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光計畫 改造破宿舍…變創業基地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715620.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怡臻/台北報導】2014.06.03
微型創業,也能為老城市注入新意。台中范特喜微創文化透過創新,改造台中多處老舊聚落,吸引各行各業創意人才進駐創業,也成為文創產業的新聚落。
去年底啟動的「綠光計畫」,以綠蔭旁的廢棄宿舍為基地,用多元產業新生原已瀕臨廢棄的老聚落,以聚落形式聚集、交流,讓近50位青年創業。
范特喜微創以保存老聚落及扶植微型創業為主,創立3年,就已改造台中多處老舊巷弄,協助超過47個微型創業計畫,計有百人在該公司打造的聚落創業和工作。
去年底,范特喜開發中興一巷周邊12棟自來水公司的老舊眷舍,因基地坐落綠蔭旁,故取名為「綠光計畫」,合作店家種類多元,包含藝廊、美髮業、食品業與書店等,每個都是具有獨特創意點子的店鋪。
范特喜員工多半具備空間專業背景,用都市計畫的思維延續巷弄生活文化、創造商機;該公司已於台中的草悟道、勤美誠品綠園道商場周邊設據點,將老舊屋舍分別改造成「美村路一號店」、「甜點森林」與「綠光計畫」三個微型創業聚落。
范特喜微創文化營運經理潘冠呈表示,改造過的聚落,身價皆已翻漲超過三倍,吸引愈來愈多想創業的人,找上門尋求合作機會。他說,范特喜以扶植創新創業為主,「我們不談文創,只談創新」。
「綠光計畫」延續扶植創業的精神,支持資本額較小的創業家,以聚落形式吸引商家匯集、交流,共創「1+1>2」的商業效果。
潘冠呈說,綠光計畫希望藉此串聯先前的改造成果,形成不同於與百貨商圈的特色觀光區,讓創新創意替城市行銷,使前來旅遊的觀光客或背包客,有耳目一新、值回票價的感覺。
※ 相關報導:
* 枋山哥吉拉 高2層樓夜發光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4405
枋山哥吉拉報到?怪物電影「哥吉拉」爆夯,屏東有業者搶搭怪物風潮,將原本已廢棄的兩層樓高暴龍模型重新打造,矗立在省道台一線旁,夜晚更從怪物巨嘴中噴出燈光,遊客直呼驚奇。
* 「伴伴」平台 幫藝術家找通路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6280.shtml
許多設計師和藝術家常因過於專注創作,卻不熟悉創業所需的商業模式,導致優秀作品無法獲得應有的市場價值。學設計出身的青年創業家劉竹恬為扶持年輕設計師,去年加入綠光計畫,獲得展示機會,替原創作品「試水溫」,也爭取更多曝光機會。
....劉竹恬指出,藝術作品在商品化過程中,需考慮成本控管、製作方式、洽詢廠商與通路開發等,對身兼設計工作的創作者而言,是非常耗時龐大工程;若能由一個平台統籌,負責商品製造及販售細節,設計師就不必在市場單打獨鬥,將時間省下來專心創作,提升生產、商品化的效率。
她表示,伴伴工作室希望以商業模式讓「不同」專業在「相同」平台合作,彼此謀取更多樣的資源。
* 創意行銷/Limit Style 設計美好生活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715711.shtml
....LimitStyle並不將自己定位成群眾募資平台,黃柏森和陸佑境從初期的設計、市調都會參與,當找到好點子,他們會將它規劃成提案,放在平台上,如「貓蹼」造型的手機自拍遙控器。網友若願意購買就投下一票,也讓網友參與作品改良,表達覺得產品是否實用、定價應該多少、哪個顏色好、名字取什麼?
提案作品得到一定票數才能進入最關鍵的「預購」階段,走到這個階段,網友必須真的掏錢預購,累積募集到一定金額才會量產,等於在產品還沒量產前,就已經找到消費者,並透過他們參與提案,掌握消費端的需求。
黃柏森和陸佑境也會嚴格把關,真的能實際量產、在生活中被使用的產品,才會讓它進入預購階段,累積去年至今年4月提案數共495件,最終真正通過的只有一成。但黃柏森有信心:「能推到預購階段的,我們都有把握能做成大家期待的樣子,而且比起一般設計公司平均12到18個月的產品周期,我們平均4個月就可以把作品變成產品。」
....各種生活類的設計商品在台灣經常被直接等於文創,陸佑境認為,「文創一詞在台灣已經被濫用,其實像在日本,因為設計師從作品到產品的執行度很高,因此他們能真的把文化融入生活中的產品」,台灣的文創商品,因為不懂得如何執行、量產,因此常會變成與一般人不親近的高價商品。
黃柏森說:「我們期待的其實是沒有文創的世界,當每個東西都是文創之後,就沒有所謂文創產品,設計應該要能融入生活的每個用品中。」
◆ 王春子畫生活 柴米油鹽皆趣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3000475-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03日
「所謂的想像力,就是對自己所認識和了解的事物,進行改變和變形的能力。」7年級插畫家王春子(見圖,管婺媛攝)設計過唱片封面、做過平面設計、製作過獨立刊物、出版過繪本書。一般人對她名字也許不熟悉,卻可能看過她繪製的作品,如國內最大便利商店咖啡杯的視覺設計、歌手萬芳的唱片封面、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競選時的人型LOGO等。
她的創作範圍廣泛,幾乎無所不包。談及如何找出創作靈感,她引用日本文豪大江健三郎的話,「靈感來自周遭,訣竅就是好好過日常生活」。近日她更將橫跨6年的創作、人生心得集結成書,出版《你的早晨是什麼?一個插畫家的日常見聞》散文書,內容包括她曾替香港雜誌《Men’s uno》撰寫的專欄文章,以及生活隨筆、塗鴉。
「大家都會說,日子就是那樣,就那些事;但你不寫不畫不記錄,就會忘記很多生活中細瑣的感動!」對許多人而言,一年365天,眨眼就過,但對王春子來說,她的生活以每日為單位。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如浴室的蛇、被白蟻吃光的書、社區的貓貓狗狗、創作時的牢騷等,在王春子筆下都能趣味成篇。
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系的王春子創作範圍廣泛,曾出版圖文書《一個人遠足》、繪本《媽媽在哪裡?》、獨立發行刊物《風土痣》。朋友笑她什麼事都要做一輪,不夠專注,但她卻認為,人生在不同階段,就會自然而然的做某些事,而努力過後都會有成果。在書中,王春子從她學生時代就居住到現在的八里山宅歲月、職場生涯談起,寫到結婚生子後在拿畫筆與拿奶瓶間的掙扎,引發不少自由工作者的共鳴。
她笑說,原本以為自己隨手在網路上、雜誌上所寫的生活小事,沒人覺得有趣,但卻意外接到不少讀者迴響,與她暢談生活苦惱、工作辛酸等,「這讓我發現,其實生活小事並非微不足道;生活跟寫文章、畫畫都一樣,都需要一筆一劃、認真堆積,才看得到成果。」
※ 相關報導:
* 6素人故事X相乘 電子書獨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3000478-260115
台灣電子書發展未臻成熟,面臨「只有電子沒有書」困境;Readmoo電子書店日前正式發表《X相乘》系列電子書出版計畫,內容集合台灣、馬來西亞、日本、美國等地素人作者的6部作品,以土地、環保與關懷為出發點,也藉此出版形式為更便捷的個人電子出版鋪路。
* 新書記錄反中科 吳晟「守護母親河」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5774.shtml
鄉土詩人吳晟寫的「筆記濁水溪」今年增訂改名為「守護母親之河」再版,記錄他參與反中科搶水護水行動心路歷程及詩作,他說,生態環境如果毀了,就完全沒機會再回復,應為子孫留下更多淨土。
「水稻瑟縮著,蔬菜恐慌探問命運,果樹大力搖動枝椏爭生存,農民齊聚圳頭守護,手中沒有任何武器,不懂什麼關說與人際,只有握緊各式農具,喝叱怪手撤離」吳晟在「請站出來呀」詩作中寫出農民捍衛土地與水源的決心。
◆ 林易奪魯賓斯坦大賽銀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3000473-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03日
又見台灣之光!美籍台裔青年鋼琴家林易上周從150位世界好手脫穎而出,獲得第14屆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銀牌獎,獎金兩萬美金。這也是繼陳宏寬、胡云之後,又一位在該大賽獲得銀牌獎的台灣鋼琴家。目前林易正在舉行得獎音樂會,9月將返國與長榮交響團舉行音樂會。
13歲登費雪廳演奏
林易最後一輪以布拉姆斯《鋼琴五重奏》、貝多芬《第1號鋼琴協奏曲》與普羅高菲夫《第2號鋼琴協奏曲》應賽。回想比賽過程,林易說最大挑戰是決賽的普羅高菲夫《第2號鋼琴協奏曲》,他從未演奏過這首曲子。 「我很感謝台灣,上月長榮交響樂團給我機會,讓我演出貝多芬《第1號鋼琴協奏曲》,也讓我有跟樂團協奏的實務經驗。」
林易說,「鋼琴藝術如此複雜深沉,我永遠不會停止學習。」
林易現年25歲,彈鋼琴也打籃球,是洛杉磯湖人隊迷,茱莉亞音樂院畢業之後,目前在費城寇蒂斯音樂院攻讀演奏家文憑。
林易說,鋼琴跟籃球非常不一樣,「籃球比賽由分數跟時間來決定勝負,鋼琴比賽就非常主觀,但也因此更有挑戰性。」
暢快地彈 像火箭一樣
林易在美國出生,滿月之後即返回台灣生活,林易的父親林光琛表示,林易從小就非常喜歡鋼琴,只要坐在鋼琴前就很開心,就讀敦化國小即進入音樂班,10歲就得到全額獎學金赴美就讀,在校期間兩度贏得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比賽,13歲時就與紐約愛樂合作,首登知名的費雪廳。
2012年林易曾獲美國CAG國際音樂大賽首獎,去年在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上,也獲得「暢快的音樂與表演」佳評,並榮獲評審團主席特別獎得肯定。林易技巧驚人,速度極快,紐約樂評形容「像火箭一樣」。
鋼琴家陳冠宇說,去年林易打進范克萊本鋼琴賽決賽,雖未獲獎,但已受到國際樂壇囑目。他也將安排林易返國舉行演奏會。
另位押對寶的是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目前正在規劃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新樂季節目,他已邀約林易明年返國與國台交合作。
※ 相關報導:
* 多元文化 跨界呈現
21 則留言:
親炙梁實秋 「雅舍小徑」通文學幽境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8481.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6.04
「散步的去處不一定要是山明水秀之區,就是荒村陋巷,也自有它的情趣。」台北市雲和街「梁實秋故居」的矮牆外,掛了廿四幅由文學大師梁實秋手稿複製而成的語錄,讓小巷散步也充滿情趣。這是新闢的「雅舍小徑」,將帶領民眾通往文學幽境。
梁實秋故居文物展昨開幕,展出梁實秋手稿、結婚證書等文獻,並在屋外打造「雅舍小徑」。台師大宣布,故居即起從每月開放一次,改成每周六、日全面開放民眾自由參觀。台師大收藏的數百件梁實秋文物,也將輪流在故居展出。
台師大校長張國恩指出,梁實秋故居建於一九三三年,最初是台北高等學校英語教授富田義介宿舍,光復後改為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台師大前身)教職員宿舍。梁實秋一九四九年受聘為英語系專任教授,一九五二年入住,為梁來台後第一間職務宿舍。
梁實秋故居面積卅坪,是典型的「和洋二館」,既具西式接待空間、也有日本和式的內部空間。台師大以梁家捐贈的梁實秋文物重新布置,包括英文打字機、收納文稿的皮箱、與胡適等文人來往書信,觀眾彷彿步入大師書房。
院中有一株巨大的麵包樹,一九七三年梁實秋移居美國後仍對此樹念念不已,寫下詩句「莫嘆舊屋無覓處,猶存街角麵包樹」。
故居中展示梁實秋受聘的聘書,這可是台師大當年「搶人」成功的關鍵。梁實秋來台後,台大、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展開搶人大戰。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院長劉真親自帶著聘書,前往梁實秋的臨時寓所邀他任教。梁實秋大受感動收下聘書,回拒台大邀請。
劉真與梁實秋從此結為好友。巧合的是,兩位好友的故居也在同一時間全面對外開放。位於福州街的劉真故居,四月委託滴咖啡經營。
台師大透露,梁實秋故居也打算委外經營,經營團隊剛選出。目前故居已開始展售文創商品,如以梁實秋文句發想的肥皂,上寫「男人的髒,大概是由於懶」,展現大師的幽默。
※ 相關報導:
* 來LIFE攝影展 看盡人生百態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8087.shtml
一張照片,更勝千萬文字,「LIFE:看見生活-經典人生攝影展」將於7月5日至9月21日,透過《生活》雜誌(LIFE Magazine)經典作品,帶領民眾穿越古今,體驗歷史喜悲及生活酸甜苦辣。
◆ 天天想你 兩岸音樂劇懷念張雨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4000997-260306
旺報 記者賴廷恆/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04日
「張雨生的音樂有如『外交官』,已成為兩岸流行音樂的某種標竿、沒人能超越!」。兩岸首度嘗試攜手合製華人原創音樂劇《天天想你》,大陸跨海來台擔綱主演的「時尚新古典女伶」潘小芬,3日出席記者會以此表達對已故音樂人張雨生的懷念、推崇。
由台灣廣藝基金會、北京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合作的《天天想你》,以兩岸傳唱、有共鳴的20首張雨生歌曲,鋪陳兩岸網路世代、跨海工作、兩性話題等,反映出台灣、大陸年輕人現實生活的共同交集。這齣台北、北京「雙城記」般的音樂劇,符合劇中角色安排,台灣男、北京女由歌手蕭閎仁與潘小芬「跨海組合」。
身為「開心麻花」的首席女高音,來自浙江溫州的潘小芬曾獲加拿大國際聲樂大賽金獎。80後、近90的她,自承接演《天天想你》前,對張雨生的音樂並不特別熟悉,「作功課」後卻大吃一驚,發現張雨生留下的上百首作品,至今「照樣時尚、照樣感動」。
記者會上以其極具辨識度的「純淨天籟」,演唱張雨生歌曲《水藍色眼淚》的潘小芬,強調對她而言這是首困難的歌,但會運用本身獨特、跨界的美聲,找出自己的詮釋方式。潘小芬並提到,經她研究所得,張雨生的唱腔應屬歌劇男高音「封閉式唱法」,兩岸流行樂界難得一見。
《天天想你》6月28、29日於高雄春天藝術節首演,9月5至7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公演,11月另推北京版《我期待》則以《天天想你》為基礎再改編。
※ 相關報導:
* 惡搞吳越爭霸 台灣戲弄西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4000995-260306
當名滿兩岸的台灣綜藝教父王偉忠、作家張大春,以及紅極一時的綜藝節目《全民大悶鍋》編導謝念祖湊在一塊,中國幾千年歷史瞬時被「顛覆」,歷史人物更難逃遭「惡搞」;他們共組「黃金三角」的最新作品《情人哏裡出西施》,大膽改寫春秋時代吳越興亡史,重設西施、東施兩位歷史名女人的命運。
....王偉忠舉例,歷史上吳王夫差替西施建造的響屧廊,讓美女起舞時能發出悅耳旋律,不就成為「古代最早的鋼管舞」?「我這說法可是連大春都說很有可能的!」王偉忠強調,劇團就是要讓這些出人意料的元素,在歷史上「長出一些有意思的可能」。
* 大提琴家張正傑 音樂話別亡父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8070.shtml
在基隆市仁愛國小任教43年的退休音樂老師張崑地上月逝世,享年81歲,他兒子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本周日下午2點將在基隆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辦一場追思紀念音樂會,邀請民眾一起以音樂緬懷將大半人生奉獻給基隆的「張老師」。
* 少見的天才 7隻手指的帕格尼尼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18484.shtml
旅美鋼琴家劉孟捷從小音樂才華驚人,卻於二十六歲大病,至今右手有三隻手指不能動,食指內還有鋼釘。然而他年年舉行音樂會,且是寇帝斯音樂院、芝加哥羅斯福大學名師,華人鋼琴小天后王羽佳、小提琴名家陳銳都是他學生,今年秋天還將任教新格蘭音樂院。....「他是我少見的天才!」呂紹嘉說,他大學時就驚豔劉孟捷反應極快,從未看過「春之祭」的譜,半小時後就會彈。
* 雙胞胎組合 奪美木琴大賽銀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4000470-260115
台灣音樂家又在國際發光,曾經擔任朱宗慶打擊樂團二團團員的簡任廷、簡任佑雙胞胎兄弟檔(見圖,Twincussion提供),日前獲得南加州國際木琴大賽二重奏組亞軍,其中決賽曲以打擊樂家阿迪‧摩若哥的經典曲目《阿卡塔本(Octabones)》演奏,兩人面對面演奏,像鏡子在舞台中間般,演出動作、落點幾乎一致,展現雙胞胎特有的默契,也贏得銀牌殊榮。
目前在世界上打擊樂二重奏雙胞胎組合,只有簡任廷、簡任佑這一對....
新媒體藝術展 帶你重回類比之詩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0710.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06.05
麥克風迴音化為恬靜蟲鳴、蚊蟲成為啟動遊戲的動能…新媒體藝術展帶你「重回類比之詩」。
策展人羅禾淋策畫的「重回類比之詩」展,邀七位新媒體藝術家,探索藝術、科技與社會交融的可能性。羅禾淋表示,生活中的視覺、聽覺、思考被數位速度拉扯,使我們喪失深度思考與體驗。在身體速度無法感受數位之時,「回到類比」是慢活的渴望。「重回類比之詩」則是在追憶「慢科技」時代的「深刻」。
藝術家鄭先喻的裝置作品「生命的來來去去」,運用捕蚊燈所使用的特殊波長燈管及微型控制晶片,將捕蚊燈管所捕獲的蚊蟲轉換成電玩角色的接關台數、把蚊蟲當成啟動遊戲的「燃料」,也將嚴肅的「生命」議題用輕鬆趣味的方式呈現。
王福瑞的「聲點」把一顆顆微型電腦,裝置如森林星空般詩意,觀者行經其間會聽到細微的聲響,好像林間風聲、蟲鳴,但其實是微型電腦運轉時發出的聲音。他的另一組作品「聲泡」,將麥克風與喇叭連在一起形成迴路,只要有風吹草動或是人聲,即會發出蟲鳴般的聲響。
陳依純以電玩「超級瑪莉」為題材,把自己雲遊異國拍攝的景物虛擬成電玩冒險,用輕鬆的角度呈現全球化議題。
曾鈺涓的「幻食」則把google訊息透過程式具象化,餐盤裡裝的不是食物而是來自網路的訊號,影射現代人最重要的食糧其實是「數位食物」。
「重回類比之詩」在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廿二號MOT/ARTS展至八月底。
※ 相關報導:
* 台、韓雕塑家 用鋼鐵雕塑情緒與詩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0529.shtml
東和鋼鐵「第二屆國際藝術家駐廠創作」成果發表會,昨天上午在苗栗縣西湖鄉東和鋼鐵廠舉辦,今年受邀駐廠的韓國雕塑家成東勳、台灣雕塑家宋璽德共展出卅餘件創作,呈現豐富的創作理念和視覺效果。
◆ 新儒學 造就星國漢文化凝聚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5000983-260306
旺報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05日
新加坡雖歷經英國、日本、馬來西亞的統治,但漢文化一直高度保存並影響著整體社會,台灣作家蔡東杰指出,儒家文化轉型的複合結構,讓東亞傳統儒家文化社群藉此推動政治和經濟發展。
蔡東杰在《千古興亡事》中指出,在2000年的帝國歲月中,儒家配合現實政治需求,已轉化為政治思想、意識型態、宗教信仰與社會倫理「四合一」的複合結構,儒學事實上已脫離了古典純粹形態而因時因地制宜地完成自我轉化。曾在台大任客座教授的海峽兩岸唐宋文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友冰亦指出,儒家文化為適應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需要,與科學管理模式結合,成為指導和推動經濟發展的理性工具。
陳友冰認為「新儒學」使新加坡華人社群增加了凝聚力,且標榜了勤奮、忍耐、節儉、忠誠等美德,從政治面看,新加坡自治後採用了西方代議制和東方家長式集權制這種東西結合的政治體制。「中華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是:專制政權在受過傳統文化薰陶的人可以接受,因為中國幾千年如此。」就生活面看,新加坡國立大學商管系專門開設《孫子兵法》商用課程,孔子的「因材施教」則成為新加坡分流教育制度的理論依據。
新加坡政府透過儒文化,使得多元人種和諧共生,雖然華人占了新加坡人口的74.2%,但仍靠著在倫理學上儒文化所提倡的「中庸」、「和為貴」等人際準則促進民族融合。陳友冰認為,新加坡的儒學應用,也造就了從《三字經》到《西遊記》、《三國演義》等漢文化產物及傳統價值深植人心。
※ 相關報導:
* 新加坡書展 首度舉辦台灣文學節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0708.shtml
新加坡書展六月十日至十六日舉行。台灣主題館由聯經出版社籌辦,預計率領三百多家出版社、展出兩千多種台灣圖書;並首度舉辦「台灣文學節」,邀楊照、羅智成等作家隨團參展。
◆ 好男好女 追憶楊德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5000863-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05日
「年過50,回頭檢視自己走過的一切,發現不論是面對家庭、感情或其他社會關係,所有的答案,楊德昌的電影裡都有了。我想用劇場的方式,懷念這位導演的精神,追憶80年代的青春、人情與創作關係。」資深劇場工作者劉培能,推出全心製作《台北好男好女》向楊德昌致敬,6月由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劇場藝術學系演出。
懷念那年代批判力道
52年次的劉培能目前是台灣戲曲學院劇藝系主任,從小就愛看電影的他,認為新浪潮電影帶給了自己這一輩人很特殊的養分,「除了獨立精神,那一代的創作人互相連結、扶持的精神,以及因為人際情感而延伸出來的創作形態,現在已經不見了。」
他強調,「我希望從楊德昌與那年代的精神出發,一方面提醒那種良善互助的感情,一方面喚起楊德昌那樣對社會的批判力度與觀察角度。」
讓電影角色重組交錯
楊德昌是台灣新浪潮電影的先驅代表之一,風格寫實、對話與情境犀利帶評判力道,多以台北、台北男女為主要場景人物。他行事謹慎,作品量不多卻都十分完整表述個人對社會的觀察與角度。過去曾以《海灘的一天》、《恐怖份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一》等作品先後拿下亞太影展、金馬獎、坎城影展、東京影展等大獎,在國際影壇廣受肯定。2007年,楊德昌逝世後,侯孝賢就曾感嘆:「楊德昌一走,台灣新電影也走了。」
《台北好男好女》以楊德昌7又4分之1部電影為根底,包括《海灘的一天》、《青梅竹馬》、《恐怖份子》、《一一》等,由編劇蔡依雲重新拆解、組合,寫成一個全新故事,劇中所有男女角色都有點楊德昌電影角色的影子,虛實與想像交錯。
劉培能說,很懂楊德昌電影的觀眾,一定會找到很多樂趣,「角色們的後續發展,互相的關係連結,編劇都放了很多新的想像。」 《台北好男好女》由楊雲玉執導,將於6月20至22日在台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國光劇場演出。
※ 相關報導:
* 剪紙大師李煥章 憂作品無處收藏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4953
剪紙藝術大師李煥章投入傳統工藝逾半世紀,作品累積上千件,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還設有「煥章館」;但隨著兒童育樂中心遷址拆除,放置於「煥章館」內的作品僅能由李煥章帶回,面對家中有限的空間,李煥章感到相當憂心,期盼作品能有妥善的空間收藏。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天上午特別到李煥章家中拜訪,並允諾將協助尋覓收藏空間和作品列冊管理的方向。
明華園「貓神」 打造東方音樂劇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2699.shtml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4.06.06
明華園總團應2014高雄春天藝術節之邀,6月14、15日在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演出懸疑劇作「貓神」,打造東方音樂劇風格。
明華園頭號小生孫翠鳳,飾演有著謎一樣身世的言驕論,文武雙全,為「真定府」的掌權者。言驕論表面親民隨和談笑風生,實則嫉惡如仇行事果決,當他在光明面下無法執行公理時,便在黑暗中化身「貓神」斬奸除惡。
有別於一般「猜猜誰是兇手」的懸疑劇,明華園的「貓神」讓觀眾隨著劇情推理之餘,更側重人物性格的描寫。藝術總監陳勝福表示,現在的觀眾很厲害,除了帶著觀眾抽絲剝繭找兇手,更重要的是去探討為什麼這個人會變成兇手?
開場貓神現身、中場的決鬥契丹公主、結尾「南天七十二門陣」,有傳統身段、也有現代功夫動作、甚至還融入易經八卦,讓武術編導團隊絞盡腦汁。
為呈現更令人驚豔的舞台視覺,明華園製作團隊發揮創意,鑽研失傳已久的立體「三層景」機關,讓「貓神」能在不暗燈不落幕、不吊鋼絲的場景下,直接在觀眾面前飛天遁地、靈活躍動舞台各個角落。
高雄市玉皇宮主任委員許文良這次特別購置200張「貓神」首演票券,6月8日以「擲筊」的方式,與信眾分享藝術票券。民眾在當天上午9點即可領取活動的號碼牌1張,擲筊活動於下午1點開始。孫翠鳳將到現場加持,每位參加者擲筊5次,擲到越多聖筊者,即可優先獲得「貓神」票券兩張。
※ 相關報導:
* 蘇文琪與81組機械共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6000921-260115
一個舞者要如何與81組機械共舞?2011年,編舞家蘇文琪推出《城市微幅》,融合身體舞蹈與聲光動力裝置的演出能量,成為舞蹈界一次獨特而成功的實驗。2014年,蘇文琪再度以「微幅」(wave)為題,以舞者與燈光機械的共舞變化,持續檢視人類與科技共生共存必然面對的命題。
蘇文琪表示,《微幅─迴返於生存之初》聚集當今最具矚目的各路新媒體藝術家共同創作,「希望可以突破2011年實驗版的框架。」
* 重返熱蘭遮 安平啟航開到台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6000923-260115
....由愛樂劇工廠與「安徒生和莫札特的創意」聯手製作的全英文音樂劇《重返熱蘭遮》,今天起將在台北首演。《重返熱蘭遮》劇情敘述一名少年荷蘭軍官漂洋過海尋找生父,卻與西拉雅族少女相戀相知,過程中遭遇衝突與考驗,希望帶給觀眾思考對「家」的認同。
* 吸血鬼全面來襲 戴吸血牙套找德古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6000925-260115
今年7月吸血鬼登「台」,陪伴民眾度過不一樣的鬼月。國立歷史博物館、時藝多媒體與雙瑩文創共同策畫的「德古拉傳奇:吸血鬼歷史與藝術特展」,7月5日在史博館開幕,來自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埃斯特哈齊家族基金會與布拉姆.斯托克典藏中心等超過10個收藏機構、近百件展品訴說吸血鬼傳奇。
◆ 「魔法鋼琴」跟著蕭邦飛天冒險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2874.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6.06
曾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的英國突破公司,應波蘭政府之邀製作蕭邦音樂節目,用「魔法鋼琴」等八部動畫表現蕭邦十六首練習曲。蕭邦幼時畫的漫畫、波蘭畫家葛雷茲為蕭邦樂曲配的插畫,也將動起來。
「蕭邦的音樂改變了我們的故事。」突破公司製作人休.威爾區表示,他們一開始先請鋼琴家郎朗錄好音,並設定幾個動畫角色,並沒有完整劇情。但在反覆聽蕭邦時,愈來愈感受到其中深刻的情感、對家國的渴望,最後設定出小女孩尋父的劇情。
在「魔法鋼琴」中,波蘭小女孩安娜思念赴倫敦工作的爸爸,決定出走尋父,表弟奇奇也要跟,意外造成兩人坐上魔法鋼琴展開飛天冒險。威爾區笑說,影片中刻意將倫敦塑造得陰鬱灰濛,是呼應蕭邦的情感與經驗,因為蕭邦曾在倫敦入獄三個月,從此討厭倫敦。
「魔法鋼琴」共用九首練習曲,其餘七部動畫各表現一首練習曲,由不同導演執導。其中最逗趣的「胖倉鼠」,用倉鼠跑玩具輪畫面比擬第八首「六度」練習曲中不斷迴旋的樂句。
「小郵差」故事來自真實的波蘭二戰經驗,描述波蘭當時一群男孩在戰火中送信,連繫反抗軍及家人,音樂採用「革命練習曲」。「蕭邦的繪畫」動畫,則在第二首練習曲中凸顯蕭邦幼時「小漫畫家」身分,蕭邦幼年畫的胖子冒險、狐狸追鴨子都以動態呈現。
音樂會由二○一一年柴可夫斯基大賽銀獎得主、韓裔鋼琴家孫悅兒現場演出。威爾區說,「魔法鋼琴」末尾,小女孩終於和爸爸相會,為蕭邦實現和家人團聚的夢想。
●「魔法鋼琴與蕭邦短篇」音樂會,今晚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購票洽年代售票系統。
※ 相關報導:
* 呂紹嘉 劉孟捷 一起玩帕格尼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6000920-260115
相識20年,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呂紹嘉與旅美鋼琴家劉孟捷終於首度攜手合作音樂會,演出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與李柏曼《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劉孟捷表示,李柏曼今年以偏印象派作曲手法創作,帕格尼尼《鐘》練習曲為主題,音響效果相當特殊,也可以看出同主題不同作曲家的趣味。
....15年前罹患多發性皮肌炎與血管炎的離奇病症,目前擔任寇帝斯音樂院鋼琴教授的劉孟捷,至今仍然為手傷所苦,右手伸出來十幾根鋼釘,後三指幾乎沒力,但從他的演奏當中,幾乎聽不出來。
◆ 「周夢蝶」小補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6000761-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6月06日
⊙胡子丹
詩人周夢蝶周公過世了,紀念他的、思念他的、懷念他的文章,風起雲湧,前仆後繼,幾乎每日有之。所有的文字裡,都把周公和他的書攤,在上世紀的台北市,視為武昌街的唯一的藝文景點,襯景則是明星咖啡館(正確的名稱是明星西餐店)。對則對矣,但不正確,我有小訂正。
周公的書攤是設在武昌街一段五號與七號之間,五號是鴻達茶莊,七號是明星咖啡館。刮風下雨日子,周公面向馬路,斜對城隍廟;左側茶莊,右側咖啡;大太陽天,周公背靠騎樓的屋簷柱子,左邊明星,右邊鴻達。所謂書攤,根本不成書攤樣子,沒有放書平台,只是一個比人高過頭的七格木架,架上書也沒擺滿,不是書脊擠書脊的一般擺法,統統書面亮外的平放。有人問,這般擺法,擺不了幾本書?他答,本來就沒有幾本書。張香華女士說的不錯,「他永遠只賣封皮破損,紙張陳舊的冷門詩集、文史、哲學一類書籍。」周公的書攤應該是在1960年或前一、二年開始的。因為61年剛過春節,我在茶莊後進的華歐企業公司上班。一早一晚,周公一定要把放在我們公司洗手間旁旮旯裡的吃飯傢伙搬出搬進。白天有時,他也進出上上洗手間,晚上我們不上班,他也不擺書攤。上下午都見面,頷首為禮,少有寒暄。
周公身處咖啡與茶之間,真的是coffee or tea?他最初是喝白開水,看他好多次拿了白磁不鏽鋼的漱口盅,進來倒開水。有次我看練習生阿財提了剛沸的開水壺往外走,對我疑問眼光的回答是「周公要泡茶。」茶葉據說是茶莊姚老闆送的。
我在華歐上班一年多,離開了武昌街,有時路過茶莊與咖啡店之間,書攤還在老地方,有時周公兩眼閉了,則免了彼此招呼,正巧和他四目相見,他是咧嘴微笑,我也微笑咧嘴以應。再後幾年,茶莊沒了,明星擴大了門面。再以後,再以後,我也坐八望九,再再以後,見報載,周公走了。我特寫此短文訂正之。
陳順築家庭記憶 前進巴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7000430-260115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07日
台灣藝術家陳順築今年11月將在巴黎大皇宮舉辦的「巴黎攝影博覽會」(Paris Photo)展出以「關於記憶」為題的個展。巴黎攝影博覽會創立於1996年,是以攝影為主的藝術博覽會。今年3月,台灣的非畫廊邀請陳順築以「關於記憶」為主題提案參加2014巴黎攝影博覽會,經由評選委員會審查通過,成為首位參加這個攝影博覽會的台灣藝術家。
陳順築1963年出生澎湖,1995年獲「台北美術獎」,是國內中青輩以攝影作為當代藝術創作媒材的代表性藝術家,作品為台灣各大美術館、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香港德意志銀行和澳洲白兔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家庭記憶」是陳順築長期創作的主題,這次在巴黎大皇宮推出的「關於記憶」展,將展出1995年代表作《集會˙家庭遊行》、2003年的《四季遊蹤》系列,在這些作品中,陳順築傳達對家庭的懷想與思念。
巴黎攝影博覽會每年11月中旬舉行,自2011年起舉辦地點由羅浮宮遷至巴黎大皇宮,2013年國際知名大畫廊如高古軒畫廊(Gagosian Gallery)、大衛.茲威爾納畫廊(David Zwirner Gallery)等都在參展之列。2013年4月,展覽首次在美國洛杉磯的派拉蒙影業公司舉行,今年4月,第2屆在洛杉磯舉辦的巴黎攝影博覽會甫才圓滿落幕,巴黎場在11月13日至16日在巴黎大皇宮登場。
※ 相關報導:
* 台灣故事島 一起打開記憶的抽屜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2537.shtml
台灣的面貌是什麼?是關廟種植鳳梨的農人?是廟前戲台上的歌仔戲花旦?是花東海濱的原住民?是外省老兵、台籍日本兵還是新移民?為總匯庶民們生命點滴的拼圖,文化部自去年11月啟動「國民記憶庫:台灣故事島」計畫,邀請大家一起打開記憶的抽屜,喚起民眾關懷家人、土地、社會的情感,豐富台灣的人文記憶。
◆ 600篇徵文海選 「記得愛」虐心無敵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2872.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6.06
「千百篇蕩氣迴腸的虛構小說,比不上一個令人惆悵的真實愛情故事。」台灣最大雲端交友網站「愛情公寓」,十一年來創造上百萬個真實愛情故事。他們與POPO城邦原創出版社合作,首度將站中愛情故事改編成小說「記得愛」。
愛情公寓邀擅寫愛情故事的網路作家穹風,從六百篇徵文中選出一篇改編。
「記得愛」描述一個大男孩在愛情公寓遇到天命真女,卻因一場嚴重車禍險些毀容,女孩在家人阻攔下,被迫從男孩身邊消失。
穹風透露,真實世界中的男主角,出院後還不曾見過女主角。這部小說等於是另一次告白。
「記得愛」完成後,男主角告訴穹風「沒想到這麼一段不被祝福的愛情,竟可成為這麼美的故事」,感謝他「為我保留這份美好記憶」。穹風問男主角有什麼話想告訴女主角,他回答:「謝謝她的陪伴」。
「愛情公寓」二○○三年由四個高中同學合創,網站拓展至香港、馬來西亞、北美、紐澳等地的華人世界,會員人數逾五百萬。
「記得愛」在新書預購階段便創下銷售佳績。「愛情公寓」創辦人張家銘表示,未來打算跟POPO固定合作,每年從網站中選出真實故事改編成書,成為台灣的文創資源。
※ 相關報導:
* 鋼琴家彈「憶」 獨奏會花蓮僅一場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4920.shtml
花蓮縣2014年太平洋左岸藝術季唯一一場鋼琴獨奏會,本月15日舉行,可以不到台北十分之一的票價,欣賞鋼琴家廖皎含的演出;她昨天專程從台北趕到花蓮,演奏幾段小品,停留不到1小時又趕往香港,行程滿檔。
漫畫家:走在台北像自強號 香港是高鐵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726713.shtml
【聯合報╱記者馮靖惠/台北—香港越洋電話報導】2014.06.08
「台北人走路如果是自強號,香港人就是高鐵」,生在台灣、身在香港的漫畫家爵爵,用自己的多元背景及詼諧筆鋒,畫出台港生活習慣的差異,大大擊中台、港人笑點,粉絲專頁短短半年逾廿萬人按讚。他說,希望大家看到他的畫後,「有零點五秒的笑容,我就覺得成功了。」
廿八歲的爵爵從小喜歡畫圖,常把家裡的牆當成自己的畫布,媽媽必須不斷換壁紙。退伍後,因為嚮往香港設計業,兩年前決定赴港當設計師,工作之餘畫網路插畫。
憑著敏銳觀察力和幽默感,爵爵將香港平凡的生活細節,變成新奇有趣的笑料。他說,當初開粉絲專頁是為了跟台灣朋友分享他在香港的生活點滴,沒想到意外畫中了台港人的心坎,被粉絲瘋狂轉載。
這種重新發掘生活趣味的驚喜,讓爵爵大受歡迎,新書「爵爵港不停」一月在香港推出後,就「飆」上排行榜第一名,上月在台出版。
「香港的手扶梯不知道在急什麼,簡直是電梯吧」,他說,台港最大的差別就是生活節奏,「香港步調比台北快兩倍」,香港什麼都快,搭手扶梯,身體竟會往後仰,走在路上慢下來,還會被後面人白眼,「有幾次跟香港朋友出去,我甚至跟丟了。」
為什麼筆下的人物總是流著兩行鼻血,「是我自己的寫照」,爵爵說,他大學時每月都會流一次鼻血,最後也習慣了。
「我希望把快樂帶給苦悶的香港人」,他說,身邊的香港朋友,都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香港人忘了怎麼享受生活」,情緒積在心裡。還有香港粉絲跟他道謝,說「是你的畫,幫自己找回久違的笑容。」
※ 相關報導:
* Google塗鴉賽 11歲華裔女童奪冠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727147.shtml
紐約長島華裔女孩張天羽(Audrey Zhang)在本屆「Google塗鴉大賽」中擊敗10萬多名競爭者,奪得冠軍。她的作品將於9日登上Google首頁。她的作品是一個長了天使翅膀的淨水系統,能把汙水轉化成淨水「把世界變得美好」。Google商標巧妙隱藏在這幅作品中。
◆ 順子嘆網路時代用心音樂變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8000457-260112
中國時報 王英傑/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08日
41歲的順子,父母都是演奏家,她從小學習古典鋼琴,在美國深受爵士樂影響,她感嘆現在的音樂環境不如從前,社會變遷太快,網路爆炸時代,用心做的原創音樂越來越少,市場充斥著電腦軟體產製的數位音樂,她希望大家偶爾停下腳步,離開眼前的電腦或手機螢幕,張開眼睛,打開耳朵,感受世界的美好。
她說,很慶幸自己在70年代出生,那個時候的音樂不管是爵士樂或者黑人音樂,都非常純淨且專業,由於當時科技尚不發達,音樂家都要花時間在音符上琢磨、在歌曲上雕塑,才有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問世。
數位音樂難讓人留印象
現在世界變了,不用再跟鋼琴面對面,只要一根手指頭、一台平板電腦,就可彈奏音樂,而且馬上錄製,甚至直接上傳網路分享,流傳率快,消失得也快,這是現代音樂的優點,但變得很「速食」,沒有讓人留下任何印象。
現代人依賴科技產品,低頭族讓她困惑,這樣的環境怎麼發展出藝術或音樂?她說「People don't feel anything anymore」,沒有體驗過怎麼會有好音樂產生,所以選秀歌手要發片很難,網路發達,大眾接受訊息太快,也沒有時間吸收,選手也退燒的快。
拿著手機兩手怎鼓掌
她說,最明顯就是開演唱會的時候,以前大家的眼睛跟雙手跟著台上擺動,現在藝人面對的都是一台台的相機或一支支的手機,她想要跟聽眾享受瞬間氣氛,卻發現大家只想「紀錄」當下,而非在當下被感動,她無奈說,「一手拿著手機,這樣兩手怎麼鼓掌」?她希望現在的年輕人,可以稍微睜開眼睛,看一下外面的世界。
※ 相關報導:
* 閱聞樂思/神奇筆法與時代悲劇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7000.shtml
愛聽管弦樂的人,應該都著迷那千變萬化的聲響世界,管弦樂法(orchestration,或稱配器法)的學問。想了解各種樂器的基本聲響特色,聽一遍布瑞頓的《青少年管弦樂指南》大概就能有相當概念,但管弦樂法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這是一加一不等於二的化學變化,迷人的「聲響調色學」。
說到管弦樂法,不得不提拉威爾的《波麗露》(Boléro)。從頭至尾約十四分鐘,音量不斷增大,是音樂史上最長也最出名的漸強。但更瘋狂的是除了結尾轉折外,全曲從頭到尾也就只有一段旋律。此曲首演時,有位女士在觀眾席大喊「這個作曲家瘋了!」隔天拉威爾竟然表示,昨晚只有她了解《波麗露》。
拉威爾真的瘋了嗎?當然不是....
◆ 台灣藝術家到歐核 與科技碰撞火花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6661.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陳皓嬿/台北報導】2014.06.08
文化部長龍應台五日赴歐展開文化外交,六日抵瑞士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簽署「藝術與科學倍速合作協定」。台灣成為繼瑞士、希臘之後,第三個與歐核組織締結藝術合作的國家,未來台灣藝術家將可到此地長住創作,讓藝術與科技碰撞閃亮火花。
這是繼去年訪問英法後,龍應台再度參訪歐洲展開文化外交,於六月五日至十四日訪問瑞士與德國。首站造訪位於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與歐核組織總裁赫也(Rolf Heuer)簽署合作協定。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是世界最大的粒子物理學實驗室,一九五四年由十一個西歐國家共同簽署公約成立。如今有來自一百一十三個國家的一萬名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在此進行試驗。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的實驗室也設於此,丁也出席簽約儀式。
歐核組織不只是科技的搖籃,也是文學作品的靈感來源,美國暢銷作家丹布朗搬上大銀幕的小說「天使與魔鬼」,便以歐核組織為主要背景。去年更進一步創設「藝術與科學倍速合作計畫」,推動結合高科技的藝術跨域展演。
有趣的是,該計畫原文叫「Accelerate@CERN」,意指「在CERN加速」,而CERN本來就是加速器大本營,相當具巧思。
龍應台致詞時表示,歐核組織是「左腦、右腦路線交叉的地方」。科學技術和藝術人文,向來被認為是兩條不交叉的線。但人文藝術、科學技術,其實有本質上的共同之處。
歐核組織總裁赫也曾表示,基礎科學的研究看似對人類社會沒有實際用處,但改變世界的WWW(全球資訊網),卻是在歐核組織的研究中誕生。
龍應台指出,藝術和人文表面上看起來對人類社會「無用」,卻可以激起一場革命或帶領國家復興;藝術家和歐核組織的基礎科學家,「其實站在同一個高度。」
龍應台說,在IT技術上,台灣是全世界的模範生;在科技藝術這個領域,台灣藝術家也備受矚目。去年歐核組織提出藝術家駐村計畫時,她感到「欣喜若狂」,主動爭取。
簽約儀式後,龍應台深入地表下一百公尺,參觀LHC大型強子對撞機,也前往丁肇中的實驗室參訪。
文化部表示,歐核組織與文化部將共同組成評審會,預估九月開始藝術家徵件作業,明年送出兩位藝術家駐村。
※ 相關報導:
* 台灣故事島 戰地趣事一籮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8000360-260115
今年是黃埔建軍90周年,配合7日的慶祝活動,文化部整理「台灣故事島」計畫中部分與戰爭有關的生命故事,在中正紀念堂舉行「戰爭與軍人系列故事蒐錄與展覽活動」。8萬發子彈未擊落任何飛機的「趣事」,老兵返鄉和父親再續10多天緣分的感傷,都一一呈現。
文化部去年11月啟動「國民記憶庫:台灣故事島」計畫,邀請各年齡層、不同背景的民眾口述生命故事,至今已蒐集了2200多個故事,並拍成影片。
台灣文創品牌 孵一個世界夢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8001.shtml
【經濟日報╱文/何秀玲】2014.06.09
文化部2014年「文化創意產業國際拓展計畫」今年邁入第三屆,日前首發參加「東京國際家居生活設計展」,並首度與國立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及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組成聯合艦隊,以分進合擊形式共同行銷台灣文創品牌;另外,東京展期結束,也首度移師澀谷設計百貨展售六天。
為協助台灣文創業者開拓國際市場,文化部日前舉辦拓展計畫啟動記者會;今年徵選國內文創品牌參加五個重要展會,包括日前甫結束的東京家居設計展、6月17日至19日「拉斯維加斯授權展」、9月「巴黎家飾展」及「上海國際時尚家居用品展」,10月的「曼谷禮品家飾展」等。
文化部文創發展司長徐宜君表示,今年邀請各展會當地知名設計人士,如日本設計專業公關公司「Casokdo」負責人五十嵐洋、美國權威雜誌「License! Global」發行人史提芬(Steven Ekstract),及法國現任巴黎家具家飾展國際事務總監費德歷(Frederic Bougeard)等人擔任評審,以當地市場眼光挑選申請參展的台灣廠商,希望讓他們能在國外市場更精準地找到買家。
文化部今年續以「Fresh Taiwan」國家形象館形式參加展會,八家品牌首發參加東京場;特別的是,以往政府單位因主題不同,各自宣傳,導致品牌力量分散,今年東京場首次結合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及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分別徵選八家及九家廠商參與,雖然展區不集中,卻首度以聯合宣傳形式共同行銷台灣文創品牌。
前進中日歐美 下一步東南亞
東京展期結束後,「Fresh Taiwan」的參與品牌將由負責執行拓展計畫的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簡稱台創)執行長陳文龍領軍,移師到日本東京澀谷Parco設計百貨展售六天,與日本消費者面對面接觸,從中了解當地需求,也是文化部全新嘗試;台創表示,若廠商銷售狀況不錯,有機會與通路簽約。
台創也表示,9月的上海國際時尚家居用品展,目前也正洽談展後與上海通路合作展售台灣文創品牌,希望展後能有延伸商機。
2013年文化部參加七場次展會,根據業者回報,已協助促成採購訂單、合作意向書等採購金額計達2.3億元;今年文化部則希望整合參展單位,共同行銷至國際通路,協助業者打進海外市場。
文化部表示,9月巴黎展,文化部將大幅度整合台灣參與單位,包括工藝中心及經濟部,將有共同展區以群聚力量行銷台灣品牌;今年希望開發東南亞新興市場,預定10月前往曼谷參展,但泰國政治情勢不穩定,仍不確定是否成行。
對於文化部今年國際拓展計畫,首站東京與同樣參展的國立工藝中心、台北市文化基金會進行聯合宣傳,齊心拓展海外市場,參展廠商對三方整合樂觀其成,希望未來海外展覽,參與展覽的政府單位都能以群聚形式展出。
促成海外採購 布建國際通路
參與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展位的桔禾創意創辦人張漢寧表示,文化部本次一加上二單位,相信效益能大於三,東京站為三方統一宣傳,期待未來展位也能整合於同一處。
文化部「 Fresh Taiwan」參展廠商、以人體器官造型蠟燭吸睛搶眼的「目逆設計」也表示,東京設計展結束後,「Fresh Taiwan」到澀谷設計百貨展售六天,能直接面對日本消費者,對品牌來說也是一個曝光機會,希望可藉此找到適合的代理商。
另外,文化部為鼓勵業者發展授權,去(2013)年首度參加世界授權產業最大、最具指標性的拉斯維加斯授權展;今年10家參展台灣品牌中,翰你設計的舉牌小人已在網路社群打開名號,希望藉展覽開展企業形象公仔等授權事業。
以創意的毛巾偶動畫獲得美國幼兒教育影視市場重視的小不點動畫公司去年就參展,今年將持續曝光,可望獲得更大商機。
肯雅服飾的「爽爽貓」品牌在台灣,以成為阪急百貨首次採用台灣插畫家吳政安的插畫作為禮贈品打出名號,本次希望到美國可找到適合的經紀人,開啟國外授權通路。
動漫品牌「九藏喵窩」執行長陳仲君說,其實許多台灣廠商都有文創實力,只是往往不清楚該怎麼將自己推銷出去,希望本次到美國展出,目標是找到歐美市場的授權代理窗口,也讓國外業者知道,不光是日本有動漫品牌,台灣同樣有原創故事。
※ 相關報導:
* 「前店後廠」攻略 商總登陸玩點子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7987.shtml
全國商業總會(簡稱商總)今年將在大陸文創園區「杭州創意設計中心」開設「台灣文創精品基地」;知名文創品牌陶作坊創辦人林榮國表示考慮進駐,對於基地提供品牌「前店後廠」形式進駐,他認為後廠可作為實驗中心,以及品牌在大陸的研發中心。
....「台灣文創精品基地」,進駐型態分為三種,一是大陸政策認定的名家大師進駐,將以博物館或獨立展示空間呈現。
第二種是「台灣文創品牌區」,提供平面樓層讓台灣知名文創品牌進駐,面積100平米、挑高15公尺,不能超過三層樓,業者可自行設計裝修,以自有品牌單獨販售、「前店後廠」形式經營。劉恒元表示,後廠不一定是工廠,亦可作為廠商的倉庫或辦公室。
第三種為商總開設的「台灣原創商品商店區」,與杭州創意設計中心共同營運,提供台灣微型文創業者進駐賣場。
* 响仁和做的鼓 登上國際舞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6344.shtml
2014新北市國際鼓藝節「新莊响仁和鼓文化特展」,昨天起在新莊文化藝術中心展出响仁和鐘鼓廠的歷史、鼓的製作過程、國寶級製鼓大師王錫坤的作品等。
* 王伊蘭皮雕創作30載 開展圓亡父遺願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5892
啟英高中美術老師王伊蘭投入皮雕創作近卅年,家中的面紙盒、吊飾、抱枕等,全都是她的作品,她挑選其中最得意的五十餘件創作在楊梅市舉辦「玩皮」個展,以慰一○一年往生的父親在天之靈。
◆ 小草明信片 16年前學運產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9000424-260115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09日
「台灣在哪裡?就在小草明信片!」1998年「小草藝術學院」開始發行明信片,原本只是為了感念1994年聲援文化大學美術系學運的支持人士,秦政德復刻了張紅葉少棒隊赤足克難練球的老照片,意外獲得迴響,「當時這種作法很新鮮,且做懷舊復古影像的很少」,加上打入誠品書店這個大通路,小草明信片發行至今有600多款圖案,編號達470。
「大學時期的我,萬萬沒想到現在會變成生意人。」「小草藝術學院」名稱來自文大美術系學運事件,秦政德正是學運爆發的導火線。當時已經是大四應屆畢業生,秦政德因和系上老師觀念不合,遭死當退學,美術系學生累積壓抑許久的不滿也在此刻爆發,他們集體罷課「抗議藝術暴力」,訴求「藝術創作上的完全自由」,並以秦政德的野百合版畫為象徵,在校內廣場成立「小草藝術學院」,找老師來上課。
學運持續34天,在教育部協調下,校方和學生達成協議,撤換系主任,秦政德返校修完學分畢業。延續「小草藝術學院」生生不息的精神,紅葉少棒隊老照片讓秦政德開始蒐集老台灣影像,,其中台灣島嶼地圖、日本動漫等是長青熱銷款,「小甜甜是小草的衣食父母。」
自認不善理財、個性內向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小草」至今仍是「一人工作室」,秦政德的「生意經」是累積16年的摸索,一路下來步履艱辛,自言面對銷售起落早已看開,「小草能活到現在,已經是外界給予最大的回饋」,但秦政德亦不諱言:「小草還是隨時會倒。」
乘著韓星的翅膀/台灣攝影中心有眉目了
◆ 張慧英專欄-乘著韓星的翅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0000447-260109
中國時報 張慧英 2014年06月10日
《時代》雜誌日前選出2014年最佳25首歌曲,亞洲只有南韓「少女時代」的Mr.Mr.上榜。去年她們的I Got A Boy還勇奪YouTube最佳MV獎,而江南大叔Psy的《江南Style》已創下YouTube觀看破20億的史上最高紀錄。這波韓流來勢洶洶,看來後勁十足。
第一波韓流是由韓劇及其中的偶像明星帶動,裴勇俊迷倒一票日本師奶,《大長今》也讓台灣很多人守著電視不放。現在的第二波,是強調舞曲和亮眼團體的K-pop流行音樂,外型佳身材優,青春活力十足,苦練出來的舞蹈動作精準整齊得像機器人。K-pop的市場穿透力比戲劇更強,更能夠突破語言文化的障礙,藉著網路強大的庶民傳播力,呼應年輕人對舞蹈的熱愛,很快在國際間掀起風潮。
過去日本是亞洲流行歌舞的源頭,但現在大家眼睛盯的是南韓舞台。因為兩相比較,日本明星的舞蹈能力實在不夠強,而瞄準宅男市場的少女團體(例如AKB48),童稚小女孩的形象也不對其他國家觀眾胃口。
其實韓國K-pop之所以猛力竄起,不是因為剛好有幾位歌星舞跳得好,而是背後有國家政策和龐大產業支撐;反過來,K-pop席捲全球,又能帶動韓國產業攻城掠地。這樣有銀兩、有策略、有武器的作戰隊伍,火力當然驚人,而且續航力不得了。
韓歌韓舞 打文創產業戰
和「少女時代」9位美女18條長腿一樣,K-pop打的也是團體戰。前總統金大中提出「文化立國」後,南韓就致力於將自己的文化推上國際舞台,並帶動產業成長與經濟發展。2001年成立韓國文化振興院,推動影視、音樂、動漫、網路等文化內容,2009年成立創意產業振興院,統籌一切文創事業。
韓國產業向來由幾家國家支持的大企業壟斷,演藝界也是由幾家大型經紀公司掌控,它們規模大到上市,因此本錢充沛,旗下藝人的培訓、歌曲製作、編舞、包裝、行銷等等環節,都捨得砸大錢。
而且,韓國立志當世界一流國家,K-pop也以打入國際市場為目標,經常從企畫開始就與國外流行音樂人才合作,有些歌曲是請外國作曲家創作,有時則派韓國的作曲家到海外取經,或者聯手合作下產生作品。EXO的《狼與美女》,就是SM公司與瑞典、英國作曲家合作完成的,而行銷更是全力切入國際市場需求。至於編舞更是如此,畢竟舞蹈比起歌曲或戲劇,受到的語言、種族、文化限制最少,最能夠跨越疆界、激發共鳴。
這些排場,小門小戶單打獨鬥的台灣大概只有乾羨慕的份。我們的社會底蘊與流行文化當然有很強的生命力,但常常是個別、個人地偶見佳作,沒有擴散也沒有後續,產業力量不強也不集中。反觀南韓,那不是在搞藝術或比表演,而是在打產業戰。
韓歌韓舞傳遍全球,連帶也成了韓國產品的推銷員。不只偶像明星努力為韓國產品代言,CJ集團近兩年還在美國舉辦KCON,也就是把K-pop和concert(音樂會)convention(商展)結合,來瞻仰偶像表演兼看看韓國車子、手機、泡麵等商品,未來還要在日本和中國舉辦更多場。而由於韓國流行時尚愈來愈夯,美眉們紛紛學起韓式妝容,例如很殺的眼線和咬唇妝,韓系化妝產品出口額自2012年起已經超過進口額,台灣自韓國進口的服飾金額近年也急速成長。
打造出一個國家品牌
在韓流帶動時尚的同時,韓國產品更是全球嚇嚇叫,LG家電價格愈來愈高檔,已經超過SONY,三星手機全球銷售也打敗蘋果。韓國的軟實力和硬實力一起發光,相互加乘之下,國家整體形象也明顯提升,現在已經被視為一個科技很強、生活富足、文化素質好的先進國家。
要打造一個國家品牌,需要整個國家團結起來全力以赴,並且有正確持續的策略與資源,韓國的團結與堅決令人佩服。看看人家,總是花太多力氣在爭辯自己是誰的台灣,真的不要再只會酸言酸語或自我安慰了。
◆ 莫里斯舞團 舞與樂纏綿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30473.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6.10
「我們在舞台的一切都是活的,這就是人類古早跳舞的樣貌。」美國馬克‧莫里斯舞團以結合現場古典音樂和舞蹈聞名,曾和馬友友合作「巴哈靈感」第三集「跳躍舞台」。莫里斯昨天表示,現場樂舞的靈感並非他發明,「老祖先都是邊歌唱奏樂邊跳舞」。
五十八歲的莫里斯親切幽默,腳上的搶眼紅鞋,凸顯他樂於創新的特質。他二十四歲成立舞團,四十歲時決定跳舞時只用現場音樂,舞團因此成立合奏團,十二位音樂家和十八位舞者猶如一體,完美表現舞中有樂、樂中有舞。
莫里斯說,他舞蹈的靈感都來自音樂,從十七世紀巴洛克音樂到當代音樂無所不包,舞蹈風格有時敘事、有時抽象,有時單純呈現音樂。連較無旋律的無調性音樂作曲家如荀伯格,他也曾拿來編舞。
首度來台,莫里斯準備兩套舞碼/曲目,第一晚作品包括以莫札特第十一號鋼琴協奏曲編創的「十一」、以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所編的「雙重奏」,樂器分別是鋼琴和弦樂、兩部鋼琴。古典的莫札特後,還緊跟美國當代作曲家路‧哈里森的「大二重奏」,莫里斯讚美哈里森的作品很當代,「富含亞洲元素」。
第二晚演出當代及浪漫作品,包括用巴爾托克第四號弦樂四重奏編創的「四足鼎立」、用德國作曲家韋伯為豎笛及鋼琴所作的雙重奏大協奏曲所編「跨越」,以及用奧地利作曲家胡梅爾E大調鋼琴三重奏編的「節慶舞蹈」。莫里斯說,希望觀眾兩套舞碼都看,才能領略舞團多元風格。
●莫里斯舞團六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購票請洽年代售票系統。
※ 相關報導:
* 貝珠長衣、織繡布裙 特展首曝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0000459-260115
國策顧問孫大川的母親、101歲的孫貴花,20年前將親手織的卑南族布片捐給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尊貴的泰雅族貝珠長衣,見證了順益集團董事長林清富與好友的情誼;來自南鄒族沙阿魯阿的成年男子耳飾,比起當代設計毫不失色……。這些都是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的珍藏,為慶祝20周年館慶,現於「順益台灣‧印記原民」特展首次曝光。
◆ 瑞士取經 台灣攝影中心有眉目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0000458-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10日
台灣國家級攝影文化中心「有影」了?文化部長龍應台7日參訪瑞士洛桑愛麗榭攝影博物館(Elysee)之後對外表示,「文化部正著手利用閒置公有空間,籌設成立台灣第一座攝影文化中心,今年度已經編列經費進行影像作品修復。」
對此,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莊靈表示「樂觀其成」,「無論現階段什麼名稱,表示文化部終於要做了。」
多年來,台灣攝影界推動官方成立專業攝影博物館的呼聲不斷,2012年成立「國家攝影博物館行動聯盟」大動作發表聲明。去年文化部委請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進行「國家攝影博物館專案評估」,除了在台灣各地舉辦多場產官學座談會,還遠赴法國、美國和日本考察,但還沒結案,藝術發展司長卻先異動,此後攝影博物館的推動進度,業界亦無法掌握。
文化部藝發司長張書豹表示,目前地點尚未定案,下半年可望明朗,至於要搶先修復哪些照片、底片,「下周部長回台後將召開徵詢委員會,才會有進一步結果。」
洛桑愛麗榭攝影博物館成立於1985年,目前典藏作品10萬件,設有知名攝影家賈科梅利(Giacomelli)、卡帕(Capa)等人的資料庫,和建築師科比意、默劇泰斗卓別林的完整歷史照片。博物館現由民間基金會營運管理,特別的是將18世紀古典庭園建築活化成當代攝影博物館,因此,如何把老建築打造成符合節能、恆溫恆溼需求,是為挑戰。
館內有專職館員10位,4位專職策展,除了每年4檔展覽,也舉辦國際巡迴展。每年經費達400萬歐元(約新台幣1億6000萬元),其中6成來自政府補助,其他由基金會對外籌募,因此館方很重視國際募款能力。6月底將舉辦大型戶外庭園攝影展,館外架設大型螢幕,徹夜播放攝影作品,估計將湧入上萬名民眾。
目前台灣由官方主持的攝影機構,為今年4月隸屬台北市文化局的「台北攝影中心」,率先在延平南路的市定古蹟「撫臺街洋樓」開張,現由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團隊接手營運。
草編文創品 比種稻有賺頭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32964.shtml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縣報導】2014.06.11
台東市富豐社區阿美族人利用廢棄稻草,發展草繩產業銷國內外有成;但族人並不以此自滿,更著手研究日本神社文化、開發稻草編織文創產品,成功銷售日本,造就台灣「種稻不產米」的另類稻田產業。
富豐社區族人宋博芳說,草繩銷日後,才發現日本神社大量使用稻草,編織成各種祈福產品;台灣銷日的是草繩半成品,「我們為什麼不做成品賣過去呢?如此賣價更高,台灣肯定也有市場可銷。」
族人原來不懂日本神社文化,上網搜集資料、下載相關圖片,才發現日本觀光客購買的高價精緻稻草飾品,多數是「未結穗」稻草手編而成。
宋博芳說,一般製成草繩的稻草,是已結穗收割後的廢棄物,雖可製作飾品,但較粗糙;未結穗稻草烘乾後手感較柔軟、帶香氣,適合手編,可製作精巧飾品高價出售,族人因此產生發展文創產業的企圖心。
合作社年初派出四名族人到西部學手編稻草技術,企畫人員也開始設計文創圖樣,並與有意願的農民契作,專門生產未結穗稻草。
「農民很喜歡這樣的契作,比種稻有賺頭。」宋博芳說,產米要做稻米穀的後續處理,一年僅兩收;但收成未結穗稻草一年可以四收至五收,一分地收入約一萬元,意外開啟農作的另一種產業發展。
部落婦女現在興起學搓製稻草技術,為投入文創產業做準備,「真的很有趣!但是腳要緊夾著稻草才搓得好,不能亂動,屁股坐得很痛。」
◆ 時尚主婦踏遍歐美訪名家 繪本藏童年冒險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33028.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6.11
賴嘉綾打扮時尚,塗著金色指甲油的雙手閃閃發亮。但她可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貴婦」,土木系出身、專職家庭主婦的她,花了十年走訪卅多位國際繪本作家,完成新書「與圖畫書創作者有約」。
賴嘉綾畢業於台大土木系、赴美取得華盛頓州立大學環境工程碩士,婚後專心在家帶孩子。「我想做有興趣、又能陪孩子成長的事。」她陪孩子閱讀時愛上繪本,如今孩子已踏入社會,她依然沉迷於繪本世界,創立繪本工作室「在地合作社」。
「繪本不只是『童書』,它洋溢好奇心與想像力,大人也能沉迷其中。」賴嘉綾指出,美國繪本的讀者群,成年人占了七成以上。她創辦的「在地合作社」,結合一批熱愛繪本、所學橫跨各領域的「大人」。有人設立以繪本為主的安親班、有人創立兒童劇團、有人從事網路設計、商場設計,讓繪本的種子落入生活各層面。
「成功的繪本讓大人回味童年,或者為失去童年的大人再打造一次童年。」賴嘉綾旅美多年,多次參加當地的繪本讀書會與工作坊。回台後她發現台灣繪本面向的不足,十年前開始有計畫地採訪國際繪本作家,挖掘他們童心與想像力的來源。
賴嘉綾不靠政府補助,以熱情走訪卅多位歐美繪本作家而完成新作。
◆ 為雕塑研究300種鳥 意外變專家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32760.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向鑫/金門報導】2014.06.11
金門大學「國際雕塑創作營」系列活動圓滿落幕,縣籍藝術家楊春森特別趕在畢業季之前,以15種鳥類作成大型青銅「凌雲之志」作品,祝福所畢業生大展鴻圖,他個人也因此作品意外成為鳥類專家。
擔任策展人之一的楊春森此次獻出「凌雲之志」、「結晶」兩個作品,「凌」以花崗岩做為基座,上頭以青銅鑄造金門代表性的鸕孳、戴勝、杓鷸、隼等15種鳥類,串連成一圓形;「結晶」則以黑色花崗石搭配白水晶。
楊春森說,為了製作「凌雲之志」,特別翻閱許多鳥類書籍、耗時近3年完工;金門共有300多種候、留鳥,對鳥類的名稱與特性都需要了解到一定程度後,才能一一完整呈現在世人眼前。
「結晶」作品特別花了數十萬元購得80公斤重的大、小兩塊白水晶,由於擔心會有「雅賊」,所以特別加裝防盜警報器與3架監視器。
由楊春森與德國藝術家托貝爾(Durchgedreht Tobel)二人策展、以「世外桃源」為題,5月1日在校園開辦公共藝術及國際雕塑創作營,參與的藝術家還有荷蘭的卡琳 (Karin)、巴西的瑪西雅(Marcia)與台灣的趙瞬文、劉和讓、彭郡如、呂坤和等8名藝術家,綜合利用各種媒材,創作9件裝置藝術品,完成後置放在學校的各角落,美化環境。
※ 相關報導:
* 梅丁衍40年回顧展 紅毯上…是天安門坦克痕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33025.shtml
以卅萬顆珠子串成的兩層樓高巨型鈔票「戒急用忍」高懸在空中;展場入口處掛著「華人與寵物准予入內」牌匾;乍看如迎賓「紅地毯」的裝置,其實是天安門事件坦克車履帶的印記……台灣當代藝術家梅丁衍大型回顧展「尋梅啟事」,呈現藝術家四十年來的創作歷程,也縮影兩岸近百年來的歷史。
素有「台灣達達」美銜的梅丁衍,一九五四年出生於台北,回顧展呈現他的畫作、電腦輸出、巨型裝置等,約五百件創作。
◆ 服貿商機 出版業看到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733039.shtml
【聯合報╱陳本源/中華民國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理事長(台北市)】2014.06.11
服貿協議我原來沒有研究過,因為出版界反應較強烈,我個人也在不十分瞭解的情況下,與其他幾個業內人士發表了一些意見,以至於出版業成為反服貿的起火點,這使我感到不安。出於責任感,最近我反復閱讀了協議內容,的確感到出版界不應成為服貿協議的阻礙。
大陸這幾年發展很快,特別是服貿產業,更是商機遍地,現在世界服貿發達的國家都在搶大陸市場。台灣在服貿方面比較發達,如果按兵不動,兩岸服貿協議遲遲不能通過,台灣將錯失良機。台灣的發展空間已經很小了,一定不能錯過這次機會。儘管服貿協議有關出版的內容很少,但為了台灣的利益,我們也要予以肯定與支持。
出版界對服貿協議反應較強烈,有個原因是出版界想通過服貿談判讓大陸開放對台灣的出版,這正是兩岸都非常慎重的事情。
我對大陸這些年來在出版改革與出版產業市場化的一系列積極舉措,有一定的瞭解。
大陸出版業開放是漸進式的,開放政策逐年頒布,從早期只有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等比較積極進口台灣圖書,賣到大陸各重點高校圖書館,到今年包括大陸最大的民營館配書商都開始參與台版圖書的館配業務。尤其這兩年,大陸三大網路書店及無數的淘寶網書店,以及國民營書店都已在銷售台版書,業務逐年增長;今年各省書展都有安排台灣圖書展銷。
另外,大陸出版社這些年都做了徹底改革,出版社的市場化更加快速。新裝上陣的大陸出版業更積極引進海外版權,台灣版權是重要一部分。
尤其台灣的知名作家與原創作品,授權大陸的版權預付金一種書至少幾千美元以上。有的台灣知名作家一種書甚至幾萬美金,只要台灣作品好,都是大陸出版社爭取的出版稿源。
目前台灣出版市場快速萎縮,台灣圖書通過大陸合法的圖書進口公司進到大陸,無疑給台灣出版業帶來希望。不僅如此,台灣許多出版社都在大陸與大陸公司合作做出版,光北京就有近似百家。我相信兩岸出版總有一天會開放,但這需要兩岸共同努力,只要兩岸和諧發展,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還有人擔心服貿開放兩岸印刷,其實,台灣在大陸的印刷廠經過出版部門授權也可印刷圖書,許多台灣印刷業在大陸業績非常好,印刷業都沒反對服貿協議,出版業更應理解。
很多出版同業可能不瞭解,反服貿反而會影響台灣作者與出版原創作品在大陸市場的授權與推廣,反而延緩推動大陸政府對台灣圖書進口綠色通道的作業,影響台灣圖書在大陸銷售的快速成長空間,尤其會影響兩岸出版發行業的交流活動與合作發展的機會。在此呼籲出版業者全力支援服貿,讓兩岸的出版合作順利發展。
王修功 獲新北陶藝成就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34965.shtml
【聯合報╱記者盧禮賓/鶯歌報導】2014.06.12
第一代台灣資深陶藝家,高齡84歲的王修功獨創「高溫釉下彩」技術,做陶將近一甲子,在台灣陶瓷界寫下歷史新頁,今年獲得第2屆新北市陶藝獎最高榮譽「陶藝成就獎」。
鶯歌陶瓷博物館表示,王修功17歲進入杭州藝專就讀,來到台灣之後,26歲從水墨創作轉投入陶藝創作。
王修功擔任中國陶器公司廠務及中華藝術陶瓷公司廠長的年代,台灣陶藝還在萌芽階段,釉下彩需經低溫燒製3次才能完成,他不眠不休研究,開發出「高溫釉下彩」技術,可用高溫1200度一次燒成。
這項技術讓台灣陶瓷藝術在技術上邁進一大步,呈現絢麗色彩與渾厚韻味。後來王修功與藝術同好一起成立「龍門陶藝公司」及創辦「唐窯」,發展兼具傳統與創新的陶藝。
兩年一屆的新北市陶藝獎「陶藝成就獎」,由提名委員會、遴選委員會評選出長年對陶藝有卓越貢獻成就者,王修功表示,榮幸獲得這個獎項,會持續關心陶藝發展,希望能為台灣陶瓷貢獻一己之力。
陶博館館長陳春蘭表示,王修功以高溫釉下彩開啟中式水墨韻意的裝飾陶瓷版畫,運用繪畫長才變化豐富,值得後輩學習,獲獎實至名歸。
※ 相關報導:
* 玻藝節下月開幕 濃濃奇幻風
http://news.ltn.com.tw/nes/local/paper/786764
新竹市國際玻藝節下個月即將開幕,文化局昨天邀請世界級的玻璃大師到新竹市,局長林榮洲說,今年國際玻藝節將有各國大師共襄盛舉,期許再造新竹玻藝風華。
◆ 葫蘆墩編織展 1次飽覽40件典藏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6741
自由 2014-06-12
〔記者謝鳳秋/豐原報導〕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編織文物館「典藏編織特展」首度將四十件編織典藏品一同展出,難得一見,昨還安排知名工藝家張憲平為小朋友示範竹風車,讓小朋友體會農業時代童玩就地取材的智慧。
看到張憲平示範用竹片編出花型風車,小朋友發出驚嘆聲說「好厲害,像變魔術一樣!」接著拿到事先編好的竹風車,進行DIY組裝,七歲小朋友張榆鉉說,從沒見過這這種竹編風車,很好玩。
七十二歲張憲平從事編織逾半世紀,作品曾獲國內競賽優等獎及故宮博物院典藏,這次展出他的作品為「勾紋提籃」、「林間」,「勾紋提籃」以寬○.一公分、厚○.○五公分輕薄竹篾、藤皮及竹籜,細編而成,再上生漆,透過三層疊次編結技法的古錢紋樣及完美立體工法,呈現出若青銅器雕塑形貌。
這次特展展期至廿九日止,精選廿二位名家作品,包括:陳景林用瓊麻及絲瓜絡,綴織纏繞的作品「執著」,盤根錯節,展現草根韌性;劉千韶刺繡作品「石榴風情」,針法細膩;賽夏族章潘三妹藤編作品「葉紋藤編花器」,古樸飽滿;八十歲資深藝師婁經緯,以蠶絲等天然纖維框織作品「海」,壯闊深沈。
※ 相關報導:
* 唐振瑜《戰酒》 聞得到高粱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2000879-260115
耳聽砲火聲,手釀高粱酒!紀錄片導演唐振瑜於金門服役時,一窺戰備時期封閉的金門鄉村,發現令人驚豔的「白酒」文化,退伍至今拍攝多部有關金門的紀錄片,最新作品《戰酒》更甫獲休士頓影展「最佳紀錄片金獎」,將金門推向國際。
看!紙風車的孩子長大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3000860-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金門報導 2014年06月13日
「從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到現在的青少年反毒劇,紙風車做的是銜接孩子們看戲的經驗,在不同年齡給予不同形式的戲劇演出,讓孩子對生活有更多體會想像。」12日下午,在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的領軍下,紙風車帶著宣導反毒觀念的青少年反毒劇《少年浮士德》前進小金門的烈嶼國中演出,邀請250位烈嶼國中與上岐、卓環與西口3所國小的高年級學生共同欣賞。
「老朋友」二度合影
感人的是,6年前曾在同個地方看過紙風車319演出的孩子們,已從小學一、二年級長成到七、八年級,這次也都坐在台下欣賞,臉上盡是期待,還有人志願登台協助演出。演出前,當年曾在校門外小麥田與演員合照的他們,也特意與演員舊地重聚、二度合影,場面十分有趣。
紙風車2006年發起319計畫,帶著《紙風車幻想曲》與《武松打虎》演遍全台各地偏鄉,免費讓孩子欣賞國家劇院級的兒童劇,2008年,紙風車帶著《武松打虎》來到小金門烈嶼鄉的烈嶼國中體育館演出。任建誠笑說,烈嶼讓自己永難忘懷的場面是:「開演前,孩子們從體育館四面八方散步來,三三兩兩走在田間、走在田埂上,那畫面好特別。」
在烈嶼國中服務多年的輔導主任楊宏龍回憶當年場面,「紙風車的演出讓全場孩子都很High,小學生看得很專注,國中生討論得很熱烈。」訓育組長許芸梅也說,「我們這地方是離島中的離島,孩子的資源很少,有這樣的演出特別有意義。」
記得6年前打老虎
烈嶼國中八年級的林季蓉,6年前曾欣賞過319的演出,這一次自願登台協助演出《少年浮士德》。她說當年紙風車演了什麼真的記不得,但記得《武松打虎》的老虎跑到觀眾席跟大家互動的場面。七年級的蔡育杰協助台上布景道具的擺放,他笑說:「我只記得紙風車三個字,但忘記演什麼。後來看到那時候的照片,有想起來自己伸手打過老虎。」
在烈嶼國中的演出結束後,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與元大文教基金會發起的「拯救浮士德」計畫正式完成金門全縣演出,在全台932所國中裡已完成135所的演出。
※ 相關報導:
* 歌仔戲國寶跨界 廖瓊枝演當代劇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35409.shtml
看八十歲的歌仔戲國寶廖瓊枝首度跨界當代劇場獨角演出,六十四歲的視覺藝術家陸蓉之詮釋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國家兩廳院舉行國際劇場藝術節,多檔節目走國際合作路線,讓台灣人熟悉的藝術工作者在外國編導手下綻放新面貌。
* 三度來台 盲人鋼琴家辻井伸行展現療癒音符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29255.shtml
首位奪得素有全球鋼琴界奧斯卡獎─范克萊本鋼琴大賽冠軍的日本天才鋼琴家辻井伸行(Nobuyuki Tsujii,音同十井伸行)確定三度訪台,並於7/26(六)於國家音樂廳舉辦《辻井伸行2014台北鋼琴獨奏會》。辻井伸行表示,此次獨奏會將演奏拉斐爾與蕭邦的曲子,兩人的曲子在技術面與音樂表現面都是值得挑戰的作品,期待透過完美的演出,讓樂迷們一飽耳福。
* 返台首度奏金曲 陳銳超興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3000862-260115
個性陽光,外表帥氣,獲得伊莉莎白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的台裔澳籍小提琴家陳銳,今天將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由呂紹嘉指揮,這也是陳銳首次帶著這首比賽首獎作品回台演出。
◆ 拼布拼成荷葉田 蔣絜安大陸拼布賽奪金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37569.shtml
【聯合報╱記者賴佑維/桃園縣報導】2014.06.13
桃園縣龍潭鄉拼布藝術創作家蔣絜安長年推廣客家拼布文化,以年輕多元、配色亮麗高雅的風格跳脫傳統窠臼,日前更把龍潭鄉荷葉田景觀融入作品,做出手提、斜背及後背三用包包,參加大陸國際拼布大賽一舉獲得拼布小物類金獎。
蔣絜安說,這款名為「荷葉田田青照水」三用包包,採用手縫、貼布、刺繡、壓縫等技巧製成,她取材龍潭荷葉景觀與作品結合,果然獲得評審青睞。
「花了兩個月才完成作品」,蔣絜安說,手工作品很費時,但精緻度是機器生產作品遠遠比不上的;為了提升實用性,她大膽將包包做成手提、斜背及後背三種款式,使用者可依照不同的場合挑選使用。
蔣絜安另件壁飾作品「達觀」更用馬賽克拼布的方式,縫製出她公公、客家文學家鍾肇政的肖像,「這是慶祝公公八十八歲大壽做的神秘禮物。」蔣絜安說,作品花了三個月才完成,在這次國際拼布比賽中獲得原創壁飾類的優秀獎。
◆ 陳建維攝影展 李宗盛談夢想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37332.shtml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佳里報導】2014.06.13
攝影師陳建維昨在蕭壠文化園區舉辦「原來我不是攝影師」攝影展,作品主角不論老人、小孩或藝人,都呈現陳建維獨特的溫暖風格,展出到9月14日;知名音樂人李宗盛昨天站台,兩人解說作品並與觀眾對談,非常熱鬧。
陳建維在展場放置英式古早腳踏車讓觀眾試騎,還有鞦韆、木馬營造溫馨氣氛,並將請作品主角歌手黃大煒等人來會場辦「彈唱會」,要給觀眾「零距離的全新觀展經驗」。
昨天陳建維請好友李宗盛以「還是那個年輕人」為題與他輕鬆對談,兩人以年輕時都經過許多艱困阻礙,但從未放棄,鼓勵年輕人能抱持初衷,堅持夢想,勇敢以攝影、音樂寫出自己的故事,不要輕言放棄。
李宗盛認為近來數位音樂軟體工具快速發展,寫歌的人多了很多,但好音樂並未增加,一堆人自稱在玩音樂、創作,但許多音樂網站「內容都是沒價值的垃圾」。就像現在人手一機可隨時拍照,「攝影師」一下子多了起來,做音樂也成為「全民運動」,卻沒有讓有意義的好作品、大師增多。
陳建維說,自己至今拍照都還會緊張,對每次按快門都慎重看待,不認為可以自稱攝影師,他很少覺得自己在工作,而是在開心拍照、交朋友。
展期中,他鏡頭下的音樂人將陸續辦彈唱會:29日下午兩點半巴奈、7月26日陳明章、8月17日黃大煒、胡德夫、9月14日玫熹,全部免費,可查詢園區官網(http://soulangh.tnc.gov.tw/)。
老木匠玩設計 為傳統木作找出路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739472.shtml
【聯合報╱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2014.06.14
宜蘭縣文化局邀集國內設計新秀和名家,昨天起在羅東文化工場舉辦「合宜文創特展」,其中「設計家鄉」邀木作師傅劉錦坤分享從傳統木作轉型推出的各種文創木作商品。
「合宜文創特展」是向東流設計聯盟首為宜蘭縣文化局策畫的文創美學展覽,在羅東文化工場1、2樓展出,展期到7月30日。
展覽包括「設計之星」、「設計名家」、「設計之相」及「設計家鄉」,邀請台灣新銳設計師、大專院校優秀作品,透過學生的創意了解台灣的文創思維,另外,也有專業設計師從海報、多媒體、珠寶等面向,提供最具時代性的經驗。
「設計家鄉」展出宜蘭在地的文化設計,出生宜蘭的劉錦坤,十多歲從木匠學徒做起,從事木作30多年,一度因塑膠家具興起、成本提高,木作沒落,6年前到社區大學授課、轉型,經過文化局文創中心協助,推出實用且具設計感的作品,第1個作品觸控LED木燈及阿嬤的櫥櫃到大陸參展很受肯定,收到很多訂單。
今年他和學生共同設計和製作伸活椅、檜木櫃、排骨椅等,廣受喜愛,他說,「木頭是有生命和溫度的!」他的作品多使用台灣檜木舊料改裝,環保又好看。
※ 相關報導:
* 荷蘭設計神作 救護車變遊樂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4000471-260107
台北當代藝術館即日起至7月20日舉辦「自然而然─台灣X荷蘭社會設計展」,由19位台灣與荷蘭設計師帶來31件社會設計作品,包含利用報廢的救護車改造成充滿想像力的兒童遊樂場、老奶奶專用枴杖、稻草編織家具等,歡迎觀賞。
荷蘭設計作品以實用見長,融合創意視野與人文胸懷,盼喚起大眾對大自然的重視。「自然而然─台灣X荷蘭社會設計展」昨舉辦開展記者會,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策展人徐景亭、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與台荷設計師皆到場同慶。
◆ 陳美岑畫生命樹 藏人間再造的天堂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39583.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06.14
旅法藝術家陳美岑將城市類比為盤根錯節的大樹,藉以觀望城市這座「人間再造的天堂」;於是台北的老榕樹包裹著柏林等異國城市的地圖、法國梧桐隱藏著巴黎地圖一展天堂光景。
陳美岑特選膚色、紅色、紫色三個色彩基調以線條描繪出象徵人體的肌膚、動靜脈血管、神經系統與城市街道甚至是網路。她說,根莖不斷蔓延的大樹,最終仍將靜觀自己的內在,而她是在「創造我的生命樹」!
陳美岑旅法22年,她的「天堂」系列的每件作品代表一座城市,包括出生地台北、現居地巴黎及曾漫遊造訪過的香港、新加坡、東京、北京、倫敦、柏林、馬德里、蒙特婁、斯德哥爾摩等。
「天堂」系列由血肉膚質的樹幹、觸手式的大樹枝椏,包藏著蜘蛛網狀的城市街道。隨著她所到之處,她描繪下各個城市的地圖,外包的樹種則以台北的老榕樹居多,這寓意「鄉愁」。
陳美岑長年身處異國,不斷反省自己的文化認同,「到底什麼才是自己的家鄉?」這些「人造天堂」如同她心境的寫照、旅行的日誌。
「天堂」個展即日起在新苑藝術(八德路3段12巷51弄17號)展出1個月。
※ 相關報導:
* 馬尼克斯爆炸視界 大玩3D技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4000433-260115
想要在短時間內環遊世界,看遍全球美景嗎?荷蘭裝置藝術家馬尼克斯‧德‧奈斯新作《爆炸視界2.0》,耗費1年時間,在社群網路上篩選出最多人拍照上傳的400個景點,再透過3D掃描技術與演算軟體,在展場空間中投射、還原照片中的立體建物,讓觀者20分鐘就能穿越羅馬競技場、美國林肯紀念碑、埃及人面獅身像、泰姬瑪哈陵,直達台北中正紀念堂。
這項作品即日起在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方舟舉辦的「媒界探勘」展出。民眾可在2米6乘以7米大的展場空間,手摸球狀數位互動儀器,瀏覽全球400個景點。
* 20青年方寸天地 北投梅庭展篆刻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39582.shtml
「英雄出少年-方寸天地」特展,昨起在北投梅庭登場。主辦單位邀請20位國內青年篆刻者,將「一代草聖」于右任的詩詞,以篆刻為媒介進行詮釋。風格各異的作品,民眾體驗篆刻之美,還可賞析于右任詩詞。
◆ 楊輝新作牛仔褲 泣訴血汗工廠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4001076-260306
旺報 記者賴廷恆/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14日
相較出自台灣布袋戲家族的「霹靂布袋戲」席捲台灣,風光進軍大陸,大陸布袋戲世家第5代傳人楊輝首度帶來台灣的,卻是一段與文革傷痛、家破人亡、流浪異國等相關的《操偶師的故事》,訴說不一樣的家族史、戲夢人生。
兩廳院「2014國際劇場藝術節」以「洗牌,重新看世界」為主題,安排7檔演出形式各異的劇場作品。曾受邀參與「2012台灣國際藝術節」,與瑞士洛桑劇院攜手推出《操偶師的故事》,2度訪台的楊輝,10月將帶來新作《牛仔褲》,再度與洛桑劇院合作,結合多媒體動畫,運用日本文樂(Bunraku)戲偶,訴說大陸牛仔褲血汗工廠的女工故事。
憶過往 險餓死 遭歧視
「戲如人生」一詞由楊輝口中道出,格外顯得世事滄桑。楊輝的父親楊勝為大陸掌中戲大師、「北派布袋戲」的創始者。1960年代,名導演虞哲光執導的《掌中戲》,為中國第一部彩色布袋戲電影紀錄片,曾於澳洲國際電影節獲頒大獎,即為楊勝畢生的布袋戲藝術結晶。
「文革對我的影響太深刻、太巨大了!」自稱至今仍極度沒有安全感的楊輝,提起父親受牽連入獄,落寞去世,母親為此精神失常,兄姊被迫下鄉,「我差點餓死,要到街上撿東西吃,還給別人歧視,覺得你是黑五類」等往事,至今仍餘悸猶存。
父親在獄期間,楊輝曾領著弟弟去面會,楊勝興奮之餘,最終卻只能找些紙、竹籤,做成一隻風箏給兩兄弟一起玩。他帶著弟弟離去時,走了一段,驀然回頭,風箏仍停在空中。日後25、6歲的楊輝在南美洲流浪時,才由這畢生難忘的畫面恍然悟出,父親藉由風箏告訴他:「兒子,生活必須自由而簡單」。
在歐獲肯定 續傳技藝
盡得父親操偶絕學的楊輝,黯然隨兄長離開大陸,自我放逐異鄉,亦曾輾轉到過香港,目前定居法國。遠渡重洋的楊輝,一度生活困頓,差點放棄家傳偶藝,所幸身負的布袋戲技藝在歐洲深獲肯定,讓他續以布袋戲傳人的身分,於國際間傳承這門東方藝術。
《操偶師的故事》即以楊輝本身的家族史及對父親的記憶為基礎,戲說一段大時代中布袋戲藝師的命運故事。2003年在法國,楊輝終於找到大陸已不復見的《掌中戲》錄影帶。由影像開始回想父親的一生、自己的來時路,「其實就是戲如人生。」
故宮231件「神品至寶」 赴日開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41356.shtml#104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6.15
故宮「神品至寶」展即將赴日,廿四日在東京展出,共計展出兩百卅一件珍品。這是故宮首次在亞洲國家舉辦大型綜合特展,除了人氣國寶翠玉白菜、肉形石首次出國,還包括蘇東坡、王羲之等名人書畫也要放洋做文化外交。
快雪時晴帖 休展沒登日
六月出版的「故宮文物月刊」,詳細介紹這批文物的特色。故宮院長馮明珠在「神品至寶赴日展關鍵決策」一文指出,選件原則包括「能夠感動並吸引日本觀眾」、「在兩國文化交流史上有重大意義」。
日本書道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馮明珠指出,故宮典藏晉唐到宋元的書法名品,成為東京國立博物館商借的重點,最後包括「蘇東坡寒食帖」、「王羲之大道帖」、「黃庭堅書七言詩」等四十件書法雀屏中選。
她透露,王羲之最知名的「快雪時晴帖」,日方多次商借,最後仍因仍在三年休展期而未獲同意。
明皇幸蜀圖 日本名氣響
出借的繪畫珍品中,有一幅「明皇幸蜀圖」在台灣名氣普通,在日本卻鼎鼎大名,因為這幅圖跟傳說逃到日本居住的楊貴妃傳說有關。「明皇幸蜀圖」描述「安史之亂」時唐明皇避難入蜀,畫中一隊騎旅自崇山峻嶺中穿出,其中著紅衣乘黑馬者為唐明皇。
歷史記載唐明皇逃難馬嵬坡時遇兵變,楊貴妃遭賜死。
馮明珠指出,日本傳說楊貴妃並未自縊於馬嵬坡,而是逃難渡海來到日本,最後病逝於向津縣半島上久津縣的唐渡口。與如此浪漫傳說相關的「明皇幸蜀圖」,自然被選中赴日。
馮明珠表示,赴日展選件中與其他國際借展最大不同之處,是加入豐富的織繡與圖書文獻選件。隋代時,日本效法中國制定服制,中國織造技術大量東傳,隋唐的錦、綾、羅、紗等織造技術相繼東傳,影響日本服飾深遠。
此次共有十六件繡品赴日,傳達中日在織繡工藝上的交流。
※ 相關報導:
* 40年達16公斤手稿記憶 雷驤捐國圖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41320.shtml
作家雷驤昨將創作四十年的原稿捐贈予國家圖書館,光手稿便重達十六公斤。包括最早發表於「文學季刊」的「犬」、獲聯合報文學獎小說佳作獎的「英雄的形象」、新作「生途悠悠」手稿與校稿、信札、日記等,以及銅版畫「維也納七帖」手繪原圖。
捐贈儀式上,雷驤與妻子Amy、女兒雷光夏、好友傅月庵皆出席,身為音樂人的雷光夏還為父親的紀錄短片創作音樂「回」。雷驤特別感謝妻子Amy,表示他的每本書都是獻給妻子,這些手稿多年來也是由妻子整理收藏。
* 藝氣風發開幕 「詩婢家」畫院吸睛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40969.shtml
蘆竹市長流美術館第4屆「藝氣風發」國際藝文發表會今天開幕,四川成都有近百年歷史的「詩婢家」畫院跨海來台參展,在發表會中備受矚目。
「詩婢家」畫院受矚目原因,是對日抗戰期間,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黃君璧等中國「五老七賢」齊聚於此,日後著名的「張大千書畫紙」,也是在這個階段研發上市。不但典藏多件大師畫作、書法,更是近代中國美術發展史的重要見證者。
◆ 鐵人教練拿相機 老外涂景文譜人生爵士樂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40894.shtml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2014.06.15
「外國人在台灣,不一定只能教英文」,來自美國紐約的涂景文,在台定居逾廿年,更在台灣鐵人界小有名氣,三年前起,他把對攝影的熱愛轉為志業,成立碧潭攝影工作室,投入肖像、運動競賽攝影,對他而言,「每個倏忽即逝的瞬間,就像一首即興演出的爵士樂一樣動人」。
超過卅年的運動生涯,從棒球、冰上曲棍球、長跑到鐵人三項,涂景文說,運動淬煉心性,更讓人對生命力有更深刻體悟,他因此培養出不同於一般攝影工作者的觀察力,畫面律動中流露一股內斂的沉穩,他很常聽到朋友說,「看作品就知是你拍的」。
今年起,除了碧潭攝影以外,他另外成立一個「藝圖攝影」(Etude Photo)品牌,涂景文說,英文字「etude」意思是練習曲,他用鏡頭捕捉日常生活的人事物,而每個畫面中的主角是跳躍的音符,透過構圖、光影互動,即興譜出一首樂曲。
從業餘攝影愛好者,轉為專業工作者,涂景文表示,「就這樣一頭栽進去,回不去了」,但創業並不容易,尤其面對數位化浪潮,以及如何從商業攝影的大眾市場勝出,小而精雖是利基,卻也是挑戰。
興趣當職業 學品牌經營
草創初期,涂景文不諱言,「真的滿辛苦的」,他也體認到,把興趣做為職業一點都不容易,雖能自己獨當一面,但客戶關係、品牌經營、溝通技巧都得從中學,他也開玩笑說,不少客戶一看到外國人,擔心無法溝通,但他卻講得比台灣人還道地的中文,台語也流利。
不過,專業人士在歐美和台灣待遇也有落差,涂景文舉婚紗攝影為例,一天行情至少有五百美元,一場婚禮下來,兩到三千美元,在台灣仍免不了同業間砍價,大家拚死拚活。
因此,在肖像攝影以外,工作室另外一半收入來自運動競賽特約攝影,熱愛運動的涂景文,生活少不了運動,也因此,對於如何替賽事說故事,他也有自己不同的觀察。
堅持用底片 拍情感溫度
翻開一張前年台北富邦馬拉松照片,涂景文說,許多時候,人比活動本身來得更有畫面張力。攝影過程中,他發現當大批選手奮力向前跑,人龍不斷往前推進,卻有一位選手因抽筋在分隔島休息紓緩,兩相對照,一動一靜,對比格外分明。
大眾化的商業攝影,涂景文形容,「就像糖水一樣」,只重外在形式,卻少了最關鍵的情感—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但是,對他來說,攝影卻「不只是當下按下快門而已」,這也是他到目前為止,持續使用底片相機的原因。
※ 相關報導:
* 美少女酷似《冰雪》女王 網路爆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5000344-260108
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榮登影史最賣座動畫片,魅力席捲全球。美國佛羅里達州18歲少女安娜(Anna Faith Carlson)長相酷似片中冰雪女王艾莎,她把自己與艾莎的人形立牌合照上傳至網路,旋即爆紅。
雄獅經典再現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6000424-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16日
1996年停刊至今,《雄獅美術》卻未淡出讀者記憶,2011年國史館出版《獅吼:雄獅美術發展史口述訪談》,同年北市府在捷運站推出「雄獅事記、藝術書房」;今年5月高雄市立美術館策畫研究展「雄獅學:雜誌構築出的時代美學」,在在重現這本台灣第一長期發刊藝術雜誌的經典風華。
「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這是我的幸運,也是我的承擔」,《雄獅美術》發行人李賢文說。1971年3月創刊號發行時,李賢文還只是大四學生,首任主編何政廣奠下基礎,此後在奚淞、蔣勳、王福東歷任主編手中各顯風貌,但唯一不變的是緊貼時代脈動、和開創公共議題的企圖。
挑戰禁忌掀話題
曾以「找尋台灣文化表情」為宗旨,引介庶民文化與素人藝術;在白色恐怖下,因連載陳映真小說《賀大哥》被警總約談,更為埋沒數十年的台灣前輩藝術家製作專輯,儘管如陳澄波等人當時還是禁忌,仍引起巨大迴響。
到了1990年代王福東等人掀筆戰,話題和爭議性十足,雜誌甚至賣到「缺貨待補」。
此外,「要有一間現代美術館」、「要有公共文化獎助的方法」、「擴大海外大展來台的機會」等議題,也在日後一一獲得實踐,顯示《雄獅美術》的前瞻與影響力。而熊秉明、謝里法、鍾肇政、吳晟、許常惠等國內外文化界好手匯聚,更讓《雄獅美術》從引介資訊提升成為具批判、擴展美學的綜合性雜誌。
在資源匱乏的年代,《雄獅美術》能走過26年、發行307期,李賢文當時以「企業回饋社會」為由說服父親,也就是「雄獅鉛筆」創辦人李阿目贊助創刊,並獲劉其偉、席德進等師執輩藝術家的行動支持,展現純真熱情。
完成數位化建置
「原本預定以報紙形式發行以節省經費,但劉其偉反對說:『報紙會被拿來包油條,再薄也要以雜誌形式出刊!』」雜誌前3期贈閱,第4期開始每本售價5元,「當時可吃一碗陽春麵加滷蛋」,李賢文說。
而這批見證台灣藝術發展的寶庫,也在2012年完成數位化建置「雄獅美術知識庫」,「透過雲端更便於檢索,讓《雄獅美術》繼續在這個時代引起作用!」
※ 相關報導:
* 設新人獎、開畫廊 做時代先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6000433-260115
《雄獅美術》之外,李賢文1976年設立「雄獅美術新人獎」,1977年成立「雄獅畫班」,1982年台灣首部美術工具書《西洋美術辭典》問世,1984年成立「雄獅畫廊」等,像超人似的接連開創具先鋒特質的文化事業。
◆ 音樂劇MRT 探討現代人情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6000432-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16日
一對分手8年的舊情人,在捷運車廂不期而遇;兩個相差30歲的陌生人,竟以一首樂曲連結;在一起一輩子的老夫妻,丈夫已老人癡呆,妻子仍緊緊守護。天作之合音樂劇場推出捷運環境音樂劇《MRT》,藉由這3段發生在台北捷運的故事,透過劇情巧妙的關係牽引,帶領觀眾重新檢視現代人的情感。
這3齣單幕劇跨界齊聚3組不同特色的創作者,其中「Act I:好久不見」由王詩淳擔任編導,作曲則為獨立歌手蕭賀碩,曲風偏城市民謠。「交界」則由凱爾編導,許哲珮擔任創作,曲風神祕。「末班車」則由音樂劇硬底子演員程伯仁首度擔任編導,音樂則由洪予彤設計,曲風溫暖。
製作人廖又臻表示,捷運MRT英文是「Mass Rapid Transit」,但這齣劇當中,其實想說的MRT是「Memory,Replay,Track」,「我們好像跟著3個故事裡的主角,一起走過他們的人生故事,歷經開展、解構、重整,最後學會放下、珍惜,再回到自己的軌跡,繼續勇敢向前。」
距演出不到3周,北捷竟發生砍人事件,「那天我們都傻了,因為大家開始對捷運產生畏懼,銷售的確也停滯。」但緊急開會之後,大家都認為準備這麼久應該要繼續作,不該延期推出。
音樂總監冉天豪表示,「這更堅定這齣戲的溫暖基調,我們傳遞給在都會中庸庸碌碌掙扎的現代人一些訊息,重新檢視那份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溫度。」
《MRT》20日至29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功能展演廳演出。
◆ 廖克發:非法移工像流浪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6000430-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16日
「在馬來西亞,我從沒覺得拍電影是可以做的事情,來到台灣之後,我才發現,原來什麼都可以學、都可以做!」華裔馬來西亞導演廖克發,5年前還在新加坡當國小教師,直到某天學生反問他讀書的意義,他才開始思索人生目標,發現國外有電影系所,讓原本就愛好攝影的他,毅然辭教職來台唸書拍片。
廖克發新加坡大學商業學系畢業,2007年來台,目前是台藝大電影系研究生,處女作《鼠》即獲金穗獎最佳導演獎,《雨落誰家》獲金穗獎最佳學生作品,並以《愛在森林邊境》、《花開的夜晚》、《一起去看海》等片入圍多項國內外影展。
去年入選金馬電影學院,跟名導侯孝賢學習。他擅用樸實的電影語言陳述社會弱勢處境,更特別關注在台灣新移民與移工議題。6月28日在光點華山舉辦廖克發「菠蘿蜜飄香的漫長等待」作品展,放映他以台灣土地為主的5部作品。
廖克發在馬來西亞第2大工業城新山長大,聚集不少外籍移工,讓他對移工處境有所觀察,曾目睹非法移工為躲避警方追捕,「就像流浪狗一樣竄逃」,讓他十分震撼,繼而關心這群打工客,「一開始我以他們為拍照對象,之後變成好友,一起踢足球,年夜飯也邀請他們來家裡圍爐!」
來台之後,為賺取生活費與學費,他得半工半讀,他笑稱自己也像「外勞」,也開始關注台灣的外籍移工議題。為田野調查,他曾花半年時間在移工群聚的中山北路找人聊天、訪問,並構思完成《花落誰家》,以外籍工廠女工被積欠薪資的處境為題材。
去年他再推新作《一起去看海》探討兩代泰國移工在台打拚的故事,入圍台北電影節短片獎。廖克發說,馬國風氣保守、對藝術創作有諸多限制,台灣環境自由,他得以盡情創作。他將繼續延伸《愛》片主題,完成在馬國為禁忌的共產黨歷史紀錄片,「台灣能讓我自由發聲,讓我有更多空間,希望有一天,這些影片都能在回家鄉,讓大家看見!」
5報2電視台…迎我國寶 日媒大陣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8745199.shtml
【聯合報╱東京記者雷光涵/十六日電】2014.06.17
二○一一年春天日本國會通過「免司法扣押法案」,故宮國寶赴日展覽的媒體主辦權爭奪戰立即白熱化,我國政府考量後,拍板由各媒體「共同主辦」,日本首次「全明星」(All Japan)陣容應運而生。
當年三月廿五日法案通過當天,我國駐日代表處的電話響不停,有恭喜祝賀,更多的是請託,想與決策人物見面,爭取台灣國寶赴日的媒體主辦權。
日本藝文界有慣例,舉辦大型藝文展覽會時,博物館或美術館會與媒體合辦,財務、宣傳交給媒體,自己只專注於展品、展示等專業;而對報社、電視台等媒體而言,辦好高品質內容的展覽,將名利雙收。
泡沫經濟時代,圖坦卡門古埃及文物展、米羅的維納斯展分別創下兩百九十五萬人次、一百七十二萬人次的票房;二○○九年阿修羅、二○一二年的圖坦卡門也都破了一百六十萬人次,轟動程度在當時已是「社會現象」。以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與喜愛,藏有「神品至寶」的國立故宮文物,自然是各家爭取目標,業界稱為本世紀最後巨獻。
各大媒體的高層、主管陸續訪台爭取,不過,馬政府要把「故宮外交」發揮到極致,不獨厚單一媒體,最終拍板「共同主辦」;六月廿四日到九月十五日在東京博物館展出,由讀賣、朝日、產經、每日、東京等五報及NHK、富士電視台負責。
值得注意的是,媒體在報導與業務上是「一份報、兩表述」;編業版面登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全名,但報導內容都略去敏感的「國立」二字,改冠上台北、台灣名稱,並加註「立場說明」。以讀賣新聞為例,上周全版企畫稿便加註「展覽名稱是東博、台北故宮及日華懇決定。本報對台灣新聞的編輯方針沒有改變。」顯示出對北京政府的顧慮。
※ 相關報導:
* 故宮展品赴日 鋪路20年…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8745196.shtml
二○一一年三月日本參議院通過「海外美術品等公開促進法」,明定在日本公開展出的海外美術品禁止扣押處分,為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赴日展出鋪路,催生法案的跨黨派議員聯盟日華議員懇談會(日華懇)功不可沒,已故畫家平山郁夫也曾推一把。
◆ 2年湊齊45萬 紙風車終能赴基隆演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44808.shtml
【聯合報╱記者邱奕寧/基隆報導】2014.06.17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推行2年,只要民間小額募款湊齊45萬元,紙風車團隊就會下鄉演出,沒想到基隆成了台灣本島最後演出的城市,這讓紙風車執行長同時也是基隆女婿李永豐,對文化熱情的衰弱大感痛心。
紙風車368工程旨在將表演文化帶入偏鄉,在演出戲劇「台灣幻想曲」中,每場都安排15分鐘的「在地故事」,故事內容因地而異,紙風車劇團會特別為各個城市的孩子演出他們腳下土地的故事。
基隆的故事早已寫好多時,卻一直無法到基隆演出。
台灣城市競爭力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右昌昨天表示,今年年初透過李永豐告知,基隆是台灣本島唯一未籌足演出款項的城市,感到相當難過,因此號召友人募款,籌足45萬元的經費,邀請紙風車兒童劇團到基隆演出,首場於21日(周六)在信義國中登場。
他希望藉由自己拋磚引玉,可以帶動基隆文化風氣,讓紙風車不只在信義區轉動,連其他六區都可以看到紙風車的演出。
李永豐因為是基隆女婿,對於和自己有關的土地募款能力居然在台灣本島敬陪末座,也覺得「難過、遺憾」,他說,基隆市是海港城市,應該更有開放及熱情的胸襟,無奈居民對於文化的投入竟然是最後一名,難過之餘他也只能「努力做做看」,找回港都孩子對於文化活動的喜愛與期待。
※ 相關報導:
* 戲曲節+藝術節 兩岸「以戲會友」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44917.shtml
彰化縣是南、北管與高甲戲的故鄉,今年彰化傳統音樂戲曲節,首次結合中國大陸連辦10年的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將在彰化市、鹿港鎮「以戲會友」,攜手推廣傳統戲曲。
台灣傳統戲曲大師很重視這次盛會,民族藝術薪傳獎南管藝師吳素霞、「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及黃承祧等多名薪傳獎南、北管藝師到彰化縣政府,出席2104彰化傳統音樂戲曲節與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開幕典禮。
* 追求完美音色 廖嘉弘百萬買定音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7000565-260115
作曲家馬勒時代的維也納定音鼓,全用羊皮做成,用手調音,鼓音層次多變,難以駕馭,但音色出奇溫暖。但這樣的定音鼓價值不斐,要價七位數,台灣現在也有這套鼓,不過購置的不是打擊樂家,而是小提琴家廖嘉弘。
廖嘉弘說,聽到這套鼓的聲音彷彿讓他回到維也納留學的青春歲月,退休金養老金都拿出來,咬緊牙關買下去,終於「嬌妻」到手。
這套名為「Romantik」的定音鼓傳承奧匈帝國的定音鼓演奏家韓胥奈勒,他跟作曲家馬勒為了對聲音的想像,致力改良維也納古羊皮定音鼓,從兩顆進化成五顆,保留古定音鼓音色,也針對結構及發聲原理做改良。由於老師傅純手工,只接受訂製。
這套鼓目前包括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弦樂團都有,適合演奏貝多芬、布拉姆斯甚至到理查‧史特勞斯部分樂曲。
* 黑膠尋聲記 追溯青春記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7000562-260115
在文夏、紀露霞流行的1960年代,台灣歌壇竟有位留義歌手張美倫,以義大利版的《Cha Cha China》(中國恰恰)風靡一時?同年代,黃國隆作曲的《台灣搖滾香頌》混雜法國香頌與美國搖滾,歡快曲調和鄉土味歌詞,一反當時「日曲台唱」風潮;1980年代社運風起雲湧,邱晨推出史上第一張「報導音樂」專輯《特富野》濃縮他對部落與社會的關懷。
◆ 翻譯家景翔住院 與老友用ㄅㄆㄇ聊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7000569-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17日
大半生奉獻翻譯的資深譯者、影評人景翔受帕金森氏症纏身多年,半年前住院至今,目前因插了呼吸管和鼻胃管無法進食、言語,但意識清楚,近日多位報社老同事前往仁愛醫院探視,他以注音符號板與人聊天,言談中仍心念翻譯事業。
73歲的景翔本名華景疆,1941年生於江西,畢業於台北工專土木科,曾任《中國時報》副刊編輯、《時報周刊》總編輯,撰寫影評專欄。他譯作高達80多部,譯筆優美,也曾翻譯《當哈利碰上莎莉》等多部名電影字幕,2012年首度出版詩集回憶錄《長夜之旅》,回顧往日情感故事。
前時報出版社總經理莫昭平表示,5月中初次探視景翔時,見到他的模樣好心疼,「景翔一見到我就哭了,我不斷強顏歡笑。後來我才明白,其實他哭的表情和笑的表情是一模一樣的,所以說不定他那時是高興呢。」
她表示景翔的頭腦清楚,記憶力更好,卻被他日漸減退、無法控制的身體功能緊緊箍住、無法掙脫,前幾日她探望時讀了《父親的手》一書給他聽,另有友人提供有聲書,陪伴他病中日子。
紀錄片導演洪維健早年曾任職《中國時報》,他表示景翔很孝順,近年還會燒菜給父母吃,希望號召老友多前往陪伴景翔。《文訊》總編輯封德屏表示景翔對台灣翻譯文學的貢獻居功厥偉,卻不夠受重視,雙親過世後,他僅有的家人姊姊遠在美國,現是看護照料。
景翔個性低調但待人熱情,2012年同志遊行時,滿頭華髮的他坐在輪椅被推上舞台,以顫抖的聲音高喊:「我從來不在櫃子裡!」公開出櫃力挺同志,現場掌聲如雷,那幕至今不時被傳誦。
去年他出版譯作《黃鳥》時已無法手寫也無法打字,因此是以口述翻譯、再請助理打字。儘管過程艱辛,但他譯筆的優美詩意令人嘆服,談及翻譯時他強調「中文好比英文重要」,仍一貫謙和。
※ 相關報導:
* 【「藝」想世界】徐明豐 跳脫傳統刻版畫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8229
「我以前的創作風格較細緻,現在則喜歡粗獷、奔放的感覺。」新北在地版畫藝術家徐明豐眼神專注,手中拿著雕刻刀與電鑽,來回在木刻版上割出塊狀紋路,他說:「每個創作者,一生都在追求屬於自己的符號,我不想自我設限是版畫家,或是油畫家,我只想挑戰自我,把心中的符號創作出來。」
....一九八五年,文建會(現為文化部)舉辦首屆年畫創作徵選,當時才二十三歲的徐明豐一舉奪下首獎,此後連續五屆稱霸;一九八九年,徐明豐就在當時的台北縣文化中心舉辦首次版畫個展。徐明豐回憶,創作生涯早期因年畫獲得肯定,太早被定型,卻一度迷失方向。
畢卡索藍色房間 暗藏鬍鬚男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748716.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06.18
美國華府菲利普收藏館發掘出新寶藏,專家經採用紅外線成像技術,終於發現畢卡索名畫「藍色房間」(The Blue Room)底下藏有另一幅戴著領結、手臂支著臉龐的男子肖像,但如今浮現的新謎團是:這名男子是誰?
專家早就懷疑這幅名畫底下大有文章,因為該畫筆法與描繪女子在畢卡索畫室出浴的畫面並不協調。該館是於1927年收藏該名畫,這幅1901年的傑作是畢卡索藍色時期初期的作品。
一名藝術品修護人員在1954年信函中即曾提及該畫筆法有些古怪,但直至1990年代透過X光掃描,才發現該畫底下呈現出一個模糊不清的影像,不過當時並不知道是幅肖像。
2008年,專家採用更先進的紅外線成影技術,首度發現畫作底下是一名滿臉鬍鬚的男子,用手支著腦袋,該男子手指戴著三枚戒指,身著外套,戴著領結。修護人員說:「畫中人是誰?目前我們仍在尋找答案。」
學者目前已排除是畢卡索自畫像的可能,畢卡索其他重要傑作也曾被發現畫中有畫,菲利普收藏館館長蘇珊.法蘭克說:「當他靈感來了,一定得馬上下筆,畫布太貴,他無法隨要隨取,他有時還不得不畫在紙板上。」
各博物館目前正規畫在2017年首度以畢卡索的「藍色房間」為核心的畫展,除了展示藏在這幅神祕畫作,並展出畢卡索其他作品。此外,「藍色房間」將是2015年初南韓巡展的一部分。
※ 相關報導:
* 羅展鵬人間草紙 揮灑水墨的奔放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8000576-260115
2011年羅展鵬前往柏林駐村創作,特別的是,他帶出國的畫材不是最專長的油畫顏料,而是毛筆與墨汁!2013年再前往洛杉磯駐村,羅展鵬依舊帶著這兩項材料。兩次駐村的創作成果迥異過往油畫的寫實細緻,羅展鵬嘗試操作流墨呈現自由揮灑的空間,完成的近30幅人物肖像,現於也趣藝廊「人間草紙:靈魂的墨漬」中展出。
「人間草紙意指眾生相、人間百態,重點是於回歸東方的藝術精神」,羅展鵬如此描述他的作品。
* 因為藝術 羅蘭珊從未被遺忘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47640.shtml
「與其說是被祖國驅逐之女,不如說是個死去的女人;與其說是個死去的女人,不如說是個永被遺忘的女人。」這是藝術家瑪莉‧羅蘭珊在一九一六年寫的詩作「鎮靜劑」的片段。
羅蘭珊一八八三年出生於巴黎,母親波里‧羅蘭珊是餐館服務生;曾擔任代議士的父親娶了法國將軍的姪女為妻。承襲母親姓氏的羅蘭珊年輕時一度因私生女身分懷疑生存的價值。
.....由聯合報系與日本讀賣新聞社聯手策畫的「唯美‧巴黎─羅蘭珊畫展」將於七月五日起在中正紀念堂登場,此展將呈現多幅羅蘭珊不同時期的自畫像。
因為有藝術,羅蘭珊其實從來沒被遺忘。
◆ 那個大陸節目 台灣做得出來嗎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747741.shtml
【聯合報╱褚瑞婷/研究人員(台北市)】2014.06.18
終於,第廿五屆金曲獎的入圍名單敲響了台灣的流行音樂界的警鐘,這份入圍名單證明金曲獎在亞洲地區的重要性,也讓人必須正視大陸流行音樂不容小覷的堅強實力。
請注意,筆者並非用「正在崛起的大陸流行音樂」形容,而是用「已經擁有堅強實力」來強調問題的嚴重性。我認為,流行音樂產業的實力堅強與否,除了觀察歌手的唱片銷量、產業的創作能量、與人才集中的情形之外,也可以從音樂節目的數量來看。
四月在北京衛視開播的《最美和聲2》成功殺出一條血路,收視率及廣告營收都得到正面鼓勵之後,《最美和聲2》又提出兩項創新的舉措。第一,「智能機械手」,讓握有麥克風的智能機械手翻轉昇降,來取代轉椅的導師投票功能,而這個創新發想也已經被原授權方「華特迪士尼公司」認同,將此模式反引進美國。版權節目創新出新的版權模式,進而反輸出,可說是所未聞。第二,第一屆的導師人選「韓紅」在第二屆晉身為「節目導播」,在製播分離的前提下,導播及主控室能夠藉由本身具有的音樂製作專業,依照現場情況,調整或配合節目節奏來安排橋段,讓節目的整體可看性更高,成為收視亮點。《最美和聲2》也成為今年大陸衛視台中,後勢最被看好的選秀節目之一。
這個節目台灣做得出來嗎?過去,我們可能會說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只是缺乏資金,但是綜觀現況,除了缺乏資金這個老問題之外,似乎還多了「缺乏創意」、「觀眾聽眾減少」、「人才外流」等更多不足之處。過去大陸播出的綜藝娛樂節目中,有許多來源是購自台製節目,但如今台灣的綜藝娛樂節目除了日韓等外來綜藝之外,還多了許多大陸購買他國版權節目之後的陸製節目。版權就是創意,如果台灣電視的綜藝娛樂內容只有版權的轉移再轉移,那我們的創意在哪裡?我們的綜藝娛樂節目在哪裡?流行音樂產業在哪裡?
大陸綜藝娛樂節目的興盛,加上歌唱選秀節目的推波助瀾,流行音樂產業就能藉此崛起,因為參加的歌手不論是擔任節目導師還是參加比賽,對於歌手本身的形象跟知名度大多能有所提升,間接提高商演活動及廣告代言的價碼,也讓歌手所屬公司得到可觀收益,而這些收益或許就輾轉投資到歌手之後的專輯製作,若專輯得到好評,整體聲勢更是水漲船高,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於是,我們看到的是,台灣歌手帶著國際流行音樂團隊,在大陸舞台得到喝采,但他們還是會在台灣發專輯。當然,還是有許多台灣音樂人本著熱情,在流行音樂產業努力著,也漸露頭角。本文並非否定台灣流行音樂中仍存在的許多希望,只是對產業可能的走向感到憂心,台灣似乎在慢慢失去流行音樂這個很重要的內容產業。而這樣的質變,或許無法僅靠著蓋音樂創意園區、舉辦大型華語歌唱比賽就可以逆轉的,當台灣可能已經不是流行音樂主戰場選項的時候。
※ 相關報導:
* 林中森:文創業合攻六件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747474.shtml
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昨(17)日表示,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兩岸新興產業發展重點,未來兩岸文創產業要共同一起做六件事:創全球品牌、制定產業標準、掌握關鍵技術、開拓全球商機、引領全球發展、讓全球刮目相看,必能掌握全球文創商機。
* 前政委黃光男談文創 清口香糖渣做起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45117.shtml
「文創到底是什麼」?行政院前政務委員黃光男獲聘為美和科大榮譽講座教授,昨天到學校演講時,有學生發問,文創到底要如何從小處著手?黃光男說,從清除校園的口香糖渣開始,如果能落實,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文創。
....昨天他獲聘為美和科技大學榮譽講座教授,以「文創產業與教育」為題對師生演講。他指出,全世界都在講文創,除了澳洲、英國等文創有成的國家外,韓國甚至直接以電影、電視作為宣傳國力的工具,而台灣呢?
他說,台灣社會具移民精神,愛好自由,光是庶民文化、農業文化、宗教文化就有許多寶藏值得挖掘,以屏東縣來說,就不該只有黑鮪魚,蓮霧、洋蔥等作物都有很多可以發揮,還有屏東的車城土地公、內埔昌黎祠都具有獨特性,文創潛力十足。
他又說,博物館文化是文創的最後終結點,台北故宮一年就有數百萬人次造訪,德國等歐洲各國幾乎都是靠博物館起家,甚至連類博物館─墳墓,都可以發揮文創,他建議學校可以朝大學博物館著手,以美和而言,如果能成立棒球博物館,那便是無可替代。
◆ 最貴單張郵票 2.85億台幣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748619.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06.18
一枚英屬蓋亞那印製的一分錢郵票,17日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最終以950萬美元(新台幣約2.85億元)的天價成交。這枚黑字紅底的稀有郵票是該類郵票在當下現存的最後一張,成交價也打破最貴單張郵票的紀錄。
這枚1856年的郵票長寬1吋和1.25吋。八角形票面上印有當時郵局局長姓名的首寫字母。它在拍賣會之前的估價曾達到1000萬至2000萬美元。
蘇富比特殊項目的主任雷登表示,這枚郵票具有「非凡的框架和魅力」,雖然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但郵票保存完好程度令人驚訝。
八角郵票的上一個買家是被控謀殺罪的百萬富豪杜邦,而上一次對公眾開放參觀還要追溯到1986年。自1922年起,這枚郵票就曾三度打破單張郵票拍賣記錄。蘇富比之前最貴的單張郵票以220萬美元成交,這次也被八角郵票的950萬美元打破。
蘇富比拍賣行表示,這枚郵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在的一分錢紅底郵票,就連英國皇室家族的集郵收藏也沒有這種郵票。
神偶彩繪師 蘇健仁開課爆滿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9000654-260107
中國時報 張朝欣/雲林報導 2014年06月19日
在北港鎮開設銀樓的蘇健仁,把金銀雕塑工藝應用於神偶製作與彩繪上,三太子、虎爺等各種縮小版神偶精緻非凡,最近在北港工藝坊開班授課,場場爆滿,帶動迷你神偶收藏風氣。
蘇健仁從小住在北港朝天宮媽祖廟旁,平日耳濡目染,對於媽祖與各種陣頭文化充滿興趣,成年後在媽祖廟旁開設金銀樓,並擔任「北港金垂髫文化發展協會」財務長。
由於蘇健仁從事銀樓行業,經常要製作各種金銀飾品,一開始他先嘗試製作鍍金媽祖,大獲好評,隨後開始研究神偶製作,自己開模、找材料,無師自通下,陸續製作出千里眼與順風耳將軍、三太子、虎爺、神童、濟公等小型神偶。蘇健仁表示,自己的銀樓內除了金銀飾品,也擺滿了各種小型神偶、創意轎班衣香火袋,上網行銷後訂單不斷,許多民眾除了購買,還請教他如何製作,最近在北港工藝坊負責人蔡享潤邀請下,開始開班授課。
蘇健仁說,神偶是很傳統的宗教文化,但要發揚光大,需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因此融入目前最流行的「公仔文化」,把神偶小型化、精緻化、可愛化,並與產學界合作推出電動神偶,在台灣與大陸都很受歡迎。
※ 相關報導:
* 廢材造玩具 101長翅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9000506-260107
響應629世界工業設計日,台北市政府大廳變身創作基地!曾利用報廢救護車改造成兒童遊樂場的荷蘭設計師Luc van Hoeckel與Pim van Baarsen,昨天指導上百名孩童,利用廢棄水管、電腦主機板,甚至端午節剩下的粽葉,以小朋友天馬行空的創意,製作出獨一無二的玩具車與交通工具。
* 賴嘉綾帶你認識繪本作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9000973-260115
擁有台大土木系學位、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環工碩士的高學歷,賴嘉綾卻因身為3個孩子的母親,一頭栽入繪本的世界,至今收藏7000多本繪本,剛推出第一本書《與圖畫書創作者有約》,親訪12位圖畫書創作者,呈現名家真實一面。
從大女兒3歲起接觸圖畫書至今近20年,一身高級洋裝、美麗妝髮的她笑說:「讀繪本可以保青春!」過去因長居美國,她帶孩子讀繪本,英文念一遍、再自己翻成中文念一遍,對美國圖畫書作者如數家珍。
◆ 孫翠鳳領軍 明華園3代飆演技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49974.shtml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台中報導】2014.06.19
創團85周年的明華園,推出年度劇場作品2014「么嘍正傳」首部曲,20日起在台中市中山堂登台獻藝。明華園總團為實踐今年「傳承年」,展開一整年藝術行腳,由國寶級演員孫翠鳳率領新生代菁英,一字排開文戲武唱各顯神通。
劇情從劫富維生虎潭寨山賊說起,實力堅強的龍城城主拜山,意外掀起一場勢均力敵的爭鬥。孫翠鳳飾一城之主龍麒麟,風神寶寶兒童歌仔戲團團長陳昭賢飾小么嘍蔡賽仔,情節聚焦在兩人,互飆演技。
明華園戲劇家族這回菁英盡出,生旦淨末丑一字排開,發揮所長。劇團一向「隨團帶藝」栽培新秀,不少演員3、5歲就登台,年紀輕輕擁有20多年戲齡,功夫扎實。
這齣陣容在各子團、協力團中層層審核,選角競爭激烈,藝術新銳出列,呈現嶄新的演出組合。
總團長陳勝福表示,戲棚下需要新的觀眾群,舞台上演出者也要代代相傳,2014「么嘍正傳」首部曲成為明華園85周年「傳承年」的薪傳成果,傳統表演藝術開新芽,打造人才濟濟的傳統劇界王國。
明華園推出堅強製作團隊,國際級服裝師李銳丁製作整體造型設計,服裝、配件為角色量身打造;舞台設計黃日俊一展長才,對比龍城大殿的壯麗輝煌與虎潭寨的野性曠味。藝術總監、總團長陳勝福編劇,陳勝國導演,孫翠鳳率眾么嘍聯手演出。
6月20日(周五)晚上7點半、6月21日(周六)下午兩點半,在台中市中山堂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98號)演出,兩廳院售票系統。
◆ 一齣歌劇 看盡人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9000972-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19日
1893年,劇作家王爾德根據聖經故事改編舞台劇版的《莎樂美》,1897年上演,時值世紀末,當時的女性被要求溫良恭儉讓,賢慧持家,但王爾德劇本中的莎樂美卻完全服膺慾望,沉淪在愛與性當中,赤裸裸地道出女人可以把性當成武器,男人把權力當成春藥,備受爭議,但《莎樂美》從此聲名大噪。
1905年,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依照王爾德劇本,一字不改的譜成歌劇版本《莎樂美》,在德勒斯登的宮廷歌劇院首演,雖然只有短短100分鐘,但內容充斥謀殺斷頭、美色畸戀、荒淫色情與變態暴力,同樣爭議不斷,在英國一直被禁演,直到1907才解禁,但就算是時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總監的作曲家馬勒,也無法取得首演批文;1907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首演,更是只演出一晚,在贊助商的威脅壓力下取消其他場次演出。
樂評人林伯杰表示,近年有兩位比較敢的「莎樂美」,一位是指揮阿巴多力捧的瑪蒂拉(Karita Mattila),她在巴黎歌劇院挑梁演出《莎樂美》時,上身脫光;女高音尤恩(Maria Ewing)1992年在倫敦皇家歌劇院的演出,則全身脫到一絲不掛。
至於NSO的《莎樂美》會不會讓莎樂美在舞台上舞到一絲不掛?安東尼說,「若隱若現比較性感有戲。」
◆ 預約幸福 兩岸青少年拚文創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750011.shtml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福建報導】014.06.19
由大陸全國台聯、全國青聯、北京電影學院與台灣中華青年數位文創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六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十五日在福建廈門舉行,吸引來自兩岸電影、動漫、網路等行業的專家學者、青年代表近三百人參加。
大陸全國台聯副會長紀斌致詞時表示,論壇以兩岸青少年都十分熟悉和喜愛的新媒體為載體,透過舉辦論壇峰會、微電影大賽、動漫設計、微博、微信等各類形式搭建平台,進一步推動兩岸青少年交流交往,具有重大深遠的現實與歷史意義。
金馬台澎交流協會會長蘇進強也指出,雖然兩岸沒有在一起共同成長的經驗,對於未來卻有共同的願景,可以共同運用電影、電視、微電影或網路等共同載體,為未來的願景創造未來的幸福。
蘇進強表示,兩岸文創產業的發展過程,既要有中華文化的元素,也要有台灣的元素,「盼望未來兩岸青少年在文創產業上,可以利用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綜合各自不同的生活經驗,創造出獨具兩岸元素的作品」。
中國青年網總裁郝向宏指出,在台北有個青少年聚集的地方西門町,那裡充滿時尚元素,大陸青年去那裡也總會被吸引,但大陸青年赴台的畢竟只有少數,若能夠透過網路將西門町的時尚因素表現出來,兩岸青年就能共用。
美作家丹尼爾.凱斯病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0000937-260108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20日
以描寫多重人格問題享譽文壇的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於6月15日因肺炎併發症在佛羅里達州南部的家中過世,享年86歲。
凱斯在約半世紀前發表短篇處女作《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一鳴驚人,囊括雨果獎、星雲獎兩項科幻大獎,之後陸續推出了《第5位莎莉》、《24個比利》、《比利戰爭》、《鏡像姊妹》等一系列以探討多重人格障礙為主題的作品,被譽為最擅長描寫人類心理問題的作家。
凱斯1927年生於紐約,擁有布魯克林大學的心理學、英美文學學位,曾任職於科幻雜誌、擔任過時裝攝影師與中學教師。1959年他在雜誌發表短篇小說《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探討心智障礙者的治療經歷和身心理變化歷程,被改編為電影《落花流水春去也》、NHK改編成電視劇《獻花給倉鼠》,影響深遠。
代表作《24個比利》尤其為探討多重人格的經典之作,他以美國真實司法案件為本,透過大量訪談、調查寫作本書,描寫犯下多起綁架、強暴罪而入獄的比利‧密利根,卻對犯案過程毫無記憶,經過醫師鑑定才發現他是體內有10多種人格的精神分裂症病患,他也因而展開與內在「自己們」的格鬥與和解。
續集《比利戰爭》描寫比利被送往收容精神異常罪犯的醫院後的經歷,因真實揭露精神病院罔顧人權的黑幕,歐美各國至今無法出版,僅有中文版與日文版發行;台灣甫於本月初推出《24個比利》、《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凱斯作品暢銷30多國,全球銷量超過600萬冊,曾獲美國科幻協會頒發「榮退作家獎」肯定。
※ 相關報導:
* LIFE遺忘角落 謝哲青看見生活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49999.shtml
今夏,「LIFE:看見生活—經典人生攝影展」將藉照片舉行一趟時空之旅,傳遞不同時代、不同人生看世界的角度。展覽代言人謝哲青也分享拍攝於葉門索特拉島的照片,期盼「將世界的感動與大家分享。」
....「LIFE:看見生活—經典人生攝影展」七月五日至九月廿一日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展出,預售票一百六十元,即日起至七月四日,於udn售票網、四大超商、博客來及Blink開賣。購票詳情請洽官網http://life.ishow.udn.com/。
◆ 藝術外一章-優質場館受青睞 觀眾功不可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0000950-260109
中國時報 朱宗慶 2014年06月20日
許多曾到訪過台灣、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的表演團體和藝術家,紛紛表示非常喜歡到台灣演出,且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台灣的肯定。包括柏林愛樂的音樂總監拉圖(Simon Rattle)、倫敦交響樂團指揮哈汀(Daniel Harding)和前維也納愛樂指揮小澤征爾,還有多位獨奏家、獨唱家和室內樂團,先後異口同聲地表達了對台灣的喜愛。這些世界知名的交響樂團,曾數度造訪台灣,柏林愛樂在2005年的戶外轉播,更成為其日後成立數位音樂廳的發想來源,台灣因此成為柏林愛樂歷史的一部分。
除了國外藝術家對台灣多所肯定,國家音樂廳也獲得國內大多數演出者的喜愛。以個人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演出和欣賞表演藝術的經驗,我認為這些讚美絕非客套話,而是出自內心的真實感受。當節目內容、環境設施、服務品質和觀眾素質皆達到高水準時,在音樂廳或劇院裡演出或看表演,的確是件相當幸福的事!台北國家音樂廳之所以獲得眾多青睞,成為國際級的展演場館,是多重因素環環相扣的結果,其中,台灣觀眾對演出和演出者所展現的熱情、友善、投入,以及具深度的文化涵養,絕對「功不可沒」!
表演藝術的視聽感受,首重環境與氛圍的營造;要成就一場成功的演出,需要演出者與觀眾在劇場這個特殊空間裡,建立起無須言說、相互呼應的默契,雙方皆樂在其中。要達到此一目標,首先要有優質的場地環境,才能讓演出者在最舒適、自在的狀態下,發揮最佳的演出實力。因此,一座優質的場館,需要持續以高度的專業來經營,包括前、後台的各項工程技術,和工作人員敬業、樂業的服務態度,都得從不斷的實作操演中去執行、精進、養成。
其次,優質場館可以不斷吸引觀眾進場欣賞演出。除擁有好的場地之外,身處環境中的人(演出者、觀眾、工作人員),他們的感受,是實際營造演出具體氛圍的主角。面對表演藝術的「有行無市」,觀眾累積確實不易,但在台灣,劇場營運者及各表演團隊,仍積極投入觀眾的經營和相關推廣工作。透過室內和戶外演出,以及舉辦講座、活動,一方面提供民眾各種藝文資訊,一方面增加觸達觀眾的機會,認真聽取、回應觀眾的意見,爭取更多舊雨新知的參與。
台灣的表演團隊深知,需要更加積極的推廣,才有機會讓更多人走進劇場,而後懂得享受演出。經過多年努力,各表演團隊已各自培養出一批忠誠的擁護者,同時再接再厲,主動開發新的聆賞族群。至今,持續耕耘和培養已有可觀的成果──「無論是在音樂廳內,或在兩廳院戶外廣場,都可以感覺到人們全神貫注地聆聽。尤其當走到戶外,看到數萬人,即使下雨也不離開。」多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都曾一再以此盛讚台灣,而對多數國內的演出者來說,在這樣切身的感動中,還多了份與有榮焉的親切。
台灣觀眾對藝術的真誠熱愛,以及對藝術家的高度尊重與熱烈支持,不但令國、內外人士印象深刻,這種相互鼓舞的氛圍,也融入成為台灣文化珍貴資產的一部分。在台灣,表演團體間常相互打氣、支援,前輩提攜後進的現象更不算少見,凝聚出「一家人」的情感。基於對藝術的共同愛好,演出者與觀眾之間,以及表演團體之間,皆懂得相互欣賞和分享,這份「共好」精神醞釀出一種獨特的正面能量,讓人總是充滿期待。
在進場到散場之間,看到熱情又有禮、專業而體貼的觀眾們,聚精會神的模樣,藝術家在上台的那一剎那便知道,這將會是一次成功的演出。優質的環境和人,共同牽引出一段又一段美好的藝術體驗,其中所承載的情感和記憶,不言可喻。
(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 台灣皮克斯 力甩動畫代工宿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0000614-260107
中國時報 曹婷婷/台南報導 2014年06月20日
後段班生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動畫導演!41歲邱立偉不愛讀書、大學重考2年才上雲科大,一腳踏進動畫領域,更在故鄉台南打造動畫公司,成為台灣少數原創動畫生產基地,作品廣獲國際肯定,被譽為「台灣皮克斯」!
邱立偉頂著北京電影學院博士頭銜,任教台南藝術大學,但少有人知,他從小到大成績敬陪末座。他因愛畫畫而報考雲科大設計系,意外開啟踏進動畫世界的大門,進入南藝大第1屆動畫研究所,注定以動畫為業。
邱立偉率領「studio2」動畫團隊,10年來,囊括金鐘獎、金馬獎等無數影展大小獎項,作品也巡迴西班牙、法國、德國等動畫影展展出,但很多人不知道,他的生產基地竟在台南。
「為什麼台南不能吸納人才就業?」骨子中自有堅持的邱立偉,創業初始從2人公司包辦大小事開始,如今公司已有21位北中南泛動畫相關科系人才,每年生產至少1部原創動畫。今年推出闡述環境變遷的《觀測站少年》,日前在中國參加動畫展獲得潛力獎,7月將在公視首播。
他說,台灣曾是世界動畫加工廠代名詞,除非西進,否則代工薪水不到22K,反觀其員工則擁有平均30K行情,「價值是自己創造的,一直代工,何來創造可言?」
※ 相關報導:
* 企業投資國片 租稅優惠再延10年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751962.shtml
為扶植我國電影產業、獎勵投資製作國片,電影法中規定,企業投資國片可享有租稅抵減的優惠。財政部表示10年租稅優惠期限今年到期,但電影產業仍須扶植,因此同意將租稅優惠再延10年,目前電影法修法草案已送至立院審議。
* 金融機構投資文創 將檢討鬆綁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751964.shtml
政府鼓勵金融機構挺文創,不過,有金控業者反映,按照現行規定,投資文創有額度和比率的限制;且程序繁複,文創業者等不及資金到位,轉而向中國大陸求援,金融機構錯失力挺文創業者的機會,「有點可惜!」
因此,盼國內法規可鬆綁限額,或開放金控設立專責的文創基金,讓國內文創業有更好的發展機會;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日前回應,願檢討現行規定。
英爭議名作「我的床」拍賣 估價6千萬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54724.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綜合報導】2014.06.21
英國前衛藝術家翠西艾敏(Tracey Emin)的成名作「我的床」多年前曾引發軒然大波;下月初倫敦佳士得將拍賣「我的床」,預估價達八十萬到一百廿萬英鎊(約四千萬到六千多萬元台幣)。
「我的床」是英國當代藝術最具爭議的極端作品之一。艾敏把別人視為骯髒或者是羞於見人的私人物品如同裝置藝術般全部攤在她的床上。
她亂得像垃圾堆的床上包含有:用過的保險套、染有血漬的內褲、伏特加酒瓶、空菸盒等垃圾,床底下還有一條髒兮兮的地毯。
二○○一年,倫敦泰特美術館展出「我的床」,引發英國人眾聲喧嘩。一位居住在英國威爾士的家庭主婦千里迢迢來到倫敦,進入泰特美術館之後,她立刻從行囊裡拿出洗潔精和抹布準備清理這張床。
館方的保全人員雖即時制止,但她帶來的洗潔精還是滴了一滴到床上。這名婦女被保全人員帶走時還高喊,要「清洗」掉翠西的壞榜樣
英國大收藏家薩奇(Charles Saatchi)在二○○一年以十五萬英鎊向翠西的經紀人莫平買下這件作品。如今拍賣預估價漲幅數以倍計,但莫平並不滿意。
對於曾經跟薩奇借展這件作品的美術館人員來說,現年五十一歲翠西是不是壞女孩無關道德,如何重新組裝這件充滿散落物件的作品才是個大工程。二○○八年,愛丁堡蘇格蘭國家現代美術館為了展出「我的床」,像法醫般從一個個冷凍袋裡抽出用紙包好的小物件,花了整整兩天才把這張床上的所有物件就定位。
對下個接手的買家來說,不但口袋要深,還要負擔運費支出,以及再度展出時如何復原「我的床」的原始風貌。
◆ 藝廊界女老闆當家 娘子軍撐起一片天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54732.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4.06.21
台灣的藝廊產業過去泰半由男性老闆率領女性員工打天下;近來一口氣多出七、八家女性當家的新設藝廊。
除了「藍騎士」藝術空間的老闆、科技業董娘王薇薇;還有長期待在美國的「Nunu Fine Art」負責人洪緹婕、曾旅居加拿大的亦安畫廊黃亞紀、定期赴歐洲吸收新知的貝瑪畫廊粘蓮花…藝廊界由娘子軍撐起一片天。
畫廊協會前理事長、新苑藝術負責人張學孔說,這些藝廊女老闆的「國際化」程度超越傳統畫廊業者,而且幾乎都專注於當代藝術,已為台灣的藝廊產業帶來嶄新氣象。
張學孔觀察,過去台灣的藝廊老闆以男性為主、比較local;早期藝廊少見女性當家,女老闆坐鎮的藝廊多半是接手經營者;例如:前龍門畫廊負責人李亞俐,原是藝術家楊興生的助理,日後才接手經營楊興生開創的畫廊。
最新趨勢則是女性直接創業開藝廊當老闆。除了洪緹婕、王薇薇等人,還有已經創業一段時日的「就在藝術」林佩鈺、「其玟畫廊」黃其玟等人。
藝廊產業早期的進入門檻低,一些「二房東」型的畫廊靠著出租展場、向藝術家抽成等方式即可入行。
近年來因為房價、租金高漲,加上人事營運成本提高,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群認為,目前想跨入藝廊產業「至少得準備三千萬創業金!」張學孔的估算比較保守,他說:「三千萬是經營十年的打算。」
張學孔說,藝廊不可能靠著一、兩檔賣得好的展覽賺錢,新興的藝廊得建立好名聲以獲取藏家信賴,也必須參加更多藝術博覽會以累積知名度。由於許多新開設的藝廊以經營國際藝術家為主力,張學孔期待,當她們站穩腳步後能把關愛的眼神多轉移一些到台灣藝術家身上。
◆ 泰姬特快車之戀 混搭風印度歌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1000907-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21日
從頭到腳無一處不性感的舞動,從頭到尾緊湊的印度與流行音樂的混搭,印度寶萊塢音樂劇「泰姬特快車之戀」,緊湊的西方音樂劇架構加上印度舞蹈、服裝、文化與愛情的血肉,交織成一部熱力四射,解放視覺與聽覺的動人愛情音樂劇,即將在台北首演。
一輛從孟買出發到泰姬瑪哈陵的特快車,象徵連結印度29省,也串起了一段情緣。「泰姬特快車之戀」劇情描述一位浪漫主義的男主角偷兒瓦蘇在特快車上邂逅了女主角米拉,兩人因為命運的捉弄離別,最後終於抱得美人歸。
身兼製作人與導演,雪露媞‧摩香出身孟買娛樂世家,她表示「泰姬特快車之戀」演員陣容堅強,海選出來的34位演員,女的眼睛跟肢體要勾人,會唱會跳;男演員們長得帥是一定,更重要要有六塊肌,「我們珍視印度的舞蹈及傳統文化,希望透過這齣音樂劇,讓世界知道我們是誰。」
印度寶萊塢音樂歌舞劇「泰姬特快車之戀」將於7月24日到27日舉行,地點在台北國家劇院。
◆ 繡花鞋縫劍獅 成大正妹文創亮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1000491-260107
中國時報 曹婷婷/台南報導 2014年06月21日
一雙鞋,看盡傳統工藝價值;3位成大創意產業設計所的23歲正妹,去年向老師傅林玉泉學刺繡,將台南地圖、劍獅等文化意象融入繡花鞋,彰顯傳統工藝結合時尚之美,3人自創「繡HSIU」品牌,創業1年,已成台南文創亮點。
江珮嘉、張積育、高旻玥研一時,就構思創業這件事;江珮嘉家中從事知名鞋子的代工,耳濡目染,對製鞋懷抱高度興趣,加上欣賞刺繡工藝之美,遂拉了張積育、高旻玥一同向光彩繡莊師傅林玉泉學藝。3人也開始催生一雙雙時尚繡花鞋。江珮嘉說,身處台南,希望打造屬於台南在地故事的鞋子,她與高旻玥把台南古地圖,幻化為美麗的花朵,安平劍獅設計成「海的守護鞋」,讓人不只買鞋,也珍藏了一頁台南故事。
畢業於山東大學工業設計系的高旻玥是福建人,她說,希望顛覆一般人對刺繡的想像,讓原本可能很中國風的鞋子,變得很台灣。
負責財務、行銷的張積育說,鞋子售價從2880起跳,由於幾乎是手工刺繡,材質也選用羊皮,目前產量不大,創業1年來從網購起家,到如今走入小西門和林百貨駐點販售,約賣出400雙鞋,客戶從20歲到80歲都有,老一輩欣見傳統工藝被年輕人玩出新花樣,年輕人則改變對繡花鞋太老氣的觀念。
3人坦言,目前仍尚未賺到錢,過程中,也曾因生產量少、要求太多,與代工廠理念不合,但有志一同,都想堅持下去,也有貿易商接洽,希望將她們的商品帶到日本行銷,江珮嘉期許,代表台灣,「走」出一片天。
※ 相關報導:
* 駐村藝術家武玉玲 赴法深造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1000543-260107
三地門鄉原住民首飾設計藝術家武玉玲作品華麗而細膩,具文創商品開發潛力,使她獲得原民會全國駐村藝術家出國培訓機會,下月啟程赴法國布瓦布榭深造,與法國藝術家切磋激發潛能,她說,要將原民工藝提升到時尚、精品的境界。
武玉玲是大社部落排灣公主,20年前回部落扎根,見原民住民工藝傳承愈來愈受重視,義不容辭投入工藝產業,她擅長首飾設計、珠串、編織及裝置藝術,作品以華麗精緻著稱。
能寫能畫「千」隻手 黃光男展水墨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55966.shtml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2014.06.22
水墨畫家黃光男有「千」隻手!他既能寫作、又能作畫、歷任國家最高美術館長、精擅藝術行政,又是現任國策顧問,應邀在新竹市文化局梅苑畫廊個展,他提醒大家忘掉他的身分,靜靜潛入他的畫中。
「年齡越長,畫境越閑,不為別的想法,只在藝術上求得一份安寧」在「現代水墨組曲」畫集中的序言,他這樣寫著,對照他的作品,更能體會他的心緒。
黃光男左手理性論藝,右手感性書寫美學散文,既有史觀的宏闊,也有溫馴的人文關懷,現代水墨作品,也融鑄了這樣的基底;畫幅中大片的黑、紅、綠、金原色,留幾片白,點描上綠意、花果,以及他最愛的麻雀與雞鴨,有西方抽象元素,又加入台灣味,表現獨特風格。
黃光男說,水墨最能表現中國藝術精髓,但無需守舊;他保留國畫「計黑當白」精要,融合西畫構圖法,運用黑、紅、金等單一色彩,或大片渲染、平塗,觀點多元,凸顯光影變化,看似衝突,卻自成一方天地。
黃光男是典型臺灣農村子弟,少時貧困,涵育出他積極向學、不畏橫逆的性格,民國75年通過甲等特考,因著藝術專長,歷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歷史博物館長,之後接任臺灣藝術大學校長,不管是建立博物館專業化制度、推廣美育及人才培育,都游刃有餘。
文化局指出,這回總共展出黃光男47幅代表性近作,展期到29日。
他已出版20本美學散文,現場也提供大眾翻閱。
※ 相關報導:
* 李家堯書畫展 「金剛經」11米寬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55926.shtml
大陸書畫家李家堯於生活美學館展出80幾件作品,其中高2公尺、寬達11公尺的書法作品「金剛經」,花1個月才完成,他說來台展出代表兩岸文化交流更往前邁進,展覽今天還有。
* 失眠睡不著…許尹齡用畫說床邊故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2001189-260115
浴室水流滴滴答答的聲音、電暖器或冷氣空調的轟轟聲響、麵包誘人的香氣…,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細微訊息,卻可能變成深夜裡惱人的失眠來源。藝術家許尹齡個展以「睡眠博士」為主題,將這些造成失眠的原因與各種睡前儀式,變成床邊故事般的想像情節,詮釋關於愛、時間、執著等心理狀態。
暌違兩年,許尹齡現於「就在藝術空間」展出15幅畫作,靈感主要來自對睡眠障礙的思索。自承自己並非睡眠障礙者,許尹齡從親朋好友的經驗發現,「睡眠障礙會讓一般的日常聲響或強迫性的行為,在睡眠的過程中逐漸發酵變大,以致腦中有許多關不掉的訊號和聲音」,促使她重新思索過去未曾發掘的生活細節。
* 台東美景鄉愁糾結 台北女生新詩獲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55892.shtml
離鄉背井到台東工作的田芷芸,用15行短短約160字新詩,抒發她對台東的看法、跟男友遠距戀愛所承受的相思苦與淡淡鄉愁,意外在新詩比賽獲得優等獎。
今年24歲,高考及格,剛剛被分發到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服務的田芷芸,畢業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系,她以作品「一首詩,讓你帶回去」,表達男友要回台北的時候,她的心情及對家鄉台北的思念,參加娜路彎大酒店贊助的新詩創作比賽,讓評審驚艷。
◆ 福建超大藝文團 今在台巡演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2001172-260108
中國時報 蔡孟妤/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22日
為深化閩台藝文交流,福建省文化廳長陳秋平昨率福建6大院團、462個展演團隊來台巡演,創大陸赴台藝文交流團體規模之最。陳秋平表示,閩台兩地有獨特文化淵源,雙方交流起來格外親切,這份情誼,其他地方都比不上。
陳秋平來台展開「福建文化寶島行」巡演活動,這是福建省屬6大藝術院團首度集體來台,462人的展演團隊也創大陸來台藝文團體規模之最。
陳秋平表示,巡演項目多元,包括歌劇、閩劇、話劇、雜技、交響樂等,其中還有5名梅花獎(大陸最高表演藝術獎)得主將登台演出,規格之高難得一見。活動從6月22日起至7月5日,陸續在桃園、台南、高雄登場。
陳秋平說,中華傳統文化是兩岸共同語言,希望兩岸能共同承擔宏揚中華傳統文化責任。他認為,兩岸文化領域上,有很大交流空間,以文創產業來說,大陸有潛力發展文創產業,而台灣經驗值得大陸學習。
身為福州人的陳秋平還說,他多次帶福建藝文團體登陸馬祖表演,馬祖人大多講福州話,讓他每次到馬祖都備感親切。
他指出,閩台兩地有深厚文化淵源,這讓福建在兩岸文化交流領域上,扮演重要角色和地位,雙方往來十分密切,這是其他地方都比不上的。
陳秋平一行昨中午抵台,下午首站前往中國時報大樓參訪,預計23日下午及25日,將分別在桃園展演中心及高雄舉辦巡演記者會。
藝術轉生術 廢料變精品
【經濟日報╱文/何秀玲】2014.06.23
瓦楞紙能化身堅固耐用的紙椅凳、液晶面板不要的材料,也能成為燈具!兩個六年級生所創立的寰陞國際,善用各自的專業背景,運用環保素材,創造家具精品,就是要告訴大家:「Your Present, Our Future.(你的現在,就是我們的未來)」。
今年5月成立的寰陞國際公司,是由曾擔任環境管理顧問的王家祥,以及設計師蕭光廷共同創立;蕭光廷擅長運用不同環保回收再利用的材質,結合新的科技應用與加工技術,設計出一系列真正對環境有益的新環保概念家具。
兩個不同專業的碰撞,如同寰陞國際英文名字「Renato」;將文字拆解,「Re」是英文重生之意,「nato」為義大利文的「誕生」,Renato是永續循環的意思,也象徵工業設計及資源回收材料應用兩種專業跨領域結合,創造「再生材質,精品設計」商品。
寰陞的設計商品大約七成為回收品再製,三成是原生材料,商品主力材質為直豎型瓦楞紙、回收天然乳膠、回收橡膠和塑料等,透過物盡其用的方式,做出「零廢料」設計;蕭光廷也說,他使用材質的出發點,都希望對環境有益,提升回收材料的應用價值,透過設計,也讓再製產品延長壽命。
募資平台…活力充沛
今年udn買東西購物網建置文創專業平台「有‧設計UDesign」4月底推出「募資預購區」,以群眾募資概念,讓擁有不錯的原創設計,卻缺乏資金的設計師能獲得民眾以預購方式支持。
「有‧設計UDesign」7月初即將在募資平台上架三樣來自寰陞國際的設計作品,包括桌立燈「集光」,以及兩張不同素材製作的設計紙椅凳。
燈光一照即散發出明亮的冷光效果,走近一看,原來是台灣每年都要大量報銷、用於液晶面板的菱鏡片複合材料,燈照射下可高度聚光,因此取名為「集光」,價格暫定3,500元。
蕭光廷說,菱鏡片可變化不同形狀,所以燈光效果也不一樣,彷彿人與光進行互動,別有一番風情。
另外,「摺凳」採用回收紙材的直豎型瓦楞紙製作,椅凳布用回收寶特瓶製成,座墊則以天然乳膠回收再利用。重量只有830公克,看似弱不禁風,耐重量卻可達100公斤以上。另一作品「一把膠椅」也是採用回收橡膠製成。兩把椅子價格都暫定於3,200元至3,500元之間。
王家祥說,會選擇這三樣商品,是考量現代家庭人少,空間坪數也小,「是生活中想用的精品」,而非挑選與周圍裝潢無法整合在一起的家具。雖然蕭光廷也有如「沙發紙椅」的商品,單獨擺放很美觀,卻沒有一體性,燈具和椅子則最適合走入消費者的居家環境。
環保設計…美麗不變
蕭光廷也表示,挑選此三樣的原因,也是比其他作品更適合商品化,尤其是紙「摺凳」,消費者若購買回家,依照說明書,大約五分鐘即可組裝完成,無論是單身或小家庭使用都很方便。
還未創立寰陞國際之前,蕭光廷說,都以接單為主,沒有專屬通路銷售,對於這次參與「募資預購區」,抱以很深的期待,期望從中測試市場,了解消費者需求。
王家祥表示,將商品放於募資平台,對他們而言,不光是銷售的功能,更希望藉此向民眾介紹他們的設計理念,也要顛覆消費者對於「環保設計不美麗,美感設計不環保」的既定印象,回收材料製作出的設計品,不但可成為具美感的精品,也兼顧對環境友善的心意。
蕭光廷認為,三至五年後,台灣的環保設計將會成為主流,因為消費者開始希望回歸生活的本質,設計師也會依據材料特性製作產品,在設計中加入環保訴求;現在他們要讓消費者慢慢了解寰陞,因此在募資專區的價格,也比在歐美市場販售便宜三成以上。
寰陞國際也將拍攝至少兩支影片放於募資專區,介紹材料由來,以及材料與民眾的生活關聯,讓大家更認識他們的環保設計家具。
蕭光廷也與台灣漆藝大師廖勝文共同合作開發「紙漆板」,大幅簡化了耗時又耗工的漆藝技術程序,一般漆器製程多達60至70道,紙漆板只需要三道工序強化紙木板即可。
他說,這樣的方式可減少資源損耗,雖是以紙材質製成,卻能達到耐磨、防水的功能,目前也正與「有‧設計UDesign」洽談上架。
※ 相關報導:
* 「八方新氣」攻日 東京開旗艦店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57481.shtml
瓷器品牌「八方新氣」去(2013)年與日本經紀公司SHEMESH簽下經紀約,將於今(23)日在東京南青山區設立日本首家旗艦店,空間由日本書畫家麗清及國際級設計大師橋本夕紀夫共同設計。
八方新氣藝術總監王俠軍也為了東京店開幕,以日本庭院「枯山水」為元素,設計一款東京店限定的專屬瓷器,將於店內販售。
◆ 流行音樂交易會 台灣創意「發聲」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57462.shtml
【經濟日報╱何秀玲】2014.06.23
第25屆金曲獎將在6月28日於台北小巨蛋登場,為了慶祝25周年,今年將盛大舉辦金曲國際音樂節系列活動,除了推出金曲25周年特展外,還首度舉辦「商展交易中心」及「創投座談會」,邀請國內外買家與賣家共同參與,創造台灣流行音樂交易機會。
2014金曲國際音樂節系列活動即日起至6月29日舉行。值得一提的是,6月25日至6月27日合計三日,該活動將首度在華山文創園區設立近100坪的「商展交易中心」,邀請國際影視音買方代表來台。
金曲執行辦公室策展人陳瑞瑞表示,本次邀請國內外演出經紀商來台,希望能讓台灣成為華人流行音樂的區域交易中心。
參展廠商針對自己的特色,分四大類型參展,包括音樂廠牌、藝人經紀、詞曲版權交易、數位影音製作等約27家廠商,加上RIT(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專區10家國內知名唱片公司,如金牌大風音樂、華研音樂、杰威爾音樂、滾石音樂等,台灣參展廠商共37家。
金曲執行辦公室表示,本次國內外買家以大陸為主,許多大陸買家都希望接觸台灣的詞曲版權,購買演唱會及數位影視代理,但也有五家歐美廠商,展會期間將有六場live演出,讓買方有機會實際觀賞聆聽,希望促使他們購買台灣演唱會。商展交易中心將利用三天時間進行180場媒合會,每場約30分鐘,交易金額希望達到2億元以上。
另外,本次還舉辦兩場創投座談會,金曲執行辦公室表示,希望從這些成功案例,讓更多投資人了解音樂產業需要何種資金和協助。座談會邀請創投公會祕書長蘇拾忠擔任引言人,其中一場由華研音樂大中華區總裁何燕玲、富厚投資董事總經理陳元玲、資誠PwC會計師事務所營運長周建宏,談音樂產業公開發行及上市之路。另一場則由魔耳國際娛樂總經理陳建寧、Indievox 創辦人及Street Voice副總經理吳柏蒼等人談音樂及內容創業,分享音樂如何創造價值、籌募資金。
6月25日首先舉辦「演唱會應用科技的最新發展趨勢」國際論壇,由文化部流行音樂專案計劃主持人袁永興引言,與Vizrt亞太區副總Kenneth Tsai和必應創造製作總監周佑洋與會,暢談演唱會科技演變和背後的龐大商機。
袁永興說,國內外表演對科技應用趨之若鶩,以演唱會為例,以往賣票不容易,現在票房經常秒殺,關鍵在於數位科技將演唱會當作研發場所,推陳出新,吸引觀眾目光,現在演唱會已可做到表演者從天而降,浮空投影如假似真。周杰倫演唱會中以「浮空投影」技術呈現已故藝人鄧麗君,彷彿穿越時空與其對唱,是相當成功的案例。
※ 相關報導:
* 愛的遺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3000670-260115
中國時報 ⊙傅正明/文 2014.06.23
今年誕辰450周年的莎士比亞,在多首十四行詩中,謳歌聖愛,把愛描寫成為一種可以戰勝時間的暴政、戰勝死神超越塵世的偉大力量。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詩人,莎翁實際上把基督教的聖愛提升為普世人文主義的大愛。這是我們今天紀念莎士比亞應當承傳的最寶貴的精神遺產。
舉世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之際,英國乃至世界各地,高潮迭起。蕩漾的波瀾永遠不會止息。
創作一甲子 王鼎鈞獲國家文藝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759994.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4.06.24
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昨揭曉,六人得獎,人數創近五年新高。獲獎者包括作家王鼎鈞、影視戲劇藝術家王小棣、畫家陳正雄、建築家陳邁、舞台設計家王孟超、指揮家簡文彬。連續七年無舞蹈藝術家獲獎。
國家文藝基金會執行長陳錦誠表示,舞蹈類因人才斷層問題,近年每每在第二階段評審時就無人出線。他強調,國藝獎不分類,採最多七人得獎制,因此不能說舞蹈類從缺。獲獎人可各獲獎金一百萬元,九月廿四日頒獎。
作家王鼎鈞創作逾一甲子,不同階段皆有佳作,評審譽他為「語言的魔術師」。他一九七○年代的「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我們現代人」等「人生三書」,被譽為勵志文學三寶;八○年代的散文集「山裡山外」「左心房漩渦」,融入詩的境界與人生哲理,讓讀者驚豔。邁入廿一世紀,「昨日的雲」等「回憶錄四部曲」震動文壇。他筆耕不輟,去年都還有新作。
王小棣創作跨紀錄片、連續劇、動畫、劇場、電影,作品誠意十足且在各領域都掀起一新傳統的討論。評審指出,她早期的紀錄片「百工圖」立下台灣紀錄片里程碑;八○年代末藉「母雞帶小鴨」等劇革新電視劇樣貌,既好看又具淑世理想。
九○年代後,王小棣創立「民心劇場」,被戲劇家姚一葦譽為台灣社區劇場先鋒;電影「飛天」、動畫「魔法阿媽」,各創特殊風格。編導「大醫院小醫生」等連續劇,叫好叫座;去年的劇場作品「丈夫的一千零一夜」又創新劇場思考。
王孟超是繼聶光炎後,第二位獲國藝獎的舞台設計家,他深耕劇場卅多年,尤以與雲門舞集合作的「流浪者之歌」等多部舞台設計聞名。評審讚他作品跨越傳統與現代、戲劇與舞蹈,善以簡練手法創造靈活表演空間。
畫家陳正雄堅持抽象繪畫創作一甲子,作品深具「東方抒情抽象」特色,評審讚譽他的藝術成就與對台灣美術的影響。建築家陳邁強調建築的公共性,作品南港軟體園區第二期、高鐵台南站都是佳例,評審認為在台灣建築發展史上深具代表性。
四十七歲的指揮家簡文彬曾任國家交響樂團(NSO)音樂總監,是本次最年輕的獲獎者,現任德國萊茵歌劇院終身指揮。評審說他多次獲國際指揮競賽大獎,且創下NSO第一個黃金時期,且推動東西方藝術交流,貢獻卓著。
※ 相關報導:
* 雕出過往情景 丁宗華「畫面」摘銅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59584.shtml
從事雕刻有30多年的雲林縣四湖鄉雕刻師丁宗華,所創作木雕作品,榮獲多次國內外獎項,最近他更以「畫面」木雕,簡樸細緻的雕工,刻畫對過去時代的緬懷,勇奪全國美術展雕塑類銅牌;他說,創作路無止境,終有一天會將內心所有夢想,全都在雕作中展現出來。
* 靈感來自甄嬛傳 刺青藝師揚名國際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0294
屏東刺青藝師周志慶參加六月初荷蘭的國際紋身展大賽,來自二十多國三百多位參賽者中,以「仕女圖」刺青作品拿下傳統圖案東方組冠軍,另一件作品「海洋世界」則在彩色圖案組獲得亞軍,是最大贏家。
* 代言黑鮪季 動漫女絢櫻爆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4001821-260107
櫻花蝦化身為動漫美少女?屏縣府今年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以東港名產櫻花蝦設計成動漫美少女「絢櫻」,可愛造型引起不少網友注意,不但臉書有3萬人加入還有粉絲「追星」到東港,甚至出現真人cosplay,成功行銷黑鮪魚季。
....由於保育概念抬頭,縣府將黑鮪魚文化觀光季宣傳重點轉向東港櫻花蝦,動漫便以櫻花蝦為創作主角,除全身服飾是櫻花色,也將動漫主角取名「絢櫻」。
創造團隊策劃楊家宇說,「櫻花蝦」名稱是日本人取的,為此將絢櫻設計成日系風格,不過為強調東港在地名產櫻花蝦,也讓絢櫻穿上象徵本土的草鞋,結果充滿台日融合風。
◆ 築夢舞集 將赴歐演出客家藝術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759525.shtml
【聯合報╱記者林麒瑋╱竹東報導】2014.06.24
新竹縣竹東鎮築夢舞集受邀參加第廿一屆捷克-克拉托維國際藝術節演出,7月7日赴歐洲,要將客家藝術帶上國際舞台。
築夢舞集由新竹縣知名舞蹈家徐夢月老師於1999年創立,帶領優秀的舞者用客家的情感與元素,融入舞蹈表演,獲邀參加國際藝術節,徐夢月說,這是築夢舞集新的成長,對舞者來說,也是15周年的大禮。
築夢舞集將以現場伴奏方式,舞出客家民俗文化,演出型態有戶外、室內劇場和踩街遊行等,築夢舞集在開幕主秀將有長達30分鐘的「台灣之夜」表演。
徐夢月從小打下芭蕾和現代舞基礎,透過舞蹈推展客家文化,7月受邀到捷克,將帶領14名舞者、6名工作人員,並安排4段舞碼,內容以台灣客家慶典做設計。
台捷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指出,今年克拉托維藝術節有廿多國參加,藉由文化交流建立友誼並認識不同國家文化特色。
◆ 中華文化影響深 日人迷故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4001505-260102
吳垠慧、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4年06月24日
日本觀光客到台灣,故宮是必訪景點之一,在陸客尚未成為故宮觀光主力之前,日本參觀人數在外籍觀光客的排行中向來居首位,為什麼日本人對故宮文物如此著迷?
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錢谷真美在「神品至寶展」開幕式邀請函中,提及故宮展對日本觀眾的意義:「我國自古以來嚮往中華文化,積極攝取其菁華。為了理解我國獨立文化形成之緣由,深刻地了解其淵源的中華文化,甚為必要」,「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了華夏歷代眾多精緻優良的文化古物,若抽離該院之文物,則無法理解中華悠久之文化。」
朝日新聞國際編輯部副部長野島剛在其著作《兩個故宮的離合》中,也提到相似的觀點。野島剛寫道:「對日本來說,中華文明有著特殊意義的存在,日本歷史上文化面受到中華世界的影響相當大。繪畫、書法、陶瓷器等代表日本的傳統文化,基本上是以中國為基礎,加上日本人獨到的特色發展而來。」而在現代社會中,「這樣的中華文化最令人感到親切的,就是故宮了。」
作家一青妙表示,日本人從小就學習漢字和書法等,「這些和中華文化淵源頗深,雖然經過歷史演變而以不同的形式根深蒂固在日本傳統裡,先不論中國和日本近幾年在政治上的對立白熱化,我相信單就中華文化本身來說,很多日本人是抱持著尊敬的心情。」她提到,透過旅遊書或電視節目介紹,對於第一次到台灣旅遊的日本人來說,故宮幾乎是必定造訪之地,「因此這次能夠在日本舉辦故宮展覽,可說是舉國盛事。」
一青妙指出,這次赴日展出的《翠玉白菜》和10月將於國立九州博物館登場的《肉形石》,是人氣最高的文物,「無論男女老少,若知道台北故宮,就一定認識這兩個鎮館之寶,原因一方面是媒體大力宣傳的效果,一方面是對於中國文物有所涉獵的人更是不會錯過的珍品。」
此外,與日本茶道文化相關的瓷器,還有對喜歡書法的日本人來說,有「書聖」之稱的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都是她預料會吸引日本民眾爭相目睹的亮點展品。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