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9

當債務淹沒國家

◆ 全球債務危機 上演「三部曲」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321297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報導 2015-11-18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封面故事報導全球債務危機「三部曲」,從美國「金融海嘯」,到「歐債危機」,現在輪到新興市場,而經濟減緩帶來的全面痛苦還在後頭。

經濟學人指出,「債務三部曲」整個周期都開始於資金跨國流竄,壓低利率,刺激信用擴張,負債壓力加重。這次新興市場債務危機雖不如1990年代那樣慘痛,但遭受的衝擊仍將比目前所預期的更為嚴重,並削弱世界經濟成長。

經濟學人並將新興經濟體分成三類。第一類國家將出現較長期的宿醉,但不會心臟病突發,例如南韓及新加坡。中國亦然,不但擁有鉅額的經常帳順差,且外匯存底達3.5兆美元,政府有能力對負債機構紓困。經濟成長會被削弱,但能夠以拖待變。

第二類國家最糟。巴西的公司債市場從2007年來已擴大12倍,經常帳又有逆差,加上政治癱瘓,財政缺乏彈性,使投資人毫無保障。馬來西亞銀行業承受鉅額外債,且家庭的「負債/所得比率」更居所有新興市場之冠,外匯存底也較薄弱,經常帳順差預料將萎縮。土耳其既有經常帳逆差,通膨及外幣債務又高,而里拉劇貶更使經濟雪上加霜。

第三類國家中,包括一些能逃過嚴重衝擊者,例如印度,情況比其他大型新興經濟體健康。



◆ 去年全球恐攻經濟代價 超越911
http://udn.com/news/story/8988/1321300

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 2015-11-18

當全球仍在為巴黎13日爆發的恐怖攻擊哀悼之際,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公布的報告顯示,全世界去年為恐怖主義所付出的經濟代價,為2011年911事件以來最高。

經濟與和平研究所最新的年度全球恐怖主義指數指出,全球去年已為恐怖主義行為付出高達529億美元的經濟成本,規模相當於保加利亞一整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總值,甚至高於911事件後造成的515.1億美元經濟成本。去年全球因恐攻而喪生的人數,也比前年增加80%至3萬2,658人。

為了計算恐怖主義造成的經濟成本,經濟與和平研究所計算因自殺炸彈等攻擊活動而受損的建築物價值、以及人員死傷帶來的醫療成本及收入損失。不過,該組織並未列入維安人員增加、保險費提高或在攻擊後封鎖城市的成本。

這份報告也並未涵蓋巴黎恐攻所造成的影響,這起13日發生的攻擊事件所衍伸的成本,將計入明年數據。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起法國查里周刊遭攻擊後、就迅速發生的歐洲近十年最嚴重恐攻事件,將對歐盟產生立即性的經濟影響。

經濟與和平研究所執行長基利亞(Steve Killelea)說:「這次的(巴黎)恐攻將對法國本季GDP產生影響,因為光是當局封鎖城市(假設48小時)就會造成損失,接著還有持續產生的影響…特別影響歐洲人民可以自由移動的原則,也使目前的生產力降低。」

※ 911 發生在 2001 年。



◆ 信用卡交易 邁向代碼化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321483

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5-11-18

避免信用卡網路盜刷,金管會銀行局昨(17)日表示,今年底將陸續有銀行申請推出信用卡交易「代碼化」的行動支付技術,避免卡號在傳輸、授權過程中被盜刷。

信用卡交易代碼化是指,將信用卡卡號儲存在雲端,交易時將雲端會下載一組代替信用卡卡號的虛擬代碼(且每次代碼不一樣),來和商家傳遞交易訊息,類似棒球比賽中,教練打給球員的暗號,只有建置在商家的系統與銀行知道,暗號背後代表的是什麼。

聯卡中心統計,去年信用卡網路詐欺交易金額4.62億元,金管會表示,這並不是實際交易損失金額,主要是去年國內金融機構發行的信用卡,遭人在國外網站盜刷,導致詐欺金額偏高。

金管會表示,為減少信用卡卡號外洩的風險,未來行動支付會朝「信用卡交易代碼化」方向發展,當民眾使用手機交易時,從雲端下載一組虛擬代碼,透過此代碼與商家傳遞交易訊息,商家無法接觸到消費者卡號,預防卡號外洩。

※ 相關報導:

* 防網路盜刷 手機信用卡年底上路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320740

金管會昨天表示,為有效防堵「網路盜刷」信用卡詐欺,手機信用卡交易「代碼化(Tokenization)」已納入安控基準,未來銀行以HCE(主機卡模擬)方式發行「手機信用卡」,在線上傳輸過程中,會全以「代碼」取代信用卡卡號,讓民眾網購交易更安全。

* BitoEX、全家聯手 導入比特幣錢包
http://udn.com/news/story/6/1321662

幣託科技公司(BitoEX Technology Company)宣布與全家便利商店聯手,即日起,台灣全家旗下近3,000家便利商店導入「BitoEX比特幣錢包」,全球消費者只要使用BitoEX比特幣錢包就能在台灣全家便利商店消費,預計新的合作將吸引國際背包客、自助旅行者、外籍商旅人士以及全家消費者,雙方將因此成為在亞洲最大比特幣實體通路的商家。

新工業革命

8 則留言:

fsj 提到...

與美較勁 習:快建亞太自貿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9000928-260301

旺報 2015年11月19日 記者許昌平/綜合報導

APEC(亞太經合會)領袖峰會18日登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專題演講時,除允諾建構開放型經濟,大幅減少外資准入限制外,高聲呼籲要加快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建設,同時他還強調願同各方盡早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談判,加快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

習近平18日應邀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以《發揮亞太引領作用應對世界經濟挑戰》為題進行演講。習近平還暗喻《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TPP)引發碎片化擔憂,要加快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以最大程度增強自由貿易安排的開放和包容性。

與美倡議TPP 互別苗頭

今年10月時,全球12個國家簽署了由美國主導的TPP,18日登場的APEC峰會,美國總統歐巴馬與TPP另11個參與經濟體的領袖會面,他讚揚TPP是「有史以來完成的最高標準、最進步的貿易協定」,中美二國領袖頗有在各自支持的FTAAP及TPP倡議上,互別苗頭、隔空較勁。

習近平指出,去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在北京啟動了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他話鋒一轉,指新的區域自由貿易安排不斷湧現,引發大家對碎片化傾向的種種擔憂。因此,他除了呼籲要加快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外,還將加快推進高標準自由貿易區建設。

外資准入 陸大幅鬆綁

包括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談判已接近完成,即將發揮其積極效應。中澳、中韓自由貿易協定有望於年內生效,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同時大陸還願同各方儘早完成RCEP的談判,加快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

習近平說,目前世界經濟復甦基礎仍不牢固,要解決世界經濟深層問題,單純靠貨幣刺激政策是不夠的,必須下決心在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而大陸經濟儘管面臨複雜的內外部環境和較大的下行壓力,但機遇也是前所未有。

他並表示,「一帶一路」得到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回應和參與,勢頭已起,效應初顯。預計亞投行將於年底前正式成立,打造新型投融資平台,為一批重大專案提供融資支援。他並強調,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不會變,將繼續推進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大幅減少外資准入限制。

※ 相關報導:

* 台入TPP 習:可務實協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9000920-260301

蕭萬長表達我方積極參與區域經濟的意願,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習近平善意回應,表示了解台灣方面的關切,兩岸在共同政治基礎上,可務實協商。



◆ 全球首創…比特幣錢包 超商嘛ㄟ通
http://udn.com/news/story/9020/1323882

2015-11-19 04:41 聯合報 記者陳景淵/台北報導

全球首創,比特幣錢包可在便利商店消費。全家便利商店昨天宣布,與幣託科技合作導入BitoEX比特幣錢包,透過便利商店的事務機可將比特幣兌換成一百元或兩百元的商品券,再以商品券兌換商品,是「以物易物」的交易。

全家指出,目標客層非國內消費者,鎖定國際背包客、自助旅行者、外籍商旅人士。由於全家為首發實體店家,一旦發展成熟有機會成為亞洲最大比特幣實體通路商家。

不過,消費者仍無法在便利商店直接購買比特幣,或是使用比特幣消費。全家採用的是「紅利贈禮」機制,消費者在幣託科技的官網,可透過比特幣購買全家商品券,購買後會獲得一組代碼,在全家的事務機(FamiPort)輸入代碼,即可兌換面額一百元或兩百元的商品券,再憑此券兌換商品。

全家表示,去年九月和泓科公司合作,推出比特幣儲值服務,「代收代繳」模式。此次合作的幣託科技,為泓科公司的子公司,與全家合作一年後,再推比特幣支付功能。

全家統計,用比特幣錢包支付已於今年九月上路,至今約兩個多月,有五百人次使用,使用量不高,消費者多數為遊戲玩家,兌換的商品主要是現煮咖啡。

幣託科技執行長鄭光泰說,去年投入開發比特幣區塊鏈科技、國際清算機制與幣託比特幣錢包等應用。這次全家導入BitoEX比特幣錢包進行國際金流支付整合,零售產業成功結合金融科技,具革命性創新。

鄭光泰說,BitoEX是具有國際清算能力的金融科技公司,PayPal在台灣境內支付功能受到影響後,BitoEX比特幣錢包提供的國際清算與安全支付兼具的強大功能,讓台灣消費者多一個支付選擇。幣託成立近兩年,現已著手進軍東南亞市場布局,擴大比特幣使用版圖。

※ 相關報導:

* 比特幣成IS工具 G7擬加強管理
http://udn.com/news/story/8988/1324496

德國「明鏡周刊」報導,七大工業國集團(G7)計畫加強管制比特幣等數位貨幣;伊斯蘭國(IS)疑似利用比特幣秘密轉移資金。

fsj 提到...

經濟/金磚春夢?─《泡沫經驗學》的深度解讀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32610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1-20

不久前,高盛關閉了連年虧損的「金磚國家(BRICs)」基金。2001年時任高盛首席經濟學家的吉姆.歐尼爾,結合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四國的英文字母開頭,組合成新興市場投資關鍵詞「金磚四國」,吸引大量資金湧入,如今風光不再,高盛這檔基金目前距離2010年的鼎盛時期,資產縮水了88%。

根據10月份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指出,新興市場經濟體表現普遍疲弱,其中又以俄羅斯和巴西衰退最為嚴重,增長率分別由去年的0.6%與0.1%,大幅調降到今年的負3.8%及負3.0%,中國大陸今年估計也將跌破7%,只有印度尚佳,估計明年為7.5%,全球最高。表面上看,「金磚」盛名,成也高盛,敗也高盛;但其實骨子裡另有邏輯,應該是:成也泡沫,敗也泡沫,盛衰之間其實就是一個泡沫接一個泡沫演變的過程。

就從世紀初的2000年談起,當時,美國華爾街的網路泡沫破滅,那斯達克從1995年的不到千點,上升到2000年的5,000多點,然後爆破,暴跌至不到2,000點。美國聯準會立即大幅調降利率,初步穩住了金融局勢,未料2001年爆發911事件,讓原本應該恢復調升的利率,反而還要調降,這就開始醞釀出了一個美國幾十年罕見的房市泡沫,這個泡沫持續到2007年發生次貸危機,並進一步觸發了一年後的世紀金融海嘯,除導致全球金融危機外,還造成實體經濟的急遽收縮。全球貿易、增長、就業全面下行,此時,中國宣布保8,作全球中流砥柱。保8的財政政策是高度擴張的4兆人民幣的公共支出,貨幣政策也是銀行新增貸款100%激增。保8成效雖然達標,而且也對拉動全球需求作出重大貢獻,但也為中國自身創造出了巨大的泡沫,具體表現在產能過剩、空屋「鬼城」及龐大的地方債務之上。

中國泡沫在對全球經濟作出貢獻中,受惠最大的是巴西、俄羅斯等資源輸出口國。也就是說,中國保8也等於是保住了這些國家的快速增長,呈現出一片繁榮,於是也就歪打正著成就了高盛「金磚國家」閃亮招牌。換言之,中國泡沫同時醞釀出了以巴西、俄羅斯為主的資源國家的泡沫;但美好的篇章到此為止。

2008年爆發的金融海嘯雖然幸運地避過了經濟大蕭條,然而奇怪的是,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在超常規的一再量化寬鬆(QE)政策下,實體經濟卻仍欲振乏力,有極大的可能已進入「長期增長停滯」階段。與此同時,2012年大陸換屆之後上台的習、李執政當局,也意識到了之前過度擴張政策造成的諸多後遺症,決定改弦易轍,在穩增長的同時,更致力於全面深化改革,決不重蹈一味追求高增長的覆轍。於是,影響所及,全球需求普遍收縮,資源國首當其衝,其中巴西、俄羅斯更正式進入負增長階段,曾叱吒風雲的「金磚國家」頓時失去了光彩,回顧往昔,猶如一場春夢。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泡影與夢幻,原本一回事,於是,泡沫的結果,到頭來春夢一場,也理所當然。泡沫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其邏輯歸納起來不外數條:凡市場經濟必有泡沫;凡泡沫必會破滅;凡任何一個泡沫,發展的時間愈久,規模愈大,則一旦破滅,造成的傷害就愈大,調整所需的時間就愈久,為調整而付出的代價就愈昂貴;凡任何一個泡沫,往往只有到它破滅時才知道它原來是一個泡沫。是以無論就一個國家,或對整個國際社會而言,既然都已經走上了市場經濟,那麼對《泡沫經濟學》的基本邏輯就不可不知,才能未雨綢繆,或一旦發生了,可以將損害控制在最小。

「金磚春夢」現象,對全球及各國還是具有啟示意義:別再被泡沫所迷惑了;搞經濟還是得務實,多從生產力及創新上努力才是。



◆ 金融帳連21季淨流出 累積逾7兆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1000060-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21日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淨流出大增!中央銀行昨(20)日公布第3季國際收支,金融帳連續21季淨流出,續創史上最長淨流出紀錄,第3季淨流出金額161.5億美元,已連續9季淨流出都超過百億美元,且累計淨流出金額增至2,197.6億美元,約合新台幣7.28兆元。

央行統計顯示,金融帳前3季合計淨流出507.9億美元,顯示資金外流居高不下,相較於去年全年淨流出527.8億美元相去不遠,更連續6年淨流出大幅增加;尤其累計2010年第3季起至今,連21季金融帳淨流出金額,已逾外匯存底4,263億美元一半,試算約可興建近16條高鐵或125棟台北101大樓。

央行官員指出,第3季金融帳持續淨流出,主要因保險公司投資國際債權證券增加,但觀察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大多呈現淨流出現象,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韓國、德國等皆然;統計至2014年,國際投資部位(IIP)對外淨資產國家排名,台灣為第4,前三名依序為日本、大陸、德國等,代表淨流出非台灣獨有現象。

金融帳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及其他投資,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分別淨流出33.2億、226.6億美元、更創下歷年新高紀錄。央行官員表示,第3季居民對外證券投資在保險業大舉投資海外,淨流出141.3億美元,且非居民證券投資的外資投資台股也從上季淨流入31.3億美元,轉為淨流出85.3億美元,主要是受到美國聯準會(Fed)升息預期影響,外資轉匯出,其實這是亞洲新興國家普遍發生的共同現象。

央行官員特別說明,經常帳中的旅行收支,第3季逆差4.78億美元,相較於第2季逆差7.08億美元,已呈現縮小;分析主要原因,第3季來台旅客成長5.5%,其中陸客增加6.78%,尤其日客減少幅度降至僅1.02%,遠低於上一季的4.34%,另外,韓國旅客持續大幅成長23.7%。

國際收支是由經常帳、金融帳及資本帳所組成,主要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對外的商品、服務、所得、移轉和資本交易;第3季經常帳順差為196.7億美元,金融帳淨流出161.5億美元,國際收支綜合餘額順差(反映在央行準備資產增加)為56.9億美元。

※ 相關報導:

* 貨櫃也走弱 全球經濟不妙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328347

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第4季旺季不旺,貨櫃海運景氣同樣疲弱不振,第3季旺季效應完全失靈,運價也慘摔至歷史新低。海運業是總體經濟櫥窗,此次散裝、貨櫃景氣同步走弱,法人憂全球經濟不樂觀。

* IS恐攻 歐洲商品快斷鏈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326135

英國特許採購和供應學會(CIPS)警告,中東伊斯蘭激進勢力崛起及歐洲國家重啟邊境管制,正擾亂供應鏈、增加企業成本。

CIPS指出,商品價格不穩、俄羅斯愈加獨斷以及伊斯蘭國(IS)跨境攻擊,都提升斷鏈風險。



◆ 聯合筆記/中國經濟 狼煙四起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26235

聯合報 李春 2015-11-20

前些日子到一個中國特區城市,那兩天是其一年一度最大的會展期,但市面沒有往年的旌旗飄飄。

晚上跟當地的朋友聊天,朋友是香港公司派去的總裁,問起市面狀況,他用了一個詞,說「狼煙四起」。

這「狼煙四起」的形容,令人不信,因為在報紙上看去,這個城市是中國樓市漲得最瘋狂的城市,今年以來樓價已升了五成以上。那麼多人搶樓,經濟能不好?

朋友舉了兩個例子,一是該市一個名為「某某一號」的高檔餐廳,商場豪客最多,但最近客人一天比一天少,本來應當旺的午市,一中午加上他只有三桌客人。二是該市一個有名的珠寶市場,最近傳出老闆跑了,市場關閉的消息。那老闆不是市場中開店的小老闆,而是開這市場租店給人的大老闆。

朋友認為,這兩個例子,反映該市經濟出了大問題,花錢的老闆們不是縮頭縮腦,就是捲席而逃。

而在全中國大城市,一說經濟實力,這城市是四中之一,經濟增長數字還很不錯,那不是狼煙四起是什麼?

不僅這個城市的經濟狀況令人不明就裡,整個中國的經濟也令人百思難解。近日來,北京等地都有不少的經濟論壇、峰會之類舉行,由於時近歲尾,講的多是中國經濟,不是今年結果的分析,就是來年走勢的展望。

而在這些會上傳出的風聲,絕對是針鋒相對,那不是說官方背景學者,與所謂非建制派學者的對立爭議,而是混戰,比如有個論壇上,一位中共中央黨校的學者,點名道姓地批北京大學的林毅夫。林是被納入官方建制的學者,其主要觀點,本來是中共領導人最愛聽的,中國經濟還要高增長十幾二十年。

今天的中國經濟學界,最大的不同,就是悲觀派居多,成了主流。有位經濟界人士說,中國經濟危機重重,哪裡是狼煙四起,直接就是十面埋伏,包括那生產過剩的危機、經濟衰退的危機、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生態危機、資源危機等等,還有個新加的叫人口危機。

面對經濟問題,中共領導人最近不大講宏觀調控了,而是直接用結構調整來定位。

有經濟界人士認為,那是因為所有的宏觀調控政策,都遭遇到尷尬,中國經濟面對著「結構性困境」。但對結構性問題,智庫出招也五花八門,有要求以解決人口問題開刀的,有認為還是推大規模城市化有用。

fsj 提到...

話題-韓國創造經濟 行不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0001093-260202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20日 譚淑珍

編按: 韓國完成與歐盟、美國及中國的自貿協定(FTA),成功地打開出口市場大門,擴張經濟舞台後,「創造經濟」(Creative Economy)與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是韓國經濟戰略的下一步:鞏固國內產業的實力。本報特別製作「韓國,『創造經濟』行不行?」專題,以韓國「創造經濟」強調創新、創業策略為借鏡,供國內各界思考。

時間:2015年10月 場景:台北與首爾

以打造「台北小矽谷」為目標的「台灣新創競技場(Taiwan Startup Stadium,TSS),在「管爺」走了之後,花博園區的創業基地也沒了。

當場景換到韓國首爾。在江南區德黑蘭「Startup一條街」,以「亞太矽谷」為野心而打造的TIPS(Tech Incubator Program for Startup)Town的創業基地,是一棟、一棟又一棟的拔地而起...。

「現在不只是韓國年輕人創業、也是投資韓國新創事業、投資韓國的最好時機,因為我們有『創造經濟』(Creative Economy)的支持」,韓國投資促進局長韓基元在首爾召開的「2015外資投資周」開幕典禮上,向來自全球650多位企業家、創投業者自豪宣示:「Invest Korea Invest Success」。

身處2015年的韓國,經常會聽到兩個關鍵字:創造經濟與2018平昌冬季奧運。如果說,韓國是以自貿協定(FTA)為主,打開了韓國大門,也擴張了經濟舞台;創造經濟與2018平昌奧運,就是韓國經濟戰略的下一步,以2018年平昌冬奧為舞台,以創造經濟為引擎,再創韓國經濟奇蹟。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產業通商資源部投資政策官金榮三感到驕傲的指出,「我們將向全世界『Show』出我們的5G技術。我們將引領5G時代!」

2018平昌冬奧 5G實驗場

以2018年為目標的平昌冬奧,確實為韓國帶來跨國企業的關注,諾基亞(Nokia)的通訊研發中心就設在江南區的德黑蘭,離「Startup一條街」不遠的地方,Nokia韓國行銷常務Steve Park就說,「韓國是最先使用3G與4G的國家,行動網路使用率是全球第一,又有冬奧『實驗』5G成果的舞台,是我們選擇韓國的原因。」

「願意提供實驗的場域、又有政策支持」,元大創投資深協理尤齊著在出席「2015外資投資周」其中一場有關Startup的研討會後指出,在亞洲各國中,韓國已經發展成完好的創新、創業與研發生態系統,他相信,這是Google選擇首爾為亞洲首站Startup的理由。

韓國中小企業廳創業對策局長尹世明直言,冬奧的國際場域,是韓國提供給全球創新技術的「最大實驗場」,而「創造經濟」,則是吸納全球創業的樞紐。

創造經濟,是韓國總統朴槿惠在2013年提出的政策,是把焦點放在年輕人與創新、創業,戰略核心是打造一個有利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其目標不只是打破財團壟斷、促進經濟轉型,而是懷抱更大野心,要成為「全球創業重鎮」。

在這樣的野心驅動下,韓國從2013年開始,以全球為舞台,帶頭積極為年輕人、為新創事業搭橋舖路,韓國政府也不怕圖利,為解決新創事業資金不足的問題,針對種子階段的新創公司直接補助最高23億韓元(約20萬美元)。

韓國政府甚至在2013年為小型企業量身打造第三股市Konex,最近,尹世明說,「還設法排除了在Konex上市所需的財務限制。」

然而,談創新、談創業,除了政府支持,還要有創新能力,更要有市場,否則,也只是空談。

於是,金榮三細數韓國在世界的排名:是全球第九大經濟體;整體研發經費佔GDP的4.03%,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排名第一;智慧手機全球第一;汽車全球第五...。還有,他說,韓國前後參與28次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拿到12面金牌、7面銀牌及銅牌40個...。每一項排名與成績都昭示著韓國現在具有足以與國際競爭的能量,也有著打開國門、招商引資、擁抱世界的條件。

K-Global 鎖定ICT創業

所以,靠著政府輔導茁壯的韓國新創公司ActnerLAB的CEO趙寅濟張開雙臂、誇張的喊道:「現在,準備結束了,世界等著我!」下一步,他要藉著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的「K-Global」計畫,準備進軍全球市場。「K-Global」計畫,是韓國依據國家訂定的資通訊創業、投資政策,對ICT新創企業進軍海外的支援計畫,也就是說,佈局全球,韓國企業有政府帶頭衝鋒陷陣。所以,「為什麼是韓國?為什麼Invest Korea Invest Success?」韓基元從電腦裡,秀出比利時超現實派畫家瑪格利特的畫作,畫中蛋破殼後,出現展翅高的鳥,他說,韓國也不會只停留在現在,未來,「更值得大家想像與期待。」



◆ 零售4.0-率先淘汰信用卡? 行動支付、虛擬貨幣崛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0001398-260207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20日 邱莉玲

零售4.0翻轉消費模式!遠東零售事業開發規劃總部執行長李靜芳表示,行動互聯網改變客戶的消費旅程,現在的商店在「客戶的口袋裡」。未來銀行不是一個地點,而是一個「行為」。在行動支付技術及虛擬貨幣發展下,信用卡可能是第一個遭淘汰的金融支付工具,ATM提款機可能漸減。

李靜芳說,研究顯示透過APP購物交易量已為實體店的6倍,手機商店是傳統零售通路必走的路;有傳統業者擔心起步太晚,「如果Amazon都回過頭開實體書店,我們實體通路怕什麼?」

勤業眾信昨(19)日舉辦「未來智慧零售通路與商場的佈局與策略研討會」,邀請遠東巨城、BabyHome與CoCo都可茶飲等,分享發展智慧零售模式、打造數位化零售體驗與組織的看法和經驗。

勤業眾信總裁郭政弘指出,今年美國電子商務領導品牌Amazon的營收,超越傳統零售龍頭Walmart,傳統銷售模式若不透過數位化、科技化轉型強化優勢,市場將被電子商務蠶食鯨吞。

李靜芳表示,行動互聯網讓產業鏈「變平」,零售業要成功有4大策略:1.以滿足客戶經驗為目標,消費者能否把消費經驗口耳相傳,決定零售業的未來機會與命運;2.從進入通路、挑選商品到支付,提供消費者一致性服務體驗;3.需打造無縫技術平台,提供顧客良善的購物流程,而善用搜尋引擎也能有效創造刺激行銷機會;4.建造強大的管理平台、打造明朗化資訊管理系統,整合碎片數據。

據勤業眾信2015年全球產業分析結果,數位化影響最深、且起步較早的產業為零售業、媒體業與金融業;第二波影響較深的為製造業、運輸業與教育產業。

勤業眾信創新發展小組負責人暨資訊長吳佳翰指出,數位化是場跨產業的變革歷程,由金融3.0、工業4.0至零售4.0的進程,顯見各產業積極面臨轉型。

※ 相關報導:

* 手機變錢包 嗶! 購物搭車好方便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325643

由五家電信業者和悠遊卡公司、五大發卡銀行投資的行動支付平台—群信行動數位科技昨天推出電子錢包產品RicoPay。與五家電信業者帳務與軟體平台整合,用戶到五大電信業者更換NFC SIM卡,安裝RicoPay軟體,申請即可透過空中下載悠遊卡、一卡通與三家銀行的信用卡。

國內行動支付喊了多年,也有不少業者開始推動行動支付「試營運」,但實際商業運轉的不多。電信三雄都有NFC SIM卡的營運試驗計畫,但不久前中華電信終於與一卡通正式合作,透過更換4G NFC SIM卡、下載Easy Hami軟體,就可下載全台通用的一卡通,搭車、小額購物都沒問題,也能整合信用卡。

fsj 提到...

名家觀點/新興市場盛世結束 低度成長時代開始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331551

經濟日報 ■丁予嘉 2015-11-23

紅極一時的「金磚四國」劃下句點。高盛證券已悄悄地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請關閉金磚四國基金,並且,以「在可預見的未來,沒有顯著的增長」做下註解。新興市場的繁華盛世年代的終結,「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套用在新興經濟體上是再貼切不過。

巴西與俄羅斯經濟受到嚴重衰退的打擊,這兩個國家不僅經濟強度不再持續、且還加速倒退嚕,今年這兩個國家經濟成長率分別由去年的0.6%、0.1%大幅度衰退至負3.8%及負3.0%,中國經濟的下行絕對是加重兩國反轉的關鍵因素。因黑金崛起,財力雄厚、曾一度讓歐美成熟國家經濟地位受到威脅的產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油價慘跌後,財政赤字問題成為壓力,最近破天荒決定在國際債券市場舉債籌措財源,因為油價這波跌勢,已讓沙國從財政準備金中挪出650億美元支付政府開銷、更可能在五年內讓舉債水準上升至國內生產毛額的50%,大幅超出過去不到10%的水平,財政赤字惡化極為快速,而這也是油源體系崩解進行式的真實寫照。

豐富的天然資源與人口紅利,是新興市場長期增長的兩大利多,在過去經濟擴張時期,貿易量增長率通常是經濟增長率的兩倍之多,但全球貿易量成長幅度在金融海嘯後出現結構變化,今年全球貿易總量已連續第三年低於世界經濟增長率、進出口總量也遠低於過去的經濟復甦期,顯見貿易推動全球化的長期爆發式增長,在中國由快速增長步入溫和成長階段下,已陷入一個新的瓶頸,新興市場面對國際經濟進入新平庸時代後,面對與處理原物料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重挫的問題與挑戰,才正要開始。

國際主要研究機構屢次發表對於新興市場的擔憂,以及新興國家金融市場的資金外逃大失血問題,整體新興市場資金流出已超過1兆美元,光是今年第2季與第3季,新興市場大量資本外流,光是中國市場就淨流出3,600億美元,其他新興市場也淨流出2,100億美元。新興市場央行採取干預手段阻止資金外逃帶來嚴峻的貨幣貶值壓力,央行紛紛採取干預措施,但同時也拋售相對持有的國際債券,讓歐、日的量化寬鬆措施著實打了折扣。

我認為,國際經濟增長再度向成熟國家市場傾斜,全球穩定增長的均衡已被破壞,新興經濟體的資產價格穩定性早已不存在,新興市場各類資產價格波動加劇,將是未來新常態,觀察每個重要地區的新興國家如亞洲的中國、新興歐洲的俄羅斯、東歐的土耳其等國經濟增長一致放緩、銀行與企業的資產與負債過度擴張,使得信貸風險更不甚樂觀。新興市場企業借貸總金額已超過3兆美元、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信貸風險也著實擔憂,最近爆發的中國山水水泥超短融無法償付,恐僅是冰山一角。

現在新興經濟體更擔心的是美國準備升息帶來全面性衝擊,新興經濟體除了面對複雜的經濟問題外,地緣政治衝突與內部政治的各種壓力,如中東地區長期內戰、巴西政治危機,東協國家如馬來西亞政治內部貪腐、以及中國南海局勢發展等。新興經濟體由繁華的經濟盛世邁入低度成長期將正式揭幕,這也將是金融市場未來極大的隱憂。(作者是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博士)

※ 相關報導:

* 東協啟動經濟共同體 確認年底上路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331621

東協十個成員國領導人廿二日在馬來西亞簽署「吉隆坡宣言」,確認今年底前正式啟動東協經濟共同體(AEC),並將此一歐盟式經濟共同體譽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體化進程」。不過,目前東協統合程度遠遠不及歐盟,法新社認為,東協現在成立共同體,象徵性意義大於實質。

* 金價跌不止 央行帳面蒸發3,800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3000038-260202

美國12月升息預期,國際美元指數上周突破99價位,衝擊國際金價重跌至每盎司1,065美元,創6年新低。統計2011年9月黃金衝到歷史高點的1,920美元,迄今中央銀行黃金儲備市值已蒸發116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800億元。

* 新增房貸急凍 利率跌到1.9%
http://udn.com/news/story/7239/1331571

中央銀行今天將公布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金額與利率,行庫主管指出,不動產市場買氣「觀望」多過於成交,預估10月份購屋貸款金額將延續今年以來月月年增率負成長的態勢,五大行新承做金額合計不到300億元,利率也可能下跌到1.9%附近。

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9月份新承做購屋貸款金額317.42億元,貸款利率1.964%。

五大銀行辦理的房屋貸款,合計市占率高達四成,因此五大銀行新增房貸金額,常被視為房市景氣風向球。

* 民宿超3000家 花蓮房地產跟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2000886-260301

花蓮房地產這兩年大漲,當地人認為,這跟蘇花改即將通車有關,但陸客蜂湧至花蓮旅遊也不無關係;不動產協會理事長就透露,光是獨棟房屋改為民宿的就有2000多家,「房地產怎麼可能不漲!」

在美崙大飯店後方的一片眷村改建大樓,最大坪數的53坪電梯公寓,今年的成交價是680萬元。3年前,這樣的產品成交價不到400萬元,「花蓮市的某些區段,從2013年到現在,可以說漲了一倍。」花蓮縣不動產協會理事長韋永程如此說道。

fsj 提到...

陸將清理殭屍企業 面對產能過剩現實
http://udn.com/news/story/4/1334308

中央社 上海24日電 2015-11-24

中國大陸低附加價值產業產能過剩,有關部門將就高負債、不符合市場需求,卻又能得到貸款並持續生產的「殭屍企業」做清理。

經濟參考報報導,有關部門將清點這類企業數量後,提出清理時間表。

這類產能過剩的產業多為低附加價值且高汙染的重工業,如水泥、鋼鐵等,而「中國製造2025」政策中占重要角色的高端機器人,核心零件卻有70%仰賴進口,產業結構失衡。

報導指出,全大陸的水泥產能利用率不到70%。中國水泥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至少有3省區水泥業全面虧損,卻依然有新的水泥專案在進行。

鋼鐵業虧損也很嚴重,大陸2014年粗鋼產量8.23億噸,產能卻有12億噸。大陸政府要求在2017年前縮減8000萬噸粗鋼產能,但是去產能進展緩慢。

報導指出,殭屍企業「死不了」,因為靠政府補貼和銀行貸款度日,這卻排擠了其他企業的發展資源。

財新雜誌報導,截至9月底,大陸銀行金融機構的呆帳接近人民幣2兆元,呆帳率接近2%,集中在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也反映出部分企業過剩產能的問題。

中國大陸未來5年「十三五」規劃中,盼在產業的供給面與需求面上都提升。

經濟參考報引述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認為,2016年一定要推進供給面的改革,特別是利潤下滑最大的鋼鐵、水泥、煤炭、油氣、有色金屬等行業,必須與國企改革結合,建立過剩產能退出機制。

※ 相關報導:

* 房市庫存嚴重 可供2.2億人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4000964-260303

大陸現有商品房待售面積約可供2.2億人居住,庫存壓力大,也是大陸官方急待解決的燙手山芋。隨山西省近期宣布取消商品房購房限制下,呼應到大陸國家領導人房屋「去庫存」政策論調。業界人士分析,年底前官方或推出新一波刺激房市政策,若房市高庫存問題無妥善解決,恐危及金融體系安全。



◆ 倒債美企…逾半能源業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333688

經濟日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2015-11-24

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公司(S&P)指出,全球債市正面臨轉折點,債務違約的美國企業數量大增,其中多為陷入掙扎的美國頁岩天然氣供應商。

標準普爾公司(S&P)指出,全球今年來倒債的99家企業中,美國企業就占62家,為十多年來第三高。在貨幣寬鬆的低利率時期,企業紛紛大幅舉債,導致投資人日益擔憂信用市場的情況。2007年來被標普評為投機級的公司債券比率已升至約50%,高於2007年的40%。

如今,隨著投資人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即將升息,倒債的企業數量變多,代表許多企業正面臨經營環境欠佳、營收減少與債台高築的挑戰。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持續藉由降價捍衛市占率,所造成的石油與商品價格大跌,已連累小型能源業者,特別是美國。今年來美國倒債的企業中,約三分之二是能源與天然資源公司,包括Midstates石油、SandRidge能源、Patriot煤礦等業者。

巴克萊銀行的數據顯示,倒債的美國企業增加,已反映在垃圾級債券的平均殖利率上:從去年初的5.6%升至目前的8%。這波賣壓主要集中在能源與原物料產業,上周這兩個產業的垃圾級債券平均殖利率衝破12%,其他產業的殖利率都低於整體平均值。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陸「窮人銀行」 進退兩難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336110

江蘇鹽城市2006年打出「農民自己的銀行」的宣傳標語,這一中國版的「窮人銀行」廣受農民歡迎。沒想到僅僅9年,因部分合作社違背服務三農的初衷,鹽城一大波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倒閉。隨之而來的巨額資金窟窿、農戶上訪等問題,讓「鹽城模式」從當地政府極力推動的香餑餑,變成了燙手山芋。

當地小鎮先後成立了五家互助合作社,許諾的「高收益」也讓很多人將存款從商業銀行,轉存到互助合作社。人群中,田榮富拿著一份「淚水投訴書」,他說沒想到這家「農民自己的銀行」會倒閉。

....試點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背後,是商業銀行投向三農資金的減少,以及手續的繁瑣。

....近年來,商業銀行追求最大效益,棄農現象比較明顯,投向農村、農業的資金越來越少,特別是農民急需的小額貸款,因為審核成本大、效益低,商業銀行一般不太願意涉獵。

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出現,正好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它利用地緣、人緣的優勢,吸收農村閒散資金,實行小額投放為主,農民貸款無需抵押、無需擔保,存貸方便快捷,這極大地滿足了農民生活、生產和創業的需求。

....2013年元月,聽聞附近幾家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倒閉了....鹽城市政府相關部門隨即調查發現,銀聯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將該社9成以上的農民互助金,投入到安徽天長市一個房地產項目上,出資金額高達1.2億多元。按照鹽城市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管理規定,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資金不能投向非農產業,只能投向本區域內的農業。在實踐中,這一中國版的「窮人銀行」走偏,嚴重脫離了原本設計的為農民服務的軌道。

....對於已有的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鹽城市則要求進一步規範,一方面清退不合格的合作社;另一方面,壓縮合作社股金和互助金的規模,一般的不允許超過2000萬元。農業規模經營和農戶微型創業發展好、小額短期融資需求量大的鄉鎮,可以控制在5000萬以下。

鹽城市政府「三令五申」,要求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服務對象必須是農業和農戶,嚴禁跨區域、對非社員開展吸、貸業務,政府鼓勵小額和短期貸款,要求單筆投放規模一般控制在5萬以下,特殊情況最高不超過15萬。

....鹽城一農辦工作人員坦承,制約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發展的因素很多,最突出的問題是,它的法律地位並不明確,鹽城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採取的是農業部門審核,在民政部門按「民辦非企業單位」註冊登記。但是,按照相關規定,民辦非企業單位不得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兩者嚴重衝突。



◆ 搞定四大國有銀行 Apple Pay 明年春節前登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5000100-260203

工商時報 2015年11月25日 記者賴昭男/綜合報導

今年4月以來,蘋果支付服務Apple Pay即將登陸的消息傳得震天嘎響,卻總不見下文。昨(24)日華爾街日報有明確指出,蘋果近期已與中國四大國有銀行達成協定,有望在明年春節前在中國開通該服務。

據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表示,蘋果近期已和四大國有銀行達成協定,允許中國的iPhone使用者將手機的Apple Pay連結到上述銀行帳戶。在此之前,儘管Apple Pay為iPhone內建的支付服務,但尚未對中國使用者開通。

蘋果希望能在明年2月8日中國農曆長假前推出該服務,但中國的銀行及電子商務受到政府部門嚴密監管,是否能即時推出有待觀察。

業者指出,去年第4季蘋果在美國開通Apple Pay及開放App Store支援銀聯卡時,蘋果已和銀聯及各大銀行就Apple Pay進入中國進行協商,惟討論一直未果。上述人士指出,蘋果將從支付中收取多少費用是與銀行間談判的癥結點。

由於使用Apple Pay需要綁定信用卡或連結帳戶,每一筆支付除銀行收取的手續費外,蘋果也要收取手續費。據悉,蘋果在美國對每筆信用卡交易收取0.15%的手續費,對每筆金融卡交易則收取0.5美分手續費。若銀行與Apple Pay合作,勢必提高交易成本。

此外,中國的電子支付市場正蓬勃發展,若Apple Pay順利登陸,也將面臨強勁挑戰。除了官方中國銀聯,還包括阿里巴巴集團關係企業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騰訊旗下通訊軟體微信內建的微信錢包,以及百度目前正大力推廣的百度錢包。

先前就有陸媒報導認為,Apple Pay登陸最大的障礙就是0.15%的高額手續費,導致銀聯拒絕合作。分析也指出,目前支付寶、微信錢包的手續費均較銀聯低,但若兩者選擇與Apple Pay合作分成,原先的競爭優勢也會喪失。

關鍵在於,在中國當前的電子支付市場格局中,蘋果所使用的NFC(近場通訊)及指紋辨識儘管安全性較高,但並非線下支付唯一方式,甚至並非主要方式,由阿里、騰訊採用的「掃碼支付」早已成為主流。

fsj 提到...

經濟/台灣經濟盛轉衰的關鍵時刻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33863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15-11-26

勞動部公布的無薪假人數統計創下43個月以來新高,且以電子業最多,令人心驚,但主管機關所謂放無薪假人數在半個月內爆增,主要是單一企業人數過多、部分企業度小月的暫時性措施,抑或以各界慣用「受國際景氣低迷拖累」,都無法完全解釋現下台灣經濟停滯不前及企業動輒放無薪假的問題。為何第3季台灣經濟會出現這種急轉直下的衰退?

管理學大師柯林斯(J. Collins)在《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How the Mighty Fall)一書中指出,企業由盛轉衰可分為五階段,一是成功之後的傲慢自滿;二是不知節制,不斷追求更大、更快、更多;三是輕忽風險、罔顧危險;四是病急亂投醫;五是放棄掙扎,變得無足輕重或走向敗亡。而過去20年台灣經濟發展類如前四階段般演進,不禁令人擔心衰敗的第五階段,或將悄然而至。

具體地說,台灣在科技產業上享有的榮光過久,使政府領導人與企業主將成功視為理所當然,忘記台灣能在20世紀後期至21世紀前十年以科技島自居,並非天命所歸,而是先花了很長的時間,營造適合發展科技產業的環境及技術條件。例如早在1973年選定ICT產業作為未來的發展路線,並成立工研院奠定產學合作的橋樑、1976年引入美國RCA公司技術,讓台灣半導體產業萌芽,才讓新竹科學園區發揮集大成的功效,加以同時期優秀人才回國、友善的財稅政策,以及國內自力自強的氛圍,造就了台灣的輝煌。

然而,成功日益蒙蔽了雙眼,讓政府領導人與企業主忽略成功前的醞釀期及自身與外在的限制,遂毫不節制地擴張規模、跨入不可能成長更快或不擅長的領域,加以教改政策失敗,導致適當的人才難覓,經營效率自然相對低落。一如過度簡化新竹科學園區的成功模式,盲目地在各地複製工業區,進駐率卻不高的現象,即為盛轉衰五階段論中第一、二階段的實證,也埋下台灣經濟由盛轉衰的種子。不過,由於長時間培育的競爭力不會一夕間揮霍殆盡,加上常有外在環境的順風車可搭,使經濟政策領導人與企業經營者易忽視警訊,尤其是近20年中國經濟崛起的過程中,台灣產業享有與之高度互補的利多,更難深刻體會競爭力逐漸下滑的現實。

再加上鴕鳥心態,讓政府、企業主習慣將總體經濟或企業經營面的壞消息歸咎於暫時性、循環性或外在環境因素,且在景氣稍見起色時,又過度樂觀看待手持行動裝置革命或中國經濟崛起的正面效應,進而浪費轉型的黃金時期,終於將台灣經濟推至輕忽風險、罔顧危險的第三階段,與病急亂投醫的第四階段交界處,且不去務實解開結構性困境的死結,只願坐等救世主出現,例如一個有魅力、有遠見,能夠推出意想不到的發展策略,或是一個殺手級的產品、大刀闊斧的組織改造,讓經濟或企業可以即刻逆轉勝。

麻煩的是這些看似大張旗鼓的改變,通常只有短暫的正向效果,但領導人卻誤以為單憑這種大動作的政策,即可在最短時間內奪回成功者的身分,致使政策易流於華而不實,甚至加速消耗經濟與企業的資源,一次次的惡性循環後,恐將走入無足輕重或敗亡的第五階段。

所幸,台灣雖處於柯林斯所指第三階段及第四階段之間的急墜時期,但離第五階段還有點距離,正是存亡尚可自救的關鍵時刻。只要願意放下成功者的包袱,重新開始,才有機會脫離盛轉衰的預定軌道,並如1970年代正確選定科技產業作為發展方向般,在經歷漫長的醞釀期後,開始收割甜美的果實。倘若政府領導人欠缺拒絕短期經濟特效藥及消耗政治資本的勇氣,只會自欺欺人地將景氣低迷的成因推給外在環境,而不正視經濟結構性與總體經濟政策失當的問題,邁入衰敗的第五階段,恐怕只是時間問題。

※ 相關報導:

* 陸資投資IC設計 擬開放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339412

經濟部長鄧振中今日在立法院指出,依國際競爭情勢來看,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IC設計業,希望在任內朝著對陸資開放方向規劃,但不會完全開放,會在配套措施有規範狀態下開放。此舉意味經濟部將有條件開放陸資參股台灣IC設計產業,未來台灣半導體產業將全面對大陸開放。

* 油價暴跌、收入銳減 波灣國家好日子不再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338629

國際油價暴跌,波灣國家等著過苦日子。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成員國總收入銳減2,750億美元。波灣國家已祭出削減開支、開闢非原油財源等因應措施,但分析師警告政府必須採取更多行動。

* 主計處調查:逾335萬人受雇就業者 月入仍不到3萬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339470

主計總處公布2015年人力運用調查,我國受雇就業者每月主要經常性收入3萬6500元,較去年增加514元,不論全時工作者或部分工時者,收入均增加,每月主要收入不到3萬元者超過335萬人。

人力運用調查為主計總處每年11月公布的調查報告,其中薪資調查中的「經常性收入」,不包含加班費、獎金、紅利,也不包括其他工作收入,如果有二分以上工作,採計主要工作收入。若以工作時間區分,全日時間受雇就業者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3萬7413元,較去年增加528元,部分時間受雇就業者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1萬4868元,則僅增加177元。

觀察趨勢發現,不論是全時或部分工時者,低薪比率逐年減少,高薪比率逐年上升。今年全時工作者經常性收入5萬元以上者比率18.16%,較2000年的16.70%增加1.46個百分點。



◆ 信用卡載發票 最快明年實施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339513

聯合晚報 記者楊美玲/台北報導 2015-11-26

信用卡明年起確定可加入電子發票載具行列。立法院財委會今日初審通過「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信用卡、電子票證(如記名的悠遊卡等)等支付工具,納為電子發票可使用的載具範疇,財政部表示,明年第一季將會和特定銀行與商場先行試辦,之後就會全面實施。

財政部目前已經開放使用的電子發票載具有手機條碼(電話號碼)、自然人憑證與悠遊卡(不記名)、會員卡等,明年起就會加入信用卡、電子票證等支付工具,消費者可以自行選擇利用。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主任蘇俊榮表示,去年信用卡交易筆數高達7.2億筆,其中使用電子發票的筆數有2.8億筆,占比約39%,其中前二大交易地點以百貨公司和加油站為主,未來只要有一成消費者使用信用卡當電子發票載具,則無紙化比率將可提高6%。

蘇俊榮說,本會期應可三讀通過,最快明年第一季就可和特定銀行與商場先試辦,待機器程式修正完成,且操作順暢無誤後,就會全面開放所有信用卡,而信用卡持有人不需更換卡片,就可當電子發票的載具。

fsj 提到...

芬蘭經濟只贏希臘 誰害的?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341135

聯合報 編譯張佑生/綜合報導 2015-11-27

扣除希臘,哪個歐洲國家今年經濟表現最差?答案令人意外,竟是芬蘭。今年第三季芬蘭經濟萎縮百分之零點六,正邁向連續四年經濟衰退之路。自二○○八年迄今,芬蘭經濟產出衰退百分之六,只比義大利的百分之八略好。

這種經濟表現感覺有點怪異,因為芬蘭的主權債信評等是最高級的AAA,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只有百分之六十二,銀行也不曾倒閉。世界經濟論壇將芬蘭的競爭力排在全球前十名,芬蘭政府對陷入財政危機的歐元區國家向來不假辭色。現在反倒芬蘭本身看起來有麻煩。何以致此?

最簡單的答案是把責任推給歐元,使得芬蘭無法以調整匯率方式因應近年來各種經濟危機,像是諾基亞的衰落、紙業的崩盤、歐元區債務危機和歐盟制裁俄羅斯,後者正好是芬蘭最大的出口市場。眾多不利因素加總,讓芬蘭出口量從二○○八年到現在萎縮三成,是經濟衰退主因。

假如芬蘭使用自己的貨幣,就可比照英國和瑞典幾年前的做法,透過貶值來增加競爭力,迄今GDP各成長百分之六和百分之八。芬蘭只能透過減薪和撙節措施壓低勞動成本,增加商品競爭力。芬蘭前外長瓦魯能因此發動退出歐元區公投連署,目前連署已超越五萬門檻,芬蘭國會按規定將在明年初對此進行辯論。不過,民調顯示六成二芬蘭民眾支持留在歐元區。

華爾街日報分析,芬蘭的問題不在於歐元,而是經濟結構。

首先,貨幣貶值固然有效,但可能增加製造成本、壓低消費需求。愛爾蘭與西班牙現在是歐盟經濟成長最快的兩國,都是歐元區成員。其次,加入歐元區讓芬蘭享有超低借貸成本,但要讓經濟復甦,更重要的是調整經濟結構。

以瑞典為例,公共開支已從一九九○年代占GDP超過六成降到現在的略高於五成,最高稅率從百分之八十五降到百分之五十六。透過課稅和社福系統改革,讓更多工作年齡民眾就業。換言之,自由市場的結構性改革對振興瑞典經濟的貢獻大過貨幣貶值。

芬蘭的經濟結構更像法國。芬蘭的公共開支和稅收各占GDP的五成九與五成六,高過法國。芬蘭勞動市場彈性在「世界經濟論壇」對一百四十四國的的評比中只排第一百零三,這說明了為何經濟衰退、生產力下降,勞動成本仍舊飆高。芬蘭的單位勞動成本比德國還高出百分之廿,拜優惠的社福系統所賜,芬蘭工作年齡的勞動人口比率比瑞典低五個百分點。

華爾街日報指出,芬蘭新政府試圖針對公部門、勞動規範與福利系統進行大規模改革,這是必要行動。

※ 相關報導:

* 陸經濟轉型 擁抱「供給經濟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7000931-260309

「從需求到供給,大陸經濟思路轉變!」大陸經濟進入新常態下,面對成長放緩、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下,9天內就有4名中央高層人士談到「供給面結構性改革」,想藉此改善市場產能過剩、經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加強供給面結構改革,頓時成了財經界熱議的新概念。

英國《金融時報》也觀察大陸宏觀經濟政策思維,認為大陸正擁抱「供給經濟學」,更指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標誌著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從需求管理向供給管理的重大轉向,中國經濟轉型有望迎來實質性突破和轉折。

* 別傻了! 原來房地產才是「泡沫經濟」的火車頭
http://udn.com/news/story/6/1341340

長期以來,房地產被視為火車頭工業,產業需求熱絡,帶動上中游供應鏈的發展,這觀念一直深植在許多人的心中,相關業者也一直認為這和經濟繁榮有關;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 勞工「薪」酸 四成月入不到3萬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340997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2015-11-27

主計總處昨(26)日公布2015年人力運用調查,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為36,500元;不過有近四成、約335.2萬的受僱就業者月收入不到3萬元。

主計總處調查今年5月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的經常性收入,較去年增加514元。「主要工作的經常性收入」是指若具二份以上工作者,只採計主要工作的收入,不含其他工作收入,且不含非經常性加班費、獎金、紅利等收入。

主計總處官員說明,受僱就業者的每月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會受到景氣衝擊,如2009年受金融風暴波及而減少,但2010年起逐年增加。

今年5月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為36,500元,較去年增加約500元,但仍有37.9%受僱就業者收入不到3萬元。今年月經常性收入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占44.6%,收入5萬元以上占17.4%。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2010年至2015年間,排除打工、派遣、臨時性等非典型工作者,以正職為主的全日時間受僱就業者的每月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3萬元以下從四成以上逐漸縮減至今年的三成五,5萬元以上則從一成六微幅穩定成長至一成八;顯示整體薪資結構呈現低薪人數逐年減少,整體薪資水平逐年提升。

從主計總處發布的人力運用調查,也可顯示人口結構快速高齡化,非勞動力人數(沒有尋職意願、也不打算進入勞動市場的人)逐年增加,今年達822.3萬人。

※ 相關報導:

* 食物變貴好有感!6成人飯錢月增2520元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341718

食物類物價指數屢創新高,調查發現:高達六成台灣人每月飲食費增加約2520元,漲價很有感。

《遠見雜誌》調查顯示,國人一天平均花230元在飲食上,換算一餐大約花費77元,這與77元與便利超商70元的國民便當、80元鐵路便當大約同值;台灣的外食人口很高,飲食消費水準與便利商店、餐廳、小吃店的價位,連動甚深。

* 調薪追不上漲價-食台灣步入 物大通膨時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7000403-260207

食物漲價超「有感」,民眾關切度勝過大選!若在Google輸入關鍵字「食物、漲價」,鎖定2015年蒐尋,會發現有高達297萬多筆資訊,不但遠超出「總統大選」的42.8萬筆,以及今年最賣座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的相關蒐尋資訊70.5萬筆。

漲價,不僅是市井小民有感,政府官員也難逃荷包縮水的命運。去年,國發會前主委管中閔在接受質詢時,自爆:「我到便當店買雞腿便當,等店員找錢卻沒找,才發現便當漲價了,漲幅約10~15%,而且至少漲了兩次!」

食物漲幅為薪水的4倍

台灣正步入一個「食物大通膨時代」!行政院主計總處每月都會針對國內各項物價調查,以2011年平均值為指數100,數值愈高,代表相對於2011年漲幅愈大。

攤開最新統計,2015年前10個月,全台總體物價指數為103,但食物類卻高達112,也就是說,台灣的食物價格,從2011年至今漲了12%,高於衣著、居住、醫藥的價格漲幅,漲勢還是整體物價的4倍。

若時間拉長一些,漲勢更怵目驚心。從主計處數據發現,台灣食物類大漲源自2004年起。2003年,食物類的物價指數78.73,此後一路飆漲,直到2015年,短短10年多,大漲42.25%。

這代表當年50元的便當,如今,菜色不變,要賣70元。

當吃變得愈來愈貴,所得成長有限的台灣人,會不會陷入「吃不起」的窘境?



◆ 信用卡登錄發票 明年上路
http://udn.com/news/story/7243/1340984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2015-11-27

明年起電子發票載具將再添一種,持信用卡消費已可「一卡到底」直接做為登錄電子發票的載具。財政部將分階段推動這項計畫,首波要由新光三越百貨與台新銀行信用卡優先試辦一季;之後再逐步擴大,預定明年年底前完成全面開辦目標。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26)日初審通過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納信用卡、電子票證等支付工具為電子發票載具。

這項法案正式施行後,現有可用來索取(無紙)電子發票的載具將達352個。其中,具備可歸戶其他載具消費資訊的共通性載具,仍僅有手機條碼與自然人憑證兩種,其餘即信用卡等均為非共通性載具。

根據金管會今(2015)年9月的統計,全台信用卡流通張數達3,832萬張,102年度全年簽帳金額約近2兆元。

財政部表示,去(2014)年導入電子發票的前50大商家信用卡交易筆數2.8億筆,占全部信用卡交易的38.8%,消費者若選擇以信用卡做為電子發票載具,僅需一成轉為無紙發票,電子發票無紙比重即可提升六個百分點。

截至11月為止,全國開立的電子發票已達43億張,但完全無紙的電子發票僅占9%,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估計,新增信用卡為載具後,無紙發票占比將提高至15%以上,顯見載具增納信用卡的重要性。

財政部指出,信用卡成為電子發票載具後,消費者購物時,只需表示要以信用卡索取無紙電子發票,商家即會將發票與載具資訊上傳至整合平台儲存為雲端發票,消費者可以在超商的多媒體事務機(Kiosk)查詢或對獎,財政部也將協調發卡銀行未來需傳送中獎簡訊給信用卡載具中獎人。

信用卡兼具電子發票載具功能,因涉及發卡銀行與簽約特約商店設備修正期程,無法一次全面實施,財政部表示,明年第1季預先選定信用卡交易比例較高的營業人試辦,新光三越百貨因此被列為優先導入的營業人,明年持台新銀行信用卡至新光三越消費,消費者即可索取無紙電子發票。

fsj 提到...

丁學文專欄-中產階級下流化不關我的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707000409-260109

中時電子報 2016年07月07日 04:10 丁學文

大家都說英國脫歐會很慘、英鎊會暴跌,大不列顛會變成小英格蘭!可是我很窮,即使利己損人,我也要賭一把,所以6月23日英國老百姓公投決定脫歐;大家都說罷工會被公司開除,公司形象會崩壞,很多人搭不到飛機很可憐!可是我很窮,即使利己損人,我也要賭一把,所以6月24日華航空服員決定罷工;大家都說這幫人不懂政治,只會口出狂言!可是我很窮,即使利己損人,我也要賭一把,所以柯P大人以及川普大亨橫空出世。這個世界瀰漫著一股不滿現狀、急思突破的怒氣,難怪最新一期經濟學人要以〈憤怒政治學〉(The politics of anger)來形容現今全球反骨的現象。

曾經日不落的大不列顛,一直溫良恭儉讓的台灣,怎麼會這樣?我覺得真正原因就是大家窮怕了。看看台灣,工資20年鐵打不動,已經變成琅琅上口地理所當然,卻沒有人可以提出解決方法,愛台灣的人越來越無奈,越來越失落。原因何在?除了台灣經濟高速增長的年代不再,更因為在資本為王的時代,你不是既得利益者、富二代或官二代,你就會發現賺錢越來越難。問題是沒有可以期待的未來,沒有可以改變這種狀態的機會,曾經的激情慢慢被消磨成憤怒,終於陷入「可是我很窮,即使利己損人,我也要賭一把」的不得不。

這很奇怪,大家用著比過去更好的手機,有著比過去更夯的娛樂享受,為什麼卻有很窮的感覺?這是長期寬鬆貨幣環境下,資產畸形上漲的結果。如果你是趕上泡沫盛宴的一群,擁有不動產、有價證券,你就可以靠房價、資本利得、房租擁有穩定、不斷現金流的生活。但一般人即使工作多年,如果未持有資產,就會越來越窮。這說明什麼?說明資產比人力更值錢。人賺錢難、錢賺錢易,反映出人力資源所得回報竟然比資產低,新政府必須想方設法讓逐利資本願意追逐人才,千萬別再以台灣人才物美價廉而洋洋得意,唯有讓資本回頭爭奪人才,企業資本支出才會增加,股市動能方能重啟,人力回報一旦上升,大家就會有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

清末,曾國藩曾說,社會大亂之前,必有三種前兆:其一是無論何事,均黑白不分。其二是善良的人越來越客氣,無用之人越來越猖狂。其三是所有問題明明嚴重惡化,卻都被合理化及默許,還以不痛不癢、莫名其妙的方式虛應一番,卻不見人願意為這艘破船補補窟窿,甚至還假裝沒有看見。憑藉台灣過去的累積,原本大家想在體制內成功,只要像狗,忠誠可靠,恪盡職守,會看家護院、保護主人就會平步青雲;想在體制外奮鬥,只要像狼一樣,靈敏快捷,願意奮鬥冒險, 就會突圍而出。在既得利益者的刻意不作為下,現在的台灣,狗不再一定有人養著,還常勞力勞心,裡外不是人。而狼再狠,面對沒有獵物的戰場,早已不再是狼和食物的較量,而是狼與狼之間的撕咬。既然體制內吃不飽還會餓肚子,體制外拚死拚活還搶不到食物,當然最後只剩哭窮及憤怒了。

日本學者Miura Atsushi在《下流社會》一書提出中產階級下流化的概念,他認為一向穩定的中產階級正在萎縮,從中產躋身上流者鳳毛麟角,淪入下流者卻源源不斷,加上網絡和社交媒體的風行,哭窮成為一種政治正確,而炫富則被集體攻擊。最後只見社會處處負面情緒,累積爆發的就是憤怒。我覺得吧,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大家想追求的是活得積極、向上、有樂趣的日子,沒有人喜歡生活在負面情緒、憤怒哭窮的社會。台灣已經退無可退,政府一定要創造公平環境,提供機會,讓台灣人力得到合理定價,讓大家有可以改變命運的願想。

同時,必須去除攔住年輕人中產之路的門檻,比如收入不平等、通貨膨脹、房價上漲等。簡單來說,就是要讓現在的中產階級實現人盡其才、有限收入保值增值的機會,要讓下一代有公平競爭、躋身上流的機會。人生在世,要想毫不利己,太難;只會損人不利己,太蠢。最好是人己兩利,但窮怕了,就會出現寧願利己損人,也要賭一把的怪象,這樣的台灣不會與你我無關。

(作者為創投合夥人)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