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7

數位迪化街 新舊文化交融

◆ 數位迪化街 新舊文化交融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53159.shtml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2011.10.15

北市府與淡江大學建築系合作,昨天在迪化街舉辦「數位迪化設計展」,以建築數位技術,將迪化街的生活經驗轉化為空間設計,包括利用圓形塑膠片裝飾的騎樓、巧拼材質做成的石獅子等,巧妙融合新舊文化,甫開展即吸引不少民眾參觀。

市府都更處表示,迪化街是市內保存最完整的歷史街區,維持自19世紀以來的商街風貌。為了幫老街帶入新人潮,讓歷史古屋得以被保存、活化,與淡江建築系合作,將迪化街一段27號打造為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127公店」,成為大稻埕文化創意產業交流平台。

昨天在「URS127公店」開展的「數位迪化設計展」,希望以當代設計重新詮釋歷史街區,所有作品都是以數位設計工具完成,包括電腦輔助設計軟體、電腦程式設計及數位製造技術等。

URS127公店店經理陳沛欣表示,迪化街是台北著名的「年貨大街」,為了讓民眾感受到當地特色,整個展場一共分為「永樂」、「太平」、「豐收」、「四季」等四大展區。

為符合「豐收」的主題,整個騎樓幾乎都被上千片的圓形塑膠片包圍,吸引不少民眾拍照留影;「太平」展區中,則可看到「像素化」的門牌、城隍爺、12生肖及石獅子。現場44隻石獅子堆疊在一塊,每隻高約100公分,顏色不一,讓不少民眾直呼「可愛」。

「四季」展區中可見到以數位雕刻技術完成的「落葉」屏風,以及用木材搭建出來的「小山丘」。陳沛欣表示,小山丘的造景是利用電腦程式「算出來」,一共動用4000多根不同高度的木材,讓作品更為精緻。

「數位迪化設計展」即日起展至12月11日,活動詳情可上網查詢,網址 http://www.urs127d3.com/ 。 

※ 相關報導:

孩童接觸藝術 美國社區動起來
朱宗慶:文化每天都是進行式

台北市6河濱 要變主題公園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竹編改造老屋 「蟻窩」造福旅客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54786.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1.10.16

寶藏巖曲折的山坡上,矗立一棟棟五、六十年的老房子,其中一棟門口掛著木雕蟻窩。這棟老房子的新名字就叫「蟻窩」,未來將做為供國際背包客投宿的青年旅舍。

老房子事務所創辦人游智維,曾以「西市場謝宅」點燃台南的改造老房子運動。「蟻窩」是他在台北的第一個老房子作品。他找來同為六年級生的設計工作室「自然洋行」操刀,先邀請竹編大師張憲平為設計團隊授課,這群年輕人再花數月時間親手編織竹編,以傳統竹編將老房子改造為「蟻窩」。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蟻窩象徵白蟻對屋子的入侵,是老房子最大的敵人,游智維卻想藉老房子「蟻窩」顛覆「入侵」的觀念;從年輕人手中復活的傳統竹編,如白蟻般緩緩「入侵」老房子、改變內在,讓它重獲新生。

這些竹編有的化成搖籃般的大床,讓旅客彷彿回到母親子宮中沉睡;有的變身床帳、燈罩,光影流洩其中,為夢境灑下詩意。其中一個房間被竹編層層包裹後,形成蠶蛹般的神秘空間,就像京都的禪味旅館,給旅客一方禪坐冥思的小天地。

什麼是「台味」旅館?當國際背包客來到台灣,希望體驗什麼樣的台灣生活?游智維表示,京都最受歡迎的傳統旅館,既保留古早味,也擁有現代生活的元素。因此「蟻窩」保存老台灣的窗台、地磚、竹編等,卻以現代生活的概念為它們重新設定功能,讓這些「老東西」在現代復活。

「蟻窩」與現代旅館最大的不同是不設空調,對電力的依賴也降到最低。「冷氣和暖氣不也是科技對大自然的入侵?」游智維認為,「蟻窩」也許冬天有點冷、夏天有點熱,卻可讓遊客感受山的呼吸與自然的體溫,讓旅客回到那個依賴微風與陽光的年代。



◆ 南港瓶蓋工廠… 變成遊樂園了!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2011.10.16

廢棄工廠大變身!位在南港路二段13-1號的南港瓶蓋工廠,在都市更新處及禾磊藝術聯手打造下,搖身變為「PlayGround游。樂園」。不論是塑膠袋做成的充氣鹿、或「水管樂高」,都吸引不少人拍照留念。

南港瓶蓋工廠原本是菸酒公賣局專門製作酒類瓶蓋的工廠,內部更遺有部分日據時軟木塞工廠的建物。隨著城市轉型,製作瓶蓋的任務功成身退,93年遷廠後閒置至今。

為解決閒置空間問題,都更處請來民間團隊幫忙規劃,讓瓶蓋工廠成為南港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13),首場展出的就是「PlayGround游。樂園」裝置藝術展。

一走進URS13,首先可看到用七彩毛線裝飾的小房子,希望用視覺驚豔,讓民眾忘記以往對於瓶蓋工廠的印象。另外還有白色啤酒箱堆疊成的展場、啤酒瓶蓋做成的裝置藝術,還有回收塑膠袋做成的超大充氣鹿等,搭配塗鴉客在牆面上的畫作,頗有幾分「遊樂園」的味道。為了帶給民眾遊玩、放輕鬆的感覺,場內也設計許多互動裝置,其中仿樂高概念的「水管樂高」,吸引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試玩。

「PlayGround游。樂園」策展人吳慧貞表示,這次請來29組國內外藝術家,並由日本公共藝術大師北川富朗擔任總監,展前不斷和當地居民討論,最後決定以遊樂園為主題,希望可讓平常工作繁忙的都市人,下班、假日可輕鬆一下。

裝置藝術展即日起展至11月30日,29日晚間還有夜遊廢墟活動,活動詳情可上網查詢,網址http://www.playgroundtw.com/。



◆ 影集式舞台劇 華山看到飽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1.10.15

兼具娛樂性、趣味性,雅俗共賞的台南人劇團力作「K24」,即日至30日在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挑戰大眾的觀賞極限。

「K24」是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蔡柏璋執導的第一齣電視影集型式舞台劇。在長達6小時的演出中,由八位演員極速變裝扮演60多個角色。此劇大量挪用及轉譯電影、電視表演手法,甚受觀眾歡迎。號稱會讓觀眾「笑到顏面神經麻痺」,從2005年至今已三度加演。

導演蔡柏璋在劇中仿傚美式影集手法,每一集除了有固定角色和不同情境之外,他並拍攝片頭片尾,在每集演出前後播出,藉以加深觀眾對演員角色印象。

為了達到電視影集的多場景及多視角畫面、快速轉換時空;精心設計人工旋轉舞台,透過道具及燈光變化,呈現不同視角及場景。

應華山藝術生活節邀請,台南人劇團此次加演「K24」,以每兩集為一個單元,觀眾可以選擇連續3天看完6集;或是周六、日,一天連看6集,從下午2點到晚上9點,體驗「看到飽」的觀戲感受。



◆ 台灣漫畫征法 台味濃厚

自由 2011.10.16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倫敦—香貝里十五日報導〕一連三天的法國香貝里漫畫節十四日開場,台灣首次以主題國身分出席,共有十一位台灣漫畫家及捏麵藝術師獲邀在大會開幕儀式上現身,官方網站更出現我國國旗,「台味」濃厚。

「香貝里漫畫節」由法國漫畫協會一九七五年創辦於法國東部的香貝里市,是法國第二資格老的漫畫節,雖然規模排不上法國前五大,但仍屬地區性有名的活動之一。

首度以主題國身分出席

台灣漫畫館特地剪輯了「台灣動畫精選集」在館內播放,包括「賽德克.巴萊」、「台灣茶」、「咖啡戀人」、「起飛」、「敲敲」、「惡魔狗」、「窗」、「上上籤」,以及蔡志忠特別為該展所創的新作「輪迴轉世」,台灣漫畫藝術的原創力與多元性贏得好評。

台灣漫畫館以「漫遊台灣」為主題,策劃「台灣漫畫幸福地圖」、「漫畫原創」、「跨界與文創」、「得獎漫畫與海外授權作品」等四大主題展出。主視覺是由漫畫家李隆杰繪創,他將香貝里著名的大象噴泉與台北一○一大樓擬人化結合,表達出此次台法文化交流的象徵。台灣漫畫好手李隆杰、夏曉雲、AKRU、皇宇等都在現場與法國漫畫家跟漫畫迷對談。

台灣館內呈現出我國九十四位漫畫家以及一百二十四本金漫獎等優秀作品。包括被譯為法文的《柯普雷的翅膀》、《搖滾狂潮》、《窗》、《雞排公主》、《摺紙戰士》、《霹靂狂刀》、《少女兵器》等。台灣漫畫家簽名會、漫畫家周顯宗「摺紙戰士」的現場示範,以及黃元岳的台灣捏麵藝術,熱鬧滾滾。

fsj 提到...

陸電影審查 韓寒:文創敗北之因

【聯合報╱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2011.10.17

正在舉行的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聚焦文化體制改革。大陸知名作家韓寒日前開砲批評,大陸「電影審查制度」是限制文化發展重要原因;這套制度讓大陸政府免於被人民諷刺,卻遭全世界諷刺。

十七屆六中全會明天閉幕。韓寒日前接受「南方都市報」郵件採訪時直言,大陸文化審查制度一直是限制文化發展的重大原因;中國電影和文學拿到世界舞台上,已經輸了一大截。他以自身為例,寫書的同時就開始自我審查,編輯再刪除很多內容,因為要對「更大的團隊」負責。

之前不久,大陸知名導演馮小剛也公開質疑大陸的電影審查制度。他表示,審查制度給創作帶來傷害和桎梏;電影局在審查把關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為了確保不出任何問題,「積極還是消極」成為判斷一部影片好壞的唯一標準。

韓寒認為,有文化審查制度的國家,「雖然你的政府再也不會被你自己國家的文化作品批評或諷刺,但全世界都在批評和諷刺你。」他還說,以前大陸審查有困難的電影還可以拿些國際電影獎項,現在幾乎不可能了。

美國之音日前引述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崔衛平的說法稱,在大陸碰觸某些歷史性的題材很艱難,例如以六四天安門事件為背景的「頤和園」,遭到當局以「影片存在技術問題」限制放映,導演婁燁也一度被封殺,五年內無法再拍片。

中國青年紀錄片導演趙亮花了十二年時間,拍攝紀錄片「上訪」(大陸民眾越級申訴)。這部記錄訪民(上訪民眾)辛酸歷程的影片,雖然在國外引起轟動,在大陸卻遭禁映。趙亮甚至成為公安追捕的目標,被迫逃到西藏躲避。

旅美編劇、作家章天亮說,電影就像講故事,講得好就能打動人,故事的價值觀也會被人接受;中共看到電影有這種改變人的力量,自然會害怕,所以長期把電影做為重要的審查項目。崔衛平說,放寬大陸的電影審查制度,還有待中國政治的進一步開放,「這不僅是電影人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

小檔案/大陸電影審查制度

據百度文庫的資料顯示,大陸官方電影審查委員會由卅六人組成,這些人來自各行各業,成員涵蓋官方代表、電影導演和專家學者等。電影作品能否在大陸放映,取決於這卅六人的決定。

通常製片公司會自己先審過一遍,確保影片在思想內容和技術品質上沒有問題;接著向電影局遞交一份審查申請書,就正式進入審查流程。

審查委員看完片後,如果沒有特別意見,通過機率就很大;委員如果有意見,電影局會回覆「修改意見」給製片公司,由該公司在卅日內完成修改,並申請複審。

按照大陸電影檢查條例,影片禁止有下列內容:危害國家統一、危害國家安全、煽動民族分裂、洩露國家機密、宣揚不正當關係或內容淫穢、宣揚封建迷信、渲染暴力、侮辱他人,或有其他國家規定禁止的內容。

影片內容如涉及下列情節,須適當刪剪或修改:描述與性有關的情節、以肯定的態度描寫婚外情、具體描寫腐化墮落、造成強烈感官刺激的長時間接吻或愛撫、具體描繪淫亂或同性戀、粗俗低下的對白、庸俗低級的背景音樂,或有悖人性的殘酷暴力行為。 (記者羅印冲)



◆ 日陶藝家展「儷人」 靈感來自唐俑

【聯合報╱記者黃莞皓/樹林報導】2011.10.17

日本陶藝家寄神宗美來台發表陶藝創作展,他的作品風格以「解構與重組」為特色,將陶瓷作品敲成破片,再重新膠合創造出新的作品,寄神宗美表示,非常喜歡中國唐代的陶俑,最喜歡的作品「中華儷人」也是以唐朝陶俑為靈感來源。

寄神宗美是日本知名陶藝家,作品常常得到國際大獎,今年來台辦展覽,在鶯歌富貴陶園和陶博館都有展出,談到罕見的作品特色,寄神宗美表示,陶瓷作品原本最忌諱破掉,但有一次他將成品作好之後,不小心打破了,他靈機一動將破掉的作品重新燒製、再重組起來,沒想到別有一番風味,也開啟了他的全新作品特色。

以女性曼妙體態為意象的「中華儷人」是寄神宗美最喜歡的作品,靈感竟然是來自於中國唐朝的陶俑,他表示,看到中國古代陶俑的精美,讓他印象很深刻,於是想要做一個「現代版」,以模仿陶俑形態融合自己一貫的特色,創造出動人的「中華儷人」。

寄神宗美個展展期自10月16日至11月13日止。在鶯歌富貴陶園藝廊展出。



◆ 建築大師西薩 「完整設計」絕不重複

【經濟日報╱鄭秋霜】2011.10.17

今年甫出爐的國際建築師協會UIA金獎得主阿爾瓦羅.西薩(Alvaro Siza)的首次亞洲個展,正在學學文創志業展出,此展是全球第一次完整展出大師150件跨界設計與原創藝術,深受國內創意人重視。

學學董事長徐莉玲表示,西薩主張「完整設計」,堅持為每一個案子創作設計所有物件,例如窗戶或門把五金等等,且每個案子風格絕不重複。此次展覽中就可看到西薩許多創作作品,例如素描圖案地毯及雕塑作品等,此展甚受歡迎,甚至有人專程從國外回台觀賞。

阿爾瓦羅.西薩是葡萄牙建築大師,過去30年內囊括所有國際重要建築大獎,不只是1992年普立茲克獎桂冠得主,今年9月27日更獲得國際建築師協會所頒發的2011年UIA金獎,象徵全球建築師對西薩的尊敬與肯定。學學邀請阿爾瓦羅.西薩及其合夥人卡洛斯.卡斯唐西里亞(Carlos Castanheira),策劃推出「阿爾瓦羅.西薩:機能的美學」展覽。

徐莉玲說,西薩自1950年代開始其職業生涯,有別於「當代設計」細分為建築室內設計、工業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等領域,西薩堅持「完整設計」(Total Design)理念,主張建築師不應被單項專業限制,而應整合各種專業,保持綜合跨界的能力。對他來說,建築所涵蓋的是全面的整體細節,代表一個完美創作的過程,因此堅持親自設計建築空間內每項物品與細部零件。

本次展覽展出一系列西薩從未公開的跨界作品,包含累積多年的家飾設計,如桌椅、櫥櫃、燈具等,以及素描手稿和由素描圖像衍生的地毯、玻璃花器與銀器餐具,還有從未發表的木雕藝術。

此展也首度公開台玻總裁林伯實邀請西薩設計的中國江蘇淮安實聯化工辦公室及台灣彰化台豐高爾夫球場的建築模型,展現西薩簡單卻具優雅詩意的構築美學。彰化台豐高爾夫球場預計2013年完工,在國際大師設計加持下,未來可望成台灣中部的建築設計新亮點。



◆ 數千觀眾 邊吃香蕉邊看林昭亮表演

【聯合報╱記者歐陽良盈/高雄報導】2011.10.17

國際小提琴家林昭亮昨天在高雄旗山表演,特別的是開場時數千名觀眾在悠揚樂曲中吃香蕉,以充滿趣味的「蕉農挑擔送香蕉秀」,聆聽音樂也行銷台灣水果。

林昭亮是美濃客家女婿,樂於為「厝邊」的旗山果農助陣;聽眾們也很有風度,很快吃完香蕉,或收起來,當林昭亮出場時,安靜享受悠揚小提琴樂音,不再大啖水果。

這場「幸福田園水旗美」音樂會昨晚七點舉行,下午五點不到,就有大批樂迷湧進旗山老街,民眾迫不及待提早入座,欣賞樂團彩排演練;「我們旗山沒辦過這種啦」,居民郭沐龍說,這是旗美地區難得的音樂饗宴,能在家鄉聽到國際級的演出,真興奮,「好幾天前就開始期待了」。

開場時,數十名旗山蕉農挑著扁擔進場,將香蕉分送給近五千名觀眾,在高雄市交響樂團小約翰˙史特勞斯「蝙蝠序曲」音樂聲中,齊賞樂、吃香蕉;主辦單位請聽眾把香蕉皮暫放椅子下,音樂會後統一清理,但散場後發現絕大多數聽眾,都自行帶走蕉皮垃圾。

「高雄現在不一樣了」,文化局表示,這次演出雖在戶外,但舞臺和器材規模都比照室內演出;一開始擔心觀眾人數,「壓力很大」,結果樂迷湧入近五千人,幾乎塞滿整個旗山體育場。



◆ ECFA效應 日影視業者跨海挺「孫中山」

【聯合報╱記者李光儀/台北報導】2011.10.17

為搶搭ECFA便車,原本只是台灣慶賀建國百年的動畫片「孫中山」,竟吸引日本三大電影、動畫業者一起參與,包括製作「火影忍者」、「神奇寶貝」的東京電視;製作「宇宙戰艦大和號」的白組公司;及製作「死亡筆記本」的日活公司,都共襄盛舉。

「孫中山」的美籍監製凱文蓋格坦言,日本公司積極想要合作主因是「ECFA效應」,日本電影、動畫要進入大陸市場有配額限制,但若與台灣公司合作,就可突破限制;因此日本公司應該是希望藉由與「孫中山」合作的機會,打進大陸市場。

至於配音人選,暫訂由藝人李連杰為國父配音,藝人金超群為黃興配音,歌手林俊傑為林覺民配音。

不管是東京電視、白組公司或者日活公司,個個來頭不小。凱文蓋格透露,在動畫電影後,和日本公司還有一系列的合作計畫,包括孫中山版的真人電影、電視動畫,及真人連續劇等。

※ 相關報導:

* 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展出 郎靜山攝影 首度在日本完整呈現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101700382.html

fsj 提到...

聽南澳故事 看「不一樣的月光」

【聯合報╱記者簡榮輝/宜蘭報導】2011.10.19

描寫宜蘭南澳鄉在地故事的電影「不一樣的月光」日前在部落舉行特映會,招待鄉民免費欣賞,由於大家熱情捧場,來不及查驗身分證,只好請村長在門口把關認人,「憑臉孔入場」,上千人幾乎把會場擠爆,很多人看完電影,感動不已。

「不一樣的月光」主要是由出身南澳鄉的在地女導演陳潔瑤,藉由鏡頭將南澳當地原住民生活呈現,故事描寫一群台北劇組來到南澳鄉拍戲,希望找尋莎韻之路,但是隨著拍攝過程,劇組被原住民的樸實感化,原來每位原住民都跟莎韻一樣,存在一條回家的路。

「不一樣的月光」感恩特映會在南澳高中體育館播放,原先安排南澳鄉民憑身分證免費入場,但是鄉民太熱情,入口認証的時間造成大排長龍,臨時改請各村村長站在門口「認人」,才加快進場的速度,鄉民將體育館擠得滿滿。

南澳鄉長江明順看著大螢幕上的劇情,幕幕都觸動他內心深處的情感,他表示,電影中那位75歲爺爺帶著大家回到流興部落時,提到自己的父母祖先都葬在這邊,「我爺爺他們也都葬在那個部落下面啊! 」

江明順認為,賽德克巴萊讓世界看到台灣原住民對土地情感剽悍的一面,但是原住民生活不是只有打打殺殺,「不一樣的月光」就是一部描寫原住民對舊部落情感連結的電影,溫柔感人,值得一看。

陳潔瑤表示,一直想拍家鄉的故事,首次執導就以南澳鄉「找路」為主題,透過輕鬆愉快的手法描寫原住民生活。電影將於11月底上映。



◆ 玻璃+不鏽鋼 鍛造纏綿藝境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2011.10.19

玻璃與金工碰在一起,不會碎裂,反而融鑄出濃厚情意,玻璃藝術家戴秋梅與夫婿、金工藝術家麥立倫,巧妙將不鏽鋼與玻璃結合,撞出美妙藝術篇章。他們倆玻璃藝術展,刻在新竹市玻璃工藝館第2特展室展出。

麥立倫從事金屬雕塑,原本學雕塑的戴秋梅,近幾年才走進玻璃世界。她與麥立倫討論,可否將玻璃和金屬、木頭與石頭結合,兩人決定嘗試將不鏽鋼焊接在玻璃上。

「焊接溫度超過攝氏1000度,要怎麼讓不鏽鋼焊在玻璃上,不會爆掉,前後思索近一年」麥立倫說,還好年前第一次試就成功,關鍵在不鏽鋼與玻璃間的隔熱技術;戴秋梅運用這項新技法創作,拿到2010金玻獎複合媒材首獎。兩人合作的「開天」、「開物」、「泰坦之初」、「冰風暴」等,有氣勢也有鍛造的纏綿。

今年,戴秋梅到美國北卡萊納州Penland藝術學院進修1年,完成多項作品,將東方思維融入玻璃中,創造不一樣玻璃美學。

玻工館第一特展室同時有「新竹市玻璃藝術家聯展」,2館展期都到101年1月29日,相關訊息可上網http://www.hcccb.gov.tw/。



◆ 唐樂舞彩排 古樂下身段迷倒眾生

【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台北報導】2011.10.19

優美古樂配上柔軟身段,唐樂舞《傾盃樂》今天在國家戲劇院彩排,舞者們穿上精美舞衣,扭腰擺臀地展現唐朝風情,並演出一段段宮廷劇碼,悠遠氣息濃厚。編舞家劉鳳學表示,為了籌備唐樂舞,她花了8年考據歷史,從音樂到服裝無不講究,期望能用音樂劇的形式講述中國文化。

從描述樂府詩集的大曲《春鶯囀》、以戴上紅面具的胡人為主題的小曲《拔頭》到中曲《傾盃樂》,舞者用訓練有素的身段詮釋一幕幕戲劇和曲目,柔美氛圍令人沉醉。但《傾盃樂》因換裝問題,現場僅派出4名舞者彩排,劉鳳學說,正式演出將會以大合跳為主軸,展現唐朝的歌舞昇平。

為了讓整齣音樂劇更具時代氛圍,劉鳳學花了8年到日本實地考據歷史,她表示,當年唐朝文化席捲日本、韓國,其中又以日本保存的文化最完整,因此這次也從日本當地帶回許多元素,期望觀眾不只在《傾盃樂》中看見音樂和舞蹈,還能體會傳統文化的衝擊。

而本次參與演出的舞者也相當辛苦,許人多花費了近 10年研究並磨練唐樂舞,不僅「修身」練習舞姿儀態,還要「修心」,到故宮或歷史博物館觀摩古代書畫或雕像,藉以了解唐代的背景特色,並改變內在氣質,例如小曲《拔頭》舞者之一盧怡全,為了此舞還特地留了長髮,且一留就是10年,跳起《拔頭》也更加傳神。

主辦單位表示,唐樂舞《傾盃樂》僅演出三場,票數所剩不多,有興趣的民眾可至兩廳院售票系統或撥打專線02-3393-9888查詢。

完整影音請點選:http://www.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26003

fsj 提到...

好漂亮的編織包 「打包帶」編的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6662864.shtml

【聯合報╱記者林佩均/台中報導】2011.10.20

「愛地球很簡單,打包帶也能變黃金!」人稱「打包姐」的張玉璿,平日最愛到大賣場、送報處「挖寶」,將大家視為垃圾的裝箱黃色打包帶搖身一變流行竹編包、古典袖珍包。她還熱心教導民眾學習編織,讓他們二度就業,就連家人也成為最得力的工作團隊。

15年前張玉璿只是位平凡的家庭主婦,無意間在路上看見一位婦人背著色彩鮮豔的編織包,詢問下才知道那是利用打包帶自創、獨一無二的編織包。默默以羨慕神情目送婦人離開,她形容自己一回家是「無所不用其極」地向社區編織老師請教,一頭栽入環保編織世界。

張玉璿每天清晨6點準時到台中市潭子區送報處報到,她打趣地說,送報生將報紙打包帶剪開,她立即上前撿起,一開始送報生誤以為她是拾荒老人,久而久之才知道原來她是要將垃圾打包帶化為環保編織包。

15年來從不間斷,張玉璿走訪潭子區的各大菜市場、大賣場、垃圾場,甚至到東勢區山上向果農取材,她感恩地說,大夥有默契先替她保留打包帶,「大家還熱情叫我打包姐!」

材質粗硬的打包帶與編織常用的軟細珍珠帶不同,張玉璿輕搓雙手說,冬天編織最痛苦,她曾大過年獨自坐在客廳耗20小時完成新款包包,粗糙打包帶邊緣割得雙手遍體鱗傷,完成後卻因久坐姿勢不良右手無法抬起,只好半夜呼叫老公帶她送醫,「我老公都跟它(打包帶)吃醋了」。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張玉璿平日也在家中「開班授課」。教導許多退休、失業的民眾,讓他們學會技巧、二度就業。去年因車禍傷及雙手的詹春香,在張玉璿鼓勵下學習編織,不僅幫助雙手復健、也讓她擁有一技之長。詹春香秀出自製編織包開心炫耀,拎著包走在路上大家會問她在哪裡買,她自信十足地說「這我作的買不到!」

家人從一開始的反對轉為「後援兵團」,張玉璿形容,丈夫是最棒的鑑定師,所有作品都要經過他的品味鑑定;再由女兒擔任麻豆、學設計的大兒子操鏡拍攝,讓她的每樣作品擁有一張「出生證明」。兒子李振群笑稱「我們家編製包是SOP程序,品質環保掛保證!」



◆ 普萊亞大師開講 教授當學生

【邱祖胤/台北報導】2011-10-20 中國時報

美國鋼琴大家普萊亞十九日在台灣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因為接受他指導的黃海倫、辛幸純、廖皎含這三位台灣鋼琴家,都已經是學院中教授級的音樂家了。為了親眼目睹這場盛會,國家音樂廳現場湧入將近一千名觀眾。

首先上場的是目前在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擔任教授的黃海倫,她演奏貝多芬第32號奏鳴曲。普萊亞給黃海倫的建議是,「不要急、不要趕,每一個句子要講完才接著說下一個句子。」

普萊亞是第一位獲得里茲鋼琴大賽的美國人,曾接受鋼琴大師霍洛維茲的指導,多次獲得葛萊美獎,享譽國際。而三位台灣鋼琴家也都是老師級的演奏家,除了黃海倫在茱麗亞音樂學院,廖皎含是新竹教育大學音樂系教授,辛幸純則為交大音樂研究所教授。

普萊亞的教法自由充滿創意,他先讓三位鋼琴家將完整的樂章彈完,自己再用剝洋蔥的方式一句一句拆解,展現語氣、句法、音色到力度的呈現。普萊亞在音樂演奏的概念上,不斷強調,「需要更多顏色,更多情緒,句子要更清楚」,偶爾還會突擊提問,引來哄堂大笑,卻發人深省。普萊亞只作部分示範,但他的琴音高貴且穿透力十足,色彩層次分明,充滿靈氣。

黃海倫演奏貝多芬第32號奏鳴曲時,普萊亞時而低頭沉思,時而跟著強烈的節奏搖頭晃腦。他對黃海倫說,不要急、不要趕,每一個句子要講完才接著說下一個句子,「就算情緒再怎麼澎湃,也要把段落感做足,慢慢情緒層層堆疊上去」。雖然「教」的是貝多芬,普萊亞卻以莫札特奏鳴曲K331第一樂章來示範音樂上語氣的轉換。

普萊亞生於一九四七年,四歲開始學琴,十七歲進入曼尼斯音樂學院,一九七二年以壓倒性的成績贏得里茲鋼琴大賽,之後因錄下莫札特廿七首鋼琴協奏曲及貝多芬協奏曲全集而聲名大噪。

普萊亞一九九二年右手拇指遭紙片割傷,因組織惡化發炎不得不隱退。這段期間他苦心鑽研巴哈,甚至參與巴哈樂譜的校訂工作。九○年代末復出時,他錄下巴哈英國組曲等作品,之後錄製蕭邦練習曲全集,均獲葛萊美獎,二○一○年錄下高難度的布拉姆斯變奏曲。

在戲劇性的貝多芬奏鳴曲之後,廖皎含帶來充滿哲思的舒伯特第十八號奏鳴曲。普萊亞稱讚廖皎含的演出充滿感性,但他也說,「舒伯特的音樂不是只有感性,而是有很多動感及色彩。」

他要廖皎含形容樂曲的感覺。廖皎含回答,這是一段非常純淨的音樂,感覺像在空中漂浮。普萊亞於是要她清楚地把森林、夜空等意象是什麼說出來,要將畫面清楚地轉化成音樂。而在沉重樂段過後的一段輕鬆樂句,普萊亞提醒她:「不要弄得像德布西,這是舒伯特。」全場發出會心一笑。

接著辛幸純帶來熱情的舒曼幻想曲,大量的快速音群營造狂亂迷離的效果,現場氣氛頓時熱起來。普萊亞告訴辛幸純,即使是很自由的感覺,也要維持住節奏感及韻律感,並反問辛幸純,樂曲中的某個下行音階代表什麼意思。辛幸純愣了一下,普萊亞說:「我認為這句代表舒曼的太太克拉拉。」普萊亞卻又補了一句:「其實我也不確定,但我認為是。」全場大笑。他的目的是要演奏家發揮想像力,用心體會作曲家的思想。

普萊亞今晚將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巴哈法國組曲、貝多芬奏鳴曲以及布拉姆斯、舒曼、蕭邦等浪漫小品。



◆ 李京曄飆創意 布袋戲劇場化

【周麗蘭/雲林報導】2011-10-20 中國時報

布袋戲步入劇場時代,不再只是布景加戲臺。高農畢業的布袋戲主演李京曄,每年創作新劇,從「顏思齊」演到「汪洋中的一條船」,連三年獲雲林縣金掌獎、全國布袋戲創意獎,今年再創作出史詩般的「八田與一」,讓戲偶就像真人一樣與空間互動。

卅四歲的李京曄被布袋戲界視為「奇葩」,目前是全台僅剩不到十位名家之一。新劇「八田與一」令評審感動莫名的不只布袋戲的創新精神,他還把傳統平面的戲台改為劇場式演出,五十尺長、二十尺深的舞台,有遠近三層布景,動用十ㄧ個助演,活靈活現重建歷史場景,把布袋戲演出推向新時代。

「布袋戲劇場化是為了建立觀眾付費觀賞的習慣。」李京曄表示,布袋戲已走到精緻化的時刻,他在台北的小劇場,目前還撐得下去。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日前南下雲林,碰巧看到剛出爐的「八田與一」很驚艷,打算讓它下鄉巡演。

fsj 提到...

台北設計大展 轉戰南港展覽館、世貿展區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2011.10.21

繼松山文創園區之後,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明天起在南港展覽館、世貿一館接力展出。其中南港展覽館展區,號稱「最具國際與前瞻性」;世貿一館則聚焦當代設計師、國際學生和新世代設計營青年設計師成果展。

主辦單位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表示,南港展覽館將規畫成企業區、團體區、感動區、數位區與兩岸區等五大展區,其中企業區集結58家以設計見長的優質企業參展,包括拿下金點設計獎的明基友達集團,受到政商名流喜愛的精品琉璃、瓷器品牌琉園、法藍瓷等。

兩岸區集結了瀋陽、北京、廈門、無錫等中國大陸四大城市設計推廣組織,要讓民眾一睹中國大陸設計的新未來。感動區以「美麗織事」、「創意樂活」、「幸福家居」三大主題,展出回收保特瓶製成的環保球衣、零螺絲折疊椅、太陽能地磚等超過200件,可以展現台灣產業升級、設計美學的日常生活用品。

至於世貿一館展場,則是國內外當代設計師的創作舞台。除了100位台灣當代設計師創意聯展,還有26所國內外學校設計院校和設計推動單位的學生創作。

另外,今年台北世界設計大展甄選了全世界900名國內外新世代青年設計師和學生,組成30個設計營,還請來國際設計大師和專業講師來台指導,這些青年設計師的營隊成果,明天起也將在世貿一館展出,三大展場同步展出至本月30日止。



◆ 748幅外銷畫 重現清代榮景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10.21

國科會今天發表歷時八年、橫跨歐亞四個學術機構完成的「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全程參與的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王次澄指出,這項漢學界罕見的國際合作研究成果,提供另種樣貌的歷史記錄,具有無可取代的學術價值。

傳教士、商旅的「紀念品」

18、19世紀的中國,清朝政府開放廣州等通商口岸,西方國家開始踏進他們心中的神秘國度,「中國熱」迅速蔓延全球,商旅及傳教士絡驛於途,返國時希望帶有中國風土人情、山川景物及生活點滴的紀念品回去,外銷畫蔚為風行。王次澄表示,這些外國人便找外國畫家或中國畫師、畫匠,描繪出當時的景物及風土民情,雖沒有傳統水墨文人畫的高雅藝術,卻非常寫實,也留下當年的社會樣貌,相當珍貴。

外銷畫只供外銷,不在中國流通,近兩、三百年只典藏在歐美博物館、圖書館或私人畫廊,國人知之甚少。為了讓更多人欣賞這些畫作,並了解其時代意義,中央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英圖書館及英國倫敦大學聯手,重新整理並出版大英圖書館典藏的中國清代外銷畫,歷時八年,終告完成。

費時八年 畫作都經詳細考證

這套「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收錄748幅外銷畫,2095頁,100多萬字,共分8卷,總重超過20公斤。內容包括廣州港和廣州府城、歷代人物服飾、廣東街市百業、佛山手工製造業作坊、園林宅第、宗教建築、祭祀陳設、刑罰組、勸戒鴉片、戲劇、廣東船舶、江河風景、北京社會生活及風俗、北京店鋪招幌,相當多樣。

王次澄說,每張外銷畫都做過詳細考證,可清楚知道畫作背後的意涵。例如畫作中的閩南庭園,多數植物花卉都是盆栽,這是因為閩南颱風多,可隨時將盆栽搬進屋內,減少損害。此外,一系列描繪某個富人吸食鴉片成癮,最後淪落街頭行乞的畫作,則力勸中國人不要再抽鴉片,頗富教育意義。



◆ 張小虹:台灣島嶼的納粹想像

【聯合報╱張小虹】2011.10.21

就近現代服裝發展史而言,從學生裝到中山裝,一直都有軍裝的影響所及。但在所有各國的歷代軍備服飾中,最能引發爭議,挑動敏感神經的,卻又非德國納粹軍裝莫屬。

台灣雖與納粹政權無涉,但有關納粹想像的爭議卻不斷上演。昔日希特勒的漫畫出現在台北的公車廣告,整個城市趴趴走,納粹標誌出現在台灣製造的運動商品與安全帽,甚至台灣藝人也以納粹囚禁猶太人的牢房當成主題餐廳的噱頭來號召。今日更不遑多讓,先是國防部鐵甲戰鬥營的新聞照片中,公然出現三名穿著全套納粹軍服、戴納粹軍帽的學員合影,接著又是連鎖超商販售人物圖案貌似希特勒的鑰匙圈。雖每回出包都遭受駐外單位的嚴重抗議,但每次回應都擺出一副不知者無罪的無辜姿態,或以更顢頇耍無賴的方式,一口咬定此地無銀三百兩,有心人士不需對號入座。

納粹軍服或徽章究竟有何魔力,讓知情者與不知情者一犯再犯?而台灣不知悔改的納粹想像,究竟有何特殊的地理時空脈絡可供反思?在當前政治正確的主流意識形態中,納粹符碼代表的是極權主義的戰爭暴力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記憶,故各國不論是明文禁止或約定共識,納粹符碼都不可以正面或擁戴姿態,出現在公共場域。所以幾年前英國哈利王子穿著納粹軍服出席朋友生日派對,被各國媒體罵到臭頭,今年迪奧首席設計師加利亞諾在巴黎小酒館一句「我愛希特勒」的醉言瘋語,也硬是讓他丟了飯碗。

但納粹符碼最不可思議的魔力,卻正是在最嚴厲的政治禁忌中,硬是轉化出最無可匹敵的視覺魅惑力。六○年代納粹符碼與龐克街頭次文化匯流,更以「制服戀物」的方式,堂而皇之進入S/M性虐情慾次文化的殿堂。故對某些人而言,穿上納粹軍服,戴上納粹徽章,既非緬懷希特勒,亦非認同極右派,而是一種風格反叛,一種對地下樂團的朝拜,或一種對情慾劇場化的服膺。正如已逝美國評論家蘇珊.宋妲在《迷人法西斯》一文中指出,一件華麗緊身筆挺的納粹禁衛隊制服,承載著法西斯美學中對訴諸暴力的肆無忌憚,竟搖身一變成為當代最催情的視覺符碼。

但顯然宋妲這篇發表於一九七四年剖析納粹極權美學的扛鼎之作,完全無效於處理台灣層出不窮的納粹想像。當納粹符碼出現在島嶼的大街小巷時,往往既非對納粹德國的嚮往,亦非對街頭次文化或性虐次文化的引述,而是指向一種符號的「挖空」,一種符號的去歷史化。而有趣的是,這種納粹符號的去歷史化,卻又可被「歷史化」在東亞的地理時空脈絡中觀察,君不見這廂香港歌手穿納粹軍服被批,那廂日本人氣樂團又穿納粹軍服亮相,這廂日本「軍服控」高中生才穿納粹軍服玩cosplay,那廂台灣高中生就著納粹軍服加入鐵甲戰鬥營呢。

在瘋狂崇拜與叛逆挪用之外,納粹軍服在東亞地區的「角色扮演」,究竟是一種歷史的借屍還魂,還是一種去政治的逃逸路線?

(作者為台大外文系教授)

fsj 提到...

「女書」訴辛酸 最後傳人將來台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2011.10.23

中研院廿七日將舉辦「女書‧回生」國際研討會,邀請「最後一位女書傳人」何豔新來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斐玟研究女書近廿年,近兩年投入女書紀錄片拍攝。她說,拍攝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要把即將失傳的女書拍下來」的使命感,即使不支薪也不在乎,《女書‧回生》紀錄片也將在研討會上首播。

「女書」是只流傳於湖南省江永縣瀟水流域一帶的婦女專用文字,一九八二年被大陸學者宮哲兵所發現,呈傾斜菱形,字體細長。

劉斐玟說,漢字是表意文字,女書則由漢字演變而來,是表音文字,以幾百個字記錄當地的土話,因此流傳範圍應該不會太廣。因為女書會隨著擁有者死去而一同陪葬或焚毀,目前只能確定十九世紀中期就有婦女會使用女書。

若問當地婦女,女書是做什麼用的?「問十個有十個會告訴你:訴可憐。」劉斐玟指出,傳統體制下女子受的委屈、辛酸,都可以用女書寫下。農村婦女大多不識字,而女書都可以唱誦,就算看不懂也能聽,更有些看到長輩寫女書、或感到自身大苦大悲而去學的,女書就這樣在江永一帶流傳下來。

除了結拜姊妹之間拿來通信、用來作傳自述可憐,用女書寫成婚禮中的「三朝書」,規勸新娘放寬心、婚後要做個好媳婦,在當地也是一種禮數和教養的表現。

《女書‧回生》紀錄片以女書「末代傳人」何豔新為主角,拍出湖南省江永縣的女書故事。

劉斐玟說,自己從一九九二年開始到江永,研究女書多年,甚至和何豔新結為結拜姊妹,卻從不知道她會寫女書,而且寫得很好,還是由其他學者發現的。細究原因,何艷新回答:「女書都是講可憐的故事,認識妳時我過得很好,不想再回到悲苦的從前。」

劉斐玟說,女書「傷心」的程度能讓一位婦女不願回想、甚至承認自己會女書,但目前的女書經過官方操作,加上學者不斷要求女書傳人重現女書、寫作女書,已漸漸和傳統女書不同;她建議應加以區分,讓真正的女書走入歷史。

※ 相關報導:

* 新人類簡訊:我們「有種」要結婚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69361.shtml

台灣大哥大第五屆「myphone行動創作獎」昨天揭曉,得獎者小至十七歲、大至六十九歲,不同的生活經驗讓短短簡訊趣味橫生,反映了家庭價值改變、社會潮流變化。



◆ 梁實秋故居修復 女兒見樹憶母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669333.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1.10.23

文學大師梁實秋的故居在台北市雲和街,經過修復後,維持原有風貌,還有高大健壯的麵包樹,昨天揭牌,曾住過七年的梁實秋女兒梁文薔也從美國返台,她表示,麵包樹是母親種的,家人常在樹下乘涼聊天,對父親和她都意義重大,看到修復的故居,高興又感動,想到不少父親生前小故事。

這棟八十一坪的日式建築是台師大的宿舍,梁實秋在台師大教書時,住過七年;建物十多年前沒有人住,後來破舊不堪,一度面臨倒塌,台師大花了一年多修復,儘可能呈現原貌,揭牌除邀請梁文薔,還有梁實秋的同事、詩人余光中。

近八十歲的梁文薔是梁實秋小女兒,她說:「我比較幸運,兒女中只有我跟爸媽住在這。」當時她在台大讀書,後來在台師大當助教,之後到美國讀書定居。

梁文薔說,之前看到新聞談到居民建議砍掉麵包樹,「眼淚都掉下來了」,因為「這是媽媽種的」,很感謝學校保留。以前夏天熱,一家人常在樹下乘涼,「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母親逝世後,父親多次跟她提起麵包樹,認為是母親生命的延續。

談到爸爸,梁文薔表示,梁實秋工作很努力,生病也不休息,準備第二天教材,唯一休假的兩天,是母貓生小貓時。她表示,家人替懷孕母貓搭了窩,母貓不去,反窩在梁實秋書桌下的垃圾筒,當時聽人說如果母貓生小貓時被人發現,會吃掉小貓,梁實秋因此將書房讓給母貓和小貓。

她也說,「跟爸爸就像朋友,他不是嚴父,而是慈父。」梁文薔表示,梁實秋不會換打字機的色帶,都是她幫忙,因此到美國後「爸爸很想我,因為沒有人幫他換色帶。」

余光中說,之前常常跟一群朋友到梁實秋家,梁實秋故居能修復,值得慶幸。

梁文薔捐贈十多件跟梁實秋相關的文物給台師大,台師大校長張國恩說,梁實秋故居將作為學術用途,開放師生學術討論,未來也會訓練導覽志工,開放民眾預約參觀。



◆ 陳澄波大批遺作 修復中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1.10.23

前輩藝術家陳澄波因二二八事件英年早逝,他眾多畫作也因家人深藏不露而塵封逾半紀;最近其家人將一大批陳澄波畫作送往台師大修復,可望兩年半後重現人間。

陳澄波是第一位以繪畫入選日本帝展的台灣畫家,他的藝術成就與身價在台灣前輩畫家中名列前茅。陳澄波年輕時求學、遊歷東京、上海,後因時局變化返台定居。出於對土地的熱愛,北從淡水,南至屏東貓鼻頭都有他的創作足跡,其家鄉嘉義更是他創作不斷的泉源。

由於二二八受難者的特殊身分,陳澄波許多作品曾經塵封數十年,未曾公開展出。最近在高雄市立美術館登場的「切切故鄉情—陳澄波紀念展」呈現他二百六十三件作品,含油畫、膠彩、淡彩速寫及素描。百餘幅油畫中,將近六成為首次公開。

此次送往台師大修復的畫作,含油畫、素描本、水彩、炭筆素描、粉彩、水墨、書法等,數量達數百件。台師大文物保存維護研發中心主任張元鳳表示,在二二八事件後,陳澄波家人將其畫作藏起來,保存狀況比原先想像的好。但因歷經歲月,免不了材質老化,該中心當務之急是為這批畫作的紙張去酸、修復,並將顏料加固。估計可在兩年半之內分批逐項完成。除了針對畫作進行修復,該中心也將分項調查、建立資料檔案與材料分析。進而運用台師大的學術資源,以藝術史角度切入、完整掌握陳澄波藝術成就全貌,並探討這批畫作在台灣美術史上的意義與定位。

※ 相關報導:

* 國父蔣公照 軍方還原未修版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6669337.shtml

過去課本經常出現的「國父蔣公合照」,是民國十三年六月十六日黃埔軍校成立,孫中山坐在學校走廊,蔣中正站在正後方。不過,這張照片卻被前立委李敖指出,原本圖中還有何應欽與王柏齡,卻修成只剩孫、蔣兩人。最近國防部出版「精銳勁旅」一書,就回歸歷史,使用四人原版照片。



◆ 惠蓀木文化節登場 正隆展創意

中央社 2011-10-22

第四屆惠蓀木文化節今天起為期9天在惠蓀林場熱鬧登場,工紙大廠正隆以「二次森林」為主題設立體驗館,展出兼具創意、環保及樂活特色的紙藝美學作品,未來將成為常態展示。

國立中興大學實驗林管理處「惠蓀木文化節」 10月 22 日至 30 日在惠蓀林場熱鬧登場,正隆公司以「二次森林」為主題,展出兼具創意、環保及樂活特色的紙藝美學作品及環保生活用紙,呈現紙的多樣面貌及綠色愛地球的生活主張。

正隆公司造紙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清標表示,正隆「二次森林」體驗館所有的展品與佈置由正隆包裝團隊創意發想,將 100% 回收紙產製的瓦楞紙與藝術結合,經過多次拼貼與美工裁切,變成充滿趣味、具有美感的文具、裝飾品,瓦楞紙不再是單調、冷硬的傳統印象。

張清標表示,紙製品具有低污染、省資源、可回收的環保特性,使用再生紙可讓資源循環再利用,避免大量砍伐森林;再生紙除了可以生產瓦楞包裝紙,亦可製作時尚藝品與環保低碳衛生用紙,呈現出紙的多元用途、經濟性、方便性,更將瓦楞紙有效再利用,這就是正隆要表達的「二次森林」環保回收概念。

正隆此次展出的「二次森林」體驗館於開幕式亮相後,未來將成為惠蓀林場常態展示館。

「惠蓀木文化節」內容除了首展知名雕刻家張子隆創作的大型木雕作品及31位南投知名藝術家首度公開亮相的創作外,還有咖啡園教學導覽、手抄紙、創意木材DIY體驗活動,每逢週六、週日亦安排原住民舞蹈、國標舞、吉他、擊劍社、中東肚皮舞等演出。

※ 相關報導:

* 打鐵傳三代 匠心發揚台灣工藝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2/132011102300520.html

「誰說日本武士刀一定比中國寶劍好?」,傳承百年三代的打鐵師傅郭常喜,鑽研轉型鑄造刀劍,電影「臥虎藏龍」裡的青冥劍,就是出自郭常喜之手,將台灣打鐵工藝名揚海外。

fsj 提到...

「太陽」台灣發光 張逸軍下月舞出夢境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美國佛羅里達州越洋採訪】2011.10.24

看「太陽」孕育出的夢想,在台灣發光。太陽劇團的台灣舞者張逸軍,與其他三位太陽團員自創作品,下月將來台全球首演。四人在演出前,還將赴高雄杉林鄉和八八災民互動、教簡單的身體律動及雜耍,「希望把歡樂帶給大家!」

由於參與「KA」的陳星合已結束合約返台,仍在「Dralion」巨蛋版擔綱火將軍的張逸軍,是太陽目前唯一的台灣演員。張逸軍說,他從前年起連續演了七百場「Dralion」,在盡力完美演出之餘,也衍生「做點不一樣的事」想法,於是邀集同好團員,在空檔合創了「夢想造物:夢境~夢徑」。

作品名稱乍聽滿「太陽」,張逸軍笑說,比起太陽,他們的演出「很原始」,沒有華麗的服裝、舞台設計和道具,但仍非常真誠。

作品將讓觀眾走過落葉、棉花等材質依序鋪成的「夢徑」,打開身體感官,來到「夢境」。張逸軍說,演出由他的舞蹈、一對烏克蘭夫婦的丟球雜技及軟骨功,及一位中東女孩的中東舞組成,張逸軍念台北藝術大學時的室友、全盲音樂家謝昀倫,也將在全黑中彈鋼琴,讓觀眾體會不用眼睛、純用耳朵聽音樂之美。

張逸軍強調,雖然演出仍是丟球、舞蹈等,但都經精心開發新動作。例如一般丟球只是往上丟,太陽成員Vladik則設計各種可能,包括躺在地上丟、用不同角度丟、把球丟往腳彎曲成的小山洞等;張逸軍也將演出拿手的「空中綢緞」。在全劇末尾,還將撒下數百顆球,引導觀眾同歡。

「夢想造物」十一月四日、五日在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二八五棟演出,票價三百元,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 當代傳奇新劇 潑猴大鬧蔣公銅像大廳

【台灣醒報╱記者林宜靜╱台北報導】2011.10.24

潑猴大鬧蔣公銅像大廳,直搗皇陵!中正紀念堂將在蔣公誕辰紀念日上演孫悟空72變!當代傳奇劇場將從10月31日起,一連推出3場經典劇,其中劇團當家主角吳興國也會粉墨登場,演出現場還將提供壽桃及精緻茶點,讓觀賞民眾看好戲、品美食。

「真正的京劇不在北京,在台灣!」這是當代傳奇劇場在國際上的評價,在連年演出創新的京劇後,終於回歸正統台灣經典戲曲劇碼,這次當代劇團將在中正紀念堂演出《安天會》、《龍鳳閣》、《兄妹串戲》等共計18場的精彩好戲。

對於這次當代將在中正紀念堂演出,當代傳奇藝術總監吳興國表示,從小學戲時就曾在蔣公面前演過《安天會》,數年後有機會再在蔣公銅像前演出,對他來說,更顯意義非凡。此外,趙復芬、劉琢瑜等當家旦、淨角也會在《龍鳳閣》扮上一角,想目睹以唱為主的東方歌劇,機會可是非常難得!

結合嘻哈與Hipop的《兄妹串戲》,由當代傳奇劇場新一代演員林朝緒與錢宇珊搭檔演出,兩人分飾8戲22角,透過搞怪逗趣的演出,把京劇經典劇碼一次演個過癮,原來傳統京劇也可以這麼「萌」!

當代傳奇劇團演出時間,從10月31日到12月31日 每週五、週六 晚間7:30;加演場週日下午2:30,有意購票者可洽兩廳院售票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home/home00/index.aspx



◆ 雲門舞集《家族合唱》 再現史詩舞劇

【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台北報導】2011.10.24

一片黑暗中,舞者李靜君用充滿力道的手部語言,道出屬於台灣的歷史悲歌。雲門舞集睽違14年,再演史詩舞劇《家族合唱》,林懷民邀來1997年的原班人馬,搭配百年老照片和口述歷史聲,帶領年輕舞者們演出228事件。相隔14年,舞者們一致表示,體力真的差很多,但也因此更能精準揣摩劇中人狼狽的神情與心境。

歷經2008年大火後,雲門舞集技術團隊花了2年時間重建影像與道具,並於今年重新演出1997年轟動全台的史詩舞劇《家族合唱》,為了原汁原味重現當年的氛圍,林懷民再度召集舞者李靜君、王維銘、陳秋吟、吳義芳,讓劇中的經典角色再復活。

飾演黑衣女子的李靜君,在開場的急促樂聲中,單以手部就演出高難度的內心戲,蒼白嶙峋的手腕快速甩動著,詮釋出痛苦、悲傷的情感,震撼人心。李靜君表示,《家族合唱》是林懷民最沉重的作品,因此他也要求舞者藉由不斷練習,逼出自己最深沉的痛苦狀態,她苦笑說,「這種時候,只能把自己完全交出。」

而飾演228受難者的王維銘,演出時則完全沒有配樂,只有口述歷史的旁白與自己的呼吸聲,王維銘說,14年前因體力好,要演出劇中人狼狽的心境有一定難度,因此林懷民便故意設計許多高難度動作,讓王維銘在征服的過程中,呈現出疲憊、痛苦的一面,但14年後,體力下降許多,「因此不用演就很狼狽了。」王維銘笑說。

另一位力道十足的舞者陳秋吟,在劇中飾演228事件的年輕女孩,為了呈現舞廳裡嗑藥的叛逆角色,必須不停激動地快速旋轉、扭腰甩頭。陳秋吟說,14年前林懷民訓練她時,曾要求她在一整天練舞後,力氣散盡時,再去奔跑幾圈,她笑說,回來時常常虛脫到只能趴在地上,但也因此逼出自己體能的極限,演出劇中人「不得不」的痛苦心境。

最後一位引人注目的舞者,是在劇中演出乩童一角的吳義芳,只見其在影片中畫上民俗風味極濃的臉妝,拿著香不斷後空翻,傾盡全身力量的演出令人嘆為觀止,李靜君就笑說,許多年輕舞者看了吳義芳的表演,都驚訝到說不出話。吳義芳也表示,由於這個角色需要非常投入,因此常常演完後,必須繼續在地上打滾,直到身心平靜,才有辦法再走出劇場,入戲程度相當驚人。

雲門舞集睽違14年再推《家族合唱》,將由老將新兵攜手演出,於12月2日起在全省巡演,預料再掀史詩舞劇的風潮,購票可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 相關報導:

* 古樂團即興舞蹈 有請愛好者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672438.shtml

台灣唯一的即興舞蹈團「古舞團」創辦人古名伸,常被問到「到底什麼是即興舞蹈?」她帶著堅定自信說,「即興就是貼近生活,而且不經過設計」,在這樣的前提下,即興表演因加入觀眾視線、環境、舞者間互動種種條件,看舞者當下如何即時反應。



◆ 阿嬤學畫佛 4個月驚豔參展

自由 2011.10.24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新北市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蘆洲湧蓮寺與蘆洲畫佛聯誼會合辦「二○一一畫佛回顧展」,展出佛畫家廖湘靈師生近兩百幅作品,其中八十歲阿嬤李金鑾是年紀最大的參展者,而年紀最小的張清茜僅小學六年級。廖湘靈還將畫佛結合公益活動,義務教導弱勢族群,這次畫展,也包含受刑人畫作。

「畫佛能讓我的心靈沉靜,穩定下來。」七十二歲的許文銀學畫才四個月,她說,因為長年拜佛,一定要親手畫尊漂亮的佛像來敬拜,畫佛當天,她會茹素,一邊播放大悲咒樂曲,代表對神明尊敬。

許文銀說,當眼睛疲倦或抓不到佛像神韻時,會心裡默念請菩薩加持,即能增加靈感。

李金鑾說,自己沒有繪畫基礎,能在短期內就學會精細工筆佛畫,跟前輩們一同參展,讓她與有榮焉。

廖湘靈表示,畫佛不一定要有天分,只要靜下心來就能畫。他從最簡單的鉛筆描摩出發,由基礎的法相五官、髮鬢、雲霧頭光入門,進而以中國工筆結合西方寫實技法,加入水墨彩繪等元素。

廖湘靈說,為了創作好的作品,他特地到尼泊爾閉關十二天,只喝山泉水、吃水果,在自然山林中讓心靈沉澱,體會「靜」的感覺,這趟旅途完成十多幅畫作。

廖湘靈說,畫佛能淨化人心,給人正向思惟,因此他曾到看守所教導受刑人畫佛,也到新生命癌友協會教學,既修身養性,也傳達菩薩慈悲為懷的佛心,達成善的循環。

「二○一一畫佛回顧展」即日起至三十日,每天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在蘆洲湧蓮寺一樓展出,想體驗畫佛的民眾,可洽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電話:02-2283-8896。

fsj 提到...

設計師艾斯林格開講/憶賈伯斯「追隨你的心 有夢就去追」

自由 2011.10.25

〔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台北世界設計大會邀請百餘位全球設計師登台開講,最具話題性的堪稱Frog Design創辦人、德國知名設計師Hartmut Esslinger(艾斯林格),八○年代就認識蘋果創辦人Steve Jobs的他,昨多次在演說中提及老友,還引述Jobs名言「追隨你的心」鼓勵年輕設計師。

Esslinger不僅在八○年代就認識Jobs,還打造出上市不到一週就狂銷五萬台的麥金塔電腦蘋果二號。而讓粉絲瘋狂、雪白簡單又圓弧的「蘋果」形象,也出自他的手。

他強調:「設計真的很重要,有時候愈簡單、反而愈能成功。」而設計師更該思考商品連結的所有對象,「有些公司想只管設計、有些則只需會管理,但這些應是融合在一起的」。

Esslinger演說中多次提及老友Steve Jobs,一度從口袋裡掏出iPhone,以智慧型手機說明科技與設計的演化。他也舉Jobs為例,「成功不是無中生有、雖然也不可預期,但一定不能缺少努力。」

對於現場的年輕設計師,他頻頻提醒:「永遠、永遠,不要害怕,去改變世界!就像Jobs,他經常在做別人不看好的事情,但他總是很正面去傾聽、努力去做。」他更強調:「我們都要理性思考,但偶爾也要發一點瘋!」

談起老友留給這個世界最棒的禮物,他則表示:「追隨你的心、追隨那個聲音,有夢就要去追。」他受訪時更感性的說:「Jobs的夢想就是讓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能享受最好的產品,他總認為,品質是不能妥協的,而全球的設計文化都應以這樣的精神作為標竿。」



◆ 花漾印染技 讓日用品變精緻藝術

鄧謙彬/花蓮報導 2011-10-25 中國時報

印染達人張文暐是玉里高中退休美術老師,他的印染技術融水墨、版畫等技巧,創作出與眾不同的藝術效果,他教導社區民眾繪畫、染布技藝,融入當地客家、原住民等元素,嘗試發展具有絢麗效果的染畫工藝品。

張文暐的父親張阿井受日式教育,廿歲就擔任台東金崙、大武等國民學校校長,早年喜愛油畫。後來改種蘭花,以畫筆洗刷蘭葉上的石灰質,為鼓勵孩子習畫,他常買水果回家作為寫生對象,張文暐完成作品後,就可以吃水果。

張文暐初中對繪畫產生濃厚興趣,一度想當電影看版的繪圖師,高中時受美術老師曾興平啟發,考上當時的台灣藝專美術系,後又在師範大學工藝研究所深造。曾興平作育英才無數,東華大學教授潘小雪就是玉里高中高張文暐一屆的學姊。

服完兵役,張文暐回到玉里擔任美工、美術老師,服務廿八年退休。他曾在瑞穗鄉富源社區教當地阿嬤繪畫、染布。後來受玉里鎮公所邀請,為社區民眾授課,近兩年來,他與妻子林敏雀在舊玉里國小教室改建的「璞石印染工坊」,教導社區民眾蠟染、絹網版畫等印染技法。

張文暐說,印染就是在棉布上畫畫,可利用蠟染、絞染、手繪等技巧,甚至融入版畫等進行複合媒材創作,開發出油畫、水彩無法表現的效果。

平日前往工坊上課的民眾以婦女居多,為發展具有在地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張文暐結合印染工藝和她們拿手的針線活,除絲巾、布包外,最近又試圖開發染畫燈罩,柔和的燈光映襯絢麗的染畫,更加瑰麗奇幻。



◆ 花蓮孩童二手創意商品 帶動社區發展

【台灣醒報/孫偉倫】2011-10-25

小朋友的想像力,能讓生活中的廢棄物變成手作的布書套、串珠,還有手工繪本。在花蓮鄉村社區大學協會、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系與「五味屋」的合作下,一項青輔會的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讓偏鄉孩童在手工勞作過程中肯定自我價值,並再創物品價值。

在花蓮豐田車站旁,有一間由大學生協助社區孩子們經營的二手商品店「五味屋」,這裡的每個孩子都被稱為「小老闆」,下課後來到這裡,有的幫忙櫃臺結帳,有的清掃環境,和大哥哥大姊姊聊天、作功課,成為另一個家。

在與慈濟大學合作舉辦的二手商品展覽中,更成功吸引2百多人次參觀,不但提升孩子們的成就感、推動綠色環保概念,也深化青年社區參與。

青輔會推動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鼓勵青年投入社區,深化社區文化傳承與發展。這次在花蓮鄉村社區大學協會、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系的合作下,幫助五味屋的偏鄉孩童們從創作中肯定自我,激發正面態度與生活觀。

青輔會主委李允傑表示,「青年行動計畫」的使命正是鼓勵青年朋友,深入偏遠社區,投注資源與心力,讓社會感受到年輕人愛護土地的力量。



◆ 愛老子哲學 英畫家素描獲好評

中央社 – 2011年10月24日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23日專電)英國藝術家霍爾以幾何型抽象雕塑創作聞名,他100多幅以瑞士、日本、美國及澳洲等地風景為素材的素描首次在倫敦展出,獲得好評。

1943年霍爾(Nigell Hall)出生於布里斯托(Bristol)。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取得學位後,獲得獎學金前往美國加州留學2年,返國後成立工作室專心創作。

霍爾告訴中央社記者,他喜好用圓形和橢圓形做為雕塑的基本結構,運用他們彼此之間的互動,再創作新的作品。

這次在皇家藝術學院的個展,為了配合以素描為主的展出,將原本只是小模型的雕塑,以黃銅為素材,放大為3公尺高。

他認為,這樣的安排「不僅充分利用空間,參觀者也可以不受雕塑品影響直接看到其它作品,讓參觀者的看畫經驗更豐富」。

曾多次到亞洲旅遊的霍爾說,他喜歡東方文化哲理所說的空間不需要全部被填滿,並說中國的老子哲學對他的影響很大,特別是他早期的藝術生涯。

展出的素描作品以瑞士高山為主題最多,共有50幅。

霍爾說,1986年他到瑞士的高山上休息欣賞不同的景色,從此愛上瑞士的山景,之後每年冬天都會到瑞士渡假。這次展出的瑞士素描,很多是度假時在山裡走路時被美景感動畫下的作品,其中位於瑞士東南部的Piz Margna山是他的最愛之一。

記者問他選擇素描入畫題材的標準為何?霍爾表示,完全是憑直覺,只要是讓他感動的美景,不管當時溫度高低,他會不自主的一直畫下去。

「有時天氣很冷時,也會告訴忍住寒意畫下去」,有些景色他畫了50次,「但即使是同樣的景,每一次看仍會有不同的感覺」。

現場還有他以日本為背景的素描,霍爾表示,他喜愛日本的建築與哲學。現場展出他於1984年所畫的宮島神社水彩畫,紅色的門隨著潮汐的變化也有不同的面貌,令他十分驚嘆,用彩筆留下神社的景致。

多位參觀的民眾表示,霍爾的雕塑和繪畫作品,給人自然寧靜的感覺,值得再三品味。

fsj 提到...

銀髮族創意 酸菜變藝品

【許素惠/雲林報導】2011-10-26 中國時報

你一定意想不到酸菜能吃,也能成為永久典藏的藝術品!酸菜的故鄉大埤鄉一群阿公、阿嬤創意不輸新人類,將醃漬過的酸菜編織成花籃、提袋,佐以紙粘土成為獨特立體浮雕畫,甚至舖整成衣服,自然紋理極具飄逸感,看似細緻紗布棉料,栩栩如生。

大埤社教站整合數位機會及樂齡學習中心,串聯鄉內北和、聯美、南和等十五村成雲一五七線產業文化生活圈,推廣並提升在地產業特色,佔全國九成產量的酸菜成了居民發揮的素材。

總幹事劉邦欽不諱言,初拋出酸菜用途問題時,「吃啊!還能幹嘛?」阿公阿嬤的答案除了吃,還是吃,不過,經老師引導深入思考酸菜又名「長年菜」,以及其韌性特質時,大家開始有不同的想法,編織素材是激盪出來的最大公約數。

於是有人編成菜籃、花籃,也有人編成提袋,編法各異,色澤自然,搭配上色彩鮮艷的紙粘土,拈朵微笑的花,便是一幅絕妙立體壁飾。六十六歲的阿嬤徐雪華慧心巧具,信手拈來就是一尊典雅女神,飄逸衣裙也是以酸菜成形,紋路細膩得令人拍案叫絕。還有幾可亂真的鳥窩,同樣化腐朽為神奇。

劉邦欽指出,阿公阿嬤還會比賽能讓作品保存得最久,動腦激發出各種防腐方法,年紀最長的阿公黃倉齡建議上漆,陳英阿嬤把酸菜鹽分洗去再曬乾,技高一籌,保存更久。



◆ 小提琴天王帕爾曼 讚皮蛋好吃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1.10.26

皮蛋被美國新聞網CNN票選為全球「最可怕食物」第一名,但來自美國的小提琴天王帕爾曼可不這麼想。他暌違九年後昨天再度抵台,一開場就指名「皮蛋很好吃」。

帕爾曼在全球巡迴外,也任教於茱莉亞音樂學院,有不少台灣學生。他讚美台灣學生才能佳、練習勤,不過他也建議所有學音樂的學生:「不要練得那麼快,練得快,忘得也快;練得慢,才能記得牢。」

他認為,學音樂最重要的事,就是有熱情,再來是不要設限,只做一件事。「從小立志將來在卡內基音樂廳開古典音樂會當然很好,但若古典、流行並進,不也很好?」

他指出,現在古典樂界非常競爭,選擇新的道路,成為主要課題;像他一位學生大衛‧葛瑞(David Garrett),茱莉亞出身,現在成跨界音樂家,但在古典也很有成就,「我覺得很了不起!」

帕爾曼在演奏、教學外,也從十七年前開始指揮。他笑說,當時是太太創立帕爾曼音樂計畫,需要訓練管弦樂團,既然是訓練,他就理所當然成了指揮,之後開始有樂團請他擔任指揮。「第二次邀約遠比第一次重要,因為第一次可能出於好奇,第二次才表示我的功力受肯定。」他強調,指揮、教學與演奏三者密切相關,都幫助他的聆聽能力更進一步。

帕爾曼將於今、明天分別在高雄至德堂和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曲目是莫札特第三十二號、貝多芬第七號、聖桑第一號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 帕爾曼的音樂祕訣:學得愈慢愈好

【邱祖胤/台北報導】2011-10-26 中國時報

小提琴大師帕爾曼(Itzhak Perlman)今明兩天將在高雄及台北兩地演出,帕爾曼曾五度獲得葛萊美獎,目前任教於美國茱麗亞音樂學院,地位崇高。帕爾曼談到自己學音樂的祕訣:「學得愈慢愈好。學得慢,忘得也慢;學得愈快,忘得愈快。」他認為音樂家與愛樂者都要敞開心胸,人對任何事都應該保持熱情,「只要你覺得自己有能力,大可放手去做各種嘗試,古典、流行、跨界都好。」

帕爾曼說,他自己就是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總是給自己更進一步的挑戰。十七年前他在太太的建議下擔任管弦樂團的弦樂教練,但他認為「教練」很無聊,「我不想做一個冷冰冰的教練,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指揮。」他於是就此踏上指揮之路,之後更陸續與底特律交響樂團、聖路易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開拓自己在小提琴家以外的另一個領域。

「第一次人家可能是出於好奇或好心而邀請你,但當第二次邀約出現時,那就是你努力被看到了!」帕爾曼表示,指揮、教學與演奏三者可以互相影響,讓一個人的音樂有所成長,這三者都必須要有很好的聆聽功力,又可以和不同的音樂家教學相長,互相激勵。

帕爾曼一九四五年生於以色列的理髮師家庭,三歲就開始學琴,四歲罹患小兒痲痺,五歲開始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十三歲時參加美國電視選秀節目一炮而紅,自此帕爾曼全家跟著他移民美國發展。

隨後帕爾曼進入茱莉亞音樂院,接受名師葛拉米安與狄蕾的嚴格教導,一九六三年登上卡內基音樂廳演奏,隔年參加美國列文垂特大賽獲得冠軍,從此演奏邀約不斷,並經常與與祖賓梅塔、小澤征爾、巴倫波因等指揮及知名樂團合作,表現活躍。

帕爾曼的琴音甜美而渾厚,聲線柔美而情感自然,快速樂段經常製造華麗的效果,慢板樂章令人掬淚。他有一套獨特的「無骨運弓法」,手腕就像沒有關節一樣可以持續輕鬆抖動,讓人覺得神乎其技。

帕爾曼這是第三度訪台,今晚將在高雄至德堂演出,廿七日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曲目包括莫扎特降B大調第卅二號奏鳴曲、貝多芬c小調第七號奏鳴曲以及聖桑d小調第一號奏鳴曲。

帕爾曼作風平易近人,昨天駕著他的電動車代步穿梭在記者會現場,神情輕鬆愉快,一坐定就忙著品嘗桌上的糖果,一如他在美國參加脫口秀節目時的妙語如珠。

昨天的記者會現場,一開始主持人要他從左邊的位置移往右邊接受訪問,他卻正色道:「我是左派,我不要靠右。」現場氣氛僵了一下,但他隨後就展開笑容,自動移往受訪位置,大家發現大師在開玩笑。而當擔任鋼琴伴奏的希法爾(Rohan De Silva)說台灣的食物很好吃,帕爾曼隨後補上「台灣的食物『超』好吃!」然後開心地說自己的致詞比較好,令全場大笑。帕爾曼嘗試許多外國人不敢接受的皮蛋,還要求再來一盤。



◆ 「古典韓流」 費雪獎得主秀琴藝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1.10.26

韓國流行影視、時尚在台灣大行其道,如今古典音樂也悄悄吹起韓流。繼韓國女高音曹秀美月前首度來台,與英國古樂學會一起征服台灣樂迷,韓國美女小提琴家金志妍也將首度訪台。

台灣過去熟知的韓國音樂家包括鋼琴家白建宇、小提琴家鄭京和、張莎拉,以及鄭京和的弟弟、名指揮鄭明勳等,但眼尖的樂迷會發現,愈來愈多韓國音樂家來台,尤其是聲樂家。近年國家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舉辦的歌劇或需要獨唱家的音樂會,就出現眾多韓國面孔,新象藝術還曾邀請全是韓國男性聲樂家組成的男紳合唱團來台。

在韓國器樂家中,金志妍是相當突出的一位。她十三歲進入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師承小提琴教母迪蕾,迅速獲得與紐約愛樂合作的機會;廿歲時,她榮獲美國費雪成就獎,這是由美國慈善家費雪出資邀請權威音樂家及專家組成遴選委員會、每年精選出五位年輕音樂家給的獎,同年獲獎者包括著名小提琴家夏漢。

除了琴藝出眾,金志妍的美麗外型也深受關注,在韓國除了是古典音樂巨星,還是搶手的廣告界代言人。她並因應近年古典跨界化,在三年前推出輕爵士專輯「夜曲Serenata Notturno」,長達六個月榮登韓國銷售白金榜。在古典方面,她應鄭明勳之邀,與漢城愛樂的合演也轉播全韓,頗受好評。

此次金志妍演奏純古典曲目,包括貝多芬克羅采奏鳴曲、巴赫無伴奏小提琴中的夏康舞曲、梅湘的耶穌不朽頌歌、聖桑的序奏與輪旋隨想曲。鋼琴伴奏由韓國一哥金禎浣擔任。

音樂會十一月四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 相關報導:

* 長笛大師葛拉夫 來台挑戰高難度曲目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677373.shtml

高齡82歲的瑞士長笛大師葛拉夫決定向自己挑戰,要在10月28日的演出中,首次以長笛吹奏高難度的哈察都量《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 「阿依達」充場面?公關票送7千張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2011.10.26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慶祝建國百年製作的歌劇「阿依達」昨進行第二場演出,不過市議員吳思瑤、梁文傑批評,做為演出場地的「小巨蛋」不適合音樂演出,加上宣傳不力,導致票房慘澹,只好送出高達7000多張公關票充場面。

北市交解釋,座位區提供1成公益票給弱勢團體,另外則是提供贊助廠商代為推廣。北市交團長黃維明指出,宣傳不足是導致票房不如預期的原因,加上原訂男主角里契特拉於8月底突車禍身亡,必須緊急另覓人選並中止宣傳售票達1個月,也造成很大影響。

協助製作「阿依達」的市政顧問、國際新象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許博允則駁斥外界對小巨蛋音響效果不佳的批評,他指出原訂男主角里契特拉到場清唱後,也認可適合演出。

吳思瑤指出,北市交共砸下3400多萬元重金製作的阿依達,票房收入僅757萬,只達預估票房的27%。

市府為搶救入席率,改以贈票方式來衝高人氣,贈出的公關票高達7668張,占總票數的45%,已逾越市府自訂「贈票不得超出售票40%」的規範。

fsj 提到...

劉克襄:等待誠品的香港

【聯合報╱劉克襄】2011.10.27

明年三月,誠品要到香港銅鑼灣開店。不少香港人引頸企盼著,尤其是知識分子圈持續在談論。一家書店進駐城市竟成為話題,而且是文化大事,意義頗深長。

前些時,我在東海岸,花蓮人對這家書店的入駐也很期待。花蓮人覺得誠品若出現在東部,意味著高水平文化的灌注,有種非凡的格調,讓他們跟台北站在同一線上。惟花蓮人也有點哀怨,迄今無法忍受,台東這麼小,前些年竟提早開鋪了。

香港人的心境卻是另一種,誠品代表的品牌,彷彿是洗盡風華,回歸樸實的象徵。當地文化人咸認,此書店的到來,對香港一味屈從商業利益思考,追金拜財的風氣,應該會有醍醐灌頂之效。

誠品的重要,從香港人晚近來台旅行,常列為必遊景點即可看出。他們走逛信義店,不一定是要買書。平常不習慣紙本消費的,也要去沾染點氣息。走進誠品,觀賞別人專注地看書、買書,彷彿是美好的情境。或者在附近喝咖啡,都能浸濡於典雅的書香氛圍。甚至於,莫名地參加一場書店裡的新書發表會,都有種參加嘉年華會的興奮。但通常他們還真的會買一大堆書回去,一來書價比香港便宜,二則內容真的多元。

看來,誠品書店早就不只是文化資源,更是台灣的風景。

香港並不乏書店,也有規模尚可的連鎖企業,諸如三聯、商務,為何對誠品如此獨鍾呢?說穿了,那是當地長期缺乏讀書文化下,想要期待有更多藝文元素注入的心聲。甚而是對幾十年香港重商走向的省思。

從香港己身的角度,或許這也是好時機。香港年輕一代逐漸展現不一樣的在地意識,比過去的世代更追求土地認同,不再以大陸的國家意識馬首是瞻,更非忙著跟緊國際趨勢潮流。他們也急迫需要在地文化的紮實建構,誠品帶來的內涵,或許會提供這類養分。

香港人也很好奇,我這樣來自台灣的作家看法如何。我警告他們,因應台灣的市場,誠品已在改變,九○年代的理念跟現在不同了。再者,銅鑼灣店面何其貴,誠品到那兒設場,絕對是項重大挑戰。說不定經營一段時日,反而入境隨俗,去異求同。

但他們報以微笑,認為能來就是好事。他們相信誠品的眼光,就算相似的文化商品,誠品展現的格局一定有種濃郁的書卷味道,那是香港目前沒有的。或許是這種情境吧,想邀請誠品到來的企業廠商,降低了許多行規,租地便宜、約期拉長等等,迎接麥當勞的寬鬆條件似乎都出現了。但他們的讓步其實也是在投資,還是希望透過誠品帶來文化商機,順便帶動周遭的繁榮。

誠品有那麼好嗎?有位知名的台灣銀行家最近到香港投資,接受訪問時語重心長地說,「到了香港,才知道台灣離世界有多遠。」但從文化角度,香港人若到台北,走進誠品書店,恐怕會有另類驚覺,「到了台北,才知道香港離文化有多遠。」

每次搭乘地鐵,放眼望去,幾無人看書的香港,確實需要刺激。誠品的外銷提醒我們,台灣有一種文化能量,可以輸出,可以轉化為經濟。那是香港,或者整個華文世界少有的優勢。但誠品不是台灣唯一質地優美的產業,我們還有許多這類豐厚多樣的文化資源,只是還未善用,或者尚不知如何包裝,透過更好的整合,逐一推銷出去。(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 相關報導:

* 慶建國百年 一齣音樂劇花兩億!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0610&page=1

台灣社會近年大概已經被政府的各種大型慶典、煙火秀搞到神經麻痺,要不是藝文界和不少觀眾對於國慶晚會的重頭大戲「看不下去」而紛紛嗆聲,許多人恐怕也不會注意到國庫「以建國百年之名」花了多少錢,又是怎麼花掉的?



◆ 攝影頑童篠山帶頭 日本大師作品來台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1.10.27

難以界定的人體律動、以花朵隱喻女人、對比生與死的人工著色花朵…日本著名攝影家篠山紀信、蜷川實花、荒木經惟等人作品即日來台展出。

由日本創意產業名師後藤繁雄擔綱策畫的「東京藝式」展,即日起在三一文創空間登場。其中以篠山紀信攝於六○年代的Vintage系列的原作;及經由放大的Modern系列最受矚目。

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所長曲家瑞認為,篠山鏡頭下的人體讓人充滿想像空間。他在六○年代拍攝的作品結合西方人身體的律動與書法線條,在國際藝術殿堂參展的紀錄輝煌。他鏡頭下,沒有一個身體是重複的,而他並沒有要他的模特兒去模仿任何人,只要做自己。他最為台灣人熟知的是,他在一九九一年幫女星宮澤里惠拍攝全裸寫真,當時這是一大突破。在日本,很多藝人愛找這位「攝影頑童」掌鏡,因他是最讓人放鬆感動、毫不忌諱的大師。

以執導電影「惡女花魁」一鳴驚人的蜷川實花,展出的是她將花朵施以人工著色,再把這些花朵與天然的花朵對照呈現,以真假虛實/生死一線之隔,創造絢麗到超越視覺所能回應的色彩訊息。擅長情欲人物的荒木經惟這回發表的是頂級珠寶與花朵的攝影,雖然不見女子,影像中的花瓣與珠寶竟如女子般性感,洋溢著他特有的情色氛圍。「東京藝式」將展至明年元月廿日。



◆ 藝術家何孟娟宣告:跌倒也是一種美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1.10.27

時尚,儼然已成為當代人的第二層皮膚。藝術家何孟娟以真人髮絲製成外套、帽子、迷你裙,以「照顧人類」的方式照顧時尚產物。「永遠的公主」何孟娟為女孩們編織了不悔的公主夢。

「童話故事在某個程度上屬於寫實的世界,每個女孩其實都是公主。」何孟娟向來以扮裝成白雪公主等童話故事主人翁的自拍聞名;她藉此探索女性心理狀態的變化,這回她不再自己扮裝,而是把打扮入時的女孩拉進她創造的童話世界。

一個個女孩、動物像是從天墜落人間的天使,從高樓層直線下墜,臉上卻絲毫沒有驚恐,她們姿態優美、表情如夢似幻,非常性感。

何孟娟說:「跌倒也是一種美。」她拍這一系列女孩的原意是想藉由跌倒探討人的挫折、社會與群體以及個人的關係。跌倒原本象徵挫折,但這些女孩們跌落時,幻化為蜥蜴、蟾蜍、烏龜、金魚與白兔;只見首飾、衣服紛飛,女孩不見了,已變為輕巧的動物一溜煙離去。這讓跌倒變得「更不是那麼回事。」而從不同的觀點來看,「挫折也不見得是挫折」。

在女孩們跌落人間的高處,是一棟棟看起來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的鐵皮屋與鐵窗。媒體一股勁宣揚豪宅的美,這些被定義為醜的建築,在何孟娟眼中卻依舊是美的、性感的。女孩們的名字裡有「梅、蘭、竹、菊」;跌落的動物則取名小南、阿發、小紅、小白…原來出自麻將,因為在台灣,「不管走到哪個建築,隱約都聽得到麻將聲」。

最特殊的是,這些動物身上的羽毛、麟片等經由電腦繪圖,再以台灣獨有的噴繪機,製造出立體感,讓這些動物比女孩們更加性感,也非常「療癒系」。藉由女孩與類女孩的動物和髮衣,何孟娟試著在價值觀混沌的當代,釐清屬於女孩的自信。「女孩」個展將在VT非常廟藝文空間展至十一月十九日。

fsj 提到...

《艾未未‧缺席》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68155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11.10.28

首次在華人地區大型個展,明登場

歷經兩年多的策畫,台北市立美術館10月29日至明年1月19日推出《艾未未‧缺席》特展,這也是大陸藝術家艾未未首次在華人地區策畫的大型個展,共展出21組件作品。為了這次展出,他更創作以1200輛自行車構成的最新作品〈永久自行車〉,象徵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進行式,作品讓人震撼,也傳達他的創作理念。

艾未未的創作特色,是將現成物品的使用功能與邏輯思考,加以拆解、重新組織成為不可置疑的新載體。21組件作品包括15件以陶瓷、大理石、古木器、腳踏車等不同媒材的物件與裝置,兩組影像創作〈失手〉與〈透視學─天安門〉,三組錄像影片〈長安街〉、〈北京:二環路〉與〈北京:三環路〉。

譚盾、馮小剛等藝術家也成鏡頭下主角

像是作品〈葡萄〉使用32張清朝板凳相互扣住串成葡萄的形體;〈兩條腿在牆上的桌子〉、〈三條腿的桌子〉也都是取材自清朝家具,破壞再拼裝成為似桌非桌的器材形狀,以牆面為支撐點,裝置為另類的雕塑物件。〈Through〉則是把舊廟宇的梁柱、桌子等建築架構,重新裝置成多變的抽象造型,產生與空間環境的對話可能性。

還有一組共100張的攝影作品同樣吸睛,其中75張是艾未未在1983至1993年旅居紐約東村時,隨機拍攝的人事物地;還有1993年後居住北京東村藝術社區時記錄的社會文化景像,陳凱歌、譚盾、姜文、馮小剛、謝德慶等藝術家也成了他鏡頭下的主角。

永久自行車迷陣,象徵中國環境變遷

艾未未的作品也傳達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與關懷。為了台北的展出,他以1200輛自行車組裝而成的最新作品〈永久自行車〉,要在北美館內挑高10公尺的展廳呈現,製造出層層疊疊的迷陣空間,猶如具傳輸動能的抽象造形,象徵著中國社會環境邁向變遷中的進行式。

北美館發言人盧立偉形容,〈永久自行車〉是大規模的藝術裝置,也是很特別的創作,會讓參觀民眾震撼。至於另一件巨型裝置〈十二生肖〉青銅獸首也同樣受到矚目,這件作品是艾未未受紐約市政府邀請創作的首件大型公共藝術案,也會帶給民眾莫大的視覺衝擊。



◆ 台灣陶瓷作品 北京吸睛演出

【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台北報導】2011.10.28

台灣陶瓷要橫跨台灣海峽發光發熱了!融合台灣陶瓷創意的展覽,從今天起至31日,在北京「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盛大展出。以「經典蛻變‧創藝新陶」為名,展出百餘款式的精心創作,包括以青瓷、轉印技術等特殊方法做成的陶瓷,精緻亮眼,要讓北京居民見識台灣的陶瓷魅力。

由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策畫、臺灣陶瓷藝術館舉辦的台灣陶藝展,以「經典蛻變‧創藝新陶」為題,展現臺灣陶瓷融合現代精神和古陶文化的創意思維,並集結10家優質廠商,提供上百款陶瓷創意作品,展出台灣陶瓷承古創新的精神。

為了呈現台灣的在地文化、獨創技法等,將展出各式創意新陶,如「安達窯」就提供結合了古漢汝窯青瓷技法,以及現代時尚的線條美感的陶瓷作品「吉洲窯」則以台灣陶藝大師許朝宗獨步鐵?花技法所製的窯變作品為代表,深蘊耐看。新太源則提供獲得台灣認證最佳伴手禮之一,以特殊的轉印技術製成的展品,表現台灣特有圖騰及繽紛色彩。

此外,現場也舉辦「陶冶茶情茶藝秀」,由茶藝大師與來賓們互動,賞玩台灣陶瓷的精妙設計,並可現場DIY製作個人專屬的陶瓷紀念禮,如杯墊等限量禮品,除了體驗台灣陶瓷的創意樂趣,還可認識豐富多樣的陶瓷之美。



◆ 紐約公共圖書館 慶祝成立100週年

當代藝術新聞 2011/10/28 【撰文/當代藝術新聞】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97&f_SUB_ID=4190&f_ART_ID=349327

紐約公共圖書館為了慶祝成立100週年,館長以及他的藝術團隊為此特別打造了圖書館百年展覽,展出250驚人的館藏文物,突出和顯著地介紹著這個機構的藝術歷史。紐約公共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圖書館之一,擁有超過6000萬其持有文物,是一間紐約市民的知識倉庫。為了展示藏品的多樣性,展覽已分為四個部份:觀察、公共文件的自然世界、當代和創造,分別深入展出介紹歷史對於藝術及社會的貢獻。每一件館中物品都代表了一段不可錯過地歷史,它們讓圖書館在世界成為一件不能錯過地偉大珍品。展出地物品,許多罕見,遠遠超出了圖書館的百科全書試的廣度及深度地集合,它的歷史更是跨過了藝術和政治方面,集體記憶了千百年來的藝術歷史。該展覽被安裝在D.H.Samuel一樓的展覽館,是這間圖書館的最漂亮的書房之一,讓遊客自由探索著藝術歷史文化。其中展出的驚人文物有:Thomas Jefferson的手寫版的獨立宣言;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最後草案的告別演說;Charles Dickens的拆信刀;貝多芬的手寫評分三重奏;希特勒的奮鬥簽署的副本,等各大代表性的歷史文物...這次的展覽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一邊欣賞這座世界知名的圖書館裡頭壯觀的大理石建築。

2011年度賈米爾獎 於倫敦V&A博物館舉行

本年度賈米爾獎評選活動於9月12日在倫敦V&A博物館舉行了頒獎儀式,獲得這一屆的冠軍是由來自阿爾及利亞的藝術家Rachid Koraichi所摘得,獲獎獎金高達2.5萬英鎊。賈米爾獎創於2009年,兩年分別頒發一次,獎金總額為2.5萬英鎊,以表彰那些從伊斯蘭傳統公益中獲得靈感的當代藝術家。獎項的發起是由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Albert Museum)共同發起,同時獲得慈善家和企業界人士的大力贊助與支持。這屆入選賈米爾獎提名的藝術家及設計師一共有10位,V&A博物館在七月時就預先展出了每位藝術家入圍的作品。而74歲的Rachid Koraichi這位藝術家則以2008年所創作的名為〈Les Maitres invisibles〉作品獲獎,並且通過獎項對伊斯蘭教所致敬。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1年10月號】

fsj 提到...

韓良露:台灣美食會說國際語嗎?

【聯合報╱韓良露】2011.10.28

上個月在歐洲旅行期間,正好CNN旅遊網站,公布第二次由三萬臉書網友投票,選出全世界五十大美食排行榜,台灣和南韓均未入榜,和台灣擦身而過的是四十一名的東南亞臭豆腐。

在五十名的美食排行榜中,泰國菜占了第一名的馬沙文咖哩、第八名的冬蔭功湯、第十名的雞肉曼巴、第四十六名的青木瓜沙拉四項,這樣的成績和過去廿年泰國的藍象集團在歐美的深耕推廣有關,除了到處開泰國餐館外,外賣泰國菜也紛紛在世界各大超市推出,如英國有名的馬克史賓瑟美食超市,早在十幾年前就推出上榜的這四樣泰國美食。

對投票結果,台灣人大可不必驚訝,因為這樣的結果真的不是出人意料,而是意料中,因為台灣人覺得好吃的蚵仔麵線、牛肉麵、肉圓、碗粿等等,除了來台灣旅行過的人可能吃過(但恐怕也有很多人沒吃過),想想在全世界,多少餐館有在賣台灣小吃或台灣菜的?

若好好分析CNN的投票結果,可分成幾項來討論,第一,大部分的入選美食,都是速食,大家不要以為速食就只有美國漢堡炸雞,義大利有不少複雜的鄉土菜,但拿坡里披薩卻是可以快速烘烤快速吃完的現代速食。日本的壽司也是,在江戶時代興起的現代版壽司,不同於關西要花一兩天時間的古老製作,是可以站在路邊十分鐘解決一餐的速食。德國的漢堡包、英國的炸魚炸薯條、墨西哥捲餅等等,都是因應現代都會生活速度而流行的食物,這些食物還有一個特色,就是都不會湯湯水水,也可以站著用手拿著吃。

第二,許多上榜的美食,都早已是全世界飯店系統中會採用的區域美食代表了。幾十年前在亞洲旅行的人,就早已看到四、五星飯店會有標準化的亞洲食物,其中一定有馬來西亞酸辣魚湯麵、印尼炒飯、泰國咖哩飯、新加坡海南雞飯,這些飯店的食物和當地人真正吃的方式並不一樣,飯店是經過調整、美化、規格化,基本上就是按西方旅客的方式,做出標準的可接受的異國美食。

這些飯店食物一定好吃嗎?那倒未必,很多泰國人、馬來西亞人、新加坡人愛吃自己的原味,但要在以西方人為主的CNN世界美食榜上勝出,異國美食愈早西方化愈早全球化自然就愈容易出頭;而我們也別忘了,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都受西方殖民文化強烈影響,不少食物早已西方規格化了,不像台灣、南韓受西方的影響,一直是間接的。

第三,出名的異國美食一定和觀光旅遊體驗有關,每年去法國那麼多觀光客,不可能不對法國牛角包留下深刻印象,去過香港的觀光客多過葡萄牙,才會把本家的葡萄牙蛋撻選成後來居上的香港蛋撻,去過新加坡的觀光客,誰會忘記東海岸。台灣想要大力發展觀光,我們期待觀光客來吃什麼代表食物呢?

台灣不在世界五十美食排行榜之列,我們要面對的重點,恐不是台灣小吃、台灣菜好不好吃的問題,我們當堅持大部分料理的本土化,義大利、法國也有許多傳統食物,外國人吃不慣,但若想以食物和世界溝通,恐怕就得讓一些台灣美食會說國際語,食物是種語言,台灣的食物,可以說台語、說普通話,但有的恐怕要會說英語才行。

(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



◆ 集集山蕉 飄起文創味

【聯合晚報╱記者吳志雲/台北報導】2011.10.29

世界「交」(蕉)朋友!亞洲大學視傳系為集集蕉農量身打造26種香蕉產業文創,讓「阿蕉姨」成為邁向世界的台灣農業「嬌客」,嶄新的創意,開拓山蕉產業不一樣的新視野。南投集集鎮長嚴鴻邦說,蕉農看到這些產業文創,覺得相當豐富,為集集山蕉注入強心劑,也期望香蕉可以和「古坑咖啡」、「八卦山土鳳梨酥」一樣,走入世界,不再蕉賤傷農。

此次活動策展人、亞洲大學視覺傳達學系助理教授侯純純說,每當看到山蕉盛產時,價格大跌,蕉農們焦頭爛額時,就令人十分不捨;因此亞洲大學視傳系選擇具口感香Q特色的集集山蕉,投入文創品牌設計,116位學生、產出26組文創,讓集集鎮長嚴鴻邦相當欣喜,並向亞大提出邀展請求。

亞洲大學同學設計的集集山蕉產業文創品牌作品,應邀即日起至11月20日在集集鎮遊客服務中心(集集驛站)一樓,展出山蕉產業文創的26組作品,設計的作品包含以集集山蕉為主要設計元素的旅遊紀念品、觀光遊戲組、手工山蕉冰淇淋、山蕉果醬、山蕉蛋捲、山蕉紅茶,甚至是天然保養品等。

侯純純老師說,同學們的產業文創除趣味十足,也都能深入市場需求。例如,有「阿蕉姨」的幸福果醬、可以媲美土鳳梨酥產品的「莫逆之蕉」山蕉酥,還有「蕉想月」的山蕉冰淇淋等;而經「蕉焙」後的「山蕉紅茶」,則是整合山蕉與日月潭阿薩姆紅茶產業的新產品,此外,「蕉朋友」的山蕉成長故事等各種面向,都是相當可行的產業文創。

視傳系三年級周世旻、鄒慶惟同學說,他們選擇集集山蕉文創為產學合作目標,是從觀光客的需求切入,朝向食品點心、玩具遊戲及生活用品等方向著手,創作設計文化關懷的主題。



◆ 日本「文學少女」作者 新作「葵」漫畫版/我漫畫家執筆 作品登日

自由 2011.10.30

〔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台灣漫畫家再登日!以「文學少女」系列走紅的日本作家野村美月,在台灣累積銷售逾二十五萬冊,日前,她更授權台灣漫畫家CHuN執筆新作「葵」(暫譯),十月廿日起在日本連載,引發漫迷熱烈討論。

野村美月成名作「文學少女」描述只有兩名成員的文藝社,社長天野遠子是個「啃」書高手,她不只愛看書,還能一頁一頁把文學名著吃進肚子裡。由於文筆輕鬆有趣,但也帶著黑暗隱晦的人性,許多重要劇情還引入艾蜜莉.勃朗特「咆哮山莊」、太宰治「人間失格」、紀德「窄門」等文學名著,在日本「這本輕小說真厲害」票選中獲獎無數。

野村美月新作小說「葵」推漫畫版,自然不會大意。經過重重比稿,由於CHuN風格適合小說中的氣息,決定由他執筆,廿日在日本漫畫網站「GANGAN ONLINE」連載,第二回預計十一月十七日出刊。

闖關4年 CHuN作品從日本紅回台灣

四年前開始闖關日本的CHuN,逐漸受日本編輯部重視,他坦言:「並不容易!」他為了讓自己的第一個短篇登上日本月刊,整整經過五個月的磨稿測試、畫了不下三百張分鏡,「每天醒來就畫、畫到睡著,畫到做惡夢」。

隨後,他與韓國作家合作「皇帝的花嫁」漫畫,那也是第一次為別人的作品畫漫畫。他回憶:「日本編輯部真的很要求細節,得花很多時間調整風格、配合故事要求,氣氛、效果要對,連女主角頭髮要上多少色、裙子長短,都要逐一調整。」四年來,他的作品「魔王逗勇者」與「皇帝的新娘」從日本紅回台灣。

CHuN還開始認真學日文,希望更能揣摩氛圍。由於「葵」原作尚無中譯版,CHuN自行讀完日文版小說,花時間打造角色,男主角的刺蝟頭就修改數次。漫畫連載後,野村美月透過編輯部向他致意說很滿意。

曾為CHuN出版漫畫單行本「魔王逗勇者」的台灣角川營業部課長黃雅榕表示,日本的動漫產業分工細緻,原作小說、分鏡構成、漫畫執筆等都可能分開進行,精準呈現成功的作品。CHuN近年在日本也嶄露頭角、被認為是新生代漫畫家,畫風也更加細膩、成熟穩定。

尖端出版計畫明年初推出漫畫版「文學少女」,亦將同步於明年台北國際書展推出「葵」的中文版小說。



◆ 台灣文創巧思 Q版兵馬俑時尚混搭

【劉正慶/西安報導】2011-10-30 中國時報

流行於兩岸影視圈的穿越劇,在台灣文化創意業者的巧妙構思下,也讓深埋地底千年的兵馬俑再生。台灣十五位設計師為兵馬俑設計的二百多項文創商品,十一月將在臨潼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正式面向世人,兵馬俑Q版公仔搭配服飾時尚混搭風,讓沈睡多年的秦陵再發光。

台灣著名考古人類學家何傳坤表示,從秦陵出土的文物和鎧甲圖案等,可看出秦朝的雕刻藝術在當時已達到顛峰,設計感甚至比現代還高,像某品牌手機業者就以將軍俑手持的佩劍為設計元素,這種文化創意便讓價格提高不少。

看著位於始皇陵園區內的台灣上百項文創精品,北京翔礱文創策畫總經理鄭瑤婷說,透過台灣的創意設計能力,將使秦始皇遺留的兵馬俑元素再活化。例如,秦陵地磚圖騰就是國際流行時尚符號,而鎧甲戰袍則是現代多層次的混搭嘻哈風,馬銜用具也能造出令人驚艷的飾品線條。

鄭瑤婷表示,其實秦始皇是第一個整合全國工藝創作者進行主題創作的人,而大陸在「十二五規畫」期間,文化產業將成為發展經濟與文化的重要載體,這次透過台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意衍生,將促進大陸文創產業快速發展,並為中國文化走向國際市場做出貢獻。

fsj 提到...

詹偉雄:茫然者,看CNEXT去吧!

【聯合報╱詹偉雄】2011.10.31

有注意到嗎,比起以往,我們現在更需要「故事」。

過去這十年,台灣出版市場豬羊變色,九○年代最紅的「財經書」退位,取而代之的是「小說」,原本集中在英語系的翻譯小說擴大到拉丁美洲、中亞與中東,日文小說更是聲勢大壯,連帶地,本土小說也多產起來。

小說,就是各種各樣的故事。一樁接著一樁的事件,被小說家運用各種敘事的觀點,按照著事發時間的次序被組織起來,雖說小說家說故事時不一定依照這次序來,但身為讀者的我們,總得要在掩卷之時成功地還原那一件件敘事的鎖鏈,辨清小說中這樁事與前、後事的因果關係,我們總算才能說「我們理解了故事」、「我們掌握了故事的意義」。

台灣人愛讀小說不是孤立事件,歐洲社會在十八世紀也經歷了讀小說浪潮(歌德在一七七四年出版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即是當時最暢銷的小說)。研究現代性的加拿大哲學家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在那本厚甸甸的著作《自我的根源》(Sources of the Self)中論證:「小說」這種依賴時間次序的敘事形式開始出現在十八世紀,並非偶然,因為「數字時鐘」開始滲透進人們的生活,人開始以「體驗時間流淌」的方式存在著,連帶著,把自身這一件件依照時間序發生的體驗紀錄下來,或在記憶中組織起來,就構成了每個人的「自我」;當我們說自己是誰的時候,我們其實是把我們的「過去」,以及期望中的「未來」,透過敘事的意義鎖鏈組織得來的結果。

換句話說:當我們開始想要「作自己」,嘗試建立「內在意義豐饒」的人生,就會開始看小說;一方面,我們要學習更多、更精采的「敘事技術」,把人生中原本難以言詮的體驗組織起來,或者在事件與事件中發掘出新意義;另一方面,我們在小說中「進入」旁人的生命敘事,一同經歷道德困境與生命糾葛(「人妻」與「小三」?),當我們走出敘事時,往往我們自身的敘事也隨之改寫;更多的時候,我們在小說中尋找「典範敘事」,用某種「角色」來標定自己生命敘事的未來,從而決定「自我」的打造或改造。

台灣人現在這麼愛看小說,是因為社會開始進入「個體化」的大轉型(與十八世紀歐洲一樣),我們迫切需要「敘事」的技藝,幫助我們變成獨特的人。

正也是如此,我的朋友蔣顯斌二○○七年創辦「CNEXT」這個NPO—預計十年投資拍攝一百部華人地區紀錄片—便成為過去這十年來台灣最具時代感的文化行動。

紀錄片更是不折不扣的「故事」:它和小說一樣,擁有「開頭」、「中段」、「結束」的時間形式;華人社會中各種人物生命中的大小瑣事,因著紀錄片導演的「意義的眼睛」而被組織起來,我們看紀錄片,便進入時代的心靈世界,當我們走出影院之時,我們清楚的知道:「我」已經改變了,因為我進入了他人的生命敘事,理解了事件與事件間的關聯,而我接下來—「說自己」的敘事也變了。

一整年下來的「建國百年」活動,沒說出什麼撼動人心的敘事,但十月底開始的「CNEXT紀錄片影展」卻有;如果你正茫然著人生何去何從,看紀錄片去吧!

(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 相關報導:

* 原博會/部落創意 躍上時尚舞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685842.shtml

陳俊良長期協助輔導台東部落工坊,此次為「設計師媒合—原始與潮」策展,以象徵原住民希望的「彩虹」七彩數字為創意發想,精選七種代表原住民產業特色的資源,包括十字繡、植物染、琉璃珠、月桃葉、織布、皮雕與竹器等,融合時尚設計觀點,為原鄉技藝賦予時尚新生命。



◆ 廈門文博會/惠安女秀「影雕」

【聯合新聞網╱特約作家賈亦珍】2011.10.31

福建有個地方叫惠安,在廈門周邊地區,靠海,這個地方女人當家。

廈門文博會來了好幾位「惠安女」,穿著惠安傳統服飾,她們說:「在惠安,重活兒、累活兒、農活兒,都女人做。」那男人吶?「出外地賺錢去了。」

男人出外打拚,女人就得把所有家裡的事扛起來,她們靠海,所以有很多事是要下海做的,所以服飾都沖著這一點設計,例如,她們的上衣叫「節約衣」,下擺很短,稍微一抬手,肚臍眼兒就露出來了,透著性感,但她們可不是賣弄性感,她們是為了在海邊彎腰工作時,不會沾到水,這上衣用料省,又方便工作,所以叫節約衣。

又寬又大的褲子也有名堂,布料輕薄,寬大好撩,下水時輕輕一撩,褲管就撩上了大腿,不會沾濕,又不費力,如果不小心打濕,布料薄,所以風吹吹就乾了,褲子的名字有趣,叫「浪費褲」,也是,用那麼多布料,是浪費了點兒。

她們腰間圍了一條粉紅為主色調,搭配黃、白兩色的寬腰帶,它有個名堂叫「民族肚」,這個可不是指她們露出來竹的肚臍,而是那條圍巾。

保守的來了,惠安女頭上都包著頭巾,問她們幹嘛包得這麼緊,是信回教嗎?她們說:「寧露肚子,不露耳朵。」因為,耳朵是給老公看的,別人不能看,包了頭巾的頭叫做「封建頭」。

她們在文博會展示的除了傳統服飾、舞蹈外,還帶來了「影雕」這種石雕藝術,它是用黑膽石為材料,刨光後,開始雕刻,但她們用的不是雕刻刀,而是一把重達2斤的合金鋼棒,然後一點一點地敲下去,集點成線、再成面,無數個小點組合成畫面,挺費事的。

但要拿這把合金鋼,也不簡單,「至少要學藝6年。」她們說:「前3年學畫畫,後3年學雕刻。」

如果女人當家都要這樣,我想,女權運動就推不起來了,「惠安女」實在是忍苦負重啊!



◆ 顛覆傳統 美聲交響樂唱歌仔戲

【曹婷婷/台南報導】2011-10-31 中國時報

將傳統歌仔戲歌劇化?六十三歲石高額身兼天主教增德兒童少年合唱團、高雄雅樂歌劇團團長,有感於台灣本土歌仔戲是文化結晶卻淪為野台戲,致力將西洋歌劇及交響樂元素融入歌仔戲,邀音樂家唱歌仔戲,開啟新風貌。

今年中秋節,石高額團隊首度獲邀到台南後壁黃家古厝演出,結合西洋歌劇合唱、重唱,並以樂團伴奏的歌仔戲,讓台下觀眾聽得如癡如醉,直呼「沒看過這款歌仔戲,好精彩!」

石高額說,自己雖然一路學鋼琴、合唱,但從小卻是歌仔戲涵養其音樂細胞;他說,父親石朝清從事國樂演奏,母親潘文娘則為標準歌仔戲迷,所有歌仔戲戲碼、情節均瞭若指掌,琅琅上口,他耳濡目染,對歌仔戲一直有特別情感。近年,他除了號召自己創團的雅樂歌劇團,也邀集高雄采祺合唱團加入行列。

他萌生發展台灣本土歌劇,將西洋歌劇優點放進傳統歌仔戲,改良歌仔戲唱法,改以聲樂家的美聲唱法來詮釋,並結合交響樂團當伴奏,加入合唱、重唱等新元素,賦予歌仔戲嶄新風貌。

石高額耗費十年、重新改寫、譜曲四大名劇「什細記」,並強化舞台身段與唯美台步,辛苦催生的「台灣歌劇」,總算讓很多科班音樂生、聲樂家願意下海嘗試唱歌仔戲;將於十一月八日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演出,十一日轉往台南生活美學館演藝廳,盼讓各界一睹台灣歌劇的新風采。

fsj 提到...

劉維公:從曾雅妮現象看故事經濟學

【聯合報╱劉維公】2011.11.01

一個傳奇的場景已經出現:曾雅妮最後一洞推桿進洞,贏得台灣第一屆LPGA比賽,現場二萬八千名觀眾歡聲雷動。相信好幾年之後,這個畫面依然會讓人非常感動,我們見證了英雌完成她的歷史使命。

雖然二○一一年還沒結束,但今年年初開始刮起的曾雅妮旋風,絕對會是大家票選的年度最佳事件。

在全球競爭激烈的女子高爾夫球運動中,曾雅妮取得世界第一的頭銜,而且是自二月以來一直維持這項殊榮。大家為曾雅妮的成就喝采、感到驕傲,更是津津樂道的討論曾雅妮的話題。

這篇文章不是在預測曾雅妮高球生涯可以拿到幾項冠軍,也不會去感慨台灣職業運動的困境,更不是要詮釋台灣之光的社會學意義。我想透過曾雅妮現象作為引子,讓讀者注意到台灣經濟發展最棒的原物料:故事。

美國是當今世界中最懂得用故事賺錢的國家之一。根據估計,在美國,說故事的電影產業光票房營收就有一百億美金左右;創造故事的整體職業運動產業(包括MLB、NBA、NFL、NHL等)市場規模達到四千億美金;Forbes雜誌所公布的一百位名人收入排行一樣驚人,這些負責演故事的演員、運動球星等,其總收入超過四十五億美金。

受到傳統經濟認知觀點的影響,人們往往認為,沒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讓台灣的經濟發展處於先天不利的劣勢。然而,近年來許多現象的發生,反而讓大家見識到一個事實,亦即台灣擁有「故事」這項珍貴的經濟發展能源。隨手舉些例子,運動員(王建民、郭泓志、林義傑、蘇麗文、曾雅妮等)、導演(魏德聖、鈕承澤、林育賢等)、電視從業人員(王偉忠、蘇麗媚等)、農夫(種植稻子、鳳梨等農作物)、或是老店經營者(糕餅、醬料等),在各個產業領域都可以看到,專業工作者用故事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故事產品絕對不是只適用於特定的產業,例如電影、電視、音樂、出版、廣告等。在今日,所有的產業都需要添加「故事」此一原物料。台灣新農業的發展就是最好的證明。興盛的新農業生產的都是有故事的農產品,不論是食材、水果、稻米、或是醬料,都有引人入勝的故事內容,包含土地倫理、農村精神、鄉村文化等。由於具有豐富的故事價值,讓這些農產品不再只是初級產物,因而比其他傳統農產品在消費市場上更具有競爭的優位性。

懂得開發並且累積故事資產,將會是台灣產業經營的王道。相較於現今面板、太陽能、LED、DRAM等產業所面臨的發展困境,更加凸顯出來故事經濟學是企業經營的必修課。這堂課的第一個學理就是,故事是新經濟最迫切需要的原物料,比石油或是高科技還要重要。

寫完這篇文章的同時,剛好美國職棒大聯盟紅雀隊的外卡傳奇寫下完美的句點。從幾乎不可能晉級季後賽,到最後非常戲劇性的勇奪冠軍,紅雀隊又為美國經濟創造了價值連城的故事資產。

台灣必須積極投入故事原物料的生產。一個曾雅妮是不夠的。政府與企業的決策者不要老是想著如何讓產能極大化,量產全球市占率第一的電腦、手機等。這些決策者一定要徹底改變思維,重視故事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如果真的沒辦法了解這篇文章的觀點,那就請經濟的決策者好好去想想,為何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自傳能夠成為全球的暢銷書!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 台灣國際藝術節 古又文「編織」時尚街舞

【聯合報╱記者李晏如/台北報導】2011.11.01

兩廳院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端出第四屆台灣國際藝術節,以國內外十九檔節目作為二十五歲生日禮物。本屆不僅是歷來最多偶戲與跨國製作的一次,還首次嘗試跨界時尚,邀到「台灣之光」古又文與法國卡菲舞團藝術總監穆哈‧莫蘇奇合作,兩位三十餘歲的藝術家共同「編織」一齣時尚街舞。

此外,國際名導彼得.布魯克改編莫札特歌劇的同名劇「魔笛」;橫跨英、俄、法的三國製作經典莎劇「暴風雨」;國光劇團與編劇紀蔚然的前衛實驗作品「豔后與她的小丑們」;及編導黎煥雄改編台灣暢銷小說的文學劇場「台北爸爸‧紐約媽媽」,題材皆取自大眾耳熟能詳的中外經典。

法國明星編舞家穆哈‧莫蘇奇日前來台時,注意到屢獲時尚界矚目的新銳設計師古又文服裝作品,聯想到「編舞」與「編織」的相似性,指名新作想與其合作。古又文這次將特別為十位台灣與法國的舞者打造可大幅伸縮的高彈性舞衣。

本次有高達七部跨國製作、與四部偶戲。台原偶戲團在「人間影」中,將與來自伊斯坦堡與北京的皮影劇團互相切磋。

‧台灣國際藝術節系列節目將由明年二月十六日至四月一日演出,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即日起民眾亦可透過中華電信MOD平台觀賞兩廳院製作節目,相關資訊詳見官網:25th.ntch.edu.tw。

fsj 提到...

賴聲川:夢想家交給200萬觀眾評論(節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6692747.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即時報導】2011.11.02

國慶晚會搖滾音樂劇「夢想家」引起質疑,該劇創意總監賴聲川今天打破多日沉默,首次發表公開信。他在信中強調自己「相信台灣自由創作的空氣」,才決定接下晚會重任;並表示該劇結果如何,「留給兩百萬位電視機前面及現場觀看的朋友評論」。

賴聲川在信中表示,他兩年前接到國慶晚會創作邀約時,原本不願也不敢接受,因為他擔心「如此充滿可能爭議的日子,沒有夢想的空間」。

賴聲川說,後來他因為相信台灣價值,相信不論創作形式或內容都不會被干涉,才「決定去夢想」。「我曾經相信台灣是全世界做創作最好的地方,因為台灣的核心價值--自由、關懷、善良。我夢想台灣劇場能夠影響世界。」

賴聲川說,他「夢想不要做老套的『四海歡騰』類型的晚會,摧毀傳統;夢想做一個戲,超越政黨,用搖滾樂作為公約數」,最後誕生了「夢想家」。

賴聲川表示,對於近來藝術界朋友的評論,他的態度始終如一。「我相信任何作品皆可受公評,我全盤且虛心接受」。但他個人對已逝的陳志遠感到抱歉,「他在生命即將消逝前,仍在病榻上為音樂劇寫曲,他的辛勞在這些雜音中完全被遺忘與忽略」。

※ 全文詳見原站。



◆ 國慶劇2天燒2億 綠疑圖利馬友人

世界新聞網 台灣新聞組台北2日電 2011.11.02

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林俊憲昨天質疑,國慶晚會「夢想家」音樂劇兩天燒掉新台幣2億1500萬元公帑,濫用限制性招標,且主辦的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與該劇藝術總監、表演工作坊創辦人賴聲川關係匪淺,特偵組應徹查是否涉嫌圖利。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蔡煌瑯說,「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不受立法院監督,招標案發包過程疑雲重重,採限制性招標,發包金額與底標幾乎完全一致,且得標廠商都是馬英九總統朋友,讓人質疑有「假國慶之名、行利益輸送之實」。

立委黃偉哲說,工程會網站公布夢想家11筆招標案,「執行統籌」6000多萬、「舞台機械」5600餘萬、「創意設計」3900萬,決標價與底價完全一樣,「吻合率高達99.99%」。夢想家字幕投影的租用,一次要價1600多萬元,劇場界稱之為「百年僅見的高價」,這種花錢方式,根本是人民的「百年噩夢」。

林俊憲表示,夢想家活動共分11項標案,其中6項採用限制性招標,金額達1億8000多萬元,文建會與廠商議價的結果,只比預算金額少了300多元,非常離譜。他質疑「表演工作坊」團隊,從台北聽奧到台北花博,賴聲川幾乎無役不與,讓人感覺疑點重重。

陳其邁說,國外大型歌劇製作費約1000萬美元,一般歌劇則約250萬美元,在歌劇院上演平均壽命可達15年至20年,「夢想家兩天就燒完」。

針對綠營質疑,文建會昨天說明,晚會共計13個標案中,只有一個是指定由表演工作坊經手,過程絕對合法;戶外大型演出自有其高額開銷需求,所有用途花費可於結算後供外界檢驗。

文建會強調,外界不應以室內舞台劇的製作規格套用於「夢想家」。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指出,兩億的預算早在兩年前即以「國慶晚會」之用途考量下,經過藝術家的創意發想,才演變為一齣「搖滾音樂劇」。表演工作坊在此預算前題下設計,經過台灣技術劇場協會統籌規畫,以預算金額公開招標,由文建會審查。

盛治仁說,13個標案中,共有6個限制性標案,其中只有一個「創意設計規畫案」是指定表坊承包,因為考量到賴聲川在台灣藝文界的地位。分割成多個標案,也是希望讓過程更加透明化,所有廠商與文建會之間均無特殊關係。

至於3900萬以外的1億7000萬用途,盛治仁解釋,「大型戶外舞台劇」有其先天條件下的限制,如電力供應系統即耗費900萬元;而本次選擇引用的3萬5000流明度投影機、舞台機械使用6個軌道的舞台機械自動控制系統,也都史無前例、所費不貲。



◆ 藝術界反彈:2億多是怎麼花的?

【汪宜儒/台北報導】2011-11-02 中國時報

國慶晚會搖滾音樂劇《夢想家》演出後,藝術界的議論波濤隨之而起,先有導演鴻鴻、劇作家紀蔚然就藝術觀點提出質疑,後有歌劇藝術家曾道雄針對經費使用表示懷疑。文建會的回應信函、主委盛治仁在談話節目的意見發表,不但沒有讓大眾的疑雲化解,反而更生疑竇,「夢想家」三字成了熱門的關鍵字。

聽聞《夢想家》的經費引發風波,紀蔚然淡淡地說:「我個人也很好奇這兩億多元是怎麼花的?」在十月十七號的中國時報上,紀蔚然發表《「夢想」幻滅的國「家」》一文,文中直指《夢想家》劇本內容的問題,短短數天就有幾千位網友的轉載分享。

「劇中辛亥革命那段極盡灑狗血之能事,我們彷彿看到『話劇』回魂。台灣戲劇從一九五○年代的『話劇』發展至『舞台劇』,爾後繁衍為『劇場』,如今竟然回到原點:台灣又是『話劇』(淺薄、灑狗血、溫情主義、黑白世界觀)的天下。」

十月十三日,鴻鴻在表演藝術評論台上的文章指出:「藝術不是不能碰政治,也不是不能表達清楚的立場,只是不宜自我矮化成為政治的粉飾。看過《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以及《暗戀桃花源》的觀眾,對賴導演的建國百年音樂劇,理當有更多期待。然而,這齣戲竟也跟建國百年的眾多燒錢大製作一樣,淪陷得如此難堪。」

藝術內涵與層次引起評論,另一個批判則是這個製作的兩億經費運用的合理性。

曾任高雄世運開、閉幕執行導演的國光劇團導演李小平表示:「在分項的大筆經費數字之下,我好奇的是裡頭的分配使用細項:像是五千六百多萬的舞台與控制系統,在演出使用上是否必要?這是應該公佈的。」

他認為,「文建會截至目前,不斷以程序合法性去圓說整件事的態度,讓人感覺無奈。」

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則表示,「我相信沒有一個創作者、劇場人會刻意去搞砸一個作品。他們希望以原創精神、藝術元素去改變傳統慶典的初衷,是好的啊。」

※ 相關報導:

* 藝文人士︰砸2.15億 常態性表演沒被考慮/夢想家音樂劇跟放煙火沒兩樣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nov/2/today-p1.htm

...兩廳院企劃行銷部經理李惠美表示,國際上如《歌劇魅影》、《貓》這一類音樂劇當初的製作成本費用,很難估算清楚。身為行政法人機關,兩廳院曾經花近三億引進《歌劇魅影》,引發外界抨擊,但是在台灣連演六十八場,場次多,成本的確降低;但李惠美不諱言,對長期製作節目的兩廳院來說,兩億這個數字是「天價」,「一年一度的台灣國際藝術節都可以辦四年了」

...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于國華則認為,《夢想家》值不值得兩億這件事有兩個層次,首先是花兩億做一個建國百年的國慶晚會值不值得;其次可以探討兩億製作出《夢想家》這樣的戲劇演出形式合不合宜,「將一個國慶晚會以一個戲劇的形式來表現,本來就有一點冒險。」于國華說,如果今天《夢想家》做出來的藝術層次令人歎為觀止,難道花兩億就沒錯了嗎?這可以提供大家做思考。



◆ 花兩億作百年歌劇 曾道雄批不值

【台灣醒報╱記者房俞均╱台北報導】2011.11.01

「哪個演出沒有創意?」歌劇藝術家曾道雄31日投書自由時報,針對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日前表示,花2億1500萬元製作建國百年的「夢想家」歌劇,主要花在的演出電費及「創意費」,並以1、2年籌畫是合理預算的說法,感到匪夷所思。

素有台灣聲樂之父美名的曾道雄,繼日前在頒發國家文藝獎時,拒絕從總統馬英九手中受獎後,31日投書自由時報,以「令人毛骨悚然的兩億一千五百萬」為名,批評文建會花費鉅額製作的歌劇「夢想家」,毫無效益。

曾道雄批盛治仁不像是一位國家部會的文化首長,反倒像是這個承攬劇坊公司的宣傳部主任。曾道雄說,文建會只要把藝文活動的經費,都挹注到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並透過審慎合理的補助評審制度,就能激發民間藝術家的潛能,化為真正的文化力量。

曾道雄歎道,製作歌劇耗資龐大,其實只要2億1500萬元的一半費用,就夠他做一輩子的歌劇,甚至演到死都用不完。

工研院研究員陳文卿則認為,總統、院長等高官親臨現場觀賞的愛國舞台劇「夢想家」,認為中央花費高達2億元沒什麼,且很值得。他以加拿大極負盛名的樂團「包瑞里斯弦樂四重奏」,願意下鄉到屏東演出為例,縣府才花20多萬元就讓小老百姓享受世界級的音樂盛會,中央卻窮追猛打,是非標準如此懸殊,豈有公道?

退休新聞工作者蔡賢成也在自由時報投書舉例,馬英九總統最愛標榜以「清廉」治國,可是看到北市的「花博」動輒一百數十億元,各部會砸大錢刊登「政績」與「宣導」的廣告總計也是幾十億元跑不掉,再看到豪奢音樂劇的「夜宴圖」,他不禁要問,莫非省自己荷包裡的錢叫「清廉」,花老百姓的納稅錢則是「越多越好?」

fsj 提到...

薛巴柯夫 鋼琴演奏命運交響曲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2011.11.02

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氣勢磅礡,是演出次數最高的交響樂曲之一。有「當代拉赫曼尼諾夫」美譽的鋼琴家薛巴柯夫,明天晚上將在國家音樂廳舉行獨奏會,讓台灣民眾有機會聆賞,只用十隻手指彈奏出的鋼琴版命運交響曲。

薛巴柯夫在歐洲享有盛名,最近還發行由李斯特改編的九首鋼琴版貝多芬交響曲。鵬博藝術總經理徐鵬博說,這是薛巴柯夫第一次在台灣、也是第一次在亞洲,演奏鋼琴版貝多芬的交響曲,機會相當難得。

他表示,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是一般樂迷都很熟悉、戲劇性很高的曲目。絕大多數人熟悉的命運交響曲,是由龐大的交響樂團來演奏,薛巴柯夫只用十隻手指頭、一架鋼琴表現交響樂曲,不只對演奏者是很艱難的挑戰,對聽眾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今年48歲的薛巴柯夫,1963年生於前蘇聯西伯利亞的巴瑙爾,11歲就站上舞台,和愛樂管弦樂團合作演出貝多芬第1號鋼琴協奏曲。他曾得到蒙特利爾、波札諾、羅馬、蘇黎士等地鋼琴大賽首獎,20歲那年還拿下第一屆拉赫曼尼諾夫大賽首獎。

※ 相關報導:

* 紐西蘭美聲 將唱「新天堂樂園」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690786.shtml

紐西蘭美聲天后海莉的歌聲魅力,讓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莫利克奈也青睞。12月中,她將再度來台展歌喉,會中將演唱多首莫利克奈特別為她改編的作品及全新創作。



◆ 民族舞團「香讚」 禪舞獻百年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1.11.02

台北民族舞團從2000年起開創禪舞風格,從「香火」、「拈花」到「拈花微笑」都深受好評。今年建國百年,舞團集合藝術總監蔡麗華及胡民山、蕭君玲、王蕾茜等編舞家,推出「百年香讚」,以靜美禪舞作為建國百年的禮物。

蔡麗華今年甫從學校退休,即編創舞作「忘機」,展現她在看了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體悟,以及展開退休人生的心情;胡民山、蕭君玲、王蕾茜等也分別獻上「觀自在」、「香讚」、「浮玉」等。

會中還另演出宗教舞劇「異色蓮想」中的「菩提」一段。8月過世的作曲家史擷詠曾為舞團編創大量音樂,舞團特別用他作曲的「菩提」紀念他。「百年香讚」11月5及6日於台北城市舞台、12日於台中中山堂、18日於高雄至德堂共演出5場,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 BenQ雕塑營 11國藝術家飆創意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2011.11.02

明基友達基金會主辦的2011「BenQ國際雕塑營」昨天揭幕,來自11國的20名雕塑家,進駐友達在新竹縣的麻布山林園區,將創作1個月,明基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說,這是一個跨文化與領域的交流平台,可開啟藝術家不一樣的創意。

BenQ國際雕塑營去年首次舉辦,今年共有來自台灣、法國、德國、荷蘭、墨西哥、義大利、羅馬尼亞、哥倫比亞、保加利亞、中國、日本等藝術家參與。

李焜耀指出,BenQ國際雕塑營是台灣第一家推動國際雕塑藝術節的企業集團,「很高興為原創文化推展盡一分心力」,他希望透過BenQ國際雕塑營,建立一個跨文化、跨領域的交流平台,讓來自全球各地多元的創意理念,充分發揮,也透過全球藝術家與台灣藝術界交流,激盪出更多創作火花,同時將台灣美好經驗與形象,帶到國際藝界。



◆ 夢想背後 不可承受之輕慢

【邱祖胤、李維菁/特稿】2011-11-02 中國時報

耗費二.一億台幣打造、號稱百老匯規格的建國百年音樂劇《夢想家》,推出後起各界批評,這些批評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經費兩億多這個數字令人咋舌,另一層次則是音樂劇內容的藝術性探討。

一部音樂劇演出的合理花費是多少?

上個月在小巨蛋上演的超大型歌劇《阿伊達》,雖遇主角意外猝逝、臨陣換角,但來自羅馬劇院的豪華佈景、百年歷史經典戲服,以及來自法國的專業音響團隊,加上國際知名的歌劇導演、指揮及演員,兩場演出預算四千萬元,總共吸引超過一萬人觀賞。拿《夢想家》的預算來比較,《阿伊達》可連演十場有還有找。

文建會的說法是,《夢想家》不只是音樂劇、舞台劇,它還是大型晚會,那就來看看近年來台灣兩大最具指標性的活動花費。二○○九年高雄世運標案總金額九千萬元,動員人數包括國內外知名歌手、團體及演職人員超過七千人,與會觀眾達五萬五千人。同年,聽障奧運部分同樣動員七千多人,在超過兩萬人欣賞的場地舉行,花費金額兩億。

《夢想家》事件引人爭議的,不僅是花費驚人,也不僅是音樂劇內容的爭議,畢竟一流導演也有失手的時候,更讓人痛心的是文建會與賴聲川的回應態度,凸顯出藝術家與文化行政者令人「不可承受之輕慢」。

大眾對《夢想家》兩億多的花費反彈,文建會不公布細項,始終以「程序合法性」作為唯一也是終極的防線,實在難以服眾。

花納稅人的錢,就要顧及社會觀感,也要承擔社會責任,面對質疑也要承擔來說明。

賴聲川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大老,稍微具備常識的人都知道,導演在構思作品時,需要多少預算才能執行創作理念,爭取到的經費能將作品處理到什麼程度,是製作一齣戲劇最基本的條件與邏輯思考。這點道理,就連初出茅廬的新人藝術家去跟文建會、國藝會申請補助,都會明白,更何況是賴聲川這樣經驗豐富的前輩。

既然身為《夢想家》的總導演,既然拿納稅人的錢作戲,就不該規避自己與社會的關連性與責任。一出了爭議,就跳進「藝術家」的保護罩裡,說聲「我不碰預算、只管創作」,這種態度令人失望。

fsj 提到...

首位台籍指揮 呂紹嘉站上皇家大會堂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1.11.03

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呂紹嘉,獲邀指揮全球著名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從昨晚起,他將連續三天指揮該樂團,在以音響聞名的皇家大會堂演出德布西的「印象」及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成為首位指揮該團的台灣指揮。

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曾兩度來台,且有戶外轉播,造成轟動。二○○六年,法國音樂雜誌發布歐洲十大樂團評比時,將該團排名第二,擊敗柏林愛樂,與第一名的維也納愛樂也僅一分之差;二○○八年,英國「留聲機」雜誌更將該團票選為全球第一。

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邱瑗指出,呂紹嘉從上月到十二月都預定在瑞典指揮,因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原本安排的義大利名指揮蓋提告假,樂團於是緊急找來呂紹嘉代打。日前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的臉書已公布此消息,指出「台灣指揮呂紹嘉」將在本周首演。

樂評人焦元溥則在臉書指出,呂紹嘉其實並非首次和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合作,因為當年呂紹嘉參加孔德拉辛指揮大賽奪冠時,所指揮的樂團就是該團。

呂紹嘉出身新竹醫師家族,自小學琴,就讀台大心理學系替人伴奏時,被當時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指揮陳秋盛斷定可以當個好指揮,自此走上指揮路。維也納音樂國立音樂院畢業後,他在六年內連得法國貝桑松、義大利佩卓第與荷蘭孔德拉辛三大賽首獎,成為指揮三冠王,此後名揚國際,曾任萊茵國家愛樂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

有趣的是,呂紹嘉在樂壇成名,也是因為代打。十七年前慕尼黑愛樂來台演出時,指揮大師傑利畢達克因病取消行程,當時的兩廳院副主任黃碧端於是推薦甫在孔德拉辛奪冠的呂紹嘉代打。結果呂紹嘉一指成名,此後多次至慕尼黑演出。



◆ 《夢想家》燒2億 《人間條件》1300萬?

【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台北報導】2011.11.03

在台中公演的國慶晚會《夢想家》被爆兩晚花費2.1億元,平均一個坐位成本一萬三千元。綠光劇團的《人間條件一》最近也應文建會之邀聖誕前夕在台北兩廳院公演兩晚,卻只補助1300萬元,導演吳念真昨天在臉書上表示,起初他拒絕了,後來開出條件在民主廣場,以「謝平安」方式免費演出,他告訴粉絲,將提前在下午先開演「里長辦公室」, 吳導語氣平淡,網友卻紛紛為他抱不平,也表示到時一定會揪團觀賞。

國慶晚會《夢想家》演出2天花費2.1億元,光是各類租金就花了近3000萬元。有學者質疑決標價與底價幾乎相同,高額費用極不合理,藝文界則嫉妒政府高額花費有如放一場煙火就消失無蹤,紛紛要求比照補助。

導演吳念真昨夜在臉書上說:「2、3月間文建會希望綠光能選一齣戲,和《寶島一村》、《很久沒敬我了你》一起公演,地點是國家劇院。起初我拒絕了,後來我要李永豐跟文建會要求以下條件:1. 地點要在民主廣場 2.觀眾免費入場 3.不能有政治氛圍,希望是古早時代那種年底「謝平安」,演平安戲的味道。後來文建會答應了。時間是12月23、24日晚上2場。至於預算,剛剛查了網路新聞才知道:1300萬元,報告完畢。」

吳念真口氣淡然,卻透露出不平之感,留言一出,許多戲迷熱烈回應,不到一天就有近四百則留言。有網友表示,「台灣的貧富差距有多嚴重,從這裡就可看出端倪,國慶晚會兩場戲碼就可燒掉2億多元,而且看起來也不怎樣,其實你我、大家都心知肚明。」

也有網友為吳念真抱不平說,「2.1億元和1300萬元的差距,會不會差太大?好看是一回事,但是否有利益輸送又是一回事,稅是人民在繳的,亂花或貪汙或圖利可以用一句戲好看就好就能帶過嗎?」也有人表示,「2.1億元可讓紙風車等劇團全省巡演都還有剩,政府卻2天內就揮霍殆盡,差別待遇。」

此外,還有網友說,「難道吳導的戲,竟比不上賴導租用兩晚鑲金的字幕機?」、「吳導,你們的戲跟花2億的戲,差別在哪裡?王聖人的監察院要不要給百姓說說?」更有人表示,「吳導,還好您沒有收到2億,不然有人要戲稱吳“賴”了」

對於將免費演出的《人間條件一》,不少網友也表達期待之情,中南部網友就表示,「吳導,高雄可否也來一場?」「台南也可以來一下嗎?」「乾脆元旦來台中謝平安跨年好了,然後春節去高雄,北中南巡演才公平!」

本次的戲劇免費戶外公演,是文建會的建國百年系列活動之一,《寶島一村》、《很久沒敬我了你》已落幕,接下來將登場的是11月18日在台中演出的《渭水春風》、12月17日在台北兩廳院廣場演出的客家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以及12月23和24日也是兩廳院民主廣場的《人間條件一》。



◆ 黃紗榮展「木雕蘭花」 巧奪天工栩栩如生

【中廣新聞/李河錫】2011-11-03

屢獲全國工藝大獎的木雕大師黃紗榮,近期返回故鄉在鹿港藝文館舉辦個展,以蘭花為主題,展現細緻巧妙的雕刻技法,不僅是葉片、花瓣,連氣根與寄生的枯樹都是一體成型,巧奪天工的工藝令人讚嘆!

自稱是種花、愛花成痴的黃紗榮老師,從民國八十七年起,就勇奪國內全國性無數雕刻大獎,而成為國內木雕界中生代大師級人物之一,專精於精細作的雕刻藝術,近年來都把心力投入在雕刻蘭花與牡丹花的創作上,這次以「藝響花開」為題,在鹿港推出個展,幾乎把高雅的蘭花,以巧奪天工的手藝雕刻出綻放剎那、留下永恆美麗一刻。

鹿港鎮長王惠美表示,黃紗榮老師的作品獲獎無數,是實至名歸,這次展出三十多件作品,件件都呈現萬物生生不息花卉的美麗,並將大自然植物界的璀璨繁盛、枯萎凋零,栩栩如生的融入作品中,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藝響花開、黃紗榮木雕展」,從即日起到十一月二十七號為止在鹿港藝文館展出。共有三十多件罕見木雕精緻作品,呈現蘭花繁華富麗、在枯枝困境中逆勢向上等精神,交織表現出豐富多彩展覽主題,希望能讓觀眾感受到蘭花每一瞬間的生命力,值得細細觀賞與品味。



◆ 大陸4年倒萬家書店 央視:學學誠品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東旭/北京報導】2011.11.03

大陸實體書店四年倒閉一萬多家,央視節目談及大陸國營書店時,批評新華書店未利用絕佳的店面地段,充實設施、採取多元模式吸引讀者進入書店,也無法提供良好的讀書氛圍,辜負了大家的期望。央視主持人還特別提及台灣誠品書店,期許新華書店借鑒和學習誠品,把書店打造成文化地標。

近年來,大陸民營書店陸續倒閉,四川成都規模最大、投資上億人民幣的經典書城兩年前倒閉;北京中關村第三極書局去年一月關門,留下七千八百萬人民幣債務。

今年九月 ,廣州僅餘的兩家三聯書店關門;最近,北京清華大學旁、頗富知名度的「光合作用」連鎖書店也關門大吉。

央視稱,自二○○七年以來大陸倒閉的民營書店高達一萬多家,民營書店經營艱難。不少專家認為,國營書店的不平等競爭是民營書店倒閉的原因。

北京新華書店的工作人員則稱,實體店面的倒閉主要還是受到網路書店影響,網路買書便宜,不用出門可送貨到府,不能全怪到新華書店。

央視節目主持人白岩松前晚在「新聞1+1」節目中批評國營的新華書店不能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他說,新華書店托毛澤東的福,每個城市最好地段都給了新華書店,新華書店蓋了辦公大樓出租,賺錢後再養這些書店。

另外,他們有教學輔助教材,大量的錢白送給他們。在此背景之下,多數新華書店不思進取,把書店變成普通擁擠的賣場,人多嘈雜,沒有溫馨的環境,購書像打仗,不吸引讀書人。

白岩松並舉台灣誠品書店的例子稱,當大陸民營書店都紛紛倒閉時,誠品書店卻選擇進軍大陸,一點都不擔心風險。曾過過台灣觀察誠品營運模式的白岩松表示,誠品多元化與創意的經營模式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各式書籍、還有精品、異國美食,而且是廿四小時營業。

他說,很多人半夜十二點之後去誠品書店,「那種感受太好了,而且人非常非常多。」現在誠品書店已經成為台北甚至台灣很多城市的地標。

他希望新華書店也能加速借鑑和學習誠品書店,把書店打造成文化地標。

fsj 提到...

天才鋼琴師 月底來台

【聯合晚報╱邱瓊平】2011.11.04

被鋼琴大師傅聰譽為「百年第一的大天才」的阿芙蒂耶娃,去年在波蘭華沙贏得鋼琴界最重要的獎項,即國際蕭邦鋼琴大賽冠軍,台灣觀眾將有機會欣賞她的現場演出。阿芙蒂耶娃11月再度來台,並開出多元曲目,要讓觀眾享受難得的音樂饗宴。

主辦單位新象‧環境文創指出,今年1月阿芙蒂耶娃首度訪台,並舉行兩場獨奏會,受到樂迷的喜愛,音樂會後的簽名會吸引大批粉絲排隊。這次她再度來台演出,台灣的觀眾可以更深入認識這位最新的蕭邦大賽冠軍。

阿芙蒂耶娃於11月29日在台中中山堂舉行鋼琴獨奏會,除了經典的蕭邦《船歌》,配合2011李斯特誕生200周年,她也排出多首李斯特鋼琴作品,包括《悲傷的拱多拉船》、《第十七號匈牙利狂想曲》等,以及重量級的普羅高菲夫《第二號鋼琴奏鳴曲》。

至於12月1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的協奏曲首演,她要彈奏莫札特《第十七號鋼琴協奏曲》與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指揮是曾任職布拉格國家歌劇院、萊比錫歌劇院首席指揮約翰‧懷特納(Johannes Wildner)。

年初錯過阿芙蒂耶娃演出的樂迷,不要錯過這次的演出。購票可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home/home00/index.aspx);節目詳情請洽主辦單位新象:02-2577-2568。

阿芙蒂耶娃來台演出資訊

.11/29:台中中山堂
.12/01:台北國家音樂廳



◆ 掌中戲匯演 艋舺連演12場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2011.11.04

兩年一度的「台北市掌中戲觀摩匯演」,今天起一連12天登場。12個布袋戲劇團,每晚輪番在龍山寺前艋舺公園演出,今年新加入融合劇場風格的劇團,為讓學童看得懂,對話將以通俗對白呈現,可觀賞到不同類型的藝師丰采。

北市府社教館表示,掌中戲觀摩匯演除讓布袋戲團切磋學習,民眾也可近距離欣賞各具特色的彩樓、戲偶、道具、表演方式等。

傳統布袋戲發展至今,逐漸發展出新風格。今年首次加入的「台北木偶劇團」,融入劇場表演方式,加重燈光效果,讓布袋戲人偶、布景看起來更「立體」,武打動作也清晰,9日將演出「鄭和下西洋‧撒髮國」。

同樣具創新風格的唭哩岸布袋戲團,平時深耕校園。為讓幼稚園學童和小學生「看得懂」,將大量引述俚語的深奧對白,改為口語化通俗內容,且加入現代化劇情,改編虎姑婆等劇,強調和學童互動,12日推出原創編撰劇碼「蘇東坡傳奇」。

今年匯演也集結「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獲獎人領導的劇團,包含藝師許王領導的小西園掌中劇團、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鍾任壁領導的新興閣掌中劇團,民眾可一睹傳統藝師丰采。

今晚率先登場的是小西園掌中劇團的奇情故事「狀元井」,明天興洲園帶來大型機關佈景的劍俠戲「七劍傳奇」,重現金光布袋戲;由「台灣第一女頭手」江賜美擔任藝術總監的新快樂掌中劇團,14日以北管曲牌、唱腔,推出「貂蟬弄董卓」。

演出時間今天起至15日,每晚7點至9點,免費欣賞,社教館現場提供800個觀眾席。相關訊息可洽2556-9101或查詢社教館網站「藝文訊息-戲曲匯演」項目,網址http://www.tmseh.taipei.gov.tw。

※ 相關報導:

* 街頭藝人演出遭灑水驅趕 網友撻伐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6697915.shtml

綽號「阿威」的街頭藝人1日在台中市的市民廣場演唱,因有住戶檢舉太大聲,市府人員前來取締,卻疑態度不佳,還突然灑水驅趕,引發演唱者和觀眾憤怒,痛批是「打壓文化」,圍觀者將執法過程拍成影片PO在YUBE網站,3天多達2萬人點閱,網友還群起聲援,質疑執法不當。



◆ 史上最夢幻國片 20位導演集體創作

記者封以恩/台北報導 2011.11.05 自由

金馬影展於昨天下午正式揭開序幕,今年金馬邀請20位台灣導演拍攝5分鐘短片,集結成電影「10+10」作為開幕影片,導演及演員陣容豪華龐大,堪稱台灣影史上最夢幻製作。

導演藝人齊聚星光閃

參與這次「10+10」電影計畫的導演,除了金馬影展主席侯孝賢,還包括王小棣、王童、朱延平、何蔚庭、吳念真、沈可尚、侯季然、張艾嘉、張作驥、陳玉勳、陳國富、陳駿霖、楊雅喆、鄭文堂、鄭有傑、蕭雅全、戴立忍、鍾孟宏及魏德聖等老中青三代導演,展現台灣電影旺盛的創作能量。

昨天的開幕記者會上,除了眾多導演雲集,包括國寶級演員梅芳、林慶台、國寶級歌手紀露霞、柯宇綸、謝欣穎、吳中天、林辰唏、張少懷、曾珮瑜、小甜甜、寇家瑞、蔡明修、謝其文、簡嫚書等眾多演員也都到場,場面熱鬧非凡,拍照時更得排成三大排才能塞下所有星光。

朱延平第一次拿到金馬獎

朱延平拿著主辦單位提供的小金馬獎座拍照時,笑稱:「好激動,第一次拿到金馬獎。」小甜甜參與朱延平的「無國籍公民」,演出尺度犧牲,讓人驚艷;王童的「謝神」回到當年「策馬入林」的場景拍攝,別具意義;陳玉勳拍攝「海馬洗頭」明明不是喜劇,拍片時卻每10分鐘就得提醒現場不要笑,柯宇綸與李烈演出姊弟戀,柯宇綸第一個反應竟是「有床戲嗎?我想演」。

歷經1年多完成的「10+10」象徵台灣電影的新里程碑,集結的短片類型多元,從純愛到驚悚,從寫實到魔幻,展現台灣特有的文化及情感,也為今年金馬影展成功打響第一砲。



◆ 毫芒雕鎏金龍 只有1.2公分

中央社 2011-11-05

毫芒雕刻家陳逢顯今天發表新作,以樹脂及金箔等素材,完成世界上最小手工立體新作品「鎏金龍」祝福國運昌隆,長度只有1.2公分的金龍,似騰雲駕霧栩栩如生。

這是陳逢顯歷時3個月才完成的,透過放大鏡才能一窺全貌。這條龍盤據在另一條更大的龍身上,是因應2012年龍年,一系列十二生肖作品的第6件。

陳逢顯在6年前,每年都會因應新年,以樹脂結合其他媒材創作十二生肖微雕,包括樹脂與砂的豬、樹脂與陶土的牛、樹脂與上色技法的虎等,每次都有突破。

因應龍年,陳逢顯這次創作「鎏金龍」,先構思飛龍的型態後,以樹脂創作較大隻的龍,以測試、修正龍的體態與美感。

隨後,他細心逐步創作出長度1.2公分,寬0.9公分、高度0.6公分的小龍,更難的技術還要為小龍貼上金箔,且不能全部都貼上金色,部分以黑色生漆上色,並且以尖夾子將金箔一片一片壓貼,最後終於完成鎏金龍,十分生動美麗。

他今天在發表會上表示,最困難的是龍鬚、龍爪、張著口要表現生動的樣貌,一不小心,龍鬚就會斷裂。金箔不能太多,不然會遮住龍的外觀,太少無法彰顯精雕細琢。

陳逢顯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毫芒雕刻創作時需控制呼吸固定好素材,並以銳利的美工刀、電鑽、鋼針,透過高倍放大鏡點滴慢慢雕刻而成,需注意手部操作及穩定度,若動作過大,將前功盡棄。

這條龍雖然很小,需要用放大鏡觀賞,但騰雲駕霧栩栩如生,好像是在雲端張牙舞爪。新北市新店區圖書館也為陳逢顯製作專書,今天起在圖書館展出,民眾夏姓小姐說,她非常喜歡藝術,微小的作品令人讚嘆又奇妙。

陳逢顯31年來累積120件作品,日前才從中國大陸參展回台,他還曾經在一粒米中刻上唐詩七言絕句28字,經過耐心的克服及堅持才完成作品,打敗中國大陸作者創下的五言絕句,今天還展出米雕自畫像、磚雕、素描等。



◆ 清潔工誤將藝術品上的雨漬當作污漬擦掉

【中廣新聞/黃玉文】2011-11-04

英國《衛報》報導,德國一名清潔工闖了大禍,她將一件價值69萬英鎊(約合台幣3千300多萬元)藝術品上面的圖案,誤當成污漬把它擦掉了。

這件藝術品是德國已故藝術家「馬丁.基彭貝爾格」的作品,他被認為是最有天分的藝術家之一,1977年去世。被毀的藝術品名叫《當它開始從天花板滴下》。整件藝術品是用木條搭建一座搖搖欲墜的高塔、加上一個橡膠製成的水槽組合而成,藝術家在水槽內部塗上顏料,展現出風乾後的雨漬模樣。但是博物館的清潔工卻將雨漬當成是她工作上的挑戰,她用抹布努力把雨漬給擦掉,讓作品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博物館發言人說,銅綠色雨漬被抹掉,已經無法恢復原貌。

博物館已經通令清潔人員必須離開這些藝術作品至少20公分以上。

fsj 提到...

歌仔戲融合交響樂 驚艷南投花火節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6699392.shtml

【聯合報╱記者黃宏璣/南投報導】2011.11.06

二十年前,唐美雲因演出地藏王菩薩而開啟茹素因緣,二十年後,「大願千秋」再次演繹中國九華山肉身菩薩度化世人佛教典故,讓唐美雲歌仔戲在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美妙音樂伴奏下,昨晚在日月潭國際花火音樂節中演出,萬人觀賞超激賞。

唐美雲說,除了國家戲劇院演出,首次在日月潭的戶外演出,相信觀眾們在湖光山色的映襯下,邊聽著交響樂邊看戲,感受一定大不相同!觀眾林俊雄說,傳統劇團與西方交響樂團的合作,是一種絕妙的跨界組合,氣勢磅礡的交響樂團與精緻的戲曲彼此間,相輔相成,讓各自音樂特色的優點充分發揮,像是傳統的「七字調」和「都馬調」,透過重新編曲,以西方樂器演奏,創造出另一種質感的特色聲響,帶給觀眾不同感受。

唐美雲表示,地藏王本願經中提到的思想,幾乎脫離不了「孝」。從孝順父母的小孝為延伸至利益眾生的大孝,所以才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弘天大願,因此戲中,也以「孝」作為貫串的引線,期待讓地藏更貼近觀眾的心理層面,有更多親情感動與人性感化的表達。

這也是唐美雲歌仔戲團第二次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合作,邀請全方位作曲和編曲家李哲藝老師、劉文亮老師的傳統唱腔功力,賦予這部戲豐富的音樂新風貌。



◆ 科技助藝術 再現白先勇牡丹亭今世情

【記者林采韻/蘇州同里報導】2011-11-06 旺報

白先勇推出青春版《牡丹亭》喚起老東西新生命,透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牡丹亭》有了第二生命。2日在同里湖大飯店的演出前,觀眾體驗了一場虛擬實境,透過裸視3D投影的技術,觀眾站在螢幕前,即可感受隻隻蝴蝶在眼前飛舞。

看著自己戲服上的蝴蝶飛起來,擔綱女主角杜麗娘的沈豐英很興奮,「如果未來我們的演出都能錄製成3D,在家裡看一定很過癮。」

《牡丹亭》即將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並推出結合高科技運用的攝影展,11月12日在大劇院先行開幕。參與這歷史性的一刻,贊助商台達電的技術人員過去幾個月與「杜麗娘」努力培養感情,終於在上京之前,讓〈驚夢〉一折中,杜麗娘白底衣上的五彩蝴蝶能夠飛舞,同時在同里先行測試。

藝術與科技結合如今蔚為風潮,台達電執行長海英俊認為這是文化創意的一環,像是演員服裝上精緻的蘇繡,在舞台上難以看出,但是透過超高畫質的投影或3D技術,能夠將小地方放大。之前台達電也曾經參與故宮「富春山居圖」的數位合璧,「兩張畫透過科技再現原貌,而且將整幅畫放大,讓觀賞可以看到更多畫中細節。」

所謂裸視3D,意指不用配戴3D眼鏡,即可看到立體效果,透過此項技術,2D的攝影作品,也能栩栩如生。台達電品牌資深處長郭珊珊指出,《牡丹亭》服裝、舞台的飽和色彩,具有先天的表現力,呼應「青春」,投影畫面主要要讓蝴蝶能夠飛,先得將其形體用電腦繪出,首次製作時,工程師「放」出來的蝴蝶長得太假顏色太豔慘遭退貨,如今的蝴蝶擬真又優雅,終於符合白先勇眼中的青春。



◆ 「沉浸式」影院 影像360度環繞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1.11.06

加拿大蒙特婁市沙托斯斐爾(Satosphere)電影院以8具投影機往圓頂投射出360度環繞圓頂影像,搭配157具揚聲器,免戴特殊眼鏡即可觀賞3D電影,打造全球唯一「沉浸式」電影院,讓觀眾宛如置身電影情境之中。

法新社報導,沙托斯斐爾電影院的巨型圓頂螢幕由蒙特婁「藝術與科技社會組織」設計,今年10月起首次放映電影,還同時提供食物和飲料,滿足觀眾的各種感官享受。

電影院總裁莫妮卡‧沙瓦說:「電影院創使之初,是在房間裡掛布簾並在布簾前擺上幾張椅子,100年來我們就像在箱子裡看電影。我們致力設計一座下個世紀的遊樂園,既然當前科技可以從不同角度拍攝照片,我們就能展現360度的影像,或者把人物放進影像中,甚至可以像鏡子一般將人物投射到屏幕上,這才是21世紀的電影院。」

沙托斯斐爾電影院不只放映電影,還是數位藝術中心。建築師有時會借用電影院設備,呈現新建築的構想,醫療院所也希望能用這種科技來呈現令人愉快的虛擬環境,幫助病人康復。



◆ 大家「藝」起來 「游擊漫步」古味艋舺

自由 2011.11.06

〔記者蔡偉祺/台北報導〕奧籍藝術家奧利佛˙漢格(Oliver Hangl)明天下午將在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一場藝術創作,並邀請民眾參與「台北游擊漫步」。台北市文化局表示,「台北游擊漫步」是奧利佛˙漢格根據台北地區特色量身打造的計畫,屆時群眾隨著藝術家指令,將在艋舺高歌、與小販即興共舞,享受表演與行動藝術的樂趣,也為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揭開序幕。

主辦單位說,「台北游擊漫步」活動時間是七日,民眾可以在下午三點前往剝皮寮歷史街區(萬華區康定路一百七十三巷)台北數位藝術節接待處,要記得攜帶身分證件兌換耳機一同參與。這項創作將於十一日至廿日的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剝皮寮歷史街區呈現。

奧利佛˙漢格作品混雜表演與行動藝術元素,開放觀眾參與,手法介於劇場與電影,破除屏幕與舞台,觀眾同時成為演出者與觀賞者。他為此計畫還深入台灣民眾生活圈中,體驗萬華老街的風韻與獨特的攤販文化。

主辦單位說,介於表演、遊行與溝通實驗的「台北游擊漫步」,是以無線耳機發展出來的「聽覺」(On Ear)系列作品,觀眾戴著無線耳機在城市中漫步,背著混音器的DJ播放隨情境發展的音樂,時而闖入私人領域、時而進占公共空間,在藝術家的帶領下發展即興互動,也引領民眾切換不同的美學角度來欣賞古味艋舺。



◆ 「未來之身」展 人獸混搭玩特技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1.11.06

身處數位時代,人的主體性逐漸弱化。未來人類的身體是否也將異化?

國內外十八位藝術家,以數位新媒體藝術、立體雕塑、互動裝置及表演,在華山文創園區呈現「未來之身(Next Body)」展。國際知名藝術家李小鏡延續他多年來將人與獸混搭的特色,帶來了「馬戲團系列」及「成果─慶典」。藉人獸同體的馬戲團演員,呈現充滿雜耍、節慶的表演氛圍。而「成果─慶典」中跳舞的豬、拉提琴的狐狸、沉思的羊與走路的狗,更將動物擬人化。

林珮淳的「夏娃克隆啟示錄」以投影互動裝置呈現聖經「啟示錄」裡,握有權柄的魔女形象。黃心健與法藍瓷合作的互動裝置「靜止的聲音」,以金雕及鏤空的不鏽鋼片等再現如人體耳朵的類雕塑,讓人聯想起在動物身上植入的人造耳。

周文麗的動態影像裝置「洗禮」則以自己及他人的毛髮皮膚,放大到數千、數萬倍,以動態方式投影在牆壁上,以探究情欲、狂喜、狂悲、壓抑與釋放等精神狀態。「未來之身」將展至廿日。



◆ 楊英風展在台東 四重奏揭序幕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2011.11.06

台東美術館即日起到30日,以「天地永恆─雕塑藝術家楊英風」為題,展出已故一代雕塑大師楊英風生前作品。楊英風美術館長楊奉琛說,他父親的作品結合各傳統、現代,兼具東西,只要用心欣賞,了解創作理念,應該會有收穫。

開幕剪綵儀式昨天上午1在美術館文創教室舉行,台東縣長黃健庭、台灣創價學會副理事長張勝利、楊奉禎等人到場,台東大學教師林淑敏帶領弦樂四重奏揭開序幕。

黃健庭說,楊英風大師的雕塑作品能夠在台東展出,是相當難得的事,他生在台灣,也曾在大陸生活求學,這樣的成長背景,對他日後的創作風格有深遠的影響。

楊奉琛說,楊英風生前曾任教國立藝專、淡江、銘傳等大學院校,出版藝術作品達20冊以上、舉辦過數十次海內外展覽,創作面向寬廣的楊英風,且創作範圍涵蓋各層面,屢屢創新的風格,最讓人稱頌,特別是把景觀、環境交融的「景觀雕塑」,奠定他的地位。

張勝利則說,楊英風的藝術理念師法自然、美化人生,以「天人合一」境界為目標,倡導雕塑藝術走入家庭、融入生活。

※ 相關報導:

* 李真大氣個展 雕塑清貧美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699595.shtml

近年來頻頻攻占威尼斯雙年展、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等重要展場的名雕塑家李真,這回在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推出「大氣」個展。一個個造型卡哇伊的巨型雕塑甫現身,吸引民眾圍觀、搶拍。贊助此次展覽的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昨天親自為媒體導覽。他欣賞「無憂國土」中伸展雙臂、交疊著雙腿的孩童,只靠底下一個支點就能如此泰然輕鬆,「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這個國家應該就無憂!」

fsj 提到...

文化解釋 不比大聲比分量

【聯合報╱蔡詩萍/作家、資深媒體人】2011.11.07

去過兩廳院國家戲劇廳交誼廳的人,大概知道,這個廳說大不大,說小也絕不算小,但陳芳明教授發表《台灣新文學史》的記者會上,來賓與媒體卻硬是把全場給擠滿了。

致詞的貴賓都推崇這本新書,分量「很重」。

的確,身兼學者、文學評論家、政治評論家與作家的陳芳明,歷時十年有餘才寫成這一部《台灣新文學史》,單這事件本身就很夠分量了,何況全書還長達八百多頁呢!

但很多關心台灣文學、乃至文化的人都明白,這所謂的分量更是指:這本書,不僅屬於陳芳明個人關心台灣文學的頂峰之作,還可能是台灣整體文化界,乃至政治領袖們,在思索台灣文化主體性時,一個具里程碑意義的標竿。

在台灣,許多人都愛講「台灣主體」。但如何界定「台灣的」「主體性」呢?

日治時代的台灣人所努力過的反思,算不算台灣的?國民政府時代,在反共復國、思鄉情切下,所創作出的文學與文化,算不算台灣的?我們到底該以怎樣的論述去詮釋它們?

更有意思的挑戰是,相較於挾政經實力伴隨的中國文化攻勢,台灣反因過去不同文化的交纏,及一九四九年後兩百多萬大陸菁英與庶民帶來的不同檔次中華文化,經過數十年的調和與混雜,竟然也開出一幅與中國若合符節,卻又不盡相同的文化面貌,這些都需要新的理解與新的詮釋。

這就不是靠政治人物喊口號,不是靠一張嘴厚溜溜就能先講先贏、大聲講大聲贏的。文化界最好的回應,無疑還是夠分量的著作。

陳芳明這幾年,其實正經歷了「以今日之我,否定過去之我」的心路歷程。在文學歷程上,他曾經喜愛現代詩,卻又深刻反省過現代詩;在小說思維上,他曾經批判現代主義,卻又深刻認識現代主義對台灣文學的洗禮意義;他曾痛心美麗島事件的爆發,一度質疑自由主義的實踐可能,他更在百萬紅衫軍的當時,對自己深信不疑的綠色價值感到揪心之痛。

但還好,他在文學的閱讀裡不斷自我沉澱;亦在文學評論的反芻裡,重新體悟置身不同時代裡,於迥異的權力典範規制下,仍以文學創作在觀察、反映時代的作家們的心曲。經歷這些,台灣才有了自葉石濤的《台灣文學史綱》之後,一部真正觀照全局,具史觀評價的台灣新文學史。

如同陳芳明在台灣文學館演講時,曾遭到的鬧場事件一樣,如何解讀台灣文學、台灣文化,在泛政治化的論述戰裡,這個解釋權之爭,必然仍是兵家必爭之地。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也必然要遭到來自海內外獨派觀點的批判,以及來自大陸學界的大中國論述的挑戰。

但還好,選擇走一條更能寬闊理解台灣文化之路的陳芳明,應已做好應戰準備。懂得在繼承與批判間不停反芻的文化論述,才最禁得起考驗!



◆ 藏文大辭典 2015年出版

中央社 2011.11.07

大陸的「藏文大辭典」目前已完成10萬1100個詞條的收集、編譯、編寫等工作,佔總進度的67.7%,預計2013年年底前完成分冊編纂,2015年底前出版。

中國大陸目前的藏文工具書有2本:「格西曲扎藏文詞典」和藏漢雙解的「藏漢大辭典」,後者收錄5.3萬個詞條,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一部比較權威的藏漢雙解工具書。但是自大陸建政以來的大量科學、法律、經濟等領域新詞都沒有收錄,難以符合現代所需。

中國西藏網表示,「藏文大辭典」從2007年起展開編纂工作,計劃先依照語詞和百科編纂出版約30卷分冊、15萬個詞條約2500萬字,然後再出版綜合版。

準備出版這套辭典的民族出版社編審江嘎介紹,「藏文大辭典」將是一部兼具語詞和百科知識功能的大型綜合性辭典,是藏語標準化的工具書,未來諸如「改革開放」、「股票」等通俗語言,都將收錄其中。

中國新聞出版社預估,分冊編纂工作擬在2013年底前全部完成,全書的統編出版計劃在2015年底前完成,出版費用人民幣1000萬元由相關部門資助。



◆ 波蘭發明競賽 我奪百項發明獎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2011.11.07

台灣團隊參加「第五屆波蘭華沙國際發明展暨發明競賽」(IWIS ),獲四十九金、卅九銀及十七銅的佳績。帶隊團長、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秘書長吳智堯表示,台灣人上台領獎的次數最多,獎牌數也是全場冠軍。

明新科技大學旅館事業管理系副教授林永禎與太太、小孩共同研發出「娃娃車收音式透氣安全裝置」與「貼片式測溫器」,分別獲得金牌及特別獎。林永禎說,二○○五年看到新聞報導兒童受困於密閉、熄火的幼稚園娃娃車,因無人發現而悶死,「自己的小孩那時也讀幼稚園,將心比心,開始思考如何減少類似事故發生」。

他表示,當車子密閉時,車內溫度會不斷升高,他以受困兒童可能會哭鬧、呼救來發想,設計出「聲控」開關。在車子熄火後,若車內的聲音達到某個分貝數以上,就會啟動警報器,車窗也會自動降下十至十五公分,讓受困兒童不致悶死,增加獲救機率。「貼片式測溫器」則像OK繃,貼在額頭上能感溫變色,協助父母照顧發燒的孩子。

正修科技大學電機系副教授陳脅憑和學生發明的「多功能水溝蓋」也獲金牌,白天利用太陽能板儲電,傍晚後將水溝蓋孔上的雙層電蚊網通電,電擊向上飛的蚊子。

陳脅憑說,高雄夏天常有登革熱,希望藉此消滅在水溝中孳生的蚊子,減少疫情。水溝蓋也可以在晚上提供LED燈照明,方便騎士辨識,並有防竊警報等功能。

建國科技大學教務長黃清和則發明「震動提醒枕頭結構」,時間一到就把人「搖」醒;龍華科技大學兩位老師劉沖明、丁鯤與日本企業合作,利用高電場電漿分解使水果熟成的乙烯,裝在冰箱上,香蕉和草莓可在十幾度下保鮮三至四周。

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副教授林詠凱與研究生尤偉勳,從豬血中找到胎牛血清的替代物培養幹細胞,不僅成本少了一半,幹細胞的增生速率也提升為一點五至兩倍。

fsj 提到...

在韓擊敗韓人 曾宇謙琴揚國際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1.11.07

院線片「皮克青春」男主角、十七歲小提琴家曾宇謙,奪得韓國尹伊桑國際大賽冠軍及最佳演奏獎,獎金共達三萬兩千美元(約台幣九十七萬)。他也是該賽本次最年輕的參賽者及得獎人。

韓國尹伊桑國際大賽,是以廿世紀著名韓裔德籍作曲家尹伊桑為名的音樂比賽,創立於二○○三年,分為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類,每年輪流舉辦,參賽年齡為十五歲至廿九歲。由於獎金豐厚,年年吸引各國好手,歷年冠軍廣含俄、德、美、加、中、韓音樂家。

曾宇謙這次自美專程赴韓參賽,賽前還在寇蒂斯開小型音樂會「練習」比賽曲目。

曾宇謙的媽媽表示,由於韓國近年音樂表現出色,像今年在柴可夫斯基大賽聲樂、鋼琴、小提琴各組都抱走一堆獎牌,兒子於是抱著觀摩心態參加比賽,沒想到最後能在包括三名韓國人的五名決賽者中脫穎而出。

曾宇謙獲獎後,網友紛紛道賀,「竟在韓國擊敗一堆韓國人!」曾宇謙在開心之餘,也感謝奇美提供名琴參賽。未來三年還將赴韓在尹伊桑的家鄉、統營市音樂節演出。

曾媽媽說,他們家境小康,十六坪家居的房間小得擺不下床,曾宇謙從小都是在房內架高一塊木板台,平時用來練琴,睡覺時鋪上床墊。由於實在無法負擔赴寇蒂斯費用,他們幾度勸兒子放棄,但終被兒子對音樂的熱愛軟化;再加上一路有陳沁紅、李宜錦等老師相助,以及各企業贊助,兒子才能在音樂之路闊步。



◆ 柏林愛樂登台 全台4處現場轉播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11.11.07

睽違六年的柏林愛樂下周再度來台,音樂總監賽門‧拉圖將率領120位音樂家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引發樂迷引頸期盼 。沒買到票、無法進入音樂廳的民眾不用失望,因為台北、新竹、台中和花蓮等地將同步轉播,讓全台近7萬名台灣觀眾可以欣賞難得的演出。

主辦單位牛耳藝術表示,柏林愛樂此次來台有兩場演出,11月18日演出馬勒的《第九號交響曲》,11月19日演出布魯克納的《第九號交響曲》,還安排拉威爾《丑角的晨歌》、日本當代作曲家細川俊夫的法國號協奏曲「花季」。

因為座位有限,為了讓更多台灣樂迷可以欣賞柏林愛樂的演出,柏林愛樂二度來台,將擴大戶外轉播地點,包括台北小巨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校區、台中市大里高中、新竹縣政府廣場和花蓮小巨蛋,兩天共有六場戶外同步轉播。

這次柏林愛樂戶外同步轉播首次採用光纖傳播HD視訊訊號,還有與音樂廳舞台1比1同尺寸巨幅螢幕,讓民眾宛如置身音樂廳內。台開董事長邱復生說,音樂會的價值在於每一場演出有不同情緒,也會有不同的呈現,這次同步轉播對柏林愛樂是一件興奮的事。

為讓愛樂者能享受高品質音樂會,同步轉播將採現場憑券入場,各縣市政府明天之後就會在網站上公布索票地點和方法。



◆ 海莉初訪台中 穿泰雅服唱中文歌

【聯合報╱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2011.11.07

紐西蘭女高音海莉昨以聯合國親善大使身分造訪台中,她穿上泰雅族服飾,與原住民小朋友親切互動,還合唱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市長胡志強送上手工特製的海莉娃娃,她驚喜不已,笑得合不攏嘴,不斷用中文說「謝謝」。

海莉下月將在北中南3地辦演唱會,來台多次的她昨首次造訪台中,文化局安排她在市政大樓中庭開唱,還將梨山國中、小學生請下山表演,東大附小合唱團也演唱「丟丟銅」,用流利英文與海莉聊天,讓她很驚艷。

梨山國中、小15名學生組成「斯拉茂樂團」,用打擊樂器表演「站在高崗上」、「無敵鐵金剛」,原住民學生熱情大方,跟著樂聲擺動身體,當海莉換上原住民服飾現身時,小朋友忘情喊著「她跟我們穿得一模一樣耶!」

海莉說,她覺得很開心能來台中,她演唱自己填詞作品「夢裡呢喃」,美聲讓聽者大飽耳福,也感受到她歌聲中濃濃情感。

文化局長葉樹姍表示,海莉對跨族群關懷表現在許多行動上,此次以「Peace & Love」為主題,將會邀請偏遠地區及城市孩子一起來參與,用歌聲跨越語言障礙,展現族群融合美。



◆ 藝術結合科技 數位藝術節挑戰觀賞者

【台灣醒報╱記者房俞均╱台北報導】2011.11.07

當藝術與科技結合,對觀眾將是很大的觀賞與參與的挑戰。11月11日登場的數位藝術節,將打破傳統對於藝術的印象,透過科技創新,展現出不同以往的觀賞新體驗。本次主題「越域」,讓觀看作品本身就是一種互動,是一場介於觀賞者與創作者之間的對話。

藝術創作過程如何憑藉不同領域的資源分享與技術提供,讓工程專家、技術人員也成為藝文團隊的一份子?本屆數位藝術節主題「越域」,亦即為「翻攪、改變、重新組合、創造新物」的過程。

台北數位藝術節以國際邀請展、數位藝術徵件獎、創作論壇、數位藝術表演及數位藝術平台等呈現5大活動主軸。國際邀請作品包含奧利佛.漢格《游擊漫步》、爆炸理論《觀看的機器》、楊俊《革命》、桑久保亮太《十度感傷》等作品。

《觀看的機器》是一件實境互動作品,也是一個現場製作的「電影」,作品名字來自高達的作品《狂人皮埃洛》男主角的一句台詞:「我的眼睛是用來觀看的機器」,以整個城市作為電影場景,觀眾則是電影中的完成者。

展覽作品中,楊俊的《革命》以三段式動畫解析革命的不同形式,當觀眾步入展場,觀眾的形象被同步納入作品的影像,化為群眾中的一員,但觀眾無法與影像內容「即時互動」。讓觀看作品本身就是一種互動,是一場介於觀賞者與創作者之間的對話。

2011第六屆台北數位藝術節,11日至20日,將於剝皮寮歷史街區、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盛大登場,開放時間10時至18時,展覽期間無休館日,週五、六延長至20時。



◆ 台灣漆藝之父特展 揭開傳奇人生

自由 2011.11.07

〔記者張瑞楨/豐原報導〕沒有學歷靠著師徒制淬煉,卻又因政治而一度黯淡的台灣漆藝之父陳火慶,六日於市立葫蘆墩文化中心舉辦逝世十週年特展,他一生境遇與創作歷程,也是台灣社會變遷、漆器藝術發展縮影。

來葫蘆墩開眼界

談起陳火慶就會想到「蓬萊塗」,這不是漆藝技法,而是具有台灣風格的漆器統稱,也就是繪有蝴蝶蘭、原住民圖騰等台灣相關場景人物的漆器,它就是由陳火慶之手而擄獲日本人。

曾任豐原漆藝館長的黃成中表示,西元一九一四年出生的陳火慶,幾乎沒有念書,卻有台灣漆藝之父美譽,源自日治時代的日本政府,想把台灣林木加工成日本人愛用的漆器,遂成立台灣漆藝培訓班,由日本漆藝大師山中公主持。

陳火慶就是山中公的助理兼學徒,他必須準備授課教材,遂獲得山中公真傳,在此機緣下,陳火慶也培育許多漆藝家,卻在二次戰後一度沉寂,主因是研習班後來改制為漆藝學校,校長是二二八事件的「女匪諜」(共產黨員)謝雪紅,很多漆藝家在政治壓力下沉寂黯淡。

黃成中說,歷經越戰與韓戰,日本經濟於一九七○年代起飛,漆器需求量大增,日本又禁止伐木,日本商社想採購台灣漆器,無意間於台中一家油漆行得知陳火慶,陳火慶以一件作品驚艷日本,也掀開日本採購豐原漆器的熱潮,並帶動「蓬萊塗」風潮,李登輝擔任總統時,台灣文化獲得重視,陳火慶也陸續獲得薪傳獎等肯定。

首次展出工序板

昨天特展揭幕時,陳火慶的家屬與學生,暢談當年受教陳火慶的故事,這場展覽還首次展出陳火慶的「工序板」,一塊木板從胚體到成品,總計有卅道程序,從中可看出昔日手工之講究,以及身為藝術家的執著。

fsj 提到...

人與人之間的遺憾 新海誠都清楚

【江家華/專訪】2011-11-08 中國時報

在日本有「新世代宮崎駿」封號的動畫導演新海誠,作品總是充滿強烈的孤單與惆悵。像是短片《星之聲》中,男女主角分別處在相隔八光年的不同星球,永遠無法相見。《秒速五公分》一對無法割捨彼此的男女,情願一直痛苦思念,也不願打電話。新海誠說:「人與人之間,總是帶著遺憾。」

今年三十八歲的新海誠說起話來有男孩的靦腆,卻總條理分明。他說,他出生的長野縣,地方小,大家彼此認識,很難感到寂寞,小鎮居民活動頻繁,反倒常讓他有種「每天都要跟這些人相處,真是麻煩」的感覺。直到他隻身到東京念書,「我第一次感受到寂寞孤單,而且非常強烈。」

「這個時候,村上春樹的書拯救了我。」新海誠說,村上春樹許多書中的主角際遇,與他自己到東京感受的人情冷暖相當吻合,其中《挪威森林》是他最愛的一本。

他說,接下來他思考,自己怎麼和這種疏離感共處,又怎麼將這種感覺在動畫中表現。

金馬影展即日起放映新海誠的五部動畫品,也包括新片《追逐繁星的孩子》,描述從小喪父的少女明日菜,和承受喪妻之痛的老師森崎龍司,一同踏上前往黃泉世界「雅戈泰」,尋找失去的親人。但是,當明日菜和森崎龍司真正到達旅程終點,明日菜開始猶豫,是否真該讓心愛的人回到陽世。她終於在此大夢初醒地說:「我只是太寂寞,所以來到這。」她放棄尋找逝去的人,回歸到生活常軌。

新海誠表示,這部作品改編自他小學時在圖書館看到兒童文學作家乙骨淑子的繪本《金字塔的帽子,再見!》,開啟對死亡世界的認知。但是乙骨淑子在創作這作品過程中驟逝,這本繪本成了「未完成的作品」,因此他常常假想故事的結尾。

「這個故事從小學開始就一直放在我心裡,到現在,我還是很介意那個『未完成的結局』。」四年前他開始進行《追逐繁星的孩子》,完成自己「想像中的故事結尾」。

新海誠被譽為「新世代宮崎駿」,連他和配樂家天門的拍檔,也常讓人拿來與「宮崎駿與久石讓」的黃金組合相比。《追逐繁星的孩子》的配樂,也是他與天門的合作成果。

新海誠說,天門的音樂對他的動畫不可或缺,每當故事發展到無法以台詞或旁白描述的情感,音樂總是適時的填補了那個空缺。

他表示,在《追逐繁星的孩子》中,當明日菜與老師終於開啟地下世界的門,老師找到過世的妻子,妻子欲借明日菜的身體還魂之際,「我認為是整部動畫中最棒的片段。」



◆ 苗北演藝廳 26場表演免費看

【聯合報╱記者宋玟蒨/竹南報導】2011.11.08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11日至12月4日,舉行「試營運藝文季系列活動」,將有26場藝文表演節目,民眾可在各場活動前一周到中心免費索票,到場聆聽演出,體驗有國際級水準的硬體設備。

苗北藝文中心昨天邀請8名鋼琴家彈奏要價500萬元的史坦威鋼琴,美妙琴聲環繞整個演藝廳,帶給在場所有人不同的聽覺饗宴。

中心藝術總監吳博滿吳博滿說,試營運活動有縣內外優質團體參與演出,有動、靜態表演,包括演藝廳12場、實驗劇場4場、戶外展演8場以及視覺藝術2檔,各場次演出前一周開始索票,歡迎民眾參加。

苗北藝文中心即日起招募「苗北藝文之友」,藝文之友可免費獲得相關節目資訊,享有兩廳院售票系統購票及中心室內停車等優惠,相關訊息可到中心網站http://www.nmac.com.tw查詢,或電洽(037)612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