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3

朱宗慶:文化每天都是進行式

◆ 朱宗慶:文化每天都是進行式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540887.shtml

【聯合報╱朱宗慶】2011.08.22

表演藝術團體並不乏出國演出機會,不過以往除文建會外,駐外辦事處對於表演藝術是一種展現國力和文化力的方式尚無清楚的認知。現在的狀況則有顯著的不同,駐外單位已扮演串聯與整合當地資源的角色,成為表演藝術團體了解主辦單位、演出場地、當地藝文界和媒體的資訊平台,這樣的支持對於演出效果和雙方友誼的建立具有加乘作用,形成不容小覷的柔性影響力,潛移默化中增進當地政府官員與友人對台灣的了解。

近幾年僑務單位或僑胞組織,逐漸跳脫了宣慰僑胞的制式框架,演出團體不再僅以「刻意討好」和「製造歡樂」來規劃節目內容,因為我們的僑胞,對文化藝術的高領悟力,使得表演藝術團體足以回歸到以藝術本質來規劃演出內容。當僑胞能對來自母國的表演藝術產生光榮感,且得到當地友人共鳴;表演藝術塑造台灣創新、充滿活力的形象,或許更能幫助僑胞融入當地社會,共同營造尊重多元文化的一股力量。

另外,表演藝術團體也接受經貿部門或地方政府委託,到國外活絡經貿關係,藉由藝文展演活動拉近和地主國距離,進而引起外國友人對台灣製產品的興趣,同時也呼應其優良的品質,塑造信任感。

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軟實力,它幾乎沒有阻力,並有十足的穿透力和說服力。投資及發展文創產業已是政府和民間的共識,甚至企業界與創投公司也躍躍欲試,視文創為投資標的,蓬勃發展可期。台灣自詡以文化立國,更應厚植文化實力,並藉此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帶動經濟發展、建構國際形象,讓「文化」成為衡量國力的重要指標。

有一個小朋友曾如此道出他的願望,希望藝術品能取代街道上雜亂招牌,公園廣場能聽到美妙樂音。文化其實無所不在,包括人與人間的感覺和互動,當我們的下一代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就代表美感經濟已經形成,對生活風格有一定的堅持與嚮往。

台灣有不少活躍於國內外舞台的表演藝術團體,除在正式的劇場演出外,也會到醫院、養老院、廟口、廣場、學校操場等,雖在不同的表演場地接觸到不同類型觀眾,但對美的感受卻共通,即使他們的表達方式殊異;藝術的創造和演繹都是人,它能穿越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甚至健康狀況的隔閡,令人因而驚豔、感動、振奮或溫暖,這些瞬間情感有可能成為永恆的記憶,轉化為特殊的人生風景。

有些知名表演團隊走遍世界各大城市和藝術節,仍堅持在國內舉行戶外演出,應是無法忘懷與幾萬人一起體會生命脈動、一起維持場地乾淨的心靈昇華經驗;幾年前,上萬人參與的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的戶外轉播同樣產生一種集體共好的默契,讓指揮大師們留下深刻印象,這種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的文化參與,使得「人」成為台灣的獨特魅力。

我們常常在不起眼的角落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美好互動,或是聽聞許多找到自己位置的生命故事。生活周遭其實有很多美的人事物,包容、尊重、夢想、勇氣、堅持、善良……這些特質都是我們文化底蘊的一部分,甚至是滋養創意的重要來源。

(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 相關報導:

台北創意咖啡 喝到荔枝香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明華園「超炫白蛇傳」 中秋前彰化公演

【中廣新聞/李河錫】2011-08-22

彰化縣政府為「百年全運在彰化」暖身,特別在九月十號、中秋節前,邀請明華園總團前來員林鎮盛大公演年度大戲「超炫白蛇傳」,將結合炫麗3D舞台,隨著劇情變化,運用台上、台下與空中,加上百噸水資源,讓鄉親欣賞比科幻電影還精采的戲劇饗宴。

素有「東方音樂劇」美名的明華園,在大陸上海世博會,以「超炫白蛇傳」締造傳統戲劇,晉級成為流行天王天后般的票房紀錄,彰化縣政府為了幫「百年全運在彰化」暖身,巧扮「許仙」的縣長卓伯源宣告,在九月十號、中秋節前的週六夜晚,特別邀請明華園總團前來員林鎮公演,完全免費歡迎鄉親朋友攜帶月餅前來賞明月、看好戲。

自稱是「反串」白蛇娘娘的無敵小生孫翠鳳則表示,這是明華園總團今年在台灣唯一公演「超炫白蛇傳」年度大戲,將結合超炫3D立體舞台,隨劇情變化運用台上、台下與空中變化莫測舞台效果,加上百噸水資源,帶給鄉親欣賞難得戲劇饗宴。

明華園總團長陳勝福表示,為配合「超炫白蛇傳」演出,將動用十六部消防車的龐大水量,動員兩百多位演員,飾演蝦兵蟹將,將讓觀眾實際感受「翻江海、怒濤湧」,以及「水淹金山寺」的震撼場景,將是不容錯過經典傳奇的本土戲劇之作。



◆ 阿信,到底翻滾出了什麼?

【侯文詠】2011-08-22 中國時報

去年李烈製作的《艋舺》票房破億之後,我問她接下來想做什麼電影,她回答我想做一部成本比較小的小品。這和我預期的很不一樣。

在這文創議題發酵,國片氣勢看好,大陸市場充滿想像時,我以為李烈應該順理成章地大張旗鼓地找來大筆資金,做出另一部預算、場面更高的大製作。不過她卻做了另外的選擇─《翻滾吧!阿信》。

這個曾經拍過紀錄片的題材,對台灣已經不是新的故事了,加上一開始的設定規模,讓我們對於李烈做這樣的選擇,都感到有點擔心。

不過,隨著電影拍攝完成,在成品以及宣傳聲勢、規模逐漸展現之後,我漸漸有點理解李烈的想法。

儘管《翻滾吧!阿信》的聲勢看起來驚人,但是這部電影的製作預算(三千五百萬元),是相當低廉的。就算加上千萬元行銷費,一共也不過四千多萬元─差不多是《艋舺》的一半左右。四千多萬元扣除掉國片輔導金、以及置入行銷收入,實際成本只有三千萬元上下。如果以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和院線拆賬比例來計算的話,損益平衡點應該會落在六、七千萬元的票房之間。

換句話說,只要在台灣的票房超出六、七千萬元,這部電影的投資人就可以獲利。以第一個周末三天在台灣就有一千五百萬元票房的氣勢來看,我幾乎可以預測,這部電影的投資人可說篤定獲利了。不但如此,加上這部爭議不大的勵志電影如果能夠成功地在大陸放映,加上其他周邊收入,那麼,這部電影的投資人得到的報酬將更為可觀。

在華人市場,要用這麼低的成本做出這麼高品質的電影,除了台灣,在別的地方,幾乎是不可能辦得到的。這樣的成果,一方面當然是李烈的眼光與視野,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台灣電影從業人員從導演、演員到製作團隊那種不計成本,發揮創意,求好心切的奮鬥精神,我覺得是台灣在亞洲的文創產業裡,最難能可貴的特質與競爭力道。

儘管這部電影我不是投資人,但我非常樂見這樣的情況。因為作為國片的某種里程碑,證明了電影不再只是一個「靠運氣」的行業。它證明了在專業的成本控制與市場精算下,電影的確是一個實際、可獲利的產業。

有一天,當這樣的事實一再被證明,「台灣電影」就不再只是在「愛台灣」與「熱血」之間的吶喊,而更實際的,它擁有了市場、擁有了資金、工業、明星、創意,擁有了環節需要的一切。這樣,我們所謂的文創產業才不會只是空洞的語言。

仔細看看這幾年的電影熱,我們會發現,被寄予眾望的電影市場儘管充滿想像,但兩岸真正的實際情況是:電影整體投入的金額相較於收入還處在虧損的狀況,不但如此,百分之九十的電影製作都無法回收成本。

因此,在這電影資金、規模一片比一片更大的泡沫中,李烈的選擇,以及《翻滾吧!阿信》所帶來的「務實」的產業精神,讓我看到的,是台灣電影最令人驚豔的競爭力!(作者為作家)

fsj 提到...

哆啦A夢之父博物館 9月開幕

中央社 2011.08.22

日本卡通「哆啦A夢」陪伴不少人度過童年,「哆啦A夢之父」也是日本知名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的博物館,即將於9月3日在東京附近的川崎市正式開幕,今天特別開放媒體採訪。

「川崎市藤子‧F‧不二雄博物館」佔地約5500平方公尺,從附近的車站到博物館有專門的「哆啦A夢」接駁車接送,博物館共有3層樓,裡面收藏了藤子夫人捐贈的5萬多件原畫,平時預定展出其中的150餘件。

博物館內有一間「老師的房間」,重現藤子生前的工作室,裡面放了藤子的書桌和文具,和他收集的玩具模型及恐龍化石,3面牆壁上方有8.5公尺高的書櫃,裡面放滿了各種書籍和藤子從國外帶回來的紀念品等。

博物館裡還有讓遊客自由閱讀藤子作品的舒適空間,戶外的廣場上是大家熟悉的「哆啦A夢」裡和哆啦A夢一起的大雄等漫畫人物像,屋頂上重現了哆啦A夢裡經常出現的水泥管空地場景,咖啡廳裡還供應許多卡通裡大家耳熟能詳的餐點。

藤子夫人表示,「初期的漫畫讀者,現在都已經40多歲了,希望大家能攜家帶眷一起來玩」。

藤子1961年從東京搬到川崎市多摩區居住,在川崎住了35年直到過世,最近藤子的家屬和川崎市決定為他成立博物館,土地是向小田急電鐵公司租借,建築物則是管理藤子作品版權的藤子製作公司贈送給川崎市。

博物館採預約制,1天有4次進場時間,1次限制500人,入場券大人1000日圓、中學高中生700日圓、4歲以上孩童500日圓。

藤子‧F‧不二雄本名藤本弘,1933年出生,1996年62歲時去世,藤子不二雄原本是藤本弘與安孫子素雄兩個人從1954年至1987年共用的筆名,1987年兩人拆夥後,藤本將筆名改為「藤子‧F‧不二雄」,安孫子則改為「藤子不二雄A」。

「哆啦A夢」是藤本1970年開始在雜誌連載的經典作品,不但當時受小學生歡迎,現在仍然非常有人氣。



◆ 作曲家史擷詠病逝 得年53歲

中央社 2011.08.22

台灣知名作曲家史擷詠今天中午12時36分病逝於台大醫院,得年53歲。史擷詠遺體已在家屬陪同下,移靈返家。

台灣知名作曲家史擷詠19日晚間指揮演出「金色年代華語電影劇場--電影幻聲交響SHOW」後,因心臟病發,昏倒在舞台上布幕旁,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急診室,之後接受心臟手術後轉入加護病房。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總監張龍雲今天表示,史擷詠在急診室時人還是清醒的,接受手術轉入加護病房後就陷入昏迷再也沒有醒過來。張龍雲指出,史擷詠今天中午12時36分病逝於台大醫院,得年53歲。

張龍雲說,史擷詠是虔誠天主教徒,數名史擷詠的好友將組成治喪委員會,由導演李行擔任主任委員;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計畫為史擷詠舉行手稿文物和影音展,8月27日至9月25日展出。

民國47年出生在台北的史擷詠是作曲家史惟亮兒子,史擷詠從小學鋼琴,中學學長笛,後進入藝專作曲科修理論作曲。他多次參與電視、電影配樂,並曾在1986年到1990年間,以電影「唐山過台灣」和「滾滾紅塵」獲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史擷詠的電影配樂作品還有「青春無悔」、「赴宴」、「魔法阿嬤」、「大醫院小醫師」與「阿爸的情人」等。



◆ 史擷詠 和父親同懷音樂夢土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即時報導】2011.08.22

8月19日,史擷詠走上舞台前,一定沒想到,這將是他最後一場音樂會。他一如往常,全心融入面前的音樂,意志強大到連肉身的疼痛都忘卻;直到樂音結束,肉身回過神來,將他整個人擊倒。

史擷詠好友張龍雲嘆道,史擷詠每次陷入音樂,就變成另一個人,思緒無法移動,完全在另一個世界。如此浪漫、專注個性,雖讓史擷詠像導演王小棣說的,「我每次投各種變化球給史擷詠,他總是把它們打得更高更遠」,卻也造成他倒在音樂舞台、無法挽回的悲劇。這種對音樂的瘋狂執著,和父親史惟亮可說如出一轍。

史擷詠學古典出身,投入影劇配樂,和史惟亮大有關係。

前年史擷詠母親過世,史擷詠坦言史惟亮於公固然是偉大音樂家,於私卻是不及格爸爸:他7歲才首次見到父親,後來父母更長期分居,一直自覺是個抱著老照片、盼爸爸愛他的小男孩;直到史惟亮肺癌過世前半年,父母重修舊好,他才感到父愛。

父逝後,史擷詠頓感「整個人涼掉」,失去往古典奮鬥的目標,2年後決定不再活在爸爸光環下,在學院派外走自己的路。

然而近年史擷詠發現,自己其實好像在做父親來不及做完的事:父親將古典音樂教育帶入台灣學校,他則是將各國都有、台灣才剛開始的「文化創意」,注入藝術教育。遺憾的是,父親52歲英年早逝,如今他也辭世。

在「與父親對話」的專輯「夢土」中,史擷詠特意選用父親聲音為開頭:「民國56年,7月30號,史惟亮在蘭嶼錄音」。他與父親,其實一直都追尋著同樣的音樂夢土,至死方休。



◆ 交大多媒體藝術團隊9月赴德演出

記者洪美秀/竹市報導 2011.08.22 自由

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音樂研究所、建築研究所師生組成多媒體藝術團隊,結合電子數位藝術、即興表演、舞蹈、造型視覺藝術及建築設計,9月9日將前往音樂之父巴赫的故鄉德國萊比錫藝術文化中心Werk II表演,這是交大首次有3個研究所學生組隊演出。

除9月受邀前往德國表演,11月26日也會在台北市木柵表演,交大多媒體藝術團隊表示,台灣與德國藝術家的合作,像是兩個無止盡的循環迴圈,兩個不同的生命輪迴,兩種不同的膚色輪廓,如同兩顆在宇宙孤獨奔馳的流星,預料會碰撞出驚人的聲光震撼。

這次交大將以現場的舞台即時架設、進行4D視覺互動、京戲武場的鑼鼓作響,並以即興鋼琴和數位電腦藝術,聯合表演。從視覺及聽覺產生具聲光效果的表演,相當精采,藝術團隊已有多次合作經驗,將完美呈現台灣的藝術風格。



◆ 「小船拉鏈包」 文創商品賽簡珮婕第一

【聯合報╱記者阮南輝/基隆報導】2011.08.22

基隆市文化創意商品競賽甄選優勝作品昨天頒獎,在近百件的參賽作中,二信高中廣告設計科3年級學生簡珮婕的「小船拉鏈包」拿到第1名,獲得1萬5000元獎金。

簡珮婕曾參加不少商品創意及設計比賽,第1次拿到首獎。她說,「小船拉鏈包」是她用廣告顏料在鉛筆布包染後,以黏土製作1隻小船,在布包縫上不織布材質的島嶼圖案,突顯基隆海洋文化的元素。

文化局表示,優勝前3名跟10名佳作的作品,文化局都會連絡廠商跟創作者洽談合作量產事宜。

昨天的頒獎儀式由市長張通榮主持,他希望有廠商量產得獎作品,帶動基隆的文化商機。得獎作品將在文化中心的中正路入口大廳展出1年,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 助爺爺穿襪 學童發明輔助器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ug/22/today-life2.htm

自由 2011.08.22

〔記者朱有鈴、江志雄/綜合報導〕二○一一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台灣選拔暨展覽會昨天落幕,從近八百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選國家代表隊的卅二件作品,將在明年一月到泰國曼谷參賽。其中小學生因體貼老人家而設計的「穿襪輔助器」、「多功能安全枴杖」受到矚目。

宜蘭學進國小學童馬德志將升小六,他設計的穿襪輔助器,只要先將襪子套在固定於木架上的鐵框、再用固定夾控制角度,接著只要把腳伸進去一踩,襪子就穿好了。

「爺爺年紀大了,無法自己穿襪子,但有時家裡不一定有人。我一直在想,有沒有方法可以幫爺爺!」這份體貼八十五歲爺爺的心意,讓他完成穿襪輔助器,並獲選國家代表隊。

馬德志說:「這個作品沒花多少時間,當初完成後,爺爺、奶奶就很高興,現在知道作品不但得金牌、還入選國家代表隊,簡直難以置信,一直問真的還是假的。」

愛孫獲金牌 爺爺很欣慰

馬德志的爺爺馬魁元說,孫子的創意源自體貼家中長輩,他很高興,家人都引以為榮,囑咐兒媳好好鼓勵並栽培這個愛孫。

此外,東光國小方璿益、方璿詠和許逸群合力完成的「多功能安全枴杖」,也是因方璿益看到行動不便的阿嬤雖有枴杖,但遇到斜坡時還是常因重心不穩摔倒,於是便發明了可以調整枴棍角度、有照明、還可聽音樂的安全枴杖。

fsj 提到...

200名天使義助3億《賽德克》首映答謝

【林志勳/台北報導】2011-08-23 中國時報

《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22日在記者會宣布該片在威尼斯影展世界首映為9月1日,台灣首映確定9月4日在總統府前凱道,不對外開放,搭建容納600人的大帳棚,邀協助拍攝的「天使」和原住民部落朋友。

阿殺力借兩次 實在感恩

魏德聖說:「電影開拍初期資金缺乏,靠很多朋友幫忙力挺才有《賽德克》,他們都是《賽德克》的天使。」該片放映結束後有「天使名單」,包含周杰倫、徐若瑄、言承旭、黃立成、張小燕,以及導演戴立忍、鍾孟宏、孔玟燕等,還有各界企業家,超過200人。

監製黃志明說,「天使」借款超過3億,快占總資金7億的一半,目前幾乎都已還清,「當初借錢周轉苦日子,真想從腦袋中剔除,但也永遠記住這些朋友的挺身幫忙。」「天使」中不乏苦哈哈的國片導演,不寬裕仍力挺,「戴立忍在《不能沒有你》獲利後,借了400萬給我們,鍾孟宏第一次借200萬,我們還款後察覺資金還是不足,他二話不說再借200萬。」

有私人捐助 3.5億解套

企業界也有情有義,黃志明說,郭台銘兒子郭守正出錢,明基策略長雷輝因信任魏德聖,私人借1000萬,還不急著還錢,資金缺口後來在中影董事長郭台強出資3.5億後解套。「感觸很多,就像踩著浮冰渡河,隨時都會摔下去;感恩很多,當初借到的每一筆錢,不管數目多寡都解了燃眉之急。」

《賽德克》目前預售票突破10萬張,估計收入2000萬,威尼斯影展將播放兩個半小時的國際版,魏德聖尊重影展、發行商決定,但他仍覺得完整版最感人,「台灣人還是要看完整的上、下兩集。」



◆ 《那些年》最快破億國片 九把刀改口繼續導片

【林志勳/台北報導】2011-08-23 中國時報

國片發燒,《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票房破億,創下國片正式上映最快速度破億紀錄,導演九把刀原本計畫短期不再當導演,昨改口:「太高興了,最近的票房給我幻覺,沉澱之後,3年內再拍第2部電影。」

九把刀日前打賭贏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卻遲未見黎在報上刊登全版廣告,昨上大號時接到黎智英電話,表示會登廣告。他重申不想當電視主持人,「我跟經紀人說好,電影宣傳完就去金門、馬祖寫小說。」

《翻滾吧!阿信》票房表現也好,上映第二周,全台突破4260萬,導演林育賢說:「作品能感動人心,因而對世界有更好的改變,是讓我堅持走下去的最大動力。」上周末全台票房由《那些年》拿下冠軍,西洋新片《絕命終結站5》挾著最後一集續集的威力,以4247萬居第2位,《猩球崛起》蟬聯兩周冠軍後落至第3名。



◆ 指揮棒不及謝幕 史擷詠告別滾滾紅塵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詹建富/台北報導】2011.08.23

舞台上揮舞指揮棒的手,永遠放下了。曾以「唐山過台灣」、「滾滾紅塵」等作品獲三座金馬獎、兩座金曲獎的音樂家史擷詠,昨因心肌梗塞引發多重器官衰竭,告別滾滾紅塵,病逝台大醫院,得年五十三歲。

史擷詠好友、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總監張龍雲指出,史擷詠治喪委員會由導演李行擔任主委,大體停靈於台北第一殯儀館,九月中在台北聖家堂舉行告別式。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展示廳(台北市濟南路一段七號地下一樓)也將從八月廿七日至九月廿五日舉行史擷詠作品展。

史擷詠有心血管病史,心臟裝了六個支架。十九日晚間他在台北中山堂指揮「電影幻聲交響SHOW」音樂會後,樂聲甫落、回到後台,即心肌梗塞發作送醫,來不及謝幕。張龍雲指出,史擷詠指揮完轉頭面對觀眾時,根本已呈「真空狀態」,全靠意志力支撐完成。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黃維明嘆道,史擷詠是音樂圈內同年齡中「最有才氣的才子」,在作曲、配樂、跨界音樂的深度及廣度,都無人出其右。雖是古典出身,卻勇於突破局限,吸引更多人愛樂,「古典音樂應向他看齊!」他將把九月三日市交音樂會獻給史擷詠。

史擷詠瘦高瀟灑,父親是民族樂派作曲家史惟亮。他國立藝專作曲科畢業,在父親肺癌病逝後決心走出學院派,投入影劇、廣告等配樂,作品近五千部。他的音樂可說台灣人人聽過,麥當勞從第一代到第十五代的廣告,李行從早年電影到去年舞台劇「夏雪」,王小棣從電影「魔法阿媽」到電視劇「波麗士大人」,配樂都出自他手。

史擷詠向來善於結合流行及古典音樂,讓跨界音樂藝術化。張龍雲指出,四年前他獲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的「夢土—部落之心」,可說是他回歸古典之作;史擷詠也自承,這張結合父親採集原住民音樂、彷彿「與父親對話」的專輯,是他最滿意作品之一。

近年史擷詠對動漫電玩音樂著力甚深,將電玩音樂交響化、創下電玩音樂入圍金曲獎紀錄,並且首創電玩音樂會。他倒下的「電影幻聲交響」音樂會,則是他理想中「音樂劇場」的第一步嘗試。

史擷詠年少時,曾一度不願活在父親光環下,但近年他發現,自己好像在做父親來不及做完的事:史惟亮將古典音樂教育帶入台灣學校,他則是將各國都有、台灣才剛開始的「文化創意」,注入藝術教育。遺憾的是,父親五十二歲英年早逝,他也在五十三歲辭世。

公視連播配樂作品

【記者蔡菁怡/台北報導】史擷詠辭世,生前為台灣影視作品配樂無數,公視不少人生劇展配樂皆出自他手,電視台也決定今起將連播他參與過的作品。

史擷詠原定昨錄製公視藝文節目「日光大道」,但同時間傳出逝世消息,令所有工作人員不勝唏噓。

史擷詠生前與導演好友王小棣合作密切。王小棣早期執導的公視人生劇展作品,都由他負責配樂。另外,王小棣去年所推出的電影「酷馬」,也是他的電影配樂告別作。

公視今起每日下午兩點,將重播「台灣玉」、「遺失」、「在親密與孤獨間漂流的愛情」以及「擁抱大白熊」四部作品,並於本周六下午一點播出「酷馬」。

fsj 提到...

台商設計力 名列全球前十強

【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2011-08-24 工商時報

台灣設計力國際放光芒,以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if獎,連續3年獲獎成績所做最新排名顯示,台灣有佳世達科技、華碩電腦、BENQ明基電通等3家企業登上全球前20強(見右表),若加總同一集團的佳世達、BENQ,明基友達集團排名第7,僅次於蘋果,超越DELL。

影響所及,台灣企業設計中心的設計總監、設計長行情看漲,據傳中國大陸的聯想、美國的HP、韓國的三星等,都透過獵人頭公司來台重金挖角。國際設計大獎常勝軍佳世達,據悉,近5年至少有12位資深設計師被外商所網羅。

明基電通/佳世達科技副總經理暨設計長王千睿分析,以IT業為首的台灣設計力崛起,前期是ODM廠為爭取國際大廠訂單,用設計力強化競爭力,找到新客戶或鞏固長期合作的策略;近期,市場競爭強調消費者生活型態,挖掘新概念、掌握IP,及垂直整合能力,使ODM或品牌大廠紛紛擴大設計中心,從守勢轉為攻擊主力,規模、領域都被視為企業戰力的最高機密。

據了解,設計中心規模超過百人的企業,有鴻海、仁寶、華碩、緯創、和碩、HTC等,以人機介面、互動科技、材料開發為設計強化主力;傳產業的設計中心也有擴大趨勢,納智捷汽車設計團隊約80人,大同公司正在品牌戰略室組織一個50至70人的設計中心。

華碩電腦機構和工業設計中心協理楊明晉透露,華碩在台北、新加坡、上海、杭州、蘇州部署約300位工業設計師,採設計思考,連結內容和消費者使用模式,創新NB、Pad產業,例如變形平板電腦、Eee Pad Slider,及下半年可望量產的Pad phone,結合smart phone和平板電腦。

從ODM走向DMS(設計、製造、服務)的和碩,設計總監蕭銘楷透露,看好IT結合家電,和碩發揮機電整合優勢,跨業提供家電、機車、醫療等設計服務,卡位數位家庭生活商機。據悉,因應大陸家電領導品牌欲發展智慧家電,和碩正研發結合IPhone的觸控冰箱等。

此外,台灣企業設計中心也走向國際化,HTC自2006年發展自有品牌就強化產品設計力,2008年收購One & Company Design,2010年成立HTC America Innovation,設計團隊分布台灣、舊金山及西雅圖等地,今年一口氣贏得3大國際組織的8項設計大獎。

隨設計先行,甚至主導新產品開發會議,企業設計中心也陸續設置設計長、提拔設計師擔任副總,如仁寶副總陳禧冠、佳世達副總王千睿,大步邁入所謂「設計3.0」進化論,藉提升創新、技術來源,強化營運能力,並直追國際一線大廠蘋果電腦、Nokia的設計中心規格。



◆ 史擷詠配樂遺作 三分鐘催淚

張士達/新竹報導 2011-08-24 中國時報

台灣電影音樂大師史擷詠廿二日過世,過世之前他正在為導演朱延平的電影《新天生一對》製作配樂,雖只來得及完成三分鐘片段,卻以「三分鐘落淚」的功力留下完美遺作。朱延平親眼看著他在舞台演出後倒下送醫,朱延平說,史擷詠以他的一生為「鞠躬盡瘁」寫下註腳,「我人生經歷那麼多,還沒有碰到過這樣戲劇性的故事。」

朱延平與史擷詠同樣為國片打拚多年,卻一直無緣認識合作。朱延平記得兩人見過五次面,第一次在導演王小棣的《酷馬》首映,當時他被史擷詠的配樂感動得淚流滿面。第二次是看導演李行的舞台劇,兩人在李行介紹下相識。第三次見面朱延平就邀史擷詠為《新天生一對》配樂。第四次在剪片室,史擷詠作了三分鐘配樂,讓朱延平帶去大陸給片商看,片商個個感動落淚,「他的配樂幫我搶到了賀歲檔。」

朱延平沒想到,第五次見面也是兩人的最後一面。史擷詠十九日指揮他成立的台灣電影交響樂團演出「金色年代華語電影劇場」,當晚首度發表《新天生一對》的三分鐘配樂,全場觀眾見證史擷詠的「三分鐘落淚」功力。朱延平說,最後兩首曲目演出時,他注意到史擷詠指揮的手越來越低,以為他累了,結束後只聽到後台倒地沉重一聲,不知情的全場仍熱烈鼓掌,卻等不到人出來謝幕。朱延平與現場的李行、王小棣等人陪家屬送史擷詠到醫院,親人對心跳已停的史擷詠不停喊著「回來」,卻已無力回天。



◆ 寶島大劇場-流俗的創意與創意的媚俗

【邱坤良】2011-08-24 中國時報

電視螢幕那位體形瘦長,穿著白袍、戴眼鏡的中醫師面無表情、眼神閃爍地指著身旁穿著清涼的女模特兒,用台語一字一字吐出:「健生中醫關心您的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就是腰部椎間盤移位,或是腰部椎間盤疾患,造成腰痛或是肢體疼痛…。」乍聽不知所云,因為尋常人少用台語吟唸人體部位與疾病名稱。他唸診所的免費電話號碼「○」字不讀「零」而讀「控」,這一支電話就「控八控控控九二控控控」地「控」個不停。

台灣電視廣告在九○年代曾經生機勃勃、創意無限,廣告畫面講求構圖、語意內涵與聲光影像效果,也頗能與在地人文特質結合,相較早前口語直接介紹藥品的廣告,實不可同日而語。然而,最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規模西移,本土廣告市場萎縮,廣告業也浮現結構性的問題。目前的廣告業主多希望以最低的預算拍攝出「俗擱有力」的效果,頂多找個名人代言而已,電視廣告生態似乎又有回到六○、七○年代,甚至廣播時代的趨勢,很難再像一、二十年前一樣,能從多采多姿的廣告看到台灣的企業文化。

「健生中醫」廣告比六○年代的電視,或更早的電台廣告還要「俗」;既無「狗標」的活潑:「汪汪!(播放狗叫聲),聽到狗聲,想著狗標,延平北路消防組對面算來第九間,狗標服裝行、狗標服裝行,汪汪!」,也沒有宣稱「查甫人講到做到」的「鳥頭牌愛福好」那麼富戲劇性。這支廣告最初可能因男主角(業主)自我感覺良好,堅持播放,還曾變化造型(醫師袍改西裝),一播數年,而後出現反諷式的娛樂效果,同類型模仿秀此起彼落,連若干偶像歌手也軋上一角,客串「中醫師」,無形中哄抬了廣告的氣勢,讓它愈播愈紅。

論功行賞,最早對這支廣告獨具慧眼的,應是電視模仿秀藝人郭子乾,他把廣告裡「中醫師」的肢體動作、說話、語氣、內容,變成具有趣味表演元素,使「中醫師」俗擱有力的另類形象被凸顯,甚至有機會揚名國際;有一位叫大衛的英國網友用台語模仿「中醫師」,「關心您的坐骨神經痛」,傳上了youtube;日本也有眼鏡妹依樣畫葫蘆。「全民」掛的模仿秀藝人更是樂此不疲,不斷翻演「中醫師」指著十八銅人Kuso。流行音樂大師劉家昌最近也說,他為兒子創作的新歌〈唸你〉靈感來自「健生中醫」,而他對這支廣告的第一印象是:恨不得給他一巴掌。

相形之下,新聞媒體日前大肆報導的某刺青師傅模仿「健生中醫」所製作的廣告,比較讓人不解。

刺青師站在比基尼紋身女模特兒旁,正經八百地拿著伸縮棒指著清涼女模特兒胸口、臀部、大腿等處刺青,女模還瞬間繃開內衣扣,秀出美背。媒體特別強調這支由名導演掌鏡的刺青廣告引起網友巨大迴響,還有人為之「噴飯」。網路世界無奇不有,刺青師製作廣告屬於創作自由,如果真的像媒體所報導:刺青版受到熱烈歡迎,那麼,所謂「民意如流水」,就一點也不虛假了。其實,刺青師的廣告能在電視新聞與平面媒體中受到廣泛報導,無論出於刺青師或導演的良好媒體關係,或屬於置入性行銷,皆無太大的新意,尤其刺青本身已具強烈的視覺意象,刻意模仿「健生中醫」的模式做廣告,反而失去了自身的價值。

回顧近年「健生中醫」的廣告及其傳播效果,它反映台灣社會文化現象:再稀鬆無奇的內容都可能做各種變臉與裝飾,並產生莫名的、巨大的效果;但被炒熱的話題,一味仿效,卻也容易變得流俗,甚至媚俗。

倒是拍這廣告而聲名大噪的男主角張姓中醫師,「成名」後並未自我膨脹,他曾低調表示不願上節目接受訪問,以免破壞「專業」形象。這支「陽春」廣告因而維持獨特的風格,它所蘊含的庶民趣味性也不致因外界過度張揚而立即破功。回頭再看看張醫師在電視上面無表情的廣告畫面,不得不「讚」一下他的篤定與自信。(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 相關報導:

* 黎智英輸慘!《蘋果》全版廣告免費送九把刀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30511/172011082400754.html

九把刀執導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才上映4天票房就破億,成為近10年來國片之最。他之前曾爆料,說為拍電影,婉拒主持壹電視節目,壹傳媒老闆黎智英當時看衰他票房,嗆他「絕對不可能」突破2千萬,還說若成真,要免費奉送全版廣告。黎智英今(24)日信守承諾,在《蘋果日報》影劇版放上全版廣告力挺《那些年》。向來自負的九把刀向媒體透露,黎老闆致電恭喜他,害他都不好意思了起來。

fsj 提到...

柏林愛樂11月來台 演奏馬勒第9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即時報導】2011.08.25

柏林愛樂2005年首度來台,在兩廳院藝文廣場轉播,創下廣場在雨中湧入近3萬人紀錄,讓音樂總監拉圖及全團深為台下年輕群眾及熱情振奮。這在歐洲難見的盛況,也促使柏林愛樂思考藉科技與全球樂迷互動,促成近年在官網上著名的數位音樂廳。

今年拉圖和柏林愛樂續約至2018年,從去年就安排全球巡迴演出馬勒交響曲計畫,因為這兩年是馬勒年(誕生150年、逝世100年),拉圖又是在12歲聽了馬勒才決定成為指揮。亞洲巡演,他帶來馬勒第9號交響曲,另晚曲目則是布魯克納第9號交響曲,最特別的是還有現代音樂:細川俊夫(雲門「屋漏痕」作曲家)的「花季」協奏曲。

等不及的樂迷,可先至柏林愛樂網站www.berliner-philharmoniker.de/en/,在數位音樂廳觀看2005年亞洲巡迴紀錄片「Trip to Asia」,或許可看見自己身影;也可申請德意志銀行贊助的柏林愛樂音樂會免費轉播,至網站www.deutsche-bank.de/index.htm註冊,將可於台灣時間8月27日凌晨一點看馬勒第7號交響曲的音樂會現場直播。



◆ 紀辛、帕爾曼…名家聚台灣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即時報導】2011.08.25

建國100年下半年,國際音樂家聚集台灣,紀辛、普萊亞、帕爾曼、郎朗、海莉……等眾星雲集。

10月來台的帕爾曼,帶來的曲目以古典時期為主,包括莫札特、貝多芬、聖桑等人的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鋼琴由羅漢‧德‧希爾法擔任。金牌大風唱片指出,猶太幫的帕爾曼因從小患小兒麻痺,出入須靠電動輪椅,又已66歲,未來恐怕很難再來亞洲。

11月來台的紀辛,曲目橫跨古典、浪漫、現代,包括貝多芬月光奏鳴曲、蕭邦第3號鋼琴奏鳴曲、巴伯降e小調鋼琴奏鳴曲等。在古典經典外,他從未錄過的巴伯奏鳴曲,也很讓人期待。

年底來台的海莉,今年甫與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莫利柯奈合作,新專輯8月底由DACCA發行。83歲的莫利柯奈碰上24歲的海莉,甘願為她將「新天堂樂園」、「教會」等電影中名曲重新編曲,音樂會是否會獻上專輯曲目?歌迷翹盼。

音樂會購票訊息明起在牛耳官網陸續公布,網址為www.mna.com.tw。



◆ 美麗的錯誤 李泰祥經典曲串連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即時報導】2011.08.25

由李泰祥29首歌曲串連而成的音樂劇「美麗的錯誤」,由許景淳、葉文豪、洪瑞襄、程伯仁、江翊睿等人演唱、演出,藉李泰祥名曲「歡顏」、「走在雨中」、「告別」、「錯誤」、「你是我所有的回憶」等,試圖串成一位藝術家的生命歷程。8月26日至8月28日在台北中山堂演出,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 「火燒紅蓮寺」再現內台榮景

【聯合報╱記者李晏如/即時報導】2011.08.25

說起台灣戰後的歌仔戲史,50年代的「內台」榮景,總是受人津津樂道。一齣「火燒紅蓮寺」,真水雨景、五龍吐水、神鷹飛劍…目不暇給的機關變景,可說是內台金光戲的代表之作。今年9月,國立傳統藝術總處邀請國寶藝師廖瓊枝參與製作,共同重現當年「火海」盛況。

「火燒紅蓮寺」改編自民初的奇情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描述崑崙派與崆峒派的地盤爭奪大戰。曾任聽奧技術總監、與明華園合作多年的劉培能負責本次舞台設計,他表示,「火燒紅蓮寺」除了歌仔戲,也翻拍過連續劇、電影,海派京劇版也是「一天一機關、一天一主角」的30餘集連本大戲,梅蘭芳還特別帶訪中的卓別林前往觀賞。

「火燒紅蓮寺」將於9月2日至4日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演出,開放民眾免費索票入場,索票方式請見官網:http://cd.ncfta.gov.tw/。

fsj 提到...

台北藝博會 千萬名畫聚一堂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1.08.26

有史以來最具規模的台北藝博會(Art Taipei 2011)昨晚在世貿一館開幕。全球一百廿四家藝廊、國際藝術大師與新生代藝術家的作品齊聚一堂,十六年來未露面的日本大畫廊也回來了!

今年的台北藝博會涵括眾多藝術大師作品,包括畢卡索、安迪沃荷、夏卡爾等作品現身展場。美國名畫廊James Cohan帶來重量級藝術家維奧拉(Bill VIOLA)的錄像「賦歸」、日本名藝廊Taka Ishii展出森山大道的近作「夏威夷」;香港馬凌畫廊的畢卡索畫作「女人與赤裸的男童」,開價七千五百萬元台幣,則是此次藝博會最具身價者。

畫廊協會理事長張學孔指出,今年藝博會的成交值上看十億台幣。除了國際名畫廊帶來的國際大師創作,美國紐約網路公司舉辦的「Artist Wanted」及「新媒體藝術區」等貼近當代的創作,也值得留意。

引人矚目的是,日本知名畫廊─日動畫廊在暌違十六年後,第二度參加台北藝博會。日動畫廊副社長長谷川智惠子年輕時曾親身造訪過夏卡爾、米羅、莫內、達利等藝術大師,安迪沃荷還曾為她畫「C夫人像」。這回她帶來的夏卡爾畫作「音樂家」身價達六千八百萬台幣,一同展出的日本新世代藝術家作品的標價則很「親民」。

今年獲選「Artist Wanted」首獎的藝術家潘慕文,出身台中、目前旅居紐約。他的創作以「山海經」裡的群魔暗喻當代社會的牛鬼蛇神,諸如紐約的多樣種族彼此之間的歧視、文化大革命、日本侵華及二戰,都流露出借古諷今的逸趣。此次藝博會將展至廿九日。



◆ 文博會熱身 遊園華山驚艷開展

【聯合新聞網╱特約作家賈亦珍】2011.08.26

文博會雖然9月8日才登場,但以「遊園華山 面面驚艷」為主的熱身活動明天就要展開,包括由李乾朗等專家帶著大家在華山進行一場「穿梭時空之旅」。

華山屬於文博會的一個分展館,明天起開始的活動包括有「席時斌鋼塑展」、「穿梭時空遊華山-華山散步導覽」、「創藝擂台」、「八德資訊商圈封街3C秀」、由龍潭佳安社區專程來表演的「客家森巴嘉年華」、以及遊戲橘子的「數位科技玩家」等。

華山散步導覽是一個很難得的活動,負責導覽的都是知名的專家,明天下午4點是建築專家李乾朗負責的華山建築散步,9月3日下午4點是植物專家郭城孟的華山植物散步,9月4日上午11點是藝術家席時斌的鋼塑創作講座及導覽,從8月28日到9月11日每天下午4點也有華山園區專人的華山散步導覽,讓你深入了解華山的一點一滴。

9月4日來自龍潭佳安社區,以客家文化及桐花意象結合巴西森巴嘉年華形式及捷克大偶藝術家的創作,將展演「客家森巴嘉年華」,將是一場熱鬧的街頭歡樂派對,這場街頭遊行將從劇場大街走到華山劇場,並在華山劇場進行舞台表演。

如果你喜歡文創有關的東西,例如創意手做、街頭藝人等,那9月10日及11日別忘了到華山來觀賞「創藝擂台」,將有藝術家展示創意手作、戶外表演藝術、踢踏舞表演、「小綠人」帽子街舞、調酒魔術秀、數位遊戲擂台等,觀眾也可以一起同樂,在這裡可以看到台灣文創產業的活力及實力。

文博會的分展除了華山外,師大也是其中之一,他們將在9月1日至9月30日推出「I'm here」師大巷弄散步道活動,從新生南路順著金山南路、信義路、到羅斯福路等師大校區四周的地區,以和平東路及師大路為經緯,踩出3條性格、風采、故事互不相同的的散步道,展現師大街區的人文薈萃面貌。
9月8日起在復興南路至松仁路,以及八德路至信義路之間,將推出城東創意街區展,台北東區的很多商家都加入這個活動,你可以到這個區域尋找每一個創意人經營的店家,每個店家都是小型的主題樂園,店裡有很多讓人興奮不已的物品、故事及創意人,逛過一遍你會發現台北東區不只是商圈、金融中心、交通轉運站、更是許多創意人展現才華的園地,他們藏在巷弄間,等待你去追尋。

這個活動也以尋寶遊戲概念規畫了7個子活動,分別是「找到寶」、「看到寶」、「玩到寶」、「學到寶」、「遇到寶」、「挖到寶」、「收到寶」,有紀念品好拿哦。

學學文創志業也是文博會分展之一,從8月25日起到9月18日有「竹之問」特展,展出德國裝置藝術家兼設計師海因多夫近期代表作,以及他跟台灣工藝師與設計師共同合作的作品。



◆ 垃圾桶變藝術 倫敦設計展現身台北

【台灣醒報╱記者鍾禎祥╱台北報導】2011.08.26

垃圾桶居然是一隻可愛的大兔子,路燈看起來像朵花,經設計師的巧思改造,這些東西都變成了酷炫的裝飾品。倫敦設計博物館將於8月27日起,在北美館展出15位當代傑出設計師的作品。開幕當天下午2點半,館長薩德奇也將現身展場為民眾導覽,解說自1960年以來倫敦設計思維的演進。

此次展覽是倫敦設計博物館首次於海外展出,意義更顯重大。今天下午,北美館召開展前記者會,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副代表馮梅瑞表示,倫敦有古典的傳統,也是普普、龐克等前衛文化的發源地,倫敦的垃圾桶、路燈、公車站牌、郵筒等物品,都是設計師的創作主題。

薩德奇強調,設計並非是專家的特權,而是每個人改變生活的一種方式,他說:「設計就在你我的身邊。」另外他也表示,當他抵達北美館時有點驚訝,因為台灣人居然能將設計看為一種「藝術」(Art),放在美術館裡展覽,顯示台灣文化素養相當高。

北美館代館長劉明興對薩德奇說,據統計,台北每10個人之中就有1個人從事文化工作。對此,薩德奇表示一點也不意外,他說,亞洲一定是未來設計界重鎮。

《倫敦當代超設計展》展出期間為8月27日至11月27日,開幕當天下午2點半,薩德奇將於在現場演說,主題為《關鍵設計的關鍵時刻》,對設計有興趣的民眾千萬別錯過。完整影音新聞請至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24697觀看。



◆ 《泡麵碗桌燈》蕭壟設計展 台味家具酷

自由 2011/08/26

〔記者劉婉君/佳里報導〕台味十足的泡麵碗、彈珠汽水瓶、提神飲料瓶加上水泥,經過台灣學生創意設計組合,變身為具維多利亞風格的高級家具,獲得香港人喜愛,台灣設計相關科系學生展現的軟實力,正在蕭壟文化園區「二○一一酷設計展」中,綻放光芒。

「二○一一酷設計展」自即日起至十月二日,在台南市佳里區蕭壟文化園區展出,從「新一代設計展」近三千件作品中,精選出百件優秀作品參展,包括今年「蕭壟設計新人獎」首獎作品「果然台灣」,學生們的創意與生活息息相關,透過一件件設計作品,讓台南民眾感受到生活周遭新一代的設計能量。

大同大學及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畢業生蔡易成、范姜蘭欣,從超商中常見的泡麵、免洗碗、提神飲料等得到靈感,以這些瓶瓶罐罐為模型,灌注水泥成型後,堆疊組合,成為維多利亞風的桌燈、立燈,仔細一看,還可以看到提神飲料上的品牌名,以及泡麵碗上「小心燙手」的圖案。

蔡易成說,台灣人很容易接受國外的文化,卻反而忘了自己的特色,水泥、泡麵、彈珠汽水和提神飲料等,都是被視為「很台、很本土」的物品,卻有很工業化的特徵,可以變成特別的裝飾,把他們翻模成為水泥材質,將原本給人廉價印象的東西,組合成為高價位的家具,凸顯出台灣本土的特色,曾在香港個展中獲得熱烈回響,目前也已在香港上市販售。

另外,展出的作品中,還有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許鈺昀、許慈文利用粗糠製作的廚餘回收筒「餿乾淨」;成大工業設計系劉晟、潘永、徐鐸結合樂器與座椅的「音緣雀」;台南應用科大視覺傳達系邱微婷等五人的「果然饌—五甘甜水果乾系列包裝」;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產品組王瑞龍的「雨杖.雨綻」;成大工業設計系廖余愷、高振瑋的「山難救護木背包」等。

fsj 提到...

倫敦設計展 垃圾桶、路燈活起來

【林欣誼、實習記者柯喬齡/台北報導】2011-08-27 中國時報

垃圾桶、路燈、汽車、電話亭等都是城市裡的尋常風景,但一群來自倫敦的知名設計師,卻能在這些平凡物件上施加魔法,打破框限,創造出讓人驚嘆的作品。台北市立美術館現正舉辦倫敦設計博物館策劃的「倫敦超當代設計展」,邀請時尚設計師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名建築師薩哈.哈帝(Zaha Hadid)等十五位當代英倫設計名家,打造屬於倫敦的創意風景。

如保羅.史密斯以幽默顛覆日常,將他最厭惡的垃圾與最喜愛的兔子結合,設計出互動式兔子垃圾桶;沒有五官的灰色大兔站立手持垃圾袋,每當有人丟進垃圾,牠的耳朵就會閃閃發亮,令人莞爾。目前這款垃圾桶設置在倫敦柯芬花園與荷蘭公園。

紅色鑄鐵電話亭為倫敦的經典象徵,但這些老舊電話亭已被手機時代淘汰,因此無印良品歐洲創意總監「工業設施設計工作室」(Industrial Facility),將電話亭改造為郵遞服務的小郵站,採太陽能板供電,使用者還可在亭內與郵局人員視訊對話。

展場最吸睛的是一部超過六十年歷史的賓利汽車,湯姆.迪克(Tom Dixon)拆解這台經典車款,換上從另一輛牛奶配送車中取出的低污染汽車零件,呼應環保節能的潮流。

此外,湯瑪士.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設計的樹枝狀路燈,把呆板的路燈變成張牙舞爪的藝術裝置;薩哈.哈帝以影片《倫敦市願景》向觀眾提問:在城市中應該如何生活,並以電腦模擬倫敦市容如何因不同決策而改觀。

融合古典與前衛的設計重鎮倫敦,是工業革命的火車頭,也是普普文化、迷幻藥和龐克的發源地,兼具美學傳統及爆發力的次文化能量。因此,除了十四件以城市為題的創作,另還藉由一千五百多幅影像與物件,展示一九六○年至今英國社會與設計發展,如一九六○年代瑪莉.官(Mary Quant)的時裝設計、搖滾樂與迷幻風潮,八○年代柴契爾夫人上台與罷工議題,到九○年代倫敦市容改頭換面等。

倫敦設計博物館館長迪耶.薩德奇(Deyan Sudjic)表示,以「設計」為主題的展覽可以在台北的美術館展出,是向來把設計與藝術劃清界線的英國所做不到的,他直言:「下一個世紀的世界創意中心,肯定會由亞洲接棒!」



◆ 畢卡索的一生 電影、紀錄片秀給你看

【聯合報╱記者項貽斐/專題報導】2011.08.27

一代藝術大師畢卡索的作品正在台展出,畢卡索豐富多彩的一生是電影的好題材,有多部紀錄片以不同角度探索他創作與人生的歷程。電影「狂愛走一回」以畢卡索一段忘年之戀為題;紀錄片「畢卡索之謎」捕捉他創作的過程;新近上映的「午夜.巴黎」有畢卡索與失落的一代;公視將在8月30日與9 月6日晚間10時推出「畢卡索生命中的13天」上下集,完整探索畢卡索生命的關鍵時刻。

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演的「狂愛走一回」,描述畢卡索62 歲時與小他40歲的藝術系女學生法蘭絲瓦相遇、相戀與分離的故事。緋聞不斷的畢卡索與法蘭絲瓦在一起10年,育有1兒1女,不少女性癡戀畢卡索,但是法蘭絲瓦卻在後來因難以忍受畢卡索主動求去,也顯現她獨立自主的性格。

「畢卡索之謎」堪稱史上最貴紀錄片,1955年拍攝的該片留下了當年75歲的畢卡索創作出20幅作品的過程,攝製完成後畫作全銷毀,只有影像紀錄,1984年法國政府將影片納入國家寶藏之列。片中畢卡索在工作室隨興揮灑,有充滿童趣的素描、有繽紛鮮豔的油畫,既可看出畢卡索繪畫的多變,也表現出他才華縱橫的豐沛創意。

伍迪艾倫執導的「午夜.巴黎」描述歐文威爾森飾演的21世紀美國作家,在巴黎度假時發生的午夜奇遇,隨著歐文神秘地進入1920年代的巴黎,觀眾也看到當年引領風騷的藝文界菁英,包括葛楚史坦、海明威、達利、費茲傑羅,還有已在巴黎嶄露頭角的風流畢卡索。

「畢卡索生命中的13天」以他生命的重要時日引出他的成長背景、戰爭、女人、朋友等和他作品間的關係。一生創作從未中斷的畢卡索以繪畫、雕塑留下存在的軌跡,有大時代的動盪、也有男歡女愛的情仇。

該片從頭回顧畢卡索如何從一個繪畫天才兒童與到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蒐集許多珍貴史料、照片、畫作草稿,還有畢卡索女兒與前女友法蘭絲瓦的訪問,對畢卡索作品與生命經驗有全面且深入的呈現。


◆ 3年3易稿 首幅黃河全圖亮相

中央社 2011.08.27

歷經3年3次易稿,中國大陸首幅黃河全圖「華夏黃河圖」終於完稿,今天在河南鄭州亮相。

華夏黃河圖捐贈儀式在鄭州舉行。華夏黃河圖的作者、大陸著名畫家湯清海當場將作品的收藏證書捐贈給大陸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陳小江。

華夏黃河圖長168公尺、寬7公尺,依黃河流向和四季輪轉排序,將中國大陸黃河沿岸9省區的117個具代表性的典故、名勝、人文景觀融入作品中。

華夏黃河圖長卷完稿後,被認為填補了中國畫至今尚無黃河全圖的空白。中國大陸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及著名作家二月河分別為長卷題名、作序。

談到創作華夏黃河圖的初衷,湯清海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表示,有關黃河的畫作很多,但反映黃河全貌和文化符號的畫卻沒有。

年邁的他因此西上巴顏喀拉雪山、東渡渤海萊州灣、跨越沿黃河9省區、行程2萬里,耗時3年3易成稿。

報導描述,巨大的黃河長卷猶如現實版的黃河,從黃河源起筆到天無盡頭落筆,青藏高原、成吉思汗陵、少林寺、黃河大橋等山水人文景觀點綴其中。



◆ 李明揮陶藝展 「舊皮箱」超逼真

【聯合報╱記者劉崇如/鶯歌報導】2011.08.27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展出「懷舊古早味-李明揮陶藝個展」,展出的鐵秤、皮箱、腳踏車其實都是陶藝作品,觀展民眾都忍不住驚呼「實在太像了」。

李明揮喜歡喝茶,十多年前拜師學習製作茶壺,2年前開始創作一系列的懷舊作品,作品「老鐵馬」代表著李明揮的兒時記憶;李明揮透露,製作輪胎的支架和車輪比例時失敗好幾次,經過多次嘗試才成功。

以前生意人用秤來做生意,李明揮的作品「秤Ι」,把秤生鏽老舊的色澤、痕跡精準呈現,甚至連砝碼都可以更換;「舊皮箱」則是他的最新創作,一條條細小土條鑲成的車縫線,效果自然逼真。

李明揮出身電子業,卻對老東西情有獨鍾,他說「許多人喜歡追尋新奇、炫麗的事物,我卻鍾愛懷舊的味道!」他希望藉由展覽帶民眾進入時光隧道,重溫古早歲月的生活點滴。



◆ 中正紀念堂變身 上演傳統戲曲定目劇

【聯合報╱記者李晏如/台北報導】2011.08.27

中正紀念堂推出「台灣傳統經典戲曲藝術節」,將現有可容納四百人的「演講堂」改造成「演藝廳」,盼以兩個月的京劇連演,吸引館內獨有的國內外旅遊觀光族群,向「定目劇場」目標挑戰。

打頭陣的是,今年甫於英國愛丁堡藝術節創下佳績的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安排「安天會」、「龍鳳閣」、「三岔口」及「兄妹串戲」四齣入門戲吸引一般觀眾。昨日活動現場,一群跳「財神」、「加官」的戲曲演員,闖入中正紀念堂著名的儀隊交接典禮上進行「鬧台儀式」,趣味畫面取代了以往堂內的肅穆氣氛。

四齣劇目之中,台灣青衣名角趙復芬將挑戰十年未演的全本老戲「龍鳳閣」,與吳興國、劉琢瑜共同登台。戲中「探皇陵」一折,與中正紀念堂的場地淵源不謀而合,對老戲迷而言特具紀念價值。

此外,由年輕演員戴立吾、林朝緒、錢宇珊等人擔綱的「安天會」、「兄妹串戲」,內容包括孫悟空鬧天宮,還將「霸王別姬」、「烏龍院」等八齣名戲加入街舞等流行元素反串演出,不少戲曲新秀也將參與。

吳興國認為,國內始終難以推行「定目劇」,卅多年來未建新興實用的劇場設施是一大因素。中正紀念堂的講廳空間與容納座位皆適中,加上便利的地理位置及既有觀光人口,對傳統戲曲演出深具發展性。

「台灣傳統經典戲曲藝術節」將於十月卅一日起演出至十二月卅一日,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fsj 提到...

台灣女孩「雞」情「告別式」 插畫揚威英倫

25歲方采頤入圍年度年輕插畫家

自由 2011.08.29

〔記者陳怡靜/台北—英國愛丁堡採訪報導〕一群公雞母雞哀傷地看著盤子裡的荷包蛋,這是什麼場景?二十五歲的台灣女孩方采頤以這幅「The Funeral(告別式)」插畫、入圍英國Cartoon Musuem(卡通博物館)的年度年輕插畫家。

方采頤以「告別式」從七百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六名入圍者之一。作品趣味描繪另類告別式,七隻公雞母雞與小雞看著盤子裡的荷包蛋,荷包蛋好似躺在棺材裡,頭上還有著祝福玫瑰。黑色幽默之餘,也帶些許諷刺與淡淡哀傷。

擅將動物擬人化 刻畫黑色幽默

方采頤甫獲英國愛丁堡藝術大學插畫碩士,目前旅居英國並受聘為愛丁堡駐校藝術家。她說,三年前曾畫過告別式,去年為了參賽、又重畫新版本,作品還由自己的阿姨、知名部落客「米果」命名。

方采頤十六歲開始畫插畫,曾出版童書並為出版品畫插畫與封面,米果將出版的新書「慾望街右轉」封面也由她執筆。她最喜歡畫動物,擅長用傳統蝕刻版畫的線條、喜歡用沾水筆和墨水畫在很粗糙的水彩紙上。

最特別的系列作品「動物肖像畫」則將動物擬人化,貓頭鷹穿上禮服、規規矩矩夾著書,尊貴的狗兒也一本正經畫起家族肖像,作品還吸引BBC記者採訪。她笑說,自己很喜歡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風格背景,「當時的肖像畫中,看得出來上流社會喜歡炫耀財力、秀出得意表情,我常幻想活在那個年代,幫有錢人畫肖像畫」。

「告別式」也屬於動物肖像系列,還因此收到近百封來信,海報也賣出五十多張、為她進帳一千多英鎊。

她最怕被問「靈感」何來?「沒有來源啦,就好像有什麼東西跑進腦袋,就把它畫出來,真要說,搞不好是看了很多喪禮照片吧。」她笑說,自己沒想太多,「但很多人會自己想像,例如小雞是荷包蛋的哥哥、因為看來很傷心,他人解讀反而很有趣」。(方采頤網站:http://www.viafang.com/)



◆ 張正傑玩創意 百元聽音樂會

中央社 2011-08-29

為慶祝建國百年,大提琴張正傑突發奇想,舉辦票價僅需新台幣100元的音樂會,邀請鋼琴家廖皎含、管風琴家陳相瑜一同演出。張正傑說,期待能吸引更多人認識古典樂。

張正傑認為,生活中有百元熱炒、百元商店,今年是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何不辦百元音樂會。在3月時他提出構想,只花1個月時間籌備,音樂會將在9月舉行。

雖然票價低廉,但內容仍然豐富,張正傑將演奏貝多芬奏鳴曲的一個樂章、大提琴技巧性小品、閩南歌謠白鷺鷥和電影配樂等,還準備安可曲。

今天記者會現場張正傑小試身手,演奏大提琴小品「天鵝」,由廖皎含伴奏。張正傑以生活化的方式為樂曲打比方,鋼琴聲像是壽司米,有點黏又不太黏,大提琴聲則是入口即化的鮪魚片。

廖皎含說,張正傑常使用簡單的方式讓人們更容易了解古典樂。張正傑也說,音樂是要用玩的,他不希望發生台上演奏得盡興,台下卻睡著的情況。

這次的演奏會也安排和觀眾互動的橋段,張正傑現場示範演奏一小段旋律,要大家回答聯想到哪種類型的廣告,廣告的情境如何。張正傑相信,每個人對音樂都有想像力,只是需要引導而已。

張正傑說,這次的活動希望能讓古典樂像流行樂一樣受到歡迎。

fsj 提到...

影聲交響 紀念史擷詠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2011.08.31 自由

跨界音樂家史擷詠於8月19日晚間的一場演出結束時,因心肌梗塞送醫急救,不幸於8月22日中午辭世,享年53歲。預定於9月14日早上9時30分在天主教聖家堂(台北市新生南路2段50號)舉行追思彌撒,11時舉行公祭。各項紀念展演活動也自今天起陸續展開。

史擷詠從事音樂創作30多年,為各種多媒體藝術相關領域創作了無數音樂作品,堪稱國內音樂創作中跨古典與流行領域,及多元化表現最成功的代表性人物。其創作曾多次入圍國際影展與金馬、金鐘、金曲獎,更獲得3座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獎項、2座金曲獎最佳跨界專輯、最佳作曲人獎,及金鐘獎最佳音效獎肯定。

為感念史擷詠的貢獻,音樂教育界、影視界共同組成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導演李行擔任,其他委員包括王小棣、王童、朱延平、侯孝賢、陳耀圻等導演,及台師大、台藝大、北藝大、南藝大、台南科技大學、國家電影資料館、公共電視、台北愛樂等單位。

今天起至9月25日,在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台北市濟南路一段7號地下一樓),有史擷詠先生創作回顧展,展出其生前創作手稿與影音作品,9月18、22及25日也將舉行史擷詠先生紀念講座。國家電影資料館目前也規劃於10月份舉行史擷詠創作配樂電影紀念影展。

此外,治喪委員會也計畫於9月27日及10月29日分別在新舞台及中山堂,舉行「史擷詠先生紀念音樂會系列之(一)跨界絕響與之(二)影聲交響」,呈現史擷詠在廣告、電視、電影及電玩等跨界上的創作,及《唐山過台灣》、《滾滾紅塵》等電影創作配樂。

※ 相關報導:

* NSO生日快樂 開演免費戶外音樂會
http://www.udn.com/2011/8/31/NEWS/READING/REA8/6562017.shtml

為了慶祝25週年紀念日,NSO將於9月17日(六)晚上在中正紀念堂廣場盛大舉辦「台灣大哥大音樂響宴 NSO生日快樂」免費戶外音樂會。邀請社會大眾來欣賞呂紹嘉指揮的布拉姆斯、海頓精彩曲目,並有機會贏得PAD、智慧手機和總統包廂。



◆ 75萬支釘 重現北宋名畫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1.08.31

釘槍當筆、蚊釘為墨,當代藝術家陳浚豪以七十五萬支細如縫衣針的蚊釘,再現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等國寶,將赴上海展出。

陳浚豪自創的「蚊釘畫」,遠望像故宮珍藏的歷代文人名畫;細看才知是一支支突起於木板上的釘子。這種不鏽鋼蚊釘木匠裝潢時常用,陳浚豪拿來取代傳統水墨,成為獨特創作媒材。

為何用蚊釘創作?陳浚豪說,都是「機緣」,他因為教小朋友才藝,不自覺以圖釘排出抽象幾何,一九九七年開始以「圖釘」進行實驗性創作。

兩年前,他受邀參加漢字藝術節,主辦單位希望他以圖釘臨摹書法。他認為圖釘難以表現筆墨的質感,改以「蚊釘」創作,就此開拓出另一片天。

他以疏密「釘法」仿效水墨的「皴法」及「筆法」;蚊釘突出畫面約一公分,點的聚集形成線條,再構成塊面。最後透過打燈,讓光線照射下的蚊釘形成的陰影,營造接近水墨、山水氤氳氛圍。最先完成的蚊釘名畫是北宋郭熙「早春圖」。

最困難又費工的是「谿山行旅圖」,他在嘗試蚊釘一年多以後,先試過稍微小一號的范寬「臨流獨坐」,才敢挑戰這座大山。他的下一步將挑戰「釘」玉山。

fsj 提到...

光寶創新論壇/好設計 對環境零負擔

【經濟日報╱潘俊琳】2011.08.31

享譽全球的IDEO設計公司設計長畢夏普(Steve Bishop),在「光寶創新獎國際論壇」中表示,設計師希望改善人們的生活,但也必須考慮到設計的本質,不僅要為消費者著想,更應該考慮環境的負擔,否則設計師能做的就是「不要再設計了」,不要再一直挑逗消費者的花錢慾望,而是應該察覺設計的價值,並兼顧環境的永續發展。

IDEO是全球知名的大型設計公司之一,最著名的設計作品就是蘋果電腦和微軟的第一個滑鼠。該公司設計長畢夏普日前應邀來台,擔任「2011年光寶創新獎」評審,並在光寶創新論壇中發表演說。

小改變 鼓勵回收再利用

前香港工業設計師協會會長何偉明、德國知名設計公司Frackenpohl Poulheim創辦人法瑞肯普(Thorsten Frackenpohl),以及工研院創意中心主任薛文珍,都緊扣「Design Your ECO-Life」這個活動主題,分別發表談話。

畢夏普指出,好的設計在上個世紀,是指工藝美學,但現在好的設計,就是對環境沒有負擔的設計。

談到對環境零負擔,很多設計師就會排斥,認為客戶不會想要增加成本,或聯想到高科技的解決方案。

畢夏普舉例表示,IDEO曾經選擇娛樂場所的椅子,希望能延長使用壽命,以減少環境負擔。因此他們在椅子的每個部分,都打上維修商的名字和電話,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業者也非常高興。

他們也曾針對冰箱中陳年的冷凍食品,想出解決方案,那就是將一包包的冷凍食品,改成玻璃罐裝,方便陳列並容易被看到。

這些改變都沒花到什麼錢,靠得是創意和創新。

何偉明認為,未來幾年最重要的設計議題,就是如何節能減碳,並讓商品可以回收再利用,有效應用地球資源,避免汙染以及考慮到商品安全性。

何偉明表示,設計是概念、功能、材料和風格的整合,創新則是成長的動能。創新可分成有形和無形,經營策略和情感的連結,都屬於無形,而商品包裝、外觀則是有形,貫穿有形和無形的,則是每個國家不同的文化。

科技創新 結合環保精神

文化就像是冰山,民俗儀式、建築、服飾、神話故事…,這些看得到的都是冰山一角,設計師應該要找出,冰山底下看不到的文化底蘊,這才是能夠觸動人心的價值所在。

法瑞肯普指出,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時候,通常不會去考慮這項商品對環境生態是不是有影響,只求滿足自己的需要,這就是改變為什麼這麼困難。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要設計出同時滿足消費者利益的綠色商品,並符合企業的利益。

任何創新都需要時間,小創新例如提升數位相機的畫素,大創新就像是任天堂的劃時代遊戲機Wii,都必須著眼於消費者需求,並走在消費前端,替他們想到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需要,在「情境分析」中加入創新流程,這樣才能發揮設計者的影響力,進而創造令人滿意並且感動的產品。

光寶科技執行長滕光中表示,隨著雲端運算與智慧電網技術日趨成熟,加上全球環保意識高漲,科技結合永續的環保精神,已是當前工業設計主流。光寶持續透過創新獎與國際接軌,培育綠色設計人才,並藉由國際設計大師的經驗傳承,讓國內有志從事設計的人才,瞭解綠色商品的脈動與趨勢,並厚植實力。



◆ 台22紀錄片 線上免費看

中央社 2011-08-31

為向國際推廣台灣優質文化,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與線上影音公司DramaFever合作,推出中華民國建國100年專頁,讓民眾免費上網欣賞22部台灣紀錄片,深入瞭解台灣之美。

這個網址為http://www.dramafever.com/taiwan/的專頁,是由駐紐約辦事處新聞組與專門提供亞洲影視節目網站DramaFever合作,由行政院新聞局提供22部包含台灣美食、文化、音樂、民俗、節慶、產業、醫療、華語教學等各面向的台灣紀錄片,讓國外民眾可以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深入瞭解台灣,也希望能吸引更多外國人士到台灣旅遊、求學或學習中文。

這次上傳的台灣紀錄片,每部時間約30分鐘,中文片名分別是:「謝天-台灣人的米食文化」、「沒有金牌的競賽-台灣民俗體育」、「文化座標-台灣的博物館」、「綠草又成茵-台灣防SARS的故事」、「蛻變中的故宮」、「與大地共舞-台灣的永續發展」、「擁抱生命-台灣醫療的故事」、「天地人神之間-台灣廟宇」、「驚豔-台灣花卉」、「台灣e化-美麗e島」、「光影山林-台灣山岳記事」、「節慶在台灣」、「魔幻今宵」、「綠島」、「從背景到焦點-台灣性別平權發展史」、「台灣產業聚落風雲」、「閱讀無限」、「台灣對外推廣華語文教學」、「當傳統遇上現代-台灣音樂新活力」、「台灣創意基因」、「品味台灣」、「這些人這些事-看見台灣環保的光芒」。



◆ 文創產品 留存傳統的溫度

【李柏宏】2011-08-31 中國時報

雄獅美術好:

我的父親李賢文創辦你已經四十年,我的哥哥李柏黎常說:「雄獅美術就像是我們的大哥一般。」

二○○四年我從日本回來後,正式進入雄獅美術,以一位設計師的身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想盡一份心力。這段期間,我漸漸地瞭解,你這四十年來的存在意義和影響,並也看到了你面對當前社會環境的嚴苛考驗。

時代的劇變和社會的潮流,迫使著你要脫胎換骨、改頭換面。出版產業無法再一成不變。電子書、影音等數位出版,不論是硬體或軟體,都依著時代的流動而汰舊推新、日新月異。大家想在這一塊搶得一片天空,你也在近年內建立了「雄獅美術網」,並即將在今年公開「雄獅美術知識庫」,這是你邁向數位時代的一大步,也勢必會帶來許多幫助和便利,給需要它的新一代或研究者。

平面出版的數位化是擋不住的趨勢,它確實有新價值和益處。但在我心裡深處,總覺得如果將一切事物都電子化,儲存在一張薄薄的光碟或你我的iPhone,甚至是摸不著的雲端空間中,而不做任何具象化的留存的話,這世界會變得好不真實,會使人沒有安全感且飄渺不定。似乎有可能當你一覺醒來,這世界便成為與你昨天所認知的世界,完全不同的面貌一般。

於是,我由衷地希望,在這新舊交替的時代中,不只是要追求數位化的開展,更重要的應該是要去思考如何發揚傳統,使傳統進化而不是拋棄。我的恩師杉浦康平常說:「要踏出右腳時,左腳一定得站得穩。」左腳便是指從古累積至今的文化力量。紙本的書,它是有重量的。我可以聞得到紙張和油墨的香氣,可以聽得到翻頁時的沙沙作響,更可以感受得到紙張的質感和它的溫度。它是具有五感的多媒體,再精緻細膩的電子書也無法完全取而代之。

就在去年的秋天,我們成立了「雄獅文創堂」,我和太太淨馨,還有兩位新夥伴一同企劃、製作了第一套文創產品《微笑八寶盒》。它是與奚淞老師合作的八項系列產品。其中包含了動態的影音光碟;與傳統產業結合所製作的精裝白描觀音畫冊;棉麻材質的大方巾;心經書法的捲軸;一套實踐「手藝禪」的大方袋;和一個可以包容八寶的手製木盒等等,這一系列產品述說了我的理念,也代表了我希望你向前邁進的方向。在多元化、數位化的同時,也不忘將傳統文化美的本質和溫度,注入於實質的產品之中,使它成為可以歷久彌新、傳家傳世的寶物。

文創可以融合數位化和傳統出版。在數位化上可發展影音光碟或互動式電子書;在紙本出版上可進一步製作精緻化、具有溫度和質感的書籍,更可以在各種媒材上發現更多的可能性。

面對當前出版界的窘境,如果有心,相信一定可以迎刃而解。期許「雄獅文創堂」可以成為你的助力,將原有好的傳統加以保存、轉化並提升。我想,只要有傳承,就有條件相信明天會更好!

李柏宏

fsj 提到...

暌違20年 台灣書展進軍美國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1.09.01

暌違廿年,台灣書展重新進軍美國。聯經出版公司主辦的「台灣百分百:二○一一紐約書展」,九月十六日將在紐約世界日報文化藝廊開幕,匯集台灣三百多家出版社提供的三萬多冊書展出。

「台灣百分百」將展出三千種台版書籍。聯經發行人林載爵指出,該展主打「台灣風一○○」,選出二○○一年到二○一一年台灣出版的一百本暢銷書,分成翻譯文學、心靈與勵志、養生保健、藝術等十大主題。

※ 相關報導:

* 台灣百年竹業電子書 用iPad看盡竹藝之美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339868

台灣青年數位服務協會與晴典文化映像有限公司,今日(8/30)舉辦「台灣百年竹業」電子書暨竹道紀錄片發表會。除了同時發表兩部記錄片及電子書外,也邀請了竹產業大師陳銘堂、翁明川,以及璞園、竹采藝品與富勝紡織舉行設計展,讓觀眾在竹產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一次看盡台灣竹藝之美、了解台灣竹多元面向之美。目前「台灣百年竹業」電子書仍為開發階段,目前僅以圖片方式呈現,未來將會加入影音多媒體的結合,讓一般閱聽人對竹子的知識也能更輕易入門。



◆ 西班牙莎莎劇團 來台玩火

【聯合報╱記者李晏如/台北報導】2011.09.01

在旋轉綻放的璀璨煙1111火中,超現實主義畫家米羅筆下的奇趣圖案立體了起來,與街頭人群共隨著樂音歡鬧。國際街頭藝術龍頭西班牙莎莎劇團,本周末要將這樣的景象從瓦倫西亞城搬移來台,在台北市政府廣場上演繽紛的地中海風格慶典。

莎莎劇團創立於1982年,導演暨創團人Leandre Escamilla召集三、五劇場好友,從足球場演到街頭、從兒童劇演到成人劇,最後以強烈視覺感官風格的大型戶外藝術表演名揚國際。

今年莎莎劇團來台演出的代表作「海之火焰」、「神奇之夜」,將過往遠在天邊的煙火拉到觀眾之間,並以米羅畫風的童趣圖案為體製作道具及雕像,賦予傳統地中海繽紛特色新現代風貌。作品中出現大量瀑布、噴泉、字幕狀的煙火,搭配自中世紀傳下外型酷似嗩吶的樂器「Dulzaina」,強調戲劇元素與遊行群眾的互動。

其中,「海之火焰」的靈感來自西班牙瓦倫西亞地區的傳統節慶「法雅節」(火節)。每年3月19日的立春時刻,當地人習慣以燃燒上彩之木或紙板雕塑的方式,紀念木匠之神San Jose。表演高潮處,演員也將燒掉一尊真人大小般的雕像。此舉除了象徵重生的意味,Escamilla表示,「也隱喻人生燦爛時刻的稍縱即逝。」

「海之火焰」與「神奇之夜」9月3日、4日在市政府前廣場演出,為安全考量,民眾將被限制與煙火表演距離十米。劇團也保證表演的絕對安全性,「巡迴了40多國,唯一一個受傷案例是腳扭傷。因為那名觀眾為了跟上表演,實在跑得太快了。」

fsj 提到...

絕對異樂 中西樂器科技組合

中央社 2011/09/01

(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1日電)民國98年6月成立的異樂團,以結合中、西樂器及電子樂器,再透過科技音效,讓聽眾感受環繞音效。14日起在高雄地區演出。

異樂團有二胡、中胡、簫、笛等國樂器,小提琴、大提琴、法國號、低音號(Tuba)等西樂器,還有電子琴、電子鼓等。這些樂器由10名團員演奏,再透過音效器進入電腦程式後由各喇叭形成環繞音效。

異樂團在14日晚間7時30分在高雄市音樂館演奏廳演出,18日下午4時30分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戶外榕園演出,今天下午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舉行記者會,團長翁自得介紹樂團的特色,樂團也演奏精彩樂曲。

翁自得表示,樂團10名團員現場即時演出百人樂團的震撼效果外,再首創將電影院環繞音效搬到音樂會現場。演奏曲目有傳統西樂、國樂、國台語歌曲、原住民組曲,讓聽眾感受不同的音樂演奏。

異樂團成立後在南部地區演出,翁自得表示,明年將演出範圍擴大到北部。(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攝 100年9月1日)



◆ 排灣口鼻笛2藝師 入選人間國寶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2011.09.02

文建會公布民國100年指定的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人間國寶)名單,總計有7項8人獲選,來自屏東縣排灣族的口鼻笛藝師許坤仲與謝水能雙雙入選,成為「人間國寶」,11月將由文建會授證,表彰兩人的藝術成就與傳承精神。

對原住民而言,天地間無處不音樂,口鼻笛正是排灣族最具象徵的傳統樂器,76歲的許坤仲是三地門鄉大社村人,17歲起開始吹奏排灣笛,不但在部落傳道授業,他吹奏的笛音還曾成為電影「超級公民」的配樂,獲得亞太影展最佳配樂。

而他那雙被喻為說故事的手,不僅雙管縱笛吹奏技巧絕佳,製作笛子的功夫也是一流,精緻的口鼻笛透著排灣族的文化色彩,自己作笛、自己吹笛,傳統的樂音就在他的指尖流傳到部落。

同樣致力傳承排灣鼻笛的謝水能,從小在鼻笛的原鄉─比悠瑪部落長大,吹起鼻笛來也有一股濃厚的山林味,師承岳父鄭尾葉的鼻笛藝術,謝水能不但能吹,還自己改良口鼻笛構造,吹出更豐富的音色。

文化處表示,早年在排灣族傳統社會中,只有男性貴族或是部落勇者才能吹奏口鼻笛,如今已沒有身分限制,近年來在耆老藝師們的傳承下,從北排灣到南排灣,從社區到學校,三地門、泰武、春日、牡丹等原鄉部落,學習口鼻笛的人愈來愈多,目前屏東縣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也是以原住民口鼻笛最多。



◆ 台南電視讀書會 下周三首播

自由 2011.09.02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市府打造書香城市,將閱讀與地區公益有線電視頻道結合,九月七日起,推出「非讀BOOK.台南愛讀冊」電視讀書會節目,市長賴清德將在首集節目與大家分享閱讀心得,推薦送好書。

南市文化局、教育局等單位以及雙子星、三冠王有線電視製播的讀書會節目,選在市府公用頻道︱第三公用頻道播出,每集卅分鐘。

目前已製作第一系列廿集節目,每週三晚間八時卅分至九時首播,之後一週內每日重播三次,時段分別為上午六時卅分至七時,下午五時卅分至六時,晚間八時卅分至九時。

市府昨天在文元國小為節目開播舉辦暖身宣傳,播放首集精彩片段,賴清德見證台南市運用公益頻道為打造書香城市所建立的里程碑。

賴清德表示,台南是文化首都,公益頻道與讀書會結合,可望對閱讀帶來加乘效果;推廣閱讀要從小開始,希望每所學校都設「誠品」級圖書室,吸引學生親近書本,成為愛書人。

節目由閱讀教學達人溫美玉主持,分為四個單元︰發燒閱讀站︱讀者有話要說;好書報報︱專家推薦好書;閱讀踏查我最行︱走讀大台南;書香大擂台︱有獎徵答等;還設計吉祥物「書香寶寶」,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 屋頂音樂節 1976青春開唱

中央社 2011-09-02

國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帶動追憶青春的熱潮,第3年舉辦的誠品屋頂音樂節也以「青春紀事」為主題,23日起連唱3天,由金曲獎最佳樂團「1976」等人接力演出。

每年屋頂音樂節吸引不少獨立音樂迷參與,今年再推超過10組音樂人登台開唱。首日由「MOJO」樂團、入圍今年金曲獎最佳樂團的「Monkey Pilot」打頭陣,近年極少公開演出的創作歌手黃小楨也將亮相。

今年還有不少令樂迷驚喜的另類組合,例如24日除有「1976」演唱心目中的青春歌曲,兩大獨立樂團主唱「Tizzy Bac」惠婷、「濁水溪公社」小柯將翻唱1976的經典曲目。

最後一天則安排嘻哈饒舌歌手蛋堡、曲風清新的創作歌手黃玠合體,黃玠將變身「MC黃」,與蛋堡尬饒舌;今年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得主「Suming舒米恩」也將融合民謠、搖滾等曲風演出。誠品表示,這場青春盛宴,希望同時製造衝突音樂對話,一饗樂迷。

「屋頂音樂節」售票演唱會將於23日至25日在誠品信義旗艦店空中花園登場。

fsj 提到...

創下國家音樂廳賣票紀錄/佰元音樂會秒殺 15分鐘賣2000張

平均一秒賣出二張

自由 2011.09.04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你可能不相信,不過,真的發生了!國家音樂廳創下賣票以來的秒殺紀錄,十五分鐘近二千張音樂會門票搶光光,平均一秒賣出二張;這場「佰元音樂會」還驚動民代前來關說搶票,一度以為兩廳院售票系統當機的粉絲們,得知門票瞬間賣完,在臉書上一片哀嚎。

更令人吃驚的是,音樂會主角不是LADY GAGA、張惠妹,而是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

張正傑︰讓古典更平民

張正傑於民國百年推出「佰元音樂會」,他說:「有百元快炒、百元福袋,當然也該來場百元音樂會!既然量販店可以『試吃』,音樂會也可以『試聽』,我願意提供一百元試聽價,只為了讓更多人能愛上古典音樂。」

被喻為古典音樂界最大膽嘗試的「佰元音樂會」,九月十一日、十八日即將在高雄及台北演出,其中,高雄場二九四個座位七十二小時賣完,加演一場;台北場二○四○個位子,扣除廠商贊助票,十五分鐘搶光光;門票秒殺發生在古典音樂界,連兩廳院售票人員都吃驚。

臉書上粉絲們向張正傑頻喊「安可」,還有人希望他比照高雄,在台北小巨蛋加演;點子王張正傑則說:「我不會讓粉絲失望的,下次換點別的!」

遺憾的是,九月一日下午一點開賣時,張正傑正在好友林克孝追思會上演奏,無法親自看到搶票盛況,「或許是林克孝顯靈吧!讓音樂會售票如此順利。」

點子奇多的張正傑拿出一張仿百元鈔的文宣,笑到眼睛都瞇起來:「你看,有幾個音樂人能跟莫札特一樣,把自己肖像印在鈔票上?」自得其樂的他強調,百元音樂會的成功必須搭配天時、地利、人和,從今年三月他在維也納有了靈感,到設計文宣、安排雅俗共賞的曲目,每個環節都看得到創意與用心。

一張票一百元,全部票賣完也才二十萬元,張正傑自己分文不取,但光音樂會的場地和音響等各類租金就超過十一萬元,更別說文宣、旗幟、廣告等費用。張正傑說,因為找到贊助廠商,才能降低票價回饋給所有樂迷,也算是功德一件,「或許很多人因為訂價只有百元,這輩子第一次進國家音樂廳呢!」



◆ 青花的消失與重生

【楊舒媚/調查採訪】2011-09-04 中國時報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妳;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妳眼帶笑意。」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主唱的《青花瓷》紅遍兩岸,因為這首歌,不少民眾前往鶯歌陶瓷博物館詢問「青花瓷是什麼?」青花在台灣,除了由名「瓷」變成名「詞」,更已發展出自有風格的「台灣青花瓷」,其中轉化,有一段曲折。

楊莉莉在鶯歌小鎮工作室裡畫青花,同一時間,她的青花蝴蝶正透過銀行廣告在台北市大馬路飛舞。除了銀行,大型化妝品牌、航空公司、國宴也用她的青花,連青花發源地中國大陸的電視台,都以「台灣青花」「青花皇后」之名,邀她談青花,鶯歌陶瓷博物館也說,「楊莉莉已是台灣青花代表。」

台灣青花走出自己的燦然,其實,因時代周折、政權轉移,它差點被抹去身影。鶯歌陶瓷博物館助理研究員蘇世德說,清康熙至嘉慶年間,大陸東南沿海移民入台灣,此時青花被當成家當,大量走水路入台,「但一八九五年後,日本治台,來自大陸的青花就少了。」該館典藏展示組組長莊秀玲表示,「這個時候,日本引進日製青花,不過量不多。」

因統治者轉移 曾一度斷絕

統治者改變讓台灣青花注入了東洋技術,一九四五年日本因二戰敗戰退出台灣,蘇世德指出,接管的國民政府開始禁日本瓷,「一九四六年的進口數字是『○』」。連日本青花也沒了,青花遂在台灣斷絕。直到一九四七年,才慢慢恢復從大陸進口青花,但蘇世德說,「沒多久,一九四九年大陸就淪陷,兩岸對峙後,青花又斷了」。

當時,青花用在鍋碗瓢盆上,是生活必需品,蘇世德表示,「鶯歌本來只有廿座窯,一夕間又多了廿座,因為斷絕外源後,台灣人自己燒起青花。」

這期間台灣技術不斷改良進化,莊秀玲指,期間一群因大陸淪陷來台的藝術家,為青花注入中國畫法;到了一九六五年,故宮開放參觀,世人見識珍寶後,動了收藏之念;而後一九六七年,政治上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前因後果交乘影響,鶯歌成了世界仿古瓷的出產地,七○、八○年代,鶯歌是全台灣擁有賓士車最密集的地方。」

然而,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後,鶯歌榮景不再。直到二○○三年,拍賣網站ebay「唐先生打破蟠龍花瓶」廣告讓鶯歌仿古瓷又紅一次,不過並未持久。台灣青花那時奄奄一息,為了生存,大部分陶瓷業者,「蟠龍花瓶」紅就做蟠龍花瓶,市場要牡丹就繪牡丹,此時,楊莉莉卻走著另一條路。

絕境中放手搏 做出代表作

十九歲喪父後,台灣仿瓷鼎盛時,楊莉莉在以仿瓷出名的中華陶瓷廠做女工,每天畫幾十個杯罐瓷盤,讓她累積了掌握瓷器與畫工的底子。因不想一輩子當女工,她辭職去拜師學畫,不料,突遭離婚衝擊。

楊莉莉不諱言,她的「台灣青花」,是在「人陷於絕境時,因什麼都沒了,就不在乎市場了」的狀況下創造出來的。那時她只畫自己想畫的東西,以自己的胖兒子為雛型,設計出代表作胖娃娃;人家畫牡丹,她勾勒玫瑰;別人為「唐先生」風潮做蟠龍花瓶,對廟會著迷的她,已著墨現今流行的三太子,「沒想到市場卻接受了。」

別於仿古瓷的清麗、秀逸、盛大、威儀,楊莉莉的青花,融合傳統、本土與現代,圖案圓滿、線條豐潤、色澤沉靜,莊秀玲說,「一看就知道那是她的作品。」

莊秀玲分析,楊莉莉的青花之所以重要,還在於她曾研發出一種獨特的青花釉料。楊莉莉則表示,她試出的這種藍,是「接近明朝永樂年青花」的靛藍,能讓當時只做得出「還原燒」的台灣青花,燒出顏色更多變的「氧化燒」,使產品有突破性變化。

研發獨特釉料 開創新江山

大陸劇「青花」裡,趙雅芝和斯琴高娃為「青花日月樽」的秘笈鬥得家破人亡,但研發出祕料的楊莉莉創出其品牌,卻是因為意外。她把「秘方」交給大廠用時,因當時該顏色不是主流,「人家不敢用,怕上錯釉料,在盒子上註明『楊莉莉青花」』。」之後「楊莉莉青花」紅了,那靛藍才紅了起來。她笑,「哪裡知道,我的品牌其實是人家誤打誤撞幫我取的。」

在鶯歌走出另一段生命,也因為跟著鶯歌陶瓷翻騰起落,楊莉莉漸次摸索出自己認知的一套生存法則。她鼓勵當地人學青花,因「學一門功夫可以當副業,我也可以幫自己培養接訂單的班底。」她找既有成品,在上面畫上她的青花,就搖身變成「楊莉莉青花」。

她說,「鶯歌現成品到處都是,這些工廠都快活不下去了,要讓留在本土的陶瓷廠有生意賺。」此外,楊莉莉也不光讓自己是「藝術家」。她把作品分兩種,一是親自畫的,高單價、量少、質精;另一種是轉印畫,量多、授權、便宜,以此讓「台灣青花」保留質感又創造市場。

青花從古代傳世至今,由一地走向世界,靠的是承續歷史、融合多元,進而誘發新文明的特性。楊莉莉以三十年時間專注於青花,並和台灣其他如方文山在內的創作者,以生命力和創意,說出青花的另一篇章──台灣青花。



◆ 時光膠囊-人類文明融合之作

【(整理/楊舒媚)】2011-09-04 中國時報

青花,英文是Blue and White,顧名思義是由「藍」與「白」為表現主色的瓷器。瓷器發展初期,釉料不穩,出窯成品無法控制,常是「五分人力,五分天意」,於是「精品一出變成絕品」。直至伊朗山上發現一種深藍色釉料,瓷器的焙燒才可控制色澤。

但伊斯蘭世界有釉料,卻沒有泥土與技術;而中國發現了細粒、色白、化學性質穩定的高嶺土,又有宋朝以前歷代打造陶瓷的技術與文明。然後,成吉思汗打通歐亞,使中西原料和元素於中國結合,迸發出青花。

青花瓷融合了蒙古崇尚的白,伊斯蘭的主色藍,阿拉伯的幾何概念,與中國水墨畫意境,瓷品雅逸清麗;繁榮有致;簡白中吐氣韻;濃淡間現風華,千年以來,受世界性喜愛,也由於在中國人手中定調,被外國人視為「中國文明」的代表。瓷器之英文china,就是中國之英文CHINA,使瓷器等同中國文化、等同CHINA的,即是青花瓷。

fsj 提到...

賽德克巴萊世界首映會-魏導:藝文力量大過政治

【林志勳/威尼斯報導】2011-09-03 中國時報

《賽德克.巴萊》一日在威尼斯影展舉辦世界首映會,隨片登台的徐若瑄等演員激動落淚。看到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長達十分鐘、聽見「台灣加油」聲不斷的魏德聖,眼眶泛淚、鞠躬兩次,內心激動不已。不愛講話的魏導,針對國名降格爭議,感性地說:「藝文的力量大過政治,且可擴及全世界。有些思想是管不住的,就讓它開花、綻放!」他還說,「我們做藝文的,是沒有線條的,誰在地上畫線,我會叫他把它擦掉!」

在首映會上,觀眾隨著劇情反應起起伏伏,哭聲、笑聲,驚嚇聲不斷。片中賽德克族與駐台日軍發生多起衝突,魏德聖描述甚多。莫那魯道率領族人在「馬赫坡」、「公學校」等處反日軍,賽德克英勇揮刀斷日軍人頭的震撼鏡頭,真實、血腥畫面讓不少觀影者用手遮眼。一場莫那魯道因兒子攻擊日警,登門道歉,日警宅外的狗咆嘯,他大吼嚇得看門狗噤聲,連外國人看了都哄堂大笑。

莫那與過世父親合聲齊唱賽德克族謠,原住民嘹亮天籟嗓音充分顯現父親對兒子的關愛,大家則是感動落淚,有國外觀影者就說,「看這部片的情緒起伏好大。」

且參與的國外媒體,也對片中語言多重(賽德克、日語)感到好奇,頻問台灣媒體,「你們聽得懂嗎?」映後的滿場起立掌聲,印證《賽德克》魅力無窮。

魏德聖不喜談政治、討論政治,還沒前往威尼斯時,他常私下拜託記者,政治的問題少寫點,小到國名爭議,大到跟外交部斡旋。原來,魏導並非不懂政治,只是不想談罷了。首映會上,魏德聖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說不想著墨太多思想在政治上,他常想的是,「到底藝文的力量有多大?」

魏德聖說,「全世界有張最漂亮的地圖,就是空照圖,那是整個地球的真實模樣;而全世界有一張最醜陋的,就是把地圖切成一塊一塊的不同國界。是誰在地上畫線?就是政治人物在地上畫線!」幸運的是,他覺得「藝文的力量就像是空照圖」,是沒有線條的,沒有人會切割藝文的力量,「我們做藝文的是沒有線條的,誰在地上畫線,我會叫他把它擦掉!」

魏德聖也說,「很多事只能先不看、不想,但要看著目標在哪裡,就朝那個目標前進,即使過程會跌倒、有障礙,只要覺得出口是存在的,就能看見目標而不迷失」。

談政治的魏德聖抒發完之後,又變回以前低調模樣,說首映會「讓我好緊張」,他有偷看觀眾反應,還不斷反問自己,「這些觀眾拍手是真的代表好嗎?還是客氣啊?」

一日晚間在水都的「台灣之夜」,《賽德克》收到參展後最大的祝福。威尼斯影展主席馬可穆勒放棄瑪丹娜執導的《溫莎公爵夫人》首映,跑到「台灣之夜」來送上肯定,「這是唯一沒有國際巨星的電影,卻辦得很成功的!」他也表態,對魏德聖說,「如果拿獎,要披著國旗回來!」(魏德聖三日離開威尼斯,之後再返回)

全球知名電影雜誌《Screen》給了《賽德克》亮眼的四顆星(滿分五星),《The Times》評價三顆星,顯見台灣原住民史詩對西方觀眾具有相當吸引力。



◆ 侵略史實衝擊 日籍演員抱歉

【江芷稜、林志勳/威尼斯報導】2011-09-03 中國時報

電影《賽德克.巴萊》描述原住民反抗日本殖民,導演魏德聖坦言,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影響甚大,「我們父執輩都經歷過那個年代,對於日本的愛恨,不是那麼容易理解,好像你給我一顆最美麗的琉璃,卻踩爛我家裡的土地。」不怕挑起仇日情結?他說,這部片目的是化解仇恨,回到原點,才能化解仇恨。

片中描寫了賽德克族與日本侵略者的戰爭,在《賽德克》開拍初期,魏德聖查了不少文獻、做了不少功課。日本統治台灣時,或許制度、治安還不錯,但統治初期,日軍是很殘忍的,有愛有恨有矛盾。《賽德克》讓大家回到當時,去認真面對這個問題。

魏德聖是對的,因為演員先受影響。多位日本演員參與《賽德克》,飾演軍人、警察,包括河原薩布、木村佑一、安藤政信及女星田中千繪等,都因回顧了當時歷史,內心受到衝擊。安藤在威尼斯記者會上直言,「接演前,我對霧社事件一無所知,閱讀歷史文獻後,內心受到強烈衝擊。作為一個日本人,對台灣感到抱歉,我拋下悲傷心情,用笑容參與這部作品。」

電影結尾其實暗喻解放與自由,悲傷的日子(抗日)已經過了。魏德聖說,原住民相信有一道彩虹,彩虹盡頭有屬於他們的獵場。西方人關注身體的自由,但是賽德克族群,是要一個死後的天空,追求的是靈魂的自由。



◆ 擦掉線的人

【聯合報╱黑白集】2011.09.04

這個時節,台灣民眾不要只盯著選舉話題,別忘了我們還有幾部好電影可看。小品如「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史詩長篇如「賽德克.巴萊」,都能讓人看見有生命力的台灣。

「賽德克.巴萊」在威尼斯首映時,導演魏德聖說了一段感慨良深的話。他說,最漂亮的地圖是空照圖,是地球的真實模樣;最醜陋的地圖,則是政治人物切出來的一塊塊的國界。他說,做藝文的人是沒有線條的人,誰在地上畫線,他會叫對方擦掉。

的確,所有國界都是經過無數世代的攻掠、殺伐而形成,並非自然的初始面貌。不僅如此,在一國之內,社會上還有各種人為的鴻溝,是政治人物刻意塑造的疆界,如台灣的族群、藍綠、統獨、南北、本土與外來皆是。若把這些線條全畫上去,台灣地圖將變成什麼模樣?一顆四分五裂的番薯,或一隻不成形狀的鯨魚?

魏德聖似乎有點怯場,他的措詞也略欠工整,但這席話卻一語道破了「政治」的真相。藝文的力量是不是大過政治,我們不知道;但政治的邪惡確來自於它不斷的分割、阻擋與侵蝕,也就是魏德聖所謂的「畫線」:不斷區分敵我,不斷製造對立,塑造衝突的價值。對此,魏德聖也提出了他個人的反擊之道:透過電影,把這些線條塗掉。

從空中看地球,會更美麗;因為學習鵬鳥的俯瞰,所以看得更高、更遠,而能把政治人物畫設的仇恨界線拋在腦後。看看電影,選民也可以試著擦掉自己心裡的界限,至少,不要繼續貼在地上膜拜那些醜陋的線條。



◆ 圖騰女孩 勾勒不一樣的未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sep/4/today-life4.htm

自由 2011.09.04

〔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大三學生黃于珊童年時因跟著一位小朋友畫花,被對方質問她「為何學我畫?」意外開啟她的圖騰之路,從小學一直畫到大學,還把圖騰運用於彩繪安全帽,參賽獲獎,才華終被看見,有人收藏她的作品,稱她為「圖騰女孩」。

構圖精美 像電腦畫的

黃于珊的圖騰,最早是用鉛筆,後來改用油性原子筆,一筆一線慢慢勾畫出來,大幅的圖騰,有時得畫上一個月才能完成;黑色圖騰,華麗典雅,圖形多樣豐富,引人入勝。

最讓人驚奇的是,黃于珊在創作過程中不用量尺,不事先構圖,憑直覺勾勒,卻十分工整、對稱,作品發表在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



◆ 謎樣顧爾德 19小時紀錄片揭祕

【邱祖胤/台北報導】 2011-09-04 中國時報

彈琴時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口中還不停哼唱著奇怪旋律,指尖流洩的音樂卻充滿魔力,已故加拿大鋼琴家顧爾德(Glenn Gould)的特立獨行與音樂風格,吸引全球無數樂迷的喜愛。明年是顧爾德八十歲冥誕暨逝世卅周年紀念,加拿大廣播協會(CBC)與索尼公司本月將發行一套長達十九小時的紀錄片DVD,收錄顧爾德從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七二年間在電視節目的演奏與訪談紀錄。

專輯內容包括顧爾德演奏貝多芬、巴哈、理查史特勞斯作品的畫面,以及一九五七年前往莫斯科的演出記錄;此外,顧爾德的滔滔雄辯與他的音樂一樣精采,片中大量收錄他講述音樂理念、解說樂曲的過程;而與知名小提琴家兼指揮家曼紐因的激烈辯論更是一絕。

顧爾德一九三二年生於加拿大,三歲開始和母親學習鋼琴,由於母親是多倫多長老教會的管風琴手,一生將生命奉獻給宗教音樂,連帶影響顧爾德對巴哈的投入。

顧爾德十四歲首度登台演奏,一九五五年首次赴美演出巴哈《郭德堡變奏曲》,乾淨的音色與靈動的樂句,讓人一改對巴哈死氣沉沉的刻板印象,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馬上跟他簽訂錄音計畫。

一九五七年顧爾德前往蘇聯演出,成為二戰以後第一位深入鐵幕地區演出的北美音樂家,透過廣播節目播出,蘇聯愛樂者爭相走告,掀起一股顧爾德熱。

一九六四年顧爾德於芝加哥舉行告別演會,從此一頭栽進錄音、廣播及錄影世界,他希望透過錄音讓演奏者和聽眾各自發展想像力,達到「宇宙和諧的境界」。

一九八二年顧爾德因中風過世,得年五十歲,全球樂迷惋惜不已,不過他生前留下大量錄音、錄影及文字資料,供愛樂者研究,至今顧爾德熱潮依舊不退,他的巴哈音樂更成為撫慰現代人心的良方。

fsj 提到...

台灣文博會 「連結」十大展區

【經濟日報╱鄭秋霜】2011.09.05

第二屆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9月8日(本周四)至11日在南港展覽館展出,今年以「連結」為主題,規劃十大展區,預計有400家廠商、750個攤位、8萬人次入場參觀;今年並邀請多個國家以國家館方式參展,大陸也有七個城市參加,以擴大此展的國際平台功能,民眾可免費參觀。

台灣文博會由文建會主辦,全國商業總會承辦,去年首屆文博會吸引6.4萬人次,創造上億元商機;今年文博會展區擴大為十大展區、三個策劃展,將有琉璃工房、法藍瓷、藝拓國際、陶作坊、達摩工坊、佳士達、和碩聯合、霹靂國際多媒體、掌生穀粒、台灣吉而好等文創品牌聯合展出。

今年國際邀展改變以往邀請廠商直接參展的模式,而是直接邀請各國商貿、文化或相關單位集結業者組團參加。為此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早在今年4月,就主動宴請多個國家駐台代表,希望他們將台灣文博會訊息轉知其國內廠商及買家,邀請他們以國家形象館結合廠商共同展示,今年參展國家有比去年增加之勢。

商總表示,今年預計有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泰國、土耳其、中美洲六國、印度與義大利等國家共襄盛舉;兩岸文創區部分,去年以廈門為主要參展城市,今年則預計會有七個大陸城市參加。此外,今年文博會也新增表演藝術與流行音樂產業,擴充台灣文博會內容。

商總指出,文博會已有擴大產業品牌合作之效。例如去年參展廠商暨文創精品獎金獎得主掌生穀粒與Jia.inc品家家品雙品牌合作,開創傳統產業與生活產業的搭配;漆飾風彩與琉金穗月,也以漆器與琉璃聯合進軍高級居家產業。

今年文博會中的三個策劃展區,以「天、地、人」探索本土文創能量。「天」為科技文化館,策展人林芳吟以「桃花源」展演數位互動體驗;「地」的策展人陳俊良,以台灣土地豐收為背景,演奏出屬於在地水果的甜蜜寶島協奏曲;「人」的策展人胡佑宗,以華人日常生活器皿「碗」為載具,要讓民眾近距離找回文化的歸屬感。

為擴散展會群聚效益,今年也以台灣文博會為中心,展開學學文創志業、師大巷弄步道、城東創意街區與華山文創園區四個分展館,營造「城市即展會」的美學氛圍。



◆ 文創精品金獎 掌生穀粒、品家家品連莊

【經濟日報╱鄭秋霜】2011.09.05

文建會第二年主辦「文創精品獎」選拔,得獎名單日前出爐,明(6)日頒獎。今年共有22項產品獲獎,其中掌生穀粒糧商號及JIA Inc.品家家品,連續兩年拿下金獎,實為文創產業代表廠商。

主辦單位指出,今年參選作品高達342件,選出22件產品類作品及服務類三家單位。得獎者可獲文建會專案補助參加台灣國際文創博覽會,也將代表台灣參加10月12日上海國際時尚家居用品展。

本屆文創精品獎徵選項目分為產品及服務兩大類,產品類包含「精品大賞」與「原創潛力」兩獎項,服務類則分為「創新服務」與「社會責任」兩獎項。最後決選出14件精品大賞、八件原創潛力產品、一家創新服務廠商與二家力行企業社會責任組織。

今年文創精品獎得主中,台客藍有兩項得獎作品,其中「小籠包調味組」,以小籠包外型為發想,小巧可愛又深具台灣文化,獲得評審青睞,贏得精品大賞金獎。第一次參選的琉璃工房,也以「春蘭(茶具組)」與「四方禮讚聚寶瓶」,分別獲得精品大賞銀獎及優選。

fsj 提到...

KUSO版藝穗節 週五 城中藝術街區上演

自由 2011.09.06

〔記者邱紹雯/台北報導〕台北藝穗節鬧雙包!由台北文化基金會舉辦的台北藝穗節今年邁入第四屆,出現山寨版的藝穗節來湊熱鬧。梗劇場突發奇想以「節中節」概念擴大舉辦「山寨版台北藝穗節」,英文名稱KUSO改為「Taipei Frank(爽)Festival」,以城中藝術街區開辦大型園遊會,結合一百五十種跨領域及動靜態藝術表演,讓民眾買點券參與表演互動,顛覆傳統的節慶娛樂。

策畫「山寨第四屆台北藝穗節」的梗劇場負責人陳吉米說,台灣已經有太多的節慶活動,大多千篇一律,不僅表演者和觀眾沒有連結,就連表演者之間也少有互動。這原本只是他在藝穗節中提出的一個「山寨節目」,沒料到願意加入的人越來越多,最後只好借用更大的場地,甚至獲文化局補助,連串的巧合讓他決定「KUSO到底」。

陳吉米不僅改編正宗藝穗節的主視覺圖案,還將原本的英文名「Taipei Fringe Festival」改為「Taipei Frank Festival」他打趣說:「Frank就是爽的意思。」雖然首度舉辦,卻直接使用「第四屆藝穗節」之名,就是要大家記得是第四屆藝穗節發生的有趣經驗。

正宗策展人同意授權

山寨行徑一度讓民眾混淆,台北文化基金會也在官網上掛上聲明稿,強調自己才「係金ㄟ」。正宗藝穗節策展人藍貝芝說,一開始感覺被抄襲,但藝穗節原本的精神是鼓勵創意的平台,溝通後也能認同,並同意授權。

山寨版藝穗節週五在小南門捷運站旁的城中藝術街區舉行,一連三天,十個場地從下午一點到晚上十點同時演出,每個節目從一分鐘到一小時不等,包含創意市集、行動藝術,及各種無法分類的動靜態演出。活動更首創園遊會點券方式參與,可多人集資購票,一張票可換五十點,一天看不完隔天可換人再來。

活動也設計免費換點數的方式,包括週日下午的「二手熱門拍賣會」由電視購物專家幫民眾拍賣家中的二手物品,賣得點數可直接換表演;三天晚上的「腳踏車人力發電機」也可讓人以「汗水」換點數,同時也規劃多場免點數的表演,相關節目可上官網查詢:http://taipeifrank.blogspot.com/,電話0920820287。



◆ 火人祭 科技人神秘祭典

【記者林佳誼/綜合外電報導】2011-09-06 工商時報

一年一度的美國內華達州火人祭(Burning Man),在周一進入火人焚燒儀式的最後高潮,大量矽谷科技人湧入會場,幾乎讓這裡成為專屬於科技人的神秘祭典,尤其是Google兩名創辦人從創立公司之初幾乎年年參加。

近年火人祭已經成為矽谷人一年一度的重要紓壓場合,估計每年都有約莫5萬人一同共襄盛舉。今年活動期間為8月29日至9月5日的一周,票價依入場時間長短,最高可達360美元。

據媒體報導,今年Google創辦人佩吉與布林大方捐贈數千輛腳踏車供活動使用,不過主辦單位對此否認有任何企業贊助的成分。主辦單位黑石公司(Black Rock LLC)強調:「這筆捐贈並非來自Google,而是私人捐贈。」

這是因為火人祭不開放企業贊助,會場嚴禁任何企業商標或品牌出現,唯一公開販售的商品只有冰塊與咖啡。即便場上出現星巴克等知名品牌,也多半是以惡搞的方式呈現。

許多矽谷人不僅來此紓壓,還會趁機順便找工作。因為會場上充斥著大量同業,機會俯拾即是。這是佩吉與布林這2位矽谷指標性人物最喜愛的活動,Google執行董事長施密特當年受到網羅的理由之一,就是他曾經參加火人祭。

但其實火人祭本身並不太像一般人認知裡的放鬆空間。首先,祭典位於內華達州的沙漠裡面,不僅四周寸草不生,日夜溫差也大。與會者得自備睡袋、保暖衣物以及清潔用品等一切生活必需品,形同參加一場大型集體野外求生。

在為期一周的活動中,主辦單位及參與者會合力憑空建造出一座城市「黑岩城」。城內不僅有樓高數層的建築,還會有機場、報社、廣播電台與各式基礎建設及服務。一周過後,這座城市便會拆除乾淨,不留下任何痕跡。

fsj 提到...

台灣人民只配看這樣的電視?

【聯合報╱社論】2011.09.06

台灣近幾年大談自己的「軟實力」,但這樣的驕傲心情,一打開電視恐怕就會頓時跌到谷底。在那個所謂「神奇的盒子」裡,如今已沒有知識、沒有深度、沒有國際觀,甚至沒有太多可以提升眼界的訊息。作為社會文化的櫥窗,台灣的電視只看到「軟」,卻看不到「實力」。

最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要求電視新聞台訂定「自律規範」,不能再無限度地引用網路訊息,尤其是民眾提供的行車紀錄器側錄影像。與此同時,監察委員則要求NCC約束電視談話節目的品質,應多邀專業人士,不能老是那幾個名嘴無邊無際地暢談。可見,電視節目內容的粗糙無質,已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然而,各方對此現象似乎均束手無策,無計可施。

台灣電視節目之惡,事實上,恐怕要比NCC或監委指出的問題還要嚴重許多。就電視新聞而言,除了大量引用網路或觀眾爆料,更令人詬病的是資訊的瑣碎化及八卦化,不僅深度報導及調查採訪全被拋棄,連重大國際新聞都被擠壓到近乎消失。從電視新聞,觀眾看不到世界,只能看到一個扭曲、無聊、躁動的台灣。

至於號稱是大陸觀光客來台最愛看的政論節目,雖具有「暢所欲言」的自由表象,但評論的特定立場卻是一成不變,也就失去了傳媒交流意見的作用。就算陸客有新鮮感,但國內民眾收看多年,能不感到索然?尤其,經年累月由同一批名嘴評論所有話題,不僅使意見市場更為扁平,也將民眾阻隔在真正的專業意見之外。

台灣電視有多達一百多個頻道,然而觀眾手握遙控器,卻常有遍尋不著一個可看節目的憤怒和茫然,這才是最深的失落。要論電視的「多元」,我們有各種娛樂台、電影台、幼教台、購物台、旅遊台、宗教台,包括特殊族群的客家台、原民台;甚至還有些只要隨便打個電話進去,主持人立刻能幫你算命、開示人生。我們的電視裡什麼都有,就是無法給觀眾活在當下的踏實感,或走向未來的期待感。

其間癥結,並不難想像。首先,是不健全的產業在狂飆年代驟然開放,卻缺乏競爭及淘汰機制,而陷於各自割據的局面。第二,以台灣狹小的市場,政府和業者卻均貪圖包羅萬象的發展,結果因規模不足,陷於僅求苟活及自相殘殺的地步,只能一步步犧牲品質以求媚俗。自製率低、重播率高,早上唸報紙,中午把報紙配上畫面;乃至大量外購韓劇、日劇,都是此一惡性循環的產物。第三,政府行政缺乏整體產業的大局著眼,一味在個別新聞報導或節目廣告化上作文章,動輒觸及「言論自由」或「行政介入」的紅線而遭輿論反噬,而變得畏首畏尾。

號稱為「獨立機構」的NCC成立後,台灣電視節目品質反而下降至慘不忍睹的境地,絕不是一場意外。事實上,電視的低俗化與平庸化,和台灣近廿年的政治發展存在顯著的平行關係。或者可以說,電視品質的江河日下,其實是反映了這些年台灣政治的不自覺迷思:一方面過度強調內向式的「本土化」,而忘了外在競爭,也忘了觀照世界;另一方面,電視台為了商業目的而掏空節目的品質,政府和業者卻都以「言論自由」為幌子,假裝裡頭有什麼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

進步,有時候是一種幻覺。台灣的政治如此,台灣的電視更是如此。監委要求NCC管名嘴,或許撈過了界;但NCC以事涉「言論自由」推說無法可管,卻不是好理由。NCC要管的,當然不是名嘴該怎麼說話,而是要建立一個有效的監督、評估及淘汰機制,讓電視業者嚴肅負起節目品質管理的責任;做不好的,就換更有能力的業者進來。否則,台灣電視的滑坡沉淪將伊於胡底?



◆ 韓版初音 貓耳金髮妹

設計「SeeU」畫家 美貌不輸筆下人物

自由 2011.09.06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從日本紅到美國的3D虛擬歌手「初音miku」,最近出現新的對手!利用山葉公司最新開發的電子音樂製作語音合成軟體VOCALOID3,南韓也創造出自己的虛擬歌手「SeeU」,打算以這位有貓耳的金髮美眉,與初音一較高下。

初音是2007年配合山葉推出第二代語音合成軟體VOCALOID2而創造的虛擬歌手,角色形象是由日本輕小說插畫家KEI,以動漫風格設計而成,兩條藍色的沖天辮、短裙加長靴,讓這位帶有透明感的「未來偶像」一炮而紅,不但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超級偶像,也風靡全亞洲,就連今年7月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動漫展,也邀請初音到場舉辦個人演唱會,歌迷如痴如醉,豐田汽車(TOYOTA)甚至還以她作為美國市場的代言人。

山葉公司今年6月開發出第3代VOCALOID3,預定近期上市。VOCALOID3不但修正了前版的缺失,還在原有的日語與英語之外,增加華語、韓語及西班牙語,使其運用性更廣。

配合開發南韓市場,南韓版虛擬歌手SeeU也在日前亮相,SeeU的角色設定為17歲、159公分、44.5公斤,和2007年初音「出道」時的角色設定「16歲、158公分、42公斤」相去不遠。比較明顯的差別是SeeU頂著一頭蓬鬆金色長髮,頭上還有一對貓耳,並以橘色系為主。

SeeU引發的另一個話題是,負責設計角色形象的女性插畫家KKuem,美貌程度不輸給她筆下的人物,有南韓「美女畫師」之稱,在動漫界頗富人氣,可惜最近傳出婚訊,讓宅男們有些落寞。

※ KKuem(蔡知倫)的網站:http://kkkooo.wo.to/ 本身也是cos愛好者。



◆ 《坑道音樂節暖身》翟山坑道 大提琴與琵琶對話

自由 2011.09.06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演奏家張正傑、林軍汎昨天在金門翟山坑道,進行一場融合中西特色的「大提琴與琵琶的對話」,為十月登場的坑道音樂節暖身。

首開坑道演奏先例的張正傑,昨天再度帶著大提琴「盧傑利」實勘「翟山坑道」,並與「琵琶美女」林軍汎,在小船合奏奧芬巴哈「船歌」,嶙峋的坑壁搭配波光水色,意境悠遠。

第一次「下海」的林軍汎說,小船會晃,剛開始演奏還有點不習慣,一曲奏罷,發現音色非常漂亮。

翟山坑道曾是戰時運補坑道,林軍汎現場獨奏的「十面埋伏」,有陣陣海濤伴奏,氣勢非凡,讓張正傑讚嘆不已。

張正傑說,去年舉辦坑道音樂回程的飛機上,遇到一大批名人,他們或是全家、揪團,專程到金門聽音樂會,令人感動;許多人在看過演奏會的影片,幾乎是楞在那裡,紛紛打聽下一次舉辦的地點。

張正傑說,今年的演奏會在古典樂外,會增加電影配樂,用女高音演唱「聖母頌」,也會用琵琶「加一點醬油」、增加台灣味。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今年坑道音樂節,由張正傑擔任藝術總監,預定參演音樂家包括豎琴洪綺鎂、小提琴梁茜雯,中提琴何君恆、小提琴林天吉,新增女高音羅明芳與琵琶林軍汎,堪稱「俊男美女」組合。

金管處表示,活動規劃二十二日、二十三日舉行,首日以獨奏為主,第二天主要為弦樂四重奏,為掌控品質及安全,每場次聽眾限二百五十人,採預約報名,年滿七歲以上均可參與,十二歲以下需有成人陪同,完成報名者,會於活動前一星期寄發行前通知。

金管處表示,音樂節自十三日起開放報名,參加者可進入金門國家公園網站http://www.kmnp.gov.tw登入報名系統,或以報名電話(082)313183詢問,籲請參加者儘早決定,根據以往經驗,報名盛況很可能出現「秒殺」。

fsj 提到...

盜版電子書猖獗 東野圭吾暫停授權中文版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1.09.08

上網看免費小說很過癮?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再繼續捧場盜版電子書,你可能會失去讀好書的機會。以「偵探伽利略」系列聞名的日本推理作家東野圭吾,因盜版電子書猖獗,決定暫停授權中文版權。

大陸電子書盜版猖獗,今年三月,包括賈平凹、劉心武、韓寒、郭敬明等近五十位中國知名作家,聯合發表「三一五中國作家討百度書」,聲討大陸百度網站侵犯著作權。

蘋果產品使用的網路商城App Store上線後,更助長盜版現象,大陸地區上架的電子書出現許多未經授權的作品,九把刀便曾為作品被盜,出面控訴蘋果公司。但百度與蘋果對作家的控訴置之不理,東野圭吾成為第一位以停止授權控訴盜版的外國作家。

一九五八年生於大阪的東野圭吾,廿七歲即獲日本推理大獎「江戶川亂步獎」。他作品類型多元,涵蓋懸疑、科幻、社會寫實、科學推理等,包括「嫌疑犯X的獻身」、「秘密」、「白夜行」等多部作品被搬上大小銀幕。

近年東野作品「偵探伽利略」系列,改編成電視、電影後在兩岸大受歡迎,將東野的聲勢推到最高峰。

東野被認為是村上春樹之後,最受大陸讀者歡迎的日本作家,但也因此引來盜版業者的覬覦,包括蘋果APP商店與大陸百度等多家網站,提供未授權的東野作品供網友下載。此舉惹惱東野,上月在部落格表示作品不再授權中文版。

東野圭吾作品近八十部,其中半數已譯成中文,台灣簽下東野作品版權的出版社包括皇冠、獨步、高寶、台灣東販等。皇冠版權部經理莊靜君證實,東野的版權代理商已暫停授權繁簡中文版,但已授權的作品依然可繼續出版與再版、銷售。

獨步編輯陳亭妤表示,獨步已完成簽約的東野作品,還是會按照預定計畫出版。年底將出版東野的「時生」,明年初則推「名偵探的守則」續集「名偵探的咒縛」。她指出,獨步的東野作品存量不少,東野迷可稍安勿躁。

※ 相關報導;

* 大陸山寨惡習 連累台灣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575378.shtml

王榮文指出,台灣也曾有過盜版歷史,隨智慧財產權觀念的進步而終結「盜版王國」惡名,他希望大陸的盜版問題也只是「歷史進程中短暫的現象」。他呼籲讀者,為了保護作家的寫作品質和閱讀權利,「不要再上網看盜版書了!」



◆ 分享319鄉的感動 紙風車載歌載舞

【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台北報導】2011.09.07

走過314個鄉鎮,紙風車劇團今天用精彩歌舞答謝5年來的贊助者,團長任建誠也在會中宣告今年十二月將會走完最後5鄉,回想起在苗栗苑里鄉的巡演中,孩子不畏大雨開心聆賞的表情,他仍滿臉感動。對於今年8月克服萬難完成的金門烏坵鄉演出,董事簡志忠也連說:「相當驕傲。」

「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至今已完成314個鄉鎮,在2千多個日子裡總共演出371個場次、奔走29萬公里,讓76萬名大、小朋友體會紙風車劇團的魅力。今天記者會中,紙風車劇團也帶來精采的歌舞表演,從磅礡的背景音樂到溫馨的龍貓配樂,團員們舞出一段段動人故事,搭配5年來的巡演相片,場面溫馨動人。

談起8月完成的金門烏坵鄉,簡志忠表示,這是最艱困的一個鄉鎮,除了本身是軍事重地,因鎮上的孩子都已外流至台灣本島讀書,因此演出相當困難。為此,劇團特別協調國防部,並帶著當地孩子回鄉,編寫《烏坵的故事》,演出後引來廣大迴響,聽到有孩子看完表演後問爸爸:「原來我真的是烏坵人」時,他說,「自己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團長任建誠也分享自己在314鄉中的感動記憶,他笑說,自己哭點很低,幾乎看每一場表演都會哭。回憶起某次到苗栗苑里鄉時,因下起傾盆大雨,團員們不停在台上摔跤,但看見台下孩子們的笑容反而越演越起勁,表演結束後還有阿婆興奮向他訴說,自己的孫子看過後,在回家途中不停手舞足蹈地說著有多好看,聽到此,任建誠已熱淚盈眶。

有太多感動的故事在這段5年的旅程中發生,許多團員回想起來仍是一臉回味。團員鄒宜忠受訪時便分享在阿里山的演出經歷,他說,當時本以為不會有什麼孩子來看演出,沒想到一輛遊覽車上山後竟載下2、3千名孩子,且每一個都認真聆賞著表演,在起大霧的山林中,他已分不清是淚眼模糊還是霧氣朦朧。

「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將於今年底完成,任建誠說,明年將會把319鄉的所有故事拍成紀錄片並上映。此外,9月16日到18日也將在國家戲劇院推出《紙風車幻想曲2》,讓更多人看見劇團的感動。會後,任建誠也偷偷表示,還是希望大家能一起來看下鄉演出,因為和孩子一起觀賞表演的感動絕對是室內無法比擬的。

完整影音請點選:http://www.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24996



◆ 珠寶設計成果展 原味十足

【聯合報╱記者陳宇君/萬榮報導】2011.09.07

花蓮縣萬榮鄉西林社區「原住民文化創意珠寶設計班」昨天舉行成果展,大家發揮創意製作玉石戒指、項鍊等,社區媽媽開心地說:「這些都是自己做的喔,外面買不到!」

勞委會北區職訓局輔導西林社區發展協會開辦珠寶設計班,結合當地原住民的文化特色,邀請老師教導學員DIY創作。昨天成果展中,琳瑯滿目的作品充滿原住民風,利用玉石為主要素材,各自發揮創意磨成戒指或變成項鍊,每件作品均有不同風味,以獨特的創作展現質樸特質。

學員陳玫齡說,社區課程學到技術,讓她很有成就感,這些看似困難的手工藝,掌握訣竅後就能做出自己想要款式的作品,她希望社區爭取更多課程,讓大家不斷精進;張逸涵指出,利用暑假回鄉參加研習,又多學了一項技能,還領了專業證書,「收穫滿滿」,自己的作品還能穿戴外出,感到很自豪。

fsj 提到...

台灣6設計師 前進紐約時尚周

【王良芬/紐約七日電】2011-09-08 中國時報

二○一一年度紐約時尚周將開鑼,全球頂尖設計師和名模都將登場。今年台灣首度推出「FOCUS TAIWAN聚焦台灣」,把六組台灣新銳設計師推上紐約時尚周,希望把台灣品牌推向國際舞台。六組團隊設計師,包括張穎、林鈺倫、胡雅娟、黃嘉祥、楊雪琪、賴玉菁和賴盈菁。

「FOCUS TAIWAN聚焦台灣」將舉辦系列活動,十四日在曼哈頓雀兒喜推出「Still Fashion Presentation」展演,十七日至十九日參與在紐約La Venue舉辦的「二○一一年Rendez-Vous NYC展」。

聯展的六名台灣設計師,各有特色,張穎利用皮革和編織的單純元素,複雜雜結構結合手工藝。林鈺倫運用褶紙技法於布花設計,將幾何圖型帶入女裝版型。賴玉菁與賴盈菁為姊妹,以現代針織技術,將中國藝術成為流行時尚。黃嘉祥擅長將牡丹花、玉蘭花、廟宇蟠龍等台灣文化符號,剪裁成時尚服裝。楊雪琪以簡潔線條及精緻素材創造出都會風格。胡雅娟以多樣布料為特點。



◆ 神奇泡泡秀 10日魔幻登場

中央社 2011-09-08

泡泡能吹出方形、花形、泡泡中還會出現龍捲風?首次來台的泡泡藝術家Tom Noddy,10日至11日將在淡水捷運站廣場表演,讓台灣觀眾一睹國外才看得到的泡泡演出。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新北市兒童表演藝術節暨藝術教育推廣活動」,從8月20日起開跑巡迴新北市6大區域,承辦單位如果兒童劇團在第2站特別邀請美國泡泡藝術家Tom Noddy來台演出。

首次來台的Tom Noddy,從20幾歲就開始玩泡泡,是1名擅長吹出各種奇形怪狀的泡泡玩家,1980年代起Tom Noddy開始出現在各大電視秀,之後巡迴於歐洲、日本、南美和澳洲。

Tom Noddy透過簡單的道具將泡泡提升到藝術層次,如同母雞下蛋的泡中泡,他每吹1口氣,泡泡中就會誕生另外1顆小泡泡,一口又一口吹出的泡泡如同珍珠項鍊編織成串,而且還能在泡泡中出現「龍捲風」,令人驚豔。

這次Tom Noddy不只是希望帶給台灣觀眾魔幻泡泡秀,而是透過不同的泡泡,讓觀眾可以觀察泡泡在由小變大的過程中、光影與色彩的變換之美,再次感受如同兒時般看到泡泡的興奮感。



◆ 紙筆3D素描 畫中物躍紙而出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578000.shtml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1.09.08

只要善用工具和無限的想像力,即使再陽春的配備也能創作出驚人的藝術品。智利一名年輕藝術家只用了傳統的紙筆,就能讓圖像躍出紙面,繪出栩栩如生的3D畫作。

據《太陽報》報導,這名年僅20歲的藝術家弗雷杜(Fredo),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自己竟有這項特殊天賦。他表示,某天他躺在床上時,忽然性之所至隨意拿起紙筆畫下一隻蝴蝶,沒想到畫完後竟意外發現圖像有3D立體效果,他因此開始深入磨練自己的新技術,仿效英國著名3D 藝術家比弗(Julina Beever)利用立體透視原理和視覺盲點創作,將作品與佈景完美結合,乍看難分真假。

弗雷杜指出,每件作品所花的時間不一,從30分鐘到一個月都有,弗雷杜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更重要的是看見作品完成後的那種滿足感。」他陸續將創作的成品發表在個人部落格與臉書上,吸引許多人瀏覽,目前他正規劃將畫作帶出戶外,在街頭創作立體畫,讓更多人能夠看見他的作品。

弗雷杜呼籲所有藝術家們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他說:「手中的鉛筆可以讓一切變得可能,真實的世界其實比想像中的還要小。但前提是,你必須喜歡自己做的事,並從中獲得樂趣。」



◆ 描述女性細膩愛情 《迷離劫》實驗演出

【台灣醒報╱記者蔡宛儒╱台北報導】2011.09.08

在美麗的歌聲和刻意編排的走位中,劇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今天綵排,將於9月8日在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演出五場由莒哈絲小說改編的《迷離劫》,要用寫意方式描述感情,撫慰大家的心靈。

導演徐堰鈴表示,莒哈絲小說中的女性,都比較纖細敏感,在現代社會中,也較難被了解。劇中所表達的「不懂愛、不能愛」就是描述男性無法負荷女性的愛情,最終選擇放手。

她說,迷離劫的的英文名字是drift(漂過),有稍縱即逝的意味;中文翻成《迷離劫》,除了表達人與人在碰觸時那種迷濛,也象徵無法逃離的宿命。代表就算很難遺忘,當下也都是剎那即逝的。

劇中使用的音樂,由陳建騏和王榆鈞共同創作,在劇中占有相當分量。交融古典和民族音樂,並加入佛朗明歌的旋律和節奏,以亞洲曲式呈現小說中的殖民情調。更以水聲當作襯底音樂,以中和劇中其他正面和負面的配樂。



◆ 融合戶外環境 《重演》舞出想像力

【台灣醒報╱記者邱靖雲╱台北報導】2011.09.08

配合飛機起降聲和戶外氣溫,編舞家周書毅帶領的舞蹈團隊和設計師林璟如等夥伴合作,將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中庭呈現戶外實驗新作《重演》。在今日的記者會上,表演空間上方以漁網佈置、以日光取代舞台燈光,舞者在石地板、階梯上舞動身軀,充分融合人與空間。

突破傳統舞台的界限,《重演》工作團隊挑戰戶外高溫練習排演,努力與周邊公共空間互動。談到需面對的環境挑戰,周書毅表示,過去一般劇場內皆有舒適的木板,舞者在現場則要對抗石子地板,對肌力是一項挑戰。緊鄰行人道的表演空間會有人持續經過、也可能隨時進入,周書毅笑稱要「把所有觀眾騙進來」。

其他合作夥伴也在記者會上分享合作過程。林璟如笑稱,面對這個實驗性強烈的作品,是她入行工作33年來第一次覺得「什麼都不知道的一場演出」,她經常與周書毅通信,討論如何能跟北美館有更好的互動,但她依然無法預期最後會出現什麼樣的效果。

《重演》為北美館「周六星光夜」的近期活動,「周六星光夜」已連續六年舉辦,其間所有展覽與活動免費參觀,提供觀眾欣賞藝術的多元管道。《重演》於9月10日、10月8日共有4場演出,首場在本週六下午5時展開。

完整影音請至http://122.116.44.135/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25039觀看。

fsj 提到...

「賽德克」模式 商機大有可為

【聯合報╱余豈/教(嘉義市)】2011.09.10

霧社事件究竟是什麼?是反抗外來統治?還是文化衝突引發的大型出草?

若是前者,令人同情的「起義」領袖僅數百人追隨,連原住民間的整合都談不上。若是後者,「賽德克.巴萊」上集,對於國民黨「轉進」台灣前,才發生的台日敵友劃分,表達得很模糊,只能盼望下集少一點割頭顱,灑熱血的畫面,多一些細微的歷史觀察,給霧社事件清楚的蓋棺論定。

看了這部片,外國觀眾對莫那魯道的想法,是敬畏多於認同;台灣觀眾則會有不少覺得像「外國片」,發現自身的本土定位被錯置的迷惘。

這原因,一方面是影片本身風格類似,梅爾吉勃遜的「阿波卡獵逃」,只是後者流露好萊塢式剪接緊湊優點,「賽德克.巴萊」則像首冗長、卻沒有轉調的極微主義交響曲,得費點耐性看完。

另方面,台灣古代的獵人頭文化,如何用現代角度去說服不太深究歷史的觀眾,導演要求觀眾「別用文明人角度」理解這部動作片的呼籲,反而使原住民觀點難以落實。

追求少數族群之話語權,與追求票房、人氣,本即是兩個相反的概念。即使在美國,先前歐巴馬要狙殺賓拉丹時,只不過以印第安原住民勇士的名字當作行動代號,就惹出軒然大波。在台灣,沒人再敢否定原民文化,然而這不代表我們洗滌了對於原住民的刻板印象。

話說回來,電影要大賣,不必有大道理。尤其動作片,觀眾進場,是要享受那種近身格鬥的氣魄,蠻荒且危機四伏的雨林裡,體格精壯的土著神出鬼沒,視覺上確實相當刺激。

「賽德克.巴萊」既然投資了大成本,當然得找出獲利模式。套句電影台詞,這部電影「不光是為了自己而翻滾,更是為了台灣的產業大夢而翻滾。」台灣能在國際影展拿下的獎項不多,但若比視覺、聲光效果,就端得上檯面。

市面已經出現「巴萊梅子沙瓦」飲料和電玩產品,撇開文化面向不論,未來,更多以「賽德克」為名的酒類、獵人風味餐、丁字褲或菜刀或等等相關創意產品,在台灣的經濟效益仍大有可為。



◆ 社評-理解賽德克.巴萊代表的集體心理意涵

旺報 2011.09.10【本報訊】

「要詮釋這種沒有對錯的歷史事件,只能從信仰的角度切入,用更大的高度俯看。」「這是一個信仰彩虹和信仰太陽兩個民族在台灣山區遭遇的故事,他們為信仰而戰,但卻忘了彼此信仰的是同一片天空。」導演魏德聖這段話不但清楚說明他拍攝《賽德克.巴萊》的信念,也為這部史詩般的電影做了最精要的詮釋。儘管不同族群或群體對台灣歷史有不同的解讀,《賽德克.巴萊》提供了一個值得深思的角度。

在認同混淆的年代,詮釋歷史是困難的,因為每個人都戴著有色眼鏡。就台灣史而言,不同政黨就有不同的史觀,尤其日本在1895年後統治台灣的50年,究竟是「日據時代」還是「日治時代」,就反映著不同的史觀,前者著重日本早期殘暴的屠殺和晚期的殖民皇民化教育,後者重視日本成功推動鐵公路、電力基礎建設、發展糖業,奠定經濟發展基礎、重視教育及環境生態和國土規畫。這兩種論述或許都是真相,或許都不是完整的真相。

發生在1930年的「霧社事件」,長久以來在漢民族主義詮釋下,成為台灣同胞抗日的一部分,把莫那魯道當作抗日民族英雄。導演魏德聖卻還原了賽德克族對於祖靈信仰的真實面貌,他們出草是為了保護獵場,屬於他們生存的領域,不容異族人進入,更何況族人的尊嚴已被踐踏,他們是自救,不是抗日。

魏德聖的靈感來自邱若龍的漫畫《霧社事件》,這部漫畫曾由公視拍攝《風中緋櫻》,但沒有受到主流媒體的重視,也談不上社會迴響。邱若龍跳脫出傳統的詮釋,讓魏德聖強烈感受到不同文化衝擊下的「驕傲」,那是日本大和民族的驕傲與賽德克族人留著祖靈血液的驕傲的衝撞!魏德聖說,賽德克人爭取的不只是身體自由,更是靈魂自由。

從這個角度來看「霧社事件」就非常清楚,它和漢族無關,日本人是為了太陽旗的驕傲而戰,賽德克人是為了彩虹的信仰而戰,莫那魯道深信唯有在自己的獵場通過重重試煉,在臉上紋上驕傲的印記,死後才能通過祖靈認同的彩虹橋,漢民族的抗日論述完全靠不上譜。

大陸有些影評認為,片中對於支撐賽德克部落反抗的精神力量太過輕描淡寫,看不到賽德克男女老少們一心赴死的背後是什麼力量在驅使,因此少了「歷史厚重感」;並說導演試圖探討野蠻、文明和殖民間的關係,卻因立場不明而導致價值混亂。這種評論正是典型漢民族主義的觀點,畢竟,賽德克人追求的是死後的天空和靈魂的自由,這個理由足以說明這是一場求死的戰爭。導演只是還原歷史,不必有立場。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台灣原住民承受的外來文化衝擊,何只日本殖民者,早從漢人移民台灣以來,就一路被漳州、泉州來的閩南人、客家人驅趕,他們自始至終都是被剝削者,日本人雖然曾經屠殺他們,但台灣光復對他們有什麼意義?國民政府遷台後的各項原住民政策只是令原住民的文化迅速衰退甚至消失。民進黨執政又帶來什麼改變?沒有!完全沒有。

雖然近年來成立了原住民委員會,給了他們一點形式上的文化尊重,但是漢文化仍然牢牢掌控台灣史的話語權,包括藍綠兩大陣營都各自選擇符合自己的史觀來看待原住民日據時代的歷史。如果了解原住民的處境,就應該重新定義這段歷史。

當然,魏德聖不只是希望還原歷史,更希望以寬闊的眼光審視漢族論述的史觀;他還以更高的角度,也就是以信仰來探討人性,超越戰爭和殺戮的殘酷。他將殺戮視為與同胞和仇敵「和解」的儀式,也因此本片還涵蓋著消除民族仇恨的意寓在其中。

魏德聖說:「彩虹的美就在於每個顏色都是獨立的,世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顏色干擾顏色。」台灣當前的問題不正是顏色互斥的問題嗎?民族與民族之間最殘酷的就是戰爭,最難得的就是和解。如果能夠以更高的角度看到大家都是在同樣的一片天空底下,或許有機會超越人類的無知,化解所有的仇恨。那時要怎樣詮釋歷史都無關緊要了。

我們期待包括大陸同胞在內的兩岸所有族群,都能理解並接受《賽德克.巴萊》代表的和解意涵。



◆ 婦教手工藝 傳承阿美文化

【聯合報╱記者陳宇君/光復報導】2011.09.10 0

花蓮縣光復鄉阿美族婦人李玉英,利用退休生活學習幼時記憶中的手工陶藝,她積極參加培訓課程考取證照開了工作室,最近四處受邀教導民眾陶藝、植物染。丈夫起先反對她在外跑來跑去,直到有次丈夫兼當助教,領取高額終點費才認同。

62歲的李玉英原是幼稚園老師,民國80年從教職生涯退休,她不願待在家無事可做,想起小時候外婆都會製作陶藝、串珠藝品販售,重新展開她接觸手工藝的新人生。

李玉英說,外婆在做陶藝品時不喜歡被別人東碰西碰,容易把作好的陶器弄壞,但她小時後就是調皮,越被限制就越會想做,因此,外婆會用刮陶的竹板打她的手,非常疼痛,也不教導她如何做陶藝。

不願原住民手工陶藝技術失傳,她四處尋找培訓課程,為了學習「拋家棄子」,前往台東、台北等地上課,丈夫有一度不能諒解,希望她回歸家庭、照顧子女,所幸撐過後順利考取證照,回到光復鄉開了間「瑪武拉外」工作室,應學校、社團及協會等邀請,教導民眾做手工陶藝、植物染等體驗。

她的丈夫原先不看好,還埋怨她整天在外面跑來跑去,但李玉英仍樂在其中。直到有次丈夫兼當她的課堂助教,為期一周課程領到8千助理費,平均他當建築工人日薪1千元還高,才轉為支持。

李玉英花很多時間蒐集原住民的文史資料,加上憑著兒時記憶,模擬外婆曾做過的陶藝模型,最近更將原住民圖騰與富有族群意義的文化元素加入創作中,期望更多人能認識阿美族的獨特文化。

她拿起一條用黑、白色珠子交錯穿插的手工珠串,直說這個「薏米珠」是古早巫師替族人驅邪時用的,但經過手工創作,不僅能獨特的創作藝品,還能讓學員更深入了解文化典故。

fsj 提到...

台灣文創實力 巴黎家飾展呈現

中央社 2011/09/10

(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巴黎9日專電)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到巴黎向世界發聲。橫跨家具、燈具、文具、家飾品設計等10個台灣品牌,到巴黎家飾展,要表現「台灣有本事做好東西」。

巴黎家飾展今起展開,參展的達摩工坊Studiodomo在家飾展6館展示區,標示台灣國旗。品牌創辦人林慶琳表示,在累積生產、設計、行銷數10年的經驗後,決定自創品牌,有心要向世人展現台灣有本事做好東西。

達摩工坊集合多國籍設計師,家具線條簡潔,色調乾淨。林慶琳表示,好的設計應是以實用、耐用做出發,能助人解決問題。

林慶琳有意推廣「新台灣設計」精神,他自豪的表示,達摩工坊設計品傳達高度原創精神,在國外參展,經常讓人以為是高級設計師的作品。

另外,林慶琳輔導成立的品牌Legend mit就是madein Taiwan,集合多國籍設計師的設計商品,但強調在台灣製造。設計品圍繞在廚房、浴室用品。品牌剛成立,便努力擴展國外版圖,已到香港、法蘭克福、巴黎參展。

在「生活設計品」展區的Qisdesign展示LED燈具,所有產品在台灣設計、台灣製造。燈具外型簡單又現代感十足,不論是可以像摺紙一樣折成一個平面的桌燈,或是靈感來自水母的Aurelia light今秋最新商品,充分把技術精緻轉化成設計家飾品。

其他台灣品牌都在「生活設計品」展區。筌美術以大理石、銅、不鏽鋼、黑膽石等材質製作小型雕塑,全部是台灣本地設計師在台灣製作的作品,展示台灣的生活文化情趣。以全球限量方式行銷,強調精品質感。

另外,參展的1300 Only Procelain展示白瓷作品;ZUNY則是皮製家居裝飾品。

其他參展品牌如Bone主攻辦公室及文具;CHA CHATHE和Toast則是茶具等餐桌用品。

巴黎家飾展在大巴黎地區維勒波(Villepinte)展覽館展至13日。



◆ 創意米食饗宴 麵條布丁超吸睛

民視 2011/09/10

您吃過白米做的麵條或是米麵包嗎?為了讓國人多吃台灣米,多家餐廳研發創意米食,口感卻保有麵食的Q勁,甚至用一般白米做蘿蔔糕、布丁,顛覆大家想像。

明明是米料理,怎麼拿了一盤涼麵來,拉一拉,彈性不輸橡皮筋,大口咬下,超有咬勁,誰都猜不到,這可是米做的。

一般用蓬萊米做的蘿蔔糕,這回改用普通白米,磨成漿,加上香甜白蘿蔔絲和鹹香蝦米,至於怎麼增加Q勁,得靠白米大變身。

還有廣東的芋頭餃,一般都是包海鮮,師傅改成白米,加上墨魚漿,吃得到海味,還能變甜點,白米淋上黑糖和綿密的蕃薯搭配,讓人吃得滿嘴甜蜜蜜,就連麵包,也要改名叫米包,用米取代麵,就是希望大家少吃進口麵食,多吃台灣米。



◆ 拍婚紗不必找景 攝影基地全都有

【聯合報╱記者祁容玉/苗栗報導】2011.09.11

今年建國百年,掀起結婚潮,10月10日更是結婚熱門日,農曆7月鬼月過後,苗栗縣各鄉鎮山海景點湧進拍婚紗的新人,近年更有業者打造婚紗攝影基地,提供數十種拍攝主題,每天吸引10對以上新人造訪,成為拍婚紗另一選擇。

苗栗假期婚紗業者表示,縣內山海美景都有,取景選擇多元,明德水庫、飛牛牧場、三義綠葉方舟、德興池、舊山線、慈濟茶園、勻靜湖等都是熱門婚紗景點,竹南到苑裡的海灘,後龍、通霄的大風車有浪漫海景,還有桐花、杭菊等季節性景致。

綠葉方舟老闆洪啟生說,餐廳提供婚紗拍攝八年多,因交通方便,提供更衣與休息空間,雖酌收費用,近來仍每天吸引七、八組新人拍攝,婚紗業者也會串連鄰近景點,如慈濟茶園、德興池小西湖一次拍完外景,還有新人乾脆選在店內辦婚禮,享受浪漫氣氛。

去年起陸續有業者在縣內打造專業婚紗攝影基地,僅開放婚紗業者拍照,基地內有各種主題式景點,包括湖面、森林、日式房舍、教堂、地中海建築、童話風格等,新人和攝影團隊一次就可拍齊所有想要的婚紗景點。

位於西湖、銅鑼鄉交界的婚紗攝影基地「愛麗絲的天空」最早設立,潘姓業者說,他本是婚紗攝影師,過去常為拍一個景南北奔波,因此發想找一塊地集合所有拍攝主題,讓拍婚紗更方便,開業一年來和婚紗業者合作,漸打開知名度,還曾吸引藝人來拍婚紗。

今年遇上結婚潮,鬼月過後每天超過10對新人到「愛麗絲的天空」拍照,園區佔地2公頃,即使同時有多組新人拍照也不擁擠,業者表示,園區內四、五十個主題造景也會定期更換,保持新鮮感。

潘姓業者說,目前此類婚紗攝影基地多不對外開放,但新人常將婚紗照PO上網分享,許多遊客會打電話詢問是否能入園,不過他堅持留給攝影師和新人不受打擾的拍照空間,只能向遊客說抱歉。



◆ 新光三越紙雕展 充滿濃濃秋意

【聯合報╱記者陶福媛/台北報導】2011.09.10

百貨公司的功能不全然只有商業買賣,有時也能化身藝廊,以藝術陶冶人們的心靈。新光三越最近展出紙雕大師洪新富的作品,一系列名為「秋的繆思」紙雕藝術,散見在館內各個角落,讓賣場充滿濃濃秋意和藝術品味。

新光三越每季登場的藝術品都大有來頭,上一季展出泰雅族編織藝術家尤瑪陸達的手染編織品,是她在原鄉號召泰雅族婦女,以純手工完成傳統織布技藝,還曾參與「賽德克‧巴萊」電影演出。

迎接時尚秋天,除服飾全面換季外,藝術展品也要換季。新光三越新近登場的藝術展品,邀請紙雕藝術家洪新富參與合作,將伸展台上的時尚氛圍以紙雕人物重現,精心打造嶄新的流行藝術,以豐富鮮豔的橙、黃、紅等秋季色調,及誇張趣味的紙雕人形,為賣場增添不少藝術氣息。

洪新富當選中華民國第41屆十大傑出青年,從事紙雕創作近30年,他的紙雕創作大多取材自大自然生態,如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東方金龍等,都是相當知名的作品。

這回他為新光三越創作的作品,是從他的「人間」系列延伸,以紙雕創作一比一的人形尺寸,將秋季時尚的元素融入其中,挑戰紙雕藝術的另一種可能。

例如一款紙雕人形,以不同層次的橘、黃和深紅色紙帶纏繞圍裹,猶如穿上華麗蛋糕裙走紅毯的女星,也像是擺pose走伸展台的女模。

新光三越即起登場的洪新富「秋的繆思」紙雕展,將展至11月,其中「秋柿」的樹形紙雕在全台新光三越登場,「人間」系列的趣味時尚人形,只在台北信義新天地、台北天母店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