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3

二套「視網膜影像顯示」裝置原型出爐

Two Retinal Imaging Display Devices at Prototype Stage
http://www.physorg.com/news176111763.html

By Lin Edwards, October 30, 2009

(PhysOrg.com) -- NEC 與 Brother 都正在開發使用視網膜影像顯示( Retinal Imaging Display,RID)技術的可穿戴式原型裝置,那可將影像直接投射到穿戴者的視網膜上。NEC 的小機具被設計成能翻譯外國語言並將譯文投射到視網膜上,使得在沒有口譯員的情況下進行談話成為可能。Brother 的裝置將會投射文件的影像,讓穿戴者能在完全私密的情況下閱讀它們。

NEC 的原型「Tele Scouter」包含一副具有微小投影機的眼鏡框,其上還安置一個麥克風。麥克風可收錄談話並將其傳輸到掛在腰部的小型電腦。電腦接著將談話轉換成文字並將它翻譯成穿戴者自己的語言。鏡框上的視網膜顯示器接著將文字直接投射到穿戴者的週圍視線。這讓使用者即使在閱讀譯文時,都能夠維持與其他人員的眼睛接觸。

NEC 表示,該裝置能使用許多小時而不會導致眼睛疲勞,因為穿戴者不需要聚焦在文字上。

Brother 的小玩意兒到目前為止尚未命名且由一個接目鏡與光學掃描器以及一個包含光源(由紅綠藍雷射二極體組成)的電力盒組成。該裝置可產生解析度為 800 x 600 的影像,那在觀看者的眼中會成為一個大約 10 公分見方、距離一公尺的物體。

NEC 的 Tele Scouter 的翻譯尚未好到足供商業使用者或旅行者使用,不過有個版本預計將在 2010 年發表。該裝置將會給工廠工作者與店員使用,那將會顯示操作指令與圖表之類的資訊。那也許會在電玩與行車導航系統中找到未來應用。Brother 也想在明年發表它的裝置。

更多資訊︰

* NEC "Tele Scouter" page (in Japanese)
http://www.nec.co.jp/solution/telescouter/index.html

* Brother's press release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http://www.brother.com/en/news/2009/rid/index.htm

※ 電子書說不定也可用。相關報導︰

視網膜如何運作:像接受域的多層拼圖
從眼到腦:在單個細胞的解析度下測繪視網膜神經元之功能性連結
盲人潛意識 能靠盲視繞路障
夢境影像化 可望成真
仿生之眼:具有電路的隱形眼鏡帶來超級視力?
研究:眼形攝影機有助於研發電子視網膜
可觸碰的全像圖(全息圖)
擴增實境:科幻或真實
人腦植入電極 科學家盼讀夢

TIME 筆電發展新主軸

3 則留言:

fsj 提到...

新人工水晶體 視力問題全都搞定

自由時報 2009.12.07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治療白內障採用人工水晶體是不二法門,如今美國Calhoun Vision公司已開發出最新一代的「光調整型人工水晶體」(LAL),號稱能輕鬆讓近視、白內障患者以及其他視力退化的病患恢復正常視力,甚至擁有比標準視力更好的絕佳視力。

英國媒體6日報導,LAL與目前用於治療白內障的人工水晶體相似,但特色在於它採用特製的矽凝膠材料,醫生可在它植入眼內後,於2到3週內依據病患個別需求,準確修正其屈光度,實際上免去術後戴眼鏡矯正視力的必要。

醫生可透過一個數字化光傳導系統方便地修正其屈光度。LAL受到一定強度的雷射光或紫外線照射後,即可改變其外型及弧度,這表示LAL可以為各種病患的需求量身打造,解決他們遠視、近視、散光、老花眼或白內障等各種視力退化問題。

LAL手術已開始在美國及德國推行,英國也在數週前首度引進,水晶體單價約1200英鎊(約台幣6萬3700元),是傳統人工水晶體的10倍,手術及相關調整的費用更高達3000英鎊(約台幣16萬元)。

英國知名眼科權威醫師庫瑞希已為病患進行過10次LAL植入手術,手術只需局部麻醉,短短10到15分鐘即可完成。他表示,LAL可能是人工水晶體問世60 年來,白內障手術領域的最大突破。他說,術後幾小時,病患應該就會感覺到視力大有改善,甚至擁有比20/20標準視力(即正常視力1.0)還好的絕佳視力。

fsj 提到...

你是我的眼!小攝影機 代視網膜

自由時報 2010.05.10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科學家利用小型攝影機代替視網膜,在視網膜病變造成視力毀傷者的眼球裡植入電極晶片,再將影像傳導到腦部,成功地讓患者重見光明,預計3年內就可以丟掉拐杖,像正常人一樣走路。

日本大阪大學教授不二門尚領導的團隊,日前發表這項研究成果。一名參與這項研究計畫的72歲女性,大約在15年前因視網膜色素病變造成視力損傷,最近惡化到只能感覺眼前有微光。研究小組在她的左眼球內側,植入一塊長寬各7公釐的電極晶片,然後在額頭上架設小型攝影機,影像則傳輸到植入耳後的「電力影像數據受信裝置」,由此裝置將影像傳至電極晶片,再由晶片透過電極刺激視神經傳達到腦部。

經過測驗,該名患者說可看到如豆般的白光在移動,並用手指著黑幕前移動的白點。她很期待能再度看到家人的臉。

研究小組表示,這塊電極晶片的辨識力,幾乎可認出電腦上散佈的字母。為確定安全性,研究小組今年預定再對 5名視網膜色素病變患者進行臨床研究,目標是縮小鏡頭和電池的體積,使其更容易攜帶,並增加電極晶片的數量,讓影像接收更鮮明。

目前各國對於視網膜病變造成失明者,並沒有根治方法,美國和德國雖然也有相關研究,卻是直接在視網膜上以電極接觸傳送畫面,而日本的前述研究是在視網膜的包膜裡植入電極晶片,安全性較高,未來不只是視網膜病變患者,還可望運用在視神經或腦神經異常的失明者身上。

fsj 提到...

電池晶片仿生眼 替盲人開眼界

【尹德瀚/綜合報導】2010-11-04 中國時報

靠著植入眼球後面的一枚小小晶片,科學家已經發明「仿生眼」(bionic eye),臨床試驗並證實,新裝置確實可使盲人重見光明。

這種仿生眼係由德國公司「Retina Implant AG」研發,它是一片面積三平方毫米的超薄晶片,靠電池驅動,內含一千五百個光感測器,可取代產生病變的視網膜的感光功能。過去也有仿生眼問世,但需若干笨重的附件,例如安裝在暗色眼鏡上的攝影機。

Retina Implant AG已就其新仿生眼進行臨床試驗,並將成果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版》(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內中描述,三位因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 pigmentosa,一種逐漸摧毀視網膜的遺傳疾病)而失明的病患接受這種植入手術,幾天後都能看見桌上的物體如茶杯和碟子。

創立Retina Implant AG的瑞納(Eberhart Zrenner)說,有位年輕病患第一次看到女朋友的模樣,另一位女病患在草原上看到一朵向日葵,還有一位看到昆蟲在草叢中移動。英國眼科教授麥拉倫說,這些病患的視力雖然還很基本,但效果已經很驚人了。

專家說,首先受益的將是罹患視網膜色素變性而導致全盲的病患,因眼球黃斑部退化(macular degeneration,通常發生於老年)而失明的病患暫時不能適用,但未來也可能接受手術。



◆ 醫師:挑選適當檯燈 可免視力受損

【台灣醒報╱記者江品璁╱台北報導】2010.11.04

檯燈款式百百種,選購時應注意照度有無充足,色溫有無偏差,是否會造成眩光與紫外線。眼科醫師廖士傑今天指出,除LED燈外,一般燈具皆會發出紫外線,長期暴露在紫外線環境下,易引發白內障與視網膜黃斑症,但只要正確使用檯燈,就能有效保護眼睛健康,保有良好視力。

照度是指每單位面積接收到的光,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士傑表示,閱讀的適當照度應在500-750照度,光源充足,眼睛不易疲勞,可以降低近視的情況發生,在正常情況下,只要加上檯燈,就可達到閱讀所需的照度。

色彩正確度也會影響視力,如果使用色溫高的日光燈做為主照明,在檯燈的選擇上就不建議使用色溫低的白熾燈,另外還需要注意光線分布是否均勻。廖士傑指出,刺眼的眩光,容易造成頭痛、疲倦、流淚,眩光值在10-18 UGR是最適合的範圍,也需要注意明暗比例不可超過5:1,理想燈具應在3:1。

除了太陽光會發出紫外線外,一般燈具也會發出紫外線,市面上所販售的日光燈、鹵素燈在發光時皆會產生紫外線,民眾在使用時,應多加注意,或換裝不含紫外線的LED燈,並且在閱讀時保持適當距離與正常姿勢,才不易造成白內障與視網膜黃斑症。

廖士傑表示,長期累積紫外線容易導致白內障,選擇有遮光罩的檯燈就可避免紫外線照射,並遵守眼睛不受傷害的四大要點,光源需充足、色彩正確、光線分布均勻、不含紫外線,就可確保眼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