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2

三年後…台灣嬰兒潮退休

◆ 三年後…台灣嬰兒潮退休 青壯更累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442410.shtml

【聯合報╱記者姜兆宇/台北報導】2012.10.20

根據經建會最新人口推計,台灣戰後嬰兒潮世代將在二○一六年形成「退休潮」,隨著嬰兒潮世代邁入六十五歲,老年人口快速攀升,屆時將突破三百萬人大關,勢必加重社會養老負擔。

經建會說,當嬰兒潮開始退休,加速台灣人口老化,加上生育率下降,青壯年的壓力愈來愈重;經建會評估,二○二七年時,台灣將結束「人口紅利」時期,每兩個青壯年就要撫養一個老人或小孩。

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說,一九六○到一九九○年是台灣經濟成長的黃金期,嬰兒潮世代只要努力就有報酬,「白手會起家,黑手會當頭家」。但現在年輕人踏入社會,卻面臨產業結構調整、能源枯竭、物價膨脹,繳交的年金立刻付給退休世代,種種的不確定性,形成「焦慮一代」。

當嬰兒潮世代與年輕世代的衝突逐漸「檯面化」,林萬億以最近的「勞保基金破產」風暴舉例說,政府讓衝突瞬間升高、引爆壓力鍋,是最差勁的治理。

他建議,政府應設法用時間,分階段化解世代衝突,並強化親情與倫理教育,維持年輕人與嬰兒潮世代的「代間互惠」。

經建會表示,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正「超歐趕美」,二○二五年之前,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率就會超越美、英等國。估計二○一六年,老年人口將近三百一十二萬人,占總人口百分之十三點三。

同樣在二○一六年,台灣的老化指數將飆破百分之一百,老年人口開始比幼年人口還要多。

※ 相關報導:

* 百歲以上人瑞成長數創新高 比去年多387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443451.shtml

下周二就是重陽節,內政部統計,百歲以上人瑞共有1876人,比去年增加387人,成長幅度近26%,創下10年來新高。



◆ 最後的路自己選 楊玉欣推「病人自主權法」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442898.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2012.10.20

罕病經驗變成立法動力,楊玉欣:人活得好,不僅是活著,更重要的是生命品質…

國民黨立委楊玉欣被政壇稱為罕病天使,患病以後對自己邁向人生的終點方式,她說,距離天堂的最近、最後一哩路,當然可以自己選。楊玉欣把身為罕病病患的生活經驗,轉化為推動立法的動力,決心推「病人自主權法」。

楊玉欣19歲罹患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後,反覆練習、思考死亡,既然無法避免,為何病人不能自主?

楊玉欣說,人活得好,不僅是活著,更重要的是生命品質。她因為肌肉無力,需要有人幫助她從床上起身、換衣,出門上班,下班回家,也要有人協助她下車、用餐、洗澡,直到躺上床,更不用說夜半翻身。

上周末她獨自在家,一天只上了三次洗手間,為避免麻煩,她盡量不吃不喝,藉讀書轉移注意力。患病至今,她愈感到病人自主權的重要。

楊玉欣提出數據指出,近十年全台灣有4000多名植物人,這些人雖帶著隨時會清醒過來的希望光芒,更多時候僅是維持活著的表徵。根據統計,植物人要躺上七年才會迎接死亡,這其中的醫療資源和家屬付出,都是不可計數。

提倡醫療代理人 免除病人苦

楊玉欣表示,在家人或專業醫師的醫囑下同意拔管,其實是放手,對病人來說是解脫。她希望在病人自主權法中,導入「醫療代理人」的概念,除了配偶、子女、父母優先順位外,有個能了解自己對醫療態度的人,在關鍵時刻,替病患下決定,免除痛苦。

楊玉欣表示,她已經簽下安寧緩和同意書,也同意不要在緊急時刻,進行心肺復甦或是維生醫療,在特定時刻,她把「積極安樂死」做為考量選項 ,但國內安樂死仍屬於非法。

安寧醫療 不等於放棄急救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去年一月施行,國民黨立委楊玉欣認為,現行條文同時包含「安寧醫療」和「心肺復甦」,容易發生混淆,她已提案修法,主張將維生醫療放進法條當,要讓靠著各種醫療設備才能活著的人,有選擇的機會,只要配偶、子女、父母、或三等親,其中一人出具同意書,在醫師確診下就可以拔管,若無最近親屬者,由主治醫師依末期病人的最大權益,出具醫囑代替病患決定。

楊玉欣指出,目前有33萬人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安寧緩和醫療是針對兩位專科醫師以上確診斷為「末期」的病人,全民可先選擇簽署意願書,也可以另外同意放棄施行心肺復甦,這兩者在實務上是兩種意願書,但在條文中兩者都有,讓外界以為同意安寧醫療等於放棄急救。台灣目前因為法令嚴苛,加上醫療糾紛頻傳,醫師沒得選擇,就是用盡全力維持你的生命跡象。

※ 相關報導:

* 精障族群上街 期盼社會重視
http://www.udn.com/2012/10/20/NEWS/NATIONAL/NAT5/7442907.shtml

國內持有精神疾病重大傷病卡者,約有20多萬人,但卻是沉默的一群,今天有約300名家屬、病友遊行,這也是精神障礙族群第一次「拋頭露面」上街,希望外界重視精障者長期性的照護資源。

* 罕病穎之 「開路先鋒 打完美好戰役」
http://www.udn.com/2012/10/20/NEWS/HEALTH/HEA1/7442896.shtml

罹患尼曼匹克症的黃穎之,日前往生,僅有16年的短暫生命,卻因多年前爭取新藥健保給付,嘉惠其他病童。多個罕病兒家庭今天為黃穎之舉辦告別式,感謝他生前的努力,祝福他在另一個世界快樂健康。



◆ 陸大學生性開放 人工流產主力軍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7444637.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庭瑤/即時報導】2012.10.21

20多年前,象牙塔裡的中國大陸大學生們「談性色變」,戀愛要悄悄地談,同居更如同洪水猛獸;如今,性成了大學生間公開的話題,不少學校設有保險套自動售賣機,甚至學校周邊的「日租房」、「鐘點房」應運而生。

更有調查顯示,近半大學生贊成婚前性行為。前不久,國家人口計生委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1,300 萬人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歲以下女性占一半以上,大學生成為人工流產「主力軍」。

生命時報報導,大學生性觀念越來越開放,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性觀念變化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令人擔憂,值得社會廣泛關注與思考。

當代大學生越來越開放,這成了當下社會的「共識」。近日,廣東省的一項調查顯示,48%的大學生贊成「戀人間發生婚前性行為」。華南地區幾所大學進行的一項大學生性觀念抽樣調查顯示,近40%的大學生不介意自己的伴侶是否是處女或處男。

※ 相關報導:

莫讓人生成為慢性自殺
不運動…健康年齡往上飆

王文華:失業與創業
政府別坐視階級問題惡化
全球經濟下個危機 世代傾軋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職場專家:千萬別教女兒…溫文儒雅

【經濟日報╱編譯 賴美君】2012.10.22

父母當然希望女兒將來可以進入男女同工同酬的職場環境,不因為性別而自我設限,基於父母言行對小孩影響深遠,美國REALgirl工作坊創辦人暨教育家柏格(Anea Bogue)提醒父母避免7種教養方式,以免誤了女兒前途。

1.教她溫文儒雅

循規蹈矩與逆來順受界線相當模糊,女孩往往淪為後者,社會對女孩溫柔甜美的期望讓她們被教成「取悅者」:避免衝突,息事寧人,勿挑戰現狀才討人喜歡,導致職場女性不敢要求調薪,怕觸怒老闆,在課堂或會議發言也心生膽怯。父母想教出好孩子的同時,要鼓勵她們勇於發言、提出不同看法,準備好為自己辯護。

2.只買具女性特質的玩具

只買粉紅色玩具給女兒,可能強化性別刻板印象。研究發現,給女生的玩具有31%強調外表與妝扮,給男生的玩具卻鼓勵創新、探索、競爭、行動與解決問題--後者是優秀員工與領導人的特質。

3.告訴她外表勝於一切

沒錯,女兒妝扮起來的確可愛,但她同時能寫一手好詩,是建造枕頭城堡高手,也喜歡唱披頭四歌與玩吉他。雖然我們活在重視外表的社會,但應真心讚美她的非外表成就,才不會給她自我價值全取決於外表的觀念。

4.灌輸公主夢

現實生活的公主通常成就非凡,能說多國語言、深諳外交手腕,且有名校學歷,但小女孩往往以為公主幸福快樂的關鍵是歌唱得好,能吸引白馬王子替她解決問題。父母應鼓勵女孩具備「戰士公主」的思維與行為,擺脫自我價值只取決於男人的想法。

5.由家中男主人包辦苦差事

叫男人開罐頭或換燈泡易如反掌,但其實女生也能做,父母應該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勿以性別來分擔家務類別,不妨讓女兒除草和倒垃圾,叫兒子洗碗和吸地,才不會傳遞女人比男人軟弱的訊息。

6.只交同性朋友

研究顯示,學齡前孩童只交同性朋友將導致特定的社交技巧、方式、期望與喜好,無助於女兒未來擠進董事會。不妨鼓勵女兒跟男生當朋友,多跟鄰居或是朋友小孩來往。

7.批評女性身材

健康飲食固然重要,但不該逾越尺度開始批判身材,在女兒面前討論減肥或批評其他女性的衣著品味,將灌輸她受歡迎女性或成功者就該具備哪種外型的概念。(綜合外電)



◆ 文化差異停看聽 其實你懂她的心

自由 2012.10.22

〔記者洪美秀/竹市報導〕你了解新住民文化嗎﹖泰國人最忌諱摸頭;越南人雙手交叉胸前常被誤認擺高姿態;馬來西亞人指路用大姆指;越南人將吃過的飯菜給家人吃卻被誤會把吃剩的端出...台灣社會透過與新住民的融合與交流,文化表現更多元。

根據移民署資料,台灣已有四十六萬個新住民家庭,絕多數是來自東南亞越南、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的新住民,十幾年來的通婚,東南亞新住民文化逐漸融入台灣社會,像越南河粉、泰式椒麻雞、印尼咖啡等,台灣社會在食衣住行上呈現多元文化融合的景象,不過有些文化差異,若沒有溝通或交流,就會產生誤會。

像越南、泰國人習慣一盤菜自己先吃過後再端出來請人,代表自己敢吃、沒問題的菜才請人,卻常被家人誤會是把吃剩的飯菜端出來,不僅造成婆媳緊張,又因語言不通,常惹出誤會。

泰國人最忌諱碰頭,如果摸頭有不敬及詛咒之意,但台灣人認為摸頭是關心、愛護。而越南人雙手交叉在胸前表示專心聆聽,卻常被台灣家人認為擺高姿態,差點遭來拳打腳踢。

新竹市婦女社區大學主任蘇秋桂表示,社大開辦新住民融合課程,除教中文習字,也教文化適應,上述的文化差異,透過課程的交流,才化解不少誤會,鼓勵新住民來參與課程,希望透過交流,讓台灣社會更多元。



◆ 台灣老人 僅3.9%獲照護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2.10.22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羅東聖母醫院今天共同舉行記者會表示,台灣老人在過去13年間增加3倍,但全台需照護老人只有3.9%能獲得妥善照護,預估到2025年將有超過60萬的老人缺乏良好醫護環境。另外,醫療環境不夠友善,許多老人就醫、看藥袋、分藥吃藥都有問題,呼籲政府重視老人醫護問題,讓「老有所醫、老有所護、老有所養」。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主任李惠美表示,由於醫療照護人力嚴重不足,目前全台至少有三萬人找不到看護,醫院志工需求也短缺。許多動線複雜的醫院環境,讓耳不聰目不明的老人,若沒有志工協助根本就像進了迷宮。另外,長照機構近六成不合格,通過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只有5%。

羅東聖母醫院陳永興慨嘆,他行醫多年經常看到醫院像迷宮、每個科別分散在不同地方,患有多重疾病的老人為了看病,在醫院裡東轉西轉,轉到頭昏,還有許多醫院無障礙設施不足,讓坐輪椅的老病患吃足苦頭。

另外,醫院藥袋設計更是五花八門,常讓老人拿了藥卻傻傻分不清楚那些藥該飯前吃,哪些該飯後或睡前吃,或是 一天該吃幾次藥、 一次吃幾顆。

根據經建會2012年人口推計,台灣2025年65歲以上老人占全人口2成,已大幅超過高齡化社會的7%,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且台灣老年人口提升至20%僅需22年,已超越日本的24年,人口老化速度成為世界之最。

陳永興表示,台灣現在就面臨老年人口成長的速度,與專業醫護環境發展速度不成正比的問題。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需長期照護的老年人口1995年共10萬3680人,到2008年已有40萬3200人,近13年間增加3倍,凸顯老人專業醫護環境的大量需求。但放眼瑞典、德國、英國等先進國家的醫護系統,台灣須照護老人中僅3.9%獲得機構照護,預估到2025年更將有超過60萬的老人,無法獲得妥善醫護,政府需及早因應。



◆ 性愛成癮 可正式列精神疾病

中央社 2012.10.23

性愛成癮是一種精神疾病,能摧毀個人事業、人際關係和引發健康毛病,但精神病學家一直不願視它為真正毛病,如今美國研究團隊列出界定「性慾異常亢進」的基準,視它為新的心理疾病。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究團隊列出一系列界定「性慾異常亢進」的基準,視它為新的心理疾病。

報導指出,症狀包括反覆出現性幻想、性衝動和性行為,時間長達6個月或更久,而起因不是出於濫用藥物或其他醫療情況。

且可能被診斷為罹患此疾者,必須顯示性活動是在回應不愉快心理狀態的模式、例如沮喪等,或反覆利用性愛作為紓壓的方式。

研究結果刊登在「性醫學期刊」(Journal ofSexual Medicine),將會影響是否把性慾異常亢進問題納入未來的修訂版本「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Disorders),此手冊被精神病學界視為聖經。

報導指出,帶領研究團隊的教授瑞德(Rory Reid)說:「性慾異常亢進的基準已提出,且進行測試過,將供研究人員和臨床人員進行研究、治療和發展預防策略,協助可能罹患性慾異常亢進行為的個人。」

瑞德領導的團隊,成員包括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工作人員、婚姻和家庭治療師。

他們在全美針對207名病患進行測驗和訪談。病患因無法控制的性行為、濫用藥物、或其他如沮喪或焦慮等精神情況而尋求協助。

在207名研究對象當中,17%至少丟過一次工作,39%結束一段關係,28%感染性病,78%有健康性愛的障礙。

瑞德說:「因而符合性慾異常亢進基準的個人,可能經歷人生重大挑戰和後果。」

他說,性慾異常亢進病人會過度手淫、使用色情媒介、網路性愛、召妓或與多名不認識的人發生性關係。

他們在過去一年平均擁有15名性伴侶。

※ 相關報導:

* 男性保健-核桃幫助小弟弟 蟲蟲活力旺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2102200055.html

這項發表於《生殖生物學》(Biology of Reproduction)期刊的研究,將117名年齡介於21至35歲的年輕男子分成兩組,都同樣攝取西式飲食,一組每天添加75公克去殼核桃,另一組則不吃堅果類。經過12周後,每天吃核桃的實驗組,其精蟲品質明顯改善,沒吃核桃的對照組則未有任何變化。

* 女性保健-花青素保護小妹妹預防陰道炎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2102200056,00.html

國外研究發現,洛神花萼萃取物含有的多酚、前花青素、高量植物有機酸等,具減少細菌附著於泌尿道內襯細胞的特性,能對抗白色念珠菌及大腸桿菌,減少病菌附著、抑制菌群生長,可改善陰道異味與尿道感染。法國美容學院曾對一年內至少有8次泌尿道不適或感染的60至90位女性進行測試,六個月後,改善程度達77%,可見洛神花的抗菌能力。

蔓越莓中的花青素、前花青素與類黃酮等,也是幫助泌尿道保健的成分。臨床發現,這些維生素可抑制大腸桿菌黏附於泌尿道,預防感染,每日適量攝取,相較沒有攝取的人,抵抗感染的能力高出兩倍。

fsj 提到...

女人完美一天 盼戀愛106分鐘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2.10.23

工作壓力沉重、孩子煩人、家事做不完嗎?妳可能會想,要是能整天泡SPA,應該就是完美的一天吧!不過根據最新研究,在女人心目中,每天最重要的事是來點浪漫約會--精確的說,是每天約會106分鐘。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德國不來梅大學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訪談900名女性,平均年齡38歲,訪問她們每天做些什麼活動、感覺如何。

結果,「安穩睡上8小時」排名第一,「與伴侶親密相處」(106分鐘)居次,接著是玩電腦和上網(98分鐘)、跟朋友聊天(82分鐘)、放鬆(78分鐘)、享受食物(75分鐘)、講電話(57分鐘)與購物(56分鐘)等。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分清單包含女人認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研究人員說:「即使是有趣的活動,做太久也會變得沒趣,而且有些活動就是因為很少去做才好玩。所以,『很少去做』可說是我們這麼享受親密關係的原因。」



◆ 孕期大啖洋芋片 不利寶寶健康

中央社 2012-10-23

研究人員表示,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大啖洋芋片,可能導致新生兒出現重大健康問題。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發現,在懷孕過程中大量攝取洋芋片、炸薯片和餅乾等,可能會讓寶寶出生體重較平均為輕。

大量攝取丙烯醯胺(Acrylamide)的準媽媽,也可能會讓寶寶的頭圍較小。丙烯醯胺普遍存在食物和咖啡中。

寶寶的頭圍大小和神經發展遲緩有關;而出生體重較輕則對早期以及成長中的健康情況產生不利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比起少量攝取丙烯醯胺的孕婦,大量攝取的準媽媽生下的寶寶,體重少了132公克之多。

研究人員說,丙烯醯胺造成的影響,可比得上母親在孕期抽菸,造成寶寶出生體重較輕。他們發現,寶寶頭圍也少了0.33公分。

以烘烤、油炸等高溫方式烹調高澱粉類食物時,會在食物中自然產生丙烯醯胺這種化學物質,而這可在洋芋片、炸薯片、麵包和咖啡等食物中發現。



◆ 研究:餵食母乳 可降乳癌風險

台灣醒報/莊瑞萌 2012-10-23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分析超過四千名北美與澳洲的母親後發現,沒有餵食母乳習慣的女性,罹患乳癌風險較有餵食母乳的女性來得高。

根據該大學研究者歐克分析女性生育孩子數量、餵食母乳與否、服用口服避孕藥等生育風險因素,和出現乳癌兩者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沒有餵食母乳的女性罹患雌激素接受體(estrogen receptor)及黃體素接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陰性乳癌的機率會增加,生育小孩且餵食母乳的女性風險卻沒有增加。

歐克在這次研究共觀察四千多名來自美國、澳洲與加拿大的女性,發現育有三名子女以上的女性,且沒有餵食母乳習慣者罹患乳癌風險較高。歐克表示,「生育完但沒有餵食母乳,罹患癌症風險相較其他控制組增加1.5倍,但是如果有餵食母乳,罹患乳癌風險並不會增加。」

研究者也指出,雌激素接受體及黃體素接受體陰性乳癌通常影響較年輕女性,而且早期不易發現。另外,服用口服避孕藥並不會增加乳癌風險,不過,在1975年之前製成的避孕藥則例外,歐克表示,「早期的口服避孕藥成分中,含有較高劑量的雌激素與黃體激素。」

美國疾管局指出,2008年,美國有超過21萬女性被診斷出乳癌,根據梅約診所醫院( Mayo Clinic)表示,乳癌症狀包括乳頭出現血狀分泌物,乳房大小明顯有差別,胸部較紅以及胸部皮膚易脫落等現象。

稍早的研究也指出,餵食母乳會降低罹患三陰性型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風險。

本次研究結果已發表於今年「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在加州舉行的國際會議上。



◆ 北市新移民看過來 一網站解決煩惱

【聯合報╱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2012.10.23

台北市政府「台北市新移民專區網站」,除有9國語言,加上兒童及PDA版,共11個介面版本,提供學歷認證、法令解說及市府新移民活動等資訊,可藉由單一網站解決生活煩惱。

網站已成立多個主題專區,包括生活、社會福利、工作、衛生保健、學習、戶政法令及身分、國籍、休閒、停留居留及定居、多元文化篇等各項服務。

即日起至11月30日,只要上「台北市新移民專區」網站訂閱新移民電子報,訂閱成功者即可參加「訂e報送好禮」抽獎活動,北市府民政局將抽出10名幸運訂閱者給予500元禮券。

「台北市新移民專區網站」包括中、日、英、菲律賓、泰、越、印尼、緬甸及柬埔寨文,只要點選網站上方的小國旗,即可更換語言。

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說,新移民初到台灣,對社會福利及輔導資源有高需求,透過該平台,可讓新移民對市府各局處資源有更加了解。網站除提升新移民適應力,也加強新移民家庭對母國文化認識。

fsj 提到...

積極追夢,不當宅老

【伊佳奇】2012-10-23 中國時報

慶祝一年一度的敬老重陽節之際,我們想到了《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這部紀錄片的精神。歐美先進國家在二、三十年前,走向高齡化社會,理念上選擇「Adding Life to Years(老驥伏櫪)」,避免「Adding Years to Life(馬齒徒增)」。我國也已經邁入高齡化,老人衛生福利政策應進行檢討與重新定位,因為社會將出現有更多的「新新不老族」。

《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於本月中旬在韓國釜山影展獲獎,這紀錄片是以十七位平均八十一歲的老人為主角,描述他們以十三天完成一一七八公里的機車環台旅行。這群不老騎士籍貫、背景各不同,從警察、軍人、理髮師等行業退休,甚至有二位曾罹患癌症、四位戴助聽器、五位有高血壓,但人老心不老,同樣因夢想不老結伴同行,即使過程中狀況不斷,仍堅持到底。

《不老騎士》有著相當經典的對白:老騎士對年輕騎士說:「你現在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我卻是『只要我可以,沒什麼不喜歡』!」雖然目前上映的時候,已經有三位「不老騎士」離開人世,但他們都已完成自己的夢想。

所以,老不是人生的終點,老人也能有夢,更可去努力實踐自己的夢。這就是「老驥伏櫪」的精神,也是西方國家老人福利政策的重要理念。

世界衛生組織及許多國家都認為,人口老齡化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在預期壽命和老年人口將呈現穩定的增長,慢性病造成的醫療支出也將持續增加,長期照護的需求隨之提高。所以要關心的不僅是為了能多活幾年的生活,但更重要的是老人是否確保能活的充實,豐富及具有意義的生活。

人口老化是世界許多國家先後都面對的問題,我國內政部統計指出,一○一年一月底,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數為二百五十三萬三千多人,占一○.九一%。經建會最新推估,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正「超歐趕美」,若與國際相比,台灣在二○二○年之前,老年人口比率在主要國家中相對較低,二○二○年時達一六.一%,與美國相當;二○二五年之後,台灣老年人口比將超過美國、英國、挪威。

在歐美高齡社會的國家則以政策引導與鼓勵老人成為活躍的老人(Active Aging),走出家門,進入社會,參與各項活動,不做「宅老」。有了健康的老人,社會自然降低照護與醫療支出。兩年前開始,戰後嬰兒潮邁入老人的階段,這群老人的教育程度與經濟條件較以往老人為高,懂得追求自我,更是政府推動活躍老人的最佳目標群體。

老化是人類不可避免的發展,雖然這是一個複雜且多面向的過程,但我們還是可將這分成三部分來思考:實際年齡、生理年齡及行為年齡。我們從出生後就無從改變的的僅是實際年齡,但老化的過程對每一個人均不同,對個人每一個器官的老化程度也不同,所以生理及行為年齡也就不同。

行為年齡則是指思想與行為老化的程度,也就是實際年齡老,但生理年齡及行為年齡還是可維持壯年、中壯年或中年的程度,即使實際年齡老的時候,透過生理年齡及行為年齡仍可維持功能的存留與生活品質。這就是能做到「成功老化」,是各國對人口高齡化,都先後提出的重要觀念,讓老人能持續與積極活躍的參與社會,也是「活躍老化」。

在重陽節的時刻,政府除應加速完成長期照顧服務法等相關立法工作、積極改善老人醫療環境。更進一步要如何提供關懷、支持與鼓勵的老人政策,讓老人能持續參與社會,擁有健康的身心,維持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以更健康的態度,在這高齡社會中,有著身心健康的老年人生,而不再是社會的負擔。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失智症家屬)



◆ 逾60萬須長照老人 得不到妥善醫護

自由 2012.10.23

〔記者謝文華、陳慧萍/台北報導〕內政部統計,台灣需長期照護的老年人口,近十三年已激增三倍,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昨指出,放眼瑞典、德國、英國醫護系統,老人獲機構式照護與社區式照護為三十%比七十%的黃金比例,台灣須照護老人中卻僅三.九%獲得機構照護,逾六十萬無法自理生活的老人,並未獲得妥善醫護!

陳永興說,未來超高齡社會來臨,台灣該如何消化更大量的老人醫護需求?目前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佔十一%,已用掉健保支出約二十五%,估計再二十二年,老年人口升至二十%,屆時健保支出可能五十%都用在老年人,就醫一半為老人,如何提升醫療品質?

陳永興另指,在未有健保前,平均一人一年看病七次,如今有了健保,平均一人一年看病十五次,未來實施長照保險,看病次數勢必再增,二十年後,一位四十歲的青壯年,可能須照顧父母、祖父母等四名長輩。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主任李惠美說,全台有三萬名長輩找不到看護,醫院志工需求短缺。在動線複雜的醫院環境,老人若沒志工引導就像進了迷宮,許多老人因此不敢去醫院,只肯到診所、藥房拿藥止痛。她還說,長照機構近六成不合格、通過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僅五%。

羅東聖母醫院、弘道基金會提出「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護」三大訴求,呼籲政府制訂長遠老人醫療保健策略及目標,發展老人醫療專科服務,健全長照政策、法規及機構體系;提供社區支援服務,加強基層保健服務。

內政部:努力改善資源分配不均問題

內政部社會司長簡慧娟表示,台灣老齡人口約二百五十六萬人,以十二.七%失能率推估,約有三十二萬五千多人需要長期照顧,有人選擇請外勞照護,有人選擇居家照護,選擇醫療機構者約佔二成,也就是六萬五千床左右,而目前國內各醫護機構約有九萬多床,使用率未達上限;以機構床數來看並沒有不足,但確實存在資源分配不均問題,未來應努力改善。

※ 相關報導:

* 醫院像迷宮 苦了銀髮族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447241.shtml

國內的親老設施不足,尤其是醫院,弘道老人基金會主任李惠美表示,許多老人覺得醫院像迷宮,做檢驗、檢查分散於不同處,藥袋字體也太小,成為就醫障礙。



◆ 北市最長壽之都 老人服務夠了嗎

【聯合報╱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2012.10.23

今天是重陽節,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統計,今年北市99歲以上長者近千人,百歲以上人瑞445人,較去年增加168人,成長幅度為歷年之最,人瑞人數居全國之冠。

此外,北市也是「最長壽城市」。內政部100年最新統計,北市65歲以上長輩平均壽命為82.7歲,排名全國第一,其次為新北市80.46歲、新竹市80.45歲。

社會局分析,北市以核心家庭為主,長輩多和子女同住,心理健康程度較高,加上大眾交通運輸便利,降低意外事故機率;社區參與度高,能延緩老化,都是長壽優勢。

不過,北市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總人口266萬中,老年人口占12.95%。社會局估計,依現在老年人口成長速度,最快2020年,北市將成超高齡社會。

社會局形容「屆時舉目所見,大概都是老人」,老人服務業將形成產業規模。若出生人口再未提升,青壯年將承擔愈來愈重的壓力。

針對老人家失能、失智問題,目前市府喊出「一區一老人日照中心」,但放眼望去12行政區,大安、中正和北投區都還沒設立。

社會局表示,大安、中正區老人日照中心已在興建,預計2年內完工。北投區則已購地,最快3年後才會蓋好,這段期間將委託民間機構提供服務。

社會局說,很多長輩不需進安養機構,但白天子女不在家,需要人照顧,協助看醫生、復健等。為減輕青壯年照顧負擔,明年將增加居家服務員供給量。

目前居家服務員約有557人,委託9間民間單位招募訓練。明年將擴大至15家訓練機構,盼能增加100位居服員。



◆ 高市到宅沐浴車 服務失能老人

【張啟芳/高雄報導】2012-10-23 中國時報

高雄市有四七八四名失能長者長期臥床,需沐浴服務,高市府與扶輪社合作推出首輛「失能老人到宅沐浴服務車」,即日起接受六十五歲長者申請,低收入戶免費,中低收入戶每次二百元,一般戶每次四百元。

高市府用公益彩券回饋金一百多萬元,加上國際扶輪3510地區鳳山西區、鳳山南區、屏東東區扶輪社、高雄木棉社及知己咖啡社等團體捐贈一五○萬元,共同打造「失能老人到宅沐浴服務車」。

陳菊表示,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照顧長輩最困難地方就是沐浴,高市居家照顧服務項目將新增「到宅沐浴服務」,提供長者貼心、尊嚴的專業沐浴服務,長者雖長期臥床行動不便,但並沒有被這個社會遺棄。

她說,提供長者貼心照顧與服務可視為城市進步指標,市府有責任照顧長者,現在對長者態度就是晚輩以後對你的模樣,她樂見善心團體發揮愛心,也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號召更多民間力量一起為社會盡一份心意。將視辦理成效再決定是否再增購到宅沐浴服務車。

現場由專業護理人員示範為老人沐浴的流程,社會局人員表示,到宅沐浴車的水溫由專人控管,車內另有加溫設備,洗澡水會不斷循環換新。

fsj 提到...

研究:人類長壽 祖母功勞大

中央社 2012.10.24

新研究顯示,人類得以長壽都要感謝祖母悉心照料家庭。

倫敦「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科學家表示,人類演化出比猿類更長的成年壽命,是因為祖母幫忙餵養孫子,電腦模擬驗證了這項理論。

在這之前,人類學家對人類長壽的「祖母假設」看法不一。

根據祖母假設,祖母在孫子斷奶後協助餵養,孩子的母親可以在更短的間隔生育出更多小孩。

因為生育更多後代,一些較長壽婦女當上了祖母,又將長壽基因傳給更多後代,結果就是人類的成年壽命變得更長。

祖母假設源自於對80年代坦尚尼亞過著打獵和採集生活哈扎族人(Hazda)的觀察。

電腦模擬揭露,只要有一點祖母照料的因素在,壽命和黑猩猩一樣的生物,在不到6萬年內,就演化出和人類一樣的生命週期。

研究發現顯示,模擬的生物到了成年期後,和黑猩猩一樣可以再繼續活25年,但祖母照料孫子的模式維持了2萬4000年至6萬年後,模擬的生物到了成年期便可以繼續再活49年,這和狩獵採集的人類相當。

研究刊登在英國科學期刊「皇家學會報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上。



◆ 結婚8年不孕 40歲男子竟是女人

洪璧珍/彰化報導 2012-10-24 中國時報

一名四十歲男子結婚八年未生育,偕妻子到彰化向不孕症醫師蔡鋒博求診,發現他陰莖短、睪丸小。醫師建議他做染色體檢查,結果在他的細胞中完全找不到Y染色體。也就是,這名有著男人外表的老公,卻十足是個女人。

蔡鋒博指出,這是不常見的「XX男人症候群」,最早於一九六四年被提出,發生率預估為二萬分之一;發生原因有可能是Y染色體物質轉位至X染色體或其他的體染色體。

這名男子和妻子從北部南下彰化求診,蔡鋒博第一次檢查時,確定他是無精症,還發現他陰莖短、睪丸小、沒有喉結,還有男性女乳症。當時他曾問患者的太太,「妳不覺得妳老公的乳房太明顯嗎?」太太回答:「不會啊,這樣看起來很可愛。」

蔡鋒博一開始並未將自己的懷疑告訴患者,只建議他做染色體檢查。結果證實患者的廿三對染色體全部是XX,其中一個X染色體上黏了一段負責男人生殖器官發育的SRY基因。

蔡鋒博拿到報告後,不敢直接告訴患者,先打電話給他太太,對方一聽到檢查結果,話筒掉到地上,幾分鐘後才撿起來繼續通話。數日後,兩夫婦回來拿檢查報告時說,家中兩老知道後,整整有十分鐘嘴巴都合不攏,實在太意外了。

※ 相關報導:

* 中醫:本草綱目記載蟹爪致流產 好吃要適量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30518/132012102401115.html

大陸媒體報導,一名孕婦因為吃大閘蟹而流產,中醫師表示,根據《本草綱目》中的記載,吃「蟹爪」的確會導致流產。提醒孕婦、及虛寒體質的人、有慢性疾病患者應適量食用,不要因為一時口快,造成終身遺憾。



◆ 銀髮族健康黃金三角:生理、心理、社交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2012/10/24

家醫科醫師指出,銀髮族要過樂活的人生,和生理、心理、社交密不可分,堪稱健康的黃金三角。飲食上,味覺不靈敏的老年人,吃東西常猛加鹽、醬油,建議可用帶有香氣的蔬菜、中藥材替代。

市立聯醫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余文瑞說,從預防醫學的角度,第一階段就是要趨吉避凶,例如多運動、每天補充五蔬果;在遠離病毒、病菌上,要定期打預防針,像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且要把抽菸、嚼檳榔等不良習慣戒掉。

第二階段,如果長者生病,要在對身體有嚴重危害前,趕快找出來。因應之道就是透過篩檢,像定期健檢、四癌篩檢、乳房自我檢查等,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社會人際支持網絡上,余文瑞說,年長者會面臨喪偶,是很大的壓力來源,如果關在家、不傾訴,生理疾病也會跟著來。他建議長者要透過活動、休閒、關愛別人,來達到樂活生活的目的。

飲食保健上,市立聯醫林森中醫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周千欽說,年長者為方便咀嚼,三餐常吃稀飯、麵條,醬瓜、醬菜,導致纖維素攝取不足。建議可挑選質地比較軟的蔬菜,像是絲瓜、冬瓜、南瓜、蘿蔔、木耳等替代。

此外,味覺不靈敏的長者,吃東西也習慣添加味精、鹽巴、醬油,很容易面臨高血壓的風險。

她說,一些具有香氣的蔬菜可多利用,例如九層塔、香菜,或是加上當歸、枸杞、紅棗等有味道的中藥材,增添食物的香氣。

※ 相關報導:

* 獨老求救系統 裝設率僅13%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5/112012102400240.html

九九重陽是敬老節日,但台北市大多數獨居長者仍活在發生緊急意外,無人立即救援的風險中!市議員吳思瑤調查,社會局推動「獨居長者求救系統」,提供老人家隨身按鈕,遇上緊急狀況可立刻按壓求援,但全市五千多名獨老,裝設者僅六八六人。

* 大陸24%老人 靠退休養老金過活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7450494.shtml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研究指出,2010年,中國的老年人中,有24.1%主要經濟來源為退休金、養老金,40.7%老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2000年,主要依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年人比率為19.6%。



◆ 剪刀石頭布 男生最先出石頭

【台灣醒報/莊瑞萌】2012-10-24

猜拳是最常用來決定勝負的遊戲之一,它不僅風靡全球老少,更有機構每年舉辦猜拳錦標賽,讓獲勝者抱走獎金。目前有網站公布了猜拳獲勝秘笈,其中統計發現「布」是最少出的招數,而男生最喜愛在第一拳出「石頭」。

由chacha網站公布的統計數據指出,在猜拳遊戲中,布是最少出現的項目,機率約29.6%,剪刀則為35%,石頭最高35.4%,男性通常在第一拳會使出石頭,因此網站建議跟男生猜拳第一拳記得要出布。

根據業餘玩家、同時也主辦過五屆全球猜拳錦標賽的沃克表示,「讓對手沒有選擇就是贏的訣竅,換句話說,讓對方出你要他們出的招數,而且關鍵是要讓他們不知道你在控制遊戲進行。」他以自身經驗指出,新手玩家第一拳最喜歡出石頭,因為較能營造強而有力的氣勢。

chacha網站指出,經驗老道的人對付新手通常第一拳會出布,至於經驗較少的人,會下意識再出一次上次贏對方的拳。因此,網站乾脆提出獲勝絕招,包括先觀察對方握手的力道,如果五指緊握,表示可能要出石頭,五指如果放鬆,就可能要出布,如果兩指動作頻頻,則是要出剪刀。

猜拳最早在18世紀出現於日本,成為全球眾人皆知的遊戲,世界猜拳協會(The World RPS Society)每年都會舉辦一次錦標賽供民眾參賽,冠軍還可以抱走獎金。

根據一份刊登在《Neuron》期刊的報告也指出,耶魯大學研究者發現,經過訓練的猴子,猜拳的反應與人類一樣,也會記取上次失敗的經驗,下次會出可以贏對方的招數。

fsj 提到...

藝術治療 啟動心靈自我療癒

【聯合報╱許純瑋/台東基督教醫院藝術治療師】2012.10.25

藝術治療是什麼?是圖畫分析嗎?如何將藝術創作運用於治療心理創傷?常有人問我這些問題。回答之前,我想先說一位5歲小女孩的真實故事。

莎莎(化名)是個秀氣的5歲小女生,有著圓圓的眼睛,漂亮的黑髮,住在山與海之間的美麗村子裡,但她有發音不清楚的問題,也是家暴目睹兒。

目睹兒不一定直接受到肢體傷害,但看不見的傷痕卻深刻印在心上。行動早療團隊去評估時,莎莎神情退縮、配合度低、不願開口。一雙大眼睛充滿警戒,一個人縮在教室角落默默看書,不讓人靠近,也不理會周遭孩子,像一隻倔強的小刺蝟。

圖像故事 看到防衛與不安

第一次治療,莎莎沉默坐在角落。我拿出五顏六色的畫材,問她要不要畫畫。她遲疑了一下,拿起彩色筆,很快的畫了一個人,沒有嘴巴,眼神空洞。我問:「他有朋友嗎?」她點點頭,畫了一個太陽。

「太陽是他的朋友呀!那他們會聊天嗎?」她又點頭,畫了一個滿是尖牙的嘴巴,加上一道尖銳的籬笆,把太陽隔在畫紙角落,就不畫了,從頭到尾沒說一句話。我讀出她眼神和畫中的不安,因此也不勉強。

若你問,這張畫是什麼意思?我想,無論是誰,都不難看出來裡面的防衛和不安,也能將嘴巴解釋為她的沉默與抗拒,尖籬笆看做她的孤立。

陪伴守候 趁機建立安全感

莎莎傳神的用非語言表達她的困境,但探究象徵細節,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藝術治療師應尊重個案畫作,不隨意分析解釋。此刻最需要的,是建立她的安全感和我們間的信任關係。

莎莎靜靜坐著,我也就這樣陪著她。兩個人看似什麼都沒做,但創造一個適合療傷的安全時空,靜靜陪伴守候,是藝術治療師的重要工作。

打開心房 開口說第一句話

漸漸的,她的表情放鬆了,空氣中的沉重也散開了些。最後,她終於開口說了第一句話:「那,我可以玩玩具嗎?」表情有些靦腆。小女孩的心房,從這裡開始慢慢打開了。

之後,莎莎漸漸與我互動,但沉默居多。有一天,我們在畫貼紙上的小動物,我畫了一隻大鯨魚,旁邊有幾隻小魚。她看了,主動說有大白鯊。

陽光笑容 微微力量在萌芽

她說大白鯊有尖尖的牙齒,很可怕,小魚被吃就死掉了。我反問她,真的死掉了嗎?莎莎想了想,說:「沒有,因為鯨魚會保護他們。」忽然,表情變得柔和,指著鯨魚說:「就像媽媽一樣。」她的臉上泛起了雨後陽光般的笑容,又指著小魚:「這是我、哥哥和弟弟。媽媽會保護我們。」在她的眼神中,我看見一股正要萌芽的力量,閃爍著光芒,令人動容。

後來,「守護」與「家人」一直是她創作中重要主題。莎莎日漸開朗,一邊畫畫,一邊說關於自己的事,和之前判若兩人。老師也說她進步很多,雖然還是有些怕生,但越來越能與人互動,也越來越有笑容。

創作過程 助發掘創傷經驗

心有創傷的孩子,容易對人不信任,沒有安全感。特別像莎莎,受限於發音不清楚,更難與人用言語溝通,也難以被了解。

藝術治療准許個案用語言以外的方式表達自己,也給個案更多自由度和空間探索情緒。藝術治療相信每個人都有自我療癒的力量,不該強勢分析作品,也不該隨意詮釋。而是陪伴個案去發現、走過人生裡的苦痛和掙扎,在創作過程中發掘創傷經驗的生命意義。



◆ 精神、行為失常 恐腦結構異於常人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2012/10/25

精神與行為異常的青少女,可能是大腦結構不同所造成。英國研究發現,較為侵略性、反社會性的少女,經過腦部斷層掃瞄後,發現她們腦部管理情緒與同情心的部位,與其他少女不同,類似的實驗,也發現青少年也有類似結果。專家建議,若是發現小孩出現精神與行為異常,可以使用腦部斷層掃瞄檢查,近早發現問題,提供協助與治療。

英國與義大利的研究人員,對二十二個行為異常與二十個沒有行為異常的少女,做腦部斷層掃瞄,檢查他們大腦中的杏仁核與腦島,杏仁核是掌管害怕與理解他人恐懼,腦島中的灰質成較少,則無法理解他人情緒,換句話說,品行不良的女孩,在無法理解他人情緒與害怕,自己也不會感到懼怕,師長的話自然無法恫嚇,也容易欺負他人。

參與研究的英國劍橋大學格雷姆博士表示,這個研究可以知道,一個人潛在的暴力行為,與日後的犯罪風險,許多父母藉此瞭解他們的孩子,給予最適當的醫療,就像現在許多幼兒早療,如語言治療,都是發現大腦的異常,可以給予最適切方法,來改善症狀。

英國精神病研究專家麥克爾博士表示,許多相同的研究,都缺乏女性的資料,這是個非常好的開始,反社會行為可能身理出了狀況,而影響心理想法,但是許多人還是無法相信這個事實。

※ 相關報導:

* 大學生 近2成好憂鬱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454162.shtml

課業、同儕關係等困擾,不少青少年、大學生心有千千結,台灣有近19%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以大學生約135萬人換算,全國近25萬名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董氏基金會邀請藝人六月、隋棠等多位名人拍攝微電影,分享自己曾受憂鬱情緒所困的經驗。精神科醫師表示,長期處於壓力狀態,很容易產生負向思考模式,因此面對壓力時不能只是壓抑。

董氏基金會今年曾做過調查,發現台灣有近兩成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大約每五名學生就有一人有憂鬱困擾。至於國、高中生,董氏基金會推估,五都有超過18萬名的國、高中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

fsj 提到...

長照擬財團化 在野立委齊反對

【聯合晚報╱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2012.10.25

「將審慎評估財團經營」

金管會今天下午將召開壽險資金進長照協調會,擬引導壽險資金加入國內長照機制,台聯、民進黨、親民黨都有立委表達反對立場,出身醫藥界的台聯立委林世嘉表示,若讓長照市場化、財團化,就會變成有錢人才能負擔較好的照護。親民黨立委張曉風建議,可仿效北歐國家,以社區式的居家服務為主。內政部社會司表示,贊同長照應該公共化、社區化,「對於引進財團經營要審慎評估」。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舉國內某醫院為例指出,若長照引入壽險產業投資,等於是政府將社福機構和長照保險責任轉移到財團手上,放任老百姓由財團宰割。

民進黨立委李應元也擔憂,壽險公會提出的各項租稅減免方案,將造成嚴重稅基流失,這些損失不如拿來由政府自己辦公共福利保險。在場立委共同要求,政府應出面建立公共化與社福化的保險機制。

內政部社會司副司長陳素春指出,內政部主張應先評估三點,第一,目前長照機構還有三萬多個空床位,需先考量供過於求的問題。第二,對於受照顧者權益要進行把關。第三,對現行一千多家非營利團體經營的機構,可能造成的衝擊。

內政部:先有共識基礎
再做適度處理

陳素春表示,內政部認為應在有共識基礎的情況下,再針對保險業資金是否投入長照產業的議題做適度處理。未來會邀集地方政府、業者、社福團體一起討論。



◆ 養老院變秀場 1天被洗7次腳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7453916.shtml

中央社 2012.10.25

重陽節前後,大陸獻愛心活動突然「井噴」,1名住在養老院的老人甚至1天被志願者洗7次腳,大喊吃不消。

綜合大陸媒體,大陸各地老年公寓近日湧入愛心人士「給老人們獻愛心」。

1名住在老年公寓的老奶奶,上午7時30分吃完早飯,公寓就湧入第一波社會愛心人士,幫老人們打掃、洗頭洗腳、剪指甲、掏耳朵、發放零食。

老奶奶帶著愛心人士給的零食回到房間,還沒坐多長時間,第2波社區愛心人士又來了,依然是同樣工作。午休後,又來了一批愛心人士;當天的最後一波愛心人士要和老人一起包餃子。

這名老奶奶在1天之中,被梳了2次頭、剪2次指甲、洗2次腳、掏2次耳朵,而養老院好幾位老人都「享受同樣待遇」。工作人員說,愛心人士打破老人作息習慣,老人可能有點累。

合肥市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員說,獻愛心的人太多,有個老人一天被洗了7次腳,「狂轟濫炸」式的獻愛心活動,給老人帶來了「甜蜜的負擔」。

大陸「老樂福和平老年公寓」負責人也說,連續幾天都是如此,後來有志願者想替老人剪指甲,發現「沒有指甲可以剪了」。

1名老人感嘆,愛心活動要是能夠均勻一下,平時也有愛心活動就好了。

「新文化報」發表文章指出,大陸「運動式治理」有諸種弊端,形式主義就是之一,「那些被洗7次腳的老人們最清楚了,養老院除了在少數幾天淪為秀場,其他日子估計都門可羅雀」。

廣州日報則指出,「中國式獻愛心」正是大陸公益慈善事業起步階段問題的寫照。資訊不對稱導致志願服務供需矛盾,相關志願服務也缺乏專業化。



◆ 大陸學者:剩男才是真正社會問題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即時報導】2012.10.25

大陸社會相對早婚,因此近年在都會區出現遲未結婚的女性,往往被稱為「剩女」。不過北京大學社會系教授李建新指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剩女是個「偽問題」,全大陸高達數千萬的「剩男」才是個大問題。

李建新址出,剩女多是主動選擇的結果,剩男則更多是條件所限的被動結果。男性適婚人口絕對過剩,他們有旺盛的情感需求卻又無法通過正常途徑滿足,這樣一個被社會遺忘的群體,若沒有必要的「安全閥」,必定帶來巨大的負面衝擊。

根據大陸人口統計資料推算,30歲以下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多萬人。未來10年內,平均每年新進入結婚年齡的男性比女性約多100萬人。

※ 相關報導:

* 男女平等國 冰島奪冠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454723.shtml

世界經濟論壇(WEF)昨日發表「2012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針對全球135個國家,在健康、教育、政治參與、經濟平等四個領域的性別差距縮小能力進行綜合評估。冰島憑著在教育及政治參與取得全球最高分,四度蟬聯全球男女最平等國家

* 泰推性教育必修 抑青少年懷孕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210250151.aspx

「曼谷郵報」(Bangkok Post)今天報導,波拉潘昨天在亞洲人口與發展談判論壇(AFPPD)大會場邊指出,泰國已經過了人口成長失控時期,現在他們面臨的是青少年懷孕失控問題。



◆ 網路色情接觸早 性行為恐困難

中央社 2012.10.25

根據英國研究,孩童最小11歲就接觸網路色情後,會對性產生「不切實際的預期」,日後實際進行性行為時恐有困難。

研究指出,部分年輕人在還沒有性生活之前,就已經「戒不掉」網路色情,導致日後出現問題。

這項研究由英國普利茅斯大學(PlymouthUniversity)進行。研究訪問1000名年輕人,當中有受訪者指出他們第1次接觸網路色情是在「11歲或12歲」。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1名14歲的學生告訴研究人員,他「不相信任何和他同年的人沒有看過色情網站」。

研究結果也顯示,在16至24歲的受訪者中,有1/3因為受看過的網路色情影響,和他人性行為有困難。

普利茅斯大學教授費本(Andy Phippen)表示:「有些人看色情網站成癮,之後無法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性行為。這會讓人有不實際的期待,對某些人來說是相當大的傷害。」

他指出,政府和學校必須明白,不是只有「行為偏差」的年輕人對色情有興趣,這個問題必須在教室內就獲得處理。

費本說:「研究所獲資料,可用於檢視我們教育體系如何在校園內處理這個問題。」

fsj 提到...

照南國小「7朵花」 3師不當管教遭解聘(節錄)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7457173.shtml

【中央社╱苗栗縣26日電】2012.10.26

苗栗縣照南國小3名女教師涉及私審學生、不當管教,學校教評會決議解聘,苗栗縣政府今天核定解聘案。

照南國小號稱「7朵花」的7名女教師遭家長指控結黨、搞小團體、私審學生,經週刊報導後,引發軒然大波,經校方調查認定其中張姓、王姓及林姓3名教師處理「學生窺視集乳」及「臉書事件」時,確有對學生不當管教及違法處罰,且情節重大,23日召開教評會決議,依教師法第14條規定予以解聘,並將結果送縣府核備。

縣府教育處今天中午核准3名教師解聘案,解聘處分隨即生效。

教育處長劉火欽表示,根據調查報告,今年3月校內1名六年級男學生在護理室好奇從窗簾底下探視女老師擠母乳,被張姓、王姓女教師聯合審問數小時,不讓學生吃午餐,逼學生寫下自白書,造成學生心理莫大創傷。

另外,去年10月間,張姓、林姓女教師在臉書(facebook)上看到女學生對男老師的留言內容,質疑兩人師生戀,連續兩天把學生叫到教室,還找校外人士一起以幾近「逼供」方式質問,女學生也被嚇得頻頻哭泣。

劉火欽指出,教師工作權雖受教師法保障;但3名教師行為涉及不當管教,更嚴重影響學生受教、人身自由等權益,因此依教師法第14條同意解聘,另3名教師如涉及強制、妨害自由等刑事責任部分,已另案移請苗栗地檢署偵辦。

劉火欽說,遭解聘教師如不服解聘決議,可依程序向縣府、教育部等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提出申訴;除非原決議撤銷,否則不得擔任教職。

校方表示,遭解聘的3名女教師已得知訊息,但不願出面表示意見。

※ 全文詳見原站。

* 爆700張虐童照 擰耳幼師被捕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7456249.shtml

浙江溫嶺幼兒園女教師顏豔紅,被揭猛扯幼童雙耳致其慘痛嚎哭,引起全民公憤後,網民隨即進行人肉搜索,竟在女教師的社交網站內發現大批虐童照片。

其中,有幼童被膠帶緊緊封閉嘴巴,多名幼童被迫互相擁抱親吻,更有幼童整個人被倒塞進垃圾桶內,虐待手法極度殘忍。



◆ 挨女兒告 父罵她讀法律對付爸

自由 2012.10.26

法律系女兒 嗆父不負責

〔記者錢利忠/新北報導〕為了考公職,索補習費遭父拒,讀法律系的李姓女大學生,在住處樓梯間嗆父:「你是個不負責任的父親!」父女口角,進而拉扯時,李女失足時抓住父親的腳,父沒伸手拉她一把,反而抽腿,李女滾下樓受傷,告父家暴傷害。

父親到案後承認有抽腿,但埋怨女兒,從小到大的學費都是他出的,卻自恃讀法律系很厲害還告他,他說:「要告就讓她告吧,我沒有打她。」檢方認定父明知抽腿會造成女兒受傷,昨依家暴傷害起訴,聲請簡易處刑。

檢方調查,國內某大學法律系的李姓女大生,今年5月14日晚間,在板橋區四川路住處,向45歲父親索取公職考試補習費,父不答應,父女口角,李女嗆父,父則回罵。

兩人在樓梯間拉扯,父親氣不過,要上樓回房,李女突然抓住父親的手,馬上遭父甩開,她重心不穩,一個踉蹌,趕緊抓住父親的腳,父不但沒伸手拉她,反而抽腿,使她滾下樓受傷。

女大生檢具驗傷單控父家暴,害她跌落樓梯,造成後腦、右手肘瘀傷、左腳踝挫傷等。檢警問女大生:「有無人證?」她指爺爺有看到父親打人,但爺爺卻證稱:「我有看到他們拉扯,只是我兒子的腳好像有受傷。」似不認同孫女所訴。

老爸沒拉住人 聲請簡判

李父到案後深感無奈,他坦承用手、腳推撥女兒的手,但否認家暴,他向檢察官抱怨,女兒從小到大的學費都是他出的,「怎可以說我不負責任?」

檢方調查,李家是樓中樓,兩人在樓梯間互罵後拉扯,女兒抓住他的腳,他卻踢撥女兒的手,造成女兒滾下樓受傷,認定李父涉家暴,依法起訴,聲請簡判。



◆ 防治自殺 過來人:要為自己活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2.10.27

近幾天知名藝人女友為情自殺的消息成為話題,3名自殺未遂個案昨天在高雄市凱旋醫院現身說法,呼籲「真愛生命、希望無限」。年僅25歲的張先生說,他走出來後,深深感覺人一定要為自己而活,死不能解決一切。

凱旋醫院昨天頒獎表揚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朝陽慈善會、育德慈善基金會、懷恩慈善會、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等自殺防治團體,感謝他們對自殺未遂個案的付出。

高雄市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去年高市自殺死亡人數467人,首度退出全市十大死因之外,但每年仍有近5千件自殺未遂通報。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陳偉任表示,針對自殺未遂個案,除派出訪視員定期關懷,也由民間單位共同投入,協助個案早日走出陰影,回歸正常生活。

25歲就當上單親爸爸的張先生,歷經女友離去、新任女友又劈腿的打擊,他一度封閉自己,不願與外界接觸,更多次出現輕生行為,今年2月他再度燒炭自殺被救回,面對訪視員關懷,一開始只覺得吵,後來才逐漸發現,因為有人在旁關懷,讓他更快能走出人生。現在他只為自己和小孩而活,人生有了全新目標。

43歲的吳小姐婚後就因和先生相處問題,多次吞安眠藥自殺,最後一次是燒炭,目前她有男友陪伴,現階段很快樂,會珍惜、把握當下。49歲吳先生燒炭十多次都沒死;他表示,這麼多次都死不了,上帝一定有理由。

陳偉任指出,當人遭受生活壓力事件、疾病、產生無望和絕望的感覺,便會因無法調適生活而出現自殺意念、行為,他呼籲民眾遇到挫折,應先尋求資源協助,避免以自殺方式解決問題,而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 瀕死看見天堂 寫成書出版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2012.10.26

美國權威神經外科醫生亞歷山德(Eben Alexander)說,他在瀕死經驗中看到天堂,已將這段經歷寫成書,從科學角度證明自己見到天堂。

亞歷山德4年前因大腸桿菌引起的腦膜炎險些死亡。他陷入重度昏迷一周,大腦掃描顯示,他的腦部皮質,亦即大腦主管意識、思考、記憶、理解的部分,完全喪失功能。醫生認為他存活機率渺茫,即使醒轉,也會出現腦損。

亞歷山德聲稱,昏迷期間,他經歷了一趟天堂之旅。他對昏迷後的第一個記憶是,他失語,所有人世的記憶消失,沒有知覺,只有意識,且感覺已置身一個黑暗、朦朧的環境中數年之久,可能是某種植物的根部或某種容器。

最後是一道美麗、旋轉的白光拯救了他。光中有極其優美的旋律與明亮、青翠的一個山谷,谷中百花齊放,美不勝收。他還看見有著蝴蝶雙翼的一名年輕女子。醒來後,被領養的亞歷山德的生身家庭告訴他,他有位姐妹,他一眼即認出她是來自天堂的年輕女孩。

許多人說亞歷山德的經歷是幻覺,但他確定不是幻覺,也不是夢境,以及所謂的幻想性虛構。他決心以科學方式證明確有天堂,並將他的見解匯整成書《天堂的證據》(Proof of Heaven)出版。

fsj 提到...

社福團體:反對長照財團化

【聯合報╱記者李昭安/台北報導】2012.10.26

「反對長照財團化!」社福團體昨天在跨黨派立委陪同下舉行記者會,他們擔憂開放壽險業者投資長照事業及年金租稅減免,將養出「長照財團怪獸」,未來有錢人才負擔得起好的照護與保險。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等團體不滿金管會未邀社福團體參與討論,昨天在跨黨派立委跨黨派立委林世嘉、李應元、張曉風陪同下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不該讓長照系統財團化,應該朝公共化、社區化、社福化發展。

與會的內政部社會司副司長陳素春贊同長照應該公共化、社區化,但「對於引進財團經營要審慎評估」。陳素春說,目前長照機構還有三萬多個空床位,需先考量供過於求問題,也應評估長照產業若交由財團經營,對現行一千多家非營利團體經營的機構會造成哪些衝擊。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先前台灣壽險業者常舉日本長照保險為例,說明國外已有先例,但日本是在開辦長照保險、由國家訂定給付標準後才引進壽險業者,「在台灣是本末倒置,先開放營利部門進來炒作,如果墊高保險給付水準,有可能根本沒機會開辦長照保險」。

※ 相關報導:

* 新北上萬失能老人 5間日照中心嫌太少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455550.shtml

涂心寧表示,日照中心提供輕度失能老人白天到中心學習、做活動,傍晚再由家人接回的服務,可減輕家人負擔及減緩病情;但近30年來老人人口持續增加,全市只有5間日照中心,只夠收容129名輕度失能老人,和實際需要差距過大。

* 預算太少 中市老人假牙補助「攏是假」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7455481.shtml

台中市府宣稱對70歲以上老人、55歲以上原住民有最高4萬元的假牙補助,但許多符合資格者到牙醫診所評估,等了數月卻沒下文;市議員張廖萬堅、曾朝榮和謝志忠昨爆料預算根本編不足,全市17.2萬名老人,今年僅371人獲補助,福利政策疑「攏是假」。



◆ 早採荷爾蒙療法 降失智風險30%

【Upaper╱中央社】2012.10.26

荷爾蒙療法的1項長期研究指出,在更年期開始5年內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HRT)的婦女,與較晚接受治療的婦女相比,罹患阿茲海默症機率要低30%。

這篇研究再添證據顯示,於更年期來臨時接受荷爾蒙治療,並非僅有助婦女解決熱潮紅與盜汗等問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詹迪領導研究團隊,追蹤1768名65 歲以上婦女長達11年,共1105名婦女接受荷爾蒙治療,包括單一雌激素補充療法,或是合併使用雌激素加黃體素。研究期間有176名婦女罹患阿茲海默症,其中接受荷爾蒙治療的1105名婦女有87人罹患阿茲海默症,其他663名婦女有89人罹患阿茲海默症。

研究人員發現,在更年期開始5年內接受荷爾蒙療法的婦女,罹患阿茲海默症機率比較晚接受療法的婦女要低30%。詹迪表示,研究結果支持所謂的「時機假說」,早點接受荷爾蒙療法可能有助益,較晚可能有害。

不過史丹佛大學的韓德森博士在研究評論寫道,這項研究結果不應作為治療判定。他說:「阿茲海默症風險不應作為接受荷爾蒙療法與否的考量。」



◆ 好孕專車上路 孕婦產檢 搭小黃補助

自由 2012.10.26

〔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鼓勵生育、照顧懷孕婦女,率全國之先推出的「好孕專車」昨天上路,補助家庭年收入一百五十萬元以內的孕婦產檢計程車車資廿趟次、最高四千元,社會局估計,約有九成、三萬多名孕婦受惠。

評選4大車隊 方便叫車

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天在板橋運動場廣場主持「好孕專車」啟動儀式,他說,少子化是台灣社會的危機之一,政府要打造讓年輕人願意生、敢生、喜歡生的環境,在推出全國首創的公托中心後,評選出台灣大、大愛衛星、大都會衛星及婦協衛星四大優良車隊,方便孕婦以「叫車」的方式搭車產檢。

昨天有多位準媽媽參加啟動儀式,懷孕九個月的賴小姐說,老公有空就會陪她去產檢,不然就是自己搭車,有時坐公車或捷運還不一定有位子坐,現在有「好孕專車」就不用煩惱了;懷孕七個月的唐小姐說,平時產檢搭計程車一趟約花一百五十元,以後叫「好孕專車」可以全額補助,「省了不少」。

社會局科長黃淑惠說,孕婦全戶最近一年綜合所得總額在一百五十萬元內者,可提出申請,以乘車券的方式,補助計程車車資廿趟次、最高四千元,不限懷孕胎次,超過的車資需自行負擔差額;以新北市一年約四萬兩千名產婦來說,約有九成、三萬多人符合申請資格,今年編列三百餘萬元運用到年底,明年先編兩千萬元,視孕婦使用情況再調整因應。

fsj 提到...

單親媽欠錢 1.2萬賣國中女兒貞操

【聯合報╱記者白錫鏗、李奕昕/台中報導】2012.10.27

賴姓單親媽媽因負債,要年僅13歲的女兒賣春,在台中街頭尋求客人時強調女兒是處女,1萬2千元要賣掉女兒貞操,被詢及的黃姓計程車司機有正義感,不接受還馬上報警,檢方依人口販運罪將賴婦起訴。

40歲的賴婦與丈夫離婚後,獨自撫養年幼女兒、兒子,負債數十萬,她自己下海賣淫,但年老色衰客源不多,窮到沒錢繳房租,將腦筋動到女兒身上。

賴婦涉嫌媒介就讀國中的13歲親生女兒賣淫,今年暑假帶著女兒從彰化坐火車到台中,在火車站附近攬客,遇黃姓計程車司機詢問「要不要輕鬆一下?」強調女兒是處女,可以1萬2千元代價在周邊老舊旅社性交易。

黃姓司機詢問賴婦發生什麼困難?還力勸「不要害女兒一輩子」,但賴婦執意逼女兒賣春,並立即離去;黃向警方檢舉並提供行車記錄器畫面,警方根據黃姓司機陳述特徵,兩天後找到賴婦,將母女帶回偵訊。

賴婦否認犯行,但女兒天真地說:「媽媽說跟叔叔洗澡,就有錢可以賺!」少女身材微胖,稚氣未脫,不知被媽媽「推入火坑」,被警方帶回偵辦時還盯著電視看卡通節目,員警痛斥:「媽媽好手好腳,怎不去工作?太狠心!」

少女已被社工安置在寄養家庭;檢警提醒未成年少女學會自我保護,家中長輩提出不合理要求,可向警察或學校老師反映,或撥打「113」婦幼保護專線。



◆ 兒生物課學血型 揭非親生真相

【聯合報╱記者蘇位榮/台北報導】2012.10.27

王姓男子婚後育有一對兒女,小兒子罹患侏儒症,王結束公司專心照料;兒子讀國中上生物課,發現自己血型和父母不一樣,詢問父親。王查證後,妻子坦承兒女都是外遇生的,王才發現幫別人養兒女廿年。

王姓男子不甘戴綠帽,控告妻子,要求賠償這廿年的兒女扶養費共九百廿六萬元;台北地院昨天判決,王妻要賠償三百廿萬元。王另提離婚訴訟和否認子女之訴,都獲判勝訴。

五十多歲王姓男子和妻子結婚廿三年,婚後生下女兒,隔七年再生兒子,兒子罹患罕見疾病「軟骨發育不全症」。

王為了給兒子完整健全的生活,結束經營多年的公司,專心照顧;並積極參加校內外親子活動,參與罕病社團,陪兒子下圍棋,還開部落格紀錄兒女成長過程。

豈料兒子就讀國中,上生物課學習血型和遺傳,因自己是O型(隱性),父親是AB型(顯性);學校老師說父母任一方是AB型,幾乎不可能生出O型的孩子。兒子納悶,回家詢問父親。王妻才坦承,兒女都是與外遇對象生的。

王深受打擊,向法官控訴說他給兒女最好的教育環境,把學區、課後補習都安排在台北市,辛苦經營的家庭毀於一旦。王妻辯駁,王早就沒工作,沈溺賭博;王養自己都有問題,何況扶養兒女?她擔任公職的薪水,都用來支付家庭費用。

法院作DNA鑑定,確認已廿歲的女兒和罕病的兒子,都不是王的骨肉,王妻至少從婚後第二年到兒子出生的九年期間,都有外遇。

法官認定,王和妻子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共同扶養子女,扶養責任雙方各半;王既非親生父親,代妻支付子女的扶養費,依新北市當時每人消費支出計算,判決妻子應返還三百廿萬元的不當得利。

王姓男子說,現在雖沒和兒女住一起,但畢竟扶養廿年,彼此感情很好,「兒女常常回來找爸爸」,他很捨不得。



◆ 立委:同志婚姻 是公民權

【聯合晚報╱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2012.10.27

台灣同志遊行邁入第十個年頭,部分民進黨立委擬提出同志相關修法,民進黨立委鄭麗君支持伴侶權、同志婚姻和多元家庭;立委尤美女也擬著手修改民法親屬編。立委蕭美琴2006年曾推動同性婚姻法草案,還因此被教會教友指控魔鬼附身,要幫她「驅魔」,但她強調,同志婚姻權是公民權的一環,一定要爭取。

蕭美琴當年推動同性婚姻法草案,尚未進入程序就被擋下,她坦承當時社會的阻力不小,辦公室常接到抗議電話,讓她倍感壓力。6年後鄭麗君積極推動相關立法,她認為,時空環境、社會背景不一樣了,重新立法修法的時機已到。她今天下午也參加遊行,公開宣示支持立場。

鄭麗君說,同志權益長期以來遭到漠視,即便不談婚姻權益,但是同志基於兩人交往時產生的互益關係、保證人地位、繼承保險等等,也應如同異性戀者,需要世俗認可與法律保障。

尤美女擬修改民法親屬編涉及同志權益的部分,蕭美琴舉民法972 條為例,原文為「婚約應由男女當事人自行訂定」,就可改成由「當事人」自訂之,減少性傾向歧視。

※ 相關報導:

* 平權婚姻、多元伴侶 5萬人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458760.shtml

邁入第10年的台灣同志大遊行下午從凱達格蘭大道出發,今年延續南北雙路線遊行模式,以「革命婚姻─婚姻平權、伴侶多元」為訴求,集體宣示同志要婚姻平權,也要伴侶多元,超過5萬人走上街頭爭取同志權益,最後更在遊行終點的凱達格蘭大道上「萬人擁抱」,大聲喊出同志的心聲。



◆ 「終止懷孕是權力」 法通過全額補助墮胎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2.10.27

法國國會下院26日通過兩項有關女性的法案:一是全額補助所有墮胎,二是全額補助未成年女性避孕。上院預料也會通過。

法國現行的全國醫療保險全額補助未成年者和貧民墮胎,其他女性墮胎補助80%。墮胎費用在法國一般是450歐元 (台幣1萬7000元)。未成年者避孕是部分補助。

26日通過法案後,所有墮胎都免費,15到18歲的女性避孕也變成免費。

這些法案是現任總統歐蘭德的政見,費用已編入2013年的社會安全預算。定案的法律文字說:「婦女如果希望終止不想要的懷孕,應有獲得補助之權:終止懷孕是一項權力,立法落實此權是國家必須履行的服務。」

兩項補助通過後,墮胎者預測將會增加,總共第一年可能花費納稅人3170萬歐元 (台幣12億元)。2010年是有相關統計數字可查的最近一年,那年法國約有22萬5000件墮胎。

有些女權團體說,費用只是阻礙墮胎的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包括太少醫師提供相關程序,關於哪些醫師提供相關程序,資訊也不夠。此外,補助不能超過450歐元,但法國有些醫師收費高於此數。1988年,法國在全球率先引進使胚胎從子宮壁脫落而終止懷孕的RU-486。



◆ 視同行人只要靠邊//電動代步車 逆向不用罰!

自由 2012.10.27

闖紅燈穿越馬路 罰300元

〔記者黃良傑、曾鴻儒、鍾麗華/綜合報導〕電動代步車只要靠邊,逆向不用罰!因為代「步」車不是機車、單車,交通部解釋「視為行人」,闖紅燈、穿越馬路僅罰三百元,罰款遠低於機慢車,已成為道安最大隱憂。

社會逐漸高齡化,鄉村部落,常見老人或身障者坐在電動代步車上,奔馳道路快慢車道,甚至穿梭在車陣中,還有代步車逆向行駛,讓其他車輛忙於閃避,險象環生,車禍事故更是頻傳,民眾認為警方疏於取締。

陳姓女讀者向本報投訴,電動代步車雖然最高時速只有十五到十八公里,但操控車輛的老人視聽力都差,反應遲緩,坐上電動代步車橫衝直撞,逆向衝來,嚇壞機車騎士與汽車駕駛,不是對撞傷亡,就是機車閃避打滑犁田,要求警方拿出作為。

馬路上竄行 成道安隱憂

電動代步車竄行影響道安,警方卻語出驚人,因交通部解釋電動代「步」車,不是慢車(單車、牛車)或機車,視同行人,依道安規則行人應靠邊行,沒有逆向行走問題,因此逆向靠左行並未違規,此外,因使用代步車者均為弱勢,取締過程常遭社福團體抗議,取締成果也大打折扣。

道安規則明訂「行人應在人行道行走,若未劃設人行道,應靠邊走」,若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或擅自穿越車道、騎上快車道,罰款三百元;但機車闖紅燈的罰款最低一千八百元,騎上快車道罰款六百至一千八百元,兩者罰則差很大。交通部日前行文各縣市警局要求加強取締酒駕與行人違規,屏縣警方認為代步車不應視同行人,盼交通部能將電動代步車改列為機慢車,嚴格規範上路條件與路權,降低車禍傷亡。

排除醫療器材才能禁上路

交通部路政司科長林福山表示,因衛生署公告電動代步車為「醫療器材」,法令上就列為「行人輔具」,除非衛生署將其排除在醫療器材外,交通部才能比照休閒使用的電動代步車規定,明訂禁止上路;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科長林欣慧表示,該署管理醫療器材,但並不規範使用者,多年前曾召開會議討論,當時交通部即做成電動代步車在路上行駛,當作「行人」來管理,時速必須在十公里以下。

fsj 提到...

養不起卻拚命生 3個送國外…社工急阻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縣報導】2012.10.28

台東縣廿四歲女子阿芳(化名)在近五年,連續出養三名出生不久的子女給同一對國外牧師夫婦,台東縣政府社會處認為,她聲稱沒能力養育,卻密集生育、出養子女,懷疑另有隱情。

台東縣政府已緊急向法院聲請停止出養剛滿周歲的幼子,並緊急安置。同時通知宜蘭地方法院,調查準備年底送出國的老四出養過程有無疑義。

阿芳國中就產子、婚後離家出走,老大老二都由丈夫扶養,後面三個小孩都在出生未久,即透過台東「晨光之家」中介,出養給美國一對牧師夫婦,老三已出國,老四完成出養手續後,目前在宜蘭某收容機構,老五男嬰則在辦出養手續。

阿芳坦言,「三個孩子不是丈夫的」,她沒有能力撫養,去年已讓老三出養國外。

台東縣府社工員懷疑阿芳曾和老三的養父母有聯絡,現在打算繼續出養老四、老五給同一對夫婦,「她和一般無力養子女的母親,很不一樣!」

社工表示,棄養小孩的父母通常有兩種心態:一種心中有愧、暗中關心;另一種則是不聞不問,但阿芳分明放棄扶養小孩的責任,卻又要求指定出養給同一對夫妻,有違常情。

阿芳在去年底產下老五,還未命名的小男嬰出生兩天,就被送到「晨光之家」未婚媽媽收容機構,阿芳隨即失蹤,事後偶爾打電話聯絡,都提到要把小孩送到國外讓人收養,對孩子生長情形從不關心。

「晨光之家」表示,不清楚阿芳與那對國外夫婦是否有私下接觸,她生下小兒子後失聯,已依規定通報社會處追蹤。

社工表示,政府對出養小孩非常嚴謹,多不希望雙方父母有聯絡,以免日後小孩生活被干擾或金錢糾紛。若是私下出養,因不受管理,常會衍生許多問題,甚至有販嬰疑慮。

※ 相關報導:

* 出養兒女/阿芳:只是想給孩子好環境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7459897.shtml

台東縣女子阿芳出養三名年幼兒女到國外,縣府懷疑她「動機不單純」。她透過晨光之家否認,聲稱只是希望讓小孩子獲得較好的環境。阿芳丈夫則說「三個小孩不是我的,沒有義務養!」



◆ 觀察站/台鐵開大門 「跨一步是一步」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劉盈慧/台北報導】2012.10.28

外勞健檢首次從台北車站外移至站內舉辦,勞團與學者都持肯定態度。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系副教授張家春說,外勞與本國勞工一樣納入勞保,都是為台灣經濟打拚,站在人權立場,當然是全力贊成台鐵這樣做。

台鐵副局長鹿潔身與台北站長古時彥日前主動拜會曾至台北車站抗議台鐵「拉紅龍」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與勞團當面溝通。對於台鐵願提供外勞友善環境,TIWA秘書長陳秀蓮說,「我們有看到他們的努力,」她也希望台北車站能提供更多的外語標示,也希望台灣社會更加包容多元、尊重弱勢。

台北市勞工局長陳業鑫說,台北車站是大台北假日最多外勞聚集的地方,他們在二○○六年把外勞健檢從中山北路聖多福教堂附近移至台北車站。他說,勞工局一直希望能在室內舉行,但台鐵過去始終以「空間不足」為由婉拒。日前,他前往拜會台鐵時提及此事,沒想到,台鐵局長范植谷一口答應,讓他非常驚喜,也展現台鐵的公益精神。

張家春說,台鐵能以官方角色釋出善意,做為企業模仿的標竿,多提供外勞一些方便,「跨越一步是一步」;台鐵也能藉此彌補先前在車站內拉紅龍區隔外勞,對他們造成的心靈傷害。他還說,倘若未來能再多給民眾一些正面了解外勞的機會,也許能漸漸扭轉外勞在台的刻板印象。

張家春還舉例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中闡述的非歧視原則:以本國人看待外籍勞工。他建議勞委會,如果政府要扭轉外勞地位,可參考美國作法,在公務機關上聘用部分懂得外勞語言、了解他們生活習慣的服務人員。讓這些服務人員定期檢查外勞的工作環境、生活起居,協助外勞與本國人民和諧相處。

※ 相關報導:

* 拉起體貼的紅龍 外勞健檢進駐台北車站內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459877.shtml

一個半月前,台鐵台北車站一樓大廳圍起紅龍阻絕人潮,此事經聯合報披露後,外勞假日休閒議題受社會普遍關注。今天,台北車站再度拉起紅龍,但這一回,不是為了區隔,而是尊重與體貼,讓外勞舒適放心地健檢。

fsj 提到...

從心關懷!老人犯罪漸增 女9年增3倍

【聯合晚報╱記者李承穎/南投縣報導】2012.10.28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犯罪的社會問題也逐漸浮現。竹山就有一名老婦人,組織販毒集團,被逮還直說「老人年金哪夠我花!」,讓人哭笑不得。內政部警政署統計,65 歲以上老人犯罪人口,十年來逐漸增加,其中,「年長女性」犯罪增加比率更加明顯,65歲以上女性犯罪,從92、93年的426、468人至去年止,已增至1521人。

不過,依內政部統計,目前國內65歲以上老人共255萬4000多人,占人口比例的10.98%,而65歲以上老人的犯罪率,近幾年均維持在3%上下。


70歲阿嬤 販毒首腦
被捕嗆警「老人年金哪夠我花」

竹山警分局今年初逮到70歲的陳姓阿嬤為首的販毒集團,隱藏在鹿谷鄉秀峰村內,警方搜到安非他命21包28.4公克,制式子彈7顆,陳姓阿嬤的手下都不超過30歲,足以當她孫子。

陳姓阿嬤身著旗袍,頭髮全白,被警方逮捕時還直說「老人年金哪夠我花!」,讓警方相當無奈,直說「阿嬤也該收手了!」

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從老人犯罪案例從民國91年的4000多件,增到近7000件,其中,民國99年的8000多件,算是高峰,去年也有7000多件,以竊盜、賭博和公共危險罪占多數。


一社區8老人涉性侵

台南市日前則發生老年人性侵少女的案例,社區內8名老人都涉案,這些老人每次給被害的國三少女200元不等,4年來性侵無數次,直到少女懷孕了,整起事件才曝光,震驚社會。

桃園縣也曾發生在醫院偷竊的老人,嫌犯高齡91歲。他被捕後苦苦哀求檢警放過他,直說兒女都不扶養,只好偷竊維生,檢警雖然同情,仍然依法將他送辦。

看問題...對科技產品的陌生、少子化的親子疏離、都市化的鄰里情感淡薄…

南開科大老人福祉科技管理所長段伴虯表示,老人與現代社會產生的孤離,例如對科技產品的陌生、少子化的親子疏離或是都市化後的鄰里之間情感的淡薄、子女外出謀生的孤單,都會使老人們由孤獨、不安轉為暴躁,可能會透過犯罪,讓外界注意到自己。

段伴虯說,像是老人的猥褻或性侵案,很多都是出自於想「證明自己」的心理,且對象都是力氣較小的少女;偷竊有時也不一定買不起,而是長期的鬱悶,讓老人想透過犯罪行為,讓親人留意自己。


各國開始研究老人犯罪

段伴虯表示,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各國都已開始研究老人犯罪,日本還有作者出「暴走老人」的專書;最近更有警察來研究所攻讀碩士,也提出老人犯罪的專題研究。政府應該要對老人犯罪,給警察或監獄等相關人員有系統的訓練。

※ 相關報導:

* 子女常以為送養護之家就沒事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7460188.shtml

許多老榮民的子女,為了解決老人照顧問題,將老榮民送進榮民之家後,就不再聞問。其實內政部推廣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已有一段時間,這像是老人的托老所。老人晚上仍可與家人共同生活,白天有專人照顧,解決老人的照顧問題。



◆ 精神科醫師嘆:老人享清福時代已過

【聯合晚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2.10.28

台南醫院遭癌末老人縱火,凸顯老人情緒問題。面對近幾年來老人犯罪率有逐漸攀升,精神科醫師表示,「老人享清福的時代已經過去!」

這個時代的老人家,對未來充滿不安與不確定感,又合併身體上的病痛,在無法紓發鬱悶情緒下,只能採取激烈手段因應,但該項問題一直未受到社會正視。

根據一項「老人犯罪影響因素」研究,老人犯罪者有幾大特徵:年齡層以60至64歲最高;教育程度為國中畢、肄業以下最高;高比率屬低收入或貧困者。犯罪類型以財產型犯罪 (賭博、偷竊、詐欺)為主,其次為殺人或傷害,妨害性自主或性侵等風化罪再次之。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精神科主任黃俊仁指出,現今老人家面臨喪偶、獨居無人照顧,或與「啃老族」子女同住等新課題,社會、經濟壓力並不比年輕人小,在長期無法適度宣洩情況下,向內表現就是日趨嚴重的老人自殺,對外則以傷害他人方式解決。

黃俊仁說,門診上常見老人家主訴身體病痛、失眠,探究背後原因,卻是情緒出了問題,但包括家屬及本人在內都不知情,也不願面對,若未得到適度處理,就埋下未來憂鬱情緒的種子。

高雄市凱旋醫院成人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偉任表示,老人輕生、非常態性犯罪等現象,大多源起於老人情緒問題,除了親友等人力陪伴,也需要用藥指導、獨居關懷、喘息服務等社會資源介入。

注意情緒、失智、前額葉功能問題

高醫精神科主任陳正生強調,門診上有偷竊、觸摸女性等明顯行為問題的老人家,通常是家人察覺到才帶來就診,病因除了情緒問題,也可能是失智,或前額葉功能異常造成道德感喪失或衝動;但有更大一部分的老人族群出現狀況,是長期被外界忽略的,這就需要家人及社服機構積極協助、關懷。



◆ 撫慰身心靈 園藝治療開枝散葉

【張翠芬/專訪】2012-10-28 中國時報

「在照顧植物的過程中,會一直感覺到生命的變化:發新葉、新芽、花開、花落,生生不息」。台灣第一位獲得美國認證的園藝治療師黃盛璘,近年在國內大力推展園藝治療,一些患有憂鬱、自閉、失智等身心靈障礙者,在與植物互動中,重新體認對生命的感動。

黃盛璘是友人眼中的拚命三郎加工作狂,中年危機讓她放下一切,毅然踏上陌生的美國,尋找生涯第二春。二○○四年,獲得園藝治療師認證後,帶著滿滿的熱情回到台北,希望帶動更多人親近自然,並以植物的生命力,療癒現代人的身心靈。

台灣人們生活在壓力鍋,每天待在水泥森林裡,接觸植物是很好的抒壓方法。黃盛璘發現,特殊族群對園藝治療需求量非常大,她已和學術醫界舉辦六屆園藝療法國際研討會,和亞東醫院精神病房、基隆長庚安寧病房合作長達四年,近期開始與台北監獄配合,希望透過植物來處理與生命情緒有關的問題。

黃盛璘說,「植物」是個生命體,它的生命循環帶給人們生命更新的希望,及再次起步的機會。園藝治療強調實地「動手做」,與植物培養親密互動關係,讓身心靈產生細水長流、微妙的轉變。

例如,老人養護中心運用植物刺激記憶,幫助失能或失智憂鬱的爺爺奶奶們重建生活樂趣,老人在照顧另一個生命、觀察植物生長周期的過程,重拾自信,感覺自己是個有用、有生產力的人。

除了失智長者,受情緒困擾的孩童青少年、視障者、腦性麻痺孩子、或需長期身心復健等特殊族群,在每周一次、至少一季的療癒課程中,透過植物這個「綠色醫生」,喚醒內在覺察,增加自我意識與幸福感。

「最好找生命力強的植物入門。」黃盛璘說,把植物種死了,會令人沮喪失落,所以,她通常找台灣本土的青草上手,例如,具淡淡清香的艾草。

這幾年,國內陸續推出園藝治療專業人員培訓課程,雖然在正統醫學中,它只是一種輔助療法,但已慢慢開出本土的花。

fsj 提到...

老外嘆:娶中國妻=娶全家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7461837.shtml

【世界日報╱廣州29日電】2012.10.29

一篇《老外吐槽—娶中國老婆的下場》的博文,惹來300多萬網民熱議。該文稱「採訪了N多個娶中國太太的老外」,用充滿喜感的筆調,描述「娶中國太太等於娶她全家」等生活經歷,網民對此讚彈不一。

羊城晚報報導,這篇博文寫道:「一旦你娶了中國太太,就等於娶了她全家,不到半年,她爹、她媽、她二姐、她二姐的孩子就排著隊全來了……打開抽屜,除了三副刀叉,全是筷子,折磨得我呀,目前都會用筷子夾花生豆了。」

第一嘆…沒隱私

據報導,文章還寫道:「一旦中國人占領你家,你就別想有隱私了。我有時在書房沙發上看書睡著,老岳母就像貓一樣摸到我身邊,往我腿上扔一條被子,在我腿上拍一遍,好幾次都拍錯地方……」

第二嘆…中藥味

在飲食方面,外國人也不太能接受:「你要是趕上一個愛煲湯或熬中藥的太太,那就等著鄰居報警吧。我們家都來了三次警察了,鄰居叫來的,說『方圓幾里地有化學武器的味道』。」

第三嘆…教育狂

報導指出,這些外國女婿還認為「中國太太天生有一種改造男人的使命。」在教育方面,「中國太太對自己的孩子下手可狠了,逼著他們從小學鋼琴、學武術、學芭蕾、學數學…似乎不把自己的孩子當人,他們的唯一目標就是如何盡快把自己的孩子逼瘋。」

對此,有網民說不用大驚小怪,「悲催的老外啊,終於知道中國男人的苦衷了啊。」但有網民認為這些都是個人問題,「娶洋太太也有悲催的啊。到時離婚,就是一堆贍養費、打官司、搶小孩。」

※ 相關報導:

* 陸網友:娶中國太太很划算 別妖魔化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1/112012102900113.html

中國人與老外的異國婚姻常被視為浪漫,但回歸現實生活,老外丈夫可不這麼想,認為取個中國太太就等於取她「全家」,這與他們的婚姻文化大不同。大陸網友則反擊說,別把中國老婆妖魔化,她背後強大人脈,可為你排憂解難,很划算的!



◆ 美國少婦捐母乳325公升 創世界紀錄

【中廣新聞/夏明珠】2012-10-29

美國一名28歲的少婦,乳汁分泌太旺,她把孩子消化不完的母乳,捐給慈善機構,從去年六月到今年三月,總共捐了325公升半的母乳,創了世界紀錄。

芮克曼去年生了個兒子,她給小孩喝母乳,因為分泌太過旺盛,她把孩子喝不完的奶,都冰起來,家裡兩個冰箱,很快就被塞滿,她開始捐奶給母乳銀行,九個月的捐奶量,造福了上千名早產兒。

芮克曼希望生第二胎的時候,可以再刷新自己締造的世界紀錄。



◆ 身障攜病母服勞務 社福急救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746224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王慧瑛/新竹市報導】2012.10.29

聽障獨眼服勞務 老母隨車照顧

新竹縣五峰鄉43歲男子周聖義盜獵野生動物被捕,獲檢方緩起訴處分,罰他100小時義務勞務。周聖義獨眼、患聽障,還要獨力照顧高齡84歲的植物人母親。他不忍心去勞動服務時把母親丟在家,向教會借廂型車,把插鼻胃管的老母載著跑。周聖義做勞務時,車窗、車門敞開,邊工作、邊留意母親。

新竹地檢署主任觀護人張顥誼獲悉他的孝心及處境,今天透過五峰鄉衛生所與長照中心連繫,為周申請居家喘息服務,所需費用由榮譽觀護人協進會協助籌募。

每日載母來回30公里 母子折騰

周聖義住五峰土場部落,離家最近的勞務地點在竹東鎮瑞峰國小,來回路程30公里,重病老母跟著出門,非常折騰。張顥誼表示,除解決周聖義做勞務時母親的照顧問題,已經與五峰鄉桃山國小洽談,希望桃山國小成為合作的義務勞務機構,讓周可以就近服勞務;他已另發函給新竹縣政府社會處,為周聖義申請低收入戶等補助,協助母子倆日後生活。

創世基金會新竹分院院長陳綠蓉表示,看到聯合報新聞報導,得知周陳帶妹、周聖義母子處境,令人不忍,創世願意伸援手,協助這個急難家庭。本個案應符合托養資格,已派員前往五峰鄉,要與周聖義洽談,了解周的意願與想法。

與周聖義熟稔的竹東分局五峰分駐所副所長周錦貴說,有一回行經瑞峰國小,看周聖義的車停路旁,周整理校園操場環境時,目光頻頻望著躺在車上的母親,擔心母親會太熱,不時跑回車上為母親翻身、擦汗,或到超商借熱水沖泡牛奶,看得出他對母親很有責任感,孝心感人。

周聖義被罰在一年內完成100小時義務勞務。由於周帶著母親出門,出門一趟只能做2至4小時,目前僅完成20小時,履行期限明年3月13日到期,眼看時間逼近,周聖義擔心緩起訴被撤銷。

不捨母受苦 難題有解 身障男笑了

新竹地檢署觀護人室、創世基金會等單位伸出援手,周聖義很感動,他認為,自己做錯事該接受處罰,只是捨不得媽媽一起受苦,得知難題有解,總算露出笑容,頻說「謝謝大家幫忙」。

43歲的周聖義離婚多年,與老母相依為命生活,他右眼在國小時遭剪刀戳瞎,目前裝上義眼,聽力也有障礙,領有輕度殘障手冊。周母周陳帶妹癱瘓臥床20年,早年住安養院,兒女無力負擔安養院費用,近年遂由周聖義扛起照料母親責任。

※ 義務勞務不能改到其他地方服務嗎?



◆ 精神分裂症 精神醫學會贊同改「思覺失調症」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2/10/29

台灣精神醫學會昨天投票,多數贊同以「思覺失調症」取代使用多年的疾病名稱「精神分裂症」,希望為患者去汙名化。

精神醫學會昨天在台南舉辦年會,學會與病友、家屬共組的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共同召開記者會,除為精神分裂症更名,也希望明年即將成立的衛生福利部能設置心理健康司的專責單位,一起為台灣人的心理健康努力。

學會理事長周煌智表示,今年有1千多人參與年會,其中有600多人進行更名投票,9個名稱中,有200多人贊成使用思覺失調症之名稱,第2名則是統合失調症,學會將由理監事會議進一步確定名稱後,向衛生署正式提報。

他表示,疾病名稱會影響一般人的觀感,過去台灣也有更名的情況,像是老人癡呆症後來改為失智症、蒙古症也改為唐氏症等,而精神疾病的病友與家屬團體多年來希望推動精神分裂症更名,但因為患者人數多,加上醫師們的意見不一,一直到現在才終於形成共識,未來應該是以「思覺失調症」做為新的名稱。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表示,精神分裂症是從Schizophrenia的希臘文直接翻譯為中文,但鄰近的日、韓早就更名,日本改為統合失調症、韓國改為調弦症,香港的名稱也是思覺失調症。

fsj 提到...

看恐怖片可減肥 越嚇人越有效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2.10.29

看恐怖片也可以減肥!英國的學者發現,看完90分的恐怖片可燃燒113卡路里,相當於走路30分鐘所消耗的能量,且片子愈恐怖,所燃燒的卡路里愈多,看完《大白鯊》可燃燒161卡路里。學者指出,在極度壓力如恐懼的情況下,體內會釋放出腎上腺素,降低食欲,增加新陳代謝速度,燃燒更多的卡路里。

想要減肥的人一定沒有聽過,坐在沙發上看電影,也可以燃燒走路30分鐘所要燃燒的卡路里。英國西敏寺大學的科學家觀察一般人看恐怖片所產生的反應,他們測量觀眾看電影時的心跳、氧氣吸收程度、二氧化碳排放,藉此推算他們所消耗的能量。

科學家發現,與坐在空白螢幕前相比,觀看恐怖片會增加3分之1的能量消耗。平均而言,觀看90分鐘的影片後,人們會燃燒113卡路里,等同走路30分鐘所消耗的能量。學者指出,能讓觀眾嚇到跳起來的恐怖片,是最好的卡路里燃燒工具,因為它們會讓心跳急速加快。

研究學者發現,1980年由傑克尼克遜主演的《鬼店》,可以讓觀眾燃燒184卡路里,在所有恐怖片中名列第1,第2名是1975年的《大白鯊》,平均可燃燒161卡路里,1973年的《大法師》則在榜上名列第3,可讓觀眾燃燒158卡路里。

燃燒最多卡路里的第4名影片是《異形》,第5名為《奪魂鋸》,第6名為《半夜鬼上床:夢殺》,第7名為《鬼入鏡》,第8名為《厄夜叢林》,第9名為《德州電鋸殺人狂》,第10名為《死亡直播》。此排名顯示,比較新的驚悚片反而燃燒的卡路里較少。

西敏寺大學的新陳代謝專家麥肯思(Richard Mackenzie)博士表示:「在極度壓力如恐懼的情況下,體內會釋放出腎上腺素,降低食欲,增加新陳代謝速度,燃燒更多的卡路里。」

電影出租公司考莉(Helen Cowley)表示:「我們都知道在觀看恐怖片中的駭人畫面時,會有想要躲在沙發後或抓枕頭的感覺。然而,這個研究顯示,對於想要減肥的人來說,遇到恐怖畫面時,或許他們應該讓自己盯著螢幕來幫助減肥。」

※ 壓力荷爾蒙過多會引發精神疾病。

* 克服生活中的壓力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302

壓力,在焦慮與憂鬱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 受忽略嬰幼兒 大腦明顯縮小

中央社 2012.10.29

美國一項研究指出,3歲兒童的腦部斷層掃描顯示,受忽略兒童的大腦遠小於一般兒童。根據神經病學家,造成大腦大小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母親對待他們的方式。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科學家說,母親養育不只是情感照護,同時也會決定孩子的大腦大小。

「週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報導,有較大和充分發展大腦的兒童受到母親的照顧,母親隨時回應她的寶寶。大腦較小兒童則是遭嚴重忽視和虐待的受害人。

研究指出,根據腦部斷層掃描影像,相較於較大大腦,較小大腦缺少一些最根本區域。這些不足的後果非常顯著,較大大腦的兒童將會比較聰明,較有可能發展出同理心的社交能力。

相對地,較小大腦的兒童有可能會染上毒癮、從事暴力犯罪,更可能失業及依賴政府社會福利。另外也較有可能罹患心理和其他嚴重健康問題。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蕭爾(AllanSchore)告訴週日電訊報,如果寶寶在兩歲前未獲得適當對待,會對往後的發展產生十分重大影響。

他指出,攸關聰明等大腦許多面向功能的基因,無法運作。令人難過的是,這些基因有可能永遠不會發展和出現。



◆ 產婦吃太補 坐月子10天血崩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2012/10/30

彰化縣30歲陳姓產婦在產後10天血崩,失血約1000cc,幸好她在漢銘醫院附設坐月子中心做月子,及時就醫保住一命,事後醫師了解,是產婦進補過度,反而妨礙子宮收縮,出現「延遲性血崩」。

漢銘醫院婦產科醫師陳光發說,延遲性血崩發生率約0.7%到1%,發生原因常是孕婦吃過量人參補品、喝太多生化湯,造成子宮收縮不良,其次才是胎盤剝離不全與子宮內膜發炎導致血崩。

陳姓產婦10天前生產,產後在漢銘醫院附設坐月子中心休養身體,昨天到集乳室餵完孩子,走回房間時下體出血,她卻不自知的繼續走回房間,結果走道都是鮮血,被醫護人員發現,要她坐在走廊椅子上不能動,並立即緊急通知醫師救治。

醫護人員把陳姓產婦抬上護理床,推到產房的產台接受檢查和治療,醫師發現子宮收縮不良,立刻注射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補充水份,她大量失血的暈眩症狀已改善。事後了解遲延性血崩原因,出在產婦食用生化湯、人參等補品過量。

陳光發表示,血崩分為兩種,一種是產後1小時內發生的及時性血崩,產婦還在醫院內,可很快醫治,另一種是延遲性血崩,產婦如果沒在出血後的半小時內就醫,有生命危險;萬一出現延遲性血崩,就醫前,家屬先在產婦肚臍以下、恥骨以上,由上往下用力搓揉直到腹內子宮變硬,可加速子宮收縮緩和出血。



◆ 韓垃圾場女 家中髒亂引人側目

中央社 2012.10.30

有些女孩在外打扮光鮮亮麗,但家中卻邋遢髒亂不堪,南韓媒體報導,1名有明星般外貌的女子,讓人難以置信家裡如此髒亂,內衣不洗、寵物狗狗排泄物也不清,令人難以恭維。

南韓「朝鮮日報」網站今天報導,綜藝節目「大國民脫口秀-你好」邀請到1名相貌姣好的女子,但令人驚訝的是,光鮮亮麗外表的她,家中卻十分髒亂,朋友都戲稱她叫「垃圾場女」。

垃圾場女的朋友表示,她長的漂亮、追求她的男性很多,但要是到她家裡,就會發現簡直就是個垃圾場。

朋友說,有超過半年以上未清理的狗狗排泄物、擤過鼻涕的衛生紙,還有散落各處且發出惡臭的髒內衣和絲襪。

節目播出垃圾場女家中的畫面,發霉的食物擺滿桌上,房內更是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當節目主持人詢問關於半年以上未清的狗狗排泄物如何處理時,垃圾場女的回答更是令人吃驚,她說,「下大雨的日子,我在出門前都會將窗戶打開,狗狗排泄物被雨淋到就分解囉。」

fsj 提到...

新生兒按摩 親密接觸的第一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1370

【聯合報╱施幼涵/台北長庚醫院新生兒中重度病房副護理長】2012/10/31

新生兒生長發育,觸覺是最早發育的感官,愈早為新生兒適度按摩,對新生兒發育及發展有很大幫助。

新生兒按摩有助於寶寶生理及心理發展。出生時和爸媽的接觸,會在本能下建立親子關係,成為新生兒心靈健康成長的出發點,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礎。

按摩使情緒穩定,也可使新生兒夜間有更長的熟睡期,提高生長荷爾蒙分泌。按摩也能提高新生兒的運動功能,促進腦部發育、促進循環,鬆弛肌肉的緊張,進而提高新生兒免疫力。按摩也使迷走神經受到刺激,能活化腸胃功能,提高食物消化吸收率。按摩能緩和情緒,使新生兒到滿足與幸福。

為新生兒按摩時,建議選擇新生兒處於安靜及清醒狀態時,此時有比較好的反應,家長可充分利用孩子清醒的時間,與之互動。

另外,雖然新生兒按摩有許多好處,過程中仍要注意幼兒反應,一味給予過度刺激,反而適得其反,最好讓新生兒在安全的環境中接受用心關懷的按摩。

※ 按摩方法詳見原站。



◆ 透過遊戲引導 孩子慢慢學會「分享」

文/林希陶 2012.10.31 自由

小孩子在幼兒階段不想與他人分享東西是正常的。突然家裡多一個跟自己一樣的兒童,想必會造成小孩的生存壓力。小孩會獨佔東西,只是很單純的生物性反應。

家長的愛、自己心愛的玩具都是獨一無二的,怎麼可以分給別人?而且小孩不會這麼快就有分享概念,獨佔就好,幹嘛分享呢?一定會有一段時間的磨合期,像我的外甥女一開始面對妹妹也是如此,什麼東西先搶再說,搶贏了沒被大人發現就當作賺到,搶到的要不要玩、要不要吃是另外一件事。

有爭搶行為出現時,當然要制止,不過制止之後要說明。假如是吃的東西,只有一個人有時,可以先分一小部分出來,不要一下就一人一半;玩具也是這樣,讓小孩選可以分享出去的,小孩可能會選不好玩或不重要的小玩意兒。不過,沒關係,至少他踏出了一小步。當然,記得即時鼓勵小孩的分享行為。

另外,同時有年齡相近的小孩在場,公平是很重要的。所以要什麼東西,兩個人都要有,而且要一樣多。還可以做的是,家長可以再保證你們的愛,家長不會因有另外一個小孩就偏心。

不過說實在的,這兩件事情有時對大人而言,是相當困難的事。我們是會特別偏愛某件東西的,我們無意間就是會特別喜歡某一個人,這是人性,沒辦法一下子就解決。但假如自己意識到這件事,才會慢慢有改變,「你願意公平的對待不同的小孩」,這樣的態度才有可能實踐。

至於分享概念的教導,可以透過遊戲方式進行,如扮家家酒的形式,將分享的理念藏在遊戲之中,慢慢讓小孩知道這件事情是重要的;也可以帶孩子去公園或遊樂場,跟其他小孩玩,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將會發現溜完溜滑梯後,還是要等別人溜完才能再溜;盪鞦韆也是要等別人盪完才能再盪。人生是不可能獨佔所有好處的。

但以上的辦法,請不要期望教一次就有效,要反覆反覆的教,小朋友才有可能學會,而且要等到他的身體、大腦夠成熟才行。以發展心理學而言,大約要3歲以後,「分享」這個部分才有可能建立起來,並在面對衝突時才會變得比較好。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 研究:曾墮胎母親 對孩子施暴率增加
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6407

【台灣醒報/莊瑞萌】2012-10-31

根據美國一所大學研究發現,曾經墮胎的母親對孩子施暴的機會增加,是一般沒有墮胎過婦女的2.5倍。關懷與研究墮胎後母親的機構則表示,墮胎後的母親應該接受諮商,度過可能的心理憂傷時期。

美國寶林格林州立大學與伊利雅德協會(Elliot Institute)合作研究,共分析518位育有12歲以下孩子低收入美國婦女,並將研究對象分成非自願性流產與自願性墮胎兩組,結果發現流產過的母親對孩子施暴的機率較一般母親提高,曾墮胎的母親對孩子施暴的機率,更高於曾流產的母親。

研究者蔻曼表示,「失去孩子後心理上出現的障礙與憂愁,會影響到婦女的心理健康,容易導致出現不適當的管教行為。」

對此,長期關懷墮胎照護工作的伊利雅德協會,則呼籲有類似遭遇的女性應該獲得諮商協助,該協會會長雷爾登表示,「一般人似乎認為墮胎是解決未預期懷孕最有效的方法,好像可以因此一勞永逸,但是越多研究則顯示,墮胎後的影響卻會長期困擾著婦女,甚至影響家庭。」

國一年約有82萬女性進行墮胎,根據一份刊登在《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報告就指出,研究者觀察過87萬名婦女,其中有16萬人曾墮胎過後,發現後者會出現焦慮的機率增加34%,酗酒的機率提高1.1倍,沮喪的機率提高37%,而且其中近一成與墮胎有關。

美國心理協會則曾在2008年調查後發現,婦女墮胎後會出現悲傷、難過、沮喪與焦慮的反應,但並未證實這些反應與墮胎有關。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Acta Paediatrica》期刊。

※ 相關報導:

* 抹片死角 腫瘤長在子宮內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1373

彰化市的50歲王姓婦女最近1個月疑因「尿失禁」,須常更換衛生棉墊而求醫,檢查卻發現罹患子宮頸腺細胞癌,她抱怨,每年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卻沒「6分鐘護一生」;彰化市秀傳醫院婦產科醫師劉復興表示,抹片檢查篩檢準確度超過八成,但如身體有異常症狀,仍須儘快就醫,才能及早發現癌症。

* 母親吸菸 孩子孫子都受害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210310373.aspx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發現,吸菸的危害會禍延後代子孫,母親吸菸,孫子也可能得到氣喘。專家認為,孕期吸菸所造成的危害,會「開啟」壞的基因,然後傳承給後代。懷孕期間,尼古丁會影響胎兒正在發育的肺部,使得寶寶在童年時期,較易罹患氣喘。....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 BMC Medicine 的報告指出,兩代幼鼠身上和正常肺部發育有關的基因功能,也有減損的情況。



◆ 研究生罹強迫症 每晚洗澡5小時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2/10/31

台南市一名女研究生罹患強迫症,每天洗澡要洗5小時以上,不僅影響生活,嚴重的潔癖也影響人際關係,就醫時向醫師表示,她最大的心願是「有天能跟同學一起用手抓爆米花吃」。

這名年輕女性從小就愛乾淨,上大學後情況愈來愈嚴重,每天晚上洗澡要花5小時,早上出門也要洗一、兩小時,她向醫師抱怨「我也不想一直洗,根本沒時間做想做的事,但就是控制不了」。

由於她極力克制,不在一般人面前表現異狀,只有少數要好的同學知道她的問題,在學校時,每節下課都要去洗手,放學時同學都一起離開,但她一定要留下洗手半小時才能回家。

朋友一起出遊時,她必須先考慮「附近有沒有地方洗手」,例如逛老街等,如果沒有廁所,她就找藉口不參加;而同學常在一起看電影、吃爆米花,大家共享其樂無窮,她也很想融入,但只要想到爆米花裡有大家手上的細菌,就嚇得不敢吃。

在家中也很困擾,她的房間不能讓人碰,有次親戚到家裡翻看她的衣櫃,事後知道,她把所有衣服都洗一次、重新打掃房間,忙了整夜;不斷清洗,讓她的皮膚發皺、嘴唇也脫皮。

心理治療師指出,這名患者自我要求高,雖然強迫症困擾生活,仍努力念書,目前已在研究所,在家人陪同下就醫,經過半年藥物與心理輔導,目前情況已好轉,晚上洗澡時間已減少到1個多小時,現在也敢用塑膠袋套著手拿爆米花吃。

台南市立醫院心理師林木芬表示,患有潔癖強迫症的患者,常出自於也有潔癖的家庭,例如媽媽很愛乾淨等,但如果愛乾淨影響到正常生活,應儘早就醫。

這名患者的媽媽也很愛乾淨,「家裡地上一根頭髮都沒有」,但看到女兒受苦,很不忍心,不敢再要求女兒「要愛乾淨」,希望女兒能快樂自由做想做的事,「不乾淨沒關係」。

fsj 提到...

卡在個資法 慈善物資送不出去

【聯合報╱記者張家樂、紀文禮/南投報導】2012.11.01

個人資料保護法上路後,南投市公所最近配合慈善團體辦理發放物資時,有受助對象抗議市公所洩漏個資給社團。也有善心人士提供一卡車的救濟物資給社團,因無法取得低收名冊,整車物資都載回。個資法上路,政府和慈善社團都無所適從。

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理事長邱慶禧說,來自彰化縣的善心人士,前天載了一卡車白米、沙拉油和米粉等日用品,指定要分送給國姓鄉的中低收入戶,因協會無法取得中低收入戶的資料,善心人士失望地說,「你們快去想辦法查看看,我下星期再來」。

南投縣府要求市公所,配合個資法自訂法規。但南投市長許淑華認為,應採更積極的方式,逐一徵詢弱勢戶,是否同意將個資提供給慈善團體,經切結同意者,才提供個資做為慈善團體發送物資的參考。

許淑華說,下周起南投市公所將逐戶發放救濟白米給全市的低收入戶,市公所將趁送米的機會,逐戶徵詢提供個資的意願,不同意者市公所將尊重不再提供給慈善團體,以保護他們的個人資料。

南投市公所社會課長余啟泰說,個人資料保護法施行後,公所無法任意提供低收入戶的名冊給慈善單位,這會影響到弱勢族群的資源取得,但公務員不能違法行政。

縣府社會處指出,如果發放救濟物資,是由公所和社團合辦,公所可以提供中低收入戶的名冊。只是各地都有很多愛心會或慈善會,每逢年節,都會發放救濟物資,有的社團結合寺廟,也來濟貧,發放的對象可能僅三、五個村里,公所不可能跟每個社團都合辦濟貧,將建議內政部訂出解套的辦法。

※ 相關報導:

* 就事論事/別讓個資法變擋箭牌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7469291.shtml

南投市長許淑華不劃地自限主動出擊,採「逐一徵詢方式」,先取得弱勢民眾同意,再提供慈善團體亟需濟助家戶資料的作法值得肯定,其實,限定提供的個資專做公益用途且有利當事人權益,也是個資法所允許,政府機關處理蒐集民眾個人資料,豈能一味採取迴避不提供的「不作為」,卻還信誓旦旦以恪遵個資法為藉口?



◆ 我見我思-龍山寺旁阿伯

【謝錦芳】2012-11-01 中國時報

景氣不佳,房價居高不下,大台北地區的「籠屋」現象引發學者關切。從事社工的朋友觀察,以往這些「籠屋」主要是中高齡族群為主,現在連年輕上班族也被迫住進「籠屋」,顯示貧富差距的問題進一步惡化。

萬華、大同區一帶的老舊社區,有許多老舊公寓、廠房隔成許多一至二坪大小的「雅房」出租。這些隱藏在老舊社區裡的「雅房」實際上就像「籠子」,裡面只能擺一張床,或一張桌子,所有家當只好擺在床上。許多「雅房」沒有窗戶,睡在裡面,有如牢房;有些即使有窗戶,卻設計不良,平時也無法打開。

去年夏天,隨著一群日本大阪市立大學都市研究(URP)系的教授到萬華探訪一名阿伯。他家就在龍山寺旁的小巷弄裡,一棟老舊公寓隔間而成許多小「雅房」,大約三坪,每月租金四千元。由於通風不良,走進這棟老公寓,迎面而來是一股刺鼻異味。阿伯打開自己的房間,讓教授們參觀,可惜房間太小,床上堆滿了雜物,根本無處容身。大家問說:「這麼小的房間,怎麼住?」阿伯說:「夏天太熱,我都睡三輪車上,這個房間拿來放東西啦!」

其實,這位七十四歲的阿伯,能有這樣的「籠屋」遮風避雨,已經算是幸運的了,其他還有不少連「籠屋」都租不起的街友,也只有繼續流落街頭。

阿伯是台南人,十三歲就到萬華來打工,先到餅店當學徒,後來到工地綁鋼筋,曾參與發電廠、煉油廠、水泥廠到高速公路等各項工程,逐工地而居,住在工寮裡。結婚後,有一陣子失業沒地方住,還曾住進三峽的山洞裡,那時他的女兒剛出生,一家三口就住在山洞裡。老了以後,他一度流落街頭,目前慶幸有一個「籠屋」勉強過日子。

這幾位大阪大學的教授們透過翻譯,聽完阿伯曲折的人生故事,特別帶了來自日本的伴手禮,讓阿伯覺得好窩心。大阪大學這群以研究都市貧窮與遊民相關議題的教授們,到萬華區拜訪遊民前後長達十年,每年幾乎都要來一、二次。他們帶領學生丈量「籠屋」的大小,並且拍照存檔,回去寫成報告。

每一個「籠屋」裡,都有說不完的辛酸故事。看到這群日本學者這麼關心台灣的「籠屋」與遊民議題,真不知道我們的政府單位,是否也看到了「籠屋」現象,是否準備拿出改善的藥方。



◆ 研究:男性倒車入庫 能力優於女性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2012.11.01

5個人裡有1人因為無法倒車入庫,而決定改變他們的開車路線!英國的研究顯示,部份駕駛對自己的開車技術缺乏信心,其中女性缺乏信心的比例較高。學者指出,男性比較能夠在心裡想像3D畫面,有助他們的開車及閱讀地圖能力,倒車入庫的技巧普遍比女性好。

據英國駕駛學校的統計,約20%的駕駛因為無法倒車入庫,而改變了他們的行車路線,女性的比例較高,3人裡有1人有此經驗。在所有的駕駛中,6個人裡有1人承認,他們對自己的倒車入庫技巧沒有自信,女性的比例同樣較高,有25%的女性表示對倒車入庫沒信心,只有11%的男性做此表示。

研究指出,男性大腦的運作方式與女性不同,可以在心裡想像3D畫面,讓他們有更強的停車及讀地圖能力。英國的統計還發現,男性駕駛通過路試的機率是50%,女性則是44%。另外,男性平均需要36小時的駕駛課程,女性需要52小時的課程才能拿到駕照。

德國魯耳波洪大學的學者讓65位受測者駕駛奧迪汽車,發現女性停車時間比男性多出20秒,其中一些女性表示,她們的胸部讓她們停車時較難轉彎。

研究報告顯示,部份駕駛因為對自己的開車技術缺乏自信,會在最後1分鐘改變行車路線,無法停在空出的停車位。有25%的駕駛甚至表示,他們將某些道路列為「黑名單」,另有約33%的人表示,將部份停車位列為黑名單。



◆ 英調查:女性廚藝55歲臻完美

中央社 2012-11-01

根據英國超級市場的一項最新調查,女性在20多歲時開始烹飪,但一直要到55歲時廚藝才達到完美,輕鬆做出一桌好菜。

超市Co-operative Food對1000名女性進行調查,發現女性21歲第1次烤蛋糕,23歲煮第1個浪漫兩人餐,26歲舉辦第1次晚餐派對,而為全家做耶誕大餐則要等到27歲。

女性一直到55歲廚藝才臻於完美,她們至少有15道拿手菜,可以很快就準備好餐點,從燒烤肉、沾醬、自製麵包、冰淇淋到義大利麵,通通難不倒她們。

調查指出,要成為廚藝高手,不免要經過一些失敗,包括雞蛋沒煮熟,蔬菜煮爛,蛋奶酥塌陷變形等。

到了55歲,下廚經驗豐富的女性不需要再借助食譜,也不需要量食材分量的工具,就能恰如其分準備餐點,即使家裡只有零星的剩菜,也可以變出一桌好菜。

有「廚房女神」之稱的英國知名電視廚師勞森(Nigella Lawson),除了烹飪節目有高收視率,她的食譜更是洛陽紙貴,受到消費者熱愛搶購,勞森目前52歲,再過3年廚藝勢必更爐火純青。

Co-operative Food行銷經理能恩(Helen Nunn)說,烹飪熟能生巧,從失敗中學習經驗,需要時間才能達到完美,信心也隨著年齡成長而提高。



◆ 罹罕見疾病 印童有25根指頭

中央社 2012.11.01

小孩通常是從數自己的手指或腳趾,開始學習從1數到10,不過這招對一名4歲印度男童沒有幫助,因為他有25根指頭。

倫敦「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印度博帕爾(Bhopal)的薩克納(Arpan Saxena)得到兩種罕見遺傳病,一種是會長出過多指頭的多指症(Polydactyl),另一種是會讓手指與腳趾併在一起的併指症(Syndactyly)。

有13根手指與12根腳趾的薩克納,很享受他在博帕爾的名人地位,他的照片都貼在城市牆上。

他說:「我喜歡別人來看我,跟我拍照。但我唯一不喜歡的是,我不能走很多路,因為無論什麼鞋子,我的腳都不適合。」

他的父親阿尼爾.薩克納(Anil Saxena)證實薩克納生下來就有26根指頭。35歲的阿尼爾.薩克納是黃包車車夫。

他說:「他生下來時,我們就很驚訝的發現,他有26根手指與腳趾。我從來沒有聽過,有人生下來有這麼多指頭。」

薩克納兩歲時發生意外,少了一根指頭。

薩克納的30歲母親塔努(Tanu)說,就算很多人提供幫助,他們還是不想讓薩克納動手術。

她說:「因為小孩而出名,是每對父母的夢想。」

她說:「薩克納在整個博帕爾地區很有名,我們很喜歡這樣,我擔心手術在他這個年紀對他造成的影響。」

博帕爾一間殺蟲劑工廠1984年發生大型工業意外,薩克納的父親逃過一劫。運動人士說,在發生意外後的幾天,至少有1萬5000人死亡;這場意外釋放出的氣體,持續影響到今日。他們說,博帕爾小孩的先天性缺陷率異常高,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也是。

fsj 提到...

獨一代離婚率增 父母過度關愛是導火線

【實習記者黃禾青/綜合報導】2012-11-02 旺報

父母「過度關愛」導致「獨一代」夫妻離婚率上升,江蘇省無錫市南長區人民法院受理的離婚案件顯示,「獨一代」離婚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明顯上升。

近兩年「獨一代」離婚占整個離婚案件的4成左右,其中70%的案件是由於父母的過度干涉導致「獨一代」婚姻走向崩潰邊緣。

審理過較多此類案件的法官分析:「父母以愛的名義參與孩子的婚姻,霸道地侵占屬於小倆口的幸福空間,導致小夫妻間因長期缺乏溝通而變得冷漠。」另一方面,「獨一代」缺乏擔當,遇到問題首先是向自己的父母傾訴,而不是自己想辦法,這種依賴性將雙方父母牽扯進夫妻矛盾中,加上父母愛子心切,將生活瑣事引起的小吵鬧無限放大,最終導致兩個家庭甚至兩個家族的較量。

小園是85後,在家享受著公主般的照顧。去年婚後,小園住進婆家,媽媽三天兩頭跑去看她。今年生完小孩,小園的媽媽將女兒接回家悉心照顧。由於怕孩子的哭鬧聲晚上吵著女兒,小園的媽媽便搬進了小倆口房裡。小園的老公十分不滿,要求丈母娘搬出他們的房間,但丈母娘堅決不同意。忍無可忍之下,小園的老公起訴離婚,最後調解離婚。

「哪有丈母娘睡在夫妻房裡的道理,這太荒謬了!」小園的老公相當氣憤。「小孩晚上要喝奶,女兒一晚上折騰得睡不好,他又不管事,實在看不過去我才搬進去的,也是為了幫忙照顧小孩。」小園的母親覺得自己做得沒錯。「媽媽也是為我好,鬧到現在這個局面,我也很傷心。」小園說。

※ 相關報導:

* 北京智庫:一胎化應退場 開放二胎
http://www.udn.com/2012/11/2/NEWS/MAINLAND/MAI2/7472556.shtml

中共舉行重要會議前夕,通常容許某些半官方支持的改革言論,十八大開幕在即,新華網2日報導,北京智庫「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張,實行30多年的一胎政策已失時效且阻礙國家發展,應逐步開放二胎化。

....報告說,一胎化已被時代趕過,落後人口變種的新形勢,應該調整。一胎政策近年有些微調,例如「雙獨」 (夫婦都是獨生子或女,可生兩個孩子),和「單獨」 (夫婦一方為獨生子或女,可生兩個孩子),但都未見生育率顯著提高,這表示生育政策需要更根本的調整。

* 養老金 壓扁大陸國庫
http://www.udn.com/2012/11/2/NEWS/MAINLAND/MAI2/7472571.shtml

中國進入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導致養老金需求不斷增加,加重國家財政負擔。今年中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到2013年,中國養老保險金缺口將達18.3兆人民幣 (約合新台幣86 兆元),建議勞工延後退休年齡。這份報告引起對於養老金制度問題的討論,並開始檢討養老金「雙軌制」的弊端。

* 「微孝」列車啟動 老人「微笑」圓夢
http://www.udn.com/2012/11/2/NEWS/SOCIETY/SOC5/7472523.shtml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呼籲全民盡一點點孝心,用「微孝」為長輩圓夢,換來長輩大大的「微笑」。基金會推行「2012不老夢想,微孝列車」計畫,已有6182位長者用不同方式圓夢,有人騎上機車成為不老騎士、有人穿上棒球裝成為棒球員、還有人穿上軍服圓夢。



◆ 嬰遭父施暴 送寄養家庭又被虐

【聯合報╱記者游振昇、喻文玟/台中報導】2012.11.02

蔡姓男嬰11個月大時因遭父親施暴,被安置寄養家庭照顧,卻又被李姓寄養媽媽施虐,前額、胸、腹、背傷痕累累,連腳底都有新舊瘀傷,送醫急救,台中地檢署昨依傷害罪起訴寄養媽媽,並請法官從重量刑。

中市社會局副局長廖素玲說,男嬰在寄養家庭疑受虐,已另安排寄養家庭安置,男嬰母親經濟狀況穩定後,帶著男嬰與另2名孩子搬到金門定居。

遭父親施暴的蔡姓男嬰,今年7月由新北市社會局通報台中市社會局,緊急安置在中市一處寄養家庭,由李姓婦人照顧,但男嬰又疑受虐,員警心疼說:「這名小朋友出生後命運很坷坎!」

檢警調查,60歲李婦由中市社會局審核通過,可當寄養服務的保母,負責照顧寄養個案兒童;今年7月3日她接受委託照顧蔡姓男嬰,28日下午即打119求救,將男嬰送到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醫師檢查男嬰肺部發炎,造成呼吸困難緊急插管,從症狀研判,肺炎已有幾天,不太可能是送醫前嗆水造成,且男嬰全身到腳底都有新舊瘀傷,懷疑受虐,通報社會局。

李婦否認虐嬰,指男嬰不慎喝水嗆到才送醫,前額的傷是跌倒頭撞浴缸造成,腳部紅腫是她緊捏腳底急救所致。平常餵奶男嬰不喝,她強迫男嬰喝,男嬰自己不斷捏大腿內側反抗造成傷痕。

醫師診斷認為男嬰未滿1歲,無法碰到肛門和臀部,更不可能用力捏自己,身上多處傷痕應是外力造成。

檢察官說,李婦身為寄養家庭保母,應妥善照顧受託兒童或嬰兒,卻對不到1歲男嬰施暴,建請法官從重量刑。



◆ 微罪貧男僅剩3百元 1百交保

打零工維生半百男 車禍觸過失傷害遭通緝
因居無定所無法限制住居 法官扣掉車資及餐費 裁定超低保金

【林和生、李翰/高雄報導】2012-11-02 中國時報

五十歲吳姓男子因過失傷害遭法院通緝,日前經警方緝捕到案,法官審理後認定微罪不予羈押,卻因無法責付或限制住居,當庭詢問他身上有多少錢,男子回答:「三百元」,法官考量後裁定以一百元交保,恐創下台灣司法史上最低交保金紀錄。

目前台灣最高交保金紀錄由涉及東森力霸案的王令麟,以三億五千萬元穩坐冠軍寶座;一百元交保金也寫下另類紀錄。高雄地院表示,法官將於近期內開庭審理,也將揭曉這一百元是否對嫌犯有約束力。

吳男乘機車行經高市建國四路與河西路口,與前方同向機車碰撞,造成楊姓女騎士當場倒地、頭部及身體有多處挫傷,經高雄地檢署偵結,以過失傷害起訴,但男子因多次傳喚未到庭,遭到高雄地院通緝。

上周吳男被鹽埕警分局逮捕到案,法官審理時吳男強調,他打零工維生,住所時常更換,身分證戶籍地是姊姊的房子,所以沒有收到傳票,並非故意未到庭。考量過失傷害屬微罪,法官認為沒有羈押必要,但卡在是通緝身分到案,也不宜無保飭回,於是要求限制住居。

法官請他提供住址時,男子卻表示,目前不住在姊姊家中,但又講不清楚現居地住址;法官只好改裁定責付,但吳男又無奈地說,與姊姊長時間沒聯絡,背不出電話號碼。

法官思考後認為,如諭知交保金過高,吳男隻身一人恐怕保不出去,乾脆當庭詢問他身上有多少現金,吳男摸摸口袋答:「僅剩三百元。」扣掉搭車及餐費,法官考量後裁定一百元交保。

交保金的用意,在於以金錢迫使嫌疑人如期接受後續偵查或審理,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金額高低,全看法官衡量犯罪情節、被告身分及經濟能力來訂定交保金額。



◆ 新北市愛滋患者 9成男性

【Upaper╱中央社)】2012.11.02

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新北市愛滋病患者中,男性高達9成,而不安全性行為感染人數每年成長約15%,呼籲民眾作愛要戴套。

新北市衛生局為了宣導安全性行為,下午開記者會,邀民眾發揮創意,錄製「安全性行為預防愛滋病」KUSO影片上傳至Youtube,參賽獲獎者有機會得到價值新台幣2萬元的單眼相機、智慧型手機或iPad。

衛生局疾病管制科表示,過去感染愛滋以共用針頭的毒癮者居多,使用美沙酮幫助患者戒毒後,成效不錯,近年新北愛滋者多因男男間不安全性行為而感染。

新北截至今年9月愛滋通報人數為384 人,其中94%因不安全性行為感染,年齡20到29歲最多占51%,其次為30到39歲占30%。

fsj 提到...

社論-全方位關懷 建構高齡化溫馨社會

【本報訊】2012-11-03 中國時報

前陣子署立新營醫院北門分院附設護理之家,發生傷亡慘重的火災事件,這場惡火彷如將台灣社會關於長期照護工程的潘朵拉盒子掀開,主管機關、民間單位、親人家屬以及一般民眾,都必須面對老人安養何去何從的問題;甚至於,因為照護需求極為龐大,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更進一步讓不少家庭面臨崩解的危機。

由於長者生理條件的不同,使得老人照護有在家老化的居家照顧、在地老化的日間照顧以及機構老化的養護照顧等不同的選項。然而,實務上兼具範疇經濟、市場規模、建制管理以及專業服務等等營運利基的機構養護,目前仍然無法成為許多家屬的優先選項,這究竟是要歸因於長者個人排斥的主觀意願問題,還是侷限於入住繳費的客觀能力問題,或者其他無法克服的結構性限制問題?現狀而言,機構養護部分,無論是入住率或是床位數的規模,台灣社會還是有進一步擴增的成長空間,也就是說,使用端與供應端都尚未能反應真實狀況。

面對實際存在、且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到,預期機構養護需求將會愈來愈高,不能因為這一場災禍,衍生對機構養護莫須有甚至汙名化的預期甚至是排拒。畢竟,受限於組成、形式、功能以及家庭成員人數遞減、支持負荷能力質變等結構性條件的變化,機構安置所提供的養護照顧,已是許多家庭不得不仰賴的選擇。

以往,高齡者從在家、送日照到機構安養的照顧演化歷程,有重新檢視的必要,畢竟許多老人在面臨照顧時,第一步就必須直接送往機構,因此,一般民眾,特別是被照護的老人,對機構養護有較為正向且多元的認知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一昧地排除。

事實上,因為罹病、老化等特定事件所產生的生命歷程,使得標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文化象徵,終究還是無法抵擋「家有一老,必有一倒」的殘酷現實;畢竟,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因此,在強化機構養護設施設備以及環境安全的同時,也需要進行相關的社會教育工程,改變人們的認知,便於機構安養的推廣 。

其實,各個年齡層都需要接受不同內涵的老化教育,俾透過健康自主管理以達到成功老化的積極意義;在年老教育部分,則無論是近老、臨老或是逼近六十五歲法定年齡的屆老,不妨在退休前,提早規畫「年老假」,在假期中,進入機構生活、調適身心,增加對安養機構的了解、調整態度,俾於日後實際入住後,能更快、更好地適應,而不是在年老體衰時,才被迫進入陌生的環境裡養老。此外,無論是現行家庭私領域的家人互動型態,還是公共領域的社會性參與,高齡長者多少還是會因現行各項制度性障礙及社會性排除,而成為一般民眾所難以觸及到隱形人口,因此,如何適切與老年人共處互動,是高齡化社會重要的教育課題。

在面對生命旅程的最後一哩,對於不同老化面向所採取的切割式處理,或將長者從親人、家庭與社會單獨抽離出來,都會讓老者陷入「存在性孤獨」與「孤獨性存在」的境遇,處理必須細膩周延。因此,在北門分院這場大火後,除針對制度失靈的軟、硬體結構條件進行檢討之外,攸關到照顧人力、世代互動以及生命品質的深層意義,同樣是不能輕忽的;問題的癥結不只是從居家、社區到機構不同照顧模式之間的選擇或者銜接,而是幫助年長者從原生家庭擴及到養護安置的機構家庭,給予綜融個人生理、心理到社會認知的全人關懷。

《老人福利法》的立法精神是「全人關懷、在地老化以及多元連續服務」,其核心是從健康促進、延緩老化、社會參與、世代融合、友善環境、活躍老化到尊嚴老去,這是連續性的歷程與關係,相關建制措施若能穩健運作,台灣的高齡者才能迎接樂天知命的向晚歲月。

※ 相關報導:

* 周美青支持收養 「我們都是一家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474444.shtml

「只要有愛,我們都是一家人」,經濟不景氣,嬰幼兒棄養、出養案例大增,總統夫人周美青、歌手張懸今天與兒童福利聯盟共同齊聚總統府前,共同宣布「台灣第二屆收養月」開始啟動,並呼籲國人共同關注收出養家庭。



◆ 兒福聯盟:收養仍存5大迷失

中央社 2012-11-03

兒福聯盟今天公布台灣民眾收養意願與認知檢視報告,有近3成民眾曾考慮收養,但民眾對收養孩子的觀念,仍存有5大迷思。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天上午於總統府前舉行台灣第2屆收養月活動,並公布2012年台灣民眾收養意願與認知檢視報告。這份報告從今年7月18日至9月30日,針對一般社會大眾進行調查,共回收1134份有效問卷。

調查結果發現,有28%民眾曾考慮收養小孩,但對照台灣每年被收養人數僅2500人至3000人,實際收養孩子的民眾人數並不多。

兒福聯盟分析,民眾不考慮收養原因,是因仍存有5大迷思:多數民眾以為,有錢才能收養;只有不孕才收養;私下收養比機構收養輕鬆;孩子知道身世會自卑;孩子出養到國外比留在台灣好。

針對上述5大迷思,兒福聯盟說,有近6成收養家庭的月收入,在新台幣10萬元以下,即使收入不高的家庭也能收養小孩;台灣社會中「為愛收養」的家庭有逐漸增多趨勢;「私下收養」沒有保障,且目前法律規定不可「私下收養」;讓孩子從他人口中或自己意外發現身世,反而對他衝擊更大;目前台灣法律明文規範,須以國內收養人優先為原則。

兒福聯盟指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於去年正式通過,其中對於收出養制度有多項重大變革,包括:國內收養優先、非血緣及一定親等之外收養,皆須透過領有執照的專業團體媒合等規定。

兒福聯盟指出,經這次調查發現,仍有民眾一頭霧水,呼籲政府應針對收出養新制加強宣導,保障孩童權益。



◆ 台積電志工分享日 要號召更多愛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2012.11.03

「社會上那麼多有愛心的人,可以用不同方式愛這個社會及國家,影響面一定更大!」台積電志工社長張淑芬說,她願意分享台積電志工社的經驗,號召更多企業參與。

台積電昨天辦「企業志工分享日」,邀請專家與會。英特爾亞太區市場公共事務部總監顏亦君、台灣大哥大基金會秘書長阮淑祥都與會,分享企業志工成果。

台積電志工社深入台灣各角落,從探視孤貧、課輔、故事達人,到八八水災災區重建,成果受矚目;張淑芬說,走進災區,才感受到災民需求,台積電後來認養阿里山部落,協助原民重建,輔導自立更生,她說:「如今回顧影片,心裡還是一股熱。」

她表示,這幾年不斷有企業問她「如何推行企業志工?」 她覺得,許多企業投入相當多心力在做社服,如果能結合更多企業分享經驗,或許能找到更有力的方式,也避免資源重複。

張淑芬說,有一回她下鄉,發現一個地區沿路都是新的腳踏車,擺著沒用,也有人告訴她,原鄉小學空教室,塞滿了風琴和樂器,這都是資源浪費,台灣人有愛心,但很多人做著重複的事,相當可惜。

台積電首次辦企業志工分享日,她希望將來有個聯誼會或什麼組織,定期交流,激盪腦力,可以讓更多人受惠。

台積電發言人何麗梅說,善盡企業公民所肩負的社會責任,能帶動社會向上提升力量,希望透過產、官、學,從交流平台激盪出創新思維與作為,讓社會更美好。

台灣大基金會近年也投入阿里山鄉部落寬頻與數據服務、參與嘉邑行善團造橋、到花蓮陪伴獨居老人,累計志工投入時數已超過9千小時;英特爾亞洲區總部則與世界展望會、家扶合作,照顧孤兒,錄製有聲書、興辦「英特爾數位遊園地」、保護荒野,不遺餘力。

台積電在原有架構下,今年加入生態志工,由中科與南科廠區員工組成,中科志工將為小學生介紹台積晶圓十五廠生態綠園區;南科志工在台南水雉教育生態園區擔任水雉生態導覽。

fsj 提到...

收養孩子 「有愛比錢更具資格」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2012.11.04

兒童福利聯盟調查顯示,有三成民眾有意願收養孩子,但多誤認「有錢才能收養」而未付諸行動,其實,五成七的收養家庭月入不到十萬元,有愛比有錢更有資格收養孩子。

兒盟昨天與台北市收養中心舉辦第二屆「收養月」活動,總統夫人周美青、歌手張懸都到場參加。

兒盟公布「二○一二年台灣民眾收養意願與認知檢視報告」,回收一千一百多份問卷,發現近三成的民眾曾考慮收養孩子,不過每年被收養人數僅二千五百人至三千人。

兒盟說,收養不多主要因民眾有收養「迷思」,以為「要有錢才能收養」、「只有不孕才能收養」、「孩子知道身世會自卑」等,但其實這些都不正確。

兒盟指出,「有錢才能收養」是國人最大迷思,分析收養人收入後發現,五成七的收養家庭月入不到十萬元,與全國家庭平均收入九萬二千多元比起來不算富裕;甚至有百分之七的收養家庭月入五萬元以下,顯示即使收入不高,也可收養孩子。

近二成的民眾認為只有不孕夫妻才收養,但近年來「為愛收養」的家庭逐漸增多,約百分之五的收養人有親生孩子。還有不少民眾認為「私下收養」比「機構收養」輕鬆,但兒盟表示,今年五月卅日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上路後,已明定不可私下收養,收養人要小心別犯法。

約有八成受訪者認為「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世會自卑」,並擔心孩子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兒盟表示,若孩子忽然發現自己的身世,衝擊會更大,最好適時告知、不要隱暪。另外也有不少民眾認孩子出養至國外,比留在台灣好,但國際收養有歧視、文化認同等問題,收養狀況也難追蹤。

曾爸爸兩三年前收養兩個月大的女嬰「小棒棒」,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女兒的臉是最美的風景」,讓他每次回家都忍不住加快腳步,因為開門就有溫暖。



◆ 騙學童 冒名盜買遊戲點數 詐百萬

自由 2012.11.04

〔記者邱俊福/台北報導〕家長要注意,國中、小學生也是詐騙集團眼中的肥肉!

男子潘毓儒為首的詐騙集團,利用電信門號可用於小額儲值遊戲點數的漏洞,專門透過網路遊戲,找國中、小學生聊天,騙取學生的手機門號及個資,冒名盜買遊戲點數牟利,電信警察隊日前逮捕3嫌到案,今年迄今被害人已有200多人,詐款達上百萬元。

21歲潘嫌到案後表示,因曾經被同樣手法騙過,「感覺很好賺」才鋌而走險;另有22歲男子陳詠霖與16歲吳姓少年2共犯被逮捕到案。警方說,潘、陳2嫌原本是不法集團成員,今年初自立門戶,2嫌透過「唯舞獨尊」、「勁舞團」等網路遊戲,尋找國中、小學生,以「猜猜我是誰」手法,假冒朋友或同學。

隨後歹徒謊稱可獲取免費點數,騙取被害人行動電話門號及個資,進而使用騙取的個資進入遊戲公司網站,填寫資料,以小額儲值購買遊戲點數。

由於遊戲公司會以簡訊發送認證碼到被害人手機門號,陳、吳2嫌便藉口需要進入免費程式的密碼,向被害人騙取認證碼,最後由潘嫌負責將所騙得的點數透過「8591寶物交易網」,或者遊戲網站以低於市價賣出牟利,換取現金花用。

警方清查,該集團小額儲值紀錄高達500多筆,每筆500元至3000元不等,嫌犯被捕時有3名中輟生在場,疑正被吸收。



◆ 國際藥聞-玩遊戲竟可治療青春期憂鬱症

█尹德瀚 2012-11-04 中國時報

紐西蘭電玩「火花」,幫助玩家透過角色扮演和以閃電火球摧毀負面思緒的過程,進行認知行為治療,效果就如同一般心理諮商。

電腦遊戲五花八門,紐西蘭新研發的「火花」(SPARX)可謂獨具一格,它不是讓玩家打打殺殺,而是在遊戲中進行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青少年玩家透過角色扮演和以閃電火球摧毀負面思緒的過程,達到治療青春期憂鬱症的效果。

紐西蘭的青少年自殺率在開發國家中名列第一,因此促成「火花」的研發,其目標年齡層為13至17歲,遊戲分為7個階段,每階段約35至40分鐘,為了吸引青少年玩家,「火花」保留商業電腦遊戲的元素,包括3D背景。

遊戲中有個「導師」角色,它會教導玩家克服每個階段所需的技巧,例如控制憤怒情緒、解決衝突和放鬆呼吸練習等,玩家必須學習這些技巧,才能通過每階段的考驗,而在玩家逐漸過關之後,背景也會變得明亮。

在今年初的臨床試驗中,專家發現「火花」的治療效果和一般面對面的心理諮商同樣有效。主導「火花」研發的奧克蘭大學青少年心裡治療專家莎莉.梅里(Sally Merry)說,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等英語系國家都已對推廣「火花」表達興趣,若干非英語系國家也有意引進。



◆ 凡事神經兮兮 強迫症 讓人抓狂

【聯合晚報╱林進修】2012.11.04

小王是個業務員,每天都必須拜訪客戶,但最近常因遲到被一狀告到老闆那裡。老闆心想可能是他太忙、太累了,早上爬不起來,才錯過和客戶約好的時間,口頭訓誡了事。

沒想到,他這毛病一犯再犯,老闆再也受不了,開除了他;但小王很委屈,其實他不是貪睡,也沒賴床,每天很早就起床,但刷牙洗臉時,老覺得臉沒洗乾淨,一洗再洗,才延誤了出門上班時間。

更糟的是,他打開車門,發動引擎,正打算開車時,卻擔心可能有小貓躲在車子底下取暖,如果就這樣把車開走,會將小貓輾死。於是,他匆匆關了引擎,趕緊下車,彎下腰查探車底,一再確認沒有小貓躲在車底後,再上車重新發動引擎。

等他要把車開走時,又覺得不妥,懷疑剛剛自己是否漏看了車輪旁邊的角落,心想萬一有隻小貓剛好就躲在那個角落,車子往側邊開出來,不就把小貓給輾死了?越想越不對勁,小王再度熄火,下車查看。

就這樣,他來來回回看了好幾回,最後才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開車上路。但這一折騰,少說也花了二、三十分鐘,當然錯過拜訪客戶的時間。

被炒魷魚後,小王整天待在家裡,為了省錢,常煮開水泡碗速食麵,再打顆蛋,就和同居女友打發一餐。但吃麵時,他又常覺得瓦斯爐的爐火好像沒關,往往才吃幾口麵,就往廚房跑,搞得女朋友都快瘋了,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神經質,最後選擇分手。

遭受雙重打擊下,小王整天鬱鬱寡歡,足不出戶,最近才到醫院掛號就診。經轉到精神科接受詳細評估後,精神科醫師初步鑑定他罹患強迫症,開些藥物給他,連續服藥一周下來,他每天洗臉次數減少,也不再擔心爐火沒關,症狀稍稍好轉。

※ 相關報導:

* 醫生這樣說/強迫症可吃藥控制、行為治療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475564.shtml

顧名思義,強迫症是強迫自己去做某些事情的症狀,但到底強迫到甚麼程度,才算是病?每天強迫自己舉啞鈴100下,跑操場20圈,是不是強迫症?至於那些動不動就逼小孩寫功課的家長,是不是也有強迫症?

湯華盛表示,強迫症必須每天重複做一些動作,主觀上覺得已經太超過了,極其荒謬無聊,但是又不得不做,因為不做就會不放心,只有重複做了之後,心中才會比較舒坦。

* 黑板沒擦 國中女生被罰500交互蹲跳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7475370.shtml

桃園某國中體育班周姓導師,嫌值日女生黑板沒擦乾淨,罰交互蹲跳五百下,女生兩天後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家屬請求國賠,法院判學校國賠卅一萬餘元,周也因此案被判拘役五十天。

* 代課兩天被頂撞 老師抓學生去撞窗戶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7475369.shtml

南投市一所國小六年級鄒姓代課老師,到校代課第二天,就因不滿學生出言頂撞,抓住學生的脖子撞擊窗戶、電視,還用腳踹,致學生手臂和左眼太陽穴多處撕裂傷,學校表示,將開會討論是否將鄒解聘。



◆ 英調查:男人37歲最快樂

【江靜玲/倫敦三日電】2012-11-04 中國時報

什麼是讓現代男性滿足的秘訣,根據英國的一項最新調查發現,穩定的生活和作息,以及長久的承諾是讓男人滿足的最大秘訣,而男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則在卅七歲左右。

這項根據一千名英國男性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四三%的受訪者指出,成為父親是一生中最高興的三件事之一。其他的兩件事是結婚和看見自己最愛的足球隊獲勝。另外買車、購房、向伴侶求婚和畢業也都是人生中感到幸福的時刻。

這項調查同時顯示,男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是在卅七歲左右,此時他們多有家庭和固定的工作,且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青年時期的焦慮記憶逐漸淡逝,中年危機則尚未開始。

至於在日常忙碌的作息中,調查顯示,吃一頓自己最喜愛的中飯是大部分受訪者認為一天中最快樂的事,此外為自己買DVD、衣服和科技產品,或與朋友出門、喝杯好茶或咖啡、意外地和生命中的一個女人吃一頓晚飯、閱讀新聞、創下手機或電腦遊戲最高分,以及在社交網絡上和朋友聊天等,都是讓他們感到快樂的事。

fsj 提到...

過動症惹禍 工程師毀百萬機器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2/11/05

一名工程師長期注意力不集中,連續損壞公司上百萬元設備,就醫才發現罹患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奇美醫院指出,成人過動症盛行率約百分之四,但就診率不到萬分之一。

這名卅多歲高科技業工程師就診時說,從小注意力不集中,家人覺得他很聰明,但大學未考上理想學校;畢業後考進高科技公司,分心問題卻一直未解決,明明在操作昂貴機器,卻一閃神就失手,連續在無塵室裡闖禍,弄壞上百萬元設備。

工程師說,公司沒開除他或要求賠償,但要求他必須就醫。他上網發現自己的症狀包括過動、衝動及不集中,很像成人過動症。就醫後,醫師確診罹患成人過動症,經藥物與行為治療,情況大幅改善。

奇美醫院精神科醫師黃隆正說,根據國外研究,兒童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比率約為百分之七,其中約五到六成症狀會延續到成人,推估約有百分之四,也就是一百人中有四人有此症狀,但門診就醫的成人患者卻相當少。

奇美統計二○○○年到二○○五年健保資料,發現十八歲前過動症就診患者相當多,但十八歲後大幅下降;以二○○五年為例,十八歲以下過動症就診,百萬人中有一千四百零四人,但十八歲以上只有五十人。

黃隆正分析,可能是年幼患者長大後症狀緩解,也可能年幼時一直沒被診斷出,長大後被診斷的機率更低。

他指出,過動症患者長大後遇到的問題比幼年更複雜,成人如果有坐不住情形,如開會時不斷起身倒水、轉筆,做事衝動欠思考,情緒控制力差或容易分心,影響到正常生活,應考慮就醫。

※ 相關報導:

* 砰!突然一聲 她癲癇發作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477629.shtml

一名少女只要聽到「砰」的關門聲,或是鉛筆盒掉在地上等突發聲響,癲癇就會發作,多年就醫服藥都沒改善,不得已只能時常戴著耳機,也不敢外出逛街。醫師表示,癲癇治療目前以藥物為主,約有兩到三成屬於頑固型癲癇,如果服用多種藥物一年以上仍無法控制,應考慮其他治療方式。



◆ 青壯年女性 自殺手段趨激烈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2.11.05

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去年台北市25至44歲青壯年自殺死亡率,發現比起民國99年增加了12.9%,其中女性自殺死亡率增加幅度非常大,高達22.7%,採較激烈且致命性手段來結束生命的比率也增加6.7%,令人憂心。

進一步分析女性自殺的資料,發現她們多半對自己的要求太高;而導致她們最後選擇自殺的原因,以感情因素居首,占自殺原因的30%,其次依序為與家人間感情因素14% 、夫妻問題11%。

精神科醫師也發現,近一、兩年來台灣自殺型態已悄悄改變,原本被視為比較柔弱、比較不會採取激烈手段的女性,也開始用跳樓、燒炭等激烈手段來結束生命,致死率相對提高。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全國自殺防中心副執行長張家銘長期投入自殺防治工作,他表示,早年台灣的自殺型態男女不同,男性較不輕言自殺,可是只要下定決心,往往採取跳樓、上吊等激烈手段。

職場、家事兩邊忙 女性壓力源變多

相較下,過去女性雖較常把自殺掛在嘴邊,但往往採取服藥、割腕等較緩和的方式尋短,被救回來的機率較高,後遺症也比較不嚴重。然而隨著社會變遷,女性自主意識抬頭,加上投入職場人數增加,職場、家事兩邊忙,女性壓力明顯增加,不但企圖自殺比率升高,手段也越來越激烈。

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長劉越萍指出,社會結構改變,現代女性更能自由選擇愛情、婚姻、生育、學習及職業等,但連帶的女性必須背負更多重角色,也面對更多壓力源,比如夫妻、婆媳、教養、家人互動、職場及經濟等。

正因為現代女性往往不知不覺,承擔超過自己所能負荷的壓力程度,也常因忙著照顧別人而忽略自己的需求,導致面臨重大生活壓力時,常慌亂不知如何是好,挫折感與無助感逐漸產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蔡長哲建議飽受最大壓力的青壯年女性,應學著放開心胸,千萬別讓壓力持續累積,終至無法收拾。

遵循「2不2要」原則 遠離壓力

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提醒女性,雖然生活壓力不小,只要日常生活能遵循「2不2要」原則,還是可以遠離壓力,擺脫心情低潮,不輕言放棄生命。「2不2要」指的是:「不」過度自我要求、「不」過度疲勞倦怠、「要」維持社會網絡及「要」珍視自我需求。

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提醒,發覺強烈的情緒持續超過一個月,或是無法安靜下來傾聽自己時,就應向專業人員尋求協助,找出問題根源。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
■ 求救請打1995 (要救救我)



◆ 邱上原棄竹科高薪 服務偏鄉老人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2012.11.05

華山基金會台東縣池上站長邱上原本來在竹科工作,感念家道中落時社區獨居長者湊錢幫忙度難關,因此對老人特別關心,直到小時候教他騎單車的鄰居阿婆辭世,促使他決定放棄高薪,到偏鄉服務弱勢老人,「雖然收入落差大,但這才是我要過的生活。」

28歲的邱上原高中時家道中落,房屋被法拍,是社區一群獨居老人及老夫妻齊力湊錢幫忙買回房子,全家才未流離失所。

成長路上,眾多老人的恩情,讓他謹記在心,工作後他常抽空回鄉探視親友老者。邱上原回憶大四時他曾騎單車跌倒,聯結貨車的大輪壓過他的頭髮,真正體驗到「千鈞一髮」的滋味,「生命可以活到80歲,也可以只到今天」,他要讓有限生命發光發熱。

邱上原服務老人從不覺得累,也沒抱怨,每件事在他眼中都是正面、樂觀的,每件旁人看來既辛苦又疲勞的服務,他都能笑著做完;有次,他抱著一名老人家到浴室洗澡,才剛沖水,老人家就大稀便在他的腳上。

邱上原的第一個反應竟是開心大喊:「阿嬤大便了!」他說,這代表老人家腸胃有在運動,是好事,但看在老人媳婦眼中,卻驚訝不已,問他:「你不嫌臭嗎?」他搖頭微笑以對。

為能順利服務老人陪同就醫、居家關懷等,邱上原希望更多人伸援手幫助華山購置到宅服務車,以他為例,與海端站共同使用一部車,難免緩不濟急,盼更多人看見偏鄉老人需求。

※ 相關報導:

* 苗栗第一家 托育資源中心啟用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7476404.shtml

苗栗縣3歲以下的嬰幼兒有福了!全縣第一家托育資源中心昨天在苗栗縣婦幼館揭牌啟用,結合社區保母系統等各項資源,提供嬰幼兒寓教於樂的環境,並提供家長諮詢及親子共讀、親職講座等服務,往全人照顧更進一步。



◆ 3.4月出生的人 當CEO機會最大

中廣新聞/中廣新聞 2012-11-05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導,根據一項調查分析指出,3.4月份出生的人,當到企業高階主管的比率機會最高。

這一分析是從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CEO中抽樣,調查了375名曾在1992年到2009年間擁有CEO頭銜的人,結果發現其中只有6.1%的人出生在6月,5.9%的人出生在7月,遠遠低於3月份的12.5%和4月份的10.7%。研究者共調查了375名曾在1992年至2009年間擁有CEO頭銜的人。

分析指出,這一結果跟幾月出身者的智力與能力好壞無關,而其中的部分原因跟美國兒童進入幼稚園的年齡限制有關,因為入園兒童的年齡門檻,通常在9月到1月初之間,夏天出生的孩子通常是班級裡年齡最小的。

專家指出,在班級裡面,年齡比較大的孩子,例如3月和4月出生的孩子,往往比年齡小的孩子表現更好。在兒童四、五歲的時候,就算只有幾個月的差異,智力發展水準就可能有很不相同。年齡較大的孩子在幼稚園裡表現出色,識字速度可能更快,並因此被選拔學習更高級的課程,未來擔任高管的人材就這樣出現了。

為了進一步研究學校入學日期的影響,研究人員還特別分析了大多數州都規定入學年齡門檻的1960年代之後入學的CEO出生日期。他們發現在1955年及以後出生的43名CEO中,只有一人出生在6月,兩人出生於7月,這個比率都遠遠低於數學意義上的常態。

※ 相關報導:

* 研究:逾半美國人 信上帝行神蹟
http://udn.com/NEWS/WORLD/WOR6/7477855.shtml

神蹟處處在!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指出,相信神蹟存在的美國人,過去20年來增加了22%,逾半數美國人堅信生活中會出現神蹟奇事,其中信仰越虔誠的人與女性越相信神蹟。值得一提的是,沒有宗教信仰的美國人現在相信神蹟的比例,從過去的32%提高到42%。

fsj 提到...

幼兒坐學步車 恐延後學會走路

【Upaper╱記者詹建富】2012/11/06

許多家長都會讓7、8個月大的幼兒坐學步車 (另一名稱為「螃蟹車」),以為可促進走路的學習;但台大醫院兒科醫師周弘傑昨表示,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幼兒坐學步車會使得腳部的肌肉張力受到不正常牽引,反而會延後幼兒學會走路的時間約兩到四周。

周弘傑說,坊間的學步車其實沒有幫助幼兒學習走路的功能,且由於它的穩定性不足,難免會因家長疏忽而造成高處墜落、燒燙傷及溺水等意外,早在1987年美國兒科醫學會就已建議家長不要用學步車,而加拿大也以嬰兒學步車可能導致危險為由,於2004年首開先例,禁止販售。

周弘傑表示,今年是龍年,很多新手爸媽在門診常會詢問:「我的小孩什麼時候可以坐學步車?」或「坐學步車會不會造成O型腿?」他的回答很簡單:「由於它沒有證據會讓幼兒加速學走路,加上基於安全考量,學步車能不用就不用。」

周弘傑說,許多家長購買學步車的原因,多半是方便照顧,更不乏認為它可幫助孩子快點走路;但如果太小就坐學步車,由於幼兒腳部肌肉無法正常施力,只學會墊著腳尖走,以致影響正常的步態。

※ 相關報導:

* 奶嘴細菌多 寶寶吃了易生病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2289

有些小朋友有吃奶嘴的習慣,研究人員在奶嘴上發現不少細菌、真菌與黴菌等致病菌,可能讓小孩子飽受疾病威脅。



◆ 新兒少法施行前收養…怎麼辦

【聯合報╱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2012.11.06

一對住在美國的夫妻回台,留養要出養的孩童數個月,卻碰上新修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施行,不能私下收出養孩童,這對夫妻不知如何是好;相關單位正設法協助這樣的個案解決難題。

「新法令施行後,不能私下收出養,要透過政府許可的機構媒合。」內政部兒童局、兒福聯盟從5月以來雖宣導新、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不同點,可是很多想收養、出養孩童的人不了解,除非是六等親以內的關係,他們已「完全」不能先找好孩子、或為孩子找收養人。

苗栗縣政府轉請高雄市一機構協助的個案,是一對旅居美國的夫婦,今年5月之前回台收養幼兒,已和孩子相處數個月,有了感情,卻碰上新法施行,這對夫婦面臨重新評估收養條件、孩子要被評估有無出養必要的問題,令他們難過不已。

從5月以來,內政部兒童局接到不少各縣市轉求協助的這類個案,還有立委受託請兒童局通融。

兒童局10月5日邀集各縣市、收出養機構研商對策,有了「通融」的決議,即收出養雙方如有先行「私下」媒合收出養、再到機構求助的,收養人可向戶籍所在地的主管機關尋求協助,由地方主管機關委託相關機構評估,再由地方主管機關視評估結果進行後續處理。

高雄市小天使家園目前雖有接受南投、台南、苗栗等委託評估這類個案,但執行長鄭義罡說,只協助到今年12月底,以後都依新修法規辦理。

※ 相關報導:

* 活5歲盡是苦…繼父虐死判18年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1/7479208.shtml

男子林文榮長期虐待五歲多的繼子,讓他挨餓、受凍,用BB彈射擊生殖器;又因認為男童吵到剛出生的弟弟,罰他脫光衣服交互蹲跳,用鐵鍊綑綁吹冷氣致男童失溫致死後棄屍郊區樹下;最高法院依傷害致死罪判林有期徒刑十八年確定。



◆ 性侵案震驚國際 印度女權再受關注

【台灣醒報╱記者陳少甫╱台北報導】2012.11.05

9月初在印度哈里亞納邦(Haryana)德布拉(Dabra)地區,一名16歲少女遭到村落男性集體輪姦,案件10月才公諸於世,並引發人們對印度婦女權益進行反思,亦對印度黑暗的種性制度再次進行檢討。

2010年印度性侵案高達22172起。強暴性侵在印度層出不窮,印度首都新德里甚至被冠有「強姦之都」惡名。分析家指出這與印度社會父權至上的文化及階級分明的種姓制度,有著不可切割的關聯。在印度,女性雖逐漸走入學校及職場,然而權利仍處處受到限制及壓迫。尤其種姓制度越低下者,受到的迫害越嚴重。

以德布拉少女輪姦案為例,受害少女為種性制度裡被視為賤民階級的達利特(Dalit),加害者多為種姓階級較高者。案件之所以被揭露,並非受害家屬向警方尋求公道,而是影音圖片流傳於村落,少女的父親因不堪受辱乃吞農藥自盡。達利特人義憤填膺地群起抗爭,事件才越滾越大,最終進入印度全國乃至國際媒體的視線。然印度社會輿論卻反過來譴責媒體及受害者,不免令外界感到困惑。

今年10月初同樣位於哈里亞納邦,另一名16歲受害少女慘遭鄰居強姦,不僅鄰居的家人圍觀,甚至應當維持社會秩序的警察也在圍觀。受害少女不甘受辱因而自焚,送醫治療時因遭醫院拒絕治療因而不治身亡。

2011年印度班加羅爾、加爾各答及新德里等各大城市的強暴案件也極為驚人,其中以首都新德里最嚴重,一年約有4000多起。強暴案件所以爆增,更與女性受教育者越來越多有關。過往女性受強暴多選擇忍氣吞聲,今日女性受性侵雖然不願意聲張者仍占絕大多數,然而逐漸有受害者鼓起勇氣,願意冒生命危險站出來指控加害者,顯示印度社會儘管問題叢生,但確實仍在奮力改變中。

※ 相關報導:

* 性侵案 母女指控檢方「站在那邊」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3/7479223.shtml

彰化縣15歲少女,兩度被鄭姓少年慫恿吸食K他命後性侵,檢察官依強制性交罪起訴;開庭時,蒞庭檢察官同意變更為刑責較輕的「合意性交」,法官輕判2個有期徒刑4個月。被害少女和媽媽請求上訴檢察官拒絕,母女昨天出面指控檢察官「怎會站在性侵犯那邊」。

彰化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黃智勇說,曾接獲被害少女陳情。但少女供稱她吸食K他命後11小時才遭性侵,當時意識不清,但法醫研究所報告,K他命在人體半衰期僅3到4小時。且被害少女聲稱有反抗,事後仍與朋友逛夜市,未告知家人,很難認定被告以強暴、脅迫方式,違反少女意願性侵,因此檢察官才同意變更起訴法條。



◆ 社交網站助瀾 菲HIV病例增

中央社 2012-11-06

菲律賓今年9月再添至少316件感染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病例,刷新菲國1984年開始監控以來單月最高紀錄,衛生部表示,社交網站盛行助長了HIV病毒的散播。

根據菲國衛生部數據,9月新增的316宗病例分別為304名男性和12名女性,年齡中位數為28,其中年介20至29歲者占57%,除了4人是因注射毒品共用針頭而染病之外,其餘都是透過性行為感染,男同志性行為更高居82%。

菲律賓今年前9個月的HIV感染病例累計增至2466宗,較去年同期高出48%。

衛生部全國流行病學中心主任泰雅戈(Eric Tayag)說,社交網站是菲國HIV病毒急速擴散的主要原因之一。

泰雅戈表示,部分網民利用社交網站作為尋找性伴侶的平台,去年1份研究報告顯示,在180名回答問卷的HIV病患當中,有124人坦承透過社交網站尋找約會對象或性伴侶。

衛生部的HIV及AIDS通報系統顯示,菲國從1984年開始,累計已登記1萬830宗病例,其中92%是因無防護措施性行為而染病,其餘是經由注射針頭、母子傳染和輸血等途徑感染。

泰雅戈警告,如果無法控制HIV病毒散播,到了2015年,菲律賓的HIV病患可能增至4萬6000人。

fsj 提到...

研究:婚前有信心 婚後較甜蜜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11.06

加拿大一所大學針對600多對新婚夫妻研究後發現,婚前兩人對於婚姻經營具有信心者,甜蜜的時間可以拉長到三年,目前全世界結婚最久的印度夫妻也分享經驗,指出彼此傾聽對方的想法並一同面對,是婚姻維持長長久久的秘訣之一。

亞伯達大學研究者觀察610對新婚夫妻長達四年,發現在婚前對於未來婚姻生活最有信心者,婚後還是可見兩人甜蜜共度生活,時間最長為三年,包括彼此分享生活瑣事、一起用餐等,研究者強森表示,「這些夫妻還是照樣一起出外用餐、一起參加活動以及分享心情及感受,他們比較願意花點心思在兩人關係上。」

根據美國疾病防制中心今年三月公布的報告指出,在美國首次結婚者約有一半的人婚姻關係維持不到20年,對此,研究者也建議,婚前諮商可以讓兩人敞開心胸,誠實面對問題以及討論是否能迎接未來挑戰,婚前只要有任何遲疑,應該當下吐漏出來尋求解決,而非視而不見。

根據金氏世界紀錄,目前全世界結婚最久的印度夫妻結縭已邁入第87年,要讓婚姻維持長久的秘訣,高齡107歲的丈夫卡蘭表示:「我經常想辦法讓內人大笑,例如說笑話逗她,我的浪漫就是讓另一半笑開懷。」

今年剛好滿百歲的妻子寇塔禮則表示:「我的訣竅就是讓他身體健康,年輕時我就常自己煮飯給他吃。」

卡蘭表示,夫妻關係在於體諒與傾聽另一半的問題與憂慮,傾聽另一半的意見與想法,婚姻自然可以長長久久。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Family Process》期刊。

※ 相關報導:

* 筆電擱腿 熱氣「殺精」/不孕夫妻揪元凶 成功做人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7/today-life9.htm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對渴望生兒育女的英國夫妻費盡精力卻徒勞無功,絕望之際,醫師診斷出「病因」︰放在丈夫腿上的筆電產生的熱氣損及精子。將筆電改放桌上使用後,這對夫妻終於圓了為人父母夢想。



◆ 美加研究╱阿茲海默症警訊 20幾歲就出現

自由 2012.11.07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五日表示,他們在二十幾歲的高風險族群中,發現史上最早的阿茲海默症警訊。

症狀不可逆 及早治療成功率高

科學家向來認為,若能及早發現並治療阿茲海默症,成功機率將大幅提高,但研發解藥的主要問題是,這種不可逆的大腦退化疾病,要在入侵多年後才會出現症狀。

美加研究團隊檢視哥倫比亞一個大家庭的十八至二十六歲成員,他們除有共同祖先外,還有罹患遺傳性阿茲海默症的基因傾向,家族三分之一成員有導致罹患罕見型阿茲海默症的基因變異,通常在四十幾歲時發病;較普遍的基因變異發病年齡較晚。

這份刊登於「刺胳針(The Lancet)」的研究報告指出,比較大腦造影後發現,攜帶這組基因變異者,大腦特定區域的灰質少於沒有基因變異者。有這組基因變異者,腦脊液的蛋白質「乙型澱粉樣蛋白」含量較高,這與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內發現的蛋白質「斑塊」有密切關係。

倫敦大學學院失智研究中心的佛克斯認為,這項研究「顯示早在症狀出現二十多年前,就發生神經退化的變化,也早於過去核磁共振的研究發現」。

阿茲海默症占失智症比率達三分之二,發生率約兩百分之一,但隨著全球老化人口增加,比率愈來愈高,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約有十%罹患阿茲海默症。據統計,全球阿茲海默症患者約有兩千四百萬人。



◆ 防濫用安眠藥 重度患者列管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2/11/05

國內約百萬人依賴安眠藥助眠,不少人為了拿藥到處逛醫院,部分民眾還私下轉賣圖利。為避免安眠藥遭濫用,健保局要求醫療院所開立短效安眠藥「使蒂諾斯」處方時,應先瞭解病人是否為安眠藥的重度依賴者,開藥前須進行電腦連線查詢。

醫師若未依規定開立安眠藥給患者,健保局將不給付該筆費用,且再犯還將給予違約記點,本月一日開始實施。

健保局表示,有病患一年拿走一萬七千多顆使蒂諾斯,平均一天用量超過四十六顆。

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陳玉敏指出,使蒂諾斯被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健保局針對醫師開立處方,先後設下多重關卡,包括首次失眠求診民眾,最多只能領取七天藥量。

最近又祭出新措施,規定同一患者半年在不同醫療院所領取使蒂諾斯的用藥天數,以現行每日建議劑量十毫克為例,若超過每天建議量三倍以上的重度依賴者,患者將被列入「關懷輔導名單」。

今年七月起更限制同一病人在同醫療院所領藥,若每季超過一百八十天的建議劑量,超過部分健保就不予支付。

不過,患者跨院領取使蒂諾斯的情形十分普遍,健保局長黃三桂上月決定,除了有慢性精神病外,醫師在診間開立使蒂諾斯處方前,一律需先透過全國電腦連線系統,查詢該病患是否屬於重度安眠藥的依賴者,一旦醫師未依規定逕自開立大量安眠藥,該筆費用將無法獲得健保給付。

※ 相關報導:

* 吃安眠藥夢遊機率 華人高歐美20倍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2745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蔡瑞修指出,國內15%到28%民眾有失眠困擾,簡單區分症狀有三:睡不著、睡不長、睡眠品質不好。

安眠藥是治療失眠最常用的方式,但國內研究發現,華人對安眠藥物易出現複雜性睡眠行為,包括夢遊,或入睡後爬起來做平常不敢做的事,如飲食、打電話、開車等,又以後者較嚴重。

fsj 提到...

代生13嬰 英最多產代理孕母將退休

【江靜玲/倫敦七日電】2012-11-08 中國時報

英國最多產的代理孕母將在代理產下十三名嬰孩後,正式宣布退休。現年四十六歲的卡洛赫洛克表示,她並不想退休,但面對年齡考驗,「退休的時刻到了」。

目前懷有五個月身孕的卡洛,已順利為九對夫婦產下十二名嬰孩,其中包括雙胞胎和三胞胎。她表示,如果一切順利,她將在明年四月為目前代理的一對義大利夫婦產生孩子後,正式結束自己的代理孕母工作。

除了代理生產十三名嬰兒外,卡洛另有兩名自己親身女兒,現年分別廿二歲和十九歲,她們對母親擔任代理孕母的工作,表示支持。

卡洛廿一歲時首次懷孕,生下長女,次女出生後不久,她成為單親媽媽,「但我一直記得懷孕時的喜悅感。」一九九五年時,卡洛在一則廣告上看到徵求代理孕母的消息,「我想,我可以幫助那些想要孩子的夫婦。」

經過生理和心理測試,卡洛在數周後得到一份名單,她挑選了一對年近四十的英國夫妻,並邀請她們到家中晚餐。晚餐後,這位英國先生到浴室中取得精液,把它交給卡洛,卡洛自己使用注射器把精子移入體內,不久後便懷孕。之後,她再次以同樣方式,替另一對夫妻產下子女。

在英國,一般非法代理孕母的價格為一萬英鎊(約四十七萬台幣),但卡洛表示,她從事代理孕母並不是為了錢,「我樂於為那些想要孩子卻無法自己生產的夫妻完成他們的夢想。」

但在十七年代理孕母生涯中,卡洛也有失誤的時候。她與現年五十一歲的伴侶保羅同居十四年,儘管兩人非常小心,總是使用保險套,但仍有一個代理生產的孩子,經過DNA測試,發現是卡洛和保羅的骨肉。

卡洛為此哭了好幾個星期,但與保羅商議結果,決定把孩子交給請她代理生產的夫妻領養,「畢竟,我們知道他們深愛這個孩子。」除了兩對夫婦外,卡洛與她代理生產的孩子和家庭均保持聯繫,「孩子們都知道我是他們的『肚子媽媽』。」



◆ 防染病 愛滋團體推辨識藥物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1/08

儘管衛生署強力宣導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但近年仍有男同志不聽勸,甚至興起一股圈內BB趴(無套性愛)風潮。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表示,疾管局可考慮以「減害」措施來預防BB趴合併ES(藥物性愛)所擴大的愛滋感染疫情。

林宜慧指出,所謂的同志性愛「減害」措施,包括指導習慣用藥者如何分辨藥物,不可混用,並確定藥物來源的安全性。參加性愛趴時,務必找可以信得過的人一起陪同,相互照顧。見苗頭不對,就應彼此提醒。

BB趴正式名稱為Bare Back趴,原意為美國牛仔騎馬時未配戴馬鞍,現在則是指性愛時,沒有戴上保險套。「趴主」在網路或簡訊散發邀請通知時,就強調全程不得使用保險套,如想戴套子再上,那謝謝再聯絡。

林宜慧說,據她私下瞭解,部分參加BB趴者是愛滋感染者,但有些人相當健康,未有被感染。前者反正已經被感染了,所以認為性愛無套沒影響。後者則是追求無套的性愛快感,願意承擔染病風險,不在乎對方是否為感染者。最可怕的是,不少BB趴就與ES(藥物性愛)結合在一起。

有不少同志自以為找到真愛後,卻感染上愛滋,原因就是另一半參加過所謂的BB趴。林宜慧認為,這是對雙方感情的重大考驗,因為信任感已出現裂痕,同志們如真心交往,決定倆人在一起時,就應該相約至醫院抽血篩檢愛滋,開誠布公,才有機會走得長久,並維護雙方的健康。



◆ 二度染愛滋 病毒生抗藥性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11/08

一名感染多年愛滋的年輕男同志,最近兩三個月免疫力下降,在醫師建議下,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病毒數量明顯降低。但最近回診病毒數急遽增加,醫師初步研判,他可能參加BB趴與另一名感染者發生危險性行為,交互感染,以致於體內病毒產生抗藥性。

感染科醫師羅一鈞指出,愛滋感染者如再被感染,除了病毒亞型不同,其中最讓人擔憂的是,感染了抗藥性病毒,增加治療難度,必須用更多藥物才能壓低病毒數量。

疾管局三組組長陳昶勳表示,防疫人員曾分析過參加BB趴的同志動機,表面上這群人好像不怕感染愛滋病毒,事實上卻對愛滋病有錯誤認知。例如有人對於愛滋病的治療樂觀,以為感染愛滋,只要吃藥就好,絲毫沒有警覺到服用抗病毒藥物會帶來很大的副作用。

為此,疾管局明年愛滋防制計畫將推出「守護天使」,呼籲經常參加性愛趴的同志們每次出擊時,至少要有一名守護天使陪同,這個人不能用藥,必須保持清醒,保護其他人免於愛滋感染的威脅。

至於BB趴的衛教宣導,陳昶勳坦承,難度相當高。因為這類性愛趴都是透過網路聯繫,很難掌握參加者身分。為此,疾管局與各大同志網站洽談中,希望透過交友網站宣導,提供正確的愛滋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