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9

總統指示:10基礎工業技術 砸百億研發

◆ 總統指示:10基礎工業技術 砸百億研發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01118000021&cid=1206

記者崔慈悌/台北報導 2010-11-18 工商時報

馬英九昨(17)天透露,在總統府資政李家同建議台灣應重視基礎工業技術後,經濟部已召集專家研究,找出10種基礎工業技術,未來將比照高科技作為發展重點項目,讓一些關鍵性零組件和技術不必再仰賴進口。

李家同日前發表新書「我們必須有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建議政府不應只注意先進的技術,而忽略基礎技術的重要性,以致未能掌握關鍵性技術,要求擇定重點全力推動。

馬英九昨日接見「2010年國際暨亞洲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我國代表團時表示,世界各國都重視基礎教育,台灣天然資源不多,沒有稀土等戰略金屬,只有人礦,亦即要依靠我們的腦力。

雖然台灣學生參加國際奧林匹亞競賽與國際發明展都獲得優異成績,替台灣研發、創新奠定不錯的基礎,讓他感到科學教育的傳承得以延續下去,不過馬英九認為,台灣不能因此而自滿,畢竟台灣還有相當多的工業、工程技術必須仰賴國外。

記者潘羿菁、呂雪彗/台北報導

經濟部技術處表示,10項基礎工業技術政策已進入最後盤點,預定明年度啟動,期待這項向下扎根計畫,可以使台灣邁向已開發工業國,建立自主技術,高科技發展不必仰賴進口製程設備。

官員表示,為期5年100億元的計畫,明年先由國科會的科發基金支應,其餘則從民國101年預算編列。主要是著眼於國內廠商追求的技術向來極具前瞻性及市場性,卻有很多基礎技術不會做,或者是核心關鍵技術掌握在外商手裡,所以交由經濟部研擬基礎工業技術發展計畫。

由於廠商最了解技術缺口在哪裡,因此在計畫制定初期,經濟部發動技術處相關單位,向業者徵求意見,包括聯發科、漢民科技與晶芯等大廠,業界相當支持這項計畫,也建議多項基礎工業技術給予政府參考。

經濟部最後整理出四大類別,包括材料化工、精密機械、電子電機以及軟體,總計10個基礎工業技術,以5年100億的經費投入研發,除了經濟部會投入外,也會結合國科會與教育部的資源。

技術處目前正在做最後的盤點階段,為10項基礎工業技術排定發展優先順序,為避免在政院定案之前,引發廠商爭論,因此暫不透露到底是哪10項技術。

但據了解,經濟部先前在行政院討論時,10項工業基礎技術包括1、高效率分離純化技術(化工);2、民生高性能紡織品;3、高效率顯示與照明光電材料(LED);4、電動巴士(電動車);5、高階製造系統(工具機);6、半導體製程設備(半導體);7、通訊系統(資通訊);8、高階量測儀器(例類比式訊號);9、3D繪圖晶片;10、高階醫療器材(生技)。

※ 相關報導:

* 李家同:一切從基本做起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0/15/n1236075.htm



◆ 專利審查牛步 積案15萬件

【經濟日報╱記者楊毅/台北報導】2010.11.18

國內發明專利審查速度牛步,截至去年底,平均審結期間為36.8個月、待辦案件數14萬件,最近智慧財產局審查人力仍嚴重短缺,目前專利審結時間已延長至40個月,增加約三個多月時間,預估年底積案量上看15萬件,嚴重衝擊國內產業競爭力及商機。

智財局長王美花(17)日表示,國內發明專利審查速度緩慢,主要是該局的審查人力嚴重短缺,加上每年進案量遠高於結案量約2萬件左右,儘管目前新增案量已大幅減少,但今年積案件數和審結時間仍將持續向上攀升。

高科技產品生命周期通常僅有一、二年,但國內發明專利審查時間卻須費時三年以上,業者等到取得發明專利時,早已失去商機。

智財局日前提出「清理專利積案計畫」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組織條例修正案」,預計於五年內投入12.6億元經費,增加39名專利助理審查官、增聘170位五年任期制專利審查人員、引進100名研發替代役,以及擴增外聘審查委員等。

王美花指出,預計到民國104年時,發明專利平均審結時間可望大幅縮短為22個月、積案量減至7.5萬件,因此盼立法院能儘速修正通過組織條例,改善目前專利審查人力嚴重不足問題。

不過,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呂學樟昨天表示,「目前沒有審查時間表」,他說,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的「經濟部組織法」也還未送進立院,母法與子法應一併審查修正,才符合「立法經濟」精神。

呂學樟認為,智財局不應只一味要求增加審查人手,過去立法院曾修法給予該局120名人力,但審結時間卻「不減反增」,從原本18個月延長至30幾個月,現在又要求增加人手,該局應先對此說明,否則難以令人說服。

呂學樟強調,智財局應提出其他解決辦法,全面檢討現行審查制度是否有缺失,徹底改變體質,才是正本清源的作法。他說,立法院本會期還是以預算案審查為主,加上還有法官法草案等重大法案要優先推動,智財局的組織條例修法案要在這會期過關,恐怕「難度很高」。

※ 相關報導:

搞笑諾貝爾獎 無厘頭研究一堆
朱雲鵬:醫療產業的進口替代
殘師教書32年春風化雨/看見偏鄉窮校校長的創意

1 則留言:

fsj 提到...

「洋蔥頭」爆商標戰 原創者敗訴

民視 2011/01/11

MSN上的知名表情圖案「洋蔥頭」,現在爆發商標權官司,創作者劉順龍控告圖像經紀公司,未經他同意就私下申請洋蔥頭的商標權,但智慧財產法院認定,雙方的合作模式劉順龍一切知情,所以判決他敗訴。

不管是喜怒哀樂,還是得意害怕,洋蔥頭擁有各式各樣的誇張表情,也難怪會成為MSN上最受歡迎的表情圖案之一,只不過現在,創作者劉順龍控告圖像經紀公司「豐朵」,私下註冊洋蔥頭的商標,嚴重損害他的利益。

洋蔥頭的商標權握在豐朵公司手中,智慧財產法院審理後,認定劉順龍無法證明雙方的註冊同意書是偽造,況且著作權和商標權是兩回事,所以判決圖像經紀公司勝訴。

經紀公司不明白劉順龍為何對合作案反悔,只是洋蔥頭商標先前被他們推銷到12個國家,商業合作投入不少人力物力,但在爆發爭議後一切終止,不管法院判決誰贏,其實對雙方都沒好處。



◆ 中國專利發展的「蠻力」戰略

【美國之音中文網/記者杜林/華盛頓電】 2011.01.10

中國正在推動國家專利發展戰略,試圖用技術創新驅動經濟發展,而且全力保護國產專利。這種自主專利有時被當作武器,對付海外的競爭對手。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去年11月公佈了2011年到2020年的「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明確通過專利保護鼓勵創新,讓技術創新成為中國經濟新的驅動力。

自主專利

產權局說,中國專利申請去年增加很快。2010年專利申請數量超過100萬,其中95萬7千8百97件屬國民申請,74萬3千779件成功註冊。國民申請率高達95%,有評論認為,這完全是中國的自主專利,與自主創新異曲同工。

湯森路透集團(Thomson Reuters)2010年10月份發佈的知識產權報告預計,中國專利申請將在2011年在世界居領先地位。集團知識產權分析員施藤布裏奇(Bob Stembridge)說,政府計劃在未來五年中將申請數量提高一倍。

他說:「他們希望普通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utility-model patent)等類專利的申請總量2015年能夠達到200萬,比現在提高一倍。他們還希望2015年把專利局的專利評審人員增加到9千人。我認為這顯示政府希望利用知識產權和專利來推動創新,從而驅動經濟。」

為了增加專利申請,中國推出許多鼓勵措施,包括個人獎勵、住房補貼和公司免稅等等。

美國專利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局長卡普斯(David Kappos)就此評價說,「中國領導人知道創新就是未來,是提高生活品質、確保經濟長期增長的關鍵」,「他們正盡全力促進創新,中國的專利計劃就是這個大佈局的一部分。」

新興武器

這項計劃最引人矚目的是實用新型專利(utility-model patent)。施藤布裏奇說,這種專利容易申請,審核相對寬鬆,但保護期只有10年,是創新專利保護期的一半,而且容易觸發法律糾紛。這並不妨礙中國把這種專利當成武器,用來對付海外的競爭對手。一個典型案例就是中國正泰集團(Chint)狀告法國施耐德電器集團(Schneider Electric)侵權。

他說:「施耐德集團被控侵犯了正泰集團的實用新型專利,法庭最後判定施耐德的確侵了權,正泰獲得1千7百萬美元的賠償。這種專利儘管審核標準不同,一旦得到承認,就依然是很有效的知識產權。」

此外,中國還允許設計專利的申請,審核標準也與普通創新專利不同。施藤布裏奇說,這個專利網絡審核標準各異,魚目混珠,讓海外申請人望而卻步。

蠻力戰略

美國大規模創新研究所(Institute for Large-Scale Innovation)創始人、《創新國家》(Innovation Nation)一書的作者約翰高(John Kao)將這張網稱為「樸素模式匹配演算法」( Brute-Force Strategy),也稱「蠻力」戰略,是一種用數量催生品質的手段。

他說:「中國正在實施可以稱為『蠻力』的戰略,確信如果數量達到一定水準,品質最終就會提高,就會創造世界奇蹟。我認為中國目前的情況同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很不穩定,充滿動感。」

他認為,中國在科技領域能否持續進步,取決於能否把數量優勢轉化為品質的優勢。

湯森路透集團報告說,中國專利申請增加的同時,美國、日本等國的專利申請卻在下降。有人因此認為,美國的科技創新的勢頭正在減弱。

約翰高不這樣認為。他說,美國擁抱創新的開放胸襟是最大的競爭優勢,力量就在於能夠把各地的創新進行系統的整合。他說:「看看矽谷吧。世界各地的聰明人都匯聚到這裡,各種語言文化和族裔匯集到這裡。矽谷是創新組合的首都。」

※ 相關報導:

* 5,896項 IBM蟬聯美國專利王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295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