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千年前亮島人骨 史博館3D展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13000899-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12月13日 趙靜瑜/台北報導
台灣是否為南島民族的起源地,多年來學界的看法和結論不一。然而隨著馬祖亮島遺址中「亮島人」的發現,為這個研究推論提供極有價值的訊息。國立歷史博物館即日起展出「南島溯源八千年」,為亮島人與馬祖史前文化揭祕。
2011年連江縣長楊綏生在馬祖亮島發現貝塚遺跡,並委由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出土亮島人遺骸。經送往德國檢測DNA,證實亮島是南島語族的祖居地。
亮島島尾遺址群發現的「亮島人1號」與「亮島人2號」兩具人骨遺骸,歲數分別約有8千多年和7千多年,這是台澎金馬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骨,也是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新石器時代早期墓葬中,少數年代久遠且保存良好的案例之一。
史博館展覽組組長也是策展人林明美表示,這次展出的「亮島人1號」與「亮島人2號」的頭骨及「亮島人1號」出土時的「屈肢葬」墓葬當時全貌,因避免破壞而以3D同尺寸複製展出;其餘包括陶石器、骨角器等,全為真跡。
林明美說,亮島人的墓葬方式為古代普遍常見的「屈肢葬」,即下肢向上卷曲,如同嬰兒在母親子宮內形狀,這個習俗在部分台灣原住民社會仍可見。
陳仲玉則表示,「亮島人」不但是台灣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屈肢葬」骨骸,可能也是南島語族最早的。
除此之外,這次展出的亮島魚叉,是目前台灣發現最早也最完整的魚叉,以動物骨頭所製成,連江縣政府也計畫提報國寶。
史博館「南島溯源八千年─『亮島人』與馬祖史前文化展」自即日起將展至明年1月25日,地點在國立歷史博物館4樓。
◆ 謎樣傳說 希特勒化名藏身印尼
http://udn.com/NEWS/WORLD/WOR4/9126853.shtml
【中央社╱雅加達12日專電】2014.12.13
德國獨裁者希特勒以自殺結束生命。不過,印尼至今仍流傳希特勒並未自殺,而是化名波克博士,逃到印尼松巴哇島,娶了印尼女子。當地人相信波克博士就是希特勒。
希特勒逃亡到印尼的說法,最早起源於西努沙登加拉省(West Nusa Tenggara)松巴哇島(Sumbawa)1名醫生蘇羅胡梭多(Sosrohusodo)。
蘇羅胡梭多1983年在印尼媒體「人民每日思想」(Pikiran Rakyat)上撰文,提出「波克博士(Dr.Anton Poch)就是希特勒」的觀點。他說,自己還是小學生時,就聽過當地流傳這種說法,不過,當時他並不以為意。
波克博士除了長相與希特勒幾分神似外,蘇羅胡梭多後來也列舉波、希兩人左腳都有些問題,左手也都經常不停抖動等「佐證」。
蘇羅胡梭多指出,波克博士後來娶了1名印尼萬隆女子為妻,還活到1970年,過世後下葬於印尼東爪哇泗水的1處公墓。
印尼坊間也有討論希特勒據說在印尼定居的專書「希特勒在印尼過世」(Hitler Mati di Indonesia)。書中提出若干觀點,包括希特勒不選擇逃亡到印尼大都市,而是來到松巴哇島這種小地方,避免被人找到。
書中提到,希特勒在印尼娶了第2名妻子、巽他族人蘇拉西(Sulaesih)。
有部落客比對波克博士和希特勒的外表,發現兩人在耳朵部分有極大差異,希特勒有明顯耳垂,波克博士則沒有。
官方歷史記載,希特勒是在當時的蘇聯軍隊進逼柏林時舉槍自盡,不過,隨著波克博士之謎以及印尼去年底在爪哇海底發現二戰期間德國潛艦殘骸,讓希特勒及納粹曾經出現在印尼的傳說增添想像。
◆ 麻州議會下 挖出前人時空膠囊
http://udn.com/NEWS/WORLD/WOR6/9126855.shtml
【中央社╱波士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2014.12.13
美國工作人員11日從波士頓的麻州州議會花崗岩地基挖出1個1795年的時空膠囊,歷史學者相信這個膠囊最初是由革命戰爭領袖山繆‧亞當斯(Samuel Adams)等人埋下。
根據美聯社,據信這個時空膠囊包括古硬幣、報紙等物品,但不確定內容物的狀況,麻州州務卿蓋文(William Galvin)推測有些物品因經過這麼久時間而狀況惡化。
官員要等到波士頓美術館(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X光掃描判斷內容物後,才會開啟膠囊。預定14日進行X光掃描。
這個時空膠囊最初是用母牛皮製成,據信是1795年開始建造州議會時埋在基石之中。當時山繆‧亞當斯是麻州州長,他是美國第2任總統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的姪子,美國最知名的啤酒也以他為名。
蓋文表示,這個膠囊內的東西19世紀中被轉放到銅盒內,因建築物滲水問題今天被挖出。
※ 相關報導:
* 人獸形玉器 南科園區出土
24 則留言:
慈禧成乾屍 乾隆、后妃混一棺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9136931.shtml
【聯合報╱特派記者賴錦宏/北京報導】2014.12.18
歷經兩次盜墓者的破壞與風雨侵蝕,清東陵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帝王陵墓建築群,將投入七點一億元人民幣大修,希望讓文物受損不再惡化。專家透露,目前慈禧已成為乾屍,而乾隆屍骨則和后妃們混葬在一棺內。
新京報報導,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王兆華表示,這次大規模修清東陵一共是七大類四十九項,預計要七點一億元(約卅六億台幣)。比如古建築,包括乾隆的裕陵、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慈安的普祥峪定東陵、康熙景陵的大碑樓、順治孝陵的石橋,都是大型的修繕,都是上千萬人民幣的工程。
王兆華表示,無論是一九二八年盜墓,還是一九四六年的盜墓,這兩次盜墓讓清東陵裡除了順治的孝陵,其餘四個皇帝、十五個皇后、一百卅六個妃子的地宮全都被盜了。而順治的碑文寫得很明確,順治是清朝入關第一個皇帝,國家財力不濟,地宮裡沒放珍寶。
目前清東陵破損十分嚴重。康熙景陵的積水在一九五二年才堵上,裡面都是水; 乾隆和慈禧的棺槨也都被破壞得很嚴重。
乾隆的棺槨裡有五具屍骨,因為當年孫殿英盜墓後,乾隆的屍骨和皇后貴妃們的屍骨都被扯亂了。重新入殮時除了一具屍骨能分辨出來單獨入棺,其他幾具已經分不清了,按照尊卑等級也不好亂裝,只能入殮到一具棺槨裡,生能同床,死也同棺。而慈禧的棺槨裡現在就是木乃伊,就是已經變成乾屍了。
王兆華表示,光是鎮館之寶陀羅尼經的修復就需一年半的時間。它是一件錦緞,這件文物是用金絲和錦緞織在一起的,慈禧用的這件上面鑲嵌了八百廿顆珍珠,當時蓋在她屍體的上面。盜墓者把上面的珍珠都拽下來,把錦緞扔了,但沒想到這塊錦緞是最值錢的,無論它的材質、工藝,都是一流的。
杭州中國絲綢博物館的館長說,修復這件文物至少得花一年半,它破損和腐化的部分還得用原材料修補,顏色還得一樣。
大數據解紅樓夢:曹雪芹生父應是曹頫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9144819.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4.12.22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生父一直以來有曹顒與曹頫兩派說法,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中研院院士黃一農利用大數據新解紅學,推斷曹雪芹生年為康熙53年(1714年),生父是曹頫並非曹顒。
紅學爭論爭和紅學公案多,天文學家黃一農跳脫熟悉領域,以科學方式考據新解紅樓夢,將30多篇論文集結成《二重奏:紅學與清史的對話》新書,研究成果被上海文匯報報導。
黃一農研究發現,大觀園省親橋段,從賈元春出宮時辰、儀仗到服侍者拿的傘等細節描述,「若沒有親自看見或活過,根本寫不出來」,學界找了一個世紀找不到的故事原型,他在滿漢文檔案中發現,歷史記載唯一一次出嫁女兒省親,是康熙曾准許王姓妻子省親,他認為,「曹雪芹表嫂納蘭氏的六姊妹,很可能就是他創作大觀園省親故事最主要的原型。」
此外, 透過大量新發現的滿漢文檔案,他細究曹寅及曹荃兩房複雜過繼關係後,新推斷曹雪芹的生父乃曹頫;並合理相信這部小說應是建立在「曹家家事與清代史事間近百年的精采互動」上,而不只是胡適主張的「是曹雪芹的自敘傳」。
黃一農說,大數據資料分析已經廣泛運用在商業、工科等各領域,唯獨人文科學尚未普遍。現在已有70億字的古典文學檢索資料可供研究,他刻意挑選爭議最多的紅學做為研究範本,利用五個資料庫比對,且認為「如果紅學可以,其他領域也沒問題」。
◆ 花蓮部落燒陶聞名 古法失傳剩殘片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9144025.shtml
【聯合報╱記者邱立雅/瑞穗報導】2014.12.22
花蓮縣瑞穗鄉奇美部落遺址以陶器聞名,後來因為有大型機具進入部落耕作,不慎將古陶器絞碎,隨處可見陶器碎片,可惜製作陶器的古法已失傳,僅能從耆老口中聽聞。
奇美部落頭目都元俊說,阿美族人最早從貓公山起源,當時祖先往山下一看,發現適合居住的台地,後又因水源關係而至目前奇美國小附近生活,留下眾多陶器,日本人佔據台灣,再逃到奇美部落現址生活。
都元俊說,族人回到奇美國小附近闢田,在大型機具進入後,不少埋在淺層泥土裡的陶器都被絞碎,附近田區,隨處可見碎裂陶器,還有村民曾經挖到手環等物品。
族人卡造.瑪耀表示,小時候曾看過耆老製作陶器,用地下1米深的泥土捏成壺、杯等器具,陰乾10天,整批放在一起,用漂流木塞滿陶器四周與內部,鋪上稻草,堆成尖錐形,再撒滿米糠點火燒陶。
卡造.瑪耀說,燒陶前有禁忌跟儀式,除了不能行房,燒陶前必須用酒向祖靈說明,點火後需燒上一整天,還要有人守著火,燒好後,等陶器溫度稍降,撥開木材,再用刷子將陶器刷乾淨,用水洗,就可以使用了。
燒好的陶器用來裝水、煮湯,其中有「一體成形」雙層蒸米陶壺,也有豐年祭使用的祭杯。卡造.瑪耀說,聽說其他部落的燒陶法,十分類似,可惜這項古老的製陶法已經失傳。
※ 相關報導:
* 國寶在天皇家 陸民團抵日追討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9144190.shtml
大陸民間對日索賠人士近來動作頻頻,除追討戰爭賠償,還索賠文物。大陸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文物追討部部長王錦思等三人,近日到東京,計畫明天前往日本皇室遞交歸還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的信函。
「唐鴻臚井刻石」是塊重逾九公噸,單體十多立方公尺的駝形天然頑石,這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被掠奪到海外分量最重、體積最大、最為珍貴的國寶級文物。
◆ 蒙古大夫 原是清代獸醫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592698
UDN 2014-12-21 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
「蒙古大夫」這個常被用來譏稱醫術不精的字詞,其實最早有褒獎之意。素有「醫界說書人」之稱的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醫師蘇上豪,在新開站的「udn元氣網」新上線文章談論民眾罵醫師的錯誤用法;其實,蒙古大夫曾是古代戰爭中功不可沒的角色。
蘇上豪解釋,蒙古大夫是清朝的獸醫,主要照顧戰馬。清軍發現,滿清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中,唯蒙古八旗的戰馬耗損最低,深究發現原來是這群蒙古獸醫的無微不至照顧,提升了戰馬戰力。
蒙古大夫也因把戰馬照顧得太好了,有時軍隊傷兵若來不及給軍醫診治,也會找蒙古大夫看病,這詞逐漸變成是譏稱醫術差的名詞。後來又因「唐氏症」過去被稱是「蒙古痴呆症」,加上西方人曾將東方人歸類是「蒙古人種」,蒙古大夫漸有貶意。
最新上線的udn元氣網延續聯合報、聯合晚報及元氣周報的名醫專欄,還邀請到醫藥公衛界的權威專家及醫院資深從業人員不定期撰寫專文,除了分享健康養生觀點,還揭露上述少為人知的醫藥祕辛。聯合線上內容部經理徐嘉檣說,網站內容不只是單純的醫療問題,還有各種醫學常識與典故。
明年初網站還計畫推出「線上諮詢」功能,安排各科知名醫師到節目現場直播和民眾互動。
台灣水下沉船 他9年找到78艘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66365
聯合報 記者何定照/專題報導 2015-01-26
不少人類文明祕寶沉埋海中,卻無人知。半世紀前,世界各國繼陸上考古後,積極發展水下考古,讓這片沉默的歷史發聲,台灣則遲至近廿年才有作為。中研院去年新科院士臧振華是台灣系統性水下考古第一人。
開創台灣水下考古,臧振華回想,或許跟他一甲子前隨父母從大陸渡海來台有關:幼時經歷顛簸海路,他上船從不暈,「我的人生旅程,可能那時就鋪下。」臧振華研究考古逾四十年,長年呼籲政府注重水下考古卻罕獲回應,直到九年前才受文建會委託調查水下遺產。
他率隊到澎湖、台南安平、東沙環礁、綠島,至今發現七十八艘宋代、清代、二戰時期的沉船,包括清代中晚期航行兩岸的貨船、一八九二年滿載板球選手不幸沉沒的英國蒸汽船,還有大陸首批建造的西式船、一八九五年甲午戰爭時沉沒的廣丙艦等,猶如打開貿易史、遷移史、航海史、戰爭史的鑰匙。
水下考古複雜度遠超過陸上,臧振華說,茫茫大海要找歷史寶物,考古人員須同時透過海難紀錄及海軍檔案等歷史文獻、訪談漁民與船老大並研究其航海記事簿、調查暗礁多的自然環境等,才能經由地理資訊系統交叉篩選出沉船「敏感區」。
臧振華說,沉船處往往是天然魚礁,猶如漁民「海裡的電冰箱」,需要魚就去釣,若非充分信任,漁民往往不願提供;就算取得,多暗礁處對考古也挑戰極大,不但探測船易觸礁,海流也強勁不定,但對考古人員來說,「最危險的地方寶物最多。」
由於潛水有年齡、體力等限制,目前多由在船上的考古人員搭配專業潛水員。臧振華說,所有隊員訓練最基本的就是「經手倫理」,不能把古物放口袋,也得保守工作機密,以免有心人跟在後面下海,「發現寶物的第二天就被盜走。」
◆ 唐宋古城遺址 排水管網完整
http://udn.com/news/story/7332/665681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25日電 2015-01-26
中國新聞組/北京25日電
《武媚娘傳奇》近期正在電視上熱播,但大唐盛世的城市是什麼樣子?在距離重慶主城100多公里的永川區朱沱鎮,埋藏一個完整的唐宋時期古縣城遺址,經過一年多的發掘,這座古縣城終於露出真容,讓人眼睛一亮的是,縣城基礎建設規畫完整,街道寬度近四米,地下還有排水管網。
重慶晚報報導,這個古縣城遺址是一個長江邊上尋常的小村莊,在當地百姓的口耳相傳中,這裡叫做漢東城。而這裡也是重慶境內現存遺存最豐富、保存最好、時代延續性最好的古遺址之一。
報導稱,漢東城遺址現存面積約10萬平方米,核心區域約2萬平方米。「整個城市北面是衙署區、居民區,南面是商業區,符合當時前朝後市的城市布局格局。」永川區文管所所長代玉彬表示。
能夠見證當時繁華的,還有城市內的寬闊街道、精妙的排水系統等城市的基礎設施。根據勘探,整個漢東城遺址有一縱四橫五條街道,縱向道路連接南北的商業區、居民區,而橫向四條道路直接通往長江邊。
五條道路中,考古人員已清理出兩條街道,其中縱向的街道寬達3.8米,足夠兩匹馬車並行,「這樣寬的道路,在唐宋時期縣城遺址中比較少見。」代玉彪說,這也可以從側面證明當時漢東城經濟發達程度。
報導說,排水所用的器材分為石砌和陶水管套接兩種,而且和今天的地下排水系統一樣,也是埋在地下幾十厘米處。陶土燒製的下水管道,像竹節一樣一段段連接,最終將屋內產生的污水排到屋外的排水溝中。通過大大小小的排水溝,最終將污水排到長江。
◆ 蘇聯特工訪蔣經國 鄧小平也曾來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26000274-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1月26日 劉屏/華盛頓25日電
根據已故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丁大衛的回憶錄,蘇聯特工曾經以記者的身分到台灣走訪蔣經國,而早年留學蘇聯的蔣則告訴丁大衛這件事;在開放老兵返鄉探親之前,蔣經國要時任國民黨副秘書長的馬英九告知丁大衛,蔣甚至還當面向丁透露,中國大陸領導人鄧小平則曾託人帶信給他。
開放老兵探親 由馬告知
這本名為《非正式外交》(Unofficial Diplomacy,暫譯)的丁大衛回憶錄,已於近日內問世,不僅揭露諸多鮮為人知的外交秘辛,也呈現了當時美中台之間的互動真相。
1968年,丁大衛在美國駐華大使館擔任政治參贊,他建議當時的國防部長蔣經國多與新聞記者接觸。幾天後,蔣經國笑著對丁大衛說,他剛和《倫敦晚報》記者路易斯(Victor Louis)見了面。蔣經國還加上一句,「路易斯的俄語非常流利哦」。
蔣經國笑,是有特殊意涵;因為,丁大衛寫道:「我知道路易斯這個名字,他是惡名昭彰的KGB(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特工,來台灣是有任務的」。
李光耀牽線 為鄧帶話
1987至1989年,丁大衛擔任AIT台北處長,他在書中敘述那段時間的兩岸大事,諸如大陸人民偷渡到台灣打工、兩岸紅十字會處理漁事糾紛等。這些,他當時就了解;但「還是有另外一個聯繫管道,我後來才知道」。他寫道,有一天蔣經國告訴他,鄧小平來了封信,向蔣祝賀台灣光復節快樂。
丁大衛認為,這是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居中牽線。因李的母親住在台灣,李不時到台灣來;「未必是居間調解,但是往來帶話」。
解嚴等大事 必知會丁
丁大衛回憶錄寫道,很多重大舉措,蔣經國在宣布之前會讓丁大衛先知道,包括解除戒嚴。至於開放大陸來台老兵返鄉探親,是在1987年秋天宣布,可是蔣在夏天就讓其英文翻譯馬英九告訴丁大衛。當時馬英九另一個職務是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祕書長。
丁大衛表示,蔣這麼做,「不只是因為他與我的交情,也是要讓華府知道這項重大的政策轉變」。華府獲悉後,十分肯定,因為這個轉變有助於降低台海兩岸緊張,並具有長遠意義。
讚蔣有遠見 平等待人
丁大衛稱許蔣「有遠見,有智慧,謹慎行事」;又稱蔣「不張揚」,「以平等對待其他人」。
丁大衛又說,在擔任AIT台北處長之初,他約總統府祕書長沈昌煥吃飯、喝茶、甚至只是見個面,沈的回覆都是「沒空」。他把這情況告訴蔣,沒多久就接到沈主動來電,「大家聚聚嘛」。丁大衛說,那時台北很多要員仍對斷交一事難以釋懷,他們認為美國在1949年背棄了中華民國,1979年又背棄了一次,1982年的八一七公報再次傷害中華民國,因此他們覺得美國不值得信任。
澎湖原人化石 考古大發現!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71094
聯合報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2015-01-2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和日本、澳洲學者合作,在澎湖海溝發現「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是台灣最古老的人類化石,也是直立人分布最東邊的關鍵證據。這一項重大發現,昨天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通訊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
科博館定期打撈發現
四年前科博館在定期打撈中發現人骨化石,地質學組主任張鈞翔發現此人骨下顎光滑、牙齒粗壯,很不尋常,因此找東海大學理學院長林良恭,以及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京都大學、御茶水大學和澳洲學者合作研究。
具有發達粗壯下顎骨
團隊判斷,此次發現的澎湖原人已是成年個體,具有發達粗壯的下顎骨,以及發達膨大的第二臼齒,約距今四十五萬年至十九萬年前,比台灣過去發現的左鎮人更古老。
且推測,澎湖原人身高約一百六十公分,體重六十公斤,性別難以判斷。特別的是,澎湖原人雖比北京直立人更接近現代人,但下顎骨和牙齒卻更為粗壯、特徵更原始。
台灣是「避難桃花源」
張鈞翔說,通常人類演化會隨時間改變,下顎骨由粗厚變得細薄,牙齒也會從粗壯變細小;但澎湖原人卻沒有改變原始特徵,凸顯冰河時期,包括直立人在內的動物,從歐亞大陸遷徙到台灣時,台灣的豐富多樣資源,成為這些生物的「避難桃花源」,才能讓澎湖原人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保留原始直立人的特徵。
直立人後來全數滅絕
用雙腳走路的「直立人」是一百八十萬年前從非洲出來的人種,之後不斷演化。八十萬年前的印尼爪哇人及四十五萬年前到七十五萬年前的北京人,都屬於直立人。直立人後來全數滅絕。十萬年前出現具有語言、文化的「現代人」,過去在台灣發現最古老的人骨化石,是距今約兩萬年的左鎮人。
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二月起在科博館展出。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研究澎湖原人 張鈞翔孤獨4年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70444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要工作是策畫展覽、推廣科學教育,學術研究的經費、設備都不及一般國立大學。科博館地質學組主任張鈞翔進行「澎湖原人」研究,能登上「自然通訊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代價是廢寢忘食4年,女兒連他的長相都快忘了。
◆ 學者:澎湖水道古文物豐富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51058
自由 2015-01-28
確實存在不少人類活動跡象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水道發現澎湖原人下顎骨,長期致力於澎湖水道出水化石研究的中研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臧振華博士表示,澎湖水道古文物豐富,由過去出水動物化石骨骼上使用或砍伐的痕跡判讀,確有人類活動的跡象。
澎湖水道就是馬公至台灣之間的海域,俗稱「黑水溝」,水深逾九十米,一般潛水夫無法到達,只能用潛望鏡觀察。多數出水化石都是漁民捕撈到,包括犀牛、大象、鹿角、馬、鬣狗等,屬陸橋動物群,經鑑定為距今一萬至三萬年前的古生物。
臧振華表示,澎湖水道出水的古生物化石相當豐富,卻散落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台東史前博物館及部分民間收藏家手中;其中最有名在澎湖西嶼出水的潘氏澎湖鱷、澎湖原人下顎骨,都收藏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相當可惜。臧振華認為澎湖應興建博物館,豐富觀光資源,並指出湖西北寮一位洪姓船長,家中就有一倉庫的澎湖水道古生物化石。
對於臧振華博士的呼籲,澎湖縣長陳光復也呼應,認為澎湖海域出水的古化石,都是澎湖縣民共同擁有的珍貴資產,但受限於澎湖是否有能力保存這些古化石,責成文化局進行研究;如果能突破保存技術,將極力爭取這些珍貴古生物化石回歸澎湖,興建專業博物館展示保存。
亞洲8億男 系出11老祖宗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51742
自由 2015-01-30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根據發表在「歐洲人類遺傳學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現在生活在亞洲的8億多名男性,其實只來自11個祖先,除了子嗣遍布亞洲的蒙古帝國建國者成吉思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與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可能也是許多現代亞洲男子的共同祖先。
英研究︰ Y染色體11序列重複出現
英國萊斯特大學遺傳學家喬布林追蹤亞洲現代人口,分析127個族群、5321名男性的DNA後,發現其中37.8%的男性Y染色體,有11個序列重複出現,依此比例進而推斷,現在亞洲8億3000萬名男性的祖先,其實只源於11人。Y染色體是直接從父傳子、僅男性擁有。
亞洲之父 除成吉思汗外 還有耶律阿保機…
早在2003年,遺傳學研究就發現,全球約有近1600萬名男性的祖先是蒙古帝國創建者、死於西元1227年的成吉思汗。這項最新研究再次確認一支血脈可回溯到800年前居住在蒙古的祖先,當時能擁有這麼多子嗣的男人,應該只有一個人——成吉思汗外,更另外找出了其他10人。
至於新發現的10名男性祖先當中,學者認為其中一系人口集中在絲路上,時間回溯到西元850年開始,他們可能是出自曾統治絲路的王朝後代,包括契丹、西夏、女真、西遼和蒙古。西元926年辭世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或許也是現代亞洲男子的11個祖先之一,而後來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祖父、西元1583年逝世的女真族領袖覺昌安,可能是另一人。
喬布林表示,子嗣繁多通常與社會地位息息相關,因為有名望的男子妻妾成群,子女夭折率較低,自然容易開枝散葉。不過,要確定這11名亞洲男性祖先的身分,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他們的墓地,起出遺骸並抽取DNA進行比對,但這項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以成吉思汗為例,沒有人知道他葬在哪裡;美國加州大學曾採用群眾外包方式,分析8萬4000張衛星照片,最後找出成吉思汗可能下葬的地點就有55個。
◆ 考古年度驚奇 湖南魅力四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30001086-260301
資料來源:三湘都市報 2015年01月30日
寧鄉羅家沖遺址發現商周回廊式的建築遺存、東安蘆洪發掘一處東晉墓地,長沙青少年宮發現古城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月20日在「2014湖南考古匯報會」上公布了湖南考古多項「年度驚奇」。同時,該所2014年首次進行水下考古調查,令湖南水下考古實現「零的突破」。一些重要的考古資訊漸次顯露,在大約距今6、7000年以前,湖南這片土地曾經那樣魅力四射,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驚鴻一瞥。
近年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湘、資、沅、澧四水領域開展了大規模的調查和發掘,以建立湖南商周考古學文化的結構和體系。2014年發掘的澧縣斑竹、芷江四方園、寧鄉羅家沖遺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
發現苗文石刻和岩畫
其中,澧縣斑竹遺址發現了商、西周、東周三個時期的地層,為建立澧水流域青銅文化的序列樹立了尺規。
芷江四方園遺址揭示出與峽江地區和清江流域性質相同的文化遺存,表明早在商代,武陵山區做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已形成了較為統一的文化。
寧鄉羅家沖遺址發現了迴廊式的建築遺存,顯示這一帶在商代已有較發達的考古學文化,這對理解溈水流域為什麼會發現大量商周青銅器,為什麼會出現炭河裡西周古城找到了合理的解釋。
茶陵的曉塘古城是個新發現的城址,附近發現了大型的越人墓,表明湖南在商周時期做為越文化分布的一個區域,在整個南方的民族文化發展進程中是不可忽視的。
2014年,考古工作人員經過半年多翻山越嶺,在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陡沖頭村,發現了大量苗文石刻和岩畫。
隨著對苗族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苗族曾經是有文字的,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失傳了」。石刻上的符號,被推斷就是已消失200餘年的「苗文」。
目前發現的苗文石刻、字元、圖符共92處,其中發現文字石刻20餘處。多數文字石刻上,漢文與苗文錯雜共存。石刻涵蓋文字、圖形、符號、劃痕等諸多元素,內容極為豐富。根據其中一些石刻的確切紀年,初步推定該地區存世苗文石刻下限為清乾嘉之際,古體苗文石刻上限參考所發現的多件宋代瓷器殘件,暫定南宋。
岩畫是此次考古調查的另一重要收穫。岩畫分水生、陸生兩種,水生大多為魚類,雕刻手法為平面雕刻和淺浮雕。
這是湖南省首次揭示一種已消失或還未知的文化。因為缺乏參照,要完整解析苗文石刻的意思還有很大困難,仍然任重道遠。
河湖水下考古奠基
2014年9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在津市澧水河段進行水下考古調查,令湖南水下考古實現「零的突破」,為河湖眾多的湖南在未來更大規模的河湖水下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奠定了基礎。
此次水下考古是湖南首次結合聲吶掃描和人工潛水的科學作業。經過此次水下考古,考古工作者獲取了河道較為精確的聲吶圖和數據資料,摸清了該河段的河床地形,並發現淹沒於水中的2處古碼頭、防洪堤,在水深12.5公尺處還發現長12.31公尺、寬3.91公尺的沉船一艘。
劉永福義子一封信 揭乙未年抗日秘辛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79708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5-02-01
乙未年到來,一百二十年前的一封書信,揭開台灣人在乙未(一八九五年)抗日的秘辛。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最近入藏一批抗日名將劉永福的義子劉成良,在乙未抗日戰役時,寫給劉永福請求加強軍力的書信。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封信裡,劉成良除了希望徵召擅長埋伏包抄等戰術的客家義勇,就連「地方土匪亦可招」。
台史博助理研究員陳怡宏指出,當時劉永福在台南、劉成良駐守高雄旗後一帶,兩人以書信往來。從這封信中,可以看出一八九五年「台灣風雨飄搖時刻的軍隊招募情形」,也讓我們見識到清末「高度武裝化」的台灣。
劉成良在信中提到了當時台灣義勇軍隊中,可倚重的武力為高屏溪以東的客家聚落;他分析可以調集美濃的義勇,因該處離台南近,且善於打仗。
陳怡宏指出,當時的軍隊為招募制,雖不少人是為保護鄉土而戰,但也有很多人「純粹利字當頭」,更有不少受招撫的土匪。
劉成良在信中即希望能夠查訪、招撫嘉義一帶的土匪,以免內患。陳怡宏解釋,這是因劉成良認為,抗日之役先後在台北、新竹以及彰化失去軍機,「都是因為沒有招撫土匪、土豪」。
首位美駐台領事達飛聲(Davidson)一八九五年以記者身分隨日軍來台報導乙未之役,他在一九○三年出版「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是少數親眼見證日軍據台、台灣民主國抗日歷程的西方人。
他在書中描述當年台灣招募軍隊時的生動場景:「充斥全台的歹角色,認為當兵有利可圖,而且可以掩飾原來勾當,率先從軍。幾乎所有無業遊民、混混甚至乞丐,都為之振奮爭相從軍…」
劉成良書信將於五月在台史博「鉅變一八九五」特展中展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也將在二月發表新書「乙未之役打狗史料中文編」,書中涵蓋劉成良致劉永福書信。
※ 相關報導:
* 台灣抗日秘辛/乙未割台文史 兩地特展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79599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鉅變一八九五」特展,將呈現清廷、台灣、日本及西洋人多元觀點。台灣文學館正在舉辦的「從甲午戰爭到乙未割台文學特展」則呈現有關乙未割台的書寫。
台史博研究組組長謝仕淵說,乙未割台曾被視為是「已經畫下句號的歷史」。但近幾年,台史博找到從未出土的抗日行動文書,其中來自苗栗一帶的義軍名冊,記錄了義軍組織成員及年齡,甚至記下指紋的特徵。
◆ 卡通歌小天使、軍歌勇士進行曲 都他寫的
http://udn.com/news/story/7314/679596
聯合報 記者翁禎霞/屏東縣報導 2015-02-01
五、六年級生熟悉的「北海小英雄」、「小天使」等卡通主題曲,出自知名作曲家鄧鎮湘之手,而曲風差異甚大的軍歌「勇士進行曲」,也是他的作品,他說,寫歌時就投入曲中角色,就能打動人心。
屏東縣政府成立全國第一座軍歌館,蒐藏軍歌史料,其中包括鄧鎮湘的手稿,八十五歲的他已見白髮,但是唱起「北海小英雄」,他就成了主角「小威」,唱起「小天使」,阿爾卑斯山的景象就出現在歌迷眼前,歲月流轉,但歌的魅力永遠都在。
「男兒立志在沙場,馬革裹屍氣浩壯」,鄧鎮湘唱起「勇士進行曲」慷慨激昂,當過兵的四、五年級生,多能哼上兩句;他說,「沒有想到真能傳唱半世紀」。
祖籍廣西的鄧鎮湘民國卅九年隨部隊來台,翌年考上政工幹校音樂班第一期,從此開啟音樂之路,由他譜寫的軍歌有近卅首,除了「勇士進行曲」,軍歌「頂天立地」也是他的作品。
鄧鎮湘透露,民國四十七年國防部徵求軍歌,他認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軍歌很能提振士氣,當時台灣很需要慷慨激昂的軍歌,於是譜寫了「勇士進行曲」,獲得第三獎,獎金一千五百元,傳唱半世紀至今,「真的值了」。
他說,當年寫軍歌時,他把自己想成是歷史名將「班超」、「馬援」,懷抱滿腔愛國的情操,每首軍歌唱起來,自己都感覺熱血澎湃。
六零年代後,鄧鎮湘改寫淨化歌曲「把握人生的方向」一樣打動人心,後來日本卡通片引入台灣,因主題曲須是國語歌,鄧以赤子之心,成功將「北海小英雄」、「小天使」、「星星王子」等曲寫得活靈活現,淺白歌詞,時隔至今,五、六年級生記憶猶新,多能琅琅上口。
躍動的青春 裹小腳變穿泳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04000911-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02月04日 林欣誼/台北報導
日治時期的女學生開始穿上泳衣去海水浴場,棒球、劍道、馬術是學生熱門運動;台北高校宿舍裡,竟有號稱從不整理的「萬年床」,「寮祭」遊行還有男扮女裝的反串扮裝…。歷史學者鄭麗玲推出圖文並茂的《躍動的青春》,生動呈現日治台灣學生生活。
鄭麗玲專研日本時代教育史,她表示,寫這本書特別希望讓年輕學子體會:「我的阿祖在這年紀時,也曾有過同樣的迷惘和熱血,進而感覺歷史並不遙遠。」
與教科書兩個世界
她笑說,這樣一幅學生風景圖,遠比她想的更活潑多元,「和過去在國民黨時代教科書所學到的日治時代歷史全然不同,像是和台灣平行的異次元空間!」
比如當時台北高校、台北帝大學生就會相約喝咖啡、看電影、聽西洋樂,當年的高校生若到西門町看電影,就搭公車在菊元百貨前下車,接著在公會堂(今中山堂)吃一頓便餐,看完電影後再到市場吃個關東煮回家,和今日年輕人無兩樣。
女學生裝扮大解禁
台北高校的學寮(宿舍)生活更是狂放有趣,李登輝曾回憶入學時被學長提醒,走在走廊下,要小心有學生從二樓惡作劇撒尿的「寮雨」;一年一度的「寮祭」開放外人參觀宿舍,學生還會組織化妝遊行炒熱氣氛。
在日本統治初期的20年內,台灣少女就從穿著寬袖長裙大襟衫、裹小腳的模樣,變成可在學校游泳課大展泳技,第一批受到近代教育福蔭的女性,這批少女畢業後多從事與文書相關的事務員、交換手(接線生)等工作。
筆試外還得測體力
不過,那時代的學生也和現在一樣背負龐大考試壓力,有志升學的小學生,課後就得到老師家補習,K書K到近視。
當時升學可往普通中學、實業學校,女生則有高等女學校、家政女學校等;實業學校除筆試外還有額外測驗,比如有人因單槓只能吊一下,就沒考上要求機械操作體力的台北工業學校。
台北高校精英搖籃
1922年創立的台北高校則孕育「秀才中的秀才」,為7年制,前4年為尋常科,後3年為高等科,高等科畢業可免試進入帝國大學,因此台北高校也是當時台灣精英搖籃,包括前總統李登輝等人都畢業於此。
書中指出,根據1938年調查顯示,當時台北帝大學生最愛讀的小說是當年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賽珍珠作品《大地》,最受歡迎作家前三名為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托爾斯泰。
千年佛像內 藏宋高僧肉身
http://udn.com/news/story/7331/720871
聯合報 記者陳君碩/綜合報導 2015-02-24
荷蘭國家博物館近日對一尊有上千年歷史的佛像斷層掃描,赫然發現金裝裡藏著真人身軀,且肉身器官已被摘除,還找到寫有中文的紙條,研究人員指出,這具木乃伊是宋朝高僧柳泉的肉身。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荷蘭的德倫特斯博物館日前展開研究,對這座製作於十一、十二世紀的雕像進行斷層掃描和胃鏡檢驗,發現佛像內藏有人體,骨骼輪廓清晰可見,體內藏有寫有中文的紙條,堪稱「滿腹經綸」。
研究團隊負責人艾瑞克也是佛教專家,他指出掃描前,研究人員已推知這是尊人身佛像,但掃描後才訝異發現,人體器官已被取出,遺體身分是宋朝佛學大師柳泉。這具木乃伊佛像,將運至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在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至今年五月。
許多佛教徒相信,修行有道的高僧死後遺體不會腐壞,成為「肉身舍利」或「肉身菩薩」,其遺體稱為「佛教金身」,認為以此作法保留至今的大師並沒有真的死亡,而是進入更深一層的禪修境界。
※ 相關報導:
* 佛光山收藏珍寶 iPad mini入宮
http://udn.com/news/story/7327/720634
佛光山一年一度的「地宮珍寶入宮暨百萬心經入法身法會」昨天在佛陀紀念館舉行,高抓力錨模型、中華郵政模型都進入地宮珍藏;佛光山獻供隊伍和法師也將一份份信眾抄寫的百萬部心經傳入天宮,珍藏在最高的塔剎,開山宗師星雲大師更為台灣及世界祈福。
....星雲大師表示,佛陀紀念館本館地下建有48座地宮,每座地宮存有當代佛教及中國文化的紀念品,昨天是第6次珍寶入地宮法會;未來每100年開1座地宮,需要幾千年才能把地宮開完。
星雲大師說,目前地宮珍藏有佛陀金襴袈裟、世界各地金銀銅幣、香港捐贈的黃包車等。昨天放入地宮的則有陽明海運公司提供現代化全貨櫃輪所屬高抓力錨模型、中華郵政郵差送信的摩托車等;這些物品在幾百年、幾千年後,能讓後代子孫明白這個時代的文化情況,將對認識時代發展有所幫助
IS狠砸博物館千年文物 教科文組織震驚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242655
自由 2015.02.27
〔本報訊〕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燒殺擄掠毫不留情,現在更拿博物館的千年古文物開刀!日前IS公布新影片,激進份子在伊拉克摩蘇爾博物館內拿鐵鎚、電鑽,狠砸人類文明最珍貴的歷史寶藏。
「這些我背後的文物,是過去人民進行偶像崇拜的道具,有違真主阿拉信仰,我們將奉先知之命全部摧毀殆盡。」經剪輯的影片中,一名不具名的激進份子說完開場白,畫面即轉向同夥們大肆破壞古文物。
路透報導,影片在伊拉克北部古都摩蘇爾(Mosul)的一處博物館內拍攝,這個博物館藏有大量亞述文化(Assyrian)的古文物,許多都是從西元前7世紀留存下來的壁畫、石雕等無價珍寶,卻被恐怖份子以鐵槌、電鑽破壞,甚至將雕像推倒在地,怵目驚心。
歷史文物成宗教戰爭下的無辜犧牲品,也引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關注痛心,秘書長波克娃(Irina Bokova)表示,鑑於伊斯蘭國聖戰士大舉破壞伊拉克的千年古文物,她已要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就此事召開緊急會議,「這種攻擊絕不只是文件悲劇,這也是個安全議題,因為這會激起伊拉克的宗派意識、暴力極端主義和衝突。」
◆ 金門大時代 盡在周清吉史料寶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27000330-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2月27日 李金生/金門報導
走過烽火歲月的金門,留下許多歷史的偶然和必然,當地文史工作者周清吉費時20餘年,蒐集兩岸相關的史料和老照片,在電影《軍中樂園》主場景陽翟大街展出,春節期間5天內吸引逾1萬人到訪。
周清吉以「尋人啟事」為主題,內容之一為古寧頭戰役、九三炮戰和八二三炮戰等國共重要戰役指揮作戰的名將包括俞大維、湯恩伯、高魁元、李良榮、胡璉、李運成、尹俊、雷開瑄、周書庠、柯遠芬、趙家驤、劉鼎漢、劉玉章、張國英、華金祥和劉明奎等人的手札、信件與派令等歷史文件。
另有40至50年代「金門人」的常民生活,在當年軍管嚴格管制照相器材,藉由美國牧師羅寶田等人紀錄的影像,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觀看金門,呈現戰火瀰漫的大地,人們流離失所或疏遷赴台,以及領取救濟品和市集的生活情景。
連日來,不少鄉親看到老照片的影中人,大多早已離世,尤其是自己的親人,心中有著無限感傷;一些舊時影像如奎閣、浯江溪口和莒光路街景,也讓人有光陰悄然流逝,如煙往事不再的惆悵。
老家在金門安岐村,曾是職業軍人的52歲周清吉表示,他在永和世界宗教博物館擔任過3年的導覽,獲得一些文物保存的啟示,希望也能替家鄉做一些事,因此走訪兩岸舊貨商、跳蚤市場,努力蒐集相關的文物,包括70餘位在台獲得青天白日勳章的將領史料、國共對峙期間兩岸文宣等。
縣府觀光處長王中聖對他的收藏讚不絕口,認為這些泛黃的老照片、史料,正是金門大時代的縮影,也將片斷的史料串連成一把解開歷史記憶庫的鑰匙,在金門活化戰役史蹟的此刻,提供豐富、精采的故事性和多樣性。
王中聖指出,縣府在整修心戰基地「光華園」並規畫新景點時,即碰到文物蕩然無存的窘境,未來將與縣文化局攜手合作,希望透過民間蒐集工作,將歷史文物一件件找回來。
伊拉克浩劫 IS瘋狂破壞世界遺產
http://udn.com/news/story/7599/729426
聯合報 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 2015-02-28
伊斯蘭教遜尼派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本周上傳一段影片,顯示聖戰士在伊拉克第二大城摩蘇爾的博物館內大肆破壞亞述時期古文物,讓人想起另一恐怖組織「神學士」二○○一年炸毀阿富汗巴米揚大佛的往事;IS還綁架三百多名亞述族戰士及婦孺。
IS去年六月占領位於伊拉克北部的摩蘇爾,摩蘇爾博物館蒐藏許多西元前七世紀的亞述帝國時期文物。在這段影片中,數名IS成員在博物館內拿著大錘重擊雕像基座,再將之推倒。有些成員甚至在雕像倒地後仍不斷錘打,把雕像敲得支離破碎。
另外,影片也顯示IS在摩蘇爾一處考古現場及摩蘇爾南方的哈特拉古城破壞珍貴文物,哈特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影片字幕寫著:「這些雕像和偶像並不存於在先知及其同伴所在的時期,它們乃被撒旦崇拜者所打造。」
影片中一名IS成員一邊破壞雕像,一邊對著鏡頭說:「你在我身後所見的這些紀念物,是以前的人所造的雕像和偶像,他們膜拜這些雕像而非神。」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但IS破壞博物館雕像之際,卻也把較小件的文物盜出變賣。
敘利亞人類學家阿茲姆說:「這在伊拉克歷史和考古學上是難以形容的悲劇性損失。」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館長坎貝爾也譴責此舉是「對中東最重要博物館之一的毀滅性破壞」。
但是,也有人指出博物館內典藏的大部分其實是複製品,真品在大英博物館。
◆ 人類文化大浩劫! IS毀伊北千年古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28000214-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2月28日 黃文正/綜合報導
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在伊拉克摧毀有數千年歷史的珍貴文物和古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強烈譴責IS暴行。歷史學家形容,這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文化浩劫之一,猶如2001年阿富汗「塔里班」武裝分子炸毀世界文化遺產的巴米揚大佛。
26日上傳至網路的影片顯示,一群IS好戰分子強行闖入伊拉克北部摩蘇爾的一座博物館內,手持大鐵鎚或棍棒,粗暴敲碎一件件擺放在展覽基座上的雕像和藝術品,再摔落地面砸爛。摩蘇爾是在去年6月淪入IS手中。
亞述王朝 古物灰飛煙滅
影片也顯示,IS武裝分子手持電鑽,破壞摩蘇爾附近奈迦爾門(Nergal Gate)上的亞述王朝人首翼牛像,以及一些來自哈特拉古城和尼尼微城、估計有2000年歷史的文物。歷史學者說,人首翼牛像建於西元前7世紀,迄今已有近3000年歷史。
考古專家說,這次遭IS惡意毀損的古文物,包括真品、重建及複製的作品,損失金額難以估計。
激進分子 斥為偶像崇拜
影片中,一名蓄鬚的IS激進分子對著鏡頭說,摧毀這些雕像,是因它們宣揚偶像崇拜的風氣。他說:「先知命令我們清除這些雕像和遺跡,他的夥伴征服其它國家時,也做了相同的事。」
男子說:「穆斯林,我背後這些雕像,是古代不信真主的人膜拜的偶像。那些所謂亞述人、阿卡德人和其他人,膜拜雨神、農神和戰神,利用貢品去接近他們的神。先知用他一雙充滿祝福的手,在聖城麥加剷除及埋葬這些偶像。」
珍寶蒙難 安理會商對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監波科娃女士嚴聲譴責IS暴行,要求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保護伊拉克文化遺產。她說:「這次襲擊行動遠超乎一般的文化災難,這是一個攸關伊拉克國家安全的問題。」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總監坎貝爾也發表聲明,譴責IS武裝分子摧毀「中東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不啻是場文化大浩劫。
伊拉克考古學家兼倫敦考古研究院副教授蓋拉妮女士強調:「被破壞的不單是伊拉克的古文物,同時也是全世界的文化遺產,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寶。」
◆ 國家檔案局 哇!史料16公里
http://udn.com/news/story/7314/729463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台北報導 2015-02-28
電影《國家寶藏》中,男主角潛入國家檔案局,尋找國家寶物的線索。幾乎各國都有國家檔案局,保存官方史料。台灣檔案局九十年成立,但收藏檔案已有十六公里,還有一百多公里檔案排隊等著歸檔。
許多年代久遠的檔案,是由檔案局到處尋覓、一張張手工修復,更顯珍貴。
台灣過去官方檔案散落各地,保存狀態不好,許多檔案被隨意堆疊在倉庫,一放就是幾十年,檔案「黏成一坨」還算小事,更曾發生卷宗一打開就「碎成千片」。
檔管局檔案典藏組長張玉華指出,國內近年才有永久保存檔案的概念,因此收回的檔案品質「全靠運氣」。如總統府、行政院檔案多半品質好,但營利為主的公營事業,由於檔案收藏不是主要工作,相關資源也少,保存環境比較差,檔案狀況自然不好。
檔案局接受檔案後,首要是除蟲滅菌、清除灰塵髒污;由於檔管局只有三位師傅在做修復工作,因此多半先將檔案外皮封面做初步處理保存,再由師傅手工一份份整理修復、重新裝訂,至少要十個步驟。
不說不知道/檔案為何用長度計量?
檔案局表示,檔案在計量時,是將一份份卷宗立起橫排再計算綿延長度。由於不同機關卷宗規格不同,內含公文張數也不盡相同,很難用「幾張公文」、「幾份卷宗」計算確切檔案的量。因此,國際上都以長度做為檔案的計算單位。
目前國家檔案局保存檔案約有十六公里長,相當於卅一座台北101大樓的高度。
◆ 院史館開張 歷任閣揆簽名露玄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28000223-260102
中國時報 2015年02月28日 馮怡超、楊舒媚/台北報導
三七五減租、十大建設等對台灣至關重要的政策怎麼來的?歷任行政院長又是如何思維決策?行政院首座院史館2月已正式開放,民眾可上網預約每周五參觀;包括行憲前第一任行政院長譚延闓、遷台後首任院長閻錫山,到上一屆閣揆江宜樺,歷任內閣政績、決策史料、重要收藏等,將讓民眾親眼看見。
院史館的珍貴,由開門匾額即可見。行政院副秘書長宋餘俠說,此匾是政院遷台後第一塊「招牌」,用到郝柏村院長時才換。
宋餘俠表示,老匾是由檜木做成,如今行政院中央大樓外的「行政院」三字,則是鑲金;另最大的區別是,老匾的「行政院」三字是由右而左,如今的「行政院」三字卻是由左而右,主因後來政府公文書寫方向全部改為由左而右的關係;此外,現今「行政院」字體是金色,老匾的「行政院」則為毛筆原色墨汁。
在行政院與總統府常年擔任導覽志工的林勝男說,院史館裡最珍貴的,是第一次行政院院會時的簽到簿,「那是從大陸帶過來的!」民眾來參觀「千萬不要忘記看!」
除了第一件簽到簿,院史館也典藏院長們的批示公文,林勝男說,裡頭暗藏每任閣揆思維。
林勝男表示,歷任院長多以簽名批文,有的用毛筆、有的用原子筆,但閻錫山老院長明明毛筆字很漂亮,就是不願意簽名,而以蓋印替代,相當特殊。
林又指,親筆簽名中,游錫堃院長的字最工整,且是簽全名,感覺此人「規規矩矩。」
林勝男認為最特別的是蔣經國跟劉兆玄,兩人簽名都只簽中間一個字,蔣經國用紅筆寫個「經」;劉兆玄則以黑筆畫個「兆」,跟其他的院長都不相同。
行憲後的行政院長中,何應欽、陳誠、郝柏村、唐飛為軍人出身,四人的簽名都顯昂長剛硬;唐飛和郝柏村更會在名字上頭,簽一個大大的「可」字。林勝男笑,「軍人簽名就是不一樣。」
除正經八百的文件,志工有不少「政壇八卦」,如第一位行政院長譚延闓當年為了托孤,拜託蔣介石總統幫女兒作媒,三女兒譚祥嫁給陳誠,陳誠後來也擔任行政院長。看不見的親事透露了古早的政治淵源。
※ 相關報導:
* 蔣介石打消「日」改「中」念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28000226-260102
行政院是一座融合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國定古蹟,其中藏了一個有趣的風水故事。負責古蹟修繕維護的建築師徐益梁說,日本人在殖民時代建的行政院大樓主體,從空中看呈現「日」字型,當時蔣介石「非常不滿意」,一度動念要在「日」字中間多蓋大樓,使「日」出頭,變成「中」字。
徐益梁說,不過,後來因建築師向蔣建議,「這樣會壞了風水」,蔣介石才打消此念。
塵封三千年 「店子窩」遺址古物首曝光
http://udn.com/news/story/7314/742857
聯合晚報 記者黃茹婷/苗栗報導 2015-03-04
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店子窩」遺址,因鄰近西濱公路興建工程,引發外界關切,文史團隊展開搶救工作,經五個月的挖掘和考古,今天首度公開展示先人使用的陶器等出土文物,當時已有農耕、捕魚作業及儲存食物的方法。
店子窩遺址位在苗栗縣通霄鎮白東里,位處台1線縱貫公路東側緩坡,白沙屯公墓西緣。公路總局三年多前進行「西濱快速公路白沙屯至南通灣段新建工程」環境評估時,專家學者調查發現此處疑似有紅毛港類型的「店子窩遺址」,去年10月趕在施工前開挖搶救,預計4月底完成。
工作團隊庶古文創總經理朱正宜表示,今年碰上「旱象」幾乎沒下雨,卻成了挖掘工作最好的環境,珍貴的文物一件件出土,幾千年寶物源源不絕出現,其中挖掘出的「繩紋陶器」是新時代中期主要特徵。
店子窩最早是1993年由學者謝佳榮發現,2009年苗栗縣考古遺址補查計畫時,採得部分石器。後續有學者推測,店子窩遺址應和白沙屯過港遺址一樣,屬紅毛港系統,以當地地名「店子窩」命名。
從未曝光的「店子窩遺址」研究資料少,遺址北側有訊塘埔文化、南側則有牛罵頭文化。朱正宜說,出土的東西雖然還沒細緻整理,但初步判定文物特色偏向中部系統。這象徵著苗栗「店子窩遺址」,位處北部史前文化跟中部史前文化的交界地帶,有著樞紐的地位。
位在店子窩遺址內的橋墩共有13處,工作團隊以方格系統方式開挖,數百件文物陸續出土。石器類包含石斧、敲擊的石核、石片;陶器方面則有圈足、陶片等古物,其中一處還發現垃圾坑,堆積大量的繩紋陶器,從古物能推測先民生活狀況。
朱正宜說,從斧鋤石器可以看出當時已有農耕作業,另外石器當中的「網墜」可以推測先民捕魚生活,石錘則是製作石器的器具。最特別的是陶器中「圈足」更象徵已有「儲存食物」的生活方式。
◆ 專家:若挖出重要骨骸 西濱得改道
http://udn.com/news/story/7314/742876
聯合晚報 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2015-03-04
正在施工的西濱快速道路白沙屯到南通灣段,因為通過「店子窩遺址」,工程設計有五座主體橋墩會建在800平方公尺的遺址上,目前正由考古專家進行挖掘保存。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指出,目前挖出的石器和陶片屬於一般遺址,但如果挖出重要骨骸,可能就得變更設計繞過遺址。
考古專家已經在當地開挖13個坑進行挖掘,從去年10月以來共挖出數百件陶片和石器,預計4月可以完成橋墩附近的考古挖掘工作。
劉益昌指出,店子窩是距今3000年前的遺址,類似遺址從台中大甲一路延伸到桃園都有;他比喻,台灣歷史好比一間磚屋,店子窩好像是其中的一塊磚,小心翼翼拿走後,放進一塊完整的白色填充物仍可以保全歷史,這是考古和公共工程權衡下的結果。
店子窩遺址被歸類於「紅毛港文化」類型,劉益昌指出,白沙屯遺址約4000年前,店仔窩約3000年前,類似的遺址主要分布在台灣中部以北沿海地區,店子窩範圍不算是最大的,但透過這次挖掘,可以有系統整理,並將出土的文物交給苗栗縣文化局保存。
劉益昌強調,目前只挖出陶片和石器,但如果後續挖出像八里十三行類似的骨骸,或是大量文明遺跡,屆時西濱快速道路工程可能得變更設計避開。他舉例,蘇花改貫穿隧道時挖到的漢本遺址就很棘手,因為隧道通過遺址,必須花更多時間挖掘將考古資料收集齊全,以後才不會遺憾。
公路總局西部濱海公路中區工程處處長陳松堂指出,西濱環評時已經知道有店仔窩遺址,工期已經把考古挖掘時間考慮進去,目前工程已完成20%,等考古挖掘告一段落後才會開始施做橋墩,預計106年12月完工。
3千年歷史亞述古城 遭IS夷平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60634
自由 2015-03-0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嚴厲譴責
〔編譯魏國金/綜合六日外電報導〕伊拉克政府指出,伊斯蘭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民兵五日開始以重機械夷平伊北有三千年歷史的亞述古城尼姆魯德(Nimrud)。尼姆魯德的出土珍寶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嚴厲譴責IS的行徑,表示該惡行等同於文化清洗,觸犯戰爭罪。
夷平古蹟 掩蓋盜賣寶物證據
伊拉克旅遊暨文物部五日聲明:「IS攻擊歷史古都尼姆魯德,以重型車輛推平遺址。」一名官員說,該摧毀行為於五日中午祈禱後展開,在考古遺址上可見到卡車出入,可能用來搬運文物;他表示,目前尚無法得知摧毀的程度。當地消息來源指出,IS成員來到尼姆魯德掠劫寶物,接著將考古據點夷為平地,目的就是要掩蓋他們偷竊與盜賣古物的證據。
位於伊拉克第二大城摩蘇爾東南方三十公里處的尼姆魯德,依傍底格里斯河,於公元前十三世紀建立,也是公元前九百年崛起的亞述帝國第二個首都。一九八八年在尼姆魯德出土的王室陵寢,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和埃及的圖坦卡門陵墓齊名。
陵寢中的珠寶與寶石曾短暫展示於伊拉克國家博物館,之後寶物躲過二○○三年的美軍入侵與暴民掠劫,現蹤於伊拉克中央銀行建物內,令考古學家鬆了一口氣。尼姆魯德多數的無價瑰寶已陸續搬運至摩蘇爾、巴格達、巴黎、倫敦等地博物館內收藏;然而,巨大的「神獸」雕像,比如人首翼牛以及浮雕仍留在遺址原處。
紐約石溪大學的伊拉克考古學家漢達尼說,尼姆魯德的摧毀是可以預料的,因IS打算一個接一個毀滅伊拉克的文物遺址,哈特拉(Hatra)將會是下一個目標。保留完好、位於尼尼微省的哈特拉有兩千多年歷史,是UNESCO認定的世界遺址。
UNESCO首長博科娃六日發表聲明:「我極力譴責尼姆魯德遺址的摧毀劣行。我們不能保持緘默,對文化遺址的蓄意摧毀構成戰爭罪。我呼籲該區政治與宗教領袖挺身而出,提醒每個人,摧毀人類文化遺產絕非政治或宗教上的義行。」她說,她已與聯合國安理會及國際刑事法庭高層討論此議題。
一週前,IS公布影片顯示,其民兵以大錘與電鑽摧毀摩蘇爾博物館無價的古文物,引發舉世驚愕,部分考古學家與文物專家將該破壞與二○○一年遭阿富汗神學士組織摧毀的巴米揚大佛相提並論。目前大部分遭伊斯蘭國控制的伊拉克北部地區是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五千多年前,農業就首先在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河岸出現,舊約聖經所提到的許多城市和帝國就在伊北。
◆ 文明浩劫! IS剷平亞述古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07000376-260108
中國時報 2015年03月07日 尹德瀚/綜合報導
繼上星期在伊拉克北部大城摩蘇爾摧毀一座博物館內的亞述古文物之後,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5日又有驚人之舉,這回出動重型機具,將位於摩蘇爾東南方30公里處、底格里斯河岸旁的亞述古城「尼姆魯德」(Nimrud)剷平,上千年歷史的古文明遺址毀於一旦。
千年古蹟 毀於一旦
一名伊拉克官員表示,IS摧毀尼姆魯德遺址的工作在午禱之後開始,現場還有卡車把遺址存留的珍貴器物載走。一名當地人說,IS洗劫完後,開始剷平遺址,一些殘留的石像和古牆都難逃其毒手。
伊拉克國營電視台報導,政府部門譴責IS的犯罪行為,如果放任他們逃過懲罰,無異於鼓勵他們繼續摧毀人類文明,導致無可彌補的破壞和損失。
尼姆魯德建於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9世紀成為亞述王朝都城,公元前612年城毀,19世紀以來,陸續有考古學者在古城遺址挖掘,1988年在此出土大批珍貴珠寶和寶石,被視為20世紀的考古重大發現之一。
上述珠寶曾在伊拉克國立博物館展出,目前收藏在伊拉克中央銀行。其他珍貴古器物如人首翼牛等多半外流,分別落腳在摩蘇爾、巴格達、巴黎和倫敦等地的博物館,但遺址仍有一些難以搬動的笨重文物。
哈特拉恐是下個目標
考古學家哈姆達尼表示,IS此舉在意料之中,他們計畫摧毀伊拉克的文明遺產,下個目標當然是哈特拉(Hatra)。哈特拉和尼姆魯德都位於伊拉克的尼尼微省,也是亞述王朝的古城,且保存完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
根據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對古蘭經的解讀,凡是塑像、偶像和神壇,均屬對真主阿拉之外的器物崇拜,必須加以摧毀。IS奉行上述解讀,在其佔領地盤內有系統的摧毀文明遺跡和遺址,上周在摩蘇爾的一座博物館大肆破壞亞述古文物就是一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波科娃女士,6日譴責摧毀尼姆魯德的破壞行為,稱此形同「戰爭罪」;她說,「毀壞人類文化遺產,絕對沒有政治或宗教上的正當理由」,波科娃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並呼籲國際刑事法庭進行調查。
◆ 消失600年 猴神黃金城現蹤?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60642
自由 2015-03-07
〔編譯顧佳欣/綜合報導〕考古學家透過光達技術(LiDAR,即雷射測距技術),在中美洲國家宏都拉斯的雨林深處中,發現2個存於西元1000至1400年之間的姊妹古城,其中有金字塔、廣場、手工藝品如半人半豹像之證據存在,很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猴神之城(City of Monkey God)」或「白色之城(White City)」。
由美、英組成的考古探險隊自2012年起透過空中調查,發現在宏國「蚊子海岸(La Mosquitia)」地區可能有該古城蹤跡。日前美國考古學家費雪領導的探險隊挺進該區,成員還包括資助探險的電影製片人、宏國考古學家及首先報導該故事的國家地理雜誌,在3名熟知野外求生技巧的英國前特種部隊(SAS)成員護送下前進。
探險隊在宏國軍隊協助下搭乘直升機抵達該地,徒步進入至少與外界隔絕600年的所在。費雪告訴英國衛報:「甚至連動物看起來都像是從來沒見過人類的樣子。」蜘蛛猴到處都是,跟著探險隊並朝他們丟食物,且不斷叫喊。
光達技術顯示,該地有人工造景,不僅有屋舍、建物,還有類似英式花園的景物、果園、農地等,也有道路與小徑。探險隊發現2城的建築基石,認為該地令人聯想起馬雅地區。費雪認為,城市沒落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導因於歐洲傳染病。
不過,宏都拉斯國家考古與歷史研究所所長帕雷德斯表示,該地所發現的52項人工藝品,其中包括一個精細雕刻的碗,以及含有動物及人類特質的石雕,指向其與馬雅人為不同的文明。
另一方面,由於開挖需獲得准許,要確定該地是否就是傳說中的猴神之城,恐怕還要很長一段時間。為防有心人士,費雪與同僚亦對該地點噤聲不提,但由於離現場約20公里處,正有人砍伐雨林、建造牛肉工廠,令其相當憂心。
猴神之城傳說中被描繪為黃金之城或伊甸園,考古紀錄可追溯至16世紀的西班牙征服者,幾世紀以來,尋寶獵人皆前仆後繼地想要找出古城地點。
約1940年,記者兼探險家默德(Theodore Morde)宣稱在宏國發現該遺跡,指該文化崇拜巨大猴神,部落則流傳著半猿半人的孩童傳說,但默德因害怕該地遭掠奪不願透露,隨後自殺身亡,直到現在無人能證實猴神之城存在與否。
東漢到遼金…京古墓群「跨千年」
http://udn.com/news/story/7332/770313
世界日報 北京17日電 2015-03-17
北京大興城區發現古墓群,而且還跨越了上千年的歷史。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公布最新考古成果,大興區黃村鎮三合莊村發現從東漢到遼金時期的古代墓葬129座,時間跨度上千年。這個古墓群中,各個朝代的墓葬呈現出不同的時代特點,出土的文物也揭示著北京地區多個歷史時期的人文風貌。
新京報報導,文物部門介紹,該古墓群地處大興城區的西北部邊緣,原為三合莊村所在地,距離最近的地鐵站不到2公里,原計畫在上面建設住宅樓,2010年進行土地開發整理時局部勘測發現了古墓。2013年底到2014年上半年勘探結束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於2014年10月10日主持古墓葬的發掘工作。
經過此前的勘探和發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員已清理出墓葬75座,其中東漢墓7座,北朝墓2座,唐代墓葬33座,遼代墓葬33座。很多墓葬保存完好,不僅有完整的人類屍骸,還出土了陶器、瓷器、漆器等陪葬物品。
「這片古代墓穴之所以得以較好地保留,很大程度上與永定河在歷史上多次泛濫,墓地被淤泥覆蓋有關」,考古專家表示,古墓群延續時間之長、年代跨度之大,墓葬數量之多,墓葬形制種類和保存之完好,為近些年來北京地區所罕見。
據報導,東漢墓葬距今約2000年,是這批墓葬中年代最久遠、布局最簡單的墓葬。七座東漢墓均為平民墓,出土有陶器和銅錢等隨葬品,該墓葬最大的特點是「磚棺」,全部為小型磚室墓,用磚做成棺的樣子,因此又稱為「磚槨墓」。
而本次也發掘出一座紀年北朝墓,為北京地區北朝墓的形制特點樹立了標尺。北朝墓葬中出土了一塊刻有銘文的磚,記載了墓主人叫韓顯度,祖籍是樂浪郡朝鮮縣。墓主人的祖籍耐人尋味,因樂浪郡位於今朝鮮平壤市區。
報導指出,唐代33座墓葬形態不同,有小型的磚室墓,也有大型的「甲」字型墓。此外,墓室內出現了磚仿木結構和磚仿家具裝飾。這使得原本簡單的墓葬有了「營造」的氣息,即前期設計後期施工。
遼代墓葬33座,遼代磚室墓的形制與唐代墓葬近似,墓主人全部火化,僅以骨灰埋葬,這與遼代崇尚佛教有著密切的關係。兩座壁畫墓是本年度墓地發掘最為重要的發現,壁畫畫在墓室內的四壁,底色為淡黃色,上面用紅、黑線條繪製出家居生活的圖案。能看出一個體態豐腴的女人,家用的桌椅、五斗櫥等設施齊全。
※ 照片詳見原站。
「唐吉訶德」作者 塞萬提斯的墓找到了
http://udn.com/news/story/6812/772323
聯合報 編譯田思怡/報導 2015-03-18
明年是西班牙文學巨著「唐吉訶德」作者塞萬提斯逝世四百周年,鑑識專家十七日說,他們在馬德里找到了他的墓。
塞萬提斯被譽為現代小說之父,在一六○五年和一六一五先後出版了「唐吉訶德」第一部和第二部。這部反騎士小說描述幻想當騎士的唐吉訶德的荒誕行徑,被譽為第一部現代小說,塞萬提斯也是西班牙的「文學王子」。
BBC報導,根據文獻記載,塞萬提斯與妻子和其他人葬在馬德里的「三位一體赤腳信徒女修會」。塞萬提斯一六一六年在此下葬,修會一六七三年改建,他的遺骸被移到新建築內,後來遺失了,直到現在才被找到。
卅位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用紅外線攝影機、3D掃描器和透地雷達,在修會下方一座被遺忘的墓室,找到塞萬提斯的墓。明年將開放參觀。考古學家在卅三個壁龕的其中之一裡,找到一些與塞萬提斯葬在一起的成人骸骨。
鑑識專家魯比歐說:「骸骨的保存狀況很糟,我們無法找出塞萬提斯的骸骨。」
探地雷達專家艾維爾說,新墓建好後,塞萬提斯的骸骨將在這座修會重新下葬。「他生前請求葬在這裡,就該繼續葬在這裡。他在阿爾及爾被海盜捉去當了五年奴隸,此修會協助支付他的贖金。」
馬德里市政府藝術、體育與觀光局長柯拉爾說:「塞萬提斯去世時是個窮人,在戰爭中受傷的退伍軍人。」
他說,這項計畫不僅要找出他的骸骨,也鼓勵人們多認識他。
◆ 典藏太陽花文物 中研院今上線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63825
自由 2015-03-18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太陽花學運今天滿週年,中研院三個研究所保存近七千件太陽花運動的相關文物,進行數位典藏後,將於今天零時起上線,是近年來台灣公民與社會運動文物被保存最完整的一次。
保存文宣、圖片、影音等近七千件
去年學運退場前,中研院社會所所長蕭新煌、歷史語言所所長黃進興、台灣史研究所所長謝國興聯名發表聲明,指立院議場內的學運標語、宣言、畫作等,既是眾多公民的創作,亦為全體社會追求民主的公共財,有必要積極協助保存,作為全體公民當代集體經驗及未來歷史記憶的憑藉。
三一八文物保存計畫專案主持人、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黃銘崇指出,當時從議場內外一共搶救約六千五百件文物,有些是小的明信片、文宣標語、影音、圖片,也有大型物件,像是放在青島東路上、由北藝大製作的大型太陽花裝置藝術等;加上後來陸續有人捐贈,至今一共收藏近七千件。全數文物經過拍照、掃描、數位化後,已置入數位典藏,將於今天零時起上線。實體物品則收藏在一間空的研究室。
黃銘崇說,三一八的收藏很特別,「沒有策展人、也沒說要策什麼展」。
黃銘崇也說,史料蒐集也能還原歷史,就像三二三佔領行政院事件,政府說抗議群眾是暴民,但從影片與照片就可知道,黑島青總召魏揚高喊「大家不能動手去推」,警察因此才得以守住政院,「公民沒有動手,只有被打、被噴水的份。」
◆ 重要史書 《臺北州理蕃誌》發表
http://udn.com/news/story/7314/771945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2015-03-18
宜蘭縣史館經20年翻譯、審訂、譯註,完成120萬字的《臺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重大歷史著作,同時編印《地理圖集》、《Ska yulung宜蘭泰雅族百年影像》,昨天發表。
縣史館指出,此書可說是1920年宜蘭廳畫入臺北州成為宜蘭3郡後,對於荷西時期、清代與日治前25年,有關宜蘭地區噶瑪蘭族、泰雅族等歷史發展、族群關係與「理蕃」工作的總回顧。
書中詳載日本統治者對宜蘭地區原住民的治理過程,歷次推進隘勇線與軍事行動的細節,並包括行政官僚、警察人員對政策的想法與討論,後人可以了解治理過程與原因,對台灣北區族群、部落、環境與宜蘭平埔族都有第一手調查。
《臺北州理蕃誌》早在1895年到1920年就由臺北州的警務部編修出版,是日文版,縣史館在20年前委由耆老莊振榮、莊芳玲父女完成中文譯稿,督學方坤邕審訂。
至於文獻中原本難以釐清的泰雅地名、人名、路徑、習慣等,在南澳鄉高齡89歲的耆老韋清田(Hayun Yuraw)協助下,有了答案。
縣長林聰賢昨天新書發表會上,特別贈書給韋清田等人表示感謝,同時編印出版的《Ska yulung宜蘭泰雅族百年影像》,選錄泰雅族重要史料與影像220張,最早的照片已達百年,還有歷史地圖可以參考。
800年前美酒 西安古墓出土
http://udn.com/news/story/7332/775648
世界日報 北京19日電 2015-03-19
酒,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酒容易揮發,保存下來的不多。陝西西安最近出土了一瓶近800年前的酒水,墓主是金代高官,隨葬品中有個梅瓶,出土時瓶口還是封著的,瓶裡裝有清澈、神秘的液體。陝西西部網報導,梅瓶是古代盛酒器具,專家推測梅瓶裡裝的是當時的酒,因為器物密閉性較好,此酒保存700多年。
據報導,古墓位於西安南郊,根據出土的買地券判斷,古墓主人叫李居柔,是當時陝西東路轉運使兼六部尚書,相當於金代陜西地方最高行政長官;這次也是該市首次發現金代墓葬,十分罕見。
陝西考古研究院隋唐考古研究員于春雷說,因當時處於金代滅亡前期,墓主人雖為一地長官,但也選擇「薄葬」。
他表示,梅瓶出土時口是封著的,裡面有清澈的液體,另外梅瓶本來就是古代的盛酒器具,所以推測瓶裡裝的液體應該是當時的酒;下一步將對瓶裡的酒水作進一步的考古研究。同時出土的還有30多件瓷、銅、玉石器等。2003年和2012年,陝西考古人員分別在西安北郊和寶雞西周墓地,發掘出西漢和西周時期裝有酒水的酒器。
另據華商報報導,于春雷也說,雖然這座古墓沒被盜,但是卻頗為簡單,單室墓,墓室長1.8米、寬1.3米,墓室內有瓷器、陶缶、梅瓶、硯台、燈、銅錢、玉器等器物。墓室內有一大型放置骨灰的盒子,長約70厘米,寬約60厘米。據他介紹,當時火化的人員有:因某種信仰如拜火教的人員,還有一些非正常死亡的人等。
報導指出,史書記載,金國在公元1234年滅亡。該古墓在金滅亡前幾年,買地券的紀年顯示是在公元1226年,距今700多年。如果確認是金代美酒,距今至少有700多年的歷史了。
秦俑最完整弓弩出土 射程達AK47步槍2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1000886-260108
中國時報 2015年03月21日 朱建陵/綜合報導
秦陵博物院自2009年開始對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3次發掘,近日又有重大成果出現,出土一件目前為止保存最好的弓弩;秦俑博物館原館長、「秦俑之父」袁仲一說,秦代強弩的射程竟可達AK47步槍的2倍。
第3次發掘考古領隊申茂盛表示,此次發現的弓弩是前幾天剛清理出來的。他說,雖然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上百件弓弩,但這件是保存最為完好者,弓弦、弓背、弩機等均輪廓鮮明。
秦俑博物館原館長、「秦俑之父」袁仲一說,強弩可以射至800公尺、弱弩一般約100公尺。大陸有專家分析說,蘇制AK47步槍的有效射程為400米,秦代強弩的射程可達AK47的2倍。
據指出,弓弦的材質可能是動物的筋,弩機為青銅所做,目前還埋在土裡未清理完,而價值最大的就是首次明確了弓弩上的「檠」。「檠」以前只在史書上記載過,從來沒有實物出現,甚至不知道「檠」的具體功能。
檠是長木,過去有說是「韜」(裝弓弩的袋子)的撐木,這次發現的檠上各有3個等距離的小孔,直徑在0.6釐米,是用來穿繩子,這樣檠的作用也就解開了。申茂盛說,打仗時弓弩是張開的,平時不用時,如果保護不好,弓弩容易變形,檠的作用就在平時的保護。
◆ 兩岸史話-台俄軍事科技合作祕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1001053-260306
旺報 2015年03月21日 文/阮大正
中華民國政府本可用以貨易貨的方式大力支持俄羅斯經濟,而從交易中輕易獲得大量先進科技和軍火利益。
中共目前武力投射的能力,不僅對台灣和日本造成絕對威脅,也引起周邊國家不安,此外,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安全形勢和「亞太再平衡策略」形成嚴重挑戰。
蘇聯解體時的台北,在參謀總長郝柏村積極推動下,軍方正全力發展飛彈,可惜只有一個「風洞」,研究發展進度受到一定的侷限,與蘇聯大大小小,各種各類風洞多達百餘個,自然沒得比。(風洞是檢查風壓的設備,英文稱為WIND TUNNEL,風洞作用是測試物體在強風中快速移動時,觀察空氣摩擦力產生所造成的溫度上升、用以決定物體發射時冷卻系統設計時參據、是火箭或飛彈設計中測試飛行彈道最重要之步驟和設備、其結構視測試目的和受測試物體大小而相異)。
丁肇中提借將借物
中科院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得到美國的技術支援,於1984年建成了首座大型風洞,這座風洞曾為軍方研製成功「天弓」、「天劍」、「雄風」等導彈起了關鍵作用。隨著國軍研製中程導彈步伐的加快,其原有的風洞已無法滿足試驗需要。當年自製的天弓一號在測試時未達目標前,半途自爆。
軍方科技人員,在中科院的導彈研究重鎮,屏東九鵬基地,不管是衝擊試驗、溫度循環測試,日以繼夜探查原因,終由中正理工學院畢業的年輕中尉科技軍官,發現係尾部推進器過熱引發自爆墜毀,加以改善,為系統進行升級。郝柏村為保護軍事科技人才,特派直升機自九鵬基地將因辛勞過度,腎臟病發的小中尉,急送台北市台大醫院,優先換腎。
國軍基於實際需要,根據國際戰略環境變化、敵情威脅、國防 財力、發展趨勢以及獲得的可能性,通盤考慮導彈制空戰力後。決接受台大畢業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丁肇中博士建議,向蘇聯借將借物,並由丁先期聯絡。定名為「楚雁」專案的特別行動在極度保密下啟動,希望先以風洞為初步訴求,再進而藉助蘇聯科學家們在飛彈方面的豐富知識和寶貴經驗,以提升自製飛彈戰力。
最重要者,是冀通過第一批志願抵達台灣的蘇聯科學家,引領更多在專門領域中有成就的專家,能絡繹奔來台灣,協助特定研究的發展。「楚雁」專案經時任總統的李登輝核准後,交由中山科學院遴派人選在極端保密下執行。
4位中科院實際參與飛彈研發的人員、和隨行擔任翻譯的中央電影公司總經理明驥,(曾任文化大學俄語系主任與研究所所長。)在熊德銓中將親自穿梭奔波下辦妥身分轉變,在外國駐華單位配合下,在短短3天時間內飛德國法蘭克福,稍作停留,即轉往莫斯科與6位願意舉家遷台的蘇聯國家科學院科學家們,會談細節,來台協助建立風洞和火箭與飛彈的改良暨研發,每位安家費為美金6萬元,在台月支酬勞新台幣60萬元,免費配給房舍和負擔健保暨子女教育費。
雙方商談甚為融洽,並在蘇聯科學院院長安排陪同下參觀了若干管制森嚴的極重要機密實驗室,和取得多項重要科技文件與檔案,正等待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巨型客貨兩用包機飛莫斯科接載人員及儀器時,突接台北緊急通知:「停止行動,全員撤回。」他們的北國行腳正如深秋在北國未多作停留就飄然而去,拋在身後的不是層層楓紅,而是幾許枯枝禿樹。
11月下旬的莫斯科、已見雪花紛飛,冬日暮風已起,西天一抹落照,血紅一般,冷凝在那裡。從率隊前往的中山科學院副院長宗中將到所有成員,失望的心情可說是由高度興奮的喜悅,一下掉進北地極寒冰窟中。事後了解「楚雁」折翼、功敗垂成,是美國駐莫斯科人員盯上了蘇聯科學家們與中科院的工作派遣小組接觸行動。
楚雁專案未展折翼
李登輝在無法抗拒盟友強大壓力下,只有下達停止執行的命令。曾獲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丁肇中,在眾多名銜中,包括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名譽博士、和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他領導全球由16個國家及地區參與最大的物理學合作研究案,在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的「大型正負電子碰撞機」(LEP)上進行L3實驗,共約600名來自世界各國物理學家投入。
蘇聯科學家們在斷絕赴台路後,接受了中國大陸邀請,與中國科學家們共同為研發航太科學、以及改進飛彈性能而努力,幾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試射東風洲際導彈成功,射程可威脅到美國本土。美國曾公開質疑東風洲際導彈的成功,非由中國科學家獨力所為。各國軍事分析家咸認,東風洲際導彈的成功不能排除蘇聯科學家的參與。對今天中國大陸在導彈和航太工程方面的進展、及軍事發展態勢,確實產生具體作用。
「楚雁」不是任何形式的戰爭,也不是具任何規則的比賽、在智慧折衝和無奈中、仍然有得有失。計畫從開始在極短時間內定案,人員在極短時間內轉換身分、取得簽證,在莫斯科洽談成功後有了極短時間的喜悅和興奮、他們在俄國作極短的停留就揮揮手沒有帶走一片雪花,悄然回台。(待續)
全球最早首飾 尼安德塔人13萬年前製造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64986
自由 2015-03-22
〔編譯顧佳欣/綜合報導〕克羅埃西亞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羅德夫齊克指出,歐洲原始人類尼安德塔人在13萬年前,就懂得用老鷹爪子為裝飾,堪稱史上最早的首飾。這些鷹爪首飾早在1899年於克國克拉皮納(Krapina)遺址中發現,但是直到2013年年底,羅德夫齊克接手館務後,才驚覺這些鷹爪代表的意義,並立刻著手研究,其發現鷹爪上有切割印記、打磨表面等,暗示為首飾之用,雖然無法判斷尼安德塔人將此作為項鍊或手鍊的象徵意義,但明顯地他們蒐集老鷹的遺骸,並至少能夠分辨出3種鳥類;而這也代表在現代歐洲人出現的8萬年前,尼安德塔人就擁有象徵性的文化,克拉皮納為全世界尼安德塔化石最多的遺址。
※ 相關報導:
* 宋「肉身佛」被盜 疑在匈牙利展出
http://udn.com/news/story/7331/781101
在匈牙利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的肉身坐佛寶像,因疑似為福建三明被盜的「章公六全祖師」,經大陸媒體報導質疑後,借展的荷蘭德倫特博物館於廿日下午,突然派人取回坐佛寶像,背後原因尚不清楚。
....這尊肉身菩薩外貼金箔,經荷蘭研究人員判斷,寶像裡的僧人生活於西元一千一百年左右,圓寂時年紀約在卅歲至四十歲間,經過現代X光攝影技術,還可看到寶像裡的骨骼分布情況。從坐墊文字可推斷,應是宋朝禪宗「章六全」大師。
此事後經大陸媒體追蹤報導發現,坐佛疑似為福建三明市吳山鄉陽春村的「章公六全祖師」寶像,該肉身祖師寶像於一九九五年被盜,迄今下落不明;至於能否物歸原主,目前大陸方面尚無規畫。不過,三明市村民已向官方諮詢,準備蒐集資料後透過外交系統索討回國。
※ 臭皮囊有什麼好爭的?
◆ 乾隆世之凡人 重美德追求平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2000743-260301
旺報 2015年03月22日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清史上毀譽參半的乾隆皇帝,雖是統治帝國長達60年的天之驕子,但由於處於滿人涉足至漢文化的深水區,如何協調漢人傳統與滿洲認同之間的衝突,一直是其畢生最為關注的統治課題。北美漢學界「新清史」研究學者歐立德的《皇帝亦凡人》一書,即描述了乾隆「世之凡人」的一面。
清康熙皇帝的「朕知道了」展現霸氣,甚至成為兩岸熱門的博物館文創商品,而文治武功鼎盛的乾隆皇帝,名字也出現在茶葉、白酒、飲料、拋光磚等商品上,藉此象徵商品的優良或宏偉,但乾隆皇帝最常用的滿文卻是「男人的美德」和「朕的平衡之道」。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座教授歐立德認為,乾隆統治時所面臨的問題,包括在族群的特殊利益與「普世天下」的帝國關係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如何評估包容性與全面性等,在今天的中國也同樣出現,某種程度上來說,乾隆雖是皇帝,但或許可視為近代中國的第一個統治者。
歐立德指出,為創造一統,乾隆對帝國重組施加控制,當時很多人為這成就歡呼;在同時,也有成千上萬的人被殺、被俘;乾隆在文化事業上投入巨大財力,成果今人仍在享用,但乾隆也大量刪去了很多作品中不利其統治的觀點。
要理解乾隆的統治手段和其個性,歐立德試圖從生活中還原乾隆,包括他的孝順、勤奮、虛榮、衝動,忠於家庭……如乾隆對其母鈕鈷祿氏的侍奉就極富傳奇色彩,在慶祝母親50大壽宴席上,乾隆甚至身著綴滿羽毛的彩色服裝,為太后表演舞蹈。
乾隆晚年時,將他做寶親王時期曾住過的重華宮變成了一個小博物館,擺放他登基前用過的各種物品,包括康熙賜予的禮物,皇后富察氏的嫁妝等,從此舉乾隆所表達的他對自己人生中重要人物的懷念和敬意,歐立德指出:「這提醒了我們,一個王朝,哪怕像大清王朝這樣成功,畢竟還是一個家族的事務;而一個皇帝,哪怕像乾隆這般富有雄心,畢竟也只是一個凡人。」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喝酒過量,有礙健康!
◆ 兩岸史話-台俄軍事科技合作祕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2000807-260306
旺報 2015年03月22日 文/阮大正
中華民國與蘇聯這兩個幾乎不可能接觸的「宿敵」,為了各自的戰略利益,卻有過多次祕密接觸。
整個過程像無聲電影極短片、卻是真實的,其後續發展影響對千千萬人更是深深遠遠。
「蘇愷」、「楚雁」雙折翼,表面上台北和莫斯科軍事科技合作,一度冷到冰點。其實自兩蔣時代起,台北和莫斯科就尋求合作,早在1963年,由蘇聯等國主持的部分《禁止核子試驗條約》簽字時,就同意把中華民國當成主權國家,在條約上簽字。當時蘇聯對中國政策的鷹派,甚至表示中華民國反攻大陸時,不會協助中共。
盟邦強壓停止執行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基於經濟考量,售予中共大批新式武器及先進科技,使中共在短短10多年軍力大增,除了太空科技、蘇愷戰機系列、防空導彈系統、基洛潛艇和現代級戰艦,還有大型運輸機和先進的空降作戰裝備。
1998年至2003年,由於俄國軍方極右派疑慮,俄中兩國的軍事合作曾出現低潮,對中軍售採取某些限制,強調只出售防禦性武器和限量武器成品。2003年後,俄羅斯考量對美國戰略平衡,以及軍事預算短缺,放寬對中軍售和技術轉移的條件,但仍然不包括長程戰略轟炸機和Amur級潛艇等攻擊性武器。
中華民國與蘇俄之間,雖因蘇聯援共而在1949年徹底分裂,但「似動非動」早在1960年代末就已開始。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中國、美國和蘇聯三者之間撲朔迷離、錯綜複雜的局勢中,是國際局勢「危疑震撼」的年代。中華民國與蘇聯這兩個幾乎不可能接觸的宿敵,為了各自的戰略利益,卻有過多次祕密接觸。竟然有過一段以合作除去毛澤東為目標的奇妙遭遇。
1968年10月22至31日,具備蘇聯KGB特務身分的維克多.路易斯,以英國《倫敦晚報》駐日記者的身分,在東京外國記者俱樂部向中華民國駐日大使館新聞參事虞為表達訪台意願,駐日大使陳之邁了解之後,立刻以外交密電向台北請示,獲蔣中正批准,維克多.路易斯在日月潭涵碧樓,晤見當時的國防部長蔣經國。
此後,路易斯代表莫斯科與台北展開一連串的會談,雙方接觸不下30餘次,1969年5月14至16日及1970年10月底,時任新聞局局長的魏景蒙,辭新聞局長,以民間人士身分,曾兩度銜命赴維也納與路易斯會面,做進一步的「交涉」。
路易斯此行,講得非常明白,就是中華民國和蘇聯能不能再次合作,以及台灣方面對中共政權的看法,尤其是對打倒毛澤東的看法。當時蘇聯對中國政策的鷹派,甚至表示中華民國反攻大陸時,將陳兵於中蘇邊界佯動,牽制解放軍向東南沿海增兵。赫魯雪夫認同光復大陸後,可沿用中華民國國號、國旗,但需實行共產體制,遭蔣中正嚴詞拒絕。
蔣中正對蘇共所提親自裁示,其中提到「雖然國父曾主張親蘇容共政策來實現三民主義的建國理想。但不表示能容忍害國害民之毛共。」「討毛行動必須由中華民國政府單獨實施,不須外國參加。」「外蒙獨立問題可以略提,新疆與東三省的主權與領土必須完整。」「大陸光復後,中共在國內若另有組織,則與國內各政黨的組織同在政府領導之下。」並且要蘇聯廢止與中共在1950年簽訂的友好條約,以示誠心。
真相是,老蔣、小蔣實際上都不曾準備聯蘇反共。在軍事上,蔣中正雖然因為美國人不支持沒有辦法反攻大陸,但是卻擋住了共軍血洗台灣的腳步。經濟上,蔣中正成就斐然,雖然日後的經濟起飛不是在蔣經國的手上完成,但是如果沒有蔣中正發展輕工業,累積資本,蔣經國有什麼本錢去發展重工業?民國52年台灣的工業產值,就已經超過農業。這個並不是蔣經國的功勞,蔣中正執政時的經濟成長率,平均超過6%。
祕密外交王平檔案
台北與莫斯科的這一段「祕密外交」傳聞已久,並引起美國的關切。當年參與其事的魏景蒙,在其英文日記中為這段交往最重要的部分留下了完整的紀錄,他稱之為「王平檔案」。
陳水扁時的「台俄微衛星」(命名為TATYANA-Ⅱ,塔堤揚娜2號) 計畫,是國科會前副主委謝清志在2005年6月率團到俄羅斯洽談「台俄雙邊科技研究計畫」時,與莫斯科大學敲定的合作計畫,由於台俄方面並無直接邦交,簽訂一項祕密備忘錄。
這項合作計畫雖然台灣支付7000萬新台幣左右的研發費用,俄羅斯卻宣稱是與墨西哥、韓國研發。所有關於台灣的資訊並未被公開,包括合作的中央大學與成功大學亦不例外。而關於衛星製造與發射的延宕問題,俄方也未曾與中華民國做任何知會或解釋。有違台灣走出去的本意,在國際上提高知名度的意願,真是「呆胞」。
至於是否學習到衛星研製及發射技術?官員至今三緘其口。成了不可說的祕密。塔堤揚娜2號在2009年9月17日從哈薩克貝康諾太空中心發射升空,操作壽命原設計為1年。(待續)
沉睡千年「黑石號」 唐貨解碼
http://udn.com/news/story/7332/810524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整理 2015-04-02
加拿大多倫多阿迦汗博物館(Aga Khan Museum)與新加坡合作推出的《失去的獨桅帆船: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現》文物展,通過數百件來自約1200年前沉沒的一艘阿拉伯商船上的中國唐朝「貨」,為人們講述了「隱沒」已久的海上絲綢之路的一段故事…。而這一切,來自一個漁夫偶然的發現。
漁夫撈出珍寶 最終落戶獅城
新華國際報導,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一位漁夫在印尼勿里洞外海潛水捕撈海參時發現了一堆陶器。隨後,一家德國打撈公司聞訊而來,在證實這是一艘沉沒古船並命名為「黑石號」後,立即於1998年開始了持續近一年的打撈。
數萬件古代陶瓷製品及眾多精美的金銀器、銅鏡等由此重見天日。從中發現了帶有唐代「寶曆2年7月16日」(826年)銘文的瓷碗、完好無損的唐代青花瓷盤、罕見的唐代專貢皇室的「江心鏡」、唐代皇家大盈庫所撥器具以及唐代長沙窯的5萬餘件瓷器等。再結合其他器物考證,專家最終確定了沉船年代為9世紀上半葉。而船上載滿中國陶瓷、沉沒於印尼水域的事實,則證實了中國在唐代就與印度洋西邊的中東諸國存在了直接的海運貿易,也成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直接證據。
隨著「黑石號」沉船文物出水信息的大量傳出,中國的幾家博物館於2002年相繼向印尼方及打撈方提出了購買意向,但最終未能購得。之後,新加坡一家公司籌資3000餘萬美元後在2005年購得這批文物。至此,黑石號上的唐朝「貨」最終落戶於「獅」城。
專家解碼 5問5答
揚州晚報報導,諸多證據表明,「黑石號」當年從揚州採集物品出發。其中一面江心鏡上,有清晰「於揚州揚子江心」字樣。有關專家針對「黑石號」的疑問給了解讀:
在廣州複雜包裝
1. 船上瓷器為何保存完好?
「黑石號」上6萬7000多件文物基本上都是中國製造,其中98%是瓷器,另外一些是數十件精美的金銀器和銅鏡等器物。
「黑石號」上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瓷器,主要有瓷碗、執壺、杯、盤、罐等生活用器。眾所周知,瓷器是易碎品,那麼,船上的瓷器怎麼會保存得這麼完好?
專家認為,在廣州,「黑石號」除了要補充一些貨物、食物和淡水之外,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完成瓷器的包裝,在這種廣州產的大甕裡,整整齊齊放滿了長沙窯碗,並用茶葉或者香料填滿空隙,這種包裝既最大程度利用了空間,也保護了瓷器不受損傷,正是如此複雜的包裝,使得這部分瓷器,在沉睡了1200年後,仍然光亮如新。等到瓷器被打包封存,金銀器也被小心翼翼地藏到了船艙的夾層裡。
疑偏離航線撞礁
2. 摩羯魚碗致「黑石號」沉沒?
「黑石號」上有一只神秘的唐代船紋摩羯魚碗,來自中國唐代的長沙窯。有人說,就是因為這只碗,導致了「黑石號」的不幸沉沒。因為這只碗的圖案非常特別,碗中繪有一條凶惡的摩羯魚,摩羯魚的尾部隱藏在一片深褐色釉色之中,魚頭卻凶猛地撞向一條尖頭尖尾的阿拉伯帆船。
摩羯魚是佛教中的神魚,是龍首魚身,在大海中可吞噬一切;圖案中摩羯魚要撞翻的那條船,正是一條與「黑石號」非常相似的阿拉伯帆船。看到這驚人的巧合,不由讓人心裡咯登一下。
專家說,「黑石號」的沉沒,其實與該碗沒什麼關係。導致它沉沒的原因,很可能是距離它150米處的那塊黑石礁。
也可能遇到海盜
3. 天災背後還有人禍?
也有專家提出不同的意見,認為「黑石號」有可能遇到了海盜或是室利佛逝強大的海軍,在倉促之中闖入了暗礁叢生的勿里洞島海域,就這樣不幸撞上了黑石礁。
就在距離「黑石號」沉沒之處不遠的地方,是印尼的巴萊鎊港(巨港或舊港)。如果不出意外,「黑石號」自廣州返航後,將要停靠的第二大港便是這裡。唐朝時,這裡曾經存在著海上貿易強國室利佛逝王國。
史書記載,在室利佛逝附近,從爪哇一直到馬六甲這一帶,一直有中國商船最害怕遇到的海盜。據唐代史書記載,「室利佛逝的西北方,國人甚暴」--海上的船隻,經過此地都很害怕。每當有外國船隻經過時,室利佛逝就會派出強大的武裝船隻進行跟蹤監視,一旦發現船隻沒有入港交易,就會向這些船隻發起可怕的進攻,逼迫它進港。
從揚州採購出發
4. 「黑石號」與揚州有何關係?
公元826年,正值大唐盛世。揚州和交州、廣州、杭州,為當時的四大名港。作為一個極為重要的港口城市,揚州商賈雲集,物流豐富。既有從揚州出發的唐船,也有從阿拉伯國家過來的商船,當時在揚州的阿拉伯商人,就超過萬人。
諸多證據表明,「黑石號」從揚州採集物品出發。史書記載,揚州不僅是唐代鑄鏡的重要產地,也是金銀器的製作中心,「黑石號」上這些工藝精湛花紋精美的金銀器,就可能製作於揚州。
揚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表示,這些年來,揚州市區發現了一些手工業作坊遺址,主要集中在揚大農學院一帶,只可惜,目前還沒有發現明確的金銀器作坊的遺址。
唐代揚州的瓷器交易市場很活躍。束家平根據考古發掘資料並結合史料推測,當時揚州的瓷器交易活動主要集中在現在的汶河路一帶,「當時的河兩岸瓷器交易活動頻繁」。考古人員曾在現在的藍天大廈這一帶出土了大量長沙窯的瓷器和瓷片。
小船採買再接駁
5. 貨物如何運至「黑石號」的?
「黑石號」在揚州採購了大量揚州特有的商品,當時的交通運輸也不像今天這麼方便,這麼多的物品是如何運至「黑石號」上的呢?束家平認為,「當時『黑石號』應該停靠在揚州的港口,利用一些小的船隻到現在的汶河一帶採購,再轉運至港口,搬到『黑石號』上,順利完成商品採購後返程。」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為核武「失蹤」30年
http://udn.com/news/story/7331/809652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日電 2015-04-02
「中國氫彈之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于敏,因在核物理領域的巨大成就,近日獲得「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由鳳凰衛視和鳳凰網發起,聯合北美世界日報、北京青年報、中國新聞社、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等海內外十餘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主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推舉及表彰2014-2015年度在不同領域成就卓著、對世界具影響力並受全世界關注的華人典範,頒受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以及「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頒獎禮將於4月3日晚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舉行。
于敏一生獲獎無數。他為了中國核武器研究而「隱身」長達30年,不計個人利益,一頭紮進偏遠沙漠深山試驗場,幾近「常年失蹤」,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我們國家沒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獨立。面對這樣龐大的題目,我不能有另一種選擇。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
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于敏幾乎是惟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
于敏出生於1926年8月,父親是天津的小職員,1944年于敏考進北京大學工學院機電系,後又轉到理學院物理系。1951年于敏以優異成績畢業,不久他被慧眼識才的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5歲的于敏開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彭桓武說:「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沒有老師,因為國內當時沒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論,他是開創性的。」錢三強稱:「于敏的工作填補了我(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1955年,日本物理學家朝永振一郎率團訪華,對于敏的才華產生深刻印象,稱於他是中國「國產一號土專家」。
1967年6月17日,在耗時2年8個月時間之後,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相較於美、英、法國,中國間隔之短,實現速度之快,為世界之最,「國產土專家」于敏及眾多科學家共同創造了研製氫彈的世界紀錄。
在研製氫彈的過程中,由於連年處在極度疲勞之中,于敏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常說「童年亡國奴的屈辱生活給我留下慘痛的記憶,中華民族不欺負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負,核武器是一種保障手段,這種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動力。」
台史博研究:日擅「媒體戰」 合理化侵華
http://udn.com/news/story/7314/844858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5-04-18
一百廿一年前,日軍發動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第二年接著掀起據台的乙未戰役。戰爭期間,日本人同時引爆罕為台灣人知曉的「媒體戰」,最近隨著台史博的研究曝光了。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陳怡宏為該館策畫「鉅變一八九五」特展,爬梳日文史籍發現,日軍在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爆發後曾發布「新聞記者從軍規則」,當時日本有六十六家報社、一百一十四名記者跟隨著日本軍隊前進戰地採訪。
陳怡宏指出,日本政府當年同時批准從軍畫師十一人,照相師四人。此外,還有民間的報導者如著名攝影家龜井茲明伯爵,他曾自費組成攝影隊,拍攝大量戰爭實況照片。在日本東北開設寫真館的遠藤誠,不只跟隨日軍沿途拍攝乙未戰役,還編輯發行了《征台軍凱旋紀念帖》一書。
值得注意的是,日軍當年同時批准十七位西方媒體記者隨軍採訪;反觀清廷卻「嚴禁所有媒體採訪」。陳怡宏說,日軍當年企圖控制輿論及新聞報導,採訪必須先經過審核,他們核准西方人也可隨日軍採訪,用意在「博取國際認同」。
對比日本,清廷不管是本國人或國際媒體皆不准許隨軍採訪。陳怡宏說,此舉導致國際媒體一面倒傾日,因為日軍相對較透明,而清軍卻無法靠近。
其中最顯著的例子是,當年隨日軍在台灣各地採訪的美國記者達飛聲(James Davidson),他原本同情抗日名將劉永福等人組成的「台灣民主國」,之後卻轉而支持擁有現代化軍隊的日本,這即是因兩軍對待媒體的態度不同所致。
◆ 1895日軍征台 台史博展老照片
http://udn.com/news/story/7314/844855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5-04-18
一八九五乙未年,日本人發動征台戰役。在日本仙台市開設寫真館的遠藤誠隨日軍來台,沿途拍攝這場戰役並編輯發行《征台軍凱旋紀念帖》一書,收錄約一百卅幅黑白照片,是現存最完整的一八九五戰役影像紀錄。
今年正逢乙未年,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五月六日起將推出「鉅變一八九五」特展,準備從該館典藏的《征台軍凱旋紀念帖》挑選老照片以複製品再現兩甲子前的台灣。
該館同時計畫在今年下半年復刻出版此書。
台史博研究組組長謝仕淵說,台史博復刻此書有兩層意義,其一這是一八九五戰役的第一手影像紀錄。其次,因當時攝影技術的限制,《征台軍凱旋紀念帖》較少激戰照片,反在戰爭之外留下許多「世紀之交的台灣影像」。
書中凍結了一百廿年前台灣的風土民情,包括當年台灣人的髮型、穿著、交通運輸、習俗、城鎮建築等。
台史博研究人員陳怡宏表示,《征台軍凱旋紀念帖》涵蓋兩軍交戰後黑旗軍死亡的照片、抗日名將劉永福及日軍召集苦力等影像。
一幅攝於日軍設於新竹市街聖廟內的兵站司令部照片,捕捉了日軍告示台灣苦力的情景;因當年日軍需要台灣的苦力協助搬運戰爭物資,站在廟柱旁的外國人應就是隨日軍來台採訪的美國記者達飛聲。
另一幅照片呈現十九世紀淡水河畔的風景與人物。陳怡宏研判應在大稻埕一帶。此照片的遠方為當時的鐵路橋梁。近景則有或搭船或撐著傘在路上行走的台北人,得以窺見當年日本人對於新殖民地台灣的好奇。
白先勇用影像 補寫白崇禧與228
http://udn.com/news/story/7314/932387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5-05-29
「只有全面了解真相,有了理解,才能諒解。」作家白先勇昨發表歷史紀錄片「關鍵十六天: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他指出,二二八帶給人民的傷痛很深,把當年曾發生的歷史事件全部還原,才能止痛療傷。
紀錄片由白先勇親自主持,以訪談,搭配老照片、舊影片,呈現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七日,時任國防部長的白崇禧奉命來台查明真相、宣慰人心,四月二日返回南京期間,白崇禧下機、搭火車巡迴全台各地,以及開會的過程。
在二二八事件後全島惶恐不安時,白崇禧宣布停止濫殺、審判公開;他到台大廣播擔保對學生既往不咎、親自拜訪原住民領袖,紀錄片中也有所描述。
相較於已發表的書籍「止痛療傷」,白先勇認為,紀錄片「影像的衝擊力比文字更大」。紀錄片比書多了一段白先勇和原住民領袖馬智禮之孫馬來盛的對談,白先勇很看重這一段。他表示,父親是回族,非常重視族群融合。
白先勇表示,不論官方或民間,對於白崇禧在二二八扮演的角色,「或者按下不表,或者一筆帶過」。身為白崇禧之子,他想為父親與台灣補足這塊歷史的空白,與年輕學者廖彥博合作,根據史料與訪談重建這段歷史,先後完成書籍與紀錄片。
父親「身處逆境的雍容」,在白先勇心中留下謎般的身影。十多年前,白先勇開始追尋父親的身影,努力拼出每一塊父親生命拼圖中的空白。
他透露,下一塊待拼的空白,是父親和前總統蔣中正長達四十年的恩怨情仇。白先勇與廖彥博再度合作的新書「白崇禧與蔣介石:一九二六至一九六六」(暫定名),預計下半年動手蒐集史料。
白先勇透過朋友,蒐集「蔣介石日記」中所有關於父親的描述。他讀完「大吃一驚」,形容兩人之間宛如「希臘式悲劇」,非常適合以心理學分析。舉例,蔣中正參加白崇禧葬禮時,神情哀戚。才隔一天,他卻在日記痛罵白崇禧是敗壞黨國的大罪人。
※ 詳見原站。
◆ 白先勇「關鍵16天」 陸反應轟動
http://udn.com/news/story/7314/932390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5-05-29
作家白先勇描寫父親白崇禧與二二八事件的歷史書籍,花了一年多通過大陸審查,今年初易名為「關鍵十六天」正式發行簡體字版,成為第一本在大陸出版、由台灣作家撰寫的二二八書籍。該書在北京、上海舉辦的發表會場場爆滿,媒體報導比台灣還熱烈。
白先勇認為,二二八撕裂族群,埋下兩岸衝突的地雷。過去大陸只有一本談二二八的專著,是大陸學者整理台灣史料寫成,缺乏觀點。
三月白先勇在北京大學演講「關鍵十六天:白崇禧與台灣二二八事件」時,現場擠爆。白先勇表示,他感到大陸知識界對二二八充滿好奇,卻因資訊太少,對二二八充滿誤解。
也有台灣聽眾在北大會場提出質疑,認為白先勇迴避問題,「只講國民黨的好處,講父親的好」。「關鍵十六天」另一位執筆者廖彥博認為,二二八摻雜了歷史、政治與受難者的情感,不同立場的人很難溝通。出版「關鍵十六天」是為了呈現二二八的另一面。
識漢字有限 康熙帝錯字特多 愛寫又不起稿 「知道了」寫成「知道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02001144-260309
旺報 2015年06月02日 記者林瑞益/綜合報導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董建中整理出清朝康熙皇帝的錯字,像是「知道了」寫成「知道子」,「幾個」寫成「幾各」,董建中認為,有些錯字是單純的筆誤,另外有些錯字則是康熙對漢字的認識有限所致,以及康熙從來不在寫錯後改正,所以留下了這些錯字。
康熙在位共61年,看過的奏摺不知凡幾,但卻有一次將「知道了」寫成「知道子」,董建中說,據他統計康熙少說寫過1300次以上「知道了」,但卻只有在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寫成「知道子」,純粹是筆誤。
賜臣民御書逾千幅
根據《中國經營報》,康熙筆誤的還包括將「奏摺」寫成「奏折」,共有兩次寫錯。至於其他筆誤,大概分成兩類,第一大類是同聲而錯,像是把「封疆大吏」寫成「風疆大吏」,將「猶恐失調」寫成「猶恐矢調」。
第二大類是形近而錯,如將「米價」寫成「米賈」,將地名「漳泉」寫成「章泉」,以及「夏」、「憂」不分等。
文中指出,康熙曾自稱「自幼好臨池,每日寫千餘字,從無間斷。凡古名人之墨跡石刻,無不細心臨摹」,那為何康熙的錯字仍這麼多?董建中說,首先是康熙很喜歡賞賜題匾,光是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就發出御書1427幅,用來賞賜給臣民。
其次,康熙不起稿,野史曾指出有一次康熙到泰山,想寫「而小天下」,但他第一筆就將「而」字的一橫給寫低了,這時能文善書的寵臣高士奇在旁救場說,「陛下非欲書『一覽皆小』四字耶?」
曾將對的字改成錯
第三,在其他皇帝的朱批多少會看到先寫錯、後來改正的痕跡,但在康熙的賞賜書法中,是絕對看不到改正的。文中指出,康熙會寫出一些錯字,那是因為他對漢字的掌握程度不穩定;康熙曾經在朱批上寫「不可繞害百姓」,對此,或許康熙當時要寫的是「殘害」百姓吧。
康熙除寫錯字外,也曾經將對的字改成錯字,像是在康熙五十二年蘇州織造李煦的奏摺提到「癸巳」,康熙卻在「巳」旁邊寫了一「己」字,將對的改成錯的。
◆ 國家檔案630萬頁 3名修復師要花183年
http://udn.com/news/story/8225/940697
聯合晚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15-06-02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負責保存政府評定要永久留存的檔案資料,許多資料因為早年缺乏保護,目前待搶救的檔案多達630萬頁,但目前國家僅編制三名檔案修復師,要花183年才能修復完畢。
檔案管理局保管的文件橫跨上百年,從最早清朝乾隆時代的地契,到2009年莫拉克風災相關文件;檔案管理局主秘陳美蓉說,檔案局保存的檔案多數是超過25年、且經鑑定是國家檔案,才會永久保存,少數特例如921地震和莫拉克風災相關文件。
檔案管理局統計,截至去年底破損待修復原件有660萬頁,完成修復33.8萬頁,完成率僅5%;目前有三位修復師傅趕工搶修,以每位師傅每月修復千頁的速度估算,就算不增加新的待修檔案,仍需183年才能修復完畢。
檔案管理局檔案典藏組組長張玉華表示,受限於人力經費,檔案修復進度緩慢,目前優先搶救1949年以前的史料,近期三位師傅著手修復的是一批從教育部移交過來,1931、1932年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的畢業證書。
這些80多年前的畢業證書運抵台灣後,存放在教育部位於台北市木柵的庫房內,期間因庫房淹水,泡水過的畢業證書泛黃、破損,貼在證書上的照片也模糊不清。
修護師傅林清福表示,這些畢業證書送來時上面沾滿泥沙和灰塵,必須經清洗、晾乾後才能進行加固,一位師傅從早上8時開始工作到下班,一天只能清洗35張,近300張畢業證書目前仍在趕工搶修中。
沾滿黃泥巴的畢業證書還不是最困難的待修檔案,林清福說,遇到最棘手的是鐵路局前身、日據時代鐵道部留下來的一批文件,原本被存放在石牌倉庫中,因為年代久遠加上保存地點潮濕,文件一拿起來就破了,碎片掉滿地,必須一片片拼湊。
另外還有國防部史政編譯室送來1940年日本印製的世界大勢要圖,逾2公尺寬的大圖涵蓋當年日本政府提出的大東亞共榮圈和海軍路線;林清福說,大圖當年分四分印製,四張圖拼起來,比一張工作桌還大,增加修復的難度。
※ 相關報導:
* 搶救國家檔案 修復師:再怎破爛都能修
http://udn.com/news/story/8225/940703
....送進檔案局保存的文件,要先經「冰凍大法」伺候;檔案局典藏組組長張玉華表示,台灣氣候潮濕,文件容易滋生昆蟲與微生物,紙質檔案若未妥善管理,很容易發生蟲、霉害。
檔案必須先逐漸降溫至零下25度冷凍冰存七天,然後慢慢回復到室溫,再降溫到零下25度冰七天,來回兩次有如洗三溫暖,總計需21天,凍死、抖落附著在檔案上的蟲子和蟲卵後,才能送進庫房歸檔或等待修復。
檔案局聘請三位經驗豐富的修復師傅負責搶救國家檔案,修復師表示,來自各機關的紙質檔案材質不盡相同,每份文件修復方式都必須量身訂做,才能延長檔案壽命。
....早期的手寫文件,紙張會酸化泛黃,然後劣化破損,最怕的是當年因為破損而在檔案背面貼上膠帶,這樣反而增加日後修復的困難度,經過修復處理的原件放在恆溫恆濕的庫房,可以保存一、二百年。
* 檔案局典藏 寫著國家記憶進化史
http://udn.com/news/story/8225/940709
檔案局的典藏不只有政府機關往來公文,還有照片、影片、錄影帶和印信,從這些歷史文物可以看出當年社會背景的一些特殊現象。
例如一張1953年的三七五減租海報以英文書寫,這是因為當年政府推行三七五減租時,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的一部分經費是來自美援,為了向外國人簡報,因此出現英文版的海報。
過去機關裁撤或臨時任務編組結束之後,代表該機關的印信必須送到總統府截角、融毀,以防機關印信外流。
近年因重視檔案保全,行政院二級以上機關解散後的印信都被保存並送到檔案局當作歷史文物,包括莫拉克風災重建委員會的關防和文建會的印信,都已交由檔案局保存。
◆ 多久才借得到?先等公文旅行完
http://udn.com/news/story/8225/940720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許依晨/台北報導 2015-06-02
國防部表示,國防部檔案管理單位是政務辦公室,目前史政檔案保存數量約3萬8000餘卷,約120萬件,典藏在國防部檔案管理中心庫房,國防部已分別將228事件、美麗島事件、重大政治事件、民國38年以前檔案、戒嚴時期政治偵防及審判案件等計1萬7401卷檔案,移轉給檔案管理局保管。
國防部說,民眾向國防部申請檔案閱覽、抄錄或複製時,須先填具檔案應用申請書,申請書資料須填寫完整,除要交待身分資料,也要說明申請目的。
申請人需檢附中華民國身分證影本,並於申請書簽名欄簽名後,以掛號方式寄送國防部,由軍方依檔案法第18條、政府資訊公開法第18條、行政程序法、個人資料保護法、國家機密保護法及要塞堡壘地帶法的規定審核與准駁,在30工作天內,軍方會以公文通知申請人審核結果。
外交部機密檔案存放外交部與及北投檔案庫,部分條約寄存國立故宮博物院。部分檔案寄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部分檔案移轉至國史館及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等機關。
外交部寄存前清及民初條約876冊、界圖614幅,故宮已完成前清條約數位化,提供民眾院內網站閱覽。另有5萬1778冊檔案,寄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外交部在民國62年將大陸運台舊檔案,及在台失去時效檔案3萬9816冊,移送國史館,國史館完成檔案數位化處理。民國95年至99年共移轉1萬2850冊檔案,至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老農挖到青龍劍 當成菜刀用5年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92215
聯合報 記者郭玫君/綜合報導 2015-06-14
重慶城口縣一名六旬易姓老農,五年前偶然挖到一把銹跡斑斑的刀,他以為是一般的刀,打磨鋒利當菜刀用了五年,直到最近當地政府文化站人員到鄉間收集文化遺產時,才發現這是一把寶劍,坊間甚至傳言價值百萬人民幣。
政府工作人員指出,經初步辨認,寶劍上的三個字為「青龍劍」,為篆書,材質為紅銅,做工較為粗糙,可能是清朝末期製造;政府已與當地文管站聯繫,將盡快作出鑑定。
重慶晚報報導,當地政府近日在民間搜尋具一定歷史價值的農具、古物,用於展覽,工作人員偶然發現古劍當菜刀的逸事。據易姓老農稱,他五年前在老屋挖到這把寶劍,劍尖、劍柄已不知去向,劍身滿是銹跡,在劍身下方隱約可見三個字。
這三個字引起他的好奇,遂用磨刀石把銹跡磨掉,但他只認識「龍」和「劍」字,他又把寶劍磨得夠鋒利,切了五年的菜,直到文化站人員來,才有機會得知這把古劍的來龍去脈。青龍劍變身菜刀的逸事,在當地廣為流傳。
◆ 湖南戰國古墓 「四不像」來鎮守!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91189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3日電 2015-06-14
湖南汨羅戰國古墓挖掘完成,墓中取出彩繪陶鼎、玉璧、青銅盆、青銅車器等文物,最特別的陶製彩繪鎮墓獸「四不像」,眉眼有神、口鼻明顯,楚國巫儺文化色彩濃厚。
新華社報導,戰國古墓距今2000多年,出土文物在湖南考古史上極為罕見,是汨羅桐子坡發現東周古墓群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長沙晚報報導,鎮墓獸是楚墓特有的陪葬品,也是楚國彩繪陶器中造型獨特的器物之一,具有鮮明的地域與時代特徵。岳陽市文物管理所所長趙磐表示,鎮墓獸是為主人驅邪、看家的,當時是很普遍的喪葬習俗。
「四不像」獸型陶器極為獨特,獸身紅色、白色漆彩依稀可見,其眉頭緊鎖,眼睛睜大似在怒視某物。趙磐表示,鎮墓獸外形抽象,構思奇特,具有濃厚的楚國巫儺文化色彩。
發掘過程中發現的陶鼎、玉璧、青銅車器等物,考古人員根此推斷,墓主應是貴族。墓穴寬3.1公尺、長4公尺、深5.8公尺,帶有對外墓道,墓室結構為一棺一槨。
四川三星堆遺址 疑發現北城牆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93396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5-06-15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駐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站13日通報其最新考古研究動態稱,考古人員日前發現一段疑似三星堆北城牆的城牆建築遺址。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布面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此前,三星堆遺址發現了保存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
此次發現的古城牆,位於遺址西北邊的青關山台地邊緣,緊臨鴨子河。
根據它的位置以及它與東城牆、西城牆的平面上的位置關係來看,考古人員推測它有可能是北城牆的一段。
「北城牆的發現對於瞭解三星堆遺址的聚落結構、城牆的形制以及城址的建造和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考古工作站工作人員冉宏林說,這段北城牆與現存的東城牆、西城牆、南城牆、三星堆城牆、月亮灣城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用粘土斜向堆築。考古人員根據該特點判斷出它是一段城牆。
另一個判斷的重要依據則是,城牆下出土的石器時代墓葬、城牆疊壓的器物和城牆上層的文化層裡出土器物的年代也是比較明確的,「我們根據它的出土物和層位關係判斷出其年代應該是商周時期,即三星堆城牆建造時期。」冉宏林說。
冉宏林表示,30多年來,三星堆考古工作者一直在尋找北城牆,這次的發現或許能幫助完成多年來共同的夙願,也讓三星堆城圈基本上完成合圍。這樣,才能真正稱三星堆古城為一個城。
◆ 國家文物保護基地 落戶重慶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93392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5-06-15
中國大陸首個國家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基地,14日授牌落戶重慶市,到了2025年將形成年銷售值300億元人民幣的文保裝備相關產業。
大陸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在授牌暨簽約儀式上說,當前文物博物館事業快速發展,愈顯文物保護裝備的適用性差、技術含量低、缺乏解決方案等問題突出,迫切需要現代科技和裝備提供保障。
中新社報導,在重慶南岸區建立的首個「國家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基地」,將打造包括研發、應用、集成、展示、服務、交易等全產業鏈的文物保護裝備產業集群。
大陸國家文物展示陳列中心、國家文物保護裝備聯合工程中心、文物保護集成及服務中心、文物保護核心產品製造中心、國內外優勢文物保護企業的會聚中心、文物保護裝備技術和產品交易中心等將悉數囊括在該基地的建設中。
當日,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等4家單位簽署入駐基地協議。上海博物館、敦煌研究院、湖南省博物館、陝西文物保護研究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等6家單位與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簽署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協議。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王黎明說,兩年多來,工信部和國家文物局通力合作,編製專項行動計劃,成立文物保護裝備技術標準委員會,搭建產學研對接協同創新平台,實施一批文物保護裝備示範項目。目前一批大陸國產文物保護裝備已在文博行業廣泛使用,「中國製造」開始全面服務保障文物保護事業。
四川三星堆遺址 疑發現北城牆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93396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5-06-15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駐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站13日通報其最新考古研究動態稱,考古人員日前發現一段疑似三星堆北城牆的城牆建築遺址。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布面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此前,三星堆遺址發現了保存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
此次發現的古城牆,位於遺址西北邊的青關山台地邊緣,緊臨鴨子河。
根據它的位置以及它與東城牆、西城牆的平面上的位置關係來看,考古人員推測它有可能是北城牆的一段。
「北城牆的發現對於瞭解三星堆遺址的聚落結構、城牆的形制以及城址的建造和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考古工作站工作人員冉宏林說,這段北城牆與現存的東城牆、西城牆、南城牆、三星堆城牆、月亮灣城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用粘土斜向堆築。考古人員根據該特點判斷出它是一段城牆。
另一個判斷的重要依據則是,城牆下出土的石器時代墓葬、城牆疊壓的器物和城牆上層的文化層裡出土器物的年代也是比較明確的,「我們根據它的出土物和層位關係判斷出其年代應該是商周時期,即三星堆城牆建造時期。」冉宏林說。
冉宏林表示,30多年來,三星堆考古工作者一直在尋找北城牆,這次的發現或許能幫助完成多年來共同的夙願,也讓三星堆城圈基本上完成合圍。這樣,才能真正稱三星堆古城為一個城。
◆ 國家文物保護基地 落戶重慶
http://udn.com/news/story/7332/993392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5-06-15
中國大陸首個國家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基地,14日授牌落戶重慶市,到了2025年將形成年銷售值300億元人民幣的文保裝備相關產業。
大陸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在授牌暨簽約儀式上說,當前文物博物館事業快速發展,愈顯文物保護裝備的適用性差、技術含量低、缺乏解決方案等問題突出,迫切需要現代科技和裝備提供保障。
中新社報導,在重慶南岸區建立的首個「國家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基地」,將打造包括研發、應用、集成、展示、服務、交易等全產業鏈的文物保護裝備產業集群。
大陸國家文物展示陳列中心、國家文物保護裝備聯合工程中心、文物保護集成及服務中心、文物保護核心產品製造中心、國內外優勢文物保護企業的會聚中心、文物保護裝備技術和產品交易中心等將悉數囊括在該基地的建設中。
當日,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等4家單位簽署入駐基地協議。上海博物館、敦煌研究院、湖南省博物館、陝西文物保護研究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等6家單位與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簽署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協議。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王黎明說,兩年多來,工信部和國家文物局通力合作,編製專項行動計劃,成立文物保護裝備技術標準委員會,搭建產學研對接協同創新平台,實施一批文物保護裝備示範項目。目前一批大陸國產文物保護裝備已在文博行業廣泛使用,「中國製造」開始全面服務保障文物保護事業。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