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6

均衡飲食 身心平衡

◆ 蔬果吃不夠 就會不快樂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20523.shtml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4.06.05

國內一項調查發現,全台每三人就有一人感覺不快樂,尤其每天攝取不到兩分水果的人,快樂感更低。

這分由董氏基金會發布的調查,在網路上抽樣一千零六十八位民眾,結果發現蔬果攝取量與快樂成正比;天天三蔬二果的族群,約有八成感到愉悅;蔬果攝取不足的族群,大約只有六成感到快樂。

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院長祝年豐表示,蔬果能影響神經傳導,增加血清素分泌,讓人有精神振奮的感覺。

祝年豐說,心理壓力過大,情緒欠佳時,體內消耗的維生素C比平時多八倍,適量補充維生素C,有助穩定情緒。

祝年豐去年的小型試驗發現,蔬果可提升整體愉悅感。這項研究讓四十位民眾每天吃兩顆奇異果,在不改變其他飲食習慣,快樂感覺大約可以上升八個百分點。

儘管這並非大型試驗,但祝年豐表示,維生素C確實可以左右人類情緒,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有助於抗壓;除了奇異果外,他也建議葡萄柚、柳丁等水果,是天然的抗氧化劑。

不少民眾有服用營養補給品的習慣,祝年豐也提醒,市售補給品大多為單一成分,比不上天然水果有多種營養素,例如香蕉幾乎含所有的維生素與礦物質,而奇異果除維生素C,也富含葉酸。

但蔬果也非吃愈多愈健康。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提醒,水果吃太多,果糖在肝臟代謝成三酸甘油脂,也可能會變胖,到時候愉悅感可能不升反降。



◆ 研究:中東病毒 駱駝直接傳人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6050008-1.aspx

中央社 2014年06月05日

沙烏地阿拉伯的阿布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他們找到直接證據可以證明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是由駱駝直接傳染給人類。

阿布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研究人員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的研究結果,是根據1名44歲的沙烏地死亡病患。

這名男子飼養9隻駱駝,感染後於2013年11月病逝。

他的友人說,男子養的其中4隻駱駝生病流鼻水,所以這名死者把藥塞進其中一隻駱駝的鼻子治療,但是7天後,這名男子就因為感染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而病倒。

研究人員將生病駱駝身上採集到的病毒,與男子身上的病毒做基因序列比對,發現完全相符。

研究人員說:「這些數據顯示,這起死亡病例是因為近距離接觸生病的駱駝而感染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譯者:中央社何世煌)



◆ 多汗腳臭冒蟲蛀般凹洞 細菌作怪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21416.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4.06.05

15歲男染小凹狀角質溶解症

腳被蟲咬,還啃出一大片像是蟲蛀蝕過的小坑洞,很多人以為是香港腳,其實不然。一名15歲男學生,因為手腳多汗加上雨天悶熱,腳上出現如被蟲咬過的斑痕。皮膚科醫師表示,這是染上「小凹狀角質溶解症」,建議若常運動、多汗應勤更換襪子,保持腳部乾燥,也可避免惡臭和足部皮膚病。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鄭惠文表示,小凹狀角質溶解症是細菌感染,細菌常在悶熱潮濕的環境大量繁殖,溶解皮膚的角質層,看起來腳上有一個個小凹洞,像是被蟲蛀蝕過一樣,還會伴隨惡臭,但不會癢。很多患者都會認為是香港腳,擦了藥物卻不見好轉,才到皮膚科就醫。

擦藥膏及抗生素可痊癒

鄭惠文說,汗多的人如運動員、農夫、軍人,因為腳長期處於悶熱環境,比較容易得這種皮膚病,治療上只要擦抗細菌藥膏及外用的抗生素即可痊癒,千萬別聽信偏方。

勤換鞋襪 保持足部乾爽

醫師呼籲,天氣越來越熱,民眾應該保持足部的乾燥和衛生,青少年若多汗,當上完體育課、運動後,或鞋襪被雨淋濕,要勤更換。建議準備兩三雙襪子更換,一般民眾夏天可改穿涼鞋,保持足部通風乾燥,以免悶熱滋生細菌,染上惱人的皮膚病。



◆ 北市血汗醫院多 勞檢4成3違法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20645.shtml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2014.06.05

北市府勞檢處對全市46家醫療院所進行專案勞動檢查,結果有20家醫院違法,比例高達43%,其中又以延長工時未依規定加給工資、超時工作等占最大宗。勞檢處要求違反的事業單位陳述意見並進行後續裁罰作業,最高可罰2至30萬元不等。

勞檢處副處長吳夢麟表示,違反比例最高的為「延長工時未依規定加給工資」,總計6家;其次是「延長工時超過法令規定」4家、「超時工作」3家等,另外像休假日出勤未加給工資、未依規定給予勞工例假等,也是常見的違規項目。

吳夢麟,稽查過程中發現,有醫護人員連續工作13天,甚至還有一天工時超過12小時、1個月加班超過46小時等情形,堪稱是血汗醫院,未來將列為重點稽查項目之一。

勞檢處1至4月針對全市8家醫學中心、13家區域醫院、12家地區醫院及3家診所進行勞檢,勞檢結果發現有20家醫療院所違反勞基法,其中還有1家醫療院所是累犯,顯示北市醫療院所的勞動品質有待加強。

※ 相關報導:

* 自費醫材 可以上網比價了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605000382.html

健保署宣布最快下周「自費醫材比價網」就會上路,未來民眾使用全自費或自付差額醫療特材,上網就能直接比價!但民間團體批評,健保署最該做的是揭示特材的適用對象、療效、使用年限等資訊,民眾才不會被牽著鼻子走。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委蔡文全指出,這次比價網涵蓋了260項自付差額特材及1600多項健保未給付的全自費醫材,未來民眾只要輸入特材的中英文關鍵字,進一步設定縣市,民眾就能查到在自己所在縣市不同醫院間的醫材價格。

....但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舉例,健保尚未納入給付的新型人工椎間盤,全自費價格從16萬到30萬都有,民眾要如何辨別一項醫材真得好到值30萬?健保署也曾在官網公布各醫院醫材價格,但抑價效果相當有限。

滕西華批評,食品藥物管理署在輸入新醫材時,未能向民眾說明潛在副作用;健保署也未解釋新醫材的適應症、禁忌症及沒納入健保的理由,這些政府可以做的事卻不做,是「行政怠惰」!

* 用藥安全-動不動就用抗生素 當心病菌變超毒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605000755.html

根據國內外健保資料庫,中耳炎是小兒科疾病中投予抗生素比例最高的疾病,不過,小兒感染科醫師指出,目前濫用抗生素的項目,反而是單純發燒、感冒等疾病。

抗生素濫用,WHO世界衛生組織今年4月底發布一份報告警示,各國如再不控制抗生素的使用,並投入資源開發新抗生素,「全球將邁向後抗生素年代,過去數十年能治療的普通感染或小傷口,都可能致命。」

從 MERS 到免疫力
食品自主檢驗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帶維他命回國 限12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22925.shtml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2014.06.06

民眾到歐美、日本等國旅遊,喜歡多買些藥品作為伴手禮分送親友,例如維他命、萬金油、胃藥、新表飛鳴…等,卻不知攜帶超量藥物入境,最重可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藥品不是食品,不能當土產買。」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副組長戴雪詠表示,旅客從國外帶回自用藥品,需符合該署所列品項及限量表,非表列品項則以每種二瓶(盒)、合計不超過六種為限。

戴雪詠指出,目前民眾帶超量藥品,可在入境後補申請或放棄,郵寄藥品在限量內也可事後補申請。自明年七月起,郵寄與快遞藥品,依據「藥物樣品贈品管理辦法」規定,需事先向食藥署申請進口同意書。

民眾自行攜帶藥品入境,則需符合「入境旅客攜帶自用藥物限量表」規範,超過限量,也需事前申請進口同意書與簽具個人自用切結書;意即,自行攜帶的這些未經查驗登記的藥品不得販售,違者依《藥事法》可罰三萬至十五萬。

另外,若是攜帶處方藥入境,則需憑醫療院所開立的處方箋或診斷證明,證明為本人使用,且攜帶量也不得超過處方量。

依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資料,自民國九十九年四月至今年三月,海關查獲不法藥物件數共六百七十件,其中入境旅客違規攜帶超過限量藥物件數共五百五十八件,郵包違規件數四十一件,快遞貨物或貨櫃夾藏等其他違規件數共七十一件,今年共查獲非法藥品壯陽藥七萬五千多顆、胎盤素針劑六百五十劑、肉毒桿菌素一百瓶、止痛藥及中藥製劑等藥九十九萬顆。

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表示,未經正常管道查驗登記的藥品,安全性堪慮,尤其考量不肖業者投機或將不法藥物於限量內分批進口至國內,故採取事前申請及限量管理措施,保障民眾健康。

未經核准寄送至國內或超量攜帶入境,依《藥事法》規定以禁藥論之,最重可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千萬以下罰金。



◆ 楊松昇:從源頭阻斷高血壓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8722862.shtml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2014.06.06

慢性高血壓是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肥厚性心臟病、慢性腎衰竭及尿毒症的最大原因,現行的降血壓藥物多針對不同症狀予以壓制,新研究找到關鍵機轉,可望發展血管擴張和雙效利尿的降高血壓新藥物。

三軍總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內科學科暨醫學科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楊松昇,昨獲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該研究花了十年的時間,研究鈉離子在體內流動及造成血壓不穩定的機轉,嘗試從中破壞路徑,就可以從源頭阻斷導致血壓不穩定的因子。

楊松昇表示,衛福部建議的鈉攝取量一天約三公克,大約相當於六公克的鹽,依國人飲食習慣,大部分都攝取過多鹽,累積起來就容易造成高血壓。因為人體內鈉離子的攝取與排泄之平衡與血管平滑肌收縮之張力,是決定血壓長期調控的最基本因素。其中鈉鉀氯離子通道(NKCC2)及鉀氯離子通道(NCC)的功能是關鍵,若功能太低,易導致巴特症(BS)、吉德曼症(GS)及低血壓;若功能太強,則產生高登症(PHAII)高血壓。

楊松昇利用基因工程技術製作與分析疾病動物模型,配合臨床檢體,不只進一步了解吉德曼症及高登症之分子生理病理機轉,並證實N(K)CC的機轉,為往後開發相關抑制劑鋪路,也為具有雙效利尿及動脈血管擴張的降高血壓藥物之細胞及動物研究,提供試驗平台。

※ 相關報導:

* 產後頻尿漏尿 G緊雷射可改善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22659.shtml

台中許姓婦人生產後因骨盆腔受損,導致漏尿嚴重,她只好24小時都墊著衛生棉,且每小時就得更換一次,比小貝比換尿片要多,她到醫院治療,活化鬆弛的陰道上皮細胞層,提升尿道支持力,改善頻尿與漏尿問題。

* 成大新手術系統 邊看3D圖邊開刀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22488.shtml

成大引進亞洲第一套最先進的心血管多功能整合手術系統,針對複雜的心血管疾病或車禍重大創傷患者,能一邊手術同時顯現3D影像,讓許多過去無法治療的患者都康復出院。

fsj 提到...

使用緊急避孕藥 半年增3成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25223.shtml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2014.06.07

不少民眾誤把緊急避孕藥當成常規避孕方式,婦產科醫師表示,近半年來門診中索取緊急避孕藥患者增加三成。但長期使用緊急避孕藥不但副作用大,也會造成體內荷爾蒙紊亂,提高不孕風險。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婦科主治醫師陳菁徽表示,不少年輕女性認為每天吃口服避孕藥傷身,乾脆性行為後使用緊急避孕藥,方便又省事,近期門診中索取緊急避孕藥人數比過去增加三成,年紀最小只有十四歲,還有人最多一個月就吃四到五劑。

陳菁徽說,緊急避孕藥的成分是高劑量女性荷爾蒙加上黃體素,比一般口服避孕藥高出四到五倍,主要作用為抑制卵巢排卵、減少精子與卵子結合力,並改變子宮內壁使受精卵無法著床,服用後不但容易有惡心、嘔吐等身體不適現象,長期過度頻繁使用恐導致體內荷爾蒙紊亂、經期失調及焦慮,甚至提高不孕風險。

緊急避孕藥常被稱為事後避孕丸,陳菁徽指出,所謂緊急避孕,只是用在偶發狀況如一夜情,保險套破裂、漏吃口服避孕藥,並不適用在有規律性生活的人身上,且緊急避孕藥約僅七成成功率,且效果會隨時間遞減,如果距性行為三天後再服用,避孕效果只剩不到五成,遠低於保險套及口服避孕藥。

另外,多重性伴侶的民眾若沒有安全性行為,即使吃緊急避孕藥,也會有傳染性病風險,陳菁徽說,曾有一名上班族一夜情後求診,要求醫師開緊急避孕藥,內診後才發現她下體已長滿菜花。

新光醫院不孕中心主任黃建榮說,緊急避孕藥是透過黃體素讓月經提前到來,若一周服用超過一劑以上,,也會降低受孕機率,但長期服用是否會增加不孕的風險還有待觀察。

※ 相關報導:

* 別給孩童阿斯匹林退燒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300&f_SUB_ID=5749&f_ART_ID=517825

兒童發燒,最令父母緊張,北市聯醫藥師李美珊提醒,父母千萬別自行購買阿斯匹靈或含水楊酸的藥物給兒童服用退燒,一旦出現雷氏症候群這類嚴重藥物過敏,症狀往往相當嚴重棘手。



◆ 健保給付牛步 罕病童等藥等到死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607000362.html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4-06-07 中國時報

罹患罕病「非典型性溶血尿毒症候群」的葉小弟與曹小妹,因為遲遲盼不到健保給付救命藥而相繼離世;罕見疾病基金會昨召開記者會痛批,健保藥物給付申請流程長,但罕病緊急用藥不能等,政府卻不落實可在空窗期支持的罕病法第33條補助。

罕病法第33條規定,補助藥物必須經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但公告前的審議流程冗長,以「非典型性溶血尿毒症候群(aHUS)」為例,去年12月13日公告為罕見疾病,食藥署同月25日接獲國內藥商申請免疫抑制劑(Soliris)擴大治療適應症在該病上,今年4月2日才經罕見疾病及藥物審議會藥物小組認定通過,4月30日於衛福部審議會同意,預計6月底正式公告,廠商才可申請列入健保給付。

「救命不能等,罕病藥物申請健保給付卻被層層卡住!」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痛批,衛福部的國健署、食藥署、健保署3單位間互踢批球,讓申請卡關,平白葬送兩條小生命。

曹小妹的媽媽流淚表示,政府鼓勵生育,遇到事情卻不給幫助。曹小妹在5月16日靠罕病基金會協助,才緊急接受1劑21萬的Soliris,但21萬對許多家庭是一筆大開銷,更何況1劑之後,第2劑、第3劑該怎麼辦?

然而Soliris早已於2011年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核准許可證,為何台灣不能直接認證呢?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林建良表示,即便國際認可,仍需針對人種差異做品質審查;國健署則堅持,補助不能踰越沒公告的藥品之上。

林建良表示,前天(5日)衛福部署已開會討論,未來食藥署藥物小組會議認定後,就會立即通知廠商提出健保給付申請,跳過衛福部審議會及公告等關卡,食藥署前天已通知藥商可盡快申請Soliris納入健保給付。

fsj 提到...

25歲胖 晚年恐病態胖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27209.shtml

【聯合晚報╱黃玉芳】2014.06.08

一項刊登在美國預防醫學期刊上的研究顯示,別以為年輕時胖不是胖,年輕時肥胖,晚年造成病態性肥胖的風險較高。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若25歲左右時體重肥胖,晚年比較可能出現病態性肥胖,女性比男性更加明顯。

這項研究檢視1999至2010年間,美國全國健康營養研究調查資料,發現男性在25歲時肥胖,35歲後出現病態性肥胖(BMI超過40)的機率,估計為23%。但25歲體重正常的男人,35歲後病態性肥胖的機率,僅1.1%,25歲體胖的男性,在35歲後肥胖的比率,比體重正常男性高約20倍。

這項研究更發現,若女性25歲時肥胖,35 歲後肥胖機率激增至46.9%。體重正常的25歲女性,35歲後病態性肥胖的機率為4.8%。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陶德(Jennifer Dowd)表示,研究顯示,年輕時肥胖,晚年超重的風險較高。但當前的體重才會影響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因此無論何時開始減重,都有助降低罹病風險。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表示,過了25歲後,人體的新陳代謝就開始走下坡,基礎代謝率每年下降1%,除非刻意做足夠運動,肌肉量也會慢慢流失,比較容易發福。

過去的研究也發現,人類嬰兒兩歲時的體重,可以預測小學入學時的體重,小學生肥胖,成年後肥胖的機率高達五成。國中時肥胖,成人時肥胖的機率更高達七、八成,主要是因為肥胖來自錯誤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若生活、飲食習慣定型,體重也容易節節高升。

蕭敦仁表示,要維持健康的體態,應該從小就開始,最好能從媽媽肚子裡做起。

※ 相關報導:

* 《吃對了,你也能瘦》吃蜜棗乾多喝水 可增飽足感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5795

水果乾的「熱量密度」不低,經常列在減重者「禁食」、「少吃」的清單上。不過,一項在歐洲肥胖學會上發表的論文則是幫果乾洗清了這項污名。

該項研究將蜜棗乾納入減重計畫中,即便受試者平均一天食用量還超過140克,經過12週後,受試者的體重與腰圍仍明顯下降,且下降幅度比起沒有吃果乾的對照組還要多。

* 防衰老黑色食物 秀傳醫院教你煮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26286.shtml

彰濱秀傳醫院今年開始邀請專業廚師搭配院內營養師,將健康卻不受歡迎的食材變得吸引人,最近推出抗氧化、防衰老的「黑色食物」食譜,賣相不好的食物透過烹煮方式的變化,讓一般人更能接受。



◆ 大專生第1次性行為 男17女18歲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5578

自由 2014-06-08

〔記者謝文華、林曉雲/綜合報導〕國內一項性教育調查,發現逾四成受訪大專生曾有接吻、撫摸胸部和下體的經驗,男、女第一次性行為分別以十七歲和十八歲最多。令人憂心的是,大專生行為開放卻缺乏自保觀念,竟有四成相信愛滋病會透過蚊蟲叮咬傳染,逾七成性行為未用保險套。

逾七成大專生嘿咻未用保險套

台灣性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晏涵文及秘書長馮嘉玉昨天聯合發表論文,問卷調查有一半受訪男生坦承,在沒有感情基礎下性交、女生是一成。「曾在性交後感到後悔」的比率,男女各為四十六.三%、四十三.六%。

受訪二十歲大專男、女生中,包括接吻、腰部以上的輕度愛撫及腰部以下的重度愛撫發生比率都逾四成,且逐年攀升,其中男生四十三.五%、女生二十七.九%曾有性交經驗。

昨天在「大學生需要怎樣的性教育?大學性教育的現況與前瞻」研討會上,鑽研性教育逾三十年的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授William L Yarber提到,美國大一新生從未有性交經驗的比率為四十九%,但升上大二以後只剩二十八%,這還是七年前的研究。

另項美國大專生調查也顯示,高達七十一%曾在性交後感到後悔。有趣的是,後悔的原因,美國男女生大不同。女生前三大原因是選錯了對象、對自己的男友不忠、關係進展太快;男生則是,後悔沒有更積極神勇的表現、後悔沒在更年輕及單身的時候,多嘗試不同的性冒險。
親密行為年輕化與網路便利有關

晏涵文和Yarber都認為,年輕世代發生親密行為的年齡愈早及愈普遍,與網路發達便利交友有關,不少還是沒有感情基礎、只想「一夜性」的「約砲」。

馮嘉玉提及,雖行為比以前開放,但在性知識部分,男女在懷孕與避孕、愛滋與其他性病防治及性別議題等三大項十七題的平均答對率都在六十%以下,即使讀到大學,竟仍有四成學生相信愛滋病會透過蚊蟲叮咬傳染!

※ 相關報導:

* 國際藥聞-男人音樂才華愈高 性魅力愈強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40608000625.html

自古佳人愛才子,英國最新研究指出,音樂創作才華越高的男人,在女人眼裡就越性感迷人,不過女人只願意與他們維持短期的性伴侶關係。這也是佐證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音樂與人類繁衍後代相關」的首篇研究。

....結果顯示,女性偏愛譜出複雜曲調的作曲人當短期性伴侶,但她們並不特別喜歡與這些男性發展長期忠貞的伴侶關係。查爾頓推測,這是因為創作複雜曲調的能力並不代表女性選擇長期伴侶所看重的能力,亦即找到食物與住所的能力。

查爾頓認為,這個結果呼應達爾文提出的概念:音樂的主要功能是性求偶,音樂與性息息相關。

* 美青少年豪飲 禍首指向流行樂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608000627.html

根據美國賓州匹茲堡大學和新罕布夏州諾瑞斯卡頓癌症中心合作的調查,美國青少年豪放飲酒與流行樂有密切關係,因為流行樂經常提到飲酒和酒的品牌,而青少年越是熟悉這些音樂,喝酒或是縱情狂飲的比率也就越高。....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的研究顯示,過度飲酒或狂飲濫飲會導致諸多後遺症,包括受傷、暴力、高風險性行為,乃至酒精中毒,後者可能導致神智不醒、低血壓、失溫、昏迷甚至死亡。

fsj 提到...

腸胃道基質瘤 長在黏膜下的小惡魔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26744.shtml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報導】2014.06.09

國內每年新增300起腸胃道基質瘤個案,它不是胃癌,也不是腸癌,而是一種生長在腸胃道黏膜下層的惡性腫瘤,從食道到直腸都可能長出基質瘤,其中以胃部個案最多、約占五成,小腸也有兩成五病患。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教授葉俊男表示,腸胃道基質瘤並非長在黏膜表面,因此不容易被發現,等到腫瘤太大壓迫到上面的黏膜層造成缺血,引起疼痛、出血等症狀,或手壓可摸到腫塊時,基質瘤多半已超過5公分。

「手術切除是標準治療方式。」葉俊男說,醫師需依據腫瘤所在位置、大小、切片觀察不同範圍的細胞分裂數目,判斷基質瘤的惡性程度。基本上,高惡性度的人術後需密集追蹤,因這些人五年內的復發機率達65%,但服用標靶藥物的復發機率可降至35%。

一旦腫瘤擴散轉移、無法開刀,過去沒有標靶藥物前,有五成基質瘤患者在一年內死亡;但自從2000年第一線口服標靶藥「基利克」推出,約半數患者至少可活七年,也有人吃了十多年。

癌症希望基金會免費諮詢電話:0809-010-580

※ 相關報導:

* 吃基醫健康餐 1個月瘦6kg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28103.shtml

基隆市警局保安隊長蔡漢圻鑒於同事們都是外食一族,大力推薦部立基隆醫院的「高纖低卡健康餐」,由專業營養師算好熱量,一分只要65元,物超所 值。警員吳奕賢親身嘗試後,一個月竟瘦了6公斤。

* 罹癌吃生機恢復快?恐增感染風險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7961

....陳芳君醫師表示,有些生機飲食業者強調多吃未經加熱烹煮的生鮮蔬果,可以保留蔬果較多的營養成分,藉此提供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但是對已經罹癌並接受化療的病人而言,生食蔬果不但無法預防癌細胞生長,還可能潛藏著更多飲食風險。

主要是因為化療藥物在殺死癌症患者體內癌細胞的同時,連正常細胞也會受損,此時病人體內的自然殺手細胞不足,免疫力也很弱,萬一生吃蔬菜的過程沒有清洗乾淨,很可能會不小心吃下附著在葉菜上的寄生蟲卵或大腸桿菌,讓原本防禦力不足的免疫細胞更加虛弱,反而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



◆ 聞「捷」色變 調適壓力釋放「不開心」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6049

自由 2014-06-09 文/蘇柏文

北捷殺人案讓許多人聞「捷」色變,也有人陸續在臉書上表達壓抑已久的情緒,卻也凸顯出現代人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但不知如何處理。

我曾經在門診中,遇過一名國中生對漫畫《死亡筆記本》很著迷,無法專心上課。由校方轉介評估,當時評估個案無精神疾患,但他抱怨:「人活著很辛苦、沒有目標,父母只會賺錢,不知道為什麼會被生下來?」

會談中發現,個案在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較為疏離,也比較缺乏成就感,導致個案心理空虛委靡。

此外,也曾有不少新興成癮物質長期使用者在會談時表達社會適應困難,因失眠、焦慮等症狀接受醫療協助。即使家人或朋友嘗試關懷,但個案卻想要選擇逃避,因為長期缺乏自信,對外界的關懷變得較為敏感所致。

很多人在面對工作或課業的壓力時,習慣透過手機或網路、電玩紓壓,也有不少人認為網路聊天,也是一種放鬆的方式。但是長期下來,反而會更疏於跟朋友、鄰居見面互動,以至於現實生活中,遭遇困難時,雖有網友上千人,卻無人可以真實陪伴面對。

如果經常有失眠困擾,或白天感到疲倦,但找不到讓自己感到真正有興趣的事物,不妨運用「WHO-5的幸福指標」(可上網至http://dr-su.org下載),自我檢測心理健康狀態。如果分數未達13分,便需注意生活中是否有些事情讓自己喘不過氣。

當覺得自己感到不快樂或不幸福時,不妨走出房間,多與朋友一起出遊、運動、踏青。

如果個性比較內向的人,也可定期邀約三五好友一同聚餐閒聊,分享生活瑣事;如果自己比較容易焦慮緊張,建議參加靜坐、瑜伽、太極、氣功等較為舒緩放鬆的團體活動。

如果有不方便向親友訴說的壓力事件,可尋求專業團隊,把心事「說」出來,讓壓力得以適度宣洩,千萬不要以為醫師只有藥物治療,會談也是促進心理健康的重要策略。

光靠藥物舒緩身心不適,將會「事倍功半」,也不宜過度使用臉書、遊戲、聊天室等虛擬世界忘卻煩惱和發洩情緒。

要提醒的是,不開心或不幸福,絕非等於心理疾患。但是要找對抒發方式,以免造成遺憾。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精神科主任)


※ 相關報導:

* 又睡又夢 到底有沒有睡好?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26092.shtml

....各年齡層中,嬰幼兒最需要大量睡眠,彰基鹿東醫院院長歐陽文貞解釋,睡覺時體內可以分泌生長激素,讓小朋友快快長大。....歐陽文貞解釋,老人家雖起得早,但其實睡眠時間是足夠的,建議老人可以把整個睡眠時間往後調一些,便能多吸收一些資訊、與家人互動,還能防憂鬱或失智。

....很多人都說一天一定要睡足八小時,歐陽文貞說,睡足當然好,但是睡眠品質更重要。他解釋,人的睡眠有好幾個循環,其中又分淺睡期與深睡期。淺睡期時,身體的一切漸漸變慢,人就會漸漸放鬆。

而深睡期是快速眼動期,是人作夢的階段,此時腦是興奮的,血壓、心跳也都會上升或變快。一整夜的睡眠就是淺睡期與深睡期交替數次。

雖說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不過人醒來通常只記得最後的一個夢,也可能統統忘記了。不過歐陽文貞說,忘記作過的夢是件好事,可讓人稍稍忘卻白天的壓力與煩惱,也算腦波的修整與釋放。

fsj 提到...

過度日曬痣突變 皮膚癌警訊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29951.shtml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2014.06.10

「小時候常曬傷嗎?」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小時候常曬傷是皮膚癌的風險因子。

皮膚癌排行國人十大癌症的第8位,平均每3個小時就有一人罹患皮膚癌,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張義芳表示,常見皮膚癌包括基底細胞癌、鱗狀皮膚癌與惡性黑色素細胞瘤,其中黑色素細胞癌比率雖然僅占7.8%,致死率卻高於其他兩種皮膚癌的總和。通常皮膚癌早期的治療方式為切除病灶,一旦癌細胞已轉移則採化學治療或免疫療法。

朱家瑜表示,黑色素細胞癌有五成機率會轉移到淋巴結,例如發現手掌有黑色素瘤,醫師常會檢查腋下與手肘的淋巴結;若長在腳掌,則會檢查膝蓋後與胯下的淋巴結,如果淋巴結裡有癌細胞,就會建議切除,避免癌細胞擴散。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研究,以白人為主的社會,造成黑色素細胞癌的BRAF基因突變率為50%。朱家瑜說,華人族群中該基因突變率約20%,台灣一年約有20位黑色素細胞癌病患是BRAF基因突變所引起,目前已有針對此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

「皮膚癌最有效的治療就是及早發現、治療。」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楊志勛說,台灣一年約有2000人罹患皮膚癌,其中200位是黑色素細胞癌,好發在60至70歲的中老年人,黑色素細胞癌若能在第一期即切除,5年存活率可達8成;一旦未及時處理,第4期的黑色素細胞癌5年的存活率降到0。

楊志勛表示,過度日曬是引發皮膚癌的主要原因,若發現新長黑痣形狀不對稱或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病灶大、表面突起、潰爛都是罹癌警訊,建議尋求皮膚專科醫師協助。

「美國醫學會已發出警訊,故意曬黑是一種危險習慣和動作。」朱家瑜說,膚色白的人曬太陽較容易曬傷,得到皮膚癌機率也較膚色深的人來得高。

夏日豔陽該如何防曬?朱家瑜說,上午10時到下午3時應避免戶外活動,若一定得外出,建議每2至3小時補一次防曬品;選擇防曬產品時,要選PA+++以上,不要盲目追求高防曬係數,因為SPF20與SPF50的差異只有在實驗時,防曬乳在豬皮上殘留的時間差異,但約3小時就會揮發,民眾最好出門前半小時擦防曬品



◆ 9月上小學前 疫苗要打全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30128.shtml

【聯合報╱記者黃捷/基隆報導】2014.06.10

為讓幼童及早獲得多項疾病的免疫力,政府提供多項公、自費疫苗,但市內學齡前幼童,僅7成完成疫苗接種。基隆市衛生局日前以電話簡訊通知幼童家長們,呼籲盡快完成接種。

衛生局指出,2007年9月1日至隔年8月31日出生的幼童,9月即將入學,須完成多項常規疫苗接種;基市應接種數有2836名,目前有2036名完成。

今年起,年滿1歲、從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幼童可由公費補助2劑。未滿5歲幼童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率相較其他年齡層高出許多,幼童滿2個月後就可開始自費施打。

※ 相關報導:

* 腸病毒警報 進入流行高峰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610000462.html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最近已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期。台北市衛生局更指出,近4周急診就診率的平均值千分之12.91,高於前3年同期平均值千分之10.10,且逐周攀升。提醒大人、小孩都應勤洗手,以降低感染風險。



◆ 奉行85210 別狂吃養成小胖子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30287.shtml

【聯合報╱記者張裕珍/竹南報導】2014.06.10

「小時候胖不是胖!」不少人聽過這句話,尤其部分家長總愛掛嘴邊,不擔心孩子身材肥嘟嘟,醫師認為肥胖基因確實存在,但後天因素影響也大,不能一味狂吃猛餵,染上不好的飲食習慣,否則肥肉上身,長大後更難甩掉。

苗栗縣府教育處注重學童健康發展,加入陽明大學學校衛生研究中心推出的健康體位推廣計畫,希望縣內學童都能奉行健康密碼「85210」,睡眠、飲食與運動量都獲控制,讓身心狀況都能均衡發展。

由於學童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國小校園除加強宣導「85210」健康觀念,也指導學生避免食用高熱量食物、增加運動量,讓身體維持健康形態,不僅身心輕鬆自然,人際關係也能妥善建立。

頭份鎮為恭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湯夢彬指出,學童不比成人,仍處成長發育期,需要適量的醣類、蛋白質、鈣質與熱量的供應,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營養攝取均衡與否,發育受限。

湯夢彬說,學童若「過重」,家長不必過分擔心,畢竟還在發育,身體免疫力不會受太大影響,但若達到「肥胖」標準,則要特別留意,以「少吃多運動」為不二法則,提醒孩子多加注意。

湯夢彬表示,肥胖基因的確存在,但胖瘦與否和飲食習慣關聯頗大,若家人都是胖的,家族飲食也習慣高油高熱量,當然也瘦不到哪裡去,提醒父母要關心孩子飲食狀況。

※ 相關報導:

* 太極拳可活血 打三年幹細胞增三倍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6051

打太極拳可以活化幹細胞「延年益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醫院院長林欣榮、中醫針灸實證醫學教授林昭庚及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部長何宗融,花三年功夫研究,新發表相關論文獲選最新一期國際權威期刊「再生醫學」細胞移植的封面故事,締造台灣之光。



◆ 器捐列重大傷病 新竹南門醫院是推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30462.shtml

【聯合報╱本報訊】2014.06.10

新竹市一名男子在100年8月23日墜樓受重傷,經轉介送新竹市南門醫院急救,到院時已呈現腦死狀態,昏迷指數3,家人同日晚上同意器捐遺愛人間。後來國民黨立委呂學樟在隔月間接獲竹科志工委員會召集人李道霖陳情,指南門醫院在男子完成器官捐贈大體要運離時,要求家人需繳交約三萬元醫療費用並不合理。此事經媒體報導,內容出現「竟半途被攔下要求支付近三萬元」、「醫院方面好像只有死要器官、死要錢」,南門醫院表示該報導與事實有出入,且南門醫院正派辦院,一向依法行事,此事對醫院聲譽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南門醫院表示,當時男子因墜樓瀕臨腦死而住進加護病房,院方當時就向男子的哥哥說明,男子急救期間的相關處置費用,依健保法規定,家人需暫時先付清部分負擔,等健保局核定屬於「重大傷病」就可退費。

男子的哥哥經說明後已了解,次日繳交二萬九千九百十四元給醫院。院方事後在隔月9日、15日兩次電話通知男子的哥哥前來辦理退費,男子的哥哥也在9月20日辦理退費,絕無所謂「半途被攔下要求付費」及「死要器官、死要錢」的行徑。

李道霖表示,當時會向立委呂學樟陳情,主要目的在修法建立制度及成立器官捐贈家屬中心,另凸顯健保法這項規定的不合理,因為器捐是一種醫療奉獻,從同意器官捐贈的「那一瞬間」起,「其後」不應收取醫療費,所以並非針對南門醫院,希望透過這次報導能還原事情的經過,不要再對南門醫院造成困擾及影響。

南門醫院表示,這次向器捐家屬收費的誤會報導,加上志工陳情及立委的關切,使政府正視腦死器捐者的醫療費用是否應由家屬負擔的議題,更促使健保署初步決定,凡同意器官捐贈的腦死病人,都可列為重大傷病,讓該次器官捐贈的相關醫療費用全數由健保支付。南門醫院發言人江副院長笑說,這就當作南門醫院因此事件而受委屈所付出的些許「醫療貢獻」吧!

※ 相關報導:

* 楊志良/發展國際醫療 有助人盡其才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8488

....首先,從需求面上觀之,尋求國際醫療的人士,不太可能是為了小病、急診及慢性病,例如傷風感冒、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拉肚子及一般外傷等。加上法令不容許傳染病人進入台灣就醫,所以除美容、健檢外,國際醫療最大需求就是需要排程的、以外科系為主的選擇性醫療(Elective Surgery)。因此開放國際醫療對國人最常使用的一般疾病治療排擠有限,占台灣醫師人力四成以上的開業醫師,也不致因此大規模改為照顧國際人士。

那麼,會不會因此影響國人的選擇性醫療呢?只要對國內醫療體系稍有瞭解的人士都知道,台灣自從實施健保以來,包括專科醫師在內的醫師人數,以及病床數的成長,都遠超過人口的成長。選擇性醫療的主要項目,如白內障、人工關節、心導管置放支架、縮胃減重、前列腺摘除、心臟、腎臟、肝膽及骨髓移植(適合的配對及來源也是問題)等,都沒有足夠的病患。

....至於最被抨擊的「五大皆空」現象,黃煌雄監委根本是「下錯診斷,開錯藥」,問題不在健保,而在醫院管理者。因為健保給付是支付給醫院統籌運用,而非直接給個別醫師(醫事人員),醫院不願支付相應薪資予特別艱苦科別的醫師,勞逸不均,付出與所得不成正比,當然會造成五大皆空。

在目前健保總額支付下,多數醫院仍有盈餘,所以問題是必須有「棍棒」將結餘分給醫事人員。

fsj 提到...

阿宅注意! 3C產品不離身 恐吃毒下肚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6353

自由 2014-06-11

含環境荷爾蒙會干擾人體運作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科技時代,許多民眾經常3C商品不離手,但台北市環保局表示,九成以上電子商品均含有毒性化學物質「多溴二苯醚」,主要作用是防止物件自燃發生危險,但屬於會干擾人體運作的環境荷爾蒙,長期接觸恐損害肝臟與腎臟,甚至影響人體神經、大腦與內分泌系統!

開啟久了 發熱就揮發出塑膠味

環保局第二科科長楊維修表示,多溴二苯醚是環保署已公告的毒性化學物質,但未完全禁用,在符合申報、管制流向程序內,仍可使用,是通用阻燃劑,具有抑制物質燃燒起火的特性。由於便宜又好用,因此大量被廠商用於製造電子商品上,例如3C產品外殼、電路板、變壓器等。

楊維修指出,多溴二苯醚會干擾體內荷爾蒙,影響生長與生殖作用,甚至危及後代健康,由於在電子商品製程中已添加,不容易從外觀察覺。當開啟電子用品,溫度上升到某個階段時,開始聞到一股塑膠味,代表正在揮發,使用時間越長,揮發就越多。不只可能經空氣進入體內,會變成粉塵掉落在工作或居家環境中,尤其嬰幼兒喜歡東摸西摸再舔手,易吃進帶有毒物灰塵,不可輕忽。

根據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研究指出,多溴二苯醚為脂溶性物質,容易被人體吸收與殘留,損害肝臟與腎臟,甚至影響人體神經、大腦與內分泌系統。

最好通風處使用 用完別忘洗手

楊維修建議,使用電子商品時,最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並經常擦拭桌面、相關物品表面與環境,以清除多溴二苯醚粉塵。避免一邊使用一邊吃東西,用完也要記得洗手,降低受害程度。

小檔案︰多溴二苯醚

多溴二苯醚為人造化學物質,是通用阻燃劑,可抑制塑料、發泡產品燃燒,逾9成電子產品有使用。

多溴二苯醚也是「環境荷爾蒙」的一種,會經由空氣、水、土壤、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體,干擾維持體內恆定、生殖、發育或行為的內生荷爾蒙,左右荷爾蒙的合成、分泌、傳輸、結合與排除,進而損害肝臟與腎臟,甚至影響神經、大腦與內分泌系統。環保署已公告多溴二苯醚為毒性化學物質,預定2016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做為製造電子產品阻燃劑。資料提供:台北市環保局,整理:記者林惠琴

※ 相關報導:

* 3個月狂減30公斤 熟女摔一跤 骨頭竟裂開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6658

快速減重,小心骨質流失!一名30多歲女性在三個月內減了30多公斤,瘦身成功,但平衡感變差,容易跌倒。一次摔倒之後,手腕疼痛,就醫檢查發現,骨頭已裂開,骨密度僅為負1.8,骨質嚴重缺乏,與快速減重有關。

* 國人蛀牙多 衛福部考慮食鹽加氟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33815.shtml

台灣是蛀牙王國,去年全年和齲齒有關的健保支出近163億元。為減少國人蛀牙率,衛福部考慮推動食鹽加氟政策,上周召開第一次專家會議。衛福部強調,不會強制所有食鹽業者添加氟,將採鼓勵方式執行。

健保署醫管組副組長李純馥表示,去年補牙、根管治療、拔牙等與齲齒有關的醫療費用,用掉健保近163億元,占牙醫總額的45%。近年來,12歲以下因蛀牙就醫者,平均每人一年看牙醫兩次,比成人次數略高。

另外,台灣5歲兒童齲齒盛行率高達79%,12歲兒童平均蛀牙顆數為2.5顆,蛀牙顆數高於全球189國家平均值的1.67顆,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34個國家中,蛀牙顆數也排名第二高。

* 數字會騙人! 胖男有糖尿病 空腹血糖卻正常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6656

45歲的吳先生,日前例行體檢的空腹血糖數值為98 mg/dl,原本暗自慶幸在標準值100mg/dl以內,但由於體重過重,加上有高血壓、高血脂,因此醫師建議進一步做飯後血糖與醣化血紅素檢查,結果全部超標,實際上已罹患糖尿病,空歡喜一場,也嚇了一大跳!



◆ 特殊醫材差額 年底前訂上限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32744.shtml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4.06.11

人工髖關節、人工水晶體與塗藥支架等醫材,因沒有訂定價格上限,只能隨醫院漫天喊價,健保署最快將在今年底訂定上限,病患可不再當冤大頭。

健保署目前部分給付義肢、人工心律調節器、塗藥血管支架、人工水晶體、陶瓷及金屬人工髖關節、生物性心臟瓣膜等7項新型醫材,換句話說,病患只要自費差額,就可使用這些新醫材。

但同款醫材各醫院卻出現價格不一,以人工髖關節為例,相同款式的髖關節在國軍台中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中清分院收費3萬5599元,成大醫院只收1萬4059元,價差達3萬2千元,因此有民間團體要求盡速訂定上限,以保障病患權益。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委蔡文全表示,預計年底前將針對病患常用的人工水晶體、塗藥支架與髖關節訂定差額上限;他說,會先從價格差異大的同款醫材著手訂定差額上限。

在訂定上限之前,健保署也在官方網站上公布自費醫材比較網,收錄國內醫療院所1萬6千筆醫材,供病患與家屬上網比價。

健保署雖然已要求醫院必須分兩階段,向病患說明醫材差異與收費,但對未做到的醫院目前只能輔導勸說,蔡文全表示未來修法後,溝通不足的醫療院所最嚴重恐面臨停止健保特約。

※ 相關報導:

* 「兼職所得」補充保費降 58萬打工族受惠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33860.shtml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將有重大變革!衛生福利部內部討論後拍板決定,將兼職所得扣取標準,由現行的5000元大幅提高至基本工資,預計最快今年8月實施,未來也會隨基本工資調高而調整;全國約58萬人受惠,少繳或免繳兼職所得補充保費,推估健保財務每年將減收約7億元。

* 民團批衛福部:降兼差補充保費「挑軟柿吃」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33910.shtml

衛福部釋出利多,將提高兼職所得扣取健保補充保費門檻標準。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調高扣取標準後,確實會有很多辛苦賺取零星所得的人受惠,但補充保費存在不公平性,衛福部不應「柿子挑軟的吃」或逃避問題,必須回歸總所得概念來解決收費不公的疑慮。

fsj 提到...

豆類蛋白較健康 7成民眾不知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35390.shtml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2014.06.12

「魚、肉、蛋、豆」,你覺得優先攝取順序為何?

衛福部在二○一一年發布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調整飲食營養攝取建議,以豆類為首,列了「豆、魚、肉、蛋」的優先攝取順序。但是,營養基金會調查發現,七成三的民眾根本不知道這項排序,甚至有不少人認為肉類才應是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調查也發現,七成民眾因外食,每天都要攝取豆類食物顯有困難。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指出,多數人都知道應多攝取蔬果和膳食纖維,卻對蛋白質攝取的認識不足。台灣民眾常攝取過多動物蛋白質,而忽略植物性蛋白質的重要性,建議多吃未加工、少油烹調的豆類食品以補不足。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說,較好的植物蛋白質來源是黃豆、毛豆與黑豆,豆漿、豆腐或豆干也是不錯的選擇。因豆類和動物性蛋白質比起來,較沒有膽固醇的問題,有些還含少量膳食纖維。

吳映蓉說,肉吃太多易導致飽和脂肪與膽固醇過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民眾平日動物性蛋白質與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比例應各半,或植物蛋白質多些。

若外食者無法以「天然未加工、非精製及低油烹調」為原則,吳映蓉建議可喝豆漿。此外,她也推薦將黑芝麻打入豆漿,補充鈣質。

不過提高植物蛋白質的比率,不等於排擠其他食物的攝取。劉怡里說,魚、肉、蛋還是各有不可取代的營養價值,像是蛋的蛋白質被吸收率就很高。

※ 相關報導:

* 愛吃肉不吃菜 小5童吃出高血脂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6946

陳太太家住「美食之都」台南,與夫家三代同堂,家中飲食由婆婆料理。為了給小學五年級的乖孫吃「好料」,婆婆每天都準備澎湃的魚、肉料理,結果乖孫不但成了體重破表的小胖弟,一次健檢中還發現,小小年紀就與阿公、阿嬤和爸爸一樣「血脂超標」。

* 12歲女童全盲 高血壓惹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35386.shtml

一名十二歲女童因眼睛看不見加上頭痛就醫,診斷是腎臟病變造成高血壓導致,醫師懷疑她高血壓已有段時間,但家人不知「小孩也會有高血壓」,延誤就醫造成女孩幾乎全盲。

* 荔枝過量易荔枝病 殼煮水喝緩解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11&f_SUB_ID=1719&f_ART_ID=518532

西瓜、荔枝都是夏季水果,但是有屬性之別。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楊淑媚表示,傳統中醫認為,水果常有溫熱、寒涼、平性等屬性,以西瓜、荔枝來說,兩者一寒一熱,寒性體質的人就不適合吃太多西瓜,否則容易拉肚子;熱性體質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荔枝,否則容易流鼻血。

楊醫師指出,每種水果所含營養成分都不相同,任何一種水果都有其營養價值,所以不管體質是偏寒還是偏熱,其實每一種水果都可以攝取,譬如寒性體質的人可以吃寒涼性水果,熱性體質的人也可以吃溫熱性水果,只是不要吃太多,只能夠吃一點點,最好淺嚐即止。



◆ 研究:手機放褲袋 電磁波殺精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8734432.shtml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台北報導】2014.06.11

想當父親的男性注意了,常把手機放褲袋恐造成不孕。隨著科技進步,智慧型手機的日益普及,現在幾乎人手一機,有的甚至有兩至三隻手機在握,不過各位男性朋友可要小心了,根據英國艾希特大學的研究,有些人喜歡把手機放在褲袋,當來電聲響時,手機會釋放電磁波,恐殺害男性的精子,危害生殖能力。

手機電磁波對人體危害的報導層出不窮,有研究指出,手機增加罹患腦癌的機率,也有研究顯示睡前使用手機是頭痛失眠的元兇。英國艾希特大學分析了十項研究、1,492件案例,其中七件是關於精蟲活動,另外三件是男性不孕症患者,分析項目包括精子的活動力、濃度與存活度。

在研究控制組中,50%-85%的精蟲活動正常,但在「手機曝露組」中,精蟲活動力下降8.1%,精蟲存活度減少9.1%。不過,對於手機對精蟲濃度的影響則是不明確。

艾希特大學教授生物科學系教授費歐娜.馬修指出,男性生殖器高度曝露在電磁波下,對精子品質有負面影響,本研究對有不孕問題的男性是很好的警示,但未來仍需更多的臨床實驗來佐證。

之前的研究顯示,手機電磁波增加DNA中的不穩定的氧化合物,會嚴重傷害精子。另外,也有研究指出,當男性把手機放褲檔時,皮膚溫度會增加2.3度,干擾精子的製造。

然而,新光醫院不孕症中心主任黃建榮受訪時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高溫會降低男性精蟲量,但手機電磁波對精子的影響,則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包括電磁波造成腦瘤等研究都有待商確。

本研究刊登在《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

※ 相關報導:

* 質子治療 不適合轉移癌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34834.shtml

* Q:舅舅自從經醫師診斷為肝癌末期後,媽媽就非常擔心,我上網發現有一種質子治療,請問其療程及次數需要多少天?費用多少?

A:國內有許多民眾仍有錯誤觀念,總是以為愈貴的治療愈好;實際上,任何治療都有其侷限,質子治療雖然是最先進的放射治療,但至今它仍屬於局部定點的治療,一旦癌症已出現轉移,就算施予足夠的放射劑量,也無法有效殲滅所有癌細胞,即使接受質子治療也不可能讓患者痊癒。



◆ 民團批「補破網」 非公平正義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735194.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2014.06.12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當前的二代健保制度有如怪獸,而「補充保費」制度逢輿論就修改,就像「補破網」,並未回歸真正的公平正義。

滕西華說,調高扣取標準後,確實會有很多辛苦賺取零星所得的人受惠,但真正的問題在於二代健保保費扣繳制度並非回歸「家戶總所得」,換言之,有些人要繳保費、有些人不用,補充保費出籠則變成有些錢要扣繳,有些錢卻不用繳的奇怪現象。

這樣的奇怪現象,滕西華直指是「補破網」的行為。舉例來說,現在衛福部等於是看到那裡輿論大,就往那裡修改,把原本大一點的洞(缺點),補的小一點,讓原本會進到網子裡的小魚(弱勢者),可以逃脫,但終究還是不公平。

她指出,那些靠利息過活的退休人員、老年人同樣也是社會弱勢,但卻沒有被納入這次檢討的範圍,因為這些人不會出來為自己發聲,無異是「柿子挑軟的吃」,見洞補洞,永遠補不完。

※ 相關報導:

* 醫改團體:二代健保仍不公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8735378.shtml

....兼職補充保費門檻提高至基本所得後,衛福部估計會有五十八萬民眾受惠,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表示這項措施確實可舒緩民眾壓力,但發言人滕西華仍質疑衛福部是「看到哪裡有洞就補哪邊。」

她說,現在外界認為兼職打工是弱勢族群,衛福部就提高扣繳上限,「很多靠利息存活的老人也是弱勢,衛福部也要提高扣繳上限嗎?」

fsj 提到...

6R專家把脈/健康就是財富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737307.shtml

【經濟日報╱顏長川】2014.06.13

股市名人榮安邱生前曾很感慨地說:「健康只有一次,錢再賺就有」。人生最遺憾的事情之一就是「錢在銀行,人在天堂」;人生最殘酷的事之一莫過於「40歲就死了,只是到80歲才下葬」。

據統計,2012年台灣的平均壽命 : 男生是75.96歲、女生是82.63歲,人過60歲就會開始擔心「生日變忌日」,一定要熬過生日才甘心嚥下最後一口氣。目前有個說法 ,年過30歲的都會男女叫「初老」,年過80歲的重車騎士叫「不老」,於是職場上班族紛紛大聲喊出 :「拒絕初老,我要不老」。抗老可從飲食、運動、睡眠三方面著手。

全球壽命最長的男人華特布魯寧(Walter Bruening),是一位退休的鐵路工人,活了114歲。他常常勸人當你還有饑餓感時,就應該毅然決然地從餐桌上退下,若能養成晚上不吃東西的習慣會更好。

他維持一天只吃兩餐長達35年的時間,有人研究他的長壽之道就是「少吃」兩個字。

如果非吃不可的話,華特就以燕麥、蕎麥、核桃、櫻桃、杏仁、蘋果、菠菜、大豆、番茄、馬鈴薯、地瓜、洋蔥、大蒜、茄子、多脂魚肉、全脂牛奶、雞蛋、綠茶、紅葡萄酒、豆漿、酸奶、玉米粥、小米粥、蘑菇、巧克力等25種食物為主,以求得多元營養的均衡;長壽飲食的九字訣:「早喝粥、午吃薯、晚食果」。

全球最老的在世男人木村次郎右衛門,從1897年4月19日活到現在,在郵局工作38年後,退休到鄉下務農,他的目標要活到120歲 。他主張要活就要動,他會天天運動到呼吸停了為止。走路和爬樓梯是不花一毛錢而且是隨時隨地可以做的運動,有人主張「日行萬步,不是運動而是攸關生命」,醫生也說 「腳是人的第二顆心臟」。

聽說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每天會花10分鐘爬25樓;瑪丹娜會請Hotel經理把樓梯間封起來,讓她可上下跑動15鐘。333(每周3次、每次30分鐘、每分鐘心跳130下)應是最普遍的說法,運動可說是每天的第四餐。

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活了90歲,聽說他生前飲食只吃六、七分飽,喜歡慢跑,每天晚上9點就上床,凌晨3點起床做做毛巾操、打坐、沉思…等,早上6點再睡回籠覺,早上8點準時上班看公文、讀書、看報、思考決策…等。他常說,「人要不斷勞苦,才能保有健康」。他真的是一個「活到老,做到老」的實踐者。

腦雖是人體很小的器官,但需氧量卻很大,可用休息或睡眠來補足 ; 每天能睡足七小時的人最長命,白天若能打個15至30分鐘的小盹,快樂似神仙。

(作者是哈佛企管專業講師,著有《做對6件事,打造高績效企業—老闆、主管、部屬必備的72訣》新書,企業團購請洽(02)8692-5735。)



◆ 日常防曬 SPF15就足夠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40613000423.html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4-06-13 中國時報

進入炎炎夏日,防曬必備的防曬乳,一般人以為選防曬係數越高越好,但食藥署提醒,防曬係數與防曬效果非等比增加,例如SPF15過濾紫外線的能力與SPF30只差3.4%,日常防護只要選SPF15即可。

食藥署昨特別召開記者會提醒民眾,2倍的SPF宣稱不等於2倍保護,例如防曬係數SPF15可過濾93.3%UVB,SPF30可過濾96.7%,SPF50則可過濾98%,之間差異不大,一般上班族在辦公室內的防護,擦SPF15的防曬乳就綽綽有餘。

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說明,係數高低主要差在防止曬紅或曬黑的時間,而非防曬效果,無論防止UVA或UVB,防曬用品過濾紫外線的效果隨時間遞減,若要到戶外陽光下活動,才需使用防曬係數較高,且具UVA防護功能的產品,並建議每隔2-3小時可重新補擦一次。

她強調,防曬乳用量才是防曬效果關鍵,如果擦不夠,就算SPF50的防曬乳,效果也可能不到SPF20。塗抹防曬產品的用量每平方公分須2毫克,以茶匙來算,臉、頸部約須半茶匙的量(2.5克),肩、臂約1茶匙,前胸及後背各半茶匙,小腿、足背邊各半茶匙。

至於防曬有多重要?以為擦防曬乳很娘的男性注意了!國外研究指出,學齡時期曾經曬傷過,將增加未來罹患黑色素細胞癌的風險;需要長時間工作於太陽底下的人,如建築工人、農夫等,罹患基底細胞癌或麟狀細胞癌的機會也增加。

黃毓惠就曾收治過年輕時是農婦的60歲阿姨,當時沒做好防曬,結果年紀大了臉上出現皮膚癌,仔細一看,阿姨臉上都是「陽光性角化」,局部性泛紅、粗糙;她提醒,陽光性角化有5%至10%是變成皮膚癌的前兆。

黃毓惠提出防曬3口訣,1要2擦3遮:早上10點到下午3點不要出門,正確使用防曬用品,若出戶外必須搭配長袖遮蔽。

※ 相關報導:

* 生物血管模架可分解 降低再狹窄率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37159.shtml

台灣每年約3萬人接受心導管手術,九成會置放血管支架,台大醫院昨天公布最新「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臨床試驗結果,有別於金屬血管支架,在阻塞的動脈放置可溶解的生物血管模架,有助血管恢復彈性。

fsj 提到...

日玩15小時3C 瞎眼急開刀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614000380.html

陳瑄喻/台北報導 2014-06-14 中國時報

3C產品不離手,小心眼全盲。一名30多歲陳姓男子半年前失業在家,天天玩15小時以上的電玩遊戲,結果視力逐漸模糊,經檢查後,發現他罹患急性白內障,緊急開刀後才恢復視力。醫師表示,台灣高度近視患者多,若是用眼過度易發生早發性白內障。

收治病例的萬芳醫院眼科主任吳建良表示,上月這名病患由家人攙扶進入診間,據家人轉述,該名病患沒有近視,也無糖尿病、高血壓病史,突然就「瞎了」,進一步訪談,發現病患除了睡覺、吃飯外,所有時間都在玩電玩,連上廁所也拿著平板電腦。

吳建良表示,這麼年輕又嚴重的白內障甚為少見。

白內障是水晶體發生病變,與紫外線的過度暴露,以及手機、電視、電腦的螢幕輻射有關,吳建良說,現代人離不開3C產品,年輕人喜歡在公車、捷運上,用手機看連續劇,讓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疾有年輕化的趨勢。

吳建良表示,台灣高度近視族群多,易提早發生白內障、青光眼及視網膜剝離疾病,民眾若發現眼睛短時間內近視度數暴增,例如半年內大幅增加到500度以上,要小心可能是白內障徵兆。

※ 相關報導:

* 耳鳴揮之不去 焦慮失眠更嚴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39270.shtml

....台灣有不少人飽受耳鳴之苦,根據統計,約17%的成年人有耳鳴,65歲以上更高達33%。耳鳴與其相關困擾,只用藥物治療,治癒不易,病患往往四處就醫,又不見效果。

耳鳴可分為非神經性耳鳴與神經性耳鳴,造成「非神經性」耳鳴的原因,包括耳垢、耳咽管功能差、外耳炎、中耳炎、耳朵附近肌肉痙攣或血管異常、耳膜破裂、鼻咽癌等;這類耳鳴通常比較低頻、或有搏動的特性。大部分的非神經性耳鳴,只要找到病因,適當治療,通常很快就會消失。

「神經性」耳鳴,通常與耳毒性藥物傷害、噪音、內耳或腦部循環不佳、病毒感染,內耳或腦部受到外傷或撞擊,或自體免疫性發炎、聽神經瘤等有關。



◆ 多蔬果、七分飽、多動動、少煩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4000271-260210

工商時報 袁延壽 2014年06月14日

認識台橡總經理涂偉華的人,都向他請教,十多年來身材沒變、體重維持苗條,是怎麼做到的?涂偉華卻一直強調,他沒有特別的養生之道,只是過了半百之後,奉行「多蔬果、七分飽、多動動、少煩惱」這幾個原則而已。

吃的清淡,少吃紅肉,每天至少吃多種蔬果,涂偉華覺得對身體的新陳代謝最好!尤其,有了年紀,多吃蔬果、五穀雜糧,對消化系統也比較有益。

就有人說過,涂偉華纖瘦的身材,講起話來輕聲細語,如文人雅士,可能就是因為少吃肉、多吃蔬果,養成的仙風道骨。

「細嚼慢嚥七分飽」對身體最好;無論菜餚多麼豐盛,涂偉華現在都堅守「七分飽哲學」,絕不過量,以免增加身體負擔。涂偉華說,現代人是營養過剩,即使吃七分飽,也不至營養不夠,反而讓人神清氣爽。

如有必要,做到少量多餐,讓涂偉華總是不會把多餘的食物堆積在身體內,也讓自己保持輕盈的體態,但,卻總是有活力為工作打拚。

多動動才有精神;涂偉華從年輕的時候,就養成了運動的習慣。之前,為了工作業務、客戶及廠商間的應酬,有閒時,每周都會打上二次的高爾夫球,一場球賽走下來,汗流滿身、卻心曠神怡。

現在,每月打個二、三次球,保持運動習慣。若沒有時間,則利用空閒、飯後,散散步、快走一下,持之以恆,也能讓身體活動,保持精神。

雖沒有刻意養生,涂偉華總是會多動動,不管你動的方式如何,一定不能停,多動動,身體的各部位都會動到,也才會有助於身體的健康!只要捉住閒時間,就要走一下、動一動、流點汗,讓你的身體習慣活動的感覺,你的身體就會保持活力的狀態。

涂偉華不知道多動動和養生的關聯。但,他認為,平常就有運動習慣,可讓每天可保持一定的生活能量。

所以,涂偉華認為,培養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維持理想體重是維護身體健康的首要之務。「養生就要從養心做起」,從心開始控制飲食、持續保持運動習慣,涂偉華十多年來,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也讓他雖已年近七十,容貌卻如五十好幾。體態輕盈、精神旺盛。

少煩惱!每天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自尋苦惱。不要把生活搞得太複雜、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做事情不強求、生活單純清心寡欲、對人不要太計較,煩惱自然不上身。

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遇到挫折、困難,樂觀看待。保持一顆愉快的心情,則可讓身體遠離負壓離子;不強求任何事,任何事都要看得開,別人的意見,跟自己有差異時,不須爭得面紅耳赤,講求溝通,不強迫別人接受自己意見,尊重別人的意見。心要放寬,身體內所有的器官自然就會平衡,心情也就平靜。

降低物欲,過最基本的生活;平淡不奢華,也就不會推著你每天汲汲營營追求物質,讓壓力上身。壓力減少,自然少煩惱,笑口常開,心情平靜,個人身心靈自然較容易趨於平衡,雖無追求養生之術,全身卻有養生之實。

涂偉華現在盡量做到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心情愉快!把自己的心情放寬,按正軌做事、過生活,每天心情自然無憂無慮,也不會自尋煩惱。

凡事「泰然處之」,處理任何事都樂觀面對。涂偉華在職場上擔任主管的經驗豐富,每天都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心情放鬆,雖然,每天都會有工作壓力、精神的緊繃;不過,卻能保持正面能量積極性的去完成,不會吹毛求疵,錙銖必較。

以平常心面對自己年紀的漸長,以樂觀態度面對身體的老化,以自然不強求的心理去看待歲月畫過的痕跡,涂偉華雖沒有刻意養生,卻能夠每天都得到正面能量,去面對人生的過程。



◆ 桃源「缺醫村」設站 13醫輪流駐診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87520

自由 2014-06-14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南橫公路台廿線復興以上路段遇雨即斷,影響居民生計甚劇,為避免孤島效應重現,高市衛生局與高醫合作爭取到衛福部經費,即起在拉芙蘭里設立常駐型醫療所,由高醫派遣十三位醫師輪流上山駐診,由於得廿四小時待命,週薪達六十五K,護理師也有十三K以上,透過專業醫護人員進駐,解決原鄉居民因道路中斷無法順利就醫等問題。

24小時待命 週薪達65K

衛生局表示,桃源區目前雖設有衛生所可以提供醫療服務,但八八水災後,台廿線桃源復興以上路段遲遲無法完成修復,每逢汛期,道路遇雨即斷,復興、拉芙蘭、梅山三里的居民若有醫療需求,常得動用陸、空後送下山,對原鄉居民來說,既麻煩又耗時費力。

高市衛生局今年爭取到衛福部試辦的三年期「缺醫村」改善計畫經費後,先在桃源區拉芙蘭里設立常駐型醫療所,所內設置急救設備、心電圖等各項醫療器材,再由高醫派遣醫護人員上山駐點。

高醫指出,目前上山駐診的醫師共有十三位,每週日晚間六點至隔週五晚間六點,會輪派一名醫生上山,全天候駐守醫療站,並提供門診服務、居家訪視服務和汛期期間醫療照護;未來希望能招募當地具有護理背景的人員就近工作,解決護理荒問題。

※ 相關報導:

* 拒當派遣工 藥師公會「快閃」反修法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39778.shtml

嘉義縣市藥師公會及藥劑生公會,昨天分別在大林火車站、嘉市火車站及中央噴水圓環,舉布條快閃,抗議醫師強修藥師法,藥師開放多處執業不安全等訴求。

....藥師們一起呼口號,反對醫師修改藥師法,質疑醫師權過大,一旦新法通過以後,藥師還淪為派遣工,變血汗藥師,為了自救走上街頭,態度堅定,要求讓醫藥不同專業,單軌制,讓用藥合理,透明化,病人安全才能更有保障。

fsj 提到...

9種抗癌冠軍的天然食物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13/20140615002511.html

李采綾 2014-06-15 中國時報

您正在尋找抗癌食物嗎?以下9種天然食物可有效幫助您抑制癌症的發生。

1.綠花椰菜:可對抗的癌症包括攝護腺癌、皮膚癌、胃癌、膀胱癌、乳癌、肺癌與肝癌。

2.大蒜:可降低大腸癌50%的機率。

3.薑黃: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與擴散,藉由抑制發炎產生環氧化酵素,一種可以導致大腸癌症的東西。

4.綠茶:含有抗氧化成份兒茶素(catechins),可抑制癌細胞的分裂複製,《細胞生化學》期刊的一份研究發現,這些兒茶素可對抗不同的癌症。

5.核桃:核桃中的植物固醇發現可以抑制乳癌細胞的女性荷爾蒙受體。

6.鱷梨:鱷梨富含麩胱甘呔這種抗氧化劑,可對抗身體內的自由基。顯示對於治療引發肝癌的病毒性肝炎有效。

7.漿果:所有漿果類食物(如巴西莓、覆盆子、蔓越莓與藍莓)都含有對抗癌症的光化學物質都非常有效,黑覆盆子富含大量的光化學物質花青?,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

8.番茄:番茄富含番茄紅素這種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營養與癌症》期刊中表明,番茄紅素可以抑制子宮內膜癌的細胞生長。

9.豆子:豆子可供給脂肪酸酸酯,大量的豆子可保護對抗癌細胞生長,一項由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老鼠餵食菜豆與黑豆可明顯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 相關報導:

* 還妳白漂漂 防曬飲料自己來(節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5000786-260307

防曬是夏季愛美女性最關心的話題,怎樣才能做到夏季不曬黑,美麗不減半呢?其實除了塗抹防曬霜,不妨多吃點防曬美食,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還能抵禦紫外線。下面推薦幾款防曬飲品:

1.冰綠茶。食材有綠茶適量、茉莉花、薄荷、蜂蜜適量、維他命C泡片2顆。

2.番茄檸檬鳳梨汁。需要大番茄1個、鳳梨30克、檸檬1/2個、蜂蜜1/2大匙、冰開水200毫升。

3.玫瑰奶茶。準備紅茶一包、玫瑰花5克、蜂蜜適量、牛奶適量。



◆ 吃菇類 助身體吸收不同維他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5000788-260307

旺報 郭旭光 2014年06月15日 04:10

蘑菇很早就作為人類的佳餚了,中國古代把蘑菇稱為蕈、茸等。現在全球都刮起了一股吃菌熱潮。菇類在各大餐館的「點擊率」也呈上升趨勢。美國人稱蘑菇為「上帝的食品」,日本人說它是「植物食品的頂峰」,很多國家的人視它為「菜中之王」。

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人類最佳飲食結構,就是每天「一葷一素一菇」。有營養學家表示:吃「四條腿」的(豬、牛、羊等)不如吃「兩條腿」的(雞、鴨、鵝等),吃「兩條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蘑菇)。

蘑菇是維他命A寶庫

蘑菇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豐富,堪稱著名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他命和多醣等養分,是一種最接近肉類的蔬菜。比如蛋白質可消化率達到70%至90%,有「植物肉」之稱,營養價值僅次於牛奶;富含18種氨基酸,有些蘑菇中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比牛肉更勝一籌;微量元素也很多,每100克蘑菇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可滿足人體24小時所需,其中磷的含量與魚肉相等,鐵含量也極高。同時,維他命蘊藏也頗豐,如每100克鮮菇中的維他命C含量高達206毫克;另外,豐富的胡蘿蔔素可在人體內轉化為維他命A,因此蘑菇享有「維他命A寶庫」的美譽。

更為可貴的是,蘑菇雖屬於蔬菜類,卻擁有一般新鮮蔬菜所沒有或很少有的維他命D。以香菇為例,維他命D的含量比大豆高20倍,相當於海帶的8倍。維他命D能幫助人體吸收鈣,而鈣乃是骨骼的「中堅力量」。

慈禧太后愛吃草菇

下面介紹下各種菇類的營養價值:

草菇:又名蘭花菇、貢菇等。草菇性味甘涼,無毒,具有補脾益氣、清暑熱的功效。可消暑清熱、降血壓、抗癌症,輔助治療消化道腫瘤。草菇的維他命C含量高居菇類第一,解毒作用強大,可與人體內的鉛、砷、苯等有害物結合,使之隨小便排出,並能減慢胃腸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糖尿病患者的「益友」。據說,清朝慈禧太后特別喜歡吃,由於它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極美,故有「美味包腳菇」之稱。

香菇:又名冬菇、香蕈等。香菇性平味甘,無毒,具有益氣補虛,健脾胃的功效。可治食欲不振、小兒麻疹、久病氣虛等症,並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近年研究發現,香菇含有豐富的鉀、鈣等礦物質以及核醣類成分,可抑制膽固醇增加、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滋養皮膚等。

平菇:平菇性微溫味甘,具有滋養、補脾胃、除濕邪、驅風、散寒、降低膽固醇等功效。

(作者為山東萊州慢性病防治院醫師)



◆ 捐血量降…盼年輕人定期「補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8741250.shtml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2014.06.15

昨天是「世界捐血人日」,也是各國重新檢視用血趨勢與狀況最佳時機。台灣血液基金會公關處長叢萍表示,依台灣現況來看,如果要維持長期穩定的捐血量,勢必要克服愈來愈低的年輕人捐血量。

世界衛生組織年度主題「安全的血液挽救母親的生命」,台灣孕婦死亡率不僅是世界前三低;且早在多年前,就已達到和其他六十國「醫療用血百分之百由自願無償捐血供應」相同目標。

叢萍表示,過去台灣是十七歲至卅歲的人捐血量最高,現在則是卅至五十歲的人。她推測,過去踴躍捐血的這批人忠誠度高,一路從年輕開始捐,捐到中年仍不輟。

血液基金會企劃課長黃谷鶯則分析,台灣少子化、年輕人口下降,再加上年輕人捐血意識尚不足,或無足夠誘因使他們定期回捐;基金會將規畫提高年輕人回捐率,並鼓勵沒捐過血的年輕人捲袖捐輸。

根據基金會統計,去年台灣人捐出兩百四十九萬多單位(每單位兩百五十毫升),相較前年,降幅約百分之三。

但整體來說,台灣捐血量降低,並非捐血者不踴躍,而是計畫性的。血液基金會台北捐血中心主任洪正昇說,因為達到供需平衡,才不會浪費捐血人愛心。

叢萍分析,醫療進步使手術出血量降低,像是腹腔鏡等顯微手術出血量都不大,醫院需血量就隨之下降。

叢萍表示,每年下半年就會開始估算隔年需血量,會先分析三年用血趨勢及醫院領血狀況,綜合評估後再加上天災人禍的用血考量,訂出需求。洪正昇則預測,由於捐血限制漸嚴格等因素,今年用血總量還會再降。

※ 相關報導:

* 捐血王當30年 車禍「休兵」寶座讓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8741260.shtml

穩坐全台「捐血王」寶座近卅年的張國森,去年底出車禍停捐半年,冠軍寶座拱手讓給張庭瑋。多年來兩人捐分離血宛如一場「雙張」PK賽,耐心、毅力和熱情都令人折服。

fsj 提到...

感冒沒發燒 吃冰其實無害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42898.shtml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4.06.16

老一輩的人總認為,感冒不能吃冰,或有咳嗽症狀就不可吃甜食,以免生痰;但台大醫學院兒科教授李秉穎表示,除非是發燒,否則感冒吃冰並無害處,尤其孩童若感染腸病毒或克沙奇病毒引起口腔潰瘍,吃冰還能緩解疼痛及補充水分。

入夏各種冰品搶市,許多小朋友吵著要吃冰淇淋,常遭父母或長輩制止,因傳統觀念認為吃冰不好、感冒吃冰會更嚴重、吃冰及甜食會咳嗽、多痰等。

李秉穎說,家長常問他:「感冒可不可以吃冰?」他翻遍西方醫學教科書卻找不到吃冰、甜食對感冒、咳嗽有不良影響的文獻。

但李秉穎表示,發燒最好不要吃冰,體溫超過攝氏卅八度以上時,吃冰反而讓人覺得冷,這原理與睡冰枕相同,易致發燒病患額外的身體代謝負擔。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孫茂峰表示,許多感冒、咳嗽的禁忌都是以訛傳訛。中醫以陰陽、寒熱、虛實來辨證論治,風熱型感冒可以涼性藥材來化解,但若患風寒型感冒又吃寒涼食物,則會「寒上加寒」。

孫茂峰指出,中醫所講的「痰」,泛指全身病理性的液態產物,包括水腫、滲出液及痰液等,因此吃甜容易生濕生痰說法,並非只是呼吸道痰液。就好比中醫講「腎」,不只是字面意義,它涵蓋了泌尿及生殖系統。

另外,夏季常見急性腸胃炎症狀,不少患者常被要求禁食;但李秉穎說,腹瀉光喝水不夠,歐美研究證實,正常飲食並不會造成腸胃炎惡化。

佛光大學樂活產學院院長楊玲玲建議,拉肚子的人可喝稀飯上層米湯,可補中益氣,促進產生抗體,維持免疫系統運作,加快緩解腹瀉症狀。

※ 以毒攻毒?相關報導:

* 別當黑天鵝!4大防曬水果助美白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10&f_SUB_ID=1516&f_ART_ID=519693

豔陽夏季來臨,高溫與炙熱陽光很容易讓皮膚受到傷害。中醫師表示,夏日美白不困難,主要先從體內肝脾腎調整改善肌膚,建議平日應多喝水,積極做好防曬措施,且多攝取「4大防曬水果」,或是藉由菊花茶飲美白養顏,以達到健脾利濕、滋陰潤肺養生效果。



◆ 睡不飽 體內維他命B群可能流失傷肝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486&f_SUB_ID=2076&f_ART_ID=519215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春瑛/台北報導】2014/06/13

現代人壓力大,睡不飽,常有整日哈欠連連、疲憊不堪情形,小心體內維他命B群正在大量流失!維他命B群對肝臟來說,是很重要的營養素,一旦維他命B群不足,肝臟負擔就會加重。根據肝基會調查發現,近5成男性上班族、4成女性上班族有脂肪肝,偏鄉脂肪肝比例更高達6、7成。

其實脂肪肝並不是肥胖者的專利,臨床上有不少年輕、體型偏瘦者經檢查發現竟患有脂肪肝,這些都是因為國人飲食西化、偏好高熱量、高油脂飲食,壓力大、熬夜晚睡又缺乏運動等都可能造成。日前營養師林雅恩表示,肝臟是合成營養素與排除毒物的重要器官,承擔提升免疫力與內分泌系統的強化,當肝臟運作不能滿足生理需求時,就會出現全身不適的慢性發炎反應。建議選吃維他命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綠葉蔬菜、番茄、水果或維他命的B群等。

然而,屬於水溶性維他命的B群無法大量儲存在體內,特別是長期處在壓力情況下如熬夜、抽菸、作息不正常的上班族,是最容易流失B群,嚴重者會出現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但要透過日常飲食一次補充每日流失的維他命B群劑量並不是件易事,因此適度搭配維他命B群補充品也是另一種選擇。根據衛福部規定,一般保健食品中的維他命B群的每天建議用量約為80~100毫克。

然而市售常見的高單位B群營養補充品的劑量都太低,因此即使每天服用一顆,其保健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可選用劑量較高的維他命B群補充品,營養師提醒,定期做肝檢查、多運動、睡眠充足、保持心情愉快、健康飲食才能降低罹患肝癌的機率。

※ 相關報導:

* 睡眠不足6小時 難「腰瘦」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9214

....研究顯示,經常熬夜晚睡者,因會干擾生長激素分泌,造成肌肉組織流失,也會降低新陳代謝,間接造成身體的發胖。

....飲食習慣調整需要長時間的養成,也讓身體得以適應。飲食應注意細嚼慢嚥,同時,許多研究建議,可改變進食順序,包括首先喝湯,再吃青菜、肉類及主食,如此一來,有助於增加飽足感。還有,每天飲食應維持均衡概念,六大營養素平均分配,才能攝取到不同的營養素,提供身體機能所需。同時,減重速度以每星期減掉半公斤至一公斤為宜。



◆ 醫界:輕重症分流 解急診壅塞難題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42900.shtml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2014.06.16

台灣急診接診量十年來增加百分之卅三。面對急診壅塞難題,醫界建議將輕、重症分流,讓病患適得其所,以提升急診就醫效率。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林宏榮昨在「台灣緊急醫療的演變及展望」研討會中表示,各國急診人次皆逐年增加,美國十年來增加百分之廿七,約三分之二城市的急診科擁擠;北京協和醫院增加百分之五十。

林宏榮表示,急診室常見輕症患者抱怨「晚到的先看」,他建議,每月急診超過七千人次的大型醫院將輕重症患者分流,讓重症患者提早獲救治,亦能降低輕症患者不平。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方震中表示,該院設有輕重症分流,病患等看診時間不至於太長,主要是等床時間太久,造成急診壅塞,尤其輕症患者寧願在大醫院等床,也不願轉到其他中小型醫院治療。台大每天急診患者約三百人次,但成功轉介到他院的個案「每月」只有廿、卅人次。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李偉強表示,台灣一年約有七百萬急診就醫人次,集中在中大型醫院看診,但四成急診患者其實屬於較不嚴重的第四級及第五級,這些病患若適度分流到輕症區,將可改善急診壅塞狀況。

fsj 提到...

憂鬱易罹患糖尿病 運動有解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46103.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06.17

太憂鬱,小心糖尿病纏身!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憂鬱是造成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主因之一,與一般人相較,重度及中度憂鬱症中老年人糖尿病風險約增兩倍,即使只是輕微憂鬱,糖尿病風險也明顯增加。專家推論,該結果可套用在任何一個年齡層。

另外,體重也與糖尿病息息相關,BMI大於27(肥胖)的中老年人,糖尿病風險為與BMI正常者的3.15倍,過重者(BMI24-27)風險則為2.09倍。

這項由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名譽教授蔡仲弘主持的「台灣中老年人憂鬱症狀與新發糖尿病關聯之探討」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專業期刊《台灣衛誌》上。

壓力導致內臟組織脂肪累積

為何憂鬱會增加糖尿病風險?蔡仲弘認為,應與壓力反應有關。壓力導致內臟組織脂肪累積,進而降低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罹病風險。研究對象雖然以中老年為主,但可合理推斷,不分年齡,只要憂鬱都會增加糖尿病風險。想避免憂鬱、糖尿病上身,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多運動。

蔡仲弘說,過去學者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已證實憂鬱患者糖尿病盛行率高於無憂鬱症者。這項研究則進一步探討憂鬱症狀與台灣中老年人新發糖尿病的關聯性。研究人員分析「台灣中老年人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1999、2003年資料庫,觀察2937名新發糖尿病患者與憂鬱症狀的關聯性。

結果顯示,不管中度或是重度憂鬱症,糖尿病風險均高出沒有憂鬱症狀者近兩倍,而且連只有輕微憂鬱症狀者,也比一般民眾更容易罹患糖尿病,研究建議可作為衛福部制訂老年人健康促進策略的重要參考。

每周運動三次 罹病風險降一半

進一步分析其他變項,顯示多運動是唯一可以降低糖尿病風險的指標,每周運動三次或三次以上,每次30至40分鐘,糖尿病風險可以降低二分之一;高頻率運動搭配蔬果攝取,更可有效降低糖尿病風險。

※ 相關報導:

* 揪出癌蹤!疲勞疼痛8大警訊別放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9813

你經常感到疲勞嗎?老是覺得某部位有疼痛感?短時間內體重急速下降?老是有吞嚥困難、不明流血與淋巴結異常脖子腫脹等症狀,且找不出發生原因嗎?醫師表示,上述症狀,可能是罹患癌症的前兆,若民眾發現自身的生理狀況出現異常,且找不出病發原因,應多留意是否為癌症前兆所引起之不適,及早就醫接受醫師診斷、治療。....邱宗傑醫師提供了以下8個民眾容易混淆的癌症前兆作為參考....

症狀1/間歇性發燒
症狀2/體重快速下降
症狀3/疲倦不適、渾身無力
症狀4/特殊部位疼痛難耐
症狀5/不明原因出血
症狀6/久咳不癒
症狀7/淋巴結異常脖子腫脹
症狀8/吞嚥困難

* 老人胖或瘦較好呢?!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46133.shtml

....現代社會營養過剩,大家每天得到的訊息都是減肥。但是高齡醫學專家提出「高齡的肥胖矛盾」,建議一般人的體重應該維持正常,避免三高的新陳代謝症候群,減少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等的風險。但是高齡者不可隨意減肥,體重稍微肥胖(BMI值在23~25之間),其死亡率較低。醫學的解釋是老年人身體虛弱,容易感染或生病,肥胖的人有本錢,對抗疾病,體重過輕的人平常就營養失調,稍一風吹草動,很容易被擊垮。

台灣俗諺說,老人吃得下睡得著就是福氣!年輕人怕胖這也不敢吃,那也不能吃。東坡肉、漢堡、冰淇淋等等美食,由於味美易嚼是許多老人的最愛。但是子孫們常以膽固醇、血糖等等理由制止。其實高齡的人不須太忌口,吃得下儘量吃,稍微偏胖比較長壽!



◆ 邱文達:台灣健保資優生 優勢不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45143.shtml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張嘉芳、張耀懋/台北報導】2014.06.17

台灣的全民健保向來是各國取經對象,最近參加「各國衛生部長論壇研習會」返國的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表示,泰國、土耳其和墨西哥相繼開辦健保,納保率和台灣不相上下,醫療總支出卻比台灣低,「台灣健保優等生的優勢不再」。

邱文達日前受邀至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舉辦的「衛生部長論壇」,與其他十二個國家衛生部長一起上了五天深度研習課程。發現台灣的健保過去是各國效法對象,如今成效已不比台灣差。

邱文達舉例,泰國健保的納保率高達九成九,民眾滿意度達八成三,幾和台灣相差無幾,但醫療總支出約只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五,較台灣的百分之六點七還低。

土耳其健保納保率也有九成八,醫療支出只占GDP的百分之五點五,其他如越南、迦納及阿爾巴尼亞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邱文達說,從報告看來,台灣健保可能不再是全球性賣點,未來唯有建構台灣更優質的照護環境,才能再一次引領全球潮流。

他說,除了過去「高覆蓋率、較低成本」的特點外,台灣照護體系未來可以延伸健保機能,提供更綿密的照顧品質,包括高品質的急性後期照護(PAC)、健保結合長照以及居家安寧療護等。

邱文達特別把重急性後期照護,列為台灣未來跨入長照保險的「試金石」。他表示,未來在健保的基礎上,到落實長照保險之間,將再建立急性後期照護為橋梁,銜接兩端照護體系,希望可以再引領風騷。

對於國人關切長照保險何時實施?邱文達表示,長照保險法草案將於九月送到行政院,仍待立法院二、三讀,將先建立好長照服務網絡,屆時再讓長照保險上路。

※ 相關報導:

* 485班停課! 腸病毒拉警報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46122.shtml

拉!拉!拉!國內腸病毒疫情居高不下,幼兒腹瀉情況嚴重,上周停課班數再創今年新高,達到485班,門診就醫高達3萬3674人,連同急診1899人共4萬5573人,雖比前一周少了數百人,但疾病管制署仍不敢大意,呼籲國人提高警覺。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預估,這波腸病毒疫情將在6月中下旬到達高峰後逐漸下降,不過仍提醒家長及學校做好預防措施,家中小孩如有腸病毒症狀不可上學,應請假在家休息。

fsj 提到...

五豆粥解暑熱 夏日早餐推薦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4690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4/05/20

最近氣溫飆升,又悶又熱的氣候總是令人感到懶洋洋、提不起勁,甚至稍微動一下就揮汗如雨。此外,悶熱的夏季容易令人毫無食慾,連吃飯的慾望都沒有,像這種情況該怎麼辦才好?

專家看法

營養師莊向薰表示,民眾想要在炎夏期間吃得好、吃得健康,就必須先顧好身體所需的營養成份,建議可以多飲水,因為水分能夠幫助身體代謝廢物,以及協助人體調節體溫,特別是在容易出汗的夏季,如果水分補充不夠或無法及時補充的話,就可能會導致中暑或肌肉痙攣。此外,適量攝取蔬菜、水果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蔬果中富含維生素A、B群、C、D、E及各種礦物質。

另外,當身體流汗時常會流失過多水分,這時候容易加速蛋白質分解,因此,夏天要多攝取奶、蛋、魚、肉等富含蛋白質食物。建議早餐可以準備適合在夏季食用的五豆健康粥,這道美食食譜含有很多植物纖維、蛋白質、氨基酸等成份,不但美味還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營養成份,而且五種豆類食物各有不同的好處。

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認為,五豆健康粥含有一些作用,譬如赤小豆具有利水去濕的好處;炒扁豆善解暑濕,具有健脾、和中化濕的好處;綠豆可解暑熱,具有清熱解毒的好處;黑豆能祛風熱,具有除熱下瘀、利水下氣等好處;黃豆能滋養強壯,具有祛濕、除風熱等好處。

1.五豆健康粥材料:準備赤小豆1兩、炒扁豆1兩、綠豆1兩、黑豆1兩、黃豆1兩、陳皮1片、白米適量、砂糖酌量。

2.五豆健康粥作法:先把所有食材泡水、洗淨後放入電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蒸一次後,再加入適量的水蒸第二次,等熟後起鍋前,可以灑點鹽巴或砂糖調味,然後加入白米粥即可食用。

貼心小叮嚀

炎夏季節容易讓人體基礎代謝率相較其他季節高出百分之十至十五左右,加上炙熱高溫容易令人食慾不振、不想吃飯。因此,除減肥的人以外,建議民眾可以稍微調整所攝取的飲食熱量,留意每天熱量的總攝取量。此外,在高溫底下工作的民眾更需要注意飲食均衡。

※ 相關報導:

* 外食族注意 早餐這樣吃才健康!(節錄)
http://udn.com/NEWS/HEALTH/HEA7/8741508.shtml

外食族吃早餐,該注意什麼選項?竹北高中營養師王云千表示,為了方便記憶及均衡攝取營養,建議把食物分成四大類,包含「主食」、「蛋豆魚肉奶類」、「蔬菜」、「水果」四類,記錄自己吃下肚的食物。

王云千說,為了方便計算,可將一手掌的主食視為一份,同樣的,一手掌的肉也為一份,另外蔬菜則以碗計算,水果如蘋果一顆為一份,香蕉半根則為一份,需攝取均衡。

「最容易忽視蔬菜、水果!」王云千說,依大眾在超商、中西式早餐店購買的習慣,通常不太會買到蔬菜、水果,也建議可在餐與餐之間,補充攝取。

▇這樣吃 可以少點風險

1.別放美乃滋 改撒胡椒鹽
2.米漿好香濃 熱量也驚人
3.滷肉飯米糕 加點蔬菜吧
4.吃飯糰燒餅 和油條拜拜

▇這些組合 讓你精神不振

1.麵包很方便 奶油糖也多
2.蛋餅蘿蔔糕 油脂知多少
3.奶茶調味奶 營養不及格

* 短期睡眠債 補眠不要拖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47103.shtml

....睡眠剝奪分成急性與慢性兩種,李信謙解釋,熬夜看球賽屬於急性睡眠剝奪,因為是短期的,只要隔天好好睡覺,一還睡眠債,短期內還能恢復。若連續一周都是這樣的熬夜生活,就會發展成慢性睡眠剝奪,身體疲累,睡眠債也難補。

有人熬夜後,隔天特別亢奮,李信謙解釋,因為睡眠神經整晚沒有充足休息,隔天身體得為了應付白天所需的精力而啟動更多能量;但亢奮只是假象,注意力或集中度還是會下降,反應也會變差,若需做精細動作或開車,可能反應不及。



◆ 我國首例…未經病患同意驗愛滋 高醫被罰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8747710.shtml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蔡容喬/連線報導】2014.06.18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日前未經患者同意,逕行檢驗愛滋病毒,遭裁罰三萬元,成為我國首例。

高雄陳姓男子昨委託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代發聲明指出,他兩年多前到高醫就診割除包皮,主動向醫師表明自己是男同志,醫師即要求他接受愛滋病毒篩檢;他當時簽下同意書接受篩檢後,自覺遭歧視便轉往其他醫院治療。年初,他再因腎結石赴高醫就診,回診時發現院方這次未經他同意就逕行愛滋篩檢。

陳姓男子投訴衛生單位,高雄市衛生局三月底以違反「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十五條第四項為由,處高醫附醫三萬元罰鍰。

愛促會理事長林宜慧說,協會經常接到投訴,民眾就醫後被醫院偷驗愛滋,但大部分民眾未積極採取行動;醫院進行愛滋病毒篩檢,應依規定取得當事人同意,希望這起裁罰能讓各界更重視民眾就醫權利與人權。

高醫公關室主任馮明珠表示,醫院從未歧視病患性向,遭罰是因電腦程式設計問題;當時陳姓病患持電腦列印的尿酸檢驗單至檢驗室時,因電腦系統跳出他上次就診檢驗紀錄,檢驗室誤以為還需做愛滋檢驗,於是多印了相關檢驗單,現已修正此程式問題。

另外,針對行政院擬修法訂定「在特定情況下,採集檢體進行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檢測,無需受檢查人同意」。林宜慧說,新增條文太籠統,可能會造成類似陳姓男子的案例,建議刪除。

※ 相關報導:

* 北市復康巴士訂車平台 狀況多
http://udn.com/NEWS/LIFE/LIF1/8747509.shtml

為方便身障者預約復康巴士,北市公共運輸處今年6月起,推出統一的網路訂車平台。但近來有民眾反映,新版訂車網站上路後,預約系統常出問題,訂車電話也很難打,相當不便。

* 國外看門診 健保最多補助2022元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47128.shtml

暑假出國旺季將至,民眾在國外生病就醫,雖然回國後能向健保署申請退費,但這筆金額有固定上限,尤其歐美等國的醫療費用昂貴,健保署建議國人最好購買旅遊醫療險。

fsj 提到...

觀光潮帶動用血量 台東鬧血荒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49980.shtml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2014.06.19

台東捐血站長江宜勳昨天表示,5月初起站內捐血量未增,熱氣球等觀光潮卻使得縣內用血量增加,依目前站內血庫存量,本月尚缺500袋血液,今年台東缺血期會提前在6月20日發生。

每年7月台東就進入缺血期,捐血站要忙著找合作單位辦募血活動,但今年缺血期預計會提前10天到來;江宜勳說,每月需要1600袋以上血液提供全縣醫療院所使用,但這個月至目前為止僅1100袋。

今年4月原本有社團發起周一至周五「每日號召10人捐血」活動,協助捐血站募血;起初1個月民眾捐血狀況不錯,捐血量增加500袋,但第2個月起,人數再度銳減。

江宜勳說,一般人捐血後要隔2至3個月才能再捐,每個捐血者的捐血頻率、續捐意願也不一定,加上台東人口數原本就不如都會區,號召長期且固定捐血較難,目前需要更多人願意支援挽袖捐熱血。

為降低缺血期血荒,目前台東縣鐵器公會與捐血站合作,22日前捐血皆可獲得1公斤真空包裝壽司米;捐血站表示,後續會再尋求其他社團或公益團體合作,透過捐血送禮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到站做愛心。

江宜勳表示,如不辦活動,平常日平均會募到20袋血、假日超過30袋,若有贈禮誘因,假日一天至少會有50袋血液,但集中同一天獲得大量血液不一定好,畢竟血液有保存期限,站方希望每日捐血量能夠平均,維持每月可存、可用血液量。

※ 相關報導:

* 低鈉鹽+降血壓藥→心律不整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48587.shtml

食品、藥物或藥物間交互作用案例屢見不鮮,高血壓者要特別小心,同時服用降血壓藥和含鉀低鈉鹽,恐引發心律不整。一名55歲男性因高血壓服用降血壓藥,太太為了先生健康改用低鈉鹽烹調飲食,結果抽血檢查出血鉀濃度過高。

藥師建議,高血壓患者購買食鹽時,應看清楚包裝標示,提醒患者每天不要攝取超過五公克的鹽,也就是大約五個布丁湯匙分量,才能控制血鉀濃度。

國泰醫院藥劑科藥師蔡蕙君表示,一般人吃低鈉鹽、低鈉醬油都沒問題,但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張力素受體子阻斷劑(ARB)等降血壓藥,會讓患者減少排出鉀離子排出,造成血中鉀離子濃度較高。

....另外,四環黴素抗生素和胃藥同時吃,可能降低藥效藥品交互作用狀況多,一名32歲的年輕女性,因賀爾蒙失調引發青春痘,醫師開給她四環黴素抗生素。但她怕傷胃,自己加胃藥,結果幾天後臉部青春痘狀況未見好轉,回診時經醫師詢問才發現,原來是四環黴素抗生素與胃藥交互作用,降低抗生素藥效。

* 年輕血壓高 少碰咖啡因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19892

血壓偏高的年輕人,更應限制咖啡因。研究發現,少量的咖啡因就會影響兒童或青少年的心跳與血壓,青春期後男性比女性對咖啡因更敏感。

研究作者,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副教授珍妮佛·天普表示,觀察百名青春期前後的兒童或青少年,每天攝取約等同一杯咖啡或一罐汽水量的咖啡因,結果顯示咖啡能升高他們的收縮壓,同時降低心率,而過了青春期的男生,受到的影響比女生顯著。



◆ 老人沒肌肉 失能、死亡風險增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5097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06.19

台灣肌少症 約10萬至19萬人

老年人也需練肌肉!國家衛生研究院、台灣老人醫學會完成國內第一份肌少症盛行率調查報告,台灣老人肌少症盛行率介於3.9%至7.3%間,推估人數約10萬至19萬人。醫師警告,如肌肉量不夠、肌力不足,易跌倒、失能,死亡率也偏高。

老年醫學會建議,老年人健康檢查應該增列肌肉量檢測、步行速度、手握力等三大項目。標準為肌肉量男性每公尺平方分7.09公斤 ,女性為5.7公斤。步行速度男性每秒0.7公尺,女性0.6公尺,手握力男性26公斤、女性16公斤。

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台大家醫科主任詹鼎正指出,肌少症是一個以肌肉量與肌肉功能低下為表現的症候群,當肌肉量與肌力都低下,即可診斷為肌少症。還好透過飲食、運動,就能加強肌力,增加肌肉量。

國衛院、老年醫學會透過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研究分析2867名社區老年人身體及行動能力資料,結果發現,台灣老人肌少症盛行率約在3.9%至7.3%間,年齡越大、BMI越低及自述有心臟病者,肌少症盛行率較高。

參與研究的台大醫院家醫科主任黃國晉指出,目前診斷肌少症以骨骼肌肉量多寡為主,國內專家達成共識,除了肌肉量,另可透過手握力、走路速度等檢測,讓肌少症診斷更簡便。

黃國晉表示,民眾可以在家檢測,看花多少時間走完六公尺,如果男性每秒少於0.7公尺,女生少於0.6公尺,就代表腿部肌力不足、行動緩慢,應至醫院接受檢查。人體肌肉量從40歲後即逐漸流失,提醒40歲起更應重視飲食及運動,65歲以上應每年檢測肌肉量。如果自覺四肢變細、力氣變差,應提高警覺。

※ 相關報導:

* 國際醫療展 規模創新高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9000405-260210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執行的第4屆「台灣國際醫療展覽會」,今(19)日至22日在台北世貿1館與「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台灣國際中草藥暨機能性食品展」及「台灣國際親子產業展」聯合展出,共計541家參展廠商使用963個攤位,廠商數及攤位數規模都創新高。

fsj 提到...

美實驗室凸槌 75人恐接觸炭疽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752577.shtml

【中央社╱華盛頓19日綜合外電報導】2014.06.21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表示,聯邦政府在亞特蘭大市的幾處實驗室可能有多達75位科學家曾曝露於炭疽活菌苗,目前正接受治療以防感染,還沒有人出現染病跡象。

路透社獨家報導,疾管中心設在亞特蘭大的園區內有一處採取高度生物安全措施的實驗室,疑有部分研究人員在讓炭疽菌失去活性時未遵守適當程序。

他們隨後將這些可能含有活菌的樣本轉送到疾管中心安全性較低的實驗室,這些實驗室並無裝備處理炭疽活菌苗,因而發生這起可能曝露於活菌的事件。

疾管中心主管表示,13日發現此事後,立即聯絡相關人員展開緊急處理,目前未發現有任何人員出現染病跡象。

※ 相關報導:

* 水痘疫苗 擬補打1劑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53344.shtml

「奇怪!已經打過水痘疫苗,為何還會發病?」許多家長得知孩子得水痘時,都有相同疑問。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近萬名水痘個案,去年就有1萬283人,數字相當驚人,疾病管制署正考慮讓幼兒再補打一劑水痘疫苗。

除了水痘之外,俗稱「豬頭皮」的流行性腮腺炎也在幼兒公費疫苗預防範圍中,但每年仍有1000多名新增個案,上周即爆發18例,今年累積迄今已有403例。

疾管署統計近五年來水痘確定個案,自2009年人數破萬以來,去年再度突破一萬大關,感染者以14歲以下的幼兒及青少年為主。



◆ 9成國人不識代謝症候群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40620000830.html

李盛雯/台北報導 2014-06-20 中國時報

趨勢民意調查發布台灣第一次「代謝症候群大調查」,35歲以上民眾,4成3完全沒聽過代謝症候群,9成2不清楚代謝症候群是什麼,推估137萬中年人可能罹患代謝症候群,健康亮紅燈。

腹部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酯,這5個指標有3個,就可能罹患代謝症候群。調查發現,35歲以上台灣民眾,4成3表示5個指標都沒有,5成7至少1項,其中腹部肥胖比例最高,占3成7,「中廣族」比例不低。

進一步計算5徵狀中符合3個以上的受訪者比例,發現10.6%民眾可能已罹患代謝症候群。若以台灣地區目前1300萬35歲以上民眾計算,推估可能有137萬中年人有代謝症候群,健康管理要加強。

罹患代謝症候群會引發哪些疾病,民眾多數沒概念。超過7成不知代謝症候群會引起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超過9成不知與高血壓、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有關。

調查發現,民眾如果罹患代謝症候群,6成會尋求醫師協助,3成會改採均衡飲食,2成5會規律運動,1成5會考慮保健食品。在有購買保健品的民眾中,平均每月花費2150元,超過4成是在藥局購買,其次是親友代買,約2成8。民眾購買最多的保健食品是改善骨鬆功能,近3成。

台大生化科技系特聘教授潘子明表示,代謝症候群不是病,而是罹患疾病的前兆。民眾若發現自己有代謝症候群的徵兆時,除了尋找醫生協助外,還可以藉由飲食控制及改變生活作息或考慮搭配食用有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來改善體質。

代謝症候群是疾病的警訊,不可忽視。一旦罹患代謝症候群,建議改善生活作息,並且規律運動,此外,也可透過保健食品預防或改善代謝症候群,降低未來罹患相關急病的風險。

「代謝症候群大調查」由趨勢民意調查公司採用電話調查隨機抽樣方式,共計完成1074份居住在台灣地區,年滿35歲的有效樣本,調查時間為5月12日至16日晚間,抽樣誤差在95%的信心水準下,為正負3.0個百分點。



◆ 「血小板」纖維蛋白 有助治療牙周病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9258

自由 2014-06-20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

血液裡的血小板富含多種與傷口癒合有關的生物活性蛋白質,透過儀器抽取出的PRF(富含血小板的纖維蛋白),目前已應用在多種疾病治療上。牙醫師表示,PRF用來治療牙周病,不但價格比傳統骨頭再生術便宜,更能讓需要植牙的患者減少一次手術的機會。

高醫牙科部主治醫師周郁翔指出,PRF是由法國醫師在13年前所創的技術,只要從患者手肘部抽取10至60cc的靜脈血,經過離心機處理後,便可得到果凍狀的PRF;由於PRF完全是患者自體產物,沒有免疫抗原抗體等問題,對於患者術後對抗感染及免疫調節有相當大的幫助。

周郁翔指出,牙周病患者的齒槽骨常呈現明顯缺損,傳統的引導骨頭再生術雖可以重建齒槽骨,但對於傷口癒合速度及再生膜材料選取,仍得視病患情況進行調整。

PRF是自體產物,沒有免疫抗原抗體及感染等問題,甚至對於拔掉壞齒,準備進行植牙手術的患者,可以在醫師拔掉壞齒後,馬上填入PRF,可減少一次手術機會。



◆ 醫療空洞化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89143

自由 2014-06-20

◎ 黃瑞培

馬英九表示,「自經區」國際醫療園區對國內醫療影響相當小,若不做國際醫療,醫療人才恐會加速遭外國高薪挖角。

根據國發會「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法規影響評估報告」,為降低對本國醫事人力之排擠,自經區開放國際醫療機構得引進國外醫事人員,並透過外籍專業人事薪資所得稅減半等方式,提升專業人士來臺誘因。綜觀該條例草案內容,自經區對國內醫療人才並無特別誘因,甚至明文禁止「非執業登記於國際醫療機構之本國醫師」至該區執業。

是故,我國醫療人才若選擇在自經區從事國際醫療,就不能在國內執業;縱令人在國內,亦不得提供國人醫療服務。對國人而言,這跟醫師出走國外又有何異?所謂自經區能緩解國內醫療人才流失的說法,令人感到不解!

況且,該條例草案允許本國執業醫師報備前往自經區會診或支援,國內醫師在薪資收入備受健保總額約束,支援時數又須國內與示範區合併計算下,屆時難保其不會縮減國內醫療服務,轉而支援較高報酬的國際醫療?(作者為高階醫管師)

fsj 提到...

接觸到炭疽桿菌的美政府員工 升為86人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754822.shtml

【聯合報╱記者馮克芸╱即時報導】2014.06.21

法新社報導,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發言人史金納20日說,有多達86名美國政府科學實驗室的員工可能意外接觸到炭疽桿菌,此數字比一天前公布的75人高。

史金納告訴法新社,隨著愈來愈多人出面,最後接觸到炭疽桿菌的人數還可能更多。任職CDC亞特蘭大總部的員工已接受抗生素治療,且有醫師持續觀察中。

CDC在該中心網站上的一份聲明中說,這項「非故意的接觸」發生在一個「不遵照安全程序」的實驗室。

※ 相關報導:

* 恙蟲病蠢動 澎湖19例確診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54479.shtml

每年5到10月是恙蟲病高峰期,澎湖縣政府衛生局統計,4月起陸續出現恙蟲病病例,截至昨天共有19例確診,以湖西鄉居多,民眾一旦有發燒、頭痛、身體出現焦痂,一定要馬上就醫。



◆ 營養學之父謝明哲 日行2萬步健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55111.shtml

【聯合晚報╱游婉琪】2014.06.21

有「營養學教父」之稱的台北醫學大學教授謝明哲,36年前創辦北醫保健營養學系,是當時國內各醫學院校中,最早創設的營養學系。謝明哲提倡營養、保養及修養「三養文化」,他也將運動視為與吃飯、睡覺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無論寒暑風雨,每天堅持走兩萬步。

「保養最重要一環就是運動」對謝明哲來說,運動就跟每天要吃飯、睡覺一樣重要,他早已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相較於官方推動的「運動333原則」,謝明哲自創加強版的運動「733」原則,強調733比333對人體健康更有益。

謝明哲說明,政府強調的運動「333原則」,是指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超過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但他自己堅持每周運動7次,也就是天天都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到1小時,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

謝明哲平常就隨身攜帶計步器,每天至少走兩萬步,即使下雨天,他依然撐著傘,照常走路慢跑。就連到外地開會、旅遊,謝明哲總是如獵人般,一到當地就四處尋找可以運動的空間,只要走路就能抵達的地點,他絕對不開車或搭車。

現在他每天一早五點半起床盥洗後,就到住家附近的國小操場運動,有時慢跑、有時快走,有時邊走還邊搓拉耳朵、邊做擴胸運動。操場跑完後,再做甩手、毛巾操、倒步走、拉背肌、拉小腿肌及伏地挺身等強化肌肉運動,足足運動一小時後,再展開一天忙碌的生活。

被稱為「營養學教父」,謝明哲在飲食方面當然不馬虎。他表示,以前他每天都會將紅蘿蔔、芹菜、小黃瓜、番茄、蘋果等多種蔬果打成一杯大約1000CC的精力湯。後來隨著年紀增長,現在他則改成一天一杯以五穀粉為基礎調製而成的營養粉,再加入對腸道保健有幫助的乳酸菌及膳食纖維,以及對全身機能有益處的綠藻片、含豐富維生素B群的棗精、對維持健康幫助很大的大豆蛋白、卵磷脂等,搭配麵包或饅頭一起食用。

謝明哲強調,雖然他推廣均衡營養、多吃新鮮食物,但因為工作關係時常外食,也無可避免需要應酬,為了避免吃太油、太鹹、營養不均,他除了出差時會隨身攜帶乳酸菌或大蒜,避免水土不服、腹瀉外,也格外注重補充營養保健品。

謝明哲說,根據地球高峰會議報告,近百年來亞洲土壤所含的礦物質已流失76%,農夫為了增加產量,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雖然產量增加三倍,但蔬果從摘採下來,再經過運送、烹煮時洗切、加熱或冷凍等過程,真正攝取到的營養只剩一半,因此人體不得不靠保健食品補充營養。

謝明哲的保健祕方

1.運動733原則:每周運動7次、1次30~60分鐘、心跳達每分鐘130下
2.養生飲品
A.多種蔬果打成1000cc精力湯
B.五穀粉為基底的營養飲品、
3.隨身帶乳酸菌或大蒜避免水土不服、腹瀉

※ 相關報導:

* 國、高中生 鈉攝取超標兩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54718.shtml

國民健康署分析國民營養狀況變遷發現,年輕人愈吃愈「重鹹」,尤其國、高中生每日的鈉攝取量,都高出建議攝取量兩千四百毫克兩倍以上。有的泡麵吃一碗鈉攝取量就破表。



◆ 遭急診「扣留」 救護車爆擔架床荒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52461.shtml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施靜茹、李奕昕/台北報導】2014.06.20

大醫院急診塞爆,連帶也「回堵」讓救護車上的擔架床拉警報!

許多救護車轉送傷病患到醫院急診室前,因急診塞到沒床可躺,傷病患只能躺在救護車的擔架床上,救護車只能在急診室前「陪等」,無法再接送下一個傷病患。

有鑑於此,台北市消防局日前還發文給北市各醫學中心,請醫院急診勿扣留擔架床過久。但也引來醫界不滿。

北市消防局統計,一般救護員到院等候時間約十五至廿分鐘,若遇到「扣床」平均等候兩小時,今年已被「扣床」三一九次,最高紀錄同時六輛車動彈不得,最久等候十五小時。

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主任陳日昌說,擔架床到院後會換成急診的推床,若未將擔架床歸回,救護車和醫護人員就須在醫院前等候。

新光醫院急診科醫師侯勝文說,去年新光扣留擔架床為卅次,台大醫院為三百次,今年到六月就超過去年一整年的扣留數,醫院也希望能盡速歸還擔架床。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方震中說,今年急診壅塞的情況的確是比往年嚴重,還是會有人不願配合急診分流的措施,但醫院會盡量配合消防局盡速歸還擔架床。

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長王證雄說,為紓解醫學中心滿床問題,救護端盡量做到分流,但能做得有限,重點是民眾觀念要改變。

※ 多次強調,急診要以檢傷分類收取不同費用,狀況愈輕微,收費愈昂貴。相關報導:

* 護理荒頻減病床 誰來搶救醫院?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55341.shtml

「急診擁擠到有時病床塞滿走道、大廳。」花蓮門諾醫院近來貼出公告,表示因護理人力不足,導致須採病床縮減,並坦言恐造成急診壅塞。台灣醫院協會表示,全台敢說人力充足的醫院不超10家,且關床現象持續出現,多數醫院都在「硬撐」。

有醫師就表示,年後急診擁擠理應稍緩解,但醫學中心仍壅塞,一進急診就可看到塞滿病床,原因除了民眾愛跑大醫院,醫院護理人力不足、減床都有影響。護理人力吃緊,加上醫院關床,連鎖效應恐引發急診壅塞。

fsj 提到...

沒運動 頸痛風險增5成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56773.shtml

【聯合晚報╱陳麗婷】2014.06.22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整天坐辦公桌、沒有運動的人,相較於有從事休閒運動者,一年後發生慢性頸部疼痛的風險增加。醫師表示,同一姿勢坐久了,肌肉易產生慢性疲勞,進而引發頸部等疼痛,適度運動能讓身體各處肌肉平均活動,降低疲勞、緩解疼痛。

這項研究針對171名辦公人員,評估運動對慢性頸部疼痛的影響。結果顯示,工作之餘沒有運動的人,發生慢性頸部疼痛的風險,比有做運動的人增加將近50%。研究也發現,發生頸部疼痛和頸伸肌肉群較弱有關。

研究的第一作者、科羅拉多大學Katrina Maluf博士表示,多數人很難整天坐姿端正,但如果能盡量記得坐正、調整姿勢,有助於減少慢性頸部疼痛和其他問題產生。研究也認為,醫師在治療頸部疼痛患者時,應詢問病患的運動情況,並且告知他們運動對預防疼痛的好處,讓醫師鼓勵病患積極運動。

振興醫院骨科部主任敖曼冠表示,當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維持固定姿勢打電腦、工作,時間久了,某幾處的肌肉一直處於使用狀態或僵硬,不僅頸部會疼痛不適,很多部位也會產生慢性疲勞,甚至疼痛。

要避免疲勞及疼痛產生,最重要是坐姿要正確,不要彎腰駝背。此外,每隔一小時,應起身活動5到10分鐘,讓身體各部位的肌肉交替使用,可避免慢性疲勞及疼痛發生。

※ 相關報導:

* 當疼痛來臨 別用忍耐對抗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56397.shtml

頭痛千萬不要忍,應趕緊服用止痛藥,以免痛到睡不好、情緒失控,還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較易出錯,影響工作表現。藥師表示,止痛藥應在疼痛發生1小時內服用,否則痛感一旦經由神經傳導出去,即使吃止痛藥,效果也不好,藥效恐剩三成。

* 國際藥聞-英皮膚癌患者 40年增7倍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40622001439.html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一項調查指出,英國的皮膚癌病患40年來增加7倍。研究人員說,英國人從1960年代起興起到國外陽光充足地區度假的風氣,很多人在度假期間曬傷,可能就是他們日後罹患皮膚癌,特別是惡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的主因。



◆ 音頻刺激中耳 有助改善自閉症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1/20140622001123.html

林宜慧/台北報導 2014-06-22 中國時報

用耳朵「聽」就能改善情緒、提升認知功能?國內引進特定音頻、分貝的變奏古典音樂療法,靠著刺激中耳,讓「好聲波」能量藉由神經傳到全身,對失眠、壓力大、憂鬱躁鬱的人,甚至自閉症、失智症患者都有幫助。

台北市阿瑪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長蘇淳瑩表示,這項由法國引進的技術是以古典音樂為基底素材,調整音量分貝以及音頻,音頻從125赫茲到8000赫茲分為3階段,各階段的刺激能改善不同問題。

她解釋,許多情緒、認知障礙,究其根源出自大腦;而耳朵除了掌管聽覺及平衡感,中耳內的3小聽骨(鎚骨、砧骨、鐙骨)以及其相連的小肌肉,與前庭耳蝸神經、三叉神經、顏面神經及迷走神經等4對大腦神經相連。

尤其迷走神經可影響自律神經系統,進一步擴及全身器官;因此,聲音的分貝不只能像按摩一樣,鍛鍊耳朵內的小肌肉,好的聲波能量也能藉由神經傳導到全身,刺激與耳朵直接連接的部位,如眼睛、臉部、頸部。

蘇淳瑩說,這種音樂治療對象不分年齡,在台灣已有200多人接受治療,從2歲幼兒到100歲老將軍都有,且不只針對自閉症、過動症、感覺統合失調、發展遲緩、失智症、憂鬱症等情緒、認知相關疾病,一般人有失眠、壓力大或情緒障礙,都能以這種方法舒緩。

「如果有情緒障礙的孩子及早接受這種音樂治療,北捷事件很有可能會逆轉。」不過蘇淳瑩強調,若沒有依照建議連續每天且固定時數聆聽,並使用有空氣及骨頭雙傳導功能的耳機,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益。

※ 相關報導:

* 憂鬱來敲門/早知道 我就多關心他…
http://udn.com/NEWS/HEALTH/HEA7/8756378.shtml

根據中央研究院2012年發表的報告,台灣常見精神疾病的盛行率,10年來上升了12.3%,2010年為23.8%。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早已提出呼籲,2020年將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分別是心血管疾病、愛滋病及憂鬱症。

....「憂鬱症最擔心的就是自殺。」楊聰財說,女性憂鬱症患者自殺的企圖和念頭較男性高2倍,但男性憂鬱症患者因為受到「男兒有淚不輕彈」等文化影響,表現出來的行為較激烈,自殺傷亡的比率較女性高出2倍。中研院研究員鄭泰安的研究也指出,自殺死亡者有97%在生前有精神疾病,其中87%達到重度憂鬱症的標準。

....除了憂鬱症,常見與憂鬱症混淆的雙極性情感疾患(躁鬱症),在腦科學方面,則是腦細胞膜周期性不穩定造成。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朝雄表示,憂鬱症和躁鬱症最大的區別是,躁鬱症有躁期,憂鬱症沒有躁期。躁鬱症患者在鬱症發作期間,不僅心情憂鬱,做任何事更完全提不起勁,一點也不想動;但憂鬱症患者相對有行動力,只是心情鬱悶。早期人們對躁鬱症較不了解時,會以為憂鬱症患者比較容易有自殺念頭,其實,躁鬱症患者鬱期發作時,也會有自殺的想法與行為,兩者皆不可輕忽。

* 長輩的心事/這痛那痛 老人憂鬱常藉身體表達
http://udn.com/NEWS/HEALTH/HEA7/8756379.shtml

....台灣老年憂鬱問題到底多嚴重?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張明永曾以1500個老人為樣本,分「都會區」、「半都會區」、「鄉下」3組進行研究,結果發現21%的老人有憂鬱症,等於5個就1個,且都會及鄉下的老人,症狀比半都會區的老人憂鬱,老男人又比老女人嚴重。原因包括健康出問題、經濟多煩惱及身旁沒有支持系統。

「老年憂鬱的問題盤根錯節。」義大醫院精神科醫師簡佳璋指出,老年憂鬱常與許多問題合併產生,與失智症也互為因果,照顧者很不容易辨別長輩是否憂鬱,往往失去戒心。

....值得注意的是,失智與憂鬱互為因果,憂鬱症常被認為是「假性失智症」,而罹患失智或帕金森氏症的老人也常合併憂鬱,張明永說明,帕金森氏症患者因為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缺乏,容易伴有失智、憂鬱等問題。

....不只失智等症狀與老年憂鬱扯不清,一般人步入「更年期」也常出現憂鬱症狀。醫師指出,男性在更年期,睪固酮、雄性素會起變化,女性則是黃體素等荷爾蒙會減少,隨之產生骨鬆、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礙、甲狀腺等問題,有些婦女無法適應更年期,情緒大幅波動,甚至形容自己憂鬱到想死。



◆ 醫療同病同酬 病人變人球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756205.shtml

【聯合報╱林杰桀/基金會副執行長(新北市)】2014.06.22

最近,媒體批露新的健保支付制度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就是「診斷關聯群」,簡單說是用「同病同酬」改變以往「實支實付」的給付方式。也提到醫院不敢接的十一種病包含了:老人家、多重骨折、長年洗腎、心臟病史、高血壓、糖尿病、主動脈剝離、再次手術、曾經多次開刀、脊椎多節有問題、有心臟病或高血壓的孕婦。會造成醫院愈醫愈賠錢。

美其名是健保想要縮減赤字、杜絕醫療浪費,實際上用簡單編碼與定額給付把病人與醫療行為規格化,等於鼓勵醫院把可能「醫了會賠錢」的病人與醫療行為,排拒在外。當病人和醫生不被尊重,病人被當人球周旋在醫院間等死,醫生在救人使命和健保給付系統中徘徊不知所措,兩敗俱傷。

我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許多醫院都有鑽健保給付的漏洞,而有了現在新的健保制度,但是在規範一個新制度時是否應優先考慮到病人,因為人在生病時是完全的弱勢,只能信任醫生的建議和安排,希望能快快康復出院。再者,也要考慮到乖乖繳健保費的民眾,否則我們只能祈禱自己千萬不要一不小心,得了醫院不想醫的病。

說起來還是良心的問題,醫師有良心,視病猶親,醫病關係良好,減少醫療糾紛;政府有良心,愛民如子,處處為民眾著想。總之,各盡本分,各司其職,而不是弄些制度,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到處不討好;人人有良心,社會才能祥和美好。

fsj 提到...

伊波拉失控 逾300人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3000406-260108

中國時報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4年06月23日

「無疆界醫師組織」21日警告,今年2月自西非幾內亞爆發、並蔓延至獅子山共和國與賴比瑞亞等國的伊波拉病毒疫情,目前「已經失控」。

疫情爆發至今造成超過300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這是伊波拉病毒自1976年被發現以來,死亡人數最高一次。WHO指出,幾內亞等3國通報近600名感染,有340人死於和伊波拉病毒相關的疾病。WHO發言人告訴半島電視台,這是首度有3個國家同時爆發疫情。

伊波拉病毒有5種,其中3種特別危險,死亡率高達90%,而且沒有疫苗可救命。感染伊波拉病毒會引發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為2天到3周,若感染熱帶病毒伊波拉,數日內會出現高燒、肌肉痛、虛弱無力、嘔吐及腹瀉等症狀,有時會器官衰竭和出血不止。

重症者常伴隨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院內感染相當普遍,經汙染針筒、針頭而傳染。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已針對幾內亞及獅子山旅遊疫情建議提升到「第一級:注意」,由於台灣與兩國並無直飛,且需與感染者有接觸才可能染病,因此疫情進入台灣風險不高。



◆ 「周周馬」疲勞帶著跑 小心傷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57781.shtml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2014.06.23

近年運動健身風氣夯,國內路跑馬拉松盛行;醫師提醒,頻繁參加路跑的民眾一定要評估身體狀況、適當休息,每周參加路跑的「周周馬」行程雖看似風光,一旦未做好疲勞管理,反而傷身。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秘書長陳華恒說,二○○四年起路跑活動漸受歡迎,近年平均每年約有近三百場路跑活動,還出現各種創意主題。單是二○一四下半年在全國賽會網站上登記的賽事就有一百卅場。

根據全國賽會跑者廣場的賽事分類,路跑活動包括超級馬拉松、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十公里至半馬、十公里以下、休閒活動,以及鐵人賽等,超過四十二公里即是「超馬」。

陳華恒說,每年世界各地比賽中猝死或受傷案例相當多,主要是不夠了解自己體能狀況卻勉強參賽所致,部分民眾甚至跑到心臟病發作、十分危險。

中山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潘健理臨床觀察發現,只要大型路跑活動結束,復健科門診患者就特別多,尤其許多人平時練跑五公里,卻報名廿一公里的半馬,或跑幾次半馬就直接挑戰全馬,身體難負荷,反易傷身。

「有些人喜歡周周馬,小腿、骨頭還在疲勞狀態又去運動,大幅增加受傷風險。」潘健理說,部分場地的上下坡特別多,膝蓋與大腿所承受的壓力較平日增加兩至三倍,跑完腿也受傷。

陳華恒說,運動應循序漸進,從健走、快走、再練慢跑,坊間跑步俱樂部及健身跑步相關書籍眾多,民眾路跑前一定要做功課。

「並非人人適合激烈跑步。」陳華恒說,每個人有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身體狀況不佳者就不該勉強參賽。

馬偕家醫科主任黃偉新說,部分年紀大、血壓高的人,不妨改做其他較溫和運動或走跑交替,比較安全。

※ 相關報導:

* 非專業選手 全馬一年六場內為宜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57784.shtml

....潘瑞根提出「存摺理論」,身體機能像是一本存摺,平常須要有足夠的訓練量,才能在需要時提領。

他說:「一般民眾可以從快走操場,慢慢加強距離、強度,等到身體逐漸適應之後,再調整跑上坡等訓練。一般民眾建議可以參加長跑俱樂部,學習其他人訓練要點、分享比賽經驗,切忌短時間內增加強度。」



◆ 最新研究/大蒜壞口氣 吃蘋果最能消臭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9753

自由 2014-06-23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大蒜讓料理更加美味,但用餐後在口中殘留的刺鼻氣味卻久久不退,許多人因此不敢吃大蒜。外國網路媒體Mail Online Health指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食品科技系刊登於《食物科學期刊(Journal of Food Science)》的研究發現有幾種食物可以促進分解口中蒜頭氣味,其中蘋果效果最佳。

效果比檸檬汁、綠茶佳

外電日前報導,蒜頭中的成份烯丙基甲基硫化物(allyl methyl sulphide,AMS)無法被人體消化系統分解,因此會透過呼吸或流汗散發難聞氣味,研究人員請志願者生吃大蒜,再測量幾種食物對於他們口中大蒜氣味化合物濃度的影響。

結果發現蘋果效果最好,檸檬汁、薄荷、綠茶、芹菜、菠菜也有用,研究人員猜測或許是因為這些食物都含有多酚(polyphenols),有助分解大蒜氣味化合物。教授芭玲嘉(Sheryl Barringer)之前的研究也發現,喝兩百毫升的牛奶可以將呼吸中的AMS濃度減少一半。
吃蔬果、喝綠茶有益健康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課課長蔡一賢表示,上述食材大多本身具備獨特的氣味,茶也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或許有助於中和大蒜的氣味,不同類型的食物分子在口腔中如何交互作用,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課題。

蔡一賢指出,台灣料理有些是把大蒜磨泥或切碎生食,有些將大蒜和其他食物一起煮熟,消除氣味方法可能會不同,但站在營養學的立場,多吃蔬果、喝綠茶,至少對人體健康都是有益的。

※ 相關報導:

* 尿療治病?8旬老人喝尿22年 骨密度像30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758291.shtml

武漢21歲男子小柳患有甲亢,吃了一年半的藥自覺無效,在網上聽說尿療法後,自稱透過喝尿,治好了甲亢。據悉,全中國大陸嘗試尿療法有約10萬人,更有近80歲老者喝尿22年,骨密度像30歲。

....保亞夫說,大陸嘗試尿療的人大約10萬人。中國尿療協會在2008年由他和香港尿友註冊成立,會員有1000人。

* 一直便秘 原來吃藥是元凶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57367.shtml

現代人生活作息不定、部分少食用蔬果,長期服用藥物都可能是造成便秘主因。蔡小姐因貧血服用鐵劑藥物,出現排便不順,甚至便秘等症狀,就醫後才知是「藥物」引起副作用。

* 「卡」方便 血壓、血糖帶著走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57803.shtml

為鼓勵國人控制血壓及血糖,衛生福利部最近建置遠距健康照護系統,並在各縣市廣設血壓計及血糖儀,民眾未來只需一張悠遊卡或健保卡,輸入個人資料及密碼,並量完血壓、血糖,結果即可上傳至雲端,健康資料隨身攜帶,不僅能提醒自己,還能提供醫師判讀。



◆ 荷爾蒙作祟 長期壓力恐傷記憶力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757116.shtml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2014.06.22

長期身處壓力下,恐致記憶力退化加劇。美國愛荷華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於《神經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神經細胞若長期暴露於俗稱「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環境下,會造成腦部神經細胞間的連接點「突觸」結構受損,這可能是記憶力隨年齡增長而退化的的原因之一。

皮質醇與腎上腺素都屬「壓力荷爾蒙」,係於生物面臨生存威脅時大量分泌,可瞬間提高血糖及血壓,幫助生物應付周遭環境變化、抵抗掠食者或逃走。皮質醇在短時間內分泌雖能保命,但若長期身處壓力之下,反會造成皮質醇過度分泌,美國醫學重鎮梅約中心曾發表研究指出,體內皮質醇過量與體重增加、高血壓、消化問題、焦慮及憂鬱有關。

事實上,壓力荷爾蒙的分泌也有助於形成對受傷或恐懼的記憶,未來類似狀況發生時,生物就會立刻啟動防禦或逃走的機制;但愛荷華大學團隊發現,皮質醇過度分泌,會造成大腦「前額葉皮質區」突觸的「樹突棘」部位萎縮、受損,破壞學習等短期記憶功能。

研究人員比對4個月大的「年輕鼠」及21個月大的「年長鼠」血液中皮質醇濃度,並讓實驗鼠學走迷宮,測試其短期記憶力;結果發現,體內皮質醇濃度低的年長鼠,記憶喪失的狀況較輕微,而不斷受壓力刺激、或人工施打皮質醇的年輕鼠,其記憶功能受損及樹突棘萎縮的情形,都與年長鼠相似。

愛荷華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傑森瑞德利推論,年紀越長,遭遇的壓力狀況越多,神經細胞接觸皮質醇的機會也越多,因此年長者普遍有記憶退化的情形;而每個人記憶退化的程度不同,係因承受的壓力不同所致,因此體內壓力荷爾蒙濃度,或可作為評估是否為失智高危險群的指標之一。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團隊發表於《分子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則顯示,體內壓力荷爾蒙濃度較高者,其腦部與記憶有關的「海馬迴」深處之「齒狀迴」部位,會出現「寡樹突膠細胞」增生的情形,儘管寡樹突膠細胞能輔助神經細胞,讓神經訊號的傳遞更快速、穩定,但此類細胞增生同時會減少齒狀迴的神經細胞增生,長期恐致記憶功能受損。

※ 相關報導:

* 老化?帕金森?它早知道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58609.shtml

約四分之一帕金森症的病患被誤診,常花了金錢與時間反覆檢查,仍無法早期診斷,甚至延誤治療。林口長庚醫院研究發現,正子影像AV133可精準的區分出病患是正常老化或是帕金森症。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內科學會神經醫學期刊,並獲得自然科學期刊回顧《Nature Review》的焦點優秀研究。

fsj 提到...

近3成學童 「水桶腰」纏身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62699.shtml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2014.06.25

董氏基金會昨發表調查報告,全台近三成的學童有「水桶腰」,營養師鼓勵孩童多運動、睡飽、多攝取水果和牛奶,並和家人一起吃晚餐。

調查結果發現,三成五的男童及一成六的女童腰圍身高比(WHtR)大於建議值的零點五。進一步分析WHtR大於零點五的學童的飲食習慣,發現他們會把學校午餐的蔬菜吃光光,以滷汁或菜的湯汁拌飯等;但較少吃水果、喝牛奶和不常和家人一起吃晚餐。

研究也發現,這些過重的學童假日睡眠時間較正常學童少睡廿分鐘,而平日睡眠時間則無明顯差異。另外,WHtR大於零點五的學童喜歡運動且每周運動五天以上的比率只有百分之廿三。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呂蕙如表示,除身體質量指數(BMI)外,近來愈來愈重視腰圍身高比(WHtR),更能了解學童的體重差異。

舉例而言,兩名同樣身高一百五十二公分的六年級女童,體重相差一點二公斤,腰圍卻可相差十一公分。

呂蕙如表示,國外研究顯示,七至九歲、WHtR大於零點五的學童,成年後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三高疾病的機率高,男性增加四點六倍、女性增加一點六倍。

該項調查由三商美邦人壽委託董氏基金會進行,針對全台北中南東四區隨機抽樣十五所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童,共回收一千零九十七份資料。

※ 相關報導:

* 海大防癌餐 全國賽奪冠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5000630-260107

31年來,癌症是台灣10大死因之首,海大食品科學系學生首創「防癌食物彩虹圖」,要讓民眾一眼明白怎麼吃、怎麼煮最健康,也奪下第40屆營養學會全國防癌飲食設計競賽冠軍。

....陳靜儀強調,套餐設計均衡、高纖用天然風味及質地互補,用蒸、煮、低溫快炒、涼拌等「低碳烹調法」達到少油、少鹽、少糖的健康飲食原則。除了「防癌餐」,陳靜儀等人還特別整理期刊文獻,彙整出臺灣本地具有防癌功效的食材,設計一套出「防癌彩虹圖」,依據其顏色及產季分別歸類,有春夏、秋冬兩版,要讓民眾一眼明白,怎麼煮、怎麼吃最健康。



◆ 癌症+慢性病 高齡浪潮 死亡殺手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63618.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4.06.25

每100人有64人死於慢性病

衛福部公布102年國人死因統計,死亡人數、癌症死亡人數、死亡時鐘均創歷史紀錄。在高齡浪潮衝擊下,國人死亡原因與老年慢性疾病幾乎劃上等號,慢性疾病在十大死因中即占七項,每100人就有64人死於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

癌症連續32年奪冠

統計顯示,去年國人總死亡人數15萬4374人,平均每3分24秒就有一人死亡,與101年相較,死亡時鐘又撥快了一秒鐘。癌症連續3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去年共有4萬4791人死於癌症,平均每11分44秒就有一名癌友病逝;十大癌症中,胰臟癌、口腔癌及食道癌標準死亡率明顯上升。

肝病、腎病 死亡率降低

去年國人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與十年前相較,心臟病、肺炎、高血壓疾病等三大死因排名明顯往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臟疾病則顯著後退,主要是肝病、腎病治療出現重大突破,有效降低死亡率。

進一步依年齡區分,14歲以下幼童主要死因為惡性腫瘤,15至24歲死因以事故傷害居首,25歲以上則是惡性腫瘤為冠。但總體來看,去年十大死因中,有七項屬於慢性疾病,相關死亡人數約占64.2%。

國健署癌症組組長吳建遠指出,隨著人口老化,國人死亡原因將集中在老人慢性疾病,分析死亡年齡,去年死亡人口中,近七成為65歲以上老年人。廣義來說,癌症也屬於老年化疾病,只要活得夠老,罹患癌症的機率就越大。

自殺 年輕人死亡主因

去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自殺雖已連續第四年跌出榜外,但仍為年輕人死亡主因,高居15至24歲死因第二位,去年有166人以自殺結束生命,自殺死者中年紀最輕者僅12歲。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陳快樂表示,去年共有3565人死於自殺,其中男性占六成六共2388人,比女性的1177人多出約一倍,位居男性死因排行榜第十名,顯示男性確實壓力沈重。

進一步分析,女性有自殺企圖的人數遠比男性多,但因男性慣用跳樓、燒炭、上吊、喝農藥等激烈手段結束生命,女性則以服用藥物為主,比較容易被救回。

※ 相關報導:

* 桃縣首創雲端救護系統 病情E指掌握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0438

桃園縣消防局首創「E化電子雲端救護系統」,七月一日起,在八德、大湳、茄苳消防分隊與衛福部桃園醫院試辦,消防局長謝景旭表示,救護人員將「行動生理訊號監控系統」安裝在病患身上,測量的數值會自動上傳,節省回報資訊的時間,也讓醫院即時透過雲端掌握重症患者資訊,爭取黃金救援。

* 注射胰島素 比口服藥效好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90664

不少糖尿病患抗拒注射胰島素,認為一旦注射胰島素代表病程已無可挽回;事實上,注射效果較服藥理想。

台南郭綜合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醫師馮漢賢指出,服藥治療多是促進胰島素分泌,但是注射治療是為了要補充胰島素,血糖控制好了,仍有機會改回口服。

fsj 提到...

為嬰兒朗讀說故事 助大腦發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764613.shtml

【Upaper╱綜合報導】2014.06.26

美國兒科學會頒布兒科醫師新指南,認為醫師要建議家長從嬰兒出生時,每天對他們大聲朗讀和說故事,並建議嬰兒2歲前,應避免看電視。

3歲以內的嬰兒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刻,對嬰兒朗讀可增加他們的詞彙,和溝通的技巧。

這是兒科學會第1次正式提出嬰兒的早期教育問題。研究顯示,許多家長不常給孩子說故事,教育工作者認為,嬰兒的早期教育很關鍵,對他們上學後的成長至關重要。

閱讀、談話和唱歌是增加兒童在早期接受詞彙量的重要管道。調查顯示,貧困線以上家庭的兒童,60%的人從出生到5歲會每天聽到家長朗讀或說故事,但貧困線以下家庭的兒童只有1/3。

但如今,各收入階層家長教兒童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為孩子朗讀的家長越來越少。



◆ 美:抗痘產品可能引起致命反應
http://udn.com/NEWS/LIFE/LIF1/8765269.shtml

【中央社╱綜合外電報導】2014.06.26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提醒美國消費者,某些青春痘治療藥品可能引起致命過敏反應,例如臉部腫脹與呼吸困難,但這種情況很罕見。

FDA表示,接獲通報說,消費者使用抗青春痘凝膠、洗面乳、貼布與其他含有過氧化苯(benzoylperoxide)與水楊酸(salicylic acid)的產品時,會出現臉部腫脹與呼吸困難的情況。

但FDA表示,不清楚這些反應是因為上述2種成分所引起,或其他成分一起使用時才會造成。

FDA表示,如果消費者使用抗痘產品後,感覺喉嚨變緊、呼吸困難、頭昏或眼睛、臉部、嘴唇腫脹,就應該立即停止使用。

※ 相關報導:

* 罹癌… 二成不積極治療 致死率變高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65156.shtml

衛生福利部昨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已連續卅二年高居榜首;但令專家憂心的是,根據國民健康署分析發現,近兩成癌患在診斷後三個月內並未尋求積極治療,導致一年內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五,是及時接受治療者的三倍。



◆ 逾百萬人 要補繳補充保費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76607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4.06.26

利息逾5千元未滿2萬 股票股利5千元以上

健保署抓‘漏網小魚’預計可再進帳15億

逾百萬名民眾最近將收到去年利息、股利所得的補充保費繳款單,每人至少得補繳300元。健保署近日針對去年有新台幣5000元以上、未滿2萬元利息所得,以及股票股利所得5000元以上民眾,只要兩項所得合計補充保費超過300元,將開始寄發繳款單,通知民眾在9月底前補繳,預計健保補充保費可再進帳15億元。

健保署財務組專門委員陳振輝表示,利息所得超過2萬元的民眾,去年已由銀行開單繳納,這一波是針對利息所得5000元以上、未滿2萬元的存款戶,大約是單筆定存在36萬元到145萬元左右的民眾,需要補繳補充保費。

去年補充保費大「豐收」,一年收到398億元,其中股利所得貢獻約87億元、利息也有13億元。健保署近日開始寄發繳款單給上述需補繳利息、股利所得的「漏網之魚」。

至於股利所得部分,陳振輝說,約八成民眾領取的是現金股利所得,這部分去年已就源扣繳。最近通知補繳的主要是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每股以10元計算,若同一家公司分得500股以上股票股利,就視同獲得5000元股利,需繳100元補充保費。

由於這波需要補繳的民眾眾多,陳振輝表示,基於簡政便民,先開單通知利息加上股利所得應補繳金額超過300元民眾,預計這波約有100萬人會收到繳款單。至於應補繳金額在300元以下者,估計也有90萬人,將在明年併同103年度股利及利息所得再繳交補充保險費。

健保署表示,會用掛號寄出繳款單,民眾收到繳款單後,可到金融機構、便利商店或透過自動櫃員機(ATM)、網際網路繳納。繳款期限至9月30日,逾期將加徵滯納金。

fsj 提到...

兩段式拔智齒 不怕傷神經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68341.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4.06.27

拔智齒要小心!一名24歲年輕患者因臉頰腫脹疼痛而求診,醫師發現,原來是智齒作怪,建議拔除。但患者智齒的牙根緊貼著牙槽神經,已經引起蜂窩性組織炎,若硬拔傷及神經,患者未來咀嚼將完全沒感覺,還可能永久麻痺,不論喝水、咬下唇、流口水都不再有感覺。

為此,北醫採取「牙冠切除暨牙根牽引術」兩段式拔牙法,先拔除患者的牙冠(牙齒上面部分),再利用類似矯正牽引的方式,讓患者的牙根脫離神經拔除。採分段拔牙,可以讓神經受傷的風險達幅降低,患者成功解決病痛。

北醫口腔顏面外科醫師顏明良表示,智齒不是人人可以拔,若凝血功能不佳,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便不會建議患者拔除。但若是患者出現疼痛、腫脹,影響咀嚼功能,因此大多都會建議拔除。

顏明良說,十多年前,在電腦斷層還不普遍的時候,常傳出硬拔智齒傷到神經的案例,根據統計,約有0.4%至8.4%患者因此拔完牙齒後出現嚴重、且不可逆的後遺症,有人下唇再也沒感覺,有人吃東西受到影響,像是上了麻醉藥,卻永遠不退的感覺。

顏明良解釋,因為每位患者狀況都不同,智齒緊貼著齒槽神經的嚴重度也不同,建議有智齒困擾者,應該找牙科、口腔顏面外科評估,才能安全解除病痛。



◆ 醫美爭議暴增 僅3成調解成功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67270.shtml

【聯合報╱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2014.06.27

暑假是美容、整形旺季,北市衛生局昨公布最新統計,今年1至5月整形外科相關醫療爭議案有96件,為去年同期43件的2.2倍,甚至比去年一整年84件還多。

整形外科醫療爭議遽增,但衛生局表示,根據以往調處經驗,僅3成調解成功。

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副處長杜仲傑表示,醫美爭議有很多種,常見狀況如手術結果與期待落差、不滿醫護人員態度、手術費等。

衛生福利部新規定,今年2月27日起,醫師不得對未滿18歲的青少年施作非醫療必要的美容手術,如眼、鼻部整型,或植髮、抽脂、削骨、拉皮、隆乳。

杜仲傑說,醫師違反上述規定,可開罰10萬至50萬元,也能處分停業1個月至1年,甚至廢止執業執照、醫師證書。

衛生局也提供民眾「三要一不」要訣,要檢視診所是否擺放開業執照在明顯處、檢視醫師執業執照、主動詢問醫療儀器仿單說明、不要參加團購。

衛生局說,患者應詢問醫師是否親自診察療程、執行雷射或超音波儀器的人是否是醫事人員,未開立收據、預收訂金、分期付款都違反醫療法。

※ 相關報導:

* 醫美/身心不夠成熟 25歲前別動刀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67286.shtml

不少學生趁暑假「改頭換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整形外科主任吳煒文表示,近日整形患者多3成;未成年人身心不夠成熟,手術結果不符合期待,易心理受創。

「整形手術無法恢復原狀。」吳煒文表示,未成年男女身體還沒發育完全,心智也不夠穩定,不適合做非醫療必要的整形手術;他認為,年滿25歲動刀較適當。

* 國中生坐太久 罹老人常見肌筋膜炎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68365.shtml

拚會考壓力大,一名國中生不僅肩頸痠痛,還覺頭皮發麻、睡不好,檢查發現是中老年人好發的「肌筋膜炎」。復健科醫師表示,國、高中生久坐讀書,或是當低頭族太忘我,很可能讓肌肉長時間疲勞,建議每周仍要運動,讀書時每30分鐘到一小時應起身動一動。



◆ 學者挺DRGs:住院天數降了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67566.shtml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014.06.27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力挺DRGs,認為這是「有史以來較成功的制度」。

對醫界反彈,DRGs讓收重症患醫院虧本,李玉春強調,對醫界確有影響,但不是所有病患都是重症,整體而言醫院不會虧本。

健保署統計,過去每名住院病患的醫療費約四萬七千元,但DRGs實施後,卻上升至五萬六千元;病患住院天數也從四點三九天降到四點一五天。

李玉春不諱言,健保規畫的是大方向,醫師面對的是個別病患,一定有落差。若醫師碰到個別難題,可以提出再檢討制度不足處。

前衛生署長葉金川也表示,若沒有DRGs,反而會鼓勵醫師做太多不必要的檢查,病患一直出不了院;DRGs在世界各國推行多年,已是世界潮流,台灣不可能不做。

DRGs也確實減少病患住院時間。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所長鄭守夏就說,病患住院時間長,感染機會會增加。他說,醫界面臨五大皆空,護理界也喊超時工作,DRGs減少病患住院天數,對舒緩醫護人力缺乏都有幫助。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吳肖琪表示,病患住院時間短,可以空出醫院床位給真正需要的患者,病患流動率高對醫院更有利。

※ 相關報導:

* 醫界反彈大 同病同酬突縮小範圍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767562.shtml

原定在七月一日擴大實施「同病同酬」的「住院診斷關聯群」(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簡稱DRGs),在醫界強大反彈壓力下,昨天突然宣布縮小範圍。由於這是健保重要改革項目,此舉遭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批評「健保署這樣不行」。

....健保署原本信誓旦旦DRGs會如期擴大實施,甚至規畫明年再加碼納入內科疾病,未料掀起醫界反彈,昨天緊急宣布脊椎、血管支架、心臟衰竭、心內膜炎等十七項疾病暫緩,另外婦產科植入性胎盤、產後大出血等重症疾病直接排除在DRGs之外。

除了這十七項疾病外,仍有兩百卅七項疾病會七月如期實施;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李純馥表示,暫緩實施不代表永遠不做,這些項目因爭議較大,會持續與醫界溝通。

* 金門醫療後送 擬派直升機長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768427.shtml

總統馬英九今抵金門視察金廈「小三通」料羅港埠擴建工程,民進黨議員陳滄江陳情離島後送作業冗長口問題;馬總統表示,將再評估直升機長駐,協助離島醫療緊急後送勤務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