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7

老師你在哪裡?

◆ 聯合筆記/老師你在哪裡?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207050.shtml

【聯合報╱孫蓉華】2013.10.06

今年教師節時,有偏鄉學校透過臉書、短片尋師;新聞熱度過後,問題有如船過水無痕。但未被注意的是,非屬偏鄉的中型學校,一樣等不到老師!

台中新社大林國小是偏鄉小校,他們拍攝「我的候鳥老師」,以及台東蘭嶼高中國中部學生拍攝「我的家人老師」,無奈地訴說老師年年換,甚至找不到老師的困擾。

偏鄉離島地區老師難尋,問題存在多年,以前還有公費生或偏鄉加給,「強制」調去的老師留在當地一定年限,但隨著制度的改變,加上學校限制老師編制員額,缺額只能以代理代課教師補足。

即使這些代理老師有心,但是需要年年應考代理代課教師,加上薪水又不高(有些連22k都不到),難怪有老師心酸地說,不如去補習班授課,或者苦讀考正式教職,或拚公職,都比擔任代理老師好。

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雖信誓旦旦要給孩子平等受教權,但就是有學校連老師都找不到。

除了偏鄉問題嚴重外,有些處在都市邊緣的中小型學校,一樣有等不到老師問題。這些處在都市邊緣的學校,有時甚至比偏鄉還「慘」。因為不屬偏鄉,要聘老師不可能有加給,卻又不如大型學校有豐富的資源,從建設到師資都可能出現「青黃不接」。

學校找不到老師、流浪教師找不到工作,這不是很吊詭嗎?流浪教師中,一定有想返鄉或者願意到偏鄉任教者,如何讓人才發揮,教育部應該動動腦筋,提出符合需求的配套措施及作業流程。如更合乎實際的加給、服務年資的限制、未來調動的保證等,讓偏鄉老師不再一年一換,更不應忽視任何一位學生的受教權。



◆ 高教迷思/論文比誰多 教授「養小鬼」量產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79885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張錦弘、陳智華/專題報導】2013/10/06

國內教授為了衝論文數,已幾近走火入魔,出現招研究生「養小鬼」怪象,製造出許多「跟屁型」研究。多位學者建議,論文評等應「重質」、而非「衝量」,且要台政清交等頂尖大學一起改,才能扭轉亂象。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直指,台灣學術界現在流行發表「輕薄短小」論文,有教授爭取國家經費、購買昂貴儀器,專收研究生寫論文,衝高個人論文量,形同「養小鬼」。很多老師根本不清楚在研究什麼,論文也往往沒有原創性,不痛不癢。

黃光國在今年教改總體檢論壇十周年紀念活動中指出,一九九四年教改人士喊出「廣設高中大學」的口號後,許多一流專校紛紛升格改制,成為三流的科技大學,無論技專或大學教授,都在拚SCI、SSCI論文;尤以技職校院最慘,老師本該教學生技能,卻忙於寫論文,師生逐漸和產業脫節。

「一本薄薄論文,卻有一長串作者。」黃光國說,師生輪流掛名來衝高論文數量、換獎金,召開記者會吹噓論文登上哪些期刊,卻缺乏影響力,發表後沒什麼人引用。

政大講座教授錢致榕則表示,學術研究質量應有一定標準,但將論文列為唯一標準是錯的,且不該以量取勝,而要以學術貢獻為主。

錢致榕表示,國內大學過分看重論文,將論文上了SCI、SSCI期刊列為教師升等標準,已走火入魔;除非台政清交等大學都一起說「不玩了」,否則很難改。

台大前校長陳維昭指出,大學教授應該教學、研究、服務並重,但早期很多教授不做研究,大學才逐漸要求教授發表SCI論文;但衝論文的量,只是過渡作法,未來應提升論文品質,重視對學術、社會的影響力,且人文社會等不同領域,也應訂不同評量指標才公平。



◆ 全英語授課≠國際競爭力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79886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陳智華、 張錦弘/專題報導】2013/10/06

大學推動國際化,不應簡化成提升學生英文能力、增加外籍師生。多位學者認為,英文只是溝通工具,國際化更重要的內涵,是要透過外語來認識各國文化、關心國際時事;連遊學都要父母跟、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媽寶」學生,英文說得再好,依然沒有國際競爭力。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指出,台灣人有錯誤觀念,以為大學全英語授課,就能培養學生國際觀,但學生英文好,國際大事可能一問三不知;大家也常以為,觀光景點、餐廳菜單全用英文,就能吸引外國觀光客,其實吸引他們的,應該是景點、美食,而非「全英語」環境。

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趙光安也有同樣看法。他說,學外語,不只要和外國人溝通,更應透過外語,了解異國生活與文化,擴展人文與社會的交流。

趙光安認為,國際化應從各行各業的專業需求出發,也就是「全球在地化」,例如導遊,不只要精通外語,對本地的史地、文化典故也要熟悉;餐飲業對國際禮儀也不能不知。

陳超明觀察發現,很多大學生出國當交換生或當國際志工,父母也想跟著去照顧,「無法切斷與父母的臍帶,就無法跨出與世界接軌的第一步。」

台大外文系教授、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執行長廖咸浩也提醒,外語不只有英文,若以為看BBC、CNN新聞就有國際視野,「其實只被某種語言給制約了。」透過更多語言,接觸更多文化,才能建構更全面的世界觀。

陳超明舉例,歐盟國家的語言政策採「一加二」,即學生除了母語,還要多學兩種語言,從小培養多元文化的思維與視野。

政大講座教授錢致榕說,談國際化,「會不會英文是小事。」學生有國際視野、對世界大事的來龍去脈了解更重要,國內學生對台灣以外的事都不了解,很令人憂心。

台大前校長陳維昭說,國際化更重要的是,學術水準夠頂尖,例如日本學者英文程度可能比台灣差,但學術水準高,僅有大學畢業的島津製作所工程師田中耕一獲諾貝爾化學獎,即是好例;因此吸引很多外國人甘願學日文,到日本求學、做研究。

※ 相關報導:

* 百年前川譯英教材 網友:高端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206216.shtml

「走得攏」、「落雨」、「跟到就抹灰」……一本關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近百年前的「川譯英」中文教材的微博,點燃了網友們的興趣。大家驚呼「高端」、「洋氣」。 華西都市報報導,這是華西醫院創始人啟爾德醫生給華西協合大學醫科學生編寫的教材,也許是唯一的四川話英文對譯。

Super教師 讓學生不再反背書包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國字拆成「零件」 教孩子寫漂亮字

【聯合報╱記者郭宣彣/秀水報導】2013.10.07

秀水國小教師詹仗名教學生生字,將字體拆解成「零件」,讓孩子了解寫字筆法,他給學生寫字作業不超過10行,只要求要寫得工整,學生經3個月訓練,寫字都有明顯進步。

詹仗名說,中文字就是部首和字形排列組合,他教學生花半小時專心練習「好」字,未來只要遇上女字旁或子字旁字體,有一半字體能寫得很漂亮。

他表示,中文字的外型是方塊字,但最讓人喜愛的字體是「梯形字」,字體垂直且左矮右高,字體看起來才會挺,更為協調。

他指出,學生握筆姿勢很重要,寫字要用指掌小肌肉群的力量,若國小期間握筆姿勢錯誤,未來要改很難,建議學生可買鋼筆或三角握位自動鉛筆,訓練握筆姿勢。

詹仗名說,現代學生愛打電腦,「打字很快,但寫字很醜」,他教孩子練字,讓孩子了解「字體」來源、如何組成,還可以修身養性。

他表示,他培養孩子寫字興趣,有學生為練字還會查字典,他自掏腰包學生寫字進步就送鋼筆,不僅能協助調整寫字姿勢,也鼓勵孩子學習。

詹仗名也在部落格上分享「寫好硬體字的方法」等文章,網友也能對自己握筆、寫字方式問題直接提問。



◆ 誰將糞放進烘乾機?耶魯大學要揪嫌犯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208965.shtml

【中央社╱康乃狄克州6日綜合外電報導】2013.10.07

美國常春藤名校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希望能揪出將糞便放進洗衣室烘乾機,弄髒學生衣物的不肖分子。

美聯社報導,這名「擲糞人」過去1個月來,至少在薩柏克學院(Saybrook College)的洗衣室犯案4次。

校方表示,已要求學生洗衣時不要離開洗衣室,弄髒的機器都已徹底消毒。校警正在深入調查,校方也考慮修改洗衣室的使用規定。



◆ 教師評鑑看論文 清大:將逐漸脫鉤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專題報導】2013/10/07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指出,台灣教師評鑑過度重視SCI、SSCI論文指標。教育部次長陳德華對此表示,以論文數量評鑑教師確實不理想,教育部已不要求大學以此作為指標,他並鼓勵各大學可仿效中央大學延攬優秀教師方式,給教師數年不必發表論文的空間,讓教師可專心基礎研究。

郭位投書本報指出,兩岸四地大學常見學者炒冷飯、人云亦云,寫出對學術沒貢獻的研究,只求在SCI、SSCI刊物上發表,以順利升等的怪象。

清大副校長鄭建鴻也贊同郭位看法,他指出,SCI等期刊較喜好熱門研究;冷門、卻可能具創見的研究,上不了這類期刊。清大未來評鑑教師時,會將教師升等和SSCI等論文指標逐漸脫鉤,建立更多元化的標準,例如納入和企業合作的研究成果,及教師的教學表現。

但鄭建鴻指出,很多國際的大學評比機構都把SCI等論文研究表現納為指標,大學為了排名好看,很難瀟灑說「不玩了!」他期盼,學術界及社會大眾都擺脫排名迷思,才能幫助大學解套。

台大教務長莊榮輝表示,國際期刊論文數量絕對不是教師評鑑唯一指標,但台大是研究型大學,教師的研究和教學表現一樣重要,「沒有SCI沒關係,但若其他什麼都沒有,問題就大了。」

莊榮輝表示,台大未來會開發SCI論文之外的多元教師評比方式,如專利和技術移轉成果都可計入研究表現分數;至於很難申請專利與技轉的人文學科,他未提及。



◆ 港幼稚園 湧現「雙非」家長潮

自由 2013.10.07

〔編譯詹立群/綜合報導〕頻傳打罵的「中國式教育」幼稚園讓家長不放心,繼9月有家長怕孩子受委屈而買下幼稚園後,近日香港幼稚園開始發放招生申請表,中國「內地」爸媽為讓孩子「保證入學」,不惜取得多至15家幼稚園的申請表,許多明星校區幼稚園更是得提早進駐、通宵排隊,造成不少亂象;包括人龍中不乏仲介代辦代排,還有人兜售號碼牌,香港各界對此也議論紛紛。

拒打罵式教育 中國家長擠破頭幫小孩爭取到香港入學

香港媒體報導,5日有近千人在上水一家幼稚園排隊領取號碼牌,其中約9成為「內地人」,他們佔領附近公園,還有小童當眾大便,校園一帶已完全淪陷。還有「雙非」(父母皆非香港居民)家長不滿面試只設廣東話問答,一度憤怒包圍校方,要校方設「普通話」面試,有警員在場戒備。

9月底,中國中央電視台披露幼稚園體罰問題,例如黑龍江省幼稚園老師用腳踢、用網球拍毆打2歲幼童,遼寧省瀋陽因而有家長擔心4歲女兒受委屈,狠砸千萬買下幼稚園;有更多家長想盡辦法把孩子往香港送。

據了解,深圳代辦入讀香港幼稚園的公司,收取9800人民幣(約4.7萬台幣),提供「保證入學」服務:取表、交表、領面試通知、面試「模擬考」等;若家長指定位於北區或粉嶺的明星幼稚園,則要另加2000人民幣(約9600台幣)的「排隊費」。

fsj 提到...

對手高薪搶人 中研院史語所人才流失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專題報導】2013.10.08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是中研院金字招牌,但近五年卻被挖走七名研究員,享有盛名的明清史專家李孝悌也於七月被香港挖走;所長黃進興說,人才若再流失,台灣漢學恐被邊緣化,歷史詮釋權遭稀釋,「這是人才的戰爭。」

史語所八十五年前由傅斯年成立,傑出研究贏得「天下第一所」之稱;一九四九年傅斯年帶領眾多優秀研究員及珍貴文物來台,成為全球漢學研究重鎮。

黃進興說,東京大學副校長日前誇史語所「蒸蒸日上」,他聽了心裡卻很沉重:「外界看我們是漢學界的愛馬仕、香奈兒,其實我們是靠老本過活。」

黃進興指出,史語所曾以前人立下堅固根基,及全球第一的豐富史料,吸引眾多人才,但當挖角者奉上每月四十萬元高薪,相等於一般研究員四倍薪資,實在很難留才。

兩岸三地大學排名第一的香港大學數年前挖走梁其姿,邀她擔任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以研究明清史著稱的李孝悌,則被挖角出任香港城市大學文化中心主任。

最近大陸某大學也派副校長來挖人,條件是高薪高職加房子。黃進興一聽說,立即去找當事人「動之以情」,要對方千萬不能走,直到聽對方說「我愛史語所」才鬆口氣。

「招牌之所以成為招牌,是因人才表現優秀;人才若持續流失,後果嚴重。」黃進興說。缺乏銀彈及高階職位,他只能天天用「精神勝利法」向同仁喊話「愛台灣」,並盡量營造良好自由的學術環境。

面對人才外流,中研院副院長、史語所前所長王汎森指出,史語所長久以來有如「少林寺」,「有人長留,也有人中途到外面開廟,但仍都是廣義少林寺的人」;他表示,人才離開固然讓史語所陣容受損,但更急迫的是繼續吸收並培養人才。

※ 相關報導:

* 所長:稅率高、沒月退 外籍人才留不住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210992.shtml

為留住國內外人才,中研院近年實施彈性薪資方案,特聘研究員另有獎助費。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說,正研究員起薪約十萬元,若加上國科會特殊優秀人才獎勵金、院方學術研究人才獎勵金等,每月最多可另增七、八萬元,雖仍無法和香港三、四十萬元起跳的月薪相比,已做出最大努力。

王汎森說,胡適一九四六年爭取學術獨立的十年計畫時,主張設立十所大學,由國家培植成一流學府,但台灣現在卻有一百六十幾所大學,都由教育部補助,資源稀釋,難以好好培養人才。

「台灣打造高等學府是實施社會主義,講齊頭式平等;大陸打造高等學府才是資本主義化。」王汎森說,大陸為培養人才,學術規章彈性很大,反觀台灣限制太多,失去彈性,整體學術水準雖提高,優秀者卻未必受充分照顧。

* 醫師改當研究員…「好的學術環境勝高薪」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210997.shtml

中研院史語所近年雖被挖角不少,優良學術氛圍仍吸引許多傑出人才放棄高薪前來。原本是牙醫的副研究員李尚仁、明年初將到任的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巫毓荃,都是其中佼佼者。

....「這裡不講師門派系,沒有複雜人際關係,學術討論開放;傅斯年圖書館更是世界級圖書館。」李尚仁說,學術研究者最在意的是學術環境,並非只看薪水;他認識的牛津、劍橋大學教授,薪水雖不高,卻都因喜愛學院環境、豐富藏書而久留校園。



◆ 看不到未來的台灣高等教育

【熊培霖】2013-10-08 中國時報

據最新公布的《泰晤士報》2013─14年世界最佳大學排名,台灣唯一進榜的台大從去年的134名跌到今年142名,大幅落後日本東京大學(23)、新加坡大學(26)、香港大學(43)、韓國首爾大學(44)以及大陸北京大學(45)與清華大學(50)。該報對被評選為前200大的最佳大學都列出其具體評鑑分數與名次,以彰顯它們是全球「A咖級(Tier 1)」的地位。而對位於201─400名之間的學校只大致列出所處的排名區域(如251─275名間),而顯然只視其是「B咖(Tier 2)」角色。

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就象徵一個國家的國力。無庸置疑地,擁有82所世界前200大大學的美國,早就獨霸全球。英國進榜28家。其餘西歐與北歐國家如荷蘭、德國、瑞士、法國、比利時、瑞典、法國、丹麥等加上加拿大、澳洲等都有4─12所大學,能非常亮眼的進入這個排名。

相反的,目前經濟發生困頓的歐豬五國,除愛爾蘭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一所大學是「A咖」。若以進入前200大的數量與其名次做世界排名,台灣排第21名。

新加坡只有3所大學,卻有2所是「A咖」。新加坡每5個中學生只有1個能進入大學,具大學學歷人數長期以來都低於20%,幾乎是所有已開發國中平均學歷最低的,卻擁有全世界第1名的國家競爭力。此外,日本始終有5所「A咖級」大學,而只有8所大學的香港這幾年一直都有3─4所是「200大」。

南韓25所綜合大學中有4所是200大,其整體國力早就把台灣拋在九霄雲外。台大在所有上述亞洲國家進榜200大共17所大學中,排名倒數第4,台灣也在所有華人國家中敬陪末座,這也似乎更反映出台灣目前在經濟等各項發展指標均不如這些國家的現況。

再與面積及人口與我們比較接近,GDP卻是我們2.4倍的荷蘭相比,荷蘭24所大學中有12所是世界200大。根據《中國時報》2007年1月的一篇報導,一位我住歐洲科學主管人員到荷蘭交流,他向荷蘭學術界簡報台灣高等教育現況時說,台灣有160所大學,當場就有荷蘭學者發言提醒是不是多寫了一個零?應該是16所才對吧?在我方官員澄清該數字無誤後,當場使那些荷蘭學術界人士嘖嘖稱奇,好像發現這又是另外一個「台灣奇蹟」。

台灣民主化過程中造成民粹主義及齊頭式平等的負面影響,也就是今天教育資源浪費或錯置,是幾乎摧毀當年辛苦建立技職教育體系的元凶。1960─1980年代,台灣每100個中學生只有17位能進大學,這些大學畢業生中「A咖」多到國外留學且一去不回,而留在台灣打拚的「B咖」人才卻造就台灣的經濟奇蹟。

從美國回來一個「A咖」張忠謀,創造出台灣世界第一的晶圓代工產業。現在不論資質與性向,幾乎人人可讀大學,使台灣幾乎成為世界上平均學歷最高的地方,也就因為白領人才供給遠大於需求,把過去均衡的人力結構破壞無遺,當社會絕大多數的人都懷疑大學生的能力時,他們的薪水當然很難超過22K!

台灣現在不只是留不住A咖人才,連B咖都難被凸顯重視,滿街的C咖及D咖的大學畢業生把整個競爭力都拖下去了。亞洲還有一個與台灣非常像的高學歷國家,就是有近百所綜合大學及數百所高等學院的菲律賓。這個曾經是亞洲最富有的國家,現在卻淪落到只有靠大量輸出外勞來賺取外匯。

一位友人說,他的子女若留在台灣絕對進不了台大,且頂多只能讀二流學校,但他們夫妻倆不辭辛苦地把子女從小送到美國,只是按照美國德智體群四育均衡發展的教育體系來正常學習,從來就不需要補習功課,並還能學得許多不同才藝。其子女不只是所讀大學的排名都遠遠高過台大,畢業後都進入國際知名的大企業工作,現在早已成為能與全球各國人才競爭的「A咖」。請問台灣的為人父母者在目前只看到政黨惡鬥,卻看不到台灣教育環境能有效地改善的情況下,該如何思考子女們的未來?

(作者為美喬治華盛頓大學博士)

※ 相關報導:

* 教授:大學生連信也不會寫…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80238

大學生絕大多數已是成年人,但時代改變加上社會風氣開放,也讓教授們不免感嘆,現代大學生經常無意犯下失禮舉止卻渾然不自覺。網路上盛傳一篇中山大學教授撰寫的文章「大學生為什麼連信也不會寫」,列舉大學生寫信給教授時,內文錯字連篇、弄錯教授性別、標題不會寫只好留白等情況,讓多位教授心有戚戚。....陳聰富強調,大學生其實都夠聰明,失禮舉止大多是無心之過,老師只要能夠適時提醒,學生通常願意改正。

* 台中一中數理資優生 研究論文出書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210611.shtml

台中一中數理資優班高三學生研究論文集結出書,題材豐富,包括過期可口可樂提煉「生質能源」可取代石油,另綠茶多酚如何延緩老化、紙捲承受重力撞擊的摺痕有助算出力道,論文還未成熟,但奠下未來研究基礎,青春不留白。

* 升學壓力 星小學生燒書引爭議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212060.shtml

新加坡小學畢業生升學壓力大,一張小六畢業生火燒參考書的照片在網路上瘋傳,引起爭議,多數網友認為燒書行為不妥。

新加坡小六會考上周剛結束,新加坡華文晚報「新明日報」接獲讀者投訴,指出一群家長在考試結束後,帶著孩子在戶外燒書「慶祝」。

fsj 提到...

「可申請想念科系」 帶動大學發展特色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王涵秋/台北報導】2013/10/09

針對教育部修改港澳生招生方式,各大學皆樂觀其成,認為單招讓港澳生直接申請想念的大學科系,更為精確,以往港澳生自己申請填3志願、聯合分發填70個志願,卻往往不知「獎落誰家」,也有大學認為,單招讓港澳生針對大學科系申請,會「刺激大學積極發展系所特色」。

台灣各大學積極招收港澳生,每年都到香港、澳門辦說明會,銘傳大學國際教育交流處副處長劉廣華表示,改成各校單招後,學生只要針對想念的學校,寄出申請資料、作品即可,例如:想念多媒體設計系,自己就要拍攝錄音帶、MV、動畫等輔助資料,讓校方更清楚學生的實力與性向,招到更適合念這個科系的學生。

「樂觀其成,單招讓各校有壓力,更會致力發展特色科系來搶學生。」義守大學國際長危永中指出,港澳生招生改制後,會像招外籍生一樣,讓學生針對想念的科系來申請,因此能帶動各校發展科系特色,加強就業實習。

台師大主秘林安邦表示,目前配合僑教政策,本來就有不少港澳學生來台就讀「僑生先修部」,再透過考試分發到各大學,未來若開放各校自行招生,就招生總人數來說,其實沒有太大差別,但可以挑選到比較適合或想要的學生。

不過林安邦認為,既然要開放,何不取消外加10%的員額限制,不只增加境外生源,也對各校自主性和經營有幫助。



◆ 台師大素養測驗 考愛情難題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2013/10/09

台師大昨發表研發兩年的「大學生基本素養測驗」,利用虛擬故事的多媒體情境,做為測驗題的內容,例如不想和男友一起出國留學、捷運車廂沒人肯讓座給老人等情境,來測驗大學生是否具有基本國民素養?解決生活常見的問題的能力?在學做事前,先學做人。

台師大宣布,這學期將針對大一新生全面施測,未來擴及各年級學生,來驗收學校通識教學,是否有助於提升學生基本素養;台師大也開放全國大專院校參與評量,並和新加坡、大陸、香港的學者合作,研發華人地區大學生基本素養評量,和國際接軌。

台師大心輔系副教授陳柏熹說,這項評量參考「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等國際評量,包含溝通合作、美感素養、科學思辨、資訊素養、終身學習、創新領導、問題解決、公民社會、生涯發展等9大素養,並分成認知能力、情意態度等兩大類設計題目,已累積700多道題目。

陳柏熹說,以往類似的素養評量,主要測態度,只要順著題目描述,每題都勾選「非常同意」、「很贊成」,就可輕易拿高分,失去測驗的真實性。

師大的這套評量系統,則是模擬真實情境,透過動畫、影片等多媒體呈現,考驗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例如有一題要求學生觀看一段動畫,描述捷運車廂內遇到身障人士與老人,卻沒人肯讓座的情境,要學生回答,如何說服有座位的陌生人讓座。

還有一題描述分組報告中,總有一位組員經常遲交,要求受測者選出最適合的解決方案;另一題考大學情侶常遇到的「愛情困境」,男方要出國留學,女生卻較想留在國內就業,該如何抉擇?主要測試大學生的溝通能力。

fsj 提到...

神!1人1聲道 3姊妹奪3獎

【聯合報╱記者游文寶/桃園報導】2013.10.10

楊梅市瑞坪國中三姊妹黃脩閔、黃脩筑、黃脩雅,參加桃園縣語文競賽,分別奪得國語、閩南語演說冠軍及客語朗讀亞軍,表現優異。

「我從小就喜歡看八點檔鄉土連續劇。」就讀國三、獲得閩南語演說冠軍的老大黃脩閔表示,她總共參加4次演說比賽,除了小五是國語組之外,其餘3次均為閩南語組,而且去年就拿到閩南語演說冠軍。

談到演說秘訣,黃脩閔說:「心情要放輕鬆,把演說當成說故事給大家聽一樣,就不會緊張。」這也是她屢次獲獎的原因。

開朗活潑的老二黃脩筑,本來參加客語組比賽,後來因客語師資不足,轉戰國語組,利用午休猛練約半個月,比賽時她抽中的題目是「校園裡最美好的地方」,她選擇用「走廊」為題發揮,沒想到引起裁判共鳴奪冠。

至於最小的黃脩雅,小學開始就接受鄉土客語教育,朗讀對她而言,除了發音要準,也要抑揚頓挫,今年的客語朗讀題目是「阿婆的無字天書」,只拿到亞軍,曾經獲得全國客語朗讀第三名的黃脩雅表示:「我明年一定要拿冠軍。」

桃園縣教育局說,黃家三姊妹的父親是外省人、媽媽是客家人,但三姊妹不論是國語、客語及閩南語皆通,脩閔和脩筑曾經在國小時組成客語相聲二人組,得到全縣第二名,及全國甲等,3人都有語言天份。

桃園縣102年語文競賽,鄉鎮市團體獎由中壢及桃園分別蟬連南北區第一名,高中團體獎第一名為復旦高中,北區由桃園高中衛冕,國中團體獎南、北區分別由平鎮國中、大成國中奪冠。



◆ 富禮學藝 師父引導 燒出玻璃美

【聯合報╱記者郭政芬/新竹市報導】2013.10.10

新竹市富禮國中成立玻璃技藝班18年,以創意設計作為基礎,邀許多玻璃大師傳授學生熱塑、磨刻、噴砂和窯燒等傳產技藝,技藝組長曾蘭英說,學生不只是燒玻璃,透過明白材質與過程,對發展玻璃產業、設計創作等,都更占優勢。

玻璃技藝班一群正在燒製的學生,維持同姿勢半小時,透過護目鏡直視火光,還得忍受高溫,揮汗淋漓,學生陳俞州直言「腰痠眼痛,只能靠毅力克服!」

有學生怕燙、握著玻璃棒末端搖搖欲墜,師父彭宏明微蹲,大手握住玻璃棒,告訴學生「我手往前,你跟著!」學生一看見師父雙手靠近火光,也大膽的往前握,開心笑說「不怕火光了!」

彭宏明與妻子9年來每周三攜手教學3小時,他表示「創意永遠不會被淘汰」,他不只教技術,更給學生創意思考,盼學生成為各行業中有獨特見解的人。

富禮國中玻璃技藝班透過新竹市政府與大玻璃廠募捐與資源協助,歷任校長大力奔走,許多玻璃大師不計酬勞、傾囊相授,彭宏明說,玻璃藝術斷層,他希望將在地技術留在台灣,他都告訴學生,未來若從事玻璃行業,他願繼續教導、分享玻璃的美。

學生林珈琪則說,從小就接觸過玻璃,備感特別,「怎麼能夠燒出這樣的東西?」為了能學到新竹特產來參加技藝班,直呼「燒玻璃真的很快樂!」

fsj 提到...

盛治仁/少子化衝擊 小學的退場機制?

【聯合報╱盛治仁】2013.10.11

最近分別有大學和中學因為招生不足而積欠教師薪水的新聞,引起社會關注學校退場機制問題。其實需要通盤檢討的,不只是大學和高中,受到少子化衝擊最大的小學,反而因為沒有發不出薪水問題,沒有受到應有重視。

提兩個數據問題,請大家猜一猜,可看出這問題的嚴重性。第一、以台北市為例,一年的教育經費占年度總預算的百分比?第二、以老松國小為例,過去學生數破萬,連年度運動會都成為新聞的壯觀畫面,現在有多少學生?答案一、台北市二○一三年的教育經費約六二三億,占市府總預算約百分之卅三。答案二、老松國小學生目前約六百多人。

老松國小學生數遽減幅度,固然高於平均值,但是全台國小人數普遍下降,卻是不爭事實。全台入學人口,從二○○一年的卅二萬五千人,降低到現在的廿萬六千人。如果學生數大幅降低,每一位學生分配到更高教育經費和品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我們必須要進一步檢視教育經費,編列在新硬體建設、既有硬體維修、軟體書籍購置以及人事費用等配置的妥適性,是否真的帶來學生受教品質的提升。

目前並無這些分類項下預算數字可做分析,但是相信以學生減少幅度和未來少子化趨勢,硬體和空間需求絕對可以適度縮減,除增加軟體供應外,還能夠節省整體經費。簡單地說,兩個經費不足的學校,是否能夠合併成為一個經費較充裕學校。學校的適度整併,應該是合理的政策方向。

台北市雖然在二○○六年就意識到學生逐漸減少問題,提出了廿二所國小整併名單,但是受到校方、家長會和校友會的強烈反對,除了二○○四年已併校的中興和福星兩校外(原中興國小址現在為萬華運動中心),目前只有今年八月一日明倫國小併入大龍國小合併案例,可見整併政策面對的壓力有多大。本文以筆者曾任職較熟悉的北市數據為例,但此現象絕非台北市獨有,全台灣目前有二六五七所小學,甚至比二○○一年時的二六一一所還多。

要思考人口結構改變議題,還要把高齡人口的成長,放在一起衡量。經建會估計,三年後我國工作年齡人口扶養老人比率(扶老比)將達百分之十八,首度超越扶幼比。而二○二五年,超過六十五歲的人口將占總人口的兩成,進入超高齡社會。

如果說,政府存在是為了服務人民,我們各級政府的預算結構,開始因應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做出調整了嗎?台灣社會和媒體每天圍繞著假議題打轉,對於未來發展趨勢,甚至於現在已經產生的問題,卻渾然不覺。

台灣社會必須嚴肅思考,各項中長期會影響國家長期發展的因素,如人口和預算結構變化、氣候變遷防災救災作法、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國際政經形勢變化等問題。但令人感覺無力的是,一方面我們對這些問題似乎視而不見,非要等到無法收拾時才倉促應對,如同現在大學退場機制一樣,多年來的零星討論,從未形成完整政策。另一方面,任何公共政策只要有反對意見,往往形成政治僵局而動彈不得。既缺乏理性審議討論的平台,又沒有貫徹執行的效率,就只能得過且過,繼續跟著媒體觀賞大是大非連續劇。

(作者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



◆ 尹衍樑創唐獎 總獎金超過諾貝爾

【聯合報╱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2013.10.11

繼諾貝爾獎之後,被國內外媒體譽為「東方諾貝爾」、「亞州諾貝爾」的唐獎(Tang Prize),明年六月將公布首屆得獎名單,表揚在永續經營、生技醫藥、漢學、法治四個領域中表現卓越、有重大貢獻者,總獎金比諾貝爾獎還高,達五千萬元。唐獎基金會的董事之一、工程會前主委陳振川說,提名已於九月結束,現進入評選階段。

唐獎究竟能不能成為國際具指標性的獎項,各界都密切關注。國外網友希望該獎別淪為華人世界自溺、互相取暖的獎,也有人笑說應該先頒獎給把大半身家捐出、以卅億基金設立此獎的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

唐獎是尹衍樑於去年所創,他接受美國知名期刊《自然》(Nature)專訪時表示,諾貝爾當年設立諾貝爾獎時,世界正處在一個困境當中,他之所以設立唐獎,則想反映人類面臨的新困境:氣候變遷、能源危機、新興疾病、文化衝突、世界重整等,讓世界變得更好。

和諾貝爾獎一樣,唐獎對提名名單保密到家。陳振川說,評選機構由中央研究院院士召集、邀請各領域知名學者、專家,包括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組成。不過委員有誰?有多少人?陳振川一樣不肯透露,只說今年提名情況「相當不錯」,委員會就要開始討論了。

除「生技醫學獎」與諾貝爾獎領域重疊,「法治獎」等三獎皆獨樹一幟。「漢學獎」鼓勵從事非文學創作的中華文化研究,包含對中華文化及相關學術如歷史、宗教、思想等研究。陳振川指出,在非華語圈研究漢學的傑出學者很多,漢學獎並非專給華人學者的獎項。

唐獎加碼台幣一千萬給得獎者的相關研究機構,個人和機構獎金加起來比諾貝爾獎金還高。



◆ 攜帶式電腦桌 國際發光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3.10.11

波蘭發明展 台灣奪43金

出門在外臨時需要使用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3C數位產品,假如沒有合適的桌面放置及充電,容易遇到3C產品過熱而故障,或用到一半突然斷電等問題。台北市靜心小學兄妹檔王志傑和王雪敏發明的「多功能攜帶式電腦桌」,外殼堅硬防摔耐震,還可以隨時變身桌子,造福外勤上班族,獲波蘭國際發明展青少年特別獎殊榮。

總成績 排名世界第2

第七屆波蘭國際發明展台灣時間今天凌晨從波蘭華沙傳回捷報,台灣代表團今年派出122件作品與22個國家競賽角逐,最後拿下43金、38銀、13銅,及6項最大獎「大會特別獎」肯定,總成績僅次於地主國波蘭,排名世界第二。

台灣年紀最輕得主王志傑和王雪敏兄妹,兩人合力設計多功能攜帶式電腦桌,奪得青少年組特別獎。其他五項特別獎有建國科大「可調整衣架結構」、德霖技術學院「計次訓練錐」、中華大學「筆電收納包」、高苑科大的「可上下階梯的電動輪椅」以及「綠建築基地保水系統」。

多功能攜帶式電腦桌結合LED燈,提供民眾在夜間外出或暗處使用時的充足照明,另設置插孔可連接喇叭與音響系統、USB等裝置等。為了讓3C產品更具行動力,電腦桌搭配太陽能,假如出門在外筆電沒電時,可利用太陽能電池將陽光轉為電能供電或充電。此外也裝設散熱馬達與風扇,防止產品過熱。

祖孫設計安全尺 抱金

今年出現一對罕見的「祖孫」組合,來自台南的70多歲阿嬤劉吳玉燕,帶著就讀台南市建興國中的孫子劉鼎耀,合力以作品「具有刻度光標與光暈之安全尺」,讓老人家可清楚看準尺的刻度,獲評審給予金牌肯定。

劉鼎耀指出,過去用尺來量測或繪圖時,太小的刻度難以精確描繪,尤其是有老花眼的老人家,無法近距離看清尺規。這項發明在尺身設計發光源,利用LED燈光投射出光暈及刻度光標,改善傳統尺具在量測時的不便。

※ 相關報導:

* 做了這本書…有香味、觸覺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218221.shtml

國中生也能出一本屬於自己的書嗎?桃園縣石門國中最近與遠流出版合作「做了這本書2」。學生們創作過程激發彼此的創意與腦力,討論的過程更引來不少笑聲。

「做了這本書」系列是美國作家凱莉.史密斯創意的成品,全書只有前幾頁的規則,教讀者如何「做這本書」,後面的每一頁,都是靠自己的巧手和創意完成。

這本書要動手玩,像解任務般完成書中的指令,完成每一頁,最後就會變成「屬於自己創作的書」,書中會請讀者(也是「作者」)依指令找尋和收集物品,黏在左頁,右頁則寫上蒐集物品的故事。因此每本「做了這本書」都帶著不同的、屬於讀者的故事。

fsj 提到...

永平工商2生調酒奪獎 日韓爭相禮聘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09/112013101200208.html

高偉桓、葉治熙跳級參加職業組比賽 獲得冠軍及殿軍

【楊明峰/桃園報導】2013-10-12 中國時報

楊梅永平工商觀光科學生高偉桓、葉治熙,日前參加「WFA韓國國際職業調酒大賽」職業花式組,擊敗7國22位職業調酒師,分奪冠、殿軍,獲各國酒吧高薪網羅。2人則以追求學業為由,婉拒好意。

永平工商觀光科主任鄭偉清說,主辦單位規定選手要有參賽得獎或酒吧經驗才能參賽,吸引新加坡、香港、韓國、日本、印尼等各國好手參賽;高偉桓、葉治熙因是台灣調酒賽常勝軍,直接以學生身分跳級職業花式組。

為配合比賽指定酒品,高偉桓剪輯4首歌串成比賽歌曲,並融入「3鋼杯2酒瓶」、「4酒瓶同拋」等高水準動作,及音樂搭配得宜,獲評審青睞奪冠。

高偉桓說,國際賽與國內賽最大不同,必須從大會指定酒品,搭配音樂營造出酒品氛圍;為準備參賽音樂,在短短1周內就聽百首歌,選出4首剪輯成比賽音樂,苦練時還曾被酒瓶碎裂玻璃片割傷,或是被酒瓶罐撞傷手指,相當辛苦。

鄭偉清表示,賽後有日本、韓國酒吧老闆前來詢問背景,想要高薪聘請2人為駐店調酒師,2人以學業為由婉拒。

高偉桓、葉治熙2人表示,調酒技術獲國際認證,對未來往專業調酒師之路信心十足。



◆ 各國資深調酒師 輸我高職生

【聯合報╱記者林麗如/楊梅報導】2013.10.12

楊梅市永平工商觀光科調酒社學生高偉桓、葉治熙,參加在韓國舉辦的國際職業調酒大賽,越級挑戰「職業花式組」,打敗各路高手,分別勇奪第一名及第四名。

參賽選手來自台、韓、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印尼及日本等,幾乎都是經驗豐富、甚至有20年資歷的職業調酒師,拿下第一名的高偉桓去年獲得「全國花式新人王調酒比賽冠軍」,他從高一開始勤練各項調酒技能,參加約十場調酒大賽,累積臨場反應及操作熟練度。

高偉桓說,為了參賽,他與葉治熙大約花了一星期選曲,聽了近百首曲子,最後選出四首剪輯製作成6分鐘的表演音樂,光音樂製作就花掉兩星期。

高偉桓認為,能打敗各國好手主因在於「3鋼2瓶」的3拋、4拋高難度動作,多樣式的變化容易吸引觀眾及評審目光,雖然從高一開始,為了練習各種拋接,臉部、手部偶爾被瓶身割到,拋出去的瓶子沒接到,造成碎玻璃割傷自己,種種幕後的辛苦,在拿到國際賽冠軍的那一刻,一切都值得了。

觀光科主任鄭偉清表示,為了參加國際賽,學校不惜重金外聘專業教練指導,隨時調整選手狀況。永平工商董事長朱仁才表示,為培養學生國際觀,學校支持學生出國比賽,學習國外選手的優點,未來步入職場才能立刻與業界接軌。

聯合報提醒您:飲酒勿過量



◆ 我在MIT的日子 林家樑:自在冒險 跨領域追夢

【謝錦芳/專題報導】2013-10-12 中國時報

看過會唱歌的瓶子嗎?聽過真人與機器合唱歌劇嗎?玩過會隨著光影跳舞的玩具嗎?這些酷炫的玩意兒是MIT媒體實驗室研究人員的發明,許多創意來自一個打破學門藩籬、顛覆傳統、鼓勵創新的環境。

MIT媒體實驗室裡,充滿自由自在冒險的空氣。2005年來到媒體實驗室的林家樑說,指導老師一開口就問:「你的夢想是什麼?」這兒鼓勵學生發揮想像力,把夢想做大,勇敢實踐夢想;台灣的教育卻限制學生的想像力。

為鼓勵研究人員進行跨部門交流,實驗室裡每個人身上配帶著IC卡,凡是走進其他部門與不同領域的人交談,IC卡會記錄下來,並加倍給予點數。林家樑指出,每年進行評比時,點數最高者可獲得一台ipad。這個小小實驗設計,創造了許多人際交流與跨領域合作機會。

媒體實驗室每年3500萬美元預算來自大企業的贊助,研究人員在這兒享有極大的自由度。林家樑透露,為了研發新的馬達,他把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馬達都買回來,一口氣買了8個,逐一拆解分析。他說,「做實驗當然會經歷失敗,只要有正當理由,採購實驗品時,刷卡金額沒有上限,這對研究人員而言,是很大的奢侈。」

在台灣主修建築的林家樑,來到媒體實驗室已完成兩個碩士學位,目前正攻讀博士。他先後參與多項未來車的計畫,其中一項發明是模組化電動輪(綠輪),可以安裝在自行車上,變成電動自行車,同時可記錄里程,連結手機App,協助企業或個人進行政健康管理,目前已有瑞士廠商打算生產,引進歐洲。

多年來在MIT媒體實驗室,林家樑接觸來自全世界不同領域的優秀人才,相互激盪間,激發了自己的創意。

他經常利用寒暑假回到台灣,最大的感覺是,台灣的環境很「乾」,人的同質性太高。

從媒體實驗室成為創意大熔爐的經驗來看,台灣要鼓勵創新,首先必須創造一個多元、跨領域、鼓勵冒險的學習環境。

※ 相關報導:

* 美國最佳/史丹福商學院 「含金量」奪魁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220014.shtml

富比世雜誌公布2013年最佳商學院排名,被認為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史丹福大學商學院名列第一,其次為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Booth School of Business)。

* 北市公立高中職 明年起減班減人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80822

受少子化影響,學生人數變少,北市教育局預計103學年度開始調降公立高中職班級人數,從每班39人減為38人,逐年降至每班36人。明星高中北一女不僅減少班級人數,還少收一個班,共減招60名學生。



◆ 一胎化養寵兒 小學開課教如廁

【記者陳怡君/綜合報導】2013-10-12 旺報

小一新生入學的第一課,不是教孩子說英文和算數學,而是在廁所進行「如廁課」。湖北省武漢一所小學,為了讓學齡前的孩子,在升上小學後能在上廁所後正確清潔,特別開設了這樣的課程讓孩子「實習」,教導小朋友如何擦屁屁。

遼寧衛視11日報導,湖北省武漢江漢區的華苑小學,針對今年報到的200多名一年級新生開設特殊的「如廁課」,課程包括站位、解褲釦、沖水、洗手等幾個步驟。老師先在課堂上「理論課」,教孩子如何打開面紙,抽出衛生紙後怎麼摺疊,接著將孩子分成男女兩組,排著隊別跟老師到廁所「實習」。

連紙巾都不會用

大陸一胎化實行已久,獨生子女自小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生活事事有人打理。學校不但要教剛上小學的新鮮人書本內的知識,竟然還要教導小朋友洗手、擦屁股等常識。

華苑小學胡老師接受訪問時說,開學後1個月才發現許多小朋友竟然不會上廁所,拉拉鍊時總會夾到褲襠,「有孩子甚至連紙巾都不會使用。」

對此,學校無奈開設「如廁課」,就是為了幫助新生們能盡快適應小學生活。該校校長田秋雲表示,這些應該是孩子在學齡前就應該會的,希望家長能正確教導孩子,不要讓孩子過於嬌慣。

沒衛生紙Call警察

孩子學會正確如廁,也知道如何使用紙巾了,但如果遇上廁所正好沒紙巾的窘況該怎麼辦?湖南株洲市荷塘區1日下午接到一通110報案電話,一名8歲的小男孩竟打電話來向警察叔叔要衛生紙,說「不擦屁股臭死了」,令人哭笑不得。

原來,這名8歲男孩的父母當天有事外出,便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男童上完廁所發現沒有衛生紙擦屁股,光著屁股在家中找了一圈也沒找到,情急之下直接打110報警,向警察表示「爸爸媽媽不在家,不擦屁股臭死了!」最後民警聯繫附近巡警,聯繫男孩家人順利解決難題。

fsj 提到...

小學徒熬成大師傅 教出金牌好手

【(姜茂順口述/邱文秀整理)】2013-10-13 中國時報

我今年57歲,是台南下營人,家境不是很好,父母養鴨為生,小時候放學就要跟媽媽去田裡,撿人家不要的地瓜,回家當飼料餵鴨,若是氣候不好、小鴨養不活,辛苦就都白費了。

雖然家人一直很希望我留在南部升學,但從小就想到北部學一技之長改善生活。記得很清楚,1973年國中畢業隔天,就背個小包包搭車北上,到當時台北市最大的服裝公司當學徒,足足做了3年4個月才出師。

年輕是最大的本錢

公司旺季時,一次請3、40個師傅,資深的師傅通常早上7點半就來上工了,為了讓所有師傅一來可以直接工作,我們得買早餐、準備工作檯,當學徒時的我,清晨5、6點就要到永樂市場買醬菜配早餐。

此外,要用的熨斗得先燒木炭加溫,還要準備師傅工作所需的漿糊、工作檯墊布,然後開店門、打掃,等到師傅全都用餐完,才輪到學徒吃飯,之後開始一天的工作。由於做服裝是按件計酬,年輕的師傅想賺錢,往往做到凌晨2、3點才走,我們得幫師傅收好工具才能睡覺,每天要做到深夜所有師傅離開為止,然後就睡在師傅的工作檯上。這樣日復一日,學徒一天睡不到5小時,全靠年輕這項本錢在撐,現在的年輕人多半是吃不了這種苦的。

有時候很想家,1個月頂多放初一、十五2天假,往往半年回不了家一次,偶爾搭半天車回南部看家人,泡碗麵吃又搭車上來。不過,回家看到貧困,更堅定我要學好技術改善家境的心。

出師後念職校進修

18歲出師後,我繼續進修念職校,同時在服裝補習班授課,一個月薪水2萬,相當於現在的7、8萬,比很多公務員待遇好,所以供得起自己半工半讀,後來有機緣參加技能競賽,一路比到全國第1名,獲得參加「國際技能競賽」機會。

在實踐家專(現為實踐大學)受訓8個月時,我是在圖書館角落跟樓梯間,用不足的燈光練習,那樣拿到了女裝優勝。服完兵役後,很多大公司想高薪聘請我去上班,但心想自己有這麼好的技術,應該要傳承下去、教更多人,所以選擇到台北職訓中心當訓練師。就這麼做了32年,訓練過的學生超過4、5千人,幫台灣培訓出6面「國際技能競賽」金牌。

37歲那年,因為服裝方面的成就,我得到「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我的父母到花蓮參加頒獎典禮時感動到流淚,全村的鄉親也替我高興,回鄉時我身穿十大傑出青年的紅布條,就像選舉謝票一樣,鄉親們還沿街放鞭炮,覺得村莊裡面出了一個名人很光榮。

學設計先練基本功

去年從訓練師退休後,因為技術及數十年來參加國際比賽的經驗,很多學校爭相聘我去授課,業界許多公司也希望我去當顧問,大陸也頻頻表達高薪聘僱的意願,如今服裝界許多人都稱我一聲「姜老師」。

現在投入服裝業的年輕人多半只想做服裝設計,對基本訓練不在乎,但這就像馬步沒紮好,就要直接練高深武功,設計出來的版型線條會不順。學服裝應該從製作、認識布料,接著學打版,最後學設計,才能確保設計出的東西是能夠生產的。學技術不可能一步登天,任何功夫花3、4年打好基本功是必要的,但只要學會就終身受用。

想跟年輕人說的是,我已經快60歲仍不缺高薪工作機會,靠的就是一技在身,如果當初我沒熬過辛苦的學徒時光,現在很可能仍無法改善家境。肯吃幾年苦,學一技之長,不論走到世界各地都不用怕失業。

我曾窮到得撿人家不要的蕃薯,拚命想學一技之長改善家境。假如當初沒熬過辛苦的學徒時光,現在很可能仍無法突破困境,所以想跟年輕人說,吃幾年苦,學得一技之長,終生受用。─姜茂順



◆ 學一技之長 勝過執著一紙文憑

【邱文秀/特稿】2013-10-13 中國時報

因時代演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標準今非昔比,碩學士連22K都賺不到,甭提失業博士滿街走。尷尬的是,從4萬到6萬月薪的專職技工卻面臨找嘸人的窘境。

年輕人為何不學一技之長?近幾年「技職學術化」鼓勵技職孩子升學的惡果已經浮現,水電工師傅月薪4萬以上、公車司機平均月薪有5萬,年輕人仍不肯投入,可是高學歷並不能帶來高收入及穩定工作,惡性循環下,人力資源與產業結構供需無法銜接,年輕的生命也出現無所適從。

在服裝界從學徒做到業界得稱一聲「姜老師」的姜茂順說,大學服裝科系平均每周只有2至4小時的實作課,其他時間都在上理論,畢業出來的學生只比一張白紙好一些,到業界幾乎要從頭教起,許多老闆苦笑,「拿錢請什麼都不會的員工,但還是有些人自恃有高學歷,彎不下腰學習。」

在連紐約市長彭博都喊出「背債念大學不如當水電工」的時代,服裝界及許多藍領高薪工作大缺工,問題是,台灣年輕人似乎仍寧願抱著名不符實的文憑,一畢業就背負數十萬學貸,也不肯投入專技工作。這是教育體系的問題?還是年輕世代對自己認知出問題?

姜茂順因家境不好不能在學業之路上深造,卻另闢蹊徑學得一技之長,最後還到學堂傳道授業,且大老闆爭相聘請。他的故事說明,「一技在身,勝過家財萬貫。」而現代社會中,烹飪、修車、水泥工...等技職,一能活口、二能贏得敬重,還可能是執拗於文憑卻「不知為何而讀」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 穿著借來、不合腳的鞋子 仁美國中曾締造傳奇 剩1人 冠軍女拔河隊難成軍

【楊明峰/桃園報導】2013-10-13 中國時報

楊梅仁美國中女子拔河隊的隊史,如同電影《拔一條河》感動人心;楊純碧老師當年領著弱勢學生,做資源回收籌措比賽經費,創立了這支隊伍,10年來締造無數拔河冠軍;如今,卻因少子化、學區畫分,只剩1名女隊員,連組隊比賽都不成,令人不勝唏噓!

稱霸10年 榮景不再

10年前,楊純碧放棄赴美攻讀博士,以實習教師身分組成學校的女拔河隊,成員中有讓學校頭疼的「大姊頭」,洗心革面練拔河,「大姊頭」為讓女拔河隊成軍,私下到保健室找資料,逐一打電話說服體格優異選手加入,組成一支強健的隊伍。

仁美因地處偏僻,不少學生是弱勢家庭,根本買不起1雙動輒3、4千元的拔河鞋,楊老師帶著學生做資源回收籌錢,還土法煉鋼拔籃球架、樹根練習,最後隊員穿著借來、不合腳的鞋子奪冠,之後還在8人制比賽中,拔贏全隊體重超過她們40公斤的大專隊伍,一再締造冠軍傳奇,楊老師並因此獲得今年師鐸獎。

仁美國中靠著輝煌戰績,獲得各界補助,現有專業訓練設備,環境改善了,學生不用再做回收籌經費了,但卻因少子化等原因導致的招生減少,拔河隊今年只剩1名正式女隊員。

校長謝益修指出,學校原有千名以上學生,6年前瑞坪國中成立後,因交通方便、鄰近市區,以及少子化等,學生幾乎少了6成,連帶影響拔河隊選才。

fsj 提到...

訂工時…老師付出的 早遠遠超過

【聯合報╱顏嘉辰/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研究員(台南市)】2013.10.14

二○○六年,一名國中男生因不滿抽菸被學務主任糾正,竟從書包中拿出鐵棍把學務主任打得頭破血流,被帶到派出所後,所長表示男學生似有悔意,看起來有點想哭。被打的主任縫合傷口後已出院,他希望男學生能改過自新,不會對男學生提出告訴。

你知道老師在乎的是什麼嗎?

長年來,教師默默的執行著教育局、學校及家長交代的工作,導護、網頁、各項競賽及大小型活動。另外再花時間進修、下班後輔導家貧學生、改不完的作業、配合不完的兒童健康活動、交通安全活動、反毒活動…。為了孩子好,老師每件都會做。民間企業流傳著「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事實上老師上班情形早已是「上班責任制,下班也責任制」。

上班八小時已是普世價值,甚至是先進國家的指標。台南市此次的教師工時訂定,原因要從教育局的一紙公文談起。在教育局的「教師出勤辦法」中明訂教師每日工作八小時,每周工作五天;但實際上班時間要依學生作息由各校自行訂定。學校人事主任按教育局來文要求,紛紛在校務會議中提案制訂上班時間,最後各校所訂結果不一。教育局用意是配合城鄉差距,讓各校能在校長、老師及家長的充分溝通下訂出專屬各校的上下班辦法,立意良好。

雖然部分學生在校時間超過八小時,但學校以導護及義工之方式處理,行之有年且成效良好。教師執行導護時間及全校性晨會時間的學生早自習,多由義工媽媽協助照顧學童晨間閱讀、讀經或預習功課,絕非「集中管理」,亦不曾放任學生無人照顧。

在日漸增加的校園工作中,教師每日自發性的在校工作時間超過八小時大有人在,學校經費拮据,教師加班不曾報加班費,通常以無課務時間自行補休處理,老師不一定能休。教育是無限的付出與關懷,老師能體諒家長工作的辛勞及日漸困窘的政府財政,但也祈求社會對老師在工作時數的要求不應無限上綱。

重新回到開始的故事,為了學生有改過自新的機會,老師選擇原諒;與教學無關的校園工作日漸增加,為了讓學校運作得更好,得到更好的評比及經費,老師默默執行;在午餐工作中,老師不想被批評「老師吃學生的」,所以繳午餐費了;在工時的訂定中,不管訂七點半還是八點上班的學校,老師跟往常一樣在學生出現在校園前就到教室了,只為了有家長會早點送孩子來,怕沒人照顧。

教育局與議員們理解老師在乎的是什麼嗎?是身為老師的「名譽」及「尊嚴」,如此而已。

※ 提醒您:抽菸 有礙健康

※ 老師快被怪獸家長打敗了。以前早自習,大多由導護老師巡堂。

* 教師決議8點上班 教部:無效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81010

早上7點鐘,小學生通常已陸續到校,且應有導師在旁照顧。但全國校長協會昨指出,台南市有39所國中小由校務會議通過實施「導師8點上班」,改由警衛、替代役、志工媽媽等輪值導護,引發家長反彈,質疑「老師不在,誰來負責學生安全」? ....黃子騰說,學校聘教師時已有聘約準則,包含工作內容與時間都有原則性規範。但教師適用勞動三法後,工作內容有細微變化,若有需要協商,教育部可協助。



◆ 一起讀冊 3萬好書「漂」流去

【聯合報╱記者祁容玉/板橋報導】2013.10.14

新北市為鼓勵市民隨時隨地閱讀好書,昨天起展開「新北漂書運動」,首批募集3萬本書,在全市設立33個漂書站,200輛大有巴士上則設有漂書袋,鼓勵民眾取閱,至少等車「低頭」時不再是滑手機,而是多閱讀,若家中有不再閱讀的好書,也可捐出「放漂」。

文化局表示,民眾可在各漂書站隨意挑選書本閱讀,看完後隨意在任一漂書站還書,想捐書的民眾,則可到全市各市立圖書館索取漂書標章貼在封面,藏書票和台灣漂書協會條碼貼紙則貼在內頁,都填寫完畢後,就可將書放到漂書站中,讓家中不再閱讀的好書,展開重生的漂流之旅。

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新北市是全台人口最多城市,每天都有很多人搭乘交通工具,他在國外搭地鐵時,經常看到人手一本書,因此新北市的漂書站包括10個火車站和7個捷運站,希望大家等車、坐車時,若要「低頭」,也不再只是滑手機,而是多多享受閱讀樂趣。

文化局配合「新北市漂書運動」起跑,今天和16日分別在樹林和板橋火車站舉辦「朗讀快閃」活動,21日和28日在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分別播放「珍奧斯汀的戀愛教室」、「時時刻刻」,20日在各漂書站舉辦「名人漂書尋寶趣」,各漂書站地點及活動詳請,可上網http://ireadu.ivplus.com.tw/查詢。

昨天新北市長朱立倫也和台灣漂書協會理事長賴鼎銘、文化局長林寬裕等人,一同為好書貼上漂書貼紙和藏書卡,放進板橋火車站新北市智慧圖書館旁的漂書站,象徵「新北漂書運動」正式起跑。

※ 相關報導:

* 提筆忘字?陸「漢字聽寫」節目爆紅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222576.shtml

進入科技時代,電腦輸入法打字代替寫字,「提筆忘字」開始困擾許多民眾。大陸中央電視台一檔「漢字聽寫大會」節目近期走紅,在大陸社會掀起一股漢字書寫與挑戰的熱潮,民眾借此重新體驗漢字書寫的樂趣。

* 日本13所大學合作推廣JMOOC網路免費公開課程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83139

JMOOC是由富士通、住友商事、NTT docomo等企業和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早稻田大學等13所大學共同建設的網路學習平台,除了免費課程外,JMOOC也會規劃須另外付費、能直接和名校教授一對一學習的線上教學課程。

fsj 提到...

周偉航:10種大學生通病 「空白人」居首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81164

【聯合報╱記者王涵秋/台北報導】2013/10/15

大學助理教授周偉航在部落格上列出十種大學生不該成為的人,引起迴響。他說,十種人當中,碰到最多的是「空白人」—書沒讀到、玩沒玩到、朋友沒交到,大學生活一片空白;另一種常見的是「嘴砲人」,一點小事就忙著拍照、上傳臉書「打卡」,說的永遠比做的還多。

在輔大、聯合大學、國防大學、台南應用科大、健行科大、育達科大等多校兼課的周偉航,將他教書九年以來,觀察到許多大學生的通病,整理歸納出來,告誡大學生有十種人千萬不要當。這篇文章吸引三萬人按讚,不只網友紛紛轉載,許多學生對號入座,坦承自己確有這類習性。

周偉航說,在他遇過的學生裡,占最多數是「空白人」,老師課堂上講什麼不重要,只要學分拿到就好,就算念完大學四年,也想不起來到底做過哪些事,對未來人生完全沒目標。

周偉航認為,大學可能是人生中最後一段悠閒、高度自由的時期,若不做一些嘗試太過可惜。他經常建議學生多學點東西、壯遊體驗人生,「就算是些鳥事,也比空白好。」

周偉航說,由於通訊軟體、網路發達,很多大學生習慣當「嘴砲人」,旅行、吃飯等大小事,至少花一分鐘拍照、十分鐘上傳臉書加回文討論,過分執著製造話題,卻壓縮了「做正事」的時間。

周偉航說不要做的,還包括只想拿到標準答案的「標準答案人」、只挑有興趣事做的「興趣人」。但也有教師質疑他列出的論點,其實也在給學生標準答案,豈不自打嘴巴成了「標準答案人」?

周偉航回應,他相信有幾萬個「讚」,就代表有幾萬個「幹」,這只是他在大學教學的實戰心得,歡迎學生全盤推翻他的意見,「但請透過實作來推翻我,而不是用嘴砲。」

※ 其餘九種人詳見原站。



◆ 嚴震生/不到22K:大專兼任教師的哀歌

【聯合報╱嚴震生】2013.10.15

立法委員李桐豪在日前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有關私校退場機制時,指出大專院校兼任教師支領的鐘點費十六年沒有調整,要求教育部提高鐘點費,以免靠兼課維生的「流浪教授」死於貧困。

目前兼任教師的時薪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所訂定,正教授為七九五元、副教授為六八五元、助教授為六三○元,已經有十六年未作調整。以大學教授每周上課八至九小時來看,若兼任教師和正職教師授課鐘點相同,他們每月收入不到三萬元。扣除寒暑假,一年僅有上課的九個月有薪資,若除以十二個月,這些兼任教師收入不到廿二K。

過去兼任教師不少屬於玩票性質,具有學位和相關專長的政府官員或專業人士到大學兼課,可以讓學生不單學習書本的知識,也能對實務有所瞭解。他們到大學上課,除了教學相長的樂趣外,確實也對其履歷有加分作用。兼任鐘點費從來不是這些具有正職者上課的重點,大學教授的身分才更值得付出。

近年來在國內少子化趨勢和私校面臨退場的情況下,專任教師的職缺逐漸流失。許多學校為對其財務作出較有彈性的計畫,紛紛改聘兼任教師,不僅能夠降低支出,還可免於後續學生不足時的停聘問題。然而,廿一世紀的鐘點教師和過去的兼任教師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許多屬於沒有正職,鐘點費就是主要收入來源。

在此情況下,他們當然不可能只靠每周八到十小時的兼課過活,而必需到不同的學校任職,一周教十五小時以上才有可能溫飽。個人就有學生來往台北台中好幾間學校,勞累奔波,為五斗米折腰,還要努力和系主任及正職教師維持良好關係,以確保課程不會遭到刪除。另一位學生在花東和台北之間來回趕場,其間的辛苦,難為外人所能理解,自己負擔的交通費用也相當可觀,比一般上班族投入更高的工作成本。

李桐豪立委指出這些流浪教師的收入微薄,若不調整鐘點費,有可能如部分的美國鐘點教授一般,死於貧困。美國雖然有類似的問題,但至少不是所有的兼課教師都在為基本工資奮鬥。根據統計,一門兼課的薪資大概一學期是台幣十萬元左右,若以四十五小時來看,平均鐘點費在兩千元出頭。不過,美國不同層級和不同地區學校任教不同科系和不同專業的兼任教師,其鐘點費有所差異。

位於物價極高的波士頓著名學府哈佛大學,一門課的兼任薪資最高可達四十多萬台幣,而在研究型的大學如密西根和俄亥俄州立大學,平均也在十五萬至廿萬間,但社區大學的鐘點費可能低到僅一千多美元,和台灣的情形沒有太大的差別。不過,美國至少還將生活指數、就業市場、專業領域及教學難度納入考量,台灣則是「一視同仁」。

雖然教育部長蔣偉寧宣稱公立大學有校務基金,可自主調漲鐘點費,但基本上鮮少有學校會主動照顧這些在高等學府中的二等公民。他們從不是校務基金適用的對象,也不會因為服務的學校屬於頂尖大學,而得到太多的好處。任何優良教師的表揚,包括教學、研究及服務項目在內,往往也只有正職教授有申請資格,很少考慮到兼任教師中亦不乏表現優良者。兼任教師最終可能還是得仰賴教育部提高鐘點費,讓各大學跟進調整,才有可能獲得實際一點卑微的額外收入。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 相關報導:

* 私立國高中 無照教師近10%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81150

台聯黨團總召許忠信昨天指出,全國目前有2萬3385名擁有教師證的流浪老師找不到教職,但是公私立高中職的5萬2779名專任教師中,卻有2082名沒有教師證的「黑牌教師」,許忠信要求偏鄉外的學校都應限期改善,才能保障學生受教權。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高中職組長李秀鳳說,全國各高中職合格教師的比例須達標準,才能申請優質認證,但考量部分科別及偏鄉地區招聘有困難,才設定不同標準。



◆ 德國雙軌教育制 夯全球

【孫全文】2013-10-15 中國時報

同時重視理論與實務,是德語系國家,如德國、瑞士、奧地利等國教育的特色。近年來,德國的所謂職業教育導向的雙軌教育制度,不僅受其他歐洲國家青睞,世界先進工業國也逐漸重視與稱許。最近德國電視台ARD報導,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考慮引進此雙軌教育制度。大陸教育部已與德國國際合作協會簽約,於大陸25個專科學院實施推廣此雙軌制度。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今年的重要報告中,稱讚德國的雙軌教育制度為卓越的體制,並稱這種制度的特色,在於使學生從學校至職業環境連結成為堅固的基礎,使畢業學生在未來的職場上,可以順利繼續發展。

雙軌制度是學校教育與職場教育並行的教育制度。學生對未來職業上所需知識同時在學校及職場兩地接受教育。專業性理論及一般性訓練在學校,與職業實務相關的教育,由企業提供。

雙軌教育對象原以高中生為主要對象,但現已逐漸推廣到專科大學及一般大學。同時有意願接受雙軌教育的大學生比例繼續增加中。德國各學校的職業教育,按德國《聯邦職業教育法》,依各邦教育計畫推動,並接受各邦教育單位的監督。學校裡教育採集中授課方式:每周12小時或2天的課程,包括專業理論課程及一般課程。其餘3─4天時間留給學生到職場接受實務教育。

企業裡的實務教育,依據教育訓練內容及各邦規定,必須先由企業提出參與雙軌教育訓練意願,以及完整教育訓練計畫,一周提供1─2天或3─4天實務教育訓練。這種雙軌制度的優點,可免除一般畢業生初次面對職業時的衝擊,節省整個教育時程,這些進入職場的新手可獲更高待遇及良好升遷機會,負責訓練企業也得以多了解未來的工作夥伴。

德國雙軌教育制度1969年起步,如今廣受年輕學子青睞。目前愈來愈多高中畢業生,在接受大學教育一開始參加此種雙軌教育訓練。2007年全德已有24,000家企業提供大專學生雙軌教育訓練計畫,而超過55%以上德國企業願意參與雙軌教育訓練。

目前德國企業與大專院校共提供43,000個雙軌教育訓練機會。如在專科學院3年教育中,參加此雙軌訓練的學生,2年後即可獲得「財務助理」或「工業推銷員」證照。3年後,可得學士學位。如在北德漢堡邦的大學雙軌教育模式,可使某學生在4年當中,同時取得「健康管理」學位及一所醫院健康醫學部門的「採購員」證照。至少縮短一年半教育時程。目前德國大學的雙軌教育內容,呈現愈來愈多元,並以每年約10%速度成長。

歐洲金融危機衝擊世界各國經濟,造成無數企業倒閉,失業人口大增。首當其衝的是年輕人。近年來德國在世界不景氣當中創造有史以來最輝煌的經濟發展與最高就業率,與德國重視理論與實務的教育制度有必然關係。

我國早就放棄五專技職教育,皆改為科技大學或大學,使人人讀大學及研究所。但學校教育與實務往往嚴重脫節,產業界苦於難找有實務經驗的基層技術人員及幹部,而學生在大學待4至6年才開始接觸實務界,往往無法適應職場需求,使畢業生躊躇不前。「延畢」是目前大專院校裡流行的新名詞。

近年政府認識到大專教育與實務脫節的嚴重性,漸漸改變大學評鑑的態度與辦法,鼓勵各大專院校發展特色,重視學校教育與產業合作,不再以研究型國立大學為唯一發展指標。

問題是,只靠評鑑與鼓勵恐難解決目前學校教育與產業脫節的根本問題,遑論解決年輕人大量失業及待遇過低的問題。面對國際競爭壓力,我們需重新思考全方位的大專教育與變革。德語系國家可提供我們完整而具體的參考資料與成功案例。(作者為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fsj 提到...

台大學生365篇日記 記錄1年校史

林志成/台北報導 2013-10-15 中國時報

「在台灣讀書最大好處是不用擔心連不上google,網路流暢程度讓我幸福指數狂飆」、「沒想到過年還能拿到校長紅包,覺得很溫馨」。台大舉辦「書寫生命,記錄校史」活動,一些陸生藉由寫日記呈現在台大的生活。

很多大學都有校史館,但收存的主要是學校、校長等官方資料,少有學生立場的校史。台大發起「書寫生命,記錄校史」活動,找了360多位學生,從去年6月1日到今年5月31日每人各寫1天跟台大有關的日記,記錄過去1年學生觀點的台大歷史。

參與活動的人類學系4年級許芷熒說,她寫了去年6月某一天的日記,當時將期末考考卷帶回家寫,晚上還去參加學校茶藝社的品茶活動。還有牙醫系學生用插圖寫日記,當天剛好要拼湊青蛙骨頭,結果一下子熱熔膠燙到、一下子黏錯了,呈現牙醫系學生上課的情形。

台大圖書館館長陳雪華表示,學生日記除了有一般直式和橫式書寫外,還有小說、新詩、漫畫等體裁,他們記錄了熱鬧的校慶活動、期中期末考以圖書館為家的生活、校務會議內的爭鋒相對及社團經驗等,內容精采。參與學生有國內生、陸生、外籍生等。

促使這個活動成形的前台大校長李嗣涔指出,如果能夠由學生日記呈現校史,即使只是一些生活瑣事,1000年後來看,也絕對是非常珍貴的史料。

李嗣涔笑說:「我有一點私心,希望學生日記可以寫我,那1000年後的人看台大校史,還可以看到我,我算是名留青史了。」

台大已將這365篇日記的手稿裝訂成1400多頁手工書,並將一部分內容刻畫在校史館的窗戶上,即日起到12月16日公開展示;民眾也可上台大校史館網站看這些學生日記的內容。



◆ 華語文考試 推電腦適性化測驗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3/10/16

教育部委託台師大發展國家級的「華語文能力測驗」,施測10年,預估明年3月總報考人數將突破15萬人次。為拓展據點及增加人數,今年在美國、泰國等4國5城市舉辦電腦測驗;未來將研發電腦適性化測驗,可縮短測驗時間,後年可望在台灣先推動,再逐步推廣到海外。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執行長陳柏熹昨天指出,目前世界主要的華語測驗,除了台灣,還有大陸的漢語水平考試。台灣今年到9月有2萬9千多人次報考,較去年同期成長2成。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副參事畢祖安表示,華語文測驗在海外施測點分布25國、49個地區,包括日本、美國、英國、泰國和越南等。

華測會昨天也與淡江、東海、嘉義、南台科大、中山、輔仁等大學簽約,將在各大學辦華語測驗,方便外籍生應試。

來自布吉納法索的大三學生南傑度,兩年前拿到華語文獎學金,到輔大學中文,他來台灣時一句中文都不會講,現在中文很溜,通過聽讀高級測試,還會背王維的詩「鹿柴」。

來自泰國的胡麗英,為協助爸爸做生意,來台學中文快1年,也通過高級聽讀的預試。她表示,要學會中文真不容易,她之前常將字的前後說反了,例如「發瘋」講成「瘋發」,「蓮霧」說成「霧蓮」;她平常也透過看連續劇、多跟同學聊天來加強中文。



◆ 日生學閩南語 說寫難不倒他

【聯合報╱記者王涵秋/台北報導】2013/10/16

說起閩南語有模有樣,還能正確寫出對照的漢字,日本籍研究生市川春樹,3年前來台打工度假,開啟了對台灣本土語言的興趣,不但自己買教材自修,隔年也選擇攻讀師大台文系博士班。他說,因為很喜歡台灣,想多了解這裡的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學台灣人的語言」。

市川春樹表示,來台灣學習之後,發現閩南語是很有趣的方言,尤其有些宗教信仰方面的用詞,比國語更易懂、貼切,比如說「擲筊」用閩南語發音,更符合詞意和意境。

市川春樹笑說,雖然平常和同學經常用閩南語對話,但也因自己所學的詞彙還不夠多,發音不夠標準,經常鬧出笑話。

例如他跟同學說,想要去「迌」(意即出去玩),結果同學以為他要去理髮店「剃頭」。

市川春樹在日本念大學、到韓國讀碩士,讀的都是和語文或文學相關的科系。來台除了念台文系,也報名教育部的「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今年剛拿到初級合格證書,將來會努力考取更高級別的認證。

20年前嫁來台灣的馬來西亞籍新移民蘇莉莉,今年同樣也取得「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合格證書。她表示,因學習「易經」,想要更了解古文的發音和韻律之美,才會興起參加認證考試的念頭

蘇莉莉在家鄉就會講「福建話」,也學過漢語拼音,來台再學「閩南語」的在地腔調,對她來說還算得心應手。但因閩南語所使用的漢字,與日常生活用語、一般使用的中文有差異,仍有困難需克服。

蘇莉莉說將來想考閩南語教師資格的中高級認證,從事教學、推廣本土文化。



◆ 世新半世紀收藏 看林海音青澀照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2013/10/16

一頭清湯掛麵短髮,加上靦腆笑容,聯合報副刊前主編、知名作家林海音,1932年進入「北平新聞專科學校」(世新大學前身)就讀,是創校第一屆校友。世新昨天舉行57周年校慶,展出66幅珍貴老照片,其中包括一張林海音16歲時的在學珍貴照片。

世新昨天歡慶57歲生日,舉辦「世新57,翠谷時光機」老照片展。世新副校長熊杰表示,這66張照片,是從6千多張各界提供的老相片中挑出,希望透過回顧展,師生一起慶賀世新57歲生日,也讓畢業校友對母校更有認同感。

從老照片展,看到世新從在大陸的北平新聞專科學校,一直到改制成大學的現今模樣,包括1967年女學生穿旗袍,參加畢業典禮的經典畫面,還有不少歷任總統、政治人物,到世新演講的畫面,包括前後3任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以及台中市長胡志強、前總統府資政郝柏村等,今昔對比,十分有趣。

作家林海英是世新校友。一名在世新工作超過17年的資深員工表示,這張由舍我紀念館提供的珍貴照片,捕捉林海音就讀北平新聞專科時,與班上排球隊的合影。林海音是專科學校的第一屆校友,她在2001年過世,世新後來頒贈她「終身成就獎」,由她的兒子夏祖焯代領。

老照片展即日起至10月19日,在世新管理學院一樓大廳展出,免費參觀。

fsj 提到...

再17年 25歲青年近13%來自新移民家庭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3.10.17

根據統計,目前每十名國中小學生中,就有一名來自新移民(或稱新住民)家庭,到了二○三○年,全台廿五歲青年中,近一成三來自新移民家庭。新移民族群,除了增加台灣多元文化,對台灣有什麼樣的國際戰略意義?外交部前部長錢復表示,屆時會講越南語、泰國語的新移民子女是台灣寶貴資產,對台灣布局東南亞非常重要。

國泰慈善基金會昨天舉辦新移民關懷國際研討會,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錢復指出,台灣少子化嚴重,中小學人數減少,教育部去年統計,國中小學生來自新移民家庭超過廿萬,新移民家庭人口增加,是不可忽視的動能。

台灣新移民加上還在就讀國中小子女約有六十八萬人,雖然人數愈來愈多,台灣社會對新住民卻普遍存在刻板印象,甚至產生不自覺的「暴力語言」。昨天出席研討會的內政部長李鴻源講了一個故事,點出了社會習而不察的歧視。

李鴻源說,現台灣社會對新住民不友善,常常有暴力言語。他五、六年前在學校問一個新住民子女的媽媽「從那裡來?」孩子原本不講,後來才說出:「我媽媽是『大陸妹』」。

他說,這種暴力語言的用字在媒體上很容易出現,不僅對孩子心理造成很大陰影,對嫁來台灣的大陸配偶也很傷害,「整個社會需要被教育,」雖然這幾年來進步很多,但還有很多改善空間。

李鴻源說,政府應有更積極的新移民政策,移民政策涉內政部、教育部、勞委會等相關機關,應進行跨部會協調,授權資源整合、分配,並鬆綁不合時宜的法規,才能建構友善的移民環境。

台灣新移民成長關懷協會理事長黃乃輝在會中則質疑教育部對外籍配偶社會教育經費年年縮水,今年剩不到兩千萬。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司長熊宗樺指出,這項經費主要是補助縣市開辦外配成人基本教育班,因為有的外配改上國中小補校,再加上外配結構改變了,大陸配偶增加,東南亞新移民需求減少,補助才會降低;今年仍編了三千八百萬。

※ 相關報導:

* 網路霸凌同學致死 兩女嫌12、14歲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17/today-int1.htm

引發美國社會譁然的佛羅里達州水晶湖中學(Crystal Lake Middle School)學生網路霸凌致死案,警方14日逮捕12歲死者露蓓佳.賽維克(Rebecca Sedwick,見圖,路透)的兩名同學,分別是年僅12歲的凱特琳(Katelyn Roman)與14歲的瓜達盧珮(Guadalupe Shaw),後者12日還在「臉書」(Facebook)上貼文說,「對!就是我霸凌她(露蓓佳),她自殺了,但我根本不在乎。」



◆ 新移民之子 語言、社交力出眾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3.10.17

不少人以為外配子女課業表現較差,但教育學者研究發現,事實恰巧與刻板印象相反。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新移民子女小學到國中的語文、數學、空間等多元領域能力表現,皆優於台灣之子,卻因家庭經濟及文化背景弱勢,能力才未被發掘。

學者建議,學校教育應輔導新移民子女發展多元智能,提供他們更多機會。

嘉義大學特教系系主任陳明聰昨天發表「新移民二代的多元智能表現」研究成果。陳明聰共花一年半時間,對全國新移民家庭就讀國小六年級到國中三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回收一四一八份問卷。結果發現新住民二代的多元智能表現,均高於台灣學生平均分數,尤其語文及知人(社交能力)能力表現最出色。

陳明聰說,新移民二代從小生活在多元語言環境,比台灣孩子接觸更多的文化,在語文與人際能展現較高的能力。他建議,教育應引導他們的母語及人際潛能,培養為台灣未來的外交人才。

陳明聰解釋,智能表現共分為語文、數學、空間、音樂、知己(了解自己能建立目標並實現的能力)、知人、知天(適應能力)等九項指標,測驗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多元表現和發展,並非指學校的學科成績。

陳明聰表示,根據研究結果,新移民子女天生多元智能絕不比台灣之子差,但受限於後天文化和經濟弱勢因素,多元天賦未能適當發展;傳統教育以學科成績來判斷學生智能,才產生新移民第二代不如人刻板印象。

陳明聰研究過程訪問許多表現傑出的新移民第二代,發現許多單親、家境貧困的孩子,若能在學業、或才藝表現傑出,和學校老師願意輔導有關。他建議,學校教育必須一改補救教學只補學科的做法,最好也補救學生的才藝,培養多元能力。



◆ 果雕達人楊柏偉 奪世界金牌擦亮招牌

自由 2013.10.17

〔記者黃博郎/台南報導〕攻讀台灣首府大學休閒管理研究所的蔬果雕達人楊柏偉,繼去年獲韓國世界廚師年會廚神爭霸賽蔬果雕組金牌,今年再挑戰「世界盃歐洲蔬果雕錦標賽」,勇奪一金一銀,受獎時,秀出我國國旗揮舞,為台灣爭光。

「其實練習蔬果雕很辛苦,因為長期苦練,我的手指已經變形。」楊柏偉興奮表示,過去為了學習蔬果雕,不但犧牲寒暑假去飯店當學徒學藝,還練到手指變形,幸好從未放棄,年僅廿三歲的他,已被視為台灣蔬果雕第一人。

才23歲 被視為台灣蔬果雕第一人

世界盃歐洲蔬果雕錦標賽,今年在莫斯科舉行,計有兩百八十餘位來自廿二個國家的好手參加,以歐洲居多,日本也有好手參賽,全是蔬果雕界的資深高手,楊柏偉是台灣唯一代表,也是最年輕的選手。比賽前,楊柏偉帶領一群也有意進軍國際比賽的學生,一起苦練、增進技藝,也分享比賽經驗,校方更贊助楊柏偉比賽經費,讓他無後顧之憂。

比賽分為「萬聖節主題」、「西瓜雕」及「3D」等三組,楊柏偉三項全報名,原以為西瓜雕最拿手,金牌應該十拿九穩,但最後以些微差距敗給烏克蘭好手,獲得銀牌;萬聖節主題組中,則以細膩雕工及明確故事主題,贏得裁判青睞,勇奪金牌。

fsj 提到...

會動的鋼鐵人!現身和平國小

【聯合報╱記者蕭雅娟/屏東報導】2013.10.18

「會動的鋼鐵人」昨在屏東市和平國小首次登場,透過遙控器,可讓鋼鐵人身上的關節上、下、左、右轉動。現場60位屏東縣各級學校科學教育種子教師,發表自製的機器人,未來將指導學生,做出學生「想像中的機器人」。

旭聯科技創意蘿蔔團隊講師吳志銘,現場展示機器人,他說,會動的機器人很難做,團隊已構思很久,鋼鐵人身上的馬達,正是「科學清潔王」掃地機器人套件的馬達。在機器人各關節,裝上馬達及控制器,透過遙控能讓其上、下、左、右轉動。他期望明年端午節前,屏東縣機器人製作能達高水平,舉辦「機器人划龍舟競賽」。

60位種子老師昨天展現創意,發表自己設計的機器人。枋寮高中老師莊文瑋,用物理機械原理,讓機器人撞到牆壁時,輪子能自動反轉,離開障礙物,並加入提示燈輔助。明正國中老師呂清豪親自寫程式,在機器人身上加入單晶片,發出紅外線訊號時,讓它能自動控制。高樹國小老師鍾瑞峰,已70歲的他自製似吸塵器的機器人,用控制器指揮機器人,吸入紙屑。

縣長曹啟鴻說,屏東做機器人一點都不慢,有種子教師加上學生創意,期待機器人課程,啟發孩子創意。老師能指導學生「你的想像是什麼?」讓孩子發揮潛力,做出「想像中的機器人」。

※ 相關報導:

* 最先進機械人 港大首亮相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232220.shtml

機械人拯救人類逃離危險災場,6年後有望由電影情節變成現實。明報報導,香港大學斥資3000萬元購買及改良世界最先進人形機械人「阿特拉斯(Atlas)」,昨首次亮相,並表演耍太極。負責研究的團體表示,正替Atlas研發程式及訓練,以提升其認知能力及人工智能水平等,希望6年後它能執行救災、做手術等任務。



◆ 報亡師恩 她打字拚上冠軍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3/10/18

澎湖縣立文光國中學生李采玉在參訪職場時,對電腦資訊產生興趣,去年參加技藝班,得到資訊組長吳嘉輝熱心指導,打算今年3月參加澎湖縣技藝教育競賽時好好表現,沒想到吳老師今年1月突然過世。為報答老師,她每天苦練,終於拿到冠軍,今年也考上馬公高中資料處理科。

教育部昨天發表「國中適性輔導列車」,邀請文光國中分享適性輔導經驗。

李采玉原本想跟母親一樣投入餐飲業,當一位「拉麵達人」,但職業試探時發現做拉麵太累了,但對電腦資訊產生興趣,因此9年級參加商管職群技藝班課程。

為不負老師期待,李采玉捨棄玩樂,每天練打字,到後來1分鐘可打160字,拿到商管職群類第1名,雖然很高興,但對未能將這個獎當面獻給吳老師,則感遺憾。

該校去年畢業的學生鄭雅心,在學校成績很好,原本準備讀普通高中及一般大學,因參加技藝班餐飲課程「發現另一個天地,」特別喜歡西餐,因此轉往技職發展,去年考上馬公高中觀光事業科,未來還想出國深造,回到家鄉開特色餐廳。

文光國中校長郭文耀指出,文光國中辦生涯發展教育的理念是「是魚,就讓牠在大海遨游;是鳥,就讓牠在天空展翅飛翔,」協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

文光國中透過課程安排,協助學生探索自我,並成立多元社團,讓孩子依興趣選擇參加。此外,並邀請社區各領域職場達人到學校開課,分享職場經驗。

為讓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歷程,學校更帶著家長及孩子走出校園,進入社區職場,舉辦澎湖特色產業實作體驗活動,例如手工麵線及風茹茶製作等。



◆ 行動學習 百校課堂雲端化

【曹婷婷/台南報導】2013-10-18 中國時報

當生活充斥平板、智慧手機,傳統教學也需與時俱進,雲端教育打破傳統教學思維,讓資源不受限、學習更加無遠弗屆。台南市教育局3年來打造「飛番教學資源平台」,16所中小學建置行動學習,年底將有100所學校機房虛擬化。

市長賴清德與教育局長鄭邦鎮、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劉文惠、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王釋惠總經理昨天共同為象徵「教學」、「儲存」、「創作」、「運算」雲端啟動儀式揭幕。

教育局長鄭邦鎮說,這次與台灣微軟合作以DCS(Datacenter Service)運算雲服務,打造「飛番雲端中心」,協助學校打造零機房環境,1年可以省下900多萬,年底前將有100所中小學機房全數上雲端,超過2萬名師生受惠,計畫明年可望普及至全市各校。

該資源平台整合在地資源,如台南市立圖書館、家庭教育中心及教師自行編撰的教學資源等,老師們可上雲端檢索各類資源,快速編排成教學簡報,並將教學簡報內容結合多媒體,編輯為電子書,有效率整合教育資源、落實行動學習。



◆ 力挺體育 4企業集資2億拋磚

【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2013-10-18 工商時報

力邀企業家當運動界的貴人,教育部長蔣偉寧昨(17)日透露,已向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樑等4位企業家,募集2億元,投入教育部體育署推動的「企業贊助體育運動方案」,讓企業、運動選手、政府三方聯手,壯大國內體育運動發展。

蔣偉寧初步規劃這筆體育運動基金規模約10億元,據了解,遠東集團董座徐旭東等企業家,也可望加入。

為了號召更多企業家贊助體育,體育署昨日特別為首件企業贊助體育媒合成功案例「鴻海集團贊助莊智淵選手長期培訓計畫」舉辦啟動記者會,鴻海董座郭台銘親自出席,蔣偉寧也趁機鼓勵郭董加碼贊助體育或經營球隊。

蔣偉寧強調,有好的運動員可以提升全民運動,全民運動、競技賽事、運動產業是壯大台灣體育運動的鐵三角,企業贊助運動又扮演重要推手,向企業家或企業募集的體育基金,會用在運動員的選拔、訓練、比賽、輔導、獎助與就業安排等,做好運動員的生涯規劃,讓運動員無後顧之憂在國際體壇創佳績。

「企業贊助體育運動方案」中,除了郭台銘分10年期每年贊助高雄市乒乓運動協會(一般又稱莊智淵球館)600萬元,總計贊助6,000萬元長期培訓選手,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樑也將分10年期共6,000萬元贊助體育運動。

海悅廣告董事長黃希文已同意10年期贊助5,000萬元,正就贊助花東偏鄉國小的體操或足球運動員長期培養,或認養為企業球隊在考慮。

宏國集團副董事長林鴻道也同意分3年期贊助3,000萬元,原則上以目前政府力有未逮的運動項目優先贊助。

此外,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有意贊助中小學生運動後使用的淋浴設施,惟確切的金額、年限以及對象未定。



◆ 辨是非、明良莠 把忌妒變器度

【聯合報╱雨田君/國中教師(台東市)】2013.10.18

日前和甫上高二的學生談話,提及他三年前走過的一段頓悟歷程。坦白說,我非常驚喜,他在這個年紀即能反思,且勇敢示弱。

依稀記得,在那堂課的互動中,筆者鼓勵他們課餘時不妨想想,在日常生活裡,哪些同儕是自己欣賞的,可能是有藝術天分的、功課好的、球技棒的、熱忱待人的?

哪些又是自己較不喜歡的,反應較不靈敏的、興趣和我不相投的、甚至長相不討喜、學習成就低的?

另外,又有哪些可能是我們刻意排斥,或者有意忽略的,可能才華強過我的、成績比我更優的、相貌佳、人緣勝過我的?

如能「心胸寬廣」,就更能看到原貌,能心中清朗,也就能明辨是非、良莠,當然也將有更多機會欣賞他人的好、了解自己的不足,進而見賢思齊。

一段尋常話語,給了這優秀孩子勇於以「器度」換「忌妒」的胸懷。於他,可能是多年前的事,於我,卻能再度深深體悟,看著學子們的人品學識更上層樓,真是件好幸福的事!

fsj 提到...

食安風暴/要年輕人向誰看齊

【聯合報╱彭祖乙/樹德科大助理教授(高雄市)】2013.10.19

看近日新聞,不是黑心食品業者蠻橫,就是看到司法官貪汙遭判重刑,再不就是,藝人利用知名度大賺不義之財。

年輕人看到這樣的社會標竿,不知道會有甚麼反應?還是已沒有反應;反正,畢業後,沉重的學貸和22K夢魘,才是真正課題。

師長可能也面臨了以前沒有的問題,身旁有許多國中老師,都是代課老師。當了班導,想要付出心力,卻要面對明年又一次的篩選考試,他們要怎麼當標竿,讓學生學習。

年輕人需要標竿,需要夢想,但當他們往上追尋,看到的確是老師工作都不保了,社會的名人也出問題了。我常想,我們要下一代往哪裡去?他們要和誰學習,信任感要建立在甚麼基礎上。更不用想,加諸在他們身上的社會福利債務如何沉重。

如果國家失去了讓年輕人學習的環境,那麼,就把四十年前做的事再做一次。把大量年輕人當國家改變的種子,送到新加坡,送到德國,送他們到那些清楚國家困境和願景,而又能扎實奮鬥的地方。送到這些地方去學習,讓我們的國家有個改變的動能。

※ 相關報導:

* 需精通程式、帶領團隊…「本職務無給薪」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34387.shtml

知名求職網竟出現無薪徵人啟事,一家科技行銷公司徵求網站程式開發工程師,工作內容為開發購物網站、帶領實習團隊;應徵者必須精通程式語言、樂於接受挑戰、抗壓力受挫力高…等,但竟然是無給薪,只有6個月後給予「網站程式開發工程師」職務表現優異證明。雖然有註明是「實習」,但刊登在求職網站上的職位竟連最低工資都沒有,再度引爆網路罵戰。



◆ 私立大學註冊率低 補助款就沒了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2013/10/19

教育部啟動私立大學退場機制,首度將註冊率與補助款連動。教育部近日修訂「獎勵私立大學校院校務發展計畫」,從一○五學年度起,私校若前兩年新生註冊率都未達五成,就不能申請獎補助款,將對後段經營不善私校將造成重大衝擊。

由於私立大學每年總經費,約一到兩成來自教育部的私校獎補助款,對私校營運影響極大,部分學校可能因此被迫啟動退場機制。

教育部近五年內,每年提供私立大學超過卅一億元的獎補助款,做為各校教師薪資、教學研究、獎助學金、硬體工程費用。以去年來說,全台卅九所私立的綜合大學、醫學大學與宗教研修學院中,共有卅八所申請到獎補助款,幾乎「人人有獎」,其中綜合與醫學大學每校拿到三百萬到一億元,宗教研修大學每校五十萬元。

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表示,為與私校退場機制連結,一○五學年度起,獎勵經費也將設立門檻,如果連續兩年,新生註冊率都低於百分之五十,將不能申請補助款;推算回去,私立大學如果一○二學年度起,連兩年新生註冊率達不到一半,一○五年就不能申請補助款。

獎補助款的使用範圍也將有限制,黃雯玲表示,部分經營不善的學校,可能面臨退場,若停辦計畫經過教育部審核通過,補助款也能用在教師離退、學生轉學;另外,獎補助金百分之廿補助款,可用在教師薪資,一成可用在建築工程的改建。

黃雯玲表示,為鼓勵各校發展特色,一○三學年度起,補助款申請指標將改由各校自訂,其中必選的「教學」占百分之卅到五十,再從「研究」、「國際化」、「產學合作及推廣教育」、「學生輔導與就業」指標中;自選二到三個「強項」來評比,並可以自訂比率。



◆ 親子天下》以孩子為中心的壞處

李岳霞 2013-10-18 中時電子報

你家是否時時刻刻都播放著孩子的有聲書、音樂、電視節目?

美國《親職》雜誌的報導指出,我們活在一個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世代。現代的父母,尤其是念過大學的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每週約21.2小時,比1995年的媽媽每週多了7小時。

但現代的爸媽卻更少要求孩子做家事,或提醒他們應盡的義務。

據調查,現代小孩做家事的時間比90年代中期的小孩少了12%。同時,針對大學生的自戀傾向問卷調查也發現,這20幾年間有自戀傾向的大學生增加了30%。

當父母過度配合小孩,或讓小孩過著「為兒童量身訂作的生活」,好比去餐廳永遠讓孩子選兒童餐,出去家庭旅遊老是選遊樂園度假勝地,孩子錯失的不僅是融入你的世界(和真實世界)的機會;等他長大,他會更錯愕:原來這世界並不是繞著他轉。

fsj 提到...

給弱勢生希望 這一班的課後時光…

【聯合報╱胡坤仲/退休教師(南投市)】2013.10.20

朋友送我一瓶叫「柑淨」的清潔劑,附帶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

彰化縣田尾鄉陸豐國小六年乙班,有十九個小朋友,大多來自經濟弱勢家庭,功課可用「一塌糊塗」來形容,數學考試從沒人及格過。老師用盡心力,每天加早自習,放學後留校加強,也沒什麼功效。

在老師勸說下,九位新移民小朋友接受政府火炬計畫補助,和父母到嘉義童年度假村遊玩後,有小朋友在連絡簿寫道:「我往山上一直跑,一直跑,到了山上,往下一看,哇!原來世界這麼大,不是每天在三合院裡的我可以想像的!」

導師看了後,靈機一動和學生說:「這裡所看,只是我們田尾鄉的一小部分而已,外面世界不知比這裡大幾千幾萬倍呢!不相信,我可以帶你們畢業旅行,開開眼界。」

老師算一算,兩天一夜,每人約要三千元,他們都是新移民或弱勢人家子弟,那來這些費用?左思右想,全班構思了「小檸檬圓夢計畫」。

老師認識村裡一位會做清潔劑的師父,經過懇談,願意義務教。於是,採用天然橘油、藥用酒精、甘油、椰子起泡劑及小蘇打,按照一定的比例製作。

學生們努力搜集柑橘類果皮,親自參與製作,也開始學會算比例。而且因工作的辛苦,更激發他們的向學心。老師更是犧牲自己的時間,透過製作師父,去找工廠,找人印製標籤。

在不斷努力下,清潔劑出品了,學生從算比例的「作中學」啟發靈感,數學成績突飛猛進。他們還特別聲明:販售清潔劑的盈餘,除提供班級畢旅費用外,將捐助學校顏面傷殘之學生醫療基金。

多懂事的孩子,多令人感動的事!難怪我那位朋友一下子認購了五十份。

※ 相關報導:

* 偏鄉孩子出輯 唱出生命力量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20/today-life10.htm

伊甸基金會關心偏鄉社區學童,為讓缺乏資源的偏鄉孩子在多元就學時,能有更多學習的機會及舞台,推出由偏鄉孩子們所錄製的《Sing the World:唱自己的歌》音樂專輯,要讓社會大眾聽見偏鄉孩子的天賦與才能。



◆ 多益 大陸第10我37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2013/10/20

主辦多益考試的ETS,昨天公布去年全球考生成績,台灣在全世界四十六個國家中,排名第卅七名,略優於日本的第卅九名,但遠落後中國的第十名及南韓的第廿五名。

二○一二年亞洲地區多益的閱讀平均分數為兩百五十五,聽力為三○九分,總分是五百六十四;台灣的閱讀平均分數為兩百四十四,聽力為兩百九十五,總分是五百卅九,都在平均分數以下。

台灣近三年的多益平均成績年年下降,去年廿六萬四千多人次報考,學生占六成五最多,高中生的分數比大學生還好。ETS台灣區代表忠欣公司總經理王星威分析,很多知名大學會要求申請入學的高中生提供多益等英檢成績,這些高中生,原本就屬英文程度較好的那一群,分數自然拉高。



◆ 大陸官民熱情擁抱孔子

【謝劍】2013-10-20 中國時報

一度被冷落的孔子及其學說,近來在大陸被熱情擁抱,無論其學說、故居,乃至種種有關的遺跡都重新受到重視。

這一興起固然主要出自民間,由於道德淪喪,世風日下,引起有識之士覺醒,以之匡正社會不良風氣,但官方的幕後配合,卻令外人感到驚奇。最近美國《大西洋》雜誌就有作者賈菲(G. Jaffe)披文,列舉各種數據,令人省思。但他畢竟是外人,全文讀來,隔靴搔癢,筆者感觸良多,寫此文加以評述。

按2012年,前往孔子故鄉山東曲阜的訪客,竟高達440萬人左右,該地紀念孔子的公園附建有一座三千座位劇院。近來新開的旅社甚多,包括五星級的香格里拉。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投資建設都是政府在推動,僅2010年官方就花費了380萬美元(下同) ,修繕曲阜孔廟及其墓地,另外還有座陳列與孔聖人有關文物的博物館。

因工程浩大,一再延期開放,到2015年正式落成時花費要高達0.74億。目前已開始大作廣告,是一處「必遊的東方聖城」,而京滬高速鐵路也特別為曲阜設站,以方便遊客。

眾所周知,文化大革命爆發,孔子及其後代首當其衝,孔府被破壞,其後人被掃地出門。問題是這一反孔狂潮逐漸消失之後,中共當局何時開始重新尊孔並重視其學說?賈菲認為30多年前就開始了,其實那時剛開始改革開放不久,還顧不到這一問題,直到1994年官方才一反過去作法,重新恢復尊孔儀式,於每年的9月28日即孔誕日舉行,並且從今年開始,正式這一天為教師節,與台灣相同。今年不僅行古禮,正式參與的人還著祭祀古裝,特別隆重。由山東省副省長擔任主祭官,並獻花環於孔子像前。

更值得注意的是,尊孔不再只是一項國內的重大事件,大陸同時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學院,作為一種「軟實力」發揮中國正面的影響力。其主要功能是教授漢語,並宣揚中國儒家立國精神,作為一位聖賢和腳踏實地的教育家,具有十足的象徵意義。

曲阜的孔誕紀念活動為時長達一週,由當地政府主持頒發「孔子文化獎」及「聯合國文教組織孔子藝文獎」。以吸引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獲獎者除獎金外還授以孔子金像。禮成後由山東省的另一副省長發表談話,把孔子理想和中共中央一再宣揚的「中國夢」聯繫起來,說明紀念會的意義。

在以上敘述的盛況和細節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令今天大陸政府和人民如此熱情的再度尊崇孔子呢?筆者認為確有非凡的意義在:

首先,60年來國、共兩黨的長期纏鬥,無論是反孔或擁孔的一方,既已動搖國本,以孔道為理想的立國精神均已蕩然無存。目前兩岸逐漸走向和解,在痛定思痛之餘,當然會想到中國究應何去何從?幾千年來,儒家提供了我們一種宏偉的立國精神,亦即是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理想,所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也。大陸固然可以把馬克思主義和與之相容的「禮運大同篇」,作為未來的崇高理想,但首先必須使現實社會和諧。

其次,大陸一方60年來,無論執行的是「不斷革命論」乃至「文化大革命」,長期下來造成世道淪喪,人情涼薄,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一個「仁」字,說得通俗一點即是將心比心,人民理應相互友善,如此才能獲得社會團結,國家強盛之效。目前中共中央新的一代領導人已經看到這一點,社會亂象亦為其改革目標之一,因此尊孔成為必然發展。

第三,台灣自解嚴後,肅殺之氣逐漸消失,當然不免偶有社會亂象,但和大陸比較,借用大陸遊客常講的一句話:「台灣最可愛的還是人!」日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某大學演講,直將台灣人民比作大陸所尊崇的雷鋒。作為台灣人民的一員,筆者只能說過獎了,不敢當。

但願兩岸人民群策群力,在孔學影響之下,求得和解,使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家,「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作者為礁溪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fsj 提到...

社論-請教育部停止扼殺中華文化資產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102100347.html

【本報訊】2013-10-21 中國時報

教育部日前表示,12年國教課程總綱將在105年完成,其中「鄉土語言課」研擬納入課綱中,由現行「選修」改為「必選」,亦即國中比照國小做法至少將有1節鄉土語言課。與此相關的新聞是勞委會正在研擬「勞動教育法」,依目前草案,未來高中職以下學校每學期都需實施4小時勞動教育,並促請教育部將勞教課程納入12年國教課綱。使學生了解自身權益。

我們要請問教育部的是,請問多出的上課時間哪裡來?現在的高一和高二學生,每學期要上16到17個科目,現在的國中,各種領域林林總總,都有必須涵蓋的特定議題,書包一天比一天厚;由於白天上課的傳統核心學科時間不夠,晚上需要補習,學生苦不堪言。

造成這種結果的基本原因,就是「教改」,1個被教育部奉為神聖的理念。教改的基本態度是教學「生活化」,人才「通才化」,於是各式各樣的課程被安排到中學,從海洋到法治不等,造成國高中生基本科目能力普遍下降,也就是「樣樣通、樣樣鬆」。

面對這種狀況,如果教育部有一點良知良能,就應當思考如何檢討改進,趕快研議如何減少學生不必要的負擔,如何加強學生的核心能力。但教育部沒有這樣做。剛好相反,教育部目前在研議新的總綱時,居然又要增加國中生的必選課,要把鄉土語言列為必選;以後還要再上勞動教育,讓學生知道以後當受雇者時的權益。

我們呼籲蔣部長要懸崖勒馬,不要成為繼續戕害中學教育的罪人。

教育部必須正視,國高中生沒有參加課外補習者,其基本的國文、英文和數學程度,已經下降到幾乎崩盤的地步。只靠白天上課長大的同學,用國文寫不出1篇沒有錯字、用詞可以達意、更不用說引經據典的報告。我們學生托福成績,本來在亞洲名列前茅,現在節節敗退。我們學生的數學,如果沒有補習,其程度也是慘不忍睹,上高中了連三角都還不會。

這樣的學生,有國際競爭力嗎?教育部不檢討一下如何提升台灣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卻要當文化部,鼓勵鄉土語言文化,還要當勞委會的宣傳機構,宣導《勞動基本法》,是何道理?以前北一女學生要參加儀隊或樂隊,其先決條件是成績必須優良。請問教育部,如果你們連學生的基本核心學科能力的培養都做不好,讓我們學生以後出社會,到國際上去,競爭不過別人,你們還有心情和資格要學生每天去學儀隊和樂隊嗎?

我們希望教育部能趕快清醒過來,我們尤其強力希望教育部正視國文教育。國文是表達的基礎,是所有方言的共通文字,如果國文學不好,沒有深厚的國學根基,其他的就不用說了。而對國文科的宰割,始自93年教育部杜正勝部長修訂總綱,廢除選修「書法」、「國學概要」、「文法與修辭」、「應用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則由原本每周1節的必修,改為一門稱作「論孟選讀」的選修,與「小說選讀」、「區域文學選讀」、「語文表達及應用」同樣為1學年的課程。其目的在於「去中國化」,並把國文「語言化」。

馬總統上任後,在「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大力陳情之下承諾重修課綱,實際上教育部只宣布98課綱延後1年實施,保留國文、歷史兩科重新修訂。中教司延續前兩次圈選特定人士參與課綱修訂的作法,修出來的課綱仍以98課綱為依據,「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為選修,僅將範圍擴及學、庸,總學分數同先前「論孟選讀」,並且不列入考試。

不曉得教育部知不知道,國文程度好,有中華文化的底蘊,是台灣人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台灣員工重禮節、有信用、有文化氣質、受到古老文化的薰陶,也就是「古意」,是其重要的資產特色。來到台灣的外國人和大陸人,只要在台灣待上一段時間,都會有此感受;聘用過台灣員工的雇主,均有此感覺。

不幸的是,在先有教改,後有基於意識型態的政策之下,政府一步步地扼殺了原來的資產,而教育部歷任部長,還是繼續執行相同方向的政策。

我們希望教育部可憐我們的下一代,可憐一下沒有錢讓兒女上補習班、沒有能力送子弟出國念中學的家庭,憐惜一下台灣人所具有的中華文化資產,不要再繼續扼殺我們的下一代。



◆ PTT鄉民大百科 妙語蒐羅

【林欣誼/台北報導】2013-10-21 中國時報

數位時代的網路鄉民力量大:許多社會事件鄉民「你我都推了一把」、「大大」熱心提供的「懶人包」是查找資料的重要參考。但收看網上討論讀者必須懂得辨明「反串文」、「釣魚文」甚至「葉佩雯」,對於發文情緒太過火的,就當它是「正常能量釋放」好了。

以上這些鄉民流行用語,熟知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簡稱,電子布告欄系統)的人一點就通。台灣最大的BBS站「PTT」擁有高達150萬的註冊人數,是發揚「鄉民文化」的重要基地。自認「PTT重度使用者」的ffaarr,編纂出版《PTT鄉民大百科》,收羅100多條鄉民常用詞條,搭配插畫家Lon的插圖,呈現鄉民文化的豐富趣味。

書中以百科體例為每詞條撰寫「釋義」、「起源」、「解說」。開章第一條解釋「鄉民」,典出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我是跟著鄉民進來看熱鬧的,只是往前站了一點。」2004年站長在調停板上紛爭時引用:「請看熱鬧的『鄉民』退到黃線外面去。」本帶有「瞎起鬨的群眾」貶義,但演變至今已成PTT使用者認同的稱號,還衍伸出愛酸人的「酸民」、在同主題與酸民持相反意見的「鹼民」等。

《PTT鄉民大百科》作者ffaarr為歷史博士,現為大學兼任講師,66年次的他與大部分六年級生一樣,從大學開始接觸BBS,現在則「只要開著電腦就會上PTT」。他擔任台灣版維基百科管理者、曾架設「哆啦A夢wiki」網站,很認同網友共寫的作法。2012年初他開設部落格「PTT鄉民百科」,原想開放網友一起編纂,後因怕無力管理紛爭而改由自己撰寫,參考PTT網友原有的整理統合成書。

他表示,BBS雖介面陽春,不如圖文並茂的網頁論壇功能多,但開啟速度快,匿名帳號發言也比臉書更開放。尤其PTT「八卦版」隨時有一萬人次的流量,可在短時間瀏覽到取樣最大的意見,因此也成為媒體記者挖題材的最佳來源。

但他也不諱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暴力」,「只要有人噓就會大家一起上了」的網路霸凌現象需要特別小心。

至今已有不少鄉民嗆這本書「鄉民不買也懂,非鄉民不需要買」,或質疑他抄襲,對此他澄清,出書不是為捍衛或批判鄉民文化,而是從趣味角度出發,為台灣獨有的BBS文化留紀錄,所有文章都是他爬文找資料一字一句寫出來,絕非用「抄」或「轉貼」。

fsj 提到...

家長難搞 教師難為

【林金池/新北報導】2013-10-22 中國時報

「老師,明天準備幫我兒子辦喪事,因為我今晚就會把他打死。」隨著時代變遷,「怪獸家長」、「直升機父母」比例遽增,前者過度以自我中心、不講理、聽不進老師意見;後者隨時盤旋在子女身邊,不少教師因壓力過大,還求助精神科醫師,紛紛感嘆「教師難為」。

正當外界著眼於12年國教的教育體制,不少教師卻因家長緊迫盯人的問題而感到頭痛,尤其少子化的影響,每個小孩都是寶,更讓教師難以招架。

可別以為「怪獸家長」都是中低層份子,新北市某私立中學校長表示,學歷越高、社經地位越高的家長最難搞,他們咬定「會吵的小孩有糖吃」,反而比社經地位較差的家長更難溝通。

三蘆某國中老師表示,曾致電某家長,通知小孩生活習慣不佳、繳費延遲等問題,家長的回應永遠都是「你等著明天幫我小孩辦喪事,因為我今天就會把他打死」、「你對我的孩子有偏見,我要轉班」,接著掛上電話。

板橋區某國小導師說,有位C生入學以來狀況不斷,作業缺交、霸凌同學甚至公然頂撞師長,家長確認為導師小題大作,甚至跳過導師直接找主任、校長投訴老師,到後來乾脆以「家長委員」身分介入,惹毛校長與老師。

「直升機父母」的案例不勝枚舉。汐止區某國小一年級導師表示,去年有位家長不放心小孩剛入學,堅持要入班陪同,四處陳情後獲得學校2天觀課期,但隨後的3個月,家長時刻在校外「眺望」教室,對教師造成莫大壓力。

教育局人員表示,「怪獸家長」、「直升機父母」逐漸成為通案,不少老師更因壓力過大,求助精神科醫師,將加強訓練,讓教師因應不同家長的各種要求。



◆ 「直升機父母」、「怪獸家長」 社會變遷的新家長類型

【林金池/新北報導】2013-10-22 中國時報

「直升機父母」、「怪獸家長」的名詞均來自美國,2個名詞都約在1990年代後變化而來,這種因應社會變遷的新家長類型,成為教育學界沿襲至今的新用語。

「就算兒女大學畢業出社會,家長還是透過手機監控干預,猶如一條『無線臍帶』般緊緊連繫!」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瑞德蒙曾指出,大學校園越來越常見到「直升機父母 」,他們是子女的經紀人、騎士、保鑣甚至還兼專屬銀行,他們比「怪獸家長」更難纏,逼得學校必須指定人員斡旋輔導。

瑞德蒙指出,所謂的「直升機父母」大約在1991年左右出現,對於女子的事情樣樣都要插手,共分成5種:第1種是「經紀人型」,包括念什麼大學、做什麼工作,甚至還代表子女與上司談判加薪升遷。

第2種是「銀行家型」,習慣用錢解決子女問題,他們「無息貸款」給子女,最後都成為呆帳;第3種是「騎士型」,當子女碰到麻煩時,1通電話立即出現,以極高效率替子女解決麻煩。

第4種是「保鑣型」,像保鑣保護客戶一樣擋在前面,閒來沒事還客串司機或私人助理;第5種是「黑鷹型」,這種父母為了讓子女出人頭地,合法與非法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至於「怪獸家長」又稱怪物家長,大都指以自我為中心、不講理的父母。日本大阪大學教授小野田正利表示,這類父母出現的時間約在1990年代中期,這類家長可能經歷過校園暴力,對教師沒什麼敬意甚至輕視,加上「會吵的有糖吃」氣氛增強,助長這類家長增加。




◆ 中、台「同色」 8成地球儀淪陷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台北報導】2013.10.22

市議員周威佑昨開記者會,出示各大賣場、書局販售的地球儀,無論台灣製或中國製,絕大多數把台灣當成中國的一部分,有些台灣領土的顏色和中國相同、有些將台北標示為一般城市而非首都、有些是「台灣」未採國名特有字體及顏色。

周威佑說,中國製地球儀都不把台北標示為首都;台灣製的地球儀,約僅半數將台北標示為首都。他共調查11家大賣場及書店,竟僅金石堂及COSTCO兩家販售的地球儀維護台灣國格,其他9家通通「淪陷」。

他呼籲各書局、賣場拒絕販售侵犯台灣主權的地球儀;北市教育局須函知各校,不要買侵害台灣主權的教具。

教育局說,北市學校已使用電子白板輔助教學,很少使用傳統地球儀或掛圖,但仍會提醒學校注意;至於業者製造地球儀的標示內容,目前無法令可管,但將行文教育部反映,建議是否請相關出版社及發行單位共同關注。

周威佑說,大賣場地球儀標示台灣常見「喪權辱國」,尤其大潤發、家樂福、愛買等大賣場都販售「禾風車書版公司」進口的同款中國製地球儀,台灣完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分。

他說,大賣場地球儀只有COSTCO賣一款韓國製地球儀,以國名的字體標示台灣,台北也標示首都的顏色,是各大賣場地球儀最尊重台灣的業者。

各大書局只有金石堂的地球儀標示最正確,還秀出中華民國國旗;誠品、博客來、天下等販售的多是標示不對的地球儀。

天下文化所屬的「小天下」網站的地球儀,領土顏色跟中國一樣,台灣兩字也不是國名的紅色;PCHOME及YAHOO販售同一款台灣製的地球儀,標示情形類似小天下網站。



◆ 北大解聘夏業良 台大教授抗議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3.10.22

日前傳出北京大學因為政治因素解聘經濟系教授夏業良,引發台灣大學教授不滿連署,上午更聚集在台大傅鐘前抗議,要求身為姊妹校的台灣大學,由校長楊泮池立即致電北京大學,要求北大無條件恢復夏業良教職。

楊泮池上午因公不在學校,由主祕林達德代表接下連署書。林達德說,台大肯定民主人權為普世價值,但校方不便對夏業良事件做個別評論。

台大法律系特聘教授顏厥安說,夏業良是傑出的經濟學者,出版的許多著作深受學界肯定,卻因長期鼓吹中國進行自由憲政改革,導致北京大學違反應有程序解聘,摧毀大學學術自由的精神。

顏厥安指出,台灣的學術自由並非憑空而降,而是多年來師生共同爭取的結果。過去在台大校史上,也曾發生過四六事件、殷海光教授迫害事件等。

20多位台大教授連署希望台大跟進表態,公開對北大提出實現學術自由的呼籲。

台大工會代表施彥廷說,北大在國際上是排名很前面的知名大學,卻未保障教師最基本的工作權,只會讓世界頂大的華麗光環失去意義。

台大主祕林達德說,校方尊重師生意見,也肯定民主人權為普世價值,但不會對夏業良事件做個別評論。



◆ 我有話說-正直─學術倫理的判準?

【黃光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2013-10-22 中國時報

10月17日我在《中國時報》發表〈學術跟屁,經濟當然只能代工〉,翌日國科會人文處處長鄧育仁先生隨即投書表示:國科會「尊重學術研究自由」,「斷不可能去禁止、限制某些研究的方向」。

〈學術跟屁〉一文其實只有1個訴求:建立實質評鑑制度,以端正學術倫理。拙作中提到的心理學「大老」,對學生的嚴肅質疑,是不是該作公開回應?

由於這位「大老」位居要津,又不斷吹噓這篇論文的「重大貢獻」,所以有許多同行學者用各種不同實驗方法,試圖澄清師生間的爭議。他們發表了一系列論文,不斷挑戰「大老」的「研究發現」。他在研究所時代教過他「實驗設計」的一位資深教授也發表論文,指責類似這樣的論文「誤導研究方向」,對後繼者造成「無法彌補」傷害,但他一概不作公開回應。請問鄧處長:這種態度有沒有違反研究倫理?

這位官學兩棲「大老」,最拿手的本事是促成各頂尖大學購買貴重儀器,再由他在各大學吸收「樁腳」教授,負責訓練研究生,教他們在國際學術期刊上尋找熱門議題,套用西方流行的研究典範,大量發表「輕、薄、短、小」論文。只要論文能夠在國際學術期刊上刊登,他們就可以拿論文換獎金,研究生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中也有了「競爭力」。在「學術自由」的盾牌遮掩下,只要美國學術社群中有人做什麼,他們就跟著做什麼。幾年下來,他們的「研究團隊」發表了無數「跟屁型」的「垃圾論文」。

他和其「夫人」一起掛名論文發表愈多,「論文引用率」衝得愈高,他們的權勢也愈鞏固。學術界有人發表論文,指責他們指導的2位研究生同一年發表兩篇論文內容互相矛盾,他們同樣不作公開回應。針對這種「養小鬼」現象,請問鄧處長,國科會是不是該效法英國和荷蘭,建立實質評鑑制度,致力剷除這種「跟屁型」的「爛研究」?

這位「大老」不僅經常公開自吹「非常正直」,還出書義正嚴詞指責韓國的黃禹錫教授不「正直」,偽造研究資料,嚴重違反學術倫理。國科會如果沒有能力判斷這位「大老」的作為是否違反學術倫理,不妨正式行文教育部和中央研究院,大家一起研讀這位「大老」的「大作」,再告訴我們的學術界:什麼叫做「正直」?什麼叫做「違反學術研究倫理」?違反學術研究倫理又該如何處置?

fsj 提到...

臉書每日1文 PO出1本書

【盧金足/台中報導】2013-10-23 中國時報

市立惠文高中老師蔡淇華,以愛掃地的雙胞胎哥哥為對象,寫出1篇《你這個笨蛋》,在臉書被熱烈分享轉載,意外完成《1萬小時的工程:隱形的天才》新書,他說,本來是「菜英文」,用憨人精神讀英文,成英文老師,鼓舞熱血笨蛋也能改變世界。

蔡淇華走在校園看似一般老師,卻是個好管閒事,同事眼中的怪咖,除教室上課,也愛帶學生多看外面世界,參加環保運動,推動「一中街行人徒步區」,成立中台灣模擬聯合國,他說,讓學生學寫作,不如去學感動。

「從臉書每日1文,到最後寫成1本書,太奇妙了!」蔡淇華用行動告訴學生,你永遠不會知道小翅膀產生的氣流會讓你飛多高,千萬不要因為身形小,就吝於揮動翅膀。



◆ 熱門話題-學閩南語 更有助語言學習

【何信翰/中山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2013-10-23 中國時報

一般人對台語常有誤解,以為只是日常生活使用的語言。殊不知台語對華語或英語,乃至其他外語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就以中文來說,一般人常會搞不清楚「的」、「得」、「地」的用法。這時如果用台語輔助,很簡單就可以分辨三者的不同:台語用「的(e5)」,就是中文「的」,(如:紅色的花);台語用「kah」,就是中文「得」。(如;走kah真緊);台語用「仔(a2)」,就是中文「地」。(如:慢慢仔行)。同樣的,一般人分不清楚「交代/交待」;「照像/照相」;「年輕/年青」等詞,哪一個寫法是正確的,其實只要用台語來念,就可以簡單分辨何種寫法正確。

同時,在中文中,詞性從外表看不出來的詞,例如「擠」字既可當形容詞用,也可當動詞用。但在台語中,當形容詞用念成「kheh」(車真kheh);當動詞用時,大力叫「tsinn」(出力tsinn),小力叫「tsik」(tsik痘仔),兩種動作都是用tsi開頭。

以上種種都可說明台語的掌握對中文乃至於整體語言系統的學習都有實質助益,更別說台語羅馬字的學習,對於了解為何注音符號的順序是ㄅㄆㄇ,以及知道ㄐㄑㄒ和ㄗㄘㄙ之間的密切關聯的幫助了。

若以國際語言來說,台語的子音有不送氣清音、送氣清音,和濁音等三種,中文只有不送氣清音(如:ㄅ)和送氣清音(如:ㄆ),並沒有濁音。但英語和日語,以及大部分的洲語言都有濁音的發音,學習台語對正確發出這些外語的音,也有很大好處。

從上面的說明,學好閩南語對包括中文在內的所有其他語言的學習都有很大的益處。既然如此,怎麼不應該排入中學教育的正式課程呢?



◆ 中山工商發明藍芽開捲門 6位數被簽走

【聯合報╱記者梁雅雯/大寮報導】2013.10.23

高市中山工商老師楊鎮澤帶領學生發明「藍芽行動裝置控制電動捲門」,被教育部選為發明達人,也獲高雄洧萊科技公司青睞,提出6位數技轉金進行產學合作,雙方昨天簽約,未來將實際運用在智慧型居家門禁。

「藍芽行動裝置控制電動捲門」不僅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獎,今年也勇奪國科會全國高中職創作競賽教師組創新教具第一名,獲頒十萬元獎金。

楊鎮澤表示,藍芽行動裝置控制電動捲門概念是利用目前人手一機的藍芽設備,包含手機或平板改裝成虛擬遙控器,控制家裡電動鐵捲門,市售廠牌幾乎都能相容,還可自行配合專屬App軟體,未來只要2千多元就能擁有。

中山工商校長陳國清表示,一般鐵捲門遙控器丟了複製成本高,且易被歹徒破解,「藍芽行動裝置控制電動捲門」讓使用者方便啟閉,甚至能設定成手動或自動,由於設備較難被破解、安全性高。

洧萊科技公司總經理洪榮豊表示,該公司日前透過台灣點子王文化創意發明協會,向該校提出技術轉移合作計畫,包括專利讓渡、技術轉移、長期建立技術研發夥伴關係,並提供6位數技術轉移金,若該產品有賺錢會再回饋給學校



◆ 玩具圖書館揭牌 小學生樂翻了

簡浩正/花蓮報導 2013-10-23 中國時報

花蓮第一座大小朋友同樂的「主題式兒童玩具圖書館暨物流中心」,昨日在忠孝國小揭牌。花蓮縣長夫人徐榛蔚等人,以網路視訊與5所國小共同參與啟動儀式,讓孩子從遊戲、閱讀中學習,並培養「環保惜物」觀念。

「美商高通公司」捐贈經費、「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建館、「國泰慈善基金會」捐贈首批玩具、各地志工及萬能科大、慈濟、東華大學等師生協助下,縣府經歷2年籌備、選定學校後,5所「玩具圖書館」終於誕生。

「學校裡有玩具圖書館真好!」忠孝國小五年愛班的魏立庭開心說,館內有好多益智遊戲,感覺可以腦力激發;而好動的韓子芃則認為,這裡可以讓他靜下來看看書、枯燥時又有遊戲可玩,一點都不無聊。

縣長夫人徐榛蔚說,兒童玩具圖書館設置是「圓孩子的玩具夢」,將學校閒置空間再利用。

特別的是,各玩具圖書館主題截然不同,像忠孝國小「貓頭鷹館」、中正國小「寰宇搜奇館」、中華國小「幻彩精靈館」、鑄強國小「航向世界館」、鳳林國小「鳳凰館」的彩繪牆面鮮豔外,藏書各有15000本以上。



◆ 16年沒調過 大專兼任師月薪僅22K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2013/10/23

「大專兼任老師的月薪,竟不如大學新鮮人的22K!」高教工會昨天指出,兼任老師的鐘點費,16年來都沒調整,每堂課僅630元,且每學期只給4.5個月的月薪,寒暑假不支薪,平均下來月薪還不到2萬2。教育部承諾檢討教師鐘點費,最快下學期調整。

高教工會指出,大學「流浪教師」四處兼課,還要自付交通、住宿費,苦不堪言。秘書長陳政亮說,鐘點費16年未調整,若以基本工資調整為依據 (調幅為21.7%),合理鐘點費應調為766.7元;且只給老師上課鐘點費,並沒算備課、出考題、改考卷、課後輔導學生的時間,其實並不合理,建議一學期應該給老師5.5個月。

陳政亮表示,教育部規定1名專任老師可抵4名兼任老師,但學校為了省勞健保、退休金,大量聘用兼任老師,目前全台有8千多位純兼任教師(收入來源只有教書),以平均每周8到12小時來算,月薪只2萬1672元到3萬2508元,但上下學期合計只領9個月薪水,每年平均月薪最低竟只有才1萬6254元。

家住台南,卻南北奔波在台藝大、輔大、交大、新竹教大、逢甲,每周兼21堂課的徐文路表示,月收入有5萬多元,但光交通、住宿費就扣去1萬多元;但他的情況「還算好的」,不少老師得跟家人借錢度日。

徐文路指出,很多兼任老師拿到博士學位時已超過35歲,就算要轉行,也因為年齡限制而打退堂鼓。

「我在大學教書,薪水竟比學生打工教鋼琴還少。」目前在台藝大、世新兼課的鍾宜杰指出,兼任老師寒暑假要準備下學期課綱、教材,每學期工時早就超過4.5個月,而且兼任老師沒有專屬辦公室,要和學生討論功課,只能找空教室、走廊克難討論。

教育部長蔣偉寧已指示人事處檢討教師鐘點費,希望最快下學期可以調整,高教司長黃雯玲表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16年前訂定大專兼任教師的鐘點費支給標準,各校以此支付老師薪水,但標準表僅供參考,校方可以自行調整。

黃雯玲指出,教育部已發文各大學,國立大學其實可用校務基金自籌款,彈性調整兼任老師的鐘點費,人事處也組專案小組整體評估。

fsj 提到...

少子化效應 台中33校招不到百人

【聯合報╱記者張明慧/台中報導】2013.10.24

中市「少子化效應」嚴重,去年和今年減了近400班,造成已33所學校學生數不滿百人,衍生閒置教室、學校存廢和師資等問題。

市議員黃錫嘉與江勝雄指出,全市232所國小、學生數15萬9869人,平均每校應有600多人,實際是各校學生數嚴重不均,市區學校動輒數千人,學生活動空間擁擠,偏鄉卻有很多不滿百人的小學校,今年達33所(含2所分校),比例還在升高。

黃錫嘉說,各校人數嚴重不均也影響教育資源,老師不願長期在偏鄉服務,也沒代課老師願下鄉,流動率超高,學生1學期換2、3名老師,影響學習成效;部分小學校學生數遽減,每年級招不到1班,也有併校危機。

陳成添也點出少子化讓許多學校改聘代理老師,近5年代課老師成長113%,教育發生「質變」,改變學校生態。

黃秀珠、沈佑蓮都批教室閒置問題,指中市今年減219班,去年也減160班,兩年至少空出近400間教室,市府卻未妥善利用,多數成了「蚊子館」。

教育局長吳榕峯指出,閒置教室全面清查後作為市府檔案室或幼兒園,也可與社會局合作做托嬰、托老、親職班等。

市議員許水彬則建議教育局廢小校併大校,成為大校的分校,才能讓偏遠學生享受大校資源。



◆ 陳益興下台 12年國教「算」不清

【聯合報╱吳榮鎮/教育部前訓委會第三組主任(屏縣鹽埔】2013.10.24

教育部政次陳益興的下台,他雖然百般無奈,卻也印證了台灣的教育成本、價格及價值,一直沒有受到朝野的重視與精準計算。學校教育活動的費用所支付的成本、向學生收取學費的價格,以及教育給學生所帶來的價值,三者是否等值的爭議雖然已久,朝野卻都不敢面對這個問題。

就以廣設大學政策為例,它的教育成本、價格與價值一開始即沒有被精準的計算。當時,教育部屢次開會評估廣設大學時,雖有事務官員不斷提出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數據供政務官參考,質疑廣設大學的必要性。但是,當時教育部長迫於民粹的壓力,不但拋棄教育應有的規律,反而邀請政治壓力團體成員參與內部會議,並主導體制外的各種委員會,甚至讓他們參與教改業務及研究案,其結果卻造成一批靠教改攫取利益的新貴,教育資源稀釋、大學文憑貶值、大學倒閉、學生就業困難、無法償還助學貸款等亂象。如今,面對大學辦學的災難,朝野政客卻互相推卸責任。

十二年國教政策也跟廣設大學一樣,始於民粹政治綁架了教育體制。九十三年一月十五日,陳水扁參加「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新館」開幕致詞時表示,政府正積極規劃十二年國教,希望以五年時間建立優質與普及的高中職教育環境,於九十七學年度起啟動「K加十二」的國民教育體系。九十八年為求政黨輪替,馬總統承諾十二國教免學費政策,如今這個承諾跳票並不意外。因為它的教育成本、價格與價值從未曾被精準計算。

教育部說,推行十二年國教主要目的是要推動公私立高中職學校均質和優質化,減輕學生學習壓力。但是,根據台北市教師會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二北市教師反對免試入學作為主要升學管道;八成的北市教師也不認為十二年國教可以減輕學生的升學壓力,更有七成四認為反倒降低學生基本學力。

吾人認為,十二年國教成本不能只有政治算計,淪為兌換選票的工具。教育部有責任告訴人民,十二年國教的成本、價格與價值是怎樣計算的?目前全國各地方教育資源與環境不一,優質高中職明顯不足,在僧多粥少情況下,家長還是希望孩子進入某些教育品質好的學校。在沒有落實國中學生的適性輔導與職性探索,以及公私立高中職學校沒有達到均質和優質化前,免試入學不可躁進。因為,沒有學習壓力的教育,會培養出怎樣的下一代,頗令人質疑與憂心。

fsj 提到...

代理代課教師多 「派遣變新寵」

【聯合報╱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2013.10.25

少子化趨勢影響,各級學校學生人數逐年下降,政府除減班因應,教師職缺多數遇缺不補,廣聘代理、代課教師應急。不過,代理、代課教師流動率高,甚至還靠仲介覓才,議員質疑,大量晉用恐犧牲學童就學權益。

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表示,會再通盤檢討,將朝減少空缺,降低三個月以上的代理代課教師晉用比率至10%以下。

北市議員吳世正與江志銘昨天質詢時表示,北市國中、小學教師員額逐年減少,聘任正式教師人數也一樣溜滑梯,從100學年度的1萬4574人,102學年已降至1萬4168人,但三個月以上代理代課教師聘用人數至今卻仍維持11.46%。

不只如此,單是102學年度聘任的三個月以上代理代課教師中,代理教師沒有合格教師證的達16%,代課教師沒有合格教師證的更達45%。

吳世正與江志銘均質疑,流動率較高的代理代課教師任用比率偏高,沒有合格教師證的人數也太多,勢必影響教學品質。

議員林國成也指出,現今流浪教師多,國中、小代理代課教師也成「派遣」業新寵,甚至已成人力資源網站新興工作項目。他質疑這樣的師資來源,教學品質如何確保。

林奕華表示,代理代課教師任用比率確實過高,將成立專案小組檢討、調整;至於學校聘任派遣代理代課老師,不僅有剝削問題,教師品質也有疑慮。

林奕華說,將要求北市各級學校透過資訊平台媒合師資,不能任用派遣代理代課老師。

教育局人事室主任李季燕,要降低代理代課教師聘用比率,將從增加正式教師任用方向著手,但少子化趨勢不可逆,增聘太多未來可能有超額教師問題,如何調整還要再精算。

至於代理代課教師證問題,李季燕說,提高有證教師比率方向正確,但有些代理代課師資屬緊急需求,一定要找有證教師會有難度,如何落實再找校方討論。

※ 相關報導:

* 教部年付千萬佣金 肥了派遣公司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25/today-life4.htm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昨日審查教育部明年預算,立委鄭麗君質疑,教育部明年派遣人力高達二百五十七人,加上臨時人員、勞務承攬人等,合計達三百五十二人,所需經費高達一億六千零五十多萬元,但教育部正式公務員僅五百五十七人,教育部每三個工作人員中,幾乎就有一個是派遣人員,派遣公司以管理費名目就可抽佣六%。

以高教司為例,正式公務員僅卅多人,派遣人力竟多達廿二人,一年派遣薪水二千七百多萬;連政風處、統計處都有派遣人員,以統計處派遣人員為例,每人要花掉公帑七十七萬元,但派遣人員真正拿到的年薪只有五十五萬元,其他是用於派遣公司管理費、勞健保等支出。



◆ 育達科大產學合作 10企業簽約力挺

【聯合報╱記者張裕珍/造橋報導】2013.10.25

育達科技大學推出「十全十美」實習計畫,昨天在改名揭牌儀式,邀請王品集團等十家企業代表簽約,攜手推動產學合作,提供學生實習機會,促進產學合作鏈結,落實技職教育精神。

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教育部前部長吳清基說,教育部為推動學用合一,已獲行政院通過「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未來4年將挹注203億元,進行技職教育再造,讓學生畢業後即能就業,育達科大配合技職再造確立發展方向,與企業簽約推動實習、就業,減少學用落差,值得肯定。

育達科大改名後,強調全方位發展技職教育,推出「十全十美」計畫,昨天與21世紀不動產、王品集團、全家便利商店、大潤發、遠雄集團、瓦城泰統集團、兆品酒店、西湖渡假村、飛牛牧場、玫瑰夫人10家企業代表簽約,提供學生實習的保證名額,讓學生提前培養技職能力。

校長陳建勝說,育達科大致力培育學生務實的專業技能,簽約合作的廠商,都是苗栗知名企業,尤其以餐飲服務、觀光休閒為主,方便學生實習,免去舟車勞頓的辛勞,更能踏實學習。

校方指出,「十全十美」合作的企業將到校開說明會,歡迎有意願的學生面試,確定參加實習後,將安排業界導師陪同實作,實習結束,會請業界和學校導師共同評分,評估學生表現。



◆ 大學男女合宿?公私校不同調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82676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3/10/25

政治大學從這學起開始,首度試辦男女合宿,合宿區規劃於自強九舍內約300個床位。校方指出,這項新制是配合政大書院推動住宿教育,經過一年多討論決定。入住學生必須先取得家長同意書,假如在宿舍內有違反校規行徑得接受處分。

事實上,包含台大、清大等校,近幾年來陸續試辦學生男女合宿,校方表示,試辦情況大致良好,合宿並非外界想像容易出問題。

政大學務處住宿輔導組組長古素幸說,這是政大創校以來首度試辦男女合宿,原本和學生討論時,希望宿舍內完全無國界,讓學生自由選擇房間,後來礙於家長憂心與外界觀感,最後調整為一樓男生房公共區域可男女共用,二三樓女生房男生只有白天可以進入。

清華大學總務長、清華學院執行長李敏表示,老一輩的人念的是男女分校、男女分班,現代學生從一路以來多半念男女合班,代表社會風氣逐步開放。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合宿並非外界想像容易出問題。

台灣大學學生再去年曾做過問卷調查,超過五成學生希望成立「性別友善宿舍」,讓學生自由混宿。台大學務長陳聰富表示,目前BOT太子學舍已經是男女合宿,試辦結果也是相安無事。未來興建新宿舍時,會採納學生意見,考慮規劃性別友善宿舍。但除了學生意見,校方也得顧慮家長想法。

fsj 提到...

教部查大學生流向 讓高中生參考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3.10.26

普查結果最快明年3月公布

高學歷高失業率問題嚴重,但國內的畢業生流向調查因為回收率低長期遭到批評。教育部最近確定收回長期委託給台師大負責的「大專畢業生流向調查」,要求各大專校院(含技職體系)以電話訪問的方式普查所有畢業生,調查學生畢業後半年、一年半與三年的就業或升學情況。教育部表示,第一次普查結果最快明年3月公布,讓所有高中職學生參考,但不會進行大學的排名。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報導國內的畢業生流向調查過於複雜、回收率偏低,教育部特別針對這個問題多次開會檢討。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現行問卷題目超過200題,作為學術研究是很好的資料庫,但對國家政策與大學教學回饋上卻緩不濟急,因此決定調整計畫簡化問卷,並與勞委會達成共識,將比對畢業生的勞保、公保或軍保資料,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及真實就業狀況。

調查畢業後半年、一年半與三年

教育部決定採納英國作法,針對大學生畢業後半年、一年半與三年三個時間進行調查。主要是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多數都剛剛就業,畢業一年半則是檢視是否持續這份工作的關鍵期,畢業三年工作相對穩定。

教育部考慮,普查完成後直接公布各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包括學生升學、當兵和實際就業的情況,並端出大學法與私校法,要求各大學公開這些資訊內容。

比對保險資料掌握真實就業狀況

陳德華說明,過去一段時間各界對大學畢業生的高失業率有很多的討論,畢業生流向調查也曾遭到各種批評,今年決定重新整理計畫,並與勞委會達成共識,問卷將逐一比對勞保、公保或軍保資料。

他舉例,畢業生入伍服役,一定會有軍保資料,而且全部使用身份證字號登錄。雖然重新設計的普查還是會有疏漏,但至少能掌握大多數畢業生的正確就業狀況。

教育部目前規畫,重新設計的畢業生流向調查問卷僅20題,各大學可針對系所不同增加題目,做為系所調整課程的回饋資料,但原則上以不超過30題為限。初期會線上開放各校畢業生填答,等各大學完成電訪員訓練後,將全面用電訪普查,一方面節省填答時間,另一方面可讓填答的內容比較一致。

※ 相關報導:

* 調查畢業生流向 英美都有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54253.shtml

畢業生流向調查作法來自國外,世界知名大學均有這項調查系統。以英國為例,每年高等教育統計,都有各大學的就業率與師生比例等資訊,且進行排名。美國今年決定跟進,由聯邦政府主導建置全新的大學評價系統,要公布學費、就業起薪等資訊。

教育部採用英國作法,最快明年起公布各大學就業率與註冊率等,但只公布內容不排序,避免大學過度追求排名。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表示,在資訊公開原則下,希望逐步要求各大學公開所有資訊,提供考生更多參考資料。



◆ 驚 陸留學生 近6成不回國

【記者林淑燕/綜合報導】2013-10-26 旺報

從2003年開始,大陸出國留學的人數從每年12萬人,逐年成長到將近40萬人。可是,截至2012年底,累計出國留學人數多達264萬人,回國服務的人數卻只有109萬人,有將近6成選擇海外,不當海歸。

新華網報導,這股大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領域最多、範圍最廣的「留學潮」和「歸國熱」,兩股熱潮的總人數相減後,得到的留學「逆差」數字,每年都接近或超過4萬人,最高時還曾經將近有7萬人之多。雖然大量留學生回國為大陸帶進大量人才,但是留學逆差人數繼續成長。整體而言,大陸高端人才呈現失血狀態是不爭的事實。

大陸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表示,雖然中國已從人才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發展成為人力資源第一大國,但目前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高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學和工程領域在國外的滯留率平均達87%。

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說,「在世界高科技產業中心的矽谷,軟體公司的技術主管和實驗室主任中有35%是華人。」



◆ 性教育片不分齡 出現兒童不宜

【聯合報╱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2013.10.26

北市教育局前年發函公私立高中、職與國中、小學,推薦輔導級性教育影片「青春水漾」。但因劇中對白有強烈性暗示,小朋友看完覺得怪怪的,父母得知後反彈,議員質疑,應限制年齡觀賞。

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表示,會再要求各級學校選片播放前要再篩選,未來教育局推薦前也會先把關。

發行影片的台灣性別平等協會秘書長林以加表示,當初開發影片,主要是為了解決國內情感與性教育教材缺乏困境,但建議老師運用時,應有把握清楚解釋。

台灣性別平等協會民國100年初發行「青春水漾」一片,搭配QA教材,透過教育部發函,推薦全國各級學校作為搭配性教育教學參考影片,北市府收到文後立即代轉。

從民國100年至今年9月,北市已有6所高中、8所國中與13所國小,總計安排34場次,共6408位學生欣賞。其中國小場次最多,有15場、2918人次欣賞。

但有學童看完後覺得「內容色色的」,向爸媽反映。議員戴錫欽接獲家長陳情,昨天在議會質詢,質疑教材應限制年齡觀賞。

戴錫欽現場播放影片片段,劇中女主角以泳池出水口湧水衝擊方式體驗性快感,又要求友人協助以「大海撈針」方式探索性感帶,找出「身體幸福秘密開關」,之後男女主角還做愛做的事,互相開啟「對方身上開關」。

影片經剪輯分五段放映,林奕華在備詢台上看到第三段,即不時轉頭改看手中報告,表情略顯尷尬。

「性教育是必要的」,但林奕華也坦言,這樣的內容高中職學生還可以,對於國中學童,就算有老師陪同觀賞已經有些勉強,若是國小學童就不太適合。

林奕華表示,北市府只是配合中央轉發給各校參考,並未強制播放,但確實應該先篩選,各級學校校長也應把關。

林以加表示,教材鎖定對像為高中至大專以上學生,以及國小以上教師,並未對國小、國中學生主動推廣。林以加說,若使用上有疑義,願意再多溝通。



◆ 教部硬起來 強制私校教師加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26/today-life1.htm

自由 2013.10.26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同樣當老師,私立學校教師的薪水卻長年比公立學校老師低,教育部首度「硬起來」祭出私校法整頓,從私立幼兒園、中小學到大學,私校教師的「基本薪水」明年八月一日起將必須和公校教師相同,屆期仍未加薪者將開罰,扣減招生名額或獎補助款。

明年八月起實施 本薪比照公校教師

公私立教師薪水分為「本薪」及「專業學術研究費等」兩部分,教育部廿四日發文要求私校教師本薪要和公校相同,專業學術研究費等則要明文納入聘約,校方若要改變,必須先與教師協商。

根據教育部調查一○○學年教師本薪,發現全國有四十六所私校教師本薪偏低,其中私立大專校院是大同大學及和春技術學院,中小學有四十四校,包括台北市喬治高職、台中市華盛頓雙語小學、高雄市三信家商等。

雖然私校法施行細則規定,私校教師薪給「準用」公立同級同類學校的規定,但因係「原則準用」,非屬強制規定,因此,長久以來即使私校給薪偏低也不違法。但近來爆發崑山中學、光仁中小學、永達技術學院等「減薪欠薪」糾紛,狀況日趨嚴重,教育部長蔣偉寧指示重新檢討,作出最新規定。

違者開罰 扣招生名額或獎助

強制私校教師本薪的薪級架構及起薪標準,將須比照公校教師,中小學教師本薪薪級為一九○(二一七七五元)到六二五(四七○八○元),大專校院教師本薪薪級二四五(二五四三五元)到七七○(五三○七五元),未達標的私校若屆期未加薪,就以違反教育法令論處。

全國教師總工會理事長吳忠泰表示,公校教師月薪若有六萬元,部分私校恐只有四萬元,教育部終於肯正視私校教師薪水偏低,但私校恐從其他薪資動手腳變相減薪,全教總將給予各私校教師協助。

中華民國私立教育事業協會秘書長馬光南表示,少子化衝擊,靠學費收入的私校經營辛苦,教育部要照顧私校教師,也應放寬私校調漲學費。

fsj 提到...

蔥農子弟靠16把刀 果雕一片天

【聯合報╱記者陳家倫/壽豐報導】2013.10.27

臺灣觀光學院廚藝系三年級學生李建昇,國中畢業後選讀技職學校;而畢業後要付60多萬元學貸的壓力,讓他信念更堅定,要用16把果雕刀以兩年還清債務。

李建昇站花8小時,以兩條冬瓜、6個西瓜雕出喜氣洋洋的對聯,慶祝臺灣觀光學院國際廚藝中心揭牌。他說,「冬瓜跟西瓜,代表東方遇上西方,是國際化的象徵」。由於雕工細緻,民眾誤認為石雕。

來自宜蘭縣三星鄉蔥農家庭,收成時都有大批農友來幫助,兩個姊姊離家後,由他煮飯給農友吃,「第一次拿起鍋鏟,雖只炒高麗菜,但看到大家吃飽飽的樣子,好欣慰、好有成就感」。國中畢業後,為減輕家計,到花蓮中華工商建教班就讀。

李建昇選讀餐飲科建教班,3個月上課、3個月實習,實習的錢足以繳學費、付生活費,從此就不再跟爸媽拿錢。高二的果雕課,讓他從此沉迷在果雕世界,還買了16把果雕刀。

李建昇說,果雕在台灣不受重視,而且要撙節食材成本時,果雕就會被割捨,卻也讓他看到發展的空間,「我要我的果雕比食物誘人,讓大家捨不得砍掉預算」。出身自農家,他對農作物有很深厚的感情,果雕時盡量不傷果肉,看完還能吃。

台灣傳統果雕不是麒麟就是鳳凰,李建昇積極翻閱國外書籍,學習雕刻希臘神話人物。他想挑戰女神維納斯、人面獅身像,希望能靠著果雕走出一片天。



◆ 美甲冠軍 她的指尖上有世界名畫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2013/10/27

「我要成為年薪百萬的時尚造型師」!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系學生陳薇仰,為了比賽常常練習到半夜三點還不睡,她靠「拚命三娘」精神,還有把世界名畫畫在指甲彩繪上的創意,成功在「2013亞洲盃時尚造型創意競賽」打敗各國好手,如願奪下「時尚美甲設計組」冠軍。

「2013亞洲盃時尚造型創意競賽」日前剛落幕,共有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及台灣等亞洲各國近千名專業好手參賽。城市科大陳薇仰以「朱蒂絲」為藍本,在指甲彩繪中完美詮釋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輪迴宿命意涵,俐落筆觸和清晰畫風,獲得評審一致讚賞,奪得冠軍。

陳薇仰非常喜歡美術,也常瀏覽世界名家的畫作,她常思索如何把畫作創新到自己的時尚作品中。這次她嘗試將維也納分離派創始人克林姆(Gustav Klimt)的知名畫作「朱蒂絲」變成指甲彩繪。

陳薇仰說,彩繪指甲要在很狹小的指甲片上作畫,若是彩繪人物,得克服層次和用色的精準,顏色堆疊過程要相當仔細,一個不小心就會將顏色塗成塊狀,做不出臉部的表情。她常常為了比賽不眠不休在家練習、刻畫,有時整晚都在作畫練習,練到半夜三點才勉強上床睡覺。

接下來,陳薇仰還想挑戰彩繪義大利藝術巨擘米開朗基羅的作品,運用在指甲彩繪上,就從「創世紀」開始;未來她想當一名時尚造型師,把學校所學一點一滴發揮到極致。



◆ 運將重回校園 一家8口獲獎

【聯合報╱記者許瀚分/基隆報導】2013.10.27

慈濟基金會昨天在基隆共修處頒發「新芽獎學金」,57歲的計程車司機郭進順好學不倦,就讀基隆海事職業夜間部,以身教帶領7名子女念書,一家8人都獲獎。

郭進順和小他19歲的印尼籍妻子,育有5男2女,老大今年高二,老么就讀國小3年級。他開計程車為業,妻子是餐廳洗碗工,家境並不寬裕。

在屏東長大的郭進順,國小畢業後北上工作。學歷不高的他,一直想再充實自己,但因妻子在小學補校上課,孩子又小,他遲遲未實現進修的願望。

直到5年前,妻子補校畢業後,他才有時間進正濱國中補校念書,還以市長獎的成績畢業,目前念基隆海事食品科2年級。

郭進順每天一大早到正濱國小當導護志工,結束後才去開計程車,晚上上課。他的大兒子郭英敘念基隆海事日間部2年級,大兒子說「爸爸念書比我們都還認真」。

慈濟志工表示,郭進順一家人過著簡單的生活,相當知足且好學不倦,因此都獲得新芽獎,鼓勵他們正向、樂觀的生活態度。

慈濟新芽獎學金包括孝悌、進步、學習領域、特殊表現及全勤5個獎項,今年邁入第3年,基隆地區一共有149名學生獲獎,國小2千元、國中3千元、高中5千元,大專以上8千元。



◆ 大陸前進 東協語言學習熱升溫

【中央社╱曼谷27日專電】2013.10.27

泰國英文報刊「民族報」(The Nation)今天報導,越來越多中國大陸大學生正在學習東南亞國家語言,泰文是其中一個受歡迎的非主流外語。

報導指出,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家關係升溫,會講東南亞語言的學生畢業後有比較好的工作機會,許多人可以受雇於中國國營機構或公司,或在中國大陸做生意的東南亞公司。

中國商務部統計顯示,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是中國大陸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歐洲聯盟與美國。北京的東協中國中心指出,去年出國旅行的8300萬中國大陸人中,超過10%到東協國家。

這篇發自雲南昆明的報導參訪雲南民族大學,報導指出,雲南民族大學1993年開設泰文與緬文課程,3年後也開了越南文課程,1997年成立東南亞與南亞語言學院,近來又增設4個東南亞語言包括寮國文、柬埔寨文、馬來文與印尼文。

該學院去年有1200多名學生畢業,多數主修泰文、緬甸文與越南文,96%的畢業生受雇中國大陸媒體、國營企業、公司等。

學院要求學生大三時要到與學校合作的東南亞大學學習,這個模式有助學生加強所學的語言。

記者訪問主修泰文的學生後形容,學生們泰文流利,向他們合十道別時,讓媒體感覺似乎在泰國的一所大學裡。

學生告訴記者,學泰文讓他們在畢業後增加工作機會,希望受雇於在中國大陸營運的泰資企業。



◆ 新移民之子 馬英九鼓勵學母語

【聯合報╱記者許雅筑/台北報導】2013.10.27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出席全國新移民家庭楷模暨婦女楷模表揚大會,肯定新移民女性對家庭的付出,以及融入台灣社會的貢獻。

馬英九鼓勵新移民母親多教孩子說母語,「多學一種語言,等於多開一扇窗」。

他指出,目前十個國中小學生中,就有一人來自新移民家庭,預估到二○三○年,台灣廿五歲青年,將有百分之十三來自新移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