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6

速寫台北顏色 看見台灣文化氣度

◆ 60位畫家 速寫台北顏色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5000369-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5日

由一群熱愛繪畫的愛好者組成的「速寫‧台北」社團,26日起在「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色台北:速寫台灣首府生活」,60位畫家透過畫作描繪各自眼中、心靈中看到的台北顏色。

「速寫‧台北」成立1年半,現有1000多位社員,這次是社團第一次舉辦畫展。和其他國家同類型社團一樣,當初都是受到西雅圖起源的「城鄉速寫者(Urban Sketchers)」啟發。在這些草根性強的藝術社團當中,成員透過圖畫描繪居住城市周遭以及旅遊的情景。

成員的年齡、職業不拘,使用器材不限,彼此互相扶持,一起作畫和分享繪畫技巧,以及當中的心靈經驗,充分展現「生活速寫」的特質,亦即是展現一種單純原味的藝術,畫的是現實生活,不是想像或抽象畫。

成立至今,「速寫.台北」已舉辦過14次寫生和講習,這次展覽還有雷驤、張柏舟、莊嘉強、王傑和王俊夫等5位曾擔任社團指導與講習老師一起展出,共襄盛舉。

「速寫‧台北」還與「速寫‧埔里」、「速寫‧雲林」和「速寫‧風城」這3個社團締結姊妹社團,透過活動將許多隱性畫家「勾引」出來,有人已停筆多年再重拾畫筆,有人從原本怕被嘲笑,之後受到同好鼓勵,重燃對繪畫的單純喜悅。

「色台北」12月1日舉辦開幕活動,速寫界前輩雷驤將演講「速寫啟蒙」,展至12月8日止。



◆ 人與風景:重現「寶島」風情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318410.shtml

【聯合晚報╱社論】2013.11.25

今天聯合報推出港澳人移民來台的報導。「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終於明白什麼叫生活」,「台灣贏在風景和人情味」,這些對台灣的形容語句,出自於近年來遽增的陸客、港澳人民、海外僑胞、日韓背包客的口中。同時聯副刊出「探訪靜默堅定的台灣人」,媒體人李濤口述「善耕台灣」團隊走訪台灣各角落,挖掘出各式各樣小人物愛護土地、扶助弱勢、貢獻鄉里的感人故事。

再有一例,金馬50盛會中獲得最佳紀錄片的「看見台灣」,近來已引起太廣泛的討論和回響。這部片子呈現了台灣最美麗和最醜陋的一面,翻攪起很多人心底的感情,有人從前所未見的角度「看見台灣」而生出澎湃的情緒,也有人目睹大地瘡痍而痛心自問:「怎麼把台灣搞成這個樣子?」

今天的台灣,站在矛盾最劇烈、前途選項最嚴峻的關口。政治紛擾,令老百姓對政治人物的厭惡感升到最高,信任度降到最低。唯其如此,人民對生活前景的期望到了「退一步即無死所」的地步,故以自力救濟的心態尋找出路,反而出現了一波又一波青年返鄉重建家園、壯年人另闢生涯第二春、老年人急於回饋和傳承的現象。

這些種子撒遍在台灣各地。繁華都會區有成熟的生活美學和人文素養,「巷弄文化」漸漸興起;包括台北新通車的捷運信義線,打造出便利、完整、多樣化的生活圈。而鄉村地區,不管多麼偏僻的角落,都可見到出人意料之外的特色民宿、休閒農業、傳產觀光化、以及李濤所謂「靜默堅定的台灣人」打造的家園風光。僅以台東為例,就有雲門去跳舞的池上稻田,原住民音樂家齊集的鐵花村,價格不便宜卻仍供不應求的棉麻屋和歐式麵包店,還有深入小徑孤立於山頭才能窺其究竟的咖啡屋…,真是美麗的台灣,人文氣息和自然美景薈萃的寶島!

一點沒錯,此刻台灣,需要重建屬於「寶島」的信心和自我肯定,也是在華人社會中打造台灣成為「生活文化」重鎮的時機。我們應把台灣發展前途「危機變轉機」,在此命運的轉折點,走出一條新的路。



◆ 李安說氣虛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317724.shtml

【聯合報╱黑白集】2013.11.25

金馬五十,冠蓋雲集,道盡台灣電影在華語圈的半世紀風華起伏。這次台灣作品未能奪得主要獎項,評審團主席李安不失惋惜地說,台灣電影氣虛了一點,難成大氣候。

所謂「氣虛」,有兩種解讀。一方面,是外在條件的限制:如李安所說的缺乏電影基礎工業,格局小、技術差,乃至市場規模狹小,拘礙了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另方面,是內在精神的問題:台灣近些年因政經環境的擠壓,社會氛圍變得有些內縮,乃至氣餒。影響所及,新一代電影人傾向從身旁的人情趣味題材去尋找靈感,從而缺少突破的銳氣或大敘事的宏圖。

當然,許多民眾和電影工作者未必同意李安的「氣虛說」;相反的,不少人會覺得台灣電影產業正在走向「復興」。例如,從魏德聖的《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重新吸引觀眾重新走入戲院,到這兩年的《艋舺》、《陣頭》、《雞排英雄》、《大尾鱸鰻》、《總鋪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輕易破億的票房,顯示台灣電影觀眾正在回流。其中,《那些年》更橫掃香港,創下賣座最佳成績。

然而,在閃亮票房佳績的背後,為何李安仍覺得台灣電影工業「氣虛」?除了技術與市場因素外,主要應該還是格局與深度的問題。從近年幾個賣座強片看,取材和主題都十分貼近庶民,也認真刻劃本土精神,但在強調娛樂趣味及討好市井口味之餘,似乎無法深刻處理品味、精神及人性,這是氣虛之處。

台灣社會近年流行的「小確幸」,反映的也是一種「氣虛」狀態:因為對大環境的無力,而產生偏安自保心理。要知道,「小確幸」絕非補品,服多了有害身心。

※ 相關報導:

* 擺渡「陰陽河」 戲曲地獄尋妻…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17785.shtml

一邊是霸道的陽間丈夫,一邊是溫柔的陰間老公。面對陰陽與情愛的交界,妳選哪邊?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將老戲「陰陽河」改編變身為「闇河渡」,融入希臘悲劇形式與現代精神,讓傳統京劇展現新風貌。....謝東寧說,劇情因涉及神鬼、道德爭議,在京劇界較少演出,多見於地方戲曲,在台也只有一九九一年由京劇名伶戴綺霞與吳興國等人改編上演。

* 與「胡桃鉗」牽手 明年舞進糖果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17779.shtml

每年耶誕期間,不僅在街上能看到精緻的胡桃鉗商品,世界各大舞團也紛紛於此時推出《胡桃鉗》芭蕾舞劇,應景的故事情節,華麗繽紛的布景,讓人沉浸在耶誕氣息裡,也是歐美家庭必看的表演。

現在,台灣的觀眾也將有機會親眼目睹這場充滿俄式風情的舞蹈盛宴。聯合報系引進「聖彼得堡芭蕾舞團」,將於明年一月九日到十二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天鵝湖》及《胡桃鉗》。



◆ 社論-金馬50 看見台灣文化氣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5000399-26010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2013年11月25日

「只有台灣才會發生這種事情吧,讓一個馬來西亞的僑生和金馬獎吵架然後又拿了它的獎。」以《郊遊》一片勇奪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的蔡明亮在上台致詞時,有感而發的說出了自己和「金馬獎」之間的愛恨情仇;曾經兩度拒絕金馬獎的他很意外竟然得到了金馬獎的青睞。

另一位同樣欣喜若狂的得獎人是年僅29歲的新加坡導演陳哲藝,他以第一部劇情長片《爸媽不在家》同時拿下最佳新導演獎和最佳劇情片這兩項大獎。上台領獎時他說:「我決定走上電影這條路,是因為看了台灣新浪潮的電影。」已成為本屆金馬獎最大黑馬的陳哲藝,像個粉絲般追著帶給他電影養分的台灣前輩導演。

這就是電影或者說文化的神祕動人力量所在。開始於1963年的金馬獎是華人地區最早舉辦的電影獎,今年正好是第五十屆,因此備受關注。除了邀請揚名國際影壇的李安導演擔任評審團主席、來自香港的張曼玉擔任金馬獎大使之外,也將過去四十九屆以來的最佳男女主角請到現場來;其中有些影人已鮮少出現在螢光幕前,因此這次出席金馬獎,格外讓人感動;此外,頒獎典禮透過不斷播出過往電影的片段,勾起了許多人的美好回憶。

更特別的是,這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來自新加坡;最佳導演來自馬來西亞;最佳女主角是來自大陸的章子怡;最佳男主角則是台灣的李康生;最佳男配角李雪健來自大陸;最佳女配角是《爸媽不在家》馬來西亞籍的華裔演員楊雁雁,這幾座重要獎項得主分屬幾個不同地區的華人,讓人深有省思。金馬已經奔騰了半個世紀,期間也曾發生過多次定位和價值的爭議和疑慮,然而,綜觀這次金馬獎從籌備到獎項的給予,可以看出金馬獎決定以更大的包容心與企圖心,樹立華語地區的典範地位。

這個趨勢與走向值得台灣文化與文創的產官學相關人員和單位省思。首先提出「軟實力」觀念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認為,文化的感染力與感動力正是軟實力的核心。在特殊的歷史機遇下,長期以來,台灣的影視流行文化向來在華人地區具有相當強大的影響力,或者說商機,而流行歌曲可說是箇中代表。如周杰倫的歌〈青花瓷〉已數度成為大陸高考的試題,可見其流行程度,也可見這是一首具有文化深度的流行歌曲。

此外,幾乎所有華語地區的音樂人都要在通過台灣的考驗後,才能算是真正得到專業與市場的認同,然後也才能進一步往更廣大的華語市場邁進。此所以,方大同從台灣紅回香港;在台灣建立天后地位的孫燕姿得到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頒發的「通商中國青年獎」;無印良品(光良與品冠)因為在台灣市場的成功,早成了馬來西亞的模範青年…,這樣的例子可說是不勝枚舉;台灣的文化軟實力不只於表現在流行文化,大陸北方崑曲劇院院長楊鳳一在率團來台演出後,親自感受到了觀眾的專業與熱情,不禁讚嘆:「原來崑曲最好的觀眾在台灣。」

近年由於日劇、韓劇甚至陸劇大舉進入台灣的電視頻道,使得一些人為台灣感到憂心,因而有了停止讓外來戲劇進入台灣市場的議論。事實上,台灣在流行文化以至於精緻藝術的表演水平與市場胃納上,在華語地區具有相當強而有力的穿透力與渲染力,這一點,我們實在無需妄自菲薄、甚至故步自封,反而應當加大開放氣度,廣納百川以成其大。

全世界都知道,「華語」將是地球村下一個最重要的國際語言,而就華語地區的流行文化發展環境而言,台灣擁有的優勢包括優異的華文表達能力以及自由開放的氛圍。當台灣的金馬獎可以把最佳男主角獎頒給演出《集結號》這樣的故事題材的張涵予(2008年);可以把最佳劇情片獎頒給集合了一堆非職業演員演出的大陸片《神探亨特張》(2012年),藉著金馬獎,台灣已經在向世人宣示了一種超越政治的文化高度與胸懷;而這種氣度正是自信心的表現。

所以,我們何必因為彭佳慧在參加了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節目後再度走紅,而有了「楚材晉用」的酸楚;何必擔心《步步驚心》的吳奇隆會遠走高飛?不,台灣實在不需要過度擔心,文化是長期生活的累積,而流行文化既是商品,那就得有足夠的市場能量支持。這一點,台灣和大陸其實可以建立最「麻吉」的夥伴關係,共同創造華語流行文化的繁榮盛世,並共享其利。



◆ 尋找創意家 藝起住進日式老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5000424-260107

中國時報 陳俊雄/新北報導 2013年11月25日

在古老日式建築裡創作,肯定能帶來不同的體驗!新北市文化局黃金博物館徵求富有創意、喜愛創作的朋友,進駐活化再利用的日式二連棟宿舍群,將此打造成樂活、創意新場域,吸引更多國內外樂活創意家來此創作。

黃金博物館表示,2014年「尋找樂活創意家」是以「換工體驗」,徵求20歲以上、個人或組為單位(每組最多2人)的創意家駐村,凡創意DIY、部落客、繪畫、設計、生活美學、表演藝術、影像拍攝等創作皆可申請。

通過徵選者可進駐「樂活創意基地」的二連棟日式宿舍,除由館方提供簡易住宿條件,還可與水湳洞、金瓜石、九份等在地藝術家交流;進駐期間於每月固定的工作室開放日、年度特展上,展示成果。

黃金博物館表示,往年活動吸引來自美、日、加拿大、澳門等國家的藝術家進駐,有意駐館創作者,可提出創作構想、創作經驗及駐館計畫「徵選申請表」及「駐館計畫」申請。

黃金博物館指出,2014年「換工體驗」進駐期間分春季(1/20─4/30)、夏季(5/12─8/29)、秋季(9/15─12/31)3梯次。

簡章內容可至黃金博物館網站 www.gep.ntpc.gov.tw「最新消息」下載,或加入「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臉書粉絲團。

※ 相關報導:

* 少年仔 敢不敢到海外「藝」遊?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17396.shtml

鼓勵年輕藝文工作者實現海外遊歷計畫的「海外藝遊專案」補助,今年12月將再度受理申請,而喜歡看布袋戲的民眾,除了在家裡看電視,現在也可以在戶外廟埕看傳統的「野台戲」,享受不一樣的時空感。

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表示,由光泉牧場贊助,國藝會規劃辦理的「海外藝遊專案」,今年首度辦理,專案補助辦法才一公布,就引起青年藝文工作者熱烈回響,總計吸引136位35歲以下的藝文工作者提案申請,經過書面、面談二階段的審查,最終由15位獲補助者的計畫脫穎而出,自今年5月起陸續出國短暫充電,並於回國後舉辦「海外藝遊發表會」分享旅程見聞。

* 現代職人上秀 日本工藝手護傳統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17397.shtml

日本的工藝產品,向來兼具職人手藝與精巧的文創內涵。台灣設計館自即日起到12月8日展出「TAKUMI職人美學之秋-日本現代工藝設計展」,將一次呈現來自日本各地方,傳承數百年匠師精湛技藝的工藝品。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陳文龍表示,這次展覽有超過200件的日本現代工藝設計產品,融合傳統工藝技法與結合創意時尚的新潮設計,讓歷經失落的傳統工藝,搖身一變成為引領潮流的文創產品。

* 松菸玩紅點…看見設計新勢力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17393.shtml

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是由德國著名設計協會Design Zentrum Nordrhein Westfalen創立,至今已有超過50年的歷史,得到紅點設計獎就形同獲得品質保證。

全球第三座紅點園區「臺北紅點設計博物館」,日前落腳於松菸文創園區,從今年開始,國內想要參加紅點設計獎的文創業者,不必遠赴海外報名,在台北紅點就可以報名參與這個全球矚目的設計大賽,而2014紅點設計大賽,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

....運用昔日老菸廠的懷舊風情,融入現代設計的新元素,除了要把世界級的設計品帶給台灣人,還要讓頂尖設計走入尋常人群中。

賽克指出,設計無所不在,從一只手表、一樣工具到整座室內空間,都可以透過設計變得更出色。德國紅點從全球各地蒐羅出數百件珠寶、居家產品、家具以及交通載具等等得獎作品,期待為台灣的參觀民眾帶來無與倫比的產品設計新魅力。

雲門田中舞「水月」 手機拍出冠軍片

22 則留言:

fsj 提到...

不只是金馬:台灣電影的風景與未來

【聯合報╱社論】2013.11.26

第五十屆金馬獎典禮結束了,從媒體仍盈溢著後續的追蹤與評論來看,本屆金馬盛會確實是「曲未終、人未散」,勢必令關切國片前景的人士及愛看國片的觀眾再熱烈討論上好一陣子。若從這一角度切入,再搭配近年來國片──包括紀錄片在內顯現的方興未艾氣勢,台灣的電影與文化軟實力,確實是有一片天地可以開拓的;雖然,必須承認,有待面對的問題不少。

無論從金馬獎本身的歷史脈絡,或這次入圍名單的層次與層面,台灣都可以驕傲地說,金馬獎是華人電影最高、最好的平台。五十屆金馬影帝影后一字排開,絕對已是華人電影的一頁大歷史。從早年台灣與香港電影界的綿密互動迄今,到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大陸電影的參展,再到新加坡影片及馬來西亞影藝工作者的加入,金馬獎已把平台做到全球華人電影的最大公約數。

細數華人電影圈,香港最具電影工業的規模,但商業色彩濃厚,香港金像獎地域侷限性太強;中國大陸電影金雞獎屬後起之秀,挾中國可觀的經濟實力,確具條件把金雞獎做大,但政治考量太多,舉凡揭露黑暗的寫實電影、標舉人權的前衛電影大都不易在金雞獎露臉,這使得金雞獎難以引領風騷,帶動風氣。

台灣的電影文化,恰恰彌補了香港、中國大陸等地欠缺的條件,儘管在電影工業的價值鏈上產業化專業度仍嫌不足,但社會的自由氛圍卻相對能提供多元藝術養分給電影工作者。蔡明亮導演能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慢慢茁長,每隔幾年拍出一部他個人風格的電影,這在香港的「唯利市場」就難以為繼,在中國大陸則恐怕早被「政治給干預掉了」!而台灣始終維持一種文化圈的使命感,有一群前仆後繼的文化團體及文化人,以「頂著文化向前走」為職志。這正是台灣軟實力的最頑強內在基因,是滋潤金馬獎成為華人電影最大平台的溫潤土壤。我們置身其中,習焉不察,或許沒多大感覺;但其他華人社會的文化人士、電影界人士來到台灣,卻對這洋溢自由多元的氣息、溫柔而剛強的人文氣質印象深刻。

最佳導演蔡明亮、影帝李康生,合作超過二十年,電影題材觸及人性深層,對社會邊緣性格、對同志議題等多所琢磨,敘述手法細緻,超乎刻板戲劇模式。每次「蔡氏風格」的電影出品,常與商業電影的主流價值衝撞,誠如蔡明亮獲獎時的感嘆:他與金馬時常吵架互不喜歡。然而,金馬獎卻兩度為他這位馬來西亞華僑鍍上金馬光環!而他沒說的事實恐怕還包括,這部敘述方式連院線商都覺得上映會很頭疼的電影《郊遊》,竟連拿導演、影帝兩項大獎,成為國片在金馬五十的最大贏家!相較於在坎城受矚目、在中國傳出政治考量遭禁映的大陸電影《天注定》,誰能說台灣不是欣賞異質文化、孵育文化軟實力最好的園地!

但正如我們分析台、港、中等地電影環境差異的評語,台灣一旦談到電影工業、文化工業等概念時,便立即要面對市場利基不足的瓶頸。其中,一大部分是來自電影產業體質的不健全,很像中小企業遭遇的優勢與弱項,靈動、活潑、自由、多樣,是台灣電影的優勢;然而市場腹地窄,大製作的機會少之又少,長期下來,就難以獲得外國資金的青睞,電影圈也就難以在外資的挹注下,強化各項技術的演練而走向成熟。相形之下,韓國電影大量躍進國際市場,中國大陸電影外資源源不絕,彷彿都成台灣電影翹首艷羨的幸福彼岸!

於是,走進更大的華人市場,進而尋求國際市場,勢必是台灣電影要走的路。但這方略稍一啟動,立即遭遇另一難題,那就是到底如何處理台灣電影與中國大陸影片的定位、分工等爭議。台灣電影當然不等於中國電影,可是,如何在華人電影的大市場脈絡下,既合作又保持台灣電影的特色,何嘗不是台灣電影人、文化人應該認真思索的兩岸課題之一,不是嗎?

※ 相關報導:

* 影視談判 龍應台爭取入明年兩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6001127-260306

文化部長龍應台為本屆金馬獎打分數給了99.9的高分,肯定大獎在華人世界所扮演的平台角色,但對台灣電影人來說,前進華人最大電影市場中國大陸,依然限制重重,25日龍應台面對立委質詢時指出,極力爭取相關議題能在明年兩會進行討論,但強調「兩個巴掌一起拍才談得起來。」

* 艾瑪憶當年 要求重來惹惱李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6000858-260112

擁有兩座奧斯卡、兩座金球獎、兩座英國影視藝術學院電影獎的影后艾瑪湯普遜(艾瑪),25日受英國影視藝術學院之邀,在倫敦參與回顧過去個人作品座談會。會中,她幽默細數過往工作趣事,席間透露在拍攝李安首部好萊塢電影、1995年的《理性與感性》時,竟曾一度惹惱好修養、本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李安!

* 陳哲藝巧手 煲姊弟戀娶校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6000849-260112

29歲的新加坡導演陳哲藝在金馬50一鳴驚人,以首部劇情長片《爸媽不在家》抱回最佳影片、女配角、新導演、原著劇本4座金馬獎。啼聲初試就一舉成名,他歸功老婆Rachel。他說,25歲還是個窮小子時,硬是把大他兩歲的富家女Rachel娶進門,這段貧富懸殊的姊弟戀,始於一道「水煮花椰菜加白米飯」。



◆ 台灣首部原民彌撒曲 28日首演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2013.11.26

國立台東大學改編已逝卑南族音樂家陸森寶創作樂曲,集合台東、中山、嘉義及台北市立大學4校樂團,將巡迴演出台灣首部原住民彌撒曲「陸森寶彌撒曲」,國際知名的德國大提琴家Reiner Ginzel也受邀參加,昨天加入東大交響樂團彩排。

台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謝元富說,陸森寶創作許多樂曲,台東大學以近2年時間改編,呈現45分鐘長度的音樂演奏,並邀請德意志管絃樂三重奏創立人Reiner Ginzel加入,重現陸森寶當年的創作。

參與演出的還有南王天主堂唱詩班、台東女中、台東高中、台東高商。謝元富說,4所大學交響樂團、3所台東高中職校與南王天主堂,演出人數直逼250人,相當龐大,光彩排就花了快半年,其間不同團體的默契培養,更是一大難題。

南王天主堂大多是6、70歲的老人家,雖然會唱歌,但不會看譜,也不懂指揮的意思,還得請專人協助,逐漸磨合。謝元富說,部落古調和交響樂雖都是音樂,卻不太一樣,演出極費心力。

Reiner Ginzel則說,他很高興受邀到台灣,認識許多新朋友,也加入這麼年輕有朝氣的團隊,他很期待即將進行奇妙的巡迴表演旅程。

陸森寶彌撒曲28日(後天)在台東首演,然後巡迴高雄、台中、台北演出,各場次免費索票。

樂團的學生們都很興奮。他們說,參加這麼有意義的表演,又能和國際級音樂人站在台上,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近半年來,他們不斷練習,有人連作夢都在彩排,只為呈現最完美表演。

※ 相關報導:

* 黃裕翔赴日慰災民 將唱望春風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17782.shtml

電影「逆光飛翔」男主角盲人鋼琴家黃裕翔甫在琴椅坐定,忽然又想起什麼似地趕忙起身,深深向觀眾鞠躬,才放心回到琴前。月底他將赴英國愛丁堡及日本各地演出,獻上古典經典、電影主題曲及自己的跨界創作,還將開口高歌。

* 日退休外交官 組band台味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6000572-260107

日本歐吉桑創作歌手與台味十足的駐唱那卡西樂手合作,會擦出什麼火花?前日本外交官馬場克樹(見圖右,江慧珺攝)退休後定居台灣,全心投入音樂創作,近來與台灣那卡西樂手「阿家」林助家組成台日混血樂團「八得力」(BaDeRi),積極參加街頭藝人考照,要展開走唱人生散播歡樂。



◆ 書畫家寫金剛經 每字僅1公分大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19646.shtml

【聯合報╱記者張裕珍/竹南報導】2013.11.26

70歲書畫家林宗茂自小習字,多次在大陸展出,首度在家鄉竹南鎮立美術館辦個展,精選五十多件創作,尤以五千多字的金剛經文,每個字僅1公分見方,工整精細,令人稱奇,展出至12月1日止,歡迎欣賞。

「字畫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林宗茂求學時即跟著老師學習書法、繪畫,興趣加上多年苦練,一提起筆總停不住,累積許多經文字書與水墨畫作。草、隸、篆、楷樣樣都行,他大筆一揮就完成的「福」字,一氣呵成氣勢十足。

他分享習字之道,環境要「靜」,心境要愉悅,下筆後要讓整幅構圖像一家人般,「字跟字要有所連結、呼應」,不能落單,水墨要控制得宜,就像煮菜控制火候一樣。

大字力道火候夠,小字則精巧,他花費半個月時間書寫五千多字的金剛經全文,他說,只要一寫錯,就得重來,相當費工,「就像跑馬拉松一樣」,寫完氣力快盡,但也成就感十足。

不僅書法精細,他創作的水墨畫也相當精巧,如牡丹圖顏色濃淡、花卉輪廓,「一筆一筆慢慢勾勒出」,他說,創作不能操之過急,要有構想後才能布局繪製,細節也不能馬虎。

fsj 提到...

文創跨界 提升產業高度

【經濟日報╱何秀玲】2013.11.27

跨界可以重新定義一個產業,更可以刺激產業發展;為人熟知的蘋果公司正是因為不斷地進行跨界合作,多次改變產業的定義。近年來愈來愈受重視的文創產業如何利用跨界合作,激盪出動人的火花,並拉高產業的高度?

日前多位產業界領導人齊聚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暢談文創跨界合作。大小創意齋共同創辦人兼創意長姚仁祿表示,跨界合作讓不同技術、不同背景的產業產生化學變化,更是為了「加值」。

他以蘋果公司為例,因為進行多次跨界,產生許多令人驚喜的結果。第一次是將電腦技術與個人使用結合,第二次則是將蘋果公司轉化為流行產業,第三次甚至進入音樂產業,使iTunes大大衝擊唱片業,第四次跨入手機產業,iPhone的出現,大家更是重新定義手機產品。

蘋果公司是否會有第五次的跨界合作?或許賈伯斯仍在世,會出現iMove,將電動汽車與所有蘋果技術結合,再次重新定義產業價值。

東西交融 創新品牌觀念

服飾品牌Nautica創辦人、去年11月出任丹麥銀飾精品喬治傑生(George Jensen)品牌聯合主席及首席創意官朱欽騏認為,大中華地區因為經濟發展而造就各種機會,加上歐美大品牌進入市場,影響東方市場打造品牌的理念。

很多人問他,東方品牌是否有機會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他認為,好的設計品牌是藝術,與文化相關連;比如,近十年一些丹麥國際知名品牌於國際上受矚目,是因為品牌的DNA 和設計理念與國家文化有密切關係,除了喬治傑生之外,還有如鞋子ECCO等,共同點是與丹麥文化相關。

打造國際品牌,應該先了解自己的根,了解品牌本身的DNA,重新定位品牌出發點,再予以發揮;朱欽騏說,擁有一百多年經營歷史的喬治傑生,打造銀器的設計細節和人工傳承的百年經驗,值得華人文創品牌學習。

他到喬治傑生丹麥工廠觀察,想成為真正的銀匠師傅,必須經過四年的訓練培養,還得再跟著老師傅學習製作細節和陶冶美學素養,經歷10年實做才能「出師」。

經驗傳承 保存文化工藝

廠內約有30多位經驗老道的銀匠負責製作高級銀器,保留傳統技藝;此外,有四至五位年輕學徒都願意走上這段漫長的受訓學習之路,融入品牌百年來保存的技術與創新的設計概念,所以創造出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也是喬治傑生繼續成長的動力。「傳承雖是一條漫長的路,卻是成為文創產業成功的關鍵之一」。

朱欽騏表示,在歐洲國家如丹麥與瑞典等國都對工匠十分尊重,一代代傳承經驗,因此工藝藝術以及工匠精神被維持得很好,從一些歐洲精品公司都保存著文化跟工藝技術,即可看出此傳統。

反觀東方市場少有百年品牌能不斷地傳承下去,他認為,亞洲為了拼經濟,所以只關注於工業,不重視藝術;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如中國,許多新生代的技術人員正消失中,因為老一輩不希望下一代再這麼辛苦,對工藝與文化傳承產生很大影響,也是文創產業的發展問題。

廣伸觸角 遍撒文創種子

他表示,台灣應將過去只追求短時間、快速完成的態度,轉換為結合固有文化,讓產業與品牌結合,從技藝開始創造文創產業。

談到跨界,故宮近年來推出的各項藝術產品頗引人注目。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提到,故宮的心臟是典藏,為了從傳統中創新,將日常生活用品結合故宮的藏品藝術,創造出絲巾、領帶、明信片等文創商品。

即使是北宋的作品與商品結合,所散發的造型美感,放在任何一家精品店,也不會覺得退流行。「掌握文化源頭才是文創產業」。

不只是文創商品,故宮也致力於其他面向的跨界合作。第一屆「陶藝雙年展」為國策顧問楊世緘主動出資與故宮合作,提供創作經費,希望栽培40歲以下的台灣青年陶藝家,讓他們創作無後顧之憂。

另外,故宮典藏的國寶級作品《明皇幸蜀圖》,將賜死楊貴妃的故事搭配崑曲表演,正是故宮這幾年提供藝術品,搭配戲劇或音樂演出的「故宮新韻」;從前只在博物館展示的藝術品,以截然不同的藝術跨界合作,亮眼地出現於民眾面前,讓人印象深刻。

馮明珠說,2007年故宮與企業合作「故宮周末夜」,結合學校和藝文團體,吸引年輕人在星期六的夜晚走進博物館,也使許多父母因此與他們一起到故宮看展,是故宮成功跨界的另一例子。

※ 相關報導:

* 另一種凝視-有胸襟,才有文化創造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7000867-260109

....為未來著想,我們總是希望,現在的文明應該要留存下去給下一代來分享,未來的孩子可以閱讀我們今天寫的書,一如我們閱讀古人所寫的書。可是文字如果有分歧,終究非常不便。一整套的「四庫全書」,洋洋數百巨冊,如果要將它全部化為簡體字才能閱讀,那該有多麻煩,要花多大的時間、金錢和力氣去重新校訂編印。

而中華文化從古至今,多少典籍、小說、筆記、詩詞、稗官野史等等,是那麼有趣,它彷彿一個寶庫,等著我們去閱讀,去享受。如果因為不認識傳統漢字,而失去了享受的機會,那該有多可惜。這便是大陸只願意使用簡體字最為可惜的地方。這就像是一個人,可以享受滿漢全席,卻只願意享用其中的一道菜;其餘統統拋棄,這是多麼不懂得享受的人生哪!

....不過這些年來,大陸已開始簡繁並存的政策,民間只要願意使用,在招牌、書寫文字、簡訊等私領域,官方並不禁止;只是公領域部分,如媒體、政府文書等,依舊使用簡體字。這對大陸民間享受傳統文化遺產,實在是一件好事。

文化是一個胸襟的問題。胸襟愈大,包容力愈強,它就愈能繁花盛開,創造力旺盛。但愈是緊縮,自我侷限,它的創造力就愈低。這一次金馬獎讓亞洲、香港、大陸的作品得獎,表面上台灣沒有得到太多獎項,但眾星影人雲集台北,兩岸華人矚目,東南亞國家感受喜悅;真正榮耀的,正是台灣。金馬獎因此向上躍升,成為亞洲最重要的獎項之一。



◆ 李安:台灣人才優秀 思想怠惰

中國時報 邱祖胤/新北報導 2013年11月27日

導演李安昨天針對台灣電影再說重話:「台灣創作環境自由,人才優秀,但思想怠惰,得多充實,再不加把勁不行了。」

政府應出面整合強化

李安日前曾說「台灣電影氣虛、格局小」,昨天再度提出建言:「台灣電影要更重視與科技連結,如果落後太多再趕會來不及,現在幾乎連開始都還沒開始,令人憂心。但這件事個人做不來,國家一定要支持才行。強化科技與電影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事。」

李安是今年第17屆國家文藝獎得主,昨天舉行頒獎典禮,與宋澤萊、紀蔚然與陳茂萱等其他3位得主共同接受總統馬英九的贈禮。李安從電影人徐立功手中接獲國家文藝獎座,徐立功是李安的伯樂,他的第一部電影《推手》就是在當時擔任中影副總經理的徐立功支持下拍攝完成。

數位時代後製更重要

頒獎典禮後李安針對台灣電影提出建言,他表示,無論台灣電影走向甚麼風格,一定要做好兩項基礎工作,一是科技整合,二是內容格局。

「科技持續不斷發展,目前已進入數位電影時代,後製變得更加重要,台灣在這方面已經落後,政府和企業要支持,否則之後想再追上別人就已來不及。」

台灣幾乎還沒有開始

李安的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大量運用高科技,加上這部電影大部分都在台灣進行,許多人因此以為台灣應該擁有一定的技術,但李安卻表示:「台灣幾乎還沒開始。」

李安表示,現在的電影已經沒有膠片這種東西,完全被數位取代。數位科技比的是技術及精緻度,對後製的幫助很大,也因此後製變得非常重要,包括最基礎的剪接、打光、音效,到複雜的3D特效,已經徹底影響電影工業。但據他的觀察,台灣在這方面落後很多,而且可以說幾乎還沒有開始。

格局太小講不過人家

「我希望它不要落後人家太多,不然將來要趕都趕不上。」

「台灣電影的格局太小,劇情推演不夠嚴謹、對白不夠豐富,儘管抒發情懷很可貴,但就是講不過人家。」李安說:「此外,思想方面則過於怠惰,這是我返台擔任金馬獎評審團主席、看過許多台灣電影後最大的感觸。」

加強劇情、結構對白

李安說,希望大家不要誤會,格局大不是代表要去拍大場面,而是從「內容的格局」著手,加強劇情推演、結構及對白。

他同時也批評台灣媒體過於負面與淺碟化,政治發展也是,「世界其實很複雜,充滿多樣性」。

李安說,他的話雖然不好聽,但他從小就覺得「若想跟別人一拚,不能光是心腸好,也要夠強壯,創作人要聽得進去難聽話!」

※ 相關報導:

* 李安:我的每部電影 都是台灣電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7000841-260115

李安在國際場合,言必感謝台灣,以台灣為榮,昨天獲頒國藝獎時他致辭表示:「有時我也會想刻意擁抱台灣,有時又會想要逃離,但現在我覺得根本不必想這些問題。只要我認真拍每一部電影,每一部都是台灣電影。」

李安表示,國藝獎評審委員王童打電話給他通知得獎消息,他一度猶豫。「我說,我一直在國外拍電影,回來領這個獎,不太好吧?王童卻告訴我,你在台灣拍得很好,對台灣電影也有貢獻,沒問題的。」

「我究竟是哪裡人?這個問題長期在我心中打上一個問號。」李安說,某次在紐約的聚會,一位導演稱讚他是充滿紐約風格的導演,另一位導演立刻反嗆說,李安根本是位道地的台灣導演。

李安說,當時他心頭一震,他知道對方絕對不是貶低他,相反的有某種程度的推崇,這讓他感到很榮耀。「每個導演的成長期,通常是影響他最重要的時期,我的成長期發生在台灣,種種力量都是來自於台灣,因此不管我用什麼文本來創作,台灣對我的影響都會是最大的。」

fsj 提到...

文創鑑價 明年上路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2013.11.27

台灣文創產業缺資金,引發立委關切,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今天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表示,據了解,國內銀行今年截至目前對文創產業僅放款1800億元,主要因為「銀行對文創不了解,打從心裡不願意借錢」,但金管會已邀請39家銀行座談,明年元月1日開始正式推出文創產業相關鑑價措施;至於次級交易市場,因牽涉太廣,還需再嚴議。

立院財委會今天邀曾銘宗報告。立委李貴敏質詢金管會何時推出文化創意產業鑑價、融資等配套措施?更指國內銀行放款都集中不動產,對文創產業並不支持。他建議銀行對文創業放款應放大至3600億元左右,創櫃板應扶值至少15-20家以上。

據銀行公會2011 年報告顯示,依目前情況,無法作無形資產的鑑價是因為台灣缺乏公信力的鑑價、也缺乏無形資產變現的活絡市場;韓國已經有技術融資公司及科技技術評估計畫院,鑑價還給予融資,台灣已明顯落後。

李貴敏說,國內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有三大管道,一是直接金融銀行融資;二是間接金融發展創櫃板、三是創投協助。但銀行授信嚴重向不動產傾斜,從94年不動產授信5兆占35.6% 至102年已成長一倍,達9.07兆元,比重約43.7%。

曾銘宗說,台灣文創業才剛慢慢萌芽,希望銀行業能給予協助,金管會積極與銀行業溝通,與39家銀行座談,明年元月1日推出文創產業鑑價配套措施。

※ 相關報導:

* 國內娛樂圈首例 華研將上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23139.shtml

國內大型音樂公司華研即將上櫃,創國內娛樂圈首例。華研目前擁有28位藝人,經營範圍超越傳統唱片公司專輯銷售商業模式,是目前業界經營範圍最廣的全娛樂公司。目前興櫃價格125元,投資人給予以近40倍本益比迎華研上櫃。

....華研今天下午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預計12月下旬上櫃。華研目前擁有28位藝人,包括歌唱型藝人S.H.E、田馥甄、動力火車、林宥嘉、倪安東等,以及戲劇及主持一線藝人賀軍翔、莎莎、Selina、Ella等,經營範圍超越傳統唱片公司專輯銷售商業模式,是目前業界經營範圍最廣的全娛樂公司。

* 觀察站╱拚文創 有錢途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23153.shtml

導演李安金馬獎上的一席「格局說」,撼動了國內文創產業,讓「文化涵養深度」再度成為重要思索課題。近年台灣越來越多藝人、製作人、音樂創作家向對岸挺進,他們不只在乎能在對岸賺多少,更在乎對岸的「重金打造」;如今,台灣要拚文創,資金短缺成為國內業者最頭痛的部分,華研是國內第一家鼓起勇氣,決定向市場籌資要壯大走出去的業者,若能成功,自然會成為國內文創發展指標,深受市場注目。



◆ 台灣流行樂 80億產值留海外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7日

台經院協辦的文化產業之科技媒介策略研討會26日舉行,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三所所長林欣吾昨天表示,文創業的真正成長來自出口,出口也才能開創收入來源,可是,就出口規模最大的流行音樂來說,每年出口額僅2.63億元,估計應有高達80億元的相關產值是在海外發生,不僅不是從台灣直接出口,甚至沒有回饋到台灣GDP之上。

文化部統計,流行音樂整體產業包含創作端、音樂公司、演藝經紀、展演空間、KTV娛樂等,全年產值在385.44億元。台經院依照財稅資料中心統計,分析大眾文化內容產業的外銷趨勢,其中流行音樂項目的出口在2007年有新台幣3.3億,但至2011年進一步減少到2.63億元,反倒電視產業出口呈正成長,尤其是製作、頻道兩項顯示提升。

林欣吾指出,台灣紅遍兩岸的流行音樂,像五月天、蔡依林演唱會,是大眾文化產業出口最高的部分,卻沒有顯示在官方統計中,應該是流行音樂的輸出已轉變為演唱會的形式。而且台灣歌手的國際巡迴演唱會近年增多,收入及產值都留在海外,三所研究團隊進入網路手工搜尋歸納,應有高達80億元的產值沒有發生在台灣。

與談人StreetVoice/iNDEIVOX營運總監林以潔表示,台灣流行音樂發生斷層非常嚴重,該公司僅能靠小型活動提供新人創意平台,3年來培養出現在年輕族群的新樂團,「但這些都是很供應鏈的事,沒有價值,讓0~40分的文創者有機會展現而已。」

主辦單位文化部綜合規劃司長李連權表示,文化內容成為新一波經濟的關鍵角色,國內文創業如何創造新的營運模式,以便出口搶占海外新市場,還要花很多心力。



◆ The Pure人聲樂團 國際賽吸金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蕭雅娟/屏東報導】2013.11.27

屏東推廣人聲樂團再傳捷報!「The Pure」純人聲樂團24日在香港的「2013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比賽」中,與日本Zoo seum冠軍團同獲金牌,團員開心地表示,這一次不只為屏東爭光,更為台灣爭光!

「The Pure」成員主要來自屏東高中的海洋男聲合唱團校友,在老師黃錦蘭帶領下,這一支純人聲樂團,僅靠團員的歌聲及絕佳默契,今年10月就曾在「2013台灣盃現代阿卡貝拉大賽」中獲最佳主唱獎、最佳人聲打擊獎及團隊金牌獎等3項大獎。

這次他們參與「2013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比賽」,面對大陸、香港、日本以及台灣其他6支菁英團隊競爭,最後脫穎而出,在獲獎剎那,有人在臉書上以「捷報」奔相走告。

「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主唱陸定華說,在參賽曲目中,他們特別融合外文、中式樂器及台灣本土音樂,過程雖然辛苦,但是看到夢想實現,汗水就不算什麼了。

這支純男聲樂團是於2009年成立,儘管大家已從屏中畢業,但他們總願為「唱歌」而相聚一起,且在黃錦蘭一路帶領下,歌聲早已與大家的生活緊密結合。

團員們曾在臉書上寫道:「我們是來自屏東高中的The Pure人聲樂團,或許得不到豐厚資源…但我們擁有絕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與激昂」,果然這次遠征香港,真「唱」回了金牌。



◆ 17大師經典畫作 「凝視」女性內心

【聯合報╱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2013.11.26

清大教授李宗慬投入美術史研究, 在清大台積館走廊設置女性畫展,利用課餘收集資訊,在畫作旁貼上解說卡,相當用心。她為了畫展好幾天沒睡好,希望讓學生能有更多認識。此畫展將展到明年1月18日為止。

李宗慬每年一次在清大開放空間設展,今年是第5次,認為學生對視覺的印象較深,透過圖像來談文化,讓學生更能了解畫作內容,一窺畫家的內心世界。

李宗慬在清大通識課程教授「文學與藝術中的女性」課程,她分析舊石器時代在洞穴壁畫中留下的手印,四分之三是女性手印,到了新石器時代轉變為父系社會,直至中古末期,女性肖像才逐漸由側面轉為正面。

李宗慬說,這次以「凝視與自視」為題,找出17位畫家的經典畫作,包含達文西、歐姬芙、潘玉良、畢卡索、杜象等,呈現出男人與女人觀點不一。

展覽從龐貝古城的「三女神」壁畫談起,展出不同畫家對三女神的詮釋與想像,例如,波提切力呈現三女神象徵貞節、美麗與愛;拉菲爾則是展現女性成長三階段等,可對比出不同畫家的思考邏輯與當時的背景。

較特別的是芙列達卡羅的自畫像,李宗慬說,畫家有複雜的血統與文化背景,從小得小兒麻痺,後又遇車禍,28年來動了30次手術,從她的畫作可看見孤單與寂寞感,卻也流露出勇敢、反對強權的個性。

fsj 提到...

比京隨筆/瑞典人 愛書勝電視

【聯合報╱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2013.11.28

在多數人勒緊褲帶的年代,歐洲國家的文化消費與參與越來越少,「看電視」成為最多人接觸文化的管道,唯一成長的文化消費是上電影院,不管經濟再怎麼拮据,電影還是要看。

歐盟公布的文化參與調查結果,最有趣的是看各國的比較,雖然七成二的歐盟公民去年最常參與的文化活動是看電視或聽廣播,但在德國、瑞典和荷蘭這幾個被視為人民紀律嚴謹的國家,喜歡讀書的人口硬是超過電視族。

瑞典有九成民眾選擇「讀書」作為最常接觸的文化活動,還有七成四民眾會上圖書館,堪稱最有閱讀風氣的國度。

歐盟整體在逛畫廊、參觀博物館、美術館、聽音樂會、上劇場看表演等文化活動的參與比率都出現下滑。

但是,瑞典和德國是兩個特例,德國人去年聽音樂會的比率成長三個百分點,瑞典更增加八個百分點,逛畫廊人口比率也增加十四個百分點,對文化活動的參與,北歐的瑞典看起來積極踴躍得多。

唯一未受經濟危機影響、逆勢成長的文化活動只有看電影,荷蘭人在過去一年曾上電影院的比率達七成,較前一次調查增加七個百分點;瑞典也有七成四的民眾上電影院,成長三個百分點;對電影產業有大量贊助的法國,即使失業率已破百分之十,愛上電影院的人口仍持續成長。

網路無可避免成為世人接觸文化活動的新工具,超過五成歐洲人表示會透過網路接觸文化活動,最常透過網路進行的文化活動是看新聞,從網路上聽音樂、下載音樂的比率也很高。

習慣上網看新聞的習慣也是各國有別,高達七成八的瑞典人會看上網看新聞,法國和比利時也有六成以上;德國卻只有四成七民眾表示會看網路新聞,比義大利的四成八還少。

※ 相關報導:

* 聖經《詩篇》拍出4.2億新高價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8000903-260108

紐約蘇富比26日拍賣1640年印製的聖經詩篇英譯本《海灣詩篇》(Bay Psalm Book;見圖,美聯社),最後以1420萬美元(約台幣4.2億元)落槌,刷新印刷書拍賣價世界紀錄。

《海灣詩篇》不僅是北美第一本英文印刷書,而今還多了全球最貴印刷書的頭銜。英國清教徒1630年移居到美國麻薩諸塞州後,著手翻譯以希伯來文寫成的舊約聖經《詩篇》,並完成300頁厚的《海灣詩篇》,1640年在麻省劍橋印刷成書。此書付梓時,美國尚未立國。該書共印了約1700本,目前僅剩11本。

* 牙醫轉研史學 專書獲獎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87619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尚仁,20年前放棄牙醫身分,轉而投入史學研究,今天以《帝國的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專書,獲中研院第二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和牙醫相比,李尚仁說,在台灣當學者收入比行醫少很多,但他獲得精神上更大的滿足。

中研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今天舉行第二屆頒獎典禮,有五位學者獲獎,專書主題涵蓋文化史、醫療史、種族史、語言學、法律學,每人獲頒60萬元獎金及獎牌1面。



◆ 書店+小農+按摩 水牛拓點台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8000884-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專訪 2013年11月28日

思路清晰、態度平和,淡出政壇的羅文嘉坐在新成立的水牛書店台北店內。他身後是書架,店門口陳列有機小農種的地瓜和高麗菜,後方的按摩間提供視障按摩師的服務,飄香的咖啡吧台前,一位視障員工正在學煮咖啡。種田、開書店、賣小農產品,羅文嘉每天依然忙碌,他笑說:「有人說我的人生轉了大彎,但我想,也許從政才是我的轉彎。」

版社,並開設水牛書店,為服務新屋學童以「借10本書送1本」的方式鼓勵閱讀,如今他又在台北瑞安街開分店,23日起營運,30日正式開幕。台北店50坪店內寬敞明亮,結合按摩服務、咖啡、農產品販售等。

不認同我的不強求

從政時期的羅文嘉在鎂光燈下總是一身襯衫西裝,現在他穿的是休閒Polo衫。對於今昔對比他看得很清楚:「不要以為政客權力大,身在政治之中你唯一能決定的,就是要不要進去這個結構。」他說過去的痛苦來自「每天都想改變別人」,現在只專注眼前事:「稻子能種多少算多少,不認同我的不強求。」

種田助學好米得獎

因為父親過世,羅文嘉約3年前回桃園新屋家鄉陪伴老母,整理老家,將荒廢的一甲田復耕,創立有機稻品牌「我愛你學田米」。種稻收入是為了支持他為新屋鄉小學生開設的英文班、打擊樂班,今年7月他的米還在桃園新屋好米競賽得名。

但他並非歸隱田園,而是以社會企業的角度繼續「入世」,水牛書店在台北開店,也不是趕上獨立書店風潮,而是實踐「從鄉村出發」的初衷。他說:「因為偏鄉沒書店,所以我開書店;又因鄉下書店沒收入,所以我需要城市的消費力,把台北分店當作銷售點,每周末我們會從鄉下載一車有機農產品上來賣,再把台北民眾的捐書載回新屋書店。」

讓小眾弱勢創造價值

羅文嘉把台北店定位為「鄉村對外的窗口」,一本初衷打理店內每一細節,例如新書不打折、不透過經銷商而直接向出版社進書;引進視障按摩師、給他們高於行情的拆帳比例,並購進可調高度的按摩床讓不同身高的師父都能舒適工作。

「社會企業用營利來支持需要,營利過程也要達成社會目的,這是為何我和有機農產、視障按摩師合作,就是讓小眾和弱勢創造自己的價值。」

他坦言,在台北開店成本壓力大,粗估每月營業額需60萬才能打平,但他毫無怯意。他為了一些沒有預期到的回饋而感動,比如一位年輕視障按摩師喜歡煮咖啡,應徵過10家咖啡館都沒人僱用,現在他在水牛書店煮咖啡,「這讓我確信我做的事有價值。」

※ 相關報導:

* 閱讀障礙生 4格漫畫愛地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8000450-260107

吃冰棒消暑的北極熊、張牙舞爪想嚇走獵人的台灣黑熊,國三學生陳振榮用四格漫畫「愛地球」。即使有閱讀障礙,也無法抹煞他的繪畫天分。退休教師陳榮瑞拍攝社區居民愛護萃湖、移除外來生物的故事,希望提醒大眾不要隨意放生。2人都在北市環保局「愛地球環境教育創意競賽」獲獎。

* 史寇達:愛是彈好莫札特的祕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8000888-260115

現年86歲、有樂壇活化石之稱的奧地利國寶級鋼琴家史寇達(Paul Badura Skoda)29日在台北舉行獨奏會,演出莫札特及舒伯特作品。他說:「彈好莫札特的祕訣,就是內心要充滿愛!」

史寇達是公認奧地利音樂的權威,也是第一位完成莫札特、貝多芬和舒伯特3位作曲家鋼琴奏鳴曲全集的人,更擔任莫札特作品全集的總編校,集學者及演奏家身分於一身。史寇達昨天抵台,在記者會現場小試身手,演出舒伯特《即興曲》,琴音高貴溫暖,逼人落淚。

史寇達侃侃而談莫札特與舒伯特,理念清淅且充滿幽默。他說自己是奧地利人,在充滿音樂的環境長大,彈德奧音樂特別自然。常被問到如何維持琴藝不墜,他笑說:「每個學生都問我,如何成為一個像我一樣的鋼琴家,我都騙他們一天要練26小時,但其實我自己一天只練4小時。」

....史寇達表示,莫札特的美很難形容,但小孩子一聽就可以接受,也具有療癒效果,在音樂治療的領域受重視,在莫札特音樂的陪伴下,人和人之間可以有更好的溝通。

....史寇達上次來台已經是30年前的事,這次他將於29日演出莫札特《奏鳴曲K.310》、《輪旋曲K.511》、《小星星變奏曲》,舒伯特最後一首奏鳴曲及兩首《即興曲》,地點在台北國家音樂廳。



◆ 美日韓文創掛牌 吸金又吸睛

自由 2013.11.28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影視娛樂、唱片音樂、動漫電玩等公司掛牌集資案例早在各國屢見不鮮,從美國迪士尼、時代華納,日本任天堂、三麗鷗,到南韓SM、YG娛樂公司等,這些國家文創產業蓬勃發展的關鍵,就是創造出獨特文化品牌並加以商業化,法令政策則是塑造有利環境的主要推手。

韓流成旋風 政府扮推手

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調查,美、日、英高居全球娛樂媒體市場規模前三名;近年來以電視、音樂走紅亞洲、甚至歐美的南韓排名第九,前十名中成長最快的是中國與加拿大。

文創產業占美國經濟產值與就業比例約一成,是市場導向的發展模式;以動漫、電玩聞名的日本「內容產業」近二十年成功發展,則有賴於產官學密切配合推動。國際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即點出,日本動漫電玩是中、韓都學不來的強項,主因在於教育體系不教,民間完全自由發揮下激發出驚人創意。

從大長今、冬季戀歌、藍色生死戀等知名韓劇創造出李英愛、裴勇俊、宋慧喬等大明星,到K-pop江南Style的流行音樂與騎馬舞,南韓文創產業發展其實與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官方大力挹注經費與資源推動有關。

南韓藉文創產業從金融危機脫身,自兩千年後文觀部預算占政府總預算即超過一%,政府補助設立文化產業、廣播發展、電影發展、出版等各類基金,還提供擔保貸款、完工保證等融資機制給文創產業,大力主導了「韓流」的創造。

fsj 提到...

明華園「媽祖」 搭三舞台在空中演

【聯合報╱記者黃寅/太平報導】2013.11.29

由中市文化局委託明華園戲劇總團製作的最新大戲「媽祖」,17日首演,下月7日晚上7時30分在太平運動場登場,民眾可自由入場。

該劇是明華園總團醞釀多年推出的戶外廣場藝術代表作品,也將挑戰10年前明華園「超炫白蛇傳」創下的戶外戲劇節目觀賞人數最多紀錄。

市長胡志強說,全世界有3億人口信仰媽祖,台灣人更是其中最虔誠的信徒,他兩年前便請明華園總團首席編導陳勝福規劃製作「媽祖」大戲,相信這齣戲可成為台灣之光。

當家小生孫翠鳳此次恢復溫柔女兒身演出媽祖,她形容這是自「白蛇傳」後再次飾演小旦,一路由少女演至成年,詮釋媽祖外柔內剛的特質。

陳勝福說,媽祖花2年編導、製作,動員超過500名演員和人力,結合兩岸三地舞台技術;除了主舞台,還在觀眾席搭兩座小舞台,把表演場地拉到空中,「是一齣立體布景、三度空間的東方百老匯!」

除了明華園全心投入,也邀請台北市立大學武術隊、青年高中舞蹈班參與演出,並請豐原青少年國樂團與明華園總團傳統文武場樂師鰻國樂團共同擔任伴奏;九天民俗技藝團的官將首與台中五大媽祖宮廟哨角隊、神將隊都共襄盛舉。

劇中一幕林默娘進宮為太上皇治病,同時收到父親及兄長在海上遇難訊息,為了表現她無法親自趕往搭救,只好以靈魂出竅方式與海妖搏鬥,救回父兄,最後以場景與場景間快速變換的蒙太奇手法演出,考驗演出者與技術人員間默契,非常精彩,值得一看。

※ 相關報導:

* LV巨箱「玷汙」紅場 俄喊拆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327146.shtml

俄羅斯政府27日下令移除路易威登(LV)在紅場展示的巨型行李箱,以緩和各界對其占據國家最重要廣場空間的不滿情緒。

這個外觀高9公尺、長34公尺的巨型行李箱,內部為展示空間,預定12月2日起展覽LV行李箱的歷史。許多遊客和民眾抱怨,這個行李箱遮蔽了從紅場入口眺望聖巴西爾大教堂(St. Basil's Cathedral)等地標的視線,且俄國共產黨員不滿設置地點距列寧陵墓僅數步之遙。



◆ 18世紀 亞洲人「由白變黃」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3/11/29

亞洲人在全球系譜常被稱為「黃種人」,台大外文系美籍教授奇邁可(Michael Keevak)發現歐洲人最早其實稱亞洲人為「白種人」(white people),至18世紀才經歐洲自然科學界界定為黃種人,他出書「成為黃種人:種族思維簡史」,揭開亞洲人在種族主義眼光下「變黃」的歷史。

這本書昨天獲得第2屆中研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與其他4位得獎人各可獲獎金60萬元。

「認為亞洲人是黃皮膚並非客觀事實,而是種族主義運作的結果。」奇邁可爬梳18世紀以前的史料發現,當時的歐洲旅行家先經過非洲,再到日本、中國等地,發現這裡的人皮膚不像非洲人一樣黑,驚呼「他們也是白種人」,並認為亞洲人富有、聰明。

不過亞洲人的「白皮膚」,到了18世紀開始變化。奇邁可指出,當時歐洲人四處殖民,開始以歐洲人為中心定義其他種族,並以歐洲人的白皮膚為基礎,定義其他種族皮膚的顏色。著名的生物分類學家林奈,先用拉丁文fuscus(暗色之意)描述亞洲人;後來甚至用與顏色無關的字眼luridus(幽靈之意)描述。

中研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其他得獎者包括: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尚仁「帝國的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永健「私有產權與徵收補償:理論架構與實證分析」;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張寧「並列結構的句法研究」。



◆ 台北攝影節 集結千幅攝影創作

中央社 2013年11月28日

為提供國內攝影展示平台,「2013台北攝影節—億載經典」集結200名國內外攝影家、逾千件經典作品,其中也有手機攝影作品。

繼去年在華山文創園區恢復中斷12年的「台北攝影節」,今年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再續辦,30日將在華山文創園區展出,共有8大展區,集結200位攝影家、1000多件經典作品。

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理事長林添福表示,過去有12年中斷舉辦,主要是在於經費不足的問題,由於台北攝影節都不收費用,只能靠政府補助,今年展區包括有主題展、生態、綜合、手機、新銳、國際、中國攝影展7大展區,其中展區包括有推薦及徵件兩種方式。

林添福指出,在台灣要舉辦攝影個展不容易,因此台北攝影節舉辦的目的是在讓新銳攝影師及已有知名度的攝影師,都能有一個展示的平台。

林添福表示,他在大陸生活已20多年,近年來看到大陸攝影的腳步變得很快,許多新銳攝影師透過大陸的攝影節活動,一躍就躍上國際舞台,但是台灣攝影師的創作在精緻度和完善度上還是比大陸攝影作品好,只是台灣能提供攝影創作發表的平台少。

「2013台北攝影節—億載經典」由前輩攝影名家領軍,包括莊明景、莊靈、鍾永和、林添福、鄧南光等。

另有極為特殊的作品,像是惠懷杰的「樓蘭古國」,屬突破核爆軍事設施空拍的難得力作,鮑利輝的「被神秘籠罩的波斯帝國」、劉清儀拍攝20多年賽德克族的「賽德克靜觀」等,都是展區展品的吸睛鉅作。

「2013台北攝影節—億載經典」29日起至12月8日在華山文創園區展出。



◆ 師法瑞典模式 打造電影園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9000903-260102

中國時報 本報訊 2013年11月29日

不過由於「電影文化中心」預計106年才會正式營運,陳超文就說,「台灣電影文化中心」必須切合與電影相關,他舉例,馬德里當初成立電影文化中心,卻致使全市抗議,主因該中心將雜耍技藝表演中心租給商場餐廳,希望台灣能避免走向這種發展。

台北藝術大學副教授黃建業認為,「台灣電影文化中心」預計民國106年才能真正成立,這段等待時間其實也是很好的準備時間,應要成立籌備工作小組,包括電影資料館、展演、議程、或是文創面向拓展平台需要計畫準備,讓此景點跟民眾有很好的交流,不只是藝術殿堂而已。目前台灣產業經營是散點狀,不如國外BFI、CNC等機構,每年都會有許多專業的統計數據,黃建業說,若沒有這些分析資料,就無法推展策略性的影視工業,這樣在立論上就會較不足。

知名策展人塗翔文指出,希望本案不要讓政治力介入,儘快完工,打造類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電影園區」,任何資料都可在這邊找到,隨時找到各種電影資料。他表示,若新莊「台灣電影文化中心」也能朝向這方向發展,把所有的學生、導演、製片人全部都集中在那邊,國家電影資料也能設在當地,讓對台灣電影有興趣的人,可以隨時在這邊找到資料。

反觀台灣,缺乏一個大型專責機關,可以主導電影資料的東西,也沒有推廣的機制,這就是未來台灣可以努力的方向。塗翔文希望「台灣電影文化中心」不應只是舉辦年度電影節慶,而是兼具電影推廣功能。要打破市場商業機制,不要只是淪為戲院商場或是下一個文創園區,來這邊變成院線片電影院;並期待能有大中小戲院,只要付基本費用,就能隨時隨地放映國家電影資料館藏電影。

fsj 提到...

12月台灣閱讀節 百大好書推薦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2013/11/30

為推廣全民閱讀,法國有「法國讀書樂」,英國有「愛丁堡國際圖書節」,美國從2001年起,每年秋天在華盛頓舉辦的「國家圖書節」。國家圖書館也將從12月1日起,首度推出屬於台灣的「台灣閱讀節」,將有一系列的名人推薦百大好書、購書優惠、交換書籍活動,創造台灣閱讀風潮。

國圖館長曾淑賢表示,包括聯經出版等16家書店、7家網路書店,將聯合推出「閱讀有購讚」活動,提供民眾購書優惠,國圖也舉辦抽獎活動,獎品包括價值20萬元的國寶復刻書「註東坡先生詩」、筆記型電腦、印表機、蔣勳有聲書等2百多項好禮。

活動也鼓勵民眾分享書籍,曾淑賢表示,12月1日至7日活動期間,也有「放書漂流,與書飛翔」活動,凡在參加活動的圖書館內,捐書5本者,即可獲的漂書書袋。活動詳情可見台灣閱讀節網站:http:trf.ncl.edu.tw/。

※ 相關報導:

* 兩岸出版業 尋求數位合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30001085-260306

面對數位時代,兩岸出版業共同關注於傳統轉型,由台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與中國出版協會聯合主辦的「兩岸出版論壇峰會」針對兩岸電子出版的現狀提出合作可能性。

大陸三聯書店總編輯李昕指出,目前大陸的數位出版還沒有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使得紙本書的數位化不但不能增加收益,反而給盜版提供機會而影響紙本書銷售;另一方面,據統計大陸讀者只有41.8%的網民可接受付費下載閱讀,且能接受的電子書價格每本3.5人民幣,而紙本書的可接受價格是13.43人民幣,讀者心態可說是數位出版無法建立盈利模式的重要原因。

台灣漢珍數位圖書董事長朱小瑄也指出,台灣讀者對電子書認知度高但使用率偏低,加上現有頻寬不敷使用,也造成數位出版投資成本高卻難回收獲利的問題....

* 500張珍貴照片曝光 鄧南光抓住古早美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30000933-260115

前輩攝影家鄧南光與張才、李鳴鵰並稱為「攝影三劍客」,他從留學日本時愛上攝影,回台後開設「南光寫真機店」,一輩子投身攝影。他的長子鄧世光回憶,父親拍照時浪漫,面對沖洗工作則認真嚴謹,近日他推動出版鄧南光有史以來最完整攝影全集,收錄500多幅相片,昨天(29日)在台北紅館舉辦鄧南光攝影經典回顧展暨攝影集發表。

鄧南光攝影集全套3冊,由攝影工作者簡永彬整理編輯,前2冊依年代為「東瀛寫真1929~1935」、「時代見證1935~1960s」,第3冊「凝視浪漫1930s~1971暨極小相機1958~1971及文集」,特別挑選他拍攝女性、獨具風格的人像,與他著迷於俗稱「間諜相機」的Minox Camera所拍作品,多數為首次曝光;另收錄封藏50多年的多篇攝影評論,難能可貴。



◆ F.I.R﹒撈300萬致敬《名曲》

中國時報 黃嘉平/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30日

東方衛視結束《中國夢之聲》,又砸重金製作《不朽的名曲》,原預計9月下旬接檔,受「限唱令」影響遙遙無期。第1集找來F.I.R.、A-Lin、信、平安、周筆暢、陳楚生唱蘇芮的歌,並找本尊坐鎮。F.I.R.的酬勞300萬,演唱〈親愛的孩子〉,編曲、造型設計等一手包辦,「把比賽唱成演唱會。」

陳建寧說:「能把演唱會規格搬上節目,是吸引我們的原因,只要是好節目,例如中視《超級星光大道》每集酬勞只有1萬5000元,坐一整天也很開心。」A-Lin演唱〈跟著感覺走〉,蘇芮也聽得很高興,觀眾直呼她應參加湖南衛視《我是歌手2》。

《名曲》1季12集,由斯柯達汽車贊助,據悉冠名費高達1億人民幣(約4.88億台幣),節目以「向經典致敬」為主題,每集找6組歌手兩兩PK,由現場500名觀眾投票,輸了仍有機會再參賽,沒有總冠軍,火藥味淡。

據悉,文化部明年將提出預算給歌唱比賽節目,1季13集,每集250萬,由製作公司、唱片公司、電視台競標,希望留住台灣優秀歌手。

fsj 提到...

茱麗葉畢諾許 素顏化身卡蜜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1000376-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01日

卡蜜兒.克洛岱爾(Camille Claudel)是19世紀傑出雕塑家之一,她與「現代雕塑之父」羅丹之間的愛恨糾葛亦為人熟知。卡蜜兒人生最後30年被家人送進精神病院度過餘生,這30年她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少有人著墨。

法國導演布魯諾.杜蒙 ( Bruno Dumont )的《最後的卡蜜兒》,從卡蜜兒身後留下了就醫紀錄、與弟弟保羅的書信,想像她的病院生活。

《最後的卡蜜兒》描述卡蜜兒在精神病院裡的3天,由影后茱麗葉畢諾許飾演主角。某日醫生告知卡蜜兒,她的的弟弟、詩人保羅.克洛岱爾將於3天後到訪,卡蜜兒滿懷希望,期待保羅可以帶她離開病院。這3天卡蜜兒做的事情就是在小教堂祈禱、曬太陽、協助病友,因為懷疑羅丹暗地在食物下毒,她獲准自己料理三餐。卡蜜兒無所事事,讓她痛苦的是被剝奪作雕塑的自由。

卡蜜兒生於1864年,卒於1943年。1881年卡蜜兒認識享負盛名的羅丹,成了他的模特兒、繆思和情婦,當時羅丹40歲,卡蜜兒17歲,羅丹已婚,兩人的愛情轟轟烈烈。1886年羅丹完成名作《吻》,不久後兩人分手。卡蜜兒的藝術天分讓羅丹震懾,曾對她說:「於是,妳成了我最強的敵人。」

與羅丹15年的感情耗盡卡蜜兒的青春和藝術生命,她懷疑家人受羅丹暗中指使,偷她的草稿,也懷疑收藏家覬覦她的天份從中大撈一筆。這些妄想讓她被送進精神病院,漫長的30年幾乎不再創作,也摧毀許多作品。1951年,弟弟保羅為卡蜜兒在羅丹美術館展出她的雕塑作品

茱麗葉畢諾許在片中以素顏及老妝出現,電影在真正的精神病院中拍攝,畢諾許與真的精神病患共同演出。導演布魯諾.杜蒙以執導《人,性本色》揚名國際,他表示,外界對卡蜜兒被監禁時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除了就醫紀錄,這個從無到有撰寫劇本的想法非常吸引我。就電影來說,就是拍攝一個無所事事的女人。」

茱麗葉畢諾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柏林影展等4大影展影后,這部影片最大的挑戰是沒有太多台詞宛如獨角戲,且和精神病患有直接對手戲,面臨更多即興發揮的挑戰。她將被家人與愛人遺棄的女性,內心的憤怒、挫折、悲傷與瘋狂詮釋得相當透徹。

※ 相關報導:

* 「關仔嶺之戀」誰作詞 學者:應是許丙丁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30732.shtml

....台南文壇前輩許丙丁文物特展目前在文化部台南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展出,研究台灣文學的成大台灣文學系兼任教授呂興昌表示,流傳下來的歌本上所寫的作詞者是「許正照」,但十多年前,協助許丙丁家屬整理文物時,許丙丁的兒子許勝夫告訴他,關仔嶺之戀的歌詞是其父所寫。

* NSO傲視歐洲 華人樂團展實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1000809-260306

....年輕時囊獲全球三大指揮比賽桂冠的呂紹嘉,在華人世界早已樹立傳奇。呂紹嘉2010年接掌NSO之後,兩度率領樂團造訪大陸,但未與當地樂團直接接觸。明年1月11日呂紹嘉將與廣州交響樂團合作柴可夫斯基《第4號交響曲》,與中國愛樂演出馬勒《第9號交響曲》。

....德國《每日鏡報》樂評更以「天衣無縫」形容演出。NSO在舞台上展露的實力,成為呂紹嘉行前所言的最佳例證,「我們來到西方觀眾面前,不是要求得肯定,而是要展現自信。」NSO上回在柏林愛樂廳發聲,距今已16年,這段時間,全球經濟、文化等版圖出現位移,歐美已非世界絕對中心,亞洲藝術足以與歐美較量一番。

....歐洲樂壇不了解亞洲樂團,原因是可理解的。作為古典音樂原生地,按理歐洲樂團才是正宗,長期以來歐洲樂團是來亞洲宣揚藝術,亞洲樂團赴歐洲多數被視為交流學習觀摩。

曾幾何時,歐洲樂團出現愈來愈多亞洲面孔成員;低迷的經濟,使得歐洲樂團來到亞洲無法驕傲,因為他們多數得仰賴在亞洲演出的收入,以補足營運經費的不足,而劇院蓬勃興起的大陸,更成為開發的處女地。

....就在NSO歐巡前,中國愛樂、上海交響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皆展開歐洲行。上海交響樂團今年原本也計畫造訪柏林愛樂廳,後因故取消。隨著華人樂團接續發聲,相信多少讓歐洲樂迷從「無知」中意會到世界正在轉變。



◆ 台南人浪跡天涯 看同性壓抑之愛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01日

「我愛你!」「恨我,不要愛我。我們同性戀,是不能有愛的。」這是在台南人劇團最新作品《浪跡天涯》中一段台詞,大膽告白卻只能得到讓人揪心的回應。台灣的多元成家議題發燒,台南人剛巧推出這部講述德國納粹迫害同性戀的作品,導演鍾翰說:「是人都會愛,同性戀的愛、因愛而生的軟弱或堅強,跟所有人都一樣。」

《浪跡天涯》翻譯自美國劇作家雪曼(Martin Sherman)1979年的《Bent》,1997年的電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也是翻譯自同一個劇本。

故事以二戰期間的集中營為背景,講述同性戀者當年被視為道德淪喪,遭受納粹的虐殺。在集中營裡,同性戀者Max與Horst展開一段相愛卻不能承認,為了生存不斷壓抑情感的悲傷故事。

演出的主場景是以鐵網圍成的集中營,兩位主角扛著沙包來回走動,他們被規定不能交談、不得擅自休息。無意義的沈默勞動過程,象徵無情的壓迫。他們偷空交談,互相取暖也爭吵,還有一場隔空做愛的戲碼,罰站在廣場兩端的兩人同時閉上雙眼,以言語與想像擁抱親吻對方,惹人血脈賁張,卻也能感受到悲傷。

《浪跡天涯》由蔡柏璋、魏雋展等演員主演,今天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明年4月4日起在台北水源劇場加演10場。

fsj 提到...

台灣畫廊祖師爺 楊興生遽逝畫室中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3.12.01

在台灣藝壇上擁有「畫廊祖師爺」地位的畫家楊興生,昨天因心律不整不幸遽逝,享年七十五歲。

楊興生一九三八年生於江西,四年前因罹患淋巴癌開刀。藝術家楊識宏說,楊興生在手術後以標靶治療,病情控制得不錯。他常睡在位於淡水沙崙的畫室,昨天中午原本約好要跟兒子一同進餐,但其子一直等嘸人,找鎖匠開啟他畫室後,發現楊興生已倒臥在地上。家人緊急將他送往淡水馬偕醫院急救四十分鐘,最後仍告不治。

楊興生不幸往生的消息在藝壇傳開後,眾人同感震驚。

楊興生的一生相當傳奇。與楊興生私交甚篤的收藏家、沾美西餐廳負責人陳登壽說,楊興生的父親曾任警務處副處長,因他父親先隨國府遷台,還來不及逃亡的楊興生在大陸上被列為「黑五類」,曾遭迫害、坐過冤獄。日後才輾轉從贛南逃到香港,最後來到台灣。

六○年代,楊興生畢業於台師大美術系、隨後赴美進修。一九七五年,他因有感於藝術活動不能與普羅大眾脫節,創辦了「龍門畫廊」。楊識宏說,當時台灣的藝廊多半賣複製畫、藝品等給外國觀光客,「龍門畫廊」是專業畫廊的開路先鋒,是「真正有在經營本土藝術家」的畫廊,而他前後開過七家畫廊。

楊興生擅長風景畫,具象與抽象畫風兼備,晚年多描寫台灣的青山稻田。他曾感嘆,台灣人從勤奮寬厚變成自私貪婪、台灣島被蹂躪得消失了她的美麗。

※ 相關報導:

* 畫家楊興生辭世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1000372-260115

畫家楊興生昨日因心肺衰竭在淡水畫室逝世,享壽75歲。楊興生好友、畫家李錫奇大嘆難受,他說:「藝術上,他是個了不起的畫家,從傳統寫實到現代抽象,不依隨潮流,堅持個人路線;同時,他更是帶動台灣畫廊發展的重要人物。」

* 曾淑慧贈50幅作品 屏科大設美術館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30715.shtml

曾有12幅畫作入選法國藝術家沙龍的知名畫家曾淑慧,將50幅作品捐贈給屏科大,成立曾淑慧美術館,成為第3位在校內成立美術館的畫家,昨日和該校校慶同天開幕。

* 莫內私房畫 出國未必看得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31014.shtml

歷史博物館正展出「印象‧經典」莫內特展,美學大師蔣勳昨天以「莫內的私房畫」,稱呼這批甚至難以在國外各大美術館見到的作品。蔣勳強調,這些畫不但特殊,而且可以看見莫內除了畫家之外,身為父親、丈夫、朋友的其他角色。



◆ 義大利圖書館長 盜賣百年珍版書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3.12.01

義大利那不勒斯吉倫拉米尼圖書館數千冊、珍藏數百年之久的珍版古籍,包括亞里士多德、笛卡爾、伽利略、馬基維里等名家的鉅著,竟遭館長狄卡羅結合十三名同夥監守自盜,再以高價在市場出售。這起兩百年來珍版書界最嚴重的「雅賊」案,正由當地檢方進行跨國偵察,而主犯狄卡羅已被判處七年軟禁定讞。

紐約時報報導,主犯狄卡羅是自學出身的書迷,並無大學學歷,卻能當上圖書館長,顯然是因為他與義大利前總理貝魯斯柯尼關係密切。二○一○年貝魯斯柯尼主政期間,他曾被任命為農業部的能源顧問。二○一一年原農業部長調任文化部門,狄卡羅也跟他一起調任,不久後即出任吉倫拉米尼圖書館館長,竊書轉賣的犯行也於焉展開。

二○一二年圖書館內一對兄妹檔管理員向警方揭發此案,並向檢方提供監視錄影帶,影像中顯示狄卡羅及同夥們把書箱搬出圖書館。檢方在狄卡羅設於佛隆納一處私人藏書室中,發現超過一千冊的圖書館藏書;並在羅馬查獲一處工作室,發現現場工作人員將書籍上的印記及來源註記去除。

主犯狄卡羅是整個中間商、書籍經銷商及收藏家網路的核心人物。十三名共犯中還包括一名教士。由於圖書館並沒有完整的藏書目錄,因此究竟損失多嚴重並不清楚。

主辦本案的檢察官梅里羅表示,國際市場可能並不知道這些書籍來自吉倫拉米尼圖書館。珍版書市場的行規就是「不多問、不多說」。檢察官已要求全歐洲、美國及阿根廷警方合作偵辦本案。

狄卡羅在一審時自爆,有好幾冊伽利略的著作「星際信使」,根本是在阿根廷偽造的,真本已被他竊走。連那不勒斯國家圖書館所收藏的也是偽本。

※ 相關報導:

* 二手書店流通加快 書無新舊更雋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31538.shtml

被喻為「二手書界誠品」的茉莉書店,全台已開了六間門市,新開幕的高雄店不只是休閒的好去處,還成為新興觀光景點。有陸客一早等著書店開門,進門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茉莉書店書物總監傅月庵認為,逛二手書店比一般書店,多了難以取代的「尋寶樂趣」。....有趣的是,過去二手書店給人的感覺是書籍帶點泛黃,且擺放凌亂,客群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但茉莉店裡的二手書,每一本書都重新整理、擦拭與包裝,甚至還用紫外線消毒再上架販售,客群也相當多元。

* 星期六小商家日 歐巴馬帶女兒瘋狂掃書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331433.shtml

....美國總統歐巴馬30日一年一度地帶著女兒莎夏和瑪麗亞瘋狂買書,他們到1家書店買書,響應所謂的「星期六小商家日」(Small Business Saturday)活動。....他們買了大約20幾本書,包括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的「低地」(The Lowland, 暫譯)、卡森.麥克勒絲(Carson McCullers)的「傷心咖啡店之歌:其他故事」(The Ballad of the Sad Cafe:Other stories, 暫譯)、賈森‧馬修斯(Jason Matthews)的「紅麻雀」(Red Sparrow, 暫譯)、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等。



◆ 陳柔縉/一頁台灣文具史

【聯合報╱陳柔縉】2013.12.01

台北市大橋國小日前校慶,請來九十六歲的老校友柯金鳳,她念小學的日本時代,生活跟今天有許多異同。

以寫功課這件事來說,日本時代的小孩已經使用鉛筆,也有鉛筆盒,只是材質大不相同。當時的鉛筆盒有木材的,也有以做罐頭的馬口鐵製造,另有一種上下互蓋式的賽璐珞鉛筆盒。

賽璐珞是十九世紀發明的合成樹脂,在塑膠和壓克力到來前,有一段榮景,曾做為電影膠片,到現在,仍有乒乓球和部分吉他彈片由賽璐珞製成。

日本時代的賽璐珞鉛筆盒有各種顏色,也有像吉他彈片,兩色交駁,發出如貝殼的光澤。唯一美中不足是薄脆。七十八歲的梁溫彩英說,日治末期,她在家鄉苗栗頭份讀小學時,同學的賽璐珞鉛筆盒多斷成兩截,唯獨她有完好的盒蓋,她反而覺得「不好玩」,於是硬把鉛筆盒蓋子折斷。

八十六歲的陳瑳瑳,小時候住台北大稻埕,爸爸陳振能曾任板橋林家某一房的總管,也任過台北市議員,家境優於一般,她也有賽璐珞鉛筆盒。陳瑳瑳還記得,有一次學校活動要到淡水海邊,媽媽幫她買了賽璐珞筷子盒,媽媽愛乾淨,用熱水先燙過,未料到賽璐珞不耐熱,瞬間變形。

打開日本時代的鉛筆盒,雖然不及現代精彩,沒有自動筆、螢光筆、立可帶、小名條,但也不算陽春慘澹,除了鉛筆,還有尺、削鉛筆的小刀和橡皮擦。依一九一九年出生於台南市的蔡廷棟說,他小時候用的尺是木尺;小刀則跟中年一代習用的一樣,一端有軸,刀片可展可收;橡皮擦則是橡膠做的,顏色灰灰的。

我爸爸小蔡廷棟十六歲,日本時代還讀了四年,但戰爭風雲把紙和橡皮擦的品質都吹爛了,他在雲林鄉下的同學們,有人切一截腳踏車的輪胎當橡皮擦,其結果可想而知,擦得簿子黑黑的一團。還有人拿石頭去敲榕樹幹身,爸爸說,榕樹會「出乳」,黏黏的樹乳不知道再去混甚麼東西,就這樣土製橡皮擦。

至於鉛筆盒裡的主角,戰前台灣的鉛筆已是彩色時代,甚至一百多年前還鬧過「紫鉛筆傷人事件」。一九○四年,總督府曾發出訓令,因紫鉛筆含有毒元素,禁止幼稚園和小學生使用。過了三年,傳出悲劇,竟有中學生寫紫鉛筆時,突然斷碎的細片噴進眼睛,導致失明。

日本時代後期,小學生偶爾也會拿到免費的鉛筆。像是台中市稅務單位就曾發下一萬枝給全市的小學生,當然不會沒事慷慨;鉛筆就像一張宣傳單,上頭有日本國旗圖案外,還附帶鼓勵納稅的標語。淡水一家「信用組合」(戰後蛻變成信用合作社,屬金融機構),也在區內廣發鉛筆,打上「勉強は學校、貯金は組合」的標語,意即「念書要去學校,存錢就要到組合」。回頭看,我有點皺眉,懷疑這種宣傳法的功效,但是,我嘴角也有笑,相信當年小學生拿到天上掉下來的鉛筆時,應該個個笑容燦爛。

(作者為作家)

fsj 提到...

數位文創園區揭幕 5業者進駐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3.12.02

台南市數位文創園區昨揭幕,引進最新的「共同工作空間」與「實驗工坊」概念,希望吸引更多有創意的人加入。

園區位在國立台灣文學館對面,也是市長賴清德在擔任立委期間的服務處,由房東轉租給數位文化協會,成立園區,賴清德特別前往參觀,對於以3D列印自己的小人像相當感興趣,還開玩笑說,當地「風水好」,讓他順利選上市長,未來一定也能讓數位文創有更好的發展。

台南市研考會主委王時思則表示,台南市的數位文創園區實際上是位在西門路新光三越百貨北側的原司法宿舍,預計明年正式設立,但在設立前先行暖身,位在南門路上、昨揭幕的數位文創園區「胖地」,雖然空間不大,但已匯集了文創能量。

研考會指出,胖地引進共同工作空間與實驗工坊概念,前者是以便宜的價格出租辦公桌,方便年輕人創業,同時不同領域的文創者可藉此相聚,擦出不同火花。

而實驗工坊(FABLAB)則源自印度,日本實驗工坊的創始者田中浩也,也到台南參與揭幕,他表示,實驗工坊可生產各種產品,可賺錢也可交朋友,大家共享資源,目前日本已有6個,台灣也在發展中,未來將集結亞洲各國的實驗工坊,一起發光。

園區引進3D列印、雷射切割等設備,讓大家共同使用,實現實驗工坊的概念。

目前台南市胖地已有5組的文創業者加入,分別是實境遊戲、整合行銷、在地雜誌、臉書廣告及手工皂等,市府歡迎更多人加入,而賴清德則希望胖地能結合愛國婦人館的文創辦公室、林百貨的文創百貨及火車站旁的文創園區,共同打造出台南文創天地。



◆ 阿嬤畫家辦展 彩繪銀髮人生

【聯合報╱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2013.12.02

素人阿嬤畫家方冬雪第一次在花蓮縣文化局推出「冬雪綻春」個展,78歲的她說,這是她自創的「綜合彩」畫法。

方冬雪表示,72歲開始畫畫,先用水彩筆,後來發現女婿從捷克買回來的水臘筆,才符合自己的需求,於是靈機一動,利用這些顏料與彩筆,獨創「綜合彩」畫法。「我只是一位平凡的阿嬤,想透過個展,鼓勵像我一樣的老人活得更精彩。」方冬雪說,透過彩筆,在人生晚晴時分,有這番美麗的際遇,是難得的幸福與滿足。

※ 相關報導:

* 謝文明禮物極深的愛生出極度的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2000360-260115

台灣獨立動畫導演謝文明的作品有種驚悚詭譎的風格,又能深切探討人性。他在2008年以《肉蛾天》奪得美國聖地牙哥亞洲影展最佳動畫片,他去年完成的新作《禮物》,今年11月獲得美國聖地牙哥亞洲影展最佳動畫片,謝文明成為全球唯一兩度獲得這項大獎的華人。

《禮物》描寫女子孔雀瘋狂愛上已婚男人的故事,畫面陰鬱詭譎,全片以黑白色調處理。這部影片還沒有機會在台灣上映。

* 中性的藍色 原著漫畫細膩呈現女女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2000368-260115

今年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影評人費比西獎的《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原著是法國新生代漫畫家茱麗‧馬侯(Julie Maroh)的短篇漫畫《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見圖,取自網路),明年1月出版中文版,這也是茱麗‧馬侯作品首次在台問市。

年僅28歲的馬侯,出生於法國朗斯市,擁有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視覺藝術與雕塑雙學位,是法國新生代插畫與漫畫家。《藍色》是她初試啼聲的出道之作,她從19歲開始著手構思、創作,直到23歲完成這部作品,2010年出版後,隔年拿下2011年法國安古蘭最佳人氣大獎,成為法國漫畫界最受矚目新星之一。

* 媽媽的藍色皮膚 包裹著未盡的夢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2000370-260115

藝術家黃博志曾在個展「清水里147號」中,以老照片搭配訪談影音,呈現母親的勞動生命史。展覽結束後,他持續與母親進行更深入的訪談,推出《藍色皮膚:老媽的故事》一書,改以文字述說母親的成長與夢想。

《藍色皮膚》誠懇且情感節制,書名比喻媽媽所屬的藍領階級,在平實敘述中偶爾穿插他的幻想畫面:「在黑暗中,她發現了一件藍色背心,她套上背心,顯得很自然,因為她把背心當做皮膚。她慢慢變成某種生物,長出腳,爬了出去。」



◆ 總統文化獎/黃瑞芳 創意凸顯暖化危機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3.12.02

第七屆總統文化獎得獎名單昨揭曉,除黃春明獲文藝獎外,公益獎得獎者財團法人台灣世界展望會、人道獎為台灣晨曦會牧師劉民和、環保獎為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創意獎為環境藝術家黃瑞芳。

獲得創意獎的藝術家黃瑞芳,長期投入環境藝術創作,常透過作品凸顯台灣對全球環境氣候的關注,今年還代表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成為今年威尼斯雙年展吐瓦魯國家館的唯一參展者。

評審指出,黃瑞芳以藝術表現來凸顯全球暖化環境變遷的危機,影響力跨過國界,並為台灣爭取國際曝光的機會,因此榮獲本屆總統文化獎創意獎。

劉民和 投入福音反毒30年

獲得人道獎的台灣晨曦會創辦人劉民和,投入福音戒毒、反毒工作三十餘年,希望藉由宗教力量幫忙戒毒人。劉民和青少年時曾不慎誤入歧途,染上毒癮,多次戒毒無效,經香港晨曦會輔導才戒毒成功;後來他創辦台灣晨曦會,並在印度、緬甸、大陸、美加等地成立戒毒之家,評審認為,他長期對戒毒者關懷與照顧值得表彰,因此榮獲人道獎。

環保獎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獲得,評審指出,該協會在現今媒體亂象頻仍、資訊混亂的時代,對於環境議題始終扮演專業、客觀、深入的角色,提供國人最重要的環境資訊交換平台,多年奉獻成果和累積已成為華文環境資訊重要且專業的資料庫,因此榮獲環保獎。

台灣世界展望會獲得公益獎,評審指出,世展會數十年來對原住民兒童、偏鄉及離島的弱勢兒童及家庭乃至國外貧困兒童都協助甚多,對台灣歷年重大災害提供專業的緊急救援服務及重建計畫,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等專案活動更將國人愛心遍及世界因此榮獲公益獎。

總統文化獎舉辦單位中華文化總會指出,本屆總統文化獎參選件數共計八十二件,經提名委員會和評審委員會提名、初審、複審、決審,確定得獎名單,得獎者各獲獎金一百萬。頒獎典禮預定十二月二十七日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

※ 相關報導:

* 快樂的80歲! 黃春明雙獎齊至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332750.shtml

作家黃春明昨天雙喜臨門,不但獲贈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贈獎典禮上又經記者告知榮獲總統文化獎,將共可獲獎金兩百萬元。真性情的他,剛得知又獲一獎時,直呼不信,還笑問是否為詐騙?再三確認後,表情才漸舒緩,笑說:「真高興!」

* 寫爸爸與海賊的恩怨 羅智強獲懷恩文學獎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32700.shtml

聯合報與懷恩慈善基金會舉辦的「第八屆懷恩文學獎金榜」昨天揭曉,總統府前副秘書長羅智強以「食豆的海賊」一文,獲得兩代寫作組優勝。....「食豆的海賊」是羅智強為父親羅阿玉撰寫的口述歷史,描述羅家與大陳島海賊的恩怨往事。羅阿玉早年在大陳島務農、捕魚,隨國民政府遷台後在台灣四處打零工,最後到基隆港當碼頭工人才安定下來。

fsj 提到...

畢卡索33件陶藝 首度來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35023.shtml

【聯合報╱記者邱榆蕙/新北報導】2013.12.03

一般人對廿世紀的國際知名畫家畢卡索印象,多屬色彩強烈的抽象畫作,但他的陶塑作品更具獨特風格,新北市鶯歌陶博館六日開展的「火的形與色國際陶藝展」,將展出卅三件畢卡索首度在台灣亮相的陶藝創作。這項陶藝展,還集結其他國內外四位知名藝術家,包括台灣藝術家吳炫三、法國抽象藝術家漢斯‧哈同(Hans Hartung)、義大利名家曼菲多‧波西(Manfredo Borsi)、韓國藝術家金恩中,共計展出九十件陶土創作。

陶博館館長李春蘭指出,畢卡索的作品中,一定不能錯過「貓頭鷹」、「鬥牛士」及「長髮男人的頭像」,觀賞鬥牛是畢卡索與父親的共同休閒,從小耳濡目染,鬥牛士也成為他作品中主題占最重的題材,他創作的鬥牛士瓷盤,被公認是立體派的延續。

此次也受邀參展的吳炫三表示,因從小在農家長大,創作元素總離不開鄉村,他曾到一百多個國家旅行,發現「有人的地方就有陶土」,遊遍各國後,他認為台灣陶藝等級可站在世界前端。

吳炫三說,在一九九五年他到南太平洋小島部落,用當地陶土和天然色料作陶,隨意在坯體上自由刻畫線條,作品「無題」呈現不規則焦黑色,不經意的手法產出新創意,如同古早的「烤番薯臭火焦」。

‧「火的形與色國際陶藝展」從本月六日在鶯歌陶博館展出至明年四月廿日止。鶯歌陶博館在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二○○號,電話:(02) 86772727。

※ 相關報導:

* 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小木器創作巡迴展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1203004099-260413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舉辦「遊木民族,小木器創作巡迴展」,展出別具生活巧思的木創品牌、木創工作室乃至於木創工作者默默耕耘的成果,作品來自22個木創品牌,展期到明年4月12號,展期結束後,將巡迴到屏東美術館展出。



◆ 「寂寞碼頭」躍上國際 奪動畫2獎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2013.12.03

今年連續在荷蘭、台灣和日本獲獎的動畫導演史明輝,是台東子弟,昨天帶著作品返鄉辦分享會。縣長黃健庭等人祝賀後,欣賞他的作品,獲得滿堂采,被部分觀眾譽為「台東李安」。他得獎動畫作品已改編為長劇本,預定2015年上映。

史明輝的作品「寂寞碼頭」,以台東富岡碼頭為背景,今年共獲得荷蘭阿姆斯特丹莫普提獎、高雄電影節台灣獎首獎、日本TBS DigiCon6大賞台灣區首獎,並入圍亞太影展、泰國世界影展等8個國內外動畫獎。

史明輝說,20多年前,他外公在颱風天出海捕魚,從此沒有回家,帶給家人很大的傷痛,長大後他總是想像「外公說不定還在別的地方生活」,這個構想,成為寂寞碼頭的故事來源,「其中有些情境比較誇張,例如獵鯊魚的過程」。

因為寂寞碼頭是描述海上情境,有人把他和國際名導演李安做比較;部分觀眾欣賞過他的作品,也稱他為「台東李安」,史明輝對此表示「不敢當」。

他說,李安的「少年Pi」耗資30億,是他的千倍,寂寞碼頭「格局太小、故事太少」,未來還需要再發展。

黃健庭推崇史明輝得獎無數,是台灣目前最知名的新銳動畫導演,也是「台東之光」,未來希望借助史明輝的創作能力,行銷故鄉台東。



◆ 他里霧漫畫館 館藏孩子夢想

中國時報 許素惠/雲林報導 2013年12月03日

航海王、烏龍派出所、名偵探柯男等夯漫畫免費看,台鐵斗南倉庫活化而成的他里霧漫畫館館藏孩子夢想,將在月底配合農博開幕。縣教育處長邱孝文說,館內典藏國內外經典漫畫書多達1萬多冊。

由國家卓越建設獎得主陳麗妃建築物設計的 全國第1座,由鐵路閒置倉庫活化的漫畫館將誕生!邱孝文指出,這是繼他里霧繪本館後,縣府在斗南地區又一重要文教設施,堪稱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典範,也是一座實現節能減碳概念的綠建築。

漫畫館典藏國內外經典漫畫書上萬冊,包括航海王、烏龍派出所、名偵探柯男、哆拉A夢等經典且最受歡迎的漫畫,擁有豐富完善的漫晝閱覽資料庫,並將規劃系列漫畫創作教學、文創作品發表、漫畫家手稿、學生漫畫競賽等活動。

漫畫館為喚醒民眾對鄉土的關懷,以斗南舊地名「他里霧」命名,外觀呈現的是漫畫書意象的造型,兼具圖書典藏、新書及漫畫公仔的展示功能,另有漫畫教學牆、漫畫習作區,與數位漫畫展示區、影像互動區等多元的漫畫推廣型態,在國內首屈一指。

※ 相關報導:

* 葉嘉瑩讀詩 電子書聽得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3000482-260115

中國詩詞大師葉嘉瑩風靡各地學生,至今90高齡仍常受邀講學,她讀詩抑揚頓挫,解詩熱情滿溢,充滿感染力。大塊出版推出《葉嘉瑩作品集》電子書,結合葉嘉瑩讀詩、講學的影像與錄音,葉嘉瑩說:「我是上個世紀的人,這套書是給我最大的驚喜。」

《葉嘉瑩作品集》全套19冊涵蓋《迦陵說詩講稿》、《葉嘉瑩說中晚唐詩》、《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講錄》等,完整呈現她多年來的著作與演講精華,先推出《葉嘉瑩說杜甫詩》一集電子書,於Apple ibook store上市,預計2015年完成全套電子書出版。



◆ 數位分析古織繡 再現西拉雅

中國時報 林柏宏/台中報導 2013年12月03日

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館藏36幅古西拉亞編織文物,選出其中10件進行電腦分析;中心主任蕭靜萍說,此舉為全球首創。漢人藝術家張瑛玲加以取樣,以「十字繡」重新創作。即日起至明年2月9日,20件西拉雅古繡及創新開發文創繡品將在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

張瑛玲任教於樹德科技大學,將西拉雅刺繡中的雷紋、卍字紋等幾何圖型,與烏秋、燕子、花等具像圖案做出解構及再現。

張瑛玲說,過去西拉雅古繡裡大多刺上滿滿一面,為增添時尚感,她特意將其簡約化,部分裝飾在刺繡作品裡,讓平埔族的西拉雅紋繡之美與日常生活結合。

蕭靜萍表示,館內長年辦理各族圖騰刺繡班,1位遠自屏東而來的原住民學員,為傳承族內刺繡藝術之美,打破男子不能拿針黹的限制,如今在原鄉內成立工作坊,指導部落婦女開發新文創品,要將佚失的文化傳遞下去。

fsj 提到...

搶攻文創 磁吸大咖掛牌

【經濟日報╱特派記者陳致畬/上海三日電】2013.12.04

大陸在國際市場運作上,越來越具有野心。從空港運輸,到現今的文創、紅酒等交易中心,積極搶奪全球平台。透過大陸廣大市場,讓所有國際大公司,統統到上海來掛牌交易,吸收全球資源可見一般。

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的電子看板上,也可看到台灣業者的身影,包括果陀、相聲瓦舍的「相關權益轉讓」。這不禁讓人省思,當大陸把所有平台交易中心全都做完,從專利、出版、轉讓等一系列文化產權全包了,台灣該何去何從?

上海搶攻文創產業不遺餘力,不只是硬體建築,陸續引進迪士尼樂園、東方夢工廠後,從上下游產業整合開始,做大國際平台,進軍市場軟實力。

台商揶揄地說,當深圳前海「統戰」香港、福建平潭「統戰」台灣時,那上海自貿區就是「統戰」全世界了,難怪能吸引飛機到浦東機場轉機,輪船也到洋山深水港中轉,再來就是台灣文創產業,全都拿到上海交易。

台灣引以自豪認為,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擁有中國傳統文化與西式創新結合,遠遠超越大陸設計創意,從台灣偶像劇、歌手、原創網路小說、手工藝品等,屢獲大陸民眾內心。

但台灣90年代提出亞太營運中心口號後,卻一直停滯發展,本世紀初又提出建立亞太自由貿易中心,但隨著時間的過去,包括貨運、航空、等陸續被周邊國家超越,台灣究竟該如何面對未來?

看到對岸大陸,積極搶奪國際市場的力道,值得國人重新深思。台灣要趕緊急起直追,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六海一空也可以跟上海自貿區對接結盟,創造兩岸雙贏的局面。

※ 相關報導:

* 日設基金 推銷東瀛「酷文化」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337456.shtml

從壽司、拉麵、漫畫到流行音樂,日本近日成立基金,專門推廣這些「酷」文化產品,並延攬前凱雷(Carlyle)基金經理人來管理這些資金。

酷日本基金首席投資長吉崎浩一郎表示,這筆於上周成立、規模達575億日圓(5.6億美元)的「酷日本基金」,正考慮收購電視頻道,並投資海外的零售事業,以宣傳日本的美食、流行時尚及動漫。

* 和食 擬列世界文化遺產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337489.shtml

聯合國正在考慮將壽司等「和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但在發源地日本,這些美食可能更適合列入「瀕臨絕種」的名單。隨著日本年輕人逐漸改吃甜甜圈、薯條和炸雞等西式餐點,日本的米飯等傳統食物的消費量持續下滑。

和食是傳統日式料理的總稱,這類料理主要以米和季節性食材製成,風味獨特,準備起來很費時。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校長熊倉說:「和食的味道很棒,但日本年輕人已不再吃這類食物,他們喜歡吃辛辣、油膩的料理。這是一種西化,日本人應對日本文化更感到自豪。」

* 朱宗慶樂團 台味藍白拖合奏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37586.shtml

皮鞋、靴子、涼鞋、高跟鞋、藍白拖都能踩上舞台,變成樂器。美國作曲家保羅‧福勒從街頭腳步聲得靈感,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冬季音樂會創作新曲「穿上你的鞋」。十位團員在曲中大玩二十二種樂器,連不同鞋跟與腳步的特殊聲響,也成為曲中一部分。



◆ 史料塵封一甲子 「台灣風土」問世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3.12.05

台灣人類學泰斗陳奇祿原本念政治、經濟,卻在六十五年前、廿五歲那年因緣際會進入「公論報」,主編「台灣風土」專欄,人生從此轉彎。「台灣風土」停刊近一甲子,昨天由台南市文化局重新出版。

陳奇祿高齡九十歲微恙,由孫子陳建文代表出席新書發表會。「台灣風土」主編林佛兒說,他將書送到陳家時,陳奇祿直說「夢想終於完成」。台南市長賴清德致詞表示,該書是「散落的蒙塵珍珠」,台南市很高興能「串起珍珠」。

一九四七年十月,台灣省參議會議員李萬居創辦「公論報」,與雷震創辦的半月刊「自由中國」,同為一九五○、六○年代言論自由的指標。一九四八年,取得上海聖約翰大學政治系學位的陳奇祿返台,出任「公論報」國際版主編、並兼專欄「台灣風土」主編。「台灣風土」刊載與台灣風土、文化相關的篇章,包含文獻、歷史、地理、考古、民間文學等。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指出,戰後台灣缺乏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陳奇祿整合日本、台灣學者,及大陸遷台學者,打下這套知識體系的基礎。

「台灣風土」一九四八年五月十日出刊,共一百九十五期,累積五百多篇文章。其間陳奇祿赴美找人代編,接著休刊,一九五四年陳奇祿歸國後復刊,一九五五年五月三日卻無預告停刊。高師大退休教授李若鶯推測是內容觸犯政府禁忌。

「鹽份地帶文學」總編輯林佛兒表示,八年前,他邀請陳奇祿為「鹽份地帶文學」寫刊名,到陳家拜訪時,陳從書房抱出一疊「台灣風土」舊剪報,說「這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印記」,渴望出版。林佛兒當天就把這批舊報紙載回,卻花數年時間,才找到台南市文化局出版。

林佛兒請來照相館技師將舊剪報一一拍成底片,請「牽手」李若鶯教授協助翻攝、打字、整理、校正比對。耗時兩年,完成四巨冊、共一百五十萬字的「台灣風土」。

※ 相關報導:

* 陳奇祿主編 台灣風土史料完整重現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4000524-260115

....陳奇祿1923年生於台南將軍鄉,3歲起隨父母長住中國,中學畢業後赴日就讀東京第一高等學校,1年後回上海聖約翰大學就讀政治系,副修經濟,1948年畢業後返台出任《公論報》國際版主編兼「台灣風土」專欄主編,也因此結識陳紹馨,楊雲萍及日籍學者金關丈夫、國分直一等人。陳奇祿1949年進入台大任教考古人類學系,1951年赴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深造人類學。

....葉澤山表示,陳奇祿2004年接受國史館口述歷史時表示,擔任「台灣風土」專欄主編改變他的一生,讓他投入民族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未能將這些文章彙整成冊讓他感到遺憾。林佛兒得知陳奇祿心願,寫計畫報上文建會,唯因人事更替,苦無下文,終於在台南市政府支持下出版。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表示,「台灣風土」專欄「為戰後的台灣建立一套知識體系」,陳奇祿匯集了當時《台灣博物》和《民俗台灣》的學者群,加上1947年大陸中研院和故宮的學者與典藏品抵台,「陳奇祿的中文好,也整合這些來自大陸的專家,至今這套書的內容仍引領我們走進台灣學的研究領域。」

* 「台灣大公報」之父 李萬居樹立典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4000526-260115

1947年10月,228事件發生不到8個月,全島風聲鶴唳,出身雲林的李萬居卻創辦《公論報》,以「地方性」與「民間性」為宗旨,追求自由、民主真諦,很快成了《中央日報》、《台灣新生報》、《中華日報》等黨營報紙之外的民營第一大報,更有「台灣大公報」之譽。

《公論報》與雷震創辦的《自由中國》月刊為1950、60年代台灣媒體輿論重鎮,陳奇祿受李萬居邀請擔任「台灣風土」主編。

* 受難者「停格的情書」 記錄戒嚴故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337183.shtml

高雄市歷史博物館昨天舉辦「白色之煉—高雄政治受難案件」特展揭幕,及「停格的情書」新書發表會,收錄了15名政治受難者,在白色恐怖時期寫給家人的書信。....「白色之煉—高雄政治受難案件展」,除展出高雄地區受難案件與台灣的政治受難團體相關文物,並帶領民眾走入5大人權景點,包括大榮中學、鳳山招待所、柯旗化故居、余登發故居、美麗島圓環,一同見證台灣人權發展進程。展期到明年4月27日,洽詢網站 http://khm.gov.tw 。

* 《文訊》找家第二拍 周六登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4000527-260115

為了替10萬多件文學史料找家,《文訊》雜誌發起作家書畫募款拍賣會,募得近200位作家熱情捐贈的700多件書畫文物,今年7月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第一場拍賣會;第二場拍賣會採網路、實體並行,網路拍賣11月27日起連續4周,實體拍賣將於12月7日在張榮發基金會大樓8樓國際會議中心登場。

....《文訊》的文藝資料中心1982年成立,至今典藏了10萬多件圖書雜誌、作家照片手稿、副刊等史料,成兩岸文學學者查找資料的重鎮。目前這批史料存於張榮發大樓內的《文訊》辦公室旁,免租金的租約將於2016年初到期,雖然有中、南部單位願提供空間,但《文訊》仍在台北尋覓,希望搬遷至收藏條件更好的空間。

fsj 提到...

台灣音樂家 湧進大陸交響樂團

旺報 記者林采韻/專題報導 2013年12月05日

大陸交響樂團已成台灣音樂家尋找「頭路」的新天地。相較於台灣職業樂團的職缺接近飽和,市場正在興起的大陸樂壇,正積極對外招兵買馬,尤其是具有規模和水準的職業樂團,網羅好手不手軟,也讓台灣樂手跳槽大陸樂團的消息近來時有所聞。

目前可見台灣面孔的大陸交響樂團,包括廣州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深圳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和北京國家大劇院管絃樂團等。

現任廣州交響樂團的定音鼓首席張立德,2005至2010年任職台灣長榮交響樂團,之後將重心移至對岸,曾於貴陽交響樂團服務,也擔任過澳門樂團、國家大劇院管絃樂團、杭州愛樂的客席定音鼓首席。

杭州愛樂現任定音鼓首席周治劍,也曾於長榮交響樂團服務。貴陽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潘怡慈,台南藝術大學畢業,曾獲上海大提琴比賽第3名,以及台灣建華古典菁英獎首獎。

台灣音樂學子赴對岸發展的趨勢,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主任徐家駒感受深刻,這位台灣「低音管教父」,徒子徒孫眾多,指出他自己當下就有不少學生在大陸發展。

樂團負擔房租

大陸對台灣音樂家的吸引力在於,首先薪水優渥,一級樂團不吝支付台灣樂團雙倍薪水,更好一點,連房租都由樂團負擔。如此一來,年輕音樂家大可姑且一試,有經驗的音樂家,也可嘗試開啟生涯第二春。

台灣合奏水準高

然而大陸音樂學院眾多,人才濟濟,海歸派也不少,為何還需向台灣招手?原因在於,大陸雖然人才多,但是音樂學院過去還是以培育獨奏家為主,注重合奏的培養也是近年來的事。加上大陸各大交響樂團真正朝職業化和市場化發展,時間也不長,力求與國際接軌,更需聚集有樂團經驗的能手。

如何看待台灣音樂家往對岸發展?站在悲觀角度,恐會覺得人才正流失;站在樂觀面,如同徐家駒所說,音樂家需要的是舞台,有更多舞台可以施展,不啻為好事。綜觀台灣各大職業樂團,空缺難尋,一有出缺也是眾人爭搶,對於年輕音樂家來說與其等待,還不如放手闖天下。



◆ 獲選示範點 高雄將創造時尚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2013.12.05

經濟部工業局選定高雄作為「創新時尚紡織業」示範點,4日與高雄市勞工局簽約,工業局將分年挹注5千萬元整建位於勞工生活教育中心的基地,引進設計師搞創意,打響自有時尚產品名號。

高雄市長陳菊在兩名模特兒帶領下入場,她幽默表示,「我本人不時尚,但我支持時尚!」高雄早年就以紡織代工業聞名,未來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進駐後,可望將鞋包、服飾等產品特色化和品牌化,順利升級成功,預估9年內至少服務4萬人次,締造6億元產值。

工業局民生化工組組長洪輝嵩指出,高雄過去有許多成衣工廠,引進不少外資技術,台灣每年紡織業出口占全世界第六位,機能布料更有70%是由台灣製造,然而產值卻無法提升,在已有設計、研發人才的前提下,台灣亟需建立自有品牌。

由工業局挹注資金的南部時尚產業創新基地,臨近捷運紅線R7站,因此命名為「R7創藝所在」,預計明年4月啟動,將號召新銳設計師進駐,帶動南部時尚產業。

※ 相關報導:

* 挺文創 國銀融資增為3600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340748.shtml

導演齊柏林為了拍攝「看見台灣」,放棄退休後的終身俸,抵押房子、財產,財源成為文創業者最大難關。金管會提出金融挺創意產業專案計畫,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最高保證成數,由八成提高到九成,三年內將本國銀行對創意產業的融資餘額,由新台幣1800億元增加為3600億元。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這不是口號,外界可拭目以待。

* 設計、動漫...看見香港傳承與創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5000938-260115

「漫漫畫雙城:台北80×香港90」匯集港台兩地漫畫家,描繪雙城風貌,並以漫畫圖像訴說屬於港台兩地的人文生活故事。展出香港漫畫家馮志明、利志達、何家輝及台灣的李勉之、阿推、安哲等漫畫家的作品,而堪稱香港教父級漫畫人物的馬榮成歷年作品,也首度在台亮相。

* 廣達文藝復興展 開放民眾觀賞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39696.shtml

明道中學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合作「廣達《游於藝》」活動進入第6年,今年以「文藝復興展」為主題,展出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大師複製作品,展期到17日,預計可吸引2萬名以上學生參觀,活動開放民眾觀賞。



◆ 《壞到底》 揭露演說的暴力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05日

比利時舞蹈家胡維茲(Lisbeth Gruwez)創立的步兵舞團首度來台,演出2012年的作品《壞到底》。胡維茲透過準確有力的舞蹈,揭露演講的魔力與暴力。

胡維茲說,演說是強大的武器,幾世紀以來它鼓舞群眾、激發無數行動,也發動革命與戰爭。「演說不單鼓舞了聽者,演講者本身也常掉進訴說的恍惚瘋狂與出神狀態。所謂演說的力量,正是依附在那樣的精神狀態裡。」

胡維茲是受到國際矚目的編舞家,她1977年出生,從小受古典芭蕾訓練,近年活躍於歐陸舞壇。這次來台的《壞到底》推出不過2年,卻已巡演過歐美20國,演出超過120場,好評不斷。

《壞到底》的創作靈感來自美國電影導演卡薩維蒂的一次電視訪問。胡維茲說:「我看著螢幕上的他聲音逐漸提高,手劃過空氣,嘲笑的語句搭配上扭曲的臉。人在說話時的肢體語言十分有能量,我認為那樣狀態之下的身體轉變,太了不起。」

胡維茲與考文博格陸續找來歐巴馬、希特勒、邱吉爾等政治人物的發言影像,持續觀察語言與肢體動作之間的關係。

某次她在朋友的黑膠唱片收藏中發現了美國保守派的電視傳教士史瓦格(Lisbeth Gruwez)的一段錄音。「那是一段關於藥物的演說,激情、有力,音質迷人帶有戲劇性,每一段的層次分明。」胡維茲摘取史瓦格的聲音,多為單字或發語詞的發音,將這些聲音置於演出。

在50分鐘的演出裡,胡維茲以身體表現出一場成功的演說呈現的語氣節奏。低限和緩的關節轉動、肢體變化,象徵演講開場的溫言撫慰,之後肢體快速變換成俐落,呈現演講中熱切激昂的模樣,最後則以猛烈、具威脅性的瘋狂,呈現語言的煽動力以及暴力。

《壞到底》5日至8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



◆ 觀念平台-Christmas是聖誕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5000924-260109

中國時報 曾泰元 2013年12月05日

時代在變,西風東漸,有些人瘋狂追逐歐美的一切,連原先與我們毫無關係的宗教節日也受到盲目的吹捧,眼前就有一個歲末年終的Christmas。

Christmas是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我認為中文稱之為「聖誕節」不妥,而應以「耶誕節」為宜。

我在東吳大學教一門外籍交換生的華語課,學生絕大多數都來自歐洲,我跟他們介紹了Christmas的中文,說「耶誕節」、「聖誕節」都有人用。

有個瑞典學生質疑「聖」誕節的妥適性。他說如果耶穌的誕辰叫聖誕,那麼佛陀釋迦牟尼的誕辰叫什麼?其他的先知先哲的誕辰又該叫什麼?我一時語塞,覺得他所言甚是。試想,如果Christmas叫聖誕,不就是獨尊耶穌,默認耶穌是世界上唯一的聖人?

這在歐美廣義的基督教國家,如果習焉不察,尚且說得過去,但華人社會並非如此,各種派別的基督教在此只占少數,我們無須特別獨尊基督教的「聖誕」。

挾著強勢文化的歐洲學生尚且有此自覺,意識到自身文化潛在的影響,設身處地為我們著想,我們是不是更應稱「耶誕」而不稱「聖誕」?

此外,10月底Halloween的中譯也有斟酌的空間。

10月31日Halloween是西洋鬼節,在性質上接近我們的中元節,據說是個亡魂現身的日子。大家習慣把Halloween稱為「萬聖節」,這是有待商榷的。

就詞源而論,Halloween的全稱是All Hallow Even,意思是「所有聖徒之夜」,故以譯為「萬聖夜」為宜。all是「所有」,與中文表「多」的「萬」字相通。hallow與holy同源,古義為「聖徒」。even本義為「夜晚」,evening「晚上」就是even加名詞後綴ing而成,現在的eve「前夕」也是這個even的變體。準此,Halloween就是「所有聖徒之夜」,亦即「萬聖夜」。

事實上,「萬聖節」應是All Saints’ Day,這個基督教的節日在Halloween隔天的11月1日。人們搞怪慶祝的Halloween在10月31日晚,或可譯為「萬聖節前夕」。但Christmas Eve一般人多認為「耶誕節前夕」太長拗口,故常略為「耶誕夜」,因此Halloween不妨也依循此例,稱之為「萬聖夜」,正好也與前述的詞源吻合。

但語言不是邏輯也不是數學,不按常理出牌的意外之舉時而有之,「約定俗成」又常是一股左右語言方向的巨大力量。紐約的Times Square源自《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以譯為「時報廣場」為宜,然中文卻經常誤為「時代廣場」,至今仍難以完全扭轉過來。

或許多數人還是習慣「聖誕節」、「萬聖節」的叫法。此二者嚴格來講並不妥當,但在語言慣性的洪流裡,像我這種舉旗呼籲、想要正本清源、逆流而上的少數人士,大概也只能說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吧!(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學系系主任)

fsj 提到...

文創業邱于芸:「3,600億元,高興了誰?」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06日

金管會向行政院提出「金融挺創意產業專案計畫」,但文創業、卡市達創辦人邱于芸昨(5)日表示,政府政策仍迷失在鎖定一家、一家的小公司,且每件補助款30、50萬元,等於是害了領22K、35K的年輕人。

她說,台灣文創產業需要的是能鋪橋造路的「十大建設」,讓創意創業的個人或小團隊站在穩固、有效的培育平台上,順著兩岸、國際的市場網絡遍地開花。

對新訂的「獎勵本國銀行辦理創意產業放款方案」,本國銀行對創意產業放款額將倍增為3,600億元,邱于芸更嘆了一口氣說:「3,600億元,高興了誰?」因為政策資金一旦用錯地方,沒有發揮該有的預期綜效,最後傷害的是台灣整體,不會僅是台灣文創業。

邱于芸以私人資金創業卡市達創業加油站,在文創圈小有名號,可是,從她構想到今天兩年多時間,募資連100萬元都不滿,從來沒有銀行會和她往來,卻持續有經部、文化部向她詢問政策擬訂的可行方向。

她強調,台灣發展文創產業並不是資金的問題,而是台灣發展創新經濟的時候未到,許多政策規劃沒有突破框架,多停留在傳產或科技製造業,把政策焦點擺在一家一家的個別公司,不符合現在文創產業的新生態。

邱于芸舉例說,國發基金投入天使創投,政策討論的是如何運用早期研發創新團隊的小規模投資,協助宏碁等現有大型企業進行體制內改造,就算早期創新團隊投資失敗率高,政府資助的天使創投還是沒有用到改革台灣經濟結構。

她指出,有意投入文創業的台灣年輕人很多,創意也都不錯,若政府動輒提供30、50萬元的小補助案,會讓領22K的年輕人安逸於「happy with little」(小確幸),磨練不出頂級的文創團隊,且國內缺乏強壯的「文創育成平台」,完全沒有創投業願意投資這類小HUB。

她指出,文化部應該做「文創的基礎工程」,如建置大型資料庫,讓全世界寫劇本

的人都可以從中取得和台灣社會及中華文化有關的免費資源。

※ 相關報導:

* 金融挺 創意產業資金活水來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342256.shtml

金管會昨(5)日宣布,金融挺創意產業專案明年元旦啟動,包括銀行授信創意產業三年倍增至3,600億元、保險業兆元資金也放寬投資創意產業等,都將同步起跑。

同時,還將與創投資金投入、創櫃板開板的掛牌籌資管道串聯,為創意產業集資,營造更有利的金融環境,間接達到促進國民就業效果,讓台灣誕生更多國際巨星,與「少女時代」、「Super Junior」等南韓天團比美。

....桂先農表示,金融挺創意產業,適用產業明訂為藝文、媒體、設計、數位內容四大類共15個子項目產業。目前銀行對相關產業授信餘額為1,800億元,預估未來三年每年依序增加500億、600億、700億元授信餘額,2016年底可達到對創意產業授信餘額倍增至3,600億元目標。

* 文創總動員 跨部會整合影視音
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312060241-1.aspx

文化部長龍應台今天說,行政院長江宜樺指示,將影視音產業從文化部單兵作戰提升為國家文創總動員,以行政院高度跨部會協調。

龍應台今天上午與媒體茶敘時指出,11月27日她赴行政院進行政務會談,江宜樺親自主持,出席的部會首長10多位,江宜樺當時特別指示,要將影視音產業提升為「國家文創總動員」。

* 旺報觀點-陸院線經驗 台或可借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6001034-260306

大陸表演藝術出現獨特的院線經營模式,雖有壟斷之嫌,但有頗多好處,包括分攤成本和票房壓力,減少營運開銷,增加對外國經紀商的談判籌碼等。

* 楊力州:紀錄片應回歸電視放映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2000363-260115

導演楊力州表示,相較其他亞洲國家紀錄片以電視播映為常態,台灣紀錄片卻以院線作為唯一映演管道,狀況「非常詭異」。他說:「以現況而言,紀錄片想在院線放映,還要能回收成本,是相當困難的,讓紀錄片回歸電視放映才是王道!」

* 成都攜手台人才 打造設計之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6001056-260303

....成都是台商前進大陸大西部的灘頭堡,台灣工業總會與四川省工業經濟聯合會主辦的「工業設計與品牌會議」與「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5日在成都揭幕,四川省副省長劉捷盼攜手台灣工業設計人才,將成都打造為設計之都。

* 雙城戲獅甲 陣頭登上藝術舞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6000871-260115

高雄盛事「2013雙城戲獅甲─國際獅王大賽+台灣陣頭大會」,即將於14日台北小巨蛋及15日高雄巨蛋登場,票券開賣熱烈搶購中,今年推出與往年完全不同的節目演出型態,廟會中常見的陣頭也將登上藝術殿堂表演。

對台灣藝陣文化研究甚深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言系副教授林茂賢說,台灣陣頭應由廟口轉型為表演藝術,也是未來生存的契機。

....今年將邀請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印尼、中國大陸、台灣,世界精銳6國9支獅王激烈對決,驚險飛躍2米高樁,360度騰空轉身,精湛武學極限!挑戰史上總獎金140萬及最高優勝40萬元冠軍獎金。



◆ 為前輩立傳 8藝術家留下生命軌跡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06日

在中台灣被稱為「廣告界的祖師爺」的王水河,畫遍大台中電影院看板,40多年前因喉癌失聲後,專注於雕塑和繪畫創作,無師自通畫花雕裸女。高齡94歲的「醫生畫家」許武勇,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後,一面行醫一面畫畫,融合立體和野獸派開創自己的「羅曼主義」。「美術家傳記叢書」與「台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共記錄了8位台灣資深藝術家對藝術的堅定執著。

1992年起文建會策畫「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迄今累積出版82冊傳記,2007年起又發行「台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已完成20部紀錄片。昨日再推出「美術家傳記叢書」6冊、「台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2部。「美術家傳記叢書」有呂鐵州、張啟華、吳學讓、何肇衢、鄭善禧、歐豪年,「台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為王水河、許武勇。除了已過世的呂鐵州、張啟華和吳學讓,其他資深藝術家均出席昨日發表會現場。

其中,從廣告看板師傅「轉行」藝術家的王水河,經歷喉癌、大腸癌襲擊,無法言語依舊創作不輟的毅力,替他「代言」的媳婦莊乃慧一度哽咽。

王水河1925年生於台中,14歲畫廣告看板幫忙養家,15歲當老闆,也涉足室內裝修與建築設計,在中台灣被稱為「設計界的老先覺」。1950年代王水河展開雕塑創作,囊括多項省展雕塑類獎項,1957年受託設計台中中山公園大門藝術作品,狀似一對男女共舞,堪稱台灣最早的公共藝術,豈料高層認為造型不雅,數月之後被拆除。

1970年他發現長期聲音沙啞的原因竟是咽喉癌所致,從此失去聲音。3年前大腸癌手術後體力衰退,他才停止雕塑,只畫畫。媳婦莊乃慧說,王水河只做寫實裸女雕像,完成一件作品所需的模特兒費用高達40、50萬,「他想表現東方女子之美,認為裸體肌膚和線條的表現,比穿了衣服更不容易表現。」他至今累積100多件等身高的裸女雕塑多保存在家裡,莊乃慧笑稱「家裡美女如雲」。

「美術家傳記叢書」與「台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將贈給大專院校、附設美術班的中小學、圖書館、文化機構等單位,作為推廣教育之用。

※ 相關報導:

* 89歲廣告祖師爺 王水河半夜還在畫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42324.shtml

「台灣廣告祖師爺」王水河、嶺南派名家歐豪年、台灣第一代戰後藝術家何肇衢、第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鄭善禧及醫生畫家許武勇等八位藝術家,昨天藉出版專書及紀錄片,留下生命印記。....王水河的兒媳莊乃慧說,王水河擅長裸女雕塑及裸女畫,早年曾聘話題女王許曉丹擔任人體模特兒。過去他幾乎每天創作雕塑,累計達上百個。三年前,他罹患大腸癌開刀,體力不如前,但迄今仍每天清晨起來作畫,經常畫到三更半夜。

* 吳義芳50獨舞 繼續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6000869-260115

舞蹈家吳義芳今年雖已50歲,仍和年輕時候一樣跳舞,也一樣維持精瘦體態,一樣的28吋腰圍。《吳義芳50獨舞》中,他邀來香港編舞家黎海寧擔任導演,呈現自己從年少到半百的生命狀態。

....2002年吳義芳自立門戶,創立風之舞形舞團,除了固定的年度演出外,從40歲開始,他每隔5年都推出一次獨舞演出。「一方面是檢視自己的身體,一方面也是不斷尋找自己身體的新表現可能。」

....現在的他50歲,面對人生與舞蹈方式都變得坦然而自在。《吳義芳50獨舞》以時間軸順序推進,從兒時的吳義芳、雲門時代的吳義芳,一路推進到此時此刻的吳義芳。過程展現他不同時期使用身體的模樣,從好奇、探索,用力將肌肉拉扯到極致,以及他現在的自在舞動。演出後半段,他甚至跳下舞台,跳進觀眾席。

fsj 提到...

美「藝」力驚人 產值贏觀光業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3.12.07

誰說藝術家就得挨餓?最新官方數據顯示,美國藝術與文化產業的年產值超過5,000億美元,比觀光旅遊業等一些大型產業的產值還要高。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商務部5日公布,藝文產業2011年對美國經濟的貢獻達5,040億美元,相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2%。這是美國政府首度估計藝文產業規模的報告。

涵蓋範圍從舞蹈表演、電影製作到有線電視領域的藝文產業在2011年僱用近200萬名員工,出口的商品與服務價值達393 億美元。

上述數字甚至令藝文界人士大開眼界。美國國家藝術捐贈基金會(NEA)研究與分析專員艾因嘉表示:「這份數據凸顯出我們以往沒有注意到的經濟面向。」

數據顯示,美國藝術與文化產業的規模超越旅遊與觀光產業。根據商務部報告,美國的旅遊與觀光產業2011年產值占GDP的2.8%。

藝文產業涵蓋廣泛,而非僅是傳統的精緻藝術。舉例而言,廣告業者製作的創意內容產值超過400億美元,表演藝術與獨立藝術家的經濟產值則達310億美元。

這份報告也彰顯藝術產業受經濟不景氣影響。藝文產業的產值在2007年底經濟陷入衰退前就已經開始下滑,直到2011年才緩慢復甦。

藝術的產值在2004年對美國GDP的貢獻達3.7%,為近期的高峰,但到2009年,上述比率下滑至3.2%,接下來兩年大致維持這個水準。

從2007年至2011年,藝術界的員工數量連五年下滑,2011年的雇員數比十年前減少22%。

但藝術產業卻助美國貿易一臂之力,藝術相關出口在2011 年寫下104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為連續第四年出口高於進口。其中,電影、影音與相關產品出口增加,而珠寶等手工藝品進口下滑。



◆ 台藝大跳漢舞 首見學生獨演

【聯合報╱記者余佳穎/板橋報導】2013.12.07

舞者甩著水袖、原地旋轉,優雅又有力地跳著漢代舞蹈。台灣藝術大學12月10、11日即將在城市舞台,上演秋季公演「大風歌」,1百多位學生將演出8支結合漢代民族舞蹈,其中《情末》由大三學生林意真獨舞,是創系以來首位在公演獨演的學生。

「要獨自表演很緊張、壓力也很大,但也因此學到很多。」林意真說,從開學只要有閒暇時間,就努力練習,最終脫穎而出。

《情末》是由大陸知名舞者張蓀編舞,5分鐘的舞蹈中,詮釋30多歲女子,回憶青春時代感情之路,才20歲出頭的林意真笑著說,「模擬角色的情感,對我來說是最大的挑戰。」

《大風歌》公演將在12月10、11日下午7點30分,在城市舞台登場,購票可透過兩廳院售票系統,或到台藝大舞蹈系辦公室購買,詳情請洽22722181轉2559。



◆ 攝影、建築…看見全方位的杉本博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44538.shtml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3.12.07

日本藝術家杉本博司以「海景」等系列攝影著稱,二○○八年單幅「海景」在倫敦拍出一百二十八萬美元(約台幣三千八百四十萬元),創下亞洲攝影最高紀錄。

今起他在台舉行首次個展,除了攝影,還有他近十餘年開始發展的建築與室內設計,展現「另一面的杉本博司」。

六十六歲的杉本博司成名甚早,廿六歲移居紐約不久,就以拍攝自然史博物館動物標本的「透視畫館」系列鵲起藝壇,此後一直以時間、歷史為創作主題。

他說,照相機於他就像是時光機器,「我是坐在時光機器上的透明人,藉著攝影,想去哪就去哪」。

製作攝影藝術時,杉本博司向來花長久時間以銀鹽底片拍攝、曝光,再經細緻沖洗成像。他的「海景」系列,花數十年行遍全球,只為尋找最原始、最無人煙的海洋;「劇院」系列,曝光時間達兩小時,等於一部電影片長;「放電場」系列實驗不用相機,直接用發電機將四十萬瓦特電力打在底片上,完成宛如雷電留在銀鹽相片的效果。

近十餘年,杉本博司有感「大師設計的美術館都不好用」,開始跨足建築,首件作品是二○○二年在直島完成的「護王神社」計畫。

●杉本博司「時光‧淬鍊‧影像」個展由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主辦,展品共五十件各時期代表作,展至明年九月廿八日,周一至周日早上十點至晚上七點半,成人票兩百五十元,學生票一百五十元。地址: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二○七號,學學文創志業七樓學學白色空間。

※ 相關報導:

* 跨領域 他將設計美術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7000949-260115

杉本博司以攝影著稱,也是有名的古美術收藏家,近年他從事跨領域創作,如建築和室內設計、地景藝術、舞台設計、日本能劇編劇、藝術評論等,多方展現他的才華,他的第一部攝影評論集《直到長出青苔》即將在台上市。

* 郭奕臣個展 呈現紐約反差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1207001664-260413

第1次到紐約,看到紐約的繁華,也看見紐約的髒亂與滿街的流浪漢,明顯的反差,讓藝術家郭奕臣感受鮮明,也反映在他的最新創作「紐約觀感」中。在紐約駐村3個月後,郭奕臣今天將所有對紐約的感受化成創作,並在今天起在紐約蘇活區的藝廊展出。

* 「我的母親郭良蕙」 孫啟元出書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44540.shtml

「我要把屬於母親的舞台找回來!」作家郭良蕙六月辭世,其子孫啟元昨發表紀念文集「我的母親郭良蕙」。他表示,未來一年將重新出版母親的六十多部作品,還要依據攝影大師郎靜山為郭良蕙拍的照片,塑造一座一比一的漢白玉雕像,放在金寶山名人區。

文壇昨為郭良蕙舉辦座談會,包括隱地、平路、司馬中原、師範等作家出席,郭良蕙前夫孫吉棟也出席。....司馬中原說,戒嚴時代單身女子出國旅行被視為禁忌,郭卻年年「坐頭等艙環遊世界」,一邊旅行一邊寫作,其勇氣與見識「走在時代尖端」。

* 韓少功《日夜書》 刻畫知青群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7000952-260115

自2000年以來,中國大陸作家韓少功每年有一半時間住在湖南汨羅鄉下,每天下田幹活,他笑說:「生活第一位、寫作第二位,我無法每天規律寫作,但每天一定要勞動。」2011年他提前退休,辭去海南省文聯主席、黨組書記等職,今年推出睽違近10年的長篇小說《日夜書》,繁體版推出,他也受邀來台任交大駐校作家。



◆ 「奔向蔚藍島嶼」 兩岸畫家畫馬祖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2013.12.07

馬祖的海、島嶼及質樸的人情味,讓人流連忘返;新竹生活美學館邀請台灣及馬祖、福建畫家,走訪海島完成畫作,今天起在美學館展出,館長莊三修邀大家一起「奔向蔚藍的島嶼」。

這場以馬祖為主題的藝術家聯展,今天下午1點45分開幕,馬祖鐵板社區媽媽們還組成大鼓隊迎賓,另有「馬祖漢堡」美譽的「繼光餅」與甜筒造型福州粽供品嘗。

莊三修說,這回展覽沒畫冊,就放在「東湧燈塔」造型的隨身碟中,8日起到15日的展覽期間,每天隨機抽出3位幸運者,送一只隨身碟。

「奔向蔚藍的島嶼/台馬福建藝術家寫生聯展」,籌備經年,美學館先邀請藝術家到馬祖寫生,經藝術眼筆,轉化成各具風格的作品,總計46件,國家文藝獎得主李錫奇夫人古月,也為這次畫展,寫了首「陽光島嶼」詩作,為展覽添了文學味。

參與畫家包括國畫類/羅芳、梁秀中、程代勒、陳合成及大陸鄭建國;西畫類/何肇衢、李錫奇、呂燕卿、顧重光、謝孝德、曹楷智、李若梅、鄭愛華、陳全英;另有年輕學子廖伯健、徐兆甫參與。

fsj 提到...

維梅爾「珍珠少女」 現身莫內展搶鏡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45811.shtml

【聯合報╱記者廖珮妤/台北報導】2013.12.08

聯合報系主辦的「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將於明年1月中旬登場。工作人員昨天打扮成「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中人物,穿越時空現身歷史博物館,吸引不少民眾圍觀拍照,直呼「好像哦!」

維梅爾是17世紀荷蘭畫家,與梵谷、林布蘭並稱「荷蘭藝術三傑」,相較一般動輒創作上千幅作品的藝術家,維梅爾43年生命中,僅有37幅作品傳世,本次特展為台灣首見的大型維梅爾展。

維梅爾筆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他最廣為人知的一幅畫。主辦單位昨天安排工作人員,變身畫中主角,出現在歷史博物館的莫內花園,引起現場一陣騷動。好幾名維梅爾的粉絲,一眼就認出來,紛紛要求合照。

「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由聯合報系與荷蘭台夫特維梅爾中心聯手策畫,於中正紀念堂登場,展期為明年1月18日至5月4日。主辦單位提醒,憑莫內展票根,可享購票160元優惠。

維梅爾特展門票於各大團購網販售,購票還有機會抽台北、荷蘭機票,相關訊息可上「透視維梅爾」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vermeerexhibition查詢。

※ 相關報導:

* 普拉斯 歐赫貝的秘密 探索奇幻異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8000693-260115

法國大師級插畫家法蘭斯瓦‧普拉斯(Francois Place)以《歐赫貝奇幻地誌學》等圖文書享譽國際,他以豐富的想像力模擬人類學家的踏查與史家的考據,創造26個以英文字母命名的國度,並以圖像呈現當地人民的服飾、建築、儀式等,既寫實又奇幻。距離這部經典出版多年,普拉斯推出新小說《歐赫貝的秘密》,這次他改以文字串聯這26個想像國度,再度風靡全球書迷,台灣甫引進中文版。

* 梁實秋行書估價12萬 拍得101萬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46058.shtml

文訊作家珍藏書畫募款拍賣會第二場昨登場,一○四件拍品拍得一三三六萬元。國學大師梁實秋的行書條幅「青玉案」以一○一萬元拍出,創最高價。第二高價則是楚戈的「石林壁」與于右任行草「節王陽明『傳習錄』」,各以一百萬拍出。

* 哇…體毛作畫 民眾驚奇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45768.shtml

由港區藝術中心舉辦的「2013台灣美術新貌展」,展出20位藝術家創作,60件作品。今年有別於以往,創作媒材廣泛,從油畫、水墨到體毛等,充分挑戰觀者對2D平面創作的既有概念。

「2013台灣美術新貌展-平面創作系列」昨天頒獎,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及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到場參與典禮,共有20位進入複審,角逐前三名,並由評審委員進行複審。前三名得主除可分別獲得獎金25萬元、20萬元及15萬元外,並擇一作品永久典藏。

* 不當警察 曾章成捏出人生態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8000351-260107

阿Sir變身陶藝家!香港藝術家曾章成當了13年警察,始終沒有放棄創作,因緣際會接觸陶土,從此愛上捏泥,辭去警察工作專心創作,用作品展現他關懷「人」的人生態度。作品即日起在鶯歌陶博館展覽。

走進鶯歌陶博館陽光特展室,表情、動作誇張的作品印入眼簾,液體飛濺更是模仿的唯妙唯肖,不少遊客驚呼連連。陶博館即日起到明年1月19日,展出「活著的泥土─曾章成陶藝個展」,精選曾章成29件作品,展現人類關懷及反諷寓意。

* 笨蛋朱德庸 透過愛情讀這世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8000812-260306

如果,我們世上已愈來愈難找到真愛,那麼和外星人、巫師、超人、蜘蛛俠戀愛會不會好一點?朱德庸說,在什麼都不確定的年代,至少確定每個人一生會遇見一次笨蛋,就是在真正戀愛的那一次,而往往自己就是那個笨蛋。新作《跟笨蛋一起談戀愛》看似談愛情,卻是透過愛情讀一個世代。

* 盧千惠:兒童文學 應有自己土地的故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8000690-260115

《阿媽阿公講予囡仔聽的台灣故事》台語版有聲書出版,歸功於出版社的用心,與兒童文學家幸佳慧的促成。幸佳慧2010年偶然在盧千惠、許世楷的演講中,聽見他們柔軟聲調的台語,講述他們跟孫子說故事的情景,心中非常激動,興起將這些故事與他們的聲音傳下去的念頭。

* 6作家憶童年 揭清貧豐盈心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8000817-260306

「朱自清父親的背影、魯迅童年的夥伴閏土、冰心的小橘燈這些形象,讓我們認識了一位作家,學著從平淡生活的細節中捕捉永恆的瞬間,然後有一天,也許也會走進文學的殿堂。」主編《我們小時候》套書的陳豐如是說。集結了王安憶、蘇童、遲子建、畢飛宇、張梅溪、郁雨君6位作家的童年記事,期望年輕讀者翻開書,如同翻啟一本老照片,感受一個時代的故事。



◆ 樂聞樂思/我們可以輸韓國多少?

【聯合晚報╱焦元溥】2013.12.08

從口香糖起家,到今日縱橫一方的大型跨國集團,韓國樂天(Lotte)集團不只經營食品,事業更跨足零售、百貨、金融、建築、觀光娛樂、酒店、貿易、石化和體育等等,在台灣也相當知名。

但台灣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樂天集團的最新計畫,竟是效法日本三得利,要在首爾建造樂天音樂廳(Lotte Hall)。說是效法三得利,樂天還真是做到底。三得利音樂廳(Suntory Hall)以絕佳音響效果而舉世聞名,而樂天集團正是請來三得利音樂廳的建造團隊,要在最新的樂天世界裡打造一座音響效果可以比美三得利音樂廳的表演場館。不只是建造場館,樂天集團更宣誓以每年投入千萬美金的預算,支持樂天音樂廳的營運。

首爾不是沒有演出場地。座位高達兩千五百的首爾藝術中心,更一向以音響效果傑出聞名。座位數達兩千,內部造型又極為特殊的樂天音樂廳,若真能有比美三得利音樂廳的聲響效果,甚至青出於藍,必將成為韓國以至全亞洲最重要的表演場館之一,其營運也會大幅影響韓國音樂演出的面貌。

為什麼樂天集團要花這麼多錢投入音樂廳的建設與營運?一句話,「那是樂天集團對韓國大眾的回饋。」

要說酸話當然很容易,韓國的弊端也少不了,可是光就樂天集團這一點,眼界和魄力實在就遠勝台灣諸多企業與公部門。台灣的企業也不是沒人當傻子,願意出錢出力為藝術貢獻。有個叫新舞臺的場館大家都知道,但新舞臺現在的境況又是如何?等到2015年六月樂天音樂廳落成,日後任何人若回顧亞洲各國表演藝術發展,都一定會把台灣台北新舞臺的境遇和韓國首爾樂天音樂廳拿來相比,而我可以想像歷史會如何記載這一筆。

台灣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僅不輸韓國,甚至還在韓國之上。雖然沒有數目足夠的聽眾,我們卻仍有非常傑出的音樂家,也有極為傑出的交響樂團。這次國家交響樂團到韓國大邱演出,就以優美音色和過人實力贏得盛讚。但我們是否能像韓國人一樣支持自己的音樂家?大邱是韓國第三大城,卻有自己的歌劇院也定期演出。這在台灣,現在仍是不可及甚至也不可望的夢想。

當下台灣似乎流行做讓後代子孫嘲笑我們的事(雖然還有一個抹黑活動居然以守護下一代為名)。只希望錯歸錯,我們還不致錯得太離譜。

※ 相關報導:

* 齊瑪諾夫斯基樂團 獻奏展覽會之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8000691-260115

享譽全球、來自波蘭的齊瑪諾夫斯基弦樂四重奏,12月將來台舉行音樂會,並為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弦樂四重奏版進行亞洲首演。

《展覽會之畫》最初以鋼琴獨奏版本發表,20世紀初曾由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改變成管弦樂版,風行全球100多年。齊瑪諾夫斯基樂團今年首度在荷蘭演出由烏克蘭作曲家史寇里克(Myroslav Skoryk)為弦樂四重奏改編的版本,引起樂壇上很大的關注,他們將此曲的第二次演出機會獻給台灣樂迷。

* 台灣文創平台茁壯 本土品牌「交點」首屆年會10群創業團隊競秀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1208002678-260412

新世代三創團隊雄心滿滿,準備引領台灣下一波的社會創新!蘊含創意、創新、創業的10群年輕團隊,今(8)日下午在台北的交點首屆年會上,展現完全原創的夢想,並爭取協助圓夢的「貴人」,表定的30位各界名人業師到場,現場卻擠入上百位的參與者,顯示新興的文創業正吸引各界的關注。

主辦單位交點文化表示,交點是台灣本土的創新創業培育交流平台,它的品牌價值,有別於國外品牌「TED」,是全台第一個小人物的專屬舞台,平台目標是打造《一個完完全全屬於素人的舞台》,不特別找已經「被社會定義為成功」的人來,2年間已提供近千名文創人士參與。

fsj 提到...

數位圓明園 獲選全球五大範例

【經濟日報╱杜瑜滿】2013.12.09

台灣數位文創揚名國際再添創舉。臺灣數位文創企業頑石創意以「三山五園文化全球巡展─圓明園特展」,日前在法國馬賽的2013世界數位文化遺產論壇(2013 Digital Heritage)中,由全世界70個國家、600多個案例中脫穎而出,獲選全球五大經典範例。

2013世界數位文化遺產論壇(2013 Digital Heritage)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主辦,今年在法國馬賽進行,頑石創意在會中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邀請,於現場發表演說;「三山五園文化全球巡展─圓明園特展」也即將於今年12月24日起在全球最大的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這是擅長以數位內容結合文化策展的頑石創意,繼今年與英國皇家V&A博物館的跨國合作後,再次讓台灣的文創實力受到國際肯定。

頑石創意表示,「三山五園文化全球巡展─圓明園特展」,開創臺灣展覽史先例,大規模與臺灣科技產業深度結合,如奇美4K超畫質電視、宏達電平板電腦、友達光電透明顯示器、台達電超高流明投影機及臺灣愛普生(EPSON)超高畫素數位輸出,將創新的文化內容與最新的科技結合,除了讓參觀的民眾耳目一新,以文化融合藝術的展示手法,更吸引兩岸科技業及地產開發業的合作洽詢。

1946年設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是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以促進國際和平及人類福祉為目的,致力於各國國民的教育科學文化合作及交流。

2013世界數位文化遺產論壇邀請了全球博物館界、文化資產界、學術界及科技產業等專業人士,針對世界文化遺產數位化議題,進行不同主題專業領域的交流與探討,由各界專業人士和決策者共同研討及分享,對於如何運用各式數位展示技術,進而認識及保護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等議題,有深入的探討。

經過全球超過150位專家委員進行篩選與審查,頑石創意總經理林芳吟以「亞洲藝術的當代數位科技詮釋:圓明園-大清皇帝最美的夢(New Media Technology and Interpretation of Asian Art: Yuan Ming Yuan - Qing Emperors' Splendid Gardens)」為題,分享2013年7月在台北國父紀念館所舉辦的圓明園特展研究與成果。

林芳吟在會中展示頑石創意以跨國性的完整史料研究為基礎,融合創新性及教育性的數位科技呈現,獲得評審一致認同,獲選「數位詮釋與重建」全球五大經典案例。參與評審表示,透過頑石創意所開創的數位展示科技及詮釋,讓歷史脈絡的重現和文化遺產的數位重建,有了創新的方向與見解。

※ 相關報導:

* 明華園開口 五大宮廟首度同台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47674.shtml

明華園八十五年大戲「媽祖」,首度集合台中市五大媽祖宮廟,出動哨角隊及將軍團一路排練到演出,陣容浩大,為「媽祖」帶來震撼效果。

台中市五大媽祖宮廟包括大庄浩天宮、社口萬興宮、南屯萬和宮、旱溪樂成宮與梧棲朝元宮,都超過兩百年歷史。「媽祖」打破王不見王,五大宮廟攜手演出。



◆ 杜忠誥勉「學不至狂藝難成」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09日

「寫書法就像發高燒,我只要一拿起筆就忘了時間!」行、草、隸、篆書全能的知名書法家杜忠誥,昨天在自己的工作室中,與年輕書法創作者分享半世紀來的創作心得。

杜忠誥從自己清寒的出身談起,勉勵年輕學子,若要寫好書法,唯苦讀、苦練一途,因為「學不至狂藝難成」。

第6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為鼓勵年輕學子親近與傳承書法與篆刻藝術,昨日舉辦「拜訪大師」活動,邀歷年書法篆刻大賞首獎得主,與大師杜忠誥近距離暢談書法藝術。20多位年輕創作者在杜忠誥的工作室,聆聽大師暢談人生與創作經驗,不時埋頭寫筆記、踴躍發問。

16歲自學 3度獲獎

65歲的杜忠誥,出身清貧農家,16歲時因自覺在國畫作品上落款的字太醜,開始從名家字帖臨摹自學;之後更精益求精,一一拜訪各界書法大師,習字歷程長達半世紀,如今是行、草、隸、篆集大成的名家,曾3度獲得全省美展首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等殊榮。

昨日在分享會上,他勉勵年輕人不可因一時的「贏」就怠惰練習,更不要怕輸,因為「善敗者不亡」,「人家都叫我大師,其實就是大輸,唯有不怕輸,持續努力,謹慎看待贏,才能不使名過實!」

杜忠誥認為書法就是「融漢字符號、氣韻與遊戲為一體的毛筆書寫活動」,因漢字符號具文學性、學術性與藝術性;而氣韻的「氣」,如毛筆碰觸紙的瞬間,「韻」則是紙墨相暈的藝術。

至於,「遊戲」就是要讓寫書法沒有目的與功利性,完全專注、享受書寫創作的過程。他引述德國美學家席勒的名言:「當一個人充充分是人時,他才遊戲;當一個人遊戲的時候,他才是完全的人。」

習字要訣「澀衡貫和」

創作50餘載,杜忠誥說,這些年來自己的習字要訣唯「澀、衡、貫、和」這4字。他補充說,所謂「澀」就是點畫用筆之澀勁,「衡」是結體造形之平衡,「貫」是氣脈呼應的貫串,「和」則為謀篇布局的統一。

杜忠誥說,書法是訓練智能與美感的最好方式,因書法每筆要瞻前顧後、觀全局,才能完整。

※ 相關報導:

* 陳玨霖書法獲獎 日人來台求字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347682.shtml

來自日本東京的市坪徹也夫婦,27年前曾透過友人,向宜蘭書法家陳玨霖求得「制怒一字」4字,作為座右銘,從此一直掛念在心;最近夫妻倆專程來台,到陳家登門致謝,陳玨霖送上「心積和平氣,手成天地功」對聯,雙方再結筆墨緣。

74歲的市坪徹也看得懂漢字,也很喜歡書法藝術,27年前透過宜蘭友人滕緋雲向陳玨霖求字,多年來「制怒一字」這4個字一直放在他的案頭,當成座右銘惕勵自己。

* 9個月細工雕琢 他獲國際紋身冠軍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47262.shtml

當其他人為了升學苦讀時,熱愛紋身藝術的陳韋佐已經成立紋身工作室,把人體當成畫布,日式傳統的紋身風格,讓不少人特地找他紋身,今年更獲得國際紋身藝術展的新秀大圖冠軍。


◆ 傳奇貝耶勒 留下充實靈魂的藝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9000448-260115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09日

什麼樣的畫商,可以讓畢卡索拉著他的手臂說:「你要挑哪幅就挑哪幅吧,一切隨意!」瑞士畫商恩斯特.貝耶勒(Ernst Beyeler)以精準和專業眼光,獲畢卡索、賈克.梅第等大師信賴,維繫長期合作關係。他不僅參與創辦舉世知名的「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更捐出畢生收藏創設「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每年吸引超過35萬人次參觀。

恩斯特.貝耶勒的成功,不是在巴黎、紐約等藝術大城市,而在故鄉巴塞爾,一個在萊茵河畔的小鎮。雖是成功畫商,但貝耶勒的作風低調,鮮少接受採訪。

法國作家莫里(Christophe Mory)撰寫的回憶錄《不能賣掉畢卡索?─從賣書到賣畫,當代傳奇畫商的品味與靈魂》,貝耶勒分享畫廊工作經驗。2003年出版、2008年再版,中文版現正上市。

貝耶勒1921年生,2010年辭世,1944年他在書店當店員,老闆過世後接手書店,決定改賣版畫轉型成藝廊。從負債6000瑞郎開始,貝耶勒以對藝術品的敏銳與專業判斷、創新的展覽佈置和對宣傳的品質要求,讓他在歐美藝術經紀圈打下知名度。

貝耶勒認為,巴塞爾擁有濃厚的人文氣氛,是他不願離開、遠赴紐約等資源條件更豐厚大城市的主要理由。他提到1967年,巴塞爾為了留住兩幅畢卡索的畫作在當地美術館,居民發起公投。在此氣氛支撐下,1970年孕育出當今藝術博覽會指標的「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

貝耶勒的畫廊曾面臨資金困境,但他的妻子希爾蒂卻說:「若你賣掉畢卡索,也同時失去了我!」顯見夫妻將藝術視為充實生命的靈魂,而不只是交易。1997年兩人在巴塞爾創設美術館,館藏20世紀現代藝術約200件。

「貝耶勒」是德文「養蜂人」之意,貝耶勒以此自勉:「蜜蜂採集美麗的花蜜,我是採集美術館的蜂蜜。」貝耶勒1988年獲法國榮譽騎士勳章,2003年得西班牙終生成就榮譽獎章,但他認為最美的讚美是來自平凡的民眾,「告訴我這是他們第6次或第10次造訪美術館,而每次參觀美術館後,覺得自己很不一樣。」

※ 相關報導:

* 書店當平台 羅文嘉跟你聊「分享」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348310.shtml

....政府開放明眼人按摩後,視障者面臨工作機會的競爭,羅文嘉想幫助他們,卻不願靠著過去累積的資源和人脈,反而改以自己的方式去實踐和解決。水牛書店聘用了11位視障者,羅文嘉希望以書店做平台,向社會傳達、分享一種價值。

水牛書店最近開始試營運,羅文嘉不只開家浪漫的咖啡店、書店,還有他在桃園和兩戶農家種的米,及十戶農家產地直送的蔬菜,要展示一種不同的價值和感受。

每天一早,從桃園送來的蔬菜會送到台北的書店,台北書店再把各方捐送的書籍運回桃園新屋的書店,兩家書店的營收,轉化成給小孩上英文班、學打擊樂的教材和資源,兩家書店、學童、家長與顧客間串起來的,是「一種分享」的理念。

fsj 提到...

布袋戲奏管弦樂 哪吒鬧東海玩跨界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10日

典雅細緻的布袋戲,最能傳達台灣庶民精神與生命力,但原本用來烘托劇情的北管音樂,若改由古典音樂管弦樂團來營造氣氛,將會激盪出何種火花?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推出的跨界布袋戲《哪吒鬧東海》,由鍾耀光作曲,林天吉指揮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搭配華洲園掌中劇團演出,12日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首演。

鍾耀光表示,過去民眾在看布袋戲時,聽到的是嗩吶及鑼鼓的聲響,這次在音樂廳裡,將聽到打擊樂、銅管及弦樂聲部。華洲園創團超過40年,過去曾與皮影戲結合,也曾和大提琴家張正傑合作演出韋瓦第《四季》,這次再度嘗試跨界演出,團長林振森說,近年傳統布袋戲的觀眾日漸流失,希望創新的演出能吸引更多人愛看布袋戲。

改編北管曲牌

《哪吒鬧東海》是布袋戲的經典戲碼,描述哪吒剛拜師學藝回家,拿著乾坤圈等法寶到海邊試試自己的功力,卻造成掌管海底的水晶宮大地震,龍王於是派蝦兵蟹將抓拿問罪,展開大鬥法。

鍾耀光採用原有的北管曲牌〈風入松〉加以改編,發展成一首長達十多分鐘的管弦樂曲。鍾耀光目前擔任台北市立國樂團團長,曾大量創作國樂作品,去年曾與德國作曲家佑斯特合作,為改編自張愛玲小說的音樂劇《落葉傾城》譜寫作品。

音效變更立體

這次再度跨界寫曲,對布袋戲、管弦樂團及作曲家而言,都是很新的嘗試。鍾耀光說:「我希望管弦樂不只是當配樂,而是譜陳完整的音樂,讓布袋戲來演,未來即使沒有布袋戲的演出,音樂也能獨立呈現。」

華洲園團長林振森的兒子林建旭表示,這段經典橋段幾乎所有布袋戲團都會,過去熟悉的是北管音樂鑼鼓,這次改成管弦樂,聲音更有效果。「海浪的聲音,法寶發揮功力的聲音,乃至蝦兵蟹將出場的氣勢,都變得很立體,讓觀眾更容易進入情況。」



◆ 國民記憶庫 說自己的故事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10日

文化部推動「國民記憶庫」計畫,蒐集全民的個人生命史,部長龍應台表示:「每個國民口述的生命史匯聚起來,就是最真實的國史。」

龍應台表示,過去的歷史由當權者撰寫,學界與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民間寫史也只著重重要人物與事件,國民記憶庫擴及全民、幅度更廣。「我期望像野草遍地,沒有任何預設立場,不要政治正確,甚至不用勵志,只要每個人平實說出自己的故事。」

她說,認同一直是台灣社會的問題,也是矛盾所在,台籍日本兵回憶印尼叢林中的戰爭記憶,和打過國共內戰遷徙來台的老兵故事迥異,卻因過去不曾彼此分享而互不了解。推動國民記憶庫就是為了打開許多人記憶中「鎖住的抽屜」,消解人民之間因不了解產生的鴻溝。

國民記憶庫結合雲端科技,將全民口述內容以影音形式記錄,上傳至雲端資料庫保存,概念與美國民間的storycorps網站類似。龍應台表示,許多美國人會帶著家中年邁長輩到storycorps專屬錄音站去口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她希望台灣年輕人也能效法,帶著老父老母到已設置的40多個國民記憶庫故事蒐錄站去錄音。

「國民記憶庫」第一年投入3900萬預算,可供民眾上傳、觀看影音的「臺灣故事島」網站已上線,預計102年底前在全台包括離島設置約50處故事蒐錄站、完成500名義工培訓,預計103年度可以蒐錄到6000則故事、「臺灣故事島」網站可達到100萬瀏覽人次,另還將安排「故事行動列車」巡迴偏鄉幫助民眾錄製。

龍應台認為,計畫第一階段重心是全民參與,半年後再針對故事分類、後台技術等改進。各蒐錄站除了開放民眾自行來錄製,也會整合地方文史資源與特色,針對主題性主動拜訪民間耆老蒐錄故事。

至於如何處理民眾口述「杜撰」問題,龍應台認為,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的記憶,「也許會因痛苦而誇張細節,但我不會界定這是杜撰」,除非內容涉及攻擊他人等違法事項,經營團隊才會處理。

※ 相關報導:

* 剪紙國寶李煥章 藝師半世紀
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312090381-1.aspx

薪傳獎國寶級大師李煥章,在一雙巧手刀剪下,清明上河圖、雙囍等作品活靈活現,新北市府文化局將為他出版口述歷史專書。剪紙是傳統民俗工藝,又稱刻紙或剪畫,展現單純、樸實且富裝飾風味的特色。古時候,窗櫺是木頭,裝飾的剪紙叫「剪窗花」。

* 師生展「藝」手 馬賽克拼貼狂想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49674.shtml

苗栗縣竹南高中即日起至22日在竹南鎮立美術館舉辦「展藝手─師生聯展」,展出兩百多件作品,包括五彩繽紛的馬賽克拼貼、天馬行空的立體創作,都來自學生的奇想,歡迎欣賞。

fsj 提到...

非關政治 其實是《綠島小夜曲》把妹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1001388-260115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11日

經典流行歌曲《綠島小夜曲》,是台灣最早灌製成唱片發行的華語歌曲,在1980年代紅遍東南亞地區。許多人因歌名有「綠島」兩字,還以為這首曲子有政治意涵,其實,這首曲的創作者是台灣重要詞曲創作家周蘭萍,他當年為了苦追妻子李慧倫而寫下這首曲子,訴說他的愛慕之情。

紀錄片《音樂家周蘭萍》昨日於西門紅樓舉辦的「我們的故事、我們的歌,口述歷史特展」中首映。周蘭萍出生於1925年,湖南湘鄉人,於1971年逝世。他在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後,先後在中廣、邵氏電影工作,創作不少膾炙人口的名曲,更擔任《梁山伯與祝英台》、《王哥柳哥遊台灣》、《林頭姐》等多部經典電影配樂,3度獲得金馬獎肯定。周蘭萍是開創台灣華語流行歌風華年代的推手之一,作品《綠島小夜曲》、《回想曲》紅遍華人地區。

師生戀譜出經典名曲

周蘭萍的女兒周揚明,花近兩年時間訪問當年父親的中廣電台同事與好友查證,確認父親創作《綠島小夜曲》的原意。「原來當年父親在金甌女中兼課教唱,對還在唸高二的母親一見鍾情,因為是師生戀,母親一度拒絕,最後父親用這首歌打動了她!」

口述歷史訪談音樂人

在片中,周蘭萍是人人口中的天才音樂家,更是當年少數應邀赴香港工作的台灣才子,常常為了創作徹夜不眠,甚至一個晚上就能完成一部電影所需的所有配樂。但也因為他積勞成疾,50歲就撒手人寰。

周揚明昨天在首映會上提及父親時,一度哽咽語塞。她說:「周蘭萍對我來說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藉著這段追憶父親的過程,我才真正的了解他,一個偉大的音樂家!」

「我們的故事、我們的歌,口述歷史特展」呈現2010年起進行的「台灣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計劃」成果,目前完成72位資深音樂人訪談、15萬首以上流行歌曲目錄,包括資深音樂人林沖、史擷詠、陳志遠等人,也呈現不少珍貴的音樂文物。

藉資深音樂人的口述歷史,呈現台灣流行音產業的發展面貌,展覽將歷史分為7大階段:1908到1948年的日治時代開創期、1949到1960年時代曲加日本歌與國台語文化融合期、1960至1970年電視節目造星與華語歌曲輸出期、1970至1980年民謠期、1980到1990台灣本土音樂產業黃金期、1990到2000年5大唱片購併期,到2000迄今的數位網路期等。

紅樓展出68部紀錄片

民眾一進展場,就可在展區看見被「流行音樂大事記」圖文看板,並在2樓展區「我們的故事我們的歌播放廳」中,聆聽「音樂推手特別篇」、「歌星劇情長篇」、「創作人極短篇」等3大類、共68部口述歷史紀錄片。

※ 相關報導:

* 中國四大名陶 坭興陶以傳統淬鍊創新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352463.shtml

在廣西欽州,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坭興陶,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陶、四川榮昌陶並稱「中國四大名陶」。

坭興陶質地細膩,堅硬結實,音質鏗鏘,形式多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人帡是欽州人,這位代表著廣西陶藝最高水準的製陶人,最善於將廣西壯族的民俗文化與坭興陶技藝融合、創新。

* 蠟筆小新 寒假現身台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1001395-260115

日本官方正式授權、全球首次最大規模的蠟筆小新主題展覽「蠟筆小新特展 春日部大冒險」,明年1月15日起將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四、五號倉庫登場。

* 彩繪山河 邵潤洲分享美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1001577-260107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為讓民眾有更多機會認識玉山之美及生態多樣性,10日邀請資深畫家邵潤洲舉辦「福爾摩沙頌-透明水彩展」,40多幅描寫台灣美景和玉山生態的精品,寫實根基扎實,筆調細膩讓人驚豔,值得一賞。



◆ 書法求道

中國時報 ⊙許映鈞 2013年12月11日

年過四十如我者,大約在小學三年級會開始上書法課,在黃薄劣質的練習本上,塗抹歪斜的字跡,手肘到手指盡是斑斑墨漬。大概要到高二,才能將毛筆束之高閣。一路寫來,大抵是學習國文老師示範的字體,非顏即柳。算算十多年的光陰,除了認得毛筆、硯台、墨條長成什麼樣子之外,難說有什麼其他心得。

之後很長的時光,也曾對書法產生一些興趣,但囿於識見,看的懵懂,自然也提不起拿筆寫書法的興致。

五、六年前,偶然的在網路上讀到侯吉諒老師有關書法觀念的文章和招生訊息,抱著給生活一些改變的想法,冒昧求教,不料卻一頭撞進書法博大精深的世界中,不知不覺,竟然也從學五年了。現在回想起來,機緣難得,若以今日求教者之眾及擇徒標準之嚴,可能就沒有入門的機會了。

這些年來學習書法的過程,思之頗似習武或求道。一開始,老師就說:書聖王羲之是晉朝人,不可能學過唐楷,所以誰說學書法一定要由楷書開始?乍聞此言似覺驚世駭俗,然仔細想想確實無可辯駁,由此也打開了長久以來對書法的誤解與執念。

接著,由初學者該用什麼筆,寫在什麼紙上等等最基本的工具觀念,進一步破解學書法就該用羊毫寫在宣紙上的迷思。再來,從生理、物理等原理來解釋毛筆筆毛的運動規則及相應的筆法運行,使人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剝除了諸如「橫如千里陣雲」等種種形容詞的迷障之後,讓工科出身的我似頗能體會運筆的工作原理。這些學問,在已出版的《如何看懂書法》、《如何寫書法》、《侯吉諒書法講堂》、《如何寫楷書》等系列專書中有詳細的解說。雖說寫書法是一種手工藝,不可能靠看書就學的會,但能有此觀念指引,當也是莫大的助力。

還記得我初學不久,就好似服用了靈丹妙藥,求得絕世武功祕笈,從歐陽詢的《九成宮》開始,不可思議的接著練王羲之的草書尺牘、《蘭亭序》、趙孟頫的《前、後赤壁賦》、《洛神賦》,王羲之的《十七帖》、宋徽宗的《草書千字文》,乃至隸書的《乙瑛碑》,進度之快,連我自己都不相信。而同門之中,尚有多人比我更快許多,連懷素的《自敘帖》也一路飛快的寫去。

然而,這列特快車在今年卻停了下來。某日,老師叫舊生們不論練多練少,全部都回到趙孟頫的《前赤壁賦》,重新作精緻的臨摹,務求筆法、字形都要與原帖盡量相同,不可再一帖換過一帖的疾行。

慢下來的重練,一筆一筆的對照筆法是否與趙孟頫原帖相同,一時之間,寫字的節奏整個都跑掉了。想往日通篇背臨也毋須太久時間,現在卻是一點一劃的在計較。這個過程有點無聊,頗多挫折,卻也是基本功的重建。我將練習紙折成條狀,放在原帖字跡的旁邊左右對照,一行一行慢慢的練。

老實說,這是個磨人的過程,但反正我並沒有非要什麼時限前完成什麼帖子的企圖心,就照著教學計劃慢慢走,倒也適然。過了一段時間,師囑改練王羲之的《集字聖教序》。照道理說,既然早已練過筆法變化萬端,古今行書排名第一的《蘭亭序》,現在來臨摹《聖教序》,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障礙。不料問題可是大的不得了。先用小筆寫與原帖同大的字,不合格;改用大筆寫放大字體,練來練去還是不進入狀況,最後只好先放棄。這也是我第一次因為字帖太難而被迫換帖。

為了改善我向來運筆過快的問題,吉諒老師挑了褚遂良的《陰符經》作為我的功課。此法帖處於晉代二王行書走向唐楷定形的過度時代,筆法、結體都非常的獨特,一眼看去,怎麼每個字、每個筆劃都扭過來又扭過去、一下子粗一下子細,好像少了些流暢、平衡的美感。

但開始練習之後,才發現這一筆一劃都不簡單,有時橫畫如絲,撇捺的尾端又突然加粗,筆劃、筆勢變化極大,書寫節奏尤其特殊,既快不得,慢也不行,非得剛剛好不可,否則就是寫不出一樣的字。如此繡花工夫,正好矯正我寫字太隨便的習慣。

練到此處,又回到最初最基本的筆法練習,如何起筆,如何運筆,如何收筆。譬如橫劃,是正常的四十五度下筆、輕下筆、還是下筆後稍逆再彈射出去;又橫劃是要往橫順推,或從點到點的加速再煞車,還是要筆尖蓄勢後往上挺推,這些在《陰符經》中可是沒有模稜兩可的空間。

想想,這豈不是暗合拳經所言:「先求開展,後求緊湊」的道理。拳架打熟了,就要回過頭來檢視每一個動作是否確實,想辦法把拳練到身體裡頭去。武術大師萬籟聲亦曾謂練拳過程中身形會「三瘦三膘」;對比於練書法,大概也不免先由慢練快,再由快練慢,循環前進,最終才能求得該快時快、該慢時慢,而筆勢從頭到尾不散漫的境界。

於是乎,從偶然的入門機緣,一直到如今,竟也有一些求道的感受了。

fsj 提到...

亞太300創意人 設計城市魅力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2013.12.12

南台灣年度最盛大的文創設計饗宴「2013高雄設計節」,12月13日起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登場。展場安排9大單元、40個藝文熱點,共300位創意人勾勒十大亞太創意城市魅力!

今年是高雄設計節自2008年創辦以來,規模最大、場地最廣、參展者最多的一屆。內容包括:主題館「創意‧城市展」、「自然南風無添加」品牌展、「打開新視界」亞洲創作影像展、「高雄味自慢」原創插畫裝置展、「良品美器」生活美學展、纖維工藝特展、設計講座以及相關周邊活動等9大單元。

文化局局長史哲表示,「2013高雄設計節」展場橫跨駁二大勇、蓬萊、大義三大區域,是駁二精心籌備呈現的大型活動。今年主題為「cities are more than we think!」意義在於高雄作為台灣第一座海洋城市,所代表的是城市崛起、亞洲價值被關注的競爭趨勢。

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理事長陳秉良指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台灣最美的人是設計師!來自不同城市的數百位設計師帶著各自不同的觀點,在高雄設計節展開對話,希望透過高雄設計節這一個對話平台,發現設計的價值。

新加坡的策展人Jackson Tan表示,亞太10大城市曼谷、香港、北京、吉隆坡、馬尼拉、首爾、新加坡、雪梨、東京和地主城市高雄的創作者,同台飆創意,也讓觀眾一次看盡300位亞洲創意人眼中的創意城市。

高雄設計節展期至明年1月12日,每日上午10點開館,周一至周四晚上6點閉館,周五至周日及國定假日則開放至晚上8點。票價199元,中港澳日籍觀眾出示護照優惠價179元,洽詢網站 http://pier-2.khcc.gov.tw 。

※ 相關報導:

* 科技美學設計計畫 經濟部創造1.18億效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2000109-260204

2013科技美學精品展盛大展出,經濟部技術處今年延續未來的禮物概念,展出43件生活科技展品及24件概念作品。此外還規劃商品化專區,展出已商品化量產的科技美學設計品,展現產業創新應用思維所創造的新商機。目前已促進產業加值效益共14案,合計達1.18億元。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林全能表示,科技美學設計加值計畫(Dechnology),4年來成果豐碩,累計提出537件科專成果產品設計概念、71件跨不同法人技術的產品設計提案,產出117件雛型品,榮獲iF國際競賽16件。並運用科技與設計之結合,將科技專案的技術成果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嶄新應用,挹注產業化進程,累計至目前已促進產業加值效益共14案,合計達1.18億元。

* 專家免費診斷 讓文創產業發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12/today-north20.htm

扶植在地文化創意產業,花蓮縣文化局成立文創診斷團,不定期有業界專家到花蓮,替在地藝術工作室現場「診斷」,近日到花蓮「台灣花蓮薯文化館」、自創「Yuli Taki」品牌的秀林鄉太魯閣族藝術家連美惠工作室,提供室內空間改善的建議。....花蓮縣文化局長陳淑美說,文創診斷團已經陸續替十多個石雕、木雕、皮雕、編織及藝文社團,進行創業診斷,協助包括作品包裝行銷、空間營造,使文創商品更容易被遊客看見、接受。有需要接受診斷的文創業者,可以向文化局報名預約。



◆ 八部合音驚豔世界 布農天籟出輯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354911.shtml

【聯合報╱記者張念慈/南投報導】2013.12.12

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Lileh合唱團傳承祖先唱法的「八部合音」,讓世界民族音樂學界驚豔,昨天他們將傳統歌謠錄製成光碟,希望將珍貴文化,傳承給下一代。

Lileh合唱團是第一個被指定為「國家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的原住民團體,昨天的發表會上,有團員背著1歲多的孫子一起高歌,小男童原本活潑舞動雙手,後來隨著樂音睡去,阿嬤笑說,「我連合唱都帶他一起,他聽到我們唱歌就很安心」;還有七旬的部落耆老台風沉穩,看來很有大將之風,「我們都是出國比賽的!大場面不怕不怕!」

「部落裡的老人逐漸凋零,年輕人又都往外跑,希望這片光碟,可以把布農傳統音樂文化保存下來。」布農文化協會理事長金文献感嘆,根據民俗學者調查,Lileh的成員前身到現在三代以來,60多年來都沒有改變過唱法,相當難得。

南投縣文化局長游守中表示,「Lileh合唱團」由信義鄉明德社區布農族人所組成,本次出版的音樂專輯收錄28首傳統歌謠,將布農文化原音呈現,藉由具有穿透性的歌聲,帶領聽眾認識、感受布農祖先所遺留下來的文化資產及即將失傳的部落原聲。

布農協會總幹事王國慶指出,「Lileh」是明德村布農族的舊部落名稱,象徵植物名「菅蓁」,在早先的年代生長於部落的山頭,是居民在生活中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植物,合唱團以此為名,除取其生命力旺盛之意,更表現出合唱音樂在布農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欲購「布農之聲」專輯,可電洽布農文化發展協會,(049)2792800。

※ 相關報導:

* 葉子也能變毛筆 學生稱奇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3121200430.html

「什麼!葉子也能當毛筆?」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配合「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舉辦校園工作坊,南區場次昨於鳳山高中登場,青壯輩書法家陳克明教師生利用草葉、棉花自製創意毛筆,寫出的字別具特色,學生嘖嘖稱奇。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推動將書法文化傳入校園,舉辦北、中、南場次「校園書篆工作坊」,由於基金會董事長、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是鳳山高中首屆傑出校友,南區工作坊昨天下午即選在鳳山高中舉行,吸引上百位師生報名參加。

* 圓仔全家福 毫芒雕小巧呈現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12/today-taipei9.htm

高人氣的圓仔變小了!正當大家關心熊貓圓仔長到多大的時候,毫芒雕大師陳逢顯卻以芒雕藝術展現圓仔一家幸福模樣,在○.五至○.七毫米的微小世界,圓仔可愛神情栩栩如生。

三年前自中央印製退休後,陳逢顯更專心於藝術創作,從耶誕老人、馬年生肖意象到時下最夯的圓仔全家福,平均一個月就會有新作品誕生,而且話題性十足。



◆ 喜上加喜 許茹芸帶球嫁韓籍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2001093-260308

旺報 記者魏伊婕/綜合報導 2013年12月12日

近日演藝圈喜訊頻傳,眼看身邊閨密楊采妮、梁詠琪、李心潔都覓得金龜婿,歌手許茹芸和韓籍男友被陸媒爆出「已領證」,且2人已有愛的結晶了。傳2人婚禮於明年春節後在南韓首爾舉行。

自許茹芸和韓籍男友「Mr.Big」的戀情意外曝光,許茹芸沒有遮遮掩掩,1個月後,在自己的微博上首次發布2人甜蜜摟肩的背影照片,大方承認戀情。也有媒體直擊許茹芸帶著男友回台見家長,看來好事將近。10日,據《瀋陽晚報》報導,從韓國演藝圈知情人士獲悉,許茹芸已經和「Mr.Big」在韓國領證結婚且「有喜」了。

戴婚戒又po文引猜測

2人的婚事其實早有譜了,近日許茹芸亮相活動時不避嫌戴出來領證當天男友送上的婚戒,而婚禮會在首爾舉行,時間訂於春節後,由於男方是韓國人,婚禮很有可能中韓結合,頗值得期待。10日許茹芸也在微博表示,「這一年好多事都來得好突然……這也許是即將跨入人生另一階段開始的特別時刻……很美好的2013年」,似乎意味人生即將邁入的新階段。

許茹芸在微博上曝光與男友親密的合照中,嬌小的許茹芸和身材魁梧的「Mr.Big」形成了強烈對比,網友更是對其男友身分十分好奇。

據悉,許茹芸這位帥氣有型的老公是道地的韓國人,名叫崔在成,是韓國娛樂界資深廣告菁英,著名「造星工廠」SM公司的市場部高層,旗下藝人包括少女時代、寶兒(BOA)、安七炫,他主要負責SM旗下知名偶像團體的廣告業務,很多大牌韓星的廣告創意統統出自他手下的團隊。

台韓兩地跑陷入愛戀

今年5月分,崔先生對許茹芸一見傾心,每周五都會搭最晚的班機來台,周日再搭最晚的班機回韓國,因此2人感情迅速升溫,認識不到半年就懷孕結婚。今年許茹芸頻頻進攻時尚界,10月分也成為巴黎時裝周的座上賓,這都離不開韓籍男友的鼎力幫助。

※ 相關報導:

* 月初才大方認愛 傳許茹芸奉子成婚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1/8354676.shtml

....11月2日,楊采妮在新加坡完成終身大事,許茹被虧是僅存的「黃金剩女」,沒想到她早另擁韓籍新歡「Mr.Big」,一張大合照讓戀情曝了光。而兩人戀情模式也是一路趕進度,本月初許茹芸首度把摟肩背影照PO微博,大方認愛,熟悉她的朋友都覺得好事近了,媒體還報導她帶男友回台與家人吃飯,見過雙方家長,加上許茹芸一直很想結婚,足見Mr.Big在她心中的地位。

fsj 提到...

龍應台:兩岸應合作同步申遺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357670.shtml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2013.12.13

文化部在文建會時代陸續指定金、馬戰地文化、太魯閣國家公園等十八處世界遺產潛力點。但因台灣未加入聯合國,不具申請資格。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天表示,金馬戰地文化是「活的冷戰博物館群」,兩岸應合作同步申請指定世界遺產。

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天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表示,文化部正在跟陸委會討論,希望將兩岸合作申請世界遺產提高到兩岸兩會(海基會、海協會)談判的層次;讓台灣與中國大陸合作下成功申請到世界遺產。

值得討論的是:如果兩岸申遺成功,是否會變成「中國大陸的世界遺產」?龍應台表示,「絕不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所以才要談判。她希望在「平等、尊重」前提下,讓台灣的名勝景點也能成為世界遺產。龍應台相信,文化遺產可以超越意識型態。

龍應台舉例,兩岸可以合作指定「戰地文化帶」。金門、馬祖、烏坵及大二膽是保衛台灣安全的前線戰地,金門有砲口對著彼岸,對岸也有砲口對準金門。「不能只指定一半,」一定得採取帶狀,兩岸戰地文化帶應該同時指定。

她認為,兩岸現存戰地文化帶保存完整,不只是兩岸戰爭史更是全球冷戰史中很核心的一部分,「是有世界價值的、活的冷戰博物館群」,超乎意識型態,「沒有藍也沒有綠」,這是兩岸申遺第一個可以談的項目。

我國因不具聯合國會員資格,擁有世界級文化資產,卻不得其門而入。

陸委會指仍待評估

【記者林庭瑤/台北報導】文化部長龍應台希望兩岸合作申請世界遺產,並列入兩岸兩會合作談判的項目,陸委會發言人吳美紅昨天指出,這涉及國際組織以及相關部會的評估,須進一步了解文化部的規畫。

全球世遺八九○項

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保存對全人類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世遺提名後,經委員會調查審議,才能正式登錄。截至二○○九年為止,世界遺產共八百九十項,其中文化遺產六百五十九項,自然遺產一百七十六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廿五項。

※ 相關報導:

* 龍應台倡兩岸共申世界遺產 被批失格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13/today-life7.htm

....陸委會副主委吳美紅表示,申請世界遺產涉及國際組織和相關部會權責,將進一步向文化部了解相關規劃;她強調,兩岸不管是協商還是交流,都應秉持對等尊嚴原則。

熟悉兩岸業務人士表示,申請世界遺產必須是聯合國成員,若兩岸合作,「我方的立場要站在那裡?」若無法真正做到對等尊嚴,放入兩岸協商進程有難度。



◆ 謝榮雅創數位平台 整合台設計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3001017-260306

旺報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13日

為了整合台灣設計力發揮更大的效果,重量級工業設計師謝榮雅所領軍的「奇想創造」團隊,打造全球第一個智財育成平台「GAIA」,今年獲選為「文創加值達人賽」數位內容與出版類組第2名。

台灣設計軟實力近年在國際嶄露頭角,但在謝榮雅看來,台灣太多微型文創卻並非好事,希望將台灣設計力整合在平台上,在進入大陸市場時,更能借鑑於台灣累積的產業優勢,在華人社會推動產業品牌提升的概念。

美感加乘價值

GAIA在此平台上,將串接台灣面臨的創意與商業間的斷鏈,更希望拋磚引玉,將科技及系統的思維導入國家文創產業輔導贊助的範籌之中。謝榮雅也表示,這樣的平台在半年內亦可看見在兩岸設計與產業的接軌上看到成效,台灣設計師從美學、工藝、商學策略上的經驗,均可在此平台上組成團隊,因應大陸企業產業與品牌包裝的需求。

「奇想創造」從過去設計、開發出具有美感加乘價值的商品,到現在謝榮雅深切體認:「決策者的品味不提升,策略的設計不提升,產業的品牌概念始終不會提升。」因此奇想創造也持續針對企業乃至台北市申請2016世界設計之都提供規畫建議,其中亦不乏大陸及海外企業的合作邀請。

要以技術為核心

謝榮雅認為,近年各界看似重視文創,台灣設計相關系所培養出的設計人才也不少,但過多的微型文創無法讓台灣的產業得到提升,他強調:「以技術為核心」是台灣產業的能量與優勢,因此他期許台灣設計能夠有界定人類未來的高度,若每個設計師都去做杯子、T恤,可說是把台灣產業所累積的能量捨棄。



◆ 戲獅甲北高連戰 周末樁上較勁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3000866-260115

中國時報 江慧珺/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13日

享譽國際的「雙城戲獅甲─國際獅王大賽+陣頭大會」,14日於台北小巨蛋、15日於高雄巨蛋登場。今年共有6國8獅隊共襄盛舉,推出與往年完全不同的表演,各隊將登上高樁一較高下,爭奪世界最高獅王獎金40萬元,廟會中常見的陣頭也將登上藝術殿堂表演。

今年的參賽隊伍包括新北市「台灣文揚龍獅團」、基隆「長興呂師傅龍獅團」、高雄市「兩廣龍獅戰鼓團」、新加坡冠軍獅隊「關善壇龍獅學院」,以及來自印尼、馬來西亞、香港與中國大陸的精銳獅隊,同場較勁。

長興呂師傅龍獅團源自廣東,已成立60年。負責人呂美吉說,職業表演團員有32人,多半是從小在武館練習的國、高中生,約有7年舞獅經歷。他說,龍獅深具藝術文化內涵,無論是談吐或行事都有規範,相當要求品行,「沒有修行絕不能拿獅頭」。

「具備強壯體魄、肌耐力與膽識,才能夠往上衝!」張育承與張俊緯擔任呂師傅龍獅團的獅頭與獅尾,默契極佳,是全團的靈魂人物。過去叛逆的他們,自從接觸武術後,不僅身體變得強健,心態也更成熟懂事,如今每天苦練,只為了將舞獅藝術完美呈現給觀眾。

新加坡關善壇龍獅學院團長張倬銘說,去年曾來台參加獅王大賽卻不慎失誤,今年在新加坡全國舞獅錦標賽榮獲冠軍後,決定捲土重來,再度挑戰高額獅王獎金。

「今年的比賽比往年更刺激好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文翠說,源自高雄獅甲地區的「戲獅甲─獅王大賽」,是世界前3大、冠軍獎金最高的國際級高樁舞獅競賽。今年活動首度揮軍北上「攻蛋」,並擴大競賽規模,以2天北高巨蛋連戰的方式,考驗獅隊的戰術與選手體能。

高雄市文化局還率領各式藝陣陣頭,以正式的廟會節儀與緊湊的表演,將原汁原味的台灣廟會遶境搬進會場,讓觀眾在國際級場館體會民俗文化之美。

※ 相關報導:

* 一代粉絲 照見台灣的JAPAN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3000868-260115

以日本文化、粉絲文化為題,策展人林人中邀集劇場編導楊景翔、廖俊凱、葉志偉與陶維均以「一代粉絲:JAPAN」為名發展創作,以他們成長的80與90年代為背景,透過4部作品表現當時日本流行文化影響台灣社會的模樣。13日起連續兩個周末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上演。

fsj 提到...

子海珍本編 古籍合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3000864-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13日

兩岸最大規模的古籍合作出版計畫《子海珍本編》,複刻重現5000種子部古籍珍本,呈現千年前原始古籍手鈔與印刷的精美。

大陸山東大學承接大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推動出版《子海珍本編》,結合大陸機構與台灣的國家圖書館、國立故宮博物院、中研院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的珍本珍藏,將兩岸古籍合璧出版。昨天推出《子海珍本編》第一輯,包含大陸卷124冊、台灣卷50冊。

精選5000種珍本複刻

根據《四庫全書》分類,中國古代圖書分為經、史、子、集4部,經部收錄儒家經典,史部為歷史著作,子部包含諸子百家與釋道宗教著作,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術數、小說家等14類,集部為文學。

山東大學「子海編纂中心」主任鄭傑文表示,他們近年陸續調查散佚於兩岸與日本、美國、韓國、歐洲等各機構收藏的子部古籍珍本,扣除重複部分,將精選5000種珍本複刻出版。2011年起陸續與台灣的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國家圖書館等館洽談,終於促成合作。

5年出齊1000冊

《子海珍本編》依珍本藏地分大陸卷、台灣卷、海外卷出版,總計5年內出齊全套約1000冊。台灣卷由臺灣商務印書館編輯承印,預計5年內出版200冊,收錄台灣珍藏的共1000種珍本珍藏,其中以國家圖書館珍藏的630種為最大宗,另外,故宮院藏337種、中研院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館藏73種,目前由這3單位各自負責數位化過程。

昨天首批出版台灣卷50冊,精選罕見刊本,如元刊《纂圖方論脈訣集成》、《新編證類圖註本草》、明弘治十六年安正堂刊《丹溪先生金匱 玄良方》等,版本類型包括刊本、鈔本、稿本等。成書精裝16開本、每頁分上下兩欄,相當精美,開放預約,視訂單生產,同時進口到大陸銷售。

未來再出版經史集

鄭傑文表示,2009年兩岸故宮合作出版《康熙朝起居注冊》,是兩岸官方文化機構的首度合作,成書全套共54冊;但《子海珍本編》總計出版千冊,規模遠勝以往,工程浩大。

他表示,除了《子海珍本編》,大陸還將推動兩岸合作出版經、史、集部珍本。



◆ 台文館發表「台灣文學史長編」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57650.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3.12.13

國立台灣文學館昨發表卅三冊的「台灣文學史長編」,展現研究台灣文學的成果。該套專書以「原住民口傳文學」為首冊,「母語文學」為終卷,打破台灣文學研究以漢字為主軸的傳統。

「台灣文學史長編」二○一○年啟動,動員卅六位學者,每冊探討一個文學主題。一九七○年代以前以年代規畫主題,如「清領時期的宦遊文學」、「乙末割台文學與文獻」等;一九七○年代後則以文學類型為主題,包括都市文學、同志文學、旅行文學等。

特別的是,該套書以「山海的召喚:原住民口傳文學」為首本著作,突破傳統文學史以漢文學為始的傳統,也是台灣首部納入原住民口傳文學的文史專著。該書並以「我手寫我口」的「母語文學」為終,探討一九八○年代出現、近年湧現大量作品的的母語運動。

台文館館長李瑞騰表示,他期待「台灣文學史長編」的創舉,可以鼓勵研究者打破窠臼,激發更多的想法。

清大教授陳萬益一九九○年代便致力研究台灣文學,並推動台文研究進入大專院校。

他透露,一九九五年曾參加一場台灣文學研討會,討論「什麼是台灣文學」,與會學者提到台灣文學應「用加法而非減法」,這句話影響他甚深。

台文館同時發表卅八冊的「台灣古典作家精選集」,收錄作品類型橫跨詩、詞、賦、散文及漢文小說。該套書研究明鄭、清代、日據時代到戰後四十四位台灣作家,包括鄭經、郁永河、丘逢甲、連橫、洪棄生、賴和等;其中一冊為「在台日人漢詩文集」。



◆ 台文館3大套書 涵蓋350年文學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3000874-260115

中國時報 林欣誼、管婺媛/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13日

國立台灣文學館推動《台灣現當代作家資料彙編》,《台灣文學史長編》、《台灣古典作家精選集》3套計畫,3部套書皆完成出版,廣泛涵蓋台灣古典文學、現代文學、作家史料,呈現台灣文學的豐富性。

《台灣現當代作家資料彙編》以310位作家相關評論的「台灣現當代作家評論資料目錄」為基本,再挑選50位台灣作家資料分別成冊,涵蓋小傳、年表、研究綜述、重要評論與照片手稿等。

這個計畫過去已出版賴和、楊逵、琦君、林海音、鄭清文等27冊,如今再出版23冊,包括陳芳明編選的余光中、唐捐編選的洛夫、陳義芝編選的瘂弦等,全套50冊結集日治時代以來的作家資料。

另外,邀集林淇瀁、紀大偉、劉秀美、陳淑容等36位專家合力撰寫的《台灣文學史長編》共33冊,突破台灣文學史過去以明鄭時期漢文文學為始的觀念,首次將原住民口傳文學如神話、傳說等作為台灣文學史源頭。一直到近年萌芽的數位文學為終,橫跨台灣文學史約350年的發展。

《台灣古典作家精選集》則是首部介紹台灣古典文學作家的大規模專書,全套38冊,介紹明鄭至戰後44位詩人,包括明清時代來台的官員、台灣在地詩人與在台日人,內容兼及注釋、賞析。

台文館館長李瑞騰表示,台灣古典文學作家包括流寓台灣的官員與在地文人。日治時代新舊文學論戰後,新文學取得主導,但舊體古典文學持續發展,新文學中如賴和、吳濁流仍創作古典漢詩,不能忽視古典文學也是台灣文學的重要組成,這套書補足文學界過去對這個領域的忽略。



◆ 文學地景有聲書 作家錄完淚滿面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57365.shtml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2013.12.13

文化部委託新竹IC之音電台,花一年完成「閱讀文學地景」有聲書工程,製作團隊蒐集鄭愁予、林良等分居海內外近百作家朗讀自己作品聲音;時間緊迫,甚至有人邊錄音邊掉淚,苦澀雜陳。

「總算如期繳卷。」主持這項計畫的IC之音副台長田麗雲說,儘管過程艱辛,但回憶起來甜美,更為台灣留下最珍貴聲音。

「閱讀文學地景」是聯合文學出版的書,收錄185篇台灣作家書寫各縣市地景的創作,小說兩卷、散文及詩各一卷,文化部依據這輯書,出版「閱讀文學地景」有聲書;田麗雲說,原計畫由專業廣播人朗讀,後來希望收錄作家的聲音,更增工程艱鉅。

她說,作家分居海內外,只能趁作家返台或休假時,儘速完成。像鄭愁予正好到清華大學參加生日宴,請他進錄音室;旅居香港的鍾玲訪台,敲好錄音時間。

年長的林良,在錄音室念前半段文章,後半段請女兒完成,前輩作家龍瑛宗、鍾理和、楊逵、賴和、呂赫若等部份,也都請子女代言。

「敲作家時間最難。」協助錄製的陳冬菱分配到杜虹,杜在墾丁國家公園上班,她請杜休假到高雄,她趕高雄碰面,臨時找不到安靜地方錄音,「只好上旅館」。

作家宋澤萊因母病無法北上,IC李知昂親自到鹿港錄製,還約了汪啟疆、王希成一起,汪談到他在監獄當志工,勸一名販毒犯,勸了半天,對方才答應「以後國中生以下不賣」,讓他又有深一層認識。IC張靜宜錄了路寒袖和歐銀釧,她說,歐讀自己作品,感情充沛,「我已經哭滿臉」,歐還忍著,念完終於大把眼淚直流。

民眾可上「閱讀文學地景」網站(http://readingu.moc.gov.tw/)點選,聽見臺灣文學最動人的心跳聲。IC之音預計明年元月開始,在午夜、午後及假日時間,以「午夜的文學館」(未定)等節目名稱開播,散播文學種籽。

fsj 提到...

台、英雕塑家 把鐵工廠變藝廊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359495.shtml

【聯合報╱記者黃婕/西湖報導】2013.12.14

第一屆國際鋼雕藝術家駐廠成果發表會昨天在苗栗縣西湖鄉東和鋼鐵公司舉辦,來自英國的雕塑家菲利浦‧金和台灣當地雕塑家劉柏村,展示出各式各樣震撼十足作品,更運用逾100噸鋼鐵,創作超過百件的雕塑品。

「讓藝術進入工廠!」東和鋼鐵基金會董事長侯王淑昭說,讓兩名創作風格迥異的藝術家,跨越既有的限制,嘗試鋼雕藝術的可能性,也讓500多名員工,透過藝術創作,重新發現工廠之美。像菲利浦‧金以不同的幾何造型做組合,將廢鐵裁切、焊接後,再大膽運用色彩,讓鋼鐵展現出全新面貌。

劉柏村保持廢棄鋼鐵原始樣貌,運用火炬燒烤創作,將融化後的鋼材,結合鋼鐵提煉後溶漿化的地金,完成生命力十足的創作。

「駐廠5個月,胖了4公斤!」菲利浦‧金遠從英國來到台灣,創作之餘,常與工廠員工一起嘗美食。

他說,最喜歡吃薑母鴨跟羊肉爐,駐廠經驗讓已經80歲的他永生難忘,直呼「還要再來!」

「東鋼是從事藝術創作的世外桃源!」劉柏村表示,為期3個月的駐廠過程,讓他沉醉在堆積如山的鋼鐵之中,「想永遠住下來!」他表示,東鋼提供的環境和資源,讓藝術家全心投入,突破原有的框架,也讓他重新發現自己的無限可能性。

負責協助兩名藝術家創作的員工莊和平指出,「看到成品的瞬間,感動油然而生!」藝術創作賦予冷冰冰的鋼材新生命。

羅春木在東鋼服務已21年,他說,看到藝術家為一個突然的創作靈感廢寢忘食,讓他也「重新愛上自己的工作」,收穫十足。

※ 相關報導:

* 番婆方梓 就愛野菜香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4000933-260115

作家方梓近年來化身「番婆」,日日摘野菜為樂,一般人眼裡的荒煙蔓草,她總能眼尖發現各種可食野菜,「不知犯了什麼病,我就是忍不住要伸手去摘幾葉,帶回家遍查圖鑑、找到名字,然後煮來吃!」她的野菜狂熱燒了幾年,寫完新書《野有蔓草》後終於稍稍止癮,不再是成天披頭散髮在路邊亂採的「番婆」。



◆ 打造手工重機 他沒畫設計圖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359689.shtml

【聯合報╱記者賴香珊/草屯報導】2013.12.14

竹編籐椅不是「竹」,窯燒花器不是「陶」!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即日起至明年4月13日舉辦「金澤‧世界工藝三年展台灣交流展」,打破思維融合傳統技法和現代元素,展現台灣文化的軟實力。

「金澤‧世界工藝三年展台灣交流展」重現金澤世界工藝三年展在日本展出時的精彩內容。其中,最吸引眾人目光的就是從日本空運來台參展,沒有設計圖、純手工打造,極具當代設計感的的兩部重型機車。作者CHICARA NAGATA昨天更蒞臨工藝設計館講解創作概念和製作的細節。

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許耿修說,這次的展覽主要來自日本跟台灣知名工藝家的作品,作品特色是以當地的工藝素材融入當代意圖與想法,呈現細緻而前衛卻保留傳統技法的工藝作品。

會場也展出台灣優秀工藝師與設計師作品,以「鐵竹椅」參展的竹山竹編師邱錦緞,是唯一在本次展覽中和日本知名設計工作室NENDO合作的台灣人。她開心的表示,使用鐵材呈現台灣特有竹編技法,製作時仍利用竹管削薄的概念烤彎鐵管,過程繁複而辛苦,但成功加強椅子的耐重,承重200公斤都沒問題。水里蛇窯第三代窯主林國隆也說,透過金澤展覽見識到日本的生活美學。

「金澤‧世界工藝三年展台灣交流展」詳情可上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網站查詢,或洽(049)2334141。

※ 相關報導:

* 夜光3D展 kuso世界名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14000928-260115

孟克名畫《吶喊》中的主角為什麼尖叫?原來是--褲子被脫一半!韓國藝術團隊ART ONE專門拿世界名畫來搞KUSO,不但「揭開」《吶喊》主角尖叫原因,當展場燈光變暗後,這幅畫竟還出現「隱藏版」,主角的痛苦表情變成很享被脫褲惡整似的開心的笑容。這樣結合夜光特效與3D立體畫充滿趣味的「Dark Art夜光3D藝術展」首次登台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