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3

擺脫華而不實 追求實至名歸

◆ 擺脫華而不實 追求實至名歸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268464.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3.11.02

面對經濟成長率「保二」危機,人人心頭都無比沉重,亟思振衰起敝之道。但任何救藥在未能探明病因之前,都不可輕下;若將一切都歸諸國際大環境不利,不僅卸卻任何應負的責任,甚至怠於追究實質上導致經濟低迷的真正原因。這應是今天台灣所深陷難以自拔的關鍵所在。

近年來最撲朔迷離的弔詭之一,就是台灣在若干國際競爭力的評比上常名列前茅,連政府高層都時時掛在嘴邊津津樂道;然而實際上吸引國外投資的能力則節節敗退,甚至掉到全球倒數幾名。這兩者之間落差之大,簡直匪夷所思,卻也始終找不到合理的解釋。

謎底終於出爐了。儘管在各種綜合競爭力上我們表現突出,但一旦碰到最直接影響投資意願的經濟環境時,台灣在世界銀行經濟環境的排名中,卻僅名列16,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連向來遠在邊陲的馬來西亞都領先台灣10名之多。以這樣的招商條件,即使在其他競爭力評比上躋身世界第一,又豈能獲得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睞?

最令人汗顏的是,在10項評比指標中,有六項台灣都不進反退;而且退步最多的,竟然是像繳納稅款、獲得信貸、投資人保護這一類一般人根本料想不到的項目,甚至連開辦企業、破產處理此等無關緊要的例行公事,我們都向下沉淪。以這樣的法令規章與行政效能,不僅外人投資裹足不前而已,整個經濟每下愈況,也泰半可以解釋。

台灣迷信國際競爭力評比蓋有年矣!從大約20年前連戰任行政院長時,即以力拚競爭力評比名次向上躍升為重要施政目標。其認知與全國從小到大努力拚第一名的考試專家無分軒輊。結果確實拚出了國家元首朗朗上口的名次,於國計民生卻無絲毫助益,正如同利用各種應考技巧在托福考試拚得高分的台灣留學生,一張開口立刻原形畢露。

追求競爭力的提升,本有其道,南韓十餘年來在其大統領辦公室之下即迭次提出提升競爭力的政策;但南韓真正關注的並不是評比項目的名次高低,而是每一個項目底下真正涵蓋的是與國家競爭力直接攸關的那些重大建設內涵,從根本加以改善強化。其道理至為簡單,名次是末,實質是本,從末而見本,本立則末生。於是同樣追求競爭力的領導者,一得其名,一得其實;這正是台韓兩國十餘年來一退一進的根本原因。

其次,瑞士洛桑學院等每年進行的國際競爭力評比,固然項目眾多、範圍廣大,全球矚目,但也正因為包羅太廣,難以聚焦,而且華而不實,難以直探真正決定經濟成敗的基本要素。因此與其大費周章追求那種大而無當的排名,不如一步一腳印,落實對爭取國內外投資最直接也最務實的經商環境的改善。

因此,論其虛實,世界銀行的「經商環境」評比更踏實而易於聚焦,故寧可取此而捨彼。而且由於其範圍狹窄、項目精要,孰進孰退一目瞭然,也更易於施力求功。儘管如此,倘若主其事者仍不改20年來的一貫作風,完全由名次升降論英雄,台灣就會如前述考生一樣,即使考到前幾名,一張開口立即醜態畢露。

經建會為了衝高經商環境評比名次,從2008年起,即進行一個四年計畫,針對10項目標逐項分析名次高者那些法規行政超越我們,即就此全力以赴,迎頭趕上。結果成績斐然,從2008年的61名進步到2012年的16名。可能是認為大功告成,新的四年計畫尚未發揮威力,於是2013年名次未進,六項指標則全面敗退。

這種以成敗論英雄、名次定優劣的作風,固不足取;但以其收效明顯而且急速有成,也非毫無價值;如果政府上下群策群力,能在下一個四年之內拚得全球前幾名,也功不可沒,因能以量變帶動質變。不過若能效法南韓,從表面的浮名再向下沉潛,找出每項指標所代表的真正涵義,舉一反三,將相關的法令規章與行政效能全面提升;則不僅浮名可致,而且實至名歸;到時候若國內外投資還不擁踏前來,就沒有天理了。



◆ 景氣回溫 亞洲製造業PMI攀升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68460.shtml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3.11.02

根據滙豐/Markit公司編纂的數據,在已開發國家需求的助長下,亞洲國家10月的製造業景氣寫下近幾個月來最佳紀錄,但復甦力道不如經濟學家預期般強勁。

南韓製造業活動恢復成長,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9月的49.7攀升至50.2,是五個月來首見的復甦。指數高於50代表產業活動擴張。

中國官方統計的PMI創18個月新高,Markit編纂的PMI也站上七個月高點。印尼製造業PMI升上50.9,站上四個月巔峰。日本10月製造業PMI升至54.2,是逾三年來最強。

中國、日本、南韓和印度製造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出現5月至今首見的同步增長,經濟學家認為一部分是拜歐洲展望好轉之賜。

印度是亞洲樂觀氣氛中唯一例外,10月PMI持平在49.6,為連三月萎縮,再添經濟趨緩的證據。

台灣數據憂喜參半,Market編纂的PMI從上個月的52升至53,為去年3月來最高;但官方PMI卻從52.6降為51.6。

鑑於美國經濟復甦、歐洲國家步出衰退,許多經濟學家原本期待亞洲出口國家會有更亮麗的表現。滙豐(HSBC)亞洲經濟研究共同主管紐曼說:「亞洲出口的表現似乎落在全球景產業循環後頭,這點很不尋常。」

花旗投資研究部中國經濟學家丁爽說,這代表美國的經濟復甦未像過去一樣,轉化為對亞洲生產產品的需求,從美國貿易逆差縮小也可窺見這點。一些經濟學家說,美國財政對立導致聯邦政府10月關門,可能也傷害到亞洲出口。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認為,亞洲製造業普遍受惠於經濟升溫和庫存回補,但包括出口在內的新訂單指數卻趨緩,構成隱憂。紐曼認為這些數據顯示亞洲競爭力下滑,此區經濟靠西方銀行的充裕資金蓬勃發展,卻忽視可改善長期展望的結構性改革。

※ 相關報導:

* 10月PMI走跌 「看不到明年1月訂單」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268080.shtml

中經院昨天公布10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6,較9月下跌1.0。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表示,經濟雖仍擴張,但成長力道趨緩,全年GDP(經濟成長率)「保2」可能性不高。

*  打房破功 陸百城房價連漲17月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268889.shtml

中國指數研究院昨(1)日公布最新「全國百城價格指數」,數據顯示,10月大陸100個城市的平均房價較9月份上漲1.24%,不但連續17個月出現上揚,月增率更來到今年最高,顯示大陸官方房價調控措施「破功」。

* 美壓力測試 擴及外國銀行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268889.shtml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已擴大對主要銀行的壓力測試,六家外國銀行的美國分行如今也被列入測試名單。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多家金融機構倒閉之後,美國便開始對國內的大型銀行進行壓力測試,預定2014年初進行的測試是第四次年度測試,檢測對象將從去年的18家擴大為30家銀行。

* 美製造業指數連五月走揚 30月新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68461.shtml

無畏美國政府上月停擺16天的影響,美國10月製造業景氣意外攀至兩年半新高,顯示製造業在第4季初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的一股動能。

* IMF轟只靠出口 德嗆靠實力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68396.shtml

....美國財政部31日發布報告批評德國經常帳順差龐大、過度依賴出口而輕內需,延後經濟復原的時機。

IMF第一副總經理李普頓也敦促梅克爾政府降低貿易順差到「合適比率」,以利歐元區成員國削減赤字,他表示,「經常帳順差大幅縮減會有助益」。李普頓呼籲德國藉提高薪資和投資來帶動內需,達到較佳的平衡。

德國經濟部則駁斥美國財政部的報告有失公允,表示「經常帳順差反映的是德國經濟競爭力,和全球對德國優質產品需求的現象」,且全球對德國汽車和機器的需求取決於市場因素。

防倒債 與 自由化的迷思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自由化能吸引投資?

【于國欽】2013-11-03 工商時報

■2006年及2007年僑外投資皆逾百億美元,為歷年最高,此係大筆股權移轉、外商銀行投資國內銀行、私募基金投資國內有線電視所致,這類股權移轉的投資無法轉為國民所得統計裡的民間投資。

■僑外投資是核准外商來台投資的統計,並非資金到位的數字,而外人直接投資(FDI)則係外商資金匯入的金額,兩者不盡相同,2006年僑外投資140億美元,但FDI僅74億美元。

幾年前,民進黨執政者期間,當外商來台投資下滑時,不少人認為兩岸關係不佳,未能直航是主因,隨著2008年政黨輪替,兩岸終於直航並簽署經濟合作協議(ECFA),然而外商投資依舊不佳。

不論是投審會統計或是國際收支帳裡的外人直接投資數據(FDI),都呈現這個令人無法置信的結果,2008年僑外投資82億美元(FDI 54億美元),2009年受金融海嘯影響降至48億美元(FDI 28億美元),2010年景氣大好卻仍續降至38億美元(FDI 25億美元)。

兩岸和平紅利遲遲未到,這時又有人說該降稅才能吸引僑外資,於是2009年遺產稅邊際稅率由50%降至10%,2010年營所稅率由25%降至17%,台灣賦稅依存度降至全球最低,政府高層滿心期待投資豐收期,但遺憾的是,僑外投資還是未見起色,2011年49億美元、2012年55億美元。

眼看這些年外商投資不增反減,政府高層轉而認為可能是台灣自由化程度不夠、所簽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太少,於是又著手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尋求與美歐洽談FTA、TPP。

6年來政府且戰且走,洽簽FTA、TPP能否扭轉局面還未可知,但高層卻每每向美歐乞憐求談,如此未談氣先衰,他日上談判桌,豈不丟盔卸甲?屆時所簽下的協定非但吸引不了外商,反將帶來更大的衝擊。

僑外投資下滑另有原因

事實上,如今僑外投資下滑非關自由化,而是另有原因,這些年由於大陸十二五規劃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我國「六大新興產業」有太多領域重疊,這個發展使兩岸產業由分工轉為競爭,是以近年非僅外商赴台投資遲疑,連本國企業的投資也轉趨觀望,致使民間投資動能連年停滯。

兩岸產業由分工走向競爭,10年前已有研究示警,惜未引起注意,兩岸走向競爭除了會導至外商投資減少,接下來「投資帶動貿易」效果也將式微,而一旦貿易效果式微則國內製造業勢將出現空洞化的壓力。

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所謂「投資帶動貿易」是指1990年代台商登陸投資後,由於生產所需原料、零組件仍向台採購,大陸因此成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1990年台灣在大陸市場占有率12.2%,2000年仍達11.3%,去年降至7.3%,貿易效果式微所反映的正是兩岸產業分工的沒落。

經濟數據出現異常,有時是反映景氣循環,有時是回應環境變遷,有時呈現的是經濟實力的消長,有時則是透露全球化的巨變。台灣近年外商投資未見起色到底是什麼原因?必須理性評估對症下藥,而不宜貿然落入自由化的迷思以降稅、外勞及市場開放為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示警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曾說:「IMF經常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說詞,例如不實施自由化,就無法吸引外人直接投資(FDI),但相關統計證實,自由化未必能帶來更快的成長或更多的投資。」這席暮鼓晨鐘的談話,值得我們深思。

※ 相關報導:

* 台日簽署五協議 鋪路FTA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269903.shtml

台日經貿關係再進一步,亞東關係協會會長李嘉進與日本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將於本周二(5日)簽署電子商務、專利優先權證明文件電子交換、藥物法規、鐵道、海上航空搜索救難等五項合作協議,台日自由貿易協定(FTA)雛形漸成。

* 家庭債務增 新加坡當鋪好賺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269891.shtml

在新加坡瑰麗的購物中心裡,也能見到當鋪蹤影,而且上門客戶還不少。隨著家庭債務上升,當鋪生意興隆,經營當鋪生意的方圓當公司(ValueMax)不但掛牌上市,還打算朝海外擴張業務。

* 泰國經濟的未來…在曼谷之外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70493.shtml

....彭博資訊引述泰國商業銀行 (SCB)的報告指出,泰國東北地區在所得、房價與消費者支出升高的推動下,如今每年的經濟成長率已高達8%,是曼谷地區的兩倍。

而在泰國南部,日益崛起的汽車業也為東部濱海諸省帶來繁榮,其中之一的羅勇府 (Rayong)國民平均所得甚至已是曼谷的兩倍。

位於曼谷東北565公里、但離寮國首都永珍只有90公里遠的烏隆府,尤其是泰國經濟版圖改變的絕佳見證。根據政府的統計,盛產稻米的烏隆府2011年的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只有1700美元,但到了今天,如果把座落於當地的繁忙購物中心Central Plaza搬到香港、新加坡或米蘭去,絲毫也不會顯得突兀。



◆ 雙十一「光棍節」 網購商機衝1,447億

【經濟日報╱記者蔡敏姿/台北報導】2013.11.03

大陸網購物狂歡日「光棍節」倒數一周,內需消費重頭戲即將上演。市場預估,今年網購交易規模估逾人民幣300億元(約新台幣1,447億元),比去年增加近60%,估計當日包裹達1.5億個,有些業者為了衝出好業績,甚至4月就開始備貨。

阿里巴巴昨(2)日表示,今年會著重在客戶滿意度上,光棍節不只是阿里巴巴的節日,也是所有電商、通路商的節日,如果一個環節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到消費者的網購體驗。

雙十一購物節(俗稱光棍節)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及天貓兩大電商平台的重要促銷活動,從2009年11月11日推出,今年邁入第五年,去年11月11日創造單日191億元的全球最高業績。

新華社引述天貓商城女裝銷售前三名的茵曼CEO方建華說,4月就開始備貨,貨品價值人民幣4.5億元,其中還準備價值7,000萬元物料,為了網購消費者有更好的購物體驗,已與多家物流公司達成合作並採取分倉發貨。11日當天24小時內,他需要向遍布全球的30萬名購買者,發送總價1億元人民幣的包裹。

天貓預計,今年「光棍節」單日有望產生1.5億個包裹。包括順豐、申通、圓通等快遞公司已徵調100多架飛機解決當天貨運問題,快遞競爭開啟「空戰」模式。今年所有包裹都走航空件,消費者不僅關心價格優惠,更關心網購體驗是否愉快。

據統計,上半年新增網購用戶2,889萬,總數達2.71億。隨網路技術成長、傳統商業企業加大電子商務轉型、消費者結構的年輕化和消費習慣的變化等,造就「光棍節」購物狂歡現象。去年大陸網路零售交易額達人民幣1.31兆元(約新台幣6.32兆元),年增加67.5%。

※ 相關報導:

* 700元比特幣 四年變2000萬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4&f_SUB_ID=5852&f_ART_ID=483851

挪威一名男子四年前無意間查到比特幣的資料,花了約台幣700元買下5000比特幣,當時的他還被友人嘲笑,沒想到四年後比特幣值狂飆3萬倍,他用1000比特幣就能支付高級公寓的頭期款。

fsj 提到...

觀念平台-台灣已成茶黨理想國

【華昌宜】2013-11-04 中國時報

史學家威爾.杜蘭(Will Durant, 1885~1981)於1968年以簿簿一小書《歷史的教訓》總結了其一生對西方文化及歷史之研究心得。其中第八章〈經濟與歷史〉所論似與當前世界經濟狀況仍有及時之相關性。此章以大歷史事件驗證財富之集中和分散是歷史循環進展之動力。玆全引最後一段如下:

「我們的結論是:財富集中是自然而不可避免的,並且財富集中周期性地藉由暴力的或和平的重分配而趨緩合。就此而論,一切經濟史都是這個社會有機題的心臟之緩慢跳動。財富集中是心臟巨大幅度的收縮作用;強制的再分配是心臟大幅度的擴張作用。」

在此章中杜蘭認為美國政府於1933至1952以及1960到1965兩時期中進行了溫合平妥的財富重分配。他逝世時未及看到美國雷根總統及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之新政策帶動的美英經濟復甦以及財富集中的副效果,更未看到此後新技術與金融系統藉全球化將財富集中之趨勢帶到世界各地,包括台灣。而這次集中是前所未有的強勁。在美國去年引發了宣稱為代表99%對抗1%之占領華爾街行動。

依杜蘭規律,這可能為強制再分配和衝突的歷史下一階段之前兆。而此衝突在美國政治中當前已反映在民主黨想以政府手段稍稍抑制此趨勢(特別是要以改革健保制度來減緩不平等的危機),但卻引起了以減稅為宗旨的茶黨運動。

茶黨最近綁架了共和黨幾乎使聯邦政府關門而引起全球不安,但茶黨的理想國應是台灣吧,因為台灣各級政府之總稅收僅占全國總產值12%。(日本、南韓、和美國是27~28%,英、法、德在40%上下,北歐則高於45%─以上均依「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2012年估計)這是藍綠兩黨在民粹主義下互綁多年至今的結果。其副作用就是財富之大集中和政府功能之衰微。如果杜蘭是對的,則台灣的下一歷史階段必須藉暴力或和平手段來紓解財富分配。

要是藉和平手段來糾正過於集中的財富,則應該是透過政黨政治的競合運作,可是目前還看不出絲毫跡象。如果畫一縱軸代表台灣和大陸關係,畫一橫軸代表左右的意識型態和政策。則在此二維的政治空間裡,台灣的藍綠兩黨迄今為止都是在縱軸方向上移動競爭;在橫軸上兩黨都是選了比茶黨更右的位置,多年來一動也不動。

政治科學理論中有解釋為何在兩黨競爭中最後其政綱實質差別有限,因為均為爭取最多選票而必須向中位點移動。證之於英美似乎確實如此。這也大致說明了台灣在上述之縱軸上藍綠兩黨的動向,(但仍是民進黨的窘境,因為她為黨綱所縛較難向中位點靠攏。)但此說尚未能解釋為何台灣在左右一軸上兩黨一致都占據極右端的位置。這是雙方領導人都還沒有感覺到財富大集中所引起的民怨並悟到政策稍向左偏的政治利益麼?還是這兩黨領導人士階層的財富都已遠高於國民平均數,不可能自我消減其既得利益?(作者為台灣大學退休教師)

※ 相關報導:

* 新興國黏外資 吸金贏成熟國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71619.shtml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開發中經濟體加速吸納國際資金,英國則取代美國與中國,成為外資流入最多的國家。

已開發國家一直是外國直接投資(FDI)最高的地區,但金融危機爆發後幾年,外資流入成長飛快開發中經濟體的比率攀升。去年開發中國家吸納的FDI超越已開發國家,為1980 年代中期以來首見。

* 全球三大航商結盟 市場怕怕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71511.shtml

全球前三大貨櫃船運業者馬士基(Maersk)、法國達飛(CMA CGM)與瑞士地中海船運公司(MSC),正針對連結北美、歐洲和亞洲等全球三大經濟中心的航線,組成大型海運聯盟,三家公司將共用部分船隻與港口設施,業界憂心該聯盟對價格與航商競爭的衝擊。

這三大業者組成所謂的P3聯盟後,將共用從大西洋透過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航入太平洋的船隻,並將共享上海、洛杉磯、紐約與荷蘭鹿特丹等運輸重鎮的港口設施。

根據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的數據,P3聯盟將讓這三大航商掌控毆亞航線約43%的市占率、泛太平洋航線的24%市占率,以及泛大西洋航線的40%到43%市占率,讓使用這些航線運輸產品和供應品到全球的製造商和零售商憂心不已。



◆ 全球犯罪活動 經費來自海盜

自由 2013.11.04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世界銀行1日公布的報告指出,「非洲之角」與索馬利亞外海的海盜,在2005年到2012年間獲利達3億3900萬到4億1300萬美元(約九十九億七千六百八十萬元到一百二十一億五千五百萬元),但其中絕大部分都進入海盜金主的口袋,然後從事各種全球性犯罪活動。

報告指出,儘管船公司支付大筆贖款,但賣命打劫的海盜本身其實拿不到多少錢,平均只能取得每筆贖款的○˙○一%到○˙○二五%;三成到七成五的絕大部分贖款,都落入資助海盜惡行的金主手中,然後被拿來挹注各種犯罪行為,包括武器與人口走私、資助民兵與恐怖主義,與透過阿拉伯茶交易來洗錢,以及轉投資合法商業行為,像是大舉進軍房地產、石油業、運輸業、餐廳與飯店。

此外,提供海盜商品與服務(包括食物、修繕與索馬里亞的合法毒品阿拉伯茶)的當地社區,也能從海盜擄船勒贖惡行中獲利。

這份名為「海盜足跡」、由世界銀行、聯合國毒品犯罪辦公室與國際刑警組織製作、內容根據與前海盜、政府官員、銀行家以及其他對立的海盜的訪談的報告估計,海盜行為讓全球經濟每年支出一百八十億美元;比較令人擔心的是,海盜金主將贖金用來資助與開打恐怖組織有關的好戰份子組織、日前在肯亞犯下購物商場恐怖攻擊的青年軍或非洲之角的恐怖主義、經營人口走私與其他犯罪行為。

此外,海盜經濟雖為貧困的索馬利亞沿海地區帶來好處,但也讓生活開銷大幅上升,海盜們最後反而得花更多錢才能買到生活日用品,例如,海盜城鎮的阿拉伯茶的價格,是非海盜城鎮的三倍。

華爾街日報引述區域外交人士與海軍官員的話說,各國採取激烈的軍事與情報手段已有效遏止橫行於東非外海的海盜。國際海事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索馬利亞外海有兩百三十七件海盜事件,一二年降至七十五件,今年截至十月十四日為止只有十件,其中僅兩件涉及劫船。聯合國上週公佈數據也顯示,今年前九個月阿拉伯海僅發生十七件海盜攻擊,但去年同期有九十九件。

世銀的報告因此呼籲,各國政府除了追緝海盜,也應該追蹤贖金流向,方法包括解決非法的邊境現金走私、訂定反洗錢措施,以及成立監督阿拉伯查交易之金融流向的機制。世界銀行金融部專家、「海盜足跡」報告撰稿人之一奇科那說,國際社會已動員海軍力量打擊東非海盜,類似跨國努力也應用於非法贖金…不受約束的海盜行為不僅是穩定與安全之惡,也成為腐化區域與國際經濟的惡勢力。

fsj 提到...

美歐製造業景氣 同步擴張

【經濟日報╱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2013.11.05

美歐製造業同步擴張,受惠於飛機需求大增,美國9月工廠訂單較上月成長1.7%;拜企業接單增加之賜,歐元區10月製造業PMI上升至51.3。

商務部公布的工廠訂單數字符合市場所料,商務部同日公布8月工廠訂單縮減0.1%。

9月不計運輸項目的訂單減0.2%,減幅小於8月的0.4%。核心資本財訂單減1.3%,其中機械需求銳減23.6%。這數字顯示企業投資卻步,憂心美國兩黨預算僵局導致聯邦政府10月部分關閉。

經濟專家較關注核心訂單,這指數排除波動較大的飛機和國防。9月的數字顯示第3季工廠景氣較差。

同日公布的紐約市地區10月企業景氣指數由9月53.6勁升為59.3。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

歐元區製造業也因接單連續四個月增加,10月景氣加速增長。倫敦Markit公司4日調查指出,西班牙、義大利、愛爾蘭等國製造業均大幅成長,使歐元區呈現更廣泛的復甦。

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由9月的51.1升至51.3 ,與初估值一致。

Markit另公布德國10月製造業PMI終值由初估的51.5上修至51.7 。

鄰國法國製造業PMI終值反而由初估的49.5下修為49.1,已連續20個月低於50的榮枯分界線。

Markit 4日另公布英國營建業10月景氣意外升到六年來最高的59.4,經濟專家原估維持在9月的58.9。Markit經濟師莫爾指出,英國營建業產出持續增長,房市、商用和土木工程建設第4季起均呈現高成長。

德國Sentix研究所同日調查顯示,10月因美國財政危機受挫的歐元區投資人信心,11月意外升到2011年5月來最高。

Sentix指數由10月的6.1升至9.3,路透調查12名分析師沒有人料到會升到這個水準。

※ 相關報導:

* 南韓經濟 陷「SOS」危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73822.shtml

市場觀察家表示,南韓經濟面臨「SOS」(slow, old and sandwich)危機,即經濟成長減速,部分原因是社會和勞動人口老化,同時面臨來自鄰國的競爭日益加劇。

* 陸地方債台高築 年息近兆人幣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4/112013110500531.html

大陸清華大學教授近日發表學術論文《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研究》,估算地方債務整體規模應在19.41兆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對各種融資成本保守估算,每年需要的利息開支接近1兆元。針對地方債問題,大陸指標性黨媒《人民日報》4日報導,中國國債的債務規模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仍在安全線以下,不必「談債色變」,風險總體可控。

《人民日報》指稱,地方政府、銀行、中央政府3道防線,可控制局部性償債風險的蔓延,然而,對局部性債務問題,不能僅看一兩項指標,還要仔細衡量一下政府的「家底」有多厚。

* 央行:對台經濟貢獻 匯價大於股價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274004.shtml

中央銀行昨天指出,亞太地區各國經濟結構不盡相同,以同屬小型開放的台灣、香港和新加坡來說,匯率都是影響經濟活動的重要途徑。

....另外,自二○一○年底以來各主要幣別匯率平均波動幅度觀察,近三年多台幣波動幅度相對於日圓、韓元、新幣和歐元都低,顯示台幣匯率相對穩定。



◆ 全球暖化 經濟產值恐減2%

【經濟日報╱編譯林佳賢/綜合外電】2013.11.05

據聯合國(UN)初步研究報告,全球暖化對全球經濟、糧食生產、淡水供應及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將日益擴大。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分析報告顯示,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上升攝氏2.5度,可能導致全球經濟產值最多損失2%。

該報告顯示,在本世紀結束前,氣候變遷將使農作物生產量的中位數在本世紀中每十年減少2%,且熱帶國家面臨的風險最高。研究人員並預測截至2050年,全球農作物需求將每十年增14%。上述預測較IPCC的2007年報告更令人擔憂,當時預測若全球氣溫上升1至3度,全球糧食生產將維持成長。

研究人員表示,氣候變遷對農作物及陸上食物生產的負面衝擊,較正面影響更為普遍。他們說:「近期糧食及穀類價格飆漲,顯示主要生產地市場目前容易受極端氣候影響。」

根據報告內容,氣候變遷可能已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研究人員相信,到本世紀中葉,全球暖化將導致現存健康問題持續惡化,並在本世紀結束前使許多地區的健康欠佳人數增加。民眾傷亡及患病機率將增加,原因是熱浪、火災頻率提高及糧食生產下滑導致營養不良。

總體而言,研究人員預測,若氣溫較工業化前上升攝氏2.5度,全球產出將因此下滑0.2%至2%;若氣溫上升逾3度,對經濟所造成的損失目前仍無法估算。

※ 相關報導:

* 食用油跌3.02% 高麗菜漲67%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8274666.shtml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 (CPI)為103.78,較上月下跌0.27%,但較去年同月漲0.64%,「食用油」這個近來敏感的品項10月價格較去年同月下跌3.02%,但比9月上漲0.77%,主計總處官員表示,食品安全問題對物價的影響需要更長的時間觀察。

....儘管10月蔬菜價格較9月下跌11.91%,但因今年颱風影響蔬菜價格大幅揚升,比去年同月上漲26.25%,甘藍菜(高麗菜)就漲了67%,白花椰菜也漲47%。加上外食費和肉類上漲,食物類上漲2.92%,影響總指數上漲0.76個百分點,其他旅遊團費、桶裝瓦斯價格比年同月高,整體物價比去年同上漲0.64%。



◆ 保二政治學…官員顧KPI 人民悲哀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特稿】2013.11.05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天率先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到1.93%,GDP保「2」可能破功。保「2」重要嗎? 對執政當局來說,這關乎面子,也是政府官員的KPI(績效表現),但對老百姓而言,不管你要保幾,最重要的是政府如何給個明確的方向,有效帶領經濟往正向發展,而不是像現在薪資停滯、產業轉型陷瓶頸的悶局。

11月的東北季風帶著霏霏細雨,天氣越來越涼了。時序入冬,原本應是屋外天氣越來越冷,但屋內秋收冬藏迎接年底旺季,心裡暖呼呼才對。但殘酷的現實是,一次又一次的下修經濟成長率,讓人看了心寒,經濟從「悶」到「冷」,氣氛越來越僵。

與經建會訂立的經建目標3.8%相較,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能出現腰斬。政府官員的說法是,經建目標是對國家經濟發展的期許,就像學生總希望自己能考好成績一樣,不可能一開始就未戰先敗,先訂一個很低的目標,但不能否認的是,過去雖也有達不到經建目標的情況,卻沒有像近6年來如此頻繁。

台灣的外貿實力衰退,仍在於產業結構出了問題,長期以來台灣就是主要經濟大國的代工黑手,雖然是各項發明展的常勝軍,但欠缺從0到1的突破性的新產品及亮眼的世界品牌。每當全球經濟走軟,外需不振的時候,財經部會就想到逼內需,但是老闆不加薪,受薪階級也不敢花錢,台灣經濟依舊陷入沒有活力的循環。

日本安倍經濟學三支箭,每一發精準篤定,也確實提振日本經濟,相較之下,台灣的保2政治學顯得空洞與虛無,政府再想不出對策,拿出真能增加一般人民收入及改善經濟與產業結構的方法,而仍迷思於保幾的數字遊戲中,形成這樣的經濟困境,政府得負最大責任。

fsj 提到...

全球房市回春 躍投資避風港

【經濟日報╱編譯劉忠勇/路透五日電】2013.11.06

美國房市泡沫引爆全球金融危機五年方過,全球房地產再度掀起榮景,甚至被視為較安全的投資避風港。

由於許多股市已創新高、公債報酬微薄、新興市場看來也不牢靠,投資人於是湧向住宅和商用不動產。房地產報酬相對較高,成為除股債之外,另一富有吸引的選擇,也是對抗可能通膨的保全之道。

管理英國和歐洲商用不動產組合的法人估計投資報酬率在6%到10%,相形之下,英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2.65% ,德國同類公債只有1.7%。

投資商用不動產的私募基金Tristan資本合夥人馬丁(Simon Martin)指出,5月底以來,美國投入歐洲的資金大增,亞洲主權基金也躍躍欲試。

全球各地房價漲勢令人咋舌。倫敦賣方開價單單10月即上漲10%,中國大陸房價也出現三年來最大漲幅,連向來不是房市熱門的德國也警告,大都市公寓房價恐高估兩成。

若要評估房市風險,可看房價相對收入的比率。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統計,若以滾動長期平均數100為評估風險的基準,美國房價收入比為84.3,加拿大則達到十年來高峰131.7。至於亞洲,星展集團分析師卡彭指出,亞洲房屋債務的負擔雖逐漸加重,但比北美低得多。他說,就收入而言,亞洲房價還比2000年低22%。

標普/凱斯席勒房價指數發明人席勒(Robert Shiller)認為,因貸款成本升高,美國明年房價漲勢會限制在6%左右。這個房價指數8月為止一年內漲了12.8%。

※ 相關報導:

* 人行坦承… 房市調控棘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276251.shtml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5)日公布第3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同時會靈活調整貨幣流動性操作方向。並首度點出房地產與地方債問題所帶來的結構調整工作亦相當艱鉅。

* 抑制炒房的根本之道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276320.shtml

....台灣不動產稅制的缺失,自始就不在稅率,而是偏低的稅基,調高稅率縱使可行,亦非治本之道。以房屋為例,課徵房屋稅的稅基為評定現值,由地方政府每三年公告一次,目前約只達市價的七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評定現值不只用來課徵房屋稅,它同時也是契稅、印花稅、所得稅、遺產稅與贈與稅的稅基。由此可知,調高房屋評定現值的威力,絕對可以數倍於稅率,也唯有調高稅基,才能對房價產生牽一髮動全身的成效。

「囤房稅」構想固然是好,也是抑制炒房的可行配套。不過,期待由地方政府自行調高非自住房屋的房屋稅率,難免流於不切實際。政府若有心處理台灣嚴重失衡的房產稅制,仍需從根本下手,特別是調整稅基要比稅率來得有效且務實。

* 彭博專欄/歐元區強化財政合作 不能等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76329.shtml

歐洲經濟差可告慰之際,轉眼卻又落空。最新公布的就業數字和通貨緊縮的跡象,讓不少人空歡喜一場。原來歐元區的經濟危機尚未結束,經濟有重陷衰退之虞才是真的。

歐洲央行7日(周四)舉行政策會議,應該要降息並採其他寬鬆貨幣的措施,以體認這個危機。同時,歐盟各國領袖也應各自檢核一長串尚未完成的防範工作,繼續做好防災準備。

....改革阻力最大的是在銀行業。歐洲央行才宣布新一波對銀行的「壓力測試」,並聲明這次是認真的。不過,各國對於銀行若通不過測試該怎麼辦,仍無共識。歐元區需要一個統一的銀行監管機關和統一的銀行重整機制,雖也是共識,但根本窒礙難行,因為德國和同樣心態的國家根本不願紓困經營不善的銀行或財政困難的政府。



◆ 示範區金融大鬆綁 彭淮南反對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2013.11.06

自由經濟示範區金融業務將擴大鬆綁,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天警告,不斷開放新金融商品並缺乏適當管理,將重蹈當年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引發的不良影響,甚至步上雷曼兄弟破產,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後塵。

這是彭淮南首度針對示範區金融業務開放議題,說出重話;立法院財委會今天將邀請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報告「自由經濟示範區納入金融業之規劃與展望」,彭淮南也將赴立院備詢。

根據金管會提出的方案,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及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銷售的商品,對境外外國人原則全面開放,境內專業機構投資人則大幅鬆綁。

央行今天將在財委會提出「中央銀行配合自由經濟示範區擴大開放OBU及OSU業務報告」,報告中,彭淮南首度提出反對意見。

彭淮南說,示範區核心是以產業及物流為基礎,開放範圍及配套措施,都有示範區為明確的實體界線,但金融產業並無實體界線,示範區規定的適用範圍將涵括全台,示範區內、外的金融體系無法切割。

彭淮南說,金融業務擴大開放事項,只要訂修「國際業務條例」等子法即可辦理,不必要納入示範區規範。

彭淮南還說,金融業自有資本很少,資金絕大多數來自社會大眾,資金運用務必審慎,否則會危及金融穩定。

遠期外匯外良影響指的是,NDF是匯率險交易,但採差價交割,具高度槓桿性質,只要外匯指定銀行給予信用額度,即可以小搏大、炒匯;外資大買NDF時,賣出NDF的匯銀為降低風險,會在國內匯市搶購等額的即期美元,造成匯市劇烈波動,影響金融穩定。

1998年彭接任央行總裁後,即關閉國內NDF,這項禁令歷時15年,迄今未解除。

他說,目前外國人直接投資及證券投資的資金進出相當自由,外資只須在證交所完成投資登記,即可匯入投資資金。

央行統計,到10月底止外資在台資金部位占外匯存底的60%,可見在未設置示範區前,外國人利用現有投資國內有證證券管道,即可暢行無阻,投資資金進出不受限制。



◆ 學者憂台灣陷低成長困境

【洪凱音/台北報導】2013-11-06 中國時報

今年初景氣一片榮景,主計總處曾兩度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3.15%上調至3.59%,現在卻陷入「保二」防衛戰,學者表示,沒想到台灣內、外需表現都不行,若11月官方公布的出口值再「急墜」,保2就可提前宣告破局,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更擔憂,台灣陷入低成長困境,持續惡性循環。

梁國源表示,9月出口下滑7%已經是個Shock(震驚),主計總處上周五下修第3季GDP至1.58%,又是另個Shock,梁國源預測,10月出口值仍是負數成長,但若衰退太多、再來一個Shock,經濟成長率要保2難度很高。

梁國源認為,今年保不保2已經不是最重要的焦點,要特別留意的是,鄰近的日本、中國大陸、新加坡、南韓等,景氣已於第3季出現好轉,怎麼台灣卻呈現逆勢下滑,顯示景氣差不是短期循環造成的,而是長期以來未解決的經濟結構問題一一浮現,焦點應該是鞭策政府拿出大戰略來因應,否則,台灣永遠陷入低成長的困境之中。

國泰金控經研團隊昨日也發布最新月GDP及經濟氣候報告,研究團隊認為,經濟動能呈現「續微弱」,雖然預估「2013年保3可能性微,破2危機性弱」的態勢不變,但GDP仍面臨下修壓力。

fsj 提到...

台星ASTEP今簽署 我降稅9成

【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2013-11-07 工商時報

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今(7)日簽署!據了解,我方降稅幅度達9成,石化、鋼鐵、機械與紡織將會立即降稅,而部分石化與機械敏感品項,則爭取到分年降至零關稅。相關官員表示,這是與東協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的敲門磚。

我方藉由新加坡期盼堆疊出東協十國自由市場的經貿整合,因此下一個鎖定的目標,是已完成可行性研究的印尼。

耗時2年進行的談判,確定在今日收成,將由我駐星代表謝發達與星國駐台代表于文豪在早上九點半簽署,我方則是由經濟部、外交部與交通部規劃在中午召開聯合記者會說明。台星ASTEP將是一步到位的協議,包括貨品、服務業開放、投資及技術性貿易障礙等。

官員表示,由於新加坡高達9成以上貨品零關稅,僅剩下6種酒類產品有關稅,因此與星方談判過程,凡是我方有關稅的品項,星國都一一要求降稅,因星國並無太多製造業,因此不會對國內製造業帶來太大衝擊。

據悉,我方允諾石化、機械、鋼鐵與紡織均降稅,大部份品項將會降至零關稅,也就是超WTO待遇。

目前我國石化產品平均關稅為3.92%、橡膠6.23%、紡織8.26%與機械2.93%。不過外界質疑,新加坡石化產量大,恐怕會衝擊到國內。

官員表示,新加坡生產大宗品項是一般化學品,也就是泛五大塑化原料,而我國廠商逐漸導向特用化學品,走向高階與附加價值高的產品,兩者有區隔,此外,星方主要市場在大陸、東協。

過去台星談判一度延宕,主要是卡在農業部分,官員說,新加坡是以轉口貿易為主,與東協國家的貿易緊密,而馬來西亞與越南的農業或其加工品,可能會經由新加坡銷到台灣,所以我方非常關切原產地證明,要求星方拉高其門檻,阻擋低價農業加工品運到台灣,目前這個問題已解決。

經濟部強調,台星ASTEP我方降稅程度大於星方,但實質意義在於這是堆疊出東協自由貿易協議的第一個積木,外銷廠商希望,我方可以儘速與東協各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以降低在東協市場遭到大陸與韓國的衝擊,後續也會積極與東協各國爭取洽談意願。

※ 相關報導:

* 台星簽署ASTEP 雙邊貿易與投資量將提升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4/8279820.shtml

關係台灣經貿自由化,以及加入區域經貿組織有重大影響的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上午在新加坡四季飯店簽署完成,由於新加坡除少數菸酒,其餘大多數是零關稅,台星ASTEP對我產業拉抬效果不在於降關稅,而是透過經貿整合促成雙邊貿易與投資量提升,預料將有更多新加坡資金來台投資。

* 10月出口負成長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4347/122013110700073.html

財政部今(7)日下午將公布10月海關進出口統計,由於9月進出口罕見雙雙負成長,10月出口能否轉正,備受外界關注。張盛和昨在立院財委會透露,10月出口確為負成長。

* 外資壽險業掀逃命潮 台灣快被淘汰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278328.shtml

金融風暴後,外資金融機構向外擴張動能不如海嘯前強盛,最明顯動作,就是許多外商開始撤離「海外非核心市場」,並大砍非核心業務。繼外商壽險公司後,外商銀行也連續出走3家。在這一場海外非核心市場的「淘汰賽」之中,台灣要小心,我們正被淘汰。

* 羅比尼專欄/新一波金融泡沫 悄悄浮現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78834.shtml

....儘管用盡辦法,成長率仍然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部分原因是QE的貨幣供給並未帶動信用成長以促進私人消費或投資。反而銀行以閒置超額準備金的形式,屯積貨幣基數的成長。信用還出現緊俏情況,銀行不願貸款給高風險借款人,而成長減緩和高家庭債務也抑制信用需求。

結果是過剩的流動性流向金融部門而非實質經濟。接近零利率政策鼓勵「利差交易」,結果造成金融市場逐漸形成泡沬,最終可能爆破。

自2009年低點以來,美股和許多其他的股市都已回升超過100%;高收益「垃圾債券」發行量回到2007年水準,且所有這類債券殖利率都下降。此外,低利率導致房價攀升,可能導致房地產泡沫—不管先進經濟體或新興市場都一樣,令人懷疑我們是否正處於另一個金融榮景與爆破的循環?

....如果決策者緩慢提高利率以鼓勵經濟加快復甦,將冒助長資產泡沫的風險,最終會導致爆破,引發另一場大金融危機,然後快速陷入衰退。但如果試圖以高利率提早戳破泡沫,將衝擊債市和扼殺復甦,導致許多經濟和金融損失。所以,除非總體審慎監管一如計畫起作用,否則怎麼做都不會有好結果。

現在,許多有信用、股市和房市泡沫的國家都因為成長緩慢而避免提高政策利率。但目前還無法判斷它們採用的總體審慎政策能否確保金融穩定。如果不能,決策者最終將面臨魚與熊掌的決定:扼殺復甦以避免危險的泡沫,或者甘冒助長下一場金融危機的危險以追求成長。



◆ 誠實面對李開復諍言

【范疇】2013-11-07 中國時報

李開復先生,這位絕對稱得上全球最了解數位產業的人士之一,對台灣的數位產業提出7大建議。在他演講次日,經濟部和經建會都做出反應,間接駁斥他的看法。

經濟部回應的大意是,李開復所作的批評和建議,經濟部老早就在做了,已經有了各種補助專案,李博士毋需杞人憂天。對李博士所稱的「台灣創業環境生病了」,經建會的反應則是,根據一份研究報告(GEDI),台灣在全球創業地位排名第七,居亞洲之首,遠遠超過韓國、新加坡、香港、日本,其中「新產品發展」項目排名全球第一,「高成長企業」及「新技術開發」兩項目分別排名全球第二及第三,顯示我國的創新、研發強度在全球占有絕對優勢。

好一個全球絕對優勢!經建會所引述的GEDI(Global 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是一個在美國華盛頓的、由喬治梅森大學兩位公共行政學教授幾年前創辦的諮詢公司,靠出售研究報告以及提供培訓課程為生,其網站內容多為創業觀察小品,即使如此還經常連接不上。

倘若經建會人員也讀過GEM(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的2012全球創業監督報告,他們應該可察覺,在這個已存在15年,全球認可機構的報告中,台灣的創業指數在亞洲居中,但是創業失敗率亞洲最高;與泰國比較,除了台灣人的創業欲望高出泰國以外,其他如創業機會、創業能力、創業成功率,都輸給泰國許多。在韓國這個超大企業統領經濟的國度,人們的創業欲望很低,但其創業成功率卻高於台灣不少。

GEM報告中另一觸目驚心之處在於「國家的創業支持政策」、「中小學教育體系對創業精神的幫助」、「研發技術轉移」這3項,對台灣的評價都是「最負面」。

GEM報告中,有兩個指標台灣遠遠低於全球:為了生活基本需求而創業、為了改進生活而創業。這是不是顯示,台灣人今天多半是為了樂趣或「小確幸」而創業?另外,比較台灣的男性、女性創業比例,男性因基本生活需求而創業的比例高於女性。

在GEM報告中,台灣真正稱得上領先世界的,是它的「不怕死」指數(fear of failure);台灣創業者不怕失敗,勇氣全球首屈一指。猶記得1980年代的一項政府統計,台灣總就業人口中,平均每16個人就有一個是老闆!當年是一個台灣人瘋狂創業的時代,小貿易商、小電子廠、小裝修隊、小吃店、小攤販,螞蟻大軍似的玩命奔跑。今天若做類似統計,想來台灣的「老闆比例」也絕不會低到哪裡去。「不怕死」是台灣人過去立足世界的優點之一,但是在今天世界經濟全球化、全球商業夥伴化的地球上,恐怕至少還得加上「有策略」、「自知之明」兩種能力。

李開復先生的資歷,網上搜尋就有。如果他僅僅具有Google、微軟等大公司的研發、市場資歷,恐怕還不足以來對台灣的數位產業「說三道四」,但是他自身跳下海創業、成為中國大陸、美國的扶植創業核心人物,證明了他的全球數位產業視野。

台灣政府近年來,好用外國小型諮詢公司的報告及指標,來證明政府還是很有能力的,卻正好坐實了其「困獸之鬥」的窘境;坦白說,這也是對政府統計單位及學術界的一種變相羞辱。

台灣數位產業落後,只重硬體不重軟體,用過智慧手機的人想想就知道。網路塞車、網費超高,日常使用的軟體或平台,哪一件是台灣提供?數位產業是個沒有國界的產業,一家在中國大陸或在美國的公司,即使它的員工100%是台灣人,它依然是個中國大陸公司或美國公司;同理,一個在台灣的公司,即使它的員工100%是大陸人或美國人,它還是一家台灣公司。任何人,只要是數位產業的專家,無論他是台灣人、日本人、烏干達人、肯亞人,都有資格對任何一個國家的數位產業說三道四。

在軟體及數位平台產業上,看來經濟部和經建會還活在當年「工研院」的時代,醒醒吧!進修進修吧!

(作者為專欄作家)

fsj 提到...

去年僅賺7892億…台灣百大集團 獲利連2衰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280928.shtml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2013.11.08

中華徵信所昨公布最新調查,2012年台灣百大集團獲利僅7892億元,較2011年減少2.52%,連續第2年下滑,主要原因除全球經濟復甦遲緩,國際布局倒退、中國大陸投資布局競爭力下降、接班困難等都是集團面臨的困境。

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表示,百大集團持續陷入低成長趨勢,就分散風險及強化國際布局而言,顯然泰國、越南及菲律賓更值得加碼投資,更應以「新市場」策略加碼國際,以東協優先、靈活布局中國大陸為核心思想,更能因應潮流。

中華徵信所昨天公布「2013年版台灣地區大型集團企業研究」調查,去年百大集團營收總額24.5兆元,較2011年的23.25兆元微幅成長5.38%,遠低於10年平均營收成長率10.9%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百大集團稅後純益總額僅7892億元,較2011年的8096億元衰退2.52%,連續2年獲利衰退;雖然百大集團營收總額小幅成長,但卻無法帶動獲利成長,更突顯百大集團營收「虛胖」現象。

根據中華徵信所調查,2012年台灣百大集團國際布局仍以亞洲為重心,中國大陸就占了百大集團亞洲地區營收75.6%,但在大陸布局集團的營收成長率僅12.51%,不如同為亞洲的泰國營收成長率61.53%、越南營收成長率28.21%、菲律賓13.79%。

其中,百大集團布局大陸七大區域成長力道,也因為大陸政策出現快速變化。2010年營收成長率最高的是西北地區118.97%,2011年為西南地區14倍,2012年移轉到華中地區139.99%及華北地區73.57%,西南地區則衰退40.75%,顯示百大集團投資大陸多數跟著中國大陸的政策走,雖可享受政策優惠與低工資,卻有礙提升競爭力,不利後續發展。

另外,高達63%百大集團面臨接班問題,最高決策者出現高齡化問題。

※ 相關報導:

* 美上季GDP增2.8% 復甦加速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281309.shtml

拜強勁的庫存回補力道之賜,美國第3季經濟加速擴張,季增年率達2.8%,優於預期。然而,隱憂是消費者支出創2011年來最小增幅、企業也減少採購設備,顯示消費者和企業態度愈來愈謹慎,且政治鬥爭尚未結束,未來幾個月的經濟仍籠罩著陰影。

* 安倍第三箭 兩面不討好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81315.shtml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加緊推動他號稱為「第三支箭」的經濟改革,不過重重政治阻力迫使他必須暫時採取「進一步、退一步」的策略。.... 除了稻米和成藥外,安倍也已提出一長串有待解除管制或調整結構的日本產業,這些改革提議構成了所謂安倍經濟學中第三波最艱困、也最具雄心的經濟改革計畫。

* 海外置產熱潮 加速陸樓市泡沫化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4/112013110800464.html

近來陸客熱衷到海外投資房地產,據統計,未來大陸將有高達1兆(人民幣,下同)的資金會投入海外房地產市場,分析師認為,這種由資金面「釜底抽薪」不斷流出的過程,恐讓大陸樓市泡沫加速破滅。



◆ 七絕招…能把人氣變買氣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3.11.08

一些廣告客戶目前仍把推特視為實驗工具,認為推特要有更多作為才能提高對廣告主的吸引力。以下是企業主管的建議:

●聯合利華(Unilever)行銷長韋德建議,推特應運用研究顯示推特用戶的高參與度,能提高廣告商的品牌資產,才能吸引廣告商擴大投資推特平台。

●樂金電子美國公司數位行銷部門主管瑞伊說,該公司已採用推特瞄準電視觀眾的產品,能發送訊息給推特認為看過其電視廣告的消費者,但他希望推特能推出更多電視廣告相關產品,並分享分析資料。

●紐約行銷業者Giant Spoon公司共同創辦人葛里說,推特須協助用戶找出最有趣、和用戶切身相關的推文,不能任由用戶錯過之前來不及看的推文,因此推特應組織內容,提高推文和用戶的關聯程度,給廣告商更容易接觸到消費者的環境。

●陽獅集團(Publicis)旗下的數位廣告業者主管特柏科沃拉說,推特用戶範圍太狹隘,希望該公司能讓更多人覺得有必要使用推特,例如改善搜尋引擎的效能,讓消費者能更容易耙梳資訊。

●Chobani公司行銷長麥金尼斯建議,推特廣告服務應降低對用戶頁面的侵入性,讓廣告訊息不會太突兀。

●WPP旗下媒體採購部門GroupM全球數位行銷長諾曼希望,能更了解推特用戶的輪廓。

●電通廣告(Dentsu)旗下數位廣告商360i美國公司執行長霍芙絲提特說,推特應該增加讓廣告商能瞄準各自目標族群用戶的工具,例如根據用戶的所在地和興趣,發送量身打造的訊息。

※ 相關報導:

* 我貨品輸星 全面零關稅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4/8281408.shtml

我國與新加坡昨(7)日簽署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預計最快明年1月生效後,新加坡對我貨品全面降為零關稅,啤酒業為最大受惠者,金融合作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搶進東協 4大產業看俏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4/8280991.shtml

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昨天簽署,因為新加坡是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創始國,台股增添TPP想像空間。證券專家表示,紡織、塑化、鋼鐵及工具機4大產業都搶進東協,將是這波經貿商機的最大受惠族群。

* 自經區開放 不能影響金融穩定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281416.shtml

....此次自經區研擬過程中,金管會與央行還是有大幅開放OBU對於「境外」投資人之「外幣」金融商品的交易,唯OBU既然是「外對外」的概念,直到現在才思考對境外投資人大幅開放,的確是太慢。但是央行堅持OBU不開放連結台幣匯率商品,確實有其實務上穩定匯率的考量。

....經建會的構想是從發展台灣成為「自由經濟島」的策略方向出發,原也無可厚非,但是對於上述涉及台幣匯率商品開放的立場,經建會應該提出更有力的理由,說服民眾,而非只提「為何不開放?開放現在銀行才有錢賺」,因為金融市場不是只求目前,而是長期的發展。若經建會希望央行開放上述三類產品,必須提出其對自經區的產業、物流業務是否有實質幫助,若無多大實質幫助,則需考量開放的副作用。

....此外,還要考慮的是,目前投資台灣股市的外資,許多是來自美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的熱錢,一旦QE退場,再加上若已開放連結台幣匯率的商品,在相當大的槓桿倍數下(類似無本金交割),將會加大台幣貶值的幅度;而且此時又逢股市下跌,則台灣是否會形成金融風暴?

fsj 提到...

重視台星協定的延伸效益

【聯合報╱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台北市)】2013.11.09

台星經濟夥伴協定簽署,沒有引起社會熱議。事實上,這一協定所可能帶給台灣的延伸性政經效益,比表面看到的大,不容忽視。

大家可能忽略,新加坡在全球經濟中的「行銷中心國家」角色,除了北美洲以外,新加坡一直是東北亞對歐洲、東南亞、拉美、中近東及非洲的重點市場槓桿支點。

了解這層利害關係,就可看到計較台星彼此間相互貨品開放類項數目及關稅相互減讓多少,是嚴重漠視台灣在此協定中可取得的延伸政經效益。

然則,從台星協定中分析,還有兩個待努力的阻礙,應該設法突破。

第一是協定自由開放的貨品及服務業類項仍相當有限,主力產業及農產品都未有效納入;最關鍵的專業、電信、運輸及金融等可貿易服務業也排除在外,體現諸多民粹及自我保護主義思維與憂心,及「祇顧保障二趴特定族群私利,不顧百分之九十八國民福祉及國家整體利益」的施政態度。

第二是台星協定只作到了海關稅則調和的協議,未能進一步如日星協定那樣,也把涉及到SIC(產業標準分類)、SOC(職業標準分類)有關的商品分類調和,以及涉及到產業標準、國家標準的「標準同軌」,乃至其所引申商品認證、驗證機制的相互承認,一併納入主文或附件之中,還是會產生「進得了海關、卻進不了市場」的嚴重障礙問題。

這兩大課題,是在台星協定後續洽商談判中,應該再繼續努力推進的要項,更應該是未來探討擴大FTA簽署中,加重注意的要務。

※ 相關報導:

* 大陸出口勁揚 10月金額大增5.6%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283609.shtml

中國大陸10月出口從9月的頹勢中走出來,出口金額達1,854億美元,年增5.6%,表現優於預期,這對中國大陸及全球經濟前景是個潛在的利多信號。

* 法有「三高」 信評遭標普降一級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283752.shtml

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八日宣布,將法國政府的國內及國外長期債信評等從AA+調降一級成AA級,理由是總統歐蘭德的政策未能刺激經濟成長及修補財政漏洞,法國可能拖累歐元區的復甦。報告出爐後,法、英、德三大歐股普遍下跌。....報告點出,高負債、高稅率和高失業率等「三高」,讓法國財經政策劇烈改革,經濟成長的空間變得很有限。



◆ 賦稅加無可加 法國社福危險了?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3.11.09

法國人一向以擁有「從搖籃到墳墓」的整套社會福利措施而自豪,然而現在碰到經濟衰退及財政吃緊,賦稅卻已加無可加,不僅使法國的債信評等頻遭調降,也使主政的社會黨總統歐蘭德的處境日益吃緊。

紐約時報指出,法國政府與民眾日常生活的關係十分緊密,從工作場所法規,到健康及教育福利,幾乎無所不在。但優渥的福利必須靠高賦稅支持;稅負太重加上法規繁瑣,不但使投資人紛紛逃離法國,更讓法國的創新及競爭能力備受質疑。

法國中等家庭年收入約二萬五千美元(約合台幣七十五萬元),只有美國的一半,但這個數字無法顯示法國政府為民眾支付多少福利。法國大部分的幼兒照顧及高等教育費用都由政府埋單,還有全民健保。勞工如果失業,兩年內都能領到失業給付。父母生育第二個子女後,每月就能領一百七十六美元(約台幣五千元)的補貼,大部分勞工一年有五周的支薪休假。

這些福利主要靠薪資稅支持。勞工薪資總額的百分之廿二都用於支付各項社會福利,其中健保費約占薪資的百分之十。雇主需負擔的薪資稅,最高可達薪資額的百分之四十八;亦即勞工月薪如果是一千美元,雇主實際須支出一四八○美元。

法國政府即便只是小幅減少社會福利,也會遭遇強大的反對聲浪。前總統沙克吉曾經將領取失業給付及最低所得補貼的資格緊縮,並提出削減社福計畫,便引發數十萬民眾上街抗議。現在歐蘭德也因為打算將領取退休福利的年齡延後十八個月,面臨強力反對。

廿五歲的青年巴里士表示:「你不能奪走美國人的槍,同樣也無法奪走法國人的社會福利。老百姓絕對無法忍受。」

然而,法國的中小企業主以及許多雇主都表示已無能力增雇員工,因為他們在支付薪資之外,還要負擔百分之四十八的薪資稅。工會幹部加拉法─波塔表示:「國家實施這套福利制度,我們成為這套制度的奴隸。」



◆ 稅局沒算錯… 地價稅漲價了

【聯合報╱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2013.11.09

基隆市民眾陸續接獲地價稅單,普遍發現與去年比起來,要繳納的稅額增加,有人還打電話去稅務局詢問是不是算錯了。基隆稅務局表示,今年公告地價平均漲幅20%,一般住宅稅額因此漲價。

基隆市稅務局股長簡佩玉表示,地價稅是依公告地價計算稅額徵收,公告地價每3年調整一次,今年剛好是公告地價調整年。部分納稅義務人今年應繳納的地價稅額可能較去年為高,主要因為各區公告地價都有調高使地價稅額增加。

簡佩玉說,基隆以前公告地價調漲的幅度比較保守,但近來新建案增加很多,房地產市場較為熱絡,房價提升。今年尤以七堵、暖暖、安樂三區公告地價調漲的幅度最大。

她表示,公告地價約為市價的八成左右,會逐步反映市價的真實面。地價稅也跟著公告地價調漲。一般自用住宅而言,可能會多個1百元到數百元之間。

她建議民眾在收到稅單時,請先檢視稅單內「稅地種類」欄位,是屬於一般用地或自用住宅用地,若為一般用地時,可查明是否有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或減免稅地之適用。

fsj 提到...

全球央行 寬鬆不停手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彭博資訊九日電】2013.11.10

繼兩個月前美國聯準會(Fed)決定延後縮減買債計畫之後,全球央行上周也紛紛再次啟動振興經濟的政策,以免通膨趨緩威脅到經濟的繁榮。

歐洲央行7日意外降息至史上最低的0.25%,以因應總裁德拉基形容的「更長一段時間的低通膨」。緊接著,秘魯央行也宣布四年來頭一次降息,大出市場意料,理由是出口趨緩威脅復甦,且明年通膨將降至目標區間的一半。

此外,澳洲央行總裁史蒂文斯繼5日維持史上最低基準利率後,8日預測明年成長率可能低於預期,失業率也將攀升,分析師解讀是對日後的貨幣寬鬆開啟大門。

法國興業銀行全球策略師賈緙絲說:「各國央行希望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更久一些,因為目前還沒有出現通膨的問題。有些人開始擔心會出現通縮,沒人想推升這方面的風險。」

各國央行必須維持或加碼貨幣刺激,從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上周發布的預測獲得證明:34個成員國9月通膨年率降至1.5%,接近5月的1.3%——2009年至今最溫和的水準。

Pierpont證券控股公司全球策略師辛契說:「目前看來,通膨確實不再有升溫的疑慮。世界各國的貨幣政策很可能得再寬鬆更長一段時間。」

為支撐出口和物價,多國。捷克央行8日表示,將抑制克朗攀高,以提高通膨,必要時會繼續干預匯市;紐西蘭央行表示為平抑紐元可能延後升息;南韓央行也暗示不允許韓元繼續攀高。

還有一些國家維持現行貨幣寬鬆政策不變。

英國央行7日維持基準利率和買債計畫規模不變,馬來西亞央行則連續第15度按兵不動,顯然重視復甦更甚於平抑通膨。

然而,世界各國的貨幣寬鬆政策可能助長資產價格泡沫,一旦破裂將重挫經濟。澳洲央行8日警告如果家庭槓桿比率升高,「從金融穩定的角度來看令人憂心」。瑞士央行也說,低利率可能吹大房地產泡沫。

※ 相關報導:

* 專家:兩因素 QE明年才退場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85146.shtml

美國10月就業報告意外強勁,使市場再次揣測聯準會(Fed)最快可能在下月縮減買債計畫。但觀察家指出,兩大因素將使聯準會繼續觀望,多數經濟學家也預測聯準會明年才會出手。

....首先,10月就業報告不如以往可靠。聯邦政府停擺16天對就業報告產生影響,聯準會很難只憑一份可能遭到高度扭曲的就業報告就改弦更張。更重要的是,即使就業市場真的大幅改善,復甦還有迢迢長路要走。最近一波經濟衰退流失的就業機會,比前幾波戰後衰退還嚴重,而且復甦步調緩慢。

* 柏南克:就業市場嚴重疲弱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85148.shtml

柏南克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研討會後答詢時說:「我認為失業率可能不足以反映勞工市場疲弱的程度,就業人口比率則又言過於實,因為勞動參與趨勢是往下的。」

* 美元大漲 金價創3周新低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111000136.html

....美國就業報告出爐後,紐約指標期金大跌1.9%,降至每盎司1,282美元,使上周金價跌幅高達3%。10月就業人口新增20.4萬人,較市場預期高出1倍有餘,勞工部同時大幅上修8月和9月的就業人口數據。

UniCredit經濟學家表示,「過去3個月平均每月新增就業人口達20.2萬人,已超越聯準會認為可以開始讓量化寬鬆(QE)退場的門檻。」

* 社論-為人民幣匯率「5元時代」預作綢繆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3111000083.html

人民幣匯率今年持續升值,其一旦升過「6元對1美元」大關,那就要進入「5元時代」。這將帶動大陸財經生態全面翻新,並改變兩岸生意模式。我們認為台灣方面對此一動向,宜及早掌握及預作綢繆。

事實上,這個「5元時代」距現在已經很近。因為,近數月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多貶少,到最近,無論中國人民銀行每日公布的「中間價」,或外匯交易中心隨時浮動的「市場價」,都已升到6元大關關口,差距在幾分錢到1角多區間內。雖然每日行情有升有貶,但強勢本質仍在,因而可說6元大關就在眼前了。

....下一步,在人民幣匯率升過「6元大關」之後,大陸將緊接著進入「個人理財國際化」時代,即大陸上會有越來越多個人或家庭,把自身資產分出一部份,去作海外投資。畢竟,在人民幣匯率「5元時代」,赴外投資成本會低到連一般民眾也承受得起。

* 史上新高!刷卡金額全年估破1.8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285230.shtml

經濟不景氣,國人所得沒成長,但信用卡刷卡金額卻可望連四年刷新紀錄。根據統計,今年前九月,信用卡刷卡金額已達一點四一兆元,全年估算會突破一點八六兆元,創史上新高。

* 經濟不景氣 省錢刷刷…刷什麼?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285233.shtml

銀行說,大戶「刷手」不再只刷珠寶、買精品,很多人是刷頂級卡繳學費;根據銀行統計,頂級卡友前四大消費類別,分別是「保費、出國旅遊(商務差旅)、百貨消費、餐飲消費」。但最近一年,不少大戶一次刷卡破百萬元,卻是為了繳學費。....原來張先生要念上海某間知名大學的EMBA,一學期學費約一百七十萬台幣,銀行同意調高後,他刷卡一次就付清。



◆ 自由經濟不該是一味租稅減免

【聯合報╱社論】2013.11.10

台灣經濟成長陷入「保二」的苦戰,與此同時,傳出十月「旺季不旺」的負成長惡耗,宏碁集團則宣布將大舉裁員。這些接二連三的警訊,反映的豈止是官員所說的「不盡理想」,而是產業和財經皆來到形勢嚴峻的懸崖,卻不知路在何方。就如李開復所說的,「台灣經濟病得不輕」,但解方何在?

的確,過去十數年,台灣的經濟實力、國際競爭力都在快速流失。有識之士都憂心,如果在一、兩年中我們再不做出改變,台灣必將退入經濟實力的中段與後段班;這樣的悲觀論調,恐怕已不只是政治異議者的唱衰,而是多數台灣人的共同感受。

面對這樣悲觀的民間情緒,行政院端出來「自由經濟示範區」與「創新經濟」兩道菜。創新經濟絕對是正確的方向,但是這個方向要看到成效,恐怕得花上三、五年時間。至於自由經濟示範區,由近日媒體的報導與民代質詢觀之,方向偏差度越來越大;經建會似乎還在走「拚效率、大減稅」的老路,令人憂心。

根據自由經濟示範區計畫,示範區有五個誘因方向,包括促進人貨流動、開放市場接軌、便利土地取得、給予租稅優惠、建置優質營運等。示範區計畫分兩期推動,第一期是著重在自由貿易港區(六海一空),第二期再透過「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開放各地申請,逐漸推向全台灣。這樣的兩階段推動方式,似乎也是當前自由經濟示範區受人質疑的焦點所在。

江內閣團隊的盲點,在於未能認清「自由貿易港區」與「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根本不同。自貿港的特色是「境內關外」,以「海關之外」的區位特性,賦予種種物流便利與關稅、貨物稅的減免;但是,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屬性與此並不相同。自貿港人貨來去短暫,但其他內地自由經濟示範區絕對沒有這種特色。讓人不解的是,六海一空的自貿港之特殊性,怎麼可能推向示範區?又怎麼可能推向全國?

自貿港區與示範區之間的不當類比,也出現在行政院示範區核定方案中所描述的租稅優惠特色。「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草案的許多免稅條文(如免貨物稅、免關稅、免奢侈稅等),是從「自貿港設置管理條例」廿一條、廿三條抄來的。既然港區與示範區截然不同,為何免稅條文可以照抄?負責規劃的經建會連「自貿港區」與「示範區」的差別都弄不清楚,即開始亂套條文,立委怎能不質疑?

更令人不安的,是自由經濟示範區內還打算容許購買專利免稅、外人所得免稅、專業所得免稅、研發支出抵稅、營運總部減稅等,幾乎是遍地開花式地扭曲稅制。這樣毫無理念的雜亂減稅,令人疑惑行政部門究竟分不分得清楚「自由經濟」與「免稅經濟」的差別?遍地開花式的減稅免稅,反映出經濟部傳統「拚效率」的思維毫無改變,幾乎要將「促產條例」落日方案借屍還魂。一旦示範區條例上路,全台灣各企業紛紛移往示範區套利,不但天下大亂,企業租稅負擔率將再創新低。

在立法委員質疑示範區減稅的同時,另一則令人憂心的發展,是馬英九總統詢問財政部「為何別的國家舉債比例較台灣高,還活得好好的」?言下之意,似有意想修公債法提高舉債上限。此一念頭來自哪位幕僚我們無從知悉,但當前經濟的困境,就是過去十幾年來(包括民進黨與國民黨)政府不斷減稅、胡亂承諾支出鑄下的結果。因為稅收太少、福利支出太多,政府的公共建設經費就自然萎縮,其結果,就是經濟成長的趨緩與基礎建設的衰退。這些問題,豈是放寬舉債上限所能解決?幕僚對馬總統的誤導,令人擔憂。

由近日立委對自經示範區的質疑與馬總統的大哉問,令人為政府對當前經濟與財政環境的偏差與輕忽感到心焦。我們要鄭重呼籲行政院,台灣已經沒有投資減免的空間,也不該再耽溺於「減稅拚經濟」的迷思,自經示範區的減稅規劃必須懸崖勒馬。台灣經濟已然病得不輕,再服錯藥,就危殆矣!

fsj 提到...

席勒專欄/經濟 以人為本的科學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2013.11.11

身為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我深刻意識到部分人士對這個獎項的批評,他們認為相較於化學、物理學和醫學等獎項,經濟學不是科學。他們的看法正確嗎?

經濟學的問題在於必須聚焦政策,而非發現基本原理。經濟現象不像原子內部共振和囊泡功能,沒有讓人著迷的固有魅力。我們是以經濟學的產物來進行評價,因此經濟學較像工程學,而非物理學,較講求實用、較不形上。

但是沒有諾貝爾工程獎。今年的化學獎看來有點像工程獎,三位得主卡普拉斯、李維特和瓦歇爾以「為複雜的化學系統設計出多尺度模型」獲得表彰,奠定讓核磁共振硬體發揮效用的理論基礎。

問題是,當我們聚焦經濟政策,就會涉及許多非科學領域的事物,包括政治和廣受關注的政治言行。但諾貝爾獎是要表彰衷心追求易遭忽視的真理的人,而非譁眾取寵者。

所以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名字裡有「科學」(science)這個詞,那為什麼化學獎和科學獎等獎項名稱都沒有「科學」?

名稱掛上「科學」這個詞的領域,常涉及民眾情緒,且常有人想藉此沽名釣譽,因此名字只好用「科學」,來區隔其他聲名狼藉的旁系學說。

「政治科學」這個詞曾流行於18世紀末,以區隔其他想贏得選票和影響力的黨派文章。「天文科學」19世紀末曾為通用詞,以區分占星術和古代星座神話研究。「化學科學」這個詞19世紀也曾廣為人知,以區隔煉金術和江湖祕方。

1901年成立諾貝爾獎時,已不再需要用「科學」這個詞,來區分真正的化學科學和冒充者的學說。

20世紀時天文科學等詞也逐漸消失,因為神秘學信仰的影響力日漸衰退,不再有人認為星座將決定我們的命運,不再需要「天文科學」這個詞。

部分批評「經濟科學」的人,是在抨擊經濟學的「偽科學」發展,批評經濟學為了吸引目光,穿上大量數學的科學外衣。泰力布就曾在著作中提到:「你能用方程式來掩蓋騙術,沒人有辦法揭穿你,因為沒有對照實驗。」物理學也曾遭受相同批評。施莫林曾斥責物理學界,被美麗而優雅的理論所誘惑,不正視可經實驗驗證的理論。

我認為,談到效度不明的模型,經濟學比物理學更易受抨擊,因為經濟學比物理學更仰賴近似值。經濟學模型的研究對象是人,不是磁共振或基本粒子,但人能任意改變主意並徹底改變行為,甚至還有恐懼、身分認同問題和各種複雜現象。行為經濟學就是在找出這些現象和經濟結果的相關程度。

但經濟學的所有數學都不是騙術。經濟學也有重要而無法抹殺的量化面,我們不斷面臨的挑戰在於,取得數學分析結果後,進行必要調整,使模型符合經濟學的人類要素,再加以整合。

行為經濟學的演進和數學經濟學並沒有重大衝突。經濟學自身雖有方法論問題,但研究者面臨的基本挑戰其實跟其他領域大同小異。隨著經濟學不斷發展,研究方法和證據來源將持續增加,這門科學將更加強大,冒充者也都將現形。

(作者Robert Shiller是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也是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

※ 相關報導:

* 行動裝置 掀消費革命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86743.shtml

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掀起的行動數位浪潮,已永遠改變年底耶誕購物季的面貌。

英國電訊報報導,顧問業者IMRG和凱捷(Capgemini)預測,今年12月英國網路消費可望達108億英鎊,是歷來單月消費首度突破100億英鎊大關,換算成年率為成長15%。

過去英國重要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是用全國家庭用熱水壺燒水泡茶所消耗的電力來衡量,但在網路、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引領的數位革命浪潮下,行動裝置使用率已成為最新指標。

* 緬甸商機爆發 「太機車」正夯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86710.shtml

緬甸民主開放帶動商機加溫,外貿協會日前在仰光啟用台灣貿易中心,要做台商的「橋頭堡」。貿協分析,緬甸目前在太陽能、手機和汽車等產業最正夯,台廠可把握商機。

鎖國近半世紀的緬甸在2011年逐步走向民主開放,去年起陸續頒布新版「外國人投資法」及其細則,宣示吸引外國投資決心。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因此還將緬甸喻為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大陸,是目前世界最值得投資的標的。

* 光棍節網購超瘋 胸罩、內褲銷量最大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1/8287831.shtml

....今天零時,大陸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瘋狂開啟,支付寶成交額在第1分鐘就超過人民幣1億元,第6分鐘破10億元,5時49分破百億元,到了8時42分,支付寶成交額已經突破121億元,再次超過去年美國最大的網上購物節「網購星期一」成交額(120.8億元人民幣)。

「雙十一」賣況起始就氣勢嚇人,人民日報報導,交易額在一分鐘內衝破一億人民幣 (台幣4.7億),阿里巴巴集團提供的數字更誇張:交易頭一小時就突破67億人民幣。

67億,是去年黃金周七天上海359家線下零售業者交易量的總和。這也顯示,中國大陸網購商家操作光棍節成果豐碩。

天貓新浪微博公布「曬單圖」,說胸罩和內褲銷量最大,分別突破160萬件、二百萬條。斗大標題說,如此數量的胸罩疊起來高度超過三個聖母峰,內褲接起來有三千公里長。



◆ 區域營運中心:從土耳其看台灣未竟之夢

【聯合報╱社論】2013.11.11

土耳其對很多國人像是不熟悉的一個遠方國度,十月底一條連接歐亞大陸的海底鐵路隧道開通,使它成為國際新聞焦點。這條貫穿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海底隧道,是鄂圖曼帝國蘇丹阿布杜.梅吉德早在十九世紀中期就提出的計畫,如今終於實現。「經濟學人」雜誌就以「蘇丹的夢想」為題,報導這個在一百五十年後夢想成真的故事。

這條海底鐵路隧道開通,距離可實際通車還有一段路要走,也有人認為現任總理厄多岡好大喜功。他任內還有多項重大建設,包括機場、跨海大橋、大型都市發展計畫等,毀譽不一,但可看出其企圖心。這些公共建設所需資金動輒數十億美金,非土耳其國力所能負擔,但厄多岡魄力出手,例如這條海底隧道即以日本為重要投資者,安倍首相因此成為隧道開通的首席貴賓。

土耳其的政經情勢時有起伏,但它在西亞地區仍是現代化的先驅,曾任伊斯坦堡市長的厄多岡總理早先頗具開明形象,雖然近年來亦傳出獨裁傾向的評語。重要的是,土耳其像許多新興工業化國家一樣,拚經濟野心勃勃。它橫跨歐亞大陸的地理位置,發展旅遊業和交通樞紐的功能得天獨厚,有眼光的領導者不會浪費這種優勢。近十年來,代表其國家形象之一的土耳其航空公司,在民營化之後脫胎換骨,在國際間創造了企業轉型成功的例子,很多人津津樂道。

台灣觀眾應該看過,一支由美國NBA名人布萊恩和阿根廷籍的巴塞隆納足球明星梅西在機艙裡飆球的廣告,直到片尾打出廣告詞:「最棒的飛行,搭乘歐洲最棒的航空公司」,很多人不敢相信,如此具強烈現代感和國際觀的廣告是在介紹土耳其航空。美國時代雜誌也稱,這是兩大體壇巨星聯手合作「最不可能發生的地方」,可見土耳其航空行銷國際形象之大手筆。這支廣告在YouTube點閱超過七千萬次,產生驚人的宣傳效力。

土耳其航空種種革新之舉也都罷了,重要的是,根據專業分析,它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大力開拓新航點,不管是成熟的歐洲市場,或新興的亞、非市場,這三大洲許多城市距伊斯坦堡在航程四小時的範圍內。土耳其航空緊抓這個地理優勢,一旦決心大展鴻圖,立即展現睡醒的獅子一般的威力。

土耳其航空不但成了國家品牌形象的活教材,關於它作為「區域轉運中心」的定位,台灣民眾會不會覺得聽來似曾相識?二十年前,台灣推展「亞太營運中心」計畫,曾到處推出過一幅「台灣作為東亞中心」的地圖。根據當時國際管理顧問公司的分析,整個東亞大部分城市飛行航程在四小時以內有資格形成「一日生活圈」條件的,唯台北與馬尼拉。這也是為什麼馬尼拉很早就成為全球知名的美商聯邦快遞「亞洲一日達」的中心。

但台灣的「亞洲營運中心」之夢稍縱即逝。直到最近台北松山機場大興變革,讓馬英九總統重提「東北亞黃金圈」的大夢,但台灣很多發展機會已時不我予。二○○九年,聯邦快遞將其亞洲轉運中心由原來設在蘇比克灣的據點,轉往新投資了一點五億美金的廣州白雲機場;這個機會,本來不是很可能是屬於我們的嗎?回顧這二十年來的區域情勢消長,能不唏噓!

土耳其目前的人均GDP剛超過一萬美金,恰好是台灣的一半。而除了新近的海底隧道之外,憑著僅僅土耳其航空的國際形象,可看出這個國家致力成為「西亞轉運中心」的企圖。台灣以前喜歡問,「美國能,日本能,台灣能不能」,頗有躋身已開發國家行列的雄心;後來問「香港能,新加坡能,台灣能不能」,甚至對高科技產業轉型問「南韓能,台灣能不能」。而就以「區域轉運中心」的夢想來說,今天若竟淪到要問「土耳其能,台灣能不能」的境地,豈不悲哀?

朝野如果對「台灣的未來不能等」還有一點共識,「能不能」的重點應是挽起袖子來努力做事,把過去虛擲內耗的時光補起來,但望還有機會迎頭趕上!

fsj 提到...

亞洲通膨趨緩 明年頭號威脅(節錄)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89312.shtml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路透新加坡十一日電】2013.11.12

通膨趨緩可能成為亞洲明年的頭號經濟挑戰,主因是全球貿易量下滑促使亞洲製造商轉向內需市場倒貨,進而壓抑物價。

路透專欄作家穆克吉(Andy Mukherjee)在熱點透視(Breakingviews)撰文指出,南韓和台灣的消費者物價(CPI)增幅都不到1%,泰國和新加坡的CPI增幅也低於2%。中國9月CPI上揚3.1%,只有兩年前的一半。

亞洲各國中,只有印度和印尼避開物價低迷趨勢。但這兩個內需導向的經濟體通膨居高不下,都擁有龐大貿易逆差,受疲弱的歐美市場需求影響有限,也少了這個壓抑亞洲物價的因素。

從歷史來看,全球貿易多半足以為亞洲帶來適切的通膨動能。然而,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估計,2011年底以後,全球貿易量平均年成長率僅3%,遠低於最近數十年的平均值6.5%。為因應貿易量萎縮,向來高度仰賴外國市場的亞洲製造商,已開始把多餘產品銷往國內市場。

馬來西亞物價兩年來下滑2.7%,主要即是本地供應商降價3.6%。中國的情況則是人民幣升值導致進口物價下滑。

信用爆發性成長有時也能帶動通膨,但亞洲近來並未蒙受其利。過去六年間,新加坡的民間借貸規模增加一倍,泰國信用暴增75%,中國地方政府也大肆舉債。然而,這波信用熱潮帶來的後果是房市泡沫化。

通膨趨緩不利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疲弱的訂價力也將拉高企業實質借貸成本,阻礙投資意願。

※ 相關報導:

* 全球貨幣大戰 硝煙再起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89295.shtml

....國際貨幣基金(IMF)下修全球經濟成長前景,全球通膨也降到可能有礙投資的程度,各國央行於是再度搬出壓低本國匯率來提升競爭力的辦法。



◆ 代印鈔票 澳洲新財源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2013.11.12

也許你會很驚訝,你皮夾裡的鈔票可能是在外國製造進口的—今日印製鈔票的成本很高、技術很精密,因此一些政府把印製鈔票外包給其他國家,但最成功的印鈔者並非民間公司,而是澳洲政府。

澳洲的高科技鈔票屬於塑膠鈔票,在1980年代開發出來專供國內使用,在當時是鈔票印製技術的一大革命。此後澳洲政府一直在製造塑膠鈔票上享有獨占地位,印製並出口到約20 個國家,包括智利、羅馬尼亞、泰國和紐西蘭。

印製塑膠鈔票成了澳洲政府一項特殊的收入來源,每年賺進數百萬美元。但英國民間企業德納羅公司(DeLaRue)近來也研發出自己的塑膠鈔票,且專家認為,在有愈來愈多國家考慮放棄紙鈔的今日,德納羅可能威脅到澳洲獨霸市場的地位。

※ 相關報導:

* 澳洲影片郵票 錄製祝福表心意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290253.shtml

澳洲郵政將現代化技術融入郵票,打造「影片郵票」,讓收件人收到包裹時,同時可用手機觀看寄件者錄製的影片訊息。



◆ 觀察站/商人操作節日 5年創造經濟神話

【聯合報╱本報記者汪莉絹】2013.11.12

十一月十一日因四個阿拉伯數字「1」,被大陸民眾戲稱為「光棍節」,二○○九年以前在大陸原本是平淡的節日,只供單身男女在當天哀嘆。如今,在精心的商業包裝與行銷下,演變成大陸全民狂歡購物的節日,這幾年每年成等比級數增長的成交金額,展現大陸民眾驚人消費力,也打造電子商務的經濟神話。

大陸人瘋狂的「雙十一」狂歡購物節,根源於大陸電子商務公司的行銷策略。二○○九年,大陸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集團為擴大旗下「天貓商城」的銷售額,在「光棍節」推出打折活動,並打出單身者用網路購物犒賞自己或送單身朋友安慰禮物的口號,希望刺激淡季銷售。

阿里巴巴公司曾表示,當時選擇「雙十一」促銷,是因為好記。沒想到這個行銷策略超乎想像成功,「雙十一」也成為與眾不同的人造節日。五年來,阿里巴巴公司每年都有不同的策略與目標,例如,去年喊出向實體店宣戰,挑戰傳統零售業,也刺激更多消費。

時至今日,「雙十一」網購已成大陸消費者的年度大事,,網路商家打出五折或更低到三折的「賠錢賺吆喝」優惠價,同時推出紅包、現金返還以及送贈品。尤其商品限量搶購,更令許多民眾為搶到心儀商品,早早預先選好商品,十一日零時一到就下單的瘋狂現象。

根據統計,參與「雙十一」網購者有百分之七十一是女性,如何防止家中另一半在「雙十一」當天瘋狂「敗家」,成為不少大陸男性在網路討論的話題。

最近大陸網路流傳一則熱門微博,一名徐姓工程師曬出自己的請假單,其中寫道:「媳婦收藏了不少天貓團購,十一月十一日請假一天,回家看著媳婦,防止敗家,請領導批准。」這個請假條引發不少網友共鳴。還有人提供各種「防媳婦敗家」的教戰手冊,成為「雙十一」狂歡購物節外的另類社會現象。

※ 相關報導:

* 光棍節 行動支付暴增5.6倍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1/8290390.shtml

今年11.11購物狂歡節數據今日正式出爐,全日總交易額超過人民幣350億元,較去年大增83%,總成交筆數逾1.71億筆,涉及包裹量達1.52億個。這項統計數字並顯示,港澳台及海外總交易金額約人民幣2.2億元,國際轉運平台共計處理54,000筆訂單,當中台灣地區的交易金額按年上升189%。

* 台灣流量、業績飆3成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1/8289519.shtml

大陸瘋光棍節,天貓一過午夜、昨零時六分交易額便衝破人民幣十億元,至下午成交金額已達兩百億元,吸金效應驚人;台灣網購業績也搭上光棍節順風車,網頁瀏覽率與成交量也提升二至三成。

* 浙江義烏 短短30年成全球小商品集散重鎮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4/8289191.shtml

義烏,一個地處浙江中部的縣城,繁榮的市場是這裡最顯著的標籤。憑藉「雞毛換糖」的「生意魂」,這個大陸中部小縣城短短三十年,一躍成為全球的小商品集散地。



◆ 美青少年 改用App買衣服

【經濟日報╱編譯林佳賢/綜合外電】2013.11.12

美國新生代青少年不再瘋名牌衣物,而是上網了解流行趨勢,並透過智慧手機購買全球品牌服飾。掌握這個趨勢的商家能從中得利,背道而馳的下場自然就是離消費者愈來愈遠。

彭博資訊報導,Piper Jaffray公司估計,青少年的物模式改變,蘊含300億美元商機,並為異軍突起的公司提供成長動能。例如服飾品牌Brandy Melville,已不再透過電視廣告進行行銷,而是依賴社群網站Instagram的追隨者拓展客戶族群。在此同時,這個趨勢也對A&F、American Eagle等既有品牌造成威脅。這些企業死抓著過去持續奏效的銷售策略不放,仍以一貫的廣設門市及全美式風格為經營主軸。

品牌顧問公司Landor Associates總經理亞當森說:「萬物都會老去。他們用老方法繼續經營,但市場面貌已徹底改變。」

A&F、American Eagle及Aeropostale等服飾品牌繼去年銷售成長後,均預測今年成績將較以往退步。這三家企業今年來股價均跌逾兩成,遠不如標普500零售業指數的上漲36%。

青少年手頭不如過去寬裕,是以上情況發生的一大原因。美國勞工部的最新資料顯示,16至19歲勞動人口10月失業率高達22.2%。自2009年5月至今,這個數字一直維持在20%以上。此外,父母資助兒女的能力也大不如前。

市調機構Kantar零售公司服飾業分析師珊佛德說:「父母愈來愈在意買貴的衣服值不值得。如果你的收入有限,你不會去A&F或Hollister門市買一條40美元的丹寧牛仔褲。」

就算是手頭上有閒錢的年輕人,消費方式也已有所改變。根據Pew研究中心調查,千禧世代的消費者中約六成使用智慧手機,代表他們不需進出購物商場即能進行比價。智慧手機普遍內建臉書社群網站應用程式(App)及照片分享部落格Instagram的App,提供青少年一窺流行趨勢的管道。此外,網路也讓消費者能夠以更挑剔的眼光,比較各家商品價格、衣服尺寸、顏色及服裝設計。

fsj 提到...

ECB救經濟 不排除負利率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3.11.13

歐洲多國紛紛出現通膨趨緩的跡象,加深了歐洲陷入通縮的疑慮。已有歐洲央行(ECB)理事主張實施負利率,用更積極的手段支撐歐洲經濟。德國12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1.2%,是三年多來最小漲幅;義大利同日公布10月CPI漲0.8%,不如市場所料。瑞典年比下跌0.1%,是今年來第二次下跌。匈牙利年比上漲0.9%,是1974年至今最小漲幅,賽普勒斯年比也跌0.5%。

即使是過去五年來通膨大多高於鄰國的英國,似乎也出現緩和的跡象,英國10月通膨年比減至2.2%,是去年9月以來最低。

通膨趨緩的情況如果持續,應能給歐洲央行爭取到更多時間,以低利率或其他寬鬆貨幣政策支撐經濟。但這也讓人擔心一旦出現通縮(即物價持續下滑),可能阻撓政府民間償付債務的努力,並讓消費者支出卻步。

歐元區多國10月通膨趨緩,某個程度上反映國內燃料成本隨國際油價下滑而降低,卻也暗示消費者需求疲軟。歐元區雖然脫離漫長的經濟萎縮並展現溫和的成長,9月失業率仍處於歷史新高,薪資成長緩慢,民間消費意願低迷。

歐洲央行理事亞斯穆森(Joerg Asmussen)12日在德國新奧斯納布呂克報(NOZ)意見評論版撰文指出,不排除將現行為0%的存款利率向下調整;如果存款利率為負,代表銀行若在央行存放額外流動性還得付費。一般認為負利率有助提振消費與投資,促使物價上漲。

針對歐洲央行把基準利率降至歷史新低,亞斯繆森說,此舉是為了讓通膨率回升接近央行設定的2%以下。歐元區10月通膨年比減為0.7%。

※ 相關報導:

* 十大資產 浮現泡沫化危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91929.shtml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說,市場泡沫只是一種「社會心理疾病」形式。但1999年達康泡沫與2008年次貸風暴的慘痛教訓難忘,以下為財經網站MarketWatch點名可能正醞釀泡沫的十項資產。

* 北美汽車業 零件大短缺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91928.shtml

最新調查顯示,北美車商五年內預測將推出150多款新車,但所需的模具和零件等卻嚴重不足,面臨逼近40%的產能瓶頸。這也是全球汽車業供應鏈長期以來的隱憂。....Harbour Results執行長哈柏說,美國汽車業復甦,今年將創1,740億美元的全年營收新高,汽車業者需要模具業提供每年1,520億美元的產能,這還是保守的預估值。目前模具業者年產能僅約93億美元。

* 美向日施壓:別讓第三支箭落空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292117.shtml

華爾街日報報導,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財長陸伍十二日向日本施壓,希望「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能成功帶動日本長期的經濟成長,以免停滯的日本經濟損害美國的經濟展望。

* 陸挺物流 推「飆速六招」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291910.shtml

「雙11」購物節風光落幕,全大陸物流系統面臨消化巨大訂單的考驗。大陸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昨(12)日在全國商貿物流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從加強物流標準化、資訊化建設、鼓勵專業化物流發展等六項舉措,來促進中國商貿物流業的發展。



◆ 泰森專欄/社會責任…企業「必要之善」

【經濟日報╱泰森】2013.11.13

今年初,哈佛商學院教授西蒙斯(Robert Simons)大肆抨擊美國企業和商學院。他砲轟美國企業變得無決斷力、沒有重心、競爭力低落,這要怪商學院教導他們接受一大堆膚淺、自我滿足的價值觀,像是社會責任、環境永續和包容等。

西蒙斯主張,企業唯一的使命就是「競爭求勝」,不禁讓人想起傅利曼(Milton Friedman)1970年的猛烈砲轟。他當年也主張,除賺錢之外的任何事都是干擾。

這簡單化的主張的確動聽。誰能否認,企業有明確責任要為股東賺取利潤?也不能否認,大多數股東投資主要是為了賺錢,而不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為什麼要把事情搞得這麼複雜?

因為事情就是這麼複雜。

首先,引用傅利曼論點的人,大多忽略他也承認的企業行為確受約束。按他的話說,企業應該「盡量賺錢,一面也遵守社會的基本規則,不僅形諸於法律,也形諸於道德傳統。」換句話說,光是遵守法律是不夠的。道德上的約束,有的像是基本人權,反映的是普世價值;有的則隨時地物的變化而有不同。

其次,並非所有股東都是一樣的。正如康乃爾法學院教授史陶特(Lynn Stout)所說,股東「投資時限不同、事前和事後利益不同、分散投資的程度不同、避免利己損人的態度也不同」。他們對待風險的態度也不一樣。

在特定時期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可能滿足了部分股東的權益,卻破壞了其他股東的權益。利潤最大化的簡單理論,是基於各種股東之間不存在利益衝突的假設上。但在現實中,企業決策時必須平衡這些利益。

第三,企業久而久之也會影響股東利益。個人受他們偏好的的組織所吸引。因此,企業可以藉擁戴特別的價值觀、使命和文化來吸引理念相近的股東。

第四,任何公司既依賴、也影響所身處的社會。一家公司的規模愈大、愈全球化,對社會的影響就愈大且愈全球化。

忽視廣大社會和環境責任的企業,有可能因此付出代價,像是名聲受損、品牌價值損失、銷售量下滑、吸引不了人才、生產率低落、貪腐、受到政府更嚴格的監督、氣候變遷相關成本升高。

現在已有一些手機應用程式,能讓客戶、投資人和官員可以評價跨國公司的供應鏈。評價差的企業有可能會喪失銷量和投資人,還會引發政府監管甚至法律行動。

譬如,蘋果早先的品牌形象,即因富士康在中國組裝iPhone 和iPad工廠的工作環境惡劣而受影響。為因應外界疑慮,蘋果後來同意委託獨立的觀察人員定期視察代工廠的工作條件。同樣地,美、歐服飾業者也因孟加拉代工成衣工廠環境惡劣而受累,還得設法挽回形象。

無論傅利曼或西蒙斯的觀點,均假設政府有為有守、能提供繁榮經濟所必須的公共財並消除負面的外部效應。然而,在企業實際所處的社會,政府往往無法或不願提供必要的公共財或遏制負面的外部效應。

但企業無法靠自己克服這些問題,要靠民間企業、非營利組織和政府三方創新的合作。這樣的合作已經開始,譬如,沃爾瑪(Walmart)和環境保護基金會聯手,共同開發能讓沃爾瑪貨架上的產品碳排量減少2,000萬噸的策略。

企業需要對股東負責,但也對讓業者得以運作的的社會負有責任。企業可以同時履行這兩個責任,又能獲利。西蒙斯所稱負起維護社會或環境價值之責會削弱美國企業的競爭力,這是無稽之談。事實上,最近的事件可見情況正好相反:社會和環境責任反而可以成為長期競爭優勢的來源。

(作者Laura Tyson是前美國總統經濟顧問會議主席、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編譯劉忠勇)

※ 相關報導:

* 高清愿交棒 統一邁入羅智先時代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292146.shtml

統一企業昨天公告董事長交棒,原董事長高清愿轉任統一董事,董事會推選羅智先繼任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總市值近兩千八百億元的統一集團正式邁入「羅智先時代」。

* 張忠謀交棒 台積電展開雙執行長共治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292138.shtml

....劉德音與魏哲家原任台積電共同營運長,昨天同時升任總經理既執行長。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董事會決議載明,共同執行長劉德音與魏哲家「二人應執行董事長張忠謀所指定職務並直接向董事長負責」,「財務」與「法務」組織仍直接向董事長報告。

fsj 提到...

全球房地產泡沫隱約成形

【經濟日報╱社論】2013.11.14

美國CNBC新聞日前報導指出,全球房價再度大幅上漲,已經隱約形成一個全球性的房地產泡沫。在這個報導前後,中國大陸等很多國家採取措施打壓房價。在房地產泡沫破滅前,台灣如何應變,做了些什麼努力?

所謂的泡沫是指,商品的市場價格遠超過其真實價格,這波全球房價上漲,來勢洶洶,例如德國央行指出過去三年來德國主要城市房價漲幅超過25%,價格被高估20%以上;英國倫敦9月房價跳升10%;而西班牙崩潰的房地產市場出現買氣支撐,不再滑落;加拿大9月平均也漲了8.8%;巴西則自2008以來,房價指數平均已高達2.25倍。至於美國的主要城市房價回漲88%,而舊金山、洛杉磯、紐約都幾乎只略低於金融海嘯前的水準。

亞洲國家的不動產泡沫原本就吹得滿大的,這一波似乎還在持續愈吹愈大,澳洲的雪梨漲12.6%,全國平均8.2%。馬來西亞房價今年第三季又漲了7.2%,上月底,政府宣布打房,開徵30%的不動產增值稅,只是房價仍然向前衝,尚未見效。而中國大陸更是房地產泡沫再起,9月上海、北京年增率15%、深圳高達18%,全國房價平均增7.5%。新加坡、香港房價早已經炒高,新加坡雖然對外國人購屋加徵15%的印花稅,但外資仍然湧入。台灣也不遑多讓,根據信義房價指數,今年第三季全台漲15.0%,桃園漲20.4%、新北市19.9%、高雄16.7%、台中13.6%、台北市9.9%,顯然台灣的房價泡沫仍在,打炒房政策並未奏效。

這波房地產全球泡沫化的原因是,美國量化寬鬆(QE)並未按照聯準會的原始規劃逐步撤退,反而因為負債上限、預算爭議僵局,繼續注資撐住美債市,全球游資過剩,金融機構信貸寬鬆,低利率環境持續造成的。當5月中聯準會宣布QE計劃退出,國際金融市場混亂,熱錢從新興經濟體退出,引起多國恐慌,中國、巴西等國要求美國注意QE退出的溢出效應對世界的負面衝擊。如今,美國維持QE,房地產市場穩住了,它的溢出效應卻同樣的出現,造成國際資金走向全球的房地產,一旦QE有變,危機還是會來臨,只不過在新興經濟體問題之外,還要加上房價泡沫崩潰的問題。

其實,為全球房價泡沫推波助瀾的另一隻手是中國大陸。人民銀行有3.66兆美元的外匯存底,欲分散持有的美元,除了人民幣國際化,減少隨著貿易流入中國的美元外,自2003年以來,不斷利用海外併購,將美元轉換成不同性質的資產,從能源、礦產、到併購國外企業等,從未停止過。普衡律師事務所(Paul Hastings LLP)所做的2013年中國向外併購報告中指出,大陸新的併購方向已轉到海外不動產市場。過去大陸客在海外購買豪宅者頗多,有的是移民取得當地居民身分,兼具投資獲利功能,美國加州房價能維持偏高,多是來自中國的買氣。

最近中國的復星國際以7.25億美元買下紐約市曼哈頓的大通大廈(Chase Manhattan Plaza)、SOHO China買下曼哈頓的通用汽車大廈(General Motors Building),可以視為併購的新開端。經濟學人雜誌將之與日本三菱購買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在1989年日本金融泡沫破滅後的賤售相比擬。它忽略了中國的策略是將手頭可能會貶值的美元儘量轉換為可以保值的資產,與日本當時不可同日而語。當然,這些動作將更加刺激全球房價上漲。

令所有人擔心的是房價泡沫破滅產生的後遺症。2007年金融海嘯是美國製造了15年的房地產泡沫,最後崩潰帶來的後果。有金融機構估計2015年香港泡沫將會破掉,房價將下跌30%以上,而同樣的,新加坡會跌20%以上。泡沫破,房價跌事小,當大量房貸成為呆帳,銀行倒閉,金融體制崩解,整個經濟被拖累,就不是那麼容易脫身了,美國至今仍深陷其中,就是其中一例。

若2015年全球房價泡沫可能會破碎,各國要如何因應?台灣自亦無法規避,為政者似應早做準備,妥為規劃為要。



◆ 薄荷四國 搶當新興市場領頭羊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94530.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彭博資訊十三日電】2013.11.14

前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歐尼爾最近極力看好「薄荷四國」(MINT,墨西哥、印尼、奈及利亞、土耳其),並認為這四國在未來20年內將以人口結構優勢與引人注目的經濟前景,與金磚四國(BRIC)搶當新興市場的領頭羊。

歐尼爾特別看好印尼,他上周在印尼為英國廣播公司(BBC)錄製一系列有關薄荷四國的節目。歐尼爾曾認為,印尼雖擁有相對年輕的人口結構,但在經濟政策上卻難以實現其潛力。但實際接觸印尼民眾後,從總統候選人到大賣場裡的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關注使他改觀。人們頻頻問,印尼採取的行動能使成長加速到7%以上嗎?或「只能」落在5%?

相形之下,俄國經濟部長烏育卡耶夫上周表示,往後20年俄國經濟成長平均可能只有2.5%。這將使俄國難以維持在全球經濟中占有的比重。

歐尼爾預期,到2050年俄國人口將由現今的1.4億人降到不足1億人,人口結構的惡化如雪上加霜,將進一步拖累經濟。

俄國近來的經濟表現一直很糟,不單是人口問題,還有太過依賴石油與天然氣、飽受貪腐困擾,且缺乏可靠的商業法架構。多年來許多人曾建議,印尼應列入金磚國家、甚至取代其中的俄羅斯。

另外,歐尼爾在新書「金磚四國發展之路」(The BRIC Road to Growth,暫譯)中提到,中國在金磚國家中扮演獨特角色,不只因其規模,也因其全球影響力與野心。但中國需要調整發展方式。

據媒體報導,中國上周末在三中全會中計劃採新措施,創造更加消費導向的經濟模式,減少對低價值出口和政府引導投資的依賴。這將是個很難掌控的轉型過程。

閱讀祕書/薄荷四國(MINT)

富達國際公司(Fidelity)2011年4月提出「薄荷四國」一詞,用墨西哥、印尼、奈及利亞、土耳其的英文首字母作為代稱,表達這四個新興國家發展前景大好,將是繼金磚四國後,最新崛起的新興市場。 (編譯劉利貞)

※ 相關報導:

* 日本GDP腰斬 第三季剩0.5%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95282.shtml

日本今天公布第三季經濟數據。第三季經濟成長率0.5%,比第二季的0.9%少了一半以上。日本第三季出口與民間消費支出均下滑,這對於努力推動經濟成長的安倍政府而言是一項重要警訊。

* ifo:全球好轉 台灣經濟持續變壞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294554.shtml

德國ifo經濟研究院昨(13)日發布第4季世界經濟調查,受訪專家對全球經濟評價明顯好轉,但受訪的台灣專家對我國本季整體經濟看壞比率不減反增,不但復甦腳步慢人一拍,也認為第4季經濟成長將持續走弱。

* 淘寶網購物 將可用台幣付款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294546.shtml

為協助銀行業者爭取電子商務新商機,金管會、中央銀行已加速研擬兩岸跨境金流業務的開放,預估最快明年農曆年前定案,屆時台灣消費者即可直接使用新台幣付款,購買淘寶網商品。



◆ B型企業認證 風靡美國

【經濟日報╱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2013.11.14

華爾街日報報導,為延攬關心社會與環保議題的年輕人才,美國有愈來愈多的企業希望獲得「B型企業」(B Corp)認證,希望向外界證明自己在追求獲利之餘,也不忘貢獻社會。

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B Lab)2007年開始核發B型企業認證給一些營利事業公司,認可這些公司積極投入以增進社會福祉和保護環境為導向、有利於永續經營的行動,例如減少廢料和採用在地供應鏈等。

截至目前為止,包括服飾業者Patagonia、冰淇淋品牌Ben & Jerry's、網路市集Etsy和清潔用品製造商美則(Method)在內,美國已有859家企業獲B型企業認證,須繳500美元到2.5 萬美元的年費,視公司規模而定。

這些企業表示,這項認證讓他們招攬到原本無意應徵的人才。獲B型企業認證的Namaste Solar總裁兼執行長瓊斯說:「如果你的公司提供比一份賺錢餬口的工作更能激發使命感的東西,就能吸引到年輕族群。」

研究顯示,21到32歲的千禧世代特別希望工作能對社會有貢獻。Ben & Jerry's主管米夏拉克說,去年公司獲B型企業認證後,20多歲的工作應徵人數隨之上升。

fsj 提到...

葉倫:QE續實施 直到美國經濟出現起色

【聯合報╱編譯劉忠勇/綜合報導】2013.11.15

美國聯準會(FED)下任主席被提名人葉倫十四日表示,聯準會貨幣政策是要讓美國強健復甦。聯準會將繼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直等到美國經濟出現起色,回到她認為應可以達到的水準。

葉倫十四日在參院銀行委員會就提名她召開的聽證會答詢時說:「我們可以促成非常強健的經濟復甦,這在我來看是極重要的事。」

她說:「只要經濟能強勁復甦,最終即可讓聯準會縮減貨幣寬鬆政策,並降低依賴像資產收購等非傳統政策工具。支持當前的復甦,是重返正常貨幣政策手段的最穩當辦法。」

葉倫這項說法等於承諾要運用量化寬鬆(QE)的購債手段來促進經濟成長,並降低四年多來仍居於百分之七以上的失業率。

葉倫的證詞並未釋出貨幣政策有關的訊息,倒是列出她用以捍衛每月八百五十億美元購債計畫的重點,購債計畫的目的在於刺激支出,就業和投資。

但參院銀行委員會共和黨參議員不以為然,質疑QE效益,也擔心會引發通膨。

※ 相關報導:

* 美夫婦環遊世界 只用比特幣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nov/15/today-int3.htm

美國一對新婚夫妻靠著虛擬貨幣「比特幣」,完成了一百零一天、環遊三大洲的旅程,且全程都只用比特幣過活。當他們出發時,一比特幣幣值相當於九十八美元,他們十一月返國後,一比特幣幣值十三日已經飆升到約四百美元。

* 避重稅 今年2369美國人棄國籍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296725.shtml

在美國財政部加強對海外帳戶查稅後,第3季放棄公民身分的公民,或繳回綠卡的長期居民,達2369人,甚至連知名女歌手蒂娜透納都放棄國籍。

* 日Q3成長腰斬 安倍經濟學告急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297107.shtml

日本政府十四日公布,日本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一點九,比前季腰斬,主要受消費疲弱與出口下滑拖累。華爾街日報分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大膽實行的貨幣和財政寬鬆政策,已使日本擺脫經濟停滯和物價下跌,但日本企業仍不願加薪,國內消費不振,「安倍經濟學」已拉警報。

* 人民幣兌美元 快衝上5字頭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296915.shtml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匯率昨(14)日報6.1315兌1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漲27個基點,再創新高。在熱錢流入及貿易順差持續擴大下,人民幣升值趨勢擋不住,專家預測今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5」字頭機率很大。

* 全球近半奢侈品 全被大陸人買走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297166.shtml

大陸奢侈品市場研究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昨天在上海發布「中國奢侈品報告」稱,今年中國人奢侈品消費總額將達一千零廿億美元,而當年全球奢侈品市場總量將達到創紀錄的兩千一百七十億美元,這也意味中國人將買走全球百分之四十七的奢侈品,中國也是全球奢侈品市場無可爭議的最大客戶。



◆ 土豪、大媽、光棍 可望納入牛津詞典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庭瑤/北京報導】2013.11.15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在全球影響力愈來愈大,Tuhao(土豪)、Dama(大媽)和Guanggun(光棍)等中國新詞語,已經在「牛津英語詞典」編著者的關注範圍內,可望在明年納入詞典。

北京青年報報導,牛津大學出版社雙語詞典項目經理朱莉‧克里曼表示,Tuhao(土豪)暫時還沒有被正式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但是,Tuhao、Dama(大媽)和Guanggun(光棍)等詞語已經在牛津英語詞典編著者的關注範圍內。

今年九月一篇「土豪,讓我們做朋友吧!」微博文章引發網友熱議,「土豪」此詞頓時火紅,形容花錢大手大腳的暴發戶。

網友用「土豪」一詞攻擊暴發戶,也用來形容蘋果手機的金色外殼;土豪語詞的變化,體現中國當前的社會發展環境。

英國廣播公司日前專為Tuhao(土豪)一詞做了一檔節目,探討中文詞彙的影響力,節目播出後引發不少網友的熱議。Tuhao還有可能以單詞的方式,獲得「牛津英語詞典」的正式認可。

此外,Dama(大媽)也被外媒重點關注。美國「華爾街日報」在其網站報導中,首次使用Dama形容中國的中老年女性。

國際金價今年四至六月下跌期間,許多「中國大媽」紛紛搶購黃金,其中包括不少中年女性,成為影響全球黃金市場的主力軍。

還有Guanggun(光棍)一詞,英國「經濟學人」曾經報導中國男多女少的文章中,將高齡未婚男性稱為Guanggun(光棍)。此後,不少媒體在援引這篇報導時,也使用拼音Guanggun替代Bachelor(單身漢)一詞。

目前「牛津英語詞典」已收入一百廿個含有中文淵源的詞彙:包括Guanxi(關係)、Dimsum(點心)、Maotai(茅台酒)、Chinglish (中式英語)等。



◆ 觀察站/自由化 才是自經區主角

【經濟日報╱記者 林安妮】2013.11.15

自由經濟示範區第二階段租稅政策喬不攏,外界看的熱鬧,或許是跨部會立場針鋒相對,但延宕的卻可能是自經區第二階段上路時間,乃至於台灣積極擁抱自由化、國際化的契機。外界現在需要分清楚的門道,或許是你反對的是自由化,還是反對自經區採用租稅工具做手段。

反對自由化,及反對自經區以減稅作為招商工具,實際上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不過,隨著政府內部對自經區租稅看法尚未形成最終共識,外部又有財委會立委、財稅專家砲聲隆隆反對降稅,反自由化者更不時見縫插針,一時間也讓自經區成為「大是大非」的議題,漸失理性辯論空間。

要討論自經區,得要回到自經區誕生源起。自經區起源於多年前馬總統在黃金十年主張中提倡,全球區域經濟整合趨勢正在風生水起,台灣要避免邊緣化,就必須加緊自由化。

自由經濟的精髓則在於透過行政法規鬆綁,讓人流、物流、資訊流、金流完全鬆綁,讓企業自行組合生產要素。換言之,自由化、行政鬆綁才是自經區的主菜,租稅則是配菜。

※ 相關報導:

* 15國來買螺絲 1天3千萬美元商機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296744.shtml

台灣的螺絲螺帽產業全球數一數二,為吸引更多買家,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外貿協會昨天在高雄辦扣件洽談會,來自15國新興市場36家買主與我國業者春日機械、春雨工廠、芳生螺絲等73家廠商進行380場次一對一洽談,一整天採購日創造3千萬美元商機。



◆ 有話要說-別再誤導了

中國時報 楊志良 2013年11月15日

林建山先生一再為文,反對財政部增課「囤房稅」及「豪宅稅」,認為必致扼殺房地產業市場供需能量與自由度,只會驅趕國內浮濫超額儲蓄,使之大量溢流境外,供他國「高值利用」,更加擠縮國內稅基,使國家稅收減少。主張應協力把餅做大,使稅基厚實,而非廣設稅目、提高稅率。

台灣就是因為炒房地產幾乎不用繳稅,是投資客避稅的天堂,才會有一大堆爛頭寸進來。過去經驗早已證明,降遺贈稅及營利所得稅,並沒有增加對各產業的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也沒有誘因去參與BOT,因為炒房地產太好賺了。

歐、美、日各主要國家,房屋擁有者每年要依實價交1%至1.5%的資產稅,他們資金都外流了嗎?台灣豪宅的房地產稅有沒有達到實價的千分之一、二都有問題;台灣的稅占GDP是先進國家中最低的,只12%;且相較其他國家,台灣的勞動所得交得多,資本利得交得少,還要降富人的稅?林文提到1970-90年代經濟如何好,但那時稅率比現在高得多,有打垮經濟嗎?

房地產從一千萬漲成二千萬,只有一戶房產的自住者一點好處也沒有,因賣了再買也是一戶,唯有多戶者才大賺一筆。而房地產一漲,當初沒有大膽買房者,就更買不起房。所謂炒房地產就是同一棟房子,你一坪十萬賣我,我二十萬賣你,你再三十萬賣他,相對的,其他財貨及勞務就貶值了,要打更多小時的工、賣更多的牛肉麵、種更多的稻子才能買到同一棟房,難怪整個世代的年輕人都覺得未來無望了。這也是為什麼各先進國家都有「漲價歸公」政策,以抑制過度炒房。

炒房是短多長空,以西班牙為例,一堆爛頭寸進入所謂的火頭車工業,大炒特炒,造成一時榮景與成千上萬空房,結果是民生凋敝、苦不堪言。台灣目前已有空屋近150萬戶,每戶以千萬計,就是15兆,等於一年GDP都成為鋼筋水泥的空房子。然而台灣人口已成倒三角型,不增反減,房地產根本係假性需求,未來利息一高,必然崩盤,屆時這些賺飽飽的房地產商又要政府拿勞動者稅金紓困,有比這更不公平的嗎?

fsj 提到...

歐洲通膨年率 四年最低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3.11.16

歐盟28國10月通膨年率降到四年來最低,令人更擔心歐洲經濟有邁向通縮風險。

歐盟統計局(Eurostat)15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過去一年來攀升0.9%,增幅低於9月的1.3%,也是2009年10月至今最小。

統計局並證實歐元區17國10月通膨年率為0.7%,是2009年11月以來最低,與初估值相符。該局在10月31日發布初估值後,促使歐洲央行(ECB)上周緊急降息1碼至歷來最低的0.25%。

根據這份報告,歐盟四個成員國10月已經處於通縮,分別是希臘、保加利亞、賽普勒斯與愛爾蘭。其他成員國也瀕臨通縮邊緣,西班牙、拉托維亞和葡萄牙的CPI年比持平。28國中僅英國和愛沙尼亞的通膨率,達到多數央行認為健康的2%。

統計局表示,通膨趨緩主要反映國際油價走低使各成員國的燃料成本下滑。

通膨趨緩令人喜憂參半,這固然能在歐洲薪資成長疲軟之際提振實質收入,卻也提高通縮的可能。一旦物價持續下跌,將打擊公共與民間償付債務的努力,還可能讓消費者支出急凍。

※ 相關報導:

* 克魯曼專欄/通縮疑慮 讓歐元區吵翻天
http://www.udn.com/2013/11/16/NEWS/WORLD/WOR2/8299255.shtml

....可怕的是,這種爭議正在演變成一場「條頓人與拉丁人」間的對抗;成立歐元的目的原本是要把歐洲團結在一起,現在反而使歐洲步向分崩離析。

部分原因在於民族間的刻板印象:德國民眾一直生怕懶惰的南歐人會把他們辛苦賺來的錢捲走。但其中也的確存在實質的問題。德國對通膨的痛恨根深柢固;但如果歐洲央行果真能使歐洲的平均通膨率回升到2%,則德國的通膨率便將遠高於2%,可能會升到3%或更高。

然而這正是歐元被賦予的功能,也是必要的運作方式。

* 美國公民棄籍潮 創紀錄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11050401/122013111600112.html

....根據美財政部統計顯示,今年第3季放棄美國籍的人口達560人,使今年度迄今為止,放棄美籍的人數,就達2,369人。

這個數字與2011年全年度的1,781人相比,為33%的成長幅度。當年度的「棄籍潮」,已破歷史紀錄。光今年前半年,就已打破2011年全年的數量。美國公民的棄籍潮,已為不可逆的趨勢。

美國為全世界,除了非洲小國厄利垂亞(Eritrea)外,唯一會對旅居海外公民,課徵境外所得稅的國家。就算這些所得的發生地點,與美國毫無地緣關係可言。此項將於明年7月上路的法案,稱為肥咖法案。

* 大陸奢侈品 將課消費稅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300712.shtml

大陸三中全會在「全面深化改革決定」中提出,調整消費稅徵收範圍,把高汙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納入徵收範圍。去年全球47%奢侈品被中國人買走,專家認為,未來高檔奢侈品課稅,將使大陸購買力流失。



◆ 實體店面 5年少10098家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0134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2013.11.17

中國大陸雙11光棍節締造單日銷售人民幣350億元業績,展現網路經濟的強大力量,在台灣實體與虛體通路亦出現此消彼長狀況,5年來國內實體店鋪減少1萬98家,網路銷售管道卻增加9278家,成長1.9倍,許多人到實體店面看貨、試穿,回家下單,國人消費習慣正加速改變中。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的工商普查調查,國內零售業企業商品銷售管道總計28萬2676家,其中最多數仍為店面銷售,有27萬6057家,占比為97.6%。不過5年來實體店面單位減少3.53%,透過網路通路銷售的廠商則增加1.9倍;另外整體零售管道銷售營業額成長4.13%,實體店面僅增加2.1%,網路通路卻增加203.76%。

主計總處官員認為,零售業銷售管道隨著科技進步與消費習性改變而轉趨多元,雖然實體店鋪仍為主流,但已開始萎縮,「便利性」造成電視購物、網路、郵購等管道日益茁壯,團購風潮則扮演網路興盛的推手,越來越貴的租金,則是壓垮實體通路的最後一根稻草。

越來越多人把實體店面當作試穿間,穿過之後直接回家上網買;上班族李映萱的公司今年底要辦一個復古趴,幾個女同事相約去店面試穿旗袍,穿過之後回家上網採購,她說網路上買1 件旗袍才300元,價格比商店賣的便宜太多。

李映萱說,網路無國界,辦公室同事上大陸網站團購仿喀什米爾圍巾1條才70元,同樣的圍巾在台灣的夜市就要賣120-190元,另外進口貼紙、便利貼等精緻文具,價格只有台灣連鎖書店的1/10。已經好幾年不在書店買書的柯旻純表示,書和CD都在網路上買,,到附近便利商店取貨即可,對於不開車的女性方便許多。

※ 相關報導:

* 有人上網比價 有人上店試衣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01342.shtml

實體和虛擬最大差別是,實體可以做差異化立即應變的服務,所以旅行業又回到實體通路的趨勢較明顯,例如雄獅這幾年積極在街邊擴展實體店面,燦坤則結合3C通路開設專櫃。可以看出價格越昂貴,越需要確認的交易,在虛擬世界越行不通,虛擬只能提供比價的參考,實體以服務業為主。另一現象是,有不少消費者把實體店面當試衣間。

* 五大新百貨 明年加入戰局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300711.shtml

百貨大戰方興未艾,明年將有五家新商場開出加入戰場,包括京站美河市店、微風松高店、板橋大遠百二期及環球購物中心捷運機場A8、A9商場,合計超過3萬坪營業面積,較今年新增百貨營業面積1.7萬坪,高出一倍。業者分析,儘管國內百貨市場飽和,但走向差異化營運仍有生存空間。

* 彰濱崙尾工業區 納自由經濟示範區
http://www.udn.com/2013/11/16/NEWS/FINANCE/FIN1/8299365.shtml

自由經濟示範區再添一處。彰濱工業區崙尾區挾現有產業鏈優勢,獲行政院核定為第九處自由經濟示範區,也是全台第一個實體示範區,讓停頓近廿年的彰濱崙尾區前景再現曙光。

* 搶TPP門票 把握三年「補課期」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00717.shtml

....馬英九總統曾宣示「2020年爭取加入TPP」,即所謂「八年入T,能快則快」主張,不過,隨日本今年加入TPP後,TPP對外表示,目前工作重點擺在內部盡早完成談判,外界預計TPP再次開門時間將是2016年,由此也讓台灣入T時間大為壓縮。

知情官員表示,不只是TPP,就連另一個亞太地區重要經濟整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目前也暫不接受新會員入會申請,預估下回RCEP開門時點,也是落在2016年或2017年。

官員指出,近期政府內部已初步完成加入TPP盤點工作,對外也已展開敲門工作。惟政府自評,國內的自由化準備還不夠,必須利用三年時間「加緊補課」,「初步來看,包括弱勢產業如何增強抗體,政府法規如何接軌國際,都是重要課題。」

* 社論-以新思維解決自經區兩大爭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17000698-260109

....主事者擬將租稅減免適用範圍從目前六海一空自貿港區及屏東生技園區,擴大至科學園區、加工出口區及各地工業區;實體園區以外事業亦可藉「前店後廠」及虛擬特區等概念,在區內設立紙上公司或和區內企業簽約合作而享有租稅優惠。這種做法形同讓過去促產條例租稅減免措施變相復活,必然招致各種質疑:

....其三,如上所述,台灣稅賦最輕,且近年一再減稅,但投資率及外人直接投資(FDI)在亞洲國家皆墊底,可見民間投資意願和現行企業稅捐負擔關係不大。

....我們呼籲行政院應秉持3項原則慎重處理示範區租稅減免政策:一、租稅減免須限於實體園區,虛擬部分宜全數刪除或採最嚴格限制;二、租稅優惠適用對象須限於真正有助經濟轉型升級的特定產業及相關活動;三、租稅減免期限以3至5年為度,避免重蹈過去獎投及促產條例覆轍。

....另一個爭議性政策是自經區金融開放問題,金管會將進行金融大鬆綁,未來除中央銀行堅持不開放涉及新台幣匯率、利率及新台幣計價商品連結的金融商品外,包括境外基金、結構型商品等數十項將全面開放投資,目的是吸引投資人購買以往只能在香港、新加坡才買得到的金融商品。

事實上,就中小型經濟體言,金融開放最大考驗就是匯率穩定問題,香港是連繫匯率制度,港元兌美元匯率近乎固定,因而可以全面開放不同幣別金融商品的交易;新加坡則是透過類似我國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設計,區隔境內和境外金融交易,避免匯率受到衝擊。由此觀之,央行顧慮可以理解,也應予支持。

不過,台灣若要發展成為區域金融中心,勢必要面對區域內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香港、新加坡、東京,以及潛在競爭者上海。因此,央行及金管會似可考慮以嚴格的金融紀律來替代嚴格的市場限制,或許可以為台灣打開另一條出路。

fsj 提到...

WEF:中東北非動盪 2014頭號隱憂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3.11.18

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的「2014年全球議程展望」報告指出,中東與北非(MENA)地區社會動盪將是明年的頭號國際議題,報告也首度凸顯科技日新月異帶來的風險與網路安全重要性。

WEF訪問全球112國的1,592名重要人士做出這份報告,歸納出明年全球十大趨勢,包括:中東與北非的社會緊張局勢升高、所得差距擴大、長期結構性失業、網路威脅加劇、對氣候變遷無所做為、經濟政策逐漸喪失說服力、領導人缺乏中心思想、亞洲中產階級持續擴大、巨型城市(megacity)重要性與日俱增,以及網路錯誤訊息快速散播。

WEF資深總監葛莫(Martina Gmur)說:「2014年絕不是自滿的一年。全球經濟或許正在擺脫不景氣,但這份報告顯示我們還必須再加把勁,才能讓世界在經濟、政治與環境等方面永續運轉。」

WEF把烽火連天的敘利亞以及北非政局動盪和失業率高漲,視為國際頭號隱憂。所得鴻溝擴大也不是新鮮事,全球都面臨醫療、教育和社會流動性的不公平。

柏克萊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薩茲9月公布最新的美國所得不平等報告顯示,全國最頂端1%富人的資產占全國總財富的比重已回到華爾街崩盤前的水準,截至去年底相當於50.4%,創1917年來最高。

WEF報告也指出,結構性失業將成為重要趨勢,「這個全球議題需要全球性的藥方」。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去年全球失業人口增加420萬人,達到逾1.97億人,失業率為5.9%,預期未來五年待業人口將突破2.1億人。

※ 相關報導:

* 陸擬設國家基金 拚新興產業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302198.shtml

大陸知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提議,國務院國資委應針對國有企業設立國家資本投資基金,以投資新興產業,並設立國家投資控股公司來控股國企,取代現在由國資委直接管理國企的制度,以提高資本配置效率。

....厲以寧指出,大陸國有資本體制改革做法應分成兩層次考慮,分別是國有資本的配置以及國企的管理體制。

國有資本配置上,厲以寧認為,國資委應以設立國家資本投資基金的方式,取代直接管理企業,這些基金可以在新興產業增加投資,而在產能過剩的行業將資本撤走,最終就可以實現有效的資源配置效率。



◆ 企業併購大鬆綁 躍進20年

工商時報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18日

企業併購法修正草案可望在週四(21日)行政院會過關。此次大翻修後,大股東不必利益迴避,而合併類型也擴大至股份轉換及切割的併購模式;對於重大併購案,大股東也有參與重大決策機會,對產業對外併購增添活水及競爭力。

經部官員說,這次修正併購對價方式更多元,增訂不同意小股東的收買請求權,設計公開發行公司須成立特別委員會或審計委員會讓併購更公平合理等;政大法律系教授劉連煜認為,修法後,原落後先進國家的台灣企併法將大幅進步20年,追上美、日等國家法制,創造有利且友善的併購環境。

行政院會預計本週四排入經部提出的企業併購法修正草案,這次是10年來首次大翻修,有關彰銀與台新金併購案引發的大股東利益迴避爭議,決定不因個案排除通案適用。官員說,彰銀若與台新金合併,由於屬特許金融業,仍需呈報金管會審核,即使彰銀依新法提出申請,准駁權仍在金管會。

原企併法第18條規定,僅合併案可排除公司法利益迴避規定,大股東不必利益迴避,而此次新修正則從合併類型,擴大至股份轉份及切割等併購類型,讓重大事項決議,不致發生由小股東決定重大決策的不合理的情事發生,大股東有投票權才不會受制於人。

本次修法大增五種簡易併購的型態,包括兄弟合併、非對稱股份轉換、非對稱分割、母子公司簡易股份轉換及簡易分割等。

這些簡易併購型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不召開股東會,經董事會同意即可進行併購,例如母公司持有乙、丙二家股權九成以上公司,乙丙二兄弟公司合併;還有母子公司簡易股權轉換及分割,只需召開董事會,大幅提升併購效率。

此外,此次修改企併法,對分割及股權轉換方式的併購型態,支付對價方式開放更多元化,如不限發行新股為對價,可以現金或不動產、專利技術等其他資產,以利企業併購。

但因分割對價多元化,財政部也要求限縮企業因分割所享有租稅減免,未來需達一定門檻,才可適用上述免徵優惠。換言之,將限縮分割原先所享有租稅優惠,以有表決權股份作為支付被併購公司之對價,達全部對價65%以上,才可享有免徵印花稅、契稅、證交稅等;公司分割取得表決權股份達全部交易對價80%以上,才能免徵營所稅。



◆ 江揆下令 自經區歸零檢討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02301.shtml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013.11.18

自由經濟示範區租稅政策喬不攏,行政院長江宜樺近日拍板,歸零檢討。據了解,新版本將融入更多自由化、國際化精神,淡化外界「一昧減稅」觀感。外界預期,在歸零檢討後,國際醫療、金融等開放不足的示範產業,可望「加料」再上路。

自經區特別條例上月中報送行政院核定,歷經副閣揆毛治國、政務委員薛琦審議。近日江揆手中版本雖已是跨部會折衝後的「最大公約數」,不過,近來外界批評自經區租稅政策聲浪迭起,加上內閣看法相左,江揆決定全盤檢視自經區所有開放項目,重點突出自由化。

為了追回進度,江揆近期將密集邀各部會首長討論,盼趕在年底定案。原定隨前副總統蕭萬長訪美的經建會主委管中閔,也取消行程。

相關官員表示,此次歸零檢討主要是回到自經區昔日推動構想,看看現況(特別條例)與理念差多少。過去因部會折衝而被犧牲的鬆綁,都有可能再加回來,「未來定調的新版本,一定是以自由化做亮點,租稅則扮演合理的短期『點火』功能。」

官員說,在四大示範產業中,農業加值、智慧運籌,已做到一定程度自由化。國際醫療與金融,鬆綁程度不如預期,前者仍充滿管制思維,不僅未讓外資待遇從WTO邁向WTO+ ,陸資、陸籍准入也未看齊外資待遇。至於後者,開放幅度較小,一併納入審視範圍。

據了解,各部會討論自經區條例時,為了妥協,讓自經區推動理念大打折扣。歸零思考後的自經區,將重點突出日後接軌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 )的企圖心,在人流、投資待遇上,均會做調整。

至於在租稅政策上,基於國際租稅競爭,初判較需保留項目是,外籍專業人士在台薪資前三年半數課稅及台商海外盈餘匯回實質投資免稅等,其餘將視況增刪。

※ 表解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觀察站/想要自由化…先學讓利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02297.shtml

第二階段自由經濟示範區歸零思考,檢討標的不只是租稅問題,更在於自經區的法規鬆綁與自由化程度夠不夠。這場歸零思考,不只是讓內閣成員重新打一架,民眾、企業也該認真思考,自由化得付諸行動,且在享受利多前, 得比照國際標準先「讓利」。

* 電子發票明細 免費e給你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302230.shtml

使用載具歸戶電子發票,服務再多一重。電子發票整合平台繼主動寄發中獎通知給中獎人後,未來即使未中獎,或希望取得消費明細的民眾,也可以要求平台提供免費服務。

fsj 提到...

救經濟 彭淮南開4藥方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04773.shtml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2013.11.19

1.促進國內投資
2.民間資金導入公共建設
3.善用超額儲蓄拓展投資
4.統合五大退休基金

改善台灣經濟環境,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提出四帖救經濟藥方,包括:促進國內投資、將民間資金導入公共建設、善用超額儲蓄拓展對外投資、統合五大退休基金等,以創造就業、促進經濟成長。

彭淮南明(廿)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報告,他在書面報告中,提出救經濟藥方。

彭淮南曾多次強調,解決經濟問題不能單靠新台幣匯率貶值,必須多管齊下;他這次提出四帖藥方,透露政府與民間必須通力合作,才能改善經濟環境。

彭淮南指出,二千年至今,國內儲蓄率維持在百分之廿八左右;投資率卻逐年下降,二千年為百分之廿五點三三,今年前三季已降到百分之十九點零三。

根據央行統計,二千年至今年九月,國內超額儲蓄累積達十三點五四兆元,然而台灣目前實際產出低於潛在產出(potential GDP ),關鍵就在於投資率偏低且呈下降。

彭淮南建議,政府應促進國內投資,加強研發、鼓勵創新,提高生產力,才能創造就業,提高薪資;尤其目前實質利率甚低,是企業籌措長期資金、投資的良好時機。

第二,民間資金充沛,但國家財政空間不大,彭淮南建議,政府應將民間資金導入公共建設,例如具自償性的公共建設公司化,桃園機場公司、台灣港務公司等,即可自行籌資及建設;財務穩健的捷運公司也可以自籌經費,擴建捷運路網。

第三帖藥方是善用超額儲蓄,鼓勵掌握料源或取得關鍵技術的對外投資,增強競爭力。

第四帖藥方是,包括勞保、勞退新制、勞退舊制、退撫、國民年金等五大退休基金可協調統合,如合署辦公、資訊交流,充實專業能力,擴大國內外投資。

※ 相關報導:

* 道瓊標普500 早盤衝上新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04520.shtml

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和標普500指數18日盤初同創新高,主因是中國承諾提高經濟自由度,激勵市場期待這個亞洲最大經濟體邁向更為永續的成長道路,美國11月建商信心維持四個月高點,也是振奮市場的利多。

* 央行報告:台幣競爭力勝韓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04586.shtml

面對產業大老質疑,新台幣未隨韓元、日圓大幅貶值,導致台灣出口競爭力不如鄰國,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18)日在業務報告中重申,台灣與南韓、日本外匯供需情況不一,所以新台幣匯率無法隨同韓元及日圓同時貶值。

* 公股銀 對面板業曝險4,000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8304593.shtml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18)日在立法院表示,八大公股行庫對面板業的曝險餘額約4,000億元,國內面板業可能要跟大陸面板業結合,否則產能沒有去處。

* 日銀行滿手錢 低利率沒人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04737.shtml

日本「安倍經濟學」的第一支箭寬鬆貨幣政策,已出現強弩之末的信號。儘管日本銀行(央行)把貨幣供給額增加一倍,希望促使銀行業加強對企業及消費者提供貸款,但銀行有錢卻不容易借出去,使刺激經濟成長的預期效果大打折扣,在大都會以外地區問題尤其明顯。

* 支付寶電腦轉帳 下月要收費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304506.shtml

大陸最大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18日證實,從12月3日起,將調整支付寶轉帳政策,電腦上進行支付寶帳戶間轉帳原有免費額度停用,將全面收費,將影響大陸8億個支付寶用戶;在手機上使用「支付寶錢包」轉帳,則繼續免費。

* 美銀行 搶進同志理財市場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04499.shtml

隨著美國愈來愈多州承認同性婚姻,銀行業也從中嗅到商機,提供同性伴侶財富諮詢服務,瞄準這塊潛力龐大的理財規劃市場。

....隨著同性婚姻成為各州的爭論焦點,全美不到三分之一的州承認同性婚姻,使同性伴侶理財規劃的複雜度提高。富國銀行旗下LBGT顧問事業群的顧問楊凱爾(音譯)說,當前情況的挑戰性比幾年前還高,許多客戶不知道該怎麼做,有些顧問也不知道。



◆ 三中市場論 引爆搶房潮

【經濟日報╱記者曾瑋琳/綜合報導】2013.11.19

中共18屆三中全會「深化改革的決定」,沒有提及調控房地產價格等相關舉措,加上「決定」強調日後「市場管市場的」,目前大陸房地產市場已傳出「房地產漲價空間無限」一說,買房已變成「搶房」,房市買氣被推升到最高點。

北京晨報報導,三中全會「決定」出爐,卻意外完全沒有提到房地產調控相關措施,有意購屋者加速入市,大買房氣氛高漲。

大陸龍頭房地產企業保利旗下的熙悅春天房仲指出,在大陸政府「決定」公布後,一個晚上賣光所有商品住宅。

一位購屋者直言,「今後市場管市場的,就是商品住宅房要漲價啊。」

另一房產經紀人表示,公報全文和「決定」都沒有提及調控房市部分,加上此前大陸首富王健林已明講,公報沒提「房地產調控」就是進步,官方的態度對房地產業是利多,「房市買氣升溫並不令人意外」。

王健林還說,官方弱化調控,政府負責保障房部分,商品住宅完全回歸市場經濟,房地產業未來將更上一層樓。

據悉,王健林的論調,也成部分房地產經紀人遊說有意購屋者盡快出手的理由。

不過,仍有證券公司資深人士提到,官方已表示未來大陸經濟發展方式要轉變,「就是轉變長期以來,大陸依賴房地產的經濟增長模式」。

不過該人士不諱言,這樣的轉變需要很長時間才有辦法落實。

fsj 提到...

學者分析:人民幣鬆綁 爭國際地位

【聯合報╱記者薛翔之/台北報導】2013.11.20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將退出常態式外匯市場干預,國內產學界預期,人民幣匯率將持續朝升值方向前進,但維持每年升值百分之二的幅度不變。

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表示,中國大陸近年的人民幣匯率升值幅度,約以每季百分之零點五、每年百分之二的幅度進行;今年至目前為止,累計升值約百分之二點四。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最新價位為六點零九元,推估將持續朝五字頭的價位前進,明年可望落在五點九六元水準。

黃蔭基解釋,從這項政策宣示觀察,人民幣勢必要走國際化,並逐步由貿易貨幣,進入到投資貨幣,並推向成為儲備貨幣;過程中會升值,但不會太快,畢竟升值太快會影響出口。

另外,人民幣回流機制不夠健全,未來將加強雙向流動,因此,在人民幣部位的合格外資機構投資人(RQFII)審核方面,將在地區性的開放、審查額度和審查流程等,加以鬆綁。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說,人民幣國際化是大陸主要政策方向,一方面不願意再被美國的美元綁架,並希望增強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的發言權。他也說,升值幅度難以預期,若是升值太快,出口成本增加,恐引發失業等問題。

※ 相關報導:

* OECD 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07086.shtml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19日調降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但這次理由不是歐洲經濟疲弱,而是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市場經濟體降溫。

....OECD指出,美國貨幣刺激政策動向已成為全球經濟的核心風險,呼籲聯準會(Fed)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一段時間,並警告如果美國再度爆發預算戰,對全球經濟影響可能很大。OECD預測美國今、明兩年經濟將成長1.7%和2.9%,與5月的預測相近。



◆ 彭淮南:比特幣將納貴金屬管理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2013.11.20

電子網路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今年價格一路上揚,昨天柏南克參與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中稱比特幣是一種合法金融工具,推動其合法化進程,比特幣聞訊飆漲至950美元,在中國也急漲至6989人民幣,單是2013年大漲70倍。上午立委盧秀燕質詢央行總裁彭淮南是否已留意到此現象,將來要如何監管?彭淮南表示,目前僅有部分遊戲商有點數的問題,若將來國內有比特幣流通,將之視為貴金屬納入管理即可。

比特幣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得到的支持,比特幣成交價飆升,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Mt.Gox上的交易價格一度突破950美元,創歷史新高,與今年年初相比,比特幣價格已累計上漲了近70倍。

彭淮南上午表示,目前台灣僅有遊戲商有些提供遊戲點數,屬於初型的東西,台灣目前還沒有比特幣流通的問題,而且比特幣也不能隨便買東西,因此央行會注意,但若將來有流通的話,只要把它當作貴金屬來看待即可。

※ 相關報導:

* 虛擬貨幣 幣值飆高 比特幣可望合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0000526-260108

美國聯邦參議院18日頭一遭針對網路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召開聽證會,司法部和財政部官員指出,雖然有人利用比特幣從事洗錢等不法活動,但該虛擬貨幣仍可為金融體系帶來諸多真實利益,顯示當局有意接受它成為合法的替代性支付工具。



◆ 比特幣發行量穩健 比實體貨幣更值得信賴

中廣 葉柏毅 2013年11月20日

網路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最近成為熱門話題。由於有越來越多網站交易,接受比特幣,而且比特幣也可以兌換成實體貨幣;再加上有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的加持,比特幣因此越來越受到炒家青睞(葉柏毅報導)

比特幣又叫「位元幣」,是一種流通在網路使用者中、全球通用,無法偽造的加密電子虛擬貨幣。比特幣是在二○○八年,由化名叫「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一個網路組織或個人所發明,有許多財貨與勞務,都接受比特幣支付,而且比特幣也可以兌換實體貨幣,因此比特幣已經具備了通貨的特性。

由於比特幣號稱,不靠任何政府機關、中央銀行、與企業的支援或是信用擔保,因此從理論上,確保了不會有任何人、機構、或政府,能有力量操控它。

比特幣目前的發行量是有一千兩百萬個,也正因為它發行量穩定,而且不可無限發行,所以它的價值相當穩定,信用也良好。發行單位宣稱,在二一四○年,能夠達到發行量兩千一百萬個的最大限度。由於除了發行單位之外,沒有人能夠無限制操控或發行比特幣,再加上它發行量穩定,因此比特幣的實際價值,遠高於貨幣寬鬆之下,印個沒完的鈔票。一年前,一比特幣才可以兌換十二美元,但一年之後,一比特幣已經可以換到七百美元。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敢投資比特幣的人,現在都已經賺翻了的緣故。

※ 相關報導:

* 社論-拯救台灣網路商務被邊緣化的危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0000030-260202

台灣曾經是網路世代的先行者,當年所創造的奇摩(kimo.com.tw),不只是全球網路創新的始祖,至今仍然是雅虎最有價值的核心事業之一。但是,2005年之後社群、網路商務席捲全球的大趨勢,台灣卻缺席了,特別是08年至今,我們仍然沉溺在台積電、鴻海這些製造業巨人的美夢中,從政府、企業界到學術界,都刻意忽視社群與網路商務倍數增長的事實。

※ 因為台灣不重視軟體開發,人才大多單打獨鬥。



◆ 郭台銘:高端製造 考慮轉往美

【聯合報╱聯合報系記者許雅鈞/紐約十八日電】2013.11.20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十八日下午在紐約表示,美國正面臨硬體人才不足現象,台灣科技人才「軟硬結合」是一大優勢,他考慮將高端製造業轉往美國,連結美國與台灣,為雙方創造互利雙贏。

郭台銘認為,高科技產業瞬息萬變,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具戰略性知識、技術及人才,但找不到定位。他預言,高科技必須兼顧軟硬體發展,往雲端邁進。

郭台銘說,美國西岸有矽谷、東岸有許多研究機構及高等教育學府,都適合鴻海設廠發展。郭台銘說,現在正是投資美國的好時機。他透露已提早一周到舊金山灣區參訪,鴻海正考慮擴大投資在當地的高科技產業,也可能到美國南部設立分部。

郭台銘此次隨前副總統蕭萬長帶團前來美國洽談商機,十八日下午在紐約曼哈坦「哈佛俱樂部」出席「美台商業俱樂部」產業說明會及酒會。

蕭萬長:強化台美經貿

蕭萬長十八日在「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舉辦的座談上強調,台灣要加速並強化台美經貿關係:「台灣具備地理、語言、文化、自由、高等教育等優勢,適合要將市場擴大至亞洲的美國企業投資,成為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及東協市場的大門」;協助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更是促進台美經貿關係關鍵,台灣也積極準備加入TPP。

※ 相關報導:

* 設亞太總部 外商登台今年增6成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307298.shtml

外商來台設立區域總部成趨勢,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表示,已有兩百家外商在台設立亞太區域總部,且根據調查,願意擴大在台業務的外商比例,從前兩年未過半到今年增加至六成。經濟部指出,外商在台設立區域總部,日商家數最多,也連三年蟬聯最大來源國,其次才是美商、歐商。....他說近年台灣成為日商「第二基地」趨勢明顯,不論異地備援或拓展海外市場,台灣都是首選。

* 自由化和租稅獎勵不宜混在一起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307147.shtml

....經濟學雖然支持自由經濟,但並未證明或主張完全自由放任是最好的政策。經濟學證明的是當存在市場失靈如社會利益和私人利益不相同時,政府可採取適當的政策干預,進而提高全民福利。所以了解經濟學的人並不主張完全無限制的自由開放,而是主張對自由的限制和對經濟活動的獎勵都要有市場失靈或外部性的因素做依據。政府自由化和租稅獎勵政策若都由這個學理出發,就不會自相矛盾,也會得到大家的支持。

在自由化方面,我國已長期推動經濟自由化,因此尚存的各種限制多半有它們特殊的考量,所以政府要把這些限制拿掉時,應逐項仔細評估這些限制現在是否已不符合市場失靈和外部性的學理再做決定,而不是把各種對自由放任的限制都當成必須趕快拿掉的錯誤政策。事實上,各主要國家都仍有許多管制,國際金融過度的自由化,甚至已被多數專家認為是經濟的亂源,因此,我們不宜盲目無限制地追求自由化。

在租稅獎勵方面,我們該獎勵的主要就是對國家社會具有顯著外部利益的活動,特別是那些可能被外國用租稅或其他政策手段搶走的重要產業。由於考量的因素不同,這些值得租稅獎勵的產業和那些該進一步自由化的產業並不一定相同,產業分別該得的自由化項目及獎勵程度也各不相同。

以這個道理推論,正確的政策應以產業而非以特區做其範圍。政府應依前述學理公開仔細評估哪些產業的哪些管制值得放寬?那些產業又值得什麼方式的租稅獎勵?兩類政策明確分開處理。自由經濟示範區把兩種原理和對象都不相同的政策混在一起,不經仔細評估就要讓區內企業同時取得雙重優惠,當然是不妥而會引起爭議。

fsj 提到...

政院通過 企業併購法修正草案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2013.11.21

簡易上市 董事會通過即可 不需經股東會

行政院會今天上午通過經濟部所提「企業購併法」修正草案,將簡化和放寬企業購併程序,簡易上市不需經過股東會同意,只要董事會通過即可併購,但為確保併購過程的合理性和價格的公平性,必須增設特別審查委員會協助審查。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表示,企業併購法自民國91年公布施行到現在,有2050件併購案例,過程中發現,不論國外企業到台灣併購或國內企業之間併購,都與國際有不完全一致的地方,會使得企業在併購上的時間、成本受到影響。

這次企業購併法比較大的調整包括,在一定的條件之下簡化併購程序,一定條件是指例如母子公司在有一定股權比例的情況下或者小幅度調整,不用再提股東會同意,只要經過董事會特別決議之後就可以進行。

但併購過程必須透明公開保障股東權益,因此要求公開發行公司併購過程必須成立特別審查委員會,邀請學者專家幫忙審查併購過程的合理性,以及價格決定和商業條件是否客觀,少數反對的股東,也可以藉由大家認同的公平價格進行事先收購。

併購所付的對價也將放寬,從過去發行新股之外,放寬可由現金或其他財產來支付,讓併購的支付更多元化。寄發併購文書規定也將簡化,公開發行公司將併購文書公告於證券主管機關指定網站,且置於公司備索,就視為對股東已經通知。

杜紫軍說,預期企業購併法修正之後,會使得國內企業併購的程序跟國外發展趨勢非常接近,企業進行併購的過程中可減少很多操作困難,會使得企業經營更為便利,對於國內企業併購的案件和總量都會有明顯成長。



◆ 觀察站/最大受益者 官股、小股東

【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特稿】2013.11.21

被視為台灣創新與保護小股東的企業購併法誕生,到底對誰有利呢 ?

先從修正的條文來看,增「國巨條款」,即針對上市櫃公司併購後下市的條件,更趨嚴苛訂定,由發行股權50%提升至66.7%,讓上市公司較不容易「私有化」,以保護投資人。除非是簡易上市,不受影響。同時,為保護投資人,並設有小股東對購併價格異議時,原由小股東自己向法院申請裁定,改由公司必需代小股東向法院申請裁定。

換言之,這項新修正條文,企業本身的相互購併並無影響,如日前的仁寶集團併華寶,但對於非同集團的上市櫃公司互相的併購則相當不利。除了條件較以前嚴苛外,對小股東的意見將必需受理。

因此,此項修正案的精神是保護小股東,小股東是最大的受惠者。

此外,明訂「彰銀條款」,即明訂大股東可不需利益迴避,大股東有參與重大決策的機會,被外界視為「彰銀條款」,以保障官股的權利,以利展開「公公併」的後續。

因此,第二個保障了官股。

另外,在企併法大翻修中,在興利條款部分,新法大舉放寬公司分割及股份轉換支付對價方式,得以股份、現金或其他財產支付,不再限於以發行新股為對價;同時也准許母子公司簡易股份轉換及分割等類型,在一定條件下,可簡化或省略股東會召開程序。

但這項興利,是在程序上有利企業,在整體併購的大原則上不利民間企業,有利小股東與官股。整體而言,新的企併法通過後,對小股東而言,企業賺錢、小股東賺錢才是重點。對民間企業而言,台灣上市櫃公司間企業併購併必會減少,民間企業再變大的機會變小,但政府主導的官股必會抬頭,未來台灣的企業購併將由官股主導成為併購主流,無怪財長點名的兆豐金「公公併」開出第一槍。

fsj 提到...

4大慘業 曝險6000億元

中國時報 沈婉玉/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1日

4大「慘」業曝險金額究竟有多高?金管會銀行局長桂先農表示,目前銀行業4大慘業總曝險部位約6000億元。其中面板曝險金額最大,約3000至4000億元,DRAM約1000億元,太陽能和LED各約500億元。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強調,銀行業對面板、DRAM產業授信情況,都有充分掌握。

終端市場需求不明,大陸面板廠商強勢崛起,使近期面板業出口表現不佳,外界對3D1S(DRAM、LCD、LED、SOLAR)4大「慘」業的疑慮又起,立法院要求金管會對4大慘業授信嚴加監督。

針對近期由台銀籌組的友達聯貸案,立委林德福憂心,業者若倒債,恐成公股行庫經營風險,公股不能變成業者的信用卡、提款卡,最後變成全民埋單。台銀董事長李紀珠表示,台銀的友達聯貸案約260多億元,資金用途為借新還舊,曝險部位已下降。

央行總裁彭淮南也重申,新台幣匯率採管理浮動匯率制度,目前新台幣的價格競爭力優於南韓,他以新台幣兌人民幣貶值,台灣對大陸面板出口仍大幅減少為例,指出4大產業不好,問題不在匯率。

另外,金管會研擬限縮保險公司投資單一個股上限從資本額10%降至5%,遭壽險業者反嗆,將被迫處分1000億元投資,進而影響81檔上市個股行情。立委孫大千、賴士葆、費鴻泰等,都大力支持金管會,要求不得以董監改選無投票權來交換。

曾銘宗態度堅定地表示,「金管會不接受恐嚇」,要給保險業適度發展空間,但也要符合台灣社會的期待。保險業投資單一公司股票,既是財務性投資,在兼顧保險資金下,對董監改選不應有投票權,金管會會聽各界意見,只要優點多於缺點就會做。

※ 相關報導:

* 曾銘宗:再不管 壽險業將掌控上百檔股票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309309.shtml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天指出,壽險業拿保戶的錢去投資,就不應該有投票選董監事的權利、更不能參與經營。他說,現在已有80多檔股票都控制在保險公司手中,金管會再不管理,未來說不定有上百檔股票都被保險公司掌控。

* 陸中小銀行 明年恐爆擠兌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309640.shtml

大陸中小銀行理財產品利率快速上升,大陸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巡視員方星海昨(20)日示警指出,當前銀行業存在流動性、利率等風險,明年將有一至兩家中小型銀行會發生擠兌、甚至倒閉現象。

* 美零售亮眼 房市黯淡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309687.shtml

美國10月零售銷售增幅大於預期,原因是汽車、服飾和家具銷售亮眼,顯示即使政府局部關門,消費者支出也不受影響。但10月成屋銷售連續兩個月下滑,反映房貸利率升高正阻礙房市復甦。

* 印度 開設女性專屬國銀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309614.shtml

印度總理辛哈19日在孟買為Bharatiya Mahila Bank(BMB,印度女性銀行)舉行開幕典禮,是全國首家專屬於女性的國營銀行,希望能在去年來多起惡劣犯罪凸顯出高度性別不平等的社會中,強化女性的財務安全。



◆ 警訊╱海外生產比新高 接單旺、出口跌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2013.11.21

歐美復甦貢獻10月接單「連四紅」,創史上第二高,不過,統計處長林麗貞昨天坦言,另外一個警訊是,海外生產比52.9%也是史上新高,因此出現「接單旺、出口跌」的現象。

其中,接單主力的資通訊產品海外生產比率逼近9成,電子、精密儀器海外生產比率也都逾50%,此三類產品都是我接單主力,但對國內實質出口貢獻有限;因此,9月接單雖為史上第四高,10月出口卻未增反減。

外銷訂單以往是出口的領先指標,可從接單暢旺與否,預期接下來兩至三個月出口表現,但出口風向球功能,近年已隨海外生產比提高而失能。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向來是我傳統出口旺季,不過9月起出口金額已連續2個月衰退,財政部初步估計,11月首周出口繼續衰退,「旺季不旺」恐拖累經濟成長。

林麗貞表示,以往出口產品分散,近年來只剩電子、礦產在撐(出口),傳統產業表現也不如以往,少了一根支柱。

美、歐景氣明顯復甦,10月接單皆顯著增加,主要集中資通訊和電子產品,美國接單金額受蘋果新機上市帶動,創史上第二高;不過,日本、東協接單持續疲軟,林麗貞說,對新加坡油品接單轉弱,拖累整體東協訂單。

至於日本則因電腦、液晶電視需求不振,訂單持續減少,對日接單自今年二月起已連九衰。

※ 相關報導:

* 10月外銷訂單 連四紅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8309804.shtml

iPhone 5s等智慧型手機新品上市,帶動外銷訂單報佳音,10月來到395.9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較去年同期成長3.2%,連四月成長,優於市場預期。但經濟部表示,今年全年要正成長「差臨門一腳」,恐難達成。



◆ 以形象廣告行銷台灣 正是時候

【經濟日報╱社論】2013.11.21

企業及產品的行銷,在現代商業社會的重要性與時俱增,國家也一樣,需要行銷全球,既建立國家形象,也吸引觀光客,促進經濟;韓國企業近年來崛起,和其懂得或敢於運用廣告來行銷有很大的關係,也由於韓國企業的成功行銷,也連帶打響了韓國的觀光形象。

廣告要花錢,甚至要花大錢,使眾多廠商都卻步不前。只有對自己產品深具信心,認為一定可以在產品大賣後收回投資的企業,才敢於花錢做廣告。因此,韓國企業在花大錢做廣告的同時,不忘砸大錢延攬人才投資研發、不斷提升品質,以廣告配合低價策略擴大銷售,以更大的銷售量來支撐廣告的開銷。事實證明,三星、現代和LG等企業的整體策略是正確的。

台灣企業相對於韓國大企業,規模小、經費少,當然無力砸錢在國際上做大廣告。此外,台灣諸多品質良好的產品和服務,也因規模不大或服務對象有限,無力甚至不必進行國際廣告。但是,在台灣入境觀光旅客已超過一年700萬人的情況下,將台灣眾多美好的事物匯集一堂,向國際人士展現台灣的真善美來獲得旅遊和消費的行銷綜效,卻已經是時候了。

其實,美國著名的國家地理雜誌去年底推薦2013年全球十大冬季旅遊的好去處,其中就包含了台灣高鐵。如果敏感度夠的話,今年入秋台灣高鐵就應該好好在全球大做廣告行銷才對。也許,台灣高鐵不認為廣告行銷可以讓它獲得多少效益,但是台灣政府卻可以善用這個資訊,在全球大力行銷「冬季旅遊台灣」。

善用有利資訊來行銷台灣,其實是和這幾年台灣逐漸受到國際矚目,在國際媒體經常嶄露頭角的情況有關。隨手拈來,就有一堆對台灣相當有利的報導:2012年台北市北投圖書館獲選為全球最美的25家圖書館之一;台北東區的好樣本事書店獲得著名網站Flavorwire評選為全球20家最美的書店之一;台北101大樓獲美國有線電視網(CNN)評選為全球十大最具特色的跨年城市;經濟學人智庫評比全球最佳生活城市,台北在全球排名60,在兩岸三地僅次於香港;台北市被今日美國報評選為全球十個品嘗咖啡的最佳城市之一;2013年CNN的旅遊雜誌將日月潭自行車道評選為十個全球最美的自行車道之一;台中市獲得國際智慧城市論壇頒發全球智慧城市首獎;鼎泰豐被CNN評選為全球最佳連鎖店第二名;台北市冰館芒果冰被CNN評選為全球十大好吃甜點之一;台中市弘光大學學生奪下亞洲髮型化妝美甲大賽的美髮總冠軍。

上述這些亮點,若再加上台北市公共自行車U-bike的高度普及、台北捷運的穩定度超越全球多數大城市、台灣科技大學的設計能力高居全球學府之首、吳寶春師傅獲得法國麵包大賽的世界冠軍等正面資訊,肯定可以製作出一則魅力無窮的電視廣告在CNN密集播放;讓全球電視觀眾們躍躍欲試想來台灣體驗一下這個出色的地方究竟為何蘊藏了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當然,如果僅由一個機構負責這種行銷廣告,可能會感覺負擔沉重;但如果由承接新聞局業務的文化部負責,再結合經濟部、觀光局、農委會、衛福部的資源,將台灣精品、著名景點、台灣水果、醫療美容等內涵一併展現於廣告,負擔當然就會減輕,廣告綜合性的效果也會擴大。

雖然政府預算越來越緊,但之前並非沒有在CNN做過廣告。2008年10月新聞局就在CNN的歐美亞三大洲台、美國41個機場大廳、Youtube進行台灣形象廣告,更早2006年也在CNN亞洲台做過,近年似乎已銷聲匿跡。然而,台灣國際形象似乎沒有比目前更好過,加上入境旅客眾多之下,再次於國際媒體展現台灣的美好與自信,顯然是當前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

fsj 提到...

新加坡 上修今年經濟成長至4%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2013.11.22

受到第3季經濟意外擴張激勵,新加坡提高2013年成長預測,支持央行停止刺激措施的決定。

新加坡貿工部21日說,2013年經濟將成長3.5%到4%,明年則會擴張最高達4%。貿工部先前預測2013年成長率最高達3.5%。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比前季的成長年率為1.3%,遠優於預測的萎縮1%。

雖然美國的預算爭議和歐洲復甦剛萌芽仍是全球經濟的風險,但在美國聯準會(Fed)延長金融刺激措施協助下,亞洲經濟體已因需求上揚而受惠。高度依賴貿易的新加坡現在預測,出口今年將萎縮,不過明年會回升,減少了新加坡央行藉貶值星元來支持出口的壓力。

渣打銀行駐新加坡地區研究部主管愛德華.李說:「我們正處於擴張階段,但不應期待很強勁。外部需求呈現局部轉強,而這增添了國內經濟的強韌。」

第3季GDP比去年同季成長5.8%,高於先前預測的5.1%。貿工部預測2014年可成長2%到4%。

※ 相關報導:

* 歐元區製造業PMI續擴張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12287.shtml

歐元區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指數連續第五個月擴張,顯示景氣持續好轉,但服務業擴張速度意外減緩,凸顯復甦路途仍然顛簸。

* 旺報觀點-空屋氾濫 樓市泡沫警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2002059-260309

大陸炒房越來越熱,房價越漲越高,但房地產泡沫也越吹越大。連大陸發改委顧問、深圳大學當代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也透露,目前大陸最擔心的是房價會像「斷崖式」下滑,而且很快會崩盤。

大陸房市面臨泡沫化危機,根據中國企業資本聯盟調查,關鍵在「嚴重的供過於求」,目前6800萬套空屋難清,導致三、四線城市鬼城林立。但更令人擔憂的是,泡沫化危機也逐漸吹向一線大城,因為上海在《國五條》房市政策調控下,5月已經首度出現住宅成交供過於求的警訊。

* 彭淮南的抱怨 讓全聯可以刷卡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312400.shtml

....全聯也因全台門市眾多,硬幣需求驚人,平均每月須跟中央銀行兌換一千八百萬枚硬幣,光一塊錢硬幣就需要九百萬枚,讓央行必須多鑄造硬幣,也因此彭淮南曾致電給林敏雄:「你嘛卡好心一點,不要每個月都換這麼多啦。」拜託他「幫幫忙」,林敏雄才開始考慮信用卡服務。

* 數位化 顛覆汽車銷售流程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312250.shtml

....今日購車的顧客與過去截然不同,他們上網搜尋最新價格資訊,甚至可能在現場賞車前就已下好決定,使得銷售人員無用武之地。

Spitzer汽車集團副總裁史匹哲說:「過去買車的整套程序已被徹底顛覆。在今天,消費者先找好車款,才到經銷門市報到。」

* CEO缺貨?蓋茲哽咽感嘆 接班人難找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13092.shtml

即將卸任的微軟公司執行長 (CEO)鮑默爾日前主持任內的最後一場股東會,董事長蓋茲在股東會上表示,公司尋找新執行長的進展還算順利,但他仍不禁感嘆挑選繼任執行長的難度很高。



◆ 經部倡「微創投」 解資金缺口

【聯合報╱記者薛翔之/台北報導】2013.11.22

創業初期,資金尋覓不易,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提倡「微創投」的概念,讓更多資金投入規模較小的新創事業,使這些新創事業家在資金供應鏈,不至於有缺口出現。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秘何晉滄昨天指出,這個禮拜是全球的「創業周」,包括美國等全球多個國家,都集中在本周推廣創業的活動。

他並指出,年輕人和政府都很關心,如何營造更好的創業環境;觀察台灣近年的創投,集中在投資晚期(late stage),但缺乏投資早期(early stage),因此,政府將積極引導創投公司投資到早期。

何晉滄也提出「微創投」的概念,提供金額小一點的新創事業家適當的資金,以符合需求,讓他們在資金供應鏈上,不至於有缺口出現。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說,現在不只年輕人要創業、創新的公司,國內的老公司也必須要創業,例如:宏碁,現在也需要歸零、要整合。

※ 壽險資金或許可以考慮。

* 新聞分析-一魚多吃 為金管會按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2001110-260202

數周來,市場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到底要不要限制保險業投資個股上限,壽險資金一時間似乎成了洪水猛獸,金管會此時若真能開放壽險業投資、併購海外金融機構,成為協助台灣布局東南亞市場的助力,覆舟之惡水,轉眼也可能成載舟活水。

近16兆元的壽險資金可以是投資國內資本市場的動能,投入國內重大公共建設的潛在資金,但也可能是介入上市櫃公司經營權、助漲房價上漲的禍源,天堂地獄間,就看政策如何導引壽險資金朝好的方向去化。

* 抓準自由化的方向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312233.shtml

....按照政府原先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將分兩階段落實。第一階段的自由化內容,如土地開放審議、外籍人士入境等鬆綁內容,都無需修法,因此在8月已經先開跑;第二階段則屬於重度自由化示範項目,必須透過制訂特別法來排除現行法規的限制,方能落實,因此才有制訂「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的需要。政府這幾年推動自由化,普遍缺乏野心,凡是需要修法的項目,就幾乎保證不會列入清單,但往往這些「修法才能自由化」的內容,才是真正需要改革的對象,也因此各界對「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充滿期待。沒想到整部草案絕大部分的條文,都是為了給予租稅優惠而排除相關稅法規定的條款,「修法才能自由化」的內容淪為陪襯。不明就裡的人,真的會以為「特別條例」是已經廢止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促產條例)又再度復活。

....既然歸零思考,就應該回顧一下政府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原始目的。按照當時的規劃,示範區最重要的功能,是要以美韓自貿協定(FTA)、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國際間高標準的自由化協定內容為基準,透過試點的方式,進行開放市場、放寬限制,以創造未來加入的條件。同時也想藉由擴大對陸資、大陸高階人才的開放,讓民眾及產業感受到自由化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互利雙贏的方向。

在這個背景下,其實應該納入示範區的自由化項目並不難歸納,凡是符合「未來FTA或兩岸經貿正常化很難避免」、「目前大規模推動有阻力與爭議」以及「需要修法」三個要素者,就應列為優先示範的對象,而其中,又以服務業能帶來投資、創造就業,最具有示範效果,也是解決目前兩岸服貿協議卡關的方法之一。



◆ 企併法三大改革 鼓勵併購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3.11.22

行政院會昨(21)日通過企業併購法修正草案,經濟部表示,新修正條文中,包括多元對價、設置特別委員會與異議股東股權收購機制等三大改革亮點,充分與國際新規接軌,有助國內企業併購彈性,讓併購市場更活絡。

新企併法也增加不少小股東保護措施,例如要求上市公司在併購後下市,需要經過三分之二股權同意,私有化難度大為提升,此條文被外界視為「國巨條款」。

經濟部官員解釋,這是針對上市公司有意「私有化」的除弊設計;若是上市公司之間彼此併購,但不下市,則依照現有規定,過半股東出席、三分之二出席股東同意即可。

企併法上路十年,國內經濟環境快速變遷,不少規範已有不足或過時疑慮,是經濟部推動修法主因。昨天行政院會審查通過後,將儘速送立法院審議。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昨天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表示,企併法上路十年,累計案例超過2,000件,不少外商或本土企業併購時,常發現台灣法規跟國際不一樣,花費太多成本、時間,還不一定換來好結局,「未來類似母子公司簡易股權轉換,不用再經股東會,只要董事會特別決議即可。」

此外,對價方式亦放寬,不限發行新股,可採現金、股份或其他財產支付。

杜紫軍說,「這些都是以前所沒有的」,預期新法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後,將可讓台灣併購市場更活絡,「併購金額與件數,都可實質提升。」

新法提及,企業合併、股權轉換或分割時,大股東不須利益迴避,外界擔心新法恐造成日後台新金推動合併彰銀時,讓彰銀落居下風、公股失守。經濟部則說,現有金融機構合併法授予金管會准駁權,「就算公股在企併法這關失利,金管會還可在最後踩煞車,外界擔心真是過慮了」。

※ 相關報導:

* 企併法修法 簡化併購、保障小股東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8312403.shtml

....修正草案所列五大簡式併購類型,分別是「兄弟公司間的簡易合併」、「非對稱式股份轉換」、「母子公司間的簡易股份轉換」、「非對稱式分割」、「母子公司間的簡易分割」等。

....這次修法簡化併購程序,增加併購彈性效率,增訂得「不經股東會決議」的簡易併購程序,放寬公司股份轉換,及分割支付對價方式,得以股份、現金或其他財產支付,不再限於用發行新股為對價。

修法也增訂存續公司為合併而發行新股,或母公司為子公司與他公司的合併而發行新股,得不受公司法與證交法有關原股東新股優先認購權,以及應提撥一定比例對外發行的限制。

fsj 提到...

美國1家門市營業額 可抵台灣15家

工商時報 姚舜 2013年11月23日

美食達人美國事業部希望,85度C後續在美國開出的新店,每月營收都能達70萬美元目標。若以單日營收3萬美元、單月業績70萬美元為標準,在台灣只有晶華酒店栢麗廳」自助餐廳、台北喜來登飯店的自助餐廳「12廚」才有此水準。

而此一數字,更意味一家85度C美國門市可抵台灣15家,也可抵大陸7至8家營業額,所以雖然目前85度C營收有6成來自大陸市場貢獻,美國卻被美食達人集團視為「戰略性市場」,並全力衝刺拓點展店。

85度C美國門市的主要商品分:咖啡、蛋糕與麵包3大類,其中麵包占總營收50%,也是美國門市所以能「以1抵15」展現強大吸金能力的主要功臣。85度C在美國各門市採「前店後廠」方式烘焙麵包,每小時出爐一次,每次出爐門市人員即齊聲高喊「Fresh Bread」營造新鮮出爐的氛圍。

更重要的是,85度C在美供應的麵包為「台日混血」式軟麵包,有餡有料有夾心,讓過去只能買到硬質麵包且選擇有限的美國消費者一試即成主顧,經口耳相傳,排隊購買的不只是華僑,許多老美更大老遠開著車專程前去購買。而美國人消費通常一次買足一個星期的量,此一消費習性,墊高了85度C美國門市的平均客單價。

85度C在美國門市多位在大型商場,並以獨立大坪數空間展店,鄰近並有超市、餐廳與熱門名店及大型停車場,此一立地策略亦完全迎合美國人生活消費習慣;而在「有人排隊的店,產品肯定不差」的消費心理因素帶動下,使85度C在美國的各個門市,都成了當地購物中心坪效最佳的店了。

※ 相關報導:

* 郭台銘砸12億 賓州建基地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8314529.shtml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二十一日在華府宣布,未來兩年將在賓州投資四千萬美元(近十二億台幣),於研發、自動化與廠房擴產方面,並將與賓州政府簽署投資意向書,進行兩項投資計畫,宣示鴻海進軍美國高階精密製造、潛力項目投資的行動第一步。

....此外,鴻海將與賓州的卡內基美隆大學密集展開製造研發計畫,將在兩年內投入一千萬美元,專注於機器人自動化科技研發合作,以此技術克服美國高人工成本,將美國高階製造業工作機會擴大。

郭台銘說,製造業的高價值並不侷限於3C產品生產,而是跨足不同領域,包括醫療、汽車、環保等高附加價值的產業,鴻海的優勢在成本與技術的精密控管下,生產高貴不貴的產品,讓美國消費者可以負擔得起美國當地製造的商品。



◆ 美股泡沫沒? 十名家告訴你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314430.shtml

【經濟日報╱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2013.11.23

道瓊工業指數21日收盤首度漲破16,000點大關,引發投資人擔心美股是否出現泡沫,但聯準會副主席葉倫和波克夏執行長巴菲特都認為美股還沒泡沫化;「末日博士」麥嘉華則說,現在到處都是泡沫,若葉倫獲任命為下任Fed主席,將引發更多警訊。

葉倫日前說,當前股價還沒出現類似泡沫的情況。巴菲特似乎也不擔心股市出現泡沫,他認為股市還沒被超買,仍在「合理範圍」內。

「末日博士」羅比尼認為,美股還沒進入泡沫領域,但不代表全球各地都沒有泡沫形成,瑞士、瑞典、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房市就出現泡沫跡象。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認為,當前經濟可能需要泡沫,以達成接近完全就業,若少了泡沫,實質利率將變成負值。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說,股市還沒出現泡沫,可能還有上漲空間。但他說,股市本益比近來已升高,是個「隱憂」。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帕克還不擔心美股泡沫化,但若官員認為股市出現泡沫,可能微調貨幣政策,讓股市下跌。

貝萊德公司(Blackrock)執行長芬克認為,Fed必須開始縮減買債規模,否則會來不及穩定有點泡沫的市場,畢竟股市已大幅上漲,公司債利差已大幅縮小。

麥嘉華更認為,和金融業有關的所有資產都出現泡沫,例如股市、債市、低品質債券等。



◆ 觀念平台-問題在家族企業

中國時報 范疇 2013年11月23日

今年10月,在美國司法部的窮追猛打之下,摩根大通公司以高達130億美元的罰金認罪。去年,英國石油公司以相當1300億台幣為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作出賠償,葛蘭素藥廠以900億台幣的額度認罪,因為它的藥品中含有未經美國批准的成分,並且在包裝上標示不實。

台灣社會當下在質疑,為什麼政府對食品大廠處罰不下去,而且在偵辦過程中還有替產商遮掩的嫌疑。台灣人民是世界二等人民嗎?台灣政府已經徹底的官商勾結了嗎?

台灣的GDP是美國的4%,類似事件發生在台灣,如果台灣政府像美國政府一樣「正義」,那麼罰金應該在40億台幣至200億台幣之間。但是,台灣不可能享受到同等的「正義」,因為那樣台灣的經濟就要垮台了。

重罰大廠讓它不敢再犯,這件事在台灣做不來,不是因為廠商罰不起,而是因為台灣大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家族企業的結構。家族企業,指的不僅是它的股權所有,也是它的經營權實際掌握在家族中的1人或數人手中。

家族企業的品牌聲譽、運轉效率,一定就落在那幾個實際操盤人身上;那幾個人倒下,企業就倒下。這和美國絕大多數的大企業都是真正的公眾上市企業不一樣。美國以及多數的國際大公司,即使在財務上被政府罰慘,只要換一套經營班子,銀行照樣敢借錢給它,投資人照樣敢買它的股票,因為它的品牌、知識、資產都獨立於前經營者,策略對了就可大翻身。

但是台灣都是家族企業,都屬於「牽一髮動全身」的經營狀態,只要那幾個人的聲名臭了,整個企業的品牌就臭了,多年累積的社會功能可能一夕泡湯。企業越大,社會和經濟受損越大。

家族企業還有個特色,那就是整個企業的資產和投資,都隨著幾個人的看法和心情變化。「大老闆」事實上不必對公眾負責,只要把這幾個人弄得不爽了,他們就會離開那個地方。

在這情況之下,政府對「大企業」永遠處於投鼠忌器的困境,不管藍綠誰當家,處境都一樣,非不敢也,乃不能也。

一個威權政治的國度,例如中國,對家族企業型態則沒有顧忌,大不了收歸國有,分配給皇親國戚。台灣已經沒有威權政治的工具,搞垮家族企業,台灣的經濟就要停擺,10年也回不來。

普遍的家族企業型態,導致台灣民眾習慣用「良心」、「正義」等道德觀念來督判大企業,政府在此壓力之下,寬待企業就等於政府不道德,重判企業又等於經濟自殘,猶如「祖孫騎驢」的主角,怎麼辦都不是。

台灣需要現代化的地方還很多,大企業的所有權/專業經營權真正分開,就是其中一項。行政、立法諸公,應該用政策及立法,創造這樣的環境,否則台灣的經濟,不管GDP再高,都沒有結構上的安全可言,人民在生活品質上恐怕也只能做世界的「二等人民」。

(作者為戰略顧問公司負責人)



◆ 中資來台買房 總量管制二萬戶

自由 2013.11.23

每年最高取得建物四百戶、土地13公頃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內政部昨天宣布,自明年一月一日起,中國人民來台取得不動產將採「總量管制」,每年取得數額上限為土地十三公頃、建物四百戶;長期總量管制,即最終中國人民在台灣可取得的不動產土地上限為一千三百公頃、建物二萬戶。

內政部表示,已訂定「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取得不動產物權採行總量管制之數額及執行方式」,近日將正式發布,做為總量管制執行依據。

未限制個人取得土地或建物上限

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王靚琇說明,總量管制未限制個人取得土地或建物的上限,每戶坪數也未做限制,目前暫無規劃對於個別案件之取得金額及建物坪數予以限制。

至於中資法人因業務需要申請取得辦公室及廠房等,目前原則上不納入總量管制,將於個案審查時會商相關機關依實際情形審慎准駁,後續也會視實際情形適時與相關部會檢討評估。

內政部指出,中資來台從事有助於台灣整體經濟的投資,獲經濟部投資許可,依相關規定申請取得產業用地者,將由各主管機關依產業發展現況及需求,「分別另訂總量管制標準」。

舉例而言,若中資來台投資觀光旅館取得的不動產,內政部已函請交通部評估訂定總量管制,作為後續審查准駁及管理的依據。

根據內政部統計,自二○○二年開放中資來台購置不動產至今年九月三十日止,中資經內政部許可取得不動產計一二二件,其中自然人取得者一一四件,中資公司、團體因業務需用取得者八件,占全國不動產交易量比重仍低。

內政部說,兩岸交流頻繁,中資來台取得不動產的需求將增多,為及時因應兩岸政策及不動產市場變化,總量管制除每半年定期檢討,必要時也會機動調整。

※ 相關報導:

* 旺報觀點-關卡重重 陸資置產冷颼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3000953-260301

陸資來台置產難如登天,原本的「543條款」多年來已成緊箍咒,使陸資來台置產件數1年只有區區10件左右;陸資近年「大買全世界」,對台興趣卻冷颼颼,相當反常。

* 陸三線城市 投資房產風險高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23000956-260301

大陸近年房市過熱,泡沫危機一觸即發,儘管近來一、二線城市房價仍持續飆漲,但已有報告針對房市泡沫化發出警訊,指出受供過於求影響,大陸房產投資風險最高的50個城市中,高達49個為三線城市,預料三線城市的房市崩盤風險持續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