素的發明,細菌性感染基本上都可以治療痊癒,因此這些性病的發生率已經逐年下降。但除了細菌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病原體,都會透過性行為傳染,有些甚至可能造成長遠的健康危害。如今我們所面臨比較棘手的性傳染疾病,有三個重要的挑戰需要克服:一、沒有症狀的性病;二、傷害在晚期才會發生的性病;三、永遠治不好的性病。
沒有症狀的性病,首推砂眼披衣菌感染。嘿,沒錯,就是砂眼。沒想到造成砂眼的病原體,其實是一種性傳染的披衣菌吧?當女性得到砂眼披衣菌感染之後,通常是「沒有症狀」居多,所以感染者既不緊張也不焦慮,當然更不會告訴她的伴侶。這樣祕密傳播之下,傳染力超強的披衣菌,在美國已經造成每十五位成年少女,就有一位感染了此種病菌。
其他沒有症狀的病原體,還包括了「人類乳突病毒」、「B型和C型肝炎病毒」、尚未發病前的「愛滋病毒」等。這些病毒的帶原者就像正常人一般,甚至自己也不曉得身上帶有病毒,更不會知道已經把病菌傳染給了誰。
既然沒有症狀,那就算得到了這些性病,又有什麼影響呢?恐怖的地方就在這裡。這些疾病雖然不會造成立即的傷害,卻會嚴重影響未來健康,甚至有罹癌的危險。
無聲無息的健康未爆彈
比如說得到披衣菌感染之後,雖然症狀並不明顯,卻會造成隱藏的輸卵管炎,等到將來想懷孕的時候,會增加不孕症、甚至子宮外孕的機率。大家可能不知道子宮外孕的可怕,這是急診中遇到女性腹痛一定要想到的急症,如果沒有及時手術,恐怕會大出血甚至死亡;而年輕時曾感染過披衣菌,就是引起子宮外孕最主要的危險因子。
另一個「沒有症狀」的人類乳突病毒更是惡名昭彰,是引發子宮頸癌、口腔癌、陰莖癌、肛門癌的主要兇手。前一陣子好萊塢明星麥克道格拉斯在小報上爆料,說他因為年輕時口交太多,如今才會罹患口腔癌,引起一陣譁然。事實上這是真的知識,也就是說多年前他因為透過口腔性行為,不知從何感染了人類乳突病毒,在身上潛伏多年,中年後才發病演變為口腔癌,致病機轉和女性的子宮頸癌是一模一樣。雖然九○%的人得到人類乳突病毒,兩年後可以靠自體抵抗力清除;但是另外○‧八%的人就沒有那麼幸運,可能在人生的某一天,癌症就找上身了。
雖然政府正在努力宣導:性病是可以被治療的,如果有難以啟齒的症狀,一定要就醫尋求幫助。然而除了細菌性淋病、梅毒等疾病,有抗生素可治療外;病毒性的感染,大部分是沒有藥物可根治的。舉凡愛滋病、?疹、人類乳突病毒或各種肝炎病毒,有些要服藥終生,有些則是靠病人自己的抵抗力去清除,但基本上都沒有特效藥,這也是讓醫生頭疼的因素之一。
上述這些性病的知識、傳染途徑,以及可能造成長期的不良後果,都應該在青少年性教育的內容中出現。事實上,在美國教育單位努力的推動下,已有六成以上的學校將這部分教材納入性教育的範圍之內。
此外,我們也需要教導青少年如何保護自己、保護別人,包括正確使用保險套、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以及最好的避免性病方法:就是根本不要發生性行為。
青少年其實是已經可以學會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而身為教育者的我們,應當竭力將知識的各種面向完整的傳達給他們,然後由他們自己評估,自己做出正確的行為決定。在性氾濫的年輕世代中,性病教育絕對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希望我們在性教育的教材當中,能更重視這項知識的傳達。
※ 相關報導:
* 月經夢遺是非題 八成五國小生答錯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30/today-life11.htm
國小生性知識有多不足?一份問卷調查發現,對最基本的生理概念:「女生的月經有週期性,男生的夢遺則沒有。」正確答案是「對」,受訪小五學生只有一成五答對。
屏東縣里港國小學務主任林慧瑩等團隊,對該校五年級一百一十九位學生作問卷研究,了解學生的性教育程度,即使小學四年級健體課有學過,學校也有發衛教單張,但仍發現小五學生的性知識和性態度均非常不足....林慧瑩表示,現行性教育太片段,成效有限,因此設計統整性主題式的教學,分成「成長的秘密、青春加油站、愛要怎麼說和預防愛我hold住」四單元,再搭配使用《有什麼毛病?》等繪本給實驗組學童,對照組則只給一張衛教單,五週教學後再測結果顯示,主題式性教育明顯增加學童的性教育學習成果。
◆ 阿根廷愛侶完婚 懷孕的是新郎
【中央社╱布宜諾斯艾利斯30日綜合外電報導】2013.11.30
阿根廷一對新人今天喜結連理,創下「新郎」懷著身孕結婚的首例,這是由於新娘生是男兒身,新郎則是女兒身。
法新社報導,阿根廷2010年成為首個允許同志婚的拉丁美洲國家,兩年後接著通過法律,允許還沒接受手術在內的變性人,在國民身分證性別欄登記他們自己認定的性別。
卡倫‧布魯斯拉里奧(Karen Bruselario)和亞歷克西‧塔波達(Alexis Taborda)都是變性人維權人士,倆人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相識相戀,今天在東北城鎮維多利亞(Victoria)結為夫妻。
26歲的亞歷克西在電話中告訴法新社:「這真是讓人情緒激動的1天,是我倆實現夢想,獨一無二、意義非凡的1天。我們完成了民事婚禮。」
手持男性身分證、自認男子漢的亞歷克西目前懷孕36週,即將和卡倫邁向人生下一個重要階段:迎接倆人第1個孩子。卡倫和亞歷克西都還沒有接受變性手術。
亞歷克西和28歲的卡倫希望也能完成教堂婚禮,已用電郵向阿根廷出生的教宗方濟各呈請。兩人還沒接到回音。
亞歷克西承認他對新生兒還沒發展出太多「母性本能」,不過已準備好在12月22日剖腹生下愛女。
他說:「卡倫超想跟我交換,感受一下寶寶瘋狂踢肚子和害喜的滋味,真的很奇怪。」
妻失憶 夫用400張照片喚醒愛情
【世界日報╱北京1日電】2013.12.01
重慶綦江市一名婦人,因遭遇車禍頭部重創而失去所有記憶,需要巨額費用治療,她因不想拖累「陌生」的丈夫,遂提出離婚。重慶商報報導,擔任煤礦工的丈夫對她不離不棄,每天以行動幫妻子回憶往事,經多月的努力,終於喚醒妻子部分記憶,並讓妻子再一次愛上他。
重慶商報報導,來自重慶綦江市的27歲婦人穆琴琴,今年6月與31歲的丈夫張發國開車外出,不幸遇上車禍。穆琴琴在事故中被摔至頭部重傷而喪失記憶,把丈夫和女兒完全忘記。
因院方指治癒傷勢至少需7萬元,穆琴琴因不想連累家庭,哭著要和沒有感情的丈夫離婚。
據報導,面對妻子的失憶和哭鬧,張發國自始至終沒想過放棄,並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每天翻開相簿,耐心地向妻子講述裡面400多張照片背後的故事,「這張,你還記得嗎?你第一次來廣州,我帶你去坐我們公司的遊艇,你還要我擺『鐵達尼號』姿勢!」在照片中,穆琴琴站在船頭,張發國從後面溫柔地抱著她,兩個人都笑得那麼甜蜜。張發國稱,這就是他們愛情起航的秘密武器。
報導稱,每天上午10時,陪妻子散完步後,張發國就陪妻子坐在院壩上,拿出照片,和妻子講述著過去:第一次見面,第一次去公園,第一次送花,還有寶寶出生後第一次照全家福……。
當張發國連續講到第5天時,妻子的表情有了變化,她開口說了句:「我記得這些!」張發國興奮不已,之後,透過一個月不間斷地講述著照片的故事,兩人的愛情被慢慢喚醒。就這樣,終於喚醒穆琴琴零碎的記憶。穆琴琴被丈夫的深情打動,表示即使無法找回以往所有記憶也不要緊,因她只需記得丈夫愛著自己就已足夠。
◆ 議題汙名化 激情淹沒理性
中國時報 唐筱恬、李明賢/特稿 2013年12月01日
同性婚姻、死刑存廢、通姦除罪、安樂死等,一直都是國際進步人權的重要指標或熱門討論話題。號稱民主先進國家的台灣,一旦碰觸衝擊傳統價值核心的敏感議題,就會出現劍拔弩張、互相汙名化對方的情形,公民社會該有的互相尊重、理性討論,始終未能出現。
即使先進民主國家如法國,社會歷經多年宗教團體抗議、族群撕裂,才慢慢度過陣痛期,讓國內高達60%民眾逐漸凝聚共識,更讓法案進入國會的審議與辯論,今年4月才成為世界上第14個承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部分仍然捍衛家庭傳統價值的法國人,選擇一條尊重差異,而非歧視差異的道路。
回到台灣,支持多元成家團體原本可將「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拋出來理性討論,不過又同時提出伴侶制度、多元家庭,讓議題逐漸失焦,成為反對者攻擊、汙名化的目標。反對多元成家團體到底能否區分同性婚姻、多元成家的差異性,還是只是一味的反「多人家屬」可能帶來的三妻四妾、童養媳復活?
當同性婚姻議題愈來愈失焦,台灣史上首次上演支持同性婚姻與反對同性婚姻,正面交鋒的畫面,卻是擦槍走火的肢體衝突。如同死刑存廢、通姦除罪化議題的推動過程一樣,雙方不互相傾聽對方訴求,一味的將對方妖魔化下收場。
放諸國際,台灣也應自我檢視這些指標。當全球百餘國已廢除死刑,台灣還在執行死刑;通姦未能除罪化,文化部長龍應台也坦言「與外國人聊天很尷尬」,因為台灣還有太多落後指標。當廢死、通姦除罪、安樂死因各種反對勢力而未能達成,代表政府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大。
更何況,台灣已是簽署人權兩公約的國家,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機關,有責任幫助公民社會展現包容力量,採循序漸進方式,讓社會爭議性話題、且是關乎人權的幾項重要指標落實。當社會無法針對公共議題理性討論,代表社會民主還不夠成熟,又如何奢談多元成家要一步到位?
※ 相關報導:
* 多元成家案 10萬人凱道正反拚場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331052.shtml
多元成家草案爭議,延燒整條凱達格蘭大道。反對該草案的下一代幸福聯盟,以及支持多元成家草案中「婚姻平權」制度的四個同志、婦女及宗教等團體,各路人馬昨天都上街頭拚場,其中以下一代幸福聯盟參與者最多,聯盟稱超過卅萬人。根據台北市警局統計,昨天在凱道周邊活動總人數約十萬人。....支持與反對修法兩派在凱道短兵相接、零星口角衝突不斷,最後平和落幕。
* 新聞眼/從看見到對話 別複製歧視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331042.shtml
....支持與反對方討論過程中,雖有部分歧視性用語讓人感覺遺憾,但雙方現身「被看見」,至少是促進了解的開始。當社會聚焦此議題,許多不同價值觀得以有辯證機會。即使立法之路遙遙,但不失為討論公民權及平等權最佳的活教材。事實上,從美國、法國等國經驗來看,即使同性婚姻合法化,社會仍有諸多反對聲浪,歧視性言行也沒斷過,顯見雙邊持續對話,是必經過程。
◆ 歐洲仍存性傾向歧視 半數受害
【中央社╱布魯塞爾1日專電】2013.12.01
歐洲對多元性傾向的態度相對開放,但仍有半數同志族群自覺遭歧視,即使在英國、荷蘭、比利時等維護同志權益的先驅國,因性傾向而生的歧視和暴力仍揮之不去。
歐洲聯盟基本權利局(FRA)於2012年進行為期3個月的線上調查,了解所有歐盟成員國的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變性者(LGBT)族群遭受歧視狀況,約9萬3000人參與調查。
根據報告,47%的人覺得自己因性傾向而被歧視、騷擾;超過半數的人知道法律禁止性傾向歧視,但曾被暴力威脅的人,僅有10%向相關單位報案,因為多數認為即使通報,也改變不了什麼。
約20%的人覺得自己在職場上或謀職時被歧視,尤以變性者最常遭遇。過去5年,26%的LGBT族群曾被攻擊或暴力威脅,其中變性者更達35%。
超過80%的人曾在求學過程中,親眼看見同學的性傾向被質疑,並遭言語或肢體揶揄。多數人在18歲以前會隱藏自己屬於LGBT族群的事實。
只有3%的人認為在自己的國家,同性戀人公開牽手很普遍。
不只在學校和職場,對LGBT族群的歧視隨時隨地發生。
一名21歲的西班牙雙性戀者說,「我所受到的集體歧視主要來自保守政客及媒體;在西班牙,常有人指著別人說他是『同性戀』,認為這是一種侮辱』。
一名英國籍的性別模糊者自白,他在生活上遇到最常見的困擾是商店店員隨時會因搞不清楚他的性別而「懲罰」他,例如大聲要他拿出身分證、花很長的時間比對證照、甚至找出店經理幫忙,同時讓其他顧客大排長龍地圍觀。
即使在以對同志友善著稱的比利時,去年才發生一名年輕男同性戀者成為「恐同情結」(homophobia)謀殺案的受害者。
在荷蘭,麥當勞店員嘲弄羞辱一名變性女子,過程被電視台揭露。荷蘭早在12年前就率先將同性婚姻合法化,公開的歧視也仍然存在。
在英國,則有信仰基督教的民宿主人因拒絕一對同性戀者入住,被法院認定歧視及違反平等法,判賠3600英鎊(約新台幣17萬5000元)。
※ 相關報導:
* 法罰嫖條款眾院過關 買春恐吃6萬罰單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331046.shtml
法國國會眾院卅日通過一項新法案中引起激烈爭論的一條款,規定嫖客一經查獲將處以一千五百歐元(約台幣六萬元)的罰款,累犯罰款增至三千七百五十歐元(約台幣十五萬元)。反對者說,如此只會產生反效果。
* 高許月妹告贏NHK 要回排灣族尊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1/today-life6.htm
日本高等法院判決還給排灣族人尊嚴!八十四歲牡丹鄉高士村排灣族VUVU(阿嬤)高許月妹得知勝訴,掩藏不住內心的澎湃,她激動表示,並非為了金錢提出訴訟,而是想要回排灣族的尊嚴。
◆ 民調:美國民眾對人信任度 40年來最低
【中央社╱波特蘭30日專電】2013.12.01
美聯社與捷孚凱集團(GfK)共同公布最新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於別人的信任程度,是40年以來最低的。
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與捷孚凱集團的聯合民調,是在今年10月3日至7日之間,對全美各地抽樣選出的1227名成年人進行調查。
統計結果顯示,僅1/3的受訪者認為,大多數的人都是值得信任的,認同「與人打交道時,多加謹慎小心總沒錯」的受訪者,高達2/3。
相較之下,在1972年的全美「綜合社會調查」(General Social Survey)當中,則有半數受訪者認為大多數的人是值得信任的。
以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美聯社與捷孚凱集團聯合民調顯示,67%受訪者在購買東西時,對於幫忙刷卡結帳的店員感到不太有信心,只有30%受訪者回答並不會感到擔心。
網路行為方面,這項調查顯示,59%受訪者對於在社群網站上分享照片、影片或訊息的對象並不信賴。若以年齡層做為區分,50歲以上的受訪者對於在網路上分享影像與訊息,感到最為擔憂。
另外,對於旅行途中碰到的陌生人,感到「僅有一點點信任」、「信任不多」與「完全不信任」的受訪者累計有78%,僅有19%受訪者對於旅途中遇到的陌生人感到「頗為信任」與「非常信任」。
網路魯賓遜住孤島40天 驚奇連連卻難熬
自由 2013.12.02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只要有電腦、有網路,就可以工作,講求節省成本的人力資源箴言是這麼說的;那麼,就算在茫茫大海中、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無人島也一樣嗎?一名從小嚮往「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的法國男子,決定要當全球第一個「網路魯賓遜」,除一圓荒島歷險夢想,也要驗證科技是不是真能打破疆界,創造所謂的「四海一家」;而他的結論是,不管科技多麼進步,人與人的接觸永遠無法取代。
10月間,54歲的出版業老闆圖勒蒙(Gauthier Toulemonde)帶了張帳篷、4片太陽能板、2支衛星電話、1台筆記型電腦與1台平板電腦,前往印尼一個偏遠的無人小島展開40天體驗。他有1萬歐元(約40萬台幣)可花,還有一條借來的狗相伴。按照他和印尼政府的協議,他不得透露這座島嶼的位置與名稱。
在這個只有700公尺長、500公尺寬的小島上,圖勒蒙每天清晨約5點起床,午夜左右就寢,除帶來的米和義大利麵等食物外,他也打魚、摘菜換換口味。這段期間,他透過網路與自家公司職員聯絡,照常發行旗下雜誌,而且內容沒有縮水,截稿日期也和過去一樣。
本週結束荒島「出差」返國的圖勒蒙,整個人煥然一新。他說,自己從小嚮往「魯賓遜漂流記」的生活,總是想著長大後也要到荒島體驗遠離塵世的感覺,卻始終無法成行。
直到1年前,圖勒蒙厭倦每天從法國北部城市里爾通勤到巴黎的生活,決定將自己的出版業移到鳥不生蛋的無人島幾週試試。
儘管他說在島上每天都過得「驚奇連連」,但這段體驗也有必須克服的挑戰:除老鼠與蛇、豪雨與可怕的風暴外,還得不時擔心網路斷線、沒有電等問題。
◆ 「不同意」與「汙衊」之隔
【聯合報╱黑白集】2013.12.02
「多元成家」的討論繼續掀起波瀾,正反雙方陷入激烈對立。從馬總統和江宜樺院長各自強調「目前社會尚無共識」來看,執政黨對此法案持保守謹慎的態度,修法的前景未必樂觀。以目前的社會氣氛,「超前立法」不是件容易的事。
民主社會的好處,多元意見如百花盛開,人人暢所欲言,也可以不同意他人的主張。不過,「不同意」和「誹謗、汙衊」還是很不同的事。反對「多元成家」法案的人士最近用詞頗重,除了以「淫亂」、「動搖國本」等字眼指責,還以「愛護家庭」的名義,直指多元成家的主張就是「性解放」。把這頂大帽子扣在別人頭上,似已不僅在表達「不同意」,還跨向了「汙衊」的邊緣。
指責同性關係是「性解放」,把別人沒說過的話塞在人家嘴裡,這已不是厚不厚道的問題,而是誠不誠實的問題。若只是追求「性解放」,賓館或縱欲派對就做得到了,何必辛苦爭取組成家庭的權利?同性伴侶相守在全世界都是爭議性話題,在某些宗教和衛道人士眼中仍是道德所不容;但從大勢的演變看,多半是走向更開放的態度及更包容的法律對待。連教宗方濟不久前都公開呼籲,天主教會應寬容慈悲對待墮胎婦女和同性戀者,「否則道德高塔可能如紙牌堆砌的房屋倒塌」,也是這種趨勢的顯現。
民主社會,每個人儘可以「不同意」他人的主張,但以「汙衊」的態度待人,反而凸顯出自己的胸襟寬窄。「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此民主之底線;多元成家之爭當然也應在底線內進行辯論。
◆ 沒選擇權利 被收養兒有誰關心
【聯合報╱鐘重發/國小教師(彰縣北斗)】2013.12.02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個人喜歡與同性或異性發展出性關係,每次性行為的對象要相同或不同…甚至多重對象,都視為那是他個人的喜好與自由,終究這是他們關起門來的事;喜歡與同性或異性終身為伴,那也是個人的選擇,閒人無須說閒話。
不過,對於多元家庭後會延伸的收養議題,個人態度相當堅決,除非科學界發現人類的同性、單性也可以自然生育子女,不然,非夫妻關係者不應收養子女,除非被收養者已超過十八歲。因為,收養子女是夫妻育養子女的延伸。
就孩子眼光來看待育養他的人與環境,將「FAMILY」解析成「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是多麼的自然天成。在自然法則中,父母沒有選擇生哪個孩子的權利,就像孩子沒有選擇哪個父母的權利,這精神就是我們對被收養孩子的尊重、保護與基本道德。
我不是教徒,但仍堅持「法須合道」,我尊重多元與個人自由,但對於婚姻與家庭制度仍有堅持。因為我擔憂多元家庭合法後,這些被非傳統家庭收養的孩子,他們能有多少的選擇權,他們的權益與心聲,還有誰可以再保護與傾聽呢?
大人們勇於尋求自我認同,值得肯定,但是孩子的權益,該由誰來維護呢?過來人,更知過來的苦。人,不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更生活在群體的世俗中,不能總要社會人不要有異樣的眼光,卻總想要與社會人有所不同。
◆ 沒親屬證明 「媽媽」大體險領不回
【聯合報╱水云/高中教師(台北市)】2013.12.02
我要說的是自己的真實故事。
我是非婚生子女,也就是俗稱的私生子;但是撫養我長大的是生父的原配。我的生父在我五歲離家與另一位小三生活去了,我的生母也有了新的男伴,我和沒有血緣關係的媽媽共同生活至她過世,甚至我的孩子和先生都一併受到她的照顧。
我有生父、生母,父親本也有一個合法的妻子;但是,我並沒有在一個完整的家庭成長,父親未盡人夫人父之責,提供我部分的生活經濟來源的是生母的男伴。但是我在媽媽的照顧下,順利拿到碩士學位、考到公職、嫁給一位好人(他同意婚後與媽媽同住)。
原本我以為好好照顧及孝順媽媽就好,無視於戶口名簿上她只能名列我的「家屬」;十年前她動心臟手術時有驚無險,但是三年前她因腎病入院三天即突然過世,悲傷的我,差點連她的大體都領不回家—因為我無法拿出親屬證明。獨力辦完了媽媽的後事,發現我給她的零用都省著下來存在郵局的錢,我也沒辦法領出來,因為我沒有資格!如果她知道這些錢都得被充公,一定嘔極了。
這種遺憾,是所謂正常家庭成長的你們很難想像和理解的,沒有血緣的媽媽和我,感情深厚於一般家人更多!但沒有法律條文支持,她卻只能是我的地下媽媽,難道共同生活的歷歷事實就比不上法律登記的文字嗎?家庭價值就只能依附在表面的制度才能存在嗎?
◆ 照護一條龍 降低失能老人死亡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2013.12.02 自由
人口急遽老化,健保卻必須控制住院天數,醫護常得看著只好一半的病人回家。近年各國推動「中期照護」,讓人把握黃金期恢復獨立,減輕家人負擔;北榮4年來服務3000位病人,有6成回到社區、5成獨立生活,一年內死亡風險更降了62%。
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中期照護目的在於降低人因失能而進入長照的機會,病情很輕微或極嚴重者不適用。根據北榮經驗,巴氏量表介於40到70分、具備一定認知功能和動機的病人比較適合。
這3000位平均81歲、包括骨折、中風、多重慢性病的患者,按照一般程序出院,很多人出院時下床、起居都需協助,一年內死亡率達24%。病人若接受轉院,到與北榮合作的中小型醫院,再作一個月跨科別密集治療和復健,出院時幾乎都能拿枴杖走路,一年內死亡率也降到一成。
陳亮恭說,北市府今年中開始,在士林、北投試辦骨折中期照護,病人從醫學中心轉到合作醫院多治療14天,由市府買單,接著長照中心還會安排居家物理治療,病人都非常滿意。
衛福部明年將針對腦中風試辦,但據了解,有大醫院不願放走創造穩定收入的復健病人,例如林口長庚醫院就說不參加。醫事司司長李偉強則強調,這讓病人不需四處自費住院也能獲得連續照護,還能減輕大醫院負擔、重振小醫院機能,並可節約健保,是一舉數得。
盛治仁/「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
【聯合報╱盛治仁】2013.12.03
多元成家方案的支持和反對雙方,在日前都上街頭表達立場,其實這個公共議題已經在社會上討論了一段時間。老實說,我在下意識對於同性戀婚姻的議題,一直迴避去深入思考,因為自身就有互相矛盾的想法,無法理清思路。身為基督徒,我的個人立場和價值觀很清楚,不贊成同性婚姻。但是想到認識甚至不認識的同性戀朋友,我又希望他們能夠跟所有人一樣,在生活上不受歧視,並且能夠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生活的保障。
靜下心來思考,愈想愈覺得這個問題的複雜性,超過我原先的預期。通過立法手段要解決的,從最基本的財產安排和遺產繼承的問題,到法定代理權和手術同意權,再到甚至於涉及第三者的收養和扶養問題,都要翻修現有的法律制度。而讓議題更複雜的是,目前推動聯盟提出的草案其實有三案,包括了同志婚姻、伴侶制度以及多人家屬,這已經把傳統家庭的觀念做了根本性的改變。今天我並無能力也不想討論這些方案的具體內容,而是想要表達對於目前逐漸演變成對抗局面的憂心。
在這個草案的社會討論過程中,即使我只是消極的旁觀者,但在偶爾的網路瀏覽中都已經感受到雙方強烈的言詞對立,甚至激化成遊行當天的肢體衝突,令我感到很痛心。支持同性戀權利者基於保障人權,而反對者為了捍衛傳統家庭價值和愛護下一代的訴求,都是為了愛。兩個由愛作為出發點的團體,不應該走到以對抗代替對話的路子。台灣在政治上習於用仇恨和恐懼來動員,但是,希望這種作法不要再蔓延到其他公共領域或議題。我的心願,是希望雙方能夠多用同理心去思考這個問題。
贊成多元成家方案的一方,要思考這個訴求可能直接挑戰了許多人的價值觀、宗教觀以及對家庭這個概念的顛覆後對社會影響的憂心,進而瞭解反對這個方案的人不等同接受或認可對同性戀者的歧視。要挑戰幾千年來的傳統價值和習慣,本來就不是一蹴可幾的。引用中世紀教會的錯誤保守前例來抨擊,其實在早已政教分離的現代社會中,無助於說服反對者的態度。
另一方面,反對者要設身處地去想如果是自己的一項特質被社會歧視,無法得到平等待遇,自己會是什麼樣的心情與苦悶。而宗教教義中的許多教導,有些確實因為時空環境變化而有所調整,其他的其實我們自己也無法完全一一做到,是不是在捍衛自身價值觀的同時,能夠柔化自己的言語,而不要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包容」對方。再想想,耶穌會怎麼做?
很遺憾地,我完全沒有智慧與能力對這個問題提出具體完善的建議方案,只能在態度上呼籲雙方回歸到愛的出發點,不要妖魔化對方,這樣即使具體意見無法統合,但在態度上也不至於強化對立。最後,我想用一段經文作為總結。「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仇恨與恐懼的動員是一時的,愛的感染力量卻是無窮的。但願台灣這塊土地,能夠充滿愛。
(作者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
※ 相關報導:
* 上千學者連署 挺婚姻平權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335705.shtml
多元成家議題持續延燒,10多位大學教授在網路發起連署,不到一天的時間,已有超過1300位海內外學者、研究員連署,表態支持婚姻平權。....共同連署發起人之一、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說,看到各校學生團體挺身捍衛多元成家,學術界做了這麼多年的性別研究、愛滋病研究,在這次的多元成家議題中,教授不應該缺席。
* 10多校大學生組陣線 挺同性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35034.shtml
「真愛不分性別、有愛就能成家。」台大、政大、清大、成大等十多所大學學生會代表,昨天高呼支持婚姻平權修法,宣布成立「力挺同性婚姻學生聯合陣線(同學陣)」,盼反同性婚姻團體能停止造謠抹黑、恢復理性對談。
◆ 陸放鬆生育政策 引求仙問藥潮
中央社 2013.12.03
(中央社台北3日電)中共18屆3中全會通過決定將開放「單獨二孩」,外國媒體今天報導,大陸放鬆計劃生育政策後,不少夫婦開始「求仙問藥」。
路透社報導,中國共產黨第18屆中央委員會第3次全體會議決定開放「單獨二孩」(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可生第2個孩子),這是大陸實施計劃生育30多年以來最大限度的放鬆,預料將影響數以百萬家庭。
大陸每年新出生人口數量估計將增加最多10%,母嬰保健用品的市場需求料大幅增加,民營醫院可能將受益。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與美國等衛生保健服務廠商都已經進入大陸市場,瞄準這波「產子潮」。
上海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彭希哲表示,「我認為隨著未來幾年大家急於生二胎,短期內出生率可能反彈。」
大陸目前每年新生人數量約1600萬,開放「單獨二孩」後,每年預估將增加新生兒約100萬,這是相當大的數字。
彭希哲認為,生育市場可能出現短期性的大幅成長。30多歲的城市母親將是新政策的主要受益者,這些人更有可能尋求提高生育第2個孩子可能性的手段。
報導說,一些家庭可能借助「求子觀音」、促進生育的食物和中藥,連保證生男孩的醫生也在需求之列。
在上海經營藥店的孫姓老闆說,「我的顧客幾乎都是想要孩子的。他們可能已經有了1個女兒,但想要個兒子延續香火。」
孫老闆還建議一些顧客,如何調整風水來增加生兒子的機會。
◆ 台灣人權滿意度 不到四成
自由 2013.12.03
〔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十二月十日是世界人權日,中華人權協會昨公佈「台灣人權指標」調查結果,今年民眾對人權的滿意指數僅四.七九分,不及滿分十分的一半。對整體人權持正面評價的民眾不到四成,且超過半數民眾都認為經濟、勞動、司法、環境人權保障差,其中更有高達七成受訪者認為經濟人權偏壞。
七成受訪者認為經濟人權偏壞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近年的人權調查,馬英九就任總統第一年,民眾對人權的滿意指數為四.九六分,其後逐漸提高至五.五八分。但馬連任後,指數卻明顯下滑,去年創下七年來新低,僅剩四.七六分,今年則略微提升至四.七九分,但仍是「死當」的成績。
金門大學民調中心執行長劉佩怡分析,馬任期前四年的人權正面評價高於負面,但連任後卻是負面高於正面,是政府需注意的警訊。在各項人權保障中,民眾感覺退步最多的是「經濟人權」,五十八.九%民眾認為經濟人權退步,其次是司法人權、勞動人權與環境人權。
台灣人權調查從政治、司法、經濟、勞動、文教、環境、婦女、兒童、老人、身心障礙、原住民等十一個面向,檢視政府在「公民與政治權利」、「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及「少數群體與特殊群體權利」的人權保障程度,並分為針對一般民眾的「民意調查」與針對學者專家的「德慧調查」。
東京物語/日本校園的LINE霸凌
【聯合報╱東京記者雷光涵】2013.12.04
東京都最近公布一項調查,都內公立學校兒童有六成六說自己曾被霸凌。其實,霸凌方式不限肢體、言語,「孤立」也是一種恐怖的無形折磨,像近來日本高中校園,便發展出用免費通訊軟體LINE欺凌同儕的方式。
日本媒體報導,某高中生暑假出門打工忘了帶手機,回家發現手機LINE的同學群組,有超過一千個「未讀訊息」。另外九個人在他無法回應的幾個小時內,聯合起來說他壞話,罵他「竟敢不理我們」。事後不聽他解釋,霸凌行為還延續到現實生活。
還有高中生接受朋友邀請,參加約五十人的大群組,其實不認識群組內其他人。版上大家討論得興高采烈,他一加入對話,馬上有人回「閉嘴啦」,或是他開啟的話題,完全沒人理,繼續聊他們的。他撐了三個星期退出,深覺這是為霸凌而設的局。
以前LINE會指名道姓,顯示「A把B踢出群組」,引起爭議。現在這個功能取消了,日本高中生想出新的霸凌方法,叫「退出遊戲」。比如,十個同班同學開一個群組,另外九個人開新群組,某日突然集體退出舊群組,留下被害者一人;新群組再玩一樣的把戲,參與群組的人其實一直擔心「下次會不會輪到我」。
LINE最初設計時,開發「已讀」顯示功能,為的是三一一大地震後,便於確認親友安危。然而群組內某人訊息若顯示「已讀」,卻無人搭理,會讓人有遭孤立的無助感。今年三月,日本奈良一名女中學生,因為長期被另外三人「已讀無視」,跳樓自殺。
日本內閣府今年一月所發表的統計,持有智慧型手機的高中生比前一年多八倍、達百分之五十六,中學生增加五倍,有四分之一的人有智慧型手機,兼具免費通話功能的LINE成為寵兒。
為何LINE霸凌如此盛行?專家說,現在校園霸凌多是團體對一人,使用有群組功能的軟體,環境封閉不易被發現,又符合集體對付一人特性。這樣新形態科技霸凌,應是「科技來自於人性」的惡用吧。
※ 相關報導:
* 體罰太超過 兒安置、母被訴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337584.shtml
六歲男童趁媽媽上班時到隔壁店家花圃搗蛋、亂吐口水,母親詢問時還否認,陳姓單親媽媽見兒子說謊,綁起來後用毛巾塞嘴,打到屁股嚴重瘀傷;檢察官認定她管教過當,依傷害、妨害自由罪嫌起訴。
....新北市政府查出陳婦已有四次管教小孩過當的情形,決定緊急安置男童,並將陳婦依傷害罪嫌函送法辦。陳婦接受偵訊時承認當天情緒激動,教訓小孩出手過重,已進行檢討;目前也有定期參加市府規定的親子教育課程。
* 哭鬧童當教材 國小師判刑定讞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337510.shtml
新北市某國小女老師被哭鬧的男學童抓傷手,不但對學童母親說「什麼樣的媽就教出什麼樣的孩子」,還將學童哭鬧影片當作預防「校園霸凌」教材播放給其他學童看;高等法院依公然侮辱及誹謗罪分別判處女老師拘役20天及6月徒刑定讞。
教育局指出,女老師已被處以小過及申誡。校長說,女老師教學超過20年,表現認真、有愛心,本案因長期和家長溝通不良,壓力太大才會失控。
◆ 陸空中相親 台妹也參加
【中央社╱上海4日電】2013.12.04
大陸首個相親航班今天下午起飛,主辦單位這次經挑選20名年輕男女中,包括來自台灣的25歲女生康嘉和。主辦單位說,未來還將規劃兩岸航線並開闢相親活動。
想出相親航班創意的是大陸低價航空春秋航空,下午2時5分,從上海飛往昆明、中轉黔江的5個小時航程中,有男、女各10名乘客是專程報名相親活動而來,女生年齡最大25歲、男生年齡最大的是39歲。
康嘉和受訪時說,她在台灣長大、高中後到美國唸書,現於上海擔任一家電影雜誌編輯,一直以來都是自己一個人在世界各地漂泊,她想拓展交友圈,所以報名參加,如果真遇到好對象,不排斥在上海定下來。
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相親航班概念來自員工,公司工作人員30歲以下占8成,尤其是空姐和機師工作時間和一般人不同,不易拓展交友圈,人事單位本來就在為員工主辦「月娘活動」,後來發想乾脆由對內拓展到對外,於是有了這次活動。
張武安說,這次報名情況非常踴躍,為平衡男女比例,最後挑選出20人。由於春秋航空也加入兩岸航線,因此將積極規劃兩岸相親航班,讓兩邊年輕人有更多交流機會。
他介紹,在5個小時航程中,將安排多項空中版的「非誠勿擾」活動,如果遇上心儀對象,可藉由亮燈表達心意。
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劉寅斌則是最年長的男性參加者,他說自己是觀察者,想探索為何春秋航空的經營方式有如此多創意,也想知道在密閉空間中相處5個小時的年輕男女,會有哪些有趣行為。
首個相親航班票價比同班次的其他乘客便宜,但限定需兩人同行、不含稅單程價格人民幣520元,也就是單人260元。
◆ 腦連結不同 女善協調男會找路
中央社 2013年12月03日
女性不太會看地圖,男性無法一心多用,乍看這不過是性別論戰中的陳年刻板印象。但研究男女大腦神經元連結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男女能力有別的說法,可能真有若干道理。
法新社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柏爾曼醫學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科學家探究大腦不同部分連結的「神經網路體」(connectomes)研究,是歷來同類研究中最大的幾個之一。
這項研究發現,男女性大腦連結起來運作的方式非常不同。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研究針對8歲到22歲之間的949人(521名女性、428名男性),讓他們接受水分子造影技術「擴散磁振造影」(Diffusion Tensor Imaging),以觀察並繪出他們的大腦神經纖維通道。
結果發現,男性大腦前後半球的神經連結較佳,顯示男性腦部有助於連結認知與(肢體)協調行動。
而女性大腦則是左右半球連結較佳,顯示女性腦部有助於連通分析與直覺能力。
參與研究的柏爾曼醫學院放射科教授韋瑪(Ragini Verma)說:「這些連結圖顯示,人類大腦構造有明顯的差異與互補性,有助我們在男女性擅長不同類工作上,找出可能的神經運作基礎。」
這項研究說,男性一般可能較長於學習與執行單一工作,像是找路(導航);女性則較可能具有較佳的記憶力與社會認知技巧,因此較能一心多用,也較擅於為團體找出解決方案。
論文作者之一的古爾(Ruben Gur)說:「男女大腦的互補性真是令人驚訝。」
他說:「神經網路體的圖仔細描繪了大腦圖像,不只有助於進一步了解男女思考的差異,也能昭示神經系統疾病的病因。這些疾病通常與性別有關。」
這項研究指出,13歲以下孩童的腦部性別差異不大,14歲以上的差異較為明顯。(譯者:中央社鄭詩韻)
Y精蟲善泳 新生兒男比女多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3.12.06
生殖專家說,自然演化下,新生男嬰會多於女嬰;但男性因意外及吸菸、喝酒等原因,成年後死亡機會比女性高,加上女性人口移入因素,因而形成女多於男。
中山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李茂盛說,受孕懷胎性別,取決於男性精蟲X或Y染色體,若X精蟲「先馳得點」到卵子,就成為女嬰;Y精蟲受精成為男嬰。一般Y精蟲游泳速度比較快,容易在女性輸卵管鑽進卵子成為受精卵;所以正常的女男出生比,為一比一點零五到一點零六,各國普遍來說,新生男嬰比女嬰多。
為何Y精蟲會成為「游泳高手」?李茂盛說:「這是上天的奧秘!」因為男性出生後,在遠古時必須打獵、扛重物,死亡機會比女性高,所以自然演化讓人類多生一些男性,以應耗損所需。
近代亞洲部分國家為了傳宗接代,包括中國大陸或台灣會墮女胎,所以台灣在民國九十三年創近廿年女男出生比新高,即一比一點一二。
國健署長邱淑媞說,在幾無人為干擾的非洲國家,新生兒女男出生比為一比一點零二;台灣在建立出生性別監測並宣導「男女一樣好」後,一○一年女男出生比達近廿年新低,即一比一點零七四;今年一到十月,升高為一比一點零七六。
國健署婦幼組長陳麗娟說,外籍配偶移入台灣,可能也是使台灣女性人口增多因素之一。
◆ 人口年齡結構…青少男較多 老年女較多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2013.12.06
內政部最新戶籍資料統計,台灣人口年齡結構,年齡層越低,性別比例越高,也就是男性人口多於女性;年齡層越高,性別比例越低,即老年年齡層是女性人口多於男性。
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十一月底人口性別比例最高是零至九歲,性別比為一○八點七六,其次是十至十九歲的一○八點七二,再其次為廿至廿九歲的一○六點二○;最低是為九十至九十九歲的八一點四九。
另外,七十至七十九歲是八三點五八,邁入老年的六十至六十九歲是九三點三二,八十至八十九歲為九四點三三。百歲以上人瑞較例外,為一○○點二一,即百歲人瑞男性人瑞較多,實際統計,男性還多出女性三人。
內政部戶政司長謝愛齡指出,年齡越小性別比例越高,年齡越大性別比例越低,也顯示女性比男性壽命長。她也說,年齡小的性別比例較高,也是有醫學根據的。
不過,受到性別主流化意識抬頭的影響,謝愛齡說,衛生福利部已禁止胎兒性別篩檢,全面監測查察性別比例異常院所,致出生嬰兒性別比例一直在下降中,失衡現象逐漸改善中。
另外,內政部官員也說,台灣也有一項特殊因素,造成男女性別比例的失衡,就是已故前總統蔣中正將國軍帶來台灣。國軍於民國卅八年隨政府播遷台灣,移入大量軍職人員,當時號稱二、三十萬國軍。
第二波國軍來台,是在民國四十四年大陳島撤退軍民來台。至於第三波,是民國五十八年,反共義士與部分國軍約一萬多人,從韓國移入台灣。
※ 相關報導:
* 女多於男 慎防窮阿嬤、廣建女廁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6/today-life1.htm
....女性總人口百年來首次高過男性,主因應是女性平均餘命八十三歲,比男性七十六歲多七歲,政府應多投注資源在老年女性的醫療、長期照護、經濟支持上,避免「窮阿嬤」現象惡化!
....東吳大學健康暨諮商中心主任姚淑文指,去年男性死因前五名是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事故意外,女性前五大死因是惡性腫瘤 、心臟疾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肺炎。因女性較注重養生,猛爆型疾病較少,但慢性病醫療需求高,男女所需的生活設備及醫療照顧都有不同。
例如目前女性廁所數量不足,女性上公廁常須大排長龍,二○一○年底我國建築法已修法規定男女共同使用的公共場所男女廁比例應達一比五,預計五年內改善,學者呼籲更加速。
* 高階主管男女平衡 再等15年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342380.shtml
雖然台灣進入女多男少的時代,但是考試院依公務員職等來調查性別比率發現,公務員「職等越高,女性越少」,考試院保訓會主委蔡璧煌認為,高階主管男女比率要趨於平衡,要再過十五年。
* 女性從政保障 暫不拿掉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342386.shtml
台灣邁入「女多於男」的時代,女性從政保障等規定會不會檢討?內政部次長蕭家淇昨天表示,在憲法明定對婦女保障前提下,做法上會做彈性調整,如採「單一性別」做為保障,但不太可能拿掉對婦女所有保障。
◆ 廖玉蕙/何時雲開月來?
【聯合報╱廖玉蕙】2013.12.06
對於多元成家議題,沒有深入研究,也許其中有我所不知的疑慮,不敢置喙。但近日瞄到一些對反對同志成家的高論,讓人深感遺憾。
有人徵引基督教義反對,有的甚至透露對同性戀的鄙棄,視之為傳染病或洪水猛獸。相較過去,我一度以為台灣對同志已較友善,但這次掀開鍋蓋,才發現如豬頭皮所說:「都是美化過的歧視和偏見」。最常聽到的是:「不反對同志相愛,他們愛怎麼來都沒關係,但就是不能立法保障!法案通過,無異於變相鼓勵爭議性倫理道德。」有人乾脆挑明:「同志結婚就是敗壞風俗。」
同志不是病,無法藉治療改善,同志不等同愛滋病,不會傳染,也應該是常識。所謂「變相鼓勵」,說的好像法案一過,異性戀者就會集體被鼓勵而轉向,投奔同志陣營!
相愛成家無分異性、同性,都是美好的事,也都是基本人權。因為設想可能的敗壞,就剝奪他們的人權絕對是不道德的。婚姻走到這地步,異性戀裡敗壞風俗之事還會少嗎?發生在周遭的、登載在報端的,小三有之,幾P有之,為何不也乾脆取消異性結婚的合法關係!只因他們負責生殖繁衍嗎?那是不是也該取締頂客族!強迫她們生孩子!
一個人要不要結婚,應該回歸自我選擇,同志爭取的只是回歸自己的選擇。說實話,合不合法,真心相愛的人都不會易其志;但其中的差異在哪裡?在於有法律保障後,同志婚姻的多權益才可以跟異性戀婚姻一樣,保有醫院探視、簽署同意書、陪伴、財產分配等權益,能為對方付出更多,或收養小孩,創造更大的幸福。有法律保障且輕易擁有這些的異性戀者,何不設身處地替躲在暗處的同性情誼加加油,公道的還給他們本應擁有的權利。
我尤其對徵引《聖經》拒斥法案的基督徒感到失望,這跟不經思考盲目相信傳統者毫無二致。我不懂聖經,但知道沒有一部經典可以放諸四海皆準,跟時代完全無縫接軌。「歷久而彌新」只是造神,無論讀《論語》或看《聖經》、念《佛經》,都得隨時間轉變而汰舊換新。《聖經》裡主耶穌是不是不贊成同志婚姻已有人引經據典反駁,但就算是上帝真是這麼說,上帝難道就不會說錯話!
律法永遠跟不上時代的變遷,傾聽對方的聲音很重要,一個進步的國家,必須在理性溝通下,利用立法程序進行保障所有人的權益,不要太執著於改變後的缺點。人類文明進程中,可以看到陋習被顛覆,譬如裹小腳,經過社會反省、呼籲,終於把女人從桎梏中解放;同樣的,曾經被曖昧對待的同志,如今挺身護衛並爭取自己的人權,我們是不是一起思考:能為他們做什麼?
我們若有溫暖的家,心裡有愛,就該將心比心,也祝福有心為愛成家的人都得償宿願,對他人盡可能的釋出善意不正是文明人的表徵嗎?近日社會為此吵吵嚷嚷,我總安慰傷心的同志學生和朋友:「守得雲開見月來」,但心裡也不免疑惑:雲何時開?月何時來?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細心、力氣大 男照服員贏口碑
自由 2013.12.07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台中市的男護士比率不到一.二%,男性照服員僅八.三%,位居五都第四名,未來長期照護需求增加,男護士、照服員力氣大,抱送病人、搬運重物得心應手,透過專業訓練可和女性一樣細心溫柔,衛生局昨天和台中醫院呼籲建構性別友善職場,讓更多男性加入,成為「男丁天使」!
台中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照服員陳瑞堂、徐國津和女醫護人員合演話劇「輪椅旁的男丁天使」,現身說法男性照護工作的甘苦談,強調男女一樣做得好,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中年轉業 陳瑞堂曾遭女病患驅趕
五十歲的陳瑞堂是少見的男性照顧服務員,他原本是賣濾水器的業務員,六年前父親罹癌,從不知如何照顧,到接受照服員訓練,中年轉業進入護理之家當照服員,原本被歧視排斥,認為男女授受不親,但他以專業培養細心,善用男性的力氣,攙扶、抱送病人安穩又俐落,贏得病人信賴。
台中醫院附設護理之家是台中市最大的養護中心,四十四名照服員中,有三名為男性,陳瑞堂已經服務一年。他認為高齡化社會,照服員需求量大,又較無年齡限制,能工作賺錢又能照顧家人。大男人的他,不僅要變身溫柔細心的照服員,有時也被病人歧視,認為女人家的工作他會做不來,甚至被女患者揮打、趕出病房。
陳瑞堂一度想落跑,不斷請教資深照服員,從親切與病人打招呼、餵飯、協助女照服員照護患者,病人發現他力氣大又專業,動作俐落、安穩,包尿布、洗澡乾淨又迅速,而且親切細心,比自己的兒子還好,現在已經有群阿公阿嬤粉絲團,指定他照顧。
衛生局長照股長蘇聖惠指出,台中市有三萬八千多老人失能,占老人人口近一成六,男性照服員不到百人,礙於傳統偏見,被認為笨手笨腳、男女授受不親而被歧視,其實透過訓練,男性照顧品質一樣好。
◆ 起薪46K獵人頭 幼保生「星」動
自由 2013.12.07
〔記者林宜樟/民雄報導〕國內幼保老師薪資低,工時長,不少老師轉行離職,但新加坡看上台灣幼保教育品質,最近多家國際人力資源業者到吳鳳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找人才,起薪四萬六千元,不少學生都有意願到國外汲取國際教學經驗。
國內薪2萬多 留不住人才
吳鳳科大幼保系主任王麗惠說,國內私立幼兒園幼保老師薪資低,許多學生畢業後薪水僅兩萬多,每天早上七點多上班,下課後兼課後輔導,六、七點才下班,許多幼兒園未遵守三十個學生、兩個教師的標準,導致幼保老師相當疲累,曾有優秀畢業生教學一年後離開,寧願去科技廠當作業員。
台幼保訓練完整 尋才轉向
王麗惠說,最近國際人力資源公司到吳鳳科大仲介畢業生到新加坡當幼保老師,國內已有兩、三所科大幼保系畢業生赴新加坡工作,新加坡重視華語,對懂中文的幼保師資需求量大,先前找了不少中國教師,但中國幼兒教育師資養成水準不佳,台灣幼保系有完整訓練,培育人才品質高,近年來轉向台灣尋求人才,新加坡幼稚園工時正常,課後輔導都另聘教師教學,遠較台灣工作環境好,校方近日將舉辦說明會。
學生願赴海外 教師有異見
學生陳琪珍說,有意願去新加坡教學,會有不同於台灣的經驗、體驗,並瞭解國外幼兒園的發展,若環境理想,考慮在國外長久工作。
林姓幼教老師說,新加坡幼教老師薪水雖較國內私立幼兒園高,但和公立幼兒園教師薪水差不多,新加坡物價水準高,恐怕也存不了多少錢,建議私立幼兒園調高教師薪資,有助留下人才。
◆ 流行病!全球4400萬人罹失智症
蔡鵑如/綜合報導 2013-12-06 中國時報
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統計,全球每4秒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最新估計,已有4400萬人罹患失智症,到2050年將暴增3倍至1.35億人。專家擔心,未來失智症恐成「全球流行病」,但大多數政府輕忽其嚴重性,因應對策付之闕如。
據ADI在4日發布的調查報告,包括阿茲海默症、路易氏體失智症(DLB)、血管型失智症以及額顳葉型失智症等各種失智症患者,較2010年增加17%。ADI警告,到2050年,超過7成失智症患者將來自窮困國家;在中國、印度、拉丁美洲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2050年之前,患者增速將遠高於已開發國家。
ADI執行董事沃特曼指出,「這是全球流行病,隨著高齡人口大幅增長,情況將愈加惡化。」他建議WHO把失智症列為優先解決事項,「讓全世界能做好因應準備。」
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研究所教授普林斯在政策報告中表示,大多數國家對失智症流行沒有應對政策,全球僅13國訂定相關因應方案。他對此憂心忡忡:「這是全球性的問題,受限資源、且要建構完善的社會保障、衛生與社會關懷等系統的時間急迫,失智症將持續衝擊開發中國家。」
G811日將在倫敦舉辦失智症高峰會,這是G8首次把對付失智症視為全球性議題。專家期望,各國領袖能承諾大幅提高失智症研究和藥品開發的經費。
ADI數據指出,目前失智症照護費用已超過6000億美元(約台幣17.7兆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而且數字還持續上修。
母百萬登廣告 為女兒反霸凌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3.12.08
當孩子遭到霸凌,該怎麼處理?台北市敦化國中家長蔣太太砸了近100萬元買下某平面媒體頭版廣告,刊登「給郝龍斌市長的陳情書」,指控校內學生霸凌女兒,廣告裡還指名道姓寫出學生名字與母親名字,涉及法律爭議。對於這樣罕見的反霸凌方式,蔣太太說,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當事人能公開認錯道歉。
陳情書中指出,女兒從七年級開始被班上一名學生霸凌,多次在公開場合用言語污辱女兒,甚至要求其他同學腳踢女兒的地理考卷,乖張行徑已經讓人忍無可忍。
蔣太太:校方偏袒想息事寧人
蔣太太氣憤地說,涉嫌霸凌學生的母親為敦化國中老師,她多次向校方反映,但校方意欲護短,想要息事寧人,不想忍氣吞聲,這才決定用畢生積蓄砸下將近100萬元,採取登報方式,要求台北市長郝龍斌給納稅人一個滿意的答覆。
蔣太太透露,遭霸凌的人不只她女兒,在班上只要被這名學生看不順眼的同學,都會遭受言語攻擊,問題的始作俑者就是校方。透過陳情書她質問郝龍斌,為什麼在首屈一指的敦化國中,居然會有這種老師的小孩,欺負患有疾病的同學?
校方:溝通遭拒 絕沒護短
對此敦化國中訓導主任洪大鈞強調,校方絕對沒有護短,從知道事情後就積極處理,當天下午隨即把雙方家長找來對談。初步判斷這起事件只是班上學生因為練習校慶表演時起口角,還不到霸凌程度。
洪大鈞指出,雙方對談時,學生家長提到女兒錄下被言語霸凌的證據,但洪姓老師回家後問了兒子,兒子否認罵人,於是校方希望家長提出錄音檔案,不料卻引發不滿而登報。
洪大鈞說,雙方撕破臉後,校方曾多次打電話希望家長再到學校裡溝通,卻遭拒絕。校方的立場是希望每個小孩都不要受傷,沒想到事情卻演變成這樣,近日內將召開會議,依法定程序討論此事。
※ 母親這樣做反而害慘女兒。相關報導:
* 對方學生、家長姓名全都露 起爭議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346454.shtml
敦化國中家長蔣太太因不滿女兒被學校老師的孩子霸凌,在媒體頭版買廣告刊登「給郝龍斌市長的陳情書」,指控女兒從七年級開始被同班同學霸凌,由於文中公布疑似霸凌的學生全名,引發質疑,這樣的作法可能讓這起校園衝突益加棘手。
* 觸兒少法?法界看法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346691.shtml
律師宋重和表示,當事人可就其中內容認為已涉及到妨害名譽,以及加重毀謗部分提告;至於是否觸犯到兒少法?宋重和認為此為「廣告」,和尋人啟事一樣,並非「新聞報導」,所以還不至於。
◆ 日托中心關門 逾20老人無處去
【聯合報╱記者劉愛生/中壢報導】2013.12.08
中壢市「怡德居」老人日托中心因地主決定收回房舍,本月底將結束營業,廿多名老人無處可去,家屬錯愕,全縣僅有的3家老人日托中心少了一家,僅剩2家可以照顧60名輕度失智老人,對全縣17萬老人而言嚴重不足,凸顯老人照顧政策的缺失。
縣府社會局老人福利課長蘇美惠表示,「接到怡德居的通報,也與日托家屬一樣錯愕,根本措手不及,卻又無法挽回」。她指出,老人日托服務的需求很大,社會局積極推動日托服務,惜有興趣投入的專業團隊不多,且日托中心土地取得不易,家數明顯偏低,會繼續努力。
「怡德居」老人日托中心近日通知20多名日托老人家屬,將於月底結束營業,日托老人可轉介到桃園市「怡仁居」日托中心或是返家照顧。
中壢市曾姓家屬表示,「收到通知後,家人一陣驚愕,不如該如何處置」,對家屬來說,失智長輩沒有日托照顧,是一件很大的打擊。上班的沒辦法安心把失智老人放在家中,轉介到桃園市又路途太遠和床位不足,南桃園地區100多萬人口,竟然沒有一家老人日托中心,對桃園將成為第6都而言,是諷刺和笑話。
縣議員劉曾玉春認為,縣政府對老人照顧確實做得不夠好,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希望社會局更認真輔導成立老人日托中心。
蘇美惠表示,明年底將升市,會爭取閒置機關改建成老人日托中心,原則上希望13鄉鎮市各一家,就近服務失智老人。
蘇美惠指出,在推展成立老人日托中心的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難與瓶頸,呼籲對日托中心有興趣的專業團隊,或有超過100坪以上場地的地主,能與老人福利課聯繫,社會局非常願意協助各地迅速成立老人日托中心。
※ 相關報導:
* 爺奶玩勞作 剪貼家鄉印象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345757.shtml
用色彩勞作、音樂節奏的療癒方式來幫助銀髮族建立健康照護的環境!台中東海大學選定石岡區為首站,舉辦銀髮族療癒年度計畫研究,帶領老人用色紙剪貼出「生命記憶中的彩色石岡」、唱客家歌謠帶動唱,讓老人活出「彩色人生」。
....九房里里長盧美穎說,許多社區老人聽到剪貼、唱歌活動都非常開心地說:「活到80歲了,還可以做勞作喔!」收集家中的老舊相片要跟鄰居分享;里長說,看到老人興奮的表情,似乎就已經開始有療癒的功能了!
◆ 同性婚角力 時間是最好的裁判
【聯合報╱林韋/法律系學生(台南市)】2013.12.08
相較過去,台灣對同志已較友善,但許多同志支持者仍認為,異性戀者展現的包容,不過都是「美化過的歧視和偏見」!
殊不知,即便是於多元社會,各種價值並存的開放年代,少數意見固然應被尊重,但多數意見更是不可忽視的。
或許,很多人忘了,我們生活在「社會」裡。為了維持社會穩定,制訂符合大多數人希冀,又盡量不傷害少數人的社會規則,這種規則就叫法律。但是法律沒辦法保護社會中的每一個人。
同性戀也好,異性戀也罷,都沒有對錯!但是,在異性戀者占多數的社會,強行通過可能會讓異性戀者不安、不適、不喜的法案,不論這是有理由還是沒理由,公平還是不公平,結論都是:「它不適合當今這個社會」。
一件不合身的衣服,你不會買,因為不管設計多美好、創意如何獨特,都是不能穿的。
一個人要愛誰,當然是自我選擇,但是要獲得社會認可和祝福時,就不再是個人選擇了。你想要別人認同,嘴上卻又說這不關別人的事,千古未聞!
律法當然跟不上時代變遷,因為觀念法則必須經過千錘百鍊,確定符合社會百姓後,才能升級成律法。不是隨便什麼人高喊幾聲,就可以成為律法。
想要法律兼顧所有人利益,是癡人說夢,極度不現實的理想主義;因為法律不是萬能,從來都不曾、也永遠不可能保護「所有人」的利益。
社會上的陋習,的確是會被顛覆,因為看似愚笨的百姓其實很聰明,知道什麼對自己好,什麼對自己不好。只要是陋習,必定會被除去;相反的,若不是陋習,真金不怕火煉,也終將被保留。同志法案究竟是哪個,交給時間來決定,時間可能是最好的裁判。
五日名人堂廖玉蕙「何時雲開月來」的讜論,筆者以為,若自己的價值觀希望得到別人祝福,是否也請先尊重別人珍視的價值觀;您有希望得到的,別人也有期盼守護的。
我總安慰不安的異性戀同學和朋友:「清風明月萬古存」。我從不遲疑,台灣的民眾,承載著五千年歷史的民族,不會在關鍵時刻走錯的!
※ 傷害人的法律會獲得保留嗎?
防約會性侵 網路交友三不原則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3/8347595.shtml
【聯合報╱記者廖炳棋/台北報導】2013.12.09
網路交友變成約會性侵事件層出不窮,台北市警察局提醒青少年,網路交友謹記三原則:「不沉迷」、「不暴露」、「不私下交往」。家長要隨時注意子女上網時數與狀況,教導正確的價值觀,子女和網友見面時,最好在附近陪同以策安全。
網路世界虛虛實實,歹徒藉詼諧關心的文字釣上被害女子,再約出來性侵的案例屢有發生。台北市刑警大隊上個月破獲天道盟賣淫集團,主嫌今年初在網路聊天室引誘桃園地區一名廿六歲女網友北上約會逛街,卻乘機下藥迷姦還逼迫餵毒與賣淫;女網友事後雖因主嫌被逮逃離魔爪,卻疑似因吸毒過量暴斃身亡。
今年六月,新北市朱姓男子(廿二歲)透過網路「愛情公寓」與一名國中二年級女學生交往,女學生帶國一小學妹和朱男一同到旅館約會玩牌,朱嫌卻乘機性侵小學妹。
警方指出,青少年身處網路時代,喜歡到網路聊天室聊天,就連做功課、找資料都和網路脫不了關係;網路交友對青少年已是正常與頻繁,卻也讓有心人士利用網路吸引情竇初開的少女約會,再以強迫或引誘手段發生性關係。
警方呼籲,家長若要保護子女免受傷害,除要時常關心及注意子女生活與上網狀況,更應教導正確的網路使用觀念。
警方建議網路交友謹記三原則:「不沉迷」、「不暴露」、「不私下交往」;也就是不要沉迷網路影響作息、不要暴露個人資料及傳送太過裸露的視訊及照片、與網友見面要在公開的場合。
子女若要和網友見面,最好不要單獨前往,要有親友陪同;同時子女也要告知赴約時間、地點及返家時間,才能確保行蹤與安全。
◆ 美國墮胎率 降至30年新低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3.12.09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上周公布最新數據,美國國內2010年墮胎率下降3%,過去2年來平均下滑8%。從結果來看,過去30年間,美國國內墮胎率已下降至最低點,主要原因在於宣導成功。但紐約市墮胎次數高居全美之冠,光一年就進行了8萬多次墮胎手術。
根據這份涵蓋美國44州與紐約市、華府等地的統計報告指出,美國國內墮胎率已是1976年到2009年最低值,自從1980年代起,一直出現下降,在2009年,每千人有18.5人墮胎,相較1990年的27.4人,降幅達32%,而青少年墮胎率也下降了5成,至於未婚媽媽墮胎率,則從每千人47.7人,下降到2009年的28.9人,已婚婦女墮胎率,也從10.6人下降至6.1人。
因此,從整體墮胎率來看,自1976年來已經下降近3成,不過,懷孕率在同期間也是下降,過去30年來,從每千人有115.8人懷孕,已減少到102.1人,也是該期間第二低紀錄,其中青少年懷孕的降幅最大。
紐約市墮胎次數之高,則明顯高於其他地區。2010年時,共有8萬3千多件,換算每1千名新生嬰兒中,有694件墮胎,而且其中高達82%的墮胎者是非裔或拉丁裔美國人。另外,報告也指出,整體執行墮胎手術有66%是針對孕期8周以前的胎兒,1.2%是屬於已懷胎21周後的胎兒。
美國全國生命權維護會代表歐班諾表示,「造成降幅的原因,可能包括宣導教育普及,或與法律有關。另外,包括心跳診斷與超音波等技術普及後,也讓更多人明瞭,在母親肚子裡的生命多麼真實。」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指出,2010年墮胎次數為75萬多件,不過,由於其中數據只有包括主動提供數據的地區,因此,正確墮胎次數預估值,每年應有高達120萬件。
◆ 霸凌爭議/家長買廣告陳情 學校將開會協調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2013.12.09
敦化國中有家長不滿孩子遭同學霸凌,在媒體頭版買廣告刊登「給郝龍斌市長的陳情書」,強調多次向校方反映,學校卻護短、想息事寧人,她忍無可忍登報要求市長郝龍斌給一個交代。
市長郝龍斌表示,已要求教育局進行查證,學校絕不容許有任何言語或肢體霸凌的行為,如果有,一定會有慎重的處理。他呼籲,家長陳情時應不傷害自己的子女,避免受到二度傷害。
敦化國中校長高敏慧表示,該名家長11月才向學校透露有此事,且是用匿名電話投訴,導師必須花時間搞清楚加害學生及受害學生。之後校慶的衝突事件,周邊學生也沒有聽清楚衝突細節,明天會再召開協調會,還原事件真相。
投訴家長蔣太太表示,女兒七年級時,因同班的筆記本遭到汙損,同班的許姓同學誣指女兒所為,之後還帶頭找同班同學言語霸凌、行動排擠女兒,造成她身心承受了極大壓力,幾乎無法上課。
蔣太太說,從9月起多次向學校反映此事,未料學校態度消極,事情越演越烈。在上周三校慶彩排中,許姓同學竟當眾辱罵女兒「X,機X」,乖張的行徑令人忍無可忍。
蔣太太質疑,許姓學生的母親為敦化國中教師,她求助無門,才會使用這種方式要討公道。
「學校說謊,我從七年級下學期就告知導師」,投訴的蔣姓學生表示,很早就已經告知七年級的導師被同學排擠,即便升上八年級也有跟新任導師說明,不解為何校方片面理解為11月才得知訊息,「每個老師都說會口頭勸解許同學,但為何至今我仍被羞辱?」
蔣姓學生表示,她彩排被羞辱時,全班同學都聽到,現在她的訴求就是一個道歉。她為自保,衝突當下拿了錄音筆錄下該名學生罵人的經過,音檔已經交給律師。
教育局科長譚以敬則表示,學生遇霸凌,家長可向學校申訴,經過第一階段的協調,家長若對處理結果不滿意,可再向教育局投訴,駐區督學就會介入了解。
※ 官逼民反。
◆ 竹縣新移民1.3萬人 泰裔婦:台灣是故鄉
【聯合報╱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2013.12.09
「謝謝妳們深入家庭,協助處理許多政府做不到的事…」新竹縣昨天舉辦「國際移民日嘉年華會」,副縣長章仁香、縣議員高偉凱等多人認為,不少新移民進入家庭,協助照顧老人、分擔家計,解決社會問題,讓人忍不住按個讚!
內政部移民署參與,指新竹縣新移民達1萬3千餘人,讓社會呈現多元文化,估計30年後,第二代成社會中堅,他們大都懂得母語,將是帶台灣走入國際化的生力軍,台灣因為新移民加入,語言和飲食呈現多元,也成了特色。
新竹縣昨天在竹北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舉辦嘉年華會,逾千人參與,安排越南、客家舞蹈及手語、花鼓等表演,並有遊戲闖關、異國服裝體驗、新住民文創藝品展、手工藝學習成果展、親子擂茶體驗及摸彩等。
「日久他鄉變故鄉」,王應仙從泰國嫁來北埔鄉27年,她國語、客語都熟,表示「我的國語是跟著孩子一起學」,她參加國小識字正音班,也上電腦學習班,平日清晨就起床,養雞、餵豬、種菜、到電子工廠上班,也到北埔市場賣自種的菜,她孝敬婆婆、照顧子女,還加入社區環境清掃,參與防火宣導,如今女兒也出嫁了,她說「台灣已是我故鄉」。
北埔王應仙、芎林鍾美娜、新豐黃建平、湖口吳春英、峨眉王晶、竹北彭瑞玲、尖石余素娜、新埔包玉蓮、橫山聶科英、關西徐紅、寶山王鳳翎、竹東阮翠安、五峰甘美玲等,昨天獲竹縣新住民模範家庭表揚。
縣府感謝她們對家庭及社會奉獻心力,她們大都嫁到農村,辛勤工作且照顧公婆、幫助丈夫,有的還因丈夫病逝、離婚,挑起整個家庭重擔,僅管如此,她們仍抽空參加社區環境清掃,擔任志工,受到鄰里稱讚和肯定。
與妻訣別書「冤罪會昭明水田不要賣」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50770.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13.12.10
「不管多少黃金、白銀和寶玉,也不如寶貝兒女珍貴…物品沒收也無妨,我的冤罪,以後會昭明…水田不要賣。」民國43年4月,被指控窩藏匪諜的阿里山鄒族領袖高一生,在槍決前寫給妻子的訣別書,道盡身處白色恐怖時代,人權遭踐踏的無奈。
世界人權日 龍應台引曼德拉名言
今天是世界人權紀念日,文化部上午舉辦紀念音樂會,邀請360名政治受難者和受難者家屬參加。政治受難者高一生的兒子高英傑,捐出家人珍藏超過半世紀,他父親生前在獄中書寫的最後一封家書給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政治受難者走過的路,是這個社會最需要認識的部分。她引用日前過世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曾說過的自由名言,期許社會與年輕人更重視人權的意義,不要遺忘過去的歷史。
總統馬英九出席致辭時指出,台灣歷經38年的戒嚴,這段時間有許多有抱負的年輕人,因種種理由遭逮捕與不當審判,失去生命、健康或青春,家人也備受折磨,當時的政府和現在的政府,都是國民黨執政,因此需要「誠實的面對,誠懇的檢討。」
馬英九說,許多國家都曾發生過違反人權的事情,台灣已經將人權立法,讓人民獲得保障。不過他認為,若要保證侵犯人權的事件不要再發生,就是不要再發生戰爭,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爭取高山自治犯大忌
高一生是阿里山鄒族人,「一生」是日本人取的名字,意思是第一位進入師範大學的學生。他曾擔任教員和巡查,也是吳鳳鄉的首任鄉長,但他當時爭取邁向高山自治的願景,因不容於當局,被以「匪諜叛亂」逮捕入獄。
高英傑說,父親直到槍決前,都認為當局會還他一個清白,56封家書中,總會出現用日本片假名寫的「水田插秧了吧」、「田地開墾了吧」與「趕快救我」等文字,雖然母親尋求幫忙,但族人怕受牽連不敢伸出援手。他說,父親的離去是鄒族的一大損失。
受害者家屬:勿再踐踏人權
高英傑指出,他將家書捐給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希望這段歷史不會被時代遺忘,也呼籲政府應更重視人權,以後不要再有踐踏人權的事發生。
高一生最後家書
我所思念的春芳
得知妳安好,感到萬分欣慰
「不管多少黃金、白銀和寶玉也不如寶貝兒女珍貴!」
還記得這首歌嗎?只要有家和土地就好,因為有很多優秀的兒女。
物品沒收無妨,我的冤罪,以後會昭明。
縫紉機被沒收之前,很想穿著妳親身縫製的衣物,白色的襯褲、短褲式有褲帶,底下像西褲。縫製一塊四尺見方白色包袱巾。
在田地、在山中、我的魂魄隨時隨地陪伴著。
水田不要賣!
※ 相關報導:
* 高英傑捐家書「父親應該已經原諒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50772.shtml
「從來沒有想過要原諒,但我父親的書信言詞之間 ,其實就已經原諒了。」政治受難者高一生的家屬高英傑,上午捐出父親獄中寫的家書。雖然父親已過世超過半世紀,對父親的際遇,他心裡至今仍感觸深刻。
◆ 戶籍性別欄 將增列第三欄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3.12.10
明年二月國內戶籍登記新系統將上路,性別欄位除了男與女,將增列第三欄;衛生福利部昨天也討論定調,性別變更登記不需醫療認定,跨性別者團體表示樂觀其成。
衛生福利部昨邀集相關團體研商「性別變更登記認定」,由於我國現行變更性別的醫療認定要件,包括兩位精神科醫師認定,及須接受器官摘除手術,才可變更法定性別。與會的「台灣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等團體主張,應廢除此制度。
這些性別團體代表指出,此制度忽略當事人身體自主權,及經濟能力弱勢無力負擔手術等問題。台灣不僅未能跟上不需醫療認定就可變更性別的國際潮流,甚至有跨性別者在求學、求職時飽受歧視,近來不斷向政府請願,卻被各單位踢皮球。
內政部戶政司專委翟蘭萍在會中表示,明年二月五日起,戶籍登記新糸統將上路,性別欄位除有男與女,將增列第三欄,但這第三欄要用什麼字眼登記,還要視配套措施而定。台灣性別不明關懷協會創辦人吳芷儀說,雖未取消變更法定性別登記的強制器官摘除手術和精神評估規定,但此決議稱得上跨出性別人權史上一大步。
※ 相關報導:
* 變性免手術 各界看法兩極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10/today-life4.htm
衛福部邀集醫界、人權、跨性團體討論,決議同意未來國人若要變更身分證性別,不需經精神鑑定或變性手術;雖是性別人權重大突破,但不僅會議中歷經正反意見的激烈辯論,外界也有不同看法。
◆ 聯合筆記/「我是個媽媽」的話術
【聯合報╱梁玉芳】2013.12.10
近來,在公開發言前,女性講者表明身分「我是個媽媽…」,似乎成了流行。不論是反多元成家,或者是訴求「牛奶駭人」,以「媽媽」身分發言,成了說服的公式。
聽著「我是個媽媽,所以如何如何」,忍不住就會想起那個水餃廣告:慈母說著「我都是用媽~媽的心,來包每一隻水餃」,這位媽媽要消費者相信,因為「母親都是愛孩子的」,以母愛包出來的餃子哪會有差錯?相信母愛,所以相信餃子。成交。
回到公共議題上,發言的女性把自己的各種專業身分置於一旁,選擇以「母職」角色上台,唱一齣社會說服的戲。這樣的說服策略選擇,實在有趣。
這些「媽媽發言人」主打「孩子的福祉」牌,不論是驚懼牛奶駭人,不知道給孩子喝什麼才安心;或是主張性解放、多P氾濫之後,「要怎麼教孩子」。簡言之,這是一種「以愛之名」的說服策略。即使證據不是那麼周全,推論有些薄弱,但是「我是媽媽,擔心孩子」,衝了再說?
選擇這樣「以母愛之名」的說服手法,是有些風險的。因為對公共議題發言,向社會傳達主張,是「社會勸服」的一環,是遠比叫賣餃子複雜多了。發言者的「主張」是否禁得起檢驗,比發話者的「身分」更重要。即使知道「你是個媽媽」,等著被說服的我們,更期待看到「餃子」的真材實料。
的確,我們的社會是頌揚母愛,也如同歌手周杰倫一樣衷心相信「聽媽媽的話」;媽媽講話,我們該聆聽過往因為性別分工而沉默的母親心聲—如果她說的有理;不論是核安、食安或性別議題,我們不會因她是母親,而在道理上打折扣。
王文華/你正常嗎?
【聯合報╱王文華】2013.12.11
美國有個電視節目叫「美國人,你正常嗎?」。參賽者回答問題,如「有沒有偷看過另一半的email?」、「是否曾在淋浴間上廁所?」、「會不會讓寵物上床?」。參賽者的答案跟民調結果和現場「陪審團」意見相比對,最後宣判他是否正常。
看這節目,我立刻聯想到:「台灣人,你正常嗎?」
「正常」,在我們文化中非常重要。學校裡,循規蹈矩的同學,總是受到老師的喜愛。「勤樸誠正」、「養天地正氣」、「正誠勤儉」、「仁智誠正」這些詞的共同點是什麼?沒錯,它們都強調「正」字,而且都是大學校訓。
校訓中的「正」,意思是正直、正義、正道…等,都是正常的價值觀。
「王老師,為什麼我們被教導的東西,跟我們看到的社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當他們這樣問我,我也答不出來。而「他們」不只是大學生,小學生也開始質疑這社會的虛偽。
學生的迷惑,開始工作後更強了。企業中,「正常」的同事,升遷比較順遂。每家公司都強調「創新」,但接受「異常」想法的老闆很少。主席總是鼓勵大家發言,但不「中聽」的意見立刻會被打槍。
我當老闆時也是這樣。「絕對尊重同事的意見」,但前提是他們的意見必須跟我一樣。這算哪門子尊重?這樣的公司怎麼創新?
為什麼我有這樣的矛盾?因為人性依戀「正常」、「穩定」、「秩序」、「規範」,這是「安全感」的來源。但同時我們又知道「多元」、「改變」、「創新」、「破壞」是進步的動力。兩種相反的力量,拉扯出很多虛偽。我們都想「舒適地」跨出「舒適區」,但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要突圍,必須有堅強信念、配套措施。比如說有一位老闆的信念是「快速行動、打破傳統」,配套措施是定期舉辦「駭客馬拉松」。他允許同仁輪流拋下正職,關進會議室,靠披薩、「紅牛」、睡袋、搖滾樂維生,日以繼夜地開發跟本業無關的新軟體。這種不正常的活動,造就了公司七成以上的創新。這家公司叫臉書。
有一個人,放棄了公職,靠借貸和贊助,做沒人做過的空拍紀錄片。最後耗資九千萬、飛行四百小時,完成一部電影。這是齊柏林的「看見台灣」。
他們都曾被視為「不正常」,如今卻是「正常人」效法的對象。
在「美國人,你正常嗎?」中,大部分看似正常的參賽者最後都發現自己的生活習慣都「不正常」。我猜在台灣也一樣。拋開大義凜然的言詞和冠冕堂皇的外表,誰在私底下,沒有癡狂或卑微的一面?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努力去維持正常的假象?誰來界定正常?今日的正常或不正常,明天呢?
成熟的人和社會,能擁抱多元、容忍異己、不刻意搞怪,但真的搞怪時都能創造新價值。也許台灣的希望,就在於釋放、接納,甚至刻意創造,一些「不正常」。
(作者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 自閉症 出生未滿月就有症狀
【聯合晚報╱陳麗婷】2013.12.11
自閉症兒童會出現溝通與社交技能障礙問題,經常表現重複行為,美國估計每88位兒童中,就有一人有自閉症方面的障礙。亞特蘭大兒童健保局Marcus自閉症中心研究發現,自閉症兒童在出生未滿一個月時,就有眼睛注意力衰退的情況。
這項研究提醒醫學界,應早期介入治療自閉症,尤其家長若發現寶寶眼神無法對人進行追蹤,就要立即帶到醫院檢查,找出原因。
此篇研究針針對110位經診斷為自閉症的嬰兒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自閉症嬰兒兩個月大時,對其他人眼睛的注意力就開始衰退,且會持續到兩歲。後來研究更進一步發現,其實早在寶寶未滿一個月時,眼睛注意力就衰退。
因為最有效的自閉症治療,是從大腦仍在發育時開始,研究結果發現從前不知道的早期介入機會。研究結果已發表在最近一期的自然(Nature)期刊,不過,臨床變革仍需要更多研究佐證才能進行。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前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表示,這篇研究最重要的發現,是觀察到新生兒其實在出生一個月左右,眼神就會開始追蹤其他人,且追蹤次數慢慢提升。相反的,自閉症孩童眼神追蹤人的頻率,次數卻會減少。
她認為,這項研究可信度很高,且自閉症確實愈早介入治療,效果愈好,尤其應在兩歲前就介入治療。她提醒父母親,要經常仔細觀察小寶寶,若發現寶寶眼神對人的反應較慢、較弱,甚至不太會看人等,就應盡早就醫治療。
◆ 研究:盲目拍照 容易拍完就忘
【中央社╱華盛頓10日綜合外電報導】2013.12.11
人們總喜歡拿出相機,記錄生活中值得紀念的每一刻,方便日後遙想當年。然而,美國研究發現,事實可能恰好相反,拍照可能無法幫助我們回憶當時情景。
本週公布的研究顯示,參觀博物館時,透過拍照記錄展示品的人,相較於僅用雙眼觀察者,似乎比較不會記得展示品的細節。
研究執筆人韓克(Linda Henkel)表示:「人們經常盲目地拿出相機,捕捉眼前的一刻,卻錯過了感受眼前發生的事情。」
美國費菲爾大學(Fairfield University)心理學家韓克說,對這個日益習慣隨手拍照、再將照片分享到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和其他社群網站的世界來說,值得省思。
韓克在費菲爾大學的博物館進行一項實驗,要求受試學生參觀展覽時,選擇拍照或單純觀察,替幾項特定目標物作記錄,隔天再測試他們對這幾項展示品的記憶。
結果顯示,相較於僅用眼睛觀察的學生,透過拍照記錄的人,正確辨識目標物的機率較低。
韓克說,「結果顯示,『心眼』和相機鏡頭大不相同」;她補充說,研究顯示,拍照的確能幫助記憶,但前提是人們必須花時間觀察並反覆檢視。
她說:「要完整記憶,我們必須取出照片並與之互動,而非只是累積照片。」
韓克將這種情況稱為「攝影損傷效應」(photo-taking impairment effect)。
她表示:「當人們依賴科技產品來幫助記憶時,例如透過相機拍照記錄,而非全心參與,反而會對事件的記憶和體驗產生負面影響。」
這項研究刊登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
比京隨筆/巴黎地鐵教戰手冊
【聯合報╱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2013.12.12
巴黎大眾運輸公司最近出版一本「現代旅客禮儀手冊」,列出十二項乘客應遵守的基本行為,從避免狐臭擾人、到主動幫助老太太等現代人應有的禮節,最老式的禮節,仍適用於現代社會。
巴黎地鐵四通八達,市區內幾乎每五百公尺內就可看到地鐵站,班次多且每站車行時間平均一分鐘到一分半鐘,每天載客量超過五百萬人次;不但當地人常搭,對觀光客而言,更是遊巴黎的絕佳選擇,有些地鐵站設計頗具巧思,更添吸引力。
不過,走入巴黎地鐵站,常有尿騷味撲鼻而來,醉客倒臥在地,月台會有人抽菸,車廂內有人大剌剌占據多個座位又大聲喧鬧,對旁人視而不見地播放隨身聽或手機音樂等,總讓其他乘客皺眉。
巴黎大眾運輸公司根據經常接獲的投訴問題,由委員會從兩千項建議中,規畫出十二項地鐵乘客應有的基本禮儀準則。
手冊中告訴巴黎人,月台上的禁菸標誌不是藝術品,而是告訴你這裡真的禁菸,另外,花兩分鐘幫助拿著地鐵圖搞不清方向的遊客是該作的事;還提醒年輕人看到老太太提重物爬樓梯,應主動幫忙,更明確指出,在地鐵上盯著美女直瞧是不禮貌行為。
獲得不少迴響的守則第三項,提醒乘客在炎熱的夏季進入沒有空調的巴黎地鐵,要學習帝王企鵝的姿勢,讓雙臂貼近身體,扶著身旁的柱子就好,不要高舉手臂抓吊環。換句話說,在悶熱季節,請注意別讓腋下的汗水或狐臭造成周遭乘客困擾。
禮儀手冊的介紹文形容,在大眾交通工具上表現禮貌,是有史以來最熱門的議題,值得所有人關注。
※ 相關報導:
* 買咖啡說請 省100元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355957.shtml
法國南部港口城市尼斯一家「小西拉」咖啡廳推行「禮貌運動」:客人買咖啡的時候跟店員講話非常有禮貌,就可以享有減價優惠;如果只是點咖啡但不講禮儀,就得多付一點錢。不過咖啡廳經理說,規定推出到現在,還沒有人因為不禮貌而多付錢。
有句俗諺說:「有禮貌不需付出任何代價」,對小西拉咖啡廳的客人來說,有禮還可以省錢。
◆ 全球5歲以下孩童 1/3沒報戶口
中央社 2013年12月12日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新報告顯示,5歲以下孩童中,有近2億3000萬名孩童沒報戶口,約占全球所有5歲以下孩童的1/3。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蒐集161國統計分析資料完成這份報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計與追蹤專家卡帕(Claudia Cappa)說,這是第一份呈現在大眾眼前的全球5歲以下孩童未報戶口資料。
卡帕說:「報告顯示,全球2億3000萬名5歲以下孩童從沒向戶政單位報戶口。就官方程序來說,這些孩子根本就不存在。」
她說:「沒有出生證明資料的孩童又更多,全球現今有2億9000萬名5歲以下孩童沒有出生證明文件。」
※ 相關報導:
* 養女訴說生命故事 勸年輕人惜福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354893.shtml
文化部上月中啟動台灣故事島計畫,基隆市生活美學協會隨即成立基隆故事蒐錄站,協助拍攝平民的生命故事。昨天協會在安樂區七賢里民活動中心舉辦說明會,並邀請現場民眾面對鏡頭,說出自己的故事。
....已經參與拍攝的葉森妹昨天坐在鏡頭前,向在場的里民述說自己的童年生活。....葉森妹說,她覺得現代孩子很多不懂得知足惜福,父母親幫孩子做了很多事,孩子仍會抱怨東、抱怨西。她希望藉由自己的故事,讓年輕人知道自己有多幸福。在場的里民聽完後,紛紛憶起自己的生命歷程,一下子就有5個人報名要說自己的故事。
* 兩小無猜親一下 美男童遭停學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355423.shtml
美國1名6歲小男童因親了學校1名女同學,遭停學多日,外界不禁質疑,這輕輕的一啄算不算得上性騷擾。
....一年級的葉爾頓告訴KRDO電視台,他喜歡1個小女生,而這個小女生也喜歡他。他說:「當時是在課堂上沒錯。我們那時候組成讀書小組,我靠過去親她的手一下,事情經過就是這樣。」
....桑德斯說,她不覺得兒子表達好感的舉動有什麼錯。她說,自己曾因為葉爾頓在學校的其他問題處罰他,包含打架,但她很震驚校長在會面中,提及「性騷擾」這樣的字眼。
....地區督學古迪(Robin Gooldy)今天告訴美聯社,基於反對非合意觸碰,這名男孩遭停學。他說:「我們要關注的應該是他的行為,我們通常會試著勸學生不要再這麼做,但如果又再發生,我們就必須採取行動,而這難免會引發質疑。」
....兒童臨床心理學家伍特勒(Sandy Wurtele)告訴KRDO電視台,這個案例中的嚴格管教可能帶來負面後果,畢竟親吻對這個年齡的小孩來說,是很正常的行為。
◆ 韓良露/咖啡館裡的平權課
【聯合報╱韓良露】2013.12.12
我在咖啡館裡呆呆地坐著,苦惱這回名人堂的專欄要寫什麼題目,不是沒題目可寫,而是不知如何選擇,食安的問題依然層出不窮,若寫此理所當然,而且文章發表後,大概不會在網路上看到罵我的貼文,台灣誰會反對捍衛食品安全呢?
但我一直遲遲未動筆,因我內心被另一個主題強烈牽動,自從十一月卅日台北凱道上出現了反多元成家方案的抗議後,我就一直在思索整件事,我也知道選擇這個爭議性的題目,勢必要面對許多公開或不公開的指責,誰愛討罵挨呢?
當我正思前想後,遲疑無法下筆時,我前面的咖啡卡座來了一對男女,突然談起和多元成家方案相關的各種新聞,他們的談話吸引了我,我忍不住專心地聽他們在說什麼,有將近一小時之久,我竟然就像在上課般聽著我看不到身影但話語十分清晰的兩個年輕人的討論,隱身在卡座後方的我,在筆記本上逐條摘記下了這一對年紀或可以做我兒女的年輕人的思想。
一、反對多元成家方案的人當然有資格上街頭表示意見,因為是多元社會、多元價值,就算不贊同你的言論,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二、護家盟的成員表示反對多元成家是為了守護下一代的幸福,但如果他們的下一代是同志呢?他們的下一代想結婚,卻因上一代的反對而無法成婚會幸福嗎?
三、人們可以個人主觀不接受或不贊成同志平權,但無權剝奪他人結婚的公民權,就像投票一樣,以前女人、黑人也曾不准投票,公民社會中的公民權必須一視同仁。
四、法律不等於道德或倫理,法律是用來保障每一個人的,不能排除少數人。
五、信徒不能因為宗教團體的主張而反對別人要求法律權利,因為法律不應限制宗教,宗教也不能限制法律。
六、什麼是一夫一妻的家庭價值?只有在一夫一妻的家庭下長大的小孩才幸福嗎?喪父或喪母的家庭、離婚的家庭、改嫁的家庭、未婚的單親家庭、隔代撫養的家庭呢?就一定比不上在家暴迫害下成長的一夫一妻家庭嗎?
七、為什麼生小孩是結婚或成家的必要目的呢?法律會禁止天生不孕症的人結婚嗎?結婚不等於生小孩。
八、贊成同志家庭,怎麼會和性解放有關呢?想要性解放的人幹嘛要成家呢?
九、有同學對我說,你又不是同志,幹嘛管閒事,你這樣表態,反多元成家的人會不喜歡你,不要為不關你的事而得罪人,但我的家庭、父母從小就教我要思考,要有社會正義感,雖然我有時覺得有正義感是件很累的事,我覺得世界上的好人比較多,但有正義感的人比較少,但我還是相信有正義感是件好事。(我幾乎想從卡座後站起來擁抱正在說話的年輕女孩,你是幸福的,今天你們不管贊成或反對多元成家,都可以上凱道,社會可以對話,公開表示意見甚至吵架都是好事,我想到自己廿歲時曾經在咖啡館裡,看著美麗島大審的報紙而停止不了淚水)。
卅多年過去了,台灣社會改變了很多,常常在社會面臨改變時,我們會覺得太快,但事過境遷後,回憶社會的變遷才會覺得太慢,太慢不纏足、不立貞節牌坊、給婦女投票權、讓黑白人士同坐公車,住同社區、廢除萬年國代、開放黨禁、報禁、總統直選等等,社會的變遷、文明的進化、公民社會的平權是一條漫長的路,有一天,多元成家方案一定會通過,為什麼社會要拖延人民的公民權與幸福生活的選擇呢?
(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
※ 相關報導:
* 薩克思談同性婚姻「辯論不如表達愛」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355294.shtml
已故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戰友、南非憲法法庭前大法官薩克思昨晚在台北與紐約大學日裔教授吉野賢治舉行同性婚姻相關講座時說,「對待對手,不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不要變得跟他們一樣;要改變對方,不是只有理性辯論,表達愛更有效。」
這場「性、婚姻,同志權利的憲法化」昨晚在蔡瑞月舞蹈研究社舉行。不少聽眾提問時都自承是基督徒或同志。
首例!變性人當爸 日法院判准
【聯合報╱東京記者雷光涵/十二日電】2013.12.13
日本最高法院做出首例判決,認為變性男子可在戶籍上登記為孩子的爸爸,雖然這個孩子是其妻借精生子,與他無血緣關係。
性別認同障礙的支持團體認為這是「劃時代的判定」,但法務省官員說,在生殖醫療等相關法令未完備的現在,做出這樣的裁決,「似乎已經越界。」現在的日本法律,對於借精生子產下的小孩的親子關係認定,尚無明文規定。
根據日本二○○四年實施的「性別認同障礙特例法」,一旦變性後,新性別適用各種民法。這名提起訴訟的卅一歲男子,二○○八年因性別認同障礙從女性變性為男性,並與一女子合法結婚。
最高法院指出,提訴人「依據民法結婚做為人夫,可以推定他的妻子在婚姻狀態下產下的小孩,是這名丈夫的小孩。」認為既然承認兩人的婚姻,就不能否定親子關係的形成。
最高法院的判決,對日後多元化成家、人工生殖等議論,將造成重大影響。性別認同障礙支援團體說,全日本有一萬五千到兩萬名性別認同障礙者。
四年前,提訴人的妻子向第三人借精、生下長男,但在戶政事務所登記父親欄位時被拒。第一審家事法庭、第二審的東京高院都認為,「丈夫明顯沒有男性的生殖能力」而駁回。
立命館大學教授二宮周平接受訪問時說,這次判決去除對變性人與一般人間,不合理的對待差距。不過,東北大學教授水野紀子認為,借精產子可能讓孩子對自己的身分感到苦惱,特別父親是變性人。
◆ 生變!澳洲同性婚 法院判無效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3.12.13
澳洲高等法院十二日推翻首都特區坎培拉承認同性婚姻合法的婚姻平等法,並裁示同性伴侶能否結婚應由國會立法決定。
澳洲首都特區十月通過婚姻平等法,允許澳洲各地的同性伴侶在首都特區內合法結婚,成為澳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不過,澳洲高等法院(在澳洲,高等法院即最高法院)法官十二日一致認為該法牴觸聯邦法律,判決廿七對在法案生效後結婚的同性伴侶婚姻無效。
高等法院法官裁示,「同性婚姻是否合法應為聯邦國會管轄範疇,而非地方或首都特區政府職責。婚姻法現階段不認可同性婚姻,認定婚姻為一男一女結合。」
「澳洲婚姻平等組織」負責人克魯姆在坎培拉法院外落淚,他說:「這項裁示是婚姻平等的挫敗。」一對登記結婚的同性伴侶說:「短短的一周裡,我們在法律層面上結了婚,又被判決婚姻無效。」
澳洲多數省分允許同性伴侶民事結合或登記彼此關係,享有與異性伴侶相同權利,但政府不承認同性婚姻關係。紐西蘭、加拿大、法國、阿根廷、南非等國,以及美國十六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在法律上認可同性婚姻。
澳洲總理艾伯特反同性婚姻,但他的妹妹克莉絲汀‧佛斯特是公開的同志,並已與伴侶訂婚。艾伯特說:「我支持妹妹,但不支持同性婚姻。」
◆ 澳洲四代亂倫案曝光 震驚全國
【中央社╱雪梨12日綜合外電報導】2013.12.12
澳洲當局在一處農村地區發現10多名骯髒且疏於受到照顧的孩童,且因為近親繁殖,其中若干人為畸形或殘障,這起亂倫案曝光,震驚全國。
社工將這12名年齡介於5至15歲的孩子帶離住處;當局2012年7月接獲通報,這些孩子在這個農村地區過著失學的生活,當他們現身時,個個瘦弱、骯髒,甚至為缺乏基本衛生設備所苦。
當警方和兒童保護人員造訪他們與大約30名成年人同住的農村院落時,目睹法律文件上所形容「非常骯髒且危險」的情況。與孩子同住的成年人,則分屬同個家族的多代成員。
家族四代的男女成員和兄弟姊妹皆與彼此發生性行為並生兒育女,年輕的後代也過著亂倫的生活,近親繁衍出更多兒女。
基因測試揭露,這12名孩童中,有11人的雙親擁有血緣關係,其中5人的父母關係「更是密切」;他們的身體也因近親繁殖出現不同程度的殘障,包括聽覺及視力障礙。
法院說:「經過觀察,這些孩童看起來骯髒,身上穿著污穢的衣物,並且非常害羞,無法跟人保持眼神接觸。」
法院還說:「他們說的話令人難以理解,牙齒健康和個人衛生都非常糟糕。他們住的地方沒有廁所、淋浴設備或澡盆。孩子們必須到灌木叢裡上廁所,並用一桶水洗手。」
愛兒反害命 詹母:真想替孩子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4000337-260102
中國時報 吳敏菁/彰化報導 2013年12月14日
黃芬雀愛極了孩子,孩子死亡,排遣不去思念心情,還特地去買一雙新鞋,擺在家門口,給在天上的孩子。這半年來為維護其他成員,一人獨扛罪責,幾度警訊,她淚流滿面,「如果能夠,我早想去死了,我多想替孩子死啊!」員警說,聽了讓人鼻酸。
鄰居說,黃芬雀和詹淳寓母子感情非常好。過去一大早,總是看到詹媽媽載著兒子到公車站,等兒子搭公車上學。孩子也很有禮貌,都會一一打招呼。發生這樣的事,讓人太遺憾了。
警方說,可能黃媽媽就是太愛孩子了,一聽兒子隨口說「吸毒」,馬上就心急慌了手腳,加上向來都聽「日月明功」的話,馬上就帶兒子到默園。日月明功負責人陳巧明和許愛珍等核心幹部,也旋即召開10餘人檢討會,不分青紅皂白,對「吸毒」這件事進行嚴厲地批判。
參與成員,一一輪流對詹生進行的嚴厲指責,輪流掌摑詹生的嘴巴,引起詹生的生理、心理強烈反應,委屈到雙手顫抖。在集體制裁的壓力,幹部、成員好似失去了對人性的洞察,硬又冠上「毒發」罪名,施予捆綁、用水管抽打。
詹母被羈押後,檢警12月9日到她住家複勘,才又發現詹母被迫清理掉兒子所有的課本、書籍,以免留下蛛絲馬跡。詹母為懷念兒子,天天反覆地整理孩子的衣物,不僅替孩子洗不會再穿的布鞋,還去買新鞋擺在大門口。
「不要再問了!如果可以,我也想去死,我多想用我一命去換孩子回家。」詹母幾度在警訊,淚流滿面到說不出話來、流露哀痛的眼神。警方說,這個媽媽用她所接受到的「教育」去管教孩子、愛護孩子,但她愛孩子的心,和天下的媽媽一樣,「她愛得太深了!」
※ 相關報導:
* 嚴刑逼編罪名 詹生含冤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4000336-260102
....讓辦案人員難以理解的是,在場的日月明功成員,都是任教高中的輔導、護理老師,不僅沒有勸阻,居然還反勸詹生要「說實話」。詹生就這樣被軟硬兼施,在大人勸說與水管的伺候下,開始睜著眼睛說瞎話,檢討自己。
◆ 從眾心理 使教友盲目追隨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14/today-fo6-5.htm
自由 2013.12.14
〔記者吳為恭、蘇孟娟/綜合報導〕高中生遭日月明功成員虐死案,舞蹈老師、資深銀行員、公司處長,甚至高中輔導老師都涉入,集體做出虐行,令人不可思議。
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彭懷真指出,宗教往往容易結合神秘現象,透過特殊機制進行操控,日月明功事件涉嫌的成員,雖不乏教師等知識份子,但宗教信仰與科學,本來就是截然不同的範疇,和學識、教育程度沒有直接關聯,日月明功的案例不令人詫異。很多宗教都有「集體情境暗示」效果,用特別的語言強烈暗示下,「從眾心理」讓人接受情境,甚至服從。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研究所教授郭麗安表示,創辦人陳巧明建立了個人威望與魅力,成員對她產生心理依賴,深陷其中,而跟隨她做出難以預料的行為,連知識份子也不例外;在青少年團體的陣頭、幫派常見「從眾心理」,盲目跟隨做出毀滅行為,但本案被告不乏事業有成的成人,按理不太會有「從眾心理」,若有,唯一的「眾」就是陳巧明。
大衛教派集體自焚 美宗教悲劇
兩位教授指出,國外有不少類似日月明功的宗教案例,最著名的就是一九九三年四月,美國韋科鎮發生大衛教派教徒集體自焚案,被認為教徒被教派領袖的威望所帶領造成悲劇。
郭麗安說,一般宗教或團體要建立領導人威望,通常要透過教義和專業知識,但日月明功沒有教義、陳巧明沒有靈修專業,她如何建立威望?值得探討。
彭懷真指出,以日月明功案例來說,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高中生之死係歷經長時間的過程,其間只要有人喊停,就可能避免悲劇,或許過程中有人曾產生懷疑,卻不敢承認或抗拒,只好以更激烈的方式「證明自己過去的相信或選擇是對的」,或以「效忠」、「救贖」等理由說服自己或自我辯護,卻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這個代價未免太高。
※ 如果你的信仰讓你感到不快樂、沒有愛,那麼這個信仰可能有問題。
趁萬人焢窯…他拿出藍玫瑰求婚
【聯合報╱記者莊旻靜/竹北報導】2013.12.16
新竹縣竹北市昨天出現「萬人焢窯」場景,親子翻土堆土窯,用稻稈當燃料,燜熟地瓜,志工何育昱更趁萬人「見證」,向女友求婚,眾人起鬨「嫁給他吧」聲浪中,賀喜「有情人終成眷屬」。
竹北市醫友協進會和縣議員何淦銘發起「萬人焢窯趣」,今年透過網路,吸引一萬兩千人報名,讓親子體驗過去農業時代的生活方式。
何淦銘說,不僅小朋友,連父母都不曾「焢窯」過,因此志工示範搭窯、燜熟食物。志工團團長何育昱昨天更利用致謝詞時,突然拿出早已備好藍玫瑰,向同為志工的女友吳菱翎求婚,還請現場民眾幫忙,「當我的見證人」,高喊「嫁給我好不好?」
面對突來求婚,吳菱翎嬌羞回答「Yes,I do」後直說,從頭到尾都不知情,後來才知原來男友和主持人串通,早有準備。不僅她不知情,連在場何育昱父親何淦銘也不知道,見兒子突然求婚,自己也很感動的說「早就叫他娶進門了」。
昨天飄起毛毛雨,大小朋友邊撐傘邊焢窯。14歲梁睿成說,初次焢窯,還戴口罩免得濃煙燻眼,而從桃園到新竹參加的劉明玲說,第二度參加,和孩子們同樂。
◆ 詹生被囚18天 公審10次…絕食送命
【聯合報╱記者何炯榮/彰化縣報導】2013.12.15
彰化檢方偵辦高中生詹淳寓命案,發現他在一年前就因上網咖而被日月明功創辦人陳巧明等人「公審」,只要回答稍有出入就被呼巴掌,公審後還要寫自白書;這次他被囚禁十八天,被公審十次,身心難以負荷才會喪命。
檢方大致釐清詹生被囚禁虐死案的來龍去脈,原來陳巧明因個人婚姻感情問題,養成凡事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作風,要求日月明功成員必須對她「絕對誠實」;她並學精神科醫師常用的「團體心理治療」法,要求她認為有問題的「信徒」要在晚上接受幹部和成員們心理治療。
但檢警發現,日月明功的團體心理治療已走火入魔,如果被治療者回答問題時吞吞吐吐或矛盾,就由問話的人上前呼巴掌,形同「公審」;也因都選在晚上,感覺像包公夜審。
陳巧明自認是總治療師,並且主持「公審」,劉享易、許愛珍夫婦及幹部林甫朋、吳仁甫等人都曾經扮演治療師角色。檢方從陳巧明的住處及默園查扣數百張自白書,幾乎所有成員都曾被陳巧明公審後寫自白書。
在這些白白書中,有十一封是詹生所寫,其中一封是念高二時寫的,他先被訊問最近做了什麼?他坦白曾上網咖,但因細節沒說清楚,被打了不少巴掌,還當場自白承諾以後絕對誠實。
檢警追查發現,五月十八日晚上,詹生因晚了一點到默園,被要求接受公審;詹生被問得很煩,挑戰陳巧明的權威,故意回嗆說「我有吸毒、加入幫派,念大學後要脫離日月明功,也要媽媽離開…」觸怒了陳巧明和成員。
詹生因連續被人輪流呼巴掌而抓狂,才被眾人用童軍繩綑綁,再拿水管和細竹鞭打,造成遍體是傷,之後被囚禁在小房間,隔天晚間又被公審,他更加反抗,又遭凌虐。
檢警查出,五月廿日開始,詹生以拒食方式作無言抗議,他母親黃芬雀曾煮稀飯、拿牛奶餵食,但詹生拒食,連餓二天後因體力不支出現抽搐現象,陳巧明見狀,告訴黃芬雀「這就是毒癮發作」,黃芬雀更相信陳巧明等人要幫她兒子戒毒,要求兒子寫自白書,但詹生顯然賭氣,在自白書中亂扯。
他共寫了十張,代表被公審十次,到最後幾天,詹生已經嚴重營養不良,陷入重度昏迷;六月五日晚上,詹母發現情況不對,陳巧明才叫許愛珍開車送醫,但已難挽回。
前天從上海返台的福華明鏡公司處長吳仁甫,在日月明功的地位很高,曾參與管教,加上他的說詞反覆,昨天凌晨被法官裁定羈押禁見。
◆ 陳芳明/民主的下一步:婚姻平權
【聯合報╱陳芳明】2013.12.15
十一月卅日,台北街頭出現兩個不同的運動,一是由護家盟所領導的遊行,另一是由伴侶盟領導的多元成家擁護者。後者的訴求,正彰顯台灣的性別文化已到達一個高度。廿年前,甚至是十年前,這樣的運動幾乎是無法想像。無論雙方主張有多理性或有多激烈,至少讓我們看見,不同的價值理念都應享有充分討論空間。
有關同志或同性戀議題,曾經是公共場合的禁忌。長期蒙受貶抑與汙名的同志族群,在黑暗角落相互取暖,得不到絲毫同情與保護。現在能夠在媒體獲得注意,完全是由靜態文學出發,慢慢累積應有的發言權。這條道路走得漫長艱辛,但必須承認,過程中受到的汙衊與羞辱,簡直無法言說。
一九九六年,曾經參加文學獎評審,我推薦邱妙津的《鱷魚手記》。這部小說描述一位女同志的成長過程,受到的歧視與排擠,在靈魂深處烙下累累傷痕。評審會上,某位女性作家對於這作品受到推薦,強烈不滿。她說:「這個世界已經很亂,推薦這本書只會使社會更亂。」言下之意,《鱷魚手記》如入圍,就必須為社會亂象負起責任。當時我的答覆是,世界確實很亂,不就是由異性戀造成,為什麼必須拿同志文學作品開刀?結果,這本小說獲得推薦獎,顯示當時文壇的寬容精神。
民主運動進程,確實緩慢。台灣文化問題,如從族群、性別、階級三層面看,成就最高的,無疑是族群歧視的泯除。本省外省對立,原住民族群邊緣化,已緩和許多。性別議題上,女性在社會、政治、經濟上發言權,提升許多。但是在同志議題上,還沒有表現出寬容精神。至於階級問題,貧富差距拉大,可能還需要更久時間才能解決。民主運動走到今天,同志婚姻平權受的阻礙,正顯示傳統觀念與宗教信仰的偏頗。
傳統異性戀中心論,曾使女性受到無端羞辱與壓迫。隨著資本主義與民主的發達,養女制度、蓄妾惡習、貞操觀念,漸從台灣消失。今天獲得合法地位的女性,對同志汙衊與排斥之際,應想到女性是如何走出黑暗歷史。同樣地,男性基督徒指控同志「不自然」時,未曾想過基督教對於傳統東亞社會是多麼不自然。傳教士東來時,曾經遭到屠殺,信徒曾受到迫害,才獲得合法地位。如今基督教可在韓、日、台灣宣傳教義,卻反過來用不理性態度看同志議題。
醫學證實,同志傾向是與生俱來,不能任意指控是病態或不正常。既屬天生,就該得到人性與人權的尊重。多元成家立法運動,就是要讓性別取向回歸最自然的位置。隨意引述聖經來審判,那是篡奪上帝的權力與地位。所有的愛情,不能簡化為器官與器官結合,而必須尊敬心靈與心靈溝通。把同志族群汙名為「性解放」或「性泛濫」,違背最基本民主原則。解除異性戀內心蔽障,使婚姻平權獲得實現,是跨出台灣民主的下一步。
(作者為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 相關報導:
* 留美副教授生二胎 遭大學開除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361779.shtml
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蔡智奇,在美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期間,妻子「生洋娃」一胎,另懷洋胎六個月回國後生產。蔡智奇最近面臨被學校開除的尷尬處境,目前他已決定告學校。
血汗看護上街 爭納長照體系
【聯合報╱記者許俊偉/台北報導】2013.12.16
近千名在台外勞和本土社團,昨天不畏風雨在台北街頭控訴「血汗長照」。他們身穿「血衣」、臉畫「血淚」,從衛福部遊行到凱達格蘭大道,除不滿政府「長照delay(延遲)、流血流淚」,也訴求將外籍看護和家庭照顧者納入長照體系。
台灣移工聯盟和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昨發起「反血汗、要長照」遊行,除各國看護站出來爭取權益,不少長期照顧家中長者或失能者的家庭照顧者(即家屬),也來控訴「家人血汗、老人完蛋」。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發言人陳素香說,台灣目前約有七十萬失能人口,六成五是家庭照顧者負責照顧,兩成八靠外勞,另百分之四由照養護機構照料,其餘僅百分之三是政府「十年長照」提供照顧,「外勞和家屬撐起國內長照重任,卻被政府排除在『長照服務法』草案外。」
她說,外勞每天平均工時十八小時,甚至有近十萬名外籍看護,三年來沒休過假。
「好想休息。」以中文高喊「反血汗」的一名印尼看護就說,來台後才發現,不僅要照顧阿公,還要打掃、洗衣,根本是幫傭。
家總理事長陳正芬也說,逾半家庭照顧者嘆壓力難調適,還有兩成確診有憂鬱症。
陳素香還批評政府「長照芭樂票」,直指「長照保險法」是馬總統在二○○八年的競選政見,但至今遲未上路,要求馬總統兌現健全長照制度的選舉支票。
抗議團體訴求,除提供家庭照顧者喘息服務,也應廢除個人看護制,即由機構聘雇外勞取代家庭自行聘任,讓外勞不用全天候在家待命工作,並以派任居家服務員、建立社區日照中心方式,減輕家庭照顧者負擔。
※ 相關報導:
* 外籍納入長照 立院研擬考照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63014.shtml
衛生福利部表示,周三將赴立法院討論長照服務法草案,研擬開放外籍看護受訓及考證照後,納入長照服務體系。
* 居家照顧需求增 失智、憂鬱老人多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362745.shtml
彭婉如基金會以民眾登記居家照顧的內容分析,需要短期照顧的個案愈來愈多,失智和憂鬱症老人的數量也持續成長。
....根據統計,今年元月到11月,彭婉如基金會高雄辦公室接到234件登記居陪員案,被照顧、陪伴者以術後照顧休養的最多,約占登記案數的30%;其中,關節骨頭脊椎類最多,約有60%,癌症病患手術、化療占31%,癌症患者術後照顧案數增加。
◆ 這樣與那樣的父母
【聯合報╱黑白集】2013.12.16
這幾天,社會注目高中生虐死案,有人好奇這「日月明功」究竟是什麼功,也有人驚訝於那位作母親的究竟對孩子的死扮演了什麼角色。
於此同時,有另樁關於父母子女的故事,「天國簡訊」的主題在網路上賺人熱淚。一名老翁思念過世的兒子,不時前往電信公司的門市,請客服人員代發簡訊到兒子的手機,內容不外「爸爸幫你煮了東西你要記得吃」。這則新聞有很多事實的細節不甚清楚,但傳達父子親情的主旨,引發網路上眾多回響。
問世間情是何物,有人質疑愛情,卻從來沒有人懷疑親情,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一片癡心請人代發「天國簡訊」的故事,是為代表。
但人間卻也真有像這次的高中生命案,有早先邱小妹遭酒醉父親痛毆之後、又變成醫院人球而終於送命的案子,有幼童王昊被母親同居人以鐵錘打、摔牆壁而受虐死亡的案子,還有年輕父母沉迷電玩而致嬰兒餓死的案子……,不可勝數。其中,都有令人無法相信、無法理解、無法原諒的父母失職、甚至父母行凶的情節。這些故事裡,「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完全無法成立,且正是親生父母置年幼子女於險境,令人覺得應罪加一等。
儒家傳統教人要尊敬長上,但「親職」似乎未必存在於人的良知良能,太多現實中的例子可作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的反證。政府為少子化趨勢而鼓勵生育之時,恐怕不能將親職視為天經地義,還是應普及化對青少年幼兒的保護網。一名高中生在母親的注目下受虐而死,這種故事不要再在台灣上演了!
※ 相關報導:
* 收容家暴兒協會 理事長爆虐童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1/8363026.shtml
收容家暴童的「中華民國錫安山弱勢者希望協會」理事長趙雅齡,涉嫌毆打由她監護的兩名男童多達九次,造成兩童多處挫傷,桃園地檢署將她起訴,建請法官加重其刑。
....趙雅齡昨受訪喊冤「我是被汙衊的」,表示男童身上的瘀血、紅腫,是被另一男童持木棍毆打造成,她向社會局反映後,社工卻將打人的男童安置,「說我拿木棍打他,讓我非常錯愕與不滿」,她會力爭清白。
◆ 新版代孕草案:須為本國籍、生過小孩者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3.12.16
不可借卵 代理數3次為限
代理孕母是本土連續劇常見的灑狗血情節之一,引起諸多討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上午在立法院表示,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內容,代理孕母須為本國籍,且生過小孩,不可提供卵子,代理次數以三次為限。如夫妻精卵皆無,則不考慮納入代孕範圍。
國內約有30萬人可能不孕
醫界估計,國內育齡(22至40歲)人口的不孕症比率,高達10%至15%,約有30萬人可能不孕,其中因子宮受損而不能受孕的女性,約5000至1萬人,需代理孕母才能圓生兒育女的願望。
國人對於代理孕母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國健署今年8月執行代孕民意調查發現,85.6%民眾支持在相關配套及管理下,贊成代理孕母,93年首次代孕民調僅有55%同意。
國健署曾在93年提出代理生殖法草案,但迄今仍沒有定論,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批評,在代理孕母相關修法上,看不到主管機關角色,竟無行政院版本,只有立委版本。邱淑媞解釋,相關草案已送至衛福部法規會,預計明年初將送至行政院。
代理孕母懷孕期 有權反悔
草案也給予代理孕母反悔權,在懷孕期間,有權可以終止懷孕。但寶寶一旦出生,因代孕者與寶寶無血緣關係,寶寶就屬於委託者夫妻,而非代理孕母所有。
◆ 敘利亞人道援助 UN盼募集65億美元
【中央社╱日內瓦16日綜合外電報導】2013.12.16
聯合國今天呼籲國際社會為敘利亞及其鄰邦捐助65億美元,以在明年協助1600萬人,其中有許多是因為敘利亞內戰而挨餓或流離失所的人。
敘利亞內戰已持續33個月,目前仍望不見盡頭。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官員艾摩斯(Valerie Amos)今天在日內瓦捐助國會議上宣布,聯合國明年總共希望募集129億美元,以協助17個國家的5200萬人,其中敘利亞相關人道援助佔半數。
她在記者會說,「這是我們歷來在每年一開始要求的最大金額」,敘利亞人道援助也是聯合國為單一危機所要求的最大金額。
聯合國今天說,中東的敘利亞難民人數在明年底將幾乎倍增至400多萬人。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UNOCHA)表示,敘利亞境內預料另外將有930萬人需要援助,以及數以百萬計的人流離失所。
這項難民危機將對敘利亞鄰國構成極大壓力。
根據最新估計,到了明年年底將有約410萬敘利亞人以難民身分住在黎巴嫩、約旦、土耳其、伊拉克和埃及。
其中66萬人住在難民營,344萬人住在私人收容所。
目前據估約有240萬敘利亞人以難民身分住在黎巴嫩、約旦、土耳其、伊拉克和埃及。
爸媽受刑 寄養童收耶誕卡哭了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2013.12.17
「寶貝,天冷了,衣服要多加一件…」,這是獄中媽媽給小益寫的耶誕卡,基督教更生團契屏東區會與多位牧師,在耶誕節前夕特別代表受刑人,送耶誕禮物給屏東家扶中心的6名寄養童,有孩子收到卡片的剎那,感動哭了。
家扶中心表示,約有二成的寄養童,是因為父母入獄無人照顧,委由屏東家扶寄養安置,這些孩子中有的不到兩歲,沒有父母參加親子會面,只能靠社工帶他們到監獄,隔著玻璃、透過電話和父母短暫地見上一面。
而獄中的父母只能透過書信與自己的子女連繫,社工就透露,「小益」的媽媽身陷毒品多年,反覆入獄,媽媽不希望小益到獄中看她,所以小益已經很久沒有看過媽媽,媽媽特別寫下祝福的卡片,為「小益」送上祝福。
基督教更生團契屏東區會與牧師洪清照夫婦、杜權生夫婦及阮景順夫婦共6人,因長期駐監輔導受刑人,最近他們特別利用耶誕節前夕,協助受刑人送出耶誕禮物,給在寄養家庭的孩子。
有的孩子年紀還小,還感受不到思念,但也有小朋友看到「好久不見的愛」,感動得紅了眼眶,社工還會告訴孩子,這是爸媽特別的祝福,雖然暫時無法相見,但是爸媽的愛永遠不會改變。
◆ 外套蓋住老婦 2少女搶雜貨店
【聯合報╱記者游仁汶/基隆報導】2013.12.17
簡姓、卓姓少女前天到太白街一家雜貨店,趁看店的老婦不注意時,涉嫌拿外套蓋住老婦並搶走櫃檯內3千元現金。警方昨天逮到2人,發現她們上月也曾當街搶路人皮包被逮,訊後依強盜罪嫌移送基隆地院少年法庭處理。
警方前天傍晚近6點時接獲報案,指太白街一家雜貨店遭搶劫。案發時在看店的八旬王姓老婦向員警表示,有2名少女趁她不注意時進入店內,1人拿外套蓋住她的頭,另1人則趁機拿走櫃檯內3千元現金,隨即逃逸。
市警四分局中華路派出所員警調閱附近監視器,並依據老婦敘述,提供轄區內有犯案紀錄的少年照片供她指認,發現上月底曾在安樂路上搶奪路人皮包的簡姓(16歲)、卓姓(15歲)少女涉有重嫌。
這兩人前天下午2、3點曾到雜貨店外徘徊,疑似在觀察店內狀況。警方昨天上午循線在崇德路,查獲借住在友人家的2人。
2人坦承因為沒錢,計畫搶雜貨店,但辯稱只搶到2百多元。得手後搭公車逃逸,後到網咖打電腦、吃鍋貼,花費殆盡。
兩名少女的父親接獲警方通知,前後趕到派出所處理,對女兒的偏差行為難掩失望。警方了解後得知,2人都出身單親家庭,父親忙於工作、疏於管教,卓姓少女同時也因蹺家多時,已被列為失蹤協尋人口。
※ 相關報導:
* 霸凌案 陳姓女生臉書謾罵 蔣媽媽提告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366091.shtml
台北市教育局上午公布敦化國中疑似霸凌案件的調查報告,但調查報告只交代同學間有人際關係緊張問題,班上多數同學人際關係技巧仍待學習,調查已訪談8名學生與老師,但是否為霸凌事件還無法認定,必須進一步調查。
登報陳情的蔣媽媽今天表示,持續言語霸凌女兒的同學中,其中一位陳姓女同學不斷在臉書上言語謾罵,登報前她已經先到警局報案,對陳姓女同學提出毀謗告訴。至於當事學生許姓學生至今仍沒有道歉,她強調,只要許生願意道歉就會原諒,但期限是12月底。
◆ 研考會調查 35%學童會交網友
自由 2013.12.17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行政院研考會昨天公布「一○二年數位機會調查報告」,有三十五%學童會透過網路交友,其中有四十五%會相信網友說的話,如有網友邀約,有十五%學童會赴約,顯示學童網路人身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5%會赴約 凸顯安全教育重要
研考會指出,台灣家戶連網率達到八十五%,個人上網率為七十六%,上網普及率與先進國家差不多,主要以智慧型手機上網為主。
研考會今年特別調查六至十一歲學童數位機會現況,結果顯示有超過九成的學童曾以桌上型電腦上網,利用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上網的比率也都超過八成;每四名學童有一人以上擁有自己的平板電腦,每五名學童有一人擁有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學童平均每週使用電腦的時間是六.三小時,其中有五.二小時在玩遊戲,男學童又比女學童更容易感受到不上網的焦慮不安。
在性別參與部分發現,女性網路族雖熱中網路購物、網路查詢價格等,平均購物次數也略多於男性,但男性網路族網購的平均金額達兩萬○一一九元,高於女性一萬三三七○元,男性網購的平均金額較女性多近七千元。
研考會調查報告也指出,有四成民眾一星期沒有上網就會覺得焦慮、擔心,十六%民眾一天沒上網就產生焦慮感。
研考會也針對五十歲以上民眾上網情況進行調查,五十歲以上網路族上網主要活動前三名為搜尋或查詢各類資訊(五十三%)、瀏覽資訊或網頁(三十二%)、看新聞氣象(二十七%)。
◆ 衛福部:代孕生子 同志戀人不適用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3.12.17
衛生福利部的代理孕母草案昨天出爐,也給多元成家推動者孕育下一代燃起另一道希望,不過,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昨天表示,在相關法令未完備前,多元成家者不能透過代理孕母方式生子。
另外,對衛福部的草案,民間團體質疑懷孕及生產風險大,草案限制代孕無償,不合理、也不人道。
立委許忠信要衛福部長邱文達對同性戀者可否透過代孕生殖表達看法,邱表示,代孕主要是解決不孕夫妻難題,治療不孕是目的,並非創造生命。他認為同性戀人工生殖須從民法或戶籍法先修正,衛福部針對草案會再深入討論。
美國國際生育醫學聯合會於二○一○年公布六十三個國家的代孕調查發現,允許代孕有卅三國,其中包括十五國立法,四個指引管理,十四國未立法禁止。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批評,生產不是無風險,代孕者可能發生妊娠高血壓或洗腎、殘疾、生產死亡等危險,生育自己的孩子或許願意承擔高風險,但幫別人生子是另一回事,是否也甘冒高風險?
另外,雖然草案保障代孕者的身體自主權,在懷孕廿四周內可終止妊娠,但根據優生保健法規定,若代孕者有配偶及子女,一旦懷孕或生產期間發生健康危害,對另一個家庭子女傷害極大,誰又該補償他們。她認為代孕無償根本不人道、不合理,建議應根據委託夫妻的財產比率捐出一定金錢,作為預防不孕或改善不孕環境、幫助經濟弱勢的不孕夫妻做人工生殖。
對此,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說,雖然代孕的懷孕及生產風險極大,但國外十多年經驗顯示,代孕者可自主挑選委託夫妻,其甘冒這麼大風險,事前代孕與委託雙方皆需經過謹慎評估,因此發生糾紛比率低於百分之四,甚至少於領養反悔比率。
代孕生殖雖會衍生風險及相關問題,但邱淑媞說,現行夫妻生育也無事前做財產調查,她認為,代孕者權益保障及人民生育權仍需回歸比例原則,國外實際發生糾紛比率沒想像中高,目前除透過修法外,還可簽訂代孕契約,加強溝通及專業諮詢,讓不孕夫妻實現圓子夢想。
童花2萬買遊戲點數 超商無「法」管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2013.12.18
溫姓男子的五歲、十一歲孩子將平日零用錢存起來,最近連續向便利超商買了兩萬元點數玩線上遊戲,一家店員曾問孩子「爸媽知道嗎?」五歲童說「知道」,店員就放行;溫認為兒少保護有很大漏洞,政府應正視管理。
他把孩子的事告訴孩子小學老師,班導師詢問班上四十名小朋友,花在線上遊戲儲值點數及交易商品的金額,竟然約達五十多萬元,「可以買一輛國民車」。
溫姓男子驚覺離譜,透過消保官行文經濟部工業局、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昨天收到回函,指「點數卡不屬遊戲軟體,發行或販售並無分級管理辦法」。「看到這種回覆真會吐血」,溫姓市民說,超商對菸酒販賣還會要求成年,遊戲儲值卡漏洞百出,對兒少發展非常不利。
他說,五歲、十一歲的孩子到超商透過ibon等多功能事務機,大額購買線上遊戲儲值點數,竟暢行無阻;孩童是限制行為能力的人,店員竟然對高額消費視若無睹,「這可是兒福大漏洞!」
他發現事態嚴重,曾要求線上遊戲業者說明,但業者互推皮球,紛指向超商銷售員的責任,他即轉向新竹市消保官申訴。竹市消保官劉興振說,家長主張未成年人的交易行為無效,也認為超商業者、販售儲值點數業者與線上遊戲業者,都違反兒少法與遊戲軟體管理辦法。
劉興振調查發現,超商儲值購買頁面可買各家網路遊戲業的儲值點數,店員幾乎不限制任何人操作多功能事務機,未成年人持繳費單到櫃檯結帳,店員也不會拒絕,「很容易交易」。他說,未成年人購買遊戲點數,因線上遊戲業者無法面對面核對網路使用者或儲值者是否成年,很難防範兒童自行上網儲值遊戲點數。
溫姓男子曾分別向三大超商反映,其中兩家同意發函全台直營及加盟店,要求不得接受兒童購買線上遊戲儲值點數。另一家超商原不願受理,經消保官協調,遊戲廠商及超商同意月底協調。
【記者陳威任/台北報導】針對超商販售遊戲點數給孩童,統一與全家超商都說,只要看到年紀較小、或是單次購買大量金額點數的消費者,店員都會詢問。
統一超商公共關係部長林立莉表示,這次個案的小朋友並非一次用大筆金額買遊戲點數,而是在不同店家以小額方式購買;店員都有詢問,小朋友也明確表示父母知情,店員才賣給小朋友。
超商業者表示,小朋友購買點數情況很常見,業者很難判斷到底那些能賣、那些不行,相關單位應該有更全方位規範。
※ 父母讓小孩可以拿錢去買也是個問題。
◆ 表現差…沒天分? 女人「別幫自己找藉口」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2013.12.18
「女生不適合走科學」,台灣是否仍存這樣的性別歧視?台大特聘講座王瑜認為,其實台灣的科學環境已相當不錯,不太有歧視的女性的情況,但女性仍會受到社會期待、刻板印象的影響,自我否定或放棄投身科學。
王瑜指出,女性有許多特質如細心、韌性強等,很適合從事科學研究;但碰到挫折時,男生會被要求繼續努力,女生表現不好卻認為這「正符合社會期待」,就認為自己沒天分而放棄,「但其實是在幫自己找藉口。」
她觀察,美國的女學生不想要表現太厲害,在科學領域發展上自我壓抑,因為若比男生還強,會交不到男朋友;但在台灣這種問題似乎不嚴重,女生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交大校長吳妍華則說,女生會在意周遭看法,若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怕有異樣眼光;或是會想太多,在還沒投入研究工作前,就擔心無法兼顧家庭而遲疑。
她認為,女生應清楚知道自己的強項和興趣,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辛苦卻能不以為苦,就可以投入;面對「想像中的問題」也不要退縮,一定有解決方法,「很多人不都走過來了嗎?」
※ 相關報導:
* 交大女校長:找贊成妳婚後工作的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67858.shtml
在傳統對女性的照顧角色的要求之下,女性投入科學領域,常被問及家庭和研究該如何兼顧。多位女科學家認為,另一半是否支持女性婚後繼續投身研究很重要,若雙方能輪流照顧家庭,或政府有完善的托育措施,更能鼓勵女性從事研究工作。
遠見雜誌昨天舉辦「她們,好厲害」新書發表會,台大特聘研究講座王瑜、交通大學校長吳妍華及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張美惠,分享女性科學家的心路歷程。
◆ 請記得代孕者 也是一位母親
【聯合報╱顧燕翎/台灣銀領協會理事長(新竹市)】2013.12.18
報載延宕近九年的「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終獲解套,衛福部將有條件開放代理孕母。但單純從醫療技術角度修法,忽略代孕生殖可能引發的相關社會問題,將無法達到高度管理的目標。
在家庭議題中,委託代孕比人工生殖和收出養更為複雜,非僅攸關生殖科技和健保支出,更涉及代孕者及其家庭、代孕子女、精卵捐贈者及委託夫妻等各方的權益及家庭關係,以及人口的品質,所以大部分國家都謹慎以對。法律明文允許代孕的國家為數極少,多數國家,如德、法、日、義、挪威、瑞典、波蘭、義大利、新加坡等都採禁止的立場。美國也只有十六州允許代孕,並非全面開放。
在社會風氣先進的荷蘭雖屬合法,卻以刑法嚴格禁止廣告及仲介,再者,委託夫妻必須沒有犯罪紀錄、只能使用自己的精卵、妻的年齡不得超過四十歲、且無法自行生育等。代孕者則不得超過四十四歲、過去生產順利、自己不打算再有孩子等。孩子出生後,孕母為法律上的生母,尚須經過領養手續,才能成為委託者的子女。
英國、以色列等代孕合法化的國家也都給予孕母反悔權,反悔權雖然在實際案例中很少使用,但其存在可以確保代孕者是在自由意志下放棄親權。為了防止人口買賣,絕大部分國家都規定代孕必須無償,既然委託夫妻並未支付報酬,那麼他們想要擁有子女的欲望,不能認為一定比代孕者具有優先性,因為承受懷孕風險的畢竟是代孕者。衛福部的草案雖宣稱以代孕者及代孕子女的權益為優先考量,卻自始即剝奪代孕者的母親身分是不妥的。
再者,人工受精子女亦有需要了解和協助後代了解自己的基因家族史,英國已明文保障此權利,美國也有協尋網站,協助追溯血緣關係,尚未出生子女的權益也值得修法者重視。
我國已有相當完善的收出養制度和法規,兼顧子女、生養父母雙方的權益。委託代孕所牽涉的關係人更多、面向更大,卻僅由醫政單位主責,修改部分條文,實在太過草率。醫政與社政單位在中央政府已經合而為一,就是體認到二者的業務息息相關,那麼在制定如此重大社會政策的時候,理應有社政單位共同主責,方不致忽略其社會影響。特別是在立法的此刻,有需求的方面大聲疾呼,其他相對人,卻尚不具體存在、未能言說,就更需要專業者用心的研究及規畫了。
「看見台灣」紀錄片中怵目驚心的國土崩塌並非始於拍片之日,而是數十年來的漫不經心所累積。代理孕母的閘門是否開放、如何開放,更是需要慎思謹行,以免國人在不知不覺中又驚見人口土石流。
※ 相關報導:
* 愛愛不要愛滋 大學保險套開賣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367518.shtml
今年因性行為感染愛滋病的比率升高,感染者年紀逐年下降,台中市衛生局與弘光科大、中國醫大、中興大學、朝陽科大及台中教育大學合作,在校內裝設保險套販賣機,昨天開賣,副市長蔡炳坤呼籲「要有性行為就不要怕麻煩」,他除到販賣機購買一盒保險套,也向學生示範與宣導正確穿戴保險套的「撕、捏、套、取、丟」五步驟、不重複利用、一次只戴一個與使用水性潤滑液等觀念。
女得腦癌 摯友扮代理孕母產女
中央社 2013年12月21日
美國1名女子腦癌過世前,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與丈夫組成家庭。她的摯友替她完成這個願望,擔任代理孕母將眾人期盼的寶寶卡洛淩帶來這個世上。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當蘿拉和內特.尤賀(Laura and Nate Yoho)於2010年底訂婚幾週後,30歲的健身教練蘿拉診斷出腦瘤,但他們仍決定共組家庭。
蘿拉在接受治療前冷凍卵子,她最好的朋友卡拉.史堤生(Kara Stetson)自願擔任代理孕母。
但令人悲傷的是,距離寶寶誕生僅不到數月,蘿拉不敵病魔辭世。不過卡洛淩的出生,讓蘿拉親友在思念她時有所憑藉。
卡拉說:「能為蘿拉和內特的家人做點事,我覺得很高興。於我私心而言,我想讓蘿拉的一部分活在這世上。」
女娃卡洛淩出生後,愛阿華州報紙「狄蒙紀錄報」(Des Moines Register)記者芬尼(Daniel Finney)寫了封公開信給她,信中描述她的母親,並提到她如何在卡拉的幫助下來到這個世上。
信件寫著:「妳才不過1個月大,還讀不懂這封信,但有天會有人讀給妳聽,或許能讓妳了解,妳是在愛與希望的所有美好集結下,來到世上。」
在信中,芬尼敘述卡洛淩的父母如何相識相戀,以及婚禮當天的情況,也提到蘿拉如何在訂婚後不過幾週,被告知罹癌這項噩耗。
信上提到,蘿拉在診斷出重病後從未自怨自艾,仍積極過生活。當她和內特決定生小孩時,她最好的朋友卡拉想都沒多想,就決定要當他們的代理孕母。
信中引述卡拉寫道:「蘿拉和我的24年情誼,於我的意義很難解釋。我們在很多方面非常不一樣、卻又很相像,兩人相處完美融洽,我們從未爭執也從未討厭過對方,情比姊妹、心靈伴侶與最好的朋友。」
信中直言蘿拉一心想戰勝病魔,好見到她的女兒;然而蘿拉在為即將出生的女兒舉辦歡迎派對後不久,便安詳辭世。
信中說:「你母親的離開讓每個人倍感哀傷。」「但你的到來也帶來希望,你的父親每天都期待著你的到來,他為失去摯愛而悲痛,但也準備好要迎接新摯愛的到來。」
內特告訴「狄蒙紀錄報」:「卡洛淩的出生讓我悲喜交加。」「但我知道我太太不會想看到我傷心。」(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 抗議俄國歧視 美滑冰名將波特諾出櫃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紐約19日電】2013.12.21
距離2014年冬季奧運會僅剩一個多月,在運動員的「性向」炒得比賽前預測還火熱之際,即將代表美國與賽的奧運花樣滑冰名將波特諾(Brian Boitano)19日出櫃,宣布他是同志,使美國的參賽同志運動員,陣容更為「壯大」,用實際行動抗議俄羅斯對同性戀的歧視。
預定明年2月在俄羅斯索契(Sochi)舉行的冬季奧運會,因俄國去年通過「禁止宣揚同性戀」法律,使得運動員性向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為表示反對俄羅斯的反同性戀立場,美國兩天前宣布美國代表團將包括公開出櫃運動員,像是著名同性戀網球名將金恩(Billie Jean King)和奧運金牌冰棍球手凱特琳.卡豪(Caitlin Cahow),但美國高層官員將全部缺席,無論是總統、第一夫人、副總統或前總統,都不與會,以示杯葛,代表團將由前國安部長納波利塔諾(Janet Napolitano)率團。
波特諾曾在1988年獲得奧運花樣滑冰金牌。他19日在聲明中表示,他過去不讓別人知道他的私生活,但「同性戀實際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他說:「最重要的是,我是美國的運動員,我以生活在一個鼓勵多元化、坦誠和容忍的國家為榮。身為運動員,我希望我們仍以專注於奧林匹克精神為重,這種精神表揚所有國家的運動成就。」
俄羅斯去年通過反同性戀法律,日漸受到國際批評,有些人士主張美國全面抵制索契冬奧會,但歐巴馬總統不以為然。他認為,如果同志運動員帶回美國更多金牌、銀牌和銅牌,向俄國發出的信息可能更強烈。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