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杭大運河巡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9001062-260306
旺報 2014年07月29日 04:10
(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主任、林語堂故居執行長)
六月下旬,《揚州晚報》的記者聯絡我,說京杭大運河正在向聯合國申遺,即將公布結果,請我寫篇短文聊聊自己對大運河的想法。我之所以有幸受邀,是因為去年夏天我的一篇揚州遊記〈輝煌後的孤寂更有深度〉,在那篇文章裡,我講述了我的揚州情,受到《揚州晚報》的轉載與大幅報導。
那次訪問揚州,我在古運河畔漫步,心中感懷油然而生。遙想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首鑿邗溝疏通江淮,連結淮安和揚州,成為後來京杭大運河的基礎。揚州城內的河水靜靜地淌著,流聲汩汩,低訴著這座名城的滄桑。兩岸的垂柳依依,隨風搖擺,默默地招呼我這遠方來的遊客。
在《揚州晚報》向我邀稿的兩天後,世界遺產大會就審議通過了京杭大運河的申遺提案,把它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我能夠跟這件喜事沾上一點邊,也覺得與有榮焉。
中視的招牌節目《大陸尋奇》多年前曾經做過大運河的專輯,主持人熊旅揚說北方的運河多處淤塞,無法全線通航,因此我的運河情緣也都集中在南方,特別是江蘇。
江蘇是個南北長東西窄的省分,徐州、宿遷、揚州、鎮江、無錫、蘇州等大運河流經的幾個城市我都去過,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有深厚文化底蘊加持的揚州與蘇州之外,就是宿遷段的運河。
宿遷夾在徐州與淮安兩大城之間,重要性與知名度均明顯不及,然而宿遷卻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那次我專程去宿遷拜訪項羽故里,曾在項王路附近沿著大運河走了一段,並在河畔駐足良久。運河上的交通異常繁忙,大型的平底駁船拖著數節的貨物綿延數百米,一列一列宛如水上火車,井然有序地交錯前行,南往泗陽北到邳州,蔚為壯觀,古代漕運的榮景彷彿就在眼前上演。
杭州我去過多次,之前一度打算擬古,坐船走運河從杭州到蘇州,夢想著在蘇州寒山寺旁的運河上來個楓橋夜泊。
後來得知蘇杭間竟有夕發朝至的遊船,頓時頗覺振奮,但打電話詢問才獲悉,因為財務虧損已經停駛。我那回甚至還動了改搭駁船的念頭,想跟著運貨的船家北上蘇州,但因種種現實的考量只得作罷。
大運河申遺成功後我又造訪了杭州,這回是因為新聞報導裡一張古橋的照片。古橋名為拱宸橋,是座始建於明朝的三孔石橋,敦厚樸實,氣勢雄偉,號稱「古運河第一橋」,是京杭大運河南端杭州的終點標誌。照片裡的拱宸橋在燈光的映照下,古意十足,嫵媚動人。
我到拱宸橋時陽光熾熱,雖少了幾分夜色的嫵媚,但斑駁的橋身仍能讓人發思古之幽情。運河兩旁有著仿古的歷史街區,以舊瓶裝新酒的方式再現昔日風華。水邊楊柳遍栽,低垂搖曳,陰涼處竟也清風可人。我頂著炎炎烈日,爬上拱宸橋,望著橋下熙熙攘攘的船舶南來北往,一艘接著一艘極少間斷,密度和運量委實驚人。
這些駁船來自四面八方,江浙滬為大宗,我看到最遠的有來自山東、河南和安徽的。船上的貨物有泥沙土石,也有燃油煤炭,有些以帆布覆蓋,不知所運為何物。杭州市內的旅遊船也在水道上來回穿梭,滿載觀光客飽覽運河兩岸的風光。
百年前津浦鐵路開通,京杭大運河的地位一落千丈,運河受到了很大的破壞。想不到百年後北方缺水,京杭大運河起死回生,意外擔負起南水北調的重要角色。如今申遺成功,運河的文化價值獲得世界肯定,觀光旅遊蓬勃可期,大運河有了源源不絕的活水注入,生機或將再現。
◆ 台灣老街 彷彿歐洲小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9001063-260306
旺報 2014年07月29日 (宋詹/台灣萬能科技大學陸生)
地處長江上游的四川,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歷來有「天下山水在於蜀」之說,古鎮更是遍布各個縣市,離家不遠的黃龍溪是一座有著1700餘年歷史的川西古鎮,明清時代的建築比比皆是,木柱青瓦的房舍樓閣,鏤刻精美的欄杆窗欞,無不給人以古樸寧靜的感受。撐著油紙傘,獨自徬徨在青石板鋪就的街道上,彷彿穿越回了那個時代。
然而,台灣的老街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咸豐年間繁盛一時的大溪老街,圓錐型或葫蘆狀的柱頭,象徵吉祥如意的鳥獸花卉,巴洛克式的風情格調被其展現的淋漓盡致,那以石材精雕細刻的拱門梁柱與繁複華麗的浮雕圖案,無一不在訴說著它舊日的昌盛,展示著寶島兒女高超的技藝,徜徉在這樣的街道,彷彿置身於歐洲的某個小鎮。
而最讓人喜愛的便是九份老街了,早時看過的電影《悲情城市》的拍攝地,增加了它厚重的文化積澱,雲霧籠罩下的老街有種神祕感,霧雨迷濛的美景,鑲嵌於山坡上的老舊巷弄,有著古老又新穎的奇特感受。
入夜的九份更是絕美的,當黑漸漸布滿天空,無數的星星掙破夜幕探出來,透過窗欞遠眺,海面漁火通明,漁民們就要出海捕魚了,轟隆隆的發動機聲此起彼伏,一艘艘飛快地駛出港口。漸漸的,老街又恢復了寧靜。
※ 相關報導:
* 統一的魅力?
21 則留言:
紀念我的交換生夥伴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1002131-260306
旺報 2014年08月01日 (洪鑫誠/台灣大學陸生)
我第一次來台灣,恰逢民國百年的夏天,距今已有近三年光景。正是那作為交換生的一百多天,讓我與這片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才有了現在的故事。
記憶猶新的是,當我把被台灣大學錄取的消息告訴當初一同前來交換的同學和夥伴們,一位博士學長只說了一句話 ,便讓我心裡感慨萬千:「只有你可以重溫舊夢」。
正是學長說的這個「舊夢」,夾雜著關於台灣的風土人情,永久地留存於我們那個交換生群體的內心深處,久久不能忘懷。
自此以後,每當我有意或無意地走過那些熟悉的街道,總是要跟這一個,或是那一個老朋友說:「我剛穿過學校的籃球場,就是當年我們一起打過球的那一個。」或者是:「你還記得民生東路上的那家早餐店嗎?它一點都沒變。」
當時身邊的交換生們雖然來自大江南北,卻沒有一個不喜歡台灣早餐的,而我就更是對台灣的早餐店情有獨鍾。可是說來慚愧,每天早上叫醒我的,既不是討厭的鬧鐘,也並非遠大的理想,竟只是亟待安撫的味蕾。「阿姨!我要起司蛋餅和中冰奶,謝謝!」當這句話重複了足夠多次,大家也就各奔東西了。
現今每份精緻可口的蛋餅,對我來說都滿是回憶的滋味。某天我問身在美國的同學震爺:「你懷念台灣的早餐嗎?」他說當然,那是一股忘不掉的台灣味。
大家念念不忘的所謂台灣味,其實並不是某種具體的,聞得到的味道。它更像是一種令人舒服的感覺,是早餐店阿姨對待食物的細心,是每個清晨的笑臉相迎,還有那從未忘記的溫馨提醒。
我想但凡用心在台居住生活過的人們,不論來自哪裡,不論去向何方,內心總會有一個領域,是台灣專屬的,或大或小,或美麗、或憂愁。它總會在一個不經意的剎那,勾起你遙遠的紀念──正如在北京的街頭漫步時,看到一家似曾相識的85°C;或是當你費盡心思去復刻回憶的時候,那一幕幕畫面就這樣流淌在溫熱的心間──就像在寂靜的黑夜失眠時,獨自一人播放一張張歲月的幻燈片。
猶記得三年前一個尋常的晚上,在台北市龍江路上,坤爺對我和震爺說,在台灣交換的這個學期,是他大學四年中,最無憂無慮,最開心的日子。當時夜晚的街燈並不明朗,但夜幕仍遮不住我們眼裡的光亮。
後來,我的交換生夥伴們並未再回來,或許他們都選擇了封存這一段美好時光,再帶著時光賦予的勇氣去行走天涯。只有我,放不下,離不開,第一個回來,回來延續那個屬於大家的福爾摩沙之夏,在交錯的記憶和現實中彳亍,直到我的腦海被美麗島的陽光、大海和土壤的氣息填滿,直到當年的夥伴再次回到這裡。
五月,又一度盛夏降臨的前奏,又一年陸生報考台灣研究所的金榜題名時。我聽朋友王引說:「錦雄今年也要去台灣讀研啦!」他說這話時的那個興奮勁兒,好像要來的是他自己似的。
我急忙翻出那一年送他們離開台北時的合影,拼接兩個重要的時點。當時,交換生們互相「送客」,到頭來,才發現自己也不過是「客」。而現在,我在等著這一位曾經被我送走的夥伴,和我一起重溫舊夢。
◆ 在桐鄉 深入基層調研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1002132-260306
旺報 (張列夫/北京大學台生)2014年08月01日
真沒想到,在我困頓找不到工作之際,上天給了我一個工作,讓我興奮不已。我旅行了六千公里,從廈門到寧波,再一路途經合肥、北京、鄭州、深圳、東莞、南昌、上海,最後終於到了桐鄉。
我用了兩個禮拜時間,中間經歷漂流與無助,也夾雜了勇氣跟不肯放棄的心裡,我來到這裡當個產品業務經理,目標是把傳統印刷包裝產業打開進入歐洲與俄羅斯市場,雖然目前市場已經飽和,但我的存在就是設法讓它發生。
上班是一種態度!跟著主管走進辦公室開會,大家屏氣凝神的提出一些問題,我就坐在主管旁邊記錄,主管向大家介紹我是張經理,讓我想起台灣部隊的生活,只有軍官才能這樣,這是一種階級化的小型社會。於是開工那幾天,我就開始記錄工廠裡的生活,各種物料進出、機器運作、人事管理、市場分析、廣告投資效益,另外也學著了解供應鏈型態、科學原理、成本計算、貿易用語、SGS檢驗等各種事情。
我的腦中開始運轉一種想法,告訴自己:「我不是來上班混時間的,而是在經營一家自己的企業」,於是開始構思不同種獲利的方法,不時想到企業社會責任,想著這樣的衝突有沒有一個數學方程式能解決呢?在最大獲利值與員工福利上創造雙贏。我開始坐不住位置,跑到工廠每一個地方去看,看各種機器與生產線,各個辦公室與休息室、飯廳、球場、儲藏室、宿舍還有會議室,以及看看工人們的手,讓我看出許多問題來了。
姑且不談社會道德問題與社會責任,潛在的資本分配不均已經發生,根據大前研一的說法,M型社會更走向兩端,在此我看SGS瑞士檢驗公司每年賺取六十億歐元營業額,而這裡的工人每人每年只能賺取五千歐元,當然比起非洲等地有些低於貧窮線地區,每人每天花五美元不到還是算不錯的,但是歐洲辦公室的那些人,只要動動腦就能夠獲取驚人的數字,也讓優勝劣敗在知識社會中更加凸顯。
與其說我在大陸工作,不如說我在這裡調研,深入基層與工人在一起謀生。有些外國包裝品公司甚至連工廠都沒有,裡面就是數十個設計人員,就能創造驚人的營業額,而每天重複在生產線上的員工,每個月作一萬個盒子也賺不到溫飽錢。
於是我開始瞭解到自己的不足,我能想出不同的論文題目,只恨自己沒有足夠的知識去解決它們,大陸的基層貧富差距就在我的眼前發生,如果我跟其他人一樣無動於衷,那麼我的人生意義在哪裡?
台灣人看大陸 江南行走 縱觀兩岸古今未來(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4000854-260306
旺報 2014年08月04日
(林啟文/台北市兩岸人民交流服務協會供稿)
十七年前,我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那時,感覺大陸確實落後我們三十年,大街上到處是腳踏車,一窩蜂的到處都是鈴鐺的聲音。
城市建設大翻新
左衝右闖的自行車,將馬路和人行道之間串連到水乳交融分不清界限。可是那時我遇到了大陸的幾個大學生,有些是出來打工的,他們對自己未來的努力程度和國際觀的視野,令我感到莫名的佩服,那時我就覺得大陸快趕上我們了。
回台後,我就一直告訴學生們,大家要努力認真,不到十年大陸一定遠遠超越我們,也或許課堂中的一半同學,十年後要在大陸就業。
十七年後,由於因緣的推波,讓我再次踏訪這片土地。早已不復聽見當年的鈴鐺聲,踏上南京市的剎那,悶熱氣溫提醒著我──這裡不是台北,原本的自行車換成四處奔馳的電動車,所有的硬體建設都變新了,惟一不變的是大家對於鈴鐺聲的情有獨鍾,只是沒了鈴鐺,只好改按喇叭。
在霪雨霏霏的日子,我終於來到南京中山陵,和教科書上的相片差不多,只是多了好幾株鬱鬱的雪松,襯托出寧靜莊嚴的氣氛。
歷史或許可以被掩飾,但無法被抹除。或許我無法像老兵回鄉般的激動,但仍對這位改變中國現代史的偉人,抱持著一股油然的敬意。
一群群的學生由教師帶到這來進行教學參觀,老師一面講述課程中故事,一面灌輸著國家認同。
民族教育從小做起,國家認同自然沒有問題。人人認同自己的土地,政治安定後趕上其他國家,進步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
比起台灣校外教學由小到大總是參觀三六九(劍湖山、六福村、九族文化村……),大陸這種歷史教學到底算尊重多元還是往下沉淪?台灣學生從小只知遊樂區的刺激卻不認識自己的民族,如何達到認同?安於逸樂的結果自然毫無自己主見,於是只好依靠政論節目上的名嘴來主導思考,最後終成媒體治國的亂象,相較彼岸教育,台灣著實令人擔憂。
武穆氣節永流傳
之後,我到了杭州市,常住人口約八百多萬,若將周遭都市圈合計,則約有二千萬人,也就是僅一個杭州都市圈,就等同台灣的人口了。
一下車,我就體會到這個都市在仲夏所帶來的熱情,相較於其他都市,這是一個對行人還算禮讓的都市。從西湖望向深入天際線的高樓,以及市內的公共自行車,確實真的是一個美麗的城市。
湖畔長存的西湖岳王墓,走近社會課本裡介紹的那位精忠報國的岳飛,只見「文明不吐痰」的標語大大的掛在秦氏夫婦銅像的身後。自古以來多少人,總逃不開貪嗔痴的傻念,多少才能之士就因為嫉妒或貪名,生起害人的惡念。又有多少忠心良臣,不幸因這些小人的貪念妒意,終究無得善終。人生行事當步步為營,位愈高則愈時刻謙虛自牧,因為我們不知人生何時不明之冤傾刻即來。讓平時簡樸的心至少在逢難時,讓我們還能長保著岳王的氣節。
思緒從西湖的遊船拉到上海的東方明珠,當年荒煙漫草的浦東,如今是一望無際的高樓天際線,彷如置身洛杉磯的繁華,這進步的幅度令我為台灣社會的未來感到憂心。
腳下是懸空觀光廊,相較於中外對於類似旅遊設施人數的管制,這裡好像充滿著另一種難以理解的自由。
人口眾多競爭強
是因為對自己建設充滿信心?還是拚經濟更勝杞人憂天?這座當初為了改善電視收訊的高塔,在如今大陸衛星電視充斥下,觀光價值更勝於其他意義。但我還是忍不住踏上去透明的玻璃,一圈又一圈不停的拍照。腳下是令人流連的上海外灘,當初令人感到喪權辱國的租界位址,如今卻是觀光收益的來源。善與惡,罪與功?永遠沒有一個定數。
走出東方明珠塔的瞬間,不絕於耳的喇叭聲,提醒我再度回到了凡間。這個有著世界最貴鐵皮車牌的都市,真的有著很多台北比不上的硬體建設。現在上海人口兩千多萬,硬體建設遠遠超越我們。人口多,競爭也就強,重要的是看到他們孩子的國際觀。
不過,彼岸即便國富民強,但也因為人多,因此無論走到哪裡,都較少感受到對其他人的尊重,這讓我會特別想念台北駕駛對人的尊重。大陸的孩子「富而乏禮」,台灣孩子像溫室小花,這些讓我感到很複雜的情緒,也認為兩岸彼此仍有很多要相互學習與加強。
(待續)
◆ 江南行走 縱觀兩岸古今未來(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5001082-260306
旺報 2014年08月05日
(林啟文/台北市兩岸人民交流服務協會供稿)
依據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公布,近二十幾年來,台商赴大陸投資、經商或就業人數已達二、三百萬人次之多。這些台商有衣錦返鄉如旺旺集團,頂新集團,也有一夜之間被掃地回台的。大型企業未必都能安然而歸,那麼中小企業更不待言。因此本次的參訪台商企業,便是我極有興趣的一個行程。
來到嘉善,真的只能以地大物博來形容,因為地廣和充分勞力,許多中小企業一到這立刻膨脹了近十倍規模。如果沒有一步一腳印的踏實運作,很可能會被迅速擴張的虛榮給沖昏頭。面對一個具有廣大市場的國家,難怪台商會前仆後繼的投入這個市場。
但這些龐大的商業利益背後,其實還是藏著高風險。由於農村人力來得容易,但也有較不理想的教育水準,因而就無法維持著較高工安品質,操作工人或因便利,或因輕忽整個作業線不時也充斥著夾腳拖,或在高粉塵區中未見工作人員戴口罩,地上標示的各項作業線經常被雜物淹沒……
相較台灣工作環境的高工安規格,未來台商企業主必將面臨著各種工安抗爭的不定時炸彈。這裡有廣大市場和勞力,同時代表著相較台灣有更多的競爭,一項與眾不同就能帶來高成功報酬。但成功來的快,去的可能更快,如果不能一直保持領先,後繼的模仿者可能一下就把你的短暫的勝利吞噬殆盡。
站在洋山大港邊上,東望著台灣方向,台灣就像這片大港灣的小船。政治上征戰的英雄已長眠了,那麼我們現在爭的又是什麼?該是人民福祉吧!
記得清朝曾經為了讓台灣明鄭孤立無援,實施了堅壁清野政策以斷絕島國的經濟與人力。時至今日,僅一個《服貿協議》就被批為賣台。政客為譁眾取寵而誤導盲流,在別人積極前進時,我們卻自己關上門來。台灣已不是十幾年前的亞洲四小龍,大家都明白是政治惡鬥造成的。二十年後看台商在大陸,也證明當年戒急用忍確實是錯誤政策,難道我們還要再關上門嗎?
面對強大競爭,我們不該害怕排斥,因為世界不會因你的拒絕參與而停止轉動。我們該努力團結,只有團結,我們的下一代才不會成為台勞,我們一定能贏。雖然無法要求政客不要譁眾取寵的利用族群分化獲得選票,但我們可以保有良知,為了下一代的熱情不被政客所利用。面對日益強大的彼岸,台灣更應積極進取才有競爭力。年輕人們,知憂患才能久生存。
台灣學子以前十年寒窗苦讀,可以讓其由貧轉富,為其翻身改變其一生命運。但近年來過分擴張資本主義,重財團、炒作房價的結果,已讓原本富而好禮的社會觀念轉成急功近利;政治上內鬥惡耗、強調自由的假民主,逐漸成為國家進步的絆腳石;大量開放大學,造成學歷通膨,年輕人薪水降低,失去對未來的希望。這些惡果也逐漸造成出生率降低,國家老齡化,就像一個短腿的大頭寶寶,忘了如何前邁進。
以前我總不知為什國民黨失去大陸,其實政治上的是是非非真的那麼重要嗎?人們在意什麼?商人無祖國,不也只是為求生存?其實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已經告訴所有政治人物答案了:誰滿足了需求,誰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台灣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我們要懂得尊重自己站的土地,別人自然尊重我們;台灣人團結就一定能進步,當我們有了能力,世界就不敢忽略我們。台灣,加油!
(全文完)
林博文專欄-老蔣曾同意兩個中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6000832-26010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2014年08月06日
1974年8月9日,尼克森宣布辭職,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迫掛冠的美國總統。在「狡猾的狄克」(Tricky Dick)下台40周年前夕,美國出版界至少推出5本有關尼克森的著作,其中一本由休士頓萊斯大學歷史教授道格拉斯‧布林克里和德州農工大學歷史副教授陸克‧尼克特合編的700多頁《尼克森錄音帶》,收錄尼克森在白宮的錄音談話,裡面涉及不少蔣介石和中美台關係。
接受雙重代表權建議
1971年5月27日下午,尼克森和國務卿羅吉斯、國安助理季辛吉談到中共進入聯合國的問題。奉尼克森之命訪台的美國特使墨菲剛從台北回來不久,帶來一項令尼克森頗為驚奇的大消息:一生堅決反共、力主「漢賊不兩立」的蔣介石,竟然同意「兩個中國」政策,亦即海峽兩岸都進聯合國,但中華民國要保有安理會理事國的席位。尼克森所說的老蔣接受「兩個中國」的建議,就是美國所提的「雙重代表權」的建議。當時台灣的媒體和台北街頭布滿了「反對共匪進入聯合國」的口號與標語,根本不敢提蔣介石已放棄「漢賊不兩立」的立場。
參與外交工作數十年的錢復在回憶錄(天下文化版)提到:「美國政府在4月下旬,派退休資深大使墨菲(Robert Murphy)專程來華與我政府洽商代表權案,他是以尼克森總統私人代表身分來訪,蔣公於1971年4月23日下午4時在陽明山中山樓接見,談話1個半小時,在座只有周部長(周書楷外長),馬康衛大使沒參加。墨菲大使表示,此項談話只能讓最少數人知悉,因此他將不會利用美國駐華大使館的電報做書面報告,而是擬於回華府後,以書面報告面呈尼克森。」
蔣介石同意接受「雙重代表權」建議,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聯合國會員,但他堅持中華民國仍為安理會會員。尼克森認為做不到,沒有人能夠保證給予中華民國安理會席位。尼克森重複好幾遍老蔣的立場:「我們接受兩個中國,但你要給我們安理會位置。」老尼說,那不可能,做不到的。蔣介石立場動搖,台灣媒體噤若寒蟬,報都不敢報。
資深外交官陸以正亦在〈退出聯合國的真相〉一文中說:「我國當時已經準備接受與大陸並存於聯合國的安排,只是在說詞上,一下子很難做一百八十度的轉彎。」但聯合國大會戰場風雲瞬息萬變,中國代表權屬於重要問題的議案被否決,中共進會案只要簡單多數就可通過。即連「雙重代表權」案都未付諸表決,周書楷眼看大勢已去,在阿爾巴尼亞「排我納匪」案通過之前,拖著沉重的步伐走上聯合國大會講台,宣布我國退出聯合國(1971年10月25日)。錢復說,退出聯合國後,有15個國家在1年內與台灣斷交。
1971年國際形勢的劇變,都是尼克森「惹的禍」。他打開中國大門,在聯合國開會期間還派季辛吉二度訪問北京,不但無助於中華民國保護聯合國席位,其他友邦亦認為美國在搞什麼鬼。蔣介石完全沒想到,中華民國最後竟被「忠實友人」尼克森出賣了。尼克森還算是良心未泯,他在錄音談話中,一再要求周書楷和沈劍虹向蔣介石夫婦轉達最誠摯的問候,祝他們健康,還提到他女兒結婚時,蔣氏伉儷致贈厚禮。在談話中可以看出尼克森的內疚與不安,他向沈劍虹再三地強調他和蔣氏伉儷的數十年私人友誼。
蔣夫人為什麼說大話
尼克森投向北京後,大概沒有再和蔣氏伉儷聯繫,蔣氏伉儷亦不可能再理他了。錢復說,1971年8月6日下午,外交部駐亞太地區使節在陽明山參加蔣公與蔣夫人的茶會,蔣夫人突然發言,叮囑外交人員「立場不能過於軟弱,『國有國格,人有人格』,這8字一講出來,我的心頭有如受到錘擊……。」奇怪的是,蔣介石已經暗中接受「兩個中國」了,蔣夫人為什麼還說大話?她也許是為不知情的外交人員打氣,或是掩飾她自己和蔣公立場動搖、有損「國格」的心虛?
同樣令人驚訝的是,尼克森和季辛吉、白宮顧問赫德曼於1972年3月13日上午談到台獨,尼克森和季辛吉竟然不太清楚「台灣獨立運動」是什麼?老尼問老季,老季也不太懂,但他至少知道有一個人搞台獨被蔣介石關起來,這個人(也許是彭明敏)現在流亡美國。
◆ 邂逅在汕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6000976-260306
旺報 2014年08月06日(羅鼎鈞/台北市)
說到汕頭,台灣人第一個印象應該就是「汕頭麵」,或是只知道是大陸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其他對於汕頭的印象卻是寥寥可數。翻開汕頭的地圖,若是照著地圖緯度一路向東,越過台灣海峽就到了台南,距離台灣不遠也不近。
汕頭也是早期台灣除了福建外,移民台灣較多的地區,現今仍有30萬名汕頭後裔生活在台灣,屏東縣潮州鎮,也因當時來自廣東潮州府的移民為紀念家鄉地名而命名的,由此可知粵東移民到台灣的人數其實也不在少數。但隨著時間的演變,當初來自潮汕地區的移民,在明清時代歷次與閩南地區移民的械鬥中及閩南方言強勢的影響下,除了來自潮汕的客家人還保持傳統客家文化外,現今在台灣的潮汕後代基本上都已經閩南化了,潮汕話在台灣基本上可以說是已經絕跡。
潮汕話是閩南分支
我有一次因緣際會認識了一位來自汕頭的朋友,在聊天中發現潮汕話跟閩南語有許多的相似處,不敢說全部聽懂,但感覺就像老鄉見老鄉,於是開啟了我對於潮汕地區的好奇心。我去查了查資料後了解到,潮汕話原來也是閩南語的一支,傳統宗教信仰文化幾乎與閩南的「拜拜」文化並無不同,每逢初一十五都要拜拜。與朋友在台灣認識後,答應到時一定會去汕頭逛逛,沒想到一語命中,沒有多久之後,我真的來到了汕頭。
汕頭市作為第一批大陸開放的經濟特區,對我來說第一印象應該跟深圳一樣高樓林立,但是一到汕頭時高樓沒有多少,反而像是台南一樣,摩托車川流不息,騎樓間大家都悠哉悠哉、慢調斯理地散步著,要不是因為當地人交談時都講潮汕話,不然還以為還停留在台灣呢!
汕頭是一座港口城市,沿著濱海大道有一條浪漫的海濱步道,每當太陽日落的時候,漫步在汕頭的海邊看著夕陽的餘暉,或許是汕頭人每天最幸福的一種小確幸吧!待在汕頭短短的四天裡,就有兩天沿著濱海大道慢慢的走,回想著每段旅程的每次旅行的意義,看著當地人都以潮汕話溝通,雖然要慢慢仔細聽才能懂,但彷彿就漫步在高雄西子灣邊看著日落,每當步伐向前進日落慢慢下沉時,我沒有離開過這裡,因為我知道我一直都在這裡。
最美景觀老式騎樓
汕頭最美的或許不是汕頭港的日落,而是汕頭的老騎樓建築,在老城金平區小公園旁,有著全中國大陸最大的騎樓式建築群。這些建築群大約都建在二十世紀初左右,當地人稱騎樓叫「五腳砌」,騎樓的造型就有如台北大稻埕鼎盛時期的超級放大版本,不只是兩三條街的規模而已,而是以小公園為中心輻射整個汕頭老城區。
當你走入五腳砌裡面,整個人的時空彷彿就定格在1930年代,那時的汕頭港在還是中國大陸屬一屬二的大港,但當繁華榮景隨著歲月的痕跡,歷經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到中共建政後一系列的政治運動後,五腳砌的光輝歲月,現今只能憑著老人家的口述,以及各種雕刻精緻南洋風格的騎樓建築,來追憶那些年的風光。
汕頭五腳砌裡最有名的建築,莫過於坐落於小公園旁,一座最高最明顯的建築物百貨大樓,一直到1990年代時都還有營運。百貨大樓見證了汕頭的風光史與老城區的沒落,現今外圍被鐵皮柵欄圍起,整棟百貨大樓就如同一棟廢墟般,只剩下那最高的鐘樓訴說著歷史的無奈。
城市氛圍頗多相似
周圍所有建築不是半毀就是全毀的危樓,半毀的危樓裡還有老汕頭人在賣著一般的生活用品。老人們就悠閒的坐在騎樓邊聊天喝茶,當年的繁華也隨著他們一起沒落而枯萎。究竟五腳砌的未來會走向何方,或許只能從汕頭郵政局前面的汕頭老城區規畫的模擬圖略知一二了,但只希望不要再變成一條非常商業氣息濃厚的商業街,而失去了五腳砌原本當年的風采。
短短四天的汕頭之旅,從開玩笑的提起到要真的成行也不過短短幾周,或許有太多傳統文化跟台灣太像了,或許整個城市氛圍有太多台灣的感覺,潮汕老城區的記憶彷彿與孩提時代的台灣似曾相識,那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讓我佇立在汕頭港邊發呆,默默想著許多那些年的故事。
旅行終究還是要有離開的一天,搭上開往廣州的大巴,離開這距離台灣最近的廣東城市,回頭再望汕頭一眼,回頭再多看朋友一眼,只希望時間永遠定格在上車前的那一刻。再見了汕頭,期待下次見面時又會是不一樣的妳。
遊台10理由 陸網友:寶島才是家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7000981-260301
旺報 記者李鋅銅/台北報導 2014年08月07日
今年來台自由行陸客有望突破百萬人次,許多來過台灣的陸客在網上大談「一定要來台灣的十大理由」,還說「只有到台灣自由行,才能體會什麼是中國的未來。」連台灣旅遊業者都說:「我看了都不太好意思。」、「台灣真的有這麼好嗎?」
這篇〈一定要來台灣的十大理由〉從2012年就開始在網路轉載,文章中提到:台灣人極為友善儒雅,可以讓你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平等、友愛的台灣人際關係,可以讓你找回做人的感覺;還說你買個可以暢行地鐵、公交車的捷運「悠遊卡」,就可以在台北及周邊地區暢行,高鐵和巴士四通八達全台。
難忘獨特人文風情
環球旅行網最近也刊載「盤點選擇到台灣旅遊的20個理由」,除了以台灣最具地標的20個景點出發,還說「當封閉已久的閘門打開,我們親身觸及台灣的時候,才發現除了如夢一般的山水風光外,更讓我們不虛此行的是獨特的人文風情和割捨不掉的親情。」
學者顏士雄就表示,看了大陸人對台灣的描繪,「我覺得只有文中的7、8成」,實在是「溢美之詞」;旅遊達人李崑玉也說:「有些地方我們真的還要努力。」
創意商店令人驚豔
李崑玉接待不少陸客,他說,多數陸客對台灣人的「人情味」留下深刻印象,但也有少部分陸客提到有人說話「怪怪的」,或許和台灣不同的政治氛圍有關。
文中還提到「各種創意特色商店讓你流連忘返」、「極為安全的社會治安」等;更特殊的是還感性地指出「台灣是大陸人民的最佳旅遊地。如果你要跟團來台灣,意義就不大了。」、「台灣才是大陸人的家,是全體中國人的家。」
◆ 大陸有沒有真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7001104-260306
旺報 2014年08月07日 (一簑煙雨/北京大學台生)
「在中國沒有真愛!」七夕節一大早和一位大陸的女性聊天,她感慨地說出這句話。
我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她在不久前剛經歷了情感上的挫折因此出語極端,然而我卻已經不是第一次從大陸朋友們的嘴中聽到她說的這句話。
功利取向愛情觀
想探究在中國大陸究竟有沒有所謂的真愛,也許要從「真愛」的定義下手:「真」象徵無私無悔,不受到金錢及物質等外界因素而影響其純潔的本質;「愛」則代表著珍惜與憐憫,甚至些許占有慾,亦及除了自己,沒有任何人能擁有或珍惜某人。
把這個詞彙的定義放置當今中國大陸的社會氛圍中,則會發現許多有趣之處。
大陸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的快速進步,使得社會日趨顯現以財產和物質條件為標準的階層,階層間彼此對立,而階層間流動的主要動力有二:學歷與婚姻關係,前者導致大陸青年學子對名校的瘋狂追求,而後者得衍生出功利取向的愛情觀與婚姻觀。在大陸部分地區素有結婚時「男方買房、女方買裝潢」的習俗,更有大陸的女性直言:「沒車沒房,別想找新娘!」每年也不乏看見名校畢業生嫁入豪門的新聞。
當婚姻成為社會體制中必然的利益交換過程,那麼想在其中尋找符合上述定義的真愛,的確是有點不切實際的。但難道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偌大的中國大陸就不存在發自肺腑的愛情嗎?
人間仍然有真愛
我相信答案是樂觀的,我在大學階段曾和一名大陸女孩相戀,她大我四歲,年齡上的差距使她在生活乃至於人生規畫上都與我有相當大的落差,我們身隔兩岸,通過網路軟體溝通,一年只能見一到兩次面,但她從不挑剔這些物質上的匱乏,雖然最後我們因為人生規畫難以配合而無法長久地交往下去,但即使分手了,她依然視我如親,當我到了北京念書,她也在生活與課業方面給予了我非常多的協助。
從她身上,我看見了真愛,那是一種並不濫情、並不華麗的珍惜與憐憫,一種無私的奉獻以及包容。自己所愛的人的快樂,即是自己身心靈的滿足。
我相信這樣的人不論男女,在當今中國大陸都不缺乏,只是在客觀環境的考驗下,許多人不得不做出抉擇。任何人都必須在這個社會中求生,任何人也都有權利追求物質條件的滿足,然而真正能伴隨一生,當外在世界風雲變色的同時,依舊不離不棄的,相信還是只有那似乎不起眼,卻真正炙熱的雙手與心房。
中國大陸並不是沒有真愛,只是真正的愛情,往往並不是光輝奪目的。
※ 標題該改成「大陸年輕人沒有真愛?」
對岸溫暖不亞於台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8001060-260306
旺報 2014年08月08日 (周心媛/上海台生)
我是去年九月到上海念大學的台灣人。在過去念書之前一直很擔心,怕我無法融入那邊的生活、怕我的大陸同學會對台灣人有所排斥、怕他們會因為意識型態不同而對我有所偏見。但到了那邊之後才發現,我的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
剛到上海的時候,我不太適應,再加上學校很大,我又是個大路癡,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還好,我的室友們對我很好,要去吃早餐、要去上課、要出去玩都會叫上我一起,讓我在異鄉的生活也能感受到絲絲溫暖。
十月一日是大陸的國慶日大日子,室友和同學們開心地打包行李,迎來上大學後的第一個長假,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子們準備回家,而我卻成為有家歸不得的人了。正當我在顧影自憐、傷春悲秋的時候,我的其中一個室友向我伸出援手,把我一起打包帶回家,跟她的家人一起到蘇州去玩,她的爸爸媽媽也對我非常好,讓我像在自己家一樣,溫暖的感覺溢滿胸膛。
剛到大陸的時候,我常常鬧笑話,他們說的一些網路用語或著是一些生活習慣我都搞不懂,但是同學們卻不會對我露出不耐的表情,反而很詳細的為我說明。很多時候甚至還沒等我發問或向他們求救,他們都會主動幫我做得好好的。雖然有些事情到現在還是很不習慣,比如說吃餃子的時候,學校的食堂只會提供醋,室友說他們都習慣用沾醋的,可我還是習慣沾醬油。不過這並不會使我無法融入當地的生活,也不會影響我和大陸同學之間的友情。
在上海,我有幾個不錯的朋友,他們對台灣的政治議題很感興趣,同學們也會圍著我問。在來之前,我一直很擔心被問到政治問題,但事實上,我的朋友和同學們並不會有嚴厲的批評,或者是說一些令我難堪、尷尬的話。他們只會說「喔!原來是這樣」之類的。我想,只要掌握好分寸,政治並不是禁忌的話題。
一段日子下來,我覺得當初真是想太多了,其實大部分的大陸人也都很好相處,或許他們對台灣人抱有好奇的態度,但也無傷大雅,正如我們對他們一樣。在上海生活快一年了,我跟室友還有同學們都相處得很好,他們也都對我沒有保留,需要幫忙時,他們都會盡可能地協助。這些都是我一個人在外生活最大的溫暖和慰藉。
雖然許多大陸朋友都稱讚說台灣人很溫暖、好客,但是我也在大陸人的身上感受到不亞於台灣人的溫暖唷!
◆ 名家專論-哈日莫淪為媚日 防日不等於仇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8000915-260109
中國時報 林金源 2014年08月08日
7月27日各媒體出現如下突兀畫面:北市觀傳局長孫廷龍與一群穿著日本「浴衣」男女,聚在台北城隍廟前合影。他們手拿「御守」,請求月下老人加持,盼早覓有緣人。「御守」乃祭拜神社後求來的平安符,是日本「神道教」教義的一環。不知穿著「浴衣」男女,是否向城隍爺與月老解釋清楚,否則兩位中國籍神仙如何為他們加持?
原來北市府結合台北地下街,於7月26日舉辦「大稻埕散策.月老御守祈福」踩街活動,召集一群穿「浴衣」男女,踩街拜月老,為將在七夕情人節揭幕的「大稻埕音樂煙火節」暖身。「浴衣」有二意:古時日人沐浴穿的衣服;現代則指夏天日式單衣。和服是日式衣服泛稱,浴衣是和服的一種。大稻埕「散策」就是大稻埕漫遊、散步的日式表達。首先不解:北市府為何理所當然認定民眾都懂這些日文詞彙?我們更不解選在七夕揭幕的煙火節,為何不見漫遊的牛郎織女,卻有一群「散策」的「浴衣」、「御守」?難道七夕民俗來自日本?還是台灣人必須回到日據,再度化身日本人才能快樂過節?
市府藉由節慶,帶動商機,用心良苦,值得嘉許。但人活著不只為麵包,還需有尊嚴。何況促進觀光,哈日媚日並非唯一之途。北市府偏愛日風,好像不哈日活動就辦不下去。
去年北市府大力宣導6月17日是北投公園百歲生日,此日卻是日本據台的「始政紀念日」。當天活動還邀化裝者上台「同樂」,包括穿和服的觀傳局長趙心屏、握手言歡的孫中山與裕仁太子、著軍服的日本神風特攻隊員,和陪他度過人生最後一夜穿和服的台灣風月小姐。參與裝扮遊行者可拿餐點,集滿攤位印章者可換「御守」。莫非市府眼中只有認同錯亂的文創,以及現金收入的觀光,(台灣人或中國人)的民族意識與尊嚴,都不值一顧?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郝龍斌市長說今年8月2日除了是七夕,也是台北建城130周年,所以煙火設計特別加入台北古城門意象。
130年前,台北所以建城,肇因於日本圖我日亟,清政府不能不加緊建設以防外敵。果不其然,建城10年後,日軍侵門踏戶,屠殺超過當時百分之一的台灣人口(根據日本總督府記載),並展開50年的殖民統治。凡稍具尊嚴的民族,都不會在短短百年間,完全淡忘歷史教訓,不設心防的接納侵略者的文化、習俗與觀念。何況當年侵略者至今仍未道歉賠償,仍占據原屬台灣的釣魚台,仍挑撥離間海峽兩岸。
媚日哈日心態遍全台,北市觀傳局只是其一。去年3月31日新竹火車站慶祝落成百年,儀式之一就是穿和服的女學生,在中華民國國旗下合照。年輕的笑容,絲毫不覺此畫面之荒謬。正如她們可能不知道:猶太人絕不會笑穿德軍軍服,述說自己的歷史。
三峽老街清代本為染布業與樟腦業盛地,乙未割台後,此地因激烈抗日遭日軍焚燒殆盡。日據中期後,三峽才又興起。2007年2月10日老街整修完畢,主辦單位竟找來一群年輕人,穿著日本服裝重現日據時代「風采」。當時一位有識之士當眾痛罵這群青年,可惜孩子們一臉茫然,不知打工賺錢哪裡有錯。
哈日媚日並不足以描述台灣人國格錯亂的全貌。2004年獨派團體舉辦「發現美麗島」活動,台教會長王塗發和台灣小姐陳思羽,穿著歐洲宮廷服飾,帶領民眾從海上遠眺台灣,體驗葡萄牙人發現美麗島的「驚喜」。台獨人士寧做假洋人,就是要凸顯寶島歷史的「多元性」,葡、荷、西、日都有,藉此淡化台灣的中國色彩,切斷兩岸歷史連結。
哈日就如哈韓,有那麼嚴重嗎?年輕人會問。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反中、台獨的意識也不是一天造成的。卸下心防、哈日、媚日,就是締造羅馬的第一塊磚。刻意以台灣文化的「多元性」壓抑台灣文化的中國要素,則是支撐羅馬城的第一支樑。
哈日無罪,但哈日不能淪為媚日。台灣人不必仇日,但不能不防日,更不能不防獨派勾結日本,瓦解台灣人的國族認同與尊嚴。 (作者為淡江大學副教授)
遠征軍老兵 抗日終獲肯定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861167.shtml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克倫/雲南騰衝報導】2014.08.10
走進雲南騰衝的國殤墓園,遠方建築大門上高掛一塊寫著「忠烈祠」匾額,據稱這是大陸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忠烈祠;祠堂後方的小山丘,一塊塊A3紙張大小的墓碑,銘記當年遠征軍犧牲官兵的最後足跡。
今年八十八歲的張體流,民國卅三年在四川讀書時,跟著國民黨遠征軍一路打到雲南、再到緬甸,最後落腳在騰衝;講著一口分不清是川話或本地口音,唯一可確定者,四川家人早已不見蹤跡。
遠征軍在滇緬的大小戰役,是中華民國國軍第一次解救英美部隊、為同盟做出貢獻;現年九十歲的盧彩文因是騰衝人且年輕機靈,當年被挑選編入第十一集團軍當情報官,他回憶戰事說:「日本人的侵略性是很濃厚的!」
國軍的抗日英勇奮戰,在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後,卻成為老兵們的人生噩夢。當記者詢問起這段往事時,盧彩文笑而不答、轉移話題避談;而重聽的張體流說,「唉啊!那時候的日子,當然不好過!」
他一派雲淡風輕地簡短回憶說,「要批我、要我認錯,我就說,國民黨部隊抗日,對國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血也流過、汗也流過;我說得不對,您當場槍斃我,要欺騙老百姓,那不是土匪部隊?還抗什麼日?」
抗日功績因國共兩黨意識形態差異,反成生命負擔。二○○五年,因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肯定國民黨抗日的「正面戰場」作用後,政治尺度稍稍放寬,讓這群原隱沒在大陸底層的老兵,開始受到關注。
雲南騰衝因地處戰場要地,迎靈遠征軍遺骸、尋覓僅存國民黨抗日老兵、給予老兵晚年生活照顧等行動不斷,只是這批十多歲即投筆從戎的老兵們,能倖存被找到者,多已是九十歲上下的遲暮老人。
目前,雲南省給予老兵們每月人民幣一千一百元的生活補助,並找企業再贊助每人每年人民幣一萬元;對此遲來的肯定,盧彩文開心地表示,感謝這些年國家對遠征軍的重視,對抗戰老兵的關心幫助。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盧彩文說,一九九一年騰衝曾辦黃埔軍校同學會,「當時有八十七個人,現在只剩九個了」;他有時會一個人到國殤墓園,「園裡好多個是我同學、來聊聊天,跟他們說,現在政府重視我們了!」
用生活的姿態看台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1000823-260306
旺報 2014年08月11日 (包雅麗/中州科技大學交換生)
我是一名普通的台灣交換生,但對於我來說,交換生確實不普通。從一個高職出身的學生,被眾人扣上「中職生」這一個稱呼,再到後來的「本科生」,到現在的「交換生」,三頂帽子的分量開始變重,其性質也迥然不同。我只能說一句話來證明:「眼界決定自身的高度。」
台灣,美麗富饒,風光旖旎。阿里山雲蒸霞蔚,日月潭水色山光,美麗的景色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四面環海,地形以山地為主,特殊的地形造就了其獨有的氣候,即使是在冬天,氣溫也在十度以上,降雨量較多,非常適宜人們生存。可是,難道台灣只有風景而已?如果,我是以一種生活的姿態來看她呢?
人對於每個地方的新鮮期往往都只有一個月至兩個月,過了這段時間之後,生活才會真的開始。和大陸類似的作息,一如既往的學習,一如既往的逛公園,一如既往的買東西……但是我卻漸漸地喜歡上這種簡簡單單的事情,就像是在家裡一樣。
在台灣,感覺沒有距離感,你能和任何人都成為朋友,隔壁的阿伯、公車司機、帶團導遊、便利店的收銀員……等等,走到哪裡,都會有人親切地對你說「謝謝、再見、不會、對不起」。於是,我開始習慣這種生活上的「零距離」。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像是朋友,學校的教官喜歡拉家常,教官是個外冷內熱的人,沒想到他拉著我聊江南煙雨、小橋流水人家,聊詩詞,聊古典文學。我本以為台灣學校的教官都應該是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天天追著學生記曠課,果然,一些事情是要親自去感受才知道的。
看一個地方是否發達,只要看它基層的人民素質。我在台灣的時候也做過觀察,發現不管是城市還是鄉下,總是找不太到垃圾桶的身影,但是周圍環境也很乾淨,負責整理環境衛生的工人也不多。我曾問過一位做環衛的阿婆,她說:「沒什麼垃圾要清理的。」
包括在地鐵站的自動扶梯,許多人都是靠右手站,我開始還不明白,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會把左邊的位置留給有急事的人。另外,公車上不論多擠,博愛座大多空無一人,地鐵站也無人飲食,感冒患者自行佩戴醫用口罩,經常在許多地方都可見到配備有「殘疾人專用道」,乾乾淨淨的公用廁所,沒有亂七八糟的海報橫幅宣傳單,也沒有嘈雜喧譁,更沒有震耳欲聾的街邊歌曲……
文明要貫徹人心沒有那麼容易,不是靠形式主義就能做得來的,這是一個人和社會集體的自覺自省,時尚與潮流不是體現在網路語言的越來越多,而是在於能有更多的人去真正認識生活的價值、個人的品質,不昧世俗,豁達向上。從強有力的一代──青年人開始做起,能夠獨立於社會,不故步自封,胸懷一份坦蕩,堅持一份理念,而不分地位和身分。
從心中活出文明,活出一種對生活的態度。比起台灣的風景,更動人的是人心;只要人心溫暖,走到哪裡都不算遠,人心若涼,再繁華的城市,也不過是皮相。這也是台灣人給我最大的感動。
人權影像展 一窺當年火燒島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864694.shtml
【聯合報╱記者許玉娟/澎湖報導】2014.08.12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舉辦「沉思火燒島-人權影像展」巡迴到離島,首度在澎湖展出白色恐怖時期珍貴影像,籌備處主任王逸群說,影像展主要呈現1950年代囚禁政治犯的綠島生活實況,許多影像是第一次公開。
王逸群說,綠島與澎湖同樣有著島嶼生態,卻因白色恐怖的歷史,比澎湖發生更多政治受難故事,籌備處的工作就是與時間賽跑,盡力保存當時的影像與政治受難者的口述歷史記憶,讓曾被剝奪人權者的生命故事,激發更大的教育能量,避免錯誤歷史重蹈覆轍。
他表示,1951年5月17日,第一批政治受難者發監到綠島「新生訓導處」,這些社會的菁英份子,不乏醫生、教師、音樂家,因思想不容當時的政府,判刑入獄發監到綠島。
儘管展出的影像資料,許多是早年的新聞宣傳品,內容和表述方式,不足以反映當年肅殺的政治氛圍、以及政治犯和家屬在身心靈承受的痛苦和冤屈,卻是歷史存在的證據。
透過展示,希望民眾能夠以同理心深化人權意識,並瞭解台灣人權發展史,陳展地點在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文馨畫廊,展到9月24日。
◆ 富國窮鄰 中緬血翡翠悲歌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865159.shtml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克倫/雲南瑞麗報導】2014.08.12
陸地邊境,在台灣是種罕見生活經驗。位處雲南最西端的瑞麗,因毗鄰緬甸,小小縣城內盡現中緬兩國風情;而瑞麗滿街的翡翠珠寶店,與每日川流不息的大卡車,不斷載送大陸的廉價生活必需品入緬,也見證經濟強弱間的往來差距。
宋端江今年不到卅歲,在瑞麗木姐翡翠毛料市場設攤已六年,他回憶起大陸翡翠熱指出,二○一○與一一年的生意最好,小小一個一平方公尺的小攤,一年可賺上人民幣(下同)十多萬元,而資金雄厚的商人、更是幾百萬、幾千萬地賺。
瑞麗是大陸縣級市,隸屬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瑞麗江畔,面積一千零廿平方公里;走在縣城街頭,放眼所及盡是翡翠珠寶商店,身穿傳統服裝的緬甸人、特別是男子的長裙,信步街頭十分搶眼。
邊境貿易內容反映著兩國經濟的強弱。隨著大陸經濟崛起,來自緬甸的翡翠毛料(原礦)被賣到瑞麗,而牙膏、洗衣粉、摩托車等民生品則從瑞麗進入緬甸;瑞麗路邊三兩婦人手持計算機,當街做起匯兌交易,即可見證。
在毛料市場裡,一千多個攤位擠滿來自中緬兩國,想發翡翠珠寶財的客商,緬甸攤商桌上一疊高高的人民幣,反映大陸的強大經濟實力,更別提隨口問塊翡翠毛料,動輒數萬元起跳的報價。
翡翠作為中國人喜好的傳統奢侈品,市場好壞備受政治影響。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打禁奢以來,翡翠市場走進下滑盤整期;宋端江指出,扣除每月一千元租金,現在頂多賺個幾千元。
在瑞麗已從事翡翠珠寶生意廿多年的台麗集團董事長詹茂勝表示,目前價格一萬元以下的翡翠呈現下滑趨勢,但十萬元乃至是百萬元以上的高端翡翠市場,仍以每年百分之廿的速度成長。
高端翡翠行情走俏,卻又面臨翡翠供應地緬甸政局動盪影響。近幾年緬北瓦族、克欽族與政府軍間的戰事不斷;詹茂勝指出,好的毛料都被握在礦主手裡,不願放出來,公盤(官方拍賣市場)的好貨越來越少。
天然礦石開採有其極限,產量變少推升市場價格,間接受影響的是喜愛翡翠的大陸一般消費者;然對尚無民生化工產業的緬甸來說,大陸價格低廉的各種民生必需品,則因邊境貿易源源不絕地造福緬甸民眾。
富國窮鄰,對己難說有利。大陸銷往緬甸的商品,檔次已升至越野摩托車與手機,但仍不敵一塊動輒數十萬元的翡翠毛料;更不幸地,對翡翠的傳統愛好,也讓中國蒙上血翡翠的負面印象。
◆ 澳洲發現清乾隆古幣 與華通商物證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864910.shtml
【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08.12
澳洲一群文物愛好者,日前在澳洲北領地的艾科島,用金屬探測器發現了一枚18世紀中國銅錢「乾隆通寶」,鑄造於西元1736至1795年間。
據澳洲廣播電台(ABC)報導,文物愛好者在確認並拍下照片後,又將錢幣埋回了原處。
發掘團隊成員之一的歐文(Mike Owen)表示,在澳洲北領地首次發現的這枚中國銅錢,是當地原住民與中國貿易往來的鐵證。歐文認為,這些中國銅錢有可能是印尼的麻卡仙人(Macassan)帶到澳洲的,他們是貿易的中間人,從澳洲北領地原住民處收購海參,再賣給中國商人。
此外,在當地原住民的口述歷史中,中國商人的確到過澳洲,當地人還把中國人帶來的銅錢當做釣魚的魚墜使用。
我是台北人 也是南京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4001071-260306
旺報 2014年08月14日 (曾冠傑/台北市)
我在台北出生,在台北成長,從小學一路讀到研究所,是一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直到碩二,發覺自己從小到大都在台北,缺乏外地的生活經驗,因此決心向外探索。
到了碩三,看到學校甄選交換生到中國大陸的公告,知道自己即將畢業,如再不出去,畢業後短期可能沒有去外地生活的機會。當時校方簽約的大陸姊妹校不多,只有五間大學,我的第一志願也是唯一志願,便是南京大學;原因很簡單,我專攻民國史,南京曾經是民國首都,南大的民國史研究享譽學界,而且民國檔案的寶庫ˍˍ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也在南京。
開始交換學生生涯
後來,我如願申請到南大的交換生資格,到了南京祿口機場,搭車至南大報到,台辦老師帶我去宿舍擺放行李,告訴我在晚飯之前還有時間,可以到附近的大賣場去買些日用品,於是我一個人走到校外的街上,因為進大學就開始讀簡體字論文,所以街頭的簡體字招牌我都看得懂,然而一切是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沒想到真的身在南京了。
此行南京,主要目的是蒐集碩士論文所需的民國史料。第一次到第二歷史檔案館查檔時,心中澎湃不已,因為這是許多民國史研究者心中的「聖地」,此地原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陳列館,飛簷大屋頂的宮殿式傳統建築保留至今,外觀古樸典雅,我後來在此地遇到不少來自各地的學人,大為拓展我的研究視野。
我在此地的查檔工作持續數個月。通常上午在南大上課,下午搭公車到此地查檔,盯著燈光昏黃的微捲閱讀機,用筆電打字抄錄所需史料。這是一段漫長而孤獨的查檔過程,不過在長時間的抄錄工作,突然發現一條重要史料,那種喜悅難以用言語形容,透過這些珍貴史料,讓我對民國歷史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南京校園民國氛圍
另一方面,因為我的碩士論文研究民國歷史,在南京的生活,讓我親身感受到濃厚的民國氛圍;譬如南大鼓樓校區,原為民國時期的金陵大學,我那時閱讀不少南大歷史的資料,走在校園裡的民國建築群,彷彿走入民國歷史的場景之中。
還有一次,在歷史系圖書室查閱資料,身旁的同學們都在埋頭讀書,而書中的文字帶我回到1949年以前的民國時期,我抬頭看著窗外景色,內心感到十分平靜,發現這裡真是適合做學問的地方,而這些經驗都是我在台北時無法體會的。但是說實話,生活在南京的日子,我一直不習慣南京的天氣與食物。
南京的冬天比台北冷,坐在寢室用電腦,會感覺一股寒意從背後而起,全身直發抖;另一方面,南京是中國著名的「火爐城市」,夏天比台北酷熱許多,春天與秋天特別短暫。
南大食堂重鹹、重辣的口味,不似台灣口味清淡,我才發覺自己的口味接近福建同學,因為我們都喜歡吃偏甜的食物。福建同學笑說,因為吃不慣重口味的菜色,只好一直扒飯。
兩個城市互為參照
儘管如此,我努力融入當地生活,跟大家交朋友,一起讀書、工作、玩樂,把自己當成南京人的心態生活在這個城市。
時間過得很快,學期已過一半。某個周日午後,我與友人從江蘇省美術館散步回到南大,走在南京的人行道,陽光灑落身上,呼吸的空氣很自在。突然之間,覺得自己不再是漂泊的旅人,這裡便是我的家鄉,終於有「我是南京人」的認同感,我想自己可以一直生活在這個城市,直到老去。可惜,我仍要回到台北。
雖然只在南京待了短短的半年時間,居然讓我產生「異鄉人」的心情,看待原本熟悉的台北。回來台北後,我始終想念南京,而南京的城市經驗,尤其是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更成為我生命經驗的重要養分。
去年我在大安社區大學上課,修習一門名為「在地文化導覽與培力」的課程,授課老師帶我們認識台北的在地文化資產,並實地探查華光社區、博愛特區、樂生療養院、公館蟾蜍山等地。
在這門課上,我逐漸發展出「一手台北,一手南京,互為參照點」的比較研究方法;對我而言,台北與南京是同等重要的研究對象,我更深入地認識台北,是為了以台北作為參照點,透過比較的方法更深入地認識南京,反之亦然。於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對這兩個城市展開嶄新的探索。
當年南京的生活經驗,成為我探索台北的精神動力。透過授課老師的課堂講解與實地導覽,讓我重新認識台北城與周邊地區的歷史發展。身為萬華人,我同時進一步查找萬華的相關資料,進行實地踏查,並嘗試與周圍朋友介紹我自小成長的生活區域。
心靈上的第二故鄉
另一方面,在這門以台北為主題的導覽課,我的期中報告是以南京為主題的簡報,介紹這座城市的歷史與觀光景點,並透過南京與台北的不斷比較(譬如我形容「先鋒書店」像是南京版的誠品書店),希望激發同學們從另一個視角觀看與反思台北。
沒想到這個探索過程欲罷不能,開啟我以南京為主題的系列寫作,經過這幾年時間的沉澱,一直把南京當成我心靈的第二故鄉,這股認同感始終沒變:我是台北人,也是南京人。
黃介正/變法成功的機緣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872386.shtml
【聯合報╱黃介正】2014.08.15
從商鞅到王莽,從王安石到張居正,從洋務運動到百日維新,我們不難隱約得到一個的共同圖像,亦即「變法失敗」,也幾近成為中國政治發展與演進的歷史宿命。
變法,是針對原有的體制、典章、法令以及當時普遍認知的行事通例與慣性,進行根本性的變革,其目的在於振衰起敝,再興大業。變法不是革命(revolution),並非強制或以暴力摧毀既存的體制現狀,而逼促「斷代式」的變革;而是更貼近英文reform(改革)或transform(轉型)的概念,是在不推翻現有政治經濟體制基礎下,以政治技巧與決斷力,對體制與制度,進行關鍵性的改弦更張。
可惜也可悲的是,兩千餘年來的歷史實踐,卻往往是一個「變法失敗,革命成功」的大輪迴。在守舊抗拒與誤判形勢之後,改革無望,轉型失敗,終致揭竿起義,以革命的手段,砸毀既有的一切,強制變革。歷史不斷的循環,百姓無奈的折騰。
可喜也可能的是,近卅年來兩岸的歷史實踐,帶給這個只想蹲在長城裡面,做了幾千年「宅男」的民族,有了一個改變歷史宿命的機會,一個變法可以成功,而不再需要革命的機緣:台灣的蔣經國變法與大陸的鄧小平變法,兩岸在各自的軌道上,同步發端。
台灣經濟改革起步的較早,也創造了經濟奇蹟;但真正傲人的,則是蔣經國先生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等政治自由化的改革開放,以及因此而孕育後續壯闊的民主化波瀾,才是翻轉千年專權政治,真正讓人民當家作主,卻又和平自然的政治變法。
鄧小平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摸著石頭過河」、以及「黑貓白貓論」等實用主義概念,將大陸從毛澤東頑固的「不斷革命論」中解放出來,開啟了卅多年的快速經濟發展,讓老百姓從一窮二白的生活中翻身,成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變法。
兩岸不同進程、不同軌道的變法,目前都已奠立相當的基礎,也積累一定的成就,確實同步走到了歷史上難得的機遇期。然而,台海兩岸各自進行的變法能否終底於成,仍有兩大關鍵:就個別發展而言,大陸從打擊貪腐的政策,延伸到政治改革的目標,困阻仍重;台灣從探索民主的鞏固,提升到均富的正義,挑戰仍大。
就兩岸同步而言,雙方在不同的改革與轉型進程中,能否始終以人民百姓的福祉為核心利益;在區域經貿發展中,能否始終以分工合作、互利共濟為主要考量;在強權對局競逐中,能否始終以堅持台海和平為最高原則,都將影響變法的成敗。
其實在中國政治發展史上,變法並非沒有成功的例證,秦始皇集大權、設郡縣,書同文、車同軌;漢武帝建年號、改正朔,罷百家、尊儒術,統一鑄幣、鹽鐵專賣等,都屬成功之變法,惟其特色在於變法之發起者,即皇帝本人。變法若出於臣工,即使是宰相首輔、軍機大臣,倘無國家領導人堅定不移的支持到底,結果皆是殘酷而且令人扼腕的。
當今之海峽兩岸,均有變法之機緣,亦有圖強之必要,雙方能否駕馭各自內部的條件,營造相互效力的契機,共同走向互利互惠的華夏復興之路,開創「變法成功,不再革命」的新歷史規律,兩岸的領導人責無旁貸!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 陸大學生知行寶島旅 訴求愛台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5000968-260302
旺報 2014年08月15日 特派員羅印冲/北京報導
大陸公益團體「SOZOTEAM」15日將帶領15名大陸大學生訪問台灣14天,展開「知行寶島」之旅,內容包括到墾丁淨灘、關懷原住民兒童,以及在街頭擁抱台灣民眾,希望傳達「我也愛台灣」的訴求與理念。華航也為這項活動提供贊助,希望兩岸大學生能多交流,認識彼此。
這項活動去年起開始向大陸各大學宣傳招募,共吸引2000多名大學生報名參加,後經2輪篩選與1次步行考驗,最後由15位學生脫穎而出。他們抵台後,將由台灣大學生帶領,分為文字、戲劇、藝術、文化、專案等小組進行活動。
行程安排上,這些大陸大學生將前往高雄及墾丁海邊從事淨灘,再到南投山區關懷原住民部落兒童,並了解台灣食衣住行、文化、語言表達與大陸的不同,以及台語的親切之處。
分組活動時,藝術組將舉辦「擁抱台灣」活動,在街頭擁抱台灣民眾以表達問候;專案組將探訪台灣大學文化;戲劇組準備在台灣拍攝微電影《遇見》,靈感來自於《艋舺》、《海角七號》及《賽德克.巴萊》。
來自台灣的SOZOTEAM執行長王淑貞在北京受訪表示,這項活動的宗旨有三點。一是用大學生最客觀的角度和最單純的眼光來體驗和記錄台灣;二是感受兩岸的「同」與「不同」;三是傳遞大陸大學生的友誼與熱情,傳達「我也愛台灣」的心意,帶給台灣正面能量。
台灣新儒家共產主義?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77537.shtml
【聯合報╱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2014.08.18
習近平的思想特質日漸浮現。他除了大量引用儒家價值,也不吝於偶爾提及佛家思想,但重點則是強調做為共產黨人的意識與決心。這點看似獨特,但是實際又重複了近代史的困惑,故台灣亦不能自外,甚至,台灣始終不曾解惑。
共黨如何儒家?這不是新問題,過去新儒家推動現代化,以及日本京都學派整合東洋與西洋兩種思想認同,都困惑過。他們不約而同借助佛家,也在不同時期引發佛教思想家的批評。各家看法容或不同,情感方向互有牴觸,但方法路徑仍可相互參照,這對當前僵持的中日對峙,以及自以為在價值情感上理當親日反中的台灣而言,值得反省。
新儒家訴諸良知,回歸本心,再藉由佛家超越世俗,心懷大悲,因而願意入世拯救民族於危難之中,透過民主與科學謀求振興。但又因其在乎修養,而能不沉淪於物質文明。這種擺脫物質文明的精神力量存乎一心,因此要求領導人必須不斷修養。
相較於此,日本知識界也追求在歐化之際,不受物質文明宰制,便回歸無形無所的神道,試圖通過日本獨有的自由進出情境的貫穿性視野,夾雜禪宗式智慧,融通出包容萬端的世界史立場。在思想路徑上,這就猶如新儒家在處理西化的方法論,乃以精神力量超越因為現代化的物質性。
二○年代的中國與八○年代的日本都出現佛教思想家的質疑,認為精神超越力量也是極權溫床,因為修養者既已融通,得自由進出情境與學說,反而對於在具體情境中的人失去同情。其結果,振興的努力不可避免形成改造的律令,名為自強,實為革命領袖提供了改造四方的正當性。
批判佛學因而不信可透過修養來超越物質,認為彼岸存於塵俗之外,故絕非靠著提煉本心,反求諸己的修養而可達。他們主張改革必須先於超越,否則不能領悟到另有超越塵俗的彼岸。因為,改革悲慘世界所必經的掙扎過程,才是領悟彼岸的不二法門。倘若領袖先到達彼岸,對此岸失去感覺,其權力便無所不可。
如此批判思想,揭發戰前日本的世界史立場異化成大東亞共榮圈的路徑,也提示了當前中共訴求共產黨本心隱然蘊育的極權因子。振興民族而超越並駕馭權力的領袖,同他們所欲改造的對象之間如何相處,往往在領袖們自我修養的過程中,淪為遺忘的課題。
超越的領袖之風,不僅見在安倍的「日本回來了」與習近平的「中國夢」,也見於伊斯蘭國任意處決的恐怖行徑,以及美國打著民主和平論劫掠燒殺的霸權無感。不讓於前的台灣,新近則冒出回歸本心的天然成分說,民進黨採用的新儒家共產主義思維模式,伊於胡厎?反倒連生存都不知如何評斷、如何主張的國民黨,最不儒家。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眾志方成城。
◆ 拆教堂十字架 中國要修基督教義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818-hA20
台灣醒報 莊瑞萌 2014/08/18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箝制宗教的手法愈來愈明顯。繼以各種理由強拆教堂十字架後,根據中國官方媒體《中國日報網》報導,大陸希望將基督教在地化(本色化),自2013年起,準備推動長達五年的中國基督教本色化推廣活動。
由中國三自愛國教會發起、慶祝創立60年紀念活動的講座上,大陸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表示:「中國基督教的教義應該配合中國的特殊國情,並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報導也提及2013起長達5年的推廣活動,將會提供中國國內教會相關教義的指導,在出版、交流、討論、傳教上推廣「正確與正向」的神學思想,以促進國內社會和諧。
對此,基督教機構「敞開的門」總幹事庫利表示,大陸推動這些活動的目的是要控制基督徒在中國的成長速度。
自今年一月以來,中國官方已經移除至少229座教堂十字架,甚至部分教堂還遭到完全拆毀的命運,另外還有一百多座教堂已經被下令準備拆除。溫州教會更發生信徒抗議事件,超過千人包圍教堂阻止十字架被拆除,約有50人在事件中受傷。
對於大陸欲將基督教本色化,世界基督教團結會發言人也表示:「雖然王局長表明要建立一套中國基督教的教義,但我們實在很難想像最後會被改成怎樣。我們認為他們主要目的,是提醒基督徒效忠的信徒,應該以黨國為優先。」
「雖然這些事件看起來是省政府的命令,但幾個月以來,他們無視於國內外的反對聲浪,持續進行拆除作業,代表北京政府背後不是鼓勵就是支持這些活動,」世界基督教團結會的發言人補充說。
另外,今年5月,一份由中國國際關係學院學報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的報告就指出,信仰的入侵是中國國家安全四大主要威脅之一,因此大陸藉由支持的三自愛國教會,表達中國不僅完全獨立於國外其他教會之外,也等於在昭告國外傳教士,不要隨意進來中國傳教。
目前中國國內實際基督徒人數目前還是未知數,官方數據統計,應有2300萬至4000萬人,但一般估計若包含地下與鄉村教會,中國基督徒人數可能高達一億人。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美國的圍堵vs.中共的反擊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79861.shtml
【聯合報╱全家霖/韓國湖西大學教授(韓國首爾)】2014.08.19
要將現在的國際社會稱為無極體系,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影響力不小;要視為兩極關係,多極的樣貌也無法忽視。過去在以美蘇為中心的兩極關係上,美國曾在對抗蘇聯方面不主張戰爭手段,而是強調「圍堵政策」必要性。
圍堵政策的結果更加激化了兩個陣營的對立,而這樣的對立一九五○年在韓半島表現為韓戰。戰爭始於北韓的南侵,但表現為如同中、美的代理戰爭。這場戰爭,中共軍損失約九十萬人,聯合國軍損失約十五萬人,聯合國人員損失中大部分是美軍。
在韓戰中,美國領悟到原以為是最不會打仗的民族的中國人,只要有為何打仗的名分就是最會打仗的民族;中共也切身體會到美國強勁的國力。這樣的認識讓中美兩國步入邦交正常化的道路。問題是,最近美國歐巴馬總統推動的「亞洲回歸」政策,中共將其視為美國對中國的包圍。
事實上,美國的「回歸亞洲」政策是想維持亞太戰略再平衡,並且核心是以韓、美與美、日間的軍事同盟為軸,與其他亞洲國家的軍事互助為前提,在此方面中國值得顧慮。甚至中共或許會認為是與過去美國對蘇聯的「圍堵政策」一樣。
中國大陸在歷史上,內部穩定或統一時毫不猶豫的試圖對外擴張。或許不能說習近平的「中國夢」和這樣的傳統毫不相關。他在二○一二年就任黨總書記時曾講過,到二○四九年要成就強大的現代國家,揭開中華復興的時代;二○四九年是中國共產政權建立一百周年之時。
中共直到實現「中國夢」之日,將在口頭上呼籲反霸權,主張「新型大國關係」。去年習近平訪美時對歐巴馬主張,歷史上現存的力量和躍升的力量之間存在「戰略性衝突」,但中美之間是不存在任何衝突的新關係,同時希望美國承認「中共的亞洲主導權」且無包圍中共的意圖。
不顧習近平如此的希望,歐巴馬在四月底結束韓、日、菲、馬的亞洲四國訪問行程,重新構築「亞太戰略再平衡」的區域內安保同盟中心軸,奠定對中共牽制的框架。中共理所當然不滿,但因此與美國對立也無實利。
但中共不會因此袖手旁觀。習近平就任後,會見普亭多達七次,曾發表過共同對應美國「干涉內政」的聯合聲明。上個月訪問中南美四國時,在反美先鋒大將前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墓前講過「中國人民永遠的朋友」,又送前古巴國家評議會議長卡斯楚青銅半身像為禮物。習主席甚至在美國的眼皮底下展開對美的反擊行為,而毫不在意美國。
不管是戰略再平衡,還是中美大國關係,都非常不穩定。尤其是北韓的核持有和挑釁性軍事行為,是在中美的管理和統制圈外形成,加重不安穩因素。在韓戰中,南北韓蒙受的物質、人員、心理損失毋庸贅言,中美兩國損失也巨大無窮。如何切斷爆發第二次韓戰般的戰爭可能性,是韓、美、中三國乃至國際社會務必解決的最大且迫在眉睫的課題。
◆ 台滬「雙城故事」 讀出豆漿的鄉愁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879827.shtml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則宏/上海報導】2014.08.19
老天祿、三槍牌內衣、湯姆西服、明星花露水、商務印書館、徐匯中學等等,一九四九年約一點六萬名上海精英隨著國民政府來到台灣,上海那些當年知名的品牌,隨著食衣住行育樂滲進台北人的生活。透過台灣文史作家車守同的新書「雙城故事」,上海人也瞭解到,原來台北與上海相互的影響竟如此深遠。
由車守同(筆名「吳漢仁」)與白中琪共同完成的「雙城故事|從上海到台北的一次文化平移」一書,昨天在上海書展舉行新書發布及簽售會。這本書序言寫道,「一九四九年以後的台北,很上海;一九八七年以後的上海,很台北」,車守同說,新書原本訴說台北城裡的上海文化,讓他意外的是,出版後竟然在上海引發很大共鳴。
發布會主持人、上海電影譯製廠著名配音演員曹雷表示,早年台北人沒有喝豆漿習慣,是遷台的上海人將豆漿帶到台北,之後又在台北永和發揚光大。大陸改革開放後,台商又以「永和豆漿」之名將豆漿帶回上海,並在大陸各地生根,成為大陸民眾心目中豆漿的「第一品牌」,由此就能清楚看出台北與上海之間如何相互影響。
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炳生昨天現身新書會場,見證自己這段滬台交流歷程。台灣曼都創始人、上海台商賴志郎也來了,他說起自己與上海的淵源。原來當時的台灣理髮界,凡與「上海」沾上邊的都是時尚象徵,許多台灣的理髮師也熱中到上海遷台的理髮店如白玫瑰、紫羅蘭等學藝,其中包括賴志郎的父親,他用了上海話發音「客滿」兩字作招牌,就是今天見到的「曼都」。
賴志郎說,二○○四年當第一家「曼都」在上海開業,父親用飽含特殊感情的一句話形容他的興奮之情:「終於回到這裡。」
「雙城故事」的作者之一車守同表示,會寫這本書,與他自小常聽身邊長輩談及上海有關。他的父親是湖北人,當年到台灣前也曾在上海短暫停留,對上海印象深刻。父親對上海的描述,也形塑他對上海的最初想像。
一九九五年車守同第一次來到上海,就喜歡上上海,上海的人文、建築、風俗等一切,一下子與過去的想像連結。於是車守同開始往來於台灣與上海,透過訪談及收集相關史料,加上白中琪多年來悉心收藏早年從上海往返台灣的船票、兩地往來的電報、信函、商業憑證等歷史資料,通力完成這本著作。
上海市政府與市台辦對這本敘述上海與台北雙城間千絲萬縷的著作相當重視,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六月底訪台時,已先將這本書作為禮物贈送給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的發布會與簽售會也吸引不少上海民眾到場,當中有不少是年輕面孔。車守同表示,新書計畫明年在台灣發行繁體字版。
鄧小平後繼有人乎?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87015.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8.22
【李光耀的提示與習近平的答案】
為紀念今天8月22日鄧小平110歲冥誕,大陸中央電視台播出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兩年前,2012年12月11日,習近平履新總書記不到一個月,首次出京考察就選擇了廣東,在深圳蓮花山向鄧小平銅像獻花鞠躬致敬。習近平與鄧小平,很自然地,有很多讓人產生聯想的機會。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這位無論在東、西方都備受尊重的政治家,不只一次地被問道:「你認為誰是你這個年代裡最偉大的領袖?」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鄧小平」。
歷史或將給鄧小平作出三點評價:一、撥亂;二、反正;三、挫折。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的中國,是一個深受文革十年遺毒之後的極左社會,第三度復出的鄧小平,以他的智慧、政治能量與手腕,將這個亂局,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劃下了句點。這是撥亂。接下去,何去何從呢?鄧小平嘴說「摸著石頭過河」,似乎尚無定見,其實心中十分清楚,必須走市場經濟,這或許跟他青少年時在法國的經歷有關;於是鄧小平用了一個中性的概念,「改革開放」,將中國引導上了正途,這是反正。在當時鄧小平的心目中,「改革」同時包括了政治、社會與經濟三個方面,必須齊頭並進。1986年,鄧在政治局開會時說,「當前中國所有改革,其最終成敗取決於政治體制改革」,不僅如此,他還為此提出了很多「思想解放」,包括廢除幹部終身制,改革黨和國家領導體制、黨政分開、政企分家等重大政改思路,並重用胡耀邦、趙紫陽等改革悍將,可惜一切努力,卻在1989的六四事件中遭到巨大挫折,所有改革全面叫停。後來由於經濟形勢惡化,他不得不在1992年通過南巡講話,「誘導」新領導班子重新啟動市場經濟改革,但對於他可能更重視的政改,卻再沒有機會在他有生之年重新扭轉回來了。這個巨大挫折,留下了鄧小平的巨大遺憾。
政治體制改革需要極大的政治智慧與政治能量,明顯地,他之後幾屆接班人,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於是,一直到中共18大之前的20多年,兩屆執政當局最多只能在經濟改革上有所著墨,使經濟能量在市場經濟下獲得了巨大的釋放,但社會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幾乎毫無寸進。這樣的失衡,注定了發展的結果是巨大的反差:在出色的經濟指標之外,伴隨了嚴重的社會矛盾與政治腐敗。很清楚,這絕對「不可持續」。怎麼辦?這似乎到了又一次需要「撥亂反正」的時刻了。
2012年中共18大,新總書記習近平上任之後第三天,就在他主持的「集體學習」中吹響了反腐的號角。一年多以來,反腐風潮之大,衝擊之廣,效果之顯,確屬罕見,甚至史無前例,這是撥亂。接下來,又將如何呢?
再提一下李光耀。在《李光耀觀天下》中,他回憶1978年11月,鄧小平訪新加坡,他對鄧小平說,「你們完全可以做得比我們更好。」鄧沒有回應。1992年,鄧南巡講話,說「向世界學習,特別要向新加坡學習,要做得比他們更好。」李光耀說:「噢,他沒有忘記我對他說的話。」
新加坡的確是最值得讓中國大陸學習的對象。首先,它的表現的確出色;第二,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黨獨大」,它創造了西方政治學的例外。但要學門道,最重要的就應該是李光耀治國之道的第一條:法家治國。同本書最後一章,李光耀與前西德總理施密特對話時提到了剛才的小故事,但李光耀這時補了一句話,「我不確定他們能否超越我們,因為他們還缺乏法治和制度。」
反腐,是撥亂,是治標;反正,才是治本。「正」,是什麼?李光耀已給出了提示,習近平顯然也已看到了線索與方向:依法治國。中共已決定,「依法治國」是二個月後舉行的18屆四中全會的討論主題。如前所云,這其實也是鄧小平因「六四挫折」未能在生前實現的遺願。
鄧小平有後繼者乎?讓時間來給答案吧。
◆ 首度曝光! 當年228號外報紙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86819.shtml
【聯合報╱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2014.08.23
1947年228事件爆發後,隔月初由各地民意代表成立的「228事件處理委員會」,調查緝煙血案,協調官民對立,隨後更提出《32條處理大綱》,作為建議當局的政治改革主張。當時多家報紙以「號外」報導,刊載228處委會的相關作為。台北228紀念館周末起3天將首度展出「號外」報紙第一手史料。
台北228紀念館即日起至11月21日,舉辦「台灣民主高峰會—228事件處理委員會紀念特展」,首度曝光228事件當時報章的號外報導,包括《台灣新生報》3月2、3、7、8日刊載228處委會的「告全國同胞書」以及處委會宣傳組長王添灯宣讀《32條處理大綱》等相關報導,以及《中華日報》、《重建日報》等報紙號外。
特展除展出泛黃的珍貴報紙史料,更公開228處委會部分受難者的文物,包含懷表、衣物等,以及數十件相關文物照片,讓參展民眾更了解228處委會提出的改革理念,主張實施地方自治、實現省縣市長、民意代表直接選舉的理想。
王添灯的長孫王贊紘表示,228處委會可視為戰後台灣人民爭取地方自治的第一場民主高峰會,他相信所有權力爭取是靠全民參與,希望民眾看了特展,思考台灣的未來應何去何從。
823砲戰56周年 金門表揚自衛隊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889098.shtml
【聯合報╱記者蔡家蓁/金門報導】2014.08.23
今天是823戰役56周年,金門縣政府昨頒獎表揚績優自衛隊員薛心富等15人,軍方則邀請80多名參戰官兵與眷屬追思與參訪昔日戰地,金門各方也提前安排紀念活動,緬懷這段光榮史蹟。
縣府昨宴請金門210名自衛隊員,包括李沃士、金防部副指揮官林義華少將、國民黨金門縣黨部主委林芳旋及5位鄉鎮長,都到場致意。
李沃士表揚15名男女績優自衛隊員,包括薛心富、盧勤、許永贊、楊平和;蔡金錐、蔡大頭、陳大目;王春生、張永綿、馬安輝;陳增約、林地寧、翁庚申與陳國明、洪紅圓。
今年81歲的王春生回憶,民國40年時,16歲的他與民眾一樣接受自衛隊訓練,學生每天1節軍訓課,男女成人每年接受1個月軍事訓練,除基本軍事教育訓練、打靶外,女生還要接受護理訓練。
民國47年8月23日砲戰發生後,男自衛隊員要巡邏村里、在村公所站衛兵,並安排到料羅港卸下糧食、罐頭等民生物資。他說,因為當時金門遭受砲擊太頻繁,他們只要聽到砲彈的聲音就知道落彈處,只要知道落彈處不遠,就臥倒,以保安全。他至今仍覺得戰爭很可怕,希望兩岸和平,不要再有戰爭。
李沃士指出,823戰役發生後,44天內金門落彈40萬餘發,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彈3160發,每平方公尺落彈4發。金門走過戰爭的艱苦歲月,現在成為兩岸交流樞紐,要記取戰爭無情,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迎接下一個百年盛世。
◆ 823砲戰如重演 誰有第一擊的權力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89238.shtml
【聯合報╱簡偉賢/醫(高雄市)】2014.08.23
這是位如同你我般的小人物在大時代裡的故事。簡湛老先生今年二月往生了,又逢八二三砲戰紀念日,或許我們可以想想他為我們留下了些什麼。
八二三砲戰時,簡湛任職砲兵營政工官,官拜少校。他的營長涉嫌敵前抗命,下令還擊,他該制止嗎?簡湛的困境,是在面臨殺頭重罪時,如何確定自己做對了?
不像電影「赤色風暴」是虛擬的情節,這是五十六年前真實發生的情況。當時世界處在「唯恐擦槍走火,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氛圍中。是以對第一擊的重視,不下今日台灣處境。以下摘錄自俞大維傳:
「金門的砲兵,戰前都受一項極嚴厲的約束:未得命令,嚴禁開砲,否則以敵前抗命論處。但是,敵人的第一群砲火打斷了所有通信線路;作戰指揮中心和砲兵指揮所、各個砲兵部隊都失去了聯絡。聯絡中斷,無法請命,無法下令,短短七、八分鐘,已有數千發敵人砲彈在金門肆虐。
自強砲兵部隊—砲兵六一九營營長魯鳳三,再也難忍敵人濫射,他終於斷然下令所屬的前埔、鵲山、內洋等砲兵連還擊,二十門重砲,發出了雷霆萬鈞的金門怒吼先聲。至七時四十五分,敵砲部分被制壓,九時十分,射擊停止。計敵砲發射五萬七千五百餘發,我砲兵射擊三千六百餘發。傷亡官兵四百餘人,火砲三門受損。
砲擊停止後,魯鳳三營長自知擅權抗命,發砲還擊,後果極嚴重,乃和營部政工官簡湛,深夜驅車赴防衛部請罪。魯鳳三進入作戰指揮中心,立即向胡司令官報告:『我不忍見防衛部遭匪濫轟遂發砲還擊,消耗砲彈兩千餘發…』話還沒講完,俞大維忙問:『你是什麼級的單位?』魯鳳三答:『營級!』俞部長詫異的說:『營級單位居然能還擊兩千餘發,打得好!打得好!』」
軍令如山,但所有的人都知道營長敵前抗命了,包括營長自己。通訊中斷是個好理由嗎?下級軍官在通訊中斷下有裁量權嗎?因為通常遭受第一波攻擊的單位很容易就失去通訊,這樣豈不成了「只要遭受攻擊,就可率爾反擊」,那討論誰有第一擊的權力還有什麼意義?
簡湛知道自己命懸一線,所以陪著營長去指揮所請罪。因國防部長俞大維在場,而且還負了傷!簡湛困境由是得解。但下一個簡湛困境呢?
在電影「赤色風暴」中,丹佐華盛頓扮演的副艦長剛好是反例。他在發射命令及密碼皆已完備下,仍堅持恢復通訊以確定指令,但似有貽誤戰機之嫌。軍隊中不是每個人都瞭解全盤戰局,倘若人人都有自己的意見,軍令如何貫徹?
筆者未曾受過軍事教育,無緣得知完整軍官教育訓練是如何處理類似狀況。但第一擊指揮權討論,不能流於紙上文章,否則下一個簡湛面臨困境時,或許運氣就不會那麼好了。
◆ 民國吃家 趣談名人食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3000914-260115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23日 林欣誼/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知名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顧問、兼具詩人與廚師身分的二毛,撰寫《民國吃家:一個時代的吃相》,細數從袁世凱、魯迅、于右任到張愛玲等12位民國名人私房菜,妙趣橫生。
像是胡適嗜吃肥肉,蔣介石喝高湯養生,京劇大師梅蘭芳愛川菜,但為了護嗓每天含一片雪梨入睡。
二毛本名牟真理,現在成都、北京等地經營餐館,著有《媽媽的柴火灶》等美食散文集。
他剖析民國之後,宮廷廚師紛紛流落民間經營餐館、或到新權貴人家掌廚,促進了貴族菜大眾化,並衍生八大菜系,「民國吃家」第一人要算民國大總統袁世凱,「他喜好清宮菜,鍾愛家鄉河南的美食,娶了9房姨太太,大多擅做菜,因此在吃上太有代表性了。」
他描述袁世凱奉行「能吃才能幹的信條」,因此飯量奇大,習慣每天起床先喝一碗人參湯,早飯是一成不變的雞絲麵,宮廷菜上「凡慈禧喜歡的,他都喜歡,特別是清蒸鴨子。」但他1妻9妾、17個孩子加上隨從,全家每天上百人開飯,只一個膳房,堪稱節儉。
魯迅很難與「吃喝」聯想在一起,但二毛評論他是其實是道地的行家,會吃也會做菜,光他在北京15年的日記中,就記錄了65家餐館,最有趣的軼聞是當年他發表《狂人日記》,被胡適譽為中國小說「開山之作」,魯迅高興之餘,就邀請胡適到紹興會館吃飯。第一道菜上來的是加辣的梅乾菜扣肉,胡適好奇魯迅是浙江人,通常不吃辣,魯迅解釋他最早吃辣是為了夜半讀書解睏,後來就上癮了。這段記錄證明兩人在反目之前,曾經是同桌吃飯的好友。
給人「不食人間煙火」印象的張愛玲,曾在《談吃與畫餅充饑》中回憶天津童年吃過的美味,她還喜歡炒豆渣、蘿蔔絲餅、臭豆腐干等小吃,以食物形容女人:「上海女人像粉蒸肉,廣東女人像糖醋排骨。」
張大千也是知名美食家,自豪:「我善烹調,更在畫藝之上。」他的拿手菜是粉蒸牛肉,必定要加上自製的辣椒粉;馳名的牛肉麵關鍵則是湯裡加花雕酒、紅燒時炒豆瓣醬、湯頭小火燉4小時。
在敦煌描繪壁畫兩年間,也自創不少融合當地食材的菜,「鮮蘑菇燉羊雜」中的蘑菇,傳聞用的是住處附近楊樹群下長的菇,他還畫了一幅蘑菇生長的地圖,送給後來任敦煌藝術研究所所長的常書鴻,對方感動不已。
中國文化在兩岸分道揚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6001181-260306
旺報 2014年08月26日 (李國政/作家)
真要深入瞭解何謂「中國文化在台灣」,就應略曉過去六十多年的「中國文化史」。自1949年中華民國遷台起,中國文化在海峽兩岸分了家,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
在大陸,中國文化遭到至少兩次嚴重的靈魂扭曲,一次是六○年代的文革」,一次是九○年代的「全民經商一切向錢看」。一般人都清楚意識到文革對傳統文化的破壞,但往往忽略「一切向錢看」對人心的腐蝕更甚於文革。
價值受到嚴重扭曲
文革的靈魂扭曲,雖然有「不說假話就辦不了大事」的誠信流失,有批鬥師長、「與父母劃清界線」的反人倫及社會信任斷裂等,但相對而言,其出發點是相當利他的革命理想,完全不含利己的金錢成分,動機相對單純。因此,雖然文革摧殘了大陸社會,但道德崩毀有限。這就是為什麼改革開放十年後,激情理想滿懷的北京大學生會忘我投入,發起一場追求自由民主和公平正義的六四運動。
反觀六四後,九○年代的「一切向錢看」,其動機就是赤裸裸的金錢功利,全盤自私,毫無「利他」精神,這種靈魂扭曲涵蓋並超越了文革的道德墮落,形成全社會的信仰道德危機,導致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孫立平教授所說的「中國社會正在加速走向潰敗」。這是何等觸目驚心的字眼?
正是這種全民道德淪喪的共業,形成大陸社會嚴重的黨內外腐敗、貧富兩極分化、誠信與公德喪失、社會不「和諧」,「群體性事件」不斷……至於年輕一代,今天還有幾人懷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士大夫精神關心政治?
再看中國文化在台灣,台灣沒有文革,在大陸的文革開始瘋狂「破四舊」、「打倒黑五類」時,台灣在同一時期推動的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故而,「後1949」的六十年來,中國文化是在台灣才得到最完整無礙的傳承。然而,文化如只有傳承而沒有創新,可能意義不大。正是在這一點上,中國文化在台灣經歷了燦爛昇華。
文化傳承燦爛創新
台灣和大陸先後都有過經濟大發展。台灣不同於大陸九○年代「全民經商」帶來的全民墮落,台灣伴隨七○年代經濟起飛而來的,卻是多項精神文明的創新成就。首先,中產階級壯大後,提出民主訴求,衝撞威權體制,從1987年解嚴到1996年總統直選,台灣的民主體制全面建成,只用了短短九年。
倉廩實而知禮節,社會富裕的同時,是國民素質不斷提升。台灣社會的人情味聞名遐邇,大陸人尤其有感於台灣人的純樸善良,譽為「最美的風景是人」;縱使台灣在國際社會沒有法定地位,沒有聯合國席位,卻獲全世界140個國家的免簽待遇,包括條件最苛刻的美國,原因之一,便是台灣人的優良素質獲得國際社會肯定。
社會富裕後,走過「台灣錢淹腳目」的「貪婪之島」短暫迷失,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善」在台灣得到最充分發揚,其標誌是奉獻利他的「志工文化」全民化,慈善事業遍及海內外,典型代表是已走向全球的「慈濟」。將慈濟與大陸相對照是饒有意義的﹕1966年,大陸爆發文革民族浩劫,台灣卻誕生了至善的慈濟;佛教在大陸走向庸俗商業化,典型代表是少林寺,在台灣卻走向人道關懷的「人間佛教」,典型代表便是慈濟。
人文價值輸出全球
台灣文明卓越成就
對照大陸,台灣的文明成就不但清楚顯示了「後1949」時代,中國文化在兩岸分別的提升和沉淪,讓我們更清晰理解為何真正的中國文化在台灣,也可印證「中國問題專家」說「中國文明尚未經過商業文明考驗」是何等輕率不當。這結論把「中國文明」於台灣發展出的卓越成就一筆勾銷,等於不承認台灣屬於中國文明,已不經意和「去中國化」為伍了。
※ 現在有「統一」的跡象。
秘密任務…漂泊異域70載的遠征軍忠魂歸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897742.shtml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高凌雲/台北報導】2014.08.27
國防部與外交部、僑委會秘密派遣迎靈團,由少將軍官率領佛教高僧,前往緬甸北部,在抗日中華民國遠征軍主戰場密支那招魂,設立總牌位,迎回當年在密支那陣亡的烈士忠魂約5萬6000餘人。國防部低調,將這項行程以機敏案處理,密而不宣,直至迎靈團自緬飛抵泰國,才稍露口風,登上返台班機後,正式公告周知。
國防部下午在忠烈祠舉行緬甸境內中華民國遠征軍陣亡將士總牌位返國迎靈暨入祀典禮,兩岸近年對抗日歷史高度重視,大陸將緬甸境內的部分國軍遠征軍官兵遺骸,遷葬回雲南省騰衝的國殤墓園,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曾參與這項儀式。
緬甸密支那是抗日古戰場,遠征軍荒墳處處,許多在過去緬甸排華風潮中被破壞,傳說當地很多當地人興建房或公共設施時,都輕易挖出遠征軍屍骨。
國防部迎靈團由人次室黃情少將擔任領隊,靈鷲山心道法師隨行,軍方透露迎靈團進入緬甸時間有限,國防部有官密支那遠征軍將士名單,約有5萬6000餘人,名單相當長,招魂無法一一唱名,只能設立總牌位,迎靈回台。
發言人羅紹和說,國防部與外交部、僑委會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8月24日重返緬甸北部密支那招魂,心道法師邀請眾多高僧,在當地寺廟舉行超渡儀式,合力誦經,以酬慰漂泊異域70載的忠魂,許多僑胞也參加祭祀典禮,場面令人感動。
羅紹和表示,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國民黨立委陳鎮湘、詹凱臣、楊應雄等,今年5月5日提案,為表彰遠征軍官兵事蹟,建請成立專案小組,迎返緬甸地區陣亡將士英靈。
羅紹和指出,迎靈小組中午返抵國門,隨後在忠烈祠舉行入祀典禮,由國防部長嚴明擔任主祭。
※ 相關報導:
* 印緬叢林中… 被遺忘的白骨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897778.shtml
根據統計在二次大戰當時,大約有近兩萬名國軍將士骨骸被遺忘在印、緬邊界叢林中,無人聞問。駐印遠征軍老兵邱中岳生前曾奔走各方多年,推動政府將這些為國捐軀英靈入祀忠烈祠。
....在印緬邊境叢林內還有許多無主墳,我國防部官員必須以機密方式轉往雷多。經過多年尋找,十多年前找到叢林內的亂葬崗,多被葛藤與蔓草遮蔽,這些是因病或戰死國軍將士的墳塚,但墓碑、墓基遭破壞,看過現場的駐印軍老兵邱中岳生前曾用「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形容當地的氣氛。
* 充滿台味的大陸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7001181-260306
《原鄉》是北京影視公司製作、兩岸合作拍攝的電視劇。今年三月在中國中央電視台首播,劇情描述因為1949年兩岸內戰導致的國共分治,隨著國民政府遷台的許多外省老兵被迫與家鄉親人分離數十年。然後隨著1987年台灣開放赴大陸探親,這些老兵逐一踏上漫漫回鄉路的感人故事。
....有趣的是,台灣觀眾看《原鄉》應該會感到十分親切,因為這部戲的場景、演員與劇情都充滿台味。潘麗麗飾演江西老兵的台灣妻子,一口台灣國語;而楊千霈扮演他們所生的女兒,雖然身為外省第二代,卻弄不清祖籍,甚至把江西記成江蘇。諸如此類的各種幽默橋段,都令人會心一笑。
◆ 手紋耆老 翻開排灣歷史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896863.shtml
【聯合報╱記者陳沛佑/屏東縣報導】2014.08.27
屏東泰武佳興部落是排灣族手紋保存極為完整的部落,排灣族女性紋手代表階級身分,也是美的象徵。口述歷史「排灣族佳興部落手紋圖錄」昨出版發表,三位手紋耆老到場,翻閱新書說:「感謝你們記錄下珍貴的手紋文化。」
佳興部落以手紋知名,排灣古謠研究者周明傑在佳興村人邱霄鳳幫助下,二○○七年起訪視耆老口述手紋歷史。
邱霄鳳說,研究開始時,部落有十三位耆老擁有「佳興式手紋」,後來老人家陸續凋零,如今僅剩五人。
排灣族紋手傳統以女性為主,且必須在部落同意下才能紋手,圖案有河川、土地、蜘蛛紋、蛇紋等,代表著階級及家族身分;太陽、人形紋等只有頭目家族可用,每個家族有專屬圖案。
紋手有諸多禁忌,包括父母為女兒紋手,第一刀要由他人下手,「因為父母不能讓孩子流血」;紋手不能讓懷孕婦女看到、不能打噴嚏等。「手紋是有生命的」,邱霄鳳說,耆老說紋路會因為心情、天氣而有細微變化。有次耆老把手藏起來,害羞地說,「天氣不好,紋路不好看」;耆老還說,離世前,手上的紋路也會變鮮豔。
周明傑說,日治時代以鞭打、罰金禁止紋手;台灣光復後,佳興村復興手紋,有幸保留下許多圖樣。
◆ 評論:習近平正在推動去美國化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8270345-1.aspx
中央社 2014.08.27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近兩年,海外華媒評論,習近平上台後在意識形態與美國針鋒相對,整頓網路和強化內部意識形態,都是在「去美國化」,維繫一黨專政道路。
總部設在美國的多維網日前發表評論文章提出上述觀點,這篇文章最近被鳳凰網、大公網和觀察者網等媒體轉載。
文章說,中共奪權建政主要承襲前蘇聯體制和意識形態,中共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被認為是一場「去蘇聯化」運動。
對照習近平上台後的強化意識形態等作為,文章認為,這一張一弛的背後,是兩個時代的巨大差距。
大陸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成就,被很多人歸因於去蘇聯化的成功,大陸輿論和思想界認為要解決當前積聚的各種問題,就必須轉變為與前蘇聯相對的美國模式,形成一種「唯美國論」輿論氛圍,甚至出現一批以實現美國民主制度為目標的體制對抗者。
為此,不久前被冠上「頂層設計師」名號的習近平,提出大陸的改革事業與發展不能「左顧右盼」,全盤照搬;他又提出「兩個不能否定」,且進行網路媒體整頓、劍指意識形態滲透。
文章指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最近指責中國社會科學院存在意識形態四大問題;大陸全國律師協會聯手公檢法整頓律師隊伍;大陸國安委在全大陸徹查在大陸境外非政府組織,都被人歸為中共在意識形態的「再次發力」。
習近平主政下的前述作為,及考察山東曲阜孔子學院,提出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中共甚至開始強調過去被稱為「封建」必須打倒的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文章認為,這些都是要「去美國化」,推動以「中國實踐」為基礎的改革。
看守所展現人文關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8001104-260306
旺報 2014年08月28日 (任宋丹/中州科技大學交換生)
「看守所」在人們看來的總體印象是一個比較陰森、沒有人情味兒的地方,以為看管人總會用一副凶神惡煞的態度對待收容人,通過威嚴讓被收容人勞動、改造自身,以求改過自新;以為在看守所只能吃到最簡單的粗茶淡飯,沒有所謂的閒暇生活。然而,參觀台灣法務部矯正署南投看守所的經驗,讓我對於看守所的態度和印象徹底改觀。
在教官的帶領下,和班級同學一起來到南投看守所參觀,過程中詫異地發現,原來看守所對收容人的照顧是如此的體貼入微,看管員從來不嫌棄收容人的犯罪過去,而是以愛去澆灌,希望以此喚醒他們的良知,讓他們重新回到原本的善。
我們瞭解到一種品牌「雲上陽光」,這是看守所的自營產品,通過教導收容人學做土鳳梨酥,給予收容人一定的技能培訓,促使他們在今後離開看守所後能夠有謀生的機會。「雲上陽光」土鳳梨酥就是這些收容人的學習成就,在參觀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他們精心製作麵包、糕點的場面。我很認同這樣的安排,讓收容人能夠靜心下來努力學習一技之長。
製作糕點的旁邊是收容人學習烘焙、上課的地方,有閒暇的時候,還會給收容人觀看電影,提供收容人的基本日常娛樂生活。
除了這些,當然還有一些零件的加工、對於未成年的收容人會開設教育課程,讓他們不落下學業。許多的教師都是社會善心人士組成的,課表安排也是根據一般中小學的課程規畫。雖然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沒有安排我們去參觀他們的學習場景,但是從看守所的影片介紹可知,他們的生活基本不錯,至少在生活和學習上都有了保證。
餐飲方面,他們每人每餐都有三菜一湯,飯菜都是有專業老師教導,食料通過標準檢查才可以購買。餐費每月預計在1800元台幣左右,未成年人因為處於生長發育期,得補充更多營養,所以有2100元台幣。
而在醫療健康部分,從2012年底開始,台灣政府將收容人也納入健保,看守所裡面配備了和外界一樣的小診所,周一到周五有固定的醫師進行會診,為收容人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
總體而言,看守所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對收容人展現了人文關懷,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重獲良知,爭取早日回到原來的生活,回報社會。有幾個朋友還說笑,偷偷跟我講挺喜歡這樣的生活,覺得能夠進到裡面來也挺好的。
當然,我覺得再怎麼好的環境,也還是個看守所,總會有一個社會標籤會貼在你的身上,希望社會大眾能夠在平時的時候多瞭解法律、守法守序,創造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不要因為一時的糊塗而走上不歸路。
◆ 劉屏專欄-台灣神臉丟到美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8000502-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28日 劉屏
Fxxx是4個字母的英文單字,極其下流,毋庸多言。Sxxx也是4個字母的英文單字,意指排洩物,常用來罵人,但難登大雅之堂,屬於「7個不可出現在大眾傳播媒體」的字彙之一,近幾年來偶爾出現在有線電視的深夜節目,但無線電視、廣播仍然禁用。
將髒話帶進莊重場合
然而這幾天,這兩個字眼先是出現在華府的「全國記者俱樂部」(NPC),繼而出現在華府近郊的基督教堂中,令人詫異不已。把這兩個字彙帶到華府的,是台灣的幾位「神」。
幾位學運的領導人士訪美,假NPC會見媒體。其中一位回答媒體的提問時,用了Sxxx。令人吃驚的不只是此君用了這個字,更是因為此君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怎麼在這個場合公開使用這樣的字眼?是不知?還是明知故犯?
雖說只要付錢,誰都可以在NPC舉行記者會,但NPC畢竟是個莊重的場地。既然口口聲聲代表台灣的民主力量,總該有一定的水準吧。
還好,參加記者會的,沒有一位來自美國主流媒體,全都是台灣駐美記者。唯一的例外是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的沃泰姆(David Wertime),他在重慶住過,能說國語。正因如此,記者會全程以國語進行,無需翻譯。
隔天,仍然在學的幾位在教會與鄉親見面,其中2位穿著學運的黑色「制服」,即T恤上有「FXXX THE GOVERNMENT」字樣。還好是台僑的教會,一切都寬容。換了美國人的教會,大概不會讓這樣的人進門,更不會容忍以這樣的穿著在十字架下談政治。
這幾位人士說,美國之行有兩大重點,一是向海外感謝各界對學運的支持,一是「當面要求美國放棄『一個中國』政策」。這種說法當然很天真,更天真的是下面這句話,「我們很清楚,美國的一中政策是因為中國的強大經濟實力」。
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行之有年,與中華民國還有外交關係時,台北當局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國在1972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只承認北京政權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那時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是怎麼樣,舉一幅漫畫就可以說明一切。當時葉劍英以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身分發表《對台灣同胞的講話》,即通稱的「葉九條」,其中第6條是「台灣地方財政遇有困難時,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補助」。在台灣蒸蒸日上、大陸一窮二白的年代,各界對葉的論調簡直嗤之以鼻。因而美國媒體有一幅漫畫:一個人騎著腳踏車,停下來,對著一輛賓士轎車裡的駕駛人說,「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僅此一例就說明,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那裡是因為經濟因素?
學生要美國放棄「一個中國」政策,是要美國同時承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還是要美國承認台灣獨立?這在現實上有任何可能嗎?
幸好國外媒體未報導
學生反對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理由是「那是一個國家內部的協議,就不能讓台灣獨立了」。難道不簽和平協議,就有助於台灣獨立建國?
政治上的憧憬,可以是這幾位「神」終生不渝的奮鬥目標,無關是非。不過這幾位把Fxxx與Sxxx帶到華府,帶到記者俱樂部與教會,實在不是什麼台灣的光彩。還好,沒有美國媒體將之曝光。唯一到場的《外交政策》雜誌迄未發稿。
黃介正/「積極有所作為」的解放軍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901518.shtml
【聯合報╱黃介正】2014.08.29
八月十九日中共海軍航空兵的殲—11戰鬥機在海南島東方國際空域,企圖攔阻警告一架美國海軍的P—8偵察機,兩機相距僅約六公尺,稍一不慎,將重演十三年前幾乎在同一空域的EP—3軍機擦撞墜毀事件。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宣稱,中共軍機的行為既不專業又極度危險。
去年十二月,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率領大型艦船編隊,通過台灣海峽,駛往南海進行演訓。美國海軍「考本斯號」導彈巡洋艦試圖接近監控時,遭到中共軍艦急駛警告停船,兩艦相距不到五百公尺,雙方因互不相讓、緊張對峙,幾乎迎面對撞,險些釀成嚴重事件。
近兩年來在東海及南海海空域,中共解放軍海空軍進行了多次的大規模演訓,從海軍編隊穿越第一島鏈,到為大型船艦進行護航的遠航訓練;從海軍會同海監及漁政艦船的「東海協作」軍地聯合演習,到中俄兩國海軍在彼得大帝灣與長江口外海舉行的年度「海上協作」聯合演習;從東海釣魚台列嶼到南海的西沙和南沙群島,中共解放軍都擺出從「國土防禦」轉變落實到「攻防兼備」的強硬態勢。
習近平接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後,人民解放軍除仍「堅持韜光養晦」,更已轉向「積極有所作為」。
由中共中央軍委批准,透過總政治部發出通知,要求全軍官兵認真學習的綱領性文件,不但標誌中央軍委領導對於國防軍事建設的總藍圖,也象徵中央軍委主席牢掌兵符的權威。
在後毛澤東時期,以鄧小平在軍隊的威望,雖然在交出軍委主席職務四年後,《鄧小平關於新時期軍隊建設論述選編》才在一九九三年下發全軍,也無人懷疑鄧對於軍隊的掌控。江澤民擔任中央軍委主席將近十五年,拔擢將領無數,但也是到了卸任前一年的二○○三年,才將《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學習綱要》印發全軍。
胡錦濤雖接任總書記,江澤民卻堅持要「扶上馬、送一程」,拖了兩年才交出軍委主席,在江澤民的陰影下,胡錦濤八年的軍委主席任內僅有「科學發展觀」論述,除了裝備科技發展,對於國防理論建設及軍事戰略方針,卻乏善可陳,直到二○一二年十八大卸任後,才由習近平批准下發《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學習綱要》。
習總就是不同凡響,在接任中央軍委主席未滿兩年的時候,即於今年八月二十六日批准下發《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讀本》,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認真學習理解與貫徹。
習近平接任中央軍委主席後,不到一個月便前往廣州軍區視察,提出「中國夢」就是「強軍夢」,將富國和強軍連結起來;要求軍隊「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還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他上任後,積極視導所有七大軍區,訪遍各軍、兵種以及武警、邊防部隊,如今又在軍委主席任期還有八年多的時候,就已經由總政治部下發了《讀本》,再再證明了習近平治軍,遠勝於江澤民和胡錦濤,而直逼鄧小平的霸氣,根本就是一個「先期部署、預做規劃、上任就幹」的老手。
習近平領導的解放軍,少了韜光養晦,只會更積極有所作為,亞太周邊國家皆備受壓力,我們離大陸那麼近,不會無感,又豈能無知!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 自卑的大陸人 自傲的台灣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9001108-260306
旺報 2014年08月29日 (顏婧/北京師範大學學生)
漢字之旅已經過去,一個月的時間沖淡了濃墨重彩的現場感。最近看到大陸的學者李零發表了一篇名為〈傳統為什麼這樣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文章,探討近些年來大陸為什麼突然掀起了所謂的國學熱,大陸對待國學的態度到底怎麼一回事,背後是什麼樣的心態。
其中有一句話非常關鍵:「大國夢想,小國心態,表面自大,骨子裡還是自卑。」這種心態是大陸在改革開放後口袋裡有了些錢以後才有的,我們砸大錢辦奧運會、援建非洲國家,想向世界證明雖然近一百年來中國貧窮落後、不文明、不發達,但現在有了改變,我們仍然將回歸泱泱大漢,盛世唐朝,成為世界上一個響噹噹的國家。
落伍觀念令人傻眼
當這種心態和對岸台灣發生碰撞時,事情就會變得十分的微妙。兩岸政權對立時期,彼此間的謾罵和詆毀並不少見。兩岸開始逐漸交流時,大陸站得更低,台灣站得更高,歷史和現實差距疊加在一起,為彼此構建出了一幅只存在於自己心中的對岸。
我之前去台灣,一個年輕的輔大男老師說他第一次去大陸時心裡十分忐忑,聽大家說一定要帶衛生紙、速食麵,因對岸是蠻荒之地,什麼都沒有,最後他帶了大半旅行箱的衛生紙和速食麵,到了大陸就傻眼了,看著自己的箱子哭笑不得。
這次旅途中,有些對岸的小夥伴們也是帶著偏見來的,有幾個人常以調笑口吻看大陸不文明的行為,指著類似「人人參與文明創建、個個爭當文明市民」的標語,然後再歪著頭笑著問:「那大陸人在景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是不是文明的行為呢?」雖說並無惡意,但卻讓大陸的同學們心裡不太好受。
虛妄的文明制高點
他們以一種站在文明的制高點的心態俯瞰大陸,帶有些微優越感。柯震東吸毒事件爆出來以後,台灣的同學也有以比較極端的口吻批評大陸法制,誤以為大陸是鐵板一塊的一言堂,我們絲毫說不得政府,張嘴便會被抓,聽起來好像我們的境況和文革差不太多。
如果他們有耐心到對岸網站上看看,就會看到我們是如何痛徹心扉地批評政府的腐敗,批評各種教育、房價、醫療、社保等現象。我給一位同學看了愛思想網上一篇討論黨執政的合法性的文章,而她訝然無語。
前陣子大陸的網上盛傳台灣的專家稱大陸用不起電腦,於是半年前的茶葉蛋事件又被提了出來。生活在城市的民眾家裡安著無線,一手pad,一手手機,桌機專門為打遊戲和休閒準備,商務筆電就在包裡,一聽這話拍案大怒;而農村居民有的地方甚至都還沒有通上網路線,只能用手機上網瀏覽網頁,我身邊許多來自農村的同學就是這樣,雖然有電腦,但電腦在她家也派不上用場。
這種情況下,不論有理無理,社會的反應都是群起而攻之;茶葉蛋事件更為可笑,竟然有廣州土豪自費購買十萬顆茶葉蛋在街上分發給路人,證明大陸吃得起茶葉蛋。如若不是心裡有股氣憋著,又何必這樣大動肝火?
正統誰屬並無意義
在去長城的行程時,我因為身體不適,一直都待在纜車上來的地方,和一位不良於行的台灣同學聊天,他說原以為應該會看到許多亂塗亂畫,隨地吐痰,大聲喧嘩的遊客們,可為什麼我們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原地不動,又待了這麼長時間卻也沒有看到呢?我說大概時間不夠長,心裡補了一句:大陸並不是你們想的那麼糟糕。
漢字之旅結束以後,依然有大陸的小夥伴在線上聊天時稱呼對岸的繁體字為正體字,當時我回了他一句「是繁體字……」。如果對漢字有一些瞭解,就會知道漢字趨繁是為了更多地表義,漢字趨簡是為了書寫更為方便。爭誰是正統誰不正統並沒有什麼意義,漢字是一個不斷自我調整和變化著的系統,一直優勝劣汰。如果非要以誰保留了更多傳統文化來說,很多簡體字也是古已有之。
大陸同學用「正體字」來稱呼繁體字,不知道這到底是由於稱呼習慣的根深蒂固,還是仰視台灣的習慣錯結於心。回頭琢磨,交流其實是一個祛魅的過程。那番魅影,來自於我們的文化,來自於我們的歷史。當現實的車輪轉動時,一切都會變化,但我們卻仍然在以舊有的眼光審視現在。
發現彼此也都一樣
我們習慣於站在自己稀少可憐的一點已知部分去認識外在,想像著自己心中的彼此。然而,來到對岸才會發現,台灣沒大陸人想得那麼好,大陸也沒有台灣人想得那麼差。到最後,能夠有辦法扭正人心裡的錯位思維的,大概只有深入到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流了吧。
想到幾個在台灣待過的時間比較長的同學說過:「接觸的時間長了,在兩岸差異上都無話可說了,每個大陸人和每個台灣人都是平凡的個體,有的只是私人的交流。」我忍不住笑著心想:「到最後,大概會發現我們都一樣吧。」
世代圖像/從世代看兩岸關係「社會斷崖」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05381.shtml
【聯合報╱王振寰/政大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新北市)】2014.08.31
聯合報「世代圖像」調查,對於不同世代的社會認知、工作態度、現狀和未來滿意度等,有相當有趣發現。不過這個研究,缺乏不同世代對於兩岸關係發展前景的選題,有點可惜。
對兩岸關係而言,橫亙眼前影響最大的,其實是由太陽花學運引爆的社會公民運動對兩岸政府的挑戰,而這與世代差異有極密切關聯。
太陽花後,政府發現年輕人並不認同與大陸來往的深化。而大陸則是發現,過去對台灣政經努力沒太大效果,不只對於台灣社會缺乏瞭解,對年輕人的認同取向更無法掌握。可以想見,兩岸關係已面對一個更為深層的「社會斷崖」。
兩岸關係的「社會斷崖」,指的是兩岸政府的政經政策無法滲透到社會層次。這包括了引爆太陽花的服貿協定,或大陸政府對於台灣的政經工作,全都碰到來自年輕世代的懷疑和抵制。這種對兩岸經貿整合的抗拒,來自幾個深層的結構因素,需要兩岸積極面對:
首先,年輕世代(約四十歲以下者)成長自台灣政治民主化階段,對於大陸沒有感情。不像四十歲以上的人,從小到大都在國民黨的「大中國」理念教育下,對於中國或中華民族有一定的認同;相反的,年輕世代的成長環境,以及看到的世界都只有台灣,對大陸沒有感情認同。
第二,就像調查顯示,很多年輕人認同台灣必須利用大陸來經濟升級,也願意到大陸工作;但這不表示年輕人認為經濟整合可以連結到政治統一。台灣經歷過民主化洗禮,年輕人對於民主和自由有高度的自信和認同;因此,他們在政治上對於大陸威權政治是高度不信任,大陸也很難用現今的政體來說服台灣年輕人。
第三,對於大陸的不信任,也反映年輕人在面對中國大陸崛起時,逐漸失去信心所致。年輕人成長的年代,親身體驗從四小龍高點,逐漸停滯甚至薪資後退,工作機會逐漸消失的情境。
相對的,大陸從貧窮落後到經濟強大,上海、北京和一些大城市成為全球城市、部分薪資甚至高於台北。這些都造成台灣年輕人的相對剝奪感,除抱怨執政的國民黨、排斥大陸威權體制外,更寧願依附在社區經濟,過著賣咖啡和有機食品的田園小確幸生活型態。
面對著兩岸關係的「社會斷崖」,假如還是以追求兩岸和平發展為目標,那麼兩岸政府都必須有新思維。國民黨不能再以經濟全球化來說服年輕人,而需要正視他們的不滿、焦慮和對大陸的不信任,採取對世代正義有益的社經政策,化解發展不順的兩岸關係;而大陸政府對台政策雖然在太陽花之後,已有「社會轉向」,不過對於年輕世代的想法,仍需要耐心對待。兩岸社會也需以時間來共同努力和化解歧見;否則只會把他們推向對立面,畢竟他們與大陸沒有血濃於水的臍帶連結關係。
◆ 兩岸校園超連結-艋舺驚魂記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31000829-260306
旺報 2014年08月31日 (虞婧/北京語言大學學生)
「我只聽過義氣,沒聽過意義啦!」白猴的話超酷,簡直是無敵真理。這一切,都像迷幻藥,令蚊子上癮。而最終,和尚哭著拿槍指著蚊子,鮮血已經染透襯衣的蚊子嘴唇蒼白,向和尚伸出雙臂,在和尚放下槍擁抱他的那一刻,狠狠地把刀捅進了他的後背。電影《艋舺》裡,黑道友情的建立、抉擇與毀滅,就這樣,都結束在了血泊裡。
艋舺,閩南語發音「Monga」,比較準確的發音是「Mang-ga」,原指小船,後引申為小船聚集的地方。在台灣,艋舺是個古老的城區,位於台北市西區,是台北市發展的起點。艋舺的繁華、生猛,以及它背後所代表的龐大利益,與這個地方到處角頭林立有著很深厚的倫理規範關聯。
華人傳統日治遺風
這裡既有華人傳統的寺廟,又有日治時代的遺風。1980年代,台灣解除了施行長達38年之久的戒嚴令、外省幫派興起、槍枝開始氾濫,艋舺各方勢力重新洗牌,倫理與規範開始崩解。昔日一小塊的艋舺,經過閩南人的移民、與當地原住民的融合再到日本殖民統治,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今日台北的萬華區。
在台灣當交換生的期間,我去了台北七次,最後一次獨行,決定把青旅預訂在萬華區,也許是去追尋電影裡的一些印記,也許只是去尋找一點點歷史與古舊的氣息。看著地圖上「艋舺」二字,就不知不覺地行到了捷運龍山寺這一站。
一出捷運站,就聽見附近公園裡的音樂聲,廣場上有許多跟宗教有關的小攤位,人們急匆匆地來來往往,說話的聲音響亮帶著點凶煞的味道。其實,我是感到有些害怕的,覺得同前幾次來台北的感受不一樣,少了點都市文明的感覺,也少了已經習慣的台灣人的溫和與熱情,這裡的環境和街道也相對略顯髒亂些。
出站不遠即是龍山寺,據說是知名的二級古蹟,原本打算進去看一看。還未走進龍山寺,已經看到寺外繚繞的煙霧。我被一群拿著香前來參拜及前來觀光遊覽的人群擠著擠著就進去了,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莫名與畏懼,看了看內部建築,便慌忙走了出來。
走出龍山寺,有些饑餓,突然發現一家「85度C」,就像是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在這個氣氛有些亂糟糟的地方終於有點了都市的味道。而走進麵包房卻還是一樣的焦躁與推擠,當下真是對這個陌生的地方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這對還未找到所訂青旅的我,真是一種打擊。
見流浪漢心生害怕
夜色降臨,我循著地圖上的指示和街道上的路標一路尋找住處,道路兩旁都是一些破舊而有些髒亂的店鋪,隔幾個店鋪門口就躺著一些穿著破爛棉衣的流浪漢。我鼓著勇氣向幾個店家問了問路,雖然他們還是給了我指了指路,但表情和聲音裡還是帶有凶煞的意味,作為一個獨自出行的女孩子,我幾近崩潰!
天色越來越暗,幾番尋覓,我終於走過好幾條街道,找到了偏僻的青旅所在之處。一進門,溫馨而明亮的氛圍讓我多少安心了下來,可是休息了沒多久,我就發現自己的學生證掉了,而此時夜色已深,我實在不敢自己出門尋找,幸好同是大陸旅客的兩位大哥主動提出陪我出門,我們一行三人便再次出門。
醉漢怪人占據路旁
往龍山寺方向沿途返還找尋的路上,我看見道路兩旁已經睡滿了流浪漢,路邊座椅上還坐著拿著酒瓶的醉漢,夜風時不時地襲來,我們一句話也不敢說,只是一路專注看著地上有沒有我的學生證。走到華西街夜市口的時候,一個中年女人站在十字路口,不間斷地對行人喊著「阿彌陀佛」,擺攤的商家和過路的行人跟沒聽到一樣,我們看了不禁脊背發涼。
找尋了一路未果,我們便打算回住處,回去的路上,看見一個奇怪的長髮女人坐在一輛機車上,濃妝豔抹臉上卻看不出一點美麗,反而顯得有些老氣,大哥告訴我那是特種行業的「站街女」。我打了個寒顫,作為一個大三學生,我確實未曾見過這些場景,趕緊跟著大哥回到青旅,期盼早早結束這噩夢的一天。
在青旅訂了兩天的住房,第二天早上醒來有一種重生的感覺,雖然有些誇張,但是這裡的環境確實讓人有些膽戰心驚,不知道等待著自己的又是怎樣的一天。上午去台北101附近辦完事情,重新回到龍山寺捷運站,走回住處的路上竟然發現了一處別致的建築,看了門口的牌子介紹,發現竟就是傳說中的剝皮寮!
剝皮寮是《艋舺》的主要拍攝場地,從清代形成街市以來,至今已經超過200年,最難得的是,它的形制幾乎完整保留了當年歷經清代、日治時期的樣貌,是台北市規模最大、區域最廣、保留最完整的清代古街區!我在街區之內散步、遊覽、拍照,探索著萬華歲月流動的痕跡,完全忘記了前一天晚上帶來過的恐懼和擔憂,算是給前一日的遭遇帶來了一些安慰。
黑幫風情市井味道
第二晚不敢再出門,早早地就睡覺了,等到天亮離開這個區域,才真正地長吁了一口氣。再見了,艋舺!
不過,雖然並不同於台灣其他地方的美好與清新,相比而言,在艋舺的兩天卻也是一段特別的、難得的記憶,而且也的確有了點黑幫和市井的味道,想起來還是很有趣、很獨特!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喝酒過量,有礙健康!
※ 除某些特定日子之外,晚上走在艋舺的大街上,還是很安全的。
想瞭解台灣 可先學台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1001724-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01日 (英坤/南京理工大學學生)
從台灣回來後,有朋友問我台灣講何種語言,是英語還是漢語,顯然他對台灣的瞭解只限於「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只能苦笑著耐心解釋,台灣的主要語言是國語和台語,也就是大陸所說的普通話和閩南話,另外還有客家話,原住民語言等。
國語自然是普及率最高,尤其是官方及日常生活場合被最多使用的語言,發音與大陸普通話發音絕大多數是一致的,只是在個別辭彙使用上會有所不同。
雖然國語同樣以北京話為標準音,但經過50餘年相對獨立發展,台灣國語吸收了台語,英語,日語和客家話等語言的表達。而一些在台灣人看來很接地氣的表達,卻讓大陸人著實摸不到頭腦。
台語是在台灣影響力僅次於國語的語言,我到台灣的第一晚就與朋友一起參加淡江大學彰友會的晚會,朋友提醒我,鄉下講台語會多一點,要做好心理準備。我想之前在廈門已經體驗過一些閩南話,應該不會太難招架吧。還好那晚的國語比例稍高一點,國語和台語是混在一起講的,借助國語可以理解一部分台語的含義。一段模仿澎恰恰許效舜的喜劇也因為有朋友同步翻譯,多少聽懂了些。
之後幾天因為都有朋友做台語翻譯,沒有溝通的障礙,也就沒有用心多學點台語。直到在高雄香蕉碼頭參加了一場婚宴,才真正感受到不會台語的壓力。一張飯桌上十幾個人全部用純台語交流,被這樣的語境連續轟炸三個小時後,台語在我心中自動升格為華人社會的最難懂方言。
之後的旅程中,我也發現有些台北的年輕人根本不會用台語與人溝通。雖說台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認為是鄉土的落後的,並遭到當局的嚴厲限制和不平等對待。但現今的台灣社會對台語已經有這樣一種共識:台語是台灣在地文化極為重要的文化符號,需要得到與國語平等的地位。對於國民黨之前推行國語政策,社會公眾都在批評,台語的影響力也在尊重多元化的背景下被大量使用。想要瞭解台灣文化,尤其是普通大眾的生活,學習台語是不錯的選擇。
◆ 真實交流 讓心更貼近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1001722-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01日(王馨瑩/政治大學)
和陸生同學短短幾天的相處,留下的不只是足跡,更是在彼此心中的記憶。這是一趟追溯漢字根源的旅程,當然,我們沿途會交流漢字的學習和簡體與繁體字的比較。發現在同文、同語的基礎下,尋找差異的蛛絲馬跡,感受語言與文字的樂趣。我們說的土豆,其實不是同一種食物;我們吃的豆花,其實在大陸南北又不是一個味道。
又或者我們在網路用詞也是不一樣的,曬恩愛與放閃照都同樣讓人恨得牙癢癢。而我們更多的時候,也會交流自己生長這片土地的文化。來自彰化的我,和大家分享彰化的特色小吃;而來自四川綿竹的妹子介紹自己家鄉的年畫是四大年畫之一;西安的辣妹子介紹西安特色麵食和俏皮的順口溜;廣州的漢子則分享繁榮的市景和蓬勃的商業發展;而問起湖北漢子湖北特色時,他馬上想起武昌起義和赤壁之戰。
當我們把自己、自己的家庭和成長,都拿出來與同伴分享,會發現每個人真的就像一本等待被閱讀的好書,津津有味。
我談到自己家裡有三個姊妹,他們著實大吃一驚。山西姑娘告訴我,她的爸爸、媽媽因為超生了她,所以爸爸和媽媽都丟了工作,後來在家開了一間小店鋪子,才讓家裡經濟收支可以平衡。
湖北漢子分享他高考努力奮鬥的故事,由於考上重點大學競爭非常激烈,高三那年幾乎每天五點半起床,清晨的路上除了清潔工人就是學生,每天回到家再念到凌晨,分秒必爭,吃飯、洗澡和睡覺的時間都壓縮到很短,僅僅三分鐘就能解決一餐。我也和曾經到台灣交換過的妹子們交流台灣哪兒好吃、哪兒好玩,以及對照我們共同記憶的台灣。
而今年三月在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果然成為了許多陸生好奇的焦點,透過我們的說明,他們試著了解台灣大學生關心公眾事務的精神與力量,不眠不夜的行動力,以及帶動了許多其他可能模糊焦點的議題,或影響了台灣社會的其他層面。
我想,對陸生來說,這會是在他們生活中少見的「亂象」,而我們卻能討論在亂象中的成長。
另外,在夜裡,我和我的陸生室友總是習慣在燈暗之後開啟深夜政治論壇,她和我分享,她從初中和高中的歷史課與政治課本中,學習到的兩岸歷史演進過程。也和我討論兩岸各種政治發展可能性,以及她眼中的新疆獨立運動。我覺得每到深夜,儘管身體已經癱在床上動彈不得,我們卻還是專注地交流這些我們所不知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隔著台灣海峽的距離,彼此或多或少存在差異。對我來說,差異的存在才是激盪更多火花的基石。過去的社會安定,講求的是消弭差異、遺忘差異,當我們彼此沒有差異才是穩定;而現在我們漸漸會發現當我們重新認識差異,了解差異的存在,透過理解,我們才可能有所認同,激盪出差異的力量。
我相信,透過這次交流的機會,兩岸的學子在這幾天一同相處、學習和玩樂。雖然這樣共同的生活,是簡單而平凡的接觸,卻能更了解彼此的想法與價值觀,讓心的距離更加貼近。
近9成台灣人 認同中華民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5000801-260102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05日 楊毅、林思慧/台北報導
台灣競爭力論壇昨天舉辦2014第三季台灣民眾「國族認同」研討會,調查結果發現,台灣民眾對中華民族認同度再度超越8成5,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比例高達8成7,為連續近5次調查最高,顯示台灣民眾國族認同的高穩定度。
根據競爭力論壇最新調查指出,在具有共同血緣、語言歷史文化的前提下,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份子」的比例為87%,相較上一季的83.8%,增加3.2%。否認者的比例則僅為9%。整體而言,台灣民眾認同中華民族的比例皆保持在8成以上,否認自己是中華民族的比例則維持在一成左右。
此外,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回升,高達53%,也較上一季的46.8%,增加6.2%。不認同中國人的比例則為43%,較上一季的46.5%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相較於認同自己中華民族的比例,減少了近3成4。整體來看,除上一季調查認同與不認同的比例不相上下外,對於中國人的認同度皆超過5成。
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分析,這顯示台灣民眾「第二身分」的認同,實際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穩定性,這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尤其與亞洲周邊國家相較,在和中國大陸間的關係上,台灣具有的最大優勢就在於血脈相連的中華民族意識。
萬變不離其「中」
謝明輝指出,歷次調查都顯示,台灣民眾對於中華民族的認同感皆維持在8成以上的高穩定結構,這次調查更高達近9成,這正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也就是「萬變不離其『中』」的「中」,就是中華民族。
他並指出,根據過去連續7次調查趨勢,可以清楚看到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比例與藍綠板塊高度重疊,呈現出「藍六綠四」的分布;也解釋了藍綠兩軍在全國性選舉政黨對決的態勢下,除非藍軍分裂,否則每次選舉結果都是藍勝選、綠敗選的主因,這正是國族認同的神祕密碼。
中國人認同已回升
這次調查可發現,台灣人的中國人認同已經回升,回歸原先藍綠板塊的六四比,預測年底選舉只要藍軍在策略上不犯大失誤,將持續保有優勢,可守住現有執政的各個縣市,也替藍軍2016年總統大選打下勝選的基礎。
謝明輝呼籲,兩岸領導人必須深切體悟此一事實,屬於同根同源的中華血脈是台灣海峽的一根定海神針,「可以鎮住波濤洶湧、深不見底的黑水溝」。台灣應把握這項利基,為未來發展爭取更多的資源和機會。
◆ 全台首學名不虛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5001065-260306
旺報 2014年09月05日 (苗青/上海)
從高雄搭乘台鐵,用了四十多分鐘就抵達台南。這是我第二次遊台灣,卻是首次來台南。被一場大雨澆溼了的台南馬路上,我與騎樓下方的人來人往,步速不緊不慢,全無大城市的快節奏,倒是多了一份宜行宜駐的愜意和自由。
計畫中停留台南的時間只有短短一天,來不及慢慢品味街頭風景,我很快招了一輛計程車,請司機大哥載我去看有著「全台首學」之稱的孔子廟。據說,這是台灣地區的第一座孔子廟,創建於明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以教化學子、為國掄才為目的;隨著歲月推移加上數百年來多次大小修葺,讓這片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傳統建築依舊煥發光華,成為台南最值得一看的一級古跡。
往前走過一個寬敞的合院,只見一座單棟、歇山、重簷的宏偉建築,這就是主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大成殿了。殿前的露台,是為祭孔釋奠大典時六佾舞表演準備的。
三百多年來,台南孔子廟一直遵循古禮,在孔子誕辰日舉行祭孔儀式──釋奠禮。在大成殿的西北角,我發現了置放祭孔三牲的太牢架;殿外的東廡裡陳列著遵循古制製作的禮樂器,循環播放釋奠禮辦理過程的視頻,配祀有八十位中國先儒先賢。中國傳統的儒學精神與禮樂祭儀,在這裡被完整的保存,足令人見賢思齊。「全台首學」,真是名不虛傳!
喝水不忘挖井人,最早倡議在台灣「建聖廟、設國學」的明鄭參軍陳永華的全身塑像也被安置在東廡內,他的倡議開啟了台灣的禮樂教化,使得儒學雅樂常存,釋奠賡續不輟,真可謂功在千秋。
有幾位台灣青年也和我一樣,默默瀏覽牌位御匾,細讀祭儀用品的介紹,共同欣賞著這份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反觀大陸,雖然坐擁曲阜三孔聖蹟及各地大大小小的孔廟,但是經過十年文革浩劫,孔子的思想、學說乃至祭孔的器物、儀式俱遭唾棄和遺忘,金錢崇拜代替了過往的宗教信仰,好端端的孔廟現在反而「不務正業」地辦成了舊書交易所,還當作旅遊景點收起了門票,讓人不免悵惘慚愧。
所幸的是,近年來大陸官方已逐步重視起儒家學說的道德教化功用,大力推行文化建設,孔子塑像也一度「進駐」過天安門廣場。試想,如果大陸各地的孔廟能夠像台南孔子廟這樣,把傳統的儒學精神和禮樂祭儀精心保存下來,在禮樂薰陶之下,何愁不能返本開新,找回如今大陸社會所需要的內心和諧與精神秩序。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