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8

北科大校長:技職生滿手證照 大多沒用

◆ 北科大校長:技職生滿手證照 大多沒用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34247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3/01/07

北科大校長姚立德昨天表示,現在技職科大學生至少手擁幾十張證照,但這些「證照達人」往往考完後才發現,很多證照對就業根本沒有幫助。他建議勞委會讓證照法制化,並規定更多行業率先聘用有證照的學生,讓技職生就業更有保障。

教育部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昨天舉行技術職業教育組第二次公聽會,對於不少產業界抱怨技職人才不夠用,姚立德在會中表示,現在教育部挹注技職科大經費只占百分之卅二,一般大學的經費為百分之六十八,技職經費竟不到高教的一半。

姚立德表示,希望教育部將拉近高教和技職經費落差列為未來重要目標,才有足夠資源提高技職教育品質。

他並建議政府應設獎勵機制,獎勵提供實習機會給學校的企業。姚立德表示,德國和奧地利都很鼓勵企業和教育界共同培育人才,政府並提供獎勵機制,如果台灣可以仿效,相信能鼓勵更多產學合作。

針對技職和高教經費落差大,教育部次長陳德華昨天表示,高教與技職經費一直以來都有落差,主要是近年因技專院校擴張太快,導致稀釋資源;而一般大學不僅以國立大學較多、研究生也比技專院校多,接受政府補助的比率自然比較高。若要立刻拉平差距有困難。

不過教育部也承諾,未來教育部只要有新爭取到的經費與預算,都會直接投入技職教育,目標為逐年拉平資源落差。

※ 相關報導:

* 鄭崇華:技職教育 要跟上產業腳步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34250

台達電子榮譽董事長鄭崇華昨天說,大陸工資逐年提高,人力成本和台灣不相上下,許多台商打算回流,台灣卻找不到人可用;呼籲加速培育技職人才。

* 職訓局:職能基準 一年內訂出20個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34251

勞委會職訓局局長林三貴昨天表示,目前勞委會訂出的技能檢定,雖然當初也是徵詢業界意見來訂考試標準,但制度僵化,想更動技能檢定內容動輒需要兩、三年,使技能檢定與業界脫節,甚至還在使用過時的工法與材料。

....今天職訓局將邀集經濟部、交通部、農委會、金管會等十幾個部會,溝通訂定職能基準的SOP,目標一年內訂出廿個職能基準。

* 美社會新鮮人 薪情各不同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01070140-1.aspx

不少台灣大學畢業生為「22K」月薪所苦,剛入美國職場的社會新鮮人,起薪高低因城市不同而差異頗大。例如在紐約市初階工作年薪平均約4萬9000美元,比全美總平均高出26%,相較之下,在愛阿華州狄蒙卻比全美總平均低了20%。



◆ 工地不安全 北市職災地圖告訴你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614094.shtml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2013.01.07

北市府勞動局表示,考慮到近年來發生重大職業災害的案件以營造業建築工程最多,今年將推出「職災地圖」。只要新建案發生重大職業災害,勞動局將於網站上公布建案名稱、施工事業單位與罹災人數等資訊。

市府勞動局長陳業鑫指出,所謂的重大職業災害,是指造成1名勞工死亡且違反相關勞工安全法令,或者是一次事故造成3名以上勞工受傷,其餘情況則由個案認定,如重殘、植物人等,也有可能被認定為重大職業災害。

陳業鑫表示,他去年至日本東京考察時發現,日本人對勞工安全非常重視,要是有建案發生職業災害,不但社會輿論壓力大,業主本身也會非常慚愧,甚至可能因此放棄建案。

相較下,台灣的營造業者對勞工安全還是不夠用心;北市近年發生重大職業災害的案件以營造業建築工程最多,約占三分之二,且多以墜落型居多,「其實只要配備做得好,如安全索、欄杆等,就不應發生墜落,這是不可原諒的」。

陳業鑫表示,今年勞動局依政府資訊公開法,在勞動檢查處網站建置「職災地圖」。一旦新建工程發生重大職業災害,將於地圖標示相關資訊,但當事人的個資不會公開。職災地圖為公開的網站,市民都可查詢。

勞工局勞動檢查處元旦起更名為「北市勞動檢查處」。勞動檢查處表示,今年將以超越東京都視為首要目標,除辦理各項專案檢查及輔導計畫,同時推出新建置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資訊平台,供北市事業單位及勞工使用。

9月將辦理「城市職業安全衛生國際論壇」,提出北市勞動檢查成效與國際頂尖都市分享及交流學習。



◆ 社論-三個睿智 消弭荒謬的勞保年金恐慌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010700367.html

【本報訊】2013-01-07 中國時報

去年十月勞保基金傳出可能提前虧損,引發民眾擠兌風潮,最新數字顯示在去年十月到十一月間,申請一次請領的件數高達五萬八千多件,金額合計七六八億元,全國為之震撼。

在先前社論中我們已經述及,引發恐慌的那份勞保精算報告有一個關鍵假設,就是未來五十年基金平均收益率每一年都只有三%。美國十年期公債過去五十年的平均收益是六.五二%,請問這份精算報告的承包廠商有什麼根據,有什麼超人能力,可以告訴我們未來五十年的收益率都會維持在三%?這就是荒謬的假設。

第二個荒謬是政府委託單位行政處理的荒謬。一般民眾不是精算專家,不懂得何謂精算假設,更無從判斷其是否合理,看到這份報告必然會驚慌。稍有政治敏感度的政府官員,都應當事先想到這樣的一份報告貼上網,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何況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上一份二○○八年精算報告公布時,就已經引起一波恐慌,難道不能從過去的失敗中獲取教訓?

我們不是主張精算報告不應該公布,但是在結案之前,委託單位應將該份報告退回承攬業務的精算事務所,要求其做出截然不同利率的假設,而有不同的結論並列。本份報告裡面雖然包含所謂敏感性分析,但是其利率假設的變化區間太小,而且沒有清楚地展現,有等於無。如果勞保收益率未來會回升到長期平均六.五二%,根據估算,或有負債將從目前報告的七.三兆下降到四兆以下,而可達預算平衡的老年給付保險費率,將從精算建議的二十五.六九%降至十五%以下,再加計失能給付等其他項目,可達平衡的費率亦僅需為十七.一五%,與現行《勞工保險條例》所訂目標十二%的差別就大幅縮減了。

另外,即使精算報告已有不同利率的假設,主辦單位在公布同時,也應該發布說明指出,精算報告不是「確定的預言」,而是「不同假設之下所設算出來不同的結果」,只是一個「模擬」,而且定期要重做,以避免民眾恐慌。

第三個荒謬發生在新聞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素養,有些可能為了提高收視率而大肆渲染,不提及假設的荒謬和精算報告的本質,反警告民眾勞保即將倒閉,甚至勸告民眾趕快去一次提領,這是傳播的荒謬。以上連續三個荒謬造成臨退休的民眾搶著一次領,以後很可能會後悔,就產生了第四個荒謬:荒謬的恐慌。

四大荒謬已經造成,無法改變,我們希望未來政府在提出方案的時候,不要再增加第五個荒謬。我們希望不久之後所提出的政策,能將荒謬二字改為睿智。要能如此轉變,需要有三個元素。第一個元素為,政策方向必須明確遵守漸進原則。世界環境隨時在變,每一次精算都會隨著當時的環境及利率假設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所以不可能推出一個三十年不用改變的方案。如果在目前低利率的環境下硬提出所謂「長治久安」的方案,必然過度激烈,將是愚蠢而非睿智。

第二個元素是不能溯及既往,也就是已經退休者不受影響,在職者已經發生年資不受影響。我們甚至認為,年金給付率不要輕易調整。很多勞工在勞保年金實施伊始,已經根據公式計算過退休後領到的金額,做出人生規畫;對他們而言,這是國家給予的一種承諾。即使調整給付率在法庭上不一定被判決違反信賴保護原則,但政府施政怎能只看法律面?更重要的是要看人性面,要看民生面,從任何一個面向來看,我們都建議年金給付率不要更動。

影響年金的另一重要成分是過度激烈的少子化。我們認為政府應當立刻採取具體有效的措施,減緩國人生育率下降的速度。其中最能產生效果的政策應當是大量興建合宜住宅,讓幼兒生育率超過平均數的家庭優先配售。有了買得起的房子,有了安家落戶的希望,就敢生小孩。因此,第三個睿智的元素就是,以大量興建合宜住宅來鼓勵生育。

勞保年金當然要改革,但應是微幅而漸進的改革,摸著石頭過河,切勿著急;著急必犯大錯,從容才可能有睿智。唐吉訶德式的改革不僅愚不可及,立法院也不會通過,到頭來一切回到原點,荒謬就會持續下去。

※ 問題是台灣的空屋率很高。

台灣人才問題 在腦袋不在馬達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鮭魚回游 嘆台灣只缺人

【聯合報╱記者姜兆宇/台南報導】2013.01.09

「其實台灣不缺土地,台灣只缺人。」響應政府台商回台,金屬機殼大廠可成董事長洪水樹昨天感嘆,可成希望在台灣產能倍增,並新聘一千八百名台灣員工;但儘管不限學歷、平均月薪超過四萬元,仍找不到足夠的基層作業員,「現在很頭痛」。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天南下,拜訪位於台南的機殼大廠可成及全球行李箱大王萬國通路,兩家廠商都在去年底通過工業局「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審查,外勞上限可由百分之卅五放寬至百分之四十;然而,目前還都卡在「找不到足夠的台灣員工」。

可成是全球機殼大廠,知名品牌包括蘋果、宏達電、宏碁等,都是客戶。為響應台商回台投資,可成將在兩年內於台南科技工業區、永康科技工業區建廠,除土地成本外,會再投資五十億。

洪水樹直言,過去廿年來,台灣生育率降低、青年平均學歷愈高,讓企業陷入「缺乏基層勞工」困境,無法擴張規模,研發成果無法在台灣實現,這是台灣就業不振、人民無感的重要原因。

他還透露,可成曾經聘用來自「就業服務站」的失業者,結果留存率「幾乎是零」,顯示失業者心態和企業期待的工作態度,出現非常大的落差;此外,許多職業學校升格為大學後,卻減少培育機械技術人才,讓學用失衡問題更加難解。

洪水樹說,許多失業者希望投身服務業,不能說失業者不認真求職,而是他們希望找的工作「不存在」。

他建議,針對全國將近五十萬「失業大軍」,勞委會應該盡速建立「失業地圖」,標明台灣失業者的居住地、年齡、學經歷、希望待遇;讓缺工的工廠能就近聘用人才。

「愛台灣不能掛在嘴邊,愛台灣就要行動!」萬國通路預計回台投資廿億元,董事長謝明振昨天坦言,鮭魚要游回台灣「滿辛苦的」,萬國掌握全球最大的行李箱供應鏈,所有「A咖品牌」都委託萬國生產,但較吃力的「針車」作業卻找不到人。

萬國通路在去年透過就業服務中心辦三場獨立徵才,開出月薪兩萬四千元到兩萬八千元。人事主管透露,近三百位求職者一聽到要「踩針車」,都不願意做。

※ 相關報導:

* 日月光集團:加薪!徵才!30K!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622529.shtml

今年景氣以半導體景氣最具代表性,IC封測雙雄日月光及矽品兩家大廠,今年第一季決定在台大舉招募人才,單是日月光就需要至少2千名員工;矽品也需要500~1000名員工數。兩家公司同步指出,大學畢業生起薪至少都有28K~30K(2萬8~3萬元)水準,若表現出色者,隔年調升到40K甚至50K都有可能。



◆ 歐元區17國 失業率11.8%創新高

【聯合報╱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8日電】2013.01.09

歐盟統計局8日公布,去年11月歐元區17國的失業率再創11.8%新高,比10月上升0.1個百分點,失業人數達1880萬人;歐盟27國的整體失業率則維持10.7%,失業人數超過2600萬人;歐元區青年(25歲以下者)失業率達24.4%,歐盟則為23.7%。

統計局指出,跟前年11月相比,失業率提高1.2個百分點,失業人口增加逾2百萬。

南、東歐與西、北歐間的失業率差距更擴大到7.5個百分點。

報告更顯示歐洲工作機會雖有增加,但勞工技能與現今市場需求有落差。

西班牙的整體失業率居冠,達26.6%,希臘以20%居次;青年失業率則以希臘的57.6%最高,西班牙以56.5%居次。

所有歐盟國家中,以奧地利的失業率最低,僅4.5%;其次為盧森堡的5.1%及德國的5.4%。

失業率升幅最大的,包括希臘、西班牙、塞浦路斯及葡萄牙等歐債危機的核心國家;只有愛爾蘭的失業率下降。

報告中進一步指出,目前年輕人、失業婦女及單親媽媽,都面臨越來越高的風險,尤其是在家庭平均收入下滑的國家;例如希臘家庭平均收入一年來下降17%、西班牙也減少8%。歐盟已提醒各會員國自願提出具體有效的社會政策,以因應這些挑戰。

報告中還指出,南歐國家的勞工技能越來越不符合就業市場需求,尤其是失業在家、又不接受教育、職訓的尼特族,問題更顯嚴重。同時勞工技能與就業市場需求也出現的落差,綠色經濟、電子、通訊科技及醫療照顧等就產業有工作機會卻找不到勞工。



◆ 建教新法缺彈性 業者:不玩了

【鐘武達/彰化報導】2013-01-09 中國時報

立法院上月底甫通過《高級中等學校建教合作實施及建教生權益保障法》,就有部分與學校合作業者強烈反彈,認為新法要求建教生比照適用《勞基法》,對工資、工時規定毫無彈性,還設罰則,根本是不平等條約。彰化縣大慶商工汽車科首當其衝,已決定今年停招新生;美容美髮科系的合作廠家同樣怨聲四起,地方骨牌效應危機四伏。

在台灣實施長達四十多年的高中學校建教合作制度,過去因傳有不肖廠商剝削建教生的勞力,讓建教生淪為「賤價生」,引來立委及社會團體關注,積極推動立法,去年十二月十四日新法獲得通過。

但始料未及的是,新法才剛要實施,建教生的權益都還來不及保障,部分建教合作廠商的反彈聲浪已然四起。他們認為,學生的權益是該獲得保障,但新法未顧及業者立場,像是工資、工時規定缺乏彈性,業者無法接受。

與大慶有建教合作關係的修配廠家就明白表示,新法規定建教生的生活津貼不得低於基本工資,花同樣的錢,業者寧可請一個「不用教」的人來做事。

大慶商工建教組長楊國豐指出,該校汽車科約有十家建教合作廠商,至少有半數表明「無法接受新法」。認為汽車修配業已是慘澹經營,如今又要給予建教生一般勞工的薪資保障、又要周休二日,確實很難繼續合作。校方為了因應變局,只好被迫停招汽車科新生。

大慶商工汽車科建教班目前二、三年級各有一大班,每班學生一百名,是採輪調式的建教合作制。學校與建教合作機構以二班為單位實施輪調,各年級學生有一半是在校上課,另一半則到建教合作機構接受職業技能訓練,每三個月輪調一次。

這次如果不是相關法案通過引發建教合作機構反彈,大慶商汽車科今年預計招收的新生也將是一百人。

校長蔡中瑞說,該校除了汽車科,其他美容、資訊與餐飲科也都有建教班,相關合作機構同樣有抱怨。尤其美容、美髮業的營業有離峰、尖峰時段,新法規定十六歲以下晚上八時起到翌日凌晨六時不得夜間工作,業者無奈表示,那晚上八時以後豈不是要另外花錢再僱一名美髮師,真是為難。

彰化達德商工校長許維純說,建教班在過去確實曾幫助過不少弱勢家庭學子創造步入職場的機會。政府立法進一步保障建教生權益,固然是美意,但新法相關規定缺乏彈性,的確已經造成從事服務業的建教合作機構重大困擾。未來是否繼續與學校建教合作,「看著辦」!

fsj 提到...

陸媒:80後三十難立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301100126-1.aspx

中央社 2013.01.10

中國有成語「三十而立」,不過大陸媒體今天報導,198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年滿30歲後收入不高、但面臨物價高又買不起房子的案例不少,是「三十難立」。

中國新聞社發自蘭州報導,31歲的張林是蘭州某家媒體記者,大學畢業後工作6年多,因為收入低,買房沒希望、娶妻生子又遙遙無期,工作沒完沒了沒前途。

在醫院打點滴的張林說:「身體搞垮了,沒激情,感覺老了。」

談到現在與未來,張林表示,「1個字,累;未來?沒空想。真想回老家,去農村種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樣的日子反而簡單。」

報導說,中國大陸80後一代像張林這樣心態與狀態的年輕人比例不小,共同特徵是未老先衰、缺少激情,職場上面臨「掏空」危機,健康、精力、知識、熱情都在消磨中。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大陸生於20世紀80年代的人口有2.04億。

在IT公司上班的馬剛則說,大學時候理想也很遠大,但現在似乎每天工作只是為了維持生活的運轉,都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工作對社會、未來到底有怎樣的用處。

馬剛認為,自己的工作效率下降、激情消失、創意不斷枯竭,感覺身心被「掏空」一樣,每天行屍走肉一般機械地上班、下班。

甘肅省心理諮詢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莫興邦表示,年輕人給自己制定目標不要過高,不能以喪失身體健康為代價。

莫興邦建議,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張弛有度,盡量避免長時間工作,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多交朋友,或培養閱讀等良好的個人愛好,避免累積負面情緒。



◆ 建教合作 竟只關注廉價勞力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011000514.html

【蔡政雄/基隆市(退休公務員)】2013-01-10 中國時報

報載《高職建教合作實習生權益保障法》上路後,部分企業將會退出;對此教育部官員表示,建教生通常來自弱勢家庭,如果企業連相當於基本工資的生活津貼都不願意給,會讓這群孩子變成廉價勞工,而企業的反應則早在預期中。

《建教合作學生權益保障法》的立法背景,是因高一的年齡容易界於十五歲以上未滿十六歲的童工範圍,唯恐違反《勞基法》規定,因此延為高二之後實施。其實當初《職業訓練法》立法時,其中的技術生訓練,也同樣遇到這個問題,但基於教育的延續性,最後定為「年滿十五歲以上或國民中學畢業者」,因為技術生的身分特殊,不單純以年齡界定是否為勞工。

長遠來看,政府及企業最該關心的是創造財富的引擎─經濟發展,而在台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即是人力。歷經半世紀的高職建教合作,迄今仍圍繞廉價勞力的爭議,最為重要的有關人力培訓的計畫、內涵、師資、考核等等,依然欠缺,實在令人頹喪。



◆ 全球幫傭勞工3成未獲法規保障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301100021-1.aspx

中央社 2013-01-10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調查,全球至少有5260萬勞工從事幫傭,其中83.6%是女性,約30%無法獲得勞工法規保障。

由ILO的調查顯示,從事幫傭(Domestic Workers)的勞工,工作環境與條件不盡理想,45%沒有週休或年休,1/3的女性沒有生育保障。

亞洲地區從事幫傭的勞工數最多,約有2140萬人,其次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約有1960萬,非洲520萬,開發中國家360萬,中東地區210萬。

統計顯示1990年至2010年間,以幫傭為業的勞工人數增加1900萬,多數是海外移民到其他國家打工居多,因這項調查並未納入15歲以下的幫傭童工數,ILO說,實際上全球幫傭勞工數至少短估了1000萬人。

而ILO在2008年的估算,當時全球15歲以下的幫傭童工約有740萬。

ILO的調查說,全球約有1570萬、29.9%的幫傭不受勞工法規的保障,獲得充分法規保障的只有150萬人、占2.8%,顯示幫傭的工作條件還有極大改善空間。



◆ ECB警告 德國恐淪「歐洲病夫」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624983.shtml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彭博資訊九日電】2013.01.10

德國是歐洲大陸的成長引擎,自詡為監督成員國財政紀律的楷模,然而有愈來愈多投資人、經濟學家和決策領袖開始擔心,德國可能對自身的經濟弱點視而不見。

德國的危機與人口結構大有關係,由於勞動人口持續老化,可就業最大勞動人口持續下滑。

勞工技能也有待提升,歐洲央行(ECB)理事艾繆森警告,德國勞工獲得的訓練,無法滿足未來在全球競爭的條件,尤其是科學和數學教育。他警告:「如果5年內德國再不改變,可能再次淪為『歐洲病夫』」。

fsj 提到...

陸一胎化世代 較欠缺競爭力

中央社 2013.01.11

澳洲研究發現,中國大陸一胎化政策造就出較不信任別人、較不值得信賴且競爭力較低的一代,除了可能造成創業能力降低外,社會信任也難以建立。

澳洲摩納希大學(Monash University)研究人員安排一系列經濟博奕試驗,並且對420人進行性格調查。半數受試者為1979年一胎化政策實施之前數年出生,另半數則是政策實施後出生。

研究人員發現,1979年後出生的研究參與者較不勤奮、較悲觀,並稍微比較神經質。

研究報告執筆人指出,一胎化政策對大陸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得勞動市場的冒險精神降低,可能因此使企業家減少。

報告主筆人、摩納希大學經濟系教授卡麥隆(LisaCameron)說:「我們發現,一胎化政策下出生的比較欠缺冒險精神....較不可能投入風險性職業、獨立經營或金融市場。」

「因此大致上就影響力而言,可能令人憂心的是,不願冒險也不敢競爭的結果就是創業能力降低…同樣可能令人憂心的是對社會缺乏信任,而信任即使對商業交易也非常重要。」

研究人員指出,一胎化政策實施許久後出生的世代一方面缺乏大家庭的經驗,再方面也處在由獨子或獨女主宰的社會,使得一胎化政策的心理效應「會被放大」。

報告發表在今天的「科學雜誌」(Science)上。

未參與研究的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鄒泓表示,有關一胎化世代較敏感與較易緊張等研究結果,並不令人訝異。

鄒泓說:「這些孩子在家裡備受呵護,不用競爭就能獨享家中資源,一旦進入社會,發現自己地位和其他人沒有兩樣。家裡過度保護的結果,讓他們產生失落感,並且比較缺乏競爭力。」

鄒泓說,僅有1個孩子的父母會在孩子生病時過度緊張,「這種情緒會感染孩子,讓他們比較敏感緊張。」



◆ 我見我思-婚姻的最後堡壘

【吳典蓉】2013-01-11 中國時報

當婚姻制度搖搖欲墜、異性戀者紛紛棄甲而逃,美台兩地的同性戀者,此刻卻為了結婚的權利,展開一場憲法聖戰,自由與傳統之間,有了一場奇異的交會。

坦白說,自彌爾的《自由論》一八五九年出版以來,現代可能是個人的自由面臨最多危機的時刻,根本的原因不只在於老大哥們陰魂不散,更隱而不顯的危機,很弔詭的,卻是同為彌爾所承襲而且發揚光大的「效益論」(俗稱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

例如,依彌爾最有名的自由原則,個人的作為,即使對自己有害,但只要不傷害他人,國家就無權干涉;但我們看到,美國已有許多州準備對含糖飲料課徵「肥胖稅」,過去,要胖要瘦、要病要健康,都是個人的自由,國家現在能伸手進來的唯一理由,其實就是國家已成為全民健康保險的最大支付者;如果你因為胖而生病(因果關係不清楚),增加的是國家的負擔,國家當然有權管你。

同樣的,要不要結婚生子,當然是個人自由,楊志良在衛生署長任內,可以要求單身者必須多繳健保費,最大的立論點正是,單身者老後,必須靠別人生的小孩,提供健保支出。可以說,彌爾的效益論原則(以最大多數人的幸福為最高原則),和他的自由原則互相牴觸,是現代的大難題,不知彌爾再世,能不能解決這個兩難?

在這個環環相扣的世界中,有時候可能是個人要負責也不可得,因此更值得慶幸的是,相對於單身者結不結婚,同性戀結不結婚,反而無涉他人、完全是他們自主的範疇,即使是依照最簡略的效益論─一人一票、票票等值,這個世界上的異性戀者,也不能重複投票,來否定同性戀者結婚的權利;就如哲學家德沃金所說,這形同是異性戀者同時針對自己的權益及愛好,一共投了兩次票。

有趣的是,支持同性婚姻,不只因為事涉個人自由,這可能也是發揚傳統的最好方法。事實上,自有婚姻制度以來,現在也可能是婚姻最不受歡迎的時刻,這幾乎是一個定律了,只要國家開始富裕,女人就開始晚結婚、接下來,她們就不結婚了。

女人不結婚,但她們還是渴望愛情,只是,當婚姻制度不能迎頭趕上,改變過去的分工制度,就是這個制度死亡的開始;也許,就如《約定。帶著愛去旅行》作家吉兒伯特所形容的,同性婚姻可以教我們,如何塑造一個「沒有妻子的婚姻」,或者「沒有丈夫的婚姻」,這樣相對平等的婚姻,也許有機會挽救婚姻制度。

同性戀能不能結婚,應該很快就排進大法官審查議程,「就讓他們結婚吧」! 世界上還有什麼事,可以同時得到自由與傳統的交集。

※ 相關報導:

* 撒瑪利亞人為存續 允異國通婚
http://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8384

好撒瑪利亞人故事中而聞名於世的撒瑪利亞人,現因人口數過少,面臨了族群存續的問題。近幾年除了尋求現代醫學科技、以降低近親聯姻可能帶來的生育缺陷,同時也再度開放異國通婚,作為解決人口減少危機之道。

* 新竹愛婚、愛做人 全國雙冠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629226.shtml

年輕人不婚、不生,政府傷腦筋,新竹市全不煩惱,結婚率、出生率雙居全台第一,出生率更十八連霸,其他縣市望塵莫及。

* 高市第三胎補助 一次發4.6萬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7628698.shtml

高雄市鼓勵生育的第三胎以上育兒補助原來每月補助3000元、補助1年;今年度起,社會局將育兒補助和1萬元的生育津貼共4萬6000元一次發給生育第三胎的家庭,社會局長張乃千和民政局長曾姿雯昨天代表市政府送出今年度第一份4萬6000元。



◆ 兒少性交法 加重父母責任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2013.01.11

行政院會昨通過「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修正草案,考量有些孩子因尋求刺激或家庭功能喪失而從事性交易,不宜一律強制收容;草案增訂可由父母、監護人帶回,以免兒童被標籤化,及衝擊親子、家庭關係。

草案也參照兒少福利保障法,增訂媒體不得報導或記載從事性交易或有從事之虞的兒少姓名,及其他足以識別身分資訊,違者可處三萬以上、卅萬以下罰鍰。

草案也加重從事性交易兒少的父母或監護人責任,家長應接受八小時以上、五十小時以下親職教育輔導;如不接受輔導或時數不足,將處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 受照顧者已死 老人照顧中心仍詐領補助

【聯合報╱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2013.01.11

宜蘭縣一家私立老人照顧中心申領「喘息服務」補助款,被衛生局「抓包」受照顧者已死,竟還記錄逐日進食、用藥、排泄,檢方依偽造文書等罪嫌起訴負責人。

檢方查出,涉案的私立老人長期照顧中心次於民國100年1月28日,受縣衛生局轉介1名重度失能老人入住,可依「喘息服務」天數,向衛生局申請實際天數的補助款。

老人入住4天後於1月31日死亡,中心竟在「宜蘭縣100年度長期照顧喘息服務個案身體狀況紀錄表」,虛偽填載老人死後的2月1日到17日止,仍逐日進食、用藥、排泄。

中心同時盜用不知情的鄭姓護理印章蓋章,在「喘息服務轉介單」偽填已死亡的老人於2月17日由中心「返家」,回員山鄉的家,並在轉介單偽簽家屬簽名;4月26日,中心以相關領據向縣衛生局申請21天的喘息服務及交通補助費共1萬4千元。

縣衛生局誤信老人接受照顧,核發款項,但衛生局審計單位向員山鄉衛生所查詢時,卻發現老人在1月31日死亡,中心實際只照顧老人4天,老人死後的17天都是虛報,涉嫌詐領補助1萬80元,全案函送法辦、追回補助款。

宜蘭地檢署檢察官偵結,依偽造文書、詐欺取財等罪嫌,將中心吳姓負責人、黃姓行政人員、胡姓管理主任提起公訴。

衛生局健康照護科長郭姿瑩表示,這是喘息服務開辦以來的首件不法案件;為了防弊,已透過戶政系統查驗,如受照顧者已死亡,可在審核申領過程中即知,對受照顧者有無確實接受喘息服務,也以電話抽訪查核。

fsj 提到...

經濟差 美國人唸不起大學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3.01.11

經濟不景氣導致美國家庭所得減少,再加上大學畢業生就業前景不佳,大學文憑的需求明顯減弱。信評機構穆迪投資服務公司10日公布的調查報告指出,愈來愈多美國大學和學院發現,入學學生減少,學費淨收入下降。

這項年度調查發現,受訪的大學和學院近半數預期入學學生減少,三分之一預期學費淨收入下降,即使有成長,成長率也趕不上通貨膨脹。這表示,大學無法再隨意調高學費。

報告指出,經濟欠佳導致美國家庭所得成長停滯,人們更唸不起大學;大學畢業生就業展望不佳,也讓民眾失去唸大學的興趣;高中畢業生人數減少,申請入大學的學生人數也隨之減少。

綜合以上因素,更多大學對調漲學費有所顧忌,並提供更多獎學金,以吸引學生入學。但是,這種策略將腐蝕大學的學費收入。大學職員說,他們需要提高學費淨收入,才能趕上日益增加的開銷,包括教職員的福利和薪水。但是,受訪的292所大學和學院,三分之一預期本會計年度淨收入的成長幅度跟不上通膨率。

觀察家說,面對財務壓力,許多大學開始向民眾的抱怨「屈服」。民眾嗆聲,許多美國家庭已負擔不起大學學費。至少24所私立大學去年秋天凍結學費,大約比早先一年凍結學費的大學增加一倍。

賓州Kerrigan大學規畫諮詢公司創辦人邦妮‧斯奈德說:「每個人都認識幾個唸大學的人,發現拿了大學文憑成就不過爾爾,花這麼多錢實在不值得,開始警覺到唸大學可能是風險滿大的投資。」



◆ 太有錢了 娃哈哈公主不敢嫁

【記者陳曼儂/綜合報導】2013-01-11 旺報

大陸近來流行「窮養兒、富養女」,也就是男孩養志氣、女孩靠貴氣,但大陸首富千金反而因為很有志氣,30歲還沒談過戀愛!

她就是大陸娃哈哈創辦人宗慶後的獨生女宗馥莉,1982年出生,2005年起陸續擔任娃哈哈集團蕭山二號基地管委會主任助理、副主任,「歷練」的產品項目包括飲料、方便食品、童裝、日化行業等領域。

拚勁像老爸宗慶後

2007年創立「馥莉慈善基金」,重點捐助貧困大學生與小學生,宗慶後也以杭州宏勝飲料公司讓她「練兵」,沒想到2009年就達到41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好成績;次年,她被委以娃哈哈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重任。

幾乎是每天最早到公司、卻最晚回家的人,拚勁跟老爸一模一樣,宗馥莉被大陸媒體稱為「最勤奮的公主」,是接手資產800億、品牌價值上千億江山的不二人選。

相對於「霸氣外露」的宗慶後,宗馥莉恐怕是唯一敢當面嗆這位「大權獨攬」中國首富的人;她說娃哈哈缺乏長遠戰略規畫,因為父親是個只想明天、不想未來的人,「而我就會想得更遠。」

網友聞訊 高喊我可以

「折磨出人才」的字條被貼在蕭山基地的員工辦公室,宗馥莉在美國讀書,重效率、說話習慣直來直往,凡事照規矩來,要裁員也不管是不是老臣,如果不該錯的地方出錯,宗馥莉會直接罵負責人,傳出部分員工受不了,只好跑去找宗慶後哭訴。

一心想把娃哈哈推向國際的宗馥莉,正在積極打造品牌形象與健康產品,然而當大陸雜誌《嘉人》採訪她時,才發現今年30歲的她「自稱從來沒有交過男朋友」,卻是因為家裡太有錢,難以辨別追求者的動機,「到底是為了她、還是為了錢」。

雖然不是「徵婚啟事」,但大陸網友聞訊大喊「請聯繫我!」,不過也有網友感嘆,同樣是漂亮富家女,美國的派瑞絲希爾頓就是比中國富女開心多了。



◆ 預核外勞配額 勞團轟圖利廠商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3.01.11

委會最近預告新增投資案及台商回流的外勞優惠方案,但勞團指控其中新增「預核外勞配額」機制,讓廠商可以先進用外勞,再進用本勞,勞團認為勞委會已大幅放寬外勞配額到四成,又公然違法讓廠商可預先用外勞,可能形成廠商外勞多於本勞的荒謬情形,違反就服法「本勞優先」原則,要求勞委會撤回,否則將控告勞委會瀆職、圖利廠商,並向監察院提出檢舉。

勞委會:會有查核機制

勞委會表示,以往重大投資案也有「預核外勞機制」,但後來因為查核成本太高,因此取消;但此次考慮台商回台投資,初期可能招募本勞不易,影響公司後續設立及運作,因此准予較大彈性進用外勞,但一年後會有查核機制,如果屆時外勞與本勞比例不符,仍可追繳就安費,並廢止配額。

行政院去年10月拍板新增投資案及台商回流,可以得到外勞超額進用及免繳超額就安費優惠,勞委會配合修改就業服務法相關法令,最近進行預告。其中廠商可超額進用5%-15%外勞,最高進用上限由35%提高到40%;原本超額進用外勞部分,要多繳就安費3000-7000元,但新增投資可有3年免繳超額就安費優惠,台商則有5年優惠期。新制預告後,可望在2月上路。

台灣勞工陣線表示,從勞委會預告法令發現,勞委會不但完全採納經建部門意見,大幅放寬外勞進用比例,而且還送上「預核外勞配額」機制,讓廠商可以公然先用外勞再用本勞。

勞陣表示,根據勞委會預告的法令,其中規定「雇主雇用國內勞工人數已達其新增投資案預估聘僱國內勞工人數二分之一者,不在此限」,亦即廠商只要進用應聘僱本勞半數,就可以用外勞全部配額,與以往要先用本勞才能聘外勞的規定明顯放寬。

勞陣舉例,若台商回流企業預計僱用總員工200人,若按四成外勞比例,有80名外勞配額,但應進用用120名本勞,不過根據新制,政府一開始可先預核40個外勞,若該企業半年內招聘到60名本勞,就會在核給40名外勞。此時該企業僅有60名本勞,尚缺60名本勞,卻已經雇用80名外勞,形成80(外勞):60( 本勞)的荒謬情形。勞陣認為「預核外勞配額」完全違反母法優先聘雇本勞的精神,更是違法圖利廠商。呼籲勞委會官員切莫以身試法,成為血汗經濟的推手。

fsj 提到...

法勞動法改革 企業管制大解放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3.01.12

法國的第一優先課題是振興經濟,企業領袖和工會11日達成重大勞動法改革協議,消除3200頁勞動法中扼殺企業活力的諸多管制癥結,以利提升競爭力和降低失業率。勞資雙方定下周簽署協定,總統歐蘭德表示,收到協定後將會簽字。

歐蘭德的投資事務專員賈魯瓦去年11月提出經濟報告,指出法國需要「競爭力震盪」,改變「管制崇拜」,將許許多多對企業的管制鬆綁,恢復經濟活力。

報告說,除非勞動法鬆綁,否則法國產業將繼續下滑,十年內將扼殺75萬個工作,並將法國對歐盟出口的比率從12.7%降到9.3%。歐蘭德讀了報告,開始全力斡旋法國勞資雙方共體時艱,同尋出路。

法國目前的失業率是10.7%的13年新高,青年失業率25%。相形之下,德國整體失業率6.9%,青年失業率8%。德國有此成績,主因是十年來一直致力削減勞力成本,解除管制,而且兩方面都比法國現在的改革更深。

法國五大工會和最大雇主協會Medef達成的協議,包括增加雇主在經濟困難時期減少工時的彈性,工會不能因此罷工;降低被裁工人可以拿到的偏高補償; 縮短被解雇工人的爭議時間 (目前是五年)。Medef說,這些都有助消除雇主「對徵才的恐懼」。

Medef表示,11日的協議「將改變法國企業的面貌」,「經過數十年勞資對立的哲學,妥協折衷的文化終於降臨」。

在現行勞動法之下,法國許多企業不敢多雇人,有的企業分成好幾家公司,每家員工不超過49人,因為50人以上就會觸動令人不勝其煩的繁瑣管制法規,包括炒個績效奇差的員工也要陷入經年累月的法院纏訟。

協議也處理了法國勞市場嚴重的待遇雙重標準問題:握有長期合約的雇員享受周延而 (對雇主)昂貴的保障和福利,而重要性在法國已升上第三的臨時工毫無工作安全,福利更少。協議提高了雇主用臨時契約逃避長期合約的代價。

分析家表示,改革的落實能不能很快解決法國經濟的問題,有待觀察,但法國總算走出步子來避免未來幾年陷入最糟的困境。

fsj 提到...

廠商23K招嘸工? 學者憂:假性缺工

【聯合報╱記者姜兆宇/台北報導】2013.01.13

經濟部、經建會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提供一萬六千個就業機會,多數是需求基層作業員,但根據主計總處統計,目前台灣基層作業平均月薪大約23K(兩萬三千元),學者昨天直言,廠商壓低薪資,創造「假性缺工」,恐怕是希望引進更多外勞。

主計總處「事業人力雇用狀況調查」顯示,去年技藝有關工作人員、機械設備操作、組裝人員缺工最嚴重,超過五萬個職缺「招嘸人」。調查也顯示,雇主開出的薪水平均為二三五三三元,要找到員工,得等上五點四個月。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透露,最近才接到IC封測大廠的「專案委託」,一口氣要找近千名作業員,大學生根本不願意做,只能找二度就業的媽媽、長期派遣的人力;人力銀行不能在網路上等收履歷,必須到工廠附近擺攤宣傳,「人很不好找」。

不過,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說,針對基層工作,科技產業不斷壓低經常性薪資(俗稱「月薪」);員工若要多掙點錢,只能不斷加班,或是期待發放獎金,自然會降低工作意願。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分析,比較缺工和沒有缺工的廠商,薪資幾乎一樣;如果廠商真的找不到人,依照經濟學供需法則,為什麼不提高工資?辛炳隆說,借鏡南韓經驗,只有中小型企業能聘雇外勞,超過三百人以上的大型企業則無法引進,主因是南韓政府希望大企業提高薪水找人,肩負起企業責任。

他也說,回台設廠的台商固然創造高附加價值,但也可能是「低勞動條件」─低薪、高汙染、超時工作;政府既然對這些台商釋出政策優惠,也應該規範雇主的責任。



◆ 全球加薪情況如何?

【于國欽】2013-01-13 工商時報

■凱因斯認為,工資調高將有助於維持充份就業,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貨幣工資的提高除了可以降低人們的債務負擔外,也具有心理上的鼓舞作用,從而能提振低迷的景氣。

■台灣的貨幣工資(名目薪資)於1981年為10,677元,1991年26,881元,2001年再升至41,960元,但2011年僅微升至45,642元,近十年為歷年薪資成長最慢的時期。

這些年,台灣的經濟成長雖比不上韓、星,卻還是優於美、歐,但談起薪資的變化,國人的薪資成長情況卻遠遠落後於這些國家。

台灣這些年由於薪資停滯久了,總以為台灣的經濟成長不如人,惟事實並非如此,以2001~2011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而言,台灣總算還有3.9%,不如多數亞洲鄰近國家,但仍高於美國1.6%、德國1.2%、英國1.7%,可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經濟與薪資 增幅差很大

讓人不解的是,台灣這樣的經濟成長率並沒有帶來等幅的薪資成長,同一期間台灣的薪資平均年增率只有0.8%,非僅不如星、美、加、英、德的3%左右,更遠遠不及韓國5%、中國大陸14%。

換言之,這十多年來並非全世界的勞工薪資都像台灣一樣停滯,大多數國家的企業每年都還是會為員工加薪。也許有人會說,那些加薪的國家,通膨率較高,扣掉通膨率,也許就和台灣在伯仲之間了,這是個有趣的論述,值得一查,經查考各國統計資料可以發現,即使扣除通膨率後的實質薪資增幅,我們依舊遠遠不如人家。

台灣在2001~2011年這一期間的實質薪資平均年增率為-0.2%,除了日本也呈負成長,多數國家在這一期間的實質薪資依然年年上揚,韓國平均年增率2.5%,大陸更高達12.1%,星、美、加、英、德也都一年比一年高。

別看美、歐這些國家的實質薪資增幅不是很大,累積個十年也相當可觀,至少他們的實質購買力在十年間都提高了。台灣、日本實質薪資這樣的下滑會導致民眾捨不得花錢,兩國這十多年來民間消費低迷不振,與此息息相關。

台灣如今的薪資水準與各國比起來如何?我們可以折算成美元來比較,2011年台灣平均每月薪資(含經常性及非經常性)1,549美元,韓國2,565美元、日本3,969美元、新加坡3,445美元、德國更超過4,000美元,顯示我國勞工的薪資非僅不如美、歐,連當年並駕齊驅的亞鄰國家也都遠遠超越我們了。

全面加薪 寥寥無幾

這不禁讓我們回想昔日的情景,台灣也曾有過高幅加薪的年代,1980年代台灣的薪資每年以10%的速度成長,即使到1990年代初期平均年增率也達8%。依行政院主計處的調查,近年國內全面加薪的廠商比率寥寥無幾,多數不到1成,與十年前,年年高達5、6成廠商全面給員工加薪相去甚遠,難怪昔日台灣社會歡樂而有朝氣,今日則苦悶而愈見蕭條。

過去經濟成長率的高低一直是企業加薪的風向球,如今這個總體景氣與加薪的關聯性仍適用於美、歐、韓、星等國家,但卻不再適用於台灣,想想2010年我們的經濟成長率不是超過10%?不是比大陸還高?但何以加薪情況仍屈指可數?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 不景氣 歐洲青年紛出國謀生

中央社 2013-01-13

歐洲國家如西班牙與希臘青年失業率破55%,越來越多看不到未來的年輕人離鄉背井到國外留學,再設法找1份收入可靠的工作,「回家」已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彙整全歐超過1萬9000種碩士學位訊息的Study Portals網站所做的調查顯示,到國外找尋謀生機會的歐洲年輕人屬意先在學費低的國家落腳。

在荷蘭攻讀碩士學位,每年學費僅約1700歐元,且多數大學院校採英語授課,因此荷蘭成為這些遠走他鄉的青年的熱門首選,今年就湧入了數千名。

調查顯示,英國的熱門度僅次於荷蘭,不過這個與歐洲大陸一海之隔的國家,每年學費介於7500至14000歐元。

據估計,目前在荷蘭求學的西班牙青年約有2200人,義大利青年1750人,希臘青年1550人,葡萄牙青年600人,他們畢業後留在荷蘭就業也有利於當地經濟、稅收與就業,然而一旦落地生根,回家的路就更遙遠了。

※ 相關報導:

* 義大利全民瘋教職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011300360.html

....「教職在不景氣時,就如同在海中快要溺死的人所看到的一艘船,每個人都拚命搶著要跳上去。」義大利教育專家露易莎.瑞波奇(Luisa Ribolzi)如此比喻。.... 因此,當義大利政府去年12月17、18日進行大規模教師招考時,在全國造成大轟動,共有32萬1千多人報考,搶奪僅1.15萬個缺額,錄取率不到4%。

* 法國青年就業計畫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011300359.html

....為解決年輕人就業問題,法國總統歐蘭德最近提出一項青年就業計畫,稱為「generation contract」。根據這項計畫,法國政府將提供中小企業為期3年,1年4千歐元的資金補助,以鼓勵他們能以長期合約為前提聘僱年輕人,在同時還需承諾將讓57歲以上的員工繼續工作。

....歐蘭德政府希望透過該措施,能讓50萬名年輕人在未來5年找到永久性工作。假若該計畫正式運作,預估法國政府1年將支出近10億歐元。

不過經濟學家指出,這項計畫創造出來的實際新工作數目,可能較大幅低於法國政府的預估。他們解釋政府補助的職務,多是可立即創造出來的工作。然而根據巴黎經濟研究智庫OFCE預測,只有約10萬個新工作屬於這種性質。

fsj 提到...

王正方:青春正盛海闊天空 何不出外闖蕩

【聯合報╱王正方】2013.01.14

近來老聽見抱怨,台灣的工資太低,大學畢業生的月薪才廿二K,很多年輕人就索性不找工作了,待在家中當「啃老族」。

不是倚老賣老,身體健康,具有大學學歷的年輕人,無所事事的在家中混著,這是唱的哪一齣戲呢?區區老朽沒在責怪誰,更沒那個資格,卻讓我想起台灣老一輩的大學畢業生來。

我們那一班,全班四十五位同學,畢業後一律失業,數十年前的台灣根本沒有相應的工作存在。少數頂尖分子考上研究所,有辦法的靠關係在不相干的單位上班,薪水絕對比目前的廿二K要寒酸許多。那麼其他同學怎麼辦?回家當「啃老族」?對不起,老人家個個自身難保,不堪其「啃」,只好硬著頭皮辦出國。所謂硬著頭皮,是指家中沒有經濟條件,國外的情況不大清楚,本身也不見得多優秀,必須出國深造,便跟著大家一窩蜂的申請學校。母親標到一個會,勉強湊足機票錢,機場一別,不知何年再相見!

一下飛機就有經濟壓力,獎學金難覓,校方沒有義務供養外國學生,要拿獎學金成績上得異常突出。頭一個學期最關鍵,苦讀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完全成了分數奴隸。生活費、母親每月的會錢從哪裡來?必須要在學校找個臨時工作掙錢。當學生之外再兼做「台勞」,憑勞動力賺飯吃,竟然頗有成就感。

闖過頭一關得到學位,找工作更加困難。人家當然要優先錄用本國畢業生。記得那年美國經濟興旺,同班老美同學隨便就有七八家公司搶著要,任君挑選。我則一無著落,去紐約市在同學處借住,打零工維持生活,繼續發求職申請函。總共發過兩百多封信,半年後總算有了一個工作。

數十年後開同學會,老傢伙們歡聚一堂,談起往事,有太多相似的經歷,苦樂自知,心照不宣。做了個小統計,四十幾位同學出國留學,三分之二以上都獲有名牌大學的Ph.D,有的長期旅居國外,每位都在自己的領域中有所發揮,為社會作出可觀可貴的貢獻!

我們那一班同學都是不世之菁英?當然不是,其他班情況也都相似。當年台灣的大學生和現在沒差別,班上有幾位是絕頂聰明,其他為中上之資,還有二、三名像我一般魯鈍冥頑之流殿後,都趕鴨子上架去讀國外名牌研究所,拚死拚活的熬過來。置之死地而後生,出國混不出點道理來,愧對爹娘。

在台灣找不到工作,紛紛出去開拓一片天,豈不是人才外流?可是我們在出國之前都不是人才,經過一番風霜,將原本不大成氣候的破材料,也鍛鍊得略有模樣了。到時候返鄉貢獻,成了人才回流,謂之雙贏。思前想後,是當時台灣的貧窮、困苦,促使年輕人激發出自己都低估了的潛力。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天下要靠自己打出來。廿多歲,又不是嗷嗷待哺的嬰兒,餓了就哭向爹娘,沒有滿意的工作就責怪社會、政府。青春正盛,海闊天空,出去闖蕩吧!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比前怕狼後怕虎的窩在家裡強得多了。出國需要好多錢吧!未必,倒是需要一張無額支票,上面寫著:我不怕吃苦。

(作者為電影導演)



◆ 拚到老 英國近四分之一銀髮族仍工作

【Upaper╱中央社】2013.01.14

根據調查,英國職場出現高齡化現象,23%年齡在65歲至74歲的銀髮族仍然繼續工作。

英國國際保險公司「英傑華集團」(Aviva)對1萬4600名年齡在55歲及以上的民眾,從2010年2月開始到2012年12月進行調查。

調查指出,3年前65歲到74歲銀髮族仍繼續工作的人數比例為18%,最新的調查顯示,比例提高到23%。

英傑華集團指出,隨著「嬰兒潮」人口年齡超過65 歲,銀髮族繼續在職場奮鬥的情況將會延續下去,他們一方面藉由工作多些收入,也藉此保持身心年輕。2010年2月的調查顯示,41%年齡在55歲到64歲的銀髮族仍未退休,現在比例提高到55%。

這些55歲以上的銀髮族,到2012年12月平均月薪為1444英鎊,高於2010年2月調查時的月薪1239英鎊。

2011年英國政府修法,要求企業與各機構不得以員工年滿65歲或以上為由將他們開除,受到年長工作者的好評。

報告指出,多數55歲以上受訪者計畫每周工作11小時,對於其它尋找全職工作的年輕人不致造成重大威脅。

※ 相關報導:

* 英年金改革…女性請育兒假 投保年資照算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634989.shtml

英國勞動及退休金大臣史密斯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將進行英國退休金制度史上最大的改革,女性或夫妻如因生育暫時離開職場,請假期間的國家保險 (National Insurance)年資照算,以鼓勵生育。另外,退休族年金金額將提高,但請領年齡也調高。

英國政府14日公布「白皮書」,將國家保險年金改為統一金額制度,由目前的每周107.45英鎊,提高到144英鎊。由於改革2017年才上路,若加計通膨因素,每周可領金額可能提高到155英鎊 (台幣7242元)。



◆ AV頻道女總管 月看150支A片

【曾百村/新北市報導】2013-01-14 中國時報

許瓈元有著光鮮亮麗的外表,但說到她的職業,竟是台灣首家正版成人頻道商女總經理,每天工作就是緊盯「日本AV」翻雲覆雨;但鮮為人知的是,她曾是民進黨文膽、內政部次長與高市府民政局機要。職場峰迴路轉,她挺起背脊說:「要把任何事做到最好,AV也不例外!」

身為台灣首家正版成人頻道商的女性總經理,與男性討論「A片」,許瓈元話語中還是帶著幾分羞澀。她說,花了兩年時間處理版權、開台執照等事務,直至月前「潘朵啦成人頻道」陸續在各家數位電視機上盒開台,高畫質A片呈現在「隱性客戶」眼前,頗受好評。

挾著一個月有一百五十支新片的優勢,她預計將再開兩個成人頻道,才算是對自己的事業堪稱「功德圓滿」。

許瓈元鮮少在外人、同事面前提起自己的學經歷,她坦言,因投入「成人頻道商」後,很怕以前的「老長官」被牽連問東問西,所以僅有少數人知道她的過去,她的背景,完全可說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咖」,甚至與民進黨關係十分深厚!

「其實我大學念的是新聞,研究所念的是政治,我在民進黨黨部工作三年,擔任法案研究特助工作,民進黨執政後,擔任內政部次長機要,之後又轉往南部某市府擔任民政局長機要,當時甚至有人勸進我,乾脆從政去選市議員,讓我啼笑皆非!」

許瓈元表示,因緣際會下,經過一番內心掙扎後,才接下總經理一職,從一個不看A片的女生,變成到現在一個月要「細細品味」一百五十支A片,的確有許多心理層面要克服。

例如要和男同事一起直視女優私處,打上馬賽克、幫A片取個合宜的名稱,甚至一進辦公室中,螢幕廿四小時不停播放男女翻雲覆雨的畫面。「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現在的接受,也算是我對這個業界的全新體認。」許瓈元說。

希望將A片打造成像「HBO」一樣好看,許瓈元說,自己身為女性,加上以前在公部門擔任機要,讓她不僅在A片代理權的談判、甚至在片子後製過程,都較夠注意到枝微末節的小缺失,也正因為A片的細節處理得好,高品質才會產生,瞬間在市場取得優勢地位。

但有些人還是對她的工作產生誤解,甚至有媒體沒有採訪她,就將她冠上「性思想開放」、「前衛大膽」等稱號,見報後讓她流淚一整晚,反倒是她的爸媽安慰,「沒關係,我們都支持妳!」才使她破涕為笑,把「AV界第一位女總經理」這個位置,有動力繼續做下去。

fsj 提到...

「不敵國家機器」 第一家民營郵局倒閉

自由 2013.01.17

〔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曾經風光一時的民營郵局「強訊郵通(前身為上大郵通)」驚傳倒閉,公司幹部昨晚低調證實公司將結束營業,坦言:「沒辦法,敵不過國家機器的競爭!」

油電雙漲 拖垮營運最後一根稻草

強訊副總余卉卉昨晚證實,強訊寄送印刷品等郵件郵資約僅中華郵政六折,但中郵對大宗郵件提供的超低優惠,讓強訊流失許多大客戶,快遞業興起,也帶來經營壓力。去年油電雙漲後,營運成本增加超過三成,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余卉卉說,公司已展開收尾工作,大台北地區已停止向客戶收件,等手中郵件陸續送完,送件業務也會結束,至於中南部合作業者仍會繼續運作,但未來強訊將無法提供郵遞平台投遞全國性郵件。

最風光時員工3千人 連阿里山都送

上大郵通成立於一九九七年,是台灣第一家民營郵局,迅速在業界崛起,最風光時員工曾多達三千人,全台有六十多處投遞據點,資深員工回憶:「那時候連阿里山的郵件都送!」

不過,郵政是法定專營事業,全台只有中華郵政可以經營,民營郵局最高峰時,分走中郵約七%業務,讓中郵面對極大壓力,交通部也開始積極取締並開罰。

過去十年,交通部針對此類違反郵政專營權業者開罰五十四件,罰款金額超過二千萬,超過八成罰的都是上大郵通與更名後的強訊郵通。

罰款壓力迫使上大郵通更名、轉型,但之後經營的快遞業務,很快面對新崛起的快遞業者競爭,更名後的強訊面對更大壓力,業務開始萎縮。去年初傳出強訊有意轉進中國消息,下半年就積欠員工薪水,年底,許多老幹部陸續離職。

強訊郵通的客戶最近陸續收到通知,表示將「立即停止」服務,習慣由強訊交寄DM給消費者的企業急得跳腳,一方面急著找備案,橡一方面更擔心郵資將會漲價。



◆ 暗批可成/尹︰企業靠違法獲利 我也看不起

可成員工爆︰底薪20K 近一年挨罰11次

〔記者陳梅英、蔡乙萱/台北報導〕回流台商可成董事長洪水樹日前表示,包括加班費、各項津貼的薪資三萬五到四萬元仍招不到人。此言一出,不僅可成員工紛紛爆料底薪僅約二萬元,可成昨再被踢爆,去年一月以來因屢次違反勞動基準法被開罰十一次。對此,提出台商回流方案的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先為可成緩頰,但話鋒一轉說出重話:「靠違法、違規獲取利潤的企業,我也會看不起。」

據了解,去年一月以來,可成被台南市政府勞工局陸續公布十一次違反勞基法第二十四條與三十二條,平均不到兩個月就有一次違規;前者是沒給加班費、後者則是違反加班工時。對此,可成僅表示,公司內部已持續進行改善,其餘不願多談。

最近可成離職與現職員工紛紛找上媒體爆料,指可成僱用的基層勞工底薪只給一.七萬到二萬元,每天至少要加班四小時,若要達到月領三.五萬元,每天工時更要達十六小時。

尹啟銘昨被問到此事時表示,開罰的事情不能問他,要問可成。但他也緩頰說,就像之前大家都說可成在中國怎樣(指有環境污染問題),後來調查出來問題不在可成身上,大家不應只相信片面之詞。

尹啟銘指出,台灣現在面臨的是產業能量流失、投資能量不足的問題,總不能一方面希望有人回來投資,卻又用「負面態度」看回來的台商;製造業比起做貿易的辛苦很多,對這塊土地承諾也是最深刻的,大家應該給製造業多點鼓勵。

他也表示,希望廠商能按照政府規定,「以它(可成)的水準,它不會故意違法,有可能是疏忽」。但話鋒一轉,尹突然說,「如果是靠違法、違規獲取利潤的企業,我也會看不起」、「不然政府訂法令規定是要做什麼呢?」



◆ 澳就業市場 慘兮兮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2013-01-18 工商時報

澳洲周四公布去年12月就業市場報告,就業人口不增反減,失業率還揚升到5.4%,總計2011與2012年就業人口增加不到20萬,創1997年以來最低增量,顯示經濟情勢依然低迷,同時不利總理吉拉德尋求連任。

澳洲政府統計局發布數據指出,去年12月就業人口減少5,500人,失業率則從前月上修後的5.3%(原5.2%)上揚至5.4%;失業率符合市場預期,就業人口數據較市場預測值為弱,經濟學家估當月可增加5,000人。

受到就業報告利空的打擊,澳元周四應聲走貶,盤中最低一度跌破1.05美元支撐,歐洲時段雖回升至1.0536美元,較就業報告公布前的1.0567美元仍大跌約0.3%;澳股周四盤中一度大漲1%,收盤時漲幅壓回到不到0.4%。

根據彭博社彙整的資料,澳洲2011年全年就業人口僅增加4.98萬人,2012年全年增加14.83人萬,2年合計增加不到20萬,創下1996-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增量,為澳洲經濟景氣持續走疲的一大警訊。

部分經濟學家根據近期澳洲經濟指標預估,該國失業率今年可能上看6%,將創下近10年最高水位。

墨爾本澳洲國家銀行資深經濟學家蓋利斯(David Garis)預估,失業率今年年中時可能上揚至5.75%。

蓋利斯表示:「除非降息的短期刺激消費效果顯現,不然就業成長前景依舊看疲。」

澳洲西太平洋銀行經濟學家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勞動市場在2013年初持續走疲,更令人憂心的是,天然資源投資熱潮估計將於今年下半年觸頂。」

為了提振景氣,澳洲央行去年連番降息,但似乎對實質經濟並未起明顯的拉抬效果,澳洲央行去年12月宣布再降息1碼,基準利率已來到3%的50年新低。

景氣走疲與失業率上揚無疑將對總理吉拉德今年尋求連任形成重大阻礙,最新的民調顯示,自由與國家黨合組的在野政黨聯盟目前以51%的支持度,領先吉拉德的執政聯盟。

fsj 提到...

5千勞工 總統府前砸「番茄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648752.shtml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2013.01.20

不滿政府遲未端出滿意的勞保年金改革方案,勞工團體昨天下午動員五千人、三度走上街頭。為表達憤怒,勞工還從南部載了上千顆牛番茄,一路遊行到凱道前,人手一顆雞蛋和番茄朝總統府砸,抗議政府只敢拿勞工開刀,不敢向財團增稅。

遊行總指揮蔣萬金說,紅通通的番茄不僅代表台灣勞工「氣炸了」,閩南語諧音「tomato」也類似髒話,用來表達基層勞工的不滿與憤怒。

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陳淑綸指出,昨天一一九勞工自救大遊行有五大訴求:勞保所得替代率一點五五趴,不能再調降;勞工退休要有基本保障;勞保基金政府撥補入法;反對成立資本優先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要求修正勞基法,將資遣費、退休金納入墊償基金範圍。

陳淑綸說,上述五大訴求是基層勞工「顧老本、拚生存」主張,勞保年金改革不能只要勞工「世代包容」,但卻不敢向財團、企業增稅。

台南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黃育德說,現在番茄比雞蛋便宜,每一台車都載個兩箱「洩憤」。台南市病患照顧服務員工會謝理事長說,「勞工賺錢很辛苦,本來勞保退休金就低,現在還要擔心領不到,勞工最可憐!」

三名年輕人也身掛「文化工作者是勞保孤兒」標語上街。七十一年次的李慈湄說,基層文化工作者靠接case過日子,報酬不穩,有時兩三個月收入不到一萬元,加上工會少,根本無法保勞保。她曾每月生活費只敢花三千元,借住在朋友頂樓加蓋、沒有床、只擺得下單人草蓆的倉庫,靠朋友剩菜剩飯過一年。

勞委會表示,一月底提出勞保年金的改革方案,「政府撥補」及「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一定會入法;至於修正勞基法,將積欠工資墊償基金擴大至退休金、資遣費部分,勞委會仍將審慎研議。



◆ 男性勞動參與率 20年來下降7%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2013.01.19

台灣人口老化問題逐漸嚴重,但國人提早退休的觀念卻越來越強烈,尤其是男性,20年來男性勞參率下降7個百分點,其中55-64歲男性勞參率下降最明顯,主計總處認為,男性勞參率下降是因為提早退休。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101年人力用運統計,雖然這20年來國內勞動參與率沒有太大變化,但是男性勞動參與率則明顯下降,男性勞參率最高峰是在民國81年的73.83%;之後逐年下降,101年為66.9%。反觀女性勞參率20年逐步上升,從81年44.32%,到86年45.86%,91年46.61%,96年49.35%,100年49.67%,101年上半年則為49.84%。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憫表示,男性勞參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國人提早退休觀念的建立,整體勞參率從81年的59.1%降到101年的58.21%,雖然降幅不明顯,但男性勞參率明顯下降,工作到65歲才退休的觀念逐漸淡化,越來越多人在55歲就退休,也因此55-64歲男性勞參率下降最明顯。

男性勞參率下降,女性卻逐年攀升,陳憫表示,101年1-11月女性勞參率已達50.17%。

尤其是近20年來有偶婦女勞參率明顯上升,陳憫表示,有偶婦女勞參率從81年的43.23%上升到49.05%,其中有未滿6歲子女的有偶婦女勞參率20年來上升21.59個百分點。她認為,這顯示社會觀念改變,職場越來越能接受已婚有子女的婦女,但這也和女性教育程度提高,工作機會增加,以及女性自我期許提升有關。

尤其是現代女性教育程度提升,步入家庭不代表就要放棄工作,調查中顯示,子女年齡在18 歲以上的已婚婦女勞參率,20年來從30.28%到31.94%,沒有太大變化,但子女6歲以下的已婚婦女勞參率,則從41.21%攀升至64%。陳憫說,這顯示兩代婦女在職場上發揮的狀況大不同。



◆ 學程培養專業 畢業就業零距離

中央社 2013-01-19

勞委會職訓局今天指出,就業學程可培養專業能力,提早為將來就職做準備,並將所學與職場順利接軌,讓畢業、就業零距離。

為提升大專校院學生就業能力,行政院勞委會職業訓練局辦理「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畫」,針對大三、大四將畢業學生,辦理就業相關的專精課程、共通核心職能課程及職場體驗。結訓學生可獲頒證書,而學校在學生畢業前也會給予職涯諮商,輔導就業。

就讀崑山科技大學的馬奕婷,在校期間參加「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畫」。訓練期間,學校邀金融經理人分享「現在企業主最在乎的是什麼」、「職場的用人需求」、「金融業最新動態」及「人際關係技巧」等,授課內容結合學校課程與業界實務。

此外,馬奕婷也被安排至銀行與期貨公司進行職場體驗及實務操作,這些經驗都幫助她更深入瞭解業界作業模式:銀行行員分工細膩且專業,期貨公司則要學習如何運用策略分析判斷盤勢。

馬奕婷表示,學校能請到業界優秀講師和大家經驗分享,收益良多,讓她找到努力的方向,增強考取證照的決心。

「我原本沒有認真準備證照考試」,馬奕婷說,當初只想考幾張證照「交差」,在學程師長鼓勵督促下才考取10張金融相關證照,順利被金融機構錄取。她鼓勵年輕人,求學期間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提早培養就業實力。

職訓局指出,「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畫」相關資訊,可洽學校所屬學系或上大專校院就業學程計畫網站查詢,或洽職訓局所屬各職業訓練中心。

fsj 提到...

以社會企業精神開創台灣新價值

【經濟日報╱社論】2013.01.20

近日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推出「發現社會企業」系列報導,宏碁創辦人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亦同步發起「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在地關懷撼動人心。施振榮呼籲,社會企業是未來人類文明的新機制,營利回饋社會及參與者,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環,創造全方位社會價值。然而台灣迄今未有社會企業相關法規與輔導管理機制,值得正視。

社會企業的成功典範當屬孟加拉鄉村銀行(窮人銀行),創辦人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亦於2006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尤努斯堅信,「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沒有貧窮的世界,因為貧窮並不是窮人所造成的」,窮人欠缺的是公平的機會。尤努斯於1976年拿出27美元借給42位窮人,旋即展開微型貸款社會實驗,並於1983年正式成立第一間鄉村銀行,僅收取低額利息,不要求任何擔保抵押。迄今分行已有2,500家,遍及孟加拉85,000個村落,借款人累計800萬人,受惠人數高達4,000萬人,不僅財務自給自足,還款率更高達98%。現在社會企業風潮已跨越第3世界國家,遍及全球。

探究社會企業於各國快速興起擴散的原因,首需檢視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在企業經營方面的扞格。資本主義裡,賺錢與否常被視為企業進退場的首要指標,企業追求利潤極大,很難考量社會福祉,更難兼顧社會多元價值。民主政治下,則常過度強調保障個人,一視同仁、齊頭對待,易產生不同工卻同酬的不合理現象。

社會企業不同於一般企業,其本質可由創設宗旨、組織產出、經營過程與盈餘分配4階段來探討。首先,社會企業的創設宗旨係以清楚的「價值主張」為號召,感知與發掘社會問題,例如醫療、貧窮、失業、生態、教育落差、產銷剝削等,希望能集結一群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士,循企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社會企業所追求的是價值實現的極大化,而非企業利潤或股東權益的極大化。

社會企業的組織產出,強調與在地社區緊密連結,帶給所在區域改變的力量。社會企業以人為本,結合專業與人文,扮演正向回饋的啟動器,營造更多的生活機會,提升居民幸福感,進而激發更多人投入社會企業的行列。

社會企業經營過程中,觀念大翻轉,供需雙方的角色由過去市場上「交易關係」,改變為相互合作的「交換關係」,社會企業則是投入專業來扮演交換的平台。社會企業的財務來源,不應完全仰賴外界補助或捐贈,唯有自給自足的事業經營模式,方能確保永續營運。

當社會企業進行盈餘分配時,參與工作者可依貢獻多寡與市場行情進行分配,社會企業家並不分配利得。唯有社會企業家信守承諾,創造價值來號召別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非實現自己的報酬,業務方能持續滾動成長,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社會企業也是創新與創業的實驗歷程,政府在大環境上有責任提供良好的基礎建設與配套機制,尤需重新設計制度與法規,加速設立「社會企業基金」,給予社會企業支持,導引邁向自給自足。

此外,政府應考慮建立跨部會平台,給予社會企業3大協助,其一,要更有能力去動員與配置閒置場館,提供創業團隊公共工作空間,成立微型辦公室,跨業激盪共同成長。其二,要更有效率去重新組合與運用社會資源,提供社會企業創業輔導,連結國內外社群網絡,提升核心技能並深化品牌經營。其三,要更有同理心去廣納社會利害關係人為合作夥伴,協力挹注能量到社會企業,充分釋放在地活力,形塑特色城鄉。我們期待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能遍地開花產生無數實踐人文創新的雲門、紙風車……,讓社會企業精神開創台灣發展新價值。

※ 相關報導:

* 社會企業助就業 勞委會整合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13&pno=0

經歷金融海嘯風暴後,全球開始對資本主義運作反省,失業問題更成為全球關切議題,勞委會職訓局也在去年悄悄成立「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決定由官方帶頭推動「社會企業」 (Social Enterprise),進行跨部會資源整合。勞委會並擬立法創立「勞動力發展公益信託基金」,專門用於鼓勵有心者成立以促進就業為目的企業,再將盈餘用於僱用更多勞工,回饋社會。

* 推動社會企業 職訓局鎖定三對象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14&pno=0

....潛力對象有三,一、已經發展10年的多元就業團體;二、去年才立法通過,允許企業成立以僱用身障者為目的關係企業 (即「特例子公司」);三、非營利組織。



◆ 新聞分析-台灣軟實力 恐大量流失

【廖珪如】2013-01-20 工商時報

去年年中,台灣面板大廠群創200名菁英跳槽至廣東深圳華星科技,為華星科技創造出超前產能,卻也成為台灣人才流失的重要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大陸產業轉型升級,挖角風勢必吹向全台,現在是科技業,明天就是服務業。屆時,台灣最驕傲的「軟實力」恐將大量流失。

近來警方破獲一起外勞偷渡案引起各界矚目,一名越南籍勞工本來在中國大陸月領900美元薪水,因聽同鄉提起「台灣薪水更高」,於是花了2,500美元仲介費偷渡到台灣,沒想到薪資還低於台灣大學生起薪的22,000元新台幣,才知被同鄉所騙,期待能再回到大陸繼續打工。

這帶著黑色幽默的社會案件,反映出台灣薪資水平過低的根本病灶。日前,台灣科技業大老施振榮跳出來喊話說,「22K,我管定了」,原意就是擔心低薪成為台灣人才流失,導致產業鏈「斷鏈」,無法轉型的焦慮。

台灣薪資已退回13年前水平,大學生起薪最低為22,000元,且調薪及福利制度都僵滯已久,想要薪資往上調,除了跳槽似乎沒有其他選擇。

據了解,大陸科技業搶人成功是被4.5倍薪水及優厚福利挖角。萬達集團前高管也說,在萬達集團,大學剛畢業的行政人員薪資至少1萬元人民幣起跳;若是在百貨業,大陸百貨業高管的薪資至少是台幹的4倍以上。這看在1個人能抵3個人用的台幹眼裡,當然倍感辛酸。

這次北京新光天地前任高管先後離職,也是其來有自。若台灣不再重新審視產業布局,創造更好的資本環境,那麼,今天是科技人才大批的被挖走,明天就是服務業。台灣最引以為傲的服務水平、文化軟實力的這些人才,恐將被大陸的高薪環境消費殆盡。

※ 相關報導:

* 陸百貨業 重金挖角台灣人才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6/122013012000199.html

中國大陸消費主義抬頭,當地百貨業者為布局商機不惜砸重金向台灣招攬營銷人才。前北京新光天地營業部部長朱元龍目前轉往北京銀泰中心擔任高管,經理尤榮川也投入太陽宮百盛購物中心擔任店總。業內人士估計,年薪至少60萬人民幣(下同)起跳至300萬元不等。

fsj 提到...

社論-正視我國人力低度運用問題

【本報訊】2013-01-21 工商時報

今年首場公職考試於日前登場,這場考試雖是國小學歷者即可報考的初等考試,起薪不到3萬元,但前往報考者中竟有5千多名碩士、35名博士。這一現象說明我國人力低度運用情況日趨嚴重,不可不加以正視。

十多年來由於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與產業政策各行其道,造成高學歷者苦於學非所用,而企業則大嘆人力不足。日前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參訪可成、萬國、建大這三家返台投資的台商,業者皆表示在台投資最大的問題就是招募不到生產線上的作業員。但反諷的是,國內青年失業率卻高逾13%,足足是台灣平均失業率的3倍。台灣社會一邊面臨缺工,另一邊卻依然無工可作,人力供需失衡之嚴重,不言可喻。

眾所週知,台灣人力供需失衡的根本原因,仍在於政府十多年廣設大學、研究所的政策,使得國內的高學歷人口於幾年之間以倍數成長。如今台灣具大學學歷者已達420萬人,具碩博士學歷者也已逾100萬,相較於1997年大學學歷者114萬,碩博士學歷者11萬,十多年來我國高學歷人口成長之速,可謂舉世僅見。

政府高等教育政策創造了如此多的高學歷人口,但產業政策下的研發、創新人力卻沒有如此大的需求,於是形成了當前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的人力低度運用問題。試想一個只要國小學歷即可參加的公務員初等考試,竟有5千多名碩士、35名博士報考,這豈非人力供需失衡的警訊?

事實上,這些年來各類公職考試都出現此一現象。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調查,五年前每百個找工作者只有5個想考公職,但如今已升至13個,而依考選部的統計,五年來報考高普考的人數,也由8萬多人倍增至近16萬人。這個現象固然與近年景氣低迷有關,但實則為高等教育政策使然。試想政府培養這麼多的博碩士,姑不論其所學與企業所需未盡相符,即令相符,企業也沒有這麼大的人力需求;於是不論所學為何,皆熱中於各類的公職考試,高考不上繼之以普考,普考不上繼之以特考、初考。這雖可美其名為政府人力素質的提升,但所學非所用、所用非所學,豈是可喜之事?

更值得注意的是,人力低度運用的情況除了呈現在公職考試上,如今也已呈現在職場上。近年來各行各業進用的碩博士快速成長,2011年底除了半導體、面板、電腦通信等科技產業擁有10多萬名碩博士,服務業的碩博士也逾20萬名。高學歷者遍布於餐館業、批發業、不動產業、旅行業、保全業及人力派遣業,其中人力派遣業在四年之間更倍增至5千餘人。觀察各業裡的碩博士,其中雖不乏有學以致用者,但學非所用者、大嘆生不逢時者,恐亦不在少數。

就以人力派遣業而言,其工作型態與傳統的僱用方式不同,因此也被稱為「非典型就業」。派遣人力的工作隨契約結束而會出現異動,這樣的工作環境莫說難伸其志,薪資水準相對也較低。依主計總處的調查,其2011年的經常性薪資平均不到三萬元,遠低於一般平均薪資的水準。以這樣的工作報酬來維持家計殊為不易,然而近幾年來進入此一行業的碩博士竟以倍數成長,這比起數千位碩博士報考初等考試,著實更令人訝異。

我們認為薪水固然不能代表一切,讓走出校園的青年體驗派遣人員工作的辛酸也可歷練其心志,並非毫無益處。但長期而言,青年的所學與所用若不能契合,這非僅是個人的損失,更是政府每年投入數百億高教預算的浪費。行政院的產學人力協調平台雖已建立多年,但迄今卻未見其提出正本清源之策,台灣每年仍持續創造6萬個碩博士。依此推計,無需十年,國內碩博士人口又將再升逾150萬人的新里程碑,屆時人力低度運用問題必將更形嚴重。

在西元十一世紀力主變法圖強的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就曾多次上書宋仁宗及神宗強調人才培養的重要,他說:「夫教之、養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則足以敗天下之人才。」王安石早已看出人才的教、養、取、任必須兼顧,能兼顧者則一國之人才不勝用,不能兼顧者則一國之人才不能用,其早我們九百多年已看到人力供需失衡的嚴重性。而十多年來我們的決策當局卻依舊懵然無知,各部會依舊蕭規曹隨、各行其事,無視於人力低度運用,對國家經濟已然伏下不測之憂。

最近輿論對景氣是否復甦、年金制度如何改革、政府組織如何再造甚為憂心。惟經濟發展的中心是人,過程是人,結果也是人,若不從人力這百年大計著手改革,台灣經濟社會的問題將永遠無解。屆時會有更多的博碩士報名初等考試,更多的博碩士成為派遣人力,但也會有更多台商因找不到所需的人力,而紛紛將生產線移至海外。執政者一定要到那一天才覺悟,則國力已失,為時已晚矣。

※ 相關報導:

* 南韓高學歷女性就業率偏低
http://www.udn.com/2013/1/21/NEWS/WORLD/WOR4/7651226.shtml

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ECD)的資料顯示,南韓高學歷女性就業率為60.1%(2011年),在OECD成員國中最低,這比成員國平均值(78.7%)低了近20個百分點。

南韓「朝鮮日報」今天報導,南韓高學歷女性就業率甚至低於平均國民收入低於南韓的土耳其和墨西哥,他們的比率分別為64.6%和71.6%。在OECD中,挪威的女性就業率高達89.4%居冠。

* 6百萬人失業 西衰退疤痕畢露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30504/132013012100931.html

彭博社報導,西班牙總理拉荷義(Mariano Rajoy)掌權首年就被經濟衰退的陰影籠罩,隨著經濟產值減損,本週公布的數據可能顯示多達600萬人失業,衰退造成的傷疤將嶄露無疑。



◆ 外勞人數 可能再創新高
http://www.udn.com/2013/1/21/NEWS/FINANCE/FIN1/7650076.shtml

【經濟日報╱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2013.01.21

勞委會今(21)日將公布去(2012)年底國內外勞人數,預期超越去年11月底44.46萬人,再寫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3季就業情勢趨嚴、失業率一度上升到4.4%,但同期間外勞人數幾乎是一路走揚。

國內開放外勞已20年,就服法第52條明定應有外勞總額警戒指標,勞委會預訂在今年第1季召開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簡稱外勞小組),討論這項指標訂定的可行性。

然而,依照目前3K5級制的外勞進用規定觀察,只要產業有需求且符合3K5級制規定,都可常態申請、比例進用,換言之,外勞總額警戒指標已失去意義。勞委會統計,截至2012年11月為止,在台外勞人數超越44.46萬人,年增幅5%;同期間,國內就業人數由1,078.8萬人上升至1,091.8萬人,年增幅1.2%。

【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台韓產業人才競爭戰場延燒到藍領外勞。韓國藍領外勞起薪優於台灣近三成,不少資深產業外勞跟著「棄台投韓」,泰國最明顯。勞委會研究台、韓、港、星4國製造業外勞成本發現,除了新加坡沒有法定最低工資規定,部分產業外勞起薪低於台灣,台灣製造業外勞成本比香港、韓國都低。



◆ 聯發科以人為本 蔡明介熱心教育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2013.01.21

聯發科重視「以人為本」,展現在董事長蔡明介的言行裏,個性一向低調的他,能夠讓他親自出席的場合,除了客戶端的活動外,也只有與學校、產學相關的議題才辦得到。

蔡明介不喜愛鎂光燈的環繞,不僅例行的聯發科法說會一律由專業經理人上陣,每年必被媒體圍堵的股東會現場,僅僅去年即將宣布合併晨星消息前的股東會後,罕見與媒體多聊,多數時候都是以快閃方式應對。

在非聯發科業務有關的大型活動,要見到蔡明介的蹤影,還是以客戶端舉辦的活動居多,其次就是產學合作相關,過去只要宣布與台大、清大、交大合作在校設立實驗室,他一律親自站台。官方的活動他也只選擇與教育、人才為主的議題。

IC設計公司員工以研發為主,人才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加上聯發科員工平均年齡33歲,如何培養年輕人的競爭力,他自然關心。在談及外界很愛指責的「草莓族」話題時他曾說,下一代沒競爭力,是上一代的錯,不應該怪他們。

正因如此,蔡明介的人才培育計畫從學校做起,聯發科成為全台首間持續支持科技教育活動及獎學金贊助的企業,長期培育與發展台灣科技人才,已持續多年贊助台大、交大、清大等台灣優秀大學實驗室,希望透過與學校的長期合作,維持和學界不間斷的良好溝通橋樑。

fsj 提到...

還鄉幸福青春版 看草莓族打拚

本報訊

許多六、七年級生被稱為「草莓族」,但在這樣的社會標籤底下,台灣各角落仍可發現許多年輕人返鄉創業努力打拚的身影,打造自己的一片天;他們的投入不僅為產業注入新的創意,也帶動故鄉的改變。

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去年推出「還鄉幸福」專題,報導各行各業人士返鄉築夢的故事,深受矚目。今天我們繼續推出「還鄉幸福 青春版」,焦點放在搜尋六、七年級生的返鄉創業足跡,看他們如何面對生命和鄉土,如何從困難中破繭而出。

這群年輕人出身背景各異,心路歷程也大異其趣;但相同的是,他們各將自己成長及受教育的見識帶回故鄉,以無畏的勇氣面對挑戰,用熱血和智慧澆灌他們的夢想。

其中,有縫出偏鄉大活路的設計師,有燒出祖窯新陶色的兄弟檔,有短短三年變身知名蚵男的台大碩士,有從澳洲返鄉熬出茶學問的電腦工程師,有回鄉搶救薑田而打開薑業第二春的七年級齒模師,有用音樂為蕉農發聲的樂團。他們的故事,篇篇精采。

台灣這塊土地需要正向改變,一如良田需要灌注活水才能豐收;這群年輕人不僅以毅力和智慧寫下精采的創業歷程,也把幸福帶回給故鄉。更重要的是,他們向社會和同儕證明:草莓族也在努力出頭天!

「還鄉幸福 青春版」今起分三周推出,在每周一見報。當許多年輕世代正遭逢失業、低薪挫折之際,這些年輕人還鄉創業的故事也許能帶來一些啟發和鼓舞。

※ 相關報導:

* 我們這一家 天天都釀醋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21&pno=0

很少人像蔡福良這樣,為釀出一缸子好醋,在家翻書研究「蹲」了整整三年!不過這一蹲,不但蹲出「福釀坊」的品牌,包裝設計還拿下去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更豐富了蔡福良一家的吃醋人生。

....蔡福良在家裡閉關三年,研究以台灣的天然素材釀出一缸好醋,一般坊間的醋以浸泡法居多,他堅持遵循古法發酵萃取,「我不能再讓我的孩子吃得不健康」,就這個概念,他從此跳進了醋缸。....蔡福良不但自己成了「吃醋人」,有段時間全家人更是被逼得從早到晚品醋,十足的「吃醋家族」,「太酸」或「太甜」,連岳父、岳母及孩子都會給評語。

* 失敗一千次 孵出活著的芽菜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22&pno=0

台大財金系畢業的廖怡雯、鄭涵睿、許偉哲,加上台大園藝所的學長呂美煌,四人創辦「綠藤生機」,從年薪百萬的菁英變農友,栽植「活著的芽菜」,在生機市場打出一片天。

....綠藤的芽菜種類有青花椰、紫高麗、蘿蔔嬰等,為確保百分百無毒,四人用RO逆滲透水水耕、紫外線殺菌,不用土壤植裁,實驗了上千次才成功。盒裝芽菜因還「活著」,即使放在冰箱冷藏,仍會持續生長,想吃多少拔多少。這是綠藤生機強調的「看得見的生命力,才新鮮」。

* 讀6個碩士 回歸山林攻茶經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25&pno=0

談起「茶經」,六年級生的張正杰就兩眼發光;留學澳洲取得六個碩士學位後,父親問他「有興趣回家種茶嗎?」就這一句話,他返回梨山從採茶學起,現在包辦管理、製茶並外銷四大洲。

....張家有四姊弟,父親張新燈是梨山茶農,張正杰排行老三,雙親重視孩子教育,四姊弟陸續到澳洲留學,四姊弟有十二個碩士學位,每人興趣都不同。

* 老裁縫新創意 花布包變潮包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20&pno=0

....「台灣水色」靚布工作坊是新竹縣橫山鄉九讚頭社區經營的品牌,專賣手工包,去年初,總統夫人周美青走訪社區,向工作坊買了一只靛藍色側背包,從此打開知名度;十個月後,台灣水色在誠品新竹店設櫃,不少包款紅到對岸。

台灣水色代表了農村加工縫紉「客廳經濟」的浴火重生,背後推手是廿三歲就出任協會總幹事的張世潔;她和台灣水色的緣分,來自國一時,和大人打勾勾的約定。

* 農產保養品 在地關懷在地香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23&pno=0

「台灣的農產品很好,為什麼要用進口農產做保養品?」廿九歲的李坤陽、何佳霖,讀研究所時創立保養品牌「北緯23.5」,兩人堅持用本土農產品為小農說故事。

....打開北緯的保養品,可以聞到農產香,紅薏仁像聞薏仁漿;米粹則是穀子米香。何佳霖說,北緯賣的是「鄉村的嚮往」,堅持用在地原料,包裝也用再生紙,展現對土地的關懷。北緯去年入選數位時代網路賣家一百強,並獲勞委會微型創業鳳凰楷模獎,回首來時路「苦盡甘來」。

* 安平推陶藝 他喚醒陶的故鄉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28&pno=0

「在匱乏的地方播種,結出的果實更甘甜」,七年級的宋健誠來自陶瓷的故鄉鶯歌,卻在台南安平生根,他用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玩出生活陶,結合在地文化,讓安平壺與劍獅風華再現;帶領學生發展微型文創,玩陶玩出一片天。

....他說,安平是台灣歷史的源頭,極具歷史文化的陶器「安平壺」,就是以安平命名,「但說到陶,大家會想起鶯歌陶瓷、水里蛇窯、美濃藥窯,卻沒人想到安平,這兒可是陶的故鄉呀!」....退伍後,他和妹妹宋侃貞開了「安平陶坊」教民眾學陶,兄妹發揮創意,設計普普風的陶土門牌、花器、劍獅吉祥物等年輕的「生活陶」商品,讓大小朋友發現「原來陶藝品也能這麼千變萬化!」

fsj 提到...

新興經濟體工資 10年翻倍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3.01.22

新興經濟體紛紛調漲最低工資,14座主要城市工資過去10年翻漲1.2倍,使重視工資成本調控的製造業「國際分工」面臨巨變。外資企業的經營模式也從「生產轉出口」,轉向「生產供應內需消費」。

日經新聞報導,新興經濟體中,工資漲幅最大者為東南亞國協(ASEAN)。印尼雅加達最低工資本月起提高44%至每月220萬印尼盾(228.6美元),越南的全國最低工資調漲16%到18%,泰國也把原僅適用於曼谷的每日最低工資300泰銖(10.1美元),推行到全國各地。

巴西1月起也調漲最低工資9%至678里爾(332美元)。現代汽車的聖保羅新工廠近來爆發罷工後,被迫加薪約24%;南非發生數萬名礦場勞工大規模罷工後,也迫使營運商大幅提高工資。

新興經濟體調漲最低工資、勞工意識抬頭,正值外資企業相繼把製造轉向這些國家。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先進國家製造商1980年代以來不斷把產品製造轉向工資低廉的新興國家,再出口完成品。

但過去10年來南韓等地的企業,也陸續把工廠搬到新興經濟體,使「搶人大戰」更趨激烈,迅速推升這些國家的工資水準。

※ 相關報導:

* 歐洲商會:加薪輸鄰國 台人才流失嚴重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653307.shtml

台灣人才流失有多嚴重,根據去年底一家歐洲人力諮詢機構針對台灣上千家雇主問卷統計,有2/3受訪廠商表達技術人才、中階管理人才短缺已成自家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不過,調查也發現,台灣雇主為挽留人才,今年預計加薪以3-4%占4成為大宗,但跨國招聘諮詢機構米高蒲志(Michael Page)區域執行董事鄧卓華(Dan Chavasse)表示,香港薪資增幅為4-5%,中國更高達7%,台灣雇主留才「誘因」不大。

* 去年失業率4.24% 近3年最低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7653300.shtml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01年12月失業率為4.18%,為近6個月來最低,去年全年平均失業率4.24%,為自金融海嘯發生之後,98年以來最低,雖然平均失業率降了,但青少年和高學歷者失業率則仍持續攀高。



◆ 日青年擠大企業 小公司等無人

【聯合報╱東京記者雷光涵/21日電】2013.01.22

日本企業有「內定」任用制,年輕人從大三開始找工作,明年春天才要畢業的大學生們,最近已投入「就職」戰場,但研究發現,年輕人擠破頭想進大企業,中小企業找不到人,是就業市場大問題。

過去,有8成多的日本大學畢業生順利進入職場。然而升大學的比例愈來愈高,從1992年度的39%,到2012年度的56%,現在大學畢業生找到正職工作的比例剩6成。

日本文部科學省調查,2012年大學畢業生有12萬8千人失業或只有約聘工作,占全體畢業生的22%。有人投了數十封履歷石沉大海,更令人難過的,2011年有超過150位年輕人,因「就職活動」失敗自殺。

日本「recruit work(求職)研究所」發現,問題癥結在供需不平衡。雖然今年春天畢業生每1個人,有1.27個職缺,但想進員工千人以上的大公司,每人只有0.73個機會,中小企業卻持續處於「事求人」狀態,每1人有1.79個工作機會。

該研究所指出,2000年求職網站興起,讓求職求人「不對稱」情況加重。以往日本大企業會「挑學校」,到他們心目中的好學校徵才;如今在網站公布徵人訊息,表面上敞開大門,實際上今年有48%的企業設定各自的「重點學校」。



◆ 創造就業的新思維

【經濟日報╱社論】2013.01.22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天將公布失業率,去年全年預估高於4.2%,顯著高於亞洲其他3小龍-香港3.4%、韓國2.8%、新加坡1.9%。這數據甚至比經濟狀況一蹋糊塗的日本(4.2%)還糟糕,顯示就業的確是台灣最重大的經濟問題,政府務必將48.7萬名失業者的工作機會視為高度優先,避免人民的火大燒成了大火。

然而,降低失業的前景卻不太樂觀。製造業除高科技業薪資和獎金較高,足以招到年輕新血外,傳統產業乏人問津;雖然新手底薪加上加班費及獎金可拿到每月3.5萬到4萬元,但是要輪夜班、少互動、枯燥乏味下,難以找到年輕新人投入。加上國內理工科系發展逐漸遲滯,而引進國際人才遲遲無法突破,對岸又快速追趕之下,未來發展相對吃力,吸納就業的能力恐怕會逐漸減弱。

若要將失業率大量降低,擴大服務業吸納人力應是主要的途徑。服務業目前創造了約七成國內生產,卻只僱用了約六成人力。服務業近來無法快速成長的原因有各種說法,包括企業規模太小、研發投入不足、國人不重視服務消費等。然而,政府已經正視這個問題,如經濟部去年提出「服務業發展藍圖」,企圖讓服務業能夠在往後8年每年成長5%,足以讓就業人數到2020年提高25萬人。若其他人口條件大致不變,這足以降低失業率2個百分點以上,會是極大的成就。

但是細觀經濟部服務業發展藍圖,可看出其賴以創造就業的次業別,大概就是傳統的批發、零售、餐飲、資訊服務及設計服務等,這5大業將創造22萬個就業機會。於是,經濟部的資源和精力將會分配在這些「傳統行業」,其政策「投資報酬率」將愈來愈小,且無力照顧其他許多未能列名的「新興產業」,讓小型但成長可能極快的新興服務業在缺乏適當關照下,無法發揮爆發力及吸納就業之潛力;國內新興服務業將持續面臨法規不足、輔導不足、環境惡劣的窘境,無法像在先進國家一樣成長茁壯。

舉例來說,我國在和其他國家進行自由貿易談判時,曾有國家要求我國開放「旅館管理」業;但國內卻沒有這種產業分類。經濟部認為應該是交通部觀光局負責,交通部則認為他們只管旅館的興建,不管其管理。可以想見,我們的諮商國認為這個行業在台灣有利可圖,事實上在先進國也的確是如此;但我國各部會卻都尚未意識到這個行業的「存在」,當然不會去管理它,更別說輔導它發展。由此亦可推斷,這個行業不會在大學廣泛開設相關科系,也就沒有足夠的人才供應,回過頭阻礙了高品質旅館的發展。

這種現象俯拾即是:國內的廣義家事服務業、水療美容業都是三不管地帶。而其他有明確主管機關的,卻經常不受重視,沒有足夠的關照和輔導,乃至於極少出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活服務業能夠揚名立萬,讓國人樂於消費而觀光客趨之若鶩者。究其原因,當然和政府長期重視製造業,尚未能調整心態來輔導「真正的」服務業有關。目前經濟部追求的「三業四化」-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國際化和傳統產業特色化中,有關服務業的前三項中還是有兩項和製造有關(製造服務化、服務科技化),都顯示了這種心態。

其實在入境旅客大增下,積極輔導服務業在對觀光客行銷之下,也可以提高就業機會。例如,30萬就業人口的理髮業若能因此擴張一成,就有3萬個工作機會;按摩業若獲得青睞而倍增,就會有5,000人的就業機會。行政院應責成相關部會合作,挑出先進國家新興的服務業在國內進行整合輔導,讓眾多新興服務業在良好的環境下快速成長,才可能讓服務業吸納就業的前景逐漸樂觀。

fsj 提到...

中年三明治世代 新憤怒一代

中央社 2013-01-23

英國一份報告指出,上有年老父母、下有「啃老族」的「三明治」人口日益增加,他們的責任提高了,也意謂著他們必須工作更久,因而這個40、50多歲族群的憤怒也可能升高。

倫敦「每日郵報」(Daily Mail)網路版報導,政府委託的一項研究指出,未來10年間,必須照顧自己年老父母親的人數將大幅增加1/4,到2022年升高接近50萬人。同時間,20至35歲的子女因為買不起住房,留住父母家已成趨勢。

這個研究由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拜丁頓(John Beddington)帶領的智庫前瞻(Foresight)執行。報告指出:「這個夾在上、下兩世代,同時必須擔負照顧孩子和老年照護的責任,所謂『三明治』世代的成長,將牽動社會政策。」

這代表40歲及50歲的中年人必須承擔起更多責任,拉長工作年數,才能領到退休金,預料將在這個年齡層間提高憤怒。

這份名為「未來認同」(Future identities)報告結論指出:「活得更久、更健康,但代表傳統以年齡為基準的社會分類,在英國已經變得不重要。」

這份報告改變傳統人生不同階段分類,新分類界定為:20至34歲的「新興成年人」--自學校畢業,但仍與父母同住;「正式成年人」--離巢、結婚生子、有業,通常要到30歲晚期;「三明治世代」--40或50多歲,上有高堂,下要資助同屋簷的成年子女。

接著是「年老成年人」--60至75歲,身體健康,活力充沛;「老年人」-- 75歲以上,健康下滑。



◆ 女性勞動力參與率 首度突破50%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邱建業/台北報導】2013.01.23

主計總處昨(22)日公布,去年女性勞動參與率為50.19%,首度突破50%,並超越日本,顯示女性就業意識大幅攀升。不過,我國女性勞參率未如韓、日,經常因二度就業出現「雙高峰」,顯示政府仍需打造對婦女友善的工作空間。

勞參率這項指標,是用來觀察民間人口參與勞動情況。10年前,我女性勞參率僅有46.59%,如今突破50%,顯示職場婦女也能撐起半邊天。去年我整體勞參率為58.35%,創近年新高,男性參與率則為66.87%,與歷年水準相當。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憫表示,以往國內婦女多在結婚或是生育後,以操持家務為由,與職場絕緣。

fsj 提到...

分享工作 降低失業

【葉玉琪】2013-01-24 工商時報

現在全世界各國,不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面對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失業率居高不下。而且從目前已知的各種經濟指標,和各國所採取的政策措施來看,幾年內恐怕也很難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國際勞工組織(ILO)日前在其年度就業報告中說,今年全球失業人數將突破2009年時1.98億人失業的高點,達到2.02億人,且將持續上升,直到2017年。

歐洲國家更是失業率嚴重的地區,債務問題纏身的歐豬國家,如希臘和西班牙,失業率在近幾年更是高得嚇人,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兩個年輕人中就有一人失業。

專長於失業經濟學、勞動市場理論、勞動市場政策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倫敦政經學院教授皮薩瑞德(Christopher Pissarides)最近在媒體撰文指出,歐洲衰退已經邁進第5年,失業率看起來短時間內也不太可能回到正常水準。而且失業問題已經是嚴重的社會問題了,並認為政府應該要立即介入改善,刻不容緩。

Pissarides教授提出警告,嚴重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衝擊了歐洲的社會結構。失業率造成家庭悲劇,摧毀民眾自尊,這既是浪費亦是退化。因此他認為,在經濟不景氣中,單靠雇主是不足以創造足夠工作降低失業率。除了一方面政府應該利用財政計畫,降低大量失業帶來的衝擊外,工人以及工會在衰退期也應該要有減薪,並且將工作分享的準備。

受到金融海嘯的嚴重打擊,2009年時國內的失業率突然劇升,那時候也有人提議,如果把1個工作分給2個人做,失業率立即減半。現在諾貝爾經濟學者也提出這種看法,顯然是可以考慮的一個方法。

雖然台灣去年全年平均失業率為4.24%,創下近4年新低,但其中青年失業率仍高達12.66%。因此近來最被社會詬病的「1個工作領2份薪水」的現象,就是首先要改善的。如果進一步有政策鼓勵,加上企業內部自發性的進行工作分享,不僅可以降低失業率,同時可以維持社會和諧,逐步挺過難關。

※ 相關報導:

* 勞保改革 政府將提撥補基金原則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7657871.shtml

影響九百萬勞工的勞保年金改革將在下周三出爐,據了解,政府將提出撥補勞保基金原則。但年金改革還未定案,下周行政院公布最終版本前,勞委會還會再到行政院報告。



◆ 年終掃除鐘點管家 業績漲3成

【聯合報╱記者陳宏瑞、趙彥/高雄報導】2013.01.24

年終大掃除,不少人找專業鐘點管家代勞,業者原本以為今年會受不景氣影響,沒想到生意出奇好,業績甚至成長三成,連周六日都加班。

媽咪樂居家清潔公司經理孫郁婷表示,原本以為景氣不好,接單會減少,沒想到一月初起訂單就接不完,最近更是常加班。年終大掃除收費,以卅坪、三房兩廳來說,四小時收費二千四百元。

孫郁婷說,公司約有一百卅名管家,為因應農曆年前龐大需求,去年底就培訓約廿名生力軍。由於客戶都是白領上班族,工作穩定,較不受景氣影響。

上班族沒空自己動手大掃除,清潔公司訂單又爆滿,另一新選擇是找打工學生幫忙清掃,既可提供學生賺錢的機會,家裡又可以煥然一新。

打工學生「敏敏」說,她碰到的雇主都很大方,除給高於法令的時薪,通常還會再包紅包,其至還會請吃飯,換算下來比一般打工時薪高兩、三倍。

fsj 提到...

花蓮的SOGO 「五味屋」集點賺幸福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46&pno=0

記者施鴻基╱花蓮縣報導 【2013/01/28 聯合報】

周末,就讀花蓮壽豐鄉豐山國小的吳育如一早起床,漱洗後走向「五味屋」,今天輪她掌櫃,要負責算帳收錢,但她可不是童工,而是老闆。

花蓮縣壽豐鄉五味屋成立四年,號稱當地的SOGO百貨,逢周六日才開業,專賣各地捐贈的二手物資,由東華大學教授顧瑜君推動,在熱心的學生志工及社區數十名小老闆努力下,已成為社區假日最熱鬧的地方。

弱勢孩子 眼睛開了一扇窗

社區小孩都是小老闆,五味屋的出現,改變了大多是單親、隔代教養和外籍配偶的孩子生活。

五味是5-WAY的諧音。工作人員楊沛青說,「5 -WAY是從傳統換工概念轉換而來的五種經營策略,包括「掛羊頭賣狗肉」、「老闆不在隨便賣」、「銀貨不兩訖」、「吃人夠夠」及「黑店」,都是鼓勵孩子成長的方式。

每個孩子都有一本「點數存摺」,透過努力,如「協助腳踏車租借一日」等方式服務社區,就可存下點數;也可自訂目標如「段考要進步卅分」取得點數,只要累積點數夠,就有機會圓夢;過去這些孩子就曾透過積點,完成環島夢想。

喜歡先拿 以工代賑慢慢還

最有人情味的是「賒帳」,先拿東西,等到日後有合適的工作機會再償還,不過五味屋鼓勵的是自力更生,而不是等待施捨。

「營利不是我們的初衷。」楊沛青說,過去逢周休,孩子們除了玩,就是看電視,「成了五味屋的小老闆,有了責任人人都變得不一樣」。

小六的吳俊辰,過去假日陪父親到處送貨,現在當起小老闆,透過一雙巧手學修單車,賺到了生平第一次外地旅遊的機會,地點是綠島,回來數月還念念不忘,他已在籌畫下次的旅程。

不喝咖啡 煮的咖啡人人誇

小六的蘇萍假日都會到五味屋幫忙整理東西,她最喜歡顧店和聊天,也是泡咖啡的小專家;「老師說我太小不能喝咖啡。」不喝咖啡如何成為泡咖啡好手,是五味屋的一個謎。

「五味屋是我們另一個家!」每當有人問五味屋會不會開不下去,吳俊辰就很生氣,「我長大要回來這裡當老闆。」工作人員黃麗玲說,五味屋總有一天要交手給這些小老闆做下去。

撇開老公 遊客當場變志工

心理系畢業的黃麗玲為了五味屋,和新婚夫婿分隔在中央山脈兩側,她笑說「這是我的夢想,他支持我。」黃麗玲去年看見介紹五味屋的文章,特地到花蓮一遊,在櫃檯碰見五味屋的靈魂人物顧瑜君,當場要求加入,「然後我就來了!」

「孩子們長大總是讓人高興,但我們是夥伴關係。」黃麗玲說,孩子從胡鬧到如今貼心懂事,「這些轉變數據上呈現不出來!所以我選擇到五味屋,而不是學校。」

來自台北的顧庭瑄是顧瑜君的姪女,也是小老闆們心中的大姊姊,高中時就常利用寒暑假到五味屋,大學也選了離五味屋最近的東華大學,如願成為五味屋的固定志工。 顧庭瑄說,台北玩膩了,鄉間的五味屋給了她不一樣的親切感受;「小葉姊」林錦葉是在地人,從常客變成五味屋店長,她說,「到現在我還不知道為什麼。」

一手催生五味屋的顧瑜君,最愛陪孩子玩家家酒;她說,他們認真生活,也享受生活,以單一價值看,孩子的成就或許不如人,但只要有幸福感,就值得讓五味屋繼續下去。

※ 相關報導:

* 豬圈裡教畫 糞坑填平賣咖啡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45&pno=0

台中潭雅神自行車道旁,陽光灑落在三合院裡,偌大的牆面彩繪著一隻大豬,這裡有個好笑的名字「田中間豬室繪社」,矮房跟豬很搭,一群年輕人搶按快門留念。....豬室繪社隱身工廠、農田、檳榔樹中,學童常來課外教學,假日吸引許多年輕人,覺得「豬圈」與「愛畫畫女生」的組合有夠鮮。

* 圖騰在飛揚 阮志軍縫出原裳針線情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41&pno=0

「老部落太需要新元素了!」服裝設計系畢業的阮志軍,選擇回屏東獅子鄉部落設計原住民服飾,傳統服飾經過他的巧思,原味中有了不同風貌,他形容自己是在創作中尋找文化足跡。

* 排灣影舞者 廖怡馨姊弟舞出原鄉森呼吸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42&pno=0

有人形容瘋子才會在南台灣經營舞團,廖怡馨姊弟該是最瘋的一對,選在偏鄉成立台灣首支排灣族現代舞團,第一年公演開銷還得賣車支應;或許瘋狂才能圓夢,現在很多部落青年因為舞團召喚陸續歸鄉。

* 五男組「台青蕉」 樂團 唱銷旗山蕉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43&pno=0

曾經為台灣打造「香蕉王國」美好名聲的旗山,產業發展有如一道彈跳力道日衰的拋物線;五名蕉城年輕人組成「台青蕉」樂團,藉音樂與文創行銷香蕉,從傳統和創新中尋回對地方產業的關懷。

* 淨溪闢瓜田 諧星林峻丞教孩子釣魚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47&pno=0

六年前,才廿四歲的林峻丞回鄉搶救家族事業,推出「茶山坊」手工天然皂,紅遍半邊天,就在事業發光之際,他選擇歸零,創立「甘樂文創」,辦刊物、淨溪,帶弱勢學生作夢、圓夢,他樂在其中....林峻丞覺得給孩子魚吃,不如教他們釣魚,選定三峽最偏遠的有木國小,發起「絲瓜.孩子的希望」資助計畫。每周三下午,林峻丞帶茶山坊員工上山,與小朋友一起開闢絲瓜園,靠自己的力量種絲瓜、賣絲瓜布賺錢當教育基金。

* 白領變黑手 蔡進永守護打鐵街香火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40&pno=0

天光甫亮,台中南屯老街傳來打鐵鏗鏘,循聲探訪不起眼的「慶隆犁頭店」,廿六歲的蔡進永捨棄上班族工作,手握大鎚奮力敲擊燒燙紅鐵,扛起一甲子祖業,守護南屯老街最後的打鐵香火。

* 掀老廟的底 古蹟還魂說故事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644&pno=0

學建築、有水保技師執照的葉永韶,不想成為開發山林幫凶,退伍後參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興建,從此愛上古蹟修復,不只找回它的容顏,還把人和古蹟、土地情感串聯,讓被遺忘的故事繼續傳唱。

fsj 提到...

費率逐年調0.5% 勞保費將連漲23年

【楊毅、徐子晴、李明賢/台北報導】2013-01-29 中國時報

攸關九百多萬勞工權益的勞保年金改革輪廓揭曉!在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勞委會主委潘世偉昨向國民黨立院黨團報告後,基於維持勞保年金三十年安全流量,未來勞保費率將大幅提高。政府規畫從明年起,逐年調高○.五%勞保費率,預計一二五年達到費率上限十九.五%,未來不僅個人保費逐年攀升,預估企業負擔成本也增加數百億元。

明年起 保費月調19至44元

以明年保費調整成八.五%,增加○.五%的勞保費支出計算;若以投保最低一八七八○元級距,總保費約增加九四元,其中個人負擔每月增加十九元,企業負擔增加六十六元;若投保級距採最高四三九○○元,明年保費增加二二○元,個人每月負擔增加四十四元,企業負擔增加一五四元。

勞保基金驚傳破產危機,政府啟動年金改革列車,國民黨立院黨團大會昨聽取行政、考試兩院簡報,確定勞退制度維持不變,但勞保費率全面調漲,總統府明天討論拍板定案後,將正式對外公布年金改革方案內容。

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在會中表示,目前年金制度面臨財源不足、行業不平、世代不均等問題,勞保及軍公教退撫制度基金安全流量少於二十年。勞工退休所得替代率約五成至七成,軍公教退休所得替代率約在七成五至九成五,兩者差距甚大,必須有所調整。

根據政院提出的勞保改革內容,在保險費率方面,若不含就保費率一%,目前勞保費率為八%,再逐年調漲○.五%後,預計一二五年可達上限十九.五%,但此一費率和勞保基金平衡費率二十七.八四%,仍有相當差距。

企業負擔 將增數百億元

若以現行投保最高級距四萬三千九百元,倘若費率從八%調漲到十九.五%,每個月保費將新增五千多元,其中個人負擔約一千元,企業負擔增加三千五百多元,立委推估企業恐因此增加數百億元的成本負擔。

另外,為防止雇主和勞工「以低報高」,現行勞保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基準,從加保期間最高六十個月(五年)平均計算;未來則將採「逐步到位」方式,即每年增加十二個月,逐漸增加到加保期間最高一百八十個月(十五年)平均計算。

政府支付責任部分,政院則承諾,未來將把政府負最終給付責任條文明文入法,並將擬定撥補計畫,勞保基金運用績效,也將從現行三%,提高至四%以上,以挹注保險財務;有關政府撥補金額是否從兩百億元起跳、逐年增加五十億元,相關人士說,這一部份還待周三會議確認。

投保薪資上限 不會調整

至於勞保投保薪資上限四萬三千九百元,是否會再往上調整,勞委會主委潘世偉會後受訪表示,勞保屬於社會保險,而非退休金概念,這次勞保年金改革不會調整投保薪資;雇主、勞工和政府的負擔比例,也將維持現行七比二比一。

有關所得替代基數一.五五%,政院則提出甲、乙兩個改革方案。甲案為初期維持現行一.五五%不變,待領取年金數額累計超過一次給付之次月起,改按原領數額七十%發給,減輕未來世代負擔;乙案則是投保薪資三萬元以下部分,維持一.五五%、三萬至四萬三千九百元部分一.三%。

※ 相關報導:

* 勞保年金 薪資愈高 衝擊愈大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668960.shtml

院版勞保年金改革方案初步揭曉,未來將逐年提高保費到19.5 %、降低所得替代率大砍,在退休給付方面,高薪資者影響最大,年輕人則是繳費最多的一群,104年起保費就從10%起跳。若以即將退休者,薪資7萬元為例,加上勞退新制,月退所得替代率將從32%驟降到23%。若是15年後退休者,至少也會從52%降到41%;即使新進勞工,繳了30年高保費後,未來所得替代率最多也只有5成左右。

* 勞團:勞保原子彈 學者:憂雇主轉嫁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668970.shtml

行院版勞保年金改革方案將調高保費、降低所得替代率,在專家眼中企業負擔重會減少付薪水給勞工,而在勞團眼中可能會是個「勞保原子彈」。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表示,如果為了財務平衡,勞保費率就得調整,但是增加費率上限到19.5%,雇主保費負擔增加最多,可能造成雇主將保費增加成本,移轉給勞工,勞工低薪問題更嚴重。他說,就像勞退新制雖然規定雇主提撥薪資6%,「但雇主早就移光光,勞工被變相減薪」,雖然距離19.5%還遠,但他擔心雇主會提早轉嫁。



◆ 勞團:退休至少領1萬8千才夠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2013.01.29

全國自主勞工聯盟執行長朱維立昨天表示,勞保年資給付率改革不管是甲案或乙案,都是砍勞工退休所得,「我們都反對。」他認為,目前勞保給付已是最低生活基準,就算投保薪資是目前上限的四點三九萬元,退休後月領勞保年金也只有二萬出頭,不應再降。

一一九勞工大遊行時,勞團提出勞保年金應設定最低給付金額,朱維立說,政院的年金改革方案未回應勞工訴求;若按照一百年台灣每人平均月消費支出計算,應保障每位勞工退休後至少領一萬八千四百六十五元,才可維持生活。

朱維立同時指出,政府負最後撥補責任雖確定入法,卻未提出撥補計畫,他擔心政府撥補入法、最後卻付不出錢,希望政府儘快提出計畫,讓社會各界討論;並希望政府向財團徵稅,作為撥補勞保基金財源。

※ 相關報導:

* 「22K」的錯置──談Mr. Jamie「偽議題」一文
http://waynehphilos.wordpress.com/2013/01/17/%E3%80%8C22k%E3%80%8D%E7%9A%84%E9%8C%AF%E7%BD%AE/

....林之晨先生對他批為偽議題的「22K」議題,卻有著兩個主要的錯置:

一、「22K」不只是一個勞工權益與個人的生涯發展問題,他更是一個「新進勞工的整體權益」問題。新進勞工的整體權益,必須透過爭取,而非競爭。

二、「22K」不是個人困境,而是社會議題。

為什麼新進勞工的權益,必須要透過「要求雇主提供更好的待遇及福利」去爭取來,而不是像林之晨先生說的:「讓自己成為更有價值的員工」?



◆ 看GDP撥補/勞保年資給付率 兩方案都砍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林思慧、陳洛薇/台北報導】2013.01.29

勞保基金一一六年面臨破產危機,要求政府撥補的聲浪愈來愈高。勞委會官員表示,依昨天行政院提出的版本,未來將根據GDP及稅收等經濟指標,訂出政府撥補機制,國家財政較好時撥補較多,財政不佳時可能就不撥補。

勞委會官員昨晚解釋,這是類似「景氣燈」概念,例如GDP達某數額撥補多少錢;避免經濟不佳時增加政府財政壓力,排擠其他預算。

日前傳出,行政院打算自一○五年起提撥二百億元,每年增加五十億,撥補至八百五十億元為止,但昨天行政院對國民黨團的報告提出「政府擬訂撥補計畫」,政府負最終給付責任條文將入法;並擬定撥補計畫,而非每年定額撥補。

勞委會官員說,若定額撥補,對財政衝擊無法預估,尤其經濟不佳時,甚至有撥不出錢的危機。視整體財政狀況決定撥補多少「比較務實」。

另外,根據行政院年金制度改革小組提出的方案,勞工的所得替代率會被大砍。年資給付率改革分為甲、乙二案,甲案為維持百分之一點五五年資給付率,等到退休勞工領取年金數額累計超過「一次給付」金額,也就是開始請領年金約七、八年後,就只能改領原金額的七成。

乙案則是投保薪資三萬元以下維持百分之一點五五,三萬元以上調至一點三;也就是對所得較低的勞工,會採取較高的所得替代率。

勞委會官員表示,長期來看,甲案對勞保基金的「節流」效果較明顯,且能「保障」勞工領到現有一次給付的金額;此案是勞委會辦說明討論會時,工會代表提出。

年金改革小組也提出現行費率調整機制於一○四年調升至百分之九後,每年調高百分之零點五至百分之十九點五,據了解昨天會議對此無異議。

勞保費率調整影響最大將是負擔七成保費的雇主(勞工二成、政府一成),勞委會主委潘世偉表示,目前未聽到企業界反對意見。

另外政院也提出延長平均投保薪資計算基準,從投保薪資最高五年逐年增加十二個月至十五年,這部分較有共識。潘世偉說,現行平均月投保薪資以最高六十個月計算,很多人最後拉高投保金額,造成不公平的現象,漸進式拉高比較公平,也不會影響到現在要退休的人。

fsj 提到...

假日輪班+通英日語 故宮徵人給21K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671441.shtml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3.01.30

故宮博物院徵才要求一堆,月薪卻不到22K?故宮日前在臉書貼文徵求按日計酬人員,條件包括大專學歷以上、配合加班、假日及周末夜間輪值,還希望有英、日語聽說讀寫能力,僱用期1年,日薪960元,但換算下來月薪僅21K,遭網友列入「22K企業芳名錄」。

有網友表示,「要有外語聽說讀寫能力又要夜間輪值加班,一個月薪水不到22K,果然是血汗博物館」、「用兼職薪水做正職工作的條件會不會太嚴苛」。還有網友反諷「不要老是想用清冰的錢買芒果冰好嗎」。不過故宮指此待遇已高於勞委會公告的基本薪資標準。

近來針對企業主希望員工18般武藝樣樣精通,卻只願給低薪,再度引起熱烈討論,有人號召民眾一起揪出22K企業,彙整成「22K企業芳名錄」。還有網友在PTT分享同事的秘書求職經驗,CEO卻開出18K讓他當場傻眼,引發熱烈迴響。

該網友指出,他的同學A有多年的祕書經驗,也在幾家上市上櫃的大公司待過,最近面試過五關斬六將後,來到CEO這關,沒想到CEO開出18K的驚人數字。於是他同學就從包包裡拿出一根香蕉,優雅放在桌上跟CEO說「只付起香蕉的,只請的到猴子。」然後頭也不回的走了。

※ 相關報導:

* 月薪21K 故宮:臨時人員薪酬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672348.shtml

故宮日前在臉書貼文徵求按日計酬人員,月薪21K,故宮表示,是參酌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臨時人員薪酬標準。



◆ 香港貧富懸殊 6人有1窮

【經濟日報╱記者劉永祥/綜合報導】2013.01.30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香港已連續多年被聯合國評為貧富差距最大的發達經濟體,港府最新數據顯示情況仍持續惡化。去年上半年,香港貧窮人口達118.7萬人,即每6人中就有1 個是窮人,老年人口貧窮狀況尤其嚴重。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依據香港統計處數據,以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的一半定為貧窮線,推算香港去年上半年的貧窮率達到17.6% ,比2011年再增加0.5個百分點。

另外,香港貧富差距也升至10年新高,由2002年的3.3倍,上升至去上半年的3.6倍。

香港46萬貧窮住戶中,超過四成六住戶中至少有一人擁有工作。社聯業務總監蔡海偉指出,這顯示香港「在職貧窮」問題嚴重。

分析不同年齡層的貧窮情況,老人貧窮問題最為嚴重。蔡海偉分析,香港老人貧窮率從2011年的32.7%升至2012年上半年的33.4%,老人貧窮人數首次超過30萬人,每3位老人中就有1位屬於貧窮人士。

會出現老人多窮困的狀況,與香港沒有退休金制度有密切關係。除公務員外,香港人退休時都僅能拿一次性補貼,之後沒退休金可拿;老年生活全靠年輕苦幹的積蓄,及自己購買的商業保險等。

2003年SARS疫情後,香港經濟谷底翻身,但衣食住行也開始樣樣漲價。香港統計處稱,10年來香港通膨20%,扣除通膨後,勞工薪資增加9.4%;但香港媒體強調,這個數字不能反映真實狀況,因為房價和租金這兩項主要支出的實際漲幅太高。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指出,消費物價指數只統計住戶開支,卻未能反映整體價格實際變化及房價急升帶來的壓力,估計10年累積的通膨實際已超過100%,加薪幅度遠遠跑輸通膨。

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說,香港開始實施最低工資政策,雖有助紓緩貧窮問題,但依然難敵通膨、薪資成長放緩的影響,所以貧窮人口再度上升。

39歲的張姓巴士司機說,10年來僅加薪18%,目前月薪僅港幣1.3萬元(約新台幣4.9萬元)。每天有一餐須外食的他抱怨,不少茶餐廳每年最少漲價2次,原本20多元的「碟頭飯」,一下子就飆升至40元(約新台幣152元);「說來十分諷刺,以前我很少吃燒味飯,因為25元套餐的選擇太多。現今,我只吃最便宜的40元燒味飯。」

※ 相關報導:

* 德國調查:歐洲人民 3分之1沒存款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671044.shtml

德國一項民調結果指出,約三分之一的歐洲人沒有存款,義大利、西班牙更將近有半數民眾逐漸要用到原來的積蓄。這項調查是針對奧地利、比利時、德、法、英、西班牙、荷蘭、盧森堡等十四個歐洲國家、一萬四千個成年人進行的調查。



◆ 學歷貶值 美國5%清潔工大學畢業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3.01.30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大學畢業生大材小用幾已成為常態,2010年美國有25%的零售業店員、15%的計程車司機和5%的清潔工有學士學位。

主持這項研究的俄亥俄大學經濟學家、美國研究機構「大學收費及產能中心」主任韋德研究美國勞工部的資料後發現,2010年職場上的學士有4170萬人,而要求學士學位的工作只有2860萬個。

估計2010到2020年,美國拿到學士的人口約增加1900萬人,需要學士學位的工作卻只增加不到700萬個。

研究顯示,2010年有學士學位的就業美國人中,有48%的人所做的工作不需要大學學歷,有38%的人所做工作不需要高中學歷。

韋德說:「就算你拿到商學院的學士學位,你也不一定能成為中產階級,很可能你最後只能當酒保。」

研究報告寫道,應徵酒保的人若擁有大學學歷,會比只有高中學歷者占優勢,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美國人必須設法拿到更高的學位,以爭取門檻不高的工作,「我們半開玩笑的預測,10到20年內,大學會提供『清潔工研究』碩士學位,想當清潔工的人沒有這個學位還應徵不上」。

fsj 提到...

勞工苦命一族 替代率仍墊底

【李明賢、徐子晴/台北報導】2013-01-31 中國時報

政府年金改革方案已公布,並宣稱可藉此落實世代公平等多項原則。但不論是改革後新制或舊制,勞工族群的所得替代率都遠低於軍公教。若以薪水七萬元等級計算,勞工月退金所得替代率僅三成多,也是唯一低於五成的工作階層。

配合軍公教實際敘薪,若分別比較公務員薦任九職等、年功七,現職薪水約在七萬三千元,軍人部分可比照少校官階,若沒有主管職,現職待遇約七萬一千多元。勞工部分若要薪水達到七萬出頭,大約是經理層級待遇。但即使各類別的現職薪水差不多,退休待遇卻大不相同。

以薦任九職、年資卅年的公務員退休為例,兼有新舊制(包含月退休金、養老給付十八%優存利息)的月退休可領七萬一三六三元,所得替代率高達九七.九%;改革後,月退休金計算基準改為「在職最後十五年平均俸額」乘「一.六倍」,加上公保年金,月退休所得五萬五四九四元,所得替代率七六%。

同樣三十年年資,現職國中小老師月薪以七萬三千元計算,舊制退休可領七萬元,所得替代率高達九五%;依新制計算,每月約可領五萬三千元,所得替代率七二%。

少校部分,配合最大服務年限以二十年退役,原先舊制月退可領五萬一,新制剩下四萬二,所得替代率降到五九%。

不過,若以勞工同樣也是服務三十年、薪水以七萬三計算,即使新舊制僅減少一千多元,所得替代率卻僅各三成六與三成四,成為四大類別月退金最低的苦命一族。

由於勞退新制直到民國九十四年才實施,除非該名勞工直接以三十年的勞退新制去計算,月退金才會拉高到四萬多元,所得替代率才會突破五成。

而目前勞工年資未滿勞退新制十五年,就無法領勞退年金,只能領單一筆勞保年金,每月只有二萬多頭,所得替代率更降到二十八%的水準。

※ 所得替代率就是所領到的錢佔了原本所得的百分之幾。

* 所得替代率拉近 美化的假象?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744/112013013100499.html

打著世代公平的旗號,行政院昨天端出年金改革方案。然而,關鍵的勞保費率如何精算、是否衝擊未來薪資成長,官員卻是一問三不知。甚至問及勞工與軍公教月退計算基礎不同、待遇仍有不小落差,勞委會主委潘世偉竟說,「媒體有責任對外講清楚呀!」外界難免納悶:政府是要化解民怨還是要加深民怨?

* 勞工嘆:多繳費、退休金卻大減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673729.shtml

勞保年金改革方案出爐,勞工團體認為,改革內容仍對年輕世代最不利,要繳兩倍的費率,但所得替代率降低,勞工領到的退休金卻縮水近百萬元;更何況未來保費調漲,雇主負擔大增,勢必轉嫁勞工負擔,年輕人不但要負擔龐大的歷史債務,低薪潮更可能延續到二○三六年。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謝創智也說,這次改革,簡言之就是「調高費率、降低所得替代率」,勞團堅持捍衛給付率百分之一點五五不能再降,如果政府執意如此,勞工將會繼續走上街頭。

* 勞退新制促勞工自提6趴 自選投資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673714.shtml

年金改革方案出爐,勞委會主委潘世偉昨天表示,勞退新制上路即將屆滿八年,勞委會正研議鼓勵勞工自提月薪百分之六的誘因,作法類似香港強積金概念,藉此提高勞工退休金的所得替代率。



◆ 學者看法:甲乙兩案都大有問題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2013.01.31

行政院年金改革方案出爐,勞保給付方式兩案並陳,但有學者認為甲、乙兩案「大有問題」,但也有學者認為乙案較符合所得重分配、照顧弱勢的精神。

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表示,甲案是八年領足一次退總額後,第九年起年金「打七折」,相當「減額年金」。他認為,退休者剛退休時,身體狀況好還可兼差打零工,再進入勞動市場,政府何不「倒過來思考」。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他個人較「偏向」乙案,因為甲案沒有所得重分配的效果,不過甲案對勞保基金財務較有幫助,可延緩卅年,確保至少卅年的安全流量。他認為,乙案用三萬元去切「太低了」,沒有辦法拉高投保薪資,目前看起來政府推出方案仍是「微調」四平八穩方案。



◆ 勞保年金方案應再斟酌

【聯合報╱黑白集】2013.01.31

政府提出的年金改革方案,對軍公教年金用心之深,似難挑剔;但相對而言,對勞保年金卻顯得下手粗疏。如此方案,恐難教九百萬勞工吞得下去。

在軍公教部分,政府仔細考量了十八趴領取先後的不同狀況,也對不同類型公職的退休年齡作了區隔,對所有條件都預留相當空間,可謂無微不至。相形之下,對勞保年金卻只用「漲費率、降給付」的公式對付,勞工得連漲廿三年保費。勞工必須多付、少領、再打折,這誰能接受?

馬總統願意擔起年金改革的歷史任務,誠非容易。但如果改革手段偏差,最後可能到達不了目的地,這是「實然」不能脫離「應然」的道理。馬總統形容改革是在懸崖邊「架橋」,但現在人們看到的是兩座不同的橋:軍公教年金那座建得工整美觀,而勞保年金這座橋卻是草草拼湊。九百萬勞工大軍,會願意走過這座橋嗎?

政府把軍公教和勞工年金放在一起改革,就必須接受各界將兩套制度相提並論。軍公教月退所得替代率至少高達七成半到八成,而勞工卻僅三成,這是天壤之別。在這種情況下,勞保改革若只留下「繳更多、拿更少」的印象,甚至愈到老年還要遞減,馬總統就算自願放棄十八趴,也恐怕不能強求勞工接受這是合理的改革。

日前勞委會處長李來希因不滿軍公教年金改革砲轟中央而遭調職。試想,勞委會官員不積極為勞工爭權益,卻不惜為自身利益槓上長官;這次勞保年金如何得出這樣的改革方案,實啟人疑竇。

fsj 提到...

薪資低 9成5上班族想登陸

【記者陳曼儂/台北報導】2013-02-01 旺報

大陸經濟在全球景氣低迷時一枝獨秀,然而在台幹薪資沒有過去優渥的狀況下,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居然有9成5的上班族有意出走到大陸工作,遠高於4年半前的6成4、1年半前的7成7,選擇「登陸」重點就是「福利」,且連台灣一向領先的電子資訊業,也成出走大宗。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表示,90年代因台商西進熱潮,加上台幹雙薪誘因,興起第一波上班族西進淘金;而台灣目前薪資倒退回14年前,而大陸市場內需消費力道強勁,人才需求愈趨多元,交通、金融更加便利後,將帶動新一波台灣人才西進風潮。

願往二線城市找機會

且隨著中西部崛起與城鎮化政策,沿海城市的高物價和發展飽和,讓8成7上班族願意轉往二線城市尋找機會,北京、上海不再吃香,有超過半數看好重慶、南京,天津的意願也很高。

此調查為超過千人的隨機問卷,卻出現9成5願意「離鄉背井」的驚人數據,其中近4成已去過,超過5成想去而還沒去,就算大陸汙染嚴重、生活條件不同,僅讓5%的人打退堂鼓,因有6成7的人真的因此「薪情」變好,平均薪資比在台增加1.3倍以上。

近8成重福利待遇

近8成受訪者直言,選擇西進工作最看重「福利待遇」,接下來才是產業或職務發展性;而欲從事的產業近5成為傳產製造業,但連資訊科技業也高達38.12%,比貿易流通業的35.97%還多。

張旭嵐表示,隨台灣金融業者可兩岸三地布局後,需有經驗的中高階幹部,以及有衝勁的年輕人西進打天下;消費、零售業也因當地中高階人才需求不足,台灣人有配合度與機動性,可成為亞洲地區競相網羅的對象,而前進大陸,好處就是擁有足夠的發揮舞台;但要注意的是,就算赴陸發展,也是「全球化」的競爭,需設立目標與階段管理。

※ 相關報導:

* 同工不同酬連猴子都抓狂! 台灣還在含淚領22K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202/160569.htm

台灣低薪現象多到可以成立「22K芳名錄」,換做是猴子,牠們可能會氣到要暴動!一段從全球各界人士演講聆聽平台「TED」上節錄的影片,最近又在網路流傳,其中講的是猴子間可能有公平的概念,牠們對於同工不同酬的狀況,會做出激烈的反應。



◆ 學者提醒:計算老本 別低估通膨及醫療費

【聯合報╱記者姜兆宇/台北報導】2013.02.01

根據退休基金協會調查,半數民眾每月儲蓄不到一萬元,學者昨天預警,台灣人計算老本時,容易忽略通貨膨脹和長壽的風險,明顯低估了退休後所需的生活費。

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政大商學院副院長王儷玲說,台灣南、北生活費差距很大,倘若退休後在北部生活,生活費用更高;平均而言,退休後每月需花費三萬到三萬五千元,與調查顯示民眾規畫存下的兩萬七千元相比,退休準備金明顯不足。

王儷玲說,倘若退休後,要維持退休前一樣的生活水準,所得替代率必須達七成五到八成;然而有百分之七的公教人員無法達標,更有超過半數勞工的退休金搆不到這個標準。

她指出,若考慮通膨因素、醫療費,退休金恐怕還要再乘上一點二到一點五倍。

政大民意與市場調查研究中心主任鄭天澤建議,政府應該加強宣導「自行儲存退休金」,並且辦理各種免費教育訓練,教導民眾退休金理財。

fsj 提到...

高學歷低薪化 22K有海外版

中央社 2013-02-02

22K(月薪2萬2000元)凸顯的「高學歷低薪化」不是台灣獨有現象。據統計,離開學校3年後的法國青年,有32%的收入低於其文憑應有薪資。

「全球中央」雜誌2月號推出「22K的故事」,探討法國、美國、韓國、巴西的社會新鮮人薪資議題。

受訪的28歲法國女孩蘇菲有傳播碩士學位、兩年工作經驗、具雙語能力,在花了近6000歐元接受兩個月的職業訓練及取得駕照後,終於獲得一份法定最低工資(1398.37歐元,約新台幣5萬4536元)的工作。蘇菲所有的花費只為飽肚,沒有生活品質可言,而她的遭遇並非特例。

南韓青年薪資落差大,從在中小企業工作月薪不到新台幣2萬7300元,到公營企業新進人員平均月薪約新台幣6萬3400元都有。但就算是高薪的年輕人,也要不吃不喝存錢近20年才買得起首爾30坪的房子。學費、房價和自殺是南韓青年的「無奈三高」。

就讀科系及投入產業決定新鮮人薪資高低。即使在失業率高的法國,理工科畢業生仍是就業市場寵兒,年薪3萬5000歐元(約新台幣136萬5000元)起跳。

在巴西,許多專科畢業的技術人員比大學畢業生起薪還高。即使如此,吃一頓飯要20到30巴西幣(1巴西幣約新台幣14.5元),租一間雅房要400到600巴西幣,讓月薪只有1500、2000巴西幣的社會新鮮人想買車買房難如登天,不過,在政府不斷擴大信貸服務下,年輕人還是有辦法以分期付款滿足消費。



◆ 變形工時擬放寬 勞團︰領不到加班費

自由 2013.02.02

〔記者黃宣弼/台北報導〕經建會日前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時,為讓產業能有更多彈性工時的空間,希望將變形工時由現制的八週拉長至二十六週。勞委會主委潘世偉昨首度鬆口表示「考慮放寬」,但須以正常工時下修至一週四十小時做為配套。

八週延長至二十六週 勞團強烈反彈

根據勞基法規定,勞工法定工時為一天八小時、兩週不得超過八十四小時,超時加班部分,一天以四小時為限、一個月不能超過四十六小時。不過,為放寬工時彈性,勞委會有增訂變形工時的規定,在工作總時數不變的原則下,雇主可改變勞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將某一日的工時分配於其他工作日,但週期以八週為限,以免勞工發生過勞情況。不過,經建會日前要求,希望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將變形工時週期由八週延長至二十六週,由於將大幅衝擊勞工權益,因此引起勞團強烈反彈。

潘世偉昨在勞委會新春記者會上首度鬆口表示,會將變形工時納入今年施政重點,但須配合下修正常工時至一週四十小時,未來將先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試辦,接著再修改「勞動基準法」,落實在全體勞工身上。

對此,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謝創智表示,若變形工時拉長至二十六週,等於雇主在長達半年時間內,都可以任意調配勞工的工時,當產能旺季的時候要求勞工密集加班,對勞工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再者,目前要求勞工加班必須支付加班費,但在變形工時的影響下,勞工連一塊錢的加班費都領不到,不只健康沒了,連薪水都縮水。另外,當接單旺季來臨時,很多雇主都會額外聘僱員工,但未來雇主只要壓榨原有勞工加班,根本不會願意多請人,恐將大幅衝擊就業市場,讓失業率攀升。

謝創智並指出,一週正常工時四十小時只是等於週休二日,公家機關及很多民間公司早就實施了,勞委會不該把這個拿來當籌碼,這樣對勞工非常不公平。



◆ 激勵創業 國科會請出一代宗師授課

自由 2013.02.02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為銜接創新到創業,國科會今年啟動「創新到創業激勵計畫」,每年投入至少六千萬元資金,祭出「一代宗師」,由重量級創業家張忠謀、施振榮、尹衍樑等近二十人擔任「業師」授課,最後獲選四到六個創業團隊將可獲得新台幣兩百萬元獎金。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表示,台灣每年在國際發明展金牌獎牌數大約兩百面,但真正進入市場商品化的卻很有限,此計畫希望好的創意能真正實踐。

朱敬一表示,計畫一期五年,預計每年投入六千萬至七千萬元資金,「一代宗師」們在六個月時間內,每人至少撥出兩個半天擔任業師,實際給予創業團隊指引。

國家實驗研究院長陳良基表示,參選團隊包括「發明獎」或「設計獎」得獎團隊、學研團隊、教授學生自由組隊、學生團隊等,透過「創意構想書」和「團隊簡介」等資料,篩選出具有創業熱情與動力的案源。

國科會將提供業師課程安排、技術原型製作、替代役安排、創業初期園區廠房租用優惠等行政協助。

陳良基說,每年三月與九月底截止收件,最後評選出四到六隊頒予新台幣兩百萬元創業金,做為青年學子創業的第一桶金。

朱敬一說,目前已邀集上銀科技、中華電信、台達電子、台積電、理律事務所、富邦集團、聯發科等龍頭企業及矽谷創投業者參與,由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擔任培育課程教務長,統籌規劃事宜。

朱敬一說,他親訪邀約諸位「一代宗師」時,「沒有一個人的眉角有一點點為難,都爽快答應」。「創新到創業激勵計畫」細節二月底將公布在國科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