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30

王道還:色不迷人人自迷

◆ 王道還:色不迷人人自迷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865765.shtml

【聯合報╱王道還】2012.01.29

人類曾經有過一個黃金時代,似乎是普遍的信念。對那個黃金時代的想像,則不外「上古之時,人民淳樸,心行正直,稟性柔和,不相嫉妒」云云。這一想像不能說沒有根據,但絕不是事實,因為生命世界充斥詐偽,人這身濁骨凡胎,全是在那個世界演化出來的,怎麼可能超凡入聖?

在動物界,衝突、求偶的場合最容易觀察到詐偽技倆。哺乳類在衝突之際,全身毛髮皆張,看來身軀暴漲,與膨風、灌水無異。肉食動物最忌受傷;兩造越是勢均力敵,越不能硬幹,虛張聲勢是主要的鬥爭手段。即使是「低等」動物,都會玩同樣的遊戲,如蝦蛄。

蝦蛄生活在海岸附近,是肉食動物;第二胸肢特大,是攻擊武器,揮舞起來頗有螳螂的架式,英文俗名就叫螳螂蝦。蝦蛄每兩個月蛻殼一次,那時極為脆弱。不過牠們在蛻殼之前特別凶惡,動不動就發動攻擊;蛻殼期間,要是有天敵接近,也會擺出攻擊姿態,仗著最近贏得的聲名嚇阻敵人。

總之,在動物兵法中,「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無上心法;在實戰中,以自信撐起的恫嚇退敵,是常態。

不過,天下事相生相剋,詐偽必然導致「反詐偽」。如此因果相尋,詐偽與反詐偽技倆不斷向上提升。於是每一個動物都是天生的騙子,也是天生的偵測詐偽的高手。

特別是人,仗著各種理所當然的藉口,三不五時就說謊,敵人、愛人、老闆,無一倖免。我們憑經驗也知道如何判斷旁人說謊:說謊的人緊張、做作,圓謊更難。因此,我們被迫發展更為高明的技倆—自欺。

最 近美國演化生物學者崔弗斯(Robert Trivers),出版了一本以自欺為核心的書,將自欺變成一個科學題材,而不只是人文學者、心理學家感興趣的人性枷鎖。根據崔弗斯,自欺是欺人的絕招; 不出自有意識的努力,而是無意識的心理機制;功能有三:一、有意識地欺騙人,難免洩漏意圖;自欺就不會。二、既然自己都上當了,當然揮灑自如、行雲流水、 毫不做作。三、萬一被拆穿,容易卸責;誰會責備受騙的人呢?

自欺的生物根源極為古老,並非人類獨有的天賦,從自信到過度自信到自欺,並無明顯分際。只是人能說話,不但方便賣空買空,更容易陷入自欺的漩渦,甚至將旁觀者捲入,掀起風潮。自欺在人類歷史中的角色,耐人尋味;一些文學作品不經意地透露的一些觀察,發人深省。

如 「虯髯客傳」這篇千古名文,刻劃的就是自欺。話說虯髯客有意逐鹿中原,而傳說「太原有異人」,結果打探到李世民。他想眼見為信,等見了李世民後再盤算進 退;哪裡知道卻「一見心死」,自嘆不如。可是虯髯客心存僥倖,請師兄出馬打量李世民;沒想到師兄也「一見慘然」,還說了重話—此局全輸矣!—他才面對現 實。要是師兄助長了他的自欺呢?

難怪孔老夫子要把「友直」列為益者三友之首了。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 相關報導:

螞蟻世界中充斥著皇室的貪腐
* 受騙的螞蟻幫助蝴蝶壯大
* 寄生蟲會破壞它自己的DNA 以避免偵測
* 人類10行為至今仍無解

* 莎翁有說,老闆有沒有聽?

5 則留言:

fsj 提到...

富人不道德? 易駕車違規、為錢撒謊

【Upaper╱中央社】2012.02.29

美國1項研究27日指出,富裕的上層社會人士較經濟能力一般者,容易在駕車時違規,搶小朋友的糖果吃,或為金錢收益而說謊。

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和多倫多大學心理學家所進行的這項研究,透過一系列實驗來分析人類行為。

比如觀察發現,駕駛名貴汽車者與開平價車的人士相較,比較可能在十字路口違規,或與要過馬路的行人爭道。在另1個擲骰子得獎金的測試中,自稱社經地位較高者,比其餘受測者容易謊報高點數。

地位較高者在模擬徵才面試中,也比較不會說實話。這些人在模擬時充當雇主,企圖聘人擔任他們自知不久後會裁撤的職務。

測試人員又交給受測者1罐糖果,告以須轉交附近實驗室中的小朋友,但他們也可享用一些,這時比較富裕者取出的糖果多於其他人。

這項研究報告指出:「追求自利是社會菁英的比較基本動機,而財富較多與地位較高所產生的較大欲望,會帶動不當行為。」

研究人員並指出,一連串因素「可能促成了上層社會人士共通的文化標準,進而助長不道德行為」。

fsj 提到...

倫敦傳真-內向外向 沒好壞優劣之別

【江靜玲】2012-03-18 中國時報

如果你是一個內向害羞的人,被推到第一線上時,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懼。

這個星期,英國首相卡麥隆到美國訪問,這是卡麥隆擔任首相後,首度正式訪問華府。卡麥隆的妻子莎曼珊也第一次以首相夫人身分隨行。眼尖的英國輿論,在三天的訪問行程中,窺悉莎曼珊卡麥隆甜美的笑容下,萬般不自在的肢體語言。當莎曼珊卡麥隆站在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身邊時,這種情況,尤其明顯。

這個跟隨首相丈夫出訪的莎曼珊,與那個在倫敦精品店Smythson擔任創意總監時的莎曼珊,判若兩人。而熟識卡麥隆的人則都知道,不擅於在公開場合中彰顯自我的莎曼珊,除了是卡麥隆四名子女的母親外,同時是卡麥隆最重要的工作和生活伙伴與批評者,對卡麥隆的政治和政策思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不僅如此,連與卡麥隆領導的保守黨共組聯合政府的英國自民黨,都把莎曼珊卡麥隆視為「同盟友人」,相信她可以把卡麥隆從右派拉到中間和基層。英國政壇私下把這種現象稱為「莎曼珊卡麥隆力量」(Sam Cam’s power)。

但莎曼珊卡麥隆實際上卻是一個很害怕被推到公眾場合,或像其他英國首相夫人如雪莉布萊爾(湯尼布萊爾妻子)、莎拉布朗(高登布朗妻子),可在公開場合中發表演說,侃侃而談。然而,內向的莎曼珊並未因被迫推到一個以外向文化為主導的環境中而「壓縮」自我,反而找到與外向者相處,截長補短的方式,從中發揮自己傾向於安靜害羞的內在力量。

莎曼珊卡麥隆的內向型影響力,讓我想起二○○五年時辭世、被美國國會稱為「現代民權運動之母」的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一九五五年時,羅莎帕克斯因拒絕聽從公車司機命令,要她依當時社會陳規讓位給一名白人乘客一舉成名。羅莎沉靜堅定坐在自己座位上的非暴力反抗行為,引發了一場大規模反種族隔離聯合抵制運動,並使得參與聯合抵制運動的馬丁路德金恩,在這場民權運動中展露頭角。

羅莎帕克斯不似馬丁路德金恩可以站在群眾間,滔滔不絕的表達,「我有一個夢」。但安靜的她,內心裡也「有一個夢」,她用自己的方式,參與並成為爭取民權運動的行動者。內向寡言的羅莎帕克斯和外向雄辯的馬丁路德金恩,相輔相成。

長久以來,重視行動、速度、競爭和具魄力等外向性格者的優勢,一直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而性格內向的人背負了許多外界加諸的誤會與偏見,往往被認為過於害羞、不善社交、不善表達意見、孤僻、難以溝通等。而在《追尋幸福》(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一書中,社會心理學家梅爾(David Myers)更把外向列為與自尊、樂觀並存的快樂三特質,認為外向的人,通常「比較快樂」。

然而,從莎曼珊卡麥隆和羅莎帕克斯,兩個不同世代、地位種族迥異的女性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內向者的力量與價值,沒有人會形容,她們的性格屬於「次等」。

實際上,如沒有沉靜內向性格的人把他們的思考轉向內心世界,我們今天可能就無法欣賞到梵谷的向日葵、不會有牛頓的地心引力原理、不會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會有WB葉慈的《二度降臨》、蕭邦的夜曲,我們也不會有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歐威爾的《一九八四》,或者,JK羅琳的《哈利波特》。

在心理學上,內向和外向一直是一個持續討論分析的話題。但人格特質和性格發展,不是一個科學理論或心理分析可以定論。一個外向的人也有害羞的時候;一個內向的人也有不畏懼表達自己的時刻。重要的是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最終,內向者與外向者,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只有不同之別而已。不論是一把火炬或一只燈籠,都有自己發光的方式。(clchiangr@yahoo.com)

fsj 提到...

美面試趨勢 交出臉書密碼

中央社 2012.03.24

身為求職者的你,雇主面試時除了詢問基本資料,若還要求交出「臉書」帳號與密碼,你願意照辦嗎?越來越多美國民眾應徵工作時遇到這種困擾,公家機關尤其普遍。

近年來,隨著「臉書」(Facebook)日趨普遍,越來越多美國求職者現在找工作時,面試當中會碰到料想不到的「意外狀況」,就是雇主毫不避諱地要求應徵者告知「臉書」帳號及密碼。

網路科技的發達,讓現代人在網路上的一舉一動都將留下永恆足跡。位於社群網站龍頭老大地位的「臉書」,可以讓網友透過文字、照片分享各種生活點滴,如今也變成了雇主想要在最短時間內就能夠深入了解某位求職者的最簡便工具。

某些私人企業以及美國政府機構,則把利用「臉書」了解某位應徵者的做法更進一步「發揚光大」,不只是純粹瀏覽應徵者原本就公開分享的個人檔案與塗鴉牆內容,還要直接使用應徵者「臉書」的密碼登入帳號,仔細查看各種私密簡訊,原本設定不對外公開分享或僅供摯友閱覽的資訊,通通都將一覽無遺。

曾任美國聯邦檢察官的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Washington University)法律系教授克爾(Orin Kerr)就形容說,要求別人交出「臉書」密碼就好像「索取別人家的鑰匙一樣」,「是非常嚴重的侵犯隱私」。

事實上,特別是美國公家機構,如今應徵者在面試時被問到「臉書」密碼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多。尤其是前往警察局、911緊急報案中心等執法單位求職的民眾,碰到類似狀況最普遍。

2011年,有求職者前往北卡羅來納州1所警察局應徵文書職務時,發現個人資料問卷第43欄的問題竟然是「你有沒有『臉書』或Myspace帳號?若有請寫出帳號與密碼」,於是把整份資料掃瞄後上傳到網路供人「奇文共賞」。

根據美聯社報導,曾任馬里蘭州獄警的柯林斯(Robert Collins)表示,2010年曾因母喪而離職一段時間,辦理復職手續時,主管曾經詢問他的「臉書」帳號與密碼,作用在於調查他是否跟任何黑道或幫派有往來。

柯林斯說,雖然覺得交出密碼有點誇張,但他還是配合辦理,因為「我需要這份工作,才能養家活口。所以我必須這麼做。」

位於波特蘭的路易斯克拉克大學(Lewis andClark College)勞工法教授德朗蒙德斯(HenryDrummonds)指出,透過「臉書」能取得的應徵者個人資料相當豐富,比某些背景調查所得到結果更詳盡,因此「臉書」是雇主想要確實了解某個員工的絕佳管道,跟求職者要求「臉書」密碼的趨勢其實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但他強調,索取密碼的行為雖然「技術上合法」,但雇主們卻不見得要這麼做,「這麼做太超過了。」

德朗蒙德斯分析,交出自己的「臉書」密碼,與交出社會安全號碼(Social Security number)的影響層面與後果是截然不同的,跟同意雇主要求而接受毒品尿液檢測也不一樣。

他指出,社會安全號碼是某個人的識別符號,「但『臉書』的發言則是赤裸裸地顯露出你的靈魂。」

「臉書」隱私部門執行長艾根(Erin Egan)今天就發表聲明指出,雇主不應要求求職者提供「臉書」密碼,否則可能因為觸犯隱私而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艾根強調,「如果你是『臉書』用戶,千萬不要透露密碼。」

某些美國私人企業雖然沒有強迫面試者交出「臉書」密碼,但採取的「變通作法」,卻是要求面試者與公司人事部門主管的「臉書」帳號相互加為好友,或者在面試途中直接使用雇主提供的電腦,當場登入個人「臉書」帳號。

一旦獲得聘用之後,有些公司會要求新員工簽署不得詆毀企業名譽的合約,內容則明文規定,禁止員工在任何社群網站發表有關雇主的負面言論。

到目前為止,馬里蘭州與伊利諾州的立法機關,都有民意代表擬定要禁止公家機構向私人索取社群網站帳戶密碼的草案。

美國經濟深陷景氣寒冬,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此時,有多少求職者為了堅守個人隱私,選擇斷然拒絕在面試時交出「臉書」帳號?

曾任電腦工程師、但目前待業中的波特蘭居民威廉斯(Neils Williams)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如果是高薪的工作,他會願意交出「臉書」密碼。

他說:「工作與隱私之間,我想我會選工作。」但他也表示,公私領域本來就應該分開來,「私事歸私事,我想我還是會希望把私人生活與工作分開。」

對還不必為找工作傷腦筋的大學生來說,也不是對「臉書」上的照片與發言就可以高枕無憂,為所欲為。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本月初報導,越來越多獎學金提供機構透過「臉書」等社群網站,深入調查獎學金申請者的背景資料,希望排除有著不當行為、不符獎助宗旨的學生,例如未成年飲酒、露骨照片、嗑藥吸毒及使用種族歧視用語等。

fsj 提到...

周行一:我們是自己做客觀判斷的主人翁嗎?

【聯合報╱周行一】2012.04.02

是否進口美國牛肉,在台灣爭論得沸沸揚揚,您有沒有一個感覺,只要是公眾議題,理性與情緒經常糾纏不清,好像缺乏客觀的辯論空間。當一件公眾議題牽涉政治、商業與國家利益以及個人偏好時,不同立場的人(通常並不具備足夠的專業背景)會利用媒體企圖影響別人的看法,多數的公眾議題牽涉某些特定專業,沒有能力客觀判斷的民眾,會受到影響而感性或情緒用事,因此我們每天做的判斷有許多是不客觀、不自主的。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的偏好會和訊息如何被傳遞給我們息息相關,人們會因不同的詢問方式,對相同的問題回應不同的答案,這種現象稱為「框架現象」(framing)。最近立法委員賴士葆轉述他的同僚舉的例子,正好可以用來示範框架效果。他說有用瘦肉精的牛肉(本人姑且稱之為精牛)脂肪比例較低,沒用瘦肉精的牛肉(無精牛)脂肪比例較高,脂肪與瘦肉精兩者對身體健康可能都有風險,所以選擇有無瘦肉精的美牛,可以視為兩種風險的抉擇。

心理學曾有個實驗,可幫助我們了解,人們會因接受資訊的方式不同,而有不同選擇。該實驗設計兩個選項給受測者:假設有一個疾病可能會讓六百人死亡,政府發明了兩種治療方法,第一種一定能救活兩百人,第二種有三分之二的機會一個都救不活,有三分之一的機會能救活六百人,多數受測者選擇第一種。但是當受測者面臨的問題是:第一種治療方法一定會讓四百人死亡,第二種有三分之二的機會全部死亡,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沒人會死亡,這時另外一批受測者當中,多數選擇第二種。您是否也有相似的反應?

上述兩個問題所描述的實質結果其實是一樣的,只是說法不同。第一個問題所敘述的第一種治療方法會造成二百人生存,是一種能救人命的正面講法;第二個問題所說的第一種治療方法會造成四百人死亡,是一種會致人於死的負面敘述,在存活人數或死亡人數上,兩者沒有實質的差異,而第二種治療方法在兩個問題中所代表的不確定性,實質上也是一樣。因此以正面的口吻提出,相對的以負面的口吻提出時,人們會有完全相反的選擇。

許多心理學實驗都有類似發現,當人們面對的是好處時,會抓住確定的好處,不願賭運氣好時可以拿更多,但運氣不好時會拿的少;而當面對的是壞處時,就不會認命接受,願意賭如果運氣好,可以完全避免壞處,但如果運氣不好,就算壞處加重也在所不惜。

人們對瘦肉精的感覺也會有類似效果,如果強調精牛的脂肪低,可以降低膽固醇等健康風險而且增加口感,而低調處理瘦肉精本身的致病風險,民眾會較易接受精牛,但如果強調精牛會增加致癌等健康風險,而不提低脂肪可能會帶來的好處,大家自然就會排拒精牛了。

這世界愈來愈複雜,許多公眾議題非一般人所能客觀判斷,而科學又無法跟得上問題的腳步,還好科學的發現通常可以漸漸得到專業共識,做為一般人判斷的客觀依據。但是在瘦肉精對人體的影響尚未有專業共識前,既然民眾的判斷也難以客觀,是不是就讓想吃美牛的吃,不想吃的就不吃,只是政府應密切注意科學的進步狀況,當學界有共識時,做客觀的決定。

(作者為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fsj 提到...

群眾外包四大趨勢/集合平凡眾人的智慧 比少數專家更聰明

《經理人月刊》【撰文/劉揚銘】2012.05.17

讓全世界的業餘時間,為企業提供創意、解決問題

即使有9000名研發人員,P&G始終無法解決「如何在成千上萬的洋芋片上,印製清晰圖案」的難題。然而,這項技術,卻早就存在波隆那的一家小麵包店裡。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其實隱藏在社會中,面對頂尖科學家無解的難題,並不需要更高深的智慧,只要交給夠大、夠多樣的群眾就行。願意打破企業邊界,向外汲取智慧和點子的公司,永遠比只靠內部資源更有創意、更能創新。

當我們碰上困難、需要點子、想尋求決策時,總是假設只要找到適當的專家,問題就迎刃而解。雖然大家都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但你是否真的相信「群眾的總體表現,會勝過群體中最聰明的那個人」?

如果你有看過電影《貧民百萬富翁》裡的猜謎遊戲(在美國叫做《百萬富翁》,台灣有類似的節目叫《超級大富翁》),參賽者如果連續答對15個問題,就可以抱走百萬獎金。途中如果參賽者碰上不會回答的難題,有幾種「求救」方式:包括打電話詢問一個最聰明的親朋好友(專家),以及讓現場觀眾投票表決(群眾)。

根據《群眾的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書中統計,《百萬富翁》節目裡,專家表現的不錯,回答的正確率有65%;不過那些去參加錄影的平凡觀眾,投票表決答對的機率卻高達91%。

如果你認為,那個「最聰明的好友」嚴格來說稱不上什麼專家,或許《維基經濟學》(Wikinomics)提出的例子更能說服你。

眼球夠多,就沒有問題能躲藏

1993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黃金礦脈公司(Goldcorp Inc.),面臨45年老礦場即將枯竭的難題,執行長麥克伊文(Rob McEwen)花了1000萬美元,雇用一批地質學家進行探勘,鑽探結果顯示,地層中還有約600萬盎司的金礦尚未開發,只不過,他們無法估計出精確的位置,因此遲遲無法開採。

到了1999年,麥克伊文再也忍受不住,他決定把礦場45年來所有的地質資料,整理成檔案(有些資料多達400MB)公諸於世,「請世界各地的人告訴我們,剩下的600萬盎司黃金到底在哪裡?」

2000年,「黃金礦脈大挑戰」網站上線,總獎金57.5萬美元,將頒給提出最佳估計法的參賽者。此活動吸引了來自50國、超過1000位的挑戰者,成員包括地質學家(這不令人意外),還有大學研究生、管理顧問、數學家、甚至軍官。有人用高等物理研究方法,有人用數學、人工智慧系統、甚至靠電腦繪圖技術來解決問題。最後,參賽者指出礦場裡的110個位置(有一半是公司尚未發現的),其中超過80%挖出了金礦,總開採量達到800萬盎司,替公司省下2~3年的探勘時間。

觀點愈多,判斷愈可靠

為什麼群體的表現會勝過少數專家?海耶克(Friedrich A. Hayek,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論文〈社會中知識之為用〉(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解釋,在廣大的社會中,「相較於其他人,幾乎每個人都占有某種優勢,因為他擁有的獨特資訊或許有其用處。……每個成員只能擁有全體知識的一小部分,……消除無知的手段,不是取得更多知識,而是利用現在仍廣泛分散於個人間的知識。」

海耶克的意思是,正確判斷礦脈位置的技術,其實已經隱藏在社會的某個角落,只是不在礦場手裡,「黃金礦脈大挑戰」開放資料與激勵獎金,正是「利用分散知識」來解決問題的例子。

《群眾的智慧》指出,「在適當情況下,群體將聰明無比,而且比群體中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適當情況指的是:1.群體的多樣性愈高愈好,因為每個人都惠擁有一些獨有的知識;2.充分分權,讓每個人獨立選擇所需的知識做決策,不受同儕壓力或組織地位的影響;3.要有一種把私人意見轉換成集體決策的機制(例如投票表決)。

回到《百萬富翁》的例子,若問觀眾廓爾喀人(Gurkhas)是哪裡的原住民:1.尼泊爾。2.摩洛哥。3.厄瓜多爾。4.俄羅斯。即使只有4%的觀眾知道正確答案(是1),而其他觀眾隨便亂猜,投票結果就會變成尼泊爾28%,其他3個答案各占24%──成功匯聚眾人智慧解決問題。

我們習慣依賴專家,但從來都沒有證據顯示,專家可以在決策或策略上表現得比一般人更好。亨利.華納(Harry Warner,華納兄弟影業創辦人)曾說:「哪個傢伙會想聽演員說話?」他在1920年代大力反對有聲電影的發展。IBM創辦人湯瑪士.華生(Thmas J. Watson)也曾說:「全世界大概只需要5台電腦。」甚至有研究顯示,內科醫生看診的內在一致性只有50%(意思是檢查同樣的症狀,有一半的機率他會做出不同的診斷)。

當然,我們不是鼓勵「外行人集體決策」來開刀或駕駛飛機。但專家通常狹窄得嚇人又過度自信,比一般人更欠缺自省能力,在解決問題時,若想善用專家的專業素養,最好是「把他們的建議或預測,和其他人的混和在一起,因為群體愈大、意見多樣性愈高,判斷就愈可靠。」大衛.索羅維基(David Surowiecki)在《群眾的智慧》中說。

群體多樣性愈高,愈快解決問題

如果解決問題的知識、創意創新的點子,是散落在社會大眾的手裡,對企業來說,如何善用群眾的智慧,就變成重要的課題──畢竟公司規模再大,也無法(其實也不需)雇用整個社會的人才為其效力。願意打破企業邊界,學習如何向外汲取智慧和點子,表現就會勝過只靠內部資源和能力的公司。

P&G前執行長雷富禮(A.G. Lafley)致力於推動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他曾宣示:P&G的新產品與服務,要有50%的創意來自公司之外。 雷富禮曾遭遇一個難題:即使擁有9000名世界級研發人員,卻無法解決「在成千上萬片洋芋片上,印製清晰圖案」的困難。

於是P&G利用全球網路,對外開放問題,它們詳細列出問題規格和技術說明,最後卻在一家義大利波隆那的小麵包店找到解決方案──當地有位教授發明噴墨法,幫麵包店把圖案印在蛋糕餅乾上。P&G買下此技術後,一年內就推出印有動物圖案的品客洋芋片。

此後,P&G積極地與問題解決平台「意諾新」(Innocentive)合作,向外部的廣大世界找智慧。意諾新有來自150國的14萬名「問題解決者」,從高中物理老師、維修工人到大公司的研發人員都有,他們利用業餘時間上網,試著解決問題、贏得獎金。

意諾新科學長帕內塔(Jill Panetta)說:「貼到網站上的問題有30%被成功解決,比企業研發部門的解答率高出30%(研發部束手無策)。」更重要的發現是,其中75%的解答者「早就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解開」,面對頂尖科學家一籌莫展的問題,並不需要更突破、更高深的智慧,只需要交給足夠多樣性的人就行。這呼應了海耶克的主張:進步不是靠取得新知識,而是匯集和利用現有社會中的知識。

打破企業界線,向外找智慧

2006年,《Wired》雜誌編輯郝傑夫(Jeff Howe)提出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概念,意指企業把過去由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願的形式外包給群眾來執行。承接任務的志願者,通常是具有完成任務能力的業餘愛好者,願意利用空閒時間創造內容,以及解決問題。

除了P&G的案例,維基百科的成功,也相當程度印證了群眾外包的可能。維基百科只有5個全職員工,卻有成千上萬的志願者協助,從第一流的學者到毫無學術資歷的普通人,每個人擁有相同的編輯、改寫權利,卻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與信賴度完成工作。如今,維基百科的條目數已是《大英百科全書》的10倍以上;科學研究也指出,其正確性與大英百科不相上下。

網際網路的發展,讓現今社會出現大量使用者集體協作(mass collaboration)的可能,讓群眾得以共同發揮創意,解決問題。而創意創新與解決問題這兩種群眾最擅長的事,恰好是企業最棘手的麻煩。因此,如何與群眾建立靈活、信任的關係,向外汲取智慧,甚至將難題外包給群眾解決,值得所有經理人用心思考。

【完整內容請見《經理人月刊》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