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0

台灣團隊搞定臭氧層破洞模式

◆ 中研院:冷媒排放物 真的沒了臭氧層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9.05.08

中央研究院今天發表學術報告,再度確認人類使用冷媒等物質所排放的氟氯碳化合物,確是導致地球臭氧層遭破壞的元兇,更發現臭氧層被破壞的速度比我們想像嚴重,人類若再不積極因應,後果堪虞。這項研究也解決全球科學界紛擾多年的學術爭議。

這項研究更深受國際重視,國際頂尖科學期刊「Science 」 (科學)今天大篇幅刊載。中央研究院前任院長李遠哲、現任院長翁啟惠,今天更一起出席全球同步記者會,公布此一重大研究成果。

這項研究是由中研院原子分子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志民率領的五人研究團隊在短短一年內完成,李遠哲也是研究人員之一。林志民說,冷媒等物質所排放出的氟氯碳化合物,進入大氣後,會分解產生氯原子,氯原子再快速摧毀環繞地球上方二、三十公里平流層的臭氧,形成氧氣及過氧化氯。過氧化氯再吸收陽光而分解,產生氯原子,形成循環,使得臭氧層越來越薄,甚至破洞。

近年來,科學家透過偵測過氧化氯分子吸收截面積,了解臭氧層遭破壞速度,但2007年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波普博士等人發表新的研究數據,直指他們算出的過氧化氯分子吸收截面積,比先前學界接受值小了近10倍,立即掀起全球科學界激烈論戰,「Science」及「Nature」 (自然)這兩本全球知名科學期刊,更是指名互嗆。

如今,林志民等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精準算出過氧化氯分子吸收截面積大小,一舉平息論戰。翁啟惠驕傲地說,這好比江湖兩大門派相持不下,有份量的耆老出面說話後,從此定調,一切歸於平靜。他也很為台灣研究團隊的傑出表現為傲;他強調,這完全是台灣自己做出來的研究。

林志民表示,從1990年至今,全球科學界均以光線來量測過氧化氯分子吸收截面積,但因大氣化學變化,無法在實驗室真正測出過氧化氯總量及其吸收截面積。但中研院團隊改以分子為偵測對象,再由質譜儀來偵測過氧化氫,終於探量出精確的過氧化氯分子吸收截面積,也為臭氧層遭人類破壞的方式,架構出一個準確的模型,未來世界各國制定環保國際公約時,也有可供參考的資訊平台。



◆ 臭氧層破洞元凶爭議 台灣團隊搞定

李宗祐/台北報導 2009-05-09 中國時報

過去兩年面臨崩解的臭氧層破洞模式,出現重建曙光。中央研究院研究團隊以精密的分子束科技,量測發現過氧化氯分子在陽光波長下的分解速率,超過世界氣象組織評估認定值三到四成,推翻美國科學家波普兩年前提出的研究論證,再次證實氟氯碳化物排放是造成臭氧層破洞的元凶,破壞力甚至更大。

這項研究成果是由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研究所與交大應用化學系合聘副研究員林志民領導包括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在內的五人研究團隊共同完成,研究論文並發表在昨日出刊的《科學》期刊。兩年前研究推翻氟氯碳化物排放是臭氧層破洞主因,導致臭氧層破洞模式面臨崩解危機的科學家波普接受《科學》期刊訪問時表示,「如果他們(指林志民等人)的研究數據正確,我們就錯了!」「他們的方法似乎是個嚴謹的方法。」

臭氧層破洞現象一九八五年被證實後,引發高度重視。科學界認為,人類使用冷媒等物質排放的氟氯碳化物進入大氣後,與臭氧發生連鎖反應,產生過氧化氯的循環過程,是造成臭氧層破洞的主因。但這項理論卻因波普在兩年前發表過氧化氯分子吸收陽光的截面積,比科學界原先評估認定值小了近十倍,面臨被推翻的危機。

林志民指出,過氧化氯截面積愈大,代表陽光愈容易被吸收,破壞更多的臭氧,臭氧層破洞也就越大。若依波普的研究發現,臭氧層破洞不可能像現在這麼大,除非另有科學家仍不知道的因素所造成。波普的研究成果發表後,立即震撼科學界,連全球最知名的兩大科學期刊《自然》與《科學》都對此議題展開激辯。

林志民表示,傳統的方法是利用測量光線經過過氧化氯樣品槽的衰減幅度,計算過氧化氯吸收陽光的截面積,但因過氧化氯很不穩定,經光線照射後很容易產生氯氣和氧氣,也因此無法確定到底有多少光線是被過氧化氯吸收,很難準確推算過氧化氯吸收陽光的截面積,誤差甚至高達五○%。

原分所研究團隊設計全新的實驗方法,利用質譜儀鎖定過氧化氯與光的交互作用,也就是僅偵測過氧化氯的反應訊號,以擁有陽光波長的雷射光照射過氧化氯樣品後,觀測它跟光發生作用後,分解多少氧和氯,再推算過氧化氯吸收陽光的截面積,把誤差縮小到五%以內。

林志民強調,依此研究成果不但可以合理解釋臭氧層破洞模式,再次證實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氟氯碳化合物是臭氧層破壞的主因,更值得注意的是,過氧化氯破壞臭氧的效率較以往認知的更大、更快。

※ 以後皮膚癌會暴增吧。相關報導:

* UV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s of ClOOCl Are Consistent with Ozone Degradation Models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24/5928/781

Hsueh-Ying Chen, Chien-Yu Lien, Wei-Yen Lin, Yuan T. Lee,
Jim J. Lin
Science 8 May 2009: Vol. 324. no. 5928, pp. 781 - 784
doi: 10.1126/science.1171305

Recently, discrepancies in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chlorine peroxide (ClOOCl)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s have cast doubt on the validity of current photochemical models for stratospheric ozone degradation. Whereas previous ClOOCl absorption measurements all suffered from uncertainties due to absorption by impurities, we demonstrate here a method that uses mass-selected detection to circumvent such interference. The cross sections of ClOOCl were determined at two critical wavelengths (351 and 308 nanometers). Our results are sufficient to resolve the controversial issue originating from the ClOOCl laboratory cross sections and suggest that the highest laboratory estimates for atmospheric photolysis rates of ClOOCl, which best explain the field measurements via current chemical models, are reasonable.
* 消耗臭氧層物質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10441

氧的增加導致地球最早冰河時期
在海中加鐵能對抗暖化?答案沒這麼簡單
研究:受到壓力的海藻能影響氣候
為何沙門氏桿菌在太空中更致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