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0

嬰兒腦筋比想像中好

Babies brainier than many imagine
http://www.physorg.com/news160843272.html

May 6th, 2009

一項來自西北大學的新研究,證明了許多母親已經知道的事:她們的寶貝比其他人所以為的要聰明許多。

雖然只有五個月大,這項研究的小可愛指出,透過他們好奇的凝視,他們可以分辨玻璃杯中的水與固態藍色物質(那看起來非常像水在類似杯玻璃杯中的樣子)的差異。

嬰兒能在這麼小的年紀區別固體與液體,增進了一種發展中的研究本體,那強烈提出:嬰兒並非一塊空白的石板,其主要依靠其餘的以取得知識。在不太遙遠的過去,那(嬰兒是空白石板)是研究者的一般假設。

"相反的,我們的研究證明,嬰兒是驚人的小實驗家,具有與生俱來的知識," Susan Hespos 說。"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收集資料。"

Hespos,西北大學心理學助教授,是這項研究的領導作者,該研究將出現在五月號的 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的一本期刊。

研究中,在一項針對一群嬰兒的試驗裡,一位研究者前後傾斜一杯裝滿藍色水的玻璃杯,藉此強調內部物質的物理特性。另一組嬰兒觀看一杯裝滿藍色的、類似水的固體,那也前後移動以證明它的物理屬性。

接著,所有嬰兒被呈現一些測試試驗,那在兩玻璃杯之間交替轉移液體或固體。

根據聲譽卓著的觀看時間檢測(looking-time test),嬰兒,如成人般,對某些新的、意料之外的或不可預料的東西有著較長的注目時間。

這些嬰兒,那些在第一次試驗中觀察玻璃杯中之藍色水者,相較於液體試驗觀看藍色固體的時間比較長。較長的凝視指出,嬰兒有一種「啊哈!(Aha!)」的時刻,注意到固體物質不同於液體。那些在第一次試驗中觀看玻璃杯中藍色固體的嬰兒則顯現出相反的模式。他們觀看液體的時間比固體試驗來得長。

"一如它聽起來那樣善變,一個嬰兒觀看某樣東西的時間有多長,是他們知道什麼的一種強力指標," Hespos 說。"他們看得比較久是因為他們偵測到某種改變,並且想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五個月大的嬰兒能基於運動線索,或該物質如何傾瀉、或滾落倒置的玻璃杯,從外表類似的液體辨別固體。

在第二項實驗中,嬰兒也是第一次在玻璃杯中看見液體或類似樣貌的固體,前後傾倒。這次,二組嬰兒接著目擊一些試驗,在其中一根圓柱形的管子不是伸入裝滿液體的玻璃杯就是包含固體的玻璃杯。

這些結果類似於先前的那些實驗。第一次看液體的嬰兒在後續實驗中觀看管子插入固體的時間會比較長。同樣地,在第一次實驗中首先看見固體的嬰兒,在之後當管子伸入液體時看得比較久。

這種移動線索導致關於一物體是否能通過或維持在液體或固體上的、有所區別的預期,西北研究者提到。

"總的來說,這些實驗提供了嬰兒已預期關於液體物理特性的早期證據," 研究者在研究中如此推斷。

Hespos 主要關注於腦部如何運作,而到最後,她對於嬰兒相對不複雜之腦部的實驗提供了無價的洞見。她也進行嬰兒腦部的光學成像,其中生物學的測量證實了行為上的發現。

她表示,她們對於嬰兒的研究強烈指出打從一開始,嬰兒就是主動學習者,那證明我們終身感知世界的方式與嬰兒十分類似,並在這種方式上進行微調。

※ 相關報導:

* Five-Month-Old Infants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for Solids and Liquids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22301415/abstract

Susan J. Hespos, Alissa L. Ferry, and Lance J. Rips
Psychological Science, Volume 20 Issue 5, Pages 603 - 611
doi: 10.1111/j.1467-9280.2009.02331.x
3個月大嬰兒對指涉物體的情緒暗示敏感
教養很重要:人類似乎天生藉由「過度模仿」學習
孩子偏差行為? 嬰兒養育是關鍵
科學家揭開新生兒第一個字的祕密
內容是一切 前個廣告影響下個廣告
研究提出視覺專家技術中的左側偏差
日本小孩機器人模仿幼兒學習
頭腦晶片?神經運算?神經電腦?
人腦處於混沌邊緣
聰明學習的方法:複習+時機
二歲大 -- 兒時肥胖的臨界點?

3 則留言:

fsj 提到...

華裔青少年 心有千千結

【世界日報╱記者邰彥紐約報導】 2009.07.06

華裔是北美人口增長最快的族群,越來越多心理學家開始關注華裔子女在成長中的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華裔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專家們表示,華裔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被掩蓋在學習成績優異的表象下,但隨著華裔人口增加,研究華人移民與家庭心理的任務也更為重要。

美國心理學會6月刊出「家庭心理期刊」(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特刊,15篇論文中有六篇是研究華人移民家庭與子女心理報告。特刊編輯、紐約的聖法蘭西斯大學(Saint Francis College)跨文化心理研究所主任吉倫(Uwe Gielen)表示,隨著華裔人口劇增,研究華人移民家庭以及華裔子女心理健康的議題,越來越重要。他說:「華裔青少年心理問題被優秀的學習成績給掩飾,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吉倫認為,研究移民問題的心理學家們,已開始著手研究華人新移民的家庭問題。他認為這期特刊正是從不同角度討論華裔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例證。

紐約市立大學曼哈坦社區學院心理學教授雷霆(Ting Lei)表示,華人新移民子女在美國承受的心理壓力很大,在應付移民父母極高的期待以外,自己本身還有文化、語言和環境適應問題,不但父母不一定能幫助,更有很多新移民子女還要替父母與家庭承受語言負擔(language brokerage),替家長作翻譯,交涉房租、看病、申請福利等經濟問題,在這過程中,子女開始被迫去瞭解家庭經濟負擔壓力,在翻譯的同時,這些家庭壓力開始逐漸默默地壓在孩子心上,導致不少華人女子心情焦慮,甚至出現抑鬱跡象。

他指出,研究也顯示新移民的華裔青少年抑鬱的比率高於其他族群,很多時候孩子日常表現看不出明顯問題,但實際上他們的心理問題只是壓在下面,日後會以其他方式浮現出來。

舊金山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莊百亮(Linda Juang)表示,加州灣區高中心理輔導老師們普遍反應,亞裔學生的抑鬱和焦慮問題較嚴重。她指出,研究結果也顯示,華裔青少年可能比任何其他族群同齡人更有憂鬱的傾向。

吉倫指出,過去多項報告顯示,東亞裔青少年自卑感比其他族群都更明顯,在高中或大學生中認為自己曾被歧視或騷擾的族群中,華裔學生的比率最高。一派心理學家認為這可能是推崇「謙卑」的孔子文化影響所至,但吉倫認為其中有其他因素影響更大。

吉倫和雷霆均認為,華裔社區組織近年來開始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這是令人可喜的發展,但現有的研究與輔導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

他們呼籲華人家長關注子女的心理成長,更呼籲以更多渠道舒緩他們的心理壓力,例如,吉倫目前透過華裔青少年徵文比賽來研究他們的心理狀況,並希望以作文方式讓孩子們表達心聲。



◆ 嚴格+愛心 教出好孩子

【世界日報╱記者邰彥紐約報導】 2009.07.06

嚴格管教一定會培養出好孩子嗎?大批品學兼優的華裔學生是不是因為家長管制式教育而打造出來的? 這個多年來似是而非的華人教育子女的觀念,在最近一項心理學研究報告中被證明並非如此。

馬里蘭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謝曉玲(Charissa Cheah,見圖)等學者共同完成的研究報告顯示,華人移民媽媽更容易以威權式育兒(authoritative parenting)方法來教育下一代。但在威權式育兒方法中,有的母親成功,有的育兒成績則令母親失望,原因何在?謝曉玲說,關鍵在於華人媽媽是否合理使用「軟硬兼施」的綜合方法。

針對學前兒童的各項研究,認定目前有「威權式」(authoritarian)、「嚴格但有愛心」(strict but warm)和「放任式」(permissive)三種育兒方法。

一派心理學家認為,傳統的華人家長育兒都屬「威權式」,因此孩子的情緒和社交表現,不如其他族群。但謝曉玲等人認為,育兒較成功的華人母親,多半採用的是「嚴格但有愛心」方式,因此對這類媽媽進行追蹤研究。

謝曉玲說,研究顯示,嚴格但有愛心地管教幼兒時,孩子的情緒、社交表現較好,日後學習也更好。這種管教方式就是媽媽要求較嚴格,但在愛心環境下管教、給孩子解釋行為規矩的原因、在適合孩子發育的情況下允許他們一定限度的自治。相形之下,「威權式」育兒就是只強調規矩,沒有解釋事情的原因,並在表達時缺少愛心與耐心。

根據謝曉玲的研究,同樣是「嚴格但有愛心」的管教方式,但那些採用解釋和愛心表達的媽媽,培養出的孩子越優秀。她指出,如果孩子沒有遵守規矩,媽媽可以懲罰,但懲罰時如果解釋「這些規矩對你很重要,媽媽很愛你,但你必須遵守」,孩子雖然當時會不滿,但事後會沒有怨恨地記住這些規矩。她說,孩子的情緒和社交表現對學習成績很重要。

如果沒掌握好尺寸,過分注重嚴厲或過分放縱孩子,都無法做到最佳的育兒結果。



◆ 孩子送回國寄養 日後麻煩多

【世界日報╱記者邰彥紐約報導】 2009.07.06

越來越多華人為了生活,自己忙不過來,把嬰兒送回家鄉由親人代養,自己留在美國打拚。兒童心理專家們認為,這種現象不能輕視,更不能認為在小孩子不懂事前,忍痛割愛幾年,日後接回身邊就可以順利調教。

1990年代中國移民高潮時來美,後來女子送回大陸寄養的華人,他們的孩子們現在多數在高中讀書。華人社工們表示,近幾年來透過公校系統被轉入心理輔導的華裔學生,其中一大部分是小時候被送回大陸、回美後無法適應的學生。

非盈利組織「紐約兒童中心」(The Child Center of New York)華裔社工孟郭玉成表示,她經手的從學校或醫院轉介而來的華人個案,其中相當比率的華人學生是小時被送回中國寄養,四、五歲再回到美國父母身邊的孩子。這些案例普遍反應孩子成長環境出現斷層的問題、以及因為文化交互衝擊而導致的長期心理不適。

那些把孩子送回家鄉代養的父母,雖然早先時候省心省力,但日後調教孩子挑戰很大。孟郭玉成表示,接受心理輔導的孩子,多數來自經濟弱勢或父母文化有限的移民家庭。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剛從大陸回來,有點認生是正常的,慢慢補償就會好起來。但實際上,孩子回美後就上學,很多行為與情緒的反常,通常家長看不到,尤其是他們在學校的行為和情緒,父母也不知從何問起。

專攻兒童心理學的巴爾的摩郡馬里蘭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謝曉玲認為,父母不應讓嬰兒與自己離別幾年之久。離別的日子,雖然父母每天惦記孩子、儘量多打電話,自己在心理上感覺與孩子沒有距離,但幼兒不可能理解。無法與父母建立感情時,他們就把感情移給照顧他們的人。

她說,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特別的成長習慣,回美後,他們在大陸的環境和習慣中斷,情緒開始受影響。同樣是吃飯,甚至吃同樣的菜,但父母的做法與大陸不同,也會影響孩子的心情。

孩子回來後,父母需格外努力,幫助孩子減緩衝擊。紐約一位五歲的閩籍兒童,回美後立即上學,但英語有限,上課與同學相處出現很多問題。老師把他轉給社工。小孩父母後來接受社工勸說,花更多時間與孩子建立感情,不久孩子的行為就恢復正常。

孟郭玉成認為,成長環境大轉換,孩子最需要的是從父母身上得到安全感,但安全感的前提是要取得他們的信任,父母必須補習這失去的功課。謝曉玲也提醒,接孩子回美後的父母,應小心補償心態作祟,避免走向過於嬌慣孩子的極端。

fsj 提到...

初生前半年 該和孩子玩什麼呢?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24787

Mami Home媽咪窩 2009/12/08

【採訪/陳姵樺;諮詢/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系主任 涂妙如】

寶寶的世界,玩就是學習。所以對於小小孩來說,爸媽的陪伴,加上一些好的玩具或教具,就可以讓寶寶的成長加分,甚至還能帶來額外的腦力啟發與情緒安撫效果喔!

當寶寶離開媽媽的體內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開始了自己的探索之旅。有些大人看著這麼小又沒有什麼行動能力的寶寶,總以為他們還不懂事、也還沒有什麼情緒感知,事實上,人類的視、聽、觸、嗅、味五個感覺中,寶寶在一生下來就已經具備成熟的聽、觸、嗅三覺,而視覺與味覺則會以大人想像不到的速度進展中,所以絕對不要輕忽了寶寶的感知能力,且更應把握時機選擇良好的啟蒙教具或玩具,跟寶寶一起度過人生中成長最快速的時期。

發展晚半年?仍屬正常範圍!

爸媽在考慮要選擇什麼玩具給寶寶玩之前,首先應先了解寶寶的成長狀況,才能恰當的提供符合寶寶需求的玩具。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系主任涂妙如表示,每個寶寶的發展狀況不同,有的快、有的慢,所以每項發展大概都有半年左右的觀察期。

例如走路這件事,有的寶寶八個月會走,有的要到一歲三個月才會走,這兩個時程都屬於正常範圍,所以爸媽是可以依據寶寶五覺的大約發展過程來評估,但不需要太過執著於時程,重要的是要仔細觀察屬於自己寶貝的發展,才能與寶寶有良好的互動。

寶貝的視覺發展

視覺是人類重要的感知能力,但視覺是一個慢慢成熟的器官,並不是一生下來就看得很清楚,涂妙如主任指出,從出生到6個月的視覺發展大約可分三個階段:

‧出生到6週:這個時期寶寶的視力只有18-23公分(即媽媽抱著寶寶餵奶的距離),此時期寶寶喜歡色彩對比強烈的東西,比如人的頭髮與額頭,或是黑白對比的圖畫。

‧6週到3、4個月:視力可看更遠一點,開始學習調整眼部焦距,但尚未完全成熟。最喜歡看人的臉與自己的手,這時已經會從看人的臉慢慢判讀人的情緒,開始有社會性的互動,所以你對寶寶笑他也會笑,你如果生氣,這時期的寶寶已經可以從看你的表情察覺到生氣的氣氛。

‧4個月到6個月:此階段寶寶的視力發展已經成熟,可以成功的調整焦距,掛在牆上的畫或是戶外遠方的樹,寶寶都可以清楚看見。此時期可以尋找不在視力範圍內的物品。

【本期內容摘自《Mami Home媽咪窩》雜誌3月號,更多內容可見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

※ 詳細內容詳見原站。

fsj 提到...

研究發現七月大嬰兒能聽人話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即時報導】2010.04.14

科學研究發現,7個月大的嬰兒,就跟成人一樣,不但能辨認人聲,也能聽出其中代表的情緒起伏,證明人類早在可以發音說話前,就已經聽得懂話語,凸顯聽力對於嬰幼兒時期的學習很重要,也有助於將來診斷自閉症。

教育部電子報引述專業期刊「神經元」(Neuron)發表的研究,科學家對32名嬰兒進行實驗,一半是4個月大,另一半是7個月大。他們讓嬰兒聆聽各種人聲與非人聲,包括雞鳴、鐘響與人類說話等,同時記錄嬰兒的腦上顳皮層區域的活動狀況。

結果發現,4個月的嬰兒腦部對這些人聲或非人聲,沒出現不同反應。但7個月大的嬰兒,當他們聽到人類說話的聲音,腦部活動就出現不同反應,且科學家還播放用不同聲調發出代表不同情緒的聲音,觀察到7個月大嬰兒能夠了解人聲中有不同的情緒。研究主持人葛斯曼表示,研究結果強烈證明人類腦部可以辨認聲音的發展時間,應該就是在4-7個月之間。

早年只有核磁共振攝影(MRI)可以了解腦部變化,但是對於嬰兒來說,這種儀器還是難以測量。現在研究人員使用一種新式科技,稱為近紅外光譜儀,讓幼兒可以安坐在父母腿上,戴上頭盔以光線去測量腦部的變化。

耶魯大學兒童研究中心的語言發展病理學家保羅表示,大部分幼兒在1歲之前都開始聽得懂語言,也開始嘗試說話。但是對於自閉症候小孩來說,卻非如此,這次研究似乎提供解答。

他進一步表示,大腦系統辨識及處理人聲如出現問題,很可能是具有語言障礙的早期警訊,特別是對聲調代表的情緒認知,若沒發展出這種能力,很可能是自閉症重要前兆,因自閉症兒童幾乎都有語言發展遲緩問題,及缺乏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