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6

維護身體健康 從心做起

◆ 維護身體健康 從心做起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feb/15/today-health3.htm

文/王德和 2012.02.15 自由

心臟對於人體的重要性,如同引擎與車子的關係,一旦心臟衰竭就如同引擎無力,無法前進。

心臟內部結構有4個瓣膜,利用打開及關閉作用,可以控制血液流動的方向。如果瓣膜因病打不開或關不緊,就會造成血液留在心臟引起俗稱的心臟肥大。當心臟肥大情形嚴重時,會造成心肌壞死,需要換心,或者造成心瓣膜壞死,得要置換瓣膜。

心臟之所以會跳動是來自於心臟本身有「自己會發電」的竇房結刺激心臟肌肉造成收縮。正常的情況下,心跳會維持每分鐘60到100下的跳動,但是人體會根據全身所需要的氧氣消耗,增加或減少心跳數。

當運動、生氣或工作時,心跳自然會增加,而睡眠或休息中,心跳自然會下降,如果違反此原則,心臟就有問題。

很多人會問心跳多少比較好?其實心跳是愈慢愈好,這代表每一下心臟的血液輸出比他人多,且心臟的耗損也比較少。心跳規律與否,可藉由測量每分鐘的脈搏次數得知。

人在休息狀態下,每分鐘心跳超過100下或不規律跳動,都應該就醫,查出原因;至於心跳過慢是指心跳低於60下,但只要沒有頭暈或無力的症狀,都不用治療,真正有問題是低於45以下的心跳。

心臟本身運作,需要有足夠的氧氣供給,一旦有冠心症,代表冠狀動脈有一定程度的狹窄,當我們需要心臟做更多工作時,就會呈現運作不良,所以冠心症造成患者出現胸悶及胸痛的現象都是在運動、工作或生氣時,很少在休息時,會有胸悶的現象。

冠狀動脈狹窄是指血管有低密度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平常我們的血管壁上有內皮細胞保護,只有在內皮細胞受傷或老化才會讓膽固醇沉澱於壁上。而內皮細胞最常受到高血壓、糖尿病及抽菸的破壞,所以除了努力控制膽固醇之外,戒菸及嚴格控制血壓及糖尿病是不可少的工作。

目前沒有藥物可清除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膽固醇(LDL,即壞的膽固醇),一旦血管狹窄就會產生心臟缺氧的病症,此時就只能實施心導管手術或繞道手術來解決。

目前心臟猝死最大的原因是來自於冠心症,掌握「血脂肪、血壓及血糖」的控制,並且戒菸,相信可大大減少冠心症的發生率。如果有冠心症一定要接受醫師建議,接受適當治療及定期服藥,不可自作主張任意停藥,因為心臟猝死往往是突發性,連求救都來不及,不可不慎。

(作者為壢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 怕咖啡飲用過量 手機APP幫你監控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02.15

咖啡提神又香醇可口,是許多上班族的最愛。不過,喝多了咖啡導致咖啡因攝取過量,卻也容易造成身體負荷或影響睡眠。對此,美國一所大學專門設計了APP程式,讓民眾藉由手機提醒自己安全的攝取量。

賓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研發出這套名為「Caffeine Zone」軟體,可以告知民眾咖啡因何時會開始發揮提神作用,或是如何避免讓咖啡因影響睡眠時間,研究人員瑞特表示,「人們大多無法掌握血液中咖啡因濃度變化,如果透過外在資訊提醒,就可以達到咖啡提神的目的。」

研究人員將200毫克到400毫克咖啡因設定成「達到提神」最大劑量範圍,要進入「睡眠」的安全範圍則設定在100毫克,一旦超出安全範圍,就容易影響睡眠品質,研究人員提醒,一次就攝取過量咖啡因或是太快,都會造成其他問題,包括出現心悸或神經緊張。

APP如何提醒自己安全飲用咖啡呢?民眾只要輸入已經喝了或是打算喝多少的咖啡,以及開始飲用時間,或是喝的速度,就可以立即透過圖表方式獲得適當的建議,包括改喝低咖啡因的飲料來解饞。

美國ABC網站報導,一項調查指出,與最重視的人在早上享受咖啡,可以增進彼此健康關係,而且效果更勝送花或是共進晚餐甚至致贈珠寶項鍊,可見咖啡的迷人之處超乎想像。

不過,咖啡雖已經是人類生活常見的飲料,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伊凡特仍舊提醒,「每個人對於咖啡因的反應或是代謝不同,的確無法給予適當攝取量建議。」因此,凡事適量就好,過多帶來的副作用,往往會讓先前的美好留下一些遺憾。



◆ 髒空氣增加中風、失憶風險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2021500059,00.html

尹德瀚/綜合報導 2012-02-15 中國時報

美國兩項新研究指出,住在空氣品質低劣的人口擁擠都市或交通繁忙的公路附近,罹患中風與記憶力衰退的風險較高。主持研究的布朗大學流行病學助理教授魏倫紐斯說:「重點在於我們發現,美國環境保護署認定為大體上安全的空氣品質,會對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魏倫紐斯的團隊調查一九九九年至二○○八年間,波士頓「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一千七百名中風患者病歷,並與當地空氣品質監測中心的資料比對,發現在空氣品質「普通」與「良好」的廿四小時內,前者造成中風的機率高於後者三四%。魏倫紐斯說人體血管為維持血壓穩定,會因應外在環境而擴張或收縮,空氣汙染可能影響人體調節血壓的能力。

另一項研究針對近二萬名高齡女性進行認知測驗,發現空汙較嚴重地區的女性居民,思考和記憶能力較快衰退。

※ 相關報導:

* 年節吃零食 醫:十分鐘內應刷牙
* 細胞能量解密 台大解開癌症、老化之謎
* 香港再爆禽流感 撲殺17000隻雞
* 高階醫材發展計畫 啟動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英雷射近視開刀 後遺症案例增

中央社 2012/02/15

眼科名醫蔡瑞芳以近視雷射手術恐有併發症,宣布停止進行。英國自1989年進行第1起近視雷射手術,十分普遍,但因技術良莠不齊,病人術後出現後遺症案例增加。

英國每年約有10萬人進行準分子雷射層狀角膜成型術(LASIK)治療近視,提供近視雷射手術的眼科診所很多,大約每10名眼科醫師就有6個人進行這類手術,廣告聲稱近視雷射手術輕鬆簡單,數分鐘的手術就可以讓近視族擺脫眼鏡或隱形眼鏡,令四眼族趨之若鶩。

近視雷射手術的費用因診所不同而有異,價格在1500到3000英鎊。

皇家醫學院指出,至少75%接受近視雷射手術的病人視力應能恢復正常,但約有1/3的人手術後仍需要戴眼鏡,而即使視力被成功矯正,有些病人仍會有併發症,包括乾眼、夜視力下降、飛蚊症,還有人眼皮發炎、散光、視力模糊等。

總體來說,皇家醫學院認為,病人在近視雷射手術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不到5%,失明的機率更低於0.2%,不過部分私人診所出現高達40%的病患術後有併發症。

退休驗光師戴夫林(Dominic Devlin)表示,很多人以為動過近視雷射手術後就可以一勞永逸,這輩子不需要再戴眼鏡,事實並不然,有些病患晚上仍需要戴眼鏡。

不僅如此,手術過程可能很痛,復原的時間也比一般人所認知的更久。

戴夫林發現,很多醫生在動手術前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向病人說明近視雷射手術可能造成的併發症,使病人沒有做好準備,而且一旦開刀出了問題,是完全沒有扭轉的機會。

令人驚訝的是,由於在英國取得雷射手術執照並不難,有些眼科專家甚至僅接受幾個月的訓練就執刀。

1位57歲的插畫家看到電視廣告,以為近視雷射手術像是午休時就可以做好的簡單手術,為了擺脫惱人的眼鏡,決定在曼徹斯特住家附近的私人診所動手術。

手術前醫生僅做了20分鐘說明就動刀,過程中不僅十分痛苦,無法動彈,手術後在床上躺了3天,接下來2週也無法出門,現在雖然視力有好轉,但是醫生說他將永遠會有乾眼問題。

這位插畫家說,早知手術如此痛苦,他就不開了,更讓他生氣的是,醫生在開刀前都沒有告知相關的風險和併發症。

由於近視雷射手術的糾紛增加,保險業者也開始提高對提供雷射手術醫生及專家的保費,以支付病人的求償。

戴夫林呼籲近視族開刀前,除了要三思可能面臨的風險,同時一定要慎選合格醫師。

※ 相關報導:

* 醫學會:術後關鍵一年 避免眼球受傷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71480

丘子宏則說,根據眼科醫師臨床觀察以及澳洲墨爾本大學眼科2010年發表的報告,在長達13年的術後追蹤,顯示接受雷射屈光手術的病人,度數在術後一年都能達到穩定。

* 到底要不要開? 做好檢查、多評估多考慮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71479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翁林仲認為,只要自己覺得戴上鏡片眼鏡或隱形眼鏡,視力可獲改善,且適應良好,沒有不舒服感覺,就繼續戴下去,不必接受雷射矯正手術。



◆ 觀察站/掀潘朵拉盒子 別把手術想太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71475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特稿】 2012.02.15

眼科名醫蔡瑞芳昨天宣布今後不再進行準分子雷射層狀角膜成型術後,不僅在眼科醫學界投下震撼彈,也讓廣大近視族群開始省思手術的必要性,進而選擇最適切的醫療模式。長期看來,他的行動帶給各界更多思考、提醒消費者三思而行,未嘗不是好事。

眼科醫學界一再說明準分子雷射層狀角膜成型術(LASIK)以及更先進的飛秒雷射安全無虞,術後併發症比率不高,但短短一天以來,近視受術病患詢問電話大增,連英國也傳出有許多受術病患出現併發症等事實看來,事情並不是部分強力推銷雷射手術的診所或醫師說的那麼簡單。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陳克華形容的,視力矯正有如「潘朵拉的盒子」,蔡瑞芳昨天掀開後,想再蓋回去已不太可能,所有事情全都攤在陽光下,只會越辯越明,民眾也可以從中看得更清楚。

不管未來發展如何,至少蔡瑞芳震撼性的決定和宣言,提醒民眾在受術前深思並研究更多手術的正負面訊息。尤其長久以來台灣醫療一直處於資訊不對稱的狀態,民眾所知有限,往往醫師說了算,就算事後出現後遺症,大多數患者也不知該如何確保自己的醫療權益,遑論求償。

因此,衛生署不該只消極地以醫學文獻不足為由,一味強調雷射矯正手術安全無虞,否則徒然給國人在捍衛眼科界商機的印象。而應趁此機會,主動蒐集並調查國內現有各型雷射近視矯正儀器的安全性,若發現某些儀器確有較高的術後併發症,即應要求退役,如此才能確保民眾醫療權益。

fsj 提到...

京都大學研究 番茄燃脂?日本賣翻

自由 2012.02.16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小組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指出,番茄具有燃燒脂肪、抑制三酸甘油脂及降低血糖的效果,結果論文發表後的短短5天下來,造成日本各地番茄及番茄汁大搶購,銷售量暴增甚至賣到缺貨。

這篇論文是由京都大學河田照雄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10日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期刊上,論文中指出,番茄中具有一種名為「13-oxo-ODA」的成分,這種物質類似亞麻油酸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燃燒脂肪的作用。

研究小組以肥胖的老鼠進行實驗,在老鼠的飼料中加入這種物質,經過1個月後,老鼠血糖值降低2成,血中三酸甘油脂濃度減少3成,而且直腸溫度上升0.5度以上,具有燃燒脂肪的作用。

研究小組表示,番茄對人類是否具有減重效果,需要進一步實驗才能確認。不過,河田教授認為,人類每天若適量攝取,應可預防代謝症候群的發生。至於人類每天的攝取量經換算後,每人每天至少3次、一次約喝200CC番茄汁。

這項研究論文經由媒體報導後,5天來竟然在日本各地引發番茄與番茄汁的搶購熱潮。位於大阪市中心的一家超商,最近出現番茄汁缺貨的現象,商家才剛補貨就被一掃而空,在此之前,這家店販賣的900CC裝的番茄汁,一天頂多賣掉數瓶,但最近卻賣到缺貨,銷量成長了3倍。一家在近畿和首都地區展店的連鎖生鮮超商,新鮮番茄銷量暴增5倍,番茄汁則增加了4倍,很多店甚至賣到缺貨。

日本主要番茄產地熊本縣,最近番茄訂單也暴增,一名在該縣八代市栽培番茄的農民表示,種了40多年的番茄,從來沒遇到這種事。

雖然番茄具有燃燒脂肪的成分,但河田教授並不鼓勵民眾猛吃番茄,他認為除了番茄之外,應多吃各種蔬菜。因為番茄含有鉀的成分,有些人並不適合大量攝取。



◆ 眼科醫學會:可能訂術前同意書範本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02.16

名醫封刀,不再做雷射近視手術,引起外界熱烈討論。眼科醫學會表示,可能要求每位醫師術前必須花一定時間解說,術前同意書也可能制訂統一範本。

「醫師,真有這麼恐怖嗎?那我先不做了!」眼科大老蔡瑞芳封刀,不再幫人做雷射近視手術,引起許多近視族的恐慌。這一兩天許多眼科診所都接到病患關切電話,甚至有部分患者取消開刀,讓診所很受傷。

有眼科醫師私下抱怨,短時間之內可能流失許多生意,原本剛開學這段時間是雷射近視手術旺季,現在許多人有疑慮,確實會影響收入。

衛生署醫事處昨天行文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希望醫學會通知所有會員,對病人施行雷射近視手術前,應加強與病人溝通。眼科醫學會指出,昨天下午收到衛生署公文後,已在第一時間以電子郵件轉給1400多名會員,讓所有會員瞭解衛生署的關切,並強調專科醫師需以醫學專業診察及評估病人眼球狀況,再決定患者是否適合動刀。

眼科醫學會雷射屈光矯正手術召集人邱子宏指出,學會已經連續八年舉辦雷射屈光矯正手術在職訓練,在上課及訓練過程,都會提到術前的標準作業。目前眼科醫師幫病人做雷射屈光矯正手術前,都會先解說並告知術後可能的併發症,並讓病患簽署術前同意書,才會動刀。不過,告知時間及同意書內容,無硬性規定。

※ 相關報導:

* 蔡瑞芳:疑角膜未癒合 長期發炎導致併發症
http://www.udn.com/2012/2/16/NEWS/NATIONAL/NATS6/6904679.shtml

蔡瑞芳在聲明中指出,他是在聯合晚報記者探詢下,才透露他已一段時間不做近視手術。這些日子來,他也一再強調雷射近視手術有其安全性、準確性及角膜不結疤性,不再做雷射手術是他個人的決定,他沒有反對雷射近視手術的意思。



◆ 泡腳 忌高溫、泡太久

文/吳玉蘭 2012.02.16 自由

李老太太(化名)的家人帶她到某位密醫處,想要用草藥泡腳來治療她雙足麻刺的毛病。

李老太太在泡腳時覺得雙腳很痛,但那位密醫表示要痛才有效,因此只好忍了下來。一週後,李老太太覺得雙腳沒有任何感覺了,而且還開始發黑。送醫檢查為四度燙傷,連骨頭都壞死了,需截肢。

天冷了,四肢末端難免較易覺得有些冰冷,尤其是雙足,因為距心臟最遠,冰冷或麻刺的情形也較明顯。這時,有人會用泡腳的方式來讓自己的雙腳回到溫暖的狀態,或如前述案例一樣,想要以泡腳方式來改善某些症狀。不過,關於泡腳,有一些事項要注意哦!

●水溫不可過高:網路上謠傳水溫愈熱愈好,只要可以忍受即可。這是很危險的,因為泡在60度左右的水中,約3分鐘就可能造成三度燙傷。況且對溫度的耐受度因人而異,就如前述案例,雖然當事人還可忍受,但其實已經造成傷害了。

另外,皮膚較脆弱的老人、小孩,或有皮膚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會比一般健康成人易燙傷,所以泡腳的水溫大約略高於體溫即可,約在38至42度左右。

或許有人會懷疑這樣的溫度不高,用來泡腳會有用嗎?其實,雙腳在冰冷時,溫度可能還不到30度,這時雙腳只接觸到略高於這個溫度的水溫,就會有溫暖的感覺;況且,大部分人泡腳的目的是為改善血液循環,只要足部能回到正常的溫度,血液循環自然就會改善。

●浸泡的時間不宜過久:浸泡時,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停止。浸泡的時間約10分鐘以內為宜,較不易受傷。泡過久會讓表皮變得較軟,人體天然的油脂也會被洗掉,反而失去保護的作用。

●有傷口時不可以泡:水中的微生物會進入傷口中,易造成感染,而且皮膚有傷口時,也較易燙傷。

●慎選加入水中的物品:有人會在水中加入薑、酒、精油或中草藥等,在加入這些物品時,需注意有無過敏或過度刺激皮膚的反應,若有,要立刻停用,並用清水沖乾淨。若症狀較嚴重的要立即就醫。

●不是人人可泡:有皮膚病、心血管疾病、下肢癱瘓者或下肢循環有障礙的患者,最好先問過主治醫師再決定。(作者為中華民國燒傷學會護理師)

fsj 提到...

藥晶片植體內 醫生遙控給藥

【聯合報╱編譯陳曉君、李京倫/綜合報導】2012.02.18

科學家發明了遙控藥物晶片,可望終結病患每天注射針劑的麻煩與痛苦,技術成熟後將可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症、糖尿病、癌症、多發性硬化症與心臟病。

藥物植入是熱門的研究領域,旨在協助病人定期用藥並讓藥物直接釋放到身體最需要的部位。目前已有植入式化療藥物、避孕棒,可持續釋出直到藥物用完。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藍格領導的新研究是第一個使用無線控制藥物微晶片的研究,最終目標是讓醫生能遙控藥物的劑量,或在病人睡覺時給藥,使副作用降至最低。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骨質疏鬆症專家愛瑟兒‧希瑞斯說:「要證明遙控藥物晶片確實可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過這個模式令人非常振奮,因為每天注射藥物讓人想到就怕。」

8名患有嚴重骨質疏鬆症的丹麥婦女,必須每日注射藥物「骨穩」(Forteo),但她們常因嫌麻煩而停止注射。藍格把有微晶片的裝置植入這些婦女的腰部,裝置中有20個裝藥的小格,用奈米薄度的鈦與鉑封住,收到無線訊號時,個別小格的鈦與鉑會化掉,使藥物釋出至血液中。

微晶片被設定為植入8周後每天釋出一劑藥物。製造此微晶片和資助此研究的麻州MicroCHIPS公司執行長法拉說,這些微晶片原本植入後可立即開始運作,但動物研究發現,微晶片四周會形成有如疤痕組織的薄膜,因此植入人體後等到薄膜形成才開始測試。驗血結果顯示,微晶片釋出藥物與每日注射的效果一樣,安全性也沒問題,病人甚至不會察覺藥物釋出。

未參與此研究,但也研發這種技術的南加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孟繁君表示,這個研究報告是「重要的里程碑」,下一步將是研究更複雜的晶片,可以設定在需要時減少或增加一劑。

這個研究16日刊登於「科學轉譯醫學」期刊。

※ 相關報導:

* 藥晶片植體內 醫生遙控施藥
http://www.udn.com/2012/2/17/NEWS/HEALTH/HEA1/6907070.shtml

微晶片被設定為植入八周後每天釋出一劑藥物。製造此微晶片和資助此研究的麻州MicroCHIPS公司執行長法拉說,這些微晶片原本植入後可立即開始運作,但動物研究發現,微晶片四周會形成有如疤痕組織的薄膜,因此植入人體後,等大約20天才開始測試,看釋出的藥物能否穿透。



◆ 醫療雲計畫 續推

【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2012.02.17

行政院科技政委暨科技會報副召集人張善政昨(16)日表示,生技產業是長期發展才能看到成果的產業,短期間也將繼續推動醫療雲計畫。

張善政昨天上任,首日就到科技會報聽取各組主管簡報,並指示醫療雲要持續推動,再針對民眾最關心的日常問題,從科技會報的角度檢討解決。

他特別指示,發展醫療雲時要特別注意觸及人權、個人隱私等個人資料保密問題,讓前政委朱敬一留下的政策,繼續落實。

醫療雲政策是現任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在政委任內推動,張善政表示,短期內將繼續「朱規張隨」。張善政表示,雲端應運是一種加值作法,他以病歷為例指出,一個X光片擺在醫院中,無法發揮其功能,但若放到雲端,就可以讓許多醫院合理共用,可以衍生出許多價值。

從醫療雲談到對雲端的建構,張善政表示,雲端產業還在草創階段,若說到預算投入,是一個「無底洞」。但他表示,雲端和生技一樣都是很大的題目,長遠的產業,要「步步為營」。

張善政說,雲端的概念,不像現在的人所說的那麼複雜,概括的說,即是把資料放在網路上,透過方便的網路結合終端設備,讓使用者可以運用,就是改變資料運用的形態。



◆ 防腦中風 頸部超音波可看出徵兆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 2012.02.17 自由

防止腦中風,頸部超音波檢查可看出徵兆。醫師建議,超音波有健保補助,抽血也可從血脂數值看出端倪,不需要一下子就自費進行電腦斷層檢查。

腦中風有8成是因腦部缺血所引起,其中有1/4的原因是來自頸動脈狹窄不通,由於症狀不明顯,像不定時炸彈,隨時伺機危害健康與生命,因此,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是了解頸動脈健康的最佳方法。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谷州說明,頸動脈狹窄是因頸動脈粥狀硬化,造成血管內的異常增厚,通常頸動脈狹窄發展到一半或2/3時,才會出現明顯症狀,如頭暈、手腳發麻、流口水、說話突然大舌頭、暫時視力消失等,頸動脈狹窄若達60%就有中風危機。

門診中,很多病患因肩頸酸痛引發頸部僵硬、頭痛,長期下來導致頸動脈血流不順暢,等到看醫師時,一直擔心頸部僵硬是否有中風危機?

張谷州強調,通常他會先觸摸一下頸動脈彈性,然後以聽診來了解脈動,接著會問身高、體重,然後伸展肩頸、手臂、手肘的柔軟度,再來才是抽血檢查血脂值。

基本上這類病患都有體重過重、不愛運動、每日使用電腦數小時的共同點,長期下來才會造成肩頸酸痛、頭痛等毛病,基本上透過肌肉放鬆藥物及復健治療就可大幅減輕;若是血脂超標才會有血管硬化或狹窄的危機。 頸部超音波主要是檢測血管壁表面及其內部是否出現粥狀硬化?檢測過程約20分鐘,一旦發現頸動脈狹窄達60%,應迅速尋求藥物治療或放置頸動脈支架,以避開中風危機。



◆ 韓憂鬱症患者達270萬人 稱「憂鬱國」

【中廣新聞/王長偉】2012-02-17

在南韓患過憂鬱症的人數,高達兩百七十一萬人,十年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三。

據朝鮮日報報導,南韓在短短一年內,就有一百三十萬人,經歷過憂鬱症。其中,十萬餘名成年憂鬱症患者,曾試圖自殺。據估計,在南韓恐慌症患者,也達兩百四十五萬人,所以南韓已經可以稱為「憂鬱國」和「恐慌國」了。

精神醫學專家分析認為,韓國人的精神疾病急遽增加的原因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在平均國民所得達到兩萬美元的過程中、發生的貧富差距擴大、由此產生的相對剝奪感、殘酷的競爭和生存壓力、家庭破裂、老年生活沒有保障等、南韓社會存在的問題,困擾著大多數韓國人,並引發憂鬱症和恐慌症。(王長偉 首爾報導)



◆ 越勞罹精神病 沒人可諮商

【聯合報╱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2012.02.18

越南外勞阿鳳來台近6年,卻沒領到一毛薪水,她被剝削選擇逃跑,被抓後又罹患精神疾病,然而,國內少有多國語言心理諮商師,阿鳳無人訴苦,也無法為她伸張正義。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只能協助募款,讓她返鄉。

北市府勞工局外勞事務科科長陳惠琪說,移民署及勞工局雖有通譯庫人才,但常常「懂語言不懂專業(指心理諮商),懂專業不懂語言」。此外,現在條件也無法讓通譯員提供全職服務,既有資源也難設立語言及心理諮商兼具的機構。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政策部研究員陳秀蓮說,阿鳳2006年來台工作,一年後,因薪水及證件都被雇主扣留,要不到薪水情況下,選擇逃跑,之後又在北市找到新打工機會,跟著盧姓雇主。

新雇主承諾給每個月2萬8000元,卻表示「工作滿3年後一次支付完畢,並可風光回國」,雇主不時拿出存摺證明。阿鳳忍了3年,累積33萬6000元薪水,不料出門買菜時被警察盤查,關進收容所。

陳秀蓮表示,阿鳳在收容所期間出現自言自語、幻聽等症狀,移民署及警方兩度要遣返時,阿鳳在機場吵鬧,還說「有人欠我錢」。第三次遣返時,在外事警察及通譯員了解下,才判斷阿鳳遭人口販運。

後來阿鳳轉介到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庇護中心,也對盧姓雇主提告,但她有精神疾病無法提出有利證據,最後法院判決盧不起訴,此後阿鳳就在庇護中心2年,等待回國。

陳秀蓮說,庇護中心雖有懂越南語的社工員,但不了解心理諮商及精神疾病相關知識,外界也找不到懂越語的心理諮商師,阿鳳曾去精神病院治療,沒多久又回到庇護中心,可說「心事沒人知」。

3月底,阿鳳拘留期滿將返國,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不希望她兩手空空回家,日前協助募款,已籌到10多萬元。

fsj 提到...

你真的會保存食物嗎? 冰箱不是保險箱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5&f_SUB_ID=4236&f_ART_ID=368868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2012.02.17

以蔬菜生長的姿勢保存

把蔬菜橫放會加速老化荷爾蒙生長,想增加蔬菜的保存期限,最好以蔬菜原本的生長姿態存放,像是紅蘿蔔、芋頭沾泥保存為佳;葉菜類最好以直立方式保存;常用的蔥因為長度較長,可以折成兩段放入切開口的鮮奶紙盒保存,開口處用保鮮膜封起可延長保鮮度。白蘿蔔保存時不要先清洗,若買到清洗過的,記得要把上端的葉菜摘掉,以免吸收莖部養分;青甜椒直接冷藏容易慢慢軟掉,最好用密封保鮮袋保存,或是把塑膠袋打洞,避免水蒸汽凝結在袋中,可以有效保持鮮度。

雞蛋尖頭朝下放

雞蛋殼有很多小孔以利呼吸,如果把有氣室(圓頭)朝下放,會影響雞蛋呼吸,導置鮮度下降,要反過來,把尖頭放在下面才更保鮮;而到底雞蛋要不要進冰箱?進冰箱前要不要清洗?跟你買的是鮮雞蛋或是洗選蛋有關。新鮮雞蛋表面天然覆蓋著一層抑制細菌的物質,微生物較不易侵入,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保存即可,如果是盒裝的洗選蛋,則建議放進冰箱;另外,溫度的改變也會讓雞蛋提早變質,冰箱門常開開關關,溫度變化比較大,並不適合存放蛋品。

肉類分小塊儲藏

肉類放入冰箱前,最好先洗淨後切塊放入冷凍保存,避免大塊肉解凍後又放入冰箱。因為冷凍時肉內的水分會形成結晶,一但解凍,細胞組織會滲出大量蛋白質,容易繁衍細菌。

催熟水果小心存放

蘋果、香蕉、百香果會散發催熟激素,不宜與葉菜類放在一起,但如果想讓水果快點熟,就可以放在這些水果旁邊,或用報紙包住也是好方法。此外,蘋果很適合與馬鈴薯放在一起,它散發出來的乙烯能使蔬果老化,防止馬鈴薯發芽。

保鮮膜離食物兩公分以上

你家的剩菜都怎麼保存?是包上保鮮膜後收入冰箱嗎?當心PVC(聚氯乙烯)溶出塑化劑!如果使用PVC材質的保鮮膜包覆油脂類食物,像是肉類、剩菜、起司、火腿,容易讓DEHP類塑化劑溶出,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若非使用不可,建議保鮮膜距離食物至少兩公分以上。

【完整內容請見《魅麗》2012年2月號】



◆ 魚油、魚肝油 大不同

文/賴威廷 2012.02.18 自由

魚油和魚肝油只有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民眾很容易搞混。魚油是深海魚類脂肪的萃取物,為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成分是對人體有益的DHA和EPA,即一般統稱的Omega-3(ω-3 fatty acids)不飽和脂肪酸;魚肝油則是從魚的肝臟中萃取出來,是脂溶性維生素,主要成分為維生素A及維生素D。

●魚油中的DHA對眼睛視力及腦細胞有好處,可活化腦細胞,改善記憶,能增加眼睛感光細胞活性並改善視力;EPA則會降低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不易凝固,因此減少血栓及中風的機率,因此有「血管清道夫」之稱。

●魚肝油的維生素A對防範夜盲症有助益,維生素D可預防佝僂症(骨骼發育不全的一種病)及促進鈣質吸收。不過,維生素A及維生素D為脂溶性維生素,不用每天補充,服用過多會造成在體內累積過量,無法代謝的情況下,反而會中毒。

相較於魚肝油,魚油對健康人較沒有過度攝取的疑慮,但還是有些族群不適合吃魚油,因魚油有抗凝血的功能,若凝血功能不好的病患,不適合吃魚油外,還有平時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也不適合吃魚油。

如果預計要動手術或避免孕婦生產不易止血,建議手術前8週、懷孕32週後就應要停止吃魚油。

要注意的是,保健食品只能做為輔助用,不是用來替代治療病症的藥品。真正有了病痛,還是需要到醫院做詳細的治療與診斷,在就醫時,也應告知醫師目前所服用的藥物與保健食品,才可以避免藥物的交互作用。

如有疑慮也可帶至醫院或藥局,請醫師或藥師等專業人員幫忙,詢問清楚正確的服用方法。(作者為衛生署桃園療養院藥師)



◆ 吃醃漬、重鹹 胃癌風險升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2/02/17

HER-2基因陽性的胃癌患者,在國外研究中,大都顯示預後較差,林口長庚醫院昨(十六)日指出,分析國內逾千個案發現,HER-2陽性患者預後並未較差。HER-2基因也與標靶治療的發展密切相關。不過,與日本約五成胃癌患者在第一期即發現,台灣胃癌患者約有一半以上在較後期才發現,根本無法手術。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葉大森教授指出,與國際上歷次研究相比,長庚分析的的個案數最多,卻發現HER-2基因陽性患者預後並未顯示較差。他指出,台灣胃癌盛行率雖不如日、韓,但篩檢的方便性與意識上,日本顯然較佳。

長庚指出,HER-2陽性的胃癌病患可能可以接受HER-2標靶藥物的治療,達到比目前單純傳統化療更好的結果。

長庚一般外科徐潤德副教授提醒,胃鏡仍是診斷早期胃癌最重要工具之一,提醒四十至五十五歲以上民眾或有家族病史者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除了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重鹹、燒烤食物、醃漬物,抽菸也是危險因子之一。

林口長庚醫院分析一九九九年至二○○七年期間一○三六位胃癌病人接受外科切除手術的檢體,發現患者HER-2陽性比率是六%,低於國外文獻平均報告的十五%。研究發表在二○一一年十二月的美國腫瘤轉譯醫學會官方期刊-《腫瘤學者》(TheOncologist)。

長庚指出,HER-2即上皮生長因子接受器第二蛋白,與細胞增生、分化與凋亡有關。HER-2陽性會促進腫瘤的成長,已經被證實是乳癌極重要的危險預後因子,文獻上對胃癌HER-2陽性比例報告差異頗大。

西方胃癌HER-2研究報告,認為有HER-2陽性的腫瘤是較容易復發,以及有比較差的預後。但長庚研究顯示,國人胃癌若是HER-2陽性,反而腫瘤分化情況較成熟,預後並未較差。醫師指出,HER-2陽性的胃癌病患可能可以接受HER-2標靶藥物的治療,並獲得比目前傳統化療更好結果。

早期胃癌並無特異性的臨床症狀的表現,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發炎、胃食道逆流等疾病區分;加上對於做胃鏡的不舒服與恐懼感,胃癌早期診斷率不高。



◆ 糖果、棉花糖…多半含鈦白粉 吃多有害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2/02/17

很多小孩子喜歡吃糖果、棉花糖等食物,但這些食物常添加「鈦白粉」等食品添加物。美國、瑞士、挪威最新研究發現,小孩可能透過食物,吸收到高濃度「鈦白粉」奈米顆粒,而這種成分一旦過量,可能對身體、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二氧化鈦俗稱「鈦白粉」,也稱為「鈦白」,鈦白粉是一種常見添加物,各式消費用品從食物、顏料到化妝品,都可能含有鈦白粉。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鈦白粉是合法食品添加物,多半用來著色、增白,外表白色的食物都可能添加少許鈦白粉,因為顏色是白色,所以一般食品不太可能加太多。

這項美國、瑞士、挪威聯合研究近日發表於「環境、科學與科技」期刊。研究人員指出,身體若有鈦白粉等奈米礦物質顆粒,部份奈米顆粒會隨尿液、糞便排出,而汙水處理廠大多無法過濾掉奈米微小顆粒,所以這些奈米顆粒就會跑到溪流、湖泊當中,可能自然環境、人體健康、動物生態產生衝擊。

很少有人研究人體會接觸多少鈦白粉,研究人員從市面上購買各種食品、零食、個人衛生用品、顏料、黏合劑等,然後測量其中含有多少鈦白粉。

研究團隊發現,小孩往往比成人吃進更多鈦白粉,主要是因為像糖果、綿花糖、蛋糕糖衣等都含有高濃度鈦白粉。研究人員認為,食品中的鈦白粉比工業用鈦白粉影響更大,更容易對人體、動物造成潛在健康風險,衛生當局應該多注意鈦白粉使用分類,及鈦白粉在食品中的使用情形。

fsj 提到...

董氏:喝1瓶優酪乳 11顆方糖下肚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02.20

吃了健康食品就比較健康嗎?董氏基金會最近抽查市售常見的74件健康食品,發現其中17件的營養價值有疑慮,例如有優酪乳雖可增加腸內益菌,卻也同時讓消費者喝下多達11顆的方糖的糖分。還有可減少牙菌斑的無糖口香糖,卻含有香料等多種添加物。

目前國內約有200多種健康食品通過衛生署認證,不少廠牌也利用健康食品的「小綠人」標誌大作廣告,不過董氏基金會最近抽查74件常見的優酪乳、奶粉、豆漿、牛乳等健康食品,卻發現17件有疑慮。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表示,包括優酪乳、發酵乳等為了口感,添加了砂糖、或是高果糖糖漿,普遍有含糖過高的問題。其中一款知名廠牌的低脂優酪乳,雖可以增加腸內益生菌,但要喝到每天建議量的400毫升,相當於額外吃下了11 顆方糖。

還有家長常讓小朋友放心喝的活菌發酵乳,要達保健功效,每天要喝兩瓶、共200毫升,不僅含香料,也會額外攝取約6.5顆方糖。

另外,有些健康食品則含人工添加物,例如有知名碳酸飲料雖能增加腸內好菌「Bifidus菌」,但尤宣文表示,細看原料成分,加入了多種調味劑、膨脹劑、著色劑,不如多吃蔬果。

無糖口香糖 10多種添加物

還有可減少牙菌斑生成的無糖口香糖,也有十多種香料、抗氧化劑、著色劑等添加物,也可能誤導消費者,以為多吃口香糖可以代替刷牙。

學者:還是天然的尚好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炒菜食用油、發酵乳、綠茶等不少健康食品打著「政府掛保證」的口號,不過學者表示,消費者應打破迷思,多攝取天然蔬果,與其喝糖分高的優酪乳、發酵乳,不如多吃牛蒡、菇類,即使是「健康」食用油,仍不能過量使用。

文化大學食品暨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林薇表示,健康食品認證原先是為了杜絕坊間有些業者對食品保健功能胡亂「吹牛」,雖立意良好,但從錠劑、膠囊涵蓋至一般食品後,卻也出現荒謬現象。

林薇說,不少健康食品為追求口感,加了食品添加物、糖份,跟慢性病防治的少糖、少油等目標,根本是背道而馳。她也說,以目前機制,若汽水、洋芋片等高熱量、低營養的「空卡」食品(空有熱量沒有營養),只要添加具有保健功效的成分,也可能取得「健康食品」認證。

想要減少口腔內牙菌斑,降低蛀牙發生率,應限制進食糖份的次數、搭配定時、正確的餐後刷牙。使用可降低總膽固醇等標示的食用油,仍不能過量用油,同時烹調用油也應多元化。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長許惠玉也說,衛生署審核健康食品,僅考慮單一或特定成分的安全性及保健功效,卻忽略整體的營養價值,因此即使是政府「背書」的健康食品,消費者購買、食用前還是要注意食品成分、熱量標示。



◆ 日科學家首次發現肥胖基因

中央社 2012.02.20

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小組宣布首次確定「肥胖基因」,帶有這種肥胖基因的人,攝取高脂肪食物後,肥胖風險較一般人為高。

這項研究結果有助診斷遺傳性肥胖及開發預防肥胖藥劑。有關的研究報告今天發表在英國科學雜誌「自然」(Nature)電子版。

京都大學教授?本豪三等人發現在體內與脂肪酸結合的蛋白質「GPR120」,並將製造這種蛋白質的遺傳基因產生突變的老鼠和普通老鼠相比較。

研究小組將GPR120產生突變的老鼠與普通老鼠各40隻拿來進行實驗,各餵食低脂肪(13%)與高脂肪(60%)2種餌食,觀察了16週。

實驗結果發現,被餵食低脂肪餌食的老鼠,體重平均約30公克,沒有太大差異。

在餵食高脂肪餌食的老鼠中,遺傳基因被破壞的老鼠,體重比普通老鼠多了15%,皮下脂肪重量為普通老鼠的1.5倍,內臟脂肪與肝臟的重量都是普通老鼠的1.9倍。

?本表示,GPR120可以像管制中心一樣控制代謝,只要開發刺激GPR120的藥物,也許就能預防與治療肥胖。

他也表示,西洋式高脂肪飲食習慣加上遺傳基因突變,會增加肥胖與糖尿病的風險,將會繼續就這種基因的結構進行研究,希望能對病態肥胖的診斷以及預防有所幫助。



◆ 痛風飲食新觀念 茶咖啡解禁

中央社 2012年2月20日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20日電)大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中心主任黃光永今天表示,痛風病人常常只能多喝水、少吃肉,不過據研究指出,以前不建議的茶飲、低脂乳並不容易引發痛風,就連高普林蔬菜也能安心吃。

黃光永指出,以前提到痛風飲食建議,除了不能吃海鮮、肉類外,連茶飲、牛奶,甚至如黃豆、香菇、綠花椰菜等被歸類為高普林的食物都須避免食用。但根據歐洲風濕病雜誌新的研究指出,高普林蔬菜對痛風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吃多了也不容易造成影響,甚至冬天想暖暖身子,煮一鍋豐盛的蔬菜火鍋都沒問題。

黃光永表示,以前不能喝的飲料,現在部分也已「解禁」,讓痛風病人有開水以外的選擇。如茶類、咖啡等飲料,只要不加入糖水、奶油球等,就能正常飲用。

另外要注意的是少喝果汁,黃光永說,以前常有痛風病人抱怨,已經吃的很清淡,痛風還是時常發作,詢問後才發現,原來是常喝果汁惹的禍。由於不少水果的含糖量高,容易攝取過量,導致痛風發作。

除了注意食物,吃藥時更要小心,黃光永表示,許多人會忽略藥物之間的影響,像是利尿劑、阿斯匹靈、免疫抑制劑都可能讓痛風復發。因此看診時,應提醒醫師自己相關病史,可當作開藥參考。

如何避免痛風上身?黃光永指出,尿酸過高仍是引起痛風的主因,飲食上還是應避免飲酒與過多內臟類、海鮮等食物。建議有痛風病史民眾,定期接受血中尿酸值檢查,並將尿酸值控制在正常範圍,一旦發作,也要遵循醫師指示用藥,減少痛風性腎病等併發症產生的機率。



◆ 赤腳走沙灘 寄生蟲鑽體內!

【聯合晚報╱林進修】2012.02.19

台灣這陣子的天氣總是濕冷,很多人愛到東南亞的島嶼度假,享受沙灘、海水和陽光,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打算出國度假的民眾,赤腳走在沙灘上時,一定要特別小心,免得被寄生蟲從腳底鑽進體內,那就慘了。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最近就接到兩個案例,都是年約30歲的年輕女性,她們分別前往泰國及菲律賓度假,回國後,卻因小腿出現一團團紅腫斑塊,奇癢無比,不得不就醫治療。

皮膚科主治醫師石博宇檢查發現,她們的小腿表面出現一圈圈又圓又紅的腫塊,每個腫塊之間又有隆起如隧道般的管路聯結,裡面有細小蟲體爬行的痕跡,經進一步檢查,確定是線蟲搞鬼。

石博宇說,線蟲是人畜共通的疾病,通常以貓狗等動物為宿主,且寄生在腸道中。當這些貓狗在沙灘上排便,線蟲的幼蟲會散布在沙灘中,一旦赤腳走在上面,這些線蟲就可能趁機鑽進皮膚,在皮下組織到處爬行,所到之處紅腫熱痛,癢到不行。

由於台灣少見線蟲感染個案,可選擇的常用藥物不多,石博宇向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申請驅蟲藥,經連續兩周服用後,兩名女性患者終於擺脫「蟲蟲危機」,不再癢到幾近抓狂。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寄生蟲學科教授范家堃表示,糞小桿線蟲是人畜共通的寄生蟲,台灣已很少見。去年夏天他前往位於西非的聖多美普林西比,進行學童寄生蟲調查時,就發現當地仍有相當高的罹患率。

范家堃及石博宇提醒有意前往東南亞等地旅遊的國人,別赤腳走路。要到海邊戲水,走在沙灘時,更要眼睛睜大,別踩到貓狗便便。

fsj 提到...

抗肥胖 舊節食法都錯了

【聯合報╱編譯組/綜合報導】2012.02.21

過去民眾熟知的節食方法都不正確!美國科學家正在開發計算卡路里和減重的最新算式,盼能在對抗肥胖上掀起革命性改變。

過去卅年來,全球的肥胖人口增加了一倍,美國目前有三分之二民眾體重過重或肥胖。許多專家建議民眾定量減少卡路里攝取,如此體重會在長時間內持續下降。

但研究人員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中指出,這種說法未把身體變瘦的變化納入考量。隨著體重減輕,身體燃燒的熱量會減少,新陳代謝也會變慢。結果就是體重進入停滯期,民眾也往往因此受挫,結果導致他們又過量飲食。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霍爾表示,他的研究針對每個人改變飲食習慣的身體變化,提供更佳規則和預測。

霍爾說,這個新模式目的是協助醫師和決策者,同時為消費者提供粗略的計算方式,讓他們知道每天需要減少多少大卡。這個模式也讓消費者有心理準備,也就是隨著減重時間越久,卡路里攝取減少幅度要更大。

霍爾說:「如果最後減重目標是四點五公斤,每天就要少吃一百大卡。大概一年會達目標的一半,之後進入停滯期,要三年後才會達成目標。」

新的計算模式則是提供減重民眾兩種卡路里目標,分別為短期與長期減重。算式涵蓋運動量,以建立更實際的目標。

這套模式曾發表在二○一一年八月份的醫學期刊「刺胳針」上,在相關網站http://bwsimulator.niddk.nih.gov輸入年齡、身高、體重、體能活動程度等數值,即可得出各項預測及建議數字。



◆ 你敢吃嗎? 「試管漢堡肉」今秋問世

【聯合報╱編譯馮克芸/綜合報導】2012.02.21

荷蘭科學家波斯特19日在一項科學會議中表示,全球首次利用牛幹細胞所製成的「試管」漢堡肉,將於今秋問世。

波斯特的目標是在實驗室中找到高效率方式,生產與動物肉完全相同的骨骼肌肉組織,最終全然取代畜牧業。

他說,第一個人造漢堡肉成分「仍在實驗階段」,但研究人員努力在今年秋天前,「製作出幾千個小組織,然後組裝成漢堡肉」。他還說 這種合成肉可將傳統肉品的「環境足跡」,即對環境造成影響的面積,減少60%。

波斯特是荷蘭馬斯垂克大學生理學講座教授,他表示,這項研究的25萬歐元經費是由一位匿名的私人投資者提供,其動機是「對世界環境和全球糧食的關懷,以及對改造人生之各項科技的興趣」。

目前波斯特的研究團隊已培植出長兩公分、寬一公分、厚一公釐的小塊肌肉組織。這些肌肉的顏色是黃白色,外形很像烏賊肉。把這種肉和血、人造油脂混合在一起,就成了漢堡肉。

上述研究是在美國科學促進會於加拿大溫哥華舉辦的年會中公布,波斯特在其中一場名為「下一個農業革命」 研討會中發表演說。

研究人員表示,上述研究的目的是量產這種人造肉品,以降低傳統糧食生產所造成的環境和健康成本。有專家估計,未來50年內,為因應全球人口需求,糧食生產必須加倍,但如今氣候變遷、水源短缺、都市化程度日增,糧食生產愈來愈困難。

※ 相關報導:

* 試管漢堡肉 最快今秋問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feb/21/today-int3.htm

該團隊先將幹細胞分裂三十倍,讓每條細胞組織帶有四到五個幹細胞,之後再將這些幹細胞放在含有重要營養素與牛胚胎血清的液體中,供給讓這些細胞成長所需的「食物」,之後就能培養出類似牛肉的肌肉組織。



◆ 「仿肉」素食 誤導蔬食文化

【聯合報╱沈蓉華/資深媒體工作者(台北市)】2012.02.21

拜讀昨日「當素食不再素樸」一文,筆者有些回應。

本人茹素十餘載,也因各種機緣至歐美、亞洲等地參訪,有機會比較國內外的素食,深切瞭解台灣的素食真是多采多姿,對素食者而言不論大宴小吃都可充分滿足,食材料理千變萬化且新鮮味美,絕對有揚名國際的實力。

素食從高檔懷石料理,到幾百元的套餐,或吃到飽的自助餐,各種口味的火鍋,各種價位素菜館,以及純素的小吃店,還有各具特色的南北麵食,中、西式的鹹甜糕餅及養生飲料,種類之多不一而足,也多是以新鮮自然食材料理為主。更有專賣素食食材的批發商,及推廣生鮮素食、養生食品的連鎖商店,其中絕大部分均是天然食材,所謂的「仿肉」加工食品所占比率有限。

台灣素食者早已朝向生鮮自然、原汁原味、加工層次低的健康食材為主,反倒是一般非素食餐廳多用「仿肉」加工素食品。

台灣的素食文化是護生、養生,疼惜自然的蔬食文化,若將「仿肉」加工素食品,與蔬素食料理劃上等號,恐會造成誤導。



◆ 多營養素不等於營養 飲食多樣化才正確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12/02/21

多營養素不等於營養。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昨(20)日表示,要吃出健康,飲食就要多樣化才能吃到各種營養素,一些達到健康食品功能之成分,其實從天然食物中就攝取得到,也遠優於吃添加其他成分之萃取物。

像是喝可幫助腸道健康的發酵乳,不如多攝取高纖維的牛蒡、木耳、香菇、全穀、海菜類等蔬果,除了能改善腸內細菌菌相,更可營造腸內益菌的生長環境,並且攝取到多種營養素;欲減少口腔內牙菌斑,降低蛀牙的發生率,應限制進食糖份的次數、咀嚼富含纖維質的蔬菜、全穀,搭配定時、正確的刷牙方式即可減少口腔內牙菌斑;欲攝取豐富植物固醇,可多攝取核果、全穀類等食物。

慢性病的發生是因生活、飲食習慣不佳而引起,飲食若不均衡,無論怎麼吃怎樣的健康食品都不會齊全,應從改善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做起,否則就會成為一邊吃毒藥、一邊吃解藥的消費者了。另更有許多正在服藥的病人,常認為健康食品是食物,多吃可促進健康且不會傷身,因此也不會主動詢問或告知醫師,掉以輕心的結果就是發生食物與藥物的交互作用,例如人蔘和阿斯匹靈同時服用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 肥胖基因突變 少碰高脂食物

【聯合報╱編譯馮克芸/綜合報導】2012.02.21

日本京都大學及法國一個國家實驗室組成的研究團隊廿日宣布,一個與偵測進入人體脂肪有關的基因如果發生突變,那麼在飽餐一頓高脂食物後,肥胖的風險就會提高。研究人員說,這是全球首度發現肥胖基因。

這項研究結果有助診斷遺傳性肥胖及開發預防肥胖藥劑。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廿日的英國科學期刊「自然」電子版。

京都大學教授辻本豪三等人發現,這個稱為GPR120的基因如果突變,就會造成脂肪肝,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肝臟燃燒脂肪的能力會受損。

辻本豪三說:「診斷這種基因可協助預防及治療新陳代謝症候群所導致的各種症狀。」

研究小組拿四十隻GPR120產生突變的老鼠與四十隻GPR120正常的老鼠做實驗,各餵食低脂(百分之十三)與高脂(百分之六十)兩種餌食,觀察了十六周。

實驗結果發現,餵食低脂餌食的兩組老鼠,在實驗前後體重沒有太大差異。但在餵食高脂餌食的老鼠中,GPR120基因被破壞的老鼠,體重比普通老鼠多了百分之十五,皮下脂肪重量為普通老鼠的一點五倍,內臟脂肪與肝臟的重量都是普通老鼠的一點九倍。

這表示,GPR120基因與飲食造成的肥胖,二者關係密切。

這項研究也比較了六千九百名經常吃高脂大餐的肥胖歐洲人的GPR120基因,以及七千六百五十名正常體重者的GPR120基因。結果發現,肥胖者中,百分之二點四的人有GPR120基因突變情形,但體重正常者中,僅有百分之一點三的人GPR120基因突變;比起沒有GPR120基因突變的人,那些GPR120基因突變的人成為胖子的可能性高了大約百分之六十。

辻本豪表示,GPR120可以像管制中心一樣控制代謝,只要開發刺激GPR120的藥物,也許就能預防與治療肥胖。

fsj 提到...

乳製品添加多 董氏:無益健康

中央社 2012.02.22

坊間常見添加各種維生素等「營養強化」乳製品,董氏基金會調查41種市售奶粉,發現普遍脂肪含量偏高,董氏表示,「病人才要營養強化」,健康的人多喝,小心補過頭。

董氏基金會今年年初對市售41種奶粉,發現僅有2件無額外添加營養添加劑,其他39件都添加鈣、鐵、維生素、膳食纖維,甚至還有磷、鎂、葉酸、鋅、碘等礦物質,但其實無益健康。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健康的民眾喝沒有添加營養素的奶粉並維持均衡飲食,就可以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素,根本不需要額外添加,「病人才要營養強化」。

更有甚者,身體攝取過多不需要的營養素,反而可能造成危害。如鈣質攝取過多,易形成結石及血管鈣化;磷過量吸收易造成骨質流失;維生素 E 過量會延長血液凝固時間等,而且有部分「營養添加奶粉」的原料包括鮮奶油及麥芽糊精等,多喝也易造成脂肪及熱量攝取過多等問題。

中國文化大學食品暨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林薇則說,民眾應改變「營養強化多多益善」心態,國家也要有政策導正「營養強化」觀念,如美國就鼓勵廠商在果汁內添加鈣質,因為維生素C可以促進鈣質吸收,是完美組合,反觀國內不僅沒有相關政策,「健康食品認證」小綠人標章,反而成為廠商行銷幫手。

除了奶粉之外,董氏基金會還發現有市售「營養強化牛乳」及某廠牌的「 LP33益敏優多」稀釋優酪乳,都沒有經過健康食品認證,卻易讓人誤解喝了有益健康,實際上卻有脂肪及含糖量過高問題。

董氏基金會表示,民眾只要維持多樣化的均衡飲食,就能攝取到足夠營養素,不必再多花大錢吃添加營養素的食品,各種營養素不僅多吃無益,可能反而有害。

※ 相關報導:

* 兒童脂肪肝 爸媽拉警報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72831

若肝臟重量超過5%由脂肪組成,便是脂肪肝。肥胖,尤其是中央型肥胖,是脂肪肝危險因子。大部份有脂肪肝的兒童,一開始沒有明顯症狀,最常見的是抽血發現肝功能上升。如果脂肪肝持續惡化,未來可能進展成脂肪肝炎、肝臟纖維化、甚至肝硬化。



◆ 喝酒電影畫面 影響勝飲酒父母

【Upaper╱中央社】2012.02.22

根據美國發表1項大型研究,電影中明星大口灌下威士忌、紅酒或啤酒的畫面,是一股看不見卻會促使年輕人想體驗喝酒或豪飲。

研究指出,相較於父母有喝酒習慣或是家中容易取得酒類,大量觀賞電影喝酒場景,更容易促使青少年飲酒。

研究人員隨機挑選6500多名10至14歲的美國青少年進行保密電話訪問,受訪者並在接下來2年再受訪3次。

研究人員調查這些青少年看過的電影鉅作、是否有飲酒習慣或擁有酒類品牌的商品,並詢問這些青少年的個性、學校與家庭生活等。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年輕人一般暴露於這類訊息的總時數為4.5小時,許多更達8小時以上。

在這兩年研究期間,受訪者表示開始喝酒的比例從11%提升至25%,而開始豪飲的比例從4%增至13%。豪飲的定義為1次連續喝5杯酒以上。

報告說:「電影中的飲酒畫面,對於青少年開始飲酒的原因占了28%,造成青少年變成豪飲則占20%。」

研究說會有這般影響的原因在於:「電影中的喝酒場景一般都是在沒有負面影響的正面情境下展現,也通常會打出酒類品牌,這一方面會強化青少年對飲酒的認同,另一方面會加強青少年對該品牌的忠誠度。」

fsj 提到...

健保局:二代健保七月如期上路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2月22日

儘管衛生署長邱文達日前曾擔心二代健保上路時間恐怕延後,健保局局長戴桂英今天強調,目前正積極準備,仍以七月上路為第一目標,未來有兼職、高額獎金等收入,也要按2%的費率,多繳補充保費。

二代健保正緊鑼密鼓籌備中,不過多個機關連線問題,一度被認為是今年上路最大挑戰,衛生署長邱文達日前也曾說,實施時間可能延後,對此,健保局局長戴桂英強調,經過多次協商溝通,目前仍全力衝刺,希望二代健保開辦時程仍在今年七月不變。

戴桂英指出,衛生署正在加速審議二代健保相關子法規,預計最快三月底前核定補充保費的扣繳辦法,至於計算補充保費的下限,試算版本仍以兩千元為門檻。

不過距離七月,只剩下短短五個多月,二代健保是否準備好上路,民間團體卻不如健保局樂觀,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質疑,實在看不出衛生署可以順利在七月將新制推行上路,光是去年八月,包括子法規與施行細則都還拿不出來,更別論如何認定與扣繳,而且這不只攸關兩千一百萬人民,還與無數個單位有關,如果草率上路,恐怕出師未捷身先死。(責任主編:董媛瑜)

※ 相關報導:

* 健保局:二代健保 仍訂7月上路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914575.shtml

但滕西華批評,二代健保的施行細則至今都沒有公布,從去年以來遲遲無法提出健保新制的財務推估報告,以及試算的保費金額。她嚴重質疑健保局未來將收不到預估的補充保費,滕西華表示,收繳補充保費的困難不在公式,而是所得項目認定困難,過去僅有單純的薪資,但未來卻有高額獎金等六種,光是利息一個人可能有好幾個戶頭,因此義務扣繳單位「暴增」,對公司行號衍生繁雜的行政成本,同時健保局要個別稽核的成本、代收的手續費可能也大增。



◆ 牙醫眼科搬上車 為偏鄉兒看診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新北市報導】2012.02.22

升格後的新北市,29個行政區卻有12個區沒有一家眼科,還有2區則連一家牙科診所也沒有,新北市打造第一台兒童專屬的「兒童視力及口腔醫療巡迴車」今天上路,由牙醫師公會和眼科醫師們合作,共同為新北市孩童的視力和口腔健康把關。

新北市衛生局根據去年新北市學童視力篩檢結果資料發現,5歲學齡前兒童視力不良比率為11%,小一學童視力不良比率為34.8%,至小六視力不良比率為69.14%,到了國中更高達78.50%,是學齡前兒童的7倍。

衛生局指出,這些數字代表著孩子近視若越早發生,未來深度近視的可能性將越高,而深度近視易造成視網膜剝離,甚至有失明的危險。另外,針對新北市5歲兒童的口腔調查中也發現,5歲兒童齲齒盛行率已達68.39%,其中偏鄉地區學齡前兒童齲齒盛行率更高達73.45%。

衛生局進一步指出,新北市萬里、深坑、八里、平溪、烏來、五股、金山、坪林、貢寮、石門、雙溪及石碇等12區都沒有眼科診所,而全市1003家牙科診所中,僅有64家在偏鄉地區,其中的貢寮、石碇區連牙科診所都付之闕如。

為及早發現孩童視力及口腔問題並及早接受治療,新北市打造第1台結合牙科及眼科、兒童專屬的醫療巡迴車今天上路,上午並由副市長侯友宜主持啟用典禮。

這輛新北市第1台兒童專屬的「兒童視力及口腔醫療巡迴車」造價近7百萬,有牙科診療椅、牙科X光室以及視力檢查儀、電腦驗光機、氣動式眼壓計、裂隙燈顯微鏡及試鏡組等儀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衛生局長林雪蓉表示,巡迴車將以偏鄉地區學校為定點,為孩童進行視力及口腔篩檢及治療服務,包含眼睛外觀檢查、立體圖檢測、散瞳後驗光及醫師看診,提供治療型散瞳藥水以及口腔診療如塗氟及臼齒溝隙封填等。



◆ 高血壓藥物處方 33%潛存交互作用

自由 2012.02.22

〔記者王昶閔、魏怡嘉/綜合報導〕中央健保局委託學者研究發現,國內高血壓藥物問題處方偏高,其中「交互作用」處方佔所有處方比例高達三成三、「超量」處方佔一成二,對於高血壓用藥安全的危害及健保資源的影響,值得注意,學者建議衛生單位應加強監控。

超量處方佔12% 重複用藥2.1%

國內高血壓用藥市場一年超過兩百億,高血壓用藥近八年蟬聯國人用藥排行榜第一位,藥費支出可觀。健保局委託中國醫藥大學醫管所學者黃光華團隊,針對醫療院所門診高血壓用藥之問題處方進行分析,論文近日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台灣衛誌」。

該研究分析全民健保資料庫二○○四年到二○○八年間之申報資料,五年間高血壓門診處方共計近四百萬人次,其中交互作用處方發生率高達三十三.一%、超量處方達十二.三九%,重複用藥處方佔二.一%。報告指出,當醫師開藥種類重複、劑量過高或有潛在藥品交互作用時,便可能對病患健康產生危害。

報告指出,藥物交互作用危害藥物安全甚鉅,但國內醫院仍未全面建置藥品交互作用檢核系統。黃光華指出,在此的交互作用,是指單一處方內的不同藥物彼此間有交互作用。

資淺、男醫師問題處方機率高

該研究也發現,年資越淺醫師與男醫師開出問題處方的機率,比資深醫師與女醫師相對高,推測可能是資深醫師有較多專業知識與經驗累積,而女醫師因看診量較低,故較有充裕時間考量病患用藥的適當性與安全性。

此外,超量處方發生比率佔十二.三九%,該研究以超過「藥品標準日劑量」的一.五倍作為「超量」的定義,發現醫學中心和教學醫院開立的比例較高,推測與大醫院的病患病情往往較嚴重,需開立高劑量處方有關。

不過,該研究也發現,各地基層診所的超量處方比率,高於區域醫院與地區醫院,「是否可能與診所醫師為避免病患流失,雖然病患病情輕微,仍偏向開立高劑量藥品,以達到快速療效,尚須更深入研究與調查加以驗證。」

健保局將請診所討論改善之道

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沈茂庭表示,藥物交互作用分四級,一般食物及藥物也會發生作用,須進一步了解這份報告指的交互作用是哪一級,嚴重性如何。由於醫院大多有預防藥物交互作用的軟體,醫院發生的狀況比較低,可以考慮請基層診所討論改善交互作用與超量問題。



◆ 攝護腺肥大吃感冒藥 當心尿不出來

圖‧文/林育慶 2012.02.22 自由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晝夜溫差大,感冒病患增多,不少攝護腺肥大的患者因服用感冒藥,引起急性尿儲留,飽嚐尿不出來的困擾。

患者發生急性尿儲留

70歲楊先生(化名)因感冒到診所就醫,吃了感冒藥後,下腹脹痛,想尿卻尿不出來,家人只好緊急送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有攝護腺腫大併急性尿儲留情形,所幸緊急導尿,再配合治療攝護腺肥大的口服藥物控制,終於可順利解尿。

詢問病史,楊先生有頻尿、夜尿、尿不乾淨的困擾已多年,但總認為是年紀大了,不以為意,也未接受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為何攝護腺肥大患者吃感冒藥後,容易尿不出來?

主要是因為感冒藥中,治療鼻塞的抗組織胺類藥物、治療咳嗽、氣喘的支氣管擴張劑,以及解除鼻黏膜充血劑,有讓膀胱排尿壓力下降,或增加膀胱出口阻力的效用,本來已有解尿困難的患者服用含上述成分感冒藥後,很容易讓原本排尿障礙更加嚴重,甚至發生急性尿儲留。

◎攝護腺肥大常見症狀

一直想尿卻又尿不多的頻尿症狀、晚上一直起來上廁所的夜尿症、尿完總覺尿不乾淨的餘尿感、小便尿柱變細、小便總要在馬桶邊站很久才解得出來,或總要很用力才能解小便等,有上述症狀的男性,建議儘速就診,以早期診斷及治療。

◎治療

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可分為藥物及手術治療,輕度解尿症狀或無法手術的患者,可依症狀用藥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甲型受體阻斷劑及5α還原酶抑制劑,大部分患者服藥後,症狀即可改善;但攝護腺肥大屬於慢性病,對於中度以上排尿障礙患者,仍需長期服藥控制。

可考慮微創手術治療

不過,用藥後,症狀仍未緩解,甚至出現血尿、尿路結石、腎功能損傷、復發性尿儲留患者,可考慮以微創手術治療。

目前較常用的方法有「經尿道攝護腺雙極電刀刮除術」與「雷射攝護腺汽化術」兩種,均可以經尿道內視鏡手術施行,術後無傷口、恢復快,且術中使用的灌洗液為生理食鹽水,較符合生理功能,可減低術中及術後併發症發生率。(作者為彰濱秀傳醫院泌尿外科體外震波碎石中心主任)

fsj 提到...

少年郎小心! 26歲男心肌梗塞找上門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2.02.23

別以為心肌梗塞只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三軍總醫院最近常接到年紀輕輕發病個案,最年輕的才26歲,所幸搶救得宜,才未送命。

三總心臟內科功能室主任林維祥指出,冠狀動脈心臟病若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很難診斷,因為發作過程通常「無聲」,一不留意就會忽略。例如這名26歲的患者,偶有胸悶、胸痛等心肌梗塞的典型狀症,他卻不以為意。發病前幾天還連打了幾天麻將,熬夜苦戰,中途只休息幾小時,再度上桌打牌時,突然感到劇烈胸痛,直冒冷汗,臉色蒼白,緊急送醫。

三總檢查發現,他有明顯心臟下壁ST段上升的典型表現,左迴旋動脈近端完全阻塞,經施以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合併血管支架置入術,才撿回一條命。

林維祥表示,受到高油高熱量的西方飲食影響,加上生活作息不正常,國內年輕族群罹患心肌梗塞的比率逐年上揚。臨床統計顯示,國內心肌梗塞患者,未滿30歲的已占2%至3%。

林維祥說,年輕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括抽菸、家族病史、高血脂、糖尿病及肥胖。這名26歲病患平常就是大菸槍,近10年來,每天至少半包菸,以致年紀輕輕出現心肌梗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主任李政祐指出,人體心血管早自年輕就開始硬化,甚至有斑塊形成,通常與遺傳、飲食習慣有關。若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及抽菸等危險因子累積,更易加速血管壁脂質堆積、發炎反應,提早爆發心肌梗塞。



◆ 身體缺水 強袂抓狂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2/02/23

如果你突然感覺想抓狂、想生氣,或工作到一半出現頭痛、疲倦、難以專心等現象,可能代表你身體缺水,最好去喝杯水,舒緩一下心情。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身體就算稍微脫水,也會影響到情緒控制,認知能力、專注力、思考敏銳程度也都會受到衝擊。特別是年輕女性,只要身體有點脫水,很快就會浮現上述症狀。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生理學教授勞倫斯‧阿姆斯壯表示,有兩份研究報告確認適量補充水分的重要性。從研究結果可知,不只在運動、炎熱環境、疲累狀態需要補充水分,補充水分這件事隨時都得做,以維持生理平衡。

研究將稍微脫水定義為身體流失百分之一點五水份。研究人員發現,不只走路、運動,就算只是休息,只要引起輕微水分流失,就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研究人員以兩組人為研究對象,這兩組人都很健康、很活躍。一組有二十五位女性,平均年齡為二十三歲,另一組有二十六位男性,平均年齡為二十歲。所有人都有運動習慣,一天運動三十到六十分鐘不等。

其中一項研究發表於二月號的「營養學期刊」。研究結果發現,年輕女性輕微脫水,容易造成頭痛、疲倦、注意力渙散等現象。另一項研究則發表於去年十一月號的「英國營養學期刊」。研究指出,當男性稍微脫水,心智能力如工作記憶力、警覺性都會下降,心情也會跟著變差。一個人每日水份攝取量依年齡、氣候、生理活動狀況而需要作調整,一般建議健康成人每日最好補充一點二到兩公升水份,相當於六到八杯水。



◆ 沾菸酒 缺日曬 骨鬆候選人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2012.02.23 自由

近年夜店文化盛行,年輕人吸菸、喝酒比率也越來越高,加上缺乏運動與日曬,不知不覺中骨質大量流失。

醫師指出,菸酒均沾且愛泡夜店的年輕族群,將面臨比一般人高的骨質疏鬆風險,家中長輩有骨鬆者也可能會遺傳到此一體質,更要多運動、遠離菸酒,以免年紀輕輕就一把「老骨頭」。

中華民國骨鬆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骨科教授楊榮森表示,臨床觀察,約有7成骨質疏鬆症患者疑似與遺傳有關,有少數年輕人才20歲出頭就已骨質疏鬆,一問之下,家中多半有長輩罹患骨鬆症,本身飲食也少鈣,又多不愛曬太陽與運動。此外,吸菸尤其會加速骨質流失。

骨鬆醫學會秘書長、台大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指出,吸菸者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可達不吸菸者兩倍,一天3份酒精(相當於一罐啤酒、或半杯紅酒、或30西西烈酒)也有兩倍骨鬆風險。若菸酒均沾又不曬太陽,骨鬆風險會大幅提高。

詹鼎正表示,要預防骨質疏鬆,除了應該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質外,適當攝取蛋白質也很重要,因為蛋白質是骨骼與肌肉的原料,另外要多曬太陽,促進體內維生素D生成,以促進鈣質吸收。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表示,據衛生署建議,成人每天應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鈣質從天然食品中攝取最好,包括乳製品、低草酸的深綠蔬菜、黑芝麻與小魚干等。

此外,汽水、可樂等碳酸飲料含有高量的磷,會加速骨質中的鈣流失,建議少碰。



◆ 點散瞳劑未防護 女童視力老化

中央社 2012-02-23

新竹一名5歲女童,使用散瞳劑抑制近視度數,結果產生畏光及假性老花的副作用。眼科醫師蔡馨儀提醒,使用散瞳劑的孩童最好搭配認證合格的兒童太陽眼鏡,以免造成傷害。

蔡馨儀表示,眼科醫師會使用散瞳劑強迫睫狀肌放鬆,來改變假性近視情形,因此,對於像這名黃小妹妹這樣已經近視500度的小朋友,只要能夠忍受散瞳劑所帶來的畏光,或看近物不清楚的副作用,眼科醫師也會開立長效散瞳劑去控制近視的進展,降低高度近視的產生。

蔡馨儀表示,對於散瞳劑矯正期間的孩童,兒童太陽眼鏡是必需品。孩童的水晶體清澈透明,無法阻擋有害眼睛的光線,加上為了控制近視而使用長效型散瞳劑,使瞳孔放大後,進入眼內的光亮可達正常的25倍,因此從事戶外活動時,一副專為兒童設計、可以抗紫外線的太陽眼鏡是有必要的。

蔡馨儀說,如果忽略防護措施,有可能讓孩童的眼睛提早老化,故提醒家長,若有正在使用散瞳劑矯正的孩童,要做好外出防護3步驟,除了戴帽子遮陽、使用遮陽傘,也要配戴兒童太陽眼鏡,遠離紫外線的傷害,讓近視度數穩定下來,同時也不再受畏光之苦。

fsj 提到...

大腦防老化 八十四%國人不知如何做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12-02-24 中國時報

一名廿多歲的男性房仲業務員自覺記憶力嚴重退化,擔心可能有早發性失智症,甚至是遺傳性中風而就醫。醫師評估發現,主因是長期工作壓力大、情緒不穩,以及睡眠不足,導致腦力下降,只要全面調整生活作息,配合均衡且健康的飲食,就能「頭好壯壯」。

根據台灣抗老化保健學會一份對台灣、日、韓、星、港、泰、馬來西亞,以及中國上海、廣州等亞洲八國及地區,共一八○○名廿至四十九歲青壯年所作的最新問卷調查,逾七成受訪者都認為大腦是最該防老的器官,但台灣有高達八成四的人未採取任何大腦防老措施。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游家銘說,大腦是人體最早開始老化的器官之一,平均廿歲以後,腦力就漸漸走下坡,但一般要到四、五十歲,才會出現明顯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力下降等老化症狀。

游家銘強調,想延緩大腦老化,要維持每天約六到八小時充足睡眠,讓腦細胞適度休息;每周三三三運動(每周至少三天、每次卅分鐘,讓心跳達到每分鐘一三○下以上),以增加腦細胞的供氧量,幫助廢物代謝;培養休閒活動,適時紓解壓力;以及補充蔬菜水果、堅果、深海魚類等富含抗氧化、抗自由基物質的食物。

fsj 提到...

魚翅含神經毒素 恐害人體

中央社 2012/02/25

(中央社台北24日電)為了製作魚翅羹而屠宰鯊魚,已經讓許多鯊魚的野生種類瀕臨絕種。現在,新的研究顯示,魚翅不僅昂貴,而且可能對人體有害。

科學家針對佛羅里達州海域的鯊魚鰭進行分析後發現,鯊魚含有高濃度的β-甲氨基-L-丙氨酸(β-N-methylamino-L-alanine),這是一種與阿茲海默症和葛雷克氏症(Lou Gehrig's)有關的神經毒素。

這項發現讓專家擔心,食用鯊魚肉與鯊魚軟骨,可能會危害食用者。

主管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大腦捐贈銀行(Brain Endowment Bank)的研究共同作者馬許(Deborah Mash)發表聲明說:「樣本中的BMAA濃度,是令人擔憂的原因,不只是在魚翅羹,也在人類攝取的飲食補給品等型式中。」

研究人員為了做研究,測試了7種鯊魚種類:黑吻真鯊(blacknose)、黑鰭礁鯊(blacktip)、窄頭雙髻鯊(bonnethead)、牛鯊(bull)、大雙髻鯊(great hammerhead)、檸檬鯊(lemon shark)與護士鯊(nurse shark)。科學家從活生生的鯊魚身上取出小型魚鰭樣本,以免傷害他們的實驗品。

作者發現BMAA的濃度為每毫克144到1838奈米克。馬許表示,這樣的濃度跟在阿茲海默症和葛雷克氏症患者腦中發現的濃度相當。之前的研究認為食用富含BMAA的關島食果蝙蝠與大腦退化性疾病有關,認為將這種神經毒素吃下肚,可能會影響人類健康。這項研究發表於「海洋藥物」(Marine Drugs)期刊。

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結果能有助於勸阻割除鯊魚鰭的行為。每年有多達7000萬隻鯊魚的魚鰭遭到割除,然後扔回海裡死亡。(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 女性多吃柑橘 腦中風風險降低十九%

潘勛/綜合報導 2012-02-24 中國時報

英國最新醫學報告指出,多吃柑橘類水果有助女性降低缺血性腦中風發作的風險。吃這類水果最多的女性,比起幾乎不吃者,風險降低達十九%。這項研究成果將發表在四月出版的《中風:美國心臟學會期刊》。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進行這項研究長達十四年,參與的女性近七萬人。受測者每四年向研究人員回報一次自己飲食內容,同時詳列吃的蔬菜水果,研究人員再分析受測女性的膳食,特別注意其中的營養素「類黃酮」。

研究發現,整體類黃酮的攝取多寡,與中風發作與否並無關連,但類黃酮中的一種「黃烷酮」與降低女性中風機率有關。柑橘類水果的果汁也含黃烷酮,但專家建議直接吃水果,市售果汁往往含糖太多,不利健康。

參與研究的東安格利亞營養學教授卡西迪表示,黃烷酮可能降低中風病發的危險,主要是透過改善血管健康、消除發炎反應等作用。

醫學界曾研究水果與降低中風的關係,但結論不一。有研究發現,多吃白肉、水果(如蘋果、梨)有助降低中風,黃肉及柳橙水果則無此功效。

※ 相關報導:

* 御用營養師:韓國女星這樣吃…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923697.shtml

在韓國各大媒體擔任營養諮詢的營養師崔貞王民特別出書,讓民眾一窺韓國女星的飲食習慣與內容。她表示,愛美減重,應掌握低鹽、低熱量、低脂肪等三原則,生活規律、不暴飲暴食,持之以恆,一般人也可以與漂亮女明星一樣,健康維持纖細身材。



◆ 〈吃對了 你也能瘦〉想減少食慾 換套藍色餐具吧!

記者/洪素卿 2012.02.26 自由

除了少吃、多動,換個藍色餐具,說不定也能讓你多擺脫幾公斤體重!因為有研究發現,用餐空間、食物及餐盤等顏色,都可能影響食慾。在藍色空間裡,食量甚至可能比在暖色調的空間中,減低1/3。

研究顯示 冷色調不易激發食慾

雲林科技大學一項以各種顏色的蛋糕和蛋糕盤與食慾等感覺的連結研究發現,藍色蛋糕盤最不能誘發食慾,受試者對藍色盤常見的感受除了「沉靜」之外,也有不少人將它與「不好吃」連結在一起。反倒是尋常的白色蛋糕盤,受試者除了將其與「典雅」連結外,也有可能是受平日飲食習慣的影響,很多人也將白盤與好吃畫上等號。

此外,橙色、黃色、紅色等暖色調蛋糕盤,除了給人甜美、明亮、熱情等聯想,同樣也較引發食慾。難怪知名速食店不管是賣漢堡、還是賣炸雞,放眼望去盡是紅色、黃色,看不到一丁點兒「藍」色調。

就食物本體來說,國內研究顯示,紅色蛋糕最容易引人胃口大開,尤其是女生特別明顯;國外研究發現,一旦把受試者最喜歡的食物染成藍色、即使口味不變,原本垂涎欲滴的感覺頓時消失無蹤。

肥胖醫學會蕭敦仁醫師指出,這可能與藍色比較不像是「可食色」有關。也就是說,放眼從小到大的日常飲食,幾乎很少有食物天生就是藍色,也因此,大腦很少將這個顏色與食物連結,就比較不會激發食慾。反之,若大腦裡面一直存有某種東西特別美味的印象,這種印象也會影響食物選擇。

藍色用餐空間 也能幫助節食

也有研究認為,不只是食物顏色,包括空間的顏色也可能會影響食慾,例如,處在藍色空間時,食量比在黃色、紅色空間時減少了1/3。也因此,有人建議,想要抑制食慾的時候,除了使用藍色餐具,也可以在冰箱內打藍光,或是在廚房加上一些藍色裝飾,像是馬賽克拼貼磚等,再搭配一些藍色的刀叉,不僅對節食有幫助,也能讓廚房耳目一新。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期《APPETITE》期刊的一篇研究結論卻完全相反,該研究發現使用紅色餐盤可以減少40%攝食量。或許,顏色對心理、食慾的影響仍需要更多研究。建議想減重的人,不妨依自己的經驗,選一個讓你最「倒胃口」的顏色!



◆ 每日快走90分鐘 遠離憂鬱症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2012.23.26 自由

研究顯示,中、老年婦女每天快走累積超過90分鐘,可有效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平日看電視時間過長者,可能因為少動,有略高的憂鬱症風險。適逢連續假期,專家建議民眾應多出外走走,不要宅在家、呆坐電視機前。

董氏基金會指出,一項針對美國中年婦女進行的研究發現,經常運動且少看電視的婦女較不易得憂鬱症,該研究幾個月前已發表於《美國流行病學期刊》。此研究以近5萬名中年婦女為對象,排除與憂鬱症相關的健康和生活方式等干擾因素後發現,每日運動90分鐘以上,比運動10分鐘以下者,憂鬱症風險低20%;此外,每天花3個小時以上看電視者,比很少看電視者,被診斷出憂鬱症的風險高12%。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指出,儘管該研究不能證實看電視時間過長和不運動會導致憂鬱症,但是少躺沙發、多活動,的確有助於發展自信和自我控制感,也會增加血中腦內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表示,這項研究與過去許多研究呼應,運動是有助於舒緩憂鬱情緒的,多走動走動減少看電視的時間,有助於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詹佳真提醒,老人家不愛走動,可能是反映出憂鬱情緒徵兆,值得多加注意,鼓勵他們多出去走走。

葉雅馨建議,對於真的非常愛看電視的人來說,不如一邊看電視,一邊作健身操或抬腿等定點運動,不失為權宜之計。

※ 相關報導:

* 腹部呼吸抗壓、助放鬆!教你怎麼做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5892&HN_Yr=0&HN_Mon=0

許哲華建議大家學習腹部呼吸疏導壓力,腹式呼吸的重點不在吸,而在吐氣,吐氣時要很慢、吐得多,如此副交感神經才會產生作用,讓情緒不會過度亢奮緊張,能吸入最大量氧氣,提供大腦及全身細胞足夠的氧氣,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減低焦慮與疲倦,增加身心調節及代謝。



◆ 入住東莞旅館 醒來腎不見了

【世界日報╱廣州25日電】2012.02.25

東莞驚傳有民工疑遭迷暈割腎,一名重慶舒姓民工本月中旬南下打工,入住東莞一家旅館,周日晚突失去知覺,四日後甦醒,發現身上多了2萬元人民幣。舒到醫院進行檢查,發現左腎已被切除。由於市場對人體移植器官需求甚殷,衍生黑市買賣,警已介入調查。

南方日報報導,舒姓民工今年28歲,重慶涪陵人,2月13日從重慶隻身一人到廣東東莞,打算租房子慢慢找工作。舒某回憶稱,他只記得19日晚上還在萬江區,之後「不記得發生了什麼事,醒來也不知道在什麼地方。」他強忍著疼痛搭車到醫院治療。

報導指出,目前身在醫院的舒某神志算清醒,由於傷口疼痛導致無法排尿,在接受警方詢問時也精神欠佳,他對之前的回憶斷斷續續,關於19日至23日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表示「確實想不起來了」,只在醒來時發現「身上多了2萬塊錢」。

醫生檢查發現,舒某左腹有一個傷口,「傷口是新的,並且已經縫合好,看不到線頭,懷疑可能是有人動了患者的器官。」經過CT掃描後確定,舒某的左腎被人切除。

舒某的離奇遭遇引起了當值醫生的懷疑,令他感到奇怪的是,要報警時,舒某卻攔住了他,只說「等家裡人來了再說」。麻湧醫院急診科外科主任證實了該醫生的說法,「我們今天早上報的警,具體情況警方也沒有問出什麼來」。

報導稱,目前本案還在調查。

fsj 提到...

2成學生網路成癮 全球最嚴重

張翠芬/台北報導 2012-02-29 中國時報

國內一項大規模且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各級學校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平均達二成,嚴重度在世界數一數二,與南韓相當。

孩子沉迷網路也成了親子衝突炸彈,一名高一生只因媽媽叨唸一句「這麼晚還不去睡?」就氣得用手砸破玻璃,結果割斷手腕神經,現在還在復健;一名愛玩CS槍彈遊戲的小五生中毒太深,以為自己活在槍林彈雨的世界,分不清現實與遊戲,被迫住院三周。

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主任王智弘研究團隊依台大心理系陳淑惠教授設計的「中文網路成癮量表」評估,分析小學三年級至大學共十四個年級的學生網路成癮率,這是國內首度由學術界完成的大規模研究。

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使用網路時間增加,網路成癮比例也一路上揚;一千四百多名小三至小六學生中,十八.八%網路成癮,國高中近一千四百名學生中,成癮比例提升到廿.二%,一千六百多大學中,廿二%有網路成癮問題。

王智弘說,過去研究發現台灣網路成癮比例約十至十二%,國外的網路成癮比例都在十%以下,南韓幾年前高達廿%,是全世界網路成癮最嚴重的國家,但這次的研究令人心驚驚,台灣已「追上」韓國。

教育部九十九年調查學生寒暑假期間使用網路時間,小學生平時與寒暑假上網時間每周分別為十六及廿四小時,國中生廿及卅五小時,高中生是廿二及四十二小時。

兒福聯盟去年針對小五、小六學生的調查則顯示,半數以上孩子放學後都有上網習慣,四分之一每天上網超過三小時,周末近二成超過六小時,依賴網路程度相當嚴重。

一位高職訓導人員透露,各級學校已開學一段時間,但學生因沉迷網路、作息顛倒,到現在第一堂課出席的學生常是小貓兩三隻,或全班「睡」成一團。訓導人員只好一班班巡邏,提醒學生別睡得太離譜。

多位精神科醫師同聲表示,學生「網路成癮」問題真的很嚴重。一名小五男生愛玩槍戰遊戲,沉迷到在生活中「演」出遊戲情景,經過路口一定要探頭觀望有無「敵人」;看到門口放的箱子也模仿遊戲情節跳上去。媽媽覺得不對勁,帶他就醫,發現孩子已出現妄想症,分不清現實和虛擬世界,安排住院三周後,目前仍靠藥物治療。



◆ 研究:體感電玩無助兒童運動

路透社 – 2012年2月28日

(路透休士頓28日電)1項美國研究指出,拳擊、網球、舞蹈體感電玩遊戲或許無助於兒童達到每日所需運動量。

德州休士頓貝勒大學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Medicine)研究人員發現,玩任天堂公司(Nintendo)Wii體感電玩遊戲的兒童,和坐在沙發上玩非體感遊戲的兒童相比,一般身體活動量和激烈活動量都沒有增加。

部分公共健康學者原先期望體感電玩能代替戶外玩耍和運動,至少讓兒童達到所需部分身體活動量,特別是住家附近不安全而不適合出外活動的兒童。

巴拉諾斯基(Tom Baranowski)和貝勒大學同事表示:「我們曾預期玩體感遊戲實際上可能顯著增加兒童的身體活動量。」

「但結果是完全沒差,老實說我們很震驚。」

研究人員提供78名兒童Wii,一半兒童獲得1片體感遊戲,例如「Wii運動」(Wii Sports)或「勁爆熱舞最熱派對3」(Dance Dance Revolution-HottestParty 3),另一半兒童得到1片非體感遊戲,例如「迪士尼想唱就唱:流行節奏」(Disney Sing-It PopHits)或「超級瑪利歐銀河」(Super Mario Galaxy)。

研究進行到一半時,受試兒童獲得第2片遊戲,與第1片遊戲為同類型。受試兒童皆為9歲至12歲的過重兒童,研究結果刊登於「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

研究人員利用加速規測量受試兒童的身體活動程度,追蹤調查13週。

結果顯示,在整段研究期間,和玩非體感遊戲的兒童相比,玩體感遊戲兒童的運動量沒有比較多。中央社(翻譯)



◆ 吃出健康-常吃垃圾食物 加速大腦老化

鍾玉玨/綜合報導 2012-02-28 中國時報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炸薯條等垃圾食物不僅有損牙齒、增加腰圍,而且還有害大腦,會加速大腦老化,關鍵則是其中的反式脂肪。

奧立岡衛生與科學大學研究員鮑曼說,掃描老人的大腦後發現,血液中維生素和ω-3脂肪酸含量較高的受訪者腦容量較大,而血液中反式脂肪較高者,腦容量偏小。鮑曼表示,由此可見反式脂肪不僅有害心臟,也有損大腦。

反式脂肪可延長食品保鮮期,改善食品口感,常見於蛋糕、餅乾、油炸食品等加工食品,但反式脂肪所含的化學成份會對大腦釋出有害訊號,降低大腦控制食慾的能力。

研究發現,零食吃得多,會抑制大腦分泌控制食慾的物質,讓人覺得彷彿一直處於飢餓狀態,結果愈吃愈多,進而上癮。

孩子若太貪吃,尤其是嗜食反式脂肪含量高的垃圾食物,大腦智力發展區會受到壓抑,導致兒童難於對新知、新事物產生興趣,長期下來,可能年紀輕輕就健忘、智力也會降低。



◆ FDA:血脂藥恐致糖尿病失憶

中央社 2012-02-29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今天宣布,降膽固醇藥物斯達汀(statins)會輕微增加糖尿病風險以及恐造成記憶喪失,因此將修正用藥警示。

FDA說,服用斯達汀病患傳出有血糖升高情形。

FDA提到的斯達汀類藥物,暢銷的藥品名單包括輝瑞藥廠(Pfizer Inc)的立普妥(Lipitor)、普拉固(Pravachol)、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的冠脂妥(Crestor)以及默克藥廠(Merck & Co)素果(Zocor)。

斯達汀已顯示能大幅降低心臟病發與心臟疾病的風險, FDA表示,這項新資訊不應該造成民眾對服用斯達汀卻步。

FDA說,這次修正斯達汀的用藥標示也包括移除病患必須定期監測肝臟酵素的建議。肝臟酵素是加速體內生化反應的蛋白質。

FDA如今建議在開始斯達汀療程前,先檢測肝臟酵素。

另一方面,今天1份發表在「臨床精神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的研究指出,相較於未服用斯達汀的心臟疾病患者,有服用的病患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低。

柏林夏里特大學醫學中心(Charit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歐特(Christian Otte)領導研究團隊追蹤965名居住在加州的心臟疾病患者6年,他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斯達汀是否造成患者的情緒差異,但研究結果確實支持1項假設,亦即大腦血管阻塞會影響憂鬱症。

歐特告訴路透社:「可能是因為斯達汀對腦血管有保護性功效,因此對憂鬱症症狀有益處。」(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 預防腸病毒 一匙漂白水稀釋1250cc冷水擦拭

中廣新聞/李書璇 2012-02-29

目前仍是腸病毒的季節,由於今年到目前為止,腸病毒疫情和去年相比明顯上升,新北市衛生局再次要求各級學校、尤其是幼托機構有疑似腸病毒疫情,一定要通報,也建議民眾可以用稀釋過的漂白水來擦拭家裡,避免攜帶嬰幼兒到公共場所,並落實勤洗手的衛生習慣,都可以預防腸病毒上身。

新北市衛生局29號說,根據相關單位今年到2月24號的統計,國內有12例腸病毒重症個案,都是腸病毒71型感染,其中新北市有兩例;新北市衛生局指出,相較去年同期全國零病例,不但顯現疫情有上升趨勢,而且已經在全國形成威脅,預估3、4月後,腸病毒的活躍度將隨著氣溫上升而提高,家有嬰幼兒的家長務必小心防範。

疾病管制科科長李佳琪表示,今年腸病毒重症高危險區有中和、鶯歌、蘆洲及樹林等四區,在高危險區內的教托育機構,如果在一週內同一班級有2人以上幼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手足口病、?疹性咽峽炎或腸病毒時,該班級停課一週,同時應加強環境衛生消毒,如果有腸病毒疫情而幼托機構沒有通報的話,會依傳染病防治法,依照是群聚或個案作出不同的裁罰。

另外她也建議家長在家裡可以自己製作稀釋漂白水來擦拭家裡,減少感染機會,她說用一般市面上賣的漂白水要稀釋到500PPM,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用一個湯匙的漂白水,加一大瓶約1250CC保特瓶的冷水去稀釋就可以了;她也強調不可以用溫水,一定要用冷水,否則呼吸道吸入後可能會產生不適。

fsj 提到...

運動飆過頭 感冒機率增2~6倍

蔡鵑如/綜合報導 2012-03-01 中國時報

運動有益健康的概念早已深植人心,但研究發現,適度運動有益健康,運動過度卻反而容易感冒。

英國勞柏羅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教授葛里森,在檢視過去10年的研究報告後指出,運動對人體有好處也有壞處,不同的運動強度會增加或減少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

他說,溫和的運動可強化人體對感冒、流感、鼻竇炎、扁桃腺炎等鼻、喉部感染的抵抗力;運動過度對免疫系統不但沒有好處,還可能招來反效果。

葛里森在利物浦大學舉行的「科學教育學會」年會中表示,體能活動的強度,以及基因、壓力、營養與睡眠等因素,會決定人體的易受感染度。他說:「不運動的沙發馬鈴薯一族,一年可能染上2至3次上呼吸道感染。研究顯示,固定從事溫和運動,如每日皆快步健走者,可降低近三分之一罹患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但相反地,在長時間劇烈運動後,身體出狀況的機率也會升高。研究發現,在跑完馬拉松後的幾星期內,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會增加2至6倍。

「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是免疫系統的要角,也是對抗病毒感染的利器。葛里森指出,適度運動可提升自然殺手細胞的活動能力,但跑馬拉松等壓迫性的耐力活動,在壓力荷爾蒙與其他免疫細胞影響下,反而會降低自然殺手細胞的能力。

※ 相關報導:

* 下肢癱瘓 機器人教走路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r/1/today-health6.htm



◆ 適量維生素D3 或許可減緩經痛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2/03/01

曾有人形容「經痛就跟男人下體被高跟鞋踢到一樣痛」。美國一項小研究發現,維生素D3或可幫助舒緩經痛,不過維生素D3攝取過量也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美國醫學專家認為,研究中並沒有提及長期服用高劑量維生素D3可能帶來什麼風險。而這是一場小型研究,目前要下定論還稍嫌過早。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內科檔案」醫學期刊。共有四十位義大利女性參與研究,總共分為兩組,一組在月經來前五天攝取三十萬國際單位維生素D3,另一組則吃安慰劑。經過兩個月後發現,攝取高量維生素D3的女性經痛程度平均減少百分之四十一,而安慰劑那組則差別不大。

研究也顯示,攝取維生素D3的女性在這兩個月期間多半不需要再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而吃安慰劑女性則有約百分之四十的人需要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止痛。

經痛多出現在月經經期頭幾天,經痛有時會持續一段時間。醫學專家表示,女性體內的荷爾蒙「前列腺素」會控制肌肉、血管收縮、放鬆,可能這種荷爾蒙引起經痛問痛。

美國長島猶太醫學中心婦產科主任吉爾‧羅賓表示,維生素D可能有抗發炎效果,從研究結果來看,維生素D3似乎能改善經痛現象。實驗中使用的維生素D3劑量遠超過每天建議攝取量六百國際單位。這份研究並沒有提到一件事:如果長期攝取高劑量維生素D3,會不會對身體造成毒性?因此醫界對這份研究報告持保留態度。

研究人員坦承,未來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才能了解維生素D3是否真能舒緩經痛。



◆ 心臟病情穩 服藥效果等同支架

【Upaper╱中央社】2012.03.01

美國研究人員指出,以少數藥物治療病情穩定的心臟病患,效果就和利用血管支架撐開阻塞的心臟動脈一樣好。

這項研究再添證據顯示,治療這類病患時,較不具侵入性、費用較低的藥物療法,效果與植入醫療裝置一樣好。

針對送醫急救的嚴重心臟病發作患者,血管支架仍是撐開阻塞心臟動脈的優先治療方式。血管支架由波士頓科技公司、亞培大藥廠和美敦力公司等業者製造。

不過已有幾項研究顯示,對於心臟動脈變窄、可能導致胸痛的心臟病患來說,病情若穩定,這種心臟裝置並不比藥物好。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醫學中心的斯泰約普洛斯博士和布朗博士進行的這項最新分析,刊登在「內科醫學檔案」雜誌。

這項分析涵蓋逾7200名患者在1997年至2005年間紀錄的8項研究結果,針對病情穩定的心臟動脈局部窄小患者,比較血管支架與藥物療法的療效。

布朗指出:「研究結果很清楚顯示,就減少死亡率、心臟病發作、重複程序,甚至減少心絞痛症狀而言,裝血管支架並無益處。」他並說,這些現代藥物療法包括阿斯匹靈、各式各樣血壓藥物,及降膽固醇藥物。



◆ 6個迷思 安樂死,談何容易?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2.03.01

「荷蘭世界電台」網站報導,荷蘭2002年4月安樂死合法化以來,外國民眾和媒體常有誤解,有些迷思必須澄清。

‧迷思1:在荷蘭,安樂死真的很容易。

真相:病人罹患的必須是不治之症或無望治癒的心理問題,遭受無法忍受、永無止境的痛苦,而清醒、明確要求安樂死,每件安樂死都要經過專門、嚴格的審核,否則即屬非法。違規為人實施安樂死者最高12年徒刑。

‧迷思2:荷蘭老人寧可出國住院,以免無端被荷蘭醫師安樂死。

真相:荷蘭醫院不許任意自行實施安樂死。荷蘭人出國住院另有原因。

‧迷思3:子女為了繼承財產,用安樂死擺脫父母。

真相:荷蘭人只能要求自己安樂死,沒有任何權利決定其父母要不要往生。當事人必須不止一次以口頭和書面向一位和當事人有專業關係的醫師表明不想活下去。

失智症者已神志不清,不能要求安樂死。民眾可在失智前立生前遺囑,表明在特定情況下要安樂死。

‧迷思4:你不想活,就找死亡權協會3月1日開業的往生診所。

真相:你還是必須查清楚安樂死法的規定。只因今天心情低落就找NEEV,他們也幫不了忙。你提出要求,有醫師和護士和你面談,確定你符合相關病痛規定,以及接下來一切程序合法。

‧迷思5:誰不想活,都可以到荷蘭結束生命。

真相:中國的新浪網如是說。你必須是受荷蘭司法管轄之人,才有資格申請安樂死。外國人不能單單純純入境荷蘭,就可順利安樂死。

‧迷思6:父母用安樂死擺脫殘障子女。

真相:這不可能被視為安樂死,因為年紀很小、重度殘障的兒童,或存活機率極小的孩子不可能自己要求結束生命,也不可能同意別人結束他們的生命。

12至16歲的孩子得決定要安樂死,但仍需父母或監護人同意。16至17歲者,法律承認其已夠成人,可以自行決定。

※ 相關報導:

* 安樂死到府服務 荷蘭首創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6932996.shtml

從3月1日開始,荷蘭將有六支專門團隊巡迴全國,挨家挨戶提供安樂死到府服務,為合乎安樂死法律規定但他們的醫師不肯協助的病人效勞。

* 不是等死 正向看待安寧療護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46854

安寧療護不是放棄治療,而是針對確定無法治癒的癌症或重症末期患者,給予舒適、尊重生命的照護;引導患者與家屬從「道謝、道愛、道歉、道別」過程,達到「善終、善別、善生」目的,圓滿生死兩相安的目標。



◆ 眼皮跳不停? 當心健康拉警報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 2012.03.01 自由

眼皮老是跳不停,小心健康不保!彰化縣一名40多歲的上班族女子因眼皮連2週都跳不停,她原以為是民間傳說的跳財預兆,破例花錢買大樂透,不料發財夢沒實現,眼皮卻越跳越嚴重,最後求助醫師,才發現是自己焦慮過度,加上失眠才導致眼皮跳不停,經藥物及心理諮商治療,眼皮跳的情形才消失。

跳財?跳災?都不對!

醫師提醒民眾,如果眼皮跳的天數長又跳得厲害,甚至伴隨眼斜、嘴歪等異狀,就可能是腦中風、腦腫瘤或顏面神經痲痺等疾病預兆,千萬不要大意,更不要猜測是跳財或跳災而忽略不理會。

這名女子的電腦及智慧型手機幾乎不離身,之前也曾眼皮跳,但時間都不長,最近竟連跳2週,她驚覺不對勁,先找眼科再找神經內科檢查;醫師發現,她除了有用眼過度的問題,長期精神壓力及熬夜沒睡好覺,誘發她眼皮跳。

署立彰化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劉彥良表示,人的腦部有12對神經,其中第3對支配張開眼睛,第7對支配閉眼動作,如果閉眼動作協調失常,就有可能造成眼瞼不由自主抽動,俗稱「眼皮跳」。

劉彥良指出,眼皮跳常見原因多數是焦慮、失眠、生活日夜顛倒、心悸、甲狀腺功能異常等,這類情況可以從調整情緒、改變作息著手,或透過心電圖、甲狀腺功能檢查著手,但如果造成第7對腦神經失調的誘發原因是腦中風、腦幹腫瘤、多發性硬化症等中樞神經性問題,或聽神經瘤、中耳炎、貝爾氏麻痺、侖謝亨特氏症候群、外傷性第7對腦神經受損等周邊神經性問題,就要高度警覺了。

署彰眼科醫師莊雅媜並表示,眼皮跳原因很多,也可能是乾眼症作祟或用眼過度造成眼瞼痙攣。

針對網路流傳咖啡喝過量也會造成眼皮跳,劉彥良則說,咖啡中的咖啡因,喝過量會讓人興奮睡不著覺,在睡眠不足或熬夜下,就可能出現眼皮跳現象,不過,這還是會因人而異,並非絕對。

fsj 提到...

臍帶誆治癌 近三年四百人挨過刀

【聯合報╱記者陳文星、何烱榮、簡慧珍/彰化縣報導】2012.03.02

彰化檢警偵辦台南市創威生技公司違法植入臍帶治癌案,根據查扣資料,懷疑創威十年前就開始從事違法手術,最近三年平均一個月幫十幾人做手術,至少三、四百人受害,不法獲利逾一千五百萬元,操刀手術主嫌林姓男子潛逃出國,檢方不排除發布通緝。

檢方查出,掛名創威負責人的鄭創威(卅七歲)是人頭,前天將鄭與會計蔡淑萍(卅二歲)拘提到案,蔡女承認與林姓男子是同事,辯稱不知臍帶來源與如何招募病患。鄭、蔡各以十萬元、八萬元交保。

檢方指出,林姓男子(六十一歲)是鄭的姊夫,二○○八年起開始幫人做臍帶植入手術,林妻(四十一歲)擔任他助手,向病患自稱是台南大東醫院院長,但無執照。

根據查扣的手術清單等資料,林姓男子一個月幫十多人做手術,收費三萬元,三年多來不法獲利逾一千五百萬元。

檢警前天到台南搜索,查獲三十多個泡在藥水裡疑似臍帶物體,及針筒、真空壓力消毒鍋等,其中一本「臍帶移植登記簿」,記載十年前就有患者登記手術,名單遍及全台各地。

檢方並查出林姓男子涉嫌偽造「活細胞胎盤素臍帶幹細胞提取方法」專利證書,誇稱臍帶幹細胞植物療法可治百病,每年有近五千萬元獲利,欲募資一億二千萬元擴廠。

檢方將追查創威的臍帶來源,是否與其他醫院掛勾牟利;疑似臍帶物體將做DNA檢驗,化驗究竟是人體或動物。

※ 相關報導:

* 揪團出國全裝病 返台詐理賠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r/2/today-t1.htm

原來,這是不肖保險員勾結不肖導遊,玩「真出國、假生病」的把戲。他們花錢向柬國私人醫院購買假住院證明,回台後,既用它詐領醫療保險理賠金,也向健保局詐退自墊醫療費,出國一趟,詐財兩份,他們出遊、別人請客,甚至還有賺頭,直到柬醫開立的假住院證明書,因上面列印的「生命密碼」露餡,引來刑事警察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介入偵辦,昨逮捕廿三名涉案人,才揭發這宗首見案例。



◆ 黑醫院割51枚腎 牟利千萬

【世界日報╱北京1日電】2012.03.01

北京破獲全中國最大的販賣人體器官案,不法集團除負責物色賣腎者,還涉嫌雇用正規醫護人員,在北京一棟醫療條件欠缺的別墅自設摘取器官手術基地。該集團至少經手51個腎臟的買賣,以20萬元左右出售,涉及金額1000多萬元人民幣,海淀區人民檢察院日前以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起訴16人。

據報導,辦案檢察官稱,團夥中的犯罪嫌疑人鄭偉,曾做過居間介紹,他於2010年春節透過朋友與安徽省蕭縣某醫院醫生周鵬相識,又透過周鵬認識了外科手術醫生趙健、楊國忠,麻醉醫生趙輝等人。

鄭偉自2010年起,以摘一顆腎人民幣2萬至2萬5000元利潤,找到一些經濟有困難的自願賣腎臟者等,並承租江蘇省銅山縣某醫院手術室,進行摘腎。

報導指出,光是2010年3月到6月間,這個犯罪集團在銅山縣醫院就摘除了20個活體腎臟運往北京,出售給需要換腎的病人;為了運輸方便,鄭偉還建立一個專門配送系統。考慮到腎臟長途運輸過程風險及保存問題,鄭偉並在北京承租一間四層樓別墅頤和山莊及購置醫療器材,建立一個摘腎手術基地,將腎臟運往北京各大醫院。

「環境髒亂,設備簡單,必要的麻醉、搶救藥物,都是後來才買的。」團夥成員交代。

鄭偉還以北京知名醫院的名義給團夥中的幾名醫生發了假聘書。2010年12月,海淀分局刑偵支隊在偵查中發現了鄭偉犯罪團夥長期在海淀區倒賣人體器官(腎臟)獲利,先後將團夥16成員控制。

報導說,根據警方調查和檢方審查,在2010年3月至12月間,鄭偉等人組成16人團夥,在江蘇省徐州市某縣醫院和北京的臨時處所,共手術摘取了51枚活體腎臟,出售給需要換腎手術的尿毒症患者,涉案贓款超過1000萬元。據鄭偉稱交代,與他聯繫賣腎、手術的「供體」均為自願,每人可領取2萬元至2萬5000元不等的報酬。

警方指出,在審查過程中,很多「供體」文化水平不高,出於經濟上的需求而賣腎,大多都不認為自己是受害者,而感覺是公平交易。



◆ 平紀錄 美婦連3胎229寶寶

中央社 2012.03.02

美國1名婦女連續3次在閏年的2月29日產子,追上另1名挪威婦女在1960年代創下的紀錄。

艾斯特斯(Louise Estes)上月29日上午在猶他州蒲魯佛(Provo)產下1女。艾斯特斯4年前也在同天生下兒子芮明頓(Remington),更巧的是另一個兒子塞維爾(Xavier)2004年出生,生日也是2月29日。

醫生引產時,她的預產期已經過了5天。

艾斯特斯告訴蒲魯佛的「每日前鋒報」(TheDaily Herald):「我從來沒有超過預產期還沒生,所以我不確定寶寶是不是在等。但一過午夜,我就知道這真的很可能發生。」

根據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目前唯一所知連續產下3個生日2月29日的小孩,是挪威的恩利克森(Henriksen)一家人。3個小孩分別在1960年、1964年及1968年出生。



◆ 英文倒著念! 女子腦力專家稱奇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03.02

美國俄亥俄州一名14歲少女,能將各種英文單字倒著念,不管單字多長、多短都可以倒著念,而且反應極快。專家指出,這種瞬間反應的能力,可能與她的腦部結構有關。

奧克拉荷馬州的少女艾莉莎(Alyssa Kramer)這種3秒內倒著念單字的「絕技」最近吸引了CBS電視台專訪,不管是「Wichita」、「Air Conditioning」或是「Panama City Beach」,她都可以將單字用相反的方式倒著唸出來,她說,「一開始學習閱讀時,我就開始練習這種唸法,只要聽到一個單字,我腦海就會浮現這個字,然後可以順著唸或倒著唸,都不是難事。」

當她的天賦異稟製作成影片後,在YouTube吸引數百萬人點閱與轉寄,藍科納醫療中心醫師薛曼受訪時指出,這可能與俗稱「特強個人記憶」(Superior Autobiographical Memory)有關,由於其腦部結構與常人有些差異,但他也說,「這的確很少見。腦部不同區域主司不同功能,就控制語言的部位而言,她很可能同時擁有二種解讀語言的方式。」

影片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B4_GpMPQAg&feature=related



◆ 對事物偏好 左右撇子影響大

【Upaper╱中央社】2012.03.02

最新研究顯示,你或許認為自己是根據邏輯或道德觀做決定,但事實上你是「左撇子或右撇子」,會深深影響你對世界的看法。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紐約新社會研究學院認知科學家卡薩桑托證明,身體方面的怪癖以可預料的方式影響我們思考,影響範圍遍及許多不同生活領域,包括語言、心智意象及情感。

卡薩桑托及其同事探究右撇子或左撇子是否可能影響我們對於抽象概念的判斷,例如價值觀、智慧和誠實。透過一系列實驗發現,一般來說,人們容易偏好他們碰見與慣用手同一邊的事物。

研究人員詢問受訪者2個產品中會買哪一樣、2個求職者中會僱用哪一人,或2個外星生物中哪個看來較值得信任。右撇子常選擇他們看到在頁面右邊的產品、人或生物,而左撇子則偏好左邊的事物。

卡薩桑托說,右撇子較容易以右手與周遭環境互動,因此他們會把「好」與「右」、「壞」與「左」分別聯想在一起。

卡薩桑托說:「由於約90%人口是右撇子,想吸引顧客、銷售商品或搶攻選票的人應該好好考慮,頁面或電腦螢幕的右邊可能會是『好』位置。」

fsj 提到...

看見意外傷害 切記6不

文/吳玉蘭 2012.03.02 自由

有一次經過正在整修的店面門口時,一名躺在輕鋼架上工作的工人剛好從約2樓的高度摔下來,我上前檢查。幸好,那位先生的意識清楚、沒有外傷、生命徵象也都正常,我幫他的肢體做好基本的固定,並等救護車來時,跟醫療人員說明患者狀況。

過程雖只有10幾分鐘,卻讓我忙得手忙腳亂,其實我並不是忙著照顧患者,而是忙著處理一些瑣碎的事,例如:有人喊著「天氣好冷,怎麼不把患者搬到屋內?」有人說「怎麼不給他喝點熱飲?」除了這些人,有更多的人是來看熱鬧的。

在面對受到意外傷害的人時,冷漠的不理會傷者固然不可取,但是若熱心過頭,對傷者做出不合適的措施則更糟糕。

◎以下是一些面對受到意外傷害的人時,不要做的事:

●不要貿然進入現場:救人之前,要先確定傷者所在的環境是否安全(有無掉落物或有毒氣等狀況),否則救人不成,自己卻成為受難者,反增加救援人員的負擔。

●不要輕易移動傷者:除非傷者繼續待在原來的地方會有立即的危險,否則不可以隨便移動傷者。如果要移動的話,也要先照患者原來的姿勢固定好患者再移動。因為,患者若曾受猛烈撞擊(如車禍、墜樓…),可能會有脊椎方面的傷害,若在這時隨便移動傷者,易造成更嚴重的損傷。

●不要隨便給傷者食物及飲水:若患者有內臟破裂等原因引起的內出血時,所表現出來的其中一項表徵為口渴,這時千萬不可給患者任何食物及飲水,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不要將所有急救的事攬在身上:要善於尋求資源,請在場的人分工合作。若只有自己一個人時,也要先打119再幫患者急救,不然一旦開始幫傷者急救後,會分不出身求援。

●不要看熱鬧:這是最常見的情況。過多人擠在傷者周圍會讓空氣不流通,使傷者缺氧,也會使救援人員難以進入現場。

●不要漠不關心:如果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會做或不敢做,也不要因此留下傷者獨自一人。我們可以幫忙撥119,將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發生傷害的經過以及傷者受傷時的情況仔細告訴救援人員,做為診斷的參考。

我們的舉手之勞,可以讓傷害減到最小!(作者為中華民國燒傷學會資深護理師)



◆ 阿宅不運動 年輕人聽力變差

【聯合報╱記者曾增勳、楊德宜/桃園報導】2012.03.02

署立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景中說,耳鳴、聽力損害病患有年輕化趨勢,問題出在年輕病患不愛運動、宅在家裡,飲食又不正常,血管提前衰老,耳朵血管細小,容易造成耳朵血液不足,因缺血、缺氧情形而造成聽力衰退。

陳景中說,越來越多青壯年出現血管老化情形,而內耳的耳蝸負責聲音傳導,接受到聲波能量之後,會藉由聽神經傳導到腦內,如果血液循環不好的話,且內耳的血管非常微小,連一般的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都沒辦法看到供應內耳的血管。

陳景中說,如果血液循環不好的話,就容易造成耳蝸及聽神經的血液及養分供應不足,造成耳蝸及聽神經老化及衰退的情形。

耳鼻喉科主任魏銘華說,年輕人如果出現聽力衰退情形,生活、飲食習慣要改變,避免吃速食、油炸食物,「重口味的鹽分也比較高」,會讓血管硬化、老化現象提早到來,還要多運動,調適壓力,都能改善。

魏銘華說,此外,避免過度使用手機,以及長時用耳機、大音量聽音樂,會忽略對聽神經的損害,長期會造成聽力受損,「聽音樂一段時間要休息一下」。



◆ 阿斯匹靈 減少反式脂肪中風

【Upaper╱中央社】2012.03.02

美國研究今天指出,更年期婦女若攝取高單位反式脂肪,中風風險會比攝取低脂飲食的婦女要高,不過服用阿斯匹靈可能有助降低風險。

反式脂肪主要來自油炸或烘焙食品。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進行研究,對象為8萬7025名50至79歲的健康婦女,這是迄今規模最大的更年期婦女與其飲食習慣研究,成果發表在「神經學年報」。

研究發現,日常飲食攝取高單位、每天6.1公克反式脂肪的婦女,動脈阻塞風險會比每天攝取2.2公克的婦女多了39%。

不過研究顯示,服用阿斯匹靈能降低反式脂肪攝取與中風的關聯性。

研究領導人、北卡羅來納大學公衛學院的何卡說:「研究證實,更年期婦女若攝取較多反式脂肪,會增加缺血性中風風險,不過服用阿斯匹靈可能會降低不良影響。

我們建議更年期女性應該遵循低反式脂肪飲食,並額外服用阿斯匹靈,特別是在一停經就開始這麼做。」



◆ 喝咖啡 不易罹患第2型糖尿病

【Upaper╱中央社】2012.03.02

德國研究指出,喝咖啡民眾罹患心臟病或癌症這類慢性疾病的風險並未較高,且較不易罹患第2型糖尿病。這份研究歷時近10年,且研究對象逾4萬人。

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雜誌」。先前研究的結果相當分歧,有些認為飲用咖啡與罹患心臟病、癌症、中風和其他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報告主要執筆者佛羅艾基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喝咖啡並不會增加健康成年人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佛羅艾基為德國波茨坦-芮柏魯克人類營養研究所流行病學家。

研究人員發現,1天喝4杯含咖啡因咖啡的民眾和不喝咖啡民眾罹患上述疾病的比例相當,皆約為10%。另一方面,研究人員也發現,喝咖啡的民眾與不喝咖啡民眾相較,較不易罹患第2型糖尿病。

fsj 提到...

健保分配不公 監委:須設獨立機構解決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2.03.03

國內洗腎患者只占健保申報件數0.2%,醫療費用點數卻占健保醫療給付的10%,這種不符比例原則的現像,今天引起醫界、學界及政府官員的熱烈討論。中央健保局總經理戴桂英透露,健保局及衛生署已聯手防制,且有初步成果,國內慢性腎臟病發生率已開始下降。

台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監察委員黃煌雄指出,洗腎耗用太多醫療資源只是台灣諸多醫療問題之一,其他如呼吸器仰賴、無效醫療也都亟須解決。他認為衛生署及健保局都無法有效解決這些醫療資源分配不公問題,而應由一個獨立超然的第三機構來研議解決之道,戴桂英認為可行。

為了讓台灣傲人的健保制度可長可久,財團法人台灣研究基金會、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天舉辦「第三波健保改革研討會」,鎖定醫療資源分配正義機制的建立為討論議題。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陳為堅開宗明義指出,台灣施行17年的健保制度,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視,值得繼續呵護下去。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葉浩強調,分配正義的原則是不可能由一個人全拿,但也不能讓有人拿不到。他舉備受矚目的洗腎為例,申報件數只占健保總醫療申報件數的0.2% ,醫療費用點數卻高達10%,明顯有分配正義的問題。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梁文韜表示,在全民健保逐漸面臨高齡化社會帶來資源分配有限的艱難環境時,洗腎所凸顯的醫療資源分配正義課題,特別引人注意。如果不洗腎,這些腎衰竭患者的健康可能急轉直下,甚至危及生命,但耗用如此高比例的醫療資源,卻也必須正視。

戴桂英強調,最近健保局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合作,針對慢性腎臟病患進行一系列教育宣導活動,及早找出致病原因加以阻斷,證實可延緩病情惡化速度,減少洗腎的醫療支出。

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謝世民表示,他任教嘉義民雄,當地農民使用農藥相當普遍,容易引發腎臟病等慢性疾病。他建議衛生署,不妨每年撥給農委會1億元經費,輔導農民不再噴灑農藥,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醫療資源不均 學者:政治勿凌駕專業

台灣醒報 陳昭妤 2012年3月3日

【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台北報導】「讓政治回歸政治,專業回歸專業!」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天邀請政治系、公衛系等專家學者,討論現有健保制度的問題點。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江東亮、政治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葉浩等人一致認為,國內健保和醫療資源浪費的癥結,在於制定制度時出了問題,加上事事都想訴諸公投,反而缺乏專業的考量。

台大公衛學院今天舉辦研討會,探討醫療資源分配正義機制的建立,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江東亮擔任主持人,政治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葉浩擔任引言人,另邀請了江宜樺的高中同窗: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謝世民和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梁文韜與會,以政治哲學的角度討論健保制度。

政治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葉浩認為,是否要建立全民健保,牽涉價值選擇以及國家整體稅收的分配,要分多少給醫療?是個難題。其次牽涉到分配平均的問題,如哪些藥物或治療方式占了不當比例,進而擠壓到其他治療資源,都須深究。

此外,葉浩強調,在制定健保制度時,政治需歸政治、專業則需回歸專業,如因政治力介入特定藥品,使弱勢未享受到醫療,進而造成城鄉醫療差距等,都會引來不公的感受。

對於不少人認為,只要政策沒結論,就應訴諸公投。葉浩則表示,民主價值不能無限上綱,公投頂多可以解決程序問題,但無法解決有事實爭議的事情,「如誰偷了東西,能用公投決定嗎?」他認為,須交由專業審查的部分就要交給專業。例如洗腎只占0.2%,卻花了10%的醫療資源,這種問題就需要一個獨立機構來調查背後的原因。

葉浩表示,台灣希望健保永續經營、做好正義,卻又怕債留子孫,要想多全其美,就要好好思考。他強調,正義是給予每個人應得的部分,醫療分配應先在眾多價值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再以民主機制決定。全民健保是社群整體在對抗命運和制度,民眾不應因出身較差而失去醫療救援機會,也不該因長得帥而獲得較多資源。

針對現今的健保問題,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梁文韜則認為,一切根源在於制度的設定。他表示,台灣應先認清資源有限的問題,且因高齡化問題,負擔會越來越大,是個複雜問題。

梁文韜建議,可先改善制度來達到可接受的分配正義,但國內的負擔種類有多樣性,如教育、醫療、財貨等,所以不可能用單一制度解決,因此應以資源為出發點來決定分配,如病患洗腎乃是出於需要,但政府是否須用預算完全滿足其需要,還是應該讓其自身也該負責部分費用,就需要合理的制度來決定,而此前提,就是要由專家擬定一個評估機制來決定。

此外,他認為,專家研討時,應遵守資訊準確、過程公開、尊重民意主張等原則,不應由少數人決定洗腎者須獲得多少補助,也要讓洗腎者本人發聲。

和江宜樺為建中隔壁班同學的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謝世民則指出,健保應走在對的路上,讓每個人透過相同的管道去獲取應有的醫療資源,如洗腎,政府就應支付,但同時也要調整器官捐贈的制度,如將知情同意改成推定同意,讓器官的來源更充分,自然就可降低洗腎需求。此外,應中止無效的醫療,思考安樂死的合法化,完整規劃配套,降低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但謝世民也指出,醫療給付不應無限上綱,因此不同價值間的妥協很重要,且須有清楚的原則,醫療資源的分配和民主程序不應混在一塊,如舉辦民主程序,要依據什麼價值來投票須有清楚的根據。

研討會最後,學者們仍回到未雨綢繆的層面,其一致認為,國家應配置相當預算在健康上,先顧全健康,醫療資源自然能減少耗用,謝世民更幽默指出,自己在鄉下教書時曾聽到有人建議衛生署應拿一億元預算給農委會,讓農夫不要灑農藥,也許這樣的根源治療,比事後的各項醫療都更有效。



◆ 彰化秀傳醫療體系成立「微創手術醫院」

中廣新聞/李河錫 2012-03-03

微創手術具傷口小、縮短疼痛與復原期短等優點,逐漸取代傳統開大刀手術;彰化秀傳醫療體系籌設完成亞洲地區第一家「微創手術醫院」,透過新世代開刀房、整合簡化手術流程,更精準、有效率執行各項手術,可以提昇醫療品質。

國際醫學新科技一日千里,自從1987第一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問世以來,「微創內視鏡手術」技術、設備與器械一再推陳出新,持續朝向更精準、更安全、以病人為中心的方向邁進。

彰化秀傳醫療體系,三年前成立「亞洲微創手術訓練中心」,邀請國際頂級微創手術大師前來協助,已培訓兩千五百位、遠從約四十個不同國家外科醫師,更使得國內微創醫療技術大幅提昇。

「秀傳微創手術醫院」首任院長吳鴻昇強調,為了讓具有手術傷口小、出血少、縮短疼痛以及復原期的微創手術能普及化,將透過配備新科技開刀房、整合各科別與簡化手術流程,逐漸取代風險性比較高的傳統手術,執行精準、有效率各項手術,來提昇醫療品質、確保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表示,目前院內以腹腔鏡微創手術開刀病例,盲腸炎已高達九成五,消化性潰瘍完成率超過八成,肝癌也有六成以上;一般包括肝、脾、胰、腎臟、婦科與耳鼻喉等科系,透過內視鏡輔助手術也超過五成,大部分都能申請健保給付,希望嘉惠更多需要透過各類手術的病患。

fsj 提到...

玉米當蔬菜吃 小心愈減愈重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2012.03.03

吃錯食物,小心愈減愈重!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李雅筑表示,民眾減重前最好先做功課,將食物分類,避免「陷阱」,有人把玉米當蔬菜吃,反而吃下大量澱粉,愈吃愈胖。

「你以為玉米是蔬菜嗎?不,它是澱粉最豐富的主食類食物」李雅筑表示,許多食物備受減重者喜愛,但減重效果一點都沒有。

她建議民眾,減重前一定要做好功課,找資料等,學會把食物分類,才不會白忙一場。

「大番茄是蔬菜、小番茄是水果」李雅筑說,不同的番茄,熱量也不一樣,「就像喝酪梨牛奶,看似有果汁及牛奶很健康,但小心酪梨熱量超高。」

除了將食物分類,食用方式也要小心。李雅筑說,一顆蘋果或一小條香蕉熱量約60大卡,嚼食果實會有飽足感,但若改喝果汁,可能要用掉兩三顆,甚至更多顆蘋果,攝取熱量自然增多。

李雅筑表示,將食物分類在於方便取其比例食用,均衡飲食,她也提醒民眾減重,也要注意喝水量及運動都要充足,1個月減1至2公斤是最健康的方式。



◆ 長高3要訣:飲食、早睡、運動

【Upaper╱記者陳俐君】2012.03.03

馳騁NBA的哈佛小子林書豪,除擁有絕佳球技,191公分身高也是關鍵。但對比父母身高都不到170公分,從小愛打籃球習慣,是否幫助長高?醫師表示,身高雖主要受遺傳影響,但若想長高,把握「飲食」、「早睡」兩原則之外,適度從事如跳繩、籃球等運動,一樣有助成長。

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表示,位在四肢長骨末端的軟骨組織,是一般人熟知的生長板。她提到,影響身高增長的生長板,裡面具有活細胞,其中,性荷爾蒙會催熟生長板,加速閉合停止成長;不過生長激素卻能幫助活細胞數目增加,使生長板擴張、骨骼拉長,身高就會越來越高。

想靠增加生長激素分泌幫助長高,新光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韓偉表示,早睡、飲食與運動都是好方法。丁綺文解釋,晚上10點至凌晨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學齡兒童若能在此時熟睡,就能幫助生長激素大量分泌,幫助長高。飲食方面,攝取牛奶、蛋與肉類等富含蛋白質食物,也有助增加生長激素釋放。另外,「籃球、跳繩與游泳,最能幫助長高。」



◆ 冬去春來 過敏性鼻炎增加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2012.03.03 自由

最近氣溫冷熱及濕度變化大,門診中過敏性鼻炎病患明顯增加10%至20%。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易引發鼻竇炎及中耳炎等併發症,不可輕忽。

過敏性鼻炎病患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去除塵?等過敏原也很重要,出門戴口罩及喝溫開水可以減除一半的不適。

治療及預防 可用淨鼻器、鼻噴劑

近年來新的治療保健觀念是,使用淨鼻器噴洗,以及植物纖維素的鼻噴劑在鼻腔形成保護膜,做為過敏性鼻炎的輔助治療及預防。

高雄市兒童過敏氣喘衛教協會理事長朱育德表示,根據相關統計,大約有1/4的成人與1/3以上的兒童為過敏性鼻炎所苦,連續性打噴嚏、流鼻水及鼻塞是常見的典型症狀。

過敏性鼻炎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與過敏性體質有關,例如有些人先天對塵?、花粉及黴菌過敏,另一類則是敏感性鼻炎,也就是抽血看不到過敏因子,當空氣溫、濕度出現明顯差異時,鼻子便出現不適,這兩大類病患均不在少數。

朱育德指出,目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藥物大同小異,包括抗組織胺、去充血劑及類固醇等,過敏性鼻炎的病患經治療後,控制率都不錯,近年來過敏性鼻炎的輔助治療愈來愈受到重視,包括淨鼻器及植物纖維素的使用,這兩種方法在2008年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的非官方組織「過敏性鼻炎及其對哮喘的影響」(ARIA)所提出的治療指引中,均獲得認可。

耳鼻喉科醫師何宗光表示,鼻子過敏病患的鼻分泌物很多,易阻塞鼻竇及耳咽管的開口,一旦細菌感染,便容易併發鼻竇炎,淨鼻器藉由噴洗的動作可洗掉分泌物,避免阻塞鼻腔。

何宗光提醒,淨鼻器不宜用一般的純水,最好用生理食鹽水或是天然海水,以接近鼻腔細胞的滲透壓環境,每天早、晚可噴洗2到3次。

至於植物性纖維素,可在鼻腔內與濕氣結合形成像凝膠的保護膜,隔離過敏原的刺激,這是比較新的鼻子保健做法。根據歐洲相關研究文章指出,過敏性鼻炎患者合併使用輔助治療,有一半的病患不適症狀明顯減少,藥物的使用也跟著下降。



◆ 濫用安眠藥物 幻覺悄悄上身

文/林子堯 2012.03.03 自由

最近有一個病人半夜慌慌張張跑來急診,神情相當焦慮,他說看到很多幻覺(滿地蟲在爬),也感覺整個世界的空間都在扭曲,懷疑自己發瘋了。

後來仔細的澄清之下才發現,他因為失眠所苦,拿了安眠藥「使蒂諾斯(Stilnox)」來吃。吃了之後才有幻覺等症狀。這些視幻覺,其實是安眠藥的副作用之一。

失眠是大部分人都經歷過的困擾,台灣至少有200萬人為失眠所苦。安眠鎮定藥物是醫學史上被使用最多的藥物之一。

西元2000年時,美國的安眠鎮定藥物使用量就高達58億顆,足夠當時給全世界一人一顆;西元2007年時,台灣光使蒂諾斯一種藥物,使用量就高達1億3000萬顆。其數量之高,令人咋舌。

但民眾或許不知情,長期濫用安眠藥物,可能會有藥效逐漸減低、使用量越來越大的情況。這是產生了「藥物耐受性」。不服用時,可能又會有反彈性失眠與焦慮等戒斷症狀。到最後如果不斷惡性循環下去,便可能產生了依賴。

使用安眠藥也有可能產生記憶力缺失、注意力不集中、手腳無力、跌倒、夢遊,甚至產生幻覺等副作用。但並非是不該使用安眠藥,而是應該對失眠的狀況做評估與了解。

如經醫師判斷有必要,應當用則用。但面對失眠,第一線的改善方式應先經由改善睡眠習慣及接受衛教為佳。有了正確的認知、睡眠習慣及服藥方式,對於睡眠的品質才能有更好的保障。(作者為醫師)



◆ 中和某國中 學生傳出肺結核陽性

【聯合報╱記者孟祥傑/新北市報導】2012.03.03

新北市中和區某國中多名家長昨天傍晚接獲學校電話,被告知孩子肺結核篩檢呈陽性反應,需預防性投藥,心急下衝往衛生所,質疑為何篩檢四個月後才有結果?衛生所解釋陽性反應不代表真的罹患肺結核,並允諾密集追蹤學生健康後,家長們半信半疑離去。

一名家長表示,昨天傍晚近六時接到校方電話,說孩子肺結核篩檢結果呈陽性反應,需接受中和區衛生所預防性投藥;她聽到消息「真的嚇壞了」,趕緊騎車到衛生所了解。

另有家長指出,去年學校開學不久,就有一名國一學生被篩檢出肺結核陽性反應,衛生單位去年十月就到學校做全面篩檢,卻在四個月後篩檢出多名學童也呈陽性反應,讓他們不得不質疑衛生所隱匿疫情?

該校校長強調,去年被篩檢出肺結核的學生,開學上課不到一天就開始請長假;衛生所當時表示,該名學生並非罹患開放性肺結核,不會造成群聚感染狀況,會持續追蹤全校師生健康狀況。

但昨天又篩檢出二到三名學生呈肺結核陽性反應,心急的家長要求校方不得讓該生返校上課,她能理解家長心情,但認為「家長多慮了」。

中和區衛生所主任游高魁表示,肺結核潛伏期可長達三個月以上,衛生所一直針對該校師生追蹤篩檢,新檢出的陽性反應學生,原本都呈陰性反應,最近一次篩檢呈現陽性反應,但不代表真的罹患肺結核。他強調,預防性投藥只是防患未然,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fsj 提到...

輕微降血壓 巧克力有益心臟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紐約2日電】2012.03.04

一項針對1000多人進行的臨床研究顯示,吃巧克力不僅令人齒頰生香,還可能給心臟健康帶來種實際好處,例如輕微降低血壓。

此項研究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它綜合42項較小規模研究之後發現,受試者參與者的血管功能得到微小改善,並降低胰島素。

過去的一些研究發現,巧克力愛好者的某些心臟病致病因素指標似乎比較低,如高血壓。

路透報導,主持此項研究的英國諾威治醫學院(Norwich Medical School)的莉.胡普(Lee Hooper)表示﹕「如果人們喜愛深色巧克力,那麼吃一點,以之代替其他糖果,這不僅是好事,還可能有好處。然而,我們沒有充分證據建議人人都應該這樣做。」

胡普審慎表示,相關研究的規模不夠大,時間不夠長,不能證實吃巧克力對心臟病或中風的發病率有任何影響。

過去一些研究主要依靠觀察,得不到因果關係,不能證實巧克力引起了某種變化。胡普的研究是臨床試驗,研究者讓受試者吃或不吃巧克力,然後測量其血壓、膽固醇和其他心臟病致病因素指標。

胡普的研究小組搜集了42項小規模臨床試驗的資料,這些試驗涉及約1000多名受試者,結果發現吃巧克力者的血壓和胰島素水平略有下降,並得到其他益處。

目前研究者尚未弄清巧克力產生這種效應的原因,據信這是因為巧克力含的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的作用。堅果、大豆、茶葉和葡萄酒裡也含有這種化合物。



◆ 〈吃對了 你也能瘦〉只算卡路里不運動 減重事倍功半

記者/洪素卿 2012.03.04 自由

如果你正靠著斤斤計較卡路里減重,計畫著每天少吃770卡、100天後擺脫10公斤,然後穿上美美的禮服參加同學會,那麼我要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根據一項最新出爐的公式,你準備的禮服,可能得再等半個月才穿得進去!

長期以來,減重者被教育的觀念是,只要能讓身體多消耗掉7700大卡,就能讓體重往下降一公斤。也因此,多數人在規劃減重計畫時,便直覺以為,只要每天少吃770大卡、約莫10天體重就能減輕1公斤,持續1個月,大概能瘦3公斤。也就是說,只要100天就能成功甩掉10公斤。

若未加重運動強度 會越來越難瘦

不過,根據美國一組研究人員算出來的最新公式,除非你在減重期間所有減少的體重都是因為脂肪的流失,或是減重期間持續加重運動時間或強度,否則隨著體重減輕、基礎代謝所需的能量減少,你會越來越難瘦。因此,實際達到目標體重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比光靠卡路里計算出來的結果要高出許多。

這項公式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霍爾(Dr Kevin Hall)所發表,相關研究結果陸續刊登在肥胖(Obesity)等知名期刊。

卡路里減重 忽略新陳代謝率變化

其計算公式,民眾也可以在網路上試算看看(http://bwsimulator.niddk.nih.gov/)。這項公式考量了原始體重、身高、年齡、原本的體能活動度,減重期間可能採行的運動,以及減重後身體可能的變化之後,算出減重可能需要的時間以及應該採行的熱量控制。

以原本體重70公斤、身高171公分、年齡40歲、工作以及休閒都是極低活動度的女性來說,想要減掉10公斤、瘦到60公斤的話,如果只做熱量控制、一天減去770大卡熱量、卻不增加體能活動量的話,需要112天才能達到,並非原本以為的100天。

同樣的一個女性,如果本來體重是80公斤,想要瘦到60公斤,只靠每天減少770大卡的話,也不可能在200天內達到,令人驚訝的是,依據公式,需要的時間將近300天。

霍爾的研究指出,這是因為民眾簡易的計算方式忽略了身體新陳代謝率在體重變化時也在變化。每公斤體重減少的不只是脂肪,還包括一定比例的肌肉。也因此,單純從卡路里來推算就會失準,也就會出現所謂的停滯期,甚至讓減重者失去信心。

簡單地說,基礎代謝率(BMR)就是身體維持基本生命機能的熱量消耗率,主要用於呼吸、心跳、血液循環、腺體分泌、腎臟過濾排泄作用、肌肉運動、維持體溫、神經傳導、細胞的基礎功能等,通常也包含基礎的活動量。

達到目標體重時 應持續飲食控制

肥胖醫學會蕭敦仁醫師指出,基礎代謝與肌肉的組成比率有很大的關係,一樣年紀、一樣體重、一樣身高,但是肌肉比率比較多的人,基礎代謝率比較高。也因此,以他的做法是,減重3個月時會以雙能X光吸收儀(DEXA)來了解全身肌肉、體脂肪量及分佈情形,除了能確定減掉的是不是脂肪之外,也可以規劃下一階段的減重計算。

◎該怎麼做:

●仍然可以用卡路里計算方式來進行體重控制,但計畫中的減肥期,應該比單純計算卡路里所得出的時間稍微拉長,以免打擊自己的信心。此外,不妨試試看,記錄卡路里減少與體重降低的情形。

●一旦發現體重降低進入停滯期,開始導入適度的運動,增加瘦肌肉,也增加卡路里消耗。

●達到目標體重時,基礎代謝率可能已經低於你是個胖子的時期,也因此應該持續3到6個月的飲食控制,試著找出可以維持體重不增加的卡路里攝取量及運動量。

●不建議熱量過低的飲食控制法,建議熱量攝取盡量維持在基礎代謝的7成以上。(簡單的基礎代謝可以用1公斤體重30卡來計算,60公斤大約是1800卡)



◆ 吃外食有一套 遠離洗腎一族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2.03.05

台灣腎臟醫學會2月針對慢性腎臟病患進行調查發現,雖有83%慢性病患自認為已落實飲食控制管理,但因營養攝取不正確,竟有高達91%慢性腎臟病患飲食控制錯誤,恐將加速進入洗腎的時程。

為此,腎臟醫學會聯合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推出腎臟病友專屬的「7日外食食譜」,讓病友吃得正確、也吃得健康,避免或延緩淪為「洗腎一族」。三大學會強調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四大營養觀念,控制蛋白質攝取量、降低升糖指數(GI)飲食維持穩定血糖、攝取好油脂及補充纖維。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馬偕醫護專科管理學校校長陳漢湘表示,根據全球頂尖「刺胳針」醫學期刊所發表的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調查報告,全台約有270萬名、也就是八分之一民眾是慢性腎臟病患,但其中卻只有3.54%的人知道自己罹病。

正因太輕忽自己的腎臟健康,不少病患被告知罹患慢性腎臟病時,病情已惡化到必須立即洗腎的地步,只能含淚接受這個殘酷事實。

陳漢湘說,慢性腎臟病患的飲食管理非常複雜,除要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取量外,熱量來源比、鉀鈉磷及維生素等相關營養素的需求量也要小心控管。一旦患者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醣類及鈉的攝取更需嚴格管制。

不良外食習慣 加速慢性腎臟病惡化

腎臟醫學會今年2月6日至2月17日,針對426名慢性腎臟病患進行「慢性腎臟病營養認知大調查」,發現2成患者認為依照飲食控制原則來準備三餐「難以做到」,高達8成患者外食解決日常三餐。陳漢湘感嘆,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再加上外食常採用高油、高鹽、高糖烹調,在在加速慢性腎臟病的惡化。

這本食譜預計3月8日世界腎臟日發行,提供慢性腎臟病患及家屬免費索取,教病友和家屬從日常三餐簡單做好飲食控制,延緩病情進展速度。有需要者可撥打0800036688免付費諮詢專線索取。

※ 相關報導:

* 政府查緝1年多 坊間劣藥仍充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07&f_SUB_ID=1414&f_ART_ID=375088

台灣防治腎病的努力受到國際肯定,但腎臟科醫師認為,行政院在一年多前發起的查緝偽劣藥行動,雷聲大雨點小,效果有限,坊間仍充斥不法藥品,受害個案不時可見。

fsj 提到...

最新研究 開會…讓人變笨

【經濟日報╱編譯 賴美君】2012.03.05

開會可能冗長乏味,但新研究顯示,開會還會讓人變笨。不讓智力受損的開會生存法則,有賴你對自己的聰明有鋼鐵般的自信。

發表在皇家學會哲學學報的新研究共同作者、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賴恩研究所所長蒙泰格(Read Montague)說:「有人開玩笑說開會讓人腦殘,我們的研究發現,開會真的讓人做出腦殘行為。」

蒙泰格說,開會時會產生特殊社交氣氛,不只讓人感覺變笨,也會做出愚蠢行為。該研究的主導作者岸田教授(Kenneth T. Kishida)也說,只要有同事的簡報看起來比自己聰明,就會讓人自覺愚笨,進而阻礙大腦處理資訊的方式。

為了研究開會對思考能力的影響,研究人員在團體中運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來觀察腦部活動,在研究一開始就對70名自願的大學生進行智商測驗。有趣的是,這群大學生平均智商分數在高標126左右。

這群大學生被分為五組後,隨機在每組挑選兩人接受磁振造影掃描,再對所有自願者進行第二次智商測驗。先前挑選的每組兩名自願者則邊進行掃描邊做智商測驗。不同的是,這回自願者每回答一個問題,就會被告知自己與他人分數。

雖然自願者在第一次智商測驗的分數不相上下,但許多人的第二次得分卻在擺明互相比較後大幅下滑。

腦部掃描提供了部分線索。受試者被提醒團體其他人的進展時,就會刺激部分腦部活動,例如刺激主導恐懼、焦慮與情緒反應的杏仁核。

岸田教授表示,這與身處團體中會阻礙智能表達方式有關,所以「腦力激盪」過程可能實際上會讓人腦袋打結,開會則會讓人變笨。

(取材自MSNBC網站)



◆ 日本發現五大少罹癌條件 你符合幾項?

中廣新聞/葉柏毅 2012-03-05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科研小組,公佈一項或許算不上新鮮,但可能還滿實用的研究結果,他們說,不管男女,在不吸煙、不酗酒等健康生活的五大條件下,男性只要每增加一項健康生活的條件,罹癌風險平均就可以下降14%,女性則平均可以下降9%。

這五項健康生活的指標是:一、一直都沒有吸煙的習慣;二、喝酒不過量,不到「酗酒」的程度,例如每天喝不超過一百八十毫升的白酒;三、少食鮭魚子、鱈魚子等醃製食品;四、經常走路,進行緩和運動,五、BMI指數適中,男性大約在二十一到二十七之間,女性大約在十九到二十五之間。

研究小組說,只要這五項條件中,符合的項目越多,罹癌的可能性就越小。



◆ 防曬瘋美白 年輕美眉骨鬆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2.03.05

骨質疏鬆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醫師發現,近年來有年輕女生為了美白幾乎不曬太陽,不到30歲就有骨質流失現象。

20多歲的李小姐昨天在高醫骨質疏鬆防治宣傳活動中表示,自己因為不愛曬太陽,又常熬夜喝酒,去年竟被驗出骨密度為-2,經積極調整生活作息,如今已回復到-0.4的正常範圍內。

台灣骨質疏鬆照護協會理事長黃旭霖指出,一般而言,骨密度介於-2至-1.5間,代表骨質已開始流失,若低於-2.5,就已是骨質疏鬆,須就醫治療。

從事醫療服務業的李小姐說,她上午7點進醫院,直到傍晚才出來,幾乎沒曬到陽光,加上工作壓力大,常到晚上10點才吃晚餐,和朋友小酌紓壓,雖常覺得腰痠、膝蓋痛,也以為是常穿高跟鞋導致。

直到去年高醫舉辦骨質疏鬆宣導,她正好路過,好奇之下作了骨密度檢測,赫然發現骨密度是-2,已經低於-1至1的正常值範圍。

台灣骨質疏鬆照護協會理事長黃旭霖指出,不曬太陽,是造成骨質疏鬆提早形成的因素之一,許多民眾以為補充鈣質就可預防骨質疏鬆,卻忘了要每天曬太陽、養成運動習慣,才能產生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尤其,時下年輕女性狂愛美白,不少當紅名模更以白皙皮膚自豪,其實這些人都可能成為骨質疏鬆高危險群。

現任高醫外科部主任的黃旭霖說,根據院內統計,65歲以上進行脊椎手術患者中,有高達4、5成都是骨質疏鬆患者;國內研究更顯示,骨質疏鬆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一發生跌倒、撞擊等意外就有可能致命。罹患骨質疏鬆者,男性第一年死亡率高達20%,女性也有12%,呼籲年輕族群應及早存好「骨本」,延緩骨質流失速度。



◆ 日研究:維生素E攝取過量恐引骨質疏鬆

中廣新聞/葉柏毅 2012-03-05

日本共同社報導,據日本「慶應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攝取過量的維生素E,反而會有引發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報導說,以往,維生素E被視為是抗衰老的營養補充品,因此這項研究結果,備受關注。這項研究論文將刊登在美國的「自然醫學」期刊上。

報導引述慶應大學副教授「竹田秀」的話表示,在骨骼內部,有一種生成骨骼的細胞,還有一種破壞並吸收骨骼的「破骨細胞」,這兩種細胞平衡作用,才能促進骨骼的新陳代謝;但是,經動物研究發現,如果攝取太多維他命E,動物體內的破骨細胞會變大,骨骼正常的新陳代謝,反而會被破壞,因而提高骨質疏鬆的風險。

竹田秀說,維生素E是有防止身體氧化的抗衰老作用,但也要注意,不能攝取過量。



◆ 吃單一食物減肥 當心變暴飲暴食

張睿纖/台北報導 2012-03-05 中國時報

愛美瘋減肥,但單吃某種食物減肥可行嗎?日本有大學教授發表論文指出,番茄具燃燒脂肪、抑制三酸甘油脂及降低血糖效果,是否具有減重效果仍待確認,但短短幾天日本各地番茄銷售量已暴增。醫師指出,吃單一食物減肥,不但會造成營養不良,如未妥善控制「想吃」的慾望,反而淪為大吃大喝。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表示,番茄熱量不高,一份大約25卡,不管怎麼吃熱量都不夠,且會造成營養不均衡;吃單一食物兩三天還OK,但長期吃身體絕對會撐不住,之前流行的吃香蕉、蘋果法,因其中含某種成分,代謝後食慾會獲得滿足,但健康減肥應該考慮的是:總熱量攝取多少。

不少年輕女性在網路上看到減肥食譜,就親身效法,像是網路曾流行「蘋果3天減肥餐」,以及「吃肉減肥法」。蕭敦仁指出,此種減肥法是藉由攝取大量的肥肉脂肪,造成酮酸中毒,影響食慾,但非常傷身,是不健康的減肥方式。

他提醒,很多女生喜歡以水果代餐來減肥,但某些水果熱量極高,像是1顆橘子、1片西瓜熱量就高達60卡,等於1/4碗白飯,想要減肥平日飲食應保持醣類、脂肪、蛋白質攝取比率,保持在5:3:2原則,並搭配適當運動。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單一食物減肥法通常不會成功,因為長期只吃一種食物會膩,或減重效果不佳,多半就會放棄。另外,一再壓抑食慾的結果,容易造成反彈,食慾愈來愈強烈,一旦崩潰,落入暴飲暴食,想要維持苗條身材,保持低熱量均衡飲食才是根本之道。



◆ 醫藥新知-身體哪裡出問題? 指甲告訴你

張睿纖 2012-03-04 中國時報

中醫認為「肝,其華在爪」,如果肝臟功能不佳,指甲表面也會有問題,從指甲上線條紋路、光澤、指間大小變化,都能透露個人健康訊息,不過中醫師提醒,指甲只能視為身體健康警訊的參考,如果指甲有明顯異狀,應盡早就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中心傳統醫學科專任主治醫師陳玉娟表示,健康的指甲表面應該平整光滑、堅韌有彈性,顏色呈淡紅色且有光澤。如果肝功能不佳指甲色澤會較黃、不透明也沒有光澤,「像是菸齡幾十年的老菸槍的指甲,一定會泛黃且薄脆。」

指甲根部發白的半月形,又稱作「健康圈」。中醫師張家蓓指出,健康圈佔整個指甲的5分之1是最佳狀態,如果過大過小都不算正常。甲半月太大的人,容易發生高血壓、中風;甲半月如果太小則反映血壓太低。至於完全看不到甲半月的人,大多有貧血或者神經衰弱的症狀。

另外,中醫還會看手指頭形狀作參考。陳玉娟表示,正常的指尖應該是有弧度的,如果出現「杵狀指」,像「火柴棒」形狀般頭大手指細,代表末梢血液循環差,心臟可能有狀況。曾有彰化男性抽菸幾十年的老菸槍,長期服用高血壓藥、有慢性肺氣腫、心臟疾病史,「除了小指不明顯外,手伸出來手指頭很明顯為「杵狀指」,講話都已經在喘了。」

指甲雖透漏健康訊息,不過只能作為參考,還是需「四診合參」,「望、聞、問、切」其他身體部位,才能下結論。張家蓓指出,現代人喜歡做水晶、光療指甲,或是常使用卸指甲油的去光水讓指甲失去光澤、使指甲較暗淡,在看診時要合併其他部位,如指甲旁邊脫屑,就要聯想到是不是維生素C攝取不夠。

陳玉娟指出,如果4歲左右小朋友指甲有脫屑、形狀不規則,媽媽就要注意是否營養攝取不均衡,最重要的是,一旦指甲外觀出現明顯異狀,應及早就醫診治。

fsj 提到...

腸病毒再添2重症 三、四月疫情恐爆發

中廣新聞/陳奕華 2012-03-06

腸病毒威脅不減,今天再添2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分別住在南區的3歲5個月男童及3歲6個月女童,兩人在2月下旬陸續有發燒、四肢出現水泡等腸病毒感染症狀,同時出現肌抽躍、心跳過速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所幸及時送醫,已經康復出院,檢查證實都染上腸病毒71型。

疾管局提醒,腸病毒71型疫情不見停緩,陸續出現輕症及重症個案,今年統計至今,已有14例重症個案,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已超過3年未發生腸病毒大流行,預估今年3、4月腸病毒71型疫情恐爆發,提醒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正確洗手動作及衛教觀念,以減低病毒威脅。



◆ 3D齒雕 牙齒缺損免做牙套

【聯合報╱記者張念慈/新竹報導】2012.03.06

牙齒缺損,非得做牙套才行嗎?新竹市一名妙齡女子因牙齒缺損影響咀嚼,希望能將牙齒磨小戴牙套。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醫師林佳詠利用3D齒雕技術為牙齒復形,保留她的健康齒質,也讓牙齒回歸正常。

這名女子因左上頷第一大臼齒過去銀粉填補物持續脫落,與牙齒間有空隙,到台大新竹分院求診,盼能將牙齒磨小,戴牙套方便咀嚼。

經X光檢驗,這顆牙齒在銀粉底下有二次蛀牙,造成銀粉脫落,咬合力大則加速銀粉崩壞。所幸,該顆牙齒負責咀嚼的部分是完整的,醫師決定以最新型的陶瓷嵌體(3D齒雕)為牙齒復形,不用為套牙套將珍貴無病灶的齒質修磨掉。

林佳詠指出,隨著牙科材料日新月異,陶瓷嵌體毋須將患齒全部修磨,只需稍為整平患齒上不規則的窩洞即可。且新款陶瓷的硬度和色澤都已大幅改進,用於下頷後牙臼齒區,不僅可安心咀嚼,張口大笑更不影響美觀。

但林佳詠強調,有磨牙及顳顎關節疾病或蛀牙率較高的人,都不建議製作陶瓷嵌體,患者應和牙醫師詳細討論治療計畫,耐心完成整套治療流程,才能延長牙齒壽命。



◆ 口腔癌治療 台存活率世界第一

中央社 2012.03.06

台灣口腔癌發生率世界第一,但是在醫療團隊完整治療下,5年存活率也是世界第一;醫師呼籲民眾遠離「香、檳、酒」防治口腔癌。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婁培人表示,台灣口腔癌發生率世界第一,口腔癌常好發在男性中壯年,對家庭帶來的打擊及對社會和國家經濟帶來的衝擊都大,不能忽視。

婁培人說,男性癌症中,肝癌與胃癌有下降的趨勢,然而,口腔癌上升速度遠比其他癌症高。

口腔癌發生率居高,婁培人表示,發生口腔癌的主要原因是嚼食檳榔,同時也與抽菸、喝酒有關,還包括其他原因,如蛀牙、不當假牙、拔牙傷口持續不癒合、口腔內出現硬塊、口腔黏膜出現紅斑與白斑、持續2週以上黏膜潰瘍。

台大醫院頭頸癌醫療團隊自2004到2009年共收治1288名口腔癌患者,第4期患者占476人,經完整治療後,第4期5年整體存活率超過55%。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頭頸腫瘤科主任柯政郁表示,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調查指出,2010年口腔癌第4期5年存活率不到3成,然而台灣成果顯然優於國際,在台大醫院接受治療的口腔癌患者,7成以上都能夠存活超過5年以上,這樣的治療成果遠優於國際的口腔癌治療成果。



◆ 二代戒菸上路 比照健保用藥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2012.03.06

衛生署推出的「二代戒菸治療試辦計畫」已在本月上路,北市衛生局指出,二代戒菸上路後,戒菸用藥費用從自費改為比照健保用藥,每次看診民眾只須給付最高200元部分負擔,整個療程起碼省8000元以上。

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副處長歐佳齡表示,過去採定額每周補助戒菸藥費250元;每周藥費最高約1500元,扣除補助250元後,民眾仍須自行負擔1250元。二代戒菸上路後,戒菸藥費將比照一般健保用藥,每次只須給付最高200元的部分負擔,每次可節省1050元。低收入戶則費用全免。

歐佳齡說,通常療程持續八周至十六周,依個案戒菸進度而異。若以八周療程來看,費用起碼可節省8400元。另外,過去只有門診病人可享受藥費補助,二代戒菸也擴大將住院及急診患者納入適用對象。

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社區醫學科主任葉國基表示,吸菸與呼吸及心血管系統等疾病十分相關,抽菸者相較不抽菸的人,罹病死亡率增加一倍以上。

他說,吸菸者若能即早戒菸,可大幅減少罹癌病死率。有研究發現,若吸菸者30歲以前戒菸,能比持續吸菸者多活10年以上;若是40歲以前戒菸,則多活9年;若是50歲以前戒菸,則多活6年;若是60歲以前戒菸,則多活3年。

衛生局表示,18歲以上民眾攜帶健保卡至北市170家以上合約醫療院所,即可享二代戒菸療程,市立聯醫每月也有300個以上的戒菸門診診次。相關資訊可上衛生局無菸整合網(http://subweb.health.gov.tw/Nosmoking/)或市立聯醫網站(http://www.tpech.gov.tw)查詢。

fsj 提到...

5健康食物 美專家:少碰為妙

中央社 2012/03/06

(中央社記者周永捷華盛頓5日專電)「吃得健康」是現代人生活一大關注,不過,專家指出,有5種「健康食物」並不健康,包括低脂花生醬、維他命補充飲料、能量棒、雜糧食品和非油炸餅乾,建議少碰為妙。

「簡單飲食」(Diet Simple)作者塔米吉(Katherine Tallmadge)在「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撰文指出,所謂低脂肪、高纖維、雜糧、天然等健康食物標榜的字眼,會欺騙消費者,讓消費者誤以為購買的東西是健康的。

塔米吉列舉5種消費者應該避免的健康食物。首先是「低脂花生醬」。美國非營利健康機構「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營養主任李柏曼(Bonnie Liebman)指出,低脂花生醬的卡路里和糖分比一般花生醬還高。

塔米吉表示,相對於低脂花生醬,消費者購買一般花生醬,每天食用1或2盎司,有助降低心臟病及罹癌風險。

第2個應該避免的「健康食物」是「維他命補充飲料」。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魏勒特(Walter Willett)表示,維他命補充飲料的確有害健康,飲用維他命補充飲料,可能會攝取過多的維他命和礦物質。

「愛阿華州婦女健康研究」(Iowa Women's Health Study)也發現,某些補充維他命和礦物質與死亡率增加有關。

第3個應避免的「健康食物」是「能量棒」零食。塔米吉表示,這些以取代正餐聞名的能量棒號稱有助減重,但事實上,包括含有補充維他命、蛋白質或纖維的糖果棒,這些能量棒都是「熱量炸彈」。

第4種讓人混淆的「健康食物」就是「雜糧食品」。塔米吉指出,相較於雜糧麵包、雜糧麥片,「全穀類」(whole grain)的食物更能降低發生糖尿病、心臟病和罹癌的機率;食用類似全麥、全糙米之類的「全穀類」食物,反而是較好的選擇。

最後一種要小心的食物就是「非油炸的薯片或餅乾」。塔米吉說,一般人很容意相信烘烤、低脂的食物都是有益健康的,但大多數由精糧或澱粉製成的食物提供更多熱量,且營養也較少。

他以標榜有益健康的薯片餅乾為例,事實上,薯片餅乾的成分是高度精鍊的馬鈴薯片、澱粉、油、鹽等原料。研究顯示,攝取太多精糧和澱粉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癌症和糖尿病的風險。



◆ 美CSPI:可樂含高量致癌物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2012.03.06

美國消費者權益團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發表聲明,指出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飲料含高量致癌物質4-甲基咪唑(4-methylimidazole,簡稱4-MEI ),這種色素添加物會在動物身上造成腫瘤,因而要求政府下令禁用。但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發言人 (FDA)表示,每天至少要喝1000罐可樂,才會達到在老鼠實驗中致癌的劑量,消費者並無立即危險。

「公共利益科學中心」 (CSPI)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健怡可樂、健怡百事可樂、Dr Pepper等可樂均含用來形成飲料焦糖顏色的4-MEI。

CSPI上個月向FDA陳情,建議禁止使用大多數可樂均含的亞硫酸銨色素,以免數以百萬計的民眾曝露於致癌物質。CSPI 估計,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所含4-MEI在美國造成約1萬5000 人罹患癌症。該組織指出,一罐可口可樂含有145微克4-MEI,百事可樂含量約一半,而加州政府規定4-MEI含量超過29微克即需加註警語。

「美國飲料協會」立刻發表聲明反駁說,CSPI是「危言聳聽」,目前並無證據顯示4-MEI會在人體致癌。

FDA發言人卡拉斯以電子郵件答覆彭博社記者查詢時強調,老鼠致癌實驗使用的劑量相當於消費者在一天之內喝下1000 罐以上的可樂,因此FDA沒有理由相信可樂對民眾有立即危險,但已在檢討CSPI的陳情。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外電報導,暢銷百年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含有致癌物質4-甲基咪唑(4-MEI)色素添加物,長期飲用恐增加致癌風險。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鄧昭芳指出,外來添加物都有一定危險性,從科學精神來看,飲用這類飲料,確實需承擔一些風險。

不過,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歷史悠久,飲用人口眾多,如果部分團體懷疑飲用可樂可能致癌,應該進行大規模的流行病學回溯性調查,就能瞭解到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與癌症之間的關連性。

鄧昭芳表示,動物試驗證實4-MEI誘發癌症,但人與動物之間不盡相同,不見得可以推論至人體身上。另外,每個人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不盡相同,挑選飲料時,還是應以低熱量的天然飲品為主。



◆ 陸男B罩杯 醫生:吃了太多雌性激素

中廣新聞/董媛瑜 2012-03-06

大陸漢口一名30歲的男青年因胸部太過「豐滿」而煩惱,就診時醫生目測約莫已達B罩杯。醫生診斷是吃了太多雌性激素,造成乳房超常增大。

王先生回憶,他15歲讀初二時,胸圍隨著個頭一起猛增,一開始他不在意,但周圍異樣的目光讓他越來越尷尬。高中畢業後,沒有繼續求學,接手了家裏的生意,生意順風順水,但胸部卻成了難言之隱:夏天不敢打赤膊,也不敢游泳。更糟的是,眼看著兒子一天天長大,看見爸爸像女人一樣的胸部,擔心會給兒子成長帶來陰影,於是放下面子去求醫。

醫生說,第一眼看到王先生的胸部也很吃驚,看上去就像成熟女性的胸部,目測約有B罩杯。經觸診影像檢查,判斷王先生患的是男性乳腺增生症,王先生後來做了皮下乳房切除術,切除異常增生的腺體組織。

醫生說,男性乳腺增生症除垂體腫瘤等病理原因外,通常與內分泌異常有關,食用雌性激素過多會造成乳房超常增大。王先生說,小時候父母忙著做生意,經常給錢他在外面買東西吃,他經常靠烤雞、雞爪、雞翅、雞屁股。



◆ 20幾歲少吃多動 40歲樂活

中央社 2012.03.06

研究人員發現過著長壽又健康生活的秘訣,清單上沒有出乎意料的事。科學家公開了20幾歲年輕人應該採取的步驟,以在40幾歲時維持平衡良好的體魄。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證明少吃多動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不菸不酒也可降低晚年受疾病折磨的風險。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范柏格醫學院(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劉江教授說:「問題在於,很少有年輕人可以隨著年紀增長,維持理想的健康心血管因素。」

他說:「許多中年成人養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體重增加,而且不常動。」

他說:「這樣的生活方式,當然會導致高血壓、高膽固醇與糖尿病,並增加心血管風險。」

他說:「在這項研究中,即使是有心臟問題家族病史的人,只要他們在年輕時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還是能有較低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他說:「這證實了生活方式可能比基因還重要的概念。」

研究人員分析了許多數據,包括血壓、膽固醇、血糖、身體質量指數(BMI)、酒精攝取量、吸菸、飲食與運動。

這項研究監測了3000多名參與者,結果證實劉江的看法,即年輕一代早年保持健康並多動,會有許多長期好處。

fsj 提到...

早起鳥喝咖啡 晚上睡眠容易中斷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2/03/06

許多人認為喝咖啡容易失眠,不過美國研究發現,習慣早起的人睡眠較容易受咖啡因影響,喝咖啡、喝茶後,晚上睡眠易中斷,而夜貓族所受影響則不大。

研究顯示,習慣早起的人喝咖啡或攝取咖啡因,晚上睡覺常會睡眠中斷,睡到一半就突然醒過來,相較之下,夜貓族、晚睡晚起的人就比較沒有這種現象。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第一次研究發現咖啡因對人的影響,可能會受「作息型態」左右,尤其是白天較有活力的人,所受影響更深。不過這只是初步研究,未來還需要更多證據才能有所定論。

美國史丹佛大學精神醫學與行為科學副教授傑米‧賽澤為研究作者,他表示,研究結果來看,無論喝多少咖啡,多數人只要就寢,馬上就倒頭呼呼大睡。不過早起鳥體內咖啡因濃度越高,晚上越容易睡眠中斷,夜貓族似乎比較不受影響。

賽澤指出,晚上就寢時,每個人體內的咖啡因濃度都不太一樣,有些人身體可以在數小時內就將咖啡因排出體外,也有人中午喝咖啡,晚上睡覺時,體內還是留有咖啡因,因此很難說甚麼時候喝咖啡、喝茶較不會影響睡眠。



◆ 牛磺酸 助高血脂女性防冠心病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2/03/05

美國紐約大學最新研究發現,雞腿肉及一些魚、貝類含「牛磺酸」成分,可幫助高血脂女性患者預防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但對於血脂濃度較低的女性,牛磺酸就不見得能產生保護效果。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歐洲營養學期刊」。

牛磺酸是一種天然營養素,雞腿肉、火雞腿肉等「暗肉」,以及有些魚類、貝類都含有牛磺酸成份。雞腿肉烹煮後顏色較深,所以西方人稱為「暗肉」,像雞胸肉則被稱為「白肉」。

美國紐約大學藍戈醫學中心流行病學副教授陳羽(音譯)為研究計畫主持人,她表示,目前醫界對牛磺酸所知有限,有些動物研究顯示,牛磺酸或許對心臟病族群有幫助。這次研究發現,牛磺酸對女性高血脂患者似有保護效果。

在台灣,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民國九十八年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疾病占男、女死亡原因第二名。醫師臨床觀察發現,女性心臟病死亡率比男性高一成左右。女性十大死因當中,約有五項和高血脂有關。在美國,五個死亡病例中,就有一人因冠心病喪命。

陳博士研究團隊以「美國紐約大學女性健康研究」當中四百四十六人為研究對象,其中有兩百二十三人在一九八六年到二OO六年罹患冠心病,或因冠心病而死亡,研究人員紀錄她們血清中的牛磺酸濃度,再與二百二十三位沒有冠心病病史者作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高血脂女性患者如果體內含有較多牛磺酸,罹患冠心病、死於冠心病風險會減少六成之多。陳博士表示,研究結果若經進一步證實,未來也許會建議高血脂患者多補充一點雞腿肉等含牛磺酸食物。



◆ 飲食西化 國內糖尿病患約200萬人

文/蘇聰明 2012.03.07 自由

常覺得口渴、體重減輕、多吃、多尿、全身無力的人,可別輕忽!這可能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狀,若血糖長期控制不良,還可能引起眼、神經、心、腦、腎等血管組織器官的病變,不可不慎!

簡單說,糖尿病就是血液中的糖分升高,隨著飲食西化,國內糖尿病患越來越多,盛行率已達1成,約有200萬人。由於糖尿病可能帶來嚴重的併發症,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可以降低罹患疾病風險。

糖尿病患是體內糖的新陳代謝發生問題而引起,可見於各年齡層,但以40到70歲的中、老年人最多,男女罹病的比例約6:4。統計發現,糖尿病好發於肥胖與免疫功能低下者,但國外亦有研究報告指出,遺傳、抽菸、酗酒、容易緊張、壓力大、高熱量飲食及缺乏運動也是風險指數之一。

糖尿病患在生理上會出現多飲、多食、頻尿、身體消瘦、四肢痠痛、發麻、視力減退、皮膚搔癢、傷口久不癒合、陽痿、月經不調及「性」趣缺缺等症狀,不僅如此,在心理上也會出現易怒、提不起勁工作、易疲勞等情形。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自己得了更年期症候群,建議有這方面問題的人,不妨到醫院驗血,以確定自己是否為糖尿病患。

以中醫的觀點,糖尿病主要是飲食不節、情緒不穩、房事過度、先天不足或過服溫燥的藥物所致。通常以清潤肺胃、生津止渴、益氣養陰、補腎壯陽與活血化瘀等藥物治療。

臨床發現,一般常用的中藥方劑,像消渴方合增液湯、玉液湯合滋臎飲、加味腎氣丸、補陽還五湯合增液湯等。

此外,有益病情的食物,如玉米鬚、苦瓜、豆腐、山藥、苡仁、冬瓜、南瓜、鱔魚、蔥頭、蘿蔔、波菜、蘑菇等。平時也可按摩曲池、三陰交及陽稜泉等穴各10分鐘,對於保養或者緩解症狀都有幫助。

除了持續治療,患者需一併控制體重、放鬆心情及飲食習慣、避免精神緊張、勞慾過度、忌食菸酒、辛辣、油膩及含糖量高的食物,像蛋糕、甜飲料、麥芽糖、蜂蜜,甚至市售果汁等,以防止病情惡化。(作者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



◆ 古巴愛滋疫苗 老鼠試驗成功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3月7日

古巴最頂尖的生物科技團隊研究領導人伊格禮夏斯今天在哈瓦那舉行的生技會議上表示,新款愛滋疫苗已經在老鼠身上試驗成功,已經準備好在短期內展開人體試驗。

研究員伊格禮夏斯(Enrique Iglesias)說:「新愛滋試驗疫苗在老鼠身上獲得成功,我們正準備進行1個非常小型、嚴格控制的第1階段臨床試驗,對象是愛滋病毒末期以外的患者。」

伊格禮夏斯於今天展開的2012年哈瓦那國際生技會議(International Biotech Conference-Havana 2012)上發表試驗成果。伊格禮夏斯領導生物技術與基因工程中心旗下的疫苗研發團隊。伊格禮夏斯在會議中心向與會人士表示,TERAVAC-HIV-1疫苗是由重組蛋白質製造,目的是「引起細胞反應,對抗愛滋病毒」。

儘管對老鼠試驗成功感到振奮,對於外界期盼團隊開發出有效疫苗的高度期待,伊格禮夏斯旋即加以淡化。

他強調:「古巴和其他國家迄今進行逾百個愛滋病患人體試驗,無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