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2009.11.01
科學家宣稱,腳趾稍長、腿稍短的人,可能會跑得比較快。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Telegraph)報導,人體運動學專家皮亞查(Stephen Piazza)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發現讓他很驚訝,但是電腦模型顯示,較長的腳趾抓力較佳,而較短的腿則更有爆發力。人體運動學是研究人類動作的科學。
皮亞查說:「一切都和短跑衝刺開始有關,那是賽跑輸贏的關鍵。很長的腳趾能夠將腿部的力量轉移至地面,因而能加快跑速。」
皮亞查和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曾接到一位美式足球員的請求,希望皮亞查的團隊能幫助他增加移動速度。團隊因此對運動員的腿部研究產生了興趣。
於是他們從賓州大學召集了10位短跑選手,再另外找了10名身高、體重相似的普通受測者。
研究人員測量這些人腿部不同部位的長度,想要找出讓人跑得快的可能因素。
研究人員發現,短跑選手的腳趾都很大,平均有8.2公分長,而普通受測者的腳趾平均只有7.3公分長;也就是說,選手的腳趾比一般人平均長1公分。研究中,腳趾的大小是從蹠骨到腳趾甲末端的距離。
而短跑選手的小腿長度--也就是膝蓋到腳踝的距離--平均而言比非選手要短上2.5公分:選手的小腿長約41公分,普通受測者則為44公分。
皮亞查指出,長度差距雖小,影響卻很大。他把研究結果發表在「實驗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Experimental Biology)。
皮亞查說:「短跑選手在加速時,不但能產生更大衝力,較長的腳趾讓選手邁步時,足部和地面接觸時間較長,對地面施力的時間更長,因此能勝過其他跑者。」
「我們要承認,影響短跑表現的因素有很多,這點很重要。」
皮亞查和研究團隊也發現,從踝骨到跟腱(Achilles tendon)的距離也會影響跑速,短跑選手比一般人短25%。
◆ 女人 該不該脫掉高跟鞋?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18707
【元氣周報/文/譚興】2009/10/30
外電報導,致力維護各行業職工權益的英國工會,最近有新主張,他們把矛頭對準女性高跟鞋,要求男女員工穿上平等高度的鞋子。兩名女性工會代表認為,愈來愈多英國女性穿著10公分以上的「殺手級」高跟鞋上班,讓英國淪為足部疾病的重災區。
英公會要求:兩性穿著平權
提出這項動議的工會代表羅琳.瓊斯,來自英國足部疾病協會。她認為,女性銷售員、空服人員是備受高跟鞋威脅的高危險群,但同行的男性並沒有如此「痛苦」的著裝要求,分明是男女不平等。約有上千名工會代表認同瓊斯觀點,因為除了喜劇演員和變裝藝人,英國男性上班族不用穿高跟鞋。
女強人反對:職場上的武器
消息一出,卻引起許多女性反對,而且不乏政商名人。英國保守黨女議員多麗斯就是其中一位。身材嬌小的她說:「政治圈多是男性主導,他們天生具備殺戮本性,我需要穿上『殺手級』的高跟鞋與他們抗衡。」有人甚至說:「我寧願在工作場合放棄電腦,也不願放棄高跟鞋。」
美麗的推手 健康的殺手
高跟鞋之所以與性感連結,可能就是女性穿上高跟鞋後,腿部線條優美,身影婀娜多姿。鞋跟高了,重心一改變,踮起腳尖走路時,必須抬頭挺胸,姿態自然挺拔有精神。
但也因為如此,高跟鞋美則美矣,完全不符合人體功學,難怪英國工會說高跟鞋是女性健康的殺手。
超過一吋高 心情易暴躁
三軍總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良城指出,長期踮腳走路,使力量集中於腳尖,容易使大腳趾外翻、腳踝扭傷,足底疼痛,還有人下背痛。
過去也有研究顯示,只要鞋跟超過一吋,也就是2.5公分以上,穿鞋舒適度就大受影響,進一步影響穿鞋人的心情,讓人脾氣暴躁。
鞋不合腳 英4成女人照買
不過,寧願足下受苦,也要愛美。英國足部疾病協會調查,10個英國女人裡,有4人承認,為了追求時髦,她們明知道鞋子不合腳也會購買。如此導致的後果便是,英國足部疾病協會統計,英國女性每年因下肢和足部疾病所請的病假天數,高達200萬天,200萬天能為社會貢獻3億英鎊的經濟效益。
英國工會代表強調,他們不是要女性徹底放棄高跟鞋,而是希望她們在工作場合盡量不要穿高跟鞋。
擺脫纏足 別再虐待雙足
足下風情展現女人性感,但高跟鞋卻讓足部受苦。21世紀的姊姊妹妹也許不用把高跟鞋當作違禁品,但應切記,性感有多元定義,既然已經走出纏足的命運,別再虐待自己的雙足,只要有自信,藍白拖也能穿出性感,只是可能無法穿去上班。(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 相關報導︰
* 人類與紅毛猩猩比較親
* 科學家證明人們迷路時會繞圈走
* 生物玻璃如何修復骨骼?
* 全素比丘尼的骨質密度如同非素食者
* MuRF1 使粗的而非細的肌肉萎縮
* 研究者:喝牛奶的人壽命比較長
* 胰島素提升老年人的恢復肌肉生長
* 我很瘦,但膽固醇過高
5 則留言:
新發現 哺乳動物天生鞋墊能減壓
中央社 2010.03.24
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紀凱容透過科學方法證實,哺乳類動物的腳底面積不必隨體重成比例增加,關鍵在於「足底脂肪墊」,她說,這項發現可做為運動鞋設計的參考。
紀凱容今天表示,被譽為「現代科學之父」的物理學大師伽利略曾提出一個全新的概念:當動物變大時,骨頭形狀必須改變,才能維持同樣的功能,否則大型動物就必須改變行動的方式,或使用更強韌的材料。
紀凱容指出,透過科學方法證實,哺乳類動物的腳底面積不必隨著體重成比例地增加,關鍵在於「足底脂肪墊」改變了材料特性。這項研究獲英國皇家學會刊載於2 月出版的學術期刊「界面(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旋即受到各國科學媒體如Science Daily的矚目與報導。
紀凱容與美國杜克大學生物學系的學者合作,研究各種哺乳動物的天然鞋墊「足底脂肪墊」。紀凱容說,研究發現「足底脂肪墊」富含動物性蛋白質「膠原纖維」,除了支撐體重外,還具備協調四肢骨骼肌肉,提升運動效率的功能,因此越重的動物,足底脂肪墊就越硬。
在這項研究中,紀凱容找出47種腳跟離地的食肉目哺乳動物體重和腳面積間的相關性,發現體重增加時,腳面積並沒有成比例增加。然而越重的動物,腳底承受壓力越大。
但令人驚訝的是,大型動物的「鞋墊」並不會因此而被壓壞,因為其中的「膠原纖維」含量增加,有效地分散了壓力,同時也增加天然鞋墊的硬度和強度。這個發現證實了伽俐略所說,大型動物使用更強韌的材料,來彌補形態比例上的不足。
紀凱容說,以老虎為例,如果將500公克的輕盈小貓放大成160公斤重的壯碩大貓時,若沒有把腳放大像犀牛的大腳,肯定沒跑幾步就撐不住了。老虎之所以沒有拖著巨大笨拙的犀牛腳,能在叢林裡虎虎生風地跳躍奔馳,是因為演化巧妙地替老虎選擇了「更硬的鞋墊」。
紀凱容指出,哺乳動物終其一生只能穿著與生俱來的天然鞋墊,追趕跑跳應付自如;而人類卻得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幾十年下來才勉強做出能在提升運動效能之餘,也能減少運動傷害的鞋子。她表示,這個研究成果或可提供未來設計運動鞋以及選擇鞋墊材料上的靈感。
※ 相關報導:
* Scaling and mechanics of carnivoran footpads reveal the principles of footpad design
http://rsif.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content/early/2010/02/23/rsif.2009.0556.abstract
J. R. Soc. Interface,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February 24, 2010,
doi: 10.1098/rsif.2009.0556
循序漸進 赤足跑比穿鞋好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5598984.shtml
【聯合報╱李映琪/慈惠醫專物理治療科講師】2010.05.15
運動鞋廣告常標榜著吸震、舒適,甚至彈力佳的功能,沒有一雙好鞋,就像無法自在地在運動場上奔馳般;不過若你曾仔細觀察過徑賽場上的長跑選手,或許會發現,很多成功的長跑者竟然都赤腳跑步。
其實科學家研究發現,赤足跑者可以更充分地運用蘊藏在踝關節及足部的能量。研究指出,赤足跑步比穿運動鞋跑步時,少了4%的能量消耗,因此,運動員的跑步表現可更好。赤足跑步的運動員須大量使用小腿肌肉及阿基里斯腱來控制足踝的屈曲動作,因此若運動前沒有適當且足夠的伸展小腿肌肉,小腿肌肉很容易受傷。
穿上運動鞋的選手跑步時採取的是足跟先著地的型態(如圖1,足跟先著地)。此時給予足跟的衝擊力就像用一個三倍體重的重鎚去敲擊足跟一樣,不過運動鞋的內部襯墊設計可以減少大部分來自地面的衝擊力。由於著地模式的不同,穿著鞋子跑步的運動員罹患小腿疼痛、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斯腱炎的比例也明顯地較高。
有無穿鞋跑步也會讓足部著地方式改變。赤足跑步的選手,著地時慣用前足或中足先著地(如圖2,前足先著地),而非足跟先著地。正確使用前足或是中足先著地,可以將地面給予足部的衝擊力減到最低,甚至將這些衝擊力巧妙的轉成前進的動力,也讓剩餘的衝擊力直接上傳到髖關節,減少對踝關節及膝關節所造成的傷害。由於著地的部位不同,比起穿著運動鞋跑步的運動員,赤足跑者罹患某些特殊足部傷害的機率也會降低。
大部分的運動鞋內有足弓的支撐物及厚棉墊的輔助,足部接受地面衝擊力的方式改變,長時間下來也讓我們的足部變得脆弱。雖然運動鞋可以吸收大部分來自地面的衝擊力,但也讓足部的穩定性下降。跑步時鞋墊都會不可避免的移動,加上鞋型也不可能符合每一個人的腳型,這對足部都將造成一定程度的摩擦現象。
運動鞋較硬的結構限制了足部的運動,而赤足讓踝關節無束縛,因此在跑步時足部獲得更大量的活動,讓腳部的小肌肉得以鍛鍊的更為強壯,進而減少下肢受傷的可能性。一般下肢健康沒有受傷病史的大眾,可以嘗試赤足跑步,但是必須要循序漸進的進行,讓跑步時協同作用的下肢肌肉之肌力漸漸增強,也讓足底慢慢的長出老繭。選擇安全的地面,不需要穿上運動鞋,這樣的赤足帶給您不一樣的跑步體驗,同時也帶來運動的益處。
(圖解詳見原站)
※ 相關報導:
* 間歇性跛行 休息,走更長遠的路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y/15/today-health1.htm
最新研究指出,有6成周邊動脈疾病患者的身體有多處血管栓塞,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是一般人的2至3倍;罹患缺血性腦中風危險比一般人高4倍;約2成患者一年內,會因中風或心肌梗塞住院,甚至死亡;輕者只是走路時,腳會痛,重者則會造成下肢發生壞疽,甚至需要截肢。
◆ 慎選運動鞋 適合自己腳型
【聯合報╱陳智光╱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2010.05.15
人的每隻腳由二十六塊骨頭組成,是一個極為精巧的生理構造。在步態分析中,一個良好的步行周期包括:在站立初期,提供緩衝以降低足跟觸地時的衝擊;在站立中期,有足夠的穩定度使身體重心能順利轉移;在站立末期,則要產生足夠的推動力,推進身體前移。因此,一雙好的鞋子,應該可以輔助或加強前述的功能;如果是一雙不適當的鞋子,則可能限制了足部功能的正常發揮,甚至導致足部問題的發生。
一般而言,休閒鞋較著重款式與美觀,對機能性的要求可能不夠,用於短程步行也許不成問題,但穿來作連續長距離步行,便可能導致足部不適,甚至造成傷害,何況休閒鞋並非為運動設計,穿來運動並不適合。
一雙適合健走穿著的運動鞋,除了質輕、透氣的基本條件之外,其結構最好能符合下列要求:
1.鞋身包覆性要好,鞋內墊的支撐性要強,穿著的穩定性才會好。
2.鞋底的柔軟度要適當,以增進腳掌在推進動作的流暢性,減少肌肉疲勞。
3.鞋後跟的吸震力要足夠,但也不應太軟,以免犧牲了足踝的穩定度。
此外,千萬不要因為他人的穿鞋經驗「好康逗相報」而盲目買鞋,還是應依各人腳型的不同,選擇適合腳掌長度、寬度、與厚度的鞋款,試穿後再下決定。另外,由於足部的體積在傍晚時會比在上午時稍微膨脹,建議在下午過後試鞋,挑到的鞋子會比較合腳。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運動鞋,並非一雙鞋就能符合所有運動的特殊需求。例如慢跑鞋用來健走沒問題,但穿來打網球,就很難應付其快速折返與左右移位的運動特性。因此要踏出運動的第一步前,請先慎選一雙合適的運動鞋。
醫師提醒/鞋墊逾5cm 易罹高跟鞋症候群
自由時報 2010/05/17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二到三公分的腳後跟墊符合人體工學,是讓身體最舒適的高度,若超過五公分以上,壓力全衝向足尖。」骨科醫生提醒,過度使用增高鞋墊的男性可能會出現女性高跟鞋症候群,包括大拇趾外翻、起繭、足底筋膜發炎以及膝腰背痠痛等症狀。建議不要長時間使用增高鞋墊,配合的鞋子後腳部分的包覆性也要夠。
「增高鞋墊放在鞋子裡,走路時比高跟鞋穩定。」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釋高上表示,使用增高鞋或增高鞋墊對足部造成的壓力就好像穿高跟鞋,一樣會對下半身造成壓力,增高鞋墊更因為放置鞋內,不夠透氣,可能引發皮膚問題。
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永仁表示,高跟鞋症候群的患者包括服務業人員、空姐和櫃姐及表演者等,這些工作者因為衣著規定,常常「穿很高、痛很大」。
陳永仁說,足部登上高跟鞋或增高鞋墊時,前後腳掌的高低距離拉開,後腳跟墊高,以前掌支撐全身重量,身體會前傾,膝蓋因此打直,才能把身體回拉,這時屁股翹出,就成了前凸後翹、性感迷人的「女性S曲線」,不過身體重量全落在腳尖,後膝窩和腰部受力很大。
「穿不穿得住高跟鞋,跟訓練及習慣有關。」但是一旦穿上高跟鞋,為讓足部適應,身體其他部分其實已經犧牲,讓膝、腰、背等代價來換取穿得住高跟鞋。
釋高上表示,根據運動力學,足部在接觸地面時會先內旋,在腳掌全部著地後再轉而外旋,這樣動作一再反覆,會讓原本輕微的生理缺陷,變得更為顯著,建議足踝受傷等有腳部問題的患者,不要過度使用增高鞋墊以免造成足部負擔。
研究:肚臍高低決定運動能力
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15217
台灣醒報 2010/07/14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報導】田徑場上非洲裔黑人通常是佼佼者,但在泳賽則通常為白人的天下,現在科學家已經找出答案:問題就在這些選手的肚臍決定了上下半身的比例,讓這2項運動所需的衝刺力道與製造波浪能力,明顯佔到優勢。
根據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指出,肚臍是身體的重心,非洲裔選手身材上肚臍位置明顯比白人還高,因此身體重心較高腿部較長,比較能幫助選手在短跑或田徑場上進行速度衝刺,而泳池上需要製造波浪以利身體往前進,這點在軀幹較長的白人上較佔優勢,大約增加1.5%的速度優勢,另外亞洲人在體型上也同樣與白人有這點優勢,因此泳池表現也有潛力。
根據研究人員博江指出,「非洲裔選手移動時身體上半身不斷向前傾可以製造更多的力量,」而在游池裡,白人的優勢在肚臍較低因此軀幹較長。
過去學者通常會避免研究黑白人在運動場上的優勢,以免引起「種族」議題看法而模糊焦點,不過身為白人的他與另一名黑人的研究人員,從過去近100年來,男子與女子短跑與自由式成績紀錄來分析,因此得到這些結果。
這次研究結果同時登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 Nature and Ecodynamics 》期刊上。
換穿高跟鞋與平底鞋 損小腿肌
中央社 2010.07.16
不少女性上班族在辦公室長時間穿著高跟鞋,下班後為求舒適換穿平底鞋或球鞋,英國一項研究指出,換穿高跟鞋與平底鞋可能損害小腿肌肉。
曼徹斯特都會大學(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研究報告指出,穿高跟鞋時小腿肌肉會變短同時變弱,如果長時間穿高跟鞋後換穿平底鞋,小腿肌肉突然要拉長到不同的位置,會造成疼痛和不適。
研究人員表示,每週5天穿高跟鞋超過2年的女性,他們的小腿肌肉萎縮約13%,「這種肌肉萎縮的現象可能是永久性,唯一可以避免的方法就每天回家後作肌肉伸展運動」。
在足球明星貝克漢妻子維多莉亞引領風潮下,7英寸以上的高跟鞋是目前最夯的時尚,愛美女性宜三思可能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研究人員說,即使只穿2英寸的高跟鞋,仍會對小腿肌肉造成長期傷害。
負責這項研究的教授奈瑞奇(Marco Narici)說,女性經常穿高跟鞋,將會對她們的小腿肌肉造成長期的傷害,一旦脫下高跟鞋,很難再正常走路。
這項研究公布在「實驗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 急性肌肉發炎不宜熱敷 需清熱化瘀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0.07.16
肌肉發炎急性期,別泡熱水或熱敷。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中醫科主任葉裕祥昨(15)日指出,急性期需「清熱化瘀」,可使用內服藥或外敷清熱藥膏改善,但不宜浸泡熱水。
很多民眾肌肉一疼痛便想泡熱水以改善循環,葉裕祥指出,如果是紅腫熱痛急性期,最好不要隨便泡熱水,此時考慮敷藥膏,例如傳統方「如意金黃散」,有清熱、去濕作用,助減輕消炎;內服藥則考慮正骨紫金丹等,處方須視個別情況而定。
「如意金黃散」有大黃、黃柏等消炎藥材,也有蒼朮、厚朴、天南星等去濕、燥濕的中藥,同時可以改善局部組織液滲出的現象。
局部發生損傷或肌肉發炎時,多出現血瘀、氣滯,中醫治療原則多為活血袪瘀,理氣止痛。葉裕祥醫師提醒,肌肉發炎時須趕快治療,若拖過太久不處理,有些病人的不適症狀會長期遷延不退,甚至還有一些筋骨損傷病人出現肌肉或關節沾黏。
損傷中期則是發炎程度稍退,但尚未完全退去,貼敷的藥膏方面,則醫師通常會酌量減少清熱成份中藥,以免影響日後氣血的流暢,並開始加上疏筋活絡成份的中藥,目的在讓傷後經絡氣血通暢。
肌肉發炎過了急性期後,針灸、推拿派得上用場,葉裕祥指出,對於以臀、腿部刺痛、麻木為症狀的梨狀肌症候群治療來說,具體做法是在非急性期,進行局部熱敷鬆筋後,在激痛點按壓、按揉或針灸。
葉裕祥表示,推拿手法須考慮肌肉厚度的差異,例如身材較壯碩者需以肘部推拿,但最施力好由輕漸重、受力面積由大漸小。治療過程中,若出現神經症狀如酸麻刺痛的情況時,須減少推拿力道。
葉裕祥指出,同時可以使用針灸治療,治療時取穴可以選用環跳穴或阿是穴,針灸治療後,再輔以熱敷及外敷藥膏治療,以加速梨狀肌慢性損傷的恢復。
醫師提醒,臨床上不少梨狀肌症候群患者並非勞力付出多的勞工,而是白領階級為多,往往有一定的年紀,肌肉耐力較差。部分民眾一旦臀部不小心坐在突起異物上如皮包上,或直接撞擊以及梨狀肌和坐骨神經產生沾粘等,也可能導致梨狀肌症候群發生,引起臀部或下肢出現刺痛或麻木感,爬樓梯、跑步、長時間走路或久坐等,都可能加重症狀。
◆ 透視 類風濕性關節炎
【聯合報╱特派記者劉惠敏/香港報導】2010.07.16
「如同以往早晨醒來,但卻無法如以往行動」、「能夠親手刷牙、穿衣服是多麼美好的事」,美國影星珍西摩爾道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友人心情。
因好友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珍西摩爾應邀擔任「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從今天開始(My Day for RA)」」亞洲活動代言人。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慢性關節發炎,輕則手、足膝蓋或臀部、肩膀關節僵硬疼痛,嚴重引起全身關節腫痛、損壞。亞太風濕病學會聯盟(APLAR)前任主席、香港大學教授劉澤星說,亞洲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達數百萬人,在中國、日本、台灣,約佔全國人口的0.3%,最近研究顯示,越工業化國家,患者數量越多。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有關,APLAR秘書長、馬來西亞醫師葉鑽心說,最新研究顯示,抽菸、婦女維生素D缺乏可能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2010年刊於關節炎暨風濕病期刊的研究也凸顯,避孕藥物配方改變、婦女戒菸率趨勢減緩等環境因素,與之有關。
珍西摩爾說,看到好友September罹病非常震驚。葉鑽心表示,多數患者於30到55歲發病,若不及早治療,可能導致關節損傷,無法回復,目前醫界可根據症狀、X光、驗血診斷,但患者若感到疲累、關節僵硬時,不一定有警覺。
APLAR推出「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從今天開始(My Day for RA)」行動,建置網站www.MYDayforRAinAsia.com,正式為亞洲患者上線,可以填妥簡單問卷,系統可為個人訂定適合的治療方針,8 月起將全面中文化,醫師鼓勵患者透過更多知識,掌握病程與治療。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