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8

科技農業與農村再生

◆ 酪農 吹科技風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920866.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4.09.07

荷蘭Lely公司是全球最先進的擠奶器製造商,該公司將從10月開始,為德國東部弗洛堡市附近一座農業公司提供44套稱為Astronaut A4(太空人A4)的擠奶器,造就全球最大的機器擠奶農場。

Lely全國銷售經理史密斯表示,無論中小型或大型農場,都能從該公司的機器擠奶系統獲得不錯的投資回報。

Lely的機器擠奶系統為擠奶科技帶來革命,好處包括增加牛乳產量,同時降低擠奶這件作業對牛和人的壓力。

在這套系統裡,牛自動依序到擠奶機旁就位,前方伸出自動分發食物的食槽吸引乳牛注意力,擠奶器則在其腹下舉起依照牛隻奶頭大小調整的奶杯,並藉3D攝影機和雷射之助舒適承接奶頭。

操作擠奶杯的機器臂上有感應器,能偵測乳腺炎,並感測牛乳的顏色、溫度、脂肪、乳糖、蛋白質含量,甚至感知牛的體重、出乳速度、產乳量是否降低,而調整食槽裡給隻牛的營養品、礦物質或藥品。

乳牛一天至少必須擠奶兩次,否則漲奶痛苦,而何時讓擠奶,牛自己最清楚。Lely系統使乳牛樂於在需要擠奶時就位,擠完往前走,輪下一隻,不必轉身或後退(牛最恨的兩件事)。擠奶變成清爽愉快的事,因此有的乳牛學用這套系統比人還快。

擠奶工也輕鬆愉快,因為一切自動化遙控,包括使用智慧手機。

牛乳是大生意,單是美國,一年就生產200億加侖(760億公升)。每隻乳牛平均一天產乳6.5加侖(24.6公升)。

※ 相關報導:

* 法國小啤酒廠 捲土重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920864.shtml

傳統、獨立的小啤酒廠近30年來在獨尊葡萄酒的法國曾幾近絕跡,但現在不僅捲土重來,而且逐漸蔚為風潮。

2010年以來,法國的小啤酒廠數目增加了將近一倍,有些精釀啤酒(craft beer)甚至已登上巴黎若干頂級餐廳的酒單。

熱愛啤酒的攝影師托瑞斯2012年尋求開創新的事業生涯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釀啤酒。



◆ 樹興社區茶園復耕 推安心蒔茶油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1245

自由 2014-09-07

〔記 者陳韋宗/新北報導〕新北市淡水「樹興社區」是個傳統聚落,總面積約三百公頃,五○年代以前,九十五%為茶園,但隨時代變遷,耕地漸漸荒廢,老居民都覺得 相當可惜;九十九年起,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與新北市農業局積極推動農村再生,如今「樹興社區」復耕地已達十五公頃,山間道路皆可聞到茶香,居民並用茶 籽萃取與橄欖油同等級的天然「蒔茶油」,樹興里長許秋芳開心地說:「希望茶園帶動地方重新活起來!」

農村再生 轉型經營無毒茶園

「樹興里的居民,都是在茶樹下長大的孩子。」當許秋芳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家中有十多公頃茶園,每天在茶樹下玩耍,處處充滿茶香。早期「樹興社區」茶葉都能外銷日本,但五○年代過後,茶葉滯銷,漸漸無人採收,許多居民轉行到工廠討生活,耕地漸漸荒廢。

為讓老聚落重拾生機,「樹興社區」居民透過農村再生計畫,轉型經營「無毒茶園」,並且改種「蒔茶品種」,透過冷壓、萃取等傳統方式,提煉「蒔茶油」,雖然較熱壓所提煉的油量少,但油脂養分更容易保存,油質清澈呈淡綠色,與一般市售「苦茶」呈淡茶褐色不同。

農業局農業工程科長林俊德說,社區透過「茶園復耕計畫」,不只提升「茶籽油」萃取技術,帶動了地方經濟,假日也能規劃觀光行程,促進區域發展。

最近台灣再爆食安危機,從去年大統黑心油,到強冠爆發「餿水油」案,用油安全儼然成為消費者共識。

許秋芳指出,雖然推動農村再生,但居民都不希望因產業發展破壞生態,所以堅持不使用農藥,希望將這份愛護土地的心情,轉換成「樹興社區」的招牌,打響自產自售的「蒔茶油」名號。

※ 相關報導:

* 黑油影響 紅柚上市即秒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7000360-260107

營養價值頗高的紅柚,過去通常得在中秋節過後才能採收,今年因為氣候的關係,提早在中秋節前夕即採收推出,這兩天剛好發生餿水油事件,很多民眾改買天然農產當禮盒,昨天台南市農會假日農市舉行紅柚促銷,不到半小時就被搶購一空。

有機農業 在地美食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他種10萬棵芭樂樹 不採芭樂果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21770.shtml

【聯合報╱記者尤聰光/台東縣報導】2014.09.08

台東芭樂農溫溪泉種十萬棵芭樂樹,不過他從未採收芭樂,只摘芭樂嫩葉,製成芭樂茶,專銷日本市場。

「人家種芭樂吃芭樂,我是種芭樂吃茶。」溫溪泉笑說,小時候肚子不舒服,老人家摘下芭樂嫩葉,沾鹽巴後,叫他嚼一嚼吃下肚,果然舒服許多。

日本人愛喝芭樂嫩葉作成的茶,十幾年前他向退輔會承租知本二甲土地,種了十萬株芭樂果樹。

一開始許多人看到溫溪泉種植一大片芭樂,卻從未採收過一顆芭樂果,一頭霧水。後來才知他種這麼多芭樂樹,不是要成熟結果的芭樂,而是新長出的鮮嫩芭樂心葉。

「我種芭樂其實和種茶顧茶沒什麼兩樣。」溫溪泉說,芭樂樹一結果,他就開始疏果,把摘下來的果實當作肥料。控制芭樂生長後,他的芭樂樹和茶樹一樣大,只採葉片,就像製茶葉一樣,烘焙成芭樂茶。

溫溪泉說,之前高雄農改場針對芭樂葉進行實驗分析,發現芭樂葉維生素C含量是果實的二到三倍,甚至比奇異果高出許多。本草綱目也記載芭樂葉用途,不僅可將葉片泡成茶飲用,不少亞熱帶國家還將芭樂葉作為預防糖尿病之用。

為了提高品質,他有一套生產及包裝線。溫溪泉前年成立「芭樂心葉茶產銷班」,目前有十位農民加入栽種,一年採收約三、四次,每次約八大箱,產值約五、六十萬。日後希望擴大芭樂茶產值,除了供應日本市場外,也行銷到世界各地,讓芭樂葉成為有價值的「綠金」。

※ 相關報導:

* 春水堂珍珠奶茶 風靡東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8000084-260204

春水堂餐飲集團布局台灣與日本市場有成!其中,東京年底前將開設5家直營店,單店單日平均可賣出1,000杯招牌「珍珠奶茶」,風靡東瀛;至於台灣市場,今年底前將開出46家分店,集團年營收目標挑戰5億元。

* 福建水稻聽大悲咒 聲稱增產15%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21209.shtml

放音樂給胎兒當胎教不稀奇,給水稻聽音樂也會幫助產量增加?大陸福建南安市良山村,有400多畝(約26公頃)的水稻,農民會在稻田裡放《感恩歌》、《大悲咒》,經過三季的種植證實,聽音樂的水稻不僅增產15%,顆粒也更加飽滿。有專家表示,音樂不僅可以幫助植物增強吸收營養物質,還有驅蟲的效果。



◆ 在地+產銷履歷 食安另種選擇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21787.shtml

【聯合報╱陳中寧/博士生(台北市)】2014.09.08

餿水油問題搞得人心惶惶,一次次的食品安全風暴令人不禁質問:「到底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

黑心食品的出現有其結構性成因。工業化生產下,食品商為降低成本以利促銷,自會設法壓低原料價格。因此相對於品質,整個生產體系會更重視以便宜原料提升生產效益。餿水油、生長激素或是美國畜牧業對抗生素的使用都是基於同樣的理由。不久之前,上海福喜肉品公司的過期肉事件方在全球掀起軒然大波。可見,劣質原料帶來的食安疑慮已經不是一時一地的問題。

面對大規模生產下的食安問題,讓傳統生產方式成為消費者的選擇。餿水油風暴後,自炸豬油成了被搶購的對象;大統油品事件後,手工釀造醬油也曾蔚為風潮。機械化的大規模生產在過往被視為進步的象徵,如今傳統、手工反而成為更讓人安心的選擇。由此來看,以社區、農村為基礎的小型食品與加工品企業,輔以產銷履歷制度,或正可成為食安問題的解方。當然,相關努力早已出現,許多農民與返鄉青年,早致力生產在地、健康的農產品,只是普及度尚不算太高。如能獲得資源挹注相信其成果將能再進一步。

食安問題或能成為一個契機,讓我們回頭去重視傳統小規模式的食品生產。更可配合行政院正積極推動的社會企業,透過政府的輔導,建立、協助小規模的社區食品產業。雖然生產成本或許較高,但相信能讓民眾買得更安心。因為以在地農產原料的小規模生產,其生產歷程較容易掌握。此外,還可以提升農村收入並有助於確保糧食自主。面對大規模生產下的弊病,傳統、在地或許能給我們不同的選擇。

fsj 提到...

南港山苦茶油古法手製 保健安全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922996.shtml

【聯合報╱記者吳家宇/台北報導】2014.09.09

食油風波令大家聞油色變,其實好油不必外求。南港山區在地茶農生產的健康苦茶油,擁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營養程度不輸橄欖油。

台北找茶園表示,中秋節過後,正好是油茶樹的採收期。最近食用油問題層出不窮,民眾不妨試試天然又健康的苦茶油。

苦茶油取自油茶樹的茶籽,一年僅一採。苦茶油含有豐富的山茶柑素、維生素A、E,營養價值高。其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且在加熱調理時,不易產生油煙,對肺部傷害較小。

當地茶農王美芳表示,他們製作的茶油都是遵循古法。採收期一到,他們便上山手工摘取一顆顆茶籽,接著將茶籽曝曬在太陽下,待其裂開後,剝除味道苦澀的硬殼。她強調,茶籽必須曬乾後才能榨油,以免茶油含水容易敗壞。她說,百分之百純天然的苦茶油不僅量少,且作工費時。

王美芳說,苦茶油適合用來涼拌、炒菜,但不適合油炸。早上空腹喝,能健胃整腸。苦茶油更是孕婦坐月子的最佳補品,不像麻油那麼燥熱。區內有百歲人瑞,就是每天早上吃一碗茶油拌麵線,保養身體。

台北找茶園推廣南港在地茶文化,販售大坑沿線18家小茶農的商品,同時也供應茶油雞湯、麵線,及天然茶飲等。相關資訊可上網http://www.facebook.com/taipei6tea或電話:02-26530333查詢。



◆ 竹山不只有番薯 再推白地瓜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9000462-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09日 廖志晃/南投報導

竹山鎮農會前總幹事陳伯三((見圖,廖志晃攝),卸任後致力推廣種植巴西白地瓜,讓以番薯聞名的竹山,錦上添花;陳伯三說,根據醫界研究,巴西白地瓜營養豐富,栽種簡單,也可組合為創意盆栽,美化家居,享受綠生活。

陳伯三說,白地瓜原產地在巴西山區,當地人早就視為養生聖品,後來,巴西農科大學西蒙教授改良後,將種苗贈送出身竹山的醫學博士楊天和(前故南投縣長楊照璧胞弟);楊天和將白地瓜命名為「西蒙1號」,並分別帶到日本、南投家鄉,讓農友種植。

陳伯三說,根據楊昭璧的兒子、楊彰興醫師研究,西蒙1號白地瓜營養成分驚人,鈣質及葉酸特別豐富,還含有鉀、鎂、鋅、磷,還有維他命B12及維他命E等成分。

陳伯三說,巴西白地瓜不直接食用,而是搾汁或乾燥再食用,將白地瓜根、莖、葉混合低溫乾燥後,磨成粉末,確保營養不流失;陳伯三延續他父親種植白地瓜,退休後,更成立巴西白地瓜推廣中心,贈送盆栽種苗,給有興趣種植的民眾。

※ 相關報導:

* 老農自種狗尾草 婆媽採買燉湯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923013.shtml

南部地區狗尾草最近陸續開花,不過近年因農藥過度使用,野生狗尾草已稀少,西港區71歲老農民莊茂樹特別在自家農地種狗尾草,採收後都被附近社區有子孫要「轉大人」的婆婆媽媽買走,要燉雞肉、排骨給讀國中小的孩子吃。

「我就是吃這個長大的」,莊茂樹體格壯碩,天天下田耕作,他說早年台灣衛生條件欠佳,許多孩童整天赤腳走在泥地,體內難免有蛔蟲等寄生蟲,「父母就是拿狗尾草給我吃驅蟲」,吃過後寄生蟲排出體外,更能健康成長。



◆ 專家引導學童 認識盤中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9000349-260102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09日 洪欣慈/雲林報導

「稻米分什麼種類?有可能生什麼病?」看似基礎的農業知識,對這群家中種稻、每天遊走田間的雲林孩子而言,卻彷彿新天地,過去少有機會真正熟悉了解,透過半天的課程,才慢慢對自己盤中的食物、家中的經濟來源有所認識。

為讓小朋友更了解吃入口中的食物,台灣拜耳志工團與稻米重鎮、雲林大埤鄉仁和國小合作,邀請台梗九號育苗人許志聖、農委會藥毒所博士楊秀珠等人,舉辦作物教育活動,帶領小朋友認識全球糧食議題、稻米種類及生長、病蟲害及田間衛生等知識,並帶小朋友下田插秧,實際感受土地。

仁和國小校長洪千惠說,學校多數小朋友都出生務農家庭,但現在家長寵小孩,很多學生家中雖有田,但都沒實際下田過,農業技術可能就此失傳。因此,希望藉由這次課程,讓小朋友對稻米有基本認識,並將新的技術概念導入,課程時間雖不長,但相信可讓小朋友留下記憶。

實際在課程中詢問,參與課程的50多位學生都舉手說家中有種田,但再問有下過田幫忙的,舉手的卻只剩10多位,顯見孩子對稻米產業「既熟悉又陌生」。

就讀小六的黃鈺甯說,以前都以為稻米只有一種,上了課才知道有分梗米、糯米等種類,對稻米可能遇到的病蟲害、該如何照顧稻米的健康,也是第一次認識,學完後想將知識帶回與家中種田的家人分享。

拜耳作物科學事業群總經理杜月惠說,這次課程主要希望讓小朋友更了解農業科技,從基礎教育扎根,仁和國小是第一個合作學校,若成效不錯,後續考慮和其他學校合作,以芒果等不同作物為主軸開設課程,盼作物教育能夠深耕台灣。

※ 相關報導:

* 老師也不熟 食農教育待起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9000351-260102

台灣以農起家,近年開始推動食農教育,但專家認為,台灣目前較缺乏產品前端的農業生產知識教育,原因可能與中小學老師不熟悉農事技術有關,使食農教育鏈缺了關鍵前段,需要農政與教育等部門整合,才能夠完整推動。

日本2005年即通過「食育基本法」,推動食農教育,不再將農事課程僅視為「體驗」,而是做為教材全面融入學科;農業大國澳洲2010年也宣布,幼稚園到8年級學生都須學習農業課程,積極推動食農教育。

近年食安議題越來越受重視,台灣也開始推行。

fsj 提到...

租一分地盡一份心 大學生種無毒米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925786.shtml

【聯合報╱記者張雁雯/埔里報導】2014.09.10

埔里鎮當地農業人口流失,來自暨南大學的一群學生,決定親身下田,為推廣台灣農業盡一份心力。他們租下分地,彎下腰,學習插秧、種稻,兩年下來,他們不僅種出屬於自己的無毒米,還將收割的稻米開放民眾「認穀」收購,打造專屬新世代的農業經濟學。

「台灣農業人口越來越少,自己又想體驗農民生活,所以就租地種稻。」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二年級的吳宗澤說,他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透過社團開始關心台灣農業,發現諸多問題,例如:「為什麼埔里很少人種稻」、「如何讓在地人吃在地米」、「如何支持年輕人留在農村工作」等。

為了找到答案,他們成立「穀笠合作社」,去年在埔里鎮租了1分地種植水稻,不論晴雨,從人工劃線、插秧、巡田水、抓福壽螺、挲草、搶救稻熱病、割稻、打穀、曬榖,乃至於碾米及裝袋設計,他們都親自動手。最後在全人工、不用藥的堅持下,種出自然、健康的無毒米。

「稻子一收成,馬上就賣出去了,我們又驚訝、又高興。」由於第一年創下銷售佳績,「穀笠合作社」在第二年和當地農戶以契作方式,將種稻土地面積拓展至8分地。

「穀笠合作社」在收成前即預估每期收成數量,再開放穀東「認穀」,讓消費者採預約制買下「穀份」,一次收購至少須10公斤以上。

吳宗澤說,行銷出乎意料的成功,今年第一期稻作已全數售罄,第二期也於上個月開放認穀,反應相當良好,「這樣的成果讓我們知道,青年投入農業是可行的,我們會堅持下去,讓更多青年加入我們的行列」。



◆ 農產新價值 研發紅龍果麵條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2058

自由 2014-09-10

〔記者張存薇/台東報導〕台東市寶桑路一家八十年的老製麵廠創新研發商品,除了健康的紅藜、甜菜根、綠藻等各色麵條,更研發出紅龍果麵條,雅緻的淡紫色蘊藏老闆娘林紀玲的心意,原來紅龍果價跌時只剩一斤十元,她嘗試打成果汁、揉入麵糰,希望協助解決農產品過剩問題。

這家製麵廠第四代已開始接手,第三代林紀玲說,原本就是務農人家,卅年前家裡曾做為集貨場,看到香蕉、番茄乏人問津而爛掉,也曾一整個暑假認真幫忙農務,當時買一棵高麗菜苗才三、五角,收成後高麗菜一公斤只收一元,深深體認到農家人的辛苦與無奈。

一開始林紀玲先做甜菜根麵條、南瓜麵條,接著也做過紅藜麵條、小米麵條,等到客戶訂購到一定的量才一次製作,為了宅配方面,還特別加入日曬程序,可以保存約三個月。

她指出,看到農產過剩新聞都會特別關心,之前有老先生帶著紅龍果到對面幼兒園兜售,一斤只賣十元,因為紅龍果營養價值高、纖維多,想說試看看做麵條,嘗試幾次找到果汁、麵粉及水的比例後,順利做出顏色高雅的紅龍果麵條,經過日曬後更具香氣。

今年夏天,鹿野鄉鳳梨盛產,收購價也不好,林紀玲計畫試作,她說,以在地農特產品做成麵條,增加過剩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幫助農民,也能成為地方特色商品。

※ 相關報導:

* 農產發表會 苗栗獅潭火龍果超夯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925611.shtml

苗栗縣獅潭鄉農會有機農業昨天成果發表,縣長劉政鴻擔任超級推銷員,大讚品質好,他推薦獅潭鄉有機火龍果「頂級6顆禮盒在台北市可以賣到5000元,而且還很搶手!」

苗栗縣有機農戶239戶、驗證面積431公頃,成為北台灣生產有機農產品重鎮,尤其是獅潭鄉在明德水庫上游,全鄉低度開發、少汙染,加上水質純淨,條件得天獨厚,獅潭鄉有機農業昨天在縣府大廳舉辦成果發表會,希望打響獅潭鄉品牌。



◆ 將軍蘆筍優 明年開放申請契作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925595.shtml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將軍報導】2014.09.10

將軍區12名農民最近投入溫室有機栽培蘆筍,經專家指導每年1季採收期拉長到全年收成,目前淡季品質仍維持高檔,昨天產地價每公斤260元,有北部買家轉賣零售每台斤300元,即使貴一倍仍供不應求。

將軍農會商請農試所研究員余志儒指導農民控制蘆筍產期,不用農藥、化學肥料並以生物防治蟲害,今年有10餘公頃溫室栽培,雖單位產量較少,卻全年都可收成,因市場高品質蘆筍少,售價在中秋節後持續上揚。

將軍農會總幹事吳明成說,雖然蔬果商在淡季進口蘆筍,對溫室有機栽培蘆筍銷路絲毫沒影響,「將軍蘆筍是不怕進口貨挑戰的品牌」,他說,農會掛保證消費者可以放心,口感細緻,歡迎與任何產區蘆筍比較。

吳表示,溫室蘆筍除有吉園圃認證,還要通過生物檢測、確定無農藥殘留,依照標準程序採收,才能確保品質,價格雖高,因食安受重視,消費者都能接受。

將軍農會積極推廣蘆筍,為吸引年輕農民投入,明年將開放農民申請契作,戶外種植使用有機肥、生物科技防治病蟲害。農會將提供直銷服務,消費者可打7942127專線訂購,鮮採蘆筍宅配到家。

fsj 提到...

地產地銷 小農自組無毒蔬果鋪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928230.shtml

【聯合報╱記者邵心杰/新營報導】2014.09.11

食安問題連環爆,台南有群在地小農追求安全、無毒及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自組「禾作」無毒蔬果鋪,發起人曾冠維說,「消費者不知道跟誰買,小農不知道賣給誰,無毒蔬果撮合了雙方的需求」。

曾冠維是新農人,投身蘆筍及番茄種植,他說,許多小農都跟他一樣只會種好農作物,卻不知如何行銷,也缺乏行銷管道及平台,不少台南在地農產品被送到台北拍賣,又被轉賣回台南,繞了一大圈才到台南消費者手上。

曾冠維和6位志同道合的小農,決定建立起小農與消費者之間的平台,「地產地銷」,提供鄉親一個安心選購安全食材的新管道。每月第2、4周的周六,在新營民族路25號前開賣,7名成員有人種稻、番茄、蘆筍、小黃瓜、苦瓜、香蕉及龍眼等,攤販上的蔬果都是無毒栽培。

成員之一的沈俊源3年前返鄉接下父親的農田,開始種稻和番茄,他說,全採自然農法栽培,稻子比鄰田矮了一截,田埂雜草也很長,但可以保證生產出的胚芽米及糙米無毒。

沈俊源提供自家漫畫店前場地,做為禾作無毒蔬果鋪市集,開賣1個月就受到消費者青睞,還有人專程從台南市區搭火車到新營捧場。

「至少跨出了第一步」曾冠維說,成立禾作無毒蔬果鋪,希望與消費者直接溝通、互動,也讓消費者了解農民辛苦栽培無毒作物的原因,「這是做對的事,成員會堅持下去」。



◆ 水試所低溫養殖 水藻四季生產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1000580-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11日 莊哲權/台東報導

不少海藻含有豐富營養價值,但是夏季溫度高不容易生長,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水產生物種原庫,利用低溫海水成功保種並繁殖長莖葡萄蕨藻等5種藻類,讓水藻四季皆可生長,將來可量產並可開發周邊產品。

台灣四周海洋長滿各種水藻,但是夏天高溫無法生長,因此水藻採集多在冬季,水試所設於知本水產生物種原庫,雖然目前因管線斷裂抽不到深層海水,但仍可抽取52公尺深、23度C低溫海水進行繁殖及保種。

助理研究員李沛珊表示,目前繁殖藻類包括台灣海域可見到鋸齒麒麟菜、海木耳、長莖葡萄蕨藻、石蓴,另有1種為國外引進錐尖擬紅翎藻,其中,海木耳有「海洋蔬菜之首」稱號,長莖葡萄蕨藻則有「綠色魚子醬」之稱,均為健康、美容聖品。

她說,繁殖藻類最擔心是汙染問題,除要經常保持水質純淨,更要不時檢查是否有其它藻類孢子附著,以免造成汙染,目前經低溫海水繁殖四季皆可生產,未來除保種也將開發藻膠等健康食品,增進海藻經濟價值。

fsj 提到...

花縣農產 超市直銷第3站開張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932934.shtml

【聯合報╱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2014.09.13

農糧署輔導花蓮市農會成立兩處農民直銷站,不到1年,銷售額已超過700萬元,也讓不少供應直銷站的農民收入破百萬;因為口碑、績效好,花蓮市農會昨天在市農會田埔超市成立第3個農民直銷站。農糧署長李蒼郎、花蓮縣長傅崐萁都來為小農加油打氣。

縣長傅崐萁表示,最近發生的劣油風暴,徹底瓦解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也重創政府威信,而台灣的產品更被大陸超市、賣場全面下架,必須提出有效的證明,才能重新恢復上架。他說,花蓮市農會超市的農民直銷站設有層層嚴格的抽驗與管制,確保農產品安全,讓民眾吃得安心,更能充分照顧農民,為農產品行銷開創新局。

農糧署東區分署去年9月輔導花蓮市農會在農會超市「花商店」、「自強店」陸續成立兩家農民直銷站,已幫30多戶農民銷售17萬包農產品,近1年來銷售額高達700餘萬元,口碑非常好,市農趁勝追擊,第3家「農民直銷站」在市農會田埔超市掛牌開賣;立即吸引許多民眾前來搶購各種蔬菜、農特產品。

農委會農糧署長李蒼郎表示,農民直銷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距離,農民生產的東西直接送到店家銷售,農會擔任把關、管理、行銷工作,民眾直接採購、也知道產品的生產者和產地,消費更有保障;他呼籲國人優先選購食用國產的農產品。

鳳林農民曾建忠以4公畝的地種植蔬果,供應直銷站1年,銷售成長1倍以上,成為年收百萬的農民,幾乎每樣產品都有吉園圃認證。曾建忠說,慶幸自己轉為有機種植,不但自己、家人吃得安心,賣給顧客也放心。

花蓮壽豐鄉伍佰戶農場為區隔市場,提供的農產品項以有機紅蘿蔔為主。農民林珮汝說,價位比零售價便宜,因為沒有中間商剝削,利潤也提高。

花蓮市農會推廣部主任柯惠娟表示,在「地產地銷」的原則下,消費者可以買到安全價廉的農產,農民也因為運輸過程的損壞減少、省去運費和中間商的剝削,收益提高;目前農民直銷站已有40名農民直接供應、販售300多種農產品。

縣長傅崐萁肯定供應直銷站的農民和市農會,也鼓勵大家多採購農民直銷站的各項農特產品;他並強調,花蓮縣政府會持續嚴格把關及保護環境,樹立花蓮有機無毒農特產的品牌,讓民眾能「食得安心」、「食得健康」。

※ 相關報導:

* 鹿野製茶研習 逾半是年輕人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2893

鹿野地區農會舉辦紅烏龍製茶技術研習暨競賽,廿一名參賽者中,超過一半是製茶廠的第二、三代,也是農會歷年製茶研習中年輕人最多的一年,其中廿五歲的溫慶裕、廿四歲郭翔睿還將代表台東縣參加十月在台灣大學舉辦的全國製茶技術競賽。

....今年廿一名參賽者中,年輕一代就佔了十二名,最年輕的為二十歲,製茶研習時,老中青三代製茶師傅齊聚,彼此切磋交流、世代傳承。

范宏杰指出,年輕人願意回流學習製茶,與特色茶紅烏龍為鹿野茶區開創新契機有關外,茶改場也二度召集年輕製茶師傅,提供訓練、經驗傳承外,藉此凝聚共識,加上近年來台東觀光人口數增加,人潮帶來錢潮,讓製茶、賣茶行業有立足的機會。

* 泰武咖啡夢幻 李宗儒推廣故鄉美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3000559-260107

32歲李宗儒大學主修國際企業管理,畢業後白天在電腦補習班學美工,晚上到咖啡店打工,自此和咖啡結下不解之緣,為煮出夢幻口感咖啡循產地找尋各式品種,竟發現屏東故鄉泰武正有要找的咖啡,毅然決然返鄉推廣。

....2年前,他進入屏東縣原住民泰武咖啡生產合作社擔任專案管理人,發現台灣沒有明確分級制度,以泰武為例,咖啡品牌有16家錯失許多合作行銷機會,為此和在地農家契作2公頃咖啡園,1年約可產4500公斤咖啡豆,就是想為泰武咖啡建立名號。....他說,自製咖啡要先經過手續繁複「蜜處理」,讓咖啡混合水果香氣且帶著甜味的後韻,這就是泰武咖啡識別,像是溫暖屏東陽光。



◆ 東部海生研究中心 「藻」到產業新星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932709.shtml

【聯合報╱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2014.09.13

台東縣綠色產業蓄勢待發!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進行海藻培育,1年多來,已成功培育及保種研究鋸齒麒麟藻等5種海藻,不但可應用在工業及商業用途,一旦量產技術突破,還可具有淨化海水中二氧化碳功能,可成為綠色產業的明日之星。

農委會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水產生物種原庫副研究員何源興表示,台灣周邊海域受人為破壞,二氧化碳嚴重超標,海藻有淨化水質及海水中的二氣化碳的功能,未來運用在綠色相關產業,大量推廣,對海洋生態環境也有相當的幫助。

東部海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李沛珊表示,東部海域夏天水溫較高,不利海藻生長,冬天到春末期間是生長期,目前抽取海平面下50公尺深、約攝氏23度的海水培育,歷經1年多努力,已成功培育出鋸齒麒麟菜、錐尖擬紅翎藻、石蓴、海木耳及長莖葡萄蕨藻共5種海藻,並同步進行保種研究。

李沛珊指出,培育這些藻類須抽取海水,海水裡常含有其他藻類的孢子,培育過程中,必須每天都到培育池進行清理,阻止其他藻類生長。

李沛珊說,除了錐尖擬紅翎藻是外來種,其餘都是東部海域常見的藻類,也常被人拿來煮湯食用,其中鋸齒麒麟菜含有豐富膠質,可以應用果凍類食品及其他工業生產,雖然目前國內並無專門培育海藻的廠商與業者,但可應用的層面很廣,可望成為台東的新興綠色產業。

fsj 提到...

拉美有機咖啡 面臨威脅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935080.shtml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2014.09.14

氣候暖化促使鏽葉病往海拔更高處蔓延,拉丁美洲有機咖啡面臨威脅。

彭博資訊報導,鏽葉病以往在瓜地馬拉頂多出現在海拔3000英尺(914公尺),但瓜國咖啡協會會長雷波羅斯基表示,如今海拔6000英尺處也有鏽葉病蹤跡。

全球爆發30年來最嚴重的鏽葉病傳染,導致咖啡產量縮水,從祕魯到墨西哥,咖啡工人收入減少甚至丟掉飯碗。

根據瓜地馬拉市的研究機構Promecafe,2012年以來,拉美已有多達43萬7000名咖啡工人因鏽葉病失業。

秘魯咖啡農梅蘭德瑞斯目前面臨兩難。他三分之一咖啡樹染病,可使用化學農藥對付,但將失去有機認證和有機產品帶來的一成溢價;如順其自然,他可保住認證,可是要看著咖啡樹衰亡。

梅蘭德瑞斯表示,為了加強咖啡樹抗病能力,他今年施肥次數將從三次增為五次;他使用的是海鳥糞。他生產每100磅咖啡豆的成本比幾年前將增加112美元,但產量預料從250袋降為180袋 (一袋咖啡豆重60公斤)。他準備雇用10名工人,比往年的15人少。

鏽葉病2009到2012年肆虐阿拉比卡咖啡豆第二大生產國哥倫比亞,導致阿拉比卡價格2011年飆到14年高點。鏽葉病擴散到中美洲和秘魯、墨西哥,加上咖啡生產龍頭巴西鬧旱災,咖啡豆價格今年曾創下26個月新高。秘魯是全球最大的有機咖啡出口國,其次是墨西哥。

美國植物病蟲害防治顧問薩維奇表示,可透過基因改造對抗鏽葉病,但問題是,已開發國家消費者不願喝基改咖啡。鏽葉病禍首是一種黴菌,會妨礙光合作用,使咖啡豆無法成熟。

有機咖啡農可以和普通咖啡農一樣使用以銅為基礎的藥劑治鏽葉病,但如果常下雨,藥會被沖掉,幾天就要再噴一次。這些藥會流入溪流,危害野生生物,並可能導致土壤中毒。

※ 相關報導:

* 小農吸引國際大廠 愛爾蘭乳業振經濟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409140140-1.aspx

農業現代化並非只是產地嚴控或強化科技研發,愛爾蘭乳業善用小酪農戶優質乳源,吸引大廠進駐研發、行銷,嬰幼兒配方奶占全球產量1/10,且政府已鎖定亞洲市場商機以振興經濟。

台灣近年屢爆食安重大事件,多次都是產業鏈上游控管失當所致;反觀愛爾蘭善用小農體質,嚴控品管,成為國際聞名高品質乳品產地;經濟受挫之際,更已成為愛爾蘭振興經濟重大產業。



◆ 味噌湯 有望成太空食品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34338.shtml

【經濟日報╱編譯楊宛盼/綜合外電】2014.09.14

太空人或許能體驗令人興奮的太空旅遊、觀賞地球全景,晚餐卻可能無緣享用美味的家鄉食品。為此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選出可研發作為未來太空食品的33種日式料理,和牛咖哩、味噌湯與海草沙拉都入列,希望能創造新的「太空菜單」。

JAXA將按照「日本太空食品認證標準」,對入選的新菜單進行測試,通過後發給正式認證並開始製作。

目前共有28種日本製的日式料理獲JAXA認證,包括白飯、拉麵、味噌鯖魚與豆沙羊羹。

飲料則有果凍狀果汁與粉狀烏龍茶,這些食品將由日本太空人帶上太空船。

最近一位飛上太空的日本太空人若田光一,5月14日才剛完成國際太空站(ISS)188天的任務,其他日本太空人將分別在2015年及2016年開始服役。

為了提高日式太空食品的豐富度,JAXA去年7月廣邀食品業者提供新菜單,最後業者提出180個建議,JAXA從中挑出33種。太空食品必須易於準備,且食物碎屑不能四處散落、納含量不得超過1公克。

壽司就不符合標準,因為太空食品需在常溫下保存18個月。其他獲選研發做成太空食品的日式料理,還包括醬油、麻糬以及日式辣味龍蝦等。



◆ 美掀舒食風 速食業皮皮剉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934346.shtml

【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2014.09.14

最新研究顯示,美國消費者不再熱愛速食,新型「舒食」(fast-casual food)餐飲店正瓜分麥當勞等速食巨擘的市場,原因是各世代消費者正尋求不同風格的用餐經驗,這也凸顯速食業者始終未能提振銷售的真正原因。

紐約品牌顧問公司Brand Keys針對嬰兒潮世代、X世代與千禧世代總共3,000名的消費者,對速食店與舒食店的態度和消費行為進行調查。

結果發現三個世代都減少光顧傳統速食店,轉而偏好舒食店的精緻飲食,例如新崛起的墨西哥捲餅連鎖餐廳Chipotle或者是連鎖麵包店Panera。

在1946年至1964年間出生的嬰兒潮世代,過去一年前往速食店的頻率減少18%,因為他們想要更好的食品和服務,他們前往舒食店的頻率則增加20%。

Brand Keys總裁帕斯科夫說:「嬰兒潮世代以健康與生活品質為優先。他們有錢負擔得起『高品質食品』,認為舒食餐廳的食物比傳統速食品牌更好。」

嬰兒潮世代則是認為,傳統速食連鎖店的服務近年不斷下滑,速度也不如以往,相較下,舒食店的服務較好。他們認為餐廳裝潢設計是區分速食店與舒食店的重要關鍵。

1960年代初至1980年代初出生的X世代,尋求「一分錢一分貨」的實惠餐飲。他們前往速食店的頻率減少11%,下滑幅度是三個世代最小。帕斯科夫說,X世代決定外出用餐時較務實,不僅重視價格,也重視實惠。

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的千禧世代,則對以低價為賣點的食品沒興趣。他們造訪速食店的頻率下滑20%,前往舒食店頻率增加42%。千禧世代重視裝潢,很難受到麥當勞傳統行銷手法的吸引,也最難建立忠誠度。逾半數千禧世代受訪者形容傳統速食品牌為「銅板美食」,同時認為舒食店的食品比速食店更好吃、更健康、更有品質也更客製化。

※ 相關報導:

* 愛呷速食麵 南韓人全球第一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34276.shtml

哪一個國家是全球吃速食麵之王?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南韓人2013年人均攝入速食麵的數量為74.1包,居世界之首。也即每個南韓人平均5天就會吃1包速食麵。

....專家建議,為預防成人病,應儘量減少吃速食麵的次數,烹製速食麵時儘可能少放調料。此外,在速食麵中加入半杯牛奶,也會減少速食麵中鹽分的攝入量,加入含鉀量豐富的大蔥和洋蔥,也有助於把鈉元素排出體外。

fsj 提到...

除瓜蠅 農試所:用「誘引錠」少用藥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935850.shtml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台南報導】2014.09.15

南部地區盛產的洋香瓜、西瓜近年遭大量瓜實蠅、果實蠅侵襲,農民損失慘重。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最近開發出無毒「誘引錠」,散發成熟瓜果香氣誘引力強且效期長達兩個月。研究員陳健忠說,要有效防治蟲害,傳統用農藥除蟲觀念須先改變,不是農藥用越多就越有效。

陳健忠說,每年都接到數百農民因蟲害求助,但都等到問題嚴重時才求助,只有在播種前至少一個月防蟲,不讓蟲進到果園,才能有效遏阻蟲害。他開發的誘引錠劑送給將軍區農會瓜果產銷班農民使用,並專程到農會解說如何防治瓜果實蠅。

陳健忠提醒農民播種前先在田間放置誘引錠,並在農田四周放置雙面黏捕板,早晚查看了解害蟲往來方向,進而找尋農地方圓500公尺至1公里內有無相同作物,了解害蟲繁衍程度,可提早防治。

他說,每處農田害蟲侵襲路徑不同,位在上風處較易受害,農民應先找尋害蟲來源,在害蟲進到農地前驅除,就能事半功倍。不要等到瓜果開花結實期才防蟲,瓜果害蟲壽命長達數月,在侵襲自家果實前靠其他作物生存,瓜田尚未播種前就在附近「埋伏」等待時機,農民播種前就要開始防蟲。

誘引錠使用天然成分製作,生產成本低廉,特殊氣味能吸引叮咬瓜果的害蟲,陳健忠願意技術轉移給業者生產,意者可洽農試所。

※ 相關報導:

* 蜜蜂大批毒死 蜂王乳應聲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936117.shtml

蜜蜂數量越來越少,加上今年6、7月二期稻作噴灑農藥影響,許多蜂農發現蜜蜂大量死亡,且正值蜂王乳採收季節,蜜蜂數量減少,連帶影響蜂王乳產量,盤商開始搶購蜂王乳,價格也比往年漲了2至3成,蜂農預估價格還會飆漲。

隨著氣候劇烈變遷,各種病蟲害頻傳,許多農民不得不使用農藥減少損失,但噴灑的農藥對蜜蜂也產生重大影響,蜂農吳楹展表示,今年6、7月發現蜂箱內蜜蜂數量大量減少,地上更處處可見中毒後呈現「跳躍狀」的蜜蜂。



◆ 梅山茶油銷海外 比橄欖油「高貴」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936039.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梅山報導】2014.09.15

嘉義縣梅山茶油生產合作社經過多年努力,將台灣茶油進軍國際,而且「賣得比橄欖油還貴」,近來國內歷經橄欖油、豬油風暴,苦茶油變得搶手,合作社總經理凃淑靜說,當初堅持發展苦茶油是對的。

此外,梅山茶油生產合作社很早就建議政府推廣栽種苦茶樹,農委會今年起正式推廣,建議山區農民砍除檳榔改種苦茶樹,今年全台栽種面積計畫達1200公頃,未來拓展到4800公頃。

近來,橄欖油和豬油等接連爆發問題油,讓苦茶油賣得更好,其中梅山茶油生產合作社尤其是領頭羊,每天生產3至5公噸苦茶油,每年1000多公噸,供應全台許多中下盤商。

合作社總經理凃淑靜都跟客人解說,「我們的茶油不便宜」,從源頭控管,無論是自家農場或契作,要求無毒生產,採收的茶子(果仁)低溫保存鮮度,確保生產純正高品質的茶油。

凃淑靜說,茶油被稱為東方橄欖油,營養成分和使用方式更勝橄欖油,後來她陪孩子出國參加國際發明展,想到台灣茶油應該行銷國際。目前梅山茶油合作社的茶油已賣到中國大陸、日本和歐美等7個國家,而且賣得比橄欖油還貴,合作社也成為經濟部推展外銷的重要夥伴。

「茶油好像是我的天命」,她和先生吳鎮森雖延續家族60多年的製油業,但也歷經重大波折和低潮,但她堅持做好油,9年前成立全台第一家梅山茶油生產合作社,期待有朝一日苦茶油成為讓台灣聞名世界的食用油。

※ 相關報導:

* 冬山茶農 宜蘭茶奪冠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935833.shtml

103年宜蘭縣「宜蘭茶」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在羅東鎮農會舉行,茶農經過2天1夜不眠不休共18小時,完成製茶,昨天評審結果,由冬山鄉茶農劉秉稼獲冠軍。

宜蘭縣農業處農務科科長楊槐駒說,今年參賽茶農包含冬山、礁溪、三星和大同鄉,以青心烏龍為茶菁,經過18小時製作的茶葉,由農委會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陳俊良股長依外觀、水色和香氣評鑑。

* 紅文旦上市 酸甜多汁 宅配銷日本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3384

麻豆紅柚(紅文旦)酸甜上市!九月中旬進入大量採收期,今年沒有颱風影響,產量與往年相當,品質佳、價格也維持往年水平,酸甜適中、汁多,好風味連日本人也愛。

fsj 提到...

最奇怪咖啡 台灣「海鹽咖啡」上榜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40278.shtml

【Upaper╱中央社】2014.09.17

澳洲布里斯班「郵報」旅遊專欄選出全球最奇怪的咖啡,台灣85度C的海鹽咖啡名列其中。

郵報列出7種特別奇怪的咖啡,台灣85度C的海鹽咖啡,是將海鹽加在咖啡上,可強化咖啡的自然甜味。

洛杉磯1家咖啡廳以冰淇淋甜筒杯做為咖啡杯,杯旁抹上巧克力醬,顧客在喝咖啡時,可品嘗巧克力,喝完咖啡順便吃下咖啡杯,既環保又免洗杯子。

越南的蛋咖啡喝起來很像咖啡口味的蛋糕。蛋咖啡是先將蛋黃與牛奶打混,再加上厚奶油,然後倒入黑咖啡。

另外,將咖啡淋在起司上的芬蘭起司咖啡,不加牛奶與奶精;直接將整塊奶油加進咖啡裡,再倒入中鏈三酸甘油酯的新加坡奶油咖啡;將龍舌蘭酒、咖啡酒及咖啡由服務生從1個瓶子倒到另1個瓶子,像瀑布一樣流過的墨西哥瀑布咖啡,及印尼的麝香貓咖啡,都在榜上。

※ 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酒後不開車



◆ 學種番茄秀心得 官田2學童紅了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4046

自由 2014-09-17

〔記者劉婉君/官田報導〕食育扎根,官田區農會與官田國小合作,邀請有機農民許玉燦帶領小學生種植有機番茄,不僅體驗農夫的辛苦,也學會珍惜農作物,並以「番茄紅了」作業組,獲得「四健年會與農共舞」競賽全市第一名,將代表南市角逐全國冠軍。

官田地區有不少農民栽種番茄,官田區農會從四月份開始,為官田國小四年級學生安排一系列與番茄有關的體驗課程,學生跟著許玉燦在學校的開心農場鋪防熱膠布、選苗、架設棚架、栽種、管理、採收等,從實作中觀察番茄的一生,並參觀網室番茄園、到集貨場了解番茄運送到北部拍賣市場的過程、製作番茄麵及番茄醋等,學習當個稱職的小小農夫。

日前參加全市競賽時,常參加朗讀比賽的學生林筱涓、陳品翰,還穿上「番茄裝」擔任解說員,介紹班上同學們實作的經過與心得,表現十分出色,成果獲該組全市第一名,兩人又隨農會四健會承辦人員蘇珠月赴南投中興新村,帶著全班創作的番茄寶寶存錢筒,代表台南市和全國其他縣市爭冠。

今年已升上五年級的林筱涓說,二年級時學校就曾安排種稻體驗,今年再學習種番茄,「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採收成果時很快樂」,讓她體驗到農夫的辛苦,現在她都會把飯菜吃光光,達到零廚餘,捨不得農夫的努力被浪費。

陳品翰表示,阿公家也有種番茄,不論大太陽、還是下雨,農夫都必須工作,很辛苦,所以不可以浪費。

※ 相關報導:

* 溫室栽種延產期 將軍胡瓜受歡迎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4047

將軍區種植十多公頃的胡瓜以溫室栽種為主,除減少病蟲害,也錯開和其他產區冬天不能生產胡瓜的產期,讓將軍的胡瓜大受市場歡迎。



◆ 中市食物銀行現僅2處 3年要增6個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940463.shtml

【聯合報╱記者蘇木春/西屯報導】2014.09.17

台中市政府社會局昨天起一連2天在西屯區公所辦「有愛無飢餓-食物銀行發展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討論食物銀行發展方向,局長王秀燕表示,台中目前有兩個實體食物銀行,預計3年內要增加到8個,扮演資源過剩與匱乏間的橋梁。

台中市食物銀行概念最初由原台中縣2008年提出「萬家燈火-希望包裹」方案,每月定期發放物資袋給高風險、急難與特殊境遇的家庭,原台中市則在2009年成立大墩愛心食物銀行,幫助遭逢失業、意外的困境家庭,縣市合併後於2012年整合成實體食物銀行,並擴增26個物資補給站。

王秀燕分析台中市食物銀行發展情形,並邀請學者專家針對食物銀行政策提出建言,今天則由設有食物銀行的彰化縣、新北市政府及南投縣草屯鎮公所交流執行經驗。

王秀燕說,台中市第一家實體食物銀行2012年成立後,讓需要的民眾持點數前往兌換物資,為照顧山線地區,第2家實體食物銀行去年11月在豐原區成立,目前定期扶助的家庭累計3萬9千多戶,受益人數達15萬餘人次。

為方便受扶助的家庭領取物資,11月在海線沙鹿區將設立第3座食物銀行,明年在大里區興建一座結合社福單位的食物銀行,預計2016年擴展到8個,加上既有的26個物資補給站,讓各區都能有據點,服務有需要的家庭。

fsj 提到...

花蓮玉里米將北伐 要征服全台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942664.shtml

【聯合報╱記者邱立雅/玉里報導】2014.09.18

花蓮縣玉里鎮公所推廣「玉里米」標章有成,預計本月底再度揮軍北上,行銷玉里在地好米與優質農產,並打出「鬧熱打穀、原氣食足」口號,展現在地農業的特色。

「挑戰旅運行銷法」為了開拓新興消費區塊,玉里鎮公所本月底將到台北車站推銷玉里米與在地農產,藉由轉運站的旅遊運輸能力,讓熙來攘往的遊客體會玉里米的新鮮好吃,有助於把玉里米帶回全台各地,增加知名度與更多愛好者。

玉里鎮公所申請客委會、原民會等單位經費,把推廣主題定調為「鬧熱打穀、原氣食足」,也符合加入玉里米標章的農民身分,預定運送10噸玉里米到台北車站銷售,公所農業課也建議農友準備宅配單,以符合北部民眾的消費習慣。

農業課長高明‧帕桑指出,這次共有50戶農友參與,其中38戶為稻農,其餘為在地農特產品,包括安通的當歸、三民的鱘龍魚、東豐的文旦柚;雖然中秋已過,但現在才是文旦柚最好吃的時節,希望藉由行銷拉長文旦柚的銷售期。

高明‧帕桑表示,本次行銷的是今年一期新米,玉里米新鮮,絕對不賣舊米;另外玉里的米目前正參加農委會的米質競賽,他們對「玉里米」的實力很有信心,獲獎不難,希望玉里米的行銷與比賽能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玉里鎮公所自2012年起推出鎮產認證標章,目前發出逾12萬張,堅持無毒耕作、不混米;近年來更推行綠生農法,利用健康的微生物、有機材料做堆肥,藉由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物質,轉化成為稻秧成長容易吸收的養分。

※ 相關報導:

* 麻豆柚子蔘換新裝 府城景點看得見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4344

麻豆文旦、白柚不只可以鮮食,還可加入中藥製作柚子蔘。最近有業者改變傳統塑膠罐包裝,以印有孔廟、安平古堡等南市知名景點的鐵盒包裝,提升產品質感,除銷往香港、中國外,也希望能進軍百貨公司、繼續擴大外銷市場。



◆ 蒙自 雲南過橋米線的發源地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941540.shtml

【聯合晚報╱大陸特派員王玉燕/雲南蒙自報導】2014.09.17

「蒙自人不是在吃米線,就是在吃米線的路上。」雲南邊境城蒙自,是雲南著名特色美食過橋米線的發源地,到如今,不只當地人愛吃米線,遊客更是一吃難忘,再吃入心,恨不得頓頓都是米線大餐。

一碗表面簡單而平靜的湯,內裡卻藏著可以把肉片燙熟的炙熱,過橋米線,有一個溫馨愛情故事的傳說。300多年前,蒙自縣城有一書生,天資聰穎卻不願讀書。他美麗賢慧的妻子非常擔憂,便善言勸諫,書生被妻子的話打動,非常愧疚,於是在南湖建了一間書齋,每天關在裡面苦讀詩書,妻子一日三餐送飯給他,從不間斷。時間長了,書生的學業大有長進,卻也因為長期勞累而變得愈發瘦弱,妻子便熬雞湯給他補身子。

有一天,妻子燉好雞湯,備好了米線和一些配料給書生送去,卻因操勞過度,暈到在南湖橋上。書生聞訊趕來,見妻已醒,湯和米線均完好,湯麵為浮油所罩,無一絲熱氣,疑湯已涼,以手掌捂湯罐,灼熱燙手。書生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考取了舉人,而米線也成了雲南最著名的美食。

蒙自米線 做法講究

蒙自人對米線情有獨鍾,做法也份外講究。在過去,米線店的旁邊一定要建小作坊,米線現軋現吃。製作傳統米線的軋米線機,現在在當地米線名店橋香園的米線博物館還看得到。

米線是特別的水米線,筋骨好得可以從二樓垂到一樓。一碗好湯各有章法,最一般的也要用壯雞、肥鴨、新鮮豬骨猛火去了浮沫,再煨上五六小時才能上桌。上好的湯浮在上層保溫的應該是膠質,油一點都不能要,這樣才能保證湯的最佳溫度。配料不再多,上好的有一兩樣就已經足夠,再配上豆腐皮、韭菜、去皮的烏魚片。

配料吃法 日益豐富

正宗的米線上桌時,分為湯、米線、佐料三部分,大小碗碟甚眾。盛湯的瓷碗碩大而壁厚,只有這樣才能放入眾多豪奢的配料,保持住湯的溫度。此時湯雖極燙,但表層膠質使熱氣不出,常有不知情者一口含入口中被燙。湯備好後,將生鮮鵪鶉蛋、雞、豬、魚等肉片依次放入,以箸輕撥,然後放入油炸肉、酥肉等熟肉,再放菜、豆製品、米線,最後放入辣油,此時生鮮已熟,吃起來分外鮮香濃郁。

過橋米線名氣越來越大,配料和吃法也越來越豐富,涼的、燙的、鹵的、炒的;再配上燜肉、脆哨、三鮮、腸旺、炸醬、鱔魚、豆花等,還有小鍋米線,罐罐米線、過橋米線、阿昌族的過手米線等。價格從一般小館的幾元人民幣一碗,到數十元、幾百元一套的過橋米線套餐,任君選擇。

※ 相關報導:

* 蒙自年糕 久食不膩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941707.shtml

滋滋聲中,裹著粉漿的年糕,在熱油中膨脹成金色的氣泡狀,散發出奇特的米香。在蒙自,年糕是一定要品嘗的食物。這裡的年糕生產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傳承下來的老字號加工廠,都有其特別之處。



◆ 花蓮高農自動化種菜 生長快1.5倍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4205

自由 2014-09-18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不怕颱風菜價高,花蓮高農在生物機電科教室建置「植物工廠」,用自動化系統生產水耕、有機土耕蔬菜,完全沒農藥、口感鮮嫩,透過燈光控制,蔬菜生長速度還比一般蔬菜生長還要快一.五倍。

花蓮高農校長鍾順水說,花蓮有許多工業區廠房閒置,發展「植物工廠」不怕颱風、不用看老天臉色,而且設備投資成本並不高,值得發展;他也說,植物工廠目前設在農機館一間三十二坪教室,等到隔壁的「森林館」明年完工,農機館可多出一間教室,讓植物工廠擴大規模,開放中小學校外教學及現場品嚐。

國立花蓮高農生物機電科今年二月間成立「植物工廠」,在教室設置八座三層架,以水耕、有機土耕方式,栽種包括青江菜、半結球萵苣(A菜)、莧菜、紅莧菜、芥蘭菜等短期葉菜。

植物工廠由師生共同設計、管路配線,不但每一層「公寓」上方的LED燈,可以自動調整時間,土耕有機蔬菜也採自動滴灌澆水,每一層植物上方還有自動攝影鏡頭,可透過手機APP就能看到蔬菜的生長狀況,並透過燈光調節蔬菜的生長週期,使植物工廠的蔬菜可以比一般自然狀態栽種的蔬菜,成長快一.五倍,採收期短;且相同土地面積下,透過多層層架栽種,可以達到更高的收益。

fsj 提到...

全國名米產地賽 桃園八德楊梅奪三冠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945243.shtml

【聯合報╱記者游文寶/桃園報導】2014.09.19

桃園優質米今年大放異彩,楊梅市、桃園市、八德市奪得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三冠王。桃園縣長吳志揚表示,將加大行銷力度,在捷運車站等平台販售桃園好米。

農業局長曾榮鑑表示,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競賽,今年改為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總共有14個縣市、52個鄉鎮市、90個隊伍參賽,比賽激烈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一階段24鄉鎮市入圍,桃園縣就占了7席,第二階段總決賽,桃園縣奪下3席,是全國冠軍最多的縣。

桃園縣冠軍隊鄉鎮市為:楊梅市(黃怡君、陳鳳嬌、傅從生)獲得台農71號組冠軍、桃園市(陳明君、游福來、呂理陽)獲得台南11號組冠軍、八德市(林文圳、呂理樹、吳浚嘉)獲得高雄145號組冠軍。

昨天捷報傳來,讓農業局充滿「喜氣」,桃園縣長吳志揚抽空接見鼓勵,他宣布為了激勵得到冠軍團隊的農友,補助300萬元資材費用,農會及市公所也補助推廣經費200萬元,等於1組冠軍500萬元,3組1500萬元,吳志揚的肯定及立即獎勵措施,讓現場掌聲不斷,氣氛熱烈。

當農業局長曾榮鑑向吳志揚報告今年桃園縣獲三冠王,要有心理準備,補助款可能會「大失血」,吳志揚說,冠軍「越多越好」,不怕失血,另外連入圍的鄉鎮市都要適當獎勵。

吳志揚說,奪得三冠王已經證明「全國最好的米在桃園」,未來也要加大行銷力度,剷除過去桃園米有受汙染的惡名,同時也要在捷運車站、大飯店、大賣場、展售中心行銷桃園農特產品的平台,讓想買桃園好米的人到處都買得到。

※ 相關報導:

* 名米產地冠軍賽 宜蘭五結鄉奪魁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945094.shtml

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昨天揭曉,五結鄉農會、冬山鄉農會及三星地區農會同時入圍「台稉8號」組,最後由五結鄉農會農友吳宗紋、陳正義、趙紳傑奪冠,三星鄉公所為慶祝三星米入圍,下周將舉辦促銷活動買一送一。



◆ 鳳梨皮製清潔劑 洗油汙有效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945133.shtml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民雄報導】2014.09.19

嘉義縣民雄鄉大崎村民劉水炎在親友建議下以鳳梨皮、黑糖和水,發酵後變成帶著清香鳳梨味的環保清潔劑,洗很油的碗或髒汙衣物很有效,大崎社區正計畫把鳳梨皮清潔劑等鳳梨產品,研發成地方特色產業。

鳳梨是民雄主要且著名農產,大崎村山丘平原有許多鳳梨園,但鳳梨只吃果肉,大量削掉的鳳梨皮,有的被農民當堆肥,或有業者收購當養牛飼料,大部分被當成垃圾丟棄。

劉水炎在內埔仔水庫附近栽種大面積鳳梨,有北部親友建議,鳳梨皮可變成很好用的清潔劑,而且製作很簡單,3斤鳳梨皮、1斤黑糖加10斤水放進容器,每天攪拌一下持續1個月後,再靜置3個月過濾,就會變身神奇的環保清潔劑,完全不添加化學成分。

試做時可能比例沒調對竟然長蟲,但試過幾次終於成功,完成後的鳳梨皮清潔劑沒有發酵味,反而散發鳳梨香氣。劉太太蕭錦雲說,不只洗碗好用,在工廠上班的兒子,衣服常會沾到機械油汙很難洗,她在洗衣劑中添加鳳梨皮清潔劑,很容易就去除衣物髒垢,還可用來洗地板,也能稀釋成有機肥。

許多親朋好友和社區民眾向劉水炎索取,大崎社區更決定發展為特色產業,社區執行長吳光華說,將爭取經費把這項產品送交檢驗後量產上市,未來還計畫生產更多鳳梨產品。

※ 相關報導:

* 平地造林產製精油 荒地新商機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945131.shtml

雲林縣口湖鄉民劉東騰參加平地造林,栽種白千層樹,一家人用心研究,把修剪下來的枝葉,廢物利用,研製成純天然精油系列產品,讓荒地變成經濟林,帶來新商機,昨天雲林縣長蘇治芬為新產品代言。

....昨天發表會上,許多農民希望縣府能爭取續辦造林,他們說,平地造林可領兩項補助,枝葉又可製成精油,多了一項收入,沿海土地因海水倒灌鹽化嚴重,根本無法種植一般作物,政府一再推動農地活化都沒有用,希望農委會能保留這項好的政策。

* 芋見幸福 林內烏金正起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9000600-260107

選舉反黑金,不過林內鄉的「烏金」事業才要起飛,濁水溪畔烏塗村盛產水芋頭,但斷頭的或蟲蛀的瑕疵品無用武之地,如今老農組成產銷班,年輕人接洽北部冰果室,將善加利用削皮切塊,至少能多賣3成價格。

林內鄉農會推廣股長陳俊吉表示,濁水溪挾帶砂質壤土,有機質與礦物質都很豐富,烏塗村的檳榔心品種水芋因而特別香Q,村裏一開始3人種,20多年人數來多10幾倍,面積約100公頃,靠種芋頭致富的人不少。

fsj 提到...

有機耕耘20年 種出香甜落花生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4888

自由 2014-09-20

〔記者張存薇/東河報導〕東海岸也有種好吃的落花生!東河鄉興昌村農友陳碧麗耕耘有機農業近廿年,種出的落花生傳承自父親的好味道,又香又甜。

早年從事檳榔批發的陳碧麗說,廿年前經過有機商店,看到不放農藥、肥料的蔬菜,「覺得是好東西」,從此一頭栽入有機農業;雖然父親原本就種釋迦、鳳梨、落花生等,但陳碧麗幾乎是從零開始學務農。

她說,一開始除蟲害、拔雜草工作就忙不完,也不知道能賣給誰,田地至少要五年以上才能「生態平衡」,過了八年才算「收支平衡」;目前絕大部分作物都賣給通路商轉往有機商店,銷路穩定,因此八年前弟弟陳俊隆也投入有機農業生產。

陳碧麗的產品包括洛神葵、芒果、落花生,其中落花生傳承自父親與小時候的記憶。她說,花生從小吃到大,也喜歡吃,再加上東河鄉的砂質土壤適合種植。她種的「九號花生」顆粒較小,但油脂多、香氣足、甜度也高,一年約可收六千斤、供不應求。

除了日曬鹽炒花生,她也研發花生奶、花生豆腐等產品,未來還要繼續發展花生醬、花生麵條,逐步推廣營養滿點的花生好味道。

※ 相關報導:

* 環保健康 義有機食品逆勢成長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409200277-1.aspx

經濟持續不景氣,人民看緊荷包節儉度日,深信「民以食為天」的義大利人也縮減了食物的開銷。不過,健康和環保的意識高漲,越來越多民眾擁抱有機食品。

* 巨型穀物袋 跟賤價出售說掰掰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947208.shtml

美國今年秋季穀物可望大豐收,為避免穀賤傷農,農夫們採用新工具擴大農場的穀物儲存容量:「巨型長條穀物儲存袋」,也藉此提供與嘉吉公司(Cargill)等食品巨擘交涉的議價能力。

製造商和批發商都說,今年夏天巨型穀物儲存袋及相關設備的需求激增。這些「袋子」如果完全攤開,可以從足球場的一頭連到另一頭,讓農夫能夠以遠低於傳統穀倉的成本,儲存數百萬英斗的玉米及黃豆。

* 「高雄145號」 八德農奪米王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947367.shtml

八德市農民以「高雄145號」品種,擊敗高雄市、宜蘭縣奪下全國名米比賽冠軍,代表出賽的農民林文圳、呂理樹、吳浚嘉的米混合評選,得嚴格管控均勻度、飽滿度、色澤品質,確保3人米質都能維持最高標準。



◆ 北港推動種芝麻 高價麻油待考驗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4734

自由 2014-09-20

農會推動原料在地化

〔記者陳燦坤/北港報導〕油品安全接連引爆,北港農會與部分麻油業者體認到原料生產溯源重要性,推動麻油原料在地化,已有業者自行栽種芝麻,農會則協助媒合廠商收購芝麻,一起生產道地的「北港麻油」。

食安風暴延燒,部分生產商雖無犯意,但誤用添加問題油的原料,也導致消費者恐慌,在去年混油風暴發生後,北港農會就積極推動麻油原料在地化,協助栽種芝麻的農民尋找收購業者,也鼓勵農民繼續增加產量,希望藉著讓消費者能掌握到完整的麻油生產過程,打造「北港麻油」品牌。

農友盼獎勵 解決銷路

麻油業者陳威任則自今年開始自種芝麻,打算從栽種到加工一路參與。他認為,台灣的麻油原料八成以上仰賴進口,但絕大多數業者根本無法掌握、把關芝麻生產過程,難免有不確定風險,如果各環節都能自己把關,誤用問題原料的風險自然就能降到最低。

種了五年芝麻的農民蘇應付則指出,麻油原料在地化想法很好,但芝麻栽種、採收均需仰賴人力,當前農村人口老化、勞力短缺,使得北港芝麻栽種面積迄今僅一、兩公頃,如果農政單位能輔導引進機械設備,並比照飼料玉米祭出獎勵措施、解決銷路問題,相信更能激發農民栽種意願。

麻油業者黃文通評估,以目前條件,要推動麻油原料在地化不容易,農民為避開颱風,多半選在秋天栽種芝麻,每年僅採收一期,數量相當稀少,北港地區生產的芝麻,大約只夠北港當地油行用一天,不進口,油行就得停擺。

比進口貴很多 成敗關鍵

李姓業者也指出,本土芝麻每台斤約一百二十元到一百五十元,進口芝麻每台斤僅六十到六十五元,製成麻油後,本土麻油每台斤至少五百元,進口麻油僅約一百八十元,大家也希望原料在地化,但消費者能否在食安前提下,接受高價麻油,可能是此計畫成敗關鍵。



◆ 大陸蘭州拉麵祖傳200年祕方 藏在一首詩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8948558.shtml

【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09.20

大陸蘭州牛肉拉麵聞名兩岸,創始人第六代孫陳九如最近在座談會中公開祖傳200多年的湯頭祕方,竟是一首詩,詩裡把熬製湯頭的23項調料,如荳蔻、草果等嵌入,方便後人傳誦。

大陸河南商報日前報導蘭州拉麵起源,引起博愛縣政府重視,召開「蘭州拉麵歷史淵源與博愛飲食文化傳承座談會」。

陳九如在座談會公布了祖傳200多年的湯麵祕方,這個祕方是清嘉慶年間國子監太學生、陳氏家譜排序「十三世」陳維精留給子孫的詩,名曰「維精送子位林孫和聲西行手記」。

全詩如下:眾鳥高飛盡,「桂子」獨去遠。「荳蔻」年華和,身強餘「百倍」。春風草「木香」,「當歸」懷慶府。新綠欲湧,「丁香」初開,花「香葉」茂,「蓽菝」漣漪,百里林「草果」然繁盛「芳香」。路遠難行,高「山柰」何?汝等避「草寇」而返蘇寨。「車前」著吉服馬褂「紅袍」 ,夜宿「八角」樓,晨飲「胡荽」湯。馬「良薑」行千里,遍「地黃」花時至,司碧玉書聯水席相敬,「月山薑」湯「茴香」豆,烹「肉扣」碗「貴老」忙,橫「披壘」灶。

在這首詩裡,陳維精將小車老湯牛肉麵的23種調料全部嵌了進去。

後來,陳維精的兒子陳位林也參照父親的方法,把鹵牛肉的配方嵌進了一首詩裡:「荳蔻」枝頭翹,翠竹蘇寨繞。「八角」「大紅袍」,盎然「丁香」笑。「春砂」映階綠,「芳香」溪流跳。「桂香」八月裡,騎驢嘆「國老」。

陳九如說,從陳維精起,陳氏家族不再開飯館,世代皆為讀書人。祕方也不是如坊間謠傳被藏在什麼隱蔽之處,而是被陳氏子孫口口相授、相傳。按照家訓,陳氏子孫必須從小熟記這首詩。而按照家訓中所傳,陳氏子孫雖不開飯館,卻個個都是身懷鹵牛肉和湯麵絕技的「武林高手」。

與現在博愛縣街頭售賣的「白鹵」小車牛肉不同的是,陳維精祖輩傳下來的是「紅鹵」配方,也就是陳家的醬香型鹵牛肉。這種醬肉風格是:深棕顏色,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肉乾爽結實,指壓無痕,入口鮮美,清香生津,醬香濃郁。

祕方公布後不怕被複製和超越?陳九如說,雖然公開湯麵、鹵牛肉的各種作料,但如果沒有掌握各作料的配量、滷製時間、火候,掌握祕方也是徒勞。祕方可以被簡單複製、模仿,但味道是永遠不能夠被複製的。

fsj 提到...

印度農民 靠科技迎豐收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49093.shtml

【經濟日報╱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2014.09.21

受氣候變遷導致雨量變少影響,印度農民今年不太好過,但辛格(Lovepreet Singh)是個例外。這位住在印度北部哈里亞納省的農民懂得用高科技裝置照顧農作物,成功打敗氣候變遷。

辛格在種植農作物時,新科技幫了不少忙,例如手持裝置GreenSeeker會發射紅光及紅外線,藉由計算農作物反射的光量,來評估農作物的健康狀況。辛格說:「科技幫了大忙,我現在能取得更精確的天氣預測,得以更輕鬆地規劃播種或噴藥時間。如果沒有這些裝置,我要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在田裡,萬一突然下雨,一切就泡湯了。」

辛格和鄰居多靠種田維生,但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這類昂貴科技;GreenSeeker要價近4萬盧比(680美元)。有鑑於此,當地農會已伸出援手,將這些裝置免費借給農民使用。

哈里亞納省政府也提供補貼給購買「快樂播種機」的農民。快樂播種機要搭配收割機使用,能在稻米殘渣還留在田裡時就撒下小麥種子。這能讓農民減少燃燒農作物殘渣,降低環境汙染。

亞洲開發銀行(ADB)日前警告,氣候型態改變可能重創印度經濟,使下世紀前印度每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減少約9%。



◆ 古法冬瓜蜜 標榜真實滋味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1000408-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21日 曹婷婷/台南報導

百年老店搭上新興社群募資!清末,曾是府城麥芽糖最大工廠的永順發,傳承至今4代,子孫自創「盧記」主推古法釀製冬瓜蜜,在食安風暴下打著「喝到真實味道」,透過flyingV群眾募資平台,借助網路曝光讓古法發光。

位於台南市北忠街的「盧記」,源自第一代祖先好手藝,緊鄰的新順發行繼承老店招牌,如今轉做批發,自創品牌的「盧記」則是由第四代媳婦陳玫吟,熬煮前人傳承至今的古釀冬瓜蜜。

「民國50年是分水嶺,舊時代冬瓜釀蜜因不符運送成本,最終被冬瓜磚取代。」陳玫吟說,古早,老一輩以冬瓜熬成蜜飲用,隨時代更迭,無法久放的冬瓜蜜被以糖熬煮而成的冬瓜磚取代,冬瓜蜜反而銷聲匿跡。

90年左右,因當地文化祭,她玩票性質熬煮冬瓜蜜請人品嘗,廣獲好評,許多人詢問哪買?開啟她投入熬煮冬瓜蜜的生活。

為了熬煮冬瓜蜜,須從清晨6時熬到下午3、4時,事前還須先用中藥釀製才能熬,最後萃取精華,費時費工,且室溫只能放1周,她笑說,工序繁複、利潤少,難怪沒人肯做。

台南市文化局與flyingV群眾募資平台主辦「台南老店.創意愛現」活動,盧記是4個入圍者之一,文化局後續將協助募資計畫修正,預計10月份將上傳店家資料於flyingV群眾募資平台上,支持老店理念者即可捐款,期使老店歷久彌新的夢想,在眾人支持下實踐。

陳玫吟說,雖想讓老店繼續發光,卻苦無頭緒,透過「真實滋味小確幸-盧記古釀冬瓜蜜」計畫,期讓更多消費者品嘗老店古法釀製冬瓜蜜、麥芽糖等,不管能否募到目標30萬元,但對老店至少是好的開始。



◆ 星期透視/食品安全 消費者拿回選擇權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49248.shtml

【聯合報╱徐仲/飲食文化研究者】2014.09.21

接連食安新聞,讓人心情鬱卒。雖然政府很努力處理,但至今為止,有三個問題還需解答。

一、近期需要豬油的廠商要去哪裡買?二、如何減低因油安問題引起的恐慌感?三、未來誰來稽核油品食安問題?

「很多廠商都宣稱自己合格,但我對他們失去信心了,因為我怕還有未爆彈,到時候又要丟掉整批產品。」朋友這樣說,他不想改產品配方,卻又需要大量豬油,這段期間除自己煉製,難道只能關門大吉?他期待專家或政府能給個明確簡單的答案,譬如以大魄力成立緊急專案向國外購買?這或許是選項之一,然而不管進口豬油是否可行,總之要盡快評估執行。

依照慣例,這場餿油危機已到了被淡化的時間,但沒人敢保證是否會有下一場油安危機?或許該把危機看做轉機,重新檢討面對油品的「態度」?每次某項油品出事,使用這款油品的商家便全受影響,因為消費者對油品少有分類概念,所以無法縮小影響層面。

分類並非區分好壞,而是一種對油品的基本規畫。譬如歐洲依著化學檢測的方式將橄欖油分為特級初榨橄欖油、再次精煉的純淨橄欖油和再次精鍊的橄欖籽油。大方向分類後,再細分純榨或調合橄欖油,廠商可以根據採收方式、處理程序、橄欖品種、產地特色等進一步細分,創造出獨有的品牌價值。

透過分類分級,是否可以預防出問題時不至全面崩盤?譬如這次被查出染餿的是精煉型脫色脫臭豬油,無關於乾式提煉法和溼式提煉法豬油,如果民眾清楚認知,或許能以選擇降低恐慌?

理論上分類和風味有關,為了確認分類的準確性,歐洲對於橄欖油除了以油酸值、過氧化值等科學數據判定分類。不論大廠或小廠,都強制執行履歷追溯體系,確定源頭和生產過程等細節。這種「追溯」概念,除了協助稽查人員檢驗,還攸關於消費者對風味和文化的認知,譬如在歐洲的餐飲界,廚師要烹調義大利菜餚,絕對不可能使用希臘產的橄欖油,因為風味所塑造的飲食文化,已經成為有代表性的共識,這就是一種行銷地域農產的軟實力觀念。

當消費者學會用「風味」做出選擇,透過對「真味道」的認可,再搭配追溯系統對分類的判別,就能降低摻假的可能性,因為消費者也是檢驗品質的稽查人員。

前兩天政府宣布推廣「食品雲」,讓稽查人員在未來方便追尋食品的上下游,這是很棒的決定,但稽查人力是否足夠?是否能執行到位?或者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是否只將食安問題的責任交給稽查人員?

我們如何判斷食物?

以台灣的豬油為例,可以根據乾式提煉法(直火提煉,風味濃厚)、溼式提煉法(加入水提煉,味道淡雅)和再次精煉的豬油(脫色脫臭)分類,然後廠商能再以豬隻飼料、品種、部位等細部分類,以風味強化品質和品牌,最後形成該食品的特色。譬如拌飯的豬油是要用板油煉製,或是用腹下肥油?用進口豬油和台灣自煉豬油做酥餅,滋味上有怎樣的差異?

當風味被系統化陳述,辨識分類也就容易多了。

身為飲食文化的推廣者,期待廠商不會因這次事件而不再使用豬油(已有廠商改以植物油做油蔥酥),而是期待在「風味」前提下,相關單位能夠廣邀油品業者、政府官員和營養、毒理、餐飲、文化、食科…等各類專家,討論出一套客觀審慎的油品分類方式和追溯系統,才能讓消費者拿回該有的選擇權。

因為食品安全的問題,你我都有責任,也都該懂得選擇。

fsj 提到...

高麗菜一顆破百 主婦怨:沒啥災漲驚人(節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950961.shtml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簡慧珍、范振和/連線報導】2014.09.22

「沒什麼災,菜竟漲成這樣」,屏東一顆高麗菜超過百元,買個雞腿便當都還有找,家庭主婦抱怨,颱風前菜價還很便宜,才兩天就漲得驚人,「颱風威力也太強了」。

果菜市場人士分析,由於電視不斷預報鳳凰颱風可能帶來超大豪雨,很多民眾憂心農損會造成菜價上揚,反而給了蔬菜漲價的空間。部分大賣場直到前晚十時,還有人衝去賣場「補給」。

....江姓自助餐業者抱怨,葉菜類平均漲了六成,她和許多同業想買耐放可以冷藏的芥蘭、甘藍等葉菜,這二天都買不到。小盤商告訴她,耐放的葉菜都被中盤商攔截,觀望蔬菜產區農損狀況,伺機再漲價。

....「我們哪有囤菜?調貨到大台北去了。」許姓中盤商說,產區在山上的蔬菜沒運下山,加上大台北消費者搶購,大盤商把蔬菜調撥到北部,造成彰化菜量減少,今天颱風離開,菜價可望回跌。

※ 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防菜蟲炒作 未來產地直銷賣場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8951800.shtml

鳳凰颱風侵襲台灣,沒有對蔬菜產區造成危害,但一連三天菜價已漲翻,消費者怨聲載道。農委會農糧署表示,蔬菜產量充足,且沒有風災農損,零售端根本沒有漲價的理由,農糧署已媒合大型賣場和產地契約銷售,未來颱風前將公布蔬菜直銷地點,抑制零售市場菜販不合理漲價。

以高麗菜為例,平日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到貨量僅170至180公噸,但昨日農民搶收已暴增為341公噸,到貨量綽綽有餘;然而,品質最好的特級高麗菜每公斤平均批發價僅29元,北部傳統市場一台斤賣65元。

※ 比餿水油更暴利。

* 新北山藥節 品嚐養生佳餚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951846.shtml

新北市山藥節活動將在10月4日登場,民眾除了可以選購到最當季、新鮮的山藥外,還能參加低碳遊程,體驗挖山藥、品嚐山藥大餐。



◆ 社區百香果開花 童拿毛筆授粉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950673.shtml

【聯合報╱記者祁容玉/板橋報導】2014.09.22

「幫百香果授粉,好好玩!」新北市淡水區尚海社區,今年參加新北市社區綠美化競賽,農業局輔導種植香草和可食用蔬果,將易漏水的中庭水池化身為廚房花園,社區學童幫忙種植並觀察植物成長,婆婆媽媽還有辣椒、九層塔可採摘入菜,一舉數得。

尚海社區管理委員會表示,過去管委會就曾在鄰近農場租地,鼓勵住戶耕種蔬菜聯絡感情,今年參與社區綠美化競賽,農業局輔導社區就近闢地,種植易生長的香草或食用植物,可欣賞又可拿來吃,住戶容易親近,更願響應耕種活動。

恰好尚海社區中庭水池過去因漏水長期閒置,住戶和管委會動手重新規畫,種植迷迭香、薄荷、九層塔、辣椒、防蚊樹,一旁則設置竹竿,讓百香果等有攀爬特性的植物生長,形成自然綠蔭,由於不用化學肥料和農藥,婆婆媽媽也能安心採摘入菜。

近期百香果開花,住戶大人帶小孩,拿毛筆幫忙授粉,都覺得新鮮有趣,吳姓住戶說,假日帶著小孩幫忙整理、種植,鼓勵孩子認養植物負責照顧,孩子每天觀察植物生長、開花、結果的狀況,更懂得愛惜植物。

農業局長廖榮清說,新北市今年9月起推動「綠寶食計畫」,推薦社區種植百香果、絲瓜、葡萄、番茄當做綠幕簾,金針花、油菜、空心菜易生長又可口,檸檬香、甜菊、薄荷等香草植物可沖泡或佐菜,近年土城區貨饒里在「希望之河」廣場種植綠葡萄,同樣收成頗豐。

農業局明年將提供專案補助,預計明年2月開放申請,並會邀請專家到各區舉辦巡迴講座,鼓勵社區種植可食用又具觀賞價值的植物,達到推廣有機農業和綠美化的雙重效果。



◆ 農業專家黃卓治 新技加工檸檬
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409220180-1.aspx

中央社 2014.09.22

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黃卓治獲得今年10大傑出農業專家,他利用「1蒸1曝」技術,研發成功保有檸檬全營養的檸檬乾保健食品。

黃卓治今天表示,10多年前在瓜地馬拉看到瓜國曬製檸檬乾外銷到中東,成為瓜國的經濟作物,就開始研究檸檬加工技術。

近幾年,屏東縣種植檸檬面積高占全台8成,年產值新台幣5億元,黃卓治於是利用屏東科技大學典範大學亮點計畫中的發展在地產業,輔導農民種植無毒檸檬,開發檸檬新技術、新產品。

黃卓治與食品系教授陳和賢合作,將處理中藥陳皮的「9蒸9曝」耗時3個月的傳統工法,精緻簡化成「1蒸1曝」,製程縮短為1星期,開發出具有陳皮香味,又可清除體內自由基的檸檬皮系列新產品。

黃卓治表示,所製成的整粒檸檬乾復水後可維持果粒完整,且保留整顆檸檬所含的膳食纖維、果膠、維他命C和檸檬酸,高溫煮成檸檬茶也不會流失營養成分,目前這項技術正在與廠商談技術轉移。

屏科大校長戴昌賢表示,屏科大目前正在輔導學生加入學校老師的研究,畢業後馬上利用研究成果創業。

黃卓治在屏科大服務38年,目前是「活性天然物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所領導的研發團隊曾輔導台灣農產品海菜、洋蔥、香椿、肉桂、綠藻、諾麗、牛蒡、甘藍菜、柑橘及檸檬加工加值,近幾年獲得美國專利1項及台灣專利8項,完成7項技術轉移,曾獲德國紐倫堡發明展等國內外多項發明獎。

fsj 提到...

複合式植物工廠 雞菇可共生
http://udn.com/NEWS/LIFE/LIF1/895398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4.09.23

未來,台灣的農業不必再靠天吃飯。台大研發複合式植物工廠系統,讓原本單純種菜的植物工廠,可以和菇類栽培、畜禽養殖,甚至堆肥場、運銷加工場結合,成為「共生」的農業工廠,為台灣農業找新出路。

台大和北科大能源專利技術與應用媒合會今天展開,主要發表冷凍空調、節能技術、太陽光電及植物工廠等領域的技術研發,並與台達電、3M、日立等大廠進行技轉媒合。

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系主任方煒表示,現行植物工廠需要以鋼瓶補充二氧化碳,有助栽培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若以台大實驗植物工廠為例,100坪的植物工廠,每個月需花上千元添購鋼瓶補充二氧化碳。

但若結合蛋雞養殖場,可以透過新研發的碳源設備,把養雞場產生的二氧化碳,輸送往植物工廠,再把植物工廠產生的高濃度氧氣送往養雞用,氣體交換間透過空氣濾網、殺菌消毒設備和脫臭裝置,避免植物工廠受汙染,既可資源回收再利用,還能節省成本,且耕作不再受到天氣影響,用水量也僅為傳統農業的3%,節能又環保。

方煒表示,這種類似「魚菜共生」概念,業者可廣泛結合不同產業,包括菇類栽培、堆肥廠、農產品倉庫、加工廠等,結合管理、行銷和機械等專業知識,收益不僅是「種菜」而已。

北科大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教授黃博全研發的太陽能追日,是一套自然光照明系統,利用追日控制器感測光源方向,能讓採光不佳的室內,也能在白天採到自然光,減少室內開燈機會,也有機會運用在植物工廠內。

※ 相關報導:

* 十大經典好米 大寮蟬聯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5699

二○一四年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高市大寮區再度蟬聯十大經典好米寶座,農會推出三強吳俊賢、沈陳美麗及陳宗富角逐,一舉榮獲挑戰組冠軍,成功打響高雄優質稻米名號。



◆ 取代大菠蘿 輔大小菠蘿登場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5622

自由 2014-09-23

〔記者郭顏慧/新北報導〕輔大大菠蘿縮水!輔大輔蘿麵包坊製作尺寸幾與臉同大的「大菠蘿麵包」逾二十年,本學期校方未與業者續約,「大菠蘿」因此走入歷史,校友和師生多感不捨。校方昨天推出「全麥小菠蘿」取代大菠蘿,希望這款強調低油脂、低糖的健康菠蘿能擄獲消費者的心,延續輔大菠蘿的響亮名號。

人氣校園美食 輔大人共同回憶

大菠蘿麵包是輔大文園餐廳的特產,遠近馳名,好滋味更被新北市觀光旅遊網列為新北市美食景點,除了香酥美味外,大菠蘿的尺寸幾乎比市售菠蘿麵包大上一倍,吃起來很有飽足感,因此成為人氣校園美食,不僅在校生,連畢業校友回輔大也會特地買一個品嚐,大菠蘿幾乎成了所有輔大人的共同回憶。

八月底校方在學校官網無預警公告指出,「因教育部與衛生局五月底抽查餐廳,發現文園、輔蘿、理園三個業者有違建及嚴重衛生缺失,要求立即改善,遂校方決議暫停合約」,消息傳出不少在校生及校友譁然,遂在臉書發起「萬人連署搶救文園大菠蘿」活動,爭取留下大菠蘿,但即便保留聲音不斷,輔蘿麵包坊還是無法繼續營業,取而代之的是由校內產學育成中心和營養科學系合作設立的輔大麵包坊。

輔大麵包坊取而代之

為延續回憶,昨天開幕的輔大麵包坊推出強調低卡、多纖維的「全麥小菠蘿麵包」,尺寸僅原來大菠蘿的一半,六十個小菠蘿不到半小時就被搶購一空,顯見輔大師生對菠蘿的特殊情感。對於這款健康菠蘿,學生看法兩極,有人說原來的大菠蘿太甜,含糖量少的小菠蘿比較好吃,但也有學生直指這是款「山寨菠蘿」,學校是為了不讓大菠蘿搶去小菠蘿風采,才會「賜死」大菠蘿。

輔大營養科學系主任駱菲莉表示,大菠蘿因尺寸大,相對使用的油脂和糖用量也多,不建議經常食用,就營養科學觀點來說,全麥與全穀可以提供更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為提升飲食的營養品質,輔大麵包坊才會開發一系列低卡、低油脂和少糖的麵包和糕點,讓師生吃得安全也吃得健康。



◆ 吳寶春弟子 發表米蘭水果麵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3000689-260107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23日 張啟芳/高雄報導

世界冠軍吳寶春團隊遠赴義大利取經,22日發表「米蘭水果麵包」新品,大弟子施政喬說,帶回百年阿爾卑斯山天然酵母、水式天然酵母更新技術,有助台灣烘焙技術與研發。

吳寶春昨委由大弟子施政喬出面發表新品,施政喬表示,師傅吳寶春今年4月率團隊到義大利,向有「義大利聖誕麵包教父」之稱72歲老師傅Rolando Morandin學習製作流傳百年、風行全球的經典麵包。

Rolando Morandin將接傳自杜林皇室甜點師傅培養酵母菌、混和自己採集阿爾卑斯山小牛糞便菌種,總計百年天然酵母送給吳寶春帶回台灣。

不過,酵母抵台後有水土不服情形,吳寶春設立一間讓酵母24小時吹冷氣、恆溫18至20度義大利水式酵母室,還力行水式天然酵母更新,每3個小時為酵母洗澡、餵食麵粉、水、糖,3個月讓酵母回復活力。

施政喬說,原料使用100%義大利小麥石磨麵粉,比利時頂級奶油,西班牙瓦倫西亞柑橘,就連雞蛋也測試台灣數家蛋品才尋得味道與色澤相近度最貼近的AA級優質蛋。

「米蘭水果麵包」直徑約12公分、高度約13公分、重量380公克、售價320元,年底將配合義大利老師傅客座,再推出大型的杜林式聖誕麵包。

fsj 提到...

咖啡鬧鐘 有聲有味叫醒你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56165.shtml

【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09.25

一名英國設計師發揮巧思,結合自動咖啡機與鬧鐘,叫醒人的方式是咖啡香氣以及煮咖啡時發出的聲音,讓嗜喝咖啡者「自然醒」。

英國設計師Joshua Renouf設計的「咖啡鬧鐘」叫做Barisieur,是一台裝有時間掣的咖啡沖調器,只要在睡前將咖啡粉、奶粉及糖等材料倒進機器內,設定時間就可運作。

到了預設時間,機械開始煮水時,蒸餾瓶內的鋼珠會互相碰撞發出聲響,藉此叫醒使用者。隨著咖啡滴到杯中,就可以聞到咖啡香氣,使用者此時將被「薰」醒後,更可以啜飲一杯香濃咖啡。

目前「咖啡鬧鐘」仍在開發中,不確定何時推出。



◆ 台東農特產 樂天市場買得到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955430.shtml

【聯合報╱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2014.09.24

台東好物正式進軍國際囉!台東縣政府昨天上午與台灣樂天市場簽署合作備忘錄,將透過樂天市場的網路平台與國際通路,協助在地農業、觀光與文創商品等,打開國際能見度,提升在地產業營收。

簽約儀式由經濟部次長沈榮津見證,台東縣長黃健庭、台灣樂天市場董事長江尻裕一共同簽署備忘錄,台灣樂天市場提出「E化、國際化、強化質化」3帖良方,幫助台東優質好物。

江尻裕一說,台灣樂天成立6年半,已協助上千家小企業E化,近1年他來台東5次,很喜歡台東自然、無污染的商品及環境,他觀察發現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民眾也同樣喜歡,相信合作後,未來有很大商機。

台灣樂天市場表示,樂天將帶領台東農友們進行E化,由專業團隊輔導,將所有商品上網展示,透過樂天市場的平台,主打東南亞華人市場,再擴展到日本及其他市場,最後教導農友們「讀懂」銷售數字,研析商品的優缺點及如何改進,定能為台東農友創造亮眼的營收。

黃健庭指出,日前到樂天集團參訪,對他們嚴謹的行銷及商品通路策略,留下深刻印象,希望藉引進國際性電子商務平台的成功經驗,協助台東產業開拓電子商務市場並行銷國際,這也是日本樂天集團在台灣,第一次與地方政府合作的案例。

台東縣政府財政及經濟發展處說,台灣即將全面啟動第三方支付與行動支付服務,潛在商機無限,縣府與台灣樂天市場的合作,可領先切入市場,讓台東的產品在虛擬通路,開創一片新天地,讓「台東好物」有更高的市場能見度。



◆ 自榨油賣翻 檳榔園改種油茶樹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8956498.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4.09.24

餿水油事件後,不僅豬板油價格爆漲兩倍,連地方農會自榨的茶油、芝麻油、花生油也賣翻。多家鄉鎮農會表示,由於國產原料有限,新鮮、現榨、無添加的純油,通常都是賣完就缺貨,這陣子消費者對油品信心崩盤,農會自製油品詢問度高,即使價格貴,民眾仍趨之若鶩。

農委會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組長翁震炘表示,行政院核定三年計畫,要輔導山坡地檳榔農民轉作油茶樹,並提供每年每公頃5萬元補助;油茶樹要種植四年才可收成,原本農民反應很冷淡,但這波油品風暴後,農民詢問度提高了,今年已經有300公頃的山坡地檳榔園申請轉作,改種油茶樹。

翁震炘表示,油茶籽榨出苦茶油,本來就是華人常用的高級油品,坐月子、拌麵線總有固定的顧客支持,過去一斤苦茶油僅200至300元,現在由於原料少,一斤上好的苦茶油破千元仍賣翻。

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芝麻油上。台南西港農會總幹事陳月英表示,這波餿水油事件主要是糕餅業務用油出問題,因此消費者不如上次大統油事件後瘋狂搶購,但最近芝麻油業績仍逆勢成長一成;但由於芝麻量少、契作價格提高,且要到年底12月才收成,現有庫存不多,這兩年純芝麻油的價格,已從每斤500元調到550元,仍獲得消費者支持。

製作花生油的雲林虎尾農會供銷部也表示,兩波油品風暴,讓農會增加了純花生油的生產線,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去年國產花生價格大漲,每台斤批發價從前年的43元漲成67元;翁震炘表示,三斤國產花生只能榨一斤花生油,一斤純國產花生油至少要300元以上,才符合成本,虎尾農會自製花生油1.5公斤要690元,但依然受歡迎。

※ 相關報導:

* 大白柚不灑農藥 產量多1成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8955315.shtml

雲林縣斗六市果農鄭正宏去年開始推出草生栽培的無毒大白柚,最近進入採收期,不僅產量增加,大白柚的酸甜風味更佳,吸引不少老主顧預購。

鄭正宏家中栽種大白柚40年,到他已經是第二代,兒子鄭彥甫從中興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畢業後,去年返家向父親學習栽培大白柚,他說服鄭正宏將慣行農法改成草生栽培,沒想到產量居然提高,比往年增加一成,而且酸甜比例適中、風味足夠。

鄭正宏說,中秋前後是文旦採收季節,節氣霜降前後則是大白柚的產季,品質好的大白柚果肉細緻,而且多汁清甜,耐久放。

fsj 提到...

年逾3500萬噸 美4成食物餵垃圾桶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956924.shtml

【世界日報╱編譯羅曉媛/綜合華盛頓23日電】2014.09.25

萬眾矚目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23日在紐約揭幕,各國代表在商討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時,卻忘了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浪費也對環境有巨大影響,而美國人每年浪費食物超過3500萬噸。

華盛頓郵報報導,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人在2012年浪費的食物接近3500萬噸,比2000年丟棄的食物多20%,比1990年多50%。美國在1980年的食物浪費到垃圾總量的10%,如今卻超過全美垃圾總量的五分之一。美國人浪費的食物甚至遠遠多於棄置的塑料、紙張、金屬或玻璃。

雀巢公司(Nestle)的運營總監洛佩茨(Jose Lopez)表示,「全球面臨的食物浪費如今已成為一個不可思議的可笑問題」。

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食品無人食用,這在發達國家更普遍。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NRDC)在2012年估計,美國有40%的食品被扔進垃圾桶。

而在嚴重的食物浪費背後,還隱藏著巨大的環境威脅。成堆的廢棄食物會分解出甲烷,但甲烷是比二氧化碳至少致命20倍的溫室氣體。同時,有機食品垃圾是全美第二大垃圾來源,這些廢品垃圾堆釋放的甲烷為全美最多,占全美甲烷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除了食物浪費,加工食品也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碳排放量來自農業與加工生產。

※ 相關報導:

* 食物壞了沒? 「凹凸標籤」一摸就知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57607.shtml

食物包裝上的保存期限可作為新鮮度的參考,而現在,有更準確的方法來辨別是物是否腐壞。英國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女生帕克泰特(Solveiga Pakstaite),發明了一款「凹凸標籤」(Bump Mark),不僅能準確辨識食物新鮮度,還可用觸摸方式得知,以利視障人士使用。



◆ 從彰化到台東 屏父子率蜂追花釀蜜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8957826.shtml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2014.09.25

做過水電、黑手的陳國昌,因不忍老父辛苦養蜂,10年前開始和父親一起打拚,父子兩人為了收集花蜜,隨著花季全省游牧,今年陳國昌父子分別拿下全國蜂蜜評鑑特等獎及頭等獎,昨獲縣長表揚,他說「堅持是最重要的力量」。

文質彬彬的陳國昌和70歲的父親陳鴻文,指揮約260萬隻的蜜蜂(260箱),每年春天,就是父子兩人隨花季遊牧的時候,最遠到彰化採龍眼蜜、最東到台東池上守油菜花蜜,旗下的「千軍萬馬」是陳家傳家3代的產業。

陳國昌說,養蜂從阿公開始,至今逾60年,這幾年,台灣的環境因農藥及大量開發的影響,蜜蜂「連野花都找不到」,也就愈來愈難養,但是他仍維持祖傳60年的好品質。

陳國昌是屏東市養蜂產銷班第一班班長,今年這一班除了陳鴻文及陳國昌父子獲獎外,另一班員蕭雅屏也拿下頭等獎,讓產銷班士氣大振。

縣府表示,今年屏東縣的優質農特產品再傳捷報,除了屏東市養蜂產銷班的傑出表現外,另外還有蜂農陳立軒、王瑪莉及陳明旭也獲全國蜂蜜品質評鑑頭等獎,顯示屏東縣優質蜂蜜品質受到肯定。

另外今年「全國優質紅龍優質果品評鑑會」,紅龍果農洪兆濡、林統勝在紅肉組獲得亞軍,72年次的郭至濱獲得季軍,大武山蛋雞畜牧場翁頂翔則獲全國產銷履歷達人。



◆ 傳統日曬米香 虎尾美食搶市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6133

自由 2014-09-25

〔記者廖淑玲/雲林報導〕「作生意拜米香會真好康、嫁娶用米香團圓美滿嫁好尪」,虎尾頂溪里有業者以傳統日曬製做米香,堅持用在地稻米,在今年初推出「米香嫂」珍珠米香,搶攻喜餅及米食市場。

一排排的熟米在太陽底下攤開,在陽光照射下散發出米的香味,真的是名副其實的「米香」,從生米煮成熟米再經過反覆日曬、加工、分切,要完成一塊塊的米香至少得五天,如果天公不作美,製作過程還得拉長,相當辛苦。

被虎尾人暱稱「米香嫂」的陳素雲說,街頭經常可見「爆米香」,是早期農村社會最搶手的零嘴,但他們家百年來都是用日曬製做米香,傳承到她已是第三代。

看準虎尾的氣候及稻米生產條件良好,二十多年前,陳素雲將工廠從台中搬到虎尾頂溪里,原本以生產半成品的米乾供其他食品廠再加工及零售為主。

近年不斷爆發食安風暴情況下,陳素雲家的健康米食極具口碑,獲鄰近寺廟指定她製做平安米香,加上有親友想要訂購米香喜餅,才激發她推出珍珠米香,今年初正式以「米香嫂」品牌行銷。

米香嫂成為虎尾在地「品牌」,虎尾人都相當開心,因為米香嫂常透過警方幫助弱勢族群,虎尾分局惠來派出所所長蔡昆鴻特別與地方人士一起推薦這個在地好滋味,他說,只要嚐過珍珠米香的紮實口感,相信一定忘不了。
收購在地稻米 農民也表歡迎

虎尾農民也對珍珠米香大表歡迎,因為珍珠米香堅持收購在地稻米、紫米,解決農民困難,再添加南瓜子、芝麻、杏仁,一推出就成為大受歡迎農特產品。

陳素雲說,日曬的珍珠米香口感有別於一般的爆米香及機器製米香,相較下更有嚼勁,希望珍珠米香能把雲林的好米行銷全台灣。

fsj 提到...

校園飲食革命/尼爾•洛孚:烹飪是重要技能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110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2014/09/25 聯合報

「這是一個失落新世代:我們的孩子不會煮飯、不曉得食物怎麼來的,更不知道如何吃得健康。」在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發起校園飲食新革命,藉由讓學童認識食物、動手做飯,深入食農教育。昨天奧利佛食物基金會執行長尼爾‧洛孚(Neil Lovell)來台分享推廣經驗。

洛孚強調,在都市成長的孩子,受速食文化影響,吃東西只追求美味,卻忽略均衡健康。他相信,一旦重新連結人與食物的關係、從小扎根,透過正確的烹飪方式,就能影響到生活風格、消費習慣甚至身體健康。

「烹飪是重要的人生技能,就跟聽說讀寫一樣。」洛孚說,隨著烹飪文化衰退,有些孩童完全分不出蔬菜種類,有些成人更不了解垃圾食物問題所在,「這已敲響一記警鐘」。

洛孚認為,台灣餿水油事件出現食物危機,「但危機就是轉機」,接觸烹飪是跨出改變飲食習慣的第一步。基金會透過「廚房花園計畫」,讓學童在校種菜、作菜,甚至連切菜秤重、作菜時間,都最好的數學課教材。

他說,教材必須涵蓋季節時令、多元飲食,重點是要有吸引人的照片和故事,愛吃菠菜的卜派也是好教材,「一定要讓老師、學生都覺得好玩」,從小學、高中逐步進階烹飪能力,一步步帶動飲食教育。

洛孚說,曾有研究指英國只有百分之一的營養午餐符合營養標準,其餘九十九學童都是垃圾食物。英國今年實施一項新政策,五到七歲的幼童可免費獲得營養午餐,讓幼兒保有良好飲食品質及習慣;明年將進一步建立新的校園飲食標準,提高品質及營養。

※ 相關報導:

* 校園飲食革命/「讓營養午餐的價值取代價格」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109

食安危機當前,以實際的消費行動支持在地農業轉型是最直接的力量。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昨舉辦「校園裡的飲食新革命」座談會,英國奧利佛食物基金會執行長尼爾‧洛孚(Neil Lovell)來台分享經驗;國內專家認為關鍵在於各校應擺脫政府採購法,「讓營養午餐的價值取代價格」作衡量標準。

....作家吳音寧四年來在彰化縣溪州鄉公所推動飲食革命,吳音寧說,在「最低價標」之下,溪洲幼兒園每人每天早餐、午餐加點心的成本只有廿六元,充斥便宜的加工食品;二○一○年起,改評選食材來源及品質的「最有利標」,提高預算,號召農人參與,將近百分之百的食材都「叫得出名字」,知道來自哪裡、是誰種的。

如今溪州全鄉境內公立托兒所的營養午餐,近百分百使用在地食材。吳音寧也強調,「營養午餐不能只注重有機」,若取材對象只在意一張又一張的文件「認證」,會忽略地產地銷、小農互動價值。

* 校園飲食革命/好吃嗎 「看孩子的笑臉就知」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108

「讓孩子從小認識食物,是一生受用的教育。」英國傑米奧利佛食物基金會執行長尼爾‧洛孚(Neil Lovell)好奇台灣的飲食教育,昨天走訪新北市有機蔬菜截切廠,和蘆洲成功國小和學童共享營養午餐,洛孚說,學會如何吃得健康,是大人能孩子最好的禮物。

* 校園飲食革命/偏鄉校組有機聯盟 學童下田更惜福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5111

埔和、福龍、和興三所國小位在新竹縣西北角偏鄉,三校校長聯手推動有機營養午餐,還共組「117線校園有機聯盟」,校園至少每周一餐是全有機餐,校內還有有機菜園、堆肥,讓學童吃得健康,也更懂得惜福、環保。

....除此之外,「117線有機聯盟」更透過鄰近優勢,吸引有機小農或廠商,直接送貨到校園;由於三校相隔不遠,廠商一次送貨,能減少「食物里程」碳足跡。學生親手種的蔬果,若不夠「加菜」,便全由師長、家長認購。

fsj 提到...

半個月澆一次水 香草盆銷歐美
http://www.udn.com/2014/9/26/NEWS/DOMESTIC/DOM5/8960516.shtml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新市報導】2014.09.26

遠東科大師生發明的節水花盆屢獲國際發明展大獎,校方協助創業成立陶喜公司,昨與德國業者訂約生產50萬個,雙方合作設計的小花盆,在今年耶誕節前將銷往德語系國家及美國,預估銷售額超過6億元台幣,成為國內罕見校園發明成功創業的案例。

這款德商命名「香草盆」的產品採用多孔隙專利材質,只要兩三星期澆一次水,花草生長狀況比一般兩天澆一次還好,因歐美人喜歡室內種植花草,又常外出度假每次離家一兩星期,廠商看好這花盆銷路,先在德國、奧地利、瑞士與美國等地推出,搶攻年節禮品市場。

德商柯平表示,歐美人喜歡在廚房種一些羅勒、迷迭香等香草植物,做菜時就拔兩葉放進去調味;但植物沒澆水容易枯萎,這項發明剛好解決許多家庭困擾,他認為在歐美市場很有潛力。

研發老師詹添印說,當初向教育部申請創業補助,在400多件申請案中脫穎而出,獲得100萬創業基金。但開模做出的第一批花盆價格太貴,叫好不叫座,滯銷品變成那年學校教師節禮品,還好老師們提出漏水、栽種的植物不對等疑問讓他們得以改進。

詹添印指出,當初以為有技術、大家喜歡就會成功,結果一路跌跌撞撞,才清楚得順著消費者偏好設計,成本壓低到巿場能接受、通路商也要有錢賺,慘澹撐過5年,直到今年教師節前夕終於得到好消息。

德商去年專程來台考察,試用一年後發現,澆一次水後可以半個多月不用澆水,種的花草依然鮮活,非常適合歐洲巿場,昨由校長王元仁見證與師生簽約。

王元仁說,前年10月參加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時,德國業者對參展的按摩鞋墊很有興趣,去年6月到校簽署合作備忘錄,尋找適合歐洲發展的商品,最後選擇節水花盆。



◆ 食品級矽膠爪蓋墊片 安心上市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6000555-260210

工商時報 2014年09月26日 台中訊

塑膠中心成功開發食品級液態矽膠(LSR)材料,通過高溫滅菌程序(125℃ 90min)與所有物性要求,並協助業者實際量產製程,成功應用於多種上市產品中,如瑞春醬油、明德食品之豆瓣醬及台灣好羊奶等。

PVC爪蓋使用至今已數十年,即使業者明白PVC諸多缺點,但由於關鍵技術無法突破,使得替代性的材料遲遲無法開發出來。由於逐漸減少PVC的使用量已是國際趨勢,故經濟部工業局責成塑膠中心,執行「推動安心塑膠產品維新計畫」,成功開發與現有量產加工製程相符的食品級高流動液態矽膠材料配方,可立即替代量產用PVC材料,業者毋須購買新設備或更換產線,不會增加設備成本。

塑膠中心陳忠吾博士表示,對爪蓋業者來說,除考慮材料、設備等成本外,需一併考慮回收處理費。行政院環保署為減少PVC材料使用量,自97年起逐漸調高回收處理費,目前已加重至100%,大幅增加業者營運成本。若能將液態矽膠(LSR)材料推廣應用至現行爪蓋製造業者,以每年爪蓋等相關產品內銷量約4.3億個計算,預計每年可為業者節省成本約1.4億元。

液態矽膠(LSR)材料符合國際環保趨勢,不含任何可塑劑成分,目前國外已廣泛應用於醫療、電子等高附加價值產業。因此,工業局催生「高氣密食品級矽膠瓶蓋墊片研發聯盟」,由塑膠中心協助上游廠商開發材料,中游廠商生產爪蓋,下游廠商進行食品封裝與法規驗證,結合上、中、下游關鍵技術,克服PVC爪蓋長期以來食品安全、環保、以及課稅等問題,實現環保與經濟議題雙贏。

(經濟部工業局廣告)

fsj 提到...

美食品廠 搶攻男人的胃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962556.shtml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4.09.27

隨著家庭「煮」夫日漸增加,卡夫(Kraft Foods)等食品大廠紛紛調整策略,更改產品配方與推出新廣告,設法搶攻男性顧客。

華盛頓郵報報導,現在每十個美國家庭中就有四個家庭由男性負責採購家庭雜貨,他們也因此成為食品業者亟欲拉攏的新目標。但業者發現,男性與女性的購物模式大相逕庭。男性通常不太注意價格或使用折價,買東西講求效率,偏好大膽調味、高蛋白的食物。

為滿足男性喜好,食品公司在宣傳方面都設法挑戰極限。卡夫旗下的Jell-O果凍、Velveeta乳酪等最近推出由男性擔綱主角的廣告。

食品廠牌同時用新口味搶攻男人的胃。卡夫今年調整部分產品配方,推出墨西哥紅辣椒口味乳酪片與墨西哥煙燻辣味花生。金寶湯(Campbell)也推出牛肉與培根的啤酒乳酪濃湯,挑戰男性味蕾。優格品牌Dannon也宣稱優格的蛋白質含量可媲美漢堡或烤雞胸肉。

業者也從男性講求便利的心態下手。卡夫的Oscar Mayer便攜式蛋白質套餐盒,裡面就有肉、乳酪和堅果。金寶湯的煎鍋調理醬只要加入肉、和米飯或義大利麵,即可15分鐘輕鬆上菜,大受男性歡迎。



◆ 東南亞蔬菜熱 企業搶種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962558.shtml

【經濟日報╱編譯林佳賢/綜合外電】2014.09.27

隨著東南亞經濟持續成長,人們逐漸重視過去忽略的食品安全和品質,富有生意頭腦的企業家馬上抓緊商機,雇用大批農夫種植蔬菜賺大錢。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資料顯示,東南亞地區人均蔬菜年消費量在2011年攀抵約60公斤,意味著東南亞約6億人吃下肚的蔬菜比2001年多出兩成。

FAO亞太地區代表小沼廣幸表示,隨著人民收入成長,蔬果消費量就和高蛋白肉類一起增加。他說:「生活水準提升後,他們也會更加挑剔食物品質。」

寮國布拉萬高原如今躍居高麗菜盛產地,該國最大農業公司帕克松進出口發展公司(Pakxong)就在當地聘僱了160名約聘勞工,耕作位於海拔約1,000公尺、面積150公頃的農地。官員說,布拉萬高原的高麗菜出口幫當地農夫賺進的收入,比10年前高出一到兩倍。

帕克松進出口發展公司在寮國聘僱超過1萬名農夫,耕種7,500公頃的農地,種植高麗菜、南瓜等,每年對鄰國外銷量高達8萬噸。泰國的蔬菜身價也水漲船高。曼谷Emporium百貨公司賣的Otento蔬菜也很暢銷。


◆ 金峰特產小米 研發多元商品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6875

2014-09-27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結合契作行銷在地農特產,金峰鄉公所策辦「原住民職業訓練─小米生產與加工包裝訓練」,提供學員就近學習農業新知與田間實務的經驗,並研發特色周邊食品,有小米披薩、小米蛋捲等,廿名部落學員順利結訓,昨分享成果,望能成為引導開發部落產業的種子。

這場為期一個月、一二○小時的研習,由公所委託台東縣原住民藝能美學教育推廣協會研訂課程,聘請專業授課及現場教學,引導學員多元利用在地產業,進一步培育部落專業人才。鄉長章正輝表示,辦理教育訓練,主要是呼應地方產業需求,整合在地農業特色資源;鄉內原民族群以排灣及魯凱族人居多,傳統農耕習慣栽植小米、樹豆、洛神葵等特色作物,產業供不應求,因而商請專業解決族人作物栽培管理、產品包裝與行銷及農機具操作維修等農業問題,活絡部落在地特色農業。

「披薩的麵皮是由小米粉和中筋麵粉揉製而成」、「這盤色澤亮麗的涼麵是結合了小米和薑黃揉製而成」,學員分工烘焙及烹煮小米披薩、小米蛋捲、小米花捲饅頭、小米鬆餅和小米薑黃及紅藜火龍果涼麵,不論男女個個手藝精巧,任何步驟和細節都不輕忽,就連擺盤也充滿創意,齊呼參與研習獲益匪淺。

傳承家族八十年製麵老經驗的教學老師林紀玲說,結合小米和有機薑黃揉製成拉麵,不僅色澤亮眼,賣相更佳,也讓農民間可結盟合作,相互拓展銷路;而小米、紅藜和火龍果是南迴四鄉的農特產,只要透過加工就能研發出極具地方特色的代表商品,再配合精美包裝,訂單跟隨而來,願景看好。

fsj 提到...

灰白銀膠菊 未來的輪胎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964792.shtml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4.09.28

它身高30到70公分不等,是草本或矮灌木,外貌和當今輪胎的最主要原料橡膠樹完全沒得比,但草不可貌相,灰白銀膠菊(guayule)滿是和橡膠競爭未來輪胎天下的架勢。

亞利桑納州艾洛伊市鄉間田裡,工人在281英畝的地面種著幼苗,三年後,這些幼苗將會一片綠油油,開小白花。成熟後,它怎麼看也不像今天生產全球90%天然橡膠的巴西橡膠樹 (hevea),但它充滿不讓橡膠樹專美於前的企圖心。

世界最大輪胎廠日本Bridgestone(普利司通)的美國分公司正在種植灰白銀膠菊,看看它能不能以符合成本效益的規模生產,如玉米之於乙醇,藻類之於生質燃油。

全株灰白銀膠菊有6%到10%可以成膠(主要是皮與根),普利司通收割全株之後,先磨碎,分別析去脂質和木質再利用,可能做柴油或特殊用途的化學品。

地球上已知有好幾百種植物產膠,但膠質上等者屈指可數。灰白銀膠菊是德州特有種。

用這種植物產膠並非新點子,墨西哥原住民阿茲特克人用它做球玩遊戲,1905年開始在墨西哥大量種植,後來在加州與亞利桑納州推廣,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橡膠輪胎短缺而興盛一時,Firestone輪胎 (目前歸於普利司通)和固特異在1980年代曾和美國國防部合作,但計畫無疾而終。今天,灰白銀膠菊只是一種不起眼的野生植物。

普利司通坐落亞利桑納州鳳凰城的「生膠加工研究中心」25日剪綵,州內官員雲集。這個中心的任務,就是研究發揚光大灰白銀膠菊明日輪胎之星的商業潛力。

工廠就設在研究中心後面,一個月之內就要開始每天生產灰白銀膠菊的膠,並且測試。

今天全球90%橡膠來自東南亞,主要是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過去數年價格有些上漲,產業還算穩定。但輪胎膠幾乎沒有替代品,而來源如此單一,不無風險,是普利司通另尋輪胎膠源的最大動機。一般客車的輪胎使用天然橡膠不多,但重型卡車和飛機的輪胎非用大量天然橡膠不可。

普利司通承認這條路還長,灰白銀膠菊到2020年前難以指望商轉,但公司高層說,這條路走定了。



◆ 水果銷韓 台灣輸在關稅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964250.shtml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專訪】2014.09.28

韓國駐台代表趙百相到任將近半年,足跡幾乎遍布台灣頭到台灣尾。他說,台灣特產水果成為他最甜蜜回憶,不過台灣水果銷韓,近年因東協水果輸韓關稅較低而節節敗退。

趙百相解釋,台、韓地處亞熱帶、溫帶,農產品具互補性,但東協國家挾低價攻韓;和台灣相比,並非「物美」但「價廉」,因此,泰、印、菲近年來成為韓國主要水果進口國。

以芒果為例,韓國海關資料顯示,東協國家銷韓關稅為百分之卅,WTO會員則是百分之四十五,我水果業者說,外銷水果品質堪稱「萬中選一」的高級品,但關稅讓單價暴增,很難迎合消費者的低價需求。

我駐韓代表處指出,台韓水果貿易長期呈逆差,外銷金額落差懸殊,韓國蘋果、梨子每年在台銷售金額逾兩千萬美元,我銷韓卻不及一百萬美元,目前我獲准銷韓的水果包括木瓜、芒果、香蕉和鳳梨。我屢遞交香瓜、蓮霧、楊桃、釋迦等檢疫資料,卻遲遲未獲韓國放行。趙百相說,「未對台灣水果祭出非關稅貿易壁壘」,檢疫程序並未特別刁難。



◆ 稻田當畫布 4色稻繪出看見台南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64204.shtml

【聯合報╱記者邵心杰/後壁報導】2014.09.28

「哇!好美喔!」今年台南好米嘉年華系列活動,昨以1點4公頃的稻田彩繪率先暖場;紫色、綠色、黃色及白色4色彩稻,編織而成的「看見台南」,比去年顏色更加豐富、精彩。

「你看安平古堡耶!好像喔!」民眾爬上後壁農會4樓,登高鳥瞰稻田彩繪,「這裡有小男孩大啖米飯的俏皮模樣,那裡還有母雞帶小雞的農村景象」,個個驚喜連連,爭相討論這幅畫「哪裡比較吸睛?」。

2014台南好米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一稻田彩繪,昨天起開放參觀,直到10月12日止。4樓展場稻草裝置藝術布置,有可愛的黑熊、鹿,也有海豚、螃蟹等海洋生物,大、小恐龍也讓小朋友想伸手觸摸。這些都是光華高中師生發揮創意,以稻草所製作的。

現場更有「拾穗」、「蒙娜麗莎的微笑」名畫,唯妙唯肖,民眾都想了解到底它是怎麼做的?師生導覽解說外,還有「稻草墊」創意DIY,邀請民眾來體驗。

農業局長許漢卿說,台南好米嘉年華活動,10月4日起登場,周休兩日期間由後壁、新營、柳營與六甲等4區公所輪番上陣,在後壁農會3樓舉辦特色美食及農特產品推銷活動。民眾可選擇搭乘大台南黃線公車或火車前往,相關活動請上官網(http://goo.gl/nAqUjN)。

fsj 提到...

「太陽能」釀的酒 國際摘金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37827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2014/09/29

太陽能也可以釀酒。高雄餐旅大學副教授陳千浩利用太陽能,研發「運用發酵後熱熟成產製葡萄強化酒」技術,成功技轉給台中樹生酒莊生產「埔桃酒」,獲得「德國世界酒類競賽 (Mudus Vini)」金質獎。半年內這支太陽能釀的酒,連續在法國、西班牙、匈牙利、德國贏得3金1銀的佳績,見證台灣釀酒技術的軟實力。

陳千浩表示,「埔桃酒」在釀造過程中加入白蘭地而無法持續發酵,葡萄的天然甜分因此被鎖住,喝起來帶有葡萄的自然香氣與甜味。接著,運用關鍵熱熟成技術,用太陽能把酒加熱到50度恆溫,產生化學反應,帶出酒中的熱帶水果、蜂蜜、苺果類等特殊風味,層次多元分明;熱熟成的步驟要發酵4至5個月,整個釀酒過程需要5年,才能製成金牌「埔桃酒」。

用太陽能板蓋的葡萄酒的熱熟成室,是國內外未曾有的嘗試。陳千浩表示,國外大多用瓦斯爐,有些用鍋爐加熱;台灣天氣炎熱、日照充足得天獨厚,利用太陽能釀酒,不僅穩定且節能省錢,目前正申請專利。

他表示,「埔桃酒」是以「金香葡萄」釀製,台灣早年種植面積高達4000公頃,後來因為公賣局不再保證收購,農民幾乎砍伐殆盡;現在「埔桃酒」在國際大放異彩,不僅提升台灣的釀酒技術,也可望帶動台灣的葡萄產業,賦與金香葡萄新生命。



◆ 2歲就習茶 宜蘭小姊弟驚豔茶藝賽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965522.shtml

【聯合報╱記者王燕華/宜蘭報導】2014.09.29

宜蘭南屏國小姊弟檔楊乙芳和楊鎮宇,從小由父母引領進入茶道世界,兩人昨天參加全國茶席暨茶藝大賽,以唐詩為發想布置茶席,泡茶時的動作有模有樣,端莊秀雅,讓評審讚賞不已。

由宜蘭縣無我茶會推廣協會舉辦的第1屆全國茶席暨茶藝大賽,昨天在縣農會登場,20歲以下的少年組共6組、成人組16組參賽,另有10席展示組。

就讀小六的楊乙芳和小她1歲的弟弟楊鎮宇,從2歲起跟隨母親黃鳴鳳學茶道,楊乙芳習茶已經10年,比許多大人的習茶資歷深。

昨天楊乙芳司茶,找來同校學妹盧楷卉當茶侶參賽,弟弟楊鎮宇也與就讀宜蘭國小的友人鄭為騏攜手參加,是年紀最輕的參賽者;兩人的父母楊秉閎、黃鳴鳳也報名參加成人組比賽。

年紀輕輕的楊乙芳,動作優雅,說話輕聲細語,一談起茶來頭頭是道。她說,昨天泡的是宜蘭金萱茶,一定要溫度要高,而且茶量不能太多,宜蘭茶要用瓷器泡,才能散發茶葉香氣。

她以碎石與植物布置茶席,呈現王維「山居秋暝」一詩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而弟弟楊鎮宇則以竹子為主,以大地色系的布置,營造茶竹飄香的氛圍,傳遞出和諧的美感。

宜蘭縣無我茶會理事吳秀真說,茶會有近百成員,每年母親節、中秋節都會辦大型活動,以茶會友。縣政府農業處表示,這是宜蘭縣首度舉辦全國茶席展暨茶藝大賽,透過比賽分享茶道之美,也推廣宜蘭茶。



◆ 新故鄉願景-池上營造文化米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9000386-260102

中國時報 2014年09月29日 (執筆:黃麗如) 策畫:謝錦芳、黃麗如

從單純的池上便當,到單車族風靡的伯朗大道,以及話題不斷的金城武樹,台東米鄉池上一直是焦點。不過,深耕台東的台灣好基金會顧問徐璐卻認為,這些話題是一時的、無法為這個土地帶來長久的影響,「我們要長遠地想,能為池上的孩子們留下什麼?能否營造永續議題讓返鄉子弟能深耕這塊夢田?」

距離台東市53公里、地處台東縱谷最北端的池上鄉,由於聚落位於大坡池上方,因而被稱為「池上」。在《中國時報》和正聲廣播電台合作「新故鄉動員令」節目中,徐璐向主持人、《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瑞昌娓娓道來初見池上的悸動,「6年前我和同事葉莉慧、李雅伶,一路從花蓮、鳳林到玉里,當我們的車子駛入池上萬安社區時,我們3個人一致為它的美驚呼不已,讚嘆台灣怎麼有那麼美的村莊。」他們對萬安村整片田園沒有一根電線桿的景致感到不可思議,興奮地說:「池上真美!」但在地人卻面面相覷,質疑地問:「真得有那麼美嗎?」

農夫寫一手好書法

池上是台灣好基金會最早接觸的台東鄉鎮,初次邂逅就覺得池上與眾不同,徐璐以萬安村大片農田沒有一根電線杆為例,「這是要多大的共識才有這種風景,幾年前有一個農民想要牽電線杆,周邊地主們聯合起來說服他一起來維持萬安美麗天際線。」

池上農夫是很有想法的農夫。她指出,15年前梁正賢等人就開始有機米的栽植、進行池上米的認證;而看來平凡的農村卻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比方農夫張天助夫婦特別到台北學習「卡內基」課程,在民宿「換鵝山房」可以看到書法家蕭春生的字畫,不少農家寫著一手好書法,穿梭池上街道端看門楣上的春聯筆跡,就讓人感受到此地的與眾不同。

青年對故鄉有自信

徐璐說:「池上一直有向上提升的力量,充滿文化與創意,台灣好基金會很希望在地的子弟可以看到故鄉到好,對故鄉有自信。」因此,如何讓原本外流的人口回鄉、讓在外打拚的池上子弟看到故鄉的美好、回到故鄉打造永續的故鄉,即是台灣好基金會的使命。

所有社區營造都必須是在地人發動,徐璐不諱言,台灣好基金會和池上人是夥伴關係,所有的決定都要有在地人認同、取得共識,她說:「我們很幸運,得到在地人的接納與信任,這種信任不是來自於辦活動,而是在和在地人建立感情,大家一路走來有默契與共識。」對台灣好基金會來說,傾聽與蹲點調查遠比辦活動重要,唯有融入才知道地方的需要、才能激發在地的力量。

下決心打造藝術村

台灣好基金會6年前開始在池上舉辦四季活動,在稻田中呈現的「池上秋收音樂節」將池上美麗的稻田景致推上了國際舞台,徐璐說:「從陳冠宇、優人神鼓到雲門舞集,我們每一次活動,不只是想讓外人看見池上之美,而是要讓在地人對自己的土地有自信,知道自己的故鄉有多美!」今年的秋收音樂節將邀請天后阿妹在萬安村的良田間高唱土地之歌,預期將再創高潮。

「今年4月台東縣政府將萬安村周邊約175公頃土地列為文化景觀,必須有600個農夫同意,意味著600個農夫為保留良田美景、放棄任何硬體建設,這種決心與視野相當難得。」徐璐表示,未來台灣好基金會將營造藝術村。目前規畫錦園村老房子作為藝術家駐村工作室,「多力米故事館」後的穀倉可整理成藝術空間。

台灣好基金會希望透過長期且深度的營造,喚醒年輕一代池上人的故鄉意識,一起營造有文化的米之鄉。

※ 相關報導:

* 搬家很簡單 田園生活沒那麼簡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9000395-260102

池上田園美景讓不少人心生嚮往,想移民營造田園夢。在台東耕耘6年、甫出版新作《我的台東夢》的徐璐指出,移民不是把家搬過去就沒事了,有人以為在台東做民宿,就可以悠然自得地過生活交朋友,殊不知民宿細節繁瑣的事情很多,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徐璐建議,想要搬到池上住的朋友,一定要了解池上的生活樣貌與型態。「晚上8點後,街上就沒什麼人、很多店都打烊,習慣夜生活的朋友若不習慣這樣的生態,住在那裏反而很痛苦。」

* 農村老化 習憂種地後繼無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9000772-260301

根據最近出版《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曝光內容,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去年底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表達對大陸農村老化的擔憂。他質疑,農村年輕人少,10年後誰來種地?農業後繼無人問題,絕非杞人憂天。

....習近平指出,為解決農家因各種原因無人種地問題,不少地方農村採取土地託管、代種代耕及建立「土地銀行」等措施,保證地有人種,這些辦法都值得總結推廣。

談到轉基因問題,他強調,一要確保安全,嚴格按國家制定技術規程規範進行;二要自主創新,大膽創新研究,占領轉基因技術制高點,不能把轉基因農產品市場都讓外國大公司占領。

* 慘澹文革 習近平餓到生吃豬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9000769-260301

中共中央這一屆領導中,不少人都曾在文革時期下鄉當知青。根據最新曝光的文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去年底在談到糧食安全問題時曾透露,自己在文革下鄉時,曾有三個月沒見過一滴油,還曾經餓到吃生豬肉,這些經歷都是首度公開發表。

....提到糧食安全,習近平認為,大陸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什麼時候都不能輕言糧食過關了。在糧食問題上,不能僥倖、不能折騰,一旦出了大問題,多少年都會被動,到那時誰也救不了我們。

※ 把十三億人餵飽是件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