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d若升息 債市大屠殺恐再現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34309.shtml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4.07.29
沒有人知道聯準會何時將升息,然而對照1994年「債市大屠殺」的環境,今日的聯準會一旦出手,可能會讓債市驚慌失措。
金融危機後的長期低利率已維持許久,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前約為2.5%,處於逾50年來最低水準。公司債殖利率同樣處於低檔。
雖然就業市場好轉,經濟學家預期聯準會明年升息,但投資人的舉止卻有如低利環境仍會延續。債券的隱含波動率不斷下滑,但債市投資人卻有身陷類似1994年「債市大屠殺」情況的風險。
聯準會在1994年突然調升目標利率,時間點與幅度都出乎投資人的意料,當時聯準會已維持利率政策不變超過一年。當年2月首度升息後的三個月內,美林的10年至15年美國公司債指數重挫了7.6%。
很少人預期這一次會重演1994年的慘況,但美銀美林策略師米克森指出,今日的債市可能比20年前時更容易受到衝擊。
第一,寬鬆貨幣政策、經濟成長欠佳與低通膨創造的環境,讓以收益為主的投資人買進更具風險、較長期的資產,當聯準會調升短期利率時,債券殖利率可能很快反轉。
第二,共同基金在企業債市場中的影響份量比以往更重,投資級與高收益債券基金去年資產達1.86兆美元,遠高於2000年的3,560億美元。一旦共同基金的投資人開始拋售,必然重創債市。
第三,當1994年債券出現拋售潮時,券商與經紀商可利用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吸收被賣到市場上的債券,但在後金融危機的法規環境中,券商與經紀商將無法再扮演上述的重要角色。
※ 相關報導:
* 美股直直漲 專家眼鏡碎一地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34318.shtml
美股今年來迭創歷史新高,讓許多股市策略師跌破眼鏡,也使他們連三年對標普500指數的預測失準。
* 陸房市供給過剩 恐跌價三年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34260.shtml
中國社會科學院昨(28)日發布「中國住房發展中期報告」指出,全大陸樓市進入結構性過剩,房價短期下跌不可避免,未來二、三年都是房價調整期。
* 旺報觀點-北京失守 陸房價恐全面崩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9001046-260303
為了搶救房市,大陸各地方政府紛紛鬆綁限購令,已至少有30個城市鬆綁,惟一線城市指標──北京,仍不為所動,儘管放開豪宅限價令,仍堅決不鬆開限購令,可謂是鐵板一塊,但據了解,北京房市成交量已停滯不前,仲介賣不動只好轉行的比比皆是,一旦北京開始湧現降價急售套現潮,這將代表大陸房市的最後一道防線失守了。
而根據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顯示,2015至2030年大陸城市住房需求整體走勢將呈現「上升─平穩─下降」的「倒U型」特徵,房市拐點或將在2020至2025年間出現,屆時城市住房需求將不再快速增加。
◆ 不動產交易實價課稅終見曙光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34280.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7.29
財政部日前舉辦「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制」座談會,和財政學者大致達成五大共識,包括:確定房地合一;自用住宅、長期持有及農地農舍享有優惠;成本由當事人舉證;無日出條款(新制實施後賣出即適用);土增稅制不動,但可扣抵所得稅額。至於分離課稅或併入綜合所得總額、奢侈稅存廢等則待進一步研商。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制的輪廓總算大致浮現。
當前不動產資本利得稅制,最為人詬病的就是違反實務上不動產交易一個總價的作法,硬是拆分為二,將土地部分課徵土地增值稅,對房屋部分課徵所得稅,不但稅制複雜,且土增稅的公告現值或房屋的評定現值遠低於真實市價,不動產交易獲取暴利,卻只繳納微不足道的稅額,和國父遺教「漲價歸公」的理想背道而馳,故而吸引投資客在房市短進短出,造成房價飆漲,成為民怨。
因此,確定房地合一照實價課徵所得稅,不但簡化、務實,而且公平、合理,新制實施後賣出不動產的案件立即適用,並非溯及既往,自無訂定日出條款的必要。雖然土增稅缺失甚多,但涉及修憲和地方政府財源,最好暫時不動,以免節外生枝;而為免重複課稅,當作所得稅的扣抵稅額即可。至於成本的實價,由當事人舉證應屬可行,但仍須審慎規劃,以免引發爭議。以上的道理,基本上都符合社會期待,自然容易形成共識。
尚未形成共識部分,有關僅有一戶自用住宅出售應給予何種優惠?由於出售自用的其他動產或房屋並無免稅優惠,因此不應免稅,但可參照土增稅給予自用住宅用地10%優惠稅率的精神,搭配重置退稅優惠,無論持有期限多長都適用,甚至給予記存稅款,對純粹自住需求者衝擊應可降至最低。
至於非自用土地和房屋的長期持有,有很多優惠方案可供選擇,例如參考土增稅將各級距稅率按照期限長短給予折扣,或在稅基上按照年限長短給予折扣,但最低稅率仍應高過自用的10%,或是訂定一定免稅額。
至於農地農舍應給予之優惠,參考土地稅法第39條之2「作農業使用之農業用地,移轉與自然人時,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只是暫時不課稅,並非「免稅」;若做非農業使用,再移轉時還要課徵土增稅。因此,農地移轉不宜免稅;若要給予租稅優惠,稅率不應低於10%,並加上限制條件,例如移轉給「農民」或限制農用,一旦查獲非農業使用,則應補稅。財政部在規劃時,應同時考慮查核機制。
另外,究竟應合併或分離課稅,則可從分離課稅的缺失思考。
一是稅率難訂,二是稅率無論高低,都是對高所得者有利,對相對低所得者不利,減損綜合所得稅量能課稅的公平精神。事實上,現制已經有太多針對資本所得分離課稅的優惠,包括短期票券、債券、證券化受益憑證以及附條件交易等等之利息所得和結構型商品交易所得,享有10%的優惠稅率,對優勢者或高所得者有利。更何況分離課稅的稅率一定低於40%,可能發生低稅率乘上不大的稅基(扣除自用、長期、農地舍優惠)獲得的所得稅收,抵不過土增稅的扣抵,政府反而遭受稅收損失。同時,自用、農地舍、長期持有等均已給予優惠,綜合課稅的衝擊已經大減,分離課稅對公平和稅收都有負面影響,實無必要。
最後,不動產的奢侈稅是否要在實價課稅後退場,因兩者在課稅標的和政策目標不同,並非相互替代關係,切莫廢了奢侈稅,通過的卻是徒有形勢的實價課稅方案。因此,當前急務應是財政部儘速訂定公平合理的實價課稅方案,各界應盯緊立法院審議的內容和進度,期能讓公平合理務實的實價課稅早日實現。
※ 相關報導:
* 受贈屋出售 當心算錯所得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0/8834220.shtml
個人出售房屋的所得,屬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7類規定的財產交易所得,出售房屋如屬受贈取得時,應以交易時的成交價額,減除受贈與時該房屋的時價及相關費用後的餘額為所得額,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徵所得稅。
* 名家專論-消解高房價民怨 要玩真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9000463-260109
中國時報 林建甫 2014年07月29日
經貿國是會議上年輕代表們多人炮聲隆隆,不約而同的指向高房價問題。一位現年30歲的代表就指出,目前實質薪資水準倒退16年,房價1年漲15%,許多有錢人1年炒房賺的錢,比「7年級」受薪階級一輩子賺得還多。
....台灣現在高房價,是供需問題,但不只是稅制不合理的問題。很多人寄望於政府多蓋比市價低的合宜住宅或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可是沒有一個全盤的規畫,可能就會如過去的國宅政策,後來就喊停。政府應全面性思考,而且玩真的。
既得利益者,不願讓房價下跌。政府對房價下跌,也很害怕。因為房市價值縮水,可能選票就沒有了。最常講的就是台灣「住宅自有率」高達88%。因此不能說打房,怕得罪這些有房者,怕讓建築業不景氣,怕讓仲介沒有工作。
....高房價讓台商返台找不到地蓋廠房,讓工業區業者囤地,讓業者不事生產。典型的代表就是前英業達老總葉國一,因為他覺得房地產漲價,「白天在賺、晚上也在賺」,還以人頭低價收購重劃區22戶拆遷戶炒房,涉嫌詐欺。但最後為免詐欺罪鋃鐺入獄,葉同意吐錢捐房換自由。
....準此,房地產市場,有很多是市場法則根本無法運作。可以說是市場失靈,也才造就高房價的泡沫。政府應強力介入,拯救市場的無能。怕的就是不改革,讓房地產的泡沫還吹得越來越大,未來就越更不好收拾。
因此,房地產稅制的改革異常重要。政府更應成立跨部會小組,全力解決房地產的難題。貨幣政策的選擇性信用管制還是要加強。讓建商、炒客不再從銀行借貸資金炒房、炒地,也規定建商餘屋不能再貸款。
* 雞蛋與籃子
22 則留言:
兩岸金融開放 有望脫勾服貿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36925.shtml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2014.07.30
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昨(29)日透露,對台政策具有決策影響力的大陸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對兩岸金融准入開放與服貿協議脫勾的倡議,已做出正面回應,最快9月即有機會突破。
因服貿協議尚未跑完立法程序,導致兩岸金融開放措施無法取得進展,為此,金融界陸續提出「金融開放與服貿協議」脫勾的主張,並穿梭兩岸尋求突破的可能性。此外,包括金管會也透過各種管道,詢問包括RQFII等人民幣資金回流機制,是否可避開服貿協議,盡快開放的可能性。
許舒博說,上月商業總會代表團到大陸拜訪,他以商總首席常務理事身分隨行,即利用會面機會當面建議俞政聲,兩岸金融交流應與服貿協議脫勾,因為根據目前情況,服貿協議在立法院最新會期依然難以過關,但過去兩岸已簽署了金融諒解備忘錄(MOU),可在此基礎上,避開服貿爭議,展開進一步協商。
許舒博進一步解釋,兩岸金融准入議題根本不必納入服貿協議架構,當初的美意是,希望將兩岸服貿效益做大,而一併納入,沒想到,反倒因此被卡住。
俞政聲對他的倡議,做出正面回應,由於金管會9月間可望與大陸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展開例行協商會議,屆時將是討論突破服貿框架的最佳時間點。
許舒博並為壽險業發聲說,台資保險公司在中國大陸設立合資壽險公司,突破現行的雙方各持股50%限制,是目前最需要突破的部分。
「CSBF 2014兩岸金融研討會」昨(29)日登場,許舒博是以壽險公會理事長身分主持「兩岸保險業的興革與展望」座談會時透露此事,與談的中國信託人壽總經理凌氤寶也表示,台灣壽險滲透率與壽險密度高,市場相對呈現飽和;大陸壽險滲透率較低,且壽險密度仍低,具發展潛力。
※ 相關報導:
* 陸壞帳銀行 一口氣准五家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36781.shtml
在大陸不良貸款額逐步升高之際,醞釀已久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AMC)平台試點終於出爐,大陸銀監會批准上海等五省市設立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從金融機構購買不良貸款,以促進金融業永續發展,並降低發生金融風暴的可能性。
◆ 觀點-生技被市場綁架 呷緊弄破碗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30000046-260202
工商時報 杜蕙蓉 2014年07月30日
由於三期臨床期中分析數據未達預期療效,原本是生技新藥股王的基亞,連續2天無量跳空跌停,且有2、3萬張賣單高掛;基亞董事長張世忠坦承,這是「吃快弄破碗」。
張世忠表示,以PI-88臨床設計來看,總共三期收案是520個病人,分成用藥、吃安慰劑二組。根據統計預期,三年內復發總人數將達218人,屆時可進行期末分析;期中分析設定以218人的6成,即131人就會進行,由於5月底時復發人數已達136人,因此,獨立審議委員會7月27日就是針對此136人進行資料解密及分析。
張世忠說,期中分析並不一定要公開,但因先前二期臨床數據的三年療效曲線佳,且考量三期臨床時間可能長達4、5年,花費太大,加上股東也很期待,才設計期中分析的解盲,並採高標來縮短臨床時程和取藥證時間,沒想到「太積極」的結果,未考上第一志願。
實際上,像基亞被市場、股東追著跑的案例不少,在整個市場瘋狂追逐新藥本夢比行情時,投資人幾乎已認定只要是新藥公司就一定讚,只要進臨床就會拿藥證,中間等待臨床耗費的時程和風險,市場根本沒有耐心等待。
於是,很多投資人和持股較多的股東,即不斷催促公司發消息、祭利多,甚至股價不漲時,也是罵聲連連;基亞在成為生技新藥股王,就兼負著要守護新藥族群股價的重責大任。
基亞未等到美國獨立影像判讀機構BioClinica,完成確認病人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影像資料,以省去區域個別判斷的主觀差異,就進行期中分析,省錢是一個原因,被股東、市場綁架了想要快速拿藥證,可能也是說不出的苦衷。
生醫業者指出,當新藥股市值超過高鐵時,表示台灣生技產業確實已成氣候,但其評價標準和可能隱藏的危機卻不能忽視。
台灣菜籃族撐起生技產業的一片天,也開啟了產業新能量;基亞的期中分析雖然澆了產業一些冷水,也幫大家都上了一課!
※ 相關報導:
* DRAM雙雄 迎史上最賺一季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8836988.shtml
記憶體晶片廠華亞科、南亞科昨(29)日舉行法說會,公布第2季毛利率同步寫下歷史新高,分別是56%、43.8%,兩家公司單季稅後純益合計166.98億元,等於一天就賺進1.85億元。
雙重衝擊 威脅全球經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39262.shtml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4.07.31
國際貨幣基金(IMF)29日警告,已開發國家加速升息,加上新興國家經濟成長減緩,可能合起來導致未來五年內全球經濟成長率折損多達2個百分點。
IMF也在這份最新公布的「2014年外溢效應報告」中指出,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加劇,可能震撼歐洲、中亞等地區的金融與商品市場。外溢效應報告主要評估各國政策調整,對他國造成的影響。
隨著全球經濟從危機轉向復甦模式,IMF點出兩大隱憂,包括央行如何順利收回超寬鬆貨幣政策,以及新興經濟體成長同步急速減緩。
報告指出,在最糟的情況下,美國與英國可能提早緊縮貨幣政策,導致全球借貸成本上揚。雪上加霜的是,未來三年內主要新興市場成長率預估將進一步減緩0.5個百分點。這兩股力量可能彼此強化,進而導致全球經濟成長損失2個百分點。
同時,由於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互相牴觸,外匯市場波動將加劇,資產負債表脆弱與對外匯曝險高的國家將首當其衝。因此,IMF呼籲全球政府採取強力措施避免危機發生。
IMF也說,先進國家緊縮貨幣政策未必只會帶來不良後果,前提是當局能加強政策溝通,且背後有更好的成長展望撐腰。另一方面,如果英美升息的同時,歐元區和日本繼續寬鬆貨幣政策,也能把衝擊降到最低。
報告指出,向來扮演復甦火車頭角色的開發中國家成長低迷,愈來愈像是受到結構性、而非景氣循環因素影響。
過去四年間,IMF已把新興市場成長率預測下修2個百分點,現在則預估未來五年新興市場成長率將從2003-2008年平均的7%降至5%。IMF說:「由於新興市場在全球經濟的地位日漸吃重,這波成長減速可能影響深遠。」
※ 相關報導:
* 美強勁復甦 GDP增4%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39287.shtml
美國經濟數據報雙喜!受消費者支出與企業投資帶動,美國第2季經濟成長大幅成長4%,7月民間企業新增就業人口也超越全年平均水準,意味下半年經濟持續成長的機率大增。這些強勁經濟數據可能促使聯準會(Fed)內部鷹派勢力高漲。
* 阿根廷恐倒債 規模估290億美元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39264.shtml
阿根廷政府為避免在7月30日發生13年來第二次的「違約倒債」,目前正在跟時間賽跑,與債權人持續談判。一旦違約,阿根廷可能得付出290億美元的代價,最高甚至達到1,200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IMF)認為,即使阿國倒債,也不會對其他國家造成衝擊;阿根廷股市也淡定對待。
* 日Q2工業生產銳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31000078-260203
受4月調高消費稅影響,日本第2季工業生產較前季銳減3.7%,不但是6季以來首度下滑,減幅亦創3年來最大,顯示日本調高消費稅對國內汽車、電視和電腦需求造成衝擊,企業紛紛減緩生產以調節上升的庫存。專家預測,消費稅調高衝擊尚未結束,未來幾月工業生產可能還會繼續萎縮,
* 觀光熱! 第二季GDP3.84%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40320.shtml
觀光收入確帶動台灣經濟成長,陸客來台大增,再加上日、韓來台旅客,增加台灣服務業產值;主計總處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概估達3.84%;無疑地是提前宣告今年經濟成長率不但可以保「3」,也有望達到國發會3.2%的經建目標。
* 林文伯:半導體還會好五年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8839328.shtml
矽品董事長林文伯昨(30)日指出,在行動裝置高速成長帶動下,半導體產業未來五年內仍會非常好,台灣在晶圓代工、高階封測供應鏈競爭力十足,不是全球任何一個地區可取代。
◆ 台灣經濟 呈「空心式」成長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39379.shtml
【聯合報╱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2014.07.31
台灣競爭最激烈的電子代工業面臨毛利率「保二」危機,整體製造業的附加價值率,十年來下跌約六個百分點,面臨「保廿」的挑戰。台經院院長洪德生昨天警告,製造業附加價值率下滑、毛利變低,廠商海外生產比卻居高不下,導致台灣經濟呈現虛有其表的「空心式」成長。
他說,台灣產業發展陷入困境,尤其,長期重出口、輕內需,使得資本密集產業獲得較多的政策資源,但產業與企業不僅未帶動薪資成長及就業,本身利潤也愈來愈低。
附加價值降 影響薪資
由於附加價值的計算,就是把廠商的投入減去中間製造過程,可以說是勞工的薪資、企業的利潤、機器設備的折舊與間接稅負的總和,因此,製造業附加價值降低,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勞工的薪資。
台經院的研究更發現,日本與南韓的勞工薪資占製造業附加價值約百分之五十五,但台灣已經降到百分之五十以下。
洪德生因此呼籲,台灣在攬才上必須積極對外開放,引進國際人才以因應產業競爭變局。
洪德生昨參加中經院舉行的「二○二○台灣願景與挑戰」研討會時表示,我國製造業海外生產比這幾年都維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台灣長期依賴出口,資本密集產業獲得較多政策資源,卻以生產中間財為主,欠缺自主性。
洪德生直言,台灣產業以出口為主,人才必須國際化。他說,台灣在科技創業、基礎工業、管理與行銷等領域缺乏人才,如何吸引國際優質人才成為當務之急。
台灣人才三大致命問題
洪德生表示,台灣人才現有三大致命問題,包括國際人才進不來、台灣人才出不去,以及留在國內的人才又不夠國際化。他建議,國內產業必須轉型,讓未來產業應朝智慧化發展,導入更多自動化設備提高生產效率,不要再與新興國家比拚低成本勞動力。
洪德生以美國矽谷的成功為例,強調矽谷有完善的創業環境,吸引多元又國際化的人才,台灣應全面檢討放寬現行外國人居留與工作法規,讓他們能留在台灣工作與創業。
※ 相關報導:
* 四大智庫:台灣經濟發展 四問題待解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39150.shtml
全球競爭日趨激烈,台灣該如何搶下一席之地?中經院、台經院、台綜院、金融研訓院等四大智庫,對尋求台灣發展新機會高度重視,聯手舉辦研討會,點出勞力、能源、投資與創業環境四大問題,必須面對,爭取台灣在2020年前,能有更好表現。
阿根廷債務違約 標普降評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8841629.shtml
【經濟日報╱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2014.08.01
與債權人最後關頭的協商30日宣告破局,使阿根廷主權債務陷入13年來第二度違約,也使該國經濟今年衰退惡化的機率大增。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公司(S&P)隨即調降阿國的主權債信評等。
阿根廷經濟部長凱奇洛夫30日晚間舉行記者會表示,「禿鷹基金」拒絕接受政府向債權人提出的新條件,即2001年阿根廷第一次債務違約後已獲大多數債權人接受的債務重整條件。他說:「我們不會簽下有損阿根廷未來的協議。」
隨後標普公司宣布,把阿根廷主權債信評等調降至「選擇性違約」,因未能及時在30日截止期限前償付一批5.39億美元的利息。
自2001-2002年阿根廷爆發1,000億美元債務違約危機以來,阿國就被全球信貸市場視為拒絕往來戶。
二度違約可能造成阿根廷國營機構與民間企業的借貸成本銳增。經濟學家預料,違約會使這個拉美第三大經濟體衰退情況雪上加霜、觸動通膨率竄升,並使水位日益下滑外匯存底承受更大壓力,可能導致阿根廷披索面臨今年來第二波貶值。
違約也可能促使債權人基於交叉違約條款,索賠多達150億至200億美元。
二度違約是阿根廷與一小撮避險基金債權人纏鬥多年的最新發展,這群以NML資本與Aurelius資本管理為首的基金要求全額償付2001年未履約債務,但阿根廷指控這群「禿鷹」當初以低於面額的賤價買入債券、拒絕接受債務重整安排,意圖趁火打劫。
※ 相關報導:
* 美股震盪 恐還沒結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43041.shtml
阿根廷債務違約、葡萄牙聖靈銀行債台高築、新一波對俄羅斯經濟制裁等眾多因素,造成美國道瓊指數昨(31)日重挫317點,跌幅1.88%;S&P500和NASDAQ指數分別下挫2%。對於美股的跌勢,短時間內不排除持續震盪,利空消息需要時間消化。
* 歐版QE失靈 通膨再降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41584.shtml
歐元區7月通膨率跌至2009年10月以來最低點,距離歐洲央行(ECB)設定的2%目標愈來愈遠,讓上個月才祭出一連串貨幣刺激的ECB大為挫敗。
* 防產能過剩 祭「等量置換」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41573.shtml
為了化解日益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大陸官方昨(31)日推出一項具體辦法,針對鋼鐵等四大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明確指出若要新增產能,須相應淘汰落後產能,以控制總產量。
* 主計處:Q2經濟成長3.84% 全年將保3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41683.shtml
主計總處昨(31)日發布第2季經濟成長率為3.84%,較5月預估大增1.05個百分點;只要經濟未遇亂流,依主計總處先前的第3季、第4季預估值,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國建目標3.2%。
◆ 愈來愈不值錢的勞工與資本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41554.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8.01
甫落幕的經貿國是會議,對台灣過於依賴代工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提出語重心長的預警,但此一問題之所以長久難解,除了企業難脫舊有的經營思維框架外,新興市場龐大且低廉的勞動力,更讓台商在內的各國企業,難以自拔於這些世界工廠所帶來的便利。只是,隨著自動化生產技術愈來愈成熟,逐低成本勞動力而居的企業經營模式,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畫下句點。屆時,只懂「生產優勢」而不識「稀缺性」的台灣,將遭遇比當前爭議不休的親中或恐中,更為棘手的難題。
著有《第二次機器時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的E. Brynjolfsson及A. McAfee與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 Spence以「新世界秩序」(New World Order)為題,在最新一期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雙月刊中聯合撰文,直言「勞動市場的苦日子還沒過完」。因為,勞動者未來不只要跟人口眾多、薪資低廉的新興市場勞工競爭,還要與各式各樣能大量自動化生產的機器人一較高下,導致一般勞工看起來將更不具稀缺性,亦難免面臨薪資停滯或負成長的命運。誠如近20年的台灣經濟雖有成長,但一般勞動力卻因為不具稀缺性而面臨薪資裹足不前的窘境,受雇人員報酬占GDP比從1993年的24.6%下滑到2012年的19.2%。同時,隨著自動化生產技術愈來愈成熟,原本屬於人力的工作機會,可能在從工資高漲的中國移到下一個薪資更低廉的新興國家之前,就逐漸消失,轉而在靠近終端市場的各處自動化生產基地重生。換言之,在下一個世代裡,掌握龐大且低廉的勞動力,將不再是經濟快速成長的保證。
既然如此,只要擁有自動化生產技術,就是贏家了嗎?那也未必!畢竟,自動化生產設備(包括機器人)雖可定義為廣義的勞工,但它終究是資本,不只具有累積的特性,且在數位科技時代裡,所有的新技術幾乎都能利用較低的成本再複製,使其累積的速度將相當驚人。更可預期的是,大量累積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未來也將互相競爭,形成邊際報酬率遞減的現象。
因此,在自動化生產設備仍然稀缺的當下,資本深化尚可算是推動經濟成長之道。但當資本過度累積,導致邊際報酬遞減時,資本深化與資本家分配較多報酬的關係就不必然成立。事實上,近15年來台灣大力推動資本密集型產業,但衡量資本報酬分配的營業盈餘占GDP比,卻從2002年的17.3%下滑到2012年的13.7%,顯見掌握資本固然重要,但若無法創造出市場新需求,則猶如投石入海,徒然無功。
事實上,全球經濟正進入一個生產過剩的時代,傳統的勞力與資本等兩大生產要素都將因競爭激烈而無法分配到太多經濟成長的果實,唯有生產函數中,最為稀缺的投入要素─創造新想法與生活形態的企業家,才能攫取到較多的經濟利益。尤其是在傳統投入要素成本愈見低廉之後,創新者幾乎可以獲得經濟成長的大部分利益。而這種贏者全拿的經營模式,很可能是未來數位時代的普遍現象。目前看來,這樣的趨勢不只會發生在數位化與網路化產業,諸如零售、金融、製造與行銷等產業,也逐漸有類似的現象。
令人擔憂的是,不強調生產優勢的經濟型態,並不是台灣所習慣的。特別是具有設計、創新與提供新生活形態的領導人才,必須建立在優質且具有彈性的高素質教育體系,但從教改問題重重可知,目前台灣教育體系的素質不僅欠佳,方向也不甚明朗。就連過渡至下一世代所需的自動化生產技術的深化,台灣的發展腳步也稍嫌遲緩,遠不及已積極切入相關領域,並進入第二期智能機器人基本計畫的競爭對手韓國。
或許,重新被經濟學者納為新生產函數投入要素之一的創新,對台灣社會仍是個不痛不癢的未來,但它在生產過程中掀起的滔天巨浪,卻早已悄悄地影響著你我的過去,更將翻轉全球經濟的未來樣貌。
11國信評差 瀕臨破產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44406.shtml
【經濟日報╱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2014.08.02
阿根廷已被標普信用評等公司宣布為「倒債」國,但並非絕無僅有。目前共有11個國家的信評均被穆迪機構列入Caa-級或更差。
這11國分別是:厄瓜多爾、埃及、巴基斯坦、委內瑞拉、阿根廷、貝里斯、古巴、塞浦路斯、希臘、牙買加及烏克蘭。
各國的問題非常不同,包括負債過高、政局不穩、通膨嚴重等。
其中有三國的政府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比例超過120%,而以希臘的175%最高,在全世界也僅次於日本;塞浦路斯負債比率也超過120%。
厄瓜多爾政府的負債比率僅24.8%,但曾於2008年破產,目前尚在重整中,近3年經濟成長率都在4%以上。
※ 相關報導:
* 美製造業飆速 歐脆弱復甦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44319.shtml
美國7月製造業擴張速度創逾三年來最快,顯示工廠活動將有助經濟加溫;中國等多數亞洲國家7月製造業景氣持續擴張,因企業新訂單增加帶動產量提高;不過歐元區製造業未如預期加速成長,原因是烏克蘭情勢衝擊企業信心。
* 美股 今年漲的全數吐光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44412.shtml
美國股市7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以重挫劃下句點,道瓊指數31日慘跌317點,創2月來最大跌幅,全數吐回今年漲幅。儘管未有明確下跌原因,紐約時報與華爾街日報歸納出五個利空因素。
第一,幾家大企業財報令人失望。第二,阿根廷債務違約。第三,烏克蘭與中東等地緣政治風險增溫。第四,憂心歐洲經濟疲弱。第五,美國本周公布相對強勁的經濟數據,讓交易員擔心聯準會可能會縮緊寬鬆的貨幣政策。
* 美企滿手現金 舉債飆新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44329.shtml
美國企業趁低利率大量舉債,同時保留巨額現金,造成持有的資金與背負的債務同創新高的怪現象。但隨著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企業能利用超低利率把資金存在海外以避稅的日子,已所剩不多。
* 陸製造業PMI攀高 小微企業夯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44355.shtml
受新訂單及生產指數加速成長,大陸7月官方及滙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雙雙攀升至51.7,官方製造業PMI更一舉創下27個月高點;尤其是小企業景氣回升明顯,凸顯大陸上半年「微刺激」政策奏效。
◆ 大陸首富:我也可以收購CNN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8844465.shtml
【聯合報╱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2014.08.02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日前專訪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當被問及最近要收購什麼品牌時,王健林反問:「回去問問你老闆,CNN想不想被收購?我也可以把它買下來。」
王健林被富比世雜誌評選為去年及今年的大陸首富,身家達一百五十一億美元(約新台幣四千五百六十億元)。他在專訪中表示,地產行業讓萬達有機會積累資金。萬達將考慮在文化、娛樂、零售或者高級酒店行業進行收購。
王健林說,今年萬達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地產公司,毫無疑問,也是一家國際化的公司。
王健林表示,他的目標是將萬達打造成類似沃爾瑪、IBM或谷歌一樣全球知名、來自中國的品牌。萬達去年收入達三百億美元,到二○二○年將突破一千億美元。地產業的利潤將是他進入海外市場的敲門磚。
王健林認為,中國夢和美國夢基本上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中國大陸過去非常貧窮落後,而今逐漸發展起來了。
被詢及最近還準備收購什麼大品牌時?王健林說,萬達的投資部門和投行正在和很多公司談判,但目前還沒有定下來。「不過你可以回去問問你老闆,CNN想不想被收購?我也可以把它買下來」。
CNN記者回稱,雖然這是個玩笑,但這位億萬富翁確實在認真規畫萬達的版圖。對他而言,萬達的版圖就是一張世界地圖。
二○一二年,萬達以廿六億美元收購美國電影院線ACM;去年,王健林斥資五億美元收購英國最大的豪華遊艇公司聖汐;今年六月,萬達斥資三點六億美元收購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地標性建築「西班牙大廈」。
中國培養企業 獨鍾淡馬錫模式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46436.shtml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4.08.03
大陸加強培養競爭力強大的企業,但政府走的是新加坡模式,保留對企業經營的干預空間,小米科技與該公司執行長雷軍就是典型代表。
中新社、新華社
日經中文網報導,中國大陸最近加強市場經濟改革,意在培養競爭力強大的企業,但北京政府走的是新加坡模式,亦即保留政府對企業經營的干預空間,似乎是希望避開企業壯大、進而推動政權更迭的歷程。
報導舉例指出,北京小米科技創業僅五年,憑藉在網路銷售廉價的高性能智慧手機,迅速發展成一家新興大企業。但即使是這家被譽為「中國蘋果」的民營企業,也對「政府關係總監」這個職位格外重視,因為這個職位是公司與政府部門溝通的橋樑。
在2014年3月召開的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具有人大代表身份的小米執行長雷軍,也和許多黨及軍方代表端坐在會場上,同時在場的還有來自騰訊等大企業的主管。雷軍在創辦小米之前,也擔任過地方政協委員。
去年秋季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三中全會」上,提出了基於市場原理改革低效率經濟結構的方針。該項方案允許民營企業涉足國有企業壟斷的業務等,但同時也加速將民營企業納入體制。
改革的核心舉措之一,是向大型國有企業引入民營資本。中國政府7月15日宣布,選擇中糧集團和中國醫藥集團等6家國有企業作為改革試點,允許民營資本以股東身份向國有企業出資。此舉將改變政府和地方官僚僵硬的企業管理模式,委任民營資本和專業經營者管理公司。
改革方案公布後,很多人的反應都是「很像淡馬錫」。淡馬錫是新加坡的主權投資基金,是新加坡航空和新加坡電信等主要企業的大股東,平時並不插手經營,但是新加坡政府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事布局等經營大計的運作。
中國大陸的國有企業改革也是一樣,中央投資公司仍掌握最終的決定權,原因之一是北京政府可能不想看到民營企業壯大後,可能產生的民主歷程催化作用,台灣的例子尤其明顯。
日經的報導指出,台灣從1980年代後半期開始走向民主化,當時支撐在野黨茁壯的是後來成為知名液晶面板企業的奇美集團。而在同時,民營的宏碁集團與執政黨主導創立的國有企業如台積電等,卻未表態支持國民黨,對2000年的台灣政權更迭顯然有一定的影響。
報導指出,台積電是以「國有企業」身份出發,但隨著民主化進程,政府持股比率不斷降低,最終也變成民營企業。而隨著企業群不斷從政治中解放,執政國民黨的政權也不斷遭到稀釋,這是中國大陸不會允許發生的事。
※ 相關報導:
* 中國品牌大逆襲 搶回民生消費品市占率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46437.shtml
深諳國內市場的中國消費品生產商,靠綠茶味牙膏、酸梅湯等符合本地口味的商品,逐步從外資品牌手中搶走市占率,已讓把未來成長寄託在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面臨重大考驗。
據凱度(Kantar Worldpanel)與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7月發布的報告,受經濟走緩的影響,規模人民幣1.15兆元(1853.1億美元)的中國消費品市場,去年成長率為7.4%,增幅只有三年前的一半。
* 傳統軟實力 PK 電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3000786-260303
「很多產品不能在網路上賣,需要面對面的溫度、互動,不是電腦可以取代的」黃瑞桐表示,身為媽媽,也需要學習、以及情緒的宣洩,所以很多媽媽在購物的時候,更多是需要店員一對一的「說故事需求」,聊孩子、談婆婆,這就是台灣業者應對電子化潮流,應該要的更專業化準備。
◆ CPI緩升 食物漲幅恐逾3%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45876.shtml#104
【經濟日報╱記者鄭杰/台北報導】2014.08.03
主計總處5日將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在蔬果肉類價格漲跌互見,國際能源市場價格保持平穩之下,預料7月整體CPI年增率將維持3月以來溫和上漲態勢,不過食物類物價漲幅恐仍在3%之上。
主計總處官員指出,3月以來物價維持和緩上漲趨勢,第2季物價指數平均為1.64%,上半年則為1.21%,整體物價堪稱平穩,惟食物價格較易出現波動,牽動物價漲幅。
整體物價雖和緩上漲,但是近來因為肉類、水果等食材價格走高,食物類價格上漲幅度明顯高於整體物價,3、4月連續兩月食物價格年漲幅甚至逾5%,6月雖降至3.78%,但官員表示,就趨勢觀察,短期內食物類價格恐怕仍難以大降,因此7月食物價格增幅逾3%的可能性高。
而且今年以來,反映成本費用上漲,外食費用年增率屢創新高,攀升至6年半以來的高點,逼近4%關卡,7月亦難見紓緩。
依農產品批發價格觀察,7月水果批發價格較去年同期大漲15%,較前一月4%的上漲幅度高出約11個百分點。至於蔬菜批發價格則因受到去年蘇力颱風影響,基期較高,使得7月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跌2.6%。
〈社論〉全球政經局勢詭譎多變的一年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01654
自由 2014-08-04
今年對台灣而言,是詭譎多變的一年。日前澎湖才發生十幾年來最大的境內空難事件,高雄竟然又發生史上最大的氣爆事件,不僅死傷慘重,重創後的街道,猶如戰爭後的廢墟,在繁華的城市中,近三十條人命竟然瞬間消失,三百多人受傷,令人不敢置信。另一方面,連年下滑的經濟已到了谷底,今年GDP可望保三,股市也悄悄逼近萬點,民眾消費信心大增,經濟似乎出現一線生機。
其實,何止台灣反常,全球的政治、經濟、戰爭、極端氣候、疫病,也都產生一種突變狀態︰一方面傳來正面訊息,一方面卻常以一種前所未見的驚悚面貌出現。在國際政治上,到處佈滿地緣政治的危機。亞洲有東海、南海的主權之爭,牽涉中日這兩個世仇,與東南亞國協等新興國家,台灣則位於衝突的核心位置。而陷入內戰的烏克蘭,成為歐美民主勢力擴散與俄羅斯企圖恢復昔日榮光的角力點。為此,馬航班機上近三百名乘客無辜罹難,而西方則對俄羅斯展開冷戰之後首見的經濟制裁。而全球為此付出的代價會就此結束嗎?
另外,區域衝突愈演愈烈。敘利亞內戰多年,早已成為人間煉獄;以巴之間的殺戮再起,儘管全球輿論發出人道呼籲,但以色列依舊悍然砲轟加薩地區,造成大量平民與小孩死亡。阿富汗、伊拉克連年征戰,情勢依然不穩,如今伊拉克叛軍一路勢如破竹,現政府岌岌不保,恐將危及全球石油供給。非洲則仍是最不穩定的區域之一,貧窮、戰爭、貪婪政客、軍閥,以及致命傳染病的流行,再再讓此一大陸到了廿一世紀仍難脫黑暗大陸污名。總之,國際政治形勢似乎比一百年前觸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九一四年存在更多不穩定變數。尤其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等強權,仍然糾纏在百年來的歷史恩怨中,一旦衝突引爆,會不會再發生一場世界大戰,確實令人憂心。
全球政治動盪不安,經濟亦是載浮載沉。表面上,全球經濟似已脫離金融海嘯的陰霾,美國聯準會逐步縮減購債規模,意味過去急救經濟的「QE仙丹」﹙量化寬鬆﹚已經發揮藥效,目前只待啟動升息,即可確認經濟復甦。但實際上,經濟復甦仍存在變數,例如美國失業率的降低,真相是部分失業者待業多年後,最後失望不再求職所致。因此才會出現經濟成長,但勞動參與率卻降低的矛盾現象。聯準會顯然相當清楚美國經濟的實際狀況,才不敢輕易啟動升息,擔心戳破經濟復甦的假象。但是,金融、大宗商品市場顯然由於資金挹注而出現榮景,美德股市皆創下歷史新高,全球房地產也都在高檔,造成投機市場鼎盛,但實體經濟表現卻乏善可陳的景象。在聯準會逐漸收回資金後,這場金融市場的歡樂派對,恐怕即將曲終人散。事實上,國際清算銀行連日來也不斷提出經濟泡沫化危機的預警,要求各國央行不要再提出刺激景氣措施。因此,這種由資金堆砌出來的假象能否持續,確實值得各國政府警惕。
總之,多數天災人禍,如颱風、地震或墜機、氣爆等災難,因為是突如其來的巨變,一般民眾能做的有限,但政府平時就應做好基礎建設與公共安全的控管,才能善盡保護民眾生命財產的責任。然則,經濟風暴或泡沫破裂,卻都有跡可循,特別是這些年來全球股市房市的榮景,完全缺乏基本面的支撐,是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所稱的「非理性繁榮」,它的破裂是必然的結果,差別只在於即使是經濟學家也無法預知時間。加上政治動盪亦會衝擊經濟,因此在地緣政治衝突不斷下,經濟市場偶爾出現阿根廷債務違約之類的黑天鵝事件,全球各地隱然浮現不祥之兆時,政府更應善盡監管之責,讓台灣免於再次受到金融風暴的侵襲。
※ 相關報導:
* 壓力測試10月出爐 殭屍銀行恐關門大吉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47694.shtml
歐洲央行(ECB)將於10月下半月公布131家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並從11月4日起總管歐元區的金融監理工作,屆時勢會有銀行過不了關,未來三個月將因媒體猜測哪些銀行會關門,而引發市場動盪。
* 榮化子公司百億逾放 銀行團恐收回無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8847781.shtml
李長榮化工被指為高雄氣爆事件禍首,可能將面臨百億元賠償金額,再加上李長榮化工子公司福聚能紓困案七月底破局下市,銀行團手中還有一百零七億元的福聚能聯貸逾放,恐怕更是收回無門。
* 中石化 一周損失4,700萬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8847672.shtml
中石化昨(3)日向高雄市政府承諾,最晚三天內將氣爆現場尚存丙烯回收並燃燒;中石化初步估計,一周內減產幅度約14%,營收損失約3,600萬元,另清除丙烯損失約1,100萬元,合計損失4,700萬元。
◆ 經濟成長成本 不該加諸個人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47735.shtml
【聯合報╱林左裕/政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台北市)】2014.08.04
高雄市氣爆事件,災情驚動全球,原應在工業區才有的油氣管線,竟然在人口密集的市區爆炸,讓許多先進國家覺得不可思議。
連筆者在內,多數人應不知道,高雄市住宅區前道路埋有工業用油氣管,除了高雄石化產業聚集外,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訴求下,即產生都會城市化過程中,住宅區往工業區移動的結果,即所謂「工業住宅」的規畫。
然在工業區允許住宅興建人口移入過程中,地下工業用油氣管線持續存在,不啻是便宜行事的結果。在無法百分百保障住民生命財產安全前提下,最優先的解決方案為,規畫一僅經過石化工業區的地下管線,專供輸送此類油氣;其次是自港區規畫工業專用道路至工廠,可降低油氣運輸車輛發生意外,波及無辜的情形;第三,人民應有免除居住恐懼的自由,因此在地籍資料之登記上,應檢討加註產權瑕疵的必要性,如目前土地的捷運通過登載註記,輸油氣管及高壓電線等,經過產權土地四周可能危及健康及安全的上下方,均應比照辦理。
畢竟,家門前埋了哪些非民生需求的危險管線,民眾在保護生命及財產權的基本要求下,應有知道、甚至說不的權利。美國對土地底下的管線及汙染的處理態度是充分揭露,此點是政府,不論是經濟部或地政單位,必須謙恭學習的,而非再以成本或國安問題搪塞。
台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犧牲很多環境品質和先進國珍惜的天然資源,此次氣爆事件更凸顯,將經濟成長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到家庭個人的作法,如同長期低薪等犧牲個人所得,以降低生產成本唯利產業的經濟數據。
政府應同時檢討產業發展及民生安全政策,唯有能免除身家及居住恐懼下的民生政策,才是邁向開發國家的政府態度,百姓也才能夠安居樂業。
美非峰會卡位市場 跟歐、中較勁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8849862.shtml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4.08.05
儘管西非爆發嚴重的伊波拉疫情,美國卻選在此時按原計畫舉辦美非高峰會,主因是不想輸給歐洲與中國。以下為本次峰會要點:
●為何選在此時?
歐巴馬去年夏季曾訪問非洲,希望打鐵趁熱,強化美國與非洲締結的經濟與外交關係。歐洲過去幾年已舉行多次歐非峰會,而中國與非洲的貿易關係更遠超過美國。
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上周表示:「我們選擇舉辦美非高峰會,以傳達我們正加強重視非洲的明確訊息。
隨著非洲提高經濟發展,我們期待非洲將帶來龐大機會。」
●有何利害關係?
中國與非洲每年貿易規模約2,000億美元,是美國與非洲貿易的兩倍。全球十大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中,有六國是非洲國家。前紐約市長彭博3日表示:「我們須向美國民眾解釋與非洲貿易的機會。」彭博在本次高峰會中協助組織多場美國企業會議,商務部則承諾民間企業將與非洲簽訂10億美元的交易。
●除貿易與協助基礎建設外,還有哪些議題?
美國高度重視非洲的安全議題,因非洲正發生多起武力衝突。美國支持由法國帶頭、對抗馬利共和國伊斯蘭叛亂份子的行動,而奈及利亞的伊斯蘭極端組織「博科聖地」發動多起綁架與處死事件也讓全球嘩然。
●哪些非洲領袖未參與峰會?
利比亞與獅子山共和國的總統選擇留在國內,坐鎮對抗伊波拉疫情。此外,美方未邀請包括辛巴威與蘇丹等五國領袖,因為這五國領導人聲譽不佳。
※ 相關報導:
* 三優勢 喚醒「黑色雄獅」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8849876.shtml
非洲20年來經濟快速成長,赤貧大陸開始克服考驗,本世紀儼然有直追當年「亞洲之虎」、躍居「非洲雄獅」之勢。
非洲的優勢包括擁有雄厚的未開發資源,人口年輕,且中產階級持續擴大。但缺點在於貧窮普遍,貧富不均,伊斯蘭民兵猖獗,衛生及基礎建設嚴重落後。
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顯示,非洲平均壽命1950年時僅37歲,2011年已延長到58歲;小學入學率1990 年為52%,2011年提高到77%。易卜拉欣基金會依據安全、法治、人權及經濟進展等指標所做的評估指出,2001-13年間非洲52個國家中,在國家治理方面獲得進步的有46國。
* 非洲崛起夢碎 迦納向IMF討救兵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5000097-260203
....迦納幣塞地(Cedi)今年來兌美元已貶值約40%,來到3.7塞地兌1美元,成為今年來全球表現最差的貨幣,甚至比烏克蘭幣及敘利亞幣還不如。
....IMF在今年警告非洲國家,經濟施政失當已讓加快成長及提升治理的良性循環、也就是所謂的「非洲崛起」,有「被破壞」的風險。
非洲仍不乏躋身全球成長最快之林的國家,但衝突、罷工、過度花費、改革遲緩等,則已為成長踩下煞車。
* 66億美元 葡萄牙紓困聖靈銀行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49865.shtml
葡萄牙央行3日宣布,接管曾經是葡國市值最大銀行的聖靈銀行(BES),並提供49億歐元(66億美元)紓困。葡萄牙數個月前才擺脫國際紓困,如今又發生銀行危機,將考驗歐元區因應的能力。
* 榮化:沒有賠不起的問題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850977.shtml
榮化截至今年第一季財報的帳上負債是60.5億元,資產總額是577億元。不過,第一季的財報淨值為227億元,會計師表示,如果榮化真的得負起賠償責任,由於該公司僅投保廠區內,區外恐未投保,儘管第一季財報淨值有227億,但粗估最多只拿得出84億,實際上還得因應營運需要,拿得出來的錢恐怕更少。
* 銀行團評估 不致斷然抽榮化銀根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8849901.shtml
高雄氣爆意外禍首直指李長榮化工集團,銀行團正加速清查與李長榮集團資金往來明細。銀行高層表示,該集團加計旗下三家子公司在內,粗估授信餘額達280億元。
據指出,目前正由台北富邦與兆豐兩家銀行負責協調各銀行作法,現在還在清查階段,最快一周內就會召開協調開會,討論是否凍結未動撥額度,或要求李長榮增提擔保品。
◆ 行動支付 年底大躍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849889.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韓化宇、邱金蘭/台北報導】2014.08.05
手機信用卡今年底可望全面上路。除了信用卡功能之外,將同步結合金融卡功能於手機內一併建置,民眾上街將不用再滿手卡片,用手機還可輕鬆辦理跨行轉帳,是台灣行動支付業務的的一大躍進。
值得注意的是,手機轉帳不僅可以作到「跨行」,也可以「跨電信公司」,也就是說,銀行手機信用卡業務合作的電信公司,將不限一家。
此案目前是由財金公司負責規劃,目標是要將信用卡、金融卡的功能,同步整合到手機,即透過燒錄或OTA(Over the Air)空中下載的方式,將信用卡和金融卡輸入手機SIM卡內,便能用手機進行刷卡、跨行轉帳等,象徵「手機變錢包」時代將在年底前來臨。
據了解,目前已有國泰世華、中國信託、台新、玉山、台北富邦、遠東、合庫等七家銀行,開辦手機信用卡業務,但屬於試辦階段,因此適用對象只限銀行或電信公司員工、約千餘人。
美非高峰會登場 美砸140億美元投資非洲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52567.shtml
【聯合報╱華盛頓記者賴昭穎、編譯任中原/綜合報導】2014.08.06
為了加強與非洲國家的關係,首屆美非高峰會四日在華府登場。美國總統歐巴馬將宣布美國企業界已承諾對全非洲投資一百四十億美元,涵蓋營建、清潔能源、銀行及資訊科技;福特汽車、奇異(GE)等公司則先行提出投資計畫。
美非高峰會為期三天,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於五日出席工作小組會議,國務卿柯瑞在開幕致詞則說,「我們決心深化夥伴關係,在貿易、和平穩定與經濟成長上提供機會。」
由於美國在非洲的投資金額落在歐洲、中國大陸之後,美方可望在這次會議中宣布鉅額投資非洲、增加撥款協助維和任務,並提供數十億美元援助非洲的食品和電力設施。
白宮官員表示,以歐巴馬為首的美國官員、非洲各國領袖及企業執行長五日將在華府舉行美非企業論壇,歐巴馬將在會中宣布這項計畫。官員指出:「這些投資將深化美國與非洲的經濟關係,帶動非洲成長。」
※ 相關報導:
* 美經濟好過頭 恐提前升息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52385.shtml
美國服務業景氣7月創下八年半來最快擴張速度,6月工廠訂單也成長逾1%,增強第3季經濟穩健成長的預期心理。
....服務業景氣擴張,加上美國工業成長速度創下三年多來最快,顯示全球最大經濟體第3季初正轉強。就業成長加速有助於拉抬消費者需求,進而提高經濟在就業及支出互相支撐的循環下自我轉強的機率。
* 歐元區PMI 連13個月擴張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52409.shtml
歐元區7月企業景氣擴張速度寫下三年來次佳成績,主要因服務業增溫抵銷製造業的黯淡表現;英國7月服務業創八個月來最快成長速度,可能促使英國央行部分決策官員提前考慮升息。
* 歐元區6月消費成長 七年新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52399.shtml
歐元區6月零售銷售年增率創七年來新高,顯示隨著失業率緩慢下降,消費支出可能成為支撐經濟復甦的新動力。
歐盟統計局5日公布,歐元區6月零售銷售較去年同期勁揚2.4%,遠勝5月的0.6%,寫下2007年3月來新高;與前月相比則增0.4%,也優於5月經上修的0.3%。
* 日景氣憂喜參半 第二輪寬鬆先hold住
http://udn.com/NEWS/WORLD/WORS3/8852293.shtml
安倍經濟學發揮效應,下半年帶動企業投資,但家庭所得未明顯增加及調漲消費稅,恐影響內需。南韓下半年將溫和復甦,當局須推行結構改革,澳洲受惠中國商品和服務需求增加,可望減緩礦業成長趨緩的痛楚。
* 兩岸貨貿月底談 採「5籃」降稅模式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8852608.shtml
兩岸經合會第六次例會昨天敲定,本月底前將舉行兩岸貨貿協議協商。兩岸主談人經濟部次長卓士昭與大陸商務部副部長高燕宣布,雙方除在爭端解決協議上取得新共識,並同意經合會新增醫藥產業組。
卓士昭在會後記者會表示,兩岸貨品貿易協議文本協商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並同意市場開放分五種降稅安排,即所謂「五個籃子」降稅模式;雙方將透過各種方式溝通。
* 比照WTO…台灣入TPP要再等十年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52586.shtml
台灣致力推動融入區域經濟整合,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為首要目標。學者指出,中國大陸是影響我國能否加入TPP的關鍵因素,若對岸堅持比照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中國優先、台灣次之」的原則,最快也要再等十年,但台灣禁不起再虛耗十年。
* 克萊斯勒奧迪涉壟斷 陸要開罰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52455.shtml
上海市發改委對克萊斯勒(Chrysler)及湖北物價局對奧迪(Audi)的調查已經接近尾聲,據權威人士透露,兩家企業都已被查明確實存在壟斷行為,這兩家企業近期將會受到相關裁罰。
* 涉壟斷 賓士廠也遭突擊檢查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52456.shtml
大陸針對跨國企業展開的反壟斷調查行動,正式瞄準賓士等大型車廠。據大陸媒體報導,上海與江蘇物價和反壟斷部門已對賓士是否存在壟斷調查取證。
包括賓士、奧迪、捷豹、福斯等多家車廠近期突然在大陸市場大幅調降包括整車、零件及保養維修價格,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由於大陸將就進口汽車業者涉嫌壟斷展開調查的傳言由來已久,因此外界一度以為,這些車廠如此作為是為了避免成為調查目標。
◆ 物價漲有感 關鍵在薪水沒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52590.shtml
【聯合報╱記者林上祚/台北報導】2014.08.06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創十七個月新高,為了貼近民眾感受,主計總處昨天在官網上推出「個人CPI體驗區」。不過學者強調,問題核心不在官方數據不準,而是薪資未漲,才讓民眾對物價上漲如此「有感」。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副處長蔡鈺泰表示,每位民眾的消費習慣不同,可能與平均的CPI總體指標有落差,透過官網的個人CPI體驗區,可以讓民眾切身了解物價的變動。
不過,民眾在使用個人CPI體驗區以前,必須輸入個人所屬家庭,在食物、衣著、居住、休閒娛樂等七大消費項目每月的消費金額,平常沒有記帳習慣的民眾並不適用。
蔡鈺泰強調,目前CPI體驗區試算還沒有很精確,如民眾在體驗時有任何意見,都歡迎提供給主計總處參考。
輔大統計系教授謝邦昌表示,台灣的物價統計絕對已做到世界接軌,民眾感覺官方物價統計,無法反映實際物價漲幅,原因不在於統計不準,而是台灣過去十幾年薪資沒有明顯上漲。
謝邦昌表示,台灣過去幾年物價漲幅跟亞洲鄰國其實相對低很多,這也是為什麼日韓等國家喜歡來台灣觀光。
但外食一旦上漲,價格就「回不去了」,解決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薪資,不是回過來限制物價(包括大學學雜費)不准漲。
謝邦昌認為,台灣經濟需要一個由薪資成長帶動消費、消費成長帶動物價的正向循環,否則台灣很多東西包括學費在內,會慢慢陷入社會主義思維,人才恐更加外流。
※ 相關報導:
* 通膨吃光利息 多存百萬才夠
http://udn.com/NEWS/LIFE/LIF1/8852592.shtml
物價漲漲漲,外食族每月得多花數百元才能餵飽自己。銀行業者說,物價一路漲,銀行定存利率不動,靠利息過活的人,必須比以前再多準備一百萬元的定存,才能勉強「打平」通貨膨脹。
全球消費者信心 7年新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56079.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邱智慧/台北報導】2014.08.07
根據尼爾森(AC Nielsen)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和消費者意願調查結果顯示,第二季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較前一季增加1點至97,創7年多來歷史新高,並是首次回到衰退前水準。前10名中有6名來自亞洲國家,由印度、印尼和菲律賓包辦前3名。
尼爾森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是以100為基準,高於或低於100,顯示其信心樂觀或悲觀程度。整體來說,亞洲消費者信心最強勁,前10名中入圍了6個亞洲國家,而亞洲又以東協整體表現最為亮眼,印尼、泰國和菲律賓擠進前10名,新加坡則排在17名。
奪得冠軍的印度,分數較上季躍升7點來到128點,表現最為強勁。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AC尼爾森這次的調查進行時間剛好正逢印度大選,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印度當地民眾,都對印度人民黨總裁穆迪的經濟與政治改革寄與厚望,成為激勵投資人信心的要素。加上去年9月央行總裁拉加恩(Raghuram Rajan)上任後,通膨與經常帳赤字控制得宜,讓印度國內的消費者信心保持較高的水位。
亞軍和季軍的印尼和菲律賓,都來自東協國家,顯示東協整體信心指數相對樂觀。新加坡大華銀投顧投資研究部資深經理黃詣庭表示,從第二季的分數觀察,印尼、菲律賓和泰國都在100之上,其餘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則分別為98和93,整體表現不俗。東協國長期以來消費者意願多優於其他亞洲國家,主要原因是,過去5~10年經濟成長快速,以及消費者的消費力道強勁所帶動。
※ 相關報導:
* 俄擴大反擊制裁行動 恐自毀經濟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854896.shtml
為回擊歐洲制裁行動,俄羅斯總統普亭已簽署行政命令,對制裁俄國國家的農產品施以禁止或限制進口措施一年,包括美國、歐盟、加拿大、澳洲及日本等國的產品,但此舉可能反噬本國經濟。
* 美擬禁「稅負倒置」 防企業避稅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55050.shtml
美國財政部正在研議是否能繞過國會採取行動,禁止國內企業透過「稅負倒置」(Tax inversion)方式,規避繳納本國企業稅。
....許多美國企業為規避國內較高的企業稅,選擇到愛爾蘭、英國與瑞士等低稅率重新註冊,這種手法稱為稅負倒置。企業還能透過併購海外公司、遷移稅籍,進一步降低稅務負擔。據官方統計,過去三年間有超過20家美國企業利用稅負倒置避稅。
* 亞洲各國出手 不讓企業囤錢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55046.shtml
華爾街日報報導,投資人長期以來批評許多亞洲大公司囤積大量現金,現在亞洲各國政府也開始因應這個問題,希望企業更善加利用資金以促進經濟成長。
南韓上月宣布4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畫,其中一環是準備對囤積現金、而不願把利潤分給員工或派發股利的公司課稅,並於6日宣布具體措施。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要求企業提高股利和員工薪資。中國政府則已下令,大型國有企業提高支付政府的股利,以為社會福利計畫提供資金。
* 印度引外資上門 打造鋼鐵財政紀律
http://udn.com/NEWS/WORLD/WORS3/8854717.shtml
印度選舉結果提振市場信心,但新政府須展現財政紀律,才能讓投資人信服。印尼新政府上任在即,但投資環境惡化可能拖累成長。新加坡下半年可望因全球流動性充裕而水漲船高,菲律賓也因強颱海燕的衝擊逐漸消退,而持續復甦。
* 人民幣連三升 走強先兆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54919.shtml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昨(6)日收報6.1633元,連續三天升值,盤中及收盤價均創下3月17日以來新高,即期則升破官方中間價,是五個月來首見。分析師認為,這是人民幣走強的先兆,人民幣近期可能重返升值軌道。
◆ 新聞眼/大陸「新國家保護主義」出鞘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N2/8854988.shtml
【聯合報╱本報記者林克倫】2014.08.07
大陸官方針對微軟、蘋果、奧迪等全球大品牌,發起歷來最大規模的反壟斷調查,從反制角度看,因為歐美敢對中動輒訴諸反傾銷,陸方就採反壟斷回應;然更深層次的因素是,北京的「新國家保護主義」要昭告各方,西方的資本主義價值不能有雙重標準。
給予港台、歐美等外資超國民待遇以招商引資,對甫改革開放的大陸經濟有其必要性;然改革已卅多年,中共十八大工作報告稱,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無非是轉型時間到了。
二○○八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讓北京看到原頗自豪的「世界工廠」稱譽,實乃「世界的生產線」,中國大陸只是以犧牲本國自然資源與人力為代價,幫其他國家「打工」;溫家寶曾言,買一架波音客機,中國大陸要多賣數億雙襪子,即是有感而發。
讓北京嘔氣的是,中國大陸犧牲自己,讓歐美國家的消費者得以享用物美價廉的生活品,卻換來美國、歐盟對大陸產品訴諸傾銷戰;況微軟、蘋果等美國產品已被懷疑有後門程式,美國竟放任不管,還指責中國大陸是駭客帝國。
再以現處調查風頭的歐美豪華車為例,其在母國循規蹈矩遵守各項法律、對消費者誠實以對,到中國大陸卻漫天要價、大賺暴利;這意味中國犧牲子孫未來環境賺取的外匯,又被以暴利轉回歐美。
從北京角度看,這無疑是西方社會、資本主義經濟下的「雙重標準」,中國在世界經濟是「兩頭犧牲、兩頭空」;更與官方不斷強調的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等相違背,只能落入低度發展的「奔小康」。
中共發起「新國家保護主義」,絕非要扼殺外資在大陸的商機,目的是宣示外資在中國不能有雙重標準;能夠為中國經濟帶來向上提升的「正能量」,才是「好貓」。北京的戰略思維早已轉變,台商外資豈能再守成守舊。
德拉基示警:地緣政治風險 威脅歐洲經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57231.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4.08.08
儘管烏克蘭危機升溫威脅歐元區復甦前景,歐洲央行(ECB)7日仍決議將利率維持不變,總裁德拉基表示將「密切監控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及匯率走勢」,市場則紛紛開始揣測ECB何時將仿效美日等國採取量化寬鬆(QE)措施。
德拉基在ECB決策會議後表示,近來的經濟數據令人失望,顯示復甦「疲軟且脆弱」,所以「在當前通膨展望下,關鍵利率將長時間保持在當前水準」。歐股大盤Stoxx歐洲600指數跌0.5%,英、法、德股市大盤跌幅在0.4%至1%。
他也提到:「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以及新興市場與全球金融市場的情勢,可能對歐元區經濟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他並強調將致力保持中長期通膨展望不變。
德拉基說,全球各地的地緣政治風險已加劇,但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局勢對歐元區的影響,超過對其他地區的影響。不過,他認為歐元區與烏俄兩國的關聯性初步看來「非常有限」,而且「要在危機剛開始時評估其影響很難」。
他重申:「如果中期通膨展望出現變化,ECB理事會一致承諾將採取非傳統政策措施,例如收購資產擔保證券(ABS)或量化寬鬆。」
另外,ECB繼6月降息至空前新低後,7日再次宣布利率按兵不動,將再融資利率、存款利率與邊際貸款工具利率各保持在0.15%、負0.1%及0.4%,將提振經濟的希望寄託於預定9月上路的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
※ 相關報導:
* 失業率12年新高 澳幣重貶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56848.shtml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四漲」,昨(7)日盤中一度升破6.16兌1美元,終場收在6.1619,盤中與收盤均創近五個月新高。澳幣則是因為澳洲7月失業率攀升至12年高峰,係2007年來首度超過美國失業水準,受此影響,澳幣兌美元重貶0.84%,匯率現在來到0.9275。
* 6.1619元 人民幣創近五月新高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57228.shtml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繼續維持強勢,昨(7)日即期匯價收在6.1619元,連續第四日走升,收盤價再度刷新近五個月新高,專家認為,人民幣本波升值最長可延續到今年9月,不過,短期來看,今(8)日公布的進出口數據好壞,將影響人民幣升貶。
* 7月出口連6紅 半導體創新高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57375.shtml
財政部昨天發布七月進出口統計,在半導體等電子產品市況熱絡,及礦產品出口由負轉正,七月出口連六紅,年成長百分之五點八。
* 壽險接管機制 4壽險業反彈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856844.shtml
金管會將修改保險法,建立保險業立即糾正措施,未來保險公司RBC(風險資本適足率)低於50%,金管會將要求該公司「限期改善財務業務」,若無法改善,金管會將在90天內接管,若照此標準修法,有4家壽險公司將被接管。
保險局昨天舉行保險法修正案公聽會,並宣布修法方向;但壽險業者相當不滿,認為今年內「兩度修改」保險法,社會成本太高,法都還沒修,「保單就快被客戶解約解光了」,金管會推出政策前,應該三思。
美垃圾債基金 爆贖回潮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59552.shtml
【經濟日報╱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2014.08.09
由於美國聯準會(Fed)的量化寬鬆(QE)政策即將結束,加上烏克蘭危機升高,使投資人大舉逃離美國垃圾債券市場;8月6日止的一周內,相關債券基金淨贖回額創71億美元新高,令投資人擔心市場已泡沫化,而且將傷害企業籌資能力。
最近Fed主席葉倫警告QE政策將於10月結束,並表示高殖利率債券價格「顯然過高」,而烏克蘭危機也令全球市場持續出現賣壓,引發投資人大舉逃離垃圾債券市場,市場氛圍高度緊張。
理柏基金評等公司的數據顯示,一周來共同基金及市場交易基金的垃圾債券基金贖回額創下71億美元;且是連續四周出現淨贖回,總金額達126億美元。今年以來的贖回淨額共97.5億美元。
垃圾債券下跌,殖利率隨之上升。8月7日美國垃圾債券平均殖利率為5.78%,比6月4.82%的低點躍升近1個百分點。7月初以來垃圾債券與公債的殖利率差距已擴大73基點,而為445基點;整個7月垃圾債券的報酬率為負1.3%,不過今年來的報酬率仍有3.81%。
垃圾債券市場反轉,連帶打擊其他高風險資產。一周來購買高槓桿企業貸款基金的淨贖回額達15億美元,是近三年來最高的單周淨贖回額。由於這兩種證券都是標普BBB-級以下、穆迪Baa3以下低評等企業最常用的籌資管道,企業從資本市場籌資的能力也因而受損。
※ 相關報導:
* 17個月新高 陸7月出口成長14.5%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59674.shtml
大陸七月出口額二千一百廿九億美元,成長百分之十四點五,創下十七個月新高,惟進口額遜於市場預期,下降百分之一點六;在出口強、進口弱背景下,貿易順差擴增至四百七十三億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錄。
* 外資大匯出 台幣爆量走貶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59593.shtml
受中東緊張情勢升高、經濟部長張家祝請辭等多重打擊影響,外資昨(8)日大撤離,新台幣出現「連四貶」走勢,終場以30.066元兌1美元收盤,貶值0.5分,國內兩大匯市也爆出17億美元大量。
◆ 中國內需崛起 台廠看得到吃不到?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58342.shtml
【聯合晚報╱莊朝榮】2014.08.09
印度蘇門答臘島盛產煤礦,中國大陸對燃料需求若渴,蘇門答臘島產煤地區的交通過去五年來相當忙碌。但中國煤礦需求進入停滯階段,導致煤價下滑。礦場勞工午休時間變長而且不支薪。一名礦場工人說,「我們沒得選擇,只能忍耐」。
這是近期英國期刊《經濟學人》一篇以「中國經濟重構的贏家與輸家」探討中國投資減緩與消費強勁成長,正改變亞洲的經濟秩序文中所描述的現象。
中國GDP從過去30年年增率10%,到近兩年僅能守穩7.5%,影響對依賴中國大量出口來拚經濟的亞洲國家,台灣、澳洲、印度對中國的出口隨之下降。
我認為,中國已難以回到過去每年10%的經濟成長率。過去仰賴中國原物料需求的澳洲、巴西,經濟也將同受拖累。
中國轉型刺激內需進入重構階段。消費代替投資成為中國經濟成長大引擎,家庭消費占GDP從2010年的34.9%,到去年為36.2%。有經濟學家甚至認為,消費支出占中國經濟成長數字的比率將超過一半。整體的消費成長預估10%以上,是其他國家難以匹敵。乍看之下,對於全球、台灣供應鏈帶來機會,但實際而言,多數商品中國已自給自足,而且趨勢愈來愈明顯。
例如低價高規品牌小米機等,不僅席捲中國,打敗三星,成為單季市占率第一,連台灣消費者都開始接受。反觀台灣消費商品多半高單價,僅有中國高所得族群能夠埋單。
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影響出口給中國的台灣、澳洲等國家,甚至整體亞洲經濟體。中國內需崛起,台廠想要分享,雖然商機已經浮現,但多項障礙難以發揮。
(台經院中國產經中心主任莊朝榮口述、記者邱智慧整理)
◆ 期待更成熟的經濟戰略討論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59709.shtml
【聯合報╱洪財隆/民進黨中央黨部政策委員會副執行長(台北市)】
2014.08.09
七日社論「請問蔡英文:這是無知、欺騙還是冷血?」一文,對本黨在服貿、自經區等立場多所批評,為期待更成熟的國家總體經濟戰略討論,謹說明如後。
首先,將服貿協議及自經區等議案的「延宕」歸責於在野黨的杯葛,卻完全忽略政府在這些政策推動上的黑箱決策,更無視其對總體經濟發展與青年世代的巨大衝擊,其實是倒果為因。目前行政院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自經區等法案問題叢生,民進黨作為在野黨,自然要為人民的權益把關,不能讓攸關國家未來發展的法案草率通過。這是民主政黨的憲法義務,不能率爾以「焦土杯葛」論斷。
其次,北京一方面鼓勵ECFA簽署,一方面杯葛台灣跟重要經濟夥伴簽署FTA,這才是台灣對外經貿關係困頓的主因。事實上,ECFA簽署後台灣經濟並未如虎添翼,對中的出口也未優於韓國,顯示政府當初所作的許多量化評估誇大不實。
我們也希望台灣企業對外能有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但政府談區域貿易協定時,常一味強調對內「利大於弊」、對外會「被邊緣化」,而沒有整體產業發展思維,包括產業供應鏈的完整與技術提昇等問題也往往受到漠視。這不僅導致台灣對中經貿談判失去議價能力,更不利於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韓國經濟近年表現搶眼,但背後因素恐怕與FTA無關。韓國的出口早在一九九四年超越台灣,當時美韓、歐韓等主要FTA尚未倡議。換言之,FTA可以強化局部優勢,但整體關鍵還是在於自身生產力的提昇。而若非這六年來馬政府缺乏明確的總體經濟發展策略、對外經貿談判能力不足、沒有明確的經貿戰略途徑,我們又何必憂慮中韓FTA的簽署。
誠如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所言,過度依賴中國將使台灣變得脆弱,難保政經自主性。面對和中國的經貿往來,政府不能只用商業利益來拿捏開放的尺度,更不能漠視民主監督與內部說服。馬政府近年來一心以為海峽西邊有「鴻鵠將至」,偏執的兩岸經貿政策所引發的集體焦慮與不安,才是服貿等政策卡關的主因。
此刻正值汛期,高雄氣爆災後的重建復原在即,中央與地方應積極統合資源,力求在最短時間內給予災區民眾最大的協助,而非在臨時會強行通過爭議的法案,徒增社會對立。
經濟動能關鍵 出口與內需須兼顧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61095.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8.10
財政部公布7月出口267.7億美元,比6月微減0.1%,比去年同期成長5.8%,仍維持穩定成長的走勢,也顯示出口動能穩步復甦,可望讓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保3不成問題。近來經貿國是會議中討論到全球化趨勢下,台灣經濟發展策略,引發了台灣經濟成長動能,重點在於出口,還是也應重視內需動能的爭論。兩者不但有密切互動關係,絕不能偏廢。
近10幾年來,台灣經濟成長的確與出口關係密切,自從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1998年本土性金融風暴後,國內內需或服務業成長動能便受到限制,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更再一次受挫。如果計算1998年後的台灣經濟成長率與商品、運輸及保險輸出實質成長的相關係數,可以得到高達95.5%的相關性,台灣經濟成長的確與出口亦步亦趨。事實上,還不僅如此,台灣每年因為出口,可以保有約300億美元的商品出口名目順差,若再加上海外所得及服務淨出口,每年有500億美元的經常帳順差,這對台灣經濟能量的累積,也是有顯著的貢獻。
台灣是一個中小型的開放經濟體,透過貿易來帶動經濟成長,本是最直接的經濟策略。依理論邏輯來說,出口,從需求面來看,因為生產設備需求增加,可帶動內需的投資;從產出及所得面,可以增加產出及所得,所得增加可以帶動內需消費的增加,因此基本上,出口及內需並非是不相連的獨立變數。不過,理論歸理論,現在實際的狀況是出口持續成長,但無論商品順差或是三角貿易服務輸出的資金,並不一定會匯回台灣,即便匯回台灣,也未必分配給多數人,消費也未必因此增加。
再者,長期大量的順差,所反映的卻是實質投資不足的現象,也就是台灣出口增加了,卻無法帶動內需,以致經濟成長率只能反映出口本身的成長,造成成長動能不足的現象。因此,如今政府政策不應只關注出口擴展,更應解決出口與內需脫鉤的情形。
反過來看,倘若促進經濟成長動能直接從內需著手,在財政政策上,過去曾直接發消費券,結果產生替代消費效果,成效有限;也曾以租稅獎勵投資,結果雖然造就2010年有超高成長率,但也只是曇花一現,效果不佳。若論貨幣政策,現在政策正是屬於寬鬆的低利率環境,但結果是,生產性投資沒有發生,倒是給了資產性商品價格上漲的額外動能,也就是說,當沒有先想好如何引導資金流向,海外資金大量回台及寬鬆貨幣政策的結果,反而墊高了生產及消費成本,正是未蒙其利,卻先受其害。
所以說,強化經濟成長動能的爭論焦點,不應是出口或內需之爭,而在於無論哪一種政策,倘若只規劃了半套,或是缺乏後續的配套措施,結果不僅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先受其害。
此次經貿國是會議,也討論到有關在地產業的發展,就政府過去的產業政策來看,的確較偏向提升產業出口競爭力,因為競爭力不提升,無法在國際上競爭。關於在地產業的發展,一直被認為只是滿足內需而存在,而台灣2,300萬人口的內需市場,對於做慣了以量取勝的OEM/ODM廠商來說,根本看不上眼,而就政府對於在地產業的政策定位來說,也只是將其視為另類待救濟的傳統產業而已。
其實台灣在地產業或經濟的發展,可能是台灣經濟結構轉型及重要動能來源之一。過去大多數台灣產業一直在歐美日供應鏈主導下,扮演代工的角色,並不直接接觸消費者,當然也無法經營最終消費市場,但我們都知道台灣生活型態及需求,在華人區域甚至亞洲具有相當程度的代表性,因此,台灣在地產業發展,不應只著眼於內需防衛性的思維,政策上反而更應該幫忙其如何與海外市場接軌。
總之,經濟成長動能不應單純二分法,不管從出口著手,或從內需出發,都必須涵蓋兩者效益,否則一定成為失敗的政策。
※ 相關報導:
* 伊波拉擴散 概念股大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61040.shtml
伊波拉疫情拉警報,吸引投資人搶進幾家專門開發相關疫苗的生技公司股票,剛獲得美國政府批准臨床試用新藥的加拿大Tekmira藥廠8日股價大漲逾40%,相關生技類股同步拉長紅。
* 俄禁西方農糧 歐洲苦、拉美樂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861045.shtml
俄羅斯決定禁止進口歐美大部分的糧食與農產品,對德國、波蘭等歐洲國家打擊最大,對美國影響有限,對土耳其以及巴西等拉丁美洲國家反倒會帶來意外收穫。
為報復西方國家的制裁,俄國禁止從歐盟28國、美國、加拿大、非歐盟成員國挪威和澳洲等地,進口肉類、魚類、牛乳與乳品和蔬果,禁令維持一年。德國、波蘭和荷蘭將首當其衝,大多數對俄貿易額將化為烏有。這三國是去年俄國前三大食品供應國。銷俄食品占德國總出口的3.3%。
* 中國反壟斷 扶內是主旋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61643.shtml
中國三個反壟斷部門正分頭加強對外國科技及汽車公司施壓,專家表示,北京當局顯然有意藉這些行動,提供本土企業更多對抗外國公司的籌碼。
....比較令人困惑的是,中國有三個監管機構負責反壟斷事宜。對汽車業展開調查的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這是中國經濟政策的最高決策機構,同時也是中國最高級別的價格監管部門。主導調查微軟公司的是工商總局,該局負責價格以外的反壟斷問題。第三個部門是中國商務部,該部門監管併購業務。
◆ 打房 靠央行引導利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0000683-260109
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0日 陳明郎
台灣在民國78年到94年間,房價呈整理格局,但自94年之後就呈一路上漲之勢。94年迄民國100年,房價已漲了超過3半倍以上,其中94年至98年約上漲一倍。但98年之後,房價卻如脫韁之馬,一路狂奔,又上漲了2倍多。資料顯示,在第二級產業中,近年製造業和水電煤氣皆未明顯增加淨資本形成,只有營建業明顯增加淨資本形成,已呈房市泡沫現象。
提供投資客投機溫床
過去幾年,中央銀行曾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選擇性、特定地區域性的信用管制,但成效有限。央行一直認為,解決房市泡沫的問題,應以採用財政部的租稅工具成效較佳,若以廣泛的貨幣利率政策處理房地產問題,會大而不當。
一般而言,影響房價上漲的因素,主要為:房地產相關租稅降低、所得購買力提高、資金投機炒作、貸款利率。首先,過去20年間,房地產相關的租稅,甚少變動,顯然房地產的租稅不是房市變熱的主要因素。但民國78年至民國100年間,台灣人均名目所得上漲約近2倍,表示人們儲存的購買力增加,已累積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這些儲存購買力的增加,除了定存、或投資於股票、債券等流動性較高的金融資產外,也提供了購買房地產的部分準備。民國94年至98年間房價上漲一倍,可謂替蓄積已久的儲存購買力量,提供了一個宣洩管道。但民國98年迄今,房價又漲2倍以上,就不應再是人均名目購買力蓄積的結果。尤其是,在此期間的人均名目所得,只增加10%而已。
民國98年之後,遺產稅及贈與稅大幅降低,使得許多本國人原停留在外國的資金,大舉移往國內。在此同時,國內的基本放款利率,又一路下降。以第一商業銀行為例,民國80年以前,基本放款利率超過10%,即使在91年,仍有超過7.3%的水準。但在92年以後,基本放款利率卻一路下滑。92年降到91年的一半以下,只有3.3%的水準。到了98年,更下降為只有2.5%的水準。過去3、4年來的房貸利率,幾乎皆在2%以下。這個利率水準,比同一段期間美國超過4%的30年房貸利率,低了一大半以上。
房貸利率至少4%以上
如此低房貸利率,效果有如美國2008年以前的次貸金融,提供投資客炒作的槓桿,尤其當有許多原停留在國外的資金大舉匯回台灣時。以30年房貸、貸款1000萬為例,除了每年應支出33.3萬的年本金外,大於4%的房貸利率,表示年利息負擔大於40萬元。但當利率降為只有2%時,同樣貸款額度的房貸,年利息就降為20萬,只有一半的負擔。當大筆資金由國外匯入國內的同時,如果房貸利率又維持在低檔,這就提供一個投資客增加投機槓桿的溫床。再加上無辜民眾的恐慌下,為防範未來房價進一步上漲的心理,更會助燃此一房價上漲的趨勢,進而推動房市泡沫。
為了解決房價再上漲問題,短期內中央銀行應盡速收回新台幣,以引導房貸利率上揚,讓房貸利率至少回到與美國一樣的4%以上的水準。如此才可以減少投機槓桿,打擊一些投機客。至於首次購屋者,這些只是每年房屋房貸市場中的小比例,仍可以由政府編列預算,以2%的較低房貸利率提供房貸。
長期而言,財政部的房地合一稅制,可以增加房屋持有稅負,是一個應該走的方向。然而,任何加稅的政策,必須立法院通過,牽涉到許多相關利益團體,短期內必定很難在立法院通過。因此短期內,仍應以中央銀行可以控制的貨幣利率政策為主。逐步引導房貸利率提高,減少投機客槓桿,以減緩房價的上漲,消除房市泡沫。(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
※ 相關報導:
* 陸一線城市房價 快撐不住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0000711-260301
繼福建省推出「閩8條」,放開福州、廈門的住房限購令,成為大陸首個省級出台救市的政策後,9日傳出深圳市政府正針對當前的房地產形勢,研議樓市調控的政策儲備。據悉,政策可能涉及限購調整,這是否透露樓市泡沫破裂壓力,比預期還糟,備受關注,但也顯示一線城市已開始撐不住了!
多頭軟腳 全球股債鼻青臉腫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62722.shtml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4.08.11
全球投資人對股票、垃圾債等高風險資產的熱情,或許即將轉變成難堪的分手。
金融時報報導,持續好幾年的多頭走勢上個月出現疲乏跡象,當時美國聯準會(Fed)警告,某些股票及垃圾債券價值似乎有點過頭,但跌勢直到本周才變明顯。全球主要股市和公司債重挫,投資人紛紛逃向美國公債,華爾街的恐慌指數VIX(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觸及近四個月高點。
儘管最近這波賣壓是俄烏關係緊張、地緣政治疑慮升高所致,但市場走勢反轉,已使一些熱門資產類別的前景籠罩著陰霾。
TD Ameritrade策略長基納漢說:「沒有任何一個市場或資產類別可以一直漲,股市也是如此。人們疑惑這是夏末賣壓導致的震盪,還是某些市場即將進入更巨大的調整。問題在於如何因應地緣政治風險相關的不確定性,以及這些不確定性是否影響Fed和歐洲央行(ECB)的利率走向。」
投資人的焦慮感過去一周特別明顯,標普500指數從上個月的高峰回落3%。本來因為融資便宜、資金增強且經濟成長好轉而領先大盤的歐洲銀行股,近來傷勢卻最嚴重。
德意志銀行總經策略師瑞德說:「全球經濟復甦結構性的疲弱,確實讓我們面對衝擊時更為脆弱。在歐洲,愈來愈多證據顯示,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已開始傷害經濟。」俄羅斯貿易往來占歐盟全年的9.5%,是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凸顯俄國以禁止農業進口報復的影響深遠。
垃圾債市場面臨更劇烈的翻轉。投資人過去一周來從垃圾債基金撤離破紀錄的71億美元,與價格走勢相反的殖利率從6月底的4.82%谷底跳漲至5.73%。
※ 相關報導:
* 全球股市修正是泡沫崩潰前兆?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62610.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8.11
....從各種客觀數據分析,全球股市泡沫化問題還不算太過嚴重,但關鍵繫於各國央行政策。素有「世界央行」之稱的國際清算銀行(BIS)在6月底發布年度報告指出,全球經濟需要轉型,建立不過度依賴債務帶動的成長模式;過度依賴貨幣政策,只是推高資產價格,不能促成實質經濟成長,而長期低利可能增加投資風險。因此,各國央行應趁全球經濟好轉讓貨幣利率正常化,否則會有金融泡沫化可能,甚至可能引發其他金融危機。BIS政策報告可以作為判斷全球股市動向的重要指引。
台股在7月站上9,500點之後,受國際股市及外資反買為賣的影響,從重返萬點的高度期待回落至上周面臨9,000點保衛戰。台灣經濟基本面不錯,短期修正有助股市健康調整,但面對全球股市變數大增,投資人仍須提高風險意識,方能設下防火牆,減少不必要損失。
* 彭博資訊專欄/亞洲家庭債務飆…金融埋地雷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62684.shtml
顧問業者Oxford Economics在最新報告中警告,亞洲還有許多國家跟泰國一樣存在債務問題。對金融領域持保守態度的新加坡,過去六年的信貸成長速度超越美國2008年房貸泡沫化之前的速度。還有一些國家的民間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高達150%至200%,包括人均所得較高的澳洲、香港、南韓和台灣,以及中國、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即使是債務比率相對較低的印尼及菲律賓,債務增長情況也十分棘手。
* 海運快遞專區 明年初啟用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62636.shtml
看好未來兩岸海運快遞與兩岸海空聯運市場發展潛力,台灣港務公司率先於台北港自由貿易港區內籌設「海運快遞貨物區」,並於7月中旬向海關總署提出申請,預定明年初啟用通關。
Fed副座:美經濟恐恆久放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2002278-260203
工商時報 2014年08月12日 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費雪(Stanley Fischer)周一表示,美國經濟復甦情況到目前為止一直讓人失望。他認為這顯示經濟可能處於恆久放緩的狀態,因此貨幣政策仍應扮演重要角色來支撐美國經濟復甦。由此也顯示他支持主席葉倫短期內持續採寬鬆貨幣政策的立場。
這是費雪6月擔任副主席以來,首度主要針對經濟情況發表談話論。他認為自2007年到2009年間的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以來,美國生產持續放緩、勞動力參與情況不見起色和其他因素等,都削弱美國創造經濟成長的能力。
他強調歐洲和主要新興市場的經濟復甦令人失望,導致包括聯準會內主要央行等都調降經濟成長預估。他擔心全球經濟不如預期,可能反映出結構性的長期趨勢轉變。
他說,多年來大家一直在每年年中這個時間點,解析每年頭2季的全球經濟成長率何以低於外界預期。這讓人失望的結果,不但令大家一再下修短期經濟成長預估,甚至重新評估經濟成長的長期趨勢。
他坦承持續萎縮的勞動力和疲弱的投資,支撐了由包括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等專家提出的假設,即美國經濟要經歷恆久放緩的趨勢。
對於美國勞動市場的虛弱原因,到底是人口結構等改變造成,或是暫時性經濟疲弱的結果,一直是聯準會政策論辯的主軸。
專家認為,若真是暫時性因素造成,聯準會延長近乎零利率和買債等措施,對美國經濟和就業會有正面幫助。
費雪說,周期性與結構性之間的差異向來不明顯,所以真正風險是周期性演變成結構性。因此透過擴大宏觀經濟政策,有可能扭轉或防止經濟恆久性衰退。
他認為房市、財政整頓和外國需求意外疲弱等,是導致美國經濟成長低於預期的主因。他也擔心近期新興市場的經濟轉弱,會讓全球經濟陷入放緩的情況。
※ 相關報導:
* 成熟國復甦ing 英帶勁、德減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64961.shtml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領先指標顯示,大部分已開發經濟體未來數月可望維持當前的成長趨勢,其中英國的表現將格外亮眼,德國則顯露減速跡象。
* 日出口疲軟 Q2經濟恐嚴重萎縮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64999.shtml
日本銀行(央行)11日發表8月經濟月報指出,由於亞洲需求遲滯,加上日本製造業外移,將持續壓抑日本出口,顯示日銀對經濟成長的信心下降。據華爾街日報預估,日本第2季經濟成長率可能急凍到萎縮7.1%,將使日銀承受更大的貨幣寬鬆壓力。
* 新加坡 購物天堂光環黯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2002288-260203
向來享有購物天堂美譽的新加坡,正因價格攀升、區域競爭激烈及新幣走強等原因,逐漸失去觀光吸引力。
據新加坡旅遊局(Singapore Tourism Board)數據指出,2014年首季觀光客購物支出較去年同期下滑6%,至11億新幣(9億美元),而且相較於娛樂賭博部門激增19%至16億新幣,顯得遜色許多。
◆ 洞庭湖生態經濟 產值衝5兆(節錄)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64944.shtml
【經濟日報╱特派記者蔡敏姿/湖南專題報導】2014.08.12
大陸環保意識抬頭,重新檢視高汙染產業,也讓生態經濟受到官方重視。今年4月,大陸國務院批准湖南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要從生態旅遊、農漁業休閒經營化著手,打造獨特生態產業,目標在2015年生產總值將突破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5兆元)。
湖南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培育華菱鋼鐵、中聯重科、三一重工、五礦有色等。但過度開發下,洞庭湖生態受到嚴重影響。湖南省長杜家毫說,部分洞庭湖水域含有色金屬、工業廢水汙染,甚至衝擊民眾飲用水問題。對此,將重新規劃產業模式,改善生態環境。
洞庭湖水系流經地區約占長江地表水資源20%,比重為長江流域水系之首。隨著長江沿岸經濟快速發展下,洞庭湖面積逐年縮小,如今僅約3,000平方公里。
杜家毫表示,洞庭湖是發展現代化農業最好的地區,因土地肥沃平整,有利現代農業發展。推動科技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益陽、常德等地區發展可期。其中,益陽市十大農產品產區中,有幾家被列入國家級商品糧食基地、商品棉基地。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範圍包括湖南省岳陽市、常德市、益陽市,長沙市望城區和湖北省荊州市,共33個縣,面積6.05萬平方公里。湖南省台辦表示,推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是刺激中部崛起的重要政策之一,以生態建設引領經濟新路徑,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全球最大的自然荷花景區—團湖荷花公園,坐落在湖南生態區。撐桿、划船、賞蓮花,正是大陸湖南夏季最夯休閒活動。團湖荷花公園與洞庭湖區相鄰,野生荷花面積5,000多畝,每年吸引數十萬遊客前來觀賞,帶動周邊餐飲、住宿觀光發展。
當地特色景區也納入規劃範圍,包括岳陽樓、江豚自然保護區、湘西鳳凰古鎮等。其中,鳳凰古鎮日前面臨300年來最嚴重的暴雨襲擊,經濟損失人民幣3億元。記者實地走訪,一根根竹竿橫擺在古鎮老牆旁、有的插在湖面上,以便修復苗寨破損店家,已經恢復六成左右,遊客陸續進入。
「生態與經濟本來就存在著矛盾,但透過休閒化、觀光旅遊,從中找尋平衡點。」
※ 詳見原站。
韓新經濟計畫 挺七大服務業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67476.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4.08.13
南韓政府12日公布內容廣泛、被華爾街日報稱為「新經濟計畫」的系列措施,目的是要提振貿易與投資,發展相對弱勢的服務產業,以帶動經濟成長並創造就業。財政部估計,未來三年可為國內產業引資146億美元及創造18萬個工作機會。
南韓總統朴槿惠12日親自主持政府各部門與貿易投資促進委員會的會議,並於會後提出135點政策綱領,將醫療保健、觀光、數位內容、教育、金融、物流和軟體這七大服務業,列為預備大力扶植的明星產業。
南韓政府將提撥3兆韓元(29.1億美元)基金,協助發展這七個產業,同時全力培育出口導向的中小企業並拓產電子貿易市場,目標是在三年內新成立1萬家中小型出口商,且將提供監控服務與網絡資源,以避免新創企業夭折。
其他重要措施還包括開放大型賭場度假中心建案與興建山地旅遊設施,以吸引外國觀光客;放寬每日股票交易波動區間,刺激金融服務業成長;以及允許外資在自由經濟區開設醫院、鬆綁為醫療目的入境的簽證規定等。
朴槿惠說:「現在,我們需要將即使只是微小的改變,化為實際行動」,服務業有潛力成為南韓經濟的新支柱。據財政部估計,倘若這些新措施順利實施,可望在未來三年為國內產業引進約15兆韓元(146億美元)的投資,並創造約18萬個工作機會。
從1950年韓戰爆發後,因官方投入較多資源發展造船等工業,導致南韓經濟相當依賴製造業。而且目前南韓320萬家中小企業中,只有2.7%或8.7萬家從事外貿相關業務,合計占全國貿易量的33%。
※ 相關報導:
* 美學者籲 反擊中國經濟民族主義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4155
美國知名的中國研究學者裴敏欣在財星雜誌(Fortune)撰文指出,中國最新一輪反壟斷調查,其實是新一代領導層展現對外強勢、推動經濟民族主義;他建議歐美企業反守為攻,循法律程序要求透明化及查明事實,透過商業團體發揮影響力,適當反擊。
....中國經濟民族主義當道,表現在官員擔憂外國經濟及科技優勢會削弱國家安全,因此把蘋果iPad等剔除在政府採購之外,網路設備大廠思科(Cisco)在中國銷售一落千丈,及金融業等單位將把美商IOE(IBM、甲骨文和EMC等三公司)資訊產品換成本土設備和服務商。
裴敏欣警告,西方企業若因此轉向或退縮不作為,只會使情況惡化。他建議,受調查的美企可透過在中國的美國商會影響力,以查明真相;若北京的反壟斷調查毫無根據,歐美企業還應遊說本國政府威脅採取報復措施,讓中國瞭解到此種不平等對待,將導致中國企業在國外經營也遭遇類似監管阻礙。
* 看空大陸房市? 李嘉誠再售地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67702.shtml
亞洲首富李嘉誠再度出售大陸資產,房地產集團泛海控股昨天公告,將以近港幣四十億元(約新台幣一百五十五億元),收購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持有的「和記港陸」百分之七十一點三六股權和兩棟商業大樓。李嘉誠被視為投資風向球,八月已兩次出售大陸房地產,恐引發外界進一步看空大陸房市。
◆ 金管會 接管國寶、幸福人壽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4137
自由 2014-08-13
財務惡化 兩公司淨值負491億
〔記者王孟倫、廖千瑩/台北報導〕金管會昨傍晚閃電宣布,自五點半起由保險安定基金接管國寶人壽與幸福人壽,期限最長兩年,預計明年辦理公開標售。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兩家公司淨值至六月底為負四九一億元,財務情況越來越嚴重,已經不能再等下去;但接管後兩公司約五十三萬保戶權益不會打折扣,保單全額獲得保障。
標售恐將賠付500億 全民買單
保安基金接管後,未來要公開標售兩家公司,得面對大筆金額賠付,初估至少賠付五百億元以上,全數由國家稅收買單,財源從何而來?對此,曾銘宗表示,金融營業稅每年約可挹注二百億元,預估未來十年有二千億元可支應,「財源方面沒有問題」。
保安基金昨無預警接管,國寶人壽董事長葉佳瑛在接到消息後匆匆趕回,已無力回天,不少員工接獲消息都很震驚。幸福人壽董事長鄧文聰人不在現場,措手不及,強調非常驚訝,不能接受金管會的做法。
金管會一口氣接管兩家壽險公司,動作之大,可說史上頭一遭。不過,金管會並非第一次接管保險公司,二○○九年八月保險安定基金接管國華人壽,去年才找到全球人壽接手,代價是全民賠付全球人壽八八三億元,未來國寶與幸福人壽標售,賠付金額同樣將由國家買單。
由保險安定基金、中央存保公司與保發中心共同組成的接管小組,昨傍晚五點半分別進駐國寶及幸福人壽,為了避免消息走漏,金管會等到六點才發布消息,並由曾銘宗親自主持記者會對外說明。
曾銘宗表示,截至今年六月底止,國寶人壽淨值為負二五二億元、幸福人壽淨值為負二三九億元,雖然金管會多次要求兩家公司增資與提出財務改善計畫,但兩家公司每年現金增資只丟二億進來,「簡直杯水車薪」,加上兩公司被罰過的紀錄「班班可考」,最後才做出接管的決定。
所有董監 三個月內不得出境
曾銘宗強調,金管會也會追究國寶與幸福人壽的相關責任,金管會已發函兩公司,要求董事長和董監事在三個月內不得出境,協助釐清責任。
保險安定基金則指出,接管後將儘速辦理國寶與幸福人壽公開標售等財務改革方案,預計六到九個月內展開、明年上半年辦理公開標售;若短期間內金融營業稅尚無法支應,將仿效國華人壽模式,提報主管機關先向銀行貸款。
合計53萬保戶權益 不受影響
至於保戶權益問題,曾銘宗強調,兩家公司被接管後仍繼續營運,保戶權益依保險契約約定內容是不受影響,公司仍持續受理保戶之繳費、保險給付、保單借款、有效保險契約之變更或終止等業務。員工權益也同樣受到保障。
根據金管會資料,國寶人壽保戶約三十九.三萬人,幸福人壽約十三.六萬人,合計約五十三萬保戶。
※ 相關報導:
* 金管會閃電出手 三大理由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3/8867495.shtml
曾銘宗決定接管國寶、幸福的原因有三項。
第一是財務面考量,八、九年前這兩家公司淨值就已呈負數,政府給很長的時間自救,但每次公司增資多幾億元,杯水車薪,根本趕不上失血速度,財務仍持續惡化。
第二是業務面因素,這兩家公司內稽內控不佳,投資不動產、股票等資金運用,常不符規定被處分。
第三是希望快速收效,多年來金管會派專人協助輔導,仍無法改善,為了健全保險市場發展,有必要趕快讓這些壞公司出場,不能再讓問題保險公司拖住整個市場。
* 金管會兩招 清理保險市場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3/8867489.shtml
金管會在接管兩家問題保險公司後,馬上將採兩項配套措施來管理市場,首先,透過立即糾正措施,加速剩餘的問題保險公司自救,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自救成功;繼之在市場清乾淨後,金管會也將大幅開放保險市場,提升保險業競爭力,讓好的保險公司有更大發展空間。
歐元區工業生產 下半年不妙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69797.shtml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2014.08.14
歐元區6月工業生產意外萎縮,顯示上季經濟復甦可能依舊步履蹣跚。經濟學家指出,在地緣政治緊張情勢暫時不會降溫的情況下,歐元區下半年加速成長的希望也很渺茫。
歐盟統計局(Eurostat)13日公布,歐元區18國6月工業生產較前月減少0.3%,延續5月下滑1.1%的跌勢,遠遜於市場預期的增長0.3%;若與去年同期相比,6月工業生產持平,不如5月的增加0.6%,且為去年8月來最差紀錄。
歐元區6月非耐久消費財生產月比減少1.9% 、連兩個月下滑,且能源生產也減0.7%,終止前三個月走升的態勢,是拖累整體生產萎縮的主因。
荷蘭國際集團(ING)首席經濟學家胡特說:「繼5月工業生產銳減後,6月的數據也非常令人失望。上季整體工業生產萎縮0.4%,這對預定14日出爐的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報告不是好兆頭,成長率看來難以達到市場預期的0.2%。」
在歐元區成員國中,愛爾蘭6月工業生產較前月大減16.5%,創區內最大減幅;其次則是荷蘭,減3%。
※ 相關報導:
* 社論-正視印度央行總裁拉詹發出的警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4000028-260202
印度中央銀行總裁拉詹(Raghuram Rajan) 日前以罕見的語氣,提醒全球經濟「與1930年代有高度的相似性」,先進國家的政府為了急於拉抬疲弱的經濟,不顧一切採取以鄰為壑的刺激政策;拉詹警告,全球金融市場「正在面臨一場無法承受風險的崩盤」(We are taking a greater chance of having another crash at a time when the world is less capable of bearing the cost)。
* 美股四警訊 牛氣近尾聲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69804.shtml
美股這波多頭行情已走了大約五年,財經新聞網站MarketWatch指出,以下四大警訊透露出牛市已近尾聲:
-- 強勁反彈迅速熄火
-- 跌破重要技術支撐
-- 廣度指標重大分歧
-- 指標反映市場自滿
即使最近賣壓湧現,股市名嘴還是對後市一片看好。調查顯示,7月份現金部位降到15.8%,是1999年來最低,顯示許多散戶在市場迭創新高之際仍緊抱持股不賣。「恐慌指數」VIX目前在14上下,仍屬偏低,反映投資人安於現狀,而這也是個空頭訊號。
* 日上季GDP減6.8% 三年最差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69790.shtml
日本內閣府13日公布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換算成年率後萎縮6.8%,是三年前福島震災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季,主因4月提高消費稅率導致消費及投資重挫。經濟學家預料日本銀行(央行)可能於10月再度放鬆貨幣政策,安倍內閣也可能追加預算。
* 貨幣政策 維持中性偏鬆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69767.shtml
針對大陸7月社會融資與新增人民幣貸款大幅下跌,中金證券認為,貨幣信貸數據尚未破壞經濟復甦動能,總體經濟不會萎縮,預計貨幣政策在中短期之內,仍將維持中性偏鬆。
* 北京救房市 近期出招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69760.shtml
大陸房地產持續不景氣,向來屹立不搖的一線城市(京滬深廣)房價也出現鬆動,中國證券報引述消息稱,北京市住建委近日會同地稅部門,討論「普通住宅」標準,相關「救市」法令最快8、9月推出。
* Ifo報告:台灣經濟將持續轉好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69382.shtml
德國經濟研究院(Ifo)昨天發布報告,第3季全球經濟氣候指數為105.0,較上季102.3上升2.7點,不但連3季上升,也創下2011年第3季來新高,代表全球景氣將持續復甦,也預期台灣經濟未來6個月將持續呈現「轉好」。
Ifo表示,指數上升主要是因經濟現況、預期都比上季改善,下半年全球景氣可望持續復甦,不過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專家認為,能源價格攀升與供給短缺,將對全球經濟造成潛在威脅。
◆ 接管國寶、幸福 是果斷正確決定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69826.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8.14
金管會終於接管國寶、幸福兩家問題保險公司,這是金管會成立以來首度同時接管兩家人壽保險公司,從這兩家公司資本嚴重不足、經營屢屢違反法規與較高的營運風險等因素來衡量,金管會這是有勇有謀的決定與作為,我們肯定並予支持。
首先,在資本嚴重不足方面,這兩家保險公司的淨值(股東權益)早已經為負值,而且淨值缺口日漸擴大,加上這兩家公司增資意願低落,提出的增資計畫可行性弱,因此要改善資本嚴重不足的機會微乎其微。國寶今年第一季的資產為599億、負債達842億,淨值缺口為243億;幸福則是資產為595億、負債達818億、淨值缺口為236億。上述數據代表的意義是,這兩家公司要以不到600億元的資產,負擔800多億元的負債,顯示經營已到了相當困難的地步;同時,也造成這兩家公司去年有20餘億元的虧損。
由於十幾年來全球吹起低利率風潮,保險公司收到保費後的資金運用,投資報酬率偏低,但是由於保單長期的特性,過去高預定利率保單的發行,使得保險公司未來需支付保戶較高的理賠,亦即保險公司負擔較高的資金成本,經營必然陷入困境。例如: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投資報酬率約4%,但資金成本為5%至6%,在成本大於投資報酬率的情形下(缺口達1至2個百分點),保險公司很難長期經營下去。一般保險公司由於資產仍然大於負債,還能支撐上述的挑戰;但是國寶、幸福兩家公司的資產卻遠低於負債,因此無法承受成本的負擔,而且困境會持續加重。以國寶人壽而言,2009年淨值缺口為87億,2012年擴大至209億,今年第一季更惡化至243億;幸福人壽的淨值惡化的狀況亦十分類似。同時,這兩家公司近三年的營運皆有數十億的虧損。
在淨值(股東權益)嚴重為負的狀況下,要脫困只能靠股東增資,但是這幾年這兩家公司增資意願很低,最常看到的是每幾年才見到2億的增資。在增資幅度微小、淨值缺口巨大,顯現出目前的大股東已經不夠資格經營該公司。
其次,就經營屢屢違反法規與較高的營運風險方面,從主管機關網站可以發現,過去六年來,這兩家保險公司都有20餘件的重大裁罰案,平均每年有三到四件,裁罰內容最多的是大股東未按計畫增資,亦有許多財務業務的重大缺失,包括未提足法定準備金的精算缺失、嚴重違反不動產投資禁令、違反保險招攬規定。特別的是,國寶人壽有多次「未依限將清償協議代償案所取得之不動產變現處分案」,還有一年多前令主管機關震怒之介入龍邦國際董事、監察人改選事件;而幸福人壽則有多次嚴重違反不動產投資禁令。這些案例在在顯示這兩家保險公司的大股東只想運用保戶的錢,做「自已想做的事」,頻頻違反法規、加大營運風險,但卻不願意拿錢出來增資。
因此,我們呼籲國寶、幸福人壽的全體保戶、員工支持主管機關接管的決定,並監督主管機關後續處理措施,包括:出售給適合團隊或者成立過渡保險公司,以及保戶、員工權益的妥善維護。在接管國寶、幸福之後,我國壽險業最緊迫、也是最關鍵的任務就是增資,因為即使是國內大型保險公司的淨值仍僅占資產的3.6%左右,不僅低於壽險業的平均(3.9%),而且遠低於銀行業的平均(6.5%);更何況,壽險業在2000年之前發行的高預定利率保單,仍存在重大的利差損。不要忘記,先前金管會接管國華人壽時,政府總共花費900餘億元填補資本漏洞,而這次接管國寶、幸福預估還要花費600億元以上,政府應該沒有更大的能耐再承擔問題保險公司,因此,保險業想要業務更加開放,則需先充實資本,穩住體質,才能永續經營。
※ 相關報導:
* 國寶、幸福虧很大 檢疑有內鬼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3/8869945.shtml
國寶與幸福人壽遭接管。金管會稽核發現,國寶和幸福人壽的財務虧損嚴重,懷疑有人謀不臧,今年五月分別依違反證交法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檢方近日不排除有偵查作為。
* 金管會警告 不能挖保戶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3/8869947.shtml
金管會接管國寶及幸福人壽後第一天,全力防堵保單解約。金管會昨天一早急電兩公司銀行通路,不准理專慫恿客戶解約,並同步發函產、壽險及保險經紀人公會,嚴重警告保險公司不得藉機拉人或拉保單,違者將以擾亂金融秩序送辦。
陸「金十條」 助企業融資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72304.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陳韻晴/綜合報導】2014.08.15
大陸國務院公布「金十條」,要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並要求人行落實好「定向降準」措施,發揮結構引導作用,防止貸款被違規挪用,確保貸款資金直接流向實體經濟。
國務院昨(14)日公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簡稱金十條)中指出,中國經濟形勢總體向好,但仍存在不穩定因素,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結構調整處於爬坡時期,解決好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資成本高問題,對於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中新網報導,當前企業融資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全面深化改革,金融部門和金融機構要採取綜合措施,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藉由抑制金融機構籌資成本不合理上升,以及縮短企業融資鏈等十項措施,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也強調會透過定向寬鬆,為棚戶區改造、鐵路等提供有力支持。
國務院常務會議7月提出的十項措施而言,當時不少市場人士就已傾向於稱其為「金十條」,昨天發布的文件內容更為豐富、要求也更加嚴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可以稱之為升級版的「金十條」。
與7月份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措施相比,此次官方披露更多具體的要求。例 如,在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適度增長方面,「金十條 」提出,切實執行有保有控的信貸政策,對產能過剩行業中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不搞「一刀切」。進一步研究改進宏觀審慎管理指標。落實好「定向降準」措施,發揮好結構引導作用。
「金十條」也要求優化基礎貨幣的投向,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的力度,並優化信貸投向,為棚戶區改造、鐵路、服務業、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以及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小微企業(中小企業)等薄弱環節提供支持。
而對於抑制金融機構籌資成本不合理上升,政府將推動信貸資產證券化,盤活存量,加快資金周轉速度,並盡快推出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指導意見和配套管理辦法,以促進公平競爭。
※ 相關報導:
* 多項產業標準 兩岸將合作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72321.shtml
第11屆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將於21日及22日在西安舉行,我方代表華聚產業共同標準推動基金會董事長陳瑞隆表示,屆時兩岸代表將簽署雲計算、鋰電池、傳感器與4G Small cell與VoLTE共通標準合作備忘錄。
◆ 金管會訂「基亞條款」 嚴管生技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72283.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韓化宇/台北報導】2014.08.15
基亞風暴止不住,金管會證期局將訂定「基亞條款」,因新藥研發的過程中股價容易隨消息而劇烈波動,未來上市櫃的生技公司不得隨意發布新藥研發進度;藥名也不得用艱澀的專有名詞,讓投資人看得「霧煞煞」,以加強生技公司資訊揭露的完整性。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王詠心昨(14)日表示,更嚴格的訊息揭露規範,除了生技產業,將擴及其他「特殊性質產業」,具體包含哪些產業,已責成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訂定規範,希望資訊揭露能更即時透明,定案後會發布實施。
基亞因肝癌新藥PI-88受到市場樂觀預期將創佳績,今年股價由199元一路漲到486元,漲幅高達144%,但隨期中分析數據未達標的消息公布,股價突狂洩崩盤,連吞14根跌停,至昨天收在161元,套牢不少投資人,也使生技股大鬧「基」瘟。
據證期局了解,此次基亞股價暴跌,就是因為基亞原先公告要發布一種新藥,但該新藥測試沒達到預期效果,影響該公司股價。王詠心指出,基亞事件有兩個重點,第一是有無涉及人為炒作股價,證期局隨時在監控,如果涉及不法,一定依法處理。
第二是資訊揭露的時機與方式是否妥當。王詠心指出,生技公司研發新藥過程有好幾個階段,證期局正在研議,更嚴格規範研發進度的發布時機及內容,比如要對外公布新藥共有幾個研發過程,以及第幾期才是發布研究成果的適當時機,不能隨意亂發布,避免誤導投資人。
另外,在發布研究成果時,藥名不得用艱澀的專有名詞,讓投資人看不懂。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金管會昨(14)日表示欲擬「基亞條款」,防範生技股因資訊不明而誤導投資人,生技業界同聲表示「樂觀其成」,但也指出,金管會欲訂定新條款前,應召集產業界人士共同研擬,以符合產業特性、不會滯礙難行,讓投資人、產業界都能共蒙其利。
業界呼籲,因基亞生技期中分析未達目標造成的生技風暴,僅是個案,切勿將生技產業「一概而論」,但讓投資人更易於了解、判斷投資標的,是必要的。
◆ 名家觀點╱新藥開發 高獲利也有高風險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72280.shtml
【經濟日報╱楊育民】2014.08.15
基亞事件風雨未歇,身為一個生物科技參與者,我想提醒投資人,應該瞭解新藥開發有很大的風險,看見風險並能接受失敗,才能享受成功。
生技諮詢公司Bain(Bain Consulting)在2003年發表了一個「藥物發展經濟學模式」,該模式雖是十年前發表的,至今仍適用。他們指出,新藥開發成功率從臨床前到進入臨床一期的概率是70%,從第一期到第二期則為55%,若從第二期到第三期則約40%。即使是從第三期到新藥核准,成功率也僅有一半。無論如何,生技公司的投資者都應該體認,新藥開發成功率有限,並非人人有獎。
台灣生技產業有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灌輸了極大心血,加上投資者的支持,才有如今蓬勃的榮景,每個進入臨床三期的新藥,都帶給我們很大的希望和興奮。但別忘了,即使新藥在臨床三期,到最後成功核准上市銷售的成功率也只有50%。這意味新藥成敗是常理,失敗才是成功之母。
說實在話,新藥開發永遠不敗才是奇怪,我們應該在基亞事件中,肯定科研人員的努力和耐心,不該一味責怪,應該為他們從失敗中學習而鼓掌。
在美國,新成立的生技公司因為新藥開發失敗,而造成股價大跌是很平常的事情。換個角度說,投資生技應有更謹慎的態度、更多元的選擇,而不只投資一家公司,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雞蛋不能全放一個籃子,必須把錢和投資組合做有效地規劃,才是投資之道。
生技公司的責任則是敬業經營,保持謹慎的態度,對投資者完全透明,並且盡職管理風險,當然,在做出預測和前瞻性聲明時,除了誠實也得保守,不要過於樂觀。雖說新藥開發成功可能帶來極大利益,但過度樂觀,常帶來更大失望。
若要舉失敗的例子,2008年加州南舊金山市的Cell Genesys公司的前列腺癌藥物,在第三期臨床失敗。該公司原本有5億美元(約新台幣150億元)市值,在新藥失敗後面臨幾乎破產的窘境,市值僅剩3,500萬美元,公司一夕間從皇宮變成廢墟,令人慨嘆。
另外,今年初KaloBios的呼吸道疾病單株抗體產品,在二期臨床宣告失敗,公司股價一天暴跌三成;去年8月,美國聖地亞哥生技公司Vica的抗癌藥在臨床三期失敗,市值一天蒸發四成,20多年心血灰飛煙滅。這類故事何其多,說不完的歡笑與血淚。
這些公司的科學家們,不乏我的好友,但新藥研發失敗是常態,我們憂傷、無奈,卻不可因挫折而氣餒,我呼籲,「抗病尚未成功,同志還要努力」。
回頭過來看台灣,基亞事件提醒我們,新藥研發是高風險、高獲利、大資金的投資;此外,從對人類疾病的防治角度看,它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投資。如果投資者能堅持自己的投資目標,了解風險和報酬,用心管理他們的投資組合,那麼生物技術可以是很好的投資項目。
我們一定不要忘記感謝基亞全體員工,他們的努力和創新,值得我們大家掌聲鼓勵。我知道他們很失望,但不要絕望!再說一次,抗病尚未成功,生物科學家們必須繼續努力。 (作者是前羅氏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
短評-GDP論英雄已過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6001078-260310
旺報 2014年08月16日 本報訊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不以GDP成敗論英雄」主張以來,迄今明確取消以GDP考核的縣市超過70個,這是一個相當正向的發展,有助大陸邁向真正均富社會。
金融海嘯以來,許多經濟學者對傳統GDP的定義提出質疑。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史迪格利茲指出,現行GDP是嚴重誤導的不良指標,沒有考慮永續問題,個人和國家都可以寅吃卯糧,例如房地產泡沫,讓前幾年經濟表現好,但這就像人工生命維持系統,撐不了多久。正確做法是建構綠色GDP,納入天然資源浩劫與環境惡化指標。
大陸過去30年來快速的經濟成長,忽略環境保護,造成許多河川、水源、土地被汙染,最後反過來危害民眾的生存安全。過去中央以GDP做為考核地方官員的重要指標,引發許多後遺症,包括盲目開發、產能過剩、破壞生態等,大陸的經濟發展到了必須轉型的階段。
不過,要扭轉唯GDP論的價值觀,並不容易。
尤其,企業界長年把該負擔的社會成本外部化,任意排放廢水、傾倒有毒廢棄物,不願意投資進行廢水廢棄物汙染防治設備,如果沒有輔以嚴刑峻法,加上民眾主動檢舉,難以達到效果。
反觀台灣,雖然未將GDP做為考核地方官員的指標,不過,從總統、行政院長到財經首長均把GDP掛在嘴上,只把保2、保3視為最重要的經濟目標,忽視環保、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等現象,也因此,導演齊柏林拍出的紀錄片《看見台灣》,美麗山巒變癩痢頭,河川則成了調色盤。
歐美主要國家正在修訂GDP的指標,從唯經濟發展轉向有包容性、重視環境永續的發展,大陸已做調整,台灣也不能落後太多。
※ 相關報導:
* 美製造業穩健 復甦添動能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74453.shtml
受益於企業資本支出攀升及汽車需求激增,美國7月工業生產穩步成長,顯示製造業持續為美國經濟提供助力。
聯準會(Fed)15日公布,美國7月工業生產比6月增加0.4%,增幅大於經濟學家預期的0.2%,7月產能利用率為79.2%,也高於市場預估。不計礦業及公用事業的製造業生產則成長1%,創2月來最大增幅。
* 美6月跨境投資淨流出 新高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874461.shtml
美國財政部15日公布的數字顯示,由於中國及日本兩大美國公債持有者6月賣超拋售美國公債,使美國6月跨境投資流出金額創下空前高峰。但中國實際上是賣超國庫券(短期),繼續買超長期公債,帶動長債殖利率下降。
* 人民幣存款退燒 幾近零成長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874425.shtml
全民瘋存人民幣盛況不再。中央銀行昨(15)日公布,7月底國內人民幣存款餘額為2,930.26億元,續創歷史新高,但月增金額降至人民幣2.88億元,增幅只剩0.1%,均創開辦以來新低紀錄。
對人民幣存款成長減緩,央行外匯局副局長顏輝煌認為,這顯示市場趨於成熟穩定,「目前狀況還算滿健康的,大起大落並不是好事」;就算未來人民幣存款可能停止成長,甚至減少,以平常心看待即可。
◆ 社論-落後的政策和積累的民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6000036-260202
工商時報 2014年08月16日 本報訊
中央銀行於6月底的理監事會議決議再推出新一輪的房貸管制措施,一方面擴大房貸管制地區的範圍,另方面要求銀行再降低房屋貸款的最高成數等。雖然之前政府的一些作為使房屋交易的熱度稍有冷卻,但房價依然在高檔徘徊,加上目前金融市場上的資金仍舊氾濫,利率更是維持在極低的水平,因此許多論者認為,即使央行對房貸再進一步擴大選擇性信用管制的範圍,也是成效有限,因而建議央行應引導房貸利率提高,減少投機客的槓桿操作,才能消除房市泡沫。
由於外界出現許多不同的聲音,有些更直指央行多年來的寬鬆貨幣政策才是造成房市泡沫化的元凶,並批評央行根本是頭痛醫腳,央行因此在7月中下旬特別對外界公開發表接近50頁的參考資料,詳細說明央行採行的政策都是有研究和數字根據的。其中對房價上漲問題的解釋篇幅相當多,其他還包括匯率、人民幣和主權基金等相關議題的說明。
針對外界的批評,央行特別引述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實證研究結果顯示,近十年來低利率與房價暴漲並無必然的關連性,例如澳洲、紐西蘭和英國的利率都比美國高,但房價漲幅卻比美國高。再者IMF和BIS(國際清算銀行)均認為,必須大幅調升利率對房價才會有影響,但利率大幅調升的影響層面太廣,將使正常的經濟活動受到明顯衝擊,付出成本高昂,因此以貨幣政策(利率政策)來處理房地產問題,自是大而不當。
另外,針對各國處理房價上揚,分別運用金融工具和租稅工具,央行根據國際的研究方法,自行製作了圖表比較了四小龍的房市調控措施。其中在金融工具方面:一、調降不動產貸款最高成數,四小龍的政策強度一樣;二、設定貸款負擔率上限,其他三小龍強度相同,台灣沒有這項措施,但以調高不動產貸款適用的風險權數取代。換句話說,在金融工具的執行上,央行和其他國家的作為是相同的,也達到相同的效果。
至於在租稅工具方面,包括:一、加重不動產交易稅負,其他三小龍的政策力道相同,但台灣相較起來,簡直小巫見大巫;二、加重不動產持有稅負,星、韓政策強度一樣,台灣很微小,香港根本沒有;三、在不動產交易實價課稅或持有稅採累進課稅方面,星、韓政策力道一樣,台灣和香港則無。
儘管央行在文字上並未明說,但意思很明顯,那就是台灣雖然實施了奢侈稅,但未發揮什麼成效。除了奢侈稅,因為土地和房屋稅制的僵化,這幾年台灣對房地產的課稅幾乎毫無作為。然而就是近幾年,南韓、香港和新加坡皆因積極運用不動產稅負措施,其穩定房價的成效,獲得國際間的肯定,台灣則缺席了。這就是何以新加坡2013年後住宅售價指數開始平滑下彎,南韓從2012年就明顯下滑,香港則在2013年起不再上揚,而台灣所公布的各種房價指數,直到今年初才趨於緩和。
但因民眾的所得增長停滯,在今年4月營建署公布的房價所得比,台北市高達15.01倍,超越香港的14.9倍,成為全球第一,是全球買房壓力最沈重的國家。最近在7月底公布的數字終於下滑為14.6倍,為一年半的新低,但仍然是極高倍數。在貸款負擔率方面,台北市和新北市分別高達61.87%和52.53%,而香港則為50.42%,首爾為39.34%。也難怪2012年總統大選前的民意調查顯示,房價高漲是十大民怨之首。但歷經奢侈稅、選擇性信用管制等所謂的打房措施,迄今顯然民眾只覺得政府雖號稱打房卻愈打愈高,至今這個怨氣仍繼續積累,難以化解。
過去的央行是一個保守又沈默的機關,這次可能因外界有不少的批評或誤解,為了讓一般大眾有更多的了解,因而提出50頁的說明,主要當然是為其採行的政策辯護。但央行同時也承認,央行要讓房價合理化的能力有限,因為央行無法約束口袋深的大戶,特別是2009年遺贈稅大幅調降後,台商大舉將資金匯回投資不動產。大都會地區精華地段的知名豪宅,有不少買家係以現金購入,再次將房價問題指向執行租稅政策才有效。
最近財政部終於計畫要房地合一課稅,讓不動產交易進一步接近實價課稅。只是令人感嘆,何以政策推行總是如此落後,更令人懷疑的是,難道此項政策又是因為選舉將至而提出,就如上次的奢侈稅一樣,根本空有課稅之名,卻作用不大。這次總算連央行都認為要執行正確的租稅工具,才能有效調控房市,我們希望行政和立法部門能加快土地和房屋稅制的改革,再配合適當的金融政策和平價住宅政策,早日達到居住正義的目標,否則民怨只會累積更多不會減少。
※ 相關報導:
* 另一種何不食肉糜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74586.shtml
【聯合報╱黑白集】2014.08.16
....遠水救不了近火。中韓FTA年底即將簽定,眾人關切兩岸服貿協議是否能及時出籠因應。民進黨卻說:我們要提高生產力、競爭力,我們要調整經濟結構,我們要投入東南亞及印度的新興市場,我們要「同步融入」TPP、RCEP,我們要全方位洽簽FTA,我們要有平衡而多元的經濟戰略……。但民進黨沒給答案的是:年底中韓FTA簽成,民進黨的對策是什麼?
其實,完成服貿協議等ECFA後續條約,正是為了加入TPP及RCEP的前置工程;而主張完善ECFA,亦與調整產業結構及增強競爭力並行不悖。難道為了與南韓競爭大陸市場而及早完成《服貿協議》,就會停止台灣參與TPP的努力,或停斷台灣調整產業結構的奮鬥?
....台灣的「全球化」,無論在政治上或經濟上,大陸皆是台灣進入世界多邊結構的重要橋梁。人謂過河拆橋,而民進黨竟是未過河已想動手拆橋。
西方經濟制裁俄國 肥了中國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76293.shtml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路透電】2014.08.17
西方擴大經濟制裁俄羅斯的威脅,造成外國投資人紛紛撤離俄羅斯股市,出走的資金很多都轉戰其它金磚國家,中國尤其是明顯的受惠者。
今年迄今,俄羅斯市場的表現遠遜於其他新興市場大國,若以美元計價,股市已下跌17%,盧布貶值9%。債市也好不到哪裡去,據摩根大通GB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買入盧布計價債券的投資者可能已虧損14%。
西方對俄羅斯制裁並未阻止投資人持有與俄羅斯政府關係密切的企業股票,但投資者仍急於撤資,擔憂西方制裁規模會持續擴大,把更多俄羅斯資產拖下水。
根據基金追蹤機構EPFR的數據,投資者7月從俄羅斯股票型基金撤資3.53億美元,這項數字可能沒有涵蓋最近的大量撤資情況,但反映7月流出俄羅斯股市和債市的資金,已高於過去六個月任一時段。
而且,隨著資金撤離俄羅斯,EPFR追蹤的新興市場基金在7月和8月首周,合計卻吸納逾100億美元的新資金。
雖然國際間資金配置轉移很難掌握實據,但仍有足夠跡象說明流出俄羅斯的資金,最後往往是流進情況逐漸改善的中國市場。摩根士丹利公司表示,8月首周有16億美元流入中國股市,7月最後一周更有21.4億美元流入,金額創2008年4月以來最高。
俄股應聲挫 陸股勁揚
正因為如此,莫斯科IRTS股價指數自6月底以來下挫14%,中國的滬深300指數同期間卻勁揚11%。
Aviva Investors新興市場及亞洲基金經理人巴拉德表示,俄羅斯資產湧現賣壓以來,投資者對中國的興趣也明顯上升。他說:「中國企業後市看好,宏觀面不斷改善」,而俄羅斯則恰好相反。
同樣,資產管理公司Carmignac Gestion的投資委員會成員柯勞爾說,Camignac旗下的新興市場基金在7月初就已提高中國的投資部位。
他說:「如果你想遠離歐洲的地緣政治問題,投資一個擁有信貸成長和貨幣寬鬆環境的經濟體,很自然就會想到中國。」
加碼中國 8月狂增三倍多
美銀美林基金經理8月的調查月報顯示,全球投資者8月對中國資產的加碼投資高達17%,是7月增幅的三倍多,比率稱冠新興市場。
除了中國外,投資人也向俄羅斯以外的金磚國家投入資金。根據EPFR的數據,巴西、南非和印度基金在8月第一周都有新的資金流入。
南非或許不是逃避政治和經濟放緩風險的理想去處,但約翰尼斯堡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外資累計買超南非股票20億美元。自烏克蘭危機升高以來,南非股市亦累計上漲了10%。
※ 相關報導:
* 全球動盪加劇 美股老神在在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75936.shtml
美股連兩周穩步走揚,無懼歐洲可能再陷衰退、中東騷亂不止和非洲伊波拉疫情等造成全球動盪不安的事件。不過,即使美股下挫也會被許多人視為是逢低買進的良機,本周市場將密切關注歐美決策官員在傑克森洞央行年會的動向。
* 英經濟正擴張 升息勢在必行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76396.shtml
英格蘭銀行總裁卡爾尼在《周日泰晤士報》17日刊出的訪談中表示,英國的完全復甦之路「已走完不止一半」,而由於經濟穩定擴張,升息勢在必行,但升息一旦開步,將會「有限」且「漸進」,以安民心。
* 德經濟萎縮 問題在能源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75833.shtml
....經濟學家與一些政府官員坦承經濟萎縮源自更深層的因素,起因根源於國內,總理梅克爾在日本福島核災後宣布逐步廢除核能,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卻讓德國工業界焦慮不已。德國近來翻修複雜的再生能源法,仍無法平息外界對未來能源政策的疑慮,或減輕對德國能源競爭力的憂心。
....讓德國企業感到心灰意冷的另一個原因是,前總理施洛德在十年前推出的經濟改革如今居然開倒車。去年12月執政的大聯合政府推動退休改革,允許資深員工可提早四年在63歲退休,這可能導致部分產業高技術勞動力短缺的情況惡化,也不利德國退休制度的穩定性。另外,國會也通過全國最低工資為每小時8.5歐元(11.4美元),未來還將緊縮臨時雇員的限制。
* 骨牌效應 日本長期利率也下滑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75830.shtml
日經新聞報導,歐洲長期利率下滑的趨勢已蔓延到日本和美國,顯示市場揣測各國央行別無選擇,只能依賴用貨幣寬鬆措施提振疲弱的經濟成長。
今年初以來長期利率走低,最近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破天荒跌破1%,更引發美、日長期利率下滑的骨牌效應。
* OBU大查稅 台商資金快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875914.shtml
財政部最近展開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大查稅,全面清查「台灣人」客戶,已有台商被找去國稅局「喝咖啡」,消息已在台商、金融圈傳開,原本有意匯回部分資金試水溫的海外資金統統打消計畫,連帶衝擊銀行OBU業務。
* 沒賺頭…上海外銀 紛撤「台灣櫃檯」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876011.shtml
國銀登陸、境外分行業務變化,都讓金融服務面貌改變。上海金融市場,就傳出外商銀行「台灣櫃檯(Taiwan Desk)」撤櫃潮。
金融業指出,由於服務台商業務的利潤走低,外銀過去為了爭取台商業務,標榜由台灣人服務台灣人的台灣櫃檯,功能性降低,紛紛關閉。全盛時期,外銀在上海設立的台灣櫃檯團隊有高達廿八組人馬,目前所剩不多。
* 台資銀行應成為台商後盾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75924.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8.17
....「新金十條」從多方面著手,公布之後受到業界肯定。其中,有些條文內容相較過去具有新意,譬如「遏制變相高息攬儲」,「抑制金融機構籌資成本不合理上升」;要「加快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等。這些新措施能否有效解決大陸中小企業沉痾的融資問題,各界都拭目以待。
坦白說,解決這樣複雜的問題需要一個過程,非一蹴可幾,過去一段時間大陸中央曾陸續推出不少針對性政策措施,但都沒有得到很顯著的效果,關鍵的原因是缺乏良好順暢的機制,而要建立這些機制,必須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著手,落實18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以及加速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如不深化,利率市場化沒有完成,單憑技術層面改變,很難徹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中小型台資企業在大陸同樣遭遇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大陸的短期宏觀調控措施,對於解決當地台商融資問題的效果很有限;台資銀行登陸或可給予資金來源的另一選擇,但關鍵因素是必須加強本身的信譽基礎、債信和擔保品品質。
而為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大陸台資企業或可考慮利用上海自貿區金融新政策,善加運用大陸境內外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及跨境集中支付功能,短期因應。
◆ 鍾俊文:稅改七計 解決世代擠壓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7000026-260202
工商時報 2014年08月17日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經貿國是會議後,朝野雖有共識但無聚焦結論,本報昨日與王作榮暨范馨香伉儷基金會,共同舉辦「關鍵對話-經貿國是會議後政府應有的作為」財經論壇,由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主持邀請各界專家對話,期為台灣經濟發展尋找最大共識。東吳大學國貿系副教授鍾俊文在論壇中指出,台灣已陷入民間富裕、政府貧窮的窘境,且世代擠壓現象也開始浮現,當務之急應從稅改著手!
鍾俊文指出,過去30年國際減稅競賽已加深「富裕中的貧窮」現象,現在台灣也是如此,房價高、股價高推升民間富裕,然而政府稅收卻減少,公共服務經費短缺。另一個現象是人口老化加速、全球化加速的大環境下,年輕人面臨低薪、高稅賦、高費率的壓力,產生「世代擠壓現象」。
鍾俊文提出,要改善以上的現象,必須增加稅收、改善財政,而如果一次只能做一件事,他會選擇推動以公告現值來課徵地價稅。現在地價稅是以「公告地價」來作基準,但是公告地價僅市價2成,當然課不出多少稅,應改以「公告現值」也就是以市價8成來課稅,如此稅收立刻增加4倍、多出1,500億元的稅收。
他還提出稅改可從七方向來著手。一是完全廢除兩稅合一;二是優先提高公告地價使其與市價接近,增加地價稅稅收,三、取消非農民持有農地免稅。四、提高財產稅及不動產持有稅(包含地價稅及房屋稅)。五、各項退休金及社會保險年金給付應納入綜所稅課稅。六、提高全民健保門診自付額及住院自付比率,取代不斷調漲健保費率。七、銀行存款保險採彈性費率,擴大高低差距,逼迫後段班銀行退場。
鍾俊文指出,目前公保、軍保月退俸的免稅額都很高,每人每年退休金免稅額高達75.8萬元,然而,每個月只領22K的年輕人每年綜所稅的免稅額只能扣10.8萬元,因此有調整的必要。
政府拚經濟不能和景氣復甦脫節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77422.shtml
【經濟日報╱社論】2014.08.18
主計總處上周四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從5月的2.98%上修至3.41%,幅度達0.43個百分點;較2月預估值2.82%上修幅度更達0.59個百分點。而國內主要智庫及國際機構對今年台灣經濟成長預測值皆超過3%甚至達4%。在已連續幾年經濟成長掙扎於「保1」、「保2」窘況下,今年經濟成長率「保3」已不成問題,甚至可超過國發會所訂3.2%目標值,可說是難得的好消息。
在5月主計總處上修今年經濟成長預測時,我們在社論中特別提醒,當前台灣經濟復甦主要是兩大因素形成的隨波逐流效應:一是今年美、歐、日等工業國家經濟好轉帶動台灣出口成長由負轉正;二是受全球股市迭創新高激勵,國內股市重返9,000點,帶動內需明顯改善。但是近來這兩大因素均已出現反轉,其負面效應亦勢必波及台灣經濟復甦。
首先,工業國家經濟復甦似曇花一現:美國經濟成長力道不如預期,知名經濟學家、聯準會(Fed)副主席費雪甚至警告美國經濟恐恆久放緩;歐元區第二季GDP(國內生產毛額)零成長,德國並意外出現2年來首度萎縮;日本第二季GDP負成長1.7%,安倍三箭已呈強弩之末的窘態畢露。不僅如此,和台灣併列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香港、南韓近來紛紛下調經濟成長率,南韓政府已推出總規模達400億美元的經濟振興方案,並在上周降息一碼。另中國大陸在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勉強保住7.5%目標後,7月官方各項統計顯示總體經濟仍疲弱不振,北京經濟維穩的壓力愈來愈大。
其次,近來全球股市在創歷史新高後亦出現明顯修正,美、歐股市修正幅度平均達5%至10%,為近年罕見。全球股市榮景是極度寬鬆貨幣政策下的產物,泡沫成分很高,近來受到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QE)政策退場、葡萄牙銀行危機、阿根廷債務違約等金融事件影響,再加上烏克蘭危機、以巴戰火、伊拉克局勢惡化、美日中在亞洲政治角力等地緣政治衝突事件連番衝擊,市場彌漫泡沫崩潰的憂慮,全球股市榮景告一段落恐為時不遠。
國際經濟及金融情勢的不利變化,對台灣的波及效應正逐漸發酵。台股從7月站上9,500點並展現重返萬點的氣勢中迅速回落,陷於短中期整理已不可避免;國內房市降溫亦日趨明顯;兩者對內需及景氣的負面影響正逐漸擴大。國發會7月底發布6月景氣對策信號雖連續第五個月亮出綠燈,但領先指標已連續兩個月下滑,預料7月後下滑跡象將更趨明顯。
迄今較有利的因素是今年對出口貿易仍相對看好,7月出口成長率5.8%,主因是電子產品尤其是積體電路出口創下歷史新高;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亦提高至6.5%。
但深值警惕的是,今年出口好轉因素卻是代工訂單增加,包括美國蘋果公司iPhone 6即將面巿及大陸品牌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全球市占率大幅提升,兩者皆大量增加對台商的代工訂單;其中除真正有助於台灣實質出口的積體電路部分外,其他大多是大陸台商零組件及組裝訂單,對台灣出口的貢獻只是反映在三角貿易增加。
追根究柢,台商出口競爭力並未明顯提升,依賴代工出口的模式仍未改變,只是受惠蘋果iPhone 6上市及擴大為大陸品牌代工而已。這種出口復甦能夠維繫多久,大家心知肚明,因而對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也不能存在過於天真的樂觀看法。
我們提醒馬政府,必須高度警惕拚經濟努力和國內經濟復甦脫節的問題,未來唯有大力鼓勵創新創業,促進國內投資,從根本上提升台灣核心競爭力,徹底改變「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代工出口成長模式,讓經濟成長果實能反映在就業及薪資增加、國民生活品質提升及所得合理分配,才能將施政努力和經濟復甦有效連結,台灣經濟也才有脫胎換骨、恢復活力的希望。
※ 相關報導:
* 英何時升息 先看五大因素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77400.shtml
....決定央行何時與如何升息,將取決於以下五項關鍵性因素:
一、閒置產能:重要性高。只要仍有閒置產能,經濟便能以高於2.5-2.75%趨勢水平的速度繼續擴張,而無通膨之虞。
二、工資水準:央行認為大部分閒置產能存在於勞動市場的失業者,及低度就業者。
三、債務負擔:屬中期因素,央行擔心即使只是溫和升息,也會使許多家庭難以負擔房貸。
四、英鎊匯率:重要性低。過去一年英鎊對全球一籃貨幣升值14%。
五、國外大事:屬中期因素,發生可能性高。全球烏克蘭危機及中東緊張皆明顯升高。
◆ 上淘寶網購物品 陸擬課稅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77605.shtml
【聯合報╱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2014.08.18
大陸國稅局正與電商公司溝通落實徵稅細則,其中以淘寶等個人對個人(C2C)網購平台最受影響,估計這類電商每年要上繳達百億元人民幣稅款。除了台灣的消費者日後在淘寶購物時要多付錢交稅之外,在網上開店的公司如周大福珠寶、旭日企業等,都可能受到影響。
去年已傳出大陸國稅局成立小組研究電商徵稅問題,最近稅局更已積極約見大型電商負責人商討具體徵稅細則。目前大陸有兩大類電商平台,企業對個人(B2C)以及C2C,前者代表為天貓、京東以及Amazon等;後者則是淘寶。
香港明報報導,由於B2C網購等涉及賣家均為企業,均在大陸工商部門註冊,並已納入稅制,不過目前問題在於淘寶等C2C平台上規模較小的中小型賣家,當中絕大部分為個人網店。按市場預測,淘寶上約七百萬個專業賣家最受影響,每年涉及百億元人民幣的稅款。
目前仍未知道具體稅率,但普遍以百分之十作基準推算。「時代周報」引述專家意見,目前淘寶上的商品價格、毛利率相差較大,對一些毛利率高的商品諸如服裝等,即使提高百分之十的價格,雖對經營產生壓力,但仍可生存。
※ 相關報導:
* 淘寶商家:開電子發票 漲價15%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77463.shtml
電商課稅後,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淘寶網上約700萬名的職業賣家,大陸及台灣消費者在淘寶等網路商店購物時皆需要多付錢繳稅,有淘寶商家表示,僅僅是開具電子發票,產品售價就必須上漲15%。
◆ 不動產稅改座談前夕 兩路爭鳴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77060.shtml
【聯合報╱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2014.08.18
不動產稅改,各界都有意見。趕在財政部明天舉行不動產稅改座談會前,業界、學界與公民團體今天(18日)將先舉辦座談會,訴求「全面稅改」;房仲業者則預計周三(20日)上街頭,希望奢侈稅訂定退場機制。
財政部推動不動產稅改,只針對所得稅改革,朝房地合一、實價課徵推動。首場座談邀請財稅者參加,達成房地合一;長期、自用及農地優惠;成本認定可採部頒標準;土增稅採稅額扣抵;以及不設日出條款等五大共識。
不過,公平稅改聯盟等不動產業界、學術界與公民團體,批評財政部稅改「只做半套」,對持有稅及相關配套措施忽略不談,因此今天將先召開座談會,討論並提出全面稅改的建議和訴求。
393公民平台指出,韓國將原本分開課徵的持有稅,改成房地合併課徵的「綜合不動產稅」,持有戶愈多交易稅率愈重,搭配社會住宅,並由第三方評價,達到實價課稅,抑制房市泡沫。
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針對二類謄本將禁止房仲調閱、衝擊房仲業生計問題,號召上萬名房仲人上街頭。業者表示,若政府同意僅隱匿部分姓名資訊,但可揭露地址資訊,遊行可能取消。
中國圍殺台積電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05894
自由 2014-08-19
最近發生了兩件事,讓人不得不擔心起台灣一向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中國已開始從四面八方圍殺台積電(2330)!
一件事是規模達人民幣1200億元的中國國家級半導體產業扶持基金正式運作,第一個就看上美國知名CMOS圖像感測晶片製造商豪威(Omni Vision);還有就是美國晶片大廠高通遭中國發改委反壟斷調查。這兩件事看似與台灣無關,但最後受害者恐是台灣。
提出要收購豪威的,是家名為Hua Capital Management的創投公司,今年6月才成立,其背景就是規模達新台幣近6,000億元的中國國家級半導體產業扶持基金。若此收購案成真,中國不僅可建立技術,還可取得客源,加速中國建構完整半導體產業鏈,將牽動未來台海兩岸半導體業競爭消長。
另中國對全球最大手機處理器及4G通訊晶片大廠的高通祭出反壟斷調查,在罰金恐上看12億美元下,逼迫高通不得不低頭;沒多久,高通就宣佈將28奈米製程手機晶片生產部分轉到中芯,還要將先進技術引進中芯。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中芯就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扶持基金重點培植對象,且近來積極布局3DIC、28奈米技術,到建立後端封測,在中國政府大力支持下,或許短期動不了台積電,但對聯電(2303)等業者壓力將不小。(費特曼)
※ 相關報導:
* 歐美調查壓境 太陽能股躺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9000746-260110
法人表示,歐美是台灣太陽能重要出口地,陸續傳出將重稅伺候台廠後,對台灣太陽能廠商衝擊很大,預料將加速業者外移。相對的,太陽能產業現還處於虧損狀況,要掌握技術跟市場,就必須不斷有資金投入,負面消息不斷,恐影響資本籌措的條件。
....被亂槍掃到的新日光表示,從未協助大陸廠商進行所謂反規避行為,新日光輸出至歐洲地區的電池,是以直接出售給歐洲客戶為大宗。若有不肖業者協助大陸廠商進行換產地標籤,屬於個別廠商違法行為,與新日光無關。
新日光強調,根據歐盟目前對中國大陸反傾銷法規定,即使大陸廠商購買台灣製電池後,組裝成模組再出售至歐洲地區,仍受陸製模組最低限價限制,因此大陸廠商並無商業誘因進行規避行為。
* 美企 對陸企興趣大減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79661.shtml
美國企業收購中國企業的興趣正日漸流失,其他國家的企業也有同樣狀況。
金融資訊諮詢公司Dealogic統計顯示,美國年初至今海外併購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47%,但收購中國企業的金額卻降至僅6.11億美元,遠低於去年此時的23億美元,創12年來最低。
然而,對中國企業失去興趣的不只美國。年初至今,外國企業併購中國企業的總金額比起去年同期少了10%;若從數量來看,外國企業併購中國企業的市況更冷清,去年僅成交271件,是2003年來最少。
* 京滬廣深房市 首見雙跌價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79641.shtml
大陸7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下跌範圍擴大,相較6月,新建商品住宅房價共有64個城市下跌,數量超過九成,增加了九個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首度出現新成屋及中古屋同時下跌的情況。
* 東南亞股市猛 越、泰攀高峰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79652.shtml
近來東南亞股市表現強強滾,泰國、越南大盤雙雙攀抵今年來高峰,菲律賓股市上周也改寫14個月新高,反映基本面強勁,吸引投資人搶進。
* 地緣風險降 美股大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79754.shtml
伊拉克政府軍18日奪回水壩,烏克蘭情勢因俄、烏和平會談有所進展而稍見緩和,地緣風險降低,倫敦布侖特原油期貨價格18日重挫2%,跌至近14個月低點,金價也跌破每英兩1,300美元。歐股上揚逾1%,美股道瓊早盤大漲165點,漲幅逼近1%。
◆ 不動產稅改/房改盟籲財部 把事情做對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79262.shtml
【聯合報╱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2014.08.19
房改盟召集人彭建文昨天表示,現行不動產持有稅低、利率也低,若此次稅改只實施所得稅實價課稅,會讓地主更惜售避稅、持續囤屋,恐重蹈奢侈稅量縮價不跌的覆轍。他說,這不但會衝擊市場,連稅收都會受影響,呼籲財政部不只是要做事,還要把事情做對。
財政部今天將舉行第2場房地產稅制改革座談會,邀請不動產業界、學界與公民團體參加。未受邀的台灣居住正義協會、無殼蝸牛聯盟等公民團體,預計會前至財政部抗議,主張落實實價課稅,且奢侈稅不能廢。
社會正義協會理事長黃益中說,錯誤的不動產稅制是造成高房價根本原因。我國不動產「持有稅」嚴重低於國際水準,僅約美國的10分之1;「資本利得稅」的有效稅率遠低於薪資所得最低級距稅率,讓台灣成為炒房天堂,可賺取暴利、卻繳最少的稅。
土地改革協會理事長卓輝華表示,我國不動產稅制架構完整,也有懲罰機制,但問題出在政府沒做為,使稅基太低,囤房、炒房成本低,稅改須整體考量,「財政部不能只撿容易的去做」。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指出,土地、住宅問題牽涉的部門眾多,不動產稅改應該要拉高至行政院的層級,成為未來最重要的政治改革議題,「不能再拖了」。
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諶也認為,解決高房價問題,必須拉高層級,統合地政、地價、金融、營建等部會一起進行。
※ 相關報導:
* 員工分紅配股緩課稅有待商榷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79674.shtml
....經濟部如今重提員工分紅入股緩課稅,首先必須說明員工分紅配股會不會質變為「產業別」的獎勵?是否仍然集中於資訊科技等明星產業,不利於傳統產業?是否有利於大型企業,不利於中小企業?是對高階經理階層錦上添花,還是讓基層員工也雨露均霑?畢竟我國的高科技產業,過去在促產條例時代,享有太多租稅優惠,但創造就業和創造外匯的貢獻反而不如傳統產業;大型企業在所得分配的貢獻上也不如中小企業。經濟部在提出政策說帖時,應該先回答各界的疑慮。
....企業吸引人才的方式很多,自從商業會計法修正,將員工分紅配股改為費用化,以及稅制上改以得處分日股價課稅之後,企業還有許多吸引人才之道,包括直接調高專業人才之薪資、員工分紅改為多發現金、少配股票;或對發行員工認股權憑證,以低於發行日之市價或每股淨值發行;買回庫藏股轉讓予員工,價格可以低於當天收盤價或低於平均買進成本;以股票信託方式酬勞員工,利用信託機制節稅;或發行限制型股票,自然可適用緩課稅。業界是否有必要獨沽一味,非採用分紅配股方式不可?
索羅斯看美股 轉趨保守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82173.shtml
【經濟日報╱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2014.08.20
財經新聞網站MarketWatch報導,投資界名人紛紛採取防禦型策略,例如市場大戶索羅斯(George Soros)上季大幅提高標普500指數股票型基金(S&P 500 ETF)賣權部位,預先規避萬一美股大跌的風險。
上周公布的證交所申報資料顯示,截至第2季末,索羅斯已大幅增持SPDR標普500指數ETF賣權部位,增至將近1,130萬股,市場現值逾22億美元,比第1季末的持股水位大增605%,且已成為他投資組合中的最大資產,約占總投資組合的17% 。
根據追蹤大型投資人投資選擇的iBillionaire指數,這是索羅斯2008年以來持有類似賣權最多的時刻。
iBillionaire指數追蹤的對象包括索羅斯、「股神」巴菲特、艾康(Carl Icahn)等富豪投資人。
iBillionaire執行長莫雷諾(Raul Moreno)表示,從索羅斯投資組合裡股票多頭部位約占80%、押注後市下跌的賣權部位占比不到兩成來看,這種配置顯然用意是為了避險,而不是公然押注美股將大跌。
※ 相關報導:
* 亞洲存款增幅縮小 不利經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882177.shtml
華爾街日報報導,亞洲銀行業發現愈來愈難吸收存款,這對日漸仰賴信貸推動成長的經濟構成風險。
◆ 陸資想併美商豪威 衝擊台半導體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83208.shtml
【聯合晚報╱記者王彤勻整理】2014.08.20
中國大陸國家級晶片產業扶持基金看中美國CMOS影像感測器大廠豪威,端出總計16億美元的優渥條件進行收購。我認為,這次出手是很聰明、又可能成案的高招,台灣晶圓代工、封測、IC設計產業將受到程度不等的衝擊。其中,恐又以IC設計受傷最重。
趨於整合的應用處理器與無線通訊晶片,包括測動作、方向、溫濕度的MEMS感測器,以及接收光後,將類比訊號轉為數位的CMOS影像感測器。中國大陸在應用處理器已有海思、展訊可發展,現在對做光感測技術的豪威有興趣,接下來我甚至可以預期,中國大陸會再出手的就是MEMS感測器。
豪威有多強?如納入IDM廠商,豪威去年囊括全球CMOS影像感測五分之一市占,勝過Sony、三星。高通、蘋果、聯發科三大巨頭,明年將各占台積電10多個百分點營收,豪威約貢獻台積電4~5%的營收。光CMOS影像感測器單一產品就有這樣的規模,你說大不大?
CMOS影像感測器多採65奈米製程量產,正是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中芯(SMIC)主打的成熟製程。一旦併購成功,這筆訂單將有一定比例流向中芯,封測訂單也會有部分轉向江蘇長電等中資企業。
在IC設計方面,可預見的是,陸資將更積極尋求併購標的。年營收不到百億的中小型IC設計台廠,面對有陸資撐腰的競爭對手,很可能難以為繼。若要存活,我建議兩大方向。第一,智慧型手機市況雖熱卻已成紅海;台廠應該把資源提早轉向物聯網,這裡有更多區隔化的利基市場。第二,可以嘗試「力旺路線」,往上游走,找台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廠合作,專注做IP授權的生意。(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電子與系統研究組副組長楊瑞臨口述)
※ 相關報導:
* 高通壟斷案 罰款恐超過70億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8882182.shtml
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國家發改委」),對美國高通公司反壟斷調查工作已基本結束,本周內高通公司總裁Derek Aberle將四度率隊再赴國家發改委面談,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高通此次可能會被罰款超過2.4億美元(約新台幣70億元)。
* 全球太陽能板短缺 8年首見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06209
全球太陽能板產業正瀕臨8年來首見的短缺情況,反轉先前市場供給過剩的不景氣。而中、美太陽能貿易戰也露出邁向和解的曙光,巴隆週刊報導,北京已向美提議透過中止調查來化解此一爭端。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