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9

美3學者破解細胞運輸 摘諾貝爾醫學獎

◆ 美3學者破解細胞運輸 摘諾貝爾醫學獎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211042.shtml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2013.10.08

研究人體細胞運輸系統的三位學者,七日共同獲得今年諾貝爾醫學獎;諾貝爾委員會說,他們發現了荷爾蒙、酵素和其他重要物質如何在細胞內運送或送到細胞外,有助於了解糖尿病、阿茲海默症、免疫系統失調等疾病。

美國學者羅斯曼和謝克曼,以及在德國出生、已入美國籍的居德霍夫共享這項殊榮。諾貝爾委員會說,三人發現的「細胞交通管制系統」避免細胞運輸混亂。三位學者分別在一九七○、八○和九○年代的不同研究中,發現稱為囊泡的小泡泡如何充當細胞內的送貨員,「在對的時間把貨送到對的地方」。

細胞的正常功能有賴於在對的時間把對的分子送到對的位置。一些分子,例如胰島素,需要從細胞輸出,其他分子則在細胞內的特定位置被需要。過去已知細胞製造的分子會包裝送進囊泡,但囊泡如何把貨(分子)送達正確的地方仍是個謎。居德霍夫在得知獲獎後表示,這項研究是關於「細胞交通」,也就是細胞運送物質的能力。「我們三人經常碰面和爭論,有時意見相同,有時不同。」

諾貝爾委員會說,這個運輸系統太重要,若發生錯誤或干擾,可能導致疾病或死亡。「若缺少此精準的機制,細胞會大亂。透過羅斯曼、謝克曼和居德霍夫的研究,發現了精準控制的細胞貨物運輸系統。」糖尿病和一些腦部疾病至少有一部分與囊泡運輸系統有缺陷有關。



◆ 醫學獎/「打破」細胞 發現囊泡奧秘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211048.shtml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詹建富、林思宇/台北報導】2013.10.08

「今年的諾貝爾獎,其實是頒給基礎細胞生物學,也闡明的基礎科學的重要性。」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高閬仙表示,所有科學都要先了解基礎,才能解決生命相關問題。

一九八○年代以前,人類早就從電子顯微鏡下發現細胞內的粒線體、高基氏體與內質網等胞器構造,卻不了解這些胞器如何互動,直到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羅斯曼(James E.Rothman)「打破」細胞後,人類才得以窺知細胞訊息傳遞的奧秘。

高閬仙表示,羅斯曼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實驗室中「打破」了細胞,將內質網等胞器分離出來,直接在試管中觀察囊泡的融合;羅斯曼八○年代開始的研究,隨後謝克曼(Randy W. Schekman)與居德霍夫(Thomas Sudhof),則在羅斯曼的基礎上解答細胞傳送功能之謎。

曾和謝克曼在美國從事博士後研究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寬,與謝克曼有深厚同窗之誼,今年八月還曾邀請謝克曼來台演講。

事實上,由於三位學者發現細胞內蛋白質的傳送軌跡,可藉此瞭解疾病的發生與治療機轉,對於某些遺傳疾病的認識和開發癌症的標靶用藥,具有啟發作用。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就以謝克曼的酵母菌研究為例,謝克曼發現其中一個重要的sec60基因肩負分子傳遞的重要任務,一旦蛋白質傳遞受到阻礙,就會出現疾病,例如類澱粉蛋白堆積造成阿茲海默症,就是其中一個例證。



◆ 醫學獎/研究細胞 羅斯曼當年被笑瘋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211047.shtml

【聯合報╱編譯組/綜合報導】2013.10.08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羅斯曼、謝克曼和居德霍夫對於他們的研究能獲獎,喜出望外。羅斯曼說,當年他剛開始做這項研究時,曾被同事嘲笑,說他「瘋了」,還好當時充滿「年輕的傲骨」,不理會旁人的嘲諷,堅持研究路線。

羅斯曼說,當年他在史丹福大學剛開始做這項研究時,同事都說,想要重現整個細胞神秘的複雜性,「瘋子才會這麼做」。他說,還好當時有堅持下去。當年美國充裕的經費和自由開放的研究環境,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得以投入這項「令人著迷的研究」。

他說:「這不是一夕間發現的事,經過許多年才完成並發展出來,如果不是數十年,也是好多年。」羅斯曼說,在這項研究上,近年來他喪失大筆資助,如今他將重新申請,希望諾貝爾獎光環有助於獲得資助。

另一位得主謝克曼說,他凌晨一點在加州住家被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叫醒,他前一晚才從德國歸返,時差尚未調整過來。「我的腦袋還不清楚,說不出什麼冠冕堂皇的話。我可以說的就是『我的天啊!』,就是那樣。」

謝克曼說,這個獎是對他與他學生研究的最佳肯定,將改變他的人生。

他說:「我打電話給實驗室主任,請他買幾瓶香檳,期待在實驗室辦慶祝會。」

一九八三年搬到美國、已成為美國公民的居德霍夫說,他是在開車前往西班牙南部拜薩市,準備發表演講時,接到諾貝爾委員會的電話。

他說:「我是在開車時接到電話,就像良好公民,我把車停在路邊,接起電話。老實說,我一開始以為這是開玩笑。我有很多會開這種玩笑的朋友。」

※ 精彩圖解,詳見原站。

新遺傳篩檢綜覽細胞系統
程式化細胞?RNA 提供更安全的方法!
蛋白質折疊:內摩擦力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地球最初的生命形態如何封裝RNA?
研究者發現Ebola 病毒入侵細胞的「關鍵」
讓癌細胞自殺新藥5年內問世

山中伸彌和古爾登共獲諾貝爾醫學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