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7

守護地球

◆ 戀上「火金姑」 哈佛女來台念昆蟲系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38971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2014/10/06

「台灣很美、昆蟲種類很多,台灣真的是個寶島。」美國哈佛大學演化生物系畢業的姜安蓉,毅然選擇來台念書,吸引她的誘因之一,就是台灣研究螢火蟲復育的成果。

有別於國外專精螢火蟲的基礎生物學研究,如種類、發光原理等,台灣的螢火蟲研究,除精確掌握數量、分布,甚至還專精復育,都市叢林螢火點點的復育情形,讓國外驚豔。

每三年舉行一次的螢火蟲國際年會,二○一七年的年會已決定在台舉辦。在台大昆蟲系念碩一的姜安蓉,未來將從事螢火蟲發光研究,也被系上戲稱是國際年會的「秘密武器」之一。

台大昆蟲系教授楊平世表示,台灣研究資源豐富,過去雖也吸引不少外國學生來台就讀,但英美先進國家的學生的確較少,當初看到有哈佛畢業生報考,系上老師覺得既驚訝又有點興奮。

廿三歲的姜安蓉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中文、台語說得嚇嚇叫,讀寫都難不倒她。她表示,大一開始學中文,曾到政大當交換生,還在高雄待了半年學台語,「高雄是個很有台味的城市」。

姜安蓉說,為學好中文,常看台灣偶像劇,最愛藝人汪東城,汪東城主演的每一部偶像劇她幾乎全看過;也常聽台灣流行歌,五月天、SHE等天團都是她的最愛。

她表示,她對台灣的印象非常好,再加上台灣屬亞熱帶國家,昆蟲種類多,交通又便利,畢業後即決定來台念碩士,未來想當研究學者或是科學記者,希望可以推廣科學新知。

個性活潑的姜安蓉,還自拍影片上傳YouTube,分享學習語言心得並分享昆蟲常識,先後介紹過縮頭魚虱、沙漠螞蟻等,還有道具說明,相當有趣。她說,台灣人都相當友善,她樂於與台灣人交朋友。



◆ 壺穴當烤肉架 珍貴景觀燒成黑炭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19102

自由 2014-10-06

〔記者林欣漢/基隆報導〕基隆瑪陵坑翠谷橋旁獨特的壺穴景觀,吸引許多遊客造訪,但常發現有人在壺穴上烤肉、戲水,假日過後留下大量垃圾,居民勸告,還遭回嗆「管太多」,基隆市政府表示「無法可管」,只能勸導,導致珍貴壺穴地景破壞情況日益嚴重。

遊客缺公德心 基隆市府︰無法可管

壺穴是特殊的世界級地理景觀,形成原因是岩石遭到湍急流水侵蝕、切割產生坑洞,流水又在坑洞中形成小漩渦鑽蝕而成。

基隆河特殊的壺穴景觀,在平溪至八堵間的流域處處可見,包括平溪大華壺穴群、瑞芳猴硐壺穴群、基隆暖暖壺穴群等,總數超過三千七百餘個,密度居全球之冠。但許多慕名到訪的遊客,常直接進到壺穴區域釣魚、戲水及烤肉,為壺穴生態帶來龐大壓力,也讓當地居民相當心疼。

瑪陵坑當地居民說,不少年輕人結伴前往烤肉,不但直接在附近撿拾枯枝點火,把壺穴燒得焦黑,還在壺穴上拿石頭敲打砸魚,最離譜的是噴漆留言塗鴉,曾當場厲聲制止,多數遊客知道壺穴重要性後,大多會道歉,但仍有部分態度惡劣回嗆「只是好玩,住海邊管太多」,讓人氣結。

基隆市府產業發展處農林行政科長許財生指出,基隆河沿岸的壺穴地形,今年已被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告列為「地質遺跡敏感區」,但目前地質法並未針對破壞地質的行為訂定相關罰則,因此只能勸導勿在壺穴上烤肉、噴漆,要開罰沒有法源依據,可說是「無法可管」。

他說,市府會持續宣導守護壺穴自然地景,建立民眾保護壺穴的觀念,也請轄區警方、當地居民協助把關,勸導民眾勿破壞壺穴珍貴資產。

※ 相關報導:

* 溪仔墘大會師 簽署河川日宣言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9320

「全國河川日」回到台灣歷史起點的台江舉行,台江流域小隊與在地社區、學校,昨日下午在台江海尾寮的溪仔墘大會師,以走讀台江山海圳綠道、搭船巡守鹽水溪方式,共同喚起大家重視河川保育。

* 華航加入大園淨灘 清了15噸垃圾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980494.shtml

大園鄉公所昨天在大園圳頭村沿海展開秋季淨灘,華航志工社員工眷屬和大園鄉各村志工,沿著過去的「黃金海岸」3、4公里沿岸,撿拾清理漂流上岸的垃圾、廢棄物共15噸垃圾,一新大園沿海面貌。

這項大園鄉秋季淨灘活動,由大園鄉所承辦,中華航空土工社員工、眷屬200人,在副總高星潢帶隊下,在大園鄉圳頭軍史公園,會同全鄉16個村的老少環保志工、獅子會員,總共1200多人參與,「還原清新乾淨的海岸線」。



◆ 遊客怎樣都要餵 動物吃到生病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8981355.shtml

【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10.06

中國大陸北京動物園昨天遊客人數高達8萬,然而園內「禁止投餵動物」的告示牌形同虛設,遊客甚至為了餵成功使出渾身解數。

鳳凰網報導,一位個頭不高的老婦從好幾公尺外一路助跑,才成功把半個饅頭拋過近5公尺高的玻璃圍幕。看著黑熊迅速吞食,老婦和她的丈夫以及其他遊客都很興奮,一邊看黑熊進食,一邊拍照。後來又重複幾次。沒有工作人員阻攔,附近將近十塊的「為了動物的健康,請您不要投餵」告示牌幾乎沒有人看一眼。

猿猴區雖全封閉的玻璃圍幕,但底部是兩層細密的鐵柵欄,遊客們將蘿蔔條削細、麵包揉碎、橘子皮展平……塞進鐵柵欄縫隙裡,讓猴子伸手接應。在猴山的鐵柵欄縫隙中,塞著不少猴子們漏接的食物。

動物園飼養員表示,園內除了兒童區,允許餵食的動物只有長頸鹿和大象,雖已安排不少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負責勸阻投餵,仍難招架十一長假的大客流。飼養員說,不少遊客誤以為餵食是愛護動物,但動物面對太多遊客,吃了很多奇怪的東西。遊客走了,動物病了,靈長類動物每年因為投餵得糖尿病的都不少。

※ 相關報導:

* 象寶寶跌入坑洞哭喊 母象飛奔救女
http://udn.com/NEWS/WORLD/WOR7/8981147.shtml

....一頭小象奧梅沙(Omysha)不慎跌入坑洞中,儘管牠使盡了全身的力氣,還是無法爬出坑洞,只能在原地發出哀嚎聲。在一旁的母象聽見奧梅沙的哀嚎後,與另一頭大象就趕緊衝往坑洞旁,成功用鼻子幫助牠脫困,遊客將這一段溫馨感人的畫面PO上網,讓網友們直呼:「太揪心了!」

* 全球遊行 守護大象、犀牛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80146.shtml

世界多座城市4日舉行動物保育遊行,呼籲對大象和犀牛進行更多保護,活動人士警告,大象和犀牛可能在20年後瀕臨滅絕。

BBC報導,成千上萬人在歐洲、美國、非洲、亞洲一些城市,舉行「全球大象與犀牛遊行」。野生動物保護人士警告,由於對象牙和犀牛角的需求,全球每年有35000頭大象和1000頭犀牛遭捕殺。

學習與自然共存
地球生病了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紅珊瑚瀕危 文化部竟帶頭銷中國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19335

自由 2014-10-07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中客來台愛買紅珊瑚,漁業署年初放寬珊瑚漁船執照已遭批評,文化部竟又在今年五月將紅珊瑚納入文創產業的「價值產值化計畫」中給予補助,並以行銷中國市場為目標。環團痛批,文化部助紂為虐、推波助瀾,台灣生態將付出代價。

中客買伴手禮首選

觀光局去年調查,中客購買珊瑚等珠寶占卅四.六%,已居伴手禮首位。文化部八月宣布成立「台灣三寶」品牌,共同行銷紅珊瑚、台灣玉、藍玉髓等。不僅廣邀兩岸知名珠寶界人士參加設計競賽與拍賣會,八月時還找兩名中國籍的行銷專家,大談「從中國消費市場看『台灣三寶』在中國的發展的契機」。

事實上,從二○一一年起,文化部即每年編列二三○萬元舉辦寶石珊瑚設計比賽,今年更將相關產業納入文創產業的獎勵,補助一千一百萬元,不僅如此,連文化部主管的「行政院文化獎章」也以珊瑚為裝飾。

寶石珊瑚設計納文創產業補助

綠色和平海洋保育專案主任顏寧說,紅珊瑚成長速度緩慢,每年只長○.二到二公分。漁船以沈石打珊瑚,用網子盲目亂拖、勾纏,對深海生態造成破壞,而打撈上來的,很多都是殘枝、枯枝,顯示資源正拉警報。

顏寧指,紅珊瑚在二○○八年已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三的物種,美國與其他國家也提案放入附錄二,保育成為趨勢。從二○一一年起,蒂芬妮(Tiffany & Co.),以及珠寶設計師與旗下品牌Temple St. Clair、Lela Rose、Vena Cava和Michael Aram等,已響應不再販售寶石珊瑚,或以其做為設計材料。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任賴威任批評,文化部只看到中客市場、文創產值,卻缺乏保育觀念。漁業署應從源頭管理,才不會製造後端的市場與需求。

文化部考慮取消補助

文化部新竹生活美學館長莊三修解釋,文化部推廣的是合法的、有漁業署證書的,若外界有疑慮,明年將取消補助。漁業署組長王正芳表示,目前僅核准六十艘珊瑚漁船,並限制在五個漁區作業,進港後要登記數量,絕對「嚴審嚴管,做好科學研究」。



◆ 讚!捷運站出入口 讓位護老樹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9539

自由 2014-10-07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松山線捷運站出入口,為老樹讓位!台北市捷運工程局透露,松山站五號出入口原本要做在人行道上,但被兩棵百年老榕樹擋住,捷運局為此變更設計,將出入口與當地松山國小共構,順利留下老樹。

老榕樹約種植於一八九五年,今年已近一百廿歲,枝繁葉茂,大熱天坐在樹下乘涼很舒服。八年前松山線開工時,遇上這兩棵文化局列為保護對象百年老樹,捷運工程局決定變更設計。

捷運工程局土木科人員說,按原設計,車站出入口會緊貼著兩棵老樹,挖地基時甚至可能會傷到樹根,工作人員大傷腦筋,卻又找不到地方放車站出入口。後來,正好松山國小要改建,出入口工程就跟著一起共構,難題迎刃而解。

如今松山線即將通車,在松山站五號出口松山國小一出站,就可看到兩棵大榕樹,附近居民稱讚,這是公共建設保護老樹的好例子。

※ 相關報導:

* 路樹蓋布纏膠帶 「養護 別撕」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982772.shtml

高雄美術館周邊行道樹,近日被民眾發現「膠帶纏身」,撕開膠帶後,樹皮上有大片白斑狀物體,看起來像樹生病。市府獲知後趕緊澄清,原來「纏膠帶」是養護工程,白斑是「保養樹脂」,呼籲民眾可別去撕膠帶。

* 龍潭國小荒蕪濕地 變生態園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9459

礁溪鄉龍潭國小約三百坪教學農園預定地,長期未使用導致雜草叢生、蚊蟲孳生;社區取得校方同意,爭取水保局窳陋點改善經費,鄉公所也大力協助,將該處變身為教學生態池,建置草寮、農具,營造農村景象,開放民眾及學生參觀。



◆ 時論─還要枉死多少鯨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7000460-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07日 李武忠

繼發生鯨鯊野放不當導致死亡後,國內海生館再度傳出從國外以教學研究名義進口的10隻白鯨至今已有7隻死於非命,比率確實偏高,國內動物保護團體對於該館圈養環境與動物照護能力多次提出質疑,此事件可能引來國際動保團體關注,恐損及我國的保育形象。

海生館有必要對外清楚說明並提供飼養管理紀錄和解剖報告供外界檢驗,尤其這些白鯨係屬保育物種,當年係以教育研究之名專案進口,這些年是否違反當初申請規定從事商業行為,相關主管部門心知肚明,應主動邀請學者專家進行全面檢測以昭公信。

根據報載教育部當年係以BOT方式核准海生館與海景公司經營,而靠著白鯨及鯨鯊等明星物種,確實賺進大把鈔票,光101年營收就高達8億,但隔年回饋給政府的權利金卻只有2500萬元。除海生館外,這些年國內國有大型水族館採取BOT(興建─營運─轉移)模式或OT(營運─轉移)經營模式產生法令、經營模式、管理、動物福祉等諸多爭議,確實到了應該徹底檢討修正的時候了。

過去一些大型水族館係由官方經營,在水生生物保護,海洋生態教育宣導等方面,確實發揮相當大功效,也獲得外界好評,澎湖水族館就是一例。然而自從政府以維護人事等經費龐大為由,將這些水族館以BOT方式委外後,承攬的民間企業在以經濟獲利為最大考量下,為節省成本在設施更新、器械維護、人事費用、魚種更新上處處予以限縮,並以「研究」、「保種」、「教育」等理由取得政府相關單位特別許可(與海生館做法如出一轍)。

之後自國外進口稀有珍貴保育類等動物吸引觀眾買票進場,卻未見相關研究報告,也沒有給予妥適的照顧,經常發生飼養水族因環境不適、疏於管理照顧、疾病感染等因素而死亡的情形,明顯違背原先申請時的目的以及相關保證。而研究更發現圈養對某些大型魚類如鯨鯊等的生存是極其不適當(甚至是種折磨)的。國外動物保育團體對此也呼籲過,要求台灣重視生物的生存權,建議可以透過科技,幫助參觀民眾更了解鯨鯊在自然界中的真實面貌、習性、迴游方式、牠們的生存危機,不要只靠活體展示。

遺憾的是,面對上述缺失與質疑,相關機關始終消極以對,未主動邀請學者、專家、業者共同檢討修正,讓錯誤政策持續下去,既浪費民脂民膏,也給海洋保育做了最不良的示範。台灣要從事海洋魚類保育正確的作法應該依循國際保育趨勢,以劃設海洋保護區來代替陸上圈養保育方式,畢竟棲地保護可以讓整個生態系獲得保存,生物資源才能生生不息地被永續利用,明顯優於傳統物種保育。

以台灣彈丸之地究竟能容納多大規模以及多少數量的海洋生物保護區,才能對資源做最有效利用,政府應該重新規畫、評估並找出最適的經營模式,才能兼具營利、教育、休閒等功能。別再盲目擴充海生館,最後落得海洋動物墳場的罵名。(作者為農經學者)

※ 相關報導:

* 202隻嬌客 度冬黑琵比去年多3倍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9625

東北季風吹拂,飛抵七股黑面琵鷺保護區度冬的黑面琵鷺數量已逾兩百隻,為去年同期的四倍;民眾除可上台江國家公園官網觀賞黑面琵鷺即時影像,保護區賞鳥亭內,也備有望遠鏡供民眾觀察。下月初登場的「黑面琵鷺保育季」,相關活動即日起受理報名。

fsj 提到...

宜蘭國家級52甲濕地 填土近800坪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985015.shtml

【聯合報╱記者鍾知君/宜蘭報導】2014.10.08

宜蘭縣52甲溼地是國家級重要保育濕地,濕地內有許多稀有的動植物生態,也具有重要的滯洪功能,宜蘭縣環保局日前發現有民眾在52甲溼地範圍自行填土,違反區域計畫法、嚴重破壞濕地環境,將研議開罰。

縣環保局廢棄管理科科長黃秋嫆表示,地主填土的面積約786.5坪,上面還有木頭、塑膠類等垃圾,地主說堆置在土地上的營建剩餘土石方是元大食品廠、萊茵花園汽車旅館及元隆飯店等處建築物興建及拆除時的土石,至於是否有符合原施工的拆除計畫,縣府建設處會再查明。

地政處處長黃志良表示,地主的行為已經觸犯區域計畫法,詳細情形等到環保局和農業處商討出會勘結果,再進一步懲處。

農業處畜產科科長吳銘峰說,宜蘭縣有6個濕地,其中5個都是公有地,而52甲溼地面積大約有90萬4475坪左右,保水面積約13萬9150坪,除了水圳是公有地外,濕地幾乎80%以上的面積都是私有地,內政部在96年公告52甲溼地為「國家重要濕地」後,禁止民眾在溼地內任意開發和進行農業行為。

吳銘峰表示,雖然濕地保育法明年2月才施行,但農地填土未經申請本身就觸犯農業發展條例,而且改變濕地原有地貌也破壞環境,如果人人都擅自填土開發,本來可以滯洪的溼地會因為低窪被填高,導致如果遇到爆雨時,雨水會因溼地無法調節,溢流到附近的社區,造成嚴重影響。

※ 應該用極刑懲罰。相關報導:

* 東營濕地景觀 最美城市名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08001076-260203

山東北部城市東營位在黃河入海口,在此得天獨厚天然環境下,東營不僅擁有大陸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生態系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面積更達1,530平方公里。其中獨特的「濕地」景觀,也成為該市最美的城市名片。

位於東營市河口城區西郊的「鳴翠湖濕地風景區」,不僅是大陸國家4A級景區,也是當地民眾休憩娛樂的場所。依據規畫,鳴翠湖以「黃河、石油、海洋、濕地」4種不同的文化意象為主軸,並以大片的綠地、湖面及廣闊遊憩空間為特色,將其打造為具備生態旅遊、文化休閒、購物娛樂為一體旅遊新景點。



◆ 離譜!父親為祭典宰羊 意外殺死兒子
http://udn.com/NEWS/WORLD/WOR7/8985815.shtml

【聯合新聞網╱特約記者鄧佩雯/綜合報導】2014.10.08

土耳其一名父親,為了要進行伊斯蘭教傳統節慶「宰牲節」的祭拜,在家裡宰羊獻祭,不料羊因受到驚嚇,從六樓跳下,卻壓死了在一樓玩耍的兒子。

根據《鏡報》報導,這名名叫梅默特(Mehmet)的父親,因為家裡沒有足夠地方可以舉行儀式,於是決定在自家六樓陽台宰羊獻祭,而當時,他的兒子13歲的依德林姆(Heval Yildirim)正與朋友在街上玩耍。然而,在準備宰羊的時候,羊隻疑似受到驚嚇,越過陽台的小柵欄,一躍而下,意外壓死了依德林姆。

檢察官向媒體表示,這起事件可能是世界上第一起。而梅默特則說:「除了難過以外,沒有什麼可以說的。」

「宰牲節」又稱為「古爾邦節」,在伊斯蘭曆每年的12月10日,是伊斯蘭教的重要節日,換成今年西曆,正好是10月4日、5日。而羊隻被宰後,三分之一留給家裡,三分之一給親戚朋友,剩下的三分之一則分給窮人,確保所有的穆斯林都有肉可食。

※ 冤冤相報何時了?

* 1週死2隻 金門水獺又被「路殺」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9764

珍稀保育動物水獺又在金門遭「路殺」,這是一週內第二隻在路上被發現死亡的水獺;縣府昨天表示,將進行DNA 鑑定,以確認族群歸屬。

....保育團體九月二十八日發起「還給金門水獺一個家」遊行,三十日在金寧鄉發現一隻水獺疑遭車撞「路殺」,民間撻伐聲四起,未料,前晚十一時許又發生一隻水獺在環島北路警光會館路段疑遭車撞,水獺躺在血泊中橫死街頭,再引唏噓。



◆ 關渡候鳥季 黑面琵鷺來探路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9863

自由 2014-10-08

〔記者蔡亞樺/台北報導〕關渡自然公園進入十月候鳥季,近來出現一隻國際級保育類候鳥「黑面琵鷺」,在北部相當難得一見,好似歡迎第九屆「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登場。來自國外的藝術家,將進行十五天現地創作,蒐集大自然材料,組合大型裝置藝術;分別在關渡公園、台北藝術大學等地展出至年底,讓民眾賞鳥之餘也能體驗藝術。

動物保護處表示,關渡公園核心保育區的棲地復育工程完成後,今年候鳥飛入棲息狀況明顯變好,公園內多了許多候鳥,包括冬候鳥類的數十隻小水鴨抵達及秋冬雁鴨,是公園內數量最多的過冬族群;接著琵嘴鴨、綠頭鴨也登場,尖尾鴨稍晚報到,兩天前還觀測到黑面琵鷺。

動保處組長翁億齡說,保育意識抬頭,數量稀少的黑面琵鷺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大多飛往台南七股地區過冬棲息,此時出現在關渡公園,推測是黑面琵鷺的先遣部隊「來探路」,北部地區大概只能在關渡看到,這段時間陸續還有零星的黑面琵鷺出現在關渡,民眾有機會欣賞到。
自然裝置藝術季開張

為迎接候鳥,一年一度的關渡裝置藝術季也開幕。動保處說,今年有來自菲律賓、加拿大等國家的五位藝術家,利用樹枝、枯葉、泥土、竹子等材料,組合成大型裝置藝術;作品分別在關渡公園、北藝大及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展示,即起至十二月卅一日止展出。

動保處還說,「二○一四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於廿五、廿六日登場,將舉辦小水鴨說故事、五感體驗的闖關遊戲、濕地音樂會及野望自然影展等一系列活動,為賞鳥博覽會提前暖身。相關訊息可查詢野鳥協會官網(http://www.wbst.org.tw)。

fsj 提到...

悠活渡假村案再闖關 環盟轟程序違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87514.shtml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2014.10.09

悠活案環評結果已於今年3月公告,環保署對縣府的「有條件通過」有意見,要求審查委員確認各項意見;縣府昨天尷尬召開環評會議,針對審查結論進行修正,雖未改變環評結果,但環盟直指縣府根本程序違法,要提「行政訴訟」。

屏東縣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指出,當初「有條件通過」的環評,如有問題,就應該重新環評,不該發給營業許可執照,縣府怎麼能只針對結論修正,這根本是程序違法。

屏東縣政府去年12月31日,就悠活麗緻渡假村環評審查,有條件通過悠活環評案,出席委員一致要求悠活須提高放流水標準、1年內達到零排放目標,且有關水土保持事項需經主管機關確認等,並於今年3月27日公告審查結論。

不過,環保署今年8月要求悠活案的審查結論,應增列綜合評述及提請委員確認各項審查意見,不能再出現「有條件通過」的字眼,為此,縣府昨天不得不再度開會審查「悠活麗緻渡假村環境影響說明書」,針對結論進行修正。

昨天經冗長討論後,悠活公司承諾於取得使用執照後,1年內達成廢水零排放之目標,解決因污水排放所造成的環境影響。全案最後認定已無環境影響評估法第8條及施行細則第19條所列各款情形之虞;確認環境影響說明書已足以提供審查判斷所需資訊,無須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

悠活渡假村共分為6區,除1、2區取得合法旅館登記,3至6區則是以集合住宅的名義,經營一般旅館,縣府除了已經針對違規營業部分開罰2次外,今年6月4日也著手追繳不法利得1300多萬元。

※ 相關報導:

* 琉球 籌設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0202

琉球鄉潮間帶生態豐富,每年吸引近四十萬遊客登島,遊憩壓力造成潮間帶生態受到破壞,鄉民自發性組成團體並訂定規則保護潮間帶,公部門鑑於維護生態已成為全島普遍共識,正朝著將琉球劃設為「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的方向努力。



◆ 又見大樹剃光頭! 南投市黑板樹剩枝幹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87593.shtml

【聯合報╱記者紀文禮/南投報導】2014.10.09

南投市建國路、民生街口停車場周邊種植的高聳黑板樹,因樹冠過密逼近民宅,南投市公所委由承包商「適度修剪」,未料,近20棵黑板樹樹冠幾乎全被「剃除」,只有少數幾棵還留有些許綠葉,其餘只剩枝幹。

曾姓市民昨天指出,綠樹資源越來越受重視與保護,最近集集綠色隧道施工剷斷樹根才引起軒然大波,沒想到南投高中前面的停車場,又將大樹「修理」得像樹棍,實在讓人看不過去。

南投市公所工務課長曾建閔指出,建國路、民生街口停車場的黑板樹是前天修剪的,將整個樹冠鋸得幾乎精光,完全不符市公所要求的適度修剪,昨發現後,已與委託修剪的承包商再次檢討契約內容,確認承包商有違失。

曾建閔說,雖然承包商表示是因考量黑板樹生長快速,才會沿習舊的工法,將枝幹修剪得較為徹底,市公所已要求承包商須負責妥善養護這些被修剪過頭的黑板樹,直到恢復生機綠葉榮茂,如果,有黑板樹因此斷送生機,承包商也須負責補植處理。

※ 相關報導:

* 恐怖動物園 把園內動物「上桌」給遊客吃
http://udn.com/NEWS/WORLD/WOR7/8988823.shtml

瑞士一家動物園日前遭人揭發,指園內因動物過多而且空間不足,該動物園竟然把過剩的動物「安樂死」,並且「回收」再製成食物供遊客食用,殘忍且不人道的做法讓外界嘩言。



◆ 英研究: 死後靈魂真的會出竅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009001188-260408

中時電子報 2014年10月09日 江靜玲

我們的靈魂真的會出竅嗎? 根據英國南漢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一項研究顯示,人在死後(大腦已完全停止運作)下,「意識」仍可能持續運作。

這項針對2060名心跳停止病患進行的研究(其中330名最後心跳恢復存活)顯示,這330名存活者中有140名病患均表示,從死亡到恢復心跳期間,依然有某種意識存在,但無法記得細節。

研究發現,一名57歲、臨床診斷已「死亡」3分鐘的病患,其意識並未完全消失,待心跳恢復後,且能詳細描述自己「死亡」時病房內發生的事。研究人員將病患陳述和實際狀況比對,幾乎完全吻合,可信度十分高。

接受研究的對象中,有一些人表示,在被搶救期間見到許多奇幻的光芒,或是有一種被某種不明力量從深水中拉起來的感覺。近13%的病患說,在心跳停止和被回復心跳期間,能感受到靈魂與肉體分離,有些人說自己「走到」病房一角,觀看醫護人員對「自己」的急救過程。

fsj 提到...

印尼洞穴繪畫 撼動歐洲文化搖籃地位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20328

自由 2014-10-10

距今至少有4萬年歷史

〔編譯俞智敏/綜合九日外電報導〕科學家研究發現,印尼中部蘇拉威西島上七座洞穴的史前繪畫,年代最久遠的距今至少有四萬年歷史,包括描繪「鹿豚」和人類手部輪廓等具象圖案,很可能改寫世界藝術史。印尼政府九日矢言會加強保護這些珍貴的洞穴繪畫,並打算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請將其列為世界遺產。

印尼和澳洲科學家八日表示,他們使用高精密方法測定這些繪畫的年代,結果發現印尼洞穴畫作的古老程度和歐洲已知最早的岩石藝術相當,而歐洲洞穴繪畫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早期人類文化成就的搖籃,但印尼洞穴繪畫的時代可能與歐洲第一批洞穴繪畫同時,甚至可能更早。這項研究結果已經公布於「自然」期刊上。

澳洲格里菲斯大學年代測定專家歐伯特表示,過去一般認為,西歐是距今約四萬年前洞穴繪畫及其他具象藝術形式等早期人類藝術活動象徵性大爆發的中心。

歐洲人抽象心智先進地位不再

澳洲臥龍崗大學考古學家蘇提克納也說,印尼蘇拉威西島居民與歐洲同時代人進行同樣的藝術活動,顯示洞穴藝術可能是同時在全球各自出現,包括歐洲和東南亞等地。蘇提克納表示,「岩石藝術是過去人抽象思考的指標之一,是我們可能視為『現代』人類特徵之一的開端。」研究結果顯示,歐洲人已不能再獨佔最先發展出抽象心智的地位。

這項研究的焦點為十四件洞穴繪畫,包括十二個人手輪廓圖案,年代最久的距今至少約四萬年,約與西班牙的「城堡」洞穴(El Castillo)相當,以及兩隻以自然主義風格繪製的動物,其中之一為鹿豚(babirusa),另一個則可能是豬,距今至少有三萬五千年,年代較距今約兩萬六千年至一萬八千年的法國蕭維(Chauvet)與拉斯科(Lascaux)洞穴動物繪畫更久遠。歐伯特指出,鹿豚圖案是全球已知最早的具象描繪。

這些岩石藝術都是繪製在蘇拉威西島南部馬洛斯(Maros)附近的石灰岩洞穴中,大部份的繪畫都是用一種稱為紅赭石的顏料繪製,創造出紅色和深紫紅色的作品。儘管蘇拉威西島上的洞穴藝術為人所知已有數十年之久,但過去從未測定其年代,部份專家原本估計這些繪畫距今約一萬年。馬洛斯目前有一百三十八個歷史洞穴由地方官員負責看管,但一直沒有建立各洞穴完整的資料庫。



◆ 全國最美校樹 徵選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989888.shtml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2014.10.10

為了推廣親樹愛樹的觀念,福田樹木保育基金會首次舉辦「全國最美校樹選拔」,即日起至11月10日徵選。基金會表示,「投稿」者都將安排樹木公益健診,優選3名還可獲得老樹養護金5萬元。

詳細資訊可上基金會官網查詢,網址為http://www.futien.org.tw/,或電洽26623166。



◆ 普亭野放東北虎 「偷渡」到大陸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990255.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克倫/綜合報導】2014.10.10

俄羅斯總統普亭今年野放三頭瀕臨絕種的東北虎,其中一頭被發現已游過黑龍江、越過中俄邊境進入中國,為避免「總統虎」遭獵殺,大陸官方已啟動保護措施,未來不排除放牛,防老虎餓著了。

普亭今年五月,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阿穆爾州自然保護區內野放三頭隻東北虎,生態學家為掌握行蹤在老虎身上安裝追蹤器,這三頭「總統虎」分別取名:鮑里亞、伊洛娜、庫賈,而非法出境的是「庫賈」。

新華社引述黑龍江蘿北縣林業局長兼太平溝自然保護區主任陳志剛指出,日前俄羅斯一位專家打來電話說了這件事,並指出監測到的老虎位置,希望大陸予以保護,而老虎應是在中俄交界黑龍江邊,嘉蔭縣和鶴北林業局交界的地方。

陳志剛表示,此交界地屬於蘿北縣的太平溝自然保護區,其面積超過兩萬公頃,區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老虎應該不用擔心食物問題,若真的有必要,園區會考慮投放牛等動物,不讓老虎餓著。

為避免「總統虎」遭獵殺,當地森林公安人員已告知農民要注意安全,並在保護區內架設六十多部紅外線相機,希望能補捉到老虎影像;此外,保護區也調派人員清理不利老虎活動的因素,像是捕獵夾等器具。

從追蹤器傳回的位置看,「庫賈」是於五日游泳渡過黑龍江,進入中國境內,俄羅斯的生態學家認為,牠應該是來尋找食物,但他也擔憂「庫賈」會被中國農民所射殺,甚至被吃掉。

目前中俄雙方並無「逮捕並遣返」庫賈的計畫,而「總統虎」的確切位置也被視為「國家機密」。東北虎是全球十大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與東北山林裡,而中國的野生東北虎數量已不足廿頭。

fsj 提到...

愛呷海口魚…小心吃到K他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3000374-260114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13日 陳瑄喻/台北報導

有些老饕愛吃海口魚,但小心吃到K他命、搖頭丸!學者調查發現,台灣沿海海域驗出13種藥物殘留,甚至驗出K他命、搖頭丸成分,毒物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在海水中進入食物鏈,最後累積在大型魚類體中,民眾若長期食用,恐傷害身體進而引發疾病。

海域驗出13藥物殘留

這份研究是由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李宗霖帶領其研究團隊,首次針對台灣西南沿海進行研究調查,除了在海水中發現含多種抗生素、消炎止痛藥與咖啡因成分,甚至驗出K他命、搖頭丸、麻黃鹼等違禁藥物成分。

其中驗出最多的藥物成分依序為:安比西林(Ampicillin)抗生素、磷酸可待因(Codeine)麻醉止痛藥、紅黴素(Erythromycin)抗生素、消炎止痛藥(Ketoprofen)、咖啡因(Caffeine)等,有些還是管制藥物。

人類排汙進魚食物鏈

李宗霖表示,人類雖不會直接喝下海水、河水,但人類不斷排放汙染物質到環境,甚至海洋中,因藥物本身就是治療疾病用的物質,最終這些汙染物終將有機會透過浮游生物等魚類食物鏈,又被人類食用。

李宗霖認為,這樣的影響結果就好比無論生病與否,人類卻被強迫一直在吃藥,即便沒有立即的健康影響,用藥過多的副作用,以及對舊有藥物衍生的抗藥性,人類仍難逃自食惡果的命運。

為何會驗出K他命、搖頭丸、麻黃鹼等違禁藥物?李宗霖說,推測是警方臨檢時,吸毒者為避免查緝,將這些藥物往馬桶裡沖;或每年大型音樂祭時,有民眾偷偷攜帶違禁藥物,遭警方查緝時就隨手往海裡丟。

大魚脂肪及內臟最毒

李宗霖認為,除了民眾習慣性將廢棄藥物、藥水往馬桶倒,沿海養殖業者長期使用抗生素養殖魚、蝦、雞、鵝等生物,也是造成海水被藥物汙染的主因之一。

「活得久的大魚,累積在身體中的藥物成分也越多!」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浮游生物先吃下含藥物成分的海水,小魚再吃下浮游生物、大魚又吃了更多的小魚,藥物成分經食物鏈層層累積,就蓄積在大魚體內,這些藥物成分尤其會大量累積在魚皮、脂肪及內臟,因此建議民眾若要吃大型魚,盡量吃魚肉就好。

※ 大家把廢棄物往海裡丟,然後再吃海產...



◆ 「夢幻花」重生 黃色牽牛花複製成功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94561.shtml

【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10.13

曾記載於江戶時代圖譜中,但已經絕種多時,被稱為「夢幻牽牛花」的黃色牽牛花「重生」了。

共同社報導,日本基礎生物學研究所、鹿兒島大學以及三得利公司合作的研發團隊宣布,成功複製黃色的牽牛花。

基礎生物學研究所植物分子遺傳學助教星野敦表示,這項研究的作法是將金魚草的基因導入奶油色的牽牛花的基因。星野敦說,這項研究約在12年前開始,將有助於解開植物細胞合成色素並顯色的機制之謎。

知名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作品「夢幻花」即以黃色牽牛花為主題。



◆ 搶救蝙蝠 保育學會招志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3000381-260114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13日 林志成/台北報導

萬聖節將至,一些商家販售蝙蝠造型商品,迎接這個充滿恐怖氣氛的節日。教育部青年署48個青年壯遊點中,有一個由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經營,專門招募志工搶救蝙蝠,並努力告訴國人蝙蝠一點都不恐怖,是「福氣」的象徵。

台灣陸地上哺乳動物約80種,蝙蝠種類超過35種,是台灣陸域哺乳動物中最大的一群。不過台灣中小學教科書對蝙蝠未有太多著墨,許多國人受西方電影影響,總將蝙蝠和吸血鬼連想在一起,視牠為「恐怖」代表。

相較於貓、狗被寵愛,蝙蝠受重視的程度相當低,且總被負面看待,青年署因此選定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經營一個青年壯遊點,推廣正確蝙蝠知識。

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研究員徐昭龍表示,蝙蝠秋天會出來覓食、吃大量昆蟲,以囤積脂肪,準備過冬。

同時,秋天也是蝙蝠的交配季節,牠們受孕後,逐漸進入冬眠,等明年春天生出小寶寶。因此,現在正是觀察蝙蝠的最好時機。

「蝙蝠不但不恐怖,且幫人類減少蟲害。」徐昭龍說,蝙蝠吃昆蟲,美國農業每年因此減少225億美元的農藥支出。

蝙蝠是對人類有益的哺乳動物,但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每年都會接獲數百起蝙蝠受傷的通報,他們就培訓一些志工,專門搶救蝙蝠。

雖然蝙蝠在西方是「恐怖」的象徵,但在東方卻是「福氣」的象徵。

10月31日萬聖節將到,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將於26日辦理「萬聖蝙蝠節活動」,教導民眾用萬聖節南瓜來雕刻屬於自己的蝙蝠,並正確認識這個會飛行的哺乳類動物。



◆ 《受困事件檢討》阿塱壹古道 秋冬14︰00後將禁入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1161

自由 2014-10-13

〔記者陳彥廷/牡丹報導〕十月十日傍晚,四十一名台中遊客至屏東縣「阿塱壹古道」健行時因漲潮受困,在中段溪谷進退維谷,直到深夜才被救出,雖無人傷亡,卻凸顯管制站及導覽人員的判斷能力不足,縣長曹啟鴻承諾,將要求管制站及導覽人員提升判斷潮汐及路況的能力。

阿塱壹古道來回行程約五個小時,自一○一年劃設為自然保留區後,每日限定三百人,吸引民眾爭相進入,縣府曾以申請人次判斷,發現秋冬季節因氣溫舒適,人潮比暑假還多,一到假日,開放名額很快就被搶光。

十日傍晚,四十一名遊客不顧天色,要求導覽員帶入,導致全員受困,縣府事後了解,得知該團在下午三點進入阿塱壹,當天正值大潮,導覽人員及管制站未禁止遊客進入,判斷潮汐及路況的能力有待加強。

縣府表示,將訂出夏、冬兩個季節進入古道的管制時間表,秋冬季節下午天色暗得快,加上東北季風,下午二點後就不宜再放人進入古道,將加強管制站人員的訓練。

fsj 提到...

海底研究新突破 發現海床裂縫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9840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4.10.14

台灣大學、交通大學合作,利用最新雷達衛星技術研究海底構造,發現過去看不到的海床裂縫,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10月《科學》(Science)期刊。兩校合作可更精密監測地震、地層下陷等現象,提供海洋基礎研究更精準的探測技術;也有助於減少海研船出航次數,降低研究成本與出海風險。

這項研究由交大土木系教授黃金維、台大海洋所教授張翠玉共同進行。張翠玉表示,這次她利用最新的衛星技術,發現了南海海盆中央列開的一條長軸線,對「孕震帶」研究有進一步突破,有助於未來對地震引起的海嘯預測及洋流變化研究。

這次透過雙衛星雷達提供重力資料,不僅連地底凹槽都能清楚描繪,解析度也比過去清晰兩倍;技術除了可應用在海底地形研究,也能測量出陸地如雲林地層下陷的資料。



◆ 水獺妹妹命名「金莎」最高票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1423

自由 2014-10-14

〔記者謝佳君/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金門縣政府與金門國家公園合辦的「獺出金門為保育─幫水獺妹妹命名」活動票選結果出爐,「金莎」以一千兩百九十五票、三十三.七五%的得票率勝出。另動物園十月十六日上午十點半在Google+及YouTube頻道推出「水獺給問嗎?」透過保育員鏡頭解說水獺保育,與粉絲即時互動。

經過十二天激烈競爭,水獺妹妹命名活動第二階段票選結果前天深夜揭曉,共三千八百三十七人次參與,第一高票「金莎」脫穎而出,第二高票是八百四十票的「金古錐」,其次依序是六百五十一票的「金水」、四百四十三票的「千金」、四百二十四票的「金靈」及一百八十四票的「金彩」。

動物園說,為讓更多「獺粉」有機會參與水獺保育員的「Keeper’s talk」解說活動,十月十六日上午十點半可鎖定動物園的Google+專頁及YouTube頻道,還可參加Google+ Hangouts「水獺給問嗎?」若無法即時參與,也可透過活動頁面(http://goo.gl/hFcTFB)提問。

※ 相關報導:

* 超感人!貓咪流浪記 苦尋主人獨走300里
http://udn.com/NEWS/WORLD/WOR7/8998099.shtml

動物與人之間的情感,有時比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還要更為親密。英國有一隻貓咪克萊兒(Cleo),自從八年前被考恩太太(Nancy Cowen)撿回後,就視考恩太太為世上唯一。一個多月前,考恩太太因健康狀況,必須住進布拉姆利護理之家(Bramley House),在搬去前,將克萊兒托給鄰居照顧,沒想到之後,牠竟離家獨自走了約300公里,前往尋主!



◆ 希臘發現 石拼馬賽克古畫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21291

自由 2014-10-14

希臘文化部12日表示,考古學家最近在北部的安菲波利斯(Amphipolis)古墓地板上,發現一塊由彩色小石子拼成的大型馬賽克畫作。官員指出,這幅4.5公尺長、3公尺寬的彩色馬賽克畫,是由白、黑、灰、藍、紅及黃色等各色小石子製成,描繪一輛由兩匹馬拉動的戰車,代表天神使者的神祇赫爾墨斯(Hermes)則站在戰車前方。這是希臘迄今發現的最大古墓群,年代可溯及公元前4世紀。儘管馬賽克畫作的中央受損,但考古學家已在附近泥土中找到碎片,未來將試圖把畫作拼回原貌。

fsj 提到...

奇!水母空降淡水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5000539-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15日 楊漢聲/花蓮報導

奇聞!淡水湖裡驚見水母群,且還是空降而生。花蓮縣玉里鎮觀音社區的鱸鰻潭,近日發現有上千隻水母悠游。社區民眾聞訊紛紛跑去圍觀,直呼:「好可愛!60年來首見,大開眼界!」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技正蕭澤民推測,應是候鳥帶來的桃花水母,成長為水母體,實屬不易!

位於觀音社區的鱸鰻潭,早期因潭內有許多鱸鰻生長,因而被居民們稱為鱸鰻潭。日換星移,加上人類濫捕,湖內鱸鰻已絕跡;而新發現的桃花水母,則讓居民開心不已,盼成社區觀光新亮點。

觀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蘇宗富表示,前幾天聽鄰居說鱸鰻潭內有水母生長,他還嗤之以鼻,壓根兒就不信,「鱸鰻潭是淡水,怎可能生長水母?」經與其他社區民眾聯袂前去一探,果然在潭內發現上千隻水母,自在悠游的景象,十分愜意!社區民眾對於潭內出現水母樂觀其成,盼能開發成觀光景點,讓鱸鰻潭如帛琉水母湖般,聞名全球。

蕭澤民觀看水母照片後表示,應為桃花水母,由於鱸鰻潭屬於封閉型水潭,未與海洋或河川銜接,水母無管道可進入,推估應是候鳥攜帶而來。他指出,桃花水母屬淡水水母,體型約只有硬幣大小,雖有些微毒性,但因人類皮膚較厚,桃花水母刺細胞無法穿透,所以對人類沒威脅性。

「桃花水母生長不易,能在鱸鰻潭繁殖,實在是奇蹟。」蕭澤民說,曾在實驗室內繁殖桃花水母,存活率極低,而台灣各處都有桃花水母,但幾乎都屬水螅型,肉眼無法看見,大部分都來不及長成我們熟悉的水母型就夭折了,「鱸鰻潭的水母群,果然要得,值得研究」。

※ 相關報導:

* 比狗還小的馬! 「侏儒馬」超迷你
http://udn.com/NEWS/WORLD/WOR7/9001065.shtml

馬匹給人的印象一般是有四條肌肉發達的腿,奔跑起來的速度相當之快,但國外近日卻出現一隻馬,把這樣傳統的概念都完全顛覆!這隻被喻為全英國最小隻的馬,因出生時便罹患侏儒症,體型甚至比一些大型犬隻更小,迷你版的身體更讓有著與一般馬匹,一樣的成長經歷。



◆ 不讓貓兒餓著 民眾援助英國爺爺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8999901.shtml

【聯合報╱記者梁雅雯/高雄報導】2014.10.15

住林園區的英國愛貓人「馬爺爺」(71歲),來台31年未婚無子女,花光積蓄照顧流浪貓在所不惜,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接獲來信想募集飼料,讓「馬爺爺」能持續照顧貓咪。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在臉書上,發起「幫英國馬爺爺募飼料」愛心行動,不到一天就吸引超過3萬名網友加入串連。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讚嘆「好偉大」、「愛心不分國界」、「真是來自異國的溫暖與大愛」及「感謝有你」等。

馬爺爺說,父母親都過世多年,卅多年前與友人來到這片土地,喜歡台灣的陽光,且台灣人很友善,對他很好,一住就是31年。他說:「我不會想家,因為這裡就是我的家」。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發言人倪京台說,馬爺爺十年多前開始在住家附近餵食流浪貓,現在已有近百隻成為固定的「食客」;除了餵養流浪貓,他家中也收容了較弱勢的16隻貓咪,是不折不扣的貓咪使者。

因為需要餵食的貓咪數量越來越多,每個月的飼料與醫療費用,常壓得馬爺爺喘不過氣來,但他仍咬緊牙關,在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擔任講師,以微薄的收入照顧毛孩子們。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倪京台表示,網友的捐款會購買飼料每月固定捐助「馬爺爺」,團購飼料活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avedogs.tw 。

倪京台說,餵食街貓也讓馬爺爺和鄰居交惡,有居民罵他或踢翻餵貓的容器。希望大家能更理性理解馬爺爺的心意。



◆ 溪州國小椰樹裝花架 落葉不漏接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1577

自由 2014-10-15

〔記者劉曉欣/溪州報導〕彰化縣溪州國小幫椰子樹穿上「傘狀花架」,只要椰子樹一掉落椰葉,就能安全接住,保護師生在校園活動的安全,這項創意讓不少學校都高度關注,因為椰子樹越長越高,椰葉無預警掉落,已成為校長的頭號困擾。

溪州國小校長陳金鍠表示,椰子樹是許多校友共同回憶,但是椰葉掉落問題卻是讓校方頭痛不已,以往都是在樹幹張貼「小心落葉」,一旦看到椰葉乾枯快要掉落時,就在樹下放安全錐,再拉起封鎖線,避免學生靠近。

由於雇用吊車清除枯葉的費用不低,平均一到兩年才雇用吊車來修剪椰葉,陳金鍠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計,他發現校門入口椰子樹椰葉掉落時,椰葉沒有落地,就「卡」在椰樹旁較矮的黑板樹上面。上網搜尋資料後,他查到國外有人在椰子樹裝上木架來種花,遂決定在椰子樹裝上能抵抗台灣颱風與地震的不鏽鋼花架。

在校友的贊助下,溪州國小已安裝七個花架,花架高度大約在三公尺左右,方便工友取下椰葉,才剛裝好不到一星期,就穩穩接住掉落的椰葉,讓陳金鍠大喊「成功」,再也不怕師生在椰子樹下方玩耍或是通行,學生更計畫要在花架種百香果,讓花架更美。

溪州國小讓椰葉不落地的做法,吸引不少學校的興趣,二林鎮萬興國小校長楊振豐表示,因為椰子樹移植成本太高,雇請吊車修剪費用也不低,希望能從溪州國小的椰樹花架獲得因地制宜的靈感。

另外,北斗國中與北斗國小校門口的人行道上,也有一整排的椰子樹。北斗國小表示,這些椰子樹都是與北斗國中一起聯合雇用吊車來修剪,每年修剪一到兩次;北斗國中也強調,該校椰子樹高度超過十公尺,且又鄰近大馬路,目前只能靠定期雇吊車前來修剪,以解決椰子葉掉落問題,希望能夠找到更好的處置之道。

fsj 提到...

塑化劑遺毒 台灣男人蛋蛋越來越小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9003617.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10.16

環境毒物汙染,讓台灣男人有「蛋蛋」的哀愁!台大醫院男性生殖部主任謝汝敦觀察發現,塑化劑的持續汙染,讓台灣男性的睪丸越來越小,一代不如一代,恐扼殺下一代「生」機;高醫教授孫昭玲發現,塑化劑屬於跨世紀遺毒,對於免疫功能的影響,也是一代傳一代。

台大醫院環境醫學中心上午開幕,台大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指出,國內塑化劑汙染嚴重,暴露值持續存在,幾年前起雲劑事件落幕後,又有新的塑化劑取而代之,對國人健康危害甚鉅。

為了讓國人瞭解環境汙染對健康的危害,台大環境醫學中心舉辦生殖世代研究專家會議,以塑化劑為討論重點。醫師和學者發現,塑化劑除了影響免疫功能,更會影響生殖能力,提高不孕。

執醫20、30年,摸過數萬名男性睪丸的謝汝敦觀察到,台灣男人蛋蛋越來越小,儘管沒有實證數據,但他從觸感上就能發現到其中明顯差異。

「濫用使用塑化劑的不肖廠商真該絕子絕孫。」謝汝敦說,在塑化劑汙染下,台灣男人睪丸逐漸變小,直接影響到生殖能力,如果政府不提出對策,恐扼殺下一代「生」機。

姜至剛說,人類已經離不開塑膠製品,雨衣、塑膠袋、塑膠容器都成為生活必需品,這也導致塑化劑在人體的暴露量居高不下,政府應擬定管制措施,減少國人暴露量。

姜至剛建議民眾,盡量減少使用塑膠餐具及容器,外出用餐,最好隨身攜帶不鏽鋼餐盤,以及玻璃或不鏽鋼容器; 另外,千萬不要以塑膠杯裝盛果汁、碳酸飲料,因為塑膠產品遇到酸性,更容易釋出塑化劑。



◆ 疑避孕藥污染 黑頭鯫魚恐滅絕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21902

自由 2014-10-16

〔本報駐加特派記者張伶銖/溫哥華報導〕加拿大最新研究成果發現,若將避孕藥沖進下水道,流入湖泊後,幾乎滅絕一種淡水魚,破壞湖泊生態系統。研究人員建議,加國應該設法改善污水處理設施,避免避孕藥殘渣流入湖泊,危害生態系統。

「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十二日發表這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在湖泊投入小量雌激素,一種名為黑頭鯫(fathead minnow)的淡水魚幾近絕跡,顯示雌激素已損害這種魚的繁殖能力。

新布倫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的研究人員說,英國曾在一九九○年代做過類似研究,當時便發現,若棲息水域含有雌激素,雄魚就會雌性化並開始產卵。加拿大研究人員則於二○○一年開始,在安省淡水湖研究區施放少量雌激素。

研究人員發現,雄魚接觸雌激素時,馬上有反應,開始產生卵黃素,不久開始產卵。雄魚雌性化造成雄魚精子數量大幅減少,也不活躍,導致黑頭鯫急遽減少,剩下魚群的一%。研究人員還發現,黑頭鯫減少後,其天敵湖鱒(lake trout)也跟著驟減,黑頭鯫的主要食物來源昆蟲則開始增加。

加拿大已有多個地區出現雄魚雌化現象。受到市府污水流入河域的影響,包括saskatchewan的Wascana Creek、安大略省的Grand River、亞伯他省南部的South Saskatchewan River,都出現雄魚雌化現象。研究人員清除水中的雌激素後,才讓黑頭鯫增加,恢復原來的數量。

fsj 提到...

汙咽八卦山 工廠排重金屬廢水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9004794.shtml

【聯合報╱記者郭宣彣/彰化報導】2014.10.17

彰化縣環保局與彰化地檢署昨在八卦山麓東外環道路查獲不肖金屬表面處理業者,將含重金屬的廢水直接排入山坡地,汙染附近民眾的灌溉用水。環保局依水汙染防治法開罰,最重可罰60萬元。

環保局秘書江培根表示,這家金屬表面處理業者最近被民眾檢舉,調查發現吳姓負責人經營這家工廠,沒有合法登記,吳姓負責人在廠內私設排水管將廢水直接排放至廠後山坡地,目前仍在調查影響範圍。

江培根說,已與環保警察多次到工廠附近蒐證,也採集工廠旁土壤採樣,經過測發現土壤重金屬銅超過土壤汙染管制標準,昨到工廠內也發現有金屬振動研磨製程設備約30台,並設有酸洗槽,皆未設置廢水處理設備,產生的含重金屬廢水沒有蒐集處理。

環保局採集廢水送驗並要求工廠停止作業,至於金屬廢水所含物質仍在調查、檢測。違章工廠部分則已通報建設處查報處理。

另外,環保署「全國重金屬高汙染潛勢農地之管制及調查計畫」,調查彰化縣農地面積500公頃,採樣758組,經調查結果發現174組樣品,約28.7公頃農地土壤重金屬濃度超過管制標準,汙染物質主要為鎳、鉻、鋅、銅,主要彰化、和美、秀水一帶,縣府已完成超標土地農作物控制,也加速辦理農作物補償作業。

※ 相關報導:

* 又見電鍍毒害!彰化28公頃停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7000938-260106

彰化再傳農地被電鍍毒水害死了!環保署持續全國重金屬高汙染潛勢調查,採樣鹿港新圳、小新圳灌溉流域土壤,檢出28.7公頃受到重金屬汙染,銅、鋅、鎳、鉻等都超標,農地被控管不得耕作,即將收成作物一律銷毀,農民心口淌血「何時能停止汙染惡夢!」

....「毒水亂排,流竄幾10年了,政府為什麼都沒有具體的作為,無能去解決?每次只能眼睜睜看著農地一再被汙染到不能耕作」,農民說「一旦被檢出汙染,土地就像被判了死刑」,附近農民也有人得了皮膚癌、眼睛瞎掉、腿瘸了,黯然地說,「天天浸在毒水照顧稻仔,鐵打身體也凍未條啊!」

* 治本之道 加速設電鍍專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7000939-260106

去年環保署針對東西二、三圳高汙染潛勢農地檢出44公頃土地遭重金屬汙染,今年採樣頭汴圳的新圳、小新圳流域,再檢出28.7公頃土地汙染,難怪農民憤怒,土壤檢測到哪,哪個地方就被判死刑!整治永遠趕不上汙染的速度,電鍍集中到專區才是治本之道。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灌排不分,檢測到哪汙染到哪?環保局統計轄內被列管工廠共417家。農民憤恨地說,電鍍、金屬表面處理,又不是「點指成金」的神話,不遷到專區,投入再多整治經費就像「填海」。

※ 灌排不分,跟廠照不分都是該做而未做的事。

* 工廠排汙 魚屍遍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7000571-260107

宜蘭縣蘇澳鎮後湖排水圳溝,平時水質清澈,多種魚類悠游其間,但昨日居民驚見水面魚群暴斃,浮著大片魚屍,綿延長達2公里,宜蘭縣政府環保局檢測水質呈強鹼,ph值為11.72,沿水流追查出,上游一處疑似違法的氫氧化鈉分裝場,將強鹼廢水排入野溪,導致魚群大量死亡,將被依《水汙法》開罰。

....環保局長陳登欽親自出馬緝凶,昨沿著水流向上追查,找到一間位於聖愛路的氫氧化鈉分裝場,疑似違法營業。

此工廠有6個貯存槽、3座水槽,空間約200坪許,陳登欽昨到場,廠方解釋說,昨晚將氫氧化鈉從貯存槽輸入槽車時,未發現槽車開關閥故障,約有600公斤的氫氧化鈉溢出到地面,員工以自來水清洗,汙水流到旁邊的野溪,最後匯流到後湖排水。



◆ 清潔劑含壬基苯酚 恐加劇過敏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900580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10.17

許多市售清潔劑都含有壬基苯酚類化合物(NP),但高醫研究發現,這類化合物進入食物鏈後,累積在動物身上脂肪組織,進而引發免疫反應,讓過敏氣喘症狀更為嚴重。學者建議政府,嚴格禁用壬基苯酚類化合物,以免禍延子孫。

台大今天舉辦環境醫學中心國際研討會,邀請十數位國內外環境醫學暨公衛專家發表專題演講,以環境醫學觀點探討環境污染的健康危害,提出警語與建言。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微生物學科副教授孫昭玲指出,國內氣喘及過敏盛行率居高不下,除了受到潮濕氣候影響之外,還可能與大量使用含有壬基苯酚類化合物(NP)的清潔劑有關。

大部分清洗蔬果、碗筷餐具的清潔劑中,幾乎都有壬基苯酚類化合物(NP),使用後排入下水道,就分解成壬基苯酚,經由灌溉再進入食物鏈,會累積在脂肪組織中。

高醫研究團隊以小鼠作試驗,模擬人類壬基苯酚暴露量,連續一個月餵食小鼠含有壬基苯酚的飼料,劑量都在每天可容許範圍內,在餵食第11天誘發小鼠氣喘,再觀察小鼠免疫反應。

實驗結果證實,壬基苯酚會影響免疫系統中的樹突細胞,讓小鼠氣喘及過敏症狀更為惡化。另外,研究人員又做了人類血液測試,也得到同樣的結果。


◆ 海大設海龜擱淺通報系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7000707-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17日 莊哲權/台東報導

遇到海龜怎麼辦?林務局已在全國建置海龜救援通報系統,獨缺東部海岸這塊,有鑑於此,海洋大學與屏東海洋生物博館合作,16日邀請海巡、鄉公所、保育團體等相關人員,說明台東縣海龜擱淺或混獲通報流程,希望大家幫助落難海龜重返大海的家。

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表示,國內鯨豚擱淺的救援系統已臻完備,但是海龜擱淺或被漁具意外捕獲,在東部海岸時有所聞,通報件數卻寥寥無幾,以基隆為例,1年的通報量有3、40隻海龜,台東1年不到10隻,事實上,落難的海龜數量,應該不只這個數目。

為此,林務局委託海洋大學及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建置緊急救援通報流程,昨邀請海巡、台東縣政府保育科、鄉公所及保育團體人員,就海龜的救傷與保育、遇到海龜如何處理,及東部地區擱淺海龜通報流程等議題進行說明。

程一駿指出,漁業捕殺與誤捕、棲地遭破壞、海洋汙染等,海龜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台東相關單位的聯繫強化後,除了可使擱淺海龜通報能更加健全外,林務局也可藉此統計全國海龜落難數量及最容易落難的季節。

此外,民眾若發現擱淺或漁民誤補海龜,都可以撥打海巡署報案專線118,海巡署將會第一時間前往處理,並通知海洋大學或海生館前往救援及收容。

※ 相關報導:

* 南港瓶蓋工廠 保留300棵樹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04700.shtml

北市府文化局昨天召開樹保大會,決定南港瓶蓋工廠園區近300棵樹木全數保留,僅移植16棵位於預定計畫道路上的樹木。

fsj 提到...

澎湖南方四島 海上珍珠列國家公園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07180.shtml

【聯合報╱記者許玉娟/澎湖縣報導】2014.10.18

珍珠般散落的澎湖群島,是汪洋中最動人的點綴,澎湖「南方四島」擁有獨特玄武岩地質景觀、豐富海陸域與人文史跡,今天將掛牌,為台灣第九座國家公園。

「澎湖南方四島」位於澎湖南方海域望安嶼及七美嶼以東,由東嶼坪嶼、西嶼坪嶼、東吉嶼、西吉嶼,及周邊數個島嶼礁岩共同組成,陸域面積約三百七十公頃,約有十四個大安森林公園大,海域面積三萬多公頃,是一點三個台北市大。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楊模麟說,民國九十五年行政院核定「東沙環礁公園」計畫,成立我國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並評估綠島、北方三島、澎湖群島,規畫其他海洋型國家公園可行性。

隔兩年澎湖發生寒害,只有南方四島以南受傷輕微,島嶼周邊珊瑚覆蓋率達到五成以上。專家因而建議把南方四島周邊海域納入管理,發展為國內重要「魚類種原保育庫」,並公告為底刺網禁漁區,南鐵砧周邊海域為核心禁漁區,禁止採捕,如今海底資源相當豐富。

楊模麟說,東吉嶼在清初,是閩台鎮口對渡的場域,熱鬧有如「小上海」,之後因遠洋漁業發達,居民陸續遷離;民國六十七年政府輔導西吉嶼遷村,現已無人居住,其他三島常住人口加起來只剩約五十人。

由於人煙稀少、不易到達,四島島上燈塔、古厝、廟宇、菜宅等人文歷史遺跡,默默與潮汐相伴,曾經登島的遊客都驚喜連連,澎湖南方四島無定期交通船及船班,參訪時間需考量實際天候狀況,欲前往的遊客事先洽詢旅遊業者、旅行社或船公司,也可向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查詢。電話○七-三六○一八九八。



◆ 土栽變水耕 桃園花農讓植物更好顧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9006948.shtml

【聯合報╱記者曾增勳/大園報導】2014.10.18

大園鄉和春花卉農場花農王應和,以長期栽種植物盆栽累積的經驗,最近成功研發觀音蓮、發財樹等水耕植物盆栽商品化,他說,「只要水和一點陽光」,就可以看到鬚根生長之美,適合居家、辦公室栽植點綴空間。

放棄軍訓教官的王應和在大園聖德北路、溪海花卉園區經營花卉農場近20年,「看到民眾買回花卉植物盆栽不會照顧枯死,十分可惜」,他說,為讓民眾容易照顧盆栽,今年自行研發有土植物盆栽改良為水耕植物盆栽。

王應和說,過去有土植物盆栽,因為民眾買回不會照顧,常因不知該澆多少水、盆栽乾濕狀況,造成植物盆栽死掉,他經過幾次失敗再三嘗試,利用特殊「易植棉」,成功研發水耕植物生長,將植物馴化。

特別是「玻璃瓶」盆栽的水耕植物,透過「易植棉」生長的鬚根,在水中清楚可見,另有一分植栽之美。農場目前有觀音蓮、發財樹、綠精靈、蓮花竹、變葉木10餘種水耕植物,每盆150至250元,甚至打入大賣場通路。

他說,水耕植物無土栽培,不會有蚊蟲,養在水中只要添加生長液,容易照顧,一點陽光就可保持生命力,適合微弱光線的居家、辦公室,讓民眾有成就感。



◆ 松鼠大軍 偷渡金門 偷果子傷農作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0774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蔡家蓁/金門報導】2014.10.18

老一輩的金門人,一輩子沒聽過看過松鼠,近來金門松鼠橫行,搶食芭樂、龍眼、木瓜、地瓜等作物,成為危害農作動物之一,縣府委託東海大學研究,初估金門松鼠數量有1萬隻。

金門農友反映家中果樹與作物常遭到松鼠搶食,為確認松鼠危害情形,縣府找上曾經成功移除綠島松鼠的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林良恭博士團隊,執行外來種松鼠農業危害調查及移除方式評估計畫。

金門松鼠種類是赤腹松鼠,專家懷疑他們是偷渡客,從大陸來的機率高,因為依照金門縣誌,以前從沒有松鼠的任何記載,推估松鼠是最近30年出現,外地引入外來種,數量逐年增加,推究原因應該是老鷹等天敵少、繁殖能力強與金門作物豐富所致。

縣府建設處表示,赤腹松鼠屬齧齒目松鼠科,具有蓬鬆尾巴,腹部赤棕色,在台灣常見於中低海拔山區,早年曾經是柳杉造林的重大危害。一般出沒的高峰是清晨與傍晚,由於赤腹松鼠是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動物,對金門危害的作物包括芭樂、龍眼、木瓜及百香果等20餘種作物。

參與松鼠捕捉作業的研究生陳逸文表示,試驗中以過熟香蕉作餌,並以捕鼠籠放置低層樹幹,很容易抓到松鼠,捕捉率高達35%,效率極高。

由於松鼠非保育類動物,研究團隊建議以誘捕方式對付。陳逸文說,松鼠看起來可愛,卻是森林殺手,牠們啃食樹幹,造成大片樹林枯死,由於繁殖快速,未來危害不容忽視。

※ 相關報導:

* 綠島除鼠患 1條尾巴50元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07743.shtml

研究生陳逸文說,松鼠繁殖力超強,一年生兩次,每次生兩到三隻,綠島是由縣府發獎勵,鼓勵民眾捉補,繳交尾巴,每條尾巴發給50元到150元獎金,松鼠肉做成三杯料理,成為特色佳餚,目前綠島的松鼠量已有效控制。

* 42老鷹現蹤基隆港 近10年最大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8000428-260107

基隆港上空16日同時出現42隻老鷹,這是近10年基隆市鳥會紀錄到最大量,鳥友聲稱「保育有成」。17日更吸引新竹、土城愛好攝影人士專程到基隆「獵鷹」,結果碰上陰晴不定天氣,老鷹僅16隻。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李佳陵說,前天先有鳥友拍攝到39隻老鷹出現在基隆港上空,立即po上臉書分享,並宣布打破紀錄,到了下午有鳥友留言,10分鐘觀察數量達42隻,鳥會昨再與鳥友確認,證實42隻老鷹是新紀錄。



◆ 國父館移樹 盼尊重生態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07144.shtml

【聯合報╱孫振義/政治大學地政系副教授(台北市)】2014.10.18

近日,台北市因為大巨蛋需新建地下連通道緊急疏散出口,導致國父紀念館側邊卅七棵樹木需被移除,其中還不乏有樹齡五十年以上的老樹,不禁令人思考「開發與護樹真的不能兩全嗎」?難道沒有更先進、更尊重生命與生態的作法嗎?

一棵城市中的綠樹好處多多!對人類而言,綠樹有淨化空氣、降低噪音、氣溫調節、降低地表沖蝕、視覺觀賞、休閒遊憩等功能;但對其他生物而言,綠樹更是重要的食物來源、棲息住所。

一座城市擁有越多的綠樹,正代表著城市中有越多生物棲息的可能性,亦象徵著人類與其他生物有更多的接觸、相處、瞭解與彼此尊重的機會,此正是「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重要的一環!

學習相處是尊重生物的第一步!一群深耕於花蓮生態環境推廣的志士,以傅元陽和葉美青老師為首,他們長久以來透過「蝴蝶生命樹」的方式,教導小朋友如何照顧毛毛蟲與一棵小樹,並且讓小朋友理解綠樹、毛毛蟲和蝴蝶間的生態鏈關係。更重要的是,小朋友透過照顧毛毛蟲的過程,能夠學習到尊重生命、感恩父母養育之恩,達到生命教育的終極目標!

當開發可能造成生態環境影響時,通常會視情況考量採用「避免」、「減量」或「生態補償」三種手段,來顧全生態平衡。最佳的方式是「避免」影響,其次是透過「減量」將影響降低,最後不得已才採用「生態補償」。

國父紀念館旁數十株綠樹的命運,尚未底定,期盼在規畫上能考慮以「避免」或「減量」方式,達到護樹團體的期望。但倘若最終採原計畫,將樹木移植至兒童新樂園,除了這些綠樹應以專業移植方式、在適當季節進行移植以確保存活率外,更需考慮進行若干的「生態補償」,在現址廣植綠樹以資彌補,如此才堪稱是一座尊重「生命」與「生態環境」的先進城市應有作為。

fsj 提到...

提早過萬聖節 動物玩南瓜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3054

自由 2014-10-20

台北市立動物園「建園百週年園慶暨2014Zoolloween萬聖節活動」二十五日下午四點在園外廣場舉辦,現場有抽獎、闖關遊戲及保育攤位展示各種保育活動,昨天動物園先讓園內動物們玩南瓜,提前過萬聖節。黑猩猩看到南瓜馬上迫不及待地東啃啃、西啃啃,人猿香妞、妞莉、妞芳一家三口則是好奇又興奮,妞莉還玩起了南瓜;而黑尾草原犬鼠對南瓜也興致高昂,還鑽到南瓜裡一探究竟,可愛模樣讓遊客大呼「好萌」!(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文:記者游蓓茹)



◆ 南橫公黑熊 難覓食才死?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22861

自由 2014-10-20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台東南橫嘉明湖向陽山屋附近十八日下午發現台灣黑熊屍體,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長黃美秀昨天上山檢查,先從其萎縮的生殖器推翻山友判斷為母熊之說,並確認是隻超過等同人類年齡六十歲的老公熊,身形偏瘦,可能與牙齒狀況極差及左前肢少了四指、無法爬樹覓食有關,但無法從外觀判斷死因,需帶回屏科大解剖檢驗。

老熊明顯偏瘦 至少死了3天

登嘉明湖山友前天下午發現台灣黑熊屍體橫躺雜木堆上,台東林區管理處立即通知「黑熊媽媽」黃美秀。黃美秀昨天初步檢視,從其身上已長蛆推斷,老公熊死亡至少三天,全體長一六一公分,體重八十二公斤,與同體長的成年公熊體重約一百公斤相較,明顯偏瘦,還可摸到骨頭。身體無外傷,但有輕微皮膚病,四肢雖完好,但左前肢四指曾遭捕獸夾夾斷;右前耳有缺口,應是年輕時打架造成,傷口皆已癒合。

台東林管處副處長劉瓊蓮表示,左前肢四指斷恐造成公熊無法爬樹、覓食困難,牙齒有磨損及缺損的情形,吃東西時咬合咀嚼困難,加上年邁,可能在消化上比較差,導致體型瘦弱,或許也是因覓食困難,才往較易取得食物的山屋移動。

野生動物老死時通常會選擇安全、安靜之處漸漸死去,被發現的台灣黑熊屍體卻是在空曠處,黃美秀也感到不解,在林管處育樂課技正黃志堅的陪同下,赴發現地點找尋答案,諸多疑點皆須確認死因後才能明朗。

關山警分局向陽派出所長張能為提醒,山友日前於山屋廚房發現的台灣黑熊腳印四肢健全,顯然不是死亡的公熊所為,山友還是要小心。



◆ 殘忍中國人! 斷駱駝四肢 逼下跪行乞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22948

自由 2014-10-20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中國各地近年來紛紛出現乞丐牽著駱駝乞討的現象,近日更傳出疑似故意砍斷駱駝四肢、逼其下跪以博取同情的殘忍事件!17日便有網友在廣東省佛山市街頭拍到被斬斷四肢的駱駝趴地乞討的照片,並質疑駱駝在中國是一級保護動物,為何無人過問?呼籲相關當局應嚴厲執法,遏止這種虐待動物的歪風。事實上,除佛山外,福州、廣州、深圳、廈門等地都曾出現牽駱駝乞討的報導,部分駱駝被截肢或有殘疾,瘦骨嶙峋,健康堪慮。據報導,這些乞丐利用人們的同情心,2到3個小時即可賺進至少台幣1400元。

fsj 提到...

蘭陽溪復育…揚塵少了 芒花再現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9012560.shtml

【聯合報╱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2014.10.21

宜蘭縣蘭陽溪消失了一陣子的芒花,最近再現,水利署第一河川局展開河川復育計畫,去年開始在高灘地復育甜根子草,停止放租西瓜田,加上上游疏濬結束,今年陸續看到成果,沿岸揚塵減少,中上游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芒花。

過去每逢秋季,蘭陽溪都可以看到美麗的芒花,成了蘭陽平原的秋季美景,不過這幾年因為上游高灘地放租給農民種植西瓜、高麗菜,加上2年前蘇拉颱風帶來大量雨勢,沖刷溪底,河川地堆積大量砂石,裸露嚴重,只要一放晴,沿岸居民飽受揚塵困擾。

揚塵區域包括蘭陽溪河口、五結堤防、壯圍堤防、羅東溪匯流口、葫蘆堵大橋附近河段等,為了解決揚塵,水利署第一河川局費盡心思改善,前年在羅東溪匯流口的高灘裸露地種植象草約15公頃,但這是外來植物種,去年改種本土的甜根子草。

水利署第一河川局長張楨驩說,去年甜根子草以插枝復育,在蘭陽溪水管橋下游等地種植,加上水覆蓋工法,定期灑水,同時回收放租的河川地,如今上游的疏濬作業已經停止,因此泰雅大橋上下游、葫蘆堵大橋到水管橋間,高灘地不再裸露,揚塵現象已經改善不少,最近入秋,包括泰雅大橋、葫蘆堵大橋上下游,處處可見美麗的芒花。

不過,中游仍有部分河段,仍然有揚塵及風飛砂現象,縣環保局長陳登欽表示,因為中游河段仍在進行疏濬工程,只要天氣晴朗,風一大,依然很容易出現風飛砂。

對此,第一河川局雇工採甜根子草的種,繼續在河川高灘地灑種復育,另外中游的疏濬河段,只要開挖到一定程度,溪水漫過高灘地,揚塵現象就會再改善。



◆ 致命交配 英瓢蟲恐被美黴菌滅種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021001073-260408

旺報 2014年10月21日 潘勛

英國專家指出,由美國傳來的丑角瓢蟲近來遭發現攜帶致命性病黴菌,因為2014年英國夏天太長,導致許多本土兩斑瓢蟲被感染,英國種只怕很快就有滅種之虞。

《每日郵報》20日報導,由美國傳進的「丑角瓢蟲」因不怕英國當地傳染病,胃口又好,能吃多樣食物,危及英國瓢蟲已達10年。但科學家最近發現,入侵的丑角瓢蟲出現真菌類性病「蟲囊菌目」疾病,因此全身沾上亮綠色黴菌,該疾病去年還很少見,今年則大增,學界害怕英國南部瓢蟲族群已有15%感染該性病。

染上該病之後,瓢蟲既不能動也不能吃。專家憂慮該性病會由丑角瓢蟲,傳染給數目日減的兩斑瓢蟲,讓本土種數目更是銳減。因此呼籲大眾協助,紀錄全英國這種香菇狀的真菌疾病傳染速率。

※ 相關報導:

* Microscopic fungal parasites reveal host’s behavior
http://www.scilogs.com/life_off_the_edge/using-laboulbeniales-parasites-to-explain-host-behavior/



◆ 性交始祖 3億8500萬年前魚類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23214

自由 2014-10-21

20日刊登於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類遠祖盾皮魚約在3億8500萬年前,出現有如人類性交的親密動作。科學家在屬於盾皮魚綱的雄性小肢魚(Microbrachius dicki)化石中發現,牠們演化出稱為交尾器(clasper)的有骨L型生殖器,可輸送精子給雌性 。雌性小肢魚演化出小型成對骨頭,可鎖住雄性的生殖器交配。

小肢魚是迄今所知第一個以交配行體內受精的物種,盾皮魚則是人類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遠祖。小肢魚長約8公分,棲息地位於今日的蘇格蘭、愛沙尼亞和中國。(國際中心)



◆ 圖坦卡門 竟是暴牙內翻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1000456-260108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1日 黃文正/綜合報導

古埃及法老王圖坦卡門不是帥哥?歐洲科學家利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重塑圖坦卡門迄今最細緻的容貌和全身影像,發現他有暴牙、女性化的胸部和臀部,且有內翻足,不良於行。這都歸咎於他父母是親兄妹,導致他患有遺傳性缺陷和疾病。

圖坦卡門19歲英年早逝,外界從這位少年法老王下葬時,臉上配戴的黃金面具,推論他在世時,應是一名翩翩美少年。不過,即將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的紀錄片《圖坦卡門:未揭露的真相》,卻打破此一刻板印象。

科學家對圖坦卡門家族的木乃伊遺骸,進行逾2000次斷層掃描的「虛擬驗屍」(virtual autopsy),發現他的上排門牙及虎牙明顯凸出,胸部及臀部較大,似發育中的女性。此外,根據其腳趾分布形態,相信他有內翻足。

先前的DNA檢測已證實,圖坦卡門的生父是阿肯納頓,他統治古埃及約17年。義大利「木乃伊與冰人研究所」科學總監辛克,對圖坦卡門的指紋和粒線體基因進行檢測,證實其生母是阿肯納頓的親姊妹。

辛克說,古埃及人毫無優生學的觀念,他們相信,近親結婚可保持純正血統,事實上卻禍延子孫。倫敦帝國學院教授亞許雷芬恩說,圖坦卡門家族許多成員都深受病痛之苦,因亂倫導致賀爾蒙分泌失調,使子孫的壽命一代比一代短。

考古學界對圖坦卡門的死因有諸多揣測,最新研究指出,他可能是參加馬戰車競賽,不慎撞車翻覆遭輾壓致死。不過,科學家認為,圖坦卡門有內翻足,嚴重跛腳,根本不可能駕馭馬戰車,在他陵墓中發現的130根陪葬枴杖,可予以佐證。



◆ 不識寶! 史前石板當水溝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1000533-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1日 楊漢聲/花蓮報導

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一間互助社的廚房驚見以史前石板作為水溝蓋,該石板疑似狼頭山遺址石板,上方還慘遭刻字,命運乖舛。互助社專員陳念慈表示,將予妥適保存,讓古文物不再流離失所。

富源村互助社位於村內保安宮前方,距離狼頭山遺址不到五公里,遺址遭破壞後,該石板疑似早期被居民拿來當作建材使用。

互助社專員陳念慈表示,互助社是前年十二月份才搬遷至此,石板被當作之前廚房內的水溝蓋,但由於搬遷至此時,廚房的屋頂即已破損,因此將屋頂拆除,從此未曾使用,閒置至今。

陳念慈表示,聽說互助社廚房更早之前是當作養豬場使用,後來才被改建為廚房,該塊石板則一直存留至今,可謂命運乖舛。他說,現有廚房用地未來計畫整修為停車場,會先將石板取出保存,不再讓它遭受破壞。她笑著說,原本不知道水溝蓋是史前石板,現在知道後,每到晚上,內心總有點毛毛的,以後恐怕不敢加班了。

鄉土文化工作者黃家榮表示,由於富源村距離白川神社遺址十分接近,白川神社遺址又是狼頭山遺址的所在地,可能是先前居民為了建築的需要,把史前石板當作建材使用。

fsj 提到...

義大利財團虐牛 國人抵制乳酪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1022-cfpc

台灣醒報 陳彥驊 2014.10.22

名聞遐邇的義大利莫扎雷拉乳酪,竟可能產自受虐待的牛隻。國際動物保護組織近日公布1段影片,內容是有關於產出莫扎雷拉乳酪的牛隻,處於非常惡劣的環境。許多義大利民眾對此感到驚訝,並揚言抵制相關產品。而被指控虐牛的財團,表示此為管理上的疏失,並承諾將改善。

國際動物保護組織拍攝牛奶及莫扎雷拉乳酪的生產過程,並上傳至網路,讓許多義大利民眾憤憤不已,甚至揚言抵制。在畫面中可以看見,部分水牛們身上有著開放性的傷口,且身處的圍欄中充滿了自己的排泄物。小牛則因為產不出奶,被認為沒有價值而用槌子打死。許多牛隻都因缺水,處於口渴的狀態。

約有50%的莫扎雷拉乳酪都產自義大利的卡塞塔省,在當地民眾都稱呼它為「白黃金」。當地總共有6百間以上的乳酪工廠,及眾多的牧場。光是莫扎雷拉乳酪,每年的產值就超過5百萬歐元。但全義大利只有半數乳酪製造公司,符合歐盟生產乳酪的標準,而這個政策正是為了保障食品及動物的品質而制定。

被指控不符歐盟規範且虐待牛隻的財團負責人表示,這樣虐待水牛的方式確實不人道。財團雖沒有否認虐待動物的指控,但仍為員工辯護,表示這些成員每年都要受到2百次以上的調查,應是疏於管理的失誤。但這個財團並沒有正當管道申請核可,為了合法,以不同的名字做申請,讓他們可以順利將乳酪生產。但他們也說,願意將事情改善,讓這些動物得到應有的對待。

動物保護組織也表示,影片中的乳酪製造過程雖不人道,但不代表所有的業者都是這樣對待水牛。該組織補充,對於生產莫扎雷拉乳酪的水牛應要用更嚴格的法條制止財團,才能保護牛隻們免於迫害,也保障對消費者安心食用的權利。



◆ 甲蟲達人 百種千隻大開眼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2000673-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2日 沈揮勝/南投報導

集集鎮民謝志禎,8年前陪兒子觀察昆蟲生活史,因而迷上甲蟲;長期以來透過買賣、交換與培育,已收藏上千隻、逾百種的鞘翅目昆蟲,其中不乏收藏界身價頂尖的「撒旦大兜蟲」等極品,琳瑯滿目,讓人大開眼界!

昨天,鎮長嚴鴻邦造訪此「甲蟲達人」,除讚嘆典藏豐富、如同昆蟲博物館,還力邀他到觀光小鎮最知名的集集驛站開獨角仙大展,並配合國民中、小學校外教學日,讓小朋友們對甲蟲世界及自然生態,有進一步認識。

40歲的謝志禎珍藏的甲蟲,包括世界各國的獨角仙,以及金龜子和鍬形蟲等;其中來自玻利維亞的「撒旦大兜蟲」,20多年前喊價台幣300萬元,在那年代夠買1輛S系列大賓士;「戰神」、「毛大象」各有特色,「赫克力士」體長可達17公分。謝志禎表示,等年紀大到一定程度時,將全數捐給保育教育機構。



◆ 灰面鵟鷹過境 5萬多隻創紀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2000734-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2日 潘建志/屏東報導

「國慶鳥」灰面鵟鷹過境恆春半島數量創紀錄! 17日即打破歷史紀錄,超過5萬隻為26年來最高。墾丁鳥達人蔡乙榮笑說,「此後每增加1隻老鷹,都在締造新紀錄。」怪異的是,今年赤腹鷹過境數創下14年來新低,一消一漲連專家都只能搔頭不得其解。

截至21日止,灰面鵟鷹的過境數量為5萬4324隻,為歷史新高。過去26年來最高紀錄為2009年的4萬9608隻,今年一舉突破5萬隻,讓鷹友驚豔。蔡乙榮說,可能因為今年十月過境期完全沒有颱風干擾。

他說,今年最特別的狀況,是從10月7日開始一連10天,都有超過2000隻以上大量灰面鵟鷹過境,這種狀況以往從來沒發生過。現在雖然已進入過境期末期,仍陸續有鷹隻過境,將紀錄繼續往上推升。

相對於灰面鵟鷹,今年過境的赤腹鷹截至21日只有6萬33隻,創14年來新低,僅有去年16萬2726隻的1/3強,只勝過1996年及1999年。蔡乙榮說,雖然今年初就已發現赤腹鷹北返的數量減少,但主要過境期9月沒有颱風,數量這麼少也的確讓人「心驚肉跳」。

赤腹鷹「銳減」和灰面鵟鷹「暴增」,一消一漲如此極端的數字,讓蔡乙榮百思不得其解,無法解釋原因。他說,今年夏季氣溫創下新高,猛禽過境數字也如此極端,雖無法證實兩者有相關,但這樣的數字可能是大自然給人類的警訊,需要正視。

不過也有好消息,黑冠鵑隼從1999年在墾丁被觀察到迄今,只有4個年度未發現蹤跡,今年再次記錄到,已可列為墾丁的稀有過境猛禽。



◆ 二林行道樹剃光頭 慘變電線桿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3499

自由 2014-10-22

〔記者劉曉欣/二林報導〕行道樹變成「電線桿」!彰化縣二林鎮長安路與南安路,長達一、二百公尺的行道樹,約有二、三十棵的小葉欖仁竟然統統「剃光頭」,幾乎「一葉不留」,讓路過人車都傻了眼!

「冬天還沒來,葉子就掉光光?」不少民眾近來經過長安路與南安路都覺得行道樹都「變醜了」,原本綠意盎然的行道樹,卻在「大刀闊斧」的修剪下,變成光禿禿一片,幸運者只裁切單側枝葉,留下「半邊樹」;而大多數卻都是理個「大光頭」,有的尚殘留幾個枝椏空嘆氣,最慘的是徒留直筆筆的樹幹,真是無言以對天。

公所:一度發現修剪過頭 要求改善

二林鎮公所建設課表示,因為居民反應長安路與南安路的樹木枝繁葉茂,有礙電線與房舍,才在近日安排修剪,期間一度發現有幾棵樹木修剪「過了頭」,特別要求改善,務必要留主枝,也要留下枝椏。

不過,二林鎮公所也表示,因為經費有限,無法每年都修剪全鎮行道樹,所以每回修剪樹木也都希望能夠維持三、四年以上。

專家:側枝應保留一公尺長度較適當

植物專家許丕和強調,修剪樹木不能堅持「齊頭式平等」,不論是修剪高度,或是修剪幅度,都必須視每棵樹木的情況而定,最忌修成「電線桿」或是「木樁」,就算修剪枝椏,側枝也應該保留一公尺的長度才比較適當。

許丕和指出,小葉欖仁應該等到落葉時節再修剪,也就是葉子掉光光再修剪,才是最好的時機,如果只修剪單一側的話,在不勻稱的修剪下,對於樹木健康有害,如果採取「剃光頭」方式修剪,沒有適度留下側枝與分枝,屆時新長出來的枝椏過細,就失去原有優美的樹形了。

fsj 提到...

又1死 北非白犀牛全球剩6隻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23852

自由 2014-10-23

〔編譯李信漢/綜合報導〕肯亞的歐.佩杰塔自然保留區(Ol Pejeta Conservancy)傳來噩耗,區內碩果僅存的四隻稀有種北非白犀牛再失去一名成員—三十四歲的公犀牛「蘇尼(Suni)」。目前全世界只剩下六隻北白犀,其中唯一一隻公犀牛已經老到無法交配。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混種的可能性,以搶救北白犀的最後一脈香火。

三十四歲的蘇尼出生在捷克的動物園,二○○九年時他被送往肯亞,以協助北白犀物種繁殖。不幸的是,蘇尼並沒有達成牠的任務。現在初步判定蘇尼是自然死亡,而不是遭到盜獵。

北白犀是白犀牛的亞種,一般來說平均壽命為四十到五十年。北白犀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主要以草為食。由於棲息地遭到破壞和被非法盜獵,在二○○三年生態調查時,北白犀只剩下五到十隻。而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加蘭巴國家公園(Garamba National Park)的四隻北白犀死去後,野生的北白犀已經滅絕。

目前全球僅剩六隻北白犀,除肯亞保留區的三隻外,捷克還有一隻,美國加州的聖地牙哥動物園有兩隻。由於肯亞僅剩的全球唯一一隻公白犀牛已經年老力衰無法交配,使北白犀瀕臨絕種。

不再純種 至少避免絕種

與北白犀最接近的物種是南白犀,保育人員已在研究讓兩種犀牛雜交的可能性。保育人員表示,儘管這樣做將無法保存純種的北白犀,但至少可避免北白犀全面絕種。

二○一二年全世界最後一隻加拉巴戈斯象龜平塔島亞種「寂寞喬治」去世,讓全球物種再少一種。而當前瀕臨絕種的生物不是只有北白犀,還有棲息在中國長江流域的斑鱉,據聞很可能只剩四隻。出沒在俄羅斯、中國邊境的遠東豹,估計也只剩三十隻左右。



◆ 周日慢蔬活 紙風車「救吃素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17153.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10.23

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千佛山佛弟子協會與新竹物流、紙風車劇團合辦「慢蔬活‧好幸福」碧潭嘉年華,周日(26)日於新店碧潭東岸廣場登場,要大家吃得安心、玩得開心。

昨天的記者會上,紙風車劇團帶來經典兒童劇「武松打虎」片段精華,此劇將在碧潭嘉年華中演出。該劇將傳統老戲「武松打虎」改成「武松救虎」,描述景陽崗上出現一隻「殺人虎」,上山打老虎的武松、五十、五百三人,意外發現這隻老虎一點都不可怕,還是吃素的,決定幫助老虎下山。

紙風車團長任建誠表示,新版「武松打虎」強調大自然的美好、動物與人類間的和諧相處,藉此教育「動物保育」的重要性。

千佛山佛弟子協會理事長智旭法師表示,千佛山秉持創會理事長白雲老禪師「將佛法融於現實社會」的主張,主辦「慢蔬活,好幸福」公益活動,以園遊會、嘉年華的型態,推廣「慢」的人生哲學與蔬食減碳。

「慢蔬活‧好幸福」碧潭嘉年華包括10時開幕的「一日蔬食共幸福」園遊會,攤位中展售的五行饅頭、蘋果臭豆腐皆為蔬食,並設立食安推廣主題攤,希望藉由無毒食材的選購與低溫烹調的料理方式,倡導無毒健康飲食。

當天上下午各有一場「和美山親子健走」,由台灣自然科技協會做專業生態導覽。

下午6時則邀請紙風車戶外公演「武松打虎」。



◆ 台大組團逛公園 「樹健康70分」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17399.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2014.10.23

許多民眾常到鄰里公園走動,北市府與台大植物團隊合作,首創全國推出鄰里公園「健診計畫」並提供醫療診治,避免生病樹木無預警倒伏,導致路人受傷甚至死亡。

北市現有374個鄰里公園、共2萬5千餘棵樹木,常有民眾在樹木周遭走動。因教育部經費,台大植物團隊今年為鄰里公園生病植物診療,市府進一步邀團隊提供專業植栽照護。

市府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說,鄰里公園種植的樹種,常被里長意見左右,不一定適地適種,負責照顧的市府人員和認養志工,相關知識不足「常造成災難」,有必要請專家出馬。

市府計畫撥300萬元經費,邀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研究所教授孫岩章,帶領10餘位博、碩士生組成的植物團隊,為12區鄰里公園全面健診,每半年重點巡診一次。

「北市鄰里公園的樹木狀況,只有70分。」孫岩章說,現已檢診7、8個公園,發現三大問題。第一是樹種不合適,例如全民瘋種櫻花,但櫻花在台灣不易存活,就是不適種。

孫岩章說,第二是有「樹木頭號殺手」之稱的褐根病,在公園蔓延,已發現1個公園有4棵樹染病。第三個是預防性健檢不足,「等到生病再來救,要花十倍心力」。

台大植物團估計花2年時間,健診完所有鄰里公園樹木。民政局指出,未來將參考台大團隊意見選擇樹種,團隊治療生病植栽、診斷病除害問題時,也會邀公園認養志工見習。

日前南港福山公園內的亞馬遜百合,葉子被吃到一點不剩,只剩葉柄基部,卻怎麼也找不到兇手。台大植物團隊前往會勘,從食痕等蛛絲馬跡,找出兇手是蝸牛。

里民得知後,不敢相信蝸牛會吃掉植栽。孫岩章說,別看蝸牛小,「食量很大」,且只在晚上進食,白天不見蹤影,民眾很難發現;有時老鼠和松鼠也會吃植物。



◆ 釘槍標樹幹 紫檀血淋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3000458-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3日

承攬大巨蛋工程的遠雄集團將聘園藝公司「樹花園」、日本樹醫協助移樹,21日到現場探視行道樹,預計今宣布「移樹新團隊」。但松菸護樹志工團抨擊,該團隊竟以釘槍直接在紫檀樹幹上做標示,導致紅色樹汁「像流血般流出」(見圖,張潼攝),對樹不尊重,重申北市府與遠雄應接受民間版「路型變更、以路就樹」。

護樹志工團痛批,遠雄雖找來園藝公司和日本樹醫加入,但前提都是要移樹,「樹不是不能移,但不該移的就不應動!」

護樹志工游藝直指,日前移至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外的57棵樹,排水沒做好,斷根不完善,導致樹木長不出新根系瀕臨死亡。既然已有可不要動到老樹的路型變更方案,他呼籲,日本樹醫應秉持專業,先救救瀕死的樹木,不要急著替財團背書。

fsj 提到...

破解遺骨DNA 揭智人遷徙年代
http://udn.com/NEWS/WORLD/WOR4/9019409.shtml

【Upaper╱中央社】2014.10.24

科學家表示,已破解從智人骨頭裡取回最古老的DNA,有助了解智人如何拓墾地球。

科學家表示,2008年在西西伯利亞額爾濟斯河岸發現的股骨,屬約4萬5000年前死亡的男子,從這塊古代人骨的膠原發現,基因組包含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尼安德塔人曾與智人一起住在歐亞大陸,然後神祕消失。

先前研究發現,尼安德塔人和智人雜交,因此今天的人類約有2%尼安德塔人的痕跡,除了非洲人。這項發現與「出自非洲」理論有關。理論認為智人約20萬年前在東非演化,後來出走非洲大陸。

追溯尼安德塔人和智人雜交的時間點,將指出智人何時展開長途跋涉的關鍵階段。英國自然史博物館教授史特林格說,這有助粗略估計智人前往南亞的時間點。



◆ 遛狗要帶清便器 否則罰六百
http://udn.com/NEWS/LIFE/LIF1/9019668.shtml

【聯合報╱記者張明慧/台中報導】2014.10.24

台中市環境清潔維護自治條例近日已由議會審查通過,11 月就可上路,屆時遛狗若沒有攜帶清除狗便器具,稽查人員就可立即開罰600元。環保局長黃崇典說,飼主遛狗時一定要隨身帶著清除器具包括鏟子或夾子,塑膠袋、報紙等任何可供清除的物品,稽查人員會不定時巡查,萬一沒帶清潔器具而遛狗、貓或其他動物,都可開罰。

此次新增規定還包括占用道路或人行道舊衣回收箱,經環保局認定應移除,公告逾48小時未移,視同廢棄物清除。

fsj 提到...

路樹嗚咽… 修剪變剃頭 水泥封樹頭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23218.shtml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張雁雯、賴香珊/南投縣報導】2014.10.26

台南市玉井知名的望明綠色隧道,日前在修剪過程中直接被「砍頭」,長約一公里的天然綠蔭一夕消失,引發議論撻伐。事實上,南投縣南投市至埔里等地也紛傳「修剪路樹」變成「砍剩主幹」的粗魯作為,加上肆無忌憚的柏油水泥封樹頭,南投縣路樹已在嗚咽。

台灣愛樹保育協會會長曾檉銳痛心疾呼,給子孫一個綠色未來,雖然看似狗吠火車,「但我們要叫到全民重視。」

他指出,草屯至埔里鎮、南投市等鄉鎮修剪的路樹,都因過度修剪變成一根根光禿禿的「樹桿」。不久前投市修剪建國路和民生街口停車場周邊路樹,樹冠被剃光,樹木變樹棍場景,前年也在埔里上演,鎮立綜合球場至仁愛公園、宏仁國中成蔭綠樹一夕光頭,引來撻伐後,問題照舊。

先前也有集集鎮民陳情修剪市郊路樹「樹枝太茂密颱風來很危險,希望都砍光。」公所原本只要修枝,但里長與鎮代施壓,茂盛路樹被修剪到只剩樹幹,遊客看了都搖頭。

不久前包商在集集綠色隧道挖埋管線毀樹根,保育團體網路發文後引來重視。曾檉銳日前帶國外樹醫會勘現場,見老樹被柏油水泥封樹頭,加上歷年破壞,專家沈痛說「樹勢非常不好,應列為危險公路,颱風天應封路。」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痛批,不少公部門做工程要種行道樹卻未留足夠生長空間,把路樹當附屬品而非夥伴看待,公部門待路樹可以「凍酸」形容,對路樹無所不用其極破壞,堪以「樹似與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形容。

提及護樹,台灣愛樹保育協會肯定集集鎮長嚴鴻邦爭取經費,為原要移走的近百棵榕樹與鳳凰木做樹穴,救回不少老樹,為護樹踏出一大步。

※ 相關報導:

* 地方缺經費 剪成「樹棍」盼撐久一點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23219.shtml

從南投市至埔里鎮綜合球場、草屯鎮隨處可見路樹因過度修剪,從繁密樹蔭一夕變「樹棍」。台灣愛樹保育協會等認為政府種樹後「不養不管」是最大問題,但地方也喊冤「稍微修剪跟重度修剪花的錢一樣,當然希望剪一次可以撐久一點」。



◆ 全台首創 圖書館寵物日 說故事給毛小孩聽
http://udn.com/NEWS/LIFE/LIF1/9024125.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新北市報導】2014.10.26

養寵物的人愈來愈多,在美國一些圖書館早已打破寵物禁入的規定,新北市立圖書館新莊裕民分館首創「圖書館寵物日」,開辦以來,不少狗爸爸、狗媽媽興奮地帶著心愛的毛小孩一起到圖書館借書、看書,甚至還說故事給毛小孩聽。

本身就愛狗、也養狗的市立圖書館新莊裕民分館主任徐雲蓉說,「圖書館寵物日」的發想,是看到美國一些圖書館開放飼主帶狗狗一起進館看書的影片,畫面非常溫馨;現在養寵物的人愈來愈多,不少民眾反映希望能帶著狗狗、貓咪一塊到圖書館看書,因此有了「圖書館寵物日」。

從本月中旬開始,每月單數周的周四下午2時到5時,新莊裕民分館開放民眾帶著狗狗、貓咪入館;狗狗小花的飼主「小花拔拔」就特地帶著小花來嚐鮮,小花拔拔說,平常他就常到圖書館借書、看雜誌,早就希望能帶小花一起來,「小花很黏人,在家時就會趴在我腿上陪我看書」。

為顧及其他民眾感受,想帶寵物一起到圖書館看書的民眾,得先帶寵物照片和疫苗證明辦理入館證,館方還訂定「寵物公約」,寵物入館要保持儀容整潔、入館全程需繫牽繩,並穿上尿布或禮貌帶,飼主自備報紙、塑膠袋等清潔用具。

新莊裕民分館目前將兒童區闢為「寵物日」的閱讀區域,並與戶外閱讀區相連。徐雲蓉表示,若狗狗一時情緒不穩、突然吠叫,飼主可把狗狗帶到戶外區安撫,穩定後再入館。開放寵物入館期間也會有人員駐守寵物區,因應臨時狀況外,結束後也會有專人清潔、消毒,讓所有到圖書館的民眾、寵物都安心。



◆ 淡水老街3幼貓 狠遭斷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6000681-260106

中國時報 2014年10月26日 謝幸恩/新北報導

惡劣至極!新北市淡水區重建街25日晚間9時許發現有3隻幼貓遭「斷頭」,屍體堆疊放在重建街上的福佑宮後方草叢裡,經當地動保團體發現後,趕緊通報警方,並將屍體冰存在動物醫院裡,經獸醫檢驗後確定人為,盼能盡速將凶手繩之以法。

據現場愛貓志工轉述,3隻幼貓均出生不到2個月,頭部疑似遭利刃切斷,斷面十分平整,爬滿了蟲類啃食,死亡時間不久,其中一隻貓咪背部留有疑似兇手遺留的血痕,希望能查出些蛛絲馬跡。

此外,貓咪屍體是以石頭堆疊般的擺放,可見凶手手段十分殘酷、冷血,彷彿將貓咪當玩具般擺弄,玩膩後便隨意將其棄屍在草叢中企圖掩人耳目,據悉,淡水紅毛城、小白宮等地,也傳出貓咪慘遭殺害。

當下不少志工看見此景,紛紛掉下淚來,也將其屍體冰存在動物醫院中,經獸醫檢驗傷痕後,確定人為造成,志工現通報警方,也已調閱監視器畫面,盼盡速將凶手繩之以法,淡水老街一帶貓咪甚多贏得「貓街」美名,搖身一變成熱門觀光景點,如今發生此事,讓淡水貓街瞬間蒙上一層陰影。

fsj 提到...

Google開放衛星影像 協助環境保育發展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542337

【聯合新聞網/記者楊又肇/報導】2014.10.27

今年6月中宣布以5億美元現金收購新創衛星影像公司Skybox Imaging消息後,Google目前確定推行Skybox For Good計畫,準備將衛星影像資訊免費開放給非營利組織使用,藉此用於保育生命、環境,並且帶給人類生活積極影響等用途。

本身為Skybox Imaging前創辦者,身兼Google Earth對外擴展開發者講師身分的Julian Mann於官方部落格表示,將免費開放Skybox Imaging旗下所有衛星影像資訊,將可讓非營利組織用於保育生命、環境,並且帶給人類生活積極影響等用途。

此類衛星影像內容包含可用於檢測林地覆蓋面積是否因挖掘等人為因素減少,或是統計冰河融化程度、地表沙漠化程度等。

Google在今年6月間宣布將以5億美元現金收購Skybox Imaging,市場看法主要認為Google目標在於Skybox Imaging所持有每日更新衛星空拍影像資源,藉此提昇Google地圖服務內衛星影像即時更新率。而Skybox Imaging約120人團隊,目前均加入Google Maps團隊。

先前Skybox Imaging曾自詡為可從空中獲取情資的「資料挖掘者」,例如藉由富士康中國廠場地照片預測新款iPhone預計何時上市,或透過沙烏地阿拉伯煉油設施影像估計石油產量等。

※ 相關報導:

* 捐2014貝殼 他幫寄居蟹「找家」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25082.shtml

「聚沙成塔,儘管渺小,總會對世界帶來正向改變。」屏東佳冬鄉民張孟偉見墾丁「寄居蟹媽媽」黃淑凰為無殼寄居蟹所做的努力,深受感動,網路號召在今年年底前「蒐集2014個貝殼」送往墾丁,讓寄居蟹重拾「新家」。

....身為墾丁青年活動中心主任行政員的黃淑凰,決定在中心的樹林建立「快樂天堂」,讓寄居蟹能有換殼的地方,最近一個半月後,總算有了甜蜜果實,看著寄居蟹帶著瓶蓋、沖天炮來換取真正的「家」,讓黃淑凰當場感動落淚。

從2010年1月至今年8月,黃淑凰共募集1萬5379個螺殼,成功為超過5000隻寄居蟹「媒合」,成為當地最著名的「房仲業」。

曾帶家人到墾丁響應活動的張孟偉,為此深受感動,決定在2014年,蒐集2014個寄居蟹「新家」送往墾丁。他除了透過網路號召,更利用下班、休假時間,跑遍各地小吃攤,蒐集消費者吃掉的螺殼。

* 把蝌蚪吹離險境 花蓮樂中學環保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9024852.shtml

「蝌蚪長成青蛙,要克服什麼困難?」花蓮林區管理處國家森林志工隊昨天展示自製「蝌蚪的危機」環境教育教材,透過圖卡、道具讓大小朋友在遊戲中,對蝌蚪的天敵留下深刻印象。

....花蓮林管處國家森林志工隊設計「蝌蚪的危機」,將魚、蛇等會吃蝌蚪的天敵及工廠、農藥等人為環境的危害製成圖卡,另以壓克力板將各種天敵、環境危害的圖形挖空,讓壓克力板剩下窄小的「通道」,民眾以口吹氣,將保麗龍製成的立體蝌蚪吹過這些天敵與汙染的空洞處,抵達安全的水塘中,窄小的「通道」突顯蝌蚪長成青蛙所面臨的危機。



◆ 血汗產業鏈 吃野生動物恐將違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27000831-260301

旺報 2014年10月27日 記者簡立欣/綜合報導

霜降剛過,立冬將至,不少人想打牙祭兼補冬;不過根據大陸法律,未來購買或食用野生動物可能有違法之虞。每年9月到11月是大陸刺蝟、鱷龜、青蛙、蛇等野生動物最常出沒季節,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頻繁,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常常成了饕客盤中飧。

不過,非法盜獵野生動物者背後卻藏了一條「血汗產業鏈」。大陸執法人員表示,一些非法盜獵者為了捕獵動物幼崽,常常將幼崽的母親殺死;此外,運輸途中的折損、保存環境的惡劣,常常讓大量野生動物還沒到達市場就死在路上。以鳥類為例,根據統計,市場上每隻出售的籠養鳥背後,就有20隻野鳥已經喪生。

食用或飼養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算不算犯罪、是否涉及刑事責任,過去界線模糊;今年大陸人大常委會明確解釋,購買並食用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涉及刑法第341條第1款「非法收購國家重點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明知是「非法狩獵來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卻還購買者,涉及刑法第312條第1款「明知是犯罪所得而收購的行為」。

此外,吃野生動物可能不能補身,反而傷身。上海《解放日報》26日引述英國《衛報》報導指出,藥物汙染正在危及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換言之,吃了被汙染的野生動物,等於把自己當做化學毒物的廢料桶。

報導指出,人類醫藥產品中,激素、抗生素、止痛藥、抗抑鬱藥和抗癌藥物,以及動物用藥中的激素、抗生素和驅蟲劑,對環境有顯著危害。「全球使用的藥物多達數千種,它們可能對野生動物和生態系統產生強烈影響,」專家表示。

※ 相關報導:

* 非法吃野生動物 「猴頭一出來就被人買走」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9025856.shtml

雲南與越南接壤的一個偏僻市集,成為非法食用野生動物的集散地,多間餐館明目張膽宰殺烹飪獼猴、麂子、果子貍和熊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或瀕危物種,中國大陸食客絡繹不絕。

澎湃新聞網報導,在雲南普洱市江城縣中越邊境三號界碑的一個市集,原本是為邊民設立的貿易通道,一半屬於中國大陸,一半屬於越南。而在大陸境內,近年逐漸開設20多間餐館。每逢趕集的日子,餐館門口放著不少鐵籠,關著麂子、豺狗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和瀕危物種供食客選用。

fsj 提到...

德海豹染禽流感 一個月600隻死亡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1028-cGYv

台灣醒報 張芮瑜 2014.10.28

德國北海海岸邊10月初驚見上百隻海豹屍體遭沖上岸,短短一個月內達600多隻,經檢驗後發現是H10N7禽流感所致。目前德國當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雖近期死亡率遠高於以往,但尚不至於威脅整體海豹數量,將會持續追蹤並靜觀其變。

德國北海沿岸島嶼位於「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瓦登海國家公園」境內,亨德里克是國家公園發言人兼海豹生物學家,他表示,一般來說,每年約有1千至2千隻海豹死亡,並被沖上岸,但近期不到一個月就發現600多隻,死亡率明顯提高。

【H10N7感染海豹為首遭】

國家公園官方宣布,海豹死亡率增加是由於禽流感病毒株H10N7,德國漢諾威大學獸醫中心研究發現,該病毒出現在海豹屍體體內。H10N7可感染各種鳥類,目前已在美國的火雞和鴯?、南非的養殖鴨類和美加的雞隻上被發現。

亨德里克表示,此次在德國境內的海豹上發現病毒是頭一遭。「當動物感染此病毒,通常會產生併發症,而大多數受感染動物死於肺炎。」他說,此病毒過去雖從未在海豹上發現,但海報集體感染也並非首例。2002年就曾發生海豹瘟疫,來自北極海的海豹將病毒傳給北海海豹,導致上千隻動物受感染,國家公園內有一半以上的海豹因此死亡。

根據專家研究發現,這次禽流感病毒則很有可能來自丹麥,該國境內島嶼安霍爾特島沿岸的海豹死亡數量也比以往高,且屍體內發現和德國海豹一致的病毒。

【不算爆發暫觀其變】

目前德國當局決定先靜觀其變,國家員工表示,依園區內總數1萬2千隻海豹數量來看,目前情況仍在可控制範圍內,不算大爆發。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海洋專家漢斯表示,「海豹數量目前還不至於受威脅,在現有認知下,我們必須假設這是一個自然過程,目前還沒有大量死亡的危險。」

亨德里克表示,現在公園當局無法採取任何行動,「即使有疫苗,也不可能對成千上萬隻野生動物進行接種。」國家公園提醒民眾,前往沙灘須注意碰觸任何已死或瀕死海豹,因為動物帶原的疾病也有可能傳染給人類。

※ 相關報導:

* 動物製品走私 越南連破2案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10280272-1.aspx

越南相關部門在河內市與海防市查獲2起野生動物製品走私案件,分別起出從國外走私到境內的6公斤犀牛角和近1公噸象牙,警方正在擴大調查。

* 星巴克不准進 他竟拿吉娃娃砸窗
http://udn.com/NEWS/WORLD/WOR4/9027510.shtml

美國德州休斯頓一名男子,早前屢次在一家星巴克分店騷擾客人,被禁止進入。該名男子惱羞成怒,竟將一隻吉娃娃狗擲向玻璃窗,害牠嚴重受傷。....可憐的吉娃娃被撞斷腳,目前由休斯頓一間動物收容中心照顧。麥克黑爾則因虐待動物被捕。警方目前不知吉娃娃是否屬麥克黑爾所有。

* 穆斯林婦女摸狗 馬國主辦人遭恐嚇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25221

30歲的馬來西亞馬來裔藥劑師賽阿茲米(Syed Azmi Alhabshi),在臉書上號召本月19日於雪蘭莪州八打靈,舉行一項名為「我要摸狗」(I Want to Touch a Dog)的活動,希望讓愛狗人士與傳統上怕狗的穆斯林互動,協助穆斯林克服對狗的恐懼和厭惡,不料卻觸及大馬各族裔文化間的敏感神經,賽阿茲米收到數千封辱罵和恐嚇簡訊,不得不在25日召開記者會公開道歉。

....由多種族構成的馬國社會,近年來屢次爆發文化論戰,保守派穆斯林組織不斷反擊被其視為淫猥、不敬神的西方文化影響,如萬聖節與德國啤酒節等,都成為攻擊目標。摸狗活動也凸顯馬來裔穆斯林多數人口,以及信奉基督教、印度教、錫克教與佛教的華裔、印裔和其他少數族裔間的對立愈形嚴重。

除狗之外,伊斯蘭禁止穆斯林食用的豬肉和酒精供應問題,也常在馬國引起紛爭。雖然其他國家穆斯林大多不認為摸狗是禁忌,許多馬國穆斯林也都養狗和公開飲酒,但保守伊斯蘭團體仍堅稱狗不潔淨,穆斯林摸狗後,必須進行洗淨儀式(sertu)。



◆ 恆春半島保育植物水芫花 遭盜採82公斤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25127

自由 2014-10-28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恆春半島保育類植物水芫花近年遭盜挖嚴重。恆春警方昨晨又據報有人在屏東恆春萬里桐海濱盜採水芫花,偵查隊前往埋伏,當場逮捕拿著鐵鑿盜挖的林姓嫌犯,並在其車上起出價值超過十萬元的水芫花一批,警訊後依竊盜罪嫌送辦。

價值逾10萬 疑銷往中國

水芫花俗名「海芙蓉」、「水金驚」,主要分布在海邊。根莖緊緊纏繞著礁岩,生長速度極緩慢。因數量不多,已被列為保育類植物。樹型奇特受盆景界青睞,加上外傳能製作風濕藥酒,市場需求量大,引起盜採者覬覦。

恆春半島幾乎每年都發生盜採水芫花現象,近年中國開放自由行後,盜採數量更從「自用」演變成「商用」,警方取締時動輒出現數十公斤大量,懷疑與中國出現需求有關。由於水芫花根部盤節甚深,斷根後不易存活,盜採者常連礁石一併採下,破壞珊瑚礁生態甚鉅。
嚴重破壞珊瑚礁生態

恆春警方表示,因水芫花生長在珊瑚礁岩上,員警昨天上前逮捕盜挖的林嫌時,緝捕行動相當困難。林嫌則因熟悉珊瑚礁地形,丟下工具便快速逃逸,警方一度被遠拋在後,連忙採取包夾戰術,才順利將林嫌逮捕歸案,共查獲重達八十二公斤的水芫花,以及鐵鑿、剪刀、手套、磅秤等犯案工具一批。

恆春警分局長鍾承志表示,恆春半島有多處生態保育區,自然生態得天獨厚,呼籲民眾對珍貴林木應加以保護,切勿盜採牟利,讓自然生態能生生不息。

fsj 提到...

美麗灣案纏訟10年 台東縣府又敗訴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9029806.shtml

【聯合報╱記者林保光、潘俊偉、羅紹平、陳皓嬿/連線報導】2014.10.29

纏訟十年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昨判台東縣政府敗訴,美麗灣開發案環評結論二度被撤銷,環保團體振奮,台東縣政府表遺憾;美麗灣副總經理朱膺州抱怨,台灣沒有一個飯店投資案命運如此乖舛,公司一定上訴。

台東縣政府在二○○四年將杉原海水浴場,以BOT方式,標給美麗灣渡假村開發,面積五點九九公頃,隔年動工,引起環保團體抗議。二○一二年一月遭最高行政法院撤銷環評,台東縣政府年底重啟環評,有條件通過,環保團體向行政法院提告。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發言人邱政強指出,依促參法,地方政府所屬的環評委員都要迴避,環評委員十五名,過半數出席才能表決,當天有八人出席,台東縣政府環保局長、建設處長和農業處長三人,應該迴避表決。若扣除這三人,未達半數,程序違法。

承審法官認為環評附條件內容,與環境影響有關,依環評法應進入二階段環評,台東縣府卻以「一個很巧妙的手段」,核定開發面積一公頃,讓環評通過,有假藉附帶條件通過之名,行規避第二階段環評之實,使開發範圍擴大達近六公頃,這是實質違法,撤銷環評結論。

地球公民協會、環保資訊協會,以及反反反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昨天到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聆判,一聽到撤銷環評結論,在法院門口樂得高喊「拆、拆、拆」,要求縣府和美麗灣集團不要再上訴了。

律師詹順貴說,美麗灣案創下「兩次環評結論都被法院撤銷」的首例,地方的BOT案經常是地方政府左手和企業簽約、右手審環評,球員兼裁判;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北部主任蔡中岳希望,美麗灣案能成為範例,告訴建商在環境敏感區域就不要再硬闖。

縣府秘書長陳金虎說,上次高等行政法院以縣府不應參與表決投票,撤銷環評,第七次環評,縣長、副縣長及秘書長均迴避,但環保局長、建設處長及農業處長基於職掌出席,且只要求業者提補充承諾,業者也同意,才有條件通過美麗灣環評,依法辦理仍遭撤銷環評,縣府很遺憾,等收到判決書再研議下一步。

※ 相關報導:

* 投資12億 美麗灣:不能說撤就撤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9029809.shtml

台東美麗灣國際渡假村開發案自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十四日簽約後,十年來因環評等問題屢上媒體版面,業者前後投資近十二億元,最多員工達一百五十多人,如今只留十餘位機電維修、保全與清潔人員,整座飯店猶如「空屋」。

「長久以來的抗爭,有了甜美的果實」,刺桐部落反反反行動聯盟林淑玲說,聽到判決後,長期抗爭的夥伴都很開心、很鼓舞,但也很擔心台東縣政府不承認錯誤,繼續上訴,浪費人民納稅錢,希望縣府及美麗灣不要再上訴。

* 美麗灣基地 潮間帶生態豐富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9029808.shtml

美麗灣以原台東縣杉原海水浴場為開發基地,緊鄰太平洋,距台東市約十二公里。杉原海域早期漁類資源豐富,十餘年前因過度漁撈,九年前公告為禁漁後,成為東海岸潮間帶生態豐富的海岸景點,沙灘有南洋島嶼風光,吸引觀光人潮。



◆ 生態館台中動土 民喊「饒了白海豚」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5500

自由 2014-10-29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市府昨日舉辦白海豚生態館興建工程開工典禮,預計一○五年八月完工,昨日地方人士齊聚動土,十餘名生態保育人士舉牌抗議,副市長黃國榮致詞時,眾人在旁高喊「副市長,饒了白海豚!」場面相當尷尬。

海線近年兩大建設白海豚生態館與大安媽祖園區皆趕在選前動工,昨日白海豚館動工後,緊接著十一月一日大安媽祖園區也要開工。

市府首開國內白海豚生態保育之先,在台中港濱海遊憩區用地規劃「白海豚生態館」,是以白海豚的生態保育為主題,宣導生態保育觀念,打造白海豚的家,期盼未來能與各界合作,提供觀察及保育基地積極推展白海豚保育工作。

開工典禮過程,十多名保育人士與文史工作者一字排開,在旁舉牌呼口號「白海豚愛海、不愛圍困館」、「反對興建白海豚館」,甚至在副市長黃國榮致詞時,不斷高喊「副市長,饒了白海豚!」參加典禮的來賓處之泰然,所幸抗議過程平和,典禮程序順利進行。

文史工作者江慶洲說,市府規避環評,若將蓋水泥建築的經費轉換為海岸線污染防治,防風林復育等,更有助環境保育,而且台中港風沙大,東北季風季節遊客不愛來。

觀光局長張大春表示,白海豚生態館面積不大,不需要經過環評,梧棲觀光漁港假日遊客很多,為了增加漁港的可看性跟遊憩多樣性,才會興建,白海豚生態館絕對不會淪為蚊子館。

※ 相關報導:

* 全台不到30尾 保育魚類蘇眉魚吃下肚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25427

全台剩不到卅尾的保育類動物「蘇眉魚」又少了一尾!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日前接獲檢舉,指士林區士東市場一名魚販竟販賣保育類野生動物蘇眉魚,動保處及警方趕往現場,僅剩下魚頭,瀕危魚種竟淪為盤中飧,十分誇張、可悲。

蘇眉魚的學名為「曲紋唇魚」,又稱龍王鯛或拿破崙,是墾丁海域最大型珊瑚礁魚種,最大可長到二公尺、體重兩百公斤以上,因體型大、肉質鮮美,常遭捕捉,導致銳減,聯合國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二○○四年將該魚種列為瀕危物種,農委會考量全台野生蘇眉魚可能剩下不到卅隻,也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七月一日起公告將其列為珍貴稀有(Ⅱ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 機場選址 北京飛行機器人南極勘察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9029899.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克倫/綜合報導】2014.10.29

大陸現已在南極建立四座考察站,但中山科考站因欠缺固定翼飛機場導致運補全靠海運,嚴重影響科學考察能力;為此,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的飛行機器人「大白鯊」,本周四將前往南極,為機場選址的冰蓋進行勘察。

京報網報導,「大白鯊」翼展五點四公尺,僅需一百公尺長的冰雪面跑道即可起飛,最高時速可達130公里;鯊體內可攜帶航拍、冰面表溫感測器、雷射測距儀等最高十八公斤設備,且具備接收「北斗」導航與全球定位系統的能力。

身兼此次大白鯊任務領隊的北航機械學院副教授梁建宏指出,「別看它大,因採用三段式設計,一個一米八乘八十五公分見方的箱子就能裝進去」,而此次「大白鯊」出征,將首次承擔為大陸興建南極大陸固定翼機場選址科研任務。

梁建宏表示,目前美國等先進國家的大型運輸機,已可在南極腹地起降,擁有四座科考站的大陸,卻沒有自己的定翼機機場,而「租用的機場因冰層融化,使用效率下降,絕大部分人員、物資只能靠海運。」

梁建宏還透露說,「大白鯊」將從中山站啟程,深入南極大陸約四十公里後起飛,在一個三乘以十公里的範圍內,對冰蓋進行梳狀航線科考,以獲得冰蓋的坡度、粗糙度等資料,「這對修建飛機場至關重要」。

事實上,大陸早已在南極崑崙科考站附近建起「崑崙」簡易機場,二○一○年時,又在南極內陸冰蓋的雄鷹營地,修建一座跑道長六百公尺、寬五十公尺的「飛鷹」簡易機場,用於定翼飛機緊急備降或加油補給。

崑崙站因位處南極內陸,修建簡易機場有利於空運運補,然臨海的中山站因未設機場,導致內陸運補需借用他國機場起飛、十分不便;此次擬在中山站設置機場,除滿足自身運補需求外,亦可為其他國家提供運補服務。

fsj 提到...

打造台版諾亞方舟 辜嚴倬雲圓保育夢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32194.shtml

【聯合報╱記者許雅筑/專題報導】2014.10.30

前言

在「創世紀」傳說中,諾亞打造巨型方舟拯救家人及動物,成功躲避大洪水災難;在廿一世紀,台泥董事長辜成允與清大教授李家維聯手在南台灣成立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打造「植物版諾亞方舟」,嘗試拯救物種免於在環境變遷中滅亡。短短六年多時間,這座位於屏東的保種中心,已蒐藏超過兩萬五千種活體植物,規模、數量已高居世界第一。

全球熱帶雨林破壞嚴重,正以每年十個台灣面積的速率快速消失。為防止物種滅絕,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在屏東高樹鄉打造出「植物版諾亞方舟」,搶救熱帶及亞熱帶植物,短短六年多,已蒐藏超過兩萬五千種活體植物,數量高居世界第一。

三峽大壩工程導致中國大陸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荷葉鐵線蕨」棲地完全遭淹沒、野外族群幾近滅絕時,保種中心設法搶救保有少數植株,近來更回贈給對岸中科院仙湖植物園,替兩岸攜手保種建立良好基礎。

兩岸聯手 搶救荷葉鐵線蕨

「荷葉鐵線蕨」又名「荷葉金錢草」,全球唯一棲地位於重慶市萬州區、海拔兩百公尺的沿岸岩石上,因具有藥效屢遭採擷,長江三峽大壩築成後,野外族群幾乎全遭淹沒,中國大陸一度在鄰近地區發現少數族群,仍因保種不當滅絕。

保種中心執行長、清大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李家維表示,保種中心透過管道輾轉取得個體後,將其種植在水牆花房內,已繁衍成功,並陸續將部分植株送還大陸官方機構。

另外,保種中心也藏有原生在中、南美洲的「松毬龜甲鳳梨」,這種植物已在野地裡絕跡數十年,大約五、六年前輾轉由厄瓜多偏遠園圃「搜刮」取得,但移植到台灣後從未開花,只能用側芽進行無性繁殖。李家維說,這種植物「回不去了」,由於基因單一,若野外種植將無法適應環境變化,註定滅絕。

透過植物獵人 保存珍稀品種

為了拯救植物免於滅絕浩劫,英國、挪威等地都正進行保種工作,蒐藏植物種子並貯存於低溫、乾燥環境。但熱帶及亞熱帶植物種子卻不適合這種保存方式,有些種類只要離土數天就會壞死,保種中心選擇異地活體保存,除透過植物獵人蒐購植株外,也遠赴海外採集帶回台灣栽種。

憂植物不測 到保種中心備份

保種中心漸漸打出名聲,許多學者及植物愛好者因擔憂手邊植物發生不測,都會「備份」到保種中心,增加了許多珍稀蒐藏。

保種中心資深蒐藏經理陳俊銘表示,全球暖化、海平面不斷上升,我友邦吉里巴斯國土平均僅高於海平面一公尺餘,現已著手規畫將國民遷至斐濟、澳洲及紐西蘭。但「人可以跑,植物跑不了」,環境改變,許多特有種就永遠消失,盼更多人投入保種,共同打造「植物版諾亞方舟」。

※ 相關報導:

* 辜成允+李家維 從酒肉朋友到傻勁推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32202.shtml

台泥辜家第二代辜成允遇見學者李家維兩人對生態保育的理念、工作態度一拍即合,攜手創立「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

「把醜話說在前頭」是兩人合作延續迄今的重要基礎,一位知名企業家、一位生態學者,兩人談妥雙方權利、義務關係,共同推敲出「互利共生」的框架,並擦出熱情的火花,讓保種計畫得以永續發展。

辜成允雖掌控營業額千億的台泥帝國,但從小就屬生物成績最好,他哈哈大笑表示,因為「其他都看不懂」。課業表現受到肯定,讓他對生物備感興趣,童年時期幾乎每周都往山裡跑,不是釣魚就是捉蟲。

長期關注生態議題,辜成允表示,雖然很早就意識到植物滅絕的嚴重性,但「直到遇見李家維,才發現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兩人很早就認識彼此,從一開始單純的「酒肉朋友」,逐漸發現彼此的理念契合,「對於植物多樣性都有一分熱忱」。

* 海外拓點宣揚/藏藥凋零 保存藥種來取經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32206.shtml

台灣的「植物版諾亞方舟」除屏東高樹鄉基地外,也設有海外據點,並藉此將全套保種技術及概念帶到當地。保種中心除了協助索羅門成立當地第一間現代化溫室外;面臨「藏藥」凋零危機的西藏,當地研究單位為保存藏醫文化,也特地來台取經。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在澳洲東北方一千八百公里的索羅門群島以及中國大陸深圳地區設有據點,與當地政府機關或NGO團體合作,就地保存物種。初期由台灣工作人員協助建立制度,未來交由當地人負責。

* 玩家夢幻工作/熱愛植物 女友威脅擺一邊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032205.shtml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的員工平均年齡卅多歲,植物之於他們就像「家人」,這群年輕人赴海外採集植物一待整月,面對搶劫、瘧疾以及女友最後通牒威脅,他們仍堅守崗位,就是為了心中的使命感。蒐藏經理郭睿軒更形容這份工作是「玩家的夢想」。

「這是外型像鳳梨的鴨跖草;這株林投屬露兜樹科,全吉里巴斯只剩最後一棵......」,保種中心目前有五名蒐藏經理、十六名技術員,每個人對蒐藏植物如數家珍。

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的政商人脈豐沛,對他來說,維繫保種工作最困難處不是「錢」,而是找對「人」。他表示,保種中心的工作人員須熟悉植物、熱愛植物,願待在偏遠的屏東高樹鄉,還要兼顧繁重行政公務,找到適合工作人員遠比籌措經費更加困難。

「在一個領域浸淫久了,自然會知道誰是專家」,李家維表示,在圈子裡會口耳相傳、也有人主動推薦適合的「瘋子」,保種中心成立六年多來,離職人數兩隻手數得出來。他說,這裡不靠高薪吸引人才,也從不在人力銀行刊登職缺,他們要找的是「即使不在這裡也在做同樣事情的人。」

fsj 提到...

北市39條林蔭道「吸碳」 6座大安公園效益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9036882.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2014.11.01

台北市自花博結束後,延續城市綠美化政策,推出「林蔭大道計畫」,4年來共打造39條林蔭大道,植栽增加後,每年的吸碳量,相當於6座大安森林公園效益。

39條林蔭大道中,有17條是在尚未綠化道路,新打造林蔭大道,其他17條是在既有林蔭大道上增種灌木等,塑造層次分明感,另5條是在綠化效果差的既有林蔭大道上,重新種植植栽。

自100年計畫上路後,首條新打造的林蔭大道是內湖堤頂大道,全長3.6公里,種植台灣原生樹種楝樹,春天會開出紫色小花,鳥類可食其果實,具生態意義。

市長郝龍斌昨天出席林蔭大道成果記者會,前往堤頂大道參觀,他和小朋友一起種植樹苗,期許10年後,小樹能長成大樹,和仁愛圓環林蔭大道一樣挺拔。

他表示,花博過後,民眾對城市美感提升,他設下三目標,推動道路綠化、公園美化和城市花園化。盼林蔭大道政策,未來能一棒接一棒延續,讓北市真正達到城市公園化。

目前已有35條林蔭大道完工,還在施工的4條道路,包含和平西路三段、新生南路三段、北安路501巷以及環河南路,預計在今年12月25日郝龍斌卸任前完工。

北市府公園處表示,林蔭大道的樹種都經過挑選,如信義路車流量多,林蔭大道的樹種,選擇枝條向上生長的光臘樹,避免影響車輛。艋舺大道下方曾為鐵路,透水性不佳,就選種耐水的茄苳。

北市府公園處指出,39條林蔭大道中,最難施做的就屬新生南路三段。配合世界設計之都計畫,必須整合周邊居民意見,施工時還要避開下方瑠公圳箱涵,施工期較長。

※ 相關報導:

* 「我生病了」 百歲老榕託夢求助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9036989.shtml

旗山鯤洲宮250歲的老榕樹公數月前向地方人士「託夢」告知生病,專家會勘發現樹冠幅下方一整排水泥建築阻礙氣根成長,管委會決定拆除廣場4間建築物,讓出空間給老樹扎根;昨天動工引發居民關切。

....專家會勘發現,老榕樹公有50%的枝葉集中在單側,樹冠幅下方是一整排水泥建築物,往下生長的氣根盤節在屋頂上無處可去,枝幹與樹葉稀疏;氣根若無著地,以後會缺乏支撐而腐朽傾倒,不利未來成長。



◆ 壽山獼猴估1500隻 學者警告達負載上限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26543

自由 2014-11-01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根據學者最新調查,壽山獼猴合理負載量約一千隻,目前已達一千五百隻的負載上限,其中約三分之一導因於人為餵食;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呼籲民眾別再餵食,將加強蒐證開罰。

合理負載量約一千隻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委託屏科大學者調查,壽山九百一十五公頃範圍內,台灣獼猴約有三十一至三十六個族群,數量介於一千三百至一千四百隻,還未包括北壽山軍事管制區。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在「獼猴健康與族群經營管理研討會」上表示,以一隻獼猴不與其他獼猴分享的最大面積估計,壽山約可存在三十一群獼猴,每群約二十二至四十七隻,大概可容納一千隻,最高容納量為一千五百隻,最少七百五十隻。

裴家騏警告,以現在推估的獼猴數量,若把北壽山算進去,已超過一千五百隻的負載上限,這也是自然狀況下的承載量,其中約三分之一是人為餵食出來的,另有三分之一與人為環境有關(例如果園),若無人為餵食,壽山獼猴可能只有六、七百隻。

阻人為餵食 將加強開罰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認為,獼猴數量過多,可能增加猴群衝突、疾病傳染、棲地破壞等問題,尤其壽山是封閉環境,猴群數量再增加,可能造成外移、往市區跑,近年壽山獼猴入侵民宅事件不時發生,已是警訊。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秘書許書國說,籌備處成立後,公園警察經常巡查,針對餵食行為錄影蒐證,一年多來已開出十幾張勸導單,並針對兩位屢勸不聽者開出罰單,依違反國家公園法開罰三千元。

裴家騏說,當人類餵猴子的次數從每十小時八十次降到零,猴子對人索食次數也會從六次降低到一次,要重塑人猴新文化,就是不餵食、不主動接觸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