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4

小心肥胖上身 CPR簡單學

◆ 女生吃湯圓 1日最多2顆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482181.shtml

【聯合報╱記者郭逸君/桃園報導】2014.02.13

明天元宵節,傳統市場商家拿起竹篩子滾元宵,充滿了元宵節氛圍。但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師范純美表示,元宵雖然小小一顆,但別小看了它的熱量,四顆元宵就等於一碗白飯的熱量,民眾吃元宵要適可而止,別一顆接一顆,把熱量吃下肚。

傳統元宵的作法,都是把紅豆餡、花生餡或是芝麻餡,揉成一大團再切成塊狀,將塊狀餡料放在灑有糯米粉的竹篩子上,再用人力手搖。范純美表示,市售元宵中的餡料,有經過加工增加甜度,增添風味的同時,熱量也跟著提高。而外皮是由糯米製成,多吃可能會讓腸胃道不適。

4顆元宵的熱量大約是300大卡,范純美建議,如果女生1餐的飯量大約是半碗,一天吃2顆元宵為宜,如果是男生,1餐的飯量是1碗,一天就不要吃超過4顆元宵。民眾可以選擇一天吃1次,取代1餐正餐,多搭配蔬菜水果食用,才能安心兼顧健康。

選擇元宵的湯底也有學問,范純美說,如果是鹹湯底,可以加入大量的茼蒿、白菜等葉菜類,以麻油代替豬油煮食,食用前將浮油撈掉。如果是甜的湯底,熬煮甜湯時以紅糖取代砂糖,如果覺得甜味不夠,可以再加入紅棗、桂圓等天然食材增加風味。另外,也可以在甜湯中加入白木耳、珊瑚草,不僅較有口感,還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

此外,熱呼呼的甜湯是寒冬中的抗寒聖品,許多民眾都會在甜湯中加料,范純美說,一碗300cc的紅豆湯、綠豆湯熱量大約200大卡,但如果加入湯圓、蜜豆、珍珠等配料,料多吃起來很滿足,但熱量超標,小心肥胖上身。



◆ 飲食保健-地瓜泥加太白粉 營養師教作不噎湯圓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213001916.html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4-02-13 中國時報

元宵節到,小腦萎縮症、中風、化療病人等因為吞嚥困難,以往總是與湯圓、元宵無緣。營養師謝宜芳設計了簡單的自製湯圓法,以地瓜搗成泥加上太白粉勾芡,湯圓變的滑順易入口,讓病友們一圓吃湯圓過元宵的夢。

謝宜芳說明,糯米製食物除了對吞嚥困難者容易黏喉嚨,也不適合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民眾可自行將地瓜搗成泥,加入地瓜粉、太白粉或山藥粉和成麵糰。

吞嚥功能差者可使用黏稠度不高的太白粉,讓湯圓糊糊的好入口,大小避免與一般紅白湯圓一樣,否則容易卡喉嚨;腸胃功能差但沒有吞嚥問題的人,則可使用地瓜粉,讓湯圓如芋圓般Q軟有彈性。

接著,用紫山藥、番薯、大頭菜等天然食材當作染色劑,讓湯圓兼具健康與美觀。謝宜芳指出,綠色蔬菜富含葉酸,葉酸與腦細胞活化相關;紫紅色蔬果則富含花青素,可預防老年失智症,對腦部功能有幫助,而上述兩種成分都對情緒穩定、減少憂鬱傾向有效。

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黃玉春表示,小腦萎縮症病友因為吞嚥及消化機能衰退,連喝湯湯水水都常嗆到,更不用說黏呼呼的糯米製湯圓,她已去世丈夫在生前也同為病友,因為怕噎到,任何軟的食物,舉凡湯圓、芋圓、元宵、麻糬都不敢下肚,錯過了許多美味。

而營養師設計的自製湯圓作法,把湯圓變「不噎」了!病友自己搓揉湯圓還可訓練手部功能,一舉兩得。



◆ 多吃菠菜、蛋、黃豆 幫助你更機靈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98927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4/02/13

騎機車或開車到半路,突然有人從路邊竄出來,這時反應敏捷程度就很重要,剎車、閃躲技巧好的人就沒事,反應慢的人可能就倒大楣,荷蘭最新研究顯示,反應慢的人若多吃點菠菜、雞蛋、黃豆製品,說不定可以增加反應敏捷程度,減少意外發生。

荷蘭最新研究發現,菠菜、雞蛋、黃豆中的胺基酸「酪胺酸」(Tyrosine)成份或許可以幫助提升敏捷程度,當遇到險阻時,可讓人盡快踩煞車、採取應變之道。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神經心理學」期刊(Neuropsychologia)。

德國哲學家路德維希‧費爾巴哈曾說過一句話:「吃什麼,就會像什麼。」(Youarewhatyoueat)這代表吃進嘴裡的食物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反應。荷蘭萊登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研究團隊首次進行研究發現,攝取酪胺酸可增加一個人的敏捷程度,當快速行進間遇到危險、干擾,可以迅速反應、踩剎車,避免意外傷害。

研究團隊設計出一個情境,讓參與者在執行任務期間不得不中斷。研究人員請受試者仔細觀看電腦螢幕,當綠色箭頭出現時,受試者要趕快按下按鈕,且按鈕顯示的方向要和螢幕箭頭一樣,但如果螢幕出現紅色箭頭,受試者就要讓雙手完全離開鍵盤。

實驗分成兩階段,其中一階段,受試者必須飲用含酪胺酸柳橙汁,另一階段所喝的柳橙汁則含有安慰劑。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受試者飲用的柳橙汁含有酪胺酸,動作會較為敏捷,需要突然停止動作,反應會比較好、比較迅速。

研究人員解釋,從研究結果來看,攝取酪胺酸可以增加一個人反應速度,在馬路開車、騎車時,如果反應敏捷、反應速度較快,會比較安全。



◆ 台語Rap操 CPR簡單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3001572-260107

中國時報 陳宜加/新北報導 2014年02月13日

台語Rap熱舞學CPR!五股德音消防分隊替代役男陳奕程,結合學生時代熱舞與活動經驗,改編死板CPR教學,創國內之先,獨創生動好記「台語Rap教學操」,讓人輕鬆學會CPR。

去年甫從長庚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畢業的陳奕程,去年11月入伍,於五股德音消防分隊服替代役。他高中加入熱舞社,擅長Locking,大學更擔任系學會活動長,累積許多活動與主持經驗。

平時在隊上,陳奕程利用運動時間練舞,才華漸受矚目。隊員陳浩榮表示,由於分隊常須至社區、學校宣導CPR,因此上月提出將CPR結合唱跳構想。

CPR口訣「叫叫CAB」,配合操作假人模型,學習雙手壓胸、人工呼吸技巧。但陳奕程認為,一般教學死板枯燥,「就像教科書」,難學又易忘。他靈機一動,結合過去累積熱舞與活動經驗,獨創「台語Rap版」CPR教學操。

為設計舞步與歌詞,他花了1個月苦思,休假在家不忘隨時找靈感,洗澡睡覺也在腦中反覆修改,終於大功告成。

教學操共9句台語口訣,結合CPR急救技巧,相輔相成。「先生先生我勒叫你,你攏無反應…壓下起來壓下起來,總共30遍…」,口訣內容逗趣,押韻生動,陳奕程說,為讓義消隊員更快上手,特地用台語發音。

分隊長吳智超表示,由於分隊宣導對象主要為德音國小學童,CPR教學結合生動唱跳,趣味橫生,可加深印象、強化宣導效能。他也盼推廣獨具創意的教學操,讓人親近並懂如何CPR。

CPR教學影片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DWrFcXgSV8k

※ 相關報導:

* 天冷血管恐「凍僵」 長輩少出門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2/8482179.shtml

氣溫驟降,全台猝死案例頻傳,敏盛綜合醫院急診室近日就接獲不少因為天冷導致身體不適的病例。急診室主任鍾昇宏提醒,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三高病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並盡量減少外出。

* 大馬出現首宗H7N9病例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2130367-1.aspx

馬來西亞出現首宗境外移入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病患為1名來自中國大陸廣東省女遊客,目前正在沙巴州首府亞庇1間私人醫院的加護病房治療,病情穩定。

* 降血壓藥物 不能共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481722.shtml

....除了改變生活型態,以藥物控制血壓也是必要的,但降血壓藥物種類繁多,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服用所有藥物,例如合併有腎臟疾病、糖尿病、心衰竭、左心室肥大、心肌梗塞、中風等疾病的患者,各有優先考量使用的降血壓藥物;患有痛風、氣喘、腎動脈狹窄、心臟傳導阻礙等的患者,也有禁止服用的降血壓藥物,民眾不能有自行前往藥局買藥或是與其他家人「共享」藥物的錯誤觀念。

流感疫情拉警報! 睡眠債怎麼還?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吃太油長出黃色瘤

◆ 皮膚疾病-吃太油長出黃色瘤 注意三高食物攝取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214000779.html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4-02-14 中國時報

飲食高油脂,當心長出黃色瘤!一名53歲男性,因右膝莫名長出了2顆、約1元硬幣大小的黃色凸起物,就醫切除化驗,發現是脂肪沉積在皮膚底下的「黃色瘤」,醫師表示,黃色瘤多和血脂代謝異常有關,好發在手肘、膝關節外側表皮,但全身上下都可能發生。

在皮膚長出宛如「小鹿斑比」般的一塊塊黃色斑塊,醫師劉國威指出,黃色瘤是脂肪沉積在皮膚底下,經體內大型吞噬細胞消化後,在皮膚表面呈現的黃色斑塊病變,大部分是良性,但不處理可能會一直長大。

劉國威指出,黃色瘤長在不同部位,形狀就不同,一般而言,若長在眼皮,呈現一片平坦的黃色,宛如「熊貓眼」;長在手肘、膝關節外側表皮,常是凸出一片的結節狀;長在身體則呈現一顆一顆的丘疹。

劉國威說,黃色瘤常伴隨身體血脂問題,如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過高,或皮膚受傷或發炎,都可能造成黃色瘤,另遺傳也是常見原因之一。

劉國威說,這名男子4年前手肘就曾長出黃色瘤,詢問後發現,家中父母及6位兄弟都有高血脂問題,兄弟也有4人長出黃色瘤,因工作關係常在外應酬,抽血一驗膽固醇超過300mg/dL,逾標準值200mg/dL,有高血脂問題。

劉國威表示,黃色瘤可採雷射、化學換膚或手術切除,但最重要的是,黃色瘤往往是血脂健康的指標,治療後須留意飲食,減少高脂、高糖、高膽固醇食物攝取,留意自身血脂且養成運動習慣,血脂控制好才能降低再發生的機會。

※ 相關報導:

* 過敏族穿保暖衣 小心汗疹毛囊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14/today-health1.htm

....身體或多或少都會排出汗水或濕氣,若保暖衣物為較不透氣的材質,可能造成汗腺的排汗不良,進而造成汗疹。

這些汗疹通常分布於前胸、後背、腋下、腰部、鼠蹊部及大腿內側,呈現搔癢的小紅丘疹或膿皰,總是讓人越抓越癢。尤其是洗澡後,或在睡覺時,被子一蓋熱,就癢到難以入眠。患者常說:「用熱水燙,才能止癢!」卻忽略了這樣的動作反而讓皮膚的皮脂過度被洗掉,可能使皮膚在寒冬中變得更加乾癢。

※ 吸濕排汗的材質比較好。



◆ 1天自慰5次 男大生攝護腺肥大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48533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02.14

沒有情人,一名男大學生只能自慰,但頻率異於常人,一天高達五次,照三餐打槍,外加下午茶、宵夜。半年下來,精神委靡,頻尿、夜尿,連尿尿速度都變慢,就醫檢查居然攝護腺肥大,才20出頭,但攝護腺大小卻像是中老年人。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教授、泌尿科主治醫師王起杰指出,攝護腺是製造精液的主要來源,只要是達到高潮射精,攝護腺不斷製造精液,長期受到刺激,攝護腺體積就可能變大,影響排尿功能。

由於課業壓力沈重,前述的男大學生透過自慰紓壓,卻出現成癮症狀,連續半年,每天平均自慰五次,如果不做,就無法靜下心來唸書。

歷經半年過度自慰,男大生排尿時出現症狀,站在小便斗前,得花好幾秒才能尿出來,排尿速度明顯比其他同學來得慢,這才鼓起勇氣就醫。

超音波檢查發現,該男大學生的攝護腺體積偏大,已經超過正常值20公克的標準上限,跟平均五六十歲的中老年男性攝護腺差不多大小。抽血報告則顯示,他體內男性賀爾蒙濃度偏高,一般男性平均為700單位,他已高達1100單位。

王起杰表示,問診發現,這名大學生平時喜歡吃甲殼類海鮮等製造男性賀爾蒙的食物,這可能導致睪固酮濃度增加。由於睪固酮偏高,所以容易性衝動而自慰。

王起杰說,由於患者年紀還小,不適合服用降睪固酮藥物,因此建議他連續吃素一個月,透過飲食控制,來降低睪固酮濃度,減少性衝動。回診時,男大學生自訴自慰頻率次數明顯變少,隨著射精次數的減少,攝護腺體也逐漸恢復正常。

「縱欲過度,對身體不好!」王起杰強調,年輕人性愛射精頻率太高,恐將讓攝護腺提早肥大,建議尋找打球、運動等紓壓管道,盡量少上色情網站。

何為攝護腺?

‧製造精液的主要來源
‧只要達到高潮射精,攝護腺便不斷製造精液
‧長期受刺激,攝護腺可能變大,影響排尿

※ 相關報導:

* 蜜月摸到乳癌 治療後歡度情人節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484531.shtml

....上班族的王小姐今年30歲,去年11月她與相戀1年的徐姓男友步入禮堂,兩人到峇里島度蜜月,夫妻親熱時,丈夫意外摸到王小姐右側乳房有奇怪腫塊。

王小姐從未自我檢查,且腫塊不會痛,都沒察覺。回國後,夫妻一起到醫院乳房外科檢查,透過乳房超音波發現右乳有約兩公分的腫瘤,經細針抽取切片檢查,惡性機率非常高,必須手術切除。

結果讓新婚夫妻震驚,王小姐說,自己還年輕,也沒家族病史,怎會運氣會這麼差!因不想拖累老公,還一度提出離婚建議。

光田癌症醫療團隊鼓勵王小姐積極面對,經接受乳房保留手術、荷爾蒙和放射治療,所幸癌細胞未擴散其他器官,屬原位癌,開刀切除患部。



◆ 花蓮6醫院 就近照護腦中風者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484572.shtml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花蓮報導】2014.02.14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以腦中風為標的,昨天宣布在花蓮率先試辦「提升急性後期照護品質」計畫,整合花蓮6大醫院,讓急性腦中風患者在治療黃金期,能在住家附近的醫院接受整合性照護,試辦成效好,再推廣到外縣市。

健保署副署長蔡魯說,花蓮南區、台東的腦中風病患很多,到花蓮慈濟、門諾等醫院就醫太遠,根據統計,7成腦中風病人出院後未再接受治療,推動「提升急性後期照護品質」計畫,讓患者可回住家附近醫院就醫。

國軍花蓮總醫院院長項正川、佛教慈濟花蓮醫院院長高瑞和、門諾醫院副院長吳鏘亮、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院長黃瑞明、台北榮總鳳林暨玉里榮民醫院院長林知遠、健保署副署長蔡魯及健保署東區業務組長李少珍等簽署共同宣言,正式啟動。

「提升急性後期照護品質」計畫,由國軍花蓮總醫院為主責醫院,與門諾、部立花蓮醫院、台北榮總鳳林及玉里分院、花蓮慈濟醫院形成醫療照護網,6家醫院已提供34張床位,涵蓋主責醫師及精神科、復健科、物理、職能、語言等醫師照顧,急性後期病患返家後,進入慢性期醫療,由居家護理人員結合復康巴士、護理之家,讓患者就近獲照顧。

fsj 提到...

近年首例 新生兒染退伍軍人病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487086.shtml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4.02.15

台灣出現新生兒感染退伍軍人病,是近年首例。一名住大台中地區的男嬰在婦產科診所嬰兒室,喝了疑遭退伍軍人菌汙染飲水機泡的牛奶感染,疾病管制署提醒家長及相關機構,要特別注意飲用水衛生。

這名男嬰去年四月出生後,就待在婦產科診所的嬰兒室;七天後開始發燒,隔天轉送醫學中心求治,肺部X光發現肺炎;醫師投以抗生素治療都未好轉,因此醫院通報疾管署採集痰液化驗。

男嬰痰液裡驗出嗜肺性退伍軍人菌血清型第五型,確定感染退伍軍人病;醫師因此改用退伍軍人病的抗生素治療,男嬰才康復,小命差點不保。

防疫人員後來從診所嬰兒室旁的準備室裡的飲水機,分離出與男嬰體內相同血清型的退伍軍人菌,初步判斷這就是元凶。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說,一般人感染退伍軍人病死亡率約一成五;但嬰幼兒死亡率高達三成五,且嬰幼兒感染的症狀,與其他病原菌造成的肺炎相近,有時並不容易診斷。

王任賢說,退伍軍人菌是水裡常見細菌,老舊水管或冷卻水塔的死水,最容易大量孳生,它不怕攝氏六十度以下的熱水與氯,過去台灣極少新生兒感染。

一九七六在美國費城一家飯店舉行退伍軍人會議,參加會議的軍人發生肺炎群聚感染,後來在飯店的冷卻水塔裡,發現此菌,因而得名。



◆ 玩太瘋 去年2千人染愛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486780.shtml

【聯合報╱記者郭逸君/桃園報導】2014.02.15

好巧!元宵節、情人節同一天,但農民曆記載「忌嫁娶」、「忌行房」,迷信與否見仁見智,衛生局利用機會提醒,不分男女一定都要有安全性行為的觀念,在慶祝節日活動時,也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而使用安非他命等藥物助興,高風險性行為、或是施打毒品共用針頭,都可能會造成愛滋病的感染。

衛生局指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近3年全國新增愛滋病毒感染人數逐年攀升,102年全台有超過2000名愛滋病患者,桃園縣內約200人罹患愛滋。桃園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林國甯表示,愛滋病毒感染者9成以上都是因為從事不安全性行為才造成感染。

節慶活動青少年參加派對,很容易在同儕的慫恿下用毒品助興,桃園曾有一名19歲的高中生在參加朋友舉辦的派對時,因為好奇拉K,毒品讓他神智恍惚,與他人發生性行為,結果感染愛滋病毒,人生從此變色。

不論何時,從事安全性行為就是維持單純性伴侶,在從事性行為的過程中全程使用保險套,可以降低意外懷孕及感染性病的發生。

林國甯提醒,如果青少年在參加聚會後,發生高風險性行為,可以在72小時內到衛福部桃園醫院或林口長庚醫院,由感染科醫師依據「非職業暴露愛滋病毒後預防性投藥」進行評估,看是否需要進行愛滋病預防藥物。



◆ 勞工累爆睡不飽 增心血管病風險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48747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2.15

年後開工別當拚命三郎,工時長、睡不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一份研究指出,男性每周工時超過60小時,比起工時40至48小時者,會增加2.2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如果每天睡不到6小時、比起睡6到9小時,會增加3倍的發病風險,若是工時長又睡不飽,風險更加乘,會提高6.6倍的發病風險。

中壯年男性因心血管疾病倒下,常讓親人措手不及,家庭陷入危機。這項研究由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鄭雅文等人進行,從2008年到2011年在醫院裡收集了322名、小於60歲的男性,他們都是第一次被診斷為心肌梗塞或是冠心病。

以問卷調查他們發病前的工作時數,有半數每周工時超過48小時,並有四分之一多於60小時、相當於平均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而且有近四成每天睡不到6小時。

研究中並找來644個年齡、教育程度、居住地等條件相似的健康男性,當成對照組,問卷發現,對照組的生活作息相對正常,僅有3%睡不到6小時、5%工時超過60小時。

鄭雅文說,研究後發現,一周工作60小時者,比起工作40至48小時,增加2.2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如果每天睡不到6小時,比起每天睡6至9小時者,風險會增加3倍。如果工時長又睡不飽,風險更會增加到6.6倍。

鄭雅文也說,歐美已有不少工時長會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台灣較缺乏相關的實證資料,而且歐美的長工時以每周48小時評估,對常加班的台灣人算是「普通」。

相對男性工時長在中壯年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鄭雅文也說,國外研究已發現,女性工時長則會因壓力大,造成焦慮、憂鬱、骨骼痠痛。鄭雅文建議,中壯年男性別把身體當成鐵打的,下班後別忘了好好休息、也要重視休假。

醫師:工時長 更要睡眠和運動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每天早出晚歸、加班,對不少國人是常態,工時長帶來的壓力、以及睡不夠都會「傷心」,因為血壓上升、心跳加快、交感神經亢奮,長期對心臟負擔大。

工時長的人更要重視睡眠,台北榮總耳鼻喉部暨睡眠中心主治醫師江秉穎建議,睡前至少半小時前要放鬆,關掉手機、電視、電腦,避免螢幕亮度刺激生理時鐘、趕跑睡意,建議可聽輕音樂、做輕度伸展操等,找一件個人的睡眠儀式,提醒自己該睡覺了。

台北馬偕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崇烈建議,工時長的人更不能把疲勞、沒時間,當成不運動的藉口,最好每天運動半小時,光是臉不紅氣不喘的散步還不夠,要能微微出汗、心跳加速,如慢跑、游泳、腳踏車等才有保健的效果。

※ 相關報導:

* 大魚大肉忘忌口 蕁麻疹找上門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486584.shtml

....開業皮膚科診所醫師趙昭明也表示,近來因蕁麻疹就診患者有增加趨勢,大概比年前增加二到三成,不少患者因為過年時大魚大肉,吃的食物比平日複雜,加上剩菜反覆食用,可能吃到不新鮮的食物,在短時間內大量接觸過敏原而誘發,雖然蕁麻疹並無致命危機,但患者若不治療,可能成為反覆發作的慢性蕁麻疹。

* 健康有術-運動+控制飲食 年減10公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5000276-260210

從小就是運動好手的聲寶集團副董事長陳盛泉,對跑步、登山、打高爾夫球及滑雪等運動相當在行。靠著運動、專業醫師提供減肥食譜,忌食太油、油炸食物及蛋糕,讓他1年之內,減重10公斤。今年目標不單要參加墾丁半馬21公里路跑,體重也要從目前75公斤降至70公斤。

* 防範骨質疏鬆 護骨有7招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15/today-health4.htm

骨質疏鬆是許多老人家甚至中壯年族群的通病,大約從35歲起因雌激素分泌減少,骨質量就會隨年齡增長而遞減,特別是女性歷經結婚、懷孕、生產的過程,骨鈣是一點一滴地流失,通常婦女根本不知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症」,一定要等到發生骨折時,才知是骨質疏鬆症引起,所以才被稱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



◆ 8次產檢…看不出女嬰殘缺 醫挨告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486918.shtml

【聯合報╱記者饒磐安/新北報導】2014.02.15

徐姓夫妻產前到新北市一家診所產檢,照8次超音波,醫師都說正常,但女兒生出來卻沒雙手及右腳;他們昨天到新北地檢署控告醫師業務過失傷害,近日將提民事訴訟,求償1700到2000萬元。

基隆市徐姓男子說,妻子去年1月懷孕7周時,到新北市中和區一家診所產檢,陸續照8次超音波,醫師都沒說手腳有異狀。去年8月妻子產前陣痛,緊急到診所剖腹產下女嬰,當時醫院僅告知胎兒有呼吸窘迫及肢體萎縮,身上用布包住;直到轉診另家醫院,醫院告知女嬰肢體缺損,他才看到女兒只有左腳。診所卻說缺手腳是先天造成,照超音波會有死角,並無疏失。

他說,女兒目前成長遲緩,體重一直無法上升。診所僅派助理與他們聯絡,未提出具體彌補方案,令他們心寒也無法接受。委任律師葉慶人說,診所協調賠償金額不超過100萬元,與徐姓夫妻求償金額相差近20倍,當然無法同意。

※ 相關報導:

* 投資百億 示範區將蓋健康城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487001.shtml

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文達昨(14)日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通過後,衛福部將儘速推動示範區內「國際醫療健康城」(簡稱健康城)建構案,未來將循BOT方式引資完成,設置醫院、生技、製藥、醫材、養生、教育訓練等專區,投資金額上看百億元,最快2016年營運。

fsj 提到...

喝低卡飲料 無助減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489018.shtml

【聯合晚報╱彭宣雅】2014.02.16

體重過重的成人,很多人會選擇喝低卡飲料,既可滿足喝飲料的欲望,還能減少熱量攝取,幫他們瘦下來,但這個方法可能事與願違。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Bloomberg公衛學院究發現,有喝低卡汽水習慣的肥胖者,反而會從食物中攝取較多熱量,無助於減重。

這項研究刊載於最近出刊的美國公衛期刊,研究的結論顯示,喝低卡汽水的人若想有效減重,還要減少餐點與零食的食用量。

根據研究,低卡飲料中的人工甜味劑,可能會阻斷大腦中的甜味感受器,喝下低卡飲料,會讓大腦認為自己還沒有吃飽,反而會讓人吃得更多。

健康專家同意這個理論,但特別強調,大眾不應該因此就認為可回歸喝一般的汽水或飲料,而是要減少所有甜味劑攝取,最好的選擇還是喝水。

新店耕莘醫院安康院區內科部主任裴馰表示,低卡食物只是減重的迷思,並不會使人體重減輕,反而容易讓人誤以為吃了很多低卡食物、喝了許多低卡飲料,應該不會發胖,但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

裴馰說,人體攝取食物後產生熱量,必須靠運動消耗,若無法消耗而囤積在體內,就會形成脂肪和肥肉。一般人如果無法有效且規律的運動去消耗攝取過量的熱量,減重的不二法門就只有少吃。

他強調,即使是需要控制體重的人,其實什麼東西都能吃,但吃的量要少、食物要多樣,最好能拒絕高熱量的甜食和油炸食物。久而久之養成好的飲食習慣並且變成習慣,會比單獨依賴低卡食物減重,來得有效且健康。

※ 相關報導:

* 降膽固醇 飲食「藥」注意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16/today-health4.htm

過完農曆年應該有不少人又要開始發憤節食。不過,因膽固醇過高而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的朋友要注意了!眾所周知,葡萄柚會導致血中的降血脂藥物(statins)濃度異常升高,但是有降血脂功效的食品,如紅麴、燕麥,也和statin類藥物存在交互作用。



◆ 只要青春不要痘 中醫幫你「顧」面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16/today-health3.htm

文/陳思帆 2014.02.16

王先生因工作忙碌,常得熬夜趕工,長期下來不僅面色黯沉,還長滿紅腫、化膿的痘痘。

青春痘學名為「痤瘡」,除好發於顏面部外,頸及胸、背部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也相當常見。以現代醫學觀點,主因是皮脂腺分泌過多的油脂使毛囊阻塞,有時還混合了灰塵、不適當的保養化妝品,或是細菌感染而毛囊發炎,還有化膿的可能。

中醫認為,從體表的變化能直接觀察到體內臟腑氣血虛、盛與外邪干擾的情形。

◎以下簡介青春痘部位的不同意義,應可藉由調整生活作息來改善:

●額頭及眉間:代表心火旺盛。多見於熬夜、失眠或是勞心傷神的現代人,建議夜間減少聲光強烈刺激,盡量做一些輕鬆的活動,並且在晚上11點前準備入眠。

若不得已需熬夜,應在接下來的一週更注意補眠放鬆,以補充體內陰液,維持陰陽平衡。飲食上可選擇綠豆或百合,以協助清心安神。

●鼻部:代表火熱積在消化系統內。多見於喜食油煎、炒、炸等燥熱食品,嗜酒,或是原本脾胃較虛弱,無法運化攝入食物的饕客們。建議先忌口,選擇少油、清蒸或水煮的菜餚,用餐也勿過飽,以免造成身體負擔。飲食上可選擇能降火氣的豆腐、白菜或是瓜類。

●下巴:代表骨盆腔器官或是生殖泌尿系統失調,多見於月經不調或喜憋尿的現代女性,男性可能有痔瘡的問題。

月經及大小便乃是體內排泄廢物的途徑,當排出受阻,累積在體內,就容易在下巴處看出端倪。建議養成良好的大小便習慣,固定喝水、進食蔬果,也需注意大小便的次數及時間。有此問題的女性應減少進食寒涼冰品,建議可經由中藥調理,以調整體內生殖系統的平衡。

●兩頰:古籍認為,左臉屬肝,主情緒的調控;右臉屬肺,屬呼吸系統。多見於情緒失調、壓力過大或是有呼吸系統疾病者,如鼻過敏等。建議可培養運動習慣,以一定強度的身體活動紓解壓力,調節情緒,也可以同時增加心肺功能,改善呼吸道狀況。飲食上可選擇木耳、梨子或是菊花做為食療輔助。

整體而言,由於青春痘多屬熱邪,初期形成的粉刺、丘疹還可以由生活方式調整來自我保養,但若已紅腫化膿,其火熱亢盛程度恐怕就得經由治療才能解決。

在飲食上選用較為涼性的食物或藥物為主,唯飲食時需多注意,寒涼飲食易傷伐脾胃,適量即可,也勿過量食用,有任何問題都應詢問合格中醫藥師才安全。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 相關報導:

* 縱欲、無性 都容易攝護腺肥大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488816.shtml

「老年人攝護腺肥大是免不了的問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教授、泌尿科主治醫師王起杰指出,統計起來,50歲以上族群大概有一半攝護腺肥大,60歲以上增至六成,到了80歲以上更高達九成。在泌尿科門診外的候診區,80、90歲的老年病患,幾乎都是攝護腺出問題。

正常來說,年紀與攝護腺肥大、勃起障礙成正比,但臨床觀察,攝護腺肥大也可能與性行為頻率有關。由於攝護腺是製造精液的器官,40歲以前假如性生活頻率太高,比較容易攝護腺肥大。

....許多人認為,老了後不應該有性生活,否則會傷身、傷元氣,其實不然。王起杰指出,上了年紀後,假如性生活太少,攝護腺肥大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因為性生活太少或沒有性生活,攝護腺仍會持續製造精液,如果精液無法適時排出體外,精液裡的礦物質慢慢沉澱,除了容易造成結石,還會引起肥大問題。



◆ 防急診室暴力 擬「急診區獨立 設輕症區」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489038.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2.16

不少醫院急診室空間狹小,醫護人員壓力大,忙碌時也易發生急診暴力衝突,台灣急診管理學會最近觀摩9家醫院,希望在現有空間打造「未來急診」。建議急診應該為獨立區域,不應做為醫院出入病房、門診的走道,同時台灣急診保守估計有70%是輕症,應規劃輕症看診區。

急診暴力頻傳,衛福部要求各醫院急診室必須設立門禁管制、等候區與治療區有所區隔。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王宗曦也說,為了降低急診室暴力,各醫院急診室還必須做好24 小時警民連線。

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陳日昌說,為協助醫院改建擴建急診室,最近選定三總等9家醫院作為觀摩對象,分別針對每月平均就診人次7500人以上、5000至7499人次、3000至4999人次,打造不同人潮數量需要的空間。

陳日昌說,和澳洲急診室相比,台灣9家醫院的急診室明顯狹小,甚至有的醫院僅達到澳洲醫院總空間設置標準的10%。

這次觀摩以花蓮慈濟醫院、三總分別獲得「最佳急診空間」、以及「最佳急診管制」的標竿獎章。陳日昌說,三總的急診室完全獨立,全區需刷卡才能進出,管制度最高,避免非急診病人頻繁進出,發生院內感染,也可保護醫護人員安全。

花蓮慈濟醫院規劃輕症看診區,實施輕重症分流,檢傷分類之後,入口的動線也不同,輕重症患者不會混雜在一起,在輕症區前設有病人等候區,都值得其他醫院參考。

fsj 提到...

監所肉多青菜少 營養師:這樣吃一定變胖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490367.shtml

【聯合報╱記者蘇位榮/台北報導】2014.02.17

看過台北監獄收容人菜單,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組長陳紋慧說,這樣吃一定會變胖,膽固醇和血脂肪會提高,就算運動也難以消耗吃進去的熱量;她建議北監為了收容人的健康,應增加青菜的量,烹調方式多用蒸煮,少用加工品。

台北監獄總務科長蔡俊宏表示,北監伙食是收容人派代表開會決定的,在北監待過的收容人都認為北監伙食相當於社會上的中等家庭,確實不差。

北監目前沒有營養師,飲食最大原則是讓收容人喜歡吃,獄方曾觀察過收容人青菜吃得少,青菜不吃就倒掉,獄方也很煩惱。

陳紋慧表示,理論上每個人每天最好都要吃水果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北監用紅豆或綠豆甜湯取代水果,並不妥當。

陳紋慧說,每餐僅有一樣炒青菜,缺少半葷半素菜色,而且主菜經常是炸水餃、炸香腸、回鍋肉,油脂含量太高;年節加菜的肉類太多,含油量太高,這樣吃任何人都會變胖。

她建議,肉類主菜僅一樣就可以,可再增加半葷半素的新鮮食材烹調,或再加些黃豆製品;湯類改以青菜豆腐湯代替,並少用加工油炸品烹調。



◆ 母乳成份 白天晚上不一樣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15576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09/10/09

白天、晚上,母乳成分不一樣,所以寶寶晚上喝母乳可幫助睡眠。西班牙埃斯特雷馬度拉大學(University of Extremadura)研究發現,母奶成分會隨小孩的營養需求作調整,因此,白天、晚上不同時段的母奶成分不盡相同。

研究人員分析母乳主要三種成分,有的成分可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讓寶寶活力十足,有些成分則會幫助中樞神經系統放鬆,為寶寶助眠,研究人員以24小時時間觀測母乳成分變化。

結果發現,晚上八點到隔日早上八點所取樣的母乳樣本含有高濃縮物質,母乳成分出現明顯改變。研究人員克里斯提娜?珊雀斯(Cristina L. Sanchez)表示,「這項發現讓我們了解到,母乳可以幫助寶寶進入夢鄉。」

克里斯提娜?珊雀斯補充,「你不會在晚上的時候還讓人喝下咖啡,讓寶寶喝母乳也是一樣的道理。白天含特殊成分的母乳會刺激嬰兒的活動能力,而晚上的母乳成分則會幫助寶寶休養生息。」

研究人員解釋,母親如果在晚上取母乳儲存,白天時將這母乳餵給寶寶吃,寶寶可能在白天就顯得昏昏欲睡。反之,寶寶晚上喝到白天製造的母乳,則會變得精力充沛。為了幫寶寶提供適當養分,晚上取的母乳應該讓寶寶在晚上飲用,白天所取的母乳就應該讓寶寶在白天喝。這項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營養神經科學期刊」(Nutritional Neuroscience)。總共有30位女性提供母乳樣本。



◆ 中醫調整氣血 找回好眠體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17/today-health6.htm

文/陳運泰 2014.02.17 自由

台灣雖小,卻是失眠大國,大約每5人就有1人受失眠所苦;失眠不單指入睡困難,睡2-3小時即醒、醒後睡不著或整晚淺眠多夢,天天都覺得睡不飽,這些都算失眠。

◎造成失眠的問題可能有:

●內科問題:很多疾病都會造成失眠,例如中風及失智症患者有睡眠障礙;鼻過敏,以致鼻塞而睡不著或醒來的人也很多;還有像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便秘等;關節炎、肌肉發炎也都會影響睡眠品質。另外慢性病患者常因為藥物副作用或交互作用造成睡眠不佳。

●心靈問題:現代社會壓力大、步調快,若長期處於鬱悶、空虛、煩躁心理狀態,容易擾亂腦神經跟內分泌系統,使睡眠周期發生改變。

●不良習慣:睡前看電視、上網聊天、玩遊戲、吃消夜、喝太多水或做劇烈運動等,都可能影響睡眠,應避免;不運動也是壞習慣,規則適度的運動,對睡眠有很大的助益。

◎體溫與失眠的關係︰

科學研究已證實,大自然的節律會影響人身心狀態的變化,這是因為人體內以下視丘為主導的感控系統,會隨光照而自動調節荷爾蒙分泌,進而改變各種身心功能,而與日節律——即睡眠關係最為密切相關的就是「體溫」。

人是恆溫的動物,但體溫每天仍有2℃上下的波動,大約在下午4點時達到高峰,之後逐漸下降,清晨時最低。體溫下降時,體內會形成一股睡眠趨力,人自然會開始想睡。如果一個人體溫太高或太低,或變化節律不明顯的體質,都可能使睡眠趨力減弱,影響到睡眠。

中醫除了控制可能的疾病並找出導致失眠的習慣予以修正外,中醫更擅長整體調理,創造好睡體質。

中藥能調節體溫,提高白天代謝,夜晚頭涼手腳暖,體溫節律穩定,就能增強睡眠趨力,帶來好眠,更能回饋調控內分泌和神經系統,改變體質。像桂枝、生薑等藥,就可以用來升高體溫,而柴胡、黃芩、梔子等藥,可以用在體溫偏高的患者,再配合像甘麥大棗湯等藥來放鬆情緒,龍骨、牡蠣強化睡眠深度等。

中醫從調整氣血出發,維持良好的內在節律,就能創造更好睡的體質條件,只要耐心配合,都能看到療效。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 醉男急診室打保全罵警察 遭過肩摔制伏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1/8490226.shtml

【聯合報╱記者劉愛生/平鎮報導】2014.02.17

32歲的邱姓男子前天中午酒後推傷友人,送醫過程辱罵消防隊員,到醫院急診室還不斷咆哮,與醫院保全發生拉扯,並辱罵、推打趕來的員警,被警方壓制上銬帶走,才結束急診室鬧劇。

警方調查,32歲的邱姓男子(有公共危險前科)前天上午11時許,與吳姓友人在平鎮市一家快炒店吃飯、飲酒,邱姓男子酒後疑與吳姓友人發生口角,雙方拉扯互推,邱姓男子疑似用力過猛,將吳姓男子推倒在地,撞傷頭部。

119消防局獲報後,將吳姓男子送往平鎮市壢新醫院救治。邱姓男子堅持陪同就醫,但他不斷要求消防隊員逆向駕駛,並以三字經、五字經辱罵消防隊員及踹踢救護車上的醫療器材。救護人員見吳姓男子傷勢輕微,且救護路程約4分鐘,只有拚命安撫邱姓男子的火爆脾氣,但仍照原路線行駛。

消防救護車抵達壢新醫院後,邱姓男子多次想進入急診區,但醫院馮姓保全員見邱姓男子滿身酒氣,若進入急診室恐會造成其他病人就醫權益,於是委婉勸說邱姓男子不要進入。

但邱姓男子仗著酒意,執意進入,除了不斷推擠醫院的馮姓保全員外,還大聲以三字經、五字經辱罵保全員,大聲咆哮「到底要不要救我朋友」,並與馮姓保全員發生拉扯,急診室護理人員擔心發生狀況,立即向警方報案。

平鎮警分局宋屋派出所警員葉立德等人據報趕抵,制止邱姓男子脫序行為,但他對員警不斷辱罵三字經,並動手拉扯警員葉立德制服,員警見邱姓男子酒後失控,且妨礙公務事實明確,當場一記過肩摔將邱姓男子制伏、帶走。

邱姓男子經警方酒測後,酒測值高達1.10MG/L,邱姓男子前晚被警方依妨礙公務、藥事法罪嫌移送法辦。邱姓男子逐漸酒醒,知道自己闖下大禍,頻頻向警方道歉,表示自己已記取教訓,日後再也不敢貪杯多喝了。

fsj 提到...

霜淇淋好吃 中醫師提醒傷身

中央社 2014.02.18

天冷吃霜淇淋,中醫師提醒,吃冰傷身,冰品會讓血管收縮快速,影響呼吸道、消化及生殖系統。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婦科主任陳玉娟說,人體正常體溫是攝氏35至37度,而冰品溫度低,和人體體溫相差至少超過30度以上,當民眾吃入冰品時,血管收縮,影響循環及代謝。

陳玉娟指出,吃冰會影響全身功能,短期影響還好,長久對身體仍是不好,手腳易冰冷、氣色不好。

她說,冰入口後清涼感進入身體,到肺臟系統,影響心肺功能;進入消化道影響吸收,腸胃蠕動功能變差,出現腹瀉及便祕;到生殖系統則會影響子宮收縮。

陳玉娟表示,不建議吃冰,若是冷熱交替飲食,則應間隔2-3小時,常吃冰品、循環欠佳者也建議多保暖、戴手套及從事運動。



◆ 中東兒童過胖 減肥手術「瘋」行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492523.shtml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2014.02.18

華爾街日報報導,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富國的孩童肥胖率日益升高,引發健康疑慮,帶動減肥手術蓬勃發展,但也掀起爭議。

沙國男孩小戴今年才三歲,但體重已達61磅(27.7公斤),是同年齡小孩的兩倍,父母決定打破過去難已接受的觀念,讓他接受減肥手術,以胃縮小手術抑制食慾,避免一輩子的健康問題。

讓這麼小的孩童接受減肥手術,是美國外科醫生不鼓勵的,凸顯出沙國等中東富國的健康危機加劇。不健康的飲食,加上富裕衍生的久坐行為、與不鼓勵忌口與運動的文化,已造成沙國與其他波灣國家的肥胖率節節上升,甚至超越西方國家。

根據沙烏地肥胖期刊2013年刊登的研究報告,肥胖已成為沙國孩童的嚴重健康問題,估計有9.3%的學齡孩童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肥胖標準。

小戴的醫生艾爾卡赫塔尼(Aayed Alqahtani),是沙國最大力提倡孩童減肥手術的醫師,他的病人遍及中東各國。過去七年來,艾爾卡赫塔尼已替近100名14歲以下孩童執行減肥手術,人數是業界最多。

不過艾爾卡赫塔尼的做法,也掀起全球對減肥手術的適當年齡論戰。美國普遍認為下限為14歲。世界衛生組織(WHO)2012年報告指出,目前對孩童減肥手術的長期後果數據不足,在長期報告結果出爐前,「傳統做法」是必要的。

沙國孩童的體能活動往往受限,尤其是女童,高溫氣候與缺乏綠地連散步這種活動也不容易進行。學校體育課每周只開一堂,孩童與家長愛去的購物中心,普遍供應高卡路里的西式速食。

成年人的減肥手術在沙國廣為接受,甚至由政府買單。艾爾卡赫塔尼表示,2012年沙國有1.1萬人接受減肥手術,現在他每周執行三到四次兒童減肥手術。

※ 相關報導:

* 孕婦節食求瘦 寶寶恐傷腦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493474.shtml

即使懷孕,仍想擁有火辣身材!婦產科醫師觀察,門診約有兩成年輕準媽媽們刻意控制飲食,甚至少吃、拒吃,就是為了想保持身材。有懷孕四個月的孕婦上診間時,仍穿著緊身牛仔褲,腳踩高跟鞋,讓醫師看了直搖頭。

一般來說,孕婦產前體重宜增加12公斤,即使增至15公斤,仍在可接受範圍。但一名二十多歲的辣孕婦到了臨盆前夕,體重居然只重了七公斤。由於胎兒在懷孕期間營養攝取不足,以致於出生時體重未滿2000公克,開業婦產科醫師賴文福擔憂,母體營養攝取不足,恐損及新生兒腦部發育,這種影響將是一輩子的。

* 過勞族夫妻 中藥助好孕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492448.shtml

34歲陳姓婦人因肚皮遲遲沒有動靜,做人工受孕也告失敗,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李湘萍求診,發現男方長期喝冰飲、女方又求子心切易緊張,才不易受孕,經2個月中藥調理如今已產下健康的男寶寶。



◆ 血癌積極治療 8年存活率逾9成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7841&kdid=AR10&r=3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3/09/22

許多偶像劇常出現主角罹患白血病催淚情節,不少人至今仍把俗稱「血癌」的白血病視為絕症。醫師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並非絕症,只要長期服用標靶藥物,8年存活率可達93%。一名患者12年前罹病,原本擔心自己撐不到兒子幼稚園畢業,但透過治療,明年將參加兒子的高中畢業典禮。

今年43歲的吳小姐,12年前莫名腹痛長達三個月。原先她以為是胃潰瘍復發,沒想到就醫檢查後發現脾臟腫大,被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當時她聽到自己罹患血癌,以為自己活不過半年,曾崩潰到與先生抱頭痛哭。幸好在藥物控制下,她不但沒錯過孩子幼稚園、國小、國中畢業典禮,明年還要慶祝兒子高中畢業。

台大醫院骨髓移植病房主任唐季祿表示,國內一年約有200 人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但這項疾病並非絕症,患者不需要化療、也不必骨髓移植,但大多數人要終身服用標靶藥物。只要好好控制,根據過去經驗顯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8年存活率可高達93%,多數患者可存活10到20年以上。

目前用來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三種標靶藥物都有健保給付,但國外調查發現,患者常沒有乖乖服藥。唐季祿說,患者若沒有按時用藥,會導致疾病惡化,存活期會大幅下降。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初期常沒有特殊症狀,患者往往是意外發現。唐季祿提醒,當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和血小板數目異常、貧血,或是自覺肚子腫大、吃一點食物就有飽脹感等,就要特別留意。

※ 相關報導:

* 細胞療法大突破 8天掃血癌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46817&kdid=AR10&r=7

廿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以基因技術改變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症的治療辦法,首度出現令人寄予厚望的結果:五名急性白血病(俗稱血癌)患者在接受細胞療法後,病情緩解,其中一人的癌症跡象甚至在八天內完全消失。

fsj 提到...

飲食西化 每2人有1人脂肪肝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49608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02.20

熬夜、吃宵夜又不運動,小心脂肪肝上身!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分析20年來健檢資料庫,發現過去20年成年人脂肪肝比率激升18倍,1993年受檢者脂肪肝比率僅2.8%,2013攀升至52.9%,每兩人就有一人脂肪肝,主因為太晚用餐、飲食西化。

5成男上班族 有脂肪肝

研究人員分析3萬6208名受檢者資料,發現脂肪肝比率隨年齡上升,40歲以上超過六成有肪肝,70歲以上更高達七成五,男性盛行率為女性的1.8倍。肝病防治基金會副執行長粘曉菁指出,脂肪肝已經成為普遍文明病,肝基會調查發現,近五成男性上班族、四成女性上班族有脂肪肝,至偏遠鄉鎮義診時,甚至曾發現脂肪肝比率高達六、七成。

年輕瘦子 罹病率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脂肪肝出現年輕化趨勢!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門診常有不少體型偏瘦的20多歲人,被測出脂肪肝,得知結果時幾乎都無法置信,直說「不是胖子才有脂肪肝」。

鄭乃源表示,去年20至29歲的受檢年輕族群,近三成驗出脂肪肝,但平均體重未達過重,代表越來越多瘦子因不良的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導致肝臟異常。脂肪肝與代謝症候群、動脈硬化、體重過重、體脂率過高等疾病息息相關。聯安資料庫發現,動脈硬化及大腸癌患者,超過六成有脂肪肝,乳癌患者超過五成有脂肪肝。

鄭乃源認為,重口味、沒規律運動、長期處於高壓環境等,是脂肪肝的危險指標。他建議減少攝取形成脂肪肝的飲食,如酒類、精緻加工食品及高熱量、高油等食物,且切記不在晚間8時後進餐,晚餐以優質蛋白質及高纖蔬果為主。因為太晚吃,多餘熱量就會轉化成脂肪。

※ 相關報導:

* 澳洲晉升胖國 每兩人一個胖子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494850.shtml

澳洲胖子愈來愈多,人口比例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墨西哥、紐西蘭。澳洲人因身處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給人一種熱愛運動、戶外活動的印象,但根據BBC報導,受到速食、網路文化的影響,澳洲出現越來越多的「久坐不動族」和肥胖者,現在平均每兩個澳洲人就有一個體重過重。

....為了解決當前的「肥胖危機」,澳洲健康部表示,肥胖問題帶來沉重的社會成本,目前政府已投注9億3200萬澳幣加強健康教育的宣導、倡導體育活動和提供飲食指南,包括南威爾斯州政府已增加1億8600萬澳幣的預算,解決肥胖問題。



◆ 氣溫降11度 一堆人過敏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495381.shtml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4.02.19

昨天上午還是溫暖好天氣,下半天卻變天,北部氣溫像溜滑梯狂降十一度、還伴隨下雨。醫師表示,當室內外溫差超過七度與濕度變化過大時,皆易誘發過敏症狀,門診出現不少氣管收縮導致氣喘明顯、皮膚發炎紅癢患者,其中三成是因天氣變化引起過敏。

溫差逾七度易過敏

台灣氣喘衛教學會榮譽理事長徐世達表示,人會自動調節溫度,一旦氣溫驟降,體溫也跟著下降,但溫差逾七度以上恐致全身障蔽器官過敏,尤其與外界環境接觸皮膚及眼、耳、鼻、口等組織黏膜,容易出現過敏症狀。他曾收治一名幼稚園孩童,一天跑廁所十多次,尿液檢查並無膀胱感染,孩子卻一直吵要上廁所,最後發現是過敏引起。

台大小兒科教授江伯倫表示,一般只要溫度驟降四至五度,過敏症狀就會出現,溫差大易刺激組織黏膜受體,影響人體神經調控,進一步誘發過敏免疫反應。他說,溫差對膀胱影響可能是續發性的,主要是泌尿道黏膜受體受溫差變化刺激,加上天冷排汗少,排尿次數增多,多重因素造成膀胱過敏。

濕度太高也易引發

除了溫差七度外,相對濕度太高也會誘發過敏反應,一下雨相對濕度就會驟升達百分之八十或九十。江伯倫說,此時八、九歲以上的孩子較易出現鼻子不適症狀,如鼻癢、打噴嚏、流鼻水等;若本身又有氣喘,還可能因氣管收縮引起明顯氣喘症狀。

三歲以下幼童對於溫差或濕度誘發的過敏反應,則以皮膚紅腫癢、脫皮等症狀較常見,江伯倫表示,尤其一歲以下有異位性皮膚炎或濕疹的寶寶,甚至會因溫差及濕度驟變,在寶寶四肢或軀幹長出一整片黴菌。

運動可以抗過敏

徐世達建議,有過敏體質者應找出過敏誘發因子,平時使用抗發炎藥物,力行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即每日累計卅分鐘運動量,才能降低過敏發作機會。

※ 相關報導:

* 忍胸痛不就醫…心肌梗塞成殺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495145.shtml

最近天氣多變化,心肌梗塞病例爆增,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葉漢根研究發現,許多民眾劇烈胸痛時缺乏病識感,因而延遲就醫,即使醫護人員努力為病人存亡與時間賽跑,仍是事倍功半,這項論點獲國際醫界認同,今年5、6月將在美國急救醫學期刊發表。

....「只有決戰於院外,才能搶得救命先機。」葉漢根說,民眾出現胸痛、盜汗等心肌梗塞症狀時,常以為忍忍就過了,特別是中風、糖尿病、洗腎等痛覺不敏感患者,已經沒力、喘不過氣、意識不清,仍一忍10幾小時。

他指出,男女罹患心肌梗塞的比率為85%比15%,但女性死亡率反而是男性的一倍,大約是7.8(男)比14(女),這說明傳統女性凡事愛忍耐,反而因而喪命。

* 吃菇類幫助免疫 腎不好別亂吃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94030

....雖然牛樟芝含有鍺、多醣體、三帖類等抗癌的成份,不過其中的鍺具有毒性,腎功能不好的人千萬不能吃,因為吃太多牛樟芝只會讓腎病惡化。至於腎不好的癌症患者能不能吃牛樟芝來對抗癌症,其實值得深入去探討,畢竟癌症、腎病之間孰輕孰重?如何治療?仍有待研究。

fsj 提到...

流感重症病例 暴增10倍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220000513.html

孟祥傑/新北報導 2014-02-20 中國時報

寒流來襲造成流感疫情狂飆,新店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吳秉昇表示,近年來較不盛行的B型流感今年突然發威,導致罹患類流感人數激增,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元旦至本月8日流感重症確診病例多達689例,為去年同期71例的近10倍之多。

吳秉昇發現,近來除了是流感高峰期外,最近院內也出現多起全家集體感染諾羅病毒(Norovirus)的病例,一家人上吐下瀉、大人小孩全躺在急診室打點滴;他呼籲家中有嬰幼兒與老人的家庭,要特別小心做好清潔衛生工作,防範流感、諾羅同時肆虐危機。

吳秉昇指出,往年流感以A型流感為主,較少B型流感,加上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今年B型流感主要為維多利亞病毒株(VICTORIA),各大藥廠也都針對維多利亞病毒株製作疫苗,不料近9成B型流感患者,都感染山型病毒株(YAMAGATA),導致流感重症患者激增。

吳秉昇說,1名7歲學童去年底剛在學校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日前依然出現高燒及類流感症狀,到新店慈濟醫院掛急診治療,經篩檢發現是B型流感,經投以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後,學童已經痊癒。

他指出,據疾管署統計,去年全年流感重症確診病例共965例,今年元旦到第6周(本月8日)已多達689例,由於各級學校已經開學,校園群聚感染機會大增,病例數可能持續增加至破千。

面對流感、諾羅同時發威,吳秉昇建議民眾帶家中幼兒、長輩施打流感疫苗,若經濟狀況許可,可自費施打4價疫苗,同時防護2種A型與2種B型流感,平日最好使用洗手液做好手部清潔工作,並吃熟食、多喝水、多休息,防範病毒入侵。

※ 相關報導:

* 學者:H7N9病毒非常脆弱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2190483-1.aspx

大陸防疫專家高福今天說,H7N9病毒可能具備有限的、不連續的人傳人能力。但這種病毒也非常脆弱,容易滅除,防疫重點應在活禽市場。

中新社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19日接受採訪時說,H7N9禽流感的防控重點在活禽市場,但目前活禽市場「管理跟不上,執行力跟不上」是中國大陸面臨的主要問題。

* 喝水、重睡眠 簡單擊退感冒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0069

....專家指出,普通的感冒又稱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喉嚨痛或有痰,也可能會出現頭痛與腸胃不適,多數的症狀大約7至10天就會緩解,但若有以下狀況,病情往往會變本加厲或進步遲緩:

1.自以為是 2.睡眠不足 3.壓力太大 4.喝水過少 5.放縱飲酒 6.濫用噴劑 7.吞雲吐霧....

* 孩子喊不適 別餵感冒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497721.shtml

....裴仁生從門診中發現,小朋友有發燒、肚子痛的症狀,部分家長誤以為是感冒,就拿感冒藥給小朋友服用,後來到醫院看診,才知道原來孩童罹患的是諾羅病毒。裴仁生提醒家長切勿自行判斷兒童的病症,直接購買成藥給兒童服用不僅會延誤病情,還有可能因為錯誤用藥導致病情加重。

* 天氣好冷!猝死人數狂飆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8498549.shtml

氣溫驟降,猝死事件頻傳,CPR+AED成了救命丹;台北市消防局這兩天接獲的救護案件中,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者有26人,其中19人送醫,接受護理師線上指導實施CPR者9件,送醫後有3名幾乎猝死的病患,從鬼門關前被救回。



◆ 每天半小時iPad 視力改善3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0000450-260108

中國時報 廖綉玉/綜合報導 2014年02月20日

一般認為,常盯著電子產品的螢幕瞧對視力有害。然而美國最新研究指出,每天使用近半小時的iPad或電腦進行視力訓練,不僅視力可改善逾3成,還能看見逾12公尺外的文字,這個距離是普通人視力的3倍。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的研究團隊找來該校19名棒球隊員,請他們每天使用電子產品進行25分鐘視力訓練。受試者必須在螢幕上找出指定圖案,而這些圖案最能刺激大腦的視覺中心。隨著實驗進行,螢幕燈光也愈調愈暗。

經過2個月訓練,受試者的視力不但沒惡化,反而改善了31%。他們表示,訓練過後,自己能更清楚看見飛過來的球,周邊視力也改善了,眼睛較不易感到疲勞。此外,在燈光昏暗的環境裡,他們也更能清楚分辨物體。

研究作者UCR心理學副教授塞茨指出,這個視力訓練和其他實驗不同,要求受試者多用大腦,而不是眼部肌肉。塞茨表示:「實驗目的是訓練大腦變得更靈活,加速處理眼睛接受的訊息。」

研究人員打算利用這項視力訓練造福更多人,未來將擴及警察等專業人員,以及因罹患白內障和弱視而視力不佳的病人。此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當代生物學》期刊。

※ 相關報導:

* 久坐下背痛 6招舒緩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498575.shtml

上班族久坐動不了、沙發族常窩在椅子上看電視、卡車司機、開車族常維持同一種姿勢,下背長期有疼痛感;醫師表示,下背痛又稱為腰痛,八成的民眾都有類似經驗,常常維持同一種姿勢、肌肉疲勞,若沒有舒緩,會使得骨架產生變化,甚至形成骨刺,造成神經問題。醫師提出「止痛六招」讓民眾隨時隨地拉筋舒緩肌肉,遠離下背痛。



◆ 三合院、候車亭、老照片…成大醫創老人病房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497783.shtml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2014.02.20

成大醫院創新的老人病房昨天揭幕,完全以老人需求設計,走進病房有回到舊式三合院之感,走廊布置許多懷舊櫥窗,還有老式候車亭及老照片、老器物,讓老人家彷彿回到年輕時光。

成大老年科主任張家銘表示,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居全球之冠,鄰近的日本早就邁入老年社會,但老化速度也沒有台灣快,未來老人就醫需求將直線上升,期待透過更完整的照護,減少老人失能的機會。

醫學院前院長林其和表示,目前各醫學中心不少設有老人病房,但鮮少有專為老人的設施,成大在14年前已設老人病房,當時設施不夠完善,昨天揭幕的老人病房則完全是為老人的需求考量,可說是全台首創。

設懷舊櫥窗 回憶過往

成大老人病房命名為「耆頤圓」,取其圓滿、頤養天年之意,共有43床,採舊式三合院概念設計,處處可見紅磚壁及木窗櫺,走廊上則有懷舊櫥窗,裡面擺滿老人家童年記憶,像是彈珠汽水、畢業證書、旗袍、老茶具等,連護理站都與一般病房不同。

其中,大家最喜愛的是「候車亭」,坐在充滿古意的亭內,舉目可看到台南老照片。張家銘說,據研究老人每臥床一天,肌力會流失1%,原來只是小病躺床,躺久就起不來,因此病房設計都為了讓老人恢復功能,可以在床上復健,病房內也有專屬小型復健室。

走廊壁掛椅 累了就坐

走廊則有壁掛式的座椅,老人家走累隨時坐下來,地上每隔一公尺都有刻度,讓老人記算每天走路的距離是否有進步。

顏色分房門 刺激感官

病房門口以顏色區別而非一般號碼,並有不同的名字與水果,像是「玉井病房」門口就有芒果,可讓老人觸摸,病房旁則栽滿芳香的桂花,張家銘表示,隨時給老人視覺、觸覺及嗅覺刺激,不易老化。

房內設有時鐘,隨時可知日期、日夜與時間,病床下方有足下燈,避免晚上起床視線不清,還有天花板可顯示黑夜與白天不同影像的治療室,避免老人神志混亂,而交誼的日光室,則由院方安排音樂表演等,考慮周全。

fsj 提到...

電話指導CPR 救回抗癌鬥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00300.shtml

【聯合報╱文/李奕昕】2014.02.21

來台定居的美籍「抗癌鬥士」何亞倫(Aaron Paul Berg),本月八日晚間在家踩「飛輪」運動時忽然昏倒,呼吸心跳停止,他妻子夾雜中英文打一一九報案;台北市消防局護理師「空中」指導她施以CPR心肺復甦術,再由趕抵的救護人員以傻瓜電擊器AED搶救,救回一命。

41歲的美籍傳教士何亞倫,13年前被診斷罹患皮膚癌,醫師宣判只剩半年生命,他歷經多次手術及化療,每天規律運動、遠離垃圾食物,克服病魔後成為三鐵選手。目前已轉往普通病房,妻子還親自到消防局致謝。



◆ 想禁食減肥 來學神父招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1000881-260108

中國時報 楊明暐/綜合報導 2014年02月21日

禁食是時下常用的減肥手段,但也是各大宗教千百年來慣見的行為,那些忍飢挨餓的僧侶或和尚、尼姑,有沒有什麼「撇步」可供當代禁食者參考?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奉行類似5:2,即1周7天內有2天限制熱量攝取,是健康的減肥辦法。然而要做到這樣並不容易,畢竟我們身邊有太多誘惑。這時僧侶們的經驗就很管用。

英國西薩塞克斯郡天主教沃斯修道院的亞歷山大神父,過去20年每周禁食兩天,通常在周三和周五,禁食當天只喝水,偶而喝咖啡。

一開始,亞歷山大覺得難熬,他花了9個月才得以認真禁食。他說,竅門在於要逐漸習慣禁食的想法,讓身體「渴望預期將發生的事」。他建議先戒掉早餐或上午的點心,然後一步步放棄其他餐飲,喝大量水很重要。

聖公會曼徹斯特主教渥克指出,禁食不只對身體是考驗,對心理也是。渥克10年來每周禁食1天,只喝茶和水。他說:「禁食前夕您會心想:『我要如何熬過這一整天?』但事情從不像您預期的那麼糟。」

渥克說,要確保在用餐時間很忙碌。身體會按例行程序要求您進食,但用餐時間如果有別的事情讓您全神貫注,好比一齣喜愛的電視節目,這能幫助忘掉飢餓。

亞歷山大神父表示,任何健康的人都有能力進行短暫的禁食,他最長的紀錄是5天。他說,坊間充斥許多有關食物的宣傳,好比人們需要多少能量和維他命。那次禁食5天讓他了解,我們體內攜帶了許多能量,好比脂肪,我們甚至要禁食幾天後,才會開始用到這些能量。

亞歷山大補充道,要學習從心理遵守紀律,禁食時老想著食物不是辦法。渥克主教建議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事一起禁食,這樣就不會感到太孤單。他還說,就信仰角度而言,飢餓感能提醒他,正在為上帝禁食,而禁食期間心思意念轉向上帝,也就成了一種禱告的方式。

※ 相關報導:

* 男童天天玩手機 近視1000度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21/today-health1.htm

怕小孩吵,就「投降」交出手機的父母要注意了!眼科醫師表示,一名大班男童每天玩媽媽的手機遊戲,數個月後,父母發現男童常瞇著眼睛看東西,趕緊帶男童就醫。驗光後發現,男童的近視度數達1000度,散瞳後仍有600-700度,嚇得男童的父母直說:「再也不敢讓孩子玩手機了!」

* 親子天下》為什麼孩子會過敏?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5/20140221003804.html

現在小兒科門診的小病人,幾乎有一半都有過敏體質--有些是過敏性鼻炎,有些是異位性皮膚炎,也有些是氣喘。越來越多的家長困擾著,為什麼以前過敏的人沒那麼多,現在孩子卻動不動就過敏呢?

....5.衛生理論與農場理論:

這是近幾年很熱門的理論,內容也十分尷尬。專家們認為我們致力於公共衛生,改善環境清潔,雖然減少了感染性疾病,卻讓我們的免疫系統”訓練不足”。我們身上用來對付寄生蟲的E抗體(IgE)已然英雄無用武之地;徒呼負負之下,轉而攻擊我們自身的鼻子,氣管,皮膚,造成過敏鼻炎,皮膚炎,氣喘。研究也發現,住在農場的孩子每天接觸家禽家畜的細菌與毒素,反而比較不會過敏;反而住在乾淨的現代化都市孩童,過敏機率則大大升高。腸胃道感染也減少的狀況下,有研究指出過敏兒的腸胃道內好菌(如Lactobacillus乳酸菌)也比較少。因為打疫苗的緣故,沒得過麻疹的孩子也比得過的人更容易過敏。但請不要誤會,並不是得到每個細菌病毒都能保護過敏兒,比如說:得到呼吸道融合病毒或者是百日咳感染的孩子,比沒得過的人更容易產生氣喘,反而不好。



◆ 觸診減痛楚 登上國際期刊

邱文秀/台北報導 2014-02-21 中國時報

曾以「歐名哲區」獨創腹部觸診法聞名國際的台灣醫師歐名哲,又以觸診手法發展出「九式手療法」,可減緩許多種類的疼痛,有長期復健也沒效的病人經治療,疼痛獲得舒緩,今年內此研究也將登上國際期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歐名哲,曾於民國100年急診醫學雜誌發表「腹部觸診法」鑑別診斷骨盤腔及非骨盤腔疾病,可準確觸診盲腸炎,避免誤診,研究引起國際重視,後臨床觀察過程又發現該觸診法可減痛。

歐名哲將觸診手法發展為九式手療法,以此法減痛治療106位疼痛病人,原因包含:急診腹痛、感染性、肌肉關節痛、退化性疾病、腫瘤性變化等,其中103位獲得改善或痊癒,對疼痛治療可能比一般復健療法有效。

陳小姐出國玩時摔傷,肋骨隱隱作痛,她說經「九式手療法」一周3次治療,3周後疼痛大為舒緩,她覺得只是用手按一按就可減痛,感覺很神奇。

※ 相關報導:

* 白面書生 小心骨鬆易上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01012.shtml

鬍鬚稀少、臉色蒼白的男性,小心骨鬆上身!新陳代謝科門診發現,許多性功能低下的男性,年僅40歲即嚴重骨質疏鬆,稍微一動就骨折,甚至不自覺地出現胸椎壓迫性骨折。「白面書生型」男性應定期至醫院檢驗骨密度,提早預防骨鬆。



◆ 長期復健、頻率高 健保不給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01013.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2.21

中風後的黃金復健期是半年,有些中風患者過了三年還在復健,為了抑制健保資源不當耗用,健保署研擬對於復健期過長、或是治療頻率過高者,將不予給付。另將加強對高單價給付的檢查,例如電腦斷層一年有150萬件、平均照一次至少3800元、核磁造影檢查一年申報53萬件,平均照一次6500元到1萬1500元,健保署將對影像品質不佳者加強審查。

健保署去年端出部分負擔調漲方案,以抑制資源不當耗用,但該案未獲得健保會共識。健保署今年重新研擬管控高耗用醫療項目,包括復健治療、電腦斷層及核磁造影檢查、放射線治療、震波碎石術等項目,管理異常使用,希望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

針對復健治療,健保署研擬對「同一院所超長復健期的門診案件數比例過高」、及「同一個案於同一院所持續治療頻率過高」,將不予支付。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沈茂庭則說,3月將與醫界協商,訂出詳細指標,再送健保會,最快今年7月實施。

健保署醫管組科長林淑範說,分析發現,中風後的黃金復健期是半年,但有些患者卻超過一年半了還在做同樣的復健。復健治療一周約兩、三次,但也有患者半年復健次數達到100次以上,扣掉假日,幾乎是天天去復健,都需要檢討。健保署也鎖定一些高單價的檢查。例如電腦斷層一次健保給付3800到5035元、核磁造影一次6500到1萬1500元,健保署希望透過醫院間資源共享,減少重複檢查,對於醫療院所影像品質不佳,加強審查。

國內癌症患者人數增加,林淑範說,現在放射線治療是以次數論量計酬,給付費用的成長幅度也很驚人,健保署今年將研擬按照不同疾病,以療程包裹支付,而非照越多、給付越多。

※ 相關報導:

* 用多≠浪費 「恐錯殺到需要治療的人」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01014.shtml

健保署擬管控復健治療等高耗用醫療項目,不過民間團體表示,用多不一定就是浪費、用少不一定合理。如果復健治療直接採取頻率過高、或治療時間過長就不給付,很可能錯殺到需要治療的人。

* 3月起 普拿疼漲價逾2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1000396-260114

民眾恐怕更痛了!在藥房可買到的止痛藥「普拿疼膜衣錠」與「普拿疼加強錠」,3月1日起雙雙漲價,膜衣錠建議售價從原本的110調漲到135元,漲幅超過兩成,加強錠則從135元調漲到145元,漲幅7%。

fsj 提到...

警一口飯噎昏 哈姆立克救一命

【聯合報╱記者盧禮賓/板橋報導】2014.02.22

新北市交大連姓警員前天在辦公室吃早餐時被噎到,臉色慘白,情況危急,幸好一旁的警員張明秋發現,利用常訓所學的哈姆立克急救法,把同事從鬼門關救回。

連姓警員甦醒後,感謝同袍的救命之恩,但也嚇得直說,「滷肉飯再香,以後也不敢吃這麼大口了!」

警方表示,綽號「肉粽」的連姓警員在交大內勤總務組服務,前天上午7點多,連提前上班,在路上買了平常最愛吃的滷肉飯帶到辦公室當早餐,邊吃邊與同事張明秋討論公事,不慎噎到。

連睜大眼睛說不出話,手指著喉嚨,嘴唇發紫,臉色慘白,然後全身癱軟倒在沙發昏迷。一旁的張明秋雖嚇到,但仍保持鎮定,從連後方將人扶起環抱,實施哈姆立克急救法,大約15秒後,連吐出一口飯,才恢復呼吸。

張明秋說,前年曾在警察局常訓學到CPR及哈姆立克急救法,至今2年多未使用過,但施作要領還記得,他憑著受訓印象一步一步做,只是連姓警員體重超過80公斤,不知當時從哪裡來的神力。

※ 相關報導:

* 家長留心!6大病徵 比發燒可怕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01031.shtml

....吳宗偉說,除了高燒以外,家長更需留意小朋友的重症病徵,例如三個月以下的小嬰兒高燒38度;尿量減少、沒有眼淚;意識不清、昏睡、眼神呆滯;咳痰有血絲、呼吸急促困難;心跳不規則、嘴唇手指腳趾發紺;以及皮膚出現紫斑,都是重症病徵,不論有沒有發燒,都應該立刻就醫。



◆ 南韓每年近4萬人感染結核病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2220164-1.aspx

中央社 2014年02月22日

雖然結核病被認為是落後國家常見疾病,但躋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南韓,卻也成了結核疫區,每年有將近4萬人感染結核病,感染比率高達OECD平均值的6倍。

南韓「中央日報」報導,南韓每年有將近4萬人感染結核病,相當於每10萬人口出現78.5名結核患者,遠高於OECD的平均數值(12.7名),兒童和青少年也不能倖免。

南韓疾病管理本部消息人士稱,去年申報的小學、初高中生傳染性結核病患者共542名。傳染性結核患者占整體結核患者的30%,這些患者咳嗽時,痰液中會帶有結核細菌。

據報導,2013年疾病管理本部實施的調查結果也呈現這一情況。調查針對報告過傳染性結核病例的機構進行,其中大部分是各級學校。去年報告此類病例最多的機構是高中,共300件,其次依序是大學(290件)、軍隊(127件)、中學(93件)、托兒所與幼兒園(49件)、小學(33件)。

南韓疾病管理本部研究員孫賢真說,一個群體在同一空間共處的時間越長,出現的結核患者越多。

據報導,對此,南韓保健當局計劃在今年增加全國結核病管理人力,強化對初高中生的管理。保健當局首先將為17個市道的254個保健所增配190名結核管理人員,負責管理不積極接受治療的結核患者。



◆ 台灣肥胖防治學會 明天成立

自由 2014.02.22

台灣肥胖人口逐年增加,衛福部統計顯示台灣男女肥胖盛行率都居亞洲之冠,18歲以上國民中,高達51.5%男性、35.8%女性有體重過重問題。為結合產官學力量,推動國民營養法實施和宣導,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將於週日(23日)成立,協助國人營養飲食、正確減重。

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由具有醫師身分的立委廖國棟統籌籌備工作。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籌備處指出,台灣94至97年健保資料顯示,因與肥胖相關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而就醫人次高達2億1689萬,就診健保支出估計就達2400億。(記者黃以敬)

※ 相關報導:

* 年後肥一圈 少吃點澱粉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01993.shtml

年節大魚大肉,加上元宵節又是西洋情人節,應景食物湯圓、巧克力的熱量都驚人,一不小心腰部「泳圈」就又多了兩圈。營養師表示,年後可減少澱粉的攝取,建議一餐澱粉分量以一個拳頭為限,蛋白質分量也約為一個手掌大,而蔬果類則至少要兩個手掌大小。



◆ 50歲以上熟男 近六成骨鬆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02522.shtml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4.02.22

一般民眾認為,骨質疏鬆症是更年期女性才有的疾病,但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最新調查,全台約兩百萬名五十歲以上男性,正面臨骨質疏鬆症威脅。

該調查顯示,全台有高達百分之五十七的五十歲以上男性骨密度不足;若以每十萬人就有一百九十六名男性髖關節骨折的發生率來看,台灣每年新增男性髖關節骨折人數,達近兩萬三千人。

調查也發現,髖關節骨折後,每五名男性就有一人在一年內死亡,死亡率高出女性七個百分點。

早在二○○八年的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中,國內就已發現五十歲以上男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是百分之廿三,儘管盛行率與女性相差一倍,但台灣男性也同樣面臨骨鬆威脅。

鹿港基督教醫院院長杜思德表示,台灣髖骨骨折發生率高居亞洲之冠,世界上排第九位,一般人忽略男性其實也有骨鬆問題,由於男性更常出門在外工作,才造成骨折死亡風險高於女性。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吳至行研究,老年男性因為骨鬆髖骨骨折三個月內,死亡率是同年齡的七點八五倍;且男性從卅歲開始,骨質就以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流失,男性也與女性一樣,普遍有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不足的問題。

杜思德建議,無分男女都應注意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適度曬太陽,戒菸酒,平時也要多運動,增強骨骼耐受力。



◆ 主治醫師駐急診室 救等床病患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02403.shtml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永康報導】2014.02.22

奇美醫學中心向台大醫院引進的「駐院主治醫師制度」取經,成為國內第一家在急診室成立「全人醫療科」的醫院,由各次專科主治醫師組成醫療團隊,負責急診轉住院病人的照護,患者不再只是枯等床位,實施一年來,減少待床死亡率達到5成,急診待床時間平均也減少3小時。

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昨天說,最近氣溫驟降,奇美醫學中心急診人滿為患,連走廊上都排滿推床,最多時有120人在等病床,透過檢傷分類後,需要住院的病人,就會轉「全人醫療科」。

急診室內,依照紅、黃、藍等不同顏色分區照顧,紅色是病情最嚴重的,全人醫療科值班醫師每日會訪視,實施必要醫療,減少患者病情惡化,避免延遲。

美國在1996年就開始推動,目前有75%的醫院實施,由主治醫師負責照顧,取代由住院醫師照顧的模式,讓病人雖在急診室,仍可以及時得到適當醫療。

奇美醫學中心是從去年引進英、美醫院「駐院主治醫師制度」,在急診室已推動一年,利用各次專科醫師結合於一科稱為全人醫療科,目前由7位主治醫師組成,分值3班負責急診轉住院的病人照護。

林高章說,台灣最早是2009年由台大醫師柯文哲引進「駐院主治醫師制度」,但台大醫院是設於病房,照顧合併症多的病人。奇美醫院是設在急診室,實施一年來,減少50%待床死亡率,也減少病人轉入加護病房的比例。

fsj 提到...

CPR救人 不必口對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3000418-260107

中國時報 周麗蘭/雲林報導 2014年02月23日

很多人不敢施作心肺復甦術(簡稱CPR),是因為怕口對口人工呼吸,病患因而喪失黃金搶救時機,台大雲林分院急診部主任李建璋表示,只要胸外按壓就夠,人工呼吸不一定要做,保持心臟「微跳」,急診的救活率就能大幅提高。

李建璋指出,心臟病發路倒的人在台灣被救活的比率遠低於歐美國家,原因出在2個「遲疑」,呼叫救護車與做CPR,歐美國家看到路倒,50%路人會主動救人,台灣約只有10%。

李建璋說,怕做口對口人工呼吸,也是CPR未被廣泛使用的原因,但據美國醫學會調查,旁人只要維持壓胸,口對口不必做,心臟維持微跳就有希望。

台大雲林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許智能指出,在急性心肌梗塞病患中,有25%到50%病人到院前已無呼吸心跳,這類患者最難存活,死亡率更高,也更容易有併發症。

雲林消防局救助隊長吳宏毅表示,美國心臟協會編撰的最新急救準則,已修訂新的民眾版CPR急救流程,面對心臟停止猝死的病人,只要在兩乳中間、雙掌扣疊、每分鐘按壓100下,持續至救護人員抵達。

吳宏毅說,美國心臟協會追蹤發現,口對口對於搶救並無明顯提升效果;實務上,消防隊接獲119通報趕往救護,一按一放之間就像氣球,空氣會自動吸入。

※ 相關報導:

* 嬰沒呼吸塞車陣 美駕駛紛伸援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503919.shtml

勞瑟歐昨天開車載著5個月大的姪子塞在邁阿密公路上,坐在嬰兒座椅內的男嬰卻中止呼吸,心急如焚的勞瑟歐奔出車外求救,駕駛和員警紛紛伸援,協助做胸部按壓,將小寶寶從鬼門關救回來。



◆ 萌樣女娃 上了天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3000329-260108

中國時報 廖綉玉/綜合報導 2014年02月23日

澳洲超萌女娃梅迪.蒂皮特(Maddie Tippett)1歲時,因父親米克上傳至知名影音分享平台一段令人捧腹的影片《妳最喜歡爸爸還是媽媽?》,紅遍全球。但如今她卻因感冒導致的心肌炎併發症,不幸猝死,得年才3歲。

2012年1月,她爸爸拍攝長約2分鐘的1段影片。這位老爸在影片裡問女兒最喜歡媽媽還是爸爸,無奈他用盡方法,女兒總回答最愛媽媽。好不容易最後她說最愛老爸,但又立刻說是「開玩笑的」,耍得老爸哭笑不得。

這段影片原本只是拍給梅迪的外公外婆欣賞,但米克將影片上傳到Youtube後,這名睜著圓滾滾大眼的可愛女娃立刻萌翻網友,吸引近1000萬次點閱率。梅迪成為網路紅人,還在世界各地的晨間電視節目露臉。

梅迪16日開始有輕微鼻塞症狀,母親凱琳17日帶她去看家醫,不過醫生說只是小感冒。豈料18日淩晨梅迪的病況加劇。

她住進加護病房,但體內2種感冒病毒引發肺炎與心肌炎等併發症,18日下午她心跳停止,經急救仍宣告不治,這名廣受全球網友喜愛的小天使上了天堂。

凱琳說:「我覺得梅迪的誕生是為了改變世界,但我很傷心,她已經沒機會了。」梅迪的死訊傳出後,全球網友紛紛傳訊息為她家人打氣。

※ 相關報導:

* 世衛預測3大流感病毒 疾管署4月採購疫苗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23/today-life5.htm

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年二月預測北半球流感疫苗的病毒株,二十日公佈二○一四至二○一五年三大流感病毒,包括H1N1(加利福尼亞株)和H3N2(德克薩斯株)兩種A型流感,以及B型流感(山形家族),全球疫苗廠將依此製造疫苗。

* 忽視慢性阻塞性肺病 小感冒險沒命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04348.shtml

小感冒卻變成插管送醫?別以為不可能!一名近七旬的老翁,因呼吸困難、易喘,就醫後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卻仍持續抽菸,也不按時服藥,隔年因小感冒引發COPD 急性惡化,緊急送羅東博愛醫院插管,差點命喪黃泉。

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邱國欽指出,COPD患者動一下就喘,嚴重者甚至連舉手刷牙都會喘不過氣,因此病人會降低活動量,不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還容易有併發症。COPD患者應規律用藥,搭配適度復健運動,來維持肺功能。

* 天冷感冒多 藥物過敏增2成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402230151-1.aspx

....原計畫在民國100年2月結婚的「雙雙」,今年33歲,她說,結婚前因感冒服藥後誘發史蒂文斯強生症候群(Stevens Johnson Syndrome, SJS),並送入加護病房,還一度發出病危通知,清醒後因眼睛黏膜組織嚴重傷害,成為重度視覺障礙者,四肢指甲也因病脫落。

成為重度視覺障礙者的她說,熬過長期的治療疼痛與休養,隔年3月結婚,雖無法看得清楚大家表情,仍深刻感受到祝福,目前靠著電腦的擴視放大功能工作。

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主任、皮膚科醫師鐘文宏表示,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去年公告感冒藥物中的「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成分會引起SJS,因而提出警示。

鐘文宏說,除乙醯氨酚外,退燒藥成分Ibuprofen也會誘發SJS,服用兩項藥物的每個人都有患SJS的風險,常感冒、頻發燒者,因服用次數多而風險越大,不過Ibuprofen常見在10歲以前的小朋友。



◆ 溫暖病患 醫師發明點滴加熱器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03856.shtml

【聯合報╱記者蔡昕穎、王慧瑛/新竹報導】2014.02.23

寒流來襲,天氣寒冷,新竹縣竹東鎮醫師呂紹達,見打點滴病人低溫天氣中邊治療邊打哆嗦,花了三年時間研發出「點滴加熱器」,利用電熱原理,讓注入身體的營養液不再冰冷。

「病人邊發抖邊注射,真的看得很難過。」竹東鎮呂紹達內科診所醫師呂紹達說,點滴內液體本身是冰涼的,當滴進體寒病人身體裡,流入血管,常常愈打愈冷,還曾有病人邊吊點滴邊穿外套、戴毛帽、圍圍巾。

他花了三年時間研究並委託工研院朋友協助製作,經過再三改良,才完成點滴加熱器。加熱器是利用電熱原理,經過溫控裝置,可讓流入體內點滴液加熱到適合人體體溫36度左右,讓吊點滴時,血管不再冷冰冰。

病患林先生說,沒有加熱點滴愈打身體愈冷,加熱後「舒服多囉」,身體像喝薑湯後感覺。

新竹馬偕醫院內科主任陳重助表示,類似加熱器常用在輸血,血液從血庫拿出時溫度較低,會在輸血時加溫。加熱器用在點滴則較少見,因點滴溶液的溫度與室溫差不多,台灣的室溫還不算冷,因此較少使用,除非是體溫極低、失溫病患較有必要用上。

陳重助說,常見點滴液體像生理食鹽水、葡萄糖,加熱至與人體體溫相當,不致讓藥劑產生質變,做法應是安全無虞的。

fsj 提到...

食量不變 中年為何會「發福」?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0519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報導】2014/02/23

「明明我已吃得很少,為何還是瘦不下來?」許多民眾拚命減肥,努力節食,而且餓得發慌;甚至不少已屆更年期的婦女,辛辛苦苦減肥,每次看到體重計上的數字稍微降下來,沒有久卻又復胖,只好自我調侃:「自己是個連呼吸都會胖的人。」

呼吸也會胖? 不可能啦

「呼吸,也會胖」是真的嗎?「錯!」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指出,一個人在靜止不動的狀態下,身體仍需要維持呼吸、心跳、體溫等生理活動,以及各種臟器、組織和內分泌系統維持正常功能,這些都需要消耗體內的熱量。簡言之,基礎代謝率(BMR)就是維持基本生命現象,最低所需要的能量。

一般而言,每個人每天所需要攝取的總熱量,其中有65%是用於基礎代謝的能量所需,有25%用於日常活動,包括走路、工作、運動所消耗的能量,其餘的10%是因應食物的熱效應,也就是在進食後,食物需要消化、產熱所消耗的能量。換句話說,一個人光躺著不動或睡覺,每天就可消耗近四分之三的熱量。

25歲後 代謝就開始下降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助理教授蕭敦仁表示,人類的基礎代謝率以嬰幼兒時期最高,到了學齡兒童階段稍微緩慢下降;但過了25歲之後,則幾乎每年以1%的速率開始走下坡,也就是每人的基礎代謝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遞減。

因此,假設一名35歲的輕熟女每天固定攝取的熱量是1800卡,即使食量不變,她原本穿得下S號的衣服,但在45歲以後就得改穿M號衣服了。「許多人在步入中年之後身材開始發福,除了因為求偶的動機消失外,也與人體的基礎代謝率自然下降,脫不了關係。」蕭敦仁說。

老是瘦不了 檢查甲狀腺

取得美國抗衰老醫學認證的北市榮新診所主任潘俊坤表示,甲狀腺素可促進組織的脂肪及蛋白質分解氧化,從而增加耗氧量和產熱量,也就是提升基礎代謝率;但臨床發現,有的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屬於「亞臨床甲狀腺低能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其基礎代謝率比一般人要少15%左右,會合併體重失控的問題。

因此,潘俊伸提醒,如果有意減重者,即使少吃、多動,用盡各種方式卻一點成效也沒有,就要檢查甲狀腺功能及相關荷爾蒙等,找出造成體重不易控制的因素,才不會事倍功半,徒勞無功。

部份藥物 會減緩代謝率

此外,某些藥物的確會促進基礎代謝率,劉燦宏說,前幾年下市的減肥藥「諾美婷」(Reductil),就是類似甲狀腺素的作用,能促進心率及代謝,卻也易引發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被勒令下架。其他如安非他命,也曾被違法被用於減肥。

至於其他會抑制基礎代謝率的藥物,則包括某些治療躁鬱症、糖尿病、降血壓乙型阻斷劑及類固醇等,也都會減緩體內的新陳代謝,加上這類患者多半已步入中年,難免在用藥後出現中年肥胖的問題。

※ 相關報導:

* 學韓劇炸雞配啤酒 小心吃成「嘟」敏俊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04504.shtml

心情不好時就要吃「炸雞和啤酒」?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風靡亞洲,全智賢飾演的女主角千頌伊最愛炸雞配啤酒,曾說「下雪了,怎麼能沒有炸雞和啤酒?」男主角都敏俊貼心的外帶回家,更讓這項「組合餐」大流行;但醫師提醒,大吃炸雞和啤酒雖讓人愉快,但可能吃下近1000大卡熱量,成了肥胖元凶,增加身體負擔。



◆ 《吃對了,你也能瘦》 減重菜單添低脂優格 真的「腰瘦」喔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23/today-health1.htm

記者/洪素卿 2014.02.23 自由

正在減重的民眾不妨在減重菜單裡加入優格、低脂起司等低脂發酵乳製品!

因為低脂發酵乳製品除了可能有助擺脫內臟脂肪外,英國劍橋大學的最新研究並顯示,每週食用4.5份、每份125克優格,約可降低28%罹患糖尿病機率;若把優格當做洋芋片等零嘴的替代品,罹患糖尿病風險更能降低47%。

究竟牛奶是好是壞?近年各界說法不一。但是,經過發酵的低脂乳品似乎真有不一樣的優點。早在2003年,美國田納西大學研究證實,若能將低脂優格放入低卡減重菜單中,利用其內含豐富的乳鈣質,提升每日鈣質攝取量到1000毫克,不但可以讓體重瘦得快,瘦下來的大多是內臟脂肪,也因此,腰部也會瘦得特別多。

最近劍橋大學的研究是透過大規模的飲食營養追蹤分析,將752名在11年追蹤期中,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民眾,與其餘條件類似的3502名參與者的資料進行比對,結果發現,飲食中攝取優格、低脂發酵起司等發酵乳製品,可能與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罹患率有關。

吃優酪乳或優格 應減少其他熱量

不過,由於這些研究並未明確指出究竟是發酵乳製品中的何種成分,發揮了功效?是益生菌?還是乳品中的其他成分?連研究人員也坦承,這項研究並未能證實其間有「因果關係」。

肥胖醫學會專科醫師蕭敦仁表示:「不管是哪一個研究,重點是,不要額外補充優格、優酪乳或是起司。」

蕭敦仁指出,應該將這些食物當做是健康飲食的一環,一般人就當做是膳食中的蛋白質來源、鈣質來源,適量攝取。若是有減重需求者,在不影響一整天的總攝取熱量情況下,喝優酪乳或是食用優格時,應該減少其他熱量來源,才是正確的做法。

此外,在選擇產品種類的時候,除了無糖之外,選用低脂的產品會更好。



◆ 骨鬆要當心 熟男髖部骨折死亡率 高於女人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222000337.html

朱芳瑤╱台北報導 2014-02-22 中國時報

女性停經後易遭受骨質疏鬆威脅,而男性骨鬆問題也不能輕忽。據統計,平均每5位50歲以上男性,就有1位因骨鬆發生骨折;若髖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男性達22%,較女性的15%還高。

鹿港基督教醫院院長杜思德指出,女性約50歲以上、進入更年期後,可能有骨鬆,男性多是65歲後,年齡大即是風險,一旦骨折及併發其他疾病,致死性高。

杜思德提醒,50至70歲有抽菸喝酒習慣者、70歲以上男性、曾輕輕一碰就骨折,或罹患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可能導致低骨量或骨量流失相關疾病的男性,都應提高警覺,小心骨鬆問題。

患有骨質疏鬆症,容易造成骨折,像是脊椎壓迫性骨折,會引發背部酸痛、身高縮水及駝背。

杜思德提到,有一類男性往往年紀輕輕就被診斷出骨質疏鬆,他們因性腺功能低下,睪丸發育較差,缺乏男性荷爾蒙使骨骼提早老化,共同特徵包括鬍鬚稀少、臉色蒼白、手臂較長、聲音細,且幾乎已經沒有晨間勃起。不過這種患者不常見。他並根據《國際骨鬆期刊》指出,台灣髖部骨折發生率居亞洲之冠;國內1年髖骨骨折達1萬8000人。

台大醫院骨科、腫瘤科主治醫師楊榮森說,男性骨鬆問題應更被關注,提醒適量攝取含高鈣食物,如牛奶、綠色蔬菜,適當外出日照和運動,更要防止跌倒。

※ 相關報導:

* 良性 「腱鞘囊腫」好發手腕或手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23/today-health5.htm

....「腱鞘囊腫」好發於手腕或手背上,有少數人會發生在足背上。這是良性的情形,文獻上,還沒有人轉為惡性腫瘤,所以不用擔心,絕對不會影響身體的其他部分。

fsj 提到...

雙病毒肆虐 流感病患激增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05458.shtml

【聯合報╱記者高宛瑜/新店報導】2014.02.24

開學遇上寒流,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發現,今年流感病患比去年同期激增,有學童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後,仍感染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也有一家大小感染諾羅病毒,上吐下瀉全掛急診。醫師提醒,需防範「流感病毒」和「諾羅病毒」雙肆虐的高峰期。

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吳秉昇說,1名7歲學童,去年底才在學校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日前因高燒和類流感症狀來掛急診,快篩發現為B型流感,現已痊癒。這主要是因今年流感病毒株的突變類型比去年複雜,今年的公費流感疫苗對B型流感的保護也較不足。

吳秉昇提醒,另一個正在發威的是諾羅病毒,症狀是上吐下瀉,多數是因吃下沒有煮熟的食物,或接觸嘔吐、排泄物後,沒洗手造成感染。

有國小學童在學校被傳染後,父母在照顧過程疏忽洗手,也被傳染。最近有不少是全家上吐下瀉,大人小孩全掛急診室打點滴的病例。醫師指出,治療諾羅病毒沒有特效藥,只有徹底洗手,補充水分後大多能痊癒。

醫師建議,6歲以下孩童、65歲以上老人與慢性疾病患,都是流感的高危險群,除了本人應盡速打疫苗,全家人也應接種。怕冷民眾可用乾洗手去除部分病毒,若手上沾了鼻涕和飛沫分泌物,仍要徹底洗手。抵抗諾羅病毒也應吃煮熟的食物。



◆ 含鹽食品越早吃 孩童易重口味

中央社 2014.02.24

董氏基金會引述美國研究指出,6個月大前曾吃過含鹽食品的嬰兒,3年後追蹤發現,這群孩子較喜歡吃重口味食物。

董氏基金會表示,飲食經驗會影響孩童口味養成,如果越早接觸鹹甜味,成年後愈容易偏好。營養師呂蕙如引述一篇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美國研究。

這項研究以61名2到6個月大嬰兒為對象並追蹤26名3到4歲孩童。呂蕙如說,若在6個月大以前曾吃過成人澱粉類食品,則比較偏好吃重鹹食物。重鹹食物含鈉量高,坊間嬰兒副食品是無鹽,不過家長調製副食品則多半含鹽。

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董氏基金會2012年調查,學童比成年人喜歡吃高鹽食物,特別是鍋貼、炸雞塊、鹹酥雞、炸排骨、即食湯品、洋芋片、泡麵等,這些食物對孩子而言取得方便,提醒家長注意孩童飲食。

她說,高鹽食物會降低孩童分辨鹹味敏感度,養成愛吃重口味習慣;鈉攝取過量,會妨礙鋅吸收,影響智力,也會增加日後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風險;身體排出過量鈉會帶走鈣質,導致骨鈣流失影響發育。

她指出,嗜鹹習慣從小養成,且會延續至成人;建議家中不存放零食等高鹽食品,餐點也別再灑鹽淋醬,自然減少孩童食用的機會。

※ 相關報導:

* 胡蘿蔔汁鉀、鈉量高 多喝血壓飆更高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7703

很多人以為喝胡蘿蔔汁可以降血壓,事實上喝太多胡蘿蔔汁不但無法降血壓,還可能讓血壓飆升。.... 像麵包、蘇打餅乾、麵線、加工食品也都含有許多鹽分。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限制鈉鹽攝取,以免疾病進一步惡化。

* 雄性禿 找上19歲男大學生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06515.shtml

家族遺傳加上飲食西化、熬夜,雄性禿有年輕化趨勢。醫界發現,已有20歲以下的年輕男性出現掉髮問題,使用生髮水、吃藥都沒效,只好植髮,還有人一家三代男性都有雄性禿;醫師也提醒,如有掉髮問題,千萬別亂用偏方和藥物,更要調整作息和飲食。



◆ 含氯黴素口服抗生素 即起廢止藥品許可證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13/20140224004444.html

中廣新聞 2014-02-24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經過評估,決定對含氯黴素(chloramphenicol)成分的口服劑型抗生素藥品,今天起正式下市.

食品藥物管理署評估後認為,這種藥品具有骨髓抑制風險,目前國內已有其他安全性較高之藥品可供取代,對於嚴重感染的病人,也有這種成分針劑劑型藥品可供使用,因此對含此一成分的口服劑型藥品,即日起廢止藥品許可證。

氯黴素為一種廣效性抗生素,主要作用在抑制細菌的蛋白質合成,達到抑菌效果。近期研究發現,它具有血液毒性及骨髓抑制風險,為確保民眾用藥安全,而做出這一決定.

至於眼耳用製劑、栓劑等其他劑型,因發生不良反應之風險不大,治療效益仍大於風險,故維持臨床使用。

針劑劑型藥品,因臨床上可用於治療具抗藥性的細菌感染,且容易穿透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可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因此仍維持臨床使用。

※ 相關報導:

* 塑膠中心高分子醫材平台 外媒聚焦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24000140-260208

高齡化趨勢,加上微創手術與居家照護興起,對一次性耗材、平價的醫療器具需求增加,持續帶動高分子醫材消費量。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的高分子醫療器材整合服務平台,串連中部各大醫療院所的臨床需求,開發1至2年內可以快速研發上市的高分子醫療器材,現已有5項產品技轉上市。

fsj 提到...

3成人減重只吃菜肉 恐損腎傷腦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08260.shtml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4.02.25

國民健康署公布國人減重調查發現,只吃菜肉、不吃飯麵,或只啃水果、不碰其他食物、斷食、吃後催吐等,皆是常見的錯誤減重法。醫師表示,只吃單一類食物,短時間內體重雖掉很快,但難持續,反而易復胖。

國健署針對全台四千多名十八歲以上曾減重的民眾調查發現,採取錯誤飲食方式減重的人真不少,在可複選情況下,三成一受訪者採單一高蛋白、低熱量飲食方式來減重,即忌米飯麵食、只吃菜及肉。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陳延芳表示,高蛋白飲食減重,除營養不均衡,還可能酮酸中毒,易致腎、腦損傷。

另外,二成五受訪者只吃菜、完全不碰肉;單吃水果來減重者也有百分之五點七;雖然熱量攝取極低,但陳延芳說,身體缺乏必需脂肪酸,部分脂溶性維生素就無法透過脂肪被身體吸收利用,也會引起肌肉流失。

值得注意的是,百分之二點三的人採取極端斷食減重,一下子體重掉太快,有腎、腦損傷的風險;代餐雖宣稱有營養素及熱量管控,但價格昂貴,且膳食纖維攝取較易不足。

「攝取單一類食物是不健康的減重方式。」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家庭醫學部主任黃國晉說,除熱量外,身體的電解質、礦物質、微量營養素也需達平衡狀態,一旦飲食不均衡,易致免疫力下降、腸胃也易搞壞。即使瘦下來也會復胖,甚至體重反彈更高。

黃國晉解釋,身體能量消耗主要從碳水化合物開始,其次是蛋白質,最後最難減的是脂肪;但復胖則先儲存脂肪,依序是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因此減重先減掉肌肉,復胖卻以脂肪儲存,造成體重像溜溜球,減重變得越來越困難。

「慢跑、快走、游泳等溫和運動可消耗脂肪。」黃國晉說,相較短跑急速運動只能消耗肝醣及葡萄糖,溫和運動除能慢慢消耗葡萄糖,還可消耗脂肪酸,他建議每次運動需持續十分鐘以上,每天累積達卅分鐘,就能有效消脂。

※ 相關報導:

* 高糖化終產物飲食 恐引發失智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2250353-1.aspx

美國研究人員表示,在烤箱或以燒烤、油炸等方式烹調肉類,產生的化學反應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糖化終產物(AGES)與第2型糖尿病等疾病有所關聯。餵食高AGES飲食的老鼠,腦部逐漸累積有害蛋白質,對認知功能造成傷害。專家表示,研究結果「具說服力」,但「尚不明確」。



◆ 感冒+溫差大 易誘發眩暈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0909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4.02.26

近期天氣忽冷忽熱,變化劇烈,眩暈的人也變多。醫師表示,臨床上遇到很多第一次發生眩暈、或久未發作的眩暈患者,患者年齡從20多歲年輕人至60歲老年人都有。醫師評估,可能是感冒病毒引起,也可能溫差大誘發,患者需要吃藥兩周以上。

一名43歲男性近期突然眩暈發作,躺在床上還覺得眼睛看見的視野在晃動,起床後又無法對焦,走路昏沉老偏向一邊,以為自己中風,嚇得趕緊求診。另一名20多歲碩士生,常熬夜趕論文,有天清晨起床,突然頭暈目眩、乾嘔,趕緊到醫院求診。

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醫師陳俊良表示,最近中醫門診眩暈患者至少多一成,患者發作時感覺天旋地轉,嚴重者會噁心嘔吐,症狀輕微覺得頭晃動、走路不穩,甚至走路時會偏一邊撞上牆壁。

眩暈患者有些找不到原因,部分是高血壓、糖尿病沒控制好所引起。陳俊良表示,中醫治療眩暈會先判別患者是否有危險性,是中樞型眩暈恐是其他心血管、腦血管病變,若可能造成中風、腦血管病變危及生命,仍需西醫診治處理。

醫師:少吃刺激食物

醫師表示,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較容易引發眩暈。睡眠不足、壓力大、脂肪肝等,也會出現眩暈。建議一旦眩暈發作,應坐下休息或平躺,不要逞強開車,外出也要有人陪同。平常飲食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降低眩暈發生。

※ 相關報導:

* 傷心要命!喪偶後發病率翻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09062.shtml

傷心真的會要人命。英國研究發現,配偶過世,可能使鰥夫或寡婦一個月出現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機率增加一倍。這個風險在配偶死後一年內慢慢下降。「每日郵報」報導,喪偶初期,鰥夫或寡婦易出現血栓或血壓、壓力荷爾蒙、心跳速率異常的情形,較容易病倒。

....即使喪偶後第一個月內沒事,還是不可掉以輕心。喪偶後三個月內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機率,仍比其他人提高三分之一。這個風險要在喪偶一年後才降到正常值。專家認為,喪偶的人容易失眠、食慾不振,進而影響免疫力,使原有的病情惡化。

* 高壓氧治「公主病」 不再喊痛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25/today-health2.htm

48歲吳女士罹患纖維肌痛症、俗稱「公主病」,吳女士說,當時的症狀就是全身疼痛無力,她一直以為走路、思考及寫字是很自然的事,罹患公主病後,這些事都沒法做,連走路都會暈倒,真的十足是個「公主」。曾服用止痛藥,全身疼痛症狀雖然緩解,但視力顏色盡失,仍無法走路,一度想自殺,所幸經北榮給予高壓氧治療,不僅全身疼痛問題獲得改善,連原先耳鳴、眩暈及疲勞也沒了,讓她重獲新生。

* 今年首例染漢他 前鎮忙滅鼠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402250258-1.aspx

高雄市衛生局今天說,高雄市前鎮區出現今年全國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患者已康復。當地已展開滅鼠。



◆ 台灣孩子太晚睡 近9成睡不夠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402250373-1.aspx

中央社 2014.02.25

一項調查指出,台灣幼兒園小朋友普遍太晚睡、睡不足10小時,平均每天只睡9小時26分,不到2成的孩子在晚上9時前就寢。

主持研究的台中教育大學幼教系副教駱明潔今天說,家庭經濟、照顧者年齡、教育程度,攸關幼兒的睡眠品質。家庭月收入新台幣8萬元以上,主要照顧孩子的人大專以上學歷、年齡介於31到40歲,這樣家庭的幼兒睡眠品質明顯比較好,

駱明潔說,幼兒到了睡覺時間,往往要大人哄、要大人提醒,才能入睡,大人睡不好,也會影響孩子睡眠,雖然她的研究問卷沒有詳細問到;不過,推測家計比較差的成人,可能忙著上班、本身也睡不好,以致於孩子跟著晚睡、少睡。

這份最近發表台灣衛誌的2012年台灣地區幼兒園幼兒睡眠品質調查,總共有效抽樣問卷訪問1204位幼兒照顧者,結果只有11.46%幼兒平常每晚睡10小時以上,83.31%的幼兒平常晚上9時以後就寢,不少孩子往往花半小時才會入睡,多數的孩子早上6到7時起床,其次是7到8時,平均每天睡9小時26分。

跨國比較發現,台灣幼兒園小朋友有太晚睡和睡得少的睡眠問題,睡眠時數與日本孩子差不多,卻比美國孩子睡得少。

駱明潔說,晚上10時到隔天早上6時睡眠黃金時間,幼兒需要更長的睡眠,有助生長發育,3到6歲幼兒園年紀的孩子要睡10到13小時,幼教專家建議應該幼兒入睡時間不要超過晚上9時,家長最好多多留心孩子上床的時間。



◆ 健保花在哪? 健康存摺一查就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0911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2.25

民眾花健保多少錢、看病自付多少錢、看過哪些病或吃過哪些藥,未來上網一查便知。健保署著手建置「健康存摺」系統,預計年底上線,民眾使用自然人憑證申請後,隔天即可免費下載、列印個人就醫記錄,查詢健保給付情形、自付的部分負擔、醫師開立藥物等,最長可以查詢近一年的紀錄。

健保署今天舉辦健保19周年慶,企畫組長張鈺旋表示,現在民眾線上查詢就醫資料,只能查到簡單的就醫日期、醫療機構名稱等資料,還有些人還要特地用紙本申請。健保署今年將完成「健康存摺」系統建置,屆時民眾查詢就醫紀錄,將會更方便。

健保署長黃三桂說,民眾只要有自然人憑證、讀卡機,就可以主動登入健保署網站申請,申請隔天就能下載、列印,最長可以回顧最近一年內的就醫記錄。如果沒有自然人憑證,也可以向投保單位所在的健保署分區業務組提出書面申請。

但醫療院所向健保申報資料,中間會有大約四個月的時間落差,例如民眾明年2月申請,就只能看102年10月至103年9月一年的資料。為了保護隱私,下載檔案將轉為壓縮檔,申請者需以身分證字號解密。

除了查詢就醫日期,未來民眾在健康存摺中,還能看到健保支付給醫療院所的點數,民眾可從點數大概得知自己的健保醫療花費,並可知道看了什麼病、自付部分負擔費用、醫師開的檢查及藥品中文名稱、使用的醫療特材、作過什麼檢驗等。但掛號費、醫療器材、耗材的自費費用,不在健康存摺資料內。

黃三桂說,健康存摺是開國際醫療保險先例的創新作法,民眾除了可以多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做好健康管理,只要列印自己的就醫記錄,也可在看診時提供醫師參考,減少重複用藥或避免用錯藥。

※ 相關報導:

* 美大醫院推「浪費指數」…防浪費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508143.shtml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美國大醫院紛紛採行「浪費指數」,就用藥成本、實驗室效率等項目進行「全身體檢」。美國醫院採購聯盟Premier發展出一套「浪費指數」,提供各家醫院如何減少浪費同時顧全醫療品質的資訊。

fsj 提到...

改變生活型態 減少癌症風險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0958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2014/02/26

預防癌症,基因、環境因素或許不容易克服,但調整不良的生活型態卻是個人可做的努力。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避免接觸菸草、濫用酒精,控制感染及肥胖,可以大幅降低癌症風險。儘管許多癌症的治療已露曙光,但事前預防仍值得努力。

國際癌症研究總署主任克里斯多福·懷爾德表示,民眾總是比較關心如何治癒癌症而輕忽預防。目前癌症治療雖大幅進步,但減少癌症危害最理想的方式為預防及早期發現。

英國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伯納德·史都華特認為,改變不良生活型態,可減少癌症風險,政府應對含糖飲料課稅,從政策上力圖減少民眾飲用過多含糖飲料,降低肥胖的發生,進而減少肥胖所誘發的癌症。世衛的調查顯示,近六成的人不知道肥胖增加癌症風險。

此外,伯納德·史都華特指出,不少人仍不知道長期吃下過量的加工紅肉,恐增加腸道癌症的風險。酒精過量則造成口腔、消化道及肝臟相關癌症。

全球統計發現,肺癌持續蟬聯男性發生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大腸癌緊跟在後;女性則是乳癌排第一。

除了二手菸、細懸浮微粒等汙染外,醫師推估國人罹患肺癌的另一個主因是廚房油煙。廚房油煙中的致癌物成份包括異環胺類、多環芳香烴和硝基多環芳香烴等,經常吸入危害不小。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改善通風,儘量不要油炸、乾煎,多採用煮、燉的烹調方式。

醫師指出,肺腺癌的原因可能和基因、飲食、環境污染、空氣品質或居住環境有關,可能是多重因素造成。許多研究也正在探討相關危險因子。

癌症還常伴隨其他健康問題,北市聯合醫院小兒科醫師吳宗侔表示,罹患癌症的兒童,由於免疫力差,多半也是感染的高危險群。

※ 相關報導:

* 「黑熊之父」李藤正抗癌成功 天天走4公里路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10552.shtml

台灣黑熊之父李藤正,去年8月到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就醫,及時發現罹患多發性骨髓瘤,接受半年標靶治療,現在每天運動走4公里路,保持身體健康,他鼓勵大家「要勇敢面對疾病」。....他雖被診斷罹癌,但他堅持走下去,他說,「難道要放著等死嗎?」他接受標靶治療後,終於可以行走,他開始小步小步走,避開階梯,能走多遠是多遠,也會外出曬太陽,現在他每天走4公里路,身體很硬朗。

李藤正鼓勵癌症患者,「癌症不是絕症,不要害怕,相信並配合醫師,就會慢慢恢復健康」、「什麼都要吃,要營養均衡,不要信偏方,病情就會獲得控制」。

* 健檢前「清槍」 癌指數竟飆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09109.shtml

健檢前必須禁食,還必須禁欲!泌尿科醫師指出,「攝護腺特定性抗原」(PSA)是篩檢攝護腺癌的重要指標,部分男性抽血檢驗數值偏高以為罹癌,進一步問診才發現,檢驗前有性行為讓數值偏高,自己嚇自己。

* 分泌物治不好 竟是子宮染結核菌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10503.shtml

70歲老婦下體有分泌物,治療卻不見起色,轉診檢查才發現竟感染結核菌,醫師懷疑可能是被有肺結核的丈夫感染,肺部未發病,子宮內膜卻出問題。



◆ 終結便祕!喝生薑檸檬水助排便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98719&kdid=AR10&r=3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2014/02/12

想要促進排便,除了一早起床飲用溫開水外,不妨嘗試換成一杯以生薑、檸檬一起調和的生薑檸檬水。專家指出,生薑檸檬水除了能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排便外,對於刺激腸胃道蠕動,加速代謝也相當有效。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陳俊榮教授表示,要達到排毒、解決便祕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改善身體的消化功能。不過,要擁用良好的消化功能,可不能忽視腸胃道的健康,適量的水分、膳食纖維都是幫助腸胃道蠕動不可缺少的物質。因此,透過飲用富含膳食纖維的生薑檸檬水,確實能達到促進消化、緩解便祕的效果。

生薑排毒、助便 薑醇功不可沒

生薑檸檬水是利用生薑中,屬於酚類化合物的植物醇成份薑醇,刺激消化道,來達到幫助排出宿便、排毒的效果。另外,薑醇還有抗血小板凝集與抗發炎的功效,能夠預防血栓的發生、促進血液循環。

檸檬汁有機酸 刺激腸胃道蠕動

而檸檬汁當中的有機酸,也有刺激腸胃道作用的效果,將生薑水與檸檬汁一同調和,確實能達到改善便祕的效果。另外,檸檬當中含有的豐富維生素C,也具有消除堆積的水分、清理人體內的毒素、增強免疫系統、幫助淋巴系統正常運作的功效;同時是優質的天然抗氧化劑,可預防氧化壓力引起的老化或疾病。

便祕不再來!試試自製生薑檸檬水

材料:生薑一小段、蜂蜜適量、檸檬一顆。

作法:生薑洗淨切片加水煮3到5分鐘,在熬煮過程中把檸檬用榨汁器擠出汁。接著將煮好的薑汁倒入杯中待涼,即可加入適量的檸檬汁和蜂蜜,攪拌均勻即可飲用。

【專家小叮嚀】:

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一種體質都能使用生薑檸檬水來達到排毒、助消化、排便的效果。對於腸胃較為敏感的老人與小孩來說,直接飲用生薑檸檬水,對於腸道過於刺激,貿然飲用恐會造成胃痛等問題發生。

※ 相關報導:

* 每天只要排出三十公分的便便就OK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0198

....一旦宿便累積過多,就容易引發腹瀉。腹瀉形成的原理,就是宿便附著在腸壁之後,會造成正常糞便的通道變窄。人體為保護自己,會加快消化速度,藉此盡快將消化過的食物排出體外。

人體腸道中存有許多常駐菌,其中八十五%是好菌,十五%為壞菌。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細菌,都無法百分之百獨占腸道,這樣才算是均衡的腸道環境。

在腸道好菌的活動下,人體每天會產生十公升以上的氣體,而腸道會在氣體的刺激之下不斷蠕動,促使人體正常排便。

* 壓力大致肛裂 血便嚇壞熟男女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10540.shtml

近來不少熟男、熟女上廁所後排泄物染有鮮血,嚇得以為得大腸癌,求醫後證實是肛裂,才結束虛驚。醫師指出,肛裂導致血便的情形雖不罕見,頻率太高仍需小心,民眾尤其要注意身心調適,因為肛門也是感受得到壓力的。

....義大醫院直腸外科主任陳興保說,肛裂、痔瘡可能造成血便。腸道因腫瘤解出的血便,顏色暗紅、量不多;肛裂、痔瘡解出的血便,顏色則較鮮紅。不過民眾如果三個月內持續有血便,最好還是去做個檢查。

fsj 提到...

定期洗牙 降低腦中風發生率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12980.shtml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2014.02.27

洗牙有多重要?一項研究發現,牙周病會增加腦中風發生率,年輕人尤為明顯,定期洗牙和治療,可降低腦中風發生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及中興院區牙科部主任李雅玲,利用2000年到2010年健保資料庫,追蹤72萬餘名20歲以上且沒有腦中風過的人,再依有無牙周病及有無做過牙周病治療,分成四組。

經調整年齡、性別及慢性病等因素後,發現45到64歲有牙周病而未治療者,中風發生率是同齡沒有牙周病者的1.19倍;20到44歲有牙周病而未治療者,中風發生率更高,是同年沒有牙周病者的2.17倍。

李雅玲說,依研究結果來看,牙周病對年輕人中風的影響較大,建議13歲以後定期洗牙,而且從小就要到牙科檢查牙齒。

研究同時發現,45歲到64歲曾接受洗牙者,中風發生率降低三成二;20到44歲則降低二成六。這項研究刊登在神經學領域前5%的「腦中風(Stroke)」期刊,並獲美國心臟學會評選為去年最佳論文「創新與進步」第二獎。

李雅玲指出,台灣有九成的人有程度不一的牙周病,牙周病因口腔細菌造成牙周組織發炎,這類發炎會提高血清中的某些發炎蛋白因子,使得血管硬化,容易中風。

「國內13歲以上的人,只有一成半的洗牙率。 」事實上,衛福部補助13歲以上國人,每半年一次免費洗牙,但台灣口腔衛生學會理事長張進順說:「許多國人都不知道利用這種好康。」

張進順表示,在美國,政府只補助65歲以上免費洗牙,但美國人從小就自費洗牙。因為在美國,自費洗牙只需50美金;補牙要收費100美金、根管治療要200美金、裝假牙套500美金,「美國人都知道牙齒保養之道,因為花小錢才可省大錢。」

有人怕洗牙,怕聽到機器在牙齒摩擦的聲音,張進順說,健康的牙齒比瓷器還光滑,洗牙以超音波震盪去除較嚴重的牙菌斑;不嚴重的牙菌斑,用探針即可刮除,害怕的話可以請牙醫師事先打麻藥。



◆ 天天吃很少 肌肉流失了 脂肪依舊在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0557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報導】2014/02/24

提升代謝率 得靠肌力運動

基礎代謝率降低時,肌肉減少、脂肪增多。金惠民舉例,有些年長者不喜歡用蹲式馬桶,因為蹲下去後不容易站起來,這就是年紀增長,基礎代謝率下降,肌肉量不足所致。

由此可知,減重時所減少的熱量,也會降低基礎代謝率;必須運動及補充蛋白質,才有助提高基礎代謝率及正常肌肉量。

要提高基礎代謝率,金惠民建議,不能只做散步或爬山等鍛鍊心肺功能的運動,最好是做點訓練肌耐力運動,如打沙包、打拳或舉重;但如果年紀大無法做這類負重運動,像銀髮族常常坐著,不妨可做抬腿運動,也有類似的效果。

要增加肌肉 多吃蛋白質

而為了要增加肌肉,就要多補充蛋白質,因為肌肉由蛋白質組成,最好是運動後一小時吃魚、豆類等植物性蛋白質;或少數的紅肉,還可額外增加鋅、鎂和鐵質。

所補充蛋白質的量,每公斤體重每天約1到1.2克,60公斤體重就是補充60克到72克。

事實上,成年男性每天所需熱量約1600到1800大卡,女性則為1200大卡。董氏基金會的義工、前藝人陳淑麗,多年來都保持很瘦的體態,令人好奇她如何保持。

熟識陳淑麗的許惠玉說,陳淑麗除了吃奶蛋素外,由於擔任瑜伽老師,每天教學生練瑜伽,大量的運動,也是維持苗條身材的祕訣。

※ 相關報導:

* 減重減掉體脂肪 才能避免復胖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0559

減重不復胖的先決條件是,體脂肪要降到標準值,也就是減重成功,體脂肪也降到正常範圍,才比較不會復胖。如果您減掉的是水分或肌肉,復胖的機會就比較高。因此,減重不但要減輕體重,還必須將體脂肪減到正常範圍內,才算減肥成功。

* 四項改變 跨越減肥停滯期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0492

....體重遲遲不下降的期間,稱為停滯期。一般來說,每個人大約減掉體重10%時,會遇到停滯期。換言之,體重60公斤的人,減掉10%,約6公斤時,即會遇到停滯期。...一般來說,停滯期可能一個星期到一個月,皆屬正常範圍。如果超過兩個月,就要去檢視你的減重計畫,也許調整飲食或運動。

fsj 提到...

胃食道逆流增 比高血壓還多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1647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02.28

患有胃食道逆流的人,可能比高血壓患者還要多!近年來,治療胃食道逆流的藥物銷售金額高居不下,國泰醫院汐止分院腸胃科主任楊瑞能說,「這不令人意外!」胃食道逆流是文明病,從學生、上班族至中老年人都可能罹病,罹病人數將越來越多。

去年度暢銷藥物排行榜,治療胃食道逆流藥「耐思恩」質子幫浦抑制劑位居第18名,一年銷售金額接近10億元。楊瑞能說,目前國內至少有四種相同成分的藥物,全部加起來,一年銷售金額恐超過15億元,相當驚人。

到底胃食道逆流情況有多嚴重?楊瑞能指出,因為課業壓力沈重,不少年紀輕輕的國高中學生,就出現胸悶、火燒心、溢出胃酸等食道逆流症狀。藥廠為此還特別引進劑量減半、青少年專用的質子幫浦抑制劑藥物(PPI製劑)。

楊瑞能表示,過去腸胃科門診患者以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性潰瘍為主,隨著殺死幽門桿菌的藥物問世,加上國人飲食西化,課業、工作等壓力沈重,胃食道逆流已經成為腸胃科門診主流。

楊瑞能認為,胃食道逆流患者可能比高血壓病人還要多,因為高血壓患者以中老年人為主,但胃食道逆流患各年齡都有,只要壓力大、愛吃甜食,都可能罹此文明病。

但台北慈濟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許景盛指出,電視經常播放「火燒心」成藥廣告,讓民眾更加瞭解胃食道逆流,提高就醫意願,治療費用逐年增加。

不過,胃食道逆流患者快速增加,癥結點是國人飲食習慣不良,偏好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又嗜吃甜食,加上壓力沈重,患者就越來越多。要顧好腸胃,許景盛呼籲,應從養成正確飲食習慣做起。

※ 相關報導:

* 高蛋白飲食 易加速骨質疏鬆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1181

....高蛋白飲食也會增加鈣質流失的問題,加速骨質疏鬆的發生,對於女性族群,尤其是更年期或是減重者,更容易增加骨鬆機率。

根據美國一項研究以43歲以上女性為研究目標的發現,女性採用高蛋白飲食法減重,食用大量瘦肉、雞肉、牛肉等,雖能幫助達成減重目標,但是卻容易造成骨質流失,增加骨質疏鬆的危機。美國醫學研究提醒,年長女性減重時,若採用攝取大量蛋白質食物方式進行,罹患骨質疏鬆症風險比採用低卡減重法的人更高,骨質流失速度更快,即使固定補充鈣片也於事無補。建議40歲以上女性減重時,一定要維持營養均衡。



◆ 你有失眠困擾? 醫師出書解惑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15712.shtml

【聯合報╱記者蔡昕穎/竹東報導】2014.02.28

台灣民眾失眠問題嚴重,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2013年調查,幾乎每五人就有一人有失眠問題。台北榮民總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醫師劉貞柏根據多年衛教經驗,出版「失眠關鍵50問」新書,希望協助大家解決失眠困擾。

劉貞柏說,一般民眾不理解失眠嚴重性,也不清楚失眠應該改掛診哪一科別,因此出書細說擔任精神科主治醫師的七年經驗,希望協助有失眠困擾朋友。

劉貞柏說,台灣睡眠醫學會2007年調查,國人全年吃掉一億三千顆短效安眠藥,用量是2003年的2.17倍,相當嚴重,世界三大疾病憂鬱症、癌症、愛滋病,其中與失眠相關的憂鬱症,國人就有400萬到500萬人受困擾。

「失眠關鍵50問」書中有關於失眠應該要知道的事、該如何消除失眠、日常生活的因應之道。

文經出版社長吳榮斌說,依健保署統計,全年醫藥費支出更超過新台幣10億元,也殷盼能透過本書,讓大家正視睡眠問題。

劉貞柏表示,失眠正確應掛「精神科」,但有些醫院顧慮民眾對精神科觀感,另開「失眠門診」,有睡眠困擾的人,不妨把醫師當朋友,讓睡眠更安穩。

※ 相關報導:

* 小心「惡視力」 9大錯誤觀念不可不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14217.shtml

現代人用眼過度,對眼睛保健需求日增,但坊間各種護眼保健暢銷書、網路訊息,充斥錯誤觀念,宣稱可讓白內障、老花、近視、青光眼恢復。有醫師就收治一名55歲男性罹患白內障,因害怕開刀尋求眼睛保健書籍,想透過眼球操、泡熱水澡等改善,卻延誤治療,視力嚴重惡化至0.05,最後仍手術治療。

* 防癌提醒-拔牙兩周傷口未癒 長腫塊竟成牙齦癌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228000654.html

台中榮總口腔醫學部醫師程稚盛指出,中榮統計15年病患資料發現高達1/3的患者表示,口腔腫瘤皆從拔牙傷口處生成,由於癌細胞已侵犯到齒槽骨,病患接受治療後,5年存活率只剩48%。



◆ 急!台東鬧血荒 3年來最嚴重(節錄)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15644.shtml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2014.02.28

台東縣血庫在農曆春節後出現近3年來最大血荒,台東捐血站長江宜勳說,目前各血型存量都不到3天,非常緊急,他認為,可能是天氣冷,各機關辦捐血活動次數減少,且多數民眾沒有到站捐血習慣,才會出現血荒。

江宜勳說,台東縣人口雖然少,用血卻不算少,平均每月要1600單位(每單位250CC)才足夠。....江宜勳說,如果台東多數的捐血人都能固定捐血,台東庫存血量絕對夠。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台東包車看病 一趟4千元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16477.shtml

「叫救護車都要半小時!」偏遠地區急重症跨區就醫很普遍,台東達仁鄉衛生所醫師徐超斌說,最近有患者在河邊撿漂流木發生意外,等到救護車趕到場,已經傷重不治。偏鄉民眾生病就醫大不易,令當地人感嘆,一樣繳健保費,但是部落裡可用的醫療資源不到都市裡的三分之一,「公平正義在哪裡?」

* 偏鄉就醫難 急重症…難上難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16481.shtml

....一項研究利用健保資料庫約200萬人的資料,將台灣分為50個區域,發現有逾四成的急重症患者跨區就醫治療。其中台東大武,急重症跨區就醫率幾乎是100%。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林文德等人,利用健保資料庫200萬人就醫資料,進行台灣急重症跨區就醫研究,發現國人發生急重症時,每五個人就有兩人要跨區就醫,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 未滿18歲 即起不得整形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16036.shtml

衛生福利部昨天公告,即日起醫師不得替未滿十八歲者做隆乳等九項美容醫學手術,違反的醫師和診所的處分,最重可處五十萬元罰款並廢止醫師證書。

fsj 提到...

三高用藥居高不下 台灣人,該減重了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1649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4.02.28

剛出爐的「暢銷」藥物排行榜顯示,前20名藥物中,治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用藥,仍高居國人用藥大宗,共有六種藥物入榜,光是高血壓就有三種,包括第6名的「脈優」、第13名「易安穩」及第15名「得安穩」。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每減重一公斤可減少一毫米汞柱血壓,並可降血脂、血糖,呼籲全民一起減重。

北醫附設醫院藥劑部主任陳必立則表示,三高藥品用量多,還可能與民眾習慣到處就醫、重複拿藥有關。他提醒,重複領藥吃藥,可能引發副作用,例如若有民眾看了兩個醫師,兩人都開降高血壓藥,若民眾搞不清楚全吃下,可能引起低血壓、昏倒、跌倒;若是重複吃了降血糖藥物,則可能出現低血糖、昏迷。降血脂藥物劑量太高,則會出現肌肉痠痛等副作用。

王宗道表示,國人有高血壓等三高問題的人愈來愈多,除了高齡社會人口老化因素外,與肥胖有很大的關係。要擺脫三高問題,他建議「全民一起減重」,將BMI值控制在24以下,且女性腰圍應在80公分以下、男性腰圍90公分以下。

王宗道提醒,要避免三高,平常飲食就要避免油膩、高鹽、高糖,多吃蔬菜水果,且要養成運動習慣,像是爬樓梯、走路等,都是不錯的運動。目前已有研究證實,每天走2000步,可降低10%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若已患有三高疾病,應按照醫師指示服藥控制,加上運動及飲食改善,可幫助慢慢減少用藥量。

陳必立建議民眾,要養成固定到一家醫院看病習慣,若要到不同醫院看診,最好把原有、正在服用的藥物讓醫師看,避免重複用藥產生不良副作用,也能避免浪費醫療資源。

※ 相關報導:

* 藥物過敏傷害大 病友會成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24/today-health2.htm

因為腳痛到骨科就診,經營汽車修理廠的徐士烘,沒想到吃了醫生開立的止痛藥後,竟全身皮膚潰爛、口腔化膿,差點走不出醫院;只是感冒到診所就醫,待嫁新娘雙雙怎麼也沒想到吃了感冒藥後,會全身長滿水泡、險些送命,到現在還得要靠輔助器才能閱讀。

昨日這群受到藥害的病友們集結在一起,與伊甸基金會共同宣布「中華民國藥物過敏病友會」正式成立,呼籲社會大眾重視嚴重藥物過敏造成的傷害與後遺症。



◆ 藥物銷售排行 癌症用藥去年創新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16493.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02.28

近30年來,癌症始終位居我國十大死因之首,這也反映在藥物銷售數量。一項剛出爐的2013年「暢銷」藥物排行榜顯示,前20名藥物中,有六項與癌症治療有關,如加上治療肝炎病毒,防止日後發生肝癌的藥物,就有八種藥物擠進前20名,創下歷年紀錄。

據統計,台灣每年有5000多人死於肝癌,其中八成係由B肝引起,這也讓B型肝炎治療藥物「貝樂克」,2012、2013年連續兩年蟬聯暢銷藥物第一名,一年的銷售金額高達19億3000多萬元。

健保給付也是關鍵

緊追在後的是乳癌標靶藥物「賀癌平」,金額為18億6000多萬元。前20名暢銷藥物排行榜中,癌症標靶藥物就占五項,除了「賀癌平」,還有「基利克」(第5名、血癌)、「艾瑞莎」(第9名、肺癌)、「蕾莎瓦」(第16名、肝癌)、癌思停(第19名,大腸直腸癌)。另一項與癌症有關的藥物是第十名的「愛寧達」,用在肺癌患者化療。

國內治療乳癌權威、高醫教授侯明峰指出,台灣每年新增乳癌患者越來越多,目前健保規定「賀癌平」給付對象為淋巴腺移乳癌患者,病人越多,當然醫療費用就隨之增加,明年很可能晉升至第一名。

另外,健保是否給付,也是主宰藥物銷售情況的主因之一。資深藥師柯明道指出,治療肝癌的「蕾莎瓦」是2013年5月21日納入健保給付,到當年年底,獲得給付的時間只有半年多,但銷售排行卻能夠由前一年的52名,一口氣上升至16名,成為去年度排行躍進幅度最大的藥物。

三高用藥 6種入榜

整體來說,治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用藥仍舊為國人去年用藥大宗,共有六種藥物進入前20名,光是高血壓用藥就有三種入榜,包括第六名的「脈優」、第13名「易安穩」及第15名「得安穩」。

高血壓用藥「脈優」過去曾連續八年蟬連暢銷排行榜第一名,銷售金額一度逼近30億元,2010年仍有22億元。但過了專利期後,便宜的學名藥紛紛出爐,銷售情況明顯下滑,2012年排行第四,去年變成第六,但一年銷售金額仍有15億8000多萬。

fsj 提到...

《吃對了,你也能瘦》減重要成功 吃對好澱粉就對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2/today-health1.htm

記者/洪素卿 2014.03.02 自由

「我正在減重,所以我不吃飯!」啟動減重計畫後,很多人首先就想把澱粉從菜單上刪除,彷彿澱粉就是造成肥胖的罪魁禍首。不過,研究顯示,不吃澱粉不僅可能讓減重計畫更難成功,其實吃對「好澱粉」,還能讓人更容易瘦。

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一項研究,將受試的女性分成兩組,其中實驗組女性飲食嚴格控制醣類(即澱粉、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對照組則不限制這類飲食。

經過3天飲食控制後,讓兩組女性自由選擇早餐,結果發現,限制攝取澱粉才3天、實驗組女性已經不由自主改吃可頌等高油、高熱量食物。由此顯示,限制澱粉、碳水化合物等食物攝取,可能讓減重者感到「更想吃」。

另一項美加共同合作進行的研究,從加拿大一份大型健康調查資料中,分析其中超過4000名健康成年人的飲食回顧資料,嘗試找出可能影響體重變化的飲食型態。結果發現,低碳水化合物、低澱粉飲食雖然在短期間內可能有明顯減重效果,但長期下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族群,反而肥胖風險最高。

相反地,澱粉與碳水化合物等食物來源所提供的熱量,占全天熱量占比約47%-64%的族群,反而最不容易發胖。

為什麼攝取過少碳水化合物反而容易發胖?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碳水化合物經過代謝分解後,除了可以迅速提供身體能量來源之外,碳水化合物也是脂肪燃燒的好幫手。

更重要的是,飲食中的「複合性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說像是全穀類等「非精緻」的碳水化合物,除了含纖維質,可以提高飽足感之外,通常也富含有維他命B群。在脂肪代謝過程中,也需要維他命B群參與,可以說是脂肪代謝的好朋友。因此,減重不能不吃澱粉類食物,重點在於怎麼吃!

三餐主食 可從白飯換成五穀飯

首先,在份量部分,一般建議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約占全日熱量的55%。對於一天需要1600大卡熱量的人來說,就要有880大卡熱量來自澱粉,大約是220克。簡單的方式,就是將三餐的主食,從白飯換成五穀飯,或是其他全穀根莖類的食物如芋頭、地瓜等,甚至是紅豆、綠豆等豆類,搭配適量水果。就能同時兼具飽足感,也能維持身材。

※ 相關報導:

* 6減3代1必要 趕跑壞膽固醇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19717.shtml

....台大醫院營養室組長陳珮蓉說,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飲食會影響血脂,含糖量高的果凍、飲料,會讓血糖上升、三酸甘油脂偏高;製作過程添加大量奶油、全脂奶、蛋黃的蛋糕、酥皮類點心等,不僅熱量高,飽和脂肪含量也高,就會讓壞膽固醇升高。

....要從改變飲食習慣降低膽固醇,陳珮蓉提出十個原則,就是「6要減少」、「3要取代」、「1不可少」。

不少人吃燕麥降低血脂,陳珮蓉說,燕麥屬於纖維高的全穀根莖類,但吃的時候,仍要注意攝取份量,不能無限制地吃,否則熱量還是會過高。另外,建議養成運動習慣,運動有助於調整血脂比例、降低壞的膽固醇,同時還能提升好的膽固醇,讓血管更健康。



◆ 愛喝茶 5大壞習別養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2000788-260307

旺報 官立剛 2014年03月02日

茶是中國人喜愛的飲品,但下面介紹幾個不宜提倡的喝茶習慣:

空腹飲茶:脾胃功能弱的人,飯前空腹飲茶,茶水會沖淡唾液和胃液,使人頭暈、心慌、手腳無力等。

過量飲茶:茶葉中含有一種微量元素氟。氟元素雖然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生理需要量為每天1至1.5毫克。茶葉含氟量比其他食品的含量高10倍,過量會引起蓄積中毒。

飯後飲茶:茶裡所含鞣酸,可與食物蛋白質合成鞣酸蛋白而凝固沉澱,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喝隔夜茶:茶水存放時間過長,維他命慢慢消失,茶葉中的茶多酚類、類脂芳香物質氧化分解,茶湯變色發餿,產生有害物質。剩茶裡的蛋白質、糖類等是細菌、黴菌繁殖的養料,隔夜茶易滋生菌類危害身體。

嚼食茶葉:茶葉在炒製過程中,會產生少量的致癌物質──苯並芘。喝茶時,尤其是茶葉沒有泡開浮在水面上時,就把茶葉嚼咽下去,這樣就有可能因攝入超量苯並芘而危害健康。(作者為四川中醫院醫師)



◆ 心臟病 恐增婦女失智症風險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19811.shtml

【聯合晚報╱李樹人】2014.03.03

最新研究指出,年長婦女如有心臟病,恐會增加失智症風險。美國心臟學會期刊研究發現,高血壓、心臟病等會增加智力衰退風險,肥胖則未顯著增加失智風險。

研究人員長期追蹤6500名65至79歲的美國婦女,研究開始時,所有受試者的大腦功能都正常。但經過長期追蹤發現,有心臟病的婦女,智力衰退的機率比沒有心臟病的婦女多出29%,曾出現心臟病發的婦女,智力衰退風險更高了一倍。

另外,曾做過心臟繞道手術、移除頸動脈,或是周邊動脈阻塞的婦女,智力衰退的風險也比較高。研究人員Bernhard Haring博士表示,這項研究證明心臟病與失智症間的關係確實存在,尤其是更年期婦女。

針對這項結果,研究建議女性心臟疾病患者,尤其曾心臟病發、做繞道手術、心臟衰竭、心房顫動、有周邊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女性,應該定期至神經內科監測智力衰退情形,並適度控制血壓、糖尿病等心臟疾病風險因子。

為何心臟疾病與失智症有關聯性?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恩主公醫院教授陳榮基指出,主要關鍵就在血管,如果血管容易阻塞或出現病變,就可能導致心臟病、腦中風,進而提高失智症風險。

陳榮基強調,任何對血管不好的東西,對大腦也不好。建議更年期女性應該好好保護心血管健康,多用腦、少煩惱。如罹患三高、糖尿病,需好好服用藥物,否則會提高失智風險。

雖然這項研究認為,肥胖並未增加失智風險。但陳榮基認為,肥胖容易增加心血管負擔,仍強烈建議更年期婦女應該控制體重,才能有效改善血壓、血脂及糖尿病。

※ 相關報導:

* 婦女尿失禁別害臊 趕緊就醫吧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19008.shtml

屏東市1位早餐店老闆娘,受長期尿失禁所苦,經就醫治療後,終於可以安心工作。屏東寶建醫院婦產科醫師唐逢翔說,輕微可由復健和藥物控制,嚴重時可動簡易手術治癒。



◆ 若資源過度集中 專家憂形同醫療巨獸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40302000634.html

邱俐穎、朱芳瑤、洪欣慈、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4-03-02 中國時報

兒童醫學中心可望在上半年掛牌,有專家說,兒科醫療資源無法平均分配才是當前困境,成立兒童醫院恐促使醫療資源更集中化,形同醫療巨獸;但也有人肯定成立兒童醫院的必要。

亞洲大學講座教授、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表示,兒童就醫仍以一般疾病為多,健全基層兒科醫療,讓兒科醫療網遍及全台,才是當前政府要多思考的方向。

慈濟大學公衛教授、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說,他不反對設置兒童醫院,但政府須向人民說清楚,國內為什麼需要兒童醫學中心?與現行醫學中心的兒科有什麼不同?不能為成立而成立。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認為,兒童醫院應把目標放在治療急重症、罕病及進行相關研究,且南北各一家就足夠。

長期關注兒少議題的立委王育敏主張,國內應設立一間國家級兒童醫學中心,「為全民而存在」,孩子無論在城鎮或偏鄉,當面臨棘手病症時,兒童醫學中心應負起義務與責任,傾全力救孩子。她說,若政府顧及區域衡平要設立1家以上,也不能太多,否則易淪為掛名,無法家家到位!

台大醫院小兒部醫師呂立表示,同樣的疾病,治療兒童和成人是截然不同的事,除了醫療器材等設備需有不同配置,營造友善的醫療環境,讓孩子不因看病而恐懼,也是國外兒童醫院很重視的一環。

※ 相關報導:

* 衛福部拍板 全台將設3座兒童醫院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302000630.html

兒童醫院有譜!衛生福利部日前召開專家會議,決議在國內設立3家醫學中心級兒童醫院,今年上半年可望見到首座兒童醫學中心掛牌;衛福部另研議兒童醫療優質中心認證制度,肯定在特定領域表現傑出的醫院,串連兒童就醫網絡。

* 廣設傻瓜電擊器 日急救成功增三成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519188.shtml

俗稱「傻瓜電擊器」的AED使用時機,是民眾突然發生沒有呼吸、心跳的情況,可就近提供緊急搶救。基隆市二信中學曾有學生休克無呼吸,被校護用AED救回一命;在日本,因為廣設AED,急救成功率大幅提升,挽救不少發生意外的人命。

* 衛生局:AED救命 7成員工都該會用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519185.shtml

....衛生局發現部分單位員工「不敢用」,為免成為「空殼」,衛生局已訂出管理規範,明訂管理人權責,並要求設置場所七成的員工只要完成相關訓練,可向衛生局申請認證列為「安心場所」。

fsj 提到...

空汙/懸浮微粒高峰 晚間10點別去夜跑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1522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4/03/03

「明明天氣已轉晴,為什麼天空還是灰濛濛的?」近日不少居住在雲嘉南地區的民眾打電話向環保署詢問,得到的答案是:細懸浮微粒(PM2.5)已達警戒標準。

大陸沙塵暴 頻率不斷上升

根據環保署所公布的空氣汙染指標(PSI),是綜合空氣中懸浮微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臭氧濃度等數值,以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PSI小於50表示空氣品質良好,51~100為普通,PSI大於100以上表示空氣品質不良,200~299則表示非常不良,大於300則是有害身體。

雖然環保署統計發現,從民國93年到去年,全台PSI值大於100的比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不可諱言的是,每年11月到隔年5月的大陸沙塵暴,其發生頻率、規模及強度不斷上升,台灣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也明顯增加。

細菌數飆高 眼科病患也暴增

由於大氣中的懸浮微粒無所不在,包括河川揚塵,到石化燃料、汽機車廢氣、工廠排放所產生的空氣汙染物,甚至還帶有細菌等病原。環保署就曾檢測發現,一旦有沙塵暴侵襲,空氣中的細菌及真菌數,比平時多5至6倍。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每次沙塵暴一來,包括乾眼症、過敏性結膜炎和戴隱形眼鏡不適的病患就紛紛出籠,患者共同的症狀是容易流淚水、眼睛癢、有異物感,甚至因為過度揉眼睛,有的患者眼睛腫得像「鹹蛋超人」。

過敏性鼻炎 鼻涕眼淚流不停

除了眼睛不適外,最直接受影響的是有氣喘及過敏疾病的患者。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表示,根據臨床觀察,沙塵暴只要侵襲台灣,他的病人幾乎比平常增加2到3成以上,特別是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不是猛打噴嚏、就是鼻涕流個不停;氣喘患者則呈現咳嗽、胸悶、喘鳴、呼吸困難的症狀,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非沙塵暴來襲的時刻,你我所呼吸的空氣中,其實有不少細懸浮微粒也會入侵人體。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PM2.5(小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可深入到肺泡,甚至沉入肺泡的微血管中,可以自由穿透人體的細胞組織,藉由血液循環,跑遍全身各處。

PM2.5懸浮微粒 主要環境致癌物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PM2.5列為主要環境致癌物,因為根據研究,空氣中PM2.5的濃度每立方公尺增加10微克,肺癌死亡率增加8%;而且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十大死因中,其中包括惡性腫瘤、中風、心臟疾病、高血壓、肺炎、糖尿病,到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都和PM2.5有密切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習慣在晚上跑步,詹長權提醒,根據他對台灣空氣汙染的監測,發現都會區的細懸浮微粒,除了在上下班尖峰時刻特別高之外,在晚間10點左右也有一個高峰,建議有跑步習慣者應避開這些時段為宜。

▇ 研究證實

長期暴露PM2.5 心血管傷很大

長期鑽研空汙與心血管疾病的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蘇大成表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發表研究,長期暴露在PM2.5中,會增加引發心肌梗塞、中風和心律不整等的風險;如果PM2.5每增加10微克,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76%,中風的機會增加35%。

同樣的,他的研究也證實,PM2.5會降低心臟病及高血壓患者心跳的變異性,是心臟病容易發作的原因。

※ 相關報導:

* 空汙/霾害與廢氣 眼口鼻皮膚好傷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1523

每年9月至隔年3月是濁水溪揚塵影響雲林居民最嚴重時段,加上工廠及汽機車廢氣、大陸霾害等汙染,飆高的懸浮微粒對人體健康造成重大影響,不僅會導致呼吸道疾病,甚至危害皮膚、眼睛及心血管等,不可輕忽。

* 空汙/密閉辦公大樓 毒物亂亂飛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01524

....如果從科學角度來看,可能與近年多數大樓都採用中央空調系統有關,如果氣體循環未對外換氣,這些大樓內只要有人吸菸,這些香菸中的化合物就會四處飄散;加上許多裝潢材質和辦公用品如電腦、影印機、印表機等,都會使用到塑化劑、阻燃劑,甚至是碳粉等,這些有害物質隨著空氣進入人體,久而久之就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 吃飯配電視?多吃694大卡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21847.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3.03

專心吃飯才會瘦,不少人習慣吃飯配電視、或是邊滑手機,但董氏基金會表示,吃飯時一心二用容易吃進更多熱量,讓人不知不覺發胖。澳洲研究更發現,邊吃邊看電視的人,下一餐會多吃230大卡; 而且看悲劇影響最大,會讓人多吃694大卡。

想減重或是維持健康體位,不僅是斤斤計較食物的分量,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專心吃飯。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國外近年來多項研究發現,用餐時分心會增加熱量攝取。

喜劇490大卡 無聊節目359大卡

不專心吃飯還會讓下一餐吃更多,澳洲2011年研究,邊吃邊看電視之後會多吃230大卡,進一步分析不同的節目類型,看悲劇影響最大,會多吃694大卡、喜劇490大卡、無聊的節目359大卡。

許惠玉說,吃飯時分心或狼吞虎嚥,不容易在腦中產生飽足訊息,讓人以為沒吃飽而吃過量,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吃下了哪些東西。若吃飯習慣沒有改善,就算瘦下來也很容易復胖。

她建議別因生活忙碌,把吃飯當例行公事,胡亂塞兩口就解決一餐,除了不看電視,也不要邊吃飯配臉書、讀line的訊息等,午晚餐進食時間最好約20分鐘。

※ 相關報導:

* 未察覺高血壓 四成患者未就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21837.shtml

高血壓位居全球死因排行榜第一名,受到飲食西化以及肥胖等因素影響,近年來國人高血壓好發年齡有下降的趨勢;成大醫學院內科教授陳志鴻提醒,高血壓患者務必妥善控制血壓,避免引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嚴重合併症。

「台灣每四個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陳志鴻指出,調查發現,四成高血壓患者根本不曉得自身血壓已經偏高,並未就醫,遑論服藥控制血壓。

* 初學薩克斯風 吹到腦中風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3/today-health1.htm

一名63歲的公所課長初學薩克斯風,吹得太盡興,竟然吹到腦幹中風,嘴唇、手腳麻痺、無力,幸好警覺性高立刻送醫,病癒出院一個月後就能繼續上班。醫師指出,腦幹出血是高血壓性腦中風常見位置,9成患者非死即成植物人,血壓控制不佳或是憋氣用力吹奏樂器,血壓增高,腦血管可能會爆掉。

fsj 提到...

太常玩平板 小2女半年近視150度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23183.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2014.03.04

北市一名國小2年級女童的視力原本正常,因長期玩平板電腦,半年後近視150度;專家指出,國小2年級是小朋友開始近視的年紀,許多孩子在學校視力篩檢不合格,就醫發現已經近視。

北市衛生局去年調查12870名國小2年級學童,近4成孩子近視大於50度,是高度近視潛在高危險群,其中1712位學童透過專案視力檢查才發現近視。這些孩子的家長有4成誤以為小朋友沒近視,近1成父母不知道孩子是否近視。

「國小2年級是小朋友用眼量開始增加的年紀。」健康管理處處長林莉如表示,2年級的孩子開始注意自己的健康,願意配合老師做檢查,也較能具體描述看東西清不清楚。

有孩子到診所檢查視力,才發現近視150度,也有學童近視300度,卻只配戴150度的眼鏡;家長忽略孩子近視,嚴重影響學童的學習和生活。

聯合醫院眼科醫師蕭雅娟說,大部分到醫院看眼科的孩子,都是等到視力模糊才告訴父母;近距離用眼過度是近視的主因,如看書、玩電腦、寫作業。另外,早產兒容易有近視。

教育局指出,各國小都會指導孩子做愛eye元氣護眼操,一周至少3次,包括穴道按摩、眼球運動、趣味律動護眼念謠等,搭配護眼有獎徵答,加強孩子認識視力保健。

衛生局說,國小2年級學童只要持「護眼護照」,3月底前可到合約醫療院所免費檢查視力;衛生也委託醫療機構,3月10日起免費提供幼兒園兒童視力、聽力、口腔篩檢,家長可向各區健康服務中心洽詢。

衛生局呼籲,學童應每半年檢查一次視力,養成良好用眼習慣,例如每半小時要遠眺休息10分鐘、眼睛與書本保持35公分距離、做戶外活動等。

相關資訊可上北市高度近視防治網vision.health.gov.tw或撥1999轉1811查詢。

※ 相關報導:

* 糖尿病… 26歲視網膜剝離 30歲失明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23148.shtml

彰化縣30歲張姓婦人有家族糖尿病史,4年前她視網膜病變又流產,以為病情嚴重到不孕,最近月事沒來,重燃她為人母的希望,卻發現自己其實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但內分泌失調還使糖尿病加重,害她年紀輕輕就失明。



◆ 吃高纖、多運動 幫你擊退便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23070.shtml

【聯合報╱杜博文/台北市常生中醫診所醫師】2014.03.05

假期大吃大喝後,最近門診增加了許多為便秘所困擾的患者。不管是排便次數減少或排便困難,只要一周少於2次排便,都是便秘典型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便秘常見原因包括:營養不良、全身衰弱使排便動力不足;水分與纖維質攝取不足、食物太精緻,使腸道受刺激力不足;長期使用緩瀉劑、利尿劑、鈣離子阻斷劑等;有人則是有痔瘡怕痛,不敢出力排便。

便秘常見對象包括生活壓力過大、時常熬夜、生活緊張者,還有年長者、長期減重使用低脂飲食者。

改善便秘,建議多從食物攝取高纖維成分,如地瓜葉、木瓜、胡蘿蔔等;避免久坐或維持固定的姿勢太久、一有便意就馬上去蹲馬桶,不要忍便;平常可以適度泡溫水,改善循環,按時排便。

另外,養成運動的好習慣,每周3次、每次持續30分鐘、維持心跳每分鐘130下。另視情況可搭配氣功養生、八段錦等。

經辨證論治,中醫常用方劑可改善便秘,怕熱喜喝冷飲者,為實熱體質,可用承氣湯瀉熱通府;面色白,易疲倦者為氣虛體質,可用補中益氣湯補氣;常眩暈、心悸者,為血虛體質,可用潤腸丸養血;半夜口乾睡不好者為陰虛,可用增液承氣湯來滋陰;怕冷及小便清長者為陽虛,可用真武湯溫陽。

※ 圖表詳見原站。



◆ 睡太多睡不夠 都會引爆憂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4/today-health2.htm

文/柯俊銘 2014.03.14 自由

您每晚都睡多久呢?是否常睡不著或早上需要人家叫醒,才起得來?元月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睡眠》的兩份報告指出,睡眠時數的多寡和憂鬱有密切關連,提醒平時睡太多或睡太少的民眾都要注意。

第一項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大學神經學系的副教授納撒尼爾.華森(Nathaniel Watson)醫師所主持,其針對302對同卵雙胞胎和145對異卵雙胞胎的成人進行調查,目的在探討睡眠時數和遺傳基因之間如何交互影響憂鬱症狀的出現。

分析參與者提供的睡眠偏好與自身憂鬱情形等資料後顯示,當夜間睡眠時數過少或過多時,和憂鬱有關的基因影響力更能展現出來,意思就是人體中的憂鬱基因較容易被刺激,進而導致發病。

據估計,每晚大約睡7-8個鐘頭時(這也是美國睡眠醫學會建議的平均時數),出現憂鬱症狀者有27%與遺傳基因有關。然而,當睡眠時數少到僅5小時或長達10小時,憂鬱症狀的出現分別有53%與49%與遺傳基因有關,遠高於前述合理睡眠時數的比例。

研究者表示,適當的睡眠時數似乎對憂鬱基因具抑制作用,故對於憂鬱症患者若能妥善處理睡眠困擾,相信應能強化藥物與心理治療的成效。

第二項研究由美國德州大學行為科學專家羅伯特(Robert E. Roberts)博士所主持,其針對4175位年齡介於11-17歲的孩子進行長達一年的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睡眠剝奪對於青少年的情緒狀態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所有個案均接受問卷訪談,除評估憂鬱程度外,也瞭解有無睡眠剝奪的情形,也就是每晚睡不到6小時。統計發現,睡眠剝奪對於憂鬱症狀出現具有顯著的預測力,隨著晚上睡眠時數的減少,未來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也呈現攀升趨勢。

有鑑於此,建議大家要積極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儘量固定時間就寢和起床,避免熬夜和白天補眠,有相關問題應早點就醫診治。只要睡眠能維持正常,不僅生活品質提高,也能遠離憂鬱纏身。(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 相關報導:

* 十大抗憂醫師 馬大元:「人治」勝機器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523130.shtml

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獲評為優等精神專科醫院,全國僅兩家醫療院所獲此殊榮,分院院長馬大元視病猶親,帶領醫療團隊提供優質治療,也剛獲票選為「全國十大溫暖我心抗憂醫師」,堪稱竹苗地區精神醫療的推手。

* 3成台男早洩 Hold不住性福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4/today-health1.htm

調查顯示,台灣逾3成男性懷疑自己有「過早射精」、亦即早洩問題。分析發現,這群男性不僅相對不容易維持穩定的伴侶關係,連焦慮、憂鬱等情緒障礙盛行率也較高。有男性因此使用偏方治療,結果導致生殖器紅腫劇痛。醫師呼籲,民眾若懷疑有過早射精問題,應就醫治療。....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指出,多數男性從開始性行為後、可維持3-10分鐘才射精。性行為開始3分鐘內就射精、可能有早洩問題。估計早洩盛行率大約是在1/4到1/5。



◆ 菲HIV蔓延快 2小時增1例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3040277-1.aspx

中央社 2014.03.04

菲律賓今年1月新增448宗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愛滋病毒)病例,相當於每2小時就有超過1人染病。

菲律賓衛生部最新報告顯示,1月間錄得的新增愛滋病毒陽性反應病例,較去年同期的380例高出18%。

新增病例年介19歲至57歲,全為男性,99%是因無安全措施的性接觸而感染,其中57人已惡化為愛滋病。

報告稱,今年1月計有7名HIV患者死亡。

菲國自1984年開始被動監控HIV以來,迄今錄得1萬6964宗病例,其中1萬5401人尚無明顯症狀,1563人演變成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愛滋病),938例死亡。

就地理分布而言,1萬6964宗病例當中,7843例來自大馬尼拉地區,約占總病例的一半,其次是大馬尼拉地區東部與南部的5省,約占16%。

性接觸和共用注射針頭為病毒傳染主要途徑,也有人是因母傳子、輸血以及針扎傷口而感染。

衛生部說,社群網站的盛行,也是助長HIV蔓延的原因之一。

fsj 提到...

怒髮衝冠 心血管疾病易發作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27767.shtml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2014.03.05

別再發脾氣了,小心「氣到心臟病發作」!美國哈佛大學團隊發表於《歐洲心臟期刊》的研究指出,生氣後2小時內,心臟病發作的機率較平時高出4.74倍,中風機率高出3.62倍;更可怕的是,平均1天要「暴怒」5次者,心臟病發的機率是平均每個月只發1次脾氣者的160倍。研究人員呼籲,本身或家族有心血管疾病史者,應保持情緒平穩。

【2小時內引生理變化】

哈佛大學公衛學院團隊整合1966至2013年收錄於國際護理學期刊資料庫「CINAHL」、生物醫學及藥理學資料庫「Embase」、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資料庫「PubMed」及心理學資料庫「PsycINFO」中,有關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後發現,「憤怒」這種「短期心理壓力」,可能在2小時之內引起生理變化,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冠狀動脈心臟病、心律不整及出血性或缺血性腦中風等問題。

研究人員從統計學上觀察,以心臟病發機率低於5%的「低風險者」來說,每個月平均發1次火的「好脾氣」者,在每年每1萬人中,只有1人心臟病發;但每天生氣5次以上的「火爆浪子」中,則有158人心臟病發。更有甚者,如果是心臟病發作機率高於20%的「高風險者」,在每天生氣5次以上的狀況下,每年每萬人中發病者人數高達657人。

【常生氣累積風險】

「我們的研究結論並不是要強調『單次』生氣,會提高多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哈佛大學公衛學院博士伊莉莎白瑪斯托夫斯基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解釋,「生氣對心血管健康的傷害,是一種慢性累積的結果,所以對本身或家族有心臟病或中風病史的人來說,應該盡量保持情緒平穩。」

英國心臟基金會資深護理師多莉安麥達克指出,憤怒是所有情緒中最容易控制的,人們會有「發飆」的脫序演出,通常是因為「紓壓」不得其法,導致壓力過度累積而突然宣洩出來;她認為,每天保持適度運動,是最方便執行、也是公認最有效的紓壓方法。

【過度憂傷易致病】

另一方面,英國聖喬治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內科》的研究指出,極度悲傷的情緒會提高心臟病發及中風機率近2倍;「『心碎』顯然不只是個形容詞,」主導該研究的聖喬治大學講師桑尼爾夏表示,「喪偶等極度憂傷的事件已證實,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極度的憤怒或悲傷,都對心血管健康有害,或許「台式」流行語「快樂可以吃百二」,才是最有效的「養生之道」。



◆ 燈光昏暗 有助思考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526985.shtml

【聯合晚報╱陳澄和】2014.03.05

需要做艱難的決定嗎?熄掉燈光能讓你更客觀地思考,提出更明智的解答。

科學家宣稱,光線變暗能降低情感強度,讓你在做困難抉擇時,保持更清徹的思緒。

多倫多Scaborough大學主導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在明亮的光線下,會更強烈地感受到正面與負面的情感。

該大學的管理學助教授徐靖 (譯音)和西北大學的雷伯洛進行了系列研究,觀察光線與人類情感的不尋常糾葛。

早先的許多研究指出,人們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可能對股市行情更加樂觀,而惡劣的天候也會導致季節性的情緒失調。但徐靖則說:「我們發現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有憂鬱傾向的人實際也會變得更加消沉。」

兩位研究者要求參與試驗的人,在不同的光線情況下,對眾多事物進行評分,例如雞翅醬汁的辛辣程度、小說人物的攻擊性、某個人的魅力或是兩種醬汁的味道等。

研究的結果發現,在明亮的光線下,情緒會比較高亢,所以醬汁會比較辣,人物比較有侵略性,人也更顯得有吸引力。

徐靖認為明亮光線對情感機制的影響,可能來自把光線視為熱,而熱度的感知會引發我們的情感。

人的多數日常決定都是在明亮的光線下做成,但研究者發現,調弱光線能協助你做更明智的決定,也更容易達成協商。

徐靖說:「行銷人員或許也應該依據商品的性質,適度調整零售賣場的燈光。」「如果你賣的是表達強烈情感的產品,像是花或婚戒,或許就真的需要讓店裡的光線盡可能地明亮。」



◆ 公共衛生-5合1疫苗大缺貨 疾管署研議替代對策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40305000906.html

邱俐穎/台北報導 2014-03-05 中國時報

5合1疫苗全球大缺貨,國內最快5月5合1疫苗就會缺貨,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昨表示,目前正積極向各廠商尋求貨源,本月下旬也將召開專家委員會討論替代對策,不排除第4劑疫苗改採4合1或4合1疫苗外加接種單劑疫苗。

5合1疫苗係指能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小兒麻痺等5種傳染病的疫苗,幼兒常規接種時程為出生滿2、4、6及18個月大時各接種1劑,國內1年約需80萬劑。

不過5合1疫苗去年開始全球缺貨,疾管署今年1月初即宣布,1歲以下幼兒先依常規接種時程施打3劑5合1疫苗,但原定出生18個月大接種的第4劑延至出生滿27個月大再打。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5合1疫苗主要由歐洲2家藥廠生產,因廠商生產線出狀況,目前供貨仍然不穩定,全球皆在搶疫苗,雖疾管署已積極爭取,但仍無法保證供貨是否穩定。

以我國現有庫存量及已完成採購的供應量計算,疾管署估計今年5、6月國內5合1疫苗將陸續出現缺貨,讓許多家長擔心孩子若少打疫苗將缺乏保護力。

周志浩表示,幼兒只要打過前3劑5合1疫苗,就可產生7到9成保護力,民眾不必擔心,但本月下旬疾管署將召集專家委員討論替代方案,如是否改以4合1疫苗外加接種單劑疫苗,但前提是安全、可行。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5合1疫苗全球缺貨,台灣疫苗採購市場小、出價也沒比其他國家高,很難搶得過其他國家,隨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國家開始接種疫苗,全球缺貨情形將更嚴峻。

黃立民認為,短期除緊急調貨,另可考慮將5合1疫苗拆開施打,如向日本採購白喉、百日咳、破傷風3合1疫苗,再外加單劑小兒麻痺疫苗,至於b型嗜血桿菌,因台灣發生率不高,可暫不施打,但長期國內仍應考慮自製疫苗才能避免斷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