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編譯莊蕙嘉/報導】2009.09.29
菲律賓北部遭輕颱凱莎娜重創,豪雨成災,民眾忙著逃命。18歲少年麥哲倫(Muelmar Magallanes)在惡水中救出30多名鄉親,最後卻因體力耗盡而溺斃。
18歲的麥哲倫是名建築工人,凱莎娜26日侵襲菲律賓時,他和家人待在家裡,原本對凱莎娜的雨勢不以為意。然而,麥哲倫和父親發現800公尺外的河川衝破堤防之後,立刻決定撤離家園。
凱莎娜在馬尼拉和鄰近地區降下菲律賓40多年來最大豪雨,在哥哥的幫助下,麥哲倫用繩子把三個弟妹一個一個串在一起,然後把繩子繫在腰上,帶他們到高地避難,接著回頭救他的父母。
安頓好家人後,長於游泳的麥哲倫決定回去援救受困屋頂的鄰居。目擊者和生還者表示,他在黃濁的惡水中來回好幾趟,共救出30多人,讓他們免於溺斃的噩運。
孟琪‧潘納羅薩本打算將6個月大的女兒放在保麗龍盒內渡過洪流,盒子卻遭洪水沖走,驚慌呼救。已和家人團聚的麥哲倫聽到潘納羅薩的叫喊,回頭下水救起在湍急的河水中載浮載沉的母女倆後,卻因精疲力竭被洪水沖走。
潘納羅薩和其他目擊者看著麥哲倫被沖走,她說:「我永遠感激麥哲倫。他冒著性命危險救回我的女兒。我永遠不會忘記他的犧牲。」
凱莎娜風災已造成至少140人死亡,逾43.5萬人生活受到影響,財物損失估計超過4,000萬披索(約台幣2,700萬元)。屋漏偏逢連夜雨,菲國氣象局指出,目前太平洋海面上有一個熱帶性低氣壓和一個低壓帶正朝著菲律賓方向前進,很可能會發展為颱風。
◆ 菲律賓降雨破紀錄 逾240死.60萬人疏散
公視晚間新聞 2009-09-29
台灣這幾天受到凱莎娜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不少地方都下大雨,而這個凱莎娜颱風對菲律賓的衝擊更大、為當地帶來40多年以來最大的豪雨,目前官方統計的死亡人數、已經暴增到240人,全國有六十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民眾對政府救災不力罵聲不斷;而為了平息民怨,連總統府都首度開放、讓民眾進來避難,總統--艾若玉今天也率領政府官員、捐出兩個月的薪水、救濟災民。
菲國凱莎娜風災第3天,首都馬尼拉居民29號持續清理家園,搶救還能使用的家具,同時趕緊清除路上的淤泥。馬尼拉東邊的凱恩塔市,被列為重災區之一,當地部分地區積水達6公尺深,大批民眾在市政府外排隊,等待領取物資。
是的沒錯,凱恩塔是受創最慘的地區,幾乎百分百泡在水裡。
凱莎娜雨量創下菲律賓40多年來的記錄,12小時降下超過1個月的雨,總計雨量超過410毫米,導致山洪爆發跟嚴重土石流,奎松市郊區的村落,29號挖出 28具遺體,臨時安置中心頓時放滿棺木。
河水突然暴漲,我們不知道水會淹到二樓去。
災民抱怨物資分配不公,政府反應慢半拍,為了緩和民怨,總統艾若玉首度開放總統府辦公室,讓民眾棲身,並率領閣員捐出兩個月薪資,給受災戶重建家園。菲國這次共180萬人受風災影響,超過61萬人逃離家園,超過37萬人暫時住在擁擠的安置中心,總計損失達15億台幣。氣象單位指出,周四又有一個颱風可能侵襲呂宋島,下星期還有另一個颱風經過,極可能讓災情加劇。
◆ 芭瑪颱風秋節搗蛋 下週恐現三颱共舞?
中廣新聞網/彭群弼報導 2009-09-29
氣象局下午持續發豪雨特報,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及鋒面影響,台灣東半部,北部,恆春半島可能出現局部性大雨或豪雨,中南部山區也有局部性大雨。至於,今年第十六號颱風「凱莎娜」逐漸移動到越南東方近海,而上午生成的輕度颱風「芭瑪」,預估週末會移動到呂宋島東方海面,屆時東半部,北部地區天氣不穩定。除了芭瑪颱風,還有兩個熱帶性低氣壓成形,下週不排除會有三個颱風,產生交互影響。
氣象局下午持續發佈豪雨特報,東半部,北部,恆春半島有局部性大雨或豪雨,中南部山區有局部性大雨,請民眾注意防範瞬間大雨,雷擊,強陣風。原本一度認為基隆北海岸可能出現大豪雨,所幸降雨減緩,這一波雨勢在北台灣迎風面的山區及海邊,帶來超過三百毫米以上的累計降雨,不少民眾都嚇了一跳。
16號颱風凱莎娜接近越南近海,已經增強為中度颱風的凱莎娜,不但重創菲律賓,越南恐怕也面臨巨大威脅。不但如此,凱莎娜颱風的外圍環流,結合北方雲系後,一路向北延伸到大陸華東,甚至到日本的超大裙角,要等到凱莎娜登陸越南,切斷雲系的聯繫,台灣地區的降雨才會逐漸緩和,但預估可能只有週五一天,週六起,台灣地區天氣又不穩定了。
原因是關島附近海域目前形成颱風窩,熱帶低壓系統一個接著一個生成,距離台灣約2500公里海面的第十七號颱風芭瑪,週二上午增強成形,但幾個小時之後,關島附近接連又出現兩個熱帶低壓系統,以相隔一千公里左右的位置,受太平洋高壓勢力影響,一起向西移動。未來都不排除可能增強為颱風。
預報員蕭家森表示:預估週六,位置最接近的芭瑪颱風,將率先抵達呂宋島東方近海,預估屆時外圍環流就有可能對迎風面的東半部及北部地區,帶來不穩定,下雨機會增加,才剛剛開始的中秋假期恐怕會受到影響,賞月受影響之外,烤肉恐怕得打傘。中南部地區,雖然雲量增加,但仍有機會雲中賞月,比較不受影響。
蕭家森表示:週日之後,北部東北部還是下雨,但未來的天氣,研判太平洋高壓勢力減退,海面上的三個低壓系統,雖然路徑會偏北,但究竟會如何產生相互影響,對路徑造成變化,目前有許多變數,很難掌握,且戰且走。
19 則留言:
菲律賓大洪水 全球暖化警鐘
自由時報 2009.09.30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凱莎娜颱風為菲律賓北部帶來四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水患,迄今已造成至少二百多人喪生,三十幾萬人無家可歸。專家指出,這場風災是一項重大警訊,若各國不以實際行動對抗全球暖化,未來還會有更嚴重的災害降臨。
九小時暴雨 超過一個月總雨量
環保專家指出,菲律賓出現的極端氣候變化,應被視為氣候變遷和生態破壞的警訊。菲國氣象資料顯示,凱莎娜二十六日在九小時內為馬尼拉帶來約四百一十.六毫米的降雨量,超過一個月總雨量,幾乎是二○○五年美國卡崔娜颶風的兩倍。凱莎娜並非超級颱風,但其凶猛程度讓資深氣候專家也感到訝異,其實這是近期一連串不尋常惡劣氣候模式的延續。
菲國國家災害協調會議負責人葛雷茲和氣象局長尼洛說,近兩年來,侵襲菲律賓颱風行徑的「怪異」改變令人不解,如今年六月颱風偏離傳統行進路線,首次橫掃呂宋島中、北部,「從科學角度檢視……我們會發現今年和去年非常怪異,我們只能假定這是氣候變遷使然。」綠色和平組織東南亞區主任赫南德茲說,凱莎娜經驗顯示,許多國家對於如何因應全球暖化可能導致的災難毫無準備,英國慈善組織「樂施會」研究估計,未來六年全球受氣候衝擊的人口將增加五十四%、三億七千五百萬人,以低海拔島國和窮國最為嚴重。
正在泰國曼谷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會議呼籲,菲國風災凸顯催生新氣候公約重要性。菲國環境部長阿提恩沙警告:「警鐘正在作響,這是氣候變遷」。
◆ 中秋節恐有三颱攪局!環流挾雨烤肉備傘
NOWnews.com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09.09.30
又有颱風了,而且可能一次出現3個!第17號颱風芭瑪昨天(29日)在關島附近海面形成,但在附近又形成了一個颱風米勒,加上關島東方海面上還有一個低氣壓也有可能形成颱風,因此今年中秋節有可能會有3個颱風影響台灣。
台灣附近的衛星雲圖最近真的很熱鬧,上方一道鋒面通過,關島海面上就像是個颱風窩一樣,出現了兩個颱風,包括芭瑪和米勒,後頭甚至還有一個熱帶低壓,隨時有可能形成颱風。
中央氣象局表示,受到鋒面和颱風環流的雙重影響,28日晚間的基隆單單一個小時就降下將近73.5毫米的雨量,造成市區多處淹水,氣象局不只發布豪雨特報,更提醒局部地區如基隆、北海岸和東北地區恐怕會出現大豪雨。
至於今年的中秋佳節,颱風也有可能來攪局,而且有可能一次還出現3個,未來兩天這兩個颱風和熱帶低壓將會互相牽制,路徑變化比較大,會不會直接侵台?還有變數,但受到外圍環流影響,中秋節很有可能得在下雨中度過。(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 颱風襲捲東南亞 菲律賓大水災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09.09.30
凱莎娜颱風繼續摧殘東南亞,在橫掃菲律賓,造成至少280 人死亡或失蹤、受害災民超過200萬人後,暴風緊接著侵入越南,造成當地38人喪生,柬埔寨也有11人死亡。
菲律賓政府30日說,這場幾十年來最慘重的大洪水,已波及多達225萬的災民,其中有38萬9616災民被安置在馬尼拉與東部地區的561個難民營,另有34萬6581人在親友家中暫時安頓。已知死亡人數達246人,另有42人正式列為失蹤。
凱莎娜颱風上周六 (26日)在馬尼拉與鄰近地區帶來逾40 年來最大的雨量,首都有八成地區浸泡在水中。
凱莎娜颱風離開菲律賓後,威力更形增強,29日帶著時速167公里的強風侵入越南中部,峴港與古都順化都遭洪水淹沒,目前已至少有38人死亡,近36萬人在暴風侵襲前緊急撤離。
越南國家電力公司的設施受創嚴重,北部與南部地區在尖峰用電時間的供電已經減少。越南航空中司並暫停飛往災區的航班,有數百旅客受困。
凱莎娜颱風通過越南後,繼續肆虐柬埔寨,已知有11人死亡。
菲律賓代理經濟企劃部長桑托斯說,凱莎娜颱風可能傷害經濟產值,但政府仍堅守今年成長0.8%到1.8%的目標;菲律賓去年的成長率是3.8%。有關當局估計,風災可能帶來約10億美元的設施與作物損失。
芭瑪轉成強颱 米勒也達中颱標準
公視 2009-10-01
台灣也要當心、現在同時有兩個颱風,其中比較靠近的芭瑪、已經增強為強烈颱風,它未來會不會直接侵襲台灣?要到中秋節當天、答案才會比較明朗;但可以確定的是、北部和東部地區、會下不小的雨,賞月幾乎是不可能了。芭瑪颱風離鵝鑾鼻還有1400公里,上午已經增強為強烈颱風,目前正朝呂宋島方向前進,另一個颱風米勒,也達到中度颱風的標準,兩個颱風未來很可能會相互影響,導致速度變慢。所謂藤原效應,是指兩個颱風相互作用,較小的會走得快,大的會走得慢,有時候甚至會合而為一。到底會不會產生藤原效應還得再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芭瑪颱風的外圍環流,在加上東北季風,將會產生共伴效應。氣象局表示,大約三號也就是中秋夜開始,北部及東半部,降雨將越來越明顯,到時候兩個颱風的作用、以及會不會侵台,也會比較明朗。記者林珍汝郭俊麟蔣龍祥台北報導。
◆ 氣象局:颱風東北季風共伴 豪雨少不了
中央社 2009.10.01
強烈颱風芭瑪與中度颱風米勒是否會直接侵襲台灣,目前還無法確定,不過,中央氣象局今天預測,5日到8日在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下,北部、東半部豪雨少不了。
氣象局說,芭瑪與米勒颱風都在台灣東南方,兩颱風相距還超過2000公里,因未來太平洋高壓勢力減弱後,芭瑪速度將減慢,米勒會繼續前進,兩颱風距離拉近後,會有相互牽引作用,並影響颱風走向。
氣象局研判,米勒未來可能北轉,對台灣影響應不大,芭瑪可能往北走,也可能往西行,但無論颱風走向如何,5日到8日,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將產生共伴效應,北部及東半部一定會降雨,豪雨絕對少不了。
至於中部位在北風區,氣象局說,也有機會降雨,但是否有大雨,要看颱風靠近時緯度高低決定。
◆ 颱風1減速1加快 北部東部將連續多日豪雨
中央社 2009-10-02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日電)根據中央氣象局今天上午最新颱風消息,強颱芭瑪速度減慢,中颱米勒則加快,預測受颱風外圍雲系及東北季風雙重影響,5日起北部及東部將連續多日有豪雨。
氣象局說,因鋒面南下,太平洋高壓勢力開始逐漸減弱,較接近台灣的強颱芭瑪速度也跟著放慢,未來可能從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穿越,也可能從巴士海峽通過,關鍵是未來太平洋高壓勢力再減弱的時間點,這將影響颱風緯度高低與對台灣的影響程度,4日會更明確。
根據最新颱風消息,強颱芭瑪大約離台灣東南方還有1200公里,7級風暴風半徑200公里,正以每小時20時轉16時速度,朝西北西行進,7級風暴風半徑180公里。
位在關島東方的中颱米勒則距離台灣很遠,目前正以每小時11公里轉15公里速度加速朝西北西前進,氣象局研判,未來太平洋高壓勢力再減弱時,颱風將北轉朝日本去。
氣象局預測,因5日將有東北季風南下,加上芭瑪颱風外圍雲系共伴作用,北部及東部將開始連續多日降雨,並可能有豪雨;中南部雲量也會增多,但降雨機率較低。
今天鋒面通過後,東北季風稍微增強,下雨的型態和昨天類似,迎風面的北部及東半部地區雲量較多、整天斷斷續續仍會下雨,而中南部地區早上可以看到陽光,中午以後山區仍然有午後陣雨的現象。
◆ 朱立倫:撤離民眾依應變中心發布為準
中央社 2009.10.01
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今天表示,未來汛期時,撤離民眾的標準,依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發布為主,並非如今天媒體報導,有海上或陸上颱風警報就撤離。
行政院下午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召開防災整備會議,會中針對今天媒體報導指稱,汛期將分成嚴重地區和次嚴重地區,只要海上或陸上颱風警報一發布,就強制撤離嚴重地區民眾。
內政部長江宜樺表示,這個訊息是國家災害防災科技中心給媒體的訊息,目前只是建議案,防災科技中心建議,一旦勸告撤離的條件產生後,地方政府接到通報,就先將嚴重地區的老弱婦孺撤離,然後是一般民眾。
朱立倫指出,媒體今天有關強制撤離的報導並不正確,未來汛期可能造成災害的地區,分成嚴重地區和次嚴重地區,至於是否要撤離,仍需依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發布為準,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根據各部會如氣象局、農業署、水保局、水利署的資料研判,決定是否發布撤離通知。
朱立倫說,防災工作最重要的是,落實到各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和住戶本身,一定要做好防災,在88水災之後,面對這次可能的風災,對政府是嚴峻的挑戰和考驗,行政院和各地方政府不可掉以輕心,全民也要有防災的決心。
經濟部在防災整備會議中,建議行政院對以下六項狀況時應強制撤離:
一、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通知時,地方政府應強制撤離警戒區民眾。二、各河川達一級警戒水位,且上游持續下雨,水位持續上升。
三、淹水警戒發布後,有地區已淹水30到50公分,且水位持續上升。四、河川上游水庫有洩洪時,地方堤防發生溢堤時。
五、鄉鎮市村里長回報,有地區發生淹水,經由縣市首長核定後撤離。六、天然力造成水庫毀損,發生洩洪並溢堤時。
◆ 颱風警報發布 國軍先進駐警戒區待命
中央社 2009.10.01
國防部今天在行政院防災整備會議中表示,未來颱風警報發布,國軍將先進駐警戒區待命,其餘國軍完成編組,第一應變隊在災害發生10分鐘內出發,第二應變隊在3個小時內出發。
國防部次長黃奕炳表示,國軍在88水災後進行檢討,未來協助防災、救災有變革,首先是派駐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人員的位階將提升,並增派幕僚人員,執行協調部會、機具和人員派遣及新聞發布等任務。
黃奕炳表示,當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升到一級開設時,國防部也將同步開設,對各作戰區情況進行回報;各縣市災害應變中心原有的國軍連絡官的軍階,也將提升到中校以上,各鄉鎮市公所也會有國軍連絡人,颱風時各負責人員直接向縣市政府或鄉鎮市公所災害應變中心報到。
他指出,國軍參與災害防救,將依作戰區劃分,依類別和各縣市地區的特性,統一運籌專用部隊,而且在防救的重點工作在「預置兵力」,規劃預置兵力數約有6000人以上。
各區預置兵力方面,黃奕炳表示,花東將預置約400 人,發電機、抽水機等共57部;北部地區預置兵力約3000人,中型輪車、兩棲突擊車、橡皮艇等共90部;南部地區預置兵力約2000人,抽水機、挖土機、中型輪車等共168部;中部地區預置約1700人,各式機具共38部;澎湖、馬祖和金門等外島也有相關措施。
國防部表示,其餘國軍可以運用的兵力,也將編組成第一應變隊和第二應變隊,應變隊在災害發生後,立即出發進行搶救任務,第一應變隊在災後10分鐘內出發,第二應變隊在災後3小時內出發。
國防部指出,軍方調查各縣市閒置軍營和可用營區,在22個縣市規劃出34處「天然災害收容中心」,約可收容1萬4000餘人,可供收容遭強制撤離的居民或是安置災民使用。
雙颱來勢洶洶 雨,不會小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王昭月、謝恩得、施鴻基/連線報導】2009.10.02
芭瑪、米勒「雙颱」來勢洶洶,八八水災受災縣市的災民如驚弓之鳥,台東富山村上午已有民眾撤離;高雄縣長楊秋興上午宣布下修重災區土石流警戒基準,山區只要累積雨量達250毫米,就要疏散鄉民非重災區的安全地段;屏東林邊鄉民擔心台電便橋阻塞河道,上午聚集抗議,要求拆橋;另嘉義、高雄縣河川大多淤塞,今天起緊急疏浚;嘉義縣府原本要購買簡易雨量監測器給山區各村,但發現全被農委會水保局買走,全國缺貨。
中央氣象局表示,芭瑪受到菲律賓地形破壞,強度有持續減弱趨勢,預測芭瑪今天會在巴士海峽滯留,影響台灣時間也會增長,民眾更要注意豪雨。
行政院副院長兼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朱立倫上午表示,各縣市停班停課的標準,不再只以風力強度為基準,也會考量雨量和土石流,各地方政府也有權力根據在地的雨量和土石流預測,自行決定是否停班停課。
◆ 強颱來勢洶洶 自來水公司籲儲水備用
自由時報 2009.10.02
〔本報訊〕雙颱「芭瑪」、「米勒」來勢洶洶,自來水公司第八區管理處今(2)日呼籲,所有用水戶都應該加強防颱準備,儘早儲水備用。
自來水公司第八區管理處對於颱風可能直撲台灣,表示由於颱風帶來的豪大雨,會導致水源濁度升高,影響供水,呼籲用水戶應該及早儲水備用,並配合節約用水。並提醒民眾若遭遇停水狀況,應該注意抽水馬達,避免空轉過久造成的高溫損壞設備。
◆ 芭瑪減弱為中颱 明晨可能發布海上警報
中央社 2009.10.02
根據中央氣象局最新颱風消息,芭瑪颱風下午從強烈減為中度,不過,因暴風圈擴大,中央氣象局可能明天清晨發布海上警報。
氣象局說,芭瑪7級風暴風圈從上午200公里擴大為250 公里,研判颱風影響台灣時間將提前,明天清晨就可能先發布巴士海峽海上警報。
芭瑪颱風今天下午最新位置距離台灣恆春東南方約919 公里,將以每小時19公里轉15公里速度,朝西北西移動。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雙颱來勢洶洶,中秋假期恐泡湯!中央氣象局表示,一夕增強為強烈颱風的芭瑪受到菲律賓地形破壞,強度已減為強颱最下限,且有持續減弱趨勢。氣象局預測芭瑪會在巴士海峽滯留,影響台灣時間也會增長,至於是否發布海上警報,則還要密切觀察。
明天中秋節了,賞月也不樂觀。氣象局預報員伍婉華表示,受颱風外圍雲系影響,明天北部、東半部有短暫陣雨,高溫29度,中南部多雲,高溫可達30、31度,想看月亮也要碰運氣,要賞月、烤肉的的民眾可提前到今天晚上。
預報員伍婉華指出,芭瑪上午的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方102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19公里轉15公里,朝西北方向前進。下周一起至下周四,受東北季風與颱風外圍環流產生的「共伴效應」影響,各地天氣狀況都不穩定。北部、東半部雲量多、且會有大雨或豪雨,中南部也有雨,但雨勢要視芭瑪被陸地破壞的情形而定。
伍婉如指出,中颱米勒今天上午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東方3300公里海面上,速度略為加快,以每小時14轉17公里,朝西北西方向前進,氣象局研判隨著太平洋高壓消退,米勒預期轉往日本方向,對台灣影響不大。
至於芭瑪和米勒是否會產生「藤原效應」?伍婉華強調,兩個颱風距離2600公里遠,還要看芭瑪的速度減慢情況與停留時間而定,目前仍要觀察。
另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芭瑪可能形成「超級颱風」,引起民眾關注。但氣象局表示,CNN引用的美軍資料,台、日則是遵循世界上氣象組織規範,將颱風定義為輕度、中度、強度,但台美預估的風速都差不多,呼籲民眾不要過於恐慌。
◆ 六龜鄉危村明撤離 學者:太早
中央社 2009.10.02
中央氣象局還沒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高雄縣六龜鄉公所已決定明天上午撤離危險地區村民。學者今天指出,芭瑪颱風動向24到48小時後才會明朗,「現在就撤離,真的太早了」。
莫拉克颱風造成台灣南部重大災情,地方政府、民眾聞颱色變,六龜鄉公所下午決定將村民撤離。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李清勝表示,「注意颱風訊息是好事,但不必太過恐慌」。
他指出,近來媒體報導颱風消息不盡然正確,「僅供參考」。他舉例, 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颱風昨天報導芭瑪颱風是「超級颱風」,結果芭瑪颱風今天威力受菲律賓呂宋島地型破壞減弱,變成中度颱風;媒體又常用「雙颱襲台」,其實位在東方的米勒颱風走勢明顯,「根本不會影響台灣」。
李清勝說,秋颱因太平洋高氣壓減弱、東北鋒面及來自大陸的高壓又不夠強影響,以致常走勢詭譎、難以預測,「以象神颱風為例,原本已往西北方走了,12小時後又突然轉向東北」,就是最典型例子,還有納莉颱風也是這種情形。
至於芭瑪颱風未來走勢如何?李清勝表示,目前芭瑪仍受到呂宋島附近大氣環流影響,預估36小時到48小時後才能明朗化,「明天早上撤離災民,真的太早了」,他建議過完中秋節後,4日上午撤離都還來得及。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系主任林沛練也說,芭瑪颱風走勢無法預測,預估最快24小時後才有機會明朗化。中央氣象局的預測已相當準確,「等到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後,民眾再具體行動;發布警報前,只要提高警覺就可以了」。
對芭瑪、米勒颱風是否會發生「藤原效應」,李清勝、林沛練都說兩個颱風相距過遠,發生「藤原效應」的機會微乎其微;颱風與東北季風鋒面產生的「共伴效應」,也因鋒面減弱,影響變小。
◆ 防颱撤離 可以更積極
井建國 2009-10-02 中國時報
根據媒體報導,政府高層指示,未來當土石流警戒發布後他們會要求撤離警戒區內村民,必要時會派軍隊貫徹撤離命令。筆者很高興政府終於說出這麼有力的話。但初次看到這則報導時又覺得怪怪的。
根據水保局網站上的資料,土石流黃色警戒表示預測雨量值到達地區雨量警戒值;紅色警戒表示實際觀測雨量值超過地區雨量警戒值。這些雨量警戒值是根據各地土石流潛在威脅來訂定的,但不表示土石流是否會發生,更不能告訴民眾什麼時候會發生,因此不見得能夠拿來當作撤離的指標。
一個村莊撤離所需的時間隨著很多客觀的環境而變化,天黑以後撤離要比白天難度高,下大雨和道路濕滑的情況下撤離需要較多的時間。當土石流警報發布的時候,有些山裡的村莊,聯外道路和橋梁可能已遭水沖刷,無法安全通過,這時要民眾撤離就更困難了。
有些家庭容易撤離,但有些家庭就需要更多的時間準備。二○○五年卡崔娜颶風在美國紐奧良市東邊登陸,因多處潰堤造成湖水和海水倒灌,一千多人死亡。最初,一般的看法是沒有撤離的多數是低收入的人,特別是非洲裔的居民。最近的研究結果才發現,沒撤離的多數是年紀大的或者是家裡有年長者的家庭,包括了所有的族裔和不同的經濟背景,他們可能是因為麻煩太多,短時間內又找不到人幫忙,才決定留下來。
所有的警報系統,都是以警告民眾短期內有危險而設計,它們是從科技出發,但並不能告訴大眾該做什麼?如何去做?或者要花多少時間來完成準備。
防颱工作是平時做的,它的內容很多,其中一項是制定和檢討颱風來襲前準備工作的作業計畫。政府各防救災單位、企業界、醫院,一直到每個家庭,都必須要有事前準備好的計畫,在颱風要來前看計畫所需的步驟來執行。以一個村落的撤離來說,這計畫的制定必須要考慮到他們客觀的環境、對外的交通設施和居民的結構,包括當地住了多少老弱婦孺…等,同時也要考慮到收容所裡服務人員以及食物飲水等的準備。
縣市政府的防颱準備計畫中還須考慮到撤離安養院或是行動不便的人所需的救護車,醫院或是其他收容所必須有的醫護人員和設備。下令撤離的時機,應以執行並且完成撤離計畫裡各個項目所需要的時間為準,不應該受限於警報的發布。中央政府的防災準備應該考慮到勘災人員在颱風沒來之前的派遣,根據預報而估計可能的災情,開始做救災人員的徵調派遣,以及基本救災物質的收購。
在美國,颶風造成的最大威脅,是來自颶風暴潮。美國颶風中心通常會在颶風半徑到達之前二十四小時針對沿海居民發布颶風警報,但是對大部分的社區來說,二十四小時的時間是不夠的。多年來聯邦和各州的政府提供經費研究沿海各地區民眾撤離所需的時間,以及如何在最有效的方式下撤離民眾。比如說,在佛羅里達州南部的列嶼是由一條公路和橋梁所連結,多數只是雙線道,研究結果是需要兩天以上的時間才能撤離所有的居民和觀光客,因此該地政府經常在颶風警報發布前一、二天就下令執行階段性的撤離。
多年來筆者一直不了解為什麼各級政府都是在氣象局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後才將災害應變中心提升到一級成立。各級政府應該有一個防救災準備的執行計畫,每個準備計畫中必須根據不同程度的威脅做出不同程度的防救災準備,這些威脅可能是強風、可能是豪雨、可能是淹水或土石流。計畫中每一個準備作業的措施,都應該包含完成準備所需的時間。
在美國防救災單位和各級政府對颶風防救災的座右銘是「以最壞的災情來準備,然後期望最輕的災害」。並不是每個颱風都會造成莫拉克那樣的災情,但是在做防颱準備工作時,應該根據預報的風速和雨量以及它的分布,考慮預報的可能誤差範圍,以最壞的可能災情來做防救災的準備,防救災單位應該參考這作業程序來決定成立應變中心的時機。
(作者為美國颶風中心科技組組長)
※ 相關報導:
* 雙颱逼近 國防部:不待命令主動救援
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5172447.shtml
芭瑪龜速 最快明晨發布陸上警報
中央社 2009.10.03
芭瑪颱風愈走愈慢,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晚間表示,依芭瑪颱風目前行進速度、方向預測,最快明天清晨5 時30分才會發布陸上颱風警報,警戒區域為恆春半島。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課長謝明昌表示,芭瑪颱風行進速度由過去每小時10轉7公里變成每小時10轉6公里,若行進速度、方向沒變,預估明天清晨5 時30分左右暴風圈會影響恆春地區,之後視情況納入新增警戒區域。
謝明昌提醒,雖然芭瑪颱風陸上警報警戒區域在台灣南部,但真正要注意豪雨成災的地區卻是在北部、東北部。預估明天中午過後,北部、東北部及迎風面的東部,局部地區有機會超大豪雨,預估平均雨量可達600到1000毫米,且雨勢可能延續到6日上午。
此外,謝明昌指出,今天晚間開始,台灣沿海地區風浪會明顯增強,東南部、南部濱海地區還會有長浪出現,民眾應避免前往海邊活動。
謝明昌表示,芭瑪颱風與米勒颱風目前相距約2000公里,若雙颱速度不變,有機會在6日上午相距僅1000多公里,芭瑪颱風走向可能受米勒颱風牽引偏東,若牽引勢力夠強,芭瑪颱風可望遠離台灣,全台雨勢可望在6日下午起減弱;若牽引勢力不夠強,雨勢可能因此再延續1、2天。
根據氣象局最新颱風消息,中颱芭瑪中心位置在鵝鑾鼻南方約420公里處,以每小時10轉6公里速度,由西北轉北北西方前進,預測未來行進速度會持續減慢。
◆ 氣象局試用新雨量系統 盼讓民眾易懂
中央社 2009.10.03
為讓中央氣象局的雨量觀測資訊更親民、易懂,中央氣象局今天開始試用結合Google Maps的「雨量地理系統」,以流域別計算累積雨量,使雨量觀測資訊更有參考價值。
中央氣象局過去的雨量觀測資訊僅公布各縣市、各測站累計雨量數字,民眾看到的只是生硬的統計數字,難以判斷雨量可能造成的影響。
為改善資訊利用,氣象局試用結合Google Maps的「雨量地理系統」,不僅可清楚知道各測站所在位置與雨量大小,還能同時知道河系上、下游測站累積雨量變化。
氣象局預報課長謝明昌表示,試用中的「雨量地理系統」將全台分成「北海岸河系流域」、「林邊溪流域」等29個流域系統,氣象局會隨時更新各測站降雨,點選後可清楚知道流域內上、中、下游測站降雨及雨量累積情形,更會以雨滴大小、顏色讓地方政府、救難隊、民眾可以更清楚掌握雨量資訊,判斷避難時機及地點。
「雨量地理系統」目前仍在適用階段,氣象局表示,相關技術成熟後,會開放給一般民眾查詢使用。
◆ 水利署提供即時河川預警訊息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即時報導】2009.10.03
芭瑪颱風即將來襲,經濟部水利署呼籲民眾善用「防災資訊服務網」http://fhy2.wra.gov.tw/Pub_Web 或是 http://fhy.wra.gov.tw/Pub_Web ,讓民眾可以掌握自己居家及活動處所的淹水潛勢狀況,及即時發布河川溢淹及淹水預警訊息,以便儘早配合政府採取防災及避難疏散等防災措施,減少水患損失。
◆ 秋節遇颱 國防部:部隊主官全面停休待命
中央社 2009.10.03
國防部表示,今天是中秋節,但因颱風可能來襲,所有部隊的主官已全部回到營區,其他人員的休假問題,則由各部隊自行檢討,可讓部分官兵休假,一旦有需要,立即召回投入救災。
對於芭瑪颱風可能襲台,國防部說,國軍高度戒備,已經備軍因應,不過,由於今天是中秋節,部隊休假問題,分成兩部分,所有部隊的主官,全部停休,回到營區待命;其他人員,則由部隊自行檢討兵力,例如:如果該部隊1000人,而必須動員800至900人因應救災,則預留彈性,可先讓100至200人休假。
國防部表示,該休假的,還是必須讓人休假;一旦有災情發生,國軍絕對會主動積極投入救災。
◆ 總統:33危險部落 必要時遷村
中央社 2009.10.03
總統馬英九今天強調,台灣64個原住民部落,有33個部落不安全,人不與大自然爭地,有必要時要遷村,「遷村不是要趕大家走,但很危險的非搬不可」。
馬總統今天探訪台東88風災安置區,並且和安置民眾座談,有關遷村和中繼屋問題,許多災民有疑慮,馬總統對於民眾的疑慮,逐一解釋。
馬總統說,中繼屋變成永久屋對災民更有利,中繼屋土地屬於政府,地上物屬於民眾;永久屋則是土地變更住宅用地,民眾可以住永久,也可以繼承,但是為了保障原住民確實有房子住,規定不得轉賣、轉租。
另外,有關遷村問題,馬總統表示,某些地區,就算沒有土石流,但只要發生颱風、大雨,部落對外交通中斷形同孤島,這種現象1年來個2、3次,「恐怕會受不了」,必要時還是得遷村;最重要的原則是在不違反安全的情況下,以「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的目標來進行。
馬總統表示,莫拉克颱風過後,行政院邀集150名專家學者,針對64個受創的原住民部落進行實地勘查與安全評估,其中只有21個是安全部落,有10個部落列為潛在危機,包括台東大鳥、屏東霧台在內的33個部落則被評為不安全,需要進一步的重建或遷村。
馬總統強調,人不與大自然爭地,「遷村不是要趕走大家,很危險時非搬不可」,不過,就算要遷村,政府也會經過部落居民同意,絕對不會以公文命令的方式粗暴遷移。
※ 相關報導:
* 撤!撤!撤! 高屏投重災區撤離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173641.shtml
芭瑪颱風來襲,高、屏、南投幾個高危險村落居民今天提早撤離。高雄縣六龜鄉6個村近千位鄉民今天上午10時,搭乘軍車前往一貫道的新威天台山安置;屏東縣上午也宣佈重災區的三地門等四個鄉民眾今天中午前完成撤離,否則將強制撤離;南投仁愛鄉的神木村,則有近300名民眾下山依親避險。(餘詳見原站)
芭瑪颱風/強度減弱恐變輕颱 路徑詭異難捉摸
NOWnews.com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09/10/04
行進速度愈來愈慢的芭瑪颱風,目前中心持續在台灣東南方滯留,根據氣象局最新研判,芭瑪颱風的路徑將會從原本朝東方轉向,變成改往西南而去,雖然芭瑪強度持續減弱,恐變輕颱,但對於台灣南部陸地的影響將會加重。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顯示,芭瑪颱風中心目前在呂宋島西北方近海,即在鵝鑾鼻的南南西方約300公里之海面上,向北北西緩慢移動,其暴風圈對恆春半島將構成威脅,未來將在巴士海峽呈現滯留打轉現象。
「芭瑪颱風持續朝台灣進逼,雖然路徑緩慢,不過從現在開始接連兩天的時間,全台各地都要嚴防颱風釀災。」中央氣象局預報員伍婉華表示,包括南部以及東南部地區都在暴風範圍當中,強風驟雨絕不容輕忽,至於離中心最遠的北部地區同樣大意不得。
伍婉華指出,颱風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將在此形成鞍形場,引發共伴效應,預估雨量更大,可達500到800毫米,受到大陸冷高壓以及太平洋高壓的雙重牽制,已經在南海滯留多時的芭瑪颱風5日將緩步北上,不過6日起藤原效應發酵,路徑將轉而朝向西南,如此一來,對於南部地區影響將會加重。
氣象局預估,受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北部、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性豪雨或大豪雨,山區並有超大豪雨發生的機會,中南部山區亦有局部性大雨或豪雨,屏東地區有局部性大雨,請特別注意防範。
就像典型的秋颱,芭瑪颱風路徑怪異難以捉摸,氣象局說,4日中午過後各地降雨漸趨明顯,而且愈晚雨勢愈大,北部東部會比南部更嚴重,一直到下週三(7日),全台都應嚴防豪雨釀災。(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 相關報導:
* 超牛颱風芭瑪 原地打轉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174708.shtml
◆ 芭瑪颱風強度減弱、總雨量下修、5日影響最劇
中央廣播電台/江昭倫 2009.10.04
今年編號第17號的中度颱風芭瑪,目前中心持續在巴士海峽滯留打轉,中央氣象局表示,受到冷空氣和地形破壞,芭瑪颱風強度已經減弱,北部和東北部山區總雨量也由1100毫米下修至800毫米。不過由於東北季風和颱風外圍環流「共伴」影響,未來 3天全台仍是雨勢不斷,直到8日才會趨緩。
中央氣象局4日凌晨5點30分發布中度颱風芭瑪陸上颱風警報,恆春半島首當其衝,恆春部分鄉鎮地區已經宣布停止上班上課,高雄及屏東地區不排除傍晚也納入警戒範圍。
根據氣象局最新觀測,芭瑪颱風傍晚中心位置在鵝鑾鼻南南西方約310公里海面上,以幾乎是滯留打轉的方式,緩慢朝北北西移動,東南部及南部濱海地區已有長浪出現,甚至出現9級至10級的陣風,民眾應該避免前往海邊活動。
不過由於受到冷空氣和地形破壞,芭瑪颱風強度明顯減弱,原本預估北部和東北部山區總雨量可能高達1100毫米,目前下修為500至800毫米,平地總雨量也從原本500毫米,下修到250毫米至350毫米。
儘管芭瑪颱風強度有減弱跡象,但在東北季風增強和颱風外圍環流「共伴」影響下,未來3天,全台的雨勢仍然不可輕忽,4日晚上開始雨勢會越來越大,5日影響將最明顯,一直到8日(星期四),雨勢才會趨緩,氣象局預報員伍婉華說:『(原音)颱風在今天(4日)、明天,甚至是後天,在巴士海峽呈現滯留打轉現象的時候,這3天影響我們會相當明顯,再加上北方東北季風明天南下,因此在警報區以外的北部和東北半部地區,今天在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之外,所下雨的會比昨天多,越晚雨會越大,明天的雨更大。』
氣象局表示,芭瑪颱風的未來動向,與後方的強烈颱風米勒息息相關,但也因為芭瑪颱風路徑難以捉模,因此兩個颱風是否產生彼此相互影響的「藤原效應」,氣象局仍在嚴密注意中。
◆ 宜蘭總雨量預測 上修至1000毫米
中央社 2009.10.04
芭瑪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宜蘭地區降雨量入夜後明顯增多,中央氣象局上修宜蘭地區總雨量預測,宜蘭山區在芭瑪颱風影響期間,總雨量累積可能達到1000毫米。
根據中央氣象局晚間7 時發布的雨量觀測資料發現,過去1 小時降雨最多的地方集中在宜蘭蘭陽溪流域,宜蘭三星累積時雨量為99毫米、宜蘭冬山寒溪累積時雨量為88毫米,為全台瞬間降雨最多地區,且三星地區自下午 4 時開始,即以每小時80毫米雨量速度迅速累積,後勢驚人。
目前全台累積雨量最多前3 處地點全數集中在宜蘭,分別是三星、冬山寒溪及冬山新寮,累積雨量已超過超大豪雨標準。
由於宜蘭地區降雨明顯快速增加,中央氣象局晚間7 時發布的總雨量預測,將宜蘭地區平地總雨量由原先預測的200毫米到400毫米上修為400毫米到600毫米,宜蘭地區山區總雨量預測由500毫米到 700毫米上修為700毫米到1000毫米,其餘地區總雨量仍維持原先預測。
◆ 因應芭瑪颱風 4縣11鄉提防土石流
中央社 2009-10-04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表示,芭瑪颱風可能造成台灣東部豪雨,宜蘭、花蓮、台東、屏東等4縣11鄉,應注意土石流;宜蘭、花蓮、台東、屏東縣等4縣15鄉鎮市應注意淹水。
應變中心表示,應提防土石流的地區包括宜蘭縣大同鄉、南澳鄉、花蓮縣秀林鄉、台東縣海端鄉、太麻里鄉、大武鄉、屏東縣來義鄉、牡丹鄉、高樹鄉、三地門和霧台鄉。
應注意可能淹水的地區包括宜蘭縣宜蘭市、壯圍鄉、礁溪鄉、冬山鄉、五結鄉、花蓮縣花蓮市、新城鄉、壽豐鄉、吉安鄉、光復鄉、台東縣台東市、太麻里鄉、屏東縣林邊鄉、佳冬鄉和東港鎮。
應變中心指出,今明兩天適逢大潮水位高漲,陸上排水不易,台北淡水河口滿潮時間為4日晚上10時57分;宜蘭頭城為4日晚上6時31分、 5日上午7時3分;花蓮為4日晚上6時5分、5日上午6時35分、台東為4日晚上6時2分、5日為上午6時31分、屏東縣為4日晚上7時30分、5日為上午8時6分。
應變中心指出,4日起受到颱風環流和東北季風影響,台灣東部、東北部地區雨勢增大,局部地區易發生超大豪雨,呼籲宜蘭、花蓮、台東和屏東等縣市低窪地區的民眾應嚴防豪雨、海水倒灌和淹水災情發生。
※ 相關報導:
* 大撤離!這次重災區居民很自動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174728.shtml
◆ 掌握土石流資訊 水保局提供2支通報電話
中央社╱2009.10.04
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下,颱風對台灣影響時間可能延長;為防範土石流災情發生,農委會水保局提供通報電話049-2394234 及0800-246246,供各地通報即時資訊。
水土保持局指出,山區民眾應加強戒備,在颱風來臨前檢視居家周邊擋土牆,以及排水溝等相關設施,以嚴防強風豪雨可能帶來的災害。
水保局並說,土石流潛勢溪流附近居民,請務必配合地方政府的防災避難措施,儘早疏散至安全避難處所。
水保局表示,颱風期間已成立緊急應變小組,隨時支援各地政府辦理土石流災害勘查及相關應變工作,並提供2支土石流災情通報電話,分別是水保局土石流災害應變小組電話049-2394234,以及土石流災情通報免付費電話0800-246246,供民眾通報即時資訊。
芭瑪路徑詭異 各國預測跌破眼鏡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2864+132009100401084,00.html
中廣新聞/謝葉蓉 2009-10-04
芭瑪颱風行進方向飄忽,各國氣象預報機構,這幾天有如迷路的羔羊,預測路徑出現兩度一百八十度轉彎的罕見修正,就連目前公認最準的歐洲數值模式,也破功連連,跌破了一地的專家眼鏡。對此,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表示:芭瑪颱風與米勒颱風的交互影響比較複雜,由於米勒的移動方向,比原本預估的偏西,芭瑪受到雙颱「藤原效應」影響的位置,也從呂宋島東側,轉而移動到呂宋島西側,如果未來發展的方向不變,對台灣地區的影響相對比較輕微。不過,如同過去兩天的經驗顯示,在米勒接近芭瑪之前,還是存在許多變數,未來可能變化,誰也沒有把握。
氣象局上午把握機會,向行政院長吳敦義說明颱風預報的不確定性,即使台灣已經與主要先進過家的颱風預報能力差不多,甚至領先,但24小時之內,誤差仍有一百公里。希望民眾諒解,不可能做到完全準確。其實,正在發佈警報的芭瑪颱風就讓各國預測機構跌破了一地的眼鏡。三天內,兩度大幅修正未來的路徑預測,一下子偏東,一下子偏西。
根據氣象局最初的看法,認為芭瑪颱風會沿著呂宋島北部陸地向西移動,二號下午,台灣及歐洲率先修正,認為受米勒颱風影響,會從偏西轉為偏東,出現第一次一百八十度的調整。三號下午,歐洲的數值模式修正認為芭瑪離開巴士海峽之後,會在呂宋島東側海域徘徊一段時間。
可惜這樣的看法,經過一個晚上,又變了!最新的看法認為:芭瑪颱風通過呂宋島北端陸地,滯留約48小時之後,又回到往西的路徑,甚至進一步往南海移動,逐漸遠離。換言之,第二次一百八十度的修正。綜合這幾天的路徑預報:芭瑪就是忽而往東,忽而往西。各國路徑的修正幅度速度不一,也就出現完全相反的預測內容,如果把各國路徑放在一起比較,有如炸彈開花,相當有趣。
路徑預報困難的原因,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表示:芭瑪颱風的未來動向,與後方的米勒颱風息息相關,米勒是發展條件極佳的強烈颱風,本身的質量夠大,芭瑪則是受到菲律賓陸地破壞,逐漸減弱,依照藤原效應的理論,米勒會影響芭瑪,兩個颱風會以逆時針方向繞行,換言之,位在西側的芭瑪會往下掉,東側的米勒往北轉。原本預期,米勒的行進的方向比較偏北,所以預估芭瑪偏轉的位置,大約在呂宋島東方。不過,米勒在移動的過程中,實際的路徑比較偏西,因此,芭瑪偏轉的位置,就從呂宋島東側移動到西側。
吳德榮說:芭瑪的路徑預報非常有趣。
◆ 芭瑪靠南亞高壓幫忙拖走
中廣新聞/彭群弼 2009/10/04
芭瑪颱風的路徑預報困難,台大大氣系教授李清勝指出,缺乏導引氣流是關鍵,目前芭瑪颱風徘徊在巴士海峽附近,主要是東側的太平洋高壓勢力減退,無法影響颱風,北方又有高壓系統,颱風上不去,未來寄望位在颱風西側的南亞高壓,導引芭瑪颱風往西南偏轉,進入南海。李清勝說:所謂的雙颱交互影響的藤原效應,應該只有短暫的牽引,為時不會太久。
長期參與颱風警報的預報作業的台大教授李清勝,對於芭瑪颱風的預報路徑,被迫做出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受到秋天大氣環境變得複雜,導引氣流不明顯的影響。李清勝說,週日上午起,芭瑪滯留在呂宋島北方近海,原因是陷入了無路可走的鞍型場,芭瑪東側是太平洋高壓,西側是南亞高壓,北方則是有北方高壓,都沒有更明顯的導引氣流,讓芭瑪停了下來,但也不能排除,未來如果芭瑪在自然運動的過程中,逐漸向北飄移,暴風圈靠近台灣西南部陸地,八八水災有受災紀錄缺乏山脈屏障的台灣西南部地區,就要小心了。
李清勝表示:要脫離現在滯留的處境,可能要寄望位於中南半島的南亞高壓系統,假設芭瑪颱風更為偏西,南亞高壓就有機會導引芭瑪颱風往西南方向,脫離「鞍型場」。至於這幾天預報過程中不斷提及的藤原效應,雙颱相互影響,李清勝保守的表示,交互作用會發生,但不會太明顯,時間也不會太常。最多就是路徑會短暫受影響偏南。
至於降雨威脅,由於氣象局中午之前,已經大幅向下修正雨量預估。李清勝也指出,秋颱共伴在北台灣降下大雨是必然,不過,滯留降雨的程度,還是要看颱風的強度以及距離恆春半島的位置。初步認為,不會超過幾個史上留名的秋颱。大約是中等程度。
李清勝回憶,2001年的納莉颱風,當時也在日本琉球近海,陷入進退兩難的鞍型場,徘徊多日之後,才掉頭撲向台灣。如今芭瑪的處境類似,只不過地點搬從琉球近海換到巴士海峽,一旦偏轉向南,會對菲律賓持續產生影響。反而可以遠離台灣。但李清勝也強調,進入秋天之後,大氣環境複雜,從高空到地面的風向不同,主導的勢力也比夏天負責,很難掌握颱風的動向。
◆ 報不準? 雨量地理系統要破魔咒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2009.10.04
一直難以擺脫「報不準魔咒」的中央氣象局,在八八風災後上緊發條,不僅在芭瑪颱風各節預報中「再三強調」非暴風圈涵蓋範圍的可能災情,秘密武器「雨量地理系統」也在這次颱風中亮相。
莫拉克颱風通過北台灣,卻在中南部造成莫大災情,颱風「聲東擊西」,卻讓氣象局被釘得滿頭包。因此在芭瑪颱風的說明上,氣象局預報中心課長謝明昌在各節預報,都不厭其煩地強調雖然暴風圈可能接觸到台灣南端,但北部和東部因共伴效應會有超大豪雨。
氣象局長辛在勤昨天穿著一襲休閒夾克出現,表示一發颱風警報,局長、副局長以及相關的預報人員都全天候駐守在氣象局,「這套颱風預報標準作業程序已經運行了幾十年,大部分機制都已經磨合得很好」,辛在勤強調,莫拉克風災後,主要改變的是預報員對外說明的大眾化與口語化,其他警報單、預報作業程序都維持以往的方式。
氣象局在八八風災後,加緊腳步研發的「雨量地理系統」也一併亮相。這套系統是將氣象局各地測站的雨量紀錄,與GoogleEarth系統結合,利用地理資訊系統的「套疊」方式,將各地雨量資訊圖層套疊在GoogleEarth的地形圖層上。
有鑑於八八風災對河川地帶來極大災情,在系統中特別標示出台灣各河川流域的相對位置,也別於以往資料只有雨量卻不知測站附近地勢的缺點,這套系統將可清楚看到河川上下游的雨量關係,有助於災情研判。
辛在勤表示,這套系統之前就已在構思,但也坦言在八八風災各界希望氣象局改變的壓力下,加快完成的速度。這套系統還在測試中,最快兩、三個月後釋出給大眾使用。
◆ 救災設備沒用 14億白花
【聯合報╱記者林新輝/台北報導】2009.10.04
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指出,消防署九十二年至九十四年陳水扁執政期間,花十三億八千萬元添購救災通訊設備,但在莫拉克期間閒置失靈,要求消防署檢討。
報告指出,十三億八千多萬元的防救災通訊設備,包括衛星通訊系統、防救災微波通訊系統、攜帶式衛星固定通訊系統共十一億餘元,以及二億四千多萬的現場通訊指揮平台車。
報告提到,平均每台二千多萬元的現場通訊指揮平台車,消防署共買十二台,但是在莫拉克侵襲時,僅出動三台通訊指揮平台車,其餘九台閒置沒出動。
報告指出,像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桃園鄉及那瑪夏鄉等土石流重災區,通訊指揮平台車均未能在第一時間即時傳輸災情影像至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報告提到,通訊指揮平台車無法到達重災區的原因,竟是災區道路坡度都高於廿一度,指揮平台車無法通行;另外,災區淹水甚深或是道路中斷,平台車也都無法馳援。換句話說,這些花大錢的科技設備,對台灣災區根本沒效用。
芭瑪雨超大 全台土石流警戒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邵冰如/台北報導】2009.10.05
芭瑪颱風龜速前進,颱風環流加上東北季風,在宜蘭山區降下超大豪雨。氣象局凌晨再上修宜蘭山區總雨量,預估宜蘭山區總雨量最高上看1500毫米,台東、花蓮、台北山區總雨量最高可達800毫米。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也持續發布土石流警報,截至中午,台北、宜蘭、台東、花蓮等4縣14鄉鎮的89個村里,已有28條土石流達紅色警戒、208條達黃色警戒。
水保局表示,芭瑪颱風帶來的累積雨量不斷增加,部分山區的土石流已達警戒標準。截至今天上午,以宜蘭縣最嚴重,全縣有28條土石流潛勢溪流已達紅色警戒,隨時可能釀災;分別位在三星鄉的天山村、拱照村、集慶村,冬山鄉的大進村、中山村、太和村和得安村,以及大同鄉的松羅村、崙埤村、寒溪村、復興村,地方政府應強制居民撤離,並適當安置。
另外,台北縣的瑞芳鎮、萬里鄉,宜蘭縣的大同鄉、冬山鄉、南澳鄉、員山鄉,台東縣大武鄉,以及花蓮縣的光復鄉、秀林鄉、萬榮鄉、壽豐鄉、鳳林鄉和豐濱鄉,預估雨量也已達土石流警戒標準,水保局直到中午已發布208條黃色警戒,地方政府應對居民進行疏散避難勸告。
氣象局統計,今天上午雨下得最大的地方,是宜蘭縣山區,也就是宜蘭縣大同鄉牛鬥。累計從今天凌晨零時到中午12時,牛鬥的總雨量半天就接近500毫米。宜蘭縣冬山鄉的寒溪、花蓮縣秀林鄉的和中,今天上半天累積雨量也超過300毫米。
※ 相關報導:
* 花蓮溪水暴漲 上百人急急撤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176469.shtml
* 屏東佳冬撤千人 林邊僅19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176472.shtml
◆ 芭瑪颱風專屬網站建置完成
【聯合晚報╱記者孔令琪/即時報導】2009.10.05
為方便民眾查詢芭瑪颱風相關防災救災資訊,行政院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日在災害防救委員會網站(www.ndppc.nat.gov.tw)下建置完成芭瑪颱風專屬網頁(芭瑪颱風專區),提供完整防災資訊,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該網頁設有最新消息、颱風動態、防颱須知、防颱整備、停班停課、交通狀況、水庫洩洪、疏散撤離、收容安置、災情摘要、災情統計、記者會實錄、工作會報紀錄、災害處置報告及執行救援任務等多項欄位,民眾只要進入災害防救委員會網站(www.ndppc.nat.gov.tw)點選「芭瑪颱風專區」,即可得知必要的防災、避災與搶災訊息。
◆ 風災緊急求援電話 屏縣警局增設五線
【聯合報╱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2009.10.05
屏東縣遭受莫拉克颱風重創,災情尚未完全復原,芭瑪颱風又來勢洶洶,行徑飄忽不定,屏東縣警局全力投入救災待命,增設5線電話,提供民眾緊急使用。
縣警局除總機(08)7322156轉2000、2001、2002、2201可用外,另增設(08)7333564、7334896、7330524、 7322598、7654299,民眾遇到緊急危難時,可以撥這些電話求助,警方會立即派遣警力或通知消防單位前往搶救,避免危難事件發生。
◆ 氣象局:米勒可能牽引芭瑪偏南移動
中央社 2009.10.05
輕颱芭瑪滯留巴士海峽,中央氣象局今天表示,離台灣較遠的強烈颱風米勒明天與芭瑪的距離會拉近,可能產生藤原效應,預測芭瑪將會偏南移動,屆時台灣海域可能逐漸脫離暴風圈。
根據氣象局近中午發布的颱風消息,輕颱芭瑪在鵝鑾鼻西南方約250公里海面上,呈滯留打轉,強颱米勒在琉球東南方約1000多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31公里轉26公里速度,朝西北西轉西北行進。
氣象局說,芭瑪與米勒距離約1700多公里,今天晚上2個颱風開始接近,明天距離會拉近到1300公里左右,預測明天下半天米勒可能會牽引芭瑪出現藤原效應。
2個颱風相互影響下,米勒可能往北走,滯留已久的芭瑪也可能開始移動,目前預測,芭瑪最可能的方向是偏南,但實際動向還是要看米勒靠近時的位置及牽引力道。
氣象局說,如果明天芭瑪確實往南移動,台灣海域就可逐漸脫離颱風暴風圈,颱風環流對台灣降雨影響也會慢慢減弱。
◆ 土石坍塌 蘇花不通 北迴停駛
中廣新聞/粱國榮 2009-10-05
受到大雨影響,台鐵崇德到和仁之間路段,下午因為大量土石掩埋鐵道,今天北迴線花蓮往返台北之間,將全面停駛。
另外台九線蘇花公路指標170公里處,大清水路段,受到邊坡大量沖刷而坍塌影響,又一處交通中斷;而昨天晚上土石坍塌的和仁路段,也因為大面積坍塌,搶通時間將會延後兩天。
芭瑪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花蓮山區雨勢不斷,許多交通路段因為大量土石向下沖刷,造成交通中斷,其中台鐵崇德到和仁站之間,下午兩點五十左右,因為鐵道被大量土石掩埋,造成北迴線往返花蓮台北之間,今天全面停駛,而花東線部分則正常通行,不過受北迴線影響而無法南下班次,也將停駛,請用路人搭乘時請預先向台鐵詢問。
而蘇花公路大清水路段則在下午兩點多鐘,也傳出土石坍方造成交通中斷,而指標166公里處的和仁路段,則是坍塌面臨擴大,導致搶修機具已經進駐的搶修進度,將會延後,預估要兩天以後才能搶通。
◆ 山區大雨 蘇花公路多處坍方中斷
中央社 2009.10.05
受到芭瑪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花蓮山區大雨不斷,蘇花公路清水路段下午2 時許,發生嚴重坍方造成交通中斷,而昨晚坍方的和仁路段,土石坍落情形持續擴大,搶通時間將延後。
芭瑪颱風外圍環流挾帶的豐沛雨量,從昨天起至今天中午止,導致花蓮地區出現間歇性大雨的現象,山區的雨勢更為強勁,蘇花公路沿線上邊坡在大雨的沖刷下,已造成多處路段坍方落石。
蘇花公路166K和仁路段於昨晚坍方後,公路局花蓮工務段即調派人員和機具趕往搶修,原訂今天下午5 時可望搶通,但花蓮工務段表示,因山區持續大雨,土石坍落情形不斷擴大,危及搶修人員的安全,工作進度嚴重受阻,搶通時間可能延後。
蘇花公路170K清水路段上邊坡也在大雨的沖刷下發生嚴重坍方,公路局花蓮工務段已調派人員進行勘查,初步發現坍方面積相當大,初估至少需要2 天時間才可能搶通。
至於蘇花公路宜蘭段方面,公路局南澳工務段表示,目前並未發生道路阻斷的情形,但沿線山區大雨不斷,有零星落石,希望民眾暫時不要進入,以避免發生危險。
◆ 農糧署:蔬菜供應正常
【經濟日報╱記者宋健生/即時報導】2009.10.05
農委會農糧署表示,目前台灣雖受芭瑪颱風影響,但產地蔬菜貨源充裕,中秋節後蔬菜供應正常,請消費者安心。
農委會說明,中秋節台北果菜市場蔬菜到貨量1,930公噸,較前一日1,592公噸增加21﹪;平均每公斤交易價格29.6元,較前一日28.8元,上漲3%。與近五年中秋節平均每公斤29.1元相當。
甜玉米、甜椒價格上漲,主要原因為這些作物生長期較長,且適逢中秋節烤肉需求增加所致,預估10月中、下旬即可恢復生產上市。
農糧署說,八八風災後短期葉菜及瓜果類蔬菜胡瓜、花胡瓜、絲瓜等已恢復生產上市,價格平穩,預估中秋節後蔬菜供應充裕。該署將密切監控市場供需及價格情形,視市場到貨數量及價格,適時採取蔬菜調節措施,請消費者放心。
◆ 宜蘭臨時停課 家長罵翻了
【聯合晚報╱記者吳淑君/宜蘭報導】2009.10.05
芭瑪颱風和東北季風帶來大豪雨,宜蘭雨量上修到1200毫米,昨晚宜蘭風雨交加,宜蘭縣長呂國華今天早上8時緊急布,下午全縣國中小全面停課,是否停班由各鄉鎮市長視雨量、風速決定,結果除了宜蘭市、羅東鎮、頭城鎮要上班外,其餘9鄉鎮都決定停班,但沒多久又決定全縣12鄉鎮市均停止上班。對要不要上班版本一變再變變,搞得不少民眾不知所措。
由於下午停課宣布來得突然,很多老師、家長都罵聲連連,認為今天一早風大雨大,出門都有困難,這種天氣早該停課,當孩子冒著風雨好不容易到了學校,又宣佈下午停課,真是折騰人,特別是有工作的家長,下午小孩不上課該怎麼辦?
呂國華表示,家長如果無法在中午接回孩子,可先安置在學校,直到家長下班,或由學校派車將孩子送回家,交通費用縣府埋單。宜蘭縣政府人事處也表示,公教人員若有國中以下孩子停課,夫妻其中一人可以報備停止辦公,回家照顧孩子。
宜蘭三星鄉和冬山鄉昨晚就因豪大雨傳出多處淹水災情,連夜撤離50多戶,因豪雨持續,冬山鄉率先宣布今天早上停班停課,三星鄉則是停課。呂國華早上到冬山鄉勘災,擔心豪雨成災,8點打電話給在宜蘭縣災害應變中心待命的代理指揮官陳源發,宣佈下午全面停課。
「下午停課,叫孩子怎麼回家?」「叫在上班的家長怎麼來接孩子?」「要學校派車送孩子回去,那先買輛交通車啊!」面對突然的停課決定,很多家長都不知所措,罵聲連連。不少通勤到台北工作的家長,聽到宜蘭下午停課新聞,更急得打電話到災害應變中心,讓中心電話塞爆了。
※ 相關報導:
* 停班停課一國多制? 吳揆:中央會建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176445.shtml
解除陸警不代表颱風結束 北東仍須留意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2884+132009100601762,00.html
中廣新聞/姚愛真報導 2009-10-06
氣象局在昨天晚上十一點三十分解除芭瑪颱風的陸上颱風警報,不過也提醒大家,這並不代表颱風已經不影響了,只是芭瑪颱風往南移動,台灣脫離暴風圈籠罩範圍,然而受到東北風和芭瑪颱風外圍環流的共伴影響,今天在降雨最多的東北部及東部仍將有局部性大豪雨或超大豪雨發生,北部、東南部和恆春有局部性豪雨或大豪雨,中南部山區也還是都會有局部性大雨或豪雨,提醒大家還是不要掉以輕心,尤其是在東北部和東部,到目前為止都已經降下超大豪雨,台北也有大豪雨,今明兩天的雨量再累積下去,還是會加重災損,大家還是要做好準備。
隨著鋒面雲系更往東移,芭瑪颱風也逐漸往南南東方前進,目前整個共伴環流所引起的雨帶已有略微往東偏的趨勢,今天清晨台北降雨已逐漸緩和。然而降雨及災損最嚴重的宜蘭,目前還是有明顯雨勢,預計今天降雨最大的地方仍將出現在東半部,尤其以宜蘭和花蓮的雨勢最大。氣象局預計這次芭瑪颱風的影響將將持續到明天,不過秋颱的特性就是變化多端,預報困難度相當高,提醒您未到颱風真正遠離或消散的最後一刻,都不要太過於鬆懈,還是要隨時留意最新的颱風及降雨消息。
隨著東北風增強和降雨的影響,今天許多地方清晨的溫度都不到二十四度,有明顯偏涼的感覺,提醒您今天出門還是要記得多搭件薄外套保暖,明天起中部以北和東北部溫度還將下降到只有二十一度左右。而連續幾天的降雨,各地溼度也都明顯偏高,物品容易發黴,提醒您要留意室內的除溼。
◆ 土石流紅色警戒解除 農損近6000萬元
中央社 2009.10.06
行政院農委會今晚解除芭瑪颱風土石流潛勢溪流紅色警戒,僅餘 6條黃色警戒,農業產業損失新台幣2825萬元、農業設施損失3170萬元,合計5995萬元。
芭瑪颱風遠離,農委會晚間 8時解除土石流紅色警戒,僅餘宜蘭縣寒溪村及復興等仍有 6條溪流列入土石流黃色警戒。不過,由於雨已停止,農委會最快今夜11時解除黃色警戒。
至於農業損失方面,農委會說明,農林漁牧產業損失合計2825萬元,其中,農作物估計損失1756萬元,合計農作物被害面積151公頃,損害程度50%,換算無收穫面積75公頃,受損作物以青蔥浸水折損較為嚴重。
農林漁牧業民間設施損失合計3170萬元,包括畜禽設施1800萬元及農田設施損失1370萬元。
※ 相關報導:
* 這次芭瑪颱風過關 但未來呢?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2+112009100600392,00.html
◆ 人事局:單日降雨350毫米 達停班課標準
中央社╱2009.10.06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長吳泰成今天說,各縣市因應單日雨量是否放假標準不同,但基本上是350毫米;只要達相關標準,就能停班停課。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盧秀燕上午在立法院質詢表示,宜蘭縣昨天因應颱風是否放假,引發爭議,但世界上有制度國家,並非只有「風力」一項放假標準,有的國家還列入雨量、氣溫等標準。因此,她建議中央應訂定雨量標準,而且可以訂嚴一點。
吳泰成答詢說,雨量部分各縣市不同,但基本上是單日350毫米。盧秀燕追問,是指下到350毫米就停班停課嗎?吳泰成回應「是的」。
行政院長吳敦義說,除將氣溫列為放假標準,他略有保留外,對盧秀燕提出的完全同意。以前擔任南投縣長時,只有風力標準可參考,也曾放錯過假,但比例比較少。
吳敦義認為,以南投縣為例,颱風來時可能山區雨勢很大,造成土石流與斷橋,所以信義鄉有可能停班停課,但其他12個鄉鎮都上班上課。因此,遇到這種狀況,應增加雨量與土石流潛勢區考量,各種資訊都要匯整正確研判。
他表示,但若考慮由中央來處理是否放假,可能照顧不了。例如高雄縣也很大,山區與平地狀況可能不同,依現制由地方政府處理,可能較有因地制宜之效。
【聯合晚報╱記者邱珮瑜/即時報導】
國民黨立委盧秀燕上午在立法院院會質詢時表示,國內放假標準應隨氣候變遷與時並進,除了現有風力標準外,應增加雨量與氣溫停班停課標準,人事行政局局長吳泰成答詢時指出,目前已有雨量標準,雖各縣市標準不同,基本上以350毫米為準,各縣市政府即可決定停班停課與否。
※ 相關報導:
* 救災輪值人力無效率 江宜樺砲轟高級文官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2884+132009100601948,00.html
高地梯田 菲原民的防災智慧
【聯合報╱劉炯錫/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總幹事(台東市)】2009.10.07
最近菲律賓北呂宋島多災多難,但在其深山高地的原住民村莊卻沒什麼災害,為什麼?九月下旬,我陪同南島社區大學青年工作團前往海拔約一千五百公尺的巴拿威鄉(Banaue)交流,發現他們有趨吉避凶的傳統智慧,值得分享給國人。
根據考古推測,巴拿威鄉水稻梯田已有兩千年歷史,綿延有致的水稻梯田景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現在村民仍遵循大自然法則與習慣法,山腰以下至溪谷間的山腹多為梯田;村莊多建在寬厚的山嶺線,錯落於樹林之間;山腰以上的山腹與嶺線則幾乎全是森林,由家族所有,提供薪材與建材之外,也兼顧涵養水源,並密切注意土壤沖蝕,舉例而言,要注意大樹的死亡,因其根系腐爛後所形成的孔洞常使雨水滲入土壤,導致崩塌。
這裡廿、卅歲的青年都已有自建或協建房子的經驗,有時因為土地有限,或為了交通之便,他們選在公路兩側蓋房子,這是有危險性的,因為公路切過山坡時會破壞原有的穩定狀態,很容易造成崩塌。但他們混用傳統知識與現代技術來克服問題,首先是蓋房子前,要先找到夠穩固的地基,下挖土壤約五至十公尺,有時甚至二、卅公尺才碰到岩盤或巨石,然後在此地基上建構至少四根鋼筋水泥柱來撐起房子的底座,再將底座以數根鋼筋水泥橫梁固定於山坡土壤裡的岩石上或人工水泥塊上。
這樣還不夠,為了防止地基陷落,從地基往下到公路、溪床或平台間,需要砌石並做出多層的梯田,每層需約五公尺高、五公尺長;而為了防止上方的土石流衝擊到房子,至少要闢出三階梯田。這些梯田平常可種菜、芋頭、秧苗等,一旦發生土石流,有緩衝區的功能,土石流通常僅停留在一、二層,即使土石流夠大而越過三階梯田,也多從房屋下方的柱子空隙流過,養在屋下的家禽家畜可能遭殃,但房屋常可無恙。
再周延的設計與堅固的工事仍然會因為主人的疏失而漸漸崩毀,要經常檢查蚯蚓的活動,一公分粗、卅公分長的大蚯蚓在土裡鑽來鑽去,將讓雨水容易滲入土壤,若不抑制,梯田石牆也會垮掉。樹木根系對房屋地基與梁柱的作用,以及樹大招風而斷、倒的破壞力均不容小覤。部落有男女會館稱為「agamang」,兼有文化學校、勤務換工、急難救助及聚會場所等功能,懶惰不修繕梯田與房舍或破壞環境的人常會被大眾議論,這樣使得以社區為基礎的維生與防災體系得以有效運轉千百年。
◆ 雙颱夾擊 菲國災難狀態可能長達1年
中央社 2009.10.07
菲律賓最近遭遇兩大颱風夾擊,人命傷亡及財產損失慘重,總統府已宣佈全國進入災難狀態,有可能維持至少一年,以利政府有力管控災後秩序。
雙颱夾擊截至昨日造成84億披索(約新台幣58億元)的損失,價值60億披索的農作物毀於大水,帶來明年上半年缺糧的可能性,總統雅羅育於9月26日宣佈全國進入災難狀態,這是菲律賓首度因氣候干擾而作此措施。
馬拉坎南宮(總統府)副發言人高利茲(AnthonyGolez)在記者會上說,根據相關法令,災難狀態自宣佈日開始效期可達1至2年,待情況恢復正常後可自動解除,當局沒有必要再做進一步的宣佈。
他說,中央政府擁有20億披索的緊急基金,而地方政府相應預算總計200億披索,可用於購買災民補給品及救災器材,有關重建工程的招標可在「特殊條件」下進行,以便快速取得結果。
災難狀態宣佈之後,貿工部開始監管民生用品、建築材料、汽車零件暨維修、乃至於喪葬服務的價格,截至昨日至少50家哄抬物價商號的負責人被捕。
然而,菲律賓因曾實施戒嚴,加上明年將總統大選,坊間擔心無限期的災難狀態可能造成緊急權力被濫用,甚至成為變相的戒嚴。
對此,高利茲回應,國會或地方政府可在特定條件下解除災難狀態,將視災情控制及災區重建的進度而定。
菲律賓每年平均遭20場颱風襲擊,氣象當局預料,今年還會面臨至少5場颱風的威脅,高利茲說,在災難狀態之下,當局可在面臨大規模災難時執行警察力,包括強制撤離災區民眾。
氣象局預報主任請退 吳德榮:台灣理盲又濫情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2909+112009100800061,00.html
【李宗祐、林如昕/台北報導】2009-10-08 中國時報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決心退休,外傳是監察院的糾正和約談讓他萌生退意。「氣象局再怎麼努力、報得再準,結果還是挨罵,有我跟沒有我都一樣!」吳德榮昨日談到十一月初要離開三十年預報工作的心情時說:「決定退休的原因就是我看開了、也看不開,現在環境就是玩不下去了!」
對於監察院的約談,吳德榮無奈地說:「這不是主因,而是很多事情碰在一起。簡單講,我們的社會理盲又濫情,再怎麼宣導也沒用。」
他說,現在還再講颱風警報期間氣象局上修幾次雨量預測,「我如果不修,不是怠忽職守嗎?」他強調,隨著颱風最新動態修改雨量預測是正常的預報程序,媒體卻一再擴大渲染,質疑氣象局預報不準。全世界只有台灣敢做颱風降雨預測,大家卻硬逼氣象局要報很準、不能修改,對氣象局不公平。
氣象局長辛在勤惋惜地表示,八月底看到吳德榮的退休申請時,「我說不准,直接退給他!但隔兩天又送上來,我壓著,他就每天來逼著我簽。」
吳德榮笑說,雖然說已經看開了,但要離開三十年的預報工作,心情還是沒法立刻平復,現在沒想過退休後要做什麼。會不會到電視台當氣象主播?他說「暫不考慮。」
提出糾正案的監委高鳳仙對此表示遺憾。她強調,從去年卡玫基颱風到今年莫拉克颱風,氣象局預報的確有瑕疵,偏重路徑和風力預測,直到芭瑪颱風才看到氣象局不斷針對雨量提出修正與警告。(系列報導,詳見網站)
◆ 吳德榮提前退休 告別氣象局
自由時報 2009.10.08
〔記者林嘉琪、林毅璋/台北報導〕台灣才剛脫離芭瑪、米勒雙颱威脅,在氣象局服務三十多年的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申請提前退休獲准,十一月二日正式退休,工作由氣象局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暫代。
傳監院調查後萌生退意
據了解,外界對於氣象預報的要求及批評,再加上監察院調查與糾正,是讓五十六歲的吳德榮萌生退意的原因。林秀雯表示,吳德榮是位有三十幾年經驗的氣象預報好手,也熱愛氣象工作,大學還有「氣象王子」之稱,現在他退休,感覺氣象局就像少了位尖兵。
計畫提前退休,吳德榮保密到家,退休公文已到銓敘部,成了公開消息,同事在芭瑪襲台期間得知後非常驚訝。林秀雯問過他未來生涯規劃,沒聽說他要去學校教書、到氣象顧問公司工作或是到電視台,吳德榮告訴她:「就是想要退休養老。」
吳德榮昨晚就和朋友聚會吃消夜,到家時已喝醉。吳太太只說謝謝外界關心,並說家人都很支持他的決定。
氣象局長:國家損失
氣象局長辛在勤表示,外界對於颱風預報不準的批評,確實會讓第一線預報人員感到沮喪,吳德榮擁有三十年的預報功力,現在突然從國家氣象體系抽離,不只是氣象局的損失,也是國家損失。
對於吳德榮疑似因專業受到質疑而提早退休,監院秘書長陳豐義回應,監委僅是依據國家所賦予的職權而進行調查。
曾先後在卡玫基颱風與莫拉克颱風中調查氣象局有無預報疏失的監委高鳳仙說,她對於吳德榮的離開感到遺憾,並無苛責之意。高認為,氣象局確實有疏失,但有無嚴重到下台的程度,監委之間尚未達成共識。
監委對吳離職感到遺憾
參與調查此案的監委程仁宏則不以為然說,雖然每個官員被約詢後的感受都不一樣,但若所有的官員在被約詢後就離開工作,並不恰當;監委余騰芳則表示,吳的辭職對於監院調查八八水災中氣象局預報疏失一案不會有任何影響,「一切都還是依法行事」。
※ 相關報導:
* 氣象預報第一把 吳德榮提早退休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182088.shtml
◆ 風災遇母喪 氣象先生堅守崗位
【李宗祐/人物側寫】2009-10-08 中國時報
在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裡,大家都叫他「吳老大」;在氣象學界,人人都知道他有「氣象癌」,捱到警報解除才奔母喪。如今,有「氣象癌」的吳德榮,突然決定要退休,中央氣象局和氣象學界都很訝異;甚至有預報員聽到這個消息,難過地哭了。
八月八日,莫拉克颱風引發台灣最近半世紀最慘重暴雨災情,負責看老天爺臉色的氣象局又成為眾矢之的,還被馬英九總統質疑預報失準。但外界不知道,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當時逢母喪,卻依舊堅守崗位,日以繼夜坐鎮預報中心。直至八月十日颱風警報解除後,才請假返家,籌辦母親的告別式。
他有氣象癌 率團隊盯颱風
莫拉克並非吳德榮服喪期間面對的第一個侵台颱風。他高齡百歲的母親七月十四日壽終正寢時,隔兩天就碰到今年第六號颱風莫拉菲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形成,並朝台灣海峽南部逼近。吳德榮研判很可能對台灣構成威脅,顧不得守喪期間,依舊到氣象局帶領預報團隊緊盯莫拉菲颱風動態,廿四小時坐鎮,七月十八日颱風警報解除,才返家處理母喪。
賣命還被嫌 老兵情何以堪
只是,他完全沒想到,自己領導的預報團隊連續四天四夜不眠不休緊盯莫拉克動態,隨時提供最新訊息給防救災單位和國人作為防颱參考,最後還被怪罪預報失準。對這位氣象老兵而言,真是情何以堪。
官員形容,「他就像得了『氣象癌』一樣,從進入氣象局當預報員開始,別人下班就回家了,他還留在預報中心研判氣象圖,數十年如一日。他對氣象預報的熱愛,已到無可救藥的地步!」只是大家沒想到,這次他真的被外在環境弄累了。
◆ 預報30年吳德榮退休 氣象局嘆國家損失
中央社 2009.10.07
芭瑪颱風遠離台灣,投身氣象預報30年的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也辦退休。氣象局局長辛在勤表示,氣象預報重經驗和傳承,吳德榮的退休是國家損失。
吳德榮8月底提出退休申請,時間點正是莫拉克颱風過後。其實,他這幾年對天氣預報大環境愈來愈有無力感,莫拉克颱風造成88水災,外界責怪氣象局降雨預報不準,吳德榮深感專業遭踐踏,決定求去。
此外,他也不能接受媒體對氣象預報斷章取義,沒有將氣象局提供的資料說清楚,或擅下評論、誇大不實,但最後被認為有錯都是氣象局。
莫拉克颱風期間,電視台不斷播放美國CNN颱風預報比氣象局準,更讓吳德榮感慨,大家願意相信國外媒體,卻不相信氣象局的專業。
從事氣象預報30年,吳德榮一再強調預報一定有誤差,多年來雖一再解釋,但發現所有誤差好像都是氣象局的錯,問題重複發生,且情形愈來嚴重,有個性的他不想屈就大環境,決定選擇離開。
吳德榮自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系畢業後,一頭栽進氣象預報工作,韋恩、象神、敏督利、納莉等怪颱預報,無役不與。辛在勤與氣象局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說,「他絕對是台灣氣象預報的第一把交椅」。
辛在勤說,「科學數據沒有絕對值,只有相對值」,同樣的觀察、實驗,操作環境稍有不同,都有可能出現天差地遠的數字,更何況是變數更多的大氣環境;「機器是死的,需要靠人解讀,解讀需要靠經驗,吳德榮是最有經驗的人」。
林秀雯說,「氣象預報其實很像醫生開刀,開刀次數愈多,執刀就愈有自信,氣象預報也一樣」。與吳德榮共事25年,林秀雯說,「吳德榮其實是她實務界的老師」。
林秀雯說,地球有2/3面積是海洋,要預報天氣,首先要知道現在的天氣狀況,而海洋上的資料取得是有難度的,最難的是「就算取得所有資料,預報也會有誤差」;台灣的氣象預報近年預報颱風準確度已不輸美、日,「吳德榮30年的功力對氣象局絕對是加分」。
以芭瑪颱風為例,早在米勒颱風與芭瑪颱風相距還有2500公里時,氣象局就預測會發生雙颱相互作用的「藤原效應」,時機點就在米勒颱風逼近東經30度線時,芭瑪不是被牽引東進、就是被逼轉向南,但當時不少學者認為「發生機會微乎其微」。事實證明,氣象局的預測是對的,主導預報的就是吳德榮。
※ 相關報導:
* 吳德榮堅辭 吳揆開口留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182921.shtml
◆ 恩師:積陰德的工作 不能退!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09.10.08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遞出辭呈,要提早退休。他念台大研究所時的指導教授、台大副校長陳泰然今天對他溫情喊話:「不能退,也不該退!」
吳德榮是台大大氣研究所第一屆的畢業生,陳泰然是他的指導教授,師生情誼二、三十年。陳泰然今天肯定的說,吳德榮氣象預報的功力,「打通任督二脈」,臻至「爐火純青」,「亞洲無人能出其右」,台灣面臨氣候變遷越來越劇烈,非常需要像吳德榮這樣的人才。
雖然外界有責難、監察院在調查,陳泰然今天更苦口婆心勸這位得意門生,「要把批評當作鍛鍊,讓自己變得更厲害!」
外界批評氣象局預測莫拉克颱風不準,陳泰然很不以然說,CNN也是看了吳德榮的預報來做預報,台灣地區氣象的變化,沒有人比吳德榮更厲害,因為氣象已是他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 。
陳泰然說,氣象預報是「積陰德」的工作,是一份「社會責任」,台灣正面臨氣象變遷越來越激烈的時候,需要像吳德榮這樣專業的氣象專家,這麼年輕、這麼優秀的人才,不能退休。
※ 相關報導:
* 氣象預報為什麼會不準?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7&f_SUB_ID=234&f_ART_ID=214643
2週連2颱 菲逾540人罹難
自由時報 2009.10.10
〔編譯羅彥傑/綜合九日外電報導〕菲律賓北部長達兩週因颱風與豪雨,在山區引發約一百起土石流,摧毀許多村莊與家園,許多城鎮淹水高度相當於人的頸部,龐加辛南省甚至因水壩洩洪而成為「水鄉澤國」。截至九日為止,因這些破紀錄的颱風而罹難的人數已超過五百四十人。
面臨四十年來 最大水患
自九月二十六日的凱莎娜颱風造成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市內與周邊地區近三百人喪生後,兩週之內接踵而來的颱風讓菲國面臨四十年來最大水患。由於過去一週帶來豪雨的芭瑪颱風仍持續在呂宋島外海盤旋,這起天災尚無緩和跡象。
土石流最嚴重的地區在窮鄉僻壤的本蓋特省,已證實五個城市共一百二十人喪命。救難人員九日冒著土石流與傾盆大雨,清理沿著科地耶拉山脈的本蓋特省與山區省的山區道路,並尋獲因土石流淹沒身亡的一百六十多具屍體。這兩個省位在首都馬尼拉以北二百公里處。
土石流封鎖了科地耶拉山脈核心的碧瑤市聯外道路。現在能到達這個與世隔絕的山區城市的唯一辦法,是透過步行,軍方直升機與橡皮艇則分別因颱風與水勢湍急等因素而無法派上用場。菲律賓救災署發言人托瑞斯說:「我們現階段的重點在救援。科地耶拉地區的雨下不停。」
龐加辛南省內 六成泡水
菲律賓當地官員表示,主島呂宋島山區在八日一夜之間及九日,因雨勢過大而引發一連串土石流,至少有一百八十一人喪生。同時,呂宋島中部下游的農耕平原遭到洪水淹沒,由於山區水壩無法承載如此大量的雨水,迫使當局下令開啟五座水壩的閘門,以致淹水高度達到兩層樓高。龐加辛南省阿格諾河沿岸四十六個城鎮,有三十個泡在水中,相當於全省六成土地洪水氾濫成災。
從人口兩百五十萬人的龐加辛南省到西南部省分遭土石流重創的農耕地,處處可見民眾受困屋頂等候救援,這種危險的景象與兩週前的馬尼拉類似。
菲律賓國家災難協調理事會執行官拉邦薩說:「本地區的雨量是史無前例。我們毫無疑問無力招架,但我們盡最大努力來救災。」
宜蘭冬山三星....超大豪雨氣象局也傻眼!
【中廣新聞/董媛瑜】2009-10-12
中央氣象局今天下午再度提升豪雨警戒,宜蘭「局部地區」在沒有颱風的侵襲之下,連續第二天出現超大豪雨!當地居民一週內連續淹水兩次!對此,被迫多次修正豪雨特報的氣象局承認:很難「提前」做出準確的雨量預警。
至於形成的原因,氣象局表示:可能是北方的東北季風與南方的東南風,在東北角外海產生「風向輻合」效應,導致對流雲不斷在當地消消長長,豪雨不斷。過去也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東北季風「異常降水」,但每次的成因都不完全相同。
好不容易送走了難搞的芭瑪颱風,氣象局一點都沒料到,國慶雙十假期,出現了幾乎與颱風侵襲沒有太大差別的超大豪雨,降雨的規模也逼著氣象局不斷上修雨量警戒,從週六白天的豪雨,晚上的大豪雨,到了週日中午,降雨量已經超過300毫米,緊急上修到超大豪雨,週一上午原本以為降雨稍緩,但到了下午,雨量又超過的300毫米,氣象局也就只好硬著頭皮,重新修正雨量警戒為超大豪雨,到週一傍晚為止,宜蘭冬山鄉寒溪三天的累計雨量達到一千毫米!
雨勢驚人,但同樣位在宜蘭山區的太平山,三天的累計雨量卻只有60毫米左右!為何同樣都是宜蘭,降雨量卻呈現如此大的變化?驚人的雨勢,為何單單對準三星,冬山以及部分的大同鄉?
對此,氣象局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承認:氣象局對於這一波豪雨背後的成因,瞭解有限,週日的降雨還有芭瑪的外圍雲系,向北送到東北部外海,與東北季風產生「某種程度」的共伴效應。但是,到了週一,預期芭瑪已經遠離,「為何」大雨還是不斷?
林秀雯說:分析台灣周邊的環境,北方的東北風與南方的東南風,兩股勢力不斷在宜蘭外海產生「風向輻合」,結果在宜蘭的部分鄉鎮,帶來持續性的對流,降水回波幾乎都沒有離開,並且有「原地持續發展」的特殊現象。以往在民國92年及95年,蘇澳地區有兩次「非颱風」因素的降雨,也都是東北季風環境下出現,單日降雨分別有400~500毫米。
因為對背後的成因瞭解不多,因此很難準確的預估降雨的強度及時間。
林秀雯說:預估未來幾天,產生降雨的不穩定天氣條件,始終都存在,東北部,東半部地區,北部山區都要注意,特別是雨水已經超量的鄉鎮,承受降雨的能力都大幅下降,還是要慎防豪雨成災。
◆ 宜蘭雨下不停 警戒從大豪雨變超大豪雨
中央社 2009.10.12
宜蘭地區雨下不停,中央氣象局今天下午持續發布豪雨特報,但東北部地區的警戒從大豪雨變超大豪雨。
氣象局原本預測今天東北部地區只有大豪雨,不過,宜蘭地區降雨一直沒停過,今天0時到下午3時,冬山、東澳及蘇澳累積雨量都已超過200 毫米大豪雨標準,冬山已達286毫米,氣象局提升豪雨警戒。
氣象局統計,從10日下午發布東北部大雨特報到今天下午3時,宜蘭冬山累積雨量已高達950毫米,相當可觀。
氣象局也持續對北部山區及東部發布豪雨特報,今天花蓮秀林鄉也有出現豪雨,台北縣雙溪、平溪、瑞芳、貢寮有大雨。
◆ 山區連日大雨 蘇花和仁明隧道段嚴重坍方
中央社 2009.10.12
花蓮地區從10月10日起持續降雨,蘇花公路和中山區累積雨量達478毫米,導致和仁明隧道路段今天上午發生嚴重坍方,連公路局花蓮工務段也無法評估何時可搶通。
花蓮地區10月10日起出現連續大雨情形,雨勢至今天上午雖然減緩,但據花蓮氣象站的雨量監測顯示,從10月10日0時起至今天上午10時止,和中山區累積雨量達478毫米,平地累積雨量也達280毫米。
蘇花公路山區日前受到芭瑪颱風外圍環流雨勢的沖刷,在清水、和仁、南澳等多處路段發生嚴重坍方,經公路單位全力搶修後原已搶通單線,但這 3天連續大雨,本來就已不穩定的邊坡,再度發生坍方,尤其是在165.8K和仁明隧道路段坍方的情形最嚴重。
公路局花蓮工務段表示,和仁明隧道坍落的土石量非常大,隧道遭嚴重掩埋,只剩5根支柱露出,道路交通已完全中斷,因坍方規模實在太大,無法評估何時才能搶通。
◆ 大雨下不停 水淹宜蘭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09.10.12
南北兩樣情!國慶假期南台灣高溫炎熱,東北部、東部卻是大雨一直下,宜蘭還有部分地區泡在水裡,有民眾被迫撤離。中央氣象局今天持續發布豪雨特報,東北部、東部有豪雨或大豪雨發生的機率,未來兩天到三天的天氣不穩定,還是會下大雨。明晚東北季風增強,未來一周天氣都不好。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羅雅尹表示,由於北方的東北季風一直持續,加上芭瑪颱風過去兩天沿著南海移到海南島,把暖濕空氣帶到台灣,冷暖空氣交會產生劇烈對流,迎風面的宜蘭和花蓮北端因地形效應,降下大雨。
根據氣象局的監測資料顯示,這波降雨集中在東北部,從上周六到今天中午為止,宜蘭縣冬山鄉累積雨量已超過850毫米、宜蘭縣南澳鄉也達到728毫米;宜蘭三星鄉羅東鎮的累積雨量也超過500毫米,花蓮縣秀林鄉500毫米,雨勢相當驚人。
大雨下不停,宜蘭部分地區泡在水裡,居民苦不堪言。羅雅尹說,今天東北部、東部的雨勢雖沒有昨天強,但還是有機會發生大豪雨,北部山區也會出現局部性大雨或豪雨,民眾應留意。
宜蘭豪大雨 「東風倒槽」效應示意圖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2963+112009101300566,00.html
【中時電子報】2009-10-13
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周仲島認為,芭瑪距離台灣相當遙遠,共伴效應不明顯。宜蘭平原的超大豪雨應該與位於台灣西南邊的芭瑪,以及距離台灣東南方約二千公里的尼伯特颱風,在東經一三○度到一四○度之間形成「東風倒槽」,源源不斷輸送暖濕空氣,與東北季風交互作用有關。周仲島指出,「東風倒槽」這麼穩定、且持續兩、三天的案例不多見,應跟宜蘭平原的特殊地形有些關係。
※ 相關報導:
* 宜蘭雨不停 冬山鄉長:恐怕完蛋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191679.shtml
◆ 最牛最龜 怪颱芭瑪還活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190655.shtml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09.10.13
堪稱「史上最牛、最龜」的怪颱芭瑪,兩周來不但三度侵襲菲律賓,造成百年罕見水災,至今竟然仍「活著」,除了在宜蘭連下了兩個周末豪雨,昨天還登陸海南島。
宜蘭受到芭瑪外圍環流水氣、東北季風和對流雲系影響,連日豪雨,宜蘭冬山鄉的寒溪三天來下了一千多毫米雨,好像颱風根本沒走。
氣象局預估這兩天宜蘭下雨機率還是很高,到星期五才可能減緩,要慎防豪雨及土石流。
芭瑪颱風的行徑可謂史上最怪,芭瑪九月廿九日上午八時形成,十月三日先侵襲一次菲律賓,四日出海,在巴士海峽外海和另一個颱風米勒形成「藤原效應」,緩慢移動;五日開始「倒退嚕」,七日回頭再掃菲律賓一遍,九日暴風圈又再侵襲。它三進三出菲律賓,加上之前凱莎娜颱風的肆虐,讓菲國遭受嚴重水患,造成六百五十人死亡。
芭瑪颱風太牛了,如今還活得很生猛,在南海繞了快兩個星期,現正襲擊海南島。
氣象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解釋,芭瑪颱風外圍吹來的水氣和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加上對流雲系,宜蘭地區又位處迎風面,讓雲帶長期滯留、降雨量大。
林秀雯預測,這兩天台灣東部下雨機會很高,宜蘭縣冬山鄉、蘇澳鎮要嚴防大豪雨發生,雖然雨勢不見得會像周日那麼劇烈,但依舊可觀。
(路線圖詳見原站)
◆ 我助菲建氣象站 測颱更有利
【李宗祐/台北報導】2009-10-13 中國時報
菲律賓呂宋島將成為台灣觀測颱風的前哨站。國科會主委李羅權日前率團到馬尼拉參加「第二屆台菲部長科技合作會議」,我國將協助菲國在呂宋島建置十五座自動化氣象觀測站,並評估由我國在巴丹島建造氣象雷達站的可行性。
國科會強調,這項合作有助我國在颱風侵台前掌握更密集觀測資料,提升路徑和風雨預報準確率。
國科會國際合作處處長張慶瑞指出,三分之一以上的侵台颱風是從菲律賓(登陸菲國或經過菲國附近海域)撲向台灣,但颱風進入我國氣象雷達觀測網觀測範圍(台灣沿海四六○公里海域以內)前,因颱風在海面上移動、缺乏觀測資料,導致颱風路徑和風雨預報準確率仍有改善空間,「透過這個計畫,能讓我們擁有更多觀測資料。」
根據此次台菲部長級科技會議結論,我國將以廿八萬美元協助菲國在呂宋島北部、靠近台灣的地區建置十五座自動化氣象觀測站,一年內完成。氣象局主秘葉天降指出,從菲律賓撲向台灣的颱風在呂宋島附近時,氣象局目前僅能依賴衛星雲圖觀測,若能有實際觀測資料,對氣象局研判颱風結構和路徑幫助很大。
※ 助人助己
◆ 吳德榮確定走人 會當氣象局志工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2009.10.13
申請提早退休的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確定走人!交通部長毛治國昨天與吳德榮見面懇談,在吳德榮的堅持下,毛治國表示「尊重他!」但「氣象局還是他的家」,吳德榮會繼續當氣象局志工,讓預報經驗傳承不中斷。
毛治國表示,吳德榮對提早退休非常堅持,經過一番懇談,決定尊重他的決定。但吳德榮也告訴毛治國,會把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也願意當氣象局志工,絕對不會讓氣象預經驗傳承中斷。
毛治國說,社會大眾對氣象預報有很多期待,有些已經超過現有的能力,交通部會盡量協助氣象局解決。
經歷過近兩年的颱風災情,毛治國表示,他已經建議未來中央防災中心的災情預警,結合氣象局雨量預估、實際降雨觀測、水情資料、土石流預警,訂出一套SOP。
盧碧變中颱 下周防豪雨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09.10.17
陽光好不容易露臉,下周天氣又恐有變化!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年第20號颱風盧碧今天清晨增強為中颱,且有繼續增強的趨勢;下周二起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下周三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山區、東半部民眾要嚴防豪雨。
氣象局預報員王耀華表示,盧碧今天上午的位置在恆春鵝鸞鼻東南東方1500公里海面,由於北方有鋒面,且太平洋高壓強,預估盧碧未來24小時的速度會減慢,以每小時9公里轉5公里,朝西北西方向行進,颱風中心會朝菲律賓北方通過。
王耀華說,隨著颱風逐漸靠近,下周二開始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東半部以及恆春半島都會開始下雨。下周三東北季風增強,與颱風外圍環流產生「共伴效應」,北部山區、東半部的雨勢會更大更明顯,民眾應盡量避免到山區活動。
下周變天,民眾可把握周末好天氣。王耀華指出,今明兩天天氣穩定,北部、東北部早晚較涼,東北部低溫22度,台北都會區23度;中南部日夜溫差大,高溫可達31度,低溫21度。
◆ 災後鼠尿病肆虐 菲國近100人染病亡
中央社 2009.10.17
凱莎娜、芭瑪雙颱襲菲大片面積淹水帶來後遺症,有超過1000人因長時間與污水接觸感染細螺旋體病,因病死亡人數截至15日已接近100人
細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細菌主要是透過動物尿液污染清水及土壤,進而傳染人類,潛伏期為10天左右,早期有高熱、全身酸痛、軟弱無力、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表淺淋巴結腫大等鉤體毒血症狀,中期可伴有肺出血等,菲國坊間俗稱「鼠尿病」。
凱莎娜颱風於9月26日橫掃呂宋島,8小時內帶來相當於1個月之多的雨量,首都馬尼拉與23個省暴雨成災,低窪地區水淹高達3樓,積水未退;隨後又來侵襲的芭瑪颱風,使得情況雪上加霜,也成為淹水地區細螺旋體病孕育的溫床。
災區數千萬民眾終日受困於骯髒積水,腦筋動得快的民眾以報廢冰箱、破門板當做克難小船載運民眾,但漫天叫價,部份民眾不甘被坑,寧願強行涉水出入,不料遭到細螺旋體細菌感染。
菲律賓衛生部資料顯示,呂宋島細螺旋體病例大多發生在10月的前15天之內,大部份集中於14日及15日,也就是在凱莎娜襲菲的兩週之後,根據公立醫院的數據,現有1027人臥病在床;大馬尼拉地區計有413人染病,以奎松市的122例為最多,馬尼拉市則有49例。
就整個呂宋島而言,已有89人因染上細螺旋體病而喪生,衛生部長杜克(Francisco T. Duque III)警告,大馬尼拉地區及週邊5省因積水未完全消退,有170萬名居民暴露在細螺旋體病菌的威脅之下,估計還會發生3800起病例,且死亡人數近日內還會增加。
衛生部已宣佈大馬尼拉地區3座村莊進入「爆發疫病」狀態,並撥出5000萬披索(約新台幣3450萬元)經費,今天開始在疫區進行宣導及施藥等防治工作。
盧碧颱風菲律賓命名 原意殘暴
中央社 2009.10.22
中度颱風盧碧路徑出現轉折,對台灣的影響還無法確定。盧碧是由菲律賓命名的颱風,原意「殘暴」。這個颱風是否真如其名?氣象局表示,颱風是否轉向及何時轉向是關鍵。
氣象局說,盧碧颱風目前仍在台灣東南東方海面向西南西移動,不過,速度已減慢。各種資料顯示,颱風未來可能會北轉,往東北方向移動。
氣象局研判,如果颱風北轉時間快一點,颱風會從離台灣較遠的東方海域通過,颱風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就會比較小,頂多降豪雨。
如果颱風未轉向,或到了菲律賓才轉向,東北季風與南方暖溼空氣的交互共伴作用就會很明顯,出現超大豪雨機率高。
根據氣象局最新颱風消息,盧碧颱風上午位置在橫春東南東約58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11公里轉8公里速度,朝西南西行進。
世界氣象組織決議,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名稱編列為140個,共分5組,每組28個。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
台灣因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沒有加入世界氣象組織(WMO),所以沒有參與颱風命名。
◆ 台東 懸浮微粒濃度新高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09.10.22
受盧碧颱風外圍雲系及東北季風影響,局部地區的空氣品質「沙很大」,台東地區昨天下午懸浮微粒濃度,曾一度高達每立方公尺2000微克,創今年新高。高屏地區有九個鄉鎮市,今天凌晨的懸浮粒濃度都超過200微克,今天中午以後,雲嘉南、高屏及花東地區臭氧濃度都會上升,且會持續好幾天,環保署提醒有氣喘疾病或對空氣品質敏感的族群,外出時多加注意防範。
台東地區懸浮微粒濃度再度破表,逼使台東縣環保局啟動卑南溪噴水設施,以減少揚塵,但效果不大。
雲嘉南的崙背、朴子、新營、善化等地區昨天也出揚塵現象,懸浮微粒濃度也超過每立方公尺500微克。今天凌晨1時起,大高雄的仁武、鳳山、大寮一直到屏東有九個鄉鎮市的懸浮微粒也都超過200微克。一般懸浮微粒濃度只要每立方公尺超過65微克,即屬不良程度。
環保署簡任技正張順欽表示,今天上午中部及雲嘉南、高屏地區的懸浮微粒都在100微克以上,花東地區更超過200微克,局部地區風沙滿天,預計中午以後,情況會更嚴重。且中午以後中部、雲嘉南及高屏的臭氧濃度也都超過100ppb。
吳德榮最後一役 盧碧路徑大敗老美 率先預報大轉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3079+132009102301259,00.html
【中廣新聞/彭群弼】2009-10-23
中颱盧碧的路徑出現戲劇性變化,背後負責操刀的,是即將退休的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週三下午,氣象局率先將預報路徑做大幅修正,預估中颱盧碧將出現戲劇性的大轉彎,從台灣東部外海遠離,威脅大為降低。一天之後,各國紛紛跟進,就連引用美軍資料的CNN,也報導各國路徑預測的差異。兩天之後,各國紛紛參照台灣的版本修正,就連美軍也在預報的文字資料中,提及路徑會轉向的趨勢。
事實上,芭瑪颱風也出現180度大轉彎,台灣也是領先。可惜,外界卻忽略台灣兩度在預報上領先。對此,吳德榮表示:數值資料雖然模擬出路徑可能調整,但調整的時機,需要人為的主觀判斷,經驗需要長期累積。
可能是公務員生涯最後一次預報颱風,即將退休,正在休長假的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這幾天都窩在氣象局看資料,參加預報討論會,並再度發揮「二枚腰」的功力,率先在週三下午,發佈路徑將大轉彎的調整。
原本各國的氣象機構都認為:盧碧颱風以偏西的路徑通過呂宋島北方陸地,進入南海,而吳德榮在週一,可能是最後一次為行政院長吳敦義簡報時,用的就是這個版本。
不過,秋天的颱風變數多,週三下午,吳德榮參照歐洲等幾個數值預報模式的資料之後,決定大幅修正盧碧的路徑,來一個超過九十度以上的大轉彎,從原本的向西,轉而往北修正,並進一步修正往東北,朝台灣東部外海通過遠離,如此一來,共伴豪雨威脅的時間以及強度,都會大幅減輕,甚至對於已經「連中三元」的菲律賓,更有著完全不同的結果,等於是盧碧到了門口卻不進門離開!
台灣修正之後,鄰近的香港也修正路線,但預期北轉的時間較早,至於包括韓國,美軍,菲律賓,中國大陸都持續原有路徑,週四開始,台灣媒體最喜歡參考的美國CNN有線電視新聞網,在天氣預報的片段中,氣象主播也仿效台灣媒體早年的做法,將各國的路徑都畫出來,強調「只有台灣」跟人家不一樣,路徑是「各奔東西」,美軍及菲律賓都堅持盧碧會造訪呂宋島。
一天之後,似乎各國的專家都紛紛閉嘴,並且參照台灣的預報模式修正,這也是繼芭瑪颱風之後,台灣再度於颱風路徑預報上領先他國。至於始終不願意修改的美軍,預報圖上,硬是讓盧碧颱風煞車,等在呂宋島北方近海,但文字預報資料裡,卻透露可能大轉彎的現象。被台灣媒體一度捧上天的外國媒體,不知這一回要如何自圓其說。但可以確定的是,「吳式預報」的領先,恐怕不是「超級」兩字可以形容。
對此,吳德榮低調表示:數值預報雖然提供了一些方向,但是需要人為主觀的判斷,特別是轉彎的時機,以及造成轉彎的外在環境的條件研判。台灣可以領先,預報經驗及能力的持續成長,恐怕比預報時搞噱頭,弄花俏來得更重要。
少了「吳式預報」的功力,未來氣象局的預報,是否只剩下跟電子媒體氣象美女主播一樣的口語化?有待觀察。(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颱風「米瑞內」形成 周日探13度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2009.10.28
今年第21號颱風「米瑞內」昨天下午形成。中央氣象局預測,米瑞內颱風將在周休假期侵襲菲律賓,外圍雲系周日開始影響台灣天氣,北部、東半部將轉為濕冷下雨天。
氣象局也提醒,周日晚上強烈東北季風南下,下周一起中部以北、東半部的天氣會明顯變冷。預估中部以北沿海空曠地區,晚上到清晨的低溫將下探13度,台北市也會降到15度,北部、東北部白天高溫也只有21到22度,民眾的厚外套、厚棉被,可以拿出來備用。
氣象局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說,未來輕颱米瑞內的速度會稍微減慢,但行進方向會穩定偏西往菲律賓,不會像盧碧颱風突然大轉彎。
今天到周六,除東北部、東部地區偶爾會下短暫雨,各地都是晴朗穩定的好天氣,中南部高溫都有30到31度,頗有秋老虎的味道。
周日開始天氣就會明續轉變,周日鋒面南下,北部、東半部開始下雨,周日晚上強烈東北季風南下,中部以北和東半部下周明顯轉冷。
◆ 中研院:強降雨增加率 聯國少估10倍
【李宗祐/台北報導】 2009-10-28 中國時報
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氣候變遷遠遠超過科學家原先預測。中央研究院參與國際環境變遷研究團隊分析全球溫度與強降雨變化趨勢發現,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氣候模式,嚴重低估全球升溫引發的強降雨增加頻率,落差竟超過十倍。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指出,上述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地球物理研究通訊》,國際間很多相關學者擔心,若真的落差十倍,等於全世界的模式都嚴重低估全球暖化引發的對流系統強度變化造成的影響。
我研究:升溫一度 頻率增110%
劉紹臣表示,這項研究由中研院、台大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完成,近年各國氣候學者已看到全球強降雨頻率出現增加趨勢,但無法確定與暖化有關,這項研究是全球首度把強降雨頻率增加與全球暖化的互動關係,以量化方式呈現。
研究團隊分析自一九七九年到二○○七年間的強降雨發生頻率變化發現,全球平均溫度每增加一度,強降雨發生頻率增加約一一○%,中強度降雨發生頻率則減少約二○%。但IPCC利用全球十一種氣候模式預測,全球平均溫度每增加一度,強降雨發生頻率約增加九%到一○%,兩者差別超過十倍。
劉紹臣強調,IPCC對全球氣候變遷可能造成影響的警告,都是靠這些模式算出來,「我們的研究顯示,IPCC的氣候災害風險評估少了十倍。」研究團隊認為,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後,勢必讓IPCC重新評估極端天氣變化的災害。
台灣受影響更鉅 減碳緩不濟急
劉紹臣指出,全球暖化對台灣強降雨的影響更大,全球溫度每增加一度,台灣強降雨頻率增加約一四○%,毛毛雨則減少約七○%。若依IPCC預測,全球溫度在二○○五年至二○三○年間會再升高○.七度,廿五年後台灣強降雨發生頻率再增加一倍。
他說:「我們是否有辦法控制這樣的災難,是很大的問題。」政府強調節能減碳恐怕是緩不濟急,全面檢討國土規畫政策才是當務之急,然而涉及敏感的政治問題,政府是否能展現改革決心,各界殷切期盼。
◆ 國際防災會議 因應颱風多變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台北報導】2009.10.28
莫拉克、芭瑪和「盧」了一周的盧碧颱風,行徑變化莫測,讓氣象專家跌破眼鏡,為因應日後全球暖化可能帶來災害型能的轉變,台北市消防局上午邀集國內、外學者專家召開「2009巨型颱洪災害防救國際研討會」,共同研討大臺北地區未來在面對巨型颱洪災害時的防救因應之道。
消防局長熊光華指出,莫拉克、芭瑪颱風雖未對大臺北地區造成重大災情,但台北市身為首善之都,是我國對外競爭的火車頭,因此為防患未然,針對莫拉克颱風來襲所暴露之應變缺失,北市府已積極研擬相關應變作為,並希望藉此國際研討會,汲取國外更多防救災新知和經驗,建立整體環境安全觀念。
這項研討會邀請美國防災專家和日本東京消防廳警防部特殊災害課等官員、學者,還有我國中央氣象局衛星中心課長張保亮及臺灣大學防救災學者顏清連、許銘熙、周仲島、林美聆等國內外專家學者發表論文,就巨型颱洪災害可能產生的災害防救組織、體制、法令、科技、救援等問題分組研討,以提供大臺北地區面對巨型颱洪災害的因應防處之道。
薩爾瓦多豪雨成災 爛泥衝進屋 124死60活埋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09.11.09
颶風艾達肆虐中美洲,繼5日在尼加拉瓜造成約1萬3000人流離失所後,8日襲擊薩爾瓦多,三天強風豪雨至少造成全境多處嚴重土石流,至少已有124人喪生、60人失蹤,約7000人家園被毀。
維拉帕茲鎮 大半鎮區淹掉
死亡人數可能上升,因為在首都聖薩爾瓦以東約50公里的維拉帕茲鎮,大雨在凌晨變強,到黎明時分,豪雨造成爛泥、巨石、樹幹從一座火山往下衝,在民眾還在睡夢之際淹掉山麓的大半鎮區。數百名工兵和警員在雨中奮力挖掘,希望救出埋在土石底下約60人。但重機械開不進災區,救援工作十分困難,有些石頭直徑達兩公尺。該鎮約有3000人口。
現時速160公里 撲向猶加敦半島
總部在邁阿密的美國「國家颶風中心」8日表示,艾達已升級為二級颶風,目前以每小時160公里風速向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前進。
艾達上周襲擊尼加拉瓜之後,尼國政府表示,希望能獲得440萬美元(台幣1億4000萬元)援款來救災。
薩爾瓦多已多日處於警戒狀態。艾達的尾巴和太平洋一個低氣壓系統結合,豪雨在薩國造成嚴重水患。薩國東部兩個地區受害特別大。在提培提坦地區,土石流和河水暴漲摧毀約30棟民宅。另外一大災區就是維拉帕茲鎮。
氣象單位預測,艾達在10日接近墨西哥灣後,威力可望開始減弱,但可能變成熱帶氣旋。
今年,聖嬰的海洋暖化效應帶來一個還算平靜的大西洋颶風季(6至11月),使加勒比海和美國東部得到一些解脫。包括艾達在內,2009年迄今只有三個颶風。
◆ 澳洲暴雨成災 仍有2百人失聯
民視 2009/11/08
澳洲新南威爾斯省,連下2天暴雨後,到處汪洋一片,目前積水已經開始消退,受困的5000人,陸續脫困,但仍有200人對外失聯,澳洲政府,已經宣佈當地為災區,並派出救援單位,協助災民清理家園。
暴雨一下,下了48小時,直到7日早上才停,平均500~350公釐的雨量,比起台灣88水災的3000公釐,雖然只是小巫見大巫,但已經把澳洲新南威爾斯中北部沿海,變成汪洋一片,從空中俯看下去,原本綠草如茵的田野,全都泡在水中,即使底盤高的貨櫃車,也扺擋不住暴漲水勢,半途拋錨,在洪水沖刷下,部份道路斷裂,雪梨與布里斯班間的道路交通中斷,還有乳牛受困水中,進退不得,一臉茫然。
目前新南威爾斯省中北部沿海,包括柏令根等城鎮,受困的5000人,在積水開始消退後,已經脫困,但仍有200人對外失聯,預料要到9日才能脫困,不過氣象局預測,8日下午還有更多陣雨、暴風雨來襲,災情恐怕難在短時間消除。(民視新聞黃文玲綜合報導)
預測颱風更準確 台菲將加強氣象合作
中央社 2009.12.16
台灣與菲律賓目前正研擬進一步氣象合作,由台灣在菲國架設15座自動化氣象觀測站,以及2部都卜勒氣象雷達,雙方將投入超過12億披索,相當於新台幣8億元。
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企劃官馬蒙(Roque L. Mamon Jr.)在一份報告上說,侵襲台灣的颱風多會先經過菲律賓,因此台菲雙方同意進行更深入的氣象合作。
馬蒙表示,台灣打算捐贈2部都卜勒氣象雷達(Doppler weather radar)給菲律賓氣象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正在考慮提供100萬美元的預算,以進行這項計畫的可行性調查。
MECO報告指出,都卜勒氣象雷達每部價值約4億元,可行性調查報告將於明年第2季開始進行,為期6個月,如果確認可行,預定雷達將架設於面對著太平洋的呂宋島東北部地區。
馬蒙補充,台灣在今年9月召開的台菲部長級科技合作會議上,也同意為菲律賓提供15座自動化氣象觀測站,價值將近1000萬元,這包括資料記錄器、資料調制解調器、太陽能供電系統、電腦工作站及應用軟體,以更有效的預測颱風動向及強度,菲律賓方面則負責提供架設場地以及維修費用。
都卜勒氣象雷達和15座自動化氣象觀測站所蒐集的天候數據,將由台灣與菲律賓作即時的分享,使雙方氣象當局更準確地預測颱風動向,並做好防範措施。
台灣中央氣象局現以4座都卜勒氣象雷達站,構成氣象觀測網,如果明年在菲架設2台,將可把台灣氣象觀測能力向南延伸數千公里。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