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3

預防保健 防患未然

◆ 整月咳不停… 原來是冷氣濾網太髒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20223.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4.07.22

冷氣濾網久未清,當心咳嗽咳不停。一名30多歲女性日前感冒,治療後咳嗽卻沒有明顯好轉,且持續咳一個月,醫師詢問她各種生活習慣後發現,她家中的冷氣濾網從沒清洗過,研判是濾網蓄積的灰塵、塵蟎引發過敏、咳嗽,提醒民眾至少每兩周要清洗一次濾網。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力博宏表示,近來門診收治不少咳嗽咳不停的患者,後檢都發現患者的共同特性,是很少清洗冷氣濾網。其中這名女性患者,自述從沒咳嗽這麼久過,起初咳嗽一周不以為意,咳了兩周開始覺得怪怪的,尤其多喝開水、多休息、使用止咳化痰藥都沒效,拖了一個月後決定就醫。

力博宏安排患者X光檢查,沒有發現任何異狀,且她的感冒症狀早已緩解,最後詢問生活習慣,才發現患者家中的冷氣濾網,竟然從沒清洗過,研判是卡在濾網的灰塵及內藏的小塵蟎引發過敏、咳嗽。

他解釋,很多人感冒後,呼吸道變得較為脆弱,雖症狀好轉,一旦有潛藏過敏原就很容易過敏發作。後來經開給抗組織胺藥物,並叮嚀她清洗家中冷氣濾網後,咳嗽果真慢慢好轉。

開業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冷氣進行空氣交換時會經過濾網,如果濾網沒有清洗乾淨,除了灰塵、塵蟎會附在濾網上,還可能隨著冷氣吹出來,有過敏體質者更容易引起過敏。

林應然提醒民眾,不要忽略冷氣濾網可能藏有的灰塵、塵蟎,建議夏天開始使用冷氣機前,就要將濾網取出清洗乾淨,之後至少每隔兩周要清洗一次,可避免引發過敏發作。力博宏也建議,從高溫室外進入冷氣房前,可戴上口罩、多喝溫開水,也能避免過敏現象。



◆ 黃斑部病變年輕化 低頭高中生滑出老人眼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2022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07.22

經常滑手機、盯著螢幕,一名高中生竟黃斑部出血、視力模糊,就醫確診為濕性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指出,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好發於65歲以上民眾,但如長時間玩手機、平板電腦,飽受藍光刺激,會誘發黃斑部病變,一旦出血,終身視力恐受影響。除了螢幕藍光,陽光也是造成國人黃斑部病變的主要危險因子。

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估計,濕性黃斑部病變患者中,7成為65歲以上老人,2成5為800度以上的近視族群,其餘5%則屬早發性、年紀偏輕,原因是高度用眼,長時間觀看手機及平板螢幕。

陳瑩山最近收治多名罹患濕性黃斑部病變的高中生,因視力模糊而就醫,檢查發現,黃斑部嚴重出血,需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抑制劑來挽救視力。高中生罹患濕性黃斑部病變,這在以前根本不可能發生,但隨著手機、平板普及且過度使用,不少年輕人眼睛受傷,即使黃斑部病變治療後控制,但黃斑部結疤、纖維化,視力勢必受影響。

長庚醫院眼科部副部主任賴旗俊表示,黃斑部病變已有年輕化趨勢,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接受檢查,並做好防曬措施,降低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民眾白天外出時,務必戴寬帽緣的帽子及可防紫外線的太陽眼鏡。

健保增修11項眼科診療給付項目,包括治療黃斑部病變的視網膜及玻璃體手術使用的單次拋棄式器械、微創視網膜手術、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等,8月1日起將納入健保給付,無須自費,預計一年有近萬名患者受惠。

※ 相關報導:

* 消暑定心 食療5多1少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20259.shtml

炎炎夏日容易心浮氣躁,冷氣吹久了也容易昏沉,營養師表示,管控情緒最重要是大腦,吃對食物有助紓壓、穩定情緒,提出夏日「五多一少食療方」,建議多攝取豆製品、乳製品或深綠色蔬菜、馬鈴薯、葡萄汁等補充鈣、鉻、鐵、鋅、維他命B等營養素,另外提醒要少吃甜食,避免情緒不穩、躁動。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課臨床組組長趙強表示,夏季盛產的西瓜等瓜類,就是很好的消暑食物,多吃蔬果,少吃油煎、油炸食物可避免火氣大;夏天容易流汗,一定要多喝水,很多民眾晚上悶熱、煩躁、睡不著,建議可適度開空調,以免失眠影響隔天作息。



◆ 保護醫病雙方 推拿前先照X光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819240.shtml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4.07.22

現代人大量使用3C產品,經常有肩頸及腰背痠痛的情況,中、西醫師建議如果要推拿,最好先照X光確定脊椎穩固再治療,患者如果自知有脊椎方面的問題,治療時也最好先行告知,避免發生嚴重後遺症。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科主任蘇守毅表示,北部過去曾發生中醫院為患者治療頸椎,造成患者四肢癱瘓,賠償900萬元的案例,不論是中醫師或是民俗療法的推拿師,都應該特別注意脊椎治療。

他表示,痠痛求醫的患者脊椎通常都已經有點問題,如果施予太大的力道,有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而有嚴重的後遺症。

建議採取熱敷、局部按摩或是針灸的方法較佳,至於頸部治療,有的中醫師會認為「轉頸」的效果較好,但因力道強、角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情況更嚴重,並不建議。

郭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陳柏宏說,人體的脊椎相當脆弱,一旦骨頭與骨頭間的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在頸椎部分,輕則上肢痠麻,重則全身癱瘓,如果在腰椎部分,嚴重也可能造成下肢癱瘓及大小便失禁等,後果都相當嚴重。

建議推拿前最好先照X光,確定脊椎夠穩固,如果是年紀較大者,通常脊椎都會有點問題,就不建議接受高強度的推拿。曾有患者接受「棒打」民俗療法治療痠痛,不但沒治好,反而全身烏青、痠痛更嚴重,還有患者原本只是痠痛,經過踩背等高強度治療,情況更嚴重,都有危險。

蘇守毅表示,其實對醫師來說「防不勝防」,有些患者椎間盤本來就有問題,輕輕一推就推出去,醫師實在難以避免,因此患者如果有這方面的問題,應事前告知,總比事後談賠償要好。

※ 相關報導:

* 整脊後她無法站立 推拿師起訴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819242.shtml

洪姓民俗療法中心負責人被控去年3月在永康經營的中心,替陳姓女子推拿頸部,因施力不當,涉嫌造成陳女頸椎間盤突出症、合併壓迫神經,且下肢無力、無法自行站立、行走,洪姓男子昨被台南地檢署依業務過失致重傷害罪嫌提起公訴。



◆ 國內首家 台大兒童醫院揭牌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19314.shtml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2014.07.22

國內第一家兒童醫院昨揭牌,台大兒童醫院下個月將正式獨立運作,未來集中在兒童重症、難症照護,目標是發展國家級兒童醫院。

籌設卅年、台大兒童醫院昨舉行揭牌典禮,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以神秘嘉賓驚喜現身。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說,國內至今才成立兒童專責醫院,大幅落後國際的主因在於兒童醫院獨立運作困難,希望台大兒童醫院成立基金會協助運作,才是長久之道。

衛生福利部三月初已核准台大、台北馬偕、彰化基督教醫院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四家醫學中心設立兒童醫院,前三家已通過評核,台大率先揭牌運作,馬偕與彰基預計近期也將揭牌。衛福部政務次長林奏延表示,北部及中部已有兒童醫院,接下來會力促南部設立兒童專責醫院,目前高雄長庚及成大的申請意願高,預計兩年內有結果。

「不要把兒童醫院當賠錢貨。」林奏延說,兒童專責醫院有助資源集中、醫護人員累積經驗,增加處理複雜重症能力。衛福部雖未直接補助兒童醫院,但現已針對兒童癌症、小兒心臟、遺傳、外科、新生兒及兒童加護等六項醫療提供補助,並鼓勵其他醫院發展兒童特色醫療。

台大兒童醫院首任院長吳美環表示,籌設卅年終於把兒童醫院「生」出來,計畫打造成國家級兒童醫院。由於過去兒科部須依賴總院及健保給付,僅能收支打平,未來還需政府及民間資源挹注,除了醫療,也會致力推動兒童疾病相關研究。

「兒科的春燕回來了。」吳美環說,今年釋出十六位兒科住院醫師缺額,卻來了五十多人報名,報到率百分之百,顯示兒科醫師信心回來了。台大兒童醫院以重症照護為核心。

※ 相關報導:

* 兒少驗傷醫療中心 高醫揭牌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19203.shtml

受虐兒少受到醫院、社工保護時,有時蒐證困難。高雄市社會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雄地檢署於是聯手成立全國首創的「高雄市兒童少年驗傷醫療整合中心」,要以聯合評估和類似法醫鑑定方式,診斷兒少受虐事實,維護他們的權益。

* 台大傷照團隊 接肢成功大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2000669-260107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張惠琇、黃傑慧、黃慧夫組成超級傷口照護團隊,完成縣內首例右上臂接合及腳趾接姆指手術,讓傷創截肢大幅減少,接肢成功增加,甚至已壞死但堅持不截肢傷口也照顧得未惡化,壞死組織自然脫落。

病從口入 病由心生

19 則留言:

fsj 提到...

聯合筆記/李英愛的三百萬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24224.shtml

【聯合報╱張耀懋】2014.07.24

這陣子,李英愛的三百萬元又陸續躍上媒體。

三百多萬元,對二十二K的人,這簡直是天文數字,須十幾年不吃不喝。

在台灣,因為有全民健保,讓我們逐漸失去對醫療價格的嗅覺:一個七個月的早產兒,躺了四個月保溫箱與兩次膽道閉鎖手術的醫療費用,到底應付多少錢?

近四百萬台幣。這個數字,即使在台灣都是非常高的。以台灣健保給付價格,即使天天住在保溫箱裡,最高估計恐怕也只有二百萬台幣出頭;若是自費病患的價格粗估,都可能不到三百萬。何況早產兒的病情有起有伏,病情好轉就會轉至普通病房,再出院;不會一住住四個月後,直接從加護病房出院。

是台灣的醫療太廉價?其實若與韓國平均醫療費用相較,不論是健保給付或自費標準,差距都很有限,不應會高出五成或一倍以上。

我們無法得知救治這名早產兒的韓國醫院用了多少醫療處置,也許有很多治療費用是目前的報導看不到的。

不過,面對國際傷病患,收費標準就一直是備受爭議的項目。以台灣目前正積極地推動的國際醫療,我們醫療費用的收費標準上限是健保給付價的一點七倍,若再以上述的案例單純化估算,收費標準約在三百萬出頭。

很多人認為,一點七倍實在太低,因為國人赴外旅遊突生傷病,也常被當地的國際醫療院所當「肥羊」宰,所以上限應該再拉高一些;也有人認為,醫療不應該乘人之危。

醫療,如何訂價,本來就充滿高度爭議與藝術。印度用「血汗醫院」讓醫療在窮鄉僻壤更普及;過去,台灣也透過「劫富濟貧」的方式,讓窮人可以看得起病:健保未開辦前,同一疾病住院開刀,住頭等病房病患,除了必需付較高的病房費外,同樣一檯刀的手術費,也必須是住普通病房者的兩倍。

因為讓富人多付一點錢的目的,是要讓更多窮人看得起病。

對於國際病患,顯然各國都有類似的推演邏輯;可以飄洋過海尋找名醫者,一定是社經地位相對較高的人,多收一點錢,也不是什麼離經悖道的壞勾當。窮人則可能過各類基金會跨國求醫。

最麻煩的莫過於在這兩族群之外,在旅途中無預期傷病,就因國籍被送到所謂的「國際醫院」,之後就需面臨一大筆帳單、你我之中最大多數的升斗小民。

發展國際醫療,我們相信:可以帶進人、可以帶進錢,但是也必然帶進更多的國際醫療資訊。面對這類的國際病患,包括赴外旅遊的國人,我們可以多一點什麼,除了叫大家買保險外,可不可能訂立更多的國際協定,或者蒐集更多資訊與管道,讓這廣大的一般人,不必一定要當「國際病人」。

期待每個國家都有李英愛。

fsj 提到...

7原則 助青春期女性發育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26212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2014/07/25

青春期階段,女性發育快速,在這個階段骨骼增長、增寬,而且骨密度增加,加上受到荷爾蒙所影響,脂肪組織比例會增多、女性器官逐步發育成熟。

進入青春期之後,女性開始出現月經周期,這時每個月子宮內膜都會剝落、經血從陰道排出,因此,有必要攝取營養來滿足身體需求。

專家看法

營養師林惠敏表示,在青春期發育階段,女性特別需要從食物當中攝取足夠熱量、營養素,以便修補生理需求,建議注意七大飲食原則,可望讓女性發育良好,同時順利轉大人。

七大飲食原則

1.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不但能夠提供能量,而且也提供整個身體發育所需的原料,因此,女性必須攝取優質蛋白來源食物,包括豆製品、豆腐、牛奶、雞蛋等皆是。

2.油脂攝取按照正常飲食原則就已經足夠,只要留意所攝取的油脂能否提供熱量以外的生理功能,以便確保身體細胞的細胞膜可以正常運作,通常較適合的油品包括葵花油、玉米油、黃豆油、橄欖油等皆是。

3.每天最好攝取一份深綠色、紅黃色蔬菜,其中,深綠色蔬菜所含的葉酸、鐵質都較淺色蔬菜來得高,有助於幫助紅血球生成,而紅黃色蔬菜含有胡蘿蔔素、茄紅素,促使臉色紅潤、促進血液循環。

4.骨骼發育要補充足夠鈣質,原則上,牛奶是最好的鈣質來源。

補充鈣質後還需要到戶外曬太陽、做運動,以便增加骨質密度。

5.蔬果所含維生素C可幫助人體吸收鈣質、鐵質,因此,每天最少應攝取一份水果。

堅果類含有維生素B群,可緩和女性經期的不舒服,但是也含有脂肪,所以攝取時要注意份量,不要一下子吃太多。另外,維生素B群在熱量代謝上也是輔助角色。

6.長期吃素的女性在青春期階段,建議每天應攝取一顆雞蛋,因為雞蛋含有豐富營養價值,以及多種營養素,對人體來說既好消化又好吸收。

7.正值青春期的女性要避免受到零食、速食所誘惑,以免排擠到正常攝取人體所需的營養成份。

貼心小叮嚀

女性步入青春期之後,最好減少攝取油炸類食物,主要是為了避免攝取過多熱量導致脂肪過度堆積在身體內,長期下來恐怕會引起肥胖。



◆ 得了大腸癌 飯桌從此無肉類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26219.shtml

【聯合報╱張無慮╱台北市】2014.07.25

一向自認身體不錯,很少便秘,沒想到被檢查出第四期大腸癌。

聽到醫師宣告:「大腸需手術切除腫瘤,可能要做人工造口,其他轉移部位追蹤觀察。」心中真的很慌,很害怕。

老婆是活在當下,沒什麼情緒的人,當她查知大腸癌轉移到遠處器官,五年存活率低於1%後,立刻對我心理輔導,講了一大堆靈魂轉世的生死學給我聽,我哪裡聽得進去。

平常就愛看醫學常識書籍的老婆,又借又買,很快弄了50多本醫療保健、健康飲食、心靈醫療、防癌氣功、經絡穴道按摩等著作,迅速而仔細閱讀並寫下重點,要求我嚴格執行。

平常無肉不歡且快速用餐的我,從此飯桌上看不到肉類,只有糙米五穀飯、蔬果汁、薑汁及蔬果,每次用餐時都聽到老婆叮嚀,這個菜含類黃酮、木樨草素、芹菜素、花青素等,那個菜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在旁盯著我細嚼慢嚥,要我把食物嚼到和口水融合才能吞食,更不忘提醒我每天服用鈣片和維生素B群。

每日清晨除了練腹式呼吸,我還跟著她練防癌功、拉筋功、螺旋功、旋轉功等,睡覺前她幫我按推脊椎兩旁穴道。

手術的日子很快就到了,非常感恩,稍差幾公分,不需做人工造口。

在傷口恢復期間,經常夢到已過世的父母,夢醒時跟老婆說,爸媽要來接我了,她聽了眼眶都紅了。

手術畢,休息25天後,開始化療。在6個多月間,共12次化療,期間滿辛苦的,胃口奇差、口腔發炎、手指僵硬、腳趾麻木刺痛,還罹患帶狀疱疹,臀部和右邊腿部長了許多水泡,雖就診兩次就痊癒了,到現在還留有疤痕。

不知是否和乙狀結腸被切除有關,疝氣接著也來湊熱鬧,又住院動了一次手術,真是折騰了老婆。

所幸化療一段落後,肺和肝的癌細胞消失,腫瘤指數也恢復正常。但醫師認為,肉眼看不到不表示癌細胞已完全清除,討論後,尊重醫師指示,口服抗癌化療藥一年多。

罹癌迄今近四年,雖多次回診正常,還是不敢掉以輕心,珍惜每一個活著日子,維持健康飲食和運動,希望癌細胞永遠不要捲土重來。

※ 相關報導:

* 別「鐵齒」 十大癌症口腔癌最早夭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27577.shtml

據統計,與國人平均壽命相較,口腔癌等頭頸癌病人少活16.3年,是最短命、最早夭的癌症。醫師表示,國內患者治療時,大多已是第四期,以致於治療效果不佳。建議有抽菸、嚼檳榔習慣的人應每兩年接受一次口腔癌篩檢。



◆ B肝不以為意 吐血後悔莫及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2757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4.07.25

43歲葉峻賓大學時被檢查出B型肝炎,後來歷經肝硬化、吐血、肝腫瘤手術等煎熬,住院時,他常聽到肝癌、肝病等病友後悔沒能早點檢查治療,他以自己為例勸說家人、親友、同事,一定要定期檢查,有問題提早治療,媽媽及妹妹檢查出B肝帶原後,均定期回醫院追蹤。

國健署民國103年針對1729位24到64歲民眾電訪調查顯示,九成人認為熬夜是導致肝病主因,只有68%和54%的民眾知道B肝或C肝是導致肝病主因。九成民眾知道B肝或C肝可以有效控制,但三成未就醫。

台灣肝病專家陳定信教授表示,台灣人常覺得生病的不會是自己,有時真的生病了,卻後悔沒早點檢查,呼籲民眾不要害怕檢查。

B肝、C肝是造成肝病主因,國健署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前夕舉辦記者會,宣導肝病要趕緊看醫生、接受治療,邀請罹患肝病的葉峻賓現身說法。

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表示,肝癌是男性癌症死因第一位,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感染B肝、C肝。目前國健署提供民國55年(1966年)以後出生者,終身一次免費B、C肝篩檢,符合資格民眾應接受篩檢。

fsj 提到...

熬夜傷肝? B、C肝才是大禍首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99221

自由 2014-07-26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傷肝,但不知道,9成肝癌患者是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國民健康署的調查也發現,在可複選的情形下,逾90%的民眾認為「熬夜」是導致肝病的主要原因,只有68%及54%的民眾知道與B肝或C肝有關,顯然民眾的肝炎防治觀念還要再加強。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在台灣,B肝帶原者與C肝感染者約有310萬人,每年因肝病死亡者高達13,000人,約佔所有死亡人數8%,甚至高過因糖尿病的6%或高血壓的3%。

令人憂心的是,有9成受訪民眾知道B肝或C肝需定期追蹤及治療,但仍有3成受訪者明知有B肝或C肝,卻未就醫。其中有88%認為「身體無症狀,應該不需要就醫」,8%表示「沒有時間就醫」。

葉先生在大學時就發現自己有B肝。他說,當時尚無B肝抗病毒藥物,於是接受中醫追蹤及中藥治療,96年底發現自己臉色暗沉,常打哈欠,檢查後發現B肝病毒數「超標」,但因工作關係並未立刻處置,不料3個月後,突然半夜吐血,緊急送急診。

葉先生說,從那次之後,就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並接受追蹤。後來在一次超音波追蹤檢查時,發現有肝腫瘤,趕緊開刀切除,手術後已無大礙。現在他乖乖定期接受追蹤及治療,完全看不出曾飽受肝病的痛苦。

吳建遠指出,像葉先生這樣的B肝帶原者,只要配合醫師指示接受治療,就可以有效減少後續發病的機率。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提醒民眾「肝病有藥醫,要『肝緊』(趕緊)看醫生,『肝緊』治療」。



◆ 疫苗多打一劑 早產兒甩B肝帶原宿命
http://www.udn.com/2014/7/27/NEWS/HEALTH/HEA1/8830535.shtml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鄭涵文/台北報導】2014.07.27

卅八歲的小玫,她和外婆、母親、舅舅都是B型肝炎帶原者,她讓兩名子女在一出生的廿四小時內,就施打B肝免疫球蛋白,以及B肝疫苗第一劑,「終於讓下一代擺脫B肝帶原者宿命。」

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昨舉辦「寶貝媽咪的心《肝》寶貝」活動,呼籲出生體重小於兩千公克、且母親為B肝帶原的早產兒,應在出生時,加種第零劑B肝疫苗,以達長期保護力。

根據疾病管制署規定,一般新生兒須於出生廿四小時內,接種第一劑B肝疫苗;如母親是B肝且E抗原陽性,新生兒還須接種B肝免疫球蛋白。

體重少於兩千公克的早產兒,因身體發育未完全,會延後到出生後一個月施打第一劑B肝疫苗;但若早產兒的母親為E抗原陽性,則早產兒須在出生廿四小時內,同時打B肝免疫球蛋白及B肝疫苗。

台大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陳倩儀表示,如此一來等於打四劑,使保護力由接種三劑的八成六,提高至九成六。



◆ 慈禧御用中藥茶 消暑又健康
http://www.udn.com/2014/7/27/NEWS/HEALTH/HEA2/8830239.shtml

【聯合報╱記者郭宣彣/鹿港報導】2014.07.27

連日高溫,不少民眾感到頭昏目眩,彰濱秀傳醫院中醫門診本月醫治「中暑」民眾增加2成。中醫師呂友文建議,民眾可以用一份約50元的中藥配方,自行煮茶飲,保證價格便宜且比手搖飲料健康又消暑。

他說,中藥配方「清熱化濕代茶飲」,是慈禧太后御醫使用的夏季飲品。這款茶飲所需中藥材有鮮蘆根2條、竹茹1.5錢、山楂3錢、炒穀芽3錢、橘紅1錢、桑葉2錢,再用2000CC水熬煮。

民眾長時間陽光曝曬或處於高溫環境,除了多喝水外,也可用中藥茶飲來養生。紅樓夢第29回提到的「香薷解暑湯」又稱「香薷飲」,使用香薷10克、厚朴5克剪碎、白扁豆5克炒黃搗碎等搗碎,用保溫杯放沸水浸泡1小時,一個50元的銅板就能搞定。

體虛的民眾也可煮「補氣人蔘茶」來補氣,藥材有西洋蔘、石斛、甘草、麥門冬、淡竹葉、荷葉、西瓜翠衣等,加水煮滾後5到10分鐘,熄火後加入菊花,也可加少許冰糖。



◆ 多重用藥 「藥」注意交互作用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99465

自由 2014-07-27

文/吳家維

你知道自己在服用什麼藥物嗎?是否正服用治療慢性病的藥物,但又有吃保健食品,或時常因身體不舒服到不同地方求診?或者是中、西藥搭配服用?要提醒的是,多重用藥會有多重用藥風險。

◎多重用藥的風險:

●藥物藥效加乘作用:

民眾在眾多的醫療院所就診,恐怕有開立到同類藥物的可能,而在相同藥物或是同類藥物一起使用下,藥物劑量增加,危險性提高,達到藥物中毒劑量,使得身體有相當大的負擔和傷害。

●藥物交互作用:

藥在體內,經過吸收、分布、代謝、排泄4個過程。若有一些藥物影響了其中一項過程,將導致用藥的危害。比如A藥抑制B藥的代謝排泄,會使B藥在體內的排除率減少,導致藥物中毒,藥理作用放大,更增加出現副作用的風險。

●藥物和食物交互作用:

服用藥物時,若是和某些食物併用,將導致交互作用的發生。如:吃葡萄柚再配服藥品,會有抑制藥物被肝臟代謝的情形,導致藥物在體內的血中濃度上升,在某些高危險性的藥品,甚至會危及到生命安全。

另外使用四環素若以牛奶併服,將使四環素和牛奶中的金屬離子產生「螯合」作用,使藥物失效。

●藥物和保健食品交互作用:

如民眾已在服用抗凝血藥,再使用如魚油、納豆激酶、銀杏等保健產品時,要注意此交互作用,可能會有出血的危險。

◎該如何防範多重用藥的風險?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就醫時,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正在吃的藥品、保健食品或中草藥,這樣將可提升用藥的安全。對於所吃的藥物有任何疑問,也可詢問藥師。

(作者為台中梧棲明德醫院藥師)



◆ 35家藥局涉借牌 詐領健保7千萬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99140

自由 2014-07-26

前藥師公會理事長 涉案

〔記者楊國文、林宜樟、吳世聰、魏怡嘉/綜合報導〕調查局查出,全國至少有卅五家不肖藥局涉嫌向藥師借牌,從九十九年起詐領逾七千萬元健保的藥事服務費,連曾是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的嘉義縣「新榮久久」藥局負責人何榮生,也涉嫌向四名藥師借牌!

調查局昨全國同步搜索並約談藥局負責人、借牌藥師等九十五人到案,訊後依詐欺等罪嫌函送各地檢署法辦。據悉,提供借牌的藥師,包括不肖的台大、成大、北醫等大專院校教職員,與縣市新工處、監理處等單位公務員,以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工研院等研究單位員工與製藥廠員工,他們都是考上藥師牌照後,借牌給人開業「兩邊賺」,每年收取八萬元至十二萬元不等借牌費。
調局全國搜索 約談95人

調查局指出,有約一半的涉案藥局,是屬於診所附設的「門前藥局」,藥局的實際負責人是開業診所的醫生或院長,已列為下一波偵辦對象。

健保署規定,特約藥局藥事人員合理調劑量每人每天一百件,超過則不予給付藥事服務費,未親自調劑者,不得申領藥事服務費。調查局清查指出,卅五家不肖特約藥局為規避健保署的規定限制,利用租借藥師牌照或冒名調劑方式詐領藥事服務費,從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宜蘭縣、桃園縣、彰化縣、雲林縣到嘉義縣,都有知名藥局涉案。較特別的是,前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何榮生到案後,坦承他的藥局有向藥師借牌。
規避調劑上限 詐藥服費

嘉義縣衛生局表示,何榮生領有藥師牌照,藥局開業超過十年。鄰居說,何榮生為人和善,藥局僱用四、五個工作人員,是朴子市生意最好的藥局,記者昨晚前往何榮生朴子市藥局,藥局拉下鐵門,三樓有亮燈,但無人應門。

據了解,嘉義縣一個月超過兩千件的藥局很少,何榮生借四張牌來經營,可能因他除了在朴子開店,在雲林等地也有藥局。藥師借牌行情是每個月一萬兩千元,聘請一個藥師每月則要四、五萬元以上,人事成本差異很大。

健保署違規查處小組組長吳文偉表示,如果借牌藥局或診所在調劑當時不是由藥師執行,除將追回健保費用之外,最重可予停約。

※ 相關報導:

* 土城醫院 比照林口長庚打造
http://www.udn.com/2014/7/26/NEWS/HEALTH/HEA1/8828933.shtml

新北市土城醫院未來確定由長庚醫院醫療集團興建經營,昨天雙方簽訂「市立土城醫院BOT案」合作契約;土城醫院將發展職業醫學中心、燒傷病房等,提供1064床,可解決土城長期醫療匱乏問題,預計2020年落成。

* 照護老人 基隆慢性病聯合門診揭牌
http://www.udn.com/2014/7/26/NEWS/HEALTH/HEA1/8828699.shtml

為了因應基隆市老年人口比例日益增加,有5成以上的老人罹患3種以上的慢性病,衛生局於七堵區衛生所成立老人慢性病聯合門診中心,昨天上午舉行揭牌儀式。28日起,門診中心正式看診,可讓症狀較輕者就近接受治療,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也節省民眾到大醫院排隊看診的時間。

* 雲縣精神護理之家 照護每月22K
http://www.udn.com/2014/7/26/NEWS/HEALTH/HEA1/8828775.shtml

雲林縣第一家精神病患護理之家成立!成大醫院雲林縣斗六分院為使家中有精神病患家屬,可獲得喘息及減輕生活負荷,設置精神病患護理之家,昨天落成啟用,照護費每人每月僅2萬2000元。

fsj 提到...

3D列印 美6歲男童裝義肢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32232.shtml

【中央社╱波特蘭27日專電】2014.07.28

隨年齡成長,安裝義肢的孩童經常需更換新義肢,開銷可觀。佛羅里達州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技術,為1名6歲男童安裝僅需花費350美元(約1萬台幣)的義肢,價格遠低於市面約4萬美元(約120萬台幣)的義肢。

中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Florida)航太工程學系(aerospace engineering)博士生曼尼諾(Albert Manero)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訪問時表示,1名南非男子因為3D列印而獲得機械義手的新聞報導,啟發了他的創意構想,想把類似技術運用在需要義肢的兒童身上。

曼尼諾表示,由於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有斷指,因緣際會之下自己也加入了1個有關義肢製造與討論的網路社群,在社群中得知有住在佛州格羅夫蘭(Groveland)的6歲男童普林(Alex Pring)從生下來就沒有右臂。

曼尼諾與普林的母親取得聯繫之後,展開長達7週的研究,透過3D列印製做出可以讓普林抓握、拿取物品的機械手臂。曼尼諾表示,普林的機械手臂僅需350美元,價格遠低於市面上大約4萬美元的兒童義肢。

曼尼諾也將這套機械手臂的藍圖放在e-NABLE與Thingiverse等網站,讓其他像普林一樣需要安裝義肢的孩童,都可以免費下載。

※ 影片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江西賣腎組織12人 被判刑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7280449-1.aspx

....安徽衛視今天報導,江西南昌清山湖區人民法院25日對特大販賣人體器官組織做出一審判決,12名被告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到9年6個月,併科罰金1萬元至10萬元。

據判決書,陳姓被告、莫姓被告與蔣姓被告(另案處理)於2011年5月商議進行人體腎臟買賣,由蔣姓被告負責招攬、圈養「供體」(提供活體器官的人)及做腎臟摘除手術,陳姓被告負責將摘除的活體腎臟售賣。

* 王丹返台就醫 有解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832148.shtml

人在美國的大陸民運人士、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客座助理教授王丹在臉書貼文,指他懷疑自己得了腦瘤,希望台灣提供協助讓他回台就醫。移民署昨指出,雖然王丹返美簽證可能有核發時效問題,但我方仍會設法以人道為最優先考量,最快明天就可作出同意返台的決定。

....移民署指出,王丹是以難民身分持有美國綠卡,但沒有任何國籍的護照,只能以由美國核發、取代護照的簽證出入境台灣;也就是說,王丹來台,入境時須持有效的入台簽證與返美簽證。

* 具健保身分 健保署:沒理由拒王丹就醫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832124.shtml

大陸民運人士王丹疑似罹患腦瘤,表達希望來台就醫。健保署表示,只要移民署同意,且王丹還持有健保被保險人身分,健保沒理由拒絕就醫。



◆ 英國研究:6秒衝刺運動 有助老人降血壓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32114.shtml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4.07.28

蘇格蘭亞伯泰丹迪大學研究顯示,短短六秒的高強度訓練(HIT)有助降低老年人血壓,長期下來能改善健康,節省老年人看病的龐大費用。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研究人員對十二名退休人士進行為期六周、每周兩次的測驗,受試者得拼命踩腳踏車六秒,待心跳平復後再狂踩六秒,每次十個周期,讓運動時間達到一分鐘。

主導研究的巴柏賈教授說:「踩踏板的速度不是特別快,但對某些年紀的人來說算快了。」這項刊登於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的研究結果顯示,HIT有助降低老人血壓約百分之九,增加他們的肌肉含氧能力,且比每天出門慢跑等動輒半小時的運動還容易,重點是對各年齡層都有效。

巴柏賈說:「我們面臨老年人口增加的問題,若不鼓勵他們運動,將造成巨額經濟負擔。許多疾病與久坐相關,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但若能讓人們養成運動習慣,就能減低患病風險。」英國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已逾一千萬,而且勢必繼續增加。他鼓勵老人在家嘗試HIT,但建議第一次做之前先諮詢醫生是否會產生健康問題。他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跑上陡坡,在六秒鐘內全力衝刺。」

反對者則認為運動者短時間內心跳加快、血壓飄高恐引發心臟病或中風。巴柏賈則認為,長時間跑步對心臟的負荷更重。



◆ 伊波拉病毒擴4國 美醫生證實染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8000379-260108

中國時報 諶悠文/綜合報導 2014年07月28日

伊波拉病毒持續在西非擴散。人道救援組織「善普施」(Samaritan’s Purse)26日宣布,在賴比瑞亞抗疫的美國醫生布蘭特利,其病毒檢測呈陽性,正在首都蒙羅維亞的醫院接受治療。

妻小曾同住已返美

布蘭特利的妻子和小孩曾在非洲和他同住,目前已返回美國。33歲的布蘭特利是「善普施」的病例處理中心醫療主任,負責治療賴國的伊波拉病患。

賴比瑞亞官員27日表示,該國最大醫院的內科顧問、曾任賴國前總統泰勒醫療顧問的布里斯本醫師,因為感染波拉病毒已經病逝,他是這波疫情死亡的首位賴籍醫生。獅子山共和國24日傳出該國對抗伊波拉病毒的名醫坎恩,自身也染上此病毒。

奈國擔心疫情擴散

另外,奈及利亞官員表示,賴比瑞亞財政部顧問索耶,25日在奈國最大城市拉哥斯去世,證實死於伊波拉病毒。他從蒙羅維亞搭機抵達拉哥斯,途經多哥首都洛美。

奈國官員擔心,索耶生前搭乘國際航班,由於機場對乘客的檢查不足,以及伊波拉病毒感染症狀與其他疾病(如瘧疾和傷寒)相近,同機其他乘客可能將病毒傳播至非洲以外的地區。

奈及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拉哥斯人口達2100萬,若爆發伊波拉疫情,可能形成災難。

西非國家多哥官員獲悉索耶曾在國內轉機,已經高度警戒,以免成為第5個出現伊波拉疫情的國家。

西非幾內亞2月爆發伊波拉病毒疫情,並蔓延至賴比瑞亞和獅子山共和國,迄今奪走672條人命。獅子山國有454起伊波拉病例,為全球病例最多的國家。

獅子山國病例最多

獅國衛生官員表示,1名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女病患,24日遭家人從首都自由城的醫院強行帶走,後來在1名傳統治療師的家中被警方找到,但在救護車送往醫院途中去世。

獅國警方表示,東部1間伊波拉病毒治療中心的離職護士造謠,稱治療伊波拉病毒是幌子,目的在掩飾「吃人肉儀式」,引發數千民眾包圍抗議,揚言放火燒毀中心、撤走病患。警方發射催淚瓦斯才驅散群眾。

fsj 提到...

流感疫苗 孕婦可公費施打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35290.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7.29

開亞洲先例,疾管署今年將正式把孕婦列為公費流感疫苗的接種對象,鼓勵孕婦施打。疾管署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已建議,孕婦應是接種流感疫苗的優先族群;疾管署以2009年時孕婦接種H1N1新型流感疫苗的經驗,評估認為懷孕六周以上接種疫苗,不會增加28天內的自然流產風險。

流感疫苗使用的是安全性高的不活化疫苗,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疫苗雖不影響媽媽及胎兒健康,全孕期都可以施打,但準媽媽如果有疑慮,可避開12周以前的懷孕初期施打;另外,對雞蛋過敏、發燒期間,也不建議施打。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去年將孕婦列為接種流感疫苗的第一優先對象,美國2009年起提供公費施打經驗,去年已有半數孕婦施打流感疫苗,日本、香港則推動孕婦自費施打。

我國每年秋冬提供老人、幼兒施打公費流感疫苗;今年起,在老人、幼兒之外,將孕婦也列為接種對象;疾管署表示,國內一年約20萬名產婦,懷孕期間會遇上秋冬流感期者,估計至少有1萬名孕婦,可在懷孕3個月後施打。

部分準媽媽對打疫苗接受度並不高,但之前曾有孕婦感染流感造成胎兒死亡及母子雙死憾事,讓準媽媽們陷入兩難。疾管署統計,2010年至2014年流感流行季,共有21例孕婦流感併發症,但人數可能被低估。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孕婦若感染流感病毒,容易產生肺炎、呼吸衰竭等重症,要進加護病房治療;還有孕婦感染流減病毒後,雖然發高燒、咳個不停,卻擔心吃藥影響胎兒,陷入煎熬;他也說,美國研究發現,孕婦打疫苗後產生的抗體會從胎盤傳給胎兒,寶寶出生六個月內仍有保護力。

※ 相關報導:

* 移民署聯審會:王丹入台 須持有回美證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835432.shtml

大陸民運人士王丹尋求來台就醫,移民署上午邀集內政部、外交部及陸委會召開聯席審查會,討論基於人道立場如何協助王丹入境事宜;會後聯審會做成結論,認為依現行規定及國際慣例,王丹來台仍須持有效的美國再入境簽證(即返美旅行文件)。



◆ 學者:小吃攤商 當心肺癌風險增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34459.shtml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張嘉芳/台北報導】2014.07.29

研究指出,香氣四溢的鹽酥雞、臭豆腐,攤販油鍋若無定期換油,又未做油煙排放措施,油品經高溫油炸恐釋放多環芳香烴(PAHs),香氣可能變毒氣,小吃攤商因此可能是肺癌高危險群。

受勞動部委託,長榮大學環境保護安全衛生室主任張振平進行「食用油品質與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質關聯性調查」研究,以一百六十度高溫沙拉油炸雞翅,每天油炸四小時、連續七天,監測油煙中的PAHs濃度及顆粒大小,同時與衛生單位稽查餐廳油品指標「酸價」進行分析,發現酸價未超標,但PAHs濃度增加近一倍。

張振平表示,PAHs是複合致癌物質,燃燒不全就產生在空氣中,實驗推算,顆粒小於十微米以下就會進入肺泡,較大顆粒則會卡在呼吸道及頭部。

國內並未訂定空氣中PAHs含量標準。張振平說,PAHs有累積性,長期暴露恐增罹癌風險。但監測空氣的PAHs不符經濟效益,建議加強稽查油品來減少空汙。

環保媽媽基金會調查,近半數餐飲業者未妥善處理油煙排放。衛福部食藥署科長鄭維智表示,油品監測是例行稽查項目,前年稽查,合格率高達九成。

※ 相關報導:

* 肺癌標靶藥物 改為事後審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34451.shtml

國內每年新增上萬名肺癌患者,但患者如需標靶藥物治療,須做基因檢測及事前審查,才能獲健保給付,歷時需一個月以上,病患因此身心煎熬。日前在本報和中研院共同主辦的「健康高峰論壇」中,專家為病患請命應縮減審查流程,健保署決定從善如流,最快年底就能放寬為事後審查,讓病人早日接受治療。

* 苦瓜防癌? 不宜過量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26626

夏天吃苦瓜清涼退火,一份初期研究發現苦瓜汁可以抑制試驗動物胰臟癌細胞的葡萄糖代謝,切斷其能量來源;不過國內營養師提醒,動物試驗成果不能與人體效果劃上等號,大量飲用苦瓜汁或食用苦瓜可能導致不適。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發現苦瓜汁可以抑制動物胰臟癌細胞代謝葡萄糖。對此,北市聯合醫院營養師鄭嵐卉指出,日常飲食適量搭配苦瓜對人體有益,但如果為了防癌,或因為一些基礎研究,大量食用苦瓜,實無必要。尤其不要將生苦瓜直接打汁飲用,如果生菌數過高可能引發腹瀉。

fsj 提到...

飲水機沖奶粉 新生兒感染退伍軍人病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36391.shtml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2014.07.30

出生後僅待過診所和坐月子中心嬰兒室的新生兒,只與醫護人員及母親接觸,7天後竟出現退伍軍人病。調查發現,沖泡配方奶的飲水機冷水內含退伍軍人菌。

疾病管制署昨天公布國內首次新生兒感染退伍軍人病,共兩名病例,分別在出生一周後出現發燒、畏寒等肺炎症狀,在痰液及尿液中檢出退伍軍人菌,進一步檢驗,在調配嬰兒配方奶粉的飲水機冷水或溫水出口,檢出相同菌株,研判可能嗆入受汙染水源感染,2名男嬰經治療已出院。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退伍軍人病好發成人與老人,去年通報病例有115例,今年至今有62例,50歲以上占七成,嬰兒感染非常少見,疾管署已將案例寫成論文,獲美國疾管署官方的「新興傳染病期刊」接受。

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表示,國外新生兒感染退伍軍人病案例,多因水中生產或新生兒保溫箱濕度維持設備等,國內經由開飲機冷水沖泡配方奶感染,過去文獻未見。

黃婉婷說,退伍軍人菌適合在35到45℃的水中生存,可能出現在任何水源中,如空調冷卻水塔或家居呼吸道醫療器材等,水溫超過70℃就會被殺死。致病途徑為吸入或嗆入含退伍軍人菌的氣霧或水滴,不會人傳人,經常於1天內快速發燒、畏寒,出現乾咳、腹痛及下痢等。

莊人祥建議,使用開飲機沖泡飲品時,應取用煮沸過的水靜置冷卻再沖泡,水溫不應低於70℃,應以隔水降溫取代添加冷水;開飲機應定期清洗及更換濾心,以免開飲機內膽、管線等處藏汙納垢。對於嬰幼兒、臥床者及老年人等免疫力較差者,更應遵守正確沖泡方式。

台大小兒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沖泡嬰幼兒配方奶一定要用煮沸的水、將雙手洗淨,避免在廚房砧板等細菌多的地方泡奶。

※ 相關報導:

* 洗腎者罹C肝 常人10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37826.shtml

國內洗腎患者逾七萬名,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今天表示,洗腎患者的C型肝炎盛行率可高達40%,原因可能是長期洗腎時交叉感染C型肝炎。洗腎又有C肝,會使得壽命較短,當需要進行腎臟移植,也會影響存活率,應積極治療。

* 心肌梗塞日增 麻豆新樓醫院1年救550人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36900.shtml

麻豆新樓醫院因本地心肌梗塞病患日增,去年成立心導管團隊,24小時全年無休待命並要求90分鐘內完成氣球擴張手術,1年來已搶救超過550名病患。主治醫師李兆程昨天呼籲民眾勿輕忽發病前徵狀,以掌握搶救先機。

....李兆程說,老農年近80,近幾年從未生病,曾輕微胸悶不以為意,若能及早發現治療,也不致鬼門關前走一遭;李兆程說,民眾工作運動或爬樓梯時若突然胸部悶痛,且次數增加時,一定要趕快就醫檢查。



◆ 夫鼾聲隆隆 1成妻曾想離婚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3782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07.30

睡覺時,耳邊不斷出現大如機車喇叭的鼾聲,你睡得著嗎?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調查發現,打鼾患者果然鼾聲如雷,平均可高達80分貝,有如機車喇叭聲;約一成打鼾病患妻子因受不了另一半鼾聲,曾有離婚念頭。

新微創止鼾手術 可降低鼾聲分貝

為了降低打鼾聲響、提高睡眠品質,林口長庚引進微創止鼾支架新技術,將三根柔軟細小的支架植入軟顎肌肉層中,減少共振範圍,術後鼾聲平均從80分貝降至50分貝。

林口長庚兒童耳鼻喉科主任李立昂說,國內打鼾盛行率偏高,近六成50歲以上者有習慣性打鼾問題,30至50歲盛行率在40%至50%間,連小朋友都有一成會打鼾。

看似平常的打鼾,卻可能是夫妻感情的致命傷。林口長庚網路調查998名已婚女性對另一半打鼾的看法,結果有一成受訪者長期被鼾聲吵到受不了,有過離婚念頭,因另一半鼾聲分房睡的比率更高。

打鼾聲有多吵?長庚分析打鼾患者資料,顯示平均鼾聲可高達80分貝,有如機車喇叭聲,交通繁忙的台北火車站噪音監測分貝儀,數據最高也不過如此。

邱太太就是典型鼾聲受害者,每晚被老公打鼾吵醒好幾次,長期睡眠品質惡劣,只好分房睡;後來陪同先生就醫,確診為輕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在醫師建議下接受一次性微創止鼾支架手術。

李立昂指出,臨床一次植入三根圓柱型止鼾支架至入軟顎肌肉層,支架與周圍組織產生纖維化與嵌合作用,形成一片減振區,減少軟顎振動範圍,達到「止鼾」目的。

多做鬼臉、伸舌頭 可減少打鼾

除了手術改善,李立昂建議常打鼾的人,平常可多做一些舌頭運動,例如,用力伸舌頭、做鬼臉鍛鍊咽喉肌肉群,也能減少打鼾;治療原有的鼻塞等疾病、減輕體重,也能降低鼾聲及打鼾頻率。

※ 相關報導:

* 醫師變工程師,下海寫程式幫助推廣家醫制度
http://www.ithome.com.tw/news/89622

....之所以會想做這個系統,李昕迪解釋,是想落實家醫制度,這顆想法來自於她大六實習時,所聽到的一個故事。故事在說一對阿公阿嬤帶著他們的孫子到診所治療感冒,診所護士就順口問了他們是否有聽過大腸癌篩檢,而阿公阿嬤想說檢查一下也好,沒想到檢查後發現阿公的糞便有潛血反應,進一步調查發現結果是大腸癌初期。李昕迪說,臨床實驗證實,以糞便潛血檢查作為篩檢工具,可減少15%大腸及直腸癌的死亡率,幸好這位阿公提早發現所以可以即早得到治療。

這故事深深影響著李昕迪,讓她知道家醫制度的重要性,但臺灣雖然有推家醫制度,但相關政策卻沒有得到良好的推廣以至於民眾不了解家醫科的作用和資源。李昕迪表示,臺灣預防醫學分為三段,分別是初段的健康促進、次段的疾病篩檢和三段的癌症和慢性病照護,其中初段需要的醫療照護只需到家醫科診所就可以進行了,但是大部分民眾還是會跑到醫學中心就診。「這樣的行為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真正需要醫學中心資源的病患反而無法受到良好的照顧。」她說。

fsj 提到...

蔬果多更健康? 哈佛大學:1天5份足夠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38883.shtml

【Upaper╱中央社】2014.07.31

英國營養學界今年4月發表研究指出,1天吃7份新鮮蔬果,比過去建議的5份更健康,不過,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昨天表示,攝取逾5份蔬果並不會進一步降低死亡風險。新研究指出,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建議的1天5蔬果已足夠。

大陸和美國研究人員分析16份對飲食和健康的已發表調查報告,涵蓋逾83萬名參與者,追蹤4年半到26年不等,期間有5萬6000人過世。

研究人員發現,每多攝取1份蔬果,早死風險降低5%,及4%的心臟病和中風死亡風險,但沒有證據顯示,每天攝取超過5份蔬果,會進一步降低死亡風險;研究並指出,大量攝取蔬果也未能大幅降低癌症死亡風險。



◆ 愛「美黑」 罹皮膚癌風險增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38887.shtml

【Upaper╱綜合報導】2014.07.31

美國聯邦公共衛生署發布報告指出,自1973年來,因黑色素瘤致命的皮膚癌症病例驟增200%,每年治療費用多達80億美元,提醒民眾應停止日光浴,也不要在室內使用「美黑床」。

代理衛生署副署長魯希尼亞克說:「『美黑』其實是在謀殺皮膚。」這是衛生署長首度呼籲民眾不要使用「美黑床」。

魯希尼亞克強調,各州及地方官員應多幫民眾遮陽,由於30歲前使用美黑床,將導致罹患黑色素瘤風險增加75%,學校應鼓勵學生戴帽子、擦防曬霜,或太陽下山再進行戶外活動,大學也應禁止在校內使用「美黑床」。

美國衛生福利部數據顯示,皮膚癌病患迅速增加,每年有500萬人接受治療,黑色素瘤雖可預防,但每年有9000人死亡。

※ 相關報導:

* 打鼾震天響 軟腭鬆弛惹的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38837.shtml

30歲的邱先生是貨車司機,平常工作忙碌,常常一回家就呼呼大睡,但一天比一天大聲的打鼾聲,讓懷孕5個月的邱太太飽受失眠之苦,氣得想分房睡。試過減重、側睡和早睡都無效的邱先生,求助睡眠門診,原來過度鬆弛的軟腭是他打鼾的元凶。

....如何止鼾

1.平常多做舌頭運動,例如用力伸舌頭、做鬼臉,鍛鍊咽喉肌肉群。

2.白天多運動,但晚上不宜劇烈運動。

3.治療鼻塞。

4.減輕體重。

5.側睡。

fsj 提到...

異位性體質 增強免疫拒絕過敏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00958

文/陳運泰 2014-08-01 自由

所謂的「異位性」,是英文「atopy」的翻譯,atopy源自希臘文,原即「擺錯位置」(wrongly placed)的意思。依現代醫學的觀點,「異位性」是一種特殊體質的名稱,跟基因和遺傳息息相關。

有這樣體質的朋友很容易因為接觸到致敏因子,而引發一連串過度免疫的反應,形成過敏疾病(Allergy),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等。

一般來說,有過敏疾病的人,大多都會有異位性體質,但有異位性體質的人,卻未必會演變成過敏疾病,端看平時保養是否得宜。

生活中,食物、塵蟎、細菌、病毒、冷、熱、潮濕、情緒等,都是可能誘發異位性體質成為過敏疾病的因子,按理來說,若能將這些因子控制妥當,便能降低過敏疾病的發生。此外,若能有效保持免疫系統處於穩定狀態,也能大幅增加對致敏因子的抗性,而不會「隨之起舞」。

許多國內外的研究已經證實,中藥能改善過敏疾病的各種急性症狀,在緩解期時接受中藥調理,更能有效減低過敏疾病的發病程度和頻率。

整體而言,過敏急性期免疫系統正亢進,要以調和氣血、清熱涼血的中藥,使亢進的免疫及發炎反應降低,再配合化瘀行水的中藥改善黏膜組織的充血與水腫,便能大幅減輕不適症狀。緩解期時,則要選用能激活體內陽氣的中藥,維持免疫系統的穩定,預防過敏接二連三發生。

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的患者,呼吸道黏膜多呈現慢性發炎的狀態,充血與水腫嚴重,這時若食用過量冰品、瓜果、冷飲等,往往會加重水液代謝的障礙,使症狀惡化。

此外,過度加工的食品、甜食、燒、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也都可能加重過敏疾病,應該避免。生活作息也需規律,時常熬夜,或累積過多壓力,除了直接加重症狀,也會讓異位性體質變得更加容易被誘發。

建議多運用假日到戶外走走,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培養適度運動的習慣,便同樣能激活體內陽氣,增進水分代謝,改善免疫失衡的情況。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 醫改團體:醫美手術同意書 應增猶豫期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4305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8.01

衛福部近日推出植髮、拉皮、隆乳、抽脂等14項手術同意書及說明範本,管理醫美。但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表示,範本應加入「猶豫期」, 醫美手術沒有急迫性,應有三到七天的「猶豫期」,讓消費者好好考慮,不必急著手術。

醫美糾紛頻傳,衛福部最近推出14項手術同意書及說明範本,提醒民眾醫美手術並非零風險,可能有副作用。

醫改會研發組長朱顯光表示,手術同意書雖然跨出一大步,但之前行政院消保會希望能比照定型化契約精神,加強對民眾的告知,並考慮加入治療「猶豫期」,但日前公布的版本卻沒有猶豫期這個項目。

朱顯光說,醫美不危及生命,手術沒有急迫性,消費者更往往在諮詢師等人員的強力推銷下,一時衝動刷卡、購買不必要的療程,醫改會認為,有必要設定如審閱期一樣的猶豫期,可以回家考慮看看而非趕鴨子上架。

同時,手術同意書簽署的時間點也很重要,若醫療院所在醫美手術當天才拿出來要消費者簽名,保護消費者的美意也大打折扣。

fsj 提到...

同「肝」共苦 夫妻捐肝存活率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46124.shtml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2014.08.03

台灣器捐數不足,親屬捐贈常是等肝病患器官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分析該院五百多例換肝病患,發現夫妻捐贈換肝的一年存活率達九成四,略勝於有血緣關係的捐贈。

中國附醫自二○○二年至今,共完成五○八例換肝手術,夫妻換肝有四十四例,親子換肝有三百八十七例、手足四十一例、其他卅六例。雖然整體一年存活率都約有九成,但無血緣關係的夫妻捐贈一年存活率和五年存活率,都略高於其他族群。

鄭隆賓說,雙方若有血緣關係,照理較無組織排斥問題;但夫妻換肝後存活率佳,可能和夫妻間親密接觸、體液交換,雙方身體免疫系統習慣了彼此。

患B型肝炎的病患蔡明學,某次因吃錯藥而致急性肝炎,肝功能急轉直下。醫師告訴他,除非接受移植,否則只剩七天生命。蔡明學的親戚因患脂肪肝無法捐肝,醫師只能將蔡太太部分肝臟移到先生身上。術後他身體不但沒有排斥,且恢復得很好。七夕情人節正是術後滿一個月。他說,很感謝太太,未來會更疼惜她。

年近六旬的張文福則是捐肝給肝昏迷的妻子。起初醫師擔心他年紀太大,,仍意志堅定,手術一切順利,兩人同「肝」共苦,手牽手走下去。



◆ 肝臟最慢老 可用120年!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46538.shtml

【聯合晚報╱許金川】2014.08.03

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68歲的老教授對28歲的學生說:「趁我還沒失智,還不會對人碎碎念以前,我要鄭重告訴你…」

學生:「老師,您已經說了10次了…」

失智是近來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老人家自己沒知沒覺像小孩子一樣,可是會給家人帶來極大的負擔與壓力。

人老了,各個器官也逐漸退化,這是造物者的安排。人體的器官由上而下,腦會失智會退化,個中原因有些不明,有些和高血壓或動脈硬化有關。事實上,一般人會突然感到「老之將至」,最多的原因是老花眼,古人說:「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四十就老花眼對古人而言尚無大礙,因古人平均壽命短,但對現代人而言,女人四十一枝花,對男人而言正值英年、事業顛峰期,戴個老花眼鏡實在令人掃興。

至於女性更年期,以前約40歲左右,現今約50歲上下,就現代女性同胞而言,在40左右就要逐漸失去女性的特有的特徵與魅力更令人情何以堪。

此外,膝關節退化,不良於行,是許多長青族的大痛,尤其是體型肥胖者,或長期膝蓋使力的運動者,幾乎無人倖免,也是今日骨科醫師所以忙個不停的主因之一。

老人失聰也很常見,但有助聽器可輔助,而且面對另外一半的嘮叨,耳根清靜也是一種福報。至於肝臟這個器官,台灣肝病人口眾多,許多人因肝不好成為「肝苦人」,受苦受難,真的很辛苦。但事實上,肝臟是人體最慢老化的器官之一,只要不得B肝或C肝,不酗酒、不亂吃藥物,人體自然的肝是可以用個120年不會壞掉的,只是一般人不知如何保肝,常常用錯方法保肝以至於變成壞心肝而尤不自覺罷了。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提供民眾免費索閱。最新67期好心肝會刊已出刊,歡迎來電索閱。本會最新著作「肝硬化治療全書」,請洽本會或各大書店購買。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 www.goodliverclinic.org.tw查詢免費肝病醫療諮詢門診。



◆ 預防失智症上身 每週至少運動3次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01458

自由 2014-08-03

文/柯俊銘

失智症是好發於老年人的腦病。據估計,我國患病人口以每年6000名的速度急遽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一份最近發表在國外《老化神經科學前線》的報告指出,規律運動有助於預防失智症,即使帶有遺傳基因也適用。

此研究由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卡森.史密斯(Carson Smith)博士主持,他針對一群年齡介於65至89歲且身體健康、心智功能正常的銀髮族進行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運動習慣和腦皮質萎縮程度的相關性。

首先,研究人員檢驗參與者的第19對染色體上是否存在「載脂蛋白E4變異基因(APOE-e4)」。以往文獻證實,帶有該基因者罹患阿茲海默症(即最普遍的失智症)的風險是未帶該基因者的10倍。

實際了解這些老人平常的運動情形,並區分為低度(即每週運動兩次以下,屬性為低強度)與高度(相當於每週運動3次以上,屬性為中等至劇烈)兩類。

再用核磁共振(MRI)掃描銀髮族大腦顳葉內的海馬迴,該區域主掌記憶與空間定位的功能。罹患阿茲海默症者的海馬迴往往會最先遭受破壞,其有無受損在臨床上具指標意義。

相隔18個月後,這些人又接受同樣的檢查。數據顯示4組中僅帶有遺傳基因且從事低度運動的個案,其海馬迴有明顯的萎縮現象,體積比原先小了3%。而帶有遺傳基因且從事高度運動的個案,令人訝異的海馬迴體積並未改變。

研究者表示,遺傳基因雖會提高患病的機會,但生活方式及環境影響也會誘發或抑制這些風險。研究結果透露出,固定運動似乎就能對大腦產生保護作用,延緩失智症相關神經退化症狀的出現。

有鑑於此,建議要對抗失智症纏身,每週至少要運動3次,且強度需中等以上,例如游泳、快走、慢跑、騎單車等都行,只要願意付出,好處一定看得到。(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fsj 提到...

台灣學童齲齒率 世界名列前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5000456-260114

中國時報 陳瑄喻/台北報導 2014年08月05日

學童的齲齒率已成先進國家指標之一,學者指出政府學童牙齒塗氟的效果已到瓶頸,若透過食鹽加氟可降低齲齒率,進一步減少國人在牙齒健康的醫療支出。

台灣5歲兒童齲齒盛行率達79%,12歲兒童平均蛀牙顆數為2.5顆,遠高於全球189國家平均值的1.67顆,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34個國家中,蛀牙顆數也排名第二高。

根據健保署資料顯示,去年補牙、根管治療、拔牙等與齲齒有關的醫療費用,用掉健保近163億元,占牙醫總額的45%。

國立陽明大學牙醫系副教授季麟揚表示,香港從1960年起推行飲水加氟,讓2011年的學童齲齒率僅0.8顆,2000年時泰國也規定幼稚園提供兒童飲用的牛奶要加氟,根據泰國當地研究,連續5年飲用含氟牛奶的學童比不喝的學童少了34%的蛀牙風險。

季麟揚指出,台灣將進入高齡化社會,若透過食鹽加氟政策,讓長輩不用特意到診所塗氟或是賣力刷牙即能保健牙齒,也才能保衛國民牙齒健康。

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國立陽明大學院長許明倫表示,20多年前,德、法、瑞士等歐洲國家推行含氟食鹽政策時,也遭多方質疑,但事實證明,確實能幫助國民改善齲齒率,相信透過政府、學校、牙醫師等單位的推廣,就能達到保健效果。



◆ 姿勢不良 當心頭痛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27951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2014/08/05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加上習慣熬夜,或習慣在睡前滑手機、用電腦,這些不良生活型態長期累積下來,常見惱人的頭痛如影隨形。生活中,應配合調整不良姿勢,以及可適當配合按摩促進循環的穴道,有助於舒緩惱人的頭痛。

頭痛誘發因子類型

頭痛常見慢性反覆性發作現象,造成生活及工作備受影響。類型差異部分,若是「緊張性頭痛」,常見因姿勢不良、緊張壓力及疲勞等,造成頭、頸、肩處肌肉緊繃引起。「偏頭痛」則多是因為受到神經、荷爾蒙、血管等因素交互作用造成,常見於女性族群。

其他造成頭痛原因還有像是包括:鼻過敏、高血壓、青光眼、腦外傷、腦膜炎、腦瘤、大腦動脈瘤等,需進一步檢查與治療。此外,食物、環境、情緒等也會誘發頭痛,如咖啡戒斷症、居住濕冷、情緒緊張等。

姿勢不良與頭痛關聯性

一些長期無法痊癒的頭痛,經常與頸椎有很大的關聯,稱為「頸因性頭痛」,根據統計,約占兩成比例的患者屬於這類頭痛。根據國際頭痛協會所訂出的「頸因性頭痛」診斷標準,表現包括可見頭痛,頸部、肩部與上臂的疼痛,疼痛可能會由頸部傳到前額與眼窩,甚至出現噁心、嘔吐、頭暈、怕光、吞嚥困難、同側眼睛視力模糊等現象。

專家看法

中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醫師王玟玲表示,改善頭痛可按壓穴道,每個穴道按壓至少一分鐘方式進行。可促進循環、放鬆肌肉、穩定神經,達到止痛的作用。

像是肌肉緊繃容易引起的顳部及後頭痛,可取風池、太陽穴、率谷、合谷穴按摩。而經常使用手機、三C產品,用眼過度造成的前額頭痛,則可取睛明、印堂穴按摩。

注意事項

「頸因性頭痛」還可配合相關復健治療,如熱療、電療等物理治療方式。時間大約一個多月。同時,關鍵仍應注意配合調整生活中不良的頭頸姿勢,避免頸部長時間承受過度負荷,才能避免疼痛再復發。



◆ 暑假去高市 新北11歲男童染登革熱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1936

自由 2014-08-05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新北市出現第二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家住新店區的十一歲于姓男童暑假至高雄市前鎮區,返家後疑似出現登革熱症狀,八月三日晚間疾病管制署確認,昨天衛生局指派防疫人員完成個案居家附近孳生源清除及藥劑噴灑作業,並密切監測疫情。

衛生局表示,于姓男童在七月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前往高雄市前鎮區親戚家遊玩,遭蚊子叮咬,曾與男童接觸的表哥也在七月三十一日感染登革熱。于小弟返家後,七月二十七日出現發燒、頭痛症狀,衛生局八月一日接獲新店耕莘醫院通報,立即聯繫環保局、區公所、衛生所及里長,對鄰近住戶進行室內外孳生源檢查、積水容器清除及民眾衛教等防治工作。

衛生局長林雪蓉指出,南部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累計本土病例已超過四百例,前往南部的民眾,務必做好個人防蚊措施,返家後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後眼窩痛、皮膚紅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南部旅遊史,以利診斷及治療。

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李佳琪提醒,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季節,民眾每週應自我檢查居家附近積水容器,雨後加強巡檢,清除、收納或倒放不用的容器,避免孳生病媒蚊。相關問題請電洽:02-22586923或各區衛生所。

fsj 提到...

長期微量吃阿斯匹靈 可抗癌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53429.shtml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路透倫敦6日電】2014.08.06

根據一項大型的醫學檢討報告,每天服用小量的阿斯匹靈可以顯著降低罹患腸、胃與食道癌的風險,死於這些癌症的機率也會相隨下降。

研究人員在分析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利弊證據時發現,服用阿斯匹靈10年,可以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約35%,因這項癌症致死的機率更減少約4成。

長期服用阿斯匹靈能讓罹患食道和胃癌的機率降低3成,因此致死的風險也減少35%到50%。

50歲後每天少量吃 至少5年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癌症防治中心主任庫吉克教授說,證據顯示,要想獲得阿斯匹靈的防癌效果,人們必須在50到65歲之間,每天服用75到100毫克的劑量至少5年或10年。

庫吉克和他的團隊發表於「腫瘤學記錄學報」的報告指出,服用阿斯匹靈的益處在最初3年仍看不出效果,死亡率在5年後才開始降低。

庫吉克針對該研究報告發表的聲明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如果介於50到65歲的人開始每天服用阿斯匹靈至少10年,男性整體得癌症、中風與心臟病的案例將可減少9%,女性也會降低約7%。」

服用10年 增消化道出血風險

不過,研究人員也警告,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會增加胃出血的風險。60歲的人每天服用阿斯匹靈10年,消化道出血的風險會從2.2%提高到3.6%,這對於一小部分人可能構成生命危險。

庫吉克說:「雖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嚴重副作用,服用阿斯匹靈似乎是戒菸與減肥之外最重要的抗癌方法,而且可能也比較容易實行。」

阿斯匹靈最早由德國拜耳藥廠開發出來,是一項普遍用於止痛、退燒的廉價、非處方藥。

庫吉克說,出血的風險和許多已知因子有關,人們在開始定期服用阿斯匹靈之前務必警覺,他建議民眾在每日服用之前,應該先和醫生諮商。

※ 相關報導:

* 抗蛀牙!臼齒窩溝封填 小一免費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52548.shtml

為搶救國內學童及老人口腔健康,衛生福利部展開對抗蛀牙大作戰,九月起,全國國小一年級學童可免費接受窩溝封填,預防四顆第一大臼齒蛀牙,預計約廿萬名小一學童可以受惠。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牙齒治療費用在含癌症、心肝移植手術、慢性病治療等所有醫療花費中,排行第四,但百分之九十八的牙科疾病都可以事先預防,預防費用遠比齲齒治療來得便宜許多。



◆ 甲狀腺分泌不足 阿嬤記性變差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52556.shtml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4.08.06

七十八歲阿嬤近來反應變慢、記憶力明顯退化,家人叫她愛理不理,沒有反應,天氣明明不冷,竟穿起冬天的外套。媳婦一開始以為阿嬤失智,就診後來才發現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治療阿嬤的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指出,甲狀腺功能低下症是指甲狀腺無法製造足量的甲狀腺激素,使代謝速度變慢,進而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體重增加、吞嚥不適、嗜睡、畏寒、便秘、反應變慢等症狀,發生在年長者時,常被誤認為失智症。

甲狀腺分泌會影響人體反應、記憶,是日本醫師橋本策於一九一二年發現。台大醫學院內科部教授張天鈞說,橋本策當時發現有些反應、記憶變差的患者,其甲狀腺組織受到自我抗體攻擊,他將病例發表於國際期刊,因此稱此疾病為橋本氏甲狀腺炎。

張天鈞說,橋本氏症患者可能出現甲狀腺分泌過多或過少,好發新陳代謝較慢的冬季,嚴重者甚至可能造成腦病變,曾有患者一直覺得遇到黑白郎君索命,也有女性患者妄想先生外遇。不過,橋本氏症治療不難,補充甲狀腺素就可恢復。

洪建德表示,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好發四十歲左右婦女,也有年輕人病例,由於甲狀腺分泌功能慢慢變低,極大部分初期患者,在發病前一到兩年完全沒感覺,不少人在健檢抽血時意外發現,或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工作,才有警覺。

洪建德建議,壓力、情緒及熬夜等都可能讓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症狀更加嚴重,建議好養成規律生活習慣,減少壓力累積,飲食多適量攝取十字花科食物,如芥蘭、花椰菜、高麗菜、白菜、白蘿蔔等。

fsj 提到...

瑞典研究:吃媽媽口水 寶寶少過敏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54961.shtml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2014.08.07

寶寶吃媽媽的口水能預防過敏?瑞典醫師發現,很多媽媽用自己嘴巴清潔寶寶奶嘴,曾吃過「媽媽口水奶嘴」的寶寶,一歲半時接受檢驗,發現可減少九成氣喘比率及六成的皮膚過敏率。

這項研究去年被登在《兒科》(Pediatrics)期刊。一位瑞典醫師發現很多媽媽用自己嘴巴清潔寶寶奶嘴後,找了六十五位曾用口水清潔寶寶奶嘴的媽媽,與五十八位無此習慣的媽媽進行追蹤,統計寶寶出現過敏疾病的機率,發現吃媽媽口水的寶寶過敏比率較低。

國內很少有媽媽用口水清潔孩子的奶嘴。台北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說,不鼓勵媽媽為了預防寶寶過敏,刻意舔奶嘴,也不建議長輩嚼爛食物再餵小孫子;這項研究只說明大人的口水沒有那麼可怕,吃到不需大驚小怪。

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陳昭惠也說,孩子不可能在全然無菌的環境下成長。

這項研究也追溯一些媽媽的基本資料,發現喜歡用嘴巴清洗奶嘴的媽媽,幾乎都崇尚自然,自然產比率達百分之九十二,高於對照組的百分之七十七;再進一步統計,自然產加上媽媽用口水清奶嘴的寶寶,過敏比率為百分之二十,剖腹產加上媽媽沒有用口水清奶嘴的寶寶,過敏率竟達百分之五十四。

黃瑽寧分析,自然產經過產道、喝母乳或接觸媽媽口水,這些「崇尚自然」生活法則,都可讓寶寶早些從媽媽身上得到好的細菌,減少過敏機率。相較之下,剖腹產或喝配方奶的寶寶,沒接觸到這些好菌,過敏機率較高。

中華民國寶貝花園母乳推廣協會理事長鄒佳凌說,台灣媽媽們很注重育兒衛生,奶嘴多放消毒鍋清潔,用嘴巴舔或是先嚼過食物再餵孩子的情形已很少見。

※ 相關報導:

* 基因檢測 可防癲癇藥過敏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55848.shtml

大部分人吃藥不會有副作用,但少數人因為體質,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輕者皮膚紅疹,嚴重者會造成肝、腎衰竭,甚至引起像燒燙傷一樣致命的皮膚黏膜潰爛。長庚醫院與陽明大學發現,吃抗癲癇老藥「癲能停Phenytoin」和代謝不好有關,當代謝不好,引起過敏副作用的比率是一般人的12倍。



◆ 體重過重、腰圍過粗 致恐雄風不振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5584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08.07

古人認為君子不重則不威,但體重過重、腰圍過粗,可能雄風不再,且容易罹患糖尿病。國內研究發現,中年男性腰圍越粗,體重越重,睪固酮低下的風險越高;另外,中年男性出現糖尿病前期症狀,很可能有睪固酮低下問題。

高雄榮總外科部泌尿外科醫師暨台灣性功能障礙諮詢暨訓練委員會主任委員簡邦平指出,經分析2009至2013年1640名名性功能障礙病患,發現代謝症候群、睪固酮及性功能障礙間互相連結,只要一個出問題,其他問題也會慢慢浮現。

研究也發現,男性腰圍過粗、超過90公分,不僅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較高,且容易有睪固酮低下問題;與體重過重相較,腰圍過粗者更容易出現勃起功能障礙、代謝症候群等疾病。

在糖尿病與睪固酮低下相關性研究方面,台大醫院與雙和醫院攜手研究發現,中年男性若出現糖尿病前期症狀(飯前血糖若介於100~125mg/dl、飯後血糖140-199mg/dL或糖化血色素5.7%-6.4%),即可能有睪固酮低下情況。

簡邦平建議建議中年男性,如果腰圍、血壓、三酸甘油脂及血糖等代謝症候群相關指數超標,就應多運動、控制飲食,並檢測睪固酮是否異常,如果睪固酮低下,即應尋求醫師協助。

臨床顯示,男性荷爾蒙具有消化脂肪、抑制脂肪合成等作用,補充睪固酮後體力充沛,比較喜歡運動;持續使用半年能達到減重效果,遠離代謝症候群威脅。

※ 相關報導:

* 台大換心504例 冠亞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55847.shtml

「感謝好心的捐贈者,讓我可以活下去…」58歲的江先生年初因心肌梗塞住進加護病房,在台大醫療團隊救治下,接受心臟移植手術救回一命;他是台大醫院第500例心臟移植病患,上午順利出院。

台大醫院副院長江伯倫指出,台大已經完成504例心臟移植手術,數量為亞洲各國之冠,領先韓國的400多例、泰國200多例。

fsj 提到...

出國車禍 專機回台花7百萬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58277.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08.08

台灣學生在尼泊爾偏遠地區當志工,突然腦動脈破裂,花了八小時車程至加德滿都,再搭醫療專機回台灣,總共花費300多萬;婦人至挪威旅遊,不幸發生車禍,搭乘醫療專機回台灣,費用高達700萬元。

童綜合醫院國際醫療轉送中心主任盧立華指出,台灣每年約發生400例國際醫療救援行動,不管採用民航機擔架或是醫療專機模式,至少都是幾十萬起跳,最高可達數百萬元;建議民眾出國旅遊,務必投保海外醫療險。

盧立華表示,目前台灣僅有兩架醫療專機,為小型噴射客機,出勤費用至少超過百萬元;目前最遠飛至加德滿都,搶救一名腦動脈破裂的台灣學生志工,費用超過300萬元。

童綜合醫院國際醫療轉送中心成立「FORMOSA SOS」,迄今完成了600多趟國際救援任務。盧立華說,最驚險救援活動是飛至菲律賓,搶救一名遭當地民兵綁架勒贖的台灣魚貨商人,他被打九槍,體內還有兩顆子彈,滿身鮮血。

目前國際醫療費用最高紀錄是700萬元,盧立華指出,一名台灣遊客至挪威旅遊發生車禍,下半身癱瘓,搭乘國際醫療專機返台醫療,光是飛機在第三國機場落地,就需50萬元,總共花700萬元,所幸最後是挪威交通巴士公司支付。

為了即時搶救病患,急重症專科醫師盧立華笑著說,自己就像是「空中119」,隨身攜帶護照及10幾個國家的外幣,24小時待命,只要接到指令,隨即出國,運送病患返國治療。



◆ 喝無糖綠豆湯 嬤血糖升到240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56997.shtml

【聯合報╱記者林佩均/台中報導】2014.08.08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歡喝碗綠豆湯消暑,但有腎臟病的李阿嬤喝了無糖綠豆湯,飯前血糖竟飆升到240mg/dl,遠超正常值。慈濟醫院提醒,包括綠豆、紅豆與根莖類都屬主食類,需控制血糖的糖尿病、腎臟患者,仍不宜多吃。

77歲李姓阿嬤說,因天氣很熱,才想在飯前想喝一碗綠豆湯消暑,以為綠豆熱量低又沒添加糖分,沒有關係,豈料一喝完量血糖,測得240mg/dl,是空腹血糖正常值近一倍。

慈濟醫院醫師馬弘桓指出,很多人不知綠豆屬於主食類,當成飯後甜點,其餘像南瓜、玉米、芋頭與山藥等五穀根莖類食物,常被誤認為是蔬菜,其實都算是主食,含有澱粉。

根據每日飲食,成人一日全穀根莖類(主食)數量為6至16份,相當於1點5至4碗;以綠豆1碗就算是2份主食,相當於半碗飯,即使不加糖,還是必須計算澱粉量,尤其是糖尿病與腎臟病患者本身血糖就高,攝取過多澱粉,血糖當然飆高,並可能引發慢性腎臟病。

台中慈濟醫院腎臟科本月23日舉辦「愛腎同樂會」講座,邀營養師以小班教學共同衛教,寓教於樂中認識腎臟病和6大類食物,並可趣味競賽拿獎品。報名專線:04-36060666分機:3449或4279。

※ 相關報導:

* 情侶吻過頭 「啵」耳膜破裂!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58275.shtml

一名年輕美眉在與男友耳鬢廝磨,「啵」的一聲,突然聽不清楚,覺得悶悶,就醫發現,罪魁禍首正是男友的舌尖,用力吸吮耳朵,吻破耳膜。耳科醫師指出,七夕情人節剛過,最近門診陸續接到類似案例,情人親熱時,可別亂吸耳道。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陳錦國指出,耳膜破洞是門診常見的疾病,主要原因是感冒引起的中耳炎;有些則是外力或外傷所引起,包括掏耳、被呼巴掌、潛水、搭飛機等,因為親吻而造成耳膜破洞案例也不在少數。



◆ 味精對身體有害 最好不要吃?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28596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 2014/08/08

味精助提升飽足感 降進食慾望

許多人無時無刻都在注意體重,希望能吃少一點,避免熱量過度攝取讓自己發胖,讓食物份量不足外,味道還平淡無奇,有時只要其他食物的氣味、外觀、甚至形容好吃話語,都會影響心情;其實少吃不用犧牲味道,有研究證實要菜餚中加入味精,可以幫助飽足感提升,減少再次進食慾望,熱量攝取也較能控制。

吃味精比較飽!?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大學發現,味道能幫助飽足感提升,若味道讓人喜愛,讓人更快得到滿足,進食量可以降低,尤其味精就是味道變好因素;研究人員召集27人,要求他們喝高湯並且詢問味道喜好和飽足與否,相較於沒有加味精的受測者,喝了有加味精的受測者,都說不但好喝,飽足感也比較高。

味精不適症難以證實

有另外一項研究也認為,蛋白質與味精交互作用,可以增加飽足感,降低進食量,但許多人認為,多吃味精對身體有害處,容易導致皮膚出疹、臉部腫脹、與偏頭痛,不過大多數是傳聞,沒有科學實證;另一項研究卻發現,體重超標民眾,味精攝取量是普通人三倍,意指味精可能是超重風險。

天然食材可自製味精

非常幸運的是,不需要人工味精也能夠增加食物風味;味精是日本科學家發明,他發現到昆布特殊物質能提升食物味道,因此只要熬煮海菜類食物,就可以自製天然味精;不僅如此,綠茶、火腿、蕃茄、干貝、馬鈴薯、黃豆中也都有類似物質,只要善加搭配與熬煮,就能夠讓味道更好,不需要仰賴人工合成。

國內專家意見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味精應該在合適情況下使用,2012年曾在泰國有一項研究,10天內要求受測者採用味精飲食,發現每增加1公克味精,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機率增加1.14倍,體重增加機率上升1.16倍,推測可能是味道比較好,讓人胃口比較提高,進食量因此增加,讓營養攝取過剩。

李婉萍強調,味精不是不能用,而是要在對的時機,當病患剛開完刀,胃口不佳可能營養不足,就可以藉著味精提高食慾,達到營養均衡目的,當食慾逐漸恢復,就可以減少味精用量,但是原本胃口就很好,進食量比較多,就不需要在菜餚中特別添加味精,反而會增加體重,提升慢性病罹患風險。

fsj 提到...

論壇/美日核准新藥上市 根治C肝有望(節錄)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59731.shtml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高雄報導】2014.08.09

根治C型肝炎將不是夢。高雄長庚醫院內科主任胡琮輝昨天指出,由於C肝向來只能靠干擾素合併抗病毒藥物對抗,許多患者因嚴重副作用而放棄治療;但最近國外已成功研發口服C肝藥物,分別獲美國、日本核准上市,根據臨床試驗顯示,患者用藥後,C肝治癒成功率最高可達百分之百。

由聯合報與高雄長庚醫院合辦的「癌症及健康講座」,昨在高雄長庚兒童大樓開講,吸引爆滿觀眾,還有病患推著點滴架邊聽邊做筆記。聯合報社長項國寧致詞時表示,聯合報兩年前成立健康事業部,今年啟動健康元年到各縣市舉辦健康講座,這次獲高雄長庚鼎力相助,動員十八位醫療權威醫師,提供國人最新抗癌及治療新知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山西失明「小斌斌」 用導盲儀舌頭代眼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8860394.shtml

去年八月,大陸山西一名男童小斌斌,被伯母迷昏挖出雙眼,震驚社會。經過一年的休養與植入義眼後,最近他在北京接受舌頭導盲儀的訓練,利用這個特別的儀器,將影像化為電流,傳到舌頭再傳到大腦,讓失明的人能用舌頭看世界。醫生問小斌斌桌上有幾顆棒球,小斌斌比出三的字樣,現在他戴著舌頭導盲儀,形容感受時,他說:「玩具在桌子上時,感覺那個圓球是個點,梨子也是個點,香蕉是個橫,立著的玩具是個豎(狀物)。」



◆ 熟知健保DRG 看病不NG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5827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曾宛琳/台北報導】2014.08.08

健保第二波DRG政策7月正式上路(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縮寫,是一種新的健保支付制度,中文為「診斷關聯群」),消基會今表示,DRG上路負面效應有三個,包含輕症重醫、重症不醫、費用移轉。消基會提醒病患保留費用明細、問清楚分次手術或轉診原因、出院後不適是否因治療未完全。

消基會表示,DRG上路有利有弊,但也出現三個負面效應,包含輕症重醫、重症不醫、費用移轉,造成許多民眾恐慌,甚至有些保險業者趁勢推出一系列新的醫療險。「輕症重醫」,即醫院可能將輕症病患診斷成重症,用以申報較高的醫療費用群組。「重症不醫」則是醫院針對醫療費用較高、較無利潤的重症病患推說醫院無法治療,建議轉院或出院,如此狀況可能會造成醫療人球現象。「費用移轉」則是醫院將醫療費用轉成自費。

DRG是按照「住院病患」的住院診斷、手術處置、年齡、疾病嚴重度等將住院病人分為不同疾病群組。在DRG實施以前,健保給付給醫院的制度是「論量計酬」,但DRG上路後,將改成同病同酬的「包裹式給付」,也就是相同病症的類別,就給予相同的健保給付。

消基會健保委員會委員滕西華提醒民眾注意三項原則:第一、保留費用明細,以利後續查詢或核退;第二、當醫生告知需要進行分次進行手術或轉診時,記得問清楚為什麼;第三、出院後若感到不適,注意是否有治療未完全的情形。

滕西華提到,醫生並不能選擇病人,DRG之下,有醫生收到輕症的病人,自然會為醫院創造較多的盈餘,但專長治療重症病人者,反而會被扣上「害醫院賠本」帽子,甚至還有部分醫院經營者將超過DRG醫療費用轉嫁給醫生,消基會呼籲政府應該要加強稽查,捍衛醫病尊嚴。

※ 相關報導:

* 醫師A健保 10年詐1800萬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4/8859534.shtml

吳姓醫師開設診所,僅租牌未雇請藥劑師調劑,10年來向健保局詐領藥費、藥品服務費共1800多萬元。台南地檢署昨天依詐欺、偽造文書罪嫌將吳及出租牌照的梁姓、林姓藥劑師起訴。

* 琉球救護船輪機長資格 屏縣長爭取調降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859472.shtml

屏東縣5日發生琉球鄉黃姓婦人車禍後,因救護船找不到輪機長開船,造成延誤送醫不治。屏東縣長曹啟鴻昨天出面道歉,並要求衛生局向交通部爭取調降輪機長資格限制,避免憾事再發生。

fsj 提到...

幹細胞療法 中風病人恢復行動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03271

自由 2014-08-10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倫敦帝國學院一項初步研究顯示,腦部注入幹細胞或許有助於中風後的復元。科學家認為,幹細胞有促進腦部受損區新血管生長之效,5名接受該實驗的嚴重中風病患,在病發6個月後,恢復說話與行動能力,認知能力也明顯改善。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參與實驗的患者包括3名男性、2名女性,其年齡在45歲至75歲之間。他們皆罹患嚴重的缺血性中風,也就是供血給腦的動脈阻塞;該情況發生時,腦細胞因缺氧而死,並引發嚴重的運動功能障礙,包括顏面下垂、四肢癱瘓,以及吞嚥與說話等問題。

報導說,其中4名患者為「完全前循環梗塞」,亦即有一側前腦的血液供應完全被阻斷。此類中風的預後十分不佳,約50%在6個月內死亡,46%必須仰賴他人生活,僅4%可復元至獨立生活。

有別於其他在病發6個月後進行的幹細胞療法實驗,這項治療在病患中風7天後展開。研究人員從病患臀部抽取骨髓樣本,並分離出幹細胞「CD34+」,該幹細胞有促進血液細胞與血管再生之效。

CD34+透過鼠蹊部的主動脈注入,進入患者腦部,結果引發中風受損的腦細胞快速再生;6個月內,4名病患中有3人的身體狀況進步到可獨立生活,他們可以洗澡、穿衣、吃喝及行走。而在一些協助下,5名患者都能活動,並參與日常細務。

這項結果發表在「幹細胞轉譯醫學」期刊上,而實驗的初衷只是為了確定該療法是安全的;由於受試者僅5人,不足以顯示此療法的實際效用。

報導說,至少還需7年以上的臨床試驗,以及數千名患者的參與,才能證實它的成效。即使如此,科學家對其可能性感到振奮,參與研究的哈比德教授說:「該實驗雖屬初步階段,但令人振奮的數據卻值得繼續追求。」



◆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 超越子宮頸癌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61230.shtml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高雄報導】2014.08.10

醫師指出,近年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已超越子宮頸癌,成為台灣第一大婦科癌症,也是發生率增加最快的婦女癌症。

停經婦女若持續陰道出血,千萬別以為是「回春」現象,應立即就醫治療。

由聯合報與高雄長庚醫院舉辦的「癌症及健康論壇」,昨天進入第二天議程,吸引民眾及不少醫師的「病人粉絲」捧場,現場發問躍踴,甚至比在診間提問更為仔細 。

高雄長庚婦產部婦癌科主治醫師吳貞璇昨天指出,政府大力推動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癌發生率逐年下降,但由於飲食西化及少子化,國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超越子宮頸癌和卵巢癌。

吳貞璇表示,除了乳癌,婦科癌症中,子宮體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和卵巢癌分占女性十大癌症第六、七及十名。

衛福部統計,從公元兩千年到二O一O年間,台灣子宮頸癌發生率下降近五成,子宮內膜癌發生率成長百分之八十二點三,遠高於乳癌的百分之五十五點八,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上升比率最高的癌症,每年約新增一千七百多例患者。

高雄長庚婦產部副部長許德耀說,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子,除了西化飲食造成肥胖,也與少子化有關,不婚及不育的女性增加,但女性沒有懷孕,卵巢就持續分泌動情激素刺激子宮,進而容易引起子宮內膜癌。吳貞璇也指出,肥胖患者有較高的不孕傾向,加上皮下脂肪較厚,持續刺激女性荷爾蒙,因而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也容易伴隨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疾病。

醫師提醒,停經前經血量增加、經後出現不正常出血,是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僅不到百分之五的病人沒有症狀。

吳貞璇提醒,熟齡婦女,若停經後仍有不正常且持續的出血,千萬別以為是「回春」,應請醫師安排相關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相關報導:

* 警訊!子宮內膜癌 找上年輕女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61198.shtml

子宮內膜癌不但發生率增加,患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高雄長庚醫院婦癌科主治醫師吳貞璇指出,臨床有卅出頭的病例,年輕病例多與營養過剩造成肥胖有關。

吳貞璇指出,子宮內膜癌好發停經婦女,惡性程度隨年齡而增加,不過,有百分之廿的案例在停經前發生,甚至有百分之五在四十歲以前發作。臨床年輕案例也有增加趨勢,所以,任何年齡若有不正常的陰道出血或月經量異常,皆應提高警覺,適時就醫檢查 。

* 嘔吐、發燒…竟是「空蝶鞍症」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60938.shtml

林鴻安指出,人類腦部的蝶鞍部有負責全身內分泌調控的腦下垂體,空蝶鞍症指的是蝶鞍部的腦下垂體因外傷、發炎、腫瘤壞死、放射線治療、出血後所造成的正常組織消失,連帶造成許多腦下垂體賀爾蒙低下,常見症狀有疲倦無力、噁心嘔吐、性功能異常和血壓降低。

* 長期失眠 小心慢性疲勞找上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0000771-260307

每天早晨懶得起床,經常感覺渾身痠痛,白天精力不足,做事發愁,記憶力不好,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和工作效率下降……這些窘況長期困擾著某些患者,其中一部分人被確診為「慢性疲勞綜合症」。再仔細追問病史,多數病人常年伴有「入睡困難、睡不實、夢多、易醒、早醒」的症狀,而這些情況就是睡眠障礙的主要表現,也是導致「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罪魁禍首。



◆ 新北12醫院「整合門診」 一次掛號看多科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60937.shtml

【聯合報╱記者陳雨鑫/板橋報導】2014.08.10

三高、慢性B肝患者陳姓老翁,幾乎天天就醫,一周整療所有病痛「一輪」,耗時又耗錢;新北市衛生局發現全市數萬患者為此困擾,大力推動整合門診,解決多科就診、多重用藥、重複檢驗等醫療資源無效利用的問題。

85歲陳姓老翁說,病痛困擾20餘年,醫院還沒開,他已在門口排隊,每天至少花5小時就醫,還要子女陪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質都下降。

衛生局配合衛福部試辦政策,要求轄內醫療院所整合內部,推出「整合性醫療門診」,新北已有12家醫院配合,包含市立聯合醫院、恩主公醫院、雙和醫院、耕莘醫院、汐止國泰醫院、亞東醫院、新店耕莘醫院、衛福部台北醫院、樂生療養院、新泰綜合醫院、新北仁愛醫院、同仁醫院。

新北聯合醫院家醫科主任詹益優表示,整合門診也能減少醫療資源濫用,若患者因腰酸背痛看骨科,拿到減緩痠痛的藥,隨後又看感冒拿到止頭痛的藥,兩者都有止痛效果,醫師若未提醒,患者都服用後恐造成身體負擔。

詹益優說,整合門診分為特殊疾病三高、身心疾病等的整合,以及多病同醫院就診整合,像同時需要不同科看診的患者,將由家醫科擬定治療計畫,協助患者一天內看診完畢;單日看診的醫師,也能看到其他科醫師開的藥單,以防重複用藥。另外,也只要一次的掛號費、一次部分負擔。

詹益優表示,整合門診目前適用看診次數高的忠誠病人,現階段若以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的成效,列為照護對象,平均每人每月已減少14%以上的就診率。

※ 相關報導:

* 簽個名 病患資料可跨院使用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60846.shtml

民眾就醫最麻煩的事情之一是相關的檢查都要重新來一遍,衛生福利部推動電子平台,只要加入平台的醫院,經民眾簽署同意書,即可跨院調取血液檢查、X光、門診用藥等紀錄。民眾可主動詢問,別讓權利睡著。

....洪麗娟表示,健保局原有意將相關的資料,建入健保卡中,換醫院仍能隨時讀取,但考慮到病人的隱私可能外洩,尚未具體推行;但如果醫院已加入衛福部的電子資訊交換平台,醫事人員即可憑醫事人員IC卡及病人同意書,調取相關資料。目前全台各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等,幾乎都加入平台,但民眾利用率不高。

fsj 提到...

愛滋器捐 擬開放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63747.shtml

【聯合晚報╱者李樹人、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8.11

國內器官捐贈可能出現重大政策改變,開放愛滋病患可捐贈及接受器官移植。衛福部醫事司、疾管署與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等醫事團體最近開會討論,傾向愛滋病患可捐贈器官,也能成為受贈者,近日內將做出最後決議。

「如果要救命,就要有彈性!」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以台大愛滋器捐事件為例表示,這次器捐有五人移植愛滋器官,迄今並無人因此感染愛滋,測不到任何病毒,顯示愛滋患者只要接受治療,病毒量極低,仍可成為捐贈者。不過他認為,術前醫師需告知詳情,由患者及家屬決定是否接受移植。

愛滋感染者需換肝 礙於法令子女無法捐肝

一名肝硬化愛滋感染者亟需換肝,子女雖願捐肝,但礙於法令無法盡孝,促成衛福部討論考慮修法。醫事司司長王宗曦指出,愛滋患者能否捐贈器官,在國內外仍是極具爭議的話題,以肝炎為例,如捐贈者為肝炎患者,受贈者也需為肝炎患者;未來愛滋器官若開放,應該也需比照辦理,才能減少紛爭。

王宗曦指出,現行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治條例規定,愛滋患者不得捐血、捐贈器官。愛滋患者需持續服用抗病毒藥物,一旦接受器官捐贈,還要使用抗排斥藥物,恐將激化愛滋病毒,產生許多副作用,因此一般並不建議愛滋患者接受器官移植。

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陳宜民表示,今年初接獲一名愛滋患者家屬求助,患者因慢性肝硬化需要換肝,但受限於愛滋感染身份,即使女兒及兒子都願意活體捐肝,卻遭醫院拒絕。

※ 相關報導:

* 移植權威:愛滋器官應限捐愛滋患者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63671.shtml

愛滋患者是否可捐贈及器官移植,多名器官移植權威醫師均認為,只要法令允許,加上完整配套措施,建立標準作業程序,愛滋患者當然可享有醫療人權,能接受器官移植,但愛滋器官應只限於捐給愛滋病患者。

* 愛滋患者 也應享醫療人權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63673.shtml

衛福部考慮開放愛滋病患可以捐贈及接受器官移植,愛滋權益團體呼籲,愛滋感染者有成為捐贈者及受贈者的權益;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陳宜民也主張修法開放,表示「愛滋患者也應享有醫療人權」。

....「愛滋病已被視為慢性病!」徐森杰說,愛滋感染者只要按時服藥,免疫功能指數可與正常人無異,只要每六個月定期追蹤一次,不應再限制感染者捐贈或受贈器官的權益。



◆ 灰指甲?竟是皮膚癌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6365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8.11

指甲增厚、變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灰指甲;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指甲病變若出現於單一手指,尤其是食指與中指,要留心可能是潛藏皮膚癌。

台灣天氣悶熱潮濕,灰指甲是常見的疾病,一名61歲男性,右手中指的指甲增厚、變形好幾個月,起先他自行修剪變厚的指甲,但漸漸指甲出現傷口、還流出有分泌物,就醫後以外用及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但仍時好時壞,後來醫師進一步做切片診斷,才發現是藏在指甲甲板下的皮膚癌。

北榮皮膚部主治醫師朱思穎表示,甲板下的皮膚癌,好發於手指甲,尤其是食指與中指,與一般灰指甲較好發於腳趾甲相反。

若早期診斷,癌細胞大多侷限在表皮內,治療時只要拔除指甲,切掉一部份甲床,雖然日後沒有指甲,仍可保留手指頭;但如果延遲診斷,癌細胞可能往下延伸至真皮,甚至可能侵犯骨頭,當癌細胞侵犯較深,就可能需要截掉手指。

朱思穎表示,灰指甲很頑固,治療需要一段時間,外觀跟甲板下的皮膚癌容易混淆。但灰指甲在治療後一個月,就能觀察到靠近甲母端、新長出來的指甲變得健康,同時灰指甲治療期間不會疼痛。

她提醒民眾,若有長期治療、卻持續惡化的指甲病灶,尤其是發生於手部的單一指甲,甚至合併疼痛或有分泌物,最好積極就醫。



◆ 失智症/他們 只是回到最原始的快樂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63655.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楊美玲/台北報導】2014.08.11

譚艾珍照顧過失智的爸爸和婆婆,也曾在戲裡扮演失智老人。她分享照顧失智者的經驗,建議家屬必須把心情放輕鬆,並保持開朗,才不會崩潰;而且不要覺得失智老人很可憐,其實可憐的是家屬,更不要認為把失智者送去安養院,就是種遺棄,更無需有罪惡感。

譚艾珍說,19歲時獨自面對失智的父親,並和他一起生活,當時年輕的自己也感到很恐慌,但她不斷地告訴自己要放輕鬆,不可以有負面情緒,否則所有情況都會變得更不好,也會使整個家庭都淪陷。後來,婆婆也失智了,因為之前有照顧父親的經驗,加上家人都很開朗,所以看顧起來更得心應手。

譚艾珍曾和女兒歐陽靖說,如果有一天她也得了失智,可以把她送去安養院,她不會覺得是被遺棄;因為讓專業的人來照顧,家人的生活和工作才不會脫序。譚艾珍說,雖然爸爸和婆婆失智時,都是家人自己看顧,但她贊成送失智長者去安養院,家人也不需要有罪惡感,認為這是「不孝」。譚艾珍更對歐陽靖說,「妳只要好好賺錢,讓老媽住好一點就好了。」

譚艾珍表示,老人最怕不被需要,因此為了預防老人失智,只要發現老人出現發呆的情況,就必須協助安排他們的生活,鼓勵他們學習或參加各種活動,或是幫忙帶孫子或去當志工;一定要讓腦部持續活化運轉,並且子女應多和父母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作息,以避免失智發生。

此外,照顧失智的長輩時,切勿和失智者計較,一定要輕鬆面對,隨時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也不要覺得失智者很可憐;因為,失智者只是回到最原始的快樂境界。

她也說,反而是家屬要面對、照顧失智者,比較可憐,所以家屬一定要勇敢樂觀地面對,才不會讓自己和家人的情緒淪陷,生活和工作全都打亂脫序。

本報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推出名人談失智症系列專訪,每周一刊出。如想獲得更多失智症資訊,或需諮詢及協助,可洽基金會。電話:(02)2332-0992,或上網:http://www.cfad.org.tw/

fsj 提到...

統計:國人去年吃掉3.27億顆安眠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6843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4.08.13

國人去年吃掉約3億2700萬顆安眠藥,小小藥丸排列起來長度相當於一條中山高,顯見改善睡眠障礙不容忽視。醫師表示,很多失眠患者根本不需要安眠藥,臨床就碰過20歲大二男生,晚上趕作業、打線上遊戲到清晨2、3時才睡,早上10時以後才起得來,像這類患者吃安眠藥根本沒用,應多曬早上太陽,調整生理時鐘。

食藥署統計,過去四年國人安眠藥使用量每年都超過3億,102年安眠藥使用前三名為佐沛眠、舒樂安定、溴西泮,去年共查獲16件醫師不當開立安眠藥,其中七件罰6萬元、七件罰12萬元並停止處方六個月,另有兩件罰12萬元並停止處方一年。

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毛衛中表示,臨床上碰過很多失眠案例其實根本不需要吃安眠藥,卻依賴安眠藥且效果不彰,濫用反而可能成癮。

他曾經收治一名男大學生,長期日夜顛倒,有段時間非得早起只好就醫,但醫師開給他安眠藥後效果卻不好,患者輾轉到三總求診,他發現這名年輕的失眠患者是「日夜節律睡眠障礙」,安眠藥根本無效,後來建議他早起曬太陽,因為陽光可透過視網膜傳至腦部松果體,慢慢將生理作息往前調整,有助早睡早起。

毛衛中也收治一名68歲老先生,晚上睡覺後會莫名醒來,且醒來前都會做夢,後來就醫服用安眠藥,結果也是一點效果也沒有;經過診斷,這名患者屬於大腦退化的「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異常」,應使用其他藥物治療,而非安眠藥。

有許多老人家晚上6、7時猛打瞌睡,但清晨3、4時天沒亮就醒來,毛衛中建議這類老人家,應該傍晚出門運動曬太陽,將生理時鐘往後挪;若真的習慣清晨早起運動,最好戴上太陽眼鏡。他強調,並非所有失眠問題都靠安眠藥,透過專業醫師諮詢調整作息,才是不花錢又有效的方法。



◆ 鈣片補過頭 恐致心律不整、猝死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4139

自由 2014-08-13

市售標示不符 恐超量攝取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鈣攸關骨骼健康,影響成長及發育,國人愛吃鈣片補鈣,但消基會調查發現,市售鈣片有一成五的鈣含量與標示不符,有的偏高、有的太少。

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提醒,若人體血液鈣含量太高,恐導致全身無力、脫水、嗜睡、噁心、意識不清、肌肉抽搐、心律不整,甚至可能引發猝死風險!含量太少,則是欺騙消費者。

消基會三月抽檢市售廿七件鈣片,結果五件標示不符,其中,美國製的「舒鈣一二○○(食品)」,標示每顆(二.五公克)含六百毫克碳酸鈣,換算每公克含九十六毫克純鈣,實測後的純鈣含量每公克介於二五○至三四○毫克,為標示的二.六至三.五倍;台灣製的「培恩複方檸檬酸鈣錠」標示每顆鈣含量二一○毫克,實測僅三十至八十毫克。不論超量或不足,依法均可處三萬元至三百萬元罰鍰。

舒鈣進口商張庭瑞表示,標示時將「每顆六百毫克純鈣」誤植為「每顆六百毫克天然碳酸鈣」,將全面下架更換標籤。培恩總經銷嵩亮國際公司蔡姓職員則表示,已全面下架、提供退貨。


每次攝取量 不宜逾500毫克

市售鈣片五花八門,凌永健提醒,市售鈣片分為天然鈣和合成鈣,天然鈣如牡蠣殼、珊瑚等;合成鈣則包含碳酸鈣、檸檬酸鈣、葡萄糖鈣及乳酸鈣,含鈣百分比也不盡相同,碳酸鈣約四十%純鈣;檸檬酸鈣約廿一%純鈣。不論哪種鈣片,「每次」攝取量不宜超過五百毫克。

衛福部食藥署組長潘志寬表示,鈣的「每日」建議量,一至三歲五百毫克、四至六歲六百毫克、七至九歲八百毫克、十至十二歲一千毫克、十三至十八歲一千兩百毫克,十八歲以上一律降為一千毫克。

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表示,一般人只要均衡飲食,鈣的攝取量應已足夠,若是對牛奶過敏或有骨質疏鬆狀況,才需補充鈣片,但也絕非「多多益善」!因為鈣攝取量過多,會造成便秘或軟組織有鈣沉澱或鈣化,一旦體內水份不足,更可能導致腎臟、泌尿道或膀胱結石。

fsj 提到...

壓力管理 預防健康失控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69395.shtml

【聯合報╱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2014.08.14

這年頭,相信很少有人會說完全沒壓力,它甚至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已為不爭的事實。

在臨床上也發現,諸多身心疾病都和壓力有密切關聯,小自感冒,大至心臟病、失智症或癌症,壓力或許是禍首,也可能是導致病情加重的催化劑。

如何做好壓力管理,已成為現代人必修的課題。正所謂「有了健康才有希望」,懂得有效紓解壓力,除能遠離病痛纏身,延長壽命,更是邁向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的要件。

然而,對於壓力的本質或屬性,民眾普遍有以下迷思,因而無法處置得宜:

迷思1:每個人對壓力的感受一樣。

事實:由於每個人在過去經驗、應對能力,及既有資源等條件的差異,故特定事件對每個人造成的壓力不同。例如參加考試,有些人會覺得很煩,緊張到失眠與吃不下飯;有些人卻不以為意,依然輕鬆以對。

迷思2:壓力對我們絕對有害。

事實:以往研究證實,適度的壓力可提高警覺性,激發潛能,增進生產力,反而能帶來好的表現。古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關鍵還是在於我們能否妥善管理壓力。

迷思3:壓力無所不在,我們只能「挫著等」。

事實:透過預先規畫,建立社會支持系統,其實能減少無謂的壓力。例如,處事可依本末先後、輕重緩急的原則解決,必要時請外界援助,而非將責任全攬在身上。

迷思4:流行的減壓方式,一定最管用。

事實: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對壓力的反應也有所出入,故對他人有效果的減壓方式未必就適合自己。最好是廣泛充實相關知識,歸納出能滿足本身需求的技巧,並勤加練習,持之以恆。

迷思5:身體未有症狀出現,即代表沒壓力。

事實:壓力未必會以病徵來顯現,但從個人言行舉止的改變,多可察覺它的存在,例如,坐立不安、暴躁易怒、難以專注、抑鬱寡歡與哀傷嘆氣等。

迷思6:壓力引發的不適,除非很嚴重,否則不用太在乎。

事實:在壓力作用下,若有頭痛、胃痛等小毛病出現,此乃需正視壓力威脅的警訊之一,應立即檢視是否負荷過大與改善,切勿掉以輕心。

當遭遇壓力,自我調適困難,建議可尋求精神科醫師、心理師或社工師等專業協助,若一味隱忍,恐帶來更嚴重傷害。

※ 相關報導:

* 逾40歲男性「貧血 」 當心大腸癌前兆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04582

女性常見缺鐵性貧血,但40歲以上男性貧血,當心是大腸癌前兆!....台南佳里奇美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柯俊宏表示,一般疲勞,只要休息一下就會消失,但罹癌出現的疲勞是不論怎麼休息都很難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有30%-50%的癌症患者有貧血症狀。男性缺鐵性貧血通常代表「慢性出血」,很有可能是腸胃道癌徵兆,不可輕忽。

* 揪出女性經期混亂的5禍首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29615

有的女明星使用錯誤的方法減重,結果導致月經遲來;也有的人濫用避孕藥,結果也使經期亂了套。許多人月經週期混亂,帶來許多不便,而美國醫師指出,造成月經混亂的原因眾多,睡眠品質不良與時常跨時區旅行,原來都有影響。



◆ 久咳竟是心肌炎 迷你葉克膜救命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70760.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8.14

久咳未癒竟是病毒入侵心臟,造成心肌炎;一名男性感冒兩個多月後,因胸痛緊急送醫,才發現心臟衰竭;萬芳醫院為他裝置目前台灣最小型的葉克膜,代替幾乎「罷工」的心臟,漸漸復原。

呂先生是導遊,之前沒有心臟相關疾病,一直保持爬山、運動習慣,身體健康。今年5月出現感冒症狀,斷斷續續咳嗽兩個月,他以為是自己頻繁進出冷氣房引起。沒想到7月中出現心悸、胸痛,到急診後失去意識。

經診斷他是急性心肌炎,病毒入侵心臟造成發炎及破壞;呂先生被送進加護病房時,心臟幾乎已「罷工」。

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李紹榕表示,心收縮率代表心臟能打出的血液量,正常人約50%至60%,但呂先生僅有15%,以致於血壓降低、全身缺血,情況非常危急。在裝上迷你葉克膜後,漸漸好轉,五天後卸除葉克膜,轉入一般病房,今天順利出院。

李紹榕說,這部迷你的葉克膜,僅有可樂瓶大小,搭配兩個電池,僅有800多公克。相較之下,舊型的葉克膜較為笨重,需攜帶20多公斤的主機,在轉送病人時迷你葉克膜較為方便。

當外縣市有心肺功能太差的患者需轉送到其他大醫院,在兩個小時內車程,都可以使用迷你型葉克膜,不必非得要配備傳統葉克膜的特殊救護車才能轉送。

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得一說,急性心肌炎雖然不常見,但如果感冒症狀拖的太久,又合併有喘、心悸、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狀,要提高警覺。

※ 相關報導:

* 心跳停82分鐘被救活 日本新記錄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04389

日本媒體報導,愛媛縣一名六十二歲男性,因心肌梗塞心跳停止長達八十二分鐘後被奇蹟般地救活,而且意識清醒未留下後遺症。醫生表示,這可能創下日本國內最長紀錄。



◆ 三餐怎麼吃?宜好 宜飽 宜少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29405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2014/08/13

俗話說的好:「吃飯皇帝大」,可見對人們來說,吃飯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每個人每天都要吃飯,但是早、中、晚三餐菜色常常有所不同,到底平常該怎麼吃才健康,怎麼吃才可望讓身體無負擔?

專家看法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盈瀅表示,傳統中醫認為,白天陽氣盛,人體新陳代謝較旺,所需要營養供給也較多,這時候食量可略大,到了晚間陽漸衰而陰漸盛,同時也是民眾準備靜息入寢的時候,所需要營養供給也較少,這時候食量可略少。這樣的說法符合現代健康飲食觀,同時也有利於胃腸的消化功能。

此外,張醫師指出,中醫認為,肥胖的人多有痰濕,飲食宜清淡,不宜多吃肥甘油膩類食物;消瘦的人多半陰虛內熱,飲食宜多吃甘潤、生津的食物,以及少吃辛辣、燥烈的食物。建議三餐飲食早餐宜好、午餐宜飽、晚餐宜少,如此才符合養生原則。

早餐宜好

經過一整夜睡眠之後,人體獲得充分休息且精神振奮,但是胃腸卻已空虛,這時候及時進食可望補充體內營養,如此精力才能持續充沛。所謂早飯宜好指的是早餐的營養價值要高、要精,以便身體所吸收,從而提供充足的能量。

午餐宜飽

午飯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為上午活動告一段落,下午活動還需要繼續進行,加上白天能量消耗較大,所以身體必須及時補充能量,因此,午餐一定要吃飽,所謂吃飽是指要保證一定飲食量。當然不宜過飽,過飽只會造成胃腸負擔過重,同時也影響到人體正常活動。

晚餐宜少

由於晚上接近睡眠時間,這時候活動量較小,所以不宜多吃,如果吃太飽的話,容易導致飲食停滯,不但增加胃腸負擔,還會引起消化不良、影響睡眠品質,所以晚餐要吃的少,也不可以餐後即睡,最好稍微活動一下再就寢比較好。古籍《千金要方》有云:「飽食即臥乃生百病」,指的就是餐後不可以馬上躺著睡,否則容易影響到身體健康。

※ 相關報導:

* 胖孕婦暴飲暴食 增胎兒腦麻風險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70764.shtml

懷孕前偏愛炸雞、含糖飲料,懷孕後更是肆無忌憚,猛吃高糖、高熱量食物,一名20多歲胖孕婦罹患妊娠糖尿病,可能影響胎兒發育,增加腦麻風險。婦產科醫師警告,近年胖孕婦越來越多,門診妊娠糖尿病個案增加兩三成。

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上午舉行新書「八顆糖」發表會,八位糖尿病患者在書中分享與糖尿病纏鬥的成功經驗,身為糖尿病衛教師的康婉玲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為了懷孕生子,可是吃盡苦頭。

國內糖尿病患者高達172萬1000人,平均每9.8人就有一名糖尿病患,每4.5人就有一人血糖代謝異常;肥胖女性懷孕後,飲食若再無節制,體重飆升,很容易就罹患妊娠糖尿病。

fsj 提到...

「成功老化」難 小心高齡病來磨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7316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8.15

活得長壽不代表健康,國內一份研究顯示,60歲民眾平均餘命19.6歲,但只有9.3年是成功老化,剩下10年可能失能,女性老年因病失能高過於男性;在慢性病中,則以糖尿病對平均餘命的折損率最高。

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民國102年國人平均壽命高達79.86歲,但晚年卻可能深受疾病糾纏。世衛組織WHO近年提出「健康餘命」的觀念,認為生命要長壽也要重品質,才算成功老化。

東海大學統計學系教授林正祥發表「台灣老人成功與活躍老化之健康餘命探討」,在1993至2003年,共分析4000多筆資料。林正祥說,成功老化要從身體、心理、社會三層面來看,包括日常生活可以自理、心理沒有憂鬱,及認知功能正常、沒有失智,社會層面則是仍有跟親友、他人互動,不是「孤單老人」。

分析國人健康餘命,以60歲國人為例,平均餘命雖有19.6歲,但健康餘命僅有9年,相當於老人會有10年因個體老化帶來許多身體不適。70歲老人平均餘命12.8歲,但僅有5.5年是健康的。

若從慢性病來看,則是以糖尿病對平均餘命的折損率最高,比高血壓、心臟病高,對老年健康影響最巨,以60歲的糖尿病患來說,平均餘命只有14歲,同時健康餘命僅有5年。

另外,雖然女性平均壽命較長,健康餘命卻低於男性,女性老年因病失能情形高過男性。若以一對老夫妻為例,男性平均壽命較短,在男性過世後,年長女性因病失能卻乏人照顧,加上現在少子化,未來女性生命末期飽受折磨時間較男性長,可能過得更辛苦。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常務董事許惠恒表示,如果血壓、血糖、血脂、腰圍超標,易罹患代謝症候群,增加日後心血管併發症,因此要成功老化,縮短老年時的失能年數,建議從年輕時就要注意預防代謝症候群。

※ 相關報導:

* 創傷壓力症候群 醫師建議吃魚油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72160.shtml

王興耀表示,人類碰上重大壓力事件如親人死亡、車禍或地震、海嘯等天災,因受到極度驚嚇,大腦中的海馬迴會因此萎縮,發生注意力不集中、認知或記憶障礙。魚油含有Omega-3,定期攝取可活化神經傳導物質,並補充海馬迴中的DHA,消除恐懼記憶,對於已出現焦慮、睡眠問題及沮喪的憂鬱患者,也有一定的緩和功效。



◆ 94%肝癌兒童 媽媽B肝帶原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04586

自由 2014-08-15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中研院院士、兒童肝炎權威張美惠醫師表示,我國兒少B肝盛行率已降到一%,但仍比歐美和日本高。兒童肝癌好發於六歲左右,常因家長沒有定期追蹤,平常亦無症狀,導致確診時腫瘤已太大或轉移,無法積極治療。

最高風險寶寶 一歲起需篩檢、追蹤

過去研究發現,九十四%肝癌兒童的母親是B肝帶原陽性,本身也是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的張美惠提醒,所有孕婦都應於第一產程做肝炎篩檢,所有新生兒都應從出生當天開始,按時打完B肝疫苗。

針對母親B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都呈陽性的「最高風險寶寶」,務必於一歲時篩檢,確認預防注射是否成功。如果失敗,每半年至一年定期追蹤,才有助早期診斷治療。

國衛院與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調查發現六輕附近學校學童體內的氯乙烯單體(VCM)代謝物硫代二乙酸顯著偏高,VCM是第一級致癌物,長期接觸會增加肝癌風險。中研院副院長、公衛專家陳建仁表示,此研究很重要,後續應針對這些學童早期病變或腫瘤標記、呼吸道或過敏疾病,進行長期追蹤,以確認致病因果關係。

至於生殖細胞瘤,陳建仁表示,可能干擾荷爾蒙分泌代謝的因素很多,包括母親生育年齡、胎兒期的荷爾蒙暴露、出生後環境物質的暴露等,值得繼續深入探討。

衛福部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將依據這份首次出爐的流行病學資料,包括醫院照顧兒童癌症病患現狀,盡量找出兒童癌症診治的相關問題,積極提升兒童癌症照護品質。另外目前醫學中心的設立門檻之一就是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但尚無針對兒童的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將積極推動,盼最快明年就能提升治療品質。

北榮醫師洪君儀完成的台灣第一份兒少族群癌症發生率研究,將一萬兩千三百多筆資料,依國際兒童癌症分類,分別計算年齡標準化發生率(Age-Standardized Rate,ASR),單位為百萬分之一。ASR是一種統計方式,以世界人口做年齡校正後,已去除人口組成不同的影響,是公認可做國際間比較的統計標準。



◆ 近六輕學童罹癌風險高 台塑:調查不夠客觀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04587

自由 2014-08-15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國衛院調查發現最靠近六輕的雲林橋頭國小許厝分校,學童尿液中有致癌風險的硫代二乙酸含量較其他三校高,台塑集團昨對這個結果表示「深感訝異」,贊成組成國際性專家委員會議討論研究方法,確保報告能夠公正客觀。

國衛院調查發現,橋頭國小許厝分校學童尿液中的硫代二乙酸含量,是其他三校平均值的二倍。但國衛院也說,硫代二乙酸並無一般民眾正常值可供參考,無法判斷數值是否偏高?或是否影響健康?但家長強烈質疑與六輕排放氯乙烯有關。

台塑安全衛生環保中心處長洪宗益指出,暴露在氯乙烯的環境中雖是尿液中含有硫代二乙酸的原因之一,但暴露在二氯乙醚、二氯乙烯、二手菸之中,及使用塑膠容器裝食物或食用維他命等,也可能使尿液中的硫代二乙酸升高,且此次研究只做一次調查,一間學校的樣本數只有數十件,數據仍待調查。

洪宗益表示,先進國家對尿中代謝物硫代二乙酸並無規範標準值,且多停留於研究階段,一般做法上則為檢測環境中氯乙烯濃度是否合乎標準,而非檢測尿液中硫代二乙酸含量。

洪宗益表示,目前生產廠房製程全密閉化,且針對逸散管制有五道嚴密防護及監測措施,會持續加強落實污染管制,並會定期進行員工及民眾健康檢查。



◆ 「鹽」多必失 每年165萬人喪命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04706

自由 2014-08-15

〔編譯顧佳欣/綜合報導〕一般人總以為飲食中的鹽分過高,攝取過多的鹽會增加腎臟及心臟血管的負擔,容易導致高血壓、水腫及心血管等疾病。美國科學家最新跨國研究便顯示,全球各地民眾攝取的鈉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值的近2倍,導致每年有165萬人死於鹽分攝取過高的相關疾病。

不過,加拿大學者的研究卻指出,鹽分攝取量太低也不利於人體健康,未超過60歲且沒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風險者,攝取略微超過標準的鹽分,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影響。換言之,健康的人體可攝取超過現有建議值2倍左右的鹽分,現行標準有放寬的必要。
另份研究建議 放寬標準

這兩份研究都刊載在最新一期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適逢美國政府準備限制加工食品與餐廳食物用鹽量之際,因而引發討論。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則說將研議這兩份研究,確認是否需要減鈉。

美國哈佛大學和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針對全球66國食鹽攝取量的調查所做的研究顯示,2010年全球每人每日平均攝取3.95克的鈉,是WHO建議值2克的近2倍,過多的鈉引發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165萬人因此死亡。研究發現,不同地區之間也有差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每人每日鈉攝取量是2.18克,中亞則高達5.51克。

另一份研究則是由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人口健康研究中心的尤瑟夫(Salim Yusuf)領軍,發現每日鈉攝取3克以下者,有27%機率罹患心臟相關疾病,反而高於每日攝取3至6克(約8到15克的鹽)者,全世界4分之3人口都處於安全區,大多數人維持現狀即可。

這項研究雖被認為並非嚴謹的實驗,但其追蹤17國超過10萬人,規模為歷來最大,主要來自加拿大和中國,其中4成是高血壓患者,以尿液檢驗測出人體的鈉含量。不過,因尿液檢測每日僅一次,引發學界批評為只是觀察結果,而非因果關係。

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對於每日鈉攝取量,WHO建議16歲以上成人以2克(約5克鹽)為上限。許多心臟病防治團體也建議應控制在1.5到2.4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