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諾貝爾經濟學獎:關心世界窮人的迪頓

◆ 「關心世界的窮人」 迪頓獲諾貝爾經濟獎
http://udn.com/news/story/8758/1245340

聯合報 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 2015-10-13

二○一五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十二日揭曉,獲獎的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者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評審團表示,迪頓以研究個人消費的決定與消除貧窮、人類福祉之間的相互關係,深化人類對不同消費面的理解而獲得殊榮。

迪頓獲獎後,透過電話對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記者會表示,他「關心世界的窮人,以及如何能讓他們過好日子」。

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表評語說:「在強調個人消費的決定與整體經濟結果息息相關之餘,他的研究有助現代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與發展經濟學從事蛻變。為能規劃出有利提升人類福祉與降低貧窮的經濟政策,我們首先需對個人消費的決定有所了解。在增進這方面理解上,無人可與迪頓匹敵。」

六十九歲的迪頓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擁有英、美雙重國籍,一九七四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一九八三年起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經濟學與國際事務教授至今。迪頓將獨得八百萬瑞典克朗獎金(約新台幣三千兩百萬元),並在十二月十日於斯德哥爾摩舉行的頒獎儀式領獎。經濟學獎是唯一非由諾貝爾親設的獎項,而是由瑞典央行於1968年所設。

對於得獎,迪頓表示十分欣喜,也對諾貝爾決定頒獎給關心全球窮人的研究感到欣慰。他表示自己雖預期全球的赤貧人口將持續減少,但不會因此懷抱「盲目的樂觀心理」。

迪頓以印度為例,表示該國雖在對抗貧窮上獲致進展,但印度的成人與兒童仍存在龐大的健康問題,印度半數的兒童「仍營養不良 」,且「全球許多人的生活狀況仍糟糕透頂」。

迪頓因三項相關的研究而獲獎:一是他和同事米爾鮑爾(John Muellbauer)約在一九八○年發展出可供評估不同商品需求的一套系統,二是約在一九九○年,完成消費與收入之間關係的研究,三是他在其後的數十年,透過家戶調查資料,從事開發中國家生活水平與貧窮程度的衡量研究。最新著作是2013年出版的「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闡釋貧窮的根源及後續影響,時間跨越長達250年的經濟史研究。

諾貝爾頒獎委員會表示,迪頓的研究協助研究人員了解個人消費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如何在經濟中流通,他的研究不僅對印度別具影響力,印度政府已因此更改貧窮的衡量標準,也對學術界影響強大,為不同的經濟領域,開創新局面。委員會表示,這次的頒獎旨在表彰將「應用經濟學發揮得淋漓盡致」之人。

【經濟日報/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英國出生、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獨得,以表彰他對「消費、貧窮與福利分析」領域的卓越貢獻。他的學說闡明人們如何做成消費決策及其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表的得獎頌辭指出:「在增進福祉與減少貧窮而設計經濟政策時,我們首先必須瞭解個人的消費選擇。迪頓使人們對此有更深入的瞭解,貢獻超越其他學者。他的研究將個人的詳細(消費)選擇與整體結果相連結,有助促進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與發展經濟學等領域的轉型」。

迪頓接受電話訪問表示,當他接到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電話通知時,「我正在夢鄉;我非常高興。正如許多經濟學家一樣,我知道有可能得獎,而我也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他將獲頒8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98萬美元)。

迪頓於1945年出生於英國愛丁堡,1974年獲得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83年起擔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與國際事務教授迄今。

迪頓對經濟學做出三項不同的貢獻。第一,他闡釋消費者對個別產品的需求,如何隨著產品價格、個人所得及人口結構改變等因素而改變。

第二,他的研究,有助於調和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對消費行為的研究。第三,他針對開發中國家的貧窮問題進行廣泛的研究,並強調建立廣泛資料組合對消費者型態研究的重要性。

迪頓的貢獻,有助於使之前得獎者的經濟理論更可能運用於經濟決策,包括傅利曼、托賓、克魯曼及海耶克等經濟學大師。

迪頓早期的研究有助於闡明消費者支出型態,及人們如何依據所得來調整消費。最近的研究聚焦於家庭調查,將發展經濟學從以整體資料為依據的理論領域,帶入到以詳細個別資料為基礎的實證領域。

最新著作是2013年出版的「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闡釋貧窮的根源及後續影響,時間跨越長達250年的經濟史研究。

經濟學獎是唯一非由諾貝爾親設的獎項,而是由瑞典央行於1968年所設。



◆ 經濟獎/迪頓的貢獻...圍繞3層面
http://udn.com/news/story/8758/1245283

經濟日報 國外組/綜合報導 2015-10-13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對經濟學的貢獻圍繞著三項核心問題。

第一,消費者面對各種不同產品時,如何分配支出?

回答此問題不僅需要解釋並預測實際的消費型態,且需對政策改變進行評估,例如消費稅變動等,都將影響不同群體的福利。

第二,社會的所得多少被花掉,多少用於儲蓄?

要解釋資本形成及景氣循環的幅度,必須了解長期間所得與消費的交互影響。正確的作法應該是把每個人依據個別所得調整之後的消費,予以加總計算。

第三,我們該如何最適當地衡量及分析福利與貧窮?

家庭消費水準非常適合用來分辨經濟發展背後的各種機制。可利用家庭資料來發現所得與卡路里攝取量的關係,及家庭性別歧視程度。

※ 相關報導:

* 經濟獎/迪頓批國際援助無效 蓋茲嗆「遺憾」
http://udn.com/news/story/8758/1245265

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在二○一三年出版的著作「大逃亡:健康、財富與不平等的起源」裡主張,國際援助無法讓窮國脫離貧窮,促進自由貿易並鼓勵藥廠研發才有效。但從事國際援助的微軟公司創辦人蓋茲曾為此在部落格撰文批評說,這種論點「真讓人遺憾」。

....迪頓說,援助不能讓窮國經濟成長,甚至讓窮國保持窮困,國際社會表達同情的方法就是不要援助。迪頓還指出,援助目的其實是要提振美國某些產業,所謂援助窮國,到頭來一定會失敗。



◆ 諾貝爾得主迪頓 曾助建華人資料庫
http://udn.com/news/story/5/1246934

台灣醒報 記者鄭國強╱台北報導 2015-10-13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Deaton)和海峽兩岸都深具淵源,他曾協助中央研究院建立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台北商業大學財金系教授楊浩彥與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曾以Deaton著名的「AIDS」(近似理想的消費體系)模型,分析健保支出,作為建構二代健保制度的重要依據。

「迪頓擅長計量模型、調查、個體經濟,在中研院建構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時擔任顧問,對台灣的家計調查報告影響很大。」郭迺鋒表示,迪頓對貧窮與富人之間的消費行為感到興趣,尤其研究開發中國家,因此在建立資料庫時,時常需要往返台灣與大陸。

郭迺鋒指出,在1993年時,台灣家庭高儲蓄率與高經濟成長率引起他的興趣,還來台蒐集資料並與Paxson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上發表了一篇對台灣的研究「Saving Growth and Aging in Taiwan」。據悉,前央行副總裁許嘉棟也曾利用迪頓的模型計算「多少個孩童的消費量等同於一個成人」,以協助估計家庭開支。

「迪頓擅長消費體系實證,各種消費函數的應用。」楊浩彥指出,Deaton著名的AIDS(近似理想的消費體系)模型分析各項支出之間的消長關係,因此在朱澤民擔任健保局總經理時期,為了二代健保制度形成,了解家庭的健保支出,特別以迪頓的理論分析家庭單位的健保支出,成為公共政策制定重要參考。

「迪頓的理論指出,同樣所得增加,在窮人身上的消費作用明顯高過於富人。」楊浩彥還以最近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捐贈70億元股利收入為例說,這70億元若按照迪頓的說法,分配給一般民眾對整體的消費支出影響更大。或者說,現階段台灣追求經濟成長,反不如去改善所得分配。

※ 相關報導:

* 經濟獎/迪頓分析窮人消費 政府施政依據
http://udn.com/news/story/8758/1245262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Angus Deaton)消費理論研究深入,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吳中書昨天說,迪頓最重要貢獻是,在研究消費行為時不應該只重視加總資料,恐會出現迪頓矛盾(Deaton Paradox)。

吳中書解釋,高所得消費者來說,所得增加對消費影響不大,但是在窮人的消費行為卻會明顯提高。

諾貝爾經濟學獎:賽局理論大師提霍勒

1 則留言:

fsj 提到...

名家觀點/提霍勒教學筆記 變賽局聖經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245276

經濟日報 紀志毅 2015-10-13

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唯一得主提霍勒(Jean Tirole)應經濟日報之邀即將於本月19、20日分別在台北與台中演講,在此簡要回顧他的主要貢獻以及這次的演講主題。

提霍勒是法國人,在法國接受完整的教育後才到麻省理工學院(MIT)讀博士,以三年的時間拿到博士,與指導老師邁斯欽(E. Maskin)及同學D. Fudenberg形成三人組,在賽局理論有許多貢獻。和其他專研賽局的學者不同,提霍勒一直關注實際問題,1990年後,他在純賽局理論的著作不多,而是將賽局應用到各個他關心的問題。平均五年,他專注於一個領域,寫出十篇左右的論文,然後將這些論文改編成教科書。他的文章出版量並非最多,但有能力將相同主題的論文延展成教科書,證明他文章的重要性。

提霍勒最著名的教科書是1988年出版的產業經濟學理論。這本書充分顯現他的文字才華,本來是他的教學筆記,後來變成這個領域的聖經。他在書內整理數百篇文獻,以賽局作為統一的架構,解釋這些文獻的數學,再用淺顯的文字說明理論的含意。最後一章的「賽局使用手冊」,短短數頁,卻是許多人了解賽局的捷徑。

1990年起,提霍勒與拉方特(J-J Laffont)開始研究政府採購與管制,寫出十多篇論文後,整編成教科書。依照諾貝爾獎委員會的說法,這方面的貢獻是提霍勒得獎的主因。他們兩人同樣以賽局為工具,先指出過去的文獻有所不足的地方,再以看似簡單的模型得出有意義的貢獻。到2000年代初期,隨著網路的普及,政府該如何修改電信公司既有的收費模式、管理電信產業的競爭,成為多方利益角力的問題。提霍勒受法國政府委託,與拉方特出版一系列論文,也將研究成果集結成一本小書。

用賽局跟不用賽局當工具,有什麼不同?賽局強調,利益相關的每一方,都會盡力爭取自己的好處,所以會跟著誘因做反應。政策好不好,並不是看立意是否良善,而是看受政策影響的人會做什麼反應,會有什麼結果;也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以這一以貫之的架構,提霍勒的研究主題延伸到:一、「組織理論」:有上司下屬的階層組織,權力該如何分配?組織中的監督者可能與被監督者勾結,該如何管理?

二、心理學:當行為經濟學(挑戰傳統經濟學的「人是理性的」前提)的聲勢愈來愈大,提霍勒堅持由「追求滿足(效用)極大」的理性出發,研究行為經濟學所提出的「異常現象」。提霍勒為了做這個研究,讀了大量心理學的著作,消化之後,馬上出版了多篇論文。

三、財務理論、銀行監理與總體經濟學:提霍勒在1995年開始關注「流動性」的問題。開公司的人都知道,企業如周轉不靈可能倒閉。提霍勒的切入點是借款人與貸款人的誘因不同。借貸雙方都不樂見公司倒閉,但借款人事前保證充足流動性又可能造成貸款人進行不當投資。因此須藉由契約設計調和雙方誘因。提霍勒仍繼續在這方面的研究,在次貸危機後,他已寫了不少論文。

四、氣候變遷:這是他最近研究的領域,也是台北場演講的主題。由於各國簽訂京都協議書後,至今都沒有進展,提霍勒再次以誘因的角度,分析各國為何會一直拖延,以及該如何重訂談判的遊戲規則,才能讓京都協議早日上路。提霍勒不談道德,而是站在參與國的角度,分析為何拖延對他們有利以及這些利益的來源。要跳出目前的困境,也必須從改變大家的誘因下手。

(作者是中興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