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6

研究者解碼全 HIV 基因組的結構

Researchers decode structure of an entire HIV genome
http://www.physorg.com/news168697337.html

August 5th, 2009

HIV 全基因組的結構首度由 North Carolina 大學 Chapel Hill 校區的研究者所解碼。這些結果對於理解這些病毒(例如造成 HIV 那種)用來感染人類的策略,有著廣泛的影響。

這項研究,為 Aug. 6, 2009 當期 Nature 期刊的封面故事,也替未來研究開啟了大門,能加速抗病毒藥物的開發。

HIV,如同導致流感、C 型肝炎與小兒痲痹症的病毒,以單股 RNA 而非雙股 DNA 的方式攜帶其遺傳資訊。被編碼至 DNA 中的資訊幾乎全部都在其建構基石,稱之為核苷酸(nucleotides),的序列中。但被編碼至 RNA 中的資訊就更複雜了;RNA 能折疊成錯綜複雜的樣式與結構。當絲帶般的 RNA 基因組折回(folds back)到它自己以構成三維物體時,這些結構被創造出來。

Kevin Weeks 博士,UNC 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化學教授(他領導此研究)表示,在這項新研究之前,研究者僅塑模了 HIV RNA 基因組的小部份區域。HIV RNA 基因組非常大,每一個幾乎由二股近一萬個的核苷酸所構成。

Weeks,他也是 UNC Lineberger 綜合癌症中心成員之一,以及 Joseph M. Watts,一位化學博士後研究員,在 Lineberger 中心的支持下,利用 Weeks 實驗室所開發的技術來分析 HIV 基因組的結構。這些基因組來自具傳染性的培養,包含幾兆個由國家癌症研究所 Robert Gorelick 博士與 Julian Bess 所培養的病毒顆粒。

他們接著與 UNC 醫學院與醫學系的研究者合作,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化學系的 Christopher Leonard;生物工程的 Kristen Dang;UNC Lineberger 微生物與免疫學教授 Ron Swanstrom 博士;以及 Christina Burch 博士,一位生物學副教授。他們發現,RNA 結構在 HIV 傳染週期中影響數個步驟。

"在 HIV RNA 基因組中的結構如此之多,那無疑將在遺傳密碼的表現中扮演某種先前未曾預料過的角色",Weeks 說。

Swanstrom 與 Weeks 提到,這項研究是解開 RNA 基因組額外角色的關鍵,在未來的研究中,這些角色對這些病毒的生活史很重要。

"一種方法是改變 RNA 順序,並看看這些病毒是否注意到," Swanstrom 說。"當你利用突變擾亂病毒時,它如果沒有長得一樣好,那麼你就知道你改變了或影響了對病毒很重要的某樣東西。"

Weeks 補充:"我們也正開始要了解基因組用來幫助病毒逃離人類宿主偵測的伎倆。"

※ 相關報導:

* Architecture and secondary structure of an entire HIV-1 RNA genome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60/n7256/abs/nature08237.html

Joseph M. Watts, Kristen K. Dang, Robert J. Gorelick,
Christopher W. Leonard, Julian W. Bess Jr, Ronald Swanstrom,
Christina L. Burch & Kevin M. Weeks
Nature 460, 711-716 (6 August 2009)
doi: 10.1038/nature08237
HIV 感染源於少數病毒
新研究揭露 HIV 蛋白殼結構
研究者確認控制 HIV 潛伏的關鍵因子
研究者發現垃圾 DNA 的重要角色
多重抗性:為何細菌這麼有效率

9 則留言:

fsj 提到...

愛滋患者,15-24歲有增加趨勢

〔記者洪美秀/竹市報導〕七夕情人節即將到來,新竹市衛生局昨天表示,依據統計,感染愛滋病的患者有逐年下降趨勢,其中因性行為感染的比例佔62.7%,但年輕族群使用保險套的比例卻很低,衛生局提醒情人節做好保護措施,衛生局也與馬偕醫院提供免費匿名的抽血檢驗活動。

衛生局表示,依疾病管制局今年1月底的統計資料,台灣國籍愛滋感染者有1萬6851例,依危險因素分析,性行為佔62.7%(同性間性行為佔38.6%、異性戀佔24.1%)、靜脈毒癮佔35.8%,顯示「不安全性行為」與「毒癮共用針具」是傳播愛滋病的主要途徑。

而感染者年齡以20-29歲最多,佔38.2%,其次是30-39歲,佔35.0%。特別的是,年輕族群感染愛滋這幾年有逐漸增加趨勢,2008年15-24歲的新通報感染者較2007年增加了22.8%,這個族群又以性行為為主要傳染途徑,佔了94%。

而疾病管制局去年11月針對20-59歲男性進行保險套使用調查顯示,最近一次性行為者使用保險套比率是46.2%,初次性行為的發生年齡在15-19歲者佔22.6%,初次性行為未使用保險套比率佔61.6%,可見年輕族群在保險套的使用上仍需加強。

26日免費抽血檢查

衛生局呼籲民眾,不要與「性交往史」不清楚的對象進行性行為,並拒絕使用毒品。衛生局也與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合作,26日(星期三)早上10點到下午2點,在馬偕醫院1樓大廳提供免費抽血檢查,項目有HIV與梅毒檢查,可電洽:526-4094,林月雲。



◆ 勵馨:未婚懷孕是官方統計數字十倍

【馮惠宜/台中報導】2009-08-17 中國時報

趕在七夕情人節前夕,勵馨基金會將未成年懷孕預防宣導往南延伸,基金會處長何振宇指出,台灣未婚懷孕數字是官方統計數字的十倍,台灣青少年避孕措施做得太少,希望透過宣導,讓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兩性交往觀念及安全性行為知識。

何振宇表示,根據官方統計台灣未成年懷孕人數二○○九年為四千多人,但根據民間機構經驗,實際數字應是官方統計的十倍,勵馨基金會承接全國未成年懷孕諮詢專線,開線至今年二月,近兩年時間中,共有兩千多通來電量,懷孕當事人年齡以十六到廿歲占最多數,但也有十六歲以下的當事人,其中甚至有十二歲即發生性行為的案例。

而來電諮詢者有八到九成都已確定懷孕,諮詢問題,多半是如何中止懷孕、如何出養?何振宇認為,台灣的青少年族群,避孕做得太少。

這次活動主要安排青年志工搭台鐵區間車宣導,藉由火車的移動性與人潮,擴大宣導範圍,數十名勵馨青年志工在台中火車站集結,並搭著區間車往彰化、斗六及嘉義宣導。

何振宇說,在全國未成年懷孕諮詢專線統計數據中,來電者比例以北部縣市及台中縣市為多,中部以南地區來電量較少,且往年之宣導活動多以中北部居多,故此次才會與台灣鐵路局合作,把宣導延伸至彰化、斗六及嘉義。

fsj 提到...

太驚人! 5%國中生有過網愛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09.09.26

孩子離家會網友、跟網友談戀愛,已成為近年來父母大感頭痛的問題,杏林醫學基金會調查發現,5%的國小畢業生曾跟網友見面,5%的國中生自稱有網路虛擬性愛經驗。

不少青少年認為現今沒有網路交友就「遜斃了」,在網上對話幾次就說出個人資料,或是相約出遊。調查發現,5%的國小畢業生已有跟心儀網友見面的經驗,17%曾與網友成為虛擬男女朋友或夫妻,高中職學生更增為23%。不僅跟網友談戀愛,甚至也有5%國中生、7.5%高中職生進行過虛擬性愛。

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晏涵文說,家長若一味說網路交友是陷阱,完全禁止,孩子反而聽不進去,因為有一些網友確實因此找到真愛。他建議家長教導孩子網路交友時,最好將成功、失敗經驗並陳,讓孩子知道在匿名網路世界結交陌生人,該如何自保,也讓孩子知道,在不熟悉,不了解對方情況下相約單獨見面,有多麼冒險。



◆ 杏陵基金會:青少年性知識待加強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09.09.26

杏陵醫學基金會今天發表學校青少年性教育成果調查,發現不少青少年性知識有待加強。研究更發現,5%的國中生、10%的高中生曾有性行為,但有過性行為卻從未使用過保險套的比率高達25%。四名青少年就有一人的性行為完全沒有安全保護。

杏陵醫學基金會接受教育部委託,對全台灣國中小剛畢業及高三學生,按九年一貫課程大綱的性教育課程「出題」,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計抽樣7604位學生。

研究發現,只有約兩成的中小學生會與父母、師長討論與性有關的話題。學生的性知識也有待加強,例如「自慰會影響性能力,損害身體健康 (答案是X)」、「為增加保險套的潤滑,使用前可以抹上凡士林、嬰兒油 (X)」、「男生的夢遺沒有周期性 (O)」等題目,答對率都不到七成,五成高中職學生對如何計算女性排卵日,也搞不清楚。

問卷也發現,國小畢業受訪者,兩成已有戀愛經驗,到高中職三年級則達五成以上。國中畢業與高中職受訪者中,曾與異性發生性行為的比率,分別占5%、10%。

杏陵基金會執行長晏涵文表示,在曾經發生性行為的學生族群中,有三成左右曾嘗試援交或一夜情等危險性行為,其中發生性行為時,不使用任何避孕方法的仍有25%。

晏涵文說,目前國中課程討論未婚懷孕,高中職才教導避孕方法,但有些家長較為保守,主張「連生殖器官都不要教,到結婚自然就知道」,但家長不要以為孩子單純到什麼都不懂,透過上網、手機等管道,孩子反而可能得到錯誤的性知識及態度,不如越早開始性教育,傳達對婚姻、愛的正確價值觀。

性知識小測驗

1.自慰會影響性能力?」→╳

2.為增加保險套的潤滑,使用前可以抹上凡士林、嬰兒油? →╳

3.男生的夢遺沒有周期性?→○

fsj 提到...

大陸人隨性 伴侶全球最多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501446+112009100200398,00.html

【記者吳貴奉/綜合報導】2009-10-02 旺報

大陸人隨性 伴侶全球最多

大陸人對性行為的開放程度,與時俱進。一份針對包括婦女、白領、教師、知識份子以及領導幹部所做的調查報告指出:至少有2/3的人,可接受婚前性愛。而在1989年時,這個比率只有15%。

有人說,在中國,首先開始的是文化大革命,20世紀的經濟大革命過去後,現在要準備迎接的則是性革命。其實,在蘇聯時期,俄國人「沒有性」,中國同樣沒有。但到了2004年的杜蕾斯性調查報告卻顯示,中國人的平均性伴侶數為19.3人,世界最多,遠遠高於全球平均數10.5人。

兩本書 促成1988年首次性學熱

自中共建政以來,「性」便一直是個「不能說的祕密」。1985年起,阮芳賦的《性知識手冊》和吳階平的《性醫學》兩本書相繼出版,才突破了中國性學的禁忌,終於在1988年促成了第一次「性學熱」。當時還很少有人知道:中國人的房中術,其實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1985年到1989年,性學熱發揮了實質的效果,連《性解放宣言》這樣的文章居然也得以發表,儘管它根本就說不清要解放什麼,又要解放到哪裡去,但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性觀念轉變,無疑是發生在這段時間裡。

情愛用詞 跟著觀念改變

性觀念的改變,對於男女之間的情愛用詞,也有了調整。80年代初期的「陳世美」和「第三者」,開始變成不是那麼貶義的「婚外戀」,接著又變成褒義的「情人」。過去帶有粗俗色彩的「上床」和「睡覺」,變成了中性的「夫妻生活」和「性生活」,然後又變成了極富有情感的「做愛」和「親熱」。幾乎可以說,1985年以來,當你聽到一個人用什麼樣的辭彙來談論性現象,就能夠知道他(她)的基本性觀念是什麼,又屬於社會上的哪個階層。

近年,中國正處在性解放的過程中,這是生活逐漸富裕和大陸政府對私生活限制逐漸減少的副產品。人們對「性」的輕鬆態度,與當年不分男女一律穿藍色制服,以及嚴格禁止談論性話題的毛澤東時代,形成鮮明對比。

由於性觀念的解放,現在每到周末,在北京的大學周邊一些小旅館,常常被大學情侶包下來。他們通常會到燈光昏暗的小旅館中訂上一個房間,享受一下私人生活空間。就算一些離大學只有10分鐘路程的小旅館,也有一半以上的房間是學生訂的。

但由於大陸性教育,遠遠落後於性開放的速度,導致一時「性」起的年輕人,不願意接受「後果」。據大陸媒體報導,在學校放假期間,到上海各大醫院做流產手術的人中,80%是高中生。

大學生 流行速食式愛情

這幾年裡,中國人對於性的尺度,開放許多,「一夜情」酒吧也應運而生。紅男綠女們「一起喝酒並在紙上互留電話號碼。如果想在一起就可以打電話。有些人甚至直接到賓館開房間去了。」一位「性」好此道的北京女設計師表示:「在這裡,我們誰也不認識誰。找個跟你上床的男人,要比找一個合適的男朋友,要容易多了。」

當然,也有人不想跑那麼遠去找樂子。若是在以前,單身的人除了和自己父母住在一起外,別無選擇。但現在,未婚同居情形早已司空見慣,有些女子甚至到了跟男友同居多年後分手,父母還蒙在鼓裡。

「單身的不談結婚,戀愛的不談未來,」這是在中國大學生中流行的一句話。還有一個笑話,形容大學生的「一周情」是:「星期一眉目傳情,星期二說出心聲,星期三手拉著手,星期四睡在一起,星期五有距離感,星期六很想分手,星期天再找新的。」

年輕人不想固定下來,這給老一代的人帶來很大的焦慮。在北京故宮旁邊的中山公園裡,常可看到很多父母拿著自己兒女的照片和資訊,積極地幫他們物色對象。

雖然,現代大陸年輕人的性觀念,有人憂心太過開放,但,事情遠非如此。專家表示,從幾千年的歷史來看,中國人就是個從骨子裡對性最感興趣的民族。在中國還屬落後的年代,因為沒有現代化傳播途徑,人們便以口頭、繪畫、文字等方式來傳播。據說敦煌石窟的壁畫,有許多畫面都是男女交歡的「鏡頭」。

有「性」有不幸 離婚率攀升

俗話說,飽暖思淫欲。大陸自改革開放,著重市場經濟以後,有了一點錢的中國人壓抑了30年的「老毛病」又犯了。其實,他們只是把幾千年來中國人對性的樂趣與渴望,在暗地裡或是半遮掩中進行的方式,變成公開化罷了。

濫情的結果,導致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離婚率不斷攀升,近年,已到了每3個婚姻關係中,就有一個以離婚收場的局面,婚外情變得很普遍。

大陸人對於性觀念的轉變,《新聞周刊》的一篇封面文章曾這樣總結說:中國的愛情生活正處於一種狂歡狀態,重性而輕愛,看重的是肉體的快樂,而不是精神的圓滿。

另有衛道人士憂心忡忡表示,如何正確引導和改善中國人的性觀念、性意識、性保護,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不是危言聳聽,用不了15年,中國必然會成為當今世界第一性病超級強國。

fsj 提到...

調查:全台27萬女性 子宮頸癌高危險群

中央社 2009.10.27

大地之愛癌症基金會今天公布「全台子宮頸癌危險因子量表檢測」結果,台灣有27萬女性可能處於子宮頸癌高危險群,醫師呼籲女性要「疫苗、抹片」雙管齊下。

大地之愛癌症基金會以自行設計的「子宮頸癌危險因子自我檢測量表」,透過全台 500家診所與網路做調查,有效樣本數3073份。結果顯示,20到40歲的女性約有7.5%身處子宮頸癌高危險群,以全台同樣年齡層約365萬女性人口計算,約27萬女性可能屬於子宮頸癌高危險群。

基金會針對診所回收問卷進一步分析高危險群資料發現,沒有定期做抹片檢查者占83%,第一次性行為在18歲前者占82%、曾與兩人以上發生性關係者有69%,這是子宮頸癌比例最高的3大危險因子。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鄭文芳表示,只要曾經有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HPV病毒而導致子宮頸癌,抹片檢查一定要做,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同時應考慮透過疫苗積極預防子宮頸癌,才能防患未然。女性做過自我檢測量表後,不管是否為高危險群,都建議定期諮詢婦產科醫師。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任王功亮表示,雖然抹片檢查推廣多年,不過年年都做抹片檢查的女性只有3成左右。另外,大約有2成的抹片可能有偽陰性的問題,所以抹片篩檢一定要年年做,不然可能會有漏洞。

王功亮說,部分子宮頸癌難以透過抹片早期發現。統計資料顯示, 99%的子宮頸腺癌在侵襲癌時期才被發現,這是因為子宮頸腺癌發生部位是在子宮頸內側,患者往往都等到出現出血、腹痛等嚴重症狀時才驚覺大事不妙。希望子宮頸癌的預防更全面,千萬不可忽視疫苗的重要性。

fsj 提到...

免費子宮頸疫苗 今年底可打了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09.10.29

衛生署宣布,最快今年底前,國內低收入戶及山地離島偏遠地區的青少女族群,即可免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未來再逐漸擴大到26歲以下的年輕女性,協助她們免於罹患子宮頸癌的威脅。

立法院厚生會前會長楊麗環今天在「子宮頸癌防治政策總體檢」公聽會中指出,疫苗接種及子宮頸抹片檢查都是預防子宮頸癌最好的方法,如今子宮頸抹片篩檢已出現瓶頸,除了努力宣導,施打疫苗已成為最重要的選擇。

但厚生會秘書長廖國棟感慨指出,前衛生署長葉金川曾在立法院表明,今年秋天即可針對弱勢族群青少女提供子宮頸癌疫苗免費接種作業,但如今都已入秋了,卻仍未見動靜。

對此,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強調,政策並未跳票,衛生署已完成評估,只要獲立法院衛生環境委員會同意,即可施行。如果順利,今年底前即可施打。

趙坤郁進一步表示,今年衛生署已編列900萬元預算,全面讓低收入戶的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女生,依其意願,並在家長同意下,自行前往衛生所接種疫苗。他解釋,這種做法可避免這些青少女被標籤化,自尊受損。

至於山地離島偏遠地區的婦女,衛生署也已列3360萬元預算,預計明年即可施打,讓她們的健康也可獲得充分保護。趙坤郁透露,接種對象有可能是青少女,也有可能擴大到未滿26歲的年輕女性。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蔡鴻德表示,世界衛生組織 (WHO)今年4月即建議各國政府,有義務讓弱勢族群等難以接受子宮頸抹片的婦女免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如今全球已有20幾個國家實施,例如希臘強制12 至26歲婦女施打;墨西哥及馬來西亞負擔接種費用,我們顯已落後許多。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李秉穎說,期許子宮頸癌疫苗是繼B肝疫苗後的第二個成功經驗,他強調,「這是我們為下一代做的事!」

fsj 提到...

世衛組織:梅毒在中國大陸蔓延

中央社 2009.11.04

中國衛生官員近日表示,性病梅毒過去10年間在中國大陸增長了10倍,感染梅毒的人數也上升30%。

「美國之音」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引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部門官員說,1960年代大致杜絕的梅毒,過去10年間在中國大陸增長10倍。中國境內感染梅毒人數也上升了30%,連新生兒也難以倖免。

官員表示,這種病毒在大陸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尤其普遍。當地貧富差距問題嚴重,娼妓、農民工以及不健全的醫療保健制度導致梅毒傳播蔓延。

數據顯示,1991年中國先天性梅毒病發率在每10萬個新生兒中僅0.01例,2005年上升到19.68例,年增率高達72%。而中國病毒學專家的研究報告認為,這個數字還有可能被嚴重低估。

專家說,性生活活躍的大陸年輕人口更容易受梅毒病毒感染。中國各地的監控數據和個案研究報告顯示,1993年中國每10萬人的梅毒病發個案僅0.2例,但2005年這個比例上升到每10萬人中有5.7例。

fsj 提到...

如廁沒洗手 恐摸出「菜花」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2009.11.13 自由時報

不少民眾以為得到菜花(尖頭濕疣)就是性生活不檢點,但醫師表示,性行為只是其中一個傳染途徑,菜花大多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引起。

國外一項針對醫療院所的研究發現,在廁所的水龍頭、沖水手把、門把,以及患者使用後的紗布或床單等,都可以找到殘存的HPV病毒,另外,像是公共廁所中的沖水馬桶把手、水龍頭及廁所門把也是病毒高傳染來源,因此提醒民眾若上完廁所後,沒洗手及自我消毒,就可能感染到HPV病毒。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控制科主任王任賢表示,尖頭濕疣的病毒型有30多種,可分為高、低危險型,超過90%都以低危險型第6、11型為主,會導致女性的子宮頸癌的則為高危險的HPV第16、18型。

根據統計,國人在2002及2003年尖頭濕疣罹患人數分別為13,287及14,261人,其中65%的病患是在20至39歲之間,顯示還要再更加強青壯族群對尖頭濕疣的預防觀念及措施。

王任賢表示,HPV病毒原本就會存在生活中的一些處所中,臨床經驗上,就曾出現眼睛感染菜花的案例,就表示很有可能是手部接觸到病毒,間接帶到黏膜而產生的感染。

除了黏膜組織之外,臨床上,亦曾發生傷口遭到HPV感染,例如指甲或是因為刺青而發生感染問題,所以菜花患部不僅是性器官,在其他身體部位發生不是不可能,若不在第一時間處理菜花,便可能越發擴散,治療起來更加棘手,所以只要一發現異狀,就要趕緊就醫。

王任賢指出,一旦感染HPV,傳染給其他人的機會為75%,且病毒潛伏在人體中,可以長達1、2 年,復發率為1/4,需反覆電燒或化學燒灼,相當難纏;女性得到又有可能罹患子宮頸癌,預防勝於治療,目前已有疫苗可供選擇。

fsj 提到...

菜花傳染性高 無性也能中標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2009.12.20

一名就讀研究所男學生因生殖器出現搔癢、刺痛等不適就醫,醫師檢查後發現他的外生殖器長出一落落菜花,甚至蔓延到尿道和肛門口,男研究生自認僅有一名固定女友,懷疑是女友不忠所致。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醫師鄭惠升指出,菜花又稱性病疣、陰部疣或生殖器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所引起,雖然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性傳播疾病之一,但文獻顯示,接觸汙染物就可能傳染菜花。

鄭惠升表示,菜花是一種突起的疣狀物,傳染性高達75%,病毒可在體外存活30分鐘。除性接觸外,也可能透過自然環境中的汙染物傳播,像是廁所門把和座墊、溫泉、甚至公共電腦滑鼠等,都有可能感染。

過去就曾有患者市因在網咖裡觸碰留在滑鼠上的病毒,在上廁所將病毒觸及下體因而染病,不一定是性關係複雜才會得到。

常見民眾洗三溫暖、泡溫泉而感染菜花,醫師建議應避免直接接觸公共座椅,最好使用自己的毛巾,避免坐在浴缸等肛門可直接接觸的地方,以降低感染肛門菜花的機率。

鄭惠升說,導致菜花的HPV病毒很常見,依美國疾病管制局估計,人的一生中約有50%至80%的感染率,在台灣盛行率約15%至20%,約每5個人就有1個人可能感染HPV。

至於預防菜花的方法,鄭惠升提醒,個人應養持良好生活習慣,多洗手預防各種病菌、加強環境衛生,此外目前女性接種的子宮頸癌疫苗,可預防預防HPV病毒感染。

fsj 提到...

新加坡性病患者增加 不滿20歲者愈來愈多

中央社 2010.01.14

新加坡衛生部長許文遠答覆國會議員質詢時指出,根據衛生部最新統計,新加坡性病患者不斷增加,年齡介於20到30歲的患者激增近7成,不滿20歲的年輕患者也愈來愈多。

這份統計顯示,衛生部過去3年來接獲的性病通報案例不斷上升,從2006年的1萬1000個病例,增加到2008年的1萬2300個;在新加坡最常見的三種性病是:淋病、非淋病尿道炎、梅毒。

統計數據指出,年齡介於20到30歲的民眾,罹患性病的情況愈來愈普遍,從2000年的每10萬人有270人罹患性病,到2008年大幅成長67%,達到每10萬人有451人罹病。

未滿20歲的年輕人罹患性病也愈來愈多,從2000年的每10萬人有61人患病,激增到2008年每10萬人有133人患病。

特殊的是,統計也發現,在未滿20歲的性病患者中,有2/3是女性;而20歲以上的患者中,有2/3是男性。

許文遠在書面答覆中表示,衛生部正與多個不同機構合作,推出計畫試圖遏止新加坡青年性病病例不斷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