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1

時尚台灣 跨界不朽

◆ 藤椅界LV…一隻眼 竹編半世紀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15116.shtml

【聯合報╱記者梁雅雯/高雄報導】2014.07.20

71歲的傳統竹編師傅蘇憲祥,從小左眼幾乎看不見,國小畢業就拜師學藝,靠單隻眼睛苦學,17歲出師,一做就是一輩子。因抓花樣式及作工精細,被譽為「藤椅界的LV」,熟客看到竹製品上有蘇師傅的印記,就知道是品質保證。

愛好名牌的客人路過,看到竹編藝品上傳統抓花,有格菱文及各種彎曲圖案,驚呼「跟LV的格菱文圖案超像,根本是藤椅界的LV」。老闆娘好奇問:「ㄟ路蝦米?這個圖騰三十多年前就看過丈夫做過」。

原來,蘇師傅年輕時曾在美商公司待過,當年公司求創新,嘗試各種編花法,格菱文也是從那時候開始。

蘇憲祥表示,很多觀念和習慣都是當時所養成的,包括格菱文圖案,和在產品上做記號以示負責。

蘇憲祥說,11歲就喪父,為幫忙家計拜師學一技之長,起初到中醫診所當了3年學徒後,認為就算學成也沒本錢開業,改學竹藝。出師後四處工作,在台中認識妻子董月嬌,二十多年前回家鄉高雄,搬到鳳山現址已十多年。

「竹子是台灣珍貴資產,但台灣真的不珍惜竹子。」董月嬌說,現在電費貴,但家中從來不裝冷氣,坐在竹椅上又涼又省錢,2人結婚那年做的一套椅子到現在都還能用,「我們對竹子有很特殊情感」。

「不是不想傳藝!」蘇憲祥說,早年拜師學藝,對師傅是很敬畏的,需住在師傅家3年4個月包吃不領薪,不分寒暑大清早就開始工作。還得在火爐旁,忍受熱和維持同姿勢,現在上門拜師的年輕人,吃不了苦,要學藝卻一開口就問:「一個月要給我多少錢」,至今沒收徒。



◆ 傳承花布時尚美學 吳亮儀秀新作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7607

自由 2014-07-20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曾獲「盛妝亞洲」二○一一年度時尚設計大師的吳亮儀,以台灣花布為創作主題,昨在台南生活美學館發表新作,並結合興國大學模特兒與展演系、珠寶學系師生精彩走秀,傳統古典與現代新潮交會出美麗視覺。

「戲SEE新東方超時創美學特展」,以「傳.承」為主題,從台灣代表花卉詮釋女性角色,服飾融合客家、原住民、歌仔戲、布袋戲元素,走出服裝設計新格局,每件作品都讓觀眾驚艷,而亮眼頭飾與配飾,則為興國大學珠寶設計系師生創作結晶。

現任興國模特兒與展演系主任吳亮儀表示,台灣傳統文化才是走向國際重要元素,新作品融合時尚剪裁,讓花布穿上身,一點也不俗,可以走在伸展舞台,也可走向「市場」,美學兼具生活化的服飾。

她表示,以「傳承」為創作主軸,即代表傳遞濃濃韻味的文化印記,感受在地共同的情感記憶,承先啟後翻玩台灣文創生命力,台灣設計產業軟實力,足可驚艷國際時尚界。

包括帥氣外型酷似吳尊、曾獲二○一三「盛妝亞洲」五大亞洲男模的李吉祥,二○一一地球小姐台灣總決賽冠軍劉琦、亞洲女模第一名陳艾琳等名模,也與興國師生一同走秀。特展即日起至八月三日。

※ 相關報導:

* 國際藝術家巧手 廢棄物大變身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15404.shtml

台灣人丟棄的冰箱、冷氣機、辦公室櫥櫃,透過瑞典藝術家Michel Johansson的巧手翻轉,成為巨型「俄羅斯方塊」。誠品松菸店前出現一隻巨大的魚形雕塑,夜裡閃閃發亮。這是日本藝術家柴田英昭與松永和,運用台灣海邊垃圾製成的「黑椎鯛。

第九屆「粉樂町」當代藝術展昨登場,邀請來自台、法、澳、美、日、瑞典等廿八組藝術家,以台北市的公共空間為基地進行創作。台灣環保回收能力世界聞名,其中五組國際藝術家,便以台灣回收的廢材、空罐、二手家具為素材創作。

* 看板畫師變畫家 60年珍藏重現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15183.shtml

畫家黃隆池從16歲的電影看板畫師,歷經近60年努力成為知名畫家,昨天起在歸仁文化中心舉辦個展,特別展出他珍藏近60年的電影看板畫作。因戲院多已拆除,也成了珍貴的歷史紀錄。

黃隆池出生新化區,國小畢業就跟著新化戲院畫師鄭金木繪製電影看板,民國50年代正是電影全盛時期,新化區就有新化、新光、大新3家戲院。黃隆池同時幫3、4家戲院畫看板,他珍藏16歲時所繪製的電影看板,特別在這次個展中亮相,有邵氏電影的「奪魂鎗」、「一代劍王」等。

* 王登鈺 愛玩具公仔成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0000307-260115

以《造字的人》動畫入圍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導演的王登鈺,集動畫師、漫畫家、詩人與小說家於一身。但他最自豪的稱號,其實是「玩具收藏家」。

王登鈺對公仔、模型玩具的癡迷不亞於畫畫,在他新北市的工作室中,堆滿漫畫、模型公仔超過4000件。他笑稱,從1992年開始認真蒐集公仔後,耗費的精力雖難計,但「花在這上面的錢,大概夠我再買一棟房子了吧!」

....這些公仔玩具雖是王登鈺創作、人物設定時的重要靈感,卻也是他工作時最大的「阻礙」。「我常常會因為他們分心,看到了就會想要摸一摸、玩一玩,結果一整個晚上都在跟他們玩,沒法畫畫!」



◆ 第38屆金鼎獎 聯合報系奪兩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15408.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7.20

第卅八屆金鼎獎得獎名單揭曉!文化部昨公布數位出版、雜誌及圖書三大類共計廿二個獎項,總獎金達六百萬。出版社中,天下雜誌為最大贏家,共獲四項大獎。特別貢獻獎則由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獲得。

評審團指出,郝明義投入出版事業以來,奔走世界各地參加國際書展,推動台灣成為世界華文出版中心。他一九九六年承辦台北國際書展、擴大規模;二○○三年台北國際書展陷入經營危機時,郝更是登高一呼推動成立台北書展基金會。

聯合報系亦獲兩獎,聯經與聯合文學出版社,各以「單聲道」、「愚人國」獲文學圖書獎。

文化部指出,為擴大金鼎獎影響力,今年精簡獎項、總獎金從三百九十萬增為六百萬。共計收到一千七百九十一件作品報名。

其中天下雜誌囊括學習類雜誌獎、雜誌專題報導獎、雜誌專欄寫作獎、兒少圖書獎等四大獎。

今年金鼎獎新增三項圖書類獎項,包括圖書編輯獎、圖書設計獎及圖書插畫獎。文化部人文出版司司長王淑芳指出,「圖書插畫獎」是台灣出版史上首次頒發,由插畫家淦克萍以「台灣好野菜:二十四節氣田邊食」拔得頭籌。

以「看見台灣」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空中攝影家齊柏林,此次再以今周刊「真相台灣」獲金鼎獎。

獲數位出版類數位創新獎的「LINE每日英文」,以LINE為學習英語的平台,評審認為「看到以讀者為出發點的用心」。

金鼎獎頒獎典禮將於八月十三日下午二時舉行,評審團將於圖書類與雜誌類得主中,各選出一名年度大獎,於頒獎典禮上揭曉。



◆ 國片在票房和理想夾縫間搏出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0000444-260112

中國時報 陳亭均/特稿 2014年07月20日

第16屆台北電影節頒獎典禮19日晚落幕,沒有金馬獎的堂皇亮麗、上海電影節鋪張炫耀的奢華,影人的交流、創作力的展現,讓台北電影節(北影)維持著它謙卑的傲氣。而入圍競賽片的10部劇情片,或許更具說服力地道出台灣電影的美麗與哀愁。

魏德聖、馬志翔靠超乎常人的意志籌資3億,以台片難以企及的資本打造《KANO》,蔡明亮繼續用他20多年煉出的寂寥鏡頭,緩慢的在《郊遊》中訴說能或不能表達的異質語言。他們各擁山頭,雄踞在光譜兩端。

《孫中山》藏左派象徵

然而不是所有電影都能籌資3億,《KANO》離回本的6億票房仍有距離;蔡明亮日前更宣布退出電影界,《郊遊》恐成絕響。相形之下,今年下半年的《冰毒》、《共犯》、《行動代號:孫中山》、《迴光奏鳴曲》更能展示台灣影界的現狀。

2002年的《藍色大門》,易智言成功找出異於90年代台灣新浪潮電影的語彙。暌違12年,他在《孫中山》中再跨出一步。《孫中山》中藏匿了所有可能作為左派的象徵物,主角取名「阿左」,罩在9個孩子的美少女面具也荒謬暗示著整齊一致的廉價流行,孫中山銅像更被設計成換取金錢的廢鐵。易智言用巨大的野心擘畫了一場80年代「後結構主義」的實踐。但台灣電影工業的哀傷隨之露臉。

事實上,無論多麼背德的概念,都能在電影作品中被呈現,電影在創作上是自由的,而電影敘事、結構的「完整性」就成為評斷電影優劣的唯一準則。《孫中山》可惜之處在於,當所有象徵物在片中各角落顯跡時,電影的整體結構卻缺乏「主題性」的敘事。

張榮吉有獨特美學

《孫中山》以「貧富差距」、「階級對立」為宣傳標語,但主角阿左、小天的貧困都沒被立體呈現。《孫中山》或許有更大的野心,意圖呈現另一種荒誕:「中產階級邊緣的無奈」,所以阿左、小天不那麼窮,他們只是位於中產階級的邊緣,懵懂並缺乏貧窮意識。可惜的是,因為這點,他們所做出的荒謬革命少了點說服力。

《孫中山》談「貧富」,是個恰若其分的商業主題,但易智言想在《孫中山》中滿足「說些什麼」的野心,他確實也在片中填滿了自己思索的成果,但這種實驗卻讓該片失去了商業電影中該強調的明確主軸。

《共犯》同樣卡在「商業」和「想說點什麼」的狹縫間,張榮吉是新一代導演中的翹楚,擅於創造電影光影,在片中,尤其是水底攝影,的確營造出不可思議的美學畫面。但張榮吉似乎沒有在懸疑片和他想呈現的孤獨、寂寞人性取得完美的平衡。

錢翔毫不考慮票房

將電影基調建立在「懸疑」上,顯然比建立在「孤獨人性」上更有賣座的可能,《共犯》也往這個方向努力,但卡在兩者之間,既沒達到推理劇要求的複雜性,人性的孤獨也被劇情犧牲,兩頭落空相當可惜。

與《孫中山》相比,《藍色大門》攝影師錢翔的作品《迴光奏鳴曲》相對自由。兩人大概同是羅蘭巴特、索緒爾或法蘭克福學派的愛好者,但錢翔的作品摒棄商業,以畫面的切割、高潮不多的劇情,說明唯一主角的困境。該片像精準嚴謹的理論整體,但錢翔毫不考慮賣座與否,就是電影工業的特例。

《冰毒》獲利超《KANO》

台灣電影的哀愁呼之欲出,易智言、張榮吉為了市場,既想說些什麼,有時卻須無奈閉嘴。台灣觀眾的胃口早被好萊塢等大資本電影養大,商業節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畢竟電影是砸錢的成果,怎麼可能不想回本?

趙德胤的《冰毒》或許提出一條可能的出路。《冰毒》的成本只有剛好超出100萬的窮酸數目,但它是一部相當成熟的作品。該片在紀錄片、劇情片的灰色地帶中展開,前20分鐘幾乎毫無戲劇性,隱藏在居民生活中的細節,卻暗示出最高級的戲劇效果:「世界經濟體以不知不覺的方式侵蝕日常生活。」畢竟歷史總要「蓋棺」才能論定。

電影後半段,吳可熙飾演的三妹介入片中,主角王興洪的命運急速展開,節奏變得明快果決,像是甲基安非他命(冰毒)的隱喻,快速清醒、獲利最後失去自我。趙德胤成熟、完整地詮釋了一場悲劇,在緬甸如此稀鬆平常的悲劇。

《冰毒》的票房可能不會太好,但趙德胤靠影展、國際版權迅速回本,「電影工業」向來是「總體戰」,但他卻用「游擊戰」打了勝仗,克難卻有效。《冰毒》的獲利甚至高於《KANO》。

魏德聖、馬志翔靠著不惜血本的衝勁;蔡明亮靠著我行我素的高度;趙德胤則以野放草莽的魄力拓出血路,路不只一條,總得走下去。台灣電影的資金困境、導演們充滿理想的特質依舊惹眼,16屆台北電影節或許是個契機,無論電影創作者、市場、投資方都有反省作為「工業」的藝術何去何從的責任。

※ 相關報導:

創造感動的契機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倫敦台北 變身「雙城記」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16764.shtml

【經濟日報╱何秀玲】2014.07.21

台北市將取經倫敦,利用設計改造城市!台北市獲得2016世界設計之都頭銜,日前特別邀請英國倫敦文化局長西蒙絲(Justine Simons)來台交流,希望借鏡倫敦,改變台北,讓設計之都不光只是單純的城市行銷,而是一場改造的運動。

西蒙絲成功將倫敦從金融打造為文化觀光重鎮,也領導倫敦成為文化、設計領頭羊長達11年。

她說,詢問到倫敦的觀光客為何而來,80%的人都回答「是因為當地的文化」;這些觀光客帶來高經濟效益,也顯示城市若希望降低犯罪率、讓當地經濟發展更好,就必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也使她更加深用文化讓倫敦變得更好的決定。

只是,倫敦直到2000年才出現第一位民選市長,2004年才有文化政策,如何將政策注入倫敦這個有百年歷史的城市,經歷不少跨部門的協調和溝通以建立共識;同時倫敦也廢止不合時宜的法規,就是要讓倫敦成為友善的城市,更多街頭藝人能放心表演。

2012年,她帶領有史以來世界上最盛大的「奧林匹亞文化節」,超過700萬人次參與,編舞家將城市當成舞台,千噸羽毛灑在空中,舞者在千禧橋到知名觀景摩天輪「倫敦眼(London Eye)」等知名建築大膽演出,讓全世界看到倫敦新樣貌,這個精彩的演出,也讓全球重要新聞媒體都以頭條報導,達到城市文化行銷目的。

她提到,過去十年,許多城市都想打造為創意文化城市,透過相關政策和專案計畫,從不同國家中可看到文化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讓城市展現獨特性。西蒙絲以法國南特市為例,當地以造船產業聞名,該市市長為了更加活化南特市,邀請建築師建造大型機器城,作為表演藝術空間,將過去製造業遺留下來的廢棄工廠化身藝廊,為城鎮帶來觀光產值,觀光客量成長達33%。

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提到,去年台北市拿到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頭銜,許多人都認為這只是一個嘉年華會式的節慶,他說明,成為世界設計之都,不光只是單純的城市行銷,而是一個社會和城市的改造運動。

他說,因世界設計之都與人相關,希望能讓更多設計師參與,除了可以藉此展現他們的才華,也能將設計帶進城市治理中,台北市將積極學習其他城市,將設計導入公部門和公共治理。

劉維公表示,多數造訪倫敦的觀光客是對倫敦文化慕名而來,他希望台北市也能以獨特的生活風格,成為一座使人想一去再去的體驗城市,而不是當觀光客提到台北時,只讓人想到美食。



◆ 微視設計 人替商品創價值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816497.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怡臻/台北報導】2014.07.21

優渥的薪資,不再是「留住人才」的保證。微視設計(Visible City)創辦人黃柏瀚,曾在Louis Vuitton、GUCCI等國際精品公司從事設計工作,他想讓使用者自行替商品創造新價值,而不只是高檔價格,決定自創品牌,跟使用者更貼近。

黃柏瀚回憶,在美國念行銷時,選修了插畫、視覺陳列與建築模型等專業課程,當時只是希望接觸、了解更多文化,偶然修習了金工藝術的課,便一頭栽進創作領域。

他說,金工是許多藝術的結合體,要懂繪圖,也要懂結構、材質、美感等。金工更是除了服飾以外,另一種與人體接觸的重要物品,是時尚產業重要的一環,卻也比快速時尚多了一種永恆的意涵。

即使非設計專科出生,黃柏瀚的藝術天分仍受大品牌青睞,曾在Louis Vuitton、GUCCI等的工作經驗,讓他與全球頂尖的設計師合作,使作品登上伸展台。

不過,大企業優渥的薪資,卻無法留住他。在知名時尚品牌工作的經驗,反而讓黃柏瀚更想建立自己的品牌,開始一邊學習、一邊構思創業之路,覺得時機成熟後,就回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朋友們常因此戲稱他是「時尚界的流浪漢」。

微視設計的商品風格與黃柏瀚的背景一樣,衝突又矛盾。他說,「在外地求學、工作,然後選擇歸國創業,我的感觸很深、很衝突。」

以微視設計所銷售的商品為例,有別於首飾就要閃亮的概念,黃柏瀚較偏愛復古、老舊的風格。他很少用光亮的電鍍處理,反而喜歡將商品「舊化」,凸顯材質特性,使用越久,商品就越容易留下使用的痕跡,誘發出另一種美感。

黃柏瀚說,從小長在以製造業為主的島國,久而久之已經忘了材質本身的美。創立微視設計的意義就是,希望讓「人」自己替商品創造價值。

3公司齊辦公 微視設計創意交流

【本報記者陳怡臻】微視設計的工作室隱身於台北市鬧區,沒有門牌、也沒有電鈴的地下室,路過的人「不得其門而入」。這個「隱藏版地下室」也是個共同辦公室,除了有微視設計進駐,也是畫家林仲禹以及樂團橙草的創作空間。

創辦人黃柏瀚說,與大企業不同,共同辦公室不為追求單一商業利益,而是透過不同品牌、不同專業的交流,用一樣的工作時間,讓三家公司同時茁壯,達到「1>3」的效果。

黃柏瀚負責產品設計,品牌營運及行銷管理,則由另一位創辦人鄭如伶負責。

鄭如伶是黃柏瀚大學時期好友,過去曾在科技業、製造業擔任專業管理,習慣條理分明、使命必達的工作態度。外表看起來嬌小甜美的她,內心也藏著創業魂。

鄭如伶因家中從事金工事業,對傳統金工業並不陌生。她說,傳統金工產業生產模式較封閉,多半屬家族式經營或工廠代工,會決定與黃柏瀚合作,就是要透過企管專長,讓金工從代工轉型精緻品牌。

鄭如伶補充,除了發展品牌外,也希望藉由特殊的「家世背景」,讓品牌能兼顧設計也能進行規模量產。

※ 相關報導:

* 日本愛 燒出台灣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1000330-260107

誰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來自日本京都的年輕陶藝家黑川徹、木野智史,為了做陶先後來台汲取靈感,甚至因此愛上台灣。木野因緣際會認識了台灣籍女友,黑川徹則是將作品色調由黑轉白,原因是「台灣的陽光比較亮」。

長得一副是高校生娃娃臉的黑川徹是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的「學長」,他用陶土形塑出對於自然、花園的想像。他認為,自然就是生生不息,即使一部份的組織遭到破壞、死亡留下瞬間痕跡,仍能在旺盛的生命力下繼續成長。

黑川在鶯歌陶博館展出的「有機過程」個展的作品相當大器,他利用柴燒創作,火痕、落灰在作品上表現出饒富趣味的古樸質感。



◆ 補習班攢錢印雜誌 揚名紐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1000328-260102

中國時報 (執筆:江家華)2014年07月21日

榮與馬克當初創辦《白木耳》雜誌之初,曾捱過一段苦日子,「當外國朋友將教英文賺來的錢拿去四處旅行,我們則是拿來出版雜誌」,馬克說,衝著對於藝術的無比熱情,他和哥哥以補習班教授英文的收入,用來出版印量3000本的《白木耳》雜誌。

幸運的是,兩人10年的努力,在2012年得到紐約現代藝術美術館MOMA的青睞,獲選為「千禧年雜誌」代表之一,如今發行到23個國家。

前衛藝術雜誌《白木耳》的內容包羅萬象,由取得紐西蘭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藝術史碩士的榮負責撰稿,紐西蘭威靈頓梅西大學設計學系的馬克,則負責雜誌的編排設計和攝影,這本雜誌滿足他們從小就想當藝術家的夢想。

榮說,他與馬克把做雜誌當作自己的創作,更興奮的是將雜誌當成平台,介紹自己心儀的台灣藝術家到各地,他們還曾與柏林、舊金山、威靈頓當地的美術館、展覽館、表演空間合作,帶著台灣藝術家出征。

榮也談到自己為何對台灣藝術情有獨衷,他以自己最喜愛的台灣藝術家姚瑞中、陳界仁為例,認為他們在創作中雖然充滿對台灣社會濃烈的批判,卻也流露他們對這塊土地的愛,「相較起來,威靈頓的藝術家反而只關注自己。」

fsj 提到...

劉斯傑把台灣風土彈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2000442-260115

林欣誼/台北—香港專訪 2014年07月22日

2009年以立體書《香港彈起》驚豔香港書市的劉斯傑,近年來他陸續推出《中國彈起》,以及香港在地題材的《香港節日》、《盒仔檔》等立體書,最新作《臺灣彈起》聚焦台灣。

書中把101地標、夜市美食、媽祖遶境陣頭等生動場景融入在內,各個建築風光的立體「彈起」效果搶眼,諸多細節可見他對台灣的濃厚感情。

一提到小吃就愛PK

1977年生的劉斯傑原任職動畫公司藝術總監,2008年起投入立體書創作至今。

《臺灣彈起》同步在港、台出版,他難掩興奮地說,他曾在台灣工作3個月、常來台旅遊,「我很喜歡在街上走、逛市場,體驗台灣人的生活氣味。」

他笑說,最有趣的是一提到小吃,台灣朋友很愛「PK」,「聽到我吃了某家蚵仔煎,就會說我帶你去吃另外一家,更好吃!」因此近年來他把各夜市美食都吃遍,曾和妻女同遊的阿里山則是他最愛的自然景點。

製作《臺灣彈起》前他更和台灣朋友頻繁討論,從殖民歷史到生活文化都上了一課,最後規畫以5個跨頁呈現台灣風土。

建築美景躍然紙上

如「美食天堂」打造夜市攤販人群湧動的場景,另以拉頁介紹牛肉麵文化、彰化肉圓、深坑臭豆腐、台中珍珠奶茶等從北到南的小吃。

「建築薈萃」精選台北101、安平古堡、林家花園、總統府4座不同時代建築,精緻迷人。

「瘋媽祖」聚焦大甲鎮瀾宮前盛況,另設計神轎班、報馬仔等小立體書卡;「坐擁百岳」則讓阿里山雲海、神木、小火車和森林動物躍然紙上。

他解釋,《彈起》系列3書的風格主題都不同,《香港彈起》從香港人最關心的「住」發想,呈現公屋、舊唐樓消逝中的住屋。

以生活文化為核心

《中國彈起》從「歷史」出發,打造萬里長城、兵馬俑等中國人文景觀。

《臺灣彈起》則以「生活文化」為核心,畫風也從之前黑線描邊的沉重感,轉為輕快色調,「因為這是我感受到的、也是我想呈現的台灣。」

全書的立體場景共以190多個組件組裝完成,包含平視、俯視、內觀等不同視角,加上中英對照的文字描述台灣風貌,每頁翻開都讓人驚奇。

草稿製作一人手工

劉斯傑從草稿到立體製作全一人手工,每個卡榫連接的設計,都靠土法煉鋼,做出成品後再拆解每個組件、以電腦修線,最後靠印刷廠每天上百人、花兩個月時間組裝完成,製作困難且成本高,相當不容易。

※ 相關報導:

* 2015「台北國際書展」 18歲以下免費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18891.shtml

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將開放18歲以下兒少免費入場,估計全台逾300萬名學生將可免費參觀書展;另18歲以上學生也可憑證享受50元門票優惠。

* 宜蘭美展 廖啟恒「龜山島」獲首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18886.shtml

宜蘭美展評審結果昨天出爐,廖啟恒以作品「記憶片段~龜山島」獲得「宜蘭獎」,將獲頒20萬元獎金,另有銀獎、銅獎、優選、入選,縣文化局訂於10月頒獎。



◆ 偶遇看偶戲 充滿各種可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2000448-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22日

飛人集社創辦人石佩玉自2010年創辦「超親密小戲節」,以近距離的觀賞空間、小巧精緻的演出內容,與移動式的觀戲體驗為特色,成為台灣近年受矚目的藝術節。為了記錄藝術節的發展,石佩玉邀請影像創作者吳宣萱拍攝紀錄片《偶遇》,經過兩年的拍攝剪輯,將於7月30日首映。

「超親密小戲節」打破傳統看戲空間限制,在選定區域挑出3個不同空間,如咖啡館、餐廳、畫廊、幼兒園等,讓國內外藝術家或團隊進駐演出,每段限定20分鐘,觀眾人數也在25位以內。

觀眾持有的票就代表一個行政區的通行證,可看3場戲,由志工帶隊,步行至不同的演出空間,看戲的同時兼做社區觀光。

石佩玉長年投身偶戲演出,她認為偶戲除了在劇場,還有別的可能性。而小戲節是個「有機」的藝術節,每一屆遭遇的狀況不同。今年推出紀錄片,石佩玉說:「今年是第5年了,需要回頭檢視藝術節的核心概念,看是否飄離初衷。」

吳宣萱在接觸小戲節之前是個標準的劇場圈外人,「我以一種外來者的眼光去記錄這一切,去提問:現代偶戲是什麼?這樣藝術節的存在意義是什麼?」

吳宣萱以專家、藝術家等訪談,呈現偶戲發展;透過藝術家創作過程,發掘出操偶師面對偶的態度與關係;藉街訪與現場側錄,呈現藝術節對觀眾、一般人與店家、居民的反應。

「小戲節的存在能讓自己一次看見偶戲不同的形式與可能性,擴充對偶戲的認識與想像,偶戲的演出方式不光是戲偶,光影、物件,一張紙、一坨麵團,都可能創造偶戲演出。」

《偶遇》30日在台新金控大樓首映。2014年小戲節即起開放預售,10月17日至26日登場。

※ 相關報導:

* 工藝師千錘百鍊 敲出「達摩錫像」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16710.shtml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即日起推出工藝傳家系列特展「千錘百鍊奪天工」,邀請遊客欣賞錫藝、銅鑼、銀帽等工藝師創作,了解台灣傳統金工美學,展期到12月21日。....其中,受到文化部列名「錫工藝技術保存者」的陳萬能,更難得出借珍藏的160公分「達摩」錫像,臉部表情呈現出非凡氣宇,讓人忍不住駐足欣賞。

* 阿力金吉兒 詼諧畫人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2000446-260115

台灣插畫家再獲國際賽事肯定!繼2012年獲波隆那兒童書展插畫獎後,阿力金吉兒新作《Face to Face》獲今年美國3×3當代插畫大賽優選,而她為報紙文學副刊創作風格獨具的畫作,也得到同一競賽的優選。

原本以為自己落選了,沒想到竟獲得雙重獎項肯定,阿力金吉兒期許自己「繼續向前進」。



◆ 「世界合唱大賽」 藝術家唱到旅客癡醉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18923.shtml

【聯合報╱記者湯智斌/沙鹿報導】2014.07.22

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參加「第8屆世界合唱大賽」,榮獲現代歌曲組金牌獎,團員一行昨天搭機返抵台中,團員們現場獻唱高難度的獲獎歌曲「Cor mundum」,以a cappella方式完美呈現出多層次、多和聲天籟之音,在機場大廳候機民眾聽得如癡如醉,現場響起如雷掌聲。

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和我國6個合唱團,日前到拉脫維亞參加世界合唱大賽,獲3金3銀1銅,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以近95分榮獲現代歌曲組金牌獎。

這是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首次參加國際大賽,指揮暨藝術總監莊璧華老師表示,現代歌曲組強敵環伺,比賽時選擇高難度的經典合唱名曲參賽,及我國作曲家林明杰先生的創作「Ave Maria萬福瑪莉亞」,並以拉丁文、英文演唱。

※ 相關報導:

* 「藝姿舞集」 比利時跳出台灣味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19142.shtml

藝姿舞集今年代表台灣受邀至比利時,參加「國際民俗藝術節」活動,26位團員昨前往比利時展開為期35天的表演之旅,區公所舉行授旗儀式為他們加油打氣,盼舞團能以精湛舞技為國爭光。

....徐萬仲說,舞團作品多半呈現台灣民間文化,像跳鼓陣、婆姐陣等民俗迎神儀式,也將嚴肅、神秘的八家將改編成獨特的舞蹈,展現台灣特有的節慶藝術,曾被國外媒體譽為具東方特色的寶島之光。



◆ 《台北筆記》獨立樂團成長 需要政府呵護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8069

自由 2014-07-22

五月天、亂彈阿翔、董事長、滅火器,這些耳熟能詳的知名團體,都曾是找不到舞台的獨立樂團,現在還有許多後進者循著同樣的路,只要有舞台就唱,即使賺不到半毛錢。或許一般民眾不知道一個樂團的成長要經歷多少磨練,但做為培育國家人才的政府,不只應理解,還應向民眾宣導,更應創造更多的培育人才空間。

但從「地下社會」Live House遭地方民眾排擠關門大吉,Pipe Live House因自來水園區委外經營業者易主差點被掃地出門。而最近也因不景氣,許多台北知名的Live House慘澹經營瀕臨停業危機,政府不僅未積極出手幫忙,甚至還以各種行政手段變相打壓。文化局說,獨立樂團音量常超標,所以比較適合到私人Pub、Live house。既是如此,文化局可曾針對這些以音樂專長為主的經營者,給予各種經營管理的輔導?例如經營場所的消防、建築、勞工安全的法律規定輔導,例如如何引進有效的企業管理,讓這些音樂人也能永續經營,甚至是否主動提供相關補助,協助業者申請,讓他們可以不再苦撐著為台北的音樂文化扎根?

但我們看到的政府機關,主動不足、打壓有餘,連在室外合法申請的表演活動,環保局不思如何協助表演者,在適當的範圍內完成表演,反而提早兩個小時站崗,干擾演出。當Live house面臨各種檢舉時,不先輔導改善,只會用開罰的方式「依法行政」。如果領取人民納稅錢的公務人員自許為人民公僕,就應以「服務」人民的心態,讓多元文化在台北成長茁壯,而非處處打壓。(記者陳曉宜)

fsj 提到...

青春插畫展 邀您優游異想世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3000511-260107

陳界良/台中報導 2014年07月23日

「微笑吧!夏天-青春插畫設計展」22日起在台中文創園區開幕(見圖,陳界良攝),邀afu、許匡匡等8名知名插畫家聯合展出創作,現場並以插畫實境取代掛在牆上展示作品的方式,邀民眾走進藝術家的立體插畫世界裡,展期至9月24日。

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合辦的青春插畫展,包括8名插畫家的作品、創作草圖、手稿與收藏品等,且顛覆插畫展通常以平面展出,結合櫥窗設計手法,將展場設計成畫框,每個畫框呈現的就是插畫師腦中的異想世界,有些還可讓觀眾走進去參觀。

展出作品的有afu、許匡匡、子宮頸YEN、克里斯多、emmaAparty、染渲插畫-劉彤渲、MB卡樂否、BaNAna Lin阿蕉。展區也規畫「我的微笑夏天」活動展區,民眾可現場彩繪,創作「微笑夏天」作品,在現場同步展示。

文資局主祕陳昭榮表示,展出期間也推出「青春插畫市集」,展售參展插畫家的創作商品,插畫市集也會在周末不定期推出小活動,拉近插畫家與觀眾的距離,希望大家一起走進藝術家的插畫世界裡。

※ 相關報導:

* 潮州戲曲 化身文創商品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21746.shtml

屏東潮州鎮以布袋戲、歌仔戲及皮影戲聞名,鎮公所與慈惠醫專數位媒體創意設計科合作,開發出面具、皮影等多項文創產品,並推出研習課程鼓勵民眾動手做。



◆ 大馬華文書市 把書展變成「立體盛宴」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22042.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7.23

第九屆馬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周六在吉隆坡登場。這場為期九天的書展由文化部主辦、聯經出版社承辦,去年進場人次突破五十萬,是東南亞最具規模的圖書展售會。今年首度結合音樂與電影,舉辦台灣文學電影節與台灣文學之夜演唱會。

「如果語言是我們的護照,馬來西亞也是我們的國土。」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出席馬來西亞華文書市行前記者會,她表示,星馬一帶擁有近千萬人的華文市場,台灣出口到馬來西亞的書占總出口的一成六,僅次於香港的四成。

聯經發行人林載爵指出,馬來西亞的中文世界是繁簡並存,馬華文學和台灣文學多年來互相交流影響,在彼此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次有三百多家台灣出版社參展華文書市、展出兩千多種圖書,總數量超過兩萬冊。

今年華文書展舉辦「台灣文學節」,邀請陳芳明、劉克襄、孫大川、紀大偉、吳若權、郭強生、王聰威等八位作家,與八位馬來西亞作家、學者座談交流。

陳芳明說,馬華文學在一九六○年代台灣文壇占有重要地位,「他們把熱帶雨林的經驗帶進台灣,也把台灣經驗帶進馬來西亞。」他說,馬來華人最早來台是為尋找「中國性」,結果他們找到的是「台灣性」,這個過程「彰顯台灣文學的包容性」。

「馬來西亞跟台灣的關係,可以用芒果、鳳梨連結。」劉克襄幽默表示,為了去馬來西亞,他連吃了幾十個芒果。他在華文書市的演講題目定為「馬來西亞水果在台灣」,從自然寫作的經驗出發,與當地讀者對話。

本屆華文書市也首度舉辦「台灣文學電影節」,書展期間播放多部台灣電影,包括作家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金馬獎得獎影片等,並邀詩人鄭愁予與讀者對談。八月二日並舉辦「台灣文學之夜演唱會」,邀林凡、江美琪、潘裕文三位歌手,演唱古典詩詞、現代詩改編的華文歌曲。

「出版加上音樂、電影,把書展變成立體的台灣文學盛宴!」龍應台表示,過去的僑生政策吸引許多馬來華人來台灣就讀,「每個人回到馬來西亞都成為台灣的文化大使。」如今政策改變、中國崛起,這些「文化大使」慢慢消失。文化部希望透過書展繼續「文化輸出」。

※ 相關報導:

* 拍攝場地喬不攏 立委超好用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22828.shtml

2008年2月年台北市電影委員會成立,負責處理電影協拍工作,各縣市後來也紛紛設立協拍單位,協拍制度日趨健全。儘管如此,但仍有許多電影人反應,即使有了協拍單位,有時協調拍攝場地依然困難重重,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權不一、態度不同,再加上不了解電影拍攝作業,讓劇組疲於奔命,只好找立委幫忙。

fsj 提到...

陸先銘畫台北 細數20年變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4000638-260115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24日

龐然聳立的高架橋、神情漠然的老人,是台灣藝術家陸先銘畫筆下的兩大元素,30年創作生涯,陸先銘就像城市觀察者,記錄台北從急速發展至今日的現代水泥叢林景觀,以及身在其中、參與城市變化的小人物。

陸先銘現於台北的大未來林舍畫廊舉辦「無聲之城:1984—2014年的台北」個展,近20件作品回首這段歷程。

「城市表面看來繁華熱鬧,但人內心卻是孤獨疏離,我以無聲取代有聲」,陸先銘1959年生於台北,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城市景觀與住民生活為主要題材,「陸橋」、「都市居民」系列是為代表作。

1990年代,陸先銘便將邁入工業化進程的台北城市納入創作主題,並以連結城市內外的陸橋為象徵,早期灰黑藍色系讓畫面趨向冷調,表現水泥建築的冰冷。此後,陸先銘更加入不鏽鋼元素,或以不鏽鋼板當成畫布,或把不鏽鋼作為畫面元素,目的都是藉由金屬材質傳達城市景觀的冷峻,並以仰角表現出陸橋的壓迫感,如《望鄉》、《夜行》等。

之後,陸先銘加入人物角色,多半是老人,如《夜》、《浮生若夢》等,小人物歷經風霜的身影,對照周遭現代化建物群。

「我畫人的問題、畫城市變遷的問題,老人一路參與城市的建設,從他們的表情、肢體、神態就能讀到城市的變化,不需要太多故事性的描述。」

「無論人有沒有出現在畫面中,都是最主要的元素」,陸先銘在作品中投射自己的心境,「我的創作都在談城市的變化,及其與人的對應關係,包含我個人的成長經驗在內,只是隨著時空的異動,對城市的觀點略有不同,現在畫作中的時間感加重,帶出人性的溫度,和年輕時候的批判、旁觀者角度不太相同。」



◆ 走出劇場 到廟前、車站看現代舞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23777.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7.24

到孔廟看現代舞?舞蹈家周書毅創辦的舞團「周先生與舞者們」,本周六(26日)啟動「舞蹈旅行計畫」,離開劇場,以不搭台不架燈的方式,在台灣各城市的公共空間大跳現代舞,地點包括松山文創園區巴洛克花園、台北文創大樓文化廣場等。

這項計畫將「旅行」4個縣市,包括彰化、南投、雲林、台北,從百年古厝、廟埕、車站,「舞」到都會區新興文創亮點。自26日起至8月17日,連續4個周末演出13場,「舞台」包括鹿港公會堂前廣場、鹿港龍山寺山門外廣場、南投武德殿廣場、斗南火車站站前廣場等,8月17日則在松山文創園區巴洛克花園、台北文創大樓文化廣場演出。

為什麼要讓舞者走上街頭?周書毅表示:「為了跳舞給更多人看!」一般人可能沒機會走進劇院看現代舞,而廟前廣場是許多鄉鎮居民最重要的公共空間,把這裡當成「舞台」,讓現代舞「舞」進大眾生活。舞者也透過與庶民百姓的接觸,獲得新靈感。

「舞蹈旅行計畫」今年邁入第4年,周書毅帶領舞者舞過10座城市、在街頭完成逾45場演出。

周書毅指出,舞團「旅行」的過程中,最常遇到觀眾問:「這是跳舞嗎?」這些觀眾可能從未進劇院欣賞現代舞,卻因「舞蹈旅行計畫」在日常生活中與舞蹈偶遇。不少觀眾告訴舞者:「第一次跟舞蹈那麼靠近」、「這支舞給我工作的動力」。這種「近距離」的觀眾回饋,不是一般售票演出可以得到的。

˙「舞蹈旅行計畫」活動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01061693319591/ 。



◆ 阿慢帶你逛10大鬼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4000640-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24日

曾以漫畫作品《百鬼夜行誌:塊陶卷》爆紅的恐怖圖文作家阿慢(本名劉章文),趕在農曆鬼月前推出新作《百鬼夜行誌:凶宅卷》,蒐錄全台10大鬼屋傳聞,藉著幽默爆笑情節,訴說種種令人頭皮發麻的怪談,堪稱「全台第一本鬼屋景點旅遊書」。

在新作中,阿慢精選全台10大凶宅景點,包括台北木柵的辛亥隧道、萬華的西寧國宅、三芝飛碟屋、台中的東海古堡、烏日鬼屋、南投的惡魔樹、嘉義民雄鬼屋、台南杏林醫院、高雄旗津25淑女墓,以及花蓮的松園別館等。他在網路上蒐集最多人討論的怪談,將之藉搞笑的人物、情節呈現。

如書中篇章〈隧道詭談〉就以一群朋友在夜半嘻嘻哈哈開車行經辛亥隧道時,討論隧道鬼故事作為開場。一夥人講完長串故事後,才發現車子怎麼開都開不出隧道,原來是有「一群人」踩在車身上,讓車子只能龜速前進。

阿慢笑說自己是個膽小的人,但為了取材,仍親自走訪好幾個景點、親身「體驗」。「為了好好感受,我都走了一遍,但是只能白天去,我真的不敢晚上出沒!」

每次作品截稿時,阿慢總會遇上一些怪事。上次是看見辭世的爺爺向他招手,這次則是趕稿到半夜,忽然有人敲門,「我開門時隱約覺得右邊有個老伯輕聲對我說:打擾了,我才正想轉頭把他看清楚時,就突然從書桌前面嚇醒;我以為我是做夢,但我回頭看房間門,卻是開的,當下真的超毛!」

※ 相關報導:

* 逃港者倪匡 堅持本色 滿足生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4001095-260306

據統計,20世紀末香港排名前100強的富豪中,有40多人是「逃港者」,即在1949年後才從大陸偷渡赴港的人;而科幻小說作家,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正是其中一員,他口述自傳《倪匡傳:哈哈哈哈》今年7月問世,也揭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倪匡。

筆下的「衛斯理系列」、「原振俠系列」科幻小說紅遍全球華人圈,令倪匡聲名大噪,也名利雙收。他曾自言是「自有人類以來,漢字寫最多的人」,最高紀錄1天寫2萬字,因此多年前自稱「寫字配額用完」而擱筆。

fsj 提到...

鋦瓷缺陷美 義國藝術家體驗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8762

自由 2014-07-25

〔記者廖淑玲/雲林報導〕來自義大利威尼斯的藝術家Stefano Moras昨天到虎尾學習鋦瓷,由知名的鋦瓷工藝家張瑞豐指導,破碎的珍貴瓷器竟能修補,讓人大開眼界。

「破鏡重圓」雖然不免留下修補痕跡,但也是另一種美感,有感於缺陷美也是美,中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專門收藏補過的瓷器,因此有「鋦瓷」,為珍貴的瓷器修補,見證中國瓷文化發展的獨特價值。

隨著物質生活提高和時代發展,鋦瓷一行成為即將消失的民間傳統手藝,Stefano Moras是高雄橋仔頭白屋藝術村駐村藝術家,善長結合撕紙、塊狀、碎片等各種媒材創作,又喜歡缺陷美,獲悉虎尾有教導鋦瓷的工藝家,特別前來請益,體驗不同藝術創作手法。

張瑞豐表示,破裂的瓷器雖然不完美,鋦瓷卻展現高超工藝技術,也反映物資不豐年代,人們愛物惜物的生活態度,比起無瑕的瓷器更耐人尋味、更有內涵。

Stefano Moras是張瑞豐第一位外籍弟子,除了認真指導外,張瑞豐還送他一個有百年歷史的日明治年間瓷碗,讓他學習鋦瓷,期待能有更多人看見這項工藝。

※ 相關報導:

* 150歲母女畫家 松鶴圖慶88節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26497.shtml

著名藝術家張乃霜和女兒朱麗麗都擅畫,母女倆歲數加總逾150歲,張乃霜畫松鶴(閩南語諧音「尚好」吉祥意),吸引新竹縣縣長邱鏡淳參觀畫展時,決定以松鶴圖,送給全新竹縣226位「尚好」的模範父親們。

* 木雕大師葉根壯 走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826824.shtml

八十三歲的澎湖縣木雕大師葉根壯,不幸於復興航空墜機中罹難。他原已列入文化部「人間國寶」候選名單,月底審核通過便可獲此殊榮。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遺憾與惋惜,指示文化資產局連絡家屬提供協助,並完整保存「壯司」的修復技術紀錄。



◆ 屏東美術饗宴 來看「不對號入座展」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26627.shtml

【聯合報╱記者蕭雅娟/屏東報導】2014.07.25

馬英九和蔡英文攜手同台?屏東美術館7月起推出3場不同風格的展覽,其中「在糖上撒鹽的美味關係-許自貴創作展」嘲諷社會及周遭事物,在不對號入座的人物列傳系列出現馬英九等政治人物,讓民眾看了莫不會心一笑。

屏美館表示,創作者許自貴以紙漿作成50多件立體藝術品,作品色彩鮮豔,視覺震撼。另外在不對號入座的人物列傳系列中,是以社會及周遭人事物作為創作靈感,呈現隱喻批判及嘲諷意味。

2樓的「行動博物館-當代木雕之美巡迴展」展期至8月31日。另外「純粹的形與色之間-利金翰油畫創作展」,展期至8月10日。



◆ 古國萱巧手 雪霸剪影躍然紙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5001556-260107

中國時報 徐養齡/竹市報導 2014年07月25日

剪紙藝術家古國萱受雪霸國家公園邀請,以園內的自然元素為創作題材,展覽特以「山的行走」命名,邀請民眾欣賞其活靈活現的剪紙藝術,即日起到9月底在汶水遊客中心雪山藝坊展出(見圖,徐養齡翻攝)。

主辦單位指出,行走於山中,有人用筆、有人用相機記錄途中的點滴,新銳藝術創作者古國萱卻是透過剪紙記錄途中感動。

古國萱近年來的剪紙作品,如《夢,想》《一點點光,一點點影子》…呈現具想像空間的詩意圖像。古國萱剪紙從不打草稿也不用刀片,喜愛其單純質樸的特性及不可逆(指修改)的驚喜。

「山的行走」展期到9月30日止,雪霸處明將邀請古國萱於舉辦「山的行走.剪刀的行走─剪紙體驗活動」,下午1時30分及3時舉行,2場次共40人,活動詳細內容請詳見雪霸處活動報名網址:http://www.spnp.gov.tw/registration/index.aspx/,或電洽037-996100轉850

※ 相關報導:

* 琵琶皇后章紅豔演出草原小姐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5001896-260115

傳承自浦東派琵琶大師林石城,被譽為「琵琶皇后」的演奏家章紅豔,應澳門交響樂團之邀擔任獨奏家,來台演出中國20世紀三大經典名曲之一《草原小姐妹》,章紅豔說,「在我手中,我一定要發揚光大。」

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是中國大陸第一首為琵琶和交響樂團所創作的樂曲,描述蒙古族兩位小姐妹在暴風雪中奮鬥的故事,該曲也與《黃河》鋼琴協奏曲、《梁祝》小提琴協奏並稱為中國20世紀三大經典名曲。

「相較起來,《草原小姐妹》演奏並不如《黃河》、《梁祝》多,這也是我一直覺得要追趕的地方,身為一位演奏家,妳知道這首曲子好,妳有義務要讓更多人知道,這是我的使命。」

fsj 提到...

馬國圖書大亨:美麗正體字 永不會消失
http://www.udn.com/2014/7/27/NEWS/READING/REA8/8830532.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吉隆坡報導】2014.07.27

馬來西亞一九八○年代起將華文教材從正體字改成簡體字,但至今華文報紙的標題仍用正體字、台版書的銷量是陸版書的兩倍。在星馬港擁有一百五十六間書店的大眾集團行政總裁周曾鍔認為,正體字是美麗的文字,「永遠不會消失」。

主辦「馬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的大眾集團,是東南亞最大的連鎖書店與出版集團。

馬來西亞從電視節目、街招廣告到報紙、書本皆使用簡體字。但在大眾集團負責華文書籍採購的資深經理周強生表示,馬來西亞銷售的華文書籍中,台版書占三成,是陸版書的兩倍。若加上馬來西亞出版社向台灣作家購買版權的書籍,占比可達四成,與馬國本地出版的華文書幾乎平分秋色。

周強生認為,雖然馬國年輕一代的華文讀者,在學校學的是簡體字。但台灣的流行文化相當強勢,馬來華人追星、上網仍有大量閱讀正體字的機會。此外,馬來華人留學台灣有一萬兩千人、留學大陸僅兩千人,亦是造成台版書、正體字在馬來西亞依然「強勢」的原因。

周強生指出,內容多元、思想自由開放是台版書「貼近」大馬讀者的主因。不過,這種優勢隨著大陸出版的蓬勃發展,正在漸漸消失。

比方,近年馬國少年閱讀市場崛起,看準這塊市場的潛力,大眾從大陸引進大批少年讀物,但台灣寫少年讀物的作家相當稀少,在這塊主流市場便缺了席。

在華文市場耕耘四十年的周曾鍔認為,正體字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美的結晶,他舉例,馬來西亞華文報紙內文是簡體字,標題卻是正體字。面對正體字與簡體字的消長,台灣出版人應用更寬容的態度面對。

※ 相關報導:

* 馬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 開展 台灣作家風靡大馬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4072600317.html

第9屆馬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今(26日)起至8月3日,在吉隆坡城中城會議中心開展,海外華文書市由當地最大連鎖書店大眾集團主辦、星洲媒體集團協辦,匯聚中、港、台、星、馬、英、美、加等百餘家出版社,展售中、英文書籍與文具、CD,去年參觀人次突破71萬人,顯示大眾集團拓展華文圖書市場的企圖。

海外華文書市聚焦華文出版,馬來西亞擁有2600萬人口,其中華裔630萬人約占4分之1,是東南亞保留最完整華文教育的國家,華人族群對文化傳統的守護也最強。

* 新一輩作家留鄉 耕耘華文土壤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4072600318.html

馬來西亞為多種族國家,政府政策多偏袒馬來人,華人雖不致如在印尼受到強勢打壓,但也因相對弱勢,反而更捍衛華人文化、身分認同強烈,民辦的華文中、小學相當茁壯。

馬國內中、英、馬來文通行,華文出版以兒童圖書、生活休閒類書為最大宗,文學創作與出版規模小,最具代表性的為「大將」與的「有人出版社」,兩者皆為作家創辦經營。



◆ 開拓動漫祭 吉拜:漫畫讓逝者與人對話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4072700268.html

【管婺媛/台北報導】2014-07-27 中國時報

「創作漫畫最美好的地方,就是讓我的漫畫主角,即便已離世,仍能不斷透過漫畫,與世人對話!」曾獲法國安古蘭漫畫節大獎的法國漫畫家艾曼紐.吉拜(Emmanuel Guibert)昨日首度來台,在台大開拓動漫祭開講。

開拓動漫祭創辦12年來,首次有歐美漫畫界重量級嘉賓現身,漫迷覺得新鮮,也吸引國內漫畫家陳弘耀、米奇鰻、李隆杰等人朝聖。

看到開拓動漫祭熱鬧人潮,吉拜一開場就獻唱一曲法國香頌《玫瑰人生》,炒熱氣氛;過程中還大秀自己速寫台北街頭的筆記本,與漫迷分享,親和力十足。

吉拜1964年出生巴黎,是法國著名紀實漫畫家,成名作《阿倫的故事》(La Guerre d’Alan)描述一位美國老兵的戰後人生,被翻譯成18種語言在多國熱賣。2007年,他以《攝影師》(LE PHOTOGRAPHE)一作奪得當年安古蘭漫畫節大獎。

他的畫風多變,題材涉獵極廣,曾出版童書、繪本、紀實漫畫、科幻冒險漫畫,同時還寫散文、小說,出版插畫。他說,身為創作者,他不喜歡當「有固定風格的人」,「我喜歡因應不同主題、對象,用不同畫風,嘗試新的改變!」他擅以漫畫替人作傳,主角多是交往多年的好友。如《阿倫的故事》主角阿倫,是1997年吉拜在法國度假問路時所結識。當時他才30多歲,阿倫69歲,兩人成為忘年之交。《攝影師》描寫他的鄰居、攝影記者迪迪埃.勒菲弗(Didier Lefevre),拍攝無國界醫療組織創建戰地醫院的經過。

他說,漫畫家是個很棒的職業,讓他可以停下來好好傾聽別人的故事,還可以用漫畫分享這些朋友的人生,「雖然《阿倫的故事》主角在74歲過世前,來不及看到我的書出版;但在他死後,仍有不同國家的朋友來信與我討論阿倫,彷如讓他透過漫畫,再度與世人對話!」

※ 相關報導:

* 醜形殭屍諷時事 鬼魅創作搶眼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4072700269.html

以發掘同人誌、本土漫畫創作者為主的動漫盛事「開拓動漫季FF24」,昨在台大體育館登場。適逢農曆鬼月,多位創作者以「鬼魅」為主題創作,SALAH-D、烏鴉小翼等7人聯合以「殭屍」為題推出《暗陰老屍GO ZOMBIES!》合輯,用殭屍議會、殭屍病毒,諷刺國會亂象等,情節爆笑。

每年在台大體育館舉行的「開拓動漫祭」,今年邁入第24屆,是國內除漫畫博覽會、台北書展外的動漫盛事,以同人誌、COSPLAY(角色扮演)、發掘本土漫畫新興創作者為主。今年參展單位達1700攤,創開辦12年來新高。昨日許多漫迷頂著豔陽趕赴場外排隊,人龍長達1公里,預計兩天人數上看6萬。



◆ 光陰的故事 拚威尼斯影展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5/112014072700017.html

【張立勳/台北報導】2014-07-27 中國時報

繼電影《郊遊》去年在威尼斯影展獲獎,由北市府出品、花米電影製作拍攝的《光陰的故事》,昨天入圍威尼斯影展「威尼斯經典」單元,使台灣電影有機會再次在國際影展競技場上頭角崢嶸。

從威尼斯影展正式單元中,威尼斯經典精選的是修復後的經典電影,以及關於電影的紀錄片,並分別頒獎給其中的最佳修復電影與最佳紀錄片。

北市文化局指出,《光陰的故事》如同為台灣新電影在世界電影史學論述裡,寫下一個文情並茂的篇章,相當彌足珍貴,該片由台灣中央電影公司小野和吳念真策畫,影片用人生不同的4階段故事呈現。

紀錄片內容述說著人際關係與男女關係的演變,人的成長和台灣30年來社會形態變遷,由此突破台灣70年代以來,政治宣傳片和瓊瑤愛情劇占據電影市場的局面,開創關注社會和家庭生活,充滿情趣的實驗電影時代。

《光陰的故事》採公路電影形式,走訪歐美及日本、泰國、中國、香港的電影人,從文獻探討「台灣新電影」運動一路走來發生的其人其事,從過去到未來,從在地到國際,在30年後的今天重新檢視台灣新電影所帶給大家的滋養、薰陶和啟發。

第71屆威尼斯影展將在下月27日舉行,文化局表示,《光陰的故事》的入圍象徵台灣新電影向世界發聲,近幾年台灣電影產業的蓬勃發展,正是重新看待下一波台灣電影浪潮的最佳時機。

※ 相關報導:

* 樂聞樂思/霧島音樂節在台灣
http://www.udn.com/2014/7/27/NEWS/READING/REA8/8830866.shtml

【聯合晚報╱焦元溥】2014.07.27

....霧島節慶管弦樂團不曾離開日本演出,今年卻決定破例,選擇的首次也是唯一出訪國就是台灣。「因為我們非常感謝台灣對日本311震災的幫助」,霧島音樂節總監,也是三得利音樂廳館長,著名大提琴家堤剛(Tsuyoshi Tsutsumi)先生,來台接受訪問時特別強調此點,「第一次出國,一定就是台灣」。為了八月六日的演出,霧島音樂節極為慎重,前後多次來台拜會。那已經不是宣傳,而是奉獻,真心誠意要為台灣呈現他們最好的演出。

fsj 提到...

紙雕黑琵夜燈 栩栩如生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831777.shtml

【聯合報╱記者黃宣翰/台南報導】2014.07.28

紙雕家郭孟龍利用回收紙張、燈泡,做成黑面琵鷺夜燈,栩栩如生,兼具環保和實用功能。大人和小朋友參觀後都愛不釋手,也想動手做。

38歲郭孟龍從小愛畫科學小飛俠,高職就讀長榮美工科,當兵時擔任政戰士,負責布置連上中山室,參加莒光日競賽屢獲好評,確定他以紙藝創作的人生目標。

「既美觀又實用!」許多參觀過黑面琵鷺夜燈的民眾,都讚嘆郭的創意與手藝。展出作品包括達摩、飛龍、公仔人物、大自然景觀,郭孟龍都利用紙雕技術,讓作品有如真的一樣。

郭孟龍師生創作聯展,在安南區經濟部台灣創新園區展覽,展出至9月26日;8月21日中午12點至下午1點舉行「馬上有錢招財吊飾」教學,每人收材料工本費50元,限額20名,有意者可電(06)3847120 向李小姐報名。

※ 相關報導:

* 神奇翡翠關公陶 一次就燒成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31756.shtml

....何志隆做陶28年,以往都以瓦斯窯燒陶,7年前他對柴燒陶器上的金屬光澤、多彩釉色著迷不已,引發他自製柴燒窯,經過數不清的徹夜守窯,慢慢摸索出「翡翠青瓷」技術,也讓他燒出中斷1500年的灰釉青瓷作品。....昨天何志隆興奮地介紹最新作品關公陶,關公陶全身都是翡翠色,以燈光一照身上的紋路細緻,且會有閃亮結晶。他說,「真的很神奇,這尊關公一次就燒成功。」

* 時尚新銳競艷 品牌力尬輸贏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31837.shtml

台灣擁有豐沛的設計能力,加上華裔服裝設計師吳季剛的衣服頻受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青睞,新銳服裝設計師自創品牌的風氣這幾年方興未艾,只是最後生存下來的品牌卻寥寥無幾;主因在於設計師不懂行銷、沒有品牌差異性,成為時裝背後的「美麗與哀愁」,更是台灣新銳設計師待解決的經營瓶頸。



◆ 吉拜:別對眼前事物視而不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8000419-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4年07月28日

歐美流行旅行速寫創作,這股風潮近年也吹進台灣。曾獲法國安古蘭漫畫節大獎的法國重量級漫畫家艾曼紐‧吉拜(Emmanuel Guibert)(見圖,管婺媛攝),也是旅行速寫實踐者之一。他笑說,即便自己出過多部耗費數年完成的長篇紀實漫畫,但其實他最熱衷、歷經數十年仍會不停翻閱的,卻只有他平時旅行各國時的小小速寫筆記本。

「速寫創作對我而言,是一種甦醒的過程,更是一種對漫畫家極好的訓練。它可以訓練你不要對眼前人事物『視而不見』,不會因為眼睛或心靈疲累了,就對習以為常的事物無感,看不到細節!」

吉拜在2007年獲法國安古蘭漫畫節大獎的作品《攝影師》,描寫他的鄰居、攝影記者迪迪埃.勒菲弗(Didier Lefevre)。在這本書中,他融合自己的漫畫與迪迪埃的攝影作品,一邊描述迪迪埃在1980年代蘇聯占領阿富汗期間,隨行記錄無國界醫療組織創建戰地醫院的經過,一邊藉迪迪埃的攝影之眼,呈現迪迪埃的內心世界。

1964年出生的吉拜,擅以漫畫替人做傳,但私下的他,最喜愛的創作形式,則是旅行速寫,曾出版《巴黎的街石》、《日本人》等速寫集。

他認為,速寫對漫畫家來說是非常好的訓練,也是激盪靈感的來源,「靈感、記憶,就好像肌肉一樣,不經常訓練、感受,就無法維持敏銳的觀察與感受力」。

因此,幾十年來,吉拜每次出門總會隨身攜帶簡單畫具,並在「有生命的本子」上作畫。所謂「有生命的本子」,就是在當地書店買到的二手書、佛經、作業本、書法帖、廢棄的木板等各種媒材,「當新的圖印在舊有的紙面上時,會產生即興的對話,新舊之間會互相激盪!」

他也坦言,自己許多長篇漫畫作品,累積數年才完成,「有時候你反而不願意再回頭看它,因為有些痛苦」,相較之下,速寫創作卻聚集了他生命歷程的每個當下。

「這些創作完整記錄了我的狀態,每一張作品都是生命中美好而快樂的回憶,速寫本就好像是記錄生命片段的剪貼簿,這會幫助一個漫畫家、創作者,更理解自己!」

※ 相關報導:

* 「魔戒」粉絲 2015台北書展不見不散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31823.shtml

台北國際書展明(2015)年邁入第23屆,日前舉辦徵展說明會,本次為了推廣閱讀,18歲以下民眾可免費入場。另外,明年書展主題國館將邀請紐西蘭參加,電影「魔戒三部曲」與「哈比人」特效製作團隊可望來台分享他們如何成功行銷紐西蘭。

* 《寶島一村》電影版 仍賴聲川執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8000797-260306

由台灣眷村三個家庭、兩代眷村人,魂牽夢繞60年的大陸鄉愁交織而成,「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執導的《寶島一村》,6月28日至7月20日甫結束於美國舊金山、洛杉磯、休士頓及紐約4城公演;8月16、17日又將於大陸鄭州河南省人民會堂上演,並傳出《寶島一村》可望由兩岸合作拍成電影,最快預計明後年上映。



◆ 朱宗慶/不簡單的兒童音樂會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832158.shtml

【聯合報╱朱宗慶】2014.07.28

炎炎暑期,許多家長和孩子選擇「用藝術放暑假」,踴躍參與各類藝文活動。在台灣,「兒童藝術」已不再是陌生名詞,針對兒童設計的藝文節目如雨後春筍,更有「兒童藝術節」的策畫,顯示不少藝文團隊長年投入兒童藝術領域之耕耘有成。記得卅年前,兒童藝術風氣尚未普及,更不見專為兒童量身打造的音樂會;當時,因為看到包括兒子在內的許多孩子們,都對音樂產生好奇和反應,讓我興起了舉辦「兒童音樂會」的念頭。

構思舉辦兒童音樂會,必須以孩子為主體,設身處地、一再斟酌。一開始,考慮到兒童注意力持續集中時間較成人來得短,難比照一般音樂會長時間地正襟危坐,因此將節目內容規畫為音樂演奏、音樂互動、說故事等三大面向,由主持人和演出者引導孩子欣賞音樂、認識樂器,同時培養參加音樂會的禮儀。其後,兒童音樂會融入了一些戲劇元素,演奏者開始各具鮮明的角色性格,強化了舞台上、下的互動效果。

由此,包括演出主題設定、演出人員排練,導演與作曲家的創作或編寫,以及燈光、布景、服裝、道具設計,都朝向更為專業的分工,與更緊密的團隊合作發展。可以說,每一年的兒童音樂會,都是眾多創意人才匯集、相互腦力激盪的心血結晶—歷經漫長的創作、籌備與製作期,兒童音樂會所呈現的「簡單」,背後所投入的資源、付出的心力,絕對不簡單!

廿多年來,每年舉辦兒童音樂會的經驗,除了成為團隊成員重要的磨練和能量累積外,也見證了讓藝術進入生活的過程。過往,固定欣賞音樂會的忠誠觀眾較少,到音樂廳看演出的體驗對多數人來說,相對較不熟悉。早期,不少帶孩子來看演出的家長,對於一人一票、購買節目單,以及節目進行的流程,還有欣賞演出需要的心理準備等並不習慣,還曾有些家長把孩子安頓在座位上之後,就自顧自地在遠處一旁看起報紙來。為此,兒童音樂會特別在演出過程中安排了親子互動的橋段,讓大朋友、小朋友共享音樂的樂趣。

透過工作人員在開演前後不斷說明、溝通,逐步與觀眾們建立起共同成長的默契,使得兒童音樂會不只是「給小孩看的節目」,而是適合闔家觀賞,兼具教育性、趣味性和專業性的表演藝術演出。現在,無論是「大手牽小手」,由家長提供孩子接觸、體驗藝術的機會,或是「小手牽大手」,由孩子主動提出要求、家長陪伴一起成長,處處皆可見全民對藝術生活和美感教育的需求日增,表現出積極主動的參與態度。

畢卡索曾言:「所有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問題在於,如何在成長過程中繼續維持下去。」看到許多當年在台下投以專注目光的小小觀眾,現已蛻變成為活躍於舞台上的要角,擔綱音樂會的演出重任,我相信,兒童音樂會是開啟藝術視野的入門磚,也是迎接更多人通向藝術生活的美好路徑。

(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 相關報導:

* 感念秘克琳神父 宜蘭80舞者羽扇舞江波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831795.shtml

【聯合報╱記者簡榮輝/宜蘭報導】2014.07.28

蘭陽舞蹈團感念創辦人秘克琳神父來台50年,父親節當天晚間7點在羅東文化工場表演經典舞碼「江波舞影」,並且邀請歷屆蘭陽舞蹈團成員參與演出,將這支曾在巴塞隆納藝術節表演的30人舞蹈,改以80人重新詮釋。

* 龍飛獅舞搭國樂 比國驚呼「太美了」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32181.shtml

台灣的藝姿舞集受邀到比利時參加國際民俗藝術表演節,深具傳統台灣特色的演出,不但廣獲當地民眾歡迎,就連受邀的其他國家代表觀賞後,都大讚台灣的舞團演出:「太美了」!

* 深圳交響樂團 寶島高歌人文頌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32166.shtml

苦夏七月,深圳交響樂團團員們卻在加班苦練,準備八月把一台別開生面的大型合唱交響樂,送到台灣。

這台交響樂是深圳原創大型儒家思想交響樂「人文頌」,用西方古典交響樂配以大合唱,演繹東方古老的思想和傳承理念。這一全新嘗試,以序曲及仁、義、禮、智、信五個樂章和尾聲,闡釋儒家「五常」基本理念,用中國古代認定世界萬物五個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之「五行」,與之對應,搭建出一台「華夏正聲」。

fsj 提到...

台灣「簡單生活節」 10月要上海樂3天(節錄)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834455.shtml

【聯合報╱特派記者袁世珮/上海報導】2014.07.29

在台灣創立,結合音樂與生活、文創的「簡單生活節」,十二月在台北將進入第五屆,卻在等了八年後,十月首度西進大陸,在上海世博公園測試上海年輕人的生活哲學,可能因此擾亂大陸遍地音樂節的排名。

簡單生活節始於二○○六年,當時仍住在北京的李宗盛渴望了解故鄉的人,接受活動創始人張培仁的邀約,擔任大會主席,到今年十二月六、七日在台北華山園區再次舉辦時,已是第五屆。李宗盛昨天在記者會中說:「這不是簡單的音樂節,是一群對生活有想法、有憧憬,並開始專心致志去完成在意事物的人的組合。」他在台北看了幾屆,現在想看看上海的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想像是什麼」。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簡單生活節登陸接地氣 小確幸調和高大上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834460.shtml

在上屆台北簡單生活節時,大會主席李宗盛曾說:「這是呈現台北人的生活面。」如今要把如此台北的東西移師上海,就必須微調以「接地氣」(在地化)。

* 紙風車變形卡車 開進台中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35304.shtml

快來看藝術變形金剛!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台中市政府共同推動「紙風車台灣鄉村卡車藝術工程」,由新竹物流贊助,斥資800萬元,打造一輛長9公尺、高6公尺的「變形卡車」,將開進台中29個行政區推廣藝術文化。



◆ 周美青後天訪日 讓日本聽見台灣原聲童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834443.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黃詩凱/台北報導】2014.07.29

六月下旬,國立故宮博物院赴日舉行「神品至寶展」,總統夫人周美青原擬率代表團訪日,但因發生宣傳海報缺「國立」字樣,引發風波而喊卡;如今隨著「神品至寶展」限展書畫換檔及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赴日演出,周美青訪日終於成行,預定周四啟程,下周二返台。

總統府發言人馬瑋國昨證實,周美青將於七月卅一日以榮譽團長身分,率領在紀錄片「看見台灣」中,於玉山頂高歌的原聲合唱團赴日演出;她同時將擔任故宮代表團榮譽團長,出席八月四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行的內部觀覽會。

周美青原訂六月赴日,出席故宮於東博舉辦神品至寶展開幕茶會,卻因相關宣傳海報中「國立」的字樣消失,最終未能成行。總統府第一時間強烈抗議,並一度考慮撤展,之後東博道歉緊急更換海報,府方對周美青赴日行程始終維持「暫緩」而非「取消」基調,昨天證實重啟第一夫人訪日行程。

故宮「神品至寶展」將於八月五日起展出有「天下第三行書」美銜的「宋蘇軾寒食帖」等國寶書畫,可望吸引日本為數可觀的書道迷。

第二批赴日展出的故宮限展國寶書畫含「寒食帖」、「宋吳琚書七言絕句」、「宋人江帆山市」、「宋牟益擣衣圖」、「宋馬麟靜聽松風圖」和「金武元直赤壁圖」。其中,「寒食帖」曾經歷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之厄、輾轉流落日本後又遇關東大地震,與日本淵源最深。

為擴大宣傳,東博將在八月四日舉行內覽會,周美青將出席。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總統夫人並將於八月三日在東博參觀該館的「日本美術展」,其中有部分珍品將來台展出。

原聲合唱團應全日本合唱連盟(JCA)之邀,預定八月一日在東京舉辦「玉山天籟」演唱會,八月四日於東博「神品至寶展」內覽會演出。該團將以獨特的原聲唱法詮釋傳統原住民歌謠等;也將演唱「紅蜻蜓」、「故鄉」等日本歌謠,撫慰遭受三一一震災傷痛的日本民眾。

※ 相關報導:

* 國寶赴日 蘇軾「寒食帖」天下第三行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34452.shtml

蘇軾四十五歲那年受到誣告、貶謫至黃州(今湖北省黃岡)。他在下放黃州第三年(一○八二年)的寒食節寫下二百多字的「黃州寒食詩」(即寒食帖這卷詩文),被譽為是繼「蘭亭集序」、「祭姪文稿」之後「天下第三行書」。

* 國寶淵源 蘇軾「寒食帖」曾流落東瀛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34476.shtml

....故宮副院長何傳馨指出,「寒食帖」約在乾隆十年(一七四八年)入藏清內府。一八六○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焚毀圓明園,此卷流出宮外。一九二二年,顏世清將此帖攜至日本,以高價賣給日本藏家菊池惺堂、卷後還有近代日本學者內藤虎的題跋。

沒想到,第二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東京一夕毀於大火,菊池惺堂冒死搶救「寒食帖」。二次世界大戰後,教育部前部長王世杰購得此帖,一九五○年運回台北。一九八七年由故宮以特別預算購藏。



◆ 黃金比例包 背上身美呆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9000677-260107

柯宗緯/高雄報導 2014年07月29日

包包也愛黃金比例?樹科大流行設計系副主任郭哲賓,找出圓周360度黃金比例,以繪圖軟體抓出圓弧曲線137.5°或222.5°,完美設計14件黃金比例包款具有視覺美感,包款去年還入選國際設計包決賽,外國人也驚豔。

郭哲賓以「137.5°」作為展覽名稱,他說,所謂黃金比例是指圓周360°黃金比例(即360°X 0.618)可分割成137.5°或222.5° 等兩個部分,可說是圓形黃金角度,像扇子展開後最美造型角度即接近137.5°。

這次「137.5°」展覽計有14件作品,分別為黃金比例、動物昆蟲、細菌等3個系列。該系列包款以厚帆布為主體,再以圓弧曲線金屬配件設計在黃金切割點或延伸線呈現黃金比例美感。

其中,動物昆蟲系列背包配色大膽鮮豔,郭哲賓強調質感、價值感、量感、動感,因此使用小號數粗帆布、特殊金屬零件、垂吊配件,緊抓消費者目光。

此外,他還以細菌為題,針對整體造型師或新娘秘書等小眾行業設計專款包,實現3D圓滑無稜角手提包結構,再藉由帽飾架構概念,由特殊材料蒸氣熱塑完成,質輕堅固。郭哲賓「137.5°」包展即日起至31日於「R7創藝所在」(勞工教育生活中心獅甲會館1樓展出)展出。

※ 相關報導:

* 漢師傳承鄒服 圖騰感動部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9000428-260106

酷愛裁縫的楊雪貞研究鄒族服飾多年,88風災後貼心為阿里山鄒族特富野部落頭目汪念月製作背心,細膩而講究的圖騰感動家園流失的族人,也喚醒大家重視傳統服飾傳承工作,雖然成立工作室2年多來飽受鄒人質疑「漢人怎麼能當鄒人文化導師?」成員們以專業和創新精神一步步爭取認同。



◆ 國家電影中心成立 「俠女」捐510萬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34446.shtml

【聯合報╱記者項貽斐/綜合報導】2014.07.29

文化部昨正式成立「國家電影中心」,將原有國家電影資料館功能強化、擴大組織、增加教育推廣與海外行銷功能,預算也由原本的每年四千萬提高到一點七億。

不過緊鄰文化部、位於新莊副都心的電影中心目前仍是空地,預計二○一六年完工。昨宣布成立記者會上,文化部長龍應台也感謝演員出身的製片徐楓捐贈五百一十萬元,響應「搶救老電影」計畫,修復胡金銓執導、徐楓主演的電影「俠女」。

國家電影中心結合電影典藏、教育推廣以及產業拓展等三大功能,未來也要把過去每兩年招標的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納入,改為長設機構,中心執行長則由原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林文淇擔任。

中心地點由新北市政府提供土地與建物,新北市市長朱立倫也出席成立記者會,他表示,這塊土地市值一百億,附近為住宅區與商業大樓,加上未來捷運通過,相信電影文化中心能帶動文化傳承發展並兼具教育、娛樂等意義,也能提供商展和大型活動的場地。

殷殷期盼國家電影中心成立的董事侯孝賢表示,他最重視中心的教育功能,希望讓孩子從小接觸到很好的影像與文字,長大後會不同。如能取得更多優秀影片的公播版權到各小學放映,配合推廣教育,將培養出孩子不一樣的影像美學。他還說,文學與影像教育都要從小開始,若有機會,他和演員張震、舒淇都願意為孩子們朗讀小說。

fsj 提到...

寶島是故鄉 史密斯深情拍台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30000523-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專訪 2014年07月30日

來自加拿大的攝影師大衛‧史密斯(David W. Smith)自1997年踏上台灣土地,在台度過10多年歲月,經歷過921地震、SARS風暴與近期的太陽花學運等重大事件。在這位「把異鄉當故鄉的」外國人眼中,台灣是什麼樣貌?他在台推出首部攝影文集《台灣,你好:九○後寶島日常》,將這本書獻給他所愛的寶島。

自稱是「蛋」外白內黃

「西方華裔被稱作香蕉,外黃內白,那麼我就是『蛋』,因為外白內黃,外在是白人,內在是亞洲人!」史密斯胖敦敦的臉上帶著笑,他說38歲那年以台灣當亞洲行起點,沒想到就此留下來,期間短暫旅居泰國、香港,曾任台灣《China News》、《蘋果日報》攝影記者,2年前移居寮國,現為自由攝影師。

史密斯剛來台曾靠教英文、扮聖誕老公公等工作維持收入,大部分時間便騎著摩托車上路街拍,個性隨和的他,鏡頭下也充滿幽默感,例如書中公園裡練倒立的大叔、牆上的人形塗鴉、搔首弄姿的show girl、盤腿在行李廂內打坐的怪咖,以及帶狗抗議的柯賜海,都抓住寶島生活精髓。

921、太陽花不缺席

尋常街景外,他也在921後第一時間拍攝倒塌的東星大樓、進入南投災區,對災難感到心酸,更佩服許多人無私的援救行動。今年3月他返台拍攝308反核遊行,孰料不久後學生占領立法院,他馬上背起相機上街記錄,結果竟在學生攻佔行政院當晚被逮捕,成為本書戲劇化結尾。

史密斯的照片深具生活感,常保留晃動、雜亂實景,他認為「紀實攝影」的要素便是「說故事、呈現真相」,但他不諱言照片會說謊,因此他謹守不擺姿、佈置或再製現場的新聞倫理;相對於有些照片「漂亮但沒有感情」,他強調拍照「It’s not about you. It’s about who you take photos of.(重要的不是你,而是你拍的人。)」

先當好人再當攝影師

因此他崇仰的許多攝影師如克拉克(Edward Clark)都相當謙和,「他們的照片往往比他們本人有名。」這也是為何史密斯甘以微薄的收入在台生活,「我拍照從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我喜歡。」

他可以單純地因為拍到一張好照片而高興一整天,也以這句話送給有志於此的年輕人:「在當一個攝影師之前,先當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慷慨的,能夠感受對方快樂與悲傷的人。

※ 相關報導:

* 拍幼兒投籃 「台灣雖小目標高」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30000526-260115

....和許多外國人一樣,史密斯喜歡台灣人的善良熱情、積極奮發,他指著《台灣,你好》中一張幼兒投籃的照片說,「這畫面就象徵台灣,台灣很小,但目標很高,意志堅定,不怕困難。」

他自謙非天分型攝影師,那雙能見人所不見的「攝影眼」是過去在加拿大擔任攝影記者時訓練出來的,「比起地廣人稀的加拿大,好久才能遇見一個人,台灣簡直太好拍了。」



◆ 新竹客家舞蹈團 赴日參演「夜來祭」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36565.shtml

【聯合報╱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2014.07.30

新竹縣博愛國中國樂班、竹東築夢舞集、湖口仁勢社區舞蹈班3個團隊,獲日本觀光部邀請8月7日到9日前往高知縣參加「夜來祭」表演,昨由縣長邱鏡淳授旗。

「記得多帶一面大國旗」邱鏡淳說,高知縣夜來祭是國際著名的演出機會,建議帶面大國旗增加在國際舞台曝光的機會,竹縣表演團隊水準高,可藉由不同文化的表演場合,觀摩和學習。

博愛國中國樂班、竹東築夢舞集、仁勢社區3個團隊昨天在縣府做行前表演,吸引民眾觀賞。

竹東築夢舞集是竹縣唯一蟬連15年獲選最傑出優秀表演團隊,也是國內著名客家現代舞團,曾獲台灣舞蹈大賽第一,蟬聯4年5項全國舞蹈大賽最佳編舞獎。

團員穿上以客家花布做成的舞衣,用扇子加彩帶,舞動時增加繽紛色彩和流動感,團員田語錡說,從國小二年級學舞,今年已大學畢業,參加日本夜來祭可了解異國文化,感到很興奮。



◆ 藝術卡車開台秀 紙風車下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30000527-260115

中國時報 陳界良/台中報導 2014年07月30日

為讓更多民眾能接觸藝文活動,「紙風車鄉村卡車藝術工程」巡迴活動,29日在台中市政府廣場前啟動,安排官將首、跳火圈等精采的「開台秀」,為斥資800萬元改造的「變形卡車」揭幕,未來將帶著演出團隊,開進台中市29個區免費演出。

紙風車在2006年發起「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後,歷時5年,將藝文推廣到全台各鄉鎮區,但發現還是有很多孩子無法看到表演,接著推出「紙風車鄉村卡車藝術工程」計畫,希望透過藝術卡車,將藝文表演帶下鄉,立即獲得新竹物流、台中市政府支持。

藝術卡車昨在市府亮相,6.5噸小卡車經改造後,伸展開來及變成長9公尺、高6公尺的舞台,現場安排九天民俗技藝團表演官將首,及台灣戲曲學院附設綜藝團演出跳火圈、單車疊羅漢等精采節目,宣告紙風車藝術卡車將首先在台中市各區展開巡演。

藝術卡車從8月2日起至11月14日,將陸續開到清水區紫雲巖、豐原區田心公園、東區樂成宮、大里運動公園、南屯萬和宮、和平區公所等29區,分別安排台灣戲曲學院綜藝團、唐美雲歌仔戲團、九天技藝團、九歌、如果兒童劇團、朱宗慶打擊樂團等知名團隊演出。

台中市長胡志強指出,紙風車的信念就是「小朋友不能來,我們就去」,新竹物流不僅贊助1輛移動舞台卡車,連司機、油料都負責,帶著國內一流的表演團隊,深入台中29區免費表演,希望讓更多的小朋友能享受到表演藝術所帶來的快樂。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表示,移動舞台卡車花了20個月打造,相關費用除由新竹物流贊助外,也從紙風車劇團從2006年起展開的「368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捐助款中支出,卡車不大,可在山區及各廟口靈活進出,能讓更多人享受藝文的美。

※ 相關報導:

* 目標7839村落 移動舞台凸全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30000529-260115

「孩子不能來,我們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鑑於偏鄉地區的藝文資源缺乏,在2006年發起「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首開將藝文表演帶下鄉的風氣,今年又展開更大的工程,要把更多國內優秀的藝文團隊帶下鄉,目標是全台灣7839個村落!

fsj 提到...

蒲添生經典作「三美神」 華山公園展出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838987.shtml

【聯合報╱記者廖珮妤/台北報導】2014.07.31

已故雕塑家蒲添生的經典作品「三美神」昨天捐贈給北市府,在華山公園展出。文化局表示,三美神由「陽光」、「亭亭玉立」和「懷念」3件裸女雕塑組成,其中「陽光」1982年被國父紀念館拒展,引發「色情與藝術」之爭,是藝術史上很重要的作品。

雕塑家蒲添生被譽為「台灣雕塑第一人」,二戰後期將翻銅技術從日本引進台灣,並在光復後建造台灣第一家鑄銅工廠。

蒲添生最廣為人知的作品為中山堂廣場的孫中山銅像,健康幼稚園發生火燒車事件後,他也為不幸犧牲的教師林靖娟製作大型雕像,紀念林靖娟的勇敢事蹟。

「三美神」作品由蒲添生雕塑紀念館捐贈給市府,未來將在華山公園展出。文化局說,「陽光」、「亭亭玉立」和「懷念」3雕塑品以外籍女性為模特兒,展現出高大、豐腴、自信的西洋裸體女性風采。

其中「陽光」在1982年台灣民風保守的時代氛圍下,被國父紀念館拒於展覽場外。「亭亭玉立」及「懷念」2件作品,分別入選1983年的巴黎冬季沙龍及1984年法國獨立沙龍百周年展,是台灣雕塑史上少見的殊榮。如今3件作品共同展出,別具意義。

蒲添生雕塑紀念館長蒲浩志表示,這3尊裸女雕像原本是蒲添生百歲冥誕紀念特展時,翻模的大型作品,展覽後一直放置在私人空間裡,能落腳華山公園與更多市民分享,大家都很開心。

市長郝龍斌昨出席揭幕儀式時表示,任何一個城市都是靠文化彰顯高度與市民素養。他相信透過「三美神」銅像捐贈,可讓市民到華山公園的大草坪時,不只欣賞到世界一流雕塑大師的作品,更能透過藝術提升文化素養及對文化的思考。

※ 相關報導:

* 文學力/文學長椅 驚艷倫敦街頭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6553

這項名為「Books about Town」的活動已於7月2日在倫敦揭幕,50個已完成的長椅圖像首次公布。許多「打開的經典書」以化身長椅,在倫敦街頭讓人驚豔,會一直陪伴倫敦至9月15日。

* 齊東詩舍今開館 要讓詩復興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40284.shtml

百年老宅「齊東詩舍」今天開館,重量級詩人鄭愁予、向陽、吳晟等人一同祝賀,要打造詩的堡壘。鄭愁予朗誦已故詩人周夢蝶詩作,用「而夢是母親的懷抱,供遊子還魂為嬰兒」,表達對周夢蝶的思念。



◆ 能量繪畫家 陳萍展10米療癒作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0656

自由 2014-07-31

〔記者吳俊鋒/歸仁報導〕「善用紅、黃、藍等暖色系的搭配,可以讓人看到希望,更加樂觀…」藝術家陳萍擅長能量繪畫,結合禪宗哲理,並將陰陽五行理論融入創作,從視覺效果帶來鼓舞的力量,著重精神療癒,相當特別,個展昨天在歸仁文化中心揭幕。

四十一歲的陳萍,祖父是三代傳承的優秀民間畫師,在宗教廟宇工藝創作的環境下耳濡目染,從小她就立志邁向美術學習之路,尤其嚮往自由揮灑與空間突破的可能性,日後鮮明的個人風格也受此影響。

陳萍的能量繪畫,構圖線條豪放不羈。她強調,內涵層次超越一般的抽象風格,其創作的珍貴之處,在於表達禪宗「明心見性」的哲學思想,筆隨意走,將藝術的精神層面更加提升。

陳萍強調,現代人雖然物質較為豐富,其實內在很空虛,缺口大,能量繪畫可讓觀者在變幻的色彩中,重新省思自己,有更充實、深刻的體認,喚起追求生命幸福的本能,鼓舞人心。

在這場心靈能量繪畫特展中,陳萍共展出十五件最新作品,在色彩與陰陽動態平衡的共通性原則下,善用地水火風等四種自然界的運行原理,獨樹一格的構圖手法,引人矚目。

特展現場還有長達十公尺的巨幅能量繪畫,參觀者爭相合影。陳萍說,這是運用將色彩融入五行概念,讓人們透過視覺產生共鳴,有與眾不同的領悟。

特展昨起在歸仁文化中心美術館第一畫廊登場,活動至八月十日。

※ 相關報導:

* 另類畫展 日本美少女 跨世代大集合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00479

不管任何時代,「美少女」一直都是文學、繪畫等藝術創作最喜愛的主題。日本青森市縣立美術館近期推出另類的「美少女美術史」展,除傳統浮世繪、油畫外,漫畫人物如「寶馬王子」、虛擬歌姬「初音」等,代表從江戶時代至現代跨越不同時代的美少女齊聚一堂。

* 助偏鄉藝文扎根 南亞科率先響應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40306.shtml

聯合報推動「擁抱偏鄉,為藝文扎根」企業公益活動,獲得南亞科技率先響應,南亞科將分兩場邀新北市瑞柑國小、桃園介壽國中的學生表演藝文節目。

fsj 提到...

新竹柿染走向國際 華裔青年當翻譯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841341.shtml

【聯合報╱記者林麒瑋/新埔報導】2014.08.01

新竹縣大華科技大學志工團隊與3位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華裔青年,暑假到新竹縣新埔鎮柿染協會志工服務,協助柿染協會將網頁和協會簡介全部翻譯成英文,並拍攝柿染介紹短片,未來將提供柿染協會英文資料與影片,將新埔傳統柿染推向國際。

走進新埔柿染坊,濃厚的染劑味道陣陣飄過,3位華裔青年認真地拿著刷筆,透過鏤空圖卡刷在布上。來自美國的Emily說,第一次體驗柿染覺得「很新鮮、有趣」;來自加拿大的Kai Lu說,來台灣不僅嘗美食,也接觸不同文化。

新埔柿染坊專案經理徐春景說,柿染協會成立4年多,以往都是在地民眾體驗,鮮少有國外遊客知道柿染,這次透過候鳥計畫回台的華裔青年,協助網站和簡介短片的翻譯,盼能吸引更多外國旅客。

新埔柿染坊表示,柿染染法分為刷染及煮染,創新的刷染較簡單,只需將柿汁刷在染布上並立刻染色;煮染所需時間較久且費時,需先在染布上做出想要的圖騰,再將染布放入鍋內上色,經一段時間晾曬,過程費時耗工。

徐春景說,柿染已開發超過20種商品,傳統柿染透過DIY體驗,能讓民眾更進一步了解柿染的由來和發展。

美國的Sophia說,柿染商品散發出自然純樸感覺,很漂亮。大華科大志工隊長田杭伶說,很難得和外國學生相處,帶領華裔青年到新竹縣各鄉鎮做不同的體驗,一方面能學英文,也能與國外交流。

※ 相關報導:

* 台版變形金剛 橫濱港振翅待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1001945-260115

「台版變形金剛」舞台車,7月31日在日本橫濱三年展開幕式正式亮相,為台灣庶民創意首登國際藝術大展。這座舞台車由日本藝術家柳美和與橫濱三年展執委會共同出資,委由台灣吉大笙業工程承造,完成的車體為白底粉紅羽翼圖案包覆,開展時如鳥禽羽翼開展般優雅,開幕式上還有舞者在車上鋼管熱舞,現場氣氛嗨到高點。

柳美和為了執導的舞台劇、改編自中上建次的劇作《日輪之翼》,明年起要在日本全國各地巡演,亟需一部可以「趴趴走」的舞台車,在台灣藝術家沈昭良協助下,委由台灣製造舞台車老字號的吉大笙業工程承包,費時4個月、耗資超過新台幣500萬,客製化手工打造第一部雙油壓系統的拖車式舞台車,深7.4公尺,寬5.2公尺,高10公尺。這部赴東洋的台製舞台車,昨在橫濱三年展搶先曝光。

* 宜蘭美術學會 展出3大師名作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41344.shtml

宜蘭縣美術學會年度會員美展今天展出92件作品,並借展台灣水彩大師藍蔭鼎《新年龍舞》、雕塑家楊英風《水牛》、國寶級畫家王攀元《墨荷》等大師作品,光投保金額就上千萬元。

* 劉芸怡攝影展 記錄城市廢墟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41354.shtml

新生代藝術家劉芸怡近2年來雲遊於歐亞之間,在各地駐村期間記錄下各個城市的廢墟,並將這些逐漸消失在地平線的老建築以「肖像式」攝影呈現虛中有實的魔幻感。

劉芸怡在北藝大畢業後,留學德國8年,最近甫獲得德國Burg Giebichenstein藝術學院的最高文憑。久居德國的她說,兩德統一後,過去因戰爭所造成的廢墟在德東依舊隨處可見,直到最近才逐漸被拆除或重建。

這些已失去價值的建築,細看時依舊可以看出人與時間的痕跡;而她想捕捉的是「真實與看不見的空間」,包括建築背後的故事、居民過去發生過的故事以及個人的記憶等。



◆ 陶作坊溥儒杯 名畫入茶添禪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1001950-260115

中國時報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8月01日

藝術與產業跨域合作,為品牌加分,也為藝術生活創造雙贏。國立歷史博物館與陶作坊昨以雙品牌概念結盟,史博館授權溥心畬書畫打造「四季溥儒」茶飲杯,首件作品「秋荷蜻蜓」以溥心畬書畫作品《荷花蜻蜓》中的殘荷與小鳥等圖像做為設計概念,孤寂中自有秋意,也為喝茶增添些許禪意。

溥儒為清末皇族後裔,與黃君璧、張大千並列「渡海三家」,溥心畬書畫作品也是史博館極為珍貴的典藏,描繪春日的《朱蘭》、訴說夏至的《竹鳥》、有些蕭瑟的《荷花蜻蜓》與冬夜的《綠梅》4幅即為溥心畬筆下的四季系列,第一批「秋荷蜻蜓」同心杯在8月問世,下半年也將陸續推出春、夏及冬的同心杯產品。

史博館館長張譽騰表示,好的藏品需要博物館運用巧思,思考如何藉由展覽、藏品和當代的人、當代的社會產生「關連性」,才是博物館的真正意義。

陶作坊創辦人林榮國說,能跟史博館合作,感到分外榮幸,「30年前,台灣第一次舉辦中日陶藝展,就在史博館,那時我還在念大學,也是我第一次參展,自己覺得能在史博館展覽,很驕傲。」

林榮國說,史博館的圖像授權對陶作坊來說,是極為珍貴的創作刺激,也為陶作坊31年品牌再添歷史厚度,「一杯茶可以讓人有很多感觸,一個以茶為出發的場域,更容易碰觸人心。」

昨天現場也安排「喝一杯茶,練習走路」活動,由前台中茶聯會會長王玉鳳演繹茶香,逐步打開人的聽覺、嗅覺、視覺、觸覺、味覺,在行走中體會「人、藝術、生活」之間的關係。

fsj 提到...

周美青提議 「原聲」新宿獻唱悼高雄氣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44490.shtml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宛茜/東京報導】2014.08.02

「一位看不懂五線譜的指揮,帶著一群小孩子來到日本,我相信這是上帝的恩典!」由教育家馬彼得擔任指揮的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簡稱「原聲」),卅六名原民小歌手昨晚站上新宿文化中心舞台,純淨如天籟的歌聲,感動近兩千名台日聽眾。

被譽為「台版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原聲童聲合唱團,昨晚於東京舉行「玉山天籟」演唱會。由於台灣發生嚴重的氣爆事件,擔任原聲榮譽團長的總統夫人周美青建議準備歌曲獻給高雄罹難者,以歌聲哀悼。原聲合唱團以日本紀念三一一震災的「花開」及「明天會更好」,獻給三一一災民、復興空難及高雄氣爆罹難者。

新宿文化中心表演廳擁有兩層樓一千八百個座位,昨幾乎座無虛席。周美青坐在一樓第八排中心位置欣賞,中場休息時許多觀眾搶著跟她握手或拍照,她來者不拒;演唱會後大合照,她更是抱著小歌手露出燦爛笑容。

開場時,原聲以布農語獻唱布農族傳統歌謠「太陽快出來」。布農人生於深山、冬天寒冷,期待太陽快快升起。這首歌簡短有力,讓聽眾為之振奮。而馬彼得根據布農族打獵儀式改編的「獵祭」,融合音樂與舞蹈,讓台下觀眾感受布農族獨特的美學。

演唱會現在有許多台灣旅日聽眾,原聲特別準備了「台北的天空」、「天黑黑」等台灣經典歌曲。當小歌手們以純淨歌聲唱出「我走過青春、我失落年少,如今我又再回到思念的地方」,不少聽眾低頭拭淚。而演唱閩南語歌謠「天黑黑」時,唱到「弄破鼎」這段歌詞,樂團還以鐃鈸敲出清脆響聲,聽眾們想起童年溫馨記憶,紛紛笑出聲。

馬彼得是布農族人。他原是體育老師,憑著對教育的執著和對原民文化的使命感,不僅重新改編原民歌謠,並將原民的部落儀式融入合唱團的肢體動作中,在現代生活中保留部落精神。

「我們一直有一個夢想:讓世界聽見玉山的歌聲,聽見台灣的聲音,並讓孩子建立信心。」演唱會結束前,馬彼得出場道出「原聲」心願,全場掌聲如雷,共同為台灣優美的聲音喝采。



◆ 大紅牡丹燭台 阿嬤笑讚「真水」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844229.shtml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2014.08.02

投身藝術蠟燭11年的陳鴛鴦,喜歡把作品給94歲的阿嬤看,阿嬤總說「很漂亮啊」;她知道沒打動阿嬤的心,於是花了8個月研究「大紅牡丹」燭台設計,搭配早年鄉間常見的大花布,給阿嬤看,「真水」,阿嬤終於笑開懷!

「阿嬤真心喜歡了」陳鴛鴦說,她把新作品營造成喜慶場域,參加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的特展,紅得讓人開心。

陳鴛鴦小時候喜歡窩在祖父母房間睡,小六時,阿公忽然走了,讓她心生恐懼,一直擔心阿嬤也會不見;每每睡前、睡醒或深夜起身尿尿,總會觀察阿嬤蓋的花布棉被,是不是規律的起伏?

童年花布印象與阿嬤心意相通的默契,深深影響她的創作。

她最早學插花,10多年前發現蠟燭之美,投身研究也教學;她做了許多白色花卉給阿嬤看,阿嬤總是笑笑說「有水啊」,她知道阿嬤不是真喜歡,於是找延展性較佳的蠟,手工捏出花瓣,顏色是最富貴紅,一朵朵紅牡丹給阿嬤看,「她真的開心笑了」。

新竹生活美學館「燭夢空間」特展昨天開展,邀請來自台北、宜蘭、新竹、苗栗多位藝術蠟燭創作者參與,以「四季生活」、「婚戀愛情」為主題設計作品,豐富多元。昌禾開發公司提供情境家具,展期到8月底。

逢七夕,美學館也邀請「手手市集」今天下午1點到晚上7點,在廣場辦市集,歡迎參加。

※ 相關報導:

* 羅文嘉 跌破眼鏡的文青夢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43916.shtml

羅文嘉說,「我手上的產品,一個是書、一個是稻米,但這兩樣都是價格低、重量重,但賣不了多少錢。」咖啡飲料雖然不錯,但大家都在賣,門檻低也沒特色。最後,點子特別多的羅文嘉這次想到一個跌破大家眼鏡的組合:做視障按摩。

書店+按摩 舒服就好

做按摩,一是因自從政府開放民營按摩後,視障按摩市場被擠壓;再者他坦言很喜歡按摩。只是書店與按摩店,這顛覆想像的組合,不免被問有何關連,「他們都會讓你覺得很舒服」,羅文嘉笑著說,「一個心理、一個身體,都讓你很舒服,這就夠了啊!」

如果說羅文嘉是「大夢想家」,他太太劉昭儀可說是支持夢想的最佳後盾。有了想法,羅文嘉著手規畫空間,劉昭儀則要找按摩師、按摩床,甚至是制服、建立工作流程等後續瑣碎問題。

但兩人的理念相近,堅持社會企業的概念不只是營利來做社會公益而已,而是在營利過程中,也能創造社會價值,發揮企業的精神和意義,不只是在賺錢,也是一種態度。

所以店裡的按摩空間和傳統視障不同,就連按摩床,都是劉昭儀帶著視障按摩師親自去挑選,不僅從客人舒服,更考量到按摩師的方便和減少職業傷害。按摩前的泡腳錠也是以茶樹葉結合蘇打粉手工做的,每個細節都很講究。

書店+地瓜 賣掉就好....

※ 全文詳見原站。

fsj 提到...

石雕家 圓柱拉出繞指柔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45827.shtml

【聯合報╱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2014.08.03

有「台灣豹人」美名的花蓮縣石雕家馮朝宗,最近從雕豹系列、工具系列,轉向「線條系列」的創作主軸,將堅硬的大理石化成纏繞的繩索,剛中帶柔,非常醒目。

馮朝宗從事石雕創作25年,早期以雕豹為主,採用黑花崗石材居多。他喜歡豹的速度、優雅形體,從獵豹到花豹,16年來已不知雕過多少石豹了。

接著,他轉而創作工具系列。由於他曾就讀大漢工專機械科,相當熟稔各種工具,從事石雕創作時,也常接觸各種雕刻工具和器械零件,於是以鐵槌、螺絲、鐵釘、扳手、圓鍬、老虎鉗等工具為創作題材,雕出種種器物,展現對生活的體悟。

建築業界酷愛他簡潔有力的作品,誘發他的創作動力,最近又改以「圓柱」為發想,拉出線條系列,將內心捉摸不定的想法,以圓柱音階起伏、繩索穿弄,呈現生命律動的美感及偶發的生活羈絆。

馮朝宗說,無論寫實、寫意或抽象,都是貼近生活的真實情感投射,以前他多用黑花崗表現工具的厚實、穩重,現在以白大理石凸顯作品線條的簡約;像他以越南白大理石創作的《舊情綿綿》,還受到公務單位的賞識,將轉化成筆筒文創商品,又別具意趣。



◆ 4旅外舞者 回家發表創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3000656-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03日 汪宜儒/台北報導

第4年了,編舞家何曉玫自2O11年啟動「鈕扣計畫」,在每年暑假期間將旅外流浪的台灣舞者召喚回台發表創作、演出,讓離家的他們有機會回家,讓思念他們的親友見證他們的成長。今年回家的舞者,有以色列巴希瓦舞團的李貞葳、英國侯非胥‧謝克特舞團的張建明、前香港城市當代舞團的張藍勻與德國科堡芭蕾舞團的葉博聖。

這些年,很多人問何曉玫,這樣的計畫意義是什麼?可以有什麼成果?她說,2011年,自己除了成立玫舞集舞團,也自問:還可以為舞蹈圈做什麼?「我的心裡很感慨,台灣培養很多很棒的舞者,但留不住,因為台灣不是一個適合他們好好發展的地方,無法滿足他們的能力與發揮欲望。」

因此,何曉玫開始鈕扣計畫,希望讓總是默默在外努力的「他們」被看見,「一起見證他們的優秀,去欣賞他們的累積與成長,然後再去期待更多人發現台灣的環境問題,等到有些什麼被發酵了,或許就會有新的可能。」

何曉玫說,今年有一個學生跑來跟自己分享:「老師,我們畢業後不見得要參加國外舞團,因為如果大家都走出去,那台灣舞蹈還可以做什麼。」何曉玫對此很高興,覺得鈕扣效應好像慢慢出來了,「大家感受到這個大環境的樣貌,有些人可能還是會出去,但已經有人開始準備要去面對台灣這樣的環境,這是另一種夢想的開始,要挑戰的對象是自己的家園。」

今年將發表《黑盒子》的李貞葳,是第1屆就參與鈕扣計畫的舞者,也是何曉玫在北藝大時期指導過的學生,透過舞作將表現人生中的搜索、尋找,映照了她此時正要轉換跑道的心境。在何曉玫眼中,李貞葳是對自己夢想很執著的人,「她想追求更多可能,所以也要離開待了5年的巴希瓦舞團。她跟以前在學校差好多,不再是小女生了,全身散發懾人光芒與力量,從第1年到現在第4年,正值她要轉換跑道的時刻,我相信她的技巧、內在思想都不一樣了,很值得一看。」

今年的鈕扣計畫將於8月8日至10日在台北誠品信義店展演廳登場。演出內容另有張建明的《愚人》,談的是成年人對「真實自我」的矛盾觀照,還有張藍勻的《手》,表現人們對於碰觸的反應與感受,另有葉博聖的《弦移》,探究身體與音樂的關係。

※ 相關報導:

* 陳樂融寫烽火 歌手合唱慰人心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8020164-1.aspx

作詞人陳樂融與歌手韋禮安、黃建為和徐佳瑩共同創作「烽火」,由樂團蘇打綠團長阿福製作,希望歌聲撫慰民眾受傷的心。

韋禮安上午在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上傳「烽火」歌詞版MV,並分享陳樂融寫下的一段話,陳樂融表示,直到訪問黃建為新專輯「我擁抱的是...」才互加臉書,對黃建為勇於結合時事,卻不落於說教的音樂質地刮目相看。

他說,從遠方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到家園的澎湖空難、高雄氣爆,許多人激動、感慨與恐懼。問黃建為要不要寫首歌?黃建為反過來請他先寫詞,並願邀其他創作好友一同發聲。

* 來自星星的商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3000127-260209

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紅遍亞洲,不僅造就男女主角金秀賢與全智賢的巨星地位,更帶動新韓流風行。然而在星劇成功背後,卻是產業與政府從磨合到配合的多年努力結果,千億商機得來絕非僥倖。

fsj 提到...

五感六覺 探索島嶼之東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47492.shtml

【經濟日報╱(何秀玲)】2014.08.04

文創業者「The One」今年成立第11年,5月推出「感質台灣、文創共好計畫」(The One Project),日前舉辦願景工作坊,邀請深耕台灣文創工作者針對議題,互相交流,目標是讓台灣文創業者未來有機會跨界合作,產出新文創價值。

The One表示,工作坊二天一夜的研商共識和創意發想,主要希望整合台灣文創市場面、設計獨特面和行銷特色面;願景工作坊中分別以工藝、原鄉文化、食藝為三大討論核心,由華陶窯執行長陳育平、風潮音樂總監于蘇英和茶文化研究者李瑾瑜共同參與,讓各領域互動和腦力激盪,藉此激盪火花,產出創意觀點。

「The One Project」願景工作坊是延伸6月曾舉辦的願景圓桌會,由近五十位專業文創業師及設計團隊如自由落體、農業創意品牌「掌聲穀粒」、設計師品牌「paralife」、製作客家美食聞名的「阿金姊」、運用綠素材「篁城竹簾」等業者,與熱心文創參與的「民間素人」,進行文化議題的分享與創意發想。

願景工作坊的討論成果將在10月舉辦的國際論壇中發表,同時也會邀請國內外文創工作者進行專題演講。

此外,為了對接今年2014台灣設計展於台東舉辦,「The One Project」在願景工作坊也規劃出三天二夜的「台東山海文創之旅」;The One表示,此行程要讓旅客體驗東台灣的設計魅力和原鄉文化,也將與風潮音樂合作,注入「聽台灣」的概念,引導旅客用「聽覺」感受台灣,開啟五感六覺的心感動。

本次設計之旅將深入體驗東台灣的不同面貌。比如,可到比西里岸體驗在地文化與幾米繪本結合的人文藝術,與寶抱鼓(PawPaw)樂團的音樂演出。

另外,台東龍田村的自行車名店「阿度的店」,將帶著旅客在小葉欖仁樹環繞的綠色隧道,進行自行車導覽;面海的海景餐廳「小魚兒的家」,可進行潮間帶體驗和生態探索;將入住擁有8,000張黑膠唱片的「爵士小管」,一張張爵士音樂,帶領族人回到美好年代。

「台東山海文創之旅」行程8月6日出發,名額限量20人。

※ 相關報導:

* 東南亞品牌 時尚界嶄頭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4000065-260203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指出,以往東南亞不過是已開發國家知名成衣品牌的工廠,如今卻不可同日而語,東南亞品牌逐漸在時尚界嶄露頭角,以合理價格販售品質不賴的工藝獲得青睞。

馬來西亞皮包製造商Bonia(寶利)6月正式進軍日本,將進駐松坂屋名古屋店,未來盼擴展至東京等其他城市。Bonia皮包採用來自歐洲的高級皮革製作,並請來義大利設計師,成品售價約較Coach同級品便宜3成。



◆ 台灣建築新秀 前進亞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4000436-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8月04日

2014「遠東建築新人獎:亞洲建築新人戰台灣選拔賽」8月2日假遠企中心舉辦初審評選後,公布20件入圍名單進入決選,接下來再選出5名得獎者,除可獲頒「遠東建築新人獎」得獎證書外,還可代表台灣參加「亞洲建築新人戰」亞洲總決賽資格,遠東集團贊助旅費與住宿費用,參加今年10月25日在大連市舉辦的「亞洲建築新人戰」最終評選。

初選階段共有來自台灣各大學建築系大一到大三的學生,包含陸生、馬來西亞及澳門僑生共70件作品參賽,經4輪投票評選出入圍決選20件作品,作品模型8月23日至31日於台北花博公園流行館遠東環生館展出。

遠東集團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1999年起舉辦「遠東建築獎」,為了擴大獎勵台灣建築相關科系非畢業生從事設計創作,決定與日本建築學者李瑛一及知名建築師團紀彥及遠藤秀平等名家參與的「亞洲建築新人戰」(Shinjinsen)合作,增設「亞洲建築新人戰在台灣:遠東建築新人獎」,透過參與此國際獎項,加強台灣建築系與亞洲各地區建築院校間的對話,建立亞洲建築教育交流平台。

「亞洲建築新人戰」賽事原於每年10月初在日本大阪新梅田空中花園(Umeda Sky Building)舉辦,2012年開始設有海外賽區,該年11月在韓國舉行,2013年在日本,今年在中國大連,吸引日本、中國、韓國、越南、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緬甸等亞洲多國參加。團紀彥首次邀請台灣加入這項賽事,先於台灣進行選拔出學生代表,前往中國參加本屆最終決賽。

遠東建築新人獎分兩階段評選,初選階段評審有王銘顯(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方尹萍(方尹萍建築設計主持人)、許麗玉(ARMU澤木設計公司與建築事務所)、趙奕翔(趙奕翔建築師事務所)及劉國滄(打開聯合工作室主持人)等人。

遠東建築新人獎入圍決選名單:逢甲建築系李政節、鄭婷尹、陸安妮(馬來西亞僑生)、梁美琪(馬來西亞僑生)、黃子榕,中原建築系陳晴璐(陸生),東海建築系鍾柏賢、洪浩哲、陳政宏,北科大建築系黃思茵、黃哲威、簡君展,淡江建築系施懿真、林檉煌、蕭冠逸,實踐建築系顏學恆、陳佳瑜、吳悠,成大建築系李佳樺、蔡昀庭。

※ 相關報導:

* 深港台攜手 人文頌來台覓知音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47760.shtml

深圳原創大型儒家思想交響樂「人文頌」,八月八日起將在台北、台中和高雄三地登台。深圳方面把「人文頌」帶到台灣,被視為「高山流水覓知音」之舉,希望藉台灣文化界的助力,將「人文頌」推向國際舞台。

「人文頌」在深圳歷時八年精心創作完成,嘗試用西方的交響樂,演繹東方的智慧,是極具創新色彩的大型合唱交響樂。「人文頌」主要有「仁、義、禮、智、信」五個樂章,以中國傳統文化中認定萬物構成的五大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儒家五種做人信念,以「五行」表現「五常」。

「人文頌」去年應邀赴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首演亮相,其後除在深圳「試水」演出外,上個月在香港演出,為來台演出「熱身」。因此,「人文頌」這次來台演出,將是深港台三地音樂人的大合作;深圳交響樂團、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和香港聖樂團,共同演繹交響樂的雅韻華章。

fsj 提到...

新聞分析/酷酷嫂 文化外交寫新猷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宛茜】2014.08.05

總統夫人周美青此次出訪日本進行「國寶外交」,保持其一貫低調風格,日本媒體僅富士電視台報導。「夫人外交」五天以來,周美青對隨行採訪的台灣媒體,唯一說過的話只有「謝謝」兩字。

周美青下榻的大倉飯店經常招待各國政要,飯店以升國旗顯示對房客的禮遇。大倉曾經在周美青入住第一天升中華民國國旗,第二天即降下,據說是應周美青的要求。因為她認為自己是以故宮代表團、原聲合唱團「榮譽團長」的身分來此,而非以「總統夫人」。

如此低調的外交,固然與周美青的性格有關。然而台灣、日本與中國大陸的微妙關係,恐怕才是「必須低調」的關鍵原因;內斂的周美青恰好是「低調外交」的最好人選。

台灣和日本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卻無政治邦交。日本為讓故宮文物赴日,三年前通過「海外美術品等公開促進法」,讓故宮文物不會遭扣押。但這項新法也規定,日本文部科學大臣需與外務大臣協商,暗指文化不只是文化,外交人員還必須與中國大陸溝通。

神品至寶展開幕時鬧出「國立」正名風波,東京國立博物館一開始把責任推給協助宣傳的日本主流媒體,最終協調成功、順利開幕。背後恐怕還是有中國大陸的「非文化因素」。

台灣在國際政治上屬弱勢,但在文化上卻深具特色:既是傳統中華文化的代言人,又有繽紛多彩的原民文化。此次周美青身兼故宮、原聲榮譽兩團長,以低調的「夫人外交」出訪,開啟文化外交的另一番新局。

文化外交也許不如政治外交顯眼,效應卻極深遠。當原聲童聲合唱團在周美青的帶領下,與一百五十名少男少女合唱團合唱,便讓五千位日本小朋友認識台灣。而神品至寶展中一百多件故宮典藏珍品,更提醒日本民眾日本與中華文化深遠的關係,意義深遠。

※ 相關報導:

* 明華園第三代 赴非洲薪傳歌仔戲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50052.shtml

明華園當家台柱孫翠鳳昨天將國際薪傳重任,交棒給第三代子弟兵陳昭賢等人。她們將遠征非洲,教孤兒學習台灣歌仔戲。大約四十名非洲孤兒,年底將來台演出。



◆ Pulima藝術節 發現城市部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5000516-260115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4年08月05日 中國時報

兩年一度的「2014 Pulima藝術節」今年邁入第2屆,今年以「城市部落」為主題,探討原住民族群扎根部落、遷移至都市而產生的創新藝術與文化。

「Pulima」是排灣族語的「手藝精細之人」。為了表彰原住民藝術,原住民文化基金會專為原住民藝術家打造的「Pulima藝術獎」,也改變頒獎形式,從分類頒獎改為與台新藝術獎相同的「不分類」獎項。

今年參賽共120件作品,主辦單位將從中選出3名首獎各頒獎金50萬元、1位評審團獎40萬元、6位優選獎各10萬元,以及29位入圍獎。主辦單位將在10月31日於中油國光廳舉辦開幕典禮及藝術獎頒獎典禮。

昨日在藝術節宣告記者會上,受邀將赴愛丁堡藝術節開唱的歐開合唱團,特別獻上泰雅族語歌曲《我要你的愛》。團員巧妙將泰雅族語與爵士樂融合,節奏輕快。團長賴家慶笑說,希望能將台灣原住民的好聲音傳送到英國去,等於是替Pulima藝術節宣傳,「讓全世界看見台灣原住民的創造力!」

主辦單位原住民文化事業基金會執行長拉娃谷幸表示,許多人以為原住民文化就是進入部落體驗獵人文化、傳唱古調,但隨著原住民從原鄉遷移至都市,文化藝術內涵也起了變化,「透過藝術節,希望大家更了解台灣原住民表演藝術的當代樣貌!」

「2014 Pulima藝術節」將從11月1日起於台北市政府水源劇場、華山1914文創園區、華山Legacy正式開跑。表演門票將從今起透過兩廳院及博客來售票系統發售。透過售票活動,民眾也可獲得「pulima藝術節」專屬限量悠遊卡。

※ 相關報導:

* 紀錄片之父楊文淦 享壽87歲
http://appweb.cna.com.tw/WebM/Menu/akey/201408040330.aspx

台灣電影「紀錄片之父」、金馬獎最佳導演楊文淦,1日病逝台北榮總,享壽87歲。

拍攝500多部紀錄片與19部電影的楊文淦,執導的電影「梨山春曉」、「小鎮春回」在60年代上映時,創下首映就擠爆戲院,大排長龍買不到票的盛況,並囊括金馬、亞太影展雙料最佳影片。

fsj 提到...

捷克藝術節 太鼓、舞團行銷台南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52466.shtml

【聯合報╱記者邵心杰/新營報導】2014.08.06

台南樂太鼓的力與美及名美舞蹈團的曼妙舞姿,都深具台南特色,兩團體應邀本月13日至18日在捷克國際藝術節演出,向全球行銷屬於台灣及台南的深厚文化內涵。屆時台南樂太鼓代表團也將當面邀請捷克國家民俗團隊參與今年10月在台南舉辦的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搭起捷克與台南友誼的橋梁。

捷克順佩爾克國際民俗藝術節由捷克民俗協會舉辦,今年已邁入第24年,每年廣邀世界各地最具地方民俗代表性的表演團隊前往中歐,進行國際文化交流。今年台南透過台灣捷克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推薦,成立台南樂太鼓代表團,從85個申請團隊中脫穎而出,獲選為受邀表演的28個團隊之一。

台南樂太鼓捷克藝術季代表團長陳音茵說,代表團包括樂太鼓、名美舞蹈團隊及亞東技術學院國樂社,並以「提燈歡慶台灣年」為主題,讓大家感受台灣豐富的人情味。昨在新營文化中心行前演出,太鼓傳達力與美結合的擊鼓藝術,震撼全場。

「希望用民俗舞蹈讓全世界認識台灣。」藝術總監鍾美娟編排了「蘭花心,台灣情」彩帶舞,行銷以蘭花聞名的台南蘭花生技園區。這支舞碼由名美舞蹈團舞者以肢體詮釋蘭花的高雅、聖潔,現場彷彿綻放朵朵美麗蘭花,隨著彩帶的收放,散發出縷縷幽香,令人陶醉、神往。

※ 相關報導:

* 「漫博會」台北登場 漫威10英雄來了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52180.shtml

漫畫博覽會明天登場,首度祭出鋼鐵人、雷神索爾、美國隊長等10座漫威Marvel英雄人物的1:1比例大小模型;呼應鋼彈創始35周年,特打造鋼彈主題館,引爆漫博首次「鋼鐵人PK鋼彈」的美日大戰。



◆ 另類鐵工張金峰 焊衛公共藝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6000841-26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4年08月06日

從事氣焊、鍛造、鋼構工作40餘年的張金峰,是台灣目前公共藝術遍地開花的關鍵人物,包括李良仁、莊普、蔡根、蔡仁惠與法國藝術家薛喬(Josephine CHEVRY)等藝術家們散落在全台各地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幾乎都出自張金峰設立的千易藝術室,至今累積超過80件作品。像是李良仁近期在「陸軍六軍團東勢營區」的新作《勇者之箭》,就出自他之手。

張金峰笑說,自己是整個藝術界最富有的人,「因為我能幫助藝術家完整呈現作品,能讓作品以最完美的模樣展示在大家面前!」

59歲的張金峰是雲林林內人,出身自中國造船公司,70年代曾獲全國技能競賽氣焊焊接金牌、韓國國際邀請賽氣焊焊接金牌等大獎,技術精良且有才。

小時候,張金峰因家境困苦被迫放棄升學機會,因此轉投入職訓班的訓練,「當時報名只見2組,一是冷作,一是機械製圖,以為冷作應該就是在冷氣房裡工作,就傻傻報了,進去才知道冷作是鐵工的總稱,一投入至今也超過40年了。」張金峰哈哈笑著回憶那誤打誤撞的入行經驗。

本來,張金峰的工作室主要從事藝術雕花鋼件的服務,門、窗、登山杖等,都是他的業務範圍。1996年,藝術家郭少宗找上門,請他協助製作大型公共藝術作品《新店的天空》,自此開啟他的公共藝術之路。

在張金峰的觀念裡,做公共藝術的案子不是為了賺錢或求名,「我根本不把這當工作,而是一種玩樂,人生不玩會很痛苦啊。」,他認為做公共藝術是在留下歷史,幫藝術家完成作品的呈現則是自己的責任。「如果說那些作品是演員,那我就是躲在幕後的化妝師,努力幫助他們亮麗登台。」

不同於一般接案公司的心態是「把藝術家草圖或原稿拿來,等比例放大完成作品」的提供技術心態,張金峰的方式是不斷與作品相處、與藝術家溝通,力求完整展現作品精神。

張金峰說,「因為溝通,我才能掌握作品精神,因為長期相處,我更能與作品有感情,才可能達到最完整的呈現,這是我此生堅信該做也必須做到的。」

※ 相關報導:

* 藝術家讚:他是作品背後的力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6000843-260115

....以2005年的《天賜良雞》為例,張金峰在短短25天內就打造出這座高15米的作品,為求效率與確保每個彎曲的弧度正確,張金峰甚至自己跳上吊車動手焊,連上廁所都用跑的。「那陣子,張金峰瘦了6公斤,我是對他感覺抱歉又感謝,只能安慰他:別人減肥都要花錢,你不用。」李良仁笑說。



◆ 家傳六代木藝 他秀百年「手鑽」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852380.shtml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2014.08.06

86歲的鍾懃喜憑藉著六代祖傳的木工手藝,從18歲從事木工迄今,其中不用鐵釘、只用卡榫的真工夫人人稱道,昨天他展示阿祖留下來的「百年手鑽」,讓現代人見識到流傳百年的精湛手藝。

「木工手藝在我家已傳六代了」,鍾懃喜對自家祖傳的木工工夫十分自信,他說,鍾家還在尚未遷台時就以木工為業,來台後更是一代傳一代,他的工夫就是承自叔叔,以苦幹精神及扎實的工夫闖出口碑。

從18歲迄今,鍾懃喜的雙手足足敲打了一甲子以上,親手製作的木工作品不計其數,從神明桌到各式家具,幾乎都難不倒他,沒有招牌,未收徒弟,他靠著口耳相傳,把家傳六代的技藝發揚光大。

最受人稱道的是,鍾懃喜的作品不以鐵釘、而是以卡榫接合,不但有古意,更展現百年流傳的木工智慧,「尤其是神明桌有一定尺寸,絲毫不能差,手工製作尤其困難」,但他始終能展現木工最精緻的一面。

昨天他展示阿祖留下的「百年手鑽」,他說,現代人製作木製品,也許早改用電鑽了,但是在沒有電鑽的年代,一切都靠手工,連「鑽仔」都得先用木工打造手鑽工具,才得以打造精緻的木工作品,「古人的智慧」就在手鑽間展露無遺。

雖然已高齡86歲,但鍾懃喜的雙手不曾停歇,說起木工依舊是精神奕奕。他說,祖傳技藝還靠著他發揚光大呢!

※ 相關報導:

* 雨刷變燈飾 黑手夫妻玩藝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6000837-260115

工作粗重、總是滿身髒汙的「黑手」行業,一向被視為台灣最底層工階,但黑手出身的赤牛仔(本名施洽樑)和阿默(周嬌娥)這對夫妻一路從底層打拚,卻不掩創作才華,一人埋首將汽車廢棄零件造成工藝品,一人熱衷寫作,兩人在新書《黑手玩家》分享生活與創作故事,赤牛仔以「阮是為著憩迌(玩耍)來出世」自況,生動呈現他樂活的精神。

fsj 提到...

林青慧20年畫1萬顆眼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7000523-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07日 管婺媛/專訪

本土少女漫畫小天后林青慧,出道近20年,始終保有「少女心」,不受日漫BL、乙女、腐女等風潮影響,仍堅持走純情派的少女路線,她的畫風細膩、華麗,筆下人物都擁有一對充滿靈氣的大眼,至今總共畫了一萬多顆眼睛,「我畫一顆眼睛平均要花7到10分鐘時間,算一算光是畫眼睛的時間,就花了我人生的三分之一了吧!」

林青慧形容自己是個多愁善感的人,「遇到任何事都會想很多」,連吹來一陣風、飄了一場雨,都能讓她有所感悟,「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我覺得自己始終保持少女的心境,也因此能了解年輕的小女孩們在想什麼!」「我覺得少女漫畫描繪少女細膩心靈、情感的功能,是其他類型漫畫無法取代的!」

林青慧1979年出生,16歲就以《窗外花落影》獲第三屆公主漫畫新人獎,正式出道,迄今已累積10多部作品,代表作包括描繪北宋時期公子佳人情竇初開的《難纏俏姑娘》,以及現代少年少女純情故事的《玻璃鞋之約》。

林青慧擅長描繪青春校園戀愛與歷史劇,深刻捕捉少女多愁易感的內心世界,目前正於少女漫畫雜誌《夢夢》連載的新作《9月1日天氣晴》,描述剛上高一的女主角,在「轉大人」過程中,對新環境、新朋友的期待,以及對戀愛的幻想等。

林青慧笑說,自己的少女漫畫啟蒙來自母親,「我媽也熱愛看漫畫、小說,她跟其他人的媽媽很不同,鼓勵我們看漫畫,每到寒暑假,就馬上拿錢給我們3姐妹去出租店租書!」

受到媽媽影響,林青慧從幼稚園起就經常接觸少女漫畫,且每到寒暑假,她也不像其他同學,會吵著出遊,「我反而會跟我媽說,妳今天不要叫我吃飯了,我要畫漫畫!」

隨著市場變化,本土少女漫畫題材受日漫影響,愈來愈多變,但林青慧始終堅持要為12到18歲的少女們創作,且以描繪少女的成長、家庭環境為主,「因為我的作品就是記錄我的人生經歷,我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人生,陪著少女們成長,給予小女生們正面的能量!」



◆ 就愛少女漫畫 30年始終如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7000527-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07日 管婺媛/台北報導

台灣漫畫長年受到日漫強勢壓陣,在市場中相形弱勢。但其實,相較於少男漫畫讀者口味轉換快,少女漫畫讀者群忠誠度高,本土少女漫畫歷經30多年耕耘,也打下堅實基礎,不論銷量或是人氣度,都不輸日本少女漫畫。

資深漫畫策展人夏若雲形容,本土漫畫在90年代正當紅的時候,人氣不輸當今當紅的日漫,「如漫畫家李崇萍的《搖滾狂潮》,人氣幾乎跟現在的日本少女漫畫《NANA》一樣夯!」

台灣少女漫畫從70年代日本盜版漫畫橫行中開始萌芽,迄今已有30多年發展歷程。曾任大然出版社少女漫畫資深編輯、現任尖端出版社總編輯陳家翊指出,台灣少女漫畫大約可從作者群分成3階段,第一階是「萌芽期」,如國人熟知的游素蘭、高永、李崇萍等人。

第二階段是「輝煌期」,約從1992年日漫正式授權台灣出版、出版社大量成立開始,甚至有多部作品賣到海外,如李崇萍的《搖滾狂潮》就在中國大陸、東南亞熱賣。第三階段則是從2000年到現在,屬於辛苦「耕耘期」,需要面臨大量進口的日漫競爭,以及近10年興起的BL(BOY’S LOVE)、乙女、腐女(女生後宮)等類型漫畫分食市場。

陳家翊認為,相較於男孩子容易受電玩、線上遊戲吸引,「女孩子反而對漫畫有很高的忠誠度,始終如一!」

不過,本土少女漫畫雖然有忠實讀者,但夏若雲認為,若要讓少女漫畫發展「再上一層樓」,還需要讓漫畫被其他媒介改編推廣,如改編成電視劇等,「這部分我們還要再加把勁!」



◆ 培養藝術心 屯藝兒童劇免費演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7000651-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07日 梁貽婷/台中報導

為養成屯區民眾欣賞藝術習慣,屯區藝文中心日前至學校演出兒童劇,回響頗佳,16日將於戶外露天劇場免費演出兒童劇《好玩美玩具工廠》,9月於屯藝演藝廳售票《風之豎琴手》昨天先試演,台下學童隨台上劇情波動,忽笑忽落淚,直呼太精采!

屯區藝文中心主任郭恬氳指出,屯區居民因距離都會區較遠,過去接觸藝術表演機會很少,屯藝啟用後,為吸引民眾欣賞藝術,進一步養成習慣,且考量當地居民以工、農業占多數,家庭經濟不如都會區,起初多提供民眾免費欣賞。

經4年運作,屯藝發現周末假日廣場活動都吸引家長帶孩子到場,日前安排兒童劇團進入屯區國小演出,小朋友跟著台上演員又笑又跳,16日緊接著再安排兒童劇演出,盼吸引更多人。

屯藝也逐漸嘗試發票換門票及售票演出,推廣使用者付費觀念,郭恬氳表示,屯藝演奏廳首次上演兒童劇售票僅4成,現已提升6成,9月推出的《風之豎琴手》,門票百元起跳,另在中心大廳也規畫「跟大師學表演」展覽,設有立體面具拍照體驗區,讓學童近距離接觸戲劇。

※ 相關報導:

* 交響樂重現梁祝之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7000692-260107

兩岸文化交流密切,由兩岸藝術家促成的《梁祝.愛之交響》音樂會,配合台南愛情城市嘉年華,結合古典二胡協奏與現代交響樂團,攜手呈現傳誦千古的「梁祝」愛情故事,融入年輕人偏好樂風,彰顯梁祝歷久彌新。

fsj 提到...

葉博聖帶狗出走 舞出德國歷險記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8000900-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08日 汪宜儒/專訪

6年前,舞者葉博聖放下雲門的舒適環境,攜家帶狗,以32歲的「高齡」勇闖歐陸舞壇,在各大舞團上課、等待甄選機會,最後落腳德國科堡芭蕾舞團,聽來傳奇又激勵人心,但他苦笑,自己的人生從那時起像是來了個急轉彎,由純白變灰黑,「所有過去都會被打理好的安穩、順遂,全部轉成要自己承受與解決的一道道課題。」

葉博聖是雲門2的創團舞者,從考進北藝大舞蹈系到畢業、進團,一路順遂,也因為雲門完整的行政體系,他的所有一切幾乎都有人協助打點。感情路上,他與妻子呂筱梅更是從大學時期開始的班對,後來一起進雲門、結婚,「我曾以為我的人生就會是這樣的順遂。」

在舞團待了7年後的某一日,騎車從淡水住處前往雲門八里排練場的路上,葉博聖突然問自己:「我這樣每天騎車往返、排練、跳舞,是為了什麼?」突然的倦勤,讓他再也不想跳舞,於是轉赴雲門舞蹈教室執教,約莫1年後,他才又開始想跳舞。

「那時,雖然過30歲了,卻不想回雲門,想嘗試其他團。在旅德舞者孫尚綺的介紹與鼓勵下,我想:好吧,反正還沒去過歐洲,就走吧!」葉博聖說,這樣的決定,得感謝妻子的支持,也慶幸當時兩人還沒有小孩,只有一隻狗,「她鼓勵我冒險,一路陪同。直到08年確定拿到科堡芭蕾舞團的合約後,我們就帶著狗落腳科堡。」

說也奇怪,葉博聖與妻子在台灣一直沒有小孩,本來醫生斷定是呂筱梅身體狀況不好,應該無法生育,但到了德國沒多久,呂筱梅就懷孕了,先後生下2個健康男孩。但隨之而來的種種狀況,卻一再考驗葉博聖的心臟強度。

「一直找不到適合的房子,膝蓋積水、得了潰瘍性結腸炎,狗生病、去世,德文還不夠精通就要推老婆進開刀房生產。以前在台灣很少動腦想事情,出國後事事都要自己來,腦子才真的開始運作。」

因為這樣的劇烈衝擊與生活改變,葉博聖開始以生命經歷轉化創作,今年應編舞家何曉玫發起的「鈕扣計畫」邀請,回台獻演《弦移》,今起(8日)至10日在台北信義誠品6樓演出。



◆ 華研首簽插畫家 邁向文創平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8000162-260204

工商時報 2014年08月08日 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台灣首家掛牌娛樂文創公司華研國際娛樂跨足文創經紀,昨(7)日宣布簽下高人氣插畫主角「爽爽貓」的作者Second吳政安,從台灣流行音樂領導品牌邁向大文創平台。

華研董事長呂燕清指出,從流行音樂製作與演藝經紀的核心事業出發,華研音樂與關係企業在內容產出、經紀、授權、電子商務、零售通路、產品開發等著墨深,並累積可觀的產業人脈與隱藏商機,希望在一個大平台上,簽下多元領域的藝術家碰撞出異業交流火花,把文創的餅做大。

華研目前人才庫,有簽約藝人超過30組,包括歌手、演員、主持人、創作人、插畫家,以及專屬作者63位。未來,還將簽下保養達人、文字作家等。

呂燕清指出,華研正在發展「華研文創館」的概念,投入虛實整合的文創經紀,讓Online和Offline商機匯流,建構發展平台,對流行的、生活的、創意的人和內容都感興趣,一起經營新領域和商機。

好比,華研透過資源整合,將Second與爽爽貓授權應用範圍,從文創美妝產品延伸到食衣住行育樂各項生活用品,甚至結合華研最擅長的影音娛樂,激發更大綜效,如同藝人代言,創造藝術家、消費者與公司三贏。

本周末登場的「S.H.E 2gether 4ever」演唱會台北小巨蛋場,便將透過40秒的動畫正式介紹爽爽貓。爽爽貓的Facebook圖文讓網友頻頻按讚,未來這些內容都將成為華研影視音的一部分。

※ 相關報導:

* 漫博首日 10萬人破紀錄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57342.shtml

第十五屆漫畫博覽會昨天登場,排隊人龍將世貿一館繞了七、八圈,有人從六月就開始排隊,颱風天也吹不走這群人。昨天開幕時間一到,漫畫迷從各入口奮力向前衝,有人跌倒、有人擠掉鞋子,只為搶限量商品與名家簽名。

* 郭雅芬以包會友 分享小確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8000567-260107

雲林縣北港鎮「手作小物達人」郭雅芬,6年前成立「Coco手作小物」部落格,與大家分享動手製作包包的樂趣,至今瀏覽人次突破百萬,「以包會友」,讓許多人從中找到生活中的「小確幸」。

* 設專業法人 博物館讓文創加值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56829.shtml

行政院昨天通過「博物館法」草案,該法允許博物館以「專業法人」發展文創加值等產業。此法並允許公立博物館得設置基金,以吸納社會資源;公立博物館的人事也將更具彈性。

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依據博物館法,博物館將可透過授權機制,發展創意產業,回流教育目的,甚至進一步成立公司,讓博物館發展可長可久。此法也規定博物館的功能與營運:包括完成認證的公立博物館,典藏品盤點可以不受公產管理相關法令規定限制,有助推動博物館典藏創意加值及跨域應用推廣。另外,公立博物館若因營運需要,自籌財源達一定比率,依法可以設置基金。

fsj 提到...

夏日聽爵士 傳奇鼓手派對飆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9000425-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09日 趙靜瑜/台北報導

遊走在爵士、流行與福音的澳洲無伴奏人聲合唱團「北方點子」(The Idea of North),昨晚首度參加兩廳院夏日爵士戶外派對演出,為2014兩廳院夏日爵士音樂節開場,歌聲溫暖人心,傳達安定的力量。

「北方點子」是歐美純人聲爵士組合中知名的人聲四重奏,2003年獲得美國最大的阿卡貝拉比賽Harmony Sweepstakes冠軍,音色清亮有勁,自此展開巡演事業。2010年與2013年發行的人聲爵士專輯都獲澳洲唱片協會頒發「最佳爵士樂專輯」大獎,是澳洲最知名的國際級阿卡貝拉團隊。

兩廳院夏日爵士音樂節下周起陸續登場,其中85歲的傳奇鼓手吉米‧柯布,將與台灣鼓王黃瑞豐領軍的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一起飆樂。

吉米‧柯布是爵士大師邁爾士‧戴維斯樂團的創團元老之一,1957至1963年間,無師自通的他隨著大師們,包括邁爾士、爵士樂史上傳奇人物約翰‧柯川有過經典演出,他也參與灌錄爵士樂史上最為暢銷的一代鉅作《泛藍調調》,親身見證爵士經典黃金歲月。

雖然已超過80高齡,柯布仍十分活躍,到處巡演,老當益壯的他還得到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爵士大師獎,成就非凡。

師承父親傳奇吉他大師巴奇‧皮薩瑞里,兒子約翰‧皮薩瑞里則從爵士經典出發,注入新創意,他的演出被《JazzTimes》雜誌讚譽「聽5分鐘演出,就可感受他幽默與飽滿的靈魂」。這次將以四把吉他的重奏形式,展現爵士自由奔放的節奏。

兩廳院夏日爵士戶外派對今晚還有一場,由歐開合唱團擔任演出,鼓手吉米‧柯布與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音樂會將於8月15日舉行,約翰‧皮薩瑞里爵士吉他四重奏8月23日演出,兩場都在台北國家音樂廳。

※ 相關報導:

* 玻璃節東風館 亞洲名家秀精品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59523.shtml

2014新竹市國際玻璃藝術節,匯集了東西方玻璃藝術家作品,風格多元,除了西方藝術家的作品,文化局也邀請民眾,欣賞「東風館」來自亞太地區玻璃工作者的心血結晶。

* 重開白坑石灰窯 古早技藝全記錄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3167

早期澎湖主要建材來源的石灰窯,因不符時代潮流及環保意識抬頭,逐漸凋零,民國九十一年正式走入歷史,暌違十二年,文化部昨在湖西白坑村重啟石灰窯,整個過程全記錄,至於未來是否復窯,則視需求量及尋求環保法規解套,並比照水泥業標準制訂最高規格。

由於澎湖四面環海,有先天性環境條件限制,因此就地取材,使用珊瑚碎片或介殼(俗稱硓 丁或砂砱),進行燒製石灰的原料,配合澎湖冬天風強雨少的氣候,製作出堅硬的建材,不僅供應澎湖傳統宮廟及民宅使用,連台北市香火鼎盛的大龍峒保安宮重建,也指名使用澎湖石灰窯製品,曾經盛極一時。



◆ 惠風客家舞蹈 捷克演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59525.shtml

【聯合報╱記者范榮達/苗栗報導】2014.08.09

苗栗市惠風舞蹈工作室受邀參加第廿屆捷克皮賽克傳統藝術節演出,也是唯一的亞洲舞蹈團,希望透過傳統舞蹈,讓世界看見、聽見台灣客家生活及文化之美。

客委會輔導藝文團隊惠風舞蹈工作室多次應邀到日本、美國、西班牙等地演出,16名團員今天啟程到捷克,參加皮賽克傳統藝術演出,昨天排練舞碼「農忙過後」、「美濃風情」分享鄉親,工作室藝術總監周惠丹有期許。

「舞蹈,沒有達不到的國度;舞蹈,沒有觸不到的文化;舞蹈,沒有看不到的風格;舞蹈,沒有關不住的創新。」周惠丹說,客家舞在國外受到歡迎程度,一般人難以想像,她記憶深刻,有一次表演「公背婆」,觀眾簇擁而上互動,熱情讓人感動,客家舞蹈也是很好的國民外交。

這次應邀到捷克演出,活動包括客家舞蹈展演、互動式客家話與舞蹈教學,9段舞碼以大自然的素材與客家特有的生活形態為主軸,呈現不同層次的客家舞蹈,推動客家文化邁向國際舞台。

此外,團員也可以走出去增廣見聞,觀摩交流各國不同的文化、音樂和舞蹈,有實力的客家子弟躍上國際舞台,累積自信進而認同母語文化,傳承客家文化。

台北藝術大學2年級的邱俞懷從國小3年級開始學舞,曾隨惠風舞蹈工作室到美國拉斯維加斯演出,這次要到捷克,她相當期待,認為歐洲比較不一樣,希望從其他團體學到東西充實自己,也做好國民外交。

※ 相關報導:

* 《五斗米靠腰》 演活上班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9001045-260306

台灣網路上點閱率超過千萬,號稱「上班族的面速力達母」,療癒系圖文作家馬克的《五斗米靠腰》,不僅2010年8月在大陸出版,引發彼岸上班族網友追逐瘋傳;由果陀劇場把《五斗米靠腰》搬上舞台,8至17日也將在新光三越A11館6樓文化館,為台灣廣大苦悶上班族發出大陸彼岸也有共鳴的「靠腰」心聲!

* 農村人荒謬行徑 成寫作素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9001052-260306

甫獲頒卡夫卡文學獎的大陸作家閻連科,對獲獎一貫地冷處理,出席今年的香港書展,他再次強調自己和熱鬧保持距離,只關心自己能不能再寫好一點,而中國農村的荒誕絕對是持續刺激寫作的最好素材。

河南嵩縣田湖出生,閻連科認為自己很幸運,因為「出生的村莊在河南的中心,河南在中國的中心,中國在世界的中心,所以了解這個村莊,就像了解了世界。」許多不思議的荒謬,30多年來持續在這村裡上演,閻連科說:「村裡的人是不生不死的,因為大家都不報戶口,如果報戶口就會被發現超生,若死了注銷戶口,土地就會給收回。」又舉例:「村裡有人去上海買了一部Santana轎車,開回村莊家門前,突然一場暴雨,門前公路塌了,車從此離不開家門,成為景點。」

* 少女漫畫家 超級卡哇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9000419-260115

8位人氣本土少女漫畫家昨日首度齊聚漫畫博覽會,由資深少女漫畫家林青慧、林珉萱領軍,率新生代創作者灰野都、水藍薰、葉澄、米奧、米絲琳與陳漢玲等人,為9月底的國人少女漫畫展站台。

8人身穿由陳漢玲一手設計、打造的粉紅、黑色與格子系列頭飾、服裝,宛如漫畫中的夢幻美少女,台下漫迷們直呼:「好可愛!」

fsj 提到...

走在台北街角 與設計不期而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0000362-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0日 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4台北街角遇見設計活動即日起開跑,在北市民生、西門町、港墘碧湖與景美四大街區,推出超過百場設計活動,如邀請聶永真等設計師打造獨特小招牌,用999元微基金替店家創意改造等,將設計力融入街頭巷尾,讓民眾「隨處與設計不期而遇」。

昨天在北市民生公園舉辦的開幕記者會上,設計師發揮創意打造「夏蟲語冰」冰塊地景裝置,1立方公尺的超大冰磚,與現場民眾清涼對談,還有上百支麥克風打造的演說台,邀請民眾上台PK美學創意政見;還有設計師推出三輪車行動花店與街角攝影棚,當場可拍下與街景交融的身影並列印帶走。

今年活動主題為「探索生活=?的設計」,讓參與者自行發揮,即日起至9月底止有一系列設計活動。其中,「小招牌製造所」延續去年好評,邀請甫獲金曲獎的設計師聶永真、與蕭永明、吳孝儒和林文山等人和設計公司,搭配組成4組團隊,以皮件、鐵、木頭等材質,為24個店家量身打造特色招牌。

今年還首度舉辦「999非常店家微改造」計畫,由徐景亭、廖軍豪等設計師及設計團隊和在地居民合作,以999元的微基金,替12個店家進行創意改造。



◆ 畫裡亂針刺繡 陳泰元繪光影之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60974.shtml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2014.08.10

80歲的藝術家陳泰元是台灣畫壇前輩,畫藝超過一甲子,手不離筆、筆不離色,10年前有感於「這輩子都照學校教的方法繪畫」,停筆1年,花3年時間研究光的變化,從中國水墨皴法和四川亂針刺繡工法裡,找出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作品在大墩文化中心展出。

陳泰元長居台南,台南師範藝術科畢業後,在小學教兒童畫,直到2000年退休;他在家免費開班,投入成人畫教學。

陳泰元分享說,70歲前仍按傳統的學院派風格畫油畫,2005年立志「畫出自己的風格」,停筆1年,從2006年起3年期間,從科學角度大量研究光影,最欣賞18世紀印象派後期畫作,線條優美,多根據光影、水波、雲彩變化,開始以「線條」創作。

陳泰元的畫作遠看具象,近看每個構圖都是線條勾勒而出。他表示,一開始直的、橫的、十字、斜線都有,2009年到四川看刺繡,研究亂針刺繡的「亂象」,找出從左上到右下的筆觸「最有秩序」,從此每幅畫都是這個角度的線條組成;他的畫筆只有1隻,從不洗筆,「顏色重疊的中間色最美」!

許多成人學繪畫,很在意畫 得像不像,陳泰元表示,他每幅畫都不求像,「畫意和畫韻最重要」。今年他滿80歲,為自己策劃「五光十色自然系」巡迴展,從台南出發,台中是第4站,展期自即日起至8月27日。

※ 相關報導:

* 畫家連群雄 炭精畫作細膩傳神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3275

七十八歲的八德市大勇里民連群雄擅長油墨、水彩畫,他也是台灣少見的「炭精」畫家,包括李小龍、瑪麗蓮夢露、張大千等知名人物,在他的畫筆下都栩栩如生,畫作傳神讓人讚賞。

「炭精畫」是利用炭精粉做為顏色,用毛筆當畫筆的繪畫方式,是專門繪製畫像的技巧;連群雄的兒子說,「炭精畫」與相片幾乎沒兩樣,創作過程中用不沾水的「硬」毛筆去畫,色調、畫質比相片更柔和、細膩,展現畫師的功力。



◆ 木偶劇團奪「最佳團體年度演出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0000667-260115

趙靜瑜/台北報導 2014年08月10日

第25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昨天在中山堂舉行,今年新設立最高獎金50萬的「最佳團體年度演出獎」由台北木偶劇團奪得。

獲得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的貓貍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彭雙松表示,他要將獎金加碼,捐給高雄氣爆受難者。獲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的徐清原與最佳詮釋獎的葉孟儒則將專輯獻給天上的父親。

今年傳藝金曲首度由文化部傳藝中心主辦,氣氛熱烈溫馨,在李小平與曾寶儀的主持下,典禮流暢進行。

獲得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的是國家兩廳院製作、金革唱片發行的「樂典09:王怡雯、李元貞、洪千惠」專輯。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是榮興工作坊製作的《霸王虞姬》,創作獎是作曲家賴德和的《悲歌》,最佳詮釋獎是鋼琴家葉孟儒。

獲得最佳錄音獎的是堅持多年的尤子澤,以「樂無止境:呂紹嘉與國家交響樂團經典現場重現」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是錄製《布農Lileh之聲》的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

獲頒表演特別獎的是已故戲曲音樂編曲家劉文亮,妻子馬立芸代領時情緒傷感。中研院院士曾永義則頒出版特別獎給「心目中的妹子」、「崑曲之母」樊曼儂,樊曼儂表示,「這是我一生最大的殊榮,也感謝我夫家給我最大的支持。」

整體而言,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緊扣傳統與當代,但表演節目完整,得獎者上台致詞時間只給1分鐘,時間長度可再思考。

另有入圍者表示,今年要把作曲、編曲跟作詞人放在同一水平評審,實在很奇怪,「我很驚訝編曲跟原創作曲相比,標準是甚麼?加上作詞的一起評,我只能說今年的評審很厲害。」冷面笑匠魏樂富在頒獎時也說「是不是今年錢變少了,作曲、編曲跟作詞放在一起評?」藝文界希望文化部資源不要太傾斜,資源放在流行文化太多,忽視傳藝價值。

※ 相關報導:

* 傳藝金曲獎 劉文亮獲戲曲表演類特別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61239.shtml

本屆是傳統藝術首次脫離流行音樂金曲獎獨立舉辦,文化部長龍應台形容這是「傳統藝術的獨立之日」,「用自己的姿態、聲音和信心,為自己頒獎。」

「傳統藝術與民族美學應該在我們生活的正中央。」龍應台認為,傳統藝術代表「自己的聲音、美學與語言」,應該放在「心臟的地方」,因為「這是我們最重要的價值」。



◆ 鋼彈巨頭現身 大河原邦男談祕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0000665-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0日 管婺媛/台北報導

1979年誕生的鋼彈,開啟日本「寫實機器人」動畫潮流,也影響歐美對機器人動畫的設計。適逢鋼彈35周年,「鋼彈3巨頭」之一的機械設計師大河原邦男昨日現身漫畫博覽會,暢談初代鋼彈設計祕辛。

他笑說,1980年代的機器人多是圓筒、柱狀的簡單機型,他卻將人體肌肉紋理的概念納入設計,成就了經典款RX-78紅白藍3色鋼彈,「我想創造有『人味』的機器人!」

大河原邦男與動畫導演富野幸喜、角色設計師安彥良和並稱是「鋼彈3巨頭」。大河1947年出生,是日本動畫界大師級機械設計師,如《科學小飛俠》、《正義雙俠》等動畫的機械設計都出自他之手。1978年,他參與鋼彈動畫機械設計,迄今已創造超過千種鋼彈機型,並塑造出鋼彈迷口中「永遠的經典」RX-78鋼彈。他使用的紅白藍3色設計,更從此成為每一時期鋼彈主角的基底顏色。

2008年大河曾來台拜訪,時隔6年又來到台灣,讓他感到「很有意義」。提及當年創作理念,大河笑說,因想創造有人味的機器人,才設計出RX-78,「導演(富野幸喜)原希望鋼彈全白色,但被合作的動畫製作公司否決,覺得太不醒目,因此才改成紅白藍3色!」

雖然設計逾千種鋼彈機型,但大河最愛的卻非主角,而是鋼彈主角的最大對手「薩克」,「當時薩克是不假思索、自然而然的設計出來,沒想到如此受歡迎,我也很驚喜!」

擔任機械設計師長達40多年,大河說,自己只有一個堅持:「每次設計,我都會考量動畫製作時的可行度,如動作可否流暢等,及鋼彈玩具是否可以實際製作,因為這是大家共同的創作,不能只有我自己天馬行空!」

fsj 提到...

年輕藝術家進駐 府城藝新耳目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62460.shtml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4.08.11

台南市特殊的文化氛圍與不同於大城市的生活方式,近年吸引許多年輕藝術工作者進駐,為老府城注入一股新生力量,台南在這股年輕力量的鼓動下,為當代藝術開創出新局。

漫步台南舊城區,走著走著會讓你有驚喜:「什麼時候這裡又多了一個新藝廊?」近一、兩年台南的藝術空間如雨後春筍,像是「齁空間」、「絕對空間」、「海馬迴」、「么八二」及「草埕」等,最特別的是與一般藝廊不同,這些藝術空間多是非營利性,許多展出甚至帶有濃厚的實驗性質。

像是齁空間的楊佳璇,從台南藝術大學畢業後,與同好留在台南發展,利用永福路上的老屋,共同經營齁空間,每次展出不同主題的當代藝術,都讓人眼睛一亮。

而草埕的賴依欣來自嘉義,留學國外,也曾在台北故宮工作,因著一次到台南辦活動,喜歡上這個城市,選擇留下來,引進國內外藝術家到台南駐市,豐富台南的藝術內涵。

「雖然南部的藝文資源比不上台北,但彼此卻培養出革命情感」,賴依欣表示,「移居」台南的年輕一代,也許因為都有相同對藝術與台南城的熱愛,大夥兒有資源都會相互分享,有活動一起辦,雖然各自經營不同的藝術空間,卻像一家人一樣互助合作,有別於大城市裡的「競爭」關係。

由於各藝術空間展出的內容都相當前衛、現代,不像一般藝廊靠賣藝術品維持利潤,新一代的藝文空間經營地頗為拮据,但也讓一般民眾更容易接觸,層面更廣,展現當代藝術的活力。

※ 相關報導:

* 來去台東 看見台灣新設計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62534.shtml

想去「綠島大旅舍」和「公東百貨行」看設計嗎?來台東糖廠就對了。經濟部舉辦設計界一年一度盛事「2014台灣設計展」今年首次離開西部到台東開展,創造歷屆「最多設計師參與」及「距離最遠」兩個第一,預計將吸引20萬人前往參觀,為台東在地觀光和文化創意加值。

今年邁入第12屆的台灣設計展,規劃兩大主題館,包括「年度主題館」和「地方采風館」,以60年代至70年的台灣美好年代來命名,分別取名為「綠島大旅社」和「公東百貨行」;另外,除了主題展館之外,更規劃日光開門、時光開門與台東任意門等系列活動。

特別的是,執行單位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簡稱台創)首次邀請台灣設計師和台東在地工藝家合作,結合設計師與台東在地工藝家進行合作,讓在地工藝呈現不一樣風貌,成果展現於主體展館「公東百貨行」中的「手信物」區。

台創執行長陳文龍表示,多數台東工藝家作品以往都以傳統形式如竹籃、漂流木藝品呈現,這次讓他們與設計師共同合作,使產品與生活連結,也更親近消費者;此展區有一半以上展品都能商品化,初期將在台東的文創園區展售,之後可望在其他通路販賣。



◆ 童話薩克斯瘋 用旋律說故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1000384-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1日 趙靜瑜/台北報導

如果兒童劇團首度與薩克斯風演奏家吳嘉佳合作《童話薩克斯瘋》音樂會(見圖,誠品表演廳提供),透過一個小女孩與上班族的情誼,感受薩克斯風的音樂表現力,帶來一場不用對白就能表現情感的音樂演出。如果兒童劇團藝術總監趙自強表示,「就像卓別林的電影,頑皮豹的卡通,都是以音樂為動線,音樂讓我突破侷限,用旋律來創造故事。」

趙自強說,兒童劇多半有正反兩派角色,「但我一直很矛盾,老是給孩子不是好就是壞的印象,孩子很容易忽略現實世界其實還有灰色地帶,所以我一直想創造一個沒有真正的壞人或好人的兒童演出,音樂正好讓這一切發生。」

故事從一個冷漠工作的上班族在公園遇到一個小女孩開始,友善的小女孩給上班族自己手上的糖果跟食物,慢慢融化了上班族的心;原來在公園裡被嫌惡的流浪漢、沒人愛的流浪狗到白色小球,其實也都有自己的孤單心事,最後大家都在溫暖與關懷中卸下心防,找到再前進的力量。

負責薩克斯風演奏的吳嘉佳從法國國立馬爾梅松音樂院畢業返國後,投入推廣薩克斯風的工作,目前擔任奇藝樂集藝術總監,並在宜蘭國中等校任教。

「我希望可以打破薩克斯風只能演奏爵士樂的成人印象,薩克斯風其實可以在婚禮演出,在追思會上吹奏,它的音色接近人聲,演奏古典或老歌都很動聽,傳遞情感。」音樂會將在8月16日舉行下午場及晚上場,地點在誠品表演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