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1

法偶像作家克萊喬 獲諾貝爾文學獎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9日外電報導】 2008.10.10

瑞典皇家學院9日宣布,法國小說家勒.克萊喬(Jean-Marie Gustave Le Clezio)獲今年諾貝爾文學獎,上次法國贏得文學獎是1985年。他將在12月10日的頒獎典禮上獲1000萬克朗獎金(台幣4580萬元)。

克萊喬在巴黎記者會上說,得獎消息傳來,他覺得很榮幸,心頭陣陣欣喜湧現。他說:「起初,我覺得有點不可置信;接著,有點畏懼,有點欣喜。」詢及他是否值得領這個獎,他答道:「為什麼不﹖」

勒.克萊喬1963年23歲時出版第一部小說《筆錄》(Le Proces-Verbal),拿下法國重要文學獎賀諾多獎,隔年出版英文版。

代表作 1980《沙漠》

他的代表作則是1980年《沙漠》(Desert),評選委員稱讚這部小說,「富含北非失落文化的重要意象,與不受歡迎移民眼中的歐洲形成對比」。並榮獲法蘭西學院的保羅莫杭獎。

瑞典皇家學院稱勒.克萊喬早年即為「熱中生態保育的作家,表現在小說《特拉.阿瑪達》(Terra Amata)、《戰爭》(War)、《巨人》(The Giants)等小說中」。

愛旅行 成小說背景

勒.克萊喬1940年4月13日出生於法國南部大城尼斯,他熱愛旅行,小說背景可能是倫敦、巴黎,也可能是墨西哥和撒哈拉沙漠。

他1960年代末到墨西哥和巴拿馬旅行,與安貝拉印第安人一起生活數月。勒.克萊喬1994年被法國文學評論雜誌《閱讀》讀者票選為「當今在世最偉大的法文作家」,現一半時間住在尼斯家中、一半時間住在墨西哥。

※ 與現今歐洲逐漸興起的右派成為有趣的對比。



◆ 寂寞大師 讓台灣重新認識他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8.10.10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喬,對台灣讀者來說是陌生的名字。皇冠曾在2000年與2006年,出版他的小說「金魚」與「偶遇」,並未引起注意。拜得獎之賜,皇冠將緊急換上新書腰,重新上市。

皇冠編輯沈書萱形容克萊喬是「寂寞的大師」。他在法國無人不知,在台灣卻連法文系學者也未必了解。她認為,克萊喬的寫作風格安靜而內斂,筆下故事情節簡單、人物不多。他擅以白描手法細細描述主角的內心變化,「需要安靜下來慢慢體會」,在眾聲喧嘩的台灣書市容易被忽略。

克萊喬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成長。祖先在18世紀自法國布列塔尼移居模里西斯島,成為英國公民。父親長年在英屬喀麥隆和奈及利亞行醫,母親則是法國人。克來喬生於法國尼斯,由祖母和母親撫養長大,她們培養了克萊喬對閱讀及寫作的喜好。

克萊喬擁有豐富的旅行經驗。他的第一次寫作經驗便發生在八歲時,從尼斯坐船到非洲和父親相聚。為了打發坐船的無聊時光,他寫了第一篇故事,異國風情和漂泊氣息因此成為他小說的主調。

克萊喬小說常以漂泊不定的邊緣人物為主角。「金魚」描述從小被人口販子抱走的北非少女,15年在世界各地四處流浪的故事。

「偶遇」則敘述12歲的小女孩娜希瑪喬裝成小男孩,偷偷登上停泊在自由港的豪華遊艇「秘密」,與過氣電影製片默格一起展開一段追尋自由與自我的航程。書中娜希瑪的醫生父親凱加斯,為個人自由拋家棄女,與克萊喬到非洲行醫的父親頗為類似。

「偶遇」的第二篇作品「安格利‧馬拉」,源於巴拿馬的印第安古老傳說。描述印第安青年巴維托從小在城市長大,18歲時決定重回出生地尋找生命源頭,最後因為愛人被殺,他殺光仇人後退化為野人。

為「偶遇」寫導讀的中原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師張慧卿表示,克萊喬是說故事能手,讀者經常可以在他的小說中「嗅到孤獨、沉默、漂流的氣息,看到人類對探求生命源頭和追求心靈自由的強烈慾望及堅毅力量」。他關心的主題還包括少數弱勢民族、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過度膨脹的城市對自然文化的破壞等。



◆ 無祖國作家 醉心風、沙漠與海洋

【本報特約撰述/陳文芬】 2008-10-10 中國時報

未來的文學史一定會津津樂道:勒.克萊喬與一九六○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作家佩斯(Saint-John Perse)他們都來自非洲東南方的島嶼模里西斯〈Mauritius〉,他們同樣神魂迷離於風、海洋、沙漠、一個不知名的人、一個境遇孤寂的人,這些詩一般的景象成為小說的元素。

模里西斯島一七一五年為法國屬地,一八一○年為英國搶奪為殖民地,那裡的居民也就是勒.克萊喬的先祖們,成為繼續使用法語的英國屬民。跟佩斯也相像的是,兩人都是博物百科型的小說家,著迷於自然、地質學、天文學、礦物與鳥類及昆蟲。他濃厚的鄉愁感似乎跟他出身的模里西斯家庭記憶關係緊密。他對非洲阿拉伯文明、墨西哥古老文化、南美洲阿茲特克文明都有深入的接觸,認為那些文明都在歐洲理性文明之上。

他是個無祖國的作家,他說:「法語可能是我唯一的祖國了。」

風、沙漠與海洋是他作品的重要元素,他喜歡大自然的靜默與探奇。兩百年前他的先祖移民模里西斯是去淘金的。他在一九八五年發表的《Prospector》,以祖父的故事為原型,主人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存活下來後,回到非洲Rodrigues島上找尋他祖父未找到的金子。

非洲始終與他的寫作密切相關。寫完他的童年非洲經驗《Onitsha》的十二年後,他二○○四年的《非洲人》主角是生在模里西斯擁有英國血統的醫生,在非洲生活廿二年後,從一個有理想的人變得落寞悲觀,原型是他的父親。

他的小說裡有許多詩意的非洲,山水景象與仇恨殖民主義暴力的反省。一九八○年《沙漠》寫一個來自撒哈拉沙漠名叫Lalla的遊牧民族女子,美得叫人目眩迷離。她保持著貝都因人古代文明,她的感情與覺知使她自知古老的文明與她同在。她先是出走沙漠,到了法國變成有名的攝影模特兒,可她厭惡了消費世界又回到沙漠,愛上啞巴牧羊人,在沙漠產下嬰孩,又帶著孩子到了馬賽。在馬賽的妓院裡她過著殘酷的生活,但最終從未丟失她所保有的文化,回返沙漠。

他的《金魚》寫被人用袋子偷到阿拉伯的非洲女孩萊伊拉,半聾又富有音樂與語言天才。在她漂泊的行囊裡擺著一本法農的書《在地上受苦的人》,給苦楚傷痛的人指點一條有光的路,而且自身總保有光華與鮮亮的美。

勒˙克萊喬喜歡的作家包括寫作《金銀島》的史蒂文生、Robinson Crusoe、Jules Verne、康拉德。他喜愛沙林傑的《麥田捕手》,曾形容這本書「讀者給吸進了十四歲男孩的內心裡,看見了他所看見的。」他也喜歡喬伊斯的《都柏林人》:「喬伊斯呈現的不是故事的瞬間,而是表達內心所有的一切。」



◆ 反西方理性主義 瑞典文化圈 早就猜到他會得獎

【本報特約撰述/陳文芬】 2008-10-10 中國時報

諾貝爾文學獎的最新得主、法國作家勒.克萊喬(Jean Marie Le Clezio),在今年二月底因為出版他的散文集、自傳性小說《一切是風》(瑞典語版名為)走訪斯德哥爾摩。瑞典的文化記者有不少是他的粉絲,更有不少人早就猜到他會得諾貝爾獎,而年底他果然奪下桂冠。

勒.克萊喬一九四○年生在法國尼斯,七歲時隨媽媽到奈及利亞去找在那兒行醫的爸爸,一家人團聚,那一年多他沒有上學過得快樂極了。他八歲就開始寫作。在他一九九一年的小說《Onitsha》中,就以詩意筆法展讀一個城市的記憶,描述小男孩在Onitsha城市中的童年。

勒.克萊喬回到尼斯讀中學,到倫敦讀大學,一九六四年得到文學碩士,他的母親則一直留在奈及利亞。勒˙克萊喬在六○年代寫作初期發表的小說顯然很受到卡謬小說影響,充滿對西方物質文明的反感,厭惡商業文明的暴力,追求一種純粹的生活質地。像是《The Flood》寫一個年輕人生活在一個可怕的宇宙,他只能對抗。他四處遊晃不要錢,不要愛與工作,居無定所,殺了一個人以後,他希望自己瞎了眼睛,便躺在太陽底下,第卅天他與這個世界告別。

後來他小說的思想轉為描寫都市化中如機械運轉的消費文明。他在那裡安置了自己對樸質生活的想像,讓一切更接近於自然。

他在一九六六至六七年到泰國佛教大學教書,一九六九至七三年住在巴拿馬的Embera Indians,與印第安原住民一起生活四年,不但學會了他們的語言,也改變了他對西方理性主義的依賴。日後他回法國談到,仰賴西方的法律與宗教來保護全球環境,還不如像原住民生活與自然的關係和諧。

二○○三年的《Revolutions》是他的自傳性小說。一個年輕人走出法國探看世界,遠途拜訪祖父的妹妹,這個老太婆娓娓道來十九世紀島嶼家族對於一七九二到九四年的革命記憶。而他在二○○七年出版的電影散文《Balaciner》,談到電影對他的小說寫作的影響,還有帕索里尼對他美感的信仰起了很大作用。



◆ 詩意冒險家 瑞典一片掌聲

【聯合報╱旅居瑞典作家/傅正明】 2008.10.10

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公布之前幾天,瑞典學院常務秘書賀拉斯.恩格道爾在接受美聯社的訪談時說:世界文學的中心仍然是歐洲,而不是美國,這是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這種歐洲中心主義在瑞典學院是根深柢固的。

其實在2005年,諾獎評委主席由看重第三世界文學的維斯特伯(Per Wastberg)院士接任,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瑞典學院內部一種轉移「歐洲中心」的傾向。也因此,今年頒獎給法國作家勒.克萊喬(Jean-Marie Le Clezio),我們可以看到評委的「歐洲中心」主義與諾貝爾遺囑要求的「世界文學」眼光之間一種微妙的平衡。

瑞典學院公布的得獎作家小傳一開始就提到:勒.克萊喬的父母和家族與前法國殖民地非洲島國模里西斯有密切聯繫,二戰後的1948年,他八歲即隨父母移居尼日。瑞典學院獎掖的,是這位「新啟程的、詩意的冒險和有感官狂喜的作者,在主流文明之外和之下的人性探索者」。

勒.克萊喬獲獎,並不出乎瑞典文學界的預測之外,因為他被譯為瑞典文的著作有十多本,頗受瑞典讀者歡迎。瑞典最大報《每日新聞》文化版10月8日預測可能得獎人,刊出十位作家及照片,其中除了大眾熟知的美國作家菲利浦.羅斯、敘利亞詩人阿都尼斯、南韓詩人高銀等,這位法國小說家勒.克萊喬也在名單之列。

瑞典學院頒獎給勒.克萊喬後,贏得一片掌聲,沒有往常發生過的那種噓聲。瑞典筆會主席林奈(Bjorn Linnell)表示稱許。瑞典電視台報導中強調他作品中的歷史記憶,因「人們不能沒有記憶而活著」。女記者稱讚作品涉及到許多殖民和後殖民的議題。好幾位評論家認為實至名歸。

※ 相關報導:

英女作家戴諾貝爾桂冠
票投極右派 這就是愛奧地利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