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5

經濟榮景去哪裡了? 台灣推動雙贏

◆ 經濟榮景去哪裡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4000206-260209

工商時報 于國欽 2013年11月24日

■經濟不佳可能是受景氣影響,也可能是受自身經濟體質的影響,若屬前者,可以短期措施為之,若屬後者,則非徹底檢視教育、產業、租稅結構並採取長期改革,無以竟其功。

■唐朝詩人陳陶《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此詩首語似有赴沙場建功之氣慨,實則是對朝廷窮兵黷武的反諷,反映厭戰的可憐民心。

1960年代風靡一時的老歌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作者自問自答花兒去哪裡了?原來被少女們摘下;少女們都去哪裡了?她們走向年輕男子身邊;年輕男子去哪裡了?都去當兵了;士兵去哪裡了?他們躺進墓園了;墓園如今何在?都被花兒覆蓋了。

聽了這首歌,讓人有唐詩裡「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的惆悵。我們也藉此自問自答一番,台灣的榮景為何不見了?因為經濟成長趨緩;經濟為何趨緩?因為消費動能流失;消費動能為何流失?因為薪資下滑;薪資為何下滑?因為廠商獲利減少;廠商獲利為何減少?因為貿易條件惡化;貿易條件為何惡化?因為沒有掌握關鍵技術。

各指標增幅一路下滑

這段論述說明經濟體系環環相扣,當出口競爭力轉弱,減薪似可維持競爭力,但勢必導致人們減少消費,其結果又影響商業景氣,商業景氣不好又會影響廠商獲利,廠商被迫又得降低成本,於是各種光怪陸離的非典型生產、僱用方式紛紛出籠,如此社會豈能不陷入低盪循環?

我們以1986~2012年間每5年為一期觀察(附表),可以看出台灣在低盪循環中,各項指標的增幅一路下滑,薪資由9.3%降至-0.4%,民間消費從10.4%盪至1.7%,出口由17.6%落至7.2%,而製造業生產毛額更由9.4%挫至1.5%。

台灣經濟悶,但為何悶?有人說是因為出口不行,有人說是因為消費乏力,有人說是投資不足,惟向前追出根本原因,那就是台灣沒有掌握關鍵技術,以致台灣一方面失去市場訂價的權利,同時還得支付龐大的權利金,在這一情勢下,不論是從事什麼產業,其獲利自然日趨微薄。

換言之,台灣今天經濟不如昔日,薪資成長不如昔日,出口不如昔日,總其原因就是關鍵技術掌握在外商手裡,除非台灣能取得關鍵技術與標準的發言權,否則經濟要擺脫沉悶,比登天還難。

掌握關鍵技術 擺脫悶經濟

近年政府面對經濟沉悶,只求速效,當出口不行,就想採拓銷與貶值,面對投資不振,就想用降稅與補貼,再不然就認為要多簽一些自由貿易協定(FTA),惟這些方法終究只有揚湯止沸之效,根本無法提升台灣的經濟資本。

當然,任何從根本解決的方法,都不可能立竿見影,台灣要取得研發創新的發言權,這得從小學的美術創意教育做起,其間的政策設計絕非加碼研發補助而已,政府近日談鬆綁,最該鬆綁的就是這套磨損青少年創新熱情的教育制度。

長期以來,政府只會追求研發經費占GDP要提升到多高,而從不去理解何以我們投入這麼多的研發經費仍難以扭轉局面。若以購買力平價換算,台灣2011年投入研發經費高達263億美元,已比義大利、加拿大來得高,然而投入的研發資源與今日局面,明顯不相稱。

台灣二十多年來經濟日趨乏力,正是政府凡事只求速效而無遠見,只看表象而不深究內涵的結果。若不改變這個思維,台灣經濟低盪循環將永遠不會有結束的一天。

※ 相關報導:

* 財產稅改革 地方政府要負最大責任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316054.shtml

....眾所周知,當前台灣房價居高不下是民怨之首,而財產稅制不公是造成目前貧富差距擴大的最主要原因,購屋自住者因為房價和房貸所得比太高,一旦成為房奴就沒有閒錢可資消費,也是造成當前總體經濟不振的因素。

更何況,房屋稅、地價稅都是地方政府的最主要稅收;除了稅率由中央制訂外,地方對於徵收率和稅基掌握了絕對的調整權力,但過去地方政府都基於政治考量,不願對地方選民加稅,故而財產稅的稅基嚴重偏低,間接鼓勵民眾囤房囤地,也成為房價飆漲的幫兇。

因此,嚴格的說,當前房市問題,地方政府的「財政怠惰」應該負最主要的責任。

....房屋稅雖然只有「住家用」的分類,但其實也可比照土地的戶籍概念。換言之,各地方政府本來就可以從戶籍判斷是否為「二棟以上非自住」,從而可以課徵囤房稅。

當然,財政部也不能置身事外。財政部應主動提供財產全國總歸戶的資料,讓地方政府知道囤房囤地的是哪些人?高財富者的財產稅負是如何偏低到不合理的狀況?其次,邀集召開地方財政會議,一致訂定「囤房稅」的徵收率,例如,非自住的稅率可調高至法定上限2%,以免地方政府不敢片面實施,找不到推拖的藉口。財政部則應該具體落實財政收支劃分法的「財政努力」制度,對於地方政府財產稅稅基或囤房稅稅率調整低於「平均」者,應以減少補助款或統籌分配稅款等方式予以處罰;相對地,財政努力優異者,反而要給予獎勵。如此,地方政府才會自食其力,善盡自我責任。

更重要的是,財政部應該在奢侈稅中,對於預售屋和囤房囤地者也納入課徵範圍。前者是炒作房價和製造房市泡沫的元兇,目前課徵所得稅的作法其實效果不彰,讓投資客看笑話,納入奢侈稅課徵範圍可立刻發揮效果;後者則可抑制投資客繼續炒作的風氣,都可以讓房價合理化。

此外,對土地短期交易課徵契稅或提高契稅稅率也是可行的作法。



◆ 大陸比特幣熱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4000204-260209

工商時報 李書良 2013年11月24日

作為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比特幣價格在1年內暴漲數十倍,人民幣交易價格最高超過6,590元。交易網站資料顯示,今天比特幣的炒作狂熱,「中國大媽」在背後的助推可說是「功不可沒」。

比特幣又稱為位元幣(Bitcoin,簡寫:BTC)是一使用者自治,全球通用的加密電子貨幣,其概念由中本聰在2008年提出。可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使用者可以此購買虛擬物品;只要有人接受,也可購買現實中的物品。

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製造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比特幣的愛好者趙樂天最近發了一條微博,表示今年初他以300萬元人民幣賣掉了自己唯一一套房子,用其中的三分之一買了2,000多個比特幣,現在這些比特幣已把房子的錢全賺回來了。這說明了當前比特幣在大陸民間的炒作熱潮。

2008年,一個名為中本聰的網友發佈了一篇論文,提出新型虛擬貨幣比特幣的設想。比特幣基於一套密碼編碼通過複雜演算法所產生的虛擬貨幣,一旦開始製造就不受任何個人或組織干擾,又由於它的總量有限,理論上只要不斷有人購買,價格就只漲不跌。

漲幅驚人 增值威力大

據都市快報報導,進入今年11月以來,比特幣就像是一匹脫韁的野馬。11月1日,比特幣在中國大陸的開盤價是1,266.5元人民幣(下同),18日的收盤價已是3,490元,不到1個月的漲幅超過了175.6%。不過相比全年3,157%的漲幅,也算是小巫見大巫。(註:19日比特幣交易價格更站上6,590元高點)

這輪瘋狂的上漲中,大陸的資本再次扮演「中國大媽」般的角色。今年9月,數字貨幣研究中心GenesisBlock統計,中國大陸比特幣每天交易量為1.75萬個,市占率占全球的30%,較6月底漲了近24%的市占率。

但僅過了1個月,稍早前大陸比特幣每天的交易量已升至10萬個,市占率提升至50%,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市場。在此期間,國外一些交易市場紛紛設置中文標示,方便中國大陸客戶交易。

另據近日火幣網顯示的比特幣、人民幣交易價格最高曾超過2,700元,比特幣交易數量超過4.5萬個;該網站數據並顯示,在總交易額大於1,000萬的大陸貴賓級用戶中,40%為女性。

比特幣爆發的增值威力,就連大型的企業與金融機構也難擋它的魅力。日前,大陸A股上市公司三五互聯發佈公告,與中金線上共同在資金及技術方面開展比特幣業務項目,合作範圍包含拓展比特幣相關廣告業務、研發比特幣挖礦機、比特幣支付仲介等。

全球交易範圍擴大中

報導稱,早在5月,IDG資本宣布參與美國矽谷比特幣公司Coinbase總額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成為大陸第一家投資比特幣的投資基金。

至於來自於互聯網領域的新玩家則更多。前騰訊副總裁唐欣牽線創立了首個比特幣擔保交易服務的支付平台「比特匯」,上線沒幾天就有投資者來洽談A輪投資。今年比特幣圈子裡有名的「神魚」在杭州臨安創立了一家比特幣公司,初始資金是從網上籌來的數萬枚比特幣。

在中國大陸,支持比特幣付款的商家也迅速增長。北京車庫、果殼電子、百度加速樂先後宣布支援比特幣支付,盛大網絡旗下的地產開發商盛旅置業,甚至在上海推出了支援比特幣購買的實體推案。

另外,早在今年4月,大陸淘寶網上就有少量店鋪接受比特幣支付,而現在已能用比特幣在淘寶網上買到大量日常用品。目前全球已有數千商家支援比特幣支付,加拿大街頭甚至開始提供比特幣的ATM機。

※ 相關報導:

* 陸第二批自貿區 瞄準天津、浙江、廣東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316238.shtml

大陸在上海自貿區之後,第二批自貿區將花落誰家?日前傳出第二批會簽審核可能於十二月啟動,明年五至六月可望確定。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成員鄭新立近日更透露,大陸國務院已批覆天津東疆、浙江舟山群島這兩個自貿區。

* 大銀行與黑社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4000197-260209

....瑞穗銀行向黑社會放貸的醜聞引發輿論譁然。其他日本銀行業者已採取自清行動,企圖斷割跟黑道的關聯,但外界認為易說難做。因為三大銀行11年前合併而成瑞穗後,內部始終存在山頭主義,並衍生黑道貸款問題,因此很難根治。

醜聞爆發後,已有銀行要求幫派份子領回存款,並結束其戶口。有銀行高層透露,為此要求警方保護員工的居家和人身安全。



◆ 郭台銘:美國蛻變 台灣推動雙贏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8316107.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2013.11.24

鴻海日前宣布將於美國賓州投資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76億元),在當地打造高階精密製造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23)日在美國進一步指出,美國正在轉變,台灣在亞洲科技與製造業占有重要位置,可從中扮演推動雙贏互利的角色。

郭台銘說,這次與前副總統蕭萬長訪美期間,與美國商務部及各州重要聯邦參議員等會面,討論台灣高科技產業到美國發展製造業等議題,參訪團會見的美方層級很高,而蕭萬長了解經濟議題、政府行政運作與企業界需求,是台灣經濟的幕後推動者;他過去很少參加類似活動,這次收穫很大。

蕭萬長則表示,此行拜會美國行政部門官員與參、眾兩院重要國會議員,希望推動成立台美企業界間的制度化交流平台,促進兩國經貿關係。

蕭萬長指出,台灣與中國大陸間有兩岸企業家高峰會,對於建立制度化交流平台,是好的開始,希望與美方也能以類似模式辦理。目前為止,僅有巴西、印度與美方有CEO高峰會平台,如能建立雙方企業界制度化交流平台,未來很多投資、貿易合作議題,都可透過平台討論,除了美、台企業,甚至可讓大陸企業參與,創造三贏機會。

至於服貿協議,蕭萬長認為,為了台灣經濟和服務業發展,應該支持,早日有共識,不過台灣是民主國家,仍要尊重經過國會討論的程序。

※ 相關報導:

擺脫華而不實 追求實至名歸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創新高!南韓均收入逾2.4萬美元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3.11.25

韓聯社報導,據金融行業25日消息,今年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有望達到24044美元(約台幣71萬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2007年,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次突破2萬美元大關,但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2009年重新跌破2萬美元。2010年,該數據再次超過2萬美元後,2011-2012年一直徘徊在2.2萬美元附近,而今年有望首次突破2.4萬美元,同比增幅將達5.9%。

據分析,今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有所增加,且韓元對美元匯率明顯下跌,推動了人均國民總收入的增長。

專家指出,雖然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將出現穩步增長的態勢,但受到經濟增長潛力乏力、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凸顯、社會透明度低、服務產業發展停滯不前、出生率過低、老齡化速度極快等因素的影響,該數據很難在近期內突破3萬美元大關。

KB金融經營研究院方面表示,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預計將在2017年達到3萬美元。目前韓國經濟增長率一直低於潛在經濟增長率,因此人均收入增幅可能會進一步放緩。

※ 相關報導:

* 對未來信心不足 多數南韓人把錢存起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18426.shtml

....南韓家庭收入成長,勞工收入也增加,失業率更是低到快要創紀錄,與很多高收入、高失業率的國家形成明顯對比。南韓通膨率也在這十幾年間的最低點,央行維持低利率支撐經濟復甦,這些因素使得南韓收入成長亮眼。

但是南韓家庭傾向把錢存起來,顯示消費者對經濟表現信心不足,今年第三季收入盈餘年率7.3%。遊說團體「消費者事務組織」總經理李赫洋說,「消費數據轉好大部分源自富人消費增加,我們不能說一般民眾的生活有所改善」。

* 南韓 拚當亞洲美麗教主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17603.shtml

日經新聞報導,在東南亞市場,南韓化妝品業者已開始爭奪市場龍頭寶座,而在中國市場,南韓業者與居於領先的資生堂差距也逐漸縮小。在2017年規模將突破10兆日圓的亞洲化妝品市場,南韓業者正與日本業者一較高下。

樂金集團(LG)雖然以電視和家電聞名於世,但該公司其實是以生產化妝品起家。繼電子產品之後,該公司也在化妝品市場上向亞洲展開攻勢。

樂金不僅是南韓最大日用品業者,也是僅次於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的第二大化妝品製造商。2012年樂金化妝品部門的銷售達1.5兆韓元,比2008年的約6,000億韓元成長一倍多。



◆ 帝寶貸款戳破鮭魚返鄉投資的假象

【經濟日報╱社論】2013.11.25

據報導,最近爆出黑心油事件的頂新魏家購買九戶帝寶豪宅,居然獲得銀行九成九的高額貸款,引起社會極大關注。頂新康師傅在大陸奮鬥的傳奇故事,是台商開拓大陸市場的最佳範例,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頂新集團高調回台投資,更是政府積極吸引大陸台商鮭魚返鄉的樣板,但帝寶豪宅貸款卻戳破了台商回台投資的假象,政府必須高度關注並防範類似案例對當前兩岸政策所造成的負面觀感。

台商在大陸經營事業有成,衣錦還鄉投資台灣,乃理所當然,也應給予鼓勵。頂新魏氏家族被美國「富比士」雜誌評為台灣第三富,家大業大,在台灣購置豪宅,亦無可厚非,但關鍵在於,擁有龐大事業集團、身家數千億新台幣的巨富,居然是用極低的利息貸到一般購屋戶難以企及的巨額貸款,完全悖離常理。

綜合各方訊息,頂新魏家在2008到2009年間大手筆砸10億元買進九戶台北帝寶豪宅,但被中央銀行查出銀行核准魏家以2%左右低利獲得八成額度貸款,另因其為頂級富豪,又給予一成九個人信貸額度,合計貸款成數高達九成九,亦即魏家僅須負擔1%、不到2,000萬元自備款,即可坐擁價值10多億元的豪宅。而帝寶在富豪炒作下,幾年來房價一路飆升,並帶動大台北地區房地價高漲,魏家用小錢滾大錢,迄今投資報酬率已高達數倍,怎能不令升斗小民有揪心之痛呢?

頂新魏家在購置帝寶豪宅的同時,另一項更受矚目的投資是斥資60億元買下台灣地標台北101大樓股權,成為最大民股股東。據媒體披露消息,金管會證實其資金來源是2009年12月頂新集團在香港上市的康師傅控股公司返台發行TDR(台灣信託憑證)所籌募的資金。換句話說,購買101大樓股權的資金仍是從台灣投資人身上取得,並不是經營大陸市場投資利潤的匯回。而頂新投資101商業辦公大樓,仍屬廣義的房地產投資,並曾經被指為是推升商辦大樓價格的重大影響因素。

頂新魏家在房地產還有多項大手筆投資,各項房地投資及返台發行TDR帶來的經濟效益至為可觀,頂新旗下事業味全公司股價及擁有的龐大房地資產價格近年亦翻升數倍,估計至少有數百億元進帳,遠超過最近斥資30多億元搶下4G執照。這種返台投資模式可說不需重金、亦不費吹灰之力即可在台灣大肆擴張事業版圖。

據了解,近年很多大陸台商皆循類似模式在台灣大舉炒作房地產,甚至形成一種普遍現象;鮭魚返鄉竟成為國內房地產價格飆漲的元凶之一,這讓眾多薪資倒退16年、望屋興嘆的廣大打工族及受薪階層,如何聽得進政府鼓吹企業開拓大陸市場對台灣經濟的種種好處呢?

鼓勵大陸台商返台投資,提升台灣經濟,是兩岸經貿政策成敗的核心之一,政府有責任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提供充裕的投資機會,鼓勵台商在大陸的投資獲利能夠回流台灣,造福鄉梓。但另一方面,對於台商返台購併本地企業或投資房地產,政府也要建立一套有效規範,防止可能的弊端。雖然大陸台商往往具有大陸及台灣本地企業兩種身分,管理不易,但政府絕不能諱疾避醫,要盡最大努力,從兩岸投資資訊透明化及資金流向的追蹤掌握上著手,加以有效管理。例如高額貸款頂新魏家購置豪宅者主要是公股銀行,若能訂定適當內規就能減少這類不公不義的貸款,光靠央行事後祭出「豪宅貸款管制」等限制令是不夠的。

馬政府必須深刻檢討反省,何以很多兩岸政策包括兩岸服貿協議無法獲得民眾廣泛堅定的支持?是不是利益分配過於傾向財團巨富?問題癥結究在那裡?從頂新魏家案例應可看出很多端倪,政府必須有積極作為,撥亂反正,才能贏得人民的認同和肯定。

※ 相關報導:

* 國銀新增放款 瞄準手機、文創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17641.shtml

....據中央銀行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全體銀行對公民營企業放款餘額為9.5兆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903億元;如按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行業別分類,不動產業增加最多,達844億元;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減少最多,達1,168億元。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正是四大「慘」業所屬行業別,包括中國信託、台北富邦、台新等銀行法人金融主管一致表示,四大「慘」業曝險額度高達六千多億元,新年度會持續緊盯,估計未來新增授信額度有限。

....看好的授信行業別,主要與消費行動通訊有關,例如:手機,據央行統計,其所屬的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截至9月底放款餘額4,270億元,較前一年增加169億元。

另外,金管會政策上鼓勵銀行業降低對不動產與大型企業的授信,盼多支持文創產業。

* 自經區租稅優惠 剔除「新技術」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17655.shtml

新版自由經濟示範區方案進入收尾階段。據了解,在跨部會歸零思考後,「四新」租稅優惠將去除爭議較大的「新技術」,原擬針對國際級企業來台設立區域營運總部降稅條款也恐刪除。新版自經區將,租稅獎勵大幅縮限。

....「四新」是指新投資、新事業、新技術與新人才,是財政部當初為避免自經區稅損過大建立的防火牆,要求企業必須先滿足四新,才可享有租稅獎勵。近日在跨部會重新喊價、出價後,「四新」將減為「三新」,不過,在國際醫療、人流、陸資待遇等,將做更多鬆綁。

* 名家觀點/跛腳的歐美央行與失靈的政策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17617.shtml

....先進國家也沒好到哪去,歐洲央行說要防通縮和堵升值,幾天前出乎意料地降息1碼,但市場反應幾天後,歐元匯率再度回到原點,似乎什麼都沒發生。總之央行掌有貨幣政策的大旗,規則說改就改,殊不知把貨幣政策玩僵了,代價其實是信用。

全球經濟在海嘯後發展至今天的扭曲情勢,禍首不能全怪貨幣政策,說穿了這些還不都是財政至上所留下來的弊病。以美國為例,從全盛時期至今,多數時候都握有財政赤字,幾位拎著經濟學博士頭銜的聯準會長官來來去去,也沒看到問題被真正處理過。

....那歐洲呢?歐洲央行想要統一大業的決心是可取的,但世人不得不承認這個目標確實很遠。....對比台灣的上班族每天忙到快爆肝,南歐的國力遲早都有無以為繼的一天,更遑論這種態度別奢望潔身自愛的德國人挺身相救。因此一廂情願、齊頭式的貨幣作法,從根本上忽視了各民族性之間的差異,實務上根本行不通。

fsj 提到...

兩大烏雲罩頂 歐元區不排除再降息

【經濟日報╱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2013.11.26

歐洲正面臨通膨過低和失業率太高兩大隱憂。歐洲央行(ECB)管理委員會成員諾耶(Christian Noyer)25日表示,ECB必須維持利率在低檔很長一段時間,如有必要甚至可能再降息。

諾耶表示,如果傳統貨幣政策無法發揮效果,央行官員須擬定其他政策來穩定物價,顯示通膨意外放緩使ECB對各種選項抱持開放態度。

諾耶說:「我們看到低通膨將維持一段時間的風險。為穩定物價,我們將維持利率在低檔很長一段時間,如有必要甚至可能再降息。」

歐元區11月通膨率和10月失業率將於29日公布。彭博資訊訪調的經濟學家預測,歐元區11月通膨率可能為0.8%,接近近四年來最低水準,10月失業率則可能維持在12.2%的歷史高點。

ECB本月初調降基準利率至0.25%,ECB總裁德拉基當時表示,歐洲需要把貸款利率維持在歷史低點,以打擊長期低迷的通膨和「極高」的失業率。ECB執行理事會成員科爾(Benoit Coeure)25日也說,如果通膨持續下滑,ECB將再度行動。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駐倫敦經濟學家巴維爾說:「他們說的沒錯,歐洲通膨確實太低,但歐洲並未陷入通縮。ECB如有必要將採取行動,他們試圖讓市場對此維持高度警戒。」

※ 相關報導:

* 出口消費都不熱 明年景氣恐怕還是悶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19984.shtml

台灣經濟研究院昨天公布,十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九十五點五一點,連續二個月下滑。且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壞者的比率增加五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廿五點四;加上美國財政問題未徹底解決,及量化寬鬆政策(QE)恐逐步退場,明年第一季製造業景氣仍有變數。

* 10月製造業 續成長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19890.shtml

消費性電子商機加溫帶動積體電路業產量提升,使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0.49%,不但連兩個月正成長,增幅也較上月擴大。經濟部預期,隨著耶誕消費旺季來臨和手持裝置新品上市,有助維持製造業生產動能,11月指數續揚機會高。

* 第三方支付 資本額門檻大降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319861.shtml

經濟部昨(25)日與業者就第三方支付專法進行最後一次座談,會中經濟部拋出,將提供跨境支付代理收付交易款項的業者資本額門檻限制,從原訂的1.5億元放寬到5,000萬元,提供更多入場門票。經濟部商業司預期,專法草案可望12月就能報請行政院核定。

* 網家支付連 獲國際認證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319864.shtml

網路家庭集團商店街昨(25)日宣布,為強化旗下第三方支付「支付連」,正式通過國際發卡組織要求的PCI-DSS認證,升級信用卡代收服務的交易安全標準;資安規格升級,將有利於支付連申請發行電子票證、拓展儲值業務。



◆ 單身貴族 你是「經濟公害」嗎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3.11.26

單身族群被部分人士戲稱為「公害」,現在又多了一條「罪名」:拖累經濟。蓋洛普(Gallup)的調查顯示,已婚者的支出較單身者多,有利於帶動經濟。

英國衛報報導,蓋洛普總編紐波特(Frank Newport)和威爾克斯(Joy Wilkes)訪問逾13萬名受訪者後發現,已婚美國人每日平均支出為102美元,其次是同居有伴侶者的98美元,離婚者支出為74美元,從未結婚的單身者為67美元,喪偶者最低,僅62美元。

報告說:「已婚美國人比未婚族群支出高,部分是因為他們的所得高於平均水準。」

由於消費被視為經濟成長引擎之一,這意味經濟低迷似乎部分可歸咎於保持單身的族群。

實際上,不是結婚讓你支出增加,而是有能力結婚的人通常也較有能力消費。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社會學家席歐瓦說:「婚姻是奢侈品,必須在另一人身上大手筆投資。」

席歐瓦和維吉尼亞州大學社會學家柯爾絲的另一項調查發現,多數人認為踏入婚姻的先決條件是財務穩定、找到固定工作且還清學貸。

然而,在現今經濟情況下很多人辦不到。許多年輕人回家和父母同住,背負巨額學貸,也找不到穩定工作,難怪他們沒有結婚的打算。

雖然共組家庭有助於分擔財務,但結婚並不是唯一選項。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研究顯示,同居的比率愈來愈高。1995年女子和非配偶男性的同居比率為34%;到了2010年,比率上升到48%。2010年的現住人口調查(CPS)則顯示,與無婚姻關係的伴侶同居者增至750萬人,高於2009年的670萬人。

fsj 提到...

薩夫特專欄/無形資產崛起 造就緩成長

【經濟日報╱薩夫特】2013.11.27

企業囤積現金,可能僅是知識經濟崛起始料未及的後果。若果真如此,不僅有助解釋企業為何認為該坐擁巨額現金,也說明經濟復甦和就業成長為何疲弱。

聯準會(Fed)9月公布一份研究,將企業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成長比較無形資產,例如智慧財產權,或企業得以提供商品、勞務的過程和經驗。

Fed經濟學家法拉托(Antonio Falato)和辛姆(Jae Sim),以及馬里蘭大學教授卡迪爾珊諾瓦(Dalida Kadyrzhanova)表示:「利用新方法,我們展示了無形資產是企業囤積現金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幾可解釋自1980年代以來現金持續增加的現象。」

企業留住滿手現金,不僅值得注意,也是一大謎團。

美國企業目前持有的現金幾乎是1970年代的三倍。外界解釋不一:有人說企業可能把錢放海外以避稅,也有人說高階主管因績效和每季獲利關係密切,所以不肯進行長期投資。也許有一部分為真,但並非事件全貌。

不管如何,坐擁現金對經濟造成重大衝擊。在舊工業時代的經濟景氣循環裡,衰退結束後,由於需求復甦,追求高獲利的企業會大舉投資,從而帶動聘雇、消費支出和經濟成長的良性循環。

但這次,投資雖局部回升,速度卻很慢,盤旋在過去幾次衰退的谷底水準。

不論理由為何,企業樂於囤積現金,或寧願買庫藏股,也不肯建立新產能。

報告作者發現,現金水位和無形資產崛起緊密相關。無形資產不像織布機或建築物,無法具體碰觸,但與研發很像,皆使用科技且由科技帶動。

網路和運算崛起,無形資產應運而生。1970年,無形資產相當於企業帳面資產淨值的5%左右,2010年,該比率達約60%。

無形資產投資愈多,或比率愈高,會產生一些問題。

其中之一是無形資產不像廠房或機器,不能當擔保品取得貸款,借貸成本因此提高。這使得無形資產高的企業持有更多現金以維持彈性,不管是用來投資、收購,或僅為安度無可避免的風暴。

令人不安的是強調智財權的3D製造崛起,無形資產將來只會愈發重要。這也意味囤積現金和投資乾涸現象會更嚴重。

可行的一個解決辦法,也許是透過銀行法規,讓企業更容易以無形資產抵押貸款。這也許能鼓勵企業減持現金、多投資。當然,銀行可能因此破產,因為無形資產擔保品很難衡量價值,更遑論沒收和清算價值。

不管怎樣,這看來都不像低利率政策能解決的問題。

(作者James Saft是路透專欄作家/編譯季晶晶)

※ 相關報導:

* 13年來首次 那斯達克衝破4000點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23109.shtml

那斯達克股價指數26日在房屋市場利多數據刺激下,收盤漲破4,000 點大關,是13年來首見。那斯達克指數今年來漲幅高達33%,遠優於道瓊工業指數的23%與標準普爾500指數的26%漲幅。

美國經濟迄今仍未顯現加速成長的跡象,但投資人深入那斯達克股市探尋成長潛能強勁的公司,是造成那斯達克指數今年來漲勢比道瓊或標普指數迅猛的主因。



◆ 美二胎房貸戶 恐引爆新災難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路透二十六日電】2013.11.27

愈來愈多美國房貸戶無法按時繳交他們在房市泡沫期間申請的房屋淨值貸款(HELOC),可能使美國大銀行再度遭受沉重打擊。

這類貸款變成問題是因為借貸時間即將屆滿十年,貸款戶除了支付利息,通常也必須開始償還本金。

根據統計,未來四年內,全美大銀行將有超過2,210億美元的房屋淨值貸款進入第十年,約占目前流通在外HELOC的四成。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這意味他們每月付的房貸將暴增三倍多,財務負擔將更沉重。倘若美國聯準會(Fed)開始升息,房貸月付額還會增加。

由於HELOC通常是貸款戶的二胎房貸,當銀行查封房子,多數法拍所得款項會用來清償原始房貸,HELOC債權人只能拿到極少補償。據估計,如果這些已屆10年的HELOC淪為呆帳,銀行每1美元可能損失90美分。

主管機關、信評機構和分析師已對此發出警訊。去年春季起,美國通貨監理局(OCC)就對房屋淨值貸款提出警告,強迫銀行把風險量化並減到最低。

※ 相關報導:

* 全球暖化 威脅太平洋經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7000078-260203

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銀)周二報告,全球暖化將使得太平洋地區經濟受到重創,而呼籲造成氣候異常的國家,趕快協助解決氣候問題。

亞銀預估到2100年止,若全球仍持續擴大使用石化燃料而不改變,氣候問題將讓太平洋整個地區每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損失達12.7%。區內各國GDP損失在2.9%到15.2%之間。



◆ 中共18屆三中蘊涵的商機

【經濟日報╱社論】2013.11.27

在中共第18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我們曾就中國大陸面對的內外發展形勢進行觀察分析,並研判18屆三中可能出現的改革方向與改革路徑,是為《宏觀篇》。現在會議結束了,中共也做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全文約二萬字,分16方面,共60條重大改革任務。對這一份《決定》,海內外都高度關注,近來也在全球股市投資市場上有所反應,接下來,更值得關注的是,照著這個《決定》的方向走,大陸會提供出多大的,以及什麼樣的商機。為此,值得再作一些深入的分析,是為《微觀篇》。

首先,要指出的是,國際社會大多正面評價這一次18屆三中全會的結果,並一如我們所預期的,將它與35年前,1978年時由鄧小平主導的第11屆三中全會相提並論,等量齊觀。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18屆三中給各方傳達的信息是:方向正確、力度不小、決心明顯、能量足夠,所以,很值得樂觀期待。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方向正確」了。

所謂方向正確,說到底,就是從35年前鄧小平說要換一條路走,要「摸著石頭過河」開始,一摸35年,中間也經過了不少坎坷,付出了代價,到了今天,看來應該是終於摸過了河。何以證明?就是在全文二萬字的《決定》中的最重要一句話:「市場必須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且,「也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角色與職能」。這兩句話,簡單說,就是要理順市場經濟中作為兩隻重要的手,「市場」與「政府」,一隻看不見,一隻看得見,兩隻手如何更好地,各如其分地互動與合作的意思。

接下來,要使市場真能達到讓資源優化配置的地步,必須滿足三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分別是:價格(包括商品價格與要素價格)市場化、產權私有化及資源移動化。另一方面,政府也必須正確做出定位,主要的角色也是三個方面:輔助市場經濟運作、矯正市場經濟的缺陷(如貧富差距,及各種外部不經濟行為)、提供基本的公共財(包括基礎建設、良好的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及滿足人民的基本價值,後者主要如人權、法治、平等、自由等)。市場與政府的角色如果能這樣的各如其分,各司其職,那必將會是一個既有效率又能兼顧公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了。

有了這樣的理論了解之後,再來審視《決定》中的一些重大改革方向,就明白我們對中國大陸為什麼給予「摸過了河」的評價了。18屆三中的《決定》改革內容豐富,舉其犖犖大者:

一、對主要要素包括土地、資本及一些特定資源(水、電、油氣)等價格的放開。

二、對外資及民企的進入准入條件的放開,外資採用「負面清單」的做法;對於國企,採取的是「國『讓』民進」,即讓開壟斷的領域、讓民資參股及讓出利潤,30%上繳中央。

三、針對資源的移動,放開城鄉之間土地與勞動力的自由移動;以及以上海自貿實驗區與試點,未來將開放更多的自貿區,加速資源在境內外的移動。

四、金融改革除放開民資進入,也將朝利率及匯率市場化改革,及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可兌換。

五、允許土地及勞力在城鄉之間自由流轉及移動,促進城鎮化發展。

六、通過提高農民(賣地)收入及國企上繳利潤比例等方式改善收入分配,釋放內需潛力。

七、放開生育政策,「單獨」(即夫婦之一為獨生子女者)准生第二胎。

八、對民企開放軍企產業投資等。

仔細推敲,幾乎每一條都蘊涵著許多商機,無怪乎專家的評價正面,市場的反應積極,值得台灣業界高度重視。《三中經濟學》的「微觀篇」,說到底,其實是一部大「生意經」。

※ 相關報導:

* 中共三中後 陸推滇桂金改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311270275-1.aspx

在中共18屆三中全會後,大陸官方首份區域金改方案鎖定雲南、廣西邊區。其中,探索開展跨境個人人民幣結算試點,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

....雲南省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劉光溪說,設立滇桂金改試驗區,有助加強大陸與東協、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以及湄公河次區域的合作。他說,金改方案有三大突破,包括探索開展個人人民幣結算試點,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拓展人民幣回流機制,帶來人民幣雙向流動;金融開放「引進來」和「走出去」,有利於貿易、技術發展和資訊交流與交換。

* 為家人買躉繳保單 可能被課遺產稅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321758.shtml

生前購買高額躉繳保單,無論受益人填寫自己或家人,死後都有可能被國稅局課徵遺產稅。南區國稅局表示,一名民眾生前為家人購買2千多萬元保單,國稅局最後以實質課稅原則,將該筆資金納入遺產,課遺產稅。

fsj 提到...

央行:比特幣是泡沫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8日

網路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成為近日最夯話題,一枚比特幣已漲至850美元,對此,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27)日在立法院財委會指出,比特幣是一個「泡沫」,買的人要特別小心,希望民眾不要去炒作。彭淮南也指出,以他的了解,在台灣的比特幣交易非常少。

至於美國聯準會(Fed)12月將召開今年最後一次利率決策會議,彭淮南昨天指出,估計美國量化寬鬆措施(QE)年底不至於退場;至於美股頻創新高,他則提醒「要小心」。

彭淮南表示,QE就好像是航空母艦,開過來、開回去時都會波濤洶湧,全世界金融市場被搞的雞飛狗跳,也就是說,QE退場一定會影響台灣等亞洲新興市場。

但他指出,以Fed新主席提名人葉倫對失業率重視的發言,「我想她會繼續QE政策」,所以今年不太可能退場,但QE早晚一定會退場。

彭淮南說,美國推出QE至今,美股屢創新高,應該要小心,有些學者已提出警告美國新一波泡沫風險。對於台灣會不會泡沫化,彭淮南沒有正面回應,只強調「會密切注意」。

※ 沒有政治威權的支持,貨幣無法長久。相關報導:

* 比特幣狂飆 衝破1000美元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8325583.shtml

隨著大眾日益接受虛擬貨幣,投機客也跟著大舉搶進,比特幣(Bitcoin )價格27日在Mt. Gox線上交易所漲破1,000美元大關。比特幣以軟體的形式存在,並不受任何國家或央行控管,27日在Mt.Gox交易所飆到1,073美元的新高,一年來已飆漲80餘倍。由於中國、美國各地的投資人對此虛擬貨幣的興趣日濃,商人並開始接受以比特幣支付學費或購買糖果等各項交易,比特幣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 比特幣帝國運作資訊圖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8325946.shtml

* 德消費信心飆 英復甦升溫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24686.shtml

德國消費者信心攀升至逾六年來最高,因歐洲央行(ECB)最近降息的動作已說服消費者打開荷包。英國經濟復甦的腳步雖在第3季加速,但家庭支出增加僅能彌補一部分出口銳減,使復甦有難以為繼的隱憂。

* 好消息 亞洲五國景氣好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8000021-260202

經建會昨(27)日表示,亞洲五國景氣領先指標在連跌7個月之後首見回升,而OECD國家領先指標則連升13個月,兩區域分道揚鑣的走勢在9月又呈同步上揚,顯示全球景氣正逐步復甦中,這對台灣經濟而言,是一項好消息。

* 解悶!製造業遇瓶頸 非變不可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24152.shtml

....經建會主任秘書高仙桂表示,國內經濟與國際景氣連動的主因,就是我國經濟成長主要依賴出口,但10月亞鄰國家的出口表現卻比台灣好。相反的,國內出口的主力產品之一是面板產業,但面板近來外銷表現不好,這與中國大陸自己開出產能,以及國內競爭力未相對提升有關。

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也認為,我國外銷訂單表現不差,起伏也不大,但實際出口表現卻很差,原因就是中國大陸開始進行「進口替代」,台廠也將生產線與供應鏈都搬去對岸,使得生產當地化,是造成此現象的主因。



◆ 學界:台灣已有房市泡沫化危機

中央社 2013年11月27日

國內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外界憂心房市泡沫出現。學者指出,房市交易萎縮,建商、投資客紛紛出脫房產,豪宅難以拉動區域房價,炒房風燒到中南部,這些都是房市泡沫的警訊!

央行總裁彭淮南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台灣房產問題是買30坪實際只有20坪,實坪換算後房價比日本高。彭淮南也提到,央行會密切注意台灣是否有資產泡沫的危機。

德明科技大學不動產系副教授花敬群指出,央行總裁彭淮南說台灣的房價比日本貴,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他坦言,台灣房地產價格節節高漲,早已有房市泡沫的跡象,這是建築業者、投資客都心知肚明的事,就等國際間有金融危機發生,將引發一波房市下修的壓力。

花敬群表示,今年台灣房價還有撐,但明年美國量化寬鬆(QE)即將退場,預期央行將升息,房地產將出現下修,修正的幅度在1成以上上,台灣未來3至5年都有房地產價格下修的風險。

他強調,現在「炒房風」蔓延到桃園、台中、台南及高雄等地,足見大台北地區的房價過高,市場漸漸沒有人炒作,所以「炒房風」燒到中南部,也就是「一軍退場,二軍及三軍也要陸續出場」的時候。

他認為,房價下修是好現象,房價不可能一直上漲,目前房價不乏人為炒作,明年是價鬆動的一年,未來3到5年還有房價修正。

※ 相關報導:

* 中央施壓 13城「雙棍」打炒房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324681.shtml

為了抑制房價,大陸已有13座城市公布提高限購門檻及二套房貸首付比例為主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業內人士透露,密集推出政策的背後,是受到大陸中央「關注」所做的短期措施。



◆ 平路/感恩節還是火雞節?

【聯合報╱平路】2013.11.28

這個月,台灣各餐廳競相以「感恩節大餐」作為號召,媒體上大做廣告。金黃色光芒的烤火雞,淋上香桔楓糖蔓橘醬,廣告詞是清爽滋味搭配多汁的胸肉等,圖面勾劃出一場視覺盛宴。

感恩節進高級餐廳吃火雞大餐?對我,這本身是矛盾語法!在北美洲那具有感恩節傳統的地方,少見餐廳推出這樣的生意經。與飯店推出大餐恰恰相反,源自清教徒傳統的感恩節,原來是北美洲最純樸、溫暖、富於濃郁人情的節日。做過留學生的我這輩人,或者也有一些人與我一樣,曾經由於接待家庭的善意或指導教授的邀約,坐在感恩節餐桌上,體認到美國小城的真誠與好客。

感恩節的起源說法略有不同,大抵是十七世紀初,歐洲清教徒踏上美洲大陸,由於印第安原住民的幫助,度過了移民初期的饑荒難關,一六二一年第一次豐收,清教徒與印地安人共享感恩佳餚。兩百多年後,美國林肯總統將感恩節定為國定假日。在美國是十一月最後一個星期四。加拿大入冬較早,感恩節在十月。

感恩與分享既是主旨,相關的食材也深具文化意義。譬如餐桌上的玉米、南瓜,屬於當年北美原住民分享的蔬果,印地安人除了慷慨贈予,還教導新移民種植作物。至於火雞做感恩節主菜的傳統,據說也源自一六二一年第一個感恩節。畢竟火雞用途多元,當晚吃不完,加進沙拉與三明治適於冷食,類似一些外省家庭過年時的如意菜,可以隨時拿出來吃,家人閒下來聊天、看美式足球。總之,感恩節意味著惜福與知恩,同時把自己有的分給需要的人。如今在北美洲,感恩節前後,社區排滿了慈善活動,義工們輪流到福利機構烹煮感恩節大餐。

詭異的是,在我們台灣,因為兒童雙語教育風行?或者台灣人對美式文化特別有感覺?近年來,由星級飯店漸次蔓延,許多餐廳也開始推銷感恩節禮盒與火雞大餐。移植來的節日極端世俗化,與分享與感恩等概念無關,火雞餐純粹成了價目不低的感官饗宴。

商業大潮的推湧下,西方的習俗傳布到亞洲?而亞洲的消費趨勢又回去影響西方嗎?感恩節源自的美國社會,不知不覺也產生某種質變。近年在美國,感恩節後一天稱作「黑色星期五」。彷彿我們百貨公司周年慶,商場與零售店提早開店的時間,門口,顧客熬夜排長隊,等著進門禮、加值券、特賣商品等。為了備辦下個月的耶誕禮物?美國人縮短感恩節夜晚家庭團聚的時間,冒雨雪衝出門,衝進商店搶削價商品。這股由「黑色星期五」帶動的買氣,美國傳到加拿大,已經傳播到其他英語系國家。

正好像物慾可以刺激出來,節日也可以應運製造出來!在亞洲,包括五顏六色的「情人節」,包括感恩節火雞餐,還加上近來紅火的十一月十一「光棍節」,多些節日不是壞事,只可惜,欠缺文化的脈絡(有的還空洞化原先的內涵),節日僅止於刺激消費的功能!

商業大潮中,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的發言尤其企圖心強旺。他說,零售結合電子商務,要將「雙十一」打造成「東方感恩節」。「感恩」?馬雲的說法是商家要對消費者感恩!看起來,顧客刷卡消費,辛苦支付,原是在欣然接受商家的感恩奉獻。聽到這語詞的巧妙挪用,想著「東方感恩節」於茲誕生,只能說消費者怎麼都輸,反正是敗給他了。

(作者為作家)

※ 相關報導:

* 社群網結盟零售商 攻購物季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24677.shtml

年底購物季將屆,零售商都尋求透過與社群媒體合作來提振業績,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和Pinterest等社群網站也卯盡全力,希望賺進大筆廣告營收。

* 開錯發票 免罰範圍擴大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324622.shtml

開錯發票免罰範圍擴大,除了交易金額之外,交易對象名稱、品名、數量或日期出現錯誤,只要及時更正,也可以不罰了。

財政部已經修正發布「稅務違章案件減免處罰標準」第16條規定,營業人開立統一發票應行記載事項,原規定僅金額記載錯誤,符合一定條件免予處罰,修正後則擴及各項應行記載事項,若亦記載錯誤,符合一定條件者亦可免罰。

fsj 提到...

1年漲80倍! 比特幣飆破1000美元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2013.11.29

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廿七日在Mt. Gox線上交易所漲破一千美元大關,一年來已飆漲八十餘倍,愈來愈多商家開始接受以比特幣付款。美國執法與證券機構本月在美國參院的聽證會也表示,比特幣應可成為一種合法的交易工具。到底何謂比特幣?華盛頓郵報列出「你不好意思問的比特幣問題」,介紹這種新興付款工具。

一、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套網路金融機制,供用戶彼此支付金錢,但比特幣並非由任何政府控管,沒有人擁有或掌控比特幣網路,而是由網路的成千上萬電腦共同處理比特幣交易,因此是全球第一個完全開放的金融網路,任何人想創造新的、以比特幣為主的金融服務,都不須經任何單位批准。

二、為何要使用這個虛擬貨幣支付網?

比特幣用戶深信,該幣將創造出創新金融服務,一如網路的開放架構帶來創新的網路服務。代表賣家處理比特幣交易的新興公司Bitpay,今年初募集到逾兩百萬美元資金。

三、比特幣有何實際用途?

與比特幣服務公司Bitpay簽約的賣家已有上萬家,商品包括販賣網路服務如網站代管等,另有珠寶、電子產品。當然也有人開發比特幣進行網路賭博,甚至以比特幣洗錢等勾當。

四、誰創造了比特幣?

無人確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最早透過網路論壇和夥伴共同開發比特幣軟體,但彼此從未謀面,他最後一次對外聯繫是在二○一一年。開始的頭兩年創造出數以百萬計比特幣,他至少擁有數萬個。中本聰的接棒人是開發商安德里森(Gavin Andressen),目前他在比特幣基金會贊助下工作。

五、比特幣來源?

比特幣沒有印製鈔票的央行,而是以全球成千上萬電腦共同處理交易。這些電腦名為「礦工」,比特幣的交易結算過程稱為「挖礦」,平均每十分鐘,即有一名比特幣礦工贏得一項計算競賽,並獲得廿五比特幣(以目前的匯率相當於台幣八十萬元)。每隔四年,比特幣獎賞自動減半,二○一二年到二○○九年是五十比特幣,現今為廿五,二○一六年將再減半為十二點五比特幣。目前共有一千兩百萬比特幣流通,以此機制,流通的比特幣永遠不會高於兩千一百萬比特幣。

六、比特幣炒作是大問題?

比特幣幣值從二○一一年年初○點三美元,漲至現今的一○七三美元上下,該幣波幅極大,二○一一年六至十月幣值曾大跌逾九成。但比特幣價值波動並不會像傳統貨幣波動那樣影響國家經濟。

七、如何取得比特幣?

方法之一是自己挖礦,新人則多半是以傳統貨幣購買,兌換網站可讓你以傳統貨幣向其他使用者購買比特幣。更方便的管道是從Coinbase等公司購買。

八、比特幣如何保管?

存進「錢包」(wallet)。有數種選擇,一是存進電腦和手機的比特幣程式中,第二種是將它信託給「網路錢包」網站的第三方,第三種是所謂的「紙錢包」,將加密的鑰匙列印出,放進保險箱等。三種方法都有風險,第一種可能被駭,第二種可能被騙,第三種可能弄丟。

九、儲存後如何使用?

在真實生活中使用時,需要用到一個比特幣行動軟體。商家會顯示QR碼,以手機掃描此碼,行動軟體會代扣比特幣給商家。目前,面對面的比特幣交易仍相當有限。

十、該買比特幣嗎?

還是不買為妙。對一般人而言,比特幣仍不是務實的支付工具,一般人也不適合炒作比特幣,你可能因為忘記密碼而損失慘重,且比特幣可能繼續上漲,也可能迅速貶值九成。

※ 相關報導:

* 痛!價值2.2億比特幣 當垃圾丟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8327844.shtml

英國資訊科技業員工郝爾茲擁有價值超過750萬美元(約台幣2億2275萬元)的比特幣,儲存相關資料的電腦硬碟卻不小心扔掉,如今想從垃圾掩埋場找回硬碟一圓發財夢,但難度有如海底撈針。

* 社論-提高利率 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9000914-260109

....利率是買房者與建商最大的風險。持續的低利率,建商賺錢容易,現金滿砵盆;炒房者不會獲利了結、沒有拋售,還在伺機等更好的機會。這些都造成房價居高不下,沒有降價空間,房價的合理化遙遙無期。

* 安倍勝,通縮敗! 日10月CPI年增0.3%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28105.shtml

日本統計局今天上午公布數據指出,10月份未計生鮮食品的CPI比去年同期攀升0.9%,為連續第五個月上升,符合彭博資訊訪查經濟家估計升幅中值。若扣除能源與生鮮食品,CPI比去年同期上升0.3%,高於彭博資訊訪查19名經濟家估計的中值0.2%。

* 社論-歐元區通縮恐喚醒歐債危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9000026-260202

....這些觀察家認為,歐元區的邊陲國家之所以陷入債信危機,主因在於核心國家與前者間競爭力差距持續擴大,造成區內成員國間出現嚴重的失衡,亦即核心國家持續出現經常帳順差,但邊陲國家的經常帳逆差卻持續擴大。長此以往,邊陲國家累積巨額外債,當國際間對它們的償債能力感到質疑時,債信危機於焉產生。為解決該問題,慣常的方式會以訴諸匯率貶值、重新提振競爭力。但對邊陲國家而言,其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對象係同屬共用歐元的德國,因此匯率的貶值並非這些國家的選項。既然如此,透過核心國家持續維持溫和通貨膨脹,而邊陲國家保持偏低的通貨膨脹甚至通貨緊縮,進而改變兩邊的相對價格,也可形成類如邊陲國家匯率貶值的效果。

乍看之下,這樣的論點似乎言之成理,但它忽略歐元區除了存在各國間競爭力差距過大的問題外,尚需面對因為失衡情況持續過久,造成邊陲國家累積過多外債的難題。亦即,目前歐元區各國透過不同的物價變化而產生相對價格差異化而引發的「內生貶值」,雖有助於拉近核心與邊陲國家間競爭力的差距,但無助於解決後者外債累累的困境,甚至有加深邊陲國家債務問題的傾向。更具體地說,即便目前ECB已將目標利率降至歷史低檔,但通貨緊縮除將膨脹邊陲國家實質債務外,亦將提高其實質利率,有害經濟成長,進而影響經濟與金融市場穩定性,反而不利解決歐債危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歐元區邊陲國家除了面臨低競爭力與債台高築難題外,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失靈的問題亦不容忽視。確切地說,由於邊陲國家銀行體系資本不足且壞帳偏多,造成ECB的寬鬆貨幣政策無法順暢地透過銀行體系傳遞到實體經濟。....此外,由於目前邊陲國家還須面對銀行資本不足與壞帳偏高的問題,因此除了ECB外,歐盟財政當局還應思考如何設立一個不影響債信危機的機制,透過跨國合作的方式修補這些國家銀行業破損的資產負債表。

....總之,10月所看到的歐元區通膨走低現象,再度反應沉痾已久的歐債問題,若繼續放任該問題惡化,將可能喚醒已經平靜一年之久的歐債危機。



◆ 觀察站/調降利率上限 民眾未必有利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2013.11.29

立法院初審調降民法借款利率上限至百分之十六,修法理由是「因應環境變遷」;但現階段,到底有無修法必要,值得三思。

首先,雙卡風暴之後,金管會限制無擔保款比例,不能超過個人月收入的廿二倍,此舉使得雙卡(信用卡、現金卡)卡友的卡債不再隨便破表。

其次,金管會除要求銀行提出債務協商方案,消除民眾「舊債」之外,也要求銀行以「差別利率」取代單一利率,依據卡友信用狀況,給予不同的借款利率,信用愈好、利率愈低。

第三,多家外商報告都點名馬來西亞、韓國與新加坡,為負債「高風險」國度,台灣人的「負債成長率」在亞洲各國卻相對偏低。

理論上,借款利率上限下降,將減輕民眾貸款利息壓力;事實上,在目前低利環境下,擔保貸款(例如房貸)利率平均不到百分之五,距離法定上限很遙遠,法定利率上限下修,房貸利率也不會跟著調降。

但無擔保貸款(個人小額信貸、現金卡借款等)平均利率超過百分之八,動輒十幾趴,借款利率上限一旦調降,這類型的貸款人恐立即受影響。

立院修法本意是「減輕經濟弱勢者的利息壓力」,但是銀行基於不做「賠錢」生意可能「拒貸」,弱勢貸款人首先受害。另外,全台灣信用卡持卡人大約九百卅萬戶,其中約三百萬戶會動用循環利率,另有超過一半的持卡人不會利用卡片借錢;但修法後,後者目前享有的各式刷卡優惠回饋、好康,卻可能因為銀行雙卡業務獲利下降,優惠也跟著縮水,修法未必完全有利無害。

※ 相關報導:

* 銀行:弱勢將被迫轉向地下錢莊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27278.shtml

....不願具名銀行主管說,銀行辦理無擔保放款時,會評估風險和利潤,如果客戶的財務狀況、信用紀錄,應適用百分之十六至廿的利率(例如:百分之十八),但法定利率上限只有百分之十六,銀行基於風險考量,乾脆就不做這筆生意,不借錢給他。

這名主管說,被銀行拒絕後,客戶若缺錢,勢必被迫轉往民間金融周轉,例如標會、向當鋪借錢等,甚至轉向以「月」計息的地下金融(地下錢莊),調降法定利率上限,不僅無法保障經濟弱勢者,反而害了他們,「實在不懂立法院在想什麼?」

* 6千萬靜止帳戶恢復計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9000024-260202

全台逾6,000萬靜止金融帳戶可望恢復計息。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8)日表示,已指示銀行局研議全面取消銀行靜止戶的規定,屆時全台逾6,000萬戶、金額累計逾新台幣500億元的靜止戶,將恢復計息、提領正常,政策方向最快下周確定。

fsj 提到...

台灣斷鏈危機 悶經濟恐成常態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29540.shtml

【聯合報╱記者邱建業、林毅璋/台北報導】2013.11.30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指出,台商在中國大陸逐漸在地化,使台灣正面臨「斷鏈」問題,若不積極改善,近兩年低迷的經濟成長恐將成為新常態。

主計總處大砍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今年不保二、明年也難保三,昨天同時將明年的GDP成長率,從原先預估的百分之三點三七下修至百分之二點五九,連「保三」也失守。

劉孟俊指出,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後,國際經濟已出現結構性改變,但台灣在此期間轉型顯然並不成功,使得製造業仍然過度集中在電子相關產業。

他說,韓國近期已成功在鋼鐵、造船、汽車等產業打出一片天下,讓韓國在這波景氣復甦中,恢復相對快速。

劉孟俊還指出,大陸台商無論在市場、供應鏈、用人和研發上都逐漸在地化,使得海外生產比不斷提升,在台出口難以明顯成長,已出現「斷鏈」危機。

另一方面,許多台商匯回台灣的資金並沒有用於實質投資,反而投入了房地產市場,造成住宅價格飆漲、工業區養地等亂象,都阻礙台灣近年經濟成長。

他呼籲,政府和民間應該加速產業多元化,同時引導資金轉入實質投資,創造更多的國內就業機會,否則低迷的經濟將成為慢性病,從特例變為常態。

主計長石素梅表示,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未來動向,以及中國大陸產業結構調整影響,仍將為全球景氣走勢增添變數。

對照亞洲鄰近競爭國家的GDP成長率表現,亞洲四小龍中的韓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二點七、新加坡為百分之三點五、香港百分之三點一。

我國去年經濟成長率還小贏新加坡排名第三,但今年已落到墊底,且還輸於日本的百分之一點八。

※ 相關報導:

* 慘 今年GDP僅1.74%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30000886-260102

政府又食言了,說好的GDP會「保2」,不僅破功,實際情況竟比外界想像的更慘!主計總處昨「大砍」今年經濟成長率至1.74%,不僅比先前預測的2.31%大幅下修0.57個百分點,甚至也比民間預測機構、最悲觀的1.93%預估值還要低。....「慘烈」還不只一樁,主計總處同步更新明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59%,下修幅度更多、達0.78個百分點,依照主計總處近年頻「下修」的經驗來看,明年「保2」防衛戰的戲碼恐再度上演。

* Q4出口砍千億 GDP下修主因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29346.shtml

....主計總處指出,面板價格和需求持續不振、國內石化業近月突然宣布歲修,加上兩岸產業競爭愈演愈烈,使得第4季出口較原先預期減少3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098億元),是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的主因。....好消息是,依主計總處預測,較能反映景氣轉折的季調後對上季折成年率(saar)第4季從上季的1.07%提高到2.96%,顯示復甦動能有加速的趨勢,主計總處官員說,今年第2季開始saar維持在1%到3%之間的增幅,顯示景氣還在正向成長,只是動能不是那麼的強。

* 研發支出 改列民間投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30000047-260202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29)日召開國民所得統計評審會議,決議自明年11月起採用新版的國民經濟會計制度(2008 SNA),將研發支出改列為民間投資,以2011年為例,我國GDP規模將因此增加4,300億元。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目前已有美國、加拿大、澳洲、香港採用這一新的編算制度,而日本、新加坡也在試編中,日本計畫於2016年正式對外發布,至於韓國,目前還在了解中。



◆ GDP下修/錯估問題 哪來正確解藥

【聯合報╱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主任】2013.11.30

主計總處再度下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從八月下修過的百分之二點三一,再降至百分之一點七四。這則消息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下修預測經濟成長率,已是家常便飯。

經濟成長率的預測,是提供給政府與民間一項參考指標,不過這項指標對政府與產業界的意義,並不一樣。對產業界而言,預測值所呈現的景氣好壞,是既定環境的狀況,根據這個預估的狀況,產業界只能順勢而為,被動決定因應之道。

對於政府而言,預測值提供的資訊,如果也當成是給定的,那就很奇怪了。照理說,政府握有許多政策工具,有能力主動影響經濟產值,若把成長率預測當成不可違逆的宿命,絕對不是主政者該有的態度。

問題是連續幾年政府的成長率預測,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樂觀在先、無奈在後,而且連連調降,不能在適當時機掌握正確資訊,當然不會制定出有效的對策。

美國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時,能夠推出量化寬鬆政策(QE),並且在展現成效之後繼續推出第二波,不僅撐起美國國內的需求,也提振了國際市場的信心。雖然龐大的熱錢外流,但政策仍舊能夠有效,顯然依靠著各項正確的指標與資訊。

反觀國內,不僅政府單位的預測失準,各家大型研究機構的預測,也都是一降再降。我個人在經濟學界的專長領域並不在此,不敢妄斷其中原因。不過,看在眼裡甚為著急,試想若那放羊的孩子,並非存心惡作劇,而是視力模糊多次誤喊「狼來了」,久而久之,還是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將來就算提供了正確資訊,也不受重視,豈不糟糕。

面對經濟景氣再出現未預期到的惡化,如果行政部門尚未麻痹,想必又會試著提出種種振興方案。事實上,目前內閣之中就有國內頂尖的經濟學者,應該不至缺乏經濟理論所能提供的見解與藥方。問題是,理論的正確應用,必須根據正確而足夠的資訊,政府內部該有適當的檢討,了解不正確的預測,對於政策造成了多大的誤導。

近年來,政府對大學教育注入許多資源,鼓勵追求卓越,然而一流大學力爭提升排名的努力,似乎並未表現在經濟或產業發展。我當初選擇學術工作的初衷,是希望所學知識能夠貢獻社會,而且成長過程中經歷台灣經濟發展的光輝年代,感念前人所作的努力。

如今面對問題,只能無奈空言,實在慚愧,今年是已故行政院長孫運璿百歲誕辰紀念,台灣的經濟雖然並非一事無成,但是的確相當悲觀,身為經濟學界一員,愧對所學,深深覺得應向下一代致歉。

※ 相關報導:

* 用霹靂手段打破經濟悶局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329330.shtml

....當前經濟遭逢的最大打擊,在外是出口衰退,在內則是投資不振。前者數年來政府主管與學者專家都眾口一辭,歸咎於國際大環境不利。日、歐等深陷困境固是不爭的事實,但做為台灣主要出口市場的美國與東協,經濟俱已明顯復甦;而且今年上半年,除台灣衰退之外,幾個主要競爭對手的出口都有所成長,因而國際大環境不利的託辭不攻自破。

如是則問題當出在台灣本身出口競爭力衰落,其實亦不盡然。因為我們多年來不斷警告,對岸必欲去世界工廠而後快的意志已然高度貫徹,目前應屬窮途末路的地步。十餘年來台灣依對世界工廠出超為經濟命脈之所繫,其影響之至深且巨非任何其他對手可以相提並論,台灣出口尤其對大陸的出超聲勢日弱乃至淪為衰退,正是這兩年導致成長動能遽降的元凶。

至於國內投資低迷,其主因仍在於出口部門之形勢險惡,而連帶受到波及;除此之外,長久倚重乃至以全部滋養呵護的所謂高科技產業飽受激烈競爭,獲利損失殆盡,投資能力與意願自然大不如前。

這內外交逼的力量,原因固不盡相同,結果則殊途同歸;同樣打擊成長動能、削弱有效需求,而且都可能持續甚長時間難以扭轉。自此觀之,經濟保2不得,或非一、二年間事,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跳出泥淖。

....聖人云,「不以人廢言!」其用心或不可取,「國是會議」的名稱也陳腐不堪,卻不妨礙針對當前經濟困境,由經濟部主動發起召開一次聚焦於找尋未來方向、推動重大建設、激勵民間投資、調整經濟體質、厚植競爭實力、培養發展潛力的全國型會議,呈請行政院主其事,並要求各相關部會全力配合,藉此一方面為政府擘劃突破困局的具體作法,一方面則形成共識、凝聚全民力量,奮力一擊,全面提振民心士氣

fsj 提到...

陳立恆/自省.務實.明天的MIT

【聯合報╱陳立恆】2013.11.30

大家應該很難想像,今天代表精湛工藝與嚴謹品質的「德國製造」(Made In Germany)字樣,也曾經是仿冒與劣貨的代名詞。

在大英帝國如日中天的一八八七年,他們頒布了一項商品標章法令(Merchandise Marks Act 1887),規定所有外國商品都必須標示其原產國家。該法令的立意其實是抵制德國製造的商品,因彼時英國工業革命起步較早,生產製造等各方面發展皆領先,對於也在朝向製造外銷大國之路努力邁進的德國商品,不只嗤之以鼻,更不滿眾多德國貨假充英國貨魚目混珠,創制出可能是世上最早打擊仿冒的法令,也催生後來通用的標誌。

然而,帶著歧視與防堵意味的「德國製造」字樣,並沒有讓德國產業被汙名化,其企業秉持著日耳曼人勇於自省、務實操作的堅毅精神,在其後十數年間,繞過了削價競爭的陷阱,反而從工藝與品質上,正面回擊英國市場的輕慢排擠。廿世紀時,「德國製造」已成了卓越與信任的代名詞,直到今天,「德國製造」招牌依舊燦爛奪目。

一八八七年的「德國製造」,不啻為當前MIT的他山之石,因無論是「台灣製造」,還是「台灣品牌」,都來到了一個世紀前「德國製造」面臨的危機點。當我們在全球競爭中苦苦掙扎,努力爭取轉型時,卻驚見自創的3C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接連受挫,更不用說那些貼著標榜「安全健康、值得信賴」的MIT微笑標章,卻可能是黑心商品四處流竄。

誠然,這些都是對我們經濟前景,以及全民信心的重大打擊,即便如此,我還是願意相信「台灣製造」具備同樣的機會與能耐,將來可以和「德國製造」一起立於同樣的高度上笑看國際競爭。畢竟我們也曾積累了諸如腳踏車、晶圓代工、精密機械、遊艇設計、餐飲服務等,足以與世界爭鋒的成功經驗,但這不是一條一步登天的平坦康莊。台灣是否能由這場危機中轉敗為功,端賴我們的企業與民眾,是否有足夠的魄力與勇氣,走出成本數字的迷思,貫徹自我反省與務實發展的根本覺悟。

我們理當自省,過去數十年的產業經驗裡,台灣大部分的企業過於習慣將成本考量放在品質追求的前面,以至於台灣產品的總體競爭力,都在一切便宜行事的妥協中載浮載沉;但是,成本控制與削價競爭,並沒有將台灣經濟帶領到一個落英繽紛的應許福地。所以更應當務實,不再盲目跟從、短視近利,或是譁眾取寵,必須回歸每個企業的本質強項,著重產品與策略上知行合一的研發、整合與傳承,時時謹記「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為最高行事原則。

因為唯有百尺竿頭的穩健品質與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才能讓MIT在廿一世紀的全球競爭裡,看見一個鳶飛魚躍、天空海闊的明天。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



◆ 調降利率上限 才是生存正義

【聯合報╱黎建南/自由作家(高雄市)】2013.11.30

立法院初審通過民法修正案,約定利率上限由百分之廿,降至百分之十六,僅降四趴,令人失望。但是,看到金管會要求百分之十八底線,令人遺憾;至於堅持原上限的立委,則令人更不解。

台灣民商法規,早被譏為是幫財團大商量身打造的,民法利率上限即為一例。法律必須與時推移,適時修正,而修法必須從原條文立法之背景、社會責任,與合目的之公正性,配合現況修改。

利率上限百分之廿,是民國十八年制訂的,當時合法銀行、錢莊,存款利率約百分之十,故約定利率上限訂為兩倍,百分之廿。遷台後,公定存款利率約百分之十左右,也維持了約三、四十年,所以繼續適用。

但近廿年來,銀行存款利率低到二趴,原上限利率規定顯不合理,理應降低。比電影「看見台灣」對台灣環境破壞旁白:「很多人沒看見,或看見裝沒看見」更過分的,是政商勾結者發現這不合理漏洞,帶來的投機暴利,掀起台灣「卡債流行」,產生「卡奴族群」。

金融業存款利率,代表貨幣的效益能量,所以原民法訂立時,貨幣效益能量為百分之十,超過兩倍即不允許,是考慮借貸者借這筆錢,能否既度過缺錢難關,也能合理償還。如今貨幣效益能量只有百分之二,卡債利益均在百分之十九上下,讓借債者背負九倍半的貨幣能量,若無家人協助攤還,當然喘不過氣來。這也是台灣有數以百萬卡奴的原因,固然有部分是故意不還,但多數是在不合理利率下,承擔不起。

更嚴重的是,卡奴多是經濟能力薄弱,社會經驗不足的年輕人,當他們工作扣除開銷,就得還債,行為動機降低;還了舊利,又添新利;其成就動機喪失;年輕人動機衰退,會影響國家社會機能衰退。

主張修法會導致部分民眾,轉至地下錢莊借錢,則是自欺欺人。利率上限降低,重利罪門檻也相對降低,它的利率必也會降低,至於地下錢莊以非法手段討債,那是司法單位責任,豈可作為不降理由。

兩黨領導者都是法律菁英,對於法律的歷史性、社會性、目的性、功能性,均應有認知,最高利率上限不但必須降,還應大降才合理,這不止是搶救卡奴,也是搶救年輕人的生存機能,社會的公平正義。

fsj 提到...

年終購物季…美網購 2天30億

【聯合晚報╱編譯蔡致仁/綜合報導】2013.12.01

今年美國的感恩節與象徵年終購物季開始的「黑色星期五」兩天線上銷售總額達到30億美元,其中平板電腦與手機佔了24.2%。這兩天的平均訂單金額僅比去年多了2.2%。

市場研究公司ShopperTrak30日公布報告指出,實體商店在感恩節與黑色星期五的銷售金額為123億美元,該公司維持原先預測說,今年購物季整體銷售將比去年增加2.4%,增幅為2009年以來最低。

Adobe軟體公司分析美國2000多家購物網站共4億次點擊後指出,今年「黑色星期五」單日線上銷售達19.3億美元,比去年增加39%。感恩節的線上銷售達10.6億美元,比去年增加18%。

IBM提出的數據與Adobe類似,IBM追蹤800家購物網站後指出,感恩節的線上銷售增加19.7%,黑色星期五增加19%,訂單金額平均為135.27美元,比去年增加2.2%。

Adobe分析,這兩天的線上整體銷售總額達到30億美元,其中行動裝置佔了24.2%。平板電腦銷售佔15.6%,智慧手機佔8.6%。iPad銷售為4.17億美元、iPhone銷售1.26億美元,另一方面Android的手機銷售1.06億美元,平板為4200萬美元。

美國今年購物季比去年少了6天,零售商的購物季折扣提前從感恩節開始。民眾在實體商店購物為了搶到便宜的商品發生暴力事件、拳腳相向,甚至還有人用電擊棒攻擊對方。

紐約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資深分析師歐席亞30日說,「其實你在線上買東西的折扣跟在店面買一樣,但還是有一大堆人出門購物,年底出門瘋狂買東西已成民眾共同體驗」。

※ 相關報導:

* 歐洲》俄國網購大軍崛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1000135-260209

....全球主要線上零售商,現都放眼於部分仍屬電子商務蠻荒之地的新興國家,因為競爭較不激烈,但成長速度則較快。

這些新興國家中,俄羅斯尤其搶眼,因其現有網路使用者超過6,000萬,居歐洲各國之冠,而其約1.43億的總人口,更是一群愈來愈富有且熟悉網路的消費大軍。....Ebay俄羅斯公司執行長杜果夫(Vladimir Dolgov)說:「在西方,市場成熟,但這裏,還方興未艾。」他預期到2015年前,Ebay的使用者有三分之一來自新興市場。

* 阿里巴巴獨大 對手夾縫求生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331255.shtml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最近在杭州總部豪氣干雲地說:「如果你一進入電子商務市場,就想跟天貓、淘寶競爭,可能一開始就錯了。」他說:「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去填補阿里巴巴沒有做好的空隙。」



◆ 打破悶經濟 從根本做起

【經濟日報╱社論】2013.12.01

行政院主計總處29日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為1.74%,我國經濟成長率已連續兩年低於2%。而景氣對策信號自2011年8月以來,除今年6月之外,大多處於不太景氣的藍燈或黃藍燈。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過去六年平均成長率只有2.8%,實質國民所得平均更只成長1.4%。經濟這樣長期低迷,然而,大多數檢討都只是從需求面甚至是表象上的結果來看,例如,把責任推給國際景氣不好和我國未能多簽FTA(自由貿易協定),而未能檢討更根本、問題似乎也更大的供給面因素。

國家的總生產是由人力、土地、資本、技術,以及企業家精神等生產要素合作生產出來的,所以經濟成長最根本的努力是要在國內累積更多更好的生產要素,並且建立良好的制度,讓這些生產要素可以有效率且充分被運用,最後再利用國際機會讓產品賣得更好的價格。我國這幾年的問題之一,就是太重視甚至誇大改善國際機會等需求面因素的重要性,卻又未能真正改善,反而忽視了生產要素的累積及有效運用。

我國土地的總面積雖然幾乎固定不變,但土地利用效率顯然有極大改善空間,有很多土地被閒置或低度利用。地價和租金的高漲更使企業面對太高甚至付不起的土地成本,例如,在某些繁華地段只要店鋪賺錢,房東就要提高租金,結果經營得很好的商店也要搬走甚至關門。這當然使企業更難經營,而且使大量資金及企業家人才轉向投入土地投機炒作,而減少在真正生產事業上的努力。高漲的房價也會逼使一些人才和產業外移。因此政府不只不該再鼓吹不動產泡沫,更要拿出有效的辦法來降低土地成本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人力方面,多年來的少子化現象雖然降低了人力供給的成長率,但我們真正最大的問題卻是在人力品質不足或不符合經濟和產業的需求。這主要是教育出了問題。大學過多之主要對策不該是大量引進國外學生來讓不好的學校苟延殘喘,或用退場機制讓某些辦學失敗的人可以變更地目賺錢,而應是努力引導學校透過改善教學內容及提供終身學習等方式,培養更符合社會需要之人才。12年國教的重點應是要因材施教 , 以使學生有多元的發展,而不可只在明星學校招生問題上弄些更複雜且使教育更僵化的制度。

資本乃是短期內較能快速累積的生產要素,近年政府官員絡繹出國招商,吸引台商回台,降低營利事業所得稅和遺贈稅,鼓勵民間投資公共建設,說要成立主權基金及要國發基金投資產業,同時又簽了ECFA,每項政策都宣稱會使投資大幅增加。不過整體的結果是這六年每年的實質投資都低於2007年,淨投資甚至只剩2007年的六成,外人投資有時還不到2007年的三分之一。所以促進投資的政策必須檢討。

至於技術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我國本來就不豐富,背死書教條的僵化填鴨式教育,持續扼殺年輕人的獨立思想和創新能力,投機活動和國外投資機會也引走了很多創新人才和企業家。剩下仍願創新創業的人卻很難得到金融業的支持,證所稅也是對投機成分較高的上市股票買賣課很輕的稅,而對新上市等新創企業卻課重稅。政府要領導的新產業則多為外國已發展成功,我國很難超越的產業,而非真正創新產業。所以我國的創新和新企業家也很難發展。

以上各項基本生產要素未能快速累積或改善,從供給面或生產能力上來看就必然無法快速成長。請政府和全民正視這個問題,不要再只等國際景氣復甦,只喊要國際合作,而自己的努力不足。

※ 相關報導:

* 漲到心痛? 薪水凍漲才是元凶
http://udn.com/NEWS/LIFE/LIF1/8330978.shtml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策略分析師顏承暉表示,跟鄰近國家比較,台灣物價沒有漲得特別凶;民眾對物價調漲感受深刻,主因是「薪水凍漲」。

* 經濟教室》不要再管保二保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1000151-260209

....2009年金融海嘯席捲亞洲等於是做了一次各國產業總體檢,台灣在海嘯後的表現不如人,不能全怪罪於國際景氣低迷,而是自身投資動能漸失,技術層次不如人以致貿易條件惡化,附加價值下滑,從而民眾所得倒退,民間消費走緩,在內外俱疲下,經濟如何不悶?

....政府不是不能採行短期政策,但短期措施終非提升國力的務本之道,過度使用還會帶來許多副作用。台灣今天經濟會年年陷於保二、保三的困境,這是政府效能、人民素質、經濟體質與產業層次的問題,絕非振興振興、減稅減稅、貶值貶值、降息降息就可以解決的,也不是簡單一句自由化就可以扭轉的。

* 兩岸產業合作 宣明智:盼陸強化智財權保護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331001.shtml

....宣明智提醒陳德銘,大陸要強化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措施,兩岸合作才能深化;IC設計公司最怕的是研究成果被竊,若無好的保護措施,「有技術與智財的企業,沒人敢去大陸發展」。

* 全體銀行業者 同意取消「靜止戶」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330607.shtml

在各方壓力下,銀行「靜止戶」機制將走入歷史。金管會調查,全體39家中、外商銀行都同意可取消靜止戶,但郵局是「靜止戶最大戶」,卻受限法令規定,反而無法取消靜止戶。

* 特種行業課25%營業稅 逃漏稅嚴重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1/today-e1.htm

立法院上週初審通過營業稅法第十二條修正草案,「有陪侍」的餐飲店,一律課徵二十五%營業稅,不分男女或第三性公關。這次修法雖是為了消除「性別歧視」,卻也凸顯特種行業逃漏稅的問題,例如以小吃店掛帳、分開計稅、找人頭掛名等。財政部已提案修法,規定特種行業所有銷售額都要適用較高的營業稅,不能分開計稅。

* 歐洲》逃不出薪資稅泥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1000133-260209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義大利缺乏競爭力的稅務制度,使該國的經濟復甦缺乏力道,甚至恐成為壓倒歐元區的最大一捆稻草。....該國過高的薪資稅率,使勞資雙方處於雙輸的局面。因為資方必須付出過高的稅務負擔,勞方能拿到的薪資亦大打折扣。這使得資金無法受到妥善運用,市場接受不到應有投資與消費,支撐經濟成長。

fsj 提到...

波多黎各背債 恐成下個底特律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3.12.02

美國在海外的自治區波多黎各,西班牙文原意是「富裕之港」。然而在經歷將近八年的經濟衰退後,目前當地政府負債超過七百億美元,失業率直逼百分之十五,與聲請破產的底特律市政府堪稱難兄難弟。

華盛頓郵報報導,大批當地居民紛紛放棄這座美麗的海島家園,湧向美國本土另尋生計。

單單在二○一○至一二年間,波多黎各便流失五萬四千個居民,占總人口百分之一點五。儘管他們不確定能否在本土找到工作,但可以確定的是留在老家將毫無希望。

幾十年來波多黎各主要是靠美國本土的製鞋、紡織及製藥業先後在此地設廠,來支撐當地的經濟。從一九九六年後製造業便持續萎縮,工廠就業人數已由十六萬人劇減到七萬五千人。

就業機會消失,居民更加依賴政府維生,當地約三分之一的人靠政府發放的食物券來填飽肚子。再加上當地三家經營房貸的銀行破產,使許多民眾負債程度與政府不相上下,只有當鋪與汽車借款業務生意興隆。

波多黎各自治區首長帕迪拉今年元月就任後不久,信評機構就把當地公債評等調降到僅比垃圾債券高一級的水平。帕迪拉上任後便雙管齊下。一方面使稅收增加十三億美元,同時繼續裁減公務員人數。本年度赤字已由預估的廿二億美元,減少到八點七億美元。按照計畫,到二○一六時完全消除赤字。

※ 台灣排第幾?相關報導:

* 為QE避險 投資人減持美債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32581.shtml

為因應聯準會(Fed)可能縮減貨幣刺激規模,全球投資人11月減持北美債券持有部位至三年半來最少,並買進已開發市場股票。....投資人認為,北美地區的固定收益資產最容易遭受Fed縮減刺激的計畫衝擊。

* 東非共同體 簽貨幣同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32587.shtml

東非五國領袖11月30日簽訂貨幣同盟協議,跨出十年內採用單一貨幣的第一步,要效法歐盟成立共同市場。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和蒲隆地等東非共同體(EAC)成員國的領袖在峰會中表示,簽署這項協議將加速貨幣一體化,並增進彼此商務往來。但EAC預估,達成成立貨幣同盟的條件約需十年時間。參與國須滿足通膨目標在內的各種總體經濟要求。

* 日免稅商品將變多 藥妝在內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33344.shtml

日本共同社今天報導,日本自由民主黨稅制調查會昨天商討2014財年稅制改革草案,初步決定將擴大外國遊客免除消費稅的商品範圍,其中包含藥品和化妝品。觀光廳原先提出在免稅店購買家電產品和相機時適用免稅措施,如今計劃再增加食品、飲料、菸草、藥品、化妝品。

* ITA零關稅助威 我產品搶市更犀利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8332609.shtml

WTO會員持續協商「擴大資訊科技協定」(ITA2),中經院研究員史惠慈認為,一旦ITA2生效,將能讓台灣降低無法快速與其他國家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缺憾,「我優勢產品可借助ITA零關稅大傘下,對外拓展市場。」

* 雙卡金檢全面啟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2000029-260202

為釐清外界對銀行雙卡業務賺取「暴利」的疑慮,金管會決定採取三大措施;第一、兩周內啟動對雙卡業務前五大銀行的專案金檢,了解是否落實風險訂價、定期檢討利率以及是否有超額利潤;第二、要求有超額利潤的銀行擬定客戶回饋計畫;第三、清查消費貸款是否有逾借款人所得22倍的情況。



◆ 創意產業 擬開放保險業投資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2013.12.02

為推動國內創意產業發展,金管會將導入規模龐大的壽險資金。金管會本周四(5日)將向行政院報告金融挺創意產業計畫,擬將創意產業視為新興重要策略性事業,開放保險業可以專案運用方式進行投資,整體壽險可投入空間估達上兆元。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目前壽險資金投入專案運用與公共投資金額才173億元,占全體資金運用比重不到1%,離法定上限10%還有很大的空間。

金管會規劃的全套方案,除訂定銀行對創意產業放款方案外,也將對創意產業全面注資,包括鼓勵金控及銀行旗下創投事業投資創意產業,以及將創意產業視為新興重要策略性事業,讓保險業可以專案運用方式投資。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上任以來,非常重視創意產業的融資與籌資,指示幕僚研議全套方案,多管齊下,有效解決創意產業資金需求。銀行公會上周也提出相關建議案,包括讓保險業以專案運用方式,投資創意產業等。

金管會官員昨(1)日表示,這項方案已列入金管會全套方案中。

根據「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規定,保險業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的總額,不得超過保險業資金10%。

銀行業者表示,目前全體壽險資金多達14兆元,但實際投入專案運用、公共投資的金額比重不到1%,壽險業專案運用的投資空間相當大,連同公共投資合計多達上兆元。擁有充沛資金的壽險業,若能投入,對創意產業將有極大的注資效果。

金管會本周四將向行政院報告的方案,除了上述吸引資金投入創意產業外,在融資方案,也將比照中小企業放款方案,增訂創意產業放款方案,及三年倍增計畫,希望在三年內,對創意產業放款餘額從現行1,800億元,擴增到3,600億元以上。

金管會並將訂定獎勵措施,例如對創意產業放款量多的銀行,在申設分支機構等申請案上,給予優惠等。

※ 相關報導:

* 文創公司財務不清 少見天使降臨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332523.shtml

金管會要求金融業者攜手扶植文化創意產業,包含銀行提高貸款額度和籌設創櫃板扶助創業。創投公會秘書長蘇拾忠指出,台灣創投環境是高風險、低報酬,加上文創公司多半財務不清,文創業的天使投資人是少之又少。

※ 政府在財務管理上給予輔導或支援,可以改善。



◆ 郭台銘籲:保障智財權 否則技術擬轉移

【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2013.12.03

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將於明日拜訪鴻海精密(2317),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針對中國大陸不重視與保障台灣企業智慧財產權,決定要求陳德銘提出具體的承諾與保證,以保障台灣企業的智財權,否則,繼赴美從事高端製造後,下一步擬將技術轉移出去。郭台銘表示,自己嘔心瀝血研發出來,被人偷走了,對方卻一點事也沒有(指比亞迪案),這種事一天不解決,鴻海一天不會罷休,未來也不可能再忍耐。

陳德銘明日將訪土城鴻海精密總部,預定由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親自接待,並前往頂埔園區參觀奈米技術、工具機等,並與陳德銘談製造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郭台銘表示,台灣廠商普遍來說都很有競爭力,但走入國際市場,最大的挑戰就是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無論跟韓國廠商,如近日大立光告三星,或是大陸本土業者競爭,台廠的智財權保障全都屈居劣勢。

他認為,未來國際間大國的競爭,包括中美兩國,決勝點就在於技術的競爭,台灣廠商去大陸發展有地理及同文同種的優勢,然而大陸卻沒有辦法保障智慧財產權,所以鴻海最近積極評估進軍美國。因為,自己嘔心瀝血研發出來的東西,被人偷走了,對方卻一點事也沒有(指比亞迪案),一家偷竊的公司,不可能進步。這種事一天不解決,鴻海一天不會罷休,未來也不可能再忍耐。

郭台銘表示,隨著兩岸開放,最近開給台商的優惠也越來越多,但台灣廠商不要只看到檯面上的牛肉跟資源就一心衝過去。兩岸雖然有同文同種的優勢,還是要站在「互信」、「互利」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發展,而不是玩官兵捉強盜的遊戲。兩岸發展,現在最大的敵人是時間,保障跟不上技術建立的速度。科技發展不等人,市場競爭不等人,但如果智財權保障一天沒建置好,只能坐視兩岸合作的時機白白流失。

據了解,鴻海於2006年與比亞迪就營業祕密官司打了7年,鴻海表示,因此其旗下的富士康控股公司因此損失高達6億美元,主因對方在陸方特殊的身份地位未能獲公平的審判而解決。

※ 相關報導:

* 沒有公平智財保障機制 如何兩岸科技合作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8333405.shtml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來台走訪南科、中科、竹科等科技及企業大廠,兩會決定春節前舉行第十次高層會談,以進行兩岸產業進一步的合作,但在此同時,兩岸產業合作的公平機制-智財權遲未建立。在大陸政策扶植本土企業品牌及供應鏈為首要目標下,台灣產業蒙受重創,產業競爭力急降,陳德銘口中的台灣發揮設計、研發,大陸製造與加工,兩岸共同合作,先有保障才能談科技交流。

....由於台灣科技大廠擅於製造與管理,這也是大陸產業最缺乏的一塊,因此,兩岸智財權中每回發生爭議的就是營業祕密,已成為兩岸科技合作的障礙。全球第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不到大陸設晶圓代工廠;亞洲第一大IC設計大廠聯發科併了晨星,即使為搶攻大陸市場,但也沒有至大陸設廠計劃。

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日前痛批,我國缺乏「商業間諜法」保障企業營業機密,造成友達的營業祕密遭對岸侵害而造成營運下滑。我隨後亡羊補牢,加重境內刑責,境外侵害明訂營業祕密行為則可處一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5000萬元以下罰金,或5000萬2~10倍罰金。「但這條法律可保護在大陸的台商嗎?」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這麼質疑。

fsj 提到...

GI示警:台灣GDP 十年後難保3

【經濟日報╱記者邱建業/台北報導】2013.12.03

國際經濟預測機構環球透視(Global Insight, GI)日前發布最新長期經濟預測顯示,台灣將在十年後揮別3%的經濟成長,走入「2」字頭低速成長時代。同屬小型開放經濟體的香港和新加坡至少比台灣多旺十年,台灣經濟出現早衰危機。

主計總處官員對此表示,長期預測在「大趨勢」上有其參考價值,但因經濟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此類預測就像「要氣象局預測明年的天氣一樣」,不用太過度解讀。

GI在日前公布的長期經濟預測中,認為台灣在明年起經濟成長率有機會逐步回升,在沒有景氣風險發生下,2016年經濟成長率將達到4.7%,攀上成長高峰。不過,之後經濟成長動能將逐漸走下坡,至2024年起,將正式進入「2時代」,其後每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難超過2%,走入長期低速成長。

由於主計總處預測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都未能「保3」,若GI預測成真,台灣經濟成長能夠超越3%的時間剩下不到十年。經建會去(2012)年底提出的2013到2016年四年國家發展計畫中,將年均經濟成長目標訂為4.5%,但GI預測值僅4.0%。

※ 相關報導:

* 美經濟雙喜 美元漲破103日圓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34976.shtml

美國上個月製造業景氣意外達到兩年半來高峰,10月營建支出也增至四年半來最高。受美國經濟利多的激勵,美元兌日圓升逾103日圓兌1美元大關。

* 日企投資最愛 印尼擠下陸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34983.shtml

調查報告說,大陸喪失日本企業最愛投資地點寶座,為廿多年來頭一遭,主要是由於大陸勞力成本升高與雙邊關係緊張。

* 日本黑道轉型 變「帶槍高盛」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34813.shtml

....日本黑道,又稱極道,已不再固守本業,轉而從事內線交易與投資新興公司等。讀賣新聞前記者安德斯坦(Jake Adelstein)將日本最大黑道組織山口組比喻是「帶槍的高盛公司」。安德斯坦說:「內線交易變成非常龐大,炒作股票(比勒索保護費)賺得更多。」

* 瘋比特幣 矽谷要打造新金融體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3000099-260203

....比特幣科技產業的支持者認為,創建共同的協定與技術標準與當初網路核心技術開放有異曲同工之妙,使其成為有別於傳統金融業的低成本與共同標準的新金融體系的基石。

目前身兼沃爾瑪董事的布瑞爾表示:「這讓我想起1990年代中期的網路協定,比特幣對於商家來說具有龐大的電子商務商機,因為它可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同時使網路購物更為便利。」

* 5大類壽險恐龍保單 將滅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3000056-260202

在金管會的政策引導及環境影響下,壽險業者表示,有些「恐龍保單」正在逐漸滅種,這些曾熱賣的保單包括自由分紅保單、連動債保單、躉繳6~7年期養老險、萬能壽險及利變年金有些已根本無法推出,有些則是明年幾乎賣不動,將逐漸從壽險市場上消失。

....第三則是萬能壽險,即可躉繳保費、壽險公司宣告利率,類似利變年金但是附有壽險保障,由於部分保戶當成定存來投保,後來保險局限制壽險公司必須有一定比率的保障成份,如40歲以下,保費100萬元,必須保額要為130萬元,買氣馬上急速下降。

....第五是利變年金,曾經一年銷售近4,200億元,比銀行一年期定存還優惠,快速吸引銀行通路資金保單,業者說,明年也在附加費用率等限制下,也可能失去吸引力。



◆ 社論-台灣更需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

工商時報 本報訊 2013年12月03日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修正後今年經濟成長率,由8月預測的2.31%,下修0.57個百分點至1.74%,更遠低於年初估計的3.15%,「保2」宣告破功。如果民間企業發生這種業績成長嚴重下滑的情況,公司CEO等高級主管恐怕都必須捲撲蓋走人。然而在台灣,政府部門只要說明原因,把問題都歸咎於外在因素,就可以安然無事,好官我自為之;甚至還能以「開學的時候期待一個學生考第1名、第2名,結果沒考到,就要把他的腿打斷嗎?」反責外界。

中國大陸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分別為7.7%與7.8%,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還強調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台灣已經連續兩年經濟成長率低於2%,卻沒看到政府部門的突破對策,還是因循過去的思維,強調開放是唯一的道路,忽略時空環境客觀因素的改變,仍以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做為因應困局的唯一策略。對於國人實質所得倒退16年,更「頭痛醫頭」,匪夷所思地要求企業加薪,甚至要中鋼、台船規劃加薪,藉此促使民間企業起而效尤。這些讓人看了深感兩岸官員果然有差異,對岸那邊是「居安思危」,我們這邊則「處變不驚」。

台灣的經濟成長方針,從早期的「進口替代」,到後來的「出口競爭」,確實使台灣經濟走上康莊大道。當時的時空背景是台灣有「嬰兒潮」的豐沛勞力,因而先從紡織業等勞力密集產業,藉著低廉勞力的成本優勢,打開國際市場;隨後又有電子產業發揮製程改善、成本降低的代工優勢,讓台灣經濟從民國60年代起就一路成長,被世人譽為「台灣奇蹟」。然而,此種為人作嫁的代工模式,長期成為台灣經濟「飲鴆止渴」的成長思維,假「國際化」之名,陷入所謂「開放」的迷思。

到了80年代,由於環保意識的提升、工資成本的上漲,土地與勞力供給不再具有「比較利益」優勢。然而長期累積的代工生產思維模式,仍然無法消除,適逢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啟動不久,競爭力相對較弱的中小企業紛紛外移至大陸,仍延續從前代工生產的經營模式,在大陸逐漸落地生根。而且此種「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三角貿易所得,仍計入台灣的GDP,因而此種外強中乾的「國際化」模式,繼續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基本路線。

由於「飲鴆止渴」,台灣地區的工作機會逐漸減少,以往失業率以2%為常態,這些年來則鮮有低於4%,若將少子化因素計入,則失業情形更加嚴重。然而歷屆政府少有正視此項問題者,仍自認走在「國際化」與「開放」的康莊大道上。所謂的產業對外開放,事實上是讓產業外移日趨嚴重,即使在民進黨執政時代,雖然兩岸關係緊張,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廠商經由第三地外移至大陸。論到金融開放,則逐步放寬外資來台炒作台股的限制,以致國內股市成為外資的「提款機」,還為「開放有成」沾沾自喜。

在兩岸之間仍是垂直合作的過去20年間,此種「國際化」模式,至少讓多數中小企業在大陸有苟延殘喘的機會,甚至還造就鴻海集團以大陸為主要基地的宏圖大業。然而,大陸在改革開放30年之後,已經不再是「吳下阿蒙」,與台灣產業的垂直合作關係,已經逐漸轉型為水平競爭關係。大陸各項最終產品,包括資訊、通訊、太陽能、面板甚至半導體等產業,都逐步建置自己的供應鏈。台灣近兩年來,雖然仍以大陸為最大出口市場,但增速已經顯著下降,未來只有更壞,不會更好。從聯想、華為、小米的產品開始在台灣攻城掠地,可見一斑。

情勢已經如此,馬英九總統竟漠不關心,一直沒有責令主管部門拿出因應對策,反仍熱中民粹化活動,日前還耗費時間全程參與技術性層次的全國食安會議。負責經濟發展的經建會、經濟部,則停留在所謂對外開放的陳腐思維中,大肆鼓吹「自由經濟示範區」,卻不在基本的產業政策下功夫,以為「開放」就會吸引外人直接投資,就會提高國內就業機會,就會引進國際資金發展金融服務業。殊不知外資基於全球佈局,對於一個產業政策混沌的地區,怎會大舉投資?相對上,中國共產黨18屆3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則被國際企業界普遍肯定,而且大陸在建立其產業供應鏈的同時,吸引外資的力道必然加強,兩相比較,外人投資花落誰家,已經不言可喻。

我們呼籲馬總統居於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集中全力紓解經濟成長衰頹不振的嚴峻危機,經建會與經濟部更應務實規劃適合台灣的「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策略。不要拘泥於「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所謂「國際化」與「開放」思維,而能多思考提升國人就業的在地化產業政策。政府的產業政策須以創造國民就業、壯大中產階級為目標,這才是「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基本要義。

※ 相關報導:

* 短評-「研發台灣」甩追兵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3001108-260310

事實上,台灣在研發的投入上遠遠還不夠。遠的美歐不比,就比韓國,韓國大企業在投資研發方面不餘遺力,三星的研發人員高達8萬人,提供國際級待遇;而台灣研發能力最強的工研院只有近6千人,台灣多數的中小企業在研發的投入上更少。

fsj 提到...

人民幣 成第二大貿易貨幣

【經濟日報╱記者曾迺強/綜合報導】2013.12.04

全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最新報告顯示,人民幣在傳統貿易的信用狀及託收業務的貨幣占有率升至8.66%,取代歐元成全球第二大常用的貿易融資貨幣。

路透報導,SWIFT亞太地區國際收支和貿易市場主管Franck de Praetere表示,越來越多國家採用人民幣作為信用狀及託收計價貨幣,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的貿易融資貨幣之一。

信用狀及託收業務均是國際貿易流程裡,賣方透過指定文件,由第三方單位付清貨款的一種間接交易方式。

SWIFT統計顯示,採用人民幣作為信用狀及託收計價及結算貨幣占有率,由2012年1月的1.89%增至今年10月的8.66%,擠下歐元,成為第二大常用貿易融資貨幣。

原先排名第二的歐元,占有率由2012年1月的7.87%下滑至6.64%,位居第三。美元以81.08%穩居榜首。

Franck de Praetere指出,以人民幣做為融資貨幣的區域,在亞洲特別明顯。報告指出,最常使用人民幣作為信用證和託收計價貨幣的前五個國家及地區,分別是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德國及澳洲。其中大陸占59%,香港占21%,新加坡占12%,顯示有更多的大陸進、出口商與國際貿易商,願意以人民幣做為信用證和託收計價貨幣。

新華社指出,隨著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力推人民幣國際化,讓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的計價及結算貨幣占有率大幅提升。

※ 相關報導:

* 新興國 搶發抗通膨債券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37376.shtml

新興市場政府為開拓更多籌資管道,正紛紛搶進抗通膨債券,也表明各國遏止通膨的決心。

* 新版GPA報到 年增3兆商機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37470.shtml

世界貿易組織(WTO)部長會議傳出好消息,經濟部長張家祝出席WTO政府採購協定(GPA)部長會議,與其他GPA會員國部長共同宣布,新版GPA將在明年第1季生效,將使GPA會員廠商每年最多增加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的市場開放商機。

* 救出口 經建會強打「客製化」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37480.shtml

今年出口成長疲乏,為了挽救國內出口困境,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指出,最晚明年1月提「提振出口措施」,內容包括出口地區多元性外、針對不同國家擬定獨特攻略,對於歐美等成熟市場也要「重新認識」不再退縮。



◆ 炒作比特幣 陸網站疑捲款跑路

【中央社╱台北4日電】2013.12.04

不少中國大陸投資人近來投入虛擬貨幣比特幣的炒作,一家大陸交易平台網站近來突遭駭客攻擊,但有網友質疑網站自導自演、捲款跑路。

中國網今天報導,一家大陸比特幣交易平台公司GBL網站近日突然無法登錄,首頁顯示一條署名英文為「匿名駭客」留下一段話,「此交易平台已被攻破,請按照我們說的數目匯款到這個帳號,否則我們將刪除網站所有數據。」

大陸網友初步估算,現金損失高達人民幣400萬元左右,另外還包括8000枚比特幣,市值高達5000多萬元(約新台幣2.4億元)。網友質疑此網站自導自演,旨在捲款跑路。

此網站玩家隨後組成維權團體,表示要追究GBL公司責任。

大陸警方表示,目前已抓獲3名犯罪嫌疑人。

自11月中旬,比特幣以每天近100美元的漲勢向上飆漲,11月底一度飆破1200美元,超越當時的國際黃金現貨價。

由於不少大陸投資者投入比特幣的投資炒作,使得陸媒、大陸網站近來紛紛撰文剖析比特幣現象。

不少大陸財經學者提醒炒作比特幣的風險。特別是比特幣交易缺少基本監管,因此炒作的風險相對較高。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副行長易綱曾明確表示,近期不可能承認比特幣的合法性。



◆ 奢侈稅微調不利於經濟發展

【經濟日報╱社論】2013.12.04

立法院和行政院主管部會、央行,都為健全房市獻策,防杜投機炒作之際,財政部已經完成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修正草案提報行政院,修正內容並未延續先前打擊投機的成效,宣示打炒房的決心明顯不足,與健全房市的政策大方向背道而馳。

財政部表示,目前已經確定奢侈稅只是「微調」,閉鎖期不延長,且買方、預售屋等都不納入課稅,但非都市土地免稅的規定將取消,工業用地、假農舍等非都市土地,將納入課稅,且豁免條款將放寬。奢侈稅政策從當初計畫「大修」到「微調」的突然轉向,據聞是礙於國內外經濟情勢嚴峻,出口表現不如預期,各項經濟數據並不樂觀所致。財政部此種想法其實有待商榷,「雷聲大,雨點小」的作法更是讓人失望。

首先,從總體投資面來看,房市走了11年的多頭行情,尤其在遺產贈與稅調降之後房價飆升,顯示這幾年回流的資金都投注在房市,而未投資於實質生產事業或公共基礎建設,從而造成地價上漲、房租昂貴,真正想投資生產事業的台商反而成本太高、取得用地困難,難怪這幾年的總體投資幾無成長。更何況,建築業一枝獨秀,過去倚重的資通訊科技產業獲利微薄卻一蹶不振,顯示台灣的產業結構脆弱,產業發展嚴重失衡,長期的競爭力衰退,政府不設法導正,反而要限縮奢侈稅範圍,實在是令人不解。

另就總體消費面而言,類似期貨的預售屋交易,帶動炒房風氣,使得房價所得比和房貸所得比高到無法忍受的地步,許多自住需求的民眾在所得低成長的情形下勉強購屋變成了房奴而不得不節衣縮食,甚至不敢生育小孩,又減少教養支出,造成總體消費不振,更可見房市熱絡其實是傷害經濟發展。再說,奢侈稅緣起於財產稅和土增稅的稅基偏低,不但造成房市投機,政府稅收又不足以支應公共支出需要,以致於政府支出無法擴張,從而限制了政府財政面對總體經濟的貢獻。

再就占了台灣經濟成長六成以上的出口而言,當前出口低迷主要是因為我國產業競爭力下降和歐美市場萎縮所致,但建築業所生產的房地產並不能外銷,若開放外資購買又擔心刺激房價,可見的建築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不但無助於促進出口,甚至因為進口建材和設備,對於淨出口只有負面的貢獻。

因此,綜合來看,我國建築相關產業目前一枝獨秀,是以總體投資、消費、政府支出和淨出口低迷不振為代價,故而財政部擔心奢侈稅對建築相關產業的衝擊,乃至於對總體經濟的負面影響,顯然是搞錯了重點。相對地,實施了兩年多的奢侈稅透過以量制價,減少了房市投機現象,穩定了房價,對於提振消費,引導資金投向生產性事業的投資,並改善政府收入以挹注政府的公共支出,可說是功不可沒。

更重要的是,奢侈稅若只是微調,勢必讓許多投資客誤以為房市前景仍然一片大好,從部分業者聞訊後表示「可以開香檳慶祝」的心態看得出來,奢侈稅政策轉向已經導致預期心理,讓更多投資客投入房市,不但抵銷了中央銀行和金管會的金融政策效果,更使得房市泡沫吹得更大。台灣的房市既然已經供過於求,現階段的高房價已是泡沫化的強烈警訊,代表房市是由大量投機活動支撐,不是以實體經濟為基礎,而奢侈稅既然是以抑制「投機」為對象,就更應該「大修」,將具有投機成分的預售屋和囤房族納入課稅範圍,並延長閉鎖期至四年,才是促進經濟成長的正辦。

總之,政府不應只看到資金投注在供過於求的房地產所創造的繁榮假象,對於未來泡沫經濟一旦破滅的風險,包括波及整體經濟和所有產業的慘重代價更要預先防範,奢侈稅「微調」對台灣的經濟恐怕是短多長空。

※ 相關報導:

* 政府打炒房 國庫進帳140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337363.shtml

財政部執行健全房市計畫,自2010年起動用包括查稅、督促地方調高房產稅基,以及開徵奢侈稅、避免財團養地等租稅工具,近四年共為國庫帶進約140億元相關房產稅收。

fsj 提到...

銀行操縱利率 歐盟開鍘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2013.12.05

歐盟反托辣斯當局4日宣布,德意志銀行、法國興業和蘇格蘭皇家(RBS)等銀行因涉及共謀操縱銀行間拆款利率,被處以歷來最高的反托辣斯罰款共17.1億歐元(23.2億美元)。

歐盟執委會說,這些銀行和經紀商都涉及共謀操縱歐元區銀行間拆放利率(Euribor)、或日圓倫敦銀行間拆放利率(Libor),或涉及兩種利率。這些利率被用來決定全世界數兆美元資產的價格,包括從衍生性金融商品到抵押貸款等工具。其他受罰的銀行還包括美國花旗銀行,和經紀商RP Martin。

在Euribor案中被罰最重的是德意志銀行,金額達4.66億歐元;興業銀行則被罰4.46億歐元。在日圓Libor案方面,RBS 被罰2.6億歐元,德意志銀行被罰2.59億歐元,摩根大通則被罰7,990萬美元。德意志銀行在兩案總共被罰7.25億歐元。

英國巴克萊銀行在Euribor案中未遭罰款,瑞士銀行(UBS)在日圓Libor案中也未受罰,理由是兩家銀行配合當局的調查而獲得豁免,但兩家都承認犯行。根據歐盟法律,反托辣斯罰款最高可達一家公司全球年營業額的10%。歐盟已撤回對摩根大通、滙豐控股和農業信貸銀行的Euribor調查,經紀商ICAP則從Euribor調查脫身,但這四家公司仍繼續面對一項反托辣斯調查。

這是歐美監管當局對大銀行共謀操縱基準利率進行一連串調查的最新發展。歐盟的調查在2011年10月曝光,歐盟反競爭委員阿爾穆尼亞曾誓言,將把這項調查列為「絕對優先」。

在此之前,世界各國當局已針對UBS、RBS、巴克萊、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和ICAP等業者涉及操縱利率,總共處以37億美元的罰款,並有七個人遭刑事起訴。UBS去年底已因操縱利率而支付美國司法部和英國金融管理局(FSA)15億美元罰款。

※ 相關報導:

* 上海電子發票 最快元旦推出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4/8339530.shtml

明年元旦前後上海有望開出首批電子發票。

上海市商務委巡視員顧嘉禾在昨天的虹橋貿易論壇上,透露這一訊息。這將是全大陸首批涉及全品類商品的電子發票,目前,首批4家納入試點的電子商務企業名單已經上報,以待審核後實施。

* 平均每人有2靜止戶 年利息可買2顆茶葉蛋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339995.shtml

台灣人超愛開戶,且開戶又不要錢,「存款、投資、換工作、辦貸款」,任何原因都可開戶。什麼帳戶最容易成為靜止戶?銀行說,薪資轉帳戶和自學生時期就開立的人生第一個帳戶是大宗。

立委盧秀燕昨天說,靜止戶數近五千萬戶、總金額六百一十三億元,每個靜止戶中,平均有一千兩百廿六元。她計算,這些錢在帳戶中放一年,利息大概十元,「我可買一顆茶葉蛋,但現在被銀行吃掉了」。

* 靜止戶資金/美國可充公 英投入社會企業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339999.shtml

立法院財委會大費周章,要金管會在未來三個月消滅台灣近五千萬戶靜止戶。但美國州政府比較聰明,美國許多州都透過立法規定,包括靜止戶存款在內,只要通知當事人多次,卻始終不來領取,州政府即可將資金充公,拿來做公益或其他用途。

台灣經濟實在太悶,立委為了銀行設靜止戶,會讓民眾每年損失「一個茶葉蛋」為由,一舉推翻金融市場的既定機制。坦白說,這種做法,對銀行來說,是浪費資源,對根本不想理會靜止戶的客戶來說,也不見得會加分。



◆ 習近平:明年經濟不樂觀

工商時報 記者邱莞仁/北京報導 2013年12月05日

新華社昨(4)日披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22日的一項座談會談話指稱,明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仍不樂觀,既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同時要以改革統領全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還要以改革促發展、促轉方式、促民生改善。外界研判,這是中國領導人暗示將接受中國經濟放緩的現實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經濟參考報引述研究機構數據指出,中國可能將明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目標設定在7%,低於今年目標7.5%。彭博社上個月匯整的經濟家預測中值也認為,明年中國明年GDP年增率,將由今年的7.6%減緩至7.5%。

隨著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按慣例於本月中旬召開,為明年中國經濟走勢定調,外界預期,會議上可能將2014年的GDP增長目標定在7%,較今年下修0.5個百分點。近期大陸官方媒體陸續披露領導人對明年GDP看法,也暗示領導者可能願意接受明年成長減緩。

事實上,除了明年總體經濟成長不樂觀,近期包括山西、海南等地的人民代表大會均分別提出審議,大幅調降該省的GDP目標建議,由原訂13%的目標,削減至10%。此前把「十二五」經濟目標均定為12%的吉林、黑龍江、青海、甘肅、寧夏、陝西等地,今年前3季同樣無一地區達標。

※ 相關報導:

* 11月出口 連三月衰退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39844.shtml

傳統出口旺季即將結束,但台灣出口不振現象未見改善。財政部長張盛和昨(4)日指出,初步統計11月出口仍為負成長,但衰退幅度已經縮減,「看得到逐漸轉正跡象」,預估全年出口仍可正成長。

fsj 提到...

人民銀行封殺 比特幣應聲重挫30%

【經濟日報╱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2013.12.06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等五部委昨(5)日下發通知,禁止金融機構參與比特幣(Bitcoin)交易,但民眾擁有買賣比特幣的自由。受消息影響,大陸最大的比特幣交易網站「比特幣中國」市場交易價格一度大跌30%。

比特幣中國網站顯示,比特幣昨天最高成交價為人民幣7,050元(約新台幣3.4萬元),最低成交價為4,521元(約新台幣2.2萬元),從高點到低點跌幅高達35.87%。全球知名比特幣交易平台Mt. Gox報價為每比特幣兌換960.1美元。

大陸人行官網昨天公布,包括人行、工信部、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在內的五個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要求現階段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展開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

中新社引述《通知》指出,比特幣沒有集中發行方、總量有限、使用不受地域限制和匿名性四個特點,雖然比特幣被稱為「貨幣」,由於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法定貨幣支付公私債務,不得拒絕接收)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

人行指出,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可能存在較高的投機和洗錢風險,以及被違法犯罪分子或組織利用的風險。

《通知》還要求,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等服務的網站應切實履行反洗錢義務,對用戶身分識別,要求用戶實名註冊,登記姓名、身分證號碼等資訊。

人行認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委,督促金融機構、支付機構和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等服務的網站切實落實《通知》規定。

比特幣今年在特定人士及媒體炒作下價格大漲,直逼1,200美元,較去年同期飆漲80倍,熱潮也吹進大陸,成為中國大媽繼黃金後熱炒的理財商品,被成為「比特幣現象」,還被封為「歷史上升值最快的貨幣」,引起北京當局注意。

※ 相關報導:

* 我央行視比特幣為貴金屬 緊盯流向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8342274.shtml

比特幣一年內大幅飆漲近89倍,台灣央行也關心。央行總裁彭淮南上周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會密切注意比特幣在台灣的發展,一旦正式產生交易的效果,把它當貴金屬看待即可。

* 美夫婦實驗 靠虛擬幣過活還環球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8342277.shtml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一對新婚夫婦完全只靠比特幣生活三個多月,吃穿住用無所不包,不但可買比薩、租房子,甚至環遊世界三大洲。\

* 付帳更簡便 「比特族」變多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8342278.shtml

原本習慣使用PayPal支付餐廳帳單的杜索羅,現在已改用比特幣(Bitcoin)付帳,而且只要輕揮他的iPhone就能完成支付。他說:「這比PayPal更方便,和傳簡訊一樣簡單。」杜索羅是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軟體工程師,他利用行動應用程式(App)Gliph,隨時隨地可用比特幣支付帳單。

....行動支付研究業者Crone顧問公司執行長克隆表示:「比特幣的成功,取決於行動裝置的採用與設定的方便程度。」



◆ 撙節告終 先進國明年經濟旺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3.12.06

隨著歐美國家放鬆財政,撙節的時代也即將結束,並可望使全球工業化經濟體明年成長率倍增至2.2%,速度為2010年來最快。

先進國家在勒緊褲腰帶三年後,如今官員認為繼續緊縮財政的必要性已降低,且明年緊縮財政的幅度將可減至最小。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明年七大工業國(G7)緊縮財政的幅度將只需今年的一半。

高盛公司駐紐約經濟學家烏爾薩認為,先進國家的財政包袱減輕,將成為明年支撐全球成長加速的重要力量。

高盛和德意志銀行的經濟學家指出,政府放鬆控制預算,將協助工業化國家經濟明年成長近一倍至2.2%,增幅為2010年來最大。

烏爾薩指出,先進國家從減支策略轉向,將是讓美國經濟明年成長2.9%的重要助力。高盛預測,標普500指數明年底將攀升至1,900點。

美國縮小減支規模,將讓經濟鬆一口氣。IMF預測,美國的基本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明年將降至1.2%,低於今年的1.9%,烏爾薩據此算出,美國明年減支規模將拖累GDP的程度將減輕到只占GDP的1.6個百分點,相較於2010-2013年每年拖累3.5個百分點。聯準會也將樂見政府縮小減支規模,並可能明年啟動從貨幣刺激措施退場。

但美國仍有可能出現失誤。國會議員須對本會計年度的支出計畫達成共識,明年2月也將再度面臨提高舉債上限的最後期限。

歐元區邊緣國家的財政也漸獲控制,讓當局獲得放鬆空間。

花旗集團經濟學家吉安妮認為,明年歐洲各國將歇息片刻,財政緊縮幅度將是2009年來最小。

高盛也預測,包括中國、俄羅斯、巴西和印度等新興市場,明年將擴大緊縮財政。

※ 相關報導:

* 美Q3經濟超棒 上周失業緩和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42244.shtml

美國第3季經濟成長高於初估值,主要反映企業存貨出現1998年初以來最大增幅。工廠訂單和初領失業救濟金數據也優於預期。商務部5日公布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化成長率修正值,由初估的2.8%大幅上修至3.6%,達到去年第1季以來最高,也高於經濟學家預測的3.2%。



◆ 國際原料走跌 國內商品價仍硬

【聯合報╱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2013.12.06

國際農業原料交易價格大跌,但國內十一月相關產品價格跌幅卻不成比例,台大農經系教授陳郁蕙表示,商品與原料價格本來就有價差,且零售商品有「價格僵固性」,幾乎只漲不跌,即使原料回跌,也很難期待市售價格會降價。

今年國際農業原料價走跌,十一月國際小麥、黃豆及砂糖價格分別年減百分之廿二點五、百分之七點一,以及百分之十一點三。

對照主計總處統計,同時間,國內麵粉上漲百分之一點三六、沙拉油漲百分之零點一六、砂糖跌百分之零點七五,與國際原料交易價落差不成比例。

陳郁蕙說,國內進口農業原料,除仲介費外,還有船運費與倉儲費,到岸價一定比交易價高。此外,原料製成終端產品過程中,還要加工與運輸等成本,影響最後零售價。

陳郁蕙說,國內玉米、小麥(麵粉)、黃豆(沙拉油)及砂糖以進口為大宗,國際價格是關鍵影響因素,但國際船運需時一個月、庫存也約一個月,商品上市無法立即反映國際原料價差。

主計總處官員指出,國際農業原料變動可能在二至七個月之後,影響市場終端售價。

另依據主計總處統計,十一月市售價格比十月大幅滑落超過一成以上的食材,包括包心白菜、高麗菜、綠花椰菜與肉魚,胡蘿蔔也較去年同期下跌逾百分之十七,都是消費者可多考慮的商品。

※ 相關報導:

* 11月物價微升 小民感覺漲很大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42259.shtml

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持續在低檔徘徊,較上年同期上漲0.67%。不過受食物類價格高漲影響,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非耐久性消耗品上漲2.35%,顯示一般民眾對物價上漲「很有感」。

* 85度C小麵包 賣翻加州心機學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488818

....在以麵包為主食,且為眾多咖啡品牌發源地的美國,85度C如何開創出市場商機?

...林明哲說,台灣和中國的門市都是一家「店」的概念,而美國門市更像是「賣場」的感覺,消費者不是來「買」東西,而是來「採購」,通常每位消費者會買8到10個以上的麵包,客單價約新台幣四、五百元。抓住美式消費文化、學習大賣場模式的優點,這是85度C在美國開店成功的關鍵。

....在地廣人稀的美國,車流比人流更為重要,重視的是交通方便,並要有足夠的停車空間。目前開的店都位於有300個停車位以上的plaza(購物廣場),增加消費者光顧的意願與動機。

要讓門市變成「賣場」,除了空間要大之外,更重要的,要有足夠的產品。85度C美國店,走的是「多樣多量」策略,例如麵包供應40至50種,包括台式、日式、歐式、混合等,還有美國少見的紅豆、芋頭、肉鬆等餡料。

....最後,創造高營收的秘密武器,則是密集的出爐次數。85度C美國店營業時間從早上7點至晚上10點,假日開到半夜12點,後場麵包師傅則是從早上6點開始烤麵包,一小時出爐一次,直到晚上9點。客人越多,出爐時間就更密集,最快可以到15分鐘出一次。

fsj 提到...

南韓再下一城 與澳洲FTA談妥了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2013.12.06

南韓持續在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戰場攻城掠地。歷經四年七個月的談判,南韓與澳洲五日宣布達成簽署FTA的協議,澳洲成為南韓第十一個簽訂FTA的國家。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尹相直與澳洲貿易部長羅布,四日在印度峇里島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官員會議完成FTA談判,預計明年上半年簽約。兩國國會批准後,FTA訂於二○一五年元旦起生效。

南韓是澳洲第四大出口市場,澳洲則是南韓第七大出口市場,兩國去年貿易額約台幣八千五百億元。FTA生效後五年內,澳洲將取消絕大多數南韓商品的關稅。南韓將在八年內取消總值百分之九十二的澳洲商品關稅。

澳洲牛肉占南韓進口牛肉的百分之五十七,被課以百分之四十的關稅,預計在FTA生效後以每年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降幅,到二○三○年降至零關稅。總計澳洲出口南韓的五百零九項農產、畜牧及水產品,將在十年內逐漸調降關稅,但不包括稻米、奶粉、馬鈴薯、牡蠣和青鱈。

澳洲將於FTA生效後立刻取消南韓中小型汽車、電子和家電商品的關稅,這些商品原本被課百分之五關稅。南韓去年出口到澳洲的汽車,總值約台幣六百廿億元。

澳洲總理艾伯特在國會表示:「澳韓FTA將帶給澳洲更高的經濟成長和更多的工作。」艾伯特引述民間機構預測,表示二○一五至二○三○年間,FTA將讓澳韓貿易額年增台幣一千三百億元,之後每年可促進澳洲經濟產值約台幣一百七十億元。

韓聯社說,澳洲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十二參與談判國之一,南韓上月底已表明有意參與TPP談判,如今和澳洲達成FTA,有助於加入TPP。

※ 相關報導:

* 台灣FTA總體戰略思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6001071-260310

....韓國政府FTA戰略拼圖從歐盟、美國到東盟加3與印度一塊一塊的拼上,連同今年年底快談成的中韓FTA與目前正在商談的中、日、韓三國與日韓FTA,這幾大塊若讓韓國完成,韓國將擁有占全世界5/6的人口市場。台韓兩國產業結構如此相似,同時又以外貿為經濟主體,對台灣而言,這自然不會是好消息,看待韓國一再攻城掠地,台灣經貿相關部會是不是應好好檢視韓國FTA戰略一再如願的背後關鍵因素。

從韓國國際經濟政策研究院(KIEP)的相關報告,可以很清楚知道韓國與眾多國家的FTA談判的基本工夫做得十分扎實,因此與美國、歐盟、東盟這3大經濟體,都於2010年、2011年先後完成,相形之下台灣連八字都沒有一撇。

其實,韓國也曾面臨美牛、美豬與美國其他農產品進口壓力,但韓國政府能透過相關策略輔助,克服國內反對壓力,將開放市場的損害降到最小,而創造最大的利益;經貿談判本來就是互相開放市場,有本事的國家當然就能取得更大的利益空間。

從韓國的經驗可發現,韓國其實是掌握技術創新、品牌建立來強化其製造業,使其開放市場能取得更大利益空間,這就是韓國在1997年金融危機後能再爬起來,並超越台灣的最大關鍵因素。

美國最近為何開始重視TPP與TIPP這兩項大型FTA工作,乃因美國政府已發現製造業才是王道,因此也開始鼓勵美商回流並提倡「先進製造業夥伴關係」(AMP),一方面帶動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改善貿易逆差,增加國民所得,除此之外也借由市場開放之美名,將其大量農畜產品傾銷到各國,可謂是一舉數得的戰略,美牛橫行世界各國就是一個明顯實例,台灣必須認清這一點。

....我們不必羨慕韓國目前的成就,只要朝野能夠確實檢討過去的不足之處,願意及時調整,台灣的底子比韓國健全,即使目前落後稍許,不代表我們永遠趕不上,眼前是朝野應放下成見,合力促成服貿協議與未來貨品貿易協議通過,先透過ECFA架構加入RCEP,並加強國內相關配套措施來促談TIFA,有了TIFA,TPP就有望。

* 服貿不過 台灣無法蛻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6001072-260310

.....可能有人認為大陸的人才進來,影響工作機會,有的學者會顧慮到賺錢賠錢都會有併購的情形,但這是企業競爭下的自然結果,不能因為害怕競爭而不讓這些企業進來。 更有人主張應該管制大陸白領進入台灣,這根本就是為難台灣國際生存空間。

....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或許有人不願意見到這個事實,但卻是很現實,我們應該脫離島國的視野,像20年前的台商一樣,讓台灣現在的服務業合法地去賺大陸人的錢。黑色島國的這些年輕朋友,或許主張大陸真的很黑心,所有企業都是人質,如保險業去做交通險和強制險都賠錢。可是企業有它的規畫,以阻止企業過去做為禁止大陸及全球資金、人流、物流、進入台灣的理由,這是很荒謬的事。

再從戰略利益來看,台灣遲早要對外開放,不管是TPP、RCEP,很多政府官員和學者都提到其重要性,RCEP是中國大陸準備用來掌控東協,這道理就跟美國人想控制拉丁美洲一樣,可是RCEP絕對不是完全都在跟TPP對抗,TPP和RCEP總有一天會融合在一起。

....台灣10月份的外銷訂單,為什麼那麼差?因為很多TPP之下的國家無法與我們談判,致訂單被韓國人搶走,特別是我們跟東協國家的貿易相關數據一直下降,東協是我們第二大貿易出超區,如果我們沒有經由FTA或TPP來保障貿易,台灣將無戰略立場、外銷利基,而《服貿協議》剛好表現出我們台灣自由、成長、民主、經濟的一面,必須在立法院盡速通過,台灣才有蛻變的契機。

* 服貿加自經區 中國原料產品竄全台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6/today-fo1-2.htm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天繼續召開兩岸服貿協議公聽會,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指出,服貿協議將開放批發、倉儲及零售業,若再搭配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成立,兩者會有加乘效果,將使台灣市場充滿中國原料的產品。

他進一步舉例說,加工業者從中國進口花生,製成花生油、花生醬等產品,經由自經區可掛MIT(台灣製造)名義內銷,而這些產品再透過服貿開放的「通路」,如批發、零售、餐飲店流入台灣市場,將對市場造成重大衝擊。

針對質疑,與會的經濟部次長卓士昭表示,對於開放攸關國家安全的項目,主管機關若認為敏感,可引用國內相關法規加以禁止;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表示,原本就管制不能進口的,即使經由自經區依然不能進口。

....陳吉仲也批評,以中國和其他國家所簽定的貿易自由化案例,有十一個國家是貨貿與服貿一起簽定,有五國是「先貨貿再服貿」,僅台灣是「先服貿再貨貿」。

陳並以香港為例指出,二○○三年港、中簽署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後,香港房價上漲六成、整體餐飲業薪資更是直直落,所得分配差距達六十倍,若兩岸服貿和貨貿協議都生效,現在的香港就是未來的台灣。

林向愷另擔憂,我國對中國開放廿五項基層服務業,當中還包括道路、橋樑、隧道管理,以後中資來台承攬公共工程可以「一條鞭」壟斷,這廿五個項目的基層服務業如同台灣經濟安全最後一道防線,萬一垮了,台灣整體社會安定機制會鬆動。

* 經貿談判 政府準備好了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6001069-260310

....日本政府為加入TPP,事先即對農業影響做好評估,除了將稻米、小麥、牛豬肉、乳製品與糖類資源作物等列為例外保護項目,為打造具有競爭力的農林水產業,全力推動六級化產業以及農產品外銷,希望10年內讓農業及農村所得倍增;對於受影響的各別產業則透過失業保險、公共補貼、勞動力市場改善等來因應加入TPP所帶來的衝擊。

日本首相不僅成立「農林水產業與地域活力創造總部」,還親自擔任總部長,以展現貫徹執行的決心以及對農業的重視(不是光喊口號)。遺憾的是國內農業部門針對台灣加入服貿、FTA、TPP等對國內各別作物可能遭受的損失並未提出確切的評估數據,遑論相關因應措施,難怪農民對政府沒信心。

有鑑於此,未來我方在談判農業議題時,不能只想拿開放國內農產品市場來換取其他產業的利益,應該積極為台灣農業(非只是農產品)爭取行銷或投資對手國的有利條件。面對貿易自由化的浪潮以及國際經貿談判,政府沒有準備好才會左支右絀,非關農業市場開放與否。只是面對政府官員的怠惰,民眾還有多少耐性,相信答案很快揭曉!

fsj 提到...

WTO首個全球貿易協議 成了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綜合報導】2013.12.07

世界貿易組織(WTO)一百五十九個會員的經貿及商工部長六日在峇里島進行「促進貿易協議」的談判,原本頑抗的印度總算和美國化解歧異,挑燈夜戰後將達成協議,成為WTO成立以來首次完成的全球性貿易改革。協議要求所有會員國須簡化產品的通關流程,促進商品流通,並成為國際貿易的基本規範,估計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將達到一兆美元。

WTO秘書長阿塞維多經擬妥協議草案,呈交全體會員,顯示他相信已經找到所有會員國都能接受的條款。這項協議將去除全球貿易過程中的通關手續障礙,對最貧窮國家給予優惠條件,允許開發中國家暫時迴避有關農產品補貼的爭議。

WTO發言人洛克威爾表示:「我們已經非常接近,接下來幾個小時內的決策將對全球造成非常重大的影響。而且以此項協議為立足點,使我們對未來的展望也更有信心。」

峇里島會議預期能達成協議,將是WTO從二○○一年十一月在多哈展開「多哈回合多邊貿易談判」以來,所獲得的第一項具體進展。世貿組織協議的規範,並不會與既有的各項區域性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條款相衝突,而FTA的條款只會比這項協議更開放或簡化。

僅僅在一天之前,還有一些人士擔心此項貿易談判正處於崩潰邊緣,印度是最大絆腳石。由於印度將於明年全面執行對八億貧民提供廉價糧食的社福計畫。但美國等已開發國家主張,各國對農產品的補貼數量不得超過本國產量的百分之十,因而遭到印度的堅決反對,且印度的立場也得到亞洲、非洲及南美洲諸多開發中國家的支持。



◆ 觀察站/WTO跨出艱辛第一步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8344558.shtml

【聯合報╱本報編譯任中原】2013.12.07

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峇里島舉行的「貿易促進協議」談判,若能如預期般達成協議,不僅將對全球貿易及世界經濟造就一兆美元的貢獻,也可能使全球方興未艾的各種「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稍稍減緩腳步。

WTO從二○○一年十一月在多哈展開「多哈回合多邊貿易談判」以來,先後舉行的談判一再失敗,WTO幾乎淪為無足輕重的角色。許多專家警告,如果這次峇里島會議再度失敗,將使各種區域性及雙邊性FTA成為全世界唯一的貿易改革管道,WTO的地位可能完全被區域性或雙邊貿易協定所取代,例如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TPP)」協定,以及「歐美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TTIP)」協定等。

如此不僅將全世界劃為多個貿易區塊,與WTO推動「全球化」的目標背道而馳,而且將導致非FTA簽約國陷於不利的地位,使全球貿易出現不公平競爭。

就格局而言,峇里島會議達成的貿易協議比多哈回合貿易談判上要小得多,主要目的是針對更寬廣的世界貿易改革管道,並使WTO在面對網路時代來臨之際對各項條款進行更新,以適應全球經濟與貿易的發展潮流。

這項協議的內容涵蓋數個領域,包括促進全球貿易的便利性,全球標準化,並簡化通關程序,降低商品貿易障礙等。另外並對農產品貿易進行有限度的改革,包括減少農產品出口補貼,及開發中國家應開放農產品市場等。據國際商會(ICC)表示,「貿易促進協議」是具有約束力的規則,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將達到一兆美元。

儘管談判過程遇到重大阻礙,尤其是印度為了對國內貧民提供低廉的糧食,堅持繼續對國內農產品給予補貼,使談判一度瀕臨再度崩潰的邊緣。所幸各當事國能夠「求同存異」,同意先簽署基本協議,將爭議先擱到一邊,未來再另行談判以謀求解決之道。

這不但將是WTO的一大勝利,也將提振WTO的信心,為更廣泛的全球「多邊貿易協議」踏出艱辛的第一步。

※ 相關報導:

* 貿易便捷化 有利台灣中小企業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8344561.shtml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昨晚表示,WTO最新突破是達成「貿易便捷化」,讓各國貿易進出口通關更便利,決議若能具體落實,可省下不少通關成本,對於以出口為主的台灣中小企業最有利。

* 美智庫:TPP未排斥台灣加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7001040-260302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顧問米勒表示,台灣是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會員,只要準備好符合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高標準要求,即不會被排斥加入。

* 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理事長吳國俊:台灣發明難商品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7000082-260203

....在商品化上,台灣問題頗為嚴重。吳國俊說,國際上發明成果商品化的成功率約百分之一,也就是100件發明就有1件成功轉換成商品上市,但台灣的成功率僅千分之三。商品化如此低的最大癥結,在於發明家缺乏資金支持,政府的補助都被財團拿走。

他以鴻海為例,台灣科技大廠都有研發部門,也有足夠的研發經費,足以支持公司的創新發明;反之,一般發明人若有很好的發明構想,不僅佔用自己工作時間去做模型,設計上還要找專業的事務所處理,都需要資金上的支持,但政府卻把資金都投向大企業。

吳國俊說,過去該協會曾有會員發明了廢輪胎打碎可以做隔音板、跑道,打算將此商品化,並已在南部找好工業區準備蓋廠,經評估需要台幣3億元,但官方貸款和補助經費僅6千萬,發明人要自己籌2.4億元。他開玩笑說,該發明人若有這些錢,也不需要再辛苦去將發明成果商品化了。



◆ 2020年前 中國GDP總量將超過美國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即時報導】2013.12.07

大陸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指出,2020年之前,中國按照匯率法計算的GDP 總量就將超過美國,相當於美國的1到1.7倍,將終結美國100 多年來居世界首位的地位。

由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的「中國夢的世界對話」研討會 今天在上海開幕,胡鞍鋼發表演講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再次強調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明確指出中國夢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具體內涵。

胡鞍鋼表示,展望21世紀,偉大中國夢的三部曲已經奏響。第一部曲,用20年時間,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即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在時間過半,任務超額過半。

第二部曲,再花30年時間,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即2049 年),全面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三部曲,在整個21 世紀一步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胡鞍鋼指出,中國的偉大復興是全面的復興,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天。中國將創造人類歷史前所未有高度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

他預計,到在2020年之前,中國按照匯率法計算的GDP總量將超過美國,相當於美國的1到1.7倍,將終結美國100多年來,居世界首位的地位。到2030年,不論按照何種方法計算中國GDP總量,都相當於美國的兩倍左右。

到2030年中國消費市場的規模相當於美國的1.7到1.9倍。到2030 年,中國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數將大大超過美國。

※ 相關報導:

* 全球財務長 憂經濟三大泡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7000061-260203

財經媒體CNBC公布最新全球財務長調查,財務長認為資產價值偏高是最大隱憂,尤其是美股、科技公司股價和比特幣等三大泡沫。

* 陸新一波打房 房市明年可降溫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1207002979-260409

中國大陸學者謝逸楓表示,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近日召開,大陸官方可望執行新一波打房政策,最早年底啟動。一線城市明年可望告別暴漲態勢,房市將降溫。

* 房價何時跌 利率所得是關鍵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12070149-1.aspx

....其實近年政府的財政困窘,但民間的資金卻非常充沛,財政部估計,民間的存款有新台幣33兆元,其中放款僅20幾兆,另有10幾兆的閒置資金。這些閒置的資金不是流入股市、就是房市;由於國人「有土斯有財」,還有「買屋保值抗通膨」的觀念,房價難跌,讓無屋者更難晉身有殼族。

學者認為,高房價是近10年低利率的成果,市場游資充斥,課稅並非能讓房價下跌。

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就說,因為租稅會「轉嫁」,最可能的情形就是價格因為課稅而上升,迫使對房屋需求很沒有彈性的人,例如新婚或有新生兒的家庭,被迫用更高的稅後價格購屋,或因稅後價格的上升而無力購買;而對房屋需求不甚急迫者,則被迫延後購屋。

* 高捷一卡通未來超商也能刷
http://udn.com/NEWS/LIFE/LIF1/8344499.shtml

金管會昨天核准高雄捷運的「一卡通公司」設立電子票證發行機構,目前高捷一卡通僅具備「交通票證」功能,只能搭車、捷運或渡輪時使用,未來可以「跨業」經營,也能在超商「嗶嗶」刷卡買牛奶、餅乾等小額消費。

fsj 提到...

「縮水版」結論 聊勝於無

【經濟日報╱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2013.12.08

世界貿易組織(WTO)敲定極有限度的協議,與當年多哈回合談判的雄心壯大相比,可謂雷聲大雨點小。

這次是WTO成立以來首度達成貿易協議,堪稱一大勝利。只不過這勝績就好像英國大軍1940年二戰之初在敦克爾克成功撤退一樣,只是免於覆滅。159個會員國抱著不成功便崩潰的共識,只是為了達成一個全球性的貿易協議。除此之外,實在沒有可誇的。

貿易代表在多哈設下遠大的目標,包括農業、工業製成品、服務貿易自由化,也納入環境商品貿易。各國部長還承諾要修改WTO避免傾銷的規定。這是WTO胃口太大卻難以消化的典型例子,議題太多,且大多數既複雜又富爭議,結果談判成了權力的角力。已開發國家想藉開放農產品市場給貧窮國家,以換取對方降低工業製成品的進口關稅。

如此針鋒相對下來,阿茲維多今夏接掌WTO秘書長後,原本的多哈回合的結論,只剩下貿易便捷化。

甚至連這「多哈回合縮水版」,也差一點因印度和美國在糧食安全僵持而不保。

歐盟貿易執委戴胡克說:「我們解救了WTO。」美國貿易代表傅洛曼則說,WTO邁入新紀元。部分代表認為,協議雖乏善可陳,卻保住WTO維持其他功用的公信力,像是仲裁貿易爭端。

但WTO推動廣泛貿易自由化的能力,未來仍會因為會員國之間難以避免的歧見,而處處受到掣肘。成員國各有自己的路要走,爭取其他雙邊和多邊的自由貿易協議,WTO仍有被邊緣化的危險。

※ 相關報導:

* WTO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之後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345861.shtml

....說實話,即便此次會議所達成協議的只是精簡版的小型套案,甚至美國與印度妥協的方案,也非永遠性方案(需要四年內談出永久性方案),但無論如何,這一小步,可謂是全球貿易協議的重要里程碑,尤其對於類似我國頻頻想加入區域貿易協議卻無門的國家而言,更是重大利多,至少在相當程度上,我國企業可以在較公平競爭的地位上,參與國際貿易。

此次會議從外界不看好,到最後突破困境達成協議,除了阿茲維多及吉達積極協調,功不可沒之外,美國態度的轉折也值得一探。美國始終是最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國家,但明顯地自2008年起,無論是再平衡、製造業回流政策,或是主導並致力推動跨太平夥伴協定(TPP)等,都顯示美國已不寄望於WTO能夠達成全球貿易協議,而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推動區域性貿易協議。從此次會議前11月21日,美國宣布中止ITA擴大方案談判,就可看出,會前美國已決定走自己的路。

但從最後結果來看,此次會議許多爭議點,都可以看到美國的讓步,包括開發中國家可以持續農業補貼政策(雖然是階段性)、以及對古巴禁運文字上的妥協等,為了全球貿易利益,適度地妥協也算是大國責任吧。

* 談TPP 公民團體憂心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312080201-1.aspx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昨天在新加坡展開,公民團體憂心,有關藥物專利權的議題,恐怕會影響弱勢者的醫療權。

TPP部長級會議昨天展開4天的談判,會議全程閉門,與會國除東道主新加坡還有美國、日本、澳洲、汶萊、加拿大、智利、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和越南。

公民團體檳城消費者協會(Consumer Associationof Penang)代表拉曼(Meena Raman)今天在會場外指出,根據漏出的文件,美方代表在談判中要求延長藥物的專利權期限。

....拉曼說,另外令她憂心的是資料專屬權(data exclusivity),如果專利藥廠在生產藥物時做了許多臨床實驗,TPP生效之後,資料專屬權將讓學名藥廠在一定時間內無法使用專利藥廠的資料,使製藥成本提高,受苦的還是底層的弱勢民眾。

* 國會通過預算案 希明年撙節31億歐元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46328.shtml

希臘國會7日投票通過明年的預算案,預計撙節31億歐元。希臘政府期待藉著這嚴苛的目標,結束延續6年的經濟衰退。希臘總理薩瑪拉斯向議員說,這個預算案象徵復甦與希望,他說,「人民的犧牲終於有成果,而且改變了國家的方向」。



◆ 醞釀十年 日本可望開放賭場

【經濟日報╱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2013.12.08

日本開放賭場已醞釀逾十年,終於跨出一大步。執政黨自民黨上周把賭場合法化的法案,正式送交國會,可望在明年1月順利過關,估計每年可創造100億美元的博弈收入。

自民黨和日本維新會等團體共同提出這個法案,執政聯盟之一的公明黨也表態支持。自民黨代理幹事長細田博之表示,跨黨派聯盟希望明年1月國會開議時可順利通過此案。自民黨在眾院擁有多數,在參院也可望爭取到足夠的票數。

永利度假村(Wynn Resorts)在內的跨國業者已表態將斥資數十億美元興建賭場,只等日本立法開放。聯盟博弈集團(Union Gaming Group)估計,賭場開放後,每年可創造100億美元的博弈收入。

日本大學經濟學院助理教授佐佐木一晃說,這法案勢必會過關,「自民黨支持這法案,就算有別的黨反對,我想也不會限制個別議員投票。」

支持者希望日本最快後年核發營業執照。分析師表示,按此進度,東京2020年夏季奧運前,至少有一家賭場已開始營運。

國會議員表示,他們考慮先只開放幾家,再慢慢開放更多家,可能取法新加坡的模式而非拉斯維加斯的模式。

花旗分析師鄧毅梁(Anil Daswani)9月發布報告說:「我們估計日本每年可創造博弈總收入134億美元至150億美元,成為亞洲第二大博弈市場,僅次於澳門。」

fsj 提到...

遊民賣雜誌都可刷卡 瑞典邁向無現金社會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3.12.09

在瑞典的高科技經濟體系下,紙鈔及硬幣幾乎已完全被淘汰。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連街頭賣雜誌的遊民都有讀卡機接受刷卡。

法新社八日報導,五十五歲的遊民彼得拿著他賴以為生的兩種東西:一疊雜誌和一台讀卡機,他靠販售一本約台幣兩百卅元的「斯德哥爾摩情勢」雜誌,賺取微薄收入。但近幾年,許多行人口袋裡沒有零錢買雜誌。幸好雜誌社提供讀卡機,解決瑞典逐漸邁向無現金社會的情況。一名顧客說:「我從不帶現金出門,這年頭再也沒有人這樣做了。」

歐洲央行最近公布報告顯示,零售銷售額只有百分之廿七用現金交易,若加上網購市場,這個數字肯定更低。前一陣子有一起銀行搶案,歹徒闖進斯德哥爾摩一家銀行卻空手而還,因為這是一家無現金銀行。

瑞典逐漸邁向無現金社會,擴大歐洲南北差距。希臘與羅馬尼亞仍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交易以現金進行。

在瑞典,從熱狗攤到繳稅都透過銀行簽帳卡或簡訊線上繳費,許多公車拒收現金,阿巴合唱團博物館只收信用卡或簽帳卡。瑞典央行表示,「零售商或銀行沒有義務收現金」。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研究員亞維森說,無現金社會的最大贏家是銀行和發卡公司,最終整個社會都會受益,因為處理現金的成本高昂。但對長者、鄉村居民、社會邊緣人和長期失業者而言,現金若不復存在,將對他們的生活帶來困擾。儘管瑞典目前有「預付簽帳卡」,讓人們能在便利超商儲值,但單次最少要儲值兩百克朗(約台幣九百元)。

除了弱勢族群外,無現金社會的另一個輸家是小商家。瑞典二○一○年立法禁止商店將刷卡手續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商家必須自行吸收每筆交易約台幣十一元的手續費和固定比例抽成費。也有人擔心卡片消費的紀錄遭推銷者利用,呼籲瑞典當局制定更嚴格的法律。有鑑於此,瑞典實體貨幣不太可能完全消失。

瑞典央行一六六八年創立,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央行之一。瑞典央行計畫於二○一五年發行新紙鈔與硬幣,央行紙鈔與硬幣部門主管克莉斯堤娜‧威夏馬說:「我們認為現金未來仍將存在,不能預測它完全消失,但得看消費行為決定。」



◆ 歐元翻紅 投資人恨得牙癢癢

【經濟日報╱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2013.12.09

曾經是債務危機和經濟崩潰代名詞的歐元,如今可望獲得新頭銜:全球最強的主要貨幣。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歐洲央行(ECB)貨幣政策寬鬆程度不如美國聯準會(Fed)等原因帶動下,歐元兌美元今年來已漲3.89%,在英鎊和日圓等交易熱絡貨幣中表現最佳,瑞士法郎以升值2.57%名列第二。

德意志銀行指出,如果能維持領先地位,歐元將是問世14 年來首度在交易熱絡貨幣中表現最佳。2009至2012年間,歐元在德銀追蹤的九種貨幣中表現是倒數前三名。

歐元兌美元上周四在紐約漲至五周來高點,而全周共漲0.9%,是連續第四周升值,持續時間是6月以來最長,原因是ECB總裁德拉基未暗示將擴大貨幣刺激措施。德拉基表示,利率將維持在目前或更低水準「很長一段時間」,重申ECB7月公布的前瞻指引。

隨著歐元區走出二戰後最長的衰退,外匯交易商已出清歐元空頭部位,認為歐元區不再瀕臨危機邊緣。瑞士銀行(UBS )的客戶資料顯示,資產經理人已出清他們去年累積的所有歐元空頭部位,自4月迄今已建立近70億美元的歐元兌美元多頭部位。不過,歐元走強會阻礙歐元區經濟成長,因為這會導致歐洲出口的商品對海外買家的吸引力下降,並降低出口商把海外獲利兌回歐元的收入。

歐元今年走升令許多投資人感到驚訝,他們原先預期歐元表現將落後美元。JCI資本公司合夥人阿威利里(Luca Avellini)說:「歐元是令人討厭的貨幣,但不會走低。每當你做空歐元,它就會反彈。」投資人截至11月26日持有7,300萬美元的歐元淨空頭部位,比2012年6月創下的新高少98%。

※ 相關報導:

* 2,022億美元 陸11月出口創新高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347484.shtml

大陸海關總署昨(8)日發布,大陸11月的進出口總值為3,70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9.3%。其中,出口2,02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也是單月出口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並較去年同期增加12.7%,專家分析,這是歐美「耶誕季」讓出口訂單增加,且去年同期基期較低所致。



◆ 大陸研發支出 十年內追平美國

中央社 2013.12.09

專門替政府與產業進行科技研究的非營利機構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發布報告指出,受累美國與歐洲經濟疲軟不振,2013年全球研發支出成長恐趨緩,但明年將再次回升。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以當前美元匯率計算,2013年全球政府與企業在研發上的支出料成長2.7%,由2012年的1.517兆美元攀抵1.558兆美元。根據Battelle指出,對照2012年的增幅為7.6%,2014年將達3.8%。

Battelle資深研究員暨這份研究報告共同撰稿人格魯柏(Martin Grueber)指出:「歐、美依然致力於因應全球經濟情勢。研發支出規模一般由獲利與利潤決定,在經濟低迷不振之際,研發預算通常不太穩定。」這份報告週一(9日)發表於R&D雜誌。

過去四十年,美國、歐洲與日本在研發支出上占主導地位,但如今情況丕變。儘管美國在研發支出上仍獨佔鼇頭,但中國大陸已急起直追。大陸的研發支出在數年前已凌駕日本,並有望在未來5年內超越歐洲34國。

根據Battelle推算,大陸的研發支出有望在十年內追平美國,主因大陸過去20年的研發支出年成長率達12%-20%,同時美國的成長幅度不及大陸的一半。

目前,美國的研發支出仍居冠,多少拜穩定的財務奧援之賜。2012年至2013年間美國的研發支出持平,2014年料將從今年的4500億美元,溫和成長至4650億美元。

美國近3/4的研發支出來自民間產業,包括能源、航太與生命科學企業等。資訊與通訊技術產業是另一個亮點。例如,微軟(Microsoft )與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 )在2012年的研發支出均超過100億美元。根據Battelle數據指出,谷歌公司(Google Inc. )過去二年的研發支出均激增40%。

※ 相關報導:

* 北京瞭望╱三大會議 決定經濟走向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347457.shtml

....中共三中全會的決定,就是改革。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要用來是落實改革的任務。

....第二個重大會議,叫「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這個會議原來要安排在中共18屆三中全會前開的,但傳說在城鎮化的進程上,也還有不小的爭議,是要等到中共18屆三中全會後,大局已定後來開。

....第三個會議,叫「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為表示對農業、農村、農民這「三農」問題的重視,由江朱執政的9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年年召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過去多年來,還把這個會議的核心內容,下發為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1號文件」。

fsj 提到...

迎向網路金融時代

【經濟日報╱社論】2013.12.10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第三方支付法草案,在經濟部商業司、消保會、金管會、央行與電子商務業者多次座談後,終於成案,全名為「非金融機構電子商務支付服務管理條例」,預計本月報行政院定案,再送立法院審議。草案條文共有42條,其中,跨境交易與儲值業者將採雙許可制,資本額門檻為3億元,同時儲值上限為3萬元,第三方支付業者收到的儲值金額達到某一額度時,要向央行繳交準備金。

事實上,依據金管會組織法第2條第2項,明定金管會主管的金融服務業包括電子金融交易業,而金融支付系統則由中央銀行主管。第三方支付系統,原應屬中央銀行主管的職權,而法案全名雖然稱之為「非金融機構電子商務支付服務管理條例」,但是它仍是非金融機構的電子金融交易行為,應落在金管會的業務範圍之內,可是無論是央行或是金管會似乎都避之唯恐不及,最後此法變成由經濟部主管。關鍵是第三方支付的網路電子貨幣若發生重大金融問題,經濟部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去處理嗎?

台灣至今才出現第三方支付立法,較其他國家落後頗多,美國的Paypal支付平台成立15年以上,隨著e-bay擴張,成為業界的先導者,早已在台灣據有一席之地;而中國大陸的阿里巴巴從交易平台「淘寶網」到支付平台「支付寶」,讓用戶可以存錢在網路上消費並可透支,餘額可存入「餘額寶」,更可轉進「天弘增利寶基金」滾存賺取利息。淘寶網入侵台灣,市占率大增,也引起官方的關注,但無論如何,台灣電子商務業者的規模與便捷度似乎均差上一截。

同時,大陸的P2P融資平台蓬勃發展,去年哈佛大學「中國P2P融資概況及其發展潛力」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大陸有超過100家P2P融資平台,年增率高達50%。當然,這與中國金融當局利用P2P融資取代地下錢莊,消除影子銀行的政策相關,這種發展配合網路金融的興起,自然削弱了灰色金融的市場。而其中,阿里巴巴+淘寶模式的P2P,實際上包括B2B、B2C、C2B、C2C,即企業對企業、個人放款,個人向個人、甚至企業放款,大陸這些網路金融的發展已走在世界的尖端。

近日在國際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的比特幣更向前走了一步,它是道地的網路P2P虛擬貨幣,近三年價值上漲近萬倍,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指稱它的飆漲是泡沫,不少人也有類似的看法,認為比特幣設計的發行數量最高只有2,100萬單位,泡沫化自是難免。他們可能忽略了比特幣在規劃設計時,最小的基本單位是每個比特幣的億分之一,換言之,它可以視市場需求分割,將2,100萬單位變成2,100兆基本單位,必要時,還可以分割得更小。所以預期短期的價值上升會發生,但是不至於威脅到它的存在。

在各國央行不斷印紙幣,擴充信用,造成幣值動盪不安時,比特幣在網路的虛擬環境中,無遠弗屆,頗具威脅性。德國央行今年8月將之合法化,歐盟、加拿大、日本都能通行,美國於年中查封比特幣的交易網站,不過,在11月的國會聽證會後,可望合法化。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宣布比特幣不合法,以打壓其炒作,但是在無國界的網路交易,這是很難禁止的。據了解,比特幣也進入到台灣,它超越國家權力,究竟應如何面對,政府準備好了嗎?

總而言之,台灣規劃的第三方支付尚是雛形,起步晚了許多,缺乏管理與監理經驗,不少國外的網路金融業者已先行占有這個市場,已經不具競爭優勢,而國際上網路金融發展,遠遠走在台灣的前面,世界即將全面進入網路的電子環境之中,就算沒有比特幣,也會有其他的網路貨幣出現,傳統的金融工具將會被取代,無論是政府、企業或個人,都要及早準備,因應它的來臨。

※ 相關報導:

* 彭博資訊專欄/全球經濟成長 邁向驚喜大道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49874.shtml

目前對全球經濟的悲觀看法顯然多慮了。美國、中國、日本等三大經濟體情勢大好。除非歐洲情勢嚴重惡化,其他開發中國家意外發生重大災難,否則全球成長看來可能溫和加速。

* 安倍經濟學沒勁 日GDP成長率下修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50076.shtml

日本政府九日公布第三季經濟成長率修正值及十月經常帳收支,兩項指標都呈現疲軟,令外界更加質疑「安倍經濟學」的動能是否還能持續;加上十月以來安倍內閣的經濟改革步調大幅減緩,明年四月又將提高消費稅率,已使經濟學者開始討論日本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 陸PPI跌了21月 學者喊糟糕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349846.shtml

大陸1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代表通膨依然可控;但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1.4%,是連續第21個月處在負值,經濟學家直言,實體經濟表現糟糕,保增長才是重要的調控目標。



◆ 施顏祥:台灣拚經濟 出菜太寒酸

【聯合報╱記者薛翔之/台北報導】2013.12.1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後,推出經濟改革的三支箭,帶給日本新希望,值得台灣借鏡。經濟部前部長施顏祥說,我國受限財政不足,雖然政府持續推動經濟動能推升方案,但相較於日本,國內的規模、力道都太小,「端出來的菜,太寒酸」。

施顏祥說,台灣的想法保守,又瞻前顧後,反應比較慢。

施顏祥昨天出席金融研訓院舉辦的「日本經濟結構改革對我國產業及金融業發展之效益與影響」研討會;今年初甫卸下經濟部長職務的他,目前是國策顧問、中原大學講座教授。

施顏祥在會中直言,各國都陷入資本主義式的社會主義格局,改革只著眼於短期議題,長期改革缺乏力道。他說,日本過去因保守心態和內耗,造成經濟發展停滯,安倍推動改革後,前景雖還不明朗,但已帶給日本希望。

安倍促使日圓貶值,有利日本出口,但此舉是「以鄰為壑」,擠壓台灣業者生存空間。以工具機為例,台灣業者的價格原本比日本低3成,但日圓貶值後,台日工具機價差縮小到15%至20%,國內業者發展空間遭壓縮。

日本改革衝擊台灣,但反觀台灣,「想法保守,又瞻前顧後,反應比較慢」;和日本、韓國落後的差距,愈來愈大。施顏祥說,台灣的貿易條件惡化,產業附加價值成長停滯,實質薪資所得減弱,經濟結構弱點盡現。

※ 相關報導:

* WTO有突破,台灣邊緣化的威脅未減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350092.shtml

....本次達成決議的三個項目雖然都很重要,但嚴格來說,只能稱得上是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龍套」,而不是主角。用WTO的術語形容,只是整套杜哈菜單中的一個「小套餐」。

尤其,本次決議並不包含農工產品的關稅削減、服務業市場開放等自由化主角,使得絕大部分會員國的承諾仍停留在十八年前WTO成立時的水準,也導致各國推動FTA的動力依舊絲毫未減。例如,許多東南亞國家的WTO關稅稅率,都還超過十%;而在FTA下,這些國家都承諾把接近所有的商品的關稅降到零。此外,十八年前大家對服務業自由化還很陌生,開放得很保守;而在過去十年,各國為吸引外資、促進服務業現代化,都大幅鬆綁外資限制。

這種「關稅從十到零」及服務業開放的優惠,僅FTA締約國可享有。台灣在幾無FTA、未加入TPP的情況下,只能繼續適用十八年前早已過時的進入條件,相對於韓、日等競爭對手,我國居於下風的劣勢絲毫未變。

fsj 提到...

改革華爾街 「伏克爾法則」將過關

【經濟日報╱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2013.12.11

美國五家監理機關10日敲定規範銀行從事高風險交易的細則,且可望表決通過,此為五年來大幅改革華爾街邁出重大一步,將可避免重蹈政府紓困銀行業的覆轍。

這項「伏克爾法則」增訂的最終版本,規定華爾街必須向主管機關證明,業者所做的證券交易,是代表客戶所從事的交易,或是為防範市場風險的避險,非為投機獲利目的。

聯準會(Fed)、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美國證管會、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金融局(OCC)確定禁止銀行從事所謂的自營交易,比兩年前所提版本的規定更為嚴格。摩根大通、高盛等華爾街業者為阻擋這項立法,已遊說奮戰三年多。

其中三個機關,包括Fed、CFTC與FDIC都訂於10日表決此案。根據最新消息,FDIC委員會已一致表決通過,決定採納伏克爾法則。OCC局長也都表示支持。

監管機關也為敲定條文折衝多時,雖禁止高風險交易,但仍同意銀行得以做市商的角色代表客戶、或純為避險、或當承銷證券時,進行風險押注。

最終版本的文字中,銀行業仍可以從事做市交易,並為協助客戶交易布局,但部位不得超過「客戶近期合理需求」。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董事長古倫伯格(Martin Gruenberg)發布新聞稿說,新規定也禁止所謂的投資組合避險(或稱總體避險),銀行靠這種作法來從事各種避險目的不同的交易,藉以掩飾投機操作。

銀行業者憂心這規定有損獲利,連依法可從事的業務,像是目的在對付市場風險的避險交易、為客戶承做的做市交易,以及承銷證券,也將處處受到掣肘。

為配合政府政策,華爾街各大銀行已紛紛結束自營交易業務。伏克爾法則最終版本的影響,在於主管機關如何介定其他金融交易,主要在於做市交易和避險交易的細則。

光是做市要如何定義,即關係著華爾街五大銀行高達440億美元的營收。

※ 相關報導:

* 彭博專欄/伏克爾震撼彈 改變遊戲規則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52591.shtml

....伏克爾的簡單概念已蔚為主流:讓資本市場自由運作,政府不該加以干預保護,同時維持商業銀行體系的安全網。

舉個例解釋這段話。美國財長陸伍上周說,伏克爾法則將要求不受陶德—法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自營交易禁令規範的避險基金,降低特定與可識別的風險。這樣摩根大通的「倫敦鯨」事件就不會重演;這個龐大的自營交易部位讓小摩損失62億美元。

但在其他領域主管機構做出讓步。最終版伏克爾法則可能不會禁止銀行把某些自營交易歸為做市(market making)-這部分也不受限於陶德法案,因此銀行能繼續代客戶操作。同時,銀行也可用這個名目,囤積股票、債券和衍生性金融商品。

....不過,最好的評估標準,將是有多少自營交易會從大型銀行轉移到獨立經紀商、避險基金和其他被邊緣化的機構。大銀行能領取各種補貼,在融資借貸時占有優勢。但伏克爾法則,連同更高的資本要求,將使這些補貼最小化,進而導致銀行的交易獲利縮水,為其他非銀行競爭對手開闢新契機。

如此一來,大銀行的風險將會降低,未來接受紓困的可能性也減少,金融體系將變得更安全。這個瘋狂點子不是太糟。

* 清算困頓銀行 德法歧見縮小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52612.shtml

歐元區財長10日繼續馬拉松式的協商,希望趕在下周歐盟高峰會登場前,就如何在單一監理機關(SSM)主導下清算困頓銀行達成共識,以便屆時提案並於年底前交付歐洲議會表決,朝「銀行聯盟」再躍進一步。

歐洲央行(ECB)明年11月起將承擔SSM的職責,但歐盟各國對輔助SSM的單一解決機制(SRM)意見分歧,使近半年來協商進展甚微。爭議的焦點是SRM援助銀行的共同資金來源、管轄的範圍,以及誰握有關閉銀行決定權。



◆ Fed官員喊話 縮減QE快了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3.12.11

向來支持貨幣刺激的美國聖路易聯邦銀行總裁博拉德表示,隨著就業市場成長增加,縮減債券收購計畫的機率跟著攀升。

博拉德9日表示,下周開會若「小幅縮減債券收購的規模」,是認同就業市場自去年9月啟動第三波量化寬鬆(QE)以來已有大幅進展,也能給Fed在明年上半年謹慎監督通膨的機會。他說:「單單依據就業數據,放慢債券收購步調的機率已經攀升。」博拉德有時被視為一窺Fed內部決策動向的窗口,今年有投票權。

美西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安德森說:「像博拉德這樣的鴿派都開始有這類發言,代表QE減碼已經很近了。」

※ 相關報導:

* 河北白溝 農夫、大媽全搞網賣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352751.shtml

「在白溝,大爺大媽都在做電商,就連剛從田裡回來的農夫也在搞網賣。」

河北白溝是大陸北方最大的電子商務聚集地,這兒人口十多萬,但有多達四千多戶的專職電商,還有上萬個網店,整個城鎮產業幾乎都與電子商務有關。阿里巴巴創造的十一月十一日光棍節商餘音仍在,明天雙十二購物節又將登場,白溝電商開始忙碌。

* 缺少「實際價值」指標 韓國不承認比特幣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489641

根據韓國先驅報(The Korea Herald)報導指出,韓國金融監理機構表示,不承認比特幣的合法性,讓韓國成為第二個拒絕承認比特幣合法性的亞洲國家。上週,中國就已經搶先發出警告,否定比特幣的合法性,而且法國也提出警告,認為比特幣將會破壞世界的交易、金融規則。

* 台灣首例! 華義商城接受比特幣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353534.shtml

上櫃遊戲廠商華義國際(3086)今宣布,旗下Wmall購物商城明年起,可接受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為其付款貨幣,讓Wmall成為台灣第一個能使用比特幣的購物網站!該公司還預期,未來也將提供購買比特幣服務,期許成為台灣的比特幣交易中心。

fsj 提到...

歐盟設「銀行聯盟」 只差一步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3.12.12

歐盟財長10日經過逾14小時的磋商後,對如何透過單一解決機制(SRM)清算困頓銀行已取得原則上的共識,且將於下周歐盟高峰會前夕再次會商,敲定相關細節、奠定「銀行聯盟」的關鍵基石。

主持會議的立陶宛財長沙久斯於會後表示,「我們尚未達成檯面上的正式結論」,但已取得「大幅進展」。

歐盟財長訂18日再度開會,希望在19日峰會召開前擬出提案,以趕在年底前交付歐洲議會表決,避開議會明年5月的改選。

德國財長蕭伯樂指出,現在所有會員國都已同意,當銀行「遭遇困難時,將由投資人與債權人來負擔成本、而非納稅人」,但要如何實行還需討論。

法國財長莫斯科維奇說:「我們已完成95%」,下周「將討論技術細節並協調各方意見。」

會中傳閱的草案聚焦在清算困頓銀行的程序,以及如何分擔清算銀行的成本,即SRM輔助歐洲央行(ECB)執行單一監理機關(SSM)職責的內容。

歐盟執委會原先希望掌握關閉銀行的決定權,且SRM管轄範圍應涵蓋歐元區6,000家銀行,但德國認為只有130家大銀行應受管轄,而各會員國也有權參與。

草案顯示德國的主張略勝上風,SRM委員會將有關閉困頓銀行的初步決定權,歐盟執委會在特定時間內也有權評估;若執委會若反對SRM的決定,會員國將介入協調。

同時,草案將擬出十年內將各國用來援助困頓銀行的資金,整合為支持SRM清算銀行單一資源的漸進安排。

※ 相關報導:

* 美預算有解 財政戰爭休兵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355173.shtml

美國朝野宣布達成為期兩年的預算協議,取消規模約630億美元的自動減支措施,可望避免明年重演政府關門窘境,意味曾癱瘓華府的財政戰爭暫告休兵。

參院預算委員會主席穆瑞與眾院預算委員會主席萊恩在祕密協商數周後,10日宣布達成協議,設定今年度和明年度的預算上限,略超過1兆美元、也略高於當前水準。這項措施將省下850億美元的開支,但取消630億美元的自動減支措施,共縮減約220億美元的赤字。



◆ 羅比尼專欄/先進國新興國 一起吹泡泡

【經濟日報╱羅比尼】2013.12.12

市場普遍同意,一系列房市泡沫的破裂,引爆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和其後的衰退。美國的例子眾所周知,但銀行監管鬆散和政策利率偏低,也助長英國、西班牙、愛爾蘭、冰島和杜拜吹起類似泡沫。

如今,五年過去,瑞士、瑞典、挪威、芬蘭、法國、德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和英國的倫敦,就算沒明顯吹出大泡泡,也看見泡沫蹤跡。至於新興市場,香港、新加坡、中國和以色列,以及土耳其、印度、印尼和巴西的主要大城,都有泡沫出現。

這些經濟體房價吹泡泡的跡象包括:房價快速上漲、房價所得比居高不下且持續攀升,以及房貸占家庭債務比偏高。在大部分先進經濟體,極低的長、短期利率是造成泡沫膨脹的主因。

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情況較複雜。以色列、香港和新加坡等人均所得高的國家,通膨率低,希望維持低利率以防貨幣升值。土耳其、印度、印尼和巴西在內的其他國家,則受困於高通膨,通膨率甚至高於央行目標區間。中國和印度的儲蓄都拿來買房,因政府的金融抑制政策,使民眾幾乎沒有其他可用來對抗通膨的資產。許多新興市場城市化速度突飛猛進,住房供不應求,也推升房價。

由於央行擔心利用政策利率對抗泡沫的副作用,大部分國家都依賴總體審慎法規和對金融體系的監管來打房。

他們多半採取溫和的總體審慎政策,因為決策者也受到政治力牽制;當央行或執掌金融穩定的主管機關收緊流動性,家庭、房地產開發商和民意代表等,都會大聲抗議政府「干預」自由市場。說到底,總體審慎政策的限制並不足以抑制房市泡沫。

但全球經濟的新房市泡沫可能還不會破裂,因為幕後的催生因素仍火力十足,特別是寬鬆貨幣政策和抗通膨的避險需求沒變。再者,許多銀行體系現在的資本緩衝更為雄厚,更有能力吸收來自房價回檔的損失。此外,在大部分國家,家庭對房屋所有權比,高於美國在次級房貸風暴期的比率。但房價漲愈高,泡沫破裂時就摔得愈慘,對經濟和金融造成的連帶傷害也愈大。

部分國家的無追索權貸款,允許貸款人可在房貸高於房價時一走了之,這會在房市泡沫破裂時,導致大量違約和銀行危機;而在可追討家庭收入,迫使強制履行繳付貸款義務的國家,民間消費可能因此大降,兩者都一樣導致衰退和成長停滯。

(作者Nouriel Roubini是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編譯季晶晶)

※ 相關報導:

* 經濟學人預估:發達四國 2014成長強勁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55196.shtml

經濟學人雜誌日前舉行研討會探討2014年的發展趨勢,美國、英國、德國與日本等發達四國可望成為未來一年的全球成長動力。 日經新聞報導,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金磚四國近年持續支撐全球經濟成長,但經濟學人預測,明年發達四國的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將超越金磚四國。

* 工資更低廉 三星棄陸轉越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55965.shtml

由於高階手機的銷售成長減緩,靠中國廉價勞力建立全球最大智慧手機事業的南韓三星電子,已準備把中國的工廠移到薪資較低的越南,以保障獲利率。



◆ 馬凱:現在買房要三思

工商時報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12日

資深經濟評論家、社會企業公約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馬凱教授昨(11)日表示,若美國QE退場、央行升息,台灣房市免不了面臨拋售潮,房價會作很大的修正,現在買房要三思。

不過,馬凱說,接下來若兩岸ECFA貨品貿易協商正式簽署,對於未來台灣房地產市場會帶來很大的影響,那麼台灣房地產價格將會再快速回升。

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CCIM)昨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3年CCIM台灣不動產論壇,主題為「從QE退場看台灣美國的不動產走勢與機會」。重頭戲是馬凱教授的專題演說,一開場就吸引300多人與會,把會場擠得水泄不通。

馬凱表示,若QE退場,利率一定升,這些年來,台灣有太多、太多的人,去作超過自己能力而行動的人,因為許多人是運用財務槓桿操作,向銀行借錢,進行不動產投資,如果QE退場、央行升息,到時候這些人一定會得到教訓,若無力支付償還銀行利息之後,勢必只能把手中的不動產拿出來拋售,所以屆時將會造成價格作很大、很大的修正。

馬凱表示,央行總裁彭淮南總是苦口婆心的不斷提出警告,利率不會一直在低檔,央行已連續9季沒有升息了,升息是一定會來臨的事,所以還沒有進場買房子的人,一定要三思,因為台灣房市正處於修正、調整的邊緣。

馬凱也指出,值得觀察的重大因素是兩岸貨貿協議,目前預期在年底完成簽署,而簽署的可能性很高,由於其意義就像是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因此外界抗性也比兩岸服貿協議要低很多;若完成簽署並生效,相對對於台灣市場將帶來很大的影響。

至於,兩岸貨貿協議簽署並生效後,對於台灣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多大?馬凱表示,目前還難以估算,不過預期將產生很大的作用,屆時台灣房地產價格將會快速回升。

※ 相關報導:

* 全球房價 加紐比超級高估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55156.shtml

德意志銀行指出,加拿大、比利時和紐西蘭是房價最被高估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相較下,房市投資人或許會想到日本和南韓撿便宜。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胡柏、斯洛克與路塞提的分析,加拿大是房價最被高估的國家,房價比歷史均值高60%,其次為比利時、紐西蘭、挪威和澳洲。房價遭低估幅度最大的國家,則是日本、南韓、德國、希臘和美國。德意志銀行是根據房價所得比和房價債務比這兩個指標,為各國房市排名。

fsj 提到...

美Fed副主席 柏南克老師出線?

【聯合報╱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2013.12.13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將於明年元月任滿後離職,由副主席葉倫接任。媒體盛傳,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提名曾為柏南克老師的費雪出任副主席,輔佐葉倫。

現年七十歲的費雪擁有以色列和美國國籍,擔任以色列央行總裁八年,今年六月才離職。更特殊的是他的桃李滿天下,從一九七○年代末期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經濟學教授開始,除了是柏南克的論文指導教授,費雪還教過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美國總統布希任內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曼基,以及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夏。

費雪任職以色列央行總裁期間,二○○八年領先各國央行調降利率因應金融危機,二○○九年又因金融業出現復甦跡象率先調升利率,讓以色列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陷入衰退時,仍維持經濟成長,證明被歸類為新凱因斯學派的他,不是只會紙上談兵。

費雪在一九八○年代末期進入實務界,任職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他在二○○二至○五年擔任花旗集團副董事長,花旗後來需要紓困,該段時間的拓展被認為是禍因之一。加上他的雙重國籍,可能在參院遭到批判。

※ 相關報導:

* 美零售銷售旺 QE退場快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57554.shtml

美國11月零售銷售優於預期,再添美國經濟走強的另一確證。美股12日早盤小跌,延續前一天頹勢,反映投資人憂心聯準會(Fed)最快可能在本月縮減購債規模。



◆ 一場還在醞釀的貨幣戰爭

【經濟日報╱社論】2013.12.13

——全球比特幣異象的觀察與解讀

12月初,中國人民銀行終於出手了,人行夥同銀監、保監、證監及工信部發出聯合通知,否定比特幣(Bitcoin)為真正意義貨幣,金融和交付機構不得開展比特幣業務,比特幣網站需實名制。通知一出,比特幣中國市場交易,短短40分鐘,重挫30%。

前此,比特幣在短短兩個月,從一枚250美元飆升到超過1,000美元,一度比金價更高。更早,2009年比特幣剛推出時,1美元能買1,300比特幣。若說比特幣是近年來市場瘋狂程度最高的「商品」,毫不為過。這樣的異象如何解讀?兩個角度,一經濟,二政治。

先談經濟。誰創造了比特幣,嚴格說,無人確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最早透過網路論壇和夥伴共同開發比特幣軟體,但彼此並未謀面,他最後一次對外聯繫是2011年。

比特幣最有趣的,一是它的產生(製造)過程,二是它的理論架構。比特幣的產生不靠央行,而是由全球成千上萬台電腦共同處理。電腦猶如礦工,比特幣產生的過程猶如挖礦。挖礦需讓電腦透過特定演算法大量計算,由於非常困難,平均每十分鐘才有一名礦工通過演算勝出,可獲25比特幣。而此一「獎賞」,每隔四年即自動減半。2009到2012年是50比特幣,現在2013到2016是25比特幣,2016之後再減為12.5比特幣。目前全球已有1,200萬比特幣流通,以此機制,流通的比特幣總數「永遠」不會高於2,100萬枚,時間估計是在2140年。

由於比特幣的產生,不受任何政府也不受任何人的控制,而是由全球電腦網絡共同參與並通過演算機制而產生,所以,它有極高的「公信力」。其次,它的最終額度「固定」(也就是2,100萬枚),絕無超發或濫發之虞。憑此兩點,就讓人們很容易將它與當下由各中央銀行發行的國際貨幣比較,發現到它才應該是最符合貨幣標準的國際貨幣。因為,除了「獨立自主」與「總額管制」之外,它還可以「全球流通」(點對點全球範圍之內的網絡系統交易)。

此所以比特幣自2009年正式推出後,一直沒沒無聞。但自全球金融危機從美國延燒到歐洲又引爆歐債危機之後,才開始嶄露頭角並迅速揚名立萬,因為全球發行國際貨幣的幾個主要央行,都開始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一輪又一輪的量寬,肆無忌憚地大印特印鈔票,使美元、歐元、日圓均大告貶值,而且還將持續貶值,這就讓部分投資者為尋找安全出路下,開始留意並投向供應有限度的比特幣。

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貨幣的異軍突起,正好反映了正規貨幣的地位並非不會受到衝擊,發達國家政府與央行的權力並非不會受到衝擊。傳統經濟學及貨幣學有所謂的「葛萊欣法則」,即「劣幣驅逐良幣」之說,但必須指出,那是在金本位、銀本位的金屬本位時代,鑄幣成色不足的劣幣往往會讓成色足的良幣在市場中消失。今昔不同之處,是貨幣已演進為紙幣或信用貨幣,貨幣需有信用才能流通,「信用」才是「成色」,「葛萊欣法則」因而必須與時俱進,改為「良幣驅逐劣幣」了。世界主要央行如不思反省,繼續量寬成癮,終將面對一個又一個虛擬貨幣的興起與挑戰。

有趣而又吊詭的是,西方世界迄今除了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嚴辭批評比特幣,並直言其升勢只是泡沫外,多數央行態度曖昧含糊。美國聯準會說比特幣有條件可成另類貨幣;德國亦承認比特幣是認可帳戶單位;加拿大有ATM提供比特幣提取服務。歐美政府與央行態度之所以曖昧猶疑,或與當今全球正在快速變化中的貨幣金融形勢有關。與美元、歐元、日圓的持續且大幅貶值不同,人民幣不但持續穩定升值,且流通範圍與認受性亦與時俱增,這才是西方霸權貨幣尤其是美元最大的潛在威脅。西方面對冒起的比特幣,愕然之餘,卻令人聯想到日後可能帶來更大威脅的人民幣。一場未見硝煙的貨幣戰爭已然在加速醞釀之中了。



◆ 中經院:台灣恐面臨經濟低迷新常態

【聯合報╱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2013.12.13

國際經濟緩和復甦帶動國內出口,中經院昨天發布明年國內經濟成長率(GDP成長率)預測值為百分之三點零三,高於主計總處上月底公布的百分之二點五九;但中經院也預警,台灣恐面臨經濟成長低迷的「新常態」。

中經院指出,明年內需將溫和成長,預期民間消費成長約百分之一點七三,民間投資則成長百分之四點二四。出口成長率估為百分之三點七一,高於進口成長率的百分之二點七三;加減之後,出口淨值仍扮演國內經濟成長的支撐力道。

不過,中經院也再度下修今年GDP成長率預測值為百分之一點七二,較主計總處的百分之一點七四還低。

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說,全球經濟正進入「U型復甦」,只是目前還停留在U型底部的盤整階段,成長動能較為疲乏。

他說,政府財政拮据「已經沒有招了」,不太可能再以擴大公共建設,帶動經濟成長。加上高學歷失業改善程度恐有限,實質薪資無法成長,預期明年國內失業率仍達百分之四以上,明年內需疲弱的態勢變化不大。

不過,劉孟俊指出,歐美經濟復甦腳步漸穩,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退場後,美元應會升值,有助我國出口;加上中國大陸三中全會也列出許多改善經濟決策,使得國內出口連帶好轉,這也是中經院對明年GDP成長率預測值比主計總處樂觀的主因。

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則表示,明年全球經濟向上趨勢不變,歐債危機基本上已解除,但要擔心產業趨勢與貨幣趨勢。他預期QE明年三月退場,但「明年美國關水龍頭,歐元區在洩洪」,歐元可能會走向寬鬆;至於黃金恐與大宗原物料一樣持續往下。

※ 相關報導:

* 總統:推台加入TPP、RCEP 務必明年2月就緒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57691.shtml

年關近,景氣低迷不振,府院著手搶救經濟,繼前天在總統府召集財經會議後,馬總統昨天也要求雙軌並進,推動台灣加入TPP及RCEP,各部會成立專案小組,務必在明年二月底前準備就緒。

* 朱雲鵬:中韓FTA 對台是原子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3000031-260202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朱雲鵬昨(12)日警告,中韓FTA有加速進行的跡象,東亞分工型態是四角分工,一旦大陸、韓國雙方完成簽署,台、韓的「製造業FTA覆蓋率」將出現10倍差距,台灣出口大宗的石化、紡織、工具機、鋼鐵製品都將面臨嚴重衝擊,「這是投下一顆原子彈,不是放放沖天炮」。

朱雲鵬指出,製造業FTA覆蓋率是指100元出口值中,有固定金額是出口到與其簽定FTA的國家,去年韓國此數值為36.5,台灣即使加入ECFA早收清單,數值也只有6.35%,韓國是台灣的六倍。他說,如果中韓FTA在明(2014)年宣布簽訂、2015年落實,韓國製造業FTA覆蓋率將達62.56%,是台灣的十倍,台灣重要出口產業,單是關稅負擔上就完全輸給韓國。

* 台經院:實質薪資 應列入經建指標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57602.shtml

明年度經建目標即將出爐,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昨(12)日表示,經建目標應列入「實質薪資成長率」,不要只側重經濟成長率,「再高的經濟成長率,都比不上實質薪資提升,會讓民眾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