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鬼旨意 青銅甲骨 鑄記商朝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9000777-260301
旺報 2015年06月29日 記者陳怡君、洪肇君/專題報導
透過殷墟出土的青銅器、陶器,及刻有「神鬼旨意」文字的獸骨,考古學者逐漸解讀出商王朝真實面貌。後人更得以從這些蛛絲馬跡,一窺充滿鬼神、巫術色彩的商人社會。
除了龜殼、牛骨,中研院、上海博物館都藏有人頭骨作成的甲骨,安陽殷墟曾出土整副的象骨,有些龜殼來自海龜。河南不靠海,現在的安陽也不適合大象生存。兩岸學者均有研究提到,「商」的由來,就是指那個部落氏族的人,特別善於貿易有無。再者,河南省簡稱「豫」,源自《呂氏春秋》「商人服象」,打仗還曾出動象隊。
中國社科院殷墟考古隊隊長唐際根表示,考古是多面向複製人類文化的歷程。例如殷墟考古,甲骨文當然是文字學一大收穫,但商朝人的生活文化與社會習俗,也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陸殷墟考古 輻射探密
曾經來台在台南藝術大學客座半年的唐際根說,台灣考古學界的人才極多樣化,比如史語所考古學門召集人陳光祖,對史前文化的工藝型態就有很深的研究。大陸殷墟考古,將陶器、青銅器進行輻射研究,兩岸曾經想就這方面合作,卻受限於各自行政體系、會計審計程序,無法達成。
有些研究體系,兩岸學者發展出不同面向。史語所研究員李宗焜,著力研究甲骨文上的「書跡」,相較於刻字,這種書跡甲骨文只是以毛筆沾墨寫就,十分少見,兩岸十多萬片甲骨中,不到70片,多數藏於台灣。
書跡是草稿 先寫後刻
曾有學者提出書跡是純記事,非占卜使用,但研究結果顯示,書跡仍脫不了占卜。曾任中研院史語所所長的已故學者董作賓,就認為書跡是「草稿」,商人先寫後刻;逝於1966年的大陸古文字學者陳夢家則認為,甲骨文不必書寫,是直接雕刻而成。
商朝青銅器製造已相當繁複,出土各種禮器、酒器、生活工具,甚至有銅胎甚薄的冥器。大陸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副研究員何毓靈說,推測是貴族家屬生前訂製,專為陪葬使用。
民國時期挖出的司母戊鼎,是現存最重三代青銅器,當年因為太重(833公斤),國民政府遺在大陸。大陸學者曾還原銅鼎作法,發現至少需預做28塊陶範,才能組合澆鑄出這麼大一個鼎。還原商朝陶器、青銅器,也是大陸考古學新方向。
大陸中國社科院在安陽設立長駐的考古隊辦公室,舉凡陶器、青銅器、車駕、骨骸,均盡量復原原始樣貌,殷墟的地貌地景,盡可能保留並擴大參觀區。台灣研究先秦史學的學者,也必然要到殷墟去現地觀察,不可能只坐在辦公室研究舊文物。
甲骨數位化 編碼上網
值得慶幸的是,兩岸對殷墟研究均採開放態度,而且隨著科技進步,雙方不約而同走向數位化。台灣中研院史語所的甲骨,正進行「數位典藏」,每一片甲骨都會被登於網路。大陸方面,北京故宮的甲骨,在清洗之後,正進行攝影、拓片,未來也要編碼放上網。
不過,大陸所藏甲骨流散各博物館,博物館只有保存功能,沒有研究力量。北京故宮是因爭取到國家項目經費,才有能力做這種事,其他單位還沒有辦法處理。(六之四)
小靈通河南安陽考古史
安陽殷墟考古挖掘,大致分為民國時期、中日抗戰爆發考古中斷、中共建政後科學挖掘三期。
1928年,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提出殷墟發掘計畫,在時任史語所所長董作賓帶領下,至1937年抗戰爆發前夕共進行15次發掘,獲得大批有字甲骨,發現了商晚期宮殿、宗廟遺址和王陵區。
1937年抗戰爆發,殷墟考古被迫中斷。日軍占領期間,曾組織學者在安陽發掘甲骨及文物,據傳至少1萬多片甲骨被運往日本,但日本方面一直否認。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中國科學院在1950年4月恢復殷墟考古。同年8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現屬中國社科院)成立,1958年建立「安陽工作隊」。其中兩次重要考古發掘為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4805片甲骨文、1991年殷墟花園莊東地出土689片「非王卜辭」甲骨。(陳怡君)(旺報)
◆ 甲骨殘片綴合釋文 艱辛拓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9000770-260301
旺報 2015年06月29日 記者陳怡君、洪肇君/專題報導
甲骨上的文字被發現前,是被當作中藥材賤賣、使用,直到1899年才經清朝末代國子監祭酒王懿榮認定為古文字。百餘年來發掘出十餘萬片,歷經顛沛流離,散存全球各地,兩岸各自擁有數萬片。考古過程中,各自解讀文字。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宗焜說起民國政府挖掘的2萬5千片有字甲骨,跟著中研院先後到過北京、上海、南京、長沙、昆明等地,1949年又跟著政府漂洋過海來台。老學者們在戰火流離中,勉力完成《殷墟文字甲編》、《殷墟文字乙編》,還因印刷廠遭轟炸,差點難產。
土法煉鋼保存 修復難
1949之前,河南博物館也擁有3700多片甲骨,是當年「地方保護主義」之下搶挖的,加上中央圖書館帶到台灣的700餘片甲骨,合計4300餘片,於2013年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轉交中研院研究整理。李宗焜說起這批殘片十分無奈,由於前人土法煉鋼保存方法不對,大部分破片被以石膏、黃蠟、膠布黏合。
中研院「歷史博物館甲骨整理計畫」負責人張仲君說,約有1千片甲骨得先清除「人為附著物」,其中以石膏最難清除,要先軟化,再小心翼翼用工具挑開,以免傷害甲骨原貌。之後才能拍照、製作拓片,提供給學者研究使用。
花東甲骨 首見非王卜辭
上海復旦大學所藏的甲骨殘片,來源以民間收藏居多,部分是私掘私藏品。北京的中國社科院另有一大部分,是1991年在安陽掘到的窖藏「花東甲骨」,是大陸在1949年之後,發掘到最大一批集中甲骨,而且內容是過去未曾見的「非王卜辭」。
由於清末、民初時期,各地收藏家競買甲骨,這種民間收甲骨相對零散,後來有許多被各地博物館、圖書館購藏。私掘私挖的甲骨有許多碎片,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正聯合上海博物館整理,必須重新綴合、寫釋文、拍照著錄、作拓片。
上海博物館青銅部研究員葛亮表示,上博所藏甲骨文數量豐富,約有5千多片,除藏有罕見的商代人頭骨刻辭、寫於甲骨上的毛筆書跡,還有純裝飾用的「雕花甲骨」及提供綴合線索的「印泥字骨」。(六之三)(旺報)
◆ 凡人難懂 兩代學者鑽研殷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29000775-260301
旺報 2015年06月29日 記者陳怡君、洪肇君/專題報導
北京市東二環外,一個超級大社區叫安貞里,75歲退休考古學家劉一曼,收拾整齊在家裡等待台灣記者來訪問。她於1998年到過台灣中研院,與前輩學者「老少對談」,對台灣印象極好。
雅致的客廳桌上,擺著老人家的著作《小屯南地甲骨》《甲骨文書籍提要》等書。劉一曼是「新中國」第二代的殷墟發掘者,有田野考古的實作經驗,也能判讀甲骨文字,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退休後,目前還在帶研究生。記得,1970年代,兩岸不通音訊,大陸挖到新的甲骨片,將文字拓印出來後,就要去跟台灣的研究成果比對。
劉一曼回憶,兩岸對峙局勢緩解,大約是1988年以後,兩邊的甲骨文學者連繫上了,「你們那邊的著作會主動寄來給我們,我們社科院考古所的成果也會寄過去。」
中研院院士石璋如(逝於2004年)於大陸曾參加多次殷墟發掘,在兩岸被譽為考古學泰斗。1998年,台灣發起紀念殷墟考古百年,特別邀請劉一曼與會座談,當時石璋如97歲,兩岸同尊石老而不名,「我那時58歲了,但跟石老比起來,算小孩子。」劉一曼想起來依舊很開心。
小靈通兩岸甲骨文現存片數
台灣中研院現藏甲骨約3萬片,來源有三。主要為中華民國政府1928年起先後在安陽進行15次挖掘,獲得約2萬5千有字甲骨。這批甲骨1949年隨政府遷台。其次有4400多片來自河南博物館與中央圖書館的殷墟甲骨殘片,於2013年由國立歷史博物館移交中研院研究。最後是購藏流落民間的甲骨,有338片。
早在1928年前,民間私掘甲骨甚多,部分流散海外,總數難以精確統計。學界公認,百餘年來出土的甲骨總數約15萬片。中共建政後,兩次主要挖掘出土約5千多片甲骨,分別是1970年代在小屯南地挖出4800餘片,1990年代又在花園莊東地挖出560餘片。
(陳怡君)(旺報)
※ 相關報導:
* 8千年前亮島人骨 史博館3D展出
21 則留言:
第二文物科技擬真 復原商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30000999-260301
旺報 2015年06月30日 記者陳怡君、洪肇君/專題報導
夏日幾場大雨過後,江西萍鄉市的街頭積水成災,大陸殷墟考古隊長唐際根帶領記者到三國萍鄉縣城遺址,說明所謂夯土層如何辨認;隨著保存技術進步,兩岸考古界除了原始手法,已經利用紅外線、高畫質鏡頭、同位素分析等科技手法,精準還原古物年代。
唐際根說,考古學萬變不離其宗,還是要朝地底下挖,但挖出來的東西如何斷代?過去只能憑藉古籍記載、材質紋飾,判定其年代。現在利用高科技,復原舊器物來比對,做法日新月異。比如他就將「羌人」的骨頭送到美國去做同位素分析,比對西北甘肅、陝西的「羌人」遺骨。
羌人身分 學者有歧見
商代甲骨文大量記載,祭祀「用羌人」,而殷墟祭祀坑又挖出數量相符的無頭人骨。唐際根認為「羌人」的定義,應指商王征戰擄回的戰俘,而非奴隸,「殺奴隸會降低生產力」。這項研究,讓學者對商朝是否為「奴隸社會」產生歧見。
唐際根強調,兩岸殷墟考古已經分為三大方向,第一是甲骨文字判讀,其次是從文字對照歷史,考察商代文化與社會風俗。最後則是結合各種出土材料,把文字的考釋與各種背景結合,復原商代所有的文化。就如商王政令如何推廣、貴族掌握官職、庶民手工技藝、蠻族交往情形,可以做的方向非常多。
台灣沒有殷墟這種實地考古坑可判定,學者將高科技用於掃描甲骨拓本、處理圖片、排版甲骨文字,電腦能高速處理中文跟圖像,加上網路發達,各種學術交流瞬間可達。中研院和大陸社科院歷史所的網站,就是學術專文、論文的集中發表地,幾乎每天更新文章。
黏合甲骨 上博有絕技
上海博物館青銅部研究員葛亮說,光是作甲骨拓片、綴合破碎甲骨,現在就和以往差很多。以往綴合甲骨殘片,只敢試拼,不敢真的黏合,如今上海博物館用特殊黏著劑綴合,黏劑能卸除,也不會損害文物。
像台灣學者李宗焜專研甲骨「墨跡」,葛亮說,甲骨上的「墨跡」經歷千年,多半已磨損。上海博物館就有一片字已模糊難識的毛筆書跡甲骨,未來將利用紅外線儀器判讀上面的文字
目前,透過數位顯微鏡、高畫質攝影鏡頭、專業掃瞄儀器,幾乎已能做到360度保留甲骨實物上的所有細節、訊息,這些新材料未來可代替第一文物,哪怕日後甲骨粉碎了,還有可替代的「第二文物」可供學界研究。
全球殘片 靠3D再組合
葛亮認為,以往只有掌握甲骨實物者才能進行深入研究,隨著研究條件進步,新式著錄、數位材料的整理公布,也等於提供各家更多研究管道,對推動學術研究很有幫助。未來甚至有可能透過掃描甲骨文,讓電腦學習認字、辨字。
另外,河南安陽地區一所大學,已經在嘗試運用3D技術,將甲骨文字排版組合。最終目的,希望線上綴合甲骨殘片。根據目前兩岸甲骨文學者的理解,甲骨殘片散佚全球,如果能3D成像,便可以把全球殘片篩檢組合,日後由電腦組合,對解讀甲骨文有莫大助益。
(六之五)
小靈通-科技在考古的應用
過去學者一直認定,夏商周三代均屬「奴隸社會」,即國家生產力全依賴在最低層的奴隸身上,奴隸主擁有奴隸的人身與經濟生產力。
大陸學者唐際根利用同位素等科學分析,商朝殉葬坑的「人牲」實為羌人,應是商朝征戰而得的俘虜。也就是說,這些死者不是奴隸,而是戰俘。
再配合殷墟手工作坊的發掘,有澆銅、作陶、鞣皮等專業工匠。如此從科學上分析,商朝是以族氏為主要組成的等級發達社會,不見得是完全的奴隸社會。這是利用科學證據,反推考古人類學的方法。(洪肇君)(旺報)
※ 相關報導:
* 甲骨申遺 政治敏感 迄今無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30001003-260301
從「甲骨四堂」開路至今,兩岸提出越來越多關於甲骨文的新學說、新發現,千年甲骨的研究成果斐然。甲骨文對中華文化的重要性無庸置疑,然而在國際間,「申遺」之路卻受限兩岸政治因素,至今沒有下文。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李宗焜分析,兩岸甲骨文研究一方面交流密切,但另一方面也是研究單位、各博物館間「各做各的」。他認為,甲骨文申遺頻頻碰壁的最大問題,不在學術層面,而是卡在兩岸特殊政治關係。
李宗焜說,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無法單獨提出世界遺產、文化遺產申請。例如當初台灣將媽祖文化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是在福建「協助」下才申遺成功,媽祖文化2009年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名單。
◆ 採訪後記-高冷甲骨文 合解千古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30001006-260301
旺報 2015年06月30日 (陳怡君、洪肇君)
中國人從小就聽過「甲骨文」,但見過實物的人不多。採訪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全球現在精研甲骨文的不超過200人。破解甲骨文,等於破解商代歷史之謎,也為象形文字嬗變過程補全一大塊。
當年到北京大學求學的中研院研究員李宗焜,受大陸甲骨文研究權威裘錫圭啟蒙。42歲的韋心瀅,為追求先秦歷史的真相,從台灣桃園一路讀到北京,因此能進入紫禁城工作。她在北京受訪時承認,前兩天就聽說有台灣記者在採訪這個議題,「甲骨文的圈子是很小的!」
相較於大陸近年掀起「戰國竹書」熱,更凸顯甲骨文研究的高冷。像上海葛亮、台灣韋心瀅這樣的新生代接班人,差不多要用鳳毛麟角來形容。
兩岸合作研究難免遇到政治問題。其實,「中國」這兩個字直到西周才出現,殷商文字中,「中國」還不存在。兩岸實在該摒棄政治思維,共同解開這千古文字之謎。(旺報)
黃介正/莊嚴驕傲的紀念抗戰勝利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034423
聯合報 黃介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2015-07-04
七七盧溝橋事變周年前夕,政府展開一系列紀念對日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活動,目的不是針對日本皇軍侵略燒殺重翻舊帳,不是在新世紀的周邊關係中增仇添亂,也不是為了和北京比劃較勁;而是要緬懷那漫長艱苦的戰爭中,國人忠勇犧牲、團結對外的精神。
雖然現在僅領有台澎金馬,但這個七十餘年前,在國力孱弱、政爭內患、軍事落後的條件下,領導全國人民抗日,終獲最後勝利的中華民國政府,絕對有三個莊嚴且驕傲的理由,來主導抗戰勝利紀念。
八年對日抗戰是抵禦外侮、戰勝侵略者的戰爭。國父孫中山先生創建民國迄今,已有一百零四年。回顧這百年歷史,從聲討袁世凱的二次革命、軍閥割據混戰、國民革命軍北伐、國共內戰,以至超過一甲子的台海戰爭與對峙,多為血脈相同的中華民族內部之間的軍事敵對與殺伐。但八年抗日戰爭,卻是打外國人,而且打贏了的戰爭,寫下以弱勝強的光榮歷史篇章。這難得的「一百零四分之八」,當然值得紀念。
八年對日抗戰完成國父廢除不平等條約遺囑。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戰敗、一八四二年簽訂南京條約,以至辛亥革命,滿清政府因積弱戰敗而被迫與將近廿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內容除割地、賠款外,尚包括領事裁判、關稅協定、租界、軍隊駐紮、軍艦停泊、海關稅務、鐵路建築、沿海貿易、內河航行等特殊權利,實質上淪為「次殖民地」。
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尤其是全國軍民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一九四二年英美兩國自動宣布放棄在華特權,次年分別簽訂平等新約,百年枷鎖恥辱,得以湔雪,實現國父叮囑廢除不平等條約的遺願。不僅如此,在聯合國成立時,還得以戰勝盟國的地位,擠身為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唯一的亞洲國家。
八年對日抗戰收復了屈辱割讓祖先的土地。因為甲午戰敗,清廷在一八九五年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的割讓予日本。一直到五十年後,日本在二次大戰無條件投降,簽字接受納入了「開羅宣言」、「波茲坦公告」的「日本降伏文書」,並在一九五二年在台北簽署的「中日和約」中,表明日本承認中國跟日本在一九四一年以前所簽的所有條約、協定都因戰爭歸於無效。換言之,如果不是對日抗戰勝利,是無法廢止「馬關條約」,而將台灣從日本的手中拿回來的。
戰勝外人侵略、實現國父遺囑、收復台灣失土,三者皆為了不起的歷史勳績,卻也是我們國軍在武器裝備極度劣勢,以及官兵訓練條件不足的情況下,用血肉之軀,以頑強意志掙來的。抗戰期間,國軍共犧牲兩百六十八位將領,陸軍傷亡、失蹤三百廿一萬餘人;海軍利用砲隊和布雷,以及忍痛自沉軍艦遲滯日軍在長江的行動,耗竭殆盡;空軍以弱抗強,無畏犧牲,損失兩千四百多架飛機,代價極其慘重。
民國廿五年蔣委員長親頒的《陸海空軍軍人讀訓》將「保我祖先遺留之廣大土地」,「保我繁衍綿延生生不息後代之子孫」,「保我國家獨立自主之國權」,列為「我全體將士無可旁貸之職責」。八年堅韌不屈,浴血抗戰,我死國生,贏得勝利,我們的國軍前輩,盡責的做到了!(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 擋黑金、查槍毒… 回憶熱血賴檢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34432
聯合報 刁曼蓬/資深新聞工作者(台北市)2015-07-04
認識賴慶祥檢察官是台灣黑金最猖狂的時候。原本純樸的南台灣屏東一度被稱為黑道的故鄉,但因當地一群檢察官,將黑道議長繩之以法,才得以阻擋黑金的蔓延。當時任職媒體,因黑金而啟的地方金融風暴島內蔓延,主管要我深入了解並報導這股清流的可行性。
電話中與賴檢約定採訪日期,到屏東市球場路地檢署當天,他找來不下十位檢察官一字排開,大夥輪番上陣熱切敘述經辦的案件。
當過律師的賴檢有著特殊的細膩,他透過調閱金融局的逾期放款比例過高的金檢報告,偵查超貸、冒貸、掏空弊端,適時在屏東縣議長補選前後斬斷金脈,使選舉流產。
沒多久,聽說賴檢調到台東、接著又調到高雄,理由是積案太多,未能在期限內結案。但是對於影響社會秩序安定至鉅的重要案件,他絕不輕言放棄。尤其是毒品、槍械走私的案件,這種連警調都視為棘手大案,賴檢卻耐心十足。
每個案件他都親自坐鎮指揮,記得當時有一個毒品案,前後布局十三個月之久,每天研判、看場地、埋伏、跟監,完全不顧升遷(積案多、影響考績)。對弱勢尤其關懷,有任何需要協助,一定盡心盡力。他常掛在嘴上的話,「做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與官位大小沒有關連。」
記得問過賴檢為什麼放棄律師工作、選擇這麼辛苦的檢察官工作?他婉轉回答:感謝太太梁碧薇對他這份堅持全力支持,當年查緝槍毒時還花十六萬元購買針孔照相設備,就是太太幫忙的。
若不是碧薇告知,至今仍不能相信賴檢已經過世的事實。賴檢執著專業良知,力擋黑金成災、掃除毒槍危害、遏止台灣選舉做票的努力,勢將深植於曾與他並肩作戰、對台灣社會有過滿腔熱血的同行者的胸臆中。
廖添丁死刑判決書 首度亮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5000326-260106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05日 陳志賢/台北報導
傳說中的「義賊」廖添丁,究竟是抗日英雄,還是殺人犯?在日治時期廖名列通緝要犯,當時台北地院曾依殺人罪判他死刑,許多人沒有看過廖添丁的判決書,更沒看過台灣民主運動先驅蔣渭水等人的「治警事件」法院訴訟文書記載。
北院設立在日治時期,至今120年,在兩甲子的審判歷史中,留下許多珍貴訴訟史料,包括廖添丁、蔣渭水等日治及民國時代名人的民刑事判決,彌足珍貴,這些史料將在北院院史展中向各界公開。
槍殺日本密探 判極刑
民間傳說廖添丁對抗日本高壓統治、扶弱濟貧、行俠仗義,義賊形象早已深植人心,但從北院判決來看,廖僅為殺人犯及竊盜慣犯,兩者似有段差距。
判決記載,廖生於明治16年(1883年),住台中廳大肚上堡秀水庄,明治34年(1901年)9月,年僅18歲的廖因竊盜及監視違犯罪,被台中地院判重禁錮10月、監視6月。但廖跑到台北廳大稻埕去玩,違反監視規定,翌年被台北地院判重禁錮20日。
明治42年(1909年),廖多次犯案,北院判他懲役15年;同年9月5日,廖在基隆廳槍殺日本密探陳良久後逃亡,北院同年11月10日作成「明治42年刑公字1064號」判決,依殺人罪判廖死刑。
藏匿山區 被舊識打死
廖案發後逃亡,未到庭聆判,判決記載他「當時住所不詳」、「闕席(缺席,未到庭)判決」。判決寫廖躲在基隆被陳良久等人圍捕,廖對陳開兩槍,第2槍射穿陳腹部死亡。
當時台北廳長致台灣總督府內務局長的報告指出,明治42年11月19日廖躲在觀音山區,廖的舊識楊林通報警方圍捕,廖見楊背叛,急欲開槍射擊,不料卡彈未擊發,楊拿起鋤頭重擊廖頭部致死,死時27歲,距一審判死僅9天。
蔣渭水判決書 也公開
台灣民主運動先驅蔣渭水等人的「治警事件」,也是北院日治時期重要判決。大正12年(1923年)1月30日,蔣渭水、蔡培火等人向台北州北警察署提出成立「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結社申請遭禁止,同年2月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在東京成立。
當時總督府警務局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為由拘捕民主人士,起訴蔣渭水及蔡培火18人,翌年8月,台北地院3名日籍判官組成合議庭,罕見將蔣渭水18人全判無罪。但日籍檢事提起上訴,蔣渭水13人改判有罪確定;蔣渭水、蔡培火2人判刑4月,另11人各判刑3月、罰金100圓。(中國時報)
◆ 醫生眼 看歷史 追溯台灣DNA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5000393-260115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05日 郭佳容/台北報導
「我曾懷疑我家第一代的查某祖是一位荷蘭女性。」2004年起台灣骨髓移植先驅、血液腫瘤專業醫師陳耀昌開始鑽研台灣史,並透過流行病學和血液樣本追溯台灣複雜的族群混同,他語出驚人地表示,「台灣人就是雜種!但不用迴避,雜種有雜種的好處!」
陳耀昌近日出版《島嶼DNA》一書,結合醫學專業和歷史考據,找到許多有趣的線索,例如從胃幽門桿菌顯示高山原住民為南島語族祖先;高於一般亞洲人及傳統漢人的僵直性脊椎炎基因,則代表源自荷蘭的西北歐血統。而比例不低的鼻咽癌患者則來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百越人祖先。
陳耀昌也從生活經驗出發研究台灣史,他舉例台南四草知名的大眾廟現今供奉「鎮海大元帥」,也就是協助清朝弭平朱一貴事件的水師將領陳酉,「但廟宇建於1700年,朱一貴1722年才發動民變,反推回去建廟時他10歲,根本不合理。」
陳耀昌指出,以地理位置來看,四草與鄭成功抵台的汕尾古戰場相近,祭祀擊敗荷蘭人的明朝將軍陳澤才是合理推論。
陳耀昌說,台灣歷經政權更迭,在地歷史被張冠李戴,從大眾廟去明朝改祭拜清朝將領可看出端倪,「即使接手政權沒有刻意銷毀歷史,人民心中也存在一個小警總,挖掘出正確的台灣史就是一種轉型正義。」(中國時報)
◆ 3處土司遺址 申遺成功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035853
聯合報 記者郭玫君/綜合報導 2015-07-05
中國大陸申遺再下一城。大陸三處「土司遺址」昨在德國波昂召開的第卅九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大陸繼去年「大運河」、「絲綢之路」後,第四十八個世界遺產項目。
土司遺產分布於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區,此次聯合申遺成功的土司遺址,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播州海龍屯遺址。
綜合陸媒報導,土司制度是中國元代以來中央政府管理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辦法,即中央王朝承認當地統治者對地區的世襲統治制度,他們可保留自己的軍隊、統治,只需向中央王朝納貢稱臣。
此制度有利將中央難以派官吏直接統治地區納入統治範圍,直至清雍正「改土歸流」前,土司制度是維繫大陸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要制度之一。
大陸此次申遺成功的三處遺址,均為土司制度鼎盛時期行政與生活中心聚落遺存,保存較為完整,既有土司職級序列中不同等級的土司治所,又有等級最高的土司軍事城堡,可全面反映土司制度完整的管理體系。
遺產地還珍藏有完整的土司家族族譜、碑石銘刻以及歷代地方誌書,均是見證土司制度在當地興衰的珍貴物證。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大會發言說,土司遺址申遺成功,使生活在中國西南山區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擁有自己的世界文化遺產。
作客屏東 300年伽籃尊王像傳燒毀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041820
聯合報 記者謝進盛/下營報導 2015-07-08
官田、下營區五庄居民輪流奉祀300多年的伽籃尊王神像,5日驚傳在屏東疑因電線走火嚴重毀損,信眾不捨又震驚;信眾除本周日將討論如何善後,也向文化局求助,希望能全力搶救神像,文化局將派員協助。
這尊伽籃尊王神像,相傳是清康熙25年(1686年)由福建省詔安縣胡姓5兄弟感念渡台墾殖時神明庇佑而請木工師傅雕塑,共有兩尊,另尊在新營鐵線橋。
後來5人分別落腳官田區新中、角秀、烏山頭、渡頭和下營洲子聚落,約定由各庄頭每年輪流引請伽籃尊王祭拜1年,一起參與遶境廟會,已延續300多年歷史。
目前由官田角秀北極殿、烏山頭太子廟、渡頭北極殿、新中府天宮、下營洲子北極殿輪替奉祀神像,今年神像駐駕在下營洲子北極殿。
不過,當地顏姓信眾5日擅自將神像引請至屏東縣鹽埔鄉為經營的屠宰場落成庇佑,當天下午疑電線走火,伽籃尊王神像被燒得面目全非,信眾獲知後都難以接受。
老家在官田渡頭的立委許添財昨經鄉親轉告也相當震驚,他不解說,如此重大的事情,為何當事人擅自將神明請出?眼看先祖延續下來的文物就這樣毀了,信眾的心都很痛。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已請文資處人員深入過程始末,並將與地方接洽,全力提供協助。
※ 相關報導:
* 剛迎回200年神像 一家5口躲死劫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896054
屏東縣鹽埔鄉某屠宰工廠5日中午發生電線走火,30多坪房舍被燒得精光,平常有午睡習慣的顏家5口,當天恰巧都不在,躲過死劫;屋主顏文鴻說,家中剛迎來1尊200年歷史的伽藍尊王神像被燒毀,所幸家人都平安無事,冥冥中似有神明保佑。
....剛結束今年遶境的洲仔北極殿,由於廟公懸缺,主委顏文鴻1日暫將伽藍尊王迎到屏東的工廠保管,不料5日發生電線走火,200多年的神像付之一炬。
顏文鴻指出,他與父親、太太及2名子女,平日都有在家午睡的習慣,火災當天恰巧大家都有事外出逃過一劫,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屋子全毀,若當時有人在家,「恐怕就要上新聞了!」
* 「神偷」過世 被竊33年神像回家
http://udn.com/news/story/7320/1042172
嘉義縣朴子市大葛里育黎宮卅三年前被偷走「開基神農聖帝」神像,去年在高雄市被尋獲,經廟方乩童鑑定一年確認無誤,昨天由育黎宮主委涂鋒良迎請回廟,大批信眾前往迎接,信眾都說:「能找回這尊神明真是奇蹟,也是神蹟。」
育黎宮供奉的開基神農聖帝擁有三百年歷史,這尊神像被偷後,廟方非常緊張,後來有人在里內找到一尊神農聖帝神尊,信徒以為是遭竊的神明已尋獲,迎請到廟參拜。去年六月,涂鋒良突然接到高雄市左營區海安宮人員電話,問他育黎宮是否有神尊遭竊,涂鋒良說有,海安宮人員說,該廟旁有名專偷神像的人去年往生,該男子的兒子要將父親偷來的廿多尊神像全部送到海安宮。
* 全台唯一…萬張金紙 打造柯象爺分身
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42154
雲林縣大埤鄉北極殿柯象帝爺公,其肉身金尊本月1日被以高規格防護,運往台灣博物館進行科技維護。據廟方指出,柯象爺有感於村民對祂的信奉與付出,託夢表示希望用1萬張以上簽署名字的金紙,打造1尊分身,萬年庇佑信眾健康平安。
◆ 哈佛學者:中國大陸有今日 要感謝國府
http://udn.com/news/story/8101/1042184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15-07-08
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國史館於圓山飯店舉行「戰爭的歷史與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哈佛大學教授柯偉林(William C.Kirby)指出,打贏抗戰的是國民政府,非「難搞而不忠誠的盟友」共產黨;今日中國大陸能「站起來」成為世界強國,須感謝當初國府苦戰擊敗日本。
柯偉林表示,中華民國在七十年前贏得八年抗日戰爭,後來日本分別和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簽定兩分和約,這是沒有爭議的事實。但在中國大陸成長的年輕人,學到的卻是共產黨在這場「重返強國之路」扮演不可或缺角色,並不符合史實。
他說,對抗侵略者八年的是國民黨政府,並非難搞且不忠誠的共黨盟友;接受日本投降,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的也是國民政府。國府的勝利不僅確保中國成為一個民族國家,也因擊敗最大的戰略障礙,創造日後「站起來」成為強國的契機。但國民政府在戰爭中受創太重,使共黨得以奪取勝利果實。
國史館昨天並發表一系列抗戰叢書,包括「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史料彙編──中國遠征軍」,以及陳誠、胡宗南、吉星文的日記,共十四冊。
陳誠之子陳履安致詞表示,父親日記在一九四九年之前多半談軍事,一九四九年來台後由軍轉政,則記載陳誠推動各項建設工作,包括土地改革、義務教育、金融改革等。
◆ 組建731部隊 日皇發布令曝光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041154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7日電 2015-07-08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昨天公布一份1936年日軍參謀本部的命令,內容是日本天皇裕仁下令陸軍軍醫學校職員兼任731部隊職員。院方說,這證明731部隊的建立,是日本「自上而下的國家犯罪」。
新華社報導,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昨天公布資料,其中包括日軍參謀本部1936年9月發布的「關於制定允許陸軍軍醫學校職員兼職為關東軍防疫部(即731部隊)職員之事」,提及上述內容。
這份文件顯示,當時裕仁發布的「軍令陸乙第41號」令提到,「朕命令制定並實行陸軍軍醫學校職員兼職為關東軍防疫部職員之事的方案」,日軍參謀總長載仁親王即以此向陸軍大臣寺內壽一,下達執行命令。
「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負責人楊彥君表示,這份文件充分證明,裕仁身為日本天皇,知道731部隊的存在,並「扶持了731部隊的擴張」。也足以證明,731 部隊的建立,是日本「自上而下的集團犯罪、國家犯罪」。
除上述命令外,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昨天還公布731部隊人員調轉、家屬遷移等4類文件。報導指出,這證明當時的日本陸軍軍醫學校和731部隊間,經常有大幅度的人員交流和調動。
報導指出,資料中還包括日本關東軍向陸軍省申請的731部隊家屬遷移的人員名單、經費預算及使用明細,涉及了731部隊的早期成員,是先前沒有公開過的資料。
1932年,日本陸軍軍醫學校創立細菌研究室,對外稱為「防疫研究室」,證明731部隊是在陸軍軍醫學校防疫研究室的基礎上建立的。
1933年8月,日本在哈爾濱市秘密成立細菌戰部隊,由倡議設立細菌研究室的日軍軍官石井四郎擔任部隊長;1941年,這一部隊正式改稱「滿洲第731部隊」,被指控利用戰俘及平民進行活體試驗。
蔣介石為反攻 不惜惹惱華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9000923-260301
旺報 2015年07月09日 記者李怡芸/台北專訪
「看似壁壘分明陣營,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烈的敵我意識。」花了10年時間從蔣介石日記及英、美解密檔案看冷戰期的台海關係,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指出,看似定調的歷史仍有無數的裂縫可以重新審視,看清當年的冷戰思維,有助於今人對外交格局的判斷。
二戰結束後的冷戰對立,林孝庭指出在非黑即白的僵局裡,兩岸其實並沒有過去想像的那麼「敵我分明,毫無往來」,儘管由蔣介石領導的台灣,看似是美國自由世界陣營裡,一個以華府馬首是瞻的馬前卒,但事實上在譬如西藏議題上,台北與北京的立場反而遠比台北與西方陣營更接近;此外,為確保並強化蔣介石的國際地位與統治台灣的合法性,他的很多行動甚至甘冒惹惱華府,也不惜與美方背道而馳。
老蔣全力推反攻大陸
林孝庭舉例,甘迺迪上任後打算承認外蒙古獨立,且朝著兩個中國的新對華政策在推動,蔣介石在日記中曾憤憤寫道:「此其動向乃對我國主權於不顧」對內,由於老蔣欲修憲以尋求連任,陳誠為首的自由派學、政界人士皆公開反對,使得蔣介石不顧美方反對,全力推動反攻大陸的「國光計畫」,背著美國人,連發動軍事行動的確切時間地點都已擬妥。
台灣不應妄自菲薄
同樣的,中共也並不是完全聽從蘇聯老大哥的話,林孝庭指出,其實兩岸各有盤算,但雙方都懷有民族主義想法。在1950年至1970年全球冷戰最高峰時期,兩岸實則有著鮮為人知的接觸,抗戰時與蔣經國亦師亦友,1949年後定居香港,並與周恩來等中共高層往來頗深的記者兼作家曹聚仁,就在冷戰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林孝庭據1956年蔣介石日記所載,認為曹聚仁曾受台北所託前往大陸交流,而此行後曹聚仁在其任職的《南洋商報》上向台灣傳遞北京欲開始國共第三次合作的訊息;同時,據曹聚仁之子曹景行回憶,1958年在毛澤東決定於8月23日炮擊金門前夕,也在北京緊急召見了曹聚仁,也因此823當天的《南洋商報》赫然出現「金門即將發生炮戰」的新聞。
回台灣參加國史館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的學術研討會,林孝庭的《台海、冷戰、蔣介石》近日亦在台灣出版,他強調,過去台灣在冷戰中仍力圖保有外交決策自由,且曾在亞洲冷戰格局上具一定分量,台灣不應妄自菲薄。在中國經濟起飛,美國全力圍堵的此時,新的冷戰正在形成,歷史則提供了台灣思考自身角色的參考。(旺報)
◆ 戰火中逃亡來台 多年後終與母在美團聚
http://udn.com/news/story/6656/1043616
世界日報 記者李玥/紐約報導 2015-07-09
「中國人現在的幸福都是當年先烈的鮮血換來的,年輕人應該感恩,銘記歷史。」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同學會北美分會會長向厚祿,兒童和年青時代都過著逃亡式的生活。戰火中出生長大,在被炸成廢墟的戰場上目睹了被燒傷、打死、炸殘廢的士兵,有些還未斷氣的寧死不活,那景象讓他一生難忘。現在提及仍潸然淚下:「那是痛不欲生的回憶,那是鮮血寫出來的歷史!」
向厚祿四歲就失去了做軍醫的中尉父親,當時父親在上海四行倉庫戰場中壯烈犧牲,粉身碎骨、死無全屍,僅留下一枚有彈孔的軍銜胸章,隨後他跟隨著擔任醫務部護士長的母親退到後方。
向厚祿說,當年遺族學校是一所革命烈士子弟學校,專門收容戰爭中陣亡將士的子女和烈士後代,由國家統一培養教育,以告慰先烈的在天之靈。蔣介石做校長,宋美齡是校董。「我與3萬多名亡兵將士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宋美齡就是他們的乾媽。有些孩子惡夢驚醒,半夜跑出學校哭喊著找爸爸媽媽。還有些因為想念父母,上著課都會突然哭出來。」
1949年,14歲的向厚祿被迫與母親分離,帶著亡父的體恤金大洋一枚,從廣州黃埔軍校搭船逃到台灣,之後十餘年與母親失聯。但他從未放棄尋母,努力學習獲得了來美留學機會。「我當時來美國一心只為找到母親,至少與她能通信。27歲的時候,我很幸運與她在美國團聚了!」
蘇聯解密檔案 還原真實毛澤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10000904-260301
旺報 2015年07月10日 記者李怡芸/專訪
「No.71、Andei Orlov」,這代表的是毛澤東在「俄羅斯社會和政治史國家檔案館」(RSASPH)的檔案代碼和俄文名。從1991至1993年,整個人浸淫在檔案館中,大量搜集史料而後推出的傳記《毛澤東:真實的故事》,作者亞歷山大.潘佐夫自信地認為,這是迄今最接近真實的毛澤東傳。
出生於莫斯科,如今在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首都大學擔任歷史學教授的亞歷山大.潘佐夫,是極少數得以進入RSASPH的人,對此他笑著以中文表示,靠的是二個字「關係」!
潘佐夫的祖父喬治.厄倫堡是蘇聯的中國研究學者,亦是共產國際1920年駐華代表維廷斯基的好友,因會說英文可與當時如孫中山等華人知識分子溝通,而被派到中國1年,隨後1934年在高層授意下為毛澤東作傳。潘佐夫表示:「祖父可說是最早為毛澤東做傳的人。」比起西方熟知的《紅星照耀中國》早了3年。
積極申請進入檔案館
除家庭背景外,加上他鍥而不捨地向RSASPH申請,甚至結交檔案館內的工作人員為好友,1991年蘇聯解體後,才換得整天浸淫於檔案館的機會,除了從中發現毛澤東檔案15卷,鄧小平、蔣介石、蔣經國等人的檔案均有新的發現,這些檔案除了已完成《毛澤東》、《鄧小平》傳記,《蔣介石》則是他的寫作進行式。
潘佐夫看張戎夫婦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著實有些不以為然。「她來找過我,我也協助且提供了一些素材,但看到成書之後我很驚訝!」認為其書應視為文學小說,大多根據訪談,且刻意取用負面角度,譬如與毛澤東第3任妻子賀子珍友人的訪談,就未免流於主觀。
儘管不認同失之公允的描述,希望客觀地呈現毛澤東其人複雜的各種面向,但潘佐夫對毛澤東仍有自己的評價:「3分好、7分壞吧!」並以「罪犯」形容毛澤東因權力鬥爭和錯誤的政策而「殺死」上百萬人。
毛策略接受史達林授意
毛澤東與蔣介石的鬥爭,最後毛能勝出,潘佐夫剖析一大原因在於「蔣介石的誤判」,一方面積極與美國結盟,而被視為美方的傀儡;又於1945年簽訂不平等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其後導致外蒙古獨立;所著《中國之命運》、《中國經濟學說》更凸顯其獨裁思維。「他沒有考慮到二戰後的國際氛圍是自由對抗法西斯,而中國內部正欲從半殖民狀態中爭取自由,需要的是國家主義。」
反觀毛澤東,他採取的策略既不向美國靠攏又與蘇聯保持安全距離。潘佐夫舉例:「1945年蘇聯對毛澤東的稱呼還是『先生』而非『同志』。」儘管從解密檔案看來,此策略乃至毛澤東備受好評的「新民主主義」,均出自史達林的授意,但潘佐夫分析:「毛很聰明地讓中國在美、蘇之外,成為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想想,那時是尼克森去中國,而不是毛澤東去見尼克森!」(旺報)
◆ 看國共文宣 勝負已見端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10000908-260301
旺報 2015年07月10日 記者李怡芸/綜合報導
從國共第一次內戰時雙方的文宣,就可以看出共產黨勝利的端倪?由大陸展示的一些徵兵標語,即可印證作家李劼在《中國文化冷風景》中的主張,認為毛澤東掌握了平民的溝通方式,而能普遍產生共鳴。
一份1930年8月1日紅軍的文宣標語寫著:「你想有飯吃嗎?你想種地不交租嗎?你想睡地主老財的小老婆嗎?趕快參加紅軍!」類似的文宣均以能吃飽、能分到土地為訴求,至今在大陸的一些史料館藏中仍可見到。
也有網友指出,當時在陝北流行一時的歌曲《騎白馬跳》歌詞也極為通俗:「三八槍,沒蓋蓋,八路軍當兵的沒太太,待到那打下榆林城,呼兒嗨喲,一人一個女學生。」後來這個調子還被改編成為《東方紅》。
同一時期的國民黨則是對從軍者給予「光宗耀祖,保家衛國」的榮譽狀,網友比較兩者,認為若以廣告行銷的角度來看,則紅軍的廣告鎖定了貧苦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並且給出問題解決的答案,甚至認為即使到今日,不交稅、有飯吃、有女人,這種好事還是能吸引人。
蔣介石與毛澤東,前者是軍人出身,後者是圖書管理員,相較之下似乎毛澤東更「文氣」些,但李劼便曾指出,在這場國共的逐鹿中,話語權有決定性的作用,從書生到流氓的毛澤東,終靠著感染力十足的話語坐擁勝利。(旺報)
◆ 菜市場重逢 再續68年前烽火情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46935
聯合報 記者王敏旭/新竹市報導 2015-07-10
老兵牟建邦與單梅君,七十年前在山東軍醫院共事,戰亂後各奔東西,直到前年兩人才在新竹菜市場意外重逢,以深深擁抱延續這段友誼,現在這對老朋友偶爾相互攙扶一同去買菜。
八十五歲的牟建邦原名牟中烈,與九十歲單梅君都是山東人,民國卅四年牟到山東膠州十七兵站醫院當軍醫,認識早他幾年進醫院的單梅君;兩人一聊發現是同鄉,感覺像遇到親人,相互照顧、關懷。後來牟建邦離開醫院,跟著部隊打仗,單梅君繼續留在醫院工作照顧傷兵。
國共戰爭後,兩人先後來到台灣,各自組成家庭;民國四十四年左右,這兩位老友一前一後搬到新竹市定居,一人住在建功路、一人住在公道五路,相隔不到一公里,卻始終沒有碰到面。
牟建邦說,前年十一月他在住家附近的市場買菜,看見一名白髮蒼蒼婦人覺得眼熟,以為是教會的姊妹,多看了一眼,沒想到對方竟喊「牟中烈」,才認出竟是六十八年未見的過去軍醫院同事單梅君,兩人以擁抱慶祝重逢。
單梅君笑著說,其實兩人曾在與昔日長官相聚的餐敘相遇,卻未認出彼此。牟建邦表示,這就是緣分,時間沒到就是相見也不相識,「緣分到了,擋也擋不住」。
上周新竹榮服處舉辦抗戰七十周年紀念,兩人一同前往領取紀念獎章。牟建邦說,如今就像兩老無猜,會到彼此家中喝杯濃濃的咖啡或紅茶,聊聊往事,內心充滿溫馨、甜美。
◆ 納粹陰影求生 偷書賊撼動死神
http://udn.com/news/story/6904/1046426
聯合報 本報記者張錦弘 2015-07-10
八仙樂園塵爆半數傷者是學生,面對突來的災難、要和死神拔河的人生逆境,該如何自處、找到活下去的動力?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推薦學生、尤其剛考上高中或大學的青少年,利用暑假細細品味暢銷小說「偷書賊」,看看二戰納粹時代的孤女,在命運剝奪她的一切時,如何透過閱讀與書寫,心靈得到救贖;進而體認到人難免一死,唯有文字能讓生命永垂不朽。
本書曾改編電影,作者朱薩克靈感來自德裔母親兒時經驗,她有次看到一群猶太人被押到集中營,有個男孩拿麵包給衰老的猶太老人吃,老人感激得跪下來親男孩腳踝,士兵卻搶走麵包,把兩人都打了一頓。「在同樣一個時刻裡,出現偉大的人性尊貴與殘酷的人類暴力」,朱薩克這麼說。
小說主角是9歲孤女莉賽爾,雙親及弟弟在戰亂中死亡,她被迫送到寄養家庭。她在弟弟喪禮後偷了一本掘墓工人的手冊,紀念永遠失去的家庭。她每晚抱手冊入睡,惡夢不斷,養父為讓她安眠,為她朗誦手冊,並教她識字。
「當人生剝奪你的時候,你有時必須搶回來!」陳超明指出,面對命運的不公,孤女選擇用閱讀與文字對抗,她不斷偷書、看書,熬過現實苦難。在躲空襲時,她說故事給鄰居聽,安慰了每顆惶惶不安的心。
莉賽爾的養父母及最好玩伴最後也都死於戰火,倖存的她寫下自身經驗,活到很老才在兒孫圍繞下往生。
陳超明說,本書不管修辭、結構及意境,都很有美感,最特別的是,由死神以詩人、哲學家的口吻道出故事;很多人把本書和「安妮的日記」相提並論,但這本書不只反戰,更觸及西方文學常處理的善惡問題。
「人類的文字與故事,怎麼可以這麼具有毀滅性,又同時這麼光輝?」死神質疑,為何善惡並存?為何屠殺猶太人這種人類最大惡行,一再重演?
陳超明說,當多數人習慣接受少數人發號施令,且不加質疑,獨裁者及災難因此而生。這是不是我們縱容的結果?
看完讀書吧,你的心中是否也有想推薦的好書呢?聯合報系推出「把書傳出去 友誼『袋』進來」(http://educoco.udn.com/booktrip)公益計畫,推出書盒和追蹤條碼,邀請讀者挑好書、傳好書,讓好書飄香全台!
怎麼傳?1.挑本好書 2.掃描條碼 3.活動App拍照打卡 4.傳出好書
想參加?Google Play搜尋「booktrip」,下載App「Book.書」(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udn.edu.booktrip&hl=zh_TW)拿條碼、追好書。
發現象形文字 中國人比哥倫布更早登美洲?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47910
世界日報 編譯張玉琴/綜合9日電 2015-07-11
數世紀來,人們一直相信美洲新大陸是義大利探險家哥倫布所發現,但美國各地數十處岩石上鐫刻的象形文字,令研究者相信,中國人3300餘年前就已至美洲探險,比歐洲人早了近2800年。
美國伊利諾州退休化學家和業餘碑文研究者魯斯坎普(John Ruskamp),在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的國家岩畫遺跡公園(Petroglyph National Monument)遊覽時,發現這些不尋常的文字。他聲稱,這些類似商朝末年的文字顯示,古代中國人在西元前1300年左右,就已到達美洲,比1492年哥倫布駕船抵達加勒比海早了2800年左右。
魯斯坎普並指出,他在新墨西哥、加州、奧克拉荷馬、猶他、亞利桑納和內華達州等不同地點,辨認出84個象形文字,與中國古蹟遺址的文字相同。他說,這些文字許多曾經過中國古文字專家驗證,而這些文字數千年前就已不再使用。
每日郵報報導,魯斯坎普在岩畫公園發現的象形文字似乎是商朝末年中國人使用的甲骨文。 魯斯坎普說,這些文字是記錄祭拜商朝第三個皇帝大甲王(或稱太甲王)的祭天儀式。他並認為:「從這些遺跡判斷,這些古代中國人至美洲是為探險而非定居。」
不過,魯斯坎普的論點也引起許多專家的質疑,他們指出,缺乏考古證據可佐證中國古代人曾落腳美洲新大陸。
然而,魯斯坎普不是中國人發現新大陸之說的首創人,英國皇家海軍潛艇編隊指揮官孟席斯(Gavin Menzies)曾表示,一個中國船隊在1421年即已航行抵達美洲,比哥倫布早了70年。史密松寧博物館人類學家史坦福(Dennis Stanford)則相信, 在上一個冰河世紀,北美洲的最初人口來自亞洲。
也曾研究這些象形文字的岩畫遺跡公園資源管理處主任梅卓諾則指出:「這些岩畫看來與當地土著沒有關連,而且種種跡象顯示,這些石刻確實年代久遠。 」
魯斯坎普聲稱,他還在亞利桑納州的化石森林國家公園(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發現「象」字的象形文字,年代可追溯至西元前500年,顯示亞洲探險家的足跡當時已遍及美國大部分地區。在內華達州葡萄藤峽谷(Grapevine Canyon)發現的另一象形文字,是牙齒的符號,年代為西元前1300年。
◆ 倒印的國父像 抗戰郵票展亮相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48935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徐子晴/台北報導 2015-07-11
珍罕的國父像倒印變體郵票,及中美英三國簽訂平等新約紀念郵票試模票等,都屬難得一見的「珍郵」,現正在台北展出。
中正紀念堂志清廳現正舉行「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七十周年郵展」,呈現抗戰期間及抗戰勝利初期所發行的常用票、紀念票、特種票及台灣光復相關郵票,帶著觀眾走入歷史長廊。
抗戰前期,中華郵政交由紐約的「美國鈔票公司」以國父像為主圖印製一批郵票,其中一九四一年印製、約五十枚面值貳圓的「一九四一年國父像紐約版貳圓中心倒印變體郵票」,尤為珍稀。
國父像紐約版郵票採雙色套印,邊框為藍色,中心的國父肖像為黑色,分成兩次印刷;其中有一部分將國父肖像印反了,全世界只有五十枚。外界推測,可能是印刷工人在印製過程,一時疏忽誤將需要套色的紙張顛倒放置,以致發生中心圖案倒印的特殊現象。
國父像倒印變體郵票三年前出現在香港「蘇黎世亞洲珍稀郵票及郵政史拍賣會」,當時以新台幣九百一十八萬元拍出,刷新單枚民國郵票最高成交價的世界紀錄。
一九四三年中美英三國簽訂平等新約紀念郵票試模票,則見證坎坷的抗戰史。一九四三年元月,二次大戰尚在進行,美、英盟國分別與我簽訂「中美平等新約」與「中英平等新約」,以取代舊時不平等條約;十餘個歐美國家同時承認中華民國。
政府進而在一九四五年七月七日發行「平等新約紀念郵票」。政府先於一九四三年印製的中美英三國簽訂平等新約紀念郵票「試模票」,為郵票正式發行前的打樣試印,並非真正可以流通的郵票,但因數量稀少,「身價」不比真品低。
策展單位、中華郵政表示,抗戰郵票展邀集卅三位集郵人士共同展出,包括國父像倒印變體郵票都屬民間人士的私人珍藏,展至十三日。
※ 相關報導:
* 美麗的錯誤 「變體郵票」市價翻倍數百萬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48936
在郵票收藏史上,因印製人員疏忽而產生的「變體郵票」,成為待價而沽的「珍郵」。有名的例子即「國父像紐約版貳圓中心倒印變體郵票」,單枚面值二元,因印製時「美麗的錯誤」,如今市價更已翻了數百萬倍。
◆ 乙未抗日120周年 看客家驃悍骨氣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48589
聯合報 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 2015-07-11
120年前7月9日竹苗抗日義軍與日本近衛師團在新竹城外激戰,昨天起,新竹縣史館展出50餘件珍貴文物,述說乙未戰爭台灣抗日血淚。
乙未戰爭是台灣抗日戰鬥最廣、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的戰役,日軍從北到南,在桃竹苗地區遭遇來自客家,最強悍的抵抗,儘管戰力懸殊,客籍人士仍奮戰不懈。
昨天,提供文物展出的清大教授楊儒賓也引用當時洪棄生一首〈哀苗生〉詩「島夷猖獗不可制,一撮苗山能抵擋,台灣破碎已三載,至今人說徐吳姜」,詩中徐吳姜指的就是客籍徐驤、吳湯興和姜紹祖。
今年正逢乙未抗日120周年,清華大學圖書館與文物館籌備處主辦「東亞百年巨變:甲午戰爭、乙未抗日紀念文物特展」昨天在縣史館特展室開幕,展期到8月16日。
展出內容由清大中文系楊儒賓教授及方聖平教授收藏的50餘件珍貴文物,有「圖繪戰爭」、「殖民海桑」及「烽火尺牘」三大類,包括錦繪、書畫、尺牘、軍士征伐日誌等。
「圖繪戰爭」選出錦繪14件,呈現從豐島海戰及後續成歡、牙山及平壤等戰役,到1895年3月間日軍近衛師團攻占澎湖、5月底從澳底登陸後,從北到南在基隆、新竹、彰化、台南遭逢抵抗,台灣民眾奮起抗日的過程。
◆ 守墓族800年 確保帝陵燈不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11000921-260301
旺報 2015年07月11日 記者李侑珊/綜合報導
網路小說《盜墓筆記》電視熱播,守墓人也成為熱議話題。大陸多座皇陵古墓至今仍有「守墓家族」,為南宋名將虞允文守墓的宋氏家族已傳至13代,守墓逾800年;為成吉思汗守靈的達爾扈特人13世紀起「輪流值班」,確保帝陵長明燈不滅。
中國新聞網報導,南宋抗金名將虞允文西元1174年病歿後,葬於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虞丞鄉丞相村西。虞允文死後第4年,宋孝宗下詔指派宋氏家族負責守墓,從此宋家人便世代肩負守墓工作,至今超過800年,第13代守墓人宋克成仍堅守「宋氏不絕,守墓不止」誓言。
守墓,是用青春換取亡靈安息。85歲的宋克成6歲開始守墓,更與妻子一同守墓長達65年,日常工作是清掃墓園、巡視與定期祭祀。
傳說純金頭顱陪下葬
守墓工作看似單純,但與盜墓者面對面時卻非常危險。報導指出,虞丞鄉當地有個傳說,稱西元1161年采石大捷後,虞允文因小人讒言被皇帝殺頭,後來皇帝發現誤殺,命人做一個純金頭顱與他的身體一起下葬,因此虞允文之墓一直是盜墓賊覬覦的對象。1999年曾有6名盜墓者擬盜虞允文之墓,宋克成半夜被狗吠聲驚醒,將當地政府配給他的火槍向天一鳴,盜墓者落荒而逃,1人被逮。
宋克成說,自己幾乎沒出過遠門,唯一一次是2000年去河北探視女兒。
守墓待遇同公務人員
建立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也有「守靈人」。西元1227年成吉思汗征討西夏途中病逝,衣冠塚位於鄂爾多斯高原伊金霍洛旗,當時宮廷選出500戶人家為他守靈,這群守靈人被稱為「達爾扈特人」,過去800年達爾扈特人的工作就是守靈、祭祀,不但世代不耕種、不狩獵,也不納稅、不服役、不當官。
隨著社會發展,雖然目前僅有部分達爾扈特人為成吉思汗守墓,但他們已有公務人員待遇,上班時需身著傳統蒙古服並為成吉思汗「帶孝」,還要日夜輪班,確保成吉思汗帝陵長明燈不滅。
其他守墓家族還有安徽李家。名將柳升隨明成祖朱棣五度征戰,其李姓管家在柳升死後受託世代守墓,至今傳至28代,一守就是580多年。1960年代柳升墓碑在文革中被鏟平,2002年重立墓碑。
此外,抗清名將袁崇煥西元1630年被處死,佘姓部下冒險將其頭顱取走,葬於自家宅內(今北京廣渠門),命子孫世代守墓。袁崇煥祠墓1984年被列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對外開放,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自此有了辦公室,由守墓人變常人。(旺報)
賣女、賣婚 …看一紙賣身契 一生辛酸事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50406
聯合報 記者程遠述/豐原報導 2015-07-12
「太太也能賣!」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舉辦「鐘金水百年文獻展」,展出梧棲頂寮里里長鐘金水收藏的百年文獻;其中能看到一張張古老賣身契,顯示當時人不僅賣兒鬻女、連妻子都可以讓渡,小小紙片記錄當事人一生辛酸,讓觀展者一窺古時社會風貌。
葫蘆墩文化中心指出,展覽年代從清代、日治到民國初年都有,展品包含作弊小抄、廖添丁照片、百年古書…等,其中以賣身契最特別,吸引民眾觀賞詢問。
像日治時期的林氏緞被賣作婢女,7年內轉手5次,價碼從「一百円」到「一百五拾八円」不等,被賣往鹿港、彰化和嘉義等地,賣渡證上還有官方印花認證,註名買賣雙方。另一位丈夫吳帽頭,在證書說明因「夫妻不睦」、「衣食難養」,在民國四年時,以「伍拾陸圓」把太太舒氏「賣婚」,還強調「永不回頭」。
鐘金水表示,從小就愛收藏古物,文獻蒐集了30多年,花費不少心血,例如林氏緞的賣身契,他花費5年跑南投9趟才買下。不過辛苦是值得的,鐘金水說,不僅在蒐集過程更了解文史,他蒐集的賣身契多達7百多張「比國內各學術機構都多」。
葫蘆墩文化中心表示,鐘金水曾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頒獎,展期為即日起到26日,在文化中心3樓展出。
◆ 救台南城信件、首台印刷機…百年文物盼保存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50259
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2015-07-12
基督教長老教會今年慶祝宣教150周年,期間留下許多珍貴文物。台南市文化局表示,過去宗教類被提報為「國寶」,多數都是佛道教,但事實上基督教也有,目前正進行普查,希望未來有機會列為國寶。
基督教最早是在1865年6月16日,由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師帶到台灣,在台南設立診所,借醫療傳教。7年後,加拿大宣教師馬偕則到淡水,2人一南一北,2地也因此都保留了許多百餘年來傳教的歷程,是台灣近代歷史重要一頁。
台南部分,許多百年文物目前都存放在全台第一間西式中學—長榮中學裡,像是當時為了印製教會公報,從蘇格蘭引進的全台第一台印刷機,1881年運抵台灣,至今135年歷史;還有為了運送病患,設在新樓醫院裡的全台第一台電梯,也有超過百年歷史,依文資法都應該有重要古物以上的資格 。
還有當時為了教育民眾,而引進的各式教具,像是乘法表的雕版、世界地圖的雕版等,甚至還保存著全台第一份點字書籍及盲人專用算盤等。
其他文件類的更多,例如在1895年時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日人接收台灣時,發生許多流血衝突,死傷極多;其中台南當時由長中校長余饒理寫了一份文件給巴克禮及宋忠堅兩位牧師,說明台南並沒有武裝部隊,巴宋2人在考慮平民安全之下,引日人進入台南,未發一砲一彈,救了台南全城百姓,這份信件也保留至今。
因人力財力有限,保存狀況並非良好,甚至像是台灣第一份印刷物,當時的教會公報目前已找不到,如果這些文物不及時保存,任由消失在歲月的洪流裡,相當可惜。
◆ 光復初期印鑑卡 看商業風華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50288
聯合報 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2015-07-12
北市大稻埕是台灣早期經濟發展的起源地,大同區戶政事務所現正在所內舉辦「公司法人印鑑」特展,展出光復初期1949年至1968年近20年間,早期大同、延平、建成等行政區內公司法人申辦的印鑑登記。
由於現今公司行號不再具申請印鑑登記的資格,這些已走入歷史的珍貴印鑑卡也見證大稻埕地區經濟發展史。
大同區戶政事務所表示,台灣印鑑證明制度,始於日據時期1906年,印鑑證明對象與現今相同,必須為「自然人」才可申請。但台灣光復後,曾將人民團體、營利單位納入戶所核發印鑑證明的行列,這次展覽內容即是光復初期近20年間,公司法人申辦印鑑登記所留存的印鑑卡。
展出包含保力達、功學社、新光紡織等知名廠商印鑑卡,見證大稻埕地區由早期茶葉進出口、光復後紡織業,以及後來化工等多元化的產業發展過程。
「台灣茶葉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印鑑卡,是董事長陳清汾申請,他在是日據時期大稻埕地區知名茶商陳天來的長子,也是台灣第一位留學法國的畫家。
「功學社」創辦人謝敬忠也由大同區起家。他買下延平北路最大的布庄後,成立創業館開始賣口琴,但因50年代流行肺結核,政府宣導小朋友不要學口琴,以免共用口琴引發疾病傳染。謝敬忠於是改成立學琴教育中心,並以「彈鋼琴的孩子不會變壞」,成為家喻戶曉的廣告詞。
「新光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印鑑卡,是新光創辦人吳火獅所設立的紡織廠,新光企業由早期從事糖、茶進出口,逐步擴展投資紡織、醫療等行業。印鑑特展將持續至8月31日,喜歡懷舊文物的民眾可把握上班時間內前往參觀。
◆ 蔣中正1票…他的毛筆 見證首次選總統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050255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 2015-07-12
民國37年國民大會舉行中華民國行憲後首次總統、副總統選舉,最後由蔣中正、李宗仁當選正、副總統,當時負責記錄票數的就是去年以99高齡去世的書畫名家黃漢英,他當年用毛筆不斷寫下「蔣中正一票」、「李宗仁一票」,已成國民大會重要史料。
10年前,顏世一到國民黨基隆市黨部擔任主委,與當時擔任志工的黃漢英結為好友,聊天時無意中得知他曾經是蔣中正選第一任總統的重要「見證人」。
顏世一後來做到組發會副主委,上周回基隆兼代主委,他想再拜訪黃漢英敘舊,從水錦里長林國星口中得知「黃老師」去世,昨天特別到黃家探視。
「現在我們能選總統、選市長,都是從黃老師那一筆來的」顏世一娓娓道出近70年前的一段歷史,他說,這段難得的經歷黃老師很引以為傲,因為見證了歷史的重要一頁。
顏世一說,當年投票地點在南京市國民大會堂,黃漢英是國民大會的記錄人員,書法寫得相當好,當時負責記錄票數,得用毛筆記下每名候選人得票情形。
黃漢英後來隨國民政府來台,轉任軍職,退休後當時的「二中」任教,在書藝創作很有成就,多次參加地方及亞洲區美展,作品列入中華民國美術名鑑。
黃漢英的妻子說,他走得很安詳,很多畫作都送人,或捐出義賣幫忙弱勢,所存不多,原本想出第三本畫冊,留下些許遺憾。
林國星曾是黃漢英二中時的學生,他說,老師熱心公益,里內的標語多是他幫忙寫,愛運動又四處當志工。
1500年前聖經 死海古卷後最古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070540
Upaper 中央社 2015-07-22
以色列考古學家說,藉由數位影像協助,已在1個有1500年歷史的焦黑羊皮紙卷上,解讀出手抄聖經文字。這是「死海古卷」以來,所發現的最古老聖經,文字是舊約聖經利未記的前8節。
美國和以色列研究人員運用先進醫學與數位技術分析,得出這項發現。古卷45年前即已出土,但當時的辨識技術,還無法解讀上面的文字。
以色列考古局主管蕭爾在記者會上展示這個5公分長的紙卷:「這是死海古卷後,最重要的古聖經發現。」他是指1940年代晚期在內陸死海沿岸出土,而被稱為「死海古卷」的數百份文件。
死海古卷普遍被視為至今發現最古老的聖經手抄本,年代約在西元前3世紀到西元70年間。
蔣毛相似度高 幾可互結金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5000969-260301
旺報 2015年07月25日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蔣介石和毛澤東,先後統治全球人口第一、面積第三的中國達半世紀之久,這樣的政治經濟體在世界現代史上絕無僅有。多年來討論蔣、毛成敗的研究眾多,多著重兩人差異;但美籍華裔政治學者戴鴻超認為,兩人走上同樣的政治道路,相似之處過去被長期忽略了。
內戰勝利沖昏頭 毛發動文革
曾任美國底特律大學政治系主任、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並曾為《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英譯的戴鴻超,在《槍桿、筆桿和權術》一書看蔣、毛兩人治國之道,首先看到兩人共同處:決心剷隆軍閥、反對帝國主義,「要說兩人1920年代首次相遇時志同道合,幾乎互結金蘭也不為過。」
皆有朕即國家觀念
戴鴻超指出,蔣、毛都生長在魚米之鄉,都在私塾啟蒙,小時候都不肯好好念四書五經,成年後卻對經史子集下了很深的功夫;兩人史觀其實也相近,即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思想。美國總統尼克森就曾談過蔣、毛相同之處在於:「他倆說到中國時,有點像過去的皇帝……都有朕即國家的觀念。」
蔣、毛兩人走上政治之路後,都意識到武力是取得權力的不二法門,黃埔建軍是蔣取得政治權力的機會,毛更在1927年說出「槍桿子裡出政權」的名言,並發展出農民革命和游擊戰的理論。
槍桿對筆桿 治術大異
蔣、毛均被視為愛讀又愛寫之流,且早年讀過彼此喜歡的書。蔣介石早期也常談左派作品,包括《共產黨宣言》及陳獨秀編過的《新青年》雜誌;毛澤東也念過蔣平生鑽研的《曾國藩文集》及《王陽明文集》等。諸多的共同點,讓他們早期參加過同一政黨,支持同一政綱。
在戴鴻超看來,毛澤東在江西時期與延安時期的軍事成就,應視為奇蹟:「一個從未在軍事院校受過訓練的人,竟在荒山僻野中學會了機動戰術,進一步成為戰略家。」而蔣介石的戰略才幹和他在統一國土上的貢獻未獲得公眾應有的認識:「把中央政府多年來沒有實際控制的三大區域,即川、黔、桂等區域,雲南與新疆以及青、寧、甘、康,置於國府統治之下。」但中外近代史書籍都忽略了這一點。
戴鴻超認為,蔣、毛兩人最大的不同,在於運用統治技術,即「槍桿子」與「筆桿子」的本領不相同。兩人雖終世為敵,卻具有共同目的,即領導中國至同一方向。至於功過,他認為毛對共產黨、解放軍、中國人民共和國的創建功不可沒,但對人民卻造成大災難;蔣介石則相反,他對中國有貢獻,但他的失敗損害了國民黨、國民政府、國民黨軍隊以及他本人。(旺報)
◆ 內戰勝利沖昏頭 毛發動文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5000973-260301
旺報 2015年07月25日 記者李怡芸/綜合報導
9月9日大陸前最高領導人毛澤東逝世紀念日前,諸多討論其功過的書陸續可見,亦可知對他個人和歷史功過的評價仍存在巨大爭議。史丹佛大學社會學家魏昂德新作《毛澤東時代的中國:脫軌的革命》中分析,內戰中得到勝利讓毛澤東從此對自己深信不疑,甚至認為自己不該聽別人意見。
魏昂德過去發表了許多關於文革和毛澤東時代中國人生活的著作,看中國民間仍有不少下層百姓希望回到毛時代,對毛時代的懷舊情緒愈來愈強烈,魏昂德認為這是因為大陸官方長期封存毛澤東發動文革的真實原因,而這個時代需要一本看毛澤東和共產黨統治最初10年的新書:「我認為自己的角色就是把政治體制頂層發生的事情與後果聯繫起來。」
魏昂德指出,毛澤東在國共內戰贏得勝利後,即使史達林都勸他保守謹慎,但他卻認為靠著自己的持續推進而最終獲勝;因此推動「大躍進」時,他再次採取這種態度,認為自己可以完成任何事,且不應聽其他人的意見。魏昂德表示,即使是史達林,戰爭結束後便緩和了自己的觀點,但「毛澤東從未緩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變得愈發激進。」
過去,人們認為文革是「路線鬥爭」,但魏昂德指出,毛澤東雖然察覺到很多人不像他那樣熱情,卻仍遵從他的領導;因此與其說是權力鬥爭,實情更趨近於毛澤東剛愎自用。且雖然1957年後他的所有嘗試幾乎沒有一次按照他預想的那樣順利進行,但毛「很擅長掩蓋自己的錯誤」,當事情發生變化,「毛並沒有感到震驚,他認為這只是附帶的損失。」而這是魏昂德也始料未及的。(旺報)
◆ 兩岸史話-侏羅紀中國龍繫兩岸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5001025-260306
旺報 2015年07月25日 文/黃大一
編者按電影《侏羅紀世界》再掀恐龍熱,殊不知當今可考最早恐龍胚胎,是出自中國恐龍學發源地──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這裡因為抗戰開闢滇緬公路,意外發現大批恐龍遺骸的「祿豐蜥龍動物群」。又因兩岸的恐龍學術交流,發現了距今1.95億年前的恐龍胚胎,考據結果更登上最具權威的美國學術期刊《自然》雜誌,此一胚胎的發現人、台灣學者黃大一特別將此因緣際會經過,與讀者分享。
把這個從未看過的奇怪油燈,拿到陽光下看看,一看不得了,這些老鄉真奢侈浪費,竟然拿恐龍骨頭當油燈!
標題「中國龍」,其實一語雙關:一方面中國人一向以「龍」為國族圖騰,稱自己為「龍的傳人」,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恐龍;另一方面,「中國龍」是指一種早侏羅紀的肉食性恐龍,三疊中國龍(Sinosaurus triassicus),肉食性,兩足行走,生活在三疊紀晚期──侏羅紀早期,發掘在祿豐盆地的下部祿豐組地層之中。
中國恐龍學發源地
到大陸旅遊可能會注意到,在好幾個地方,如四川自貢、遼寧錦州、山東諸城、黑龍江、新疆、甘肅等地,都會看到「中國恐龍之鄉」、或「中國恐龍原鄉」等招牌,而且,一個比一個大,恐龍館一個比一個更龐大、誇張,令人納悶,哪來那麼多恐龍原鄉?到處都是恐龍發源地,有沒有搞錯啊?到底那裡才是真正的中國恐龍發源地?若不是中國恐龍的發源地,而自稱為恐龍原鄉,那只是哄哄觀光客,招攬生意的廣告詞罷了。
本文次標題用了「源鄉」兩個字,而非「原鄉」,因為這裡才是真正中國恐龍學發源之鄉──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
從「源鄉」的涵意來說,雲南楚雄祿豐真為中國恐龍學發源地,貨真價實,而且有兩層意思:(一)中國人的恐龍學,也就是中國人自己挖掘研究恐龍,就是從這裡開始的,這又和八年抗戰有密切關係,就是因為二次世界大戰當時日本侵華,中國為了活路打通滇緬公路過程中發現的;(二)從恐龍的演化來說,楚雄州出土的恐龍,是全中國、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恐龍,恐龍的老祖宗活在這裡。
恐龍從中生代三疊紀晚期(約2億2千萬年前)出現於地球,歷經侏羅紀,到白堊紀晚期(約6500萬年前)滅絕,稱霸地球1億6000萬年;楚雄州內的恐龍,正是晚三疊紀-早侏羅紀-中侏羅紀這段期間,也就是恐龍最早出現於地球的這段時間,所以說,雲南楚雄是中國恐龍的「源鄉」,最古老源頭之鄉,一點也沒錯。
若以中國恐龍的分布來說,從雲南這邊開始發源(2億年上下),越往北走,年代越輕,到了四川,只有中侏羅紀-晚侏羅紀的恐龍(1億3、4000萬年),到了遼寧西部的恐龍,已是早白堊紀的恐龍(1億2000萬年),更往北一直到黑龍江,甚至到對岸的俄羅斯,那邊已經是恐龍滅絕的晚白堊紀(6500萬年);內外蒙古和新疆的恐龍,也都是白堊紀中晚期的恐龍;中國恐龍的老祖宗源頭,就在雲南楚雄。
民國27年,也就是1938年,東洋鬼子侵略中國,已經把整個沿海地區占領了,切斷中國對外交通的命脈,為了抗日生存,龍雲將軍奉命建築滇緬公路,從西南打通一條到緬甸和印度的活路,就在數不盡的藍螞蟻赤手開路的過程中,已經搬遷到雲南昆明的中國地質調查所,有一位地質學家,叫卞美年,10月間,為了開路做地質調查,來到了楚雄州的祿豐大洼。
這老兄,為了國家命脈,埋頭苦幹努力工作,抬頭一看,天已經黑了,那時候交通很不方便,若要摸黑走到祿豐縣城,也要好幾個小時,只好在祿豐山裡,隨便找個老鄉農家借宿;老鄉實在很窮,家徒四壁,只好將就,不過,那天晚上,他看到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屋內靠著一盞微弱的油燈,似有似無的光線,實在看不清楚,白天工作又累了,倒頭呼呼大睡。
龍骨油燈暴殄天物
次日早上,好奇心戰勝了他,把這個從未看過的奇怪油燈,拿到陽光下看看,一看不得了,這些老鄉真奢侈浪費,竟然拿恐龍骨頭當油燈!就如西安拿秦磚漢瓦圍豬欄、河南安陽拿恐龍蛋蓋土瓦房一樣,真正暴殄天物。
於是,他花了兩天時間,趕回昆明,向留學德國的老闆楊鐘健(1897~1979)博士報告;後來被尊稱為「中國恐龍之父」的楊博士,是當時中央地質調查所昆明工作站的主任,他們立即趕回祿豐,在沙灣、大荒田和大洼村等地,採集恐龍化石,展開了歷史性第一次中國人自己挖掘恐龍的科學研究。
當時採集了40多箱的化石,抗戰期間,各種條件都很差,這些化石先運送到重慶北碚中國地質調查所,抗戰勝利後,又搬到南京,目前,這頭紀念楊老德國老師的許氏祿豐龍(Lufengosaurus huenei),收藏在北京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動物館,而那次發掘的另一頭雲南龍,則在北京地質博物館。(待續)(旺報)
美聯社與Movietone合作 55萬部新聞片上網 重現史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6000356-260108
中國時報 2015年07月26日 廖綉玉/綜合報導
美聯社(AP)與英國新聞紀錄片公司「British Movietone」攜手合作,將1895年至今逾55萬部珍貴歷史新聞影片,上傳至影音分享平台Youtube的個別官方頻道,這是至今上傳該平台的最大量歷史新聞影片,其中也有1970年代初的台灣生活風情。
這些珍貴的新聞影片包括彩色影片與畫質粗糙的黑白影片,一些是無聲新聞片段,一些則有旁白解說或音樂,主題包羅萬象,紀錄了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運動、時尚、科學、娛樂的歷史性時刻,包括阿波羅11號與12號登陸月球、鐵達尼號啟航、日本偷襲珍珠港、1989年柏林圍牆拆除、英國查理王子與黛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等珍貴歷史畫面。
另外還有美軍投下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美國前總統甘迺迪遇刺、1989年天安門廣場學生運動、美國紐約911恐怖攻擊事件、1954年好萊塢性感影星瑪麗蓮夢露與棒球明星狄馬喬結婚、雙面貓奇聞、狗狗跑步機等等報導。
在紀錄台灣過往的新聞影片裡,其中一部包括1970年代初故總統蔣中正公開致詞、台北街頭、民眾逛百貨公司、西門町電影看板等珍貴畫面,當時計程車還沒統一成現在的黃色,街上有許多綠色與紅色計程車。其他台灣相關的歷史新聞影片還有集體結婚的畫面、興建中的中橫公路等。
British Movietone負責提供1895年至1986年新聞影片,美聯社表示2個Youtube頻道將持續更新,上傳直到當代影片,目標是成為「隨選視訊的視覺百科全書」。這些新聞片段橫跨120年,總長度超過100萬分鐘,觀眾得連續2年不眠不休才看得完。(中國時報)
蔣介石內侍:夫人素顏如鬼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7000739-260309
旺報 2015年07月27日 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我不經意地回頭一瞥,一個像是鬼魅般的人影,嚇了我一大跳,仔細定睛一瞧,才知道是卸下妝的宋美齡。卸下妝的她,臉色泛黃、皮膚粗糙,真和化了妝的她,相差十萬八千里。」這是長期擔任蔣介石「內侍」的翁元,對於中外人士眼中風華絕代、「永遠的第一夫人」宋美齡,曾經留下的「素顏」印象。
「我們當然不會想到一個平日雍容華貴的貴夫人,在沒有化妝品的烘托時,竟會完全判若兩人。」由先後任職蔣介石內勤侍衛、貼身侍從副官的翁元口述、王丰記錄的《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四十三年》一書中,不僅寫道「宋美齡非常重視身材和容貌的保養,是官邸公開的秘密」,並且披露她的化妝都「自己來」。
真面目 不輕易示人
翁元指出,宋美齡化妝不假手他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宋美齡大概不太希望別人見到她的『廬山真面目』」。照顧蔣介石私人生活多年,翁元本人「卻沒見過幾次卸下妝的宋美齡,可見她善於掩飾自己的真面目」。宋美齡盡其所能依賴化妝品,彌補本身容貌上先天的缺點。
宋美齡對於身材保養更是格外的重視,幾乎每天都會用磅秤量體重,只要發覺體重稍微重了些,「她的菜單馬上就隨之更改,立刻改吃一些青菜沙拉,不吃任何葷的食物;假如,體重在她的標準以內的話,她有時會吃一塊牛排。」
分享糕點 被批小氣
「小氣的第一夫人」,也是翁元踢爆的宋美齡「真面目」之一。放在冰箱內幾年,已黏成一團快發霉、不能食用的巧克力,宋美齡卻以莫大恩寵般的口吻:「這些糖你們拿去吃吧!」
另外,在翁元記憶中,有幾次耶誕節時,宋美齡吩咐由官邸把一些水果蛋糕送給華興育幼院的小朋友,「這些蛋糕有些都已經放在冰庫裡邊好久了」,甚至還送過去年的耶誕蛋糕。
「通常她總是把最精緻的東西留給自己吃,普通的東西才給育幼院的兒童吃。」翁元表示,官邸有人私下批評,宋美齡實在太小氣了些,連好一點的都不捨得拿給孩子們享用。(旺報)
※ 小器。
◆ 大師指點 啟宋美齡繪畫天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27000742-260309
旺報 2015年07月27日 記者簡立欣/綜合報導
前第一夫人宋美齡頗有繪畫天賦。早年官邸找了黃君璧和鄭曼青兩位大師教她,大家都以為宋的作品是他們兩人代筆,但有一次宋現場揮毫,此後不再有人說風涼話。
蔣介石內侍翁元表示,國畫是宋美齡1960年代初期最主要消遣。當時幾乎每天下午,官邸都派車去接黃君璧或鄭曼青,而兩人對宋美齡也是傾囊相授。
翁元說,一開始宋美齡功力還弱,所有由她落款署名的畫作大抵都是黃、鄭傑作,只是一些較簡單線條是宋美齡畫的。
不過,宋美齡對繪畫十分敏銳,只學了一陣子就卓然有成,頗有大家氣勢。
陸媒指出,外界一度認為宋美齡畫作都是鄭曼青代筆,為了改變此一看法,宋美齡出面請台灣知名畫家到士林官邸吃飯,席間鄭曼青提議大家一起作畫,宋美齡開筆畫松樹,於是眾目睽睽下,宋美齡從容作畫,在場眾人都驚嘆她畫得如此之好,甚至超越老師鄭曼青,此後再也沒有人懷疑其畫作真偽了。
宋美齡常畫山水,但最特別畫作是帶有畢卡索抽象風格的一頭豬。知情人士說,這是有一次蔣介石想試探她能不能畫新題材,那一年剛好是農曆豬年,蔣問她能否畫豬,結果宋美齡毫不含糊幾下子勾畫出來,她自是頗為得意,也成了士林官邸「名畫」。(旺報)
經歷白色恐怖 台商包容共產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31000993-260301
旺報 2015年07月31日 記者李怡芸/台北專訪
出生時銜著金湯匙,家中曾是台南富甲一方的大地主,青上化工集團總裁陳怡全,19歲那年卻因與同學的往來信件而入獄,白色恐怖受害者的經歷卻未讓他對「外省人」或「威權」卻步,62歲時登陸設廠,他說:「在牢裡什麼人都見過,根本沒必要分(族群)。」
日據時代雖然學的是日文,陳怡全的父親卻用心為他打下中文基礎,小學1年級就開始讀《西遊記》、《水滸傳》等中國經典小說;台灣光復後突然之間老師全換成大陸來的老師,陳怡全還記得一位浙江奉化來的校長,一天到晚講「嚇叫禮畢」,很久之後才知道說的是「學校裡面」;在牢裡的7、8年,也讓陳怡全記得「獄友有高官,有本省(人)有外省,看了很多人。」多元文化和族群的接觸經驗,陳怡全認為不僅讓自己放下成見,習慣於和不同的人相處,同時也訓練出識人的眼力。
容許員工有不同意見
青上化工天津廠的總經理趙健,目前正在台向陳怡全匯報例行工作,作為第一批跟隨這位外資老闆的大陸核心幹部,趙健指出:「他那時候單槍匹馬就來了,沒有帶任何『自己人』,對我們充分相信。」陳怡全說:「很多台商失敗就失敗在總想帶自己人,造成派系。」
陳怡全不因自己的台商身分而排斥「共產黨」,甚至以尊重在地社會文化的心態,支持青上的大陸廠成立共產黨支部。用人不疑的他,曾經充分授權現任佛山廠總經理,當時還是天津中方國營廠代表的江文柱「沒有上限」的委託書,動輒百萬甚至千萬人民幣的廠房土地,只要江文柱簽字,陳怡全便認帳。趙健也指出,陳怡全這種沒有老闆架子,容許員工和自己有不同意見的作風,讓許多人當時寧願放棄國企的鐵飯碗而跟著他。
自嘆苦日子磨出習慣
從1992年在大陸設第一個廠,年生產1萬噸硫酸鉀肥,到現在共有19家廠,輸出的設備上百套,可用全中國所有以「曼海姆產製」硫酸鉀的工廠,全是陳怡全的徒子徒孫來形容。但陳怡全登陸也非一帆風順,還曾經直接向當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告狀,爭取進口配額,最後獲朱鎔基親自批示。陳怡全指出,自己一輩子討厭接觸政治人物,但只要依法行事,從不擔心正面交鋒。
已86歲高齡的陳怡全,大則關注國際情勢,小則連兩岸員工交流旅遊的行程,仍每天親自安排,陳怡全自嘆是苦日子磨出來的習慣。看兩岸的社會氣氛,他指出台灣市場小,一些技術領先的優勢也已慢慢消失,反觀大陸近年高度國際化,台灣人必須以更開放的心態面對兩岸與國際。(旺報)
◆ 中國欲竄改歷史 電話騷擾美博物館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02541
自由 2015-07-31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竄改歷史似乎是中國人最慣用的伎倆。日本「產經新聞」三十日報導,位於美國德州的「太平洋戰爭國家博物館」,今年四月接到數名自稱中國外交官員的電話,要求刪除館內展出文件的「中共前身八路軍為避免與日軍交戰,邊打游擊戰邊逃至山區」等描述,館方拒絕後,連續多天遭到電話騷擾,只好尋求警方協助。
報導指出,原本在這家博物館負責對外聯絡交涉的日籍男子岸田芳郎,向故鄉福岡選區的自民黨眾議員原田義昭爆料。岸田表示,自稱中國駐休士頓外館的人員,再三要求館方將「八路軍避免與日軍正面交戰,逃到山區」的說明文字,改成「中國共產黨軍向日本宣戰並且戰勝。日本國天皇因為擴大領土的野心入侵中國大陸,侵占包括尖閣群島(釣魚台)在內的中國領土」。
館方以「中國的主張沒有證據」為由,予以拒絕,結果此後館方不斷接到不出聲的電話騷擾,被迫報警求助。
據報導,該博物館館長卡瓦諾(Joe Cavanaugh)今年三月接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署名的邀請函,邀請他到北京出席「第二次世界大戰國際博物館之建設」相關會議,中方還表明,將向卡瓦諾說明中日戰爭的歷史事實,但卡瓦諾也予以婉拒。
六月初,中國新華社推出「再現二戰歷史的美國太平洋戰爭國家博物館」專題介紹這間博物館,文中提到「該館以大量的歷史資料、超過九百多件的歷史文物及數百張歷史照片,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中等國家共同抗擊日本的歷史,以及日本在二戰期間,在中國上海、南京等地犯下的侵略和屠殺罪行。」但附圖中未見任何一張「屠殺罪行的歷史照片」。岸田指出,館內並沒有新華社報導提及的文物,根本是捏造新聞,企圖打擊日本形象。
騷擾行動 疑美國「反日團體」所為
報導指出,對館方的騷擾行動,疑為美國的「反日團體」(Discount Japan)所發動,館方因此神經緊繃,甚至下達「封口令」。館方發言人對外否認被要求修改展出文件,岸田卻在接受產經訪問後,於二十八日接到館方解除「對外聯絡交涉」職務。
報導還指出,二次大戰結束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尚未成立,一九五二年的舊金山和約也不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堅持以「戰勝國」自居,以歪曲史實為一黨獨裁的共產黨編寫「值得驕傲的建國劇本」。
93歲諸從光:823砲戰那一天 軍方要我熄燈…
http://udn.com/news/story/8454/1094284
聯合報 記者高宛瑜/台北報導 2015-08-02
九十三歲諸從光守燈塔四十年,他說,燈塔必須整夜亮著為海上的船照明,但有一晚被迫關掉,「那天是八二三砲戰」。
對日抗戰時諸從光是大學生,家裡房子被日軍摧毀,為了生計,在朋友邀約下報考燈塔管理員。結果朋友落榜,他錄取。
諸從光先後在富貴角、鵝鑾鼻、白沙岬、花蓮港、三貂角、高美等十五個燈塔駐守,一年輪調一次,家人跟著他住在燈塔宿舍,大兒子小學六年換了六所學校。
他笑說,有天兒子穿著皮鞋上學,卻打光腳回家,原因是「同學都赤腳」,他才驚覺兒子不斷轉學,與同學格格不入,「這樣不行」,自願調派澎湖目斗嶼七年,將家人安頓在馬公。
目斗嶼是澎湖群島最北端的孤島,島上都是岩石,四周遍布礁岩。他說,島上沒電、沒水,不僅得自己牽發電機、過濾水,還要為三餐種菜、釣魚。
駐守富貴角時,有次國軍跑來燈塔要求關燈,他不願意「燈塔必須廿四小時亮著」,最後在國軍強力要求下勉強熄燈。隔天才知道,原來那天是八二三金門砲戰。
在目斗嶼守燈塔有次發現漁船觸礁,諸從光和同事們划著舢舨船出海救援,將漁民救上岸,「漁民送捕到的蝦子道謝」,大家難得加菜吃了豐盛一餐。
在燈塔度過悲歡歲月,看著潮起潮落,寂寞是外人難以想像。諸從光說,除要耐得住寂寞,也要守得住紀律,他不准部屬打牌打發時間,擔心懈怠工作,「燈塔運作不得大意,才能在暗夜中為漁船指引方向」。
每天看著太陽從海平面跳出來、再落下去,「一天就過了」,看著潮起潮落,經常數著饅頭,等待休假回家探望家人。
廿五歲考上燈塔管理員,守燈塔四十年,諸從光今年高齡九十三,身體硬朗,燈塔生涯點點滴滴都留在腦海中。
※ 相關報導:
* 守燈塔33年 他見過「斷頭老蔣」
http://udn.com/news/story/8454/1094057
....謝禎祥是資深燈塔管理員,待過彰化王功漁港芳苑燈塔,嘉義東石塭港堆燈塔、台南安平燈塔、屏東鵝鑾鼻燈塔,及現在的高雄旗津燈塔,南台灣的燈塔他都守過。
他說有次颱風,高雄燈塔外的海浪,竟將消波塊移位打上防波堤,「讓他見識到大自然的力量」,颱風來時,「燈塔管理員最提心吊膽」,整夜擔心防坡堤的燈會不會被漲潮海浪打壞,備用的燈泡有無故障,一旦發生燈泡不亮,就得第一時間通知塔台,通報附近船隻要小心。
在塭港堆燈塔服務時,謝禎祥印象最深刻,燈塔遠在好幾公里的外傘頂洲,必須先搭船再徒步走進沙洲,有次豪雨來襲,管理員都嚇壞,「因為代誌大條!燈塔居然不見了!」大家以為燈塔被海浪沖走,結果是,「沙洲運動」將沙推擠到好幾公里遠,大家提早下船造成錯覺,最後走20幾分鐘才找到燈塔。
* 緣起聯合報報導 第二代尋找凋零燈塔老兵
http://udn.com/news/story/8454/1094297
「他們是默默為海上航安奉獻大半人生的無名英雄!」台灣光復政府派員來台接管燈塔,時隔多年這群「燈塔戰士」的第二代展開尋人之旅,希望拼湊出這段失落時代故事。
「燈塔老兵已逐漸凋零」,六十歲的念吉成是燈塔戰士念興培的第二代,退休後探尋養父身世時,發現那段動盪年代堅守燈塔的動人篇章,官方並未保存。
念吉成和多位戰士二代費時苦尋,當年廿七位來台看守燈塔的老兵,如今僅有九十三歲高齡的諸從光,和八十八歲的黃清榮僅存。他說,發掘燈塔老兵的故事,過程曲折卻是驚喜連連。
◆ 陝西學者:楊貴妃 不是胖美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094249
聯合報 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 2015-08-02
以體態豐腴著稱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貴妃,身材究竟有多豐腴?一直令後人好奇。大陸陝西學者王雙懷表示,真實的楊貴妃其實不胖,身高大約一百六十五公分、體重六十公斤,身材是屬於「微有肌」的黃金比例,不是胖美人。
大陸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人、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王雙懷近日完成專著「大唐貴妃」,還原一個接近真實的楊貴妃,也為楊貴妃的身材正名。
在今日發現的無數壁畫和唐俑中,都可以看見唐朝人以身形豐腴為美的風尚,而「環肥燕瘦」更是千百年來對楊貴妃身材的評價;不過,王雙懷指出,這誤會可能不小,真實的楊貴妃並不是個胖美人。
西安晚報報導,王雙懷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史料中的楊貴妃被形容是「纖穠中度、胖瘦適中、豐而不滿」,且是「微有肌」的好身材。他根據史料推測,楊貴妃的身高約一百六十五公分,體重約六十公斤,符合人體的黃金比例。
報導說,唐玄宗在心愛的武惠妃逝世後,鬱鬱寡歡。在宦官高力士牽線下,唐玄宗將目光投向了與武惠妃相似的兒媳楊玉環。華清池相會中,唐玄宗要求楊玉環入宮做他的妃子,而楊在與唐玄宗接觸過程發現他比壽王瑁更有魅力,便答應唐玄宗的要求。
楊貴妃受寵愛多年,但一直沒有登后位。王雙懷表示,除了政治槓桿因素,更多的是為給予她自由空間。首先,玄宗皇后王氏過世後,本來要立心愛的武惠妃為后,但遭到朝臣反對,因此在武惠妃死後,即便寵愛楊貴妃盛於惠妃,仍沒有將她立后。
其次,皇后要能「母儀天下」,要當天下婦女的榜樣,行動往往受到限制。唐玄宗想與楊貴妃長相廝守,作一對「尋常夫妻」,讓楊貴妃有相對自由的空間,所以才沒有給她皇后的名號。
蘇花改出土遺址 漢本人疑最早台商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3601
自由 2015-08-04
〔記者朱則瑋/宜蘭報導〕蘇花改工程民國一○一年發現距今約一千六百年的漢本遺址,今年六月往下挖掘時,又找到距今約兩千年文化層;中研院教授劉益昌說,從出土文物判斷,漢本人懂得煉鐵和煉銅,製作手法來自東南亞地區,與當地有貿易往來跡象,漢本人可能是最早的「台商」。
漢本遺址位在南澳鄉,挖掘出土的有墓葬、房屋、鐵製器具、青銅器柄、金箔片等遺跡,時間約在新石器中、晚期,是個約五百人的中型聚落,遺址南北長三百公尺、東西寬一百五十公尺。
負責開挖工作的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劉益昌說,漢本人懂得煉金、銅和鐵,煉製成日常用具,技巧非來自台灣與中國,研判是從印加半島等東南亞地區習得,可能是漢本人前往當地學習,並以玉器貿易換取玻璃珠、瑪瑙珠等物品。
劉益昌表示,遺址還發現約一個拇指大的骨雕,上面有精細雕飾,以動物骨頭製成,做工精巧連專業師傅都嘖嘖稱奇,漢本人像原住民一樣,死後埋在家裡,希望保佑家族平安,並使用「多次複體葬」,重複以石板棺墓,於不同時間在棺木埋葬多人,目前發現的漢本遺址,最多一個墓埋了七人。
漢本遺址至少已開挖十個約十公尺寬大坑,劉益昌希望盡快將所有遺跡挖出收藏,正向台電爭取舊有宿舍,方便就近住宿、工作;他說:「自己有如在為漢本人搬家,開一條讓台灣人能安全回家的道路。」公路總局表示,漢本遺址影響橋樑工程進度,希望年底能完成挖掘。
◆ 破壞消失 澎92文化遺址剩44處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3782
自由 2015-08-04
2指定遺址 遭造林破壞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群島設治早於台灣,文化遺址最多達九十二處,但現卻剩下四十四處,逾半的文化遺址遭破壞消失,澎湖自然學友之家即將舉辦志工研習活動,行前會勘時發現列入指定遺址赤崁及嵵板頭山,都遭造林破壞,疾呼搶救遺址。
由中研院院士臧振華教授領軍的研究團隊,民國九十七、九十八年接受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委託,全面普查文化遺址,連續兩年普查七十處遺址,根據調查紀錄,澎湖縣最多曾有九十二處遺址,但有四十八處已遭破壞消失,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列入指定遺址、但尚未完成公告程序的五處遺址其中二處嵵板頭山及赤崁,都被不知情的林務所造林破壞。
澎湖自然學友之家連續十三年舉辦的離島自然生態保育志工研習活動,即將在八日至十日舉行,行程安排前往七美及澎湖本島進行文化遺址體驗,因此在活動前特別安排行前會勘,卻發現列入五處指定遺址的白沙鄉赤崁及嵵板頭山,都被不知情林務所造林破壞,因此疾呼搶救文化遺址。
縣府將會勘協商 恢復舊貌
針對指定文化遺址未進行公告,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表示,七美石器工廠等三處遺址範圍遍及七美半個島嶼,若公告後恐將影響全島發展,但對於文化遺址部分,各單位若有建設或破壞行為,都應先知會文化局,針對澎湖自然學友之家的呼籲,將派員前往現場會勘,並與農漁局等單位協商,恢復舊有面貌。
毛澤東藏書癖 最愛乾隆《24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05000908-260301
旺報 2015年08月05日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中國自古以來,帝王就是最大的收藏家,而愛書、藏書的毛澤東,雖然從不逛書店,但他各式線裝書和碑帖的收藏,在當代藏家楊中美看來,仍堪稱是「帝王的收藏」。
細說紅朝淘寶軼事,成長於毛澤東時期,且自己長年來熱衷於收藏碑帖、線裝書、錢幣文物收藏,現任美國中美日比較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的楊中美,多年來在治史的同時,也格外留意毛澤東及其身邊將帥、文膽的收藏秘辛。
數量高達近10萬冊
《中共開國領袖淘寶秘聞》一書中寫到,當年中國各大古玩店或舊書店都設有內櫃、內庫制度,專門為中共高級幹部服務,可稱為文物或古玩者,都不對外供應,只在內櫃供這些高幹挑選,也因此「煉」出不少藏家。
楊中美指出,毛澤東的各類藏書有近10萬冊,對本身的藏書十分看重,他特別選用前清御用印泥,在每一冊的扉頁都蓋上其藏書章「毛氏藏書」。毛澤東雖不親自挑選藏書,但他的秘書兼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田家英則會負責選購,講起毛澤東最珍愛的一本書,非乾隆12年武英殿版的線裝本《二十四史》莫屬,可說走到哪就帶到哪,全書頁面上有著大量的批注和評語。
毛澤東愛看《紅樓夢》眾所皆知,他擁有的版本也不少,但其中最愛的一部,則是獨一無二由手工抄寫的;原來是一名舊文人在獄中為討好毛,特別手抄獻上,特別之處在於每個字都像刻出來似的。
齊白石送對聯寫錯字
楊中美分析指出,綜觀毛澤東的藏書,其中最值錢的即是武英殿版《二十四史》和《明人百家小說》,其他線裝書雖多,但並非由收集珍本善本出發,而是以翻閱輕便、版本字體清晰、注釋精當為主。
毛澤東也收藏書畫,楊中美就指出,齊白石曾贈畫給蔣介石和毛澤東,但只送過對聯給毛,以篆體書寫清代鄧石如的「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五言聯,卻被張伯駒發現後一聯應為「天是鶴家鄉」。雖是錯了,但由於毛澤東讚譽,此後各書法家寫此聯,反而皆以「雲是鶴家鄉」為準了。
毛澤東的藏書,在其身後由其「妾」張玉鳳擔任編纂的主編,從毛最愛的百餘種藏書中,編出24卷本《毛澤東藏書》;至於「毛體」書法的傳人,楊中美也從各界分析中,指出一位原文工團舞蹈演員李靜最有模有樣,甚至在她晚年舉辦過個展。
楊中美打趣「一個初中程度的跳舞女郎李靜成了毛體書法嫡傳掌門人,一個小學文化程度打掃列車衛生的人則成了24卷本巨著的主編」,毛澤東「育才」,還真是英雄不問出身。(旺報)
◆ 「讀」癮大爆發 好萊塢高學歷帥哥出列
http://udn.com/news/story/7265/1101705
聯合報 記者陳昭妤/專題報導 2015-08-05
身處好萊塢浮華世界,除了臉蛋、演技,許多演員還為自己儲備了知識,有人說,讀這麼多書能幹嘛?男演員,靠點肌肉、顏值,就能闖出一片天了。但有些人不這麼想,他們選擇以讀書來拓展自己的價值,為的不一定是外界欣羨的虛名,而是面對表演的更多可能性。
傑克葛倫霍
近年積極拓展戲路的傑克葛倫霍,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主修的還是冷門的東方宗教與哲學。但一開始他對念書其實有一搭沒一搭,父母親是導演與編劇,傑克對演戲反倒更有興趣,但在媽媽堅持「先念完書才能去演戲」的前提下,傑克只好認真完成學業。近日他為了新片「震撼擂台」宣傳時還特別提到此事,並回憶起媽媽當時對他說:「或許你現在會恨我,但將來你絕對會感謝我。」
演戲需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累積下來的知識和思辨能力,在某些時刻成了他快速了解並進入角色的利器,也讓他感謝媽媽當年的堅持。只是,傑克也非死讀書,課餘還會跟著同學玩樂團,且擔任的是主唱,成為校園裡的風雲人物。也由於家境優渥,為擔心他不懂珍惜,傑克的媽媽要求他除了念書,暑假必須出外打工,賺取自己的日常開銷。當時警衛和服務生的歷練,也養成他對人對事謙虛有禮的性格。
喬瑟夫高登李維
雖然不是典型的美男子,但喬瑟夫高登李維也以自己的風格走出一條路。他在圈內可是出名的多才多藝,曾和已過世的哥哥共同創辦了影音平台hitRECord,讓有志展現影像天分的人,有個能被看見的舞台,喬瑟夫可說是高學歷才子代表。難得的是,童星出身的他,不但未迷失在五光十色的演藝圈,反而持續充實自己,一路念到哥倫比亞大學,並主修歷史、文學及法國詩詞文學,是個典型的文青。
6歲就開始拍廣告的喬瑟夫,除了會念書,會玩樂器又能歌善舞,鋼琴、吉他都難不倒他,自己也創作了不少歌曲,每每發表到網路上,都讓影迷驚嘆於他的好歌喉。也因為在音樂上表現突出,和合演「戀夏500日」的女主角柔伊黛絲香奈結成好友,兩人戲外也會一同切磋音樂長才,緋聞傳了多年,直到各自成家為止。
詹姆斯法蘭柯
一邊兼顧繁忙的演藝事業,一邊全勤念到博士的演員可說少之又少,但詹姆斯法蘭克卻打破了這項限制,並締造了最強學歷紀錄。早在2000年左右,他就曾為了當演員,違背父母意願,從UCLA輟學,為了填飽肚子,跑去麥當勞打工。但演了幾年戲後,他在2006年決定重拾學業,就像因停滯吸取知識多年而「讀」癮發作一般,在拿下UCLA學位後,又跑去哥倫比亞、紐約、耶魯大學等主修創意寫作、電影製作和文學,並在2011年錄取為休斯頓大學的創意寫作班博士生。
落落長的學歷,為的並不是炫耀,詹姆斯法蘭克深知,這是最好的投資,全方位的吸取,也讓他成了能導能演又能編的全能型演員,閒暇時他則作畫,還曾在2006年開了個人畫展,輝煌經歷讓不少男演員望其項背。
考古大發現!台灣5000年前 已有農業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14177
聯合晚報 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2015-08-11
台南科學園區開發過程發現大量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從民國85年開始挖掘,耗費15年總計搶救34處,經過整理發現文物中遺留有稻米、小米和其他動植物,且米粒外型大小都差不多,這是目前發現台灣最早出現的農業,顯示當時已有選種甚至育種的技術。
中研院院士臧振華領導的考古團隊搶救出的南科遺址,年代距今5000年至300年間,涵蓋了10個考古文化期,考古花費的時間、人力、發掘面積、出土文物數量,在台灣考古學上排名第一位。
民國95年開始,科技部前身國科會就支持考古隊進行出土文物整理分析,10年計畫即將結束,臧振華發表考古整理成果,其中最讓人振奮的是首度發現稻米,這是台灣最早出現的農業。
臧振華指出,當時的南島民族不僅種稻,從現場發現的米粒大小都很一致,顯示當時可能還有選種與育種的能力。
臧振華表示,過去的考古研究,台灣在舊石器時代完全沒有發現農業的跡象,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停留在舊石器時代,但從南科遺址發現稻米、小米,顯示5000年前南島民族已經進入農業時代,這對進一步了解台灣農業文化興起與變遷有代表性意義。
另外,南科發現的聚落、陶器、鐵器等,經過分析發現和大陸珠江三角洲的新石器文化相當類似,臧振華指出,目前對南島民族的研究,最主流的說法是台灣舊石器時代是最早的南島民族,如今透過聚落的型態和生活方式來分析,顯示南島民族可能是來自珠江三角洲,這是南科考古提供的重要線索。
臧振華說,截至目前已經整理20個考古遺址,但仍有14個考古遺址文物尚未整理,這些文物動輒幾百萬件,繼續整理和分析,可以對南島民族文化有更進一步了解。南科出土的是台灣非常古老的文物,搶救後,這片土地卻孕育台灣最進步的科技產業,從陶石骨角到晶圓光電,證明考古和科技發展可並行而不衝突。
◆ 製茶機比你阿公老!》5代茶香世家 製茶活歷史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05542
自由 2015-08-11
〔記者鄭鴻達/頭份報導〕老茶師陳振芳的秀才曾祖父在乙未戰爭中抗日失敗後,逃到三灣種茶躲避追捕,也開啟陳家五代製茶事業。老茶廠中,除了收藏陳振芳父親日治昭和年間的茶師證書,還有不少日治到民國年間的機具,宛如台灣製茶歷史縮影。
泰彰製茶廠內,擺放著從昭和時代到民國年代的各式製茶機具,有如茶業博物館,許多機具已多年沒使用,相當有歷史味,陳振芳笑稱,「這裡許多機器可能比你祖父還年長」,他生動地介紹生產線各機具用途。
陳家在清乾隆年間渡海來台,在甲午戰爭前共出了兩位舉人、一位貢生及四位秀才,原本從事教職的秀才曾祖父陳兆霖曾參加徐驤號召組成的「田賦軍」,投入乙未戰爭失利後,為躲避日軍追緝,隱姓埋名來到三灣鄉銅鏡村種茶,成為製茶第一代。
陳振芳秀出父親陳鸚祥在昭和年間取得的茶師證照,敘述父親曾到三灣庄農會教製茶,後轉往苗栗最早的茶公司「竹南茶葉公司」服務,後來更以客語「氣派」之意,將茶廠取名為「泰彰」,陳振芳也因此從小製茶至今。
不過,祖先遺留的田產歷經多代分家,到了陳振芳這一代,茶園只剩一甲大,目前他以替其他茶農製茶為業,陳振芳也以「從小喝茶比喝水多」,生動地描繪他們這個茶香世家歷史的源遠流長。
◆ 四行倉庫保衛戰 影片找到了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12898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5-08-11
拍攝於78年前的一批罕見黑白影像在「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紀念日前夕回歸上海,並於近日首次向媒體公開。相關紀錄片「生死地—1937淞滬抗戰實錄」,將於12日起通過上海東方衛視向全大陸播出。
新華社報導,1937年8月淞滬抗戰爆發,在武器裝備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中國軍隊不畏犧牲,與侵華日軍展開殊死搏鬥,其中以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保衛戰最為著名,留下了「謝晉元與800壯士」的佳話。
淞滬抗戰粉碎日本侵略者「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想。專家指出,在歷史研究中,已知的四行保衛戰歷史影像畫面並不多見。據上海廣播電視台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通過紀錄片「生死地」公開的黑白影像資料,採集自美國、日本、英國等地,其中一段直觀呈現四行保衛戰和市區巷戰的珍貴畫面長達20分鐘,由上海音像資料館新近在美國有關機構發掘,為當時一名美國商人在上海親歷戰事時,運用私家電影器材拍攝而成。
此次上海方面獨家獲得的是膠片修復後轉為數字成像的高清版,並促成其回歸戰事爆發地上海播出。
通過這段黑白影像可以看到,一些中國戰士拿著前端裝有刺刀的步槍,躲在沙袋構築的掩體後向日軍開槍射擊,隨後是日軍向四行倉庫逼近,中國戰士在外圍搭設的路障掩護下,從倉庫內多個位置向日軍射擊,擊退日軍的進攻。
其後還有一段畫面,部分撤出四行倉庫的戰士乘坐在卡車上,道路兩側擠滿了歡呼的民眾。
據上海廣播電視台紀實頻道介紹,紀錄片「生死地」中除了上述珍貴畫面,還將首次呈現由台灣政治大學收藏的陳誠日記原件和淞滬抗戰時期的電報手稿等。
陳誠之子陳履安、白崇禧之子白先勇也通過這部紀錄片專門追述了父輩們的淞滬抗戰經歷。
跨過藍綠與仇日…慰安婦紀錄片 看盡阿嬤辛酸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15966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5-08-12
「慰安婦不是課本上的三個字,她們代表超越藍綠與族群的國際人權議題。」慰安婦紀錄片「蘆葦之歌」昨首映,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表示,希望藉該片讓觀眾了解慰安婦的生命故事,而非糾結在「自願與否」的破碎話語中。
婦援會出資、台灣藝術大學助理教授吳秀菁拍攝的「蘆葦之歌」,十四日國際慰安婦紀念日當天將正式於院線上映。
課綱爭論中,慰安婦議題引起高度關注,昨晚的首映會,包括社民黨主席范雲、時代力量黨主席黃國昌、民進黨婦女發展部主任林靜儀、國民黨婦女部主任王鴻薇四黨代表出席。
二戰期間受徵召的台籍慰安婦約兩千多人,目前僅五位倖存,平均年齡為九十二歲。「蘆葦之歌」拍攝的六位主角,有四位已過世。主角之一沈中阿嬤的孫女谷艾娟,代表「天上的阿嬤」致詞。她表示,外婆個性樂觀、總是鼓勵後輩勇敢面對困難,卻從不透露自己的辛酸過往。看完此片,「我更貼近阿嬤了」。
「正視慰安婦議題,不代表仇日或反日。」康淑華表示,日本民間長期有聲援慰安婦的團體,支援團體代表柴洋子昨來台出席首映。她說,長期和慰安婦阿嬤相處後,一位阿嬤表示「我把你當成好朋友」,讓她熱淚盈眶。
「希望課綱爭議只是一個開始,引導台灣人聽見底層弱勢女性的聲音」,范雲呼籲各黨總統參選人,「若真的在乎歷史,請來看這部片,向選民報告你們的觀後感。」王鴻薇表示,國民黨婦女部已包場,邀新移民一起觀賞「蘆葦之歌」。
黃國昌認為,相對於教科書冰冷的文字,「蘆葦之歌」引領觀眾觀看真實的歷史。
林靜儀則認為,戰爭中婦女往往受到最大的剝削,「蘆葦之歌」代表另一種「轉型正義」,台灣社會不能忽視。
◆ 二戰下的台灣人 相片見時代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15721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15-08-12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殖民政府藉「戰爭美學」將戰爭浪漫化,徵召台灣人上戰場。當年台灣子弟在出征前皆會與家人合影紀念,而這可能是他們生平最後一張合照。這種儀式般的畫面如今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再現。
台灣在二戰期間是日本的殖民地,並成為日本「南進基地」,讓台灣及台灣人捲入這場世界大戰。台史博目前推出「二戰下的台灣人」特展,除了展示戰時動員外,更關心當時台灣人的想法、苦痛與記憶,戰時生活的影響與改變。
台史博指出,二戰期間,日本殖民政府開始徵調台灣人擔任軍夫、軍屬,之後並塑造台灣年輕人志願從軍的志願兵熱潮。當中雖有人被迫從軍,但也有許多人是受到軍國主義宣傳的「戰爭美學」影響而從軍。當時,戰死被宣傳為「如櫻花般墜落」來感動年輕人。
也有人為與日本人平起平坐或是在皇民化運動下受「愛國心」驅使志願從軍。出征前全家合影則是出征家庭的共同儀式。台史博典藏的東勢子弟入伍前家族合影即是時代寫照。
此展同時呈現一張日、滿、中攜手復興亞洲的宣傳海報。眼尖的觀眾會發現,海報由李香蘭、白光等大明星「代言」。台史博提出,1940年日本提出「大東亞共榮圈」概念,以日本、滿洲國及汪精衛政權下的中國為經濟共同體。
此海報中,即由奧山彩子代表日本、李香蘭代表滿州國、白光代表中華民國,海報中也出現三國的國旗。海報中的宣傳詞「綠茶一杯興亞力」對照大明星手捧著茶具,台史博推斷其用途應該是廣告宣傳。
此一特展另呈現皇民化運動時期,台灣人家中所供奉的日本神道教與漢式神主牌結合的神龕;贈與從軍者眾人簽名祝福的太陽旗、慰問袋;戰死台灣人日本兵林清春的遺物盒等;以及大轟炸底下的台灣影像等。將展至明年2月28日。
◆ 收到抗戰章 老兵淚:中國人很難做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15974
聯合報 特派記者陳言喬/北京─上海報導 2015-08-12
我政府製作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章,最近已陸續寄抵大陸各老兵手中,部分老兵收到後,感動地流淚說政治太複雜,「中國人很難做」。
本報為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七月初出版「被遺忘的戰士」一書,書中提到五十多名兩岸抗戰老兵的辛酸故事。我國防部有感於他們為國家的奉獻與犧牲,主動為書中的廿五名大陸老兵及其家屬寄送抗戰紀念章,其中第一批已寄達大陸。
謝晉元的兒子謝繼民昨天收到抗戰紀念章,十分驚喜與激動。他說,這枚紀念章是對他父親、謝團長最好的紀念,也是對他們家族的歷史傳承,在謝晉元以及無數官兵的犧牲下,中國不會亡,中國戰勝日本,讓國家民族存續,他會把紀念章掛在父親銅像上。
謝繼民並立即提筆寫信給馬英九總統,感謝馬總統對抗戰老兵的關愛。
另一名收到抗戰紀念章的是寧波九十五歲老兵祝仁波,他收到後不斷掉淚,「國民黨承認我,沒有忘記我」,但往事不堪回首,等了七十年等到這一天。
他說,他很欣慰,但他的兄弟都走了,只剩他一個人了。他們這一代人生不逢時,因為政治太複雜,「中國人很難做」,他希望國家(兩岸)不要再有戰爭。
另外,上海為紀念「八一三」淞滬會戰及今年抗戰勝利七十周年,耗資兩億人民幣的上海四行倉庫重現抗戰遺跡揭幕典禮,明天(八月十三日)在上海舉行,整個四行倉庫回復原有面貌,包括外牆的日軍砲彈彈痕等,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主持揭幕儀式。中共總計改建、重修大陸八十處抗戰遺址、遺跡。
◆ 北海30個古窯址 橫跨2千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2000952-260301
旺報 2015年08月12日 (《南國早報》綜合報導)
海上絲綢之路,最初是以絲綢為主,以陶瓷、茶葉等商品為次的海外貿易線路。到8世紀唐朝中葉,瓷器大量出口。到宋代,陶瓷已發展為與絲綢並列的出口商品。以至有中外學者,稱宋以後繁榮起來的中國海外貿易線路為「陶瓷之路」或「絲瓷之路」。
據初步調查統計,北海市(一縣三區)至少有30多個古窯址。上自漢,下至清,時間橫跨2千年。而現在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窯址有9個:上窯、下窯、東窯、西窯、大窯、英羅窯、草鞋村窯、紅坎窯、豹狸窯;有漢、唐、宋、元、明、清等年代的窯址。其中下窯列為省(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其餘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另有如中窯、晚姑娘窯、嶺底缸瓦窯、常樂缸瓦窯等新窯址,是近幾年發現的。
北海的古窯址,大多位於沿海邊沿或江河邊沿,水上運輸方便,瓷土、燃料和釉料都較豐富。不同年代古窯址生產的陶瓷器,除在大陸國內銷售外,也有一部分通過海上絲瓷之路銷往東南亞等地區。(旺報)
※ 相關報導:
* 英羅窯群龍窯 千年後重見天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2000948-260301
從4月25日開始,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和合浦縣文物管理局對英羅窯群遺址中的一座窯址進行搶救性發掘,上萬片古陶瓷片重見天日。經過近兩個月研究,專家初步判定,該窯址是一處五代十國時期的民間瓷窯。
1000多年前的五代十國時期,合浦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港口。這個港口商客雲集,合浦珠、中國瓷從這裡出發,運往東南亞或者更遠的歐洲。在當地民間傳說中,山口鎮英羅村塘尾水庫周圍有72座窯,生產陶瓷和磚瓦。後來,考古學家在該水庫兩岸發現了數座窯址,即為英羅窯群遺址,讓傳說得到了印證。
英羅窯群遺址位於英羅村委東面約300公尺的塘尾水庫東西坡地上。早在1993年5月20日,該遺址群就被合浦縣人民政府確定為「合浦縣文物保護單位」。但由於歷年來的水庫建設,一旁的數座古窯遭到破壞。今年4月25日,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館員蒙長旺帶隊來到英羅村,對其中一座窯址進行發掘。
Z號作戰令:揭開蘇聯紅軍助我抗日秘辛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18309
聯合報 鍾堅/清華大學教授 2015-08-13
八年抗戰期間來華助戰洋人,規模僅次於美軍的是「蘇聯航空志願隊」(簡稱紅軍俄員隊)。蘇聯從蘆溝橋事變後即助我抗日,直到德國侵略蘇聯始收隊返國。在抗戰前期,紅軍俄員隊對最終的抗日勝利,功不可沒!
然而,反共抗俄意識形態與冷戰年代美蘇陣營對峙,國內無人願提及俄員隊的勳業。所幸馬總統打破七十年來的政治禁忌,指示政府洽邀紅軍俄員隊遺族與後人來台,將親頒家屬抗戰勝利紀念章,表彰其助戰功勳,也掀開塵封的俄員隊陣中記事簿。
抗戰啟戰三個月後,我空軍妥善機僅剩卅架,但仍以高昂鬥志迎戰不斷擴軍的千架入侵日機。列強咸認為日軍「三月內亡華」遲早到來,對我國的求助均口惠而不實,唯一的例外,就是亦敵亦友的蘇聯。
民國廿六年抗戰軍興,蘇聯不願見宿敵日本快速襲捲中華全境兵臨中亞國界。八月初日軍入侵淞滬之際,蘇聯即隱密啟動「Z號作戰預備令」:由紅軍王牌飛官雷恰戈夫准將編組五個飛行大隊(含八十架驅逐機與六十四架轟炸機)來華助我抗日,並貸款我採購八個大隊的俄製軍機重新裝備我空軍。
八月廿日雙方簽署《中蘇軍事技術援助協定》,使Z號作戰令檯面化,俄員隊與物資經陸路及海運分別匯集於蘭州及武漢。十月底,軍售我首批二二五架俄製軍機運抵蘭州交機,四五○名蘇聯紅軍與五個飛行大隊所屬軍機,亦塗上青天白日徽,前推至武漢待命,與我空軍遂行聯盟作戰。日軍「三月內亡華」迷夢,從此幻滅。
紅軍俄員隊初試身手是同年十一月廿二日的南京防空作戰。十一架俄員隊戰機攔截來襲日機,打成平手。在地面觀戰的美國顧問陳納德,對俄員隊飛官駕駛伊十六型驅逐機在高空占位、再垂直俯衝以重力加速度輕易尾追低空的日機並擊墜之,印象深刻;俄員隊戰技遂成為四年後陳納德領軍飛虎隊迎戰日機之絕活。唯是役俄員隊涅日丹諾夫中尉,亦成為首位助我抗日殉職的飛官。
另一方面,我空軍感傷於袍澤不斷地成仁,紛紛爭取儘快赴蘭州接裝,駕駛俄製軍機殺敵。很不幸,我空戰英雄高志航上校於同月廿一日在俄製伊十六座機內陣亡殉國!為提升補充軍機效率,雙方決定在新疆哈密設置飛機組裝廠,加快生產我空軍及俄員隊所需軍機,並適時提供最新型戰機投入戰場。
抗戰前期,日軍戰機仍占質量上風,俄製軍機難以招架;惟俄員隊與我空軍飛官膽識過人,充分發揮以少勝多、以智取勝的戰技,廿七年的武漢防空作戰與廿八年的四川防空作戰,戰果豐碩。
民國廿八年九月德軍入侵波蘭,歐戰全面爆發,俄員隊逐批返國備戰;民國卅年六月德軍入侵蘇聯,俄員隊全面緊急撤收,但機留下移撥我空軍。抗戰前四年,俄員隊共派出九批志願隊員合計三六六五人次(含一○九一人次飛勤組員),來華助戰陣亡與公殞者高達二二七人、損耗九五五架軍機。我空軍此期間軍購九○四架俄製軍機、接收俄遺二九五架戰機,惟我空軍的俄製軍機戰損加戰耗,亦高達九三八架。
俄員隊助我抗日四年期間非常低調,儘管與我空軍混編出擊不計其數,但雙方飛官只有公誼,幾無私交;俄員隊的戰術戰法,我飛官亦難窺其堂奧,相關作戰檔卷,俄員隊從不釋出且全攜返國,他們的輝煌戰績向不公布。對神秘的紅軍俄員隊最佳寫照,可用兵聖孫武《孫子兵法》軍爭篇作詮釋:「兵疾如風,動如雷霆;難知如陰,不動如山」。
◆ 抗戰救南京25萬難民 德國後人來台受獎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118360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15-08-13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軍攻陷南京。德國西門子公司駐華代表約翰拉貝、金陵女子大學教務主任魏特琳成立「國際安全區」,共有廿五萬名難民獲救。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馬英九總統褒揚拉貝與魏特琳,並邀請後人來華接受表揚。拉貝孫子湯瑪斯與魏特琳曾姪孫女辛蒂表示,世人應吸取教訓,才能化敵為友。
國際安全區只有四平方公里,卻湧入廿五萬難民。拉貝將自宅也提供難民居住,一度擠了六百多人;他一方面利用德日同盟的關係,阻止日軍侵犯安全區,同時也向撤退到漢口的國民政府求助,採購糧食給難民。魏特琳則在金陵女大設置專門收容女性的避難區,還必須日夜戒備,不斷驅趕意圖闖入強姦婦女的日本兵。
兩人雖然救活大批中國難民,但本身都因義行反遭其害:拉貝於次年三月被召回國,遭到希特勒政府的秘密警察偵訊,並警告他不得繼續宣揚日本在南京屠殺的真相,以免傷害德日兩國的盟邦關係。魏特琳則因為見到太多屠殺與強姦的慘劇,身心俱疲精神崩潰,於一九四一年五月在美國自殺身亡。
一九四五年德國投降後,拉貝因曾加入納粹黨一度被捕,獲釋後根本找不到工作,生活陷入絕境。此時蔣夫人宋美齡打聽到他的消息,便對拉貝提供濟助,也有南京市民捐錢給他,總金額達到兩萬美元,在當時是一筆鉅款。靠著中國友人的報恩,拉貝一家終於活過了戰後的饑饉。
湯瑪斯拉貝說,除了這次來台,他也將於九月應北京聯合大學之邀前往大陸,介紹祖父的事蹟。如果忘記過去的教訓,就沒法接受過去發生的事,也無法與敵人化敵為友。
兩年前曾獲南京市府頒發榮譽市民頭銜的湯瑪斯說,他曾推動南京與日本廣島簽訂姊妹市,不過至今未能如願。
辛蒂魏特琳說,她二○○二年造訪南京,看看太姑母明妮當年努力拯救難民的所在,「我非常以她為榮」。
◆ 耆老翁進文 口述、吟唱泰雅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3000624-260107
中國時報 2015年08月13日 廖志晃/南投報導
原住民利用口述歷史與歌謠吟唱,傳承部族文化,猶如西方的吟唱詩人,現年90歲的泰雅族耆老翁進文,正是箇中翹楚;南投縣文化局長林榮森,12日授予翁進文「泰雅族口述傳統及吟唱」技藝保存者證書。
林榮森指出,泰雅族語「Lmuhuw」是以穿針引線的動作,象徵「話中有話」的敘述方式,在不同的場合、情境,以象徵、比喻的手法串連詞句,並以吟唱方式傳遞訊息。運用這種「深奧語言」敘事,必 須對言語或敘事有獨到領悟,因此,即使在過去的傳統社會也不多見!
居住在仁愛鄉力行部落的翁進文,就具備這樣的天賦,對於祖先遺訓、規範、歷史、地理及生態環境,都了然於胸,而且可以流利的泰雅古調,吟唱族人的遷移史詩,兼具傳統性、藝術性與特殊性。
文化局昨天也邀請文化保存團體─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共襄盛舉,演唱傳統歌謠、八部合音,及傳統祭儀,精彩的演出,獲得滿場掌聲。(中國時報)
◆ 埔里虎頭山 發現千年石棺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6102
自由 2015-08-13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南投縣埔里鎮虎頭山屬於犁頭尖遺址範圍,縣府觀光處正進行簡易遊憩工程施作,前天除草整地時發現一具保存完好的石棺文物,文史工作者簡史朗認為石棺形式與鎮內大馬璘、水蛙窟遺址相似,至少有一千七百年歷史。
於犁頭尖遺址範圍
埔里鎮虎頭山海拔約六百公尺,居高臨下與交通便利,是從事飛行傘休閒運動與欣賞埔里盆地美景的好去處,縣府觀光處爭取交通部觀光局補助六百六十萬元,在「虎嘯山莊」旁國有地增設觀景平台、步道及植栽美化,最近發包動工,年底前完工啟用。
由於虎頭山屬於犁頭尖遺址範圍,雖縣府只做簡易觀光設施,為求慎重以免破壞遺址,由文史工作者簡史朗施工監看,前天下午工程人員在工區整地除草,即發現一具石棺部分露出。
簡史朗昨天詳細記錄,仔細用刷子清除多餘的土石,板岩做成的石棺有明顯大片蓋板、側板,頭尾的端板相距約一百五十餘公分,認為石棺埋葬的應是未成年的小孩,如果再向下挖掘,應該還有底板,雖然上蓋板因土石擠壓而破損,但整體保存仍十分完好。
由於犁頭尖遺址未經正式考古研究,從虎頭山石棺形式與鎮內知名大馬璘、水蛙窟遺址先前出土石棺相似,僅石棺埋葬的方位座向有南北向與東西向的差異,大馬璘、水蛙窟兩遺址的年代約在三千五百、四千年前至一千七百年前,簡史朗認為犁頭尖遺址的文物應該也至少有一千七百年歷史。
記錄後將直接回填
簡史朗表示,虎頭山曾在民國八十五年計畫興建勞工育樂中心,當時地方文史工作者即呼籲做好遺址保護,也曾在目前施工的範圍內發現一具石棺,當年採取現地回填,可惜現場的文化層已遭嚴重破壞,位於更下層的石棺才會在僅做除草整理時就已露出,因此這具石棺在完成記錄後,直接覆蓋不織布等材質再回填妥善保護。
戴妃車禍 女王:煞車被動手腳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125144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15日電 2015-08-17
英國已故王妃戴安娜車禍逝世即將屆滿18周年,王室傳記女作家蘇爾德(Ingrid Seward)將於本月底推出新書「The Queen`s Speech」,書中不但描述戴妃與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婆媳關係由親密變成疏離,更首次接露女王得知車禍消息後,竟脫口說出「一定有人對煞車動手腳,塗了一些油」。
英國每日郵報引述新書指出,年僅19歲的戴安娜1980年首次到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讓查理王儲為之傾倒,一眾王室成員尤其女王也對她讚不絕口。女王還寫信給友人稱:「她(戴妃)是我們其中的一分子。我很喜歡她家的三姐妹。」之後更嫁入王室,成為英女王的媳婦。
但書中說,婆媳兩人不如表面上那麼和諧。起初女王理解戴安娜未適應王室成員的身分,便嘗試建立良好親密的婆媳關係,然而戴安娜並不領情,兩人之間出現嫌隙。女王覺得戴安娜有點天真,只看到眼前事,缺乏長遠目光。
戴妃本已不習慣王室的繁文縟節及嚴密保安,更承受不了過多媒體關注,加上與查理的婚姻不美滿,使她與丈夫及女王的關係惡化。戴妃跟女王已找不到可聊話題,她甚至編造藉口,虛構不存在的朋友來逃避女王的邀約。這段童話式婚姻最終在1992年寫上句號,女王當時表示「這是對各方最好的結果」。
離婚後,媒體仍對戴安娜窮追不捨,戴安娜終在1997年8月31日於巴黎因躲避狗仔隊時撞車身亡。新書透露,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度假的女王接到車禍噩耗時,第一個反應是難以置信,她以為戴妃只是受了重傷,不相信她會身亡。據在場一位目擊者透露,女王聞訊後大聲道「一定有人對煞車動了手腳」。蘇爾德形容這驚人一語反映婆媳關係「複雜且異常」。
當時女王因無指示白金漢宮下半旗而捱批,書中指女王對此極為不解,又指當時沒即時返回倫敦,是想讓年幼孫兒避開公眾目光,慢慢接受母親離世的噩耗。
◆ 溥儀盜賣清宮珍寶 流落天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17000799-260301
旺報 2015年08月17日 資料來源/今晚報(孫琪)
末代皇帝溥儀在天津居住長達7年之久,其間有幾十件珍貴文物流落民間。幸運的是這些珍寶遇到了許多無私的收藏家,被盡心竭力地保護起來,最後捐獻給了國家,讓舊日宮廷珍藏為百姓所欣賞。
前不久我去了故宮武英殿,參觀今年第一期的「故宮藏曆代書畫展」。其間展出一幅南宋畫家李唐繪製的《采薇圖》。此畫創作於李唐晚年,當時正值金宋交兵,金人俘獲了一大批原供職於宋代宮廷中的畫家,李唐就是其中的一位,金人對他禮遇有加,但在去往金國的途中,李唐逃跑了。通過這幅《采薇圖》,李唐抒發了寧死不做貳臣的一種氣節。李唐是「南宋四大家」之首,其傳世畫作極少。
400元人幣 收了幅曠世之寶
這使我想起在天津,也收藏了一幅李唐的傳世名畫《濠梁秋水圖》,此畫又名《濠濮圖》,顧名思義描繪的是安徽鳳陽濠水、濮水一帶的景色。此畫傳承有序,先後經明代安國、項子京,清代宋牧仲、李鳳池、陳定等人鑑藏,曾入藏清乾隆內府,最後被末代皇帝溥儀盜運出宮。
這幅畫被溥儀盜出後販賣到民間,那麼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呢?那是20世紀60年代的一天,當時還是學徒工的陳志輝和往常一樣,早早來到天津市文物公司和平路門市部,打掃完衛生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沒過多久一個四川口音的客人拿了一幅尺寸不大的手卷來到了門市部,雖然陳志輝不是專家,看後也覺得這幅畫絕非普通文物,於是趕忙請來了文物公司的老師傅鑑定。在幾番商量後,最終以400元人民幣的價格從這位客人的手中收購了下來。後來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就這樣入藏到了咱們天津博物館。
其實,像《濠梁秋水圖》這種當年溥儀盜運出宮,顛沛流離最後輾轉留在天津的珍寶還有很多。
清帝退位後,溥儀深知自己已不再是紫禁城的主人,一旦有一天離開這裡,以後生活又將怎麼辦?於是從1922年7月13日開始,溥儀開始了有計畫、有預謀的「盜寶」活動。他以「賞賜」為名,將大批宮中珍寶通過其弟溥傑、溥佳帶出皇宮。
1924年冬,馮玉祥打到紫禁城,責令溥儀立即出宮。溥儀被逐出皇宮後,先住進了醇親王府,20多天以後又躲進了日本公使館,1925年2月24日,溥儀化裝從北京逃至天津日租界,在日本員警的護送下,在舊臣張彪的私宅張園安頓下來。
皇宮珍寶 搬走七、八十箱
人安頓下來了,寶貝也不能忘了。這些盜運出宮的珍寶,也由北京醇親王府裝了七、八十口大箱子,通過鐵路轉運到了天津英租界13號路166號樓的洋房中。兩年後溥儀才搬至乾園(今靜園)居住。
溥儀在天津生活的7年中,陸續以不可思議的低廉價格變賣了幾十件盜運出宮的珍貴文物以維持原來的奢靡生活。遺留天津較為名貴的眾多清宮珍寶中,大部分都是這個階段流入到市場的。「九一八事變」後,在天津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的策畫下,溥儀被挾持到長春,出任偽滿洲國皇帝,這些珍寶也被日本關東軍參謀吉岡安直全部運往東北,存放在長春的偽皇宮「小白樓」長達13年的時間。溥儀帶著這幾十箱的珍寶在東北又幾經輾轉,不過好在最後這些珍寶被成功截獲,沒有流失到國外。1949年7月7日,被轉入東北博物館(現遼寧省博物館)珍藏。
當年由溥儀盜運出紫禁城,散落在天津的那些珍寶,大多也比較幸運地有了好的歸宿,入藏到了天津博物館收藏。比較知名的是「祺皇貴太妃之寶銀璽」,這是天津博物館收藏的唯一一方清代後妃印璽。「祺皇貴太妃之寶銀璽」是宣統皇帝為皇祖重制玉冊,改鐫玉寶時所制的銀印璽。這枚印璽反映了清王朝的後妃用印制度,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是研究清朝歷史的重要物證。天津文化局於1958年撥給了天津藝術博物館(現天津博物館)收藏。
溥儀盜運出宮的書畫,大多為手卷,為了方便攜帶。在天津博物館,有一幅長達17米的手卷──《萬笏朝天圖》。這幅畫為絹地金碧青綠山水畫,畫中描繪一派江南美景,繪有各類人物2000多個,包首篆書《萬笏朝天圖》,卷首鈐印「宣統御覽之寶」印璽。由此可知,這幅畫應該是清宮舊藏。
國寶名畫 無私捐贈國家
據專家分析,《萬笏朝天圖》很有可能是蘇州民眾為迎接乾隆皇帝到來,提前進行的彩排演練的場景,而非正式場景。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表現乾隆南巡題材的珍貴畫作。
如此名作在民國年間,被溥儀以極低價格賣到民間,後來被陳大有、徐國端夫妻收藏。1958年,因工業部門缺少資金,國家動員收藏家們把文物交售給國家,銀行貸款給工業生產部門。因此天津許多愛國收藏家紛紛回應,其中就有陳大有、徐國端夫婦,於是咱們就在天津博物館見到了這幅珍貴的《萬笏朝天圖》。(旺報)
張純如:我算什麼?只是看檔案而已
http://udn.com/news/story/8535/1148472
聯合報 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 2015-08-27
第一本以英文撰寫「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的已故作者張純如,獲馬英九總統頒發褒揚令,她的父母張紹進、張盈盈昨天接受聯合報專訪表示,張純如看了太多日軍殺人強暴檔案,身心壓力極大,她曾問女兒,「妳還要寫嗎?」張純如說,「當然要寫,我算什麼?我只是幫她們看檔案而已!」
張純如的書中提到一名倖存者的慘痛遭遇,當年廿五歲的唐順山是鞋匠學徒,被日本人抓到一個大坑邊,經歷一場「殺人比賽」。士兵用大刀砍下俘虜的頭,另一個士兵撿起人頭,扔成一堆;有孕婦拚命抓打企圖把她從人群中拖出去強姦的日本兵,沒有人出來幫她,最後日本兵殺死她,並用刺刀挑開她的肚子,挑出一個蠕動的嬰兒。
唐順山被埋在屍體下,一小時後屠殺結束,日本兵用刺刀在屍體上亂刺,確保沒人活下來;他強忍五次利刃的刺殺,昏了過去,最後倖存下來。日本兵在南京殺人如麻,活埋、火燒、開膛、砍頭、肢解、用坦克輾壓、用俘虜進行刺殺練習等,甚至將受害者浸在酸液中。
張純如於一九九七年完成此書並獲獎無數,七年後舉槍自殺。母親張盈盈書寫「張純如:無法遺忘歷史的女子」追憶愛女。
張盈盈說,女兒就是太認真投入,身心產生極大壓力,晚上睡不著、作噩夢、大量掉髮。但女兒自殺絕非為此書,「她始終以此書為傲!」追索女兒最後人生,主因當時書寫二戰美軍在菲律賓的壓力,加上體力透支,又聽醫囑服了不適華人的過量鎮靜劑,「突然崩潰了」。
「每次想到她去世就好像又揭一次傷疤,血還在流。」張盈盈說,揭傷疤很痛,她仍寫書追憶女兒,原因是有人草率指張純如很早就有精神疾病,「我很生氣,完全不了解純如」,女兒最注重真理,竟被人誤解,「我一定要出來講。」
張純如曾寫過「日出」及「肥皂泡」 英文詩。張盈盈說,「從很絢麗到突然消逝,她一生像詩,一生很美麗,卻在最輝煌時突然不見了。」
「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在美國暢銷,影響深遠,國會通過要求公開日軍暴行資料的法令,獲當時美國總統柯林頓簽署,更讓許多「重歐輕亞」的國會議員改變態度。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寫史基因…5歲純如 黏爸爸問抗戰
http://udn.com/news/story/8535/1148467
張純如因耳濡家族二戰逃難經歷,動念書寫南京大屠殺,將寫作成就推至人生高峰,卻也因執著寫作而自我結束一生;讓人動容的是,曾是知名物理及生化學家的張純如父母,扛起女兒遺願持續奔走,只求「日本政府一個道歉」。
了解張家背景即不難理解,為何出生在美國的張純如會對南京大屠殺會產生書寫興趣。其父張紹進、其母張盈盈自小即在重慶躲日軍空襲,聽多了在黨國任職的父執輩對南京大屠殺的敘述;張盈盈的父親張鐵君,更是當年知名政治評論家。
張盈盈回憶,張純如從五歲開始即展現強烈好奇心,不時要張紹進講述對日抗戰逃難情事,還有著異於同輩的個人想法,「或許張家都有著寫作及追求歷史真相的基因」。
* 日本無心…被迫道歉 說千次都沒用
http://udn.com/news/story/8535/1148468
「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作者張純如的父母張紹進、張盈盈昨天接受聯合報專訪表示,日本政府應參考德國,誠心為二戰暴行道歉,這也是張純如生前所力主的,「若無誠心道歉,如何療傷止痛?」
◆ 2000年漢朝雞蛋怎拿?考倒專家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148920
世界日報 北京27日電 2015-08-27
中國考古隊員在貴州清理一座2000多年前的漢代墓葬時,發現陪葬品不但有陶罐,上頭竟然還有雞蛋!不過,要如何完好無缺的拿取這顆歷時2000年的雞蛋,難倒這群考古人員。
貴陽晚報報導,一群考古隊員24日在赤水河邊的黃金灣遺址清理一座漢代墓葬,發現大量陪葬的陶罐,以及部分動物骨骼。令人驚奇的是,在墓內右側的陶罐上發現一個略成黃色的圓球。
考古隊現場負責人張改課說,當時毛刷輕輕一碰,圓球的表面就破了,經過反覆比對後,才確定這是雞蛋。不過因為埋在地下時間太久,又曾受到垮塌的泥土損傷,蛋黃、蛋清早已不見,不過蛋殼裡充滿泥土,讓蛋殼完整保存。
報導指出,這顆雞蛋不但是貴州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雞蛋,在中國以往考古經驗也不多見。此前,河南、山西、重慶等地報導過發現陪葬雞蛋,且均為漢代墓葬。
據了解,這顆雞蛋體積比現在市場賣的小,大小與土雞蛋差不多。
張改課說,漢代人視死如生,除了將生前用具燒成陶製品陪葬外,也會將生前吃過的食物例如五穀雜糧等隨葬,而雞蛋可能是陪葬品之一。
報導說,這顆雞蛋非常脆弱,稍微碰觸就會碎裂。如何完好取出這個雞蛋,張改課表示,目前還在研討中,因為傳統的石膏包裹法很難在取出後,做到無損分離,而且就算取出了,如何保存也是需要研討的。
另外,考古隊員懷疑,在該墓陪葬的眾多陶罐中,或許還有雞蛋存在。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