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7

NASA終止太空梭計畫 數千專家丟飯碗

◆ NASA終止太空梭計畫 數千專家丟飯碗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227959.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2.07.16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終止30年的太空梭計畫一年後,如今甘迺迪太空中心的數千名工程師和員工中,部分人轉往南卡羅來納州的飛機製造業,部分人作為政府承包商去了阿富汗,部分人屈就低薪職位以圖留在當地,但更多人找工作仍然未果,為了省錢而被迫減少開車和日常支出。

62歲的懷特為太空梭計畫工作33年,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去年7月21日著陸後被裁,他悲觀地說:「沒人願意聘老頭,這一帶的工作又不多,薪資也低。」

懷特以前的收入年逾10萬美元,在佛羅里達州的太空海岸,找到這樣薪水的工作希望渺茫。懷特說:「我可幹時薪11美元的活,但在40哩以外,算上汽油費就不划算。」

太空梭計畫的結束導致7400多人沒了工作。甘迺迪中心目前有8500員工,為35年來最少,十年前的鼎盛時期約1萬5000人。

48歲的太空梭質檢員皮克說,他找了50個工作但都沒成功,後來到奧蘭多一家酒店當保安,因為沒有保險,今年5月住院三天欠下1萬3000美元醫療費。

太空梭計畫停擺後數月,佛州布羅瓦郡的失業率從2011年4月的10.6%升至8月的11.7%。許多人搬家和退休後,又降至9%。當地部分企業說,前太空中心員工的薪資要求有時太高。

許多人一輩子獻身太空事業,如今已五、六十歲,很難找到新工作。他們失業後參加了佛州布羅瓦郡的重新就業培訓計畫,在NASA能追蹤到的5700餘名前員工中,半數稍多找到了新職,但逾四分之一是在佛州以外,工作多為工程、機械和安全等類。

70多名前太空中心員工最近舉行餐會時,看到三名中國太空人剛剛返回地面,成為對美國太空探索領先地位的又一新挑戰。而美國目前已沒有把太空人送上天的運載工具,只能靠俄羅斯的太空船。

※ 相關報導:

IBM造新電腦 追溯宇宙起源
陸航太白皮書 繪5年遠景
NASA資助30項新太空計畫
美國天文學家開始尋找86顆行星上的外星生命
銀河觀光起飛太空港跑道竣工
三個問題:David Mindell 對歐巴馬NASA 提案的回應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科學新解:巨星撞地球 從此有了月亮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2.07.28

近年來,「月球如何形成」成為天文學家爭論的焦點。瑞士伯恩大學的科學家提出月球形成的新說法,認為是45億年前一個巨大星體高速撞擊地球後,地球的部分物質結合而成。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科技評論」雜誌報導,月球與地球內部成分相似,例如核心主要都由鐵構成。因此科學家一致同意,月球不是在別處形成後,才被地球重力吸引過來。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是一顆火星大小的星體慢速撞上地球,兩者溫度升高,都釋出大量的熔解物質,其中大部分冷卻下來,進入地球周邊軌道,並結合成月球。也就是說,月球是由此星體和地球(兩種不同的星體)二者的物質結合而成。

不過,科學家觀察地球和月球表面的「同位素組成」,發現兩者非常近似,可見兩者來源相同。

因此,伯恩大學研究團隊提出新的假說,認為外來星體比多數科學家認為的大,與地球相撞後,星體只遺落少數物質,大部分則繼續前行。衝擊後的碎片溫度比科學界普遍認為的還高,碎片落入軌道上,最終成為月球。研究成果將發表在美國天文學會專刊」網站。



◆ 水、能源與森林 展覽凝視地球之美

【台灣醒報╱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2012.07.28

由空中俯瞰,重新認識地球之美!奇美集團與法國在台協會合辦的「凝。視地球之美」環保系列活動,今天在信義誠品正式開展。本展邀集了國際攝影師亞祖.貝彤的攝影作品,引進了水、能源與森林3大主題,奇美博物館基金會董事長廖錦祥說,希望藉此活動讓全民能更加了解地球,思考地球媽媽的處境。

活動邀請了製作「從空中看地球」系列影片的國際攝影大師亞祖.貝彤,其參訪各國環境樣貌的攝影作品,本次展覽引進了3大主題,分別是水、能源與森林,盼藉由展覽讓觀眾能停下匆忙的腳步,觀看世界之美,傾聽地球的聲音。

法國在台協會副主任魏飛駿表示,亞祖.貝彤不僅是攝影家,他更是記者、環保人士,在一次搭乘直升機,飛往非洲的過程中,他藉由俯瞰的視角,看見非洲之美,也因此決定拍攝「從空中看地球」系列影片,至今全球已有超過1億5千萬人觀賞過此部影片,並被翻譯成40國語言。

知名廣播人謝哲青現場導覽時說,亞祖.貝彤慣於在同個地方,不同時間點拍攝,如此一來便會看到一個地貌的發展進程。他說,以「海地荒漠之景」為例, 2002年連3年的風災再加上地震,使得海地居民退回了17世紀的生活方式,因此當地居民依靠大量砍伐樹木維生,遭受砍伐的土地加上暴雨沖刷,導致現今的荒漠之景,由此可了解到濫墾濫伐的可怕。

此次活動,除了7月27日到8月5日的亞祖.貝彤海報展外,7月28日還有「奇美講堂:從空中看地球」講座,另外,為了鼓勵全民響應環保,還舉辦了「幫地球上頭條」,邀請全民一同當地球記者,揭開地球的真相,詳細資訊請上活動官網。

fsj 提到...

英仙座流星雨 12日晚上數量最多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2012.08.03

號稱年度三大流星群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十二日登場。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今年極大期預估發生在十二日晚上八點至十點卅分,每小時約有一百顆的大流星雨氣勢。民眾可從晚上十時一直觀察到隔日凌晨,天文迷可千萬別錯過。

天文館表示,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活躍日期為上月十七日至廿四日間,國際流星組織(IMO)預測今年數量最多時間為十二日晚上八點至十點卅分,此群流星速度中等(每秒五十九公里),亮度中等到偏亮(平均約二等),常帶有殘餘的尾跡。

每逢遇到流星雨,夜空中最大的「光害」就是月亮,天文館研究組長徐弘毅表示,當天月相為下弦過後,十二日晚上十時至隔天凌晨一時這段時間沒有月光影響,之後月亮升起,就會受到月光影響,可看見的流星數量減少。

徐弘毅表示,平均每分鐘仍有一至兩顆流星,晚上雲層一散就能看得清楚。

若想仔細欣賞,徐弘毅建議,挑選視野開闊的地方,像是沒有光害的山上或是海邊,欣賞流星雨不需要講究方向,也不需準備觀測器材,只要找個「舒服的地方或坐、或躺下來」。

英仙座流星群曾在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二年爆出四百顆以上的數量;一九九○年代末數量已降成一百左右。

母彗星109P/Swift- Tuttle(史威福-塔托彗星)繞日周期約為一百卅年,上次回歸是在一九九二年,是造成一九九○年代數量增多的主因。徐弘毅表示,目前彗星正遠離中,流星數量也有逐年降低的趨勢。

天文館表示,英仙座流星雨的活躍期,即日起到廿四日前,都可以觀賞到。詳情可以上天文館網站www.tam.gov.tw/MP_104051.html

fsj 提到...

美國探測車 將登陸火星

【聯合晚報╱美聯社加州3日電】2012.08.04

美國太空總署的「好奇號」(Curiosity)探測車,將在台灣時間後天(6日)13時許登陸火星。「好奇號」屆時將以時速1萬3200哩 (2萬1240公里,近音速17倍)進入火星大氣層,並展開急速煞車,在七分鐘內達到靜止狀態。

這段「恐怖七分鐘」聽起來就像好萊塢拍攝的驚悚片,卻是探測車按照複雜的操作程序登陸火星時,工作人員面對的緊張時刻。

華裔女生馬天琪命名的「好奇號」共耗資24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火星探測任務,去年11月26日出發,預計降落在火星赤道以南的蓋爾隕石坑 (Gale Crater)。由於「好奇號」重2000磅(900公斤),無法像以前的火星探測車一樣靠氣囊緩衝降落,太空總署試用新的方法,由「空中起重機」用繩子吊著緩緩放下去。

經過8個半月3億5200萬哩(5億6600萬公里)的旅程後,「好奇號」將遵照標準程序登陸火星(見右表)。

無線電訊從地球傳到火星需要14分鐘,因此「好奇號」必須根據工程師為其每一個動作預先輸入的50萬行電腦指令。如果順利,美太空總署可在台灣時間後天13時30分收到「好奇號」回報降落成功的訊息。

「好奇號」登陸火星程序

(1)進入火星大氣前10分鐘,「好奇號」與保護艙脫離。

(2)把防熱罩轉向前方,以時速2萬1240公里穿越火星大氣層,並以連串S形轉向減速。

(3)在以時速1440公里達到距地面11公里高處,放出巨大的降落傘。

(4)脫掉防熱罩,啟動雷達偵測著陸地點。以時速450公里接近八公里外的著陸點。「好奇號」的攝影機開始拍攝降落過程。

(5)在著陸點上方1.6公里時脫掉降落傘。

(6)著陸前12秒,飄浮在空中的火箭推進器放出尼龍繩,吊著「好奇號」緩緩接近地面。「好奇號」感應到六輪著地,立即切斷繩索。火箭推進器飛到一段距離外墜落。

※ 相關報導:

* 美登陸火星 8月6日天文館直播
http://udn.com/NEWS/LIFE/LIF1/7271638.shtml

本月六日美國火星科學實驗室好奇號將登上火星。北市立天文館表示,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火星登陸,當天中午將在宇宙劇場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連線直播實況。



◆ 波音接大單 研發新太空載具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2.08.04

美國太空總署宣布,將於未來21個月支付逾11億美元給三家公司,用於研發可運送太空人往返國際太空站的商業「太空巴士」。

波音公司將獲得4億6000萬美元,開發CST-100太空船;CST-100預定2016年試飛。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將獲得4億4000萬美元,研發載人版「飛龍」太空船;「飛龍」5月下旬曾載貨到國際太空站,成為有史以來首艘造訪太空站的商業太空船,載人版預定2015年試飛。另外,內華達山公司將獲得2億1250萬美元,用於開發「追夢人」太空船。

美國太空梭機隊去年退役後,要送太空人和補給品到國際太空站,都要靠俄羅斯太空船,每個太空人的「票價」高達6300萬美元。為改變這種狀況,美國太空總署鼓勵民間企業研發太空巴士。

波音、內華達山都未說明載送太空人的可能價碼,但說會比俄羅斯的收費低很多。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則說,每人將收2000萬美元。

fsj 提到...

火星車叫「好奇」 華裔女孩取的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2.08.05

美國太空總署(NASA)2009年在網路上舉辦火星探測車命名徵文比賽,由兒童命名。最後由堪薩斯州12歲華裔女孩馬天琪命名的「好奇」,從9000多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馬天琪2009年6月8日首次受邀到NASA位於加州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PL),在火星車上寫下「Curiosity」(好奇)並簽名「Clara Ma、馬天琪」,火星上也將因而首次出現中文姓名。

馬天琪在參賽短文中寫道,「好奇心如永不熄滅的火焰般炙熱,存在每個人的內心。它讓我每天起床,猜想今天會有什麼令我驚奇的事發生。」現年15歲的馬天琪與家人3日再度受邀前往JPL,觀看好奇號登陸火星,並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連線採訪。NPR主持人馬丁問馬天琪命名的靈感,她說:「我記不得3年前的事,只知道這是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字。」NASA總部火星探測項目負責人戴爾指出,許多參賽短文都很優秀,他們綜合短文內容、火星實驗室負責人的推薦和公眾投票三方面考量,最後選擇「好奇」,因為它反映了人類的一些基本共同特性和科學的本質。

馬天琪從雜誌上看到NASA的徵選廣告後,主動報名參加,雙親接到NASA通知後才知道女兒得獎。馬天琪的父母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自動化控制系,1990年代中期來到美國,在製造導航儀的Garmin公司任工程師。



◆ 美國「好奇號」 周一登陸火星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273277.shtml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2.08.05

美國太空總署的「好奇號」探測車,預定台灣時間6日下午1時31分左右登陸火星。最驚心動魄的時刻,將從「好奇號」以時速1萬3000哩(2萬1000公里,近音速17倍)速度進入火星大氣層的一刻開始。「好奇號」將藉由急速煞車於7分鐘內達到靜止狀態,最後軟著陸於火星表面。

由於過程艱鉅、複雜、變數多,太空總署的科學家以「恐怖7分鐘」形容這段將令他們坐立難安的歷程,稍有差錯,整趟任務便報銷。民間組織「火星學會」會長朱布林說:「太空總署這回真的是賭上了一切。從以往僅從事相對低價的火星任務,變成昂貴且強大的任務。」朱布林推估成功率是七成。

「好奇號」任務耗資25億美元,是歷來最貴的火星任務。「好奇號」約莫汽車大小,將降落火星赤道以南蓋爾隕石坑內一個山腳下的平地。「好奇號」計畫科學家,加州理工學院的葛羅辛格說:「降落區地底的物質看來是水的沉積物。」

「好奇號」長3公尺,重900公斤,無法和以前的火星探測車一樣包裹在氣囊內,以彈跳方式著地,太空總署將試用全新方法,由火箭推進的「空中吊車」以纜索吊著「好奇號」緩緩降下,類似重型直升機把重物繫於纜索終端降下,但過程複雜得多。

為減緩「好奇號」速度,工程師創造了一個歷來最大、最強的超音速緩降器。

在時速200哩(322公里)時,由火箭提供動力的煞車會啟動,接著空中吊車緩緩將「好奇號」精準地垂降在火星的隕石坑內。

工程師上傳50萬條電腦代碼,指揮「好奇號」後,因火星與地球有通訊的時間差,意謂「好奇號」將必須自己固定降落。

機器人實驗室「好奇號」去年11月26日由火箭搭載升空,降落後預計進行一個火星年(約687個地球日)的探測,了解火星是否有微生物生存所需的元素,有別於以往尋求了解火星水的歷史的任務。

新任務將使以往的努力得到肯定,並對未來的任務有所貢獻。「好奇號」上的10大尖端設備之一,「輻射強度評估裝置」在探測車升空時已啟動收集資訊。

朱布林說:「這次任務若成功,將是一趟了不起的任務,不難想像會有重大發現,激勵人類從事未來更多的火星任務。」



◆ 小行星以台灣文學家「鍾理和」命名 孫女大呼奇妙

「仰望星空 祖父正在注視我」

【洪榮志/台南報導】2012-08-05 中國時報

科學不忘人文!中央大學兩年多前發現一顆未被命名的小行星,決定獻給「台灣現代文學之父」鍾理和,經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申請最近通過命名,四日在台灣文學館舉行頒贈儀式;鍾理和孫女鍾怡彥說,「抬頭仰望星空,發現祖父正在注視我,這種感覺太奇妙了!」

中央大學天文所所長高仲明指出,小行星是目前唯一可以被發現單位命名的天體,以古代文學家李白、杜甫、蘇東坡命名的小行星都已經出爐,當代華人文學家金庸小行星也有了,全球第一顆以台灣文學家命名的小行星則是「鍾理和」。

鍾理和小行星於民國九十七年十月廿三日被中大天文所觀測員蕭翔耀先以鹿林天文台望遠鏡側錄,再由廣州中山大學葉泉志以電腦軟體初步證實是新發現的太陽系小行星,直徑約二千公尺,外型像一顆馬鈴薯,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編號二三七一八七,並命名為「鍾理和」。發現時,位於金牛座位置,現在則在寶瓶座。

高仲明說,小行星的命名及確認過程十分慎重,被觀測到的小行星,必須要在不同的夜晚也被觀察到,並報告國際小行星中心,經確認為新發現的小行星後,即可擁有一個國際統一格式的暫定編號;同時,還必須等到這顆小行星至少四次在回歸中心被被觀測到,並精確測定出其運行軌道參數後,才能得到國際小行星中心給予的永久編號。

中大代理校長李誠強調,這顆小行星以「鍾理和」命名,主要是因鍾理和當年懷抱理想,從台灣遠赴大陸,又再返回故鄉美濃,探尋人生價值、原鄉意義的過程,就像天文家致力追尋新的天文知識,探尋太陽系的起源一般。

另外,鍾理和的孫女鍾怡彥在中大攻讀中文研究所博士班,她的指導教授則是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諸多因緣促成中大以「鍾理和」命名小行星,因此於昨天鍾理和逝世五十二周年紀念日,移師台文館舉辦小行星命名通過慶祝儀式,並製作小行星銘板及模型分別頒贈給台文館及鍾理和文教基金會收藏,讓李瑞騰直呼「台文館賺到了!」

中大說,目前該校鹿林天文台發現的新小行星共有廿二顆,已公布命名的有十八顆。其中,有六顆是人名,依命名先後分別是:溫世仁、鄭崇華、沈君山、李國鼎、吳大猷及鍾理和。

fsj 提到...

天文驚喜 美發現超大星系團鳳凰

【Upaper╱中央社】2012.08.17

美國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發現巨大星系團,距地球約57億光年,打破許多重要宇宙紀錄,星系團是宇宙最大的結構體之一。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CfA)發布新聞稿表示,在觀察到的星系團中可見有星體以驚人速率形成,使科學家不得不重新思考,這些星體所在的龐大結構和星系,如何隨時間推移演進。

此星系團的字母和數字縮寫為SPT-CLJ2344-4243,小名「鳳凰」(Phoenix),取這種神話鳥類浴火重生之意。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員,也是鳳凰星系團研究主持人的麥唐納表示:「多數星系團的中心星系可能都已靜止了數十億年,但鳳凰的中心星系似乎已經重生,產生爆炸生成星體。」

這份報告明天將發表於科學雜誌「自然」(Nature)。

fsj 提到...

澳洲新理論 「大凍結」形成宇宙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2012.08.22

一般認為,宇宙在130多億年前的「大爆炸」(Big Bang)中誕生。一項最新研究結果挑戰這項理論,認為宇宙因為「大凍結」(Big Chill)而誕生。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表示,水結成冰是宇宙誕生的最貼切比喻。根據這項理論,3度空間與時間「凍結」形成宇宙,只要深入研究冰粒子自然形成的裂縫,即可探究「時間與空間的裂縫」。

科學家指出,如果深入研究冰結晶體常見的裂縫,可能完全推翻科學界對宇宙本質的理解。主持這項研究的奎奇表示,這項理論是人類理解宇宙起源與本質的最新探索結果。他說:「古代希臘的哲學家曾經思索物質的成分:它是以持續性的物質構成?或者以個別的原子構成?在強力顯微鏡的協助下,我們如今可以確定,物質以原子構成。」

奎奇指出:「數千年後,愛因斯坦認為,空間與時間具有持續性且平滑流動。然而我們認為,如以極小的尺度而言,他的理論可能無法成立。根據最新的量子引力圖論,空間可能以無法分割的基礎單位構成,例如微小的原子。」

他又說:「我們可以把這些基礎單位想像成構成螢幕影像的畫素。癥結是,空間的基礎單位小到無法直接觀察。」

奎奇及其研究夥伴認為,他們可能已經找到間接觀察的方法。他說:「試把早期的宇宙想像為有如液體。在冷卻的過程中,宇宙結晶成為我們今天所見的3度空間與時間。如果循此脈絡,裂縫應該在宇宙冷卻的過程中形成,原理類似如果水結成冰,就會形成裂縫。」

研究團隊成員、皇家墨爾本科技大學的葛林特瑞說,一些裂縫也許觀察得到。「光和其他粒子會從這些裂縫折射或反射,因此理論上我們應能觀察到這些裂縫。」

※ 相關報導:

* Big Bang theory challenged by big chill
http://phys.org/news/2012-08-big-theory-chill.html

"Think of the early universe as being like a liquid," he said. "Then as the universe cools, it 'crystallises' into the three spatial and one time dimension that we see today. Theorised this way, as the Universe cools, we would expect that cracks should form, similar to the way cracks are formed when water freezes into ice."



◆ 美2016年發射洞察號 探火星核心

自由 2012.08.22

〔編譯魏國金/綜合華盛頓20日外電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好奇號」探測車甫於10天前傳回其首張火星地景的彩色影像,該單位19日進一步宣布,將於2016年再送探測車「洞察號」(Insight)上火星,以探索火星核心與地球地核的差異。

NASA「探索計畫」主管強生指出,洞察號的任務是深度檢視火星的地質狀況,它將探索火星的「地核」大小、組成、溫度與擺動。

火星內部是一個謎,它沒有磁場。科學家不能確定火星的核心是固態或液態,以及它是否如同地球常有地震。

NASA科學計畫指揮中心副主管葛倫斯菲德則進一步說明,洞察號預定於2016年3月升空,它將配備法國太空研究中心研發的地質監測器,以及德國太空中心打造的熱流探測器,以測量火星的地質活動及其內部熱流。他說︰「地質學是我們學習了解地球內部的標準方法,而我們對火星沒有如此的知識。」

NASA行星部主管葛林說,洞察號預計耗費半年抵達火星,接著以一整個火星年,也就是680天地球日蒐集資料。

任務經費不超過4.25億美元

NASA「探索計畫」是從3個低價探索方案中選定洞察號任務,因而招致研究其他太陽系行星的科學家批評NASA過於聚焦火星。目前火星上已有4部美國探測車。葛倫斯菲德說,洞察號任務之所以雀屏中選,純粹是它在預算與預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的機會最大。該任務經費不超過4億2500萬美元。

fsj 提到...

阿姆斯壯走了/登月不居功 低調過一生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2.08.26

即使身為登月第一人,阿姆斯壯為人十分低調,每每自稱nerd,就是那種書呆子,但喜歡深思、走別人少走的路。他謙虛,避俗,更避鎂光燈。艾德林說,阿姆斯壯是他這輩子所知最安靜的人。

登月歸來,阿姆斯壯和艾德林到全球22個國家演說,之後,他榮歸故里,一個人口九千的小城擠進五萬人爭睹英雄。

他名滿天下,但從來不曾為此昏頭。他1971年從NASA告退,在大學講授太空工程將近十年,在幾家公司擔任董事,同時在自營農場養牛種玉米。他沒有閒著,但基本上靜度歲月,澹泊名利,極少公開露面,在他露面的少數場合,致詞也十分簡短,而且絕少提到月亮。

個性低調的阿姆斯壯不愛鎂光燈,有人曾問他對於自己的鞋印將永留月球有何感想,他說「有點希望未來有人上去把鞋印擦掉」。

因此,阿姆斯壯最出名的,除了是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就是他的謙虛。第一個環繞地球飛行的美國太空人葛林說,阿姆斯壯的謙虛自抑也是傳奇:「他從來不覺得他可以到處推銷自己。他是一個謙抑的人,登月之前如此,登月之後也如此。」

他的大學同事說,他「不接受訪談,他不是怪異,也不是不好說話,只是不喜歡當名流」。他得知他的簽名成為高價買賣的商品之後,從此不再為人簽名。

阿姆斯壯是阿波羅二號登月指揮官。那晚,他通知地面指揮中心:「休士頓。這裡一片寧靜。老鷹已著陸。」他率先從太空艙踏上月球,接著就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那句傳奇名言。

艾德林表示,他曾希望2019年和阿姆斯壯、科林斯聚首慶祝阿波羅二號登月50周年,「 很遺憾不能如願了」。

※ 相關報導:

* 登月第一人 阿姆斯壯去世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320650.shtml

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類阿姆斯壯25日去世,享壽82歲,死因是他本月稍早接受心血管繞道手術引起的併發症。

* 阿姆斯壯走了/登月名言 落了1字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320648.shtml

阿姆斯壯1969年7月20日踏上月球時,他說的第一句話傳遍整個地球,而人們聽到的是:「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這是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但是,阿姆斯壯後來宣稱引用失誤。他說,他實際上說的是「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是大家沒有聽清楚,漏掉了其中的「a」。

fsj 提到...

科學家發現 外星球有糖分子

中央社 2012.08.30

天文學家指出,他們已在包圍1枚新恆星四周的氣雲中,發現生命的要素糖份。

美聯社報導,歐洲和美國的1群天文學家說,他們在類似太陽的1枚1萬年歷史恆星附近,發現了1個簡單的糖分子,稱為單醣分子羥乙醛(glycolaldehyde)。

單醣分子羥乙醛是形成核糖核酸(RNA)所必須,而核糖核酸的功用與去氧核糖核酸(DNA)類似。

這枚恆星名為IRAS 16293─2422,距地球約400光年。

智利「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這項發現的詳細狀況,將刊登在「天文物理期刊通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fsj 提到...

最老銀河 找到了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2.09.20

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華裔天文學家鄭瑋領導的美歐團隊,利用美國太空總署部署在太空軌道的哈伯和史匹哲天文望遠鏡,發現距地球132億光年外前所未見的最古老銀河。

這個星團現在抵達地球的光線,是宇宙在大約137億年前的大爆炸中誕生4億9000萬年後所發出。研究團隊估計,這個銀河是在大爆炸之後不到2億年就形成,並根據其發展程度,估計質量約為太陽的1億5000萬倍。

鄭瑋在接受Space.com訪問時,難掩興奮地說,「這就像考古學家手握一塊原始人之前的化石一樣」。

在此之前,研究人員已發現100多個據信在宇宙誕生6億5000萬至8億5000萬年後形成的銀河,可是他們迄今只發現一個確信在宇宙誕生5億年後形成的銀河。發現最新的MACS 1149-JD銀河,是天文學一種新科技的突破,因為如此遙遠的銀河傳到地球的光線,比月球上的一支蠟燭還微弱。研究團隊利用已知質量最大的一批銀河群造成的重力透鏡效應,尋找藏在較後來才形成的銀河後面的遙遠而又古老銀河,因為那些較後期形成的銀河有擴大光線的作用,並藉此發現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銀河。



◆ 越設航太中心 日為大金主

中央社 2012.09.20

越南科技重點專案和樂高科技園區「越南航太中心」已正式動工,興建時間9年,計畫資金來自日本政府約6億美元的官方發展援助資金以及越南自籌約1億美元。

綜合越南媒體報導,完工後的越南航太中心,將成為越南航太技術研究與應用戰略中心。

位於越南首都河內和樂高科技園區的航太中心占地總面積9公頃,投資總額約7億美元,建設時間為2011年到2020年。

建設專案完工並投入運行後將為越南展開國家級航太科研、航太人力培訓、航太科技應用和航太國際合作等項目提供重要基礎。

越南航太中心將負責多項重要工作,例如自主研製、組裝、試驗小型衛星,並透過先進技術雷達觀測地球和越南領土。

另外,航太中心將接收並分析衛星傳回的資訊,推測越南的農業和水產產量;並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提出預防天然災害的有效措施。



◆ 迎太空梭 洛城砍400路樹

中央社 2012.09.20

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將被放置在洛杉磯展示,但是由於從機場到博物館的道路不夠寬,市府已同意將路旁的樹砍掉,方便奮進號的運送。

奮進號太空梭1992年開始第一次任務後,一共有25次飛行紀錄,總飛行距離逾1億哩,2011年奮進號執行最後一次任務後退役。

美國太空總署在奮進號退役後,決定將奮進號運往洛杉磯,永久展示。

為了迎接奮進號到來,洛杉磯的加州科學中心與洛杉磯LAX機場近來都在積極準備,原定20日飛抵洛杉磯機場的奮進號,因為暴風雨阻擾,延到21日中午抵達洛杉磯。

奮進號抵達洛杉磯後,將先停放在機場,10月中再從機場運送到市中心的博物館展示。

加州科學中心今天指出,奮進號目前停放在休士頓,預計明天下午會抵達愛德華空軍基地,21日中午抵達洛杉磯,不過行程也有可能會因為天候因素而改變。

由於奮進號機體過大,在從洛杉磯機場運送到展示地點約12哩的旅程中,部份道路寬度不夠,必須將路旁的樹砍掉。

經過協調後,洛杉磯市府同意加州科學中心砍掉約400棵路樹,不過市府已承諾,每砍1棵路樹,就會補種兩棵。

加州科學中心也公布運送奮進號太空梭的飛行路線,包括迪士尼樂園、蓋提中心、格里菲斯天文台等,都可以看到飛機運送奮進號的過程。

fsj 提到...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認可天文單位

法新社 – 2012年9月21日

(法新社巴黎21日電) 全球最高天文學機構已經認可「天文單位」(Astronomical Unit,AU)定義,一個天文單位相當於1億4959萬7870.7公里。天文單位是用來計算恆星與行星之間的距離。

根據地球與太陽平均距離計算出來的天文單位,長期獲得天文學家採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決定天文單位定義,只是移除3公尺的些微誤差。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表示:「直到現在,天文單位有多少公尺的數值,都是經由實驗判定而來,依據所使用的模型、觀測資料與參考系統而定。」

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所認可的定義,天文單位正好為1495億9787萬700公尺(1億4959萬7870.7公里或9295萬5807.273英里)。

巴黎天文台(Paris Observatory)今天在記者會上說,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8月20日到31日在北京舉行的大會通過這項決定。(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fsj 提到...

年底世界末日? 考古:馬雅曆法沒說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2.10.02

馬雅曆法並沒有預測世界末日!考古學家、人類學家上週五齊聚墨西哥,探討馬雅的「長紀曆」。專家表示,馬雅人大多是做如乾旱或疾病發生等較平常的預測。另外,「世界末日」是西方文化及基督教的說法之一,與馬雅文化毫無關係。

隨著12月21日的逐漸逼近,馬雅曆法專家正急著告知世人,馬雅人並沒有預測今年年底的災難。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及其它的專家上週五聚集在墨西哥的梅里達城,討論馬雅的曆法。專家指出,馬雅人確實有做預測,但是沒有預測世界末日。

專家指稱,馬雅的「長紀曆」以394年為一週期,自西元前3114年開始計算,到了12月21日,就會歷經13個週期,也就是5,125年。專家指出,13對馬雅人來說是一個別具意義的數字,而第13個週期的結束將會是一個里程碑,但並不代表末日。

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和歷史學協會的考古學家巴爾拉(Alfredo Barrera)在週五指出,馬雅人會做預測,但大多是預測較平常的災害,如乾旱或疾病的發生。他說:「馬雅人不會做與宿命相關的預測,而是依他們循環的歷史觀點,預測在未來會重覆發生的事件。」

專家表示,在馬雅眾多刻在石頭上的預測中,只有極少數提到2012年,而且也沒有提到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在過去超過1,000年當中,是基督教及西方文化裡常出現的說法,但並不是馬雅思想的一部份。墨西哥的人類學家佛斯(Alexander Voss)表示:「事實上,這種思維與馬雅文化毫無關係。」

※「人為的」末日就難說了,畢竟曆法不會預測環境污染與其它人禍。

fsj 提到...

天文迷預備!3場流星雨 畫滿10月夜空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2012.10.06

天文迷注意了!本月星空相當熱鬧,先有天龍座流星雨造訪,緊接著是獵戶座、金牛座流星雨。台北市立天文館預估,天龍座流星雨每小時最多可出現十幾顆流星,民眾不要錯過。

北市立天文館研究員張桂蘭表示,天龍座流星雨活躍期落在每年10月6日至10日之間,又稱為「國慶流星雨」。國際流星組織預測,今年極大期發生在8日晚上7點15分。

因天龍座流星雨活躍期適逢下弦月,沒有月光影響,觀測條件非常理想。張桂蘭表示,若天龍座的流星大爆發,就會出現火流星,非常適合觀測。

本月下旬另兩場流星盛會,就是獵戶座及金牛座流星群。獵戶座流星雨的極大值出現在10月21日,平均每小時20多顆。

張桂蘭表示,獵戶座流星雨與5月初的寶瓶座流星雨同樣源自哈雷彗星,獵戶座流星群的速度相當快,每秒約66公里,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流星,餘跡至少持續一秒以上。

金牛座流星雨的活耀期約在10月底到11月初,張桂蘭說,往年金牛座流星雨數量不多,有天文學家預測,今年適逢金牛座61年周期,可能會有流星雨大爆發,甚至出現火流星。

張桂蘭表示,流星雨是最容易觀賞的天文現象,民眾不須準備任何望遠鏡,只要到沒有光害、視野遼闊的地方就能觀測。但因大台北地區開發過度,大多不適宜觀測,除了到鄉下地區觀賞外,若以大台北地區為例,陽金公路、北宜公路的雲海國小都是不錯的觀星點。

若想拍下流星雨的美麗瞬間,張桂蘭建議,可利用三腳架固定相機或攝影機,對準天空、按下快門後長時間曝光, 即可拍攝。有關流星雨的更多圖文資料,可以上天文館網站查詢,網址:http://www.tam.gov.tw/MP_104051.html。



◆ 日太空史紀錄 國際太空站投放5枚10cm小衛星

自由 2012.10.06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四日深夜至五日凌晨,首次並成功地從國際太空站日本實驗艙「希望號」上,以機械臂投放五顆小衛星進入軌道。小衛星長度均為十公分,高度及寬度則由十到二十公分不等,重約一到二公斤,其中有三顆由日本的大學及企業開發製作,另兩顆則為美國製。其中最受矚目的是福岡工業大學開發的小衛星「FITSAT-1」,它是由兩名教授帶領毫無太空專業技術的「素人(外行人)團隊」花了一年時間製作,除了進行地球影像拍攝及高速傳輸的實驗之外,小衛星還裝置有LED燈,未來三個月將透過地面的操控,從太空中以LED燈打出摩斯密碼向地球各地的夜空傳遞訊息。這五顆小衛星將在一百天後墜入大氣層焚毀。(文:編譯林翠儀)



◆ 機器人與法蘭克 演出把妹劇情

中央社 2012-10-06

機器人照顧現代人所有生活大小瑣事已不夠看,電影「機器人與法蘭克」中最新機器人不只能打掃、下廚,還能幫獨居老人把妹。

「機器人與法蘭克」描述退休獨居的法蘭克面臨腦退化危機,但兩個孩子卻只專注於事業,希望將他送到安養院,當兒子知道法蘭克不願意在養老院度過餘生,於是買一個機器人,設定好健康生活程式,就像是法蘭克的居家看護。

面對冷冰冰的機器人,法蘭克一開始相當排斥,但機器人最大優點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坦率的性格逐漸拉近彼此距離,慢慢發展出不平凡的友誼。

而片中的機器人不只能打掃、下廚,甚至還能幫人把妹,還向法蘭克學習開鎖偷竊技巧,一下就上手,跟著主人翁為愛上演驚天奇案,偷書、偷珠寶只為讓心儀女友開心。

「機器人與法蘭克」是導演傑克席瑞爾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深刻動人而驚奇的劇本,立刻打動好萊塢一線演員法蘭克藍吉拉、蘇珊莎蘭登、麗芙泰勒、詹姆士瑪斯登等演出,10月12日全台上映。

fsj 提到...

美國民間太空船升空前往國際太空站 首次執行補給任務

【中廣新聞/夏明珠】2012-10-08

美國民間太空船第一次執行太空補給任務,民營的美國(民間太空探險科技公司SpaceX)的太空船,台北時間今天早上八點35分,攜帶四百多公斤的補給物資,從卡納維爾角升空,前往國際太空站。

美國太空總署與SpaceX公司簽訂一紙價值16億美元的合同,將委託SpaceX執行12趟補給任務,第一趟任務今天上路,無人的飛龍太空船攜帶食物、實驗器材以及零件等物資,由獵鷹火箭,攜帶升空。

其實,它在今年五月,就已經去過國際太空站,不過那趟是試飛,沒有載貨。

飛龍太空船將在美東時間星期三抵達國際太空站,預計停留將近三個禮拜,本月底攜帶一批比去程更重的物資返航。

過去負責運送物資以及人員進行太空往返任務的太空梭,已經全部退役,太空任務轉包給民間業者,已經規畫相當長一段時間,不過,民間科技發展趕不上變化,在銜接中斷期間,美國太空任務往返,必須付錢委託俄羅斯太空船,現在,物資的部分可以收回來自己做,等到民間技術更成熟之後,美國太空人往返也不必再委託俄羅斯,可以給自己人賺。

除了SpaceX之外,美國太空總署還找了第二家合作對象,軌道科學公司將在近期內進行火箭試射,如果成功,出任務應該也指日可待。

fsj 提到...

太空邊緣 狂人挑戰超音速跳傘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419214.shtml

中央社 2012.10.09

奧地利極限運動家鮑加納(Felix Baumgartner)將於明天挑戰從太空邊緣、離地表約3萬7000公尺的平流層躍下,打破跳傘的最高高度紀錄,落下速度預料能突破音速。

43歲的鮑加納是直升機和熱氣球駕駛員,也是職業跳傘家,他完成許多著名景觀的定點跳躍,如里約的基督像,也曾經到台灣挑戰過101大樓跳傘。如今他將挑戰成為第一位從平流層自由落下的人。平流層的環境類似真空的外太空。

天候將是成功關鍵,鮑加納的團隊決定等待冷鋒今天通過預定跳傘區,才讓巨大但脆弱的氦氣球升空,帶著他到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Roswell)上空12萬英尺(3萬6576公尺)處進行挑戰。

如果天候良好,熱氣球預計在當地時間明天上午7時升空,預計花2個半小時至3小時到達預定高度。

熱氣球將搭載特製「太空艙」,讓鮑加納待在裡頭,直到抵達平流層。

鮑加納希望能打破美國空軍上校季丁格(JoeKittinger)1960年創下的10萬2800英尺(3萬1333公尺)最高高度自由落下世界紀錄。

鮑加納從12萬英尺高空落下的速度,也將打破音速。由於下墜時沒有空氣緩衝,預料他在落下約35秒後,下墜速度能達到這個高度的聲音傳播速度,也就是時速約1110公里。

他將以超音速下墜將近1分鐘,整體自由落下時間5分35秒。

鮑加納從太空艙跳傘時的姿勢相當關鍵,由於周遭沒有空氣,他無法控制身體旋轉的方式,若是他在落下時快速旋轉,可能陷入昏迷,有眼部、腦部和心血管系統損傷風險。

他的安全裝備包括特製太空衣,能讓他抵禦低壓和酷寒。他跳傘高度預計氣溫低達攝氏負57度。

鮑加納的跳傘挑戰由紅牛(Red Bull)贊助,將透過redbullstratos.com實況轉播。



◆ 冰箱裝滿冰淇淋…美民營太空艙 飛龍首航成功

自由 2012.10.09

〔編譯張沛元、魏國金/綜合報導〕美國民間企業「太空探勘科技公司」(SpaceX)的「飛龍」(Dragon)太空艙,台灣時間八日上午順利升空,並進入地球軌道,展開前往國際太空站的貨運首航任務。SpaceX和美國航太總署(NASA)已簽訂鉅額合約,首航成功將使美國重拾這條因太空梭全面退役而一度中斷的太空補給線。

銜接太空站補給任務

搭載飛龍載貨太空艙的SpaceX「獵鷹九號」(Falcon9)火箭,在美東時間七日晚間八時三十五分(台灣時間八日上午八時三十五分),於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升空,將所裝載的四百五十四公斤科學實驗儀器及食物、飲水與補給品,送至距離地球四百公里的國際太空站(ISS),預定停留兩週。

這趟任務也有貼心的規劃︰一台冰箱內塞滿巧克力香草冰淇淋,以慰勞太空站裡的太空人。飛龍太空艙預定十日抵達太空站。

SpaceX創辦人兼執行長、網路大亨穆斯克宣佈,這是成功的升空,獵鷹九號讓飛龍進入預定軌道。SpaceX總裁夏特威爾強調︰「它正駛往太空站,真是令人驚嘆!」

NASA與SpaceX簽十六億美元、十二趟運補任務的合約。NASA表示,飛龍號將裝載兩倍於升空時所載物品返航,包括太空站內六名太空人的血液、尿液等近五百個採樣,自NASA的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去年七月完成最後一趟任務後,這些樣本已塞滿數個冷藏庫。飛龍號預定本月底返航,降落於太平洋。

SpaceX今年五月曾進行獵鷹九號搭載飛龍前往國際太空站的試驗性任務,當時獵鷹火箭完美飛行,飛龍也進入繞地軌道,成為第一艘造訪國際太空站的太空船,可靠性獲NASA認可,並決定與SpaceX簽訂運補合約。

自美國太空梭載人與載貨計畫去年底全面走入歷史後,國際太空站的運補工作只得仰賴俄羅斯、日本與歐洲的太空機構,因此NASA鼓勵民營企業開發往返太空站和地面的「太空巴士」。SpaceX是唯二受僱於NASA從事太空站貨運任務的民營企業之一,另一家承包商則是美國的「軌道科學公司」(OSC)。

fsj 提到...

嫦娥三號將奔月 確定虹灣著陸

中央社 2012-10-11

中國大陸月球探測器「嫦娥三號」將於明年下半年擇機發射,它的任務不再是繞著月球轉,而是要落在月球上並在月球表面巡視。

綜合聯合早報、新華網報導,能否成功落在月球表面,落月地點的選擇至關重要。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昨天在世界空間週科普報告會上指出,嫦娥三號落月點已確定為虹灣地區。

歐陽自遠說,虹灣地區的選擇是經過多次論證的。起先挑選了包括月球南極、虹灣在內等6、7個地區作為候選;月球南極地區雖具有溫度等優勢,但地勢險峻,對月球車巡視勘查等不利。

他介紹,嫦娥三號主要技術目標包括:掌握地月轉移軌道發射技術、突破月球軟著陸技術、突破月面巡視技術、掌握探測器間相互通訊技術、試驗月夜「生存」技術。

嫦娥三號科學目標則在於:月面地形地貌探測、月壤的綜合探測、月球動力學、空間天氣探測與研究。

報導稱,大陸探月工程完成一期「繞」月,二期「登」月任務後,第三期月球探測工程目標是掌握月球探測器自動取樣並返回技術,這一任務將由嫦娥五號完成。

fsj 提到...

發現新星球 滿滿是「鑽石」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2.10.12

美國與法國天文學家團隊在距地球大約40光年(約368兆公里)外的巨蟹座,發現了一顆「鑽石」星球。這顆行星的半徑是地球兩倍,質量約三分之一是鑽石,公轉速度比地球快很多,它的一年相當於地球的18個小時。

「太空」網站報導說,這顆行星環繞類似太陽的55 Cancri恆星運行,這顆恆星與地球的距離近得在夜空肉眼可見。

鑽石行星是在這顆恆星四周發現的第五個行星,因此定名為55 Cancri e。科學家估計其質量和直徑,並研究其恆星的組成後,斷定這顆石質行星主要由已形成鑽石和石墨的碳組成,另外還有鐵、碳化矽,可能還有矽酸鹽。

這顆行星的質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可能是純粹的鑽石,由於密度是地球八倍,意味它的鑽石將近地球質量的三倍。耶魯大學研究員馬德胡蘇漢說:「這是我們首次得窺與地球的化學成分根本不同的石質世界。這顆行星表面可能覆蓋著石墨和鑽石,而不是水和岩石。」

55 Cancri e屬於所謂的「超級地球」,它的運轉速度很快,18小時即環繞其恆星一圈,而地球365天才環繞太陽一圈。它非常接近其恆星,因此表面溫度高達攝氏2148度,可能熱得生命無法存在。

這顆行星的鑽石本質意味其熱力演進和地殼板塊演變過程與地球非常不同,並可能形成怪異的火山作用、地震活動和山峰。專家認為,這顆炙熱行星表面主要是石墨,底下是很厚的鑽石層,再下面是一層主要由矽形成的礦物質,中間則是熔鐵形成的核心。

研究人員希望繼續觀測這個星系,以進一步確定其組成,並分析55 Cancri e的大氣。這些資料可能更加證實這顆行星的確是個鑽石世界。



◆ 首次出任務 「天龍號」抵太空站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10日電】2012.10.12

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簽訂16億元合同,為太空站運送12次補給的SpaceX公司「天龍號」太空船,10日清晨成功完成首次任務,抵達國際太空站運交半噸補給。

「天龍號」緩緩接近太空站,太空站上的太空人伸出機械臂把它抓住。太空站指揮官威廉斯(Sunita Williams)說:「我們似乎制伏了天龍號。我們很高興它靠站了。」

她感謝SpaceX公司和NASA送來這批物資,尤其是用冰箱運來巧克力香草冰淇淋。

「天龍號」從卡納維爾角發射兩天半後,在下加利福尼亞以西的太平洋上空250哩處,與太空站銜接。

「天龍號」為太空站送來1000磅物資,包括雜貨、衣物、科學實驗裝備和其他裝置。它預定在太空站停留將近三個星期,在本月底載著將近2000磅貨品返航。

「天龍號」是目前唯一能夠把研究用品和其他東西運回地球的太空貨船,這也是「天龍號」今年5月進行試航後,第二次造訪太空站。

由於太空梭機隊退休,NASA把為太空站運補的工作包給幾家美國公司。

在天龍號完成歷史性任務的同一天,演出過「歌劇魅影」等多部百老匯劇的英國女高音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也宣布,將以太空觀光客的身分搭乘火箭,直奔國際太空站。她說,可能在太空唱首歌。

52歲的布萊曼以在倫敦西區演出「歌劇魅影」等多部音樂劇聞名全球,她將成為俄羅斯聯合號火箭2009年停止搭載太空觀光客後,第一位太空觀光客。

布萊曼說,她已經通過健康檢查,明年將在俄羅斯接受六個月訓練。

太空觀光客往返地球與ISS的旅程是由美國征服太空之旅公司(Space Adventures)主辦。



◆ 歌手莎拉布萊曼 預定三年後上太空

【潘勛/綜合報導】2012-10-12 中國時報

英國著名跨界女歌手莎拉布萊曼十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表示,她已預定好「機位」,準備搭乘俄製「聯合號」太空船前往位在地球軌道的國際太空站;一旦成行,莎拉布萊曼將成為第一位上太空的專業歌唱家,她還可能在太空站上引吭高歌。

莎拉布萊曼表示,二○一三年將先巡迴全球,為新專輯《追夢人》(Dreamchaser,暫譯)促銷,接下來將前往俄國「星城」太空人訓練中心,接受六個月特訓。她表示,自己不僅敢作夢,還踏實築夢。

現年五十二歲的莎拉布萊曼表示,自己八歲時由電視轉播看到人類登上月球,便懷揣遨遊太空的夢想。這位美聲天后兼名伶係與「太空探險之旅」公司簽約,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安德森不願透露莎拉布萊曼花多少錢上太空。

俄羅斯聯邦航太總署載人飛行處長克拉斯諾夫指出,莎拉可望在二○一五年秋天成行。身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的莎拉布萊曼指出,自己的太空行也將傳達教科文組織的訊息,鼓勵女性攻讀科學及環保意識等領域。

莎拉布萊曼將成為第八位自費前往國際太空站的旅客;幾位自掏腰包上太空的旅客,付費都超過二千萬美元(逾台幣五億八千萬元),旅費對莎拉布萊曼而言不成問題。

fsj 提到...

發現PH1行星 有4個太陽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2.10.16

美國兩名業餘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行星在擁有四顆恆星 (亦即有四個太陽)的系統中運轉,此發現已獲天文台證實。這顆星球半徑約為地球的六點二倍,距離地球五千光年。有兩個太陽的行星並不少見,但這是天文學家首次發現有行星會被四個太陽照到。

舊金山的江傑 (譯音)和亞利桑那州棉木市的蓋里亞諾發現這顆獨特的行星,另兩名天文同好協助觀測。此行星取名為PH1,因為他們是靠「行星獵人」網站(Planethunters.org)發現的。

「行星獵人」是耶魯大學、牛津大學的天文學家,和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館合作推出的計畫,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這個網站分析美國航太總署 (NASA)2009年3月發射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傳回的資訊。2010年12月以來,已有17萬餘天文愛好者利用此網站進行研究。

PH1繞著一對主恆星運轉,周期137天,它距離另一對恆星一千天文單位(AU,地球和太陽的距離)。

天文學家認為,PH1是顆略大於海王星的氣體巨行星 (gas giant)。牛津大學的林托博士表示,四顆太陽同時施加引力,PH1卻仍能保持穩定軌道,看似難以理解,但這正是天文發現的樂趣之一,而且超乎想像。

林托認為,可能是因為PH1附近另有六顆行星,形成獨特環境。

「行星獵人」開始前有人質疑,天文望遠鏡的資料有電腦分析,業餘者的參與是否有幫助。事實證明,人腦並不輸電腦,而且業餘者有時也有大貢獻。

※ 相關報導:

* Amateur planet hunters find a world with a four star rating
http://blogs.discovermagazine.com/badastronomy/2012/10/15/amateur-planet-hunters-find-a-world-with-a-four-star-rating/



◆ 太空跳傘…39公里高躍下 下降超音速
http://udn.com/NEWS/WORLD/WOR1/7432666.shtml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2.10.16

奧地利跳傘好手鮑加納(Felix Baumgartner)十四日從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離地三萬九千公尺處一躍而下,自由落體曾達時速一千三百四十二公里,等於音速的一點二四倍,不僅成為史上第一位超越音速的跳傘者,也創下載人氣球飛行高度、跳傘高度兩項紀錄。

不過鮑加納自由落體只花了四分廿秒,未能打破一九六○年美國空軍軍官季丁格跳傘時締造的自由落下時間最長紀錄(五分卅五秒)。季丁格是鮑加納這次跳傘的指揮人員之一。

四十三歲的鮑加納在新墨西哥州東部沙漠,身穿能抵禦低壓與酷寒的壓力裝,搭著氦氣球吊掛的壓力艙升空,艙內裝置卅架攝影機,實況轉播這場從太空邊緣挑戰人類極限的行動。為防萬一,轉播有廿秒的延遲,一旦發生悲劇可即時停止播送。

到達目標高度後,鮑加納向地球上的工作人員與觀眾豎起大拇指,然後從艙門一躍而下,九分鐘後成功降落地面。他舉起雙臂慶祝凱旋歸來,在羅斯威爾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與觀眾也爆出歡呼。

這次跳傘差點喊停,因鮑加納在升空途中檢查艙內設備時,發現面罩加熱器故障,這意味著他呼出的水氣將讓面罩蒙上一層霧,他將完全看不見。指揮中心人員評估後,決定活動繼續進行。

鮑加納跳出艙門後,原應盡快採取頭下腳上的姿勢,但攝影畫面顯示他不停旋轉,似乎失控。幸好他運用兩千五百多次的職業跳傘經驗,調回正確姿勢。

鮑加納打破了一九六○年季丁格的三萬一千公尺跳傘高度紀錄,及一九六一年美國人普瑞特與羅斯的三萬五千公尺載人氣球飛行高度紀錄。

鮑加納創下的紀錄必須經過「國際航空聯盟」認證,才算獲得正式認可。不過航空聯盟規定,駕駛氣球者必須把氣球帶回地面才算數,因此鮑加納這次的成就將不列入正式紀錄。



◆ 跳傘過程一度失控 靠經驗喬回正確姿勢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美聯社十五日電】2012.10.16

鮑加納獨自站在離地三十九公里的艙門口,心想跳下去後,不知道還能不能活著。地面上有數百萬人透過網路直播屏息以待。一秒後,他跨出艙門一躍而下,成為黑色蒼穹中一個小白點,不到十分鐘後安全降落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沙漠,成為史上第一位自由落體速度超越音速的跳傘者。

事後鮑加納說:「站在世界頂端,你會變得非常謙卑,你根本不會想到要打破世界紀錄,也不會想到要蒐集科學數據,你滿腦子只想活著回去。有時候我們得去到那麼高的地方,才會知道自己多渺小。」

這場跳傘活動結合尖端科技與極限運動實境秀,全球五十國的四十多家電視台直播。此外,YouTube的網路直播最高紀錄是同時有八百多萬網友觀賞。全球有超過一百卅個網站直播。

初步資料顯示,鮑加納自由落體的速度最高曾達時速一千三百四十二公里,是首位沒搭噴射機或太空船而達超過音速的人。

鮑加納落地後,向親朋好友與指揮中心人員高舉雙臂,慶祝任務成功,在場守候的母親激動得哭了。

跳傘過程中,約有四分半鐘、三十六公里是降落傘未打開的狀態。原應盡快採取頭下腳上的姿勢,但攝影畫面顯示他不停旋轉,似乎失控。地面指揮人員焦急萬分,幸好鮑加納運用兩千五百多次的職業跳傘經驗,調回正確姿勢。

鮑加納說:「我旋轉了十到廿秒,當時我沒想到這樣下去會死,只是很失望,因為我可能沒法破紀錄了,我可是花了七年準備呀。」後來他「用盡一切方法」,終於調回正確姿勢,控制這「可怕」的情況。

鮑加納說,比音速還快的感覺「很難形容,因為你根本感覺不到。你也感覺不出自己到底有多快」。壓力裝讓他感覺不到急速穿過的空氣,甚至聽不到自己超音速時產生的巨大聲響。

接下來,鮑加納打算與女友安頓下來,在美國及奧地利當直升機飛行員,執行山區救難與救火任務。

fsj 提到...

PH1行星 有4個太陽、2次日落

【聯合報╱編譯范振光、任中原/報導】2012.10.17

「兩個太陽不稀奇,四個太陽才刺激」。美國兩名業餘天文愛好者發現「一行星、四恆星(亦即四個太陽)」的獨特星系,是天文學中首見,並獲得天文學界的證實。這顆星球的半徑約為地球的六點二倍,距離地球五千光年。

這個獨特的星系,由美國舊金山的江傑 (譯音)與亞利桑納州棉木市的蓋里亞諾所發現,另有兩名天文家協助觀測。

這顆行星取名為PH1,是因為他們參與了耶魯與牛津大學共同創設的「獵星」計畫(Planethunters),利用該網站提供的資料,締造此一重大發現。

天文學家認為,PH1是一顆比海王星略大的「氣體巨行星(gas giant)」。估計PH1的溫度最低為攝氏二百五十一度,最高達三百四十度,不易有生物存活。

這個「一行星、四恆星」的星系,距離地球約三千二百光年,已被命名為KIC4862625。

星系的運作方式是:PH1行星圍繞一對主恆星運行,周期一百卅八天,並形成一個「核心」;而兩顆恆星也彼此互繞,繞行一周約廿天;其中一顆約是太陽的一點五倍大,另一顆是太陽的○點四一倍。另外又有兩顆恆星圍繞「核心」內的兩顆恆星運轉,其間的距離為一千天文單位( AU,即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這表示如果有人能夠站上PH1,一天內會看到兩次日落;而且到了「夜晚」,還有兩個極為明亮的星星高掛在遙遠的天際。

與這項發現關係密切的「獵星」計畫,是由美國耶魯大學及英國牛津大學的天文學家,與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館合作進行的計畫。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這個網站,來分析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二○○九年三月發射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所傳回的資訊,包括超過十五萬顆星的亮度。

「獵星」計畫創辦人之一耶魯大學教授費雪表示,「要不是靠大家的銳利眼光,這個獨特的星系可能完全被遺漏掉。」

PH1被比作電影星際大戰裡,有兩顆太陽的星球塔圖因, 它是天行者路克度過童年的家鄉。



◆ PH1解密/兩兩互繞 「四恆星系統」銀河罕見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2012.10.17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台大物理系教授孫維新表示,宇宙中至少有一半的恆星系統是「多恆星」,其中雙恆星、三恆星系統都很常見,但「四恆星系統」在天文史上幾乎未有記載,是相當有趣的天文發現。

他指出,九十八年克卜勒望遠鏡發射至外太空後,科學家找到更多多恆星系統。其中有二顆恆星互繞,第三顆恆星以互繞雙星為核心環繞的;但沒看過這次業餘天文愛好者發現兩顆恆星彼此互繞,兩組恆星又互相環繞的「四恆星系統」。

更難得的是,這個「四恆星系統」附近有穩定的行星存在。孫維新表示,很少有穩定的行星可以圍繞多星系統運轉,因為行星受到恆星重力吸引而繞著恆星公轉,如同地球繞太陽轉一般;一旦吸引行星的恆星不只一顆,多恆星還互相繞行運動,行星與恆星的作用力很難達到穩定平衡。

他舉例,就像行星繞到十二點鐘方向時受拉力強、三點鐘方向又變弱、六點鐘方向再變強,吸引力不穩定,很容易被「甩出去」。他指出,這次找到繞著四顆恆星轉的行星,軌道可能只是暫時穩定,幾千、幾萬年後就會被甩出四恆星系統。另一個可能是,行星離其中一對恆星較遠,受到影響極小。

孫維新說,此項發現是用克卜勒望遠鏡,以星星的亮度變化來分析,也就是所謂「掩星法」。當行星通過恆星前時,我們觀測到恆星的亮度會暗一些,若從中找到規律,就可以證實行星繞著一顆或多顆恆星轉。

fsj 提到...

在太陽系邊緣 發現類地球行星

中央社 – 2012年10月17日

(中央社巴黎17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天文學家說,就在我們太陽系外面,有顆行星。它不但是最靠近地球的系外行星,在大小上也很類似地球。

瑞士日內瓦天文台(Geneva Observatory)的烏德力(Stephane Udry)與杜穆斯克(Xavier Dumusque)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研究成果說,這顆地球大小的行星繞行半人馬座α星B。這顆恆星距離我們約25兆英里遠。

以宇宙的標準來看,半人馬座α星B等於是我們的隔壁鄰居。

這項觀察在尋找太陽系外行星上獲得新突破,然而這顆行星不是「另一顆地球」,因為它所在的位置在灼熱的高溫地帶。系外行星是存在其他太陽系的世界。

研究人員說,這顆行星太靠近它的太陽,地表溫度估計是攝氏1200度,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但之前多項研究顯示,如果有顆行星繞行恆星,通常這個星系還有其他行星。

這顆行星的軌道接近恆星半人馬座α星B(AlphaCentauri B),是半人馬座α恆星系統其中一顆恆星,距離我們4.3光年。

這項發現要歸功於半人馬座α星B運行時搖晃而洩了底。因為有顆行星經過,重力牽引而使得半人馬座α星B出現搖晃現象。

瑞士日內瓦天文台的杜穆斯克說:這個訊號「微小但確實。這項驚人發現,將我們的技術推向極限」。

這顆路過的行星使得半人馬座α星B前前後後的移動,時速不到2公里,約當嬰兒爬行的速度。

科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高精確度攝譜儀(spectrograph)「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發現這個小小的運行。ESO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深處的拉希拉(La Silla)。

這篇研究顯示,科學家1995年發現第一顆系外行星以來,在這方面的搜尋技術已經有了進步。

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天文學家勞夫林(Greg Laughlin)評論這項發現時說:「這顆行星所在位置等於在我們太陽系的後院,因此在那裏找到一顆行星真的很驚人。」



◆ 神秘巨響撼花蓮 查無爆點 民眾驚魂

軍警指無意外或演習 氣象站也未偵測到異常紀錄

轟然一聲 四鄉鎮市都聽得到

自由 2012.10.18

〔記者林欣漢/花蓮報導〕花蓮市昨天上午突然傳出一聲轟然巨響,不僅鄰近的吉安鄉、壽豐鄉民眾有耳聞,連住在鳳林的居民也上網詢問:「發生什麼事?」花蓮縣消防局表示,事發時有接獲民眾報案,指聲響從美崙地區傳出,但詢問當地軍方、警方均無意外及演習,花蓮氣象站也未探測到任何紀錄,這起神秘聲響已引起民眾議論紛紛。

昨天上午近八時,花蓮市突然傳出「碰」的巨大聲響,由於正逢上班尖峰時段,讓許多民眾都飽受驚嚇,引起議論,有民眾說,發生前曾聽到很像地震前的共鳴,感受到玻璃在震動,以為是附近發生瓦斯氣爆,也有人認為是戰機演習引發音爆,還有人開玩笑說:「是外星人降落地球了!」

民眾報案 指聲音從美崙傳出

花蓮縣消防局表示,事發後有接獲二名民眾報案,指巨響從美崙地區傳出,但未接獲任何瓦斯氣爆或火警等意外。住在美崙的許姓民眾說,當時他在家,有感覺到房間門震了一下,然後就聽到疑似氣爆巨響,「差點沒被嚇死」!

空軍四○一聯隊表示,昨天上午並無戰機進行戰備飛行,且戰機升空時為避免噪音擾民,不會啟動後燃器,一般來說不會有音爆發生。花東防衛指揮部也指一切如常,並未發生任何異狀。

嘉義縣布袋鎮今年八月,也曾憑空發生巨大聲響,但未接獲任何意外通報的謎團。

警消研判 可能是放煙火導致

花蓮氣象站表示,昨天上午天候狀況穩定,沒有打雷,氣象站也無偵測到任何異常紀錄。警消初步研判,可能是有人在空曠的南北濱公園燃放煙火,因地處空曠爆炸聲響可以傳很遠,才會引起討論。

fsj 提到...

太空飛機 紐約到東京90分鐘

中央社 2012.10.24

美國私人企業XCOR航太公司公布超音速飛機「山貓號」(Lynx)圖片,再度炒熱私人太空旅行。山貓號最快將於2014年搭載百萬富翁往返太空,45分鐘來回,每張票大約9萬5000美元。

XCOR發言人康鵬(Bryan Campen)在「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訪問時表示,以山貓號為原型發展出來的超音速客機只需90分鐘就能將旅客從紐約載到東京。

這種超音速飛機會在一般飛機的跑道上起降,但航程中將飛出大氣層,高度在地表上空62英里。

XCOR營運長納爾遜(Andrew Nelson)告訴哈芬登郵報,紐約和東京間需時90分鐘的商用客機,首批將於20年內進入市場。

價值1000萬美元的山貓號計畫是XCOR於2008年宣布開發的,當時維京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的布朗森(Richard Branson)和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馬斯克(Elon Musk)等太空企業家都在製造類似的火箭飛機。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5月首度完成飛往國際太空站的私人任務。

布朗森7月說,維京銀河公司的太空飛機將於2013年年底推出私人太空旅行行程。據報已有約529人報名這項兩小時、花費20萬美元的太空旅行。

XCOR總裁葛瑞森(Jeff Greason)8月告訴「大眾機械雜誌」(Popular Mechanics),山貓號最快將於2013年初開始試飛。

fsj 提到...

你沒看過的銀河! 智利天文台公布90億像素天文照
http://www.nownews.com/2012/10/27/91-2867132.htm

NOWnews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2年10月27日

住在充滿光害的大城市,無法看到滿天星斗嗎?智利的帕拉那爾天文台拍攝全新的銀河照片,像素高達90億,可洗成最大9公尺長,7公尺寬的巨幅照片。經計算,這張照片拍到了8400萬顆星星。

這張照片被視為天文研究的重要資料,預計可用來研究我們居住的銀河系中各星體的年齡。不過,這張照片只佔整個天空的1%。銀河系(Milky Way)的名字為Via Lactea(拉丁文)。

這些年來,天文學家觀察到上億的星體,包含8400萬顆已被命名的星星。天文學家希望,這項劃時代的作品能夠幫助全球的學者更了解天文。

天文學家Roberto Saito表示,藉由觀察銀河,我們可以了解我們存在的星系的演進史,以及所有的螺旋星系。

大多數的螺旋星系,包含我們存在的銀河系,被滿滿的古老星星圍繞,因此中央會凸起,有如荷包蛋,天文學家稱為bulge。為了統整幾萬顆恆星的亮度,天文學家將繪製詳細的星等圖,紀錄所有恆星的顏色,這是天文學家作過最詳盡的星等圖。有了這張圖,將可清楚看出這些恆星的年齡,對天文研究貢獻卓著。

研究人員Dante Minniti 表示,每顆行星的顏色代表它現在的溫度,也透露其年齡。它什麼時候會消失,取決於它現在多熱。這張星等圖如成功畫出,將可一窺銀河系更多奧秘。

智利的帕拉那爾天文台(Paranal Observatory)引進可見光與紅外線天文攝影望遠鏡(Visible an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 for Astronomy,VISTA),這一組4.1公尺的天文望遠鏡,拍攝南半球的天空並捕捉紅外線。

這項研究發表於《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